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转眼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治疗近视眼的速效法
热度 1 king500 2012-5-17 10:56
中医讲肝开窍于目,肾注精于目,所以许多眼疾中医都从肝肾来调治,中药的羊肝明目丸,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等等,无不遵循这种治疗原则。但是,这些方法对于治疗近视却疗效不佳。根源就在于近视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长期的眼部肌肉疲劳造成的。问题并不在深层脏腑,而是在经络层面。明白了这一点,近视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直接调控眼部肌肉供血的是膀胱经的后颈区。眼部的肌肉我们无法直接调控,触及不到,但我们可以把眼部的肌肉和后颈的肌肉连接进来,通过调节后颈肌肉就可以治疗眼疾。岂不是非常便利吗? 一、转眼球先按顺时针方向转眼球,转动速度须极慢,左、上、右、下,转眼的要领在于头始终朝前端正不动,只动眼,不动头。向左转时,目光要极力向左,能看多远看多远,但头不许向左转。向上转时要极力向上看,但不许仰头。向右和向下也是如此,极目而视。转动的轨道应为圆形,而不要只是左、上、右、下四个点。顺时针转完 25 次后,再逆时针旋转 25 次。这时会感到后颈发酸,关键就在这,必须要转到后颈发酸,才有疗效。证明此时,眼部的肌肉神经已经和后颈的肌肉神经接通。 二、这时只要按摩后颈的肌肉,酸痛感很快就会消失,而这时会感觉眼部变得异常的轻松。通过短短几周的锻炼,视力都会大幅度的提高。且可以预防近视和其它眼疾。
333 次阅读|1 个评论
护眼双法——“茶水熏眼”与“转眼球”
sangjuyin 2009-2-28 17:30
最近忙于应付考试、事情多得压得自己也较以前容易感伤,眼睛老是容易疲劳。我的眼睛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只要是哭一下,不管大哭小哭,第二天保准眼睑是肿的,没法见人,于是有时候我会希望自己没泪腺;后来不知怎么不肿了,但却出现眼睛酸痛的症状,没法看书。有天抱着一杯绿茶,突然记起曾经在大学图书馆的一本书上看过 茶水熏眼 好像可以缓解眼睛疲劳,于是便试了试,果真效果立竿见影。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大同小异,方法如下: 用沸水泡茶,微闭双眼凑在杯口,同时用双手护住杯口,以防热气过快散失。无法忍受时可稍事休息,但熏的时间一定要保证在 10 分钟左右。坚持做,每天至少熏一次。但千万要小心注意安全。 我总是眼睛酸痛才会想起熏一次,不过效果真的很好,如果能坚持应该会更好吧。熏完之后,眼前会更亮,眼睛也轻松起来。至于茶水里有没有什么成分在起作用,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想可以用经络腧穴的原理解释,大家知道眼睛周围是有很多穴位的,见 http://www.tcm100.com/tools/XueWeiFlash/ 头正面 .swf (单击那些腧穴名,就可以动画演示),茶水热气对那些腧穴的刺激可能跟直接针灸的效果差不多,但更具有可操作性,还有就是中医讲不通则痛,茶水热气促进了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所以迅速缓解了酸痛感。 另外曾在网上看过中里巴人老师讲过一个迅速治疗近视眼的方法(见 http://jinjiduli.blog.hexun.com/3789327_d.html ),我觉得对缓解眼睛疲劳也有佳效,值得一试,遂一并转帖于此。中医讲肝开窍于目,肾注精于目,所以许多眼疾中医都从肝肾来调治,中药的羊肝明目丸,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等等,无不遵循这种治疗原则。但是,这些方法对于治疗近视却疗效不佳。中里巴人老师认为: 根源就在于近视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长期的眼部肌肉疲劳造成的。问题并不在深层脏腑,而是在经络层面。 他主张直接调控眼部肌肉供血的膀胱经的后颈区(《灵枢大惑论》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 后出于项中 。)眼部的肌肉我们无法直接调控,触及不到,但我们可以把眼部的肌肉和后颈的肌肉连接进来,通过调节后颈肌肉就可以治疗眼疾。岂不是非常便利吗? 方法就是 转眼球 : 先按顺时针方向转眼球,转动速度须极慢,左、上、右、下,转眼的要领在于头始终朝前端正不动,只动眼,不动头。向左转时,目光要极力向左,能看多远看多远,但头不许向左转。向上转时要极力向上看,但不许仰头。向右和向下也是如此,极目而视。转动的轨道应为圆形,而不要只是左、上、右、下四个点。顺时针转完 25 次后,再逆时针旋转 25 次。这时会感到后颈发酸,关键就在这,必须要转到后颈发酸,才有疗效。 证明此时,眼部的肌肉神经已经和后颈的肌肉神经接通。 这时只要 按摩后颈的肌肉 ,酸痛感很快就会消失,而这时会感觉眼部变得异常的轻松。
个人分类: 中医科普|962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