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三八妇女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在三八女神节的感想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9-3-8 08:06
在三八女神节的感想 蒋继平 2019年3月8日 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是女士们的一个特殊节日。 据说中国大陆的女士们已经将这个节日升级为“女神”节了。 我在微信中看到一个侄女发来的信息是:将三八妇女节和三九女生节合并成为“女王”节。 所以, 三八妇女节也被称为女王节了。 据说多年来男人们一直在研究: 为什么妇女节是“三八”, 而不是“三七”或“三九”?原来是因为: 三七是中药, 三九是西药, 那么这三八一定是迷魂药。 大家一定从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知道迷魂药的厉害, 它可以使人神志不清, 任人摆布。据说越是美丽的女人, 其迷魂药的功力越强。 这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的一个主要原因。 根据多方面的情报, 美女们释放迷魂药一般是利用枕边风的方式, 在男人睡着前向其施放。 我个人不赞同这样的说法, 也就是说我不认为美女们是迷魂药。 我认为女人确实有点像“女神”, 她们整天操劳,想尽一切办法照顾好家庭, 饭菜都多数是她们做的, 可是, 通常情况下她们是最后才上餐桌的人。 可以这么说, 一个家庭主妇就好像是一个家庭的“守护神”。一个家庭的和谐温馨和繁荣昌盛离不开女主人的功劳。 鉴于此, 我把夫人当成女神来对待,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一切都由夫人为我打理。我觉得把夫人当成女神有很多好处。 首先是没有矛盾纠纷, 家庭和谐温馨。 这是因为神和人不会吵架的。 其次有一个神在身边为我办事, 我可以吃的放心, 睡得安心, 生活得舒心。这是我在三八女神节的真实感想 。
个人分类: 节日感言|3328 次阅读|2 个评论
草中笋的每日体悟(35)
jiangjiping 2019-3-8 07:58
草中笋的每日体悟(35) (三十五)把夫人当女神对待 蒋继平 2019年3月8日 今天是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 不过, 据说中国大陆已经将这个节日改称为“女神”节了。 在这节日之际, 使我想起日常生活中夫妻相处的情景。 记得刚结婚的时候, 我总是在夫人面前好像是皇帝一样, 至少也有一些大男子主义的行为。 那是因为我从小生长在农村。 我们那里的乡风就是大男子主义, 封建意识非常强烈。 我自小受到这种封建意识的影响, 在心灵深处有一种男尊女卑的意识。结果是, 要是夫人与我的看法不一致, 就会出现激烈争吵的局面。 后来来到美国,在人人平等的理念环境下生活, 慢慢地养成了尊重女性的习惯。 我现在已经真的把夫人当女神来对待。 几乎一切都由夫人为我打理。我觉得把夫人当成女神有很多好处。 首先是没有矛盾纠纷, 家庭和谐温馨。 这是因为神和人不会吵架的。 其次有一个神在身边为我办事, 我可以吃的放心, 睡得安心, 生活得舒心。 鉴于此, 我希望读者中的男士们也能像我一样, 把夫人们当成女神来对待, 一定会生活得幸福快乐。
个人分类: 节日感言|15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平气和看世界之四:英国兼致敬天下女人
热度 2 张海霞 2018-3-8 10:08
今天是三八节,正好写有着传奇女王的英国!其实提起英国,我想大多数国人会这样认为:英国已经在世界强国的舞台上退居二线了(别急着拍砖),现在就是强撑着,其实早已经从日不落帝国变成日落帝国了。客观地说,在真正踏上英联邦土地之前我本人也是这么想的。 2013 年 2 月我第一次踏上英联邦的土地,是在新西兰,之后是加拿大,之后是英伦三岛,从苏格兰的“勇敢的心”、到气势恢宏的伦敦、再到八百年剑桥 …… 一次比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英国文化的内在魅力和冲击,即使现在已经不是它最强盛的时期,可是它的生命力依然像内在的火山一样会灼燃你: 大英帝国并没有衰落,它今天依然是勃勃生机!就像这 92 岁的女王一样,她年龄可以老迈,但是她的影响力确实无可匹敌! 为什么?我一开始也不得其解,后来仔细分析我接触过的一些英联邦文化中的人,我突然发现,大英帝国长盛不衰影响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英国女人! 比如我在新西兰看到的当代鲁滨逊的故事《 A Wife on Gorge River 》的作者 Catherine Steward 是英国的后裔,她和丈夫 Robert Long 在新西兰南岛最西端的 Gorge River 入海口、一个离最近的公路至少走两天路程的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了 20 多年并且养成大一儿一女,虽然生活艰苦,但是他们保持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 Catherine 的叙述中你可以看到他们二十年来的艰辛、困难、眼泪、亲情、友情和快乐,唯独看不到抱怨,他们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当然每年也要带孩子们出来两次,度假、读书、购置必要的日用品和食物,当然也有朋友们的到访和历险的出行,包括哥哥在回去的路上被洪水冲回来的经历,以及她本人在怀孕第一个孩子八个月的时候还长途跋涉到外面来寻找援助的真实故事…… 最让我感慨地是她一直坚持在家里教两个孩子读书,这是怎样的一种艰难经历啊,在与世隔绝的地方,给孩子们安排好课程并且坚持十几年,直到孩子们都顺利进入大学学习,这不仅需要母亲具有很高的个人教育素养,也需要有坚忍不拔和聪明智慧,她完成了,而且完成得很好,两个孩子都很阳光和健康! 无独有偶,我的新西兰学生 Tim ,我们去他家的时候才知道他和弟弟也都是妈妈在家里教大的,他是奥克兰大学的少年大学生、博士,弟弟是奥克兰乐团的职业音乐家,都很好!虽然我不提倡这样的教育方式,但是我佩服这样的伟大女性(英国人后来移民新西兰),尤其在这个“山水使得游人醉”的新西兰的富裕家庭里,她们不仅是陶冶在山水之间又很好地完成了教育孩子的任务! 这些都是在外的英国后裔了,再看看英国本土的女人: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60 年如一日的坚忍不拔,为国家奉献一生; 撒切尔夫人,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她确实曾经那样坚定执着地执掌乾坤; 特蕾莎 - 梅,现在的执政的首相,她一样是毫不犹豫地启动了英国脱欧的艰难旅程; 维多利亚,曾经最红的辣妹,万人迷贝克汉姆的夫人,不仅孕育了四个优秀的孩子,更是坚定不移地推动着自己的事业前进…… 这就是英国女人,无论在哪里、无论多么艰苦、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她们都坚毅刚强、自律奋进、永不妥协、历经磨难、痴心不悔、坚定不移地扛着这个国家前进!这就是英国始终站在世界一流强国队列里的最根本原因! 三八节,致敬女王,致敬天下所有努力奋进的女人!
个人分类: 国际交流|3823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女性图书馆员先进事迹,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
libseeker 2017-3-8 13:21
图书馆工作者中,女性馆员是主力军,她们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又称三八节、妇女节、三八国际妇女节。值此节日之际,圕人堂征集有关女性图书馆员先进事迹信息,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可以是简略的,也可以是详尽的……内容不拘,形式不限。 圕人堂发了100个拼手气红包(共200元),3分钟内被领完。算是圕人堂的一个“特别”节目吧。期待更多成员参与圕人堂今日的主题活动:分享女性图书馆员先进事迹,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收录部分“成果”: 1 映山红:身边的榜样人物——记图书馆员方允璋老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65474.html 方允璋老师退休前是福建省图书馆的一名的研究馆员,她在图书馆工作了近30年,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奋斗,在图书馆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精彩而美丽的人生篇章。 2 非著名女图书馆员吴志勤先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529734.html 钱亚新先生是著名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索引学家,其夫人吴志勤先生是一名图书馆员,她追随钱先生的脚步,默默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奉献一生。 3 多阳.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继往开来——访2016年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微光书苑创办人李翠利 http://124.207.48.191/epaper/tsgb/2017/03/03/A03/story/44827.shtml 2016年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系列 4 2016年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万群. http://2016clac.lsc.org.cn/contents/1108/11867.html 万群,天津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国家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 仁心妙手,花开群芳。万群,古籍保护领军人。 5 2016年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刘淑华. http://2016clac.lsc.org.cn/contents/1108/11863.html 青春献基层,热血伴书香。刘淑华将智慧和汗水献给了基层文化事业,因工作出色,曾先后荣获赤峰市第三届社会科学政府奖二等奖、赤峰市“三八”红旗手、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模范等荣誉。在她的领导下,赤峰市图书馆也成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头羊。 6 2016年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李翠利. http://2016clac.lsc.org.cn/contents/1108/11859.html 《中国妇女报》这么评价她:“一个农家女颇有创意的设想与行动,带动的不仅仅是一个村庄的读书氛围,而是更多人主动投入文化建设的热情;在李翠利身上我们看到,新一代农民正日益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和智慧引领乡村文明,改变乡村的精神风貌,创造属于他们的精神家园。” 7 2016年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梁惜文. http://2016clac.lsc.org.cn/contents/1108/11858.html 保亭图书馆事业的推动者,也是海南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先行者。 8 2016年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旦增卓玛.http://2016clac.lsc.org.cn/contents/1108/11856.html 为推进图书自动化管理,她组织全馆业务人员对馆内全部手工藏、汉目录进行回溯,建立起全新的网络数据化目录体系;为让更多的孩子走进图书馆,她与同事一同打造“阿佳讲故事”双语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在拉萨起航。 9 2016年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汤更生. http://2016clac.lsc.org.cn/contents/1108/11854.html 汤更生,北京大学毕业后入职国家图书馆,二十八年来一直工作在为读者服务、为广大会员服务的第一线。无论是面对问题,还是身处困境,她都能恪守图书馆员的职业本分,勇于担当,敢于创新,锐意进取,在不同岗位上做出了较大的成绩——她是图书馆生态圈的环保主义者。 10 2016年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杨华. http://2016clac.lsc.org.cn/contents/1108/11852.html 杨华长期从事图书馆管理、医学信息服务工作,致力于建设现代化、数字化、专业化医院图书馆,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支持。他积极建立完备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及图书馆网站、微信微博平台,适时开通手机客户端移动图书馆,使图书馆发展与信息化潮流相一致,并积极参与组建本地区医院图书馆协会,为区域内医院图书馆建设树立了榜样。 11 温州图书馆.有一群女性,她们爱岗敬业,低调谦和,她们是图书馆员.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A2ODQ0MQ==mid=2650951228idx=1sn=a9849ca9d45ef10b42e61289ccf5d866chksm=bd18030a8a6f8a1cb5963c587b1fe10f19aea5b52dac7f3884697479a774b41444a9926773c6mpshare=1scene=23srcid=0308SFqThM1VZfQCgs4cSYAi#rd (注:群成员悦览树 提供) 待续……
个人分类: 圕人堂|46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群北京市三年级九岁孩子在三八妇女节的感恩教育
francy 2016-3-9 01:22
首页 教育频道 中小学 正文 一群北京市三年级九岁孩子在三八妇女节的感恩教育 2016-03-08 17:28   来源: 光明教育   我有话说 2016-03-08 17:28:34 来源: 光明教育 作者: 责任编辑:张魏桔    光明网3月8日北京讯(记者 沈阳)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女性们的节日。而在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学校三年级10班,英语科老师杜平,很好地借助这个源自西方的节日做孩子们的感恩文化教育,她提前一天、在3月7日布置这样的作业题: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三年级10班同学 李月荣老师 拍摄   英语作业只有一句话,Happy Women's Day!   希望学生亲手制作卡片,在接受别人爱的同时,学习爱他人。用自己的手去装扮生活,有的同学擅于画画,有的同学擅长做手工,有的同学有奇思妙想,还有的同学有对亲人浓浓的爱意,拿到卡的人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把学习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是老师的希望。   爸爸们别着急,我们这学期还学父亲节呢,待续。   杜老师让这个群46位孩子回家做作业、然后孩子的家长发布在老师和家长交流群中,并让家长在群中讲感受。   下面这几张有代表性的9岁孩子制作卡片: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三年级10班同学制作卡片   班主任李月荣老师在3月8日写下了这条感受: 这个清晨在孩子们“大家早上好,一天好心情!”的问候中,我收到了最甜蜜、最幸福的小礼物!   孩子们在英语杜老师的教育下,给妈妈、给老师们都送来最诚挚的祝福,让每一位家长和老师们陶醉在有爱的大家庭里!孩子们从中享受爱,同时也在给予爱!   还有一些孩子的妈妈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三八妇女节,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精心的为妈妈们做了贺卡,看上去很普通,却表达了孩子内心对妈妈节日的祝福!谢谢你,宝贝!(赵沛卓妈妈)  亲爱的女同胞们,今天是我们的节日!孩子们送给了我们贺卡,里面夹着甜蜜的祝福,小小的手举着小小的心愿,那是孩子们对妈妈的爱呀!我想对它们说:谢谢你,我的宝贝!妈妈永远爱你! (郭靖远妈妈)   今天“三八妇女节”收到了女儿精心制作的贺卡,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女儿的爱心和用心。我很感动,很欣慰!因为女儿长大了,学会感恩了,感谢女儿,感谢老师们的教育。在此我祝福:所有女同胞们节日快乐!(周雨歆妈妈)   【记者后记】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中:“文明、和谐、友善”这三条都包括有人与人之间互利帮助 、懂得感恩的文化内涵。这是源自西方文化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社会教育内容之一,能够在英语教育,这种西方语言教育过程与国际文化节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件值得点赞的教育好做法。 http://edu.gmw.cn/2016-03/08/content_19218832.htm http://yp.gmw.cn/2016-03/08/content_19217370.htm http://politics.gmw.cn/2016-03/08/content_19218153.htm
个人分类: 小沈成长记录|31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八妇女“劳动”节——女编辑手记
热度 3 cathyfan 2016-3-8 17:20
一直没有真正闹明白3.8节的全称是什么? 今天看到有人在微信朋友圈里问:你今天是过三八劳动妇女节还是过三八妇女劳动节? 乍一看过去,这俩没啥区别啊? 仔细再看,原来是劳动妇女过节和妇女劳动过节! 我一定是妇女劳动过节!!! 今天下午我们出版社的女职工都去故宫游览过节了,我还在办公室吭吭哧哧地加班!顺便在朋友圈看到了很多很多女科学家、女学者的励志故事,比如何泽慧、倪以信、杨绛等等人的故事,一边心里泪流千行,一边在奋力对稿子。 谁叫我当年不努力,我只能成为一个女编辑,一点也不励志,都不能成为一个故事。所以在别人的故事里,我只能流着自己的泪。 别人都去过节了,我还要努力地劳动 ,努力地对稿子! 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对稿子? 这本稿子已经拖了一年多,期间经历了换作者、两次改作者样电子稿、 我受伤、换负责的编辑,这个月领导下死命令必须印出来了,要不然去年申请的书号都不能用了。 我今天突然发现,因为改了一次第一作者,所以第一次改的作者样电子稿和第二次改的作者样电子稿似乎不在同一个文件夹里,我已经忘记了这回事。 最可怕的是,我已经彻底不记得第一次作者样给我的时候,我是不是把作者修改的信息全部誊在了纸稿上了,现在我必须一一核对,确认是不是改了,如果没有把作者的修改都改好了,这是绝对不能印的! 将近500页的稿子,我一边翻着作者样,同时打开第一次作者修改的电子稿和第三次排版的电子稿,逐一核对,心里已经有几千头异兽奔过,心跳加速,每翻一页都在默默地念:千万不能出错。 已经是第三次校对了,如果再有多的错,只有一次核红机会,改的越多,排版势必出错的几率更大,更有可能校对不出来。 那么多女科学家、女学者,她们的书籍都是这么出版的,她们的故事因为这些著作图书被流传了出去,背后一定也有很多女编辑在默默的劳动付出,为她们的著作修改、润色、挑错,逐字逐句地核查,但是,没有一个女编辑是有名字的! 谨以此文纪念我劳动的妇女节! 希望有一天,也有一个女编辑的励志故事!
779 次阅读|10 个评论
女儿当自强
热度 5 fdc1947 2016-3-8 07:33
又是一年的三八妇女节了,把两年前的一篇文章拿出来,看看里面所说的话,似乎仍然还有意义。所以把它列在下面,只是改动了个别字词。 女儿当自强 如今的媒体文章上,凡是提到特定的女性人士,十有八九会用“美女”这个词。例如,说道某一个美女做了好事、某两个美女打起来了、三个美女在车上大声喧哗之类的。又如,称女教师必为美女教师、女司机则为美女司机、女售货员亦为美女售货员、女作家更是美女作家、女保洁员当然为美女保洁员,女士写个博客也就是美女博主,如此等等。是不是这些女士真的都长得特别美呢?并不见得。那为什么一定要称美女呢?我想,大概是可以增加观众,提高点击率,而且,这样做绝对没有风险,天底下不会有哪一位女士因为被称为美女而将人告上法庭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是美女、美男、美小孩、美画、美景,总之,美的一切,人们都愿意多看一眼,任何东西,多了一个美字,便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喜欢。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两性相悦,在女性的前面再加上一个美字,就更能够得到男性的青睐,观众就更多,点击率就更高。究竟真的美不美呢?这是另一个问题,对于许多人来说,即使明知这东西并不是真的特别美,有可能上当,也愿意先看一眼再说。只要被看一眼,媒体的目的就达到了。在这个问题上,人往往是没有记性的,下次遇到一个可能的美女什么,还是要多看一眼。也正因为是男性占统治地位,所以乱称男士为美男子的,就远远少于乱称女士为美女的。 滥称美女给很多女孩子造成一个错觉,似乎容貌的美丽是人生最要的事情 。甚至有人说,人可以不活,但是不能不美。而她们把容貌搞得美丽的最重要目的是找一个所谓的好老公。她们相信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以为嫁一个有钱有势的就得到了幸福。为此,她们千方百计地使得自己更美一点,更加妖娆一点,把心思都用在“美起来”上,而搞得自己除了看上去美一点以外一无所有,没有了自立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一个人,无论是男人或女人,要得到真正的幸福,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奋斗得到的成果才是可靠的。想靠嫁一个人而不劳而获、一下子得到富裕、得到地位其实是靠不住的。人总是会变老,容貌不可能永远青春靓丽。仅仅靠着有一个漂亮的身体就能得到幸福,就如过去说的如倚冰山,更不要说靠着去做“小三”了。可是,现在的不少女孩子、女学生还在做这样的梦。更可悲的是,有些家长却在与他们的孩子一起做这样的梦,甚至鼓动她们做这样的白日梦。 一个人天生长得漂亮一点,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不正确对待,也可能有副作用 。多年以前,我还年轻一点,还要参加监考,当然只是课程考试。同事们的经验是,监考的重点之一是监视那些帅男靓女。一个班级里,学习一塌糊涂、考试时挤作一团、有作弊嫌疑的通常总有几对帅男靓女。当然这里所说的只是印象,最多是统计意义上的,没有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 德国的女总理被时尚界批评,说她这里穿着不合适、那里搭配不合理。这是一桩很可笑的事情。我想, 如果默克尔从小就一直考虑穿着搭配必须合乎时尚界的要求,她能够成为如今这个世界上责任和权力最大的人之一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个世界是男人和女人共同支撑起来的。男人和女人的差别就在生理上。人的进化离开动物越远,男女之间的差别越小,女人对男人的依附性也越小。 这体现在社会上,女人所起的作用越大,担任的职务特别是领导职务就越多、越重要。过去中国的女人被“三从四德”所束缚。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经过一百多年来的斗争,女人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差得很远。我们的妇女参加工作为社会服务的人数并不少,但是,高级管理者就不多,干部太少。 我们在建各级领导班子时,上面往往有规定,要有多少女士。这就说明我们的女士还是弱势群体。 凡是需要照顾的都是弱势群体。 如果不是弱势群体,就用不着让别人照顾名额了。欧洲有些国家,女议员的人数超过了男人,那都是竞选出来的,不是照顾的,这样的结果就说明那里的妇女参政情况比较好了。 我想起来前些天的一件事。在我国将要召开一个量子化学的国际会议,可是。有两位国外的女科学工作者不大满意,发信要求人们抵制这个会议,原因据说是在组织委员会和大会报告中,都没有邀请女性科学家。这件事说明在量子化学研究这个领域,工作突出的女科学家实在太少。通常地说,我们在科学研究、发表文章之类的问题上,向来都是中性的,没有人会考虑做研究工作、写文章的是男是女。如果考虑这一点,倒反而有性别歧视的嫌疑。我已经退出量子化学研究许多年了,现在的情况并不了解,印象中那时候量子化学研究领域在国外也没有什么女性的大牛。德国的默克尔总理倒是一个名人,可惜她只是做研究生的时候研究过相当于量子化学的领域,而她的名气并不是因为学术上的出类拔萃。看来现在情况并没有非常大的改善。说实话,自己的研究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光说别人“歧视”,实在并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当然,人家为了其他方面的考虑,即使最后就是给了照顾,也总归不是一件常事。只有做出来出色的工作,人家就不能不来邀请您做大会报告。 用一句被人说过很多次的话:要用实力说话 。 “三八”妇女节到了。与其说几句奉承话,吹捧人家是美女,不如说一句:女儿当自强。只有自强的女性,才能够在这个男性当家的世界得到真正的尊重和幸福。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5853 次阅读|7 个评论
滥称美女是一种恶俗——兼说女儿当自强
热度 10 fdc1947 2014-3-8 07:24
如今的媒体文章上,凡是提到特定的女性人士,十有八九会用“美女”这个词。例如,说道某一个美女做了好事、某两个美女打起来了、三个美女在车上大声喧哗之类的。又如,称女教师必为美女教师、女司机多为美女司机、女售货员亦为美女售货员、女作家更是美女作家、女保洁员当然为美女保洁员,女士写个博客也就是美女博主,如此等等。是不是这些女士真的都长得特别美呢?并不见得。那为什么一定要称美女呢?我想,大概是可以增加观众,提高点击率,而且,这样做绝对没有风险,天底下不会有哪一位女士因为被称为美女而将人告上法庭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是美女、美男、美小孩、美画、美景,总之,美的一切,人们都愿意多看一眼,任何东西,多了一个美字,便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喜欢。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两性相悦,在女性的前面再加上一个美字,就更能够得到男性的青睐,观众就更多,点击率就更高。究竟真的美不美呢?这是另一个问题,对于许多人来说,即使明知这东西并不是真的特别美,有可能上当,也愿意先看一眼再说。只要被看一眼,媒体的目的就达到了。在这个问题上,人往往是没有记性的,下次遇到一个可能的美女什么,还是要多看一眼。也正因为是男性占统治地位,所以乱称男士为美男的,就远远少于乱称女士为美女的。 滥称美女给很多女孩子造成一个错觉,似乎容貌的美丽是最要的事情。甚至有人说,人可以不活,但是不能不美。而她们把容貌搞得美丽的最重要目的是找一个所谓的好老公。她们相信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以为嫁一个有钱有势的就得到了幸福。为此,她们千方百计地使得自己更美一点,更加妖娆一点,把心思都用在“美起来”上,而搞得自己除了看上去美一点以外一无所有,没有了自立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一个人,无论是男人或女人,要得到真正的幸福,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奋斗得到的成果才是可靠的。想靠嫁一个人而不劳而获、一下子得到富裕、得到地位其实是靠不住的。人总是会变老,容貌不可能永远青春靓丽。靠着有一个漂亮的身体,就如过去说的如倚冰山,更不要说做“小三”了。可是,现在的不少女孩子、女学生还在做这样的梦。更可悲的是,有些家长却在与他们的孩子一起做这样的梦,甚至鼓动她们做这样的白日梦。 一个人天生长得漂亮一点,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不正确对待,也可能有副作用。多年以前,我还年轻一点,还要参加监考,当然只是课程考试。同志们的经验是,监考的重点之一是监视那些帅男靓女。一个班级里,学习最好的、最用功的通常是那些长相不突出,穿着不出格的学生。而学习一塌糊涂、考试时挤作一团、有作弊嫌疑的通常总有几对帅男靓女。当然这里所说的只是印象,最多是统计意义上的,没有一对一的因果关系。 德国的女总理被时尚界批评,说她这里穿着不合适、那里搭配不合理。这是一桩很可笑的事情。我想, 如果默克尔从小就一直考虑穿着搭配必须合乎时尚界的要求,她能够成为如今这个世界上责任和权力最大的人之一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个世界是男人和女人共同支撑起来的。男人和女人的差别就在生理上。人的进化离开动物越远,男女之间的差别越小,女人对男人的依附性也越小。 这体现在社会上,女人所起的作用越大,担任的职务特别是领导职务就越多、越重要。过去中国的女人被“三从四德”所束缚。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经过一百多年来的斗争,女人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差得很远。我们的妇女参加工作为社会服务的人数并不少,但是,高级管理者就不多,干部太少。 我们在建各级领导班子时,上面总是有规定,要有多少女士。这就说明我们的女士还是弱势群体。 凡是需要照顾的都是弱势群体。 如果不是弱势群体,就用不着让别人照顾名额了。欧洲有些国家,女议员的人数超过了男人,那都是竞选出来的,不是照顾的,这样的结果就说明那里的妇女参政情况比较好了。 我想起来前些天的一件事。在我国将要召开一个量子化学的国际会议,可是。有两位国外的女科学工作者不大满意,发信要求人们抵制这个会议,原因据说是在组织委员会和大会报告中,都没有邀请女性科学家。这件事说明在量子化学研究这个领域,工作突出的女科学家实在太少。通常地说,我们在科学研究、发表文章之类的问题上,向来都是中性的,没有人会考虑做研究工作、写文章的是男是女。如果考虑这一点,倒反而有性别歧视的嫌疑。科学家这个词,在汉语中固然没有性别差异,我的英语不精通,不过在我的印象中, scientist 似乎也没有性别暗示,也是男女共用的。我已经退出量子化学研究许多年了,现在的情况并不了解,印象中那时候量子化学研究领域在国外也没有什么女性的大牛。德国的默克尔总理倒是一个名人,可惜她只是做研究生的时候研究过相当于量子化学的领域。看来现在情况并没有非常大的改善。说实话,自己的研究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光说别人“歧视”,实在并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当然,人家为了其他方面的考虑,即使最后就是给了照顾,也总归不是一件常事。只有做出来出色的工作,人家就不能不来邀请您做大会报告。用一句被人说过很多次的话:要用实力说话。 “三八”妇女节到了。与其说几句奉承话,吹捧人家是美女,不如说一句:女儿当自强。只有自强的女性,才能够在这个男性当家的世界得到真正的尊重和幸福。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3655 次阅读|16 个评论
《旧文重发》:论健康的女权主义之可能
热度 8 freefloating 2013-3-8 14:51
旧文: 《生命驱动》------如果我能够,我愿意永远给 李飞老师在我的博文 《生命驱动》------读“母亲,国民的命运”之杂感 中的评论: 我非常同意 “ 健康的女权主义 ” 的提法,追求女权主义不是脱离现实的 “ 矫枉过正 ” 。男性和女性都要正视生理上的区别,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凡是男人能做的,女人都能做。我想,何苦呢?男人能够轻易做的事,女人可能要花很多精力;同样,女人轻易能做的事,男人也许要费九牛二虎之力。 牺牲女人的事业一直被认为是成就男人。但是如果有这样的一个社会,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意识到,女人的事业,也许不是全部,本来就是相夫教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当一个人女人完成这一部分神圣的 “ 事业 ” 后,社会应当高度尊重这样的女性,并给予应有经济补偿。简单的说,我的想法是, “ 教育孩子 ” 本向是母亲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个别家庭的问题。不能让女性自己去挣扎。 关于教育方法的合理性问题。很有意思的是, “ 其实绝大多数成功人士都表露出他们的成功不过是他们逃离了教育对他们的残害 ” 。我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我的理解是,这些成功人士往往是天才般的人物。而教育创造的是通才。逃离普通教育会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一是天才,二是社会垃圾。 Alecxu 评论到,中国很多父母亲是不及格的。的确如此,无论是教育科学还是普通民众,都还要许多路要走。 我不小心回复长了,又想单独成文了,不好意思?抢先了。 我同意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比如说打羽毛球,虽然我在女生里面打得不错,一般不常打场地的男生也不是我的对手,但是男生只要稍加训练,即使仍然打得非常不好看,我也不能赢他。我一般不喜欢和女生对打,觉得不畅快,但是估计高手男生也不喜欢总和我打,偶尔陪一陪还是可以的,累了打个混双的时候也有,但都不是男生畅快的时候,男生的畅快要在男生之间的决战。所以还是要培养或寻找打球好的女生。 因此我们可以想见为什么女人在社会的很多方面很难进入男人的世界,生理的差异注定了女人在很多方面不是对手,所以天性既不可改变,就要想办法寻出其中的美好来,学会享有女性的美好,可能有时这的确是不得以的借口,因为总感觉 生命的极致几乎只在幻想中 。 所以女性在很多时候很多方面总之就是弱者!以前看过梁晓声的《浮城》,在灾难面前,女人的弱者地位更是一览无遗。女性地位的提高,所依赖的就只能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繁衍后代的本能, 如果社会的男性都是自私,狭隘,残暴的,那么女人又怎能期待美好的生活? 其实纵观历史,我会有很强烈的感觉,我觉得那些时代的真实的女性生活之苦 (不是指小说里,为什小说只谈爱情,不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是婚姻生活对于女人来说太过艰苦) 是我所难以承受的,对于女性来说较为文明的时代还非常短暂,我们要感谢科学技术和民主文明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其实绝大数女人都希望相夫教子,很愉快,很有意义,这需要社会的风气的引领, 树立更多的相夫教子之女性幸福生活的榜样。 可惜很多时候,女人对家庭的牺牲往往换来的是背叛和悲惨,所以女人不敢。我周围很多例子,女人只能坚强的相信: 独立!经济上的和精神上的独立,才是未来生活的可以信赖的支持。 不管现实如何,我 仍旧愿意相信 可以有很多可操作的方法在未来可以支持女性快快乐乐的留在家里,同时我也相信女性知识层次和思想水平的提高是进步一代人的主要动力,可惜我们的教育没有给我们很好的榜样, 不是悲凉的奉献,就是堕落的享受,我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是牺牲者,但都是奉献者。 当然,还要强调的是, 即使绝大部分的女人回归家庭,也不能限制女性的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如果一个女性本身的价值大于她为母为妻的价值时,牺牲这一代成就另一代,或是牺牲一个成就另一个首先在社会层面是不划算的,其次在人性方面也是扭曲的。 哈哈,看来我现在已经根深蒂固的反对牺牲,特别是宣扬别人牺牲的道德家。 我也同意绝大部分父母都是不合格的,这也是教育的问题,而教育的问题就是社会的问题,犹太民族是苦难而又坚强的,那是个欣赏悲剧的民族,由此他们心中升腾的纯粹和追求是自然而坚强的。(其实我很欣赏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特选的子民”,我觉得一些天赋的思想对于孩子和民族都是极大的促进,自己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才有可能与众不同。) 我们的民族的优势劣态是什么?很多人都在谩骂分析,我觉得批判当然是可以的,反思也是有必要的, 不过我们并没有升腾出一种民族的自豪感,这让很多人有了谩骂的理由,也给了他们背弃的理由,我觉得总找这样的理由很不好。 举个家庭的例子吧:夫妻之间的摩擦很大程度上在于都觉得“我就是这样的人,我不能改变。” 有小女生和我聊,虽然她不会承认她的爱中带有条件,但是却明显表达出自己已经够好了。这是我们夫妻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或者攀比他人,或者对比双方,觉得没有必要更好。(其实这是我们社会普遍的功利心情在家庭中的体现,可能是应试教育的阴影,譬如读博士、搞科研,若都是够用为度,又怎么能有所突破呢?) 我会跟她说: 努力的自身完善是一件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为什么因为别人降低自己的可能? 不要苛求自己,但也不能不要求自己进步啊,女人,如果不进步,剩下的只有衰老,这是见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很多时候,在现实中,我们更多的是祈求运气,如果有幸能够拥有可以努力的资本(我们至少比 背煤的人 等等的很多人幸运很多),那么浪费自己的运气不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对自己更好,对别人更好,对社会更好,而是空耗在蝇头小利,鸡毛蒜皮上,实在太不应该。 也许如果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想法: “如果我能够,我愿意永远给,不只因为你的好,还因为我不能空耗我的好。”即使只是偶尔玩点高尚的游戏,也比世俗的消磨有趣一些。
个人分类: 天平天问|2471 次阅读|47 个评论
今天只推荐女博主的博文!
热度 9 wangxh 2013-3-8 11:40
今天只推荐女博主的博文!
今天只推荐女博主的博文! 【一大早,女儿从美国发来音频微信,“爸,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你是不是领着我妈干点什么?”俺一般都是气女儿的方式回答此类问题:“什么日子?我不知道呀!”】
3144 次阅读|13 个评论
再给人民代表建个议,也算纪念三八妇女节
热度 13 王铮 2013-3-7 08:13
再给人民代表建个议,也算纪念三八妇女节 早就有饱汉一针见血地指出:老王是很在于自己的博文会不会被推荐。昨天给人民代表的建议,被推荐了,我很激动,所以决心乘风破浪、再接再厉、乘胜追击、继续革命,给人民代表再建一个议,目的很简单也很野心,希望被科学网推荐。 我要建议的是:人民代表提个议案,就保障女学生就业制定相关法律细则。其实我说这个问题是我说的老问题,可是问题没有解决,我只能年年说。嘿嘿,也有点江郎才尽,提不出新点子。 最近的 10 年中,女研究生毕业越来越难找工作,许多单位打出不要女生的招牌,尤其恶劣的是一些国家机关也如此。我真没有想到,这些企业、机关是违法宪法的。有人说,女性生孩子,耽误时间。可是唐僧教导我们说:“妖是妖他妈生的,人是人他妈生的。”人类为了繁衍,必须让妈妈生孩子。女性生孩子,耽误劳动时间,这个耽误要社会共同承担,企业、国家机关都应该承担,谁都没有逃避的责任,谁都有承担的义务。尤其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至少比封建王朝、比资本主义社会早期尊重人权吧,这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怎么可以公开歧视女性就业?企业单位别以为自己是资本主义的,可以逃脱这个社会责任,且慢,资本主义意味着资本平等,也就意味着资本有平等责任,这意味着保障女性就业。所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谁敢歧视女性就业,会受到严厉的法律仲裁。我与一个西方教授说起来,我国有些教授不愿意接受女研究生。他说,在我们那里,会要求这个教授辞职的,因为他违宪。 事实上我国有许多保障妇女就业的法律,可惜基本上是原则,是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制建设,就是要制定细致的法律,要有细则。光喊口号没有用。这种保障妇女就业的法律,不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维护着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共产党不是领导创立个“红色娘子军”吗?三八妇女节,就是共产党领导创立的。为什么不从西方引进相关的法律细则,学习、改进,在我国实施呢?我们都清楚,对那些歧视女性就业的企业罚以重税,对那些拒绝女性就业的官员请他辞职,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问题是什么叫“歧视女性就业”,什么叫“拒绝女性就业”,法律要有细致规定,细致规定了,法律就可以执行了,这个国家就更文明了,就更好管理了,何乐而不为? 我昨天在微博上批评了一个南方的名教授在人大会上发牢骚,我说人民代表不能是愤青水平,要参政议政,要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案。我们有 2000 多个人民代表,每次人大会议,如果每 10 个人民代表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律文件,每年就有 200 多个,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得了,就在文明上进了一大步。人民代表不说空话,少发牢骚,姐们、哥们,女士们、先生们, Ladies and Gentlemen , 你说好不好?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4213 次阅读|16 个评论
《快乐成就》------- 试着答题
热度 1 freefloating 2012-3-21 12:23
《快乐成就》------- 试着答题
答案
个人分类: 快乐成就|2601 次阅读|2 个评论
掌管世界顶级大学的是女校长----谁说女子不如男!
热度 11 毛宁波 2011-3-8 21:26
掌管世界顶级大学的是女校长----谁说女子不如男!
今天是三.八节,妇女运动100周年纪念日!祝福女同志们节日快乐!去年在MIT和哈佛大学访问,一件事情令我非常吃惊,这两所世界顶级大学的校长都是女校长---都是学校的首位女校长。另外普林斯顿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校长也是女性。或许是女性的细心吧,她们把学校管理的井井有条,取得的成绩大大超过男性校长掌舵期间的业绩。下面简单介绍下这4位校长,女同学们要努力啊,掌管世界顶级大学校长都是女的----谁说女子不如男! 2007年--美国哈佛大学任命首位女校长 为该校第28任校长( http://president.harvard.edu/ ) 历史学家德鲁·吉尔平·福斯特( Drew Faust)2007年为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成为哈佛大学的第28任校长,也是该校371年历史里任命的第一位女校长。福斯特今年63岁,是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的第一位终身院长。她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教书20余年,曾著书反映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妇女、南方联盟中的知识分子和意识形态,以及南卡罗莱纳州农场主詹姆斯·亨利·哈蒙德的传记。虽然福斯特本人缺乏在大型机构中担任领导职务的经验,但她的同事们形容她为“建立共识者”,善于人际交往。其前任劳伦斯·萨默斯因发表性别歧视的评论而于2006年2月黯然辞职。 http://en.wikipedia.org/wiki/Drew_Faust 德鲁·吉尔平·福斯特( Drew Faust) 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在2010年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中戴眼镜者) Susan Hockfield 是MIT(麻省理工学院) 第16任校长(2004-现在),是MIT建校150年来第一位女校长。她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一直致力于哺乳动物脑发展的研究,尤其在致命性的神经胶质瘤方面有所成就 。她首开在脑研究方面使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先河,发现了导致癌细胞在脑内扩散的蛋白质家族和基因。她是美国科学发展学会会员,美国神经生物学学会会员。2005获得国际学术成就金奖,2004年获得耶鲁大学Sheffied奖。链接: http://web.mit.edu/hockfield/ ; http://en.wikipedia.org/wiki/Susan_Hockfield 2009年9月我与MIT Susan Hockfield校长合影 艾莉森·理查德 教授 (Prof. Alison Richard , Vice-Chancellor of Cambridge University ) 2003年10月--2010年10月担任 剑桥大学 第344任(Vice-Chancellor )副 校长(The Vice-Chancellor is the principal academic and administrative officer of the University), 是剑桥大学自1209年建校以来首任女校长。( Professor Sir Leszek Borysiewicz was installed as the 345th Vice-Chancellor on 1 October 2010.)。艾莉森·理查德本科毕业于剑桥大学人类学专业,后获 伦敦大学 生物学博士学位。1972年前往 耶鲁大学 ,并于1986年成为该校的人类学教授。1986年至1990年期间担任耶鲁大学人类学系主任,1991年至1994年期间为耶鲁大学 白喉带鹀 (Peabody)自然历史博物馆负责人,并在该博物馆募得2千万资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4年至2002年间,她曾任耶鲁大学教务长,主管全校所有系科单位的教育政策和学术策略,包括耶鲁学院、研究生院、10个专业学院、研究中心等。理查德教授还曾是耶鲁大学的财政预算和远期财政规划方面的主要负责人。本资料引自百度网站 http://baike.baidu.com/view/273199.htm 和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ison_Richard 和http://www.cam.ac.uk/ 剑桥大学副校长: 艾莉森·理查德 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匿名读者补充了 普林斯顿大学的女校长:雪莉-蒂尔曼(Shirley M. Tilghman) 2001 年,分子遗传学专家雪莉-蒂尔曼(Shirley M. Tilghman)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成为该校257 年历史里第一位女校长。因为改善学校女教员的工作和生活等举措,蒂尔曼遭受争议,被批评用“母亲般”的政策改造校园生活。她还和哈佛前校长萨默斯打过笔仗,因为后者 “歧视女性”。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信息链接: http://www.princeton.edu/president/ ; http://en.wikipedia.org/wiki/Shirley_M._Tilghman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雪莉-蒂尔曼 H angzhou 3月9日评论说宾夕法尼亚大学还有2位女性校长,现介绍如下,欢迎大家继续补充! Judith Rodin Judith Rodin 1994 年--2004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Judith Rodin was the 7th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05年开始她任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 Rockefeller Foundation )。 参考网址 http://en.wikipedia.org/wiki/Judith_Rodin ; http://www.rockefellerfoundation.org/about-us/board-trustees/judith-rodin-phd Amy Gutmann 校长 2004-现在 Amy Gutmann 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Amy Gutmann is the 8th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参考网址 http://en.wikipedia.org/wiki/Amy_Gutmann 欢迎大家继续补充!最好补充一下中国大学的女校长! 说到中国的女校长,有一位给大家晒晒: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红红 山红红,女,汉族,1959年9月生,河南郑州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炼油工程专业,留校任教。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在华东化工学院能源化工系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回到华东石油学院工作。199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10月任石油炼制系副主任,1996年5月任石油炼制系主任。1997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化工系做访问教授。2004年6月获石油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2月任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常委、副校长。2005年7月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常委、校长。长期从事石油加工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讲6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20余名;公开出版《炼油工艺基础知识》、《石油加工概论》、《English Reading Course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etroleum Refining》等3部教材;主持的《石油化学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项目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来源: http://www.upc.edu.cn/new_sec/xxld/shh.html ) 经(四川成都的评论人 )调研西南石油大学 党委副书记、校长杜志敏也是女校长 1976 年 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8 年 7 月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 1985 年 5 月至 1988 年 9 月在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石油工程研究所进修, 1989 年起历任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副主任、科研处处长、石油工程系主任, 1999 年 10 月任西南石油学院副院长。 2005 年 9 月任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杜志敏同志是“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气田开发学科带头人和固定研究人 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中石油集团公司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石油学会副理事 长,天然气标委会专家委员,美国石油工程师学会( SPE )会员 , SPEJ 杂志稿件评审员, 《石油学报》编委、《天然气工业》杂志编委会副主任,《西南石油大学学报》主编,全国第五届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 长期以来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藏数值模拟及现代油藏经营管理方面的教学、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主持包括“九五”和“十五”国家科技攻关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 5 项,部省级科技攻关项目 10 余项,在高含硫气藏、凝析气藏和致密气藏等特殊气藏渗流理论和工程应用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在国内外各种核心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 130 余篇,其中被 EI 收录 60 多篇。出版专著和译著共 5 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此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改成果特等奖 1 项。(引自 http://www.swpi.edu.cn/page/jjdzm.shtml ) nfusux 评论到: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现任女性校长president Mary Sue Coleman 为第13任校长(2002--现在)。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成立于1817年。(引自http://www.umich.edu/pres/aboutmsc.php)。她在1995-2002年任 University of Iowa第18任校长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y_Sue_Coleman。 http://www.umich.edu/pres/pdf/mscbio.pdf 弗吉尼亚大学(英文:University of Virginia,UVa或UVA,又称Mr. Jefferson's University或The University)是由托马斯·杰斐逊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夏律第镇创建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 2010年8月1日就任的弗吉尼亚大学的校长 Dr. Teresa Ann Sullivan也是第一位女校长。( Dr. Teresa Ann Sullivan (born July 9, 1949 ) is the current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 She was unanimously elected on January 11, 2010, and became the University's first female president on August 1, 2010. Previous to her time at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she was the Provost and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for Academic Affairs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and has held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 http://en.wikipedia.org/wiki/Teresa_Sullivan)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10/01/11/AR2010011102330.html 感谢nfusux的细心,博文才得以正确的更新。希望大家继续补充!
个人分类: 其他|18193 次阅读|15 个评论
从卫生纸到鲜花
热度 1 benyang22 2011-3-8 11:13
一位大学同学(女的)说她今天上课,收到学生送的 一枝康乃馨。我才想起来今天在国内是女同胞的节日。我记得我妈那年代,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她都扛一捆卫生纸回家。从卫生纸到鲜花,可以反映中国的变化的一个侧面。
个人分类: 饭后胡言|2456 次阅读|1 个评论
妇女节好多 男人节一个
xupeiyang 2011-3-8 07:47
三八妇女节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但是在 世界各地 ,除了“三八”以外,还有许多专属女性的节日,而且几乎是每个月都有。    掌权日  每年的1月4日,是瑞士某些地区的“ 妇女掌权日 ”,在为期4天的节日中,家里大小事务全由妇女说了算,男人统统“闭幕”。    求爱日  每逢闰2月29日这天,是 英国 旧俗中的“ 妇女求爱日 ”。这一天,妇女可以摆脱世俗的清规戒律,大胆向意中人或未拿定主意的情人示意。    女市长节  西班牙的“女市长节”,也在2月份。当日,由女性主持市政公务,发号施令,男人如违抗,就会被公众群起攻之。    少女节  3月3日是 日本 的“少女节”,又称“姑娘节”,是全国性的节日。 日本人 认为,这时正值红桃报春,是女性美的象征,所以也叫“ 桃花节 ”。    妈妈节  4月,在 尼泊尔 有一个历时3天的妇女节,来自各地的妇女,披着红色“纱笼”,成群结队地涌向首都 加德满都 的帕苏帕蒂庙。她们在吃饱了由丈夫烹煮的美食后,便在神像前大唱赞歌。在 印度 ,这个月有一个“妈妈节”。这一天,已为人母者穿上彩色缤纷的“纱笼”,带上各种首饰,显得风姿绰约。这日也是一年中她们最受尊重的一天。    母亲节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美国、 加拿大 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母亲节,其主要内容是尊敬母亲。这一天,美国的家庭成员要按习惯佩戴 石竹花 ,做一些使母亲高兴的事。5月29日,是 中非 的“妈妈节”、母亲要带着 孩子 参加游行。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西班牙的“百女节”,订了婚还未过门的少女们持花登高,互相祝福。    太太节  8月23日至9月15日,是 德国汉堡 的“太太节”。由妇女组成的演艺团体,专演一些宣传男女平等的戏,以示庆祝。8月12日,则是 泰国 的“母亲节”。    狂欢节  10月10日至15日,是德国 莱茵 地区的“妇女狂欢节”。在此期间,妇女“大自由”。男人们不得查探妇女活动的内容,违者会被抓问罪。10月17日,是 非洲 马拉维共和国的妇女节,这一天有全国性庆典,男人在当天要对妻子呵护有加,侍侯周到。    休息日  12月31日到第二天中午,是 希腊 的“主妇休息日”。这天,妇女在家里什么也不干,一切家务全由男人承担。 男人节 “和妇女节对应,8月3日要过男人节。”随着网络上设立“8月3日男人节”(将3.8对调)的提议逐渐升温,这个网上虚拟的节日开始悄悄流行,不少男同胞还收到了“男人节快乐”的祝福短信。上海几家知名公司还在这天给男性员工放了一天假,庆祝他们的“83男人节”,有超过7成网友表示支持男人节。 http://baike.baidu.com/view/25637.htm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2235 次阅读|1 个评论
历史上的今天 热烈庆祝三八妇女节
xupeiyang 2011-3-8 07:43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在 中国 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我国最早的妇女运动先驱是何香凝女士。从1909年3月8日, 美国芝加哥 妇女争取“男女平等”游行集会以来,至今已走过了100年的历程。我i国妇女和 世界 各国妇女一样,都为国家独立、解放、革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巾帼英雄和三八红旗手。我国党和政府对维护和保护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制定了较完美的 法律法规 和规章制度。 1641年,地理学家、旅行家 徐霞客 去世 1918年,皖系政党发起成立 安福俱乐部 1921年, 俄共(布) 决定实行“ 新经济政策 ” 1952年,人类第一次成功地使用 机械心脏 2008年, 马来西亚 举行第十二届全国大选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八节:春天里的教师节
JYH64J98Y99H 2010-3-8 14:42
献给心理学者爱丽丝 虽然我 学了好多年了 依然有人说我无知无识 好奇的眼睛 睁得比儿童还要大 谁让咱是心理学博士 虽然我 嫁了好多年了 依然有人上门提亲 心理的年龄 比生理还要年轻 谁让咱是心理咨询学者 虽然我 工作好多年了 依然有人说我没大没小 如果呆若木鸡就算成熟 我宁可只当学生不当老师 谁让咱是新时代的人民教师 一个教师节 一个三八节 我的快乐每年 都要翻番 教师节 是秋天里的三八节 三八节 是春天里的教师节 祝女教师、女编辑、女学者三八节日快乐!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30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献给三八妇女节的图片(转发)
黄安年 2009-3-6 09:06
献给三八妇女节的图片 ( 转发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6 日发布 三八 国际妇女节快到了 , 这是全体妇女们的节日。这里转发的是好友许令仪发来的三八妇女节献给伟大的母亲们和未来的母亲们的幻灯片 , 我在转发时将题目改为献给三八妇女节的图片,图片共 24 幅,资源共享。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09A)|9082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