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团队培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老马-16】斧头帮与非传统安全
热度 23 yuncai 2013-12-29 22:19
人说山西好地方。 但多数的中国知识分子不相信,更相信山西是穷山恶水刁民。 山西经济没有东部发达,也不享受西部的优惠政策,一些晋人也常自嘲:山西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不东不西,不是东西。 这种情况下,刚刚毕业的博士们很难将山西高校作为“处女”工作单位。 于是,吸引刚刚毕业的国内博士就成为山西高校中最有智慧的校长们的选择——尽管京上广高校的校长们在旁怜悯加冷笑。 近四年来,我校千方百计地进了三百名博士。 学校兴亡,匹夫有责。看到进了这么多年轻博士,咱也高兴,也做着和世世代代的仁人志士一样的复兴梦:世界是你们的,就靠你们了! 光做梦还不行。在我出生的村子里,“你做梦呢”是个百分之百的贬义词,常被父老乡亲用来讥讽一些不能实现的想法。 咱还得为年轻人做点实事。 就努力在校青年基金中增加了一个青年团队培育项目,一来是希望刚来校的青年博士能自行地合作起来,瞄准有意义的重大问题合作攻关,二来不希望这三百多博士在科研上都是单兵作战,先挣扎、后沉寂、失踪或逃逸。 同事拿来青年博士们申请的全校团队名单,看到有80余名博士组成了20多个团队,很是兴奋,便一一浏览。 发现有两个团队有点怪: 一个是名称为“计算团队”,团队中的5个人都是用计算机,但分别计算东西南北中不同的东西。另一个团队的名称是“非传统安全 ” 团队,三个人研究的题目差距更大, 一个研究粮食援助政策,一个研究雾霾天气,还有一个研究循环经济 。 这?这不应该满足团队要“围绕一个重大科学问题或关键共性技术”的申请要求吧? 我在沉思着,时间在飞逝着。直到老马进来,我才意识到:所谓的沉思,基本上相当于电脑的死机,不会产生任何结果。 老马笑嘻嘻地说:王老师,你还不下班?还在琢磨着明天怎么走群众路线呀? 我回应道:“老马,你什么时候不贫嘴就好了。你来了正好,你给我看看,这两个团队算不算一个真正的学术团队”。说完,就将计算团队的申请书递给老马。 老马连忙摆手,说:“我一个看门的,哪能看懂这么高深的东西?你还是口头给我解释他们要干什么吧。” 我解释道: “我们设立了一个团队项目,目的是促使一些青年人,哪怕是不同学科的年轻人,共同研究一个真正有意义的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如果题目太大,100个人100年也解决不出来,那不行;如果太小,一个人一年时间就可以完成,那也不行。而且在团队中,每个成员都围绕大的问题,分解一个研究课题,而且这些课题既要有关联,但又不能完全一样,完全一样了就是一个项目,完全不一样就不是一个团队了。比如,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技术解决一个问题,可以像做一个产品一样,从设计、实验到制造等不同环节来解决一个问题。” 老马说:“好事呀!你赶紧做吧,还愁什么呢?” 我:“可是,我不知道这两个团队应该不应该算一个真正的团队。比如所这个‘计算团队’吧,赵大要计算天体演变,赵二要计算地球变暖,赵三要计算碳纳米管,赵四要计算量子点,赵五要进行核计算。分明是风马牛不相及嘛,应该不算一个团队吧?” 不到三秒钟,老马就开口了:“王老师,我前两天看新闻说,警察抓获了一个‘斧头帮’团伙,这帮人专门用斧头来威胁,抢劫、敲诈、强奸,无恶不作,不知你知道不知道这个消息?” 我:“老马呀,你说话越来越像专家了,还学会比喻了。你是说这个‘计算团队’就好比‘斧头帮’,也应该算一个团队?” 老马:“手里拿着斧头的斧头帮是团伙,拿着刀子的小刀会也是团伙,头上帮着黄巾的黄巾军当然也是团伙,你怎么能说人家手里拿着计算机的不是一个团伙?噢,不是一个团队?” 我有的无语,感觉老马在强词夺理,但逻辑上却驳不倒。只好拿出另外一个团队的材料,说: “听你的,斧头帮团队也是团队,这个咱们就不再辩了。可这个‘非传统安全团队’肯定不能算一个团队吧?你看,张三要研究美国的粮食援助政策,李四要研究东半球的雾霾天气,王麻子要研究京津冀地区的循环经济。这肯定不是一个团队吧?” 老马笑着说:“你忘了人家的团队就叫什么‘非安全’团队?人家三个人分别研究粮食安全、气候安全和经济安全,也是有联系的吗!” 我:“按照你的逻辑,什么研究都属于‘非传统安全’,研究量子纠缠是信息安全,研究煤矿开采是能源安全,研究癌症是人口安全,研究机车的,是交通安全。这样一来,天底下所有的研究都属于‘非传统安全’了。” 老马:“王老师呀,讲理的是你们学问人,不讲理的也是你们学问人,什么都能扯上联系的也是你们学问人,你们不是常讲‘世界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吗?任何事物都联系了,人家说我们是一个团队,也没错吧? ” 我:“那这天底下还有没有公理?” 老马一脸坏笑着说:“这个问题就需要问你们教授了,学校给我发的工资只是看大门的工资,不像你们教授拿很高的工资就是专门搞研究的 …” “说正经的,老马!”我连忙打断老马的闲话。 老马正容说到:“好我的王老师呀,你别这么天真了,你以为其他的团队都能形成真正的团队吗?我说你应该降低你的期望,二十几个团队过上几年,能留下三、五个团队就不错了。你要培育团队的想法很好,但你的这一计划充其量是个孵化项目。如果是一窝的臭蛋,你怎么孵化都生不出小鸡来。” “那你怎么在孵化前就能判断臭蛋很多,孵出小鸡的概率低呢?”我争辩道。 老马哈哈一笑:“环境污染呀!你现在看看全国,不被重度污染的地区有没有?你的这些鸡蛋可能早就污染成臭蛋了,你还梦想着用臭蛋孵小鸡,可悲呀!”                   【老马-15】2011计划与2012映画                   【老马-14】国家基金:中有必然,挂亦偶然 【老马-13】教师上岗服务公司 【老马-12】毕业季中的一女嫁七男 【老马-11】资源型教授与学术型教授 【老马-10】知识分子的弱智之处 【老马-9】文章他引vs民意测验 【老马-8】老马戏教授     【老马-7】都是基金惹的祸 【老马-6】传达室老马的传奇学术生涯 【老马-5】专利之转让篇 【老马-4】专利啊!专利! 【老马-3】马眼识人 【老马-2】:科技奖的另类功效 【老马-1】评价导师学术水平的另类标准      
个人分类: 小说|13589 次阅读|2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