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好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习张益唐什么精神?
热度 27 Bobby 2013-7-19 09:46
看了科学网头条《 张益唐:孤独的数学家 》:张益唐的故事之所以特别轰动的原因在于,作出巨大数学贡献的他已经接近 60 岁,之前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讲师。我在想,是什么精神支撑他能做到这一点的?难道仅仅是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吗?但我认为这还不是最后的原因,能做到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有其终极原因,那就是儒家的“好名”。 据姜书阁的考辨(见《文史说林百一集》),儒家的“好名”思想一直被宋儒明儒所误解。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并不是后儒理解的“名实相称”之意(如王阳明所谓:“为学之疾,在好名。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只是说君子在世必欲成名,以死后无令名见称为憾。孟子的话,最能体现此意。孟子在《尽心》下篇说:“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於色。”东汉赵歧注:好不朽之名者,轻让千乘,子臧、季札之俦是也。诚非好名者,争箪食豆羹,变色讼之致祸,郑公子染指鼋羹之类是也。也就是说钱大昕所说,不好名必专于好利,虽箪食豆羹且不能让,况千乘乎! 这就解释了张益唐成功的原因。张益唐之所以对世俗利益不加关注,而专注于他的数学难题攻关,就是因为他追求不朽之名。我们之所以整天为蝇头小利所费思伤神,就在于缺乏儒家的功名或名节或名教思想。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9702 次阅读|8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