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穴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李跃华疗法的物理原理分析
zbouyang 2020-3-3 09:27
李跃华疗法的物理原理分析 李跃华的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 人体的每个器官都有相应的经络连接,有相应的穴位与之对应。穴位可以说是内脏器官与人体外壳之间的末端联系处。 从中医理论看,人体所有器官组成一个整体,因此器官相互之间必有联系,这种联系既需要有信息的联系和通道,也需要有能量和物质的联系和通道,这就是经络存在的物理基础。 基于此,从穴位注入的药物必然会进入这些穴位所对应的器官,这就是李医生的疗法的物理原理。通过在离肺部最近的肺关联穴位注入杀毒药,能杀死肺部的新冠状病毒。 同样的道理,在某个穴位注入杀毒药,可以杀死距离该穴位最近的关联器官的病毒和细菌,因而可以用于治疗其它器官疾病。 传统的针灸和推拿方法仅仅是利用了从穴位沿经络传递给关联器官的信息和能量通道,而李医生的方法是利用了人体内部关联网络的物质传递功能,将药物从穴位传递到其关联器官,杀死器官内的病毒。 这种方法大有可为,有望不需要外科手术就可以治疗体内的疾病,大大降低医疗创伤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大大节约医疗资源和成本。 这是古老中医经络理论的新应用和发展,值得研究推广应用。 至于苯酚杀新冠状病毒的物理机制,李跃华的解释有些牵强。实际上就是以毒攻毒原理,因为苯酚的毒性很强,能杀所有病毒。
个人分类: 建议|32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诺贝尔医学奖选题] “生物活体成像”与“穴位、经络”的实证
zlyang 2019-6-24 17:42
“生物活体成像”与“穴位、经络”的实证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启发了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于是有了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15,the other half to Tu Youyou for he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a novel therapy against Malaria.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15/summary/ 下一个中国人的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可能是什么呢? “穴位、经络”的现代实证。 经络、穴位,对于有中医临床经验的人而言,存在性是显然的。 例如,身体内部有重病时,可在相应的穴位出现异常反应,甚至出现可以用手指触摸到的硬块。当身体内部的疾病消失后,这些穴位里的硬块也会消失。 既然在健康情况下,用现代科技手段实证经络、穴位的努力,没有得到现代科学的充分肯定,于是,转而对病态下的经络、穴位进行实证观察,即穴位等异常与实体内部疾病相关性的仪器测量,就应该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例如,观察疾病引发的穴位里的硬块,需要空间分辨率小于0.05 mm、成像深度超过 3 mm 的“生物活体成像”设备。最好能达到空间分辨率小于0.01 mm、成像深度超过 8 mm。 如《生物全息学》,实际上是“分形 Fractal (自相似 self-similarity)”的一种直观表示。生命具有的这种自相似,是数学上“实无穷 actual infinity”的例子。 一旦高分辨率的成像成功,则可以直接证明: (1)生命,不是“还原论”能够完全研究的,必须进行“整体功能关系”的研究。 (2)数学抽象,对于人类的理性发展、以及身边生命的理解,具有双重的深刻价值! 相关链接: Abstraction of actual infinity. N.M. Nagornyi (originator), Encyclopedia of Mathematics. https://www.encyclopediaofmath.org/index.php/Abstraction_of_actual_infinity Fractals. Encyclopedia of Mathematics. https://www.encyclopediaofmath.org/index.php/Fractals Typically, a fractal is self-similar in a deterministic or a stochastic way. 搜狐,2018-01-10,无穷概念的重新统一 http://www.sohu.com/a/215686097_464088 三种无穷观:1)潜无穷观,2)统一实无穷观,3)层次实无穷观。 如果一个集合能和它的真子集等势,则叫无穷集。 新浪,2005-11-28,邹承鲁回应张颖清事件 争论背后的学术鸿沟 http://tech.sina.com.cn/d/2005-11-28/0839776402.shtml 2019-06-24,俺发表的中医期刊论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86633.html 2015-07-20,科学网博主: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学术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06718.html 2015-11-27,活体超声显微成像技术:阿是穴、病灶在对应穴位形成的淤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39118.html 刘进平,2018-7-27,提高了核磁共振成像(MRI)在细胞水平上的分辨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1126234.html 美国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Mark and Mary Stevens Neuroimaging and Informatics Institut领导的一项突破性研究表明,有可能使用高分辨率MR成像和一种新的细胞标记技术来可视化少于100个细胞。 这些结果最终将允许临床医生评估用于治疗各种癌症的基于细胞的疗法的有效性。”这种新方法的应用非常广泛,“该研究所神经病学教授Danny JJ Wang说。他补充说,“它可以用来监测免疫和干细胞治疗。”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测试了一种新的标记细胞的方法,他们正确地预测这将使细胞更容易在MRI扫描仪中显现出来。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个人分类: 代表性个人学术观点|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俺发表的中医期刊论文
热度 7 zlyang 2019-6-24 14:34
俺发表的中医期刊论文 差不多都是上个世纪的。原计划通过拍照片、拍视频,以便拿到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 ,后来也没这心思了。 没有必要的条件、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总之,老叫花子一无所有,所以在吃、喝、住、穿解决之前,能从事科学、艺术等等不太可能。连居里夫人都是牢骚满腹啊!要美国女性捐钱。 真傻. 等比、黄金分割与优生年龄,《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3, 12(4):7-8.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TZYY199304003.htm http://www.cqvip.com/qk/97284X/199304/1184193.html 真傻. 《内经》中“女七”、“男八”周期的天文成因,《中医杂志》,1998, 39(3):187–18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ZYZ199803039.htm http://www.zzyz.cbpt.cnki.net/WKD/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1999tp=gklb 真傻. 优生年龄与天人观浅说,《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9, 18(1):6-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ZYY901.003.htm http://www.cqvip.com/Main/Detail.aspx?id=3437907 真傻. 体表形状及某些穴位与器官的相关性,《中医杂志》,1999, 40(3):18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ZYZ199903035.htm http://www.zzyz.cbpt.cnki.net/WKD/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1999tp=gklb 真傻. 经外穴、阿是穴与“经络、穴位”的实质,《中医杂志》,2001, 42(增刊):8. 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1382187-1-1.html 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lihongzhangdr_1086927430.htm 相关链接: 2018-12-15,中医:日月星辰,风云水火,山川之灵气,如此万物万象均可为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51708.html 2015-07-28,中医、全息穴成像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08895.html 2011-08-17,“中医的现代实证研究”课题建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476442.html “金元四大家”医学观点差异的气温变化成因 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201158-1-1.html 浅论中医方法在人类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201587-1-1.html 杨正瓴. 数理科学大事的周期性 . 科技导报, 2014, 32(17): 87-87. http://www.kjdb.org/CN/Y2014/V32/I17/87 相关背景: “ 起初,真理不是在多数人手里,而是在少数人手里。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66255.html 华罗庚:早发表,晚评价。努力在我,评价在人。 http://www.cas.cn/spzb1/JNHLGSS25ZN/HLG25YL/201006/t20100611_2879861.html 2018-08-20, 居里夫人发的牢骚,是否真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30202.html 武夷山,2019-06-19,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理事长濱口道成的真知灼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85848.html 在科学家们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里,有许多都是发表在不知名的杂志上。尤其是名古屋大学的诺奖获得者们的论文,没有一篇是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也就是说, 他们获得诺奖的论文原本是不受关注的论文。许多人在阅读他们的论文时感到天马行空,所以难以刊登在权威学术杂志上。 李江,2017-06-17,学术评价中,勿被定量指标蒙蔽双眼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061303.html 如上图所示,在发表之后的前3年,高创新性论文成为前1%的高被引论文的可能性低于低创新性论文,3年之后实现赶超,发表15年后,比低创新性论文高将近60%。同时, 高创新性论文也倾向于发表在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上。目前依赖短期评价指标的评价系统将大大低估这些具有更高的、更长期的影响力的研究。 Blinkered by bibliometrics,作者: Stephan, Paula; Veugelers, Reinhilde; Wang, Jian,NATURE 卷: 544 期: 7651 页: 411-+ 出版年: APR 27 2017 https://www.nature.com/polopoly_fs/1.21877!/menu/main/topColumns/topLeftColumn/pdf/544411a.pdf 文双春,2019-06-22,莫谈“影响因子”,一谈恐遭鄙视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1186278.html 黄晓磊,2012-12-12, 基金资助不鼓励创新 如何改进资助模式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883-642050.html 李江,2018-5-28 , 短效评价阻碍科学创新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116106.html 基于短期时间窗口的科学评价指标不但没有鼓励创新、促进科学原创的发展,反而阻碍了科学创新。 追求短期效益的评价方式有可能蒙蔽科学政策的双眼,最终削弱科技发展的潜力。 李江,2019-04-23, 同行评议——保障公平过程中的不公平?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175025.html Andrew Tomkins, Min Zhang, and William D. Heavlin. Reviewer bias in single- versus double-blind peer review . PNAS, 2017, 114(48): 12708-12713.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4/48/12708#sec-1 华春雷,2019-02-14,《自然》发文揭开大科学背后的沉重真相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10327-1162214.html 但是令人深思的事实是, 那些科学领域中的不知名的独立学者或小团队, 却在科学和技术的最前沿的天际线上在拓荒和耕作. 他们在选择研究课题上, 往往更重视真正的难题和最尖端性问题, 因此, 他们才 真正承担了科学前沿区的最大的风险性, 正是他们的努力和工作, 才k维持了科学的后驱力, 维持了科学的生命力. 但是, 他们却往往得不到舆论的关注, 没有记者的注意, 无法被聚光灯照射, 在资金上也往往更困难. 这就是该论文所揭示的当今科学界原始森林中的沉重的生态真相. Large teams develop and small teams disrup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 Wu, Lingfei; Wang, Dashun; Evans, James A. NATURE 卷: 566 期: 7744 页: 378-+ 出版年: FEB 21 201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0941-9 文双春,2018-07-31,看这点就可判断一所大学能否“一流”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1126801.html 一流科学家的共同体会是,一流研究需要时间(World-class research takes time),而且需要的是大块连续时间(large continuous blocks of time)。科研不像搬砖,搬一块少一块,所以搬一阵歇一阵没关系。科研首先要有新想法,而好不容易冒出来的新想法,从申请项目,到开展研究,直至撰写论文,都需要大把时间。新想法往往娇贵而脆弱,每次打断都像一阵吹翻一屋子卡片的风。研究发现, 一个人在中断片刻后重新专注于一项任务需要约23分钟。如果中断时间更长,一个想法可能就随风而去了。 打个比方说,科研就像烧开水,你必须一鼓作气烧到100度让它开,否则,你即使烧到99度又停一下,它马上又退回到原来的温度了,前功尽弃。 World-class research takes time: give us back our summers https://www.theguardian.com/higher-education-network/2015/jul/17/world-class-research-takes-time-give-us-back-our-summers 刘进平,2019-01-10, 世界级科研需要连续的大段时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1156329.html 2019-06-18, Friedrich Miescher,同行评议,科技政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85723.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个人分类: 代表性个人学术观点|3697 次阅读|19 个评论
基于3D头型的头戴产品适配性分析系统 HeadS2.0版 发布
JerryGZ 2019-1-27 00:11
头戴产品的适配性是设计该类产品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适配性直接影响用户舒适、安全和健康等。日常生活中的眼镜、耳机和帽子等,健康领域的眼部和头部按摩产品,甚至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员头盔、氧气面罩等,都对头戴产品的适配性有着相关的要求。 本分析系统在HeadS1.0版已有的多百分位3D头型动态显示及产品佩戴分析基础上,基于中医理论开发了3D头部穴位配准及显示模块,新版HeadS2.0( https://www.head3d.net )已经实现如下功能。 (1)基于中医定穴理论确定3D头部上穴位分布,旋转、缩放等操作多角度观察穴位分布; (2)调节头部百分位(1-99)时,穴位分布将随头部变形动态调整所在的位置; (3)叠加多种头戴产品模型时,可以观察产品是否对穴位产品压迫、遮挡或覆盖等; HeadS2.0主界面及几种产品佩戴效果如下:
个人分类: 科研资讯|24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条口穴是如何变成能主治肩周炎的呢?
drpengzf 2015-5-20 08:57
注:本文原稿曾投《中国针灸》,但后编辑部的原因,大砍了我的原文,只剩下300多字(中国针灸,2009,29:118),十分地不痛快。于是,我将原文正本刊载为此,以供同道参考。在此基础之上,本人还发现,胫腓骨之间的大部分穴位都可主治肩痛症。由此可见,所谓的穴位特异性十分可疑!! 通过人工检索1965年以前的中医、针灸文献索引,并查阅相关文献,结合近、现代英、日文针灸文献的深入追踪与古代文献的考察,笔者系统地探讨了条口穴主治肩周炎的源与流。本研究发现:早在唐宋时期,人们便发现部分肩痛患者可能出现远端压痛点。当代七条晃正、江一平等学者也发现,部分肩周炎患者的脾俞、胃俞及肺俞、膏肓俞、譩譆穴等处出现压痛点或硬结。李志明等的“针灸治疗81例肩凝症初步小结”,是目前有关条口穴主治肩周炎的最早文献。稍后,胡学曾将条口作为单穴用于治疗肩周炎。1971年,这一经验被编入《中医简易教材》。这一经验流传到美国、日本等后,八十年代多位学者将它作为国外的针灸经验介绍到国内,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古代医籍中,条口穴从未有主治肩痛的记载。但当代不少医家十分推崇深刺条口或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周炎。它不仅被写进了高等中医院校的统编教材 ,列为国家腧穴临证标准 ,有关条口透承山的临床研究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在此基础之上发展的“平衡针刺”肩痛穴也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为全国农村中医药技术推广项目之一 。可是,至今为止,对于条口穴为何能治肩周炎的解释,仍是牵强附会。因此,对条口治疗肩周炎的经验进行追本溯源,将对理解条口穴治疗肩周炎的原理,对条口治疗肩周炎的适应症范围,或许会有所帮助。 古代针灸文献中条口穴主治的古今变化 条口穴,最早见于《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下方5寸,或下巨虚上1寸。《针灸甲乙经》谓其可主治“胫痛,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此后,历代医家对其主治略有增减或变化。如《备急千金要方》云:“足下热,不能久立。胫寒不得卧。膝股肿胫酸转筋。”《外台秘要》载:“胫寒不得卧,胫疼,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医心方》谓:“寒胫疼,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明代高武《针灸聚英》增加了“足麻木,风气”;明末《循经考穴编》补充了 “两足无力”。由此可见,自《甲乙经》以后,一直至清代,有关其主治范围较为简单,多限于下肢病变,且主要集中在小腿部及足部。但到了近代,其主治功能出现了质的变化。如《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称其可主治“胃脘不调”,《新针灸学》载有“扁桃腺炎及其他胃肠疾患。”《中国针灸学》有“肠出血”等小腿以外病变的记载。这些主治似乎与其所在的足阳明经所属于胃腑有关,但仍未见主治肩痛的记载。查找《中国针灸穴位通鉴》及电子版《中华医典》,也未见“肩痛”或“肩臂不举”用条口穴的记载。因此,条口穴治疗肩周炎的经验当源于清以后,即民国至解放后时期。 条口穴治疗肩周炎经验的国内外互相传播 有关条口主治肩痛的起源,张氏等 通过文献追踪,认为胡学曾可能是现代最早应用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周炎的医生。经查证,胡氏的“针刺条口透承山穴治疗45例肩凝症” 载于1966年的《针灸杂志》。胡氏对针刺本病的疗效甚为满意。据称,在其所治45例患者中,“仅有4例疗效不巩固,少数病例经过2~3次症状消失,多数病例经1次治疗即肩痛消失,抬举自由”。作者还指出,除了条口穴外,对于针刺后仍有微痛者,可视疼痛部位分别选取配穴,如“肩臂外前廉痛配合谷、臂臑或肩髃;肩内前廉痛配肩内俞、列缺、尺泽,肩外后廉痛配臑俞、腕骨”。显然,这是一种局部与循经远端相结合的配穴方法。而且,由于胡氏使用“重泻”手法,很易产生晕针,因此,他强调留针只限5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不然针后腿痛,以至行动不便,这种后遗反应一般延续3~4天,重者达十几天”。由此看来,作者对条口穴治疗肩周炎有着独到的经验。正因为其疗效卓著,1981年被焦国瑞编入其《针灸临床经验辑要》 。自此,条口治疗肩周炎得以广泛传播。在焦氏的这一书中,他还收载了1972年《赤脚医生杂志》上刊载的浙江省镇海县中草药研究推广小组的经验。但《赤脚医生杂志》1973年才创刊,显然引文来源有误。经进一步查证,该小组确实发表了“以电针条口穴透承山穴为主治疗肩痛症59例的疗效观察”,但并未刊载在《赤脚医生》,而是发表在1974年的《中国临床医生》 。在该文中,作者们明确说明了这一经验源于《中医简易教材》 (注:同年3月,天津市卫生局革命委员会出版了中医简易教材编写组的《中医简易教材》,笔者可惜未能找到这一文献)。在《中医简易教材》中,条口透承山便是其两组“新针”疗法之一,另一组为肩三针,即肩髃透臂臑。由于该书未注明具体作者,似乎无从查考其原作者。但胡学曾1966年发表上述文献时,其工作单位正好就是天津第三医院中医科,而《中医简易教材》的作者也是天津医学院与天津卫生局。因此,他本人很可能就是《中医简易教材》的作者之一,或者至少说明这一教材的经验很可能直接来源他的这一文献。这些说明,胡氏之文应该是这些文献的真正源头。胡氏所应用的条口针刺治疗肩周炎,也因其被首次写进了《中医简易教材》,才得以流传推广。 胡氏的这一经验不仅在国内受到了重视,而且,还可能传到了美国、日本等国家。1980年《美国针灸杂志》也发表了一篇有关条口治疗肩周炎的文章 ,可是,国内许多译者们将这一经验似乎当作了舶来品又翻译到了国内 、 。 其次,1982年日本的早坂隆等 ,首次在日本开展了针刺条口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作者称这一经验源于《针灸23000例》(1981年,吉田嗣,黄夏海翻译)。由于笔者未见到《针灸23000例》这一原著,但早坂隆等引用了部分译文:“留针5~10分钟,强刺激会引起晕针,针刺后会残留有行走疼痛,甚至在30分钟~2小时内仍有疼痛”、“少数2~3次治疗后疼痛消失,大部分1次肩痛即消失,肩关节运动自如”,从这些表述内容与用词来看,与胡氏一文十分相似。因此,日本有关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也很可能源于胡氏的这一经验。有趣的是,早坂隆等的研究成果,也很快又被翻译到国内 。从而,使其流传得更广。 尽管胡氏一文的经验流传很广,影响很大,但遗憾的是,胡氏并未说明其条口穴治疗肩周炎的来源,更没有说明其理论依据。只是提到用常规的针灸疗法治疗肩凝症无效时,才尝试深刺并强刺激条口穴可治疗这一病症。正因为如此,这说明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周炎的这一经验很可能并不是他本人发现的,而是另有其源。 穴位附近的压痛是条口主治疗肩周炎经验的直接来源 为了查找可能更早的有关条口治疗肩周炎的文献,本人进行了进一步检索。通过查阅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中医期刊索引》(解放后---1958年)及辽宁中医学院图书馆编写的《国内期刊中医药资料索引(1950~1980)》,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的《针灸文献索引》(1959~1965),共得到18篇1965年以前的,有关针灸治疗肩臂痛的文献。笔者发现,发表在1965年《针灸杂志》创刊号的“针灸治疗81例肩凝症初步小结”,李志明等 总结的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经验中,其中便包括条口治疗肩周炎。李氏治疗肩周炎的取穴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按经取穴与经验取穴。经验取穴中,有三组穴位,其中第一组便是条口穴,另外两组分别是肩髃透极泉、肩内陵透肩外陵。他认为条口穴“对止痛及上举功能较好”。李氏同样声称这是经验穴,也没有明确地说明是源于自己的经验,还是别人的经验? 不过,几乎与李氏等同时但稍晚,盛燮荪 也曾有针灸条口穴治疗肩臂痠痛症的记载,原文刊载于1965年《江西医药杂志》第5卷第3期。他认为,如果“病在手阳明经,可取肩髃,巨骨、曲池、合谷、条口(针1.5~2寸,又称透承山法)等穴”。并指出:“针刺时,对局部穴不宜刺激过重,对初针者更宜注意,可用留针法或温针法烧针尾三壮。对于远隔穴如合谷、…条口…等穴,可视患者体力情况,适当用重刺激行针,并应在得气后,可视患者体质情况,适当用一边加重刺激,一边帮助患肢活动”。这里,盛氏明确提出了“条口透承山”之说。两者均强调条口穴重刺激。但前者明显突出了条口可作为治疗肩周炎的特别经验用穴,而后者并没有突出强调条口穴,它只是作为同名经取穴而已。如此看来,盛氏与李氏均可能不是最早应用条口穴的医家,最早应用条口穴治疗肩周炎的医家当另有其人。 根据欧阳群 :81的记载,他常用条口穴治疗肩周炎,并称其经验来自北京中医院方老传授,他本人“用该穴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肩周炎及锁骨骨折疼痛,一般均能获得较满意疗效。个别病例1次治愈”。据他记载,1962年一位温姓男病人患急性锁骨骨折,欧氏在其条口行针1分钟之后,其疼痛即消失,直到石膏固定,未见疼痛。可惜未见他有针刺条口治疗肩周炎的病案或其他文献。这样看来,北京中医院的方老,早在1962年以前,就很可能是应用条口穴治疗肩周炎。由于李氏与方氏、盛氏等同处一时代,且都是北京针灸医生,他们之间的传承关系暂无法确定。但目前的证据显示,这位方老可能是最早应用条口穴治疗肩周炎的医家了。 但他们是如何发现条口穴可治疗肩周炎呢?盛氏的文献没有太多的提示,充其量说明是同名经取穴而己。欧阳氏描述太简单,根本没有线索。但李氏等的文献中似乎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李氏等在治疗肩周炎时,以按经取穴为主,对于不同类型的肩周炎,均先刺其下肢同名经穴,然后再刺上肢同名经穴。在下肢用穴中,涉及了阴陵泉、足三里、阳陵泉、申脉等,并且,“针刺下肢穴时,嘱患者作上举、外展和内收等运动”。很明显,他们十分重视下肢穴位的应用。因此,应用条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次,李氏等在临床中发现,“有的患者在此穴(即上巨虚与下巨虚之间)上下有压痛点,亦可直接刺压痛点”。吕景山等 :80也持同样的观点,认为“肩周炎的患者往往在条口穴处有明显的压痛”。因此,这说明穴位附近的压痛点是条口治疗肩周炎经验发现的直接来源。正是因为上述两条理由,曾一度让笔者是以为李氏可能是最早发现条口穴可主治肩周炎的医家。 肩周炎以肩部疼痛为主,而联系肩部的经脉主要与手三阳经有关,其次为足少阳经与足太阳经及其相关的经筋或经别,但无论是足阳明胃经,还是足阳明经筋或经别,均与肩部联系并不十分密切,但为何取其经脉的条口穴呢?这除了笔者下面还要专门论述的可能与压痛点有关外,笔者还认为,这也可能受到古代针灸文献中以下肢穴位治疗肩臂疼痛影响有关。如《针灸甲乙经》即有记载:“邪在肾,则病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医学纲目》也记载:“肩背胛痛,昆仑、悬钟、肩井”。当代针灸名家魏稼 也曾发现:“徐少廷先生在临床上用绝骨穴治疗头颈及上肢疾患,如头痛、颈项强痛、肩膊神经痛,甚至整个上肢痉挛疼痛,每得心应手,效如浮鼓。…..手法多用重刺激“泻法”,不多卧针,时捻转”。因此,他本人也将些经验应用于临床。蒋氏等也有应用绝骨透三阴穴治疗肩周炎的报道 。 远端压痛点治疗肩周炎由来已久 关于条口治疗肩周炎的原理,李氏认为,这是因此条口穴“能调节经气治肩痛,增加肩的上举运动”。这种解释显然有些牵强附会,因为所有的穴位都可以作同样的解释。也有的学者认为条口穴为足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因此,刺激条口穴可调整气血。可是足阳明胃经有45个穴,为何只取条口穴呢?或许还有人会认为这与强刺激使脑内产生镇痛物质有关,但其它针感更强的穴位,如合谷、太冲等为何未被发现有这一功能呢。因此,这种解释也显然无力。因此,对于条口治疗肩周炎的原理,仍有等进一步研究。 从李氏 的文献得知,条口治疗肩周炎的经验,源于压痛点的发现。因此,《灵枢.经筋》“以痛为输”的理论,似乎更适合解释这一经验。在古代针灸文献中,不仅有应用局部阿是穴治疗肩痛的先例,还早就有应用远端阿是穴治疗肩部疼痛的记载了。如宋代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云:“肩背酸痛,诸家针灸论之详矣。当随病症针灸之。或背上先疼,遂牵引肩上疼者,乃是膏肓为患。千金外台固云按之自觉牵引于肩中是也。当灸膏肓俞,则肩背自不疼痛矣”。江氏 在临床中也发现,在部分肩臂痛患者的一侧,可发现其肺俞、膏肓俞、譩譆穴处会有压痛点或硬结。 无独有偶,日本学者七条晃正 在1953年也发现了部分肩周炎及坐骨神经痛患者的“同侧的脾俞、胃俞穴附近的肌肉肿胀,而且与病情消长有关。针刺其紧张的肿胀肌肉,可取得明显的疗效”。但七条并没有注意到条口穴是否有类似的反应。脾俞、胃俞分别位于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其下方分布的肌肉有斜方肌、背阔肌、下后锯肌、竖棘肌。这说明脾俞、胃俞穴处的压痛点,可能是导致肩部疼痛与关节功能受限的原发性病灶。因此,七条晃正除了用“三刺点”(即冈上点、冈下点、背腋窝点,采取首尾方向刺入)外,还用脾俞、胃俞作为反射针疗法治疗肩周炎。 因此,条口作为部分肩周炎患者的针刺有效穴位之一,源于临床医生对其穴位处压痛点的发现与总结,它也很可能与“以痛为腧”的理论有关。 结 论 综上所述,条口穴治疗肩周炎的起源与传播便大致清楚:早在唐宋时期,人们便发现部分肩部疼痛可能是由于远端膏肓穴等远处病变的反应;近代日本学者七条也发现部分肩周炎患者的脾俞、胃俞会出现压痛;江氏等还发现不少肩周炎患会在肺俞、膏肓俞、譩譆穴等处出现压痛点或硬结。1962年以前,北京中医院的方老便可能将条口穴用于临床治疗肩周炎,可惜未见有具体的文献记载。李志明等在临床中发现部分肩周炎患者在条口穴附近出现了压痛点,于是,将条口穴作为治疗肩周炎的经验穴,并将其经验首次发表在1965年《针灸杂志》的创刊号上。稍后的盛燮荪也有类似报道。1966年,胡学曾将条口作为单穴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编入《中医简易教材》。从此,流传到美国、日本等国家,并再次影响到中国,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条口穴治疗肩周炎源于临床上压痛点的发现,而这种选取远端压痛点治疗肩臂疼痛的方法,因此,条口穴治疗肩周炎的原理可能与“以痛为输”的理论有关。 後記:最新的<科學通報>2012.05發表了當今針灸文獻研究泰斗黃龍祥夫婦的最新研究成果。詳情請參見:“从三个著名案例看针灸临床研究的复杂性 ”或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b8da68010141jb.html ” 参考文献(略)
个人分类: 针灸临床理论|9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医针灸既能治病、也能致病
热度 3 jack79 2014-11-26 11:24
中医学认为,针灸可以治病。在人类已知的8300种疾病中,针灸有效治疗疾病约为431种,占据疾病总数的5.55%,并以其兼并经济性和有效性的特色,深受142个国家及地区的大众欢迎。但构成鲜明对比的是,针灸疗效却一直得不到西方主流的认同,反被认为是一种心理安慰剂效果。 中、西医的相互让人们不禁疑惑,针灸到底能治病吗?在一位老中医眼中,针灸倍受质疑,只因人们所了解的针灸技术是不完整的。 每当提及针灸,世人皆知,刺激穴位、经络能够治病,是老祖宗给现代人留下的绝活、宝贝。世人却皆不知,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如同免疫系统既会杀死外来细菌,也会消灭自身细胞一样,针灸既能治病,也能致病。针灸既可以镇痛,也可以致痛;既可以降血压,也可以升血压;既可以提升视力,也可以降低视力;既可以修复神经损伤,也可以引发神经损伤。 很多患者曾反映,中医针灸上来疗效挺明显,可后来效果越来越差,甚至病情出现反复、加重,认为中医针灸治不了病。可人们却没意识到,导致这一情况的主因在于,从业人员只学习了针灸的表面方法,却不了解针灸的内在双面性所致。如果不了解针灸的双面性,意味着无法控制疗效进展。这种程度只能称得上是”蒙“的程度,达不到”治“的水平。 当然,“蒙”足以让针灸摆脱伪科学的质疑,但也是阻碍其成为主流疗法的最大障碍,不得不作为替代疗法而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地步。 反观西医,双盲随机试验的确是最为科学的检测方法。但最多证实的事实是,外国人照猫画虎模仿的、不完整的针灸技术只能起到一种心理安慰剂效果。 科班出身治不好病,民间中医却有治病绝活,引起这种混乱行业局面的根源, 还是在于大多数人所了解的针灸知识是不完整的、片面的。甚至为了掩盖知识不完整、技术不自信的缺陷,中医不得不总是去神化扁鹊、孙思邈等古代医者的技术、不得不去鼓吹古人具有超越现代人的思维、智慧,使得中医这门经验医学逐步宗教化。 ”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明朝李时珍以为,当中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 就会察觉经络所在。可这位老中医所察觉的,却不是经络的存在,而是更为广阔的天空。 经络学说也好,黄帝内经也罢,如今中医所崇拜的经典,不过是中医初学者的玩具而已。 其它文章: 中医治疗弱视 中医治疗斜视 中医治疗散光 中医治疗远视 中医治疗近视
2047 次阅读|3 个评论
几句话来概括中、西医理念差异之根源
热度 1 geltern 2014-1-23 19:08
相关临床病例可查询我的个人网站:www.heqizy.com 在我贴出《针灸的临床疗效和穴位的选择无关后》,以下两个回答很生动地反映出中、西医理念各自的弊端: 一、××× wrote: 长见识了,用针灸10余年,一直在用传统的理论指导,自认效果还可以,比如风寒外感,用合谷,太冲,风池,足三里,前三穴用泻法,后一穴用补法,效果很好。我爱人用小儿推拿的方法治小儿感冒咳嗽,用的是传统的三字经派的理法结合传统的经络腧理论,基本也是一次见效,3至5次即好。却不知这理论竟是错的。行医这些年,除了上学時,对神经解剖基本未再深究,看来这中医提高还得靠西医,西医生理学。想当年国家组织西学中,这些年来,中医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远超`先辈,至少前辈的针灸大家未见这样的高论,真是领教了。 中医学者的优点是:实践为先、勇于探索; 中医学者的缺点是:自我满足、不求甚解。这种典型的农民思想决定了,中国不会缺乏原创发现,例如:造纸、指南针等四大发明,但缺乏一个将原创发现进行深入探讨、深入挖掘,形成规模化的现代科学体制。 二、××× wrote: 外国做过试验,一组根据中医的穴位来扎,另一组乱扎,效果一样。 “和一种被称之为“脑、体调控机制”的生理机制有关“,这个叫做心理作用。 西医学者的优点是:理论为先,求证严谨。 西医学者的缺点是:对不理解的东西往往选择性忽视掉并视而不见。 另外,西医被认为存在“眼疼医眼、脚疼医脚”的局部思维,其主要原因在于,西医学者往往选择性忽视掉脑功能对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等各个生理系统的影响有关,并归咎于主观心理作用。这种“脑、体分割思想”和现代生理学将脑定位为神经系统中枢的认识是完全自相矛盾的。 进一步说, 错误的医学思想必然会产生不适当的临床应用及技术,例如:治标不治本的斜视手术。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259 次阅读|1 个评论
针灸的临床疗效和穴位选择无关(又名:揭开中医学变革的序幕)
热度 1 geltern 2014-1-15 14:58
原文地址:www.heqizy.com 作为一项拥有2500年历史的中医技术,针灸已流传至全世界 140 个多个国家及地区,可谓是家喻户晓。针灸的临床应用一方面被大众百姓所接受,例如: NCCAOM ( 美国国家针灸与东方医学委员会) 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每 10 个成年人中,就有 1 个曾接受过针灸治疗;另一方面也被现代医学研究的所证实,例如: 2010 年,赵建浩、林顺潮等人通过 88 例 7 - 12 岁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随机临床对比试验证实,针灸有效率和遮盖法 (弱视的主流疗法之一) 相近。根据 WHO (世界卫生组织) 的官方资料显示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能够对二十多种疾病、症状及状态产生客观的治疗效果。 不过,盛名之下,也伴随诸多质疑。 根据《黄帝内经》的最早记载,针灸效应主要是指,当使用针刺、热灸刺激人体皮肤表面的一些特殊部位后,能够对心、肝、肾、眼、耳、鼻等生理器官及组织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这种生理效应可以对多种疾病产生治疗效果。其中,这些皮肤表面的特殊部位被称之为 “ 穴位 ” ,而这些 “ 穴位 ” 的分布则构建了针灸的理论基础 “ 经络学说 ”。但令人质疑的是 ,古书中并没有记载古人是如何发现这些穴位及经络,而中、西医学者至今也没有从生理学上找到支持穴位及经络存在的直接证据。从某种角度讲,来历不明的历史源头、无法验证的穴位及经络 是现代医学认可中医针灸的最大障碍所在,甚至认为针灸效应只是一种安慰剂作用而已。 为什么针灸是有效的,可又找不到穴位或经络的实质存在呢?围绕这个问题,中、西医学者一直争论不休。有学者认为,谁要是能够揭开针灸之谜,必然是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重大突破。但古人已逝,我们不可能去找伏羲 (被认为是中医针灸的最早发明人) 寻求真相。那么,针灸真的会成为一个无法考证的千古之谜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天津市河北区少儿斜弱视诊所的何琪中医师给了我们一个令人震惊、又令人深思的答案: 在公元 2 世纪,当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完整的“地心说”后,人们一直相信太阳、月亮等其它星球都是围绕地球转的。直到 16 世纪,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人们才意识到地球及其它星球都是围绕太阳转的。这段家喻户晓的科学历史告诉我们,在不同水平的科学背景下,人们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往往是不同的。就好比月食现象,在现代人眼中是地球遮挡太阳光导致,可在古代人眼中却是天狗啃月亮。 也就是说,古代人看到、经历的自然现象或许是真实的,但总结及传承的理论却不一定客观。比如:月亮的确存在阴晴圆缺的变化规律,但不意味着天狗真的存在;针灸的确具有对多种疾病的临床疗效,但不意味着穴位及经络真的存在。 当然,“针灸的临床疗效和穴位选择无关”,这个结论对大多数中国人、中医师及中医学者来说,恐怕很难接受,甚至会遭到强烈抵触。理由很简单,一方面,穴位(或经络学说)被认为是中华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否定穴位(或经络学说)的存在就会被认为等同于否定中华古代文明的存在,被认为是一种数典忘祖的思想;另一方面,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美,很多人确实是被针灸治好过病,也就自然地会坚信传统中医理论。 不过,有句老话讲,行家伸伸手,才知有没有。在我们附近有个很有名的针灸师,能够治疗风湿等疾病。有一次,一个朋友找我一起去找这个医生看病,他告诉我们 8000元 包看好。这个事情要是搁在老百姓身上,恐怕要价再高也得看了。可是,我对他说,“你还是便宜点吧。”。他说,“不还价,祖传的技术,就这个价格 ... ”。这时,我说,“祖传的?要不这样吧,我随便选几个刺激点,就能治好你这里的病人,您信吗?”。他开始很疑惑地盯着我。过了一会儿,他和气地跟我说,“大姐,要不给 500元 吧,就当个辛苦费。对了,您姓什么,是做什么的 ... ”。 之所以我这么自信,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我本身就是在随机选择刺激点的情况下治好了斜弱视、神经性耳聋、免疫失调、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自闭症等多种疾病。第二、 我和很多在临床第一线的中医师曾交流过,有人认同我,也有人表示沉默,但从来没有一个中医师百分之百地确定针灸的临床效果和穴位的选择有关。 第三、欧美等国的针灸研究证实,针灸的临床效果和刺激点的选择无关。第四、很多公开声称证实穴位及经络存在的人却并没有参与过临床实践,没有亲自去治疗过任何一个病人,我很难相信缺乏临床实践的人会得出客观的结论。因此,我提醒大家,分析一个问题时,专业性很重要,因为有时候,眼见耳闻未必是真。 当然,我的话也只供参考,因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是逻辑,而是可重复的现象。 如果大众有兴趣知道针灸临床操作的真相, 我个人 非常愿意在大众媒体的公开监督下,在北京协和、北医大等权威医疗单位做一次关于不需要刺激特定穴位,而是随机选择刺激点就能治愈斜弱视、神经性耳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自闭症等多种不同类型疾病的临床检测。这样一个临床检测的意义是重要的。往 小里说,将会影响全世界几十万中医针灸从业人员;往大里说,将会拉开一场中医学理论变革的序幕。 记得和一位中医师交流时,他一听我说针灸的临床效果和穴位选择没关系,就立刻表现得很激动,说我是中医黑、方舟粉之流什么的。我对他说,“我不是中医黑、也不是方舟粉,更不是否定针灸效应。相反,作为一名中医师,我通过针灸、按摩治好了很多病人,例如:斜弱视、神经性耳聋、睡眠障碍呼吸综合征、自闭症等。这些临床治愈病例有力地证实了,针灸能够客观地对多种疾病产生临床疗效。可是,我也必须实事求是地说,在我的临床操作中,针灸的临床疗效和穴位的选择无关...质疑传统不等于否定传统,而是为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和托勒密的地心说一样,经络学说只是一种基于古代医学水平背景下对针灸效应的初步总结及参考。伴随生理学的逐步发展,我们必然不再满足于照本宣科式的传承,必然开始产生对传统理论的质疑及挑战,必然构建一个堪比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新理论,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规律 ... ”。看完我的话,先前较为激动的他开始沉默不语。过了一会,他跟我说,“我突然发现,对经络学说这个词的定义很模糊 ... ”。后来,这位从成为挺我的粉丝。 的确,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达尔文的“进化论”,再到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科学发展历史表明,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在理论变革中求得生存及发展的,中医学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可大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是,如果针灸的临床疗效和穴位选择无关,那是不是用针随便扎就能治好很多疾病呢?对此,何琪中医师坦言道: 当然不行。针灸的临床疗效和穴位的选择无关,而是和 神经系统的分布有关。 准确说,和人体的“脑-体调控机制”有关。 在 传统生理学中,人体生理通常被划分为九大系统,例如: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可是,脑科学的深入研究表明,人体生理还存在另外一种方式划分,即:“脑、体”划分。举个形象的例子:虽然中国分为中国分为河北、山东、辽宁等不同地区,但调控各个地区的核心却是在北京的中央政府,二者构成了一种中央政府调控地方政府的国家体制。同样,人体生理也存在这样一个机制。 虽然心、肾、眼、耳等器官及组织分布在人体各个部分,但控制心、肾、眼、耳等器官及组织的中枢却集中在神经系统的核心“脑”,例如:高级中枢大脑皮质控制视觉、听觉等感官及运动系统【下图】、低级中枢丘脑通过内分泌系统控制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从而构成了一种 “中枢系统调控外周系统”的关系,也就是我所说的“脑-体调控机制”。 那么,针灸和这个“脑-体调控机制”到底具有什么关系呢?我举个较为直观的实例 : 斜视(Strabismus) 是一种多发于发育期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双眼无法同时注视一个物体【下图】。 当斜视患儿就诊时,眼科医生往往会建议家长采用斜视矫正手术。对于一般的家长来说,自然是眼科医生建议什么就信什么。可是,对于一些懂英文的高级知识分子来说,当他们查询了国际上和斜弱视有关的研究资料后,往往会否定斜视矫正手术的建议。原因在于,斜视的病灶并不在控制眼球运动的六条眼外肌,而是在控制六条眼外肌活动的大脑视觉中枢。例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视觉研究系、Sick Children医院的眼科主任Agens教授领导的团队证实,斜视不仅是一种眼疾,一种和大脑初级视皮质受损有关的疾病。 【下图】。 这个结论意味着,虽然手术可以矫正斜视患儿的眼位,但诱发斜视形成的病灶依然存在,而病灶的存在就意味着斜视复发的可能。也就是说,斜视矫正手术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美容技术,而不是治疗技术。 眼科医生推荐斜视矫正手术,主要是限于专业范围的原因,他们往往孤立地从眼科角度去理解及治疗斜视。可是,这种局部思维的代价就是斜视复发。只不过,付出血的代价的不是医生,不是家长,而是斜视患儿自己。事实上,如果想要 从根本上治愈斜视,就必须首先修复大脑视觉中枢损伤,去掉诱发斜视形成的病灶,这样才能矫正斜视并避免复发的可能。我的临床治愈病例也客观地证实了这一点。当我通过 针灸、按摩等中医技术将斜视患儿的VEP(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振幅恢复正常形态后,由于VEP是一种反映大脑视觉信号传导和大脑视觉中枢活跃程度的电信号,这个结果意味着大脑视觉中枢损伤得到了有效地修复。这时,斜视患儿的眼位 会自动矫正,无需手术矫正【下图】。 从1992至今,我已经治愈斜视上百例。可以说,这些病例就是一种 基于“脑-体调控机制”的典型临床应用。 更深入地说,在临床实践中,我不仅能够通过主动利用“脑-体调控机制”治疗斜视、远视、弱视等和大脑视觉功能有关的眼科疾病,而且能够治愈神经性耳聋、免疫失调、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自闭症等同样和脑功能有关的多种疾病。这不由得让我更加确认,“脑-体调控机制”不仅是针灸效应能够治疗多种不同类型疾病的真正奥秘所在,也是中医学中几个重要思想的具体化解释,例如:我们可以将“ 牵一发而动全身”理解为,通过针灸强化脑功能这一点来影响视觉、听觉、心、肾等整体生理机能;我们可以将“阴、阳平衡”理解为,脑、体之间存在相互调节、相互影响的调控关系等。 反观现代医学,生命是一个整体,但生命科学不是。现代医学虽然对脑功能有一定的研究,但更多的局限于认知科学,却并没有将脑功能引入临床应用。甚至来说,生理学虽然明确地将脑定义为神经系统的核心,但研究者却往往会选择性忽视 脑功能对视觉、听觉、免疫等生理机能的影响,而孤立地去看待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免疫系统等局部生理。这种“脑、体分割思想”不仅和生理学自相矛盾,也必然 会导致“眼疼医眼、脚疼医脚”的局部思维,而斜视矫正手术就是这一“脑、体分割思想”的赤裸裸表现。对此,引用A.Wilson的一句话就是,“学科的分类主动限制了研究者的探索范围,以至于看不到完整的风景...(瞎子摸象)”。 何 琪 中 医 师 的这一番话 让 我 们恍然大悟,原来是中、西医都误读了针灸效应。中医虽然歪打正着地发现了针灸这种基于“脑、体”机制的临床技术,却将其错误地总结为穴位及经络学说。西医虽然清楚地意识到,作为神经系统的核心,脑对眼、耳、心、肾等各个器官及组织具有整体调节作用,但由于缺乏类似于针灸这样的临床发现及应用,使其不知道该如何做到利用脑功能去预防和治疗疾病。也就是说,正是这一阴差阳错给针灸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可是 ,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作为一名中医师,何琪为什么要这么明确地否定穴位及经络的存在和指出现代医学的“脑、体”分割思想呢?说出这个事实真相,就不怕砸了自己的饭碗?不怕遭到中、西医全体医者的一致攻击?我们很难理解何琪中医师这种把自己放在尖刀上的做法。可是,何琪中医师却直言道 : 首先,每一个人都有权利知道、分享真相,就好比诺贝尔奖的核心精神是鼓励科技工作者不要首先以商业利益为目的,而是以无偿地分享发现、成果为首要目的。当我确认针灸治病的核心原理是基于人体自身的脑功能时,我认为 针灸不应该成为一种收费医疗项目,例如:治疗一次 100 元、包治好 8000 元等,而是应该成为 每个人都能掌握的一种普及性免费医疗技术。 当人们得病时,就不会首先考虑储蓄、医保、工作等经济因素,因为有机会可以自行治愈,这对减轻中低层收入群体的经济负担具有很大意义。同时,发病率、门诊率降低反过来又会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让国家的卫生经费不用投在更多的大楼、设备及人员,而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其它重大疾病的研究中,形成一个双赢的结果。在很多时候,普及一项能够治疗多种疾病的免费医疗技术要比医保更重要,例如:美国医疗花费占总 GDP 的 17.9% ,几乎是其他发达国家的两倍,但相比而言,美国人却不是最健康群体,肥胖、 AD (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疾病都是美国卫生系统所面临的巨大问题。 其次,“预防胜于治疗”不应该是一种推销保健品的广告词,而应该成为一种通过普及性推广针灸技术而建立起来的一个“七分自身防治、三分药物防治”的医疗体系。摆脱对药物的依赖,从根本上解决在目前“治病吃药”的单一模式下, 造成发病率年年增长和药物研发费用逐年递增造成的医患矛盾。在这个过程中,脑功能的研究,特别是脑、体之间关系的研究将是建立及发展这一医疗体系的核心所在。 最后,《周易》有话,变则通、通则久。目前的中医学既没有发展方向,也没有经过重大理论变革,其存在的意义就好象逢年必放花放炮一样,更多地依赖于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坚持,而不是先进的思想和可重复性的临床效果。因此, 我认为一场理论变革将是中医学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而揭开 这场中医学变革的序幕将会从解密针灸效应开始! 何琪中医师的话不由得让我们开始反思,现代科技是经历过了四次重大科技革命才发展到今天。可是,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中医学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重大理论变革,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中国古人具有优良的基因、超前的思维吗?当然不是,就好象那句电影台词一样,“他樊哙要是真有那么大本事,我们早打败项羽了,还用得着等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事实真相是,中国人习惯了对传统文化的照本宣科式、歌功颂德式传承,而缺乏质疑传统、挑战传统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不可以再以缺乏经费投入、缺乏人才储备作为借口来解释中医学的没落,因为中医学真正缺乏的是一场 轰轰烈烈的理论变革 ...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260 次阅读|2 个评论
回声
热度 1 pingguo 2013-9-17 14:22
回声 有回声,才会有确切的声音发出 用月光下的一滴泪 用与我生命相称的其它形式 回声,知道吗 不是偶然,也非必然 我无法判断你准确的位置 来自窗,来自星,来自你的内心 不必多,若一即可 有与无乃是天壤之别 仿佛一线生机 仿佛存在的意义 仿佛归于宁静的终极的原因 浏览新闻 第七条,适合幼稚的尖叫 也适合腐朽的沉默 第三条,应当念诵观世音 慈悲,怜悯,同情 头条,最好借用周星驰之心 或者学倪大姐感恩 当我想要开口,想要叙事 发觉它们并非至关重要 铃声 英子说,她把菊花台设成了手机铃声 不再换了 那天星期三 另一个朋友过生 听上去跟海誓山盟似的 这是七个月前的事了 直接 摄影师 M 的作品 带来美,带来梦 梦是直接的梦 美是间接的美 镜头成为我的眼 未必就是直接 那可是心与物的关系 穴位 好的个性 就是看起来没有个性 我爱孤独的写作。当我写作 常常忘掉这条格言 辽阔的普遍性我无暇顾及 只好盯死这穴位一样的特殊性 我觉得穴位很像燕窝 飞出来的生命像燕子也像我的目光
个人分类: 诗歌|213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穴位特异性---机遇?挑战?
JadyWang 2013-8-24 04:45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49.shtm 国际针刺十年影像学研究目前正面临极大挑战,成为针刺机理研究主导权回归中国人手中的最佳时机。1998年,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加州大学Cho教授关于针刺视觉穴位特异性的研究报道,首次从中枢神经调节机制角度证明了视觉穴位特异性的存在,该文也成为迄今为止针刺机理研究颇具影响力并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但Cho于2006年底撤回了发表在PNAS上的这篇文章,并否定了曾承认的穴位特异性观点。当前,针刺机理研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流理论观点是由哈佛大学麻省总医学院Hui教授所提出的负激活大脑边缘系统理论,但实质上该理论依然否定穴位特异性的存在。 回顾针刺十年的影像学研究,在研究方法与模式上并未充分考虑针刺具有持续性效应这一基本研究前提,目前亟待创立既适合针刺自身特点又获得国际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系统性研究方法与理论体系。通过对国际十年针刺影像学研究关键技术进行仔细剖析,我们发现现存研究模式仍存在下列问题:在实验设计模式上,经典的心理学多组块设计严重背离了针刺自身性质与特点;在数据分析上,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分析方法忽略了针刺神经动力学函数未知的前提条件;在结果阐述上,回避或否认了穴位特异性。穴位特异性作为整个中医理论的核心之所在,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阐述仍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机遇是曾占主导地位的实验与观点被否定,而挑战则是如何由国内研究者率先抓住机遇,提出并验证新理论新方法。
个人分类: Diary of Myreading|1589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明”——中医针灸(经络穴位)的起源
sheep021 2012-9-5 14:33
按:本文由龚博士主讲,qq群讨论,本博整理,略有修改。 其实中医针灸 ( 经络穴位 ) 的起源就是“神明”。 劳动人民不会随便跌一交就正好跌在穴位上,更不会生病乱吃草才发现的中药。可以承认有部分药和穴位是经验的积累,但这绝不是主流。但是,难道一对杂乱无章的经验堆积在一起,就是中医吗?跌交、烤火就产生针灸么? “神明”是什么?道无鬼神,为什么会承认神明?因为神明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元气,是生命的本能。中医和针灸的产生,有人操纵,这类人就是大祭祀,又称原始部落的巫师。各位可以讨论下,其他民族有针灸么?尤其是懂得经络穴位么?如果世界其他民族或者说中国其他民族都不会针灸,那这些跌交、烤火发现经络穴位的概率都落汉族身上了?这合理么?如果说他们有部分会?那他们是怎么会的?原始部落,大家都有图腾,都有巫师,现在各民族其实都有自己的医学。那如果经络穴位是汉民族独树一帜的发现,却可以通用世界其他人类,这是为什么?是谁发现了经络穴位? 按我所知,世界上有些民族,比如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有砭石。但是,放眼全世界,所有我可以得到的资料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和民族如同华夏一样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经络穴位系统,这是为什么?包括印度的瑜伽等等所了知的,都和中医经络相去甚远,而和解剖学相距较近。 其实说来也简单,因为古代中国,秦汉,春秋战国,乃至周殷商…… 推及文明之始,均能少量出产一种特殊类型的人,这些特殊类型的人,就是通神明者,或者可以说修道者,或者修道的先行者。据各种记载可以得知,这种人在秦汉及秦汉以前的中国,不是偶然出现,而是师徒相传,精工生产,有一定数目的,马王堆发现的帛书,记载的正经已经是十一条——《阴阳十一脉灸经》,这从一个侧面更加证实,针灸的起源一小部分靠经验或者补充,但是,最主题和重要的部分,是一次成型。而且,经络系统,是先有经后有穴,不是靠一个个的穴连成经,而是经上布穴。 那种跌倒、烤火偶然发现穴位,连成经络的说法,真是无法自圆其说。反问一下,为什么这些穴位要这样连而不那样连呢?跌倒发现经络穴位的几率,实际比师徒相传,培养出通神明者的概率低多了。 这些通神明者,或者说完全达到了反观内视之人,发现并记录和描述了经络穴位系统,医的起源也正是这些通神明者的发现,虽然他们现在被贬低成巫了,但是我们可以看看,秦汉以前的巫是何等智慧而重要的存在。中华文明的开创者,黄帝本身就是一位大巫。过去,巫的意思是沟通天地人,所以是个美称。 什么能使天地人沟通,是神明!而神明不是什么离奇的东西,正相反,它是天地万物都具备的元真之气。过去一切的道书,前贤口水说干,一再强调要保真、保元、复真、归根…… 无非是为此。 神明,元真,元气,阳神…… 说到底,为的还是这个,然后复归于天地未开之初,全德同道。 经络的发现,是修炼中的副产品之一而已。现在,国家曾经花了 N 多钱,几乎很多中医学校都曾经有研究“经络实质”的项目。结果是什么?是一堆含糊其辞,说什么和血管神经电生理都有相关云云…… 骗了国家的钱钱不了了之。最后有些人没招了,干脆说经络是空间结构,然后一定要找到组成经络的实质性管道壁…… 经络不是玄学,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因为理念的错误,使得那么简单的东西,变成了难理解的玄学。 实际上,很多人想错了,方向错误,一切皆错。古人一句话就说清楚的事,他们要去瞎忙活。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曾这样记载 : “内景隧道 , 唯反观者能照察之。大家可以看看,有不少人红口白牙说经络就是血管,神经干,淋巴结等等,实际可以看看,经络的走向和这些都有差距,传导和神经的分布更加有区别。 经络系统绝对不是说理工具。可以用一句话很简单的来概括经络: 经络是气运行而成的“气道”,是能量流 。它流行不息,如同血液之流行,所不同的是,它虽然流过神经,血管,肌肉,淋巴等等,它却并没有壁,就好像天地之间都充盈着气,但是没有人可以为气定义壁。而且这种流行不是单向的甚至也不是双向的,至少是三向的。 经络上有一些分布较浅的 “节”。 “节”是人体与天地之气交互往来的窍 。 这里的气,简单地说,是能量。 神的本质是气 , 精气神三者的本质都是气 ,都是不同能量态的气。看上去都是气,实际气的能量值不同。所以道书上对气有至少三个写法 “炁”、“氣” , (气火)。 经气的流行至少有三向,因为它不是流过去又流回来。哪怕一个普通的人,他的身体也时刻在向周围散发着气,而修行有一定成就的人,他周身都可以吸入和呼出气。 在现代摄影技术下,它们一个是强光点,而一个是弱光点。有时看见就是那些亮晶晶的小点,运动轨迹好像没有规律,有时候又聚为一个小棒状的各种形状,运动也不规律,估计是两种类型的气。 关键是西方科学试图就人类这个个体认识自身,而不是以天人合一的观点来看人自身。只是认识基础不一样,其实不见得不可以进步,其实西方现在已经开始注意整体观了,但那种方法研究的是尸体,我知道,气和气有别 但是都是能量,只是这些能量的运行方式好像不太一样,我们目前利用各种高科技测出来的那谢气估计只其中的一部分。是的,能量在不同值(状态)之下,运行方式是不相同的。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东西。古书也是讲了很多,但是现代人一定要问,经络实质是什么?气是什么? XX 又是什么?这是人的内心试图用所谓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解构中医和道学,那只有等科学足够先进再来吧,因为根本上,科学连最简单的生命实质是什么这个问题,都没有回答。 所以如果想知道经络到底是什么,想要“看见”经络,最靠谱的办法就是实证,目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 翻翻书堆,搞搞仪器,做做试验,是没有办法令一个人得知生命真相的。就个人所知,可以去参加王力平老师的学习班,但他每年的地点不一样。 至于我个人,我和高人们不能比,我就是个蚂蚁,自己还被水泡着呢。 西方国家还进行过“生命实质的研究”。真的很傻,当一个人一定要用自己狭隘的知识、见解、心胸来解构非范畴的东西,就是这么傻,就是一个弯一层纸而已。其实,西方有很多不错的人,有些比中国人还更有一颗中国心,比如《空谷幽兰》的作者,比如很多求道修行的人。道不分南北东西,而且有些人来中国学中医,学的很棒。 为什么那些特殊类型的人,都产生在中国呢?说中原难生的背景是什么呢?首先,有那么久远历史的(国家)不多,其次,貌似中国地理特殊,再有,师之所在道之所在,传承必须要有源,才能有流。而源,正好选择了中国。 这个地理特殊也是的,听高人说,某些修行步骤,非要在中国的某些地方才 OK ( 12 福地, 36 洞天?) 源,说的是什么?源,观天地而自悟的圣人啰,师祖中的师祖。 对了,祝华英道长的《 人体十二经络揭密 》,要是出版,一定要拜读一下。我这样的愚人庸才,自己证不到,全靠少少学习高人们的言行了。 (书中)祝道长照片下: 自习中医 理繁眩迷 感通天地 方获真机 皈依武当悟玄机 专研天人合一理 今向世上献真言 但愿人类共勉力 祝华英道长: 如想医学升华,必须明白人体十二经脉的运行规律。 我们中国历代相传,有“十道九医”的言论。这即是说:一个超凡脱俗出家的修道之人,一定深明本体的五脏、六腑、阴、阳十二经脉和五行、四象及奇经八脉的生理知识,才能胸有定见的而修炼自己。既明白了人体之内的脏、腑、阴、阳和经络学等生理结构,便具备了一般的医学基础知识,兼怀着慈悲济苦治病救人的思想,故或多或少就能够给患者们解除一些疾苦。这即是“十道九医”渊源流传至今的因由。 作为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化与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学习的文化 ,如道家的自然观、辩证法、环保思想、人本思想以及对人的终极关怀。 后记: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奇症卷》一书记载了一个医案,足以证明“返观内视”是可能的。 水明内视 症 :一人闭目。即内见脏腑。头眩心悸。三月不能寐。江苏名医 吴安庆 以大甘草作丸与服。数日渐瘥。
个人分类: 大医将成|22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动畫人体穴位演示图!
readnet 2011-3-21 13:59
造福各位网友 原文地址: 动畫人体穴位演示图!只要点击文字,穴位就会跳出来闪动 作者: 邱邱 动畫人体穴位演示图!只要点击文字,穴位就会跳出来闪动    只要点击文字,穴位就会跳出来闪动    头正面       头侧面       头背面       腹胸部       腰背部一       腰背部二       上肢       下肢       足部一       足部二   
个人分类: 文化杂谈|2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秋燥诱发耳鸣按摩穴道可缓解
chgjzhyh 2010-10-13 08:35
秋天来临了,极易导致上火,内热旺盛引发耳鸣。以前大家都认为耳鸣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现在许多年轻人生活不规律,上火、耳鸣成为常见的亚健康症状。 广安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书臣介绍 大多数年轻白领遭遇耳鸣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较大的工作压力带来的情绪紧张、焦虑,以及因此造成的睡眠不佳;其次则是不规律的生活节奏,比如熬夜、加 班带来身体机能的紊乱;第三则是白领们习惯久坐,严重缺乏运动,饮食上缺乏节制,造成身体超重,引起内分泌的失调。此外,与肥胖密切相关的高血压,也是导 致出现耳鸣的原因之一。 耳鸣虽然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长期的耳鸣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孙书臣提醒白领们,如果出现连续不缓解的耳鸣,或者持续多次出现一过性的耳鸣,都应该及时就医。 预防:尽量少喝咖啡和酒 由于白领耳鸣跟情绪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要预防耳鸣的出现一定要注意心理状态的调节,多通过与朋友聚会等方式来释放工作上的压力;在饮食方面,尽量少喝咖啡 和酒,避免中枢兴奋造成耳鸣隐患,同时在秋季饮食还要注意尽量清谈,避免蓄积内火。同时,少吃油腻和甜食;尽量保证生活规律,避免经常熬夜也会造成身体上 火,诱发耳鸣;多摄入一些维生素B,可以有效预防耳鸣。 缓解:按摩鼓膜暂时减轻耳鸣 孙书臣认为,耳鸣的治疗是一个心理和生理治疗,药物和针灸治疗等方面的综合治疗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在工作中如果出现了耳鸣,也可以采用一些小方法 来暂时缓解。首先,可以用手掌堵住双耳之后迅速离开,并反复多次,通过按摩鼓膜来达到缓解耳鸣的作用;其次,按摩合谷穴(伸臂 俯掌 大拇指、食指二 指并拢 肌肉最高处取穴),直到感觉发热,可以起到不错的缓解效果;第三,可以每隔2小时,点揉翳风穴一次(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的凹陷处)。
个人分类: 生活百态|2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灵丹妙药人人有,巧用穴位能救急
sheep021 2010-10-8 11:07
人体经络的每一个穴位都是灵丹妙药。 经络是人体的活地图,十二正经如江河、奇经八脉是水库,如山溪小河流一样的十五经脉及其连尾部分。 五脏六腑 人体的储水池和输送管道,经络是五脏六腑的镜子,更像是一对同气相求的孪生子,经络就是用来决生死、处百病的,只有经络才能赶在疾病出生前,把它杀死。 任督二脉是十四经的水库。 巧用穴位经络: 中风偏瘫找胃经 急性胃痛求梁丘 恶心闹肚子便秘的克星天枢 美颜美白四白穴 收面口疾病合谷 让心情安逸曲池 上肢疲劳、酸痛手三里 鼻炎、鼻塞迎香 早上 5-7 点按摩敲大肠经(右手敲左臂) 慢性胆囊炎症阳陵泉 便秘、两肋痛、耳鸣、耳聋支沟穴 肩痛不举找肩髎 耳鸣、耳聋按耳门 睛明也能治打嗝 痛经腰痛按八髎 腰背不舒服委中求 小腿抽筋点承山 急性腰痛点后溪 小指发麻拨小海 天宗穴能治电脑病 肩周炎肩穴 腹胀食欲不佳找太白 妇科病首选三阴交 妇科病万灵丹阴陵泉 湿病、丹毒等皮肤病血海 治热、治痛、治出血没商量尺泽、孔最 补肺肾之虚、管小病小疾列缺 失眠的原因是魂不守神太冲穴 拯救肝脏的义士期门、行间 心脏的随身保健医生---内关 治口腔溃疡、高血压、心绞痛、白发、过敏性鼻炎、糖尿病、皮肤粗糟涌泉(人体第二长寿穴) 治冠心病、肺心病极泉 肘关节病少海 心慌失眠神门 最补肾的任脉 第一性保健大穴:关元 人体性命之祖气海(丹田) 人体命根子的大门神阙(肚脐眼) 脾胃之疾中畹穴 宽心顺气膻中穴 强腰补肾来壮阳命门 祛除头痛太轻松风俯 降血压不健忘百会 安神醒脑不眩晕神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 次阅读|0 个评论
《健康之路》之“小穴位 大健康”
rbwxy197301 2010-3-30 10:35
《武林外传》中白展堂的葵花点穴手让我们觉得可乐,武侠大片中的点穴高手让我们感到神奇。中医穴位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其实可以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一个健康的身体。当我们遇到一些小病时,也许可以不用吃药打针,动动我们的手脚就可以带来意外的惊喜。 3月22日开始,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正在播出了小穴位 大健康的系列节目。穴位不再是一个空洞无意义的黑点,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救命神医!国际中医大使李智将教给大家最简单的取穴方法,最有效的用穴秘诀,并且将每个穴位背后的故事、历史、文化娓娓道来,让人人都有妙手回春的好本领。用穴位轻松缓解打嗝不止、晕车、醉酒、抽筋、耳鸣的症状。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45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体穴位功能详图!--珍藏
icstu1 2009-12-25 16:35
人体穴位功能详图!--珍藏
个人分类: E 请教专家看法和学习的访谈|13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护眼双法——“茶水熏眼”与“转眼球”
sangjuyin 2009-2-28 17:30
最近忙于应付考试、事情多得压得自己也较以前容易感伤,眼睛老是容易疲劳。我的眼睛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只要是哭一下,不管大哭小哭,第二天保准眼睑是肿的,没法见人,于是有时候我会希望自己没泪腺;后来不知怎么不肿了,但却出现眼睛酸痛的症状,没法看书。有天抱着一杯绿茶,突然记起曾经在大学图书馆的一本书上看过 茶水熏眼 好像可以缓解眼睛疲劳,于是便试了试,果真效果立竿见影。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大同小异,方法如下: 用沸水泡茶,微闭双眼凑在杯口,同时用双手护住杯口,以防热气过快散失。无法忍受时可稍事休息,但熏的时间一定要保证在 10 分钟左右。坚持做,每天至少熏一次。但千万要小心注意安全。 我总是眼睛酸痛才会想起熏一次,不过效果真的很好,如果能坚持应该会更好吧。熏完之后,眼前会更亮,眼睛也轻松起来。至于茶水里有没有什么成分在起作用,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想可以用经络腧穴的原理解释,大家知道眼睛周围是有很多穴位的,见 http://www.tcm100.com/tools/XueWeiFlash/ 头正面 .swf (单击那些腧穴名,就可以动画演示),茶水热气对那些腧穴的刺激可能跟直接针灸的效果差不多,但更具有可操作性,还有就是中医讲不通则痛,茶水热气促进了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所以迅速缓解了酸痛感。 另外曾在网上看过中里巴人老师讲过一个迅速治疗近视眼的方法(见 http://jinjiduli.blog.hexun.com/3789327_d.html ),我觉得对缓解眼睛疲劳也有佳效,值得一试,遂一并转帖于此。中医讲肝开窍于目,肾注精于目,所以许多眼疾中医都从肝肾来调治,中药的羊肝明目丸,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等等,无不遵循这种治疗原则。但是,这些方法对于治疗近视却疗效不佳。中里巴人老师认为: 根源就在于近视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长期的眼部肌肉疲劳造成的。问题并不在深层脏腑,而是在经络层面。 他主张直接调控眼部肌肉供血的膀胱经的后颈区(《灵枢大惑论》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 后出于项中 。)眼部的肌肉我们无法直接调控,触及不到,但我们可以把眼部的肌肉和后颈的肌肉连接进来,通过调节后颈肌肉就可以治疗眼疾。岂不是非常便利吗? 方法就是 转眼球 : 先按顺时针方向转眼球,转动速度须极慢,左、上、右、下,转眼的要领在于头始终朝前端正不动,只动眼,不动头。向左转时,目光要极力向左,能看多远看多远,但头不许向左转。向上转时要极力向上看,但不许仰头。向右和向下也是如此,极目而视。转动的轨道应为圆形,而不要只是左、上、右、下四个点。顺时针转完 25 次后,再逆时针旋转 25 次。这时会感到后颈发酸,关键就在这,必须要转到后颈发酸,才有疗效。 证明此时,眼部的肌肉神经已经和后颈的肌肉神经接通。 这时只要 按摩后颈的肌肉 ,酸痛感很快就会消失,而这时会感觉眼部变得异常的轻松。
个人分类: 中医科普|962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