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田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辽宁日报采访:“人肉搜索”是对技术的滥用
tian2009 2010-10-25 00:15
《辽宁日报》2010年9月28日 B09版。原文网络版地址: http://epaper.xplus.com/papers/lnrb/20100928/n102.shtml 知名学者刘兵、田松就网络话语暴力接受本报独家采访 人肉搜索是对技术的一种滥用 档案    田松, 1965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传播、科学史、科学人类学、环境哲学、科学与艺术等。 主要著作  《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神灵世界的余韵纳西族:一个古老民族的变迁》、《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堂吉诃德的长矛穿越科学话语的迷雾》。 刘兵,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学思想史专业。现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与传播。 主要著作  主编有 《科学大师传记丛书》、《大美译丛》、《木犁书系补天文丛》等多种丛书,及《认识科学》等多种单本读物,著有《超导物理学发展简史》、《著名超导物理学家列传》、《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科学编史学初论》、《新人文主义的桥梁解读萨顿 〈科学的生命〉》等11种专著,《触摸科学刘兵学术自选集》、《刘兵自选集》、《像风一样科学史与科学文化论》等8种个人文集,《超导史话》等6种科普著作,出版有《正直者的困境》等7种译著。 核心提示   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人肉搜索与网络暴力,这背后有何深层原因,又该如何解读与解决网络暴力带来的伤害?带着这些问题,9月14日,本报记者在北京独家采访了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刘兵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副教授田松。   互联网带给我们生活很多改变。好处自不必说,问题也日益凸显,人肉搜索、网络暴力就是典型。本报互联网特别调查进入《互联网与话语暴力板块》之后,记者探访了虐猫事件当事人的家乡,拜访了饱受网络暴力折磨的清华教授,深入社区了解普通居民对网络暴力的认识与感受,并与一些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讨。这两个话题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争议,究其原因还是他们给当事人带来的持久伤害和本身具有的法律与道德的争议,不管是平头百姓,还是清华教授,在人肉搜索与网络暴力面前,都一样弱小与无助。 人肉搜索是群体无意识的狂欢   辽宁日报:首先想请两位简单谈谈对互联网的总体看法。   刘兵:网络虽然有许多毛病,但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带来各种便利。从来没有一个技术带来的都是好东西,不能以直觉和社会义愤来判断技术的好坏。   田松:工业文明尤其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各种方便,可是这种方便的代价又有几个人思考过?传统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发展,以越来越强的物质占有欲取代了传统社会中侧重于对精神境界的提升,改变了理想社会的方向。   辽宁日报:因为各种网络事件带来的各种恶性后果,让我们对以人肉搜索为代表的网络暴力进行反思,这也是我们做话语暴力这个话题的动因。有意思的是,网民虽然也在进行这样的反思,但网上调查表明90%的网民反对以立法的形式禁止人肉搜索。   刘兵:人肉搜索的产生与目前一些社会制度的不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可否认人肉搜索有着其积极的一面,人肉搜索的好与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如果仅以结果论,是不能对人肉搜索存在的合理性做出正确的判断的。比如说天价烟事件,一个不合格的官员倒台了,网民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表面看起来是网民的胜利。然而这却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多数网民赞同人肉搜索的一个理由是因为制度的不健全,这使人肉搜索成为一种扭曲的补偿方式。尽管很多人认为人肉搜索弘扬了社会正义,但这种现象并不合理,背后反映了举报渠道的不通畅,人们用一种极端的手段达到了目的。   人肉搜索现在看来负面事例比较多,人们目前谈论及此也多倾向负面的问题,也就是其利用网络给被人肉搜索的对象带来的影响。人肉搜索给当事人带来了生活上的压力,这是不恰当的,制裁一个人不应该是由网民通过自己的方式实行。一个人即使做错了事,也有自己的权利,如何惩罚应该由法律决定。要求做错事的人承担在法律之外的其他后果是过度的。   人肉搜索本质上还是一种技术的滥用,网民在网上你一句我一句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并不违法,可这种行为却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这大部分时候不是法律问题,而是道德问题。我们在道德上至少不应该鼓励这种行为,同时应该反思我们现存制度中不完善的地方,畅通正常的反映渠道。   田松:人肉搜索的最后往往是网络暴力和人们对当事人的攻击,这其实是满足了人们潜伏在骨子里的暴力,或者说是一种无意识的狂欢。帖子的发布者在网上发言引起大家的关注,他本身就获得了快感,再经过众人的讨论乃至起哄,一个大事件产生了,一出闹剧也就变成了正剧。   很多时候,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为了表现伟大和正义,当出现一个社会事件时,一个群体会一拥而上。这种行为看起来很勇敢,其实是内心怯懦的表现,因为他们可以不受任何损失地来表达自己正义感和道德感。如果没有一个庞大的群体,网民不会单枪匹马地做这件事,大部分人只是起哄,便宜拳不打白不打。 推行实名制障碍重重   辽宁日报:面对日趋凶猛的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实行实名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实名制是否会对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有所限制?   刘兵:网络暴力从根本上来说,源于网络技术与社会现实秩序的不匹配。实名制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主要是因为其他渠道表达不健全。实名制有助于让网民认识到责任,但采取实名制会出现其他问题。比如,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也有举报制度,但实名举报有时会出现对举报人的打击报复。如果在人肉搜索时采用实名制,也许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渠道问题得不到解决,人们不会希望实行实名制。   短期内还是应该在道德层面对网民进行教育,目前的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问题不是实名制贯彻与否能够根本解决的。   田松:网络让人缺乏对自己形象的整体感。面对面交流,要注意衣着形象;电话交谈,没有了形象的约束,但至少还要讲究措词。而网民在网上发言完全是随心所欲的,所付出的道德成本为零。有人担心实名制会影响言论自由,但是公民的民主权利也是有代价的,公民要为他的言论负责。   匿名使正义和道德受到了伤害,使人的责任感和荣辱感发生变化。实名制能限制网民的一些不理智行为,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   但是,实名制不是网络喜欢的方式。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媒介本身就是信息。任何一个媒介都会选择适合于它的表达方式。一种新技术的出现,不是在原有的社会条件基础上简单地增加,而会带来技术生态整体发生变化,所有现存秩序会进行重新排队,寻找新的话语结构和权威。对于互联网来说,虚拟与匿名是它与传统媒体不同的优势之一,是它取得话语权的手段。   网络是工具,资本要求工具营利,实名制会影响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横亘在实名制前的一座大山。实名制技术上没有问题,网站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想做。流量是一个网站的生命,网站不在乎自己做了什么,只要保持流量获得利益就可以,实名制限制了网民的发言,网站自然减少了流量,他们不会欢迎。 网络让草根有说话的机会是一种进步   辽宁日报:时下,除了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又一个现象成为网络热点。网民在网上组成一个讨论小组,在一个小圈子里发表自己的言论,并且要求这个圈子里的人不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父母皆祸害网络讨论小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本报曾经做过调查,包括那些对这些人的行为表示理解的人在内,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一种颠覆传统的离经叛道的行为,许多人提出这是一种话语霸权,是一种不对等表达方式。   田松:是否父母就有权利以任何态度对待孩子,并要求孩子顺从?现在的教育体制以及传统的家长观念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前不久的一个事情对我触动很大,北京的一个小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选择跳楼作为自己的解脱方式,而类似的事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小学生还是个孩子,能有多大的忧虑,一般小孩有个什么事情哭了闹了就过去了,选择跳楼是因为她所有的路都被封死了。   出现这样的网络讨论小组很正常,这只是一个发泄渠道。 父母皆祸害这种话正常情况下是不能跟外人说的,毕竟家丑不能外扬,网络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场所。   互联网颠覆了人们原来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结构,惯性思维使人们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这一新技术,必然造成一定的混乱,但混乱之后会出现一种新的秩序,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刘兵:这件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网民在现实中肯定也会这么说,只不过网络使这些人聚到了一起,将这一事件放大了而已。技术与社会规则也有不匹配,我们可以谴责也可以喜欢,但只要其没有对社会带来不好的后果,我们就不可以取缔。跟脏话一样,这些话都是在现实中存在的,网络只是加剧和放大了这些问题。在法律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不能因言获罪,仅表达观点是可以的。   即便这些言论的观点不符合主流价值观,但只要不违反法律,就不能不让其发表,但仍旧可以以其他方式,如建立与之对抗的网站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要反思的是,当我们一味批判父母皆祸害小组排斥异己是在建立话语霸权,这个结论本身是不是也是一种话语霸权呢?   社会不是一体的,而是分成了不同的圈子和团体。不管你喜不喜欢,你的圈子之外的人有自己的权利,不能基于自己的立场给他人下判断,更多时候应该理解他人。设想将所有的圈子一体化并不合适,要知道你不喜欢人家,人家也不喜欢你。   传统中精英占据话语权,而现在网络让草根有了说话的机会,这是一种进步。不用担心父母皆祸害这类言论会影响传统观念,混乱中会形成新的秩序和格局,但传统观念的权威仍以其他的形式存在。 □本报记者/高 爽/符成龙/关艳玲
个人分类: 陈年档案|2592 次阅读|1 个评论
炒作及自我炒作:讓我們停下來唱一支歌吧!
jiangjinsong 2010-9-5 09:22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语文在线 教案 北师大版 初三下 正文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教案 作者: 陈丽蓉 google_protectAndRun("render_ads.js::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760*90,创建于2010-6-24*/ var cpro_id = 'u75489'; - google_protectAndRun("ads_core.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 【 教学 目标】 在轻松的节奏中学习归谬法并运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本文文笔幽默,妙趣横生,逻辑巧妙的 语言 特点。 2 、关注归谬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 1 课时。 【预习要求】 1 、查找关于田松的资料。 2 、根据课文初拟贪吃蛇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很有趣的题目。 在学习紧张繁忙的时候,你们是否停下来唱一只歌儿呢?本文的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停下来唱一支歌的呢?你觉得这是一曲什么样的歌?我们应该从哪个角度来欣赏?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听听这首歌吧。 二、作者简介: 田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1965 年出生于吉林四平。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曾在吉林大学、南京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曾在北京印刷学院教物理,在《中国矿业报》做编辑,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读博士,在中央电视台做策划,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做博士后。现在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传播、科学史、科学人类学、科学与艺术。 〔附〕田松的著作和译作: 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田松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年 11 月。 堂吉诃德的长矛,田松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12 月。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恩斯特布律诺著,田松、王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10 月。 血液与土壤,田松著,鹭江出版社, 1998 年 8 月。 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荣格、卫礼贤著,通山(田松)译,东方出版社, 1993 年。 三、细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 、下面的话摘自原文题记,请从课文中找出与这段话意思紧密关联的关键段、比喻、关键语句。 非洲大陆十分平坦,处处都是荒野。在我看来,如果换一种衡量财富的方式,非洲是最富有的。 明确: 关键段:就如一条贪吃蛇,蛇过之处,矿藏、森林、河流,一律变成垃圾。蛇的食量越大,爬得越快,经济越发展,意味着我们消耗大自然的能力越强,制造垃圾的速度越快。所谓的现代文明,就建在垃圾山的旁边! 关键比喻:贪吃蛇,垃圾山 关键句:蛇的食量越大,爬得越快,经济越发展,意味着我们消耗大自然的能力越强,制造垃圾的速度越快。 2 、作者主张的是什么样的经济观点? 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3 、讨论:作者是不是主张建立象桃花源一样的社会? (学生答是或不是都可以。只要能自圆其说。) 4 、品味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说说它们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 1 )吴矿长卖矿给周厂主,赚了;周厂主卖玻璃给李批发,赚了;李批发卖玻璃给钱物业,赚了;钱物业卖玻璃给赵女士,赚了;孙工人付出劳动,赚了。除了最终的消费者赵女士,每一个环节都赚了。这倒也对,经济嘛,只要有一个环节不赚,整个链条就不转了。赵女士的私房十八元也要从别的链条赚来,比如她在业余时间锈了十九朵花,一元一朵,外送一朵,卖给了吴矿长也赚了!大家全赚了!自然就繁荣啦,发展啦, GDP 啦,看人家这窗户破的! 明确:一连串的口语词赚了把复杂的经济学原理通俗化,使抽象的原理有了感染力;看人家这窗户破的!看似赞叹实则包含讽刺! ( 2 )或许在这个奇妙的原理提出之时,无限地球的假设尚可成立。但是到了今天,如果有人依然相信这个贪吃链可以无休止地运转下去,直到地老天荒,那是因为他们把头埋在沙子里,不想看到,地会老,天会荒! 明确:巧妙运用成语,诙谐幽默中蕴涵强有力的冲击力! 5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贪吃蛇示意图: ( 1 )学生根据预习时画的示意图进行交流。 ( 2 )教师投影展示作者的手稿以参考。 作者手稿贪吃蛇示意图 四、拓展延伸: 有人认为作者的主张是错误的。下面是署名为辛普里的作者在《科学时报》上发表的一篇 文章 (印发给学生),请大家读后谈谈自己的观点。 你自己停下来唱歌了吗? 辛普里 号称科学文化人的田松,在其稻香园随笔系列中连篇累牍地批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抱怨在这种生活中无法日日欢歌,最后很煽情地忽悠大家: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吧! 这话听起来很美。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敬佩批评现代生活方式的梭罗、甘地,那是因为这些伟人们言行一致,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提炼感悟,很真诚,不虚伪。尽管可能有许多人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但好像从来人没有怀疑他们的真诚,所以他们得到了普遍的尊敬,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可是,田松博士却不然,天天熬夜晚睡,没完没了地写垃圾 文章 ,自己也成为了媒体和出版工业机器中一颗永不停息的敬业齿轮。昼夜颠倒,起居无时,累得像著名江湖医生胡万林一样。自己一溜小跑,呼哧带喘,五音不全,什么时候停下来踏踏实实唱过歌呢?这种只关心别人,不关心自己的手电筒精神,倒是颇有些科学主义者的神韵。他们也是只许用科学批判其他事物,科学自身是绝对不可以被其它思路分析批判的! 当然,拥有两个博士学位的田松自有一套狡辩的托词。他会说,高校考核制度如此,不得不应付啦;必须多在核心刊物上发表 文章 ,才能早日当上教授,从而才可以大展宏图,吸引粉丝,才可以更有效地传播自己的思想,才可以忽悠更多的人一起来唱歌啦等等。总之,作为现实文化与体制中的具体个人,田松自己也是凡夫俗子,也有七情六欲,也想发财拿课题升职称,也和大家一样受制于文化与体制的束缚。然而,作为学者的田松,则洞察了这种体制和文化的弊病,所以尽其所能地呼吁大家摆脱这种文化和体制。这种分裂的人格,不是田松个人的问题,而是文化和体制问题的表现。所以,田松个人生活作风上的污点,不但不能构成其观点的反证,甚至反而是他所描述的现代化生活之困境的现身说法:在个人层面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改变整个结构才有希望。 然而,这种辩解是无效的,实际上否定了自己的理论的可操作性。即使要去改变整体结构,也需要每个个人的具体行动。其他人也身处同样的文化和体制中,同样也受到各种现实的压力,都有其不得已的苦衷,许多人和田松一样都想在此体制中遵守规则,待获得较好的处境后,再依本心行事。每个人都会有目的和手段的矛盾。每个人都这么想,都想跑出这个圈子,却都想努力地加入游戏,结果自然是现代化的圈套越收越紧。就像一篓子螃蟹都想爬出小口的篓筐,结果彼此扯后腿,谁也出不去。 其实,田松所谓个人只能遵守规则的思想背后,有个深层的假定,那就是历史发展有铁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单向而不可逆。浩浩荡荡,不可阻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种社会必须整体设计彻底改造的思路,就是卡尔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一再批评的那种极权主义思路。而在对待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的情感和价值判断上,田松与科学主义者们势如水火,而在对于科学技术与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判断上,却若合符契,亲密无间。因此,我们可以说田松是反向的科学主义者。 其实,既然放弃了科学主义的观念,就不应该那么迷信那种单向度发展的力量。田松在这一点上也同样表现出科学主义尾巴没有割干净的现象。所以说,尾巴尚未割尽,同志仍需努力!田松及其同伙,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像超女的广告里说的那样,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载 2006 年 4 月 6 日《科学时报》) 五、作业: 1 、回答问题:归谬法是从一个判断推导出荒谬结论,从而否定这个判断的论述方法。简要说说本文是如何运用归谬法的? 2 、请你从其它 文章 中的例子说明你对归谬法的理解。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27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要年薪多少才能日日欢歌?
TUGJAYZHAB 2010-7-23 12:03
有人将这篇文章发给我,称是发表于《中华读书报》2005年5月11日16版的田松教授的文章。觉得很精彩,可以让我们反思一下发展是什么,幸福是什么,要怎样扶贫。转载与大家共享。 http://s109196612.onlinehome.us/webjb/edu/messages/60658.shtml 要年薪多少才能日日欢歌? 如果你认为你很聪明,你可能很傻;但是,如果你觉得你很幸福,在那一刻,你就是幸福的。因为幸福就是当下的感觉,而不需要事后的和别人的评判。2005年4月23日晚上,云南省西盟县城附近的一座佤寨中,月色迷人,村委会主任皑公家里,歌声响亮,主人正在殷勤地劝酒。佤家的水酒甘甜纯美,犹如佤胞的热情和坦诚。主人家的小姑娘歌声一落,我便恭恭敬敬地端起竹筒,一饮而尽。同行的县委宣传部长叶琳是个好歌手,她与主人家有唱有和,频频对饮。县里的金副书记说,我们佤族人能走路就会跳舞,能说话就会唱歌,虽然社会形态很不发达,但是精神世界非常丰富。第二天,据旅游局的赵局长说,叶琳部长又在那个寨子里和几位老人家唱了很久,她们以歌声倾诉,用阿佤人自己的语言和古老的曲调,直到深夜才依依惜别。 几天后,在思茅市的第七届中国普洱茶节上,生活在思茅的各个民族盛装到会,我又看到了西盟佤寨的青年男女。团体表演结束后,各民族的团队各自排成方阵,与来宾合影。歌声如潮水般,一浪一浪,仿佛是一场赛歌会。我一直流连在西盟的队伍前,她们的歌声欢快激昂,有的我能听懂,有的我听不懂,但是我能看懂她们的表情。在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内心流淌出来的欢乐,在那一刻,我相信她们是幸福的。 人生能有多少时刻是幸福的?对于佤寨里的人来说,歌唱是他们生活的常态。平日的大事小事,都是与歌舞连在一起的。甚至在埋葬亲人的时候,他们也会围着亲人的树棺,用歌声与舞蹈,送亲人到另一个世界。海德格尔向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那正是他们。 毫无疑问,他们的物质生活是贫乏的。西盟是国家级贫困县,人年均收入不过600元人民币。他们的茅草房,他们的刀耕火种,一直被认为是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形态的标志。但是,他们的落后却并没有妨碍他们获得幸福。 我相信会有很多人说,她们的幸福是肤浅的。正如每次我说起马丽华遭遇藏族老妈妈的文化震荡时,总会有人说,他们的幸福是不牢靠的。因为他们没见过现代文明。言下之意,似乎一旦她们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她们就不会再满足于自己的生活,就不会再满足于茅草房和刀耕火种;她们的歌就不好意思再唱出来,舞就不好意思再跳下去了。 然而,要多少收入,要多少对物质世界的控制和占有,要现代化到什么程度,才能保证他们的幸福是深刻的,牢靠的?进步、发展,这些好词成了一个时代的主题。很多人相信,在冥冥之中存在一个超越民族、超越地域、超越文化的文明标尺,无论到哪儿,用这根冥尺一量,就可以量出那里的进步和发展程度,还可以比较谁比谁差了多少年。 在这种冥尺的理念中,西盟的佤寨与县城相比,是落后的;西盟县城与思茅市相比,是落后的;思茅市与昆明市相比,是落后的;昆明市与北京市相比,是落后的;北京市与纽约市相比,是落后的;而当下的纽约与未来的纽约相比,也是落后的这种冥尺暗示了一个无限发展的未来,也允诺了一种无限进步的可能性每一个落后的地区总会而且必然会进发为更先进的地区。农村会发展成为小城镇,小城镇会发展成小城市,小城市会发展成大城市,大城市会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在这样的序列中,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获得深刻的、牢靠的幸福? 在这种冥尺的理念中,冥尺读数低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获得幸福,甚至他们活着都是没有意义的活了一辈子没有见过火车,没有见过电脑,没有看过电视,岂不是白活了?大城市觉得小城市的幸福是肤浅的,小城市觉得乡村的幸福是不牢靠的。那么,读数更低的猴子岂不是完全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样的生活还能过吗?然而,猴儿们、鸟儿们和鱼儿们并没有觉得自己活得没劲,一头撞死了事,反到是人在向往海阔鱼跃、天高鸟飞的自在! 事实上,在冥尺的逻辑中,幸福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你到了哪一个刻度,总会有更高的刻度,而在那个更高的刻度看来,你的幸福永远是肤浅的,不牢靠的。如果你不能在当下获得幸福,那么你永远也不会获得幸福!如果你不能在当下获得幸福,你也就从来没有获得过幸福! 不久前在云南大学作了一个关于传统价值的讲座,一位女生大概问了这样的问题:怎样尽快地让那些地区的脱贫致富,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我的回答是:现在最重要最迫切的不是让他们改变他们的物质生活状态,而是怎样保护和延续他们的传统。 阿佤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延续了上千年,他们拥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神灵,自己对世界的解释,自己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在这样的生存中,他们有尊严,有歌声。只要传统还在,神灵还在,他们就可以继续从这样的生存中获得尊严,继续与歌舞相伴。相比之下,物质生活的改变或者改善并不是最重要,最迫切的。因为改善物质生活是人的本能,在传统延续的同时,物质生活必然会自发地、逐渐地得到改善。相信这样的回答会引起很多人的愤怒。他们会说,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过着现代化的生活,就让别人做人类学的标本,不惜阻碍人家的发展和进步!地方政府的官员在面对外界要求其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时候,就常常拿出这个理由。前不久怒江建坝一事再启争端,拥坝派也拿出了这个理由来批评反坝的环保人士。还有人痛心疾首:你知道怒江人民有多少贫穷吗? 在这样的批评中,隐含着强烈的冥尺逻辑。一方面,他们只看到了传统地区物质上的贫困,而无视这种生存状态之中丰富的文化;另一方面,他们嘲笑根植于这种文化的幸福是肤浅的、不牢靠的。按照冥尺的逻辑,那些在传统地区内部依然坚持其传统的人,是愚昧的、落后的、迷信的,而那些在外部呼吁保护其传统的人,是自私的、险恶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甚至是反文明的。我想,他们也许会愿意看到这样的情景。每一个寨子中的人都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的生产方式是落后的,文化是愚昧的,神话是迷信的,幸福是肤浅的,不牢靠的,所以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迫切地等待所谓现代文明的拯救! 当然我也可以说,这种批评之中隐含着更大的恶。因为一旦传统地区接受了这种冥尺逻辑,就会主动地加入到全球化和现代化的食物链中,而且只能从下游进入,为其上游的拯救者提供资源,以类似于卖血卖肾的方式暂时提高其冥尺的读数。而作为拯救者的他们,就可以以拯救的姿态,开发那里的资源,破坏那里的环境。所以,那个场景是滑稽的,可悲的。然而,在我们长久以来的主流话语中,在我们空投的中小学教育中,贯穿的正是冥尺的逻辑。的确,当他们接受了冥尺的逻辑,就会立即发现,自己的读数正位于最底层。那些曾经使他们自豪的传统,反过来就成了他们自卑的理由。于是在传统地区出现了这样的教育悖论,一个人受到的学校教育越多,越是远离乃至蔑视自己的传统。而那些曾经的智者,那些掌握着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东巴、摩巴、毕摩们,则长期被冥尺逻辑视为封建、迷信、原始、落后的代表,失去了阐释及传承其民族文化的话语权。 我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你说他们的生活得幸福,他们自己也觉得幸福吗?他们自己是更愿意保持传统的生活,还是更愿意过现代化的生活呢? 在几十年的冥尺逻辑的笼罩下,传统的人文生态遭受到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所以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直接的答案,它取决于回答者以及提问者的价值观念。一方面,的确有很多年轻人向往外界的生活,纷纷外出打工赚钱;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从政府为他们建的砖瓦房中逃出来,宁愿住回自己的茅草房。有人会把前者作为民意的代表,把后者作为愚昧落后的标本排除在民意之外;而我则把后者作为保护和重建传统的希望。 当冥尺摧毁了一个民族的自尊,当人们不能为自己当下的生存歌唱,便将永远不能歌唱,因为在冥尺的序列里,传统地区注定处于底层!所以,对于西盟佤寨这样的依然拥有原生态传统的地区,最重要的、最迫切的不是消灭茅草房,不是修路,不是通水通电,而是把那里的地方性知识和地域文化作为必修课列到中小学课本之中!一个佤族的孩子,他应该对佤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有深入的理解,为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而自豪;一个傣族的孩子,他应该对傣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有深入的理解,为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而自豪;一个拉祜族的孩子,他应该对拉祜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有深入的理解,为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而自豪否则,他们就是现代化了,又是谁的现代化? 要多少年薪能够过上每天唱歌跳舞的生活?答案是:600元,在西盟佤寨。而城市里的现代人,不论年薪多少,都已经过不上这样的生活了。 2005年5月7日 北京 稻香园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52 次阅读|2 个评论
闲谈“推广转基因主粮”
sstone2009 2010-7-10 21:12
田松在《推广转基因技术首先不是科学问题》(读书2010.7:57-66.)一文中,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旗帜鲜明地否定了推广转基因主粮,他和持相同观点的一批学者认为:一、中国并不拥有转基因主粮的核心专利,根据他国教训,我们将会受制于人;二、转基因作物并不能提高产量;三、转基因作物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对生态环境有潜在危害;四、主粮问题涉及国计民生,子孙后代,公众有知情权。 文中也提到了支持推广转基因主粮的主要理由:一、能够使粮食增产;二、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三、与杂交作物只有量的差别;四、与传统作物实质等同,所以对人不应该有害;五、对生态的影响目前尚不能证明;六、转基因是科学,科学无禁区转基因好不好,转了才知道。 以前,我听说过转基因食品,但并没有关注过,特别是关于我国推广转基因技术的信息,真可谓是毫不知情。是不是像我这样不知情的特别多?如果是,研究转基因技术的科学家们,是不是可以做些知识普及,让民众多些知情?当然,如文中所述,转基因技术在某些国家已经实施30余年,对生态的影响,肯定是有所证据的了,也应该如实地告知,而是用目前尚不能证明搪塞一般。 文中阐述深入浅出、证据充分、条理分明、立场坚定,我作为一个第一次那么认真地看待这一问题的新手,很是赞同作者的观点,特别是在对生态的影响这个问题上,支持者既然尚不能证明没有问题,而现实例子已经有不利影响,实在是不敢妄动的啊。 转基因技术是科学,到底这项科学的成熟程度有多少?在有足够的例证和足够的把握的情况下,我看还是暂缓推广的好。如果真要推广,是不是可以到沙漠里推广去,反正那里不会影响家乡的未来,也不会造成土地板结;那些热衷于推广的科学家们还是可以得到大批的资金资助,并且能够完成治沙的伟业,岂不一举多得!
个人分类: 读书杂记|2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来试试给田松先生一个例子
wliming 2010-2-18 22:25
土摩托先生发表博文认为田松先生对方舟子的回应缺乏学术性,只有人身攻击。 田松先生在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5734 要求土摩托先生给他一个例子:只要有外界能量的输入,就可以使整个系统的熵值减小,让垃圾转变成可用的物质。。这是方舟子的一句话。这句话的含义需要先明确。首先,外界能量输入不能理解为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其次,整个系统是个开放系统,应该容许系统和外界之间有物质、能量交换。在这个意义上,我 来试一试给田松先生一个例子。先请大家息怒。 设有一个装满水的箱子,内部带有一个制冷器。制冷器的热端可向外界排放热量。现在,给制冷器通电,制冷器工作,箱子内部的水逐渐冷却结冰,熵减少。制冷器本身的短时间折旧可忽略,熵不变。这个例子就是外界能量输入引起系统熵减小的例子。可见,通过外界能量输入,是可能减小开放系统的熵的。对于垃圾来讲,人类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方法减小垃圾的熵,从而变废为宝。不知这个例子是否满足田松先生的要求?
个人分类: 科普|2476 次阅读|39 个评论
《“一根筋”与多元化》收入《读书与阅世》
jiangjinsong 2010-2-18 15:16
《读书与阅世》(《博览群书》2006-2008精选集),陈品高主编,人民出版社,定价23.80元。 本網博友田松的 命悬一线的盖娅 田松 和在下的 一根筋與多元化 (筆名何日休)被收入此書。 消费时代的学术之道 我有迷魂招不得 传统中国文人的相如情结 古代反传统的女英雄及其局限以鲁迅辑本《妒记》为中心的再探讨 那一代文人的风骨与气度读孙郁《在民国》 知识分子:依附城市还是塑造城市 厚黑的历史文化解说 大众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吗? 新传统与大学文化守成主义 消费时代的学术之道读徐岱的《艺术新慨念:消费时代的人文关怀》 一代有一代之国学 说经与说书 精神分析:二十世纪的巫术? 屠龙学的诞生 文坛媒介化:从文坛事件看文学场的位移 百年中国文化语境(19072006)中的易卜生 学习的目的为己还是为人? 关键词时代 关键词时代自由的潜在威胁 时代之沟 老北京胡同的最后留影 刀叉必胜客 主子抑或奴才?读《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 崔永元的名誉权与麦当劳的烫咖啡 说谎的社会学 券商是些什么人介绍《金融制胜》 蠢人的阴谋 经济学与谋生技术 包办婚姻缠足妇女历史地位 家庭主妇:推动日本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自杀问题的中国解决之道 命悬一线的盖娅 (田松) 工作世界与闲暇世界闲读皮珀的《闲暇》 一年四季 忘却的洞穴与判断的责任 走近哲学家 伏尔泰、卢梭对1755里斯本大地震的思考 忘却的洞穴与判断的责任高桥哲哉对阿伦特政治哲学的解读 人本主义视野下的健全社会 一根筋与多元化 (何日休) 信任的问题 后现代的事实问题 隐性的契约与隐性的交易 平等的进展与困境 透视现代世界变革的动因读《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修订版 从大同理想看中国文化与民主政治读《政道与治道》 乡村政治的实践与叙事略谈《小镇喧嚣》的表述 量子计算的哲学之维 时代与读书(代后记)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2359 次阅读|2 个评论
mirror - 说说田博士的《第三类永动机》以及与此不同的意见
liwei999 2010-2-16 17:47
说说田博士的《第三类永动机》以及与此不同的意见 (3900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February 15, 2010 06:23PM 田博士最近有些热闹文章,比如说对科学一知半解的科学主义者 就是个很激烈的文章了。田博士的对手们也不含糊,亮出学科的牌子来,反说田博士不懂热力学第二。 有个说法叫应用物理,是说不是纯粹的物理,而是物理的应用。田博士的用法也可以说是一类应用,但说是说硬用也许更合适些。 这句话是相当犀利的,也是田方争论的本质所在。正因为是意识形态之争,才能吵得如此厉害。 引用: 田博士说 科学主义者不愿意根据现 有的科学讨论问题,而把希望寄托于将来和未知,这恰恰表明,他们所高举的不是科学本身,依据的也不是科学本身,只是把科学作为其意识形态的大旗的包装而已。 科学的问题讨论起来就可以心态就可以平静些。如果一个人有些激动了,首先就应该想到这是不科学了。因为科学是与自然的一个对话形式,对着对手自然起急、生气,不是有病么? 镜某感到有趣的是以相信进化著称的方博士为什么会与援引热二的田博士掐起来呢?大约方博士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会有进化的问题。如果思考过,就会说热二为不能退提供了一个保证,是一个自然(界)时钟的 擒纵器(escapement) 。 过去的帝王畏惧死亡,启用巫术、炼丹法等来试图解决这个问题。这类事情不单是帝王个体的死亡问题,发现新大陆时代事件的表明,人们对文明本身的存亡问题也同样关心。这个担心在今天依然有,不过巫术、炼丹法的位置由巫术、炼丹法的后裔科学代替了罢了。方博士大约是这一派系的代表了。在镜某看来,承认进化与承认死亡(灭亡)是一个事情两个侧面。与田博士的分歧也不过是距离这个死亡有多远的问题。 《第三类永动机》 文章的主题是地球本身的事儿。不过是说人类活动会缩短人类的生存时间,比如说原本可以生存十万年,一折腾变成了五万年了。这是一个推测,悲观的。方博士一派则说,不是如此,通过科学的进步,十万年可以挺到二十万年。就为了这点儿事儿,掐了这么一个架。 《第三类永动机》文中,田博士有这样一段话 引用: 当我听到生物圈2号失败的消息,我丝毫也不觉意外。因为它最初的理念已经违背了热二律!虽然也有模有样地转了几圈,几年之后也就不好意思了。 这种认识应该是国人文化背景影响下的一个常规的反应了。违背了热二律了,早就可以预见的事情却偏要掏钱去验证一番。如何解释才好呢?至少在这个问题上,田博士的思路与科学界的思路是有分歧的。抽象的错误在这里并没有意义。科学现场需要的是具体的信息:哪个环节先掉链子! 对于田博士的《第三类永动机》中核心部分的破绽田博士本人并没有察觉出来。当然,田博士的对手们也就更是察觉不出来了。这段对话很有趣 引用: 发表评论人: wyat ip:114.247.10.* 我也看了您的《第三类永动机》,里边有一句:热二律不仅规定了能量转化的方向,也规定了物质转化的方向。 这句话用在一段开头,是个句号,应该不存在断章取义的问题,请问后半句是哪个定律或者推论呢? 博主回复:后半句也是热二律的推论。此推论不见于现存的物理学教科书,是我推的。推论的过程,在《第三类永动机》中已经介绍了。《第三类永动机》不是一篇介绍他人观点的科普文章,其中的核心部分,是我自己的思考。 wyat 的说法基本上可以不予理睬了,要命的是后边博主回复的部分。这个错误属于即可原谅又不可原谅的。可原谅者,人难免出错;不可原谅者,哲学教授这类错误不应该犯。 道理并不很难,关键是要心平气和地去思考。从热一推不出热二来,这是常识了。因此有了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的区分。如果说要否认第三类永动机,那么这个道理从热二是无论如何也推不出来的。从热二能推出来的,都是属于热二的有效射程之内的事情。这个事情可以通过坐标轴的划分来理解:X轴是热一,Y轴是热二。永动机可以理解为连续。在X轴投影就不连续的事件就不必讨论了。问题是有一些看起来在X轴投影是连续的事件,有没有戏呢?这时需要再看看它们在Y轴方向上的投影。如果也连续了就是皆大欢喜了。可惜,Y轴方向上也没有连续的事件。 如果田博士打算否定第三类永动机,那么就需要再立一个坐标轴Z,独立于已有的XY。显然,这个坐标是做不出来的了。道理么,因为E、t是成对的,这一对已经和谐了。 虽然田博士的思路有破绽,但是人家第一没有批判科学,第二没有去捍卫科学,不过是对科学没有把握好,硬用了一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可不必跳出来,用比较贫困的思维去捍卫科学。因为那看上去比田博士的行为还要滑稽出丑呢。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1499,61499#msg-61499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490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新语丝:跟田松辩论属于对牛弹琴
zbt92 2010-2-15 07:38
  作者:oztiger   他是一开口就是一套一套的,觉得自己很有道理,实际上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文章总是漏洞多到筛子一样。有时文章只有一个漏洞-除了一个洞啥都没有。   一个蠢人的问题几个聪明人也回答不了。一个蠢人写1000字的文章你要想批驳的话得8000字才能讲清楚,所以跟他讲道理属于浪费时间。   随便举几个例子:   他反驳方舟子时说:引用   9. 小方这篇文章还是有点儿新东西的,就是扯上了神创论。说神创论就是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来说明,生物不是进化的而是神创的。这是小方惯用的构陷法。把你跟一个政治不正确的东西排到一起,暗示你也政治不正确。可惜文革已经过去多年,这套手法不大管用了。   而且,小方弄错了。神创论(creationism, 译成创造论更准确些)或者智能设计论(intelligence design)用来说明生物不可能是进化而来的科学原理,不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而是概率论。把一堆手表零件扔上天空,落下来的时候,自动组装成一只手表,这概率有多大?这个小概率事件如果成为现实,需要多少年?这才是智能设计者的质疑。   10. 下面无奖竞猜:小方是不小心犯了个错误呢?还是为了把我和神创论绞到一起,成心的?   这个答案对于方粉来说,可是个两难。回答前者,有损教主一贯正确的光辉形象,回答后者,有损教主高尚的人格。哈哈~~(再向王三表致敬)   田大白话有空写这么一堆俏皮话出来,就不知道先去查查神创论者有没有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质疑过进化论呢?牵狗搜一下进化论热力学第二定律,然后去那些宗教背景域名的网页瞧瞧。还学人家往文章里放两英文词,那你不会牵狗搜一下 evolution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看不见神创论者用热二定律质疑进化论的网页?   田松这种行为是很多国内人文学者常犯的毛病。懒,查找信息能力差,缺乏求证的精神,还有就是想当然地随口胡说。用脚趾头想想,方舟子批判宗教那么多年,神创论者什么德行他不比你清楚?你指控他弄错了神创论者,不是这样而是那样之前不想想自己弄错的可能?   田松又说方舟子现在落得只剩下中国青年报一个科普专栏。还是那句话:不随口瞎说你会死呀?想查证方舟子现在有多少专栏很难吗?随便找个他的博客,看看他最近的博文都在什么报纸专栏上发表。互相看不惯不读对方文章可以理解,你现在要写东西要批评人家了不用查证一下?   这里说的两个例子是用几句话简单就可以解释清楚的,田松那些涉及物理、环保、营养的专业上的胡说就比较麻烦。为他一句蠢话我得用十句去解释,我这里随便点评一下他那篇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   引用   北京迅速地进入了炎夏,恐怕有很多家庭已经离不开空调了。空调也是个热源,家家户户厂厂店店的空调一同运转,释放出来的热量足以让大街上的空气长上几度。天越热,越开空调;越开空调,天越热。这种情况叫做正反馈。如果没有约束,正反馈很快就会崩溃。   这段话要说清楚问题在哪还真不容易。首先,城市里因为种种原因温度比周边地区高是事实,即所谓热岛效应。但是空调在这件事中起的作用没这么大,说空调让城市气温长几度完全是胡扯。其次,热岛效应对整体气候的影响有多大还是个问题。城区高几度的空气相对于周围广袤的农村的空气来说是非常少的。   其实只要人群聚居都会产生这种热岛效应,一个村庄也会植被少于农田,建筑材料吸热,人畜发热而有这种效应。为什么这里没有发生田松所说的正反馈导致崩溃?就是量化的问题,这种效应对改变整体气温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城市热岛效应也还未被证明对改变大气温度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他这段话的问题就是量化的概念严重欠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人受过训练,理应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正反馈导致崩溃?反馈的速率?又不是封闭系统,散热的速率?为什么不会到达稳态?总共多出来的热量是多少?对总体气温的影响在什么量级?温度升高的幅度可不可以接受?是一个夏天就正反馈到崩溃吗?那么在两个夏天之间本底温度为什么不可以回原点?   引用:   仍然用空调做为例子。空调的运转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外界的能量输入,二是要把废气排出室外。在现在的大众语境中,前者是重要的,仿佛只要有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入,空调就可以一直运转下去。所以今天我强调一下后者。假如我们发布一项禁令,禁止废气排到室外,你是否还能利用空调让屋子凉爽起来?   。。。   当然,如果不把废气排到邻居家去,我也有一个致冷方案。就是在原来的屋子里隔出一个小间,把废气排放到那个小间里去。这样,在小间越来越热的同时,保持大间的凉爽。此所谓舍小间,保大间也。在这个策略中,人类相对舒适的生活是以牺牲一部分生存空间为代价的。小间之中的废气就是熵极大的黑暗,是完全的无序,完全的垃圾。然而,小间所能容纳的热量是有限的,很快就会超出空调的工作范围。为了使循环维持下去,只有加大小间。这时我们就陷入新一轮的正反馈。小间越来越大,大间越来越小直到系统崩溃。   这正是我们这个地球的命运。   这个就更扯淡了。首先一个什么装空调的房间跟地球怎么可以比喻?这都哪跟哪呀?不让房间往外面出热气,但是地球是可以往外发散热量的,怎么比?我猜他想说的的是由于温室效应,地球散热能力差所以像是不能往外面排热气的房间?但是散热不好和绝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条件。散热不好可以改善散热。   有一说一就行了,打不好比方就别乱比。温室效应就是地球穿了个棉袄,所以要晒死了,所以必须脱棉袄。两句话的事,还扯什么大房间小房间。   就说他这个比方本身,比例尺不恰当,他又完全不量化,实在容易误导人。我要问了,凭什么你觉得一开始隔出来的放热量的是个小房间?我说人类只不过是这个房间里的一窝蚂蚁,有空调觉得蚂蚁窝周围热就担心整个房间热,可不可以是这种情况?again,拜托了,有点量化的概念,你又不是在写诗的文科生!你说小间容纳不了热量所以很快就要扩大,很快是多快?500亿年?给个估计值和假设出来?还有,有那么多能量为什么不用来压缩小房间里的气体而要选择扩大小房间的体积?   继续引用: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有限的,不仅资源有限,容纳垃圾的空间也有限!把垃圾送到太空,或者把人转移到太空,都是奢侈的想象。人类为了维持局部的现代化,必须隔出小间来存放垃圾。小间越来越大,地球的有效空间越来越小,人只好盖越来越高的楼。   这里最后一句的逻辑是什么逻辑?人盖楼是因为垃圾多?因为热量没地方放?这逻辑太tmd高深了,俺理解不了。   继续引用:   这样的垃圾场,就是熵最大的银子,就是我们在地球这个大房子里隔出来的小间。对此,大部分人仍然乐观:等到将来,科学发展了,这些填埋的垃圾还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然而,这个幻想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倘如真的存在这样高级的技术装置,我们把它安装在垃圾场和原始森林之间,岂不是构成了一架巨大的永动机!   这里扯淡的东西太多成了一锅粥。他这么说法只能证明他对自然界的碳循环根本没概念。从来就没什么永动机,碳不是照样循环,难道树砍掉了就不能再长树?用个简单的说法,人类没出现之前,地球上的原始森林也是来了去,去了来,难道那时候热力学第二定律就不适用?   继续引用:   环境学者苏杨博士在文章中指出: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水,也比天然江河被污染最严重的水要脏,因为所谓排放标准,已经考虑了天然江河的稀释能力了。   这纯属无稽之谈。别像个文傻一样信口开河,说出数字来,你说的是什么,这是不发达国家发生的事还是发达国家的事?污染物是氮还是磷,还是BOD/COD? 你知道天然江河污染最严重的水里氮磷什么含量,污水处理达标氮磷含量吗?你就胡扯吧。   田松又跟方舟子论战的原因是被方捉到痛脚:田做悲天悯人状煽情时,说根据用热力学第二定律,会熵增,现代化会使地球上铺满垃圾。   可是地球不是孤立系统,完全可以利用外来的太阳能在地球局部一定时限内实现熵减。再说我们管TMD熵增熵减干什么?只要在被太阳吞没之前我们的文明没玩完就行了。   田松这里的垃圾的概念也是非常混乱。什么垃圾不垃圾?第一类是我们需要的东西例如碳氢氧水我们一定要处理回收保证可持续循环就行了,第二类我们用不着的东西散乱也好集中也好形态变了不变又怎么着?第三类是产生了不处理会对我们有害的,但是至于对付不了灭了我们吗?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我用太阳能压到地底海底行不行?   问题是存在的,办法总是有的,但是不是跟这种人可以探讨的。   这类人文学者被指出错误后是不会承认错误的,只会再去弄出更多的胡言乱语里让你辩也不是,不辨也不是,不该跟这种人浪费时间。可笑的是北师大,吉大南大当初可是未必想培养出这么一个民科民哲来,但是北师大现在却是把民科民哲当宝去误人子弟了。 (XYS20100214)
个人分类: 三峡|2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师园小聚
antiscience 2010-1-6 07:48
2010.01.05 下午、晚上,一小撮人小聚于京师园田松家,自食素菜(补充:刘兵另外做了两个荤菜)。2010.01.06大家才散去。感谢田松两年来提供场地,热情服务。下图中:老蒋科学手执芭比娃娃。杨领导参与做完饭,没来得及享用,回去接妞妞,照片上缺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3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的“民科”、“类科学”
热度 1 antiscience 2009-6-17 15:59
刊于《中华读书报》,2008年6月11日,第13版。 中国的民科、类科学 刘华杰 民科是民间科学爱好者、民间科技工作者或类似名称的简称,指相对于官科、政科、体制内科技、科学共同体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但非常关注科技事务的一批人。改革开放以来,因缘际会,中华大地涌现出一批民科。 在中国,民科并没有随着理想主义教育的式微而完全淡出,因为唯科学主义还一直处于强势。在一定条件下,民科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社会不和谐,影响到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川汶川等地发生大地震之际,中国的民科角色与作用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2008年6月3日,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根据韩启德先生等人的建议,还在铁道大厦举行了一场民间科技工作者研究成果及作用小型座谈会。 形式对称性与针对双方的宽容态度 广义的民科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人物,但共同特点是他们从正常的科技体制很少获得资助,他们的研究成果不被主流科学家所承认。研究成果几个字打了引号,通常表明这些所谓的成果很少有学术价值,其中大部分东西都经不起推敲,但谁也不敢完全断定其中没有一丝真金。当科学与非科学、真科学与赝科学、好科学与坏科学无法完全划界时,研究成果几字所带的引号其实并无实质含义,因为谁都明白,目前被认可的研究成果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些完全是垃圾。就成份而论,两类研究成果之间几乎没有差别,你有什么我也有什么,只是所占的比例(分布)不同罢了。 判别真伪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民科及其成果在科学哲学层面很难解决,但从科学社会学层面,则可以找到一些可操作的处理方案。从社会学的层面来看,可以简单地把不被当下体制所认可的研究称作类科学,而把当下被认可的称作科学。在这里,类科学与科学都是中性词。这个定义容易操作,民科的研究成果显然是类科学的一部分。 从人文学术角度看,类科学与科学两个概念是对称的,不过在现实中、在话语权方面两者是极不对称的。我们并非试图在现实生活中维护两者构成一种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对称性,但在科学社会学或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理论分析层面,要捍卫两者形式上的对称性。 有了形式对称性,才可以在两者之间考虑建立理性的对话关系。科学界与类科学界要尽可能保持针对对方的理性宽容态度。强势的科学共同体尽可能不要将类科学说成是伪科学或者欺骗,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论证。弱势的类科学工作者,很难组成学术共同体,几乎没有同行,在遇到批评时也要保持克制、不做无用功,不要成为受迫害狂。也就是说,双方都要经受得起批评,摆事实讲道理,不要动不动就扬言打官司。在唯科学主义氛围下,类科学一般都有跃居成为科学的强大冲动,后者也有本能的防卫、拒斥心理。双方之间可以并且应当建立起正常的学术批评制度。不过,在当前的中国,这一点很难实现。迈向建立此制度的第一步骤是,科学界要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民众和媒体可以批评科学界的某种做法,即使有时批评得有些不妥,科学界作为强势群体也应当保持克制,更不能滥用科学共同体的话语优势,邱氏鼠药案可引以为鉴。 建议创办《中国民间类科学杂志》 民科中除去少数别有用心者外,多数人确实想推动学术进步并有颇强的爱国热情,他们最在乎的是主流学术界对自己观点的承认。而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一旦实现,他们也从此不再是民科,因为其成果已经由类科学转化为科学了。当得不到承认时,转而求其次,设法发表自己的伟大成果,便成了一个重要选项。 虽然现在是媒介的时代、网络的时代、传播的时代,但是系统化地发表民科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还不是现实。我个人认为,现在确实可以从国家层面考虑为广大有热情、有能量的民科创办一份科学杂志(叫类科学杂志也一样),名字可取《中国民间类科学杂志》。这个名字是妥协的产物。如果叫《中国民间科学杂志》,一些科学家可能接受不了;如果根本不出现科学两字,此杂志对民科也就没有吸引力了。 此杂志并不审稿,只要来稿在形式上符合杂志对文章的要求就可以发表。当然,此杂志拒绝重复发表,并且控制文章的长度。这虽然算不上特别的要求,不过根据我对民间的了解,有了这两条,就不必担心民科论文被大量积压。有的民间几年、几十年宣传一直在宣传几乎一样的东西,对于这种情况,如果论文无实质变化则不得再次发表。在初办的几年中,可以考虑只发表详细的论文摘要,这样可保证在短时间内遍历全国最主要的一些类科学成果。几年过去,几乎可以把中国类科学全部囊括、一网打尽。 创办这样一份杂志的好处是:(1)民科代表着一小部分社会舆论力量,宜输导而不宜激化矛盾,政府应当保护民科对科学的热情,促进社会和谐。(2)可以全面系统地展示民科的关注对象和研究成果。(3)可以让广大民科获得一定的成就感。(4)为研究和管理民间提供最基本的材料。(5)任何人都可以参考、评论、批评、赞赏民科的成果,说不定某项成果会修成正果,甚至转化成生产力。即使事后证明毫无用处,也没有关系。 这样一份杂志有什么不良后果呢?这是许多富有正义感的人士所担忧的。可以肯定地说,几乎没有什么危害,也不大可能刺激更多的人加入民科队伍。一些科学家确实不大赞同出版这样的杂志,反对的理由无非是:(1)可能把科学搞乱了;(2)可能造成浪费。对这两点是可以讨论的。第一,对科学要有信心,科学是强大的。如果搞乱的话,也只能是科学界自己乱自己。第二,如果全国出一份民科杂志的话,相对于如今遍地都是的科学类杂志,这不算很大的浪费,如果以网络版的形式出版,也会省钱。 在全社会提倡博物民科 科学技术是与现代性同步发展的,甚至是现代性的突出标志。科技研究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至少在最近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无法逃避这样的全球游戏。民科作为一种辅助存在方式,是合理的,但民科与正规科学对抗甚至反客为主,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任何一个理性的社会管理者都不应当这样思考。 不过,由于科技自身发展过程的辩证法,当下的科技并非十全十美的人类事业,可以设想无数种可能改进科技的方式。民科的存在与发展就是矫正科技走弯路、走错路的方式之一。考虑到民科成功及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可能性,媒体和国家应当引导当下以数理民科为主的民科队伍向以博物民科为主的方向转变。对于新来者,这种引导是可以生效的。 数理民科主要关注证明歌德巴赫猜想、设计永动机、推翻相对论等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并有极大显示度的问题,而博物民科主要关注人们周边的生活世界,通过详细地、长期地观察和记录环境、动物、植物、生态等而参与科学。前者门槛较高,但后者门槛较低。只要坚持,一位博物民科一定能够积累起有价值的东西,哪怕是对一株小草的观察。后者值得鼓励,但前者不值得鼓励。我在看来,鼓励前者,好比动员所有人买彩票一定要中头等奖一样,实际上数理民科成功的概率也许比中头彩还要小若干数量级。 科普、科学传播主管部门和工作人员,可以创造性地利用中国的民科现象,在新形势下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众参与科学的新模式。 2008-6-4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60 次阅读|8 个评论
【反科學網推薦】中医为什么要有科学依据?【田松】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09-5-24 17:09
中医为什么要有科学依据? 田松 一 近两年,关于中医的话题频现传媒,有斥之伪科学者,有誉之为中华瑰宝者。又有老中医以绝食表演赚取眼球,事后被某家带有科技字号的报纸评为2004年十大 科技骗局之首,随后被老中医诉诸公堂。近闻老中医初审胜诉,网上网下又是一番吵闹。仿佛回到民国初年中医存废之争的时候。想起几年前,在一个饭桌之上,一 位年轻的女士义正辞严地问:中医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问话者气贯全身,双目炯炯,仿佛使出了必杀技,一道寒光呼啸而来,我只好谦虚地反问:您说中医有没有科学依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中医有科学依据吗?这是一个只有在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下才会出现的问题。然而,这个听起来很科学很有劲的反问句其实充满了歧义。在我们长久以来的大众语境 中,科学是一个大词,一个代表着绝对正确,代表着最高价值判断的大词,简而言之,总而言之,就是那个超越了文化差异、地域差异、民族差异的冥冥中的尺度 冥尺。什么东西只要符合了科学,就获得了当然的正义性;而一旦被斥为非科学、伪科学,一下子就失去了立脚的地方。勉勉强强苟延残喘的,也不好意思出门 见人,只好披上科学的外衣于是就真的成了伪科学了:)然而,如果你要细究:难道科学就绝对正确吗?那些坚持要问中医有无科学依据的人士马上又会说: 我从来没有说过科学是万能的、我从来没有说过科学是绝对正确的,甚至有人还可能引用一下波普尔,说:科学是可以证伪的,可以证伪的才是科学。当 然,他们也会打个补钉:但是没有科学是万万不能的,虽然科学不是万能的,但它是迄今为止最能的。他们中的某人还可能会整出一句不知从哪儿弄来的警 句:而且科学具有自我纠错功能。看似理所当然,其实不知所云。我姥姥家的狗狗还具有自我纠错功能呢。好比一个乡里选举,有个壮汉上来说:大家选我 吧,因为我力气最大,所以我一贯正确,就算不是一贯正确,也是最正确的。而且,我还有自我纠错功能。如果有人追问,为什么你能自我纠错呀?他就会 说:因为我们家里的人个个自私,每个人都憋着劲儿找别人的错,打别人的假,所以就没有人敢犯错,没有人敢造假,就算有人犯了错,造了假,马上就会被人找 出来,不就纠错了?一下子我就明白了,反正得你们家人说了算才行。 中医的科学依据,这个词组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怎么样才算是有科学依据呢? 在我们的大众话语中,科学常常是作形容词用的,一个科学的东东,就相当于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经过了证实的东东。先不管最后一个 词与波普尔的矛盾,照此理解,中医要有科学依据==中医要有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经过证实的证据。然而,什么是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经过证实的证 据呢?在表演绝食的那位老中医看来,他阅读过的古籍,他自己的行医经历,乃至于他的绝食,都已经构成了正、高、有、证的证据,都是科学的证据。而在他 的反对者看来,这些东西连证据都不算,更不是科学。这样打起来肯定是一场糊涂仗。好比小孩子骂仗,都跳着脚喊我是好人,你是坏人,闹到最后,力气 大的把力气小的打得不敢说话,或者说不出话,就可以单方面宣布胜利了。力气小的顶多是小声嘀咕一下:可是地球还在转动。 王朔的《顽主》里有这样一个情节,马青当街高喊:谁敢惹我?来了一个大汉,说:我敢惹你!马青大汗,马上喊:那谁敢惹咱们俩儿?在科学强大的 话语地位之下,大家都纷纷地把自己归到科学旗下,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说:中医是科学!把那些眼睛里揉不得中医的科学警察弄得血丝满瞳。我也常常好心地 劝告那些想要拉科学大旗做皮的中医范斯:你干嘛非得跟人家参乎,不是科学就不是科学呗?可是他们不干,掉头就跟我急了:就是,就是!这仗打得别提 有多糊涂了。 说到这儿,估计早有人坐不住了:不要搅浑水!我们说中医要有科学依据,不是你说的那个抽象的东西!好,那我们就来点儿具体的。具体的嘛,无非就是说: 中医的理论与来自西方的解剖学、生理学不能对接,比如中医的经络至今找不到解剖学的证据;中医的药方没有经过双盲实验;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至今写不出分子 式;中药药理不能用来自西方的药理学予以解释肯定我列得还不全,反正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这时,我要做恍然大悟状:噢,原来你问中医有没有科学依 据,其实是要问:中医有没有西医的依据! 那我就要反问了:中医为什么要有西医的依据呢? 而且我还要问:你那个西医,它有中医的依据吗? 二 所谓科学乃是分科之学,科学是具体的,你可以相信存在一种抽象的、整体的、绝对的、冥尺般的科学,但是在讨论具体问题的时候,如果不能落实到物理学、化 学、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神经解剖学、植物神经解剖学之类的学科上,是否有科学依据之争就会蜕变成何为科学之争,而归根结底是话语权之争。然而, 即使我们把科学具体到解剖之学、生理之学上来,仍然是一场话语权之争。凭什么中医要有西医依据,而西医天然地就不需要中医的依据呢?比如你那个阿司匹林, 有中医的药理依据吗? 中医为什么要有西医的依据?因为西医是科学,而中医不是?因为中医不是西医,所以中医不是科学?然而,既然中医不是科学,为什么要求中医具有科学依据呢? 图穷匕现,如果中医不是科学,中医就不具备合理性!这话等于:如果中医不是西医,中医就该灭亡!这不摆明了是欺负人嘛! 话说到这儿,又会有人跳出来,说:不要搅浑水!根本不存在中医西医之争,而是中医与现代医学之争!这种推理大概是这样的:正如现在已经没有中国天文学 和葡萄牙天文学之别,只有中国古代天学与现代天文学之别,不但中国古代天学要让位于现代天文学,印度古代天学、莫桑比克古代天学等所有古代天学都要让位于 现代天文学。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现代医学是没有国界之别的,它是代表现在,代表未来代表进步的。什么藏医、蒙医、印度医,都必须让位于现代医。 这种话我还学得还真是不大像,总而言之,这个所谓的现代之学,所谓的未来之学,也是一个超越地域、超越文化、超越民族的一个绝对的东东那就是个冥尺 呀!比如有位郑军先生写了一篇文章,说科学不是西学,而是现代学,是世界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认识一位写科幻小说的郑军,有一本我的朋友们还曾相互推 荐过,如果他们是同一个人的话,我真是有点儿意外。从他的小说可看不出他有这么糊涂啊!一来,这完全无视科学本身源自古希腊的具体历史;二来,如果真 有这么一个代表现代、代表世界、代表世界未来的冥尺一般的东东,凭什么它就应该是来自西方的这个科学呢?人家朱清时还说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呢,为什么 我大清我大唐我大汉的那个科学那个中医所基于的阴阳五行之类的东东就不能代表未来呢?于是又进入了话语权之争的逻辑循环。 当然,郑军的世界说并非空穴来风,在其更大的语境之中隐含着某种话语策略的意味。不管怎么说,放弃自己的东西,接受别人的东西,多少有点投降的意思,感情 上有点儿过不去。但是,如果我们接受的不是别人的东西,而是某种代表未来的全球一统的东西,不但我们要接受,全世界人民都要接受,那就不是投降,而是迎接 光明,走向进步了!比如我们把kilometer翻译成公里,而不是西里;把kilogram翻译成公斤,而不是西斤;再比如我们现在把 格里高利历说成是公历,而不是最初的西历。说科学不是西学,而是现代学、未来学、世界学,大概隐含着同样的意思。然而,你说科学是公学,有什 么科学依据吗? 三 最近我经常琢磨这个问题,我们在判断一个事物是否具有合理性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有科学的依据?科学依据是否是唯一的依据?在科学依据之外,我们是否 还有别的依据?比如我们是否可以强调经验的依据或者历史的依据?在科学的依据与其它依据发生冲突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依靠科学的依据?在一种 方法获得科学的依据之前,是不是应该先把它废掉?人们的生存,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依靠科学的? 实际上,在我们绝大多数的日常生活中,科学的重要性是很小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些事情的发生都不需要了解科学在先。你能否骑好 自行车,并不取决于你是否学好了牛顿力学。倘若要先有了科学依据才能行事才能生存才能有效地生存的话,猴子们还有活路吗?我们吃大米,并不需要知道水稻的 DNA图谱,并不需要知道水稻的各种氨基酸含量。中国工匠李春没有学过科学,也能造出赵州桥。对于我们的生活起直接作用的是技术,而技术并不需要有科学在 先,完全可以凭借经验的累积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人体是一个接受刺激反应的生物体,有一个刺激,产生一个反应;换一个刺激,产生另一个反应。一个正常的人在他的生长过程中,会逐渐获得足够的对外界刺激作 出恰当反应的能力。一个人是否心怀恶意,我们能够一望而知或三思而知,不需要进行科学的调查,不需要包括科学在内的任何理论的依据就可以根据我们的 经验依据做出判断。而科学在这些问题上常常是无能为力的。 最直接的判断依据是经验依据。而历史依据则可以看作是长时段的集体的经验依据。毫无疑问,这个依据是与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 比如刀耕火种,从最直观的想象和缺省配置出发,我们会觉得它会破坏环境,会认为这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如此,则从长时段来看,刀耕火种的民族所生活过的 地方应该留下一片片荒山秃丘才对。然而实际上,人类学家看到的却是一面刀耕火种,一面青山常绿。也就是说,刀耕火种破坏环境这种说法是没有历史 依据的。 中医也是这样。 在中华文明的语境之内考虑,中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已经经过了正、高、有、证的检验。在理论上,中医理论有着自己完备的有足够生长能力的思想体系, 在某种意义上,这套体系与西方现代医学目前所基于的还原论、机械论、决定论的科学方法是水火不容的。在实践上,中医拥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依据,经验依 据。这些理论和实践依据远在西方现代科学诞生之前就已经完善成熟了。为什么要等西医出现之后,为什么要在获得了西医的证据之后,才能获得价值、获得意义、 获得生存的权利呢? 相反,按照托马斯刘易斯的说法,现代西医作为一门年轻的科学,只有一百年的历史。也就是说,现代西医虽然有科学依据,却没有充分的历史依据。比如四环 素,相信上市的时候也经过了临床实验,获得了科学依据,但是十年之后发现,小时候有幸享用这种科学产品的孩子长出了一嘴四环素牙。还有那个著名的反应停 ,只用了几年功夫,就导致了上万名婴儿畸形。这个东东刚发明出来的时候,也一定有科学的依据吧,大概也会装饰着为人类造福之类的说辞吧?当然,科学卫士 们会说:反应停之所以酿成悲剧,恰恰是因为它上市的时候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从科学依据到充分的科学依据,呵呵,多了三个字。然而,怎么样叫 做充分的科学依据呢?是不是没出事儿就做充分,出了事儿就叫不充分呢?这不是事后诸葛亮嘛!如果我们把充分理解成足够的时间长度,那么,又有哪一 种医术比两千年的中医更加充分呢! 中医不仅仅是经验的技术,中医这种完整独立的理论,同样不需要科学赋予其正当性。 说到这儿,我已经获得了一个诡异的结论。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理解科学,中医已经具有了科学依据。如果从狭义的具体的意义上理解科学,中医不需要科学依据! 四 多余的话。 我们为什么相信一件事物,至少涉及到这样几个方面:1,个体的经验;2,权威的看法主流意识形态;3,最广大群众的看法大众语境。哪个方面起作 用,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过分相信个体经验的,我们称之为偏执狂。所以后两者常常有决定性的作用。当科学在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话语中获得了超越一切的话语 权,以至于到了要成为公学于是西医成为公医的地步,中医的话语空间当然就被大大地压缩了。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是否有科学依据这样的 问题才会冒出来。回到一百年前,这种问题毫无意义。 当然,否定中医者也常常喜欢问这样的问题:现在是相信中医的多,还是相信西医的多?人们是更愿意接受中医的方法,还是更愿意接受西医的方法?我相信, 一定是相信西医、接受西医的人多。但是,这不能证明西医代表了现代,代表了未来。而恰恰表明了科学主义意识形态对传统的压制和摧残。因为中医的文化土壤已 经被消解了将近一百年了。只需要看看中小学课程就可以知道,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生的缺省配置,是按照西方文化来格式化的。甚至连语文课本都是按照还原的机械 的方式进行设计和教学的,在这种文化这种思维中熏陶出来的人,自然而言地亲近西医而疏远中医。 要知道,中医是在四书五经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这种中国传统的认知事物的方式,现在只能在正式教育之外通过传统的惯性,比如通过武侠小说为人接受了! 一百年来,这种惯性怕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吧。这里要用一句中学时从语文课本里学来的作为嘲讽对象的感叹: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我们变得不是中国了。我 们的文化记忆,我们的思想模式,已经被替换了!如果全世界都主动地把自己给换了,你说科学是世界学,是未来学,我也无法反对。只不过那种未来,我并不觉得 好。 那是一个没有多样性的世界,那是一个单一的平板的世界。并且,那个不断加速的工业文明的世界,在我看来,很快也要走到尽头了。 这里,我还要引用费孝通先生的遗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005年6月22日 2005年8月7日 2005年9月4日 北京 稻香园 (发表于《社会学家茶座》2006年第一期,总第十四辑。pp63-68, 这里在文字上略有调整。)
个人分类: 思考中醫|5773 次阅读|12 个评论
[反科學網推薦]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田松]
jiangjinsong 2009-4-25 12:08
载2004年7月28日《中华读书报》 稻香园随笔之十二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 田 松  如果你是一个城市的大书记,听说有一个坏小子打破了一扇窗玻璃,你不用着急,因为按照经济学的破窗理论,这会刺激经济。理由是这样的:玻璃破了,就要装 一扇新的。于是,卖玻璃的商店、装玻璃的工人、造玻璃的工厂、挖石英砂的矿场;相关的水电、运输;整个经济链条全让这扇破窗户给激活了,GDP就上去了。 这道理听起来挺像,可总不能为了发展经济纵容不良少年吧?所以好听一点儿的版本是:玻璃不要造得太结实,要造不怎么耐碰的一碰就碎固然不行,总碰不碎 更不行!所以鞋匠不再强调他造的鞋有多么结实,而是有多么新潮。   侯德健唱过新鞋子旧鞋子,讨论了是旧鞋穿坏才可以换新鞋,还是有了新鞋就可以扔旧鞋的是非问题。其实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连新鞋都可以扔,只要扔得 起!所以浪费不叫浪费,叫消费;消费不仅是时尚,而且是经济发展,也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发展是个好词,所以消费被各种部门以各种方式鼓励和激励。如果老 百姓把钱捏在手里,持币待(?)购,待而不购,经济学家这个急啊,一急,就把你家窗户给碎了!   我对经济学是外行,出于一个农民不肯糟蹋东西的朴素传统,觉得哪儿有点不对。   让我把这个链条重说一遍。玻璃碎了,屋子的主人赵女士拿出一笔私房钱,比如十八元,从钱物业那里买一块玻璃,请孙工人装上,钱物业的玻璃是从李批发那 里买的,李批发是从周厂主那里批的,周厂主的石英砂是从吴矿长那里进的,就这样,赵女士的私房十八元钱如涓涓细流,漫过钱孙李周吴,滋润着整个经济链条以 及网络,繁荣了经济,发展了社会。   反之,如果不打碎赵家的玻璃,赵女士就不肯掏钱,整个社会的经济网络就少了十八元,所以打碎赵家的玻璃,就有了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赵女士感到委 屈,我们可以这样劝她:第一,你又不是出不起这十八块;第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呀!第三,你还为社会作了贡献呢,多光荣啊!   这个链条也可以反过来说。吴矿长卖矿给周厂主,赚了;周厂主卖玻璃给李批发,赚了;李批发卖玻璃给钱物业,赚了;钱物业卖玻璃给赵女士,赚了;孙工人 付出劳动,赚了。除了最终的消费者赵女士,每一个环节都赚了。这倒也对,经济嘛,只要有一个环节不赚,整个链条就不转了。赵女士的私房十八元也要从别的链 条赚来,比如她在业余时间锈了十九朵花,一元一朵,外送一朵,卖给了吴矿长也赚了!大家全赚了!自然就繁荣啦,发展啦,GDP啦,看人家这窗户破的! 玻璃碎了,反倒赚了,碎得越多,赚得越凶,艾亚玛雅,这可比永动机厉害多了!   作为一个学过几年物理的人,我对这个链条感到怀疑。且让我从头儿看起。买卖买卖,总是有买有卖,偏偏吴矿长这个环节,没有买,只有卖!据我所知,他挖的石英砂不是他家祖传的,本来不姓吴啊!   在现代社会缺省配置的观念中,大自然的金木水火土无一不是人的资源,人天然地有处置它们的权利。这个权利由政府代管,政府为了发展授权给吴矿长, 吴矿长就可以挖,挖光这里,再挖那里,挖得越多,挖得越快,还可以卖得越便宜。不过,现在已经是现代后了,主张社会公正的平民主义者会说:给当地农民的 补偿太少啊,至少翻八翻啊!主张可持续的环保人士会说:要算绿色成本啦,河水污染啦,林子没啦,狼和兔子跑啦,这个生态损失要算啦!还有主张自然权 利的深生态分子,说:那个狼呀,蚂蚁呀,大柳树呀,河呀,得给人家搬迁费呀!按照这些人士和分子的看法,我们的经济链条之所以能够以现在的方式运转, 是以对当地原住民和生态环境的侵害为前提的!如果把这些侵害算进去,赵女士要出的私房钱可就不止十八元了,再那么劝她,我担心她不答应。   说完了头儿,现在该说尾碎玻璃了!我们假设孙工人受过职业培训,他会把碎玻璃带到楼下,扔到小区的垃圾箱里。然后由环卫郑师傅他的工钱从何而 来我就不说了,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装进垃圾车,运到城外,为垃圾山的海拔增高一毫米。有一个行为艺术,叫做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七位女艺术家,把自 己脱光,在一个小山包上,一个趴一个地摞起来,一量,一米,行为完成。算下来,每位艺术家的平均厚度约为14.3厘米不知对应着哪个部位。该艺术的名 字有点科学,行为却比较香艳,属于江兄晓原的研究范畴。然而,垃圾山的增高既不艺术也不香艳,只能看作是向未来的垃圾世界又迈了一步。   头尾一连就发现,破窗原理激活的经济链实际上也是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链,它一端吃进低熵的资源和能源,另一端排出高熵的垃圾堆。就如一条贪吃蛇,蛇过之 处,矿藏、森林、河流,一律变成垃圾。蛇的食量越大,爬得越快,经济越发展,意味着我们消耗大自然的能力越强,制造垃圾的速度越快。所谓的现代文明,就建 在垃圾山的旁边!   相信会有人指出,我没有考虑到垃圾的回收。其实我考虑了。首先,垃圾的回收注定是有限的;其次,即使有一天,我们能够把全部碎玻璃一片也不少地搜集起 来,即使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开挖新的石英矿,再生玻璃的制造仍然需要水,需要电,仍然要消耗能源和物质,释放垃圾。因为它运行的是同一个链条。   破窗原理是建立在无限地球的假设之上的。只有假设贪吃蛇永远能找到新的食物,新的排放地,它才可能持续运转,并能不断提高速度,降低成本。或许在这个 奇妙的原理提出之时,无限地球的假设尚可成立。但是到了今天,如果有人依然相信这个贪吃链可以无休止地运转下去,直到地老天荒,那是因为他们把头埋在沙子 里,不想看到,地会老,天会荒!   地球不只有限,而且太小了。   这个链条还可以从别的角度进行解读。有一个《读者》风格的煽情故事,就登在某一期《读者》上,说战争时期,一个村子经常路过逃难的人,难免向村民讨些 钱粮。有一位老先生道行较高,他不白送人家东西,而是请人家帮忙,帮他把柴禾垛从院子西边搬到东边,然后供一顿饱饭,送几块干粮;下一个人来了,再请人家 从东搬到西,也供一顿饱饭,送几块玻璃。高老先生的解释是,这相当于给路人提供一个工作机会,使他们有尊严地吃一顿饭,而不是接受施舍。所以战争期间,他 家的柴禾垛三天两头地倒腾。这个创意很有人文关怀,不过对于饥饿而疲劳的人来说,未免难度系数稍大,有违人道精神。我估计编故事的人也挺为难的,因为难度 太低又有戏弄人的嫌疑。这种没事儿找事儿但有宏大意义的行为东北话叫整景,北京话叫整故事。这个整出来的故事告诉我们:所谓工作机会,就是一个让人吃得心 安的理由。赵女士的私房十八元也提供了一定的工作机会,只是这个机会没有搬柴禾垛那么绿色,耗费了能源和资源,还增高了垃圾山一毫米。   有鉴于此,我有一个建议:不要打碎赵女士的玻璃,直接请她把私房十八元奉献出来,分给链条中的每一个人。大家把折腾这块玻璃的时间和精力省下来,做点 儿别的,比如孙工人可以跟赵女士学绣花;钱店主可以读几页红楼梦;周厂主不妨做一点行为艺术,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七五不用干活就都赚了,还省了一块玻 璃,岂不更是皆大欢喜!如果大家觉得过意不去,或者不够尊严,可以一起为赵女士唱一支歌!如果赵女士会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听钱孙李周吴郑唱的 歌,并且付钱,我们可以这样劝她:第一,听人唱歌,总比听人砸玻璃割玻璃好,好听吧?第二,其实你也没损失什么,本来是要把你家玻璃砸碎的,你就假装已经 碎了好了,你还省了叫物业的电话费呢;第三,你为地球做出了贡献,天哪,地球,多光荣啊!   当然,破窗原理要打碎的不是具体的某位赵女士的玻璃,而是所有人的玻璃。所以我的建议也要面向所有人:   在某一个时刻,全世界所有链条中的所有人,无论是砸玻璃的,还是造玻璃的,让我们停下来,面对一朵花儿,把手放在无论哪里,一起唱一支歌儿吧! 贪吃蛇示意图:注意其中有两种颜色的箭头。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2303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學網推薦]你自己停下來唱歌了嗎?
jiangjinsong 2009-4-24 10:34
載 2006 年 4 月 6 日《科學時報》 你自己停下來唱歌了嗎? 辛普里   號稱科學文化人的田松,在其 稻香園隨筆 系列中連篇累牘地批評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抱怨在這種生活中無法 日日歡歌 ,最後很煽情地忽悠大家: 讓我們停下來,唱一支歌吧 !   這話聽起來很美。但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人們敬佩批評現代生活方式的梭羅、甘地,那是因為這些偉人們言行一致,從自己的實際生活中提煉感悟, 很真誠,不虛偽。儘管可能有許多人不同意他們的觀點,但好像從來人沒有懷疑他們的真誠,所以他們得到了普遍的尊敬,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對社會也產生了廣泛而 深遠的影響。   可是,田松博士卻不然,天天熬夜晚睡,沒完沒了地寫 垃圾 文章,自己也成為了媒體和出版工業機器中一顆永不停息的敬業齒輪。晝夜顛倒,起居無時,累 得像著名江湖醫生胡萬林一樣。自己一溜小跑,呼哧帶喘,五音不全,什麼時候停下來踏踏實實唱過歌呢?這種只關心別人,不關心自己的 手電筒 精神,倒是頗 有些科學主義者的神韻。他們也是只許用科學批判其他事物,科學自身是絕對不可以被其他思路分析批判的!   當然,擁有兩個博士學位的田松自有一套狡辯的托詞。他會說,高校考核制度如此,不得不應付啦;必須多在核心刊物上發表文章,才能早日當上教授,從而才 可以大展宏圖,吸引粉絲,才可以更有效地傳播自己的思想,才可以忽悠更多的人一起來唱歌啦等等。總之,作為現實文化與體制中的具體個人,田松自己也是凡夫 俗子,也有七情六欲,也想發財拿課題升職稱,也和大家一樣受制于文化與體制的束縛。然而,作為學者的田松,則洞察了這種體制和文化的弊病,所以盡其所能地 呼籲大家 有割乾淨的現象。所以說,尾巴尚未割盡,同志仍需努力!田松及其同夥,應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像超女的廣告裏說的那樣,想唱就唱,唱得響亮。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2821 次阅读|1 个评论
[反科學網推薦]好的归科学,坏的归魔鬼[田松]
jiangjinsong 2009-4-24 10:25
好的归科学,坏的归魔鬼 田 松    话说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因计算错误误杀了奥菲利娅他爸,奥菲利娅他哥雷欧提斯回国问罪,正赶上奥菲利娅溺水而亡,两位青年才俊在奥菲利娅的葬礼上红眼相 见,跳着脚就要决斗,正好被哈姆莱特他叔借刀杀人,一场大悲剧即将开演,哈姆莱特来了一段真情告白,差点儿改变悲惨的结局。原谅我,雷欧提斯;我得罪了 你,可是你是个堂堂男子,请你原谅我吧。难道哈姆莱特会做对不起雷欧提斯的事吗?哈姆莱特绝不会做这种事。要是哈姆莱特在丧失他自己的心神的时候,做 了对不起雷欧提斯的事,那样的事不是哈姆莱特做的,哈姆莱特不能承认。那么是谁做的呢?是他的疯狂。既然是这样,那么哈姆莱特也是属于受害的一方,他的疯 狂是可怜的哈姆莱特的敌人。(朱生豪先生译文)这个解释听起来像真的似的,让人感动,于是雷欧提斯马上产生了原谅哈姆莱特的念头。出于对王子殿下的同情 以及对悲剧的恐惧,我也马上原谅了哈姆莱特。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已经成了今天的流行语,我虽然不大喜欢,也不怎么反对。如果我们相信辩证法,凡事来个一分为二,就像某人说的,道德是双刃剑,伦 理是双刃剑,大家都是双刃剑,科学自然没有什么好特殊的。然而还是有人反对,这表明科学的确是很特殊的。有一种反对的理由是这样的:   科学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就像刀子一样,可以切菜,可以杀人,你不能因为刀子可以杀人就说刀子有罪,有罪的是用刀杀人的人。这种论证的关键在于 把科学看作工具,并且认为工具是中性的,不妨称之为科学工具论。科学工具论还可以为科学家辩护,说无论是造原子弹还是放原子弹,都是政治家决定的,所以 呢,就算是人的错,也不是科学家的错把科学家也看作中性的工具了!工具论又可细化,就是把科学与技术分开,把科学技术与科学技术的成果、又及科学技术 成果的应用分开,于是结论更加明显:科学、技术乃至技术的成果都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那些所谓的负面效应都是科学技术成果的不当应用造成的,不能赖在科 学及其技术或其成果头上。比如氟里昂,作为科学技术的成果,本没有什么错,错的是把它用在了电冰箱里。这个推理好像也没有什么错,只不过让我想起了哈姆莱 特。   在中国的大众语境中,科学是一个所指极宽的词,常和技术联用,叫做科学技术,简称科技。这个简称给概念的混淆和偷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它可以指科学和 技术,也可以指科学的技术,甚至就是科学,或者技术。反过来,科学也常常被等同于科技。于是科学一词有时指具体的某一门类的自然科学,有时指科学 和技术,有时指科学的技术,有时又单指技术。在更多的时候,这个词被用作形容词,指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经过证明的、具有权威的,等等。美文家鲍尔 吉原野就用这个词做了口头禅,每当他要对一件东西表示赞叹,他就会用一种夸张的语气说:科学!科学呀!!如果强调程度再有增加,我估计他要加上国 骂。有一次看电视,一个老板模样的人似乎正在讲课,只听他慷慨激昂地说了一个设问句:你这么想他科学吗?他不科学!我连忙按了一下遥控器。恨不得两个 算命的都会互相吹牛:你这个算法他有我这个科学吗?他没有!科学这种至大无外的用法不仅渗透在大众语境中,在学者的文章中也随处可见,如果不信,只须 翻翻本期杂志,定可找到语用案例。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也是在这种语境中产生和使用的,它等同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或者科 学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大意是说,科学及其技术或成果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也可能降祸。说穿了,无非是中国的一句古语:有一利必有一弊。   然而,这种原则性正确的话语在具体问题上通常都不具备可操作性。好比母亲对儿子或者丈夫对妻子说:开车要小心啊!儿子和妻子顺口答道:知道了。 上了马路该怎么开还是怎么开。要小心啊!这个陈述只是表达了一种关爱的心情,差不多就是拜拜的意思,对于怎样开车,基本上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双刃剑 也是这样,一涉及具体问题便语焉不详,比如对于原子能技术,可以解释为:既可以造核电站,也可以造原子弹,俩刃;也可以解释为:原子弹可以灭了敌人,但是 落到恐怖组织手里也能灭了自己;还可以解释为:核能发电固然好,玩不好来个核泄漏就会遭殃;或者解释为:无论是核电站还是原子弹,都会产生麻烦不小的核废 料。   因此,要深入讨论,我同意把科学和技术区分开来,比如要讨论李约瑟问题,如果不做此区分,就是一笔糊涂帐。再往下分,虽然我觉得意义不大,也可以原则性地表示支持。   凡是总要论个清楚,才能明白,更何况是敌友之别这个首要问题。好了,在进行了工具论的词语辨析之后,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的不当应用是坏的,而科学是好 的。就像我们以前常说,美帝国主义是坏的,但美国人民是好的。听起来挺明白。不过,且慢!既然科学不能自动为恶,何以能主动行善呢?在我们以往歌颂科学, 赞美科学的时候,歌颂和赞美的对象不都是科学本身吗?这样的套话简直是一抓一大把。小的时候写决心书,就写长大后当一个科学家,为人类造福。科学和人类的 幸福被必然地联在了一起,对于每一项重大的科学及其技术的成就,我们都由衷地呼唤无论是解决吃饭问题的水稻杂交,还是和世俗生活毫无关系的电子对撞, 只要是科学及其技术,总是好的。然而,按照工具论的逻辑,这些好事儿不是科学做的,也不是科学技术做的,甚至也不是科学技术的成果做的,而是科学技术成果 的正当应用做的。是谁把科学技术成果进行正当应用呢?当然是人。既然是人用的,为什么要赞颂科学这个中性的东东呢?而且,这些正当应用也不是科学家自己想 用就用的,主要还是政治家做决定的吧?既然在原子弹这件事儿上我们不能谴责科学家,为什么在水稻杂交这件事儿上我们就可以歌颂袁隆平呢?   所以这事儿有点滑稽,工具论本身,也是双刃剑!   然而,在大众传媒上,在网络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激烈地反对双刃剑的,那些激烈地反对把人的罪过加诸科学的,正是同样激烈地直接歌颂科学本身的!他们在逻辑上是不自洽的。   好的归科学,坏的归不当应用!   按照哈姆莱特的说法,他的行为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好的,一个部分是坏的。坏的部分不能归因于哈姆莱特,要归于疯狂,只有好的部分,才属于哈 姆莱特。这样一来,哈姆莱特永远是好的,永远不可能做出任何坏事来。疯狂的哈姆莱特殿下给自己想出这样的理由,足见他一点儿也不疯,然而的确是疯狂。疯狂 是疯狂者的良民证到了这个地步,哈姆莱特已经不需要为他的行为负任何责任了!   波普尔的学生拉卡托斯提出了一种硬核理论,大意是说,在科学理论的硬核之外,还有一层又一层的保护带。当一种科学理论遇到反面的经验证据时,科学家不 会马上抛弃原来的理论,而是通过修改、调整,甚至放弃保护带,从而保住理论的硬核。拉卡托斯指出:经验不能否证理论,因为任何理论都可以通过适当地调整 它的背景知识,把它从经验的反驳中永远地拯救出来。只要把科学不断地从技术、技术成果乃至技术成果的应用中剥离出来,总是可以获得一个绝对正确的纯洁无 暇的科学!   文革刚结束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想不通,毛主席竟然还能犯错误!那时的报纸总是说,这个帐要算在林彪四人帮头上,毛主席是被蒙蔽的。经过这样一个剥离之 后,大家心里就踏实多了。如今科学也获得了这样的待遇好的归科学,坏的归魔鬼!我觉得,值得关注的不是这种剥离是否恰当,而是为什么要做这种剥离?答 案很简单:为了维护科学的伟大光辉正确的形象!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维持一个伟大光辉正确的科学呢?也很简单:科学成了主义,成了信仰!也就是说, 科学成为迷信的对象!   徐友渔先生在很多场合都表达了对科学的辩护,但即使他也指出,科学曾经是迷信的对象。   从宏观角度看,这个古老而落后的大国既骄傲、又沮丧,对科学既羡慕、又抗拒,但向往也好,排斥也好,大家都对科学知之不多,了解不深。从微观角度看, 肯定科学价值的新派人士往往是热情有余而素养不足,当他们以科学为武器反对迷信和无知时,他们的口号和姿态似乎可以概括为这样:我们什么都不迷信,我们 只迷信科学,这当然是与科学精神不符的、自相矛盾的态度;而那些顽固守旧的人一方面轻视和敌视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又把西方名流批判自身文明,称赞东方传 统的片言只语视为知心话,当成抑西扬中的得力证据。(徐友渔,《认识和肯定科学的价值》,粗体为引者所加)   徐友渔说的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事儿,用到现在也不过时。前不久,看到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讨论稿,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陈述:有了科学 技术,我们就能解决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回答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比例竟然达到了20.3%和18.5%,而本次调查中国公众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 1.98%。这就意味着,那些回答同意和非常同意的人中,绝大多数是不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这个数据科学地证明:中国的科学主义之花是开放在公众科学 素养普遍匮乏的土壤之中的。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依靠科学,战胜非典;科学殿堂,不容玷污;这种语言方式透露了我们以科学为神圣的潜意识。非典期间,有些地方巫术流行,有人大惊 失色,有人痛心疾首:都二十一世纪了,还相信迷信,不相信科学!这些表述强调的固然都是科学与迷信的对立,然而按照中学政治课本上的对立统一规律:只有存 在统一性,才可能有对立性!就会发现,这种表述同时也把科学与迷信并列起来。不要相信迷信,要相信科学!就好比跑到街上做宣传,不要买东家的东西,要买西 家的东西,东家的东东不好,西家的西西好!这样一种以科学反对迷信的思路,实际上把科学降到了和迷信相同的水平,把科学本身变成了迷信的对象。   如果我说:刀子不可侮。大家肯定觉得可笑,而说科学不可侮,则有一种大义凛然的感觉;如果我说刀子的春天来了,全国人民都会觉得莫名其妙,而当郭沫若宣布科学的春天来了,全国上下就一片欢呼。因为科学并不像刀子那样中性其实刀子也不是中性的。   我们曾经相信,科学是一个能够给我们带来美好未来的东西。甚至,科学有一种自主的前进的力量,能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种对科学的描述不是拟人化,而 是拟神化。比如有人说:科学之所以可以信赖,在于它具有自我纠错机制。倘若科学及其技术只是简单的工具,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功能?   普通公众所面对的并不是认知层面的科学,而是科学技术的成果。对于这些成果,公众既然不大有判断的能力,只好被动地承受强势话语,如政府或者大公司的 宣传和推广。当它们以科学的名义摆在公众面前的时候,比如截断黄河的三门峡水电站,公众即使要反对,也找不到可以被接受的说法。如果一位老农或者乡绅,他 只会说:截断龙脉,要遭天遣呐!这理由连黄万里都不会接受摆明了是迷信嘛!   想当初,科技副县长向农民伯伯宣传化肥农药的时候,少不了要说,这是科学。农民伯伯用了几年,发现土地板结,地力下降,私下里难免抱怨:看来科学这 玩意儿也不一定都好。不小心让副县长听见了,赶上一个语重心长的可能会说:这不是科学的错,是科学技术成果的不当应用造成的,你不能把问题归结到科学 的头上。农民伯伯肯定懵了,不是你撺达我用的吗?但是他也不敢反驳,因为遇到一个坚持原则的就会厉声断喝:你敢反科学!一下子还弄不清是个多大 的罪。   在科学这个强势话语面前,几千年积累的传统文明,地方性经验和知识,都只有在改造成科学话语之后,才能争取一点言说的权利。   在卡逊《寂静的春天》之后,人类对科学及其技术的反思进入到了现实层面。科学及其技术是否注定给人类造福,早已成了问题。有心人不妨考察一下,当年氟 里昂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当以氟里昂为制冷剂的冰箱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全世界的报纸都是怎么说的?退回1980年代,我们的科普文章在说到氟里昂的时候又是 怎么说的。想必也是一片颂扬之声吧!那种颂扬恐怕也被送给了科学本身吧!然而,科学本身却不能保证愿望,那怕愿望是美好的。   我们可以说山上的石头是中性的。搬回家来盖猪圈,是好东西;往别人脑袋上砸,是坏东西。但是,技术的成果比如氟里昂之类的东西不是石头那样的自然物, 而是人造的。造,就是为了用的不用,你造它干什么?时尚女郎身上琳琅满目的各种新东东大多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什么新技术企业为了赚取利润而制造出来 的。就说刀子,固然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用来杀人。但是,专门造出来杀人的刀子和专门造出来切菜的刀子是不同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或者技术的成果不可 能是中性的。   科学不再是古希腊时代的科学,也不再是牛顿时代的科学,科学及其技术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仅改变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甚至具有了足以毁灭 世界的强大力量。一项不大的技术的成果,都可能给人类的未来带来不能挽回的灾难,氟里昂和DDT都是前车之鉴。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人类拥有了比两千年前 强得多的控制自然的能力,但道德水平并没有什么进步,这种情形,就好比一个五岁儿童挥舞一把锋利的刀子。   反思科学,反思科学与人类的关系,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对确定性的寻求是人类的本能,确定性可以使我们获得一种安全感。正如恋人们反复追问,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人们也希望获得一种绝对正确的方式来保证自 己的未来,保证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在上世纪中国的很多很多年里,毛主席就代表了那种绝对的确定性。有毛主席在,大家就活得踏实。所以对于毛主席的错误,要 小心翼翼地,循序渐进地透露给公众,以免确定性的突然消失造成集体恐慌和社会动荡。毛主席,就是文革时中国人民迷信的对象。直到现在,也有很多司机把他老 人家挂在车前,与观音菩萨并列。科学也是一个这样的对象。它给了我们一个更加具有确定性的东西。有人出于好心,说老百姓总要信点什么吧?你让他相信科学, 总比让他相信迷信好吧。我承认这种观念有一定的道理,就像我同意不能在文革一结束就全面推翻毛主席塑像一样。在很多情况下,公众并无判断科学真伪的能力, 对于被推广的科学技术,也无判断的能力。因而公众之相信观音与相信科学,在心理状态上是一样的。民众不信观音,改信科学,无非是换了一个神像而已。如果我 们塑一个科学神,也会被司机挂在窗户前面。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对我这样的语言感到愤怒,认为我在亵渎科学。而这种愤怒恰好表明了,在他们的心中,科学就是个 神!   因而,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这个含混笼统的命题并非全无意义,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撼动了科学的绝对正确的意识形态地位,撼动了科学的神的形象。而我 们现在可以公开地怀疑一个神圣的东西,无论如何,是中国社会的进步。进步也是一个大词,一个好词,用在这里,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根据这个说法,我们可以对当下的科学或其技术又或其成果持一种怀疑态度。也许它们眼下可能为人类带来现实的好处,但是从长久来看,更可能得不偿失。在 我们为氟里昂欢呼的时候,当然不知道它会给臭氧层弄出个洞来,那么,我们怎么能够保证现在使用的氟里昂替代品苏瓦不会在将来给别的什么东西弄出个洞来呢? 有些支持转基因食品的人说:直到现在为止,还不能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那些反对转基因食品的理由都是不充分的。然而,无论是氟里昂和DDT,在它们 投入使用的时候都可以说,没有证明其有害的证据。和所有东西一样,科学也不能对未来提供永远的保证。因而,公众对于科学及其技术的某项成果保持一种怀疑的 态度,乃是最为理性的选择。相反,直到今天仍然盲目地相信科学,那几乎是拜了科学一神教了。   当然,也有这样一种说法:氟里昂的空洞是谁发现的?还不是科学家发现的,科学的问题还得由科学解决,直到今天为止,科学还是最可靠的知识,所以,要相 信科学,而不能怀疑科学。这种说法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假想的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未来科学,即使这种完美的未来科学真能获得,难道公众就应该因为它能够在未来 解决问题,允许它现在制造问题吗?好比有人说,你放心吧,我给你做手术,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它有什么害处就是有也是我发现的,而且未来一定会有 新的技术能够解决它的问题。这是一种典型的还原论思路。倘若真的如此,我们就应该指望,以前手术中误切的肾啊,腿啊,将有一天可以重新接上。   不错,我现在不能证明转基因有问题,但是,你也不能证明它永远没有问题。所以,我的怀疑是合理的。按照科学那种至大无外的用法:我的怀疑是科学的!   任何东西,一旦被尊崇为绝对正确的东西,注定是可疑的;   而当这种东西与权力结合起来,注定是有害的! 2003 年4月7日 2003 年12 月12 日 2004 年1 月15 日 2004 年2 月9 日 北京 稻香园 2004 年5月2日 加入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8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幻孕症效應與學術泡沫
jiangjinsong 2009-4-15 09:58
《博 有被揭穿的話,對學術偽孕的個人或機構自身是有益的,因為偽孕確實有很大 機會轉正為真孕。所以,黃禹錫的作偽現象被揭穿之後,許多韓國民眾甚至邪教組織仍然對他的能力堅信不移,希望給黃禹錫提供研究條件,堅信他一定可以完成真 實的人體胚胎幹細胞的克隆。 與此 偽孕 現象相映成趣的是,學術界還普遍存在著一種 幻孕 現象,而且在某種意義上更加有害。李少紅執導的電影《戀愛中的寶貝》就描述了這種現象。這 是一種奇特的生理現象,婦女其實並沒有真的受孕,但是由於過分期待懷孕或者害怕幻孕的心理暗示作用,使其身體出現一系列酷似懷孕的症狀和反應,例如停經、 噁心嘔吐、甚至能感到孩子在腹中的活動等等,這就是幻孕症。 我們在學界也常常能看到類似的情形,某些學者或者學術機構,借助時下學術評價和管理機制存在的缺陷,得到了超出其學術水準的評價或者學術地位。剛開始的時 侯,其實也是心知肚明的,當然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會當眾承認這一點,相反為了進一步獲得更多資源,還要以此作為證據,不斷宣傳自身。 然而,隨著學術資源和地位競爭的日益成功,出版了等身的文章、著作,當上了教授、搏導,進入百人工程,入選百優博士論文,贏得了課題、獎勵、博士點、基 地、重點學科,被稱為專家、大師,媒體採訪,粉絲擁戴,名利雙收,成功的光環就會使自己逐步眩暈和陶醉。慢慢地就忘記了自己那些成果不過是低層次的不斷重 複和變相抄襲、虛張聲勢的學術炒作、迎合官僚機構口味的 可行性論證 、學術政治鬥爭縱橫捭闔的暫時得勢、學術市場的刹那流行;忘記了自己雖著述甚多,卻 從未立說;雖有立論,卻禁不起嚴格推敲;雖小有貢獻,卻名過其實;雖顯赫一時,卻只是泡沫一場;真的認為自己具有學術能力和成就,並反而以自身的學術風格 和認識作為學術評價的標準,推廣自己的 成功經驗 ,帶壞了學術風氣,成為阻礙學術界健康發展的勢力。 幻孕者以為自己懷孕了,就會以這種虛妄的認識來指導自己的活動。例如,會為了不存在的胎兒的發育而努力加餐,增加營養,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小心保護自己 不要墮胎等等不一而足。然而,所以這些努力註定不會實現其目標,無論如何是不會生出甯馨兒的,反而一定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辛苦和損失。 學術幻孕者同樣如此,他們弄虛作假,擾亂學術正常秩序的行為固然可惡,但從某種意義上說,學術幻孕症患者自身的命運也同樣可悲,雖然他們在一定時間裏春風 得意。但是,他們在長期欺騙學界同仁 ( 其實主要是欺騙了不懂學術的相關行政撥款機構 ) 之後,卻成功地欺騙了自己及其不幸的學生,在錯誤的學術道路上越走越 遠。 本來,他們在弄虛作假、誇大貢獻時,未嘗沒有借此獲得學術資源後努力搞好學術的初衷。但是,在已經成功地獲得了相關資源之後,卻已經喪失了對於學術研究的 理解和鑒賞力,喪失了真正做學問的樂趣。雖然他們也挺辛苦,可是做的學問不著調,最後成功地將自己變成了本專業的民科,又豈是當初投身學界所期望的結果? 幻孕症的診斷和治療並不難,只要經過常規的醫學檢驗,就能確診;而一旦得知真相後,身心所感受到的類似妊娠反應的症狀,自然就會消失,患者很快就會不藥而 愈,恢復正常。同樣,如果學術界存在著正常的評價和資源分配機制的話,學術幻孕症本來也是很容易診斷和治療的。目前學術幻孕症如此流行,歸根結底還是扭曲 的體制和環境所造成的。 《戀愛中的寶貝》的結局非常悲慘恐怖,周迅扮演的幻孕女人感覺孩子要出世了,於是就在男人熟睡的時候,用剪刀剪開了自己的肚子。學術泡沫總有一天要消失,幻孕症患者的結局何其悲慘!但願學術界能早日恢復正常合理的環境和相關體制,讓這樣的悲劇盡可能減少。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2001 次阅读|1 个评论
清华大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沙龙第82期
jiangjinsong 2009-4-14 16:32
清华大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沙龙第82期 题 目:医学究竟是什么? 主讲人:王一方 教授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评论人:田松 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副教授) 主持人:蒋劲松 博士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时 间:2009年4月17日(周五) 下午15:0017:30 地 点:清华大学四教301(请注意地点与以往不同) 清华sts办公室 4.14 王一方 教授演讲医学究竟是什么? 王一方教授简历: 王一方,中国著名医学人文学者与出版人。 1986 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医学硕士,资深医学编辑(编审) , 现供职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长期从事医学人文研究 , 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 同济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全国医学人文师资班教师、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培训项目高级讲师。著有《敬畏生命》《医学人文十五讲》《人的医学》《医学是科学吗》等专著。论文、评论散见于《医学与哲学》《中国文化月刊》《读书》《健康报》《中国医学论坛报》等报刊。近年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信息导报》开设医学人文专栏,受到广泛欢迎,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作医学人文与健康传播讲座。在国内医学人文学界与文化界有重要影响。 演讲题目:医学究竟是什么? 内容提要:人人都有求医的体验,都有关于医学的基本理解,作为常识,医学既是科学、技术,又是人学、仁术,但是,当代社会,技术统治了医学,疾病被通透地探究,精细地处置,而痛苦却被无情地漠视,甚至被彻底地遗忘,医学的科学性、技术性与人文性、社会性被深深地肢解了,真理与真谛、正确与正义、理性与蛮性发生了冲撞,于是,引发了人们对医学目的、职业价值的怀疑、反思与批判。医学究竟是什么?成为医学当代性追问的精神母题。本次演讲就是对这一精神母题进行深入剖析和理性叩问,内容包括医学的本质,健康的内涵,新医学模式的烛照,以及医学如何理解痛苦与苦难,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医生如何把握人道与人性,技术与艺术的张力,从而,在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与现代医学职业生活之间续接上一条鲜活的精神脐带。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338 次阅读|6 个评论
素食愤青觅平衡 (7)
jiangjinsong 2009-3-18 10:00
素食愤青觅平衡 新齋老蔣 的網名 ,看似平淡無奇 , 新齋 是辦公 所在 , 大陸 所有蔣姓 同學拜委員長所賜 都被調侃地稱為老蔣。然而,新、老二字的偶然相對,卻很能體現蔣勁松充滿矛盾的特點。 身 穿唐裝講授後現代哲學,這種做法本身就很後現代。 江曉原 先生發現,老蔣愛護動物而堅持吃素,可是割起科學主義尾巴來卻也毫不留情。當年因著迷于黑格爾的辯證法,而棄科從哲,然而科學哲學的起家就是從掃除黑格爾思辨哲學開始的。 可以想見 在專業研究生涯中, 可憐年輕 老蔣的內心總是天人交戰,在黑格爾的思辨誘惑與分析哲學的冷靜之間難以取捨。然而,在老蔣所有矛盾中,最為突出的卻是激進的思想與尋覓平衡的性格之間的張力。 根據無所不知的 google ,天秤座總是在尋找著內心的穩定與平衡,沒有這種平衡就不能平靜地生活。這是一個能為生活中的矛盾開闢和解之路的人。雖然,占星術據說是偽科學,在科學昌明的今天,不足為憑。但是,天秤座的老蔣的確有注重平衡的特點,可能是黑格爾辯證法中毒太深的緣故,在兩造辯論時,常常玩各打五十大板的 有把他看成是科學文化人的一員,覺得他更像是天地生人的一份子。這主要是因為他對東方的神秘文化頗有興趣,因此,在科學文化人中,他對天地生人在思想上最具同情心,也是最早提倡以中性和褒義使用民科一詞的。他也常常自嘲是偽科學哲學家。 有學界好友,希望老蔣不要學他們的浮躁,能更加學術化、更加沉潛一些,做一些更加扎實的工作。還有好友在酒酣之際居然對他策反, 力勸 他遠離這些名過其實,一心作秀的文化人,並指責老蔣功利心切,想要傍科學文化人以博取名利等等。他們鼓勵老蔣在專業上努力提升的好意,老蔣感恩不盡。他們對科學文化人不足的批評也不能說全無道理;但是公平地說,未免過於苛刻,也有輕視向大眾傳播學術思想 工作 的嫌疑。他們 也 不知道 這夥人其實是和而不同,各取所需的。從某種意義上, 老蔣混在這裡多少 也 有臥底 偷師 的意思 ,但即使將來分歧增大,爭論激烈,估計仍然會相互欣賞,并保持友情的。 最近,老蔣宣示未來十年的主要任務 是:解構科學,質疑民主。這聽來似乎是聳人聽聞,其實,其所關注的還是五四的母題,只不過後現代的傾向令人側目而已。雖然他稱呼五四領袖們為憤青教授,但自己熱心論辯,撰寫時評的憤青氣質也不遑多讓。因此,雖然具體觀點大相徑庭,就其以學術思想介入現實的策略而論,他和五四一代一樣,都繼承了中國儒家的一貫思路,了無新意。努力開闊境界,著眼於向上一著,也許是他將來有所突破的關鍵所在。因為,只有在向上超越中,困擾他的種種矛盾才能得到真正的化解,天人交戰化才能真正為人天逍遙。但是,這一高難度的動作,他能夠完成嗎?
个人分类: 遊戲筆墨|2790 次阅读|1 个评论
浪子田松反科學(5)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09-3-17 17:00
浪子田松反科學 田松是典型的文人,也常以文學青年自嘲,文字功夫相當了得,常讓我內心暗暗嫉妒。有很長一段時間,這幾個人中我最為嘆服的就是他。華傑曾公開吹噓田松是思想家,就目前而言,我卻多少有些保留。他最近這幾年寫了許多唱衰科學文明的垃圾文章,本質主義的立場與科學主義者相較也不遑多讓。在這夥人中,田松最喜歡以反科學文化人自稱,原先固然主要是調侃、反諷,現在正逐漸成為夫子自道。科學主義者指控反科學文化人是反科學主義者,大多屬於抹黑污蔑,但是對於田松來說,這一指控卻在某種意義上是正確的。 《有限地球時代的懷疑論 : 未來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嗎》,延續了田松一貫的所謂講故事、舉例子、打比方的華麗而煽情的文風,仍然博得了松哥粉絲們的讚賞,也被《中華讀書報》列為當年百佳圖書。然而,頗為吊詭的是,他努力反對科學主義,實際上卻採用了一種更強版本的物理學主義,甚至可以說是熱力學第二定律主義。而且,書中非常關鍵的熵概念的使用,在我看來也是頗有民科風格的。這樣的評論,不知那些對他很有意見的民科朋友們聽來感覺如何? 有趣的是,田松這個典型的放浪文人,卻每天熟練地用電腦敲文章大力提倡農民崇拜。田松版的兩個凡是大概可以這樣來表述,那就是:凡是農民做的就是對的,凡是科學產生的結果都是壞的。這種簡單的思路,當然是漏洞多如篩子。而且,正如我曾經批評過的那樣:他在對待現代文明的態度上多少有些言行不一。這在邏輯上當然並不構成對其觀點的批駁,但是,其公信力自然減少了許多。 然而,儘管如此,在中國當下科學主義盛行的今天,田松的那些胡言亂語還是很可以發揮震撼教育的功用的;善用的話,完全可以作為矯正科學主義狂熱症的某種偏方。他對傳統田園生活的那種原教旨主義式的歌頌,雖然未必能站得住腳,但他對現代化媽的奶最腥迷失的當頭棒喝卻入木三分,令人難以忘懷!科學主義迷魂大法中的種種忽悠,在這位同樣善於忽悠、長得也頗像胡萬林的大師面前無所遁形,一一被揭穿示眾,真是大快人心,令人豁然開朗。從那些華麗文字中流淌出來的對古老傳統的敬畏,對貌似落後弱小邊緣的尊敬,彰顯了現代社會日益匱乏的真正智慧。
个人分类: 遊戲筆墨|3194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天的科學哲學與技術哲學沙龍淺評
jiangjinsong 2009-3-9 23:41
今天的科學哲學與技術哲學沙龍淺評 (2009-01-09 22:34:05) var $tag='杂谈'; var $tag_code='4a8ac0dcf4d9bb23e74382a90236254d'; 标签: 杂谈 今天范老爺子來評田松,因為北大的科科論壇也在同時進行,所以分流了不少,但是松哥從北師大忽悠了不少學生與粉絲,甚至還有國際友人趕來湊熱 有很好地理解,看來表達能力仍需提高。 (說明一下:週五我可能表現出來對松哥質疑較多,但同學們不要誤會,在基本思路上我是對田松高度認同的。) 然而,細究起來,范老師和松哥都有許多學術上問題沒說清楚。 如在范老師那裡,正確地指出了現代工業文明之所以進入中國,并非絕對是空投的外來物,也是中國人探索的選擇,是在特定情境下的必然產物。中國人接受科學技 術乃至工業文明的許多方面,是與中國儒家傳統的一些基本價值一致的。這樣就揭示了松哥那裡截然對立的兩種文明之間的深層複雜關係,說明它們之間還存在著相 互支持、相互促進的關係。 但是,在范老師那裡,科學仍然只被定位成工具,缺乏海德格爾的座架或集置的觀念,因此,解決現代工業文明帶來的問題就被他引到了制度問題上了。這就嚴重忽視了田松問題的深刻性。 松哥自然要比范老師更進一步,認識到了工業文明的整體問題,認識到了科學技術對於制度的決定作用,強調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共同特徵,提倡徹底顛覆工業文明,建議迎向生態文明。這些自然都是對的。 但是,松哥像科學主義一樣,喜歡用一種本質主義的眼光來看科學技術、工業文明,將各種文明都看成是一個鐵板一塊的整體。因此,解決工業文明帶來的複雜問題,就變成了一種簡單的復古、倒退、或簡單地固守現成狀態。對傳統不加分析的謳歌,也顯得缺乏常識。 劉博士后的觀點,在我看來與田松類似。 吳彤與某位同學指出了田松的解決策略,在現實的國際形勢下對於國家利益的危險。田松承認三種層次(人類、國家、個人)的思考和解決之道之間的衝突,體現了他的誠實和敏銳,但是他并沒有因此想要克服三者之間的衝突,沒有想到可能存在統一的解決方案。 這在我看來,這就將永遠淪為一種倫理的呼籲,變成一種道德說教,沒有現實可能性,於事無補! 我還是認為,松哥高估了文明的整體性,忽視了每一種文明的內在的可變性,這樣就把傳統的衰敗簡單地推給了外因;同時也低估了在文明內部滋生變革的力量,低估了自己的創造性。如果將文化整體性推到了極致,他都無法解釋自己反叛工業文明是何以可能的! 海德格爾之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拯救的觀念是很深刻的。 王建的問題其實很深刻,但松哥過分想要推卸自己當下的責任,把這種問題看淺了。當然,松哥在個人責任的層次上是無辜的。但是,問題是,如果一種觀念無法在 當下個人生活中即可開始實施,開始逐漸發生作用,那它會在什麽時候起作用?每一個時間點,每一個空間點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同樣的問題,我也問過張祥龍老師,他的回答比松哥更有擔當,他試圖在其生活的邊緣處實施他的理念,但仍然認為除了他的儒家文化特區,儒家的生活是不可能的。 我認為,張先生受到了西方過分重視外在環境,外在制度的思想的影響,在某種最關鍵之處已經遺忘了儒家最為珍視的心法:天理無處不在。 扯那麼多,不早了,就此打住,因為問題太大,寫幾本書也寫不完。 周六上午繼續寫: 華杰提出的案例,我覺得意義不大,因為大家認為類似三峽工程的事是由於政治的干預造成,這種干預在工業文明中并非是普遍的、本質性的。但是,華杰的案例價值在於提醒我們實際運行的科學與科學決策,與抽象的、理想的完全不同,我們要談科學技術的價值,只能在現實的層次上談。 華杰在稻香園的強綱領中為松哥言行之間差異所作的辯護比較成功,著重強調不應苛刻,行動者應莫以善小為不為,評價者應莫以善小而輕視之。 但是我覺得松哥自己的辯護所強調的是更加深刻的問題:這種個人層次的善舉在現有格局下是無濟於事的。這種深刻的悲觀主義凸顯了時代的悲劇。 我傾向於認為:僅僅從外在的物質的、生態的、經濟的乃至社會運作的層次上看,松哥的看法更冷靜。華杰實際上迴避了本質的問題。但是,問題是,在物質、生 態、經濟乃至社會的層次之下還有一種更為深刻的心靈層次,其運行規律是當代文明所無法把握的。這是真正的智慧,值得我們努力尋求。 須在海德格爾止步處前行! 下午再寫幾句吧: 面對技術時代的種種沉淪,人文主義者大聲疾呼,保守主義者痛心疾首,后現代主義者解構一切,海德格爾卻出人意料地大講所謂泰然任之,讓人摸不著頭腦。似乎這廝太過消極、頹唐。 其實不然! 我們大多希望改變現狀,希望通過操控、調節科學和技術發展的進度、方向,改變社會制度乃至文化的結構、假定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這些改變、操控、調節難道不是一種更高明、更高階的科學技術嗎? 我們怎麼能避免科學技術時代迄今為止的那些問題在更高層次上重演呢? 海德格爾忠告我們,我們對科學技術的領悟還太過淺薄,還仍然停留在現成物、座架的層次上思考問題。
个人分类: 科學哲學|289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學松鼠會推薦松哥的大作!
jiangjinsong 2009-3-7 18:22
科學松鼠會推薦松哥的大作! (2009-03-03 23:10:38) var $tag='杂谈,科学传播,科普,文化'; var $tag_code='1cbd2686090a9d351899f1c227c614a1'; 【松鼠会】一组科普书评 for 《读品》 45 辑 姬十三 2008-01-16 17:32:11   来自 : 姬十三 ( 北京 )   田松著:《堂吉诃德的长矛》,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12 月, 28 元。     田松是北师大哲学副教授,研究科学哲学、科学传播与一些人类学话题,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双博士,因为文字甚好,圈内人称文学青年,与反科学 F4 相从过密。他的科学哲学文章,叙事逻辑性很强,加上一贯的好文字,的确值得一读。     《堂吉诃德的长矛穿过科学话语 的迷雾》就是这样一本试图推动对科学文化理解的书。与风车战斗过的长矛,现在要与科学主义战斗了,是该书书名的由来。书中收录了随笔、杂文、书 评,甚至还有几篇学术论文一样的东西,虽然文体不同,但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科学,或者说是科学与人的关系。      如何理解科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理解人与科学的关系?毫无疑问,是与人类的生活和未来都密切相关的问题。田松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思考。      书中 4 篇书评,分别是对爱因斯坦、费曼、博克和约翰纳什传记所描述的科学人生的点评。田松的确是善写书评的高手,短短几篇文章,就能让你对原书的魅力悠然神往,恨不得马上找到原书去看看他说的种种好来。需要书评作者的松鼠们,可以尝试联系他。      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民间科学爱好者的部分。这部分被田松取名作全无敌,这也是 他所谓的研究课题之一,其中写到了朱海军。朱这个人,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早的人物,他曾试图创造过一个完整的进化力量朱海军力。 田松对他的描述,甚至还包括了少许的敬意和真诚的遗憾。田松还收录了千龙网对朱海军的纪念文章,通过这篇小文和朱海军和田松的一些通信,也能大致领略一个 有才华的青年在网络时代刚刚兴起时,借助于科学或者说民间科学包装,通过网络表现出来的四射的激情。这个部分我曾反复看了好几遍,有时候自己能笑出声来, 但终究,还是会被作者的文字引入沉默。      后半部分是关于科学传播和现代科普理念的一些探讨,也有些很有趣的文章,那些文章的标题包括《鸡与蛋与科学奶奶》。做编辑的、记者的,可以看看,启发是一定会有的。      书中大量的照片,黑白的,大部分都是田松自己拍摄的,虽然在我看来,多少有点矫情和不知所云,但很显然,田松自己是得意的。      科学是神圣的,而田松博士似乎要把它从神坛上拉下来。董光璧先生在前言中这样描述这本书。既然科学是可以接触的,那么,这本书虽然是说科学哲学,也一定是可读的。 (荐书人:吴欧)          苏珊娜保尔森著:《吃太阳的家伙》,陈瑛译,三联书店, 2005 年 12 月, 26 元。     一个德国小女孩苏姗娜,她的祖母外号叫绿拇指(意指特别擅长与植物打交道),她自己也从小就喜欢植物。大学里,她学了植物学、动物学和遗传学,获得了生物学的硕士学位,却决定做一个自由撰稿人,把植物们的生活和感受介绍给所有人。     捧着这本关于植物的书时,我心里不断地感叹:谁说全面和信息量就意味着又臭又长?这本书从叶绿素分子写起,一直写到转基因植物,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全面,但却丝毫不会让读者起厌。     在书里,苏姗娜会说,叶绿素分子 模样就像只蝌蚪,它们有个大脑袋环形的化学结构,有条尾巴一系列碳原子和氢原子。植物的种子在土壤的黑暗中渴望着阳光,主根努力向着地心,胚芽 努力远离地心,寻找着阳光。此时,如何判断方向?该是借助重力罢,虽然我们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明白它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当然,我举的例子,是那本书 里最枯燥无味的话题,其他的,诸如那些有迷幻作用的植物、植物的共生、植物的性关系以及那些曾经被植物们改变的历史、与植物紧密相连的宗教和文化,想一下 就足以觉得很有意思了。     文本方面,需要赞一下的是翻译。一个人,一辈子,能翻译到这样一本书,译者的荣耀感是由衷的。行文间,看得出她的考究。她会说:阳光或者被放过,或者被退回,或者被接受,用行家的话说就是被吸收。 4 个动词,从意思到语气和感觉全都用得恰到好处。     不过,也有白璧微瑕。说到治疟疾的植物时译者说是黄花蒿,我心里些微地格登了一下我怎么一直记得是青蒿?去网上查,果然, 青蒿,又名黄花蒿。私下猜测,用这个不太常用的名字,大概是因为译者觉得放在这里足够美。如同一个姑娘坐在那,身着青衣,头戴黄花,译者便叫她戴花女 而非青衣女。可惜,有失规范,微瑕。     纯写植物的书,当我看到《植物的诱 惑》、《花朵的秘密生命》时,我第一次觉得,那些不会动,只能斯斯文文站在那里的生物原来是那么有意思。可惜,那些书所写的都只是片段,而且描述粗略。而 苏姗娜的这本书,向我展现了几乎所有的细节:这些富有营养,又不能逃跑的家伙们,如何面对那一大批处心积虑想要吃它们的家伙,又如何保证自己活得滋滋 润润,还得为后代找到合适的生长环境。它们的一生,真不易。(荐书人:小蓟)           K .乌勒斯卡伦斯著:《狩猎台上的风景濒危食肉动物的科学拯救之路》,黄以天、解焱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6 月, 20 元。     鼻子下留着一撇小胡子的乌勒斯,是个目光炯炯,个头不高的印度人。年轻时,他做过工程师, 30 多岁就成了衣食无忧的农场主。于是,他开始追寻理想,投身到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中。     他迷恋于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漫步在保护区的森林中,听树枝的断裂声,大象拍打耳朵的声音,或是大象胃里的咕噜声。有时,为了等候一只老虎的出现,他会一动不动地在满是蚊蝇的树丛里趴上几个小时。     尽管动物保护者常常给人依靠激情行事的印象,但乌勒斯并不满足于做一名徒有热情的保护者。此书正是乌勒斯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了 1 / 4 个世纪之后的自述。在他看来,对动物的激情和关怀不足以转化为有效的保护措施,想要保护老虎,就要观察老虎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然后使用种种科学的工具和方法,探索濒危食肉动物的保护之路。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项目主任 解焱说,乌勒斯提倡的保护濒危野生动物需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正是打动她并促使她翻译此书的重要原因。中国在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历程中,同样走了不少弯 路。比如,对于老虎、大熊猫等动物,过分强调人工繁育,而对野外栖息地保护不够重视。正是科学方法和精神的缺失,造成了这一误区。     据说,前不久乌勒斯在印度班加罗尔的一所大学启动了保护生物学的研究生项目。相信将来会有更多人像他一样,学会用确凿的事实,而非伤感的虚构教育公众。(荐书人:周欣宇)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4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