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亚历山大大帝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名城以亚历山大大帝和亚里士多德而自豪
gaoguanzhong 2018-5-13 05:54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 2018/5/6 塞萨洛尼基( Thessaloniki , 旧译萨洛尼卡)是希腊第二大城市,该国马其顿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位于希腊北部沿海,地当东南欧出爱琴海的要道,因此,又是一个国际性大海港。全市现有人口 38 万,包括郊区 70 多万。 这座城市的历史可以从古代马其顿王国说起。公元前 316 年,亚历山大大帝的妹夫坎桑德加将军建起此城,并以其妻的名字命名。在罗马 —— 马其顿战争期间,塞城是马其顿舰队的重要基地。前 148 年,又成为罗马帝国马其顿行省的治所。基督教开始传播时,耶稣门徒之一保罗曾两次亲临塞城。他给此地信徒写的信已收录于《新约全书》、即《帖撒罗尼迦前书》和《后书》(帖撒罗尼迦是塞城的另一译名)。 827 年出生于此地的西里尔是向斯拉夫人传教的先驱。他在希腊字母基础上创造出斯拉夫字母(又称西里尔字母),这是现代俄文字母的雏形。拜占庭时期,塞城是帝国第二大城,仅次于君士坦丁堡,为重要据点和商业中心。 1430 年,土耳其人将塞城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在近 500 年的异族统治下,迁来不少外族移民。土耳其第一任总统,被誉为 “ 土耳其国父 ” 的凯末尔就是塞城出生的( 1881 年),他的故居至今仍在。 1912 年,塞城为希腊所收复。 今天,塞城已发展为一座现代化港市。拥有石油、矿石、粮谷和集装箱等各种泊位,港口年吞吐量在 1000 万吨以上。陆上有铁路南下雅典,北上贝尔格莱德和布加勒斯特,东到伊斯坦布尔。公路四通八达,特别是每天都有长途汽车通往地拉那,成为阿尔巴尼亚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陆上通道。发车点就在西郊的马其顿长途汽车站。还有通往索非亚和伊斯坦布尔的长途车。圆形的发车大厅起名 Citydome 。有公交线路 12 路, 8 路等连接市中心。 经济与港口密切相关,主要工业包括炼油、化肥、纺织、皮革、食品、烟草、机械和钢铁等部门。每年秋季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国际博览会。尤其值得一夸的是, 1925 年创办的亚里士多德大学。现在已发展到 3.4 万名学生,为巴尔干半岛诸国最大的学府,其哲学、神学、考古、拜占庭研究在世界上颇负盛名。 1957 年此地又开办了马其顿大学。 历史悠久的塞城,古迹众多,特别是以早期基督教和拜占庭建筑闻名于世,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城市的中心是亚里士多德广场( Pl.Aristotelous ),面临大海,广场上竖立着上古时期知识最渊博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雕像。沿滨海的大道东行一公里,耸立着亚历山大大帝的骑马铜像。这位英姿勃勃的年轻帝王,生于公元前 356 年, 20 岁即承王位,他从希腊出发东征万里,横扫千军如卷席,直至饮马印度河,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前 323 年因病去世时才 33 岁。他曾师从亚里士多德,师徒两人都是希腊的骄傲。 距亚历山大铜像不远,便是塞城的标志 —— 白塔( White Tower )。这座高 35 米的圆塔,建于 15 世纪,本是城防工事的一部分。但到了 19 世纪,却被用作囚禁政治犯的监牢,因此,又被称 “ 血塔 ” !作为一个有历史背景的城市,塞城处处都可以获得岁月斑斑的验证。 就说古城墙吧,仅现存的这一段就有 4 公里长,最高处超过 10 米,宽 3 到 4.6 米,存有碉楼 40 座。它主要建于古罗马时期,但拜占庭和土耳其也加上了自己的烙印,因此建筑形式和风格并不完全统一,由此可以看出历史的演变。 但城东的加莱里乌斯凯旋门 ( Arch of Galerius ) 却是地地道道的罗马遗迹 , 已经历 1700 年悠悠岁月。拱门的前、后、内壁,上下四排都是描述加莱里乌斯皇帝( 305—311 在位)赫赫武功的浮雕。 然而,塞城最出名的还是各式各样的拜占庭教堂,总计不下几十座,因而成为研究拜占庭教堂建筑的中心。圣索菲亚教堂( Agia Sophia )为 8 世纪希腊十字架形(正十字)建筑,有 10 世纪的镶嵌画。而圣乔治教堂( Rotonda )则是 5 世纪末,由加莱里乌斯皇帝的灵庙改建的圆形大教堂。圣迪米特里奥斯教堂( Agios Dimitrios )始建于 7 世纪,平面呈五短三粗的长方形 。 十二圣徒教堂( 12Apostoli )则有莲花瓣似的圆拱顶。仅举几个例子就知道,这里的拜占庭建筑艺术是多么丰富多彩。 游览塞城不要错过博物馆,考古博物馆( Archeological Museum )收藏希腊北部各地出土的大批文物,其中以镀金青铜酒坛、雕像、金银工艺品和陶器最为重要。 1994 年,又在其附近创办了一座拜占庭文明博物馆( Museun of Byzantine Civilisation )。另外,市内的马其顿民俗博物馆( Macedonian Ethnological Museum )也颇值一览。 塞城周围是古代马其顿王国旧地,历史遗迹特别丰富。 1977 年,塞大考古学教授在城西南 50 公里的维吉那( Vergina )领导发掘出 3 座公元前 4 世纪的巨型古墓,其中一座是亚历山大大帝父亲腓力二世之墓。这位国王的的骨灰收藏在一个 11 公斤重的金盒之中,盒盖上浮雕着放出 16 道光芒的恒星,象征腓力二世是马其顿的太阳。墓中还发现大批随葬品,如金银饰物、兵器、用具等,现已送往塞城考古博物馆陈列。经考证,这里是马其顿王国的第一个都城艾盖( Aigai )所在地,宫殿遗址也已发现。这一考古成就轰动了国际考古界。现在维吉那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塞城西北 40 公里的培拉( Pela ),是继艾盖之后的第二个马其顿都城。亚力山大在这里出生长大,他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腓力二世遇刺后,亚历山大在这里继承王位。并从这里出发,率军一直打倒印度河,征服了半个世界。当时的培拉,是一座繁华的都城,以 22 公里长的运河与海路相通。罗马帝国占领马其顿后,毁掉了这座城市。希腊考古人员从 1957 年开始发掘,发现了此城的长方形市区规划,高大华丽的房屋,内有带柱廊的庭院和镶嵌地板的房间,地板镶嵌着猎狮的场面和酒神狄俄尼索斯骑豹图。 近 20 张照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2y53s.html 0931 敬仰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个人分类: 欧洲各地|10044 次阅读|0 个评论
The Wonder of Words阅读笔记(20)----亚历山大大帝别解
Wuyishan 2013-10-9 06:32
The Wonder of Words 阅读笔记(20)----亚历山大大帝别解 武夷山 13.2 流行词源学 把Alexander the Great发音、解释为All eggs under the Grate(所有鸡蛋都放在炉箅下)。 Love-apple (番茄)这个词最早源自意大利语pomo de’Mari, 发音不准成了pomo d’amore, 它成为法语的pomme d’amour,直译为英语就成了Love-apple。 13.2 科学词源学 词源学者首先要学会对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似之处表示怀疑。 有句谚语,Many a mickle makes amuckle.(积少成多) Mickle 实际上是muckle的方言。 这句谚语本来是Many a little (orpickle) makes a mickle. Mickle 与magalo(表示“大”)这个词根有亲缘关系。 Glory 、slave都源出于kru或klu(听见),因为,人人皆闻吾名则光荣也。 斯拉夫人用这类发音给自己起名字,表示荣耀,而征服了斯拉夫人的却以slave表示奴隶。 Client 原义是听话的人,是依赖自己的人。 Loud, lurk( 潜藏),listen, lumber(隆隆声)这几个词是有关联的。 Pantry 是储放面包和其他食品的地方,来自拉丁语的panetus,意为一小块面包。 Sorry 与sore(痛苦)有关。 Sorrow 与德语Sorge有关,其中心意思是“忧思”。 Sweetheart 与heart毫不相干!原词是sweetard,就是爱人的意思,-ard是个词尾,比如coward。念走了,成了Sweetheart。 下面这些词对,都是有相互联系的,但很难看出其联系: Amiable (和蔼可亲的),amicable(温和的) Balm (香树脂),balsam(香膏) Beaker( 烧杯),pitcher(大水罐) Bench, bank Brother, friar( 男修道士) Brown, bruin( 布伦熊) 相关阅读 1. The Wonder of Words 阅读笔记( 1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13365.html 2. The Wonder of Words 阅读笔记( 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15621.html 3. The Wonder of Words 阅读笔记( 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17492.html 4. The Wonder of Words 阅读笔记( 4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17971.html 5. The Wonder of Words 阅读笔记( 5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19295.html 6. The Wonder of Words 阅读笔记( 6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20264.html 7. The Wonder of Words 阅读笔记( 7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20831.html 8. The Wonder of Words 阅读笔记( 8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21378.html 9. The Wonder of Words 阅读笔记( 9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22663.html 10.TheWonderofWords 阅读笔记( 10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23126.html 11.TheWonderofWords 阅读笔记( 11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24811.html 12.TheWonderofWords 阅读笔记( 1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25255.html ; 13.TheWonder of Words 阅读笔记( 13 )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26294.html 。 14.TheWonderof Words 阅读笔记( 14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26797.html 。 15.TheWonderof Words 阅读笔记( 15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28185.html 。 16.TheWonderofWords 阅读笔记( 16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28962.html 。 17.TheWonderofWords 阅读笔记( 17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29258.html 。 18.The Wonder of Words 阅读笔记( 18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29681.html 。 19.The Wonder of Words 阅读笔记( 19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30102.html 。
个人分类: 译海扁舟|4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