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可持续发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习温家宝关于《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一文的体会
linxiangen 2010-1-7 12:42
学习温家宝关于《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一文的体会 最近温家宝关于《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一文在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人也学习了几遍,感觉到这篇文章不仅是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着了很好的回顾与总结,同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在当今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如何来推动我国的前沿科学的发展方向。的确,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如何把握好让科技推动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正温家宝在文章中所说的那样,中国在过去的二个多世纪中热衷于自己传统的农业社会的运作方式,导致了失去数次与世界文明接轨的步伐,致使中国积贫积弱数百年。我们的确不能忘记这段苦涩的历史。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作为我国最高科技水平的高校和中科院,应该顺着温总理讲话的精神,刻不容缓地部署21世纪有可能重大突破的研究领域的研究工作。最近媒体上常有这样一句话,即关注未来。我想我们现在那些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学科的研究工作部署好了,再加上政府对科技的加大投入,我国的为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事业一定会是可持续的,中国在世界上的主动权一定会越来越大,当然对世界的贡献也就会越来越大,关注未来的成效也就越来越明显,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4978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有感于哥本哈根会议
lxj6309 2009-12-14 18:12
最近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发达国家的表现,感触良多。于是把本人在大约9年前写的一篇东西放在这儿。该文曾刊载于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论文集,后又收于《系统评价学》书中。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
个人分类: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40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hucs 2009-12-11 13:12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 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 有效策略 南昌大学医学院 胡春松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中国发展研究中心 ( CCRDHHL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
pikeliu 2009-12-5 09:35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 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 温家宝 (2009年11月3日) 今年是中科院建院60周年,中科院的成立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当时,共和国刚刚成立、战争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共和国的奠基人就高瞻远瞩,着手组建中国科学院。因为他们懂得一个道理,就是要摆脱长期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不再落后挨打,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从新中国成立起,我国的科技事业就开始奠基,并和共和国一起发展、腾飞。6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科技摆在重要战略地位。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独立自主地建立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尖端科技基础和大国地位;陆相成油理论甩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杂交水稻成为满足中国粮食需求和促进世界谷物生产的金钥匙;载人航天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我们在许多重要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有影响的科技大国和经济大国。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决定民族兴衰和国家命运。 今天在座的有许多老一辈的科学家,也有许多和我年龄相仿的科学家。我们都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见证人和实践者。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名地质工程师,许多老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至今难忘。去年,《Science》杂志的主编布鲁斯艾伯茨采访我,我开头跟他说了两句话:第一,如果我不从政的话,也有可能成为一名科学家;第二,我参与领导工作以后,一直关注着科学技术工作。我认为一名好的领导者,应该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具备相当的科技知识。到中央工作以后,我一直对科技工作倾注了自己的深厚感情。特别是担任总理近7年来,科技发展始终是我心头萦绕的一件大事。我深知,没有科技发展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没有中国的明天。我们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生态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再也不能延续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的永恒主题,人类文明进步呼唤着可持续发展和新科技革命,中国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要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形成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和少排放、多利用的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让中国这块美丽古老的土地,成为炎黄子孙世代繁衍生息的绿洲和乐园! 当今世界正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核心的物理学革命,加上其后的宇宙大爆炸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板块构造理论、计算机科学,这六大科学理论的突破,共同确立了现代科学体系的基本结构。自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尽管知识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基本表现为对现有科学理论的完善,没有能够出现与这六大革命性的科学突破相提并论的理论成就或重大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沉寂至今已经有六十余年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初显端倪。这场新科技革命,将依赖现代化进程强大需求的拉动,将源于知识与技术体系创新的驱动。 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就是富于创造的民族。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赞扬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改变了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代中国屡次错失科技革命的机遇,逐步从世界经济科技强国的地位上沦落了。回想一下近代以来的历史,我们有过四次发展机遇。第一次是当欧洲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候,我们正处于所谓康乾盛世。康熙61年、乾隆60年,加上中间雍正13年,一共134年,当时的清王朝沉湎于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尊,以至发展到发布禁海令,关上了中国通往世界的大门。对于国外的科技发明,称之为奇技淫巧,不予理睬。由于满足于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对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麻木无睹,错失良机。第二次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朝的大门,洋务派发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自强运动,但因落后的封建制度和对近代科学技术认识的肤浅终告失败,使中国又一次丧失了科技革命的机遇。第三次是20世纪上半叶,由于军阀混战及外敌入侵,使中国失去了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的机遇。第四次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新中国建立的宝贵科学技术基础受到很大的破坏,我们又失去了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机遇,使我国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已经有所缩小的差距再次拉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再不能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必须密切关注和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在新的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有所作为。 去年9月以来,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挑战。这场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扩散速度之快,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中国经济也受到严重的冲击,主要是外部需求萎缩,产能过剩凸显,一些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速明显下滑。我们及时果断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坚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立足点,努力做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政府调控与市场作用相结合,促进增长与改善民生相协调,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比较快地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态势,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短期的困难和长期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只有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因此,在经济积极向好的趋势得以巩固的时候,应该而且必须开始考虑长远的事情。长远的事情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科技和教育。要使中国真正走在世界的前列,必须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力量,有一支富于创新的人才队伍,这是中国发展的后劲之所在、力量之所在。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第一次波及全球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和电动机逐步取代蒸汽机,创造了电力与电器、汽车、石油化工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同时大幅提升了机械、冶金等产业的发展水平,工业文明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20世纪最为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电子产业迅猛发展带动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崛起,推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逐步到来,有别于以往工业革命的新型人类文明形态正在形成过程中。面对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美国提出,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最近又两次提出美国科技的主攻方向,包括节能环保、智慧地球等。欧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从高新科技特别是生物制药等方面,加强产业竞争的优势。日本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我们必须目光远大,把握机遇,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差距。 怎样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是我最近一个时期重点调研和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战略决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产业化这四个方面的储备决定着未来。我们已经作出并将继续完善战略部署。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些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安排,体现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我国科技发展战略方针。 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关键。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最大困难,就是外部需求急剧减少,而且将来在相当长的时间也很难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产业就暴露出产能过剩问题,而且其中一些产业又没有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最近,我主持召开了三次座谈会。有47位经济、科技专家,围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中国经济和科技的优势?如何突出重点,确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如何加强科技支撑,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技术?这是我给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的题目。科学研究只有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正在加快推进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的能源革命。中国在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并将继续作出积极努力。新能源发展要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要加强宏观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序发展。同时,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突破关键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发展方向。世界主要国家为保障能源安全,都在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市场开拓的步伐。中国经过近10年的自主研发和示范运行,在这个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大缩小。当前紧迫的任务是,通过技术经济、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的充分论证,尽快确定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工业的跨越发展。 新材料产业发展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至关重要。目前,中国许多基础原材料以及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高性能的材料、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严重依赖于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中国制造总体水平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无论是推进大飞机、高速列车、电动汽车等重点工程,还是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都面临着一系列关键材料技术突破问题。必须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21世纪是生命科学大发展的世纪。生物科技发展将显著提高农业和人口健康水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必须靠自己来解决,根本要靠科技。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这是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家建议超前部署分子设计育种,大规模挖掘动植物种质中蕴藏的优异基因资源。这样,中国10年左右就可能实现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和猪、牛、羊等主要牲畜的优良品种的显著改良。 健康科技、生物医药事关民生大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加快这个领域创新和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大幅度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干细胞研究发展势头强劲。干细胞研究促进了再生医学的发展,这是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之后的又一场医疗革命。我们要力争在干细胞研究的更多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同时要高度重视、切实防范干细胞研究引发的伦理问题。 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全球互联网正在向下一代升级,传感网和物联网方兴未艾。智慧地球简单说来就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结合,就是传感网在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在无锡考察时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微系统所无锡传感网工程中心,很高兴看到一批年轻人正在从事传感网的研究。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创造出感知中国,在传感世界中拥有中国人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这里,我还想谈一谈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开发利用问题。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是人类远远没有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巨大资源宝库,是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我们要实施好载人航天计划和嫦娥计划,有效进入并和平利用空间。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是蓝色聚宝盆。国际上正兴起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我们要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在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方面,中国已有固体矿产勘探开采的深度大都小于500米,而世界一些矿业大国已经达到2500米到4000米,南非计划开采的深度达到6000米。澳大利亚在本世纪初率先提出玻璃地球计划,也就是要使地下1000米变得透明。加拿大人近期提出的类似计划,要搞到3000米。中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勘探水平不高,开采利用率也比较低,这是制约未来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我们要千方百计提高资源勘探开采水平和效益,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类资源。 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基础研究相当重要,因为原始创新源于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没有十到几十年的积累不可能出重大成果,这绝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是要花费心血长年积累的事情。重大战略高技术是引不进、买不来的。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科学技术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充满艰辛、敢担风险的探索,需要面壁十年、甘坐冷板凳的精神。要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切忌浮躁。我希望中国能够诞生更多世界级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我们也一定能够出现这样的人才。 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大胆革除阻碍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要进一步促进经济和科技的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我们要把显著提高全社会的研发投入(R&D)占GDP的比重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作为一个要奋斗实现的目标。特别要从根本上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我们要大幅度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全部科技政策的着眼点,就是要让创新火花竞相迸发、创新思想不断涌流、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此,要创造良好的环境,让科技工作者更加自由地讨论、更加专心地研究、更加自主地探索。全社会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像邓小平同志那样,当好科技工作的后勤部长。 今天在座的都是科技工作者。这里,我想缅怀两位最近去世的科学家:一位是钱学森先生,一位是贝时璋先生,他们都是我国科学界的杰出代表。 10月31日,钱学森先生去世了。那天是星期六,早上我还是按时上班。他是8点零6分去世的,我是8点15分知道的。我赶到了301医院,向这位给国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贡献、德高望重的科学家鞠了三个躬,来表达我对他的敬意和哀思。当天夜里,北京雨雪霏霏。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钱老的音容笑貌一直萦绕在脑海里。我起身找出当年的日记和与钱老的通信。睹物思人,思绪万千,一桩桩往事历历在目。我跟钱老认识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我在中央分管科协工作,他是中国科协主席。1990年7月3日,我到他在国防科工委的办公室去谈工作,我们两人谈了很长时间。我的日记记得清清楚楚,他说,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作为社会形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就是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因此,我们必须提出要建设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然后他又强调还有一个基础,就是地理环境。我作总理以后这几年去看望钱老,他谈的更多的不是科技问题了,几乎每次都是教育问题。他反复提到,创新型人才不足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严重弊端,也是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他提出要更加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注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他说,中国现在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方式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还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我对钱老提出的这两条意见深为赞同。后来,我每到一所学校,都向师生们讲述钱老的这番话。我们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这需要从娃娃抓起。不仅要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更要重视发展小学、中学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创造精神,打好人才成长的基础。只有培养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中国才有希望。 贝时璋老先生去世时,我没有赶上去告别。那个星期天我到他家里去吊唁。这位老先生在去世的前一天,就是10月28日上午,还邀请北大医学部生物物理教研室林克椿教授等6人进行讨论,一位107岁的老人邀请科学家来讨论什么呢?在得知2009年的诺贝尔奖揭晓以后,他心情一直不平静。他想起林克椿教授1981年在斯坦福大学化学系作访问学者时,曾经发现了由钙离子促进膜间结合而诱发螺旋状脂质体的现象。当时这个成果很受重视,1982年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予以发表。我们有的科研成果其实离诺贝尔奖并不是很远,也许就一步之遥。他女儿跟我讲,那天,老先生精神特别好,跟大家讨论了一个小时,而且最后还讲,我们要为国家争气。我希望老一代科学家像钱老和贝老一样,继续在重点科技攻关和创新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善于发现和培养青年才俊;青年科学家要继承发扬老一代科学家献身祖国的高尚品质和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只有大批青年科学家不断成长起来,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攀登新的科技高峰,中国的科技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中国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科学技术是推动这场变革的重要原动力。只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中国这艘巨轮就能产生无尽的力量,任何人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我坚信,中国科技一定能够支撑和引领我们伟大的祖国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中国的现代化一定能够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的讲话。)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12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后感(附音频)
吴信 2009-11-28 19:42
长远的事情科技和教育 读了温家宝总理 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的讲话, 我觉得最为突出的就是长远的事情科技和教育。 温家宝总理强调:应该而且必须开始考虑长远的事情。长远的事情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科技和教育。要使中国真正走在世界的前列,必须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力量,有一支富于创新的人才队伍,这是中国发展的后劲之所在、力量之所在。钱学森老前辈提出要更加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注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他说,中国现在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方式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还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我对钱老提出的这两条意见深为赞同。温家宝说,世界 200 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 10 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生态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再也不能延续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我们要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形成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和少排放、多利用的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让中国这块美丽古老的土地,成为炎黄子孙世代繁衍生息的绿洲和乐园! 要考虑长远的事情科技和教育,就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基础研究相当重要,因为原始创新源于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没有十到几十年的积累不可能出重大成果,这绝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是要花费心血长年积累的事情。重大战略高技术是引不进、买不来的。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科学技术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充满艰辛、敢担风险的探索,需要面壁十年、甘坐冷板凳的精神。要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切忌浮躁。我希望中国能够诞生更多世界级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我们也一定能够出现这样的人才。 我们也坚信,只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中国这艘巨轮就能产生无尽的力量,任何人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中国科技一定能够支撑和引领我们伟大的祖国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中国的现代化一定能够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这是温家宝听取中科院自主创新工作汇报后讲话。11月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参观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展,并听取中国科学院自主创新工作汇报。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的讲话) http://www.cas.cn/xw/zyxw/ttxw/200911/t20091124_2673861.shtml
个人分类: 改革创新|26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习温总理在首都科技界大会的讲话稿
pxyeco 2009-11-23 23:04
温总理11月3日在首都科技界大会的这个讲话稿,相信科学网上有许多博主在大会现场聆听过。我认真拜读了三遍这个稿件,觉得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尤其是对于我等后辈学生,更应认真领会。总理对科技工作倾注了很大感情,对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发展历史数如家珍,对科技工作者情真意切,对我国科技工作高瞻远瞩、长远谋划。讲话稿中关于经济危机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 的思想深富远见。讲话稿的全称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未有拜读者可到GOOGLE或BAIDU搜索,立即可以下载到全文。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随想|4002 次阅读|0 个评论
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
吴信 2009-11-4 09:52
看到了为之振奋啊,宝宝老爷子挺有水平的,忍不住贴过来自励,与大家共享! 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温家宝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科学技术是推动这场变革的重要动力。只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中国这艘巨轮就能产生无尽的力量,任何人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中国科技一定能够支撑和引领我们伟大的祖国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 温家宝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把科技摆在重要战略地位,我们独立自主地建立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许多重要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决定民族兴衰和国家命运。我们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温家宝说,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在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我们必须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温家宝指出,要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就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温家宝强调,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非常重要,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我国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全可以有所作为。一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要努力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列,尽快确定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二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三要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四要运用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积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五要大胆探索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实施好载人航天计划和嫦娥计划,有效进入并和平利用空间,切实加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努力提高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 温家宝说,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 温家宝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胆革除阻碍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火花竞相迸发、创新思想不断涌流、创新成果有效转化的环境,让科技工作者更加自由地讨论、更加专心地钻研、更加自主地探索。 温家宝最后说,中国科技和经济发展需要更多世界级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物。老一代科学家要继续在重点科技攻关和创新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善于发现和培养青年才俊;青年科学家要继承发扬老一代科学家献身祖国的高尚品质和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只有大批青年科学家不断地成长起来,站在前辈的肩上攀登新的科技高峰,中国的科技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以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代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组部分专家,首都高等院校科技专业教师代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约700人出席了会议。 《科学时报》 (2009-11-4 A1 要闻)
个人分类: 改革创新|2084 次阅读|1 个评论
透视环保建材与可持续发展
tomastang 2009-10-31 10:45
2009-10-29 日本东京都市大学访问有感: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农业文化与亚洲可持续发展讨论会
wangyichao 2009-10-25 12:30
AASA Beijing workshop on agricultural cul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sia 2009 农业文化与亚洲可持续发展讨论会 Agriculture in Asi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09年8月1213日,亚洲科学院联合会(AASA)组织,中国科学院承办的农业文化与亚洲可持续发展讨论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日本大阪经济大学、韩国釜山大学、中国农业博物馆、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2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区域发展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王义超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对北京市大兴区留民营村三十年来的生态农业建设进行了回顾与评论。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第二排右起:曾雄生、王毅、李根蟠、Andrew Murray Watson (加)、崔德卿(韩)、德永光俊(日)、徐旺生、李令福 第三排右起:闵庆文、王义超、孙烈、张柏春、严火其、陈劭锋 第一排右起:陈悦、魏露苓、任博,右6 黄荣光 摄影朱崇开 详细情况请参阅: http://agri-history.ihns.ac.cn/blog/more.asp?name=zengid=13537
个人分类: 学术动态|45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科院化学所第四次“公众开放日”将于9月19日举行(转载)
yujoak 2009-9-14 08:39
转载自: http://www.iccas.ac.cn 2009 年 9 月 19 日 (星期六),化学研究所将举行第四次公众开放日。此次开放日主题为化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将通过科普报告会、与科学家面对面、参观实验室、研究生招 生咨询等活动,带领大家进入神奇的化学世界。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 建所 50 多年来,为促进我国化学科学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化学所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均取得重要进展,多项创新性的重要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是具有一定国际影响、我国最重要的化学研究机构之一 。 热忱欢迎各级领导、科研机构、新闻媒体、企业界、大学和中小学师生及社会各界公众参加。 联系电话: 010-62554473
个人分类: 学术相关|3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水库移民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
zbt92 2009-9-3 17:38
水库移民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 水博 上个世纪末,全球一度进入了反思水电开发的高潮。国际舆论曾普遍认为由于现代水库的移民的困难太大,今后移民人数众多的大型水电将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 1994 年我国向世界宣布有百万移民的三峡工程开工的时候,很多国家都认为移民超过百万的三峡不可能最终建成。然而,当 2003 年三峡工程按期蓄水发电的之后,真的让全世界为之一振。中国的三峡工程移民不仅成功了,而且,还让很多移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中国政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证明了:对于发展中国家水库移民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从而也坚定了全球依靠水电开发,解决贫困和日益严峻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决心。 为了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 2004 年联合国建议将落实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千年行动计划的水电可持续发展会议在中国的三峡召开。后来中国政府建议可以在北京开会,会后组织代表在去三峡考察。会上来自世界各国政府官员、企业领导和各水电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 500 多人,一起讨论了开发水电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了促进全球水电开发的《北京宣言》。 与会的代表对于我国的水库移民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来自联合国机构的官员水管理高级顾问 John Briscoe 在会上热情的号召,把中国水库移民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世界去。曾经亲身参与了中国二滩和小浪底工程的移民工作的世界银行中国部主任 David Dollar 先生,深有感触地说,通过世行水电项目二滩和小浪底移民的妥善安置,他相信三峡工程移民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三峡移民的成功在于什么呢?一方面主要是我们的移民工作做的细致到位,补偿标准比较合理,确实能让移民得到实惠;另一方面就是我们三峡的舆论宣传工作做得好,抑制了少数人对补偿互相攀比、多多益善,甚至想通过闹事大捞一把的不正常心态。全社会和所有的移民,都以一种搬迁是在为国家、为子孙后代做贡献的荣誉感。人是有思想的动物,精神力量的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所以,三峡的移民一般都不会特别的斤斤计较,更不会无理取闹。否则他们可能会承受较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最近,随着我国市场化和民主化改革的深入,一些人认为过去三峡那种靠正面宣传和思想教育解决问题的办法已经过时了。但事实却似乎不支持这一观点。高度民主化的美国当年通过全民大讨论,全社会对水电的重要作用形成了高度的共识。他们整个社会对水电建设的正面舆论宣传,比起我国的三峡工程丝毫也不逊色,舆论导向为美国水电的顺利开发立下了汗马功劳。最近我国广州铁路的一个项目拆迁中,曾遭遇到 14 户钉子户的长期抵制。在经济补偿条件总也谈不下来的情况下,广东省政府通过发动正面舆论宣传,大力强调该铁路建设的社会公益作用。让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舆论压力,最后所有钉子户都不得不放弃无理的过分要求。这些国内外的实例,都充分证明了无论是在什么社会形态下,思想教育舆论宣传的重要作用都是不能缺位的。 除此之外,在水库移民问题上发展中国家还有某些后发展的优势。我国水利部前部长汪恕诚早就说过,因为水电淹没区经常是深山峡谷,移民原来所居住的地方的条件比较艰苦,群众普遍比较贫困,大都希望通过移民改变现状。连联合国的官员考察之后,也承认中国库区百姓大都非常愿意当移民。要想富,进水库在我国是一句很现实的歇后语。在中国,所有的水库封库令都是限制移民人数的增加,因为几乎所有的库区周围的居民,都无一例外的希望自己也能被划进移民的范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一些偏僻山区农民的生活还比较贫困,他们具有强烈的利用工程建设脱贫的愿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以往水库移民的工作,成绩还是主要的,大多数水库移民还是得到了实惠,否则,实现当中早就不会再有大家还都争着抢着当水库移民的情况了。 尽管一些反对水电的宣传材料,经常能找出一些因水库移民而变得更贫困的个案进行炒作,但是,只要一说到水库移民的整体情况,我们往往都能发现其漏洞。例如,有人说漫湾水电站建成后,当地村民都得靠捡破烂为生了。然而,几百人的水电站产生的生活垃圾,怎么可能养活 200 多人的村子呢?实际上那些所谓破烂的村民不仅都是享受低保补贴的居民,而且还比一般的城镇低保人员多享有水库后期扶植基金。再比如, 2004 年曾经有媒体报道说我国 1600 万水库移民中,有 1000 万还是贫困人口。但后来查明,那些数据是根据联合国的人均一天亿美元的标准统计的。如果用这个贫困标准衡量当年全国农民的收入,则有三分之二还都处在贫困线以下。也就是说实际上我国水库移民中贫困人口的比列,还是低于全国农民的。这些数据也与大多数水库移民得到了实惠,很多人至今还都愿意当水库移民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除此之外,由于经济发展落后,我国的国土整治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即便没有任何工程建设,政府也有责任把一些不适于人类居住地区的居民迁移出来。例如,怒江地区的 50 万人口中,至今还有几万人居住在危险的地质滑坡体上,政府每年有限的扶贫资金只能搬迁极少数的生态移民。因此,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民众都强烈希望能够通过水电建设的移民,早日把居住在滑坡体上的居民迁移走。再比如像我国汶川地震中遭受灭顶之灾的北川县城,早在地震前就曾考虑过整体搬迁。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一直没能实现。而我国大渡河上的瀑布沟水电工程所搬迁的汉源县城,也是同北川县城一样处于地质灾害的威胁下的人口稠密区。不过,它比北川幸运的是,能有机会利用水电建设在地震灾害来临前得到了整体的搬迁。总之,无论是脱贫还是避险,水库移民都是我们执政为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机遇。 当然,我们绝不能说我国的水库移民就没有问题。必须要承认,无论如何我们也不可能把水库移民移出中国社会。因此,社会腐败现象和各种严重的三农问题同样会困扰着我们的水库移民工作。我们在评价某些具体的水库移民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历史的、客观的评价我国的水库移民。分清楚目前水库移民存在的困境,有多少是因为我们工作的失误造成的,有多少是由于我国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客观环境的必然反映。必须承认,我们国家以前相当一段时间的基本国策是优先发展工业,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因此,当年我们对水电移民的补偿,也不可能跳出这个政策大环境,具体标准不可能很高。我国工业经济的原始积累来自包括水库移民在内的广大农村,这是一个不容改变的历史事实。这种情况直到最近我国的经济能力增强,开始了反哺农业之后,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为此,也曾有舆论错误地认为水电开发的主要受益者是流域内的政府部门和相关水电企业,利益受损的群体主要是流域内的普通人群。要知道我国的水电不仅普遍承担着防洪、灌溉、航运等巨大的社会公益责任,而且还在电网中起着平抑电价的重要作用。水电低电价的实际收益人,不仅包括移民也包括整个国家和全国的普通民众。在国家发展和水库移民脱贫的问题上,我们绝不能因为分配制度上还有缺陷,就非要干三个和尚,没水吃的蠢事。更何况,水电替代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巨大作用,将是我们整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毫无疑问,水电开发和水库移民既是挑战,更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机遇。
个人分类: 三峡|386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
fuyuncas 2009-8-20 09:25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的主题是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看看。 低碳道路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看此图:资源调查,地球还可持续发展多久?
millore 2009-4-21 17:38
Most people get worried about how much energy reserves we have left, but as this graphic shows, that's the least of our problems. The real problem is the materials we use to make things. Energy could be harnessed from eternal sources, like the sun, the wind, or the seas. But there is only a limited amount of elements in planet Earth andwhat's worstbringing them from other planets will prove impractical with our current technology (and the technology that will be available in the next century). In the meantime, copperwhich is everywhere around youwill be gone in about 61 years; antimonywidely used in medicineswill be depleted in 20 years; while indium, rhodium, platinum, or silverwhich are present in many essential consumer electronicswon't last much longer. And those estimations are only valid if we manage to consume half of what we are consuming now. So, unless we really push technology forward, dramatically increase our recycling rhythm, or something extraordinary happens firstlike Apophis obliterating us or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blows us to another dimension, or Nazi zombies getting out of their crypts to make bacon of all of uswe and our children are going to have a really hard time pushing the world forward. I guess we will have to keep taking life one weekend at a time. 源自: http://i.gizmodo.com/5219598/how-long-will-our-world-last-yes-we-are-screwed
个人分类: 未分类|683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两栖爬行动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通知
李丕鹏 2009-1-15 00:43
据悉,20092010年间,将在海南岛召开一次两栖爬行动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国际动物保护经济学家、两栖爬行动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者和国内著名学者作大会报告,欢迎我国从事两栖爬行动物保护与养殖的学者、实践者和管理专家参加会议并准备中英文会议论文和会议交流报告。会议将正式出版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初步拟定主题涉及:两栖爬行动物保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策略研讨, 两栖爬行动物保护工程、 两栖动物保护行动计划、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人工驯养繁育技术现状和前景,以及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监测网络的建立, 等。 欢迎大家对会议主题和邀请人员等发表意见和建议!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35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持续发展与共产主义
热度 1 xsplendor 2009-1-11 15:28
可持续发展与共产主义 徐光华 xgh@ibcas.ac.cn 2008/12/15 摘要:共产主义或者说大同社会的思想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为人所向往。而最近几十年兴起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在与之有着很大的联系,某种意义上 可把共产主义作为强可持续发展来看待。那么是否真的有可能存在,又是否存在一条从当今这个世界到那种状态的路径呢?这是本文所提出问题。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共产主义 大同社会 科学技术 1,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 在古代中国,孔子就曾提出过大同社会的说法,而西方也早就有了从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后来又有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这些思想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别,但总体是反应了一种人们理想中的社会形态,在那个社会人们安居乐业,平等友爱,和谐共处。古人是不能预见到今天科技的发达的,即使马克思也不可能,所以他们理想中的美好社会,至少应该不是以高科技为前提的。人们首先是不再为衣食住宿而担忧,在此基础上,物质产品极其丰富,前提是技术上能达到的;这时也就没有了不平等,从而不需要争夺,没有冲突,钱也没有什么用处了;人只需要花很少时间工作,人们从事各种创造性工作,并从中获得自我价值感,人人都是科学家或者艺术家,人在最大限度上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那么共产主义是否真的可能呢?我想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首先,假设我们已经进入了这个社会,那么它是否稳定,是否可以一直运行下去?不稳定的东西也是不能够长期存在的,从而也就是一个幻影。其次,假设它是稳定的,那么是否存在一条轨道,连接我们当前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实从系统科学角度说,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是否是一个稳定吸引子,而我们当前社会是否处于其吸引域。我想马克思应该已经说了不少了,可惜以前我没有读过多少他的著作,以后一定补上,现在只说一下我自己的不成熟想法。 首先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稳定性。稳定岂不是不再发展了?这又怎么可能呢?这确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自然界最常见的过程是熵增,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描述的。但也有一类相反的过程,比如生物进化,从简单到复杂,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类似于此,是一个熵减过程,这应该是存在极限的,这个极限是因为我们地球得到的来自太阳的能量是有限的(假如排除人类从太空中利用其他能量的可能的话)。这一点仍不是我目前所能清楚认识的。这个极限跟共产主义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说发展就意味着引入负熵,则或许可以是越来越慢的趋向极限的发展,但并不停止。或者也有可能是真的不再发展了,虽然有违目前看到的规律。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当一个欲望得到满足后,马上又有另一个欲望产生。现在假设:如果一个人能逐渐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总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则他是快乐的,如果这个社会的绝大部分成员都很满意,则这个社会是稳定和可持续的。反之,则是人们所极不情愿的,社会也不安定。在物质需要都已经被满足的情况下,人们的新欲望都是精神方面的,但愿科学和艺术能够为人类带来无穷的可能性。或者,因为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一个人穷其毕生也无法达到顶点。 在假设共产主义稳定的前提下,我们能否达到呢?这将在下面几节论述。首先说说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最近几十年才提出来的概念,因为人类社会遇到了新的挑战。这个挑战就是人们发现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有限和脆弱的,各种资源即将枯竭,环境也已容纳不了我们排放的废弃物。总之,地球不能再支持我们人类社会按目前这样的发展进行下去了。而事实上,这也是对共产主义的挑战。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有很多争议。目前国际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中,最被广泛引用及被官方采用的,即是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一个满足目前的需要,而又不危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什么叫满足目前的需要?难以说得清。至于未来世代的需要就显得更玄乎了,不过可以分析一下。分析的一个前提是我们所说的可持续,绝不是动物界的那种弱肉强食式的可持续,而是和平共处的可持续,这点相信绝大多数不会反对。首先假设前面定义所说这种需要是温饱,也就是基本生存的需要,看上去是个不错的解释,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能够一直在这个星球上生存繁衍下去,只可惜,这只能是一厢情愿。就像我们国家当初改革开放时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帮助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其结果是一部分人确实先富起来了,而接下去发生的则是他们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把大部分的人都踩在自己脚下。我想不平衡性或许就是社会演化的一个规律,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但正反馈的结果往往是崩溃,这种崩溃把社会重新拉到平衡,中国封建王朝的更替史就是例子。我们需要这个规律不会带来正反馈,而是负反馈。现在假设前面提到的这种需要是小康(我们国家目前所处的阶段在我看算不上小康),相信这种情况下社会已经和谐多了,因为大家基本上能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争斗的需要大大减弱了,这是因为总体的供给大大增加了的缘故。另外,由于人们都不大愿意劳动,人力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人也就越来越有价值了。但还是存在稀缺的物品,有些人为了得到它们不惜损耗别人用来满足自己正常需要的资源,从而造成了社会一定程度的不和谐。现在再加以理想化,我们假设前面所述的这种需要是所有目前技术所能达到的东西。此时能有的都有了,想必人们也能够友好相处了。只有在这个时候,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可能的,很明显,这个时候也就是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的时候。我想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才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发生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可是列宁没有理解,反而提出了在落后国家更可能成功的说法,确实是成功了,可是其建立的却并不可能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中国也一样。 现今世界上的最发达国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个目标,因为其富裕,基本上可以得到技术允许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所以钱的意义就减弱了。这种情况下不平等也就减弱了,因为社会的总财富得以供给所有人,若有人受穷则意味着对社会安全的威胁,人们当然愿意舍弃一些对自己来说不是很重要的钱财来换取安全,这就给社会带来了公平。现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往往是贫富差距最大的,而最富裕的则一般也是最平等的。然而这种公平只能限于发达国家内部,而不会惠及穷国。因为他们的富裕一方面是来自于其整体对穷国的剥削,而这些财富总也不会够分的,反而保持强大武力来对抗来自穷国的可能危胁更为划算,甚至是拿这武力去要挟穷国。 如果说富裕国家会主动帮助穷国,或者富人会主动帮助穷人,那一定是因为穷人有富人所需要的东西,或所畏惧的。可持续发展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来的,因为这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气候变化,物种消失,这些不是因为有钱就能够不受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大范围的社会主义,需要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让利,然而这是十分困难的。更可能发生的,则是威胁和争端。 3,科学技术的功能 按照前面的说法,科学技术是罪魁祸首,因为它开发出了人的新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个需要,人们从事经济活动,以及与之关联的政治活动和其他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不平等,并且因为资源的稀缺性,会因为某些人满足他们新需要的同时剥夺另一些人本来已经拥有的东西(这两拨人可能会有重叠的)。比如说本来人人都可以享有的安静环境,现在因为音响的发明而快活了一部分人,却妨碍了别的很多人。但在表面上看来,技术造成了新的增长点,这是所有经济学家都热切希望发生的事。当然这么评价技术是不公正的,技术也有可能为全社会都带来好处的,相信大部分现代人都不愿回到过去没有电的日子。现在人们还希望科学技术能够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技术的能力也是有极限的,技术能把木炭变成金刚石,但并不表示能把石头变成金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也是和科学技术相关的,在相对落后的古代,一亩地假如只能养活1个人,而现在同样的一亩地可能可以养活两个人。但这种提高是有极限的,而且这个极限已经很接近了。 4,人口 说到这,就不能不提科学和技术所带来的另一个重大改变,那就是降低了人口出生率,从而降低了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下降很大程度上可以用自然界法则解释,越低等的物种繁殖力越强,而高等动物则采取了优生优育的策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越来越往一个高端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出生率自然趋于降低。但是作为超越动物界的人类,还有其特殊的地方,那就是自身的享受越来越占更重要的地位。在古代社会,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的财富就算很多,也只是表现为衣、食、住,没有太多可供享受的东西。这样就使得财富在带给人快乐方面没有多大意义,其作用基本上只是在于养活更多的人,所以人口就繁殖很快,大量的人口使社会总体变得贫穷,带来了不安定因素,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什么的,很容易造成动乱。而现在发达国家出生率降低的因素,则在于他们认为生孩子养孩子是很痛苦很麻烦的事,而人生有那么多可以享受的东西,不希望被孩子拖累。这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因为如果人口不断增长,那么可持续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5,只有挑战 现实的问题复杂而困难。在大量人口连第一阶段即温饱都还没有解决,而另外一部分人正要走在小康路上的情况下,我们不幸地发现了地球资源将要耗尽,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对人类的承载力已接近极限。这个打击几乎是致命的,除了希望科学技术能发生奇迹外,我前述的通往可持续发展或说共产主义的道路已经被堵住了。当然,即使这个承载力极限远未达到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是否可能仍是存疑的;另一方面,在受限的情况下和平共处也许未必不可能。以上都只是我的一些随意的想法而已,不成熟,但我想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个人分类: 可持续科学|3074 次阅读|2 个评论
高分子材料与可持续发展
热度 1 polylili 2008-12-10 01:02
高分子材料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 本文指出高分子材料在带给人类巨大物资财富的基础上,也带来严峻的环境问题白色污染。高分子材料要继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有:回收塑料变废为宝、发展环境友好高分子。文章最后指出,生物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可相容性,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时代,生物高分子将给高分子科学带来光明的明天。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白色污染 可持续发展 高分子材料是塑料、橡胶、纤维三者的统称。自 30 年代出现高分子合成技术到 60 年代实现大规模生产,高分子材料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传统材料。世界高分子材料工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优异性能使它们在许多领域中找到了应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们生产和应用所需的投资比其他材料低,特别比金属材料低许多,经济效益显著。特别是到了 80 年代,工业发达国家钢铁产量已衰退而塑料仍以高速度在发展。在过去的 40 年里美国塑料的生产猛增了 100 倍。如果将生产量折成体积计算,塑料的生产已超过钢铁〔 1 〕。自改革开放 20 年来我国高分子材料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任何工业制品一样,大规模生产的高分子材料制品在生产和使用中也必然出现大量的废弃物,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也向人们提出了严峻的问题白色污染 。现代人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废塑料膜、塑料袋及其它类塑料浅色制品的废弃物。高分子材料要继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是人类探索发展的一种新思想,它不仅涉及到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高分子材料的特点与白色污染的形成 高分子材料是以石油为天然原料,经过石油的炼制得到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原料,再经过聚合、缩合反应得到的。它同金属材料相比具有密度小、比强度、比模量低、耐蚀性能好、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等特点。高分子材料制品,(主要是塑料,尤其是热塑性塑料,其次是橡胶、合成纤维)在合成、加工、使用等过程中会发生老化而是去使用性能,被人们废弃,但今天大多数废弃物是由于人们一次性使用的不好的消费习惯而造成的。根据高分子化学的分解原理来看,高分子链结构受光、氧等作用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老化(降价和交联),然而大分子要分解到不影响土壤中植物生长的程度则需要漫长的岁月。据资料报道,塑料埋在地下 100 年不会腐烂,靠自然腐烂需 200 年,人们利用塑料的这一性质,做成土工布,在修筑大坝时,铺在大坝的底层,可防止大坝的管涌和渗水现象,我国 98 年发生特大洪水以后,土工布已被普遍使用在大坝及高层建筑的的地下。但正是塑料这一优良的性质,如果将废塑料埋在地下,它就会顽固不化。不仅对土壤表层绿色植物是致命的危害,而且也间接、灾难性地威胁人类的生存〔 4 〕。 在高分子材料中,产量占第一为的是塑料,其次是橡胶。 99 年的统计资料表明, 95 年世界塑料的年总产量为 1.196 亿吨, 97 年世界塑料的年总产量为 1.346 亿吨〔 2 〕,我国塑料制品达 610 万吨, 98 年将达 680 万吨增幅达 11.5% 〔 3 〕;按同期产生的废塑料量约为产量的 70% ,推算 97 年世界废塑料制品约 9 .4 万吨, 98 年我国为 476 万吨。九五期间的年增长率为 8% ,废弃物业也年比一年多,白色污染已经严重的污染环境、土壤,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的污染源。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产量年年递增 。表( 1 )为 1995~1997 年我国合成树脂产量、增长率。 表 1 1995~1997 年我国合成树脂产量、增长率( kt,%) 二、我国的废弃高分子材料回收现状 我国的合成树脂及塑料加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长速度很快。塑料年产量由 80 年代初的 100 万吨增加的 90 年代的 300 余万吨,有人预计本世纪末可生产 900 万吨。而我国塑料的回收利用在 5% 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别较大, 80 年代末,美国的废旧塑料回收率近 9% ,有人乐观的估计,美国在本世纪末废旧塑料的回收将达 35% 以上〔 4 〕。 而我国在 70 年代以前,废旧物资的回收工作和回收率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那时由于物资短缺,政府的指令性政策强,各地的物资回收工作都做得很好,老百姓都将自家的废品分门别类收集好,例如牙膏皮、碎骨头、废纸、头发、玻璃、废电池、塑料等等,卖给国家的收购站。学校也教育学生,变废为宝,支援国家建设。但进入 80 年代以来,国家的收购站似乎一夜之间都不见了。现在的现状是废旧塑料无人回收(包括废电池等等)。尤其是市场化以来,各地政府大多采取追求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致使在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资源消耗高、损失浪费严重,经济虽有短期的增长,但带来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我国每年因工业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在 1000 亿以上,因农业污染每年少收粮食 50 多亿公斤,经济损失约 300 亿元;每年因风沙带来的的直接损失高大 45 亿元〔 5 〕。经济发展已昭示,虽然经济的增长能够为保护与改善人类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物质基础,但是单项地追求经济增长,往往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发展代价的,这样,即使经济发展了,也是不可持续的。 我国现在城市都在加强绿化,表面上看绿草如荫,花团锦簇,但殊不知许多座城市都被垃圾所包围,塑料垃圾尤其严重。除部分大城市以外,大部分城市的垃圾处理仍靠最原始的掩埋的方法,这样可利用的物资不但得不到回收,而且加重的土壤、水源的污染。 三、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是本纪 50 年代后西方国家工业化经济迅速发展,出现可世界性的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等危机之后,人们经过反思和探索,于 80 年代左右开始正式形成的关于人类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新理论。但它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的很久以前,涉及到多个方面。中国古代具有不少环境保护,可再生资源的永久利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等朴素的可持续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思想。 2. 尊重生命、仁民爱物、化育并进的思想。 3. 主张对生物资源顺时取用,反对灭绝种群的思想。 4. 放眼未来,造福子孙的思想〔 6 〕。 现代科学技术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与人类需要、人类利益相悖的消极后果,这是人们未曾预料到的。为此是否要停止科技的发展呢?因此以美国学者米都斯为首罗马俱乐部的一些学者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提出了零增长的出路,即停止增长。但是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必须要发展科技,我们只能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的不断实践中,逐步增强其正效应、减弱负效应。因此,联合国于 1987 年发表了《我们的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1993 年联合国又对此作了重要补充: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可能地的避免白色污染的产生,最终消除白色污染。 四、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 (一)建立必要的法规,加强全民的环保意识 我国有关部门虽然已经将废旧塑料的的回收利用列入议事议程,但是我们至今还未建立一套完善、切实可行的有关废旧塑料的回收、管理、利用的法规和制度;实际回收再利用的效果还远远落后于塑料的飞速发展。政府应该重视环保工作并建立一些必要的法规采取强硬的措施,对一些污染较严重的产品应限产、并加大处罚力度。现在的问题是有关部门虽已建立了一些制度,但由于执法不严或处罚过轻,一些制度形同虚设。前面已经提到七十年代以前我国的废品回收率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各国都在进步,为什么我们反而落后了?更主要还应加强全民的环保意识,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必须关怀和维护我们这个小小的行星不再受到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为了人类的今天和明天,为了人类能继续繁衍生殖,解决环境污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迫切的任务。 (二)回收塑料,变废为宝 最早解决废弃塑料的方法,便是采用废旧塑料回收的方法,在技术和经济上人类还做不到使制成的高分子材料废弃后较快分解之前,回收可以回收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指热塑性塑料和橡胶制品),变废为宝、节省能源是当前我们所能采取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方法。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废旧物品的回收工作,早在六十年代就已开展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的广泛研究,在燃烧废旧塑料利用热能,热分解提取化工原料和改进操作技术、设备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除了技术上进行研究外,各国政府采用立法等强硬措施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我国在回收塑料的技术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现在回收塑料的两大难点,一是农用薄膜的回收,它用量大、分布广、回收难,残留在土壤中的薄膜对农田危害很大。二是日用杂品或家庭消费塑料的回收,这些制品品种多,并且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分离和回收难度大〔 4 〕。为了便于回收,现在我国政府规定薄膜的厚度应在 0.008mm 以上,但是由于利益所使市场所售的薄膜多在 0.004~0.005mm 之间,再是由于收购价格过低农民没有回收的积极性,政府应提高收购价格或是建立相应制度规定:购买新塑料薄膜时必须以旧换新,这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法规作保证。城市垃圾应该分类,应教育市民将可以回收的物品分类放置,例如废塑料、废纸、废电池及有机类垃圾,这应成为每个市民的义务,但是政府应做好回收工作。现在有很多环境意识较高的市民将垃圾分类,但无人回收! (三)发展环境友好高分子 所谓环境友好高分子,是指不对环境造成危害的高分子材料。这些材料主要指天然高分子材料和经化学改性易分解的高分子材料。我们知道生产高分子的原料是石油,而石油总有用尽的一天,天然高分子的原料为天然的原料(例如植物、木材、牙骨、毛发、甲壳等),可以再生,而且易被水解、不对环境产生污染。地球上每年生长的植物所含纤维素高达千亿吨,超过了石油的总储量 , 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既廉价又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在避免石油危机、白色污染严重的今天,对天然高分子的开发利用是下一个世纪的重要出路之一。 现在推出的可降解塑料,大致有以下几种: (1) 合成高分子型,这一类是利用化学的方法合成与天然高分子结构相似的生物降解塑料。如聚已酸内酯( PCL ) , 即可被微生物所分解;( 2 )改性高分子是在合成的高分子原料(树脂)上接枝一个易被水解的基团例如羟基( -OH )、羧基( -COOH )等,利用水解反应降塑料进行分解。有的在合成的高分子原料(树脂)上接枝一个天然高分子如接枝玉米淀粉等利用天然高分子的性质将大分子进行分解为小分子;( 3 )在树脂中添加光光敏剂,制成光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一般是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而使大分子链断裂和分解的塑料。可降解塑料的出现,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环境污染,但可降解塑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首先降解塑料降解到何种程度?如果仅从大分子降到低分子,降解不到理论上的二氧化碳和水,这些低分子仍然会污染土壤、水源,造成危害。其次将塑料大分子降解到分子量相当低的程度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再次,降解塑料的技术还待进一步提高,降解塑料的标准需明确制定,降解到何种程度,从开始使用到降解到一定程度的时间为多长,才能称为降解塑料?但它毕竟为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带来一丝曙光。 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分子材料是生物高分子。因为生物高分子不仅原料取自天然,而且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来合成高分子材料。自八十年代以来,利用生物合成具有新型结构的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得到迅猛的发展。清华大学生物系陈国强教授采用微生物合成的方法,已成功的研制出聚羟基脂肪酸酯( PHA) 、聚羟基丁酸酯( PHB )等生物塑料,他希望有一天将在田野里收获塑料,我们盼望这一天早日到来。据报道美国生物巨子蒙桑托公司,近日宣布研究者已经在油菜和水芹两种植物上进行了基因改良,成功地种植出塑料花。他们从生成塑料的细菌中抽取四中基因,然后注入品种不同的油菜和水芹中。如此一来这些农作物就像生物工厂一样,源源不断地长出能被提炼出来的分解塑料。由于生物塑料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可相容性〔 7 〕,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目前世界几家大公司已开始进入生物降解塑料市场,如 Dow 、 DoPont 、 BASF 、 Bayer 、 Eastman 等,预计该市场将以 35% 的年增长率增长,到 2000 年达到 70kt/a 。美国塑料工业协会降解聚合物委员会( DPC )已经为可生物降解和可堆肥垃圾袋制定了一标准,该标准要求 DPC 成员的带子在掩埋 180 天后能转化成 60%~90% 的 CO2 。生物材料能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的利益,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因此我们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时代,生物高分子将给高分子科学带来美好的明天。 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种具有深刻内涵的发展观,在我国已得到积极的响应,人民的环保意识也在加强。 1994 年 3 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发展战略〔 9 〕。我国有关部门(如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及前轻工业部等)已将废旧塑料回收列入议事日程。国家科委已将废塑料再利用列入了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经委等部门也将塑料废弃物综合利用列入了科技攻关项目,对一些污染少、无污染的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利用给与支持。随着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施,相信有一天我们古人的天人合一、天人和谐必将实现。塑料不再是白色污染的代名词,而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材料。 参考资料: 〔 1 〕施良和,胡汉杰:《高分子科学的今天和明天》,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4 年版 〔 2 〕《 1997~1998 年国外塑料工业进展》,塑料工业, 1999 , 3 〔 3 〕《 1997~1998 年国内塑料工业进展》,塑料工业, 1999 , 2 〔 4 〕陈占勋:《废旧高分子材料资源及综合利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1 〔 5 〕王东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1 〔 6 〕欧阳峰、周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厦门大学学报, 1998 , 2 〔 7 〕陈国强等:《微生物法合成性新型功能手型高分子》,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1999 , 5 〔 8 〕 Anon.Chem Week,1998,160(22) 〔 9 〕许先春,裴华:《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 3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7823 次阅读|3 个评论
辨辨味道:“细胞经济”与“经济细胞”
biozhang 2008-11-9 06:55
张星元:细胞经济与经济细胞 当我在网上搜索细胞经济的时候,出现了许多经济细胞的内容,其实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里说几句,与网友交换意见。 1.关于细胞经济 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首次提出了细胞经济体系的问题和细胞经济的新概念。细胞经济是指微生物活细胞自主地进行新陈代谢的一种特殊的经济运行,最初我把它翻译成celleconomy,或许译成metaboliceconomy更接近我给它的中文含意代谢经济。代谢这个词用在生物学的上下文中,其内涵就只是生命活体的内部过程。活体,譬如微生物细胞,是远离平衡状态的部平衡的开放系统,它们从其环境摄取能量丰富的低熵原料(食品),用于其自身的维持、运作,生长和繁殖,这个过程还必须包括对废弃产物(已被降解的高熵物料)的排放和热量的散发。细胞属于复杂性系统,细胞的生命过程是不可逆的。 2.关于经济细胞 经济细胞按汉字字面可译作economiccells,经济细胞强调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的生产企业,这种用法借用了生物学中细胞一词的某些含义。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公司的发展趋于规模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公司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基本的经济细胞。现代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也是小康社会的经济细胞,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同样是开放的系统,它的运作与社会的其他系统、与它所处环境的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细胞是开放系统,企业经济的发展是不可逆过程。不论是宏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是经济细胞(企业)的运作,都是复杂的运作系统。 3.细胞与现今的生产企业的相似性与本质差异 在生物体(biologicalorganisms)细胞与工业实体(Industrialentities)企业之间存在着引人注目的相似,不但因为两者都是由能量流驱动的原料处理系统,而且因为两者都是远离平衡的稳定状态下的自组织耗散系统(dissipativesystems)。 自然系统是以封闭循环为表征的,至少对主要营养成分(碳,氧,氮,硫)来说是这样。在这样的封闭循环中,生物学的过程发挥了主要作用。相比之下,工业系统虽然也是开放的,但其中营养(这里指企业的生产原料)转化成废物(这里指企业的产品和排放的废物),没有明显的回收利用。因此,正因为这一点, 现今存在的工业系统是不可持续的。
个人分类: 细胞经济假说|50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经济危机 --- 坏事?好事?(II)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08-10-23 00:29
世界经济危机 --- 坏事? 好事?( II ) . 全文转载并评论 . 《金融危机是 美国 文明的危机》 . : 今天,在飞机上看《参考消息》,赫然发现一篇大作,作者是 乌克兰科学院院士、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尤里 · 帕霍莫夫 。 . 细看其文,哇塞!是不是有侵犯二傻思想版权的嫌疑啊?简直是“英雄所见略同”嘛!哈哈!于是一激动,决定全文转载,并在少数地方稍稍评论一下(二傻的评论用兰色字体)... . 《金融危机是 美国 文明的危机》 2008 年危机爆发之初 , 格林斯潘就曾指出 , 这是 近百年来最深刻的一场危机 。 这意味着危机的源头并非次级抵押贷款 , 甚至不是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本身 , 而是美国经济和社会运转深层机制中蕴藏着的更基础的东西 。 . 美国是全球化的中心和引擎 , 相应地 , 被全球化覆盖的世界也因此而地动山摇。 . 此次全球危机的另一本质特点是 , 金砖四国 (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 国 ) 正努力跻身全球领袖之列 , 而美国则跟其他西方国家一样 , 逐步走下世界霸主的神坛。这一全球性的 “ 更迭期 ” 从某种程度上令突如其来的全球危机更加尖锐 , 导致了文明板块的构造性移动。 . 在此情况下 , 震中位于美国的全球危机可能扣动文明板块大挪移的扳机。届时 , 美国的全球化模式可能会加速被另一种模式所替代 , 最有可能的是东亚模式 。 . è 东亚模式是什么?我们自己知道吗 ? è 是 “ 天人和一 ” 吗 ? 是 “ 和谐共存 ” 吗 ? …… . 这次危机折射出了美国命运的戏剧性。而究其最终原因 , 它源于该国价值观的堕落。 新教价值观 ( 如崇尚劳动、勤俭持家、清心寡欲等 ) 变得日益衰微。如今 , 这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正深陷狂热消费的漩涡 , 人们拼命追逐最新的财富和乐趣、过度浪费资源、心灵空虚、贪图享受 。 . è 我们应该还没忘记自己先人的教导吧:“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广厦千间,夜宿八尺” ? . 在数千万美国人看来 , 长期入不敷出很正常 , 这导致了贷款债务的持续增长。 举债度日的惯常生活方式令国家同样背负了越来越多的债务。如果美国闭关锁国 , 那么定会以破产或冲突收场。 . 而正因为它的开放和全球领袖地位 , 能够年复一年不平等地占有其他国家 ( 尤其是穷国 ) 的劳动果实 , 以弥补收入和支出之间的鸿沟。而这种占有的规模是如此巨大 , 令全球都付出了沉重代价 。 . è 所谓:“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 美国人口仅占世界的 5%, 却要消费全球 30% 的资源 。为弥补巨大的贸易和消费赤字 , 美国人绞尽脑汁 , 想出种种投机方法 , 不只是印刷美元 , 还出售自己的债务 , 通过债务去侵吞其他国家的财富 , 数额极大。 . 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十三四万亿美元 , 而其所有债务 ( 包括国家、公司债等 ) 已突破了 50 万亿美元。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 不难想见 , 依赖这一机制 , 这个贪婪的国家有借无还地使用着全球的资源 , 将给世界带来多大的毁灭性影响 。 . è 怪不得南美国家开始集体抗美了!总算还有清醒者。。。毕竟南美有大量的森林、土地和石油,还有好不容易才坚持下来的传统文化!到底谁怕谁呢?(如果不用武力的话...) 在美国 , 经年累月 , 大量购入商品与支付能力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 , 最终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降临到这个国家头上 , 因为债务投机总会有山穷水尽的时候 , 全球已开始对抗空头美元 , 抵制用它来换取珍贵的物质资源、抵制购买美国债务。 . è 钱从来都是假的!资源才是真的!...钻石也是假的!粮食是真的! .   这场危机或许会得到平息 , 但效果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导致这场危机的并非只是单纯的金融市场过热 , 而是 “ 惟一全球大国 ” 的生存方式。 . 如果不放弃现行的肆意消费方式 , 美国就不可能不再成为世界经济的破坏者 。也许只有把美国赶下领袖宝座才能做到这一点。 . 不过 , 暂时美国还不想 “ 自动 ” 放弃其消费模式 , 这种伤害世界的状态也是整个欧洲大西洋 ( 文明 ) 进化的最后阶段。历史在这里重演 , 因为美国所发生的正是古罗马从鼎盛走向瓦解、衰落和毁灭的那些进程的再现 。 . è 最后的“罗马帝国”? è 罗马完蛋了 ! 地球照样转 !...... 但是要经过新启蒙运动 . . 美国民主也是促使美国丧失领袖地位的一个因素。美国没有哪位总统候选人敢于推翻现有的消费模式 , 这种大胆的人无处可选。 民主状态下选举出的不过是会讨好选民的人。同古罗马民众向帝国政权提出 “ 要面包、要娱乐 !” 的情景一模一样 。 . è 突然又想起了关于民主选举的“阿罗不可能定理”( 1973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 但时代已经改变。美国原先的债务人 ( 如中国 ) 已变成了它的债权人。在国家兴旺程度等级表上 , 美国也已不再名列首位。专家认为 , 危机还将持续 1 年半到两年。这场危机将不仅使世界上许多大型金融公司破产 , 还将使一些新公司成功诞生。 . 比如 , 将成为金融巨人而不是像美国那样成为破产者的 中国 , 正在为自己的投资寻找新的市场。 俄罗斯公司也投入了优质资产争夺战。 在整合与兼并中一些新领袖将脱颖而出 。 . è 要小心了!更要谨慎了 ! 全世界人民都在看着我们呐 … . è 两周前 , 中国一位知名的经济学者在 彭博电视台 感叹曰 : “ 我们一直希望以美国为师 , 看来现在我们要自己学会走路了 !”… . è 另一名中国经济学者向松祚博士在其最新文章《 从华尔街危机看新蒙昧主义的破产 》中则更加激进地说 : “ 我们即将看到一个国际货币的战国时代 , 即将看到国际政治格局的多边时代 , 即将看到学术思想文化真正的多元时代 …” ( 全文转载完毕 ) …… … . : 参考消息这篇文章中间有一幅转自美国政治卡通网的漫画 “WHERE DID THE CAPTIAL GO?( 资本主义的 ‘ 资本 ’ 那里去了 ?)”… 十分有趣 ! 其实,说到 “ 资本 ” 或 “ 资本主义 ”, 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著名的 “ 马克思 ”: 写有 《资本论》 的 卡尔 - 马克思 和写有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904 ) 的 马克思 - 韦伯 。 据说这两本书近日来重新在西方世界成为了书店的畅销书! 前者我们都比较熟悉,是彻底反对资本主义的 … 所谓 “ 万恶的资本主义 ”!( 可惜很多人没有真正看完过《资本论》,二傻也是! ) 后者则是为资本主义寻找道德伦理基础的,我们以前肯定不熟悉!建议大家有空看看,所谓知己知彼嘛!。。。但是,即使是韦伯,即便他在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时候,就已经对当时欧美资本主义现状十分的不满意。 与施宾格勒和汤因比相比, 他更早也更敏锐地感觉到资本主义的机械理性对人性的吞噬:文明的发展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要以文化堕落、道德沦丧为代价 。 尽管通过历史的分析,他发现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密切关系,但是他还是禁不住诅咒起了资本主义文明。在该书的最后几页,他说: 深受机器生产技术和经济条件制约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已经把"财富"这一昔日圣徒们随时可以抛掉的"轻飘斗篷",变成了一只禁锢人性、污染灵魂的"铁的牢笼" 。 他接着发表了一段略带悲观和无可奈何的独白 , 在今天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读起来 , 真的别有一番感受: 没有人知道将来是谁在 这铁笼里生活; 没有人知道在这惊人的大发展的终点会不会又有全新的先知出生; 没人知道会不会有一个老观念和旧思想的伟大再生; 如果不会,那么会不会在某种骤发的妄自尊大情绪掩饰下产生一种机械的麻木僵化呢,也没人知道。 因为完全可以,而且是不无道理地,这样来评说这个文化的发展的最后阶 段: . 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 这个废物幻想着它自己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 ...... ... . 参考资料 : ( 1 )《 从华尔街危机看新蒙昧主义的破产 》, 作者:向松祚,彭晓光;第一财经日报 2008-10-22 。 ( 2 )《 危机下的资本主义 》 , 作者 : 张跣 , 2003 , IT 经理人论坛。 http://it.sohu.com/56/37/article206453756.shtml .
个人分类: 地球危机|5866 次阅读|23 个评论
世界经济危机 --- 好事?坏事?(I)
热度 2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08-10-19 14:29
世界经济危机 --- 好事?坏事?(I) 地球人都知道,目前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了! 美国次贷危机只是导火索,全球金融和股市危机也只是表象... 曾经是 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 的冰岛国快要 国家破产 了,也开始不讲信用准备赖账了,而英国也扬言要用 反恐怖法案 对付冰岛了... 世界文明简直要开始乱套了 ! 大家都很想知道,其根源到底在哪? 其中各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具体原因,已经由 27 国首脑紧急开会讨论,俺就不瞎搅和了......其实这些都是技术和操作层面上的手段,治标不治本的!从根本上看,问题在于罗马俱乐部早说过的: 全部西方科学、经济学和政治学都是建立在 世界资源无限大 这个愚蠢的假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所以才有资源过度使用、所以才有森林和矿产的开采无度! 所以才有集体超前消费、所以才有国家和个人的信用滥用! . 可见 无穷大 这个科学中的鬼,在经济政治生活中也闹得慌啊! 二傻一直在研究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 . 如果世界矿物能源基本枯竭(也就几十年了),地球要用多少年就能整体回复到洪荒时代? . 答案是: 大约几十年 纽约就成吴哥窟 ! . 人类曾经觉得地球很大,大到无边无际...... 后来,人们发现地球其实有限,于是想到环境保护、物种保护... 现在,人们发现地球其实很小!小到无法留住大多数人... 看今朝:哪里有石油,那里就有战争! 想明天:哪里有水源,那里就有冲突! 所以,这次的世界经济危机是给人类敲的一次警钟!美国式的生存和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世界的现状和未来,必须从根本上予以改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式的 无限发展模式 加上其 西方中心主义 情结导致了所谓生物燃料的欺骗战略。 环保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托马 埃宁森愤然指出: 拿消除温室效应给地球降温作借口,一窝蜂似地开发生物燃料的作法,已经没有任何健康可言,完全变成了谎言! . 而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指出:中国粮食不能承受能源化 之重。为了解决 13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我们的土地已经筋疲力尽。如果大量用玉米、油菜解决能源问题,将会是一场灾难。 我们不能饿着肚皮开汽车! . 何止是中国,整个地球都还没有解决粮食危机呢!就允许让美国人/富人的汽车和老百姓抢食物? BULL SHIT ! 其实,大家早都知道下面这句判断是真实的: 如果地球人都象美国人那样生活, 人类起码还需要三个地球 ! 注意!这句话是没错,但是有逻辑误导...因为人类不可能有三个地球,所以其他人就不应该象美国人那样生活?简直是强盗逻辑嘛! 其实,只要大家真正理解中国古人的 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广厦千间,夜宿八尺 这句话, 上面那个强盗逻辑也可以这么说: 如果美国人都象其他地球人那样生活, 目前一个地球的资源就还能多用几百年! 千万别小看这多出来的几百年时间,人类将有机会找到新的能源或新的可持续生存发展模式...所以,请为本次全球经济危机叫好!因为它可以让过热的世界经济降降温,让发烧的方脑壳清清醒! 前段时间 , 北京奥运会开得很成功 ! 只是大家好象没有觉得 更高、更快、更强! 这个西方传来的口号其实是很有问题的...当遇到有人强行超车时,北京有句骂人的话特有哲理: 跑那末快干嘛?奔丧呢! 。。。 . 我们人类到底是在给谁奔丧呢? 还是有魔鬼在后面驱赶着我们盲目地往前狂奔? 几百年来,我们知道自己到底要去哪里吗?我们走对方向了吗?如果方向错了,我们走得越快就越危险...我们还来得及修正吗? 地球上脆弱的生命啊 能够等到雨季的到来吗 ? 。。。。。。 。。。 。 :为感谢有耐心看完前面文章的网友,特提醒大家别学二傻整天只会 仰望星空、倾听未来 ,还要留意脚下。。。千万别掉沟里去,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到处有陷阱!。。。特转发 某房地产大牛最近一次的重要讲话 摘要如下 (注:以下是二傻转发网友发来的一篇稿子,不敢保证内容是否真实。。。不过挺有现实意义,请读者自已领悟吧?)   新形势、新思维、新行动     在今年还剩下最后四个月的日子召开这个会议 , 主要讲三个话题:一是让大家清楚的认识过去两年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 二是我们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靠的是什么;三是未来 16 个月的对策和行动 .      我先从一个案例说起:在我们开会的会议室对面 , 是我们在 2006 年下半年起售的松山湖 1 号别墅项目 , 这是作为一个自然资源类项目来定位的 , 06 年 10 月一期开盘 , 18000 的起价 , 一抢而空 , 很多人想走后门 , 找到我或其他的高层来要购买指标 , 我们内部的高管也有几位在此买了房 , 07 年中 8 月二期开盘 , 均价超过了 30000, 售出了 80%, 而近期开盘的三期 , 折后均价 15000, 却无人问津 , 为什么市场变化如此之快 , 产品还是一样的产品?       有人也许认为这是国家调控政策造成的 , 是国家的金融政策压缩市场的结果 , 可是 , 我要说 , 这是市场的真实情况 , 是消费者实际消费能力的真实体现 .       我们公司在行业内和各行业的比较收入中 , 高管和员工收入相对来说是中偏高的 , 在座的高管 , 如果凭你们正常的工资收入 , 能买松山湖 1 号的房子吗 ?    为什么我们的高管在前年、去年可以考虑买 2-3 万的别墅?主要是资本市场泡沫膨胀造就的 。 我们在去年的最高市值超过 3000 亿人民币 , 是全世界最高市值的房地产公司 , 而现在 , 市值不到 700 亿!而中国证券市场的泡沫破裂后市值消灭了 15 万亿 , 通过证券市场爆发的财富基本被消灭了 .   深圳银行系统在 06-07 年新增的开发贷款和按揭款超过 5000 亿 , 而深圳正常年份的房屋销售额约 1000 亿 , 金融资金的超额投放导致有限的房源被过多的资金追逐而走高。而现在 , 这两个资金来源不存在了 , 消失了、抽走了 , 剩下的就是消费者的真实消费能力 , 是自住者的刚性需求。我们的价格就必须适应 , 必须回归正常市场的水平和需求 .    过往两年 , 我们也挣了市场泡沫的钱 , 估算下来 , 在两年中多挣了 60-70 亿 , 市场不理性 , 阿猫阿狗都挣钱 , 我们肯定也要随行就市 , 要比别人挣得更多 , 但大家必须清楚 , 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 这不是我们挣的钱 , 是疯狂的投资客们送来的钱 .   错误的市场会很快纠正 , 如果国家不及时出手 , 会酿成更大的波动 , 会对行业和国民经济造成更大的损害 , 现在市场在纠错 , 在回归理性 , 我们的思维也必须回归 , 必须认识到过去两年的市场是一个不正常的市场 , 我们是一家正常持续经营的企业 , 要采取正常的市场思维经营和盈利 .   我们很多的高管 , 特别是其他城市的高管都未经历过房产调控风暴的洗礼。十几年前 , 市场化的房地产城市并不多 , 能真正见识和体会过房产调控后的萧条状况的人也不多。 十几年前 , 我们在北海、海南、惠州圈下的大片土地和挖出的大坑现在已没有人去关注了 , 这一轮调控 , 大家有幸参与和经历其中 , 对未来的见识和成长是有极大好处的 , 我们的全国队伍 , 这是第一次全面接受新一轮调控的考验 , 我敢说 , 五年后 , 我们的队伍将真正成熟了 , 可以不用太担心未来的风浪了 .    泡沫是可以赚到钱 , 但泡沫破裂后多数人还是将赚到的钱赔进去了 , 甚至赔得更多。 这一轮调控会有很多的地产企业破产、消失 , 甚至有现在还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大企业 .   我们也没有在泡沫中占到便宜 , 过去是多赚了几十亿 , 但在市场的冲动中 , 我们许多区域也高价买入了许多土地 , 甚至还做了几次地王 , 在过程中我是非常担心 , 但还是放手让大家去操作了 , 我知道 , 这些高价地赔的可能性很大 , 但我们要锻炼队伍 , 要给市场一线的指挥员们给予尊重和支持 . 现在 , 我主要抓两件事 , 一是住宅产业化项目的推进 , 这是我们打赢未来几年的成本之战的利器 , 碧桂园现在在广州郊区卖 6000 元的别墅 , 3000 元带装修的洋房 , 我们做得到吗 ? 碧桂园的一条龙产业链是其成本竞争的优势 , 但我们的开发模式与他不同 , 一条龙是我们做不到的 , 大家昨天也看过了离此不到 一公里 的松山湖住宅产业化项目 , 我们在投入大量的研究力量在做标准化、节能化、高质量的建筑墙体材料、门窗、卫浴产品 , 下一步是如何将这些东西组合成大件?按照我们的不同档次的住房系列形成不同的标准大件 , 将从开工到竣工的时间缩短到半年之内 , 我们的单位销售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将下降 30% 以上 , 这是我们打败其他企业 , 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的根本 . 实现了这一目标 , 在同等的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的情况下 , 我们的销售价格可以比别人低 20% 以上钱还比别人挣得多 , 当我们把利润率下调到 10% 以内时 , 其他企业全部亏损 , 没有企业能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 .   我抓的第二件事是近期的调整策略 .   我要问东莞公司 , 松山湖 1 号三期 15000 卖不出去 , 你是不是打算不卖了 , 等什么 ? 本周公司法律部门已发出通稿 , 对各地的大降价的公开言论和应对前期高价购房者的措施。我知道 , 近期有几十个二期的购买者在闹事 , 但交给律师团去处理即可 , 公司的降价策略不能被干扰 , 上个月 5 期的土地买进来的成本是 2000 多 , 我要求你的五期别墅产品即使价格调整到 7000, 你能盈利并快速出货 , 说到这个地步 , 你应该明白三期的价格应该怎么走 .    为什么我们要敢于降价、快速降价 ? 前面说过大调整的后果和周期 , 现在调控措施还在陆续出台 , 本周的限贷令的出台更是令我都敢到心惊肉跳 , 国家的决心和态度非常明确 ! 大家没有体会到 5000 万买来的土地被法院 200 万卖出的痛苦 , 不会想到现在还有较好利润时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出货 , 措施和价格一定要比其他企业先走一步 ! 北京公司近日放出暂时不大幅度降价的策略是对的 , 先稳住其他企业 , 并迅速制订好措施和组织力量 , 半月后北京公司开始大降价时 , 能一举成功大批出货 , 不给其他企业反应和组织应对的机会 , 一次又一次 , 一波又一波 , 让其他企业总跟在我们后面降价 , 消费力和资金总是向我们倾斜流入 .   以最快的速度将尚有利润 , 甚至没有利润 , 亏损的销售尽快实现 , 快速降低我们的存货和消化现有土地 , 在限贷令出来后 , 估计地方政府需要消化几个月 , 才明白已经没有多少人有钱买土地了 , 而我们手头的现金可以大量低价买入土地 , 并结合住宅产业化的实现计划 , 快速推出比现在市场价格低非常多的大量房子 , 就如松山湖 , 酒店对面的长城世家高层在 06 年买入的土地是 4000, 两月前开始卖房是 8000, 而我们的 5 期别墅地是 2000 多 , 造出的别墅可以卖得比他的高层还便宜 , 未来松山湖新推出的土地会降到 1000, 其他东莞镇区现在的地价已经低于 800 了 , 我们如果在东莞以低于 800 的价格买地 , 造出的公寓 2500 都有利润 , 其他企业还能跟我们竞争吗。现在他们出货犹豫、缓慢 , 现金全部变成了房子 , 银行又贷不到款 , 资本市场又融不到钱 , 半年后全国各地政府在财政支付的压力下 , 开始大批量推出即好又便宜的地块 , 市场上没有几个购买者 , 我们尽可以努力压价 , 再迅速建设低价销售 , 这些不敢降价 , 不肯降价的房企的存货就一直没有出手的机会 .    我再强调一句: 敢于降价 , 勇于降价 , 将手头的存货和正在开发推出的新货以最快的速度卖掉 , 我们再去买更便宜的土地 , 以更快的速度建设出更低成本的房子 , 以更低的价格快速出售 . 这就是我们在座的所有人在本次会议后需要最快速度执行的未来 16 个月的对策和行动
个人分类: 地球危机|9202 次阅读|31 个评论
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热度 6 lingfeng 2007-5-27 22:30
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在地上撒下两种种子,一种是杂草的种子,一种是松树的种子。如果有合适的条件,很快杂草的种子便会生根发芽,然后迅速地生长起来了。在两个月之内,它就有可能长到一米多高,而松树的幼苗却显得那么幼小,以至于都被杂草给淹没了。但是十年,二十年之后,杂草还是那么高,而昔日的小不点松树苗则已经日渐高大挺拔。再过几十年,松树长成了参天大树,这时杂草就只能仰视曾经是自己脚下的小不点了。杂草也许弄不明白:我长得那么快,为什么反而没有它高大呢?因为松树几十年来都在不停的长高长大,而杂草则仅仅长了那么一两个月就停止了生长,所以松树能长成参天大树而杂草永远都只有那么一点高。 马克思于1818年出生于德国的特利尔城。他就读于特利尔中学时,还无法称得上是该中学最优秀的学生。中学毕业后他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并于1842年完成柏林大学学业,同年申请并取得耶拿大学博士学位,时年24岁。然而此时的他既不是最年轻的博士,也不敢自诩为最优秀的博士。但是十几年,几十年之后,他与恩格斯一起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写下了《资本论》这部不朽著作。此时,他就无愧于当时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一称号了。马克思逝世以后,人们评价出二十世纪的三位世纪伟人,他们分别是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1999年9月,英国BBC举行“千年思想家”网上投票大选,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被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毛泽东1910年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时,写了一首诗赠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首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而这首诗还是改写日本人月性的一首诗《立志》。当他母亲去世时,他为母亲写了一篇祭文,这篇文章还略显生涩。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念书时,非常爱好文学、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有人说,虽然此时的他仅是一名中专生,但是他的社会科学知识水平已经相当于一名文科大学生的水平,然而这时也仅仅是相当而已。几十年之后,毛泽东成就一代伟人,他既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又是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他写的诗词,气势磅礴,豪情万丈,他的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成分,他写下了许多哲学、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文章,他在文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又有谁能出其右? 吴阶平当年在协和毕业时,他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自己毕业五年之后的水平要超过毕业十年之后的医生,然而就算他五年之后达到了自己的这个目标,医术也仅仅相当于从医十年的医生而已,医术比他更高的医生数不胜数。但是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他逐渐创建和发展了中国的泌尿外科,在医学,科研和教学等领域作出了卓越的成就,奠定了他一代医学宗师的地位,他培养的第一位研究生郭应禄如今都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们都读过《伤仲永》这篇文章。神童方仲永,“五岁指物作诗立就,而文理皆有可观者。”但是长大以后却“泯然众人矣。”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而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他停止了学习,便停止了进步。不进则退,最终他那原有的才华耗尽,于是“泯然众人矣”。 杂草的生长时间只有一两个月,而松树却可以几十年不断地成长。马克思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积极地领导、参与工人运动,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调查研究,学习、思考,查阅了无数的资料。毛泽东刻苦钻研历史,一部《二十四史》被他翻了无数遍,勤练书法,研究文学,哲学等,所以,他们才能够不断的超越同时代的人,最终取得伟大的成就。 从上面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不断地进步才能取得大的成功,如果停止了学习,停止了进步,最终只能碌碌无为。 这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主要观点: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所谓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一个人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取得不断的进步,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呢? 首先,要永褒进取心。 很多人都有一种“小富即安”的思想,在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就开始满足,不再追求更大的成就了。例如,很多高中生以上大学为目标,一旦他们考上了大学之后就再也没有前进的动力了。他们觉得能上大学就很不错了,没有必要再辛苦地学习,只要能捞到一张毕业文凭,就可以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虽然比上不足,但是比下还是有余了。于是他们在学校便放松自己,上课不听讲,学习不认真,沉迷于网络,任意地挥霍时间。原因很简单:他们的理想已经达到了。人类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类进步的内在动力,一旦这种矛盾消失,人便失去了进步的动力,因而也无进步可言了。所以,我们应该永褒进取心。如果我们实现了以前的目标,这时便应该给自己设立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我们什么时候没有了进取心,便在什么时候停止了进步。 第二,终生学习。 所谓终生学习,指的是人在一生中要不断地从书本上,从工作中,从与人交流中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要以为学习是学生在学校才做的事情,一旦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便是使用知识而无需学习知识了。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层出不穷,以我们在学校的短短的十几年是肯定无法学到全部的,就是我们学到的那么一小部分,离开学校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逐渐地忘掉,更何况还有新的知识在不断地产生,我们以前学到的知识拿到现在可能已经过时了,或者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了。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有人认为:学校应该教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一个继续学习的起点。高校毕业的学生,他们的优势并不在于他们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们具有比一般人更强的进一步学习的能力,这种观点是十分正确的。知识分子,社会上比较高的阶层与工人、农民和社会上比较低的阶层他们之间的一大显著区别就在于他们的学习意识的强弱和学习能力的高低。 学习不应该狭义地理解为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也不能忽视在工作实践中,在生活中,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学习。总之,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要想做到终生学习,首先要求我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然后,要有终生学习的行动。 第三、注重方法的改善和能力的提高。 我们在做事情时,如果能够不断地改进方法,提高能力,那么以后再做同类的事情时就会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有效率,这样就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我们的进步就有一个加速度。 改善方法,提高能力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注意力,这样在开始时可能会变慢了,但是我们的眼光要长远一些,要知道以后就会越来越快,因而开始的这点代价是值得的。 当我们没有改善方法和提高能力的意识时,随着做某些事情经验的增加,它也可以自然而然地改善方法和提高能力,所谓“熟能生巧”正是这个道理。但是,这种改善和提高的幅度是不能与有意识地去做相比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归纳总结、分析思考、反复实践、请教别人、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来改善方法,提高能力。 第四,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今天的发展不能以牺牲明天的发展为代价。身体不仅是革命的本钱,更是学习和工作的本钱。健康状况直接地影响到学习,工作的效率。健康状况不佳,就会使学习、工作效率低下,因而无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华。古人说“英雄怕被病来磨”,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同时,健康状况还可以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和意志力。健康状况不好的人,往往情绪低落,意志力差,做事拖拉,遇到问题优柔寡断,无法果断处理。更何况,“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一个亿万富翁,如果总有许多疾病,每日饱受疾病的折磨,那么他还不如一个身无分文但却身体健康的流浪汉过得快乐。所以,我们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从年轻的时候起就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第五,要有长远的目光,做事情时要兼顾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 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都会对将来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有大也有小,有些主要影响一两个月,一两年的时间,有些则会影响到十几年、几十年甚至终生。譬如医学生的考试对他的影响是短期的,考得不好大不了补考是了,考得好也不能躺在上面一辈子。但是如果没有学到知识,那影响就是长期的了。实习相对于考试来讲,影响更长久一些,因而比考试更重要。 大多数人的眼光都不够长远,做事情时只能看到它在短期的影响,因而把许多时间 花在那些事情上面,而这些事情并不是特别的重要。反而对于那些会对我们今后的许多年甚至终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事情重视不够。 所以我们要有长远的目光,做事情时要首先想到它会对自己的今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好的还是坏的,大的还是小的,短期的还是长期的。然后判断它的重要性。完全不顾短期利益或者完全不顾长期利益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合理地分配时间。一般来讲,应该是在兼顾短期利益的前提下以长远利益为重,但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同时,短、长期利益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如考试考得好,在一般情况下知识也学得好。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能够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正因为大多数人的目光都不够长远,所以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那些会对将来产生长久影响的事情上。 第六,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规划。 国家总会对将来的发展有一个规划。例如,前苏联二战前通过三个五有计划的实施,使它的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其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重工业发展速度甚称世界之最。战后其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放慢了,但年经济增长率仍高于除日本以外的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呢?因为前苏联实施了五年计划。我国从1951年起也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了。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邓小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那是更长远的规划。 不仅国家,而且各部门,各个企业也纷纷制定自己的五年计划。例如, 柯达公司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做大中国市场,GEC(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也宣布了未来在中国发展的“五年计划”。爱立信公司同样也公布了中国发展的五年计划。 同样,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人生作一个规划。我今后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我在五年内,十年内,二十年内应该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必须弄清楚的问题。 为什么作规划重要呢?因为第一点,你今后所从事的领域决定了你对知识、能力的需要。例如,大多数的医学生都是打算将来当医生的。那么,医学知识和临床思维能力对他们而言就是很重要的。而当年的孙中山却是打算将来要从事革命活动,救国救民。这时,革命的理论知识,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组织领导宣传等能力对他而言就比医学知识更重要了,所以,他应该把的时间花在那上面。如果你打算今后当一名外科医生,那么解剖对你而言就非常重要。如果你打算今后从事儿科,那么儿科学的知识是你一定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如果我们在学完了这些课程之后才明白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那么我们就会在以前浪费了一些时间学习一些不太重要的知识,而且还得回过头去重新学一遍解剖或者儿科的知识,这就需要多花一些时间了。而且由于以前上课可能没有认真听讲,就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无法听到了。 第二点,人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更快的取得成功。目标不确定,便会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一些次要的事情上面,因为他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想要得到什么,所以要么什么也不做,要么做了没有必要的事情,而应该做的事情就没怎么去做。同时,目标还可以激发我们的斗志,为我们提供前进的动力。 我们所制定的计划中应该有一个短期的计划,如一年内,甚至一月内我应该实现哪些目标?这些目标按其重要程度排序是怎样的?我怎样去实现它? 之所以要按重要程度排序是因为我们可能无法成所有的目标,这时就必须首先完成重要的目标。中期的目标如五年之内的计划及长期的目标,如十年、二十年之后的计划。 制定的计划的目标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则无法实现,会打击自己的积极性,太低则即使完成了也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不做的好。 第七、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一个人做事情,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成功了自然高兴,但是不要得意忘形,不要产生骄傲情绪。所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成功有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好好总结。这样,便可以明白为什么会成功,下次再做的话就能够做得更好。失败固然使人受打击,但是也不要过于灰心,气馁。有人说:“对于一个真正懂得学习的人来说,从失败中和成功中所学到的一样多。”但是我却认为从失败中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失败有失败的原因,失败的教训,我们更应该好好的归纳。前车之鉴,后世之师。总结了教训,就可以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就为日后的成功铺平了道路,真正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致谢:感谢张启峰指出“毛泽东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的错误。2011.11.30
个人分类: 成功励志|12590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