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卡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音乐欣赏一一耳熟能详的“卡门”组曲
热度 1 kd652 2020-8-11 10:40
2017年观看“卡门”歌剧的时候对剧情并不了解,因为我看不懂德国剧场发的说明书,后来才知道“卡门”既是音乐剧的名称,也是剧中女主角的名字。 该剧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她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她而被捕入狱,出狱后又加入了她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然而后来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人们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匕首下。 气势恢宏的交响乐卡门组曲: https://haokan.baidu.com/v?vid=4098101243461283571pd=haokan_sharecontext=%7B%22cuid%22%3A%220a2Tilam2a_T8ving8BQa_uKH8_yu2aM0u2Wa08Kvu_uaHiP0i2y8gteQR5NkWula_HmA%22%2C%22tt%22%3A1597129992%2C%22uk%22%3A%222h7p4uY3DkxcUdWtBkq-CA%22%7D 全本歌剧“卡门”视频: https://m.iqiyi.com/w_19rr45is31.html
个人分类: 音樂|3225 次阅读|2 个评论
歌剧《卡门》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
panfq 2016-3-24 09:48
相关链接 vocal 歌剧 Video lingo-music 歌剧《卡门》中主 人公卡门的著名咏叹调 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 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 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 Love is a rebellious bird -不羁的鸟儿 Que nul ne peut apprivoiser That no one can tame 任谁都无法驯服 Et c'est bien en vain qu'on l'appelle, And it is in vain to be called, 对它的召唤都是白费 S'il lui convient de refuser. if it, him, agree,to refuse him. 如果它选择拒绝 il convient de是合适的 Rien n'y fait, menace ou prière, Nothing will work, threat or pleading, 威胁或乞讨都是惘然 L'un parle bien, l'autre se tait One speaks, the other is silent 一个多言,另一个不语; Et c'est l'autre que je préfère And this is the other that I prefer 而我爱的那个 Il n'a rien dit; mais il me plait. He said nothing; but I like it. 他什么都不说,却打动了我 L'amour, l'amour, l'amour, l'amour! 爱情! L'Amour est enfant de Bohême, Love is a gypsy child, 爱情是吉普赛人的孩子 Il n'a jamais, jamais connu de loi, He never, never known any law, 无法无天 Si tu ne m'aime pas, je t'aime, If you do not love me, I love you, Si je t'aime, prend garde à toi! (Prends garde à toi) If I love you, keep guard of yourself!(Take care of yourself) 你可要当心! Si tu ne m'aime pas si tu ne m'aimes pas je t'aime (Prends garde à toi) If you do not love me if you do not love me I love you(Take care of yourself) Mais si je t'aime si je t'aime prends garde à toi! But if I love you I love you so beware! L'oiseau que tu croyais surprendre The bird you thought to surprise 你以为捉住了的鸟儿 Battit de l'aile et s'envola; Beat of the wing and flew away; 已抖开翅膀飞去 L'amour est loin, tu peux l'attendre; Love is far away, you can wait; 爱情很遥远,你可以等待 Tu ne l'attend plus, il est là! You do not expect more, there it is! 你别再等待,它就在这里! Tout autour de toi vite, vite, All around you, quickly, quickly, 就在你旁边,快,快! Il vient, s'en va, puis il revient! It comes, goes, then it comes back! 它来来去去,回了又离! Tu crois le tenir, il t'évite; You think to hold, it avoids you; 你以为已拥有,它却躲开 Tu crois l'éviter, il te tient! You think to avoid it, it holds you! 你以为已躲开 ,它却捉住你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该剧在比才死后才获得成功。美国女高音格拉汀·法拉的有声电影和查理·卓别林的一部无声电影更是扩大了歌剧的名声。《卡门》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在卡门为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匕首下。卡 门被逮捕后,中蔚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表现出 放荡不羁的性格。
个人分类: 语言文学|17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氏女与嘉尔曼(一)
热度 1 sivaxin 2011-8-9 15:07
刘氏女与嘉尔曼(一)
刘氏女是章诒和新出版的小说处女作《刘氏女》的主角,而嘉尔曼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梅里美名作《嘉尔曼》中的主角,后人根据她的形象创作了歌剧《卡门》。这两个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我却觉得代表了东西方女性不同的命运,代表了东西方文学体现出的截然不同的女性视角,让人久久难以释怀,只因所想所感太多,只能分节写来。 刘氏女的故事是章诒和依据自身在文革时期十年囹圄生涯所结识的狱友经历创作而成,描写的是女囚刘月影因农村包办婚姻而嫁于身患羊角疯的丈夫,随着在小县城里工作、生活,刘月影对自我命运、爱情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她希望结束与丈夫的无爱婚姻,但却屡屡得到不组织的批准。一次,丈夫在电影院大庭广众下发了羊角疯,羞得刘月影无地自容,愤恨交加的她竟起了杀意。 “ 杀人有时候就是很简单的一念,想多了就下不了手了。 ” 章诒和写道,于是刘月影经过精心的筹备,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丈夫又一次羊角疯发作之时,乘机掐死了丈夫。还为了不让尸体被发现,竟残忍地将尸首如腌咸肉般肢解,藏于泡菜坛子之中。这之后十年,刘月影与儿子过上了平静的新生活,但她心底却始终被那晚的血腥黑暗所笼罩。案发过程极其偶然但又是必然,揭开刘月影心底最深藏的隐密的竟是当时日目睹母亲杀父的幼子的一句无忌童言。刘月影琅铛入狱,判处重刑,但在一次监狱的火灾中,她奋勇救出数条人命,而被减刑十多年,与张怡荷(即作者章诒和)相识正是月影刑满获释的前一年。 这是个让人心惊又心痛,而不忍卒读的故事,刚读完的那夜,三伏天里,周身竟是彻骨的寒冷,写这篇博文转述故事梗概都让我觉得心口郁闷难挡。牛顿说,他可以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无法计算出人性的疯狂。章诒和说出狱后将这故事说与吴祖光听,吴祖光劝她定要把它写成小说,也许闻者都会被这故事中交织的复杂人性而震憾。 嘉尔曼的故事无须转述,对外国文学有涉猎的人,都对这篇经典中篇小说耳熟能详,尤其是那位敢爱敢恨,视自由高于生命的吉普赛女郎。我读的版本是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傅雷翻译的《嘉尔曼》,可惜书在文革将结束时重印出版,只是斯人已逝,从此热爱他的读者再无缘看到他翻译的法国文学作品。有时再想,我们对法国文学的钟爱,我们痴迷地读巴尔扎克,罗曼曼兰是因为作者本身,还是因为傅雷的翻译。书前还有法国文学研究的知名学者,连陆谷孙老师也对他赞赏佩服的柳鸣九老师所作之序言。书是薄薄的盈掌一册,售价0.17,想是爸爸当年念中文系时所购。 《刘氏女》与《嘉尔曼》同样都是不足五万字的中短篇小说,却都包含复杂的情节和人性,两部小说也都同样极具可读性,语言故事都使读者瞬间被吸引,急迫地想要往下看。然而,两部小说读完后的观感却是天差地别,对《刘氏女》尽管我承认它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但不愿再读第二遍,全书中出彩的情节描写便是刘月影杀夫藏尸那段,但对那段尤其不敢再读,生怕晚上做恶梦。而《嘉尔曼》从我中学开始第一次读到,便非常喜欢,隔几年再拿出来重温,依然可以读得手不释卷,嘉尔曼与若瑟第一次见面的情节,嘉尔曼最终命丧若瑟之手的情节,总是一读再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是超越时空限制的,随着时间的流转更能体现其魅力,从这个角度看《刘氏妇》还有一点差距。 两部小说叙述的形式也有一定的类似,都是以第一人称 “ 我 ” 作为转述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的。《刘氏女》的我是刘月影的狱友张怡荷,第一次因队里杀猪而结识,后因张怡荷为其写狱中小结,方得以展开全部故事情节。《嘉尔曼》中的我则是一位考察西班牙地理人文的法国贵族,第一次在荒村旅舍救了强匪若瑟一命,最终在若瑟杀了嘉尔曼后又在教堂将他被嘉尔曼诱惑,为她痴迷,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我”在两篇小说中都扮演观旁者、记叙者的角色,不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任何推动作用。这种写法让读者有一种纪实性的真实感。
个人分类: 读书阅史感悟|4709 次阅读|4 个评论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小议科研方向的转换
热度 1 kejidaobao 2011-7-13 11:00
文/戴世强 近年来,读到国内很多科技论文,涉及各种不同的领域,发现有一个共性的问题:科研方向上的抱残守缺。亦即,瞄准了某个方向以后,十年几十年不变,以至于有时看到一位作者的名字,就立刻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了。当然,我并不主张频繁更换科研方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般不利于高水平成果的产出;但是,如果在科研方向上墨守成规,那么也肯定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力主:在做科研工作时,要做到“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也就是说,在精心做好手头的题目的(“吃着碗里的”)同时,密切关注着相关领域的发展动向(“看着锅里的”),特别是应随时关注前沿性的热点问题,一旦原方向的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立即转移方向或准备转移。 钱学森先生一辈子改了六次行,除了在本科的机车车辆专业上无所作为以外,在每个行当上都成就卓著。1930年代,他初涉科研时,跟着冯·卡门研究高速空气动力学,提出了关于翼型计算的著名的卡门-钱公式,与郭永怀先生一起提出了关于跨音速流动的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接着,把注意力转向高超音速流动问题,提出了高超音速流动相似律,并在火箭动力学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工作;在他的后半生更为我国的航天航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应用数学家林家翘最早从事流动稳定性研究,1940年代在Caltech做博士论文时就对该领域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写成的专著成了经典著作,以至于在同行中赢得了“稳定性先生”的雅号;此后,他做了流体力学领域的各种工作;20世纪60年代,他访问了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等研究院,敏感地发现了星系螺旋结构问题,随后把主要研究兴趣转向天体物理学,经近十年努力,完整地建立了星系密度波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系列天文现象,他的成果镇住了天文学界!相隔20年,他在流动稳定性和星系密度波这两个看来截然不同的领域里做出了第一流的工作,似乎有点匪夷所思。但是,我曾仔细阅读过他的这两方面的著作,发现在研究手段上,是一脉相承的!他用同样的“登山工具”,登上了不同的“山峰”!如今林先生已到耄耋之年,近十年来他的兴趣转向了数学生物学。 我认识到科研方向更新的重要性始于十几年前访问Courant研究所之时。我经观察和调研发现,美国的科研人员大约7—8年更换一次科研方向,一般不像钱学森、林家翘先生那样的做“战略大转移”,而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在自己较为熟悉的领域里做“战术转移”,也有根据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熟悉的工具,转向一个新的领域。我发现,原先我所熟悉的水波动力学界的国内外朋友近年来纷纷转到金融动力学(金融数学)方向上,金融动力学中的数学建模和求解方式与水波动力学极其相似是出现这类集体转移方向的缘由。 纵观本校各学院的发展情况,也可得知:凡是科研方向更新得及时,能抓住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问题的学院,就发展迅速;反之,则停滞不前。 道理很浅显,但是为什么许多单位和个人却依然墨守成规、故步自封,长时间死抱住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放呢?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几个: ——惯性使然。做自己原有方向最省力,更换方向费劲; ——规律不明。不明白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任何科研的战术方向不可能一成不变; ——见识浅薄。做科研缺少战略眼光,鼠目寸光,不识大体,不会随时做正确的战略决策。吴锤结教授在我的博文的跟帖中说:“眼界决定成就”,诚哉斯言! ——能力限制。由于国内在学生培养上过于强调专业化,造成科研人员拓展自己知识范围的基础和能力不足,转移方向成了难事。 因此,在科研方向的选择上要有根本的改变,就得对症下药,改变上述情况。 转换科研方向是一件大事,应三思而后行。正在进行的科研方向何时需要转移更新?其实,跟所有事物一样,有一定的“预警信号”,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种: · 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方向,国内外的关注者减少或有减少的趋势,特别是主流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的数量开始减少或者已经大大减少; · 向国内外(尤其是国外)投稿的中标率降低。同样的论文3年前能刊登,现却遭拒; · 申请重要基金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难度增加;同样的项目,5年前能拿到,现却落选,而且申请书没有明显漏洞; · 学术会议(尤其是国际会议)上该方向无人问津,或者关心者极少; · 权威刊物上已出现权威性的大评论。物理学界的朋友告诉我,倘若在Physics Reports之类的刊物上出现某方向的综述,则表明此方向至少是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上述5种信号中,第一种最能察觉到。现在Engineering Index上设有EI Village窗口,只要输入某一科研方向的关键词,就可以检索到历年在某一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作者群体等数据,从中可清楚地发现该科研方向受关注的程度及其近年演变。 总而言之,做科学研究应该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注意研究方向的转换。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2882 次阅读|1 个评论
这个审问够数学的
热度 4 jiangxun 2011-2-19 08:18
作者:蒋迅 先来看下面的故事: 在 俄国革命 期间(1917年左右),数学物理学家 伊戈尔·塔姆 ( Igor Tamm ) 外出找食物,在靠近敖德萨 (Odessa) 的乡间被反共产主义的保安人员逮捕。保安人员怀疑他是反乌克兰的共产主义者,于是把他带回总部。   头目问:你是做什么的?   塔姆:我是一位数学家。 头目心存怀疑,拿著枪,手指扣著扳机,对准他。手榴弹也在他的面前晃动。 头目说:好吧,那么一个函数作泰勒展开到第 n 项之后,你就把误差项算出来。如果你算对了,就放你一条生路,否则就立刻枪毙。 於是塔姆手指发抖,战战兢兢地慢慢计算,当他完成时,头目看过答案,挥手叫他赶快离开。 塔姆在195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但是他从未再遇到或认出这位非凡的头目。 塔姆算是走了好运,幸亏他真的是一位数学物理学家,也幸亏那个审问的头目真的懂一些数学 (也许还很精通数学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可能就少了一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了。 有一个笑话 说在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有一位乐队指挥坐火车前往下一个演出地点,正在车上翻看当晚将要指挥演奏的作品的乐谱。两名克格勃军官看见他在读着什么,错把乐谱当成某种密码,立即将他作为间谍逮捕了。他争辩说那只是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却无济于事。在他被投入牢房的第二天,审问者自鸣得意地走进来,说:“我看你最好还是老实招了吧。我们已经抓住你的朋友柴可夫斯基了,他这会儿正向我们招供呢。”这个白痴审问官不懂五线谱,也不知道柴可夫斯基,结果那位乐队指挥就只有倒霉了。 还有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故事 。空气动力学大师 冯·卡门 ( von Karman ) 等一队美国科学家到德国去审讯德国科学家。被审问的人之一就是流体力学的祖师爷 普朗特 ( Prandtl )。当 普朗特 提心吊胆地走进审讯室时,两位审问官一起起立迎接。原来他们是卡门和他的学生钱学森。可以想象,这个审问就变成了数学讨论班了。
个人分类: 够数学|4256 次阅读|5 个评论
卡门涡街及其应用
热度 2 zdwang 2009-3-4 13:21
卡门涡街及其应用
王 振 东 冯·卡门(TheodorevonKármán1881-1963)是美藉匈牙利力学家,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的导师。 卡门涡街是流体力学中重要的现象。在自然界中常可遇到,在一定条件下的定常来流绕过某些物体时,物体两侧会周期性地脱落出旋转方向相反、排列规则的双列线涡,经过非线性作用后,形成卡门涡街。如水流过桥墩,风吹过高塔、烟囱、电线等都会形成卡门涡街。卡门涡街有一些很重要的应用,因此在学习流体力学时,有必要了解其研究历史及有关的应用情况。 卡门涡街的研究历史 冯·卡门1881年5月11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63年5月6日卒于德国亚琛。他出身于奥匈帝国—个教育学教授的家庭,1902年毕业于布达佩斯皇家工学院,1906年去德国哥廷根(Gttingen)大学求学,在普朗特(LudwigPrandtl1875-1953)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关于柱体塑性区内屈曲问题的论文,于1908年获得博士学位。1911年时,他在哥廷根大学当助教。普朗特教授当时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边界层问题上。普朗特交给博士生哈依门兹(KarlHiemenz )的任务,是设计一个水槽,使能观察到圆柱体后面的流动分裂,用实验来核对按边界层理论计算出来的分裂点。为此,必须先知道在稳定水流中圆柱体周围的压力强度如何分布。哈依门兹做好了水槽,但出乎意外的是在进行实验时,发现在水槽中的水流不断地发生激烈的摆动。 哈依门兹向普朗特教授报告这一情况后,普朗特告诉他:“显然,你的圆柱体不够圆”。可是,当哈依门兹将圆柱体作了非常精细的加工后,水流还是在继续摆动。普朗特又说:“水槽可能不对称”。哈依门兹于是又开始细心地调整水槽,但仍不能解决问题。 冯·卡门当時所做的课题与哈依门兹的工作并没有关系,而他每天早上进实验室时总要跑过去问:“哈依门兹先生,现在流动稳定了没有?”哈依门兹非常懊丧地回答:“始终在摆动”。 这时冯·卡门想,如果水流始终在摆动,这个现象一定会有内在的客观原因。在一个周末,冯·卡门用粗略的运算方法,试计算了一下涡系的稳定性。他假定只有一个涡旋可以自由活动,其他所有的涡旋都固定不动。然后让这一涡旋稍微移动一下位置,看看计算出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冯·卡门得到的结论是:如果是对称的排列,那么这个涡旋就一定离开它原来的位置越来越远;而对于反对称的排列,虽然也得到同样的结果,但当行列的间距和相邻涡旋的间距有一定比值对,这涡旋却停留在它原来位置的附近,并且围绕原来的位置作微小的环形路线运动。 星期一上班时,冯·卡门向普朗特教授报告了他的计算结果,并问普朗特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如何?普朗特说,“这里面有些道理,写下来罢,我把你的论文提交到学院去”。冯·卡门后来回忆时,对此事写道:“这就是我关于这一问题的第一篇论文。之后,我觉得,我的假定有点太武断。于是又重新研究一个所有涡旋都能移动的涡系。这样需要稍微复杂一些的数学计算。经过几周后,计算完毕,我写出了第二篇论文。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在三个星期内提出两篇论文呢?一定有一篇是错的罢’。其实并没有错,我只是先得出个粗略的近似,然后再把它细致化,基本上结果是一样的;只是得到的临界比的数值并不完全相同”。 冯·卡门是针对哈依门兹的水槽实验,进行涡旋排列的研究的。后来人们由于冯·卡门对其机理详细而又成功的研究,将它冠上了卡门的姓氏,称为卡门涡街。 冯·卡门自己后来在书中写道:“我并不宣称,这些涡旋是我发现的。早在我生下来之前,大家已知道有这样的涡旋。我最早看到的是意大利 Bologna 教堂中的一张图画。图上画着 St.Christopher 抱着幼年的耶稣涉水过河。画家在 Christopher 的赤脚后面,画上了交错的涡旋。”冯·卡门还说,在他之前,有一位英国科学家马洛克( Henry Reginald Arnulpt Mallock 1851-1933 )也已观察到障碍物后面交错的涡旋,并拍摄有照片。又还有一位法国教授贝尔纳( Henry Bénard 1874-1939 )也作过关于这一问题的大量研究。只不过贝尔纳主要考察了黏性液体和胶悬溶液中的涡旋,并且其考察的角度是实验物理学的观点多于空气动力学的观点。 冯·卡门认为他在 1911-1912 年,对这一问题研究的贡献主要是二个方面:一是发现涡街只有当涡旋是反对称排列,且仅当行列的距离对同行列内相邻两涡旋的间隔有一定的比值时才稳定;二是将涡系所携带的动量与阻力联系了起来。 塔科玛桥风毁事故与卡门涡街 塔科玛峡谷桥( Tacoma Narrow Bridge )风毁事故的惨痛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卡门涡街对建筑安全上的重要作用。 1940 年,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玛峡谷上花费 640 万美元,建造了一座主跨度 853.4 米的悬索桥。建成 4 个月后,于同年 11 月 7 日碰到了一场风速为 19 米 / 秒的风。虽风不算大,但桥却发生了剧烈的扭曲振动,且振幅越来越大(接近 9 米),直到桥面倾斜到 45 度左右,使吊杆逐根拉断导致桥面钢梁折断而塌毁,坠落到峡谷之中。当时正好有一支好莱坞电影队在以该桥为外景拍摄影片,记录了桥梁从开始振动到最后毁坏的全过程,它后来成为美国联邦公路局调查事故原因的珍贵资料。人们在调查这一事故收集历史资料时,惊异地发现:从 1818 年到 19 世纪末,由风引起的桥梁振动己至少毁坏了 11 座悬索桥。 塔科玛桥的坍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对塔科玛桥的风毁事故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一开始,就有二种不同的意见在进行争论。—部份航空工程师认为塔科玛桥的振动类似于机翼的颤振;而以冯卡门为代表的流体力学家认为,塔科玛桥的主梁有着钝头的 H 型断面,和流线型的机翼不同,存在着明显的涡旋脱落,应该用涡激共振机理来解释。冯·卡门 1954 年在《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一书中写道:塔科玛海峽大桥的毁坏,是由周期性旋涡的共振引起的。设计的人想建造一个较便宜的结构,采用了平钣来代替桁架作为边墙。不幸,这些平钣引起了涡旋的发放,使桥身开始扭转振动。这一大桥的破坏现象,是振动与涡旋发放发生共振而引起的。 20 世纪 60 年代,经过计算和实验,证明了冯·卡门的分折是正确的。塔科玛桥的风毁事故,是一定流速的流体流经边墙时,产生了卡门涡街;卡门涡街后涡的交替发放,会在物体上产生垂直于流动方向的交变侧向力,迫使桥梁产生振动,当发放频率与桥梁结构的固有频率相耦合时,就会发生共振,造成破坏。 卡门涡街不仅在圆柱后出现,也可在其他形状的物体后形成,例如在高层楼厦、电视发射塔、烟囱等建筑物后形成。这些建筑物受风作用而引起的振动,往往与卡门涡街有关。因此,现在进行高层建筑物设计时都要进行计算和风洞模型实验,以保证不会因卡门涡街造成建筑物的破坏。据了解,北京、天津的电视发射塔,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建造前,都曾在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风洞中做过模型实验。 1992年匈牙利发行的冯 卡门纪念邮票,后面的图案是卡门涡街 他准备“对不幸的事故负责” 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曾在北京郊区建造了一座高达 325 米的气象塔,以研究北京地区的大气污染情况。该塔用 15 根纤绳固定在地面上,是当时亚洲最高的气象塔。但在竣工不久便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在天气晴朗、微风吹拂时,高塔发生振动,伴之有巨大轰鸣声,使附近居民感到担心;而在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反倒无事。经过科研人员的详细测量和分析,终于弄清了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那样的风速下,气流在塔的纤绳这一柱体上发放涡旋,形成了卡门涡街,其频率又与纤绳的自振频率相耦合而发出了轰鸣声。 1912 年,冯·卡门的论文发表不久,时任英国剑桥大学校长的力学家、物理学家瑞利( John William Strut Rayleigh, 1842-1919 )爵士就指出,这些交错的涡旋必定就是风吹豎琴( Aeolian harp )发音(线鸣)的原因。冯·卡门也说:“有人想必还记得双翼机的线鸣现象,这声音就来自涡旋的周期性发放”。 葛威尔( Gongwer , C.A )曾通过实验,指出了水下交通工具的某些短撑有时会唱出很高的音调,原因就在于短撑后面没有合适的锐利边缘,以致周期性发放涡旋而引起振动。顾策( Gutsche , F )所发现的船下推进器的唱音,冯·卡门认为也可以这样来解释。 有一个法国海军工程师告诉冯·卡门,当某一潜艇在潜航速率超过 7 海浬时,潜望镜忽然完全失去作用。冯·卡门认为,这是因为镜筒发放周期性的涡旋,在一定速率下,涡旋发放的频率和镜筒的自然振动频率发生了共鸣。由于同样的原因,无线电天线塔也会在天然风中发生共鸣振动;输电线的低频振动也与发放涡旋有关系。 有趣的是,冯·卡门 1954 年所写的《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一书中,在列举了塔科玛桥风毁及—些由卡门涡街引起的事故后,曾幽默风趣地说,“我永远准备对卡门涡街所造成的其他不幸事故负责”。 卡门涡街流量计 实际上,卡门涡街并不全是会造成不幸的事故,它也有很成功的应用。比如己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卡门涡街流量计,就是利用卡门涡街现象制造的一种流量计。它将涡旋发生体垂直插入到流体中时,流体绕过发生体时会形成卡门涡街,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非对称涡列就能保持稳定, 卡门涡街流量计有许多优点:可测量液体、气体和蒸汽的流量;精度可达 ±1%( 指示值 ) ;结构简单,无运动件,可靠、耐用;压电元件封装在发生体中,检测元件不接触介质;使用温度和压力范围宽,使用温度最高可达摄氏 400 度;并具备自动调整功能,能用软件对管线噪声进行自动调整。 参考文献 1.Theodore von K á rm á n , Aerodynamics : Selected Topics in the Light of 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1954 。中译本:江可宗译,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2 2. 周光坰、严宗毅、许世雄、章克本,流体力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原刊登于《力学与实践》 2006 年 28 卷 1 期)
个人分类: 力学趣谈|18250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