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方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预防金融危机的动作逐渐展开
陈龙珠 2013-7-29 09:06
新政没有明确的大纲,但出拳的套路值得人们观察和思考。 继6月份银行遭受“钱荒”不得应急救援之后,银行贷款利率低限放开的政策已经出台。存款利率市场化,严控影子银行,信贷实质性为实业尤其是微小企业服务,任重道远。 避免爆发金融危机,除对银行业自身业务挤压泡沫外,对地方政府债务尽快予以化解和控制,是另一个重中之重的事。上周五傍晚,媒体传出国务院已经部署对全国地方债务的审计工作,2日后经国家审计署新闻所证实。传媒对此进行了 解读 : 本次审计是最近三年来,审计署第三次“把脉”地方政府性债务。第一次是2011年,审计署审计了1979年以来到2010年底,全国31个省市区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第二次是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审计署选取全国36个地区(15个省及其所属的15个省会城市、3个直辖市及其所属的3个市辖区),审计了2011年和2012年的地方政府性债务。 鉴于第二次只选取了36个地区,因此,本次审计是继2011年后,审计署第二次全面“摸底”地方政府性债务。 专家称正在制定的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在地方政府能否发债券问题上陷入“两难”。按照全国人大公布的立法规划,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三审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届时,将再次审议地方债券管理模式。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美国“汽车之都”底特律申请破产保护10日后,国务院就作出了全面摸底地方债务的部署,“速度很快,36个地区的地方债务审计结果,触目惊心。这次全国范围摸底,将对预防风险、建立科学完善的地方债务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3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方债问题
sstone2009 2013-6-17 23:08
最近几年,突然有一批人和一些机构十分关心中国的地方债,说地方债有多少多少的量!地方债有多大多大危害!甚至会引起社会体系的崩溃之类! 中国地方债肯定是一个问题,但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到底利大还是弊大? 我们先来看看地方债产生的大致原因。支出方面主要有,一是行政成本的增加,包括人员报酬福利和招待等杂费;二是地方建设投资,比如建开发区、学校、福利院、基础设施等;三是债务的本息还付。收入方面包括地方支配的财政经费,这与地方经济发展有关,大致是经济越好财政经费越多;还有一些计划外收入,地方政府多年来多少积累了一定的产业,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有,买土地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当收入不足以弥补支出的时候,借款必然增大。 适度的债务,是现在的经济学家所赞许的行为,可以起到促进经济发展。那么,地方债多少范围内是适度的呢?这个问题或许可以在理论上说清楚,但在实证上,似乎并没有得出普遍的规律。 从中国的地方债看,越是经济落后的地方,债务极少,基本是依靠着预定的财政进行开支,有的还想出克扣些教师工资、挪用救济民众的资金;经济发达的地方,债务相对多些,每一任官员总要与前任攀比,做些形象工程、增加点编制内人员的福利等,如果经济发展没有受到挫折,就可以控制好债务的增加;倘若出现经济发展减缓和土地政策不利于地方收入等情况时,地方债必然会增加。 当债务增加到会影响官员仕途或者无法继续获得新的借款时,降低支出一项可靠的选择,可以降低编制内人员的报酬和福利,也可以终止形象工程的建设,前者对经济发展没有实际的影响,公务员们减少的收入部分基本不会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后者会减缓当地经济发展,但对社会经济次序的优化却是有大好处的。增加收入也是官员们的一个选项,比如可以出售一些政策许可范围内资产,比如企业股份、公立医院等,这可能是一件好事,可以促进这些企业发展或社会事业的健康成长。十分可怕的一种增加收入的办法是,对属地的企业进行摊派这类,摊派的手段很多,一旦伤害到企业的健康成长,就等于杀鸡取卵了。但,企业不会束手待毙,企业的斗争会促进地方治理的进步,或者转移到他处发展,尽管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是灾难,对另一个地方侧是有利的。 最终,地方债会在经济规律的约束下,回归到一个理性的量,这便是适度的债务。在地方债发生、发展、起伏、稳定、转化的过程中,有的地方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但另外的地方会受益;大多数地方会建立新的平衡。 由此看来,地方债不会成为大不了的事,在中国,这只是一个新的经济现象而已,经济学的规律同样可以处理好这个问题。我们今天面对地方债问题,不是恐惧,也不必杞人忧天,但是需要在法制和监管两个方面,防止少数拙劣的地方官员,伤害企业,特别是伤害那些可以迁移到其他国家的企业。
个人分类: 草根经济学|294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