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地球五次生物大灭绝的第六个学说
jiangjiping 2018-6-12 07:35
\0 地球五次生物大灭绝的第六个学说 \0 蒋继平 2018年6月12日 地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五次生物大灭绝的灾难。关于导致这些灾难的原因众说纷纭。其主要的假设有下列五种。 陨石撞击假设。有些科学家提出陨石对地球的撞击造成了地球气温的急剧变化,导致了大多数生物不适应新的环境而死亡。 气候改变学说。有些科学家认为因为某些原因, 地球的气温发生急剧变化,导致了一部分生物种群不适应这种新的气候环境而消亡。这个学说实际上与上面的假设一样的意思。 传染病猜测。有些生物学家认为一场大规模的传染病导致了生物大灭绝。 火山爆发假设。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的火山爆发造成的灾难导致了生物大灭绝。 沙漠化假设。 有些人认为地球的大面积沙漠化导致了生物大灭绝。 不管怎么说, 这些都是假设, 是猜测。其实谁也不能肯定当时发生了什么。不过, 我们虽然不能确切地知道远古时期的地球变化, 但是, 我们可以根据当今世界自然变化的规律来推测当时的情景。当今世界也在发生生物大灭绝的事件, 而且这种趋势正在加剧之中。这个生物大灭绝事件并不是因为地球的气候环境发生急剧变化造成的, 而是因为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由此, 我认为地球历史上的五次生物大灭绝与地球的气候变化关系不大, 与陨石撞击, 火山爆发, 传染病和沙漠化也没有多少关联。我觉得这些生物大灭绝事件一定是因为当时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在生物链上比原来生物种群更高级的生物导致的。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高等级的生物必然依靠低等级的生物为生存的基础, 也就说, 高等级的生物是以低等级的生物为食疗的。 对于当时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一种在生物链上更高级的生物的问题, 我的解释有两个: 1。 自然进化。 这个自然进化可能是因为原来的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演化出更高等级的生命体。 这种新生的生物体比原来的生物种群有更强大的生存能力, 在生存竞争力上处于优势地位。这个假设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的。 2. 星际间物种移植。这个星际间物种移植是建立在地球是被开发创造的基础上的。在开发地球的过程中, 火星人先是改造地球的环境,然后一步步地向地球移植生物, 从最低等级的生物一步步地向高等级的生物推进。这是因为生物的等级越低, 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力越强。当地球的环境一步步地向着有利于生物生存的方向发展,火星人就在适当的时候向地球移植能够适应当时地球环境的生物物种。 每一次新的物种到达地球, 就会对原来低档次的生物造成极大的伤害。 这是由生物链的层次决定的。 大家可以从当今世界人类的行为和自然的变化中真切地领会我的意思。 综上所述, 我对地球生物大灭绝的推测是:地球在演变过程中新生物种对低档次物种的损害导致的。 这些新生物种可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也可能是星际间移植而来的。 我的假设是生物大灭绝的第六个学说。
个人分类: 个人学术观点|2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经络理论和现象之辨——心解濒湖脉学(之二)
罗非 2018-3-2 11:04
经络到底是什么?习惯于西方思维的学者,会要求首先提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坚持说没有定义就无法合理地讨论。这种习惯虽然有道理,但它只适用于人为提出的理论架构。对于天然存在的事实,这个坚持就经常无法满足。比如,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从来没有解释过引力到底是什么。现代物理学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物理学家们也从来没说清楚过这个以波粒二象存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再比如,精神病学家们提出了精神分裂、抑郁症等疾病,但他们也没有说清楚这两种疾病到底是什么。因此,对于事实存在的东西,没办法首先从准确的定义开始讨论,而必须先从观察收集事实。 ***********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针灸临床治疗时的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无不以经络理论为依据。《灵枢 · 经别》说: “ 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 说明经络对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后世经络之所以成为了一个问题,或许就是因为 “ 经络理论 ” 的出现。 如果去读上古医典《灵枢》、《素问》,就会发现它们的主要目标是描述经络现象和作用,而并不是提出理论。换句话说,远古的人的关注点是做观察,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后世的学者热衷于纷纷提出各种理论,想来是缺乏更好的观察手段,甚至连古人曾经做过的观察都不知道如何重复;于是就以提出理论来显示自己的标新立异。 这种风气的转变,可能是导致经络认识衰退的重要原因。各种似是而非的理论,反过来模糊了前人对经络的观察所得,让后世的学子更加无所适从。可以说,正是所谓经络理论的繁荣,才几乎毁掉了经络现象研究。】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多少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诊断与治疗,其与针灸学科关系尤为密切。 【经络首先并不是一种学说,而是观察生命现象的一种视角。在此视角之下,可以观察生命的某些更隐含的变化规律。 这种现象是可以观察到的,因此经络是 “ 学之所始 ” 。也就是说,经络是古人了解生命、了解人生、了解世界的一种起点和入手处。某些中医传承甚至强调,学医必须从学习经络穴位的按摩开始。不肯学按摩的学生,就失去了继续学医的资格。 可见,古人很可能就是通过按摩的学习,开启了学子对经络和穴位最初的直观认识。】
个人分类: 科普|237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五行学说与现代科学认知的惊人巧合
chrujun 2009-9-2 22:09
从五行学说里包含了系统结构模式,这与现代科学认知存在惊人巧合。本文先介绍五行学说里对系统结构模式的假设,再介绍它与现代科学认知在的符合情况。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指阐述五行特点及相互规律的一切知识的总和。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 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墙,是指土具有种植 庄稼 ,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 五行相剋: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与方位的对应关系如下: 木:东方 火:南方 土:中 金:西方 水:北方 很多人注意到了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但很少注意到五行学说对系统结构模式的描述。 在五行中,土处于中心地位,它具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木、火、金、水处于从属地位,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离不开土的支持。 再根据五行代表的方位, 五行可以排列如下: 水 | 金 土 木 | 火 这就是五行展示的系统结构模式。中间是生化万物的土,是系统的核心和主控机关。通过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等等建立各种相生相克关系,展示了处于系统核心的土通过各自作用与外围的木、火、金、水发生联系。 下面我们看现代科学认知与这一系统模型的符合之处。 1. 原子论。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电子在原子核周围旋转。 在这里土表示唯一的原子核, 木、火、金、水 表示数量众多的电子。宇宙由原子组成。 2. 细胞学说。细胞由处于核心的细胞核和外围的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等物质组成。 在这里土表示唯一的细胞核, 木、火、金、水表示细胞核外的各种外围物质 。各种生命由细胞组成。 3. 地球。 地球由地核和外围的地幔、地壳组成。 4. 太阳系。太阳系由恒星太阳和水、金、地、火、木等行星组成。 5. 银河系。 银河系由处于中心的银核和外围的各种恒星及星云组成。 6. 宇宙。 宇宙诞生于大爆炸,130亿年前,一个高温火球突然爆炸,整个宇宙就诞生了。 7. 计算机系统。 CPU是核心, 显示器、键盘、鼠标、内存等是外围设备。 由此可以看出,小到原子,大到整个宇宙,从生命系统到电子计算机,全部都符合五行学说设定的系统结构模型。 当我们了解到这些,还认为五行学说是迷信,是伪科学吗? 2009-9-2日 初稿
个人分类: 哲学与科学|7946 次阅读|4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八 对”理想”假说的定性模拟
rock6783 2009-3-12 07:37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纵观种种研究地球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每种有影响的理论都得到相当丰富的野外观察资料和实验成果的支持,并应用当时科学成果,做出了合乎逻辑的推论。当人类取得新的观察资料和科研成果时,又会有新的假说产生。但如果新产生的假说用这些新成果去否定、抹杀原有事实的话,应是错误的。应该认为,新假说所利用的新资料是对老资料的补充和完善,所以,新假说的提出,是使人类认识问题更趋于完善、深刻,而不是对原有事实的否定。 若以上学说都能很好地解决其动力学机制问题的话,以上学说在一定程度上,都应是正确的。由于以上学说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一定的事实证据的支持,所以,一个真正正确的有关地球演化的学说,就应该是包括以上所有学说正确性的学说,同时还是应很好地解决其动力学机制问题的学说。 基于以上学说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这点考虑,我们先不考虑其动力学机制的问题,而尽可能地考虑每一个学说所提供的真实事实,那么,似乎一个真正正确的学说就应是: 在地球演化的某个时期或相,因某种原因地球膨胀,这样地壳表面积必然增大。因地壳岩石的弹性有限,当地球膨胀至一定体积时,在地球的某处,必然造成地壳的破裂。在膨胀力的作用下,地壳破裂或不破裂,主要由该点的膨胀力和该点地壳的抗张力大小来共同决定。由于构成地壳的岩石主要是类花岗岩和类玄武岩,它们的抗张力相差不大,所以,地壳的抗张力大小,主要由某点的膨胀力和地壳的厚度决定。因海洋壳较薄,抗张能力较小,所以,地球膨胀一旦造成破裂,应主要发生于海洋壳处。但由于大陆壳和海洋壳的复杂组合形式,这种破裂并不是同时发生于所有的海洋壳。发生破裂处,应是膨胀力最大,而所有大陆壳和海洋壳的几何构造所造成抗张合力最小的地方。一般这样的合力最小的地方,应位于大洋中心处。一旦合力最小的大洋底壳破裂,就形成洋中脊。洋中脊不断涌出岩浆,直至将造成地球膨胀的力量释放完为止。这样,地球就通过洋中脊喷发岩浆,不断形成新的海洋壳,来达到地球体积的膨胀。由于洋中脊不断形成新的海洋壳,有洋中脊的海洋自然就扩张。位于扩张海洋两侧的大陆,自然就漂移分离。洋中脊处上涌的岩浆,自然也就相当于地球深处上涌的软流圈物质,也就形成持续缓慢喷发的一种火山。洋中脊处的洋壳,在膨胀力的作用下破裂,当然会引发地震。所以,有洋中脊形成的地方,也就有地震发生。链状的洋中脊,形成链状的火山、地震带。 在地球演化的另一个时期(也可能和地球膨胀同一时期)或相,因某种原因地球收缩,这样地壳表面积必然缩小。这样,地壳将发生皱缩,直至将造成地球收缩的力量释放完为止。因大陆壳远比海洋壳厚,刚性强,不易变形,而海洋壳薄,相对大陆壳来说,刚性较弱,容易变形,所以,一旦地壳发生皱缩,应主要发生于海洋壳。一旦海洋壳发生皱缩,要么向上形成褶皱 - 地背斜,要么向下形成褶皱 - 地向斜。地背斜不断扩大,就形成海岭。地向斜不断扩大,就形成海盆。若海盆两侧刚好又是大陆壳,由于大陆壳的风化作用远比海洋壳强,大量的风化产物进入海盆。在持续的地球收缩的切向压力和海盆里大量沉积物的重力共同作用下,海盆就有可能形成地槽。在地槽形成的早期或早中期,地槽里的沉积物越来越多,地槽下沉得越来越深。当地槽底部的弯曲度超过海洋壳的承受度时,地槽底断裂。由于地槽底深插入地球深处,就好像将一个空水桶口朝上压入水里一样。压入水里的水桶一旦底破裂或出现眼洞,水将在浮力的作用下,涌进水桶。一旦地槽底破裂,地槽底部下的地球深处的高温高压物质,由于降压作用而形成岩浆。和压入水里的水桶一样,岩浆将通过破裂处涌入地槽,也有可能涌出地壳而形成溢流玄武岩式火山喷发,直至将地槽下沉造成的压力释放完为止。在地槽的两侧,由于切向挤压力的存在,在形成地槽的同时,在其两侧肯定会形成地背斜,通过地槽的下沉和地背斜的上升来共同维持重力平衡。在地槽形成的中期或中晚期,由于地槽的不断下沉,地背斜将不断上升。地背斜下面的压力下降,形成负压腔。负压腔周围的高温高压物质,由于降压的作用,将形成液态的岩浆。当变形超过连接地槽和地背斜的地壳的承受力时,连接地壳将断裂。地槽两侧的地背斜地壳将塌陷,冲击其下的岩浆。岩浆在塌陷地壳的冲击力和本身的压力共同作用下,将沿断裂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和两侧地背斜分离后的地槽,失去两侧地背斜的牵制。由于地槽里沉积了大量沉积岩,而沉积岩的比重,远小于海洋壳的比重,所以,总体来说,由海洋壳和大量(可达几万米)沉积岩共同构成的地槽,比重小于两侧的海洋壳。在重力均衡作用下,地槽将相对两侧的海洋壳上升,这就形成了地槽的中央隆起。经地槽过程褶皱的海洋壳,厚度大大增加,当其高出海平面时,就变为大陆壳。这样,海洋壳(没有褶皱和变质)经地槽作用,转变成了褶皱和高温、高压变质的大陆壳。 随着地球的不断收缩,水平切向压力的不断增加,地背斜形成的海岭,也会进一步加剧褶皱而隆升。当其隆升时,地壳下的压力下降,地壳下的高温、高压物质,由于降压作用而形成岩浆。由于地球不断收缩,海岭顶部的地壳不断弯曲,当弯曲度超地壳的岩石承受度时,海岭顶部有可能发生断裂。一旦断裂发生,地壳下的高压的岩浆将沿断裂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 在海洋壳和大陆壳的交接处,由于有大陆不断提供风化后的沉积物,也有可能形成地槽,这种地槽,也会引发相应的火山喷发和地震。而在海洋壳和大陆壳交接处与洋中脊间的大洋中心,由于沉积物缺乏,只可能形成较深的宽大海盆,其进一步转化为地槽的可能性较小。 这样,就地震来说,它主要分布于洋中脊处、地槽形成处(如大陆与大陆之间的地槽处,及海洋壳与大陆壳之间的地槽,也即海洋与陆地的边界处),在海岭处若形成火山喷发,也有可能形成地震。 由于海洋壳经地槽作用形成了褶皱,厚度增加,但宽度肯定减少。位于地槽两侧的大陆肯定漂移合拢。所以,当大陆与大陆之间形成洋中脊时,大陆因漂移而分离,当大陆与大陆之间形成地槽时,大陆因漂移而合拢,最后愈合。 在地槽形成过程中,会形成火山喷发。而地槽主要分布于大陆与大陆间形成地槽处、海洋壳与大陆壳交界处。火山喷发,会带出大量的地内热量及热物质,所以,热涌流及相当于热涌流的地幔柱,主要分布于洋中脊线、裂谷线、有地槽形成的大陆块与大陆块缝合线、能形成地槽的海洋壳与大陆壳交界线、能产生褶皱断裂的海岭线等处。 由洋壳褶皱加厚形成的大陆壳,由于其在地球膨胀或收缩过程中都相对稳定,所以,其不容易发生变化,自然可以称为稳定板块。由洋中脊形成的海洋板块,若其在地球收缩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大陆与大陆间的地槽或大陆与海洋间的地槽的话,它也相对稳定,也可以被称为相对稳定的板块。这样,洋中脊、能形成地槽的陆 - 海交界线,就成为主要的板块界线,板块应主要沿这些界线区分才对。自然,大部分火山和地震,也就主要沿这些界线分布。 这样,就可以把历史上主要的有重要影响的地球演化方面的学说统一起来。当然,根据目前的证据来看,地球收缩和膨胀,还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膨胀和收缩交替进行,一种是收缩和膨胀同时进行。若地球由于月球的潮汐作用自转速度逐渐减慢之外,在其演化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振荡,没有明显的自转加快和减慢的时期,也即地球没有明显的收缩和膨胀的周期性变化(地球的膨胀和收缩,肯定会影响到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化)的话,那么,地球的收缩和膨胀就应是同时进行的,也即洋中脊不断形成海洋壳,而地槽不断将海洋壳转化为大陆壳。除非有一种十分特殊的作用力,要不然的话,这种在洋中脊处扩张,而在大陆壳与大陆之间及大陆壳与海洋壳之间又挤压同时存在,似乎不太可能。从直觉上看,这种可能性存在的几率应该不大。 若地球存在着明显的自转周期性变化,那就说明地球存在着明显的膨胀期和收缩期之分。当然,可以先膨胀后收缩,也可以先收缩后膨胀;再有就是收缩和膨胀相间进行。而相间进行收缩和膨胀,又可以细分为大于几亿年为单位的收缩和膨胀相间,和小于几万年甚至几年的收缩和膨胀相间。这应可以通过检测地球演化过程中自转周期变化来验证。从直觉上看,这种可能性较大。只要能找出一种同期性的作用力,它在 A 时期使地球收缩,而在 B 时期又能使地球膨胀就行。 虽然已有了一个理想的假说,但是,是什么能量造成了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九 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能量来源(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7072 )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3755 次阅读|5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七 对现有假说的分析
rock6783 2009-3-11 13:10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从地球膨胀说所依据的事实证据,和以上我们列举的 60 个大家公认的事实看,在地球演化的某个时期,大洋的确在破裂形成洋中脊,洋中脊岩浆上涌造成海底扩张;地球上,也的确有裂谷出现;板块之间,也的确有漂离现象出现。这些基本事实,是不容否定的。所以,地球在其演化的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或某个时期、或某个相位,的确存在着体积的膨胀。通过地球体积的膨胀,造成了以上现象的出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地球膨胀说是正确的。当然,地球膨胀说所得出的地球膨胀的体积达 1/10 以上的说法,及他们所提出的地球膨胀的动力机制,由于得不到有力的正面证据支持,而同时受到很多的反面证据的否定,所以,肯定是错误的。 从地球收缩说所依据的事实证据,和以上我们列举的 60 个大家公认的事实看,在地球演化的某个时期,也的确有地槽出现;由于大家公认大陆壳是由于海洋形成的。而大陆壳是高度褶皱和变质的岩石构成的。没有褶皱的大洋壳,要变成高度褶皱的大陆壳,地球肯定出现过水平侧向挤压力;近圆形的海盆要变成线形的地槽,也必须要有水平侧向挤压力的存在;地球也的确存在板块漂合的现象。既然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某个区域、或某个相位,没有褶皱的海洋壳要变成高度褶皱的大陆壳;近圆形的洋盆要挤压形成线状的地槽;板块要漂合进行拼接。地球在演化过程的中某个阶段、某个时期、某个区域或某个相位,肯定存在着地球体积的收缩,通过地球收缩产生的侧向挤压力,造成以上现象的出现或形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地球收缩说也是正确的。当然,地球收缩说所得出的地球收缩的体积达 1/10 以上的说法,及他们所提出的地球收缩的动力机制,由于得不到有力的正面证据支持,而同时受到很多的反面证据的否定,所以,肯定也是错误的。 由于公认的事实支持地球在其演化过程中的某个时期、或某个阶段、某个区域、或某个相位的确存在着地球的膨胀,在同一个时期、阶段、区域、相位,或另一个时期、阶段、区域、相位,地球又存在着收缩,所以,我们可以说,地球脉动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正确的。同样,地球脉动说所提出的动力机制,也得不到目前所证实的证据的支持,反而受到一定证据的否定,所以,也肯定是错误的。 涌流学说提出的软流圈岩浆上涌形成火山和地震,形成地球现有的热点,形成洋中脊,这也得到一定证据的支持。她所解释的地球收缩造成涌流上涌,从上面的地球收缩说的分析看,似乎也有可能,但她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地球为什么会周期性收缩的最终地球动力学问题。 热点 - 地幔柱说所提出的热流从地球深处上涌,形成火山喷发和地震,也得到很多证据的支持,这也是事实。说明地球的确有热流在某些区域上涌,引发了火山和地震。但是,地幔柱为什么主要形成于海岭、裂谷处?为什么其它区域却很少有?地幔柱到底来源于软流圈还是地幔深处或甚至地核处?也还是剧烈争论的问题。所以,总的来说,地球在其演化过程中,的确有地幔柱的存在,但地幔柱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形成的,也即地幔柱的动力学问题,也还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地槽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某个时期、阶段,在某些区域肯定出现过,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 ( Dana J. D., 1873 ) 。海洋壳通过地槽的形成,完成了褶皱过程,形成大陆壳。地槽的形成过程,也伴随着大量的火山喷发和地壳的断裂,这些断裂,应该会引起地震。所以,地球演化过程中在某些时期的某些区域会形成地槽是肯定的。所以,地槽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是正确的。但是,是什么力量造成地槽形成的早期下沉,又是什么力量造成地槽形成晚期的中央区域上升成为山脉?也即地槽形成的动力学问题,也一直是困扰地槽学说的最大问题,这也是主流地学界慢慢淡忘它的主要原因。 大陆肯定存在漂移,到目前为止,这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不容否认。在大陆漂移学说形成的初期,也就是因为其不能很好地解释其漂移的动力学机制问题,在上世纪 20 年代末,受到了当时地学主流学派的否定。虽然自海底扩张学说提出后,大家承认了其的正确性,但是,大陆漂移的动力学机制,直到目前为止,争论仍很大。所以,可以说,大陆漂移学说是得到很多事实支持的,但其形成机制,即动力学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由于古地磁学的成就,海底扩张现在也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由于现在的地学主流学派否认了地球膨胀学和地球收缩说,所以,海底为什么会扩张?也即洋中脊形成的机制问题,也还是地学界争论的问题。 源于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板块构造学说提出的洋中脊在不断形成海洋壳,而海洋壳在某些海洋壳与大陆壳交接处不断消亡;火山和地震主要存在于某些海洋壳和大陆壳的交界处及洋中脊处,这些都是不容否定的事实。这也是板块构造学说能成为当今地学主流学派的主要根据。板块,是地球演化过程中在一定阶段相对稳定的地块。但到底怎么样划分现阶段地球的板块最为准确?地学界仍存在很大的分歧。所以,从板块学说形成以来,地球的板块越来越多,越来越小。这本身就说明,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板块的稳定是相对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板块,现阶段的稳定性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的板块,只能代表现阶段这些地块的相对稳定性。因为板块学说源于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而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本身就没有解决其动力学问题,所以,板块构造学说,也不可能解决其动力学问题。涌流学说、地幔柱学说、地幔对流学说都试图解决板块构造学说的动力学问题,但仅就现阶段来说,它们都受到了很多不容否定的反对证据的否定。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以上提出的所有的曾对地学有重要影响的学说,它们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都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或者它们最终被地学主流学派否定(就目前来说,板块构造学说除外)的主要原因是它们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其动力学机制问题。当然,板块构造学说也不例外,它虽然目前仍得到地学主流学派的支持,但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其动力学机制问题。 那么,到底一个什么样的假说才可能真正正确?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八 对 理想 假说的定性模拟 参考文献: Dana J. D. On some results of the earth's contraction from cooling including a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 of mountains and the nature of the earth's interior.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73, 5: 423-443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3896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五 左右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假说
rock6783 2009-3-8 09:25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就地球演化、大地构造及地球动力学方面,目前提出的对地学界影响较大的假说,主要有地球膨胀说、地球收缩说、地球脉动说、地槽与地台说、海底扩张说、地幔对流说、地幔柱假说、板块构造说、潮汐说、地球自转说、地洼说、涌流构造说等。下面,我们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1.1 地球收缩说 地球收缩说是最早的一种地球动力学假说,源于皱缩苹果与冷却地球的直观对比。这一假说通常按 Jeffreys ( 1929 ) 的提法表述。假定地球起初是一个炽热的天体,在其发展的早期,分异为一个铁质的核部和一个基本上是硅质的幔部。幔部从液态铁核处的基底开始向外凝固,通过传导而不是对流逐渐冷。从地心到地表 700km 以下的范围内,从地球开始凝固以来还没有来得及发生任何显著的冷却或体积变化。在 700 -70km 的深度区间内,传导所引起的冷却正在发生,致使这一层收缩,并因围绕内核受到拉张而处于内部拉伸状态。在靠近地表处,岩石早已冷却,靠太阳辐射维持热平衡,不会有大的温度变化。在浅于 70km 的范围内,处于一种内部压缩状态。 70km 深处为无应变面。 收缩假说基本上是一种固定论,无法解释板块运动或大陆位移。更有甚者,收缩说认为全球的应力场是同样的,无应变面以上是压缩,无应变面以下是拉伸。这和地球的实际应力状态大相径庭。 有人详细考察全球大陆和大洋的分布,发现大部分大陆和大洋是正相对应的。还提出过四面体收缩来解释这种分布。它所依据的假说是,一个收缩的球体趋向于缩成具有最小体积的四面体形。四面体的四角将与大陆相对应,它的面则与大洋盆相对应。调整四面体的尺寸,还可以解释大陆和大洋面积的比值为 1 : 2 。 Davison ( 1888 ) 提出过类似设想:地球只在上层中发生收缩(由冷却引起),这些层处于内部引张的状态。由于大陆压力的影响,大陆之下的引张量必将远小于大洋区下的引张量。这种状况趋于使大洋盆地更进一步沉降,而且也是导致大洋盆地成为永久性的一条物理上的原因。任何造山效应都是在大洋与大陆交接的地方表现得最为突出,这就使人们提出了大地生长的思想。 对四面体收缩说的主要批评意见是,从性能上看,地球最上层的皮无法阻止其本身的面积因切向力的作用而发生改变。此外,这样一个外壳的变形理论似乎表明,这种变形应该是屈曲,而屈曲球壳的变形是对称于一条直径的,其形状的偏离由一系列沿着以对称直径为轴的平行纬圈的球调和函数给出。这就反把四面体收缩的设想给排除了。 早期的收缩说一直流行至 20 世纪 50 年代。由于地球在地质历史进程中很可能发生过某种收缩,因此,对收缩说的研究并没有因它有上述明显不足而终止。后来还发展过两种收缩假说。第一种是弹性不稳定说。按这种假说,当地球变冷时,岩石圈因褶皱作用而变弯(皱缩的苹果)。 Jeffreys ( 1962 ) 认为,这种皱缩幅度极大,以致它们在弹性上可能不稳定,即断裂 - 收缩假说 ( Jeffreys , 1962 ; Meyerhoff et al. , 1972 )。 MacDonald ( 1963 ) 论证,由于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地球并不是一开始就产生收缩,而是一直到最后的 11 亿年前左右才有收缩发生。他主张的收缩模式也是断裂 - 收缩模式。最近 Meyerhoff et al. ( 1992 ) 等提出了一种全球构造的新概念 - 涌流构造,把地球的收缩作用作为构造运动的触发器。可见,虽然单独的收缩作用不能解释所有构造运动的成因,但地球的收缩作用在地球动力学中的影响仍是需要考虑的。 1.2 地球膨胀学说 地球膨胀说认为地球一直在不断膨张。从 1620 年培根( F. Bacon ) 提出地球膨胀的观点以来,曾经提出过好几个地球膨胀的假说,来解释造山运动和大陆及大洋的形成等。膨胀说假定地球是由若干层组成的,最顶上一层代表地壳,其下相邻的一层代表膨胀层。造山效应就发源于这个膨胀层,所产生的应力又转而使地壳屈服。这一假说可以岛弧和海沟的形成以及造山要素之间的联系做出解释,特别是能解释海洋造山运动。也有人用地球膨胀作为大陆的成因。例如 Hilgenberg ( 1933 ) 根据大陆可以拼合为一个球面的实况,认为初期的地球比现在小得多,并被硅铝壳所覆盖,后因地球膨胀,体积增大,硅铝壳因受拉张而破裂,其碎块逐渐分离形成大陆。与此同时,地球的大洋也随表层的崩解而形成和发展。 地球的洋脊、裂谷系统理所当然地被地球膨胀论者作为支持其据说的重要证据。据推测,膨胀是从像大西洋中脊那样的大破裂口开始的。随着对洋脊、裂谷系探测研究的深入开展, 20 世纪 50-60 年代以来,地球膨胀说一度又显得十分活跃。 Carey ( 1976 ) 把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地球上各级规模的构造都归因于地球的膨胀。他提出,地球的膨胀是非对称的,南半球比北半球膨胀得更显著,因此所有大陆皆向北移动,而所有环绕太平洋的大陆看来正向着太平洋运动。 地球膨胀说的主要问题是其难以解释地球膨胀所引起的巨大密度变化。例如,如果地球的直径以因数 2 增加,将引起面积以因数 4 增加,体积以因数 8 增加,密度以因数 8 减小。现代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5.5g /cm 3 ,地球开始膨胀前的平均密度就必然达到大约 44g /cm 3 。这样大的密度变化带来的结果是,地球表面相应的重力加速度将是现代的 4 倍,地球的惯性矩将是现代的 1/4 ,地球的自转将比现代快得多。古生物钟和天文观测证实,一天的长度(日长)只比现代的少约 10% ,远不是地球膨胀说所期望的值。 引起地球膨胀的可能机制据认为主要有: 1 、热效应; 2 、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变化或相变; 3 、万有引力常数的缓慢减小。虽然在地球历史中,特别是在地球的早期,有可能存在着热的纯增长,因而有地球整体的轻微膨胀,但是,其效应看来只不过能造成一些深海沟等,不可能有更大的影响。将引起膨胀所要求的能量和在化学键中的可用能量进行对比,来估计地球内部的化学变化或相变能否导致地球大规模的膨胀,发现地球半径均匀地膨胀 20% 所要求的能量,要等于打破组成地球的分子的几乎全部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因此,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变化这种机制产生的能量也不足以造成大陆的大规模膨胀。估算由引力常数的减小所能得到的能量,同样无法说明大于 100km 的地球半径增长存在可能性。总之,地球膨胀说在机制问题上也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很难找到引起膨胀的机制。 虽然地球膨胀说存在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目前仍未能得到合理解决,但仍有一些支持者在继续探索。 РОПОТИЙ ( 1989 ) 得出伴有质量增大的地球膨胀会使自由落体加速度( g )的值大增。古地球的 g 仅为现今地球 g 值的 40% 。 G 的增大伴随着地壳下物质密度增大,最终将导致较老地壳相对于年轻地壳不断上浮。地壳的这一性状正好被地质资料所证实。例如,在大西洋型和太平洋型洋壳与陆壳的相连地区,老地壳逐步占据了较高位置。所以,相对于更年轻地壳发生了老地壳的不断出露。他还作了地球质量和体积随时间呈指数增长来探讨地球发展历史的 8 项推断。由它们引伸的主要论点,与实际资料不相矛盾,又可详细说明地质现象的物理化学原理,一些重要的大地构造作用得到合乎逻辑的阐明,同时许多大地构造概念得到了运用。他还推断,由于膨胀,地球族行星的爆炸是不可避免的。 Owen ( 1992 ) 认为, Carey 的地球膨胀说正处于大陆漂移说早期被否定的那种状况; Carey 对地球动力学的贡献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Owen 根据大量海洋地壳扩张数据和地质及古生物资料,论证了地球在过去 200Ma 期间不仅发生过大陆漂移,还发生过膨胀,从今天直径的 80% 膨胀到今天的值。他还用横贯太平洋的卫星激光测距结果来证明其论断。卫星激光测距结果表明,太平洋中大陆的收敛明显小于为了平衡扩张所需要的值。他指出,从地核是稳态和均变论的思想出发无法理解地球膨胀的概念。 Kremp ( 1992 ) 依据核 - 幔边界处的外核温度比地幔底部 D 层的温度至少高 200 ℃ 的地震学新探测结果,讨论了地球在过去 200Ma 期间快速膨胀的可能性。他的结论是地球的大小在过去 200Ma 时为现在的 60% 。 1.3 地球脉动说 地球收缩说和地球膨胀说都包含一定合理性,又都存在一定问题。在这两种假说基础上很自然地便产生了地球一段时期膨胀,另一段时间收缩,膨胀和收缩交替发生的地球脉动说。在地球膨胀期,地壳受到引张作用,产生出大规模的隆起与拗陷,大型裂谷和岩浆喷发;在地球收缩期,地壳受到挤压作用,产生出褶皱山系,并伴有岩浆活动。 脉动学说虽然较好地解释了构造运动的周期性,但却不能解释地壳构造的方向性,并且对胀、缩的原因有不同看法,因此,自 1933 年布契尔( W. N. Bucher ) 提出这一学说以来,一些研究者曾试图将此学说加以改进。 РОПОТИЙ ( 1989 ) 提出了一个将脉动说与壳下流和大陆活动论结合起来的地球动力学新模式。他认为,地球动力学模式既要考虑地球的收缩,也要考虑它的膨胀,即建立在脉动假说的原则上。按此观点,当地球收缩和膨胀交替时,收缩效应集中在一些带上,而膨胀效应集中在另一些带上,在此种情况下,处于中间的断块应该从拉张带移向挤压带,所以在脉动的地球动力学模式中自然包括大陆活动论原则。这一模式还考虑了在地球半径增减交变作用下地幔内物质的移动,认为地球挤压力可促使壳下流观点主张的物质分离和移动。该模式的提出者认为,体现脉动假说和解释岩石圈移动的假说相结合的地球动力学模式是目前最有前景的模式。 1.4 涌流构造( Surge Tectonic )说 涌流构造是迈耶霍夫等 ( Meyerhoff et al. 1992 ) 提出的一个新全球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模型。他们认为,大多数地表构造,包括板块构造不能解释的一些构造现象,可用软流圈的涌动来解释。软流圈涌动的驱动机制是地球收缩引起的岩石圈塌陷。当冷却凝固了的岩石圈块段塌陷到软流圈中时,部分岩浆按重力法则上涌,一直达到岩浆密度与周围岩石密度基本平衡的位置上,才会稳定下来。这一过程像巨型液压机一样,遵循帕斯卡定律,能将所受压力通过岩浆的涌动传递到各个方向。强的岩浆涌动对构造运动起决定作用。 岩浆涌动的通道,迈耶霍夫等 ( Meyerhoff et al. 1992 ) 称为涌流通道,是岩石圈中最基本的构造单元,可以通过近 40 种物性标志加以鉴别。涌流通道暂分为洋盆涌流通道、大陆边缘涌流通道和大陆涌流通道三大类。大洋中脊及其主要分支下的通道,是洋盆涌流通道中的主干通道,其长度可达几百万米,宽度可以从 1000km 到大于 3000km 。这些通道可为构造运动提供浅层作用机制。它们的存在可以用全球地热图来证实。 迈耶霍夫等 ( Meyerhoff et al. 1992 ) 认为,全球高热流带( 55mW/m 2 )相互连通的网状分布形式,用现有的地球动力学假说无法解释,但可以认为这些高热流带是由下伏的浅层岩浆通道 - 涌流通道形成的。如果涌流通道被强烈压缩,它们应该变成裂谷带或褶皱带。每个通道的变形形式是它上面的岩石圈厚度的函数。 据说,在由从事板块构造研究的科学家自 1965 年以来汇集的 36 个数据集中,用板块构造学说只能解释 13 个。它们是洋中脊、大陆裂谷、走滑带、岩浆弧、大洋和大陆山区、深海沟、贝尼奥夫带、地槽、造山岩体、蛇绿岩套、混杂岩、变质核杂岩体和拆离断层带。其余 23 种构造现象的时代都为侏罗纪或更新一些,它们仅出现在高热流带之下,都和浅部的岩浆运动,因而和涌流通道有关。这 23 种现象包括高热流带、微地震带、长的线性断裂和裂隙带、构造带分段性、两侧对称的双向褶皱带、地幔底辟、构造地层地体、与褶皱带平行的拉抻线理、反向变质梯度、地幔片麻岩穹隆、热泉链、成行的熔岩区、岩墙群、非造山岩体链、金伯利岩筒、长条状蒸发岩盆地、岩石圈低速带、异常上地幔透镜体、高导层、向东迁移的构造带、弥散板块边界、大地电磁复合体和旋卷构造等。 声谱仪显示洋中脊被成千上万条平行洋中脊的裂隙切割,证实洋中脊下面软流圈流动并不与洋中中脊垂直,而是与洋中脊平行。 迈耶霍夫等( 1992 ) 把这作为批判海底扩张和证实岩浆通道存在的证据。 涌流构造假说的提出者认为,这一假说的一个重要优点是,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将岩浆活动和构造作用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的机制,而且还在解释所观测到的所有构造现象上具有内在的协调一致性。不过应该看到,他们对许多构造现象的解释还是很初步的。例如,前已提及,迈耶霍夫等列出了 54 种向东迁移的构造现象,笼统地指出这与地球自转有关,但未作深入的机制分析。涌流构造的触发机制是地球收缩引起的岩石圈塌陷。地球收缩引起岩石圈塌陷的可能性和强度以及地球收缩与地质旋回的相关性等也是涌流构造假说还须深入解决的问题。虽然还不能说涌流构造假说已很完善,但它对板块构造假说的批判和所提出的许多问题对地球动力学研究确实是有启发性的。 1.5 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的思想由来已久。英国哲学家培根 ( Bacon, 1620 ) 指出,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的吻合并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地理学家斯奈德 ( Snider, 1858 ) 在《地球形成及其奥秘》一书中,用欧、美两洲古生代煤层中化石的相似性作为依据,首次把大西洋两侧大陆加以拼合。美国学者泰勒 ( Taylor, 1910 ) 指出,欧亚、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移动,是形成环太平洋岛弧和褶皱山系的原因。 德国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 ( Wegener ) 将这些简朴、零散的大陆漂移思想加以发展,在其 1912 年 的大陆的生成和 1915 年 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系统地论述大陆漂移问题,创建了大陆漂移说 ( Wegener, 1929; Wegener, 1966; Wegener, 2001 ) 。 魏格纳认为,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硅镁质洋底上。在中生代以前,地球上所有大陆曾经结合成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联合古陆或泛大陆( Pangaea );围绕泛大陆的广阔海洋,叫做泛大洋。中生代开始,联合古陆裂解、分离,产生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分离出的碎块逐渐漂移到目前所在的位置,而泛大洋则收缩为现在的太平洋。魏格纳用图解表示的过去大陆的位置与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根据崭新的资料得出的模式异常类似。为发展大陆漂移说,魏格纳利用了现代植物和化石的分布;古代冰川作用在现代热带地区的一些地质证据;尤其是海洋对面两岸海岸线的对称相配,如南大西洋两侧的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就是相配的。魏格纳还认为,年轻的海床比老海床浅;大陆漂过海盆犹如木筏漂过大海。这些都可与现代板块构造学说对照。 魏格纳的观点与现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区别,可用加里福尼亚地区的运动加以说明。 魏格纳( 1924 ) 把加里福尼亚看成一块薄的裂片,离开它的母体向北美东南方向漂移,它犁过下地壳,使下加里福尼亚变得弯曲,并沿着加里福尼亚海岸基底凸起。板块构造学说则认为,是两个厚板块彼此在圣安德烈斯断裂和加里福尼亚湾作剪切运动,下加里福尼亚是沿着位于主要板块边界邻近的次级断裂的延伸,不是受到挤压。 移动大陆的原动力是什么?根据大陆漂移的方向主要有两种趋势,一是自地球的两极向赤道的离极运动,如原来聚在南极的冈瓦纳古陆分离后逐渐北漂;另一趋势西漂,如美洲大陆向西漂移,在其西缘形成科迪勒拉和安第斯山系,在其东缘形成一系列群岛(如亚洲、澳大利亚东缘的群岛)。魏格纳认为,大陆漂移的驱动力主要是向西漂移的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西漂的力源于日、月引力所产生的潮汐摩擦力;离极力则来自地球自转的离心力。计算表明,这些力的数据确实太小。虽然魏格纳强调,小的力如果长期作用也可能移动大陆,但大多数人认为,这些力都不足以克服对大陆运动的摩擦阻力。因此,杰弗里斯 ( Jeffreys, 1929 ) 在其《地球》一书中有力地指出,大陆漂移说在理论上根本是不可能的。 在有关大陆漂移机制的讨论中, 霍姆斯( Holmes, 1931 ) 首先提出了地幔对流模式。他认为,大陆由有上覆硅铝层的厚玄武岩质地壳组成,地球内部的重力能和热能可以引起地幔对流,如果地幔内的流体上升到大陆中央并向两侧散开时,大陆就会从这里向两侧裂开,大陆块体被地幔对流携运,留下了大陆之间的破裂和延伸区,成为新的大洋,随着玄武岩浆在对流上升流之上喷出,大洋的面积增大,在对流下降处,玄武岩被转换为榴辉岩并下沉入地幔,为前进的大陆让出位置,并在深处熔融而成玄武岩质岩浆,重新在对流上升处升起,完成对流循环。 魏格纳等将大陆看成是主动的因素,认为大陆本身是把坚硬的地幔推开而前进的;霍姆斯则引入了像在传送带上那样被携运的被动大陆的概念。霍姆斯的假说后来发展成海底扩张假说和地幔对流说。 1.6 海底扩张说: 19 世纪 70 年代,通过英国挑战者号调查船的环球考察,已知道北大西洋中部有一条海底山系。 1925-1927 年间,通过德国流星号的回声探测,确定了整个大西洋纵列着一条长达 17000km 的大洋脊,由于它正好绵延于大西洋的中部,因而,常称之为大洋中脊。 20 世纪 50 年代,通过对洋底的勘测进一步发现:世界各大洋都有大洋脊存在,一般都位于大洋中部,并比以前设想的更接近于连续,洋中脊下面曾发生过某种上涌;大洋盆的年龄比较年轻,大洋盆中的沉积也比以前所假定的少得多。原有的大地构造学说未能对大洋底的这些构造现象做出预测,也不能给出确切解释。 20 世纪 60 年代初,一些学者提出,大洋中脊的高热流有可能用地幔中的上升对流来说明,这样也可解释大洋脊的拉张性质。其中,美国地质学家赫斯 ( Hess, 1962 ) 和迪茨 ( Dietz, 1961 ) 把对流方案发展,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迪茨 1961 年的论文首先提出了洋底扩张这一名词,但是,首创海底扩张说的还是赫斯(就连迪茨本人也承认这一点),虽然赫斯的论文大洋盆的历史 1962 年才发表。 海底扩张说圆满地解释了大洋的主要地壳层(大洋层 3 )的厚度均一性、洋底年龄及洋脊上沉积物超复等当时难以理解的地质问题。赫斯认为,大洋层 3 底部代表现代的或过去的 500 ℃ 等温面。在洋中脊处,随地幔对流涌出的橄榄岩和水通过这个等温面时发生作用产生蛇纹岩,形成新洋壳;在远离洋中脊的地方, 500 ℃ 等温面已下降到较深位置,已有的蛇纹岩不会转变成橄榄岩;由于缺乏水,未蛇纹岩化的橄榄岩也不会转变成蛇纹岩。这样,大洋层 3 就基本保持了它们在洋中脊处形成时的厚度。按照海底扩张说,如果对流的运动速度为 1 -2cm /a ,洋底便可每 200Ma 或 300Ma 完全更新一次。这可以解释洋底的年龄为什么比较年轻,洋底的沉积物厚度为何较小。 迪茨的模式与赫斯的模式相似。但迪茨认为,洋壳是玄武岩质的辉长岩,上地幔则为榴辉岩。玄武岩在高压下变为榴辉岩的地方就是莫霍面。另外,迪茨还把地球表面至 70KM 深处的层位叫坚硬的岩石圈,试图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力学单元,并认为,在岩石圈的下面有一个软层,岩石圈在它上面能够比较自由地活动。实际上,后来的板块构造设想就是由此萌芽的。 威尔逊 ( Wilson, 1963a ) 热烈支持海底扩张说,他认为,大西洋的火山岛原来是在洋中脊处形成的,随着在共同的对流体传送带上移动,于是岛屿的年龄离洋中脊越远越老。如靠近大洋中脊的扬马延岛所有岩石的年龄比 1000 万年更新,亚速尔诸岛加到 2000 万年,再远一点的百慕大群岛为 3600 万年,费罗群岛为 5000 万年,靠近非洲西海岸的费尔南多波岛和普林西比岛则为 1.2 亿年。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中,他也列出了类似的岛屿年龄数据。这不仅证实了大陆漂移的原来说法,也为海底扩张提供了有力证据。 应当指出的是,赫斯和迪茨的海底扩张说中的地幔对流包括大洋层 3 ,这既不同于早先认为地幔对流发生在玄武岩质地壳下的霍姆斯模式 ( Holmes, 1931 ) ,也不同于后来将地幔对流限制在岩石圈下的威尔逊模式 ( Wilson, 1963a ) 。 从板块构造角度,海底扩张说可概括为:地幔物质在大洋中脊随地幔上升流上涌形成新的大洋岩石圈,新生的岩圈随着软流圈的侧向流动推挤着原有的岩石圈从洋中脊向两侧扩张移动,在海沟处大洋岩石圈随着地幔下降流而俯冲消亡,不断更新。洋中脊是大洋岩石圈的生长带,海沟是大洋岩石圈的消亡带。 1.7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由 Wilson ( 1965 ) , McKenzie et al. ( 1967 ), Morgan ( 1968 ), Le Pichon ( 1968 ) ,等人提出的大地构造学说。它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的自然引伸,还包括了岩石圈、软流圈、转换断层、板块俯冲、大陆碰撞和地幔对流等一系列概念,有人称为全球构造学说。板块这一术语是 Wilson ( 1965 ) 在论述转换断层的一篇短文中首先提出的。它表示地球表层(岩石圈)被活动带分割所成的大小不一的球面盖板。它的面积很大,厚度很小,并按地球表面轮廓弯曲。 依据构成板块的岩石圈类型,板块可分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构成板块的岩石圈顶层为大洋地壳的板块为大洋板块,如太平洋、大西洋、菲律宾海等板块。岩石圈顶层的一部分为大陆地壳的板块是大陆板块,如欧亚、北美、南美、非洲等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就是关于这些岩石圈板块相互作用,并认为这种相互作用是大地构造活动基本原因的学说。初期的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如下: 1 固体地球上层在垂向上分成弹粘性的岩石圈和粘性软流圈,下垫弹粘性的中圈。岩石圈在软流圈表面作相对运动。 2 岩石圈在侧向上分成数目有限的大、小板块,它们是刚性的和相对稳定的,并按球面运动规律不断改变着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 3 板块边界分为三种类型: A 分离扩张型; B 俯冲会聚型; C 平移剪切型或转换型。 4 板块在离散边界处的扩张增生得到会聚边界处俯冲消减的完全补偿,地球体积保持不变。 5 地幔中的热对流是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1.8 热点 - 地幔柱假说: 太平洋中的夏威夷海岭和天皇海岭,是由成线状展布的一系列火山堆构成的火山链,其岩石年龄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定向性。岛链东南端的夏威夷岛火山年龄不超过 80 万年,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是目前仍在活动的活动火山。从夏威夷岛沿岛链向西北,随着距离的增加火山岩的年龄依次增加。在夏威夷海岭与天皇海岭的转折处,火山年龄约 4000 万年。天皇海岭呈 NNW 走向伸向堪察加半岛东侧,北端的明治海山的年龄则达 7000 万年。 威尔逊 ( Wilson, 1963b ) 为解释火山岛链年龄的递变现象而提出了热点的概念。所谓热点是地幔中相对固定和长期的热物质活动中心,它们向活火山提供富集各种微量元素的岩浆。随着岩石圈板块经过热点的不停运动,先形成的火山从热点处移开并逐渐熄灭成为死火山,新的火山又在热点上方形成,结果就形成了一串年龄定向分布的线状火山链。这类火山活动时,熔浆向外溢出,无地震发生,因此,所形成的火山链也叫无震海岭。上述夏威夷 - 天皇海岭火山链的走向,实际上记录了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在 4000 万年前是从南向北沿 NNW 向运动,最晚在 2600 万年以后转变为从东向西沿 NWW 向运动。 地幔柱是摩根 ( Morgan, 1972b ) 为解释热点成因而提出的概念。地幔柱是地幔深处,甚至核 - 幔边界上产生的圆柱状上升的热物质流。它携带地幔物质和热能直至地幔上层,并在岩石圈和软流圈分界处四散外流,激起软流圈中的水平运动,从而可将地幔柱当作板块运动的驱动机制。热点处的火山活动是地幔柱物质喷出地表的反映。由于炽热的地幔物质向上涌流,导致密度较高的物质盈余,形成正重力异常,因而重力特高的地方,也往往是火山分布的地方。摩根还强调,热点大体上固定于地幔中,因此,板块相对于热点的运动,便是相对于地幔固定部分的运动,也就是相对地理极或地球自转轴的绝对运动。摩根 ( Morgan, 1972a ) 用夏威夷 - 天皇海岭、莱恩 - 土阿莫土海岭和马绍尔海岭这三列热点轨迹资料,计算了 8000 万年来太平洋板块相对于热点的运动。所得结果与后来的板块绝对运动模型 AM-1 和 AM-2 型求得的相对于热点系的运动大体相同。 热点假说在深海钻探第 55 航次钻探夏威夷 - 天皇海岭时证明了其正确性,船上所作的古生物鉴定和陆上所作的放射性测年所提供的年龄,证明了所预言的太平洋板块向北的运动。由火山岛年龄和它们距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的距离,推导出的太平洋板块的运动速度大约为 8cm /a ,运动方向的改变(山链变曲)发生在 43Ma 之前,几乎等于摩根预测的年龄。 1.9 地槽与地台学说: 地槽学说的出现使褶皱带发育在特定地位置地问题变得容易回答:地槽填充了具有塑性的沉积物,褶皱作用也就在地槽带中发生。 19 世纪中叶,美洲的地质学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就像美国的经济发展一样,美国的地质学研究也就是从东部逐渐向西部扩展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可以说是美国地质学的摇篮。美国地质学家霍尔 ( J. Hall, 1857 ) 对阿巴拉契亚的地质研究,把大地构造学说带到了新的起点。霍尔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阿巴拉契亚山有一套地层自西向东逐渐增厚,在宾夕法尼亚地区厚度达到 4 万英尺 。他认为如果以此推断当时北美大陆位于 4 万英尺 的深海之下,那是十分愚蠢的,因为他确信他所涉及的地层都是浅水沉积。但霍尔认为山脉的形成与沉积层的褶皱无关,是大陆整体抬升后在地面流水的挖掘下形成的。遗憾的是他对山脉成因的错误认识掩盖了他对地槽的聪明发现,致使他的理论发表了十多年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当然历史是公正的,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忘记他对地槽学说的巨大贡献。 1873 年 ,美国地质学家丹纳 ( J. D. Dana, 1873 ) 在其论文论地球冷缩的一些结果,包括山脉起源和地球内部性质的讨论中将霍尔在阿巴拉契亚发现的长条形的沉积盆地命名为地槽( geosyncline ),从此地槽学说成为大地构造学说的主流。丹纳在考虑造山作用时注意到以下三个基本事实:其一,大洋中广泛分布着火山,这是洋壳非常活动的证据;其二,大陆腹地古老地层占据的地区没有现代火山,也很少发生地震,说明陆壳非常稳定;其三,受过强烈扰动的造山带和相伴的火成岩带和变质岩带大多出现在洋 - 陆边界。丹纳认为地球的冷却过程是从大陆腹地开始的,并且使洋壳收缩塌陷,其派生的侧向压力在洋陆边界集中,使地壳发生弯曲形成地槽。地槽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形成巨厚的堆积。在地球冷却持续到一定阶段后,沉积层在侧向压力的作用下也将发生褶皱,而且沉积越厚,褶皱也就越强烈,同时在深部岩浆的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地槽在经过褶皱的剧变之后逐渐趋于稳定,成为大陆的组成部分,扩大了大陆的面积。在大陆边缘的褶皱山脉受到流水的剥蚀,逐渐地被夷平,剥蚀下来的碎屑物再一次被送到新的地槽中,孕育着下一次的褶皱造山。这就是丹纳的大陆扩张学说。 1887 年 ,俄国学者卡尔宾斯基 ( А . П . арпинский ) 研究欧洲东部的地质时发现,出露在芬兰、卡列里、乌克兰等地的前寒武纪岩石是广大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一部分,这个基底被产状平缓的沉积盖层所覆盖。这就是后来被称之为俄罗斯地台的,由基底和盖层构成的,地台双层构造概念。由于地台具有坚硬的结晶基底和几乎不变形的盖层,当时大多数地质学家都相信,地台在形成之后就不再遭受强烈的变形。 从霍尔 1857 年关于地槽概念的提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 1965 年 美国学者奥布英 ( J. Aubouin ) 出版的《地槽》一书,对槽台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提出,这个地球科学观在地质学界的影响超过了一百年的历史。即使是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也还是不能涵盖槽台学说的所有内容,尤其是大陆构造的研究,许多相关的概念至今仍在使用。 以上假说似乎都有正确之处,但以上的每个假说又都不完善。地质假说,必须符合地质事实。任何假说,都有可能错误,但很多地质事实是不容否定的。哪么,目前为止,不容否定的地质事实有哪些呢?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之六 60 个重要地质事实 参考文献: Bacon F. Nouvnm Organum Scientiarum. London . 1620. Bucher W H. Volcanic explosions and overthrusts. Am. Geophys. Union Trans., 14 th Ann. Meeting 1933, 14, 238-242 Dana J. D. On some results of the earth's contraction from cooling including a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 of mountains and the nature of the earth's interior.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73, 5: 423-443 Carey W S. The Expanding Earth. Amsterdam :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1976. Davison C. Philos. Trans. Roy. Soc. London Ser. A, 1888. 178: 240 Dietz R. S. Continent and ocean basin evolution by spreading of the sea floor. Nature, 1961, 190: 854-857 Hess H. H. History of ocean basins. Petrologic studies--A volume in honor of A. F. Buddington. Geol. Soc. America . 1962 : 599-620 Hilgenberg O C. Vom wachsenden Erdball. Berlin . 1933. Holmes A. Radioactivity and earth movements. Trans. Geol. Glasgor, 1931, 18: 559-606 Jeffreys H. The Earth.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 Press. 1929. Jeffreys H. The Earth (4 th editi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 Press. 1962. Kremp G O W. Earth expansion theory versus statical Earth assumption. In: Chatterjee S et al. eds. New Concepts in Global Tectonics. Lubbock : Texas Tech Univ. Press. 1992. Le Pichon X . Sea-floor spreading and continental drif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68, 73: 3661-3697 MacDonald G J F. The Deep structure of continents. Rev Geophys., 1963, 1(4):587-665 McKenzie D. P., Parker R. L. The north Pacific; an example of tectonics on a sphere. Nature, 1967, 216: 1276-1280 Meyerhoff A A, Meyerhoff H A, Briggs K S Jr. Continental drift V: proposed hypothesis of earth tectonics. Journal of Geology, 1972. 80(6):663-692 Meyerhoff A A, Toner I, Morris A E L, et al. Surge tectonics: a new hypothesis of Earth dynamics. In: Chatterjee S et al. eds. New Concepts in Global Tectonics. Lubbock : Texas Tech Univ. Press. 1992. Morgan W. J . Deep Mantle Convection Plumes and Plate Motions.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1972b, 56: 203-213 Morgan W. J . Plate Motions and Deep Mantle Convection. Studies in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Memoir -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GSA), Boulder, CO, 1972a , 132: 7-22 Owen H G. Has the earth increased in size? In: Chatterjee S et al. eds. New Concepts in Global Tectonics. Lubbock : Texas Tech Univ. Press. 1992 Snider A. La er ation et ses myst res d voil es. Paris : Frand and Dentu. 1858 Taylor F. B. Bearing of the Tertiary mountain belt on the origin of the earth's pla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910, 21: 179-226 Wegener A. Die Entestehung der kontinente. ( =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Geologische Rundschau, 1912: 3: 276-292 (in German) Wegener A. 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 Braunschweig, Germant: F Vieweg ung Sohns. 1915 Wegener, A. Die Ente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ed. 4. Brunswick : Vieeweg. 1929 Wegener A.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Translated from the third German edition by J. G. A. Skerl. New York : E. P. Dutton and Company. 1924 : 1- 212 Wegener, A. The origins of the continents . Journal of Geodynamics, 2001, 32: 31-63 Wegener A .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translated from German by John Biram). New York : Dover Publications. 1966: 1- 246 Wilson J. T . A new class of faults and their bearing on continental drift. Nature, 1965, 207: 343-347 Wilson J. T . A possible origin of the Hawaiian Islands . Canadian Journal of Physics = Journal Canadien de Physique, 1963b, 4 1: 863-870 Wilson J. T . Evidence from islands on the spreading of ocean floors. Nature , 1963a , 197: 536-538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人文|407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