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抗CTLA-4单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癌症免疫治疗”的问题
热度 1 xie44025 2013-12-21 16:28
关于“癌症免疫治疗”的问题 美国《科学》杂志将“癌的免疫治疗”列于今年十大科学突破之首,颇有些令人兴奋,也少许有些意外。 12 月 20 日出版的《科学》介绍了这项突破的具体情况。主要是 1 ,获 FDA 批准生产抗 CTLA-4 单抗( ipilimumab )的 Bristol-Myers Squibb 公司用这个抗体治疗已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今年秋天 Bristol-MyersSquibb 报告,他们用这个单抗治疗了 1800 个黑色素瘤患者,其中 22 %活过三年以上。 2 , ipilimumab 与另一个抗 PD-1 单抗联合应用,效果更佳。据报告,在几乎三分之一的黑色素瘤的患者“肿瘤迅速明显消退”,而单独用抗 PD-1 单抗的患者则没有明显延长生命的效果。 T 细胞是抗肿瘤的重要免疫细胞,它的活化除需 T 细胞的抗原别受体( TCR )识别肿瘤抗原外,还需要其另一个细胞膜分子 CD-28 与抗原呈递细胞( APC )上的 B-7 分子结合,以提供 T 细胞活化的辅助刺激信号( Co-stimulating signal )。 CTLA-4 是 T 细胞活化后产生的一个膜分子,它与 B-7 分子结合能力是 CD-28 的 20 倍,因此更易与 APC 上的 B-7 分子结合,而且这种结合的结果是向活化 T 细胞传递一个抑制信号。这个 CTLA-4-B-7 信号在控制 T 细胞适度应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敲除 CTLA-4 基因的小鼠,由于这个活化抑制机制的消失而出现淋巴细胞堆集,淋巴节肿大。 CTLA-4 分子的这种抑制 T 细胞活化的功能首先被应用在绣导器官移植耐受上。我们将 CTLA-4 基因与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融合构建产生的重组蛋白 CTLA-4-Ig ,可有效阻断 T 细胞活化的 CD-28-B-7 辅助刺激信号,明显抑制了移植排斥的发生。 与诱导移植耐受相反, Bristol-MyersSquibb 的思路是通过用抗 CTLA-4 单抗 ipilimumab 抑制 CTLA-4-B-7 抑制信号通路,阻止被肿瘤抗原活化 T 细胞凋亡,从而更有效地杀伤癌细胞。上述的结果表明,这种策略是可行的。实际上在 2010 年, Bristol-Myers Squibb 已经报告过,他们用 ipilimumab 治疗过一些已转移了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当时的结果是:用此抗体的患者的平均存活期是 10 个月,而对照组患者则是 6 个月。同时,治疗组的患者近四分之一的治疗组的患者活过了二年。在这个基础上,才有 2011 年 FDA 批准 Bristol-Myers Squibb 公司用这个抗体治疗已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有趣的是, 2012 年霍普金斯医学院的 Topalian 和耶鲁大学 Sznol 研究组的报告则是,单独使用抗 PD-1 ( PD-1 也是一种活化 T 细胞抑制分子单抗治疗了 300 个晚期癌症患者,结果是有半数以上的患者肿瘤缩小(其中 31 %是黑色素瘤, 29 %是肾癌, 17 %是肺癌)。这与今年 Bristol-Myers Squibb 报告的,单独使用抗 PD-1 的结果可参照分析。 肿瘤免疫治疗从80年代开始已成为肿瘤治疗学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除各种免疫细胞疗法外,抗肿瘤单克隆抗体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有几种抗肿瘤单抗被FDA批准作为癌症治疗药物,如治疗乳腺癌的Herceptin,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Rituxan,以及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Erbitux等。这些单抗都是针对癌细胞的,这次Bristol-Myers Squibb所用的抗CTLA-4单抗ipilimumab则是针对免疫系统,增强T细胞杀癌细胞能力的。从这个角度看,这确实是一个突破。但把这项研究报告看成是肿瘤免疫突破,还为时尚早。癌症的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ipilimumab是阻断一条信号通路,我们知道,细胞信号是一个网络,几乎每一治疗的条通路可以有替代途径。所以基于阻断一条抑制信号通路就能达到目的,可能并不现实。正如科学网博主孙学军博文“ 读“跟诺贝尔医学奖三位得主的问答活动后的记录”的感想 ”中说的: “ 现在生物学研究发现,单独对某一个分子和通路采取干扰,获得的最终效果往往不理想。 ” 同样由于癌发生及癌细胞生物学特点上的复杂性,癌免疫疗法可能只能是一种辅助疗法,对它抱有过高的期望也是不现实的。 此外,由于 CTLA-4-B-7 抑制信号是维持正常 T 细胞应答所必需的反馈调节机制,用 ipilimumab 非特异地抑制这信号,有干扰整个免疫系统功能的可能,其可能的副作用(如自身免疫病)也应有所注意。对这项研究结果,《科学》的文章也很慬慎。《科学》杂志主编 MarciaMcNut 为这项突破写评论中说:“尽管这项成果具有不确定性,但仍是值得介绍和庆贺的”。
个人分类: 肿瘤免疫|7079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