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蛇年最后一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春节的情思
热度 10 mdzhao 2014-1-30 16:42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全家团圆,走亲访友,吃年夜饭,放开门炮。可对我早已没了以往那种感觉,因为父母都已经不在,那个一直在心里的家也便不在了。母亲去世后有父亲在的时候,回家过年还是很有家的感觉的,虽然住在妹妹家,但都是与父亲一起吃饭,感觉那还是我的家,一个随时可以包容自己的家。自从父亲去世后,便再也没了那样的感觉,虽然还是住妹妹家,但自己却觉得自己是个客人,时间久了便有麻烦了妹妹和妹夫这样的想法,其实有好几次都想不回上海过年了,不过每次姐姐早早便来催问车票买了没?什么时候到上海?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女如母,姐姐还真有家长的感觉,不回去好像也有愧疚感。今年本来想报一个新马泰11日游的团,干脆在旅途中度过春节,倒也省心。前几年曾经看到过这样的团,很是动心,那时春节的团比平时都便宜,但那个时候女儿还没高考,假期那么长时间的旅游,怕影响了她学习,而且那些假期都有补课的。今年不用顾虑女儿的时间问题了,再去看却发现,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现如今春节那几天的旅游团都特别贵不说,所有的团居然都已经报满了!看来像我这样宁可在旅游中过春节的人不少,新马泰的游程安排也不太好,所以最后挑挑拣拣去了柬埔寨。但春节还是要去和姐妹们聚一聚的,为了不打扰他们的年夜饭,便准备明天再去,也可以自己安心在初一好好睡个懒觉。 前两天看到黄雪寅博主的博文“ 留给父亲的空间 ”,突然触发了自己对父亲的情思。其实大多数情况下父亲都不会如母亲那样无微不至,所谓父爱如山,那是一种厚重的爱。记得母亲去世后,女儿刚出生的那一年,自己说带着女儿回去太不方便,其实主要还是老公不太愿意到我们家去过春节,便决定在杭州过春节。父亲竟说他也到杭州来与我们一起过春节,也让妹妹和姐姐能有更多时间自己安排。那是父亲唯一的一次到杭州来过春节,也是我极少的在杭州过的春节。那时自己对春节根本没什么概念,也没认为与平时有什么不同,所以并没准备什么年货之类的,何况女儿刚出生,折腾她已经手忙脚乱了,哪顾得上准备过年的东西。父亲来带了许多吃的,有姐姐自己做的酱肉和蛋饺,还有当时刚出现的贡丸,我还说:这些吃的东西带着多重啊!父亲说:过年总要吃的。我心里还说,现在又不是过去,只有过年的几天才能吃点好的,平时和过年都差不多了。不过直到年初一想到菜场去买条新鲜的鱼,才傻眼地发现,所有的菜摊都没了!没有鱼、没有肉,连素菜都没有!那些摊贩都回家过年了!那时还没超市,所以就真的没有菜了,我只在一家本地人开的小门店里买到了一块豆腐。好在有父亲带来的那些东西,自己翻翻家里还有一颗大白菜,便煮了一锅蛋饺贡丸白菜粉丝汤,蒸了那酱肉,就算过年了,想想在上海过年,父亲准备的那么丰盛的吃的,真有点惭愧。 父亲在母亲去世后也有不少人给他介绍老伴,不过父亲还真的很有意思,他坚持不考虑那些从来就不认识的人。有两个阿姨曾进入了候选人行列,都是他们自己单位的。一个阿姨据说以前是很漂亮的,不过退休后大概也好多年没与父亲见过面了。他们见面时父亲竟一点没有掩饰自己的吃惊,对人家说:这么多年没见,没想到你怎么老得这么厉害了?过后父亲有点后悔竟心口如一那么说了,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后来那阿姨没答应与父亲好,我们都说是父亲那句话惹的祸,据说那个阿姨真的是很好的一个人,很贤惠的,不过我还是相信缘分,父亲大概和她没缘分。另一个阿姨则比父亲年轻许多,当时还没有退休,父亲应该是非常喜欢她的,但姐姐和妹妹都对她印象特别不好,据说她以前也有过骗了男人的钱最后甩了别人的记录。父亲和这个阿姨的感情生活便过得不太顺利,我回上海过年的时候那个阿姨是不来我们家的,父亲则好几次对我说:我要到杭州去住几天,到时候我要带一个人一起去。我当然知道他指的是要带这个阿姨来,倒也希望他们有点老年恋爱的浪漫,杭州本来便是个最适合恋爱的地方,不管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便说,好的呀,你带她来呗,要省点钱就住我家,要自由一点就给你到宾馆去包个房间。不过父亲终究还没来得及带那个阿姨来杭州便突然去世了。 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会因为没带那个阿姨来杭州玩而带着遗憾,我想应该是会的,估计他一定答应了那个阿姨,而且把我夸了一通。想来父亲对姐姐和妹妹对待这个阿姨的态度是不满意的,他认为我的态度一定会好得多。我倒真的还是祝福他们的,认为只要父亲自己愿意,那个阿姨能让父亲高兴,他们能走到一起也是好事。我是认为子女哪怕再孝顺,那种对父母的照顾和爱与伴侣的照顾和爱仍是不同的。当然,我因为不在身边,姐姐和妹妹的有些感受是不会有的,但我的确能感到那些日子父亲真有焕发出青春的样子。不过大概还是缘分吧,我只能这么想,他们最后还是没能走到一起。没让他们完成杭州同行,一直也是我的一个很大的遗憾,我其实应该早点对父亲发出邀请,也许便能促成他们来了,我却只是在父亲提到的时候说了句“好的呀”,是否也让父亲担心,真来了之后会遇到什么尴尬?现在想来,自己其实给父亲的真的很少很少,而父亲去世后,却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那个自己从小长大,哪怕离开也一直在心里认同的家从此便没了。 不知怎么回事,这个年三十的时候,自己突然便想到了这些,应了那句被多少人说了又说的话:“每逢佳节倍思亲”。
个人分类: 忆往昔|5841 次阅读|2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