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巴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体验潍坊旅游观光巴士
nyj 2015-12-16 12:59
今年潍坊市公交总公司购进了 10 辆双层大客车, 7 月 1 日 开通了一条集“旅游观光、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巴士线 路 ,10月份又开通了两条线路。 网上说开通旅游观光线路的意义是“ 串联市区主要景点,填补潍坊市公交旅游观光服务的空白,提升潍坊市国际风筝都旅游及宜居城市形象。” 潍坊旅游观光巴士上车3元, 相对于潍坊普通公交车上车 1 元、空调公交车上车 2 元来说,有些偏贵;更重要的是所有人群乘坐旅游观光巴士路线票价不打折、不免费,这对于习惯免费乘坐普通公交车的老年人来说,也不大容易接受。因此,自路线开通以来,上座率并不理想。于是,潍坊市公交总公司调出了一辆双层大客车,从昨天开始给我们当班车,让我们体验一个月。一直坐公交公司淘汰下来的破车上下班的我们简直是受宠若惊啊。 早上 8 点, 旅游观光巴士从市立医院站点向西出发, 8 点 02 分到达万家福站点。 车长 12.7 米,上层 44 个座位。 阳光从不太透明的后玻璃窗照射进来,身上暖洋洋的。 8 点 06 分到达北关街办站点。 8 点 09 分到达友爱路口。 8 点 11 分到达潍坊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坐得高,看得远,视野比往常开阔了很多。今天天气不错,可惜手机拍照的色彩还原性不好,照片颜色看起来怪怪的。 8 点 12 分到达长松路与北宫西街交叉口转盘。左边是安置月河楼拆迁户的渤景湾楼盘,右边是安顺广场。 8 点 16 分到达西环路口。 新近疏浚的小于河,河的西岸下埋着今年夏天才建成的引黄济白输水管道。 向北看西环路,路中间和路西侧栽着两排窄冠毛白杨,这是老西二环路留下来的,东半部分是后来拓宽的。 透过后玻璃窗向东望北宫西街。 8 点 21 分,从北宫西街向办公区拐弯。 8 点 22 分,车停到 1 号楼前,东面是 2 号楼。 西面是 3 号楼。 上下二层的扶梯。 底层,有 18 个座位。 8 点 23 分,车向西开到办公区西面停放。 从办公室向下看停放的班车。 上午来到双层大客车跟前拍的。 这是昨天中午在双层大客车跟前拍的,雾霾较重,逆光看不到蓝天。 PS: 2015 年 12 月 18 日 早上坐在二层最前排,又拍了两张。 8 点 03 分到达月河路口。 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远处灰霾笼罩。 一层车厢内的旅游观光2路线路示意图。
个人分类: 管窥工作|3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吐槽之六:地铁、巴士里的吊环谁出钱?
liwei999 2015-3-27 07:21
猜测:地铁、巴士里的吊环谁出钱? 作者: mirror (*) 日期: 03/25/2015 23:59:01 地铁里的车辆都不一样,体现了企业间的竞争。有人讲,竞争是第一生产力,镜某很是赞同。 车里的吊环如何做?谁出钱做?值多少钱?镜某坐车 无事,不免想了这些问题。这是一号线上的吊环,上边有广告,这是可以赚钱的。一节车厢里有40个吊环,一列就有240个位置。地铁公司提供这个空间是可以赚钱的,然后再有广告公司去赚别人的钱。如何分成呢?这个事儿比 寻宝 节目的问价有趣。 镜某推测,如果是私营的企业,车里的吊环要几年一更换。这时候需要广告商来投钱,更换吊环,换取使用权。广告商在承包期内通过贴广告赚更多的钱。如果是国企的话,这事儿就难说了。显然,这可以做个调查的课题,甚至可以申请科学基金。 Download 原来里边夹的纸片是这样的。 Download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1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耍帅的巴士司机“小坏蛋” (图)
热度 4 hcrm 2013-1-11 19:16
耍帅的巴士司机“小坏蛋” (图)
1月11日上午参加完幼儿园的开放日活动,在回来了车上,“小坏蛋”乘巴士司机不在,当了一回“小司机”,还真像模像样!
个人分类: 闲话生活|8308 次阅读|14 个评论
还是窗子打不开!——关于延安车祸
热度 1 等离子体科学 2012-8-27 12:41
笔者月前(7月25日)写了一篇《 技术进步的两面 》。里面说: 记得小时候公共汽车车窗都是可以拉开的。后来就有了现代化的全封闭空调巴士。前两年四川一起公交火灾,所有的公交车上都装备了锤子。 80年代刚买车的时候,power window还是作为option的“奢侈品”。后来就都是power的了,手摇的反而成了option。北京一场大水,看来很多私家车也要装备锤子了。 技术进步是好事。但是也有另一面——如果都是自动的,失灵的时候,反而应了“作茧自缚”这 句! 一个月后,延安发生特大交通事故。36死3伤。今早听新闻:侥幸逃生的两个人说,车是全封闭空调,窗子打不开,他们是从前面砸碎玻璃逃出来的。 这个全封闭该改改了! 国外的巴士,和飞机一样,都有逃生(exit)窗口——上面有红色把手,可以把整个玻璃拉下来。国内的全封闭巴士为什么没有这种设计?(至少笔者乘坐过的大型全封闭客车都没有!)国家有关部门是否应该规范逃生窗口设计要求?如果四川公交事故后不是仅仅配几个锤子,而是要求所有大客车(无论市内公交、还是长途客运、还是单位用车、还是旅游巴士)都必须改装逃生窗口才能上路,这36个生命可能会有一大半活下来! 亡羊补牢,现在做也不算太晚!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4364 次阅读|2 个评论
50分钟巴士站上看到的
zouyongjie 2011-8-29 00:43
今天想坐巴士出去转一下。刚到住处附近的巴士站,三个穿着有点不整洁的人便向我走过来。他们都是白人,一位是身穿黑色上衣,皱纹明显,约摸五十的妇女A;一位是穿着白色条纹衣服的妇女B,年纪估计与前一位相仿,但比较胖而稍显年轻;最后一位是裹着黑色外套,高高瘦瘦,头发蓬乱的男子A,应该三十以下,甚至比我还年轻。妇女A说她手上有一个可以换全天票的代币,而她现在想买点东西吃,却没有现金,说3刀卖给我,问我要不要。我本来就打算买张全天票,但因为第一次坐,不知这代币是否真有其事,感觉这一幕有可疑;可是又怕她所说为真,而我拒绝打发她的话,她不仅真没钱买东西吃,还可能因为不被信任而伤心。所以我说一会车来的时候,我问一下司机,如果司机说可以用,我就买了。她说好。 然后三人也在没说别的,安安分分地跟着我等,以至让我认为他们是一起的。一会儿,又一位白人男子B走过来,他身材高大,不瘦,四十上下,上身还穿着西装,一手拿着小号,一手拿一小小提箱,但头发也有点蓬乱。他先没说话,只是一鼓气的坐了在长凳上。(当时我的真实想法:天啊!我在甘城2年没在车站遇过这样的事,怎么这里第一次坐巴士就来了4个?!)他刚在一越南餐馆门口用那小号吹美国国歌,但被老板赶走,他生气得不得了了!我如何知道,因为他张开大嘴,上边门牙以及附近五六个牙齿已掉光,右眼紧闭,左眼迸裂,冲着我,就“骂”了起来,内容就是那小故事加脏词加“tell your Vietnamese friends, this is America, if they don't like this country, get the hell out of the country...”(What?!)的不断重复。我不想跟他吵起来,想等他停下来后说一句,我不是越南人!!我做好了想作解释的表情,可他一直说,连插根缝的空隙都没有。妇女B好像明白我要做解释,她没等他停下,喊:"Hey, you can't take this on everybody. This young man was born here..."(What?!有谁能知道我此刻心里有多少个问号和惊叹号吗?!?!)然后变成两个人都不理大家,一直地喊。我感觉已经不是解释的时候了,双手作平息状向着怒火冲天的男子B说"I understand...I understand"。他把紧闭的右眼张开了(我还以为...),好像是听到这句了。然后一直地喊变成喊了走一走,再喊了再走一走,最后就真走了。 我还以为这就结束了。事实上,刚才妇女A和男子A也有加入混战,只是声音比较温和些。但这时,事情发展成他们三个人吵起来了。妇女B继续再喊她的观点,妇女A跟她应和,男子A怒了:"He's an angry man. You know what I mean?..."妇女B:"...this young man was freaking out. He shouldn't have..."双方,唉...最后,"Guys, guys, I'm fine."我说,双手又作平息状。吵声还是继续,但过了一会,好像从一条曲线慢慢滑下来了(让它滑到美好的宁静吧)。 好不容易,车来了,我上去问司机,司机说可以用。我请他等我几秒钟,我下去一下马上上来。他说不会等,马上就走。我不得以下了车,他果然马上关了门把车驶开。我只有无奈...虽说妇女A只要3刀,但既然是真的,这也就相当于6刀,不知道她是因为救济得到的,还是用原价买这个代币的,不想占太大便宜,刚好有张5刀,所以给她了。她为我错过那班车道了个歉,没提出要还我$2,然后走了。妇女B也走了。虽然没想要她还,但这还是有点意外,特别是对向来客套的美国人来说。(这一切真的是真的吗?)(后来发现,一般人可以用27刀买5个代币。) 这时,巴士站只剩我和男子A。他坐着,我站着。由于是周六,下一班车要等半小时。男子A开始不停地自言自语(我很佩服能不停地说话的人),偶尔看我一下。我也略带郁闷地踱来踱去。一会儿,他站了起来,把外面的黑色外套脱了,原来他里面还穿了两件。他先试着把它放在旁边的垃圾箱的盖上,然后想了一想,把它小心地放在长凳上,比划了一下,再小心地铺开,然后一晃一晃地在八月的阳光下走了。这时我想起来,男子B刚来时,男子A和他打招呼。男子B上去握手时,他先是伸出了手,然后犹豫了一下,表示手不是很干净,用手背和对方击拳。他还问男子B要不要他身上的外套。B谢过并拒绝了他。看着他空着手远去的身影,我想,他完全可以把外套脱了用手拿着,毕竟这里晚上很冷,但他没有。我抬了抬头,眯着眼,享受着阳光,享受着宁静,享受着这一幕,这不多等30分钟便可能不会轻易看到的一幕。 最后的感想: 1. 从那司机身上可能看出,较发达的地方,人情味会少一些。我觉得甘城的司机一般都会等。 2. 好像越发达的城市,贫富差距就越明显。虽然一直对大都市不感兴趣,但可能是个容易发现问题的地方。 3. 流浪人员各自有不同的遭遇,各自有很强烈的个性,需要我们尊重与理解。 4. 可以看出,流浪人员有很强烈地要表达的愿望,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也要说出来,他们需要有人倾听。 5. 没带相机,非常可惜。但是,人文摄影, 我能否真做到 ? 8月27日 于圣荷西
34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应大力发展水上巴士交通系统
lutianan 2010-4-29 01:00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拥有一个成熟的公交系统对于城市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私家车的普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均给本已不堪重负城市交通增添新的难题。于是,上至中央,下至地方不得不开始冥思苦想,集中力量解决城市的拥堵问题。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启动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其中有相当份额的资金被分配到了大中城市的地铁建设领域,我所居住的城市青岛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不可否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会对拉动当地经济,改善投资环境起到积极作用,但其资金量需求之大也是有目共睹。我不由得思考,有没有一种投资少、见效快、而又不占用地面道路的城市交通方式呢?我想到了水上巴士。    当然,水上巴士有它的局限性,仅限于具备了市内水路运输条件的城市。这样的城市,或沿海、或沿江沿河、或沿大型湖泊,而且还要满足以上自然条件适宜运输。看似要求苛刻,但这种运输方式有它的现实性。我国的经济发达城市大多在东部,有沿海的优势,而且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由东部入海,这就形成了强大的水路交通网。以青岛为例,青岛市区没有大江大河入海,没有巨型的湖泊,但青岛市区拥有独特的地理条件,三面环海,而且青岛市区的交通拥堵现象在沿海一线尤为严重,这就为水上巴士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市区内港口众多,大多为游艇码头或是渔港,渔港可以全年正常运转,而游艇码头随着旅游淡季的到来却闲置了下来,成为一种资源浪费。青岛市内沿海景点码头分布比较合理,具备了成为水上巴士站的条件。再聊投资成本。水路交通一大特点,与航空类似,无需修路,天然的航道,当然人工运河除外。只需修建码头和投资船舶,其实比较理想的结果是水上巴士站雨景点码头共同开发,避免资源浪费,合并使用,人流较多则可扩大规模,这需要前期规划准备充分。余下的投资便是购买水上公共汽车船舶,这需要与客流量大小,航道的承载能力结合考虑。水上交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运力大的特点,与地铁高昂的投资形成强烈对比,且就运输成本而言,初中老师便告诉我们最廉价的运输方式就是水运。类似地,可以推广到我国其他重要的航运港口城市上海、武汉、重庆等等,可以适当在几个城市试点,而后普及。   的确,水上交通需要城市具备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且容易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但是我国目前依旧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换言之,需要投资的领域很多。我们应该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优化配置,造福一方百姓,这才是迈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1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七年前的三月二日
wanghecheng 2009-3-2 09:28
个人分类: 未分类|129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8: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