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资源枯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鱼殇
热度 14 zyzhai 2012-6-15 12:17
鱼殇 翟自洋 晚饭,餐桌上有一道红烧鲻鱼。只一口,伴随着一股复杂的味道,强烈的憎恶感油然而生。这是怎样一种味道?记得前几年去北京表兄家,姑姑特意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有鱼丸,还有红烧鳊鱼——对于后者,表兄评论,“一股抗生素的味道”。眼下,是类似的味道,却更加强烈得多。平日里,菜场买来的鱼,大都包含这味道。其中,除了抗生素,恐怕还有激素,还有……对于这熟悉得无可奈何的味道,以前尚可勉强忍受,但这一次,简直是愤恨了。我的筷子再也没有动这鲻鱼一下,浪费,是不得已的事情。 原本,鲻鱼是什么味道?百度的结果:鲻鱼肉质丰厚,味鲜美,香醇而不腻。 每次回老家过完年,父母亲总要备上几大袋年货,其中就有腊鱼。虽几经转车,搬运数次,不觉辛苦。把鱼存在冰箱里,孩子的外婆间隔几天做上一次。这鱼,是池塘或水库里自然长成的,因此,口感醇厚自然,相比菜场里“抗生素味道”的鱼,好吃得简直要泪流满面。在餐桌上有腊鱼的日子里,独自斟上邻村人自酿的谷酒,喝上几小口,就像是过节。我本不能酒,这是为腊鱼而喝,为一种仪式感而喝。腊鱼在,对吃饭就有了期待。不多的几条鱼,持续了两个多月,鱼吃完的时候,一大可乐瓶的酒也见底了。之后,复归于平淡,长久的平淡,吃饭,便成了例行公事。接下来,一直到再次回老家过年,其间经历端午节、中秋节……而我,却再难有过节的体验了。 两岁多的儿子,却不排斥这鱼。或许,在他看来,鱼不就是这个味道? 多少年来,鱼给予人类慷慨的馈赠,鱼子鱼孙代代相传,与人类共处于这个蔚蓝星球,并行不悖。靠水吃水的人类,将对鱼类的这份感情纳入了自身的饮食文化。一部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鱼(蟹)占了相当篇幅。然而,伴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鱼们生活的空间却日趋逼仄——城市的内湖(杭州西湖除外)容不下它,为了造地,为了开发;大江大河容不下它,因为污染,因为过度捕捞,因为大坝;浩瀚的大洋大海容不下它,因为汇集了江河污水,因为过度捕捞,因为溢油,因为海水酸化。据本地一家快报报道,因为过度捕捞和水体富营养化,钱塘江土著鱼类大量消亡,需人工投放对于这条浙江母亲河而言是外来物种的鲢鱼鳙鱼黄尾密鲴等,为了治水,也为渔获。曾经稀松平常的钱塘江鲥鱼、长江刀鱼、东海野生大黄鱼,如今成为稀罕物。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鳍豚已于2007年被宣告功能性灭绝;接下来,同样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的江豚能否逃脱厄运?据《舌尖上的中国》所描述:因近海渔资源枯竭,广西东兴京族高跷捕鱼已渐渐成为历史;伴随着年轻人定居城市,贵州苗族高山梯田的稻鲤鸭共生模式,逐渐难以为继。如今,除了在远离工业的山野池塘水库,鱼们仍可自然生长,更多的鱼们,在池塘和网箱里拥挤着,负担着单纯的使命:不要生病、快快长大。以鲻鱼为例,“在目前养殖的众多海水和淡水鱼类中,鲻鱼是疾病较少的鱼类之一,但是由于近几年养殖强度的增加和密度的增大,并采取提大留小经常捕捞的方法,鱼体不同程度上受到损伤,养殖鲻鱼经常出现疾病并导致死亡,它们包括细菌病、真菌病、寄生原虫病、寄生蠕虫病……”(百度百科)。于是,抗生素激素们粉墨登场了。于是,菜场里的鱼们就有了这让人熟悉得无可奈何且日趋强烈的味道。 吉林查干湖冬捕,只用6寸以上大网,"猎杀不绝";每年春天,还要投放50万斤鱼苗。于是,查干湖年年有鱼。或许,我们需要郭尔罗斯蒙古族人朴素的智慧。善待鱼类,也是善待人类自己。
6060 次阅读|40 个评论
看看此图:资源调查,地球还可持续发展多久?
millore 2009-4-21 17:38
Most people get worried about how much energy reserves we have left, but as this graphic shows, that's the least of our problems. The real problem is the materials we use to make things. Energy could be harnessed from eternal sources, like the sun, the wind, or the seas. But there is only a limited amount of elements in planet Earth andwhat's worstbringing them from other planets will prove impractical with our current technology (and the technology that will be available in the next century). In the meantime, copperwhich is everywhere around youwill be gone in about 61 years; antimonywidely used in medicineswill be depleted in 20 years; while indium, rhodium, platinum, or silverwhich are present in many essential consumer electronicswon't last much longer. And those estimations are only valid if we manage to consume half of what we are consuming now. So, unless we really push technology forward, dramatically increase our recycling rhythm, or something extraordinary happens firstlike Apophis obliterating us or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blows us to another dimension, or Nazi zombies getting out of their crypts to make bacon of all of uswe and our children are going to have a really hard time pushing the world forward. I guess we will have to keep taking life one weekend at a time. 源自: http://i.gizmodo.com/5219598/how-long-will-our-world-last-yes-we-are-screwed
个人分类: 未分类|6829 次阅读|2 个评论
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完全名单:中学地理教科书该更新了
李万春 2009-3-5 15:17
2008、2009年国务院连续公布了2批共44个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区),这些资源除森林资源外,几乎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资源枯竭,说明这些资源所剩无几。 小统计了一下,其中21个都是煤枯竭,近50%。看来中学地理教科书该更新了 安徽淮北:淮南淮北都是中国12大煤矿基地之一 安徽铜陵:当然是铜矿。号称铜都 甘肃玉门:玉门油田 甘肃白银:白银铜矿 广西合山:广西煤都,中国三大钒矿之一 贵州铜仁万山: 汞矿全国第一,还有磷矿 河北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又是煤 河北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煤啊煤 河南焦作:焦作煤矿,曾经的优质无烟煤基地 河南灵宝:黄金之城、硫铁王国 黑龙江大兴安岭区:不用说,1987年那场大火+多年的木材输出 黑龙江七台河:据说是中国三大稀有煤田之一。那里的焦煤、无烟煤很有名。 黑龙江五大连池:天然林开采全面禁止,森林资源 黑龙江伊春:曾经的中国最大的森林工业基地 湖北大冶:大冶铁矿,那可是教科书津津乐道的中国n大铁矿之一;还有钨矿 湖北黄石:大冶+阳新=黄石。 湖北潜江:岩盐,还有石油 湖北钟祥:中原磷都 湖南耒阳:又是煤矿 湖南冷水江:世界锑都、江南煤海 湖南资兴:煤;2007年煤矿实现税收3.5亿元,占全市当年财政总收入的54% 吉林白山:曾经的长白林海 吉林敦化:森林 吉林九台:煤、非金属矿 吉林辽源:曾经的煤城,吉林煤都 吉林舒兰:褐煤基地 江西景德镇:中国瓷都,高岭土 江西萍乡:江南煤都 辽宁阜新:曾经的中国最大的露天煤矿所在地 辽宁北票:因煤矿开发而得名;还有贫铁矿、金、沸石;当然,还有古生物化石。 辽宁抚顺:煤矿、油页岩、铁矿都是响当当的 辽宁葫芦岛市南票区:煤、B石 辽宁葫芦岛市杨家杖子区:我国重要的钼矿生产基地,曾是世界第三大钼矿 辽宁辽阳市弓长岭区:铁矿石的储量大,是鞍钢主要原料供给地 辽宁盘锦:曾经的辽河油田是中国第三大油田 内蒙古阿尔山:大兴安岭另一侧;森林资源、火山 宁夏石嘴山:煤矿、非金属矿产,在西北还是非常重要的 山东枣庄:日本鬼子那时就挖了很多煤。终于快挖光了。 山西孝义:中国第一批50个重点产煤地之一,也是铝工业的主要开发基地 陕西铜川:煤、油页岩、粘土矿 四川华蓥:煤、石灰石 云南个旧:个旧锡矿,中国锡矿列入教科书的很少 云南昆明市东川区:曾经是我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 重庆万盛:非金属矿产密集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68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