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普及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解放不了全人类,我先解放我自己
热度 15 张海霞 2018-10-7 15:50
昨天写了《莫谈诺奖》一文,收到很多朋友留言,颇具代表性的摘录如下: 广大科研人员的基本科学精神还是有的,但行政严干预科研、科研资源(特别是经费)不是由科研人员掌握、政府的急功近利等,才是科研的大杀器。 不宜空谈科学精神。大部分国内科研人员都是有科学精神的。但是这个精神都是受经济基础约束的。可以慢慢来,也可以迸发。 有权有势者对科研资源的把持是科研发展最大的障碍。 日本的基础原先不如中国,但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发展、社会福利上远远超过。把这个搞清楚了(其实问题并不复杂),我们的许多问题恐怕也有答案了,关键是认不认错,敢不敢改。 当中国对教育和科学的真正重视,超过对权利的仰视时,就是中国自然科学诺贝尔奖比肩日本和美国之时。其实这是深层次的文化和价值取向问题。国家和社会不真正重视科学和教育,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日本科学家和教授,有极高的社会地位;美国大学的终身制度,不仅是给科学家的学术地位和个人福利,更是给他们学术自由的权利和空间。 确实如此,就像这位朋友所说的一样:“ 其实这是深层次的文化和价值取向问题。国家和社会不真正重视科学和教育,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但是做为一个正在从事科研工作又无法逃离的鲜活个体,我们该怎么办?是选择一边谩骂一边随波逐流、摇旗呐喊还是其他?我的选择是“我解放不了全人类,我先解放我自己”,这是我在 2015 年 8 月 8 日写的博文,也是我的亲身经历,分享给大家。 我解放不了全人类,我先解放我自己 张海霞 2015 年 8 月 8 日 下午组会,虽然是暑假的周末,但是孩子们都很认真,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进步,回到办公室正暗自窃喜中,收到一个毕业的学生来信,他参加的一个评选失败了,不开心,我立马回信给他: “ 评奖这类事情都是锦上添花,不是工作的主要内容更不是目的,有就开心,无也大可不必伤心,套用 X 老师的名言: 我解放不了全人类,我先解放我自己 ,只有自己踏踏实实的进步是别人挡不住和拿不走的,生活还在继续,工作还要努力。我上周在罗马的会议上见到 S 教授了(是学生现在所在大学的一位学术大牛),他真的是坚持十几年在一个方向上不断地突破,才有今天的江湖地位,中国需要这样的学者,也希望你能坚持在一个重要的方向上坚持下去,不断地有创新和突破。 ” 其实这个回复是我早就想写的话题,只是一直没有下笔的契机,今天索性就再发挥一下吧。 那是今年春节的大年初六,我去韩国开会,在首都机场偶遇 X 老师,大家聊天,话题自然广泛,不知道为什么就说起了国内学术界的一些怪现状,感慨不能改变和完善,没想到这位高人一语道破梦中人: “ 我解放不了全人类,我先解放我自己! ” 真是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我们绝大多数的烦恼都来自我们自己内心的这些执念:我们总是在看着周围的林林总总而忘记了审视自己,我们总是在寻找别人的问题而忘记自己的短板,我们总是在想着表面上这样那样的光环与机会,而忘记了其背后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我们总是想着这个世界应该怎样怎样,而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这个世界最基础的一个原子,这就是我们的问题!其实如果能够从解放自己开始,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烦恼也就消失了。我所知道的 X 教授是这样做的,他最早提出自己的理论的时候,遭到了很多学者的质疑,可是他不气馁、不放弃也无法去向全世界解释,但是更多扎实的工作不断地问世,所有的质疑自然就烟消云散,如今他论文的引用率排在世界同行的前列,清者自清,无需多言,这就是他所说的:我先解放我自己。 S 教授也是这样一个好例子,他成长的环境是论资排辈最为严重的日本,可是年纪轻轻的他却早早开始独树一帜的研究,在国际上形成了有自己名字的显学。我们都解放不了我们所在的环境以及它存在的问题,但是可以解放我们自己,开始积极探寻内心真正的兴趣,发挥自己的能力,坚持不懈,终成大器,终会找到属于我们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做为一个普通的科研工作人员,做不到“达则兼济天下”,最起码还是可以做到“独善其身”吧,从现在起,摆脱外在的羁绊,解放我们自己!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11046 次阅读|17 个评论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大势所趋,利大于弊
jiangming800403 2017-5-30 21:30
jiangming800403 2017-5-30 19:11 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是大势所趋,利大于弊,这也是发达社会区别于不不发达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 孔夫子一直强调有教无类,就是教育的普遍性。 如果是现在的高考录取率,我弟尤其是我弟妹应该都是可以上大学的。他们包括我们的父母也都会是另外一种生活轨迹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2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香港举办“可拓创新方法的应用与普及”研讨会
anley 2016-3-15 11:58
香港举办“可拓创新方法的应用与普及”研讨会 2016年2月29日,香港中国工程师学会和香港工程师学会在香港工程师学会总部举办“可拓创新方法的应用与普及”研讨会。 会议通知指出:“ 「可拓学」是中国智慧精华,可拓创新方法和日本的创造法、俄罗斯的TRIZ方法并列为三大创造法。 ”研讨会由香港中国工程师学会主席唐伟国先生主持,香港中国工程师学会和香港工程师学会的工程师们参加了会议。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可拓学创立者蔡文研究员作了“可拓创新方法概述”的主题报告,深圳知识产权研究会鄞汉藩秘书长作了“ 可拓创新方法:深圳青少年创造力实训成果分享 ”的报告,深圳老教授协会卲波教授作了“ 可拓创新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的报告,三个报告引起香港工程师们极大的兴趣,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会后,蔡文研究员、鄞汉藩秘书长和卲波教授参加了香港中国工程师学会的春茗活动。 蔡文研究员作主题报告 深圳知识产权研究会鄞汉藩秘书长作报告 深圳老教授协会卲波教授作报告 蔡文研究员和香港工程师学会负责人唐伟国先生等合影 蔡文研究员等和香港中国工程师学会李文浩会长等合影
个人分类: 可拓学的普及与推广|56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了拯救生命关键4分钟 五年来中国红会普及救护回顾
francy 2015-4-29 23:47
时政频道 国内 为了拯救生命关键4分钟 五年来中国红会普及救护回顾 2015-04-29 10:20   来源: 光明网   我有话说 2015-04-29 10:20:41 来源: 光明网 作者: 责任编辑:张璋 !--enpproperty 155165682015-04-29 10:20:41.0为了拯救生命关键4分钟 五年来中国红会普及救护回顾(1)_国内 _光明网红会.普及救护29840国内/nodesearchname/enpproperty--    光明网4月29日讯(记者 沈阳) 中国红十字会的主要职责中有“三救”,即: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简称“应急救援”)、建立应急救护长效机制(简称“应急救护”)、提高人道救助能力(简称“人道救助”)。因而,中国红十字会近年来努力促进这项提高公民生命保护的工作。每年全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与突发疾病,夺去了众多本不应逝去的生命。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因自然灾害而失去的生命年均约3000人,突发事故引起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达每年20万人。公众生命安全与急救知识的匮乏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而这中间,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应急救护知识,拯救了很多宝贵的鲜活生命。例如:   * 2014年3月,一个有关应急救护失败的案例引起公众热议:一位35岁的年轻母亲(外企白领)在深圳地铁口病倒,因50分钟内未能获得他人(包括地铁员工)救助而不幸离世。   * 2014年全国各地一共举行了38场马拉松赛,平均一个月3场,共发生五起马拉松悲剧造成5位参赛者猝死。马拉松作为一项长跑运动深受田径迷的喜爱,但因为这项运动对心理和生理要求较高,所以参加者一定要量力而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外马拉松赛场已发生过多起猝死事件,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示,媒体在年终回顾2014年马拉松赛时呼吁道:别再让“猝死”悲剧撞线。    海口美兰机场医护人员同海口市120急救中心医生给病人用AED施救 冯丽文 张丽萍摄影   * 2014年11月25日上午9时52分,海口出租车司机郑师傅从海口凤翔路接到两名欲前往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的男子,行至美兰机场高架桥A门处时,坐在副驾驶座上的男子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嘴巴张得大大的却说不出话来。正在开车的郑师傅发现这一险情后,一手握住方向盘继续开车,另一只手伸到患病男子的鼻子处试探,发现男子呼吸已经停止。郑师傅在民警配合下马上给病人实施了心肺复苏措施。海省红十字会灾害应急救援中心主任文健夫告诉记者说:出租车司机郑师傅救人成功之处,就是他掌握了急救知识,他能在病人生命最危险的急救“黄金时间”进行了约两分钟心肺复苏术施救,为后续AED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所谓急救“黄金时间”,指的是呼吸、心跳骤停后的4到6分钟。如果病人在4分钟内得到有效的救治,成活率可达60%;一旦超过4分钟,成活率将每分钟10%的速度下降,超过15分钟基本不能救活。   * 建在湖北神农架海拔2590米、全中国最高的红十字救护站,它是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贝因美集团和索贝国际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幸福天使基金”援助的一个红十字景区救护站,平均每周至少救助一个人。 湖北省神农架神农顶板壁岩景区“红十字救护站”新牌 刘军 摄影   * 武汉市红十字会在给蔡甸区辖内140个学校(每个学校)的中、小学老师做完应急救护培训后第三天,其中一位刚刚拿到应急救护初级证书的学校体育老师就在学校每年正常举办的学校运动会上,遇到一位高二女学生在参加4*100米接力第4捧跑一半倒地、心跳停止而出手救人,在呼叫120急救无法到达的情况下,坚持20多分钟心肺复苏术、勉救了一个年轻学生的性命。   普及生命安全与急救知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成为中国红十字会的重要工作。五年来,全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接受救护培训。这些红十字救护员和救护志愿者活跃在社会各行各业,他们不但参与灾害救援和重大活动服务工作,而且成为老百姓身边的“保护神”。    1、规范管理,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氛围   “不好,地震了,快跑。”“不要慌,不要乱跑,快蹲在桌旁避震,用手护住头部。”医疗队队员迅速对地震现场作出评估和判断,立即与红十字会紧急救援指挥中心进行无线电呼叫报告,同时对伤员展开救援,整个医疗救援行动迅速缜密,止血、包扎、搬运、心肺复苏等救援措施操作规范。这是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模拟地震灾害现场的情景。   自2010年以来,总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大赛”,不但提高了应急救护技能,营造了学习救护知识的社会氛围,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在更大范围的开展。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救护处郭建阳处长介绍,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但急救知识普及率仅1%左右,而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普及率已高达50%至80%。加强公众的“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迫在眉睫。五年来,救护培训工作成为中国红十字会的核心业务。按照《中国红十字事业2010-2014年发展规划》要求,五年来,中国红十字会积极推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标准化工作,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大纲、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证书管理,有效保障了救护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几年间,救护培训的课程管理、学员管理、师资管理、证书管理诸方面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救护培训系列教材初具规模,这一切为救护培训质量提供了充分保障。 2014年杭州东站救人的“最美医生”陈玮在工作岗位上 浙江红会提供相片   为在更大范围推广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2013年11月3日,中国红十字会推出了具有学习、预防、应急、测试、信息五项主要功能的中文版“红十字急救掌上学堂”。意外受伤出血、骨折该怎么处理?遇到心脏病突发患者该怎么抢救?如今,只要在手机上下载“红十字急救掌上学堂”软件,就可以随时随地跟随“专家”学习急救知识。软件内置了真人视频和图解动画,便于学习和记忆。截至2015年4月止已有近一百万次下载急救软件记录,用户遍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   为营造全社会重视并积极参与救护培训的良好氛围,各地红十字会积极开动脑筋,组织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进行宣传推动。他们走上街头、走入家庭和单位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传播应急救护常识,提高公众对学习自救互救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使群众由“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他们联合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组织多种形式的救护技能大赛,促进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传播。同时,通过开展“救在身边”征文、“身边的急救”摄影作品大赛,倡导“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大力推动救护知识的普及。   2010年7月31日海南省人大会议通过的《海南省红十字会条例》中第十四条已明确规定“县级以上红十字会可以在机场、港口、车站等公共场所配备符合国际标准的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备。”海南省首先将此条款写进红会条例。海南省修改通过了立法要求对危险职业和公共接触的职业,比如说教师、旅游导游、环卫工人、警察、建筑工人进行红十字会的救护培训。其中,海南医学院在海南省红十字会的指导下,2011年起率先成为全国第一所全员进行救护培训的大学。15000名在校大学生入学后陆续接受培训,在校4年时间,全部接受完救护培训才能毕业。    2、通过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扩大受益公众   “坚持以公益性培训为主导,把救护培训作为一项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来抓,大力开展救护培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的‘五进’活动,让救护知识真正走近百姓身边。”这是中国红十字会2010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的意见》的要求。   据了解,近五年来,“五进”几乎覆盖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和最广大的人群。救护培训已不只是个体救助技能和爱心体现,而是社会治理、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   陕西省红十字会的救护培训的重点是要做到“五进”,其中一个是走进社区。“在社区,组织居民开展救护培训,居民能自救、邻居能互救、现场能抢救、急时能施救,将防灾避险、健康保健与急救知识相结合,非常受欢迎。”   让应急救护知识走进学校。各级红十字会结合学校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在大、中、小学和职业学校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救护培训。2011年,北京市红十字会依据市政府关于“十二五”应急体系工作分工方案, 在13个区县的中小学校开展地震、火灾的疏散演练和安全课堂教育、自救互救的培训。2012年,他们还联合北京市教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生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促进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提高青少年避险逃生、自救互救能力,使应急救护演练在全市中小学逐步走向规范化、常态化。   同时,北京市红十字会为各区县红十字会、各中小学提供了《青少年急救手册》,作为演练学习教材,安排专业教师或师资负责安全知识讲座和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并为中小学提供应急教育宣传品等。   为满足市民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需求,推动逃生避险与应急救护宣教培训体系建设,天津市红十字会每周六上午在机关办公楼开办应急救护市民大讲堂免费培训班。为方便广大市民咨询报名,市红十字会专门开设了报名热线电话,在官方网站和红十字健康网提供报名表和课程信息。   2012年4月,浙江省红十字会开展“救护培训进百企”活动,为全省100家以上重点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红十字现场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完成10000人次以上的免费普及培训任务,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海口美兰机场放置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肖丹 摄影   作为国际旅游岛,海南医学院和海南省红十字会,在2012年率先全国建立了在全岛公共场所悬挂心脏骤停救命的仪器----英文叫AED(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简称AED,中文译名比较多,如“自动体外除颤机” ),俗称“傻瓜救心机”。其中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放置了10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这个举措当时就被外国媒体称之为是中国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识---人文关怀立法。   以公安、交通、消防、建筑、电力、煤矿、铁路、旅游等行业为重点救护培训,各地红十字会根据不同行业工作特点,辅以触电、灼伤、泥水、中毒等急救知识培训,使经过培训的救护员能够在行业突发事件中及时有效地自救互救。例如,武汉市红十字会培训中心在学生教师、特警、空姐、高姐中的培训己经成了一种新常态,列入相关机构的人员常年工作范畴。    3、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建立普及救护培训长效机制   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意见”要求建立红十字救护培训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公众参与的应急救护培训中的主体作用。   过去几年,中国红十字会各级机构,向广大民众开展普及救护知识、提高救护技能的培训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应急救护培训,使广大民众能利用科学有效的技能,针对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开展适当、有效的救护,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为社会安全生产、人民健康生活提供保障。为做好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各级红十字会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逐步形成了救护培训的保障机制。   海南省红十字会2014年争取省政府应急救护资金270万元,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开展免费应急救护培训,推动机动车驾驶员、矿山、电力、建筑等高危行业人群参加救护培训,共培训红十字救护员5万余人次。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2012年5月9日以粤办函〔2012〕290号文方式转发了广东省红十字会关于加强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红十字会反映。而在2013年8月13日,由广东省文明办和广东省红十字会下发的《广东省文明办 广东省红十字会 关于开展“博爱家园——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的实施意见》强调“合力推进红十字应急救护进社区活动常态化运行”。并提出了硬指标:到2016年,建立较完善的社区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社区居民参加应急救护培训和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全省城市社区普遍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伍,基本配备应急救护基础设施,全省参加应急救护培训考试合格的居民达150万人,参加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的居民达300万人次;广州市、深圳市等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基础较好的城市,培训合格的红十字救护员达到户籍人口总数的2%。基本形成“有队伍、有行动、有设施、有氛围、有保障”的社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体系。    2014年12月17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在给蔡甸区一个学校同学培训应急救护 沈阳 摄影   河北省红十字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争取资金,在大学生中开展应急救护初级培训。13所高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试点,预计可培训师资近千人,学生近5万人。在培训试点的基础上,将在全省逐步推广,力争每所高校都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应急救护培训师资队伍,拥有一支骨干救护员队伍,每年对入学新生进行一次救护知识普及培训,以实现高校在校大学生应急救护初级培训全覆盖。   广西各级红十字会争取政府为民办实事购买服务,将应急救护知识纳入公务员培训工程、学生素质教育和远程教育内容。在各级财政支持下,进行有针对性的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和防灾避险知识宣传。救护知识普及200余万人次,有效减少了因意外伤害造成的死亡和伤残。   上海大力推进师资、教材、课件建设,将救护培训纳入学校军训、市级机关公务员培训内容,不断拓展救护培训载体。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红十字会培训现场初级急救人员已达500万人次。   从2012年起,江苏省政府已连续两年将“百万救护培训”列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培训人数累计160余万人,并提出要持续推进,到2020年,使全省接受培训的人数比例达到总人口的15%。   五年来,中国红十字会在普及救护知识、培训急救技能、完善急救培训机制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前路漫长,努力不息,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必将有更广阔的未来。    4、民众呼吁普及应急救护常识为生命保驾护航   记者曾经就本文主题向很多微信上的朋友征求意见时,除了获得大家支持和鼓励(点赞)外,这些关注中国人道救援工作的同志观点都是挺给力的,引用如下:   * 郭亮(原某企业区域总经理) :“普及急救常识应该象全民健身一样!”   * 徐述湘(中国医药报刊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好!救护技能能普及很难,救护意识和避险意识更重要!”   * 刘百家(资深媒体人) :“这个确实是个问题,特别是有效地学会应急救护。现在咱们可能应急救护教法和用法有问题。教得生硬,又练的少,大家觉得没用,更没人愿意学了。”   *万跃宁(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会长) :“开展全民应急救护培训,缩小与普通发达国家培训普及率的差距。”“达到太难了,即使花上10年也难。”   * 陈星(南方电视台主持人) :“确实。广东这部分走的早一些,广东的志愿服务社会化程度也比较高。(2008年)冰灾那年后,广东红十字会和一些机构的专业救助培训有很多。单位组织个人参与等都比较热情。”   * 王超(武汉红会志愿者,媒体人) :“非常好,信息量很大,有说服力。就是需要找一个爆点,刺激阅读和传播,宣传的效果就很厉害了!”   * 黄华超(玛雅房屋董事长) :“我觉得很好,社会热点话题,责任感强!”   * 王振泰(贝因美董事长,“幸福天使基金”发起单位之一) :“这是民族素养问题,中青年必备知识,每个人生活必要的知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彼此负责的精神,每个人都要成为拯救生命的天使。”“可以从老年入手,由社会组织免费培训普及教育,企业机关工余时间组织,欣起一个全社会普及应急救护行动!”   * 郑毅(北科建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副总经理) :“安全、公益也是高科技园区的责任。”   * 杨绪生(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 :“这是大好事,功德无量!防灾避险与应急救护同样重要。作为一位老红会向您谨表敬意,您为大众的福利、为保护生命与健康做了一件大好事!这个社会需要大批象您这样有社会正义感的媒体人,推动社会价值的重建。”   * 江南(江西省红十字会赈灾处) :“这篇文章一定会进入我们救护培训最新课件,非常期待!”“‘救’在身边是本文倡导并期望看到的远景。里面的观点和数据、案例都是我们红十字会培训中可以借鉴的,也是红会人深入挖掘宣传题材的重要线索。”   * 刘选国(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 :“文章角度很好。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应该成为推动全民应急救护培训的催化剂。” “写一篇分析性的报道很好,也很必要,但还要一点横向比较。中国国民缺少关爱生命,保护生命的常识。中国接受救护培训的人口占比不到百分之二,发达国家接受应急救护培训的人口高达60%,中国红十字会遵循国际惯例,开展救护培训收取一点费用还被一些媒体批为滥收费。上海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应更大力度的推动全民的应急救护培训。”   * 杨海翔(福建厦门海沧区红会) :“等待你的评论文章,将来作为我们每次培训的前沿,让受训者都知道培训的必要性、紧迫性,适用性。”   * 王汝鹏(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是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但目前社会重视程度不够。你的文章可以引起社会对此关注。”   * 郭长江(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 :“平时就应该加强国民的这种自救互救技能的培训,使之成为一种全社会的共识。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不能只停留在理念和愿望上,要拿出行动来。上海踩踏事故发生后,人们对‘救护’的呼唤,唤起了我们对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重视、再重视。这是红十字会的人道职责,希望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响应。”    【相关链接】   《从尼泊尔强震救援看中国红会五年来救灾标准化应急救援体系》    《专访吕传柱教授:应急救护我们需要立法更需要专业》    《杭州东站救人“最美医生”陈玮成“红十字感动人物”》    《中国红十字运动中平凡的先锋者(4)救人不留名的海口好的哥》    《中国红十字会:社会和谐发展 民众呼吁应急救护保驾护航 》 http://politics.gmw.cn/2015-04/29/content_15516568.htm
个人分类: 中国公益问题观察|13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友在南京举行转基因大米品尝科普活动
热度 2 bioxncai 2015-2-8 22:38
2015年2月8日中午,部分网友在南京举办了转基因大米品尝科普活动,地点为江宁织造府,红楼茶馆脂砚斋,大家就转基因科学普及问题开展了交流。参加者虽然来自不同的行业,专业背景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亲自品尝转基因大米,为科普尽一份微薄之力。 今天我们种下科学的种子,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本次转基因大米品尝活动的主题是:科普转基因,消除恐惧,热爱科学,拥抱生活。
1113 次阅读|3 个评论
建议“科普”科研人员
wonsure 2014-3-14 13:31
科学网科普专家刘立先生提议在“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中增加“科普板块”用通俗易懂语言介绍成果内容 ,以方便公众理解有关科技成果,紧跟时代。 又闻刘立先生转“正”了,首先表示祝贺(礼节上,与刘立先生生活、工作没交集),然后发表下自己的一点联想。 其实人们有时候不仅想要了解科学技术,还想了解科学家,对于参与某些评审(被评)并胜出的科研人员,可能有人更想迫切知道,所以建议普及高层次科研人员的信息(简称“科普”),在有关部门比如人事部门的门户网站上公示时,把个人业绩(论文、项目、奖励等非隐私信息)做个链接加上去,让大家知道这些“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资本”,便于模仿和复制。 因为在参评时一般都上交业绩资料电子档,所以实现起来并不费事。 这也算政务公开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774139.html
2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中国普及狂犬病“常识”的漫长道路
热度 15 yanjx45 2013-8-22 12:15
将近十年前 ,国内曾开展过一次高规格的狂犬病知识普及活动。国内专业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年第 25 卷第 8 期曾报导此次活动,报导的题目是《狂犬病流行现状及免疫预防学术巡回研讨会纪要》。 这次巡回研讨会持续约半个月,行程涉及国内包括北上广在内的 6 大城市,主要内容是由国际顶尖狂犬病专家,如 世界卫生组织(WH0) 官员Francois X Meslin博士、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狂犬病研究室主任Herve Bourhy博士等作学术报告,各地CDC的相关专家参与讨论。 我也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我的工作主要是在外国专家作报告和与听众交流时作 现场翻译 。 从这次活动的具体宣传内容来看,有关狂犬病的若干“常识”,近十年来国际上的观点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当时宣讲的主要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都是正确的,但其中有很多知识至今在国内仍未得到普及,特别是在实际贯彻执行方面差距更大。所以要在中国普及狂犬病 “常识”,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下面对此次科普活动中重点宣传的 4 项内容作简要评述: 1. 狂犬病在世界各洲的分布:狂犬病主要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流行,目前的报告系统极不完善,许多国家甚至完全没有报告系统。中国由于总体的尸检率和死因诊断率低,狂犬病统计报告也必然存在漏报和低估的情况。 2. 疫苗基因型覆盖率: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主持、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参与的狂犬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证明,对亚洲 1 3 个国家的 55 株狂犬病毒株系进行分析,发现所有分离株均属基因 I 型。证实现有的基因 I 型狂犬疫苗对抗亚洲狂犬病毒有很高的覆盖率。 3. 免疫预防:要减少狂犬病病例,就要提高大众的防范意识, 加强流浪犬管理, 并对狗进行可靠的预防接种。这是有效控制狂犬病的必由之路,中国在这方面差距最大,中国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产销量都占全球总量的80%左右,但兽用疫苗的复盖率不足20%。中国在狂犬病防治方面的投入是世界第一,效果却是世界倒数第二。这是目前中国在狂犬病防控策略上最大的失误。 关于狂犬病疫苗的 皮内接种 ,可显著减少疫苗使用量,降低防治成本,在亚洲的泰国等国家已经发挥了良好作用,但在中国对该方法至今一直无人理睬。 4.  提倡高危人群、特别是儿童进行暴露前免疫预防狂犬病。 关于 加强接种 , 在任何情况下最多打 2 针,一律不必接种免疫球蛋白。这是 WHO 多年来一贯的主张,但在中国卫生部 2009 年的相关“规范”文件中仍未进行贯彻,仍要求打 3 针甚至打全程。 以下转贴上述报导的全文: 狂犬病流行现状及免疫预防学术巡回研讨会纪要 张云 原载: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年第 25 卷第 8 期 第 736 页 狂犬病流行现状及免疫预防学术巡回研讨会纪要.pdf 2004 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WH0)专家Francois X Meslin先生、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狂犬病研究室Herve Bourhy博士、法国安万特 巴斯德公司医学部总裁Anil Dutta、狂犬病医学总监Jean—Antoine Zinsou一行来到中国,邀请我国狂犬病专家、国家工程院院士俞永新教授、 严家新教授 、徐葛林博士等专家学者共同召开狂犬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等地巡回考察狂犬病防治工作并发表学术演讲。 1 . 狂犬病在世界各洲的分布: WHO 对 2 0 0 0 年全球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状况进行了统计, 其中北美和欧洲被犬咬伤并治疗的病例为 1 0 万以下, 狂犬病死亡例数 5 0 例; 拉丁美洲犬伤人数为 5 0 万, 死亡不足 6 0 例; 非洲犬伤并治疗人数为 5 0 万, 死亡 5, 0 0 0 ~ 1 5,0 0 0 例; 亚洲犬伤后治疗超过 7 0 0 万 人 。 死亡 3.5 万~ 5.5 万例。因此亚洲的犬伤及狂犬病死亡例数为世界五大洲之首, 且较前些年有急剧上升趋势。鉴于狂犬病在亚洲和非洲的严重性, WHO 针对狂犬病对亚洲和非洲的公共卫生造成社会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亚洲和非洲的城市地区狂犬病每年总死亡数为 9 ,1 2 1 例,其中中国占 1, 3 2 4 例, 位居第一; 印度为 1, 0 5 8 例, 居第二位。而郊区总死亡数为 4 5, 5 3 0 例, 其中中国 1 ,2 5 7 例, 印度 1 8,2 0 1 例。评估结果显示,中国每年狂犬病死亡数高达 2, 5 8 1 例以上。 2 . 疫苗基因型覆盖率: 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狂犬病研究室 He r v e B o u r h y 博士对亚洲源于 1 3 个国家 ( 阿富汗、 柬埔寨、 中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老挝、 马来西亚、 尼泊尔、 菲律宾、 斯里兰卡、 泰国、 缅甸、 越南 ) 的狂犬病病毒株系进行分析, 发现所有分离株均属基因 I 型, 分 8 个组 5 5 个分离株, 中国株分 3 组。证实现有的基因 I 型狂犬疫苗对抗亚洲狂犬病毒有很高的覆盖率。 3 . 免疫预防: 面对中国狂犬病病例的不断增加, Me s l i n 博士指出: 要减少狂犬病病例,就要提高大众的防范意识, 加强流浪犬管理, 并进行可靠的预防接种。他还强调: 要实现切实可靠的预防接种, 就要保证在暴露前和暴露后使用现代、安 全、有效的狂犬病疫苗,遵守《 WHO 对人类狂犬病疫苗要求指南》 及《 暴露前和暴露后狂犬病治疗指导方针》。目前有四种免疫接种方案得到 WHO 批准: 两种肌肉接种方案 ( I M) 和两种皮内接种方案 ( I D) 。两种肌肉接种方案分别为: E S S E N 法和 Z e b r a 法, 在我国目前均采用 E S S E N 法, 即对从未接种过的人群于暴露后第 0 , 3 , 7 , 1 4 , 2 8 天各接种一剂狂犬病疫苗, 如果咬伤程度超过 W H O 规定的Ⅲ度以上者于第 0 天同时接种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对以前曾全程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再次咬伤者, 在第 0 , 3 天仅再接种 2 剂狂犬病疫苗即可。 另外, 为保证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高品质、 高安全疫苗的需求, 既要保持和提高免疫效果又要减少治疗经费, WHO 又推行了皮内接种法。目前最常用的为 2 — 2 — 2 — 1 - 1 法,即在第 0 , 3 , 7 , 1 4 , 2 8 和 9 0 天各接种 2 、 2 、 2 、 1 、 1 个点, 每个点为 0 .1 ml 或 0.2 ml , 依据不同种类疫苗而定。 抗狂犬病疫苗从 1 8 8 5 年法国路易巴斯德发明的第一个人抗狂犬病疫苗以来 , 经过了 1 0 0 多年的发展历史。从成年动物脑组织疫苗、 幼鼠脑组织疫苗、 鸭胚疫苗、 原代地鼠肾细胞疫苗、 人二倍体细胞疫苗、 鸡胚细胞疫苗直到最后的 Ve r o 细胞疫苗。 Ve r o 细胞狂犬病疫苗采用了微载体细胞培养技术,实现了工业化大量细胞培养; 整个生产过程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 保证细胞不受污染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Ve r o 细胞狂犬病疫苗维尔博遵守所有 WHO 制定的关于现代疫苗组织培养的传代细胞狂犬病疫苗的标准, 工作细胞库符合 WHO 标准, 并且在生产的不同阶段进行检测保证维尔博的安全性。国内外大量临床观察证实, 维尔博狂犬病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点是抗体产生快 , 即第 7 天就可产生抗体, 第 1 4 天可达 1 0 0 %血清抗体阳转,保证个体有长期的抗体保护。对暴露于狂犬病的特殊人群——妊娠妇女,对泰国 2 2 0 名孕妇经过 1 年的追踪观察, 同样安全有效, 与未接种的妊娠妇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4.  暴露前免疫预防狂犬病: 在此次狂犬病巡回演讲中,法国 A n i l D u t t a 和 Z i n s o u 博士及 WHO 官员多次提出暴露前免疫的理念及其重要性。所谓“ 暴露前免疫” 是指对那些经常处于暴露 ( 被犬咬伤 ) 危险的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防患于未然,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预防免疫。暴露前免疫程序为第 0 、 7 、 2 1 天各接种一剂狂犬病疫苗, 1 年后加强接种 1 针。暴露前免疫的好处一方面对万一被咬伤提前进行保护, 避免暴露后治疗的延误; 另一方面即使再次Ⅲ度暴露后也仅需再接种 2 针就可达到较长期的保护效果 , 不需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 既减轻痛苦又排除了狂犬病潜伏期所带来的忧虑。尤其在我国, 先前的抗狂犬病血清因安全性问题被国家卫生部门停用, 新抗狂犬病免疫血清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 Ⅲ度犬伤者需得到及时注射难以实现。因此暴露前免疫既可以保证提前保护, 又舒适安全。 安万特· 巴斯德公司对维尔博疫苗曾经做了一个关于暴露前免疫的 1 0 年免疫持久性的前瞻性研究。证实采用维尔博狂犬病疫苗进行暴露前免疫接种, 安全、 有效、 长久、 可靠。 ( 收稿日期: 2 0 0 4 - 0 6 - 2 2 )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18293 次阅读|37 个评论
“在国际上普及现代热力学研究成果”?
jitaowang 2012-1-14 05:26
作者 : 王季陶 2012 年 2 月 16-20 日 Science 主办机构 AAAS (美国科学促进会)即将在加拿大召开一次年会 (Annual Meeting, 16-20 February 2012, Vancouver, Canada). 国内也有人投稿并被录用 , 这是一件好事 . 不论自我介绍还是代为介绍或宣传都是不错的 . 但是在科学网博客上却看到 一位博主 邹晓辉 的三篇连续的博文 , 题目是 , 和 超链接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4143 打开这三篇博文一看 , 原来文字内容完全就是会议主办方的论文摘要的网页内容 . 应该是地地道道的【转载】 . 不过博文的题目上没有【转载】的标记 , 而且题目的确是非常 “ 大胆 ” 和 “ 创新 ”, 似乎也没有什么错 ? 于是 , 也拿类似的标题用到我的现代热力学研究成果 . 因为 2010 年我在参加有日本天皇参加开幕式的国际会议上宣读了三篇论文 , 其中有一篇还被列为分会第一篇 , 以及我的现代热力学专著也已经在国际上公开出版发行 , 能不能就说 “在国际上普及现代热力学研究成果” ? 不管现在是我本人这样说 , 还是别人这样说 , 我认为都不行 . 因为任何研究成果首先要得到专家层面的广泛公认 , 然后才有可能谈到“普及” ( 还得根据需要 ) 到更广泛的层面 . 被一个国际会议录用的论文或报告 , 就成了“普及” , 未免太夸大了 ! 任何人都可以“自卖自夸”或“毛遂自荐” . 也可以宣传或推荐别人的成果 . 还都希望恰如其分 , 不要搞文字游戏 , 更多地阐明其学术意义 .
个人分类: 其他|36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补充说明
黄安年 2010-6-9 07:17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补充说明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6 月 9 日发布 2010 年 6 月 3-8 日 , 笔者分十部分在博客上发布《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 ---- 以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文为例》全文,这是笔者提交今年 4 月下旬在厦门召开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 13 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的论文。 现在作补充说明如下: 一 , 据新华网北京 6 月 8 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8 日发表《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 2010 年 6 月),中国现有上百万个论坛, 2.2 亿个博客用户 http://tech.ifeng.com/special/internetbaipishu/content-1/detail_2010_06/08/1597764_0.shtml 二 , 截止 2010 年 6 月 8 日,笔者已经发布的博文 4704 篇,图片超过 32300 幅,累计访问量过 463 万。 三 , 笔者 2007-2010 年 6 月 8 日,博文中有关美国问题的全部目录超过 2000 篇。 四, 2007-2010 年 6 月 8 日 , 科学网有关美国问题的全部目录 3000 篇左右 ( 未将本人的博文包含在内 ) 。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3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七)
黄安年 2010-6-6 07:25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七)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6 月 6 日发布 按 : 现在分几部分发布笔者提交今年 4 月下旬在厦门召开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 13 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的论文《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 ---- 以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文为例》 , 全文 2 万字 , 将在《云梦学刊》全文发表,为满足一些美国问题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需求 , 先在我的博客上分批发布。 6 ,中美关系史研究与网络即时评论 我的博客还有一部分内容涉及中美关系史研究与网络即时评论,除了有些是在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在博客上发布 , 更多的是新世纪以来的即时性评论。例如关于中美关系史专题 ;美籍华人华侨专题 ; 当代中美经济关系专题 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7 ,美国图书提要、美国论著和史家评论 编撰一部较为翔的我国学者出版和翻译的美国图书提要,是美国研究普及和提高的需要。我的博客的还汇聚了美国图书提要,不仅有基本资料 , 还尽可能包含作者学术简介、序言、后记、目录和必要的评论(有的用扫描显示),这项工作仅仅是个开始 , 相信持之以恒,如果每周一篇 , 一年就有 52 篇 , 五年下来就有 260 多篇 , 资源共享何不快哉。 我的博客还集结了部分美国历史著作评论文章和与我国美国历史研究者交往的回忆随想 ,此外也有笔者作为一位老会员对于中国美国史研究者学术家园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回忆记载。 注释 : 见《 美中关系专题博文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13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6838 );前引《奥巴马任期中美关系、奥巴马访华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4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4061 ) 见《 我看华人移民美国今与昔 ---- 美籍华人与华侨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 )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21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146 ) 见《 当代中美经济关系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的博客)》,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2 月 6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3208 ) 见《 美国论著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7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4905 ) 见《 中国美国史学家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7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4933 ) 见《 有关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 )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6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4600 )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3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三)
黄安年 2010-6-4 09:52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三) ---- 以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文为例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6 月 4 日发布 按 : 现在分几部分发布笔者提交今年 4 月下旬在厦门召开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 13 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的论文 , 全文 2 万字 , 将在《云梦学刊》全文发表,为满足一些美国问题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需求 , 先在我的博客上分批发布。 2 ,美国崛起的讨论和《老话题与新挑战》的出版 有关美国崛起的讨论, 不仅在学术界而且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热议。既涉及美国研究的提高 , 也关系美国问题的普及 , 网络博客这一载体可以使这个论题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内得以深化。笔者博客中既有对美国崛起话题的历史和现实的考察 , 也有对所谓美国世纪的评论。 围绕美国的崛起和崛起后的继续发展、 2007 年底以来的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美中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等话题, 笔者在博客上发表了一些评论性和研究性思考文章。从中选择 107 篇加以集结 , 以《老话题与新挑战 ---- 美国的崛起与崛起后的美国》为题,由中国法制出版社于 2009 年底出版。其中除美中关系篇中的 9 篇文章写于 1998-2002 年间,发展篇中的两篇文章写于 1993 年和 1996 年外 , 其他 96 篇文章全部写于 2007-2009 年间,并且在博客即时发布。如笔者在该书序言所言 老话题是有着强烈的历史感 , 新挑战则有突出的现实感 , 这本论集聚集了新旧世纪之交尤其是近些年来笔者历史与现实话题的思考。 本书《后记》写道 : 老话题 新挑战这个主题是个学术性、时评性兼备的热门话题,笔者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提出了许多新思考。《老话题与新挑战》一书 , 是开放的 , 近几个月笔者在博客上又发表了一些新作 , 笔者还会继续就这个题目发表新的评论和见解,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科学网黄安年的博客或学术交流网查阅。 读者从 2009 年 7 月以来发布我的博文中可以了解 , 这些后续随机发布的评论足有数十篇之多。 其中尤以奥巴马访华 和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后中美之间的较量的文章为多。 笔者曾撰文 网媒学术和纸媒学术 ---- 从《老话题与新挑战》一书出版谈起(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2 月 31 日),文章谈到该书的出版是纸媒学术与网媒学术相得益彰的产物。 绝大多数 文章先在学术交流网、博客、网上在线、数字图书录播发布,其后集中在纸媒图书上的 , 而我的博客集中了该书的几乎全部内容 , 这得感谢科学网博客为笔者提供了落户的技术支持。对于学者来说 , 通过网络博客与纸媒学术相比具有明显的若干优势 , 这主要表现在 : 第一 , 方便快速,作者与编辑、出版人集于一身。第二 , 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学术自由和民主 , 不受项目、经费、关系、量化指标的限制,在传统的纸媒学术中难以表达的学术内容往往可以在博文中找到。第三 , 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学术资源共享。和纸媒学术受到图书出版和阅读的限制不同 , 在网络媒体上发布的博文可以与更多的网友分享博文内容。第四,有利于学术的普及与提高。有了网络博客 , 会有更多的人接触到平时较少了解到的学术内容 , 即使对于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也不例外,打破了传统纸媒学术中学术分类过细造成相互之间了解不够的状况,这将既有利于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也有利于社会大众对于学术的更多了解。学术的迅速普及为学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培育土壤。笔者如果不是落户科学网,是很少能够通过网络较为集中地了解非专业美国问题研究人员对美国问题的研究和观察的。第五 , 网络博客具有比纸媒学术更大的开放性,即时评论和对话,对于学术繁荣同样十分是有利的。 这些说的是出版《老话题与新挑战》一书的体会 , 也是美国问题研究普及与提高的共同性话题。 注释 见《 美国的崛起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1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3365 ) 见《 美国的 20 世纪与 21 世纪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1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3369 ) 见《 美国现代化和现代化书目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黄安年博客 /2010 年 1 月 29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1266 ) 《美国经济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话题 ---- 美国经济改革和资本主义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30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1469 见《 美国经济危机的话题 ---- 美国经济危机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31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1616 见《 美中关系专题博文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13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6838 见黄安年新著:《老话题与新挑战》目录,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2 月 30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2507 。并见 《老话题与新挑战》新著近百篇文章可在网上看到,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2 月 31 日发布 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3069 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2494 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2510 见《 美国问题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的博客 )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2 月 26 日发布 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7970 ;并见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发布全目》,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2 月 2 日发布 www.annian.net/show.aspx?id=24562cid=33 《 2010 年 2 月笔者发布博文全目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1 日发布 h ttp://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594 ; 《 2010 年 3 月笔者发布博文全目》,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1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8125 ) 见《 奥巴马任期中美关系、奥巴马访华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4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4061 ) 见 环境保护话题 ---- 《世界大通史》、环境保护、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25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0047 ) 见 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2878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2748 次阅读|2 个评论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二)
黄安年 2010-6-4 09:43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二) ---- 以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文为例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6 月 4 日发布 按 : 现在分几部分发布笔者提交今年 4 月下旬在厦门召开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 13 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的论文 , 全文 2 万字 , 将在《云梦学刊》全文发表,为满足一些美国问题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需求 , 先在我的博客上分批发布。 1 ,从《沉默的道钉》的出版到在博客上发布 笔者《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大型历史画册,得益于网络资源的分享, 2006 年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 没有网络资源的利用这部图册的出版是不可能。我在 2005 年 12 月 9 日赴美探亲前夕接受编著任务,画册图文并茂,具有知识性、可读性,雅俗共赏,并在短期内完成 , 对我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不仅由于编著画册,而且所有图片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甄别和编撰工作主要是在网上进行,全是头一回。 笔者在编著的过程中开拓了通过网络进行研究工作新途径。 也深感美国的网络教学研究和传播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国,在美国众多涉及中央太平洋铁路资料的网站中,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历史图片博物馆网站( http://www.cprr.org/Museum ),以资讯最丰富、资料最齐全、学术性和普及性最兼备、图文并茂等特色而著称。登陆这家网站,给人以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爱不释手的感觉。 《沉默的道钉》出版后,笔者在博客上开辟了纪念沉默道钉专栏,受到广泛关注,扩大并推动了对于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和研究。齐鲁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开始了对华工建设太平洋铁路问题的录制工作。 中国出洋农民工 -- 北美的华工,对建设北美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却惨遭排华,是极其典型的。真正记住这样的历史教训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概谁难以否定中国华工对于建设太平洋铁路的历史性贡献,可是恰恰在太平洋铁路建成后美国和加拿大相继发生了大规模排华事件,理由居然是华工的劳动力过于廉价,抢了美国和加拿大工人的饭碗,明眼人很清楚,这个理由根本站不住,排华更没有任何法理依据,对于高唱人权、自由、民主的美国和加拿大真是莫大的讽刺。今天我们同样看到中国的廉价商品使得广大美国和加拿大民众受惠,同时也刺激了美加商界改善自己的经营,提高竞争力,但是中国的廉价商品却在美加遭到很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不是问问自己为何竞争不过中国的廉价商品,却反过来责难中国商品太廉价,并进而对中国商品实行制裁,这种做法和当年的排华经何其相似奈尔?这里的启示实在太多,例如美国历史上对中国华工的人权记录怎么样?美国作为一个超强大国应该怎样来对待中国华工的过去?美国和加拿大主流媒体又应当怎样宣传美国和加拿大的太平洋铁路建设。我们看到美国和加拿大民间以相当大的热情来努力恢复这段历史的本来面目,但是相比之下,美国当代的几位总统们在谈及中国移民的贡献时一般比较笼统,他们是否真正了解中国华工在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只有他们自己心中有数。 令笔者感到欣慰的是 《沉默的道钉 纪念华工建设北美铁路 140 周年》一书近两个月内将由白山出版社出版。大型图册《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展现给读者的是珍贵历史图片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本书则是丰富了对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的文字研究成果和资料。其中部分文章是《沉默的道钉》出版后在博客上发布的。该书不仅集中了笔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 而且阐述了研究这一课题的历史、现实意义,呼吁学界和媒体以道钉精神来探寻 140 年前中国建设北美家园农民工们的历史贡献和默默无闻的奉献。 注释 《沉默的道钉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后记, 载《沉默的道钉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 年 10 月第一版。 见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4 月 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114 。 见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11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0953 。并见《发挥网络优势寻找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华工后裔》(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11 月 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0436 ) 见《 重视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话题 ---- 华人建设北美专题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2 月 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2911 )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2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一)
黄安年 2010-6-3 20:14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一) ---- 以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文为例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6 月 3 日发布 按 : 现在分几部分发布笔者提交今年 4 月下旬在厦门召开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 13 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的论文 , 全文 2 万字 , 将在《云梦学刊》全文发表,为满足一些美国问题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需求 , 先在我的博客上分批发布。 摘要: 网络博客是网络学术的重要载体; 从《沉默的道钉》、《老话题与新挑战》、《美国纪行》、《美国现代化之路》、《 20 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中美关系史研究、美国图书提要、美国论著评论、美国研究目录、美国网络图片等方面进行论证。说明网络博客开辟第二课堂和延续学术生命。论文最后论述科学网博友美国问题博文的启示。 一 , 网络博客是网络学术的重要载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 新世纪以来网络学术已经成为反映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而网络博客正是网络学术的重要载体。网络博主尤其是从事学术和教育事业博主的有些博文是与学术有关,其中网络问学、网络教学、网络论学、网络闻学都和学术不无关联。 2010 年 1 月 15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北京发布了《第 2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09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 3.84 亿。而 据新华社 2006 年 05 月 07 日 消息,博客近年兴起,成长迅速,到 2007 年中国的博客数量将接近 1 个亿。 有报道说 : 中美互联网论坛数据标明 : 中国博客数量已达 1.07 亿 , 网民拥有博客的比例高达 42.3% 。中国网民每日新增 24 万人 未来四年有望达 5 亿,博客一年翻番已破亿。 如果估计成立,那么有 1% 的博客内容涉及美国问题的 , 就意味着有1万人,其数量远高于仅仅千百人队伍的专业美国问题研究者。这里既有个人原创,又有博文转载。一般认为 , 国内的美国问题研究者开博的相当少, 美国学者开博比例则远高于中国学者。 2005 年 10 月,在苏州召开的 20 世纪美国史研究与教学的回溯与展望研讨会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上 , 笔者提交了《网络时代美国历史研究与普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论文。 2008 年 5 月 在武汉召开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上 , 笔者提交了 《网络时代和美国研究的普及与提高》 论文。 论述网络的功能是传统纸媒不可替代的 , 阐述网络在美国研究专业化和大众化时代的作用;指出我国的网络功能与美国差距仍在扩大;提出发挥网络功能中几个重要政策性问题;强调精心组织学会、高校、研究机构等学术网站,推动美国问题个人网站和博客的发展,说明美国问题个人网站和博客 , 是美国研究普及和提高的重要阵地,也是美国问题研究者的学术家园和学术自由交流空间 , 她的个性化和自由度是传统纸媒报刊无法取代的。主张积极扶植和推动美国问题个人网站和博客的开展 , 并以自己的学术交流网和博客说明 , 建一个网站 , 开一个博客并不难 , 难的是持之以恒、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办好网站 , 写好博文。 笔者提交今年 4 月在厦门召开的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题目是《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作为对 2005 年和 2008 年论文延续和补充。 二 , 从我 2007-2009 年博文看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 自 2007 年 3 月 7 日加盟科学网博客以来,截止 2010 年 1 月 1 日晨 , 笔者发布的博文共 4000 篇 , 图片 28669 幅 , 累计访问量 347 万。 截止 2010 年 3 月 20 日,已经发布的博文 4370 篇,图片过 30000 幅, 累计访问量 过 400 万。 以下 48 个专题目录集中了笔者 2007-2009 年间博文中有关美国问题的全部目录。各个专题中均包含了不少细目,所有博文的编号是按照笔者自己编制的美国问题目录顺序排列的。 粗略统计 : 一 , 美国历史部分共 349 篇;二 , 美国内政外交和法律部分共 180 篇,三 , 美国社会和社会保障部分共 221 篇,四 , 美国经济部分共 405 篇,五 , 美国科技部分共 25 篇,六 , 美国军事部分共 21 篇,七 , 美国文化部分共 38 篇,八 , 美国教育部分共 63 篇 , 九 , 地理和旅游部分共 198 篇,总共为 1500 篇左右。占 2007-2009 年全部博文的 1/3 以上。 下面列举几个方面的事例说明博文是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的重要载体。 (待续) 注释: 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10/01/15/5767.htm ;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728/40731/4349114.html 胡靖 , 《中国博客数量已达 1.07 亿》 2008 年 11 月 9 日, http://blog.wise111.com/blog.php?do-showone-tid-83662.html 王缉思教授开了博客 ( http://blog.voc.com.cn/wangjisi ) ,不过其中只发布他 2005 年的 10 篇文章。戴超武教授开了博客( http://daichaowu.blog.163.com/blog/#m=0 ),总共发布学术文章 11 篇。 有的教授虽然围开博客但是文章在枝支纸媒发表后被一些博客转载,例如任东来的美国问题文章,见 http://sinoliberal.blog.sohu.com/527500.html , http://www.dffy.com/blog/a/biglaw/7376.html , http://hi.baidu.com/shixuerizhi/blog/item/b10a54ed3845f0d5b31cb192.html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4f5c4301000ajn.html 等。再如《 刘绪贻:愧对慎之》,阿吕 发表于 : 2008-9-07 22:52 来源 : 燕谈博客 ,刊于《领导者》 23 期,作者授权天益发布。( http://www.yantan.cc/blog/?action-viewthread-tid-85882 ) 有的博客记叙了对美国研究学者论述的点评,如《 人民及人民的统治 ----- 对李剑鸣教授 现代世界的民主与民主 * 化 讲座的点评》, 丛日云的博客 http://criyun.blog.hexun.com/39032201_d.html ;《 在北大听王希教授讲美国史兼谈学历史的作用 》 请见 http://blog.historians.org/archive ; http://blog.historians.org/ ; http://www.oah.org/ ; http://www.journalofamericanhistory.org/ 载《学术界》, 2006 年第 1 期第 268-273 页;并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 2006 年第 4 期,第 85-89 页。 载《云梦学刊》 2009 年第 2 期第 17-30 页。 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3288 ,并见 《 网络时代的美国历史研究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2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3548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4751 ;截止 2010 年 4 月 2 日已经发布的博文共 4420 篇 , 访问量累计达 410 万。 见《 个人在科学网美国问题博文目录编制完成》,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2 月 5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6360 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7970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2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元并举推动学前教育的普及
黄安年 2010-3-10 22:58
多元并举推动学前教育的普及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年3月10日发布 笔者主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应突出强调我国的学前教育的普及需遵循多元并举稳步推进的原则。这里有几个重要问题是需要明确的。 首先,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目标是强制性规划还是指导性计划,强制性规划意味着纳入义务教育范畴,而指导性计划则属于各个地方政府量力而为的举措。以笔者之见在2010-2020间作为指导性计划提出为好,以便为下一个十年推行学前义务教育作准备。 其次,需要突出多元化办学模式,政府主管的公办、社会企事业单位主管的社企办、民办公助、民办、家庭托办等多元并举,政府主管的公办学校需量力而为。 第三,政府需要积极发展幼儿师范教育学校,组织各类幼儿教师的培训,提高保育员和幼儿教师的质量。 第四,有条件的小学开设学前一年级班(相当于5岁学龄儿童)以便和小学一年级接轨,并创造条件纳入免费义务教育阶段。 附: **************************** 第三章 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六)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财政补助。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管理学前教育,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9233 ***************************** 美国的幼儿园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 浅谈美国的早期教育机构 早教,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是充盈大众耳膜的词汇。然而,美式早教和中式早教的指导与执行方法却大有不同。了解美国的早期教育机构设置,相信会让你更好地理解美国的早期教育,或许也会对你教育宝宝有所帮助。   在中国,幼儿教育通常是指儿童入学前的教育,即 学前教育 ,教育对象是 3~5 岁的孩子。当然,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提法,叫做 早期教育 ,指的是对 0~3 岁婴幼儿的教育,由家庭或各类亲子机构来实施。   在美国,提到幼儿教育时,人们使用的也是 早期教育 (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一词,然而此 早期教育 非彼 早期教育 ,它泛指 0~8 岁儿童的教育。据说,这样的一种划分方式是依据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产生的。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 8 岁以前的孩子具有相似的发展和学习特征, 0~18 个月的婴幼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依靠行动和感知来学习; 18 个月到 8 岁以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依靠符号和内在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他们的思维受有形物体和眼前事物的局限,容易被表象所迷惑; 8 岁左右到 12 岁,儿童则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开始变得抽象,能运用初步的逻辑思维去解决问题,并且不易被表象迷惑,但同时也还需要使用有形物体去支持他们的学习。   美国对幼儿教育的界定方式和中国区别很大,不仅教育对象的年龄不同,教育机构的划分也很不一样。由于所服务的对象是 0~8 岁的儿童,美国的早期教育机构既包括对刚出生到 3 岁前婴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又包括对三四岁儿童的幼儿园( Preschool )教育以及对 5 岁儿童的学前班 (Kindergarten) 教育,还包括对小学 1~3 年级儿童的学校教育,所涉及的教育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日托中心   美国日托中心的服务对象是出生后 2 周至 4 岁的儿童,费用主要由家长承担,有时也由家长的雇主负担一部分或全部。这类机构对教师的入职要求较低,教师不一定具有教师资格,主要提供保育服务,不太注重幼儿教育的课程,一日活动以游戏为主。日托中心的服务目的侧重于帮助家长照看孩子,以便家长能安心工作,因此都是全日制的。 二、幼儿园   美国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三四岁儿童,相当于中国的幼儿园小班和中班。教师的入职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备早期教育或儿童发展专业大专以上的学历,还必须具备教师资格。由于美国的教师资格证不是自然获得(即师范学生毕业时自动获得教师资格证),而必须在修读完特定的学分和通过名为 PRAXIS 的教师资格考试后才能获得,所以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意味着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由于服务的目的侧重于儿童的教育,而不是儿童托管,因此,许多美国幼儿园都是半日制的,并且不提供早餐和午餐,孩子需要自备餐点。   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由于早期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美国各州掀起了 普及幼儿园 运动,目的是通过立法确定州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义务,其核心内容是加强州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为希望接受学前教育的 3 岁和 4 岁幼儿提供免费教育。   在 普及幼儿园 运动的影响下,目前美国至少有 42 个州设立了政府财政拨款的公立幼儿园。在得克萨斯、康涅狄格和新泽西等州,符合条件的来自于低收入家庭的 4 岁幼儿可以不用缴纳学杂费;在乔治亚、纽约和俄克拉何马等州,免费的幼儿园面向所有 4 岁幼儿,其中俄克拉何马州 90% 的 4 岁幼儿已接受免费学前教育,乔治亚州 70% 的 4 岁幼儿已接受免费学前教育。还有些州已经将免费的幼儿园下延到了 3 岁幼儿。除了这些由州政府拨款设立的幼儿园,美国联邦政府早在 1965 年开始便通过 国家开端计划 对贫困幼儿提供免费的幼儿园教育了。 三、学前班   美国的学前班设立在小学里,教育的对象是 5 岁的幼儿。作为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处在小学,但针对的对象仍然是幼儿,所以,学前班无论是环境创设、课程设计还是教育方式都无异于幼儿园,这一点有别于中国某些小学当中的那些提前教孩子拼音、识字和算术的 学前班 。   自从 1873 年圣路易斯的德斯 皮尔斯学校创办了美国公立学校史上的第一个免费的 学前班 ,学前一年教育在美国就逐渐成为了一种准义务教育。也就是说,美国的 5 岁幼儿,只要家长愿意,全部可以就近接受公立小学当中的免费学前班教育。 四、小学 1 ~ 3 年级   美国 1 ~ 3 年级的教师和学前班的教师经常会有岗位轮换,因为他们的教师资格证相同,被称为 k-3 年级教师资格 。也就是说,小学 1 ~ 3 年级教师和学前班教师的教育技能是相通的,在对待 1 ~ 3 年级的学生时,教师仍然需要想到那些年幼儿童的认知和学习特征。例如美国 1 ~ 2 年级的教师不太强调学生单词拼写是否正确,反而会鼓励孩子自己创编单词,将其视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这点也和中国的教育理念大相径庭。 作者: 严冷,美国新奥尔良大学早期教育学博士,并获得美国路易斯安纳州教育部学前教育教师资格。目前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任教,参与儿基会及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等科研项目,在教育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 美国义务教育连课本费都不收 美国义务教育 13 年,公立学校是真正意义上的免费。公立学校的经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从社区内房主每年交的地产税里出。   前不久收到国内一位朋友的电邮,说她儿子中考没考好,离所想上的示范高中的录取线差了 3 分。为这 3 分,他们交了 3 万元人民币,还找了些关系,儿子终于得以在这所市里的示范高中入学。朋友家并不是大款,夫妻俩都是工薪阶层, 3 万元是家里不小的一笔开支。   不过花点钱上好高中,或许还说得过去。毕竟已经不属于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范围了。我另外有几个在北京的昔日同窗,重视孩子教育,从小学一年级起,就把孩子送到市里的好学校,每家交了 4 万或 5 万元的赞助费(叫 捐资助学 ),只是为了上小学。其中一个女同学告诉我说,非常不容易进去, 600 多个非本地居民孩子参加考试,只录取 50 个,儿子考上了,能不让他去吗?   有报道说,培养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花费在二三十万元,相当于一辆奥迪轿车。我想这对于 90 %以上的普通收入家庭来说,实在是一个难以实现的事情。   花了钱还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每天大人孩子要搭多少时间在路上。为此,有两家分别买了汽车,每天早晨 6 点钟爬起,吃了早饭开上车,把孩子送到二三十公里外的城里去上学。   据说在清晨开往城里的车流中,不少后座上都晃着这么一个小脑袋,睡眼目蒙目龙的。还有一家就把自己在四环外的房子空着,干脆在靠近学校的地方再租一套房子,为的是孩子上学方便,但自己上班就不方便了。不知北京交通的拥挤与此是否也有一点关系?   美国普及 12 年义务教育,实际上应该是 13 年,从 5 岁的幼儿园学前班开始,到高中 12 年级。这个阶段的义务教育分 3 种形式:一种是私人创办的私立学校;还有很少数的 HomeSchooling (家庭学校),一家或几家孩子一起,在家里上课,教育局可以提供教材。还有一种,就是在美国中小学中占最大比例的、由各市政府办的公立学校。   私立学校是交钱上学,所以不管你住在哪里,都可以把孩子送去,可以说是随便 择校 读书。一般说来,私立学校包括学费在内各种费用加起来,一年约七八千到一万美元不等,不过这不包括比如学音乐画画等额外课程。可以想见这样的私立学校在中小学中所占比例不大。家庭学校所占比例就更小了,一般都是有独特想法的父母所为。有的孩子在家里学了几年后,再通过考试,插班到正式的学校里去上学。   美国公立学校的义务教育,确实是义务的。从学前班到 12 年级(简称 K - 12 ),学生都就近上学,不要交学费,甚至不要课本费。   课本由学校统一购买,借给学生使用,暑期放假前还给学校,学校再借给下一学年的学生用。学生只要购买上课所需要的文具纸本就可以了。当然偶尔学校有活动需要交点门票费,照全班像时需要交钱买照片之类,但是这些都是自愿的,你可以不参加,也就不用付费。除此之外就是早饭午饭,可以在学校食堂吃(早饭是 1 美元左右,午饭大约 2 . 5 美元),也可以自己带饭。家庭经济困难的(比如父母还是留学生,没什么收入),可以申请免费早午餐。如果住家离学校 2 英里以上,还有免费的校车接送。   公立学校是完全按照居住地划分的。住在哪个学校的覆盖范围内,就上哪一所学校,不管你是自己买的房子还是租房或租公寓。学校要看的不是你的房产证,而是你近期的电话账单或水电账单,这才证明你确实住在这个地址。   只要在这里住,孩子就可以在这儿上学,不管你是什么身份,留学生、短期工作者,甚至非法移民(管他们是移民局的事),只要是学龄孩子,一概接收。但是如果不住在这个学区,不属该校范围内,交钱也不能进去。   当然这并不表示公立学校没有好差高下之分。相反美国每年都公布本年度全美的公立学区排名,公立学校(主要是高中 11 - 12 年级)排名,大学排名等等。美国由于其多种族多移民的复杂性,以及经济收入的多层次性,区域差别很大。同样的房子,在这个区值 50 万,到马路对面的那个区,也许就只值 20 万了。同样地,学区也是如此,整体教育水平的高下差别是很大的。   其实政府的投入资金是一样的,对教师的要求也是需要有大学学历,而且必须要考下教师资格证才行。差别大的似乎主要是生源,学生的整体素质又会影响到教学质量。   要上好学校,就要住好学区,好学区里的房价地价自然也会随供求市场而水涨船高。   住不住好学区要看有没有这个需求,有没有这个经济能力,也跟把什么放在首位有关。比如有的人想离上班地近,有的就喜欢大房子大院子,有的人喜欢住在山里或者牧场边上。当然,对于重视教育的父母来说,总是尽可能地把学区放在选择住处的首位。没有能力购买可以租房,住不了大房就住小的公寓。   需要说明的是,公立学校的经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政府凭空生出来的。社区内房主每年交的地产税,税额是根据房价按一定的百分比定,房价高的税额也高,房子大没有孩子也一样按房价交税。税款大部分就用于公立学校,公立图书馆之类的公共设施,所以交了税的市民们享受义务教育,享受公立图书馆,当然就是免费的了。 http://roomx.bokee.com/6847542.html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439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地震勘探的普及做点贡献我觉得值得
毛宁波 2009-2-23 12:51
推出《地震勘探原理》课件在线浏览以来,几天时间访问的人很多。有人鼓掌,有人费解,更多的是不过瘾,希望给出完整的PPT课件。真的很高兴了。 推出《地震勘探原理》课件在线浏览的初衷是为我的学生学习方便的。我是想通过这个平台吸引和激励我的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那些走了弯路的学生。 推出《地震勘探原理》课件在线浏览的另一层意思是想普及地震勘探的知识。我从教20多年,我花费了全部的心血在地震勘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上。不奢求成为专家,只是喜欢而已。这些在线浏览的课件是我的一部分资料的积累和体会。一定有很多错误,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为什么不上载PPT文件,主要是出于技术和版权的原因,请大家一定理解,一定原谅! 我的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给我设计了一个山寨版本的地震勘探原理学习广告,大家看后笑一笑而已,不要当真!
个人分类: 地震勘探(学习指南)|4994 次阅读|3 个评论
感谢科学网对“地震勘探”普及的重视!5篇博文同时上首页!
毛宁波 2009-2-22 12:49
2009.2.22科学网将博主5篇博文放在首页上,十分高兴!一定不辜负 科学网的期望,再接再厉,为地震勘探的普及作出更大贡献!
个人分类: 地震勘探(学习指南)|4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