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隐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肖建喜:隐喻对针灸学经典理论建构的研究(摘要)
fqng1008 2020-8-23 09:21
资料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研究目的:中医学思维方法非常独特,取象比类法是其中最为核心的一种。“象”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这些都是国外学生与现代知识背景下的国内学生学习中医的难点。同时,因为不理解经络等概念的由来,很多基于错误理解经典的科研陷入困境。通过运用现代隐喻学知识系统梳理针灸学经典理论,从而还原针灸学的本来面目。 研究方法:以国际研究热点隐喻为研究工具,以针灸学经典理论(以《内经》和《难经》为主)中的部分语言和思维为研究对象,在对国际国内隐喻认知及其与中医学的研究进行综合文献研究的前提下,将针灸学“取象比类”与隐喻进行对比研究,再运用隐喻理论对与针灸学密切相关的中医基本学说及针灸学理论体系本身进行还原性解构,最后从多学科角度对针灸学运用隐喻建构自身经典理论体系的原因和意义进行探讨。 研究结果:经过研究,取得以下发现:一是经过对比研究发现,中医学的取象比类其实就是一种隐喻认知思维。“取象”是采集表象,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并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比类”则是由此及彼,由点及面的跨越的认知过程。可比的基础是所取之象与要比类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在这里,“象”的来源之处是始源域,要比类的事物是目标域,象其实是连系二者之间的纽带,也就是相似性,或是某种从始源域提取出来,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广泛指导性的符号,所指导的事物就是目标域,之所以能够指导,依据的是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 二是与针灸学密切相关的几个中医学基本学说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精气说,无一不是由隐喻思维建构而来。中医学中的阴阳基本概念和阴阳对立统一关系均由“朝向太阳的一面为阳,背对太阳的一面为阴”抽象隐喻而来,阴阳即为“象”。归属为阳或阴的世间万物,具有与朝向太阳或背对太阳的事物的相似性。将事物分阴阳是一个隐喻化的过程,隐喻为阴阳的事物是对阴阳所有意义范畴的投射。这是万事万物皆分阴阳、阴阳具有广泛的指导性作用的根本原因。五行基本概念和相生相克关系均由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界的基本物质抽象隐喻而来。归属于五行中某一行的事物,与自然界上述“五材”中一种构成最大的相似。将事物分五行是一个隐喻化的过程,隐喻为五行的事物是对五行全部意义范畴的投射。这是万事万物皆分五行、五行具有广泛的指导性作用的根本原因。阴阳与五行是中医学和针灸学的哲学方法论工具。藏象基本概念及其具体属性由部分古代官职的特性抽象隐喻而来,藏象是指藏居于内的脏腑与外部自然界或社会中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似性。《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关于脏腑的论述都是隐喻,借此让人们理解脏腑的功能和特性,后世关于藏象学说皆源于此,但是根据隐喻理论,仍可有所新发现。精、气学说分别源于“水地说”和“云气说”,依据的是自然界的水与气的特性,借此隐喻人体中水液精华物质与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三是认为经络的本义——古人所指的“经脉”,其实只是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隐喻的血脉,是在一定的临床观察和解剖实践的基础上,依靠隐喻建构而成的与藏象一样的中医学方法论工具。关于经络起源的两种学说“得气说”和“标本说”都是隐喻而来的。“得气说”认为经络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与“气”有关系,中医学上的“气”概念由自然界的云气隐喻而来,因其与后者在具有流动性而无形可见方面构成相似,喻指一种具有流动性而无形可见的物质或能量。而“得气”的“气”是对施行针灸或练功后体内具有传导性的酸、麻、胀、重、热、凉等甚至一种无可名状感觉的隐喻,“得气”本身也是一个隐喻,喻指被一种无形的物质所吸住,也叫“气至”;人们因此把导引或行气的功法叫做“气功”,把气运行的径路隐喻为“经”。经过长时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总结,包括腧穴主治功效的积累,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以及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等,医家们逐渐了解到人体内部具有复杂而有规律的联系通路,于是就有了“经络”的起源。“标本说”认为十二经标本原是脉诊部位,因下部腕踝处脉可诊人体远处病症故称“本”,相应的上部脉则称作“标”或“末”。人们后来发现,上下标、本脉可以诊断相同的病症,而刺灸这两处又能治疗相应的病症,所以就认为上下标、本脉皆出于同一条脉。古人将上下相应的标、本脉相联系,形成最初简单的“两点连一线”的经脉循行线。之后在最初的经脉循行线上发现了更多的脉动处,连接同一条线上的这些脉动标志,从而使得经脉循行线的描述更加具体,于是其循行线从最初只有起点、终点两点连一线的最简单形式逐渐形成两点以上的多点连线,从而形成经络概念。经络学说后来用阴阳学说来进行建构,这是一种结构性隐喻。“十二脉”与“二十八脉”的流注模式,都是在“天人相应”思想下削足适履隐喻比附十二天之大数与二十八宿而来的。 四是经穴命名基本上采用隐喻思维。“腧穴”之名借用“舟”与“土室”,隐喻为人体上的通道、捷径和孔隙、空窍等义,合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而鉴于各经穴名称是以具体的语料来体现的,故主要从隐喻分类的角度来对腧穴名称的认知功能进行梳理。发现经穴命名含有各种隐喻的分型,喻指了所处位置、功效主治等信息。 五是根据类比隐喻的推理,认为针刺疗法的起源应该是棘刺疗法;砭石疗法应该是放血疗法的前身;圆润的石头对脚底的刺激可能是按摩疗法的起源;而灸法的起源最早应该追溯到自然的阳光疗法。从隐喻角度来分析原因,在远古时期,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来认识事物,两种事物相似性越大,人们就越容易类比认识。 六是发现《内经》中的四种针刺补泻手法迎随补泻、徐疾补泻、呼吸补泻和开阖补泻均运用了隐喻思维方法。“迎随”是用“迎”来隐喻解释泻,依据的是主体与客体方向的相反性;用“随”来隐喻解释补,依据的是主体与客体方向的一致性。《内经》对徐疾补泻的解释有两种自相矛盾的解释。从隐喻角度来说,针刺理论将人体隐喻为一个有管道的气压或水流系统,经脉相当于管道,里面运行着气血,用生活中的经验可以隐喻性地解释相关过程,认为缓慢出针而快速按压针孔为补法,是为防止气血随之泻出;快速出针而延迟按压针孔为泻法,意在洞开其穴,使气血随之泻出。经过考证,得出古人认定呼气时出针为泻,吸气时出针为补,分析认为此仍是基于人体是一个有管道的气压或水流系统的隐喻,而且人体呼吸之气与经脉之气有一定的联系,在某些情况下甚至等同,这其实也是在“天人合一”的整体隐喻观下的一种思维。而开阖补泻所指既为针孔的开阖,就已包含在徐疾补泻中。 七是针灸治疗原则中的所谓“盛”、“虚”、“陷下”,均是指血脉的充盈度而言,也即早期的脉象。《内经》时期的脉学尽管取脉处多样,但是最初描述脉象也就是类比河流水位的高低,而将血脉的充盈与空虚分别隐喻为“盛”、“虚”。五输穴是古人运用隐喻思维,将经气的运行变化过程比作自然界水流的流经变化过程而得来的,这个隐喻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五输穴的总体布局。研究结论研究表明,从建构针灸学经典理论的阴阳、五行、藏象、精气学说到针灸学经典理论体系中的经络、腧穴、刺法灸法、治疗学等子系统方面,隐喻是无处不在的。可以说,隐喻从根本上建构了针灸学经典理论体系。 隐喻既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个十字交叉点,归根结底是因为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从隐喻角度研究针灸学经典理论,对于针灸学术与文化的传承、交流大有裨益;同时,因为隐喻可以创造相似性,对于针灸学经典理论的创新性理解与现代针灸学的创新性研究也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8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约》启示录节选
techne 2014-2-27 12:07
《新约》启示录节选    基督教的《圣经》,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部经典之作。最近偶然读到了《新约》的最后一章“启示录”,感觉这部分内容非常有震撼力。当然,由于文字的飘忽和曲折,以及众多的隐喻,对于这部分内容究竟是在表达什么,恐怕难有一致的见解。“启示录”这一章节,也是《新约》中出了名的最难解释的内容。但这部分内容真是非常精彩,名如其文,读了真能让人感到很多启示。以下这部分节选,主要是关于约翰所见“异象”的内容。 传达主思   上帝赐启示给耶稣基督,叫他将必将实现的事指示给他的众仆人。于是耶稣遣使者晓逾约翰,将他所见的记载下来告知大众,作这些预言的见证人。那些听见这些预言并遵守的信众,主将赐福与他们。   约翰这时正被流放在拔摩的海岛上,当主日来临,约翰被圣灵感动,听见一个声音对他说:你所见的,当写在书上,达与以弗所、士每拿、别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铁非、老底嘉这七个教会。约翰闻声,欲看清是谁在说话,遂见七个金灯台,灯台中一人身着长衣直垂到脚,好像人子。他胸问束金色的带,须发洁白如雪、如羊毛,两目放光如火焰,两脚闪闪发光如赤铜,说话声如洪水轰呜。他右手执七星,口吐一把双刃利剑,面如烈日放出金光万道。约翰见这样子大惊失色,即扑倒在地,伏在他脚前,动弹不得。这时闪光的人说:不要惧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未后的,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到永永远远;并且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所以你要把所看见的,和现在的事,并将必成的事,都写出来。说到你所看见的,在我右手中的七星和七个金灯台的奥秘:那七星就是七个教会的使者;七灯台就是七个教会。   约翰知道是救主显圣,于是尊圣旨写信给七个教会的使者,传达主的意思。   给以弗所教会使者的信中,主这样说:我知道你的行为、劳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恶人。你曾为我的名劳苦,并不觉乏倦。然而有一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起初的爱心离弃了。所以应当回想你是从那里坠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临到你那里,把你的灯台从原处挪去。主还要约翰告诉他:要听主的教诲,持定爱心,恨主所恨恶的恶人,主会将神乐园中生命树的果子赐与他。   给士每拿教会使者的信中,主让约翰告诉他:他的患难、贫穷、以及那冒充犹太人所说的毁谤话,主都知晓。魔鬼要把他们中的几人下在监里被试炼,受患难十日,但对于这苦不必惧怕,一定要对主至死忠心,主将赐给他生命的冠冕。   给别迦摩教会使者的信中,主说: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旦座位之处;当我忠心的见证人安提帕在你们中间,在撒旦所住的地方被杀时,你还坚守我的名,没有弃绝我的道。但他应受到责备的是,在他那里有人服从巴兰的教训和尼哥拉一党人的教训; 而巴兰曾教导巴勒将绊脚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叫他们吃祭偶像之物,行奸淫之事;尼哥拉一党人的行为,则是主所恨恶的 。   主说:所以你当悔改;若不悔改,我就快临到你那里,用我口中的剑攻击他们。那听取圣谕的教会的信众,将会获得主赐与的真传。   给推雅推喇教会使者的信里,主让约翰告诉他,主知道他的行为、爱心、信心、勤劳、忍耐,以及所行的更多的善事。但对于他容忍那自称为先知的妇人耶洗别引诱主的仆人们行奸淫、吃祭物的行为,定要指责不肯悔改的妇人耶洗别以及与她行淫的人,都要受到惩罚,受大患难;众教会的人,要按照各人的行为受到报应,淫妇的党类,要被杀戮;而那不从淫妇教训、不晓撒但邪理的人,须持守善行直到主的到来;那始终遵循主的命令的,会得到主赐与的铁的权柄制伏列国,并得主赐与的晨星。   给撒狄教会的信中,约翰告诉使者,他的行为在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因此他必须回想他曾怎样领受、听见神的教诲,警醒并悔改过失。而撒狄中尚有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凡遵主教诲,行为完好的,都要身着白衣与主同行,主必不会从生命册上抹去他的姓名,并要在神和神的众使者面前认他的名。   给非拉铁菲教会的信中,主告使者:因他持守主的道,从不弃绝主的名,主将在他面前敞开大门,无人能将其关上;那冒充犹太人的撒但一族的说谎者,将跪拜在他脚下;当普天下人受试炼时。他必免被试炼,他应继续持守他的义行,保住他的冠冕。那始终行义事的成功者,将得进于主的神殿不再出去,并可作神殿中的柱子,主会将神的名、神城的名——降临于神的新耶路撒冷,并以主的新名写在柱子上。   给老底嘉教会的信中,主告诉使者,不应在信仰上不冷不热,不要满足于眼前的富足,更不能忘记他曾是那样地困苦、可怜、贫穷,是主让他富足,使他能穿上白衣遮住赤裸的身体,用药擦亮他那瞎了的双目。主疼爱他,于是责备他管教他,他须要发热心,悔改一切过失。那听主的教悔做成功的,主将赐他与主同坐主的宝座。 天门打开   之后,约翰看见天上有门开了,并听见一个声音洪亮如吹号,说:你上到这里来,我要将以后必成的事指示你。约翰便看见天上有一个宝座,宝座中端座一人,似碧玉,似红宝石;绿宝石似的虹围绕在宝座周围,二十四位长老坐在宝座周围的二十四个座位中,他们身穿白衣,头戴黄金冠冕。宝座中闪电雷鸣,宝座前燃着七盏火灯——神的七灵,照得宝座前波光粼粼,晶莹无比。   又见四个奇异的生灵分置于宝座中和宝座周围,这些生物周身布满眼睛,各有六个翅膀。第一个像狮,第二个像牛犊,第三个有着人的脸面,第四个似飞鹰;他们不停地在说:圣哉!圣哉!圣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而那二十四位长者,俯伏在宝座前,并把他们的冠冕放在宝座前说:我们的主,我们的神,你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你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   接着,约翰见宝座上的主神有手拿着写满了字的书卷,用七印封严了,一位大力天使宣称无人能打开并阅读这书卷,因为没有人配得上这样做。这时见三似乎是被宰杀过的羔羊立于宝座、四个生灵及二十四长老中,这羔羊长着七角七眼一这就是神的七灵——从宝座上的主神手里拿过书卷,只有他才能揭开七印,展开并阅读这书卷。   随即,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各拿着琴和盛满了香的金香炉,俯伏在羔羊面前,那香炉中的香,即是众圣徒的靳祷。约翰听见四活物、二十四长老,及周围的许多天使并天地间一切被造之物都说着同样的话:曾被杀的羔羊是那配拿书卷、掏开七印、得到权柄、富足、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愿这一切归于宝座上的我主神和羔羊,直到永远。   羔羊揭开七印中的第一印,随着四活物中的一个说了声你来!一个手持弓箭、头戴冠冕的常胜者骑着一匹白马出现了;羔羊揭开第二印,随着另一声你来!一骑红马者出现了,并被赐与权柄和一把大刀,示意他可以从地上夺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杀;这时第三印揭开了,一人手拿天秤,骑一匹黑马出现在约翰眼前,还可听见四活物中好像有声音说:一钱银子买一升麦子,一钱银子买三升大麦;油和酒不可糟蹋。   第四印揭开了,第四个生灵又说了声你来!一个骑着灰马者显现了,这骑者名叫死,随着他一起的是阴曹地府,他们所得赐的权柄,是用刀剑、饥荒、瘟疫、野兽毁灭地上四分之一的人。   揭开第五印,一些灵魂在祭与底下大声呼叫:——他们是因拥护神的道、为神作见证而被杀害的——圣洁真实的主啊,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于是他们每人被赐与白衣,并被嘱安息片时,便会得到满足。   第六印一揭开,天地震动,日月无光,满天的星辰如同一阵大风吹落树上未成熟的果实落满遍地。天移位了,山岭、岛屿也在漂移……这是羔羊在忿怒!地上的君王、臣宰、将军、壮士、富户、一切为奴的,自主的,纷纷躲进山洞岩穴,以避开宝座上上帝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   而后,四位执掌地上风的天使各立于地的四角,息住了风,又一位天使从日出之地走上来,拿着永生神的印,给上帝的众仆人额上授印。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数目有十四万四千;犹大支派、流便支派、迦得支派、亚没支派、拿弗他利支派、玛拿西支派、西缅支派、利未支派、以萨迦支派、西布伦支派、约瑟支派、便雅悯支派都各有一万二千受了印。   此后,从各方来了许许多多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都身穿白衣,手执棕树枝,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向宝座上的上帝和羔羊敬拜、赞颂,众天使也面伏于地,敬拜上帝和羔羊。   长老中有一位过来问约翰这些穿白衣者是谁,来自何处,约翰说:我主,你知道。于是长老告诉约翰,他们才脱离了大患难,他们的白衣是曾用羔羊的血洗净,他们昼夜在神殿中事奉神,不再受饥渴日晒之苦,羔羊牧养他们,领他们到达生命泉水之源,上帝给他们擦去忧伤的眼泪。   羔羊最后揭开了第七印,天上立即寂静下来,约二刻时分后,立于上帝面前的七位天使被赐与七支号,一位持金香炉的天使来在祭坛旁,香炉内的香烟并众圣徒的祈祷一同缓缓升到上帝的面前;天使将坛上的火盛满香炉遂倾倒于地上,顿时电闪雷鸣,大地震颤。   这时拿号的七天使分别吹起了号。第一位天使吹号时,雹混着火与血自天而降,树木青草等均被烧去三分之一。   第二位天使吹号时,燃烧着的大山滚滚落入海中,海水即成血水,三分之一的海中生灵、船只死的死、坏的坏。   第三位天使吹号,就有那名唤作茵陈的大星,燃烧着自天降人江河中及其水源上,随之江河中水味变苦味如茵陈,又有许多人死去。   第四位天使吹响了号,日、月、星辰即有三分之一被击打暗淡,白昼不再明亮,黑夜无星放光。一只鹰在空中飞翔叫喊:三们天使要吹那其余的号;你们住在地上的民,祸哉!祸哉!祸哉!   第五位天使吹号了, 一颗星从天降下,并用无底坑的钥匙开了无底坑,一阵阵浓烟从坑中冒出,遮天蔽日;一群群蝗虫随着浓烟涌出,这些蝗虫形同准备出征的战马,头戴金冠,面如男子,发似妇人,长着狮子般的利齿,胸前佩有铁甲,拖着蝎子的尾巴,它们扇动翅膀,尤如万马奔腾,它们的使使是伤害那些额上没有神印记的人们,要用它们蝎子尾巴上的毒钩伤这些人们五个月,让这些人在此期间忍受如蝎螫的痛苦,但却求死不得。无底坑的使者,是蝗虫的王,他的希伯来名,叫亚巴顿。这就是地上的民的第一样灾祸。   第六位天使开始吹号,上帝前的金坛四角传出声音命令吹号的天使:把那捆绑在伯拉大河的四个使者放了。这四使者早已立愿要杀掉三分之一的人众。此时被释放,便立即从愿。只见他们兵马众多,骑兵胸前佩甲如火,相伴着紫玛和硫磺,象在熊熊燃烧;马匹个个雄壮无比,头如狮,尾如蛇并带有蛇的头,马口中不断喷出火与烟,还带着一股股的硫磺,于是三分之一的人众死在他们的脚下。剩下的三分之二,见状却仍不思悔改,仍旧拜鬼魔、拜偶像,且继续行凶杀、邪术、奸淫、偷窃之事。   灾祸过去,另一位天使从天降下,他身披彩云,头绕彩虹,面如红日,脚似火柱,手拿展开的小书卷,并右脚踏海,左脚踏地,大声呼喊如狮子吼,随着这呼声,七声雷鸣震耳欲聋。约翰正待写下他所见,天上传来话语:七雷所说的,你要封上,不可写出来。随后又吩咐他取过那天使手上的小书卷吃掉,并说吃时口中会感觉甜如蜜,进到肚里却腹中发苦。约翰照办,果然如此。   天使又让他接着说预言作见证。这时他被赐给一根苇子,一个声音嘱他丈量上帝的殿和祭坛以及在殿中作礼拜的人。殿外的院子不用量,因那要留给外邦人,他们要践踏圣城四十二个月。约翰又听见说:我要使我那两个见证人,穿着毛衣,传道一千二百六十天。这两个人会口吐火焰烧灭想害他们的仇敌;他们传道之日,天不降滴雨,水要变为血,他们可以随时随意用各种灾祸攻击世界。当他们作完见证,无底坑里要有兽上来和他们交战杀死他们,尸体在叫埃及或所多玛的大城的街上停三天半,人们为此欢喜快乐。三天半后,上帝的生气进入他们体内,他们就复活并听从上帝的召唤上天去,看见他们的人都非常害怕,这时地动城摇,城倒塌十分之一,七千人死于地震。   第七位天使吹号,约翰听见从天上传来声音宣布:世上的国成为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于是二十四位长老伏于地面,敬拜全能的上帝,感谢他掌权为王。这时天上的殿开了,殿中出现约柜,随后有电闪雷轰,地震大雹。 种种异象   一妇人披日踏月,头戴十二星冠,正在分娩的痛苦中呼喊; 一 头红色巨龙,七头戴七冠长十角,尾拖三分之一星辰,在妇人前欲吞吃那将娩出的婴孩。 妇人生下一男婴,立即被提到上帝宝座那里,将来他用铁杖辖管万国。妇人按上帝指引逃到旷野,她可以在那儿生存1260天。    天使米迦勒及使者与巨龙及使者交战了,巨龙战败,被摔在地上,于是又去追那妇人,妇人得一大鹰双翅,飞往旷野,巨龙紧追,喷水欲冲走妇人,这时大地开裂吞下洪水,妇人得救,巨龙只好站在海边沙滩上发怒。 这龙就是那古那迷惑人的蛇、魔鬼撒但变的。    这时海中出现一奇异的兽,十只角戴十冠,七个头上都标有亵渎的名号,身体象豹,四脚象熊,口大如狮,七头中一个似受过伤又治好了。巨龙将自己的权柄和座位交给怪兽,任它行权四十二个月,这兽亵渎上帝,战胜圣徒,制服各族各民各方各国。接着另一怪兽从地中上来,它两角如羊羔,发声如巨尤,它施权柄让天降火,叫众人不分大小贫富,无论为主为奴都在右手或额上受一印记,得到兽名或兽名数目,这数目是666。   与此同时,羔羊站在锡安山,并十四万四千人众,他们额上均写着羔羊的名和他父的名,他们从未沾染妇女,不说谎话,没有瑕疵,他们与羔羊同在,随着琴声,唱起新歌。天空中飞过三位天使,要有永远的福音传给地上的人们,并告诉人们: 上帝施审判的日期到了;邪淫的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受了兽的印记并拜兽的人们,必受痛苦,昼夜不得安宁。   一片白云漂来,上坐一人好像人子,头戴金冠,用一把锋利的镰刀收割了地上已成熟的庄稼;又一位天使出来,用镰刀收了地上熟透的葡萄,然后把葡萄倒人上帝的大酒醉中,血便立即从中涌出。那些战胜了兽的人们,都站在玻璃海上,弹着上帝的琴,唱着摩西和羔羊的歌。然后存法柜的殿开了,掌管七灾的七位天使身穿细麻衣,腰问束金带从殿中走出,四活物中一个把盛满上帝大怒的七只金碗给七位天使,让他们倒在地上。    第一个天使把碗倒在地上,那些有兽印记且拜兽像的人身上生满毒疮。    第二个天使把碗倒在海里,海水立即变成血,海中一切生灵尽皆死尽。    第三位天使把碗倒于江河及众水之源,众水亦变成血水。    第四位天使把碗倒在日头上,顿时烈日的烤,热浪袭人。    第五位天使把碗倒在兽的王位上,兽国一片黑暗,国中的人众身上生满毒疮,疼痛无比,因而口吐秽语,啮咬自己的舌。    第六位天使把碗倒在伯拉大河上,河水干枯,现出道路;三个污秽的灵——鬼魔的灵,从青蛙、龙、兽和假先知的口中吐出,这三个鬼魔招普天下众王聚在哈米吉多顿进行争战。    第七位天使把碗倒在空中,殿中宝座传出声音说成了,接着电闪雷呜,地震城塌,海岛山峦都无踪影,特大冰雹降落下来,砸在人身上。   拿七碗中的一位天使召唤约翰,带他到旷野去看大淫妇受刑罚。约翰就见一女人着紫和朱红色衣,骑一匹七头十角的朱红色兽,穿金戴银,珠光宝气,手拿一盛满她污秽淫乱的脏物的金杯,额上写着:奥秘哉!大巴比伦,作世上的淫妇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那淫妇以圣徒和为耶稣作见证人的血为酒,喝得大醉。约翰觉得迷惑不解,天使将淫妇和她所乘七头十角兽的奥秘解释给他听:那兽先前有,如今没有,将从无底坑中爬上来,又要归于沉沦。它的七头是女人所座的七座山,就是七王,五位已倾倒,一位尚在,另一位还未来到;兽的十角是十王,他们尚未得国,但他们一旦得权,将同心合意将权柄让与那兽,并与羔羊争战,但万主之主、万王之王的羔羊必战胜那兽。淫妇坐下的众水,暗示多民、多人、多国、多方,那淫妇就是管辖地上众王的大城。   这时,另一位有大权柄的天使从天上来,大声宣布:巴比伦城倾倒了!成了魔鬼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可憎之雀鸟的巢穴。   另一声音在天上说,让百姓从城里撤出,免同淫妇一同遭罪罚。因她的奢华、她的罪恶、她的不义,上帝要加倍惩罚她,她要痛苦悲哀,被火烧尽。那地上和她行淫的君主、藉她发财的客商都为她悲哀哭泣。而受其压迫的众圣徒、众使徒、众先知却因她受罚而欢喜,因为上帝为他们伸了冤。   一位大力天使举起一块巨石猛力投入海中,并说巴比伦城就如这石一般沉沦消失,永不再现。众人在天上大声唱起了哈利路亚(要赞美耶和华),那二十四位长老和四活物俯伏敬拜上帝,说阿肌哈利路亚。众人欢喜快乐,庆贺全能的上帝作王,准备赴羔羊的婚筵。    约翰这时见天开了,一骑白马者出现,他眼如火焰,头戴许多冠冕,穿着溅了血的衣服,他就是诚信真实,因喽按公义行事,他名叫上帝之道。天上众军也骑白马,穿细白麻衣尾随着他,他的衣服和大腿上写着: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他们与与那聚集起来的兽和地上的君王并众军士展开争战,将兽和拜兽像的假先知擒拿住,扔进燃着硫磺的火湖,众军士及有兽印记的民众皆被骑白马的众军口吐利剑杀灭干净。又一天使站在日头中唤来飞鸟饱餐他们的肉。又一位天使拿着无底坑的钥匙和锁链,去捉那蛇愉但变的巨龙,将它捆绑一千年,封人无底坑。   那些因为给耶稣作见证、为上帝之道被斩者的灵魂,那未拜过兽与兽像未受兽印记之人的灵魂,都复活了,要与基督同为飞一千年。一千年过后,撒但要被释放,迷惑地上四方各国聚集争战,于是天要降火,烧灭他们,魔鬼要被扔人兽所在的硫磺火湖,在那里永远受煎熬。   此刻,出现一白色大宝座及坐宝座者,凡死去的人,都站丧宝座前。案卷和生命册都展开了,每人凭这些案卷所记载的,依其所行受审判,那生命册上无名的,便被扔进火湖。   最后,约翰看见新天新地,圣城新耶路撒冷自上帝那里从天而降。宝座中传出洪亮的声音:上帝要与人同住,作他们的上帝,他们作他的子民。上帝要擦去他们的眼泪,人间不再有死亡、悲哀、哭号、疼痛,以前的已经过去,上帝已将一切更新。 上帝要将生命之水白白赐给口渴的人喝,而那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的,都将进入硫磺火湖。   之后,拿着七个金碗、盛满未后七灾的天使中一位,带约翰到一座大山那儿,将由上帝那里降下的圣城新耶路撒冷指给他看,并告诉他这城就是新妇,是羔羊的妻。约翰见城中充满上帝的荣耀,光辉明亮如宝石、如碧玉、如水晶。圣城那高大的墙完全是碧玉造的,城和城内的街道是精金的;十二颗珍珠分别在东、北、南、西四方作为圣城的门,十二门有十二位天使把守,十二门上写着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城墙有十二根基,每一根基装饰着不同的名贵宝石,并写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   圣城内没有殿,因为上帝和羔羊就是城的殿;城内不需日月光照,因有上帝的荣耀照亮全城;羔羊便是那城内的明灯。城内没有黑夜,城门昼夜敞开,列国都在城的光里行走,而那不洁净的,行恶说谎的,以及羔羊生命册上无名的,都不得进入圣城。   圣城内街道中有一道晶莹透亮的河,那河水是从上帝和羔羊宝座中流淌出来的生命之水,河的两岸长着生命之树,树上结十二样果,树的叶可为万民治病。上帝和羔羊的宝座立于城中,他的仆人将他的名写在他们额上,并事奉他直到永远。上帝的光照耀他们,使他们永远为王。   天使再一次对约翰说,他所听见、所看见的,就是上帝差遣他的使者,将那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给他的仆人,凡遵守预言的便有福。约翰听见说:看那!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未后的;我是初,我是终。……我主耶稣差遣我的使者为众教会将这些事向你们证明。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我是明亮的晨星。   最后,约翰遵照神启告诉大家说: 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上帝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上帝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份。
个人分类: 思想文化|2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精简意译版1-8章)
热度 8 gothere 2012-7-29 23:30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 by. Lakoff Johnson的这本书很经典,但国内(大陆地区)一直没有翻译版,台湾周世箴教授有译本,但国内买不到也见不到,只好自己出手了。要转载的同仁,请务必与李斌联系。 Translated and commented by Bin Li。 gothere@126.com 1 我们赖以生存的概念 有人误以为人类可以脱离隐喻来思考和生活。其实不然,人类思考和行动是天然隐喻化的。 我们的概念将我们所感、与自然界的关系、社会关系都结构化了。然而概念系统并非如我们所想的那样简单。通过语言这个重要的证据源来窥测概念系统。 我们日常的概念系统都是隐喻化的。而且我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看出隐喻是如何将我们的感知、思考和行为结构化的。来看这个例子: 辩论 是 战争 你的辩词并不稳固(异于遭到反击) 我和他辩论从来赢不了。 他枪毙了我所有的争辩。 显而易见,我们并非在讨论战争,而是使用了战争作为隐喻。战争有参战双方,有输赢,有攻防。在讨论辩论的过程中,我们借用的是我们文化背景中常用的战争的模式。隐喻将我们讨论辩论的行为结构化了。 如果在其他的文化中,并不把辩论看作战争,而是作为一种舞蹈。舞者是演员,目的是演出平和唯美的舞蹈。那么,辩论就会有另外一些隐喻表达。再进一步,如果我们需要描写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说,我们的话语结构在战争上,而他们的结构在舞蹈上。(译者按:这里的例子其实不好,完全可以不说其他文化的情况。因为这样容易令人误解为可以用不同的喻体来打比方,实际上作者的意思是隐喻是文化的体现,影响甚至决定思维和行动。或者换成更具比较性的例子。) 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种东西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东西。如上,用战争来理解体验辩论。 结论:隐喻不只是一个几个词语的语言问题,人类的思考过程大致上是隐喻的。在本书中的隐喻也就意指隐喻性的概念。 2 隐喻概念的系统性 依然用“辩论 - 战争”的例子,两个事件有很多相似性,有参战双方,有输赢,有攻防等等。隐喻的系统性也就非常强。(译者按:实际上是打比方的角度 / 侧面是系统化的) 再看下面这个例子:时间 是 金钱 你在浪费我的时间 我没法给你足够的时间 去机场花了我一小时 我的言语体现出时间是一个有价值的东西、一个有限的东西。金钱、有价值、有限,实际上都是隐喻概念,因为它们都使用了我们日常感知的金钱、价值和限度来概念化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也都依存于我们的文化。另外,“时间是金钱”涵盖了“时间是有限的”,而后者又涵盖了“时间是有价值的”。(译者按:有限的未必有价值啊,这个说法还是牵强,应该按下不表。或者换个说法,说三者是高度相关的就行了。再者,本章只需要用“辩论 - 战争”来说明系统性已经足够了。) 3 隐喻的系统性:凸显和隐藏 用来隐喻的两个事物,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在隐喻的过程中,势必用其相似的一些侧面,忽略隐藏差异处。例如时间是金钱,但时间借给别人,并不能拿回来,钱却可以。 管道隐喻 Conduit 思想(意义)是客体,语言表达是容器,交流是发送:我告诉你一个消息,等等。每个都是一个侧面,而忽略其他侧面。 4 方位隐喻 前面谈到的隐喻可以称之为结构隐喻。下面我们来看方位隐喻,因为它们关系到空间关系,如上下、内外、前后、在 - 离开、深浅、中央 - 边缘,等。具体例子如,高兴 是 上。(译者按:这个还是用英语的例子: happy is up , I’m feeling up today. 英文的介词非常明显。如果用汉语的话,可能是高兴 - 高的关系。如,我今天兴致很高,开心得不得了)。 方位隐喻根源于物理和文化经验。 隐喻的体验基础。没有隐喻不是依靠体验来理解的。 5 隐喻和文化相关 coherence 在一种文化中最基本的价值应该与这种文化中的最基本概念的隐喻结构一致。例如, more is better 与基本的 More is up 和 Good is up 相一致;而 less is better 与它们不一致。(译者按:用汉语的例子说一下?) 6 本体隐喻 实体和物质隐喻( substance ) 经常把抽象的、不连续的事物看作实体来隐喻。例如,通货膨胀是实体。 通货膨胀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我们必须同通货膨胀战斗;通货膨胀把我气病了。 心智是机器:我的脑袋转不动了。 (译者按:实际上这里可以说是陈望道区分的拟人) 容器隐喻:堪萨斯州有很多土地。 视域( visual field ),可以看做一个容器。轮船进入了我的视野。 事件、行为、活动和状态:事件、行为可以作为客体,活动作为实体,状态作为容器。你看比赛了么? In washing the window , I ……。(译者按:他擦窗户的时候。看来汉语不行)他在爱中。 7 拟人( personification ) 把非人的事物作为人:生活欺骗了我。 拟人涵盖了相当一部分隐喻。 8 转喻 The ham sandwich is waiting for his check. The ham sandwich 在特定的语境中指称的是某位点了三明治的顾客。 转喻的类型:部分代整体,面容代人,生产商代产品,使用物代使用者,控制者代控制物,机构代负责人,地点代机构,地点代事件。转喻依靠的是系统性,建立在转喻模式 感谢博友对译本的提醒:)
个人分类: Linguistics|29310 次阅读|22 个评论
语料库与语言认知研究散谈
热度 2 carldy 2011-5-13 22:00
语料库进入认知语言学、隐喻研究领域,这是人类研究语言发展的一种大势所趋。 近段时间在读一些有关语料库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书籍,一些文章很有趣。比如,Stubbs在其文章 “Corpus analysis: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three types of unanswered questions” 中提出: 在由 Firth , Halliday 和 Sinclair 为代表的传统英国语言学领域中,文本与语料库分析是中心。在这一传统中,非常重视常规短语学这一概念,在语言使用的创造性与常规性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如, Firth (1953)谈到词与短语的习惯性、约定俗成性与典型性; Halliday(1978) 指出:大部分语篇或多或少是常规性的,我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表达同一种观点”; Sinclair (1991) 提出“两种解释原则”,一种是习语原则,一种是开放性选择原则,认为半固定的短语是“非常普遍的”。 Stubbs 尝试运用语料库来研究英语短语学的范围与优势,并将探讨语料库方法可以为语义的认知模型研究提供大量语料 , 有助于解决认知和社会理论中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 , 即语言如何与认知和社会系统相联系。他提出 他的中心议题:语料库方法能有助于解决认知和社会理论中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大致分成三类:比较简单的,比较困难的,不可能的),即: Easier descriptive questions concern how we can make generalizations about phraseology across the lexicon. More difficult questions concern whether different models of phrasal units can be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e deepest—maybe impossible—questions concern whether linguistic, cognitive and social patterns can be related. 简单的描述性问题:主要探讨我们是如何将短语学从词汇层面加以一般化(泛化); 稍难的问题:不同的短语单位模式能否彼此相关联; 最深层次问题(有可能是无能为力的问题):语言学、认知与社会模式能否彼此相关联。 从第二个层面的问题来看,语料库数据能为语义关系提供经验性证据( empirical evidence ),因此也就能够为心理词汇是如何组织的提供证据; 从第三个层面的问题来看,语料库数据能为说话者经常谈论的事物提供证据,因此也就能为社会性意义突出的词汇范围提供证据,如“金钱” (money) 和“人群” (group of people) 。 从第一个层面,即浅层次的描写型层面来看,通过那些文化关键词汇的经验性描述,给生活一种全新的阐释。 Popper(1963:125) 指出,社会理论的任务就是解释我们的目的与行为是如何引出那些无意识的后果 / 结果 。 我们试图通过抱怨门不能推移,或表达对某人延年益寿的羡慕,用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意义。但是,我们并没有有意识去复制那些典型的英语短语。很明显,人们对语言的使用都是重复性的,但要解释跨社区之间的语言重复或要解释在功能系统中,什么层次的重复是最优化的,要做到这一点,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也只有通过这些问题,语料库研究才能从描述性发展到解释性。 Stubbs通过大量例证,来说明语料库在研究人类认知活动中的功用,如: A second example of such an area is the ways in which people are classified and talked about. Two concepts which are encoded in a large number of the words and phrases we use to talk about social life are ‘groups of people’ and ‘the passing of time’ : The large number of approximate synonyms for ‘groups of people’ is not surprising, since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people can be grouped is of inherent social interest. Here are just a few examples: - band, bunch, crew; family, flock, gang, group, jury, rabble, team - crowd, horde, mob; angry mob, lynch mob, barbarian horde - relative, friends, acquaintances, neighbours, strangers - cults, extremists, fanatics, fundamentalists, militants - anarchy, riot; concert, demonstration, applause, cheer, fame, scandal - infant, baby, child, adolescent, teenager, youth, adult - chilhood, schooldays, youthful, middle-aged, elderly, old, senile - age group, age bracket, age of consent, come of age - in my younger days, in his/her day, in his/her heyday, {cut down in} in his/her prime, thirty something; over the hill, burnt out, past it, twilight years, ripe old age 【备注】 这只是本人读书的点滴收获。还有很多话题等待挖掘。让我感兴趣的是,既然人类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政治上的价值取向,那么,同一社区的人,是否有共同的认知模式或隐喻方式?如有,这种模式是如何构成的?不同社区的人,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语料库、语言、文本、语篇、认知、隐喻、社会生活......
个人分类: 语料库+认知隐喻学 Corpus-based Metaphor Studies|4321 次阅读|2 个评论
“方舟子遇袭”的隐喻
boxcar 2010-8-30 21:38
昨天(2010年8月29日)下午,著名科普作家、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的创办人方舟子先生遭遇了化学武器(麻醉剂)和冷兵器(铁锤)的连环袭击。一锤激起千层浪,一时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科学网上的博友们反应迅速,纷纷发文谴责袭击者、问候和声援不幸遇袭的方舟子先生。本人没有在第一时间对此事做出快速反应,今天在读了几则相关报道后,也决定写点儿东西以表示对方先生的支持和慰问。不过我虽然不善撰写洋洋万言的长篇大论,但是更不愿意写短小精悍、却难以深入的围脖,只能写篇中等长度的千字文,借着事件叙述线索,说说方舟子遇袭的隐喻。 下面是我在Sina上看到的报道【1】,我将用插入点评的方式,揭示隐喻。 方舟子对记者回忆说,29日下午他在住所附近接受某电视台采访,17时采访结束,他将两位记者送上出租车后,一名男子迎面跑来,朝他脸上喷了不明液体。方舟子称,对方使用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被喷到后感觉被麻醉。 隐喻:现如今,人们时常要面对各种学术不端现象、虚假广告宣传炒作、伪科学以及其他各种邪门东西,这些东西时常会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扑面而来,不提防的话难免被它们所麻醉,从而让人们逐渐变得麻木。 方舟子称,随后又有一名陌生男子向自己抡起铁锤。我闪开后向家的方向跑去,对方将铁锤扔了过来,第一次没砸到,他捡起后再次向我扔来,击中了我的腰部。记者看到,方舟子腰部有一处明显的淤痕。 隐喻:在人们变得麻木之后,有形无形的伤害会像那把被抡圆了的铁锤一样随之而来。保持了警惕性,而且反应灵敏、身手矫健的人或许可以避开,头脑清醒者尚可找准自己的方向,但也须防止这种打击和伤害会如影随行地跟踪而至。此时,正义和邪恶会发生竞速赛跑,不幸的是,邪恶(铁锤及其持有者)不会按照规矩套路在地面上跟跑,而是忽然飞将过来击中了被害者。击中的部位是腰部,伤得比较轻,仅仅留下了明显的淤痕而已,没有造成大的伤害,仍可以挺直了腰杆,继续战斗(确实需要方舟子先生战斗下去)。 记者从鲁谷派出所了解到,17时18分许,警方接到方舟子的报警后,迅速派出巡逻车组赶赴现场进行处置。目前,石景山公安分局刑侦、派出所等部门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 隐喻:处置刑事案件和学术不端事件,正常官方程序都是必须的,不管哪种,有关部门都应该动作迅速,及时解决问题,不要不了了之。 祝方舟子先生早日恢复健康! ~~~~~~~~~~~~~~~~~~~~~~~~~~ 参考: 【1】 http://tech.sina.com.cn/i/2010-08-29/22194599720.shtml
个人分类: 科研|5004 次阅读|11 个评论
隐喻的门:时代门和门时代
大毛忽洞 2010-8-6 09:10
隐喻的门:时代门和门时代 世界不同文化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喜欢门。 实际上,门就是利益的代名词。 先说美国的水门和裤门, 尼克松总统的水门,和 克林顿总统的裤门, 开启了现代的门时代和时代门, 以后的门事件便层出不穷。 从科普常识的角度看, 你水门有水, 我裤门也有水。 克林顿裤门里的水, 大家都能想象得出是什么水, 而尼克松水门里的水, 老百姓就很难想象得出是什么水, 结果尼克松下台了, 克林顿坐在总统宝座上仍然可以自由地开关自己的裤门。 中国文化里也有很多的门。 大的建筑物,除了前面,还有后门。 北京的古城就有很多门,这门那门一大堆。 最重要的门就是前门和后门。 汉字的高明之处就是一语双关, 前门和后门则是一语多关, 走前门和走后门也是一语多关。 从科普的角度看, 尼克松的水门走的是后门, 克林顿的裤门走的是前门。 有时候,前门好走, 但是办不成事情; 后门难走是因为缺少同志关系, 一旦后门向你开启, 什么事情都可以办成。 尼克松走后门没有成功, 是因为尼克松在国会缺少同志关系。
个人分类: 时评:无刺儿非玫瑰|4531 次阅读|1 个评论
“门”的隐喻
lvnaiji 2010-8-5 08:42
吕乃基 隐喻,是林林总总的后现代思潮习用、喜用的表达方式,也有学者从学术上对此作了深入和系统的探讨。由于交流双方语境之间的差异,彼此沟通时信息的缺失、语义的扭曲甚至歪曲屡有发生。例如科学网上的评论时有文不对题,而对评论的回答牛头不对马嘴更不在少数,往往因此导致彼此间的误会乃至掐架。在不同场合,人们往往会信手拈来,用到自己熟知或眼前的事物来解释自己的观点。隐喻,简言之,以双方或多方都能理解的事物为载体,以使一方希望表达的含义为对方所理解和接受。博主的后现代猪(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3879 )就与此有关。 反过来,把同一事物用在不同场合的隐喻归拢起来,看看这同一事物的含义,究竟会在各种隐喻中被引申到什么程度,也是饶有兴味的。门,就是其中之一。 博主并未探源,但自从人类住进了洞穴,有了自己的居所,门,也就应运而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或许正因为此,关于门的隐喻,也就遍及世界各民族,经久不衰,笔者日前就写过 上帝的门和窗 ,以及 论 底 (8 ):旷野上的门 。 此处再举几例。 进不进门?科学和技术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门,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不是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是的,技术打开了门 , 但在技术的背后还有文化 , 还有社会的各种因素。包括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指引技术打开某一扇门 , 并在众多的门中选择。人类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而不是技术。 真善美和自由度。如果给绕瞬时转轴转动的刚体再加上一个约束,让它成为做定轴转动的刚体,自由度下降一个,却成全了门、成全了辘轳,门之所以成其为门,就是因为那个定轴。 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是单纯的力学,就是事实和规律,真,是非嵌入编码知识;而后半句话,将真置于特定的语境之中,满足特定主体的目的和审美,受特定的价值取向的选择和引导,也就是善(也可能是恶),乃至美(也可能是丑)。真,既是善与美的基础,也是恶与丑的基础,由此进一步说明真对于善与美的非嵌入特征。 自然界的自由度下降了,而人的自由度却增加了,这难道不是人文文化? 随着日渐踏入后现代,随着交流内容的愈益丰富和复杂多变,以及随着越来越多主体的介入,我们会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依赖隐喻,在不同场合用到越来越多的、各色各样的门。 葛素红,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4311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6191 次阅读|6 个评论
用计算机挖掘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转载)
liuysd 2009-3-12 08:35
用计算机挖掘文学作品中的隐喻 去年有本比较受关注的名著译本问世:隐居作家托马斯品钦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作 《万有引力之虹》,译者穷三年之力才翻完。本书以内容复杂晦涩,隐喻深刻著 称。在数据挖掘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对所有书籍进行索引分析,或许能解开隐含 的意义。现在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正构建一个浩瀚的,可搜寻的数据库,容纳 一切文学作品,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挖掘出从柏拉图到品钦作品文字中的隐喻。 研究者能搜寻包含在书籍中的数百万个字,研究这些单字如何被使用的微妙转变,分析语言-文化-如何演变。举例来说,在结构上来说,'my love is a red rose (我的爱是一朵红玫瑰)'这句话与my dog is a blue heeler (我的狗 是蓝色heeler,译注:澳大利亚牛狗的原名) 非常类似,但前者是隐喻,但后者 不是。研究人员用程序在可能使用隐喻的单字之间进行近似搜寻,如以mind 和mint搜寻100字内的例句,结果找到下列William Cowper的诗句:The mind and conduct mutually imprint(心智与行为相互铭印)/And stamp their image in each other's mint(并将其形象留在彼此的铸印)。 原址: http://books.solidot.org/article.pl?sid=09/03/10/0921210from=rss
个人分类: 最新科技|471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