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标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标书

相关日志

我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的一点看法
热度 9 hljzsl 2015-12-31 09: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几乎被所有的国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作为重要的科研申报工作内容。为了增加申请和中标率,很多单位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晋职称和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这是因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那么在基金申请过程中什么样的标书容易中标呢?大家可能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不同人标准不尽相同,但是主要评判标准应该是一致的。为了提高标书中标的科学性,标书的评审结果通常是多人评判的综合结果。在评审过程中只有评审专家的意见基本一致才有希望获得资助,这说明基金本子要有让大家普遍认可的东西才行。因此,在这里我想谈谈我认为的大部分专家容易共鸣的内容。 ( 1 )前期积累要雄厚 无论是青年基金还是面上基金,特别是面上项目前期积累我认为很重要,这是评价申请者是否有能力完成标书中内容的关键。有些人前期参与了很多课题,也参与了很多文章的发表,可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很少,这就让评审专家怀疑其能力。如果申请者主持过一些相关的课题,第一作者发表过多篇与申请项目相关的文章,且均在大家认可的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我想中标率肯定提升。在这里要说的是,有些人这部分薄弱,但是标书的其他部分写的再好,也可能让人怀疑标书非本人所写。这里要说的是文章的质量很关键,有些人发了好多非洲和阿拉伯国家若有若无的杂志,这样很难被认可,还不如发一些国内的核心杂志。 ( 2 )标书内容要充实 研究进展、研究目的和意义等要有认真细致的分析和总结,要有行内认可的东西。首先这部分内容要扣题,而且研究主题一定是重要的学术问题,或者说是值得研究的,或者说是大家普遍关切的,或者说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一个问题并有可能有新的发现等等。研究进展也十分重要,在叙述过程要兼顾本学科主流杂志和重要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如果这些没有提及,那么说明你对本学科还不了解,本子被毙掉的可能性会很大。这部分内容要主题分明,逻辑性强,通常专家也会从这些文字中判定研究者是否找到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否经得起推敲,能否实现预期结果等。总之让评审人知道申请者不是“无病呻吟”。但是这样的标书不是写出来的,恰恰是申请人在平时的科学研究中潜移默化的积累。这部分内容或多或少,大牛可能就写一页,但是没有“废话”,直接点题,受自己领域内的知名度的影响,也容易被认可;新手写起来还是要逐字逐句,斟酌细致,条理清晰,才容易被接受。 ( 3 )研究内容具体 技术方法先进可靠 研究内容要具体,就是具体要做哪些事,一目了然,条理清晰。这部分至关重要,很多人会仔细推敲这部分内容是否有创新,光自己说没用,要看具体做什么。研究内容是否有逻辑性,能支撑题目,是否有创造性,价值有多大?等等都很重要。技术和方法不同类型的标书可能不太一致,有的创新就在于用新技术解决新问题;有的重在内容,用传统的技术在内容创新有所突破,因此这部分内容因人而异,但共性是可操作性要强。 ( 4 )其他相关的介绍 在介绍项目主要成员的时候,要客观说明主持人的研究历程和主要贡献,这部分内容要不卑不亢。中国人喜欢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要过于吹嘘。青年基金,其他项目参与人按照要求填写就可以;面上项目等要体现合作者的学术水平,也选择合适的人来参与,千万不要把风马牛不相关的人都拉进来,这样是画蛇添足。 总之好的项目书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基金含金量高的原因。以上是我认为一些共性的东西。总之我认为好的申请书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有些人说“不就是那几页纸么?”,其实不然,看看中标的人就懂了。因此我还是建议多做、多看、多想、多写,最后才能写出好的本子,才能得到认可。在这里我奉劝那些让自己弟子代写申请书的人,这是弱化自己学术水平的增长点,当心弟子们抢走了你的饭碗!
个人分类: 杂谈|17995 次阅读|16 个评论
看到华大买三代测序仪,想起我刚被毙掉的标书
热度 22 gaoshannankai 2015-5-6 20:14
华大 基因购入首台单分子测序仪 PacBio RS II 看到这个消息,华大进入单分子领域太晚太晚了。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2011年看好这技术,2012年开始写第一本中文手册, 后面就想到中国会大肆购买,然后2013年写标书,2014年基金评审被干死。 其实就想到这个趋势,希望建立相关数据分析平台,搞一些质量标准, 培养一些人才。不过,虽然没有基金资助,回国后也干了一些事情,特别是 促进来天津几家公司的交流与协作。 但是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而且回国后和国外的差距拉大了, 被甩来了,干脆我就去做别的了,很可惜我做的前期工作白白浪费掉。 现在三代PacBio RS II测序仪基本集中在天津,人才也都集中在这里。 我再次呼吁,现在PacBio RS II测序仪产能过剩,开工不足十分之一, 请不要再买设备了,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 华大这时候进入,是有绝对实力吃掉这几家小公司,但是,很容易再出现 类似二代测序那样混乱的恶性竞争场面,然后导致我们国家大量经费浪费在买设备, 买试剂,为西方国家测试设备。 二代测序我们国家测了那么多基因组,有几个有用的,有几个能用的。 现在是不是要全部推翻,都用三代测序测一遍, 由此,让我想起来两件事情,和大家商榷: 1. 当一个中国公司具有很大实力的时候,他为什么不能从全社会的高度 去思考问题,做一些有利于大局的事情,而不是先想到利用自己的强大去 抢资源。如果它不从自己角度考虑问题,是否可以做得更好,你比如对于 市场混乱现象进行规范,建立行业标准,创造更多附加值。 2. 对于自然基金,被干掉的稿子,能否让其他人也用起来,你比如我这个标书 你们拿去用,可以直接抄,我可以放弃一切权利。我上面没人没关系,但是 可以让有关系有能力的人把他干起来,对于社会有好处就行,到时候你给我来个 致谢也可以。 现在,自然基金查重了,也好也不好,不好的是有些好的稿子 以后别人也没法用,咱也像发表论文那样,引用一下其他人的, 如何,这样明着引用,比暗中搞死别人,自己学习了,搞了类似 的要好很多。 其实,大家想开点,自然基金这些东西,都是给学校干的, 对我们个人只是一个负担 没有任何好处,何必互相搞那么狠,非要搞死别人自己上,真的让你 上去,你也很累。如果不是学校任务,我相信有很多老师和我一样,绝对不会去申请。 特别是,有的老师已经是教授了,也不需要这个晋升了,你一个人 拿那么多课题干什么,现在也不能贪污了,你不就是纯粹做贡献么,你累不累啊? 中国人内斗的习惯就是改不了了,历史上李鸿章和左宗棠斗法,李先坐看 左的福建水师灭亡,然后就是自己的北洋水师被其他人坐看灭亡。 我们这样斗来斗去,便宜的还不是美国,用我们的经费养了他们的高科技 研发,又毁掉了我们自主研发,毁掉了我们的年轻人,嗨 中国人 标书我放到了附件里面 高山标书.pdf
6578 次阅读|30 个评论
坦然面对滑铁卢 - 写在标书被毙之后
热度 3 xucq45 2014-10-30 20:23
坦然面对滑铁卢 - 写在标书被毙之后 经验汇写标书歌,人送美名好快活, 凯歌高奏频中标,昨夜风吹皇榜落。 评委点评切要害,春风送暖心开阔, 坦然面对滑铁卢, 扬帆起航再开拓。 附: 欲了解我写这首顺口溜小诗的背景,请阅览博文“内容重于形式 - 从“标书哥”的标书被毙谈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839407
个人分类: 诗歌抒情|4903 次阅读|6 个评论
你会分享NSFC中标的历年标书吗?
热度 16 tt52dj 2014-2-23 15:01
近期,正值NSFC申请的高峰期和收官阶段,科研工作者正在马不停蹄、夜以继日地撰写标书,以及忙于参加各种NSFC申请经验交流会。NSFC申请浪潮,势必波及每一名未曾获得资助的科研青椒。 诚然,对于科研青椒们而言,每一个中标的科研前辈分享的标书撰写经验都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多年以来,科学网对于NSFC的讨论,更多集中于标书撰写经验问题,很少涉及标书的分享。不过,科学网中部分博主大胆地晒出了自己历年失败的标书,并 分享了同行的评审意见;但 极少有人将自己中标的历年标书晒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其中可以借鉴之处。 实际上,个人觉得分享一份中标的标书,对于小同行尤其是科研青椒们的指导作用,有时更大于那些工作繁忙的大牛们短暂的言传身教。不过,分享自己中标的标书,这需要那些成功的前辈们付诸更多的勇气和奉献精神。诚然, 大家对此有很多顾忌,比如 自己的idea 是否会被他人剽窃?是否导致大量雷同的标书泛滥成灾?毕竟, 国人们的模仿能力和借鉴能力是无可匹敌的。 在此,我一直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应该分享历年中标的标书摘要, 让大家尽情检索和免费参考;此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还应分享 历年中标的杰青标书,让未获得此项资助的科研粉丝们集体膜拜和学习。
个人分类: 项目申请|11498 次阅读|34 个评论
标书36计:4.学科选择话货比三家
热度 1 lxchencn 2014-1-28 10:41
上回说到题目,这里谈谈学科选择,看起来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其实里面还是有很多学问的,学科选择不当后悔晚矣! 俗话说得好,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标书是你的传家宝,没有人出价也是白搭,没有经费支持就会烂在菜地里,要想把标书卖掉拿回经费,选择一个识货的好东家非常重要,如何投递恰当的学科?应该遵循学科吻合、项目优势、学术影响、优资方向、人脉关系等几个基本原则,分析如下: 1.学科吻合:细读项目指南,仔细估算标书内容与学科特征,选择吻合度高的学科,不一定与申请者的出身学科一样,对相关学部的相关学科要全面阅读分析,可以是完全吻合的学部,比如学医的多选医学部,搞生理的多选生命科学部,数学的选数理学部,也可以跨学部申报,药学的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地矿的跨医学部、化学科学部,也可以在一个学部跨不同的处申报,医学部里面一处的循环系统或七处的药理学的心脑血管药理学,交叉、前言学科、新兴学科标书更要仔细评估投递挂靠的相关学科; 2.项目优势:仔细客观评估申请项目优势、特点,扬长避短,以己之长,显己之优,在鸡群中才能显鹤立,没有绝对优势,但总是有相对优势,优势项目才能有优先机会; 3.学术影响:看看自己的论文特别是标志性论文发表于何类杂志?自己参加了哪些学会?学术报告在哪些场合做的?有谁邀请你编写教材、专著、专题?你有哪些专家的名片?引用你文章的来自哪些学科?获得过哪些奖项?谁请你参加答辩、评估、讨论?学术影响力是日积月累的结果,非一朝一夕之功,要舍得时间、精力、经费去慢慢扩大影响力; 4.优资方向:必须关注每个学科的优先资助方向,标书主题吻合优先资助方向是幸运的,摸黑走到一处闭门的地方悔之晚矣; 5.人脉关系:有人就有人脉,走关系是歪门邪道,靠关系更是短命行为,平时的天然人脉关系也是资源。 学科选择必须精挑细选,货比三家不吃亏,即使在提交的最后时刻也还要细细衡量,当换就换,不要犹豫!
2452 次阅读|1 个评论
标书36计:2.选题自评话问心无愧
热度 3 lxchencn 2014-1-22 22:47
上回说到课题思路,一旦选定一个准备申报的思路,接下来进行选题的自我评估,以便于确定是否下定决心采用与申报。问自己几个问题: 1.课题是从无到有吗?是的话创新性强,也许是原创项目;课题是从有到更好吗?说明有创新;课题是你有别人已经有,说明是跟踪重复性工作; 2.课题思路有科学思想吗?请用一句话概述出来,不然还要继续提炼科学思想; 3.课题思路的科学价值何在?提出了新概念?总结了新规律?破解了老难题?推动了技术进步?创出了新方法?颠覆了传统认识?观察到了新现象?建立了新模型? 4.与自己的学术背景联系如何?凭空总是难起楼阁,是发表的某篇论文的延续?是某一个图表的深入?是某个矛盾的破解?是某个现象的新解?是某个方法的新用途?是某个联系的新建立?有源之水不枯竭,根深之树常青,站在自己的肩膀上也能看得更远。 5.你能够坚持吗?持之以恒才能水滴石穿,行行有高手,不要临渊羡鱼,不要以己之短较人之长,坚持耕耘自己的三分地,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坚守,还有谁会陪你玩一辈子的? 6.准备好了吗?理论储备够了吗?前期预实验结果有吗?能够说服自己吗?能够说服别人的证据何在?能够自圆矛盾吗? 7.如果别人的思路是这样,你会同意吗?不同意该怎么改? 8.自评如何?上?中?下?力争上上,那就上送吧
5892 次阅读|5 个评论
标书36计-1.课题思路话源头活水
热度 2 lxchencn 2014-1-20 21:34
国自申报如火如荼,标书写作抓耳挠腮,痛并快乐的事情年年上演,标书写作有人说是八股文,但更多人觉得千人千面,各具特色,如何写出一份出色的标书呢?下面就结合自己标书写作的失败与成功,多年标书评审的心得体会,提出一点标书写作的一孔之见与大家交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获高手指点,提高标书写作水平,祝大家新年高中!首篇谈谈课题思路。 一、课题思路话源头活水 写标书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课题思路,做什么?对于长期活跃在科研一线的专家来说不是问题,但对于尚无稳定研究方向的青椒来说还真不是小问题。 知识储备、前期工作、未来定位、工作条件是凝练课题思路的四个重点考量,没有充分的文献调研不可能有好的思路,因此,在硕士、博士阶段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相关文献特别是最新文献的全面阅读和梳理,提醒注意还要阅读没有正式发表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也可以用google等查看相关的图片,或去一些有名的试剂公司网站看看一些图表,有了充分的知识储备,先整理、构思3-5个研究思路,可以简单文字描述或画简单的思路图;第二步仔细阅读自己已经发表的文章或分析已经做出实验的结果,特别要逐个分析数据图表,从发表文章或数据中提炼3-5个思路;结合文献思路和数据思路,找出2-3个可以很好联系、前沿、有明显创新的思路;第三步结合未来自己的科研爱好兴趣及奋斗目标,看看有没有能够坚持10-20年的思路1-2个;第四步再结合自己所在科研环境中的大环境、小环境及自己的实验室条件,有针对性的选定一个研究思路作为课题申报内容;然后把思路分解成几个关键词,全面搜索文献、分析关联、确定创新点,也还要问问自己如果完成了这个课题,下一步能够从这个课题中延伸出新课题吗?最后确定申报项目思路。 思路的来源还有几条路,可以从听专家讲座受启发来,可以从专著阅读来,可以从临床现象、药物反应、毒性作用来,也可以从个案报告、统计年表、地域特色、学科交叉、新技术应用、新靶点分析、生物信息学预测、医学假说讨论、药物开发失败分析、国家重大需求、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等不同途径和来源进行梳理和提炼,有了思路,就有了源头活水,万里长征就跨出了第一步,曙光就在前头了。
8070 次阅读|3 个评论
学习漫谈(96):胸有成竹 运筹帷幄——谈科研方法:5.立项篇
热度 2 sqdai 2013-8-6 06:23
楔子 本文简述科研工作的第四个重要环节 —— 立项。若在前三个环节中已有了很好的铺垫,立项成功犹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文中主要讨论指导性课题(即纵向课题)的立项,内容包括:立项的准备,立项与选题、调研的关系;立项三要素:选题精当,标新立异,基础扎实;立项标书的撰写要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简介。希望讲述的内容对青年朋友们有实际帮助,特别是有助于基金项目的申请。 大纲 一、引言 二、立项的准备 三、标书的撰写 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简介 五 、结束语 一、引言 立项对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项目申请获准,标明申请者的研究能力获得一定的认可,也可为课题研究的展开赢得必要的经济基础和发展空间。 对于初涉科研的人来说,为了做好科研立项应有如下认识: —— 应尽早学习立项。 最好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其中,为学位论文撰写开题报告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仔细想想,开题报告的内容与课题标书非常相近,其中包含了标书的几乎所有要素:立项依据,研究目标,研究方案,关键问题,创新内容,研究计划等等。因此,做研究生时,就应非常重视写开题报告这一环节。同时,应十分注意导师和前辈在申请课题方面的实践,勤于观摩,暗中记住有关技巧,若有直接参与导师申请课题的部分实践,更是求之不得的了。多年来笔者审读了不少年轻人的各类基金申请书,发现:出身于名校名专业或得到过名师指点的年轻人的申请书一般水平较高,可能与在研究生阶段接受的训练和熏陶有关。 —— 努力争取承接各类课题的机会。 在 “ 选题篇 ” 中我们讲过,课题可分成指令性课题、指导性课题、委托型课题和自选课题四类。研究者应人自为战,看准机会,主动立项,对于已见之于指南的,要尽力争取;对未见于指南的,可自行预研,建议立项;对于个人感兴趣而又不想纳入计划范围的,可积极自选课题。笔者见过擅长于自选课题的教授,日子过得很滋润。总而言之,经耕耘必有收获,是金子就会发光,立项要不拘一格。 —— 应特别重视立项的创意和基础。 审时度势,立意创新,夯实基础是关键,借此可取得申报课题的胜算。 —— 特别重视标书的撰写 。在选题、创新、基础方面已经相当不错的情况下,标书的撰写就成了关键,应注意积累相关技巧。我们无法左右立项竞争的局面,目前尚存在的有些弊端的改变需要时间,应立足现有条件,把申报工作做好。 概括地说,课题立项的要领 如下: u 必须周密准备 (充分调研) u 必须审时度势 (选题精当) u 必须标新立异 (立足创新) u 必须厚积薄发 (基础扎实) u 必须量力而行 (目标适当) 下一节对此稍作展开。 二、立项的准备 拟议 “ 八问 ” 在拟议申报一个科研项目时,不妨对自己提出如下八个问题: 1 、研究什么课题?(选题) 2 、为什么研究此课题?(必要性) 3 、课题的创新点何在?(先进性) 4 、选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技术路线?(方案) 5 、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完成所申报的课题?(研究条件) 6 、是否有扎实的基础?(研究基础) 7 、拟定的课题有怎样的目标和效益?(预期目标) 8 、能否形成完整的建议书?(标书表述) 如果所给的答案尽管还比较粗疏,但都是正面的、可操作的,就可以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了。 准备 “ 八要 ” 接下来就要做务实的准备工作了,笔者经常强调,这种准备应该是长期性的,而不是在项目申报临近时才做。具体说来,应做如下八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 要充分读书(浏览主要文献); 2) 要走访专家(把握研究方向); 3) 要出席会议(了解周围动态); 4) 要组织队伍(找到主要伙伴); 5) 要预先研究(试做初步工作); 6) 要预定方案(确定技术路线); 7) 要预估困难(抓住主要难点); 8) 要先写综述(做好舆论准备)。 这里只对第三、第八项做一点补充说明。在 “ 调研篇 ” 里对参加学术会议在调研环节中的重要性强调得不够。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各类文献所报道的工作已是几年前的事情(作者从着手工作到发表再到论文进入你的视野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成果的 “ 鲜活 ” 程度远不如在学术会议中所呈现的。参加会议不仅可以见到作者 “ 大活人 ” ,可以了解他们的新思路、新见解,通过讨论还可了解他们的未来打算,因此可以掌握更多更新的信息。另外,还可以让国内外同行认识你,知道你的工作。关于第八项,在进行了一定时间的调研之后,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可动手写综述。从学术水平角度来看,因为大规模的工作尚未进行,水平不可能很高,一般达不到可发表的水准,然而,如果有小型学术会议,如学术沙龙、 workshop 或本单位的 seminar ,不妨拿出来 “ 晒一晒 ” ,有可能得到同行指点,起集思广益的作用。 选题 “ 十问 ” 做了较为细致的调研、分析之后,就可以对自己的选题提出如下十个问题: (1) 你选的研究课题是否处于当今学科发展前沿领域? (2) 该选题对社会发展、学科进展有何裨益? (3) 该方向每年发表论文、专著总量约为多少? (4) 国内的有关权威人士何在?有何成果?见解如何? (5) 该方向国内外有多少人在做?著名课题组何在? (6) 该课题已有多少主要成果? (7) 该课题有何关键问题急待解决?研究热点何在? (8) 你对该课题是否极有兴趣? (9) 你是否有能力和潜质去完成所选课题? (10) 该课题能否在五至十年内成为你的主攻方向? 前三个问题涉及选题的前沿性、先进性;中间四个问题标明对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熟知程度;后三个问题涉及选题的可行性和前瞻性。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而且答案是积极的,所申请的项目就如同“已放入锅中待煮的饭”了,而标书中的 “ 立项依据 ” 也就成了 “ 囊中物 ” 。 创新 “ 六议 ” 我们已反复强调过,立项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标新立异,立足创新,因此,在申请项目的准备阶段,对项目的创新性就应有清醒的认识,具体来说,认清如下各点: 1. 创新是立项成功的关键; 2. 创新要立足于充分的内查外调; 3. 创新要有必要的基础(自身的知识积累); 4. 创新要求真务实,不能假、大、空; 5. 创新的目标要具体可行,不可太大,也不能太小; 6. 创新的要点应简洁明了 —— 思路(概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结果创新。 这里只对最后一点做一些发挥。在我审读过的不少标书中,对项目创新的描述不够理想,主要毛病是缺少必要的凝练,大多重复立项依据或研究内容的描述,创新点并非一目了然,最好按上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结果创新的框架梳理一下,用不同于已写过的语言、方式另起炉灶,给予简约的叙述,力求言简意赅,重点突出。 方案 “ 六忌 ” 在准备阶段对研究方案就应该仔细考量,务求目标适中,方案具体,路线可行,透出新意,注意如下 “ 六忌 ” : 1 )目标过大; 2 )提法抽象; 3 )措施含糊; 4 )路线混乱; 5 )方法陈旧; 6 )表述琐碎。 这些都是标书中常见的问题。这里只说说 2 、 3 、 6 点。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应该具体入微,例如,理论分析或数值分析要给出具体理论或方法;实验研究要讲明仪器设备和具体技术,不能笼统地说: “ 通过解析处理 ” 、 “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 ” 、 “ 通过实验室实验 ” 等等;另外,一些科研的常规方法或手段,例如,文献调研,组织讨论班之类也不必提及。有些申请人把未来的研究过程讲得过于繁琐,长篇引述公式图表,似乎也无必要。 三、 标书的撰写 本节讲述标书的撰写技巧,一般来说,有如下八个要点: 撰写标书八要点: 1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2 、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3 、抓住关键、充分展开; 4 、言之有物、引人入胜; 5 、措辞恰当、涵义清晰; 6 、充满自信、适当谦逊; 7 、个性鲜明、少用套话; 8 、字体恰当、印制精良。 下面集中叙述撰写标书的六个 “ 招数 ” 。 撰写标书“六招”: 1 )言简意赅地写好立项依据。从实际和理论角度阐明本项目意向、立题意义、国内外动态、总体思路、预期产生的效果。第一小段( 100 - 200 字)为 “ 项目眼 ” ,相当于新闻报道中的 “ 新闻眼 ” (新闻导语),概括点明上述各项,下面再展开;所述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必须正确、具体;立项意义要强调迫切性、可用性,但不宜夸大;引用足够的参考文献( 30 ~ 50 篇),注意引述国内外的最新相关文献。 2 )鲜明生动地写好研究内容。突出地罗列申请的特色和创新点(即与众不同之处)及技术路线。课题申请特别重视创新,强调做国内外前人没做过的工作,即,有前沿性和开创性的工作;叙述内容时应避开艰涩深奥的术语堆砌;技术路线要具有可信性和可行性,切忌过分抽象;要用心铺叙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强调独特性;所述各项内容必须翔实,形式上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 3 )实事求是地写好研究基础。说明:自身素质和经历、何时开始关心注意该课题、有何高师指点、已获何种成绩(列出本人论文总篇数及与申请有关的篇数和篇名,别列出不相干的论文),突出你的种种优势,使人相信此类项目非你莫属,由你来做最合适;但也要避免列出本人太多的成果,不然有人要说,你都已经做完了,干吗还来申请? 4 )画龙点睛地写好内容提要。概述研究目的、所研究的主要问题、主要方法、预期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科发展的作用。用足规定字数,可与上述 “ 项目眼 ” 适当重复(最好用不同的语言),使人看了提要后,立即产生深刻印象。通常最后才写提要。 5 )恰如其分地表述申请内容。既不过于张狂,也不必过于谦恭。尽量做到叙述生动、具体,切忌罗嗦、重复;要有一种平常的申请心态,切莫急于求成,要做到不达目标,决不罢休。这样,你就不会夸大事实、急于表现,也不会过分谦让、底气不足、畏缩不前;允许自己申请失败一两次,失败了总结经验,来年再杀 “ 回马枪 ” 。 6 )尽可能做到形式清新夺人眼球。忌用蝇头小字,建议用小四号楷体或仿宋体;充分利用小标题,忌用过长的自然段;经常分点叙述;适当运用框图和插图;适当调整叙述次序;各部分详略有致;努力避免大段重复;用数据事实说话。 上面仅提供一般的招数,申请人应按实际需要,灵活掌握相关技巧,若有可能,具体地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科学网上常有人晒自己的标书,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课细致地琢磨别人的长处,因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简介 下面简述在我国学人申请项目时最为关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情况,希望大家对此有一个总体了解,在项目申请时做到心中有数。 关于科学基金制度 科学基金制度 : 无偿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手段;促进科学发展的机制;配置科研资源的方式; 科学基金制度的优点 : 公开申请,公平竞争,公正合理,灵活机动; 现有著名的基金组织: NSF 、 ISF (美); RFBR (俄); NSFC 、 RGC (中) 关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NSFC ) 成立时间: 1986 年 宗旨: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科学基金制,对科技资源进行分配和管理。 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与研究实力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 运行机制: 科学民主、平等竞争、鼓励创新 工作方针: 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 评审原则: 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 资助原则: 控制规模,提高强度,拉开档次,鼓励创新; 评审程序: 形式审查 —— 通讯评议 —— 会议评审 —— 张榜公示 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 支持基础研究 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科学研究的双力驱动): 有利于充分发挥科学家 好奇心驱动 的探索和创造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引导科学家从事国家需求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格局有三个系列,彼此相辅相成,交叉融合:体现源头创新战略的研究项目系列;体现科技人才战略的人才项目系列;体现创新环境战略的环境条件项目。下面分述之。 研究项目系列 面上项目: 资助项目主体,所用经费占总经费 45% 以上; 青年-面上连续项目 : 2012年 新设,向新秀倾斜,为当年结题评价优秀者所设; 重点项目: 有限目标、有限规模和重点突出; 重大项目: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重点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学问题; 重大研究计划: 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 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实质性国际合作项目。 人才项目系列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旨在积蓄后备人才; 青年科学基金: 旨在稳定青年人才; 地区科学基金: 旨在扶植西部地区人才; 优秀青年基金: 旨在培养拔尖人才;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旨在造就拔尖人才;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旨在培育创新团队; 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旨在吸引海外人才。 环境条件项目 科学仪器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设备装置的探索研究; 联合资助基金项目: 与地方政府、中央部门、企业等共同支持有应用背景的基础研究; 国际交流类项目: 承担项目科研人员的国际交流; 科普项目: 旨在促进公众理解基础研究; 重点学术期刊: 旨在培育国际品牌的学术期刊; 其他专项: 青少年科技活动、研究生暑期学校等。 下面简介最受关注的几类项目: 重点项目 定位: 着眼优先领域,兼顾学科发展,整合创新资源,孕育重点突破; 特征: 指南导向,有限目标,有限规模; 资助情况: 2011 年批准资助 497 项;资助经费 142500 万元;平均资助率 16.96% ;平均资助强度约 290.37 万元 / 项。 2012 年批准资助 538 项;资助经费 156700 万元;平均资助率 19.45% ;平均资助强度约 291.26 万元 / 项。 面上项目 定位: 全面均衡布局,瞄准科学前沿,促进学科发展,激励原始创新 特征: 面向广大科研人员;自由选题 目标: 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地发展 资助情况: 2011 年批准资助 15329 项;资助经费 898941 万元;平均资助率 20.15% ;平均资助强度 58.64 万元 / 项; 2012 年批准资助 16891 项;资助经费 1248000 万元;平均资助率 19.24% ;平均资助强度 73.89 万元 / 项。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定位: 稳定青年队伍,培育后继人才,扶持独立科研,激励创新思维; 特征: 重点看发展潜力; 期限: 3 年; 资助情况: 2011 年批准资助 13146 项,资助经费 311710 万元,平均资助率 24.30% ,平均资助强度 23.71 万元 / 项。 2012 年批准资助 14022 项,资助经费 337500 万元,平均资助率 23.45% ,平均资助强度 24.07 万元 / 项。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定位: 形成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与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之间的有效衔接,促进创新型青年人才的迅速成长;( 2012 年设立); 特征: 注重工作基础和创新潜力; 期限: 4 年; 资助规模: 2012 年资助 400 项,资助经费 40000 万元,平均资助率 11.15% ,平均资助强度 100 万元 / 项。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定位: 支持基础研究中已有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创新,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吸引海外人才; 特征: 注重学术水平和创新潜力; 期限: 4 年; 资助情况: 2011 年批准资助 198 项,资助经费 38760 万元,平均资助率 9.91% ,平均资助强度 197.75 万元 / 项; 2012 年批准资助 200 项,资助经费 38980 万元,平均资助率 10.29% ,平均资助强度 194.90 万元 / 项。 下面简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程序。 评审程序 申请 ( 3月1日 - 3月20日):通过依托单位提交申请(纸质 + 电子);可以提出 ≤ 3 名需要回避的评审专家; 初审 ( 3月20日 - 4月15日):初审不通过的原因: 申请人不符合 《 条例 》 和 《 指南 》 规定条件; 申请材料不符合 《 指南 》 要求; 申请项目数量不符合限项申请规定; 申请手续不完备。 同行专家通讯评审: 3-5 位评审专家,评价并提出资助与否的意见。科学处一般 5 月 25 日 以前完成通讯评审。科学处综合专家意见,提出资助计划 130%-160% 的会议评审讨论项目; 会议评审: 专家评审组成员 + 特邀专家, ≥ 9 人;投票表决,半数以上通过建议资助;科学部一般 7 月 30 日 以前完成会议评审; 批准及资助经费拔付(8月—10月): 大部分项目须由委务会讨论通过;批准的项目须填写项目资助计划书;项目经费分两次拔付。 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方略,可见笔者近年发表的博文;在前几节中已讲述了一些要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有如下结论: u 科研立项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u 立项应基于充分的准备和筹划; u 立项成功的要素在于准确把握科学发展大方向; u 立项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心选题、锐意创新和夯实工作基础; u 应从学习阶段开始为科研立项做准备。 初稿: 2013 年 3 月 14 日 ,香港 二稿: 2013 年 8 月 6 日 ,上海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7150 次阅读|2 个评论
安安心心过五一节:没收到一份基金标书!
热度 1 Shifengyu 2013-4-29 18:32
今年没收到一份基金标书,不用担心被电话骚扰了,可以安安心心过个五一节!
个人分类: 糖尿病|1764 次阅读|2 个评论
枫叶潜水为那般?
热度 2 xucq45 2013-3-12 19:44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在科学网一贯比较活跃的博友枫叶红,最近一段时间几乎不见了踪影。他到哪潜水去了? 的确如此,科学网是我喜欢光顾的乐园,平均1-2天就发表1篇博文,和大家交流。 然而这一段时间实在太忙了,不仅开学头两周几乎天天有课,而且找我看标书的人络绎不绝。也许我在科学网发表了许多有关如何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的博文,也许去年找我审阅的申请书中标率偏高,今年登门拜访的人更多。前一阶段还好,零零星星的。也许离上传的日子越来越近,近10天来登门讨教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是自己来,更多的是导师带着自己的学生一块来。 我是一位年过花甲的教师,依然战斗在科研和教学的第一线。年纪大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能被别人“利用”,心里会很高兴,说明自己还能为社会服务,还有存在的价值。看着一张张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我不忍心让他(她)们失望,决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尽量的满足朋友们的要求。往常每天早晨我都要打乒乓球来锻炼身体,现在也临时取消了。不仅白天面谈,而且晚上用QQ讨论,直到晚上11-12点。每天大概接待3-4人,每份标书平均讨论2-3个小时。每当我看见来访人带着微笑离开的时候,尽管有些疲劳,内心还是充满了快乐和喜悦。 记得有位临床的博导告别时说:“徐老师:谢谢您!不管这次能否中标,我们都要感谢您,我们从您这学到了很多东西。”其实,讨论标书的过程是互相交流和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每位来访者的身上也学到许多知识,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临床需求的理解。 现在基本告一段落,用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心情和体会: 枫叶潜水为那般 枫叶潜水为那般?披星戴月标书看, 讨论之中互学习,视野开阔灵感添。 期盼目光笑脸还,发挥余热心甘甜, 廉颇虽老还有用,漫山枫红壮秋天。 (吉宗祥摄)
个人分类: 诗歌抒情|3320 次阅读|4 个评论
今天递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标书了
热度 1 Songlin824 2013-2-28 20:50
2月的最后一天,我递交了忙了许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除了自己的一份,还帮主任写了一份,题目分别是关于锶抑制骨吸收和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机理研究。这些也算是对我前5年工作的一个总结和未来2年的研究方向的展望,说实话,很希望其中一份得到资助,否则我的研究很难进行下去了。尽管我现在有一些比较好的idea,但现在为止我的科研经费仅仅3万元(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金尚未到账),所以我现在发的文章,都是以前博士期间的一些积累。估计到今年,这些都要划上句号了,也意味着我要在深圳开始自己的科研历程(而不像以前在香港或美国有导师提供方向和资金),我算是真正的PI(principal investigator)了,大家都知道,PI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经费和好的output。没有经费,完全没有办法开展工作了。我错过了去年最后一次青年基金的机会,已经悔恨不已,这一次,真的不想再错失了,God Bless!
个人分类: 科研工作|326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基金标书集
caity2008 2013-2-20 16:19
钙敏感受体在大鼠缺氧性肺动脉收缩和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徐长庆—NSFCpropos.pdf NSFCproposal2012-lixuezhi 2.pdf 长期地膜覆盖及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平衡点的影响——汪景宽——2008面上项目.pdf
个人分类: 项目|4 次阅读|0 个评论
标书歌解析(4):创新科研生命线
热度 23 xucq45 2013-2-19 19:24
2012-2-12 ,为了帮助 年轻的科研新兵写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标书,我仿照清朝汪昂编撰的《汤头歌》,以顺口溜的形式写了一首《标书歌》(每句 7 个字, 4 句一段话,共 14 段话, 392 个字。每段话分别表示在标书撰写中需要注意的的一类事项),并 上传科学网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536655.html )。 现在离 3 月 20 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上交的最后截止日期,仅有 30 多天的时间 , 又到了每年一度国基金申请的最后冲刺阶段。作为国基金的申请者,我曾先后中标 7 项国基金(在研 2 项);作为通讯评审专家, 10多 年来我一直参加国基金各类项目的评审。标书歌写进了本人的基金申请的经验、教训、体会和观点。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标书歌,我将依次解析每段话的具体含义,希望对基金申请人最后完善标书有点裨益。 标书歌 找准问题定方向,挖山不止愚公先,克服困难不动摇,不达目的誓不还。 题目醒目夺眼球,画龙点睛开新篇,简明具体新颖好,切忌假大空旧全。 字斟句酌写摘要,恰如名片金光闪,四百字中信息多,依据假说方法全。 ( 4 )创新科研生命线 创新科研生命线,内外动态记心间,文献检索需仔细,层层扒皮见新颜。 创新性是科研的灵魂和生命线,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的关键。评审专家判定所审的项目是否创新性,主要看申请人在标书的“立题依据”部分及“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部分阐述如何。 为了立题依据充分,我们在选题时一定要认真查新 , 力求拟开展的研究有意义、有需求、有创新、有假说、有预实验支持。有些人对自己的科研选项缺乏自信,总希望在国际期刊中找到类似研究来证明自己不是 “ 闭门造车 ” 和 “ 心血来潮 ” 。殊不知倘若如此,我们的研究充其量也只能是 “ 填补国内空白 ” 。要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只资助 “first” 而非 “second” 。在评审过程中,常常因检索出国内外已经有与申报的标书相同的研究报道(有时甚至仅有 1 篇),该申请就因创新性不强而被 “ 一票否决 ” 。这样的实例,屡见不鲜。因此,申请人在提交标书之前,应反复检索国内外的数据库。 为了确保选题新颖,必须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进展和前沿,进行仔细的文献检索。本人建议:申请人要检索万方等国内重要数据库、 “PubMed”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历年资助项目,采取关键词组合、层层扒皮的方法,证明拟开展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如果有 1 、 2 篇相关研究,一定说明你的研究与其不同,更全面、更深入和更新颖。有兴趣的人不妨参考一下我的一份标书 “钙敏感受体在大鼠缺氧性肺动脉收缩和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 ( NSFCproposal2010-xu.pdf ),也许会得到一些启发。科学网前一阶段有关三氧化二砷的李饶之争,也充分说明了国内数据库检索的重要性。 我们在选题时,切记 “ 不要一窝蜂 ” ,要结合本人和单位的条件, “ 扬长避短 ” ,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创新性课题。一旦找到了 “ 突破口 ” ,就要坚守阵地,不断扩大成果,形成研究优势。 2001 年,我到加拿大 WANG Rui 教授的实验室作访问学者,双方合作,率先开展了心脏钙敏感受体( CaSR )的研究。迄今为止,本课题组 10 多年来一直 坚持心血管系统 CaSR 的科研方向,和最新国际研究成果(理论和方法)结合,不断碰撞出新的科研火花。 我们(包括分配到外单位的研究生) 已发表 CaSR 相关 SCI 收录论文 35 篇,中标相关国基金课题 15 项,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总之,我们要勤于学习,不断探索,持之以恒,敢为人先。 附:每期“标书歌解析”的链接 (1)找准问题定方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661605.html (2)题目醒目夺眼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662111 (3) 字斟句酌写摘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662786 (4) 创新科研生命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663257.html
个人分类: 基金申请|17893 次阅读|51 个评论
国自标书为什么不能够升级修改填写?
热度 2 lxchencn 2012-12-30 11:03
年年过年年相似,年年标书书不同,每年的元旦都要把新年的标书下载然后逐条填写,新人新报一切好说,白纸上面好作画,但每年有很多是老人老报或老人新报,前一年辛辛苦苦没有收获的阴影还没有散去,抱着新的希望又开始新的奋斗,可是几乎所有的格式要重新来过,相同的软件还能够升级继续用,可是国自的标书怎么就不能够人性化一点把旧标书格式能够升级后再修改岂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在前一年的标书上结合专家意见修改就会快多了,而且可以把以前的优秀的地方保留下来,不足的地方仔细修改,以人为本,除了能够保证新标书格式的推广应用,还要以申报者的便利应用提供一点无障碍通道吧,这是否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简单实用的举措呢?
4566 次阅读|3 个评论
在基金申请标书中增设回应栏
热度 10 jintuo 2012-10-3 09:54
昨天 贴 出“基金 评审 是中国科学的 软 肋”一文,被科学网 编辑 部置 顶 到博文 头 条,迅速引来了大量的 围观 和建 设 性 评论 。那么,今天索性再 贴 出一条建 议 ,和 读 者探 讨 。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0942do=blogid=618528 ) 提高基金 评审 水平的关 键在于想出并采取促使评阅人认真负责的办法和机制。现 有条件下,可以在不增加工作量(甚至提高 评审 效率)的 办 法之一是 在基金申 请标书 的格式中增 设 申 请 人 对评审 意 见 的回 应栏 ,明确要求申 请 人就同一个 课题 (或思路)再次申 请时 ,必 须 就 评阅 人 对 上一次申 请的意见做出回应——或解释误解、或反驳误批、或依言修改。这样做有两个立竿见影的作用: 1 )看出一项研究的价值的捷径之一是倾听攻防两方的辩论。下一次评审的评阅人读到上一次评阅人的批评以及申请人针对批评的答辩、解释、或修改,可以在阅读和评审标书时迅速地意识到一些重要问题,心中有数,进入故事。与此同时,如果前一次评阅人不负责任,在评审意见中犯下低级错误,被申请人修理,下一次评审的评阅人也可以受到提醒,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2 )如果事先知道自己的评审意见连同申请人的回应将被呈现在下一次评审的数名评阅人眼前,相信相当一部分评阅人会提高小心翼翼的级别,相对认真地对待评审意见的撰写。不错,标书的评审是匿名的。但是毕竟基金委的工作人员知道评阅人的身份。以往,基金委没有精力评判每位基金评阅人的学术水平和认真程度,现在则有了下次评审对前一次评审的评判,基金委辨别评阅人高低的难度下降了,水平低下或不负责任的评阅人滥竽充数的难度提高了。 当然,评阅人和申请人的分歧中,申请人不占理的情况也很常见。基于听懂攻防双方高下易于自己发现问题的常识,多数情况下,下一次评审的评阅人应该能够发现申请人的思维误区。毕竟评判者也是基金评阅人。前几天,学术会议上遇到一位青椒,向我抱怨他两年的基金申请的评阅意见相反,两次被拒,反而更无所适从。作为没有情绪干扰的旁观者,我可以轻易地听出分歧实质,告诉青椒问题在哪,如何改进。 其实,让前一次的评审意见和申请人对评审意见的回应接受下一次评审不是我的创造,至少美国 NIH 的项目二次申报便是如此。我本人也经历过:前一次申请得到了十来个相对水平不高的误解,经一一解释后,二次申请的评语中竟没有一个科学问题(只提出了补办动物权益的手续)。
5231 次阅读|14 个评论
锦上添花非送炭 - 小议提交前请专家评议标书的意义
热度 2 xucq45 2012-9-1 21:02
锦上添花非送炭 - 小议提交前请专家评议标书的意义 不久前,有些青椒在网上讨论一个话题:标书是否必需请有经验的专家看才能中标?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我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俗话说的好:“好铁打好钢”,“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些老百姓的经验之谈告诉我们,本子质量的好坏是决定项目是否中标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性、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是决定一份标书是否中标的关键要素,当然其他一些相对次要的因素也不能忽视,因为基金的评审是优中选优。当青椒们在提交标书之前,请有经验的专家(有中标和评审的经历)帮助看看标书,提提意见,肯定有好处。但是,申请人拟开展的研究是否有创新性,研究基础是否良好(主要体现在论文的发表情况)对于是否中标十分关键。倘若项目的创新性较差,申请人缺少工作基础,任何专家帮助改稿也无法胜出。专家们由于有成功撰写和评审标书的经验,可以对标书的撰写提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但是只能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 2012 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共获得 16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重点项目 1 项、理科基地项目 2 项、国际及地区合作交流重点项目 1 项、面上项目 80 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77 项。我曾对 15 份中标的标书提过修改意见,其中有一个申请人拟申报青年基金,本人看过之后,觉得本子总体写的不错,创新性强,技术路线可行,研究方法先进,原有研究基础很好,所以我强烈建议他申报面上项目,他采纳了我的建议,结果真中了。 如果博友想请他人对标书帮助把把关,最好找有经验的同行专家,而且时间越早越好,这样对专家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有充分的修改和补救时间(包括补做实验)。以上是我之管见,仅供参考。 坦然面对不服输,持之以恒结硕果 - 谈如何面对项目被毙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quickforward=1id=604581 基金“井喷”回“常态” - 兼议基金、科研和人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cpac=blogblogid=603805op=edit 标书歌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536655cid=1531305goto=new “谈谈搞好科研和申请基金的体会 - 学术报告的 PPT 原稿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525426 再晒晒我今年中标学生的几份标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486439 “关于晒标书”的一管之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485025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 - 谈谈影响基金项目中标的几种情况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464167 “抛砖引玉” - 谈谈本人申报课题的体会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389727 献丑了,晒晒我的标书、进展和结题报告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404572
个人分类: 基金申请|5396 次阅读|4 个评论
短板定理决定你的标书让谁评审
热度 20 mliang 2012-7-30 08:02
最近有人陆陆续续收到社科基金评审结果,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可能也会很快获悉。但当你看到评审意见中不算成熟和专业的评语时,或者读到让你感到匪夷所思或无厘头的意见时,你可能需要考虑一下,你的标书究竟是否是被基金管理者指派的专家评审的。很多情况下,至少从我了解和接触的事例中,一些评审专家将标书交给他的学生或团队其他老师了,而他们如何评审的,最后评审专家又是如何把关的,则不得而知。也就是说,在大同行评议盛行而已经很难确保评审质量的情况下,一部分或大部分评审专家还为了“减负”而将标书交给其学生或团队其他更年轻的老师们去评审了,进一步恶化了评审质量,甚至会诱发严重的评审伦理问题。 以前听一个归国不久的老师感慨,说他分配给某副教授的科研任务被其委派给团队里的一名新进讲师,而后者则将该任务委派给团队中的博士生,后者进一步将任务交给一名硕士研究生,最终则是一名在团队见习的本科生完成的,其完成质量可想而知。在目前春夏季节论文答辩、基金评审等扎堆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一个同时接到几十乃至上百个标书和论文的评审专家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这样一项庞大的工程。对于习惯了揽课题而当“包工头”的评审专家们来说,转包自然成了其当然选择。 管理学有一个著名的短板定理,说木桶能够盛下的最大水量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个木板的高度,因此团队竞争力的核心是取长补短,将最短的木板补起来,这样才能盛更多的水。借用该定理,我们可以说在中国科技界的同行评议中,决定标书、论文、研究报告或其他科技产出的真正评审专家的是团队中的短板。即评审组织者指派的评审专家可能不是真正的评审专家,他们只是击鼓传花,做了一个中间人或掮客,而真正评审的“专家”可能并不符合评审要求。 经常听到论坛上说中国人担任评审专家时通常会草率或敷衍了事,感觉可能未免以偏概全。但有好事者的发现仍然值得关注,即中国人担任评审专家时其评审专家通常是最短的,也是最没有指导意义的,常常是一锤子打死而不给你任何喘息的余地。而且还有人认为,中国评审专家都好为人师,哪怕不是自己专业擅长的领域,也喜欢插手进去,不能评审却霸王硬上弓,导致评审意见非专业化。凡此种种,可能都需要揭开面纱,看看是否是被指派的评审专家所为,又或者是它层层转包到团队里最年轻的研究生或本科生手中? 诚然有些人会认为,将标书交给团队中的年轻人可以锻炼培养他们,让他们通过评审来学习提高。但对于科学界的同行评议来说,这不是儿戏,也不是玩笑,特别是现在将基金项目作为职称评定的关键指标时,它决定了被评审者的职业命运,因此容不得半点差池。而且培养后进完全可以有其他更稳妥和有效的方式,如模拟评审或手把手教导等。 一方面评审专家没时间、没精力,疲于奔命;另一方面,许多可以担任评审专家的人因为偏见而无法登场。这种两难境地受制于目前中国科技界的老人偏好,即非得教授、博导或大名鼎鼎才可以担任评审专家,一方面被评审者觉得有面子,另一方面评审组织者觉得有底气。但实际上,国际上许多评审都是副教授乃至助理教授完成的,甚至一些博士生也参与会议论文的评审,如果他或她足够专业。因此,排除门户之见或资历偏见,扩大评审专家队伍,可能是一个可行选择。 总之,将心比心,当你将标书送出去时,肯定不会希望它送到一个初出茅庐的研究生手中。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健康的科研氛围取决于每一个人的投入、努力和汗水。
个人分类: 杂锦|10222 次阅读|37 个评论
【微博】标书终于送出了
热度 9 曹聪 2012-7-3 20:08
从去年8月就开始准备这个标书。当时是向奔某个专项的。但是,由于时间局促,没有赶上截止期。 从中标的项目看,即使送了,也有成为分母的可能。 后来,便是反复修改。因为没有截止期,似乎也就没了压力。一来二去,一拖再拖。 当然,这其中也有学校评审再三、意见再三的原因。 终于有点不可忍受了。 好了,现在,“丑媳妇”去见公婆了。
个人分类: 微博|3407 次阅读|18 个评论
祈祷国科2
ZhiyanLiu 2012-6-16 09:37
很久没来了,再来时看到上一篇是去年8月份的祈祷国科,因为现在面临晋升的复杂局面,不免又想起今年的国科标书,再来祈祷一番! 去年的标书挂了,评委的意见是标书过于简单,与科研背景不相符。 呵呵,从美国返回日本的第二天回国,10天以后交的标书。时间仓促,国内的情况不了解等等,均是托辞,总而言之还是标书不过关! 今年的标书不知道如何。好在自己女性,尚且可以申请青年基金,不过中标率27%没有自己,还是很强地打击了我的自尊!已经如此,其他的听天由命吧!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我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过程
热度 6 lionbin 2012-5-4 21:49
分享我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过程
我曾经的一位博士生,现在是我的助手,他去年刚获得了青年基金的资助,今年就成为项目评议人了。他询问我是否应该参与评审,我非常肯定地回答:“当然应该,而且还必须好好审。”他说邀请中有9本,有2本扫了一下看不懂退回去了,现在剩下7本,估计要花一天时间才能看完,我说:“一天时间!我一天只能看3份!”看到我的反应,他知道自己的想法草率了点儿,马上改口:“哦,这样啊,那我还是慎重点!”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一方面基金委目前敢于大胆改革,对评议人不再设门槛了,另一方面也说明,更多年青的评议人加入到基金评审队伍,尚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配套的指导,至少首先从态度上要让他们学会认真、严肃,而不是应付差事。我一直在倡议:任何能获得基金资助的人都应该有能力作为评议人,看来现在终于实现了,对基金委的大胆改革赞一个。这就是说,各位一旦申请上基金,你也有评审他人标书的权利了,也有机会“枪毙”任何你认为不合适的本子,不管ta是大牛还是小虫。这里先预祝各位早日成为基金项目评议人! 上次审完9本标书后,就趁热发了篇博文《 审阅完基金标书,顺便谈谈基金标书写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本来以为很快就会被推荐,结果与博客大赛规则冲突,编辑告诉我从五一后就不再推荐参赛的博文了。不过,看来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人还是很多的,两天时间也超过1500次点击量,热心的网友zhuyongqing 将该文转到“ 小木虫基金申请版块”,似 乎小木虫的虫虫们对基金的话题更有兴趣(根据点击次数和评论数量判断的)。正好手头又收到了新的本子在看,这样有了更多的样本,谈论的话题可能就更具普遍意义一些了。 上一篇博文《 审阅完基金标书,顺便谈谈基金标书写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侧重于标书写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本文的主要目的是“ 分享我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过程 ”,供大家参考。我知道, 一千个项目评议人,可能就有一千个不同的想法,我这里所谈论的内容,只是我自己的切身体会,并不代表其他的项目评议人与我有同样的想法或做法,请大家仔细甄别 。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下面我将采取第一人称来描述。 我第一次独立申请基金的时候,还没有明确的青年基金的划分,或者有而我不知道,反正我当时报的就是面上基金。写申请书的时候非常胆怯,对预算很是小心,不敢枉报,只诚惶诚恐地报了22万(在那个时候大概属于平均数),结果项目批下来的时候,我竟然获得了24万的资助。在阅读评审意见中,我看到了许多中肯的评价,其中明确指出了申请书不足的地方,而且还给出了改进意见。我知道其中一位评议人的意见对增加这2万肯定起了很大的作用,到现在我对这位匿名评议人还心存感激(可惜我根本就不知道他是谁,他也不应该知道我是谁,因为我当时刚从日本回国,国内的同行几乎没有认识我的)。之后我再申请基金项目就没有这么顺利,也遭受了屡屡受挫的局面,特别是碰到一些不负责任的评议人,根本就没有仔细看申请书就胡乱评价,或者给出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无法量化的泛泛而谈的理由(只有100字左右),而同一本申请书,在小同行手里是推荐“优先资助”的。也就是有这样正反两方面的经历,我就发誓一旦成为项目评议人,一定只审自己能看懂的标书,我会尊重每一个项目申报人的劳动,会认真读他们的本子,对于不能资助的,或者存在问题的,要给予足够的说明,让ta心服。所以,自从我作为基金评议人以来,我的审阅意见没有少于400字的,最多的有1000字左右。 为了认真看本子,我就规定自己每天看的本子不超过3本。小木虫有网友感慨“ 一天看三份,还得写评审意见,我感觉偏快了,不一定合适。 ”当然也有人认为,“ 对于小同行的本子,看5分钟就知道本子写得如何。 ”我觉得这是两个极端的感觉,5分钟固然快了点儿,但一天只看一本,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时候一些跨数个学科的专家会收到30本,那岂不是要看一个月?按照基金委设定的期限,有时候要求就是几天内看完。所以,一天能认认真真看完3本,已经很不错了。有时候对于特别能理解的本子,我看到几个关键的地方就知道本子是否值得资助,或者一看是重复的劳动,并没有什么新意是不值得资助了,马上就可以写评审意见了,将更多的时间放在那些理解起来需要花时间的本子上,或者可能有很大争议的本子上。 这就提示各位, 写本子的时候要尽量写得通俗,让评议人很快能明白你的意思,不要让人家去猜,去找,别指望自己的标书总会送到小同行手中。 这在排版上就有一些技巧了,重点的地方可突出显示,甚至可以用不同的字体、不同的颜色。在关键的地方,尽量不要像写论文那样,用“具体方法请参阅......”后面给一个参考文献这样的表达方式。请将这个方法用简单和通俗的话描述出来。一般来说,我不会因为本子弄得过于花哨而否定之,也不会因为本子写得太通俗而否定其工作的重要性,但本子写得黑压压的一片,又晦涩难懂一定会促使我尽量找一点毛病否定掉,人的耐心总是有限的。其实我也有说服自己这样干的理由: 标书做得美观且重点突出,至少表明申请人是认真细致地做了准备。 建议字号:小四号;行距:1.3行;颜色:主色调为黑色,有些地方可适当有蓝色;字体:宋体或者仿宋体看起来比较清晰;申请书的长度:30页左右(看太长的本子让人很恼火的,据说有的超过70页,甚至100页的,不同的学部是否有不同的要求?)。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偏好,别的专家可能不这么认为,因此这一点仅供参考。 我刚开始申请基金项目的时候,非常奢望能邀请一些大牛来做自己的课题组成员,现在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了,因为基金委有了严格的限项规定和查重的手段,大牛们不可能将他的名字浪费在你的本子上了。其实这样也挺好的,年青人完全要靠自己的实力来写本子了。所以,在整体大环境如此的情况下,是更公平了。我审基金的时候,其实也 从来不关注申请人是什么来头的,主要看申请人自己的能力和本子所表达的思想, 现在课题组成员大多是研究生了,而这些研究生因为不进行查重处理,可能被许多申请人用了,名单还并不一定是真的,所以我也不关注了。对于项目有合作要求的本子,我才会关注一下合作人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都是忽略。这里鼓励年 青人胆子大一点,如果对自己的想法很有自信,就大胆并清晰地表达出来。 现在面上基金明确区分了青年基金和其他面上基金,这样我处理起来就更方便了。相对来说,我对年纪大的资深人士要求更严格一些。 如实描述自己的工作,特别对于年青人的青年基金,大多评议人是带着爱护的态度来阅读本子的。都是过来人,知道什么年纪会有什么样的产出,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天才总是很少的。如果以前的工作做得不错,得到资助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为 大家都更喜欢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科研基金的资助本来就不是扶贫,而是鼓励优秀。 如果肚子里没有货,而仅仅是因为缺钱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十有八九是拿不到的。另外,基金申请书中一定不要有弄虚作假的嫌疑。我是一个喜欢顶真的人,看到一位申请者说上一个结题的基金课题发表了多少SCI论文,我就用ta提供的课题号在web of science上查询了一下,结果发现出入很大,我没有时间一一核实,就如实将查询的结果与申请者提供的信息不一致的情况写在评审意见中,让基金委的会评专家去决定课题的取舍。其实,这位申请者的工作做得是不错的,发表的论文也不算少,申请书也写得不错,为什么非要来虚拟一些数据呢?我觉得挺可惜的。所以奉劝各位在这些问题上一定要诚实,这也是基本的科学态度,反映出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现在,据我所知,类似我这样做的评议人很多的, 我在评议基金的时候,google和web of science这两个窗口总是处于常开的状态。 人民币虽然坚挺,但也在贬值,所以基金的资助额度也是年年提高,近几年还提高特别快。对于面上基金来说,前年还是40-60万,去年为60-80万,今年都到80-100万了,年限也增加到了4年,不过这个幅度还是比CPI高多了。我前年没有申请上,去年申请到了,正在高兴的时候,却听传闻今年又增加了。唉,这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呀!不过,不管资助额度如何变,我两年申请的额度几乎是一样的,所以去年我也只申请了60万,最后实际资助54万,我觉得这个资助足够完成我课题中的任务了。我在想,如果去年没有申请上,我可能今年还是只申请60万。由于资助额度的增加,我今年在评审的时候还真有点儿适应不了,发觉有许多本子存在漫天要价的嫌疑,我觉得其实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钱。以前我评审的时候,是尽量不会减少申请额度的,但今年大多本子我建议的资助额度都少于他们申请的额度。我曾经觉得, 一个基金课题就像一个工程,答应给你做,就不能克扣你的工程款,否则工程不就偷工减料了 ?你要的钱太多,超过了工程的预期,那就是资助不起,只好不资助了。所以今年,我只对推荐优先资助的项目按照ta预订的额度进行建议,其他非优先资助项目,我的建议有10%-50%的减幅。 总体上,我是带着“找麻烦”的心态开始一本新标书的评审的,首先根据题目猜测这个工作应该做些什么,并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想一下可能存在一些什么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标书,在阅读过程中有会根据文字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如果我想到的问题在标书中都回答了,我的认知就会依据“怀疑-认可-赞赏-崇拜”这个进程发展,最后的评价也就是从D-C-B-A递增。最后能达到何种状态,关键看最后能让我达到哪种认知进程。例如,如果我刚开始的顾虑直到读完全文也没有消除,那么对不起,就只能给D了。因为一年从同一个学部会收到多个本子,所以最后的优劣是横向比较的。在独自评完各本标书后,会进行一个汇总分析,按照基金委大致的资助比率再次进行一次排序。 另外,啰嗦一点与评议有关又无关的话题。以前看到许多人说,收到的评审意见牛头不对马嘴,看上去根本就不是针对自己申请书的评价,我想这可能是评议人在提交意见过程中不小心所导致的错误。不同学部发送评审邀请的方式不太一样,至少我知道两个就有很大的不同,一个通过电子邮件传送同行评议意见表,一个完全需要到网上去下载。“同行评议意见表”也有区别,可评分的地方,有的只有针对申请内容、综合评价、资助意见的总体打分,而有的多重要指标的评价有更详细的评分要求。而提交的方式,有网上直接提交,也有打包后通过电子邮件提交或者上传。申请书是加密的PDF格式,评审意见表是ms-word格式,但文件名并没有对应起来,我是收到后先更改文件名,让二者对应起来,否则很容易弄错的(建议以后基金委将文件名统一起来)。由于这么多差异,对电脑不熟悉的评议人弄错并不奇怪,也就是说将别人的意见放到你的名下提交了。对应基金委的工作人员来说,其实是无法辨别评议意见的对应与否的,而申请人则是一眼就看出来了。当你收到这样的评审意见的时候,应该第一时间与基金委沟通,这可让他们尽早消除错误。因为,这样的错误会导致另外一个人也会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以上就是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所进行的基金评议过程,不一定是最合理的,也谈不上什么经验,更不苛求其他评议人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相信每位评议人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也希望每位评议人都是公正、公平的。如果我的以上做法有什么不妥之处,请指出来。如果您说的有道理,来年我按照您的办法执行。没有哪个人天生就是好的评议人,都需要不断学习。 本文主要内容已经整理后发表在《科技导报》“科技职场”栏目中。 http://www.kjdb.org/qikan/manage/wenzhang/20122025.pdf
个人分类: 基金申请|13053 次阅读|23 个评论
联想丰富,思想缺乏-标书评审印象记
热度 1 lxchencn 2012-5-4 09:09
现在正是标书评审最繁忙的季节,很仔细阅读评审的标书发现,总的印象是:联想丰富,思想缺乏;今年申报项目数再创新高,申报热情继续高涨,这是好现象,标书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申请者的背景越来越强,以前的科研业绩也越来越多,对于完成项目是重要的保证,非常好的标书还是极少,原始创新基本没有看到,对于科学问题的提出还需要继续提高,一些标书是富于想象力的,把一些好像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能够联想起来还真不容易,可喜,但却缺乏进一步的提炼,没有梳理成学术思想,观察问题角度陈旧,标书给人的感觉是可以做文章,但难以成为一个项目,这样要想获得评审专家的首肯是难的,因此,在标书修改的时候最好问一下自己,项目的科学思想是什么?如果能够明确指出来,标书至少成功了一大半,祝各位申请者好运!
431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甭管明日风雨天,走好当日脚下路
suntao 2012-4-2 11:44
2011年对自己来说值得回忆,2012年到处都是挑战,自己对自己真正的战斗刚刚开始。三个月过去了,总结出一个字“忙”,无暇顾及其他了,不是自己的欲望膨胀,是自己那么不安分的心在鼓舞。想成为一名厨出色的学者,必须要有的这份“不安分的新”。自己一直在思考,一直不想错过任何机会,努力的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努力写标书,学习各种自己从未经历的东西。有个哥们说你今年可忙坏了,标书都了一大堆,是啊,不在乎这是鼓励还是讽刺,我想,年轻人要积极向上,只要有1%的机会就要100%的努力。现在我们一无所有,年轻没有失败,我做好了明年继续重复这样申报的心理。尝试着做些什么,积极的突破各种困境,毕竟,科研环境不是很完美,所以,一定要努力,天道酬勤,我相信自己不会两手空空的,其实,自己最在乎的是心理空空。你不去做,不去尝试,不去勇闯新的领域,你不会收获过程、细节、经验、技巧.... 今年如此,明年可能继续如此,点点滴滴,甭管明日风雨天,走好当日脚下路。我不是在膨胀,我是在告诉你们,要有这颗不安分心,追求向前的品质。 其实,你只懂我的表面,不懂我的内心,远非这些,现在只是个开始~~~
2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07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2-3-29 10:05
基金标书就是开题报告:哪壶不开提哪壶 一年一度的基金申请又进入关键时刻了。对很多高校教师来说,这也是“要命”的时刻。看我的那些个土鳖博士们,不管是进了“985”还是不入流高校的,一个个都是猴急的样儿,到处求医问药,指望能从高人那里获得制胜法宝。在本土鳖看来,做学问,要学乌龟的慢爬,切忌兔子的急跃,赢在其中不一定赢在其终。博士毕业不会写标书或写不好标书,就是典型,因为写标书的基本功其实都已贯穿在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中,省略或轻视了博士生培养的任何一个环节,就算侥幸取得了博士学位,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看,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其实就是一份基金标书,重论文轻开题,纵然拥有一堆SCI,也不知标书从何下手。 但不管怎样,年轻人能够熬过博士,就有能力独立地写好一份标书,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信心。写申请有什么难的呢?打个比方,从做法或思路上讲,写申请不就是卖菜刀嘛!脑门抠不出想法的时候不妨多出去走走,别只顾看风景,要多听听卖菜刀的小姑娘耍嘴皮子。你的家里肯定不缺菜刀,你内心里十有八九也不想从遥远的地方自掏腰包带把菜刀回去,但你听了卖刀姑娘的一席谈之后,你定会hold不住也要捎上一把的,至少心里会惦记。如果我们能把标书写到卖刀姑娘的嘴皮子那种地步,评委肯定也会买帐的。 一份标书其实也是一篇作文。语文老师说,一篇好作文的标准很多,但无论如何它必然是立意新颖、中心明确、认识深刻、内容充实、材料丰富、语言生动的。我把它提炼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中心思想”,“两个基本点”是指“创新点”和“卖点”。只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牢牢抓住“两个基本点”,那么基金申请就会无往而不胜! 一份标书其实也是一个开题报告,能够开题就能够写标书。也许很多博士在这方面"天生不足",因为大伙在博士期间只急论文不急项目,说是开题,其实是导师授题或学生受题,开题报告只不过是做了点剪贴工作。偶有导师对学生只授领域不授题目的,这种做法其实最能锻炼撰写标书的能力,但在急功近利的现实压力下,学生很难接受,导师也很难把控得住。不过纵然如此,也要相信,能够写出SCI就一定开得了题,因此也写得好标书。 说到这儿,我好象对我的学生们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味道。不过在我看来,所谓开题,不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科研就像烧开水,你必须一鼓作气烧到100度让它开,否则,你烧到80度又停一下,它马上又退回到原来的温度了。开题就是要开新题,要提从来没人烧过或自己烧过但还没烧开的那壶水,重开或重启炉灶,开始烧或接着烧。写标书,就是把你烧开过的水提给评委喝,证明你能烧水;把你没烧开过的或准备开始烧的一壶水提给评委看,让他信服你要烧的水也可以喝、很好喝;评委如果喝到杯里的开水,还盯着壶里的冷水,甚至想到它是源自山上的泉水,就肯定不会白喝不买单了。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文双春 一位博士研究生3年发表12篇论文给我们的启发 综合性院校对于理科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都有发表研究论文的数量要求,比如南京大学就要求:1)申请人至少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3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其中有一篇是在SCI索引源刊物上发或被EI(全文检索)收录;2)有2篇及以上在SCI索引源刊 物上发表或被EI(全文检索)收录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这是校研究生院的基本要求,实际上不同院系、导师对自己的学生可能会有更高的要求,比如有的导师要求3篇全部是SCI论文,有的要求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必须大于多少才算数,还有的要求所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总和要大于多少才能毕业。每年都会有为数不少的研究生因为达不到这些标准而无法如期毕业。 相对于此,前天参加了一位刘同学的博士论文答辩,却感触颇多。刘同学2008年硕士毕业后来到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3年时间共发表了12篇研究论文!而且这12篇论文全部是第一作者,全部发表在物理、化学领域的一流学术刊物上。 刘同学在短短3年的时间取得如此出色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1) 勤奋。这是取得成绩的必要条件。据其他同学介绍,刘同学非常勤奋,经常看到他在食堂吃完饭以后在校园散散步,就回到实验室专注地从事科研工作。也有一些学生,也是成天待在实验室,一会儿QQ聊天,一会儿听听音乐、打打游戏,一会儿看看视频,一天下来科研上的收获很少,甚至都无法静下心来认真研读一篇文献。这样日复一日,3年能学到多少知识、能获得多少科研成果就可想而知了。 2) 扎实的理论功底。刘同学硕士期间主要从事理论研究,来南大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将实验室里的实验结果赋以物理模型或理论解释,比如一些半导体纳米结构的生长机理研究、拉曼散射研究等。刘同学不从事实验工作,而是用理论来解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这是他比较“讨巧”的地方。理论和实验的紧密结合是他成功的另外一个原因。 3) 科学的悟性。从事科研工作只是勤奋是不够的,还需要悟性。有些同学也非常勤奋,可是科研工作没有章法,眉毛胡子一把抓,做了很多工作却没有好的结果,或者是有了结果也不会归纳总结。刘同学看到一个有趣的实验结果,就会思考其内在的物理图像和物理机制,并想法设法用理论来加以描述和解。因此悟性很重要,如果没有这种悟性,再好、再多的实验结果摆在你面前,也未必能产生物理思想、提出物理模型去进行理论解释。 有朋友认为刘同学只是把别人的实验结果拿来“计算”一下,似乎很不以为然。然而试问我们自己,理论解释不重要吗?要找到具有指导意义的、有规律性的结果,能离开理论研究吗?我们都知道,物理是最简约的科学,物理的语言是数学。我们实验室也有很多有趣的实验结果,往往就缺乏这样一个能够从理论高度解释这些结果的人。 以上所感,希望理科的博士研究生们能认真思考一下;也希望所有研究生都能按期毕业,找到理想的工作!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钟伟 (责任编辑 秦政,张杰青)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来信|17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标书
suntao 2012-3-27 15:04
研一的时候学校就有标书撰写这么课,而且是学校最重视的一门课,这时候开始算是接触上了标书。自己自学的时候也开始关注标书,最初不是为了撰写标书,而是想看看同行是如何进行自己的科研设计和思维展开的,记得在各个大小论坛上搜集了很多标书模板和已中标的标书,看了又看,想了又想,不过还是有点云里雾里。硕士二年级的时候开始帮老师写标书,其实以前写过好多次标书,不过以前都是小儿科,级别比较低,水平比较低,这次是尝试国自然,在基于以前导师的方向,也是导师想要立项的主体上自己展开课题设计和一系列的标书撰写等,参照和模仿了不同学科的标书,费了很大劲完成了一份标书,结果没有中标。博一的时候又开始撰写标书,由于自己的科研基本功的提升和一些经验的积累,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一份标书,由于那时候忙于自己的SCI撰写,我只完成了初稿,剩下的任务又导师修改,结果中标。去年顺利毕业,选择了留校从事科研工作,也开始帮助领导完成中标的课题,回头仔细看来自己撰写的标书,感觉课题的设计不够完善,文献量不、不专、不精,语言欠佳考虑,不地道、不简练,等等。现在自己留校了,今年自己有资格申请了,自己在研究内容上思考了很长时间,不过方向还是必须按照领导的老路子趟,这一点没有办法,算是借着领导的资源走,也未必是坏事。在选题和内容已经形成轮廓后,自己用了一周时间一气呵成写完了整个标书。然后小幅度的又修改了几次,在论坛里面咨询了好多次专家后,一些细节问题作了修正,然后就是学院的形审,又改了若干遍,其实,整体上修改幅度很小,花费的精力不是特别多,这是总是自己心虚的地方,自己第一年尝试,学院科研负责的老师也比较负责人,中不中也要感谢很多人,论坛里面的专家,学院的科研负责人、家人和帮我的同学同事们。明天最后版本上交了,祈祷吧!自己提了一些想法在下面,供讨论。 1.创新,基金肯定需要自助较为创新的项目,一是科研本质就是创新,二是培养和自助创新人才。 2.规范,写标书和做论文一样,一定要符合本学科的科学规范,研究内容、设计、方法、专业词汇等等,处处体现出您是否符合科研规范,也就是体现您的科研功底。 3.感官,和规范相似,一定要给评审一个感观上的触动,工工整整的,干干净净的。 4.认同,一定要评审认同你的研究价值、创新性、合理性、系统性、可行性、你的功底等等,其实,评审的认同就是中不中的结果。 5.基本功,其实上面提及的都是涉及到基本功的问题,方法学、内容创新上、文献综述、技术路线、方案上等等,专业的人一看就知道基本功如何了~~~
2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徐长庆)《标书歌》
wqzh2008sd 2012-3-21 00:59
标书歌 找准问题定方向,挖山不止愚公先,克服困难不动摇,不达目的誓不还。 题目醒目夺眼球,画龙点睛开新篇,简明具体新颖好,切忌假大空旧全。 字斟句酌写摘要,恰如名片金光闪,四百字中信息多,依据假说方法全。 创新科研生命线,内外动态记心间,文献检索需仔细,层层扒皮见新颜。 斟酌选好切入点,博览书海思路宽,做点试验提假说,倘若实现君领先。 参考文献尽量全,二三十篇很普遍,莫遗最新和己作,中英文献齐并肩。 研究目标树宏图,研究内容来实现,科研设计需缜密,实验方法细道全。 技术路线重要显,框图清晰面面观,各种对照标杆立,结论可信四海传。 关键问题深思度,扫除障碍奔向前,认真归纳特色新,理论可行方法鲜。 主动出击传酒香,重要部分画粗线,图文并茂效果好,君影业绩遍通篇。 前期基础莫等闲, SCI 论文敲门砖,成员个个武艺精,捷报频传预知先。 国家规定莫违反,时间扣除礼拜天,劳务费给研究生,合作勿忘协议签。 认真书写无错字,语言流畅喜心田,眉清目秀多瞩目,印象良好多美言。 枫叶红本才艺浅,班门弄斧神不安,惟望学子多中标,神州腾飞心甘甜。
个人分类: 徐长庆|17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释重负临清荷 - 全校最后一个提交标书有感
热度 7 xucq45 2012-3-14 21:19
也许是因为我在科学网上传了自己中标的几份标书,写了几篇有关基金申请的文章,加之不久前又编了一个"标书歌",我简直成了所谓的“网络达人”和“基金申请专家”。从寒假开始至今,几乎每天都在帮别人看标书。有时,从早到晚都在和他人讨论标书。虽然很累,也结交了许多朋友,学到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知识,收获很大,很快活。 这期间,一直没时间写自己的标书,只是收集和阅读了一些文献,闲暇时思考一下应如何选题。在最后交稿的这3-4天里,我谢绝了一切来访,专心撰写自己的国基金申请书,熬了好几宿,科学网也基本不看了。直到今天晚上5点半才提交电子稿和纸件。特意在办公室专门等我的我校科研处刘心平科长说:我是全校最后一位上交标书的老师,可谓“闭关之人”。明天,他就将乘机去京送全校的标书。 听到这些,浮想联翩,一首小诗就这样诞生了: 如释重负临清荷 - 全校最后一个提交标书有感 寒假至今未得闲,终日审阅标书眠, 吹毛求疵提建议,视野开阔心甘甜。 ************* 最后关头谢访客,连续作战开夜车, 提交得知我封关,如释重负临清荷。
个人分类: 基金申请|3967 次阅读|16 个评论
标书修改到最后不可忘记的几个细节
热度 1 lxchencn 2012-3-6 21:46
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已经到了国自交标书的最后时刻,但不可忙里出错,有几个小而重要的问题要相当注意,不可大意失荆州: 1.再琢磨一下题目:反复修改后在立题、假说、目标、内容、创新等方面变动较大,回头再看看题目是否还是非常吻合,如果不够完美,再改一下; 2.关键词:是否确实是关键,最关键的词放最前面; 3.摘要:再推敲一下,是否可以表达得更精准?英文摘要不要有错的单词和引起歧义的语句; 4.立题依据:再查一下pubmed,有没有刚刚发表的新文献要加入立题依据? 5.科学假说:再问一次自己,科学假说有还是没有? 6.参考文献:是epub的文献再查一下,也许刚刚出来页码; 7.目标、内容:核对一下是否与立题阐述、假说的重点一致,没有偏离原来的初衷; 8.技术路线:实验方案能够准确回答假说吗? 9.创新:说出创新具体的点是什么?还不清楚,赶快挖掘; 10.小标题:顺序是否有误?多了?少了?叉开了?漏了? 11.申请者介绍:没有页码的文章把接收函附上去;投稿没有正式接收的撤下来,不管第几次修回; 12.年度计划:仔细核对年度,面上4年,青年3年,。。。。 13.成员:查到超限的成员替换其他人员,核对不同职称总数; 14.既往项目:结题项目要附结题报告,在研项目不要漏了; 15.联系方式:e-mail是不能够错的; 16.推荐信:青年基金要2份推荐信,在职研究生还加一份导师同意书,即使导师是推荐专家也要同意书; 17.关注年龄:计算到今年元旦前你还符合青年基金的年龄要求,即使你交标书前已经超过年限还是可以报青年基金的,不要错过好时机; 18.签字:一定要签好你名字; 19.金额:不要太多,也不要写少了,花不完的钱只好去买国债了,帮忙花吧。 20.祝大家高中!
474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基金标书交上了
gangli1978 2012-3-5 14:49
今天终于把国家青年基金标书上交到科研处了。忙了一个寒假。希望有好的结果!
1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基金标书就是开题报告:哪壶不开提哪壶
chm818 2012-2-17 22:13
这年月,做个大学老师,看起来很荣耀,其实活得不容易,一辈子都在猴急,干着抠脑门的事儿,活到老抠到老。年轻教师尤其不容易!读个博士成天为论文发愁,抠了不少脑门,死了不知多少脑细胞,好不容易熬到一纸博士文凭,敲开了某一高校的大门,刚迈上新的工作岗位,还没喘口气,更沉重的科研项目压力又来了。你也许心态很好,不想晋升也不想加薪,只求有口饭吃就行,但你的这种好心态领导不答应群众不容忍。不进步就是在退步,看似一句口号,实是一种现实,看来在这个“以人为本”的世道,已没有由着自己的工作了。好在大伙都是这么折腾和被折腾的,所以也要想得通、受得了、穷开心。 一年一度的基金申请又进入关键时刻了,这也是一年一度高校教师最要命的时刻。看土鳖我培养的那些个土鳖博士们,不管是进了“ 985 ”还是不入流高校的,一个个都是猴急的样儿,到处求医问药,指望能从高人那里获得制胜法宝。在本土鳖看来, 做学问,要学乌龟的慢爬,切忌兔子的急跃,赢在其中不一定赢在其终。 博士毕业不会写标书或写不好标书,就是典型的赢在其中不一定赢在其终,因为写标书的基本功其实都已贯穿在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中, 只要是自己独立地完成了博士学业的年轻人,应该都有能力写好一份基金标书 。省略或轻视了博士生培养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在以后的工作中遭“报应”的 ,例如,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和论文撰写是培养和锻炼项目申请能力的两个最重要环节,特别是开题报告,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其实就是一份基金标书,重论文轻开题的结果是今天纵然拥有一堆 SCI ,也不知标书从何下手。 不管怎样,求人不如求己,年轻人能够熬过博士,就有能力独立地写好一份标书,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信心。前年的此时,我写了篇《 “卖菜刀”与“写申请” 》。写申请有什么难的呢?从做法或思路上讲,写申请不就是卖菜刀嘛!脑门抠不出的时候不妨多旅游,旅游的时候别只顾看风景,还要多听听卖菜刀的小姑娘耍嘴皮子。你的家里肯定不缺菜刀,你内心里十有八九也不想从遥远的地方自掏腰包带把菜刀回去,但你听了卖刀姑娘的一席谈之后,你定会 hold 不住也要捎上一把的,至少心里会惦记。 如果我们能把标书写到卖刀姑娘的嘴皮子那种地步,评委肯定也会买上(帐)一本的。 去年的此时,我写了篇《 基金申请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写申请有什么难的呢?一份标书不就是一篇作文嘛!不会抠脑门的时候别一棵树上吊死,只惦记自己的所谓导师,要多回忆中小学时期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说,一篇好作文的标准很多,但无论如何它必然是立意新颖、中心明确、认识深刻、内容充实、材料丰富、语言生动的。我把它提炼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中心思想”,“两个基本点”是指“创新点”和“卖点”。 只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牢牢抓住“两个基本点”,那么基金申请就会无往而不胜! 今年我想提醒或强调的是,一份基金标书其实就是一个开题报告,能够开题就能够写标书。也许很多博士在这方面有天生不足,因为大伙在博士期间只急论文不急项目,说是开题,其实是导师授题或学生受题,开题报告只不过是做了点剪贴工作,将导师的标书剪贴到自己的报告。偶有导师对学生只授领域不授题目的,这种做法其实最能锻炼撰写标书的能力,但在急功近利的现实压力下,学生很难接受,导师也很难摁得住。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往往是死到临头才会想起它的重要性。不过纵然有天生不足,也要相信, 能够写出 SCI 就一定开得了题,因此也写得好标书。 这儿我好象对我的那些个土鳖学生们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味道,不过在我看来,所谓开题,不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我曾经说过, 科研就像烧开水 ,你必须一鼓作气烧到 100 度让它开,否则,你烧到 80 度又停一下,它马上又退回到原来的温度了。开题就是要开新题,要提从来没人烧过或自己烧过但还没烧开的那壶水,重开或重启炉灶,开始烧或接着烧。 写标书,就是把你烧开过的水提给评委喝,证明你能烧水;把你没烧开过的或准备开始烧的一壶水提给评委看,让他信服你要烧的水也可以喝、很好喝;评委如果喝到杯里的开水,还盯着壶里的冷水,甚至还想着山上的泉水,就肯定不会像从前的那位知县白老爷一样白喝不买单了。 面对撰写基金标书这种事情,其实人人都感觉挺头疼的,我也不例外,我的梦想之一是一辈子不再干这种折磨人的事情,但活路在哪儿呢?今天拿基金申请一事再调侃一回,目的是要告诫自己和自己的土鳖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贯彻执行“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方针。
14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线访谈“标书如何写”pdf版下载
科学网编辑部 2012-2-14 10:24
昨日,在线访谈“2012基金申请——标书如何写?”成功举行。 http://talk.sciencenet.cn/?s=/Index/finish/id/51 访谈内容已经做成了pdf,欢迎网友下载。 附件如下: 科学网座谈:2012基金怎么写?.pdf
个人分类: 业务探讨|68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金申请:标书如何写不是一个大问题
热度 21 qsqhopeiggcas 2012-2-13 13:43
之前,不少博主们就基金申请的成功经验与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这对提高基金申请成功率大有裨益。 今日 14 时,科学网 邀请多位专家与各位网友就 2012 年基金新政策、标书的写作技巧及评审经验等话题进行交流 , 对此俺非常赞成,尤其对初次申请基金的青年学者,肯定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不过,根据我多年申请基金的经验与当评审专家的体会,要想拿到基金项目,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写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创新思维的问题,即有没有 New idea 的问题。 对别人没有发现、或没有解决的科技问题,你有了新点子、且有了初步的研究基础,这样的项目申请容易说服专家,易受资助。 俺评审过不少项目申请书,尤其是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的标书,有些人特会耍小聪明,想蒙骗专家,这是很难凑效的,因为基金送审时,邀请的大都是在本领域内学术思维活跃的小同行专家,专家们对本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现状“门清”,想靠一些时髦概念的包装成为貌似有创新的东东,达到忽悠专家的目的,基本上是此路不通。如有人把神经网络、 BP 算法等引入到滑坡预测研究,提出了不少所谓的新名词和新思路,貌似属于创新研究,但在函评专家们看来,这属于“包装”式的标书,脱离了滑坡失稳演化机制,注定不可能做出有实际价值的成果,类似的申请一般会被毙掉。 什么样的项目申请容易中标呢?在俺看来,对解决某个问题有新招、且围绕该问题已做过初步的研究(有文章发表或得到初步验证,表明有研究基础,有可行性),在研究中又发现了新的科学问题的标书,容易中标。 在写作技巧方面,多听听专家们的经验,或者找几个已成功的标书作为范本参考,这样很容易写出高质量的标书,也易中标。 祝申请 2012 年基金项目的朋友们成功。 参考 科学网, 预告: 14 时举行访谈《基金标书如何写》 http://talk.sciencenet.cn/?id=51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11402 次阅读|37 个评论
基金标书就是开题报告:哪壶不开提哪壶
热度 44 SoSoliton 2012-2-11 15:59
这年月,做个大学老师,看起来很荣耀,其实活得不容易,一辈子都在猴急,干着抠脑门的事儿,活到老抠到老。年轻教师尤其不容易!读个博士成天为论文发愁,抠了不少脑门,死了不知多少脑细胞,好不容易熬到一纸博士文凭,敲开了某一高校的大门,刚迈上新的工作岗位,还没喘口气,更沉重的科研项目压力又来了。你也许心态很好,不想晋升也不想加薪,只求有口饭吃就行,但你的这种好心态领导不答应群众不容忍。不进步就是在退步,看似一句口号,实是一种现实,看来在这个“以人为本”的世道,已没有由着自己的工作了。好在大伙都是这么折腾和被折腾的,所以也要想得通、受得了、穷开心。 一年一度的基金申请又进入关键时刻了,这也是一年一度高校教师最要命的时刻。看土鳖我培养的那些个土鳖博士们,不管是进了“ 985 ”还是不入流高校的,一个个都是猴急的样儿,到处求医问药,指望能从高人那里获得制胜法宝。在本土鳖看来, 做学问,要学乌龟的慢爬,切忌兔子的急跃,赢在其中不一定赢在其终。 博士毕业不会写标书或写不好标书,就是典型的赢在其中不一定赢在其终,因为写标书的基本功其实都已贯穿在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中, 只要是自己独立地完成了博士学业的年轻人,应该都有能力写好一份基金标书 。省略或轻视了博士生培养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在以后的工作中遭“报应”的 ,例如,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和论文撰写是培养和锻炼项目申请能力的两个最重要环节,特别是开题报告,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其实就是一份基金标书,重论文轻开题的结果是今天纵然拥有一堆 SCI ,也不知标书从何下手。 不管怎样,求人不如求己,年轻人能够熬过博士,就有能力独立地写好一份标书,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信心。前年的此时,我写了篇《 “卖菜刀”与“写申请” 》。写申请有什么难的呢?从做法或思路上讲,写申请不就是卖菜刀嘛!脑门抠不出的时候不妨多旅游,旅游的时候别只顾看风景,还要多听听卖菜刀的小姑娘耍嘴皮子。你的家里肯定不缺菜刀,你内心里十有八九也不想从遥远的地方自掏腰包带把菜刀回去,但你听了卖刀姑娘的一席谈之后,你定会 hold 不住也要捎上一把的,至少心里会惦记。 如果我们能把标书写到卖刀姑娘的嘴皮子那种地步,评委肯定也会买上(帐)一本的。 去年的此时,我写了篇《 基金申请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写申请有什么难的呢?一份标书不就是一篇作文嘛!不会抠脑门的时候别一棵树上吊死,只惦记自己的所谓导师,要多回忆中小学时期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说,一篇好作文的标准很多,但无论如何它必然是立意新颖、中心明确、认识深刻、内容充实、材料丰富、语言生动的。我把它提炼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中心思想”,“两个基本点”是指“创新点”和“卖点”。 只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牢牢抓住“两个基本点”,那么基金申请就会无往而不胜! 今年我想提醒或强调的是,一份基金标书其实就是一个开题报告,能够开题就能够写标书。也许很多博士在这方面有天生不足,因为大伙在博士期间只急论文不急项目,说是开题,其实是导师授题或学生受题,开题报告只不过是做了点剪贴工作,将导师的标书剪贴到自己的报告。偶有导师对学生只授领域不授题目的,这种做法其实最能锻炼撰写标书的能力,但在急功近利的现实压力下,学生很难接受,导师也很难摁得住。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往往是死到临头才会想起它的重要性。不过纵然有天生不足,也要相信, 能够写出 SCI 就一定开得了题,因此也写得好标书。 这儿我好象对我的那些个土鳖学生们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味道,不过在我看来,所谓开题,不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我曾经说过, 科研就像烧开水 ,你必须一鼓作气烧到 100 度让它开,否则,你烧到 80 度又停一下,它马上又退回到原来的温度了。开题就是要开新题,要提从来没人烧过或自己烧过但还没烧开的那壶水,重开或重启炉灶,开始烧或接着烧。 写标书,就是把你烧开过的水提给评委喝,证明你能烧水;把你没烧开过的或准备开始烧的一壶水提给评委看,让他信服你要烧的水也可以喝、很好喝;评委如果喝到杯里的开水,还盯着壶里的冷水,甚至还想着山上的泉水,就肯定不会像从前的那位知县白老爷一样白喝不买单了。 面对撰写基金标书这种事情,其实人人都感觉挺头疼的,我也不例外,我的梦想之一是一辈子不再干这种折磨人的事情,但活路在哪儿呢?今天拿基金申请一事再调侃一回,目的是要告诫自己和自己的土鳖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贯彻执行“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方针。 本文登载于《科技导报》 2012 年 3 月第 7 期“ 基金标书就是开题报告:哪壶不开提哪壶 ”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9753 次阅读|42 个评论
科学网将送来一场“及时雨”:基金申请在线访谈
热度 5 sqdai 2012-2-10 09:29
时下,学界的很多朋友正在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科学网下周将给基金申请者送来一场“及时雨”:在 2 月 13 日 (周一)下午 2 : 00 ~ 3 : 00 组织一场基金申请在线访谈,话题的暂定名是“ 2012 年基金申请标书怎么写?”对于在填写申请书时有种种疑问的朋友来说,这是一次极好的答疑解难的机会。 近年来,科学网组织了不少在线访谈,针对一些热门话题,展开了有效的讨论,获得了广泛热烈的响应。半年前, 2011 年 8 月 29 日 ,曾有一次题为“ 2011 年基金放榜,你中了吗?”的在线访谈,我有幸受邀作为嘉宾之一,参加了此项活动。参加访谈者甚众,提问异常踊跃,在一个小时的访谈中,记录在案的问题有 283 个,得到的答复有 163 条,访谈主持人做了很好的归纳和总结。 我认为,这种在线访谈顺应需求,广开言路,求真务实,是一种极好的交流形式。 根据上次参加访谈的经验,向愿意参与访谈的朋友们提出如下建议: 1. 早作准备 。凡事预则立,参加访谈者众多,要争取到发言权并获得满意答复并不容易,最好先写下一点材料,届时只要张贴上去就行了。 2. 抓大放小 。把想要提问的问题理一遍,着重问一些带关键性的问题,不要纠缠于细枝末节,更不要说无用的空话。 3. 集思广益 。访谈时留意别人提的问题和所得到的答复,尽可能不提有重复性的问题。 4. 言简意赅 。想说话的人很多,提问或议论应尽可能有的放矢,长话短说。 5. 虚心求教 。参与访谈的嘉宾比较认真,以坦率交流的积极心态参加谈话,因此可向他们坦诚提问,除了很特殊的问题之外,可同时询问所有在场嘉宾,他们可能以不同的视角来回答问题,当然,也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正可以广泛讨论甚至争辩。 6. 留意善后 。一小时访谈交流很快就结束,此后,网谈不会立即收尾,还可以继续说一些话。请大家特别注意主持人的总结。没有时间参与在线访谈的朋友可在事后浏览相关网页(通常会长久保存)。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科学网的往期访谈案例可参考: http://talk.sciencenet.cn/?s=/Index/all/ 。 目前,本次访谈的网页正在制作,预计今天会发布。 朋友们,网上见! 写于 2012 年 2 月 10 日晨
个人分类: 学术动态|6988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程序标书的评议指标及分值
seoal 2012-1-11 17:23
从网上转载的,未曾验证也无法验证其真假,仅作参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程序标书的评议指标及分值 1. 立论依据:420分 2. 研究方案:330分3. 研究基础:250分(总分1000分) 一、立论依据 (420分) 1. 课题研究的意义(100分) 涉及重要领域的重要问题,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或应用前景 2. 科学性:(90分) 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 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的切入点 研究设想:研究目标及思路 3. 学术思想及创新性(150分) 理论创新:新学说或理论n 方法创新:新方法n 技术创新:技术改进或完善n 4.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80分) 广度和深度:近5年的主要研究进展n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国外文献 近5年n 数量:20-30 二、研究方案 (330分) 1.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80分) 范围合适:3-5个内容n 重点突出:1-2个重点n 关键问题选择准确:1-2个关键问题n 2. 技术路线(90分) 设计合理:基础与临床n 方法可行:成熟可靠 可重复性强 易于掌握n 3. 研究方法及手段(90分) 方法先进:n 技术成熟可靠:n 有创新:n 4. 研究的预期目标(70分): 明确,可以达到,留有余地。 发表的研究论文:n 申请的技术专利:n 可应用产品的开发:n 三、研究基础 (250分) 1. 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90分) 主要研究者的研究背景及经验:n 与本研究相关的前期研究:n n 已发表的研究论文: 2. 已具备的实验条件(80分) 实验室条件:主要仪器和设备n n 技术条件:实验模型的建立,预实验的结果,关键实验材料 国内及国际合作:合作的背景及技术优势n 3. 项目组成员(80分) 主要成员6-10名,结构合理 高级研究人员(1-2人)n 中级研究人员(2-3人)n n 技术人员及研究生(3-5人) 四、经费预算 人员费:5 %n 管理费:5 %n 仪器费:《 10%n n 合作费:《 10% 实验材料费:60-70%n 五、专家委员会的意见 要对申请人及研究项目进行具体的评价: n 学术水平:已经取得的成就 科学态度:人品及学风n 项目的重要性: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n n 实验条件:能否满足研究需要 六、如何提高中标率 1. 精选课题申请人: 2. 预审标书并进行修改: 3. 优化组合研究队伍: 4. 孵化、扶植课题项目: 谈谈人员梯队: 项目组成员(80分) 主要成员6-10名,结构合理 高级研究人员(1-2人) 中级研究人员(2-3人) 技术人员及研究生(3-5人) 一份标书的重点 摘要及立项依据, 1、摘要限400字,因此要特别注意重点突出,防止“头重脚轻”,即与课题相关的一般性描述太多,而对要研究的东西阐述不够。 2、观点(推论)一定要明确,非常肯定。 3、立项依据中研究意义要争取开门见山,不要说过多相关但无直接联系的话,主要是讲清楚你发现了什么,准备做什么,怎么去做。国内外研究现状不必太多,但除了有最新的权威杂志文章以外,最好加入部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新文章,不必故意回避,而且如果恰好碰上这份专家评审,那就更好了。 4、最好包括已有工作基础一节,将已有相关结果以及发表的杂志列上,可以增加可信度。 二、研究内容及方案切忌复杂,以免过于凌乱,步骤最好有一流程图。其实我请教过多位评审专家,一份标书最多看半个小时。 三、可行性分析可包括:理论上可行、有预实验基础、课题组成员力量雄厚、技术成熟、实验设备有保障这几部分。 转载地址: http://user.qzone.qq.com/23539196/blog/1325992026
31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着写项目申请...
热度 1 xuyuting001 2012-1-11 15:34
作为一名博士生,如果有机会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其他项目等的申请书,将有助于个人对研究方向的把握以及撰写科技论文科学性和逻辑性的训练,是一个绝佳的提升科研素养的过程。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一份成功的标书需要高度的创新性、科学性与逻辑性,要达到这个境界只有通过多次撰写申请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很高兴自己获得这样的机会,我会好好把握,吸取牛人们的经验,尽自己最大努力写出一份好的标书。感谢刘老师的信任和栽培!
2325 次阅读|3 个评论
评审意见早知道-标书的命运
lxchencn 2011-5-28 21:38
国自标书评审接近尾声,专家的意见都在上传了,标书的命运确定了,最后就看能否上终审等待最后的决定了,总有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结局,待终审结局后大家才可以看到自己标书的评审意见,从专家上传意见到申请者看到评审已经要3-4月时间,对于能够中标的项目来说评审意见好话多,得了项目就做吧,可是对于落选的项目评审意见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可以根据意见修改准备,来年再战吧,可是评审意见几个月的等待还是很难熬的,如果专家意见上传后经过适当处理,能够迅速即时反馈给申请者,从现在的技术层面来说应该是可以实现的,让申请者能够及时跟踪了解自己的标书评审评价,对自己标书的书写、准备有更清楚的了解,评价优秀,可以耐心等待终审结果,评价一般,可以期待奇迹,评价不好的,早早死了心吧,早点从期待煎熬中解脱,早点开始下一轮的准备工作,早点再做点预实验、多查点文献早修改,岂不乐乎?
42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原谅我枪毙了你的标书-英雄所见略同
热度 6 lxchencn 2011-5-16 11:26
多年评国自标书,每年都要总结和最终确定评审标书的吻合情况,发现面上项目、青年项目评审为A的绝大多数最终获得了资助,吻合率非常高,地区项目放松一些,评审为A的部分获得资助,所有评审项目评审为B、C的都没有获得资助的,否决的标书吻合率也是非常高的,自己评审评价高的标书其他专家评价也是很高的,自己评价一般的其他专家评价也是一般,极少碰到熟人的标书,但经常评价知名学者的标书,熟悉和知名也很少为不好的标书加分,但会为很好的标书锦上添花,扪心自问,对得起基金委的信任,对得起评审的标书,即没有冤枉一个好人,也没有放过一个坏人,因为资助率有限,因此,总是要作出艰难的决定,没有办法,只好把你的标书枪毙了,抱歉,英雄所见略同,我不想招来骂名,当然,也没有人来赞我几句,还是凭良心做事、公正做事可以睡安稳觉,因此,我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标书落在谁的手上,你也不用担心,担心也是没有用的,英雄所见略同呀,不过,好像我还不是英雄,不过,我相信评阅我标书的专家肯定是英雄,只是无缘相识呀,最后,祝大家中!中!中!基金!
4195 次阅读|9 个评论
谁在设定科研议事日程(Agenda-setting)?
热度 1 renxiang 2011-5-8 14:49
近两年,在英美学者中形成了一股思潮,就是反思政府通过研究经费的划拨而对研究选题进行的干预。换言之,通过研究经费的划拨,研究项目的审批,政府通过无形之手在影响着学术的方向:应该研究什么?哪些是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应该由哪个学科、也就是哪种方法来研究?等等。 从政府与大学的关联看,美国政府对于大学的直接资助与干涉最少,大学的独立性最强;欧洲次之;英联邦国家,尤其英国与澳大利亚政府对研究的干预较多。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角度讲,从很多学者的批评文章看,核心问题是,政府导向忽略了某些边缘化的、多样化的社会问题,比如单亲家庭,gay的权力等,而倾向于政府所关注的,与宏观政策有关的议题,或者某些政治秀色彩的议题,比如多元文化研究。 前些日子,看了我国去年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的新闻传播学部分,感觉项目选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何在外宣中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如何监控与引导网络舆论,在新媒体时代传媒企业如何转型以及政府政策制定,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偏的题目,比如传播史的一些问题。总体上看,这部分研究的题目政府主导的色彩比西方要浓厚。而西方业已形成学术热点的一些方向,尤其是新媒体与社会变迁、媒体与社会问题,等等,国内学者还罕有涉及。 其实,国内科研基金的很多项目,如果翻译成英文,就题目本身而言,大多数都无法刊载于西方一流的期刊,因为agenda的差异太大了。
个人分类: 评论杂谈|3940 次阅读|1 个评论
自科申报面面观——单位篇
热度 1 liushangqing 2011-3-28 23:55
看了毛培宏老师的博文《 2011 NSFC 项目申请与评审的成本估算》,深有感触。他估算了基金委增加的标书评审成本,我想谈的是各申报单位的申报成本。 由于今年自科申报的改革,限项数增大,资助力度提高,女性申报青年基金年龄延后等,各单位对自科申报的高度重视,申报成本成明显增加。 单位一:各个科室要论证两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两次,部门组织专家审修两次(每份标书至少两个专家审修),单位组织专家审修一次(每份标书至少两个专家审修),论证和审修至少七次以上,每一次前后都是反复的修改。在这个过程中花费在请专家方面的钱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单位二: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专家帮扶计划。由有成功申报自科经验的人帮助申请者,付给 专家咨询费;如项目申报成功,专家可获得咨询奖励费。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2729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1,种下的是希望!
热度 6 liushangqing 2011-3-28 16:02
从去年十月份科室就开始布置了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的任务。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忙碌。从查阅资料,订购试剂,做预实验,到今天晚上交了最终稿为止,大约有六个月了。 这次标书写作给我的第一感受是累。六个月的时间,真的好长。越到后面,越忙。今年春节都没有好好过,只有在春晚时间才放松了一下。连回长寿乡下都带着电脑,带着3G卡。天天晚上都是两点才睡,早上七点二十就起,中午常常没时间睡午觉。标书也反复修改,还让许多专家审修。这里首先要感谢是的刘老板对整个思路的指导和标书的修改,还要感谢明才师兄、谢老师、云升老同学、贺同学、唐同学、李师姐、杨师兄,以及免疫室主任饶教授。很高兴我的标书有幸被科技科从医院200多份标书中选出,成为重点审修的87份标书中的一份,让饶教授再次审修。还要感谢李师姐给予的相关资料。 我的第二个感受就是轻松。做为科研人员,每年的一个大事就是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个任务终于完成了,怎能不让人感到轻松呢? 第三个感受就是种下了一个希望。这份标书是我有史以来的最认真书写、最认真修改的标书,是历时最长的,前期研究基础最好的标书,是经过最多专家审修的标书,所以我自认为是质量最高,希望最大的一份标书。这是我在2011年种下的第一颗希望的种子! 补充说明:写完这篇日志,我又开始检查我的标书,发现些小问题。源于我追求完美的个性,我又花了将近一晚上(共睡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仔细阅读标书,修改错误,同时把前期研究基础的图表和文字说明进行了优化。第二天七点钟又去实验室打印好及时上交。因为科研科要在八点半以前将标书运到梨树湾温泉度假村,学校组织专家审修。最后买了一桶方便面,回家吃了就呼呼大睡。 再补充说明:最后一次修改标书时,我才发现,在复制粘贴内容时把预期目标粘掉了。这把我给吓出一身冷汗,赶紧补上了。想想可能的后果挺身而出可怕的,如果不改就交上去,一审专家就凭这个就把我枪毙了,半年的辛苦白费了! 这也给我一个提示,把内容写好再粘贴进申报书里,可能会粘掉或粘错内容,以后的标书书写还是直接在申请书里撰写和修改吧!最后一次修改我还把立项依据再仔细梳理了一下,把整个标书仔细阅读了一下,发现了一些小错误。李师姐说得好,等过几个月再来看这份标书,你又会发现不满意的地方。修改标书就像雕刻一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3350 次阅读|12 个评论
基金申请书中摘要写作的三板斧
yuncai 2010-3-10 22:03
前两天,有感而发,写了个《国家基金申请书撰写的共性问题》(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0489 )。其中谈到“一些申请书的摘要几乎全是研究方法和内容,很难让大同行看到研究的必要性与创新性,而评审人全是小同行的概率较小"。有学人问具体应该怎么写,才能够让大同行看到热闹,小同行看到门道? 个人愚见:摘要的写作手法上可能存在“三板斧”的技巧。 第一斧:在描述研究的必要性以及项目的创新性上要写的要高屋建瓴、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让高中以上学历的所有人看得明白。 必要性是指用一句话说明某个东东在一个大的领域极其重要。创新性是你将用何种思路解决这个东东在研究上所遇到的问题。 第二斧: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要写得 让大同行看不懂 ,只感觉你水平很高(可参考“学问之美在于使人一头雾水”一文); 让小同行看得懂但找不到明显漏洞 。 第三斧:项目研究的意义又要写得让 所有的大学生都看得懂 。 其实,人们大可不必迷信那些基金写作经验,就像世界上没有长生不老药一样,这里所谓的基金经验谈也不可能是灵丹妙药。我还在发愁如何写基金呢。
个人分类: 基金|15898 次阅读|2 个评论
写标书写累了,给大家来个搞笑的!
liuysd 2010-2-25 13:46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网友甲:帅不? 网友乙:蟀 网友丙:这个乞丐太有范了! 网友丁:欧美粗线条搭配中有着日泛儿的细腻,绝对日本混搭风格,绝对不输藤原浩之流。发型是日本最流行的牛郎发型。外着中古店淘来的二手衣服搭配LV最新款的纸袋。绝对谙熟混搭之道,从视觉色彩搭配上讲,腰带绝对是画龙点睛之笔。然而这根腰带绝非那些上班族小白领所得承受得起的,全球限量发行的GUCCIxclot混色系腰带,只有那些敢于为潮流献身的人才能懂得。。。 网友戊:我看到这个帖子就转给同事MM了,她惊呼天人,于是各个群里贴,被无数姐妹狂赞,我知道了一个道理,是金子总要发光的。 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还有那杂乱的头发,都深深地迷住了我。因为他放荡不羁、不伦不类的感觉以及那原始版的混搭潮流,给人们眼前一亮,被网友开始追捧。 哈哈哈。。。 还写什么标书啊。。。
个人分类: 开心一刻|6372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国家自然基金标书申报体会
jiahongtao 2009-9-16 14:33
申报体会一: 一、要抓住一个 新 字 1 、题目要新颖:题目是很关键的东西,要从题目上吸引人,从题目上体现出你研究的 新 来。 ( 1 )现在的研究热点。前五年,只要涉及到纳米技术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部给予资助,或多或少。分析原因有二:一是这是新出现的,我们国内还是空白,需要从各个方面来加强;二是这方面的标书少,中标率高。 ( 2 )别人可能没有听过的名词。 2001 年吧,有个学者的标书是 数字细胞 ,一下就把人吸引住了,最后这个课题拿了一百多万;其实就是用仪器记录细胞信号,将细胞内的电活动用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了。随后出现了数字外科等等。 提到的这两点是给大家一个启发,在项目的题目上也要下工夫。 2 、内容要新颖:这是标书的关键,要有自己新的 idea 。从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上都要体现新,那就需要申报者多动脑筋,多下工夫。 二、要 勤 1 、勤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标书要多写,国家级的,省级的都要积极的写。在写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要不怕中不了不敢写,也不要因为写了没有中就不写了,只有写了才有机会中,如果不写,是觉得没有机会的。当然这还涉及到一个心理的问题,如果你能完成一份完整的标书,心理上的一个障碍就可能消除。当你再动手开始写的时候你就会说标书我曾经写过,对它的各个步骤不生疏,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但是这个过程一定要经历。 2 、勤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早点准备,在上次申报完以后就开始准备下一年度的题目。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写,来检查标书中存在的问题。修改一年的标书和修改一个月的标书的质量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3 、勤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平时要多做些研究工作,对于自己的实验结果要多总结,多发表文章。因为国家自然基金要看你的工作基础,这个工作基础并不只是你现在有基金项目,而更重要的是看你在你自己的研究领域内长期做的工作是否与本次申报的内容有相关性,研究方向和内容上的相关性,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上的相关性。如果在这个学科有许多的文章,那中标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4 、最后就是平时多看杂志、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网站,看大家在研究什么,看往年中了的标书,从别人中了的标书中得到一些启发。 5 、最后一点,就是关注一些新的信息,上 Internet ,多查资料,多关心自己学科的最新动态,多写综述,建立工作基础。 三、申报内容和研究内容的确定 1 、申报内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资金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 100-500 万元),有子课题和需要项目建议书;杰出青年和海外青年基金( 50 万元左右,青年的定义为当年的 1 月 1 日 不满 35 周岁);面上项目( 20-30 万元左右),包括普通项目和青年基金;社科基金( 10 万元左右)和小项目( 5-7 万元)。我们应该申请那一部分呢?对于前两部分,中标的可能性太小,就是有实力的科研院所也是很难拿到那样的项目的;所以应该着重在后两个项目上。青年基金只属于 35 岁以下的,对于这块,大家每年都报的少,但国家投资又大,所以中标率相对要高。 2 、研究的内容:或叫课题的性质,要正确的定位,基础的要以基础研究研究为主,临床的要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公卫的应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对我们公卫的来说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实验室研究和人群调查想结合,才有可能拿到大的科研项目。单纯是人群调查而没有实验室研究的话,国家自然基金不会支持这方面的课题的。这主要是针对我们预防医学而言的,公卫的许多学科都涉及这个问题,如统计、流病、儿少、环卫、劳卫,涉及到人群调查的,要想办法加上实验研究的内容。当然还有一点,申报公共卫生学科的必须有人群的内容,以后如果没有人群的内容会在初审就被刷下来。 四、人员的配置 对于自己申报时的合作者,在选择的时候应该注意。注意要有梯队,最好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包括在读研究生)相结合。 1 、关于高级职称,一方面他不能同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里有两项在研项目,所以选择高级职称作为自己的合作对象,这点一定要注意。两项包括项目主持人和第一合作者。有些申报者在初审时,由于有些高级职称中已经有两项而被刷下,很可惜的。对于高级职称者主要是理论和技术指导,所以不宜过多。 2 、中级职称,单独申请中标的可能性比较小(需要两位高级职称的推荐,博士学历)。所以高级职称者可以利用他们的有时来和他们合作,一是选择他们成果多的(包括发表文章的数目),对自己的实验梯队和工作组基础是个弥补;二是一般不会冲突,在初审的时候不会象高级职称那样严格,有时候对中级职称的都不审查。 五、仪器设备 整个教研室的可以用,整个院系的可以用,整个学校的都可以写,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不要因为一起设备不过关而不敢写,不要因为仪器设备限制了自己的 idea 。只要有思路,其他的仪器设备可以通过用自己学校的资源或者和别的单位合作。 六、写好标书的一些注意事项 1 、关于内容书写的一些问题。立题依据要充分,有说服力,引用的参考文献要支持自己的观点最好能有自己的文章引用;参考文献一般是 10 篇左右,尽可能的新(最好是近 3 年的),能的话写到本年的 9 、 10 月份,自己的关于本课题的文章也不能太多,否则会认为你只是要钱;书写格式要条理清晰,比如说技术路线,最好做出路线图,直接条理,给评委留下好的印象。 2 、资金预算,对于管理费和能源消耗费有明确的规定,不能超过 5% ,对于仪器设备是不资助的,所以不能把买仪器设备写进国家自然基金标书的。如果你连小仪器都买,说明没有科研基础,买大仪器,没有那部分钱给你买大仪器的因为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原则是 ⑴ 把握科学前沿,推动 源头创新 ; ⑵ 围绕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解决可持续发展中层次科学问题; ⑶ 充分利用我国的优势和特色(人力资源,比如队列研究和环境基因组等); ⑷ 重视开展形成我过的自主知识产权。 3 、要注意学科间的合作,也就是在成员队伍里最好能有不同学科的人来参与。也就是学科的交叉,容易产生源头的创新,能够出新的成果。 4 、自查自纠。写完了可以过几天在看看 ,不断修改,不要以为写完了就没有事情了。有时候可能当时没有发现,也可能是自己看了杂志或其他资料后觉需要补充,所以上面也提到了要早点准备。 5 、要请教一些内行和外行来看。一是看他们能不能理解了你的标书的意思,因为国家自然基金委的评委可能是外行,不是自己本专业的;二是让他们看看有没有创新,值得不值得研究;三是让他们从他们的专业角度和自己的经验来给自己提点意见和建议。可以请一些年轻的教师,因为他们学的东西比较新,另外他们的思维也比较活跃。多听点意见总不是什么坏处吧。 6 、不要随便丢弃自己没有中标的标书。经过修改和充实以后,第二年还可以再投的,当然也可以投到别的基金项目,如省自然基金、科协的或其他的。 7 、关于工作基础。上面提到了一些,这里的工作基础,不是说申报者一个人的工作基础,而是指整个科研工作组(人员)和整个学校(设备)。这个一定要重视,可以利用参与者的工作基础和学校的资源来弥补自己本身的不足和缺陷。 8 、科学术语要规范。不能因为术语的定义让人一下就看出毛病,让人觉得科学不严谨。 9 、要有耐性。基础研究本来就是持续性和积累性的问题,有人统计,国家自然基金每个人平均 7 年能中标一次。也就是说,你投 7 次才有可能中标一次啊。 七、那些学科比较好申请 一是上面提到的新出现的研究内容,热点内容,二就是一些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支持的方向;三是一些国家自然基金委鼓励的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优先资助的领域(与生命科学有关的)有: ⑴ 生命科学体系中的化学过程; ⑵ 脑研究; ⑶ 蛋白质组学; ⑷ 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⑸ 我国人口与健康的基础科学问题; ⑹ 中医药现代化的基础科学问题; ⑺ 重大工程灾害及其防治(如 SARS 等重大的事件,不仅仅是卫生问题,也比如类似于 9.11 ,伊莎贝尔飓风等问题)。 鼓励的领域有: ⑴ 传染病和寄生虫; ⑵ 环境、遗传与社会心理因素; ⑶ 主要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及其群体易感性和预防; ⑷ 膳食结构和食物成分及其食品质量及健康; ⑸ 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治。 八、关于关系 每年靠关系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人有,但是那是少数。绝大多数还是靠实力。所以不要因为没有关系而觉得不可能申请到课题。有一点清楚就行了 实力是基础,关系是关键 。没有实力和良好的标书是没有用的。 九、格式 提纲按提供的格式写,并全部保留。正文字用小四,让人看起来舒服。 (来源于网络,感谢原文作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32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份基金标书主要内容
wangyong77 2009-5-3 13:40
一份标书主要内容 标书下载
个人分类: 我的想法公开与共享|2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份未中的基金标书含评阅人意见
wangyong77 2009-3-5 17:17
拿一份没有中的献丑,让大家了解一下。吸取教训。 基金标书及评语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263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