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文化思想座谈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在“钟敬文先生110周年诞辰暨钟敬文高等教育与学术文化思想座谈
黄安年 2013-7-9 11:41
在“钟敬文先生110周年诞辰暨钟敬文高等教育与学术文化思想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3年6月29日) 推荐童庆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7 月 9 日 发布 按 : 钟敬文先生 110 周年诞辰暨“钟敬文高等教育与学术文化思想座谈会” 在人大会堂召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童庆炳在会上发表了讲话。现在发在我的博客和学术交流网上发布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各位老师和同学!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纪念钟敬文先生 110 周年诞辰,我的面前似乎又闪动着钟敬文先生那亲切的和蔼的面容。作为他的学生,我现在仍然能回忆起他给我们授课时连逗号、句号都要读出来的极其认真的样子。钟敬文先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人民文化,以自己的一生的精力,深入研究民俗学、民间文学等多方面学问,竭尽全力教育培养学生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发光发热。 钟 先生是我国高校文科发展史上的一位学术大师,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但他首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季羡林先生曾在纪念钟老百年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知识分子,由几千年历史环境所决定,爱国成性。 …… 在这方面,钟老是我们的表率”(《人民日报》 2002 年 1 月 17 日 )。钟先生的爱国思想的突出特征是站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化建设高度上,既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密切结合,又与现实文化相关联。他是传统的爱国者,又是现代的爱国者。我们说钟先生是爱国者,不是一句空话,他用自己的毕生精力教育和培养学生。记得钟先生临终前几天,我跟我的朋友程正民到医院去看望他,可他正跟好几位博士生在一起,还在手把着手,谈着,说着,教导着他的学生,就像没有病的人一样。他就这样直到最后生命的最后一刻。当时看到这种情景,我的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滚动。钟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对祖国的教育事业怀着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伟大的人民教师。 钟敬文 先生一生痴迷于“艺文”。“艺文”两个字在钟先生那里,既包含了创作,又包含了学问。他的学问和创作,写成了书,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有一段时间,北京有“四老”之说,这四老是指钟敬文先生,季羡林先生,张岱年先生,和启功先生。那个学术单位开会或有什么活动,他们总是一同进退。当时季羡林先生说:要说学问,我们这里钟老最大。的确,钟敬文先生的“艺文”博大精深。他的诗词、散文,别具一格,不仅仅是一般地抒写真情实意,把即物、写景、抒情、思考、议论、民俗、学问等熔于一炉,形成了一种综合性艺术佳构。他的民俗学学问则融社会学、语言学、典籍学、教育学、心理学、文艺学、哲学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新学问。在中国,除了钟先生,这种工作很少人能做到,钟先生的一生是一个奇迹。 在今天这个隆重的日子里,我们总结钟先生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教育思想和学术文化遗产,有利于加强对高校文科教育及其规律的认识,这也是对钟先生 110 周年诞辰的最好纪念。 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323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4: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