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雷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回中宣部:学雷锋,大陆以谎言进行道德教育的典型
热度 5 daladala 2011-12-6 17:22
网上抄来的文章,大家能看出其中的逻辑问题么? 道德教育,要用满口谎言来进行,这还真是个讽刺。 对别人进行道德教育,如果不是以最基本的“ 真 ”来进行, 后果就是 伪善说慌者培养了另一批伪善和说谎者 。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原始链接--首都文明网: http://zt.bjwmb.gov.cn/2011xlf/hylf/t20110301_379265.htm 版权所有: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个人分类: 中国纪实|590 次阅读|6 个评论
围脖:针对平民的励志想的起来的只有雷锋了,可惜......
liwei999 2011-10-11 09:39
引用: 围脖:对于大众,几乎所有的励志都是误导 唯一的例外也许是雷锋的榜样。雷锋是为平民的,雷锋本人也是平民,他的甘当一颗螺丝钉和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中做好人好事来升华自己的精神,起到了西方宗教的作用。可惜,雷锋是毛时代的产物,没有能 surivive 改革开放的社会震荡。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23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关于同一个问题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的回答
pinjianlu 2011-8-24 13:23
问题: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还抱着孩子,胳膊上又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自己怀里。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十年前的回答:那个男人学雷锋,他不仅无偿把伞借给女人,最后还把她送回家。 三十年后的回答: 答案1:“这个男人是人贩子,想用这种方法抢孩子。他接过孩子,马上就会拔腿而逃。” 答案2:“答案很简单,因为女人长得漂亮,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着机会,故意用这个办法套近乎。”教室里一阵大笑。 答案3:“因为这是那个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抱孩子,都是要收费的。”老师继续启发道:“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 答案4:“你们都忽略了女人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包。我想,那个男人是为了取得女人的信任,伺机抢东西。” 现代的人听了三十年前的回答之后,都认为这很不现实,都说:“那女人的丈夫呢?如果一个陌生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回家,他会怎么想?”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1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雷锋读霍金
热度 6 yonglie 2011-5-29 11:11
如今没时间读书——时间都用来买书了——书却像房价一样越堆越高,电子书得目录也越拉越长,绕屏幕好多好多圈儿呢。眼前浮现出小朋友们在路上、在车上、在商场玩儿游戏的情景——于是决定买一个读书的玩意儿。 电脑城里那种东西太多了,我的原则是,要小巧,能放进小包,能方便拿在手上在任何场合读我的那些“电子书”。 Ipad 真是太漂亮了,可惜尺寸太大,第一个落选了;还有的不能满足不同的文件格式,也遗憾了;最后选了一个 5 寸的平板电脑( 7 寸都嫌大),空间尺度赢了。这样,我就可以像 雷锋 叔叔那样,挤出一分一秒来读书学习了——为确定我没学错,在网上找了 “钉子精神”, 雷锋叔叔在日记里是这样定义的: 有的人总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钻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在回家的公交车上试钻了几页霍金的 The Grand Design ( Bantam Books, 2010 ,中译本拿到很久了,还没来得及看)。在随便浏览的前几十页里, 果然没发现惊喜 ,不过也引起了一点“反响”。 最早知道霍金的名字是与“物理学的终结”联系起来的,不过物理学现在还活着,而且越发天真和顽皮。霍金相信 M 理论可能是“终结者”的候选,但他没有“设计”一个真正的理论,而把 M 看成一个理论大家族——犹如 Mercator 地图,只有把不同区域的图拼接起来,才能覆盖整个地球。(那么地球仪呢?) M 理论生成了多个宇宙(“弦景观”),而我们只活在一个满足我们生存的世界——有着一组特殊的法则和常数的地方。所以他说,我们对宇宙的最深层的理解, 不但是 how ,还有 why : Why is there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 Why do we exist? Why this particular set of laws and not some other? 他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呢?还没看呢;他过去最拿手的功夫是用 Feynman 的路径积分 (也就是历史的求和)来证明我们的宇宙是从所有可能宇宙中自然选择出来的。所以,宇宙不需要上帝,也不需要第一推动——自然律就是那个 Grand Design 。 霍老师还提到一个有趣的“概念”: model-dependent realism ,这看似“唯心”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最彻底的唯物论——我们的精神活动本来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它“外”得到刺激,形成概念,我们的实在就是那些概念形成的“实在”。过去意义上的“不依赖于我们存在的世界”,只有在多个宇宙的图景下去重新认识了。这本来是哲学问题,但现在的哲学不回答它了。借老霍的话说, 哲学死了 。我加一句:物理学活了 。
个人分类: 物理|3784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一张图一张纸一辈子
热度 1 SoSoliton 2011-3-5 22:03
人在首都,境界自然就高了。这不,今天是 3 月 5 日,雷锋纪念日,我看已没几个人想起雷锋了,要不是我人在北京,我也想不起他了。想起了雷锋,尤其想起了他那句深植我心底的关于人生的名言:“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 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还情不自禁地哼起了那首催人奋进的歌——《学习雷锋好榜样》,顿感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想起了雷锋关于 人生的有限无限论, 热血沸腾。突然 又联想到了最近读到的 人生一张图一张纸,太薄,又一声叹息了! 美国斯宾塞 - 约翰逊 的 《峰与谷》 说,人生就是一张图——心电图。如何证明我们还活着?就看心电图:心电图呈波浪起伏的,活着;心电图是一马平川的,死了。所以,活人的常态就是,有高峰有低俗,有快乐有痛苦,有成功有失败。既然活着,就要坦然面对人生的道路不平坦的现实。 人人都想活着,也需要一张波浪起伏的心电图来证明自己活着,但人人都希望一马平川、一帆风顺、一劳永逸,于是,人又转求一张纸,一张什么纸,有高人云: 出生一张纸,开始一辈子; 毕业一张纸,奋斗一辈子; 婚姻一张纸,折腾一辈子; 股票一张纸,起伏一辈子; 金钱一张纸,辛苦一辈子; 双规一张纸,后悔一辈子; 看病一张纸,花钱一辈子; 悼词一张纸,了结一辈子。 (2011年3月5日于北邮科技大厦)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161 次阅读|1 个评论
3月5日的纪念
等离子体科学 2011-3-5 14:18
这是十多年前写的,再贴一次。为了纪念那位湖南的小战士。 [本故事中的情节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定系巧合。] 《一个真实的童话》 在大洋此岸的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座高高的山峰。山尖上是一汪碧蓝碧蓝的湖水,传说是天上仙女沐浴的“天池”。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年青的猎手,勇敢地攀上这云端里的巅峰,偷窥了月光下天女扶娇出浴的仙姿。一声禁不住的赞叹,惊走了羞怯的仙女们。在慌乱中,她们不小心将“浴盆”踏得倾斜了一点点。蓝蓝的湖水就从那倾斜的地方向南流去,汇成一条绿绿的江,流入汪洋大海。在匆忙中,那位最美丽的仙女颈上的一串灿烂夺目的珍珠被遗落在水中。多少年后,这串珍珠被江水带到海中,变成一群美丽的小岛。那年青的猎人,久久地思念那梦幻般的瞬间,直到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健壮的身躯化为雄伟的山脉。山脉的两侧,渐渐伸展出两个狭长的半岛,像两条粗壮的臂膀,将那群岛屿拥在怀中。 群岛的周围,是丰饶的渔场。居住在岛上的人们,世世代代以打渔为生。 可能是沾了天女的仙气吧,人们都传说岛上的渔家姑娘个个生得国色天香。可谁也没福气一睹风采。据说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女人家从不出海打渔。也有胆大的小伙子,乘船跨海到岛上去。却没有人见他们回来。久而久之,人们想起了当年仙女和猎手的故事,相信这是命里注定:海岛上的女孩儿家和大陆上的小伙子们,大概是前世的冤家。从此留下一句话,“渔家女不嫁大陆郎”。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飘然世外的海岛姑娘们,每天披星沐浴,对海梳妆,看彩云追月,听渔舟唱晚,过着“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的日子。只是在出海的男人们满载而归的时候,聚在海滩上看他们在大陆上为她们买的新奇玩艺儿,听他们讲外面世界的稀奇事儿。 又过了不知多少年。。。 出海的人带回来的新奇玩艺儿花样越来越多了。外面世界的稀奇事儿也越来越离谱了。可海岛上的人们却仍然过着他们的平静的日子。即使当世纪之交那两场震惊世界的大海战就在他们身边发生,人们也只是暂时不去远海捕鱼而已。待战事一过,一切又回复了往日的宁静。 我们故事里的姑娘,就在这样一个年代出生了。 对大多数朋友们来说,那已是一个遥远的年代了。 ================== 在群岛的最东边,海天相连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礁子”。巴掌大的一座小岛上,星星点点地散落着几户人家。在渔村的尽头,住着一个壮实勤劳的渔民和他聪明美丽的妻子。虽然每日辛苦劳作,可他们过得很幸福。因为一个幼小的正在孕育着的生命,就要来到他们家中。 婴儿是随着海上第一片火红的云霞来到人世的。她的两颗亮亮的眼睛象两汪清清的深深的海水。伴着轻轻拍打着沙滩的浪花,伴着轻轻吹拂岸礁的海风,伴着洒满宁静海面的月光,伴着镶满宁静夜空的星星,伴着天边的朵朵白云,伴着海上的点点白帆,伴着自由自在的鱼儿,伴着高高飞翔的海鸟,小姑娘一天一天长大了。她的两颗清清亮亮的眼睛,带着几分稚气,又带着几分好奇,悄悄地注视着周围变化着的世界。 宁静日子过去了。连这个最偏远的小岛也躲不过这翻天覆地的巨变。周围的几个大一点儿的岛屿早已驻扎了大兵。终于有一天,小岛上也来了兵船。几个穿着蓝白条条,后脑勺儿上飘着两条短短的黑绸布“辫子”的兵在岛上竖起了高高的架子,上面摆了一盏一闪一闪的“夜明灯”。兵们很快就离开了。但他们每天哼的那支歌却留在了小姑娘的心里: “歌声迎来了金色的太阳,双桨划破了千层波浪,…” 大陆上的人,原来也会唱好听的海上人的歌。他们的世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 待到军人们再次登上小岛的时候,小姑娘已长得和她娘差不多高了。女大十八变。从她的脸上,人们可以看到早晨的海霞,从她的身上,人们可以感到轻柔的海浪,从她的笑语,人们可以觉到夏日的海风,可从她的眼睛,人们却想到了那个古老的传说。“这女子太俊。怕将来不得好结果呢。”村里的老人私下里都这么想。 可像大海一样无拘无束的渔家姑娘,生活里总是充满了欢乐。 ================== 头一件叫人高兴的就是这次来的兵不走了,就在这小小的海岛上扎下了。他们把自己住的地方叫“哨所”。哨所里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一间被称作“俱乐部”的屋子里放着一个四四方方的匣子。士兵们每天晚上聚在那里听匣子说话。有时里面还有人唱歌。村里的年轻人有事没事总喜欢往那里跑。可那位姑娘最感兴趣的却并不是会说话唱歌的匣子,而是靠墙的架子上整整齐齐摆着的书。 哨长是位有心人。“想知道书里说些什么吗?”他问那姑娘。 “嗯哪!” 姑娘开始每天认字了。从那些书里,她知道了“社会”、“阶级”这些新鲜词儿。也知道了湖南这个她一生也没有去过,却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地方。 渔家女儿识文断字的事儿很快传了出去。终于有一天,姑娘要代表海岛人去开学习那些书的会了。岛上轰动了。从来没有渔家姑娘到大陆去过。更何况是去省城。年轻人高兴得唱啊跳呀。可老人们却又想到了那个远古的神话。渔家女子出去见世面,是凶,是吉?是祸,是福? 可姑娘自己却只有一片急切。她渴望着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就在这个会上,她遇到了他。 ================== “渔家姑娘?海岛上来的?”他一下就感到了她身上海的气息。 “嗯哪!” “讲讲大海,好不?” “嗯,”她喜欢他的直爽,也喜欢他军装上发出的浓浓的汽油味儿。那些会唱歌的水兵也带着这种汽油味儿。 “大海就是水。天底下,全是水。当然,还有鱼。不,不是。是大的。不,俺说的是大群的鱼。对,就是。赶上渔汛,你自己来看就晓得。”她学着他的湖南腔。 “好多。月亮底下,像满海洒着珍珠一样,闪闪亮亮的。对,俺那儿都叫黄花儿鱼。还有鳞刀鱼。带鱼?对,你们陆上人叫带鱼、刀鱼。听说过龙兵过吗?晴晴的天,白白的云, 海鸟高高兴兴地叫着,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突然就静下来了。鸟儿飞走了,鱼儿也一下子躲起来了。海水又平又静,什么声音也听不到。只见远远的天边过来一条白线,划过水面。好快好快,一会儿就到眼前了。有丈八宽,好长好长的队,一眼望不到头。听老一辈人说,那就是龙兵过了。真的!俺那儿常过。龙兵一来,出海的人就收网。迷信?你真会说笑话!” 她笑起来脸上就象飞起海上的朝霞。 “怎么,南海没见过?南海俺爹去过,不就是观音菩萨住的地场?噢,那就是海龙王的东洋大海了?俺可没福气去。女人家不出远海。只是摇小撅子在眼幕前儿碰海呀、网螃蟹呀。碰海?碰海就是扎猛子到海底下捞海参呀、鲍鱼呀,还有海螺儿、刺锅子呀。刺锅子都不晓得?浑身长满了长长的黑紫黑紫的刺儿。对,就象刺猬猬。敲开里面象咸鸭蛋黄儿。烧着吃好香。你要是过年来玩儿最好了,我娘会给你做好多好多好吃的。怎么,你…” 原来这个总是笑呵呵的小伙子有一个凄惨的童年。 姑娘的泪花模糊了双眼,“俺们都是你的亲人。你来俺家,俺娘人可好了…” 真是“千里有缘来相会”?听了他怪怪的湖南腔,她想笑。听了他悲惨的身世,她落泪。也许人们说得不错,女孩子们的同情是最接近爱情的。有时连她们自己都分不清其间的界线。她用一份似水的柔情,试着去温暖这个自幼失去父母的孤儿的心。而他的热情,他的真诚,他的胖乎乎的圆脸上洋溢着的笑,他的矮敦敦的身上透着的力量,都有一种无形的引力,将她拉得更近。不需要什么情意绵绵的话。他们都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到了对方的心。 没有海誓山盟,也不曾花前月下。短短几天的会,渔家姑娘已经将自己心,留给了这个普普通通的小战士。 在焦急的等待中,姑娘收到了远方小伙子的第一封信。 姑娘的喜悦是藏不住的。 她的眼睛、她的歌声、她的笑脸、她的脚步,无不在告诉人们她的幸福和快乐。这份幸福也感染了村了的人。做娘的记起了自个儿年轻那会儿,同伴们想到了各人的心事,老人们笑着讲起了古,孩子们追着问“他”是谁。 姑娘的回信是托哨所的军邮船带走的。几句短短的问候,藏着一片火热的情。 几个月过去了。姑娘每天在海滩上等军邮船。等远方的回信。可每次邮船带给她的都是失望。谁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远方的小伙子就象断了线的风筝,再无音讯。母亲心疼地看着女儿一天天消瘦下去,却不知如何安慰她。老人们摇着头:“唉!出去了一趟,回来就熬躁成这样了。” ================== 年过了,节也过了。转眼到了春汛季节。人们都忙着准备出海,姑娘好象也渐渐将等信的事淡忘了。只有做娘的知道,女儿只是将它深深地埋入了已经破碎的心底。 若不是后来故事出乎意外的发展,姑娘可能会永远地等待着那封不曾寄出的回信。 那天,邮船又带来了报纸、信件。一看到报纸,姑娘的心就砰砰地跳起来。上面赫然登着他的大幅照片!他准是立功了!大字标题上号召向他学习呢。可下面的小字却清晰地写着:“在执行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姑娘只觉得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醒来时姑娘发现自己躺在娘怀里。 “是他?”娘指了指报上的照片。 姑娘点了点头,眼泪涌了出来。 “是个好孩子,…”娘的眼泪也止不住了。娘俩儿抱头哭在一起。 “命,都是命啊。唉…”老人们摇头叹息着,又想起了“渔家女不嫁大陆郎”的老话。 ================== ================== 村里人再看到姑娘时,她脸上的红润已褪去了。深陷的眼窝里,那两汪清澈的海水也失去了往日欢乐的波涟。人们再也听不到她的歌声和笑语,再也不敢直视那双曾经充满喜悦的眼睛,只是对着她日见消瘦的背影,发出一两声轻轻的叹息。 春天过去了。夏天转眼也要过完了。海岛人又忙着修船、补网,准备着鱼儿回游的秋汛。 一个惊人的新闻又打破了海岛生活的宁静:姑娘要到县里去学开机器船了。 小岛上从没有人使过机器,更别说女孩儿家了。听说这船将来是要出远海的,船上的水手全是附近海岛的渔家女。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情。但姑娘却二话没说就去了。老人们都摇头、叹气,年轻人也将信将疑。毕竟使机器、女人出远海这两件是对他们来说都是头一遭。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这海岛实在太小了,留不下这识文断字、见过世面的姑娘? 只有当娘的最清楚自个的女儿:姑娘是想借着这事儿来平复心口的创痛。 当姑娘开着新崭崭的机器船回到岛上时,已经变了一个人。 红晕又回到她脸上,可上面多了一层黝黑。清亮的眼波又出现在她的目光中,可里面已透着一种成熟。深蓝色的工装上,飘出一股浓浓的机油味。卷起的裤管下面,裸着一双结实的小腿和两片坚稳的脚板,透着青春的力量和信心。她,已是这个古老的国家有史以来第一条女子驾驶的远海渔船的船长了。 她要赶在渔汛里和一群姐妹们驾船南下舟山。这是她们第一次远海捕鱼,算是“实习”吧。所以每个岗位上都配了一个“教练”:两个船长、两个大副、两个轮机长……。 南方海上的太阳,烤着人象火一样。雪白的浪花拍打着船帮。起网了!银亮亮的鱼儿蹦蹦跳跳地象一座光闪闪的宝山。“师傅”们正起劲地拽紧粗粗的纲绳。裸着的脊背,臂膀上暴出一条条隆起的肌肉,黑油油的,在太阳下闪着光。“教练”船长粗壮的号子,象一记记鼓槌,重重地击打在姑娘的心上。 她知道船上的姑娘们都喜欢他,因为他就如那传说中的猎手,有着山一样高大的身躯、海一样宽阔的胸膛。可她怕看他那双燃烧的眼睛,那目光好象会把人灼伤;怕听他那低沉的呼吸,那声音好象冲刷着岩洞的海浪;怕靠近他那健壮的身躯,那混合着海水和汗水的气味使她迷惘。但她却必须和他朝夕相对,让他手把手地教她怎样驾船、怎样拖网,如何辨风、如何定向……。 夜幕降临了。月亮还没上来。渔场上海风习习,渔火点点。星光下的海水,像一片珠光宝气的黑绸缎,不时闪出几点粼粼波光。海浪轻轻地摇着渔船,姑娘们轻轻地哼着渔歌。大家都聚在甲板上,任清凉的海风吹去一天的劳累。 一声悠扬的笛音从船尾传来。是他!只有他才吹得出这么动听的调子。这是海岛人常唱的一首情歌。那欢快的曲调像美丽的渔家女的一双巧手在穿梭织网。渐渐地,笛声的节拍慢了下来,像诉如着心意。一转间,笛声又变得婉转缠绵。突然,曲调变得悲切伤感。她心里一沉:这不是原来的调子!船上蓦地静了下来,只有那悲凉的笛声,在夜海茫茫中传得好远,好远,渐不可闻……。 甲板上的人们散了,姑娘心却随着渐远的笛声去了。一滴泪花在她眼里转了几转,顺着脸颊,悄悄地滚了下来。 “你还没歇着?”耳边一个低低的声音在问。 她猛一抬头,泪眼模糊中,是他那张棱角分明的脸。 “怎么?你哭了!” “没……,” 他用手背轻轻地擦去她脸上的泪。她没有再说话,只是合上眼睛,任他的手缓缓地抚着她的两颊。 他的手慢慢移向她的肩头、两臂,小心翼翼地拿起她的双手。在他的粗糙的掌心中,她感到一阵热流。像是一个浪头打来,她再也站不稳。微微一倾,她的脸就埋在他宽阔结实的前胸了。 他的两条粗壮的臂围过来,将她紧紧地揽在怀里。他们贴得那么紧,她感到了他的心跳,感到了他的体热。那热力透过她的衣衫,像要把她融化……。 他的胳膊箍得更紧。她感觉到胸前有一个硬硬的异物。是上衣口袋上别的那支笔!她像从梦中惊醒,“别……,不成!”猛地推开他,捂着脸跑进舱里。只丢下他呆呆地戳在甲板上。 那笔,是湖南小战士给她的信物。 ================== 渔船回港了。卸完了鱼,姑娘们都欢天喜地上岸去了。只有她还在慢慢地整理渔具、擦拭机器。他轻轻地走过来,一声不响地站在他身旁。她感到了他灼人的目光,心又扑通扑通地跳起来。可她没有勇气回头看他的眼睛。 他默默地站了一会儿,又轻轻地离开了。她感觉到他的远去,心里一紧,赶快咬住了下唇。他在船舷那停了停,最后看了她的背影一眼。一横心,便跃到码头上。 船猛地摇晃了一下,姑娘的心也呼地一收。她站起来,转身想喊,但是终于没有。 他们就这样分手了,再也没见面。 女伴们很快都嫁人了。再出海时,她已是名副其实的船长了,带着一群新来的渔家姑娘。驾船、打渔、收网、卸舱,每天的劳累,占去了她的心思和精力。使她忘掉了周围的世界。 姑娘换了一茬又一茬。最早的那拨同伴都抱了娃娃了。可她好象心里只剩下了她的船、她的鱼、她的海。 只是有一天,听说他也结了婚,有了个胖儿子,她才突然感到心里一阵空落落的。那天晚上,她偷偷地哭了一场。 ================== ================== 一转眼便是二十年。 北海头渔轮厂的船坞里,刚刚靠上一条海岛来的渔船。一个年轻的水手从桥板跳到岸上,三步并作两步,朝那位在码头上等候了许久的女子迎了过去。 “婶!俺大叔可好?” “好!就是忙。这不,我刚给他送的饭也顾不上吃,又干上了。”她朝远处电焊火花闪闪的地方扬了扬下巴。 “俺爹叫捎给你的!”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白亮白亮的夜光螺。 “谢谢!难为他还记得我喜欢夜光螺。”她轻轻地用双手把它捧到耳边,两颗泪珠从眼角滚了出来。 从那海螺壳的喇叭口里传来的,是大海的呼唤。
个人分类: 燕园夜话|16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幼风被送回家
热度 1 yu7389 2011-2-7 00:37
2011.02.06 幼风是我家的狗,快十岁了,不聪明但最黏人, 我们走到哪她就跟到哪。我们走路到巴士站,要偷偷地从后面的小路走,怕她一路跟着到巴士站。从没料到她会离家走丢了。 晚上正做晚饭, 电话铃响了,一个陌生的号码和陌生的声音。对方称是渔农自然护理署的尤小姐,问我是否还在寻找我的狗。我好生奇怪,几个小时前我还带着狗散步,没有丢狗的事。尤小姐解释说,有人在清水湾道上见到一只狗,查了芯片,芯片上的登记信息上说我是狗的主人。我到阳台上一看,幼风不在。尤小姐接着告诉我,有位叫Carly的女士,看到了我的狗,她可以把狗给我送回家,她也不介意留下她的手机号码,让我直接和Carly联络。尤小姐临挂电话前,又留下她的电话,说有需要的话再给她打电话。 联络上Carly,她问我住址,说狗正在她车里,她可以把狗送回家。我住的地方不好找,最后和她约了清水湾道边一个地方。我开车过去,正好她也到。她的车门一开,幼风就窜了出来,向我扑来。Carly说她看见我的狗在车来车往的清水湾道过马路,好危险,所以把它拦下,去一个兽医诊所查了一下有没芯片,很高兴发现狗带着芯片。幼风脖子上戴了一条细线,Carly 取下来,说是她的夹克领子上的线,因为没有别的东西拴狗,临时就拿它当狗绳了。 我很是感动。Carly 和 尤小姐都让我感动和敬佩。
个人分类: 生活杂记|492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雷锋的人越来越多
siccashq 2010-10-12 08:15
公务员考试又要开始了,公务员从本质上是一个政府为社会正常运转提供服务的群体,所以现在热切盼望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人越来越多了。 昨天新闻联播长时间宣传了新时代的活雷锋,以前看过事迹报道,献血本很多,扶助困难家庭学生的捐款也很多。但是放到人民大会堂上宣讲或者全国巡回演讲效果可能还不及达人秀刘伟那么一两句话醍醐灌顶人。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利己与利他有啥区别?自私是短期的利己,利他却是长时间的利己。
个人分类: 甬道行|3473 次阅读|2 个评论
向郭明义同志学习!“雷锋传人”“爱心使者”
xupeiyang 2010-9-25 13:19
中组部决定,授予郭明义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表彰决定指出,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平凡中见伟大,平凡中见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中组部号召全国各条战线共产党员都要向郭明义同志学习。 由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组成的中央新闻采访团,赴鞍山钢铁集团对郭明义进行采访。记者们走近郭明义,被他的精神所打动。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34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仰与力量
chrujun 2010-7-22 23:52
一个人的力量来源于他的信仰。 信仰越坚定,力量越强大。 一个民族的命运取决于是否有信仰。 美国人笃信上帝, 成为世界老大。 巴勒斯坦人和塔利班, 全部信仰真主。 巴勒斯坦人敢以血肉之躯对抗以色列, 数千人的塔利班一直与美国联军周旋。 铁人王进喜有信仰, 雷锋有信仰。 有信仰的人不抱怨社会, 不抱怨生活。 他们只选择奋力而前。 他们拥有无穷的力量, 足以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无信仰的人如行尸走肉, 他们只注重个人满足, 整天抱怨社会,抱怨生活。 有了信仰,就敢付出, 敢于付出,就能战胜挑战。 生命的意义在于信仰。 信仰是明灯,是灯塔; 是人生的方向,是力量的源泉。
个人分类: 草根学诗|4037 次阅读|8 个评论
你见过这么时髦前卫的雷锋吗?
SoSoliton 2010-4-10 19:06
记得读小学时学过关于雷锋的课文,知道雷锋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 7 岁沦为孤儿,在穷乡亲的拉扯下,挣扎着活下来,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幸福成长,成为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战士。还记得大概在读小学四年级时,我获得全公社语文和数学联考第一名,老师带着我走了七八里山路赶到公社中学参加表彰会,奖品就是一本《雷锋日记》。那时的农村孩子,除了几本教材和家家户户都发的《毛泽东选集》、红宝书外,其他任何书都没见过。我比其他小朋友多了一本《雷锋日记》,特别开心也特别珍惜,反正也没其他好玩的,于是《雷锋日记》背得滚瓜滥熟。雷锋影响了我一生。 雷锋跟我父母同龄,所以我总是用我父母的生活状况来想象雷锋的生活。从小时候知道了雷锋之后,我就一直认为雷锋的少年生活很艰苦,比我应该要艰苦得多,更不用说比我的父母更艰苦了,所以我一定要向雷锋叔叔学习,穷且益坚,不坠凌云之志。看了今天的《潇湘晨报》“ 你见过这么时髦的雷锋吗”一文及所配的雷锋照片后,感觉我的想象是错误的。原来少年雷锋不仅生活幸福,而且生活方式时髦,思想观念前卫。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雷锋的少年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说雷锋少年生活幸福,当然是从历史的观点来看。雷锋读小学时就有照片了,我想那个时代能够照相,就象上世纪 70 年代有收音机、 80 年代有电视机、 90 年代有汽车、新世纪有别墅一样,是很奢侈的事情。我可作雷锋的儿子,但我直到初中才照过像,我父亲至今几乎没照过像。雷锋 16 岁穿上了皮鞋,还系上了围巾,我直到读大学才穿上皮鞋,至今没系过围巾,我的跟雷锋同龄的父亲在雷锋去世 10 多年后还在穿草鞋。所以,雷锋比他的同龄人甚至他的儿子辈的生活都要幸福。当然了,雷锋的幸福生活归功于 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 《潇湘晨报》问我们“ 你见过这么时髦的雷锋吗?”当然其意图就是要告诉我们,雷锋的生活方式很时髦。我尽管没见过这么时髦的雷锋,也知道用现在的眼光看雷锋根本谈不上时髦。但我一看到那张白色衬衣领子露在外面的照片,马上就联想到了我读初中时班上一位镇上来的、家里吃国家粮、学习成绩倒数第一的同学的装扮,我们同学当时很羡慕,也很鄙视。羡慕的是这家伙衣着出类拔萃,衣食无忧,而我们都还衣衫褴褛,食不果腹;鄙视是因为在那个时代,贫下中农同志们都认为那种穿着的人基本上是寄生虫,耍公子。 其实, 《潇湘晨报》还应该问一个问题:“ 你见过这么前卫的雷锋吗”? 也许是不好或不便说,只好装作没看出来。 思想观念前卫的一杆标尺是对男女关系的认识。我活到奔五,一路见识过我们这个社会对男女关系观念的演变。小时候见大人们男女之间分得特别清,以开会为例,大人们经常男男女女猫在生产队的仓库里听工作组干部讲阶级斗争新动向,但绝没有男女坐一条长凳的情况,即使是夫妻关系也不在公开场合坐一条凳子。当然了,雷锋是小孩,年少,没什么顾忌。但我的印象中,我这般人(是指农村孩子,城里孩子我不知道)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男女之间几乎是两个世界。小学时老师为防止男生捣蛋,一般安排男女同桌,与女生同桌时男生比较规矩,显然是基于男女生互不来往互不侵犯的前提。小学生的课桌上都有一条三八线,女生的手只要稍不留神过了那条三八线,十有八九都要挨揍的。到初中时,老师将这种做法在我身上继续发扬光大。我年少时天生好动,上课时喜欢给周围的同学(当然是男同学)这个戳一下,那个捏一把,常弄得同学尖叫老师愤怒。班主任老师想了个招,将我用墙壁和女同学围起来,我靠墙坐,同桌是女同学,前排和后排都是女同学,这下我老实了。高中时学习任务重,一个个都是机器,男女同学天天见面但从不打招呼,也不敢打招呼,否则会被怀疑有问题,班主任老师会找来家长,教导主任会找去训斥,同学会耻笑。我可是雷锋的儿子辈呀,我们这代男生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都不敢跟女生说句话,但雷锋在五十年代就敢 悄悄地绕到女孩子身后把女孩子的头发系在椅子靠背上, 就敢 每次见到公社里的姐姐们,就跑上前去给每个人一个大大的熊抱,就敢坐在女人堆里和公社里的姐姐们照合影。 雷锋简直就是 21 世纪的雷锋,还不前卫吗? 阳光帅气、敢为人先和超前意识是不是也是雷锋之所以成为雷锋的原因呢? 1954 年,雷锋在清水塘小学加入少先队,这也是雷锋拍的第一张照片。 喜欢白衬衣,还喜欢把领子露在外面,雷锋引领着当时的时尚潮流。 刚入伍时的雷锋眉清目秀,算帅哥那个梯队的。 1958 年 10 月 30 日,雷锋(下排左一)和公社里的姐姐们合影留念。雷锋喜欢拍照,公社里的姐姐们留影时也不忘叫上好人缘的雷锋。 1957 年夏天,雷锋留着时下很流行的齐刘海,白色的衣服上还写着 “ 锻炼 ” 二字,颇为英俊潇洒。 1956 年,刚参加工作时,雷锋在望城县照相馆拍的纪念照,围巾、皮鞋,再配上小偏分的发型,玉树临风,书生气十足。 照片来自《潇湘晨报》( 2010 年 4 月 10 日) “ 你见过这么时髦的雷锋吗”一文。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900 次阅读|1 个评论
宣扬雷锋精神的生命代价!福州的5个孩子是否算因公去世?
qlms 2010-3-12 18:01
昨天看到福州的5名小学生被黑板报墙体砸死之后,心情很悲愤,所以就写了一篇简短的拙文。 刘晓瑭教授在后面评论时提出了一些问题,我做了简单的回复,原文如下: 发表评论人: jlxt33 删除 回复 这是墙倒了?怎么倒的?没太看明白。你说要是结实吧,不该倒,要是不结实吧,它就砸死5个学生,奇怪了,确实该调查。 博主回复:是挺奇怪,其实这件事折射的问题不少。 第一,墙报其实是在校园里面的一面墙上制作的,不是我们传统的教室内的墙报,设计是否合理,是个问题。 第二,假设设计合理,施工是否偷工减料,是个问题,一般这样的活,估计就是本校老师自己给弄的。 第三,这个墙报,基本可以判断为一个面子工程,其实用处不大,但是现在流行面子工程,不做不行。 今天有更详细的新闻出来,结果是不幸而言中。 5名小学生当时正按照辅导员的安排,利用课余时间出黑板报,主题是学雷锋树新风 。 看来孩子们真的是被面子工程害死的。现在连国家在雷锋纪念日,都没有什么动静了,学校你折腾这些小孩子们干啥?而且,现在国家很明白,社会上有几个人还相信雷锋叔叔? 至于学校的教学楼质量,新闻报道如下: 据一些学生家长透露,该校的教学楼已有20多年的历史,也是一座危楼。为安全起见,前几年这座4层的楼房被削掉了一层,并且把一侧的3间教室从上到下全拆掉。现在只剩下3层楼,每层5间教室。孩子们在教室里跑动,走廊上的栏杆还会晃动。 我们提了多次,就是没引起重视 。一位陈姓妇女说。在家长们的指点下,记者发现学校的围墙上也有一些裂痕。官方表示,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 media_span_url('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3/12/content_3129151.htm') 看来官方根本不把来自民间的意见当回事,真杯具啊。 出事的黑板报是怎么回事呢?新闻报道如下: 这块黑板报墙原是校园和教师宿舍楼之间的一道隔墙,约有2米多高。2000年前后,校方把这面墙修饰后开辟为黑板报和公告栏,并在老墙上方搭建了塑料防雨棚和三四十厘米高的红褐色琉璃瓦。今天倒塌的正是新添加上去的部分 。 看来和设计和偷工减料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根本就不存在设计的问题,出发点其实就是为了好看一些,为了有面子。 五个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消失了,消失在宣扬雷锋精神的活动之中。五个孩子的去世,按我的理解,应该算因公牺牲,因为她们牺牲在了工作的岗位上。这些孩子的去世,对五个家庭的影响,无疑是悲惨致命的。我在想,是否这五个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孩子,能算因公去世,给家属适当的补偿。如果能追认一些荣誉称号,好像也未尝不可。
个人分类: 生活的感悟|335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30余位企业老板跪拜雷锋巨幅画像(组图)
xupeiyang 2010-3-5 19:37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5日04:32 大洋网-广州日报 总裁抱抱团的成员们面对着雷锋像跪拜宣誓。记者杨勤 摄 诸位老板在组织者带领下进行高声诵读。记者杨勤 摄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2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忘记了什么?
lengwa 2009-3-7 11:04
2009年3月7日,在两会之际,在庆祝三八节之际, 本人的搜索。(注意看看日期) 谢谢。 有空的谈谈感想。
个人分类: 生活风采|33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留得廉耻作孔丘(外一首)
杨学祥 2009-3-7 07:24
重温雷锋颂 一叶障目百事衰, 私利当头万恶来。 今日重温雷锋颂, 但愿公心春常在! 往事如烟 往事如烟惜难留, 西风一夜改九州: 金融危机讽盛世, 雷锋精神立潮头! 心未衰,鬓先秋, 立马横刀非诸侯。 自古文人多豪气, 留得廉耻作孔丘。
个人分类: 诗词|2076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