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魔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专一“魔弹”的遗憾
热度 28 何裕民 2013-9-23 15:16
 由于化学合成的现代药物常成分单一,结构清晰,体内作用选择性强,故使用中每每表现出疗效迅速,中的准确等特点。人们戏称为“魔弹”。例如,化疗药紫杉醇(PTX)其作用机制就是使微管蛋白双聚体从正常的动态平衡转向多聚体型,增加聚合反应的速度及程度,并抑制其解聚; 托泊替康则为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制,可阻止拓扑异构酶Ⅰ的修复,使DNA断裂,影响转录和复制。“杀癌”机理都清清楚楚, 明白无误。 然而,众所周知,病症的反应是机体内外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治疗过程中,药物只是外因,机体自身因素也十分重要。药物常须通过影响机体的众多环节,调整一些相关的生理功能,方能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若只似“魔弹”一般,仅单纯作用于一、二个环节,尽管常常能迅速奏效,难免有顾此失彼之虞。而且,疗效也往往是短暂的,过而即逝的。上述这些药物都有严重的毒副作用,且不能持久有效,便是明证。更有甚者,某些药物在“试管”中或理论上应能有效地击中并摧毁目标,但实际使用时效果却不尽然,甚可相反。如一些抑制代谢、抑制免疫反应的抗恶性肿瘤药物能控制或缓解“癌肿”,然而,由于癌肿的发生发展机制十分错综,仅“针对性”地攻其某一环节,常可引起负性的连锁反应,包括抑制机体本身正常的免疫监视机能而促成癌肿扩散或加速死亡。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907 次阅读|3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