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雨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昨天的“泥浆”晾干了。。。
热度 22 Carboniferous 2013-11-18 14:33
昨天的博文发出后,引起了很多老师的讨论,既有支持也有反对,其中嵇少丞老师还专门发博文对模拟实验提出很多质疑,借此博文来回答一下嵇老师提出的疑问。 (以下 红色字体 是嵇老师博文中的原话) (1) 纵瑞文所用的材料特别稀,流变强度低,超过“雨痕”论者的想象, 其中水含量多少?材料粘度多少? 这些都是必须交代的参数。 =================================================== 这次的模拟实验仅仅是想证明雨滴可以在沉积物上打出凹坑,所以含水量和材料粘度等参数没有考虑。但是模拟用的“泥浆”在自然界中(即将干涸的水坑边缘)应该是存在的。 (2) 尽管如此, 纵瑞文 的试验证明,形成“雨痕”的条件太苛刻,泥浆不能太稀又不能太干,太干了雨滴打不出痕迹,太稀了又不能保留痕迹。 ==================================================== 这一情况恰好说明了在同一地点为什么有的位置有雨痕,有的位置没有,和泥浆的固结程度有关,泥浆如果变干变硬了,雨滴就打不出来痕迹,太稀变成泥水了,打出来的痕迹又不能保存下来,只有在固结程度恰好适合的情况下才能打出并保存下来“凹坑”,因此在同一个水坑边缘,有的地方有雨痕有的地方没有。 (3) 但是, 纵瑞文 没有模拟雨一直下的情况,“雨痕”如何保留? ==================================================== 我们“雨痕论者”从来没有说雨痕是在“雨一直下”的情况下形成的,雨痕多形成于零星且急促的阵雨中,这种阵雨自然界中是存在的。雨一直下的话,雨痕很容易就被冲刷掉了,这种情况不用模拟各位老师应该也能明白。 (4) 这样的“雨痕”周边已经没了高圈, 中央盛着水,能否保存到干燥泥裂后的泥块中, 很难说了? ==================================================== 嵇老师引用的我的这张图片可能是由于拍摄角度问题造成的误解,在实物上能明显的看到凹坑边缘有一“高圈”,我上篇博文中还同时附有其他几张图片,现象很明显,嵇老师却没有引用,如下图: 至于能否保存到 干燥泥裂后的泥块中,昨天做完模拟后恰好考虑到了这一点,重新做了一份雨痕,下图是“雨滴”打在泥浆中留下的凹坑: 过了一夜,泥浆晾干了,还出现了少量干裂现象,雨痕保存下来了。 (5) 出气作用形成的“泥火山”, 貌似常见的“雨痕”。 ====================================================== 嵇老师引用的这张图是气泡未破裂时的情况,破裂后是这个样子的: 下图是室内模拟雨痕砸出的凹坑(左上)、晾干后的“雨痕”(右上)、苏老师野外采集的雨痕标本(左下)与气体喷出形成的“泥火山”(右下)对比图 (6) 出气作用形成的“雨痕” ================================================ 我在上篇博文中已经提到了,这种沉积物中气体排出形成的小坑普遍较小,最大不超过2 mm,形态较规则,坑也相对较深,与雨滴打出来的凹坑差别很明显。已经晾干的标本上恰好保存了一个气泡排出时形成的“凹坑”(黑框内),旁边是“雨滴”打出来的凹坑。 ============================== 以上是对“雨痕模拟实验质疑”的解释和说明,欢迎各位老师继续讨论、指正!
个人分类: 科普短文|10152 次阅读|72 个评论
点评纵瑞文的“雨痕”模拟试验及其雨痕讨论的总结
热度 21 Majorite 2013-11-18 06:56
点评纵瑞文的“雨痕”模拟试验 及其 “雨痕”讨论的总结 一直竭力推荐苏德辰“雨痕”博文、来自地质大学(武汉)的 纵瑞文 同学,利用他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做几个简单、粗糙的模拟试验,以希支持雨痕成因,他将试验“结果”发到博客,作为青年探讨科学的兴趣值得赞扬,采用 切割岩石留下来的粉末与二氧化硅粉末模拟天然的泥浆,还算不太离谱。但是,一 百六十多年前就有人就做过比 纵瑞文 (2013) 更好的实验,条件比 纵瑞文 (2013) 控制还好得多。青年学生在做实验之前不看已有的参考文献,低质量地的重复他人的老实验,似乎就没必要了,也是不可取的。本文中我列的科学问题, 纵瑞文 一个也没有解决。 纵瑞文所用的材料特别稀,流变强度低,超过“雨痕”论者的想象, 其中水含量多少?材料粘度多少? 这些都是必须交代的参数, 但是他一概不知。 纵瑞文认为 【模拟用的“泥浆”在自然界中(即将干涸的水坑边缘)应该是存在的。】 但 是, 他忘了,他的泥浆是如何形成的? 是他强烈搅动形成的,自然水坑这样的搅拌存在吗?固体成分的体积比例大大低于最紧密堆积的密度,这样系统是不稳定的,只要时间足够,水必然要渗到表面,使得沉积表面多一层水,而水下沉积的密度大于他这个泥浆。他是学生可以不懂,但是苏德辰是沉积学教授,应该懂的。 纵瑞文 的“出气”实验虽然没有新意,但还算较成功,“雨痕”与抛物实验最不成功,Rheological dome 或 Diapir的实验没做。世界上最大风速高达113 m/s,大西北的大风常常30-40 m/s,可以飞沙走石, 甚至吹翻火车、打碎汽车玻璃。不能毛躁地就扔一块石块了事,而要研究不同大小、形状、不同速度石砾撞到不同粘度泥巴的情形。尽管如此, 纵瑞文 的试验仅说明,形成“雨痕”的条件太苛刻,泥浆不能太稀又不能太干,太干了雨滴打不出痕迹,太稀了又不能保留痕迹,一旦形成“雨痕”, 赶紧藏到没雨的地方,晾干,以免毁了“雨痕”,这还是野外吗?但是, 纵瑞文 没有模拟雨一直下的情况,“雨痕”如何保留? 纵瑞文 的实验说明,倒是泥浆出气更能形成自然界常见的“雨痕”。现在读者再读苏德辰的语录“ 地质专业的同行们:撞击形成的凹坑怎么会变成了气泡?这不仅仅是视觉错误的问题,是胡搅蛮缠,是个大笑话!”,感觉的确就是个大笑话,因为本来就是泥巴里排出的气泡,并不是雨滴砸出来的凹坑。这叫思维定势,认定凹坑就是雨滴砸出来的“雨痕”,然后绝不顾及其他成因的可能。 这样的“雨痕”周边已经没了高圈, 中央盛着水。 下图是自然的洼坑,上图是纵瑞文做出来的 雨痕“。 两者比较,一个是眉清目秀、炯炯有神的丹凤眼,一个是整容失败、粘糊的、丑陋的扒拉子眼, 任何一个受了良好严格科研训练的人都不会把这样的无控制条件的破实验拿出来显摆。“科学”不是这么做的。 纵瑞文没有成功地模拟出自然界沉积物表面的洼坑。他做的洼坑的形状与深度/直径比皆与天然的不同。 纵瑞文做不出自然界沉积物表面椭圆形洼坑。 出气作用形成的“泥火山”, 貌似常见的“雨痕”。 出气作用形成的“泥火山”, 貌似常见的“雨痕”。 出气作用形成的“雨痕”。他不了解自然界的真实过程,可笑的是用做不出大于2 mm 的空穴来否定自然界空穴排气的成因。在自然界,小气泡有聚集作用, 大气泡有分裂作用,已经有上百篇论文讨论这个问题, 可惜 纵瑞文没读过。 下面放几张野外淤泥 排气的照片: 纵瑞文 (2013)的试验再一次证明 Desor (1850)的结论——“Most, if not all, supposed rain impressions are made by air bubblesrising through sediments”(这样的证明是没必要的)。其实,前辈科学家的结论亦是建立在实验与野外观察的基础上。所以, 做试验前,合格的研究人员都要仔细阅读已有的参考文献,了解基本的科学问题与思想争论,前人是否已经做过实验,如果我们要做,比前人的高明到哪里?如何改进前人实验的不足?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高发展。 所以,我建议有兴趣的同学今后再做“雨痕”实验时,要先去纵瑞文的教训,要做定量实验、控制材料性质与实验条件,特别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控制模拟材料的粒度及其不同粒度颗粒的比例,“雨痕”形成的条件应该与颗粒分布有关。 控制模拟材料的含水量,查明含水量与材料粘度的关系。把泥浆的粘度测量出来。了解“雨痕”形成的材料的粘度区间。 水滴落地速度与“雨痕”形状、直径、深度的关系。 水滴大小与“雨痕”形状、直径、深度的关系。在自然界,雨滴的落地速度越快,其直径越小。在降落过程中,雨滴底面一旦变平,就要发生雨滴分裂。 南方温湿气候与西北干燥气候中“雨滴”的上述关系应该不一样,因为温湿气候的大气密度比干燥气候的要大。 “雨痕”与淤泥干裂的关系,谁先谁后? 雨下多长时间最有利雨痕形成与保存。自然界每个地区,每次下雨多长时间,之间间隔多长时间,这样的环境是否能保存“雨痕”?雨痕保留是刚下雨时、中间还是结束时雨滴砸地的痕迹?刚下雨时,地面是干的,不利成坑。中间时,后来还在下雨,雨痕保留不下来。最后,地面铺上一层水,也形成不了雨痕。 以我对纵瑞文的了解,他是听不进长辈学者的意见,因为性格浮躁与狂妄自大。今天夏天有个地质大学(武汉)毕业生来蒙特利尔开会,我们见了面,他给我说“ 地质大学(武汉)搞政工的领导曾专门把学生(包括研究生、博士生)干部开会, 要他们做网络水军,与我对着干,“保卫”地大那个作假院士与千人,他当时就参加这样的会议”。 纵瑞文同学来此,大概不仅仅是为了讨论科学,是否还要领“红包”的? 我看到苏德辰在纵瑞文博文后面留言,我笑了,这沉积学的“优秀论文”也太好出了,不仅好出,而且一出来直接 “进教科书”!给年轻人说句鼓励的话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实事求是,否则就是害他。 �ٱ� 苏德辰 2013-11-18 02:30 建议你把雨滴的高度增加到10 m左右(40 cm显然太小了),把泥浆的容器加大、加深,重新做一次更详细的实验,仔细观察、记录各主要过程(最好配合录像),然后把结果整理出来,再结合野外实际观察的照片,就是一篇优秀的“雨痕成因”的论文。 �ٱ� 苏德辰 2013-11-18 02:21 稍微改进一下这个小试验,可以写进沉积学教科书了! 有泥裂,无“雨痕” 薄泥层的泥裂,无“雨痕” 雨痕讨论的总结 沉积岩顶面的洼坑研究由来很久(例如, Cunningham , 1839 ; Buckland , 1842; Redfield, 1843; Desor,1850; Lyell, 1851 ),其成因不是唯一的,据动力来源机制可分成两类: ( 1 )动力来自沉积物(软泥或淤泥)内部。 若受周围沉积物挤压,粘度低的软泥或淤泥向上部低压力的表面流动,形成鼓包,这就是 Rheological dome or Diapir (底劈) ; 淤泥中常含有气体(例如由有机质腐烂生成的甲烷), 混合了气泡的淤泥比重就小,就要上升,形成鼓包 , 然后爆炸成坑, 这就是 gas bubble pits 或 bubble-foam pits 。 (2) 动力来自沉积物(软泥或淤泥)外部, 即外力撞击,撞击物可以是雨滴、冰雹、石子或砂子,为 石子或砂子提供动力的是强风 。被雨滴撞击的叫雨痕( Raindrop impressions), 被冰雹撞击的叫雹坑( Hailstone imprints), 被石子撞击的叫石击坑( Stone-impact cracters )。 上述成因中,以雨痕的可能性最小,因为雨滴的动能最小,雨滴质量小,落地速度最大9.3.m/s,比西北的风速小数倍,况且沙粒与石砾质量重,撞击能亦大。“雨痕”形成条件最苛刻,保存最困难,雨痕说属于“much talk and little study”的观点。 这就是我与苏德辰研究员认真讨论的原因,因为他不加分析考证就直把凹坑介绍成“雨痕”,否定其他成因的可能性, 我本意不是为难他,只是希望青年学生了解一下相关的科学内容,不要一见到洼坑就是“雨痕”。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4741 次阅读|25 个评论
雨痕的室内模拟实验~
热度 20 Carboniferous 2013-11-17 18:30
这两天的“雨痕之争”的一个焦点是雨滴到底能不能再沉积物表面打出凹坑,科学网上的好几位老师都在相关博文的评论中提出了质疑。为何不做个试验模拟一下呢?于是俺利用我们工作室(化石修理室)里现有的材料和工具,做了一个小实验,步骤如下: (1)沉积物的制作,选用的前段时间切割岩石留下来的粉末,但量不够,又加了些二氧化硅粉末,如下图所示,下面棕色的是岩石粉末,上面白色的是二氧化硅。 (2)将粉末搅拌均匀,加水。 (3)加水的同时用细棒不停地搅拌,直到形成泥浆。雨痕是雨滴打在尚未固结的软泥(泥浆)上形成的凹坑,如果沉积物已固结变硬,确实在表面难打出凹坑(下文有介绍)。 (4)雨滴的制作。用的是切割岩石时加水防尘的小装置,很简单,和医院打点滴一个原理,不过下面的细管和针头去掉了。“雨滴”距离沉积物表面的距离大概40 cm,并调整皮管上的小轮子,使“雨滴”缓慢滴下。 装置全部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雨滴”下落时移动下面的泥浆,这样可以防止多个“雨滴”打在一个位置而出现“水滴石穿”的可能,同时又能出现多个“雨痕”。 还有老师质疑那些凹坑是不是沉积物中的气体排出时造成的,还用上面的这一小盒泥浆来模拟沉积物中气体排出时的现象。 方法也很简单,用细棒搅动泥浆,使空气混入进去,然后晃动小盒使泥浆表面平整。接下来就会看到有少量气泡从泥浆中冒出。 气泡似乎有点少,再加点材料,用一块1 cm左右的草酸颗粒投入泥浆中,并搅拌均匀。 接下来由于草酸和泥浆中的钙质成分反应,大量的气泡冒出 可以看出,气泡冒出形成的凹坑普遍很小,最大也不过2 mm左右,凹坑相对较深,形状为规则的圆形,而且凹坑边缘无明显的凸出泥浆表面的“环形山”构造。 是不是泥浆中的气体太少了啊?接下来再改进一下。用注射器接上细软管作为泥浆中的气体来源。 将注射器中的气体缓慢压出,现象如下 气泡破裂后在泥浆表面形成的构造,像泥火山一样,和蚁穴的洞口结构也很像。 另外一个质疑,为什么雨痕在很近的距离内,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这个应该和沉积物的固结程度有关系,如下图,将上面用的泥浆再稀释一点,变成泥水,雨滴打上去会形成凹坑,但很快就被周围的流动性较强的泥水填满了,片刻之后几乎看不到凹坑的痕迹。如果沉积物再稀释的话,凹坑更不明显。 如果沉积物固结变硬的话,雨滴打在上面的痕迹也不明显(力量不够了),下图是泥浆中的水分慢慢变少,雨滴打在上面的痕迹,可以看到已经没有打在泥浆中的明显了。 泥浆中的水分进一步减少,泥浆已经开始固结,雨滴打在上面的痕迹就更弱了。 还有一个,关于外来石块的砸痕,在室内不太好模拟,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去郊外泥质基底的水坑边缘,往坑边缘未固结的泥巴中扔几块石子看看现象。 下面是用1厘米大小的贝壳化石砸在泥浆中的痕迹,与雨滴打上去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贝壳倾斜砸入。 不知上面的模拟实验结果能不能让各位对雨痕提出质疑的老师满意? 最后的最后,再来欣赏一下上述材料和工具周边的化石们。。。(都是三叶虫)
个人分类: 科普短文|12213 次阅读|58 个评论
雨痕的不均匀分布及视觉错误——答张学文老师
热度 16 dkysdc 2013-11-17 07:37
在 《“泥裂”的科普——兼解嵇少丞教授的一个疑惑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742043.html )的博文评论中,张学文老师问:(1)那篇博文图10中的小点,即苏教授的雨痕,为什么集中在泥列现象附近而波浪部分基本没有?(2)再就是这些圆点究竟是凸的圆帽还是瘪下去的圆坑? 张老师的问题无法在回复中简单解释,考虑到别的博友也大致表述了类似的疑问,故专门撰文解答。 (1)雨痕为什么集中在泥列现象附近而波浪部分基本没有? 上篇博文中,我解释了泥裂环境下雨痕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泥裂环境(汇水盆地或凹坑)接收雨水然后蒸发时,因盆地的深度、不同粒度的沉积物的分布等不均匀,伴随水体蒸发形成的泥裂经常不是同时形成的。在下阵雨时,盆地周边干硬的部分和尚在水下的没有暴露地表的部分往往不易形成并保存雨痕,只有恰到好处的软泥上才能保留。 下图即是原文中的图10,是在张掖丹霞景区中一个小的阵发性流水的河床上拍的。形成波痕的地方,地势比形成干裂的地势高。河水断流后,处于高地势的波痕很快变干,特别是位于波峰处的砂泥变干的过程很快。而位于波谷处的砂泥因含水多、沉积物的粒度细,变干过程稍长,并形成了小的泥裂。从照片的颜色可以轻易判断右下方砾石周围的“泥巴”还没有干透。而阵雨发生于有些沉积物已经变干、有些仍处于湿泥状态下。因此,雨痕的分布就显得不均匀,并且主要分布在泥裂附近。应该说,这张照片可认为是呈现波痕、雨痕、泥裂之间各种复杂关系的典型照片。 上篇博文中的图10 (2)这些圆点究竟是凸的圆帽还是瘪下去的圆坑? 现在的沉积物表面形成的雨痕100%是 瘪下去的圆坑, 不可能是 凸的圆帽。 那么,为什么有些雨痕照片看起来像是 凸的圆帽 ? 这其实是 视觉错误 。 关于视觉错误,网上有很多文章介绍和有趣的图片。 例如,下面这张图片来自新浪网“汉彬的八十岁眼睛看世界”。80多岁的汉彬先生写了一篇很不错的短文:“视觉的错误欺骗了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320aa40100icvl.html )。 图片来自新浪网“汉彬的八十岁眼睛看世界” “ 图一和图二都是同一张月球表面照片,只不过是两张照片颠倒放置。第一张你看到的是凹陷的环形殒石冲坑,第二张看到的确是凸起来的圆形山包。当你转动照片时,视觉形像也会产生凹凸的交替变换,每转-周变换两次。有时看到像殒石坑,有时又像山包,视觉在 “ 是 ” 与 “ 非 ” 之间跳动,这都是幻觉。为什么会产生相反的视觉变化呢?原因是照片为二维图像 ( 平面图像 ) ,没有立体感,不能判别出三维立体景物的真实形像,只能从心理上去猜测,你认为是什么,就会出现什么的视觉。只有用双目同时观察某一实体时,才有三维立体感觉[注]。这种视觉上的错误称为心理错觉或幻觉错差,通常,对景物的真实形像不太了解或印象不深时容易产生这种视觉错差。一般的照片,如人像和风境照片也是二维的, 为什么不会产生相反的视觉差错呢? 原因是你对这些景物的三维立体图像已根深缔固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因而不会产生心理上或幻觉上的错差。 我国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是利用立体摄影技术拍摄出月球表面三维图像,因而不产生视觉错差。”(此段文字来源于新浪网汉彬)。 对于我的博文中的雨痕照片,您要综合对比看,不要盯着一张图片看。否则就会凹凸不分,或者一会看是凹的,一会看是凸的。 谢谢张老师的提问! PS: 对于地质专业人士,从卫星照片、航空照片或普通照片上判断识别地貌会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因此,这也是地质专业人员必备的技能。 如果这点技能都不具备,说明问题很严重。 地质专业的同行们:撞击形成的凹坑怎么会变成了气泡?这不仅仅是视觉错误的问题,是胡搅蛮缠, 是个 大 笑话!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11200 次阅读|31 个评论
张学文老师对“雨痕”的质疑有道理
热度 9 Majorite 2013-11-16 05:19
张学文老师对“雨痕”的质疑有道理, 我为他补充一些参考文献与一张图片,还有几句评论。 对地质学的雨痕的质疑 张学 文,2013/11/15 最近看到嵇教授与苏教授争论到雨痕的真伪问题.作为地质学的外行和知道一些气象知识的我谈点关于雨滴是否可以在软的泥浆中打出直径接近厘米的坑一事谈点看法。 我想到的问题有:雨滴有多大,雨滴的速度有多快,雨滴的动量与参与的泥巴的动量的比例是否一个数量级,再就是与大雨滴伴随的其他雨滴的数量有多少。 就我所知,大的雨滴其直径大约是毫米量级的(千分之一克),雨滴落地时的速度大约是6米/秒。其动量显然是很小的。它在湿泥巴上可以引起的动量变化也应当是小的。我分析其动量比一粒大米以1米秒的速度落地的动量要小。因此我怀疑雨滴降落会在泥巴中形成如此明显的坑。 研究降雨的专家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雨滴直径为6.8 mm,最大落地速度不超过9.3 m/s。超过这个直径,雨滴在空中就会分裂成小雨滴。雨滴直径与其 落地速度的平方成反比, 雨滴直径 越大, 落地速度越慢,砸的坑愈浅,这是与苏德辰的观察不吻合的。 再就是在一次降水过程中,究竟有多少雨滴落地,是每平方米仅有的可数个雨滴,还是雨滴数量多到难以计量的水平。 Marshall, J.S. Palmer, W. McK. The distribution of raindrops with size. J. Meteorol. 5 , 165-166 (1948). Spilhaus, A. Raindrop size, shape and falling speed. J. Atmos. Sci. 5, 108–110 (1948). Magono, Ochou, A.B., Nzeukou, A., Sauvageot, H. Parametrization of drop size distribution with rain rate. Atmos. Res. 84 , 58-66 (2007). Willis, P. Tattelman, P. Drop-size distribution associated with intense rainfall. J. Appl. Meteorol. 28, 3–15 (1989). Dodd, K. On the disintegration of waterdrops in an air stream. J. Fluid Mech. 9, 175–182 (1960). Beard, K. V. Velocity and shape of cloud andp recipitation drops aloft. J. Atmos. Sci. 33, 851–864 (1976). Clift, R., Grace, J. R. Weber, M. E. Bubbles,Drops and Particles Ch. 7 (Academic, ,1978)。 Foote, G. B. du Toit, P. S. Terminal velocity of raindrops aloft. J. Appl. Meteorol. 8, 249–253 (1969). 如果是飘几个雨滴的微量陈雨,那么它可能在干土中留下点点稀松的雨痕。如果是一场大雨,那么就有很多雨滴落地,而不会让你仅看到可数的几个雨坑。此时应当是泥巴变得更稀,结果是雨滴仅可以在泥水里引起一环水波并且即刻消失。即地质时期的雨滴不能保持到今天。 雨下多了,地面一层水,雨痕如图所示。 所以依我分析,雨滴恰好数量很少,又个头又特别大,其动量足以使泥巴形成了厘米量的坑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2942 次阅读|11 个评论
泥巴上的生命活动
热度 11 Carboniferous 2013-11-15 22:06
这两天科学网上的两位地质学家把大家的目光吸引到了“泥巴”上了,俺也贴几张前几年在野外拍的泥巴。 照片拍摄于武汉郊区某个即将干涸的小水坑。 ================================================== 小水坑中的沉积物还没固结,基本上处于泥浆的状态,小虫子在上面的活动全都被记录下来了。。。 在痕迹的终点,几乎都能找到“犯罪分子”,不过都光荣牺牲了。。。 这种保存了生物生命活动痕迹的泥巴,如果没被破坏而固结成岩,这些痕迹很可能会形成遗迹化石。因此,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生命活动留下来的痕迹就被称为遗迹化石。下图是小水坑附近泥盆纪砂岩上 的遗迹化石。 遗迹化石在岩层中比较常见,而遗迹化石与造迹生物(上面说的“犯罪分子”)共同保存在一起的则极为罕见,因此现在大量的遗迹化石都不清楚是什么生物留下来的,对其分类命名时也只能根据形态来进行。罕见的两个重要原因是:一是很多生物留下痕迹后可能就“溜之大吉”了,就像在沙滩上看到一串脚印,沿着脚印追到终点并不一定能看到留下脚印的人,这也是遗迹化石比实体化石多得多的一个原因(一物多迹);二是实体化石保存下来的概率要比遗迹化石低得多,所以即便造迹生物“光荣地牺牲”在痕迹终点,最终也未必能形成化石保留下来。 像下面这种遗迹化石和造迹生物共同保存的自然就成为了化石中的珍品(图片来自网络,一只侏罗纪的鲎及其遗迹) 再回到小水坑中,这两只虫子在里面绕了很多圈也没逃出去,上面这只的“圈”好像挺规则的,其中是否含有生物的行为学信息? 这么好的一片泥浆,当然也会记录下来雨滴的痕迹。。。 这只虫子旁边就保存了几个雨痕 附近还有很多。。。 武汉的雨比苏老师的“大西北的雨”下的大 大雨痕中还有小的 附近另一个水坑中的沉积物已经开始固结了,出现了泥裂现象,上面留下了脊椎动物(鸟和狗?)的痕迹,造迹生物早已“溜之大吉”了。 这类痕迹如果有幸形成了化石,必将成为未来古生物学家难得的研究材料。。。
个人分类: 科普短文|9490 次阅读|22 个评论
雨痕或石砾撞击坑:必要的原地观察
热度 17 Majorite 2013-11-15 11:42
雨痕或石砾撞击坑:必要的原地观察 原来苏德辰研究员宣称为“雨痕”的标本,不是已经固化成岩的泥岩,也不是粉砂岩,而是“一块现代的泥裂的标本,就是一块泥巴,经过太阳暴晒而成。经过数千公里的奔波,已经破为两半”。如此标本——原地不明的现代 泥巴,对鉴定边耸中央深的凹坑成因毫无用处,因为原来现场已经破坏,即使由石砾 撞击而成,其作案凶手—— 石砾已经脱离。所以,原地观察十分重要。我们地质学工作者就要像第一时间到达作案现场的法警,原地仔细观察,照相、避免破坏现场和污染证据。 苏德辰研究员搬离现场的标本 这也是苏德辰团队拍摄的搬离现场后的标本照片 标本脱离原先露头,离开现场,经过多次颠倒反复,撞击坑的 作案凶手 —— 石砾已经脱落,分离。这样的标本成为“被污染的证据”,不能呈堂。 严格而有经验的科考人员是这样工作的——原地观察,照相,就能看到石砾及其撞击所形成的凹坑。照片是新疆天山干沟中现代粉砂沉积顶面的 石砾及其撞击 坑,绝大多数石砾已经被后来的强风吹走。 一个是雨滴, 一个是石砾, 哪个硬? 哪个软? 哪个强? 哪个弱? 哪个砸成坑? 哪个形无踪? 西北风吹石飞, 戈壁久旱无雨。 硬套教科书, 真是害死人。 新疆天山干沟,年降雨量不到1-2 mm, 干裂50-80 cm 深, 可是顶面上却有无数假雨痕, 坑坑凹凹, 大大小小, 它们是强风吹来的沙子与石砾撞击而成的凹坑。顶面几块大的石块是泥土干硬之后滚 落而来的,并没有砸出明显的坑来。 同一地点的干裂泥土顶面这里就没有凹坑,若是雨痕,就不好解释了,方圆几十平方米大的地方,有的地方下雨,有的地方不下雨。然而,没有凹坑的地方正是石砾吹落不到的地方。 本文的目的就是提醒青年学生野外考察一定要做现场原地观察,务必不要破坏证据。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4322 次阅读|22 个评论
“雨痕”和“风动石撞击坑”的科普——兼答嵇少丞教授的质疑
热度 31 dkysdc 2013-11-15 10:37
“雨痕”和“风动石撞击坑”的科普 —— 兼答嵇少丞教授的质疑 一、缘起 没有想到小闫同学的一篇游记竟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也没有想到,沉积学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现象(“雨痕”)竟然有很多科学网博友没有听说过,更不可思议的是竟然遭到地质学教授的质疑。地学界的博友们,是不是我们的科普工作做得太不够了? 若干年前,一位伟人讲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今天一位普通的地质人不得不说:地学科普要从小雨点抓起。 我压根就没有把小闫写的东西当作科普,所以我把它归类为“游记往事 ” ,这是野外工作结束之际,我给小闫布置的“作业” 。今天我就给大家真正科普一下“雨痕”。 公开声明一下,本博文中的照片加有 “ 奇美天成 ” LOGO 的为本人及项目组成员所拍,如果以任何方式引用我的照片,请事先征得我的同意。项目组其他人的 3 张照片,谢绝引用。 二、雨痕的定义及其地质意义 下雨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但雨点落到地上的痕迹恐怕很少有人注意。雨点太软了,落在硬地上,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如果落在沙土中,立刻会被吸收。只有在半固结的软泥中,雨点降落后,才能在 软泥的表面 留下撞击的痕迹。并且大部分情况下,先行成的痕迹会被后续的雨点和雨水破坏。 关于雨痕的定义,中国地质大学姜在兴主编的沉积学中表述如下:“ 雨痕、冰雹痕是雨滴或冰雹降落在泥质沉积物的表面,撞击成的小坑。如雨滴垂直降落时,小坑呈圆形,否则成椭圆形,坑的边缘略微高起。只有偶尔阵雨形成的雨痕,才能保存下来;如果连续的阵雨,就形成不规则相连的凹坑。冰雹痕似雨痕,但坑比雨痕大些、深些,且更不规则,边缘更粗糙些 。 ” (姜在兴主编:沉积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P103) 。 在常人生存的环境中,雨痕太不容易见到了。但 在干旱和半干旱的环境,雨痕却是常见的现象 。特别是在刚刚形成的泥裂表面特别容易形成雨痕 , 中国的西北正是这样的环境,经常会遇到极小的阵雨,然后艳阳高照。我每次出差西北(新疆或甘肃),都会见到,有时会拍几张照“留念”。 正因为雨痕常形成于干旱或半干旱环境的软沉积物的表面,如果在坚固的岩石中发现雨痕的“化石”,一般会推测岩石的原始形成环境为干旱或半干旱。在产状混乱的地层中,如果在岩石中找到雨痕,地质学家可根据雨痕的凹坑方向确定岩石的原始层面。所以,雨痕在地质学中具有 指示岩层的顶、底方向 和 指示环境 的意义。所以又称为 示顶构造 。 这些在软泥表面形成的雨痕极易受到后期各种地质作用的破坏,后期成岩作用过程中会把大部分雨痕“销毁”。因此,在固结成岩的石头中发现雨痕极为罕见。看来,许多地质学家不知道雨痕也不足为怪。 正因为雨痕的稀奇和指示环境的作用,成就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发现。 2012 的,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 27 亿年前的岩石中保存的雨痕,竟然成了轰动一时的科学新闻。因为,根据人们以前的数据, 27 亿年前的地球混沌一片,接收到的阳光大概只有现在的 20% 。因此有人推测那时的地球没有足够的阳光,应该是一个“冰球”。但地质学证据表明,当时的地球并不是冰球一个,而是相当温暖,有海洋、有河流。雨痕的发现再一次成为重要的非冰球证据。细心的博友请搜索“ 2.7billion-year-old raindrops ” ,你会搜索到国际主流媒体和专业杂志对这个发现的大量报道。 占在得天独厚的宝地上,这个小家伙的出镜率太高了(来源:互联网) 三、本人博文中的雨痕 看文章要仔细,看博文也要仔细。对于一个认真、严谨的科学家来说,质疑别人的博文或文章时更要仔细。嵇少丞教授好像就是这么告诫别人对他的质疑或评论的。因此,本段话的版权归嵇教授。 小闫的游记博文中有没有说过这雨痕的标本是砂岩?根本没有。显然,嵇少丞教授在没有仔细观察的情况下就把它当成了砂岩,接着乱批一通。 实际上,这块标本保存在我的手里,它只是一块现代的泥裂的标本,就是一块泥巴,经过太阳暴晒而成。经过数千公里的奔波,已经破为两半。裂为两半原本不是好事,但对鉴定其成因更有实际意义。 如果这个痕迹是风吹石撞击而成,这个撞击坑中应该保存着风吹石的残骸 。 图 A 是这块标本目前的状态,在整个标本中,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撞击坑中有大的砂粒或外来物的痕迹。标本的裂缝正好断开了几个小坑,可以从剖面上观察,也没有外来物。为了让大家观察得更详细一些,我附上了标本 B 点和 C 点附近的详细照片(图 B ,图 C ),特别是照片 C ,可以看到完整平滑的撞击坑。风吹石等外来物撞击说显然是不成立的。它的成因只能是雨痕。 图 A 引起质疑的雨痕标本 请仔细观察所有雨痕,并与图 B 、图 C 对比。 图 B 雨痕(在标本中的位置见图 A ) 图 C 雨痕(在标本中的位置见图 A ) 可见到平滑的撞击坑表面,没有任何外来的风吹石或大的砂粒。 四、张掖丹霞景区见到的雨痕 为了博友们认识雨痕,本人再向大家展示一下也是今年所拍的雨痕照片(图 D 、 E )。 图 D 所示的雨痕是在甘肃张掖丹霞景区附近的一个泥坑中拍的。刚刚干涸的泥坑中已经形成了泥裂,泥裂表面保留了极多形态完美的雨痕。有些雨痕还有两个雨点叠加的痕迹(图 D 中的 E 点附近),图 E 则为局部放大。 图 D 雨痕(拍摄地点:甘肃) 图 E 雨痕(注意其中的部分雨痕有重叠现象,是两个以上的雨点撞击的痕迹)。 五、风吹石撞击坑 那么,嵇少丞教授提出的风吹石撞击坑是否在自然界中存在呢?对此我一点也不会质疑,因为我见过非常完好的现象,顺便一并给大家普及展示一下。 2012 年夏天,一场大雨过后,我到北京西山的一个山沟里考查,有一片刚刚形成的泥裂,两边是高高耸立的岩石绝壁。泥裂表面有无数个撞击坑,坑中全是来自旁边的岩石砾屑,最大者长度大于 10 cm ,但大多在几个 cm 大小(图 F )。 图 F :泥裂表面的风吹石撞击坑 图 G 为放大的一张照片,可以看到有的砾石在撞击时,把泥质沉积物撞开撕裂,更详细的照片见图 H 。 图 G :泥裂中的风吹石 图 H 泥裂中保存的风吹石 这些泥裂中的风吹石可用来解释许多岩石中存在的不明原因的砾石的成因! 六、本课题组成员所照的雨痕照片 本人在野外极勤快,很少用别人的照片。但忽然发现项目组其他人员在同一地点拍了更多、更好的照片,作为科学普及的材料,挑出 3 张展示给大家。 再次重申: 这 3 张照片虽然用的 LOGO 是奇美天成,但是别人拍摄的,请不要引用 。 青稞地雨痕 1.jpg 青稞地雨痕 2.jpg 青稞地雨痕 3.jpg 七、西方经典文献中关于雨痕的定义与实例描述 岩石中的雨痕虽不多见,但在西方经典地质文献和维基百科等网站中确有多处提到。 (我查到的)最早的关于雨痕的科学报道应该来自 1948 年 Shrock 的专著 Sequencein Layered Rocks . 这是间接查到的,有条件的可帮忙下载一下 Shrock 的原著。 Shrock 的标本照片(来源:互联网) 另外再举几个定义和实例。 1. McGraw-Hill2003 年版地球科学词典的定义 Rain prints aresmall, shallow depressions formed in soft sediment or mud by the impact offalling raindrops. Also known as raindrop impressions ; raindropimprints . 2. Elsevier Ltd 2005 年版地质学百科全书的定义 RaindropImpressions are “small circular or elliptical depressions on the upper surfacesof beds of fine sediment. They record the impact of raindrops or hailstones andtheir preservation depends on the cohesive strength of the sediment. They arequite often associated with desiccation cracks.” 3. Wikipedia 百科上的相关材料 Wiki 上面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和两张照片,就不在此重复引用了。以下为 Wiki 上的定义。 Raindropimpressions are a geological feature characterized by small craterlike pitswith slightly raised edges that are the result of the impact of rain on softsediment surfaces. \"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http://en.wikipedia.org/wiki/Raindrop_impressions] 4. 与小闫游记中的照片 最 相像的网上的照片 Spherical raindrops carve a random array of circular arcs into a muddy surface. http://www.exo.net/~pauld/lectures/patternscostarica/patternsnature2004.htm 再次感谢嵇少丞教授的质疑。 关于雨痕的科普与争论,该结束了吧? ******************************************************************************** 参考: 1. 西域记之“青稞地”的一天 2. 雨痕还是风动石击坑 ?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18255 次阅读|54 个评论
雨痕还是风吹石击坑? - 与苏德辰研究员商榷
热度 17 Majorite 2013-11-14 06:01
雨痕还是风吹石击坑? -与苏德辰研究员商榷 下雨了 雨滴 今天科学网加精博文——《 西域记之“青稞地”的一天》中谈到“收获”一块“ 雨痕”标本 (图 1)。沉积岩主要是泥岩与粉砂岩中的“雨痕”是由雨点打在尚未固结的软泥或粉砂上留下的痕迹。 苏德辰研究员的“雨痕” (苏德辰博客照片) 这样砖红色粉砂岩形成于干旱、温差大、风大、雨水极少的环境中(苏德辰博客照片)。清楚可见的岩石表面的凹坑不是“古道”的驴马蹄窝,而是风蚀坑,即无数次强风吹出来的,具一定的非对称性,指示风流方向。 其 实,在苏德辰研究员所示的砖红色泥巴块体上由雨点打出雨痕的可能性很小,那样特征的沉积物或沉积岩石多形成于干旱、温差大、风大、雨水极少的环境中, 这样的环境类似于新疆的戈壁滩与沙漠。今天 9月份本人与学生们在新疆天山干沟里就见到类似于图1那样的构造,貌似月球表面的陨石坑, 只是尺度很小,它们是风将高处的不同大小的石(砂)砾吹落软泥之上砸出来的坑( Impact structure ), 其形成机理几乎完全类同于月球表面陨石坑的形成。在野外现场,我们仔细观察发现,“作案凶手”——石砾,还在坑底、坑边或石击坑的不远处(图3),取决于撞击角度与速度。同理,红色泥岩与粉砂岩层面(顶面)上中的坑不是雨痕,而是(风动)石击坑。沉积岩中过去被人以为是“雨痕”的许多构造其实就是石砾的撞击坑。我们做教授的,这些要给学生们讲清楚, 否则就误判了岩石形成的沉积环境。 Pebble-drop impressions are a geological feature characterized by small crater like pits with slightly raised edges that are the result of the impact of pebble or sand on soft sediment surfaces. 若是雨点,沉积物硬了不行,软了也不行,皆不能形成周边高起来的洼坑, 还要就下几滴,雨下多了,地面积水,不利“余痕”保存。若是冰雹砸地,尚有可能,之后冰融化了, 了无形迹。所以,“雨痕”之说, 不攻自破。 Arguments against a raindrop origin include: During shower activity raindrops cover the entire surface, whereas raindrop impressions are generally scattered and few in number. Because the rain is falling everywhere, raindrop impressions should occur equally on sand sized material as well as mud, yet in the geologic record these impressions are largely confined to fine-grained rock. Even when raindrop impressions form in mud during a shower, further rainfall eventually destroys them, leaving a surface which is not helpful to further preservation of impressions. Many examples cited as modern or fossil raindrop impressions can be explained by air bubbles rising through the mu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y impression depend on so many variables they can not be used convincingly to demonstrate those impressions formed specifically by raindrops. 新疆天山干沟, 很久没见过雨点了,干裂50-80 cm 深, 可是顶面上却有无数假雨痕, 坑坑凹凹, 大大小小, 不仔细的人是观察不到这个现象的。放大照片如下(照片上的女博士,个高170 cm): 新疆天山干沟中现代粉砂沉积顶面的( 风动)石击坑 下面是火星、地球、月球表面的陨石 撞击坑, 不是蹄窝,不是雨痕。 火星上的陨石坑 火星上的陨石坑 地球上的陨石坑 月球表面的陨石坑 月球表面的陨石坑 月球表面的陨石坑 冲击坑形成机制图: 如果石头投到含水量大的烂泥上,冲击坑的形状就与我在新疆干沟所照的不一样, 见前人的实验照片(下面2张图), 冲击坑的形状亦反映土层含水量与粘度的大小, 据此可以估计外星受冲击时是否含水。 Pebble-into-mud craters Stone-into-mud craters 教授与雨痕 雨痕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4639 次阅读|2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