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富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藏獒,富人和成功
储成才 2011-11-17 05:55
刚刚看到新浪网的一则新闻【20辆豪车组仪仗队迎接两只藏獒被指炫富】( http://news.sina.com.cn/s/p/2011-11-16/035523472544.shtml ),报道称,昨天下午,近百人组成的仪仗队,20辆宝马、奔驰、奥迪组成的豪华车队,在郑州火车站广场南集结,只是为了迎接两只藏獒。相同 的事先后发生在乌鲁木齐、西安、长沙和南京等各地,【 女子400万买藏獒空运回家 30辆奔驰迎接 】, 【 南京街头现“雷人车阵” 28辆名车迎接藏獒进城】 ,【乌鲁木齐:獒主豪华车队迎千万藏獒】。 看到这些,我不得不感叹,是中国富人成就了藏獒,使青藏高原的一条普通狗成为富人家的“人上人”!他也给当前一直在争论的话题“陈光标等的高调慈善该不该?”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至少,陈光标身上的人性的光辉让这些玩狗的人相形见绌。 根据今年“胡润富豪榜”的数据,上榜百亿富翁达到127位,比去年增加了30位,比前年增加了62位。胡润研究院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 范围内亿万富豪最多的国家,如果加上“隐形”富豪,中国目前大约有300位百亿富豪,拥有10亿元人民币以上资产的富豪人数从2010年的4000人增加 到现在的7500人。 然而,在“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广州2011”专题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的任晶晶在谈及“当代中国富人国际形象”时,却毫不客气地表示, 外国人对中国富人的主流印象就是“批发式购买奢侈品”的“暴发户”。   他还总结说,中国的富豪家族有三大来源,其一为草根崛起,典型代表是浙江商人和广东商人,这些人大多白手起家。其二为体制内起步,以商人为终结,头顶 “红帽”的“官—商”复合型。其三为红色家族,这些红色家族多从事一些需要审批的行业,比如基础产业、能源产业等,房地产行业亦多为红色家族钟情的领域。   任晶晶说,中国富人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传统的中国绅士,低调,言行谨慎;第二是行事高调,出任各种“形象大使”;而最为主流的形象则是处事张扬,个性鲜明,追求奢侈消费,处处自我标榜的“批发式购买奢侈品”的“暴发户”。 我不知道国家 能不能对这些人开征奢侈费 ?
3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 贫富标准
Ecosinic 2011-8-12 18:45
在网上看到一份“贫富标准”,虽说不一定精确,但多少也能说明一点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死路一条的人: 年收入(人民币)0.003万以下。 穷得要死的人: 年收入0.003—0.01万之间。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人: 年收入0.01—0.1万之间。 穷得没衣服穿的人: 年收入0.1—0.5万之间。 非常穷的人: 年收入0.5—1万之间。 很穷的: 年收入1万—3万之间。 穷人: 年收入3万—8万之间。 低产者: 年收入8万—15万之间。 中产者: 年收入15万—30万之间。 高产者: 年收入30万—100万之间。 富人: 年收入100万—300万之间。 富豪: 年收入300万—1000万之间。 大富豪: 年收入1000万—5000万之间。 超级大富豪: 年收入5000万以上…… ------------- 本博注: 比照标准,周围的确有富人、富豪,也不乏穷人和死路一条的人。。。。 就我看来,不管穷人富人,象人一样活着更重要。不是狗,也不是牛,更不是老鼠、吸血鬼之类。 不管穷人富人,幸福地活着更重要。按此标准 不丹 人应该是非常的穷入,但他们生活得很幸福。我在乡间见到的大多数人依此标准是 穷得没有衣服穿的人 和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人 ,他们比我见到的富人或富豪幸福得多。 按此标准,我以为在现在的中国 穷人 是最不幸福,或幸福指数最低的一群人。
个人分类: 杂谈|2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的穷人比富人更快乐
热度 15 jiangjiping 2011-7-19 07:30
美国的穷人比富人更快乐 蒋继平 2011 年 7 月 18 日 我这样说, 对于所有没有到过美国的人来说, 一定是很难接受的。 这并不难以理解, 原因是国内的人对美国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于媒体的宣传。 而一般媒体的宣传都带有一些政治倾向, 所以, 难免会有一些偏见。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我认为很有必要实事求是地向国内的公众介绍美国社会的真实现状。 首先应该说明的是, 美国社会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 凭借一套比较开明的政治体制, 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以科学技术为发展的动力, 社会生产力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足以满足绝大多数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是穷人也能过上快乐日子的前提和保证, 要是没有这个物质条件作为保障, 我的这篇文章就毫无依据, 也不值得一读。 那么, 为什么说美国的穷人比富人更快乐呢 ? 我的证据如下。 生活上已经能够满足需求。 即使一般的穷人, 也几乎家家有车有房。 即使目前一些人没有买房, 他们住的公寓也比较宽大, 全部有空调, 有浴室, 有厨房厕所。 在吃饭方面花的钱在整个家庭的收入中占得比例很低,因而, 在吃喝方面更是不成问题。 在这一点上, 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身体外形上看出来, 他们个个长得胖咕咕的,脸上红光焕发, 喜气洋洋。 所以, 即使是穷人, 他们在生活上已经可以过上比较舒服的日子了。 他们活得轻松自在, 没有富人的负担。 穷人虽然没有富人有尊严有地位, 但是, 他们也因此不必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以, 他们生活得轻松自在。 这是美国社会体制的一个特性。 在美国, 尊严和地位是与责任对应的, 要想获得尊严和地位, 就必须作出相应的奉献, 承担相应的责任。 大家知道, 责任是一种负担, 担负重任的人, 很难快乐得起来。 穷人们就没有这种负担, 他们只要做好本身的工作, 照顾好自己的家庭,就万事大吉了。 而且, 美国是一个充分民主和自由的国度, 奉行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穷人们在社会上也是很有地位的。 因此, 在工作场所, 在大众场合, 看到的总是笑嘻嘻的表情, 是真诚的, 是从内心发出来的。 精神上有信仰, 生活上有保障。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有一种宗教信仰, 因而他们在精神方面很充实。 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一方面可以得到教会的帮助, 另一方面也可得到政府的救济。 在思想上有困惑时, 可以在教会得到解答, 有的来自于教会牧师的引导, 有的来自于教友的开导, 更多的是直接与基督交流, 寻求答案, 因而, 他们很少有精神负担, 自然就活得开心快乐。 身体健康, 时间充沛。 由于美国的先进科技, 工业化程度很高, 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 尤其是对健康有威胁的工作, 大都由机器来代替, 他们的工作量比以前已经大大的减轻了。 而且美国的劳动保护法非常照顾雇员的合法权利, 基层员工的日常劳作环境受到高度的关注。 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绝大多数雇员都能保持身体健康, 心情舒畅。 由于高效的生产力, 他们的工作时间已经大大的縮短, 每周只要工作 5 天, 每天 8 小时, 还有很多的规定节假日。 因为他们没有特殊的重要责任, 他们一般不必像一些富人那样经常出差在外, 所以, 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共享天伦之乐。 而且, 也许是上天的安排, 他们的适量体力劳动, 可以确保他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这种适量的体力劳动, 比富人在健身房锻炼身体更有成效。 综上所述, 美国的穷人们生活上已经得到基本保障, 精神上有宗教信仰, 社会地位上享有基本的人权保障, 虽然他们没有富人拥有的尊严和地位,但是他们肩膀上也没有像富人那样太多的责任和负担,而且他们比富人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一起享受生活的乐趣,因而, 他们生活得比富人还要开心快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12 次阅读|33 个评论
中国富人做慈善前应该做的事
xluan 2011-4-29 07:27
中国富人做慈善前应该先把他们使用过的所有劳动力的工资从800元人民币每月补齐到接近3000美元每月。在中国,特别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工厂打工者的工资水平一般在800元人民币每月左右。而在国外,同样的劳动,工人的工资报酬一般在3000美元每月左右。中国产品出口的过程,则是中国富人积聚财富的过程,而实际上却是中国廉价劳动力奉献世界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支持这种低工资制度。在中国公有制体制下允许部分私有制体制作为中国现行经济形式补充的情况下,中国藏富于国的过程,也同时造就了少部分中国富豪。中国富豪的诞生,全都伴随着中国劳苦大众无助的哀嚎。富人之富建立在穷人之穷的基础上。这个时候的中国富人再拿着从穷人那里获得的钱来做慈善,那就太不厚道了。 他们做慈善前,应该先做他们应该做的事。
14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富豪巴菲特有多伟大?
热度 6 youxue 2010-10-2 09:05
很多同胞很崇拜巴菲特。一年一度的与巴菲特的午餐的拍卖被炒作得厉害。这一次巴菲特 访问中国也炒作得很厉害。巴菲特承诺捐出其大部分财富更是让一些人觉得他伟大。 巴菲特有多伟大?先要知道巴菲特的成就。他很会炒股,在炒股中赚了很多钱成为大富豪,而很多人在炒股中亏钱。炒股赢钱有点像赌博赢钱,是合法地将别人的钱据为己有。取之合法,但是不是取之有道呢,是不是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呢? 曾和美国朋友聊起过巴菲特。我们所见略同,都觉得巴菲特不值得崇拜,甚至值得鄙视。巴菲特一辈子的工作就是合法地把别人的财富拿走,先是一个人干,后来是带领一帮人干。在这个过程中,造成社会财富从中产阶级向富人的转移,扩大了贫富差别。在这种过程中,并没有给社会创造知识或财富。 也就是说,巴菲特来到这个世界,获取了他的所需,但没有对社会做出贡献。虽然后来他做一些慈善工作,并承诺捐出其大部分财富,但也不过是把从社会攫取的钱的一部分又返回给社会的不同阶层。虽然比不捐出来值得称赞,但也没有什么伟大。也不值得崇拜。 大部分人来到这个世界,获取了自己的所需,但也对社会做了贡献。例如我们这个行业,将知识传给了下一代,使他们能更好的生活。还培养了一些未来的科学家。我们也解决了科学上的一些问题。甚至还可以夸口说其中有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解决,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没有人能解决。而且一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实际意义,例如了解喷发的机理和动力学有助于预报和拯救生民。因此我们自我感觉良好。总而言之,我们大家虽然没有巴菲特富有,但在我看来都比巴菲特伟大得多。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90 次阅读|7 个评论
仇富者富亦仇之也
famingkuang 2010-8-30 23:14
在共产主义没到来之前,这个世界永远是富人掌权的社会,穷人只是社会的配角。 做为一名穷人,可有几种方式融入这个社会: 1,对来自于富人的压迫与剥削总是逆来顺受,心甘情愿的当穷人,。 2,仇富,但无力或不愿意用实际行动让自己进入富人阶层。 3,渴望自己也成为一名富人,并为之努力奋斗。这一条又可以细分为两条:(1)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2)在现有的世界里寻找通往财富人生的道路。 我自己是属于3(2)的那一类,对未来从未放弃过希望,也不管前方有没有路,但自己总是能看到通往财富彼岸的通道,虽然道路并不平坦,也一直未能到达彼岸,但总还是留有余地。(注:我至今还只能算是穷人) 仇富无异于自己放弃了通往财富之路,从而采取消极态度或激进态度,这两种态度都会让自己迷失方向,远离真正的财富。 年青人不宜过早的仇富,如果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看到财富的影子,再仇富也不迟。 仇富者,富亦仇之也。轻者错失财富,重者断送人生。
个人分类: 胡说八道|2933 次阅读|15 个评论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神仙
wangdw 2010-8-26 08:36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神仙 关键词:神仙 科学 科普 思想 富人 穷人 世界上有神仙吗?这本来只是我们顽童时代的幼稚问题。小时侯不懂科学,看过去的神仙书多了,自然会问。记得我们躺在运动场里的草坪上,数着天上的星星,我要是神仙多好啊。做梦都会腾云驾雾。但是,当我们长大了,学习了科学,很快就明白了,世界上是没有神仙的。那是古代,科学不发达,由想象写的神话小说。 无奇不有的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了,科学这么发达了,竟然还有人说世界上有神仙。其中,还有位代表,就是央视的一位导演,张纪中的妻子樊馨蔓出版了一本名为《世上有没有神仙》的畅销书。信仰的是神仙李一。除此以外,中国有其他许多名人都信奉李一,自认是其 弟子 ,弟子间互称 仙友 ,天下 仙友 3 万有余。 怪吗?也不怪!一些明星可能是科盲,他们的科学知识也许和我们顽童时期一样。我国的科普发展不快,提高全民的科学水平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些富人,有钱了,生怕不健康,一心想拜神求佛,想长生不老。 当然,许多贫苦百姓也信神仙。这是思想变了,只想自己,想自己保养身体。而不是象过去那样,想着多做贡献。八、九十年代,流行气功,气功大师层出不穷,就是明证。可见,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神仙大师。
个人分类: 道德|20973 次阅读|1 个评论
‘穷人’应该‘更穷’才符合常理!
lin602 2010-7-15 11:40
穷人只能够更穷! 官员及富人们(这里富人有点广义),可以得到多套价格为商品房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的房子。而穷人们没有优惠房可言,即使经济适用房,经常也是权势及他的子女及亲戚的。这多套平价房不是很大一笔的钱吗?甚至一套房子是穷人一辈子的收入。现在许多房子几百万,穷人一年经常一万多收入,几百年工资才够一套房子的钱。穷人为了买一套小房子,就进入绝对贫困家庭中。 穷人出门乘公交骑自行车都是自己付钱的,官员们的小汽车一切费用都是公家的。甚至包括他们的亲属。 富人们小孩可以进好的单位工作,工资高,还可以用父母的资源开公司,钱更多。穷人家孩子许多是效益不好的单位上班,工资收入少,甚至不少下岗在家待业。穷也有遗传性,呵呵。 富人用别人送他的礼品送别人,穷人得用自己的钱买东西送礼,要知道,这礼钱经常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哟。(见岳父母、见老师,跑亲戚,感谢别人帮忙、看朋友都要送点礼的,中国人的传统)。 穷人请客得用自己的工资,富人请客经常是公家有报销。穷人买菜买米也占不少支出,富人们经常是在外吃请的,尽管省了不多的钱,但对穷人来说,也是不小的支出哟。 穷人有点事情找人帮忙,得用自己收入感谢别人。听说浙江有的地方,要让自己孩子做个教师或医生,要花几万甚至几十万元钱打通关系。而富人们经常打个电话就行了,或者干脆安排在自己单位里。不花钱!官员们有人会帮他操心的。 富人的孩子可以进好的学校(我国许多好学校都在特殊单位的附近),或者贵族学校,在高考上有优势。穷人的孩子经常在学区不好的学校学习,能够考上好学校,比例也是小的。这后代的差别在小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富人有钱,可以出个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千万给孩子办企业创业,富人的孩子办个公司是比较简单的事情。而穷人孩子呢,没有钱,能够创业吗。当然不排除少数小本买卖。 富人的朋友圈子都是有权有钱的,其后代都与这些伯伯叔叔们相见,有事情就找他们,他们会利用优势帮忙的。穷人的孩子整天都与无权无势的穷人为伍,他们有事情找谁呢?太子党们显赫的官位,不是其天然的优势形成的吗? 富人们有钱,前几年买几套房子,过二三年,房子涨了一二倍。涨房子的钱就够穷人们几辈子的收入了。穷人省点钱存在银行,几年的通货膨胀,只够原来价值的一半甚至更少,你说穷人不是更穷吗? 穷人生病,如果是在私营企业工作,一般病人是没有工资的,生病住院,除了医保外,许多钱是自己付的,还要营养费,送医生红包,家人陪护费。而富人生病,工资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医药费经常是单位实保实销,如果探病的人多,探望费(红包)说不定有个几千几万夸张点可能有几十万呢。 穷人家的红白事,经常要花许多钱,特别是孩子结婚,可能是花完父母一辈子的结余,可能还要负一屁股债。而富人家孩子结婚,红包可能几十万,不但结婚请客钱不要自己掏,可能还挣一笔。即使有丧事,这收入也不低。 唉,穷人不更穷符合常理吗?不管你用什么最优方法用什么最先进计算机进行计算,这都是成立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87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中国的富人为啥要跑?
yhc511025 2010-5-31 21:24
邓小平说过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句话的前部分实现了。改革开发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使沿海地区成为了那一部分地区,使很多现在的富豪成了那一部分人。但是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种现象国内的富人有一种向国外移民的趋势。作为一种经济载体,富人的流逝也就意味着经济的缩水,意味着国家的损失。为什么富人都有向海外移民的趋势呢?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为了让子女有好的教育。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来了,但是教育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始终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可能和我国延续下来的教育体制有关。因为这种差距,部分富人为了让子女获得较好的教育,会选择移民。 2.选择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生活节奏比较快。部分富人想换一种休闲舒适的环境,来体验另一种生活,这部分人也会选择移民。 3.脱离复杂的社会环境。 国内的部分行业,如果你想做好做大,你都必须懂官场。而一旦和官场扯上关系了,就存在着某些风险。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部分富人知道这层关系,见好就收,选择移民。 4.担心部分人的仇富心理。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在拉大。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人群有部分人产生了仇富心理。对于前一阵子的校园暴力事件,网上有人流传发生暴力的校园为贵族学校。虽然这只是流传,但至少说明部分人的仇富心理体现得较为强烈了。这让部分富人感觉到不安全,导致了他们的流逝。 如果要让富人留下来,为国家的投资建设出力,政府至少需要解决以上几点问题。但似乎每一点都不容易,因为都涉及到一些比较难改变的体制问题。所以,接下来的几十年,富人流逝的数量应该不会减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58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与其难做富人不如做好穷人
longfo 2010-5-28 16:13
与其难做富人不如做好穷人 前几日写了一篇《穷人生存技巧》,东阳兄留言:世面上流行的是如何做个富人,却很少有人呢关心穷人怎样活。是啊,现在多少人都关注如何大富大贵,励志、创富的书籍大行其道,但是却很少有人关注穷人如何生存,这是一个问题。 富人毕竟是少数,因为富人不靠劳动赚钱,他们靠着资本生钱,做着钱生钱的买卖。但是穷人就不同了,穷人靠的是劳动。如何靠劳动一步一步的积累财富,这样的书籍很少见。 富人是很难做到的,人数也有限,而且社会也有分工,富人、穷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与其辛辛苦苦的费劲脑汁做富人不如快快乐乐享受穷人的生活。 很多人买书,类似的书籍很多,都是为了有朝一日大富大贵,很多人放弃尊严,放弃颜面,为了能多赚钱,很多人抛弃了爱情、抛弃了亲情,都是为了钱,很多人出卖了肉体、出卖了灵魂,都是为了钱。那些教人如何变成富人的书啊,真的有这么大吸引力吗。 我看,明争暗斗成富人,不如清清白白做穷人。人活都是一世,幸福快乐才是根本,您做轿车,俺乘地铁,您去健身房,俺去遛大街,您吃鱼和肉,俺吃青菜加豆腐,您在人前炫耀,俺在人后做善事。 学着做一个快乐的穷人,能生活,能生存,穿不好、吃不好、玩不好,却能过得好,也是很好啊。当大家都去关注如何做富人的时候,我们何不学着如何做一个会生活的穷人呢?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5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为什么只有官商勾结才能致富?
周可真 2010-5-28 02:37
论形势无限好之背后的文化隐忧 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形势是怎样的?出于构建 和谐社会 的需要,我还是要引用 文革 时常见于 两报一刊 的那句话来加以评论: 革命形势无限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从来都没有象现在这样好 。 文革 之末,国民经济实际上已经到达了崩溃的边缘,但 两报一刊 也还是那句话: 革命形势无限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从来都没有象现在这样好 。 我相信当时 两报一刊 之所以这样说,也是出于 社会和谐 的考虑,虽然那时还没有提出 和谐社会 的概念。 中国社会发展的形势固然是 从来都没有象现在这样好 ,但是 革命形势无限好 的背后,还有没有问题呢?最近凤凰网站在当今中国富人的立场上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 中国富人为什么缺乏安全感 ?凤凰网并发表评论予以了探讨,结论是: 在中国经商,不借助同政府权力的斡旋,企业很难获得成功。而一旦借助这种权力取得成功,也就意味着企业背负了 原罪 。这是一颗引爆器控制在他人手里的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 换言之,官商勾结是致富的必由之路,但靠官商勾结而致富,实际上等于是富人为自己埋下了一颗随时都可能由穷人引爆而导致富人灭亡的炸弹。这的确是一语中的! 但是,为什么只有官商勾结才能致富呢?这篇凤凰评论没有予以直接而明确的解释,只是提出了 规范市场制度、完善市场规则 的必要性,这似乎是意味着把只有官商勾结才能致富的现实原因归结为现在中国市场制度的不规范、市场规则的不完善。诚然,肯定现在中国的市场制度不规范、市场规则不完善是绝对正确的,但是我相信,就是市场经济发达如现在的美国,其市场制度也有不规范之处,其市场规则也有不完善之处,而且事实上可以说,没有一个现代国家有一种绝对规范的市场制度从而有一套堪称 完善 的市场规则。由此看来,这篇凤凰评论除了为通过官商勾结而致富的富人寻找一个看起来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以外,没有任何实在的积极意义,因为它根本无助于人们认清当今中国现实的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 我前一段时间曾经探讨过中国古代遗民问题,最近仍在就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迄今为止,我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所悟出的道理是: 遗民都是忠君者,他们的忠君行为在其成为遗民之前和成为遗民之后乃至于其去死后的世世代代都一直受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褒奖,这足以说明,中国古代的忠君行为是一种具有相对永恒与普遍的伦理价值的越超性道德。在名教条件下,这种超越性道德以忠臣之类的名节形式可得以永垂世册或流芳百世。所以,只要人们践履忠君之德,他们便可望成就其道德名节而使自己青世留名。也因为如此,那些看重道德名节而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语)的君子,自然就不看重现世的功名利禄,而是一心一意去谋求自己的道德名声。这种内在地推动着人们去追求不朽之德名的名节之心以及作为这种名节之心的外在表现的气节之操,也就是为中国传统伦理所推崇的独立人格。 但是,中国现代新文化运动以来,由于孔家店逐渐被彻底打到,传统礼教(名教)也相应地被废止,从而超越性的传统伦理道德不再有其生存的社会条件,而原本忠君的爱国道德则演变为忠党(忠于党国)的爱国道德。蒋介石统治的民国的忠党之德与古代中国的忠君之德固然同属于爱国道德,但是, 古代中国的统治者是在普遍意义上去提倡爱国道德的 ,对一切忠于自己国家(王朝)的人们都持赞赏态度,虽然在战场上可无情地消灭他们的肉体,但对他们的精神则心怀敬意,例如,当年史可法激烈抗清而战死沙场,后来清帝下江南时还曾到扬州祭奠史可法;而 蒋家王朝却是在特殊意义上去提倡爱国道德的 ,其统治者只是对忠于党国的人们持肯定或赞赏的态度,对那些对党国不忠或反对党国的人则一概加以排斥、否定,从内心到行动都是如此,其比较激烈的做法是把对党国不忠或反对党国的人们往死里整,而比较温和的做法则是对国民进行党化教育,要把他们教育得不成功便成仁地为党国尽忠。后一种做法类似于当年曹孟德曾经想尽各种办法来感化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云长,然而曹孟德在最终发现其感化无效时也就把关云长放归于蜀了,并没有加害于他。 曹孟德放归关云长这样的事,在提倡忠于党国的蒋家王朝是不可能发生的 ,当时,不要说是对待忠于自己政党的共产党人绝对不会如此心慈手软,就是对待像杨虎城、张学良这样其实无意于对抗党国而只是违逆党国领袖意志而主张联共抗日以图救国救民的人,也是要么无情杀戮之,要么终身软禁之。如此看来, 蒋家王朝的忠党之德较诸古代中国的忠君之德在文明程度上委实是一种倒退 。 忠君之德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它与不朽的道德名声紧密联系在一起,与现实的功名利禄则并无必然联系,故践履忠君之德者不必是出于功名利禄之心,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也可能仅仅是为了成全其道德名节而已;反之,忠党(忠于党国)之德却不具有超越性,而仅仅是为自己的统治者(党或党国领袖)所褒奖的一种政治道德,这种政治道德是与经济利益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故践履忠党之德者必是出于功利目的,其忠党行为也就不再具有成全其独立人格的伦理道德意义,而仅具有成就其现世功名利禄的政治经济意义。 从古代的忠君之德到民国的忠党之德的转变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性转变,随着这种转变,从殷周之际直到清代的追求不朽德名而看重道德气节和讲究道德操守从而顾惜廉耻的礼义文化瓦解了,代之而起的是追求现世功名利禄从而政治上唯上和经济上唯利的功利文化 。 历史事实表明,这种文化转变客观上促使蒋家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极其短命的王朝,因为 随着以忠君为核心内容的传统伦理道德的瓦解和以忠党为核心内容的民国政治道德的建立,一心只求现世功名利禄的人们视不朽之德名为子虚乌有,不再有名节之心与气节之操,而是普遍信奉有奶便是娘和无毒不丈夫,持守如此生活信条者,为了达成其功利目的而了无廉耻之心,更无慎独之意,只有政治上的趋炎附势和经济上的唯利是图。在一个缺乏人格独立和道德自律的社会里,只要搞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就势必是奸商横行和官商狼狈为奸地荼毒百姓。民国之所以会形成官僚资本主义这座曾经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其文化原因正在于此。 从伦理道德方面看,短命的蒋家王朝正是葬送于寡廉鲜耻以至于百无禁忌地无所不为、无所不取的恶劣党风与民风。 文化的转变虽然有其客观原因,但文化转变对于文化主体来说却并不是一个外在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内在于文化主体的自为过程, 文化转变朝哪个方向变化是由文化主体自己选择、自己决定的 。总结蒋家王朝如此短命的历史经验,是可以从中吸取其历史教训的。当中国固有的文化面对严酷的世界现实而不得不发生转变时,它的主体在选择、决定其文化转变的方向时,固然应该打倒孔家店而建设一种新文化,但是却无疑不应选择一个比中国固有的礼义文化更加落后的文化形态作为其新文化建设的目标,然而, 蒋家王朝恰恰是选择了一个比以忠君之德作为其核心内容的礼义文化更加落后的文化形态,建立了一个以忠党(忠于党国)之德作为其核心内容的功利文化 。这种文化选择在文化发展远见上甚至远远落后于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文化选择,黄宗羲在他那个时代就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吾以天下万民起见,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况于无形无声乎!非其道,即立身于其朝,未之敢许也,况于杀其身乎!不然,而以君之一身一姓起见,君有无形无声之嗜欲,吾从而视之听之,此宦官宫妾之心也;君为己死而为己亡,吾从而死之亡之,此其私匿者之事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 但是, 蒋家王朝的国民党却非但不知 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的道理,更反其道而行之地提倡起 非为天下,为党也;非为万民,为蒋姓也 的忠于党国的新道德,完全无视五四所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建设要求 。吾今观凤凰评论而终于知道,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即使是像凤凰网这样的民主论坛,其文化自觉的程度都仍然不能跟17世纪中期中国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相比,当然更无法同20世纪初五四的文化自觉程度相比了,所以根本就不可能为中国新文化建设提出比蒋家王朝的国民党更高明的文化建设目标。 如果当今中国的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程度都倒退到了17世纪以前的水平,那末,即使中国经济已经被迫地进入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一个足以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文化和以这种新文化为价值基础的现代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难道会从天上掉下来吗? 附:凤凰网评论:中国富人为什么缺乏安全感? (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pecial/furenyimin/ ) 导语: 近日,一篇关于 富人掀起移民热潮的新闻 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对于这同一条新闻,媒体却做出了不同的解读。 有论者说: 你看,国进民退,民众仇富。富人对投资没信心了,也没有安全感,于是都跑了,我们的社会得反思; 有论者则反诘说: 用仇富来说事,有时更像矫情甚至是要挟。富人的特权已经很多了,但是却没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到底孰是孰非?哪种观点更准确的指出了现实情况?我们先从新闻时事说起。 富人移民潮 到底为哪般? 据媒体报道,现在存在所谓的富人移民潮,富人选择移民的原因是哪些,他们的不安全感从何而来? 媒体报道:富人掀起移民潮 来自《经济观察报》( 5 月 22 日 )的报道说,中国内地富人移民海外的趋势比较明显。根据 4 月初发布的《 2010 胡润财富报告》估算,中国目前有 5 . 5 万名亿万富豪。没有可信的数据显示这些富豪已经有多少移民海外,但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的数据显示, 2009 年中国再次掀起投资移民海外的热潮,当年到美国投资移民的 EB - 5 类签证的中国申报人数已经翻了一番,从 2008 年的 500 人上升到超过 1000 人。而美国并不是投资移民的首选地。 三个问题成诱因 排在第一、二位的原因分别是子女教育和寻找安全感。子女教育的原因属于正常原因,而 寻找安全感 则令人反思国内的社会环境。在国内不借助同政府权力的斡旋,很难获得成功。而一旦借助这种权力取得成功,也就意味着背负了 原罪 。一旦社会矛盾激化,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会成为权力的祭品和替罪羊,成为权力打击和清算的对象。所以及时地 见好就收 甚至逃亡国外,就成了迫不得已的生存方式和选择。第三个原因是认为国内投资环境不好,还有各种税费太高。 财富安全关注高 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今天富人们不得不担心的一个问题。一是国内的投资环境,离法治化和规范化还有不小距离,许多投资渠道限制民营资本进入,腐败成本沉重。二是贫富差距拉大,导致中国社会对财富 原罪 的追问以及不时引发的 仇富 心态也让富人们如坐针毡。这种全社会弥漫的非理性仇富情绪,把富人连同他们的财富一起逼向海外 安全地带 。 富人缺乏安全感 真问题还是伪问题? 富人移民,是他们真的缺乏安全感还是他们的财富存在原罪,抑或是他们不想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富人离开值得追问 富人移民,而我们关注的焦点是这些离开的身影背后的另外一些信息。比如说,政商关系复杂导致的经营困境,不时冲击着营商者的信心。上周,曾经的中国首富黄光裕一审判决入狱 14 年。黄光裕犯案受到法律制裁无可非议,但此案依然提醒我们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在中国经商,不借助同政府权力的斡旋,企业很难获得成功。而一旦借助这种权力取得成功,也就意味着企业背负了 原罪 。这是一颗引爆器控制在他人手里的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但富人的财富也同样值得追问 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富人的财富是存在 原罪 的。一方面,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必须仰仗权力才能生存和发展, 财富 和 腐败 往往共生,资本和权力的结合本来就是一部分富人的生存方式,人们仇富也与富人财富来源的合法性、道德形象不佳及责任形象缺失都有一定关联。另一方面,社会调节机制一定程度的失灵和财富再分配机制的缺位使得贫富差距增大,富人害怕自己的财富成为清算的牺牲品也是正常的。 以美国为例:中国的富人其实已经很幸福了 中国的富人可以说是 身在福中不知福 ,根据美国国税局统计, 2007 年美国收入最高 1% 的人所交的个人所得税占联邦政府所征收的个税总额 40.4% 。而中国呢?早前有一份报告显示,占中国人口约 20% 的富裕人口上缴的个人所得税还不到全国个税收人的 10% 。中国的富人并不是缴税大户,相反工薪阶层才是。而且,美国的富人捐款多,赚了钱不回馈社会一定会遭到民众的非议,而中国的富人却在改革收入分配的节骨眼上选择了移民。 社会要进步 逃避无出路 我们的社会确实存在问题,但富人移民国外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完善制度提供给更多人致富的渠道 许多富人是国内某些不规范、不完善体制的受益者。他们在致富的过程中,游走于灰暗地带,与权力合谋,为自己带来利益。但是许多富人在完成了财富积累之后,并没有努力去推进法治和制度的建设,反而不是和权力结合的愈加紧密,获取更大利益。这其实是在做损害制度的事情,这相应的限制了那些没有资本做灰色交易的创业者,切断了他们的致富之路。 能力越大富人应承担更大责任 蜘蛛侠的伯父告诉蜘蛛侠:能力越大意味着责任越大。现代社会财富其实意味着社会资源,拥有更多的财富意味着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也就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所以一个人拥有的财富越多也就意味着其对社会的责任越大。当然,这种责任并非是一种强制回馈社会的责任。而是在规范市场制度、完善市场规则方面,富人应该承担更大的建设责任。这不但对整个社会发展有好处,也对富人自身有好处。 完善分配体系给富人安全感,也要给穷人安全感 资料显示,中国的税收呈富少穷多的逆调节态势,经济学家茅于轼等人也说,现行税制实际是累退性质,富人的大部分收入没交税。正是基于这种现状,当下调整收入分配的呼声高涨,但这显然不是 均贫富 ,而只不过是要让社会回到正常的轨道上。而只有一个正常的社会,才能不但给穷人一个安全的底线,也能给富人一个稳定的预期。 结语 :马克思说过: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同样的,每个人的安全感也是富人获得安全感的条件。 《明夷待访录原臣》。
个人分类: 时评.政论|8309 次阅读|8 个评论
任志强的新发现:越是穷人越有房子住
xbyang 2010-3-16 14:48
任志强的新发现:越是穷人越有房子住,越是富人越没有房子住 任志强同志在房地产方面屡屡有新发现,因此他获得一雅号:任大嘴。大嘴同志最近的发现是:越是穷人越有房子住。他博客中的原话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反而是家庭住房自有率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低收入组家庭的房屋自有率最高,但租赁情况反而相反,高收入群体高于低收入家庭。(原博见: 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40-3899.shtml ) 为了平息民愤,任志强总是充当房地产行业的鼓吹手,免费为整个房地产行业鸣冤叫屈。当然,网民说任志强是大嘴我认为有些不负责任哦。任志强说话从来都是有理有据的,不像那个宋大嘴那样张嘴乱说。比如,说出越是穷人越有房子住这个结论的时候,他不是凭空瞎说的,而是有事实依据的,依据的而且是权威官方的统计数据。不但有数据,还有明确了然的表格。 然而,我要说的是,中国的统计数据,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的,向来不准确,因为中国缺乏诚信系统,富人和官僚不会如实申报自己的财产。比如,任志强所引用的表格中,最高收入的人只有70%的人有自己的房子。谁相信呀?我就不信。要了解中国人的生存现状,老百姓的感受是最主要的。 即使表格中关于穷人住房的数据是准确的,但是这个数据忽略了如下事实:穷人大部分在农村,而富人基本上在城里。80%的最低收入者有住房,这其中包括农民,由于农民有宅基地,所以农民不需要购买商品房,只需要出建筑费就可以了,因此不说100%的农民有住房,95%以上估计是有的;这样核算下来,城市贫民没住房的就更多了。而且,不少农民工老家有住房,而在所工作的城市没有住房。因此,城市无房族的比例是80%的统计数据所不能掩盖的。 至于富人只有70%有住房,要么是隐瞒了自己的财产,要么是转移了自己的财产。有的富人有财产在调查的时候说没有,有的富人不需要购买商品房,在自己的工业用地上自建别墅就可以了。有的富人在国外买房,亲属都安置在国外,自己在国内裸商,一有风吹草动就出逃。 还有一个事实,这个统计数据只说是拥有自住房,而没有说居住面积。城市贫民一家三代9个人挤在一个几平方米的小房间里,结果这9个人都有自住房了。但是,这样的自住房有意义吗?还有不少的城市白领,每天上下班花几个小时,就是为了回郊区的自住房,这样的自住房令人心酸。当然,还有更苦的人,就是那些想当房奴却没有资本当房奴的人。 高昂的房价,已经让不少中国人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为有房是美好生活的基本保障,而那样的生活对不少人来说实在是个遥不可及的泡影。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90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温哥华最贵的和最便宜的房子及启示
lcguang 2010-2-18 09:08
都说温哥华环境好好, 房价高。 高到什么程度呢? 但是你知道大温哥华(包括周边几个城市, 其实已经连在一起了)也有很便宜的房子吗?这样大的两级分化, 给中国制定地产政策的人和中国的房奴有什么启示呢? 大温哥华的平均房价大概是100万加元(大约640万人民币)买200平米的房子(两层, 上下各100平米),占地(连同院子)面积大概是700平米左右。温西(UBC大学附近)和北温(west vancouver)靠近海, 房价贵很多,大概300万。如果临海(water front), 那就更贵了。同样类型的房子,在东部卫星城市可能只有50万。 最贵的是北温哥华的房子,上千万加元一套。见下图售房报价: 1098万的房子内部是啥样?见下图: 可见主要还是海景。 3000万的房子是啥样?见下图: 可见不光有海景, 还有悬崖峭壁。可能这样安全吧。房子的面积400多平米, 地的面积是3000多平米。好地无价,人家根本不按面积算价钱。 有的房子,可以从车库把游艇开进大海。还有点房子有私人沙滩。但是没有卖。那些房子可能更贵。 大温哥华有便宜的房子吗? 也有。温西有40-50万的房子, 看起来和其他价值300万的差不多, 但是它的地是别人的((leasehold)), 每年要交租金大约每年7000加元. 其实也不多,大概是其他房子物业税的2-3倍。等于多交一倍多的物业税。 最大缺点是房价升值没有份。 更便宜的房子叫移动房(mobile house),这种房子便宜的令中国人羡慕。见下图: 一万多加元,便宜的不到10万人民币。下面是典型的移动房外观: 要是你以为里面条件很差, 那就错了。见下图: 其缺点也是不带地, 要另外交地租, 每月大概是300-500元。大概是物业税2-3倍。房价上涨时, 这种房子涨价少。 不带地的房子和廉租房相比,住房的负责维修, 对房子更加爱惜。 不要以为租房的和住廉价房的都是穷人。 我的一位熟人夫妇都有工作, 一年的工资可以买3个移动房, 但是他们觉得住移动房很好, 而情愿把钱花在别的的地方。很多人有稳定收入的白领都情愿租房, 原因是麻烦少(不必维修房子), 便于换地方工作。倒是很多没有好工作的人,才一心想买房出租, 希望靠租金养活自己。 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 1. 房价两级分化在北美是正常现象。 2. 高档房上涨,并没有带动低价房上涨。 这对中国政府的启示是: 1)要鼓励房价两极分化,让不同收入的人有合适自己的房子。 2)应该多提供廉价房,特别是小户型的房子和不带地的房子(地另外收租)。 其实北美的移动房并不一定移动,搬迁的移动房其实很少见。所以不带地的房子也可以造成楼房, 减少占地面积。让那些只想住房,并不想投资的人,买这种便宜的不带地的房子。 加拿大人对住房的态度也值得中国房奴参考:租房没有什么不好, 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寻找适合自己购买力的房子, 不要为了房子造成巨大经济压力, 等有钱了再卖高档房不迟。 房价两级分化,贵的超过便宜的千倍。但是住房者的享受差别有那么大吗?我们做个试验:加如你无家可归, 现在让你选择: 1) 免费在上面3000万的房子住半年(半年住街头或野外); 2) 免费在上面1万多的房子住一年。 你选哪个? 要我选, 我就选择便宜的移动房。可见好房差房, 实用价值差别并不大差别不到一倍。这样想想,为了高档房而牺牲其他享受就不值得了。中国房价炒得高, 也是因为很多人热衷于买大房子。面积大了,套数就少了。供应就紧张了。
个人分类: 经济学|5395 次阅读|2 个评论
标题:让富人财富缩水---我看海南房价
lcguang 2010-2-15 04:06
新版序言:原文标题和部分内容不妥,可能伤害了某些人的感情(深感抱歉),因而挨骂。既然那么多人骂, 文章肯定有问题。特此改版。    最近, 房价上涨主要是豪宅,海景房, 别墅 的价格大幅上涨。海南海景房上涨最为迅速。有人因此骂地产商和炒家。其实很不理性。 2007 年我就关注海南房价。 我记得雅居乐的清水湾和精装修报价只有 5000 多一平米。据说现在两万多了。雪灾的时候, 博鳌没有超过上万元的房价,大多 5000-8000 , 据说现在上两万了。鹿回头附近的靠山临海的房子,雪灾的时候一万五, 现在超过 5 万了。有人说, 从从海口到三亚东线的一线海景房, 价格都上 2 万了。 我看海南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1. 信息革命带来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加上市场化的原因, 各种资源, 特别是土地资源大幅升值(参看我的文章: http://lcguang.blog.hexun.com/19861295_d.html )。但是信息革命的成果被少数人占有了,收入两极分化,有钱人太多。消费品的价格要和收入相匹配, 于是高档住宅和景区住宅价格大幅上涨。 2. 有闲有钱人越来越多,北方想来海南度假和养老的人越来越多。 2008 年年初雪灾加强了大家对海南的向往。我在雪灾的时候到亚龙湾去了, 那时候还能游泳。我的很多朋友在内地人受到雪灾困扰,听我这么说非常羡慕。 3. 海南地方政府支持房价上涨。 传说地方领导有种想法:上一轮地产破灭...... (有人骂, 省略不说了)。    大骂海南房价上涨的人很多, 其实海南房价上涨只对少数人不利 --- 对那些想去海南度假, 特别是想在海南买房养老的人不利。海南房价涨, 对其他人,特别是穷人,有益无害。 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资金涌到高档房那里, 低档房涨价的压力就轻了。 假如你住在长沙或者沈阳 那里房价 4000-5000 一平米,或者住在湖南的许多县城 那里房价不到 2000 一平米。你很想买房,买中低档实用的, 便于上班的房子。 但是你暂时买不起,担心价格涨。现在你周围的富人不在当地买房了,去海南买 2-3 元一平米的房子了。 那么你应该庆幸。 如果这些人在当地买房,当地的房价格就会被抬上去,你将来买房付出的代价就更大。 第二,虽然价格差距拉大了, 实际拥有的资源的使用价值在减小。 高档房房价上涨,吃亏的首先是富人。高档抵挡,实用价值差别并不大,你在海南海边拥有一套高档房, 我在湖南山区农村水库旁拥有一套低档房, 实用价值没多少差距。两者实际占有的资源并没有多少差距。可以说, 高档房房价上涨了,其结果是缩小了穷人和富人实际占有土地资源的差距。让那些富人犯傻话冤枉钱住高档房吧, 说不哪天危机来了,房价下跌,大家彼此差距更小。 第三, 高档房房价上涨,得益的首先是国家, 其次才是房地产企业和已经买了房的人。最近半年, 房价大涨, 但是, 房地产股票却是跌的,大多下跌超过 30% , 香港上市的地产股股价大多远远低于其净资产 --- 按照这些地产股拥有的房产算。 一个重要原因是, 地产商一旦变现, 就要上交高额增值税 % 。3000元的成本, 卖成3万, 增值部分要上交20%-60%的增值税,3万中将近一半要交给国家。3000元的成本中也有一半是地价, 也是交给国家的。 还要交过户费,还可能交物业税...... 所以, 地产商和炒家是为政府作了贡献的, 他们还冒了很大风险, 不能只看见贼吃肉, 看不见贼挨打。最近各地地王频现, 其实也是国家得益, 富人受伤。绿城股价跌, 显然是因为地王拿多了。如果国家卖地征税赚了钱用于基础设施和百姓福利, 那么高档房房价上涨对于穷人更是好事。 没房的人应该乐于看到房价两级分化,他们应该关心廉价房房价和廉租房租金,而不该大骂高档房涨价。政府应该提供更多土地建廉价房和廉租房, 而不是热衷拍卖地王。更不应该一有钱就造豪华办公楼 那是大大削弱中国国际竞争力。 新版补充:从针对本文出版的批评中可以看到, 很多人忿忿不平是因为他们认为富人能住好房子, 穷人不能住, 这不公平。看来均贫富的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 而我不以为然。 茅台酒就那么多, 不能人人多喝茅台酒。 海景房资源有限, 怎么可能人人有份?没有权力还是不行。相对按权利分配而言, 通过市场化分配--人人有机会买--还是相对公平些。而在毛泽东时代,你想喝茅台酒, 住高档房, 一点机会都没有。 其实好房差房,使用价值区别并不大, 难道价格炒上去了, 使用价值差别就大了。 如果说, 有人资金来路不干净, 我承认, 但是那是另外一回事, 要骂就骂腐败。 我相信大多数人买房者的钱是干净的。 不错, 他们很多人的钱来自投机,但是投机并不犯法, 而且投机往往能推动社会进步。比如期货投机就能加速短缺物品的供应。炒房者投机可以加速新房供应。投机是要冒风险的, 他们是亏是赚都是应得的。有人有钱存银行,买保险, 那是借钱给投机者, 这些人没有享受的房子涨价的好处也是应该的。
个人分类: 经济学|26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富人比美国日本富人年轻20岁
xupeiyang 2009-12-1 12:52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那些寻求摆脱当前的消费颓势、打入中国高端消费市场的公司必须知道:该国未来的富人将比世界其他地方的富人要年轻得多。咨询人士说,尽管中国储蓄率居高不下,但这部分人群想要用掉大部分的积蓄。尽管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北京和上海,但这部分人群将在二三级城市最快地冒出。中国市场研究集团董事总经理小山说 :推动消费和销售的是32岁以下的中国年轻人 。令人吃惊的是,真正认识到这一点的公司很少。 本月稍早时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中国富有的消费者比美国和日本的同类人群年轻20岁。其中45岁以下的占到80%,相比之下,美国和日本的这个比例分别是30%和19%。麦肯锡所定义的富裕家庭,年收入超过25万元人民币。 这意味着,像兰蔻这样的奢侈化妆和护肤品牌,必须调整其抗衰老系列产品,说服年轻人需要尽早采取护肤行动。小山说,奢侈品牌古奇和路易威登已经认识到,他们在中国大陆的衣食父母其实是22~32岁的人,所以他们推出了适合这一群体的500~1000元人民币的包袋。 中国城市消费市场的人口统计状况,反映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后续影响。文革造成该国的富人错过了一代人时间,45~60岁的中国人属于失落的一代,他们在文革时下乡或进入工厂干活,受到大学系统被关闭的影响。小山说,老一辈的中国人仍热衷存钱,他们有着对穷困和脆弱社会保障体系的记忆;而年轻一代储蓄率几乎等于零,他们大多住在家里,因而有更多可支配收入。 在中国,富有的消费者往往要么是富裕的中产阶级或极富有的人,介于两者之间的人群较少。据中国市场研究集团数据,富人是那些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群体,人口多达25万;而一年收入在6000~1.5万美元的人数达2.5亿,构成中产阶级。而极富有的人通常不在中国大陆购买最昂贵的奢侈品,而是在香港或欧洲购买真品。但富裕的中产阶级可能在大陆商场购买不太贵的商品。 因此,企业应去四川省会成都和湖北省会武汉这样的二三线城市发掘富裕消费者。据麦肯锡估算,富裕消费者人数的增长,有3/4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这四大城市之外的地方。(作者 Tina Wang,译者 王永生) (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慈善公益事业不能仅靠官办,
jinwsapa 2009-10-24 18:23
慈善公益事业不能靠官办, 要靠民办, 要靠高人打理, 政府要给与松绑, 给与税务减免, 给予引导宣传, 鼓励全民关注. 在西方国家,慈善事业很发达和规范, 最大的慈善基金是比尔盖茨基金会.有好几十高手管理,每年用本金赚钱几十亿美元用于慈善事业,健康,扶贫,教育和科研项目等. 尽管这次金融风暴,让比尔盖茨基金会缩水20%,但并没有放慢该基金会对外投资和赞助公共医疗和教育扶贫的捐赠。 巴菲特之所以把300多亿美元捐给比尔盖茨基金会, 是因为他相信该基金会能管理好运用好慈善基金, 他绝不会把他的钱捐给政府运作的慈善基金. 哈佛商业评论曾经发表一篇论文, 指出要象风险投资基金那样管理运作慈善基金, 这很有道理。管理不善的慈善基金是不能持久的,也无法募集更多的资金, 对外发放的资金也不见得能用在最值得扶植的项目上. 诺贝尔先生设立的奖励基金如果不是采用新的管理模式, 早就关门息火了, 不会有今天的影响力和财力. 向当今科技牛人发放高达百万美元的奖金. 据统计,美国每年有上千亿美元的捐款,其中80%是个人捐赠,而在这些捐赠者中,大约70%是普通人 另外还有统计表明,每年美国前50项数额最大的个人慈善捐款中,大约有1/5来自遗产捐赠。美国的税法对遗产捐赠征收很高的税款。加上在多数美国人的观念中,包括美国首富和二富都不希望把大笔遗产留给子女。认为这是害了子女,不如把遗产早早规划好捐给指定的慈善机构。 美国的学校和医院通常每年通过校友和病人家属捐赠大量的慈善基金。大学校长和医院院长可能要花费许多时间来向校友和病友募集慈善捐款和发展基金。中国的医院很少得到社会捐赠,政府的政策偏差导向使得医院走出自己生财有道之路,反而断了民间捐款的路。 过去若干年,中国许多大学过于热衷于教育产业化,越来越偏重于创收而不是通过教育和科研提升学校品牌和影响。尽管各类收费多多, 但多数资金被用于硬件扩张, 买地造楼, 造成债台高筑,财务困难。不少校友和社会捐赠的基金基本都没有被管理运用好. 不象国外的捐赠发展基金本金几乎都不会减少, 管理收益和追加捐赠年年看涨, 这才有今天哈佛斯坦福MIT等数百亿美元的学校发展基金的盘子. 中国大学实在望尘莫及.(注:哈佛的学校捐赠发展基金在这次金融风暴中损失100亿,主要是风险管理上出了问题). 不要小看慈善事业, 管理得好, 捐赠的人会多, 受益的人会更多. 我们国家的立法, 观念和管理体系实在不能让人放心. 慈善事业在中国发展还有很长路要走. 当政府意识自己的定位是服务和引导, 而不是自己出任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 对民间慈善事业进行过多的干涉和限制. 中国的慈善事业才会大发展. 有人说中国能否出行善的盖茨或巴菲特,要看官员们是否乐意放行,因为,慈善公益事业的大门是由官员们看守着的。 民间慈善机构如此难批,如此被官方垄断,这是中国慈善事业无法得到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李连杰的壹基金不设在中国内地,设在香港,自然有其运营和管理上的重要原因。在中国设立和募集慈善基金实在是难。政府对民间的慈善事业总是不那么放心。人民当家做主的共和国对慈善事业的立法和关注度始终不在官员的重要视线中。而政府管理的慈善基金的透明度和规范度是远远不够。让捐款人怎么能放心? 其实国外的经验和比较盛行的做法有几条值得借鉴: 1)政府主要制定严格而可实施的游戏规则,而不是以垄断者自居,同时做运动员和裁判。 2)从遗产课重税,捐赠获减免税,宽松慈善机构审批备案等方面给与扶植和鼓励 3)尽量鼓励让成功企业家和投资者兼职去管理慈善基金,这比富人只捐钱,让非成功人士去监管要好的多。 4)捐赠要形成社会风气,要增加捐赠渠道。多多设立由民间资助的调研机构和智囊团 5)对现有的官办慈善机构和善款通途加强严格审计,避免挪作他用。 6)制定私人慈善基金会和公众基金会的游戏规则。避免私人基金会的洗钱或不正当避税行为。
个人分类: 说三道四|502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全球最富的20人财富也大幅度缩水
毛宁波 2009-3-12 11:19
刚刚公布了2009年全世界最富的20人。 富人们的财产也大幅度缩水,何况我们! 祈祷金融寒冬快快过去! 1. William Gates III Net Worth: $40 billion Source: Microsoft/U.S. Age: 53 Marital Status: Married, three children 2. Warren Buffett Net Worth: $37 billion Source: Investments/U.S. Age: 78 Marital Status: Widowed, remarried; three children 3. Carlos Slim Hel Net Worth: $35 billion Source: Telecom/Mexico Age: 69 Marital Status: Widowed, six children 4. Lawrence Ellison Net Worth: $22.5 billion Source: Oracle/U.S. Age: 64 Marital Status: Thrice divorced, remarried; two children 5. Ingvar Kamprad Net Worth: $22 billion Source: Ikea/Sweden Age: 83 Marital Status: Divorced, remarried; four children 6. Karl Albrecht Net Worth: $21.5 billion Source: Supermarkets/Germany Age: 89 Marital Status: Married, two children 7. Mukesh Ambani Net Worth: $19.5 billion Source: Petrochemicals/India Age: 51 Marital Status: Married, three children 8. Lakshmi Mittal Net Worth: $19.3 billion Source: Steel/India Age: 58 Marital Status: Married, two children 9. Theo Albrecht Net Worth: $18.8 billion Source: Supermarkets/Germany Age: 87 Marital Status: Married, two children 10. Amancio Ortega Net Worth: $18.3 billion Source: Fashion/Spain Age: 73 Marital Status: Divorced, remarried; three children Like the rest of us, the richest people in the world have endured a financial disaster over the past year. Today there are 793 people on our list of the World's Billionaires, a 30% decline from a year ago. Of the 1,125 billionaires who made last year's ranking, 373 fell off the list--355 from declining fortunes and 18 who died. There are 38 newcomers, plus three moguls who returned to the list after regaining their 10-figure fortunes. It is the first time since 2003 that the world has had a net loss in the number of billionaires. he world's richest are also a lot poorer. Their collective net worth is $2.4 trillion, down $2 trillion from a year ago. Their average net worth fell 23% to $3 billion. The last time the average was that low was in 2003. Bill Gates lost $18 billion but regained his title as the world's richest man. Warren Buffett, last year's No. 1, saw his fortune decline $25 billion as shares of Berkshire Hathaway ( BRK ) fell nearly 50% in 12 months, but he still managed to slip just one spot to No. 2. Mexican telecom titan Carlos Slim Hel also lost $25 billion and dropped one spot to No. 3. 详细内容请看下面链接 http://finance.yahoo.com/banking-budgeting/article/106712/World's-Billionaires-2009
个人分类: 其他|4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要与富人用一样的钱
llllaa 2009-3-6 21:46
有这样一个小山村,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们不用辛苦地劳作就能够丰衣足食,大家过着与世无争、悠闲恬静的生活,幸福指数和寿命就是一个字高。由于交通不便,有点与世隔绝,活脱就是现代版的桃花园。 忽然有一天,来了一个外乡人,打破了山村的宁静,村里人都叫他富人,因为这个人身上有1000元整,那可是村里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的大钱,村里手最巧的女人花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刺绣,也只能卖到一块钱,吃一顿饭只需要不到一毛钱,1000块这么大一笔巨款,能买多少东西啊!什么时候才能花完啊!村里人羡慕的不得了。于是年轻人纷纷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打工赚钱,目的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有象富人那么多的钱。 又是平常的一天,村里来了一个黄头发的富人老外,他兜里装的是另一种钱叫做逗乐儿,据说逗乐儿这种钱全世界通用,可以买到村里人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而且老外说其实村里可以很容易挣到很多逗乐儿,村里可以把旁边的山炸开,采出里面的大理石运出去卖,还可以让女人们加工更多的刺绣出去卖,据说在外面这叫艺术品,还挺受欢迎呢,另外还可以增加本地的特产一种水果和山货的产量,这些都可以换回很多逗乐儿,使村里人也变得很有钱。 于是村里组织人开发后山的大理石,女人们加班加点地制作刺绣,男人们天天辛苦地种植果树采摘山货。村里一片热热闹闹、乌烟瘴气的繁荣景象。经过几年的辛苦劳动,确实村里每个人都有点钱了,而且很多是逗乐儿,可是与那些富人相比,好象更穷了,当年轻人终于挣到1000元了,可是富人已经有十万了,当村里人用大理石、刺绣和水果山货从老外那里换来大量的逗乐儿时,老外手里的逗乐儿好象更多了,而且老外好象已经开始不用干活了,整天在家里睡觉,照样过着富人的日子。 村里原来新鲜的空气,变成了灰尘和烟雾;原来的悠闲自在,变成了整天的辛苦忙碌;原来的安定,变成了偷盗和抢劫;原来的长寿,变成了亚健康;原来的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变成了离婚、包二奶;原来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有了夜生活;此外好来坞、NBA、互联网也纷纷登陆本村。 由于富人的出现,本来富足小康的村民,变成了贫穷落后的群体。为了改变现状人们辛苦地劳作,而生活却更加贫穷,付出了那么多的劳动和资源,换来的却不是希望得到的富裕。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村民从开始就选择了穷人的逻辑,他们天真地认为富人是诚实的、是讲信誉的、讲民主的、讲公平的,冒然参与了富人的游戏,以为富人都是通过劳动致富的,所以通过辛勤劳动一定会换来富裕。这是从开始就注定失败的游戏,富人制定了游戏的规则,只会对富人有利,一旦这个游戏发展到对穷人有利了,那么富人们一定会修改规则。那些妄想使用美圆玩死美国人的人,到时候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那么什么是富人的逻辑呢?富人首先发明一种货币如逗乐儿,然后制造一些小玩意或小游戏向别人吹嘘,只要你贪恋这些小玩意或小游戏,那么你就要用你的物资换逗乐儿,只有用逗乐儿才能买到那些小玩意或小游戏,而只要你使用了逗乐儿,那么富人就能够把你变成穷人。拿咱本地话说就是玩死你。 阿拉伯地区有些老冒手里有一种东西叫石油,富人每天都需要它,如果那些阿拉伯老冒也采用这个方法,岂不是也能够把这些富人玩死?看富人怎么做的,富人不会用村民的办法,而是露出狰狞的面目,用机枪大炮招呼那些阿拉伯老冒,直到打服为止,你的金石油必须用我的纸 逗乐儿来买。当然打的时候要有借口,就是推广民主和人权这些普世价值。
个人分类: 经济|2699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7: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