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替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大学为什么不成样子?(4)
manrongchen 2018-12-13 17:05
替考与冒名上大学 替他人上考场和冒他人之名上大学,荒唐! 这个是大学的入口。污染了入口,就污染了整个环境。我们的大学过去一向严进宽出,进没有表现出严来,冒名者自然好蒙混过关。这样大学就不是象牙塔,连一个大戏院也不是,因为凭票入场的地方也是拒绝假票的。有的竟然隐瞒30多年,可见其中的玄机很深。 大学要对她的新生进行严格的考察和考试,凡是存疑一律拿出高考相关内容进一步测试。办法总比困难多。 报道时间 题目或内容 2012.6 河南高考查出 25 人替考 31 人抄袭 2013.12 让他监督印试卷 他却将答案传出去倒卖(成人高考) 2013.2 贩卖考题答案被逮,少判十天让男孩回家过年(大学生) 2015.7 南昌高考替考事件 42 人被查处 2015.12 考研被曝泄题,教育部:已报警(政治英语) 2016.3 研究生考试泄题案犯罪嫌疑人已抓获 2016.6 2016 考研泄题案告破,一把弹弓 2016.6. 考生作弊已列入刑法 2016.4. 考前网上有答案,英专四级考试疑泄题 2013.6. 无锡公考作弊案 2015.10. 盘锦市高考舞弊案 15 人判有期徒刑 2016.9 教育公司炫耀作弊成功来“招生” 2013.3 37 年前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 60 岁老人要告学校索赔 115 万(河南) 2016.2. 河南女孩被顶替上大学,顶替者学历被注销 2016.3. 王娜娜被冒名上大学事件 9 名相关责任人受处分 2016.4. “冒名上大学”事件 3 人移交司法机关 2016.11. 这个校长伪造学历骗来的,妻小学文化当老师,子冒名读大学。
个人分类: 大学危险了|1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防范学生的‘替考’
lin602 2016-2-26 22:51
大学生考试中的替考,尽管不多,但还是有的。如果出现替考,后果是非常不好的,一是不公平,二是可能会有辱大学的名声。 以前学生人数少,小课只有二十多甚至十多学生,这好办些,师生之间基本上都互相认识,一般来说,不容易替考。 但是,因为招生数的逐年增加,许多教室都是七、八十甚至百名学生,作为教师,根本没有办法认全学生。这时候替考就有空子可钻。 如何防范?我觉得可以做点有效的实际操作来预防或制止。 考试阶段:一般来说考试阶段不容易替考,因为大家都要考试,除非请上届学生来替考,这是不容易实施的。但如果严格按学号安排座位,一般来说这可以杜绝。 替考经常出现的补考阶段,一是目前许多学校的学生都是自己在教务网上单独查到自己成绩,如果他本人不说自己成绩,其他人不知道谁没有通过考试需要补考,教师又不单独宣布成绩。我觉得监考教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会非常有效。 1 考前数人头,然后一一点名。点名的好处是点到名要求本人答应,在每人答应时,如果有替考,点到名后他应了,其他参加补考的学生能够知道这位学生是不是替考的。这一招式很厉害,这样就点破了谁是真的谁是假的。即使当时有的学生不说,但不排除后面有人举报。 2 一一核对各考生的学生证与身份证,许多学校要求带这二证的,并与教师所带的补考的学生名单一一核对。因为各人长相不一样,不可能在身份证及学生证上同时做假,从道理上来说,身份证及学生证、补考名单、本人长相完全一致才算有效。这是从根本上防止学生替考的最重要操作方法。 考试不是目的,是方法,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方法之一,也是公平的一个标志。保证考试公平,是大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当然,如果教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另外一回事了。这其实应该算不负责任的行为,另当别论。
2911 次阅读|0 个评论
替考事件的处理,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热度 19 mdzhao 2015-7-9 09:42
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江西替考事件,终于有了处理结果。要说这个处理倒也不能算慢,记得当初南都记者卧底调查替考组织并成功进入考场参加考试,整个事件跌宕起伏、扑朔迷离,给人留下了无数悬念。许多人在问:号称史上最严的高考,媒体和相关部门一再宣称的各种先进设备的使用,各种防范措施的落实,为什么在这个替考事件中竟是那么不堪一击?包括南都记者在内的多名“枪手”,为什么轻易就混进了江西南昌的高考考场?“枪手”的高考“身份证”和“准考证”是如何办出来的?体检报告是怎么“做”出来的?好几个替考者为什么一个也没有被监考人员发现?人们相信整个替考要打通许多关节,涉及多个部门,所以调查需要时间。但人们也希望当一切水落石出的时候,能让这些犯罪的过程和相关涉案人员都暴露在阳光下,让他们受到应有的处罚。 但最后看到的通报却是:经查,江西南昌“6·7”高考替考事件是一起由外省替考组织在网上招揽高校在校学生或已毕业学生,通过请托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教师和社会中介人员,串通南昌市东湖区、青云谱区招考办及医院有关工作人员,弄虚作假,为外省籍考生在江西违规报名、体检,从而实施替考的有组织、有预谋的高考舞弊案件。截至目前,根据公安部门和联合调查组已查明的有关事实,共处理各类人员42人。其中对涉案的22名公职人员的处理结果是,三人移送司法机关,其他人受到开除公职、开除党籍、撤职、降级、警告等处分。对7名被替考考生,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3年,违规事实记入考生诚信档案;对7名替考者,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3年的处理。其中,对5名在校大学生,通报其所在学校,由其所在学校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2名已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的,通报其户籍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作出相应处理。 怪不得舆论大哗,首先整个案情没有明确交代,哪些人、收取多少好处费办理的相关手续?那么多环节竟都是些具体办事人员在操办?被处理的最高级别官员是南昌市教育局的一名副局长,只是负领导责任受到行政警告的处分,而移送司法处理的3名公职人员都是小角色小人物。人们都认为处理太轻,特别是那些手眼通天的考生家长竟没有一个被曝光。原来预想的会揪出几个高考替考链条上的“老虎”,最终却仍是与以往一样的套路,以雷声大雨点小、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结果收场。所以,也怪不得每年都有高考替考的丑闻爆出,人们更相信,被爆出的只是替考问题的冰山一角。指望着以此事为契机,可以把这些替考利益链摧毁得彻底一点,谁想那盖子却捂得紧紧的,不知道究竟怕触犯了什么人的利益?其实,要不是记者历尽千辛万苦卧底替考组织把这件事情揭发出来,这些被替考者大概已经快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了吧? 看了下相关报道,对江西省教育厅的通报都没有完整记录,所以专门到江西省教育厅的网站上找到了这个通报,全文附在下面,至少可以看到媒体基本没报道的那些涉案人员不完整的名字。 6月7日,江西省南昌市普通高考替考事件发生后,教育部、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认真调查事实真相,严肃处理涉事人员。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迅即成立由省、市、县(区)教育、纪检监察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入涉事县(区)开展调查。目前,案件已基本调查清楚,涉案相关人员及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   经查,江西南昌“6·7”高考替考事件是一起由外省替考组织在网上招揽高校在校学生或已毕业学生,通过请托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教师和社会中介人员,串通南昌市东湖区、青云谱区招考办及医院有关工作人员,弄虚作假,为外省籍考生在江西违规报名、体检,从而实施替考的有组织、有预谋的高考舞弊案件。   截止目前,根据公安部门和联合调查组已查明的有关事实,共处理各类人员42人,其中,6名替考组织者及中介人员已由公安、检察机关立案查处;7名被替考考生和7名替考者,已按教育部第33号令及相关规定进行了处理;对涉案的22名公职人员:2人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人给予开除公职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人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人给予开除公职处分;2人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4人给予行政撤职处分;4人给予降级处分;1人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人给予党内警告处分;1人给予记过处分;3人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具体处理情况如下:   一、6名替考组织者及中介人员处理情况   马某波、马某福、赵某国、李某山(均系山东菏泽人,无业)等4名高考替考组织者,因涉嫌伪造居民身份证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中介人员李某炎(江西万年人,无业)因涉嫌行贿罪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中介人员杨某起(山东菏泽人,无业)的涉案行为,公安机关正在调查审理中。   二、被替考考生和替考者处理情况   1.对7名被替考考生,根据教育部第33号令有关规定,作出其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同时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3年的处理决定,违规事实记入考生诚信档案,处理结果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并向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通报。   2.对7名替考者,根据教育部第33号令有关规定,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3年的处理。其中,对5名在校大学生,已通报其所在学校,由其所在学校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2名已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的,通报其户籍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作出相应处理。   三、对相关公职责任人的处理   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对相关公职责任人处理情况如下:   (一)南昌市教育局、教育考试院相关责任人处理情况   1.南昌市教育局分管考试院及高考招生工作副局长邓云生,对“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负有领导责任,给予其行政警告处分。   2.南昌市教育考试院院长熊彪,对“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负有领导责任,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   3.南昌市教育考试院分管高招工作副院长金安根,对“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二)南昌市东湖区相关责任人处理情况   1.南昌市东湖区政府分管教育副区长童萍如,对“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负有领导责任,给予其行政警告处分。   2.南昌市东湖区教科体局局长、党委副书记陈光辉,分管区招考办工作,对“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其行政降级处分。   3.南昌市东湖区教科体局招考办主任陈剑鹏,在“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中失职渎职,收受礼金,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给予其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4.南昌市东湖区教科体局招考办考务专干蒋婷,在“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中失职渎职,负有直接责任,鉴于其能够积极配合组织调查,给予其降低岗位等级(二级)处分(由讲师级降为技术员级),调离教育考试工作岗位。   5.南昌市东湖区教科体局干部熊锐,在“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中失职渎职,给予其降低岗位等级(一级)处分(由讲师级降为助理级),调离教育考试工作岗位。   6.南昌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万莉萍,在“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中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失职渎职,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给予其行政撤职处分。   7.南昌市第八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科长张玲,在“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中失职渎职,收受礼金,给予其降低岗位等级(一级)处分(由助理级降为技术员级)。   (三)南昌市青云谱区相关责任人处理情况   1.南昌市青云谱区分管教育副区长李万汲,对“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负有领导责任,给予其行政警告处分。   2.南昌市青云谱区教科体局党委书记、局长龚海宝,未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在“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中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其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3.南昌市青云谱区教科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剑光,在“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中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给予其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4.南昌市青云谱区教科体局招考办主任付武俊、副主任邓明,在“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中收受钱财,失职渎职,给予其2人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招收学生徇私舞弊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5.南昌市第五医院副院长兼医务科长曾昭萍、体检科长邓琼,在“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体检环节弄虚作假,给予其2人行政撤职处分。   (四)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相关人员处理情况   1.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分管继续教育工作副院长杨福盛,对“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其记过处分。   2.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主任刘晓芬,对“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给予其行政撤职处分。   3.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继续教育中心招生教务科科长徐涌,在“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中私刻公章,串通、贿赂相关工作人员从事替考舞弊活动,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涉嫌招收学生徇私舞弊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4.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梁艳、艺术传媒与计算机分院艺术设计讲师谭景晖,在“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中为谋取私利从事替考舞弊活动,给予其2人开除公职处分。   随着案件调查进展,如发现新的线索、证据,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对高考舞弊零容忍,对参与舞弊人员随时发现随时查处,绝不姑息。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高考的政策规定,认真吸取教训,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一年制中职招生管理,加强对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报名参加高考的资格审核;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完善考生信息管理系统,提升标准化考场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加强对县区招考办、高考报名点的监督检查,确保国家和我省各项政策规定真正落到实处,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切实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个人分类: 其他|6862 次阅读|29 个评论
替考很容易
热度 1 wangjs04 2014-6-21 23:11
我们走在大街上,全国大城市的大街,都会发现小广告,其中一部分就是做假证。假,是因为有其存在的必要。 这种现象估计是中国特色。官员在职读一个博士,这是真文凭,但到底有没有假在其中呢?不过这文凭hai 真管用,不管真的假的。大家都知道里面的实情,看透不说透。有人乐在其中,有人无可奈何,有人置身其外。 我就知道一些做假的事情。研究生考试,MBA,在河南某高校举行。我也监考,看照片,对笔迹,无线屏蔽,这都不起作用。 大家动脑子想想,我把替考的放进来不就行了?领导指示,这人不要抓,于是照片没用,一切ok。 不过不是我的考场,是另一个朋友的考场,他被迫放水。干嘛与领导过不去? 大家也知道补考,与替考很类似,不过是自己替自己考试。此时的自己如果有关系,马上可以得到老师惠顾,水平大涨,考不及格老师ye会给加及格。这也是身边的真事情,估计很多朋友都知道。 前两天科学网爆料老师收钱或者与女学生暧昧,这很正常,在我们神奇的国度,你让原本俗民何必苦守底线呢?大家都这样了,我也这样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还是要有点标准的,尤其是教育领域。环境越不好,越需要 坚守。要像我一样,老老实实不贪便宜不走捷径安守本分,日子也可以,求个心安。 现在的事情。归根揭底,很大程度与国民习惯有关。无原则随大流贪便宜,所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坏掉的是整个环境。 就我个人而言,能不参与就不参与,能发挥正力量就发挥,实在不行还是要随波逐流的,除非有实力抗争。 不过我真心不喜欢这种没有原则的国情。
个人分类: 学校生活|2749 次阅读|1 个评论
考研我监考
wangjs04 2014-1-6 14:23
1月4日,MPACC监考。我发现,虽然要对照品,但只要我不说,替考是没有人发现的。或者我把与照片看起来不像的人放进去,原则上是没有问题的。 不知道这天有多少人被替考?00
个人分类: 学校生活|76 次阅读|0 个评论
4名中国替考枪手在韩国被捕
热度 14 Majorite 2013-11-30 01:06
4名中国替考枪手在韩国被捕 中国留学生在海外考试作弊,使中国一次又一次蒙羞。中国人的诚信问题不断见诸海外媒体。就其原因,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个别官员台上讲 “ 执政为民 ”, 台下尽干些贪污受贿小三小四的事情,青年人看在眼里,模仿成常态。领导自觉心虚,不敢抓诚信建设,当然个别厚黑之人除外,自己放火,却不许百姓点灯。久而久之, 诚信流失,道德滑坡。 据首尔地方警察厅国际犯罪搜查队28日称,四名中国“考神”涉嫌伪造护照代考托福(TOEFL)在韩国考场被刑事拘留。韩国警方并对委托代考的17岁中国男子L某进行不拘留立案,并在追查其余三名中国籍委托人。 韩国警方称,今年28岁的中国女子J某等涉嫌通过网络聊天工具QQ联系到委托人后,以在韩国代考一次40万至170万韩元的价格成交。J某等从委托人处获得个人信息和照片后,伪造护照,欲在考场蒙骗过关。 由于伪造的韩国签证页过于粗劣而露出马脚。此外,其支付考试费用时使用的信用卡号码后位数与邮件地址相同而引起警方注意。   据了解,L某计划明年考取海外名校,为获得“托福高分”这一敲门砖,上个月与在北京某高校的博士生S某取得联系,答应支付17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并承担机票和住宿费用,要求其为自己代考。 L某本月23日进入首尔钟路区某考场,在身份确认结束后,借故称去洗手间。在返回考场的过程中,S某换上与L某同样的衣服,准备替L某代考时,被考官当场察觉。警方称,J某和S某等四人分别为中国名牌大学博士生、名校英语系在读学生、知名电视台职员和电脑程序员等,代考托福分数均超过100分(满分120分),最高分甚至达到113分,实为英语考神。而这四名考神中还有人不仅在韩国,甚至在泰国和新加坡等国家也曾当过至少25次枪手。    据悉,代考事件在韩国并不少见,均通过事后监控发现端倪,但在考试现场被拘捕的现象在韩国尚属首次。韩国警方表示将加强整顿委托海外枪手代考的现象,并计划向中国警方请示国际协助调查。 诚信问题再次让中国蒙羞。
个人分类: 中华民族|2346 次阅读|1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