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外国口音综合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澳女子车祸后说话带法国腔的语言学解释
gothere 2013-6-18 21:39
消息来源: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06/18/c_132463327.htm 新闻视频: http://news.joy.cn/video/4308154.htm 澳女子车祸后说话带法国腔 据新华社专电一名澳大利亚女子在车祸中脑部受伤,康复后说话带起“法国腔”。女子倍感困扰,她的医生认为,她可能患上罕见的外国口音综合征,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名病患。   利安娜·罗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出生并长大。8年前,罗遭遇车祸,头部和背部受重伤。她颌部伤口刚愈合时,说话有些“不利索”。一开始,医生怀疑是治疗用强效药的影响,但后来,罗发现,这其实是“法国腔”。   罗的家庭医生罗伯特·牛顿认为,罗患上外国口音综合征。“我之前认识她的时候,她一直是正常的澳大利亚口音。她在学校学过法语,但从没去过法国,也没有法国朋友。” 无独有偶,CCTV-10也报道过国内的病例 ,但专家均表示不知缘由,直到法国人出事,有了外文翻译,才引入外国口音综合征(Foreign accent syndrome) 一词。 见当年的报道 http://news.163.com/08/0331/06/48BG6VDT00011229.html 河南一村妇车祸后,昏迷10多天。当她醒来后却不会说家乡话,改说普通话。有人说她“灵魂附体”,有人说她“装洋”。专家还未找到病因。 专家还未找到病因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孙凤莲的主治大夫,扶沟县公安局法医门诊外科医生谢建华说,孙凤莲被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脑出血、颧骨骨折,伤势非常严重。但他也没法解释,孙凤莲为什么突然说普通话,医院的设备也检测不出问题。 该院外科医生袁俊超说,他从医20多年,只听过一次病人突然不会说话了,还没听说过不会说家乡话改说普通话的病例。他觉得,可能是病人的语言中枢受损伤了。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主任孙郑春说,他曾经看过孙凤莲的脑核磁共振图,她的语言中枢并没受损伤。他分析,孙凤莲可能是受惊吓,导致精神上出现了问题。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精神病专家孔德荣说,由于没看到病人的相关资料,一时无法判断出致病原因。她说,引起人类突然失语或改变口音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脑损伤,二是由于惊吓,产生精神障碍。 孔德荣分析,孙凤莲出现了10多天的昏迷,可能会伤到脑神经,但这需要拍片观察。也有可能是受到惊吓,不能自控。孙凤莲的病症不会影响到生命,但至于是否能治愈,她也说不准。 【相关新闻】 突然变口音的 还有这几例 ●郑州市民王先生说,5年前,他老家鹿邑县城郊乡田园村,有个20多岁的女子生孩子后和家人生气,突然开始说普通话,去全国各地看医生,也没治好。但两个多月后,又突然好了。 王先生说,此后,这名妇女每次和家人生气后,就会“犯病”(说普通话),短则几个小时,长则持续几个月。 ●2005年7月25日《重庆晚报》报道,一男子维修电梯时不慎从3楼摔下,原本地道的重庆话“丢”了,出口就是“准”普通话。 ●华龙网曾报道,重庆市梁平县人民医院外三科薛南平医生介绍,他曾收治了一头顶骨粉碎性骨折的女中学生陈花,治疗8天后,陈花苏醒过来,只能说普通话。 ———————————————————————————————————————————— 下面是借助互联网的考证: 外国口音综合征(Foreign accent syndrome)是一种临床上很罕见的病症通常伴随着严重的脑损伤,例如中风。此病导致患者说母语时如同带有外国口音。 1907年法国的神经学家Pierre Marie首次发现这种现象,另一个则是1919年捷克的病例。较有名的有记录的外国口音综合症病例于1941年出现在挪威一个女孩空袭中遭到脑损伤之后。康复过程之后她落下了说话带严重德国口音的病根,并遭到了挪威同胞的排斥。 有些研究认为可能是特定部位脑缺血导致某些短期记忆丧失,而长期记忆却被唤起,因而在对以前某些人的口音的记忆的影响下,患者的口音发生了变化。而有些医生则认为是患者舌头灵活性受到病患影响所致。 PS:(1)从报道上看,国内外的研究差距巨大(2)国外的研究印证了多年前的一个猜想,人的语音语调的系统性,一个参数变了,会引起整体性的调整,从而和某种语言的语调相近。举例来说,日语的发音比较靠前,英语德语的发音靠后,显出一种整体性的舌动对应。这会导致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脑中的自组织的重构能力远比想象厉害,可以一步到位,变成另一种语调。如果这样的话,可能给外语教学、口语机器翻译带来巨大的动力,有可能对语调重新建模,找到关键性的参数,就可以自适应各种语言了。 Wiki的参考文献: Dankovičová J, Gurd JM, Marshall JC, MacMahon MKC, Stuart-Smith J, Coleman JS, Slater A. Aspects of non-native pronunciation in a case of altered accent following stroke (foreign accent syndrome). Clinical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2001;15:195-218. Gurd, J. M.; Bessell, N. J.; Bladon, R. A.; Bamford, J. M. (1988). A case of foreign accent syndrome, with follow-up clinical, neuropsychological and phonetic descriptions. Neuropsychologia 26 (2): 237–251. PMID 3399041. Gurd, J. M.; Coleman, J. S.; Costello, A.; Marshall, J. C. (2001). Organic or functional? A new case of foreign accent syndrome. Cortex; a journal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the nervous system and behavior 37 (5): 715–718. PMID 11804223.
个人分类: Linguistics|5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