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动力机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印度板块为什么会强力北漂?
热度 1 liangguanghe1 2020-3-19 18:10
印度板块为什么会强力北漂? 中国科学院 梁光河 本文发表在2020年《地学前缘》第1期,原文名称:梁光河.印度大陆板块北漂的动力机制研究, 地学前缘 2020,27(1): 211-220. 摘要 :印度大陆板块是一个活化的克拉通板块,其向北漂移并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其北漂的动力机制则很少被关注。传统上认为是海底扩张造成了印度大陆板块的北漂,但最新的地球物理观测结果却与此相悖。本文基于地磁场异常特征、古地磁测量和地震勘探剖面等诸多证据的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印度大陆板块厚度大约40 km,其北漂的动力机制与印度板块南侧深部的岩浆上涌密切相关,大陆板块的漂移是自发驱动的。通过新建立的大陆漂移模型可以合理解释印度大陆板块漂移的动力来源。并合理地解释了印度大陆板块北漂中伴随左旋的深层次动力机制。最后探讨了印度大陆板块在80 ~ 40 Ma期间异常高速漂移的根源和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本研究为大陆漂移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动力机制。 在传统的板块构造理论框架中,印度洋板块为全球六大板块之一,它包括印度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两个次大陆板块,其余主要以大洋岩石圈为主,主体属于大洋板块。但近期的研究发现,同属印度洋板块的印度大陆板块与澳大利亚大陆板块漂移的历史显著不同步。来自印度的古地磁证据说明,在 180 Ma 的时间里,印度大陆板块向北至少漂移了 6000 km 以上,而且伴随着高达近 60 度的逆时针旋转 ,而且在 80~40 Ma ,漂移速度显著加快。澳大利亚从南极最终破裂并形成新海底的时间为 55~53 Ma ,也就是说澳大利亚大陆大约 55~53 Ma 开始从南极洲大规模裂解北漂 ,并没有发现显著的左旋运动。这说明说印度大陆板块和澳大利亚大陆板块具有显著不同的构造运动历史,应该分别进行讨论。事实上,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完全不同,二者无论从物质成分还是从厚度以及形成历史都相距甚远,板块构造把它们混淆在一起作为一个板块来讨论,存在实质性问题。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印度大陆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碰撞密切相关,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和碰撞时限上 。对于印度大陆板块为什么会强力北漂,传统上认为是印度洋的地幔对流和海底扩张造成的 ,但诸多的观测事实却并不支持这个结论,图 1 显示在印度洋中分布广泛的古老微陆块残片,这是传统的海地扩张模式难以合理解释的。而且在印度洋的磁异常图上也没有发现平行于洋中脊的磁条带特征,同样不支持海地扩张模式。这些都说明海底扩张不能提供印度大陆板块漂移的动力,但印度大陆板块又的确北漂了,而且还伴随着左旋,那么其动力机制会是什么呢?本文基于近期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说明印度大陆板块的强力北漂的动力机制,并阐述其北漂中左旋的原因。 1-马斯克林洋底高原;2-马达加斯加微陆块;3-马达加斯加洋底高原;4-莫桑比克微陆块;5-厄加勒斯微陆块;6-马里昂洋底高原;7- Conrad 海隆;8-克洛泽洋底高原;9- Elan Bank 微陆块; 10 -凯尔盖朗洋底高原; 11 - Broken 脊; 12 -纳多鲁列斯微陆块; 13 - Cuvier 微陆块; 14 - Exmouth 微陆块; 15 -东经九十度海岭; 16 -查戈斯-海岭; LLSVP- 超级地幔柱 图 1  印度洋盆及周缘大地构造略图 F ig.1 Tectonic sketch of Indian Ocean 1海底扩张与印度板块北漂的动力机制 1.1磁异常不支持海底扩张 众所周知,红海是一个新生代才裂开的新海洋,按照海底扩张假说,磁异常条带必定和洋中脊呈现条带状平行分布,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在红海西部,磁异常条带几乎与洋中脊垂直,而在红海东部磁异常也并不呈条带状,而是呈现团块状与洋中脊呈似平行状(如图 2 中黑色箭头所示)。也许有人质疑说,因为红海是一个还没有被完全扩张开的海洋,所以磁异常条带与洋中脊不平行。但印度洋是一个成熟的大洋,那里的洋中脊与磁异常条带也没有平行关系。这说明海底扩张在这里得不到地磁异常的支持。 图 2 印度洋地区磁异常图 Fig.2 Magnetic anomaly map in the Indian Ocean 1.2大陆残片进一步否定海底扩张 在印度洋内发现大量古老微陆块 ,主要包括:塞舌尔微陆块、莫桑比克微陆块、厄加勒斯微陆块、 Elan Bank 微陆块、 Exmouth 微陆块等,塞舌尔群岛花岗闪长岩测年在( 748.4 ± 1.2 ) Ma 到( 808.8 ± 1.9 ) Ma 之间(图 1 )。 ODP 183 航次 1137 在 Elan 浅 滩 Kerguelen 海台西部的凸出部分玄武岩层序内的砾岩中发现了元古宙大陆岩石碎屑 。印度洋内也有巨大的大陆碎块,例如 Seychelles 群岛就是一个在约 64 Ma 期间由于海岭断裂而孤立存在于印度洋中的晚前寒武纪大陆碎块 。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附近同时发现了 5 Ma 和 180 Ma 的辉长岩,总之大陆残余物质可能广泛地散布在印度洋的岩石圈和软流圈中,它们孤立存在并被保存下来 。这些观测事实说明,不能用传统的海底扩张解释印度大陆板块的漂移动力机制,需要探寻更深层次的驱动力。 2印度大陆板块的厚度 从全球板块厚度分布图、印度天然地震的深度约束和羚羊计划勘探剖面远程约束结果说明印度大陆板块厚度大约为 40 Km 。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用大陆地壳的厚度代表大陆板块的厚度,海底扩张用岩石圈厚度代替大陆板块厚度,没有得到精度最高的反射地震证据支持,而且上面诸多证据说明海底扩张假说存在严重问题。 传统的板块构造认为板块运动发生在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一部分,之下是软流圈。而实际上,根据全球地温梯度地下 40 Km 深度温度可达 1200 ℃,也就是说在地壳和地幔过度区域大多数岩石都会发生熔融或部分熔融,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滑脱面。另外,前人对地壳内以及上地幔接触带的岩石流变性及强度进行了很好的研究 。结果表明无论假定地壳或地幔含水与否,在 40 Km 深度都存在一个岩石强度显著分界面,该深度下岩石强度显著变低,说明它可能是处于流变状态,这也是莫霍界面,过去普遍认为那是一个相变界面,在新的大陆漂移模型中认为那是一个主滑脱面。 对印度大陆地壳也就是板块的厚度估算,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证据: (1) 从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最新全球地壳厚度分布图(图 3 )可以看出,印度大陆板块厚度大约为 40 Km 。 (2) 地震勘探实测资料能够更详细地说明印度大陆板块的厚度。在羚羊计划中,对横跨青藏高原和印度大陆的一条近南北向的大剖面线,依据 P 波接收函数对进行了综合解释 ,结果显示最南端的印度板块的厚度大约为 40 Km 。 (3) 印度大陆板块内部天然地震的震源深度范围也能佐证印度大陆板块的厚度,印度板块中南部地震震源深度大多集中在 40 Km 以内,而到北部接近喜马拉雅山地区,地震震源深度可达 80 Km 。 (4) 全球地温梯度通常分布在 15-80 ℃ /km 的范围,大陆地壳平均地温梯度 30 ℃ /km ,洋壳可达 80 ℃ /km 。古老稳定的克拉通板块通常地温梯度较低。长英质岩石的湿固相线温度多在 600 ℃左右 ,印度板块属于刚性的克拉通板块,按照最低地温梯度 15 ℃ /km 计算, 40 Km 深度就可以达到长英质岩石的湿固相线温度,发生熔融或部分熔融。 图 3 全球地壳厚度分布图 Fig.3 Global Crustal thickness map 3印度板块北漂的动力机制 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板块构造理论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不清楚驱动大陆板块漂移的动力机制到底是什么。早期的看法是“软流圈对流施加于板块底部的牵引力”,但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岩石圈与软流圈的耦合很弱,对岩石圈的运动影响很小;而软流圈的对流方向并不平行于上覆岩石圈的运动方向 ;从而进一步认为,板块运动是板块自我驱动并控制地幔对流的总体格局。具有负浮力的榴辉岩化岩石圈在俯冲带下沉并进入地幔,是板块驱动力的根本来源。近期的研究认为,板块的驱动力 90% 以上来自于负浮力,不到 10% 来自于洋中脊的扩张推力 。最新的研究说明 ,在其初期,人们以为地幔对流是板块运动的驱动力。进一步的研究却表明,弧下深度( 80~160 km )大洋岩石圈的重力下沉是导致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这说明海底扩张的驱动模式已经被质疑。但大洋岩石圈的重力下沉驱动板块运动并没有得到地球物理证据的确认。既然传统的海底扩张模型难以对大陆漂移的驱动力进行合理解释,那么有必要用新的模型进行解释。为此作者提出新大陆漂移模型(图 4 ),该模型认为:大陆板块可以在热力驱动下自己发生漂移,动力机制可以用传统的伸展构造的形成机制和过程来解释。这个推动力来自一个个连续的伸展构造形成过程。当地幔上涌推动两侧地块向两边移动,处于中心的上涌地幔因上升最高首先凝固,而已经移动的地块必然会在后面腾出空间,产生低压诱发下面地幔进一步上涌,上涌的地幔再进一步推动地块移动,这是一个连锁反应过程。造成的结果是大陆板块仰冲在大洋板块之上发生漂移(相对大陆板块,洋壳就是俯冲在大陆板块之下)。在大陆板块后面引起岩浆不断上涌,巨大的岩浆热动力推着大陆板块往前跑 。这个运动过程是基于大陆板块首先发生裂解,产生了一个裂缝和岩浆上涌,在初始阶段,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一致,但洋中脊喷出的岩浆很快会被海水熄灭,因此海底扩张不能持续,但大陆板块漂移后在其后面持续不断地涌出岩浆并不断被海水熄灭,这个热力推动过程才能持续推动大陆板块向前漂移。 图 4 新大陆漂移模型 Fig.4 New continental drift model 该模型有如下特征: ( 1 )大陆板块的最前方因受到挤压,增压升温产生地壳流,洋壳隆起; ( 2 )大陆板块前部会产生逆冲断层、造山带、火山带、地震带;同时地壳流的上涌会在大陆板块前部的部分薄弱带出现伸展构造; ( 3 )在大陆板块后部产生巨厚沉积和正断层;大陆板块尾部会有拖尾隆起,可能留下火山岛链、大陆碎片遗撒物。 这个新的大陆漂移模型,不但能够合理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也能对当前全球地震和中国地震分布特征进行合理解释 。 4 综合地球物理证据 4.1 古地磁证据 古地磁研究表明 ,印度板块在 71 Ma 之前还位于遥远的印度洋南部,其中心点位于南纬约 35 °的地方,从其给出的印度板块漂移历史图上可以看出,从 71 Ma 至今印度板块大约发生了 37 度的逆时针旋转。印度板块在 200 Ma 之前还位于南纬 45 度左右 ,并在向北漂移运动中发生了大幅度的逆时针旋转,印度板块的漂移速度也是变化的,在 80~40 Ma 期间速度达到 8~18cm/y (图 5 )。这说明印度板块的确是从遥远的南方漂移到当前位置的,而且正在向北漂移碰撞过程中,其漂移的动力机制是否能够从新的大陆漂移模型得到支持?人工地震勘探剖面给出了答案。 a- 大西洋裂解前的状态; b- 根据古地磁测量得到的印度大陆板块随时间纬度变化曲线 ; c- 印度大陆板块漂移历史示意图。 图 5 印度大陆板块的漂移历史和轨迹 Fig.5 The drift history and trajectory of the Indian mainland plate 4.2 人工地震勘探证据 图 6~8 分别给出了美国 ION 地球物理公司为勘探石油,在印度近海区域是实施的 3 条高精度人工地震勘探剖面及简单地质解译 。图中 a 是剖面的实施位置, b 是该剖面在新大陆漂移模型中的位置, c 是该地震勘探剖面及地质解译。图 6 和 7 中可以明显地区分出陆壳、过渡带和洋壳,陆壳厚度大约 40 km ,而洋壳厚度 7~12 km ,中间的过渡带是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考虑到随深度升温,图中把深部弱反射和杂乱反射区域解释为软塑的熔融或半熔融状态。这些软塑状态的地质体会随着印度大陆板块的向北漂移在其后面腾出空间,降压进一步诱发深部岩浆上涌,上涌的岩浆又反过来推动印度大陆板块,从而产生持续的推动力。图 8 的地震勘探剖面大部分在洋壳上,弱反射和杂乱反射区(即软塑性区)上升到很高的区域,由此会对印度大陆板块的西南部产生更大的推动力。将这 3 个剖面深部产生的推动力综合在图 9 上,就能够得出印度大陆板块受力总体方向是左旋向北。这与印度大陆板块漂移的历史吻合。事实上当今的 GPS 测量也说明印度板块在被北漂中左旋。 a-剖面的实施位置;b-该剖面在新大陆漂移模型中的位置;c-该地震勘探剖面及地质解译;黑色箭头表示正断层上盘下降方向。 图 6 印度近海地区高精度人工地震勘探剖面 A 及简单地质解译 Fig. 6 High-precision seismic exploration section A and simple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offshore area of India a-剖面的实施位置;b-该剖面在新大陆漂移模型中的位置;c-该地震勘探剖面及地质解译。 图 7 印度近海地区高精度人工地震勘探剖面 B 及简单地质解译 Fig. 7 High-precision seismic exploration section B and simple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offshore area of India a-剖面的实施位置;b-该剖面在新大陆漂移模型中的位置;c-该地震勘探剖面及地质解译。 图 8 印度近海地区高精度人工地震勘探剖面 C 及简单地质解译 Fig. 8 High-precision seismic exploration section C and simple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offshore area of India 图 9 基于地震勘探剖面得到的印度大陆板块漂移动力机制模式图 Fig. 9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Indian continental plate drift based on the seismic exploration profiles 4.3 GPS测量证据 印度板块在从冈瓦纳裂解向北漂移过程中存在显著的左旋已经得到广泛研究 。当前印度板块向北俯冲过程中是否仍存在左旋?从近期的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壳现今速度场 GPS 测量中 ,可以明显看出印度大陆板块右边向北漂移速度快,左边向北漂移速度慢(图 10 ),说明印度大陆板块在北漂中存在左旋。也就是说印度大陆板块北漂中不但历史上存在左旋,现在仍然在左旋。这与人工地震勘探给出的当前受力状态吻合。 图 10 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壳现今速度场 GPS 测量结果 Fig.10 GPS survey results of the current velocity field of the crust in China and neighboring regions 5 印度板块异常漂移速度与东非裂谷成因讨论 在印度洋区域存在两大科学问题,一是印度大陆板块历史上漂移速度异常高的原因,从图 5(b) 可以看出印度板块在 80~40 Ma 之间漂移速度激增。二是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机制,东非大裂谷是中新生代形成的巨型裂谷,南北长度约 7000 km ,且正在活动中。按照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假说,非洲板块东西南都有洋中脊,而北侧的红海也有新形成的洋中脊,非洲大陆板块应该处于四面挤压环境,出现东非裂谷意味着其处于张性伸展环境下,因此海底扩张对此难以给出合乎逻辑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新大陆漂移模型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以往的研究认为 ,印度板块漂移历史上速度快的原因在于印度板块比较薄,根源在当它还是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时,它恰巧位于软流圈最炎热区域的上方,这使得它更深层的根部区域被熔化了,从而变得单薄并能更容易地在地幔中滑动。但这难以解释印度板块为什么先慢后快,古地磁证据表明,印度板块在 180~80 Ma 之间漂移速度并不快,快速漂移的区间主要在 80~40 Ma ,这恰好是其漂移在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区间。而 40 Ma 之后减速主要是与欧亚发生硬碰撞,从而减速。 根据新大陆漂移模型,非洲板块在大西洋裂解过程中,向北东方向漂移,这个巨大板块漂移过程中,其前部会形成巨大的地壳流(地壳流是能流动的软塑性的地壳物质)上涌带(图 11a 中白色虚线区域)。在大西洋裂解过程中,非洲大陆板块向北东方向漂移,由此推断非洲大陆板块形成的地壳流上涌带呈北北东向展布,正处在印度板块北漂的必经之路上。印度板块在此期间漂移在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上,像冲浪一样。因为该上涌的地壳流是区域热上涌区,可以理解为上地幔上涌,使得印度板块漂移的动力更强速度更快。由此也可以推断印度板块的确是一个活化的克拉通板块,其活化的机制是因为其长期漂移在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上,温度更高使得印度板块底部发生熔融,地壳减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与印度大陆板块的形状有关,在 80~40 Ma 期间,印度大陆板块当前的西北角处于漂移的前端,使得印度大陆板块北漂中类似一艘轮船,船头在前(图 5 ),所受到的阻力小,因此漂移速度更快。后期由于大幅度的左旋运动,使得印度大陆板块类似轮船横起来走,阻力显著增大,速度也减慢。 为什么会形成东非大裂谷?基于新大陆漂移模型,由于非洲板块前部的地壳流会在非洲板块前部,沿部分薄弱地区上涌出现伸展构造(图 11b 中红色箭头指示的区域),该伸展构造就是地壳流上涌的结果,也是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机制。该薄弱地区处于非洲板块前期漂移过程中,所形成的造山带中的山间断坳带,沿着这些薄弱的山间断坳带在地壳流挤压作用下发生岩浆上涌,形成伸展构造和东非大裂谷。 图 11 印度大陆板块漂移路线及东非裂谷成因机制示意图 Fig.1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drifting route of the Indian continental plate and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East African Rift 6 结论 ( 1 )印度大陆板块漂移的动力机制是大陆漂移而非海底扩张。动力机制是随着印度板块的持续北漂,位于印度板块南侧深部的岩浆不断上涌产生的推力所致,多方面可靠地球物理测量证据支持新大陆漂移模型。 ( 2 )利用新的大陆漂移模型也能很好解释印度大陆板块在 80~40 Ma 之间漂移速度激增的两个原因。一是印度板块漂浮在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带上,二是当时的印度板块尖端在前,漂移阻力小。 ( 3 )利用新的大陆漂移模型,结合非洲大陆板块的漂移规律也能合理解释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机制,而用海底扩张则难以解释。非洲大陆板块在向东漂移过程中,前部的地壳流沿造山带薄弱地区上涌出现伸展构造,从而产生非洲大裂谷和火山爆发。 参考文献 GARY A. G. Geomagnetism . Santa Cruz: Press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13. VEEVERS JJ , MCELHINNY MW. The separation of Australia from other continents . Earth Science Reviews,1976,12(2-3):139-143. 袁学诚 , 李廷栋 , 肖序常 , 等 . 青藏高原岩石圈三维结构及高原隆升的液压机模型 . 中国地质 , 2006, 33(4):711-729. 李德威 . 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新模式 . 地球科学 , 2003, 28(6):593-600. 高锐 , 李廷栋 , 吴功建 . 青藏高原岩石圈演化与地球动力学过程—亚东—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的启示 . 地质论评 , 1998, 44(4):389-395. 王二七 . 关于印度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间的讨论 . 中国科学 : 地球科学 , 2017,47:284-292. AITCHISON JC, ALI JR, DAVIS AM. When and where did India and Asia collide?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7,112, B5. B05423. https://doi.org/10. 1029/2006JB004706. SUO YH, LI SZ, YU S, et al. Morphotectonics and ridge jumpings in Indian Ocean . Geological Journal, 2016,51(S1):624-633. YOSHIDA M, SANTOSH M. Voyage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since Pangea breakup and driving force of supercontinent cycles: Insights on dynamics from numerical modeling .Geoscience Frontiers,2018,9:1279-1292. 李江海,张华添,李洪林 . 印度洋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构造演化—印度洋底大地构造图研究进展 .海洋学报 , 2015, 37(7):1-14. KOEHONEN JV,FAIRHEAD JD,HAMOUDI M, et al. Magnetic Anomaly Map of the World,Scale:1:50,000,000,1st edition . Paris: Commission for the Geological Map of the World, 2017. DOMINQUE W, STEPHANIE I, DIMITRI D, et al. Origin of continental components in Indian Ocean basalts Evidence from Elan Bank (Kerguelen Plateau ODP Leg 183 Site 1137) .Geology,2001, 29(2):147-150. STOREY BC. The role of mantle plumes in continental breakup: Case histories from Gondwanaland .Nature,1995,377(6547):301-308. TODAL A,ELDHOLM O. Continental margin off western India and Decc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 ,Marine Geophysical Researches,1998,20(4):273-291. CHENG H, ZHOU HY, YANG QH, et al. Jurassic zircons from the Southwest Indian Ridge . Sci. Rep.2016,6, 26260. doi: 10.1038/srep26260. JACKSON J. Strength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Time to abandon the jelly sandwich? .GSA Today,2002,12:4-9. XU Q, ZHAO JM,YUAN XH, et al. Mapping crustal structure beneath southern Tibet: Seismic evidence for continental crustal underthrusting . Gondwana Research, 2015,27(4):1487-1493. ROGER B, REBECCA B AND KALI W. Flexure of the Indian Plate and intraplate earthquakes . Proceedings of the Indian Academy of Sciences (Earth Planet), 2003,112(3):315-329. 陈国能 , 王勇 , 陈震 , 等 . 花岗岩浆形成定位机制的思考与研究进展 . 岩石学报 , 2017,33(5):1489-14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 . 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 TURCITTE DL , SCHUBERT G. Geodynamics(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ZHENG YF. Fifty years of plate tectonics .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18,5(2):119-119. https://doi.org/10.1093/nsr/nwy024. 梁光河 . 大陆漂移的源动力 - 板块自驱动模式 . 地球科学前沿 , 2013,3:86-96. 梁光河 . 新大陆漂移模型与地震成因关系研究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18,18(28):47-57. MOLNAR P, TAPPONIER P. Active tectonics of Tibet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1978,83:5361-5375. MASAKI Y, M.SANTOSH. Voyage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since Pangea breakup and driving force of supercontinent cycles: Insights on dynamics from numerical modeling . Geoscience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2017, xxx: 1-14. ION. Seismic exploration in the Indian marginal sea //Research Report on 76th Annual Meeting of European Geophysicists and Engineers, Amsterdam, 2014:5-8. 李强,游新兆,杨少敏,等 .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高精度大密度 GPS 监测—现今速度场 . 中国科学( D 辑) ,2012,42(5):629-632. ZHENG G, WANG H, WRIGHT T J, et al. Crustal deformation in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 zone from 25 years of GPS measurement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7, 122:9290-9312. https://doi.org/10.1002/2017JB014465. PRAKASH K , YUAN XH , M.RAVI KUMAR , et al. The rapid drift of the Indian tectonic plate . Nature, 2007,449:894 – 897.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7327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陆漂移的驱动力到底是什么?有多大?
liangguanghe1 2020-3-10 10:16
大陆漂移的驱动力到底是什么?有多大? 梁光河 lgh@mail.iggcas.ac.cn 本文主体是基于2019年12月9日在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举办的第二届大陆地壳动力学研讨会上,笔者所做的主题报告“大陆漂移动力与地震成因机制”中部分内容修编而成。 1 前人这么说 自板块构造理论建立以来, 对板块运动的动力来源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陈凌等,2020)。 早期的观点认为驱动力来源于地幔对流系统,而现今较为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大洋板块俯冲产生的拖曳力 (负浮力)。万博等(2019)用该假说解释了特提斯单向裂解-聚合的动力。 俯冲板片拖曳力的核心是密度差(孙卫东,2019),理论计算表明当俯冲深度达到70 km以上时,洋壳开始转化为榴辉岩,密度高于周围地幔约3%,才能产生拖曳力。事实上洋壳密度小于上地幔密度,因此在俯冲开始阶段,洋壳是阻碍俯冲进行的。那么 起始俯冲是如何启动的? 从没有得到合理解释。 大洋板块俯冲驱动模式难以合理解释大西洋的裂解形成的大陆漂移 ,以南美洲大陆板块为例,按照大洋板块俯冲的观点,太平洋板块向东俯冲在南美洲之下,形成向东的驱动力。而大西洋板块如果从东向西俯冲在南美洲之下,形成向西的驱动力。那么,南美洲东西两侧如果都存在俯冲,到底哪个俯冲产生的拖拽力更大?但大量的地质证据表明南美洲是向西漂移了,很多石油地震勘探结果说明,大西洋板块没有俯冲在南美洲东侧。更何况如果大西洋俯冲在南美洲之下,应该在南美洲东侧出现深源地震,而实际上那个区域却不是地震带。 该模式也难以合理解释印度大陆板块的北漂 ,印度大陆板块目前仍以每年数厘米的速度向北俯冲, 用俯冲板块拖曳的模型也不能合理解释。因为印度欧亚碰撞已经超过50Ma了,俯冲洋壳早已断离。 孙卫东(2019)提出“岩浆引擎”,认为大洋 板块滑移力是主要驱动力 ,数值计算显示, 板片滑移力高于前人估算的俯冲板片拖曳力最大值约一个数量级, 高于前人估计的洋脊推挤力数十倍。 这些假说都是建立在海底扩张框架理论下,而诸多观测事实说明海底扩张存在重大缺陷,以印度大陆的北漂为例,印度洋中的磁异常条带和散落的古大陆残片都是海底扩张难以合理解释的。大洋板块重力滑脱产生的推力,计算过程和思路没有问题,但难以解释大西洋刚刚裂解时候,大洋板块还很小,推力也很小,它是如何推动两侧巨大的大陆板块运动。更何况这种模式都 要求所有的陆块漂移方向垂直于洋中脊,这并不符合观测事实 ,至少对印度陆块和新西兰陆块是难以解释的 毛小平(2020)总结比较了前人的主要驱动力的量级大小,如表1所示,其中 只有重力、陨石撞击力所产生的应力量级可以高达100MPa。它们有可能是驱动板块运动的主要动力,其他力可以忽略 。并提出了周向应力的拱桥模式,周向应力由重力派生,从数量级上看它和实测的地应力特征是一致的。推测该应力在20 km深处约为900 MPa。足以驱动板块运动(500 MPa)。存在的问题是:周向应力的被动释放无法解释板块的大规模远距离迁移。 孙卫东(2019)和毛小平(2020)提出的这两个力的计算思路是正确的, 大陆漂移的主要驱动力应该是重力派生的力起主导作用 ,它可以大致定量估算。 表1各种地球动力的数量级(毛小平,2020;吴汉珍,1997) 2 大陆漂移热隆升派生的重力滑移 近期大量地球物理观测表明,海底扩张假说和板块构造的两大支柱(条带状海底磁异常、深海钻探)都存在很多反证,不足以支撑海底扩张假说。作者基于大量观测事实总结提炼,提出了一个新大陆漂移模型,认为大陆板块可以在热力驱动下自己发生漂移,这个推动力来自一个个连续的伸展构造形成过程。当地幔上涌, 在地壳莫霍面造斜,在地下流体的润滑下因重力作用使得两侧地块向两边发生重力滑脱而移动 ,处于中心的上涌地幔因上升最高首先凝固,而已经移动的地块必然会在后面腾出空间,产生低压诱发下面地幔进一步上涌,上涌的地幔再进一步造斜从而推动地块进一步移动(图1),这是一个连锁的造斜和重力滑脱过程。造成的结果是大陆板块仰冲在大洋板块之上发生漂移(图2)。 图1 大陆板块热隆升派生的重力滑脱漂移过程示意图 图2 新大陆漂移模型示意图 3重力滑移推力的定量估算 这个重力滑移的推力有多大?为了能够得到定量计算结果,我们需要简化上述模型,给出如图3的一个地幔上涌模型,假设一个地幔上涌(或地壳流上涌)产生一个斜坡,一个裂离的陆块在斜坡上产生重力滑移,那么就可以定量计算陆块沿倾斜面的重力分量所致的底部剪切力(吴汉珍,1997)。公式为p=g.ρ.H.(h/L) 图3 地幔上涌造成的大陆板块重力滑脱模型 式中,重力加速度g=9.8m/s2 假设:板块平均密度ρ=3*103Kg/m3 大陆板块厚度40公里H=40*103 m 伸展构造宽度80公里, 半边宽度L=40*103 m 伸展构造上涌高度4公里,h=4*103 m 则可得到重力滑移力: p=9.8m/s2 *3*103Kg/m3 *40*103 m*(4/40)=117.6*106N/m2=117.6MPa 假设地幔 上涌高度到板块厚度的一半20公里,则重力滑移推力可达588 MPa 。刘鎏等(2012)通过数值模拟得出,只有在印度板块边缘施加450 MPa以上的推力,才能符合印度板块向北移动的观测结果。事实上如印度板块南侧的马尔代夫岛链已经涌出海面,说明其能够在部分区域上涌到整个板块厚度的40公里,那么这时候可以产生高达1176MPa的推力。 利用实测水平主压应力梯度33MPa/Km(毛小平,2020),也可以得到在40Km的深度,水平主压应力可达1320MPa。这说明地幔上涌造成的重力滑移产生的应力与实测应力在一个数量级,它应该是大陆漂移的主要驱动力。Hales(1969)和Jacoby(1970)的研究说明,地块在坡度 1/3000即可产生滑动。新大陆漂移模型中大陆板块后面持续的地幔上涌坡度远远大于这个坡度,而且会 持续造斜产生新的坡度 。形成如图4所示的大陆连续漂移(单边跑模式)。 图4 单边跑大陆漂移动画图 该驱动模式能够得到诸多地质和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探证据的支持 (梁光河,2020)。它不但能够合理解释全球地形地貌成因机制,也能合理解释全球构造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和演化过程,也能解释全球地震分布特征(图5)。 图5 东半球大陆漂移轨迹及新大陆漂移模型 4 平底热锅上的黄油自己会跑 新的大陆漂移模型的动力机制什么?简单地比喻:大陆板块的漂移就像平底热锅上的黄油自己会跑。相对于半径6371km的地球而言,厚度仅5-10km的洋壳仅仅相当于一层凝固的油膜(图6)。 图6 平底热锅上的黄油与大陆漂移对比动画图 地幔上涌,洋壳会产生重力滑移吗?现有的人工高精度地震勘探结果表明,只有陆壳和上地幔之间存在可追踪的比较连续的莫霍面,而在大洋中,洋壳和上地幔之间不存在可连续追踪的莫霍面。这意味着在大陆地壳和上地幔之间存在一个可以滑动的解耦的莫霍面,而洋壳和上地幔之间不存在这个界面,大洋地壳和上地幔之间是连续变化的,它们之间可能是物性的渐变过度关系,由此推测洋壳不会产生重力滑移。但如果固态的洋壳之下如果存在熔融态的上地幔,那么这个重力滑移也应该会产生。而诸多证据说明上地幔以固态为主,因此洋壳的重力滑移也难以成立。 5 大西洋是两侧大陆主动漂移拉开的 大西洋的裂解过程是盘古大陆首先在中间发生了地幔上涌,之后大陆板块在连续的地幔上涌下自动发生漂移,最后形成宽阔的大西洋(图7)。诸多证据说明大西洋是两侧陆块主动漂移拉开的,不是海底扩张推开的(图8)。这说明 大西洋裂解是大陆板块双边跑模式,而从冈瓦纳上裂解出来的陆块北漂是单边跑模式 。 图7 大西洋裂解过程与新大陆漂移模型 图8 大西洋裂解过程 大西洋裂解中可能会在洋中脊留下大陆残片, 这个模式合理地解释了大西洋洋中脊和大洋中发现的古大陆残片 (任纪舜等,2015)。根据新的大陆漂移模型,大西洋裂解后随着大陆漂移会形成新的洋壳,洋壳应该从大洋中脊向两侧逐渐变新,而事实上,在大洋钻探第2航次(Leg2)横跨北大西洋5个钻探孔位的结果(Peterson,1970;Bukry,1970)已经证明,新大陆漂移模型是正确的(图9)。 图9 横跨北大西洋的深海钻探结果(改自Peterson,1970;Bukry,1970) 但第二航次这个钻探结果没有被普遍认可,因为它与海底扩张不符。后来深海钻探在第三航次中,转到南大西洋进行钻探。通过很不可靠,存在很多问题的报告,号称证实了海底扩张。作者强烈质疑这个结论。 大洋中脊岩浆推挤作用不能解释板块扩张。如果板块扩张的力来自于洋脊推挤,那么洋壳应该处于挤压应力状态。实际观察表明,在洋中脊的顶部和大西洋板块中,往往发育正断层和正断层地震, 说明至少洋脊推挤力并没作用于洋中脊离散板块边界的顶部(孙卫东,2019)。 很多石油地震勘探剖面能够证明,大西洋两岸的含油气盆地也是张性环境(图10),这说明洋脊推力的说法不准确。 大陆漂移的主要推力应该在更靠近被动大陆边缘的大陆板块内部 。 图10 巴西东部海域桑托斯盆地石油地震勘探剖面与大陆漂移动力模型 6结论 大陆漂移的主要动力是大陆板块后面持续的热上涌,由热上涌产生的倾斜面,使得大陆板块产生重力滑移,滑移后在大陆板块后面产生降压,进一步诱发热上涌,如此连续产生造斜运动,产生连续的大陆漂移。 这个重力滑移力巨大,当地幔上涌高度达到板块厚度的一半20公里时,重力滑移推力可达约588 MPa,足以推动大陆板块运动。 参考文献: 1. 陈凌, 王旭, 梁晓峰, 万博, 刘丽军. 2020. 俯冲构造vs.地幔柱构造—板块运动驱动力探讨.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50, doi: 10.1360/SSTe-2019-0106. 2. 万博, 吴福元, 陈凌, 赵亮, 梁晓峰, 肖文交, 朱日祥. 2019. 重力驱动的特提斯单向裂解-聚合动力学.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9, doi: 10.1360/N072019-0057 3. 孙卫东. “岩浆引擎”与板块运动驱动力. 科学通报, 2019, 64: 2988–3006. 4. 毛小平, 陆旭凌弘, 王晓明等.周向应力在地壳运动中的作用.地学前缘.2020, 27(1): 222-234. 5. 梁光河.印度大陆板块北漂的动力机制研究.地学前缘, 2020, 27(1): 212-221 6. 刘鎏, 魏东平.中国大陆及邻区板内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及动力机制探讨 .地震学报, 2012, 34(6): 727-740. 7. 吴汉珍. 旋转地球动力学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7:134. 8. 任纪舜,徐芹芹,赵磊,等.寻找消失的大陆 .地质论评,2015,61(5):969-989. 9. Hales A L,Gravitational sliding and continental drift.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69,6:31-34. 10. Jacoby W R, Instability in the upper mantle and global plate movements. J Geophys Res, 1970,75:5671-5680. 11. Bukry, D., 1970, Coccolith Age Determinations, Leg 2,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 In Peterson, M. N. A. et al, 1970, Initial Reports of the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 Volume II. Washington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pp. 343-349. 12. Peterson, M. N. A. et al, 1970, Initial Reports of the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 Volume II. Washington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 H pp.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9734 次阅读|0 个评论
驱动板块运动的三大动力机制探讨
热度 2 liangguanghe1 2013-12-17 11:41
驱动板块运动的三大动力机制探讨 Three dynamic mechanism that drive plate moving 梁光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Email: lgh@mail.iggcas.ac.cn 一、问题的提出 魏格纳 100 年前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被认为是百年以来最伟大的科学进展之一(路甬祥,2012)。大陆会漂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个驱动大陆漂移的动力源是什么,一直困扰着全世界的地质学家。 魏格纳当时给出的力源是:向赤道的离极力;因地球自转产生向西的力;重力均衡产生的垂直向上的力 (赵文津,2009) 。 这些力后来被证明是不可能的驱动大陆板块漂移的。由此产生了“海底扩张假说”,该假说比较合理地解释了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 但事实上是这样吗?这个假说自从诞生就受到了众多质疑,但仍在国际权威的一片呼声中转化成了“真理”。 作者曾经收集了大量的证据想说明海底扩张是错误的假说(见“ 海底扩张- 将地学引向歧途的错误假说 ”)。我国多位著名地质学家(赵文津,2009;朱炳泉2008;杜乐天,2009)也对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提出了严重质疑。现实的问题是既然不能给出更好更合理的驱动板块运动的动力机制,就只能用目前的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假说了。本文试图抛弃海底扩张这种动力机制,给出可能更为合理的动力驱动机制。 事实上,驱动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在作者2013年的文章中已经给出了(见 大陆漂移的源动力-热力不平衡驱动模式 )。该文只给出了驱动大陆漂移三个主要动力中的一个,当然这个力应该是最主要的力,其提供的动力最大。 那么驱动大陆漂移的三个主要力是什么呢?总结如下: 1 板块前后热力不平衡产生的驱动力:大陆 板块漂移划开洋壳引起岩浆上涌,在陆块后面冒泡,巨大的岩浆热动力推着板块往前跑。 这种力作为最主要的驱动力可使板块产生各个方向的运动。 2 地球自转产生向西的力:地球整体绕太阳向东作自转运动,产生板块向西漂移的一个系统力,这种力对所有板块都起作用,该作用力相对第一种力小很多,但也不可忽视。 3 银河系星体对地球产生周期性的整体受力变化,产生大陆板块的趋“极”力,使得地球上所有板块在某个周期向北极运动,另一个周期向南极运动(类似超大陆旋回)。这种力也是对所有板块起作用,是一个系统力,该作用力相对第一种力小很多,但也不可忽视。目前地球上的所有大陆板块受到该力的作用,整体宏观上向北极运动。 二、驱动板块运动的热力 图1是作者在论文“大陆漂移的源动力-板块自驱动模式”一文中给出的模型。如果该模式正确,那么必然会从当前已经确认正在漂移的板块上面得到体现。 图1 板块运动-热力不平衡驱动模式(据梁光河,2013) 众所周知的印度板块是从南往北正快速移动的一个较大板块,从图2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中在尾部遗留下来了两个明显的边界轨迹(近南北向),就好像一架马车留下的两个车辙。西边的轨迹(车辙)形成了马尔代夫火山岛链。东边的轨迹(车辙)目前是一个水下海山,其中熔岩正在上拱,正处于蓄势待发阶段。我们大致以马尔代夫岛链上的马累岛做两个横切面,在深度剖面上会看的更清楚。其中A-B线位置如图中的近东西向红线所示。它横跨了印度板块漂移后留下的两个轨迹,西边的轨迹处就是马累岛,深度剖面图如图中右下角所示。可以看出,其中马累岛是一个高出海平面大约200米的海岛,而东侧的轨迹是一个水下海岭。这两个轨迹在印度板块划过后都上涌鼓起,从而推动了印度板块的向北漂移。剖面C-D线是一条近南北向的红色线条。其深度剖面示意图如图右侧中部所示。该模型说明当印度板块划过大洋板块时,由于海水的迅速冷却可能并不能直接发生岩浆喷发,而是岩浆上涌到一定的高度后迅速冷却,从而在大陆板块后方留下一个大大岩浆鼓包,形成推动大陆板块漂移的自驱动模式。理论上该驱动力可以足够大,足以推动大陆板块的漂移。 图2 印度板块的热力不平衡驱动模式(据梁光河,2013) 三、 地球自转产生向西的力 地球整体环绕太阳向东作自转运动,产生地球表层板块向西整体漂移的系统力,这种力对所有板块都起作用。从目前的地球上也可以看出这种力起作用,图3是太平洋区域的Google-Earth截图,图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多条近东西向的斑马条纹,这应该是板块漂移后的尾迹或者擦痕。推测是泛大陆未裂解之前在太平洋漂移留下的尾迹。 图3 太平洋上的斑马条纹 (据Google-Earth截图修编 ) 四、 趋“极”力 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孤立不动地存在,她在宇宙中运动,必然会受到各种星体的影响。我们知道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个猎户旋臂上。从以下参数中(滕吉文,2003)我们可以看出,地球在浩瀚的宇宙空间中,其自转的速度相对于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的旋转速度非常小。因此必须考虑种种银河星系对地球的作用力。 ① 地球自转(赤道)速度0.46公里/秒; ② 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30公里/秒; ③ 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速220公里/秒; ④ 银河系星岛团向武仙座星岛团20公里/秒。 太阳系绕银河系呈螺旋状旋转,周期约2.3亿年左右,太阳系形成后绕银河系转了20-25圈左右。这个在层序地层学中被划为一、二级海平面变化的周期不能忽视,其作用力作为一个系统力,从宏观尺度上推动整个地球板块不断从南极漂移向北极,又从北极漂移向南极(图4)。 图4 世界各洲大陆板块由前寒武纪(6亿年前)至今的漂移轨迹 五、结论与讨论 板块漂移的动力很复杂,至少存在三种比较重要的驱动力,一种是热力不平衡产生的驱动力,另外两种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不同运动方式产生的系统作用力。还有一种力本文没有涉及,那就是潮汐引力对地球上各个板块的作用力,不是说该作用力不大,而是因为该力主要产生垂直方向的运动,从原理上讲难以使大陆板块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因此本文没有讨论。 参考文献: 1) 路甬祥,魏格纳等给我们的启示——纪念大陆漂移学说发表一百周年,科学中国人, 2012,17:13-21 2) 梁光河 . 大陆漂移的源动力—板块自驱动模式 . 地球科学前沿 , 2013, 3: 86-96. 3) 梁光河 . “海底扩张”—将地学引向歧途的错误假说 . :http://sea3000.net/liangguanghe/20130522222426.php 4) 梁光河 . “ 海底扩张 ”— 将地学引向歧途的错误假说 , 山风网络 : 2013, 5 5) 梁光河 . 我们从哪里来 - 科学论证告诉您! 百度空间, 2013 6) 赵文津,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地质力学,地球学报 2009 30 (6): 717-731 7) 朱炳泉,崔学军,板块构造学说面临的挑战,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30(3):265-274 8) “地问” -- 杜乐天:对当代地球科学理论的怀疑与新见 (84 个问题 ) , http://zhanjun883.blog.163.com/blog/static/7204773200939111349750/2009 9) 滕吉文 . 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 . 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3.
个人分类: 3大动力机制|16082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