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功能转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荡秋千的功能转换及疑问
热度 2 youmingqing 2013-12-15 09:42
荡秋千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其技术要领是,双手抓紧悬索,双脚站稳踏板;在高处屈膝下蹲,在低处挺身直立,即可越荡越高。 (1) 人在低处站起要克服重力和离心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增加; (2) 低处站直引起的动能增加也就是速度增加,可从系统力矩为零而动量矩守恒来理解:旋转半径减小,速度增加; (3) 高处蹲下时因身体倾斜重力势能降低较少;在最高处速度为零,也就没有动能损失; (4) 利用低处站起、高处蹲下,使系统能量逐步增加,秋千就能越荡越高。 将秋千逐步荡高仅归结于势能的净输入不够全面;而人体姿态转换时手脚没有位移,称内力做功使系统能量增加似乎也不合适。就讨论的单质点振动系统而言,摆长变化也是缘于系统之外的能量输入。 荡起角度达到 60 o 时,最低点处离心力已与重力相等,其后从蹲姿转换为站姿也就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起荡初期高度增加较慢,努力增大起荡角对提高比赛成绩较为关键。 具体分析参见: 尤明庆 . 关于荡秋千力学原理的一个注记 . 力学与实践, 2010, 32(3) : 136 笔者有一个疑问请大家指教: 在高处下蹲时,重力势能的损失能否部分转化为下降的动能? 参考文献 1 武际可.从荡秋千说开去——漫话共振.力学与实践, 2003 , 25(2) : 75~78 2 刘延柱.再谈荡秋千——兼谈自激振动.力学与实践, 2007 , 29(3) : 92~93 3 吴军.荡秋千中的物理学.物理教师, 2006 , 27(7) : 51 4 贺承绪等.关于荡秋千的能量分析.物理与工程, 2005 , 15(1) : 25~26 2008 年 10 月 11 日第 13 届北京朝鲜族运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进行。 77 岁朝鲜族老人李凤子参加荡秋千比赛。
个人分类: 力学科普|9206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