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Eyes-On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护士打针将佩戴智能眼镜Eyes-On
andrologist 2013-11-27 19:22
小时候到医院最怕打针,看着护士们拿着一个长长的针筒,让我们有恐惧感,一针下去痛死人了,直到过了很久才克服这个困难,相信现在的小朋友也深有体会。此外,兴许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尴尬时刻,医生站在不远处,心急的护士一遍一遍穿刺找着血管。这样的经历并不愉快,但它即将成为过去,最近伊凡娜医疗( Evena Medical )便发布了一款非常实用的智能眼镜 Eyes-On :让护士的眼睛穿透皮肤“看到”静脉,据说将改变全球医院和护士打针的方式 !   伊凡娜医疗是一家位于美国加州硅谷的私营企业,主要致力于人体静脉注射精确成像领域的研究。伊凡娜公司的第一项成功产品是“ Evena Owl TM ”使用近红外成像技术精确锁定病患的血管网络,该产品已经于 2013 年上半年推向市场并在全球上市。   这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技术,而近日伊凡娜公司更进一步与其合作伙伴爱普生公司一同宣布了该项技术的升级版本:第一款真正可佩带的血管识别眼镜——“ Eyes-On Glasses ”。这项技术的确将极大的促进医学技术的进展。   这款“ Eyes-On Glasses ”系统让护士可以直接透过病患的皮肤而看到皮下的血管系统。有了这款系统,医生,护理人员和其它需要识别患者血管的人员将不会再因为扎不准血管,尤其是那些非常难找的血管而烦恼。这样在不久的将来,医护人员在给病人进行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时可大大减小病人的痛苦,且注射位置可以更准确,漏针的可能性也会减小,更重要的是病人将少很多痛苦。   “ Eyes-On Glasses ”系统利用爱普生( ( 对,就是制造打印机的 Epson )美国公司的 Moverio 智能眼镜技术平台,这也使其成为全球市场上首款投入实际商业应用的医疗类智能眼镜产品。   研究已经显示,有超过 40% 的医护人员需要在尝试多次之后才能准确找到患者的血管,这不仅浪费医护人员宝贵的时间,拖延了治疗的进行,还会造成患者的痛苦和不满。而有了这款新型眼镜,尽管是在最具挑战性的环境下,如儿科和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在给患儿静脉注射时也将能应对自如。 这款眼镜集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3D 成像以及无线传输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成像清晰的血管图像。除此之外,这款眼镜还提供了远超简单成像的功能。除了可以直接对皮下血管成像之外,它还可以对看到的患者血管影像进行存储,也可以连接到医疗机构的记录系统,让你记录和查看病人的信息。它还具有远程传输功能,支持传输图像、通过蓝牙远程观看、配置专为双向会议准备的扬声器、内置的照片和视频存储卡。这种水平的整合,其成像的精确性以及患者纪录的存档功能,对于提高诊疗服务质量将具有重要意义。   爱普生公司的 Moverio 平台本身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双筒镜目视系统, Moverio 智能眼镜上安装有两个摄像头,可通过蓝牙、 WiFi 或 3G 等无线连接实时传输病人的血管图像。眼镜图像分辨率为 960 × 540 像素,配有 LED 光源,影像纵横比例 16 : 9 ,视野 23° , 24 位色彩深度, 60 Hz 刷新频率,以及 Mini USB 接口。其可以将数字电子系统投影到真实世界的物体上,并显示在佩戴者的视野中央。这种双目成像叠加技术,加上 3D 立体成像技术,实现了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完美叠加。 这个东西会在 2014 年上市,说不定哪天你就会看见护士妹妹佩戴这个给你打针了。 Evena Owl TM Eyes-On Glasses Eyes-On Glasses 上配置的多光谱光源 血管识别 传输储存图像 参考文献 EvenaOwl™ Evena Eyes-On™ Glasses SMARTGLASSES ENABLE 3D IMAGING OF VEINS FOR PRECISE IV PLACEMENT Smartglasses let nurses see veins through skin ForDoctors: X-Ray Glasses See through Skin RealLife Version of X-Ray Glasses Moveover Google Glass: Evena unveils Eyes-On imaging system EvenaMedical Launches Smart Glasses Solution to Detect Patient Veins for Precise IVPlacement
个人分类: 新技术|747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