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潜心治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潜心治学 恪守学德(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9)
黄安年 2019-9-8 11:21
潜心治学 恪守学德 (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7.9) 【个人纸媒文章(黄安年个人纸媒文章目录编号GWH 400)】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9 年 9 月 8 日 发布(第22370篇) 自2019年1月6日-4月2日笔者通过博客陆续发布个人收藏图书的英文图书书目( US 001-US538号)。4月5日-5月28日发布个人论著收藏图书书目(GH001-GH041)、《黄安年文存选》目录(GH042-GH071)、黄安年书稿和讲稿目录(GH072-GH168)、个人在纸媒图书上文章目录78种(GWH001-GWH078)。8月5日开始发布在纸媒报刊上的个人文章。 为保障个人纸媒文章目录的完整性,便于自己和读者查找,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改革开放以来在纸媒报刊的个别文章暂不发布。个人藏书书目工作自今年初以来已经整整七个月多了。书目力求穷搜,目录检索是我国固有的学术传统,也是学术传承和历史记载的必要平台,个人藏书目录的完善将为集成为一个微“数据库”创造条件。 笔者纸媒文章《 潜心治学 恪守学德》载《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 2007 年第 9 期第 26-27 页。 照片 3 张拍自 《 潜心治学 恪守学德》一文,收入黄安年文存 2007 年。 1, 2 , 3,
个人分类: 个人藏书书目|13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职研究人员潜心治学究竟有多少?
热度 3 黄安年 2014-2-6 08:01
在职研究人员 潜心治学究竟有多少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4 年 2 月 6 日 发布 六年多前笔者的《 潜心治学 恪守学德》博文 (2007 年 10 月 14 日 ) 坦言 : 时下高教界和学术界的浮躁虚夸之风盛行,随着从上到下刮起的量化风、评比风、庆典风,这种浮夸风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 “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 。一些高校不是 “ 淡泊名利 ” ,而在张扬名利;不是 “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 ,而是成天忙于量化、评比、出镜、打造、庆典;学校的许多教授很少上教学第一线、校长书记很少深入教学第一线,像华威先生似的整天赶会议、忙庆典、拉关系、跑钱财、搞项目,好像抓好这些就是对教育最大贡献,学校有点像运动场、比武场,庆功场。教师就像接二连三参赛的运动员,究竟有多少在职教师认真备课执教,真正 “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 ,实在是个问题,据我观察,有 1/4 的在职教师这样做就很不错了。这不是说广大教师不想 “ 静心 ” 和 “ 潜心 ” ,而是教师毫无自主权,成了一场为量化而量化、为项目化项目、为评比而评比的教学运动。 我们的高等学校过去受到政治运动的严重干扰,现在这种干扰已经很少,但是量化风、评比风、庆典风的浮夸风和教育大跃进运动,实在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教育管理部门上自教育部下到学校领导怎么来切实保障教师做到 “ 静心 ” 和 “ 潜心 ” ,实在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大问题。 请问 , 现在究竟有多大变化 ? 请问现在的教学研究人员究竟有多大的学术研究自主权。我们的一些研究机构不像 潜心治学研究的殿堂,反倒成 了为量化而量化、为项目化项目、为创新而创新的竞技场、运动场、财会室。程序员、统计员、财会师运动着研究 人员,这种情况难道是正常的学术研究 , 难道能够潜心治学。一些真正想潜心治学的立项难 , 立了项的学者想潜心治学难,我们的学术机构究竟有多少人 , 花了多少时间在潜心治学上 , 又花了多少时间在跑项目、跑会、跑票据报销上?哪位程序员、统计员、财会员、司令员给个准确答案? ********************88 再谈静心教书 潜心育人 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黄安年文 发表: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9 月 9 日 下面的四篇博文是四年前北师大校庆 105 周年写的 , 现在到了北师大校庆 110 周年了 , 将五年前的博文再看看 , 怎么里面说的问题 , 现在基本上依然如旧。庆祝活动一个接着一个,领导讲话一篇接着一篇 , 而学校真正践行了 静心教书 潜心育人 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了吗?来自北师大的教育部长想必体会会很深的。 五年前的博文坦言 : 时下高教界和学术界的浮躁虚夸之风盛行,随着从上到下刮起的量化风、评比风、庆典风,这种浮夸风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 “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 。一些高校不是 “ 淡泊名利 ” ,而在张扬名利;不是 “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 ,而是成天忙于量化、评比、出镜、打造、庆典;学校的许多教授很少上教学第一线、校长书记很少深入教学第一线,像华威先生似的整天赶会议、忙庆典、拉关系、跑钱财、搞项目,好像抓好这些就是对教育最大贡献,学校有点像运动场、比武场,庆功场。教师就像接二连三参赛的运动员,究竟有多少在职教师认真备课执教,真正 “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 ,实在是个问题,据我观察,有 1/4 的在职教师这样做就很不错了。这不是说广大教师不想 “ 静心 ” 和 “ 潜心 ” ,而是教师毫无自主权,成了一场为量化而量化、为项目化项目、为评比而评比的教学运动。 我们的高等学校过去受到政治运动的严重干扰,现在这种干扰已经很少,但是量化风、评比风、庆典风的浮夸风和教育大跃进运动,实在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教育管理部门上自教育部下到学校领导怎么来切实保障教师做到 “ 静心 ” 和 “ 潜心 ” ,实在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大问题。 请问 , 现在有多大变化 ? ****************** *************************88 倡导“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精神 黄安年文 2007 年 9 月 2 日 8 月 31 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听了5位老师的发言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在你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民教师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你们为全社会树立了光辉榜样”。总书记在这里赞扬了千百万人民教师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精神。 人们常称“传道、授业、解惑”“为人师表”的教师似“蜡烛”、“春蚕”、“人梯”、“拐杖”,这是对许多老师一生育人教书,甘于淡泊、乐于奉献的生动写照。这些一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师们堪称真正的资深教师,他们可能没有公开出版过的学术著作、没有领衔各项研究项目、没有学术带头人的称号、没有在媒体频频曝光、没有各种名目的教星和明星称号,但是这一切丝毫不能抹杀他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奉献。 笔者以为,我们应当经常聚焦这些“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者,而不是仅限于教师节等节庆之时。现在我们的教育资源配置有些不合理,在教育界的不少“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者中,有相当部分人未富先退,已处于弱势集团,我们更加需要的是对这部分“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者的雪中送炭,而不是着重对已经名利双收的学者专家的锦上添花。 我在编著 19 世纪中叶北美铁路华工建设太平洋铁路画册时,被那些默默无闻的华工们的事迹所感动 , 在为画册出版取名时,经过反复思考和征询意见 , 最后定为《沉默的道钉》,这些华工就像道钉一样为太平洋铁路筑轨铺路,他们默默无闻,不求索取。我在向编辑说明时强调“沉默的道钉意味着我们不要忘却那些底层的建设北美的主人们,他们是沉默的群体,是沉默的铺路人,是北美历史不可或缺的创造者,在美加社会史学、底层史学兴起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沉默的道钉们。”( 2006 年 4 月 15 日 电子邮件)我想,我们的教师也是默默耕耘的铺路人,也是沉默的道钉,为我国的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的复信强默默无闻地铺路。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777.html *******************8 怎样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黄安年文 2007 年 9 月 1 日 教师节快到了,昨天( 8 月 31 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仔细阅读下来,感受到其中有许多语重心长的话,这些话有着很强的针对性,现在就总书记提到的“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教诲谈点想法。 总书记在对广大教师要求中说,“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要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现在一些高校的情况似乎不是“淡泊名利”而在张扬名利,不是“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而是成天忙于量化、评比、出镜、打造,有的更是像华威先生一整天赶会、拉关系、跑钱搞项目,谁有本事搞到项目费就是对教育的贡献最大,学校就像运动场、比武场,教师就像运动员,究竟有多少在职教师真正在“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实在是个问题,据我推测,有 1/4 的在职教师就不错了。这不是教师不想“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而是没有教师的自主权。 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上自教育部下到学校领导怎么来保障教师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依笔者之见,首先,那些瞎折腾的量化、评比风必须缓行和停止,确保广大教师有足够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来“静下心”和“潜下心”。 其次,教育部要带头清理已经下达的各项文件,停止那些妨碍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规定和要求。 第三,学校领导要确保有 1/3 以上时间来深入教学和研究第一线,了解和检查落实保障教师能够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如果教育管理部门没有保障有力的具体措施,那么要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恐怕是一句空话。现在倒是有些退休教师真是“静下心”和“潜下心”教书育人的,可惜学校并没有安排给他们的位置。想“静心”和“潜心”的教师被那些压根没想“静心”和“潜心”的领导整天瞎折腾,这个学校像什么?养鸡场?比武场?名利场?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733.html 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和校庆 105 周年 黄安年文 发表: 2007 年 9 月 4 日 前天接到院办公室电话通知,为北师大校庆 105 周年,学校有系列庆祝活动,包括校友返校日,要求统计届时校友返校人数;学校给每位教师发放一个小书包以作纪念等。如果院里不提醒我还真把校庆日给忘了,因为那是学校领导和荣誉校友的事,与一般教师关系很少。再说前五年兴师动众庆祝百年,现在刚过 5 年,怎么又要隆重一番,还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吗?我总觉得校庆不在形式,重在内容,要节约过节,如果开座谈会,院校领导下到第一线听取教师和学生意见,切实推进北师大的教育教学改革,倒是件不坏的事,如果又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则大可不必,这不和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也不大协调。 说句大实话,退休教师关心的房补款,本该五一前就兑现,可五一又过去了 4 个多月依然音信全无,连个交代都没有,学校的校务委员会和校长对这样的民生大事不知有没有过问。本以为如果拖到教师节补发也算是一个体面的事,可现在压根当没有此事,难道要再拖到向十七大献礼?再说句较真的话,如果五一前学校就将这近 4 万元的房补宽款退还给退休教师,那么就是这 4 万元钱的三个月活期利息,也足够买好几个小书包了。 还有院里对校庆纪念活动很重视,动员退休教师不忘纪念,怎么没有给退休教师通报一下资深教授的投票选举情况呢,难道退休教师不算学院的教师了,或者根本没有必要知道?昨天院里刚刚退休不久的重点学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告诉我,他对此事也一无所知,这使我十分惊讶。 难道我们真的需要隆重庆祝 105 周年吗,这样逢 5 必庆何时了?再往下不是要改为双周年庆或者周年庆了?看来这种庆祝法倒对任期制的领导是有利的,因为他们的任期是不可能连任半个世纪的,主持逢庆是件很荣耀的事。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854.html **************************** 潜心治学 恪守学德 黄安年文 发表: 2007 年 10 月 14 日 今年 8 月 31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仔细读来,许多话语重心长,针对性很强。他 “ 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 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 。他赞扬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 ” ,提出 “ 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 ” 。在这里总书记提出了培育求真务实校风、养成严谨治学学风、严守学术道德等重大问题。 “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 时下高教界和学术界的浮躁虚夸之风盛行,随着从上到下刮起的量化风、评比风、庆典风,这种浮夸风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 “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 。一些高校不是 “ 淡泊名利 ” ,而在张扬名利;不是 “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 ,而是成天忙于量化、评比、出镜、打造、庆典;学校的许多教授很少上教学第一线、校长书记很少深入教学第一线,像华威先生似的整天赶会议、忙庆典、拉关系、跑钱财、搞项目,好像抓好这些就是对教育最大贡献,学校有点像运动场、比武场,庆功场。教师就像接二连三参赛的运动员,究竟有多少在职教师认真备课执教,真正 “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 ,实在是个问题,据我观察,有 1/4 的在职教师这样做就很不错了。这不是说广大教师不想 “ 静心 ” 和 “ 潜心 ” ,而是教师毫无自主权,成了一场为量化而量化、为项目化项目、为评比而评比的教学运动。 我们的高等学校过去受到政治运动的严重干扰,现在这种干扰已经很少,但是量化风、评比风、庆典风的浮夸风和教育大跃进运动,实在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教育管理部门上自教育部下到学校领导怎么来切实保障教师做到 “ 静心 ” 和 “ 潜心 ” ,实在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大问题。笔者以为应该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那些瞎折腾的量化、评比风、评估风应该缓行,确保广大教师有足够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来 “ 静下心 ” 和 “ 潜下心 ” 。 其次,教育部要带头清理已经下达的各项文件,停止那些妨碍教师 “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 的规定和要求。 第三,学校领导要确保有 1/3 以上时间来深入教学和研究第一线,了解和检查落实保障教师能够做到 “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 的情况。 第四,停止那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停止那些不必要的庆典风。有所全国知名高校前五年刚刚兴师动重地举行百年校庆,现在刚过 5 年,又要隆重庆祝,这样搞法我们广大教师还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吗?校庆不在形式,重在内容,要提倡节约过节,为校庆如果开过座谈会,院校领导下到第一线听取教师和学生意见,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倒是件不坏的事,如果还搞形象工程,则大可不必,这和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也不大协调。如果一所高校逢 5 必庆,全国高校群起仿效,往下发展不是要改为双周年庆或者周年庆了? 教育管理部门如果没有保障有力的举措,要做到 “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 恐怕是一句空话。现在倒是有些退休教师深感退休后真是有时间 “ 静下心 ” 和 “ 潜下心 ” 教书育人了,可惜学校并没有安排给他们响应的岗位。形成了想 “ 静心 ” 和 “ 潜心 ” 的教师没有项目研究,而那些压根没想 “ 静心 ” 和 “ 潜心 ” 下来的领导专家则整天瞎折腾,手里有很多项目难以交差,这个学校记究竟像什么了?养鸡场?比武场?名利场?庆功场? 高等学校整天陷入量化、评比、评估、庆功的浮夸气氛不仅是校风不正、学风不正的典型反映,而且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和学术发展的规律,教育和学术工作要排除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真正做到 “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 ,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真正做到 “ 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 甘为人梯 ” , “ 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 。 倡导 “ 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 精神 人们常称 “ 传道、授业、解惑 ”“ 为人师表 ” 的教师似 “ 蜡烛 ” 、 “ 春蚕 ” 、 “ 人梯 ” 、 “ 拐杖 ” ,这是对许多老师一生育人教书,甘于淡泊、乐于奉献的生动写照。这些一生 “ 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 的老师们堪称真正的德高望重的资深教师,他们中有些人可能没有公开出版过的学术著作、没有领衔各项研究项目、没有学术带头人的称号、没有在媒体频频曝光、没有各种名目的教星和明星称号,也没有在庆典会上抛头露面,但是这一切丝毫不能抹杀他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奉献。 笔者以为,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媒体应当经常聚焦这些 “ 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 的教育和学术工作者,而不是仅仅限于教师节等节庆之时。现在我们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大合理,在教育界的不少 “ 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 者中,有相当部分人未富先退,已处于弱势集团,我们更加需要的是对这部分 “ 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 者的雪中送炭,而不是让那些已经名利双收的学者专家的锦上添花。 2006 年我在编著 19 世纪中叶北美铁路华工建设太平洋铁路画册时,被那些默默无闻的华工们的事迹所感动 , 在为画册出版取名时,经过反复思考和征询意见 , 最后定为《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这些华工就像道钉一样为太平洋铁路筑轨铺路,他们默默无闻,不求索取,从不张扬。我以为沉默的道钉意味着我们不要忘却那些底层的建设北美的主人们,他们是沉默的群体,是沉默的铺路人,是北美历史不可或缺的创造者,在美加社会史学、底层史学兴起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沉默的道钉们。这部《沉默的道钉》大型历史画册已经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在 2006 年 10 月用中英分别文同时出版,并向海外发行,引起人们对沉默的道钉们的广泛关注。我想,我们的教师也是默默耕耘的铺路人,也是前进道路上的沉默的道钉,他们在为我国的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的问答复兴默默无闻地铺路。我们现在需要的正是这样 “ 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 的精神! “ 恪守学术道德 ” 要自律和他律 我们不仅要提倡优良校风,张扬学术正气,而且要强化学术道德建设,遏制学术不断行为。现在学术道德建设问题的迫切性已经日益凸显,去年 5 月 10 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 “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术道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 ” 今年初北京大学宣布制定和完善了相关文件,以期加强师德建设和学术道德规范建设。许多高校也纷纷制定学术道德规范或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或文件。去年上半年中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 77.39 %的院士对我国学术界目前的科研道德状况给予了 “ 非常严峻 ” 和 “ 比较严峻 ” 的评价。然而一年多来的学术生态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像邹承鲁这样德高望重的学术道德的捍卫者在我国科学界、学术界、教育界可谓凤毛麟角,现在有的学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些院校则事实上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单位保护主义的避风港、保护伞,对于一些已经披露多时的本单位有相当学术地位的教师涉嫌学术不端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主动调查和处理,遗憾的是这种情况还为数不少。 笔者以为, “ 恪守学术道德 ” 需要突出自律,如果我们每个教师、每个学术工作者都严于自律,那么我们的学术环境就要纯洁得多,但是仅仅靠自律是不够的。学术道德的维护和自觉遵守养成习惯,必须有 “ 他律 ” 重拳出击,逐步做到凡是违反学术道德的事人人主动制止,我们现在的监督和管理部门似乎执法不力。舆论监督是张扬学术道德和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阵地,遗憾的是我们在这个领域的学术批评和揭露学术不端行为的力度还相当的不够。我们需要积极支持开展健康的学术批评,张扬学术正气,抵制学术不端言行,让 “ 恪守学术道德 ” 落到实处。 (原载《潜心治学 恪守学德》,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杂志, 2007 年第 9 期,第 26-27 页。 附图 4 幅为《潜心治学 恪守学德》一文的封面、目录页、内容页。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8949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10662.html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1842 次阅读|3 个评论
名人无名名犹在 - 读陈安博士“我是科学网名人么?”有感
热度 1 xucq45 2012-3-24 15:02
名人无名名犹在 - 读陈安博士“我是科学网名人么?”有感 陈安名赫科学网,游学郑州美名扬, 潜心治学展宏图,何念他人挂心肠。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3813 次阅读|3 个评论
净化学术空气,营造潜心治学的环境—--有感于教育部高校学风建设座谈会
黄安年 2009-3-16 20:17
净化学术空气 , 营造潜心治学的环境 -- 有感于教育部高校学风建设座谈会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16 日发布 虽然晚了点 , 但毕竟提上了议事日程,希望这次改进高校学风不是因 3 15 而作个姿态,希望教育部能够动真格的 , 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 , 把学风的整顿实实在在的得到进展。 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要净化学术空气 , 营造潜心治学的环境。这就要求: 第一 , 在加强学风教育的同时 , 必须惩治学术不端行为 , 在这个问题上绝不能搞单位保护主义。否则学术空气难以净化。 第二 , 现行的不利于学术健康发展的量化学术评价机制必须淡化、简化,进行根本性改革 , 建立起以质量为导向、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营造潜心治学的环境,不能把学校变成运动评比场。 以上两项是相互联系的 , 不利于学术健康发展的量化学术评价机制是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温床。在前者发生在个别学者身上,后者则有官方引导的责任 , 其危害程度不亚于前者。 昨天教育部高调召开高校学风建设座谈会就目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意见。教育部长的讲话和几所名牌大学校长的发言 ,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 但愿能够尽快体现在行动中。 下面是发言内容 , 笔者感到重要之处,用彩色字体凸显。 ************************************ 教育部高校学风建设座谈会:标本兼治 惩防并举 2009 年 03 月 15 日 18:27:3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 3 月 15 日,教育部在京召开高校学术风气建设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目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意见。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必须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切实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周济在讲话中指出,长期以来,高校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献身科学,潜心研究,严谨治学,敬业奉献,为发展科学、繁荣学术、教书育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良好的师德规范。但 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仍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仍有发生,在有些方面还比较严重,损害了学术形象,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严肃查处,决不能任其滋长蔓延。 周济强调,要深刻认识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是高等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是提高科研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引领社会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健全制度,狠抓落实,全面推进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周济要求,要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惩治和预防工作体系。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净化学术风气,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必须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内部治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一是加强教育引导,提高道德自律水平,发挥道德力量,使之不愿违背学术道德;二是加强制度约束,规范学术管理,发挥制度力量,使之不能违背学术道德;三是加强社会监督,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发挥社会力量,使之不敢违背学术道德。 周济强调,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切实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培育优良的学风,倡导严谨规范的学术行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学者自律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证,领导重视是关键。高等学校是推进学风建设的主体。要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 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在学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上下功夫,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在全面推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方面取得实效。 座谈会上,教育部科技委主任倪维斗院士,教育部社科委主任吴树青教授,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院士,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先后发言。大家认为,当前高校学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个别教师的学术造假行为影响恶劣,必须严肃处理,绝不能容忍这种情况。 大家一致认为,加强学风建设,要标本兼治,要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从源头上扭转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要加强学术道德宣传与教育,加强学者自律。要及时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让造假者付出代价,起到教育警示作用。 据了解,教育部近期还将下发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文件并组织开展学风建设的专题调研,检查有关工作部署落实情况,切实推进学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教育部副部长陈希主持会议,副部长李卫红、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长王立英出席会议,专家学者代表和部分高校领导共二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3/15/content_11015300.htm ********************************************88 标本兼治 惩防并举 全面推进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在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周济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学风建设座谈会,就是要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分析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全面推进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多年来,教育部一直致力于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先后印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了学风建设指导机构,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广大教学科研人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潜心研究,严谨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发展科学、繁荣学术、教书育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基础。然而, 高校学风建设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学术失范现象、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性质还非常恶劣。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当前,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全国高校正在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教育部党组明确要求各高等学校,把学风建设作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全面推进学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刚才,各位专家学者和学校领导谈的许多体会意见和建议都很好,使大家很受启发。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事业的发展过程,既是学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学风建设的过程。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净化校园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是提高科研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科学研究是光荣伟大的事业,也是艰苦的事业。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科学研究以创新为灵魂,以质量为生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劳而获、投机取巧是没有出路的,也是不可能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古人云: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就是科学研究的规矩。只有遵循学术研究的程序、方法和规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出精品力作,推动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科学发展、学术繁荣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学风和道德基础上。学风不正是科学的大敌,学术不端行为更是对科学的亵渎,危害十分巨大,必须坚决予以制止。 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进入了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阶段,进入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时期。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出创新拔尖人才,这是高等学校首要的核心任务,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教师为人师表、行为世范,教师的思想品德、教风和学风,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诚信是一代新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学生诚信,首先教师要诚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学术风气端正了,人才培养的方向才有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才有保证,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才有保证。如果教师品行不端、学风不正,就会误导学生、贻害无穷,培养诚实的劳动者无从谈起,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无从谈起。 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是引领社会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特别强调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对我们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指导意义。学风是校风、社会风气的引导力量,学风既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又影响着社会风气。通过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服务并引领社会,是社会主义大学和广大高校师生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人民教师要爱国敬业、志存高远,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另一方面,也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推动者、示范者,成为具有优秀思想品德和人格尊严的社会道德楷模。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创造者,理应成为社会风气的表率和典范,道德标准应该更高,要求应该更严。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础防线,学术道德出了问题,社会道德和国家民族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我们必须严肃对待,切不可等闲视之。 从总体上说,高校的学风是好的,教师队伍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献身科学,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体现了良好的师德风范,维护了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声誉和良好形象。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高校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仍然存在,在有些方面还比较严重。这些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性质也不尽相同。 在这当中,有两个层面的问题: 一个层面是学风不正,不能严守学术规范,比如学风浮躁、理论脱离实际、低水平重复,甚至粗制滥造、急功近利 ; 另一个层面是学术不端,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比如抄袭剽窃、伪造事实、篡改数据等等。 这些不良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影响了学术声誉,损害了学术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 我们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及时制止,决不能任其滋长蔓延;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在学术道德和学风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二、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惩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体系 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必须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内部治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要以最坚定的决心,最快速的行动、最果断的措施,尽快将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惩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体系建立起来、有效运转起来。 当前,要重点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教育引导,提高道德自律水平,借助道德力量,使之不愿违背学术道德;二是加强制度约束,规范学术管理,借助制度力量,使之不能违背学术道德;三是加强社会监督,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借助社会力量,使之不敢违背学术道德。 第一,加强教育引导,提高科研人员的道德自律水平。增强自律意识、严守学术诚信是开展学术研究、维护学术道德的基础。广大科研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增强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始终坚守社会正义,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修身正己、自我约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觉维护科研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和人格尊严,努力做优良学风的维护者和弘扬者,以诚实守信和严谨治学精神走在社会道德的前列。 要坚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反对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坚持潜心研究、严谨治学,反对心浮气躁、粗制滥造;坚持尊重劳动、客观公正,反对虚荣浮夸、徇私舞弊;坚持甘于奉献、尊重他人,反对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要勇于担当学术责任和义务,正确行使学术权力,在各种学术评价活动中,认真履行职责,发扬学术民主,客观公正、不徇私情,彻底杜绝权学、钱学交易,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 。要积极开展学术批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高校要大力宣传优良学风和高尚师德典型人物的优秀事迹,发挥好身边榜样的教育激励和示范引导作用。 一旦出现学术不端行为,要高度重视,及时处理,公布于众,使之产生警示教育作用。 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科研工作者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的自觉性。对于新聘教师和博士生、硕士生,要进行专门的学术规范培训教育,一方面提高认识,加强自律;一方面也要使他们知晓学术规范,自觉遵守,防微杜渐。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学术行为的制度约束。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制度建设是保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学风制度,对规范学术行为、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具有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同志关于制度建设的论述,对于我们加强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学风制度建设。一方面, 要建立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制度。 要不断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明确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 改进科研评价制度,建立起以质量为导向、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高校出版社、学术期刊要加强对学术出版的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严格的审读制度,在出版与发表的环节上筑起防火墙、把好出口关,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总之,要统筹好方方面面,建立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制度。 高等学校对本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负有直接责任。要建立健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机制,制定处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认真受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并及时妥善处理。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发现一起,调查一起,处理一起,曝光一起。无论涉及什么人、什么事,都要态度坚决、一查到底,做到不护短、不姑息、不手软。 要根据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依据法律法规,对违规者予以惩处。在调查处理过程中,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遵循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恰当。 第三,加强社会监督,营造学风建设的良好环境。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进一步推进阳光工程, 在教师聘任、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著作出版、论文发表、成果奖励等过程中,实行信息公开,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充分发挥媒体、网络和学术团体的监督作用,形成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德为耻的良好氛围,使大家对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是非清楚,旗帜鲜明;在舆论氛围上对学术不端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使违规者身败名裂、得不偿失,使更多的人引以为戒、自尊自律。   三、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切实加强高校学风建设 培育优良的学风,倡导严谨规范的学术行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学者自律是根本,制度建设是基础,社会监督是保证。高等学校是推进学风建设的主体。要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 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在学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上下功夫,力求在全面推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方面取得实效。 第一,要认识到位,切实增强遵守学术道德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高校要站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深刻领会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责任。 要始终把学风建设作为事关维护学校声誉,确保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全局的大事,列入议事日程,放在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实。当前,要把学风建设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分析检查在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努力通过这次活动使学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高校各级党组织都要召开学风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切实提高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要组织到位,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的体制机制。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社会科学委员会成立了学风建设委员会,作为高校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指导和咨询机构,多年来在学风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对推进高校学风、教风、校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高校党委和行政部门以及纪检监察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学风建设的领导责任,建立健全学风监督专门机构。没有学风建设专门机构的高校,要尽快成立;已经建有专门的学风监督机构的高校,要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制度,加大工作力度。 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从本校实际出发,制定并完善加强学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形成领导有力、责任明确、协调配合、监督到位的学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 第三,要措施到位,确保学风建设取得实效。 各高校要定期对本单位的学风建设进行自查自纠, 一旦发现学术不端行为,要及时果断、严肃处理,敢于下猛药,不得推诿和隐瞒。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要掌握政策尺度,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对检举不实、受到不当指控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保护。 要严格区分学术不端与不同观点争论的界限,正确把握受到处理的学术不端行为与其它学术失范行为的界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要把学术规范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师培训尤其是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必修内容,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高校思想道德和其它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之中。要把学风表现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把学风建设绩效作为高校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方面。 高等学校学风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继续努力,为全面推进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而共同奋斗!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3/16/content_11017677.htm **********************************88 倪维斗 :3 点建议抵制不良学术风气 加强学风建设 2009 年 03 月 15 日 近年来科技界不良学术行为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在两会闭幕之际,教育部组织召开这次座谈会,专题讨论加强学风建设,规范学术行为,我认为十分及时,非常必要。 基本的学术道德是科研工作者为学、为人的底线,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不良的学术风气会腐蚀学术环境,损害高校的声誉,甚至影响到我国的科技实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 50 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要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规范学术行为,提倡学术争鸣,营造自由平等、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建设和谐学术环境。 教育部党组十分重视加强学风建设,一直强调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在要求,要求从严治教,切实抓好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要坚决克服和摒弃学术浮躁,通过科学系统的制度设计,积极探索完善学术自律与学术监督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良好学术环境。 教育部科技委作为教育部指导高校科技工作的高级咨询机构,向来十分重视学风建设,在 2001 年度科技委全会上就曾发出 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倡议书 ,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下面我就不良学术风气产生的根源和改进学风建设两方面谈几点个人的看法,请大家共同探讨。   一、不良学术风气、学术行为产生的根源 目前学术界不良学术行为时有出现,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我个人认为科技评价体制的导向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主要原因。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在各方面体制、机制还不是很完善的时候迎来了市场经济大潮,社会上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盛行。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科研队伍难免受其影响,许多科研人员虽然也想静下心做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研究,但 由于受到许多与切身利益相关的硬性考核指标的要求,如为了评教授、当博导而急着发论文、出成果,使得能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做研究的人越来越少,急功近利搞实惠的人越来越多。 其实就科学的本质和规律而言,在大多数学科想取得一点成绩没有一二十年的时间是不行的,正是所谓的 十年磨一剑 ,搞科研的人就是要能坐得住冷板凳才行。   二、加强学风建设,规范学术行为的几点建议 虽然近年来各种破坏学术风气、学术行为不良的事件时有发生,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所谓的学术不端行为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也绝不是我国所特有的;更应该看到的是, 那些破坏学术风气的人只是我国广大科研人员中很少的一部分,我们的科研队伍总体上还是好的。但我们也绝不能对这些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少数不良学术行为置之不理,也不能只看到那些少数学术行为不良的人而忽视了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根源。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教育,严肃处理不良学术行为;另一方面更要着力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从根源上治理学术风气不良行为。 一是加强监督,严于自律。在社会大环境还不太理想,各方面政策保障还没有充分落实的情况下,抵制、摒弃不良学术风气,杜绝不良学术行为的主体还是科研人员本人,因此各级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教育,强化学术监督管理机制,发挥好服务与监督职能;此外,每个科研工作者都必须严于律己,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坚持学术操守;同时,科研人员也有责任、有义务发挥监督作用,同那些不良的学术行为做斗争,维护学术尊严。 二是树立标杆,严肃处理。我国的科研人员是有着优良传统的,一代代大师身体力行,他们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为后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时 要制定严厉的惩治制度,对于那些违反学术道德、损害学术尊严的事件和当事人,一经认定,应该毫不姑息视情节给予严肃处理,触犯法律的,应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法律责任。 三是深化改革,科学评价。 追根溯源,想要从根源上净化学术风气,杜绝不良学术行为的发生,仅仅靠制定一些监督和处理措施,严肃处理几个典型事件是远远不够的 。要从根本上改变当今社会上盛行的浮躁之风,消除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 建立切实可行的、公正合理的科技考核评价制度。在社会上大力弘扬公正、公平、诚信之风,使得所有公民劳动与所得分配合理,切实做到效率与公平兼顾。 全体公民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各级领导都依法办事、受法律监督,真正实现有序的社会体制,那么不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行为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显而易见,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所幸的是,全社会,包括各级政府、各个高校、研究机构都清楚地认识到了不良学术风气的危害,而且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惩治办法。相信,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改革的不断推进,不良的学术风气和不良学术行为终将得到遏制。科学的明天终将更加美好!(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3/15/content_11015319.htm ***********************************888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高校学风建设座谈会,各方面专家学者和教育部各位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充分说明了大家对学风建设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当前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下面,我就加强和改进学术风气建设谈几点想法和体会。   一、加强学术风气建设的重要性 学术风气不仅关系到学术自身的传承与创新,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学者的学术研究不仅为社会生产思想和理论,而且为社会提供理想和信念。不良的学风不仅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而且会影响公众对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的认同,从而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 学术研究,是对人类智力的挑战,它既需要学者献身科学的志向追求,更需要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良的学风,会使学者的思想失去其力度和深度,无力回答理论和现实重大问题。   二、加强学术风气建设的几条建议 最近一段时期发生在个别高校教师身上的学术造假行为,严重损害了学者和学术的形象,影响十分恶劣。学风建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讨论热烈。在这里,我就加强学术风气建设,促进高校学风的根本转变,谈几条建议: 一是要标本兼治。 治本之策是要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评价是指挥棒,是风向标。科学有效的评价,有利于提升科研质量,优化科研资源配置,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反之,则会助长急功近利、助长学术不正之风,助长学术不端行为。现在存在的低水平重复,以及一些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正之风,都与我们的评价有密切关系。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效益、轻长期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和学术不端行为。现在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评价体系问题。优秀成果不是逼出来的,当然有的应用性研究、对策性研究,需要很快完成,有时效性,但是对于大部分科学研究来说,是要靠日积月累,靠厚积薄发。所以我们要建立一种科学、有效、有正确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形成一种有利创新的制度和机制。 二是要加强教育和宣传。学风是一种社会风气,风气的形成,教育至关重要,宣传至关重要。要通过大力的宣传教育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风气,引导大家自觉自愿遵守。应当大力宣传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充分展现他们追求真知、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和严谨求实、甘于寂寞的治学精神,进一步培育和弘扬优良学风。我们希望将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教育和学习列为高校的教学内容,提高广大师生遵守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自觉性。 三是要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 打假 不能 假打 ,要 真打 ,绝不姑息,绝不手软,让造假者付出代价,起到教育警示作用。   三、社科委应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社科委自成立以来,在教育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各位委员不辞辛劳,认真负责,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社科委第一次工作会议审议了《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这个《学术规范》公布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被学术界誉为 学术宪法 。第二届社科委工作会议提出了成立学风建设委员会的建议, 2006 年 5 月 23 日,社科委学风建设委员会正式成立。学风委成立以来,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一是起草有关学风建设的文件。组织起草了《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学术博客自律倡议书》。这些文件会对加强学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建议尽快下发。二是开展学风建设调查研究,分别对部属高校学风建设情况、对西方发达国家学术道德规范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在《学风委工作简报》发表。三是开展个案调查研究,对收到的举报材料中的典型事例,提出调研报告。四是组织了学风建设典型人物的评选活动,征集了高校学风建设典型人物的优秀事迹,汇编成册,加强正面宣传。 今后,社科委将在教育部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为加强学术风气建设,促进高校学风转变做出应有的贡献。(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主任 吴树青)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3/15/content_11015323.htm ***********************************8 杨玉良 : 大学和学者都应坚守学术精神和学术传统 2009 年 03 月 15 日 20:13:55  来源:新华网 自从古老的欧洲大学建立以来,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开始从贵族的 门客 的身份中解放出来,并逐渐转变成为 职业化 的研究人员。当历史进程跨入第一、二次 世界大战 之时,学术研究成为国家行为,体现了更强的国家意志。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前后,学术研究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工业界和商业界的介入使得学术研究的社会与经济价值得到了空前的发掘。这种深刻的变化反映了学术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之必需。然而, 谋取学术研究的经济社会利益也就随之成为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追求的目标之一,从而伴生出形形色色的学术失范行为。 虽说 学术失范 行为不足为奇,但学术研究的职业化的一个严重的负面效应就是对 学术精神 和 学术传统 的解构。 时至今日, 学术 不仅可以换取荣誉和金钱,谋取官位,还可为学术机构带来荣誉和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学术成绩就和学术机构、学者个人的利益形成了复杂、紧密的联系,从构成了对形形色色的 学术失范 行为温床。 尤其是其中个人与学术机构在利益上的捆绑过于紧密时,学术机构也将揭露遮蔽 学术失范 的丑闻,因为问题的关联方都意识到此类新闻的媒体效应具有很大的杀伤力。这种 杀伤力 来自公众对 学术研究 、学术机构和学者的 神圣性 和 纯洁性 的高度期盼。遥想源于 17 世纪中叶关于牛顿和莱布尼茨关于微积分的发现权(以及是否存在剽窃)的争端,英国皇家学会乃至皇室也被卷入这场纷争之中,至今仍未完全平息。进入现代,我们可以看到许多 学术失范 案的争端也常常演变成国家之争,成为外交事件,政府首脑们也不得不为之亲自出动。 反观当今国内的 学术失范 之风屡禁不止的现象,似乎还另有原因。首先当然是学者对自己的 公共知识分子 身份的自我认知不足,忘却了 公共知识分子 代表的是公共利益,坚守的是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中的普适性价值理想。除此之外,媒体本身对 学术研究 的报道也为其罩上了许多不切实际的 光环 ,使 学术研究 带上了人为的 神秘感 ,而缺少应有学术精神和严谨性。媒体的这种 广告式 的学术报道,往往连研究领域稍有不同的专家都难以理解,并常常对公众产生误导,但它却为学术机构和个人赢得一些实际的利益。 这种做法的一个 隐动力 源自多年来风行的,严重背离学术精神的学术评价、评估和评审体系,其危害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更具娱乐色彩的是, 一些大学自己的 高等教育研究所 也热衷于向媒体发布 大学排行榜 之类的新闻,甚至还煞有介事地 定量 计算出我们的大学与 世界一流大学 的距离。更大的问题在于,这种颇具娱乐性的闹剧常常是我们大学自编、自导、自演并得到大学当局和教师的主动、半主动的配合的。当这种闹剧在相应的制度保证下被导演出来,它就有一整套繁琐的评价指标、严密的操作程序、定量的计算方法、。这种颇像文革时期农村中的 大寨式评分 的考核与评估办法,或许对于 治懒 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貌似精确的手段遏制了学术研究的灵魂,制造了大量 学术泡沫 ,乃至大量的 恶学术 。在这种不符合科学精神的评估及评价体系下,大学颇有可能沦为 大学排行榜 里的大学, 一流大学 成为 指标化 和 数字里 的 一流大学 。 虽然,这样那样的 排行榜 的发布有时颇具热闹的 新闻效应 ,但我们必须牢记,大学要 仰望星空 ,要思考未来,更需要冷静与宁静。因此,在此类问题上,我们大学及其中的学者不应追逐此种 媒体效应 。 令人担忧的是,与这种 大学排行榜 产生相对应的评价、评估方法正在成为一种制度,并演变为一种 学术科举制度 。这种 制度 还将 学术成就 与各种实在利益 定量地 、过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不仅使得 学术道德 和 学术精神 的消解,创造力的贫乏,而且还催生了诸多没有真正学问的 学霸 和 官僚化的学者 。 因此,废除那些不符合科学精神和学术传统的学术评估和评价制度,或许可以对净化 学术空气 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复旦大学正在着力开展这项工作。 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 诸多大学为了抬高自身的学术声誉,也为在一些评估的 数字 里有更好的表现,聘用了一些 学术大腕 来为之撑撑 门面 。有时这种 门面 还确实能为聘用单位谋得一些实际利益,但此举却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国家资源的配置。一些受聘者也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不顾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而多处兼职。这种 不良兼职 现象的发生或多或少也是受到了评价、评估和评审体系的影响,到头来往往给受聘者和聘用单位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毒化了 学术空气 。因此,杜绝那些有名无实、徒有其表的 双聘 和 兼聘 ,或许对遏制 学术失范 现象的发生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作为学术机构和其中的学者,对学术、学术精神和学术传统的坚守是头等重要的。只有在 坚守 的基础上改革不良的学术制度,消除在学术、个人和学术机构在世俗利益链条上的附加的 增强链 ,才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各类 学术失范 行为的发生。因此,所有的学术机构、学术管理机构、学者,包括媒体,都应为此努力。(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3/15/content_11015369.htm ************************************ 北大校长周其凤 : 以四原则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 2009 年 03 月 15 日 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 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学者违背学术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这些行为和现象虽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 北京大学具有优良的传统,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是对每个北大人的基本要求。我们的教师也对自己要求很严,但是我们不能说在这个方面就没有问题,即使是今天没有也不敢保证将来永远没有。为了维护学术尊严,促进学术创新, 北京大学秉承学术民主、教授治校和追求卓越的理念,以营造自由健康的学术氛围、提升广大师生的学术道德水准、净化学术空气、鼓励学术创新为目标,大力推进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积极营造自由健康的学术氛围。 我校在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方面坚持如下几点原则:   一、建设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和谐统一的学术氛围 学术自由的基本精神在于学术研究的自由意志、独立精神和批判意识;而学术规范的宗旨即在于对学术自由的维护与尊重。在学风与学术规范建设上, 我们强调既要积极推崇并维护学者的学术自由,也要倡导学者在自由表达学术观点的同时遵循共同的学术规范。   二、建设制度规范与自我约束有机结合的控制机制 ? 一方面,倡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术失范的监控和惩处;另一方面,积极提倡学者自觉地尊重、维护和实践科研活动的职业道德,将学术规范自觉地内化为自身科学活动的行为准则及价值取向。 三、建设事先预防和事后处理互为补充的教育手段 。 对于学术失范事件,根据严重程度给予不同形式的惩处。同时,着重致力于学术失范的预防机制建设,避免潜在的学术失范现象的发生。   四、建设表现形式与实质内容并重的成果评价体系 ? 一方面倡导学者要从细节做起,注重基础性的形式规范,对于研究过程中包括引文注释、观点引证等技术、形式层面的具体规则精益求精;同时 更要从追求原创性和实质性进展、把握正确的理论导向、运用科学的学术批评等内容层面形成研究成果的规范性评价。 据此,我校在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加强领导,全面部署 加强学术规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学术规范建设工作,将学术规范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之中,形成全校师生全面动员、共同参与,各单位齐抓共管、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二、落实机构,事有专管 2007 年,我校在学术委员会下专门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由校长任主任委员,由各学科领域德高望重的资深教授、学者任委员,负责制定、解释和评估学校学术道德方面的政策、规定和存在的问题,接受对学术道德问题的举报,对有关学术道德问题进行独立调查和审议。独立于行政体系之外的学术道德委员会的成立,对于学术道德规范的宣传引导及相关问题的处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修订规章,完善制度 近年来,我校先后制定、发布了《北京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方案》、《北京大学学术道德委员会工作办法》,修订了《北京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学术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修订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学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建立学位论文失范追究导师责任制度。通过一系列建章立制工作,为加强学术规范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宣传教育,防微杜渐 在上述规章制度制定的过程中,组织全体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广泛参与了草案的修订,这个过程,一方面广泛听取相关群体的意见和建议,使得相关制度更加完善、科学,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宣传与教育的过程。 在新教职员工入职培训中、在对学生进行的讲座、座谈中,相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大量学术规范教育课程,防范于未然,力求将学术道德规范意识、学术道德规范常识通过每一次机会渗透到每位师生员工的潜意识中。 另外,学校还计划 分学科加大力度建设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类课程,同时编发不同学科的学术规范细则和典型案例 ,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以多种渠道和途径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力度,营造学者自律的良好学术道德氛围。 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学术创新取决于学者对学术道德规范的尊崇和执着。针对 当前学界存在的一些急功近利、破坏学术道德风气、违背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我们若不加以重视,恐怕将严重危机整个学界的风气,进而影响中国学术的创新与发展。 为此,北京大学希望能在教育部等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与兄弟院校的广大师生和科研工作者一起,求真务实,去伪存真,为中国学术的繁荣与进步作出自己的努力。(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其凤)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3/15/content_11015381.htm *******************************88 浙江大学论文造假事件最新通报 : 贺海波被开除出教师队伍 相关责任人被解聘 2009 年 03 月 15 日 19:14:3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余靖静、吴晶)浙江大学校长杨卫15日在教育部举行的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上通报了处理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的最新情况:原药学院副教授贺海波被开除出教师队伍;贺海波所在的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吴理茂被解聘; 现任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任期届满,不再续聘。 据杨卫介绍,贺海波2006年6月进入浙江大学药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合作导师是学校聘任的药学院院长李连达院士。他所在的研究室主任为吴理茂副教授。2008年7月,贺海波出站后被浙大聘为副教授。2008年10月16日,浙江大学药学院收到反映药学院副教授贺海波学术不端的邮件。收到该邮件后,在院、校两个层面相继组成了调查组,当天即着手调查此事。2008年10月23日,在学校着手调查贺海波学术不端行为一周后,新语丝网站披露了其一稿多投行为。今年春节后,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成为社会舆论的一个热点。 杨卫说,在整个贺海波论文事件处理过程中,学校共核查了贺海波及其所在研究室相关人员涉嫌学术道德问题的论文20篇,其中贺海波涉及论文9篇。除作为合作作者的1篇论文外,贺海波作为第一作者的8篇论文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剽窃、抄袭原博士导师实验数据,以及一稿两投、部分图表数据张冠李戴、重复发表、擅署他人名字、擅自标注基金资助、捏造知名专家帮助修改英语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有鉴其问题确凿,本人供认不讳,学校当即作出了处分:去年11月决定撤销其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解除聘用合同。 由于贺的行为在国内外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学校近日决定将其开除出教师队伍。他说。 据了解,贺海波8篇有学术造假内容的论文的通讯作者均署为吴理茂。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他直接参与了上述论文的写作和最初投稿;但他在贺海波的部分问题论文录用或刊出后,作为通讯作者将其用于申报项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人也存在重复发表学术论文等问题。此外,中药药理研究室的学风监管失范,吴理茂作为研究室主任也存在严重的管理失职。浙江大学决定撤销吴理茂副教授担任的中药研究所所长助理及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职务,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并解除其聘用合同。 对于担任药学院院长、学术带头人和合作导师的李连达院士,浙江大学认为,虽然根据所有相关人员的陈述、笔迹鉴定和目前掌握的其它材料来看,涉及贺海波8篇有学术造假内容的论文中李连达院士的署名,是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贺海波擅署的,没有证据说明李连达参与了论文造假、剽窃和抄袭等。但是 李连达院士作为院长、学术带头人和合作导师,对贺海波事件负有疏于管理、教育不力、监管督察不严的责任。因此,现院长任期届满,学校将不再续聘。 杨卫表示,论文造假事件揭示了学校在学术道德建设与学风管理方面的诸多不足,给浙江大学的声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浙江大学已向所有研究生导师发出了五不准通告:即不准代通讯作者投稿,不准擅入通讯作者的期刊账户和电邮,不准设立公共投稿账户,不准代签版权转让页,不准泄露投稿联络信息。 这一事件也向我们警示,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放松学术道德建设。杨卫说。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3/15/content_11015491_1.htm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09)|4571 次阅读|1 个评论
潜心治学和“量化”的折腾
黄安年 2009-2-23 10:46
潜心治学和量化的折腾 黄安年文 发表: 2 黄安年的博客/2 009 年 2 月 23 日 2007 年 8 月 31 日,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一个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重要讲话,去年 12 月 18 日 , 他又有一个含义宽广的不折腾的讲话。可是联系高校的现实难以潜心治学和不断量化的折腾使广大教师和院系负责人叫苦不迭,前天 (2 月 21 日 ) 在有关改进学术评价机制的研讨会再次突出感受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来自教育部门自上而下的频繁而繁琐的各种名目学术评估,上头千根线穿过一根针 , 等于反复不断地折腾广大教师和院系负责人,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教学和学术研究时间,使人无法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来自教育部下达的各种各样的学术评估和量化指标 , 该到了认真对待总书记指示的时候了 ! 该到了想广大教师所想的时候了 ! 笔者在一年多前曾经撰文《潜心治学 恪守学德》(《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杂志》, 2007 年第 9 期,第 26-27 页),其中有关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一段,现全文重录如下: 时下高教界和学术界的浮躁虚夸之风盛行,随着从上到下刮起的量化风、评比风、庆典风,这种浮夸风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一些高校不是淡泊名利,而在张扬名利;不是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而是成天忙于量化、评比、出镜、打造、庆典;学校的许多教授很少上教学第一线、校长书记很少深入教学第一线,像华威先生似的整天赶会议、忙庆典、拉关系、跑钱财、搞项目,好像抓好这些就是对教育最大贡献,学校有点像运动场、比武场,庆功场。教师就像接二连三参赛的运动员,究竟有多少在职教师认真备课执教,真正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实在是个问题,据我观察,有 1/4 的在职教师这样做就很不错了。这不是说广大教师不想静心和潜心,而是教师毫无自主权,成了一场为量化而量化、为项目化项目、为评比而评比的教学运动。 我们的高等学校过去受到政治运动的严重干扰,现在这种干扰已经很少,但是量化风、评比风、庆典风的浮夸风和教育大跃进运动,实在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教育管理部门上自教育部下到学校领导怎么来切实保障教师做到静心和潜心,实在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大问题。笔者以为应该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那些瞎折腾的量化、评比风、评估风应该缓行,确保广大教师有足够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来静下心和潜下心。 其次,教育部要带头清理已经下达的各项文件,停止那些妨碍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规定和要求。 第三,学校领导要确保有 1/3 以上时间来深入教学和研究第一线,了解和检查落实保障教师能够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情况。 第四,停止那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停止那些不必要的庆典风。有所全国知名高校前五年刚刚兴师动重地举行百年校庆,现在刚过 5 年,又要隆重庆祝,这样搞法我们广大教师还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吗?校庆不在形式,重在内容,要提倡节约过节,为校庆如果开过座谈会,院校领导下到第一线听取教师和学生意见,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倒是件不坏的事,如果还搞形象工程,则大可不必,这和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也不大协调。如果一所高校逢 5 必庆,全国高校群起仿效,往下发展不是要改为双周年庆或者周年庆了? 教育管理部门如果没有保障有力的举措,要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恐怕是一句空话。现在倒是有些退休教师深感退休后真是有时间静下心和潜下心教书育人了,可惜学校并没有安排给他们相应的岗位。形成了想静心和潜心的教师没有项目研究,而那些压根没想静心和潜心下来的领导专家则整天瞎折腾,手里有很多项目难以交差,这个学校究竟像什么了?养鸡场?比武场?名利场?庆功场? 高等学校整天陷入量化、评比、评估、庆功的浮夸气氛不仅是校风不正、学风不正的典型反映,而且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和学术发展的规律,教育和学术工作要排除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真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真正做到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甘为人梯,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 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8949 )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287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9: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