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吃饱了撑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原创性就是“与众不同”
热度 6 controlhopeless 2019-4-19 17:56
博主按: 罗莎蒙德·哈丁说过 :原创性来自于对各种想法进行新的、惊人的组合! 这是短期内关于原创性的最后一篇了,俺就是将各种材料组织在一起,然后看看到底什么是原创性。 -------------- 说到原创性,首先想到的是苹果的乔布斯,他说过 What is Apple, after all? Apple is about people who think ‘outside the box,’ people who want to use computers to help them change the world, to help them create things that make a difference, and not just to get a job done. 我对上文的理解是:乔布斯是希望苹果公司为这个世界“栽种牛顿的苹果”,用这个苹果——计算机,去帮助人们改变世界,去帮助人们创造那些能“与众不同”的事情。与他有关的这些:think different, make a difference,实际上已经通俗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原创性”了。 原创性就是“与众不同”。这还可以从 神经生物学家 Nancy Andreasen 工作中看到。 在她的那本书《The Creative Brain: The Science of Genius》里提到 One essential component of creativity is originality,创造力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是原创性。 在她的一篇文章 “Secrets of the Creative Brain” 里,还说: For years, I had been asking myself what might be special or unique about the brains of the workshop writers I had studied. In my own version of a eureka moment, the answer finally came to me: creative people are better at recognizing relationships, making associations and connections, and seeing things in an original way—seeing things that others cannot see. 这里大意是:那些富有创意的作者大脑有什么特别或独特之处?她终于找到了答案:有创造力的人更善于识别关系,建立联想和联系,并且以一种原创的方式看待事物——正是这种原创的方式使得他们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情。 这一段话的最后部分意味着:一个原创的方式就是“与众不同”的方式。 总结我这些博文的观点:一个人的原创性是天赋的,但后天也可以改善,方法之一就是去发现和建立不同事物的联系。 我的博客上面有一段英文:I just wonder how things are put together and then what happens,这是对香农原话 I just wondered how things were put together 的“画蛇添足”, 我加上了“then what happens”,最后就是“我就是想知道事情是怎么组合起来的,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我的意思是:将事情放到一起,看看它们有什么联系,能够出现什么新的事情。这句话概括了产生原创性的真谛。 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了“贯彻”香农的这个思想,写了很多的论文:当张三遇到王二麻子,当李四遇到王五的老婆。。。。俺很想知道,这些“遇到 meet” 有没有产生新的“激情”。不管他们有没有,肯定地对于我来说:当霍曼遇到了拉格朗日,一个全局最优性证明产生了。 两个数学家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原创性是与众不同的”,是要和别人相比的,以及“博士论文意味着一个原创性工作”。 维纳在1925年左右,做“Potential Theory”与两个博士生的论文工作撞车,别人劝“不缺文章”他不要发表,以免使得普林的那些博士不能毕业。他对博士论文做了如下评论:对博士学位而言,唯一理智的原创标准应该是:论文是否是新的,这只是与它提交时的文献相比。历史告诉我们:维纳的这些工作是foundamental的。 哈代在得到剑桥的博士奖学金时说:aFellowship implied original work这个奖学金(即博士论文)意味着(一个)原创性工作。 总之,事情之间的联系能够产生原创性。联系有重要的和不重要的,这和运气有关。重要的联系改变世界,不重要的联系只是改变你自己,它使得你“泯然于众”进而“脱颖而出”。 看,一不小心,俺的博文已经脱离了那些“0-1原创性”话题,天马行空、卓尔不群了,这就是原创性。
个人分类: 关于天才|3188 次阅读|11 个评论
关于嵇少丞被封
热度 28 controlhopeless 2015-4-23 11:10
这些日子我博文太多,正在反省中。刚刚看到嵇少丞博客被封,说点感慨。 1 我本是疯子,看到别人更疯,于是我就平静些,这在心理学肿么说?比如戴博主发文多一些,俺可能也就不想说了。注意我没有说戴疯,呵呵。 2 作为科学网博主,我也被封过。实际上被封,并没有节省时间,该上网还是上网。所以这是心理问题。 3 如果一定要封博客,我建议凡是和嵇博主这次被封事件有重要关系、火上浇油的博主,一起都封一段时间。 真正的科学网引起别人疯掉是那些,看上去不疯,但却实心实意发表观点的人,这个很可怕呀。 最后,以老爱同学及其同学们说过的疯话结尾: 爱因斯坦同学说:请不要篡改那些 those。 爱因斯坦同学说:自由创造的科学并不是认识世界唯一及有效的出路。 爱因斯坦同学还说:科学哲学家们总是在试图寻找通向真理的唯一路径,在我看来,那就是徒劳的。 爱因斯坦同学的同学说:老爱说“上帝不玩弄骰子”,那是因为上帝手里 骰 子的每一面并不都是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同学的同学还说:香港的自由行已经表明爱因斯坦的自由创造是行不通的。 老爱的同学们说完了。 我再多说两句疯话。至于谁是疯子、谁应该被封,不留言评论的都是,见上面 1,呵呵。 博客可以被封,但人不能疯掉。 本人不评论,祝当事多方,都有好心情。记得爱因斯坦还说过:我不是疯子,所以我不相信! 疯子都不说自己是疯子,嘿嘿,我也不信。下面是爱因斯坦被确认真说过的: 来自爱氏档案馆芭芭拉女士。大意是:疯子重复做同样的事,期待不同的结果。这句话到是适合非自由民主国家,疯子们应该寻找不同的方法,才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个人分类: 胡言乱语|2650 次阅读|26 个评论
裸授、朱教授的李雅普诺夫及苏教授爷爷的驴
热度 3 controlhopeless 2014-1-18 13:06
在这里写上几句废话,用意之一也是为了冲淡 前文 的腥臊味,科学家是否有那家伙管我屁事,我只是看了那家伙成堆的科学dollar和各种生物试剂后,对那家伙自留地上茁壮成长的狗尿苔,在发出一番鄙视之后,学着科学家那家伙样,留了个科学记号而已。偶检讨,如果偶向组织部门的建议伤害了你们那家伙。偶知道,一个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尿你们这些科学家伙们。 下面说说看了最近一些博文之后的其它废话。 废话1 刚刚出台的某些部门不再进一步资助裸官的政策是否适用于裸授。海外教授的回归,其中任职有效期间,有多少是一个人裸归。裸官们由于老婆孩子在国外,主事的人已经明确要另眼相待,那么裸授呢?新的对待裸官的歧视办法是否阻断了裸授们的政治抱负和出路?远了说,中国的未来取决于人类的共同进步,还是那一部分特别受待见的一小撮自己人的贡献? 废话2 朱豫才教授在其 博文 批判了或者用他的话评论了偶眼中的圣人 Lyapunov,偶对他的批判或评论不以为然。不过保留朱教授嘲笑我这半吊子控制理论学徒的权利,同时也提醒他,我这工科出身的人之前对工程实践者的少许敬仰,在看了他的中短期评论后,现在这敬仰的长时动态是下降的,虽然短期预报是数值不稳定。 废话3 苏家宝教授在他 《驴的故事》 里提到他爷爷有一次宁可将一锅煮好的玉米棒子给他们家的驴子吃,也没给他们家孩子吃。这个事让我想到了我偶尔对学生们的卑鄙想法,驴子之所以能够享受到苏爷爷的特殊照顾,和那些只知道吃和卧、吃和睡的羊猪们相比,是因为驴除了吃还能帮着苏爷爷干活。苏爷爷是实践者,还好偶有时只是想想。我对苏教授的另外一篇文章 《我的研究生》 很有兴趣。 以上废话一篇有三,就不再废话了,因为事不过三,周期三意味着混乱不堪 chaos。
个人分类: 教学新得|4166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9: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