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客观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文社科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热度 27 mdzhao 2013-7-27 09:51
写这篇博文好像不太符合我为自己制定的计划,因为本来希望暑假放松一下心情,包括写博客也以风花雪月和唱歌为主,抛开那些沉重的话题,所以当看到有人批判风花雪月太多的时候只能悄悄躲在一边不敢吭声,仿佛做了亏心事。不想今天看到一个报道(详见 http://business.sohu.com/20130726/n382636213.shtml )“社科院专家称64.14岁为退休最优年龄”时,却突然想写点什么,好像有些话真的是不吐不快。其实前一阵看到大量报道“中国梦”相关的课题申报、招标、立项的时候便想写,找了不少资料,后感觉此类话题还是少说为妙便压下没写,只抓了一个典型案例写了篇“ 中国梦和美国梦,专家的解读太有水平了 ”。今天看到这个退休最优年龄的研究,便想以此为例就社科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大家知道,人文社科研究有别于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的研究,后者以客观世界为研究对象,有相对公认的评价标准,人文社科却多属于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等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政治文化背下,学者研究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并得到不同的结论,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进行人文社科研究的时候更应该把握公正和客观的尺度,否则很容易便会陷入为权力服务的境地,而实际上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曾听说过某课题是建立一个政府绩效考核方法和指标体系,并按该方法和指标对不同地区的政府绩效进行考核并排序,结果此项目立项的地区排名非常靠前。看到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便弄个“中华民族复兴指数”,看到提“中国梦”,便弄一堆研究中国梦的重大专项。这种拍马式研究和跟风式研究有多少意义呢? 现在来看看这个64.14岁为退休最优年龄的研究,据报道此结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的一份工作论文中得出的,研究称最佳退休年龄与参加工作年龄、退休年龄、死亡年龄、名义利率、退休前死亡概率、个人效用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假设每个劳动者都在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退休年龄,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退休年龄区间。根据公开数据推算,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8.64岁。经过加权可以得到2010年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参加工作年龄大约为18岁。名义利率假设为4.41%。通过模型计算可知,在个人效用最大值处,退休年龄与参加工作年龄、死亡年龄、名义利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将上述三个数据代入到公式中计算,得出最优退休年龄为64.14岁。 本来,按某种假设弄个模型,作为研究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报道中的一段话让人看了很难不产生联想:“ 事实上,随着政府主管部门不断透露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改革意向,学术界对延长退休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日前的一份工作论文提出,经过数学模型计算发现,虽然不同就业群体最优退休年龄差异很大,但对城镇就业人员整体而言,最优退休年龄为64.14岁,这个数值可以作为我国调整标准退休年龄的参考值 ”。当该研究成为调整标准退休年龄的参考值的时候,人们便自然会想到这是为特定需要找理论依据呢!但稍微认真一点其实不难发现,该研究把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参加工作年龄定为18岁便是个明显的失误,城镇就业人员参加工作年龄最低才是18岁,此数据至少低估了2岁,所以也许64.14这个数据本身也是因各种原因被低估的。 我查了一下主要研究者孙永勇所发表的论文,发现他主要研究的方向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策略等,所以推测这个研究其实是从个人支付养老基金的数据出发,以考虑养老金收支平衡为基点得到的结论,与“劳动者个人效用最大化”其实没多少关系。如果利用该研究的结论提醒政府目前的退休年龄是达不到养老金的收支平衡的,其实未尝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政府实际上应该也早已意识到这个危机才一直在考虑提高退休年龄,也更需要抓紧对养老金的管理和增值。 所以说,人文社科研究如何保持客观性和公正性是值得研究者深思的,虽然从学科特性看很难让人文社科研究避免倾向性和特定立场,但我们看到多少相关研究成果被质疑,被嘲笑,不同研究单位对同样的问题得出完全不同的数据,不同的结论,或者今天这么说,明天又那么说。人文社科类研究即便难以做到完全客观,但至少别沦落到为特定部门、特定人物、特定事件或特定思想作注或做托。
个人分类: 杂谈|10154 次阅读|49 个评论
我们做事的基础是:实践证明的客观性
热度 3 肖建华 2013-4-12 22:52
很多人不喜欢哲学。搞理论的也常认为:实践证明是很遥远的东西。 仔细的考察现实世界,任何人搞出来的科研结果都被迫的接受社会的实践检验(工业化)。 因而,实践证明的客观性是社会性的,而不是学科内部的。换句话说,实践证明的客观性是由社会来实现的,而不是学科内部群体来实现。 这个认识对我很重要。 过去,我被灌注了这样的观点:如果理论上有了新的发现或结果,要设法用实验证明之。 后来我感到一个理论研究者在实验上一般地说不咋样,应该是没有能力完成实验证明。 社会凭什么在千万个可能的理论上的新发现或结果中选出你的来呢?没有任何道理嘛。因此,原则上是无法搞实践证明的,就是搞了也不是针对你。 也就是说,如果社会实践将会选择某类理论论题进行实践检验(被迫的,如种种工程上的瓶颈难题),而你恰好有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新结果,那你的东西就有可能被检验,从而是证明为真,或为假。 由此可以看出,回避实践证明的客观性的最佳选择就是:远离种种工程上的瓶颈难题,既不搞指向它们的理论、也不搞直接与之挂钩的具体技术。 这样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如何“实践证明”自己的“科学成果”呢? 世界上的“科学家”选择了:在期刊上发表论文。还有一批“科学家”研究期刊上的论文,从而,建立了种种指标体系,把论文的科学性“量化”。 由此可以看出,一条抛弃实践证明的检验原则的主观唯心主义检验方法在科学的大旗下“堂堂正正”的进入了科学研究工作的中心地带:资金和职位。 你对此有不同看法吗?那不行。所有人类历史上的重要科学成果都是发表在期刊(专著)论文上的,不发表就是灭亡(就等同于没有做)。因而,我们判断科学家的标准就是论文。 这有何不同吗? 有! 大多数我们继承下来的科学理论是被后来的社会实践证明的,具有客观性的一般性理论,而还有很多是间接的被证明的(理论证明)。更多的是被检验为假的,或是还根本就没有被检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 没有被检验的少数论文在沉默几十,几百年后,也被挖出来而成为重要的科学原创点(如超导,霍尔效应, Clifford 几何代数等)。 因而,没有了论文发表的期刊体系(含 OA ,及地下、或非正规化的“期刊”),科学也许就无法生存。 不仔细的考察很难看出问题: 1 )接受社会的实践检验(工业化)并被证明为真的那类论文是高正面价值的科学文献,而被证明为假的就是辅助性的科学文献; 2 )没有接受社会的实践检验的文献,如果间接检验无法判定为假,就是有研究价值的潜在科学文献;而被间接的判断为假的文献就是失效的文献; 3 )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被检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就无法列入科学文献(不应出版的)。 这个准则就是社会性的: 实践证明的客观性原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07 次阅读|3 个评论
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的含义(简介)
热度 1 yue 2013-2-9 17:34
作为新兴的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质性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和量化研究 Quantitative Research 相对。量化研究要求绝对客观研究方法和可测量的研究结果,包括观察、实验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作为科学精神的体现,量化研究是社会科学的巨大进步。它的优点同时是缺点,由于把客观性绝对化,要求排除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干扰,在调查阶段或双方的接触阶段,研究者处于完全被动而不能深入问题,特别是不能深入个体。 质性研究与此相反,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体的深入研究。为了深入被研究者的精神世界和所属的物质世界,双方发展友好甚至亲密无间关系是必要条件,从而消除被研究者对研究者的警戒和排斥。从简单到复杂,质性研究的根本方法是访谈和行动研究。 访谈就是凭借研究者的访谈技巧,通过谈话,引导被研究者完整陈述自己的经验。由于访谈技巧,诸如循循善诱、善于倾听,是成功的关键,从而显示出访谈不同于量化研究的主体性。 行动研究 Action Research 是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对自己实际所做的工作或所过的生活进行研究,形成一定的理论,并在理论的指导下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 由于行动研究毕竟是专业人士参与下的研究,因此它的价值不仅是对行动者具有的实践价值,而且是对专业人员具有的理论价值。行动研究对于理论工作者,就是参与行动研究。即研究者通过参与被研究者的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对问题的进行研究。
个人分类: 普罗米修斯 哲学|8755 次阅读|1 个评论
来自基金委地学一处的信件
热度 13 blownsand 2012-10-30 11:07
这是一个积极信号,至少说明基金委地学一处已经意识到同行评议过程的一些弊端。 尊敬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人,您好! 在 2012 年您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一处的基金项目,并收到了同行专家评议意见。为了进一步增强基金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充分发挥遴选的评议专家在基金申请评审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我们希望了 解申请人对参与自己申请的评议专家的意见和看法 ,以作为未来专家遴选的可能参考依据,更好地服务于各位科研工作者。特此烦请基金申请人在百忙中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填写附件的调查问卷,并于 11 月 9 日 前将调查问卷返回至本邮箱,请以 您的姓名作为问卷的文件名 ,便于我们统计汇总。 本次调查的受访对象为 2012 年申报面上、青年、地区项目的申请人;问卷中专家的序号与各位收到的同行评议意见中的专家序号一致。 感谢您对本次调查的协助和支持,期待您的回复! 此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一处 2012 年 10 月 26 日 申请人姓名: 申请人单位: 申请项目名称: 注1: 以上均为打分制,分值范围1~5分 注2: “/”不用填写 序号 评议指标 自评 专家1 专家2 专家3 备注 索引 是否获得资助 / / / 1(是)或0(否) 0. 申请书是否具有探索性质 / / / 1(是)或0(否)。研究是否有较强探索性和一定的风险,或者具有鲜明创新特色和原始创新 1. 客观性 / / / / 1.1 专家对领域前沿进展是否了解 / 5分-十分了解;3分-了解;1分-不了解 1.2 专家对申请书是否理解准确 / 5分-十分准确;3分-准确;1分-不准确 1.3 专家评议态度是否实事求是 / 5分-实事求是;3分-基本实事求是;1分-不实事求是 2. 公正性 / / / / 2.1 专家对申请书研究领域有无学术偏见 / 5分-无偏见;3分-基本无偏见;1分-偏见很深 2.2 专家对申请人单位有无明显的偏见 / 5分-无偏见;3分-基本无偏见;1分-偏见很深 2.3 专家对申请人有无明显的成见 / 5分-无成见;3分-基本无成见;1分-成见很深 3. 充分性 / / / / 3.1 评议意见的专业程度 / 5分-十分专业;3分-专业;1分-不专业 3.2 评议意见的具体程度 / 5分-十分具体;3分-具体;1分-不具体 3.3 评议意见的与申请书核心内容的关联程度 / 5分-关联性很强;3分-有关联;1分-没有关联 4. 建设性 / / / / 专家没有提出改进建议者,均选1。 4.1 专家建议在科学问题把握改进方面有建设性 / 5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3分-有指导意义;1分-无指导意义 4.2 专家建议在研究方法手段改进方面有建设性 / 5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3分-有指导意义;1分-无指导意义 4.3 专家建议在科学研究思路改进方面有建设性 / 5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3分-有指导意义;1分-无指导意义 5. 适宜性 / / / / 5.1 该专家适合评议基金项目 / 5分-十分适合;3分-基本适合;1分-不适合 5.2 该专家适合评议本领域基金项目 / 5分-十分适合;3分-基本适合;1分-不适合 5.3 该专家适合评议本申请书 / 5分-十分适合;3分-基本适合;1分-不适合 6. 与预期的距离 / 5分-大大高于预期;3分-基本符合预期;1分-大大低于预期
15097 次阅读|32 个评论
论文:科学性与真实性,客观性与主观性
热度 5 肖建华 2012-10-27 17:09
本文内涵是很不受读者的欢迎,因为,在时下最为流行的论点是:在论文考核制度下,没有论文就无法生存(晋升,甚至于毕业)。 在现代的科技文献中有一个潮流:通过一篇论文的被引用数来确定论文的“科学性”;通过某个观点被接受的广泛性来确定其“正确性”;通过某个“实验”现象被报导的次数来确定其“真实性”;等等,加上网络化科研群体的放大效应,我们不是有时而是常常很难做出(有关其科学性和真实性的)客观判断。 与科技界早就形成的共识“同行评议能够保证好的科研论文被刊登”相反,大量的毫无科学价值的论文也被刊登出来。而且,随着对论文数量追求的全球化热潮,和论文考核制度的全球化推广,期刊面对海量的投稿,追求“客观性”的审稿正逐步的被执行上的“主观性”审稿所取代。 这是一个我们这个时代的科研人员必须面对的现实。如果无视这个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就离开了科学研究的道路(对科学性、真实性、客观性的追求)。 换句话说:文献泡沫的海洋已经作为数字化科学革命的产物把我们淹没。 科技文献(期刊)的引导作用依然,但是,其导向的科学性、正确性则变得模模糊糊。我们常常难于做出选择。 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我们只能通过发表论文的方式来获得科研成果的有效交流。因而,我们只能进入这个文献泡沫的海洋。 此时此刻,为了保证自身科研道路的真确性,我们需要拥有(比上世纪科研人员拥有的更为)强有力的理性的工具。现代抽象数学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形式上)满足了这个需求。 但是,对理性工具的滥用一直是与科学进程相拌随的。 这就造成了一个客观情况:科学研究工作起点门坎的突发性提高。 面对这种突发性提高,我国的高校饱经风霜:本科质量被批!研究生质量被批!现在进入教授被批的新阶段。 面对这种突发性提高,我国的科研机构陷入困境:支持谁?支持那类研究工作? 面对这种突发性提高,我国的科技期刊毫无精神上的准备,从而是非常被动的成为文献泡沫的制造者。在这种背景下,期刊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是,路在何方? 个别高校妄图通过制造“个案”来隐蔽其内在的空虚。从而,求助于诺奖的心情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不及待。 现实是:一大批被时代特征淘汰了的科研人员在以其高昂的拼搏精神“证明”自身还是“优秀”的。又有那么一小批追赶时代的研究人员也在小心的证明自身“应该”被认定为“优秀”的。 几乎整个科研队伍都卷入了“被评价为优”的主观性追求,而放弃了对客观性的追求。一个科学界人人争当“权威”的混战的时代到来了!!! 由此可以看出,今后的几十年,论文大战将再次升级。 而又此连带出的问题:科技文献导向的科学性、正确性则变得更为主观化判断,客观性判断将被撇在一边。 某些造假论文将登峰造极的成为高引论文,一个放弃科学的时代将在“推动科学进步”的口号下堂而皇之的在某些学科“成功登陆”。 就这个观点看,反对或支持对意大利地震学家判决书的争论会在一个短暂的平静期后突然间爆发,并产生出难于预测的对整个科技队伍的震动。我们在等待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133 次阅读|5 个评论
每个人都是思想家
duke01361 2012-10-5 23:47
每个人都是思想家 真的么? 是真的!每个人都是思想家! 思想家是什么?思想家不是神,思想家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思想都有合理性,都有一定的适用性。 我们通常所谓的思想家均是对某种思想的偏执者,这在西方往往被戏称为“超级英雄”或“超级恶棍”(super villains) 这些所谓的思想家的思想不同于常人之处,在于这些人思想学说的极端性和偏执性,而不在于其思想的正确性和客观性。
个人分类: My Ideas|29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倘若不能执行主观性平等的政策,这帮人必然毁灭中国
liuchao666 2012-8-14 22:14
这则新闻充分说明了客观性平等的荒谬性 周口项城强征农民土地 官员扬言“打死有钱赔” http://news.sohu.com/20120814/n350643652.shtml 近日,周口项城市警察、政府官员和社会青年近200人,在没有和村民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对光武办事处辖区147亩耕地进行强征,并将多名村民打伤,光武办事处一领导在强征现场大喊“打死三两个人,光武办事处有钱赔”…… 客观性平等试图从价格上把所有人的生命价值 划上等号 , 这最终必然导致富人对穷人的彻底消灭…… 在生命权利等问题上,必须执行主观性平等, 以上则新闻为例, 主观平等认为: 光武办事处认为打死村民需要赔偿的价格就是办事处领导的生命价格,但绝不是村民的生命价格, 村民的生命价格必须由村民自己标价。 客观性平等试图采用一种基数效用的评价手段, 这本身西方社会的一种简单粗暴处理方式, 中国人一向讲究推己及人的主观性平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该回归自己的传统的时候了……
31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伦理道德的一个讨论
热度 1 liuchao666 2012-6-16 11:34
本文是与网友“xishanzuochan”的一个讨论—— 即有关杀人的道德侧面。 首先是伦理道德能否“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去研究”的问题。 个人以为,伦理道德本身可以作为一个价值体系来研究,即使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是一个价值观的体现。 因此,它需要有自己的初始化假设。 再谈道德的客观性问题。 人就其客观的出生而言,是不平等的, 但是,人类自身的伦理道德,假设后天权利必须平等—— 因此,道德本身是一个意识范围的问题。 最后是个体行为的道德问题。 作为一个行为个体,其行动的准则大体可以这样考虑: 假如我什么也不做,那么,结果是状态A. 假如我做了某事X,那么,结果是状态B. 在状态A,B之间,行为X是否符合道德可以按照如下准则判断: 如果所有人的福利都增长了,那么其行为是符合道德的。 如果某些人的福利减少了,某些人福利增长了,那么其行为可以按照一种价值大小来选择(如果价值真的能比较大小的话)。 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价值评价。 关于价值判断,个人的观点是, 价值是一个主观的评价,但是,评价的过程需要遵循平等的原则, 平等,即: 如果我认为我可以这样做,那么在我的世界里,你也可以这样做。 如果我认为你必须那样,那么在我的世界里,我也必须这样。 相关的案例分析,可以参照这篇博文: “人人为己的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根据以上讨论,可以知道, 一个人的生命的价值,完全在于他自己的主观评价, 因此, 如果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生命是趋于无限大的, 那么在他的世界里,每个生命都是无限大, 此时,杀害任何生命都是无法原谅的, 因此,当他看到个体之间的生死选择时,他的做法就是什么都不做——因为价值无法比较。 但是,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生命值200万或者500万, 那么就可以把别人的生命也看作200万或者500万。 这个时候,他是可以选择的。 现在回到司机或者医生的选择问题, 因此, 司机的选择取决他个人对于生命的价值判断问题。 法律或者道德的判断同样也应该是这样的。
2173 次阅读|10 个评论
自然定律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wdfzacw 2012-2-20 10:50
自然定律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自然有无定律,需要证明。如果有,是什么?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其实都不守恒。所谓守恒只不过是人为的一种看法或做法。姑且看作自然确实有定律,此定律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主观人为的?雪花形状相同吗 ? 每个雪花有差别,树叶相同吗?每个树叶有差别。分形后似是相同其实有区别。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各项特性所谓定律只不过是人们一种设想或做法。把现象和意识“分形”后做的一种拟合。
个人分类: 生活|2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精神疾病是很个性化的
zhangxp 2011-12-1 01:46
  人的精神疾病和生理疾病相比,会更缺少共性,因此会更难以诊断和难以治疗,生理疾病可以用药物治疗,同样的病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治疗。但精神疾病就不一样了,同样的一个抑郁症,导致的原因会各不相同,需要采取的治疗方法也可能就各不相同,这是很个性化的,不但要对症治疗,可能还要对人治疗。   根据唯信息论,就是这样的,人的精神和人的生理是信息系统的不同层次,其客观性(即共性)的程度不同。到了人的精神层次,会更加个性化,更具有随机性,你说芙蓉姐姐有病,我还说你有病呢。
个人分类: 短博|9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是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
huangxq56 2011-11-4 16:13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是浙江大学前校长竺可桢先生的一句名言。 作为一个学者,所面临的“是非问题”应该永远高于“利害问题”。“是非问题”必然地要涉及“利害问题”。但是,如果一个学者在讨论是非问题的时候左盼右顾利害问题,这样的是非问题讨论必然会丧失许多客观性。因而,对是非问题的讨论必然要采取铁面无私、冷酷无情的态度,不迁就任何利害关系。
256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方舟子与中国科学的纯净
热度 10 yzhang111 2011-6-28 02:53
近年一直在默默关注方舟子打假和被打假动态,有不少感想。突然想起应该利用自己这个博客跟大家分享一下。 个人认为方舟子领导的科技领域打假非常重要,原因有三。第一,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虚假的科学危害严重。打假是必需的。第二,打假要排除主观,尊重证据。方舟子的绝大多数打假都稳准狠,都以事实为依据,极少有被冤枉的。说明了方舟子及其同志们的还是客观公正的。第三,鉴于中国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打假制度和系统,加之中国学者呈指数上升的论文发表,方舟子们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某些人把假造到国外的难堪,保护了中国科技界的名声。120%拥护方舟子及其同志们维护中国科学纯净的努力! 忘了是哪个右派说了这么一句话:心底无私天地宽。我觉得方舟子本人做到了。最近有人打方舟子的假,说他科普文章抄袭,说他夫人毕业论文抄袭等等。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因被打假损失惨重的那些人的反扑。方舟子如果故意抄袭他人,还不留情面的去揭发他人抄袭,那不是在找死?我看方舟子虽然没那么聪明,但也不会笨到那个自己找死的程度。唯一的缺憾是方舟子在对待其妻是否抄袭的问题上的态度让人有点儿失望。算是有点儿私心,也情有可原,真要是为打假搞的妻离子散就不合适了。大家也不能硬往方舟子身上拉,一家人也要分清你是你我是我嘛。再说又有谁是完人呢?到目前为止除了耶稣外这样的完人还不存在。从方舟子打假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来看,眼下的中国科技打假事业非方舟子莫属。当然了,如果数年内中国还没能建立真正权威的打假系统,方舟子还得考虑找个接班人,呵呵。
4543 次阅读|32 个评论
法国,日本与中国核电站环境监测案例分析
bqzhu 2011-5-25 15:29
法国,日本与中国核电站环境监测案例分析
加强对核电站周边环境的日常监测,并重视核电站周边放射性环境微小变化,是保障核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在放射性环境监测中如何将天然背景,核电站微泄漏,以及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农业和工业中应用带来对环境的影响区别开来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为了保障监测的客观性,建立独立于核电和地方行政管理系统的监测机构是十分必要的。 法国 塞纳河流域有两个大型核电站。 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电管部门在 塞纳河河口地区检测河流水与海水的 碘 -131 量分别 为 1.2-11.9 Bq/m 3 和 0.4-1.3 Bq/m 3 。这个量虽很小,并在环保标准以下,但作者认为是与核电站有关的( Connan et al., 2008 )。因此在法国在考虑核安全方面比日本更为重视。但 河流水与海水中 碘 -131 是否一定与核电站微泄漏也仍然是有争议的。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虽主要与大地震及引发海啸的自然因素有关,但东电没有重视周边放射性环境微小变化和及时采取安全措施是难于逃避责任的。褐藻能强烈富集海水中碘,因此测定褐藻中碘 -131 含量被认为是监测核电站的微泄漏的重要方法。东电、日本原子能协会、鱼业协会、东京大学等在 2005 年以来曾对日本沿海的海藻进行了碘 -131 监测,发现仙台海域(介于福岛与宫城核电站之间)的湿海藻碘 -131 最高达 0.47 Bq/ 公斤,其它核电站海域达 0.18-0.37 Bq/ 公斤,明显高于北海道地区等无核电站海域的湿海藻( 0.036 Bq/ 公斤 , 小于检出限),达 5-13 倍。相当于海水浓度高达 1.2-1.5 Bq/m 3 ,淡水浓度大 7.8 Bq/m 3 。但他们没有认为这一异常与核电站微泄漏有关 , 而是认为来自医药用碘 -131( Morita et al., 2010) 。日本 医药用碘 -131 量每年在 1.1 7 × 10 13 Bq 。全球 每年医药用碘 -131 量可能相当于一次 6 级核泄漏。用碘 -131 监测核电站微泄漏由于受到仪器灵敏度和检出限的限制,并存在来自医药用碘 -131 的干扰,因此不是一种有效方法。 大亚湾地区已建成大亚湾核电站,并正在建设岭澳核电站。该区主要地层单元为泥盆纪石英砂岩(位于东北部,占大部分地段)和中生代火山岩(位于西南角),两个地层单元之间有火山杂岩产出(包括安山玢岩、石英闪长岩、石英岩等)。两个用于核电站备用冷却水系统的水库;岭澳水库(相距核电站 2.5 公里 )水补给区均为石英砂岩;大亚湾水库(相距核电站 1.8 公里 )水补给区为石英砂岩 + 火山杂岩 。 由于这两个水库水以泥盆系石英砂岩为补给区,使得重金属含量背景要比平均自然背景低得多,因此存在极微量的污染也能被检测出来( 朱炳泉等, 2009 ) 。我们分析了两个水库水的放射性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表 1 )。从分析数据看,这两个水库水具有明显的 Ce 、 U 正异常。标准化 N 大亚湾与北澳水库分别达到 2.35 和 1.91 ,明显高于地壳正常岩石 (≤1) ;如浙江地区同类岩石中的水体为 0.233 ,中国南方泥盆系石英砂岩平均值为 0.74( 相近于地壳平均值 0.77)(Yan et al., 2005) 。大亚湾与北澳水库的标准化 N 分别达到 138 和 66.7, 大大高于地壳正常岩石 (≤5) ;如浙江地区同类石中的水体 2.57, 中国南方泥盆系石英砂岩平均值为 2.86( 地壳平均值为 1.14) 。 Ce 、 La 、 U 的地球化学性质很接近,自然过程不可产生如此高的异常值,因此存在着核废料扩散的明显影响。 Ce 是裂变产物高峰值,而铀是核燃料。以泥盆系石英砂岩平均值为基准,大坑、大亚湾与岭澳水体可能分别存在 0.083 , 0.032 与 0.0019 微克 / 升的 U 污染。从极微的 U 污染随距离下降率来看,影响范围小于 3.2 公里 。天然海水的平均 U 含量在 3 微克 / 升。花岗岩区水体 U 含量常 10 微克 / 升( Babu et al., 2008 ) 。贵州喀斯特地区饮用水 U 含量在 0.4-0.5 微克 / 升左右。因此如果是在花岗岩区,这一水平的污染则远被自然背景值涨落所覆盖,也难于被检测出。 WHO 最新公布的饮用水铀含量健康安全标准为 2 微克 / 升(早期为 30 微克 / 升)。这种影响则远低于安全水平。大亚湾核电站已运行 14 年,按目前污染递增速率看, 800 年内不会对环境安全产生影响。因此具有好的安全保障体系的核能利用是清洁、环保的能源。 表 1 大亚湾地区水库水放射性和相关元素含量测定,并于浙江地区相同地质背景水库水比较(单位 : 微克 / 升) 浙江古生界 砂岩区水库 浙江泥盆系 石英砂岩区水库 浙江泥盆系石英砂岩区泉水 大坑水系 (1km) 大亚湾水库 (1.8km) 岭澳水库 (2.5km) K 439.5 343.2 233.1 850.6 643.3 364.6 La 1.293 0.051 1.41 0.014 0.008 0.001 Ce 1.474 0.031 1.32 0.051 0.049 0.005 Th 0.008 0.002 0.005 0.034 0.024 0.002 U 0.025 0.004 0.016 0.086 0.033 0.002 U* -- -- -- 0.083 0.032 0.0019 N 0.437 0.233 0.359 1.38 2.35 1.92 N 0.633 2.57 0.371 201 135 65.4 U* 为污染铀加输入量 参考文献 Connan O., Tessier E., Maro D., et al., 2008, Water to atmosphere fluxes of 131 I in relation with alkyl-iodide compounds from the Seine Estuary (Franc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 99:1102-1110. Morita T., Niwa K., Fujimoto K., et al., 2010, Detection and activity of iodine-131 in brown algae collected in the Japanese coastal areas , Sci. Total Environ. 408: 3443 – 3447. Yan M., Chi Q., 2005,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and rock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Science Press, Beijing, 171pp. Babu M. N. S. , Somashekar R. K. , Kumar S. A. , at al.,2008, Concentration of uranium levels in groundwater Int. J. Environ. Sci. Tech., 5 (2) : 263-266. 朱炳泉,涂湘林,崔学军 , 郭丽芳,李中兰 , 2009, 泥盆系石英砂岩补给区水资源地球化学及其人文与环境意义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8 (增刊): 508 图1 大亚湾核电站地貌、地质图及水库取样位置,A-岭澳水库;B-大亚湾水库。
6016 次阅读|0 个评论
间接评价指标、元数据、资源分配、利益分割、子女入学、分房、加
热度 2 renquane 2011-1-30 15:38
当前学术界,举国批判“以刊评文”,以及被引、获奖等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有些人将学术腐败有意无意地归咎于间接指标与定量评价。 间接评价指标果真如此劣迹斑斑吗?在我们的工作中、生活中,在每个人的身边,类似的事情还少吗? 先看子女入学、单位分房、加薪补贴等,这些资源分配、利益分割操作过程中的潜规则(或显规则):没有人去仔细调查、走访、考察你的工作能力、个人品格、科研贡献,他们看的是你是否研究员(教授),看你是不是主任所长院长看你是不是在本单位打磨了很久很久。这些职称、职务、工作年限之类,用信息资源管理的专业语言可以说成是“管理元数据”,用科学评价的术语可以说成是“间接评价指标”。你觉得不合理吗?谁敢说不合理,即刻就会有“权威”部门出来给你扫盲:这些做法客观性强,操作方便,是我们沿用了多年的成功经验,既合规又合理,……。 然而,就如同“以刊评文”等间接指标可用的假设前提是评刊数据全面准确、方法科学合理、期刊编辑严把发文关的道理一样,在日常利益分配中,很多的操作依据也只有在一系列“元数据”能逼近受益对象的真实时,才是可用的。 权力一旦介入间接指标与定量评价等评价体系,结果会是怎样?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工作中,又能有多少能逼近真实的“元数据”?! 面对诸多的社会现实,你我只能无语…… 唯一能无限挖掘的,只能是自身的心智潜力;其余,都是无奈!唯怯怯地将“和谐”解读为“妥协”,将“宽容”解读为“纵容”,在日常行为中迂回前进。
2356 次阅读|6 个评论
西方科学主义的历史观
tongqb 2011-1-5 15:03
年前年后,天寒地冻,在家读了几本历史哲学的书。有点体会。写了几篇短稿,充当博文,向博友请教。 西方19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巅峰的时代,人们也相信科学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其中也包括能解决历史叙述中的真实问题。这就出现了科学主义的历史真实观。这种科学主义的历史真实观以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1886)为代表。兰克被称为近代史学之父、科学历史之父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一生著作甚丰。他的最早的著作是1824年出版的《拉丁与条顿民族史(1492-1535)》,1834-1836年间撰写了《16、17世纪的罗马教皇及其教会与国家》,即《教皇史》,1839到1847年,他用了八年时间撰写了《宗教改革时期的德意志史》,1847到1848年间写了《普鲁士史九书》,1852-1861年撰写了《16、17世纪法国史》,1859到1868年又用了近9年时间撰写了《16、17世纪英国史》,1869年撰写了《华伦斯坦传》,1871年写了《德意志诸邦国和诸侯同盟:德意志史(1780-1790)、1881-1888年撰写16卷的《世界史》,可惜没有全部完成。他的全集有54卷之多。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学派。兰克的历史真实观,就是他的那句不断被人引用的话:历史学家只是表明过去是怎样的。这是他的第一部著作《拉丁与条顿民族史》一书前言中的话。 他还有一句名言:我情愿忘却自我而只讲述能够彰显强势人物的事情。这句话出自他的《英国史》第二卷。这两句话有丰富的内涵,即他认为历史学家要追求客观性,忘却自我,全力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兰克的历史叙述的方法也是根据他的客观性的要求而提出来的,那就是重视一切原始资料,引进史料考据的方法,坚持对原有的文献不做任何改动,只是寻找证明或证伪,作出科学的阐释,以形成具有因果关系的合理的有内在关联的历史。兰克不满意当时风靡整个欧洲的英国作家司各特(1771-1832)的历史小说,认为他写的那些内容诚然很生动,却不真实,这是他无法接受的。但兰克也认识到,客观性只是理想,很难达到,所以他说:我认为不可能彻底完成这项任务。只有上帝才了解全部世界历史。我们只是认识历史上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几多和解。正如一位印度诗人所言,为神所知,但不为人所晓。我们作为人只是只能肤浅地、由远而近地认识了解历史。 兰克的追求历史真实的客观性理论,对历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饶有意思的是,在中国,早于兰克之前的乾隆(1736登基,1795退位)到嘉庆(1796登基-1820)时期,产生了为后人广知的乾嘉学派。乾嘉学派的顾炎武是这个学派的开山祖,他是明末、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人。他的学生潘耒在给顾炎武的《日知录》序中说:顾宁人先生长于世族。少负绝异之资,潜心古学。九经诸史,略能背诵,尤留心当世之故,时录奏报,手自抄节。经世要务,一一讲求。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闵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长。精力绝人。无他嗜好。自少至老,未曾一日废书。出必载书数簏自随。旅店少休,披寻搜讨,曾无倦色。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有一独见,援古证今,比畅其说然后止。 乾嘉学派所研究的问题很广泛,史学、经义、吏治、财赋、天文、地理、艺文、语言、音韵等等,无所不包,但方法都是考据,即所谓援古证今、披寻搜讨,无征不信,揭示源流。做到无已一事无出处,无一事无来历。务求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这个学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系统地考证了二十二部正史正文以及注释的史料、文字、训诂,订正了许多讹误,而大受推崇。 乾嘉学派的主张与兰克的观点不谋而合。这样,这种无征不信、恢复历史原貌的历史真实观,就对中国上个世纪的历史叙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王国维、顾颉刚、傅斯年等都受其影响。如1943年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史料与史学》发刊词中说:此中皆史学论文,而名之曰《史料与史学》者,亦自有说,本所同仁之治史学,不以空论为学问,亦不以史观为急图,乃纯就史料以探史实也。史料有之,则可因勾稽有此知识,史料所无,则不敢臆测,亦不敢比附成式。此在中国固为司马光至钱大昕之治史方法,在西洋,亦为软克(即兰克引者)、莫母森之著史立点。 一直到现在,这一治史观念仍然深入人心而在史学界占据了重要地位。 当中国人再20世纪仍然在迷恋乾嘉学派和兰克的时候,西方的20世纪那里的历史真实观则发生了重大转变。这可能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越到后来所产生的和积累的不可克服的社会矛盾越多,人们的生活没有按照先前历史学家的预言发展,人们对此感到失望和甚至绝望,不能不怀着骚动和不安,觉得以前的历史学家的历史叙述有许多令人怀疑的地方,甚至是欺骗人的地方,于是开始重新打量十九世纪的科学主义的历史真实观。在西方,20世纪是科学主义的历史真实观实现了一次重大的转变,即转变为人文主义的历史真实观。什么是人文主义历史真实观?这种历史观说了什么?我们听到了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的耸人听闻的说法。
个人分类: 未分类|5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学与客观性:一个特殊的科学史问题
jiangjinsong 2010-10-28 07:59
京师科学人文论坛 Medicine and Objectivity: A special problem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医学与客观性:一个特殊的科学史问题 主讲人 : 冯珠娣 教授( Judith Farquhar ) 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 主持人: 田 松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翻译: 赖立里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 时间: 2010 年11月1日 星期一 14 :30─17:00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新主楼B807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 联系电话: 58210261 联系人:陈佳 冯珠娣 ( Judith Farquhar) 教授 冯珠娣是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和社会科学教授,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人类学研究领域的首席专家,也关注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在医学人类学、知识人类学和身体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embodiment)、批评理论和文化研究;阅读、书写和翻译理论等多重领域都发表过重要文章。 其著作《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Appetites: Food and Sex in Post-Socialist China)有中译本,去年出版。 本次讲座将从医学人类学的视角,讨论一个科学史的问题。 冯珠娣 教授中文流利。本讲座英文讲座,中文答问。欢迎光临。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2914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客观存在”的客观性
liwei999 2010-7-27 17:37
事实是客观存在不假,但是一旦您认识了这个客观存在, (6455)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y 11, 2006 06:36AM 这个客观存在的客观性就变得比较微妙了。 最简单的例子:实数是一类客观存在。但是,人能具体写出来的,都是有理数。因此,对客观不要那么绝对视。不要认为相信自己的主观就是罪恶。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1849 次阅读|1 个评论
再次感谢“科学网博客提醒”
热度 1 zlyang 2010-1-22 15:04
真傻《 感谢科学网博客提醒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8767 。 根据科学网指导,俺陆续把 个人学术理论 贴到《 个人学术展示区》里。 在贴后,原本想修改一下,结果发现: 抱歉 , 系统规定只能在帖子发表 60 分钟内才可以修改 真傻顿时激动的热泪盈眶! 俺在博客发表 个人学术理论 ,是为了客观记录自己的想法。可是,似乎博客发表的博文,在很久以后还可以修改,这就失去了记录的客观性。 而 《论坛》的帖子可以保持客观性 ! 太高兴了 ! 嘻嘻! 希望论坛永远坚持 系统规定只能在帖子发表 60 分钟内才可以修改 ,这就是科学精神:客观、有根据! 抱歉, 系统规定只能在帖子发表60分钟内才可以修改 再次感谢科学网,感谢科学网《论坛》!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74 次阅读|3 个评论
新闻媒体的客观性
秋天的布鲁斯 2009-3-12 22:29
1997年在美国学习英语时,写作课要求一个月内写一篇关于媒体的研究论文,题目自拟。发愁之际,出门上课之前打开电视,正赶上实况报道97年10月27日的股票市场道琼斯大跌200多点,先停盘,一小时开盘后又是狂跌,跌破500点时市场关闭,约下午两点多,跌了554点。画面上满天飞的纸片,跑动着的Broker,面容严肃、语速极快的女播音员的报道,让人感到末日来临。但是,开车上路,阳光依然灿烂。话题锁定,新闻媒体的客观性。随后,头脑风暴,查文献,列提纲,小组讨论,写草稿,老师提意见,最后editing定稿。可惜没有留下原版。只好写下梗概与大家分享! 初到美国的人,尤其是亚洲人,大多认为美国媒体开放、客观公正。 查objectivity定义, http://dictionary.infoplease.com/objectivity 1. the state or quality of being objective: He tries to maintain objectivity in his judgment. 2. intentness on objects external to the mind. 3. external reality. 那媒体是不是在客观公正地报道真实的世界呢? 众所周知,美国有三大全国性的新闻网。有地方版,即全国性的新闻网发往不同地区的报纸或在不同地区播放的电视,版本是不同的,包含相对多一些地方性新闻。地方性的报纸只会大量报道地方性的事件(local events)。普通美国人也很少关心他们地方范围以外的事情,至于另一个半球上的中国,也就更少有人关注了。 再从采编过程来说。首先,记者会选引起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事件去报道挖掘,栏目编辑选择时又加入了自己的偏好。即使请来几个嘉宾(news sharpener),因为每个人的知识背景、眼界等各有各的局限性,因而陈述自己观点时会揉进自己对事件的视角。这样传达给观众的信息是经过修剪装饰过的客观世界的真实了。 最后结论,大多数人所以为的美国新闻媒体的客观性只不过是期望而已,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公正客观。
个人分类: 旅行见闻|5601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中客观性的物理表达方式
热度 1 肖建华 2009-3-5 06:56
在前一篇博文中用被描述的物质对象是同一的谈到物质的客观不变性原理的坐标系选择问题。那是数学层面。本博文谈她的物理表达层面问题。 对于牛顿质点力学,由于数学上已经保证了被讨论的物质点自始至终是同一个物质点。因而,相比之下,欧拉空间描述法是简洁的。在这一空间下,物理量和物理规律就可以直接建立在该点和该点的局部物理环境上。这是经典物理、力学的表达方式。 但是,对流体(水或空气),尽管可以用物质微元的概念取代物质点,然而,由于流体内有微观物质混合(进出微元)在数学上保证被讨论的物质微元自始至终是同一个物质微元就变的不可信了。现讨论由简单到复杂的各种情况。 ( 1 )如果没有微观物质混合,但有形态变化。对于没有化学变化和热力学起伏不大的宏观物体,可以引入连续介质的概念。在这一概念下,邻近物质微元的差别是非常小的。但此后,由可分为两情况:( A )小变形。如果物质微元的形态变化无限小,则欧拉空间描述法是一个近似。这一变形几何理论认为,就局部看,欧拉空间就足以保证被描述的物质对象是同一的在一定精度内成立。这就是经典的变形力学(弹性、塑性力学等)。( B )大变形。如果物质微元的形态变化较大,则相邻物质微元的间距变化较大,欧拉空间描述法误差就大了。此时,物质所占据的空间是弯曲空间。这时,要实现被描述的物质对象是同一的 就自然的要求使用拖带坐标描述法。这样一来,就要用相邻物质微元的间距变化来得到形变后的弯曲空间的度规场。回答用形变的局部测量量如何计算弯曲空间度规的问题就是我国力学家陈至达先生建立的有限变形几何场论。这就把拉格朗日描述法实用化了。 ( 2 )如果有微观物质混合,也有宏观形态变化。此时,无论是欧拉空间描述还是拖带坐标描述法都不能保证被描述的物质对象是同一的。此时,就要用统计学概念来定义物质微元。如果在指定概率 P 含义下定义物质微元的同一性,则:在低概率下,仍可用欧拉空间描述法;但在 P 接近于一的最可几含义下,还是要使用拉格朗日描述法。在流体力学中,这两种方法都在使用。选择何种方法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但是,对于有化学变化和热力学起伏大、同时还伴随有变形流动的情况,物质微元的对应的连续概念就不能由前面的邻近物质微元的差别是非常小的这一宏观概念导出。例如,合金材料的相邻晶界可以是由全不同的晶体微元组成。同时,可能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此时,如果追踪某类分子级微元,就会发现周期性结构。这种周期性结构决定了宏观的物质微元的微元空间(是弯曲空间)性质。此后,又可以用( 1 )或( 2 )的方法来实现宏观上的被描述的物质对象是同一的。如何把这种微元弯曲空间在分子级上微元不变性描述下来就是在微观上落实物质客观不变性的关键。 以分子级(或原子)核为中心,以束缚原子(或电子)分布空间为外表面层,就定义了一个晶格的元胞。这样,化学变化和热力学起伏就由元胞的流动变形来表现了。这种变形最终表现为元胞的弯曲空间性质。对这种微观弯曲空间物质元胞用拉格朗日描述法,结果,空间表面是闭合的。它就是晶格。而宏观物质微元就是由很多晶格构成的统计学上的连续体。 最简单直接的是:波恩和黄昆的晶格动力学方法。即: ( 3 )微观物质元胞用拉格朗日描述法,宏观物质微元用欧拉空间描述法。但它只适用于微小宏观变形的情况。推广到宏观物质微元也用拉格朗日描述法将大大拓展她解决问题的能力。 ( 4 )在现代物理中,由于微观尺度的多值性,一般的要重复多次微观的拉格朗日描述法才能在最后得到可用欧拉空间描述法描述的宏观物质微元。因而,拉格朗日描述法成为各种理论的普遍选择。而度规变化就是对运动的表达方式。在这一意义下,度规变换就是运动。对某些简单的运动,在数学上,度规变换可以用等价的坐标变换来实现,因而,数学家普遍的用坐标变换来表达运动。 但是,对多数复杂运动,微观单元表面是闭合的。也就是说,微观上,空间是曲率非常高的弯曲空间,并且在三个方向上的曲率是不同的(一般地,称之为空间各向异性)。其极端例子就是基本粒子场。 对这种高曲率的三维空间,陈至达先生建立的有限变形几何场论给出了局部整旋角的标度( 如读者感兴趣,可见论文 Xiao Jianhua, Intrinsic Knots Produced by Large Deformation in 3-Space I: Curvatures,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 2007-10-17 ; Xiao Jianhua, Intrinsic Knots Produced by Large Deformation in 3-Space II: Multi-scale,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 2008-1-10 ) 。因而,为推广波恩和黄昆的晶格动力学方法到一般性问题扫除了理论障碍。 总上,为了落实物质的客观不变性原理,在介观和微观物理中、在复杂的宏观流变运动中,都要求使用拉格朗日描述法。也就是要用到弯曲空间的数学方法。目前的波恩和黄昆的晶格动力学方法能解决宏观小变形问题,但有待推广到宏观大变形问题。 不能忘记的是:实验室的测量系是用欧拉空间描述法。这样,用相邻物质微元的间距变化来得到物体的弯曲空间的度规场就是联接物理理论与实验室测量量的关键所在。这正是陈至达先生建立的有限变形几何场论的价值所在。 故,我的看法是,在以上两个基本点上我国并不落后,而是超前。因而,如能有效的组织力量推广到应用物哩、化学、生物等理论分枝上是取得大面积科学进步的一条可行道路。即便如此,也是一场持久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89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5: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