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院士增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看了饶毅老师的访谈,很佩服他的精神!
redtree 2011-8-26 12:10
饶毅谈院士增选:施一公下一轮必定会进 作者:王硕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时间: 2011-8-22 13:08:24 8 月 17 日,中国科学院公布 2011 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呼声很高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落选。当天,这名“顶级海归”在博客上发布半年前即已准备好的一份声明,称“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如何事先料定自己落选?院士增选制度问题何在?几经电话沟通,饶毅接受了京华时报记者的邮件采访。 对话人物 饶毅,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曾多次公开批评中国科学界学风浮躁、教授搞关系不搞学术、科研经费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希望他们改正错误 京华时报:你那篇宣布不再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客点击量已经接近 8 万次,网上对这件事关注度很高,公众的这种反应你之前想到过吗?是否会给你造成压力? 饶毅:我知道科学界会有反应,海外生物学界会有反应,我没有预料到公众的反应。不过不造成对我的压力。 京华时报:你在博客中说,是出于对中国科学院前辈科学家、院士的推崇、敬佩、尊重和感谢,才于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参选之前,你对增选院士本身怎么看?这种看法现在有无变化? 饶毅:没有变化,对于好的科学家,我继续尊重,无论他们是否是院士。同理,对于不好的,我自然知道,也与他们是否是院士无关。 京华时报:你对自己落选一事似乎早有预料?你是基于什么原因做出这种判断的? 饶毅:我遭打压、排斥早已不是第一次。以前一些不是院士的,而且可能我帮助过的人,也因为我回国而这么做过。 京华时报:得知你落选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也在媒体上做出回应,对你的落选表示不理解。据了解,施一公也参加了此次院士增选。同样是从海外归来的讲席教授,你觉得他有希望入选吗? 饶毅:我觉得他下一轮必定会进。我希望中国科学院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以后,改正错误。对于很多还在观望的海外优秀科学家,这是一个信号。目前,人们误以为一批海外正教授回国了,其实据我估计,生物学全时回国的正教授不到 10 人,其中一半在北大各个院系,中国科学院有几个所长还未全时到位,其他大学的院长也未全时到位。其中有些人在过渡,有些人在观望,他们最怕的可能就是国内的关系网。我希望,以个人声明来扭转这个具体问题,使其他海外学者能全时回国。 京华时报:据了解,美国国家科学院每年都会增选院士,改革开放以来,内地有十多名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们的院士增选流程是怎样的?和中国有哪些不同? 饶毅:国外的院士增选,你是否被推选,自己是不知道的。中国的院士增选,理论上也是推选和推荐,但个人知道。中国的院士增选有公示这个环节,国外则没有,当选的人往往都是结果公布后才知道的。国外对于荣誉的给予,都是秘密操作,这样做最合理,因为当事人不会参与其中。而我们是应该公开的事情不公开,不用公开的事情却公开,自寻烦恼。 落选无碍研究教学 京华时报:在你发表这篇博客后,有网友支持你的决定,觉得你代表了中国科学界的良心,希望你坚持走自己的路。但也有不赞同的,觉得你不适应中国“国情”,建议你回美国去。对于种种说法,你怎么看? 饶毅:可能不用宏大叙事。我认为我可以在中国做很好的科学研究,也可以教学。我的目的不是院士,所以,不做院士肯定不影响我做研究和教学。 京华时报: 2007 年回国之前,你已经是美国西北大学的终身讲席教授,有自己的实验室,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和优厚的个人待遇。你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回国,面对的却是国内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会不会感到失望,或是后悔当时的选择? 饶毅:不会。 京华时报:根据教育部的统计, 1978 年以来,中国有超过 130 万人出国留学,其中只有不到 30% 的人返回中国。作为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第一位从美国著名大学全职归来的讲席教授,你对此怎么看? 饶毅:我仍然认为回国是有意义的。 京华时报:你和施一公的回归,曾在海内外华人生物学界反响强烈。甚至有人认为,你们的选择可以与上世纪 50 年代归国的钱学森、郭永怀比肩。你觉得此次落选风波,是否会挫伤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归的决心? 饶毅:我觉得这样比喻不对。我希望通过我的行为,扭转观望的海外华人科学家的回国决心。 京华时报:在你看来,与国外相比,中国学界不能网聚人才的根源在哪? 饶毅:人员间矛盾多于国外。 京华时报:你回国后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并率先推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是什么?有什么难点?接下来还有什么打算? 饶毅:我基本不谈自己做的改革。因为这是正在进行的工作,无需和外界讨论,自己扎扎实实做就是。对外界谈的,都是需要在外界推动的事情。学院内部的事情,一般来说无需这么做。 解决不了绝不发言 京华时报:在学界,你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神经生物学家,但公众知道你更多是因为你大胆、犀利的言论。在宣布不再参选院士之前两天,你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 ( 《改变科学界浮躁的一个步骤——回国博士后从助理教授做起》 ) ,呼吁“在对科学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况下,降低职称”。这是出于什么考虑?不怕得罪同行么? 饶毅:要改革,就不能怕得罪人。生物学界,直接从博士后变成正教授的现象,是很多人公认的问题,不能不解决。有位搞数学的研究员告诉我,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的要求比这高很多。所以就是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生物学继续给予高职称也是不公平的。 京华时报:听说你的批评有这样一个原则,就是“自己能给出解决方案才会说”,为什么对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 饶毅:如果我都不知道怎么解决,如何批评别人?比如铁路的问题,我不仅不是专家,也想不出来怎么解决,我绝对不发言。
个人分类: 人物|1869 次阅读|0 个评论
院士群体公信力丧失将是中国科技界诚信大厦根基的倒塌
热度 23 wangdh 2011-8-25 20:35
院士群体公信力丧失将是中国科技界诚信大厦根基的倒塌 国人面临诚信问题已经很久了。诚信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大问题。一代人没有诚信如果还可以“混”下去的话,两代人没有诚信,会是什么后果?人类文化是传承的,人具有比其他动物大的脑袋(脑容量)不就是学习的吗?人类需要将近 18 年的发育成长时间学习知识和生存的技能,如果没有学到好知识和实用的技能,反而学习的是坑蒙拐骗、尔虞讹诈,耳闻目染的假大空的文化,想想看会是什么样子? 科技界、教育界的浮躁大家已经意识到了,腐败和丑闻也日趋严重。诚信问题成为了影响中国发展和走向世界的最大问题,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政府失去了公信力,执政党的公信力受到挑战。在没有信仰的时代,在只认钱的社会,这些都是潜在的危机。 民间曾经流传,基金委是当今最后的一块净土;院士评选是当今相对最公平的一种角逐。尽管学术水平高的可能申请基金失利,参选院士失利,但中标的和当选的多数还是让人信服的。这些年来,基金委和院士选举的公信力也在受到挑战。当年的袁隆平落选科学院院士曾引起争议。今年的中科院院士增选,由于饶毅先生在一轮就被淘汰出局,使得中科院院士选举的公信力和院士群体的社会公信力再一次受到严重挑战。 如果科技界最高学术声誉的“院士”选举的公信力都没有了,院士群体的公信力就会丧失,那么中国科技界的诚信大厦的基石就倒塌了。有人会问有这么严重吗?想想院士在中国科技界的地位和在社会中的影响,就应该知道院士这个群体的作用在当今中国有多大了。院士,在当今中国已经不单纯是学术荣誉,是一种象征。 这些文字写了几天了,一直没有贴出来。今天读到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对此事的看法:“ 院士标准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 ”,文章非常中肯,很赞成文章中的观点。他的很多观点和提醒值得相关领导和部门重视。希望他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我也相信,中国应该是在逐渐变好,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是暂时的,主流应该是好的,中国的明天应该是美丽的、湛蓝湛蓝的。您信吗,反正我是信了。 “中科院院士的评选标准,必须清晰明确,以学术为唯一标准;院士必须坚持学术这个唯一标准,在投票时抛弃个人好恶和私心杂念。” 非常同意这个观点。在科研考核、职称晋升中,如果投票者都能这么要求自己,中国科技界有有希望了。 不想多说了。还是听王晓东院士如何说的吧,他的话很有代表性,论述很中肯、很切点: 【 “在这次中科院院士增选中,生命科学领域应该当选的饶毅在第一轮就被刷掉,暴露出院士评选的标准不清、投票院士是非不明。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如果不能正本清源,长此以往,不仅将使国内的年轻科研人员迷失方向、想回国效力的海外科学家望而却步,也会使院士这个团体丧失社会公信力。” “水平低的人选上了,水平高的人反而落选——这说明院士评选的标准不清,成了可以随意由人打扮的小女孩。” “这说明有些院士没有按照规定投票,结果会更糟。”王晓东说,作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投票院士,对饶毅的学术水平、学术道德和对国家科学的贡献,不可能不了解。“在知情的情况下依然投反对票,只能说他们掺杂了个人好恶和私心杂念。”王晓东说,如果院士不能以纯粹的学术标准对候选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那么院士这个群体就会像我国的男足一样,丧失社会公信力。 “作为中国科学界的一份子,我郑重呼吁两点:一、中科院院士的评选标准,必须清晰明确,以学术为唯一标准;二、院士必须坚持学术这个唯一标准,在投票时抛弃个人好恶和私心杂念。”王晓东向记者表示,“院士评选是一个风向标,饶毅落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如果不能正本清源,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将遗害无穷。” 】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5841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方舟子:饶毅为何落选院士?
热度 4 Fangjinqin 2011-8-25 11:27
◇◇新语丝( 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方舟子:饶毅为何落选院士? 2011年08月18日财新网 饶毅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只能说明:“中国选院士,科研成就并不重要”   【背景】8月17日,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北京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不在榜上。同日,饶毅发表博文称:“从今以后再不 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对落选院士,他称“早就预计到”,“任何学生物的人 都会知道原因”。   饶毅现为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北京生命科学 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2007年9月回国,此前曾任美国西北大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他主要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和 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杂志编委。   在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一直有着如此“潜规则”,即在Nature、 Science、Cell等世界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报告,就可当选院士。那么, 回国即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为何在学术领域“功成”但难“名 就”?饶毅的落选和退选,意味着什么?   学者、科普作家方舟子认为,饶毅铩羽中科院院士增选,“纯属侮辱人”, 而其声明从此退选,是对目前国内学术界不正之风的无声反抗。不过,仅凭饶毅 一己之力,恐难对国内科研体制有根本性的触动。   方舟子称,判断一个人学术成就的高低,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很重要的 指标。能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甚至已成为中国院士评选的“硬指 标”。   饶毅作为通讯作者,曾在生命科学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著名学术期刊《Cell》 发表过三篇文章,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过三篇,在同样是顶级学术期刊的 《科学》上也发表过一篇文章。“如此高质高产,中国很多院士望尘莫及。”   方舟子指出,今年饶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是其回国后的研究成 果。这说明他回国后并没有荒废研究,“吃老本”,科研“仍干得不错”,这一 事实不容置疑。但即使如此,在候选中科院院士时,饶毅第一轮就被淘汰,只能 说明“中国选院士,科研成就并不重要”。   他指出,很长时间以来,院士的评选就有诸多争议,饶毅落选让“学术公平” 的问题凸显出现。尽管有关方面一直强调,评选院士注重的是学术成就,但事实 上评选受到许多“非学术因素”的影响,甚至变成了部门平衡、权力博弈的过程。 换句话说,要当选院士,不仅学术成绩要好,还要会“处关系”。   另一方面,近来“官员院士”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工程院院士的评选中,不 乏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的身影。而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校 长、研究所所长忝列其中。后者与评委们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选也要容 易许多。   方舟子指出,国内现有科研资源相对稀缺,加之分配体制不公,促成了“有 权者”和“有名者”之间的交易。只要科研资源分配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就很 难做到公平分配,更不用说解决“暗箱交易”问题了。   在中国,“没有院士的头衔,在学术上会受到很多限制”,甚至科研经费也 难以保证,这又反过来造成了科学界浮夸、钻营等坏习气。毕竟,“巧妇难为无 米之炊”,再优秀的研究人员,也需要研究经费的支持。   方舟子指出,如此一来,中国的学者越来越像商人,商人越来越像官员,官 员越来越像学者,也就不足为奇了。他指出,如此根深蒂固的体制顽疾,并非饶 毅一人就能够撼动并有所改变。   他建议,既然饶毅已声明不再参选,不妨争取当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他 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事实上,没选上中科院院士却当了美国科学 院外籍院士的,已有三人。公众的关注很快就会过去,一切都会回到原点,而制 度的改变必然是漫长的过程。■   (财新记者 刘志洁 采写) (XYS20110819)
个人分类: 人物素描|323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别人都觉得一次没上没关系,但是在我这里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热度 1 blsm 2011-8-21 17:26
作者:吴瑶 来源:南方都市报 饶毅专访:不要院士荣誉对我个人影响不大 我觉得这样做会让这个体系的风气有所收敛 8月17日,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145人的名单上没有出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的名字。随后,饶毅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出一篇题为《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的声明,称“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饶毅是目前国内生命科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2007年,45岁的饶毅放弃了美国西北大学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的职位回到中国,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他的回归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饶毅也以大胆敢言而著称,回国前就曾对中国教育科研领域存在的弊病直言不讳,回国后,更多次在国内媒体发表文章痛陈此中沉疴。8月15日,饶毅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改变科学界浮躁的一个步骤——回国博士后从助理教授做起》的文章,呼吁“在对科学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况下,降低职称”。 饶毅为何做出不再候选的决定?他是怎样看待中科院院士这个头衔的?昨日(19日)下午,饶毅在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大楼的办公室里接受了南都记者的采访。 早就预计到会落选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当初你是出于什么考虑接受了增补院士的推荐呢? 饶毅(以下简称“饶”):接不接受推荐的过程有两个层面的考虑,一个是院士制度本身需不需要存在的问题,我认为院士制度本身是对一些科学工作者工作的肯定,另外,学术权威对行政权力来说也是一种平衡,因此院士制度的存在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具体到个人,我在说明里也提到中国科学家有过一些很好的传统,提到了林可胜、冯德培、邹刚等几个院士。后两位在上世纪80年代我出国前给过我很多支持。我回国以后,还有很多院士支持过我,所以(有院士)来问愿不愿意接受推荐,我就接受了。 南都:你说这份声明写于2011年3月5日。为什么在3月份的时候就把声明写好了? 饶:自己预计到了。(是基于怎样的判断做出这种预计的?)首先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部分,在美国我们是不断合作做事情,大家相互支持。在中国有这样做的,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付别人,踩别人一脚的,这是中国文化传统不太好的一部分。 还有以前的老院士是很有自尊的,后面有相当一批人可以说自尊心不够强,为了得到一些东西,包括院士的职位,就算趴在地上也要钻进去。 他们自己是这样一个心态,他就认定你也会这样做。 我觉得这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不能等到发生的时候再去写,早点写,可以改。我写这个没有人知道,我这个判断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提前说了,很可能会被理解成是在威胁别人。 别人都觉得一次没上没关系,但是在我这里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南都:你得知结果之后是什么反应,算是应了当初的预料吗? 饶:我知道我的结果可以发了,因为已经写好了。 既然写了这么久,我就会想意义在哪里。其实意义挺大,因为这些人都没有想过有人会是这种态度。我认为全国一定要有这种人,而且有这种人一定是在北大,北大历史上经常会出现些古怪的教授,比起他们来我的古怪是很轻微的。 不要院士荣誉对我个人影响不大 南都:你可能在体制内有不受欢迎的地方,你会不会因此做出一些改变? 饶:我也在体制内,我的教学科研改革都在体制内。而院士这个体制也是多一个荣誉少一个荣誉的问题,对不同的人来说重要性不一样。不要院士荣誉对我个人来说影响不大。在生物学界乃至自然科学界多数人都知道情况,我在什么地位大家都很清楚。 南都:你做出不再候选中科院院士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对这个体系的风气失望了吗? 饶:(落选之后)你说我完全高兴不可能,但是我觉得我这样做,会让这个体系的风气有所收敛,知道下次要去找好的、对的人,对打压别人会有所顾忌。而且我觉得评选中科院院士的体系大体上是比较公正的,但总有一些像我们这样的人,你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被否定,就是因为做得太好了,从来不跟别人低低头、多笑两下。 很多国内生物学教授都不去听生物学报告,但看到有院士作学术报告就去听。你说这是去听报告还是…… 不是院士制度本身的问题 南都:你还提到过,当时决定接受推荐,是抱着先加入,然后从内部改善的初衷? 饶:我的意思是这个制度应该存在一段时间,我对他们是尊重的。同时我认为其他人不应该再有我这个态度,我(一个人)有这个态度也就算了——好的人应该加入,从中改变,现在是其他人入虎穴,我在外面。 另外,也不是说改善什么,就是希望有更多好的人进去(中科院)。质量改善就是最大的改善。做得好的人会尊重自己,质量也会高,有自尊的人评选的时候不会去接受好处。 我这次提出的声明,其实可以帮他们约束,让他们多考虑一些学术上的事。 院士是终身的,就看尊重不尊重自己,如果接受搞关系,就是不尊重自己。 南都:院士评选中出现这种情况是本身制度的问题还是整个都是这样? 饶:大家都知道,很多时候不是院士制度本身的问题,其他单位做事情也是这样做的。就跟很多人骂高考,可是换一个方式做怎么做?推荐信、业余爱好?那也会出现造假。如果大家不都非得想上北大清华,再改就容易了。 所以院士制度也是,怎么改,哪些可以改,不是这个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大环境的、文化的问题,文化不改,还是会跟以前一样。 南都:回国之初到现在的状况和当初设想的一样,会影响你的信心吗? 饶:大体想到了,唯一没想到的是中国人背后做小动作捅刀子,我想到了一点,但没想到这么多,有些人做的太过分。 我觉得中国可以很好地发展科学和教育,这不影响我继续做,相信中国会越做越好。我一直有个说法,认为中国的问题这么多,就是中国最有希望的原因。大家都在抱怨,都知道问题在哪里,都知道怎么做,那么就可以做出规划来改变。所以我能看到希望,改一点就往前走了一点。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2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饶毅专访:不要院士荣誉对我个人影响不大
laughquietly 2011-8-21 16:00
饶毅专访:不要院士荣誉对我个人影响不大 我觉得这样做会让这个体系的风气有所收敛 8月17日,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145人的名单上没有出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的名字。随后,饶毅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出一篇题为《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的声明,称“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饶毅是目前国内生命科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2007年,45岁的饶毅放弃了美国西北大学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的职位回到中国,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他的回归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饶毅也以大胆敢言而著称,回国前就曾对中国教育科研领域存在的弊病直言不讳,回国后,更多次在国内媒体发表文章痛陈此中沉疴。8月15日,饶毅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改变科学界浮躁的一个步骤——回国博士后从助理教授做起》的文章,呼吁“在对科学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况下,降低职称”。 饶毅为何做出不再候选的决定?他是怎样看待中科院院士这个头衔的?昨日(19日)下午,饶毅在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大楼的办公室里接受了南都记者的采访。 早就预计到会落选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当初你是出于什么考虑接受了增补院士的推荐呢? 饶毅(以下简称“饶”):接不接受推荐的过程有两个层面的考虑,一个是院士制度本身需不需要存在的问题,我认为院士制度本身是对一些科学工作者工作的肯定,另外,学术权威对行政权力来说也是一种平衡,因此院士制度的存在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具体到个人,我在说明里也提到中国科学家有过一些很好的传统,提到了林可胜、冯德培、邹刚等几个院士。后两位在上世纪80年代我出国前给过我很多支持。我回国以后,还有很多院士支持过我,所以(有院士)来问愿不愿意接受推荐,我就接受了。 南都:你说这份声明写于2011年3月5日。为什么在3月份的时候就把声明写好了? 饶:自己预计到了。(是基于怎样的判断做出这种预计的?)首先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部分,在美国我们是不断合作做事情,大家相互支持。在中国有这样做的,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付别人,踩别人一脚的,这是中国文化传统不太好的一部分。 还有以前的老院士是很有自尊的,后面有相当一批人可以说自尊心不够强,为了得到一些东西,包括院士的职位,就算趴在地上也要钻进去。他们自己是这样一个心态,他就认定你也会这样做。 我觉得这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不能等到发生的时候再去写,早点写,可以改。我写这个没有人知道,我这个判断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提前说了,很可能会被理解成是在威胁别人。别人都觉得一次没上没关系,但是在我这里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南都:你得知结果之后是什么反应,算是应了当初的预料吗? 饶:我知道我的结果可以发了,因为已经写好了。 既然写了这么久,我就会想意义在哪里。其实意义挺大,因为这些人都没有想过有人会是这种态度。我认为全国一定要有这种人,而且有这种人一定是在北大,北大历史上经常会出现些古怪的教授,比起他们来我的古怪是很轻微的。 不要院士荣誉对我个人影响不大 南都:你可能在体制内有不受欢迎的地方,你会不会因此做出一些改变? 饶:我也在体制内,我的教学科研改革都在体制内。而院士这个体制也是多一个荣誉少一个荣誉的问题,对不同的人来说重要性不一样。不要院士荣誉对我个人来说影响不大。在生物学界乃至自然科学界多数人都知道情况,我在什么地位大家都很清楚。 南都:你做出不再候选中科院院士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对这个体系的风气失望了吗? 饶:(落选之后)你说我完全高兴不可能,但是我觉得我这样做,会让这个体系的风气有所收敛,知道下次要去找好的、对的人,对打压别人会有所顾忌。而且我觉得评选中科院院士的体系大体上是比较公正的,但总有一些像我们这样的人,你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被否定,就是因为做得太好了,从来不跟别人低低头、多笑两下。很多国内生物学教授都不去听生物学报告,但看到有院士作学术报告就去听。你说这是去听报告还是…… 不是院士制度本身的问题 南都:你还提到过,当时决定接受推荐,是抱着先加入,然后从内部改善的初衷? 饶:我的意思是这个制度应该存在一段时间,我对他们是尊重的。同时我认为其他人不应该再有我这个态度,我(一个人)有这个态度也就算了——好的人应该加入,从中改变,现在是其他人入虎穴,我在外面。 另外,也不是说改善什么,就是希望有更多好的人进去(中科院)。质量改善就是最大的改善。做得好的人会尊重自己,质量也会高,有自尊的人评选的时候不会去接受好处。 我这次提出的声明,其实可以帮他们约束,让他们多考虑一些学术上的事。院士是终身的,就看尊重不尊重自己,如果接受搞关系,就是不尊重自己。 南都:院士评选中出现这种情况是本身制度的问题还是整个都是这样? 饶:大家都知道,很多时候不是院士制度本身的问题,其他单位做事情也是这样做的。就跟很多人骂高考,可是换一个方式做怎么做?推荐信、业余爱好?那也会出现造假。如果大家不都非得想上北大清华,再改就容易了。所以院士制度也是,怎么改,哪些可以改,不是这个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大环境的、文化的问题,文化不改,还是会跟以前一样。 南都:回国之初到现在的状况和当初设想的一样,会影响你的信心吗? 饶:大体想到了,唯一没想到的是中国人背后做小动作捅刀子,我想到了一点,但没想到这么多,有些人做的太过分。 我觉得中国可以很好地发展科学和教育,这不影响我继续做,相信中国会越做越好。我一直有个说法,认为中国的问题这么多,就是中国最有希望的原因。大家都在抱怨,都知道问题在哪里,都知道怎么做,那么就可以做出规划来改变。所以我能看到希望,改一点就往前走了一点。
19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另类唠叨-我看饶毅教授对院士头衔的纠结
热度 6 陈龙珠 2011-8-20 00:22
注意到饶毅教授在申报2011年中科院增选院士中途遭遇淘汰之后,在博客上声明自此不再候选,颇感意外。但在言论自由的时代,如此声明,合情合法。但对饶教授本人以及传媒对其被中途出局原因的思想,本博暂不敢苟同。科学院的一个学部,总是由一定人数的院士组成的,若是只有个别院士发表反对意见而其他大多院士由衷地赞赏一位候选人,则每位投票人可以决定自己投给谁的投票怎么会是否决的结果呢?一位国际知名的学者,若纠结于老院士还是新院士在与己作对,且以此为依据来做决定和发声明,则不是太幼稚了吗? 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一个不一定很恰当的传说的例子吧。在一次投标评审中,专家A事前答应投公司B的票,公司B会给予酬谢;投票结果B中标了,A便向其索要报酬,未果而彼此发生激烈的冲突,最后B公司告专家A索贿,导致后者案发并遭受牢狱之灾。为啥公司B敢这么做呢?又传说公司B被另外的内线告知,专家A在评标投票时根本就没投公司B的票。谁能肯定这个传说在中国不可能真实发生呢? 本博并不是在说,中国的院士制度没有瑕疵乃至问题。在看到饶教授声明热点新闻后,也检索看看了中科院这次增选院士初步候选人的名单,感到与自己相关学科的那几位学者的学术业绩,在同行中还是能算得上具有特色和水平的。可见,当前的院士增选制度的结果并非都是一抹黑。查找原因实事求是、面对结果调整好心态,或许也是落选者应该冷静对待的。 至于什么美国著名大学终身教授竟然当不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感叹,本博觉得更是不足挂齿。因为要是按这么一个逻辑,美国两院院士不是都应该自动成为中国两院的海外院士了吗? 印象中在N年前,北大就有过一位海归著名教授在申报院士过程中也曾发生过纠结。那时听身边的一些学长们议论的是,学术界的这点事情,是不能想借用政治或其他途径来解决的。近日看看传媒对饶教授增选院士中途出局的热议,不令人迷惑吗? 本博觉得,要使中国的院士制度切实得以改善,拿饶教授的出局做题材,难免不似宽阔的江湖里落入了几滴雨点。而督促个别院士在严重学术腐败确凿的证据面前被赶出大院、遏制整个院士队伍超额的不当获益,或许才是让中国的科教机体早日得以康复的阳光之道。 夜深了,还唠叨个啥?晚安!(@TS)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710 次阅读|17 个评论
饶毅落选院士再次动摇中国学界公信
热度 83 张显峰 2011-8-18 09:22
昨天 中国科学院通过媒体公布了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此前呼声颇高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 的意外 出局, 一时 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按理说,从最初314人的有效候选人一下锐减为145人,淘汰过半,某一个人的出局实在正常不过。但17日一大早,科学网上“饶毅出局”的消息迅速扩散,为其“鸣不平”的博客文章甚至占据了网站首页显著位置。饶毅本人“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的百字博文一个上午点击量也逼近2万。这是历次院士增选中罕见的现象。 以往的院士评选中,人们喜欢揪哪些“不合适人选”的辫子,往往对一些高官、高管和学界名人候选院士进行质疑和批评。如果说,这是对院士评选制度公信力的挑战,那么人们对饶毅的出局抱憾,冲击的则是整个中国科学共同体的公信力。 选院士 本是科学家们自己“排座座、抢板凳”的游戏,引得全社会广泛关注已属不正常,而一个科学家在竞争中被淘汰竟然引发舆论反弹,尤其不正常。院士评选有严格的学术标准和规范的程序,在学术共同体内,强者上、弱者下 。 饶毅之被淘汰,或许是因为相比之下条件尚不“达标”。但为什么人们总会怀疑一切“意外”的背后,一定有着某种不可明说的原因? 饶毅是海内外知名的神经科学家,回国前已经成就不菲,在美国学界也颇得盛名。与和他同期归国的其他几位优秀科学家不同,他是喜欢在媒体上讲话的知识分子,也是当年在国外著名学术刊物上撰文批评中国科研制度的三位作者之一,平常也喜欢在网络上撰文评议中国科学界的问题。 这样的“背景”,大概给一些替饶毅鸣不平者留下了猜测的空间。他们认为,是因饶毅平素“不合作”的态度导致他落选,在他们眼里饶毅成了科学共同体排斥和打压异己的受害者。 我当然宁愿相信是饶毅碰到了高手,他所要竞争的学部里优秀的候选人太多。 但 中国的科学家相互倾轧、排斥异己的现象并不鲜见,院士评选饱受诟病、项目评审学霸横行也是事实,这样的现实难免不让人产生种种猜想 ; 尤其院士附着的种种盛名和光环,让这个本该纯粹的学术荣誉背负了太多的利益筹码。 院士竞选早已不是单凭一个“品学优秀”就可成功。 一位 科学网 网友 撰文称 :“饶毅的学术水平是公认的,对国内科研学术体制的看法也是准确中肯的,但他并不能适应国内的体制。” 国内的体制什么样? 似乎人人都有感受,却又难以准确形容。 我们不必为饶毅叫屈,但不能忽视一个常识: 如果科学研究不能实现民主,科学界不能坚守真理至上的原则,那么学术共同体的公信将无从谈起。一个缺乏公信和口碑的科学界,你敢想象它的未来吗? ( 17日为《人民日报》作文 )
个人分类: 显峰冷言|27421 次阅读|112 个评论
院士、名人与科学网
热度 26 wangdh 2011-8-17 21:42
院士、名人与科学网 倒着说。 先说科学网 。 科学网这几天有点太高度统一了点,万众一心议院士评选,热度 100 ,完全沸腾状态,给全球气候变暖又加温了。欧洲一次热浪几万人的性命就没了,温度高了就是发烧了。发烧时间长,脑子会烧坏的。 科学网编辑部近期有点雾里看花,又像是故意点火,推波助澜,又像隔岸观火,搭台子看热闹。你看看,关于院士评选、写“饶毅”和饶毅写的多篇文章被精选、置顶,不管什么观点,不管说的什么话,不管写了几个字,统统加精、置顶,这是非常奇怪的正常现象。我想博主自己也不会认为他们那些调侃的文章竟然会被精选、置顶。科学网还真是一个娱乐场所,如饶毅先生今天自己写的 : 从 今 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现在( 21:24 )是 243 个推荐、 283 个评论、点击3万多了,创科学网之最了 。 我不相信饶先生自己会希望这篇博文被加精、置顶,自己只不过借博客表示一个态度罢了。 院士增选,大家关注是可以理解的,但举国关注就不正常了。大家都批评浮躁、功利,网络上下成了有些老师说的“名利场”就需要考虑定位问题了。 科学网有很多美文,需要细品。推荐您抽时间读读孟津老师、关燕清老师、刘俊明老师等等的文字,只要您也心静,是可以品出味道的。 再说名人 。 名人效应在科学网同样很突出,海龟、院士是名人,名海龟更是名人。饶毅先生由于其鲜明的特点,在中国毫无疑问是海龟名人,是有一定眼光和思想的名人,是有些时候敢于说真话的名人,是学问做得不错也有行政职务的名人,是可以跟国家领导建言的名人。所以,只要与饶毅先生有关的文章,不论是他写的,还是写他的,编辑部都很重视,这也可以理解。敢言吾之不敢言,有时候能切中时弊、一针见血,大家都喜欢、都感觉痛快。但文章还要看内容,不是什么都可以追捧的。否则不但不能维护名人的面子和形象,反而像是脱光了吊起来被众人观瞻开涮,场面实在是不好看,对当事人没有任何好处。饶先生很多观点很前卫,很有建设性,但如果不考虑中国的实际,难以产生好效果。 最后说院士 。 引用院士信息:“ 中国科学院 院士 ,原称‘ 中国科学院学部 委员’, 1993 年 10 月改为现名, 中国大陆 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 学术 权威,中国科学院院士从国内外最优秀的 科学家 中选出,每两年增选一次。”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主要义务是“ 积极促进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努力创新,做出成绩;提倡科学道德,维护科学精神,发扬优良学风,普及科学知识,起表率作用;积极培养人才,推动科学技术队伍建设,等等。”现实中举国上下、全国各地在对待院士的态度和行动上,已经完全置院士章程而不顾,有些个别院士本人也是心知肚明。 饶毅 先生这次参加院士候选,第一轮出线,第二轮出局。按理说,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参选开始就注定当选,那才是不正常。结果与大家预测的不一致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吗?如果施一公教授最后成功当选那也是正常的投票结果,如果落选也是正常投票的结果,正常程序、正常结果,有什么可质疑的?您说凭饶先生的水平,落选表明院士评选的不公平,可是施一公教授当选了呀?要说施教授入围是众望所归,可饶教授为什么出局啊?话说回来,如果有些方面真值得质疑,明显违背了科学界的规矩,明显挫伤了全国人民那颗期盼的心,那么院士增选委员会是需要深刻反思的。如果明显有黑幕、打黑枪、吹黑哨、潜规则等问题存在,那可真的是严重挫伤了我们的热心和诚心,我们不失望也绝对会绝望的。仔细再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你觉得院士参选不参选还重要吗?当选不当选还有意义吗?问题:您真觉得现在的院士选举有问题吗?是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很多人一定不会认同饶先生在第二轮就出局的结果,那么您关注的是什么呢?您认为哪位入选的候选人不够格?哪位没有学术贡献?哪位是通过非正常途径进入的?现在公布名单不就是接受大家的监督吗?如果您掌握了确凿证据,举报不就得了。老段不就是被夫人举报而出局了吗? 实际上大家关注的还是院士这个群体的威信,最后当选者是否真的是“ 中国大陆 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 学术 权威”,这个群体能否真正担当起“ 积极促进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努力创新,做出成绩;提倡科学道德,维护科学精神,发扬优良学风,普及科学知识,起表率作用;积极培养人才,推动科学技术队伍建设”等造福国家和人民的艰巨任务。学术界的浮躁比其他方面的浮躁危害更大,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发展和教育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科学和教育发展的精英群体出了问题,可不是倒塌几栋楼、几座桥的事情。所以,如果院士这个群体的声誉还存在,院士这个群体的威信还存在,院士这个群体在国家科学发展上的地位还存在,作为一个学者如果非常向往这种荣誉,希望得到这种认可的话,那么建议饶毅先生等这次出局的科学精英们,要卧薪尝胆,不计前嫌,养精蓄锐,积极参与,下次再战。如果不在乎这个荣誉,也不在乎是否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有话语权的话,那就神马吧。 院士的声誉还是需要院士们集体维护。院士的尊严需要院士们集体去赢得。如果不是出于对于院士学问和人品的尊重,那些点头哈腰、肉麻吹嘘,院士们自己不感到悲哀吗? 结论和希望 : 如果有一天学界不再去努力追捧、追逐院士,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去敬仰院士们的学术成绩,敬佩院士们的科学精神,敬慕院士们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我们的学界会是另一番景象。如果以后院士称号只是一个荣誉称号,不再与待遇和资源挂钩;再如果,以后的院士评选不是由个人和单位选送,而是由德艺双馨的学者们组成的委员会提名推荐(当事人并不知情),也许选举结果被社会的认可度要大些,院士被社会尊重的程度还要高些。 我们期待着吧。有期望总比绝望好。 当选的,值得祝贺,希望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落选的,虽败犹荣,如果选举程序是公正的、透明的,以后也一定名至实归的,迟早的事。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6588 次阅读|26 个评论
为饶毅说句话!
热度 19 xcfcn 2011-8-17 15:05
为饶毅说句话! 虽然我几乎在所有方面都不认同饶毅先生的观点,也觉得饶毅太自以为是,经常搞不清楚状况就 fuck around 。这也违背了他自己提倡的 professionism 。有人说饶先生敢言是知识分子的典范,我倒是觉得饶先生在这方面是一个蹩脚的不入流政客。 虽然我不了解饶先生的专业成就,但是饶毅这次选不上院士也倒是在我的预期之内,毕竟此前有多少牛人都是候选多次才上去的啊。但是连第二轮都没有进去也确实让人大跌眼镜,这让饶先生情何以堪!但据黄秀清博主说超牛的香港沈平教授当年也没有进入第二轮,看来饶先生也不必过于惊诧了。 虽然中科院院士的选举是个名利场,我想饶先生在此之前想必也已经知道。但是中科院院士真正有水平的基本上还是上去了,虽然有些“可上可不上”的也上了。我想,既然敢选,就要敢输,所以说什么“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倒也 大可不必,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就好了! 总感觉饶先生“言胜于质”,难道这是北大的传统? 虽然饶施合体过一段时间,但是他们合体是激发态,离体才是基态。有人建议施先生要跟饶先生共进退,甚至提高到“人品”的高度。但我连施先生要出来发言的理由都找不到!凭什么啊? 我倒是觉得这次结果也算是中国科研精英层对饶毅先生的一个总体评价了,里面包含太多信息了,值得饶先生细细品读。解读的好的话,饶先生幸甚,中国科研界也幸甚。我总感觉饶先生对自己没有一个好的定位,也还没有真正了解自己,更没有了解中国的现实,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 总之,没有接上中国的地气/底气,还在以“美国科学家”的身份高高在上的颐指气使! 或者说饶先生生不逢时,或许活在五四运动前后,那才是饶先生一展抱负的好时机。 多言了!
个人分类: 杂论|2708 次阅读|28 个评论
院士增选还得增加透明度
热度 8 张显峰 2011-7-5 10:19
上周四晚,中国工程院公布了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昨天各大网站的首页纷纷以“多名央企高管落选”报道这一消息。媒体以“淘汰”的口吻报道“晋级”,看得出舆论的关切所在。 尽管以“高管俱乐部”著称的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由44名锐减为12人,尽管此前舆论紧盯的多位央企高管无缘第二轮候选,但这一结果并未能消弭人们的质疑。 其实很多质疑者并不清楚这些候选人的学术成就,他们的质疑更多是来自对高官高管身份的成见及其手中权力的担忧。即便有人落选,人们也在担心是因为落选者“手段”使得不够,而非上榜者学术能力更强。我想,就算所有高官高管都落选了,人们依然会有很多质疑:上榜的为什么是他而不是他,他的后台是不是比他更硬? 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疑问?“有关方面”常吁请公众理解支持,言外之意质疑是因为对他们工作的不理解。我倒是以为,公众自然有理解不到的地方,但根本原因并不在此。没有完整的、有说服力的信息披露,人们就会按照“小道消息”和自己的理解去解释所看到的结果;没有足够的了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和支持。信息的公开透明是建立公信的基础,更是纾解舆论质疑的良药。 近些年两院在院士增选的程序和标准上做了不少完善,但信息的公开透明显然离公众的期待尚有距离。比如候选人的公示,每次两院都会借助报纸和网络公示候选人的姓名、年龄、单位、职务,工程院还额外公布推荐渠道,但要凭这些信息判断一个人够不够格参选院士,显然过于挑战公众的理解力。候选人取得过什么样的学术成就,参选院士的凭据是什么,推荐者的推荐理由是什么?这些信息都需要主动公开。只有这样,才能让少数评委以外的更多人了解候选人,了解院士遴选的标准,进而判断候选人够不够资格,候选资历有没有造假虚夸,学术成果有没有移花接木……这才是公示的目的,才可能起到监督的作用。尤其在社会诚信和学术道德饱受诟病的当下,要诚心做到遴选公平,关切舆论质疑,重塑院士群体的公信和形象,这更是不能绕过的第一关。 当然,对于信息公开透明的要求不能仅限于院士候选人。中国的学术界绕不过行政化和人情圈这两道魔咒,来自行政权力、圈子利益和人情的影响往往会左右一些人的决断,所以对推荐单位最终签字画押的负责人和提名院士的信息也要适当公开——无论从“好汉做事好汉当”的个人义气,还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政治标准来看,这样的要求都不算过分吧。
个人分类: 显峰冷言|6014 次阅读|8 个评论
翻两番地扩大院士规模势在必行
热度 5 大毛忽洞 2011-5-25 15:09
翻两番地扩大院士规模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初期的故事: 王府井 1 块广告牌落地, 砸伤了 100 人, 期中 99 人的身份是总经理, 30 年过去了, 中国的经济腾飞了。 本科生的队伍扩大了, 硕士生的队伍扩大了, 博士生的队伍扩大了, 博士后的队伍扩大了, 教授的队伍也扩大了, 现在只有院士队伍是最细的瓶颈。 这院士队伍的细脖子, 就像是中国科技界被勒细了的脖子, 连气都快喘不过来了, 哪还有什么原始创新的生气! 院士队伍要来个铺天盖地的扩选, 要大大地扩选, 如果哪 1 天王府井的广告牌落地, 砸伤 100 个人, 期中有 99 人的身份是院士, 中国的科技就像中国的经济一样, 腾飞起来了。 中国是崇尚儒教(官本位)的国家, 为什么能容忍总经理铺天盖地, 就不能容忍院士铺天盖地呢? 害怕翻两番地扩大院士队伍, 归根到底还是官本位的思想在捣乱!
个人分类: 闲情和逸致|2941 次阅读|10 个评论
【征文】建议无限期地停止院士增选
热度 67 Majorite 2011-5-24 20:03
【征文】 建议无限期地停止院士增选,直到中国本土出现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感谢《科学网》赵彦主编的邀请,对科学院的发展献计献策。 我是从中国科学院走出来的、对中科院感情很深,出国28年来一直在关心着她。 中国科学院这样的机构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是没有的,因为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和院士工作局,负责院士的增选以及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咨询,这部分的职能相当于美国的科学院和法国的科学院,但是欧美的院士仅仅是荣誉性的,不享受优惠的待遇或特权,更不会影响国家科技资源的公平分配;另一部分是中国科学院的各分院及其众多的研究所,这部分的职能是美国的科学院或法国的科学院所没有的。 今天,我仅就上述的第一部分提一个利国利民、可行性也强的建议: 众所周知,中国本土迄今尚没有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中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影响还不太高,中国科学家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整体提高,但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队伍越来越庞大,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活动哪一次也没拉下,每次都是轰轰热热,被选进的,到处演讲介绍其“成就”者有之,在校园放烟花庆祝者有之。院士评选早就背离了初衷,已经成为特权、财富、关系的博弈。 我建议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增选可以无限期地推迟,直到中国本土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出现,让中国科技界静下心来,埋头苦干,真正出一批一流的成果,出一些人才,一洗中国这样的大国出不来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耻辱!否则,在低水平的层次上还要兴高采烈地排座次、戴桂冠、装扮成学术大家的样子、自娱自乐挺没意思的。若选出来的中国院士还不如美国普通大学正教授的水平,却享受着比人家院士还院士的待遇和特权,我们的院士制度必然要受社会反弹和詬病。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的,也不应该每两年就 增选一次院士, 应改为每5年增选一次(对应于党代会和国家领导的任期),并在院士增选中做到宁缺毋滥,总名额控制(例如,600人),老去一个才增补一个。经验告诉我们: 在中国目前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个好的院士可以促进一个单位或一个学科的健康发展。相反,一个坏的院士对于一个单位学风的破坏作用和对一个学科的发展的阻碍效应亦是相当惊人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院士既然是中国科学家的最高荣誉,而且几乎是只进不出,就一定要杜绝“才德兼亡”的愚人和“才胜德”的小人成为院士。在还没有多少大才可树之时,更应该坚持“德为先、才为重”的原则,让院士制度的存在即使无利于也要无害于国家的根本利益。 这就是我想对中国科学院提的第一个建议,我想这大概是“我心中的科学院”征文中较有建设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大家同意吗?
个人分类: 中华民族|11778 次阅读|71 个评论
点评2009,那些让人纠结的记忆
张显峰 2009-12-15 17:19
   No.1 手机上网    这一年,黄了;明年,扫黄   手机好像一夜之间变黄了。父母们恨不得都把孩子的手机丢进马桶里。   但说心里话,那些黄东西不是今天才有。这些很黄很暴力的东西是和手机网络一起成熟起来的,为什么现在忽然黄得这么耀眼?还惊动了中央若干部门启动专项行动,要一口气扫到明年5月底? 后一个好回答:毒瘤必须割。但前一个不好说,你说为什么呢?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媒体揭开了盖子,而且有关部门的反应总是比媒体慢半拍。报道的结论是,运营商、广告联盟等的纵容、扶持,为淫秽色情网站的滋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说到底,还是利益。专家说,按谁获利谁负责的原则,运营商理应承担社会责任。 好啊,那就承担吧,有个运营商老总表示要拿一个亿搞技术攻关,封堵黄毒。嚯!够爷们儿,够气魄!但是砸个苍蝇用得了这么大的石头吗?把自己洗洗干净,苍蝇自然会没了。   真是不幸,我觉得运营商们在2009年度总结中应该这样写:这一年,黄了;明年,扫黄。   No.2 气候变化   是学术,更是政治   位于北欧的小城哥本哈根,这几天都快被挤爆了。酝酿已久的联合国气候大会终于在临近岁末的时候开幕了,不管最终结果如何,人类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上,毕竟还是坐在了一起,商量该怎么办了。   很多人天真地以为,气候变化只不过是个学术问题。现在看来错了。那么多国家的官员和环保志愿者云集一起干什么呢?仅仅是为了讨论学术吗?不!一旦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这里面就有赤裸裸的政治利益。   峰会开幕前一周爆出了气候门事件,见义勇为的黑客窃取英国气候学家相互交流的上千封电子邮件内容,也由此窥探到过去十几年里这些气象专家的研究并不严肃,他们甚至篡改对自己研究不利的数据,以证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起到巨大作用。换句话说,人类活动影响气候这一说法,也许是谎言和欺骗!这让反对人类影响气候说法的人感到非常兴奋。   但是无论怎样,气候在变化是不争的事实,人类无节制的生活让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也是不争的事实,现在,是该坐在一起商量如何不让这种糟糕继续下去的时候了如果你不想电影《2012》里的生活太早到来的话。   气候大会,是政治没错,不过它应该是全人类的政治。每个国家都应该拿出诚意,现在玩心眼,迟早是要还的。    No.3 抗击甲流    不是因为有抗体,而是因为有阳光   人主宰了世界,其他物种就要遭殃,连得个病,都要赖出去。比如禽流感、猪流感。猪要幸运些,世界卫生组织专门给它正了名,说那不是猪,而是H1N1。   其实不管是啥,都不当紧,当紧的是人要学会面对,勇敢面对,及时面对。2003年SARS来的时候,因为一小部分人的蒙蔽,葬送了更多的无辜者,也让更多更多的人人心惶惶。后来,有些人终于明白,原来只有及时透明的信息才能保住更多人的性命,还有自己的官帽。   这次甲流当前,大家的冷静令人意外。当然,不是多么勇敢,而是心里有数。我们看到,有关甲流疫情的各种信息,政府及时、公开、透明地公布,专家对疫情的分析解读随时跟进,关于各地接种疫苗的分配和时间表,接种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疫苗的临床实验等,媒体几乎天天报道。心中由此少了些许不安。   尽管仍有种种质疑,但我们应该明白,能成功阻击疫病,不是因为我们有抗体,而是因为有阳光。    No.4 学术不端    从瘟疫变成了普通感冒   学术不端终于从瘟疫变成了普通感冒。西安交大几位老教授举报自己的学生造假,反被起诉名誉侵权;院士李连达、辽宁大学副校长等多位学界名流的名字屡屡被借去挂在抄袭的论文上;致力于工业化生产的论文公司也应运登场似乎,这年头谁都有可能跟学术不端沾亲带故,如小感冒一般稀松平常,也不打针不吃药,由他去也。   如今,年关已近,这些丑闻中的主角似乎未见有甚不测,想来过得不错。看来,还是练出了抗体。   与我们不同,韩国人就娇气得多。首尔中央地方法院10月26日作出一审判决,以侵吞研究经费和非法买卖卵子罪,判处偶像级科学家黄禹锡有期徒刑两年,缓期三年执行。   2005年底,有关黄禹锡学术造假的丑闻就逐步被揭露。首尔大学调查认定黄禹锡学术造假后,宣布解除他的教授职务;韩国政府取消了授予他的最高科学家称号;韩国检察部门于今年8月份对黄禹锡提出诈骗、侵吞研究经费和非法买卖人体卵子等指控 视学术不端如瘟疫一般,韩国人真的小题大作了?   No.5 高考制度    校长推荐原来是一场游戏   高考制度是个火药桶,谁碰谁倒霉。   北京大学搞了个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招致不少骂名。很多人担心,这一比之高考而缺乏硬杠杠的制度,会不会沦为权力寻租的工具?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校长,有没有勇气推荐偏才怪才?很多省市和农村中学没有获得资质,会不会加剧新的教育不公   现在看来,都没骂对。没出现腐败,也没见丑闻,也没见着偏才怪才。人家北大早早把39所中学的90名优秀生收归旗下了。大家忽然恍然大悟,原来北大是在掐尖?!就算倒霉挨骂也值得了。 你想想,高考降30分录取!能考那么多分,就不是偏才怪才了。相比之下,四川大学在年底推出的专门招揽偏才怪才奇才的推荐制,倒是值得期待得多。只是,人才培养老是这么打补丁似的在高考制度上动脑筋,总不是个办法。眼下的教育已经给人才立起了标准,这世上除了全才,就是庸才了。怪才奇才又在何处呢?    No.6 大师远行    空留长问在人间   一代科学巨星钱学森辞世,追思者哀叹这是国家无法弥补的损失,网友悲呼他带走了一个时代。能带走一个时代的人,是怎样一个传奇!   数月之前,任继愈、季羡林二老去世后,也曾令舆论一片唏嘘。因为这两位人文大师也带走了属于他们的时代。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哄闹的纪念,只是在特殊的时间节点上,人们表达着对大师级人才绝代的切肤之痛。   钱老离去,只不过是生老病死,况且以近百岁的年龄,也算是颐享天年了即便我们怎么哀痛。没有哪位大师能与世长存。只要后起之秀能渐次接位,人才培养和大师终老一样合乎规律,就不必有特别的遗憾。   问题也许恰恰出在这里。这个解开了无数尖端科技难题的科学大师,在人生的最后时光里,把中国为什么一直出不了大师的问题抛给了祖国和公众。   答案也许不在大师身上,而在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里。    No.7 杀毒界最大丑闻    原来创新也是高危职业   都说创新不易。为了创新的妙想和路径,要绞尽脑汁,苦待灵感;为了转化为成果和产品,要筹措资金,百般试验;为了能推向市场,造福社会,要历经各路关口,克服种种坎坷   但是,对于刘旭,这位善于创新的反病毒专家来说,除了要经历上述不易外,还要面对和遭受一种更为凶险的磨难为了他的创新,他不得不猝然面对一种由权力和利欲纠结在一起的邪恶之力。   3年前,一条题为北京破获全国首例故意传播网络病毒案件的消息,在北京和地方各大媒体刊出,震惊全国。消息引起了计算机用户极大的愤慨,众多网民对此予以谴责。案件当事人、微点公司相关高层也因网络传播病毒案被警方逮捕关押。微点公司背上了防病毒公司传毒的罪名。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震惊全国的国内首例防病毒公司传播病毒案,竟是个别执法人员与商业公司联手制造的一起假案。个中唯一原因,就是他们的创新威胁到了竞争对手。   这个中国杀毒软件业的最大丑闻告诉我们,原来创新也是一项高危职业。    No.8 4 万亿与消费券    刺激!   事实证明,只要政府愿意做的事情,一定能做到。比如刺激消费,你口袋里没钱,我发消费券给你。政府想得很清楚,反正政府的钱也是大家的钱。   年初,成都、杭州、广州等城市向市民派发消费券,据说这对应对金融危机是有效的。连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去年到广东演讲时也认为,全民发放消费券,让改革发展的成果全民共享,是刺激消费的最好手段。   看看,说的是刺激消费,问题是消费券发给谁?发多少合适?我是工薪阶层,不想消费,也不敢消费,还不如把这券折价卖给想消费的人,攒下买房。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券不是一劳永逸的,从长计议,还要靠社会保障制度。想想,要是孩子上学、看病住房都有保障,我存钱干什么?   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很得力,通过4万亿的投资拉动内需,很好。但光搞铁公鸡这些硬东西不行,还应该做好软文章。天灾横祸来了我们这些老百姓摔不死,那谁还怕消费?!政府又何愁拉不动内需?!    No.9 网游与网瘾    现实的悖论   在网瘾问题几成社会之痛的时候,戒除网瘾训练营出现了。但视其为救星的家长很快就后悔甚至忏悔了。   因一个16岁的花季少年的陨落,人们才发现,投靠这样一个没有标准、没有监管、没有资质认证的三无组织,实在是病急乱投医。   但这背后是一个很沉重的社会话题。有不完全统计表明,我国有青少年网民1.6亿人以上,10%存在不同程度的网瘾,即有1600万人,其中重度网瘾者约达400万。有太多的家长揪心于此,沉迷其中的孩子就像枯萎的花朵,即便阳光雨露也不能让他打起精神。但是有好的办法吗?我们有中国戒网瘾第一人陶宏开,但一个陶教授又不是千手观音。   这也许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去正视的现实。我们一方面兴冲冲地发展被冠以创意文化产业的网络游戏,一方面又苦于找不到好的办法来拯救那些沉迷网游的年轻人。看来,这是一个十足的悖论。 No.10 院士增选 让人想入非非的早产   今年的两院院士增选,本来有很多卖点值得记取,比如更年轻,比如首次公开贿选者落选的消息。但媒体偏偏记住了另一件事情:院士早产。   11月12日,网络上出现了一份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的不完全名单。在这份广泛流传的名单中,增选院士为24人。11月21日,一位知情网友在其博客上发布了一份详尽的中科院新当选院士名单,共35人。   揭开谜底的日子是12月4日。这一天,中科院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2009年院士增选经过推荐、公示、通信评审、会议评审等环节,从296名有效候选人中最终选举产生35名新院士。网络版第一份名单的24人,全部在新闻发布会公布的35人之列。网络版第二份名单的35人,与最终公布的名单完全吻合。唯一细小的差别是,排序不同,官方结果以姓氏笔画为序。   看来,网络发帖者的确很强大,猜测和推断竟这般准确无误。这让舆论很疯狂:院士增选有着严密的保密程序和遴选程序,怎么会漏了呢?不免担心,评选的每一步会不会也就这样漏到了本不该漏去的地方?!
个人分类: 新闻旧闻|3665 次阅读|1 个评论
“院士年轻化”真的是喜讯吗?
张显峰 2009-12-9 10:03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上周公布了新科院士名单,年轻化被两院不约而同当作一个新闻卖点。据计算,新院士的平均年龄降到了标准退休年龄以下,只有五十来岁。这大约是可以拿来回应社会上老爷俱乐部的指责了。   年轻化的确是个可喜的信息。连院士队伍都如此年轻,我们的科研大军该是怎样的朝气蓬勃啊。有这样一批年轻的科研将才,中国才有追赶甚至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资本。据说人家美国的院士,平均年龄比我们的还要低,如果拿这和它的科技水平稍作联想,便可以得出一个令人期待的结论。   但是现实不一样,美国是美国,中国是中国。美国的科学家当了院士还是科学家,中国的科学家当了院士就成神学家了。美国的院士不会有XX级待遇,拿了诺贝尔奖也就比别人多一个免费的车位而已;中国的院士是权威,一些人不光是自己专业的权威,也成了无所不能的权威,彷佛因为一顶帽子一夜之间房子也比别人大了,车子也比别人好了,说话的分量也比别人重了。   所以这很危险。年轻的科学家早早戴上了院士的桂冠,而且这顶桂冠还是终身荣誉,想摘都难,那么在四下追捧的空气中,会不会萌生出明星的感觉来,会不会膨胀出权威的做派来,会不会满足于既有的荣誉而放慢了攀登科学高峰的脚步,或者相反以权威的姿态贪人之功,居功自傲。   即便你在学术上足够严谨,足够矜持,你能不能看淡和拒绝社会对你的追捧?因为你是院士,是一些人需要的权威,那么除了本职的科研工作之外,就得背负很多额外任务:工程剪彩邀请你,项目评审邀请你,开个会议邀请你,你不光要到场还得捧场。这个时候和你一样年轻的外国同行正在实验室争分夺秒,等你忙完这一切精疲力尽回到实验室,人家已经完成了你要做的工作。   年轻的院士还得面临另一种诱惑:被提拔。既是院士,又那么年轻,提拔你当领导既容易服众,又符合杰出年轻的原则,更重要的是一个单位的领导是院士,这是集体荣誉。那么,当你在纠缠于各种行政事务的时候,和你一样年轻的外国同行正在科研一线冲杀。   当然,事实不一定像我说的这样糟糕。年轻的科学家当了院士,起码有一点是有益的:他会在科研上获得更多的支持。因为有院士这顶帽子作抵押,很多科研资源就会很放心地跑到他这里来,甚至不管他需不需要。两个同样四十多岁的年轻人,科研水平难分伯仲,在申请经费的时候,是院士的那个成功几率肯定要大很多这是中国的现实逻辑。   那么,这究竟算什么呢?算是对年轻科学家的选择性支持还是对院士头衔的价值兑换?那院士又是什么呢?
个人分类: 观察院士|8072 次阅读|13 个评论
2009年新闻消息
skyclub2008 2009-11-9 15:23
科学领域又增了好多亮点,又增加了中国学术和科研实力! 中国科学院 数学物理学部(共6人) 席南华 46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李安民 62 数学 四川大学 郑晓静(女) 51 力学 兰州大学 崔向群(女) 5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罗 俊 52 引力物理 华中科技大学 孙昌璞 46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化学部(共8人) 万立骏 51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包信和 49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陈小明 47 无机化学 中山大学 江 雷 44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桂斌 51 分析化学、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周其林 52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涂永强 50 有机化学 兰州大学 唐本忠 5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香港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尚永丰 4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 侯凡凡(女) 58 内科学(肾脏病学) 南方医科大学 隋森芳 64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地学部(共5人) 莫宣学 70 岩石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郑永飞 49 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陶 澍 58 环境地理 北京大学 周卫健(女) 56 宇宙成因核素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翟明国 61 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信息技术科学部 技术科学部 王锡凡 73 电力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 申长雨 46 塑料成型及模具技术 郑州大学 ---------------------------------------------------- 中国工程院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邓中翰 40 微电子技术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张生勇 69 精细化工 第四军医大学 翁宇庆 69 金属材料 中国金属学会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岳光溪 63 热能动力工程 清华大学 赵宪庚 55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医药卫生学部 廖万清 70 皮肤病与性病学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周良辅 67 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个人分类: 备忘录|4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中南大学四人入围
jingyanwang 2009-10-19 08:06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中,发现四位来自母校 中南大学 的候选人,其中桂卫华教授是我们信息院的院长。另外,科学院第一轮中也有一位数学院的著名教授,可惜在第二轮被刷了。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9人) 田红旗 (女) 49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南大学 中国科协遴选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9 人) 桂卫华 58 控制理论与技术 中南大学 部委遴选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18人) 邱冠周 60 矿物加工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20 人) 李夕兵 46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南大学 部委遴选 以前有人说,中南只有材料和医学厉害,而这次候选人中,来自 数学、交通、信息、材料和能源 不同的学科领域,也许象征着中南大学的 全面崛起 。 以信息院为例,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中南工业大学和长沙铁道学院,以及湖南医科大学相关院系合并组建,并非国内信息口的著名院系。然而,经过短短9年的努力,完成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多个重要奖项,引进了多个优秀人才,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自动化和计算机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从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中南的四年,我充分地体会到这种中南精神:从无到有,不惧强敌,敢拼敢打,传承了“霸得蛮,耐得烦”的湖湘精神。 希望这些候选人能坚挺到最后!
个人分类: RESEARCH|2476 次阅读|3 个评论
关于公布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的公告
mqjiang 2009-9-1 09:27
2009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各学部院士对本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了通信评审,选出初步候选人 145 位。 现予公布。        中国科学院        二 〇〇 九年八月三十一日 2009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共 145 位,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 数学物理学部 (共 22 位 )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广厚 69 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 南京大学 2 王顺金 71 核物理、理论物理 四川大学 3 孙 鑫 70 凝聚态物理 复旦大学 4 孙昌璞 46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5 张继平 50 数学 北京大学 6 李安民 62 数学 四川大学 7 杜东生 69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8 陆坤权 69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9 陈永寿 70 理论物理、核物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10 欧阳颀 53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11 武向平 48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12 罗 俊 52 引力物理 华中科技大学 13 郑泉水 48 力学 清华大学 14 郑晓静 (女) 51 力学 兰州大学 15 赵政国 5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6 席南华 46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7 莫毅明 53 数学 香港大学 18 袁亚湘 49 运筹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9 高鸿钧 45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 崔向群 (女) 5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21 鄂维南 45 数学 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22 潘建伟 39 原子分子与光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部(共 23 位)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万立骏 51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 包信和 49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 田 禾 46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4 刘忠范 46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5 江 雷 44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 江桂斌 51 分析化学、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7 严纯华 48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8 张 涛 45 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9 张洪杰 55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0 李亚栋 44 无机化学 清华大学 11 杨 丹 (女) 43 有机化学 香港大学 12 杨秀荣 (女) 63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3 杨学明 46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4 杨忠志 68 物理化学 辽宁师范大学 15 陈小明 47 无机化学 中山大学 16 周其林 52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17 侯雪龙 54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18 赵进才 48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9 唐本忠 5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香港科技大学 20 席振峰 46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21 涂永强 50 有机化学 兰州大学 22 谢作伟 45 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23 薛 奇 64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南京大学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共 30 位)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 兰 (女) 50 神经生物学、分子药理学 复旦大学 2 孔祥银 44 医学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 3 王 岩 47 骨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4 王书荣 69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5 庄文颖 (女) 60 真菌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6 朱 军 60 作物遗传育种学 浙江大学 7 朱玉贤 53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8 朱学良 46 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9 张明杰 42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10 张树义 45 兽类学、动物生态学 华东师范大学 11 张福锁 48 土壤植物营养学 中国农业大学 12 沈钧贤 67 生物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3 沈珝琲      (女) 74 分子生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14 陈孝平 56 肝脏外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15 陈国强 45 病理生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 16 周 专 52 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17 尚永丰 4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 18 林鸿宣 48 作物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9 金 力 46 群体遗传学 复旦大学 20 侯凡凡 (女) 58 内科学(肾脏病学) 南方医科大学 21 赵玉沛 54 外科学(普通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 22 柴家科 57 烧伤外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23 桂建芳 53 鱼类遗传育种学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4 顾东风 50 流行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25 隋森芳 64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26 舒红兵 42 细胞生物学、免疫学 武汉大学 27 葛均波 46 心血管内科学 复旦大学 28 蒋华良 44 药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9 韩 斌 46 植物遗传及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30 薛勇彪 46 植物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地学部( 共 25 位)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万卫星 50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王二七 59 构造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石广玉 66 大气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4 刘丛强 53 地表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5 刘纪远 62 地理学、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6 刘秦玉 (女) 63 海洋 - 大气相互作用 中国海洋大学 7 张培震 53 地震地质 中国地震局 8 杨经绥 59 岩石大地构造 中国地质科学院 9 陈均远 69 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10 陈晓非 51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1 周卫健 (女) 56 宇宙成因核素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12 周成虎 44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3 郑永飞 49 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 金之钧 51 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15 莫宣学 70 岩石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6 郭正堂 45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7 郭华东 58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18 陶 澍 58 环境地理 北京大学 19 高守亭 64 天气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 黄润秋 45 工程地质 成都理工大学 21 龚健雅 52 摄影测量与遥感 武汉大学 22 傅容珊 66 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3 焦念志 46 生物海洋学 厦门大学 24 舒德干 63 古生物学及进化生物学 西北大学 25 翟明国 61 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信息技术科学部 ( 共 18 位 )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龙生 68 精密光谱 华东师范大学 2 刘国治 48 高功率微波 中国核试验基地 3 江绵恒 58 光电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院 4 许宁生 51 真空微纳光电子学 中山大学 5 应明生 45 计算机科学理论 清华大学 6 怀进鹏 46 计算机软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 杨学军 46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8 陈坤基 68 半导体与固体电子学 南京大学 9 陈定昌 72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 10 郑建华 52 密码学 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11 金亚秋 62 电磁散射与空间遥感信息 复旦大学 12 祝明发 64 计算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 徐宗本 54 智能信息处理 西安交通大学 14 徐秋霞 (女) 66 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5 曹希仁 64 控制系统理论 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 16 黄 维 46 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 南京邮电大学 17 龚旗煌 44 非线性光学,超快光子学 北京大学 18 谭铁牛 45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技术科学部( 共 27 位)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于起峰 51 实验力学、精密光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 王 曦 42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3 王光谦 47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清华大学 4 王自强 70 固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5 王锡凡 73 电力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 6 卢天健 44 固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7 叶志镇 54 材料物理 浙江大学 8 申长雨 46 塑料成型及模具技术 郑州大学 9 刘竹生 69 火箭总体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10 刘治国 65 功能材料 南京大学 11 刘维民 46 润滑材料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2 成会明 45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3 朱 荻 55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4 吴学仁 62 断裂力学、疲劳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15 张统一 59 力学 香港科技大学 16 张曙光 52 铁道车辆 铁道部 17 李 杰 51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18 汪卫华 45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9 沈保根 56 磁性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 周力行 76 燃烧学和流体力学 清华大学 21 俞大鹏 50 材料物理 北京大学 22 南策文 46 复合材料 清华大学 23 郭烈锦 45 热能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24 曹一家 40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湖南大学 25 赖远明 46 土木工程(寒区工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6 雒建斌 47 机械设计及理论 清华大学 27 滕锦光 45 结构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公布地址: http://www.casad.cas.cn/gzdt/200908/t20090831_2457384.html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494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两院院士增选推荐方法有缺陷吗?【摘转】
陈龙珠 2009-3-4 09:25
转注 :在两年前的那轮院士增选终评前,福建农科院、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的相关候选人分别受到了老同事的实名制举报,但均因其是各由6名院士推荐(福建那位被举报院士的推荐人包括福建籍前中科院副院长)而通过终评当选为院士。从这两位院士当选后媒体公开的举报内容看,不能不让人担忧目前中国两院院士增选中采用的院士推荐方法存在制度性缺陷而对我国学风建设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来源:工程院院士刘兴土就遭投诉抄袭剽窃道歉 http://news.sina.com.cn/c/2009-03-04/041317329754.shtml 举报人建议完善院士推荐制度   自2003年以来,舆论对院士制度的质疑与批评之声便不绝于耳,完善院士增选制度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有人甚至提出取消院士制度。   2007年,李爱珍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新闻,让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这位几十年如一日扎扎实实做学问、并取得了显著学术成就的女科学家,此前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一轮评审时就被淘汰,甚至未能进入初步候选人名单。   与此同时,近几年来,中国某些当选院士,却接二连三曝出学术不端的丑闻。院士选拔制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自然不足为怪。   在采访六教授联名投诉一工程院院士抄袭剽窃事件过程中,几位举报人也数次表示,应完善我国院士增选制度,特别是其中的院士推荐制。   按照现行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办法,要想成为院士,首先要被提名为候选人。提名渠道有两个:一是由已经当选的院士提名,直接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二是按组织系统提名,即由所在单位提名,推荐到上级归口部门遴选,或由中国科协所属的全国性学会提名至科协遴选,再择优推荐至两院。   按组织系统提名,显然比由院士直接提名多了一道筛选程序。实际上,两院对各组织系统的推荐名额都有指标限制。   比如,教育部一般可以推荐6个(每次增选都可能调整名额)。当各单位将人选推荐至上级归口部门后,归口部门必须组织专家成立初选委员会,对本系统内各单位报上来的人选进行无记名投票,根据得到的院士推荐指标,确定最终报送两院的本系统候选人名单。   根据两院规定,院士两年增选一次,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最多推荐两名候选人。每位候选人至少要获得3名院士推荐;年龄在65岁(工程院规定为70岁)以上的,则至少需要6名院士推荐。也就是说,如果通过这条渠道提名,只要有3至6位愿意推荐的院士就可以了。   一位资深院士告诉记者,院士提名推荐,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院士看哪位符合标准,主动推荐;另一种是,被推荐人找上门来,请院士推荐,可以称之为被动推荐。不论是哪种推荐,推荐人要做的都是审阅对方的申报材料,并填写《院士推荐书》。   在院士推荐制中,初选责任等于落在了推荐人肩上。为此,两院要求院士必须按照院士的标准和条件,独立推荐候选人,防止被动推荐;推荐人必须确实了解候选人的研究领域、学术水平和贡献、科学道德和学风等,并对《推荐书》所填内容负责。   这种推荐制度表面看似乎很严谨,实际上却存在漏洞。李建东教授对记者说。    和其他两个提名渠道相比较,院士推荐最容易做工作,人情味最重。李建东说,院士增选前,申报人通过各种关系找院士推荐,采取各种方式对院士公关是普遍现象,院士碍于人情而推荐在所难免。虽然两院要求防止被动推荐,但这只能靠院士本人的道德境界与学术操守进行自我约束。    另一方面,尽管两院要求推荐者必须了解申报人的科学道德,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问题。孙广友教授指出,每位申报人都是以平生成果进行申报,假使推荐者对申报人并不熟悉,仅靠审阅对方寄送的申报材料,几乎不可能从中了解被推荐人在一生科研活动中是否存在科学道德问题。   如果院士在这种情况下接受委托,担当推荐人,实质上等于被拉了票。而数名院士在评审与选举中一致力荐,对方当选的可能性就大于从其它渠道提名的候选人。由此,院士推荐制可能更容易使个别存在学术道德问题的人混进院士队伍。孙广友教授说。   据了解,院士在填写《推荐书》时,都要郑重地写上本人了解被提名人的成就、贡献与学风道德等情况,对提名材料的真实性负完全责任。但实际上,即使其提名对象日后被发现此前存在某些问题,院士本人也无需负任何责任。   鉴于此,两位教授建议,应制定对院士推荐制的具体规范措施,比如,在媒体或网站上公示院士候选人名单及其学术信息的同时,一并公布其推荐人名单,以增加院士推荐的透明度,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如果提名对象涉嫌重大学术道德问题,或学术水平距院士标准相差甚远,一经查实,扣减推荐人的下一轮推荐名额等。   孙广友教授还指出,近年两院都提出科学道德一票否决,但一票否决到底是怎样操作的,应予以制度化、程序化和透明化。   他建议,在增选细则中明确一票否决的操作方式与流程,设立其程序位置,使一票否决真正落到实处。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439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1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