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阿Sir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阿Sir正传(下)
热度 36 yuncai 2013-6-28 22:26
六、阿Sir与小偷 宋江人脉很广,与生辰纲的晁盖、京城的高太尉、祝家庄的一丈青等朋友在运作一个大项目,目前这个项目可以说已经是个煮熟的鸭子,就等下箸了。但朋友们提出在北京开个技术论证会,再请领导认可一下,宋江认为再保险一下很必要,但不太重要,再说自己还要主持学院的自主设立博士点论证会,还邀请了有几位外地的专家朋友,需要招待。宋江就让阿sir替自己去北京开会,想让阿sir多认些人,攒些人脉。 晋阳到北京,坐高铁就两个半小时。 宋江让阿sir坐高铁去,但不知阿Sir小时候在国内行走,不是私家车就是飞机,竟然从来没有坐过火车。 阿Sir订的车票是下午3点发车,宋江说,还是早点出发好,一来还要到车站取票,二来最近路上太堵,这样,阿sir下午1点就离开学校赴火车站。没想到,交通居然不堵,打的到火车站也就用了20多分钟。 阿Sir在自动取票机前取票时,感觉有人在动自己的包,回头一看,发现背包已经被拉开,自己的Apple笔记本电脑已在 一个小伙子 的手上。阿Sir大喝一声“你干什么?没想到小偷还有同伙,阿Sir毫无准备,头上先挨了一拳,眼镜也被打飞了,好汉难敌四拳,阿Sir很快就被打倒在地。两个小偷朝相反的方向跑了,当然,其中一个手里还拿着阿Sir的笔记本电脑。 等阿Sir从地上爬起来,好奇的人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将自己围了个水泄不通。无奈的阿Sir只好放弃追小偷的想法,从裤子口袋里掏出手机报了警。 很快,警察就来了。询问情况、做完笔录后,一个警察告诉阿Sir:“你可以走了,今后有了线索后会与你联系。” 阿sir心疼笔记本里自己多年保留的资料,问警察:“什么时候能找回我的电脑?” 警察一怔,看了看阿Sir,亲切地说:“你还是忘了你的电脑吧。那两个新疆人,我们也拿他们没办法,抓起来,不能打,还要管吃管喝。只能抓了放,放了抓,但一个赃物也要不回来。” 七、郁闷记略 好在钱包、身份证什么的都没丢,阿Sir怏怏地进了火车站,心里一边念叨着“ No guts, no glory” 来给自己鼓劲 。从进晋阳火车站到出北京西客站,阿Sir也记不清一共被检查了几次,只是感觉自己就像个坏人,时时刻刻被别人防着。这种感觉让阿Sir的心情越来越郁闷。下面是阿sir郁闷记略。 1. 阿Sir不明白 :宽宽的站前广场,为什么非要用栏杆围城一个狭窄的通道(下图)。 2. 阿Sir不明白:检查身份证的窗口为什么开的那么小,就不能大点吗? 3. 阿Sir明白:安检还是可以有的(下图)。 4. 阿Sir明白:再查查人身上带没带凶器还是可以的。但阿Sir不明白,检查可以快点嘛,为什么又让大家堵成这样(下图)? 5. 阿Sir不明白:不是已经实名查票了嘛?为什么进候车室还要查票(下图)? 6. 阿Sir不明白:啊,出候车室进站还要检票(下图)?不是已经查了两次了吗? 7. 上火车还有验票?阿sir想,这是第四次验票了。下图 8. 为什么在火车上还要再查一次票?第五次了。下图 9. 阿Sir真的不明白,出火车站居然还有查票,第六次了。下图 八、续郁闷记略 阿Sir来京之前,早已查好路线,准备选择最便宜、最便捷的地铁去会场。但一看到地铁站的拥挤情况,就有点畏惧了,决定还是坐出租车。 阿Sir从地铁站又返回来,忽然想起宋江在饭桌上讲的一个关于地铁的笑话,这个笑话大意是:一个上海人和一个北京人在相互抱怨各自城市地铁的拥挤,上海人说,上海的地铁最拥挤,他怀孕的爱人坐了一次地铁,竟被挤得流了产。北京人不屑一顾地说,上海的地铁还敢说拥挤?他久婚未孕的妻子坐了一次北京地铁,竟被挤的怀了孕。 当时阿Sir还觉得宋江这个笑话有点俗,现在理解了这个笑话背后的一种无奈。阿sir木然地走到北广场的出租车候车区,见到排队打车的人已经被折成五、六条长龙,心里又是一阵烦躁。阿Sir此时也只好排在队末,慢慢等待。但身边,一些小伙子在不停的拉客,大声喊着:“我们是黑车,不要排队,谁坐?”。 阿Sir看到不远处有个警察,便走到警察面前,说:警察先生,那边有不少黑车司机在拉活。 警察说:“我知道。你有什么事?” 阿Sir:“我希望您能管一管他们,这里太乱了。” 警察:“他们没偷没抢,我管不着。黑车你嫌贵,不坐就是了。” 九、阿sir之疯 阿Sir无语了,决定干脆不去开会了,回学校算了。历时三小时,终于买到一张返回晋阳的高铁票。上到北京西客站的进站厅,看到商店林立、天花板低矮,阿Sir还以为自己进了商场。 此时阿Sir已经木然,机械地排队、检票、被查票、再被查票、三被查票 … ,也不知中间被查了几次,反正是顺利地回到晋阳。出了火车站,阿Sir感觉稍微轻松一点,准备打车回学校,但没想到,出租车虽然散停了很多,但都要议价。阿Sir最反感的不守规矩,也就放弃了坐出租车的想法,准备改坐Bus。 没想到bus站台挤满了人,人们看见一辆bus过来,不顾危险,一下子就冲了过去。Bus这个庞然大物,竟然也害怕人群,距离站台远远地停了下来,只开了个前门让人们去挤。阿Sir呆呆地看着一辆辆bus开来、再开走,原以为坐车的人会少一点,谁知越等人越多。回国一路一直挺胸仰头的阿Sir慢慢低下了头,一步一步向学校走去,每走一步,阿Sir嘴里就嘟囔一声Why? 火车站距离学校约15公里,阿Sir一路上说了18772次Why。 现在,在我们的校园里,还经常看到一个面目清秀、身材高挑、目光呆滞、嘴里不停地问着Why的小伙子,那就是阿Sir。 据说,学校要收回给阿Sir的offer了。 全文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上篇: 阿Sir正传(上)
个人分类: 小说|13873 次阅读|47 个评论
阿Sir正传(上)
热度 32 yuncai 2013-6-28 22:22
一、序 海龟阿Sir坐高铁去了一趟北京,人就疯掉了。 听说阿Sir的父母把铁道部给告了,要铁道部赔偿儿子的精神损失费。但没想到,官司还没打,铁道部就解散了,官司到现在还在拖着。外地的朋友见到我,常开玩笑地说:你们山西老板真厉害,一个女的搞倒了铁道部长,一个男的告倒了铁道部——这是闲话不提。 我要给阿Sir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周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很为难。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接到传阿Sir,心里却实在是纠结——写阿Sir的事情,到底能传给后人们什么呢? 想到自己的这篇博文是一篇速朽的文章,才敢下笔。但一下笔,就感到万分的困难。 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外传,别传,家传,小传……,可惜都不太合适。只好借鉴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起名为《阿Sir正传》。即使知道大家反对的意见很多,也顾不得了。 第二,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阿Sir虽然有名有姓,但为患者讳,又不便指名道姓,只好用阿Sir一名替之,好在熟悉阿Sir的人,都是不会误解的。 二、阿Sir其人 阿Sir出生在山西吕梁,母亲是吕梁某县煤管局局长的宝贝女儿,父亲则是后来有名的煤老板。阿Sir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小学到初中就读于北京的私立学校,高中就读于英国的哈罗公学,上大学在剑桥,并且一鼓作气拿到博士学位,又在德国的马普研究所做了两年博士后,在欧洲连续呆了十五年。这十五年的熏陶,将阿Sir造就成一个真正的学者:温文儒雅、从骨子里往外透着雅致与清纯,任何人见了,都感觉到其道骨仙风、玉树临风。 前几年,山西整顿治理小煤窑,阿Sir的父母顾大局,金盆洗手,将自营的煤矿买给政府,又将到手的3个多亿的现金大部分置换成美国、欧洲、香港和加拿大的房产,干脆长年在国外做起了寓公。年龄刚到50,就知天命,享受起人生。 父母出了国,阿Sir却回了国。 本来阿Sir已拿到美国阿贡实验室的offer,但有一天,无意上网浏览中文网站,被本省一所著名高校的人才招聘启事所感动,仔细一看,是该校物理学院院长宋江亲自发布的招聘广告。阿Sir的专业是核物理,专业对口,想到父母的亿万资产都是来自家乡,但全家人对家乡还没一点贡献,阿Sir心一热,就不顾父母反对,义无反顾地回到三晋大学,成为宋江的物理学院中的一员青椒。 阿Sir从小懂事,没打过架、甚至连对象还没谈过,但阿Sir独立生活能力很强,也没让父母多操过心。想到儿子已经29岁,且一身正气,阿Sir的父母也不好强行灌输他们在国内的成功经验,只好由着儿子的性子来。好在家里有的是钱,也不怕他在国内碰壁,大不了再回到国外。 但阿Sir的父母也没想到,儿子阿Sir回国不到三个月,就疯了。 三、阿Sir与宋江 人见人爱的阿Sir坐了一次高铁,居然疯掉了,让大家觉得实在是难以理喻。但熟悉阿Sir的人心里多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阿Sir的病与物理学院的院长宋江不无关系。 宋江院长见多识广、热情豪爽,就是他亲自发布的一则招聘广告让阿Sir冲动起来,决心为家乡贡献点力量。宋江对阿Sir事事关心,大到为阿Sir找对象,小到为阿Sir要IP。每每念及宋江院长对他的关怀,阿Sir常常热泪盈眶。如阿Sir回国时,宋江亲自开车到机场去接;回到国内的第一周,房子还没有安顿好,宋江非要阿Sir住在他家;在学校,宋江领着阿Sir四处拜会校长们、处长们和大牌教授们。阿Sir在国外生活了十几年,已经习惯了彼此间的相交如水,但没想到,宋江院长会这样热情似火。阿Sir有时候心里还想,宋江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雷锋。 但宋江的许多做法也常常让阿Sir哭笑不得。 例如,阿Sir从不喝烈性酒,最多只是晚饭时自斟自饮地喝一杯干白或干红。但宋江却常常拉上阿Sir去陪不同的人吃饭,说是要帮阿Sir建立人脉。饭桌上宋江总是逼着阿Sir不停地端着白酒同别人干杯,宋江不光要阿Sir喝酒,还要求阿Sir主动与别人攀谈、要学会没话找话,这就让有点内向的阿Sir很郁闷。但宋江不管阿Sir的心里活动,用“沟通能力是成功之母”,“胆量等于项目,酒量等于经费”,“人脉也是生产力”等等理论指导着自己对阿Sir的改造行动。连阿Sir经常背的双肩背包,也让宋江不满意,认为这样太学生气,缺少学者的范,镇不住别人。 再如,阿Sir很反感抽烟,在阿Sir看来,抽烟就是害人不利己的另一层次的吸毒。但学院的领导层,像宋江、李逵和阮小二等,烟瘾都很大。这些人在学校开的会场上还能克制,但在学院开会时,可能存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潜意识,总是搞的会议室烟雾缭绕。但阿Sir等青年人却不能抗议,因为多数的会议都在讨论如何包装他们的项目,如何让他们PK掉其他学院的竞争者。 最让阿Sir郁闷的是,自己心爱的核物理专业,也被宋江批的一钱不值,逼着阿Sir改研究方向。宋江认为,在山西,就应该研究煤炭,只有这样,才可能拿到政府的大钱,这才是地方需要、国家急需。 宋江多少也能体会出阿Sir心中的痛苦,就像父母逼着孩子参加数奥,尽管孩子叫苦连天,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阿Sir是个多年不遇的好苗子,自己就有责任为他今后的发展负责。阿Sir对宋江,就如同女婿对老丈人有一些不满一样,不管多苦多难,也只能自己嚼碎了,吞下去慢慢消化。 四、学历认证 学校规定,海龟博士(从国外拿到博士学位)要比土鳖高一个等级,就像科长比股长要高一个级别一样。比如说,土鳖博士的安家费是10万,海龟博士就是20万。当然,在工资、津贴、科研启动费等等方面都要高土鳖好多。 但是,因为上过方鸿渐们太多的当,政策又规定,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需要在指定的部门进行学历认证后才被认可。但这个学历认证通常要拖三、四个月不等。在通过学历认证以前,学校人事处是不会正式承认阿Sir的海龟博士身份的。 这样一来,在博士学历认证之前,阿Sir连个国内的高中文凭都没有,学校也就没有了可参照的文件来给阿Sir发待遇。阿Sir从小没缺过钱,当初回国时父母要给他100万,让他零用,但阿Sir认为他回国后学校会给20万,还直接聘为副教授,靠自己的工资与津贴,自食其力绝对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再花父母的钱,还谈什么为家乡做贡献?没想到,国内东西的价格比国外还高,加上租房子、买家具,很快就将带回来的欧元与英镑花完了。上班两个多月了,一分钱也没见到,从不知缺钱的阿Sir手头一下子拮据起来,但阿Sir从小到大竟没有向别人借钱的经验,始终张不开口。 五、 相亲 据说国内所有省会以上的大城市都进入了剩女时代,阿Sir所在的晋阳省府也是如此。一些聪明的剩女家长经常会找到学校人事处,私下拿到学校全体未婚男博士的名单,这样就可以高屋建瓴、事半功倍。但络绎不绝的剩女的家长们不光要名单,还要人事处的人逐个介绍未婚男博士的情况,虽说个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公家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但人事处的同志也受不了家长们刨根问底式的旺盛的求知欲。为了维护处里的正常工作,只好常年在门上贴了个纸条:“寻人相亲者恕不接待”。 阿Sir是典型的高富帅,一表人才、留洋博士、而且大家都知道他父母是煤老板,给他介绍对象的人更是特别地多。阿Sir有记日记的习惯,有一天一统计,自己都吃了一惊:自己2月4日回国,到4月4日,一共59天,竟相亲了57次! 阿Sir受他父母利益婚姻的影响,认为自己现在要考虑的是建功立业、不是授粉育林。但可怜的阿Sir对绝大多数的相亲安排却无法拒绝,因为多是对自己非常关心的同事们给介绍的,如教研室主任们、系主任们、老教授们和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书记们,而且他们介绍的人不是朋友的朋友的亲戚、就是亲戚的亲戚的朋友,要不就是亲戚的朋友的亲戚,反正都是关系极好的亲戚或朋友。阿Sir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鸭子,被人赶着一场一场地与胖瘦不同、风格迥异的女孩子们见面。但越见面阿Sir越觉得自己像个外星人,所有的女孩子都是关心他父母的情况比关心他的多,关心他今后的发展比关心他现在是否快乐的多。 阅读下篇: 阿Sir正传(下)
个人分类: 小说|14217 次阅读|3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6: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