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精神心理状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增悦”,“祛痛”——医学的双重目标
热度 26 何裕民 2013-10-9 15:39
大多数人都把医学和不幸和痛苦联系在一起,患者希望医生做的主要是减轻痛苦,商家可以说:“欢迎光临,再见,欢迎下次再来”等,而在医院这些话皆属于禁忌,我们对医学目的的理解太片面了,医学是服务于人的健康需求的,说它是服务行业也并不为过,增加患者幸福体验、增进患者精神愉悦应该是医学当仁不让的义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自身价值之提升,人们对医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保全生命,延长寿限,而且,要提高生存质量,提高生活的满意度。因此,我们已提出中医学(应包含广义的“医学”)还是门“增添快乐的技艺”(《中医学导论》)。“中医学的目的指向很明确,祛除病家痛苦,增进其健康,尽可能地增添其快乐,提高其生存质量。这在肿瘤患者中,尤其显得重要。这是因为癌症给病人带来了多重病苦,不仅经受着癌症的心理折磨,而且还有濒死恐惧、悲伤等的心灵病苦,以及对许多事宜割舍不了的悲哀,再加上手术、放化疗本身都是增加病苦的巨大的创伤。因此,在肿瘤的治疗康复中,尤其要强调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其快感或愉悦。”只要符合这一目的指向,很多方法都可选用,例如对许多患者采取合理的药物熏蒸泡洗可减轻痛苦,增添舒适感;必要的舞蹈、健身操可活络筋肉,畅通经气;人对人的按摩指压也可减轻不适,增加舒服感,因此都是中医常用之法。此外,诸如琴棋书画、养花种草、幽默笑话等(对治疗期和康复期患者)也可愉悦性情,减疾添乐,故亦可选用。甚至有些特殊的情境下,为了减少病人的心身痛苦,增添些快乐或轻松,善意的谎言,必要的隐瞒或“欺骗”(保密性医疗措施),不仅被允许,而且受到推崇。必要时,对疼痛患者使用鸦片之类欣慰剂亦可取。当然,在这一操作过程中,目的必须很明确:减轻患者疾苦,增添其快乐或舒适感,且必须适度。同时,有一些疗效不明确又有可能影响其生存质量或带来负面效应的治疗方法或措施(如不必要或明知无效的化放疗,及过度的手术化放疗等),就必须慎之又慎。 确定这一指导要则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真正体现了医学的真谛和医师的本旨,而且,还常常能大幅度提高多种疗法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帮助患者更好地生存下去,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给他们及家属带来快乐和希望。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很困难。医师的认识水平、行为态度和仁爱慈善之心是关键。然后,在整个操作过程的各个方面,医师都必须研究技巧或技艺。包括言语、躯体行为及操作技艺等等也很重要。此外,还须讲究方式方法和形式载体。我们所尝试的“圆桌诊疗”、“宽心治疗”、“快乐门诊”,以及各种俱乐部、康复会形式都是值得重视的好方式。 在临床实践中,大量观察表明对癌症患者治疗和康复中,若医师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道德修养,满腔热情地对待病人,善于诱导其乐观地对待生活,调整其情绪,使之振奋,激发其与癌症拼搏斗争的奋发精神,在与癌症的斗争中去感悟人生,创造生活的乐趣,体现人生的价值,这些患者往往就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反,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促进机体发生肿瘤,还可以促进肿瘤的发展,加重肿瘤患者的病情,并从多方面导致肿瘤恶化。而且,这是一个很“廉价”便能取得的良好疗效。只要医师有这方面职业素养,真诚的爱心和善心,以及精湛的医技和心灵沟通能力。因此,我们应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使患者保持一个愉悦的心理状态,即“增悦”原则,促使对每位肿瘤病人早日康复,至少是增进其快乐,减少其痛苦。
个人分类: 医学与人文|2773 次阅读|2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