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century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The American Century, A History of theUnited StatesVol.2 194
黄安年 2019-1-26 16:00
The American Century, A History of theUnited StatesVol.2 1941-1985 【 Walter LaFeber , Richard Polenberg, Nancy Woloch 《 美国世纪,卷二, 1941-1985 》】 【黄安年个人藏书书目(美国问题英文部分编号 080 )】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19 年 1 月 26 日 发布(第 20734 篇) 自2019年起,笔者将通过博客陆续发布个人收藏的全部图书书目,目前先发布美国问题英文书目,每本单独编号,不分出版时间先后与图书类别。 这里发布的是 Walter LaFeber , Richard Polenberg, Nancy Woloch 合著 The American Century,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2 1941-1985 ( 《 美国世纪,卷二, 1941-1985 》)Alfred A. Kmopf 1985年第三版,276-580页。ISBN 0-394-36899-1 照片 11 张拍自该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个人分类: 个人藏书书目|12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从三个方面培养我们的创新性思维
wqzh2008sd 2012-12-17 20:36
从三个方面培养我们的创新性思维 ( 唐小卿在 “ 湖南省第四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医学与健康分论坛 ” 的发言 ) 尊敬的阮长耿院士,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旨的湖南省第四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医学与健康分论坛,在我们大学胜利召开了,我谨代表我校全体研究生导师对医学与健康分论坛成功举办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光临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如果没有创新性思维,科研就无从谈起。如何培养创新性思维呢?经过几年的科研工作,我积累了一些切身体会和感想,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我认为,培养创新性思维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注重交叉学科的学习。 我的一个中山大学博士同学,他的学习经历是:化学本科,生物学硕士,医学博士,药学博士后。这个交叉学科的背景知识,正是他思维开阔的重要基础,他的思维非常发散、多向。他在考虑医学问题时,可以将物理或化学中很基础的问题与之巧妙联系起来。博士毕业后的 6 年里,他获得了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二是要注重与不同专业的人员进行学术交流。 我们都有同感,在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员交流中,会突然打开你多年的谜团。因此,科研工作者加强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参加一次学术会议,也许什么都没有听进去,但却使你有了一个好的 idea ,说白了,这个 idea 的产生,其实就是在别人报告的刺激下,自己所谓灵感的爆发。比如我吧,在座的很多人都知道我在研究 H2S 的神经调节作用。大家都知道 H2S 是有毒的,我为什么会想到研究其神经调节作用呢?这就是我听了某位教授的学术报告后,突然产生的灵感。那是 1998 年,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从北京大学唐朝枢教授那里博士毕业后,回校汇报自己的博士工作,他研究的是 CO 的心血管调节功能。当时, NO 是研究的热点,而唐朝枢教授那边已经深入研究 CO 的信号转导作用了,很是让我震惊。突然,我想到, NO 是气体, CO 也是气体,难道机体只有这两种气体信号分子吗?还有没有其他的气体信号分子呢?于是,我就瞄准了 H2S ! 三是注意实验过程中出现的 “ 意外 ” 。 国内的科研课题,许多都是在开题论证的时候就已经 “ 知道 ” 结果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实验结果与我们预想的结果相反,或出现我们根本就没有预料到的新情况时,我们往往会简单地认为这是实验 “ 出了错 ” ,或者是一个 “ 意外 ” 。然而,这很可能才是问题的真实情况,是一个新发现的开始!是创新性发现的苗头!! 就拿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一件事情说吧。我的博士后导师,中南大学药学院李元建教授多年致力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即 ADMA 的心血管作用,发现 ADMA 对心血管系统具有破坏作用,是一个 “ 坏孩子 ” 。他建议我探讨 ADMA 这个 “ 坏孩子 ” 是否对神经细胞也具有破坏作用。可是,我的实验却发现 ADMA 对神经细胞没有毒性,反而可以促进神经细胞增殖。让我很是郁闷了一番,总是觉得我的 实验 “ 出了错 ”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是不是 ADMA 也可能具有 “ 好孩子 ” 的一面,即对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呢?考虑到谷氨酸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与其促进 NO 过度生成密切相关,而 ADMA 是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因此我推测 ADMA 具有抑制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性的作用。最后,我们的实验证实 ADMA 确实可以抑制谷氨酸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从而为 ADMA 这个公认的 “ 坏孩子 ” 平了反,开创性地发现了 ADMA 的神经保护这一新作用。 研究生创新论坛医学与健康分论坛为全省和我校医学研究生搭建了一个学术成果与创新思维的交流平台,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活跃学术思想。举办研究生创新论坛,这是多么富有创新性! 最后,祝湖南省第四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医学与健康分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bs.sciencenet.cn/blog-77930-511782.html
16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DIYgenomics Press
genesquared 2012-10-5 00:27
DIYgenomics Press 23andMe’s face in the crowdsourced health research industry gets bigger , Nature, July 26, 2012 Open source medicine puts health above profits , IT World, April 17, 2012 When Medicine Really Gets Personal: The DIY Clinical Trial , Wall Street Journal, March 30, 2012 Citizen Scientists - Ordinary people are taking control of their health data, making their DNA public and running their own experiments , Wall Street Journal, December 3, 2011 Patient Driven Medicine , Medical Tribune, December 9, 2011 LVMH investigates skin rejuvenation strategies , Premium Beauty News, November 8, 2011 Winner: eCollegeFinder Technology Blog Award , eCollegeFinder, September 26, 2011 Secrets of My DNA , WIRED UK, March 11, 2011 Technology: A flavour of the future , Nature, December 22, 2010 Garage biotech: Life hackers , Nature, October 7, 2010 Eri Gentry interviews Melanie Swan of DIYgenomics , Make: technology on your time, September 28, 2010 Genetic Science Oozes Out of Amateurs' Garages , Live Science, September 27, 2010 Personalized investigation , Nature Medicine, September, 2010 ( PDF ) Généticiens autodidactes: En Californie, Internet favorise le développement du phénomène des «chercheurs-citoyens» bénévoles dont l’ambition est sans limites , Le Monde, August 12, 2010 Citizen Science, Microfinanced Research, Patent Trolls, and Pharma Prizes , Reason.com, August 3, 2010 Translating Genomics into Longer Healthier Lives , Institute for Ethics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IEET), July 31, 2010 Melanie Swan interviewed at OSCON 2010 , O'Reilly Media, July 22, 2010 What If Your Genetics Defined Your Community? , Alex Carmichael, Institute for the Future, July 22, 2010 DIYgenomics on Smartphones , ScienceRoll Blog, May 27, 2010 Genomics on Your Phone , GenomeWeb, May 27, 2010 Privacy Control Remains Vexing but Can Work Even in Toughest Cases - Company Researchers , Warren's Washington Internet Daily, May 17, 2010 Interview with Melanie Swan about personal genomics , Patients Know Best Podcast, November 19, 2009
个人分类: 23&Me|1 次阅读|0 个评论
the 20th century greatest engineering achievements
huangfuqiang 2009-2-21 17:52
http://www.greatachievements.org/ Welcome! How many of the 20th century's greatest engineering achievements will you use today? A car? Computer? Telephone? Explore our list of the top 20 achievements and learn how engineering shaped a century and changed the world. 1. Electrification 2. Automobile 3. Airplane 4. Wat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5. Electronics 6. Radio and Television 7.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8. Computers 9. Telephone 10.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11. Highways 12. Spacecraft 13. Internet 14. Imaging 15. Household Appliances 16. Health Technologies 17.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Technologies 18. Laser and Fiber Optics 19. Nuclear Technologies 20. High-performance Materials
个人分类: 其它方面|3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