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专业能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三招教您鉴别译者是否专业
Enago 2017-7-25 11:17
您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参加学术研讨会,难得主办单位花功夫将国外与会者的论文翻译成中文放进手册,但怎么读都似懂非懂,看得晃晃忽忽, 不 禁怀疑是开课太多还是行政太忙,没跟上最新学术发展。一瞥之下字字都明白,但句子读过却左耳进右耳出 …… 其实不是您学艺不精,而是会议手册这种时限急迫的案子,通常交给并不具学 术 专业的译者,原文都无法全然理解,怎能译出通畅的译文? 选择 学术翻译 服务,首要 要 判定译者专业程度,通常会考虑三项主要因素:译者是否具有来源与目标语言的 母语流畅程度 ,是否有这两种语言的全面 文化理解 ,以及是否具备文件主题领域的 专业能力 。本文来谈谈第三项因素。 临床医药、科学论文等学术文件,都是以高度技术性的文字撰写。除精确的术语使用外,还得遵循该学 科 的格式风格惯例、切合此领域的内涵脉络。期刊审稿人读到外行译者翻出的文章,就像成人看到小学低年级 学 生的作文一样,一瞥即知 程度不足, 读起来勉强,再原创的理论或坚实的研究都大大打了折扣。 要小心,「 专业 」译者不见得是该领域的「 学科专业 」 ,这样的译者的文字功力再高,也只是绕着外 围 打转,无法一针见血。想象一下,若不知道牡丹的英文是 peony ,再精细描绘植物的外观及生长型态也难说得清楚。学术语言不是单字对单字的对应,若不懂技术内涵,译文文字再优美,也无法 明确 传达原稿的 信 息。 如何才称得上学科专业?要把一份物权法文件从英文翻译成阿拉伯文,译者不能只是律师,还得熟悉两国法律术语及司法系统,并懂民法下的物权法。要翻译心脏 外 科的学术文章,译者就得 是 心脏 外 科专业,别的专科医生可能还无法译得真正到位。 进一步再定义专家 , 主要可分三类:学术、经验、以及从业型。第一种专家具有该领域学科的博硕学位,本身即从事相关研究并发表论文;第二种专家多半曾任职相关领域,具 备 第一手经验,目前可能退休兼职翻译;第三种专家是现职从业者,熟悉该领域最新的实务、程序、术语及规范,以翻译持续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赚取额外收入,并乐于促进自己领域的信息交流。 译文专业度评估 译文是否出自学科专家手笔,可由下列三方面判断: · 技术语言 :每个领域都有专业术语,外行译者可能不懂术语,而以一般性用语替代。如此的文稿差异内行人一看再明显不过,不只论文显得不专业,且难以传达关键研究内涵。 · 缩写与符号 :每 门学科 都有独特的命名系统 , 缩写、符号等都是理解研究内涵的关键。不同领域的科学符号用法互异,缩写的意义也截然不同。 · 程序描述 :许多表达不能照字面直译,而得译出其指涉的意涵,有时得用一句话来说明一个名词。在解释某个临床或实验程序时,译者须清楚理解整个过程,才能 清晰 传达出整体的图像。若不懂得实际的操作,光靠字面堆栈出流程,肯定会失真的。 若译者的专业程度远不及译文的读者,那文稿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就令人存疑。除了医药与法学 外 ,理工学术文件的技术涵量高,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字要求细腻,若无法充分掌握不同语言下的 背景 脉络,要译出好 译文不啻是缘木求鱼 。 出版学术论文 或专著 禁不起任何翻译失误。您的研究是 经年累月 的心血 結晶 ,为何要在最后环节退而求其次、交给外行译者来翻译? 优译堂 Ulatus 专精学术英文翻译,以您对待研究的用心谨慎处理每份文稿,帮您完成期刊发表的最后一 里 路;三层级的学科专家译者匹配(医学-外科- 心脏外科),保证由真正懂得您研究领域的专家翻译稿件, 俾使 译文呈现和原文同样的卓越质量和研究纵深。 ------------------------------------------------------------------------------------------------------------------------------------ 您可能感兴趣的博文: 1. 学术文章翻译的一点体会 2. 科研文章的翻译 ------------------------------------------------------------------------------------------------------------------------------------
个人分类: 作者讨论|40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水保行业的发展主要在于你们的专业能力
jiangming800403 2016-6-22 12:18
不要老觉得水保专业没技术含量, GPS2016/6/2211:45:11 水保其实也是一个专业化很强的行业,通过考试你们也知道了,我稍微问一些专业化的问题,你们都回答不了 GPS2016/6/2211:45:32 当然也是因为我教的不好。我教的不好,主要是我对你们放任自流,上课爱听不听,作业爱做不做,我教的本来就不好,这样更学不到什么了。我这样其实对你们不负责任,但是人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任,工作以后,领导不会几次三番的强调重点是什么。 GPS2016/6/2211:47:02 当然,目前水保行业专业化水平不高,这主要是因为水保行业的话语权还没有掌握在水保专业的人手里,很多做水保的并不是水保专业出身。 GPS2016/6/2211:51:08 我一直对你们说,水保行业将来如何发展主要在于你们的专业能力,要有能力把专业做大,而不能说把水保的市拱手交出去,场让外专业去分割,水保的事情,水工,地质、岩土工程也能做,甚至专业性更强,但是他们只是侧重于某一方面,而我们水保的专业性,是在综合基础上的专业性,这很难做到,需要对几十门融会贯通,这是很不容易的 ****2016/6/2211:52:21 赵博,我明白了 GPS2016/6/2211:52:47 还有一点,听别人讲话也是一种能力,也是需要培养的。你们现在的坏毛病,我真担心,将来在单位,会挨骂。我真的不想说你们,批评你们,对我也没什么利益,反而生气,................
个人分类: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26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成长的分享——研一的体会
pony911 2009-4-5 23:43
作者:吴来萍 无论是作为毕业生,还是作为一名即将踏入研究生行列的学生来说,态度是决定一切的。如果决定要进入这一领域,并做好事情,那么必须要清楚自己将要选择的路需要什么样的必备条件。勤奋、努力是一定的,然后是积极、主动、专心、踏实、钻研等等。 本科毕设可以说是第一次实质性的接触到科研,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新鲜的。之前或许做过实验,写过论文,但是一个完整的任务突然摆在面前,还是会有些束手无策。这时候就要慢慢的学习,学习知识、学习思路、学习这种模式。 学习的思路往往是最基础,也是关键性的一个因素。对于这个,可能刚开始的时候要和老师多交流、多沟通,从整体上理解要进行的内容,然后慢慢的从细节上理解,一点一点贯穿全部。等完成的时候回头来看,会发现最后的东西还是和前面所设计的思路一样,只是厚重了很多。 在我所理解的有限范围内,我觉得在本科毕设和研一需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多。对于硬件设计来说,FPGA、单片机或嵌入式的相关知识是需要掌握的,PCB制板工具Protel DXP,AD6.6等需要掌握。当然这不只是简单的会画图,深入一点就要考虑一些噪声抑制,电磁兼容的内容等等。 模拟电子,芯片资料好好研究。在这里面,模拟电子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们上课的时候也做过实验,但是到真正用到的时候发现还是很多东西当时并没有理解。电路设计中用的各种器件,芯片资料可以说是唯一的标准,如果能仔细的对照芯片资料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图,那么设计出的电路图成功的概率将会很高。 对于逻辑设计,Verilog HDL语言是必须掌握的,它的编译环境Quartus II也要学会使用。Verilog语言的学习要和数字电路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Verilog和C语言很相像,最初的时候可能都不太会写,那就需要大量的练习。可以自己把代码敲进电脑,根据提示一步步编译、仿真。遇到复杂的逻辑,可能还需要Modsim等工具,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难度进行选择。 上述内容基本上是招聘硬件设计工程师时的必备条件。 软件是大部分人比较薄弱的环节,可能都是C语言没有学好的原因。个人认为,C语言是所有软件设计的基础,不管是CVI、VC、Linux、WinCE还是别的,只要C语言学的够好,这些工具上手很快。CVI针对性很强,对于做仪器和相关模块的来说是必须掌握的;VC应用很广,很多驱动、控制界面都可以用VC来做;Linux、WinCE是针对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很多招聘软件工程师的都要求掌握这些工具。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文档写作以及语言表达。交流、表达是反映一个人思想最直接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得到很多锻炼,例如与人交流的方式、语言表达的适宜等。文档写作和论文的性质是一样的,就是用文字的形式把工作的思路、方式方法记录下来,好的文档就是一本指导书,可以指引别人学习,也可以促进自身的理解。论文工作要一点一点积累,最后进行总结会发现可以写出来的东西很多。 交流、表达能力无论在哪里都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学习遇到困难时,首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看书、上网、和同学讨论,一般简单的问题看书或者上网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如果是思路或者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不妨找师兄师姐老师请教,这样既可以很快的得到帮助,还可以得到较开阔的思路帮助自己深入理解。这种请教也不只局限于指导,也可以拿自己理解的知识和他们交流,或许这种双向的交流会有更新奇的发现。 老师对待学生就如同父母对待子女,期望都是很高的,所以要正确理解这种期待。或许专注、认真、努力、上进、积极主动、踏实是父母满意的,那么如果这些在某一个人身上都能很好的体现,那么我相信他也能够让老师满意,也让自己满意。 认真做好需要做的事,努力去做想做的事,或许这就是全部。 注:此文是本人特邀2008级小吴同学写给2009年8月即将入学的研究生同学的。在此感谢她为大家付出的辛劳。
个人分类: 交流|3628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本科的学习目标:一位本科同学发给我的邮件
pony911 2009-2-23 10:58
以下文字摘自我指导的一名在读本科同学的邮件。她非常积极上进,和每个对未来充满憧憬,渴望成长的年轻学子一样。她曾经急切地做出一个实际的电子设计,以证明自己的提高和进步,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知识和技巧。看着她,就看到了曾经年轻的我们自己。 通过被我近半年的压制,她没有马上得到她所期望的,但是却理解了她应该理解的。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们可爱的同学们是怎样长大的.......。我想她可能觉得我曾经,现在都对她们这些小本科生很冷漠。不过这个邮件让我欣喜的发现,她开始领悟到了老师的用心。 今天和师兄去买开发板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很强的人,一直以来我们都只是听到他的名字,以为他是一个老教授,开了一个公司,很理所应当。今天见到他着实把我们震了,一个哈工程在读研三的学生,开了自己的公司,有了自己的网站。 刚到船舶电子大世界买板时,一个店主向我们介绍时说:你们听说过郭天祥吗。我们当时还很不服气,不就是工程的一个教单片机的教授吗,有那么强吗。随口反问了一句:你们听说过张毅刚吗?后来师兄就带我们去天祥公司了。 当我们见到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听他介绍郭天祥写的书时,他说了一句你们先看一下我在前面写的,当时我们三个可以说是六目相对,然后同时说出天祥?,我们既惊讶又很是不服气,一连串问了他很多问题,下面是我们印象最深的一段对话: G:你们现在不能只是跟着学校学,要知道自己学习,要培养自己的能力,如果你们只是为了期末考试,忙了一学期打了90分,一周后你们又记得多少。 W:可是找工作的时候他开始又不知道你有没有能力,成绩还是有一点用的吧? G:他当然知道。 W:他怎么知道呢? G:比如他问你对单片机熟不熟悉。 W:那我要说熟悉呢? G:复位脚是第几脚? W: 后来我们买了他们的开发板和他那本书。 这次我们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感到了自己的无知与弱小。回来后我仔细看了郭天祥那本书附的大学六年自述,知道了他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强,并明白了一些道理。 他与我们同样稀里糊涂的浪费了大一一年的时间,但大二的他开始觉醒,觉得自己应该干些什么,找到了他的启蒙老师,进入实验室开始学习,他从什么都不会的新生,凭着自己的求知欲望和实验室前辈们的帮助,逐渐参加了各种比赛,他参加过校级的、省级的和国家级的多次竞赛,获过很多不同的奖项,大三下学期就和同学承接了一个开发项目,大四时保了研,下学期有了自己的网站和公司。 研究生阶段他仍然没有放松自己,继续学习更深的知识,熟练的应用各种控制芯片。现在我们看到的他的公司产品全部是自己研发并生产销售的。 他的成功过程没有一点天才的传奇色彩,我承认这其中有些是机遇的关系,但那机遇也是他自己努力得来的 。路上布满了荆棘,但他用毅力斩断了;路旁充满了诱惑,但他用信念战胜了。 名校的光环不可能永远照在自己的头上,只有真正的能力才是自己长久的护身符。在哪里都要靠自己,让自己变强才是正确的方向。 我会把握这次机会努力学习的,不仅仅是为了这次的项目,更是为了迎接将来的挑战。 学期开始时确实有点急于求成,什么都想学,还不知道到底要学什么,时间分不过来。刚开始接近真正的大学生活有点不知所措,这些也是后来和老师的谈话中才意识到的。经过老师的开导后我知道了自己现阶段努力的方向,安心的学习着,虽然有些科目的成绩还不是很理想,但我想应该比起我自己茫然的过活要好得多,还是多亏了老师呢。 又经历了半年的时间,我感觉自己长大了很多,急躁的心情似乎是没有了,想起当时还真有点傻气,应该是成熟了不少了吧。学习的时间我会小心分配的,请老师放心,当然有时还是会麻烦老师帮忙的。
个人分类: 公告|5999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