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调和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马来西亚棕榈油应用研究新动向
热度 1 jxz1963 2019-9-9 14:40
日前,在西安参加第十二届棕榈油健康与营养论坛获得的消息,马来西亚棕榈油在食品工业、日化工业和饲料工业的应用日趋成熟,特别是在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的利用。 以下是棕榈油在这些行业的应用研究动态: 1、 食品应用——棕榈油基煎炸油 2、 食品应用——棕榈油基起酥油 3、 食品应用——棕榈油基速冻食品专用油 4、 食品应用——棕榈液油在色拉酱中的应用 5、 食品应用——棕榈液油调和油 6、 食品应用—— PMF 在冰淇淋中的应用 7、 食品应用——棕榈液油在湘味熟食中的应用 8、 食品应用——棕榈液油在辣椒酱中的应用 9、 食品应用——食品工业用无反式脂肪酸人造奶油 10、 食品应用——棕榈油基无反式脂肪酸粉末油脂 11、 食品应用——棕榈油在高端猪油中的应用 12、 食品应用——棕榈油在酱腌菜中的应用 13、 食品应用——棕榈油在火锅底料中的应用 14、 食品应用——棕榈油基鱼制品的研制 15、 食品应用——棕榈油基代可可脂 16、 食品应用——棕榈油中间分提物在巧克力涂层中的应用 17、 食品应用——棕榈油在油酥肉松中的应用 18、 食品应用——棕榈油中间分提物在冰淇淋预拌粉中的应用 19、 食品应用——棕榈液油在金华酥饼中的应用 20、 食品应用——棕榈油在灯影牛肉中的应用 21、 食品应用——红棕油基营养调和油 22、 食品应用——棕榈油在低脂乳化肉制品中的应用 23、 食品应用——棕榈油在焙烤专用脱模剂中的应用 24、 食品应用——棕榈油在植物蛋白饮料中的应用 25、 动物饲料——红棕油在宠物犬粮中的应用 26、 动物饲料——棕榈液油在乳猪饲料中的应用 27、 动物饲料——棕榈液油在宠物犬粮中的应用 28、 动物饲料——棕榈仁粕在牛饲料中的应用 29、 动物饲料——棕榈仁粕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 30、 市场调查——市售烘焙产品用油的调研 31、 市场调查——中国的固体油脂 32、 市场调查——棕榈油代替猪油 上图左一为西安油脂院鲁海龙,左二为河南工业大学谷克仁教授,左三为蒋新正,右一为刘凯
个人分类: 我的评论|460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多维营养油"大辩论始末
jxz1963 2017-9-5 13:19
上世纪 80年代中期,中国油脂界围绕“多维营养油 ” (以下简称多维油)的科学性与真实性,展开了一场牵动人心的重大辩论。 1984年温元凯时任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主任,下属化学教研室担任辅助工作的讲师钱生球搞了个“大发明”:他花了六千元,将菜籽油和米糠油化学合成为多维油。宣称这一“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重大科研成果”,每年除去弥补国家用于菜籽油的财政补贴外,并可获得6~8亿元的利润,并由此带动米糠资源的开发,将为国家创造上百亿元的财富。温元凯领导的这项成果受到了中国科技大学的重视,校学术委员会认为多维营养油既具学术理论价值,又有巨大经济效益,故向上级单位中国科学院申报一等发明奖,中科院把它列为中科院二十六项农业科研成果推广项目之一。并拨款45万元资助科技大建立分子油化学研究室。农牧渔业部对多维营养油非常支持,表示愿意全力资助推广该项目,并积极向中央有关领导提供材料、反映情况。4月18日,当时国务院总理赵 紫 阳批示“此事请纪云同志负责抓一下,首先召集一些部门把情况弄清楚,然后帮助研究规划、措施、要求,并在物价上给予支持,科委、农牧渔业部和商业部如何密切协同,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其他一些中央领导也做了批示,指示相关部门协助推广这一科研成果。 4月21日的“经济日报”和4月22日的“人民日报”均在头版报道:“科技面向经济结硕果,菜籽油和米糠油化合开辟新天地,合成多维油经济价值巨大,每年可为国家创造上百亿元财富,国家经委决定投资批量生产”。 一、多维油的争议 “多维油”见报后,在油脂行业和卫生部门引起强烈反响。第三次全国油脂学术交流会上曾邀请钱生球在会上介绍多维营养油,并开了二十多人的专家会议。专家们对多维油一致持异议,不少油脂专家除了质疑多维油的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也指出所谓百亿元财富经济效益的虚假性。1983 年全国商品菜籽油 102 万 t ,零售单价 1580 元 /t ,米糠油 7.5 万 t ,单价为 1040 元 /t ,两项合计总价值不到 17 亿元。可见多维油可为国家创造上百亿元财富是缺少物质基础的,是纸上谈兵。 对多维油的科学性,争议的焦点是: 1.芥酸是否对人体有害; 2.研究者提供的酯交换(油脂重整)工艺条件(毛米糠︰菜籽油=(5 - 7):(3 - 5),反应温度145 - 160℃,搅拌速度80r/min,时间3 - 4h,真空度32kPa,无催化剂,以油脂的互溶变化作为控制反应终点)能否完成酯交换; 3.酯交换工艺能否使芥酸定向从α位转向β位等。 中国油脂化学专家、无锡轻工业学院汤逢教授在学术交流会上发表论文 “高芥酸菜油恢复了名誉”,汤教授以自己渊博的知识,根据国内外文献理论和实验结果,指出芥酸在人们正常的膳食中对人体无害;酯交换的随机性和定向反应条件的严格,研究者的酯交换条件不可能实现他所宣称的成果水平,所以他的成果是不真实的。 对多维油的多维与营养,研究者称它含有维生素 A、D、E、F、K、谷维素等多种营养,且脂肪酸组成饱和酸︰油酸︰亚油酸=1:1:1。众所周知,任何植物油中都含有维生素类胡萝卜素(不含维生素A)、维生素E、F等,糠油中含有谷维素,即多维油中的营养成分,是米糠油、菜籽油固有的天然营养成分,不可能靠生产合成;所谓的脂肪酸组成平衡合理,也是不可靠的,因为: (1)研究者所提供的配方是可变的,因此脂肪酸组成比例是变动的。 (2)所谓β位芥酸(二十二碳一烯酸),将其当作饱和酸,本身就缺少科学依据。在多维油出台之前,国内外早已有用二种以上植物油生产的调和油的先例,达到脂肪酸互补的作用。所以多维油的营养性宣传过头。 对多维油的科学性,营养性和经济真实性上的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论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农牧渔业部对多维油曾一度赞同和支持,要求组织推广;商业部和轻工系统的行政主管技术干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油脂专家提出异议,建议重新鉴定再论是否推广。不同的观点很快反映到高层领导那里。 1985年6月8日,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中南海召开了多维油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科委、计委、经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农牧渔业部、商业部、中国油脂界专家等代表20多人,双方各抒己见,意见分岐很大,最后田副总理作了三点指示: ( 1)科技大学的这项研究成果有重大意义,有可能提供创造较高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的油品。 ( 2)对多维油看法不统一,为了统一认识,搞好研究,由国家科委会同经委、科学院、科技大学、计委、商业部、农牧渔业部共同进行实验和鉴定。认识不统一不行,也可能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应该在科研中解决的问题;不要建新厂,就在现在的试验厂,要抓紧,尽快进行。 ( 3)试验后,组织较大规模的论证会,做理论上的准备,下一步就可以考虑如何推广。 座谈会后,国家科委制定了 “多维油中试鉴定工作”安排;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①中试鉴定领导小组:由国家科委攻关局副局长奚惠达任组长,国家计委农业局副局长边秉银任副组长,中国科学院顾以健、商业部傅立民、农牧渔业部王甘杭为成员; ②中试鉴定专家小组:由西安日用化工公司总工程师曾守中任组长。中国预防科学卫生研究所研究员范文洵任副组长,组员:王静萍(中国科学院植物所)、谢锡怡(商业部科研院)、汤伯因(商业部粮油工业局)、奚祖咸(中科院大连化学所); ③秘书组:由国家科委攻关局化轻处处长诸琴任组长,农业、科学院各出一名成员。 二、辩论的深入  专家小组 6月提出中试选点和方案,7月安排试车,10月进行中试鉴定。中试鉴定工作组虽然成立了,而且还开过数次方案讨论会,但终因意见分岐难以达成中试的具体实施方案。期间,各方继续对多维油开展论证,1984年8月21日,全国油脂科技情报站在西安市召开《酯交换技术与多维油专题学术研讨会》,到会专家29位,就酯交换理论的技术条件,多维油的“多维、营养”,“科大工艺条件”,“β位的定向酯交换与测定方法”,“芥酸是否有害”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论证,取得一致意见,发表了纪要。1984年10月上海市油脂科技情报站、上海市粮食科研所编印的《油脂化学简讯》第4卷第5期发表了十二位专家的文章,其中也包括研究者的文章。1985年11月,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在成都召开会议,会后由56个专家联合对多维油发表共同意见,这56位专家包括:北京市粮科所油脂室副主任、工程师田仁林,上海市油脂科学研究所顾问毕震,浙江省粮科所所长厉秋岳、高工许大申,西安油脂科研所所长曲永洵、副所长周百川,山东省粮科所高工温士谦、无锡轻工业学院教授刘复光、汤逢,无锡轻工业学院的老师还有:倪培德、陈大滏、沈培英、华聘聘、裘爱泳,郑州粮食学院的老师有:韩国麒、周瑞宝,武汉粮食学院的老师有刘大川、罗远洲、杨伟雄。1986年11月27日《中国食品报》全文发表56位油脂专业工作者的意见“多维营养油”并不象宣传的那样“多维营养”,“多维营养油”是虚假的科研成果,研究者把它当作“多维营养油”、“油中之王”到处宣传并转让其生产“技术”己使国家和农民群众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此期间国内油脂界、营养学界著名的专家、教授如汤逢、刘复光、曲永洵、曾守中、王载弘、肖家捷、范文洵、谢锡怡、秦洪万、许大申、田仁林等,纷纷发表文章,指出多维油酯交换的不真实性。商业部西安油脂科研所对多维油取样检验测定和中科院王静萍的分析结论,都不能证明芥酸从 α位发生了β位转移。商业部粮油工业局对多维油生产单位的生产情况,作了全面的调查,结果是基本处于停产状态,生产少量产品也是滞销或低价销售,根本没有研究者宣称的经济价值。 三、辩论的句号 1987年全国政协六届五次会议上,刘复光教授、曾守中高工、肖家捷高工等几位政协委员就“多维油”提出了提案(1517号),建议国家科委尽快采取措施,作出科学的鉴定。1988年全国政协七届第一次会议上,几位政协委员再次“建议从速早日完成多维油的国家鉴定”。国家科委以(88)科办字126号文对提案作了答复,其要点如下: “……去年你们提出的从速早日完成多维油的国家鉴定的提案,在我委领导的亲自过问下,由我委成果局、农村中心共同研究办理,经过与中国科学院、商业部、农业部、中国科技大学等有关领导多次交换意见,最后取得一致看法,现补充叙述详细意见,希望能得到你们谅解。 ( 1)由于多维油没有重大技术突破,科技大学领导已决定,停止转让成果及生产; ( 2)科技大学认为,已无必要进行中试工作; ( 3)该成果在转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赔偿问题,由科技大学自己负责妥善解决; ( 4)鉴于以上情况,上述几个单位共同认为多维油问题已处理完毕,不再组织国家鉴定。 关于多维油发明人获科学院一等奖一事,他们同意作进一步调查后,按程序交该院科技进步奖评委会审定 ……”。 国家科委( 88)科办字126号文明确了多维油没有重大技术突破,不再组织国家鉴定,给长达5年之久的多维油争论划上了一个句号。 当年中国油脂科技界油脂专家、学者不畏权威、坚持真理的辩论最终揭示了所谓多维营养油的真相,值得当今一些油脂专家学习,汤逢教授曾告诫: “我们受过科学训练有一双能远望又通近看细看的眼睛,在革命的激情下头脑要冷静的明辨是非,保持一贯兢兢业业、扎扎实实的作风,鞠躬尽瘁,不负全国人民众望,决心做好真正提高、发展有益于油脂的事,尽可能避免失误,不要被社会难免出现的不符合科学原理的似是而非的宣传迷感,为国为民造成损失”。 如今食用油脂界不泛随意虚夸某种油脂的营养价值的商家营销宣传,一些 “专家”不仅不揭露,甚至出面为商家站台,实在有愧于普通百性,更不用说愧对老一辈的油脂前辈了。 原载 2017-09-05 油脂工程师之家 , 主要参考《中国油脂发展史》
个人分类: 推荐|19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有毒汽油”不除 健康谁来呵护
HeYujian 2015-3-28 06:51
http://www.tdcm.cn/news/kjxw/466131.shtml 2015年3月25日 08:56 来源:人民网   “汽车加的居然是调和汽油!”最近,央视“3·15”晚会引爆了舆论对问题汽油的关注。加了甲缩醛的调和汽油被曝光之后,劣质调和汽油有了“假油”“调和油”“问题汽油”“有毒汽油”等五花八门的新名字。   不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专家表示,正常的市场燃油(汽油和柴油)基本上都是被调配出来的,只是没有添加甲缩醛之类的非法物质而已。与甲缩醛问题汽油相比,一些芳烃或其他含量超标的劣质汽油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也很大,油品管理不能头痛医头。   故技重施   甲缩醛是无色澄清易挥发可燃液体,有氯仿气味和刺激味,其调和油供热值相对低,使汽车耗油成本增加,且破坏大气环境、损害消费者的健康。   “不法商家往汽油里添加国家标准中没有检测要求的甲缩醛,弄虚作假牟取暴利。”在刚参与央视调和汽油打假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何裕建看来,往汽油里添加甲缩醛,同当年向奶粉里加三聚氰胺的思路如出一辙。   目前,汽油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重金属、苯、烯烃、芳烃和硫等物质的含量,而对柴油要求更低,仅规定了硫、酸度和氧化安定性等指标。这给不法商人提供了可钻的空子。   不过,何裕建表示,除了甲缩醛假油,人们也应关注其他劣质油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他们的分析结果指出,机动车尾气对北京市雾霾的贡献率较高,而症结就在于市售燃油质量普遍不达标。   何裕建告诉记者,根据其课题组成员杨昆昊、吴丽与中科院理化所研究人员钱越英等合作对北京市售燃油的取样分析结果来看,大部分燃油在某些指标上不符合国家现有质量标准,如某些油品的硫含量是国家标准(10ppm)的30余倍,芳烃含量高达77%,而氮含量因在国标中没有限制,普遍含量很高。   “调”出问题   自央视“3·15”晚会曝光问题汽油后,如今,在“百度”里输入“调和汽油”四个字,就会出现这样的解释:“调和汽油并非大型炼厂生产出,而是用芳烃、石脑油、90号汽油、MTBE等原料调和而成。这类汽油经过处理可以达到国Ⅲ标准,但实际上油的比重偏低……”   但实际上,这种“一棒子打死”的做法让很多研究人员哭笑不得。   “就像酒需要勾兑一样,汽油本身的生产过程就需要调和。‘问题汽油’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调和,而在于‘调了什么’。”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李泽飞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汽油是五碳至十二碳烃类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如今作为生物质能源的乙醇汽油还会向常规汽油中添加10%的乙醇。   也正是调和的过程,让很多调油商有空可钻。有专家告诉记者,一些调油商确实会私自改变配方,以降低汽油的生产成本。   不仅是常规汽油,乙醇汽油的生产过程也存在“偷天换日”的情况。“有一些人会用甲醇替代乙醇加到汽油中,因为甲醇的价格更低。”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生物质能生化转化实验室研究员庄新姝告诉记者。   在李泽飞看来,国内炼油企业多采用人工调和方法生产成品油,一方面让不法油商有空可钻,另一方面也使生产出的油品质量难以标准化。   标本兼治   油品问题其实早已不是新话题。如今,社会上“把甲缩醛加入油品检测项目”的呼声此起彼伏。不过,专家认为,对于长期“重病缠身”的油品质量来说,这样的做法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如果以后不良调油商又加了国家标准中没有标明的新东西,怎么办?”何裕建表示,他们就曾发现某些油品中含有苯胺,而苯胺也是不应存在于油品中、而国标也没有提到的有害物质。   何裕建忧心地表示,目前国内燃油市场对国家标准已有的指标不认真遵守,没有规定的指标更是肆无忌惮,对燃油的管理应标本兼治且严格执法。   何裕建认为,与其让国家检测标准被动跟着造假者走,不如在国家标准里明确规定燃油里可包括的成分及含量标准,除此之外均为非法添加,这不仅有利于监管,还可大大降低监管成本。   此外,他还提议,国家燃油标准中除了目前芳烃、硫和重金属等指标外应增加氮含量标准,因为氮氧化物是引起雾霾的罪魁祸首之一。 原稿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5-3-25
个人分类: 学术园地|37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调和油配方成谜,专家集体为湖北菜籽油点赞
jxz1963 2014-3-31 14:48
一滴橄榄油也敢叫橄榄调和油,茶籽调和油中实际上茶籽油的含量不到 5%…… 食用调和油虽然是各大企业利润较高的产品,但配方比例一直为市场所诟病。昨日,在沙洋举行的中国双低油菜产业高峰论坛上,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在内的 20 余名国内的油菜专家,集体为湖北的菜籽油点赞。 世界杂交油菜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指出,湖北的油菜种植面积达 1800 万亩,连续 18 年总产量和双低率都位居全国第一。 “ 双低 ” 菜籽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 7% ,而大豆油和花生油则分别为 15% 、 19% ,菜籽油营养价值可媲美橄榄油。 湖北省农业厅首席油菜专家田新初表示,食用油是生活必须品,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消费者健康意识日益增强,菜籽油消费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尤其,在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仅 37% 的情况下,菜籽油的自给率达到了 90% 。从这个角度看,菜籽油最有可能率先实现自给自足。 然而,湖北虽然有着 “ 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 ” 的美誉,但令人尴尬的是,去年全国十大食用油品牌排行榜中,湖北无一家油脂企业上榜。这也说明湖北的菜籽油品牌创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与会的一家油脂企业负责人痛心地说,他最关心的是食用油的食用安全问题。目前调和油市场勾兑成风。中国市场 80% 的米糠油和 60% 的棉籽油等低端油脂都用来勾兑成其他的调和油。 每年,我国从国外进口 600 万吨无色无味的棕榈油,这也是调和油的主要原料,被行业称为 “ 百变油王 ” 。 他说,棕榈油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超过 50% ,营养品质比猪油还差。长期食用棕榈油会造成人体血清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导致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市场上受宠的高端油脂橄榄油,其实也有不少是调和出来的。初榨橄榄油国外进口价格为每吨 3 万元,在国内市场上平均销售价是每吨 2 万元。 比起调和油市场,地沟油则更让与会专家们揪心。他们表示,因为调和油的配方比例目前没有任何技术可以检测出来,国内不乏一些不良的商家将地沟油当成调和油来卖。现在国内相关检测机构,正在向全世界征集地沟油掺伪检测方法。当务之急,专家建议消费者食用健康安全的菜籽油。 与此同时,专家们还建议,对待市场上流通的假油、劣质油,应该加大处罚力度,例如台湾地区的做法就值得借鉴,比如对违反食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处以重罚,另对检举者以嘉奖,检举者可获罚金 5% 左右的奖励等。 来源: 楚天金报2014年3月26日
个人分类: 推荐|17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牡丹籽油标准与调和油标准熟轻熟重?
jxz1963 2013-9-11 11:02
最近,在网上见到牡丹籽油行业标准研讨会日前在山东荷泽召开,据悉该标准有望在年底或明年初获批,明年下半年由国家有关部门发布实施。 目前,我国牡丹籽年产量约为5万吨,2011年3月29日国家卫生部正式批准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这标志着牡丹籽油进入食用行列。 然而,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食用调和油标准已整整进行了近十年时间,是什么原因导致食用调和油标准“马拉松”式的“难产”呢? 市场上食用调和油的乱象何时休?民众盼国家相关部门尽快让新的食用调和油标准出台。 国家有关部门应权衡牡丹籽油标准与调和油标准熟轻熟重?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3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调和油乱象调查:占市场三成 二十年无国标规范
热度 2 ljxm 2013-9-4 10:00
1   调和油里有什么、有多少?这样的问题不仅令消费者困惑,实际上,连“标准”也无法回答。距今为止,食用调和油已出现了约20个年头,现雄踞三成以上食用油市场。而就是这样一种历史长、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宗油种却迟迟不见相关国标规范。与此同时,现行的、也是已实行15年的行业标准也无法回答上述问题。   “一滴橄榄油也能叫橄榄调和油”的说法属实吗?企业为什么不愿标注成分比例?国标缘何“难产”久久……调和油陷入质疑,“标明食用调和油成分比例”的呼声越来越大。    市场之乱    名称:哪个贵写哪个    配料:哪个便宜哪个多   在北京的几个大型超市记者看到,调和油是食用油市场的“大头”之一,往往摆满一个货架,至少占所有食用油的四成。“调和油走得最快,其次是花生油和玉米油。”超市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都买调和油,不是说健康吗?而且有便宜的也有贵的,选择多。”正如销售人员所说,调和油几乎占满了整个价格区间:以五升桶的产品为例,调和油既有四十余元的全油品“最低价”、七、八十元的中端产品,也不乏百余元的高端产品。   记者拿起一桶5升售价79.9元的坚果调和油询问销售人员其中坚果的比例,销售人员称:“叫坚果调和油的话,就是以花生油、瓜子油为主的油。”而事实并非如此。产品标签的配料表显示,这款油包含“大豆油、葵花籽油、花生油、亚麻籽油、初榨橄榄油、山茶籽油、核桃油、葡萄籽油”等8种油。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的规定,调和油中配料排得越靠前,表明当中此成分含量越高。这也就是说,这款“坚果调和油”中含量最高的,却是与“坚果”毫不相关的大豆。无独有偶,胡姬花花生浓香调和油的“花生油”成分排在第三位、金龙鱼鱼油调和油中鱼油成分排在配料表中的倒数第二位……此外,胡姬花花生浓香调和油4升售价49.9元, 是该超市所有油品中最廉价的,这种包含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在内的产品价格低过其配料表中每一种单独的油品。   记者发现, 市场上多数食用调和油都是以较为廉价的“大豆油”为基油, 而在配料表的后几位油的橄榄、鱼油、花生油、葵花油、坚果油等“高级油种”往往被提到产品名中。业内人士表示,调和油定价通常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则,哪种油贵就按哪种油起名、定价,哪种油便宜,就在配料时多添加该种油的比例,而消费者无法知晓其中不同油的比例,只能按照产品名称做一个简单区分。   “这些消费者并不清楚,还以为自己买得很值得。”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市场上调和油产品鱼龙混杂,为谋利益,不少企业在没有产品研发能力的情况下,自行进行调和油各油种的比例调配,更多调的是价格而不是营养,消费者权益因此受到侵害。”   “当下的调和油市场确实还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不能以某种油品的名称来归并到调和油名称中来,这样容易引起误导。”北京市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田鸿儒表示。    标准之乱    配比:企业讳莫如深    检测:国标难产之源   记者致电各粮油企业询问现售调和油配比,各家企业无一例外地拒绝向记者透露相关内容。金龙鱼等食用油行业大企业均以技术保密、没有授权不方便提供为由拒绝透露调和油产品配比。阿格利司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公司将于今年“十一”前后推出一款注明成分配比的调和油产品,而同样拒绝回答当下出售的阿格利司橄美乐橄榄葵花油等产品的成分配比。   “老百姓越来越懂健康,舍弃了吃了多年的、便宜的大豆油、菜籽油,购买橄榄调和油、花生调和油、葵花籽调和油,殊不知最后买到的还是大豆油。橄榄、花生,这些加一点,是撑身价的。”一位在粮油行业工作多年的行业人士称:“橄榄油价格是大豆油的4至5倍,花生油、葵花籽油的价格比大豆油高很多,在标准不强制标注成分比例的情况下,你说企业怎么加?”    而被数度提及的调和油国家标准已“在制定中”7年,仍尚未出台。   据了解,《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从2005年开始制定,当年10月形成征求意见稿,至今已多次公开征求专家和企业的意见。2008年,《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完成,并提交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直到去年8月,中国粮油学会一位负责人表示,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有望于当年底或今年上半年出台……对比市场上的其他油品,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第二版国标已于2003年修订完成;2008年,亚麻籽油也更新了国标;新近流行的橄榄油与油橄榄果渣油也于2009年制定相关国家标准。至此,历时七年,食用调和油的国标仍未见踪影。   就标准问题,记者连线两位负责制定标准的中国粮油学会专家,截至记者截稿,均未收到两位专家的答复。“目前食用调和油的国家标准还有部分在专家讨论中,将择机出台。”北京市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田鸿儒表示,问题正在于调和油成分配比与检测上。“为什么标准没有出来?主要原因就在检测方法上。”中国粮油协会油脂分会副会长王兴国在公开场合表示:“测定方法是油检测方法是非常困难的,油加油就是神仙都发愁。”   而中储粮近日发布的调和油检测方法或许能为检测调和油助力,据称,该方法联合专业院校与科研机构共同研发,只要是添加不低于5%的油种均可检测。然而该方法同样存在局限:“第一要求油种不能太多,第二,每一种油种含量不能太低。”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庆荣称。据悉,中储粮近日推出了新品金鼎3D芥花调和油,这是其注明成分配比的第二款调和油产品。“专家、消费者、行业都呼吁国标尽快出台,公布调和油的成分比例对消费者明白消费、规范企业公平竞争都有好处。”田鸿儒称。记者 邵瑞琳   名称 配料表 价格   金龙鱼 大豆油、葵花籽油、添加剂 56.9元/5升   葵花籽清香食用调和油   金龙鱼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鱼油、芝麻油、添加剂 89.9元/5升   深海鱼油调和油   金龙鱼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添加剂 62.9元/5升   花生浓香食用调和油   金龙鱼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 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红花籽油、亚麻籽油、添加剂 128.8元/5升   胡姬花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添加剂 49.9元/4升   花生浓香调和油   金鼎食用调和油 大豆油47.5%、菜籽油 41.4%、 花生油6.0%、 玉米油2.5%、葵花籽油1.0%、橄榄油0.6%、茶籽油0.6%、芝麻油 0.4%、添加剂; 61.5元/5升   福临门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米糠油、芝麻油、小麦胚芽油、添加剂 66.6元/5升   天天五谷调和油   福临门 非转基因食用调和油 DHA藻油 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DHA藻油、添加剂 89.9元/5升   福临门 食用调和油 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添加剂 63.5元/5升   阿格里司橄美乐 初榨特级橄榄油、葵花油 121元/4.5升   橄榄葵花油   多力葵花花生油 葵花籽油50%、花生油50% 107元/5升    小链接    营养师家吃什么油?   食用调和油本是一种健康与营养相结合的食用油,但是,这种好的油品被少数不良企业随意挂名以次充好,致使食用调和油的名誉受到影响。在国家标准尚未出台之前,消费者该如何识别和选择食用油?让我们来看看知名营养师顾中一家是如何买油、吃油的。   “由于在家做饭的机会不多,我家一直用小包装的食用油,以防变质浪费。”顾中一营养师说:“在油品的选择上,我倾向于选择橄榄油。很多人对橄榄油存在误解,认为其只能用来拌凉菜,其实橄榄油的特点就是单不饱和脂肪酸特别多、油酸特别丰富、耐热性较好,所以只要避免长时间高温爆炒,都可以使用橄榄油。另外,在一些进口超市中会有芥花籽油,这种油各方面的营养价值与橄榄油相当,但在价格上要低于橄榄油,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油品。”   专家提示,一种油健康与否,主要取决于其含有的脂肪酸。根据是否含有不饱和键以及不饱和键的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长期大量进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适量摄入对人体的健康维护是有益的。可特别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供热比例,即“单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多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来选择食用油。   顾中一表示,选择植物类食用油,要因人而异。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在营养、口感、烟点等方面各有利弊。在购买食用油时尽量根据家中人数和食用状况买较小包装油,储存时远离炉灶等高温区域,以防变质。此外,顾中一特别提示,无论选择何种食用油,每日的控制每日摄入量是最重要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或30克,控制食用油总量是健康的关键。”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已超过40克,其中北京居民平均每天吃油达到65克,大大超标。   常见植物油的脂肪酸构成表(百分比)   油品 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脂肪酸   大豆油 15.9 58.4 27.4   花生油 18.5 38.3 40.0   玉米油 15.4 54.6 30.0   橄榄油 13.8 11.1 75.1   棕榈油 43.4 12.1 44.4 http://business.sohu.com/20130904/n385831186.shtml
2004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