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活性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将塑料废料转化为航空燃料的方法
热度 1 zhpd55 2019-6-16 02:51
将塑料废料转化为航空燃料的方法 诸平 据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 WSU ) 2019年6 月 3日提供的消息,该大学的雷汉武(Hanwu Lei 音译 )博士与中国华东理工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的科研人员合作,完成了利用废塑料制造航空燃料的研究。雷汉武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为塑料垃圾寻找新出路。他们发现了一种将日常塑料垃圾转化为航空燃料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于 2019 年 5月20 日已经在《应用能源》 ( Applied Energy ) 杂志网站发表— — Yayun Zhang , Dengle Duan, Hanwu Lei, Elmar Villota, Roger Ruan. Jet fuel production from waste plastics via catalytic pyrolysis with activated carbons . Applied Energy , Volume 251 , 1 October 2019, 113337. DOI: 10.1016/j.apenergy.2019.113337 在论文中,雷汉武等人他们用活性炭在高温下融化塑料垃圾,可以生产航空燃料。雷博士是华盛顿州立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系的副教授,他说:“废弃塑料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一种很好的、相对简单的回收塑料的方法。” 具体说,此项成果是如何工作的呢? 在实验中,雷博士和他的同事们测试了低密度聚乙烯,并混合了各种废旧塑料产品,比如水瓶、奶瓶和塑料袋,然后把它们磨碎到大约 3 mm( 大约一粒米那么大) 的小颗粒。 然后将塑料颗粒置于活性炭管反应器中,置于 430~571 ℃的高温下。实际上碳是一种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而不被反应所消耗。雷博士说:“塑料很难分解,必须添加催化剂来帮助打破其化学键。塑料中含有大量的氢,而氢是燃料的关键成分。” 一旦碳催化剂完成了它的工作,即可被分离出来,在下一批废塑料转化中再利用。催化剂失去活性后也可以再生。在不同温度下测试了几种不同的催化剂后,他们得到了 85% 的航空燃料和 15% 的柴油的混合物。 环境影响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 EPA ) 的数据, 2015 年美国的垃圾填埋场接收了 2600 万吨塑料,最新的统计数据可以直接浏览 EPA 网站。美国 EPA 利用美国化学委员会和美国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酯 (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 PET )容器资源协会的数据,来衡量塑料的回收利用。 2015 年回收塑料总量相对较少,为 310 万吨,回收率为 9.1% ,但某些特定类型塑料容器的回收利用更为显著一些。 2015 年 PET瓶瓶回收率为29.9% , HDPE瓶回收率为30.3% 。 2015年美国城市生活垃圾塑料燃烧总量为540 万吨。这只是当年 所有垃圾焚烧与能源回收的 15.9% 。 2015 年,美国的垃圾填埋场接收了 2600 万吨塑料。这占填埋场所有都市固体废物的 18.9% 。而且中国最近已经停止接受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回收塑料。据科学家保守估计,全球每年至少有 480 万吨塑料进入海洋。可见,解决塑料污染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雷汉武等人的这种新工艺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以避免浪费资源,关键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很少被浪费掉。 雷博士说: “我们可以从我们测试的塑料中回收几乎 100% 的能量,生产的这种燃料质量非常好,产生的副产品气体质量高,也很有用。”他还说,“这个过程的方法很容易扩展。它可以在大型设施中使用,甚至可以在农场中使用,在那里农民可以将废塑料垃圾转化为柴油。要想得到航空燃油,就必须把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分馏才能分开,否则他们的混合物就只能作为柴油使用了。”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原文或者相关报道。 Highlights •Catalytic pyrolysis of waste plastics over activated carbon catalyst was studied. •Up to 100% of obtained liquid compounds belonged to jet fuel-range hydrocarbons. •Alkanes and aromatics rich liquid products could be selectively achieved. •P-containing function groups could promote aromatization reactions.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amount of waste plastics being used domestically and industrially, the disposition of those being not reusable is a challenging task. Herein, the catalytic pyrolysis of waste plastics over seven types of commercial and home-made activated carbons was studied in a facile tube reactor. A central composite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further adapted to optimize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up to 100 area% of the obtained liquid components belonged to jet fuel-ranged hydrocarbons, in which alkanes and aromatics accounted for 71.8% and 28.2%, respectively. Experiment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se activated carbons although generated via various physical and chemical activation processes could all exhibited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converting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into jet fuel and H 2 -enriched gases. Properties of activated carbons were also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nitrogen gas adsorption, and chemical adsorption.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acidity was a critical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catalyst activity, where jet fuel-ranged alkanes and aromatics were favored by using activated carbons of weak and relevant strong acidity, respectively. Rising catalytic reaction temperature could enhance the aromatization of alkanes to increase the percentage of aromatics and release more hydrogen molecules. In addition, the production of jet fuel was also achieved from daily waste plastics, which was also confirmed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alysis. The present work offers a novel route of converting waste plastics directly into transportation jet fuel.
个人分类: 新观察|3932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开发的这项技术该是世界首创了
热度 18 Taylorwang 2018-11-8 07:24
作为水的深度处理工艺,臭氧-生物炭( O3 - PAC )工艺与臭氧-曝气生物滤池( O3 - BAF )这二个工艺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从中国知网上搜索,国内较早公开发表关于臭氧-生物炭应用的文章是上海自来水公司的陆在宏,在《上海环境科学》 1986 年第 3 期上发表“臭氧-生物炭工艺去除水中有机物”。该文讨论了臭氧-生物炭工艺应用于给水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到目前为止,臭氧与活性炭联合协同应用于水处理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在中文期刊上前后发表了数百篇研究论文。 臭氧-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工艺是我们在 2005 年申请的发明专利化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联合水处理方法(专利号 ZL200510035132.9 )中提出的一种水处理方法。该专利获 2010 年度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从中国知网上搜索,最早发表这方面研究论文是我们发表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该杂志后来改名为环境工程学报) 2006 年第 7 期上的“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酸性玫瑰红染料废水”。一年半后的 2007 年 12 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树清的博士论文“ O3/BAF 联合工艺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二级出水的研究”。 2008 年初华南理工大学陆少鸣课题组在《中国给水排水》上发表了“ BAF/O3 预处理工艺后砂滤池的除污效果”。这十多年来国内学术杂志上一共发表了约 100 篇 O3 - BAF 的研究文章,最初发表的关于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的文章,十篇之中就有 7 篇是我课题组发表的研究论文。 2007 年,我们也写了一篇英文文章“ Treatment of Acid Rose Dye Containing Wastewater by Ozonizing -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投稿 Dyes and Pigments ,发表在 2007 年 74(3):736-740 。这杂志的影响因子 3.8 并不算高,但它创造了我投 SCI 期刊的一个记录,投稿的第九天收到通知,文章被直接录用,不需修改。虽然从这些公开信息来看,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国内我们是最先研究,并申请获得了发明专利,但后来我们查阅国外的文献,发现德国研究者在我们前面已发表过一篇用臭氧预处理,然后再通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造纸工业废水的研究论文,故在世界范围,不能算我们开发应用的新工艺。 随着臭氧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和应用的开展,我们发现 虽然臭氧对微生物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但其在水中的降解速度相当快,降解完后微生物往往存在爆发式增长,且实验证明在一个曝气生物滤池中,可以直接通入臭氧曝气,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这样我们在 2007 年又申请了“一体式臭氧与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ZL200710028632.9 ),该方法是将臭氧的化学氧化作用与曝气生物滤池的生化作用在同一个反应器中完成。 这应是我们的首创,查阅国内外文献,再也找不到先于我们的发现与应用,后来也有不少研究者也证明了这一现象,并认可该技术的优越性。 该处理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 、充分利用了臭氧中的氧气,可适当减少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量; 2 、占地面积小,且不存在先臭氧氧化,再进入曝气生物滤池的流量均衡等问题,减少了相应的输送泵及连接管道; 3 、曝气生物滤池相应比较长的停留时间,能让进入曝气生物滤池的臭氧分解完全,从而不必要另外安装臭氧破坏装置; 4 、曝气生物滤池最容易堵塞的滤头部分,因加入了臭氧而不会再发生堵塞; 5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一体式比分体式有更好的去除效果。这也是我们目前主要推广应用的水处理工艺。我们参与应用该技术,日处理万吨级的废水处理厂已有四座,每天处理几百吨工业废水的处理设施,这几年我们承包建设了几十座。 由于我国的水源水存在微污染,水源水的净化处理一直是研究热点。最初人们往往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脱除水源水中的少量有机污染物。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就必须进行再生,后来发现,即使不再生,这活性炭吸附总能或多或少地脱除一部分有机物。后来发现活性炭表面也生长了微生物,能利用进水中的溶解氧来分解这些少量有机物,这样,就引入了 “生物炭”的理念。在生物炭处理工艺中,投加臭氧的优越性,清华大学的王占生教授团队在《中国给水排水》 2006 年第 11 期上发表了“臭氧—生物活性炭与单独活性炭工艺处理效果比较”,其结论是:在活性炭前投加臭氧 , 可以强化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作用 , 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周期 , 增强活性炭滤池的生物降解能力。华南理工大学陆少鸣教授团队在给水处理进行了 BAF 预处理与臭氧活性炭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中国给水排水》 2009 年第 13 期上,其结论是:采用 BAF 预处理与臭氧—活性炭工艺处理微污染水 , 并从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装置运行维护及经济性这三个方面对这两种处理工艺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 两种工艺对 NH3 -N 的去除率均达到 90% 以上 , 对 CODMn 的去除率相当 , 皆为 61% 左右 ; 两种工艺在运行维护方面各有利弊 ; 与臭氧—活性炭工艺相比 , BAF 预处理工艺在投资上节省 40% 以上、在运行费用降低 60 %以上,更适于普遍推广。 一般提出的生物炭理念,都是利用水中的溶解氧作为氧源,而不另外曝气,故臭氧-生物炭,或生物炭处理工艺,它脱除 COD 值是有限的,即使水中的溶解氧是饱和的,它能被全部利用起来降解脱除水中的有机物,其对水中有机物的脱除量最多也就只有 10 mg/L 的 COD 值。故生物炭技术,臭氧-生物炭技术往往应用于给水领域,特别是微污染水源水的预处理。 而对于废水处理的深度处理,提标改造要求脱除的 COD 值往往大于 10 mg/L ,有时可能高达 50 mg/L ,这时,显然使用 O3 - PAC 工艺是不能满足这个要求,而使用 O3 - BAF 工艺,则可以轻易地进一步脱除 30 mg/L 甚至 60 mg/L 的 COD 值,且又具有良好的脱色作用,故对于废水的深度处理,采用 O3 - BAF 的工艺就显得更合适,可靠。 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报导与大规模应用来看,虽然 O3 - BAF 具有更强的水质适应性,更好的处理去除效果,且投资及运行成本比 O3 - PAC 更低一点的优势,但大规模地应用及研究报导的广泛程度, O3 - PAC 则多得多。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O3 - PAC 技术历史比 O3 - BAF 更久,国内杂志首次报导的时间差不多早了 20 年,且它也确实有较好的对水中水源水微量有机污染物的脱除效果。而相应的设计院等已接收了 O3 - PAC 这个工艺,人们的习惯惰性更喜欢选用已熟悉的工艺。另外,可能申请的专利,对该技术的推广也形成一定的阻碍作用。其实 国内目前的专利,往往都是防君子而不防小人。 以纺织印染行业为例,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在公司的 3 万吨废水深度处理系统,采用我们的 O3 - BAF 工艺进行招标前,与我协商,支付五万元购买了我们的专利使用权,使招标的专利技术应用完全合法合规。而江苏省的另一家大型纺织印染公司,日处理 2 万吨的废水深度处理同样也采用了我们的 O3 - BAF 工艺,他们到溢达公司做了详细调研,甚至也请我去给他们做了技术介绍,但他们就不愿支付这几万元的专利使用费。对自己使用其它人专利不愿支付相应的技术费用,这样的公司肯定没有开发新技术的热情,只希望如何降低成本进行低价竞争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为了技术的推广,我们已将专利收费降得很低,且反复强调,给我们少量专利费,我们将会结合多年研究的成果与经验,提供更合理的工艺设计参数,从而让买我们专利的客户能从实际工程中节省更多的费用,取得更好的经济收益。当然在国内要求尊重知识产权,还有不少路要走,任重道远! 我在这里张扬地宣称:我们开发的一体化 O3 - BAF 工艺是世界首创,将来在废水深度处理领域,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实我也是想看一看我们是不是真的世界首创,有没有朋友拿出其它的证据证明我们在吹牛,另外,也想通过这另类的手段,来推广和应用我们开发的好技术!
16254 次阅读|39 个评论
生活杂谈
lifeng2016 2016-9-19 23:08
以后的科研中,应用必是侧重点,为什么呢?纵观发展史,材料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活性炭,碳纳米管,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等,都在不断的解决人类的问题:超级电容器,电催化,光催化,生物工程,所以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不应局限于材料(石墨烯),人(小圈子),而应广泛了解,加强交流,首先跟同学的讨论是必须的,其次,讲座应该多去听听,最后,如果有机会出去走走就要珍惜机会。 在博士期间,总重要的是积累,不断地积累,才能让你在以后的科研生活中顺风顺水,还有当工作量有了,文章都会有的,起码在博士期间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不能让别人给问倒。 枫林夜雨 2016年9月19日星期一
个人分类: 生活杂谈|1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压气体(甲烷,氮气,二氧化碳)在多孔介质的吸附现象
sunshinetx 2016-6-14 23:13
高压气体(20MPa)在多孔介质的吸附现象在吸附领域已有大量报道。但是由于实验设备的限制,在准确测量高压气体吸附的等温吸附曲线,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 高压条件下,气体的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等温吸附曲线是否会表现出交叉现象。本文特附上一些参考文献,供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探讨。 (1)等温吸附曲线交叉(人工合成材料;最大压力50MPa): 1 Thermodyanmic description of excesss isothemrs of Methane Argon and Nitrogen.pdf 2 High pressure adsorption equilibria daa.pdf 3 High pressure adsorption of hydrogen nitrogen and CO2 Methane.pdf (2)等温吸附曲线不交叉(页岩;最大压力35MPa) 1 Geological models of gas in place of the Longmaxi shale in southeast China.pdf 2 Methane in shale.pdf
个人分类: |26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改编诗二首: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你见还是不见
热度 1 Taylorwang 2013-12-31 09:09
一年一度的学院教工新年迎新狂欢会,在狂欢会上我朗诵了改编的诗二首。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泰戈尔)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泰戈尔讲过:天空虽然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真的飞过! 雾霾来了 他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鱼与飞鸟之间的距离,是飞鸟飞在天上,看不到翅膀的羽冀。 北京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上相互了望的星星,而是无风的日子,走在天安门广场,见不到毛主席。 上海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到了菜市场,抽出一百元,看不清毛爷爷。 沈阳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清你的脸。 朋友,雾霾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对它却无能为力! 《见与不见》(仓央嘉措活佛)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 情就在那里 ;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 爱就在那里 ;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变奏:用活性炭处理气体污染 它吸附,或者不吸附;污染物还在那里,不增不减 酸雨或者雾霾 反渗透处理废水 它过滤,或者不过滤,浓液还在那里,不多不少 稀释或者偷排 不要再做假了,要么改进现有的工艺, 或者采用我们的技术王牌。
548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可放大的活性炭辊压空气阴极
wxhit 2013-1-8 21:04
近来论坛有些冷清,我来抛砖引玉,大家多多交流,有交流才有进步嘛。 这次我要说的是我们近期的一部分亮点工作,也是先前我在回帖里提到“发表后即来详细描述”的部分。 这还要从张芳博士的帖子说起,话说张博士发现了活性炭是个好材料,我们也迷上了这东西,后来事实证明,活性炭优于Pt。这个看起来有点不符合常理,一小撮Pt能换好几麻袋活性炭,这是什么情况(太极12345看多了)? 实际上,目前MFC空气阴极之所以不能应用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成本,谁都不可能把大把的白金扔在污水厂中。污水中的成分还可能导致Pt失活(比如硫化物, Feng et al., Biosen. Bioelectron. 2012, 35(1): 413-415)。Pt的替代催化剂有很多,比如Fe系,Co系,Mn系.....过渡金属都不错,可是,它们的成本还是有点贵,而且有些金属催化的是二电子反应,就是说,生成中间产物H2O2。高级氧化的童鞋们飘过吧.....最早的活性炭阴极应该是张芳的09年那篇电化学通讯(可以搜索本版,有她的一个总结精华帖)。我们的工作是提出了辊压制作活性炭阴极的方法(Water Res., 2012, 46: 5777-5787)。具体的方法看起来比较复杂,有人跟我说,看到那个流程图就头大,实际上仔细看明白了,比涂刷法简便很多的。简单来讲就是用不锈钢作为基体材料,将碳黑和PTFE按照3:7(开始是4:6,后来发现三七开更好一些)的质量比(我们论文里都是质量比,PTFE质量是60%乳液的质量,可用密度换算成体积)活成面团,做过饭的同学这里有优势(手感很弹,很Q)。然后用辊压机压成一定厚度的薄膜,然后压在不锈钢网上,加热,获得了空气扩散层。传统方法这里可是要烧1个碳基层和4个扩散层的哦。另外一面用同样的方法辊压活性炭与PTFE质量比为6:1的催化层,烧一下,就ok了,做完了。就这么简单。WR的论文里,最让我们骄傲的就是图6,LSV中活性炭阴极比Pt-Nafion阴极好那么多,而且重现性一目了然啊,我们当时得到这个结果的时候非常兴奋,Power值可以达到802mW/m2. 有人会说,现在power都已经上升到多少k了,你还不到1k呢。大家要注意,我这些测试阳极用的都是二维的碳纤维布(Wang et al., Environ. Sci. Technol., 2009, 43: 6870-6874),电极间距4cm,如果用刷子阳极外加2cm的间距,power值大家可以试试。 接下来我们改进了制作工艺,严格上来说简化了制作工艺,催化层做好后不烧,power值达到1086mW/m2(J Power Source, 2013, in press, just accepted)。这篇文章真的是几经沧桑,开始投到EST,审稿人说,前面那篇WR还没收录呢,这篇工作没有基础,不能发表,灭掉。结果我接到退稿信的那天,第一篇WR接收了。无奈转投WR,经历了2个半月的审稿,意见是9个审稿人都表示审不了,于是乎这篇变成了不符合WR要求的稿件。最后转往JPS,还差点因为the和a的故事被拒之门外,唉,血泪史,不说了,说正题。我们这篇的特色在于引入了压汞分析、表面接触角和介孔全分析,发现催化层加热后疏水性增强,不利于质子的迁移。而且加热后PTFE和碳粉间的孔隙减少,不利于气体和质子的传输。而扩散层不加热无孔,加热后则出现了多孔的疏松结构,利于O2的传导。为何加热对催化层和扩散层会有相反的效果,参见我们的JPS论文。 最后,我们用旋转圆盘电极分析了XC-72(普通碳),活性炭和超级电容活性炭的氧还原转移电子数,并对照了其压成催化层后转移电子数的变化,发现辊压形成的PTFE-碳-溶液三相界面提高了氧还原转移电子数,而用Nafion粘结后,Pt转移电子数降低,充分说明了辊压的必要性。阴极性能不在于用不用Pt,用多少Pt,而是如何创造最优的氧还原三相界面。就算你用Pt,界面问题处理不好,到头来还不如用碳的。原理大致如此。结合介孔分析和压汞分析,初步确定氧还原发生的位点在小于2nm的活性炭微孔内,此外,power值进一步提升到1355mW/m2,细节内容参见Environ. Sci. Technol., 2012, 46, 13009-13015。成本由1400美元/m2降低到30美元/m2,可以说已经具备应用的条件了。这里再次重申,不同反应器的power值并不能简单比较。 我师弟的研究还没有发表,他发现这种辊压阴极能承受3m的水压,不漏水。 先讲这么多吧,什么时候有空我再讲点阳极方面的工作。 最后感谢为上述研究工作付出辛勤汗水的董恒同学(论文第一作者),她的智慧和刻苦工作是本研究得以完成的必要条件。 此外,还要一并感谢一起奋斗的彭新红同学,高宁圣洁同学,等等,一并谢之。 相关的研究论文如下: Dong H, Yu H, Wang X, Zhou Q, Feng J. A novel structure of scalable air-cathode without Nafion and Pt by rolling activated carbon and PTFE as catalyst layer in microbial fuel cells. Water Res., 2012, 46: 5777-5787. Dong H, Yu H, Wang X. Catalysis kinetics and porous analysis of rolling activated carbon-PTFE air-cathode in microbial fuel cells. Environ. Sci. Technol., 2012, 46, 13009-13015. Dong H, Yu H, Yu H, Gao N, Wang X.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activated carbon-polytetrafluoroethylene air-cathode by avoidance of sintering on catalyst layer in microbial fuel cells. J. Power Sources, 2013, in press. 本文转自中美环保科技交流论坛: http://www.cespn.net/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365extra=page%3D1
3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净水机中追寻砷的来源
热度 3 fukunming 2011-6-24 22:27
最近,新闻报道了若干款洋品牌的净水机发现有砷超标现象,这又是一个令大家觉得恐怖的东西,砷是什么大家有可能不知道,但一说砒霜,列位就都知道了。究竟我们周围有多少东西是安全的?可是生活还要继续,我们无法离开这些东西,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会辨别真假。 为什么要用净水机呢?主要原因是水中硬度的问题,许多净水机在宣传的时候宣称去除重金属、挥发性物质及细菌尸体等污染,当然净水机有去除的能力,但是自来水中的这些东西还是相对较少的,净水机的主要功能还是去除硬度,防止水垢。 目前,市面上的净水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离子交换型,另一种是膜过滤型。离子交换就是将水中硬度较大的钙、镁离子,通过离子树脂,交换成钠离子,这种类型的净水机价格较低;膜过滤型就是将水中的大的离子通过很细的膜孔过滤掉,这种方法的缺陷是会产生一些浓水,必须废弃掉,这种类型的净水机,价格较贵。从身体健康的角度,个人建议使用膜过滤型,随着开发成本的逐渐下降,膜过滤型净水机的价格也在下降,事实上这种类型已经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不管那一种形式,都离不开活性炭。活性炭又称活性炭黑,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 无定形碳 。其实我们都不陌生,我们经常用它放在厕所里除味,就是因为它的吸附能力好。用在净水机中也是一样的道理, 1862 年, Lipscombe 就已经使用碳净化的 饮用水 ,可见活性炭是个好东西。 从净水机中发现砷超标,从公众的角度,可能不大清楚。但是从研究者的角度,就会觉得很蹊跷,自来水中是不含砷的,净水器也不大可能含有砷啊?如果说,砷超标是因为净水机中含有砷而泄露到水中,那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活性炭了。部分品牌将此归咎于 “ 运输和储存过程污染导致 ” 。活性炭滤芯质量问题一直是制约 家用净水器 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胡俊明等专家曾撰文指出,依据该所 2006 年至 2009 年对不同类型家用净水器的卫生学检测资料显示,各类型活性炭滤芯的不合格率较高。其中颗粒活性炭滤芯不合格率为 10.7% ;烧结活性炭滤芯不合格率为 25% ;活性炭纤维滤芯不合格率为 15.4% 。不合格原因包括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浊度、铝、砷指标浸泡实验不合格。不过,这只是一家之言。 另一种说法其实是对于卫生部的质疑,之所以出现砷超标,可能是卫生部门在检测过程中加入砷化合物以检测过滤性能。此次抽检出的砷超标净水器产品应该是 “ 过滤砷离子性能不佳 ” ,但原料本身未必含有砷。也就是说,在以自来水为净水水源时,不会有砷的问题。因为,砷不可能自己产生。 个人认为,净水机没有那么可怕,不要太担心。 付昆明原创
个人分类: 科学与迷信|7927 次阅读|7 个评论
2011-6-13
stillme2010 2011-6-13 09:44
就是采用活性炭在 a bubbling fluidized bed 中研究脱汞的效果。研究了 inert particle sizes, bed masses, fluidization velocities and carbon feed rates 四个影响因素。结果就是表明 a bubbling fluidized bed 效果好点。
个人分类: 学术啊学术|2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3-24 学术
stillme2010 2011-3-24 19:51
燃煤的汞排放由于其高挥发性和高毒性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活性炭吸收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汞控制方法, with high cost limit 。 The renewable bioresource of bamboo 包含了活性炭的重要前驱体,并且 bamboo charcoal(BC) 可能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吸附剂用于汞吸收。 BC 的吸收的可能性以及采用 H2O2 改性的 BC 对吸收元素汞采用的实验室规模的床体进行了吸收参数的研究。孔结构以及表面化学对吸收的影响效果通过 BET,XPS 手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 BC 材料是一种很好的潜在的汞吸附剂,尤其是采用 H2O2 改性的。 H2O2 改性改变了 BC 材料的物理和化学属性,使其甚至在较高的温度下可以更有效的吸收汞。随着 H2O2 量的增加,增强的吸附效果更加明显。 我都觉得是 H2O2 的作用了 …..
个人分类: 学术啊学术|21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锂基电解液中活性炭纤维超级电容器活性材料
林凡 2011-2-25 18:00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Article in Press, Accepted Manuscript - Note to users doi:10.1016/j.jpowsour.2011.02.041 | How to Cite or Link Using DOI Copyright 2011 Published by Elsevier B.V. Permissions Reprints Capacitance Improvement of Supercapacitor Active Material Based on Activated Carbon Fiber Working with a Li-ion Containing Electrolyte Tsutomu Takamura a , , , Youh Sato b and Yuichi Sato b a 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st Dazhi Road, Harbin 150001, China b 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 Kanagawa University, Rokkakubashi, Kanagawa-ku, Yokohama 221-8686, Japan Received 10 August 2010; revised 2 February 2011; accepted 17 February 2011. Available online 24 February 2011. Abstract In an attempt to provide a favorable active material of Li+ supercapacitor for HEV use, we modified the surface of an activated carbon fiber felt by coating with some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after mild-oxidation treatment. Major source of enhancing capacitance is attributed to be due to the nano-ionics mechanism proposed by Maier and coworkers. Cyclic voltammetry and constant current charge-discharge performance were examined for the surface modified samples in view of power capability. The oxides of Ag, Cu, Pd, and Sn were found effective to enhance the capacitance and high rate charge/discharge performance. The cycleability test was performed as well. Key words: Supercapacitor active material; Activated carbon fiber; Capacitance enhancement; Surface modification; Coating of transition metal oxide;Nano-ionics mechanism
个人分类: 超级电容器|1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南工大-生物质制备化工原料动态
chowsiutung 2010-11-17 11:23
 本报讯 (周伟 杨芳 记者李润文)南京工业大学两位女博士日前宣布,她们在秸秆、薯干、甘蔗等价格低廉的植物中找到了石油的替代品。该成果付诸生产领域,将有望让世界头疼的石油依赖症得到缓解。   当油价飞涨,石油资源日渐枯竭之时,寻找其他可再生资源替代石油已是大势所趋,如价格低廉的生物质原料替代石油已成为各国破解石油依赖症的首选。但选择何种生物质作为底料,以及如何克服生物质转化过程中选择性差转化率低等问题,却一直是困扰各国科学家的一大难题。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两位在读的女博士生李恒和孙鹏却将这一世界性难题悄悄捅破了窗户纸,她们用生物原料制备出的两种化工原料,能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食品日化、水溶性涂料、造纸等行业。该成果被国际权威期刊刊载并予以高度评价。   两位女博士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最终探索出分别以山梨醇和乳酸(可以从秸秆、薯干、甘蔗等低廉生物质中轻松得到)作为底料,来制备脱水山梨醇和丙烯酸这两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她俩不仅找到了这两种价廉物美的底料,更可贵的是,在由这两种生物质底料转化成化工原料的过程中,她们还创造性地使用了经自己创新改造过的多孔活性炭负载氧化镍、钾盐修饰的NaY分子筛作为催化剂,从而改善了两种生物质转化过程的选择性,提高了转化率。   李恒博士的成果发表在极具影响力的国际著名期刊CARBON上,孙鹏博士的成果发表在国际化学工程3种著名期刊之一的Industri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期刊的最近一期上。她们的研究成果都受到了审稿人的高度评价,认为她们的工作设计巧妙,能够为高效催化剂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博主评论,carbon也就那么回事。这篇文章为何没有说他们从生物质中轻松得到山梨醇和乳酸的过程是多轻松??? 当然,我知道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选择性催化。。生物质研究这样的宣传,恐怕更多是噱头而已。。
个人分类: 未分类|1356 次阅读|1 个评论
炭和碳的区别
anan 2010-11-3 16:40
首先想说的是,环保中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而不是活性碳,后者中的碳是错的,具体区别如下资料所述: 碳是化学元素C的中文名称,左旁石字表明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碳代表原子序数为6的一类原子.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非晶态碳,石墨,金刚石等同素异形体而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为数极多,最简单的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无机化合物,而有机化合物则都含碳元素.所以,碳是一个与化学的元素密切相关的概念,是20世纪初西方近代化学传入我国创造出来并流行的. 与化学元素有关的名词均用碳.例如:碳水化合物,碳酸ffF酶,碳源,碳酸盐,碳化,渗碳,脱碳,碳素钢,碳链,碳环,碳化物,二十碳酸,二十碳五烯酸等. 炭是概括的工业性名词,我国用炭这个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木炭,煤炭和焦炭等.炭是化学成分不纯,随着原料及制备工艺和条件不同而形成的无恒定组成及性质的含碳物质.木炭随所用木料及烧制工艺和条件的不同,其化学组成和性质也不同.煤炭有不同种类,其成分及性质也有所不同.焦炭由于配煤及工艺的不同,所含杂质和性质也经常变化.炭都是物质的名称,而所指的物质是混合物.除上述木炭等外,还可举出骨炭,血炭,动物炭,木质炭,活性炭,炭黑,炭砖,炭精电极,炭精棒等.
个人分类: 学术科研|3767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文章接受发表,水在氧化还原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及脱附活化能
xinliscau 2010-7-26 16:58
由于水和VOCs的竞争吸附,会严重影响VOCs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性能,与此同时,活性炭也可以作为湿度控制材料使用,其优点在于脱附能耗(相对于分子筛及硅胶等创传统除湿材料)比较小,因此,近年来,关于水在活性炭上吸附的试验及模拟研究很多。其中模拟研究以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化工系的Gubbins, K. E.教授为代表,而实验研究以 纽约城市大学的 Bandosz, T. J.以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D. D. Do教授和H. D. Do教授为代表。 影响水在活性炭上吸附和脱附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活性炭的表面基团种类及孔隙结构,本文,通过对活性炭的氧化还原改性,及先氧化后还原改性等方法,改变活性炭表面的酸碱基团含量及孔隙结构,结果发现:活性炭在H2氛围内比在N2氛围可以脱除更多的含氧基团,尤其以先氧化后在H2氛围内还原的活性炭脱除含氧基团效果最好,改性后的活性炭在低湿度下的吸湿能力及脱附活化能均明显下降。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先氧化后在H2氛围内还原改性的活动性炭的孔容有明显提高,所改性的活性炭在高湿下的吸湿能力明显增强,但脱附能耗也比较小,这种改性材料将比较适合在中高湿度下用作湿度控制材料。 文章接受在ACS的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Data杂志上发表,已于6月10日可以在线阅读,具体见下面连接: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je100024r
个人分类: 科研之路|5205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相信了几十年的答案竟然是错的
famingkuang 2009-2-27 15:03
用过炭烤火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即上一年没烧完的炭拿来烧火的时候,总是闻到一股难闻的尿臊味。 小时候问大人,他们都说这是老鼠撒尿上去的缘故。长大后也常遇到这种情况,偶尔怀疑的念头也会一闪而过,但总是不去多思考为什么。 今天气温降到 6-9 度,我又生起了炭火,又闻到了那股恼人的异味,突然之间,脑袋里灵光一闪,心中就有了答案。 原来这不是老鼠撒尿在炭上面,而是炭的吸附性闹的鬼。原来木炭有 发达的孔隙结构,除了活性分子筛以外,孔径分布范围较广,具有孔径大小不同的孔隙,能吸附分子大小不同的各种物质。同时具有大量的微孔,因而表面积很大,吸附力也大 。放久了的炭吸附了大量的空气中的异物,所以当我们拿来烧时,这些物质被释放出来,我们就闻到了难闻的异味了。 炭的这种特性作用很大,防毒面具里面有活性炭;打井时人们也在井底放置几百斤木炭,就能常喝到清澈的泉水。 晚上常在鞋子里放置一包活性炭,能净化鞋子里的细菌和异味,能有效治疗各种脚气病。 用加了活性炭的芯做枕头,就能有效抑制头皮屑的产生,增加睡眠质量。 一句话,炭的吸附性越来越被人类认识和利用来为人类服务了。
个人分类: 智慧点滴|1031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