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局限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绿色GDP
syfox 2011-3-17 15:32
绿色GDP或可持续收入(SI,Sustainable Income)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但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因此是不完整的,是有局限性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以EPD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核算的结果表明,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5.75%。 什么是绿色GDP   绿色GDP(可持续收入)的基本思想是由 希克斯 在其1946年的著作中提出的。这个概念的基础是:只有当全部的资本存量随时间保持不变或增长时,这种发展途径才是可持续的。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可持续收入定义为不会减少总资本水平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对可持续收入的衡量要求对环境资本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流动进行价值评估。可持续收入数量上等于传统意义的GNP减去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各种资本的折旧。衡量可持续收入意味着要调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定义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 自然资源 (主要包括 土地 、 森林 、 矿产 、 水 和 海洋 )与 环境因素 (包括 生态环境 、 自然环境 、 人文环境 等)影响之后 经济活动 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 GDP 中予以扣除。改革现行的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 成本 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 指标 ,实质上代表了 国民经济 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根据 北京市 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以 EPD 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核算的结果表明,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5.75% 绿色GDP的研究工作   ??绿色GDP,即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所剩下的部分。   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   到目前为止, 绿色GDP核算 只涉及自然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损害成本、自然资源的净消耗量。这只是狭义的绿色GDP,应该把与社会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指标纳入GDP核算体系。因此,在GDP的核算中,必须扣除 安全生产事故 造成的GDP损失,以及处理这些事故的支出;扣除社会上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GDP损失,以及处理这些事件的支出;扣除为了防范和处理市场不 相关报告 相关报告 公正、腐败造成的损失。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联合国 和 世界银行 等国际组织在绿色GDP的研究和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我国也在积极开展绿色GDP核算的研究。2004年, 国家统计局 、国家环保总局正式联合开展了 中国 环境与经济核算绿色GDP研究工作。   绿色GDP核算中主要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有: 绿色GDP总值 、 绿色GDP净值 、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 相关概念    1.绿色GDP总值(GeGDP)      绿色 GDP等于GDP扣减具有中间消耗性质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    2.绿色GDP净值(EDP)   绿色 GDP净值等于绿色GDP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和具有固定资产折旧性质的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成本。    3.资源成本     资源成本又称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是指在经济活动中被利用消耗的价值。根据自然资源的特征,有些自然资源具有一次消耗性质,如不可再生的 矿产资源 、部分可再生的森林资源(用材林)和北方及西部的 水资源 ,这些资源的使用为资源耗减成本,具有中间消耗的性质。有些自然资源具有多次消耗性,如土地资源、部分可再生的森林资源(特用林、防护林等)和南方的水资源,这些资源多次消耗的使用类似于固定资产使用的性质,其资源耗减具有“ 固定资产折旧 ”的性质。    4.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又称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   环境降级成本分为环境保护支出和 环境退化成本 ,环境保护支出指为保护环境而实际支付的价值,环境退化成本指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和为保护环境应该支付的价值。自然环境主要提供 生存空间 和生态效能,具有长期、多次使用的特征,也类似于固定资产使用特征。这样,由经济活动的污染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的代价即环境降级成本,也就具有“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 绿色GDP的实质与发展   可持续收入的发展可以追溯到7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的 经济福利 尺度的概念。自1981年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的报告《保护地球》(Caring for the earth),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研究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 》(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以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整体福利更加集中于环境资源问题上,随之由世界银行在80年代初提出的“绿色核算(Green accounting)”,以及随后提出的“绿色GNP/可持续收入”概念迅速为人们所接受,并逐步成为衡量发展进程、替代传统宏观核算指标的首选指标。   作为评价“可持续发展”进程的综合指标及“可持发展”思想的产物,“可持续收入”或称之为“绿色GNP”被界定为:在不减少现有资本资产水平的前提下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这里,资本资产包括人工资本(产房、机器及运输工具等)、人力资本(知识和技术)以及环境资本(矿产、森林及草原等)。   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收入或绿色GNP可在传统GNP的基础上,通过以下的环境调整而得到:   〈1〉当年环境退化货币价值的估计,即环境资本折旧。由于这种折旧通常可划分为两部分,其一为传统GNP中已部分计入的环境损害,如由于空气污染造成的农作物产量下降等,另一则为完全计入传统GNP中的环境损害,如野生生物物种的小时以及 自然景观 的破坏等。因此,这一项目的调整主要指传统GNP中未计入的环境退化部分;   〈2〉环境损害预防费用支出(预防支出),如为预防风沙侵害而投资建立防护林带等;   〈3〉资源环境恢复费用支出(恢复支出),如净化湖泊与河流、土地复耕等;   〈4〉由于非优化利用资源而引起超额计算的部分。因此计算可持续收入(绿色GDP)的公式为: 可持续收入   可持续收入(绿色GDP)=传统GDP—(生产过程资源耗竭全部+生产过程环境污染全部+资源恢复过程资源耗竭全部+资源恢复过程环境污染全部+污染治理过程资源耗竭全部+污染治理过程环境污染全部+最终使用资源耗竭全部+最终使用环境污染全部)+(资源恢复部门新创造价值全部+环境保护部门新创造价值全部)   绿色核算就是把资源环境资本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和 会计科目 中,用以表示社会真实财富的变化和资源环境状况。“可持续发展”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 英国 经济学家沃夫德曾尖锐指出:一个国家如果只有物质资本增加而环境资本在减少,总体资本就可能是零值甚至是负值,发展 注重可持续发展 注重可持续发展 就是不可持续的。比如,沿 淮河 曾建有一千五百多个小造纸厂,其产值给当地 GDP带来增长的业绩。但小造纸厂造成的 污染 使沿河流域1.2亿百姓喝不上净水。如果治理就要花钱,但GDP中却没有体现。   近年来我国 土地荒漠化 速度加快,造成 水土流失 和 沙尘暴 由西向东不断蔓延,但这些在GDP中没有反映。 阿联酋 等国家靠出卖石油、木材等资源维持GDP增长。若干年后,资源卖光了,又会怎样呢?这样的GDP能是社会实际财富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反映吗?   总之,从社会角度看GDP,它将积极产出和消极产出一视同仁地算在 经济指标 之中。例如,教育、服务于老人、小孩的劳务所得与制造武器、香烟等具有同等价值。从环境角度看,它把自然资源当成了自由财富,随意掘取和使用,而对资源耗竭及经济活动造成污染带来的资源质量下降却没有考虑和反映。从经济角度看,它只记录可见的,可以价格化的劳务,而诸如家务劳动、妇女生育、志愿者服务等对社会非常有贡献的非市场经济行为,却被摒除在外,部分或全部地忽略。 真实GDP   因此扣除GDP中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及不合理部分,便构成了真实GDP,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GDP” (GGDP,第一个G指green)。   GGDP=(传统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   GGDP力求成为一个真实、可行、科学的指标,以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更确切地说明增长与发展的数量表达和质量表达的对应关系。   围绕着构建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联合国、 世界 各国政府、著名国际研究机构和著名科学家从上世纪 70年代开始,一直在进行着艰辛的理论探索。   1995年,世界银行首次向全球公布了用“扩展的财富”指标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新指标。“扩展的财富”由“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四大要素构成。专家们公认“扩展的财富”比较客观、公正,科学地反映了世界各地区发展的真实情况,为国家拥有真实“财富”及其发展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一种可比的统一标尺。 生态印迹   1996年,Wackernagel等人提出了“生态印迹”度量指标。   1997年,Constanza等人首次系统地设计了测算全球自然环境为人类所提供服务的价值“生态服务指标体系”。他们把全球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的“生态服务”功能分为17种类型,把全球生态系统分为20个生物群落区,因此计算了“生态服务,价值与全球 国民生产总值 (GDP)之间的比例关系(1:1.8)。该指标体系的提出,对更加深刻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揭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具有科学探索的价值。 中国的绿色GDP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国内储蓄率(指银行储蓄额占GDP的百分比)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从1978年以来,中国平均GDP增长率达到9.83%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居于第2位(仅次于 非洲 资源国家 博茨瓦纳 )。但是,由于中国资源的浪费、生态的退化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名义国内储蓄率”的真实性。换句话说,中国国内储蓄率中的相当部分是通过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所换来的。中国经济增长的 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而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又使真实储蓄率下降。 面对这一紧迫课题   面对这一紧迫课题,中国学者并未等闲视之,多年来一直在潜心研究。中科院 可持续发展战略 首席科学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 牛文元 教授指出,从政府层面上,我国 国民经济核算 的理论与实践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1951-1981年实行的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1982-1991年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1992-1995年正式启用市场经济核算体系;1995年至今,初步进入“绿色GDP”阶段。在现阶段,国家制定的 能源价格 、 资源价格 、环境价格、生态补偿规则、 企业成本核算 、绿色税费额度、世贸绿色仲裁等,都要以绿色会计制度为依据。在学者专家的努力下,我国巳开始启动“绿色核算”的准备工作。   2002年4月,世界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峰会在 阿尔巴尼亚 召开,会上牛文元教授用“绿色 GDP”的理论来解释可持续发展,把它化解为5个指标:①单位GDP的排污量;②单位GDP的能耗量;③单位GDP的水耗量④单位GDP投入教育的比例;⑤人均创造GDP的数值,创造越高,说明社会越发展。这5个指标被与会的一百多个国家接受并作为大会宣言发表。这5个量化的指标,让我们对挂在口头上多年的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有了真正的理解,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了实实在在的探索性标准。 加速实现绿色核算   上世纪90年代初,只有 挪威 要求在财会年报中披露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采用的计量方法。然而不到10年,许多国家已非常重视绿色GDP的实施,即从GDP中挤出水分——环境污染负债、生态赤字和资源损耗等,如建设一个工厂需砍掉一片森林,那必须在另外一处种活同一片森林,才允许开工。   又如排污收费(治理污染的费用)在许多国家也很健全。 澳大利亚 等国进口我国的彩电、冰箱,洗衣机时,要加收垃圾处理费。因为这些物品最终将变成垃圾,需要处理,否则就污染环境。这其实是一种生态环境补偿。 统一规划和组织   我国在国务院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近年开始了大面积 退耕还林 、还草和 生态移民 等工作,同样属于生态补偿的一种形式。   我国已经“入世”,与世界经济正在接轨,“绿色核算”便是接轨的保证之 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 一。“绿色核算”在我国的准备工作启动已两年了。宏观理论在国际上已处于先进水平,微观制度的实施还要有一个过程。有国家、政府的重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更多的企业。将会以绿色会计报告呈交,我们的国家将会以“真实 GDP”与世界经济接轨。 绿色GDP计算的关键   绿色GDP是在传统国民生产总值的基础上,考虑了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因此,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的计算成为可持续收入计算的关键所在。 环境成本的计算   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一方面要看作是一种有偿的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其利用的价值量可近似地转换为用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以下简称环境污染损失)来代替。但到目前为止,不论在概念上,还是在估算方法上国内外均采用环境质量变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以下简称环境质量损失)来作为利用环境资源的替代价值量,并常常把环境污染损失与环境质量损失混为一谈。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在量值上也是完全不同的。 环境污染的种类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的种类主要有水体污染、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农药污染和噪声污染5种。其中,水体污染造成的损失主要有人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损害、农作物的损失、畜牧业损失、渔业损失、工厂停工停产损失以及工业用水处理费用的增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人体健康的损害,二氧化硫、氮化物对农作物的损害、酸雨对森林的损害、酸雨对建筑材料及建筑物的腐蚀损害、城市家庭卫生清洁所增加的费用。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损失主要是占用土地。其中风化和燃烧对大气环境以及雨水淋浴对水体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已包括在前两项中。农药污染所造成的损失主要是有机氯化物对农作物的污染。噪声污染带来的损失主要是对人体神经系统的伤害以及噪声引起的突发性心脏病死亡的损失。还有因各种环境污染引起的环境纠纷损失等。 环境质量恢复   另外,将环境质量恢复到某一环境标准水平所投入的污染治理费用以及环境建设费用也必须考虑在环境成本估算指标体系之内。   综上所述,可归纳出进行环境成本估算的22项主要指标。这些指标构成了一个区域环境成本估算的指标体系如表2。指标体系中每一具体指标称为成本指标。与成本指标相关的主要污染指标称为污染指标。   因此,环境成本的计算需要有较详细的 环保 方面的历史数据方能进行。在不能有效获得数据的条件下,联合国的在对一些国家进行环境估算时常常按照“环境投入应当是上年GDP的0.5%-1.5%”的比例进行,但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快,而且在环境问题上历史欠帐太多,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也要大得多。根据我国一些权威环境专家和学者的测算结果,我国近年来平均每年的环境污染大约在2830亿左右 ,笔者根据这一结果结合1997-1999年的GDP进一步推算出近年来(1997-1999年)环境污染的占GDP的比例应为2.8%-3.8%左右,1997-1999年的人均环境污染占人均GDP的比重为2.5%-3.5%。 资源成本   资源成本的计算相对会比较简单。每年的资源消耗量可以从统计年鉴里得到历史数据,然后再加上每年的资源价格,就可以计算出消耗的资源货币量。   其实资源成本的计算并非如此简单。前述方法只能用于计算可耗竭资源,而且没有考虑贴现率。资源价值或使用成本的计算首先要区分可耗竭资源和可更新资源,两种资源的生命周期是不同的,由于可更新资源的生长特点决定了它的最佳开采期,可耗竭资源的探明储量和市场需求之间也可找到最佳开采路径,二者都是要经历较长周期的,所以必须引入贴现率指标,才能计算出合理的价值或成本。
16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概率的概率的概率的概率。。。。
热度 1 montec007 2011-2-13 01:42
王勇老师博文谈 概率论的局限性 ,小发一点感慨: 其实是应用概率与理论概率的区别。一个纠结了概率论几百年的话题,应该说至今没有定论。 对于纯数学,1就是1,2 = 1 + 1. 对于应用数学,2很有可能不等于1+1. 1头象+1头猪既不等于2头象也不等于2头猪。这时候怎么办?数学错了吗? Kolmogorov 概率论的根本在于定义了概率了的测度意义以及运算的测试空间。 至于概率在应用时如何解释,Kolmogorov根本不关心。 只要你的概率模型是可测的,就能进行自洽的概率运算。所以,概率建模的基础在于构造可测空间,并让所得运算结果在可测空间中具有一致的概率意义。否则,我们就会陷入到猪加象的悖论中。 王老师说:“概率值是来表示一种随机不确定性的参数,但是它本身也可能具有不确定性,但是,显然我们的概率论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否则概率论的许多公式将是无法计算的,或许有人要认定只要将概率的平均值代入公式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例子来发现仅仅知道概率平均值是不够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概率的不确定性:假定产品合格概率是固定值,工厂各个性能、参数指标等均稳定不变,某工厂测试产品 A 的合格概率,测试了 10 件,合格 5 件,其合格率可以认为是 50% ,同样,另外一件产品 B ,测试了 100000 件,合格率也是 50% (为什么取百分之五十是有原因的),在没有更多的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当然可以权宜地认为产品合格概率的平均值为 0.5 ,但是,显然我们会觉得产品 B 的合格概率 0.5 更加可靠,更加接近于真实值,其分量更重,而这里可以看出一种表征其分量的参数是欠缺的 。 ” 在这个例子中:计算50%概率时的事件空间是什么? 计算这个50%概率值的概率(不确定性)的事件空间又是什么? 把集合的不确定性加进来,就不能再叫K氏的概率论了。
2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概率论的局限性分析
热度 2 wangyong77 2011-2-12 22:17
概率论的局限性分析 0 引 言 概率论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的数量规律学科。概率论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的流派,对于概率本身也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各有自身的缺陷,造成了学术界的争论。概率论的公理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争议,目前的概率论是以柯尔莫哥洛夫( kolmogorov )公理系统为基础的 。该公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菲纳特和熊大国等学者指出了该公理系统的一些缺点和不足 。目前的概率理论要解决许多问题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并非可以解决所有的概率问题,比如对事件的概率,可能不同的条件,或者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概率,那么应当如何来综合和折衷,概率论并没有解决。而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概率论本身在许多时候也是有前提的,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概率问题,而其中有一个根源在于概率值完全可能是随机变量,而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这种随机不确定性如果在概率论模型中推演下去,其中的许多参数、变量和方法都可能是不确定的,这就意味着一种自由的、不受限的概率表达方式可能需要更多的参数,乃至于无限参数。这一问题可以说明现有概率论的局限性,乃至于类似的问题可能存在于数学的其他领域,而这也将对其他的学科产生影响。 1 概率定义反映出的问题 关于概率的定义,重要存在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和统计概率三种定义,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直存在争议,各种定义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缺陷。古典概率定义要求试验的可能总是有限的、互不相容及等可能性的,几何概率虽然克服了试验结果的有限性,但同样要求某种等可能性,而许多实际问题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所以这两种定义都带有局限性。统计概率虽然没有前面两种定义那种局限性,但却建立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况且,试验次数 n 应大到什么程度,频率究竟在什么意义下趋近于概率,没有确切的说明。因此,它在数学上是不严密的 。所以,这三种定义都不能作为概率的一般定义,这就促使人们考虑,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也应像代数、几何一样,通过建立公理化系统给出概率的定义,使其具有一般性。苏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于 1933 年提出了概率的公理化结构,抽取了概率的统计定义、古典定义及几何定义中所共有的性质作为概率的公理,给出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本身是非常严密的,它只是规定了概率这个概念所必须满足的基本性质,它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在特定场合下如何定出概率的问题.这一定义的意义在于它为一种普遍而严格的概率理论奠定了基础。 本世纪初,从 20 年代到 30 年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学者,他们对概率的概念作出了另一种解释。首先是凯恩斯,他认为概率是对一个命题用其他方面的知识作出判断后获得的一种合理的信任程度,对于每一个这种信任程度,不能赋以一个数值,只能和其他的信任程度进行比较,给出一个程度上的秩序,有的强,有的弱。他的说法和看法,把概率和人的主观的信念发生了联系,引出了后来的 " 主观学派 " 。 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那些可以用于计算概率的往往是那些不太严格的定义,而利用这些得到的值可能是不可靠的,比如通过统计(频率)定义得到的统计得到的概率值本身都是随机的,而比较一个的公理化的定义却无法得到概率赋值,而主观概率则更不能确定概率值,相反,这里概率可能是不确定的。 我们认为,概率本身就可能是随机变量,即概率是不确定的,这样就可以对这些争论有一个合理的解释,统计概率本身不可靠,在不知道真正概率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认为真实概率是一个随机变量,这个随机变量集中分布在统计概率附近,而由于概率本身无法确定,所以主观概率的解释也可以看成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 2 概率的多重不确定性 概率值是来表示一种随机不确定性的参数,但是它本身也可能具有不确定性,但是,显然我们的概率论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否则概率论的许多公式将是无法计算的,或许有人要认定只要将概率的平均值代入公式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例子来发现仅仅知道概率平均值是不够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概率的不确定性:假定产品合格概率是固定值,工厂各个性能、参数指标等均稳定不变,某工厂测试产品 A 的合格概率,测试了 10 件,合格 5 件,其合格率可以认为是 50% ,同样,另外一件产品 B ,测试了 100000 件,合格率也是 50% (为什么取百分之五十是有原因的),在没有更多的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当然可以权宜地认为产品合格概率的平均值为 0.5 ,但是,显然我们会觉得产品 B 的合格概率 0.5 更加可靠,更加接近于真实值,其分量更重,而这里可以看出一种表征其分量的参数是欠缺的。我们在无法确定其真实概率的时候,不得不采用权宜的、不可靠、不完全的可以计算的、可获取的或者是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的概率。实际上在许多时候我们无法获得概率,即使我们有一些公式来计算概率,但是这些概率公式的计算又依赖于其他的概率,而真实概率值的获取在许多时候是不可能的。 现实中大量的信息是不可靠的,依靠这些信息获得的概率自然也不可靠。这意味着真实的概率可能大于、小于或者等于这个值,是一个以这一值为中心分布的随机变量。当然其分布本身也可以是多样化的,这意味着这其中的参数是随机变量(或者更加复杂的变量)。当然绝对可靠,绝对正确只不过是不可靠概率的一种极端而已。显然我们希望得到可靠的概率,即使不可靠,当我们不得不权宜地采用不可靠的概率的时候,也希望知道到底是多么的可靠,多么大的程度上可以决定真实的概率。信息在传递、存储和处理的过程中都会可能出现错误,且有时候需要对信息重新表达,信息的转换表达中带来的不可靠,比如模糊化处理,把精确信息变成模糊的,或者添油加醋,这些当然也会对相应的概率产生影响 。 现实中的数可能是无理数,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得不进行四舍五入,这些会导致计算概率值的参数是不可靠的,或者概率值本身被四舍五入,那么,在我们仅仅知道四舍五入的结果的时候,真实的概率值依然是一个随机变量。 当然现实中还有各种因素会引入这种概率的随机性。现实中不可靠的信息要比绝对可靠的多,因此一种概率理论如果仅仅考虑绝对可靠的情形,就会存在局限性。 实际上条件概率许多时候是不可知的,而且可能是随机变量或者更加复杂的变量。目前的概率论中,没有考虑到条件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一般在指定一个条件 B 的情况下会给出事件 A 的条件概率值 P(A|B) ,但是有时候条件概率值 P(A|B) 往往是未知的,而且可能还是随机变量,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确定的值。一旦条件概率是未知的时候,我们解决多个条件下的概率问题就无能为力了,比如已知 P(B) ,但是 P(A|B) 未知,则可能无法求解 P(AB) 。 条件本身也是多样化的,它不一定是某个事件发生,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制约,一种约束或者前提。它可以是一个表达式,包括不等式、上限下限,还可以是实验结果、定理、规律、知识、常识、语言的翻译转换方法、语法、编码的方式、对问题的估计、信息的可靠性等,特别是当涉及到语义的时候,编码方式、语法、定义,这些往往是公认的、基础性的,隐含的条件,由于它们的公认性,所以具有隐蔽性,往往不以为是一种条件。 既然概率值本身可能具有随机不确定性,那么进一步表征这些概率值随机不确定的参数,比如概率值等,就依然可能是随机变量,如此递推下去,需要的参数可能是无限的,概率的随机不确定性也可能是无限重的。现实中不确定的事件往往比确定的多,随机变量比常数多。因此概率可能是多重随机不确定的,好比导数也有自己的导数,多阶导数等。但是我们这里说的随机不确定性可能只是其中的一种不确定性,可能还有更多类型的不确定性存在,这会使得问题更加复杂。 概率论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但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一般化的问题都不能表达,只能说明其模型不是普适的,而是受限的,这种制约来源于数学问题的表达和数学模型本身。 3 集合的不确定性 在概率论的模型中,除了概率值的不确定性外,集合本身也可能具有不确定性,比如集合中的元素可能是不确定的,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也可能不确定。比如我们考虑某国总统选举的概率分布,假如在候选人还不确定的情况下,问题就更加复杂,有时候可能根据规定,可能候选人的个数也是不确定的。固然我们可以认为针对的对象是一个无所不包的集合,这个集合的元素是无限制的,所有的可能都容纳,那些不可能的元素的概率当作 0 处理就可以了,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面对的集合元素是有限的,抛弃那些不可能的元素,有限元素方便处理,所以要集合的不确定性也是值得考虑的。只是集合大多数情况是确定的,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集合的划分是根据现实需要的,从不同的角度划分问题可以得到不同的集合,比如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年级和性别来划分,现实中人们也会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划分,从而形成不同的集合。当然模糊集、粗糙集也是传统集合不确定的一种表现。 如果把问题延伸到模型之外,我们可以看出更多的不确定性,比如集合的模型中的元素可能指的是一些对象,这些对象照样可能是不确定的,比如一些代词、名词在有时候就是有不同指代,或者有歧义的,语义本身就有复杂性,比如有时候可能说反话。这意味着我们要用概率论解决现实问题,将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重重叠加起来。我们可以考虑对问题的简化,但是这种多重的不确定性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完全简化为单一的不确定性问题。 4 概率的相对性 概率的存在总是依赖于一些条件的,即使是先验的概率,也是根据某些条件得出来的,否则概率值怎么知道,而且怎么知道可能有哪些结果(即集合中有哪些元素),如果我们对事物一无所知,可能连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都不知道。 但是当前概率论中,把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绝然分开。实际上,这种先后都是相对的。比如先验概率也是在某种情况下才能得出的,有一定的已知条件,否则概率的来源就没有基础,当然已知先验概率的分布本身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条件,这个条件可以表述为:已知各种可能值的先验概率分布分别是多少。此外,还存在多个条件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它们的先后关系是可以互换的。假如我们对一个事件一无所知,那么它有几种可能的取值都不知道,别说这些取值各自对应的概率了,可见,我们得出的先验概率也是基于已知的条件的,先验概率也是一种条件概率。认识到概率是相对于相应的各种形式的条件的性质有助于在分析中有意识地、仔细地去认定每一个存在的条件,将不同的条件区分开,而不是混为一谈,从而能够有效区分相应的各种概率。实际上有时候由于条件的隐蔽性,往往不能充分认识到许多条件的存在。 可能一个事件有许多的条件,概率是随着已知条件的增加而进化的,概率值是相对于我们的已知条件的,当然条件越完善,概率就越加完备,更加可靠。波普尔和达尔文都有进化的思想,概率也是根据条件来进化的。已知条件越多,概率就越可靠。另外,好比人对事件的了解往往是从未知到已知的,对某事发生的概率的了解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不确定到确定的。比如抛硬币的概率,如果对于当时的情况不了解,根据硬币的基本对称性,我们可以认为正反概率都是 0.5 ,但是如果知道了抛硬币中的所有决定因素,则其正反是确定的,在抛硬币的过程中,所有的作用力、初始的速度和位置、地板的情况等因素将可以决定硬币的正反,当然可能我们的已知的条件有限,尚不能知道所有的决定性因素,这样的条件下其概率可能也可以得出一个概率。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知道的条件都是不完备的,在这些条件下概率可能是随机变量(如上面实验的例子),也可能是固定的值。假如我们不能得到更加完备的条件,但是要去求完备条件下的概率,则此时不能不权宜地依靠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得出的概率,此时的概率至少会增加一重随机不确定性,则此时的概率可能是多重随机、双重随机、或者是随机变量。对事件的了解从不确定到最后确定,是因为已知的条件发生了改变,概率随着条件发生了改变。认识到这种逐步进化的相对性,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理解并且应用概率论,认识到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到确定的改变本身也是一种概率的演化。现实中,我们往往知道事件的片面的条件,所以得到的概率也是片面的,相对于我们的不完备的已知条件而言的。 为了更加明确地说明问题,我们考虑在某些条件共同发生的情况下,确定某一事件 m 的概率,这些条件可能与 m 的概率有关,也可能无关,我们可以选择所有的有关的条件,我们假设其概率可以由 n 个有关的条件 c 1 , c 2 , … , c n 来决定,概率可以表示为 P(m) = f ( c 1 , c 2 , … , c n ) 当然实际的情况更加复杂,而且可能呈现多种表现形式,比如,有些条件并不能确定概率的值,而可以通过这些条件得出其概率呈现某一概率分布,即得到的概率不是固定的值,而是随机变量。比如, 仅仅知道抽样检查实验得出的概率,我们以此为条件,则只可能得出理论上的概率是一个以实验得出的概率分布为中心的一个随机的分布,特别是在实验是不可靠的时候。为了方便, 我们暂且用上面的这个很简单的函数式来表达,从而说明概率论中的某些问题。 当我们对某些条件 c 1 , c 2 , … , c n 中的某些不了解的时候,此时概率 P(m) 本身由于未知数的存在,而并不固定,所以可以认为是变量,我们知道的条件越多, P(m) 的变动范围就越小,得出的概率就越是可靠。 我们也可以看看现实中的一些例子,学生选课希望选择好的老师,如果 学生不知道教师的情况,可能他们会根据姓名来选课,如果他们知道职称等信息,会根据这些信息来综合判断,如果他们直接很清楚地了解这个老师,就不会根据前面的信息,而是根据这种最可靠、直接的信息来判断取舍。同样,假如不知道论文的内容或者无法对论文做出判断,可能我们就会根据论文发表的杂志,论文的作者等这些边缘的信息来判断论文质量,这些都是不得已的一种做法。同样,有时候有些事件本身是确定的,但是我们已知条件有限,不能确定其结果,只能权宜地根据已知的有限条件做出一个该条件下的概率判断。在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后验概率,因为它面对更加细致、完备的条件,假如知道了更多的条件,我们又会转而选择条件更多的那个后验概率。昨天某地是否下雨,是确定事件,但是,假如我们不知道更多的信息,只是知道每年这一天历史下雨的概率,那么我们可能只有采用这个概率,但是,如果知道了昨天是否下雨(而且这个信息真实),我们就会选择这个确定的结果(注意到确定的结果可以被不确定的结果包容)。在不能得到最正确的结果的时候,我们总是尽量得到相对而言最完备、最可信的结果,实际上这些结果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结果,但是,相对之下,我们采用这个结果最接近我们需要的结果。 实际上,我们往往是介于完全的已知和完全的未知之间,只是对问题有相对的了解,当然其概率也是相对的,但是到底什么是完全未知?从来没有考虑过完全未知的情况,那种完全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结果(即集合也是未知的)的情形,这种问题是无法描述的。只有比较了现实概率论与这种完全未知的差别,就可以看出其中蕴含一定的前提。 5 概率的复杂性 我们总是习惯于将概率归结为某种简单的模型,比如高斯分布,泊松分布之类的,以为概率分布存在某种必然的规律性(比如概率分布必然是中间密度大,两边小),或者是把概率当做是一个简单的值,而实际上概率值可能是一个比随机变量更加复杂的变量。现实中,我们完全可以制造一些“变态”规则来使得事件的概率发生不正常的变化,比如让工人在前期的产品做的合格率高的时候,更加认真地做,而当产品的合格率低的时候,更加不负责任,从而产品的整体的合格概率会有一种变态的分布。现实中,也有一种经济现象称为买贵现象,就是价格越高,人们购买的概率却越高。这些也反应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种奇怪也是体现了一种现实现象的自由度和无拘束性,这当然也是对于概率分布不确定性的一种说明。这说明,我们要用最少的自以为是的约束条件,这样将会让概率论的世界更加多样化,更加不确定。要表达这种多样性,避免只表达大多数的常规现象,而不能表达少数意外、离奇的现象,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参数,这样才能表征更多的状态。 我们也可以通过股市的例子来看待概率的复杂性:关于股市涨跌的概率具有多方面的复杂性。第一,假如有人根据股市的现在状况,包括股民的心态,总结出了股市的动态概率的规律,一旦有人了解到此规律,并且充分利用此规律来炒股的时候,股市的规律将会变化,比如如果大家只是简单从众,可能股市涨的时候就更涨,跌的时候更跌,一旦到跌的时候,就很惨,但是如果通过研究发现股市物极必反的规律,大家就会规避,在涨到一定程度就收手,这样股市的规律就会改变了,从而相应的概率就会改变。第二,还是从股市来说,如果大家都是不了解其他股民的决策,特别是以后的决策,可能就会分析股市的涨跌,如此可以得出股市的一个涨跌概率,但是如果了解其他股民未来的决策,就会根据相应的决策来决定自己的最优决策,从而此时的股市涨跌概率将会改变。第三,由于股市的变化是取决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包括股民和上市公司的运作情况,而且这些情况互相影响和作用,股市的涨跌概率也是一个多重不确定的量。 除了我们通常提到的随机变量,可能会存在更加复杂的变量,这种变量受到的约束更少,像上面提到的多重随机变量就是。这种可能作为概率值,或者是表达不确定性的一种参量,这也会增加问题的复杂性。 6 结 语 概率是用来描述随机现象的,但是概率本身也可能是随机变量,概率论中蕴含着许多的前提条件,有些虽然没有明确写出来,但是不知不觉会提醒在其理论中,而且人们也很难发现其存在,这是概率论容易陷入局限的一个原因。一种模型的建立往往需要对问题进行有意无意的简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简化是人们无法察觉到的,这些简化往往限制了对问题的自由表达。要解除这些局限,就是要把现实中的事物的特性更加自由地用一种数学模型来表达,以上我们提到,概率值本身可能具有随机不确定性,甚至多重不确定性,乃至无穷重的不确定性,而且集合本身也有不确定性,这些问题叠加起来,将会异常复杂,甚至于对这个问题都无法有限的模型来表达。本文只是抛砖引玉,指出了概率蕴含着的多重不确定性。当然要发展概率论,不能依靠一种完全自由的模型,我们需要同时考虑对问题的简化和理论对于现实的忠实程度,对问题进行简化,这样才方便建模、建立理论和简化公式,对问题保留其真实存在的自由度,则可以更加普适于现实问题,满足不同的需求,更加准确和完备。对于基于可靠度的研究,笔者建议考虑其双重不确定性,可能是一种兼顾方便性和忠实度的好选择。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人工智能、信息融合和可靠性理论的发展。本文的研究也启示我们,当我们用很简单、规范、形式化的数学方法来表示、描述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可能会“砍去”问题的许多自由度,或者对问题进行“五花大绑”,限制了它的适用范围,从而使得活生生、复杂的现实问题成为刻板、简化的问题,而且有时候往往很难被发现,不仅仅是变量和概率值,还包括模型、理论、采用的运算等其他更加复杂的对象,都可能有多重的不确定性。可见我们既要看到简化问题带来的便利,但是绝对不能忽视和忘记它带来的局限性。 Kolmogorov A N, Grundbegriffe der Wahrsche — inlichkeitsrechnung , Berlin: Springer — Verlag, 1933 Xiong Daguo, The natural axiom system of probability theory-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random universe . Singapore :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 , 2003 T. Bayes, "An Essay towards solving a Problem in the Doctrine of Chances ",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53. 1763 Laplace P. S. Théorie analytique des probabilités , 3rd ed. Paris, 1886 Yong WANG, Huadeng WANG, Xiliang TANG, On the Reliability of Information , 2009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CCDC 2009), IEEE Press, 17-19 June 2009:871-874
个人分类: 相对信息论|5271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类离宇宙的真理还有多远——关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
热度 7 zxczxc0417 2011-2-7 01:41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重启月底进行对撞,消息很好,结果会怎么样呢? 感觉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原因有二: 第一。方法过于陈旧,都是一两百年前的技术,粒子加速技术也有它的局限性,也许并不是探索宇宙奥秘的终极工具 第二。理论不是过于陈旧就是过于新颖,难以想象。陈旧是指量子理论,过新是指弦理论。真正的伟大理论还没有出现,这个理论是容易被人接受的形象理论,而不是符号汇集的数学游戏。 综合以上两点,没有技术上的突破,没有理论上的创新,想要理解宇宙的起源就是梦想。从以前的实验结论上看,粒子对撞技术已经开始受到实物粒子形成的更底层的原理的制约,简单的说就是在我们所处的时空已经不能进一步分割粒子,只要有能量的存在,粒子就会自然形成,无法看到粒子内部的结构。而我们的探测技术又是建立在实物粒子的相互作用基础上的。自然,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能取得的成果会很有限。
个人分类: 思考在物理风暴前|3369 次阅读|9 个评论
特羞涩地申请成为别人的好友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1-2-5 00:31
科学网的双向好友功能比以前的单相思要强大,不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俺们就是个害怕被拒绝的人,所以,除非朋友到“你不批准我当你的好友我就过去踢你一脚”这种地步,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去申请成为别人的好友。 所以,就想啊,单相思还是挺有存在的必要性的。 好在,朋友们不嫌弃我羞涩,纷纷愿意成为我的好友,我就自然乐得捡了这么大的便宜——朋友都86个了,嘿嘿。 这个也算是2011年和兔年双重新年的重大收获!
个人分类: 人论|2762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什么算是抄袭,怎样对待抄袭?
DNAgene 2011-1-31 11:21
什么是抄袭,下面第一篇讨论文章答案明确。 怎样对待抄袭,此处转载的第二篇文章结束时的一句话我很赞同,“可以宽容过去的局限性,却不能模糊错误的质的规定性。”。 如果由于历史、教育等诸多原因,在学术规范懵懵懂懂的情况下抄袭过,或者犯过其他错误,错了就是错了,过失犯罪也是犯罪。如果很坦荡地承认了,相信大家会原谅的。很多被批评者最大的问题就是死不认账。 ◇新语丝( 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抄袭的境界    ·方舟子· 西谚有云:“抄一篇论文是抄袭,抄多篇论文是写论文。”当然这只是俏皮话,但也有其道理。没有哪项学术研究是凭空出现的,论文都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难免要“抄”别人的论文,不“抄”别人的论文反而不正常,论文开头的引言部分就是供“抄”论文用的。只不过在“抄”的时候既要做改写,又要注明出处,才没有抄袭之嫌。   抄袭与正常引用的区别本来很清楚,但是总有人把写论文变成抄论文。最低级的抄袭是拿别人的论文从头到尾一字不改地一路抄下来,或者只改动个别语句,相当于一个复印件。这听上去好像很夸张,但并不罕见,我就见过不少这种案例。这样的抄袭太拙劣,被发现了无话可说。稍微高级一点的抄袭是在大段大段地地抄袭的同时夹杂一部分自己写的段落,一旦被发觉还可以辩解“并不是完全没有自己的东西”。再高级一点的,是东抄西凑,从一部著作抄一段,再从另一部著作抄一段,搅拌在一起,增加被发觉的难度。有时再做一点词语替换,比如从某部外国学者的著作中抄来一段评论梁启超的段落,把“梁启超”替换成“鲁迅”,其他的都不变,这种移花接木的功夫,大概称得上抄袭的最高境界了。   直接抄中文的著作比较容易被发现,如果拿一篇外语论文做一番翻译或摘译,再当成自己的论文,就不容易被发现。不少著名学者都干过这种事,东窗事发之后有人还要感谢他们引进国外学术思想之功。但是要引进国外学术思想完全可以直接标明是翻译,把翻译、编译当成自己的原创,仍然是抄袭。   国内不少人认为只要注明了出处,就可以照抄别人的文字。其实这也是抄袭,只不过不属于抄袭观点(因为已注明出处),而是属于抄袭文字。即使已注明了出处也应该用复述的方式介绍别人的观点,而不能直接照抄。如果直接照抄,就要用引号表示是直接引语,并注明出处。国内还有不少人认为要抄到一定比例(例如占一篇论文的30%以上)才算抄袭,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抄一句有特色的话也是抄,抄袭量的多寡并不影响对抄袭性质的认定,只影响对抄袭情节轻重的认定。   怎么判断某句话是抄的,而不是所见略同的巧合呢?这就要看这句话是否独特到别人如果没有见过,就不太可能出现雷同的巧合。句子越长、越多、越特异,出现巧合的可能性就越低。如果语句太短、太常见(例如只有一、两句日常用语),或者表述非常格式化,例如对实验材料和常规实验方法的描述,不同的人书写的结果都差不多,那么就不存在抄袭的问题。   此外,科普文章和学术论文的标准不完全相同。因为科普文章一般是在介绍他人的成果,即使未做明确说明也不会被读者误会为是作者自己的成果,因此没有必要一一注明观点的出处。科普文章必须着重防止的是文字方面的抄袭,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介绍。   可见什么情况属于抄袭并不难判定,但是国内很多学者却有意无意地把抄袭和合理引用混淆。甚至连名牌大学的学术规范委员会也试图模糊抄袭与合理引用的界限,为了替抄袭者辩护,发明了“失注”、“漏注”的说法,称之为注释不规范,而不算抄袭。其实用到别人的观点、语句,该注明而没有注明,那就是抄袭,“失注”、“漏注”只是给抄袭换了新说法而已。连负责判定抄袭的学术规范委员会的委员们对抄袭的看法都如此糊涂,更不要说学生和普通学者了。所以中国学术界很有必要来一场学术规范的基本教育,就从学术规范委员会的委员们教育起。   2011.1.26 (《新华每日电讯》2011.1.28) (XYS20110130)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 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 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我们为何宽容"班马"的抄袭 作者:司徒伟智 东方网   对于方舟子的执着求真,我很感佩。即如这一回,当大家都为复旦公布调查结论、“朱学勤抄袭门”水落石出而高兴之际,方舟子却发文指责不公,要求重查。始而令人扫兴,终而教你起敬。   只要坚持“学术打假应不问动机”的常识,就理当将加诸方氏头上的“炒作论”、“刻薄说”一概摘除。求真是硬道理,就得有彻底性。   只是说到“彻底性”的大字眼,近来却想是否要防止另一面,即简单化。查真相,理该凌厉无前;判性质,还得具体分析。   是一位学者的博客文章提醒了我。原来,伟大的《史记》里也有抄袭文字呵。不仅“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不少段落皆直接出自《左传》、《战国策》、《世本》,而且还没有注明出处”;另外由清人赵翼的《廿二史箚记》讲到的 “《史记·曹参世家》叙功处,绝似有司所造册籍。自后《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傅宽》等传,记功俱用此法,并细叙斩级若干,生擒若干,降若干人”,博客文章认为“赵翼这话有道理,汉高祖到汉武帝那段时期的历史,司马迁也是录自当时的功册档案,换一句话说也是抄来的。”(引自朱永嘉《由汪晖成名作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被指责抄袭而想起的……》,下同)   与司马迁并称“班马”的班固,好像也不干净哩。“如果要说抄袭,那么班固的《汉书》相当部分是抄自《史记》的。赵翼在《廿二史箚记》的《汉书移植史记文》这一条中作了详细叙述。其云:''《汉书》武帝以前记传用《史记》原文,惟移换之法,别见剪裁。''比如把《史记·项羽本传》的许多内容皆移载到高祖本纪,而把项羽本纪改为列传。其他类似的移植剪裁的地方很多。”   班马所作不都是经典吗?《史记》还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即使少数文字抄袭,仍无碍一部力作悬诸日月。这就叫辩证法。   今日学界之所以宽容班马的瑕疵,有人以为重要原因在于其写作的非功利性。我却以为,彼时著作虽换不来稿酬、职称乃至课题经费,无利可图,却有名可扬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司马迁语),恰是中国文化人的憧憬呀。宽容班马的主因,也许还在正视其历史局限性。剽窃历来不光彩,但严格的知识产权毕竟是一种现代理念,前贤大抵集体无意识,后人不宜以今律昔。   我没有看过汪晖的著作。光凭报章上已经披露的材料,也真有点言之凿凿的味道。所以对于朱永嘉所言“汪晖这本《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在引用别人文章时,没有指明出处,便认定为剽窃,这个结论似乎还不能成立”,我未敢苟同。但是即便认定有所抄袭,也是要复原近三十年前的环境来考量才叫实事求是,那时虽说知识产权已属“集体有意识”,毕竟有也不多,还处于一种浅意识。   对于朱学勤的著作,我也作如是观,即假如确有若干抄袭文字,也得现在从严、过去从宽。   曾记否,我们幼时念书,人手一册,抄录过多少佳句妙语,照例化为自家作文,从不标明出处何在。这也是时代局限呵。   可以宽容过去的局限性,却不能模糊错误的质的规定性。怕就怕如汪晖般,据说还发什么律师函威逼批评者,那可是延续过去的错误,成为现在的错误。名高如班马,倘使起于地下,自诩“抄得有理”,又怎么能到公众的宽容? (XYS20110130)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451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钱云会事件看网络舆情的涨落规律
热度 8 陈安博士 2011-1-15 01:35
  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应该是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的一大特色方向。这应该和多个原因有关,一是我国人口众多,上网的人数也是世界第一,网络言论很容易形成舆论走向;二是我们的国人往往也会倾向选择网络途径进行意见表达,尤其在其他表达途径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的情况下。   舆论本身往往不至于成为事件,但是如果考虑到群议汹汹的舆情会导致现实中的实际行为和行动,那就特别需要被关注并及时进行干预了。   很多人往往把舆情的研究或监控当成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指导原则下的一种政府行为,其实并不完全如此。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刻意或无意制造的谣言会对公众的正常生活秩序造成极大的冲击,而这些谣言对于公众来说则只有坏处没有益处,所以,这也促使我们去研究舆情的发动、成型、扩大,乃至随后导致出现具体行为的规律,以避免对公众的身体与心灵伤害等造成负面影响。   尽管网络舆情近几年出现了几次大的事件,但是前几个月内一直在发酵的“钱云会事件”依然造成了和其他事件有很多差异的巨大影响。仔细梳理钱云会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几个独特的规律:   一、钱云会身份的特殊性与死亡时机的巧合性   二、众网友质疑的即时性与调查报告的迟缓性   三、简单事件事实的清楚与复杂形势的耦合性   在这样的基本特征之下,“钱云会事件”最终发展成一个非典型的网络事件,但是并没有具体化为一个现实中的大规模集体行为。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被迟缓的调查,只要有客观性,还是会为网民所接受,尽管接受的时间会相对长一些。    也就是说,虽然网络舆情会在受到公众短期内的严重关注后存在不同寻常的涨落规律,但是这一规律依然会和基本事实有关,整体的涨落规律是以“事实”为平衡线,而公众的情绪化表达也会随着事实真相的逐渐显露而体现出局部激情而整体理性的特征。    我们观察一下以往的一些典型案例也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比如: 2001 年左右出现的“超市艾滋病针”事件,因为事实不清所以持续了数月才算基本结束恐慌的局面,而各类地震传言则一度造成了集体非理性外逃的行动,而在外逃的过程中,会出现拥挤踩踏、争抢冲突等与地震本身无关,而与公众因为谣言而产生的恐慌情绪有关的情况。后面的这些事件,都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才可以使事件得以平息,而任何不负责任的放纵或疏忽都可能造成更大的恶性后果。    我们说,舆情的涨落是在事实的平衡线上下波动的,事实出现得越早,涨落的幅度就越小,越容易理性化,反之,则涨落幅度会很大。在“钱云会事件”中,我们依然可以去追究与此相关的上访“土壤”长期存在的大是大非问题,但是,事件在舆情上的波动应该到了随真相的出现而终止的时候了。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238185 次阅读|24 个评论
科学的四大谎言之一:统计
yue 2010-9-22 11:37
科学 有时候 是最没有用的。例证就是统计。 例如我身高1米,你身高2米,平均1.5米。但是我和你谁是1.5米呢?谁也不是。 所以 平均数是一个虚数。在国民收入的统计数字问题上,它更是虚数。 更虚的还在后面: 投掷硬币,正反的概率是50%,可以用数学解决。 但是, 某一次是正,是反,能够用数学解决吗? 这就回答不了。 孟德尔讲的豌豆的遗传规律也是这样。 所以, 统计方法得出的结论,只能用来解释过去,却不能完全预测未来,特别是完全不能预测个别事件。 写这篇短文是由来已久的愿望,今天写是愿望有个网友的批评。 我说:有些东西是可以用算术解决,有些不能。 这个网友说我是: 为所欲为,你以为你是美国哦。 美国采用双重标准,说明它霸道;博主采用双重标准,那是因为什么呢?霸道、无耻、愚蠢,抑或其它? 我的回答是: 不是我为所欲为,而是上帝为所欲为。 或者我们再加上一句:你以为数学可以为所欲为吗? 我的数学止于高中数学,以上思考或许有硬伤,欢迎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普罗米修斯 哲学|3126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王主编的观点剖析之二:百步者何必笑五十步
ysxbhxf 2010-9-1 23:24
博主按:这是一篇开头很早,但写完却很晚的小文。之所以很晚才写完,主要是本人受到了一些主客观方面的因素的困扰。由于当时想要表达的观点,对于国内外关心中国英文期刊发展的华人学者来说,目前依然有一定的交流价值,所以本人还是想借用当时确定的标题完成此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文的重点不在剖析王主编的观点,而在于表达本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结果。因此,如果对王主编有所唐突,还请见谅。   根据中信所2010年版《中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提供的数据,中国现有212种英文版科技期刊,其中约120种是1990年后创刊的年轻期刊。大多数中国英文期刊的办刊宗旨或定位是担当对外介绍中国科研成果的窗口,这就决定了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内容的地区性和办刊模式的局限性。   中国的英文期刊自创刊之日起就面临着一个严重的困饶:如何让国外的科研人员看到中国英文期刊上的论文?许多期刊编辑在10多年前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本人在1996年也发文探讨过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书刊市场的问题,后来中国科协的张利军等于1998年发表了《全国性学会英文版科技期刊国外发行状况的调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9(4):226)。当时的研究结果和实际合作过程表明,虽然有部分期刊通过各种渠道冲出了国门,但效果并不理想,到底有多少真正的期刊订户成了别人的商业机密,我们很难弄到一份详细的订户名单。而且那时的涉外合作完全受外商的限制,一旦外商觉得没啥利润或获利的前景不大时,合作就立刻终止了,让中国英文期刊的编辑们非常被动。随后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了10年后,虽然中国的学术期刊大多已经被全文搬上了互联网,但如何让中国英文期刊出海依然困扰着中国英文期刊的编辑们。中国几家全文数据库的海外销售并不理想,同时其针对英文期刊的模糊搜索功能很差,导致中国英文期刊在国内外的下载量和浏览量都远远低于办刊者的预期。   2006年对于中国英文期刊来说是个有点历史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有几十家英文期刊分别与多家国外科技出版社或学术团体签订了海外发行的协议,通过对方成熟的发行渠道和网络平台,将中国英文期刊上的论文送到了全世界科研人员的面前。尽管最开始的合作方式遇到了不少麻烦,但通过改进后的效果让人感到振奋,如某刊在2009年的下载量达到了10万次以上,这是从前没有想过的数字。这样的对外合作模式,就被人们称之为“借船出海”。   王主编在多篇博文里提出了“反对借船出海”的观点,当时杨文志学者在博文中也提出了类似的担忧。王主编反对借船出海,是为了让国内的读者能免费或便宜地获取中国英文期刊上的论文,同时肥水不流外人田,用意是好的。杨文志学者担心中国论文的版权流失也不无道理。借船出海的期刊在如何保护自己的版权、保护中国读者的利益等方面并没有都做到周密的安排。但在本人看来,只要借船出海的期刊保留在中国大陆的印刷版和网络版权,那么无论是进中国的全文数据库或是自办OA网站等都能让中国的读者少花钱或免费地看到中国英文期刊上的论文。部分中国英文期刊就是这样与国外科技出版社签约的。   王主编于2006年创办了NRL期刊,不久就把NRL卖给了Springer出版社,并继续担任NRL的主编。他的期刊没有经历大多数中国英文期刊所经历过的出海之痛,很顺利地成为了Springer出版社这条大船上的正式成员,因此他难以理解中国英文期刊要借船出海的动机和迫切性。中国英文期刊都是属于国家的,目前谁也不可能把这些期刊卖给哪个国外的出版大鳄,能走得最远的就是借船出海了。这就是我称之为百步者何必笑五十步的原因。
个人分类: 观点辨析|5371 次阅读|3 个评论
从物探专业想到其他
liuchunming 2010-7-7 17:27
   昨天,就一些专业的科研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提到不同电磁分量有不同特性时,再次勾起自己原来的一些想法:人的性格也无所谓好与坏,关键是面对具体问题时,哪种性格的人更适合解决,就如同针对一个具体地质问题时,哪种电磁分量更能突出问题而已。再进而论之:某个电磁分量在解决某个地质问题上是优势,但在另一个问题时就是一个缺点。如电场分量对于发现高阻有其优势,但问题就来了,对于高阻下的低阻体发现能力就明显缺乏。这优点和缺点是如影相随的。具备其优点就必须拥有其缺点。人的性格、能力等也一样,如果想拥有真正的全能,是一种妄想。有爆发力的人往往没有耐力,果断之才很容易陷入武断之困,心思缜密的人很容易导致优柔寡断等等,一个人具备优点时,他的缺点就确定下来了。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人去解决,选对了人,就可能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事情需要综合解决,故需要聚集不同类型的人,相互分工,相互协作。当年毛泽东周围聚集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人,这是他成事的一个基本条件,特别是周恩来,他们两个人是明显的互补性格,把他们称为黄金搭档也不为过。     故对于找矿这个具体问题,也需要综合多种方法,一种方法里也需要选择合适的参数或分量,或其组合,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这个具体问题。物探只是一个选择而已,物探里面的具体方法也是需要考虑其可行性,具体方法又有不同装置,不同测量参数或分量。     越来越感觉从本质上看待一些问题时,会发现很多方面是相通的,所谓的隔行如隔山之说是因为没有看到其相通之处,有些人为何能从完全不搭界的领域里找到灵感,其理论基础就是再怎么不搭界的领域在某个层面上是完全相通的,一旦找到其相通的点,就有可能出现灵光一现。     不过昨天想到一个问题还没有想通:电磁法对于高阻的反映能力弱于低阻是为什么?现实中其他领域是否有类似现象?更者其基本理论基础是什么?
个人分类: 科研|19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预警系统真地能够有效的减灾吗?
陈龙珠 2010-5-1 21:04
今天阅读 方舟子先生新浪博客 转载《财经》2010年第9期(2010年04月26日)的文章《废黜地震预报》,又看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倪四道教授的观点:地震的短临预报目前难以取得突破,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地震预警技术,有效减少地震灾害。 地震预警(本博称其为临震预警),指的是在地震发生以后,利用地震波与电磁波之间的几秒到几十秒时间差,抢在 强烈的 地震波传播到某一地区前告诉公众躲避到更加安全的区域,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员伤亡。事实会果真如此吗? 本博于2009年4月8日曾试探性分析了 临震预警系统可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现在再根据中科大倪四道教授近几年来发表于新闻媒体的观点和相关资料,做进一步的讨论。 设发生地震至邻近至少3个地震台监测到地震P波信号并联网分析定位需要的时间为t 1 ,之后上传电视、电台等电磁波信号公开发布需要时间为t 2 ,公众获悉地震信息并反应到安全防护状态需要时间为t 3 。另一方面,设从地震发生时起的振幅大且可能引起破坏的地震面波初至时间为T 1 ,地震面波引起建(构)筑物开始反应到出现破坏的时间为T 2 。 按临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要想该系统有效地发挥预警效益,则应满足 t 1 +t 2 +t 3 T 1 +T 2 关于t 1 ,根据 美国学者所称 获得P波信号后需要4秒钟,加上P波从震中达到地震台的时间(波速按4.5km/s估算), 即使震中距 30km 以内有地震监测台站 ,估计一般也不易少于10秒钟;中科大倪四道教授在不同场合就有 10秒 和 20秒 的说法,可见对此尚难有较为确切的数据,本文分析暂取 t 1 +t 2 =20秒 。关于t 3 ,对量大面广的非高层建筑,暂取20秒。因此,作为初步估计,大约 t 1 +t 2 +t 3 =40秒。 若再取T 2 =10秒,则由上式得T 1 30秒。大约取浅部地壳岩石面波传播速度为2.5km/s,则30秒内面波所能达到区域的震中距=75km。可见,在上述各取定条件下,临震预警系统可能发挥有效预警作用的区域离震中的距离应大于75km。 但当上述至少3个邻近的地震监测台站对某次强震的震中距大于30km时,临震预警系统可能发挥有效预警作用的区域离震中的距离将比75km更大。可见,要想使临震预警系统对震中距不大的区域内发挥有效预警和减灾作用,地震监测台站的分布密度看似需要小到相邻台站的间距不大于52km(按任何相邻3个地震观测台站构成等边三角形-梅花形布置,震中位于中心布置),这种临震预警系统将是何等的投资规模啊! 然而,地震要重创波及地区,地面加速度峰值必须达到一定的量级,而随着震中距的增大,地震地面加速度峰值整体而言是将会发生衰减的。 虽然各区域受地壳岩体性状和地形的影响,地面地震加速度峰值随震中距而衰减的程度会有所差别,但总体变化趋势还是较为相近的。下图是从网上检索的 《地震学报》文章中 截取的,可见,对8级地震而言,震中距75km处的地震加速度峰值,已由震中的0.9~1.0g(地震烈度高于10度)衰减到0.2g以下(地震烈度低于8度)。可见, 只要这个地区建(构)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标准编制得当 , 震害本身就不会严重的 (汶川512地震中,青川县本身就处于震中区,而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离汶川200km)。 综上初步分析可知,目前国内外一些学者极力倡导建立的临震预警系统,要想其发挥有效的预警和减灾作用,地震监测台站建设的投资巨大,但对强烈地震的震中区却并不能起到预警作用,而对能够提供预警时间的广大地区, 只要工程抗震 设防得当 ,这一系统又将成为一种摆设而无实际的预警减灾作用。 因此,本博认为,提高我国地震防御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是尽快重新评估并适当提高全国各地的 工程抗震设防标准 ,尤其是将广大农村民居的抗灾能力纳入强制性监管的范畴。 ( 注 :2010-5-2有所补充修改。本文属抛砖引玉之作,欢迎讨论和指正! )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7100 次阅读|4 个评论
垂直理论体系 zt 艾春荣:经济科学的局限性
windlight 2010-4-2 16:22
赵凤光 这个文章提出了一个垂直理论体系的问题,实际上非欧几何和平面几何也是基于假设的不同,但区别在于应用理论的似乎对物理学和几何的前提更容易区分,而经济学似乎很难找到准确的前提。其观察尺度也比较困难。 转基因作物成为巨大的争论话题,而实际上不在基因层面的杂交无时无处不在,多了一个转基因手段,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是否就有定论,是否也是这种垂直理论体系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zt 艾春荣:经济科学的局限性 http://iar.shufe.edu.cn/structure/gdyjy/zjjjxx_46031_1.htm 发布时间:2010-03-29 2010年3月18日 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八版 经济学 艾春荣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统计与管理学院院长 。。。。。 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 经济学不是一个垂直的学科,新的经济理论并不一定是在老的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出来的,更多的情况是,新理论异于老理论之处在于前提假设不同 。因此,会出现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理论适用而受欢迎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旧理论在新时期流行的情况。例如,20世纪30年代占据统治地位的凯恩斯学说认为政府支出能制造经济繁荣,但这一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滞胀期间被彻底埋葬。因为那个时候,政府的任何努力,不仅对经济没有帮助,反而起负面作用。在这段时期兴起的货币学派认为政府在经济中不能起任何正面作用,因此必须退出经济活动。这种自由主义学派思想一直影响美国的经济政策。直到这次金融风暴的爆发,无论是代表自由主义的右派布什政府,还是代表政府作用论的左派奥巴马政府,都采用了凯恩斯政策。这在美国近代政治生活中是极其罕见的。其实这并不奇怪,凯恩斯学说和货币学说的差别只是前提假设不一样,不同的时期满足不同的前提假设,需要不同的理论是自然不过的事情。再来看看中国我们这一代的经济学家,大多抱着某个理论,信仰般地应用于中国经济,不管其前提假设是否满足。 除前提假设限制经济学理论的实用性外,经济学理论还依赖于数学模型的严密的逻辑推导,但数学只能提供细小的变化的分析(使用微积分的原因)。因此,许多经济理论的结论都应该看作是局部分析的结果,对于像刺激方案这样的大幅度离散型的变化,其结果有可能不适用。据我所知,世界上还没有人能够从事大幅度变化的分析,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不知道这次经济刺激方案后果的原因之一。 .。。。。。
个人分类: 思辨|3650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学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可真 2010-1-29 01:58
笔者最近在思考和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学术问题,这种学术性的思考和研究是基于我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坚定信念,这种唯物主义,在我看来,就是唯物而思的科学思维方式,反过来说,科学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唯物而思的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离开了这种思维方式,就没有实验科学,从而也就没有一切近现代科学。为此,我昨天发表了《 唯物主义:一种科学的观念与规则 》的博客文章,在学术意义上,这篇文章就是要表明我的学术态度是坚持马克思的唯物而思的唯物主义态度或科学态度。这种唯物主义或科学的态度,也要求一个严肃认真地对待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学者,以同样的态度来理解和看待马克思的学说本身。这里就我对马克思的学说(包括恩格斯和列宁对这一学说的理论补充)的理解,简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是一种学术观点,不代表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我认为,如果作为一个学者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共产党员就必须遵守相应的政治纪律而不能公开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学术观点,那末,象我这样的从事哲学研究的学者就只有两条出路:放弃自己的学术事业,或放弃自己的政治身份。我希望自己不因客观因素而不得不陷入到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中。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学说,一种追求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的学说,这种学说把科学当作求得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的知识工具,把人民群众当作运用这种知识工具的实践主体,把无产阶级当作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领导阶级),把共产党当作无产阶级的领导者,把革命领袖当作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这种学说的合理性 ,首先在于其追求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的价值观念;其次在于以科学作为求得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的知识工具;其三在于以人民群众作为运用科学知识工具的实践主体。 但是, 这种学说也有其局限性 :它主要只是考虑到了受压迫的无产阶级求解放的革命运动中的认识与实践问题。这种局限性导致了其科学知识观和实践主体观基本上是革命的知识观和革命的主体观: 这种革命的知识观,忽视了人类知识的多样性,把科学当作唯一合理的知识形式来理解和看待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科学主义观念; 这种革命的主体观,忽视了其他社会阶层的自主性,有意无意地降低了这些社会阶层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使这些社会集团处在同无产阶级不平等的位置上,只能接受无产阶级的领导。 而且,这种学说更把上述阶级性的不平等观念贯彻到一切社会关系领域: 首先是把上述观念贯彻到对待无产阶级自身,把无产阶级的普通成员与政党成员等级化,使无产阶级的普通成员只能受政党成员的领导; 其次是把上述观念贯彻到对待无产阶级政党本身,把无产阶级政党中的普通党员与领导人特别是领袖人物等级化,使普通党员只能受领导人特别是领袖人物的领导。 上述阶级性的不平等观念,归根到底是把整个社会关系作了政治化的理解,即把所有社会关系都当作政治领域中的行政关系来看待,从而使人们都处在行政体系中上下级之间的主从等级关系中,这种行政主从等级关系正如中国传统哲学所谓的阳尊阴卑关系。 而且在上述不平等观念里,人们在行政体系中的主从等级关系非到共产主义实现之时是决不可以改变的,这颇似《周易》所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和董仲舒所谓阳尊阴卑之天道是天不变道亦不变。 上述这种社会关系观念,本质上就是将人性理解为政治性,把政治领域的行政关系当作现实的人性或人性的现实内容来看待。如此很自然,其政治的民主观念就只能是为民作主的集权领导观念和执政为民的民本主义观念。这种民主观念在阶级革命运动中是完全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在现代国家的公民社会中,它就失去其合理性了。 顺便指出,笔者曾在本国合法报刊上公开发表过表达自己观点的文章或被他人转述的我的观点: 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共不仅在政治地位上而且思想观念上都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 这个观点实际蕴含了本文的上述看法,它意味着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马克思学说的上述局限性,并且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更应当实际地努力克服这种局限性,使我们不再按这种具有局限性的思想来理解 和处理我国现实社会的各种关系,即不应再把这些社会关系统统纳入到一个充满上下级之间主从等级关系的行政体系中,真正开创我国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国家所应有的民主社会关系的新局面。 补充 :青年马克思所著《 1844 经济哲学手稿》的核心思想是关于私有制导致异化劳动的 异化说 以及由此引出的关于必须通过消灭私有制的社会革命来使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回归于人本身的人道主义历史观。《手稿》的人道主义历史观与唯物史观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只是在消灭私有制上是共同的,但消灭私有制根本不能被理解为马克思学说的核心思想,更不是马克思学说的本质特征,因为中国固有的 天下大同 理想以及西方的 乌托邦 理想都是没有私有制的空想社会。把《手稿》当作反映马克思真思想的代表作,无异于把马克思等同于 乌托邦主义 者,这是对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严重污辱。马克思学说的合理思想内核是自由精神和科学精神;其不合理的思想因素是在于把人性理解为社会关系,进而把社会关系理解为经济关系,进而把经济关系理解为作为 经济的集中表现 的政治关系,进而把政治关系归结为政党与群众之间的领导与服从关系和政党领袖与普通党员之间的领导与服从关系。这种深受传统哲学本体论思维支配的整体主义理念和决定论致思路向以及机械主义政治人性观,是导致后来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上的高度集权化和对领袖人物的个人崇拜以及与之相应的领袖人物独断独行从而最终导致苏-东瓦解的思想渊源所在。 (苏州大学哲学系:周可真)
个人分类: 马克思主义|28585 次阅读|9 个评论
观测与本质
zhulin 2009-10-19 14:21
在一定程度上强调观测是对的,但过分强调观测以观测为客观真理的标准则是不恰当的,因为任何观测都有局限性,能用具有局限性的东西论证或代替普遍性的真理吗?绝对时间与空间这个人类亿万年劳作形成的逻辑思维上的存在难道没有任何科学价值吗?科学理论的基础是什么?是整个人类亿万年劳作形成的逻辑以及对实验结果的科学思维与抽象。观测只是对现象进行观测, 其本质要靠抽象思维来把握 ! 任何以相对时空代替绝对时空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根本行不通的, 只能造成并越来越造成更大的思维混乱。 近百年来, 孪生子佯谬 并未真正解决就是一例。 在高速相对运动的观测中,根据相对论,你看我的时钟慢,我看你的时钟慢,到底谁的时钟慢?相对论还确认,一个标准的钟静止在哪一个参照系中,走时都是一样的,所以两者固有时即其自身的客观时间本是等同的,与相对运动及观测无关。这说明,虽然观测到的表象时间因观测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不同,但真实的具有物理意义的客观自然时间是不会被谁操纵的! 运动是相对的,客观世界不会因谁的相对运动而改变,即便发明出世界线等种种概念也无济于事。否则,世界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成为与其做相对运动的观测者的魔术:通过与其做相对运动改变一个国家国土面积,控制全世界人们的年轻和衰老,把一粒麦子的质量变成亿万吨,等等。 如果相对运动能够改变客观时空,那么每一东西都对其他东西施以操控,同时也被其它东西所操控,这种情形甚至在梦中也想不出。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111 次阅读|1 个评论
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的商榷
热度 1 wangyong77 2009-3-16 18:23
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的商榷 1982年,Wootters和Zurek在英国著名的杂志Nature上发表了一篇短文,题目为单个量子不可能被克隆。后来称这一性质为量子不可克隆定理(quantum no-cloning theorem)。这一篇论文在发表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量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量子不可能被克隆这一性质得到很大的青睐,它被用来进行保密通信有不可代替的优势,因为通过其它方式存储和传输的信息很容易被复制和读取,量子不可克隆定理及量子的不确定性却能避免这些弊端。同时,它也为量子计算机的应用和量子信息的读取设置了一道障碍,当然这一障碍是可以逾越的。虽然量子不可定理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由于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的正确与否有着重大的意义、量子力学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未知领域的存在,本文班门弄斧地提出肤浅的质疑,旨在抛砖引玉地引导大家进行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2.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的证明 量子不可克隆定理是根据量子态的叠加原理推导出的。Wootters和Zurek的论证简述如下:设二态体系的态空间的两个正交归一基矢记为|0〉和|1〉。采用 Panli表象, |0〉 = , |1〉= 按照量子态叠加原理,这个体系的任何一态|〉都可以表示成|0〉和|1〉的线性叠加,即 |〉= a |0〉 + b |1〉 , | a | 2 +| b | 2 =1 设复制(放大)装置的初态为|A〉。量子态的完全精确复制过程可以表达如下: | A 〉|〉| A 〉|〉|〉 |A 〉是复制后复制装置所处的状态,它可以依赖于,也可以不依赖于被复制的量子态 | 〉。设 |0〉以及与它正交的|1〉可以被这个装置完全精确复制,即 | A 〉|0〉| A 0 〉|0〉|0〉 | A 〉|1〉| A 1 〉|1〉|1〉 对体系的任何一个状态|〉能否被这个装置完全精确复制呢?回答是否定的。理由如下:由 | 〉= a |0〉 + b |1〉,有| A 〉|〉= a | A 〉|0〉 + b | A 〉|1〉 按| A 〉|0〉| A 0 〉|0〉|0〉及| A 〉|1〉| A 1 〉|1〉|1〉有 | A 〉|〉a| A 0 〉|0〉|0〉 + b| A 1 〉|1〉|1〉 设|A 0 〉 | A 1 〉,则上式所示复制出来的体系处于混合态,绝不可能是要复制的纯态 | 〉|〉(不计及归一化问题),因为 |〉|〉= ( a |0 + b |1)( a |0 + b |1)= a 2 |0〉|0〉 +2 ab |0〉|1〉 + b 2 |1〉|1〉 如|A 0 〉=|A 1 〉,则|A〉|〉|A 0 〉|0〉|0〉 + b | A 1 〉|1〉|1〉所示复制出来的体系处于下列纯态|0〉|0〉 + | 1〉|1〉,是一个纠缠态,它也决不可能是 a 2 |0〉|0〉 +2 ab |0〉|1〉 + b 2 |1〉|1〉所表示的状态。因此,如果一个量子复制机能精确复制态|0〉和|1〉,则它不可能复制两态的叠加态|〉= a |0〉 + b |1〉,由此得出量子不可克隆定理 。 3.量子不可克隆定理在应用中的利弊 由于量子态不可克隆的性质,以量子态来表示信息的量子计算机不得不采用特别的方法进行信息读取,也需要采用特别的方法进行纠错。给量子计算机的实现带来了困难。在不远的将来,量子计算机将会从现在的实验阶段走向应用。量子计算机的最重要优点体现在量子并行计算上,特别突出的是经典计算机只能进行指数算法的问题,量子计算机有可能用多项式算法来完成。由于量子算法揉进量子力学的许多特性,如相干叠加性、并行性、纠缠性、测量坍缩等等,它们为计算效率的提高带来极大的帮助。1994年Shor等人提出了一种大数因子分解的量子多项式算法 。Shor量子算法的核心是利用数论中的一些定理,将大数因子分解转化为求某个函数的周期。在量子计算机中Shor算法的每一步骤都是可以通过多项式算法来完成。所以,在量子计算机中Shor算法是有效的算法。Grover量子算法是解决一类遍历搜索问题的量子算法。它可以用来破解通用的56位的数据加密标准(DES),只需2 28 2.6810 8 步,而经典算法约需2 55 3.610 16 步。即使假定量子计算机与经典计算机都具有每秒计算十亿次的速度,经典计算需11年,而Grover算法只需3秒钟。如果量子计算机能实现,世界上许多密码体制将受到严重威胁。与量子计算机对密码体制的威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量子不可克隆定理这一性质可以用来进行信息的保密传输 。量子不可克隆定理不仅在量子信息技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还对物理学特别是量子力学有深远的影响。 4.对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的质疑 在文献 中,对于量子是否可以克隆,以及是否可以利用量子克隆进行超光速通信的问题产生了争论。从理论上而言,当一个特定频率的光子在通过所有不同的(纵轴)方向的激光器(无数个激光器串联)时,无论它的偏振方向如何,总会在相应方向的激光器中产生受激辐射,从而被复制。虽然实际情况下,由于自发辐射产生的噪声干扰而导致克隆不准确,但是这并不能完全保证这一不成功的克隆的量子与被克隆的量子态之间是完全无关的,这种相关性如果用来进行超光速通信,虽然不能进行成功的通信,从而明显地颠倒因果,但是会导致因果之间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则可能说明具有相关性的因果可能被颠倒。可见想通过噪声干扰而说明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不对立并不具有很强说服力。鉴于量子力学本身的复杂性以及量子不可克隆定理在理论实践中的重大意义,在此本人以门缝之见提出几点质疑。⑴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的简单证明未必能排除一切克隆的可能性。众所周知,证明一个定理错误很容易,只需举一个反例足够;证明一个定理正确却困难,需要考虑到一切可能的情况,必须将每一种情况充分讨论到,不可能的情况也要有排除理由的说明,特别是在量子力学存在未知的领域以及它本身非常复杂难于理解的情况下。⑵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的证明中,许多地方没有详细论证。如为什么不能复制2 ab |0〉|1〉这一部分(这正是一个纠缠态)?为什么克隆过程不能是一种综合的过程?为什么|0〉|0〉和|1〉|1〉这两部分要分别克隆?虽然乍一看似乎是这样,但科学发展史特别是量子力学的发展告诉我们,许多曾经被认为正确理论似是而非,如相对论之前的时空观,定域性的观点,我们必须在正确坚固的基础上构筑科学的大厦。科学的大厦往往建立在一定的未被证明而且也难于证明但是却很容易为世人承认的基础之上,如公理、公设、假定等等。以人的克隆为例子(虽然人的克隆并非达到量子态的完全一致)来说明问题,在对人的生物结构未明了之前,我们很难相信,克隆人是可能的。因为如果解剖人体来测定人体的组成,在一部分未完全测定时,其它部分就已经因为人的死亡而变化(这与不确定性关系非常相似),即使将人的每一个细胞或每一个器官都复制好,我们仍然无法将它们进行恰如其分的组合使之变成一个完整、有生命活力的人(这与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的证明也很相似)。但是当初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用一个人的单个细胞,就可以克隆人。并且对被克隆的人没有很大的伤害(只需一个细胞)。⑶我们没有完全了解量子(光子、电子等等)产生的原理,量子是否存在更加微观的属性和结构?是否量子也存在象基因一样的组成成分?如果存在,可能会利用这些进行克隆。⑷受激辐射的条件之一是激励光子必须具有与介质相应的频率,这恰好使激励光子的频率与激发产生光子的频率一致。类似这种受激辐射中的强迫振动选择性的选择方式是否也会体现在其它粒子的复制过程中即激励粒子自动选择相应的条件产生相同量子态的粒子,但是不改变自己的量子态从而实现量子态的克隆。激励粒子也可能会在对自身不改变或改变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创造产生具有相同的量子态的粒子的条件。⑸光子(电磁波)通过偏振片时,以cos 2 几率通过,并且偏振方向随偏振片设置方向发生改变,是否在其它粒子的复制过程中存在类似的筛选机制,使不同量子态的粒子的量子态坍塌到与被克隆粒子相同的量子态,抑或使复制机自动调整到以被复制量子态为本征态(| )= a |0)+ b |1)中 a =0或 b = 0 的情形)的状态然后进行复制,而被克隆粒子自身不改变或改变可以忽略。其实通过偏振片的过程中,光子怎样改变偏振态,现今的量子力学还无法回答 ,所以我们很难排除其它类似筛选、从动或同化机制的存在性。常言道,屋脊上的葫芦两边滚。假如一个物体在光滑的球体的顶上,刚好平衡,在理想情况下,只要有任意一个方向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微扰,也会使它进入一种相应的运动状态。比如,另一个物体从它旁边飞过,也会使物体向相同方向运动。⑹量子测量理论中存在很多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包括什么样的物理过程只能算是相互作用?什么样的物理过程才算是量子测量 ?而且测量中的状态的坍缩过程是一个及其深邃的、未被了解的过程。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的证明中并没有排除所有利用不改变量子态的相互作用进行间接测量或者更加微观的测量(且不造成量子态的测量坍缩)的可能性。⑺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从最初被认为是对微观客体的观测,必然给它带来不可控制的动量、能量干扰 ,到现在被认为的被观测物与仪器的纠缠作用,都认为是测量的干扰。但是人类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的,比如对粒子的认识了解,粒子是否可以继续分解为更小的粒子,什么是最基本的粒子,我们的认识中最基本的粒子是从分子到原子到中子(质子)到夸克。当有更加微观的认识后,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动量、能量干扰可能不会改变量子态,只要在对量子态不改变的情况下能进行量子态的测量,就可以克隆。⑻在受激辐射中,只有特定偏振方向、特定频率的入射光子才能产生使介质产生受激辐射,产生相同频率、偏振方向、相位、传播方向的光子,而对于其它的光子不会产生受激辐射。不考虑自发辐射,从理论上而言,当一个特定频率的光子在通过所有不同的(纵轴)方向的激光器(无数个激光器串联)时,无论它的偏振方向如何,总会在相应方向的激光器中产生受激辐射,从而被复制。实际情况下,由于自发辐射产生的噪声干扰而不可行 ,但是我们不能排除在对更加微观的性质了解后,有排开自发辐射的光子或者抑制自发辐射的可能性。受激辐射的这种选择性也从某一方面反映了在不改变自身量子态的情况下量子有可能对外界产生一定的作用,而这些作用恰恰反映了量子态,而这一性质有可能用来成功测量量子态。 当然,本文并没有证明量子态的可克隆性,仅仅是提出肤浅的质疑。希望专家和学者共同来完善和探讨该定量的证明。让我们以约瑟夫朱伯特的名言来共勉:争论一个问题而没能解决它,比解决了一个问题而没有争论它要好! 5.结束语 量子态能否克隆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如果量子不可克隆定理正确,它将在经受质疑的考验之后更加受到青睐,大展异能。事物往往有难思难解的相似之处,并且也深深体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方方面面。人有基因,微观粒子难道没有基因吗?生活中存在同化和从动效应,经典物理学中也有同频共振现象。量子世界中难道就没有类似的现象吗?至少我们没有理由否定这一点。并非笔者要牵强、武断地采用比较的方式来提出基因等等假定,而是在与经典物理学和其它现象相违背的同时,量子力学中的许多现象包括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关系以及它们附带的方方面面的细节性的问题似乎又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异常绝妙的相似,这一点笔者将在《喻解量子力学》中进一步说明,并提出新的假说。同时尼尔斯波尔的互补原理可以表述为:量子系统具有同样真实、但相互排斥的性质 。这一点也说明我们不能采用一种思路、孤立的观点来说明一切问题,特别是在量子力学中。当然也不能排除笔者已经陷入了一种误区,愿大家就此畅所欲言地探讨。对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的质疑将会引来更深的问题,再度引发量子力学、相对论与哲学等等领域的争执。但是,争执最终是好事,许多相关的理论本来存在疑点。笔者今后将会进一步讨论。无论量子态是否可以克隆,都利于加速理论的完善。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即使量子不可克隆定理错误,也决不意味着量子密码学要进入密码学的历史博物馆,因为还有一类基于纠缠态的量子密码学实现方案。以不可克隆定理和不确定性关系为基础的量子密码学实现方案也可以进行改进后从新获得安全。并且只要克隆量子态的方法还没有实现,运用量子密码学进行保密通信都是安全的,不会存在时效的问题。如果量子态能成功克隆将给信息技术带来许多方面的进步,甚至可以利用单个量子态传输许多位比特的信息,同时会对物理学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为一时的理论认识止住研究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永德.量子力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John R.Gribbin著. SchrodingerKittens and the Search for RealityIn the Search of SchrodingerCat: The Starting-World of Quantum Physics Explained ,ArtsLicensing International,Inc 1998 3. P. W. Shor. Polynomial-time algorithms for prime factorization and discrete logarithms on a quantum computer. SIAM J. Comput., 26:1484-1509, 1997. 4. Justin Mullins.Making Unbreakable Code . IEEE Spectrum. May 2002,40-45 5. W. K. Wootters and W. H. Zurek.Nature 299 (1982) 802. 6.赵凯华,罗蔚茵著.量子物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Asher Peres. How the No-Cloning Theorem Got its Name ,quant- ph/ 0205076 , 2002 8.曾谨言著.量子力学(第三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5050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是怎么做科研的之十
wangyong77 2009-3-14 19:33
我是怎么做科研的之十 好文章需要经过千锤百炼,但是现实让我们很浮躁,加上都喜欢去争首创,所以不愿意等。据说香农的信息论的论文搁置了很久才发表的。这一点我做的不好,但是随着时间迁移,你肯定可以对文章做很多的改进的。 学会选择好的方向,有的方向看起来尖端,而且好发论文,别人也瞧得起,但是,未必有价值,可能潜力已经挖掘的差不多了,一些东西的改进是有极限的,许多情况下,甚至是有弊端的,一个全新的领域可能别人不一定容易认可,但是,宝贝多。 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战略,是多读,还是多思考上,需要把握一个好的度,结合两者,但是思维能力强的人可以多用心去思考和领悟,反之亦然。 学习的时候用一种怀疑和研究的态度,比如,对于某些公式我就发现自己无法了解,无法学习下去,但是有些人好像一下子就学会了,后来感觉他们应该不可能去理解这个公式,因为它的证明比较复杂,而且也没有在书上给出。但是,当我学会的时候,往往就能现学现用,举一反三,别人倒是未必。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定要意识到知识的局限性,有时候不知道这一点很容易被知识把自己的头脑禁锢而丧失创新能力。 许多人反对我的看法的人都强调多读文章,多打基础,先学习再创新。有些人在现实中,所以我知道,持这样观点的人往往不是很善于创新,或许他们的这种能力与这种观点互为影响,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得他们的这些观点越来越巩固。我也做过分析,指出:并不是要等到学完了再去做的,边学边研,边学边思考,按需学习才更重要。人不可能学完所有的知识,包括一个领域的也不可能。许多人喜欢搞别人研究了很久的,学术界也看重那些有很尖端的,用的公式理论越多越好,词汇越是吓人越好,有时候有些尖端只是支末而已。一个领域宝贝已经被人挖了很久,你才去挖,非常吃亏,第一,宝贝很少了,而且都是别人不要的,或者是挖不到的,第二,你要学习很多东西。所以,平时学习的时候多产生一些点子,从这些点子中找源头创新的,好解决的,不是步人后尘的去解决,其他的记在本子上到时候再说,大多数的点子可能是你没有精力去解决的。或许这样的原创别人不是很重视,但是它容易枝繁叶茂。当然有些方向也非常难解决的。总之,要学会选择和回避,不要等一切都学完了再来思考。学会自己去摸索。解决你的问题,可能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要善于查找、把握和按需学习。 这次找来了王小云的经历和观点,希望能够增强一点说服力:王小云在成功之前一直默默无闻,同行评价她,从不急功近利,没有新思想新进展的论文她是绝对不主张发表的,平时对一些耽误研究工作时间的荣誉或应酬也不热情。她不赞同大批量的阅读文献,只是抓住几篇经典的论文仔细研究,吃透论文思想,然后自己独立思考,寻找突破性的方法,迅速将自己的方法进行实验,就这样 周而复始地在数字王国里钻研。 当然我想,或许少数情况下对于一些人,对于一些方向,多读书可能是正确的。当然我的看法也与自己的能力,水平等密切相关,比如,我不是很喜欢看书,反而喜欢思考,思考能够有许多发现,有成就感,但是读书经常发现问题,而且学习起来慢。等等。这样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上面提到的人的能力影响自己的观点的问题。
个人分类: 我的科研经验分享|2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一篇论文启发大家发现局限性
wangyong77 2009-3-13 20:37
信息论的局限性及其根源分析 注意:这个版权我是要的,写出的论文我一般都是要投稿的,所以,注意我前面提到的不要的是针对没有整理成另外的。 1. 引言 香农(Shannon,又译仙农、申农)的信息论是针对通信问题的,对于现实中的信息问题并不一定非常适用 ,后人将他的信息论称为狭义信息论,而对应的广义信息不仅研究通信问题,还研究其他与信息有关的领域。针对广义信息,一些学者提出了全信息理论、广义信息论、统一信息理论等 。这些理论认识到了狭义信息论的某一些局限性,但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信息论局限问题,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来分析狭义信息论的局限性。 2. 香农信息论针对现实信息问题的局限性 目前被认识到的香农信息论的局限性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信息论仅仅考虑到了随机不确定性,而没有考虑到信息表示中集合的局限性和信息的模糊性等不确定性,针对这一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模糊集、粗糙集理论。第二,信息论没有考虑语义和语用,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信息论的局限性的主要根源 。国内钟义信就提出包括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全信息理论 。 笔者也发现信息论存在如下局限性:第一,信息论没有考虑信息的可靠性问题,而现实中的信息大多数都是不可靠的。而信息的可靠性却是信息价值的前提,比如情报类信息的可靠性就非常重要。信息的可靠性是信息的主要指标,但是信息论没有考虑,仅仅是考虑到信息的不确定性。第二,信息的完备性问题,信息论并没有考虑信息并不完全发送的情况,而现实中许多信息都是不完全(完备)、片面的,需要融合。在没有更加完备信息的场合下,人们往往权宜地将片面的信息姑且当作全面的信息来对待,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不完备的信息相对于完备的信息而言是不可靠的 。第三,在信息论中一些简单的信道并联和串联可以合为一个信道,比如简单的两个串联信道的信道矩阵可以直接通过相乘而当作一个信道,但是信息论没有考虑信息复杂的多重传递,比如,信息从一个信源传递到中间信宿,而中间信宿又转发给一个最终信宿,而且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信息的表示发生了改变,在这种多重传递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重不确定性。现实中的信息往往需要经过这种多重传递,导致多重不确定性。比如,当然如果考虑前面提到的模糊集合等,这种多重不确定性性将更加复杂。信息论没有考虑到信道矩阵的传递概率等参数的复杂性。现实中这种传输特性可能不是确定不变的,而可能是随机变量,甚至可能更加复杂。第四,信息论中以通信为研究对象,其传输的信号本身是确定的,然而现实中却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问题。在通信中,定义信息为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无可厚非,但是面对本身不确定的信息,我们如果去消除其不确定性,只会导致信息失真,这是舍本逐末的。量子信息论就是对经典信息论的一种推广,量子比特除了是0和1外,还可以是0和1中间的一个叠加态。在文献 中,考虑了信息的可靠性问题,指出信息的可靠性比确定性更加重要,现实中,人们也是宁可选择不确定,但是可靠的消息,也不会选择不可靠而确定的消息。第五,信息论中的条件相对而言是简单的,而且多是以条件概率来表示的。然而现实中许多中的信息的条件是比较复杂的,比如,给出的条件可能是知识、规律等等,在已知先验概率的情况下,又得知某一个规律,通过这个规律并不能简单得出相应的条件概率来。第六,信息论用先验概率来表示已知的信息,然而,现实中,许多已知的信息并不是可以用先验概率来表示,比如可能包含未知数,可能是某个约束条件,可能是某个规律,甚至可能是完全未知的。第六,信息论由于不考虑语义,没有考虑到信息可能本身都是不相容的,自相矛盾的。现实中,有大量的信息可能是不一致和矛盾的。 3. 信息的实例分析 针对以上局限性,为了让问题更加明朗,可能通过举例来分析: 例子一:发送者给接收者发送重要情报:某两国即将开战。从信息论而言,这本身是一种信息量很大的信息,但是如果这个消息不正确,可能它就会造成很大的祸害,人们更加看重消息的可靠性,如果信息不可靠,通信是无意义的,信息的价值也不存在。信息论只是力图保证接收者接收到的消息是原来的消息,而对来自于信源的信息是否真正可靠,并没有进行研究。若以上信息不可靠,则两国开战的概率可能不是 1,而是介于0和1之间,这样概率值本身具有随机不确定性。为了不至于将概率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确定性混淆,可以假设发送的情报改为:某两国即将开战的概率为0.7。如果这个情报不绝对可靠,则可能这个概率值不是0.7,而是在0.7附近,此时概率本身不是确定的,值0.7可能只是平均。这种可靠性问题还可能更加复杂,比如除了针对于是否开战可能不可靠外,还可能针对主语有不可靠的可能性,比如,可能不是两国,而是三国,或者两人等等。 例子二:某一事件 m的概率是由一些条件确定的,假设这些条件是c 1 ,c 2 ,,c n ,且假设事件m的概率可以表示为 P(m)= f(c 1 ,c 2 ,,c n ) 假如我们只是对于条件 c 1 未知,其他均已知,或许可以根据条件c 1 的概率分布,求出P(m)的平均值。针对具体的情况,条件c 1 却是已知且确定的,但是在未知该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只有权宜地利用该条件未知情况下的平均的概率值来代替真实的概率,这种情况下,两个概率值虽然相近,但是并不等同。当用平均值取代具体的某一值的时候,信息显然不可靠,因此,在本例子中的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也可以转换为信息不可靠的问题。一般而言,知道的条件越多,条件越完备,得出的概率就越可能接近条件完备的情况下的概率,进而信息也越可靠。本例子的情况可能更加复杂,比如,m的概率在所有的条件都确定的情况下,依然可能是随机变量,好比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并不是因为隐参量的存在或者量子力学的不完备,而是一种自然的不确定性。 例子三:通过几次实验来测试某一事件 m发生的概率,当已知条件t:实验结果为P t (m)=0.7的情况下,我们并不能知道此条件下事件m发生的概率P(m∣t),只能确定P(m∣t)是在0.7附近的一个随机变量,如果一定要将该随机变量用固定的值0.7代替,该值就会带来可靠性的问题。概率论和信息论中都频频出现联合概率分布和条件概率,但是并没有说明许多条件下,条件概率或者联合概率分布中的概率值本身可能是随机变量,或者部分未知,甚至完全未知的。这样容易导致本来概率值不确定,但是却将不确定的概率值当作确定的概率值。 例子四:某生考试成绩一向非常理想,得优秀的概率为 0.875,但是在一次考试之前,因为生病而耽误了功课,所以其得优秀的概率会下降,假设降到0.75。在未知考生生病和耽误功课之前,我们知道的先验概率的不确定性要小于知道耽误功课以后的后验概率的不确定性。从信息论角度看,后者的信息量反而减少了。现实中,人们并不会因为先验概率不确定性小而选择它,而是会选择条件更加完备的情况下的后验概率,因为它更加贴近实际。这一点说明,以不确定来度量信息是受到限制的,这对于本身不确定的问题是不适用的,此外也说明信息需要有度量其可靠性和完备程度的指标,而且这一指标比度量信息不确定性的信息熵更加重要。 例子五:甲从乙处得到情报:敌人明天早晨百分之九十九要发动进攻。此后,甲同样从丙处得到相同的情报。从信息论角度来看,对于问题敌人明天早晨是否要发动进攻,不确定性是一样的,因而信息量一样,丙似乎并不提供新的信息。但是人们依然会感觉从丙处得到了信息,这种信息使得甲更加确定敌人明天早晨百分之九十九要发动进攻,这一例子进一步说明信息的可靠性应当是一个度量信息的指标。 例子六:当获得消息所有的事件都是等概率发生的的时候,对这句话的内容是什么,或者对于问题所有的事件发生呈现什么样的概率分布而言,它消除了不确定性。但是对于什么事件将发生情况,不可能是更加确定,信息量不可能增加而只可能是减少。这一点说明信息量仅仅是针对于消息本身的不确定性而言的,而该消息衍生出来的问题的不确定性并不与消息的信息量有必然联系,因此,信息熵这一度量的应用范围也是有限的,并不适合应用在日常的信息问题中。 例子七: Brillouin曾经提出了一个悖论:假如一段信息被以文本形式发送,文本的最后一部分却告诉接收者,说明此前的所有的信息都是不真实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有信息被传输?Brillouin建议要关注负信息。在该悖论中,有两部分消息,第二部分消息是对前面的一种否定。笔者认为,这两部分消息前后矛盾的,它们的可靠性都是相对的,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假如发送者是诚实的且没有故意开玩笑,则根据语境和情理分析,后面部分的消息正确的可能性大的多,这种情况下,综合前后部分的信息,可以认为没有发送有用的信息。当然也不能绝对地排除发送者在后面犯错误或者是发错消息的可能性。信息论中,消息的各个符号之间的关联采用冗余来表示,但是,该消息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从整体上看成是一种冗余的编码,即不可能被发送的编码(发送概率为0的编码),由于通信中时延的存在(如果没有时延存在,一般情况下消息会是自恰的),使得本不相容的,也不可能被发送的信息在一个完整的消息中发送。 通过以上的例子分析,暴露出信息论的一些局限性,为挖掘信息论局限性的根源提供了基础。当然,还有许多局限性在这里不一一赘述。 4. 信息论局限性的根源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以得出,信息论没有考虑信息的可靠性,而信息的可靠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通信中,由于消息是确定的,因此,不确定性的消除与可靠性的增加有一定的联系。实际上,我们要消除不确定性是很容易的事情,而香农信息论的消除不确定性是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完备性为基础的,比如利用纠错码纠错,利用后验概率来增强信息的完备性。假如把信息的确定性当作唯一的指标,抛开信息的可靠性问题,则可以随便确定某一事件的概率为 1,其余事件的概率为0就可以了。再假如,我们把信息的确定性当作首要考虑的目标,其次考虑其可靠性,则我们也可以指定概率最大的事件概率为1,其余事件概率为0。这样首先保证了确定性,可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如果如此,信息论和信息处理就变得相当的简单了。显然现实中人们不是这样的。根据以上多处的分析,可靠度是信息的一个首要指标。 以上的信息的可靠性、完备性以及经典集合的不切和实际都可以归结为对信息的多重不确定性的忽视,比如,在实例分析中,我们发现不可靠的信息,它的信息表示本身是不固定的,其概率值可能是随机变量,不完备的信息也是类似。对于模糊集和粗糙集之类的非经典集合,则可以认为是某一个集合包含的对象不确定而造成的,比如,在粗糙集中,对象 a 可能属于也可能不属于集合X,对象a 是否属于集合X就具有随机不确定性。其中一些不确定性与信息论原有的不确定性叠加起来就可能产生多重不确定性。这里的不确定性除了随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还可能有更多形式的不确定性,包括某些不完全的约束条件造成的不确定性。可见,对信息多重不确定性的忽视是信息论的局限性的重要的根源。对信息可靠性的忽视也是信息论无法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鉴于所有的信息都很难可靠和完备,所以我们可以将可靠性和完备性问题总归为信息的相对性问题。实际上,现实中人们很难得出完全可靠的信息,只有权宜地采用相对可靠的信息,当有更加可靠的信息的时候,人们会利用更可靠的信息取代先验的信息。由于可靠性也与概率值的不确定性有关系,对信息可靠性的度量也可以借鉴香农对信息不确定性的度量,然而,计算概率的不确定性会比信息熵的计算复杂,因为概率需要满足更多的约束条件。 从 Brillouin悖论和例子四与例子六可以看出香农信息量公式仅仅是用来度量传输特定信息的时候最少的传输量,在通信场合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可靠性,但是当考虑信息对应引申出来的意义的时候,信息量大小与消息的意义的确定性和内容的多寡并没有必然关系,且某一信息可能增加其他信息的不确定性,甚至一些信息可能一方面增加一些信息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减少另外一些信息的不确定性,比如今天下雨这一信息可能减少今天路上潮湿与否的不确定性,但是也会增加今天学生迟到与否的不确定性。可见,是否需要考虑负信息也是值得商榷的。 当然,信息论也与现实信息问题具有很强相似性,信息论的方法很值得在现实的信息问题的研究中(包括信息的可靠性的研究中)借鉴,比如 Brillouin悖论中的自相矛盾与纠错编码出现错误导致的不一致性很相似,可以类似采用取最大概率事件作为真正发生事件,而当概率都很相近的时候,可以类似删除信道进行信息删除。 总而言之,信息论的局限性是源于信息论是针对通信问题的,其模型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当然也与概率论的局限性有关系,由于对概率值随机性和多重随机不确定性研究的不足,使得人们容易陷入概率(包括联合概率分布)就是确定值,而不可能是随机变量, 给定条件就可以得出条件概率等思维定势中,而这些思维定势只是适用于现实概率论问题中的一部分。由于信息论的这些限制条件能够较好地满足通信问题,使得它能够在通信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而推广到一般的信息领域则需要针对它的局限性解除相应的约束条件。 5.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香农信息论的一部分局限性,通过对其局限性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明确它的适用范围,避免对信息论的滥用,将信息论应用在适用的领域。另一方面,可以为推广和借鉴信息论提供方向,比如可以根据信息表示中概率是固定值的局限性改进信息的表示来适应对信息可靠性研究的需要,进而推广信息论。此外,还为概率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信息论也与现实中的信息问题有许多的相似性,如前面提到的对信息可靠性和完备性的考虑。这些相似性为借鉴信息论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27 (1948),379429,623656 Shannon C E.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 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 . 鲁晨光.广义信息论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 .Contributions towards a unified concept of information .Doctorial Thesis of University Bern,1995. Daniel Federico . 宛天巍, 王浣尘, 张旭,信息测度方法的综述,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5,14(6) . 王勇,香农信息定义分析与改进 ,情报杂志,2008,27(8): 57-60. 信息论的局限性及其根源分析 王勇 (计算机与控制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E-mail : hellowy@126.com 摘 要: 从新的角度指出了香农信息论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的可靠性和完备性的忽视,通过例子分析进一步说明信息可靠性对于度量信息的重要意义。指出局限性产生的根源在于对信息多重不确定性的忽视,以及对概率值本身存在不确定性的认识不足。 关键词: 信息论,通信,可靠性,纠错,概率 中图分类号: G201 1. 引言 香农(Shannon,又译仙农、申农)的信息论是针对通信问题的,对于现实中的信息问题并不一定非常适用 ,后人将他的信息论称为狭义信息论,而对应的广义信息不仅研究通信问题,还研究其他与信息有关的领域。针对广义信息,一些学者提出了全信息理论、广义信息论、统一信息理论等 。这些理论认识到了狭义信息论的某一些局限性,但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信息论局限问题,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来分析狭义信息论的局限性。 2. 香农信息论针对现实信息问题的局限性 目前被认识到的香农信息论的局限性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信息论仅仅考虑到了随机不确定性,而没有考虑到信息表示中集合的局限性和信息的模糊性等不确定性,针对这一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模糊集、粗糙集理论。第二,信息论没有考虑语义和语用,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信息论的局限性的主要根源 。国内钟义信就提出包括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全信息理论 。 笔者也发现信息论存在如下局限性:第一,信息论没有考虑信息的可靠性问题,而现实中的信息大多数都是不可靠的。而信息的可靠性却是信息价值的前提,比如情报类信息的可靠性就非常重要。信息的可靠性是信息的主要指标,但是信息论没有考虑,仅仅是考虑到信息的不确定性。第二,信息的完备性问题,信息论并没有考虑信息并不完全发送的情况,而现实中许多信息都是不完全(完备)、片面的,需要融合。在没有更加完备信息的场合下,人们往往权宜地将片面的信息姑且当作全面的信息来对待,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不完备的信息相对于完备的信息而言是不可靠的 。第三,在信息论中一些简单的信道并联和串联可以合为一个信道,比如简单的两个串联信道的信道矩阵可以直接通过相乘而当作一个信道,但是信息论没有考虑信息复杂的多重传递,比如,信息从一个信源传递到中间信宿,而中间信宿又转发给一个最终信宿,而且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信息的表示发生了改变,在这种多重传递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重不确定性。现实中的信息往往需要经过这种多重传递,导致多重不确定性。比如,当然如果考虑前面提到的模糊集合等,这种多重不确定性性将更加复杂。信息论没有考虑到信道矩阵的传递概率等参数的复杂性。现实中这种传输特性可能不是确定不变的,而可能是随机变量,甚至可能更加复杂。第四,信息论中以通信为研究对象,其传输的信号本身是确定的,然而现实中却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问题。在通信中,定义信息为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无可厚非,但是面对本身不确定的信息,我们如果去消除其不确定性,只会导致信息失真,这是舍本逐末的。量子信息论就是对经典信息论的一种推广,量子比特除了是0和1外,还可以是0和1中间的一个叠加态。在文献 中,考虑了信息的可靠性问题,指出信息的可靠性比确定性更加重要,现实中,人们也是宁可选择不确定,但是可靠的消息,也不会选择不可靠而确定的消息。第五,信息论中的条件相对而言是简单的,而且多是以条件概率来表示的。然而现实中许多中的信息的条件是比较复杂的,比如,给出的条件可能是知识、规律等等,在已知先验概率的情况下,又得知某一个规律,通过这个规律并不能简单得出相应的条件概率来。第六,信息论用先验概率来表示已知的信息,然而,现实中,许多已知的信息并不是可以用先验概率来表示,比如可能包含未知数,可能是某个约束条件,可能是某个规律,甚至可能是完全未知的。第六,信息论由于不考虑语义,没有考虑到信息可能本身都是不相容的,自相矛盾的。现实中,有大量的信息可能是不一致和矛盾的。 3. 信息的实例分析 针对以上局限性,为了让问题更加明朗,可能通过举例来分析: 例子一:发送者给接收者发送重要情报:某两国即将开战。从信息论而言,这本身是一种信息量很大的信息,但是如果这个消息不正确,可能它就会造成很大的祸害,人们更加看重消息的可靠性,如果信息不可靠,通信是无意义的,信息的价值也不存在。信息论只是力图保证接收者接收到的消息是原来的消息,而对来自于信源的信息是否真正可靠,并没有进行研究。若以上信息不可靠,则两国开战的概率可能不是 1,而是介于0和1之间,这样概率值本身具有随机不确定性。为了不至于将概率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确定性混淆,可以假设发送的情报改为:某两国即将开战的概率为0.7。如果这个情报不绝对可靠,则可能这个概率值不是0.7,而是在0.7附近,此时概率本身不是确定的,值0.7可能只是平均。这种可靠性问题还可能更加复杂,比如除了针对于是否开战可能不可靠外,还可能针对主语有不可靠的可能性,比如,可能不是两国,而是三国,或者两人等等。 例子二:某一事件 m的概率是由一些条件确定的,假设这些条件是c 1 ,c 2 ,,c n ,且假设事件m的概率可以表示为 P(m)= f(c 1 ,c 2 ,,c n ) 假如我们只是对于条件 c 1 未知,其他均已知,或许可以根据条件c 1 的概率分布,求出P(m)的平均值。针对具体的情况,条件c 1 却是已知且确定的,但是在未知该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只有权宜地利用该条件未知情况下的平均的概率值来代替真实的概率,这种情况下,两个概率值虽然相近,但是并不等同。当用平均值取代具体的某一值的时候,信息显然不可靠,因此,在本例子中的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也可以转换为信息不可靠的问题。一般而言,知道的条件越多,条件越完备,得出的概率就越可能接近条件完备的情况下的概率,进而信息也越可靠。本例子的情况可能更加复杂,比如,m的概率在所有的条件都确定的情况下,依然可能是随机变量,好比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并不是因为隐参量的存在或者量子力学的不完备,而是一种自然的不确定性。 例子三:通过几次实验来测试某一事件 m发生的概率,当已知条件t:实验结果为P t (m)=0.7的情况下,我们并不能知道此条件下事件m发生的概率P(m∣t),只能确定P(m∣t)是在0.7附近的一个随机变量,如果一定要将该随机变量用固定的值0.7代替,该值就会带来可靠性的问题。概率论和信息论中都频频出现联合概率分布和条件概率,但是并没有说明许多条件下,条件概率或者联合概率分布中的概率值本身可能是随机变量,或者部分未知,甚至完全未知的。这样容易导致本来概率值不确定,但是却将不确定的概率值当作确定的概率值。 例子四:某生考试成绩一向非常理想,得优秀的概率为 0.875,但是在一次考试之前,因为生病而耽误了功课,所以其得优秀的概率会下降,假设降到0.75。在未知考生生病和耽误功课之前,我们知道的先验概率的不确定性要小于知道耽误功课以后的后验概率的不确定性。从信息论角度看,后者的信息量反而减少了。现实中,人们并不会因为先验概率不确定性小而选择它,而是会选择条件更加完备的情况下的后验概率,因为它更加贴近实际。这一点说明,以不确定来度量信息是受到限制的,这对于本身不确定的问题是不适用的,此外也说明信息需要有度量其可靠性和完备程度的指标,而且这一指标比度量信息不确定性的信息熵更加重要。 例子五:甲从乙处得到情报:敌人明天早晨百分之九十九要发动进攻。此后,甲同样从丙处得到相同的情报。从信息论角度来看,对于问题敌人明天早晨是否要发动进攻,不确定性是一样的,因而信息量一样,丙似乎并不提供新的信息。但是人们依然会感觉从丙处得到了信息,这种信息使得甲更加确定敌人明天早晨百分之九十九要发动进攻,这一例子进一步说明信息的可靠性应当是一个度量信息的指标。 例子六:当获得消息所有的事件都是等概率发生的的时候,对这句话的内容是什么,或者对于问题所有的事件发生呈现什么样的概率分布而言,它消除了不确定性。但是对于什么事件将发生情况,不可能是更加确定,信息量不可能增加而只可能是减少。这一点说明信息量仅仅是针对于消息本身的不确定性而言的,而该消息衍生出来的问题的不确定性并不与消息的信息量有必然联系,因此,信息熵这一度量的应用范围也是有限的,并不适合应用在日常的信息问题中。 例子七: Brillouin曾经提出了一个悖论:假如一段信息被以文本形式发送,文本的最后一部分却告诉接收者,说明此前的所有的信息都是不真实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有信息被传输?Brillouin建议要关注负信息。在该悖论中,有两部分消息,第二部分消息是对前面的一种否定。笔者认为,这两部分消息前后矛盾的,它们的可靠性都是相对的,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假如发送者是诚实的且没有故意开玩笑,则根据语境和情理分析,后面部分的消息正确的可能性大的多,这种情况下,综合前后部分的信息,可以认为没有发送有用的信息。当然也不能绝对地排除发送者在后面犯错误或者是发错消息的可能性。信息论中,消息的各个符号之间的关联采用冗余来表示,但是,该消息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从整体上看成是一种冗余的编码,即不可能被发送的编码(发送概率为0的编码),由于通信中时延的存在(如果没有时延存在,一般情况下消息会是自恰的),使得本不相容的,也不可能被发送的信息在一个完整的消息中发送。 通过以上的例子分析,暴露出信息论的一些局限性,为挖掘信息论局限性的根源提供了基础。当然,还有许多局限性在这里不一一赘述。 4. 信息论局限性的根源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以得出,信息论没有考虑信息的可靠性,而信息的可靠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通信中,由于消息是确定的,因此,不确定性的消除与可靠性的增加有一定的联系。实际上,我们要消除不确定性是很容易的事情,而香农信息论的消除不确定性是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完备性为基础的,比如利用纠错码纠错,利用后验概率来增强信息的完备性。假如把信息的确定性当作唯一的指标,抛开信息的可靠性问题,则可以随便确定某一事件的概率为 1,其余事件的概率为0就可以了。再假如,我们把信息的确定性当作首要考虑的目标,其次考虑其可靠性,则我们也可以指定概率最大的事件概率为1,其余事件概率为0。这样首先保证了确定性,可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如果如此,信息论和信息处理就变得相当的简单了。显然现实中人们不是这样的。根据以上多处的分析,可靠度是信息的一个首要指标。 以上的信息的可靠性、完备性以及经典集合的不切和实际都可以归结为对信息的多重不确定性的忽视,比如,在实例分析中,我们发现不可靠的信息,它的信息表示本身是不固定的,其概率值可能是随机变量,不完备的信息也是类似。对于模糊集和粗糙集之类的非经典集合,则可以认为是某一个集合包含的对象不确定而造成的,比如,在粗糙集中,对象 a 可能属于也可能不属于集合X,对象a 是否属于集合X就具有随机不确定性。其中一些不确定性与信息论原有的不确定性叠加起来就可能产生多重不确定性。这里的不确定性除了随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还可能有更多形式的不确定性,包括某些不完全的约束条件造成的不确定性。可见,对信息多重不确定性的忽视是信息论的局限性的重要的根源。对信息可靠性的忽视也是信息论无法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鉴于所有的信息都很难可靠和完备,所以我们可以将可靠性和完备性问题总归为信息的相对性问题。实际上,现实中人们很难得出完全可靠的信息,只有权宜地采用相对可靠的信息,当有更加可靠的信息的时候,人们会利用更可靠的信息取代先验的信息。由于可靠性也与概率值的不确定性有关系,对信息可靠性的度量也可以借鉴香农对信息不确定性的度量,然而,计算概率的不确定性会比信息熵的计算复杂,因为概率需要满足更多的约束条件。 从 Brillouin悖论和例子四与例子六可以看出香农信息量公式仅仅是用来度量传输特定信息的时候最少的传输量,在通信场合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可靠性,但是当考虑信息对应引申出来的意义的时候,信息量大小与消息的意义的确定性和内容的多寡并没有必然关系,且某一信息可能增加其他信息的不确定性,甚至一些信息可能一方面增加一些信息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减少另外一些信息的不确定性,比如今天下雨这一信息可能减少今天路上潮湿与否的不确定性,但是也会增加今天学生迟到与否的不确定性。可见,是否需要考虑负信息也是值得商榷的。 当然,信息论也与现实信息问题具有很强相似性,信息论的方法很值得在现实的信息问题的研究中(包括信息的可靠性的研究中)借鉴,比如 Brillouin悖论中的自相矛盾与纠错编码出现错误导致的不一致性很相似,可以类似采用取最大概率事件作为真正发生事件,而当概率都很相近的时候,可以类似删除信道进行信息删除。 总而言之,信息论的局限性是源于信息论是针对通信问题的,其模型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当然也与概率论的局限性有关系,由于对概率值随机性和多重随机不确定性研究的不足,使得人们容易陷入概率(包括联合概率分布)就是确定值,而不可能是随机变量, 给定条件就可以得出条件概率等思维定势中,而这些思维定势只是适用于现实概率论问题中的一部分。由于信息论的这些限制条件能够较好地满足通信问题,使得它能够在通信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而推广到一般的信息领域则需要针对它的局限性解除相应的约束条件。 5.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香农信息论的一部分局限性,通过对其局限性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明确它的适用范围,避免对信息论的滥用,将信息论应用在适用的领域。另一方面,可以为推广和借鉴信息论提供方向,比如可以根据信息表示中概率是固定值的局限性改进信息的表示来适应对信息可靠性研究的需要,进而推广信息论。此外,还为概率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信息论也与现实中的信息问题有许多的相似性,如前面提到的对信息可靠性和完备性的考虑。这些相似性为借鉴信息论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 Shannon C E.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27 (1948),379429,623656 . 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 . 鲁晨光.广义信息论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 Daniel Federico.Contributions towards a unified concept of information .Doctorial Thesis of University Bern,1995. . 宛天巍, 王浣尘, 张旭,信息测度方法的综述,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5,14(6) . 王勇,香农信息定义分析与改进 ,情报杂志,2008,27(8):57-60.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30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是怎么做科研的之九
wangyong77 2009-3-10 15:10
我是怎么做科研的之九 关于研究的领域,我的看法是,大体上研究熟悉的领域,但是,不要排斥其他的领域,你可能会在很多方面都有想法,要学会去摸索,在一个不熟悉的领域依然可以有所建树。许多人喜欢说别人不专业来说事,其实,所有的理论都是建立在简单的推理的基础上的,你学习的多,可能站得高,但是别人依然可以根据这些简单的推理直接就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且许多理论的局限性是比较多的。有时候别人喜欢搬出一个理论来吓唬人,而仔细推敲一下这个理论,就是有很多的局限。看到这样的说法,说民科的:他们中大多数人没有受过专门的科学训练,缺乏科学探索的专业方法而漠视前人的工作,另起炉灶,自创体系;他们的学说大部分是经不起推敲的。这种说法就很绝对狭隘,一些人把学习多少理论当作科学训练就更不对了,我觉得最重要的科学训练还是在中学的时候的那种严格的证明推理,而大学基本上不是在做科学训练,而是相反,让人更加不严谨。所以,那些学历高的,专业强的,没有必要那样高傲。 在一个固定的领域,随着你的思考,会对这个领域有多少值得研究的,有多少问题是不现实的,为什么别人的文章会那样,为什么这个理论会这样发展等等许多许多的问题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并且积累许多点子,而且逐步排除错误的想法,思路日益清晰明朗。这样你做研究就会方便自如得多。
个人分类: 我的科研经验分享|20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是怎么做科研的之八
wangyong77 2009-3-9 22:33
我是怎么做科研的之八 前面提到,有些很好的点子会死的,比如错误,局限,有时候一个小问题可能会使得它的价值丧失大半,让你非常失望:我遇到一个如此美妙的机会,非常绝妙的点子, 结果是幻觉。其实要胜不骄,败不馁,如果发现了有问题,你依然是可能让他起死回生的,要学会去解决这些问题,包括解决自己认为不可能的问题。不要丧失信心。曾经 心情也因此起起伏伏,但是现在知道,要看淡这些。 总而言之,似乎没有什么牢靠,确定,绝对的事情。一切都是相对的。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6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是怎么做科研的之七
wangyong77 2009-3-5 17:53
我是怎么做科研的之七 其实,要发现一些理论的局限性,有些时候是很简单的。假如我们都像中学的时候那样用数学证明的方法,严格尝试去论证一下,或者把前人的论证一步一步进行检验,就会发现许多理论是无法证明的,而且漏洞太多。顺藤摸瓜,你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可以尝试去改进它。许多前提我们往往不能察觉,但是它是隐含着的。 当然有些则很难发现。 其实即使发现了,还需要做许多工作,比如要有说服力强的例子,否则别人不认可。还有,在此基础上去改进,否则有人会说你只会批评,不会建立自己的东西,当然这种要求并不合理,但是总是有人找茬的。 对于自己的发现,不要太惊狂,多想想,就发现并不值得那么惊喜,也没有必要狂妄自大。第一,回想几次你就发现它没有什么了不起,第二,可能这个也有它的局限性呢。不过许多论文都是不提自己的缺点的,是不知道,还是不愿意就不得而知。第三,你也很可能是错误的,要学会查错,纠错。第四,可能别人已经发现了。第五,有些时候,你只是发现问题。虽然发现的问题是的确存在,但是,要解决它却非常困难。 如果你经常认同别人的观点,别人给出论证的时候,不能发现其片面和局限性,就说明这方面你还有不足。许多人喜欢人云亦云,不明白是真的相信,还是随便说的。因此一定不要迷信理论,自己去理解。人云亦云只会杜绝创新之路,自己独立思考,及时错误,也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假如没有许多的前提,一些东西是无法证明的,这些前提或许有研究价值。 许多人喜欢引用理论,却不知道这些理论的局限性,以这些理论来标榜自己的学识,其实没有必要。所以,不要去贬低任何人,包括农民,真理不等于科学,真理依靠的是严谨的推理,但是许多时候,推理却无法那么严谨。 其实中学的时候,数学中的证明应该是很注重严谨的,当然不是绝对的。学会用那么严谨的思想去审视自己学习的理论。不过,到了大学,那种严谨的精神好像都没有了,当然,也与目前的科学研究本身放弃了严谨有关系。虽然不严谨才更容易得出更多的结论,但是,必要拾回一定严谨精神。 许多理论似乎互相矛盾,错综复杂,但是,不要顾此失彼,有时候看起来矛盾的东西却是并存的,这种矛盾有时候是人们想象的矛盾,把事情想简单了。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57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1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