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盲评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硕士论文盲评结果有多大可信度?
热度 17 ncepuztf 2017-12-16 19:41
又是一年硕士论文提交月,让导师们胸闷的时候又到了。 各种国考暂时告一段落,研三的研究生们收收心,该熬夜加班赶论文了。 关于研究生论文各种要注意的问题,请参考“ 论文注意问题 ”。 作为评判硕士论文是否达标的手段,多数学校实行了盲评。 有的学校甚至将硕士论文盲评应用到教育部学位论文平台, 让全国的导师同行进行评审,这是个好经验,应该推广 。 我系的硕士论文虽然也实行了盲评,但还局限在校部和校区之间互评, 比之前由导师直接送审给熟人还是进步不少,撇开了人情,质量也有所改善, 这种改善来自学生对可能不通过的畏惧和导师为了面子对“ 认真 ”的改善。 因为每年都有那么 7-8 个拿到 C 的,如果一个论文得了双“ C ”,那肯定要延期了, 至于 1 年还是半年,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每篇硕士论文会有 2 位专家评审,结果可以是 A,B或C , 分别表示同意答辩,同意修改后答辩或不同意答辩。 这和期刊论文的评阅类似,专家给出的结论究竟有多大可信度一度充满了争议, 因为这结果往往和专家的 学识水平、要求的标准高低、对所评研究内容熟悉程度, 态度是否认真,甚至心情好坏 密切相关。 有导师反映,他的一位学生工作不积极,论文内容也是东拼西凑的,比较差, 另一位学生工作认真,干了不少活,写作也认真,可是评阅结果回来正好相反, 他认为差的得了 AA ,认为好的得了 BC 。 还有导师反映自己带的一位推免学生发了不少学术论文, 还得了国家奖学金,论文结果得了 AC 。 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同是评审 1 篇论文,那论文是研究热点,但没做多少工作, 有一章每页有 10 多个错别字,我给了 C 的结果,报到秘书那儿, 秘书说另一位老师给了 A ,这差别太大了,提醒我检查一下。 我说,我是认真读过的,太差了,你让另个老师仔细看看吧, 如果仔细看了,一定不会给 A 的,后来那位老师改成了 B 。 如上,很多时候,连导师们都对论文评阅结果的可信度提出质疑, 更不要说学生了,辛辛苦苦混两三年,文字码了好几万,没过,那真是“冤”得很。 “ 没有考不上的博士,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 ”,虽不尽然, 但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确实承载了太多功能,比如延迟就业、稳定人群。 孩子们多数也是为了就业,为了一份好工作,真想投身科研者寥寥。 导师们表示理解,除了太不像话的论文,基本还是抬了贵手。 关于论文评阅结果的可信度的 讨论没个结果,但还是得出下面规则, 这规则的可信度比论文结果的可信度要高: 对学生而言: 给 A 的不一定认真看过,给 C 的一定是认真看了的。 对老师而言: 不想让过就认真看,想让过就浏览下算。
个人分类: 科教|11371 次阅读|37 个评论
砖家们对错别字的容忍度为多少?
pinjianlu 2014-12-17 18:10
博士论文盲评意见上,写满了的错别字和文革里采用的简体字。以前投国外期刊的,发现老外对错误的语法和和写错的单词都很在意,一般都会给你纠正过来。中国人现在对错别字已经无所谓了?!居然没有任何一个老师说那是有问题的。 我一开始就说这砖家是文革里面的文盲、扫盲班的,果不其然,拿到原件评阅书才发现到处都是涂改液的痕迹,原来这砖家真的是斗大的字都认不到一箩筐啊!我很想知道这个砖家是谁,当面问一声:你到底是什么学历?怎么这么喜欢写错别字呢? 砖家写的文革扫盲班用的字: 砖家不会写的字: 砖家写错了,涂成黑坨坨,然后用涂改液的地方: 砖家的用词造句: 1、你的数学模型好象就是式XX; 2、你的设计方案图是否就是图XX; 老板居然说这个砖家是因为谨慎、谦虚才这样。莫非写了很多错别字,用涂改液涂掉重新就是所谓的谨慎?!用些模凌两可的语句就是给我留情面、谦虚的表现?! 可是不对呀,这个砖家的语气似乎很激愤,好象和我有仇似的,还直接对我进行了人身攻击。砖家那盛气凌人、嚣张的态度可是半点儿也看不出来所谓的谦虚啊!就算我的论文实在入不了砖家的法眼,但你指出问题来就行了啊,就是审个稿而已嘛,至于要搞得和人家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还要骂人吗?!真的很好奇,这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所谓“砖家”啊!
个人分类: 心路历程|6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拿到评阅书原件才知道这砖家原来写了这么多错别字!
热度 1 pinjianlu 2014-12-14 22:12
开始只给了复印件,还以为砖家只写了一个器的异体字,原来这砖家还这么喜欢用涂改液啊!对着灯光看了一下,里面都是黑坨坨。想起了周星驰的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面阿灿的老爸兴奋地喊道:“我的儿子终于会写自己的名字了。”结果镜头转到写字的纸上,全是一坨一坨的黑团团。这砖家真够厉害的啊!! 而且这个砖家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给我空了很多选项,搞得我很多地方都缺一项、缺少成绩。比如: 我们总共送了5份,应该就有5份成绩,可这一项我就只有4份成绩。 真不知道这个所谓的砖家、高高在上的砖家:你是太草率了还是过分粗心大意?我一开始就觉得那个砖家的意见是乱写的,没有整体逻辑,是胡思乱想、然后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现在看到了这个砖家原来写了这么多错别字,连字都写不利索,好象手老发抖的样子,真的是证实了我原来的想法。 你是想故意整人、害人吗?!你这么乱来、胡乱瞎玩儿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个人分类: 心路历程|1302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理论到实践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pinjianlu 2014-10-26 12:10
理论往往只是一个模型,要解决实际问题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到底是先从实践问题中去抽象模型,再找合适的理论,还是先找到合适理论,再把理论模型往实际问题上去靠? 我的思路就是先把实际问题经过简化、抽象成一个理论模型,再去找合适的理论来研究和解决这个实际问题。但理论模型往往比较简单,而在实际问题中却有很多因素,比理论中的条件和参数一般要多得多。所以还需要一定的简化过程,忽略掉一些次要因素,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并经过适当的简化和假设,使得实际问题能够满足理论中的假设条件和前提条件。 并且往往实际问题都比较复杂,不仅不适合理论中的一些假设条件,而且极有可能导致无法求解,所以虽然这会造成一定的误差,但是适当的简化和忽略次要因素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还是需要考虑一下经过这样简化之后到底造成的误差有多大。 所以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时,这些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和简化过程及一些前提假设条件都是必不可少的!
个人分类: 科研随笔|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行盲审制度存在巨大漏洞
pinjianlu 2014-10-21 09:44
中科院的盲审似乎都是有推荐专家库,保证论文能送到同行手里,不会给出乱七八糟的垃圾意见。但高校的盲审是先送到自己学校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再随机抽取送到有合作关系的高校研究生院,再由对方研究生院来分配评审专家。那么问题就来了:对方研究生院如何来保证专家质量?你凭什么来要求和控制别人要对你负责?说不定随便找了一个阿猫阿狗来审稿都有可能。 个人觉得盲审中,盲评专家的意见仅供参考,导师应该有仲裁员。如果过于相信一个盲评结果,你又如何来保证盲评专家的质量及盲评意见的正确性?
个人分类: 心路历程|458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