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核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地心应力高估了4倍? - 2020造山带岩浆岩高级研讨会
热度 2 maoxp9 2020-9-27 11:10
2020造山带岩浆岩高级研讨会会议上,我报告了地球内部的周向应力观点,认为目前地心应力估计过高,为360GPa,实际可能低于94GPa,高估了4倍! 会议由南京大学主持 (2020年9月26-27日) ,在南京仙林校区国际交流中心召开的学术会议上,我做了大会报告,提出了岩石圈的球壳效应,导致水平挤压应力大于垂直应力。在会上,从理论推导、模拟实验和实际野外观察综合分析后阐明了周向应力的观点。同时,还用浅显的背斜构造、石拱桥受力来阐述了岩石圈的球壳效应。如下图所示 图1周向应力的作用方式 提出了周向应力会在岩石圈薄弱处释放,如拱桥垮塌一样。这是静力学问题,因局部出现了失衡,地壳相对运动就产生了,核心是“局部事件”。最后,落到实处,认为汶川地震并不是印度板块的推挤造成的,而是地壳均衡作用,产生了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差异升降作用,青藏高原高地形强烈剥蚀,欠均衡而抬升,4mm/yr;川西坳陷山前带沉积,轻微下沉1mm/yr,二者一升一降,导致了龙门山断裂带下的岩石圈破损,周向应力(压应力)释放所致,如下图所示为该地区的地形、地质剖面图,及地壳垂直运动平均数据。 图2汶川地震同震破裂强度及地壳垂直位移 从上图的汶川地震的同震破裂可以看出,很多构造现象,天然地震,先存断裂等并不是大规模的“构造运动事件”-如印度板块碰撞欧亚板块 - 所致,而是一个局部构造调整现象,或局部构造现象,如汶川地震、庐山地震、唐山地震等,其破裂强度最大为震中,向外距离越远,破裂程度越低。任何力学物理实验都能证明,应力作用点处破裂最强,远离作用点处弱(此处无法反驳,除非中华传统武术中的隔山打牛功夫)。如下图所示,此图来自于本次会议所拍: 图3 推挤及破裂过程-作用点处破裂最大( 吉林大学,周健波 ) 同样,提出了郯庐断裂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断裂带而延伸几千公里。这种先存断裂,从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所解译的构造图中看出, 郯庐断裂在 渤东、渤南并不明显和连续;所“指认”的郯庐断裂在南东向剖面上只是一条很小的断裂,如下图顶部剖面图中部所示,剖面左面的多条大的、通天穿基底的断裂发育,它们若不是区域性断裂,那它们的“脸”往哪儿搁?这些大断裂方向却不完全是郯庐断裂的北东向,而东西向,北西向等,很多方向均存在,均为“毛毛虫”断裂,即无头,无尾,还是弯曲的,反映是一个局部事件所引起的破裂构造,更谈不上太平洋板块俯冲了。如下图所示,为郯庐断裂在渤中、渤东及渤南凹陷的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构造图中的表现 图4 郯庐断裂的存在性分析 还有很多例子,无一例外的是这样的表现。如下图,为塔中发育了走滑断裂。再强调一遍,很多盆地的构造图也是这样,无一例外! 图5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某层反射层构造图 由于在以前的博文中已详细阐述了周向应力的思路,在这里暂且不多表了。 这里想强调一下本博文最重要的点是,现在地幔岩等其各种深部温、压条件的推测,是基于直角坐标系下的线性叠加分析或垂向积分而得到的。下图是被作为经典的地球内部应力随深度变化的曲线,地心应力为360GPa 图6地球内部应力随深度变化的曲线 大致是这样一个计算,如1km水深是10Mpa,地球平均密度为5.8g/cm 3 ,按半径6370km计算,得到的地心应力为6370km*5.7g/cm 3 *10≈360GPa。 事实上,分析其错误,如下图所示。(a)为直角坐标系,从地表到地心,按平铺,地心的受到的应力为上覆岩层的重力应力之和(考虑了加速度的变化),垂向应力和水平应力老死不相往来,最后得到最底部地心的应力为上覆各层的叠加,为360GPa,而右侧(b)则使用了球坐标系,得到地心所受的应力不是上覆所有物体的重量之和产生的应力。按钱伟长教授的计算,大约为94GPa。二者相比,目前的认识,比94GPa高了足足4倍! 钱伟长教授的理论地球模型虽未考虑流变性,但地核是固态,地层之间具有剪切约束,符合类似于拱桥的侧向支撑的原则,但钱先生未提到这种侧向支撑效应。94GPa和360GPa的偏差,其实就是一种周向应力的侧向向支撑效应,很多重量被侧向(水平”方向、或环向)所支撑,使其向下的压力/应力减小。 (a)直角坐标系 (b)球坐标系 (c) 图7地球内部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c)表达了传统认识地心的压力,将地壳、地幔、地核当成平板,一层一层叠起来,任一点的应力等于上覆地层压应力之和。其中,地壳+地幔为146GPa;地核205GPa,合计为351GPa,近似为360GPa 。 下图为钱先生著作的原文(P336): 图8地心应力的理论计算结果(钱伟长,19956) 式(11-45)中的结果9.4*10 11 g/cms 2 即是94GPa。加拿加嵇教授说其推导可能有错,但我不信。若考虑流变性,实际地心应力应比这个还小得多,甚至为0GPa。 据此,我们的核幔边界、壳幔边界处的应力也该随之做修改,这是难以避免的。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多位院士,专家,如郑永飞、许志琴院士、周院士、地科院王涛教授、中国地质大学郑建平教授等。下面是会场情况: 图9 会场大屏 图10 南京大学杰出青年王孝磊主持会议(岩石地球化学委员会新任主席) 图11 郑永飞教授作报告 图12 地科院地质所王涛教授做报告 图13东北大学刘博教授做报告 图14 郑建平教授主持会议 图15 吉林大学周健波作报告 图16 我的汇报现场 图17 汇报近景 图18 会议部分日程 图19广州地化所刘涛教授做报告 在此感谢南京大学曾罡教授,将我的汇报安排得如此靠前。 2020年9月27日于南京南-北京南的复兴号高铁上。 补充: 在此还感谢原成都理大学的陈津民教授,他于1993年计算了理论地球模型下的地应力物征。经与陈津民先生交流,他认为钱伟长教授的计算结果可能有问题。 他用了他1993年的文章中的地球的应力,经向位移公式: w=Ar十B/r 2 十(1十u)(1-2u)fr 2 /4(1-u)E 其中f为体积力,u为波松比,当时是讨论地壳应力,所以体积力f为常量,密吝2.84克/cm 3 ,重力加建度9.8m/S 2 。現在讨论内部应力,最简单的办法体力仍为常数,密度5.8克/cm 3 ,重力加速度度7.3m/S 2 ,外压力和钱一样为零,地心外压力为有限值,今B=0,因为钱体力有r.所以我们的位移解比钱(r)低一次。得经向应力Tr=EA/(1-2u)十fr/2(1-u),r=6370Km,Tr-=0,得EA/(1-2u)=fb/2(1-u),得Tr=-fb/2(1-u)十fr/2(1-u),地心压力Tr=fb/2(1-u),若波松比取0.3~0.5,则地心压力为(193~270)GPa。 并认为钱伟长有一些错误: 钱伟长还有一个错误,(3-n)/(1-n)近似等于3~4,其中n为波松比,只有n=0,才能得3,所以94GPa是泊松比为零得到的,显然 泊 松比不能为零。如果n=0.33,(3-n)/(1-n)=4,94GPa将变成125GPa。 再加上我们重力加速度均值7.3m/S 2 ,而钱伟长的重力加速度均值只4.9m/s 2 ,如果钱把均值提高到7.3m/S 2 ,地心压力就捉高到187GPa (我对陈先生计算的批注:沉积盆地平均泊松比为0.25,所以,陈先生取大了些,一般认为深部泊松比可以低至0.2,若取0.2,则实际为164GPa。也就是说,无论取什么参数,这种球壳效应是存在的。 关于泊松比,这里查到内核泊松比为0.44,剪切波速度为3km/s- Belonoshko,2007;地壳为0.2,地幔为0.27- Sheorey,1994 ) 参考文献 钱伟长,叶开沅.弹性力学,科学出版社,1956, pp336. 陈津民. 地球的应力:球壳型重力应力的理论公式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3, 20(1):109-117. Belonoshko A B,Skorodumova N V,Davis S et al. Science,2007,316:1603 Sheorey P R . A Theory for in-Situ Stresses in Isotropic and Transversely Isotropic Rock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Mining ences Geomechanics Abstracts, 1994, 31(1):23-34.
3979 次阅读|2 个评论
【Science】预熔融作用对地球内核hcp-Fe弹性性质的影响
chunyinzhou 2013-10-26 19:38
【 Science 】预熔融作用对地球内核 hcp-Fe 弹性性质的影响 编译:周春银;来源: Science-20131025 原文报道见 2013 年 10 月 25 日《 Science 》杂志,本文为全文翻译,部分图件见网页版补充材料。原文链接: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2/6157/466.full 【摘要】地核中所观测到的剪切波波速 Vs 比理论计算和实验所推测的矿物模型波速低很多。尽管已经提出了很多种解释,但是其中没有任何一个能够充分地解释地震学观测结果。利用 abinitio 分子动力学模拟,我们获得了 hcp-Fe ( hexagonalclose-packed Fe )直至 360GPa 和熔融温度 T m 条件下的弹性特征。我们的研究发现 Fe 在即将熔融之前( T/T m 0.96 )出现了强烈的非线性剪切软化( shear weakening ),即相应地 Vs 会减小。由于温度的范围是从内外核边界处的 T/T m =1 到地心的 T/T m ≈0.99 , Vs 这一强非线性效应应该会在内核中起作用,从而为所观测到的低 Vs 提供新解释。 地球的内核主要是由铁( Fe )所构成的,但是通常认为含有 5-10% 的 Ni 以及 ~2-3wt% 如 Si 、 C 和 S 这样的轻元素 。尽管穿过内核的地震波波速我们已经知道,但是目前内核的地震学和矿物学模型并未达成一致认识 。地震数据和目前由 ab initio 计算所推测的矿物学模型之间主要的分歧在于,这些矿物学模型预测的剪切波波速 Vs 比地震学观测值要高出达 30% 。在内核这样的条件下加入少量的 Ni 并不能大幅度降低 Vs 以解释该现象 ,另外这些轻元素在内核条件下对 Fe 波速的影响作用也并不完全清楚 ,所有的研究均表明轻元素的影响作用太小(在 5000K 、 13000kg/m 3 条件下 7mol% 的 Si 使 Vs 降低 5% )而难于解决这一分歧。 矿物学模型和地震数据不一致的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在非常接近于 Fe 的熔点 T m 时, Fe 的弹性常数可能会急剧地并呈非线性降低软化,正如在其他金属中所观测到的结果。例如,实验和理论上均已证明 Sn 在接近其 ~1% 熔点温度条件下剪切模量会减小超过 50% 。据 ab initio 模拟研究,相(固液相)共存计算表明纯铁在内核条件下的熔点在 6200 至 6900K 范围内 ;当纯固相加热至熔融时,上限可能高达 7500 K 。理论计算中 hcp-Fe 弹性性质研究的最高温度是 6000 K ;但是相对于本模拟研究的熔点, T/T m 只有大约 0.8 ,因此这一温度可能仍然太低而难于揭示熔融前强烈的弹性剪切软化。 为了检验这一预熔融作用( premelting effect )对 Fe 弹性性质的影响是否能解释 Vs 在矿物学和地震学之间不一致,我们在压力为 360 GPa 、温度高至其熔点低条件下模拟了温度对 hcp-Fe 的 Vs 的影响作用。我们根据由量子力学所得出的密度泛函理论(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而进行了周期性的 ab initio 计算,同时结合分子动力学研究,来获得 hcp-Fe 在限定温度条件下的弹性特征 。 在 360 GPa 和 6600 、 7000 、 7250 和 7340 K 温度条件下 ,以及前人在相同温压条件下 对 hcp-Fe 的模拟研究,表明在高达 ~6600 K 温度条件下其弹性常数的变化( Fig.1 )与我们先前在 ~315 GPa 压力和直至 5500 K 温度条件下对 hcp-Fe 的研究结果 是非常相近的。特别是,弹性常数(定义为对一个材料所施加的应力和所产生的应变之比 ) c 11 、 c 33 和 c 44 随温度而减小, c 12 和 c 13 则稍微减小( Fig.1 )。但是,在 360 GPa 和 315GPa 条件下模拟结果的一个重大差别在于,在更高压力条件下 c 33 始终比 c 11 大;这一发现表明 c 33 -c 11 有一个很大的压力依赖性。 Fig.1 360 GPa 条件下 hcp-Fe 弹性常数随温度的变化。 A ,全部温度区间; B ,非线性区间 在 6600 K 以上温度条件下,我们的计算表明所有的弹性常数均随温度而减小,有部分还显示出非常强的温度依赖性( Fig.1 )。尤其是 c 44 、 c 12 和 c 11 从 7000 K 到 7349K 分别减小了 46% 、 19% 和 32% 。仅仅 340 K 的温度升高所带来的弹性常数急剧减小,说明在 7000 K 以上温度条件下的计算正接近于所模拟体系的熔点。但是原子径向分布函数和均方根位移分析,证实在 7340 K 条件下的模拟中该体系仍然完全是固相的( Fig.S1 )。在 8000 K 条件下所做的模拟表明,仅仅 16ps 以后就完全熔融了 。 剪切模量( G )的温度依赖性直至 7000 K 几乎呈线性地减小,随后突然急剧减小( Fig.S2 )。大多数 G -T 模型仅研究了这一线性区间(例如 MTS 模型 或 SCG 模型 ) ,而并没有研究其在靠近于熔融温度时的行为。鉴于此原因, Nadal 和 LePoca ( NP )基于林德曼熔融理论而提出了一个新模型,可以同时涵盖线性区间和靠近于熔融温度的区间。利用该模型 ,我们得到了一个林德曼系数 f = 0.112 和 360GPa 条件下 hcp-Fe 的熔融温度 7350 K 。林德曼系数是一个随材料不同而变化的参数,通常介于 0.1 和 0.3 之间 ;因此,我们得到的这一值仍落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我们注意到通过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熔融温度比前人利用相共存方法而得到的 ab initio 模拟结果 高 ~850K 。这里要说明地是,本研究的目标并非是要获得 hcp-Fe 在 360GPa 条件下准确的熔融温度,而是要研究其弹性常数(以及地震波速)在非常接近熔融时的行为。要获得弹性常数,我们的模拟需要在一个没有先存界面或缺陷(例如在相共存方法中需要固液相界面)的体系中来进行,我们都知道在这样一个均一体系(机械熔融)中所得到的熔融温度要比真正的热动力学(或不均一)熔融温度高很多 。这里利用 Nadal-Le Poac 模型所得到的熔融温度比利用自由能或相共存方法所得到的结果高大约 15% ,与前人——均一熔融温度比不均一熔融温度高大约 20% ,研究结果一致。 尽管这里观察到 Fe 的弹性模量在接近均一熔融温度时会急剧下降,但有相当证据表明这一现象在真实的非均一样品中也存在。首先,通过实验所测得的 Sn 弹性常数在 T/T m ≈0.99 时会明显减小,这里 T m 是真实的不均一熔融温度。其次,这种减小同样在 T/T m ≈0.98 时 bcc-V ( body-centeredcubic vanadium, 体心立方钒)的原子模拟中被观测到 。再次,这一强烈的弹性软化与缺陷(定义为超配位或缺配位的原子)的快速增加有关,而且它在均一和不均一熔融温度条件下均存在 。在不均一情况下的唯一区别在于,相对于均一固相中,界面和先存缺陷会在更低温度条件下传播到整体。在我们的模拟中,原子缺陷数量从 7340 K 时的 34% 突升至 8000 K 时的 70% ( Fig.S3 )。这与前人在更大的体系中的模拟结果 非常一致。因此非常重要的是,这里用的是相对温度( T/T m )而不是绝对温度。 Fig.2 hcp-Fe 的波速 Vp 和 Vs 随温度的变化 在 360 GPa 、 7000K 以内温度条件下, Vp 和 Vs 都随温度而几乎呈线性减小,在 7000 K 后则急剧减小( Fig.2 )。 PREM 模型( Preliminary Reference Earth Model )和我们的类 NP 模型(类似于 NP 模型,但是用波速来替代 G )中波速相一致的温度( Vp : 7130K ; Vs : 7250K )分别为 T/T m 等于 0.971 和 0.988 (相对于本模拟研究的熔融温度)。沿绝热地温曲线 ,我们发现地球中心应该比内核边界( inner-core boundary, ICB )温度高 200 K ,但是内核中心的熔融线比 ICB 处的温度高 280 K ;这样的话内核中心的温度值为 T/T m =0.988 。因此,地核仍处在波速接近熔融时急剧减小的 T/T m (温度)范围内。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内核的 Vp 和 Vs 在一定的 T/T m 范围内可以用纯 Fe 来拟合。但是,我们模拟得到的纯 Fe 的密度太高( ~3% ),因此仍需要有轻元素的加入才能和内核数值相一致( Table S1 ),但我们预测,即使 Fe 含有百分之几的轻元素,它依然在接近熔融温度时会出现强烈的剪切软化。如果我们假设轻元素会降低 Fe 合金的熔融温度,那么软化现象将会发生比纯 Fe 中更低的温度条件下,使其落入到更接近地核的合理条件范围内。但是,还需对多组分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才能认识他们对地核弹性性质的影响作用。总之,我们的结果说明,内核很可能处于强非线性区;因此,没有必要引入一些特殊情况,如强非弹性性质、部分熔融或多种晶相综合作用,以使其与观测到的内核地震波速和密度相一致。 参考文献: 1. F. Birch,Density and composition of mantle and core. J. Geophys. Res. 69, 4377–4388 (1964). 2. J.-P.Poirier, Light elements in the Earth’s outer core: A critical review. Phys.Earth Planet. Inter. 85, 319–337 (1994). 3. A. Cao, B.Romanowicz, N. Takeuchi, An observation of PKJKP: Inferences on inner core shearproperties. Science 308, 1453–1455 (2005). 4. L.Vočadlo, Ab initio calculations of the elasticity of iron alloys at inner coreconditions: Evidence for a partially molten inner core? Earth Planet. Sci.Lett. 254, 227–232 (2007). 5. X. Sha, R.E. Cohen, First-principles thermal equation of state and thermoelasticity ofhcp Fe at high pressures. Phys. Rev. B 81, 094105–094110 (2010). 6. X. Sha, R.E. Cohen, Elastic isotropy of ε-Fe under Earth’s core conditions. Geophys. Res.Lett. 37, L10302–L10305 (2010). 7. D.Antonangeli, F. Occelli, H. Requardt, J. Badro, G. Fiquet, M. Krisch, Elasticanisotropy in textured hcp-iron to 112 GPa from sound wave propagationmeasurements. Earth Planet. Sci. Lett. 225, 243–251 (2004). 8. A. P.Kantor, I. Y. Kantor, A. V. Kurnosov, A. Y. Kuznetsov, N. A. Dubrovinskaia, M. Krisch,A. A. Bossak, V. P. Dmitriev, V. S. Urusov, L. S. Dubrovinsky, Sound wave velocities offcc Fe-Ni alloy at high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by mean of inelastic X-ray scattering.Phys. Earth Planet. Inter. 164, 83–89 (2007). 9. B. Martorell,J. Brodholt, I. G. Wood, L. Vočadlo, The effect of nickel on the properties of ironat the conditions of Earth’s inner core: Ab initio calculations of seismic wavevelocities of Fe-Ni alloys. Earth Planet. Sci. Lett. 365, 143–151 (2013). 10. A. M.Dziewonski, D. L. Anderson, Preliminary reference Earth model. Phys. EarthPlanet. Inter. 25, 297–356 (1981). 11. D.Antonangeli, J. Siebert, J. Badro, D. L. Farber, G. Fiquet, G. Morard, F. J.Ryerson, Composi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 from high-pressure soundvelocity measurements in Fe-Ni-Si alloys. Earth Planet. Sci. Lett. 295, 292–296(2010). 12. Z. Mao,J. F. Lin, J. Liu, A. Alatas, L. Gao, J. Zhao, H. K. Mao, Sound velocities ofFe and Fe-Si alloy in the Earth’s cor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9,10239–10244 (2012). 13. M.-H.Nadal, P. Le Poac, Continuous model for the shear modulus as a function of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up to the melting point: Analysis and ultrasonicvalidation. J. Appl. Phys. 93, 2472–2480 (2003). 14. M.-H.Nadal, C. Hubert, G. Ravel-Chapuis, Shear modulus determination versustemperature up to the melting point using a laser-ultrasonic device. J. Alloy.Comp. 444–445, 265–267 (2007). 15. D. Alfè,G. D. Price, M. J. Gillan, Iron under Earth’s core conditions: Liquid-state thermodynamicsand high-pressure melting curve from ab initio calculations. Phys. Rev. B 65,165118 (2002). 16. D. Alfè,Temperature of the inner-core boundary of the Earth: Melting of iron at high pressurefrom first-principle coexistence simulations. Phys. Rev. B 79, 060101–060104 (2009). 17. E. Sola,D. Alfè, Melting of iron under Earth’s core conditions from diffusion MonteCarlo free energy calculations. Phys. Rev. Lett. 103, 078501–078504 (2009). 18. G.Morard, J. Bouchet, D. Valencia, S. Mazevet, F. Guyot, The melting curve ofiron at extreme pressures: Implications for planetary cores. High EnergyDensity Phys. 7, 141–144 (2011). 19. Seesupplementary materials on Science Online. 20. L.Vočadlo, D. Dobson, I. G. Wood, Ab initio calculations of the elasticity ofhcp-Fe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t inner-core pressure. Earth Planet. Sci.Lett. 288, 534–538 (2009). 21. Y. P. Varshni,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the elastic constants. Phys. Rev. B 2, 3952–3958 (1970). 22. M. W.Guinan, D. J. Steinberg,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derivatives of the isotropic polycrystallineshear modulus for 65 elements. J. Phys. Chem. Solids 35, 1501–1512 (1974). 23. D. R.Nelson, Defects and Geometry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Cambridge Univ.Press, Cambridge, 2002). 24. V.Sorkin, E. Polturak, J. Adler,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melting of the bccmetal vanadium. I. Mechanical melting. Phys. Rev. B 68, 174102–174107 (2003). 25. V.Sorkin, E. Polturak, J. Adler,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melting of the bccmetal vanadium. II. Thermodynamic melting. Phys. Rev. B 68, 174103–174109(2003). 26. K. Lu, Y.Li, Homogeneous nucleation catastrophe as a kinetic stability limit forsuperheated crystal. Phys. Rev. Lett. 80, 4474–4477 (1998). 27. F.Delogu, Mechanistic aspects of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melting processes.J. Phys. Chem. B 110, 12645–12652 (2006). 28. F.Delogu, Cooperative atomic displacements and melting at the limit ofsuperheating. J. Phys. Chem. B 110, 3281–3287 (2006). 29. F.Delogu, Homogeneous melting of metals with different crystalline structure. J.Phys. Condens. Matter 18, 5639–5653 (2006). 30. G. Manai,F. Delogu,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melting behaviour of bulk and nanometer-sizedCu systems. Physica B 392, 288–297 (2007). 31. G. Manai,F. Delogu,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melting behaviour of bulk and nanometer-sizedCu systems: A numerical study. J. Mater. Sci. 42, 6672–6683 (2007). 32. J. P.Poirier, Introduction to the Physics of the Earth’s Interior (Cambridge Univ.Press, Cambridge, 2000), pp. 230–244. 33. G.Kresse, J. Hafner,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 for liquid metals. Phys. Rev. B47, 558–561 (1993). 34. G.Kresse, J. Hafner,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 for open-shell transitionmetals. Phys. Rev. B 48, 13115–13118 (1993). 35. G.Kresse, J. Hafner, Ab initio molecular-dynamics simulation of the liquid-metal-amorphous-semiconductortransition in germanium. Phys. Rev. B 49, 14251–14269 (1994). 36. P. E.Blchl, Projector augmented-wave method. Phys. Rev. B 50, 17953–17979 (1994). 37. G.Kresse, D. Joubert, From ultrasoft pseudopotentials to the projectoraugmented-wave method. Phys. Rev. B 59, 1758–1775 (1999). 38. J. P.Perdew, Y. Wang, Accurate and simple analy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electron-gas correlation energy. Phys. Rev. B 45, 13244–13249 (1992). 39. E.Hernández, Metric-tensor flexible-cell algorithm for isothermal isobaric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J. Chem. Phys. 115, 10282–10290 (2001). 40. I. Souza,J. L. Martins, Metric tensor as the dynamical variable for variable-cell-shape moleculardynamics. Phys. Rev. B 55, 8733–8742 (1997). 41. G.Simmons, H. Wang, Single Crystal Elastic Constants and Calculated Aggregate Properties:A Handbook (MIT Press, Cambridge, MA, 1971). 42. L.Vočadlo, D. Alfè, M. J. Gillan, G. D. Price, The properties of iron under coreconditions from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s. Phys. Earth Planet. Inter. 140,101–125 (2003). 43. H.Flyvbjerg, H. G. Petersen, Error estimates on averages of correlated data. J.Chem. Phys. 91, 461–466 (1989).
个人分类: 最新论文介绍|4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内核变速旋转:起源于重力分异和角动量交换
杨学祥 2013-5-14 05:51
地球内核变速旋转:起源于重力分异和角动量交换 杨学祥 澳大利亚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地球内核自转的速度很有意思,它与地幔、地壳等其他部分的自转速度是不一样的,而且内核自转的速度本身也有快有慢。地球由内而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和地壳。其中地核又分内核和外核,内核是个如同月球般大小的固体铁球,外面被液态铁镍合金等元素组成的外核包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13 日发布的新闻公报介绍说,该校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总体而言地球内核的自转速度比地幔要快,平均每年快 0.25 至 0.48 度。此外,内核转速还表现出一种“十年波动”。例如,在上世纪 70 年代和 90 年代,出现明显的加速期,转速高于其平均值,但在中间的 80 年代时,会转得慢一些。研究人员还说,地球内核自转很可能在过去几年出现了明显的加速,但这一点还需进一步观察研究才能确认。 通过资料分析和模型计算,我们得到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减慢趋势和周期波动规律的形成原因。潮汐摩擦是地球自转减慢的主要因素,重力分异和圈层角动量交换是地球自转周期变化的主要因素,重力分异造成的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是地壳自转变化先慢后快的特殊因素。 重力分异将一个均匀的自转地球变为分层的差异旋转地球,在重物质向地心集中和轻物质向地表浮起的同时,自转动能也向地核集中,使地壳和地幔自转变慢,使地核自转变快。核幔角动量交换将地球自转动能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使地壳和地幔自转变快,地核自转变慢。核幔边界积累的热能周期性使外核热膨胀,为地幔流动和火山活动提供了能源和动力,火山活动高峰对应地球自转加快是证据。 计算模型表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规律和历史记录证明重力分异和圈层差异旋转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受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约束,地球体积不会有较大的胀缩,国内外测量结果证实了这一结论。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周怀阳教授作为第一作者,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迪克教授,近日在《自然》杂志上联合发表了题为《支撑马里安隆起亏损地幔的薄洋壳证据》的论文,对沿用 40 多年的“地幔羽”假说提出挑战。这是地质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 “地幔羽”假说认为,地幔内部温度的局部异常导致大规模岩浆涌出地表,形成隆起或海山,隆起或海山代表了较厚的地壳或洋壳。而周怀阳团队通过地质取样发现,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上,有一块绵延 3100 公里长、大小与冰岛隆起大致相当的马里安隆起地表,那里广泛分布有通常被认为代表地幔的橄榄岩。在马里安隆起东段的 53 ° E 洋脊段上,有约 3200 平方公里的区域几乎完全缺失洋壳,地幔如同一只剥了壳的鸡蛋,直接出露于地表。他们经过细致甄别和论证后认为,马里安隆起的洋壳很薄,十分不均匀;造成马里安隆起的主要原因是地幔的成分异常,而不是地幔内局部的温度异常。周怀阳指出,部分地幔因为缺少了一些金属物质而变得较轻,被称为“亏损地幔”,亏损地幔在均衡作用下产生了隆起;而地幔的亏损原因则可追溯到 1.8 亿年前南极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时发生的大规模火山作用或甚至更早的地质历史事件。 我们的计算模型表明,重力分异造成的地球物质的成分差异和核幔角动量交换导致的地球物质的温度差异,是地幔流动的两大动力,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部分地幔因为缺少了一些金属物质而变得较轻,被称为“亏损地幔”,亏损地幔在均衡作用下产生了隆起,这是重力分异作用的重要证据。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 陈殿友 . 地核的动力作用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1996,11(1):68-74. 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3. 杨冬红,杨学祥。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28(1):58-70. 4. 杨冬红。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博士论文,吉林大学, 2009. 5. 杨学祥 , 陈殿友 . 地球固体内核快速自转的理论证明和实测证实 . 西北地震学报 . 1996,18(4):82. 6. 杨学祥 , 陈震 , 刘淑琴 , 宋秀环 , 陈殿友 . 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 . 地学前缘 . 1997, 4(1):187-193. 7. Song X D, Richards P G. Seismological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 Nature, 1966, 382: 221-224. 相关报道: 地球内核自转速度并非恒定 2013 年 05 月 14 日 00:53 来源:科技日报 手机看新闻   新华社堪培拉 5 月 13 日电 (记者王小舒)地球在自转。澳大利亚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地球内核自转的速度很有意思,它与地幔、地壳等其他部分的自转速度是不一样的,而且内核自转的速度本身也有快有慢。   地球由内而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和地壳。其中地核又分内核和外核,内核是个如同月球般大小的固体铁球,外面被液态铁镍合金等元素组成的外核包围。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13 日发布的新闻公报介绍说,该校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总体而言地球内核的自转速度比地幔要快,平均每年快 0.25 至 0.48 度。   此外,内核转速还表现出一种“十年波动”。例如,在上世纪 70 年代和 90 年代,出现明显的加速期,转速高于其平均值,但在中间的 80 年代时,会转得慢一些。   研究人员还说,地球内核自转很可能在过去几年出现了明显的加速,但这一点还需进一步观察研究才能确认。   长期以来,科学界一直假设地球内核是以一个不变的速度在自转。这项新研究的负责人哈维耶·塔尔西克认为,这种假设是因为科学界之前缺乏合适的数学分析方法。   他们此次使用了一种新方法对过去 50 年的“地震对”进行分析。所谓“地震对”,又叫“相似地震”,通常是两次各个参数都几乎一样的地震,包括地点、波形等,只是时间上可能相隔几个星期,也可能相隔数十年。   “地震对”的两次地震的地震波穿越地核,波形会有细微差异,正是根据这种差异,研究人员才推算出地核自转速度的变化趋势。他们称,这种分析方法相当于在不同的时间给地球内核拍“快照”。   塔尔西克称,这项研究是第一次在实验数据的层面上证实了地球内核以非恒定的速度自转。这将有助于人类理解地核以及地球磁场。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新一期英国《自然—地学》杂志上。 ( 来源 : 科技日报 )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3/0514/c1057-21467470.html 我科学家对“地幔羽”理论说不 2013 年 02 月 25 日 01:01 来源:科技日报   最新发现与创新   本报讯 (沈海燕 记者王春)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周怀阳教授作为第一作者,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迪克教授,近日在《自然》杂志上联合发表了题为《支撑马里安隆起亏损地幔的薄洋壳证据》的论文,对沿用 40 多年的“地幔羽”假说提出挑战。这是地质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    1912 年,德国著名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随后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板块构造学”理论得以确立。然而,对板块内部及板块分离边界(洋中脊)上众多的隆起或海山是如何形成的,至今仍没有合理统一的解释。大约 40 年前,摩根提出的“地幔羽”假说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主流地位。   “地幔羽”假说认为,地幔内部温度的局部异常导致大规模岩浆涌出地表,形成隆起或海山,隆起或海山代表了较厚的地壳或洋壳。而周怀阳团队通过地质取样发现,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上,有一块绵延 3100 公里长、大小与冰岛隆起大致相当的马里安隆起地表,那里广泛分布有通常被认为代表地幔的橄榄岩。在马里安隆起东段的 53 ° E 洋脊段上,有约 3200 平方公里的区域几乎完全缺失洋壳,地幔如同一只剥了壳的鸡蛋,直接出露于地表。他们经过细致甄别和论证后认为,马里安隆起的洋壳很薄,十分不均匀;造成马里安隆起的主要原因是地幔的成分异常,而不是地幔内局部的温度异常。周怀阳指出,部分地幔因为缺少了一些金属物质而变得较轻,被称为“亏损地幔”,亏损地幔在均衡作用下产生了隆起;而地幔的亏损原因则可追溯到 1.8 亿年前南极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时发生的大规模火山作用或甚至更早的地质历史事件。   这一研究令地球科学界感到振奋,被认为给“地幔羽”理论“钉上了最后一根棺材钉”。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麦柯勒伦评论,如果这一对印度洋洋中脊地质观测的解释是正确的话,将对人类深入理解地幔具有重要意义。 ( 来源 : 科技日报 )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3/0225/c1057-20582123.html?prolongation=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核发现的故事
热度 2 MitchGeng 2012-12-28 10:46
在20世纪早期Richard Oldham用地震学方法发现了地核,Beno Gutenberg's 在地震波中确定了核幔边界的地震波不连续。这两个地震学家却在地核是固态的还是液态的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而这个分歧源于S波的消失。 在波的传播中,传递介质的的刚性程度是非常重要的物理性质。S波,又称为横波或剪切波, 是由在介质中垂直于前进方向的振动进行传播的。如果传播介质的刚性的程度产生的弹性回弹不足以使得横波进行延续的,S波就无法传播下去。P波是由压缩而产生的,并且能够在刚性较弱的介质中能够更快的传播。S波能够在固体中传播,而只有P波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Oldham开始认为地核是比地幔密度更大的固体,以解释P波的明显变慢的现象,但随着地震学家们研究的深入,发现他们原本以为没有辨识出的S波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俄国地震学家Leonid Leybenzon(1879-1951)在1911年第一次提出了地核是液态的或至少其刚性不足以支持S波的传播。Oldham在1913年也独立的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随后其他学者也开始支持这一假设,德国地球物理学家Emil Wiechert(1861-1928)在1924年也承认古登堡界面的地震波不连续是由于地核是液态造成的。Wiechert在20世纪初时最先提出来地球的内部是由一个固态的铁核以及岩石的地幔构成的,并在哥廷根大学将这一想法教给他当时的学生Gutenberg。 Gutenberg一直不认为S波的缺失意味着地核是液态的。另外一些持这种想法的学者认为或许S波的缺失是因为在一些记录中体现出的没有S波经过地核。Gutenberg用德文发表了六种确定地球刚性方法的综述。其中包括使用:海洋潮汐、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吸引、地球自身随地形变化的重力变化以及地球自转轴的小范围的旋转摆动来确定。Gutenberg都得到了地球应该是刚性强度较高的结论。他甚至还引用了瑞士数学家Ernst Meissner计算出的需要维持地球结构稳定所需要的最小刚性需求的计算结果。S波缺失成为他理论中唯一的问题,而他认为这可能是核幔边界上的什么造成的结果,而不是由于地核是液态的造成的。1926年英国数学家地球物理学家Harold Jeffreys(1891-1989)的一篇报道改变了Gutenberg的想法。 在Jefferys的文章“地核的刚性强度”中,他说明了Gutenberg提出的各种效应可以在地核的刚性强度并不高的情况下发生。他还对比了整个地球的刚性强度和由地震结果得出的地幔的刚性强度。Jefferys发现整个地球的刚性强度反而比地幔的刚性强度小,所以就必须存在一个刚性强度较低的部分来平衡这部分的差值。地球物理学家们开始认为困扰他们的地球内部结构的主要问题已经解决了,就如同在地图上所有的大陆都已经标注出来了一样。剩下的就是不断地根据不同地区的特征仔细的完善地球内部结构的地图了。而他们没有意识到其中一个具体的细节十分关键,并导致了他们发现地球的内核。 1929年6月17日上午10:17,新西兰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震中就在新西兰南岛西北的Murchison小镇的附近。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的地震仪开始记录到这次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这次地震中地震波的P波在当地时间6月16日晚上11:17到达了哥本哈根。这次地震的地震记录引起了丹麦地震学家Inge Lehmann(1888-1993)的好奇。Lehmann分析了包括她自己在哥本哈根的地震仪在内的全球各地的地震仪对这次地震的记录,她在其中发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我倾向于阅读由地震仪获得的直接记录,虽然这意味着很大的工作量,但发表的数据并不总是让我满意,特别是当记录比较复杂的情况。”她在1987年回忆她的工作时写道。 在Lehmann分析了欧洲对这次新西兰地震的记录之后,她发现有两束P波应该经过地核后发生偏转的,但却在与震中位置相对应的地震台中被记录到了。在20世纪30年代,确定地震波的传播时间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许多地震学家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会经常将地震波记录沿纵坐标并排画在一起,横坐标是到震中的距离。用曲线将每束波连起来就得到了速度或者传播时间。1930年Lehmann发表了他不平常的发现,两束P波穿透了地球内部,但是她还在思索这两束P波中还带有什么信息。“射线在从地幔进入地核由于速度降低被弯曲。但时间线却出现了两个分支,一支穿过地核回到地表,另一支却像只是接触了一下地核而已,而这支并没有在Gutenberg的预测中出现。在这个发现六年之后,她找到里一个原因来解释这束奇怪的P波。在液态的外核内部还有一个固态的内核,是固态的内核改变了P波的方向。1980年,历史学者Stephen Brush写道:“Lehmann提出的存在内地核的假说,迅速的被其他地震学家所接受,而这一假说也成为50年来人类对地球内部认识的重要进步。”
个人分类: 故事|4911 次阅读|2 个评论
日本研究者提出地核物质形态新假说
热度 1 杨学祥 2011-11-14 06:04
日本研究者提出地核物质形态新假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3日14:26 新华网   新华网东京11月13日电 日本研究人员依据模拟实验提出,地球内部的外核部分并非均一构造,而是两 种晶体构造不同的液态铁以地下约4000公里为界分别进行对流。他们认为,这一假说有助于研究地核物质 和地球磁极移动等现象。   地球由表及里分为地壳、地幔、外地核、内地核等部分,外地核位于地下深约2900公里至5100公里处 ,它由液态铁等物质构成。学界普遍认为,液态铁对流造就了地球磁场。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科研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学术期刊《科学》上报告说,他们 在实验装置内模拟外地核的高温高压状态,并用位于兵库县的大型同步辐射加速器“SPring-8”,分析随 温度和压力变化的液态铁晶体构造。   他们发现,当压力超过240万个大气压,温度超过3700摄氏度时,铁的晶体构造会发生改变。而这个压 力和温度刚好相当于地下约4000公里处的环境,这一深度正好位于外地核中心区域附近。   根据上述结果,研究人员又用计算机模拟了液态铁在外地核内的运动。他们发现两种晶体构造不同的 铁,以外地核中心区域附近为界,分别对流。而此前很多研究者认为外地核内部是均一构造。   参与上述实验的研究者认为,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探索地核,而且能为研究地球磁极移动提供线索。   领导这项研究的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广濑敬指出,外地核中两层结构的对流可能会因为温度和压力差变 得不稳定,其构造或许会周期性地失去平衡,甚至导致地球磁极发生重大移动。这种移动的时间间隔没有 明显规律,也未发现会对动植物生存造成不良影响。 http://news.sina.com.cn/w/2011-11-13/142623459012.shtml 点评:地球各圈层成分的不同,是重力分异造成的,地球表面的重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向地心集中的同 时,也使旋转动能向地核集中,加快了内核的自转速度,形成了不同圈层旋转速度的差异,其中内核旋转 最快 。内核每年相对东向旋转约0.4°~1.8° 。由于核幔差异旋转,最大的太阳辐射压力加强了核 幔角动量交换,变旋转动能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超级热幔柱在赤道地区核幔边界(此处角动量交换最 强烈)产生,在赤道区海底扩张带或热点喷发,加热海水,形成赤道和两极间的海洋整体热对流,称之为 海洋锅炉效应(见图1)。热膨胀和重物质上升,可以增大地球转动惯量,减慢地球自转速度。海水增温和 海洋整体对流使两极温度上升,海水变暖释放大量CO2增强温室效应,是启动温室效应的按钮。随着反射阳 光的冰盖融化和产生温室效应CO2的增加,形成全球的温暖气候 。 参考文献 1.杨学祥.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21(1):15~23 YANG Xue-xiang. Global warming, tectonic activity and desertisation.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Earthquake. 2001. 21(1): 15~23(in Chinese). 2.杨学祥,陈殿友. 地核的动力作用 .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 11(1): 68-74. YANG Xue-xiang, CHEN Dan-you. Action of the earth core . Progress in Geophysics, 1996, 11 (1): 68-74. 3.杨学祥,陈震,刘淑琴,等. 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 . 地学前缘, 1997,4(1):187-193. YANG Xue-xiang, CHEN Zhen, LIU Shu-qin, et al. The discovery of fast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 and orbital effect of global changes .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1997, 4(1): 187 -193. 4.SONG Xiao-dong, Richards P G. Seismological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 . Nature, 1669, 382: 221-22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311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家发现Cr向地核中分异的同位素证据
热度 3 chunyinzhou 2011-3-20 15:43
科学家发现Cr向地核中分异的同位素证据
科学家发现Cr向地核中分异的同位素证据 最近,科学家通过对球粒陨石的地球化学同位素成分分析,发现了在地球早期形成过程中Cr向地核分异的同位素证据,这对于认识地核中的成分和地球早期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这一结果发表在2011年3月19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著名地球化学家William F. McDonough(Homepage: http://www.geol.umd.edu/~mcdonoug/ )并专门撰写了一篇短文介绍该成果。 Science 全文链接: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1/6023/1417.full William F. McDonough 短文介绍: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1/6023/1397.full (说明:原文中角标较多,但科学网编辑器无法使用角标功能,可能会影响阅读,所以相关符号请参考原文;图例中由于同样原因未能完整显示图释,请参考原文) 作为类地行星的构成物质,原始陨石(球粒陨石)中化学元素的分配,将有助于认识地球的形成和早期分异过程。这些过程导致硅酸盐地球(bulk silicate Earth)相对于球粒陨石会亏损某些元素(如Cr),但是这些主要的成因之间还有争议:挥发分-地核分异。通过对大范围的陨石样品中的Cr同位素进行高精确测量,与硅酸盐地球值偏离相差小于0.4‰,结果显示Cr的亏损是由于其向地核中的分配作用形成的,并在轻同位素中富集。ab initio计算表明这一同位素特征是在地球增生行星胚胎时期和逐渐氧化过程中地幔中的岩浆海所形成的。 (McDonough, W.F., Meteoritic Clues Point Chromium Toward Earth's Core. Science, 331(6023): 1397-1398.) 地核的化学成分可以约束行星形成时期的物理化学条件。现通常认为原始陨石(primitive meteorite)与地球增生物质具有相似的成分(1-4),所以它们为研究未分异的地球成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媒介。这些未分异的地球物质成分最终产生分异形成了金属地核和硅酸盐地幔。这些估计值对于难容元素(如Ca和Al)来说是最准确的,这些元素在地球增生作用中或之前并未由蒸发作用而分离出来。对中等挥发性元素在地核中的丰度我们并不清楚,因为选取代表总体地球成分的合适陨石样品非常困难(1-4)。 实验研究表明,在下地幔或者岩浆海底部条件下Cr可以分异进入到地核中(2, 5-8)。相对于压力的影响,Cr的分异对温度(6,7)和氧逸度(fO2)(2,5,8)更加敏感。硅酸盐地球比球粒陨石更加亏损Cr说明Cr可能分异进入到地核中(1-8)。但是,Cr也是一个中等挥发性元素(1,4,9),硅酸盐地球比球粒陨石更加亏损Cr或许反应了它的挥发性(10,11)。 本文我们报道了陨石中Cr的高精确稳定同位素成分,来认识硅酸盐地球中Cr亏损的原因。现在对Cr的稳定同位素成分的变化进行高精确高准确的测量已经成为可能(12-14)。我们对来自不同样品组的样品进行了Cr同位素成分分析,7个碳质球粒陨石:Orgueil (CI1), Daral Gani 749 (CO3.1), Ningqiang (CK3), Vigarano (CV3), Lance (CO3.4), Cold Bokkeveld (CM2), and Murchison (CM2);5个普通陨石:Nadiabondi (H4), Forest City (H5), Ausson (L5), Tuxtuac (LL5), and Dimmit (H3.7);一个顽火辉石球粒陨石:Sahara 97103 (EH3);以及来自Chainpur的6个 陨石球粒 (LL3.4) (15) (table S3)。陨石(全岩和单独的陨石球粒)中每原子质量单位(δCr/amu)(16)Cr同位素的总体含量为~0.40‰/amu (Fig.1)。 Fig.1 δ53/52Cr versus δ50/52Cr/(–2) in chondrites. 早期太阳系中冷凝和蒸发过程可能导致Cr的同位素分异以及请同位素的亏损。Chainpur陨石球粒中重同位素的富集显示了这样的效应(Fig.1)。如果这是事实的话,那么这样的过程应该同样影响着其他的元素,尤其是那些比Cr挥发性更强的元素。Zn和Cu都比Cr挥发性强 。另外,研究表明Zn同位素在蒸发过程中会分异(17-19)。但是与Cr(13)不同的是,Cu(20)和Zn(21)均显示相反的挥发性趋势。这一现象在碳质球粒陨石中最为明显。Fig 2A和B显示δCr与δCu和δZn呈反相关性(anticorrelated)关系。而且,δCu和δZn与难容/挥发性元素比 呈负相关性特征(Fig.2DE),但是δCr与Mg/Cr呈正相关性(Fig.2F)。最重要的是,δCr,δZn和δCu都和与质量无关的分异示踪剂△17O呈正相关性 (Fig. 2C) (13, 20-21),这表明在早期太阳星云中存在大规模的两个储库的混合作用,其中一个储库富集Cr的轻同位素、Zn和Cu的重同位素以及高△17O,另一个则富集Cr的重同位素、Zn和Cu的轻同位素以及低△17O。Cr与Cu、Zn的行为差异以及他们与△17O的关系,都反驳了蒸发作用引起同位素分异的观点,而与Luck et al.(22)的观点是一致的。 Fig.2 Reverse volatility trend shown by anticorrelations between δCr/amu and δCu/amu (A) and δCr/amu and δZn/amu (B), as well as by anticorrelations of δCu/amu and δZn/amu with refractory/volatile elemental ratios (Mg/Cu and Mg/Zn) (D and E), in contrast to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δCr/amu and Mg/Cr (F). 最近,Schoenberg et al.(14) 研究表明陆源或火成硅酸盐中,包括地幔包体、超基性堆晶岩、大洋玄武岩和大陆玄武岩,Cr同位素组成非常均一,并给出了一个相对于SRM 979 Cr标准值的硅酸盐地球的δCr/amu =–0.12±0.10‰ (2 SD) (±0.02‰, 2 SE)。所以,硅酸盐地球比球粒陨石富集Cr的重同位素(Fig.1)。基于硅酸盐地球和球粒陨石之间的质量平衡考虑,地核可能控制着地球中总体Cr的主要分异作用(60-65%)(1,3)。相应地,由于地核分异造成的Cr同位素作用,比硅酸盐地球(BSE)与碳质球粒陨石(CHUR)之间的Si同位素差异 更加明显,硅酸盐地球与碳质球粒陨石之间的Si同位素差异将导致地核中的Si相对低1.67%(24)。 Fig.3 Cr isotopic composition in the BSE, the bulk Earth, and Earth’s core as a function of the percentage of Cr represented by the reservoir (38% of the Earth Cr is in the BSE and 62% in Earth’s core). 地核中Cr同位素成分可以用以下简单的质量平衡公式来估算:δCrC= /fC 其中下标C、E和M分别代表地核(core)、总体地球(bulk Earth)和硅酸盐地幔(silicate mantle),fC是地核中Cr的含量 。地核中Cr同位素成分会随着总体地球成分假设的不同而变化(Fig.3)。但是在所有讨论的模型中,地核中Cr同位素成分与BSE明显不同,轻同位素富集达1.51‰每质量单位。 由于Cr向金属地核中的流失所引起的硅酸盐地球中Cr同位素分异的方向和程度,可以利用代表性的含Cr相对电子结构模型来粗略估计。在行星分异过程中,Cr(0)(metal→core),Cr(II)(silicate→BSE),和Cr(III)(silicate/oxides→BSE/core)主导着其中的化学作用。为获取该范围的晶体和熔体化学成分,我们建立了部分晶体的电子结构模型,包括Cr金属、富Fe的金属化合物(Fe15Cr)、每晶格有一个Cr2+原子替代的镁橄榄石(Cr0.25Mg1.75SiO4)、含Cr3+的镁铬铁矿(MgCr2O4)以及绿铬矿(eskolaite, Cr2O3) (25)。对硫化物晶体,包括CrS和陨硫铬铁矿(FeCr2S4),也同样建立了模型来研究硫化物和金属熔体中Cr-S作用(15)。我们假设流体相与晶体(固相)中的Cr具有相同的氧化态,因为在同位素平衡中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基本决定因素(25)。 Fig.4 Calculated equilibrium Cr isotope fractionation (103lnα ≈ ΔδCr/amu between two phases) of eskolaite (Cr2O3), magnesiochromite (MgCr2O4), olivines, pure Cr metal, daubreelite (FeCr2S4), and CrS relative to Fe15Cr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relevant to core formation. 不同的Cr样品和富Fe金属化合物(Fe15Cr)随温度变化,模拟出的Cr同位素分异结果(103lnα)具有较大的差异(Fig.4)这些模型表明,Cr在一个低氧逸度、由Cr2+支配的硅酸盐流体、硫化物(CrS和FeCr2S4)和金属(Fe15Cr)之间的平衡分异作用,不会传递一个很强的同位素特征给硅酸盐储库,除非总体Cr的主导分异作用是向金属中的分馏。在核幔边界温度条件下,Cr同位素在所有各相中的分异低于0.02。相对低温下(~1500K)的批次迁移(batch removal)所产生的硅酸盐残余体中δCr/amu在总体地球成分的0.1‰范围内。Cr2+的选位(M1和M2)对于同位素分异仅有非常微弱的作用影响。对于硅酸盐和地核间一个给定的Cr的分配,如果硅酸盐含有大量的Cr3+,就可能会有更明显的特征,尤其是Cr3+存在于氧化物(Cr2O3或FeCr2S4)或硅酸盐相中时,但是这最可能出现在相对高氧逸度环境中,可能会减少向地核中的Cr流失,以及残余硅酸盐地幔中的同位素和成分特征。如果金属/硅酸盐分异发生在行星胚胎期(大约月球到火星这样的体积),并且他们在成长中的地球里不断增生形成逐渐更深的岩浆海,相对低温和更加氧化条件则可能存在(Fig.4)(26,27)。最近的动力学模拟研究表明,家属/硅酸盐分异作用必须发生在地球增生之前具较低温(1500K)的较小行星内(月球到火星这样的体积)(28,29)。我们的结论,与在相应压力和温度以及氧逸度条件下的Cr和其他元素的实验结果(5,8,26,27),以及地核形成过程中182Hf-182W同位素体系的模拟结果(30,31),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References and Notes ↵ W. F. McDonough, in Treatise on Geochemistry , H. D. Holland, K. K. Turekian, Eds. (Elsevier-Pergamon, Oxford, UK, 2003), vol. 2, pp. 547–568. ↵ A. E. Ringwood , T. Kato , W. Hibberson , N. Ware , High-pressure geochemistry of Cr, V and Mn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the Moon . Nature 347 , 174 ( 1990 ). doi: 10.1038/347174a0 CrossRef ↵ C. J. Allègre , J. P. Poirier , E. Humler , A. W. Hofmann ,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arth . Earth Planet. Sci. Lett. 134 , 515 ( 1995 ). doi: 10.1016/0012-821X(95)00123-T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H. Palme, H. O'Neill, in Treatise on Geochemistry , H. D. Holland, K. K. Turekian, Eds. (Elsevier-Pergamon, Oxford, UK, 2003), vol. 2, pp. 1–38. ↵ B. J. Wood , J. Wade , M. R. Kilburn , Core formation and the oxidation state of the Earth: Additional constraints from Nb, V and Cr partitioning . Geochim. Cosmochim. Acta 72 , 1415 ( 2008 ). doi: 10.1016/j.gca.2007.11.036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C. K. Gessmann , D. C. Rubie , The origin of the depletions of V, Cr and Mn in the mantles of the Earth and Moon . Earth Planet. Sci. Lett. 184 , 95 ( 2000 ). doi: 10.1016/S0012-821X(00)00323-X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N. L. Chabot , C. B. Agee , Core formation in the Earth and Moon: New experimental constraints from V, Cr, and Mn . Geochim. Cosmochim. Acta 67 , 2077 ( 2003 ). doi: 10.1016/S0016-7037(02)01272-3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J. Wade , B. J. Wood , Core formation and the oxidation state of the Earth . Earth Planet. Sci. Lett. 236 , 78 ( 2005 ). doi: 10.1016/j.epsl.2005.05.017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K. Lodders , Solar system abundances and condensation temperatures of the elements . Astrophys. J. 591 , 1220 ( 2003 ). doi: 10.1086/375492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M. J. Drake , H. E. Newsom , C. J. Capobianco , V, Cr, and Mn in the Earth, Moon, EPB, and SPB and the origin of the Moon: Experimental studies . Geochim. Cosmochim. Acta 53 , 2101 ( 1989 ). doi: 10.1016/0016-7037(89)90328-1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M. J. Walter, H. E. Newsom, W. Ertel, A. Holzheid, in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 R. M. Canup, K. Righter, Eds. (Univ. of Arizona Press, Tucson, AZ, 2000), pp. 265–289. ↵ A. S. Ellis , T. M. Johnson , T. D. Bullen , Chromium isotopes and the fate of hexavalent chromium in the environment . Science 295 , 2060 ( 2002 ). doi: 10.1126/science.1068368 pmid: 11896274 CrossRef Medline Web of Science ↵ F. Moynier , Q. Z. Yin , B. Jacobsen , Lunar Planet. Sci. Conf. 38 , 1406 ( 2007 ). ↵ R. Schnberg , S. Zink , M. Staubwasser , F. von Blanckenburg , Chem. Geol. 249 , 294 ( 2008 ). doi: 10.1016/j.chemgeo.2008.01.009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Materials and methods are available as supporting material on Science Online. ↵ We define the Cr isotopic fractionation per atomic mass unit as δCr/amu = δ 50/52 Cr/(–2), where δ 50/52 Cr is parts per thousand deviation in 50 Cr/ 52 Cr of the sample relative to the Cr standard SRM 979 ( 15 ). Literature data for Cu and Zn isotopes were treated similarly as δCu/amu ( 20 ) and δZn/amu 21 ). ↵ F. Moynier , F. Albarede , G. Herzog ,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zinc, copper, and iron in lunar samples . Geochim. Cosmochim. Acta 70 , 6103 ( 2006 ). doi: 10.1016/j.gca.2006.02.030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F. Moynier et al ., Isotopic fractionation of zinc in tektites . Earth Planet. Sci.Lett. 277 , 482 ( 2009 ). doi: 10.1016/j.epsl.2008.11.020 CrossRef ↵ F. Moynier et al ., Volatilization induced by impacts recorded in Z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ureilites . Chem. Geol. 276 , 374 ( 2010 ). doi: 10.1016/j.chemgeo.2010.07.005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J. M. Luck , D. B. Othman , J. A. Barrat , F. Albarede , Coupled 63 Cu and 16 O excesses in chondrites . Geochim. Cosmochim. Acta 67 , 143 ( 2003 ). doi: 10.1016/S0016-7037(02)01038-4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J. M. Luck , D. B. Othman , F. Albarede , Zn and Cu isotopic variations in chondrites and iron meteorites: Early solar nebula reservoirs and parent-body processes . Geochim. Cosmochim.Acta 69 , 5351 ( 2005 ). doi: 10.1016/j.gca.2005.06.018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R. N. Clayton , T. K. Mayeda , Oxygen isotope studies of carbonaceous chondrites . Geochim. Cosmochim. Acta 63 , 2089 ( 1999 ). doi: 10.1016/S0016-7037(99)00090-3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C. Fitoussi , B. Bourdon , T. Kleine , F. Oberli , B. C. Reynolds , Si isotope systematics of meteorites and terrestrial peridotites: Implications for Mg/Si fractionation in the solarand for Si in the Earth’s core . Earth Planet. Sci. Lett. 287 , 77 ( 2009 ). doi: 10.1016/j.epsl.2009.07.038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R. Chakrabarti , S. Jacobsen , Silicon isotopes in the inner Solar System: Implications for core formation, solar nebular processes and partial melting . Geochim. Cosmochim.Acta 74 , 6921 ( 2010 ). d oi: 10.1016/j.gca.2010.08.034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E. Schauble , G. R. Rossman , H. P. Taylor Jr. . , Theoretical estimates of equilibrium chromium-isotope fractionations . Chem. Geol. 205 , 99 ( 2004 ). doi: 10.1016/j.chemgeo.2003.12.015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B. J. Wood ,A ccretion and core formation: Constraints from metal-silicate partitioning . Philos. Trans. R. Soc. London Ser. A 366 , 4339 ( 2008 ). doi: 10.1098/rsta.2008.0115 pmid: 18826926 Abstract / FREE Full Text ↵ A. Corgne , S. Keshav , B. J. Wood , W. F. McDonough , Y. Fei , Metal-silicate partitioning and constraints on core composition and oxygen fugacity during Earth accretion . Geochim. Cosmochim.Acta 72 , 574 ( 2008 ). doi: 10.1016/j.gca.2007.10.006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Y. Ricard , O. Sramek , F. Dubuffet , A multi-phase model of runaway core-mantle segregation in planetary embryos . Earth Planet. Sci. Lett. 284 , 144 ( 2009 ). doi: 10.1016/j.epsl.2009.04.021 CrossRef ↵ J. Monteux , Y. Ricard , N. Coltice , F. Dubuffet , M. Ulvrova , A model of metal-silicate separation on growing planets . Earth Planet. Sci. Lett. 287 , 353 ( 2009 ). doi: 10.1016/j.epsl.2009.08.020 CrossRef ↵ T. W. Dahl , D. J. Stevenson , Turbulent mixing of metal and silicate during planet accretion —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Hf-W chronometer . Earth Planet. Sci. Lett. 295 , 177 ( 2010 ). doi: 10.1016/j.epsl.2010.03.038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J. F. Rudge , T. Kleine , B. Bourdon , Broad bounds on Earth’s accretion and core formation constrained by geochemical models . Nat. Geosci. 3 , 439 ( 2010 ). doi: 10.1038/ngeo872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R. N. Clayton , Solar System: Self-shielding in the solar nebula .Nature 415 , 860 ( 2002 ). doi: 10.1038/415860b H. Yurimoto , K. Kuramoto , Molecular cloud origin for the oxygen isotope heterogeneity in the solar system . Science 305 , 1763 ( 2004 ). doi: 10.1126/science.1100989 pmid: 15375265 Abstract / FREE Full Text ↵ J. R. Lyons , E. D. Young , CO self-shielding as the origin of oxygen isotope anomalies in the early solar nebula . Nature 435 , 317 ( 2005 ). doi: 10.1038/nature03557 pmid: 15902251 CrossRef Medline ↵ A. Trinquier , J.-L. Birck , C. J. Allègre , Widespread 54 Cr heterogeneity in the inner solar system . Astrophys. J. 655 , 1179 ( 2007 ). doi: 10.1086/510360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Q. Z. Yin et al ., Lunar Planet. Sci. Conf. 40 , 2006 ( 2009 ). ↵ F. Moynier et al ., Ca isotope effects in orgueil leachate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carrier phases of 54 Cr anomalies . Astrophys. J. 718 , L7 ( 2010 ). doi: 10.1088/2041-8205/718/1/L7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G. W. Kallemeyn , J. T. Wasson , The composi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chondrites—I. The carbonaceous chondrite groups . Geochim. Cosmochim. Acta 45 , 1217 ( 1981 ). doi: 10.1016/0016-7037(81)90145-9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K. Lodders, B. Fegley Jr., The Planetary Scientist’s Companion (Oxford Univ. Press, Oxford,1998). ↵ Y. Wang , W. B. Hsu , Petrology and mineralogy of the Ningqiang carbonaceous chondrite . Meteorit. Planet. Sci. 44 , 763 ( 2009 ). doi: 10.1111/j.1945-5100.2009.tb00767.x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We acknowledge NASA funding (LASER grant NNX09AM64G to F.M. and Cosmochemistry grant NNX08AG57G and Origins of Solar Systemsgrant NNX09AC93G to Q.-Z.Y.) and NSF funding (grants EAR0643286 and EAR0711411 to E.S.). We thank B. Jacobsen for his assistance in the laboratory; J. Wasson, A. Rubin, and J. Wimpenny for helpful discussions; and two reviewers for their insightful and constructive comments.
个人分类: 最新论文介绍|6942 次阅读|3 个评论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lxwang 2010-5-28 21:56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球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core)、地幔(mantle)、地壳(crust)。地球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地球各层的压力和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物质的放射性及地热增温率,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近地心的温度几乎不变。地核与地幔之间以古登堡面相隔,地幔与地壳之间,以莫霍面相隔。   (一)地壳 莫霍面以上至地表部分。厚度较薄且较稳定,物质成分相当于基性岩,变形较弱,时代较新。根据地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形成演化的特片,可把地壳分为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地壳厚度各处不一,大陆地壳(简称陆壳),位于大陆,占地壳面积的三分之一,其厚度大,平均厚度约35公里,高大山系地区的地壳较厚,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地壳厚达65公里,亚洲青藏高原某些地方超过70公里。大洋地壳很薄,位于大洋底,占地壳面积的三分之二,其厚度平均7-8公里,例如大西洋南部地壳厚度为12公里,北冰洋为10公里,有些地方的大洋地壳的厚度只有5公里左右。一般认为,地壳上层由较轻的硅铝物质组成,叫硅铝层。大洋底部一般缺少硅铝层;下层由较重的硅镁物质组成,称为硅镁层。大洋地壳主要由硅镁层组成。    (二)地幔 莫霍面至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介于地壳与地核之间。自地壳以下至2900公里深处。地幔一般分上下两层:从地壳最下层到10001200公里深处,除硅铝物质外,铁镁成分增加,类似橄榄岩,称为上地幔,又称橄榄岩带;下层为柔性物质,呈非晶质状态,大约是铬的氧化物和铁镍的硫化物,称为下地幔。地震资料说明,大致在70150公里深处,震波传播速度减弱,形成低速带,自此向下直到1500公里深处的地幔物质呈塑性,可以产生对流,称为软流圈。    (三)地核 古登堡面(2885km)至地心部分,进一步分为外核、过渡层和内核,外核呈液态,内核呈固态,过渡层呈液体-固体过渡状态。外核密度为911克/立方厘米,推测外核物质是液态,但地核不仅温度很高,而且压力很大,因此这种液态应当是高温高压下的特殊物质状态;内核的顶界面距地表约5100公里,约占地核直径的1/3,,在这里纵波可以转换为横波,物质状态具有刚性,为固态。整个地核以铁镍物质为主。地核之所以成为实心,因为地心引力在此创造出的压力是地球表面压力的300万倍。 地核是的高温可以达到华氏13000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上2000度。 地核内的铁流使物质产生巨大的磁场,可以保护地球免受外来射线的干扰。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图片百科|29851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三:地球构造
rock6783 2009-3-4 21:03
地球科学原理之三:地球构造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我们上一回介绍了地球的形成,这里,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地球的构造。 经过近 46 亿年的演化,地球形成了现在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固体地球等圈层。 1.1 地球的基本圈层 1.1.1 大气圈 大气圈为包围地球的空气总体。大气总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总质量的 99.9% 集中在大气圈下部 48km 以内。按热力性质,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逸层。 1.1.2 水圈 水圈是地球表层水体的总称。水体是水的聚集体,如海洋、湖泊、河流、沼泽、地下水、冰川、积雪和大气中的水。这些水形成一个断断续续围绕地球表层的水壳,即水圈。假设地壳是一个平坦的球面,若将水圈中的水均匀地平铺在地球表面上,那么地球将是一个被 2700m 深的水所覆盖的水球。 全球海洋总面积约占地表总面积的 71% ;全球海洋总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 97% 以上。因此,海洋是水圈的最大水体。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称为洋,边缘附属部分称为海,海与洋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世界大洋。世界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1.1.3 生物圈 地球表层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适于生物生存的范围就是生物圈。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在深度超过 11000m 的海沟最深处,还能发现深海生物,但生物主要还是集中在表层和浅水的底层。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在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但在高达 22000m 的平流层中,也发现有细菌和真菌。在岩石圈中,大多数生物生存在地下几百 m 的土壤上层,但在地下 2500 -3000m 处的石油中,也发现有石油细菌。无论如何,就厚度而言,生物圈只占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 ( 马宗晋等, 2003 ) 。 1.2 固体地球的圈层结构 1909 年莫霍洛维奇 ( Mohorov?i?, 1909 ) 根据近震初至波的走时,算出地下 56km 深处存在一间断面,其上物质的波速为 5.6km /s ,其下为 7.8km /s 。后来称这一间断面为莫霍面或 M 界面,它在绝大多数地区都存在。这个面以上的圈层称为地壳。 1914 年古登堡( Gutenberg )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出在 2900km 深度处存在一间断面,其下的部分为地核,其上直至地壳底部的部分为地幔。这一间断面就是核 - 幔界面或核 - 幔边界( CMB ),其深度至今一直沿用 2900km ( Gutenberg, 1959 ) 。 莱曼 ( Lehmann, 1936 ) 根据通过地核的地震纵波走时,首先提出在地核内部还存在一个间断面,由此又将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后来,古登堡 ( Gutenberg, 1959 ) 和杰弗瑞斯 ( Jeffreys, 1962 ) 相继证实了莱曼的假设,并得出内核的半径在 1200 -1250km 间。因此,内、外核边界( ICB )的深度约为 5100km 。进一步观测研究表明,外核不能传播 S 波(横波),而内核可以传播 S 波,并根据地球潮汐和地球自由振荡所得地球刚性,推断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 ( 马宗晋等, 2003 ) 。 布伦 ( Bullen, 1963, 1975 ) 根据地球内部地震波的速度分布,将固体地球分为 7 层。地壳为 A 层;地幔为 B 、 C 、 D 三层;外核为 E 层;内、外核的过渡区为 F 层;内核为 G 层。 1914 年,美国地质学家巴雷尔 ( J. Barrell, 1914 ) 根据地壳均衡理论推测地球深处存在塑性层,因而,首先提出把地球上部刚性部分中岩石圈(层),其下塑性较大的部分叫软流圈(层)。 1926 年古登堡发现,当地震波通过 100 -200km 深度时, P 波(纵波)速度由 8.1 -8.5km /s 减慢到 7.2 -7.8km /s 。后来,其它学者也发现过类似现象。 1960 年 5 月的智利大地震,提供了上地幔内的低速层( LVZ )可能具有全球性质的证据。这样,把地球表面至低速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上部的部分称为岩石圈,而将其下的低速层称为软流圈,此构造分层概念得到普遍承认,并成为板块构造学说的立论基础之一。于是,对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又有了岩石圈、软流圈、中圈和地核的划分方案,中圈指软流圈底至核 - 幔边界的地幔部分。有的学者则将地壳和上地幔称为构造圈,认为地球这个部分是内力地质作用 - 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的直接起因。 地壳是莫霍面之上的地球最外层。无论是厚度还是成分,地壳都是很不均匀的。最明显的差别是在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之间。因此,一般将地壳分为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壳两大类。平均而言,大陆地壳比大洋地壳厚,比大洋地壳老,也比大洋地壳的密度小。就化学和矿物成分而言,这两类地壳也明显不同。 地震波及其他的地球物理探测都表明,上地幔的地球物理场的分布,例如重力场、地震波速度分布和电导率等,在纵向和横向上都具有非均质和非均匀特性。这一特性可以延伸到上地幔深部,甚至全部上地幔 (安德森, 1993 ) 。 人类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有水、有氧气、有有生命的独特星球。为什么太阳系 8 大行星,仅只有地球具有这些特征?人类对地球知之甚少。为了使地球科学研究更有效,我们地球工作者该怎么办?当今的地球科学,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四 做一个博地学家 参考文献 安德森 D. L. 地球的理论 . 北京 : 地震出版社 .1993. 马宗晋,杜品仁,洪汉净 . 地球构造与动力学 . 广州 :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3 , 1-130 Barrell J. The status of hypotheses of polar wanderings. Science, 1914, 40: 333-340 Bullen, K. E. The Earth's density.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1975. 1-420 Bullen, K. E. An index of degree of chemical inhomogeneity in the earth. Geophys. J., 1963, 7: 584-592 Gutenberg B. Physics of the earth's interior. Internat. Geophysics Ser., Ⅻ .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59. 1-240 Jeffreys H. The Earth (4th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2. Lehmann I. Publ. Bur. Cent. Assoc. Int. A, 14: 87-115. 1936 Mohorov?i?. A. Das Beben vom 8, Ⅹ , 1909. Jahrb. Des Meteoroiogischen Observ, (Zagerb), 1909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638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