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身攻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应抵制恶意伤害他人的人身攻击行为
热度 2 陈龙珠 2013-8-1 16:32
本博虽与原科学网博主沈阳在网上交流中几乎没有交集,但对他们夫妇近日网上维权的行动,表示赞赏。不造谣、不传谣和不恶意地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是正派学者的基本行为准则。 放暑假了,本博今天抽空整理网上注册用户资料,发现7月29~31日两天内,公众利用多个网上检索系统和“陈龙珠 压力差”、“上海交大安全与防灾工程的博导 陈龙珠”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并进入本博页面的网友达10余人次,但未出现攻击性言论。( 以下是根据链接反查到的公众网友检索页面截图举例 ) 经核查,以上关键词出现在科学网博主嵇少丞于7月29日在 搜狐网博文 对本人指名道姓的人身攻击言论段落之中,该文已于7月31日转载到嵇少丞在 科学网的博客 之中。开放评论的本博网页,近日一直处于平静的现实,表明类似于2008年6~7月该博主利用博文招来网民大肆攻击本博的故事,已难以重演了。 在此声明,本博2009年夏对上海莲花南路在建楼房倾覆事故的纯技术性评论,符合学者职业道德,经得起后续同行科技人员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结论的检验;本博在上海工作至今,未与任何一家房产商开展经营性合作,嵇少丞几年来对本博代表这一行业团体利益的言论纯属造谣诬陷。本博在科学网和新浪特邀嘉宾室的言论目录及其网页链接如下: 1. 上海一在建高层建筑整体倒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070-240589.html 2. 对上海在建建筑整体倾覆原因的看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070-240753.html 3. 第一次走进新浪嘉宾聊天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070-241710.html 4. 上海在建楼房倾覆事故的三维模拟分析文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070-333517.html 本博再次提醒嵇少丞,记住“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古训,公众网的点击率和稿费,与自身应维护的声誉和学者的行为道德规范相比,微不足道,而且打出来的子弹也会拐弯回去而只伤害你自己。 在此也建议各位博主,谨慎与一些行为极端或心术不正的博主和网友开展互动,以免为对方提供了让其名誉更快扫地的机会。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3380 次阅读|1 个评论
博客吵架还是不要人身攻击
热度 1 outcrop 2013-7-6 13:21
最近科学网好像出现了几次骂人的事,难道天热了容易烦躁? 大千世界,观点不同很正常,但讨论最好就事论事;太扯远了,甚至各种辱骂和人身攻击,就有失斯文了。 道理虽然很简单,不过做到很难。 面对不逊的评论,我有时候也忍不住出言不逊的回击;但还是尽量对事不对人。 曹博士的诉苦博文,还是隐藏了吧,没必要激化矛盾。 ============================= 关于博主 =============================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科技八卦|2769 次阅读|2 个评论
读肖传国博文感言-请教科学网编辑一个问题
热度 6 陈龙珠 2013-6-5 08:04
肖传国: 南方都市报 【肖传国:我不可能任人侮辱】 ------------- 陈龙珠 2013-6-5 07:59 看到博主这些年的经历和直到近日仍在科学网博客上不断出现的现象,不禁想问科学网编辑一个问题:当你将一些 不就科学问题就事论事展开讨论而指名道姓地对其他科技人员进行人身攻击 的博文 精选 或置于首页 分类栏目 的时候,扪心自问过没有:若攻击的对象是你的 长辈、 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友,你自己还会这样予以大力推荐吗?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2244 次阅读|7 个评论
又一次遭到科学网编辑的打击报复
热度 5 Majorite 2013-3-6 23:24
又一次遭到科学网编辑的打击报复 昨天深夜刚从北京开完会回家, 做了15小时飞机,很累, 但是科学网编辑的做法令人气愤,如鲠在喉,不得不撰写此文。 我最近的2篇博文好像刺痛了科学网编辑,他们立刻对我打击报复,用的是“借刀杀人”的阴招。科学网编辑如此不顾职业道德狠毒地打击报复给他们提过一些工作意见的学者博主,这就是公器私用,与习近平新政及中国政治大气候相违背的。大家平时对科学网编辑的非理性的霸道行为,大多忍声吞气,原因就是很怕被打击报复。这类事情,应该引起全体博主的注意,并提议博主委员会讨论这个问题,形成统一意见提交科学院领导。 我的那两篇博文是: 科学网编辑应向沈阳同志学习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665428 与沈阳共进晚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666848 这次投向我的尖刀有如下几把:“歪曲、污蔑、攻击中国的科研和院士制度!”、“一直很下流,已经为除(刘)文丽外许多网友所不齿”,“梦想估计就是做段正豪第二(前面那一部分:捐精之类,而不是后面),所以公开在网上数次为段叫屈。此人心术不正啊。”科学网编辑纵容、鼓励 chaohukeji (“郑教授的马甲”), physicism, yaowanli、 traitor、zhangzhi、 Scumj、Vonli、Dikson 和 Kamsana 这些小人对我进行毫无根据的人身攻击、诬陷、诽谤、造谣。科学网编辑不要说我们没有看到这些人身攻击的话,看到就删了。我曾多次写信给编辑举报这些匿名攻击,编辑去看了,不仅没有删除诽谤我的文字,反而把我的评论给删了。这说明什么? 这种匿名的人身攻击是无耻的,拿纳税人钱的科学网编辑“借刀杀人”的做法更是不应该的。 对此,我采取下列对应:(1) 保留证据,向科学院有关部门反映科学网“以网整人”的情况,准备付诸法律,被告人就不仅仅是匿名诽谤者,科学网亦成为被告人;(2)不再在科学网发表科普文章,并将删除已在科学网上发表的部分科普文章,转到他网。(3)陆续公布科学网编辑利用他人匿名诽谤借刀杀人的证据。 科学网编辑这种逆我皆亡、以网整人的做法的结果就是不该走的人都走了。 嵇少丞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ajorite (科学网编辑又在后台采取措施屏蔽我的这篇博文)
个人分类: 中华民族|3684 次阅读|7 个评论
警惕不良访客的恶意报复
热度 11 Liweigang 2013-2-28 07:02
警惕不良访客的恶意报复
下午快回家时,随便访问科网几位Bookmarks博主,看看有无新鲜事情。果然在一位名博主的网页内无意发现: 昨晚 21:33 时 有一不良注册访客的恶意报复行为。见附图这位老师的网页截图,在最近来访栏目内第一行中间的用户名。 科网某名博的最近来访栏目内出现访客恶意报复行为 被攻击的这位博主在科网德高望重, 为人 刚正不阿 , 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的人和事直言不讳,深得众博友敬重,也不免得罪某些个体。这不,一种下三烂的动作迎面扑来。 处于网络场合的公共人物,如科学网的博主,要注意保护自己,养成习惯,及时浏览自已的博客网页,一旦发现反常现象,马上通知编辑MM,及时得到技术支持。如果在周末或晚间,不妨暂时关闭有关被骚扰的栏目。 同时,建议科学网编辑部技术支持人员加强以下两项功能: 1)在接受客户注册之前,注意对一些使用非文明词汇注册名的过滤,避免不愉快事情再次发生。 2)增加博主的网页编辑功能,具体来讲,就是让博主能够在最近来访栏目内,删除一些不速之客。这项功能是给于博客即时自我管理的自由权限。 科学网方锦清老师今年将主持“第九届复杂网络论坛”,其主要议题就是网络安全。看来天下并不太平,需要警钟长鸣,这项工作的意义重大,十分及时。
个人分类: 社交网络|4860 次阅读|23 个评论
关于农业是谁把知识“都学到屁眼里了去了”?
热度 7 蒋高明 2012-11-19 00:46
蒋高明 不久前,曾庆平教授撰文《学者们拿什么拯救农民》,对我们在山东的弘毅生态农场实验进行了如下的点评: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81238-631525.html 在科学网上曾经看到一篇博文,大致是说博主老家农村作物虫害猖獗,农民们不知如何是好,打农药,害虫越打越多,不打农药,作物颗粒无收,于是想到了用灯诱、网捕等土办法,但以现时农民的经济能力而言,不可能在所有农田上布网,这样无网的农田就遭殃了。 国内有人办起了“生态农场”,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似乎办得红红火火,还引来众人观摩学习。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么多973、863课题资助“生物农药”立项,到头来还得换回老祖宗的那套老掉牙的办法,这究竟是资助错误还是科技退步?农业现代化之路是否走偏了? 我不敢质疑生态农业有什么不好,但却不太相信它是农业革命的必由之路。试问,如果只有一家生态农场不打农药,谁能担保害虫不到这家农场的田地里惹事生非?除非他付出昂贵的代价用防虫网把作物全部罩起来,否则他的田地必然变成害虫取食的“乐园”! 所以说,生态农业也像减碳行动一样是整个地球的大事,至少也是大片区域必须集体协调的大事,而不是谁出风头就能办成的小事。我们的国民应当树立一个共同的理念:回归自然,不仅仅是“各家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话又说回来,农业科技工作者们花国家巨资开展大量研究,最后奉献给农民的科研成果仅仅是让他们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吗?这不是咱们祖宗十八代没有任何科学知识都知道如何做而且一直在做的事吗?如果是这样,几十年下来,不仅纳税人的钱白费了,恐怕连农民都瞧不起学者了。套一句农民常说的话:“你们的知识都学到屁眼里去了”! 一个普遍的情况是,很多学者只关心申请项目、拿经费、发论文,又有谁关心科研成果变成农民丰产的利器?学生总是抱怨毕业后工作难找,又有谁愿意去农村服务?今后,随着国家拨款逐年减少,学校自主招生规模扩大,本科生、研究生的生活会更加困难,建议国家用有限的财力集中资助农村急需人才(如技校生)的培养,必要时可以像师范生一样免学费。 对于曾教授的上述指责,我们的简要回复如下: 第一,作物不打农药就颗粒无收吗?我们做过不用任何处理的生态农业实验,包括极端实验,即不用化肥不用农药甚至不用有机肥,在这样的环境下庄稼竞争不过杂草,但并非颗粒无收,害虫不是主要矛盾而是杂草。当然,这是生态学的极端实验,傻子也不会真去这么去干的,是几个处理中的其中一个而已,是了解作物产量的本底值。我们真正的目的是通过不用农药不用化肥改用有机肥,不杀害虫改用生态平衡和元素循环的办法恢复生态平衡与养分平衡,将低产田变成了吨粮田,文章陆续会以SCI形式发表的,是要通过同行评议后发表的,这个实验已经坚持了7年。至于农田能否布局农田电网,根据今天已经将土地单干分成小块小块的现实情况的确有些困难,那是政策的事情。然而,我们做的是科学实验,是发展可持续的环境友好的农业,是用健康的办法,在健康的环境下生产健康的食品。 凡是按照我们的办法做的,即去除了农药化肥农膜,产量的变化并不是像挺转专家说的那样“颗粒无收”,“会饿死人”。在河南安阳,我们有1万亩的大面积推广田,产量与普通农田不相上下。退一步讲,即使布局农田电力网络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1000亩左右的成本费不足5万元,而每年的农药费用至少10万元,还不包括大量的人力和农民生病后的健康代价,国家如果要发展有机农业,或者企业愿意做,我们的技术能力是能够做到的。至于“土办法”的帽子扣得离奇了,我们不用有害的技术灭杀生物多样性,恢复已经严重退化的土地,保障食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健康,反而被打压,而那些破坏生态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办法的技术,却戴上一顶科学的帽子而大行天下,岂不怪哉? 人如果不生病跑医院去干什么?从源头防控,恢复生态平衡,害虫不成灾,你喷洒那么多农药干什么? 我们同时还做了40亩大田连诱虫灯都不用的实验,改用赤眼蜂等天敌办法防控,来维持并提高作物产量,这个显然更容易推广。但是,问题是,谁愿意推广呢?几只虫子(益虫)能卖几个钱呢?我还了解到,河北农民安金磊连赤眼蜂也不用,完全信任自然,他的粮食与棉花产量也不低啊!为什么不推广这些好办法呢,谁有动力啊?没有钱可赚呢。农民啊,他们能够节约成本。你又错了,农民能够架得住那么多所谓科学家的忽悠吗?有人建议农田里发现两头害虫就要开始打农药,将生态平衡首先打乱,才有钱赚啊。农民不明白的是,害虫为什么约杀约多,杂草为什么用除草剂都除不尽,他们是用了最科学的办法啊,是科学家告诉他们的啊。 第二,为什么生态农业这么好,973、863资助课题为什么不立项资助?这应当去问农业部或科技部。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生态学的办法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样的成果推广开来,许多环节将赚不到钱,农药商、化肥商、农膜商、转基因公司、医院、制药厂、医院、火葬场、墓地经营者、科学基金管理者,我们的科研思路要断送那么多人的财路,不被立项是可想而知的。研究果蝇的人和研究拟南芥的人,在实验室里去提高作物产量,这样的人能够拿到巨大的研究资金,我们在村里用环保的方法得不到资金,还要自掏腰包搞科研,该被讽刺的难道是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学者吗? 第三,至于用防虫网将农田罩起来,更是一种对生态学常识的无知。农田是人类改变自然生态系统而来的,在人类进入农田之前之前,昆虫早就在那里了,有多少害虫,相应地也就有多少益虫,同时还有多少益鸟,现在人类给某些次级消费者昆虫安上“害”罪名,用大量农药乃至转基因对其灭杀,逼迫害虫进化,同时灭杀大量的益虫与益鸟,逼迫农民放弃种田,让各类商业公司从中牟利,农田环境能不越来越恶化吗?我们的努力无非是恢复生态平衡,请那些能够吃害虫的天敌回来,而不是引进它们其中的某个基因,同时用物理+生物的办法,对害虫种群进行低密度控制而已,为什么不被承认反被污蔑呢?用防虫网驱除害虫是很笨的,只有很笨的人才会想起这样的办法,我们压根没有考虑用过使用那样的办法。 第四,关于“屁眼学问”说。国家的确在农业上花了大量的钱,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确也花了不少时间,做了各种努力,农业大学也的确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就是在所谓农业现代化思路之下,我们农业大学培养的人才干什么去了?现实情况是,搞植保的都去卖农药,搞育种的都去卖种子,尤其所谓搞科技的转基因种子,搞土壤营养的都去卖化肥,搞园艺栽培的都去卖农膜,或者学农毕业后到大公司去卖转基因仪器、试剂,要么待业在家;他们的老师呢?要么开上述公司,要么与公司联手,都去赚农业上的钱了,不这么干的就被边缘化。是赚农民的钱吗?显然不是,是赚中央对农业的大量投入,这个投入是多少呢?每年国拨经费1万亿元,地方匹配经费1.5万亿元,那么国家的这些钱用在那里呢?用在了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的各项补贴,用在了转基因研究。如果将同样的钱用在生态农业,国民的健康会比今天肯定要好得多的,国人呼吸的空气,喝的水是比现在也肯定好得多,学生态农业的还愁找不到工作吗?“他们的知识还会学到屁眼里去吗”?你问问农民谁愿意打农药啊?你再问问城里人,谁愿意吃农药残留的农产品,是没有人告诉他们不打农药一样可以夺高产的而已。他们得到的知识是,离开了化肥农药农业就颗粒无收,吃农药化肥是必须的,您就将就点吧。 这里,我还是设这个擂台:双方都不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我们用生态的技术,对方用他们崇拜的转基因武器,看谁能够率先夺得高产?作为试验的前提条件,我们只要转基因专项经费的十分之一;作为试验的后续条件,双方都带头吃并且向自己的家人和亲朋好友推荐都吃自己的产品。 第五,很多学者只关心申请项目、拿经费、发论文,又有谁关心科研成果变成农民丰产的利器?这些指责显然扣不到我们头上,我正是痛恨曾教授指出的那些现象,才带领课题组自筹经费搞生态农业科学研究的。您的建议出发点很好,即国家用有限的财力集中资助农村急需人才(如技校生)的培养,必要时可以像师范生一样免学费。然而,这依然解决不了问题。问题是国家的大量投资经费要有合理的用途才行,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才是硬道理,如果将那2.5万亿用于生态农业,我不相信搞生态农业的找不到工作,我不相信农民不会按照我们的办法做。很多人以为我们从事的研究是花拳秀腿,殊不知,我们的毕业生是很受欢迎的。在山东弘毅生态农场从事生态研究的一位硕士生,目前在北京一家美国人办的有机食品企业工作,她的工资月薪近2万元矣超过她的导师啦! 自从笔者倡导生态农业,并亲自带领课题组,扎根农村从事该研究以来,我被扣的帽子先后有“首席造谣研究员”、“学术骗子”、“回到原始社会”、“回到拉黄包车时代”、“阻碍科技进步”、“极端环保分子”、“义和团拳匪扒铁路保龙脉”,等等不一而足,今天又承蒙曾庆平教授送来的将农田全部罩起来的“防虫网”、“网捕土办法”、“老掉牙的办法”、“屁眼学问”、“出风头”等几顶大帽子,一下子还真受用不起,特捡几顶还回去。期间受到的人身攻击不计其数,有化名的方舟子,无名的jiangxia9,匿名的柯贝,真名真姓的北京大学生命学院院长饶毅,等等。 我就纳了闷了,一个人想做点好事,咋就这么难呢?关于可持续农业,到底是谁在做“屁眼学问”?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836 次阅读|18 个评论
刘旭霞:谈谈饶毅教授的“公民不服从”
热度 1 蒋高明 2012-10-30 16:20
刘旭霞 谈谈饶毅教授的“公民不服从”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21287-627539. html 已有 59 次阅读 2012-10-30 09:47 |个人分类: 观点评论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关键词:饶毅顾秀林 公民不服从 饶毅先生在《就转基因答顾秀林:首先要区分真理和谬误》一文中写道:“如果您敢于起诉我,法院理智的法官只要看到你怎么写我,而我怎么写你,法院就应该有理智,而不屈服你的无理取闹。您有发言的自由,我也有我的自由。如果您个人就能定义我“已经触犯了某种法律”,能够操纵法院受理您的起诉,那么,我也说好了:坚决不去受您控制的法院,如果法院受理您的起诉,我将civil disobedience,烦请您想办法派军警将我押解到庭。”注(1) “civil disobedience”,翻译成中文就是“公民不服从”,公民不服从的概念是由Henry David Thoreau(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1849年首先提出来的。他在《公民不服从》中写到,“每个人都承认革命的权利;这便是说,当政府沦于暴政,或它效力极低、无法忍受,有权拒绝向其效忠,且有权对其反抗。”注(2) 公民不服从是一个宪法理论上的概念,一般不会用在对于私权救济中的不公正待遇的反抗中。而顾秀林女士在博文中提到的“ 我借此机会正告饶毅院长:我已经决定向法庭提起诉讼,控告你。该是什么罪名就立什么罪名。你已经触犯了某种法律。当然,我还想给你饶毅留条后路:如果你在 2天之内宣布撤回你的胡言乱语,撤掉那篇胡说八道的博文,我就放弃起诉。”注(3)这里的起诉,顾秀林女士所能提起的诉讼,就目前的情形看,她极有可能提起的是侵权行为之诉,即“侵犯名誉权”之诉。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我不认为饶毅写博文及其传播的行为构成什么罪名,根据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饶毅是否构成某种罪名要完全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而不是顾秀林给他安个什么罪名就是什么罪名。(退一步说,如果饶毅利用科学网这个平台犯罪的话,科学网也脱不了干系。) 诉权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诉权从理论上分为形式意义上的诉权和实质意义上的诉权。可以起诉,也即,当公民认为其他法律主体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可以向法院起诉寻求司法保护。但起诉必须具备4个基本的条件。注(4)即使顾女士起诉,但是否胜诉,还要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由法官正确适用法律。我国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也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这里的事实,是证据确定的事实,这里的法律,是《侵权责任法》。而如果饶毅做了被告的话,根据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的规定,原告有起诉的权利,被告有应诉的自由,诉权是可以处分的。如果被告不应诉,那么原告的提交的证据没有被告的质证,就很有可能被法院认定作为定案的依据。被告应诉,也可以提出反证,推翻原告的证据。而对于法律事实的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更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合法辩论,“真理越辩越明”,我相信饶先生在法庭上也应该是优秀的辩手,法官不一定就相信顾女士说的事实是客观真实。 而若饶先生真的意气用事,不出庭,是否会“被军警押解到法庭”?答案是否定的。一是法庭只有法警,没有军警。二是对于一般的民事案件,被告经两次合法传唤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判决。需要法警强制到庭的被告,仅限于民事诉讼法第100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的情形。顾饶案件中的饶先生,不是“必须到庭的被告”。 所以,饶毅先生不用担心拘传的使用。最坏的结果无非是败诉: 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 (1) 饶毅.《就转基因答顾秀林:首先要区分真理和谬误》,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27265.html (2) 亨利·大卫·梭罗:《公民不服从》,载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3)顾秀林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8d2520102e7rc.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八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4332 次阅读|1 个评论
由上海某报资深编辑对柯贝文章退稿意见所想到的
热度 13 蒋高明 2011-7-24 15:54
蒋高明 从下面的文字中,我才得知,最近南方周末刊登的化名柯贝的文章,是先给上海一家报纸的,因为文章存在许多不合媒体报道常理之处,遭到了编辑拒绝,后才转到南方周末发表的。 从上海某报编辑透露的信息看,那位国内生物学者竟然是为了不愿抬高他(她)所教训的对象身份,而不愿属自己的真实名称和工作单位的。他(她)真的是生物学工作者吗?如真有工作单位为什么不属呢? 这样看到,我在南方周末被他(她)抬高了身份,真得对伊“感激淋涕”才对。 然而,我依然感觉被人侮辱了一把,因为从网上找不到任何信息,证明自己被抬高的高手是何方仙士。柯贝实在是可悲,可悲到写文章忘了自己是个有文化的人。过去两军对垒双方将军出阵,以命相拼,还要通报姓名抱拳以礼的(后面就是拼力气与战术了,真是杀红眼的)。文人写反驳文章又是对别人意见向左,上来就盛气凌人唾沫四溅合适吗?对人给予起码的尊重,并不能降低你的身价吧?别人是否接受你的抬举呢?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被这样的人抬高身份有些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 上海某资深编辑对柯贝文章的退稿意见 来源:虹桥科教论坛时间:20110722 本文出处: http://www.zhuanjy.com/NewsView.asp?id=930 柯贝的来稿我看了,我意,此文不能用。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作为学术争鸣类文章,而且是点名批评(点了那么多的名,其中还有不少国外科学家),牵涉到的问题又比较大,理应署真名,这是公认的学术规范,也是学术道德。否则,他在虚处,报纸在实处,最后要负责的是报纸而不是作者,这不公平。据说作者是因为不能抬举对方所以用笔名,但又那么害怕把自己真名暴露出去,恐怕实在还不是因为骄傲吧。 其次,文章一味上纲上线,不断攻讦对方不懂装懂、没有水平,甚至说对方是造谣、欺骗,是“极端分子”,等等。这样的文风,除了“文革”中时时出现在报纸上,已经多年不见。说穿了,这是一种“大字报体”。现在再发这样的文章,对报纸损害太大。 再次,文章逻辑混乱,气不打一处来,其中的自相矛盾让人一眼即可看出。举例而言,曹明华文章中说:“以为破译了基本的遗传密码,便掌握了生命的终极奥秘了;以为能把细菌、病毒捣鼓来、捣鼓去,就可以运用相同的原理来随心所欲地操纵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形式了……可以说,没有一个具备了真正科学精神的人,会选择这样做!”柯贝的文章在批判时,却说:“今天包括中国国内的很多研究生,改变动植物基因是他们的常规的实验手段。如果他们都不是‘具备真正科学精神的人’,我们就只能称曹明华等少数人为‘真正具备科学精神的人’。”这里,研究生做实验是不是就算“真正具备科学精神”了,可暂且不论,但曹文明明写着“以为……可以运用相同的原理来随心所欲地操纵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形式”,她全文都在批评这种不适当的、而且是极其危险的“举一反三”,柯文在批判时为什么忽略这个前提,而硬要说她是反对一切动植物基因实验?文中这种让人一眼即可看出毛病的地方太多,这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只需形式逻辑就能发现。而这种地方正是我们编辑要把关的。 复次,文章下了那么多结论,却只凭自己的权威性说话,不提供任何证明和出处。比如说:“美国科学院是支持转基因的”,出处呢?支持什么?支持研究,还是支持生产销售?支持哪几项?我们知道,这样的研究是必须一项一项完成的,不能轻易举一反三,更不可笼统说一下“支持转基因”就全部过关。相反,曹文是每一重要观点都提供出处,真正花功夫做了大量细致调查的,她在第一篇文章中附了多篇科学文献的英文出处,每段引证都有具体作者、篇名、刊名、日期,只因报上发表不便,才在刊出时被编者删去的。 此外还有很多问题,我不一一说了。我真诚希望有高水平的讨论文章。比如,从哲学高度看问题,这里有基于宗教背景和生态保护背景的科学保守主义,与当下的科学激进主义的争论,而曹文显然属于前者。如能在这种层次组织争鸣,那就能体现报纸的风格和水平了。我们完全应该提供平等讨论的平台,但像柯贝这样的质量和文风,我们一定不能放行——这就是我们编辑的职责所在。 再说几句题外的话。报纸应该提倡议论风生、百家争鸣,不怕不同观点,甚至也不怕说错,学术永远是有错的,是在发展中的。但绝对不能蛮不讲理,上纲上线,借助政治势力搞倒学术对手。也不能以势压人——拉出自己的政治后台,或强调对方的地位不如自己,学历没自己高,或不是什么院长、研究员,等等,这都属于想以“势”取胜。我以为,一张真正有品位的报纸,应有最高的眼界同时又最为平等待人,平等待作者,应提倡文章面前人人平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靠文章质量和道理取胜,而决不靠地位或势力取胜。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791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佟屏亚:小方(舟子)向花甲老人发起攻击
热度 4 蒋高明 2011-5-20 20:13
作者: 佟屏亚 文章发于: 新浪博客 点击数: 3030更新时间:2011-5-20 我与方舟子素昧平生,只是在他去年遭人痛打而闻名。知道他被称为“打假斗士”,我很尊敬。 这位“打假斗士”以“ 谁才是孟山都公司的推手 ”博文,针对“在国务院(关于转基因水稻)座谈会上的发言”,向花甲老人发起攻击。 5月3日应国务院邀请参加关于转基因水稻座谈会,要求每位发言20分钟,因为是国务院领导听取意见,不是去讲转基因技术。直抒观点:我不反对开展转基因理论和技术研究,但对中国人常年以稻米为主食的转基因水稻商业化,应采取极其慎重的态度。这个观点戳疼了方舟子的伤疤。 毫不讳言,我的发言不全是个人意见,也代表了个别院士、退休专家以及在职研究人员。小文网上刚挂几天,又有京外院士、研究人员从邮箱发文或托人转来补充这方面的内容。 方舟子以极其轻蔑地口气说:“上个世纪50年代接受农学教育、已退休十多年、年近80的老人,要他掌握分子生物学,是勉为其难了”。紧接着就是“生物学外行”、“没有专业性”、“内容混乱”、“前后矛盾”、“令人哭笑不得”等等。不假,那个时代的学生没听过分子生物学课,更不懂转基因技术。方舟子一棍子打击了整个五六十年代几十万农学院的学生。须知,一辈子在农业科研领域从事研究和生活的人,仅耳闻目染的转基因知识恐怕不一定比方舟子知道的少! 小方啊(被你称为退休老人这样称呼你更亲切吧),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在今天知识快速更迭的时代,人人都要学习(包括转基因知识)啊,我这个被你不屑地称为“已退休十多年、年近80的老人”,经常到农村看一看,和农民谈一谈。还可以告诉你,仅去年,我应邀参加的各类报告会、咨询会、论证会不下20次,报告会少者百十人,多者三四百人,咨询会也有一二十人。西装革履的听众都恭敬地尊称我这个退休老头为“佟老”、“佟老师”。 小方啊!“莫道八十近黄昏,夕阳未必逊朝晖”。 再看小方的“专业性”。小方言之凿凿地说,“美国人都吃转基因玉米”。呵!呵!“班门弄斧”了。随手拈个资料:美国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约80%~85%,2009年玉米总产3.34亿吨,45.9%用于饲料,24.7%用于乙醇燃料,18.9%出口,只有10.5%(非转基因)用于食品加工业,总和为100%。小方信口开河编造谎言维护转基因欺骗国人,用意为何? 顺便多说几句,小方的头衔是“知名科普作家”,那咱们又是同行喽!1979年我的第一册科普作品问世,曾被评为“有贡献的科普作家”(证书)。我还是几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北京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或常务理事。曾作为三届全国科普图书评奖委员会评奖人和两届中宣部“五个一”科普图书评奖人。可小方,你这个“知名科普作家”的头衔是怎么得来的? 小方啊!被你称为退休老头咱们应算是两代人了!有责任叮嘱你:谦虚谨慎,和谐待人;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尊敬老人。 佟屏亚博客 http://blog.sina.com.cn/ cornexpert 关键字 : 方舟子 转基因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2592 次阅读|2 个评论
盛世印象(19):华人学者的捕风捉影
热度 1 陈龙珠 2011-5-20 06:13
晨读看到了中青报电子版文章《 愤怒的马悦然 尴尬的名人微博 》和北青网上的“ 对话张一一 ”,令人惊讶:一位清华大学新闻传媒专业的教授卷入了一个未经证实的诺奖评选腐败事件的网络渲染之中。本人首次看到那条信息,是由科学网一位名博的加注转载。 从目前的信息综合来看,马悦然受贿很可能确实子虚乌有。本博由此再次感慨,一段时期以来,有些海内外的华人学者热衷于在网上公开打假,看似仗义执言,但却不时地违反客观原则;而一旦事实真相被昭揭后,最拿手的一招便是一删或者隐藏了之,连个道歉的话甚至也很吝惜;更有甚者,不仅如此,还会转而挖掘或杜撰被攻击者的其它不足,以搅浑水的方式转移公众疑惑于自己前期行为的视线。这样的打假或反腐者,是心术不正,还是哗众取宠呢? 赞成思考这么一个问题: 谁来提高造遥者、传谣者的成本? 或许,对那些心术不端、言论不严、知错不悔的学者,被无端攻击的人们,公开回应甚至拿起法律的武器,才是有效自卫的唯一选择。 新闻摘录   马悦然在公开信中写道:“尊敬的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我非常惊讶一位原来很有声誉的清华大学的教授竟然可以伪造谣言:谴责我接受了60万美元的贿赂,为了要翻译一位我不认识的作家的作品,而且劝我瑞典学院的同事们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那位作家。我唯一的解释是×教授 兼副院长 完全缺乏道德感。可惜的是他这种非常卑鄙的行为会影响西方学者对清华大学的看法,也会增加他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界的怀疑。”马悦然的夫人陈文芬表示,即使李希光不是谣言的源头,“我认为李希光是有责任的”。“那些中文网站称‘西方媒体纷纷报道这则消息’,却没能链接任何一个外国新闻网作为参考,也没有任何具体的外国媒体的名字,已经至为荒唐了。李希光是新闻学院的教授,连这样的新闻也没有去查新闻源头就转载。我认为他是没有专业知识也没有学术良心。”   身在美国的李希光,则通过短信表示,这条发在微博上的消息是“摘自中国广播网”。对马悦然的公开信,其未做回应。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2072 次阅读|1 个评论
俺被郑波尽老师人身攻击
Sonny 2010-10-5 21:37
请看他老人家的博文: 自作聪明的中医是大骗子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9985 挺意外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4510 次阅读|10 个评论
网络人身攻击指南
fs007 2010-7-14 11:05
【按:我不是要教唆你如何进行人身攻击的,而人身攻击是网络现实,尤其是你在中文环境下,英文论坛也好不到哪里去,关键是看你跟什么人相处。我写人身攻击指南,是把它当着一门科学与艺术来研究的,目前系统性不强,但希望随着读者的批评,会进一步地改善。我衷心希望你用不着本指南,不为他人人身攻击烦恼,但如果你真有了被攻击的麻烦,那么,本指南或许对你有用。免费咨询,保量不保质,本作者声明免除因使用本指南而带来的一切法律与现实责任,包括而不限于:被人回殴、家人说你没教养、朋友说你火气重、朋友变成了敌人、回家的路上被人捅刀子、上班的路上被人丢砖头、天使嫌你讨厌下雨淋你、打雷劈你、用龙卷风刮你等等,使用者自担其责。】 导论: 什么是人身攻击?人身攻击在法律上跟诽谤、侮辱、名誉权、隐私权等等相关,但我这里讲的是广义的人身攻击,并不一定导致法律的后果,或者有法律的后果,但受害人没有兴趣从法律上追究,这样的人身攻击,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与网络中。 那么如何定义人身攻击呢?人身攻击就是对具体的人或者人群进行侮辱性的评价与议论。人身攻击并非全然可以避免,比如,有的时候,揭穿真相就自然而然地侮辱了对方,当真相为适当的人群所必须时,这时候的人身攻击就是正当的,或者说不可避免的。 大多数时候,人身攻击指的是负面的非正当的攻击与侮辱,比如说,大家讨论吃西瓜会不会引起湿疹,你跟某人不对付,他的观点惹火了你,你把他偷东西的事情揭露出来,你就在进行非正当的人身攻击,尽管你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的,你甚至减低了揭发的程度,但你进行的仍然是非正当的人身攻击,因为这份来自你的侮辱是可以避免的,对所讨论的话题来说,是不必要的。 不管正当不正当,没有人喜欢被攻击,任何人发出人身攻击时都需要慎重。 大原则一:不伤已 人在开枪时,不能被枪支的后座力推个跟斗,扔出炸弹时,不要把自己的耳朵炸没了。发出人身攻击时,一定要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人身攻击一定引起爆炸,引起被攻击者的回击。如果对方的回击可能在你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或者,设身处地(英文中说,穿上对方的靴子),自己也不能承受攻击的后果,那么,还是找冷水浇头冷静一下的好,免得图一时嘴里痛快,其后却要痛苦长久。 大原则二:自己保持逻辑自洽性( Integrity ,不是完整性) 人身攻击是要给人看的,围观的人越多,伤害越大,而你与观众的唯一共同点,就是逻辑自洽性,大家都循逻辑进行思维判断。如果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一定不要擅发人身攻击,可能的发展会对你不利,即使你自认为有道理,但攻击过程中,你不能有效地将你的逻辑思维表达出来,在攻击与反攻击中你更易受伤。在你发出攻击之前,你一定要细想自己的逻辑自洽性,并设计出逻辑思维蓝图,即使你是天才,不需要人教授逻辑,你也需要组织这个蓝图,因为你很难想像对方从何处突破你的论点,给予你什么样的反击。 大原则三:掌握你的对手 当你进攻时,你需要知道对手的弱点在何处,如果你对对手所知不多,慎发人身攻击,不要开一枪,换来一炮,人身攻击的愉快之处在于看对方的笑料,如果发出人身攻击,把自己给侮辱多去了,赔本的买卖,不要做。多赔几次,你就成了笑柄了,这是极力要避免的。因此,一定要掌握对手的穴道,一点就中,不然,极易变成泼妇骂街,你如果不能满足看客对精彩的人身攻击的期望,他们会嘲笑你的。 大原则四:熟悉环境 天时、地利、与人和,你进行人身攻击时常常需要借助理性的双翼,调动围观者的情绪,打击对手,如果对手被支持者簇拥着,你扔一砖头,换来石头无数,对方即使还击的小石籽射中他自己的脚面,他仍然得到群众的喝彩,你的人身攻击基本就属于无效。除非你属于人身攻击高手,有突入重围射敌酋的本领,一般不要在陌生的环境,或者在对方有着众多的支持者的情况下出手。 霸王技: 有了四大原则,你如果想在人身攻击中获胜,或者获得乐趣,你还必须习得霸王技。霸王技的特点是刀枪不入,想当初,西楚霸王有数千子弟兵围在身边,他左冲右突,无人能挡,由于他不易受伤,而他只需要攻击,全力而为,就势不可挡。 霸王技分阳技与阴技两种。项羽身披重甲,刀枪难入,那是阳技。而三千子弟兵随时愿意为他献身,在敌人近身前就偷袭、群殴、暗箭、明枪,霸王往往只需要下马割首纪称雄就是了,这是阴技。 在网络战史上杀敌无数,首推方舟子,方舟子的霸王技就常人难挡,因为他有三千子弟兵。有了子弟兵相护,方舟子只攻不守,成就了人身攻击高手的大名。 寻正也算网络骂战的高手,我没有子弟兵,一者嫌他们碍手碍脚,二来不喜欢战场上尘土四起,口水乱喷,我修炼霸王阳技。 霸王阳技的口诀是“为人要低调”。当你把自己当着伟人,期望别人把你当着伟人一般地对待与崇拜,对自己评价甚高,对别人评价甚低,你就将自己放在任人攻击的境地:别人很低看你一分,你的失落就多一分,你的伤害就重一分。你自己就把自已看着一个无知的傻瓜,别人骂你白痴,或者说你无知,你还觉得对方高看你了,无所谓期望,也就无所谓失望,绝大多数的人身攻击,对你毫无伤害。 当我跟方舟子对决时,阳技就要克制阴技,喽啰再多,并不真正挡住点穴之箭,比如方舟子骂我丧心病狂,门子弟子三千同时助威,不断地用精神病之类的来侮辱我,我自己就觉得自己无聊到上网跟他们对骂,那就是典型的精神失常、神经分裂、丧心病狂,我没觉得他们在侮辱我,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我就在跟他们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叫人身攻击。 阴技之所以被阳技克制,因为阴技难登大雅之堂,人身攻击的伤害最终是心理过程,取决于被攻击者的心理状态。方舟子骂我无数句,我只需要回他一句,说他心眼狭小贪财如命,他就难受之极,因为他的心理状态对世人对他的评价期望过高,谁鄙视他,他就恨之如骨,尤其是你攻击中带有现实的基础时。 很多人误以为别人对自己的判断建立在一次吵架的基础上,那是一种很荒谬的想法,无论方舟子跟我对攻多少回合,无论他多么公开鄙视我,我多么公开鄙视他,都不能改变我们对对方综合的评价。如果你认识到这一点,也就知道人身攻击的价值只是网络游戏之一,不要太当真,当真就玩不好。 实战技术 人身攻击的关要在攻击,如果你没有攻击力,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攻击力的关键不在于你用词的尖酸程度,而在于你用词的逻辑性,尖酸刻薄的用语只有跟逻辑推导结合在一起时才有最大效果。这是人身攻击的核心战术。 技术一:审时度势 审时度势往往意味着不主动发起攻击,因为在网络上,你往往很难观察到对方的语言信息之外的信息,不知对方深浅就不要妄动,这是军事要诀,如果你希望对方动,不妨采用试探、挑衅、佯动等措施,激对方出手,从中寻找战机。审时度势可以让你免于发出你会后悔的攻击来。 审时度势一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身攻击,比如对方可能是误解,或者一时气愤说了过头的话,在你审时度势的时候,你给予了对方机会,和解的机会。人身攻击永远不会为你赢得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种花,少栽刺。当你以如此方式赢得朋友之后,你会获得大度的赞誉。 审时度势二者为你积畜炮弹。攻敌之所必救,当方舟子跟他的子弟兵对我狂轰乱炸时,我丝毫无损,我没有公共形象需要维护,他们说我精神有问题,我也没觉得有看精神病医生的必要,方舟子不让我在新语丝上发文,我从来就没有多大兴趣出名,如果不是方舟子等人踢爆我的身份,我至今恐怕都是匿名,最好笑的是方舟子等人又以为我怕曝光,千方百计来把我真实身份踢爆,我无名都不怕,怎么会怕出名?我一旦出手,就直奔方舟子的饭碗钱袋子去了,方舟子最后被我气得骂粗口。说出几句让自己解气的话没多大意义,而说出让对方气得好几天睡不着觉,形象大损的话,才是人身攻击之王道。 如果审时度势之余,你给予对方足够的时间停止人身攻击,不少人有着得寸进尺的本性,或者习惯于见弱则欺,见强则避。你审时度势之中,对方品行存在问题,他会继续攻击,如果是坦荡君子,他会停攻反思,这是你形成网络骂战的心理基础的必要过程。人要有良心,如果你搞人身攻击,首先失去了自己的良心,那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千万不要说读过寻正的人身攻击指南。 如果对方执着于人身攻击,对方已经不可挽回地成了你的敌人,无论多么大的善意都不能被对方领悟,那么,你需要还击,这才是进行人身攻击的起点。我跟方舟子互搞人身攻击,我稳稳地让了他一个月,我去松鼠会,不期然碰到了李清晨,我让他了两周,数度通过松鼠会高层管理人员直接地或者在辩论中通过赞扬他而间接地释放出善意,对于别人来的人身攻击我基本无视,当然,并非全然无视,而是在审视我的对手,是需要我还击才能闭嘴的对象,还是可以避仇为友的对象。 技术二:补漏 人无完人,没有人炼成铁布杉、金钟罩这类金庸式的臆想功夫。在自己攻击别人时,就要努力补好自己的漏洞,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你受到人身攻击,首先要检讨自己,是否在理论上,在行为上,给人留下了巨大的漏洞,如果有漏洞,一定是先补洞,后报仇。 补洞可能是一个心理过程,比如我被别人盯上,起因是我批评了他,那么你就需要检验此前的批评是否有懈可及,如果有,你将如何还击。 在霸王技中就讲阳性霸王技是低看自己,同样的心态必需运在补漏技上,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如果自己说了过份的话,如果自己做了有争议的事,只要不是核心争议,人身攻击的焦点,一定要先用道歉的方式揭过。当然,如果是核心争议,是人身攻击的焦点,那就立马投降,争取宽大处理——你会发现,最凶狠的敌人,都无法做到真正的无情,只要你道歉,宽大是必然的结果。国人在人身攻击中最大的误区,就是死不认错,死不认错导致无数的后果,一是有损形象,二是有损精神与良心,三是招来越来越多的批评与谴责,四是为错而辩,错误将会累加放大。 只有你将自己的弱点用盾牌围起来了,才能进入实质性攻击阶段,不然,伤人 800 ,自损 1000 。 技术三:攻坚 人身攻击的绝窍,跟各种电子游戏差不多,那就是击中怪兽的特定部位:弱点。当你击中对方弱点时,才会取得大的进展,而一般性的攻击,口水式的谩骂,对于网络上搞人身攻击的人来说,基本无效。在网络上混的时间稍久,都免疫了。 如果你掌握了人身攻击的原则,习得了霸王技,审时度势与补漏之余,找不到对方的弱点,你最好远离人身攻击,你不适合搞人身攻击,人身攻击要求较强的逻辑观念与思维表达能力,你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并不是说你笨,而是说你天性大度醇厚,不必要跟人争那口气。 攻坚,就是要攻敌之所必救,下面列举攻坚战的常规战术: 1. 人品评价 。人人都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对一个人进行人品评价的人身攻击是最常用的战术。对人品进行评价,其主要目的是改变旁观者对被攻击者的看法,在被攻击者心理上造成伤害。要实现有效的人身攻击,人品评价就得要有理有据,如果逻辑论证严密,让读者产生无法不信任作者时,人身攻击的力量发挥到了十足。人品评价的最优技巧是列出证据来,暗示性把结论交给读者来下,由于你尊重了读者,读者觉得你客观公允,即使是不直接评价,对对方的伤害都是很大的。在列证据之后,就是用情感宣泄来感动读者,这需要一定的文字技巧,排比,比喻,场景架构写虚与写实等等,作者试图通过文字感染来打动读者,产生不利对对方的形象。最多见的,还是二者的结合,有理有情时,受到攻击的人,如果面子思想严重,极易受到重大打击。 面对人品评价,人人都在乎,所以是敌之必救。 2. 逻辑不洽 。人人有天然的道德判断标准,就是逻辑自洽。如果一个人失去了逻辑自洽性,他就是失去了旁观者的信任,失去了观众信任的人,就很容易受到人品评价的伤害,因为你失去防护能力。证明对方逻辑不洽的步骤往往不需要详细的逻辑推导,因为你必须考虑自己的受众,你必须以最简单的方式指出对方的逻辑错误来。 比如我攻击李清晨医生的绝对信任医生观点,他先讲自己如何不信任同行,结论却说医生总比外行强,而在文章中他又说病人应当听医生的话,出了后果好找医生医院算账。如果你按照他的行文逻辑去阅读,就如同许多人一样,觉得他是一位有爱心的人,讲理的人,但我把这三段抽出来,放在一起一对照,你就发现他的逻辑无法自洽,而且是难以忍受的自相矛盾——自己都不信任,却叫别人信任,一方面担心增加的医患关系纠纷,一方面教唆病人就是要听医生的话,吃药吃出了问题再去找医生的麻烦!攻击逻辑不洽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对方相距甚远的论点重排,让逻辑矛盾自然暴露。 逻辑不洽的另一个常用攻击方式就是夸张法,比如我攻击方舟子不懂蟑螂,他的蟑螂一文是抄袭英文而来。在我攻击之时,算是勉力为之,属于试探性的攻击,他如果不回击,大家都说寻正吃饱了没事干,细读原文及方舟子的文章,还是有差别的,可以说是译文基础上的改写,不太容易鉴定为抄袭。方舟子还击我,让我抓住他关键性的两个错误,说明他不懂蟑螂,不懂蟑螂而写出了科普,那就是逻辑不洽。我在写作中就会夸张地突出方舟子的错误,突出他的常识性错误,依靠这样的错误,而不是系统地测试方舟子对蟑螂的知识,展示他对蟑螂的无知。方舟子反驳我的唯一道路是证明那样的错误不是常识性错误,或者自己没错,这是他无法做到的事情,于是乎我基本上坐实了他抄袭的事实。 3. 道德谴责 。道义出自人心,道德是一个社会的基础,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进行道德谴责就直接地把对方置于审判台上,而自己坐上了法官的位置。在人身攻击中,抢占道德制高点从来都是必杀技。方舟子在网络上冲杀数年,攻击人无数,结怨远比寻正要多,他最后死抓着打假斗士的头衔不放,就因为这个头衔给予了他无冕之王的特权,他将人拉进审判席,而不是自己受审。 我攻击方舟子时,道德谴责就是最锋利的武器。方舟子美化自己的强盗行径,从合伙人手中强夺新语丝社,他美化为不愿意商业化,显得他好象见利不忘义一样,但在我的道德与法制阳光之下,他就现了强盗的原形,因为你不能将你跟合伙人共有的东西私自以自己的名义注册,这不仅不合道德,也违反法律,但他的合伙人法制观念不强,被他得逞。当我把他挤上审判台上时,他就不敢辩,也不能辩。 同样的道理,李清晨医生在我示好之时,仍然要做冤家敌人,我直接把他押上道德审判席,他斥骂不信任医生的患者为“二百五”,并表示他会随便开药。他或许带有气话的成份,但言出如山,白纸黑字,我一旦从道德角度关注,他就成了嫌犯罪犯,极大地缺乏反击空间。唯一能让李清晨医生脱身、重新赢得读者信任的,就是道歉认错,请求原谅,这好象对于面子天大的人来说不容易,也会让我处于跟他的人身对攻的优势地位。 道德谴责是必杀技,比如方舟子攻击唐骏,除了道歉或者公开赖账,无解。道德谴责还没有后顾之忧,犯罪嫌犯能把法官怎么样?进行人身攻击者,一定要学会道德谴责,道德谴责也是人身攻击中最值得提倡的战术,因为其社会效果始终是正面的。 4. 鄙视学识 。人品评价、逻辑不洽、与道德谴责都属于正面攻击,而鄙视学识是属于间接攻击,是属于极为有效的间接攻击。人身攻击往往起自观点冲突,而观点冲突的最终判决,是科学与专业知识,对于许多的专业问题,其实并不那么好判定,即使用专业结论,可能观众也缺乏裁决能力,最终要回落到谁更能值得信任。那么,一场比赛学识的人身攻击就开始了。 鄙视学识的人身攻击也是值得提倡的,前提是比赛的是真正的学识,而非甲说你是个笨蛋,一窍不通,乙说,你还只通半窍。这样的攻击毫无价值,引起看客反胃。当李清晨医生针对我的食疗观点进行攻击时,我面临的就是一场最终取决于学识的人身攻击,取胜之道在于把各自所知的科学知识组织起来,赢得观众,我再多的人身攻击战略战术,都不如展示自己观点的学术证据有效。 若能直中取,不从曲中求。李清晨医生并非在食疗上跟我有解不开的生死之结,而是我批评了医生,他借用食疗报复我,试图把我打成伪科学。麻烦就在于,他从未检验我有多少底牌,当我把一张一张的学术牌翻开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熬夜写的高血压科普有点拿不出手。 我在新语丝上活动时,主要写医疗卫生管理的文章,或者涉足道德争议,极少写科普,方舟子自以为可以鄙视我,于是乎才会发出“无人能教我逻辑”的豪言,对我试图指出他的逻辑错误发出轻蔑的嘲笑,在我之前,曾有人揭露过方舟子抄袭,但没人替他改过科普,而我关注他科普时,一连检查数篇,篇篇无法过关,选入语文课本的《最耐渴的动物》被我从语言到科学,批得一塌糊涂。当我把方舟子的成堆科学错误暴露出来再把他教训人如何要专家写科普列举出来时,他就万分难受。 我并非要通过鄙视学识这一途径来表示自己多么能干,而是要指出来这是人身攻击一条有效途径,警告主动发出鄙视学识者,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切莫自大,因为揭穿了,就是一个平白的笑话。 鄙视学识对于有霸王阳技者无效,也就是说,对于寻正无效,对于低调的人无效。对于能纠正我的错误的人,感谢都来不及,没时间顾忌谁高谁低。 鄙视学识在本指南中只推荐在还击时使用。对于自大自满的人来一个现实的警告与讽刺。 5. 泼妇骂街 。泼妇骂街是一种低效的人身攻击战术,低效并不等于无效,使用不当,会让人看轻自己的,故而大多数人天然地使用匿名进行此类人身攻击。 当我跟方舟子发生人身攻击对攻时,他无计可施而又气血填胸,就对我来了一招泼妇骂街。我警告方舟子后,他阴阳怪气地说我在威胁他,于是乎我正式地也做了一回泼妇,后来觉得他不可理喻,骂上一次不足以警告他,又调戏了一回。 泼妇骂街一招能不用,最好不用,因为伤人伤已,往往伤已更重。 6. 化身成影 。这一招属于良心有亏欠的招术,本指南不推荐使用,但使用本指南者必知,因为你的对手并不一定受本指南的限制。 方舟子对化身成影最为熟悉,经常采用,那就是他的著名的《网人评》。网人者,数字信号也,是人乎,是狗乎,谁也无法确定。一个人可以化身成无数的代号,对自己所痛恨的人进行人身攻击,显得人多势众,这一招对付网络新手,有奇效,随着对手的网龄增长,效用减低,对于老油条,往往没效,一者网络混久了,脸皮混厚了,对群殴有了免疫力,二者,大家都明白,群殴未必是群殴。 实战要诀 网络人身攻击并非没有伤害,远者如诸葛亮骂死王朗,是有性命之忧的,近者,有如野鹤骂得方舟子吐血三升,虽不危及性命,但于健康亦有大害。如果你没有掌握实战战术前三项技术,慎与人舌战,如果你没有掌握霸王阳技,不与高手接战,或者与人身攻击高手为伴,让他把火力接走,自己看热闹帮闲。 要诀一:提神静心 人身攻击是一项艺术,是要花时间的,如果你不做准备上阵,多半会失败的。你对对手的伤害,取决于他的心理状态,对手是一个伟光正的崇拜者,恭喜你,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目标。如果你自己容易被伤害,比如生活中你很容易因为别人的话不中听而生气,那慎行之。提神静心,就是要把自己的伤害减低到最低程度,以游戏笑谑的心情看待网络骂战。 把自己从网络骂战中分离出来的方式之一,是猜测对方的反应,同时猜测自己的情绪反应。如果你经常这么做,你能把自己成功地从网络人格中分裂出来,你练成了霸王阳技——阴技太花时间,就不要想了,有了阳技,阳克阴,不必要阴技了。不管你有没有霸王技,提神静心都是取胜要诀。 要诀二:关注大要 细节固然重要,但论争是否让你满足,让问题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仍然取决于大体战略,宏观观点。切莫纠缠于细节而忘记了大要。 要诀三:循序而进 要辩论与攻守中要有自己的战略蓝图,不要被对方拖离了自己的蓝图,这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有效地防止自己陷入情绪上的被动,达到静心取胜的目的。 要诀四:有限目标 在人身攻击中要设立有限的目标,不要想对方屈服,这在网络上发生的几率小到几乎没有。要设立现实的目标,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自己这份虚荣心满足以后及时抽身,没必要把高级的人身攻击最后变成低级的泼妇骂街。 要诀五:攻守兼备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防守是最好的进攻。善于人身攻击者,从来都攻守兼备,善守者善攻,善攻者也善守。攻守取舍,取决于永远不要陷入被动,被对方牵了鼻子走,必败无疑。 总结: 人身攻击能避免则要避免,人身攻击中取得了胜利,必然得罪对手,于人于已并无益处。多修路,少断桥,人生要义也。 人身攻击并非都可以避免,网络人生丰富,见弱则欺,见强则避者,遍布五湖四海,本指南为你正当反击出言不逊者提供现实指南,用于反击无往而不利,用于主动进攻则效果大减,切记。
个人分类: 趣侃乱弹|749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陈龙珠:嵇少丞先生怎能这样引用资料做证据来骂人?
majorite 2010-7-9 06:18
学者陈龙珠 发表于2008-10-16 14:24:53 查看评论 :0 │ 浏览:730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社会思考 嵇少丞先生怎能这样引用资料做证据来骂人? 加拿大华人教授 嵇少丞先生,近日在与其他博友的争论中极力将未参与者拉入争论漩涡,除在王铮先生等博文下极尽谩骂外(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2179 ), 于本月10日晚首先不守7月初通过其亲友(科学网注册名为小弟)达成的约定开放了以往攻击我的争议文章(从15日起移至其博客非首页),并于 13日上午在其博客上 发表了 感谢陈龙珠让我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人这么活着人身攻击性文章(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2460 ,也已移至其博客非首页)。 . 在出现争议初期阶段,本人即向杨学祥、王铮先生并通过其亲友(小弟)向嵇先生表达了未曾参与也不会参与与嵇先生的讨论和争吵。由于科学网暂不能检索发帖者的资料,本人无法说明13日嵇文认定是我化名的几个网友的真实身份。但目前在科学网仍有据可查的是, 上述嵇文引用本人在杨先生文下言论时删去了不支持嵇文观点的重要信息,对此,本人表示十分遗憾和表示强烈抗议 ! . 嵇文删除本人言论的有关情况请点击(WORD文件): 附件 , 其中网友评论及我回复加拿大非注册用户内容均来源自杨学祥先生文章( 中国地震的印度洋体制和太平洋体制) 下的评论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2151 ),图片为嵇文页面截图,文字为本人注解。 . 本人在此再次声明(上次声明见7月3日文章: 嵇少丞网上找人吵架不能仅凭自己臆想的理由 ),在科学网申请注册写博至今,除积累感兴趣的资料外,还想与更多的博主(包括嵇先生)和网友交流科教和生活的感悟。 本博一贯反对、拒绝和鄙视任何形式的不良炒作!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2909
个人分类: 博文转载|728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陈龙珠:小议我和嵇少丞思维习惯的区别
majorite 2010-7-9 05:59
学者陈龙珠 发表于2010-7-2 9:04:23 查看评论 :19 │ 浏览:696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社会思考 小议我和嵇少丞思维习惯的区别 我与嵇少丞在科学网上的争执原想历时两年时画上句号,所以在他于第二次握手文下评论回复中歇斯底里地无端谩骂本人时,也是予以付之一笑。只是本人好奇,对他昨天在科学网博客上发表的一张工程图片感兴趣,便请网友包括本所研究生们 学习和思考 ,而我并未做出啥子结论,更不用说象他习惯地那样去篡改或捏造了。 就是这么一件正常科技讨论再不过的博文,又遭到了嵇少丞教授的强烈反弹和莫须有的攻击( 全文见附录,而且还擅自免了我上海交大安全与防灾所所长的职务:老嵇整天想的难道就是咋能迫使我早点离开科学网和上海交大?哈哈 )。 其实,对本文昨天的问题,嵇少丞教授无须发火和谩骂,只要以事实告诉大家: (1)这根用以证明他观点的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多大和原来是做啥用的? (2)拿这根混凝土构件的全貌图片出来让大家看,现在的图片是端面还是断裂面不是断裂面的话,可以数不出钢筋的,因为与工程安全有关的钢筋或许在几厘米厚的混凝土保护层下呢。 嵇少丞长期从事地质学教学和研究。这个学科由于钻地探孔深度极其有限,对地球内部的认知和宏观现象机理的诠释,推测或反演( 定量但解答难唯一 )看似一条主要途径。因此,必须学好自然科学哲学、逻辑学等。 本博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教学和研究。这个学科行业的产品即各类建(构)筑物人命关天,人们因而必须重视工程实践、室内外实验和理论分析的定量化-拿事实和数据说话。所以,除了同样需要扎实的哲学和逻辑学等基础外,数学、力学必须打好基础。 由此看来,对从嵇少丞教授博文以及他2年来与众多网友的争执中所表现出来的许多臆想现象,我是能够理解的。 尽管如此,科技讨论,应该止于科技讨论,以此还是要提请嵇少丞教授三思的。嵇教授既要公开刊文认定铁路大桥设计建造者的责任,又不拿出无可争辩的证据,遇到疑问不正面回答问题,还去臆想着攻击本博,不知道想为年轻的科技人员带个咋样的好头? 附录 :( 嵇少丞在自己博客上多次人肉搜索并擅贴了我等博主的个人照片并捏造攻击 ,现在还竟然批评本博转载了他刊发的工程图片。尽管如此,本博至今仍不愿意对其使用仨查这个词。 ) 学者嵇少丞 发表于2010-7-2 8:24:57 陈龙珠教授眼中的断桥 我的博文《 钢筋啊,钢筋! 》贴出后,上海交大安全与防灾工程研究所前所长、土木工程教授陈龙珠博导立马起了习惯性反映,迅速发表了博文《请看图答题(1)》,这次陈龙珠没有再用压力差,而是提出两点疑问:(1)照片(即《 钢筋啊,钢筋! 》中照片3)右下角倒地的混凝土构件左侧可能是它的某处断裂面还是原端(顶)面?(2)上述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大致多少?它原是铁路桥墩的可能性有多大?【陈(龙珠)眼看(断桥)墩小】,后来,在回答东南大学网友txd时陈龙珠又说:那构件左侧象是断裂面吗?若是,去数钢筋才合理的,呵呵。 看样子,陈龙珠猜想倒地的混凝土构件截面不是断裂面而是原端(顶)面,以及该混凝土构件原不是铁路桥墩。陈前所长能不能提供些支持其猜想的铁证,让大家看看他的铁证是否真铁?是否存在与合理?大家手头的现有资料是否也支持他的猜想?堂堂上海交大安全与防灾工程研究所前所长不至于毫无证据地凭空臆想吧?那将会像否定2008年6月18日石棉地震的真实性一样丢脸! 有 位老人家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建议上海交大安全与防灾工程研究所前所长陈龙珠前所长带上研究生亲自去四川什邡倒桥处实地考察,然后再做出上述结论也不迟。汶川地震过去这么久,这位上海交大安全与防灾工程研究所前所长恐怕还没有去过四川地震重灾区呢,地震博文倒是写不少。 《 钢筋啊,钢筋! 》文中的 照片 3. 四川省龙门山地区红白镇木瓜坪铁路桥墩在 5.12 地震中轰然倒塌,在露处混凝土桥墩截面上仅见筷头粗的两根钢筋(实为粗铁丝)。不知此铁路桥建于何年( 70 年代或 80 年代初?)?工程设计和负责施工的工程师屁股该打。 这是本人在四川科考照片,陈龙珠未经允许擅自放进自己的博客,本人已去函要求他删除此照片,他拒绝删除,继续侵权。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0522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0530 本文标签: 嵇少丞 学者道德 学科及其思维方式 相关文章: 赞加拿大华人正教授嵇少丞的男子汉气概 陈龙珠:浅析嵇少丞教授网上奇异行为的心理学原因 陈龙珠:千万别真疯了,嵇少丞教授 陈龙珠:请问满口道德仁义的嵇少丞:这位匿迹恶评华人不无赖吧? 陈龙珠:嵇少丞耍赖博文存照 陈龙珠:饭后茶前请看海外正教授嵇少丞奇异的泼 陈龙珠:华裔加拿大教授嵇少丞与汶川地震灾难(4) 陈龙珠:呵呵,穿马甲四处阴损的是正教授嵇少丞啊? 陈龙珠:华裔加拿大教授嵇少丞与汶川地震灾难(3) 陈龙珠:华裔加拿大教授嵇少丞与汶川地震灾难(2) 当前推荐数: 3 推荐人: 隔壁家的二傻子 lihongzhi boxcar 标题: 发表评论人: 不明真相的群众 ip:220.245.18.* 我觉得,陈教授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发现如此跟自己专业相关的课题材料,首先向嵇教授道谢,然后代领学生实地考察,查明真相,然后再作科学的或者是工程技术方面的探讨比较合适。 博主回复:没看出我提请的这次科技问题讨论,间接地对个别自命非凡地海外华人正教授了解如何才能科学、严密地论证问题,有教育意义吗? 标题: 发表评论人: 游客 ip:219.148.157.* 我就不明白了,怎么在此支持陈教授的人动不动就口无遮拦,脏活连篇呀? 博主回复:你评价别人弊端的词语看似很娴熟的,用惯了? 还是回到科技评论,否则请赶紧去忙别的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稀里糊涂 ip:75.42.170.* 我看最搞笑的恐怕还是没到现场就凭空臆想和乱抡棍子吧。对目前中国比较普遍存在的偷工减料和豆腐碴工程现象,对于一个搞土木工程为民造福的专家更应该加以揭露,加以呼吁改善工程质量,而不是处处加以辩护。要是我是搞土木工程和安全防灾的,一定会对诸如上海倒楼事件等工程质量事件感到羞愧无比的。一个搞地球物理的人对本来不属于自己专业范围的土木工程和民生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大声疾呼,怎么说都是值得令人尊敬的,至少人家还有一个科学家做人的良心。 博主如果有雅量,就请留着我的评论吧! 博主回复:嵇少丞针对我的提问,已编发的2篇博文仍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继续牛头不对马嘴地扯淡,如此讨论科技问题哪还像是位学者呢?本次问题的讨论到此为止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回复你的250 ip:111.174.42.* 没看见我们看见的断面上半部长苔藓,下半部没有,250是吃饭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依然无知 ip:219.148.157.* 佩服你的眼力,居然看到了断面了下面。但不管怎么说你承认了断面。另外,奉劝一句,你跑到陈教授的地盘进行人身攻击,不是丢教授的脸呀。 博主回复:我觉得大家没必要伤和气地讨论科技问题。说实在话,除了我提出的2个思考题外,还有一个值得了解的重要方面是,嵇教授的那张图片是汶川512地震后多久拍的?因为从已有的这张图片看,那根构件左侧端面上和附近地上有它躺在那里后被不久前新浇混凝土散落过的(因为颜色较浅),这种现象会降低这张图片是在地震后很短时间内拍的可能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答复你的无知 ip:111.174.42.* 那断面下半部怎么没有?你以为断面是你? 标题: 发表评论人: 无知的人 ip:111.193.218.* 年生的?回答的好。以你的逻辑这张照片是地震当天,至少是当年照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答复你的无知 ip:202.114.123.* 苔藓是一般年生的,看看和周围石头上苔藓的差不多情况,你可以判断断面的暴露时间和其他石头的暴露时间是否相似!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常识? ip:111.193.223.* 请问南方的先生,长笞象长树一样,需要很长时间吗?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遛鸟 ip:202.114.123.* 断面都长苔藓了,和周围的差别不大,所以断面存在很久!别听鸡叫!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司马弟 ip:117.136.8.* 嵇教授不懂建筑力学,别与他一般见识。 博主回复:嵇教授在自己博客上回复别人评论时说《钢筋啊,钢筋》一文和他一点关系没有,他也来搅混水!。看来我是背时了点,他原来撒的是混水,我还要当科技问题讨论个啥?呵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天地园小草 ip:219.148.157.* 当年的北京西站,亚运村是儿戏吗? 博主回复:北京亚运村和铁路西客站工程的事,不是钢筋而是混凝土吧?据说一则抢工期有关,二则你在去查查啥叫碱集料反应是啥意思 标题: 发表评论人: gfcao 同意二傻的论点,铁路桥非同儿戏,没人有那么大胆子! 标题: 发表评论人: 游客 ip:219.148.157.* 陈教授这样说就真的是差矣,不知哪句让您如此暴怒,借您的话就是歇斯底里地无端指控本人。前几天在嵇博上捣乱的一个来自南京IP的人,他提供的一个事实却让人深思,只是他的怨气发错了地方。建议教授利用假期去灾区看下,拿出铁的事实反驳嵇教授,也博取些别人对您的尊敬。 博主回复:嵇教授的论点,拿出的论据应该匹配,就这点逻辑问题,你们也要扯淡去上纲上线? 标题: 发表评论人: 游客 ip:219.148.157.* 顶一楼的。土木工程不是用来掩饰工程质量和问题的工具!桥断了,人死了,嵇教授只是提出一个中国普遍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让大家关注。而你呢,在这里鸡蛋里挑骨头,断章取义,甚至人身攻击,你的境界就不能高点吗?再说了,中国所有的工程质量问题你都要自己把自己捎上,难道真的都和你有关系? 博主回复:此话差也,根治顽疾,一定要找到真正的根源,张冠李戴同样会误国误民的 ps 这位网友是东方大学城的天地园小草?别跑到科学网总跟着骂人哦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xcar To 2楼二傻兄: 修铁路的应该不是(基建)工程兵,而是铁道兵,后来也集体转业到地方。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ihongzhi 强!桥梁要是没有钢筋的话,那也太可怕了 博主回复:真是那样没有钢筋,那桥墩会等得到汶川地震才坍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隔壁家的二傻子 二傻相信,在中国,盖民房也许会少用钢筋,但盖铁路桥,不太可能出现照片上的情况!--- 盖铁路的,其实是军队(原工程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geology ip:60.247.50.* 1.你不懂地质,真正的地质科学也是拿事实和数据说话! 2.土木工程不是用来掩饰工程质量和问题的工具! 博主回复:欢迎光临! 但愿老嵇不会认为你说他不是真正的地质科学者 另外,土木工程安全讲的就是质量
个人分类: 博文转载|4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陈龙珠:小议科学网博主的生态多样性
majorite 2010-7-9 05:53
学者陈龙珠 发表于2010-6-4 9:50:18 查看评论 :5 │ 浏览:490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陈词滥调 小议科学网博主的生态多样性 有的人失踪了,虽然衔不及博士和海外华人正教授,却赢得了众多实名网友不约而同的呼唤和思考( 杨秀海 , 陈安 1, 陈安 2, 杨玲 , 王鸿飞 , 魏东平 , 曹广福 , 陈国文 ,等等 ),而这位被关注之人的反应,也只是通过其他传媒,向这些关注他的人们展示了自己失踪于科学网的原因。他或许颇感委屈,但目前看似选择了沉默,这将能为自己、为科学网编辑部都留下了思索、完善行文风格或规章的空间。 而有的人,N次地自谓精英、 正经 。当见其恶意言行受限之时,四处谩骂、攻击科学网编辑部和本博,语调烈度超13度后,招旗呐喊开始异地重建,且在那里继续臆想编造本博中学老师去信向其举报本博回母校时要人为之拎包的故事。但在 呸了科学网编辑部 不久,未见友人的呼唤,便耐不过异地三日的寂寞,于今日自个儿乖乖地回归了科学网,并马上又开始了以往那种捕风捉影的生活。 本博欣赏魏东平教授的 一句话 :一个充满生态多样性的科学网,对我们大家都是具有益处的;毕竟,水至清则无鱼。本博暂想补充的一句话是,水混一些可以,但千万不能乌黑发臭了。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1893 当前推荐数: 2 推荐人: BaoHaifei famingkuang 标题: 发表评论人: famingkuang 水混一些可以,但千万不能乌黑发臭了 ============================== 这句话算是对水至清则无鱼的补充。 博主回复: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imonjo828 呵呵,有意思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aha ip:202.114.123.* 被封期间说停播,哈哈,君子一言,可笑,所以在这点上还是支持你的。海外正教授只是一个虚伪的家伙!不如中国鬼! 博主回复:本博不鼓励你有权发表的观点,呵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ehe ip:113.109.196.* 你还真的是公公知识分子哦。 博主回复:你们喜欢阅读甚至编造八卦、黄书的话,那是你们的自由 标题: 发表评论人: cellwang ip:122.6.174.* 博主没必要含沙射影了,有失你作为教授的形象。大家和平共处才是正道。多发些有学术意义的帖子才是教授们应该做的。 博主回复:谢谢留言!本文最后一段的态度与你的看法应该是一致的。 对有人没有结束恶意捏造故事进行实名人身攻击的行为,这里只是留个标记而已。
个人分类: 博文转载|4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言论自由不应该成为人身攻击的尚方宝剑
chemicalbond 2010-6-16 09:56
近日,蒋劲松老师发了一篇文章,质疑为何科学网比其它网站管制严厉。他的文章在科学网受到很多人的推荐,也立刻在科学网博客得到了很高的引用率。没有办法,这里也需要再引用一次:-)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5223 不过,我和蒋老师以及不少网友的看法有些不同。我简单地阅读了一下他提及的那篇所谓的“著名的帖子”,虽然没有完全读完,但是觉得那篇文章太无聊了。它的重点不是考证一些网上的八卦,而是排泄个人的愤恨,露骨地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那种垃圾文字在某些网站上大概是家常便饭,但是这里是科学网。科学网的主旨应该是宣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人员的交流,而不是任何人以任何借口搞人身攻击的场所。 几年前我曾经给自然杂志发过一封通信。因为内容相关,这里张贴一下: Misconduct: forum should not be used to settle scores Nature 442 , 132 (13 July 2006) SIR — Although China is developing i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an unprecedented speed, scientific misconduct is a serious issue, as you have highlighted in your Special Report “Named and shamed” ( Nature 441, 393–393; 2006). Shi-Min Fang, one of your correspondents on this topic ( Nature 441, 932; 2006) and the webmaster of New Threads (www.xys.org), wrote to defend this website’s role in disclosing scientific misconduct on occasions when the authorities had ignored whistleblowers. Like many other Chinese scientists working overseas, I care very much about scientific misconduct in China. However, I have also been concerned for a long time about the quality of articles published on New Threads. Often, I find that there are few facts and little investigation behind the accusations, and that many articles are mixed with assumptions and personal attacks on named scientific researchers. One such example is that of Hualiang Jiang, a principal investigator working at the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Because I work in a similar field, I am familiar with Jiang’s work and publications, although I have never met him. New Threads contains several articles (urls provided) attacking Jiang personally, using many insulting words such as “idiot”. It seems that some of the articles were written by someone who may have been an unsuccessful job candidate at Jiang’s institute. Disclosing scientific misconduct is not simply about free speech, as claimed by the webmaster of New Threads. It is also about being professional, objective and serious. Only verified facts should be published on the website if it is claiming to monitor incidents of scientific misconduct. It should not be used for unsubstantiated attacks in the name of free speech,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effects on the scientists concerned, but also because readers, especially young students, could be misled.
个人分类: 学术与争鸣|1655 次阅读|10 个评论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回到原始社会?
蒋高明 2010-2-20 21:29
蒋高明 今天,有科学网网友jiangpub在我2009年10月19日发表的文章《转基因棉退化说明了什么?》有下面的留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3523 jiangpub 蒋高明退化说明了什么? 蒋高明应当退化到原始社会去,那里没有转基因,也没有农药。 其实蒋高明退化成猴子,其生活方式将非常环保,完全自然绿色。 类似的观点还有: 2010年2月9日,新浪博客《转基因:民生大事该怎样决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ea0190100h5eh.html#comment1 留言: 匿名网友 :《正告蒋高明之流: 请你们停止祸国殃民的言论》有这么一段, 现代育种必须具备专业知识,普通农民不可能胜任的。育成一个好的品种要投入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在国外育种基本上依靠种业公司的投入,靠普通农民留种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种业公司的发展对农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都要建立成熟的种业市场,支持种业公司做大做强的原因。在科技如此发达的21世纪,蒋高明 居然提倡农业 回归农民留种的原始生产模式,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如果中国真的这么做,中国的农业必然在未来的竞争中一败涂地。蒋高明这个所谓的专家能提出这样 混帐 的建议, 其居心大家不可不防! 上述两篇留言,显然是明目张胆的篡改原意》我在什么场所都没有说过那样的话?技术当然是可以用的,但要看谁来用,用在什么地方。下面的话,一并回复科学网 jiangpub和新浪网匿名网友: 博主回复 :您这显然是抬杠!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回到原始社会?即使我们用物理和生物的方法控制虫害,也还是用电的,提高产量还是用机械的。您这样的口气显然不是探讨问题 。转基因真的能够降低农药吗?真的不用除草剂吗?要客观面对现实问题才是科学的态度,至少在技术问题上不能搞极端。科学也不总是对的,要看看这个武器掌握在谁手里。中 国人在农业上对人类有这么大的贡献,哪一个是依靠专利去收费?转基因公司凭什么花大气力去搞转基因?为了保护环境吗?为了人类吗?那么,作为企业他们的回报是什么?事 实正是相反的,他们是将简单问题弄复杂了,才能够赚钱,才能收专利费,卖专用除草剂,杀虫剂。在这一点上,我想他们是不希望农田里没有虫害和杂草的,否则他们就没有钱赚了 。要探讨问题,要讲清道理,对人类好的科技发明,我们还是接受的。但明显存在问题的发明就要拒绝,如三聚氰胺,瘦肉精之类。 至于农民留种,有什么好奇的。去年笔者从农大带回去实验的小麦种子,是农大科学家的原种,农民看到产量高,就自己留下了。我们明明知道的,但也不会跟他们收费。当然杂交水稻玉米留种困难,但农民并都是种植杂交作物的。 有利说理,将别人的意思无限想象放大,有意曲论敌原意解非君子行为。当年,怒江争论的时候,支持建坝人士就说我们要怒江人民穿兽皮,回到原始社会。而今这个声音如法炮制出来了。可见都不是理性争议的态度,科学问题是越辩论越明确的。笔者当然不是神灵,不是各行都懂,我坚持的是生态的问题,即使如此肯定有许多不懂的地方,有说错的地方,但只要指出来,我当然是愿意接受批评的。但现在的事情是,在转基因问题上,我还没有听到让我服气的理由,更多的是对我个人的人身攻击,与争论的话题无关。 下面是笔者发表的两篇文章: 转基因棉退化说明了什么 蒋高明  本文于2009年10月19日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  最近,记者在江苏省棉花之乡盐城大丰市调查发现:该省转基因棉推广进入第5个年头后,曾因转基因优势而产生的增量随时间延长被消耗殆尽;转基因棉退 化于今年集中爆发;除了产量下降外,其质量也出现了严重下降,表现尚不如普通棉(21世纪经济报道,9月30日)。    1997年,中国从美国孟山都公司引进第一代 转基因抗虫棉。在刚引进的几个年头,转基因棉花因以下三条优势受到了棉农广泛欢迎:一是农药使用量下降;二是 种植成本下降;三是亩产总量上升。这三条造就了转基因作物神话,媒体和农学家盛赞转基因好处时,至今还作为经典在引用。    然而,好景不长。不争气的是,转基因棉表现是一代不如一代,一年不如一年。目前发现的新问题也有三条:一是转基因棉质量越来越差,对纺织机器产生了影 响,纤维质量不如常规棉; 二是转基因棉衣分率(籽棉向皮棉的转化率)下降到34%左右,低于常规棉; 三是棉铃虫被基本控制后,盲蝽蟓、烟粉虱、红蜘蛛、蚜虫等刺吸式小害虫 集中大爆发,小虫成大灾,用药量反而猛增。     那么,转基因棉为什么会发生退化呢?让我们从转基因原理来回答这个问题。转基因生物技术,也叫基因工程,或称DNA重组技术,是在人工条件下, 把目标基因分离、克 隆,打破生殖隔离,转移到目标生物中。自然过程中的基因重组, 只发生在同一物种内,异种之间是很难发生基因交流的。然而,通过生物技术,打破了自然界基因流限制,达到 人类期望的目的,如抗虫、抗旱、抗盐碱、耐重金属等。就转基因棉而言,当时主要针对棉铃虫危害,希望在棉花叶片里转入苏云杆菌基因,让棉铃虫采食苏云杆菌基因编码产生 的毒蛋白后 中毒身亡。然而,从生态进化来看,物种的基本权利就是生存,希望饿死或毒死一个物种,那是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的。为了保命,目前棉铃虫被迫转吃别 的作物,而那些次要昆虫转而为害,农民需要加大农药用量来对付。这显然是打乱生态平衡造成的苦果。     在生态学上,包括生物因子在内,存在着影响生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这些因子有的起主导作用,是主导因子;有些起次要作用,是次要因子。但是,主导因子和 次要因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换。转基因棉当时要控制的棉铃虫是主导因子,而今它们转变为次要因子。如果我们不尊重生态学规律,再去发明抗盲蝽蟓, 或抗烟粉虱、抗红蜘蛛、抗蚜虫的转基因作物,那只能是按了葫芦起了瓢,人类在小小的物种面前穷于应付而已。无论是借助转基因,还是借助剧毒农药控制害虫,都是 治标不治本的措施。     由于人为引发了自然界不曾发生过的基因交流,目标物种对转入基因可能来不及适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就会表现出适应性变化。这个变化非常复杂,可能用人类已有 的知识难以解释。产量下降,或衣棉率下降等,表现出转基因棉对转入基因的适应反应,或转入基因干扰棉花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的结果。另外,因为基因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转移进 目标作物的,基因逃逸的概率也远大于正常基因交流的作物,转基因作物稳定性有待时间的检验。     目前人类对待不希望的物种,如昆虫和草本植物,统统冠以害或杂,发明了剧毒的农药或除草剂灭杀而后快,不仅灭杀了有害的生物,也造成害虫或杂草 天敌生物灭绝,造成农田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其不良后果是,农药越用越多,害虫也越来月猖獗。现在农民都承认,药物比原来用的多多了,但害虫不减反增。而今,我们用 转基因的办法试图毒死或饿死害虫,其结果与大量使用农药一样,持续造成生态系统紊乱。     人类对待其不希望的物种总是以斩草除根而后快,如果我们改灭杀为和谐,会得到什么结果呢?我们在山东平邑县开展了这样一个试验, 在20亩试验田里,停止农药使 用,改用诱虫灯让害虫自愿上钩,捕获的害虫养鸡。结果令人兴奋:农田里严重危害花生、玉米等金龟甲等害虫得到控制,就连靠近试验地的庄稼也很少虫害。在对 照农田里,农民每亩施加两遍剧毒农药绿英,一次是在种植时拌种,另一次是在花生章程后灌根。不计劳动力和健康成本,每亩花了80元,但害虫照样危害,收获时,每穴里照 样有3-5个金龟甲幼虫。他们不得不提前收获花生,以便从虫口里抢粮。   用生态平衡的办法,害虫是越来越少的,生态环境是越来越改善的。但农药贩子、转基因的鼓吹者不喜欢这样的结果,他们要兜售其产品,他们是希望害虫越多越好 。害虫越多,从农民那里挣的钱就越多。正如医院希望你的病越多越好一样,几元钱能治好的药,一般是不卖给你的,而想办法让你花几百元为止。转基因打乱生态平衡后,再通 过大量农药使用,继续打乱生态平衡,转基因和农药成了棉花现代农业的新二害。   在农业生产上,必须尊重物种生存权利,恢复生态平衡。对于害虫控制,不能将目光仅盯着化学防治上,或转基因技术上,还要考虑物理、生物甚至人类传统知识的 贡献。不能像现在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继续干那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傻事了。 转基因:民生大事该怎样决策 蒋高明 2月8日的《瞭望》周刊发表著名学者李楯文章《民生大计该怎么决策》,首次从法律角度对农业部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安全证书一事进行评论,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李文指出信息公开乃法制国家通例、该重大事件须全国人大或常务会做出决策。李教授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在转基因主粮进入中国消费者食物链这样重大事件上,批准 单位竟然连农业部都不是,而是其下属的一个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办公室,且其委员中以搞转基因的为主,与其切身利益密切挂钩。转基因进入主粮的科学家或者农业转基因生物 安全委员与境外的生物技术跨国公司有种种联系,或者就是生物技术公司是股东,对其公信力我们持怀疑态度。联合国生物安全专家、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专家、美国和新西兰 双重国籍科学家杰克海勒曼博士(Jack Heinemann)一针见血地指出:科研团体和商界之间强有力的结盟,科学家们正在学会保持沉默,或者沦为摇旗呐喊者。在这样复杂的 背景下,这样的大事能够轻描淡写地过去吗? 我与李楯先生有过两次一面之交,当然仅仅是打个招呼而已,深入的交谈不多。因为李先生是学界前辈,我的资历尚不会引起他的注意。两次见面都是2005年关于圆明园 铺膜事件的争论,并在那次事件上,国家第一次召开由公众参与的听证会,这个成果的取得与李楯老师的呼吁有直接的关系。在那次会上,笔者是应邀参加听证的专家。 李楯,1947年生,北京市人。教授,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专家网络负责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以自学而至以学术研究和教学为业。1981年通过招聘考试成为律师,曾先后就职于北京市律师协会研究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1984年受聘为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法律顾问, 1985年受聘为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和北京市政府举办技术成果交易会法律顾问。1988年任法制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1989年受聘为北京市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1993年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教授。同年,受聘为美国福特基金会北京办事处顾问,对福特基金会在中国资助的法律项目做评估。1998年接受美国政府邀请访美,考察 美国司法制度和法官培训。1999年以后,任现职。著有《中国研究的制度背景》;《法律社会学》(主编)。在与艾滋病相关的工作方面:自1990年中国政府制定《艾滋病预防和 控制中期规划》起,即开始参与和艾滋病相关的研究项目。1998年,应中国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之邀开始参与国家艾滋病防治立法工作。2001年,担任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 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主持大会法律、公共政策,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分会场会议;担任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专家,为联合国开发署做《法律评估:艾滋病防治》报 告。2002年,担任联合国禁毒署和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预防因吸毒引发艾滋病感染中国工作组成员。 《瞭望》文章:民生大事该怎样决策    我们的社会需要一种机制,使公众能够参与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 文/李楯    转基因水稻,已由政府部门准许在湖北试种,但争论并不就此终结。 反对者首先提出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对人类健康是否有害,其次是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张者强调中国地少人多,解决吃饭问题,转基因是唯一可取技术当然 ,主张者,如农业部属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专家还有许多非常专家的解释,说:安全管理遵循了科学、个案、熟悉性和逐步完善四项基本原则,安全评价经过 了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五个阶段。  摆在一般人面前的问题是:一件非专家谁也搞不懂的事,一件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健康、生命及后代的事,应怎样决策,由谁来决策?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我们所处的时代,非常值得警惕的是:在科学的名义下迷信技术,在市场的名义下迷信金钱;当社会已经分化为利益、主张各不相同的人群时,科学家、专家也会有利益 ,会成为不同利益、主张的代言人因此,当我们听到科学家说、专家说时,我们就必须问,利益在何方的科学家、专家说了,持何种主张的科学家、专家说了。有时 ,我们能听到的只是持一种主张的科学家、专家的说法,而听不到另一种已被屏蔽了的科学家、专家的意见。我们的社会需要一种机制,使在事关相当多人的利益时,决策者和公 众都能在充分地听取了各种不同的意见后再作自己的选择;使公众对事关自己利益的重大决策,能够参与。   以人为本,在中国是新设定的一种价值观,新设定的一种执政理念的核心(十七大报告)。看重人,看重人的健康、生命,于是才有了在食品、药品等入口的东西上的 绝对小心谨慎的制度安排:没有充足的、绝对无可置疑的证据证明无害于人的健康的,就不能投入市场。  历史告诉我们,即使一些人在当初做一件事时是出自好意,但世事有些是始料不及的,有些恶果一旦形成,就不可逆转。如一些现已禁止使用的药物,现已开始治理的污 染,在人体内表现出的毒副作用,在水体、耕地、作为人类食品的动植物以至就是在人体内积聚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近,危害到具体的人的健康、生命;远,则危及 到人类的子孙后代。我们今天这样警惕(甚至是害怕)病毒的变异,警惕人畜、人禽交互传播疾病(如SARS、禽流感、疯牛病),警惕污染的后果和因物种多样性被改变而导致的生态 失衡,原因就在这里。  我们习惯于科技连用,但科学、技术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按照一定规范,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认识是一个过程,过程中,认识有对有错。而技术 ,则是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把它实践化;由此可以带来对自然界的改变、变化和改造。技术是双刃剑,它能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于是,才有了对从事技术,以至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的伦理要求核物理的研究,核技术的应用,使人类谨慎地对待此问题;计算机技术的出现,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的出现,使人类产生了进一步的忧虑,要求有制度化的制衡。工业革命,带来一种科学的狂妄,误认为人类能战胜一切,改造一切,为所欲为;直至提出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十七 大报告),才有了在新的认识基础上纠错转向的可能。   由于技术可以带来对自然界的改变、变化和改造,技术的应用就不只是个伦理的问题,它更与利益密切相关每当一个技术被应用时,我们须问:由此带来的对自然界的改变、 变化和改造,在对谁有利的同时,还可能对哪些人有害?即将在中国湖北试种的转基因水稻有外国公司的多项专利,专利的所有者可在价格等诸多方面拿捏、控制种植者,而购买 了这些专利的中国公司、中国技术专家也可能在即将种植,及推进转基因水稻商业化中,掌握股份或分得红利。这些,在决策前,是否也应明确地让决策者和公众知道呢 ?   信息公开乃法治国家通例    反对者提出:通过遗传工程技术获得在自然界中无法自动生成的转基因水稻与以往我们吃的杂交水稻有本质不同;转基因水稻并非比原来的水稻高产,只是能抗虫(有人说,虫都不 敢吃,人敢吃么);由于转基因水稻仍有繁殖及与近亲交配的能力,它可能改变甚至是灭绝中国原有水稻品种;一些转基因食品引发的事件或事故(如老鼠食用曾导致免疫系统受损 或出现肿瘤),至今没有向公众给出足以说服人的交代;转基因食品作为非自然食物,能否确保人类在食用后不会产生损害健康的影响(如过敏等),以至是:如果人类长期食用,代 代相因,会否导致遗传性状改变,甚至是跨越物种的遗传性状改变?作为极力推进转基因水稻的公司、技术专家是否有责任在决策作出之前,给决策者和公众以清楚而让人听得懂 的解释呢?  至于有专家说给转基因水稻发安全证书和给要结婚的男女发结婚证书一样,没有必要让大家都知道,并说农业部的证书一直是颁发给研发方和申报方,没有对社会公开,这 也是我们国家行政审批的一个惯例。这一点,很难苟同。政府信息公开,是法治国家的通例,而行政审批不公开,只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给我们的坏惯例。   说地少人多,转基因是唯一可取技术,恐也不当。我们过去被教导有太多的必然,后来知道实非如是人类于发展中往往有多种选择,而较少有唯一。我们过去只 知道中国人均耕地少,很晚才知道以色列人口密度是中国的2倍,人均耕地是中国的45%(另,人均水资源是中国的12%),荷兰人口密度是中国的3.5倍,人均耕地是中国的55%,它们 不但国民的生存质量高于我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远高于中国),以色列还在较差的地质、气候条件下盛产粮食、棉花、鲜花、水果、蔬菜,是喷灌、滴灌、无土栽培技术的使用国 ,荷兰则是世界排名在前的农产品输出国。而政策失误,使中国在有6亿人时,饿死以千万计,现人多了(从1958年的6.5亿增至13亿),地少了(从1958年的人均2.43亩减至1.37亩) ,吃饭早不成问题。可见良好的政策、良好的体制,才是提升国民生存质量的根本,同时,也是在整体上科学发达,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    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作出决策    就世界而言,全世界的转基因作物超过90%都是一家美国公司的产品,全世界的转基因作物超过70%的种植面积也在美国,这,除使经营者获利外,也并不能解决今日世界的贫困问 题,因为占世界人口15%处于饥饿状态下的穷人不是有钱买不到粮食,而是没有钱买粮食在今天,所谓吃饭问题,如果只问粮食产量,就是个伪问题。  中国在1995年前为大豆净出口国,自进口转基因大豆后,对外依存度已达80%以上,中国品种的大豆在目前情况下竞争不过转基因大豆,中国的大豆品种面临被淘汰出局而趋于灭绝 的情状;而改种植转基因大豆,则须年年购买专利权在外国公司手中的种子,价格难免为人掌控。农民的利益,也是决策需要考虑的。  关起门来由少数人(哪怕是为多数人利益)决策的时代应成为过去,像转基因食品这样的事的决策,需要做到事先公布全面、准确、真实的信息(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 纲要》),充分展现各种不同观点,在公众可以充分参与的情况下,经过长时间的辩驳论争后,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作出因为它事关人的健康、生命及人类后代。在这里,每 个人的知情与选择都是重要的。  我们应该明确记载和公布批准一项事关民生的大事的官员姓名,明确记载和公布在这种事关民生的大事中为政府决策作证或签署专家意见的专家姓名特别是当这种事一旦决定 、实行,结果即不可逆转时以使人民在事后评价,可以问责(当然,只是针对官员),或褒或贬(既针对官员,也针对专家);由此,使参与决策的官员和专家如中国传统对当政 者要求的那样排除私利,秉承公心,在为大众而决策时,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小》),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真正尽心尽职,对国民、对人 类负起责任来。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906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学网友注意了,骂人重了也要吃官司
蒋高明 2009-2-27 00:28
蒋高明 大约两周前,第一财经日报章柯记者来信告诉我,他要与水博打一场官司,以恢复他的名誉权。水博以前也以类似的口气讽刺挖苦或骂过我,但我均一笑了之了。作为学者,如沦落到泼妇骂街地步,又是个大男人,是非常可怜的事情。除了水,还有方某人,清华大学的赵某人(赵似乎语气还缓和些,仅是讽刺我而已)也都著文对鄙人有些不客气的语气,算是文人因观点不同一些不文明遭遇吧。文人相轻,自古到今如此。对于谩骂,我同样是一笑了之的。或者,看看题目就不往下看了,知道他们文章的风格,大可不必自己找气生。有些朋友看到了,就来告诉我,说某某又写文章骂你了,我也是笑答:我知道了。 可偏偏有爱较真的,章柯这伙计就是这样的。他告诉我,打赢了官司也给我出出气。可我总没有要将致人死地的心情,都不容易的,好不容易混了个知识分子头衔了,当庭对质,守着那么多人,总有些面子上过不去,完了还得给律师银子。花钱让人家看笑话。以前刑不上大夫的,就是为了给肚子里喝过墨水的人一点尊严。 下面是章柯的律师起草的状告信,从网上可以得到的。现在放在这里,还有陈家沛先生的文章。之所以这样做,是给科学网易动肝火的博友们传递个信息,语言太过激了,牵扯到人身攻击,会吃官司的,就怕碰上较真的人。遇到我是没有事的。不过我也不好欺负啊,山东人打架,骂什么骂,没出息,动手吧,抄家伙,先下手的为强,后下手的遭殃。我是喜欢两人用武力的解决问题的,动物世界这个规则最合理,别玩阴的,更别骂。我的嘴笨,骂不过人家,动手还有把子力气。从小学到研究生毕业,几乎每一个阶段都和人动过手呢,但很快就和好了,有的还变成了好朋友呢,不打不成交啊。现在人过而立之年了,见得多了,就很少出手了。不过欺负到我头上,我也不是好惹的吆(给您开个玩笑)。 状告信 原告:章轲 被告:张博庭 诉讼请求: 1、 公开道歉,消除影响。 2、 赔偿精神损失费一万元。 3、 承担本案的诉讼费和原告的公证费和律师费 事实与理由: 2007年12月20日原告在《第一财经日报》发表了《水电开发该降温了》一文,被告于2007年12月24日以水博为网名在其博客上发表了《社会不需要无知无耻的绿色人物》一文(见附件二),并被人民网环保论坛、关税社区、阿里巴巴网站转载(详见附件二、三,网上链接)。 被告在这篇博客文章里利用这种公开网络媒介对原告本人涉嫌侮辱、诽谤和人身攻击的言辞有七处之多,此类言辞抄列如下: 1.社会不需要无知无耻的绿色人物; 2.一看他的经历就是那种数理化打死也学不会,考死记硬背考上文科大学的残废; 3.现在这种脑子不好使,胆子非常大的活宝,靠恬不知耻的胡说八道,居然还真是容易成名。就这样一个可怜的糊涂虫; 4.真是有点无知者无畏、恬不知耻的味道; 5.非要靠这样一个连眼神都不好使的科盲出来卖弄? 6.还是无知无耻的人物; 7.难道我们中国的环保事业,还真是要成为弱智人成名的事业?。 被告以上言论显然已超过对文章和学术观点本身的评价,已涉嫌严重侵犯了章轲本人的名誉权。同时,被告该篇博文已被人民网和阿里巴巴网站转载,已被很多人阅读并跟帖评论,已对原告造成实际名誉损害和恶劣影响。原告已根据相关法律对被告的博文和转载网站的转载文章进行了公证,采取了证据保全。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八条的规定,特申请法院依法判决,判令被告: 1、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被告应在相同博客上发表对原告的道歉信,并保证四十日内不删除。同时被告应在转载了该篇博客的人民网、阿里巴巴网站发表内容相同的道歉信,并要求他们立即删除转载文章。 2、赔偿原告名誉损失一万元。 3、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以及为解决本次侵犯名誉权纠纷的原告负担的全部律师费用四千元。 为此,特向贵院起诉,请依法公正判决!   此致 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章轲 2008年3月3日 教授何必将自己变成泼妇 作者:陈家沛 来源:天山网 http://www.tianshannet.com/pn/content/2009-02/25/content_3862281.htm 大学教授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虽一定是一出口子曰、诗云,但毕竟是出口成章、温文尔雅的人,但有时我们所遇到的教授却是出口成脏,难道如今的一些教授已经要以泼妇为师了吗? 因对《第一财经日报》北京分社记者章轲发表的一篇文章不认同,身为教授的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在自己的博客内发文,称章轲为科盲、残废、无知无耻。因此,张博庭被章轲以名誉权受侵犯为由起诉。昨天,宣武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张博庭亲自到庭否认侵权,拒绝道歉。(《京华时报》2月24日) 张教授被人告上法庭是因为,2007年12月20日,章珂在《第一财经日报》评论版上发表了《水电开发该降温了》一文。4天后,章珂发现张博庭在博客上发表了《社会不需要无知无耻的绿色人物》一文,其中有7处对他进行人身攻击,使用了无知无耻等字眼来形容他。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章珂是否有必要将张教授告上法庭,那不是笔者关心的问题。也不管张教授写那篇博客的目的是否如他所说是想表达对绿色人物评选的担忧;也无论章文是否混淆了水资源开发和水电开发的概念,有很大的逻辑问题。只就张教授在博文中所用的文字,比如一看他的经历就是那种数理化打死也学不会,靠死记硬背考上文科大学的残废、 现在这种脑子不好使,胆子非常大的活宝,靠恬不知耻的胡说八道,居然还真是容易成名。就这样一个可怜的糊涂虫,还能当选所谓的绿色人物。、真是有点无知者无畏、恬不知耻的味道。、非要靠这样一个连眼神都不好使的科盲出来卖弄?、难道我们中国的环保事业,还真是要为弱智人成名的事业?之类,就让人觉得张教授在行文时实在有点出格。章珂的文章里有什么地方犯了大逆不道的罪过,会惹得张教授如此不顾惜自己的形象而破口大骂,根本不怕人们以为读的不是一个堂堂大学教授的话,而是一个泼妇的话?就算章文再无知、再离谱,你要好好给他上堂课,教训教训他,也不能如此不考虑措辞吧?教授是要经常给学生上课的,张教授竟如此眼里容不下沙子,那么在课堂上要被如今调皮的学生激怒是太容易了,在那个时候,也是如此,没有骂不出,只有想不到?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恐吓和辱骂决不是战斗。面对章珂的一篇评论文章,张教授是不是认为有必要进行战斗?就算有那必要,也不应该是如此的战斗法,有理不在声高,用你的专业知识,说出你的高见,让姓章的哑口无言,无地自容,再不敢信口开河,那才是本事,才是战斗的起码方法,而只顾自己说起来痛快,说出许多跟文章根本不沾边的确带有有侮辱人性质的话,不仅对人造成伤害,也跟一个堂堂大学教授起码的身份与修养太不相称,那就不仅是不尊重别人,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实在有些让人觉得遗憾。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653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搜狐绿色:辱骂又岂能是战斗?
蒋高明 2009-2-26 23:53
来源:搜狐绿色 http://chenhongwei.blog.sohu.com/110995816.html    下面这堆眼花缭乱的链接,说的是一个官司:记者章轲写了篇短文呼吁给水电开发降温,号称水电方面专业人士的张博庭(水博)就此撰文称章轲是弱智,章轲认为水博的言论构成人身污辱,于是将水博告上法庭;水博在法庭上表示,要代表国家利益维护舆论正确导向。   章轲、冯永锋和另一个被水博称为弱智的汪永晨等人我是熟悉的,水博我是只闻其言一直无缘见到真人。我对水博长期以来以专家自居竭力鼓吹水电开发的狂热激情是熟悉的,算是有知者无畏吧,带有辱骂色彩的词语在水博文章中并不鲜见。不幸的是,这正好给水博贴上了一个伪专家标签。按说,专家说话应当以理服人,以专业知识服人,如果在专业知识当中夹带市井词汇,那就是找不到自己位置了。   我对水电开发自然是一窍不通的,与水博相比同样是弱智。但也看过一些专家的文章,听过一些专家的言论,从中获益良多,比如远有黄万里,近有翁立达、刘树坤,他们的说法听着就与专家身份相符。不谈专业问题时,翁立达、刘树坤等先生照样谈吃喝拉撒,照样用百姓语言,照样有喜怒哀乐,我估计有时候照样也气愤得骂人(这只是我的猜测,因为就我接触看,这两人恰恰是温温尔雅的人)。相比而言,水博说话就有些不辨主题,不分场合,不顾风度,甚至不讲道理了。   水博的所谓国家利益我也是熟悉的,相信大家也都熟悉。作为公民,谁都有责任维护国家利益,因此,无论在什么语境下,这似乎都是永远的政治正确。不幸的是,国家利益在不同的人那里代表的含义却千差万别。有人以局部利益偷换国家利益,有人以眼前利益代替长远利益,有人以部门利益取代整体利益,更有人以一己利益强奸公共利益。到这地步,国家利益对别人是个大棒,对自己就是块遮布。   如果说,经国家认证的记者在国家办的媒体上发表文章,仍不能代表国家利益的话,那么,在国家一个研究机构供职、拿着水电开发所获利益的人,又怎么能够一边大骂建议水电开发降温的记者,一边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是代表国家利益呢?说远一点,我们那些层出不穷的贪腐官员,哪一个在台上讲话时不是信誓旦旦地声称代表国家利益?我们哪一个错误决策上马的工程不是以国家利益名义登堂入室?   再说,究竟什么叫国家利益呢?经济利益算国家利益,生态利益算不算国家利益?水电集团职工利益算国家利益吗?如果算,那移民利益算不算国家利益?经济增长算国家利益,那么可持续发展算不算国家利益?国民利益算国家利益,那么生活在我们国土之上,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众多水生生物的利益算不算国家利益?  这个官司表面上是原告章轲着急,其实是水博着急了。道理很简单,因为章轲不写那篇文章,照样做他的记者,如果水博不赤膊上阵逮谁咬谁地维护水电利益,他不知道要改吃哪家的饭呢。   水博的着急,一方面证明他不是一个严谨的专家学者,或者说证明他不是一个有基本道德风度的人;另一方面,他又何尝不是帮了水电利益集团一个倒忙?按水博所说,不专业的人士没资格谈环保,那么,既不严谨又缺乏起码道德风度的人,又怎么敢以专业人士自居呢?如果水电专家都以这种口吻说话,岂不是把支持水电开发的真正专家群体置于难堪境地了?   无论水博出于何种目的而如此不理智地反对反水电人士,他的狂热都早已为人所知。但辱骂又岂能是战斗?无论是有意策划还是无意获得,水博终究因为他的战斗精神而博得了一些知名度,但建立在这种骂人基础上的知名度,除了或能稳固自己的饭碗之外,又能给自己的道德良知增加点什么呢?   会不会就此开了一个坏头?因为你觉得可以骂,于是别人也用你的语汇来骂你?骂来骂去,难道就骂出个国泰民安,骂出个和谐社会了?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364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