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冬宫博物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参观冬宫博物馆有感(四)
黄安年 2013-8-6 11:00
参观冬宫博物馆有感(四)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8 月 6 日 发布 冬宫作为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与伦敦的 大英博物馆 、巴黎的 卢浮宫 、纽约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一起,称为 世界 四大博物馆。这样的重要博物馆仅仅用一个半小时来参观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花上整天或者不止一天时间来参观的。我们的旅游团在 14 : 05-14 : 40 游览参观冬宫博物馆广场; 14 : 45 集合准备参观冬宫博物馆; 15 : 00-15 : 45 排队; 16 : 00- 17 : 3 0 参观冬宫博物馆。 冬宫建筑是 18 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先相比我国故宫要晚得多,两者不仅建筑风格不同而且时代背景也不一致,难以比较 , 所能说的相同点都是帝王宫殿,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世界 四大博物馆之说含有英法美英四强的近代印记。 照片(一) 26 张、(二) 26 张、(三) 26 张 , (四) 23 张 , 是 25 日下午随机顺着导游讲解路线选择拍摄的。需要说明 , 博物馆内允许拍照摄影,但是器材得购票,照相机 200 卢布 / 人,摄像机 300 卢布 / 人。对于我来说 , 并未单独付款也未限制拍照。本人艺术细胞较少,欣赏绘画能力较弱,不敢妄加评论,惟有叙述记载而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冬宫 百科名片 冬宫 冬宫(Winter Palace,俄文:Эрмитаж)音译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坐落在 圣彼得堡 宫殿广场 上,原为 俄国沙皇 的皇宫, 十月革命 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它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与 伦敦 的 大英博物馆 、 巴黎 的 卢浮宫 、纽约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一起,称为 世界 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 叶卡捷琳娜二世 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基本概况 冬宫是昔日 沙皇 皇宫,现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该宫由 意大利 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是18世纪中叶俄国 巴洛克式建筑 的杰出典范。初建于1754-1762年,1837年被大火焚毁,1838-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遭到破坏,战后修复。这是一座三层楼房,长约28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最初冬宫共有1057个房间,117个阶梯,1886扇门,1945个窗户,飞檐总长近2公里。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 博物馆大厅内部 面向 宫殿广场 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 阿特拉斯 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内部装饰十分豪华,两厢是高大的大理石柱,长廊,巨形吊灯,屋顶壁画,雕像,屋顶花园等,使整个冬宫显得金碧辉煌,十分气派。许多大厅用俄国宝石-孔雀石、碧玉、 玛瑙 制品装饰,如孔雀大厅就了2吨多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种贵重木材。御座大厅(又称 乔治 大厅)的御座背后,有用4.5万颗 彩石镶嵌 成的一幅地图。宫内回廊甬道,转折相通,花园苑囿,点缀其间,布局极为得体。 1917 年2月前,冬宫一直是沙皇的宫邸,后来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占据。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起义群众攻下了冬宫。十月革命后,1922年成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 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 大英博物馆 、巴黎的 卢浮宫 、纽约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一起,称为 世界 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 叶卡特琳娜二世 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冬宫 (Winter Palace) 坐落在 圣彼得堡 宫殿广场上,原为 俄国沙皇 的皇宫。冬宫内珍玩收藏丰富。18世纪叶卡捷琳娜二世创建的奇珍楼,曾专门从德国购进225幅名画,藏于楼中,被称为艾尔米塔什(隐宫)。 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 冬宫广场 的一部分。 冬宫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冬宫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浅蓝色的外墙和白色古典的圆柱,使其成为圣彼得堡最优雅的建筑物。宫内有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博物馆:赫米提巨博物馆,长达20公里的艺廊收藏了数千件艺术作品。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这里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潢,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冬宫广场中间竖立着巨大的亚历山大圆柱,以此来纪念俄国抗击拿破仑的胜利。 艺术珍藏 该馆最早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1764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伯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什(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为了彰显权势,叶卡特琳娜二世在位的34年间(1762-1796),不断大量的收购拥藏各种类别的艺术品,包括1万6000枚的硬币与纪念章。她在位的头十年便购置了约2000幅画。她的图书馆里的3万8000册 书籍 则反映了她严肃的阅读生涯——她读 伏尔泰 ,也读卢梭作品,并与伏尔泰保 冬日的冬宫 持通信多年,一直到后者于1778年逝世为止。凯特琳过后将他7000册的藏书买下来。随着收藏品的增多,从1764至1789年先后建造了小艾尔米塔什和大艾尔米塔什。 东方艺术馆拥有公元前4000年以来的展品16万件其中有几千件古埃及的文物,如石棺、 木乃伊 、浮雕、纸莎草纸文献、祭祀用品和 科普特人 的纺织品,世界上最大的伊朗银器,以及 巴比伦 、亚述、 土耳其 等国的文物。 远东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200多件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公元1世纪的珍稀 丝绸 和绣品, 敦煌千佛洞 的雕塑和壁画的样品,以及 中国的瓷器 、珐琅、漆器、山水和仕女图。包括3000幅的 中国年画 及在泰国以外最多量的泰 冬宫藏品:圣家族 国雕塑。 西欧艺术馆是最早设立的展馆,占有120展厅,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素描、雕塑。世界留传至今的达芬奇的 油画 总计不过十幅, 《戴花的圣母》 和 《圣母丽达》就陈列在这里。拉斐尔的《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和《 圣家族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品《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都是该馆的珍品。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 雕像 、花瓶等文物,陈列在20多个大厅里。艾尔米塔什的建筑和内部装饰颇有特色,拼花地板光亮鉴人,艺术家具精致耐用,各种宝石花瓶、镶有宝石的落地灯和桌子有400件左右。 博物馆的珍藏数量 浩瀚 ,据说若想走尽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约350间开放的展厅,行程约计22公里之长。 编辑本段 冬宫广场 冬宫一隅 冬宫 广场 的气魄和规模令人吃惊,它的全部建筑非常和谐。所有建筑物,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建筑师用不同风格建造的。为纪念战胜拿破仑,在广场中央树立了一根 亚历山大 纪念柱,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吨,用整块 花岗石 制成,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 天使 ,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这是战胜敌人的象征。 建筑特点 冬宫是昔日沙皇皇宫,现为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该宫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巴托洛米奥·拉斯特雷利设计,是18世纪中叶俄国 巴洛克式 建筑 冬宫一隅 的 杰出 典范。 冬宫一隅 冬宫的亚历山大柱于 1830 年 至 1839 年 建成,以纪念1812年 亚历山大一世 率俄军战胜拿破仑军队这一伟绩。 冬宫面向 涅瓦河 ,中央稍为突出,有3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宫内以各色 大理石 、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 历史沿革 冬宫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是 18 世纪 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 19 世纪 中叶,当时的俄国有一项特别的法律规定, 圣彼得堡市 所有的建筑物,除教堂外,都要低于冬宫。 1837 年一场大火将其 焚毁 , 1838 年 至 1839 年 重建。 冬宫一隅 1905 年 沙皇政府枪杀前往冬宫请愿群众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就发生在冬宫前面的广场上。 1917 年 11 月7 日 (俄历10月25日),参加十月革命的起义群众攻下冬宫,在这里逮捕了 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各部部长,这座昔日皇宫回到人民手中。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又称 布尔什维克 革命、 俄国 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 二月革命 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前苏联 、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 列宁 和 托洛茨基 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 苏维埃政权 和由 马克思主义 政党领导的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个是 巴黎公社 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革命推翻了以 克伦斯基 为领导的资产阶级 俄国临时政府 ,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 苏联 成立奠定了基础。 根据 前苏联 和 中共 官方的宣传: 晚上在 阿芙乐尔巡洋舰 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而且在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而 苏联解体 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在冬宫附近并未发生武装冲突,守卫冬宫的仅有一个妇女营和一个 士官生 营,在人群的冲击之下很快就投降了。冬宫的防卫长官帕里琴斯基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他们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而阿芙乐尔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被临时任命的 阿芙乐尔号 的政委 别雷 舍夫仅仅向冬宫打了几发空弹(没有弹头)。起义当晚,彼得格勒 军事革命 委员会发布《关于临时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 十八世纪下半叶,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二世在位时,曾下令拨出一部分房子用来收藏世界著名艺术珍品,并把这些房子称作“ 埃尔 米达日”(隐宫),后来随着收藏品不断增多,于1764至1789年间又先后建了小埃尔米达日和大埃尔米达 富丽堂皇的冬宫 日。如今,在冬宫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件,版画和 素描 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 俄罗斯文化 、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并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展览线路加起来有30公里长,因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 主要藏品 圣母与圣婴 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 圣母与圣婴 :1500年 达芬奇 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画坛上也先后出现了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杰出人物。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经过精心构思的《圣母子与圣安娜》素描草图,立即引起轰动,其构图原理和画法对艺术界有极大影响,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人也从中得到启发。 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亚 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亚 画家:伦勃朗 《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亚》是 伦勃朗 1634年创作的,画中的主人公是伦勃朗深爱的妻子——沙斯姬亚。 持鞭少年 持鞭少年 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油画《持鞭少年》中宛如少女的这个孩子,是古劳恩博士的小儿子埃特恩努。博士向 雷诺阿 订购了四个孩子的肖像油画,当时他所创作的孩子们(特别是少女)的肖像画非常惹人喜爱,着也使刚有了长子四十岁的画家雷诺啊的生活富裕了起来。 朝拜玛利亚 朝拜玛利亚 画家: 保罗·高更 画家高更油画作品《朝拜玛利亚》原来的名字叫《伊阿·奥格娜·玛利亚》,在大溪地的族语中,是对天使打招呼的寒暄语。四十三岁的画家高更来到他憧憬已久的乐园大溪地,创作了这幅油画,整个画面充满鲜艳的色彩,表现出岛民的朴素以及他们的信仰。 牵狗的少年 牵狗的少年 画家:巴勃罗·毕加索 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创作《牵狗的少年》这幅油画的时候,正是在巴黎处于贫困潦倒的时期。但是,因和费尔南代相爱,画家毕加索创作上从 一变而为 。这幅作品和蓝色时期的色调相比,蓝色更为明快。这是以杂技团艺人为主题的一系列油画作品中的一幅。 红色餐桌 红色餐桌 画家: 亨利·马蒂斯 画家马蒂斯的油画《红色餐桌》诞生时的二十世纪初,巴黎喧嚣着忠实再现现实的写实主义氛围。那时,以透视法和明暗法表现法试图在平面重现现实的艺术,经过十九世纪末以印象派为代表的各种创作手法的尝试之后,得出了结论认为,完全再现现实是不可能的。 旅游提示 地址: 宫殿滨河街34号。 夕阳照耀下的冬宫 交通: 到涅瓦大街 地铁站 下。 门票: 外国游客:400卢布/人,国内 游客 100 卢布 /人,凭学生证免费。 开放时间: 11 :00-18:30,周一休息。 旅游注意事项: 博物馆内允许拍照摄影,但是器材得购票,照相机200卢布/人,摄像机300卢布/人。 相关信息 2005 年 IBM 公司与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经多年合作,利用强大的技术手段让古老的艺术遗产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向世人展示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宝带给全世界。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皮奥特洛夫斯基博士说:“我们很自豪地向冬宫的参观者奉献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项目,它不仅展示独特的艺术珍藏和沙皇寝宫,而且是当今尖端的电脑技术和非凡的历史艺术遗产相结合的典范。” IBM 公司与 俄罗斯 冬宫博物馆经多年合作,利用强大的技术手段让古老的艺术遗产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向世人展示 互联网 的巨 大潜力,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宝带给全世界。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皮奥特洛夫斯基 博士 说:“我们很自豪地向冬宫的参观者奉献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项目,它不仅展示独特的艺术珍藏和沙皇寝宫,而且是当今尖端的电脑技术和非凡的历史艺术遗产相结合的典范。” http://baike.baidu.com/view/62763.htm 冬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圣彼得堡 的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 冬宫) 冬宫 (Зимний дворец)是 俄罗斯 圣彼得堡 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 1721 年 (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属俄罗斯 巴洛克建筑 。 建成之初到1917年 罗曼诺夫王朝 结束一直是俄国皇帝们的皇宫。冬宫具有双重性,早在 彼得大帝 的女儿 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 女皇在位期间(1741—1761年)就已经具有皇家博物馆的属性,伊丽莎白女皇是最早修缮、也是最大规模修缮冬宫的女皇之一。 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 二世女皇在位期间(1762—1796年)极大的扩充了冬宫的馆藏数量,并于1764年在冬宫内建立了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当时是她的私人博物馆),该馆当时收藏的是俄罗斯女皇 叶卡捷琳娜二世 从柏林商人 戈茨科夫斯基 手中获得的225幅绘画作品,及来自欧洲和北亚地区的艺术珍品。1917年俄国皇帝 尼古拉二世 (1895—1917年在位)宣布退位,冬宫结束了它作为皇宫的历史。博物馆在12月17日庆况自己的建馆日——这—天也是神圣叶卡捷琳娜日。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于1852年对公众开放。 1917 年 11 月7 日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炮击冬宫,接着士兵和工人占领冬宫。 1940 —1943年圣彼得堡被德军围困,冬宫受到很大破坏,但馆藏的艺术珍品得到了 列宁格勒 (当时圣彼得堡被称为列宁格勒)人民的妥善而及时的保护。1945年 二战 结束,苏维埃政府开始重修冬宫。 冬宫是一座主要建筑。它是俄罗斯沙皇的宫殿,建于1754-1762年,因为这栋建筑还提拔了设计师 拉斯特雷利 的作品。 现在的冬宫一般被称为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Эрмитаж),以古文字学研究和欧洲绘画艺术品闻名世界。 来自“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 冬宫oldid=25861249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6%AC%E5%AE%AB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14519.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14540.html
个人分类: 世界各国见闻(09-11)|57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参观冬宫博物馆有感(三)
黄安年 2013-8-6 10:39
参观冬宫博物馆有感(三)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8 月 6 日 发布 冬宫作为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与伦敦的 大英博物馆 、巴黎的 卢浮宫 、纽约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一起,称为 世界 四大博物馆。这样的重要博物馆仅仅用一个半小时来参观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花上整天或者不止一天时间来参观的。我们的旅游团在 14 : 05-14 : 40 游览参观冬宫博物馆广场; 14 : 45 集合准备参观冬宫博物馆; 15 : 00-15 : 45 排队; 16 : 00- 17 : 3 0 参观冬宫博物馆。 冬宫建筑是 18 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先相比我国故宫要晚得多,两者不仅建筑风格不同而且时代背景也不一致,难以比较 , 所能说的相同点都是帝王宫殿,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世界 四大博物馆之说含有英法美英四强的近代印记。 照片(一) 26 张、(二) 26 张、(三) 26 张 , (四) 23 张 , 是 25 日下午随机顺着导游讲解路线选择拍摄的。需要说明 , 博物馆内允许拍照摄影,但是器材得购票,照相机 200 卢布 / 人,摄像机 300 卢布 / 人。对于我来说 , 并未单独付款也未限制拍照。本人艺术细胞较少,欣赏绘画能力较弱,不敢妄加评论,惟有叙述记载而已。 1, 2, 3, 4, 5,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冬宫 百科名片 冬宫 冬宫(Winter Palace,俄文:Эрмитаж)音译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坐落在 圣彼得堡 宫殿广场 上,原为 俄国沙皇 的皇宫, 十月革命 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它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与 伦敦 的 大英博物馆 、 巴黎 的 卢浮宫 、纽约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一起,称为 世界 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 叶卡捷琳娜二世 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基本概况 冬宫是昔日 沙皇 皇宫,现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该宫由 意大利 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是18世纪中叶俄国 巴洛克式建筑 的杰出典范。初建于1754-1762年,1837年被大火焚毁,1838-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遭到破坏,战后修复。这是一座三层楼房,长约28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最初冬宫共有1057个房间,117个阶梯,1886扇门,1945个窗户,飞檐总长近2公里。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 博物馆大厅内部 面向 宫殿广场 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 阿特拉斯 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内部装饰十分豪华,两厢是高大的大理石柱,长廊,巨形吊灯,屋顶壁画,雕像,屋顶花园等,使整个冬宫显得金碧辉煌,十分气派。许多大厅用俄国宝石-孔雀石、碧玉、 玛瑙 制品装饰,如孔雀大厅就了2吨多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种贵重木材。御座大厅(又称 乔治 大厅)的御座背后,有用4.5万颗 彩石镶嵌 成的一幅地图。宫内回廊甬道,转折相通,花园苑囿,点缀其间,布局极为得体。 1917 年2月前,冬宫一直是沙皇的宫邸,后来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占据。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起义群众攻下了冬宫。十月革命后,1922年成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 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 大英博物馆 、巴黎的 卢浮宫 、纽约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一起,称为 世界 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 叶卡特琳娜二世 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冬宫 (Winter Palace) 坐落在 圣彼得堡 宫殿广场上,原为 俄国沙皇 的皇宫。冬宫内珍玩收藏丰富。18世纪叶卡捷琳娜二世创建的奇珍楼,曾专门从德国购进225幅名画,藏于楼中,被称为艾尔米塔什(隐宫)。 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 冬宫广场 的一部分。 冬宫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冬宫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浅蓝色的外墙和白色古典的圆柱,使其成为圣彼得堡最优雅的建筑物。宫内有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博物馆:赫米提巨博物馆,长达20公里的艺廊收藏了数千件艺术作品。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这里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潢,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冬宫广场中间竖立着巨大的亚历山大圆柱,以此来纪念俄国抗击拿破仑的胜利。 艺术珍藏 该馆最早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1764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伯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什(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为了彰显权势,叶卡特琳娜二世在位的34年间(1762-1796),不断大量的收购拥藏各种类别的艺术品,包括1万6000枚的硬币与纪念章。她在位的头十年便购置了约2000幅画。她的图书馆里的3万8000册 书籍 则反映了她严肃的阅读生涯——她读 伏尔泰 ,也读卢梭作品,并与伏尔泰保 冬日的冬宫 持通信多年,一直到后者于1778年逝世为止。凯特琳过后将他7000册的藏书买下来。随着收藏品的增多,从1764至1789年先后建造了小艾尔米塔什和大艾尔米塔什。 东方艺术馆拥有公元前4000年以来的展品16万件其中有几千件古埃及的文物,如石棺、 木乃伊 、浮雕、纸莎草纸文献、祭祀用品和 科普特人 的纺织品,世界上最大的伊朗银器,以及 巴比伦 、亚述、 土耳其 等国的文物。 远东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200多件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公元1世纪的珍稀 丝绸 和绣品, 敦煌千佛洞 的雕塑和壁画的样品,以及 中国的瓷器 、珐琅、漆器、山水和仕女图。包括3000幅的 中国年画 及在泰国以外最多量的泰 冬宫藏品:圣家族 国雕塑。 西欧艺术馆是最早设立的展馆,占有120展厅,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素描、雕塑。世界留传至今的达芬奇的 油画 总计不过十幅, 《戴花的圣母》 和 《圣母丽达》就陈列在这里。拉斐尔的《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和《 圣家族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品《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都是该馆的珍品。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 雕像 、花瓶等文物,陈列在20多个大厅里。艾尔米塔什的建筑和内部装饰颇有特色,拼花地板光亮鉴人,艺术家具精致耐用,各种宝石花瓶、镶有宝石的落地灯和桌子有400件左右。 博物馆的珍藏数量 浩瀚 ,据说若想走尽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约350间开放的展厅,行程约计22公里之长。 编辑本段 冬宫广场 冬宫一隅 冬宫 广场 的气魄和规模令人吃惊,它的全部建筑非常和谐。所有建筑物,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建筑师用不同风格建造的。为纪念战胜拿破仑,在广场中央树立了一根 亚历山大 纪念柱,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吨,用整块 花岗石 制成,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 天使 ,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这是战胜敌人的象征。 建筑特点 冬宫是昔日沙皇皇宫,现为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该宫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巴托洛米奥·拉斯特雷利设计,是18世纪中叶俄国 巴洛克式 建筑 冬宫一隅 的 杰出 典范。 冬宫一隅 冬宫的亚历山大柱于 1830 年 至 1839 年 建成,以纪念1812年 亚历山大一世 率俄军战胜拿破仑军队这一伟绩。 冬宫面向 涅瓦河 ,中央稍为突出,有3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宫内以各色 大理石 、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 历史沿革 冬宫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是 18 世纪 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 19 世纪 中叶,当时的俄国有一项特别的法律规定, 圣彼得堡市 所有的建筑物,除教堂外,都要低于冬宫。 1837 年一场大火将其 焚毁 , 1838 年 至 1839 年 重建。 冬宫一隅 1905 年 沙皇政府枪杀前往冬宫请愿群众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就发生在冬宫前面的广场上。 1917 年 11 月7 日 (俄历10月25日),参加十月革命的起义群众攻下冬宫,在这里逮捕了 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各部部长,这座昔日皇宫回到人民手中。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又称 布尔什维克 革命、 俄国 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 二月革命 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前苏联 、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 列宁 和 托洛茨基 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 苏维埃政权 和由 马克思主义 政党领导的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个是 巴黎公社 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革命推翻了以 克伦斯基 为领导的资产阶级 俄国临时政府 ,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 苏联 成立奠定了基础。 根据 前苏联 和 中共 官方的宣传: 晚上在 阿芙乐尔巡洋舰 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而且在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而 苏联解体 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在冬宫附近并未发生武装冲突,守卫冬宫的仅有一个妇女营和一个 士官生 营,在人群的冲击之下很快就投降了。冬宫的防卫长官帕里琴斯基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他们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而阿芙乐尔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被临时任命的 阿芙乐尔号 的政委 别雷 舍夫仅仅向冬宫打了几发空弹(没有弹头)。起义当晚,彼得格勒 军事革命 委员会发布《关于临时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 十八世纪下半叶,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二世在位时,曾下令拨出一部分房子用来收藏世界著名艺术珍品,并把这些房子称作“ 埃尔 米达日”(隐宫),后来随着收藏品不断增多,于1764至1789年间又先后建了小埃尔米达日和大埃尔米达 富丽堂皇的冬宫 日。如今,在冬宫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件,版画和 素描 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 俄罗斯文化 、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并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展览线路加起来有30公里长,因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 主要藏品 圣母与圣婴 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 圣母与圣婴 :1500年 达芬奇 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画坛上也先后出现了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杰出人物。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经过精心构思的《圣母子与圣安娜》素描草图,立即引起轰动,其构图原理和画法对艺术界有极大影响,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人也从中得到启发。 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亚 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亚 画家:伦勃朗 《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亚》是 伦勃朗 1634年创作的,画中的主人公是伦勃朗深爱的妻子——沙斯姬亚。 持鞭少年 持鞭少年 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油画《持鞭少年》中宛如少女的这个孩子,是古劳恩博士的小儿子埃特恩努。博士向 雷诺阿 订购了四个孩子的肖像油画,当时他所创作的孩子们(特别是少女)的肖像画非常惹人喜爱,着也使刚有了长子四十岁的画家雷诺啊的生活富裕了起来。 朝拜玛利亚 朝拜玛利亚 画家: 保罗·高更 画家高更油画作品《朝拜玛利亚》原来的名字叫《伊阿·奥格娜·玛利亚》,在大溪地的族语中,是对天使打招呼的寒暄语。四十三岁的画家高更来到他憧憬已久的乐园大溪地,创作了这幅油画,整个画面充满鲜艳的色彩,表现出岛民的朴素以及他们的信仰。 牵狗的少年 牵狗的少年 画家:巴勃罗·毕加索 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创作《牵狗的少年》这幅油画的时候,正是在巴黎处于贫困潦倒的时期。但是,因和费尔南代相爱,画家毕加索创作上从 一变而为 。这幅作品和蓝色时期的色调相比,蓝色更为明快。这是以杂技团艺人为主题的一系列油画作品中的一幅。 红色餐桌 红色餐桌 画家: 亨利·马蒂斯 画家马蒂斯的油画《红色餐桌》诞生时的二十世纪初,巴黎喧嚣着忠实再现现实的写实主义氛围。那时,以透视法和明暗法表现法试图在平面重现现实的艺术,经过十九世纪末以印象派为代表的各种创作手法的尝试之后,得出了结论认为,完全再现现实是不可能的。 旅游提示 地址: 宫殿滨河街34号。 夕阳照耀下的冬宫 交通: 到涅瓦大街 地铁站 下。 门票: 外国游客:400卢布/人,国内 游客 100 卢布 /人,凭学生证免费。 开放时间: 11 :00-18:30,周一休息。 旅游注意事项: 博物馆内允许拍照摄影,但是器材得购票,照相机200卢布/人,摄像机300卢布/人。 相关信息 2005 年 IBM 公司与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经多年合作,利用强大的技术手段让古老的艺术遗产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向世人展示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宝带给全世界。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皮奥特洛夫斯基博士说:“我们很自豪地向冬宫的参观者奉献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项目,它不仅展示独特的艺术珍藏和沙皇寝宫,而且是当今尖端的电脑技术和非凡的历史艺术遗产相结合的典范。” IBM 公司与 俄罗斯 冬宫博物馆经多年合作,利用强大的技术手段让古老的艺术遗产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向世人展示 互联网 的巨 大潜力,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宝带给全世界。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皮奥特洛夫斯基 博士 说:“我们很自豪地向冬宫的参观者奉献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项目,它不仅展示独特的艺术珍藏和沙皇寝宫,而且是当今尖端的电脑技术和非凡的历史艺术遗产相结合的典范。” http://baike.baidu.com/view/62763.htm 冬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圣彼得堡 的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 冬宫) 冬宫 (Зимний дворец)是 俄罗斯 圣彼得堡 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 1721 年 (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属俄罗斯 巴洛克建筑 。 建成之初到1917年 罗曼诺夫王朝 结束一直是俄国皇帝们的皇宫。冬宫具有双重性,早在 彼得大帝 的女儿 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 女皇在位期间(1741—1761年)就已经具有皇家博物馆的属性,伊丽莎白女皇是最早修缮、也是最大规模修缮冬宫的女皇之一。 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 二世女皇在位期间(1762—1796年)极大的扩充了冬宫的馆藏数量,并于1764年在冬宫内建立了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当时是她的私人博物馆),该馆当时收藏的是俄罗斯女皇 叶卡捷琳娜二世 从柏林商人 戈茨科夫斯基 手中获得的225幅绘画作品,及来自欧洲和北亚地区的艺术珍品。1917年俄国皇帝 尼古拉二世 (1895—1917年在位)宣布退位,冬宫结束了它作为皇宫的历史。博物馆在12月17日庆况自己的建馆日——这—天也是神圣叶卡捷琳娜日。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于1852年对公众开放。 1917 年 11 月7 日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炮击冬宫,接着士兵和工人占领冬宫。 1940 —1943年圣彼得堡被德军围困,冬宫受到很大破坏,但馆藏的艺术珍品得到了 列宁格勒 (当时圣彼得堡被称为列宁格勒)人民的妥善而及时的保护。1945年 二战 结束,苏维埃政府开始重修冬宫。 冬宫是一座主要建筑。它是俄罗斯沙皇的宫殿,建于1754-1762年,因为这栋建筑还提拔了设计师 拉斯特雷利 的作品。 现在的冬宫一般被称为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Эрмитаж),以古文字学研究和欧洲绘画艺术品闻名世界。 来自“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 冬宫oldid=25861249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6%AC%E5%AE%AB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14519.html
个人分类: 世界各国见闻(09-11)|4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参观冬宫博物馆有感(二)
黄安年 2013-8-6 09:42
参观冬宫博物馆有感(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8 月 6 日 发布 冬宫作为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与伦敦的 大英博物馆 、巴黎的 卢浮宫 、纽约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一起,称为 世界 四大博物馆。这样的重要博物馆仅仅用一个半小时来参观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花上整天或者不止一天时间来参观的。我们的旅游团在 14 : 05-14 : 40 游览参观冬宫博物馆广场; 14 : 45 集合准备参观冬宫博物馆; 15 : 00-15 : 45 排队; 16 : 00- 17 : 3 0 参观冬宫博物馆。 冬宫建筑是 18 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先相比我国故宫要晚得多,两者不仅建筑风格不同而且时代背景也不一致,难以比较 , 所能说的相同点都是帝王宫殿,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世界 四大博物馆之说含有英法美英四强的近代印记。 照片(一) 26 张、(二) 26 张、(三) 26 张 , (四) 23 张 , 是 25 日下午随机顺着导游讲解路线选择拍摄的。需要说明 , 博物馆内允许拍照摄影,但是器材得购票,照相机 200 卢布 / 人,摄像机 300 卢布 / 人。对于我来说 , 并未单独付款也未限制拍照。本人艺术细胞较少,欣赏绘画能力较弱,不敢妄加评论,惟有叙述记载而已。 1 , 2 ,疑似普金?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冬宫 百科名片 冬宫 冬宫(Winter Palace,俄文:Эрмитаж)音译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坐落在 圣彼得堡 宫殿广场 上,原为 俄国沙皇 的皇宫, 十月革命 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它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与 伦敦 的 大英博物馆 、 巴黎 的 卢浮宫 、纽约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一起,称为 世界 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 叶卡捷琳娜二世 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基本概况 冬宫是昔日 沙皇 皇宫,现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该宫由 意大利 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是18世纪中叶俄国 巴洛克式建筑 的杰出典范。初建于1754-1762年,1837年被大火焚毁,1838-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遭到破坏,战后修复。这是一座三层楼房,长约28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最初冬宫共有1057个房间,117个阶梯,1886扇门,1945个窗户,飞檐总长近2公里。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 博物馆大厅内部 面向 宫殿广场 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 阿特拉斯 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内部装饰十分豪华,两厢是高大的大理石柱,长廊,巨形吊灯,屋顶壁画,雕像,屋顶花园等,使整个冬宫显得金碧辉煌,十分气派。许多大厅用俄国宝石-孔雀石、碧玉、 玛瑙 制品装饰,如孔雀大厅就了2吨多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种贵重木材。御座大厅(又称 乔治 大厅)的御座背后,有用4.5万颗 彩石镶嵌 成的一幅地图。宫内回廊甬道,转折相通,花园苑囿,点缀其间,布局极为得体。 1917 年2月前,冬宫一直是沙皇的宫邸,后来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占据。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起义群众攻下了冬宫。十月革命后,1922年成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 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 大英博物馆 、巴黎的 卢浮宫 、纽约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一起,称为 世界 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 叶卡特琳娜二世 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冬宫 (Winter Palace) 坐落在 圣彼得堡 宫殿广场上,原为 俄国沙皇 的皇宫。冬宫内珍玩收藏丰富。18世纪叶卡捷琳娜二世创建的奇珍楼,曾专门从德国购进225幅名画,藏于楼中,被称为艾尔米塔什(隐宫)。 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 冬宫广场 的一部分。 冬宫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冬宫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浅蓝色的外墙和白色古典的圆柱,使其成为圣彼得堡最优雅的建筑物。宫内有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博物馆:赫米提巨博物馆,长达20公里的艺廊收藏了数千件艺术作品。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这里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潢,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冬宫广场中间竖立着巨大的亚历山大圆柱,以此来纪念俄国抗击拿破仑的胜利。 艺术珍藏 该馆最早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1764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伯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什(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为了彰显权势,叶卡特琳娜二世在位的34年间(1762-1796),不断大量的收购拥藏各种类别的艺术品,包括1万6000枚的硬币与纪念章。她在位的头十年便购置了约2000幅画。她的图书馆里的3万8000册 书籍 则反映了她严肃的阅读生涯——她读 伏尔泰 ,也读卢梭作品,并与伏尔泰保 冬日的冬宫 持通信多年,一直到后者于1778年逝世为止。凯特琳过后将他7000册的藏书买下来。随着收藏品的增多,从1764至1789年先后建造了小艾尔米塔什和大艾尔米塔什。 东方艺术馆拥有公元前4000年以来的展品16万件其中有几千件古埃及的文物,如石棺、 木乃伊 、浮雕、纸莎草纸文献、祭祀用品和 科普特人 的纺织品,世界上最大的伊朗银器,以及 巴比伦 、亚述、 土耳其 等国的文物。 远东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200多件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公元1世纪的珍稀 丝绸 和绣品, 敦煌千佛洞 的雕塑和壁画的样品,以及 中国的瓷器 、珐琅、漆器、山水和仕女图。包括3000幅的 中国年画 及在泰国以外最多量的泰 冬宫藏品:圣家族 国雕塑。 西欧艺术馆是最早设立的展馆,占有120展厅,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素描、雕塑。世界留传至今的达芬奇的 油画 总计不过十幅, 《戴花的圣母》 和 《圣母丽达》就陈列在这里。拉斐尔的《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和《 圣家族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品《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都是该馆的珍品。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 雕像 、花瓶等文物,陈列在20多个大厅里。艾尔米塔什的建筑和内部装饰颇有特色,拼花地板光亮鉴人,艺术家具精致耐用,各种宝石花瓶、镶有宝石的落地灯和桌子有400件左右。 博物馆的珍藏数量 浩瀚 ,据说若想走尽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约350间开放的展厅,行程约计22公里之长。 编辑本段 冬宫广场 冬宫一隅 冬宫 广场 的气魄和规模令人吃惊,它的全部建筑非常和谐。所有建筑物,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建筑师用不同风格建造的。为纪念战胜拿破仑,在广场中央树立了一根 亚历山大 纪念柱,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吨,用整块 花岗石 制成,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 天使 ,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这是战胜敌人的象征。 建筑特点 冬宫是昔日沙皇皇宫,现为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该宫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巴托洛米奥·拉斯特雷利设计,是18世纪中叶俄国 巴洛克式 建筑 冬宫一隅 的 杰出 典范。 冬宫一隅 冬宫的亚历山大柱于 1830 年 至 1839 年 建成,以纪念1812年 亚历山大一世 率俄军战胜拿破仑军队这一伟绩。 冬宫面向 涅瓦河 ,中央稍为突出,有3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宫内以各色 大理石 、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 历史沿革 冬宫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是 18 世纪 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 19 世纪 中叶,当时的俄国有一项特别的法律规定, 圣彼得堡市 所有的建筑物,除教堂外,都要低于冬宫。 1837 年一场大火将其 焚毁 , 1838 年 至 1839 年 重建。 冬宫一隅 1905 年 沙皇政府枪杀前往冬宫请愿群众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就发生在冬宫前面的广场上。 1917 年 11 月7 日 (俄历10月25日),参加十月革命的起义群众攻下冬宫,在这里逮捕了 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各部部长,这座昔日皇宫回到人民手中。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又称 布尔什维克 革命、 俄国 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 二月革命 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前苏联 、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 列宁 和 托洛茨基 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 苏维埃政权 和由 马克思主义 政党领导的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个是 巴黎公社 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革命推翻了以 克伦斯基 为领导的资产阶级 俄国临时政府 ,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 苏联 成立奠定了基础。 根据 前苏联 和 中共 官方的宣传: 晚上在 阿芙乐尔巡洋舰 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而且在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而 苏联解体 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在冬宫附近并未发生武装冲突,守卫冬宫的仅有一个妇女营和一个 士官生 营,在人群的冲击之下很快就投降了。冬宫的防卫长官帕里琴斯基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他们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而阿芙乐尔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被临时任命的 阿芙乐尔号 的政委 别雷 舍夫仅仅向冬宫打了几发空弹(没有弹头)。起义当晚,彼得格勒 军事革命 委员会发布《关于临时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 十八世纪下半叶,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二世在位时,曾下令拨出一部分房子用来收藏世界著名艺术珍品,并把这些房子称作“ 埃尔 米达日”(隐宫),后来随着收藏品不断增多,于1764至1789年间又先后建了小埃尔米达日和大埃尔米达 富丽堂皇的冬宫 日。如今,在冬宫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件,版画和 素描 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 俄罗斯文化 、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并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展览线路加起来有30公里长,因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 主要藏品 圣母与圣婴 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 圣母与圣婴 :1500年 达芬奇 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画坛上也先后出现了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杰出人物。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经过精心构思的《圣母子与圣安娜》素描草图,立即引起轰动,其构图原理和画法对艺术界有极大影响,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人也从中得到启发。 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亚 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亚 画家:伦勃朗 《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亚》是 伦勃朗 1634年创作的,画中的主人公是伦勃朗深爱的妻子——沙斯姬亚。 持鞭少年 持鞭少年 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油画《持鞭少年》中宛如少女的这个孩子,是古劳恩博士的小儿子埃特恩努。博士向 雷诺阿 订购了四个孩子的肖像油画,当时他所创作的孩子们(特别是少女)的肖像画非常惹人喜爱,着也使刚有了长子四十岁的画家雷诺啊的生活富裕了起来。 朝拜玛利亚 朝拜玛利亚 画家: 保罗·高更 画家高更油画作品《朝拜玛利亚》原来的名字叫《伊阿·奥格娜·玛利亚》,在大溪地的族语中,是对天使打招呼的寒暄语。四十三岁的画家高更来到他憧憬已久的乐园大溪地,创作了这幅油画,整个画面充满鲜艳的色彩,表现出岛民的朴素以及他们的信仰。 牵狗的少年 牵狗的少年 画家:巴勃罗·毕加索 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创作《牵狗的少年》这幅油画的时候,正是在巴黎处于贫困潦倒的时期。但是,因和费尔南代相爱,画家毕加索创作上从 一变而为 。这幅作品和蓝色时期的色调相比,蓝色更为明快。这是以杂技团艺人为主题的一系列油画作品中的一幅。 红色餐桌 红色餐桌 画家: 亨利·马蒂斯 画家马蒂斯的油画《红色餐桌》诞生时的二十世纪初,巴黎喧嚣着忠实再现现实的写实主义氛围。那时,以透视法和明暗法表现法试图在平面重现现实的艺术,经过十九世纪末以印象派为代表的各种创作手法的尝试之后,得出了结论认为,完全再现现实是不可能的。 旅游提示 地址: 宫殿滨河街34号。 夕阳照耀下的冬宫 交通: 到涅瓦大街 地铁站 下。 门票: 外国游客:400卢布/人,国内 游客 100 卢布 /人,凭学生证免费。 开放时间: 11 :00-18:30,周一休息。 旅游注意事项: 博物馆内允许拍照摄影,但是器材得购票,照相机200卢布/人,摄像机300卢布/人。 相关信息 2005 年 IBM 公司与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经多年合作,利用强大的技术手段让古老的艺术遗产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向世人展示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宝带给全世界。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皮奥特洛夫斯基博士说:“我们很自豪地向冬宫的参观者奉献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项目,它不仅展示独特的艺术珍藏和沙皇寝宫,而且是当今尖端的电脑技术和非凡的历史艺术遗产相结合的典范。” IBM 公司与 俄罗斯 冬宫博物馆经多年合作,利用强大的技术手段让古老的艺术遗产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向世人展示 互联网 的巨 大潜力,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宝带给全世界。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皮奥特洛夫斯基 博士 说:“我们很自豪地向冬宫的参观者奉献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项目,它不仅展示独特的艺术珍藏和沙皇寝宫,而且是当今尖端的电脑技术和非凡的历史艺术遗产相结合的典范。” http://baike.baidu.com/view/62763.htm 冬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圣彼得堡 的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 冬宫) 冬宫 (Зимний дворец)是 俄罗斯 圣彼得堡 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 1721 年 (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属俄罗斯 巴洛克建筑 。 建成之初到1917年 罗曼诺夫王朝 结束一直是俄国皇帝们的皇宫。冬宫具有双重性,早在 彼得大帝 的女儿 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 女皇在位期间(1741—1761年)就已经具有皇家博物馆的属性,伊丽莎白女皇是最早修缮、也是最大规模修缮冬宫的女皇之一。 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 二世女皇在位期间(1762—1796年)极大的扩充了冬宫的馆藏数量,并于1764年在冬宫内建立了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当时是她的私人博物馆),该馆当时收藏的是俄罗斯女皇 叶卡捷琳娜二世 从柏林商人 戈茨科夫斯基 手中获得的225幅绘画作品,及来自欧洲和北亚地区的艺术珍品。1917年俄国皇帝 尼古拉二世 (1895—1917年在位)宣布退位,冬宫结束了它作为皇宫的历史。博物馆在12月17日庆况自己的建馆日——这—天也是神圣叶卡捷琳娜日。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于1852年对公众开放。 1917 年 11 月7 日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炮击冬宫,接着士兵和工人占领冬宫。 1940 —1943年圣彼得堡被德军围困,冬宫受到很大破坏,但馆藏的艺术珍品得到了 列宁格勒 (当时圣彼得堡被称为列宁格勒)人民的妥善而及时的保护。1945年 二战 结束,苏维埃政府开始重修冬宫。 冬宫是一座主要建筑。它是俄罗斯沙皇的宫殿,建于1754-1762年,因为这栋建筑还提拔了设计师 拉斯特雷利 的作品。 现在的冬宫一般被称为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Эрмитаж),以古文字学研究和欧洲绘画艺术品闻名世界。 来自“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 冬宫 oldid=25861249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6%AC%E5%AE%AB
个人分类: 世界各国见闻(09-11)|39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参观冬宫博物馆有感(一)
黄安年 2013-8-6 09:09
参观冬宫博物馆有感(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8 月 6 日 发布 冬宫作为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与伦敦的 大英博物馆 、巴黎的 卢浮宫 、纽约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一起,称为 世界 四大博物馆。这样的重要博物馆仅仅用一个半小时来参观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花上整天或者不止一天时间来参观的。我们的旅游团在 14 : 05-14 : 40 游览参观冬宫博物馆广场 ; 14 : 45 集合准备参观冬宫博物馆 ; 15 : 00-15 : 45 排队 ; 16 : 00- 17 : 3 0 参观冬宫博物馆。 冬宫建筑是 18 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先相比我国故宫要晚得多,两者不仅建筑风格不同而且时代背景也不一致,难以比较 , 所能说的相同点都是帝王宫殿,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世界 四大博物馆之说含有英法美英四强的近代印记。 照片(一) 26 张、(二) 26 张、(三) 26 张 , (四) 23 张 , 是 25 日下午随机顺着导游讲解路线选择拍摄的。需要说明 , 博物馆内允许拍照摄影,但是器材得购票,照相机 200 卢布 / 人,摄像机 300 卢布 / 人。对于我来说 , 并未单独付款也未限制拍照。本人艺术细胞 较 少,欣赏绘画能力 较 弱,不敢妄加评论,惟有叙述记载而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 冬宫 百科名片 冬宫 冬宫(Winter Palace,俄文:Эрмитаж)音译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坐落在 圣彼得堡 宫殿广场 上,原为 俄国沙皇 的皇宫, 十月革命 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它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与 伦敦 的 大英博物馆 、 巴黎 的 卢浮宫 、纽约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一起,称为 世界 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 叶卡捷琳娜二世 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基本概况 冬宫是昔日 沙皇 皇宫,现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该宫由 意大利 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是18世纪中叶俄国 巴洛克式建筑 的杰出典范。初建于1754-1762年,1837年被大火焚毁,1838-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遭到破坏,战后修复。这是一座三层楼房,长约28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最初冬宫共有1057个房间,117个阶梯,1886扇门,1945个窗户,飞檐总长近2公里。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 博物馆大厅内部 面向 宫殿广场 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 阿特拉斯 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内部装饰十分豪华,两厢是高大的大理石柱,长廊,巨形吊灯,屋顶壁画,雕像,屋顶花园等,使整个冬宫显得金碧辉煌,十分气派。许多大厅用俄国宝石-孔雀石、碧玉、 玛瑙 制品装饰,如孔雀大厅就了2吨多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种贵重木材。御座大厅(又称 乔治 大厅)的御座背后,有用4.5万颗 彩石镶嵌 成的一幅地图。宫内回廊甬道,转折相通,花园苑囿,点缀其间,布局极为得体。 1917 年2月前,冬宫一直是沙皇的宫邸,后来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占据。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起义群众攻下了冬宫。十月革命后,1922年成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 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 大英博物馆 、巴黎的 卢浮宫 、纽约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一起,称为 世界 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 叶卡特琳娜二世 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冬宫 (Winter Palace) 坐落在 圣彼得堡 宫殿广场上,原为 俄国沙皇 的皇宫。冬宫内珍玩收藏丰富。18世纪叶卡捷琳娜二世创建的奇珍楼,曾专门从德国购进225幅名画,藏于楼中,被称为艾尔米塔什(隐宫)。 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 冬宫广场 的一部分。 冬宫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冬宫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浅蓝色的外墙和白色古典的圆柱,使其成为圣彼得堡最优雅的建筑物。宫内有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博物馆:赫米提巨博物馆,长达20公里的艺廊收藏了数千件艺术作品。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这里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潢,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冬宫广场中间竖立着巨大的亚历山大圆柱,以此来纪念俄国抗击拿破仑的胜利。 艺术珍藏 该馆最早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1764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伯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什(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为了彰显权势,叶卡特琳娜二世在位的34年间(1762-1796),不断大量的收购拥藏各种类别的艺术品,包括1万6000枚的硬币与纪念章。她在位的头十年便购置了约2000幅画。她的图书馆里的3万8000册 书籍 则反映了她严肃的阅读生涯——她读 伏尔泰 ,也读卢梭作品,并与伏尔泰保 冬日的冬宫 持通信多年,一直到后者于1778年逝世为止。凯特琳过后将他7000册的藏书买下来。随着收藏品的增多,从1764至1789年先后建造了小艾尔米塔什和大艾尔米塔什。 东方艺术馆拥有公元前4000年以来的展品16万件其中有几千件古埃及的文物,如石棺、 木乃伊 、浮雕、纸莎草纸文献、祭祀用品和 科普特人 的纺织品,世界上最大的伊朗银器,以及 巴比伦 、亚述、 土耳其 等国的文物。 远东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200多件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公元1世纪的珍稀 丝绸 和绣品, 敦煌千佛洞 的雕塑和壁画的样品,以及 中国的瓷器 、珐琅、漆器、山水和仕女图。包括3000幅的 中国年画 及在泰国以外最多量的泰 冬宫藏品:圣家族 国雕塑。 西欧艺术馆是最早设立的展馆,占有120展厅,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素描、雕塑。世界留传至今的达芬奇的 油画 总计不过十幅, 《戴花的圣母》 和 《圣母丽达》就陈列在这里。拉斐尔的《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和《 圣家族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品《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都是该馆的珍品。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 雕像 、花瓶等文物,陈列在20多个大厅里。艾尔米塔什的建筑和内部装饰颇有特色,拼花地板光亮鉴人,艺术家具精致耐用,各种宝石花瓶、镶有宝石的落地灯和桌子有400件左右。 博物馆的珍藏数量 浩瀚 ,据说若想走尽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约350间开放的展厅,行程约计22公里之长。 编辑本段 冬宫广场 冬宫一隅 冬宫 广场 的气魄和规模令人吃惊,它的全部建筑非常和谐。所有建筑物,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建筑师用不同风格建造的。为纪念战胜拿破仑,在广场中央树立了一根 亚历山大 纪念柱,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吨,用整块 花岗石 制成,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 天使 ,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这是战胜敌人的象征。 建筑特点 冬宫是昔日沙皇皇宫,现为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该宫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巴托洛米奥·拉斯特雷利设计,是18世纪中叶俄国 巴洛克式 建筑 冬宫一隅 的 杰出 典范。 冬宫一隅 冬宫的亚历山大柱于 1830年 至 1839年 建成,以纪念1812年 亚历山大一世 率俄军战胜拿破仑军队这一伟绩。 冬宫面向 涅瓦河 ,中央稍为突出,有3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宫内以各色 大理石 、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 历史沿革 冬宫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是 18世纪 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 19世纪 中叶,当时的俄国有一项特别的法律规定, 圣彼得堡市 所有的建筑物,除教堂外,都要低于冬宫。 1837 年一场大火将其 焚毁 , 1838年 至 1839年 重建。 冬宫一隅 1905年 沙皇政府枪杀前往冬宫请愿群众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就发生在冬宫前面的广场上。 1917 年 11月7日 (俄历10月25日),参加十月革命的起义群众攻下冬宫,在这里逮捕了 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各部部长,这座昔日皇宫回到人民手中。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又称 布尔什维克 革命、 俄国 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 二月革命 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前苏联 、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 列宁 和 托洛茨基 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 苏维埃政权 和由 马克思主义 政党领导的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个是 巴黎公社 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革命推翻了以 克伦斯基 为领导的资产阶级 俄国临时政府 ,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 苏联 成立奠定了基础。 根据 前苏联 和 中共 官方的宣传: 晚上在 阿芙乐尔巡洋舰 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而且在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而 苏联解体 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在冬宫附近并未发生武装冲突,守卫冬宫的仅有一个妇女营和一个 士官生 营,在人群的冲击之下很快就投降了。冬宫的防卫长官帕里琴斯基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他们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而阿芙乐尔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被临时任命的 阿芙乐尔号 的政委 别雷 舍夫仅仅向冬宫打了几发空弹(没有弹头)。起义当晚,彼得格勒 军事革命 委员会发布《关于临时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 十八世纪下半叶,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二世在位时,曾下令拨出一部分房子用来收藏世界著名艺术珍品,并把这些房子称作“ 埃尔 米达日”(隐宫),后来随着收藏品不断增多,于1764至1789年间又先后建了小埃尔米达日和大埃尔米达 富丽堂皇的冬宫 日。如今,在冬宫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件,版画和 素描 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 俄罗斯文化 、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并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展览线路加起来有30公里长,因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 主要藏品 圣母与圣婴 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 圣母与圣婴 :1500年 达芬奇 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画坛上也先后出现了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杰出人物。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经过精心构思的《圣母子与圣安娜》素描草图,立即引起轰动,其构图原理和画法对艺术界有极大影响,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人也从中得到启发。 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亚 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亚 画家:伦勃朗 《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亚》是 伦勃朗 1634年创作的,画中的主人公是伦勃朗深爱的妻子——沙斯姬亚。 持鞭少年 持鞭少年 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油画《持鞭少年》中宛如少女的这个孩子,是古劳恩博士的小儿子埃特恩努。博士向 雷诺阿 订购了四个孩子的肖像油画,当时他所创作的孩子们(特别是少女)的肖像画非常惹人喜爱,着也使刚有了长子四十岁的画家雷诺啊的生活富裕了起来。 朝拜玛利亚 朝拜玛利亚 画家: 保罗·高更 画家高更油画作品《朝拜玛利亚》原来的名字叫《伊阿·奥格娜·玛利亚》,在大溪地的族语中,是对天使打招呼的寒暄语。四十三岁的画家高更来到他憧憬已久的乐园大溪地,创作了这幅油画,整个画面充满鲜艳的色彩,表现出岛民的朴素以及他们的信仰。 牵狗的少年 牵狗的少年 画家:巴勃罗·毕加索 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创作《牵狗的少年》这幅油画的时候,正是在巴黎处于贫困潦倒的时期。但是,因和费尔南代相爱,画家毕加索创作上从 一变而为 。这幅作品和蓝色时期的色调相比,蓝色更为明快。这是以杂技团艺人为主题的一系列油画作品中的一幅。 红色餐桌 红色餐桌 画家: 亨利·马蒂斯 画家马蒂斯的油画《红色餐桌》诞生时的二十世纪初,巴黎喧嚣着忠实再现现实的写实主义氛围。那时,以透视法和明暗法表现法试图在平面重现现实的艺术,经过十九世纪末以印象派为代表的各种创作手法的尝试之后,得出了结论认为,完全再现现实是不可能的。 旅游提示 地址: 宫殿滨河街34号。 夕阳照耀下的冬宫 交通: 到涅瓦大街 地铁站 下。 门票: 外国游客:400卢布/人,国内 游客 100 卢布 /人,凭学生证免费。 开放时间: 11 :00-18:30,周一休息。 旅游注意事项: 博物馆内允许拍照摄影,但是器材得购票,照相机200卢布/人,摄像机300卢布/人。 相关信息 2005 年 IBM 公司与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经多年合作,利用强大的技术手段让古老的艺术遗产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向世人展示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宝带给全世界。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皮奥特洛夫斯基博士说:“我们很自豪地向冬宫的参观者奉献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项目,它不仅展示独特的艺术珍藏和沙皇寝宫,而且是当今尖端的电脑技术和非凡的历史艺术遗产相结合的典范。” IBM 公司与 俄罗斯 冬宫博物馆经多年合作,利用强大的技术手段让古老的艺术遗产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向世人展示 互联网 的巨 大潜力,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宝带给全世界。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皮奥特洛夫斯基 博士 说:“我们很自豪地向冬宫的参观者奉献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项目,它不仅展示独特的艺术珍藏和沙皇寝宫,而且是当今尖端的电脑技术和非凡的历史艺术遗产相结合的典范。” http://baike.baidu.com/view/62763.htm 冬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圣彼得堡 的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 冬宫 ) 冬宫 (Зимний дворец)是 俄罗斯 圣彼得堡 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 1721年 (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属俄罗斯 巴洛克建筑 。 建成之初到1917年 罗曼诺夫王朝 结束一直是俄国皇帝们的皇宫。冬宫具有双重性,早在 彼得大帝 的女儿 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 女皇在位期间(1741—1761年)就已经具有皇家博物馆的属性,伊丽莎白女皇是最早修缮、也是最大规模修缮冬宫的女皇之一。 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 二世女皇在位期间(1762—1796年)极大的扩充了冬宫的馆藏数量,并于1764年在冬宫内建立了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当时是她的私人博物馆),该馆当时收藏的是俄罗斯女皇 叶卡捷琳娜二世 从柏林商人 戈茨科夫斯基 手中获得的225幅绘画作品,及来自欧洲和北亚地区的艺术珍品。1917年俄国皇帝 尼古拉二世 (1895—1917年在位)宣布退位,冬宫结束了它作为皇宫的历史。博物馆在12月17日庆况自己的建馆日——这—天也是神圣叶卡捷琳娜日。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于1852年对公众开放。 1917年 11月7日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炮击冬宫,接着士兵和工人占领冬宫。 1940—1943年圣彼得堡被德军围困,冬宫受到很大破坏,但馆藏的艺术珍品得到了 列宁格勒 (当时圣彼得堡被称为列宁格勒)人民的妥善而及时的保护。1945年 二战 结束,苏维埃政府开始重修冬宫。 冬宫是一座主要建筑。它是俄罗斯沙皇的宫殿,建于1754-1762年,因为这栋建筑还提拔了设计师 拉斯特雷利 的作品。 现在的冬宫一般被称为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Эрмитаж),以古文字学研究和欧洲绘画艺术品闻名世界。 来自“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 冬宫 oldid=25861249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6%AC%E5%AE%AB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776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7: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