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历史地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清明节说几句历史地理(附: "吴戈"释义)
热度 5 youmingqing 2018-4-5 18:33
今天是清明节。夜里下了雨,气温已经降到 5 ℃—— 3 日最高温度 34 ℃呢,天气也有些阴沉。清晨读到武际可老师的文章 ,觉得也该写几句以“应节”。 士甘焚死不公侯 —— 清明时节纪念介子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72-1107277.html 屈原《九歌·国殇》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文字从网上复制。因版本较多,依据所记忆的高中课本进行了选取。参见博文 诗句为什么有不同的版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758567.html “百度百科”该条目中注释:“ 手里拿着吴国的戈,身上披着犀牛皮制作的甲。 吴戈:吴国制造的戈, 当时吴国的冶铁技术较先进,吴戈因锋利而闻名 ”。 其时秦楚相战正酣,“ 带长剑兮挟秦弓 ”理解为秦国之弓,或许能够成立;不过,吴国在公元前 473 年 ( 《辞海》 ) 或前 475 年 ( 《辞源》 ) 已为越所灭,而 越国又在公元前约 306 年为楚国所灭 , 在屈原 ( 公元前 约 340 年—前 278 年 ) 的年代,“ 吴戈 ”的含义或许不是上述解释。 有说“吴”本义乃大,如清明节之清明,本有字义,后来用于清朝、明朝之国名。明瓷固然是明朝的瓷器,但明器却是冥器之雅称;至于民众期盼的清官并不是清朝的官员。读书可不能望文生义呢。 《辞海》“ 戟名。一说,盾名”、 《辞源》“ 盾名,一说为戟”释义后均引该诗句作例而未作解说,或许是明智的处置 ( ? 请参见文后 说明 ) 。 翻出“杨宪益,戴乃迭 英译. 楚辞选. 外文出版社,2001. p65”, 译为 “We grasp huge Shields, Clad in Rhinoceros Hide”,即“大盾”。 读“杨绛 . 杂忆与杂写 . 三联书店, 1994 年 ( 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 ”中 1991 年 1 月所写文章“车过古战场——追忆与钱穆先生同行赴京”,觉得文中所述地理位置或有疏漏;后来又购买了 1999 年第二版,文字没有变化,扫描如下。 如果“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是欧阳修《醉翁亭记》所说,那该在滁州;而从南京去北京,线路是滁州、蚌埠、徐州、泰安。这是容易确认的。文章最后还述及,邀请钱穆参加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年纪念大会的信件中,因钱钟书将“明年”写为“今年”、“二千五百年”写为“二千年”,主办单位把信退回要求重写。公开出版的书籍文章偶尔有些疏漏,对此不能过度解读啊。 历史地理真是复杂。唐宋以前古人所说的山东指崤山或华山以东,王维诗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乃是其老家蒲州 ( 今山西运城 ) ;而“登河北城楼作”之 河北傅岩 则在今山西平陆,尽管 河南安阳 也有与傅说相关的王相岩。 (2009 年 5 月作为材料学院的家属参观红旗渠后到石板岩乡游玩。此次旅游见到早已闻名的 JHG 教授;此后再未相遇,而教授竟在 2012 年 5 月车祸辞世,仅享年 42 岁。看到 9 年前的照片,真是痛惜不已 ) 又, 现在河南省有安阳、鹤壁、濮阳、新乡、焦作、济源等地在黄河左岸或黄河之北,并不在“黄河之南” —— 某些文字记载或许 600 年之后会引起对黄河流路的误判 ,不知可有人借着地理而要“改写历史”呢。 附录: 《咬文嚼字》 2009 年第 4 期 _吴戈_是何物_肖文郁.pdf 所说似乎有理,撮录如下。 朱东润主编的 《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 : “ 吴戈 , 吴国所产的戈 , 以锋利著名 。” 王力主编的 《 古代汉语 》 : “ 吴戈 , 吴国造的戈 , 指好戈 。” 作出类似解释的注本 、 辞书很多 。不过, 屈原创作 《 九歌 》 时 吴国已灭亡 200 来年 , 楚国军队使用的武器怎么可能还是 “ 吴国所产的戈 ” 呢 ? 《辞源》(修订本):“吴戈, 盾名。” 此说可能来自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戈, 戟也。甲, 恺也。言 国殇 始从军之时, 手持吴戟, 身披犀恺而行也。或曰操吾科。吾科, 循(同“盾”)之名也。”他看到《楚辞》的另一种本子作“操吾科兮披犀甲”, 而“吾科”是一种盾牌的名称。 闻一多《楚辞校补》认为当作“吾科”:“按下文‘ 车错毂兮短兵接 ’,注曰:‘短兵, 剑也。’既系短兵相接, 而戈乃长兵, 则所操亦非吴戈明甚。且刀剑戈戟, 亦并无操之理, 此自当以作‘吾科’为得。”所以“吴戈”是盾而不是“吴地之戈”。郭沫若先生也认为,《 国殇 》原文当作“操吴科兮披犀甲”,“吴科”是盾的别名, 通行本作“吴戈”当是后人不解“吴科”之义而妄改。 其实, “吴”本来是古代南方的一个方言词, 意思是“大”。西汉扬雄《方言》卷十二:“吴, 大也。”《史记·吴太伯世家》: “太伯之奔荆蛮, 自号句吴 (句, 也写作“勾”, 语气词, 无实义) 。”南方土语“大”又呼作“吴”,故太伯迁居江南, 人乡随俗, 自号“句吴”。“句吴”, 犹今言“老大”。“吴国”犹今言“大国”。 《涉江》是屈原所作《九章》之一, 为屈原于流放途中所作, 记述其渡江南下的历程和心情。诗中说:“乘舲船予上沅兮, 齐吴榜以击汰。”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吴,大。吴榜,大桨。一说, 指吴地制造的船桨。”若把“吴榜”的“吴”当作地名看, 则是很奇怪的。难道楚人连船桨也不会造, 或者自己所造的船桨都不如吴地的船桨么?将“吴”释为“大”应该是正确的。“榜”之大者称为“吴榜”,“戈”之大者也称为“吴戈”了。 _吴戈_新解_王闰吉.pdf 说“ 吴戈、吴魁、吾科、吴科 ”是连绵词,声近义通,都是指大盾。想来也有道理。不过,《辞海》以及《辞源》的释义实在有些欠妥:戈与戟以及矛虽说都是长柄的进攻性武器,但也略有些不同;而 让人觉得“戈”可以解释为盾 更是不妥。 工具书似可简明地释义:“ 吴戈 吴地所产之戈: 操吴戈兮披犀甲。一说,大戈 。吴本义大,如吴榜乃大桨 。另说为 吴科 、 吴魁或吾科 之误,大盾”。 汉语词汇表达有时缺乏清晰准确。 女儿十岁左右看《猫和老鼠》时发现,“ 一个老猫, 有 啥可怕,壮起鼠胆,把它推翻” 用相同语调说成“ 一个老猫, 没 啥可怕,壮起鼠胆,把它推翻”, 意义相同。 博友给出如下例子: 姚小鸥 2014-1-4 09:35 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李志强 2014-1-4 21:29 真是了得=真是了不得。 yinzai1002 2014-1-16 19:39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safe110 2016-3-15 09:22 出仕 和 入仕 都是离家去做官.两者的反义词是 致仕。
个人分类: 随笔|9217 次阅读|16 个评论
扬州在江南还是江北?
热度 15 fdc1947 2015-12-26 07:46
扬州在江南还是江北? 提出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有些傻,江苏省扬州市在长江北岸,这对于大多数学过中国地理的人来说,应当不是问题。但是,作为历史地理名词扬州,在江南还是江北,这个问题还是可以多说几句的。 中国古代称九州,据《禹贡》的说法,是大禹治水,把全国分为九州。扬州是九州之一。在古籍中,称九州的著作不少,最有名的除了《禹贡》外,有《周礼》、《吕氏春秋》、《尔雅》等,这些著作中,九州的说法略有不同,但是,扬州是所有说法中共有的。这几部书,都是从战国到汉初的著作。除《吕氏春秋》外,上述其他著作都是属于儒家的《经》,我们讨论古代传统文化,还是要根据古人一代代传下来的传统。在这些著作中,扬州的地理位置也差不多: 《禹贡》:“ 淮、海惟扬州 ”。 《周礼》:“东南曰扬州”。 《吕氏春秋》:“东南为扬州”。 《尔雅》:“江南曰扬州”。 《禹贡》还进一步指出扬州范围内的几个后世著名的地标:“ 彭蠡 既猪, 阳鸟 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彭蠡是鄱阳湖;震泽是太湖; 江、海是长江和大海;淮泗是淮水和泗水的交汇处今淮阴。说明是今淮河以南,鄱阳湖以东直到大海的东南大片地区。 这说明在战国和汉初的时候,扬州的范围包括了如今的江苏安徽的中南部、江西、浙江、福建等几个省。那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面积。它的绝大多数地盘都在大江南面,所以《尔雅》索性就称“江南曰扬州”了。 为什么叫它扬州呢?据东汉人李巡对 《尔雅》中“江南曰扬州”一句的注解 说,是以为“江南其气躁劲,厥性轻扬,故曰扬州。”东汉刘熙的 《释名·释地》则说:“扬州之界多水,水波扬也。” 。那都是古人的解释,虽然未必正是如此,但毕竟也是两千来年前古人的说法,不妨姑妄听之。说江南之气躁动强劲,很容易把东西扬吹起来。大概那时候江南没有几个人,没有房子,到处一片荒野,就显得风大。 实际上,所谓九州的说法,只是战国和汉初某些文人的设计,并不是真正的行政区划。战国时候,“天下”也没有统一,七雄并立。各国内部大多数已设立郡县。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增加到四十郡。这才是真正的一级行政区划。郡下辖县,县为二级行政区划,汉初全国约一千多个县。 汉代看到秦国迅速灭亡,认为是秦国没有分封自己的子孙的缘故,从而开始分封宗室,于是郡、国并称。加上汉武帝开疆辟土,增设郡国,因而,汉武帝时郡一级的行政区划达到一百一十个。那时候交通不便,朝廷要直接控制、管理这些郡国当然有困难。于是, 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刺史部,每部设刺史去监察那些郡守。 这些刺史部与传说中的九州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例如,扬州刺史部管辖会稽(治吴,今苏州,辖今江苏南部及浙江、福建)、丹阳(辖今安徽中南部)及豫章(辖今江西)三个郡,所管辖的范围基本上就是九州中的扬州。所以人们就把这些刺史部称为州。 一开始,刺史,顾名思义,只是“刺探”即监察而已。官虽然小,但是直接对朝廷即皇帝负责,所以,那些郡守也不得不“甘拜下风”。到了东汉,州就成了郡国实际上的上一级行政区划,东汉末年,州刺史改称州牧,是真正的封疆大吏,他可以直接任免郡守、县令甚至对他们有生杀之权。如果把汉代的行政区划与今天相比较,我们看到那时候的州大致略等于省,郡略等于地级市或地区,县则如今仍然称县。 需要指出的是, 如今的扬州市所在的那个地区当时称江都,汉武帝把江都改称广陵,把广陵郡划归徐州,今江苏省长江以北的地区都属徐州。这样。从汉武帝那个时候开始,如今的“扬州”并不属于当时的扬州。 除了安徽中、西部以外,扬州确实都在江南。从汉武帝以后的整个汉代直至魏晋南北朝大致都是如此,扬州管辖的范围与汉初变化不大,只是把属下的三个郡逐渐分开,到西晋分为了十八个郡,这应当显示了其间江南的逐渐开发。 南北朝是我国行政区划大混乱、大改变的时期。从汉初的十三刺史部即十三个州、 一百一十个郡国, 到西晋成为十九个州、一百七十一个郡国,五百年来间,也只增加了六个州、六十个郡国。可是,在南北朝战争的混乱中, 政区经常变化,州、郡数大增。南朝齐设二十二州,三百九十五郡。北魏则有五十二州(镇),北周设二百一十一州,五百八十郡。南北朝末期,南北共约二百五、六十个州,六百余郡。而县的数目变化较小,仍然只有一千五百来个。与汉代相比较,南北朝末期的州所管辖的区域甚至比汉代的郡还要小 ,差不多就是今天的“地级市”吧。 从东晋到南朝的宋、齐、梁、陈,扬州所管辖的区域也是越来越小。先是豫章即今江西那部分被分出,然后分出的是今浙江的那部分,最后是苏南的东部,到陈朝的时候,扬州的范围只剩下今南京及芜湖的附近地区了。 不过,它毕竟是东晋及宋、齐、梁、陈的首都所在地,其政治上的重要性是其他任何地区所不能够比拟的。朝廷上最重要的权臣往往同时兼任着扬州的最高长官扬州牧。 隋文帝统一天下之后,索性废去郡一级行政区,直接由州管县 。同时,对于各州的名称也加以调整, 重新命名。把原来的扬州(即今南京附近)改称蒋州,把长江北岸的江都(即广陵)改称扬州。 唐代基本上遵循了隋代的行政区划改革,除了唐初的很短时间以外,扬州这个名称便一直与江都(广陵)连在一起,直到今天。扬州的管辖范围也一直在长江以北,再也没有跨越长江,到达过江南。 在唐、宋、元几代,扬州与它隔江相望的润州(即镇江)、南京等也长期不在一个大行政区内。在唐,扬州属淮南道,润州属江南道;在宋,扬州属淮南路,润州属两浙路;在元,扬州属河南省,润州属江浙省。直到明代,扬州和江南的润州才同属南直隶(南京),也就是清代的江南省后来的江苏省。 简而言之, 在西元589年即隋开皇九年以前,扬州这个名称是与江南联系在一起的,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它从一个包含今日东南好几个省的范围逐步缩小到今南京附近; 在隋开皇九年,隋文帝把扬州这个名称给予了长江北岸的江都(广陵),从此,扬州便一直在长江北岸了 , 它的范围也基本上固定在今江苏省扬州市的区域内。 扬州的面积从大到小,位置从江南变到江北,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他的地理名词,也都有类似的经历。研究这些地理单位的历史沿革,应当属于历史地理学的领域。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应当了解一点历史地理知识。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27302 次阅读|37 个评论
[转载]钮仲勋先生学术著作、论文目录
zhangwb2010 2014-6-3 16:19
图行天下博友整理钮仲勋先生学术经历,非常有意义。兹转载如下: 论著: 我国古代对中亚的地理考察和认识,测绘出版社,1990年 中国边疆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合作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测绘出版社,1994 参加合著 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理史组主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元代以前,明代待补充,清代(海国图志) 淮河地理研究,测绘出版社,1993年,张义丰、李良义、钮仲勋主编 含论文:淮河流域区域开发的历史研究,夏尚忠的《芍陂纪事》 淮河环境与治理,测绘出版社,1996年,张义丰、李良义、钮仲勋主编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4集,地质出版社,1993年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5集暂时没查到?? 历史地理方面的若干论著论文:(按年代分 or 学科领域分)追寻思路 《黄河变迁与水利开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影响,地理研究,1986年5卷1期 北宋黄河变迁的原因初探,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4集,1993 金代黄河决徙的原因初探,人民黄河,1984年,第3期 黄河与运河关系的历史研究,人民黄河,1997年,第1期 卫河的形成及其相关问题,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黄淮海平原区域开发历史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黄淮海平原农业自然条件和区域环境研究,第二集,科学出版社,1987 明清时期郧阳山区的农业开发,武汉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 魏晋南北朝矿业的分布与发展,历史地理,第2辑,1982 历史地理怎样研究地区开发,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豫北地区农田水利开发的历史研究,黄河水利史论丛,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两汉时期新疆的水利开发,西域研究,1998年,第2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的水利开发,西域研究,1999年,第1期 哈密地区水利开发的历史研究,历史地理第10辑,1992年 吐鲁番地区水利开发的历史研究,水利史研究论文集(第一辑),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 《辛卯伺行记》有关新疆水利二三事,水利史研究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水利水电出版社,1990年 永嘉之乱前后的并州,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 论北魏孝文帝之迁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六胡州初探,西北史地,1984年,第4期 《地理学史研究》,地质出版社,1996 年(印数200 册),收录: 黄河河源考察和认识的历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4期 我国古代对中亚的地理考察和认识,世界地理集刊第3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 郑和航海以前中国人在南海之航行与地理认识,郑和下西洋论文集第一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 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发展及其成就,中国水运史研究,1993年第一期 我国古代地图的发展及其成就,天津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论“计里画方”地图在我国的发展—从裴秀到罗洪先,山西地图,1990年第4期 试论明清两代地图的系统溯源,山西地图,1989年第一期 《郑和航海图》的初步研究,郑和下西洋论文集第一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 我国古代天文大地测量发展及取得成就的原因初探,科学史集刊第10集,1982年 明清之际西方测绘技术对中国的影响,历史地理第九辑,1990年 我国各民族对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经纬度测量的贡献,民族研究,1980年第3期 其他未选集论文: 历史时期山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地关系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历史时期山东沿海地区人类的航海活动,同上书 清代中缅边界的历史研究,清代中老边界的历史研究,清代中越边界的历史研究,南沙群岛的历史沿革(四篇合作稿),边界历史地理研究论丛,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内部印刷稿 海国图志对中国古代地图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地图集(清代),文物出版社,1997年 (第十章)边疆与域外地理考察研究,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 豫北沁河水利灌溉的历史研究,史学月刊,1965年第8期 历史时期山西西部的农牧开发,地理集刊,第7号,科学出版社,1963年 地理环境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中原地理研究,1982(2),合作 历史时期承德、围场一带的农业开发与植被变迁,地理研究,1984,3(1),合作 历史时期新疆地区农牧开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1) 历史时期北京城市发展对植被的影响,地理集刊,第18号,科学出版社,1988年 元代“四海测验”中“南海”观测站地理位置考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2期 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的历史研究,学术论丛,1996年,第4期 王廷襄的《叶析纪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第3期 论汉代经营西域之战略形势,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历史时期新疆地区的农牧开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1期 从历史地理看西北边疆,西北民族研究,1986年,第0?期,合作 论汉代经营西域之战略形势,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第1期 历史时期豫北地区主要水系之间的关系及人类改造利用的影响,河南科学,1985第2期,合作 历史时期承德、围场一带的农业开发与植被变迁,地理研究,1984,第1期,合作 伊洛河水利开发的历史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985,第1期,合作 关于宁夏引黄灌溉创始年代的复函,宁夏水利科技,1984,第1期 我国各民族对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经纬度测量的贡献,民族研究,1980,第3期 清代狩猎区木兰围场的兴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破坏,自然资源,1983,第1期,合作 我国古代对葱岭地域范围的认识,中俄关系问题,1981,第1期 郭守敬南海测量考,地理研究,1982,第1期,合作 百泉水利的历史研究-兼论卫河的水源,钮仲勋,历史地理,1981,创刊号 我国地理经纬度和子午线实测的沿革,时间频率学报,1982,第1期,合作 豫北沁河水利灌溉的历史研究,史学月刊,1965,第8期 芍陂水利的历史研究,钮仲勋,史学月刊,1965,第4期 有关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历史地理问题,文物,1972,第9期,合作 南沙诸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南沙群岛历史地理研究专集,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署名史棣祖,科学院地理所历史地理组的笔名,原载《光明日报》1975年11月24日社论 图书评论: 李孝聪著《欧洲收藏部分中文古地图叙录》,历史研究,1997,第5期 一部杰出的区域历史地图集——评《西安历史地图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第4期 评《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评价《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地理学分册,人文地理杂志,1995,第2期 评介《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第2期 评《世界地理学史》,地理研究,1996,第3期 评《黄河水土保持志》,黄河史志资料,1994,第2期 简评《清代政区沿革综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第1期 介绍《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学术月刊,1960,第2期 地理知识: 郑和远航对中国地理科学发展的贡献--纪念郑和远航580周年,地理知识,1985,第7期 北海港小史,地理知识,1985,第9期 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宁波,地理知识,1985,第11期 控山带海的温州,地理知识,1985,第11期,合作 历史上的榕城,地理知识,1985,第12期 介绍《禹贡释地》,地理知识,1984,第5期 湛江史话,地理知识,1985,第5期 徐松的《西域水道记》,中国水利,1987,第5期 评《中国地图史话》,地理知识,1985,第2期   我国古代的天文大地测量,科学报,1984,第19期 也谈黄河源,人民黄河,1984,第1期 近年我国历史地理研究的进展,新华文摘,1979,第4期,合作 从唐代中日海上交通看鉴真东渡,地理知识,1980,第4期 北京古代的纬度测量,史苑,1983,第1期 怎样绘制教学用的历史挂图,历史教学,1960,1月号 近年我国历史地理研究的进展,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第3期,合作 东汉末年及三国时代人口的迁徒,地理学资料,1959,第6期 楚的起源和疆域发展,地理知识,1979,第1期,合作 昆明湖,地理知识,1973,第6期,合作
个人分类: 历史地理|1 次阅读|0 个评论
破解山海经,复原山海图---揭开远古东亚世界的历史人文地理
热度 2 warlong 2013-10-2 19:40
破解山海经,复原山海图 考注、编图:郑 中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陶渊明 最大可能地复原山海经山川、族群、资源、宗教的地理分布,并试图破解山海经神话的远古历史意义。一幅广阔、瑰丽、神奇的古代东亚世界展现在你的面前…---本博主 序言 《山海经》是我国伟大的先秦历史地理奇书,时代跨越上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至西汉初期,内容涉及历史、地理、古国、种族、矿产、动植物资源、神话、祭祀等方面,在东亚、乃至世界民族史地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袁珂称其为“匪特史地之权舆,乃亦神话之渊府”。对《山海经》作全方位深入研究,可涉及到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水文学、天文学、气象学、气候学、医药学、宗教学、生物学、古代矿业、古人类学、考古学等诸多学科。 关于《山海经》的性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世纪30年代前,先后提出几个主要论点。廖平认为《山海经》是《诗经》之传注,这大概是本世纪最早涉足《山海经》性质讨论的论文。日本学者小川琢治重提史地书说,认为《山海经》一书远比一向认为金科玉律之地理书《禹贡》为可靠,其于中国历史及地理之研究为唯一重要之典籍。而鲁迅则提出巫书说,显得很孤陋片面!从历史学角度研究,《山海经》又是一部侧重反映上古历史的珍贵古籍,保存着许多远古神话传说,但应与史实区分开来,山海经保存着东亚人类族群由原始蒙昧向早期文明、从游牧到早期农耕的演化信息。 这里提出一条全新的研究思路,那就是结合分子人类学、氏族谱系学、文字演化学、古代宗教学、历史神话学等来考证研究山海经,这可将诸多人文学科从本源上关联起来,而这个新的研究领域,暂称为远古人文学;在部落图腾-族徽标志-姓氏分化-字意衍生-名词虚化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核心关联存在于氏族特征与文字意义之间。最初仓颉造字,为自然对象命名,启动了第一波文字创造。由氏族分化推动了第二波文字创造,导致文字意义深化和异化。然后商周精英推动了第三波文字创造,战国列国文字创造是其余波和分化;后续文字创造延续至宋代才基本结束。其中,第二波文字创造应该是最重要的,它是赋予文字本源意义的主要时期,而不是在商代。 当文字一旦创造出来,初期有许多本来作为氏族标志,然后人们自然将氏族特征赋予其意义,并可能通过氏族关系、历史关系、地缘关系、语言讹传等,从而异化其本源意义、甚至字形。随着氏族之间发生复杂的历史交往活动,氏族文字之间也在发生相对独立的相互作用。语言文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成为人类社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思想表达的工具和载体。抽象思维逐渐发达,中国前道家的宇宙创生哲学幽微地保存着远古氏族衍分的几丝痕迹。 很少有书籍像山海经那样长久地吸引人们的兴趣和研究,这部独特风格的中华古代典籍,内容涉及之广泛,文化沉积之深厚,可称之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之瑰玉。山海经背后的魅力,完全来自于远古中国历史的神秘未知。它保存着我们民族的远古历史记忆;结合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远古传说或史诗来研究海经中华夏民族神话的本源及历史关系也是一条新思路。 我认为,山海经部分内容实际上来自商代祭祀甲骨文记录,是我国古代国土资源和人文地理调查记录的历代汇总,呈现出多期、层积、错杂、扭曲、讹传的特征和痕迹。在这个意义上说,山海经是一部特殊的先秦大百科全书。读山海经,考证凝思间,残破的历史碎片折射出远古的光辉。山海经最初不排除有文有图的可能,山海图甚至据说流传至陶渊明时代;后来随着战乱、历代焚书带来的文化灾害,致使山海图失传,这种文化命运类似于孙子兵法所附的兵阵图。但山海图的存在性很值得怀疑,因为古代没有GIS软件工具,要想将山海经那么多地理要素绘成图是很困难的,但不排除曾经存在一张山海经概略图的可能。 面对看似荒诞混乱的山川名称、奇鸟怪兽、民族神话,我们现代人可以复原山海图吗?正如陶渊明一样,史诗般地浏览山海图,岂不乐哉!我与其自缚于灰色文字,不如绘之于五彩地图;让山海经从模糊诡异的神秘语言,变成清晰准确的历史地图。 山海经是由简练的叙述句组成的,前后地理对象按一定的空间走向和次序进行简练叙述,来记录辽阔地域内的地理信息,地理对象之间的大致距离---虽然有时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但地理对象之间的总体空间分布结构信息基本能得到保存,这是复原山海图的最根本性的潜在依据。 山海经总体分为山经、海经两大部,海经又分为海内经、海外经和大荒经,分四大篇,共十八卷。五藏山经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海经包括海内经、海外经;而大荒经,当单独作为一类,属于更加久远蛮荒之域,呈现出时空混杂,或早期学者所编。这主要编辑者混淆造成的,山海经其它卷册之间涉及同一对象的再次叙述,故需综合编汇有关条据,以便于综合考证,但要区分并排除异地同名的情况。 各编排顺序总体是由南、向西、次北、后东,即按顺时针方向叙述,这暗示了主编者是南方人,很多是楚人为一统天下而准备的。由西南向北向东,恰合分子人类学迁徙结果,这是大冰期后南人对北方的扩张过程。 山海经每卷由简短的叙述句组成,一般以“之首曰XX之山”开头,然后按顺序分别叙述,句子结构大体是:“又X(方向)XXX里,曰XX之山,其阳多XX,其阴多XX。有兽焉,其状如XX…其音如X,其名曰XX。X水出焉,而XX(方向)流注于XX水。”最后,结尾段大体格式是:“凡XX之首,自XX之山至于XX之山,凡XXX(数量)山,XXXX里,其神…其祠之…” 五藏山经,囊括九州岛,各篇所述地隅范围如下: 南山经,东起浙江舟山群岛,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广东南海,包括今浙、赣、闽、粤、湘五省。 西山经,东起山、陕间黄河,南起陕、甘秦岭山脉,北抵宁夏盐池西北,西北达新疆阿尔金山。 北山经,西起今内蒙、宁夏腾格里沙漠贺兰山,东抵河北太行山东麓,北至内蒙阴山以北。 东山经,包括今山东及苏皖北境。 中山经,包括河南、湖北、四川盆地、湖南一带。 而海经荒经所涉及的时代总体相对古老渺茫,西周以前历史人文地理为主,杂少数东周内容,内容庞大,叙述更简略,杂道听途说,局部混乱,不成章节,但保存有许多史地材料,本贴暂略。叙述句式一般为:XX之国在其X(方向),其为人,人面有X…;一曰在XX国X(方向);或曰XX国。 注意,《山海经》已把巴蜀、湖南和中原同列入“中山经”,这传承了三皇五帝以来大一统的华夏民族疆域观。山海经部分地理,超出了传统中国九州岛的范围,如西山经、北山经等。山海经是先秦中国人的“世界”地理书,隐隐地也体现了一种大一统的时代趋势。 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初。我认为山海经部分最老的章节是甚至在西周时期已撰写了,西周时期中国初步统一,社会相对稳定,多元文化,百花齐发。商王朝后裔的贵族学者,一方面思念殷商时代,另一方面也为了保存古代历史文化,开始根据甲骨文残片记录、历史、记忆、传说等,做了初步编辑整理,形成大荒经的许多内容;然后,春秋诸侯学者也陆续作了少量增补;但最主要的编辑整理应该在战国时期,战争频仍,诸子蜂起,现实的需求加强了对山川地理的认识以及对矿产、资源等的客观需求。可推断在战国时期,山海经已开始作为一部难得的宝书,或被收藏于君王府库,或流传入诸子百家。邹衍或曾据河图(括地象)、山海经,以及海人传说,从而提出大九州学说。 战国至西汉初,山海经开始在民间流传。西汉建立,汉承秦制,汉初学者带着历史使命感地小心保护着传统文化。西汉官府可能令人作了部分调查补充,由刘歆等作系统编辑整理成书。一些山川失去先秦本名,发生了讹传,从而与战国史料记载的名称存在差异,但可通过考证训诂可找到其间的联系。随着西汉疆域的开拓,对边疆民族历史地理的了解认识增加,小部分地增补入山海经卷册,虽其中不免汉初史地内容之嫌疑,但历史传承的相对稳定性可保持我们谨慎地采取其中的先秦内容,敬请阅者注意。 山海经叙述宏阔,对古文字解译、图腾象征的精辟分析和叙述,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民俗、神话等多元意义,可惜这部分内容长久以来被后代学者视为荒诞,这都是根本没读懂山海经的缘故,这也是许多死读书人的悲哀!有的学者为了破解它,采用了错误方法,始终在迷茫的古文字丛林中乱走。他们对山海经的总体勾勒缺乏整体意识,就急于考证定位,而得出许多错误结果;有的学者误以为当初编者看图,颠倒方位、走向,从而人为扭曲山海经本原意义。前人关于山海经地理范围大致可归为三类:一是传统华夏说,二是局部区域说,三是世界圈说(始作俑者又是那个梁启超)。当代许多网民根本不顾及历史事实,将山海经任意夸大胡扯到全球范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世界地位的提升,使得山海经世界圈说复活,但这本身是无厘头的幻想罢了。山海经的地理范围包括东亚,兼及东北亚和北越、中亚东部。 山海经体大宏丰,山川脉络勾勒清晰,内容庞杂,语言精炼,内涵丰厚,几乎包罗万象,绝不可任意扭曲,应用正确方法进行有理有据的考证,最大程度地符合原著空间结构关系和图像、图腾的本来历史涵义。虽然山海经不免局部章节,其空间方位和叙述走向,存在偏颇,或因汉初学者,排乱少数卷册,导致分类、方位、简序有局部错乱现象。但通过考证辨析,可初步确认哪些乱简或误排。 本人结合禹贡、左传、史记、诗经、庄子、战国策、国语、吕氏春秋、淮南子,以及路史、帝王世纪、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地形志等典籍,对山海经这部神秘奇书进行了较深入的考证研究。古文字语言的演化,看起来十分错乱复杂,但在中国文字的深处,隐藏着自身的演化规律。从最初的象形、表意,到借用、简化、复合,从图腾到族徽,从象征到异化,从单一含义到多元含义。文字在意象场中不断演化,或因形而讹,或因声而讹,或因简化而讹,或因组构而讹,甚至因空间关系、氏族关系而讹。讹,导致含义的延伸、异变、甚至促成新字新词汇的诞生,用以表达新生事物,同时也可导致含义的扭曲、真相的模糊、历史的遗忘。但只要熟悉掌握了古文字演变规律,就可释读那些不同于现代字型结构的城邑、地名文字。历史地理名称沿革比较复杂,地点、名字(构型)、声韵,三者不一定前后完全符合,或同地异字,或异地同字,或同字异型,或异字同音,或异地近音,或异形同音,等等,这些地理名称演化变迁只是部族迁徙、子族分化、形声讹传、行政沿革等因素联合造成的。辨识出相似名称同指一地,这种情况才对我们有考证意义。 本人结合训诂学、文字学、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等,创造性地提出并运用了 山川追索法、绝对推定法、相对推测法、前后推断法、地形制约法、史志互证法等 ,随着本人编制的春秋战国历史地理图地名数臻于上限,形成了更紧凑的空间制约,从已知到未知,从确定到不确定,逐步考证或推测出那些遗忘点(史料乏载)的空间位置。在文献考证上,本人采用 以经解经、以史考经、以志证经 的方法,搜罗历代地志,旁征博引,并作简练注解,考证推测确定了山海经大多数地理对象的空间分布位置,着实绘制了目前最 详细全面准确的山海图 ,它为大东亚先秦史地研究、民族研究、宗教研究、甚至人类史研究提供了历史地理方面的制约。我原本的目的是将其作为春秋战国四维史图的人文地理背景层之一,也可选择性地作为三皇五帝、夏、商、西周历史底图。当然,鉴于山海经内容涉及上古历史地理,所以有些上古地理名称,部分继承于后世,而部分地理名称被遗忘,至少在春秋战国史料没有出现,但部分仍出现于后世地理著作中,因此这部分“看似中断”的地理名称也有被考证确定的可能。 三皇五帝并不虚,最近阅读路史,吃惊地发现---虽然它经常杂含一些错误,但它保存了许多宝贵的史料,为宋代以来学者所忽视,至今无人深入研究其在上古历史学的研究价值。如果据此结合考古调查成果,初步理清三皇五帝历史谱系,那么我们将惊奇的发现古中国文明的最初辉光并亚于古埃及文明!先夏历史、仓颉文字等仍是一个几乎未知的研究领域,伟大的古中华文明长久地被遗忘了。几乎可推断,秦帝国并非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黄帝时代才是中国第一个伟大的统一时代。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伟大的哈拉帕文明陨落了;比雅利安人更早出现历史舞台的轩辕氏(可能与高车、呼揭祖先有血缘关系),大概是古中亚游牧民族(混有古印欧人种)陆续迁入新疆西部;吐火罗人(古西南亚人种)沿帕米尔高原西南山谷进入塔里木盆地,形成西域城邦。经南北两支汇流后,一支游牧民族由河西走廊进入陕西、川西北,并与先民混合同化,成为古月氏、羌氐等的祖先,同时开始从游牧转入半牧半耕,发生所谓第一次农业革命。当原始农业文明达到巅峰,轩辕氏王朝进入鼎盛期,由黄帝第一次统一了中国,原始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共同体国家雏形应运而生。 千古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滚滚向前,在欧亚这张老大棋盘上,不断上演着新棋局。天下万邦,群雄逐鹿,在竞争和联合之间,在衰亡与兴盛之间,在迁徙与定居之间,在排斥与融合之间,不断形成一个个精彩的漩涡。但大趋势不可逆转,那就是随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力不断提高,生存空间不断拓展,呈现出文化多元并存与民族大融合的总体趋势,故哲人曰民胞物与者也。通过对先秦原典材料的综合理解,本人顺便初步提出“ 中华民族三流融合说 ”,暂不详述。 南支是南亚人种(本源于非洲,最初由南亚沿海到达东亚,成为矮黑人,即早亚洲人),由南亚半岛,一股从北越涌入广东、苍梧,主要沿福建、浙江、直至朝鲜半岛北部,古越非洲人种曾远徙至东北亚,与北方的古中亚人种杂交;另一股从滇西南(古高棉人种)涌入云贵高原、横断山区,分化为邛、莋、僰等族群,继续北上的一支到达四川盆地,形成古巴蜀人,在盆地北部秦岭一带,与南下的混有中亚成分的羌族、西戎混血,伏羲、秦人皆发源于此;盆地东部分化出巴人,经巫峡,进入湖南、湖北,成为三苗的祖先,蚩尤曾北伐,与黄帝争夺中原;炎帝曾征服东夷。随后荆蛮筚路蓝缕,楚国雄起。 西支是古中亚人种。本源于中东,或与苏美尔人有关,后古印欧人从黑海东西和里海东几路南下,苏美尔文明陨落,随着族群的流徙、文化的离散,融合于伊朗高原,一支东北迁至中亚,与古印欧人种混血,形成古阿尔泰人;另一支东迁至阿富汗北部,形成吐火罗人。吐火罗人一支从西南亚沿兴都库什山通道、沿新疆南道进入塔里木盆地。而古阿尔泰人一支从中亚通过新疆西北部不断东扩,迁入中国西北。在通过河西走廊的“瓶颈”之后,开始多元分化成古月氏、古羌氐、大夏、白狄、天犬、楼烦等,包牺氏、伏羲氏、女娲氏等先后兴起;部分分流入川西北,然后分别流入巴蜀盆地、青藏高原东部、东南部,而大部分扩散入陕西西北部,然后汇流精华般地汇入关中平原;然后,北东出、北上、南扩,直至遍布黄河流域,乃至中原。北上一支的后裔部分迳白令陆桥,进入北美、南美,形成所谓的印第安人等。南扩一支流入藏东,成为古蜀人的祖先,南下另一支继续沿川西山谷进入藏东南(南羌),与南亚人种融合形成古滇人前身。 至轩辕氏时代,中国境内形成南北两大势力,南方是蚩尤、炎帝,最终由其后裔黄帝一统中国,开始最初的广泛分封,原始农耕文明臻于辉煌的巅峰,在政治、语言文字、音乐、艺术、天文、科技发明等诸多方面呈现出第一次文明大爆发,黄帝本人也是一位天才的古代政治家(后人将许多发明成就归于他),真正地创造并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最初根源;而至今许多学者仍按马克思的那套社会分期来硬套,始终觉得不太合理,这只能按社会工具分期说来大体框定。 北支是古中亚人种,包括坚昆、铁勒、高车、呼揭等,从阿尔泰山向东扩散到蒙古高原,贝加尔湖东,乃至外兴安岭,成为古北亚人种的祖先。后来,夏朝灭亡,夏人残部北迁,与荤粥(猃狁)、鬼方、丁零等混合形成古匈奴人。 商灭亡后,部分北迁,与之融合形成古匈奴人,部分贵族后裔子民向东北远迁,箕子、邰等至朝鲜半岛,形成君子国、带方、镂方、辰韩(韩燕);一支东北迁至松嫩平原,与当地土著(更早一波的非洲人种残部,如黑齿、毛民、劳民、秽发等),融合形成豕韦、夫余、肃慎、沃沮等,分布在朝鲜北部和北东部。总之,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是商人后裔分支的乐土,本皆炎黄子孙也。 如果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一切神话都是过去史 。当历史透视思维达到一定高度,你就会觉得根本没有无根无源的神话,再扭曲的神话不过是历史浪花的时光折射。由于暂时缺乏足有有力的实物考古证据,伟大悠久的中国上古时代一直被尘封于历史深处,这与中国黄河长期经常性泛滥、冲积而掩埋有很大关系。如何揭露深处的文化沉积层,并与有限的史料整合,这有待中国未来考古学家有策略地、有步骤地不断寻找埋在黄河沙积层中的陨落的伟大文明。 不读山海经,不知先秦史地;不读路史,不知先夏谱系。伟大的著作,总被后世腐儒所忽视,被庸俗的学者所谬解。离开了历史,去任意虚构神话,将荒诞的神魔鬼怪,嫁接到各种铺天盖地的文化传媒中,这是当代文化中颓废因素的表现。中国先秦历史,不仅是东亚人类史研究的重要领域,而且是历史研究、影视游戏、神话创作的大金矿,值得深入研究,不可随意妄断和怀疑;否则,你就相当于不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了。 疑古派的思维不是出于无知,就是出于无法(没找到正确考证方法)。怀疑历史很简单,因为这样一切都空白了,不再折腾大脑了。但若全信古书,寻章摘句,片面理解,或咀嚼残渣,人云亦云,兜售陋见,以为谈资,则亦可笑可悲。读历史,需沉浸;理时空,知人物;观事件,通古今。伟大的历史洪流完全蕴藏于浩荡的时空事件之中。如果不善于从时空事件中去直接解读历史的话,那么书读得再多,也是白搭。所以,要多读原典,直接从原典中吸取原味原汁。 四维历史,全息理解;山海经图,实可复原。是为序。 郑 中 2013 年10月
个人分类: 历史人文|18066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