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生态文明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生态文明

相关日志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六)
热度 1 蒋高明 2020-8-7 06:53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六)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本文节选自《乡村振兴:选择与实践》(蒋高明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蒋高明对农村的现状做了大量调研,痛心疾首。他的生态农业实践,自然而然地将农民与农村纳入进来。进而,蒋高明提出了一套完整可行的乡村振兴方案,其中的核心,当然是生态农业。 弘毅生态农场运行几年之后,就开始销售不用化肥、农药、地膜、除草剂、转基因种子和人工合成激素的“六不用”产品。很快就达到了收支平衡,进而实现赢利。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外界经费投入,生态农业已经实现了赢利。 有机产品品质高,只要解决信任问题,就可以卖出更高的价钱。很多农户开始加盟弘毅农场,按照弘毅的方式种植、养殖,由弘毅的平台售出。 首先是让农村有人气,让农业成为受人尊重的产业,就从源头上解决“空心村”问题。(第38页) 当农村的收入可以与打工相当,就会有很多青年人愿意回到农村。(第40页)毕竟是在自己的家乡,不用跑到城里作社会的底层,也不比担心老板欠薪。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工业化食品的害处,愿意购买有机产品,只要解决信任问题,生态农业就会有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村有人气,让农业成为受人尊重的产业,就从源头上解决“空心村”问题。(第38页) 生态种植,逐渐摆脱农药、化肥,被毒化的村庄和土壤逐渐恢复,驯养动物和野生动物逐渐回来,农村就会恢复繁荣。 农田逐渐生态化,国土上最大的污染源就可能慢慢消失,河流、地下水慢慢清澈起来。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周立教授的说法,农民不仅承担着为国家生产粮食的任务,还承担着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使命。而后一项,长期不被人意识到。 生态农业,食物的品质得以提高,则国民的健康水平从基础上得以保障,个人用在看病上的钱就省了下来,国家用于卫生健康上的钱也可以省下来。这部分钱就可以反馈给农民,就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这部分钱用来补贴有机食品,有机食品的价格就可以降下来,就会有更多人选择有机食品。。作法也简单,提高生态产品的价格就可以了。 社科院邢东田研究员指出,要尊重农民的劳动力价值。现在农产品的价格大大地被低估了。同样,工业化农业的产品之所以便宜,一方面是享受了国家的补贴,一方面是环境成本完全没有考虑在内。否则,工业化农业的产品价格要高于生态农业。农民获得更高的收入,是农民的权利。 这时,很多人都会疑虑重重,或者断然否定,认为。说,生态食品是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的奢侈品。这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更深入的社会结构问题了。我们的回答是两步,第一,更多人选择有机食品,从事生态农业,生态食品的价格就会下降,要知道,40年前,中国所有人吃的都是有机生态食品。第二,粮食价格,并不完全是市场化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政策。让每一个公民能吃上健康的粮食,让每一片国土保持健康的生态,这原本是国家的基本任务。 到了这一步,蒋高明的工作已经不仅仅在于具体的农业生产方式,而是悄悄地进行了一场社会改造,一场乡村建设。 在这本书里,蒋高明还系统地介绍了乡村的人才队伍建设、乡村教育、乡村组织化、生态技术推广等一整套操作方案。(第四章) 目前,生态农业最大的阻力来自工业化农业的既得利益者。蒋高明在书中讲过很多这样的故事,农药销售者劝告村民购买农药,诋毁生态农业,甚至进行直接的破坏。农场中的诱虫灯,多次遭到系统的破坏。这正证明了我的观点,工业化农业与工业文明的其它发明一样,首先是资本增殖服务的,而不是为国民服务的。增产是增殖的手段,是以环境恶化、食物品质恶化和公众健康恶化为代价的。 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在一个并非生态的农业上,怎么可能建设起生态的文明。 我多年批判工业文明,倡导生态文明,总有人批评我说:你只说了不能怎么做,但是没有说应该怎么做,没有给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我一贯的反驳是,我没有不能给出可行的方案,不等于我提出的问题不存在。现在,我的回答是,蒋高明已经给出了一整套可行的方案。 建设生态文明,从生态农业做起。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299 次阅读|1 个评论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五)
蒋高明 2020-8-6 08:12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五) 蒋高明博士 2020-08-06 08:10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五)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本文节选自《乡村振兴:选择与实践》(蒋高明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四,从生态农业到生态文明 一棵大树会突然倒下来,这时才发现,树根稀疏,已经烂了。虽然在倒下来之前,看起来也很风光。 很多人都见过这样的漫画,一棵大树,埋在土地下面的部分,比树冠还要茂盛。这样的大树才是稳定的,能扛得住狂风骤雨。 所谓民以食为天,无农不稳,中国传统社会格更外重视农业,无农不稳。农,就是土壤下的部分。只要农村这个根还在,国人就有可以退守的家园;社会就能扛得住动荡,礼失便可求诸野。在传统社会,农村也是一向城里人可以退守的家园。 但是,在中国, 中国农村全面工业化农业几十年后,土壤毒化,村庄不仅农田变成了污染源,农村也同样凋敝了。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食物链中,农村位于下游,成了城市垃圾的汇聚地。在为上游输送工业化食品的同时,还为上游输送廉价的劳动力。农村的现状早就超出了我的想象。 蒋高明在进行生态农业的科学实验的同时,也变身为社会学家,三农问题专家。我陆续地在他的博客上看到了他对农村的调查,这些内容出现在2013年他出版的《生态农场纪实》中,也有大量农村调查的内容。在本书的第一章中,又有系统的呈现。 农村凋敝,首先表现在人员流失,青壮年离开农村,去城市打工。农村以留守的妇女、老人和儿童为主。农村空荡荡的,出现了大量空心村。蒋高明写道:“很多人家都进城谋生了,剩余的是个村落的空架子。一个人家的看门狗饿死好久了,脖子上还拴着铁链子。在另一个村庄,冬天不到晚上7点,就见村里漆黑一片,大街上几乎听不见大人们的说话声和孩子们玩耍的喧闹声。”(第25页)根据2010年的统计,全国“平均每天有20个行政村在消失”(第34页) 人员稀少,人与伴生的驯养动物也消失了,家畜家禽不再是每个农户的标准配置。与人伴生的野生动物也逐渐稀少,以前家家房檐飞有燕子坐窝的景象早已不见了。 农田毒化,村庄也毒化。鸡鸭不敢放养,因为随时可能误食洒了农药的食物而被毒死,连猫狗也不敢轻易放出家门了。 这样的农村还会继续凋敝下去,衰落下去,这样的社会是危险的。大树随时都会倒下。而在一个被毒化的环境中,不可能长出新的大树。 蒋高明对农村的现状做了大量调研,痛心疾首。他的生态农业实践,自然而然地将农民与农村纳入进来。进而,蒋高明提出了一套完整可行的乡村振兴方案,其中的核心,当然是生态农业。 弘毅生态农场运行几年之后,就开始销售不用化肥、农药、地膜、除草剂、转基因种子和人工合成激素的“六不用”产品。很快就达到了收支平衡,进而实现赢利。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外界经费投入,生态农业已经实现了赢利。 有机产品品质高,只要解决信任问题,就可以卖出更高的价钱。很多农户开始加盟弘毅农场,按照弘毅的方式种植、养殖,由弘毅的平台售出。 首先是让农村有人气,让农业成为受人尊重的产业,就从源头上解决“空心村”问题。(第38页)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0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四)
热度 1 蒋高明 2020-8-5 06:46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四)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本文节选自《乡村振兴:选择与实践》(蒋高明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 农药最初给果农带来了一些好处,但是很快,就进入了恶性循环。河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河中鱼虾被毒死,土中昆虫被毒死,果农自己也被毒死。这种农业产出的水果,外表光鲜,品质糟糕。城里人吃了也跟着慢性中毒。蒋高明认为,现在过敏越来越多,就与长期食用工业化食品有关。这样的农业方式,还有人主张继续下去,实在无法理解。 由于长期的惯性,果农已经无法相信,果园里可以不用农药化肥。蒋高明团队租下了五亩苹果园,开始了生态实验,作为博士生孟杰的课题。 对付害虫,他们使用诱虫灯、黏虫板,省下了这部分杀虫农药的成本和打药的人工成本;不除草,让杂草保持水土;种草,豆科植物白三叶草,与本地杂草竞争,固氮,又节省了这部分人工和农药成本;召回蜜蜂,帮助授粉,以前人工上千,现在蜜蜂几十;对付不会飞的蚜虫,用沼液喷洒;还有飞鸟,高悬发声的气球和废光盘,恐吓——恐吓不成,就留一部分给鸟儿吃(第 307-308 页)。 有机经营两年之后,土壤肥力改善,动物增加,尤其是蚯蚓。“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有机果园 0-40 厘米土层每平方米内的蚯蚓数量是 360 条,常规果园是 33 条。” “由于蚯蚓的辛勤劳动,加速了有机质的分解转化,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土壤变的疏松,孔隙度增大,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第 309 页) 孟杰实现了果园的生态种植,有机苹果,优质优价,果园效益提高。但是,产量还没有突破。蒋高明又安排硕士生李立君在另一处苹果园继续实验。 2015 年和 2016 年,产量比旁边作为对照组的常规果园高处 43% 和 16% 。(第 310 页)而他的效益,则是常规果园的四到五倍。(第 304 页) 十几年来,蒋高明和他的团队,对大田庄稼、蔬菜、果树、中草药的生态种植;家畜、家禽的生态养殖,都开发出完善的系统的完善的方法。弘毅的这些方法引来了各地生态农场前来学习,弘毅也主动地把这些方法应用到不同的地方去。 此外,弘毅还探索了食物的生态加工方法,至今为止,弘毅已经出产了植物油、酱油、豆腐、豆皮、白酒等加工产品。 2013 年 10 月,弘毅生态农场开始在淘宝开店,销售不用化肥、农药、地膜、除草剂、转基因种子和人工合成激素的“六不用”粮食及其制品。 2015 年,弘毅开始赢利。 2009 年,就有农户加盟弘毅,按照弘毅的方式种植、养殖,并由弘毅的平台售出。到 2017 年,加盟弘毅的农户已经有半个村子。弘毅正在带领全村乡亲,走向了一种生态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664 次阅读|1 个评论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三)
蒋高明 2020-8-4 07:22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三)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本文节选自《乡村振兴:选择与实践》(蒋高明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弘毅首先是试验田。蒋高明与他的学生们在弘毅开展了基于生态学的各种农业科研活动,既产出生态的粮食,又产出大批学术论文,以及大批硕士、博士。蒋高明的学术方向与当下主流生物学范式是背道而驰的,但是,他与学生的文章不断发表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上,这使得他能在中科院立于不败之地。 2011年后,他宣布,他完全以生态方式种植的试验田,粮食产量超过了工业化农业的产量。 这个结论让科学主义的第一堡垒哄然崩解,也让工业化农业的增产神话变成了一个昂贵的笑话。 在这个科学依然具有话语主导地位的时代,蒋高明的工作具有特别重的话语分量。因为蒋高明是一位科学家,他的结论有严格的科学数据作为支撑;他们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代表着科学共同体认可。 三,走出工业化农业,创造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 实际上,对于农民来说,增产与否并不重要。谷贱伤农,农产品的价格更为重要。增产一倍,价格降低一倍,不如产量不变,价格增加一倍。农民首先渴望的是增收,而不是增产。 对于社会来说,粮食产量早已不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多年前,我曾把连续十年的中国粮食总产量与总人口平均,发现单是主粮,人均早就超过了400公斤。温饱问题早就解决了。全球亦然。如果依然存在饥饿,那是社会分配机制的问题,而非生产力不足的问题。只要这种分配机制依然存在,无论增产多少粮食,也会有人饥饿。社会问题不能单纯依靠科技来解决。 工业化农业其实已经不是农业,而是工业。在工业化农业中,一棵作物有效的部分仅仅是谷穗,茎秆和根部都是无用的,只能烧掉——又导致另外的环境问题。而在弘毅农场,不仅谷穗是效益,茎秆用来喂牛,产出的有机的牛肉,是效益;牛粪堆肥还田,又是效益。田里的虫子用物理方式捕获,用来喂鸡,还是收益。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五谷丰登与六畜兴旺是相互关联的,用蒋高明的话语方式,需要不同的物种相互合作。在本书第二章,蒋高明描写了农村应该具有的多样性:野生动物多样性、栽培物种多样性、驯养物种多样性;也讨论了森林、湿地、草原、海滨等多样性的环境。足够丰富的多样性,才能保障生态的稳定性,微生物、植物、动物,形成相互关联的网络,才有健康的生态。在健康的生态之上,才能生产出健康的粮食,也才会有健康的人。 中国有些生态农场,就是以传统农业的方式进行的。不过,作为生态学家,蒋高明超越了传统,创造了新的农业体系。比如,他要设计各种对照实验,考察不同肥料、不同施用方式的效果;他要调控农作物、家畜、家禽的数量,使之保持恰当的比例;他要称量诱虫灯捕获的虫子,研究虫子的习性…… 对于从工业化农业转化为生态农业的过程,蒋高明讲述了一个果园的故事,非常具有代表性。现在的工业化果园依靠越来越多的农药和化肥, ……果园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果品质量下降,口感下降并含农残。北方苹果园每年要打20多遍农药,打除草剂5遍,使用反光地膜,套袋里膜也含塑料类物质。果园里的害虫就一直在与农药进行着顽强的抗争。人类使用的农药毒性越来越大,剂量也越来越大。果农们并没有消灭害虫,害虫们以很大的生命代价验证了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法则,彰显了它们的存在。相反,人类以前的许多好朋友如一些有益的鸟类(如灰喜鹊、大山雀)和昆虫 (如螳螂、七星瓢虫)却被杀死了。(第304-305页) 更不幸的还在后头,农药最终杀死了果园的主人。山东某县有个叫新村的几百人小村,近几年得怪病的人不断增加:不到三十岁得了尿毒症;不到半百的人浑身肿痒,疼痛而死;不到60岁的人患上了肝癌、肺癌和肠癌。过去七八年间,因癌症而失去生命的超过了20多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50出头!而在果园没有进入该村前,他们不知道什么叫癌症。无独有偶,跟我们学有机果园种植的果农,也没有等到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增产的那一天,他被胃癌夺取了生命,去世时年龄55岁。(第305页)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0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二)
蒋高明 2020-8-3 06:42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二)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本文节选自《乡村振兴:选择与实践》(蒋高明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蒋高明是农民的后代,他一直保留着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也保留着农民对土地的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有时会以生态学的话语表述出来,极为生动。比如他说:用过农药化肥的土地,虫子不喜欢,鸟儿不喜欢,种子也不喜欢。我能够理解,这种说法不是比喻、不是拟人,而是写实。他还说:庄稼生长,是人的功劳吗?不是,是老天的功劳;从种子变成粮食,主要的工作都是老天干的。这种说法也同样给我很大的启示:人不能贪天功为己有。就算人能把水搬来,没有阳光和空气,没有其它物种的帮助,人也不能让粮食长出来。对于生态学术语“物种”,他有一个特别的用法。比如他说:人的科学再厉害,也不如物种厉害。科学的技术不可能把麦秸变成蛋白,但是牛非常轻松地就可以做到。他还说:蚯蚓这个物种,能够让土壤疏松,比任何机械的效果都好,不用人花钱,不用人出力。 在我看来,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有一个通道。很多我们称之为迷信的传统智慧,都可以转化为后现代的生态学的话语。这在蒋高明身上有直接的体现。 蒋高明出生于1964年,比我大一岁。我们这一代人少年时在学校里接受的是理想主义教育,在乡村接受的是依稀尚存的传统伦理熏陶。蒋高明创办弘毅生态农场,关心农业、农民与农民,从生态农业实践走向乡村建设实践,都建立在这个底色之上。弘毅二字便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蒋高明以士自况,有着比其科学家的身份更宽旷的视野、更高远的境界。 在他写《中国生态环境危急》的时候,他是一位对中国生态问题有全面了解的生态学家;在他写《生态农场纪实》的时候,他是一位生态农业实践家,是一位社会学家。 二,消解科学主义的第一堡垒,粉碎工业化农业的增产神话 在多年的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之下,人们脑子里有一个定式,没有农药化肥,粮食产量不会这么多,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地球上有多少人就会饿死。我把这称之为科学主义的第一堡垒。一旦有人质疑科学技术,就会有人重复这套流俗之见,然后说,不要否定农业科技对人类的贡献。 工业化农业是美国生物学家布劳格(Norman Ernest Borlaug)发明的一整套农业方式,包括育种、化肥、农药、机械化灌溉等,被称为“绿色革命”。印度在1960年代末期引入了这场革命,粮食大幅增产,从粮食进口国变成出口国。中国大规模开展工业化农业是从改革开放之后的1980年代开始的,而在此时,印度已经出现了多种负面效应:土地板结、水位下降、河流污染、地下水污染……。十几年后,中国也出现了同样的后果。让人不胜感慨的是,蕾切尔·卡逊早在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似乎对绿色革命毫无作用。甚至直到今天,很多夸夸大谈生态文明的人还没有读过此书。人是一种非常难以汲取教训的动物,尤其是别人的教训。中国农田污染的总体情况长期以来似乎是保密的,一直到2014年,环保部才第一次给出了全国性的考察数据,问题非常严峻。简而言之,农田变成了污染源。我经常问:污染源上长出来植物能叫做粮食吗?如果不能叫做粮食,统计它的产量有什么意义呢?所谓增产又从何说起呢? 结论也是明确的,绿色革命的工业化农业是不可持续的,它固然提高了粮食产量,但同时也是一场生态灾难,当然也是人类的灾难。它的增产是以土地和粮食品质的恶化为代价的。 即使如此,大多数人仍然被思维的惯性驱使着,他们中的消极者会说,总不能回去吧,然后把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农业描写得一片黑暗,仿佛那时人们天天忍饥挨饿似的,所以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饮鸩止渴。他们中的积极者则不承认绿色革命是场灾难,还要发动第二次绿色革命,他们宣称,转基因种子,以及与之配套的化肥和农药,能够减少负面效应,获得更高产量。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蒋高明在2006年创办了弘毅生态农场,这是中国第一家生态农场。两年后,温铁军教授创建了小毛驴市民农园。这两个生态农场代表着中国生态农业实践的两种不同的模式。蒋高明最初是作为科学家,考虑一个科学问题;温铁军作为社会学家,更加关心三农问题。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一)
蒋高明 2020-8-2 04:49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一)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本文节选自《乡村振兴:选择与实践》(蒋高明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蒋高明以十年之力,以弘毅生态农场为基础,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农业体系,包括作物种植、禽畜养殖、园林树木……;并从农业,延伸到农民、农村,提供了一个解决三农问题、振兴乡村的完整方案;同时,为生态文明开辟了一个可行的入口,一条可行的道路。 这是一条通向未来的希望之路。 蒋高明也从生态学家,变身为社会学家和社会实践家。 我愿意把蒋高明的工作,称之为一场农业的生态革命,是一次伟大的社会实践。 这部《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就是对这场实践的一个总结。值得每一位生态农业的实践者、乡村建设实践者、生态文明的倡导者,以及农业的决策者认真阅读。 一,蒋高明其人:生态学家、农民之子、古道热肠的山东大汉 作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蒋高明当然是一个科学家。但是他不是一般的科学家,他是生态学家。尤其是,他是一个经常说科学坏话的科学家。对于我的警惕科学、警惕科学家之类的言论,他毫无反感,并且跟着一起说。 作为生态学家,蒋高明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于主流话语,不同于普通公众,不同于主流学术精英,也不同于大多数科学家。这是因为,我们的主流话语是数理科学建构的。大多数学术精英的缺省配置也是数理科学建构的。数理科学的其认知基础核心之一,是机械自然观,把自然、社会及自身视为机器,可以拆卸,可以改装,可以修补。而生态学家则可能有不同的自然观。 我第一次认识蒋高明是在2005年,《读书》杂志组织的“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座谈会”上。那次他讲植树造林,说在原本是草原的地方种树,是对生态的破坏。首先是树不容易活,劳民伤财;其次,不活还好,万一活了,就成了抽水机,加速当地的沙漠化。几句话醍醐灌顶,让我脑洞大开。几年后,我认真地阅读了他讲述在内蒙进行草场恢复的著作《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收获良多。 我们正处在一个文明转型时期,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几年前,生态文明克莱蒙学派的菲利普•克莱顿(Philip Clayton)来北师大,鉴于我对科学的激烈批评,他问,未来是否还需要科学?我想了想,说,未来需要生态学或者博物学。 不久前重读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1977年著作的《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在其前言中发现了这样一句话:生态学应该成为我们时代的向导。 生态学(或者博物学)不仅仅是一套知识体系,也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是一种价值观。在我看来,数理科学与机械自然观是相互建构的,是工业文明所需要的。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则需要生态学或博物学,需要一种非机械的自然观。 一株庄稼为什么会从土壤里生长出来,在不同的自然观看来有不同的解释,这也决定了对农业的不同理解。从机械自然观看来,土壤可以还原成氮磷钾之类的元素,庄稼需要的那些元素是土壤“有效成分”,庄稼不需要的则是不必要的,多余的。只要有那这些元素,庄稼就能生长。人还可以精准地控制这些元素,人为地添加或减少,所以会有化肥,会有无土栽培。机械自然观是工业化农业的认知基础,也是工业文明的认知基础。只有把世界看成机器,才会把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大工厂,才会建立起工业的文明。 而在生态学家看来,土壤是一个生命的集合体,其中腐殖质、微生物;蚯蚓、蚂蚁;也有杂草,飞鸟……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合作,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系统才是健康的土壤,健康的土壤上才能长出健康的粮食。种子落在土地上,是其它的生命形态,加上阳光、空气和水,共同合作,才能生长出来。蒋高明也讲元素循环,但是生态学家所理解的元素,并不是可以随意分离随意组合的元素,而是包含在整体之中的。 所以,生态农业不只关心庄稼的生长,更而是要关心土壤这个生命共同体,进而要关心整个村庄的生命共同体。,早在1948年,利奥波德就在《沙乡年鉴》中提出大土地伦理的观念,,把土壤中的其它生命形态视为共同体的一部分。 工业化农业只看到各种元素,只关心谷穗的分量,而毫不在意化肥、农药对把土壤中的其它生命形式的伤害、毁灭消灭殆尽。所以范达娜•席瓦(Vandana Shiva)说,工业化农业的所谓增产,其实是从蚯蚓那里偷来的。蚯蚓,也是蒋高明衡量土壤品质的重要参数。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0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文明关键词:生态系统稳定性
蒋高明 2020-4-23 08:47
生态文明关键词:生态系统稳定性 蒋高明 生态系统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主要通过反馈(feedback)调节来完成。生态系统反馈条件又分为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和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两种。 负反馈 对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是必不可少的。正负反馈的相互作用和转化,保证了生态系统可以达到一定的稳态。譬如,如果草原上的 食草动物 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而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的数量,从而保证了 草原生态系统 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自然 生态系统 中 正反馈 的例子不多,但也客观存在着。例如,有一个湖泊受到了水生植物入侵,大量枯落物加速湖泊富营养化,增加的营养让陆地植物更容易生长,最终乔木物种进入,原来的湖泊变成了森林。 不同 生态系统的 自我调节 能力是不同的。一个生态系统的 物种组成 越复杂,结构越稳定,功能越健全,生产能力越高,它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就越高。因为物种的减少往往使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下降,抵抗自然灾害、 外来物种入侵 和其他干扰的能力下降。而在 物种多样性 高的生态系统中,拥有着生态功能相似而对环境反应不同的物种,并以此来保障整个 生态系统 可以因环境变化而调整自身以维持各项功能的发挥。因此,物种丰富的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要比物种单一的 农田生态系统 的自我调节能力强。 生态系统稳定性不仅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进化特征有关,而且与外界干扰的强度和特征有关,因此稳定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目前,生态学界公认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保持正常动态的能力,主要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是相关的,抵抗力稳定性高的 生态系统 ,其恢复力稳定性低。 但是,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也存在相反的情况。例如,热带雨林大都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稳定性,因为它们的 物种组成 十分丰富,结构比较复杂;在 热带雨林 受到一定强度的破坏后,恢复时间会十分漫长。相反,对于极地苔原( 冻原 ), 由于 其物种组分单一、结构简单,它的 抵抗力稳定性 很低,在遭到 过度放牧 、火灾等干扰后,就会很快恢复。因此,直接将抵抗力稳定性与 恢复力稳定性 比较,可能这种分析本身就不合适。如果要对一个 生态系统 的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则必须强调它们所处的具体环境条件。一般情况下,环境条件好,生态系统恢复力和稳定性较高,反之亦然。 《生态文明关键词》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原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黎祖交教授任主编。全书共收录 251 个关键词,分为 12 个分篇。各分篇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依次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高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余谋昌,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风,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廖福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德胜,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原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黎祖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春霞,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郇庆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建军,南京晓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国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云飞。《生态文明关键词》正文后面设有 “ 附录:相关生态学名词解释 ” 。 黎祖交主编 . 2018. 生态文明关键词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5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理解生态这个术语
蒋高明 2020-4-13 08:51
如何理解生态这个术语 蒋高明 生态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当前,生态这一概念主要指自然科学层面上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保护,及其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但随着社会进步,生态已经渗透到很多领域,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除了其固有的名词性质外,人们经常用生态做形容词,用其来修饰许多美好的事物。生态无疑是当今世界最时髦的概念之一。那么,怎样理解生态呢? ① 作为学术术语的生态 生态这个词汇是来自一门叫做生态学的学科。目前,我国已将生态学与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一起,并列作为一级学科对待。在此之前,生态学( Ecology )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分支。之所以将生态学从生物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级学科,是因为生态学在国民经济及人类生存与繁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生态( Eco- )一词,源于 古希腊 Oikos ,原意指 “ 住所 ” 或 “ 栖息地 ” 。经济学( Economy )的词头也是 Eco, 但其意义不同。经济学中的 eco 有居家过日子的意思,但只管眼前不管长远;生态学中的 Eco 则有如何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意思,过日子不光管当代还要考虑后代,不光考虑局部还要考虑整体。当今很多的生态问题来自不当的经济活动,人们严重违背生态规律发展经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危及人类生存。 生态学( oikologie )一词,是 1865 年勒特( Reiter )合并两个希腊字 logos (研究)和 oikos (房屋、住所)构成的。 1866 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 H. Haeckel )首次把生态学定义为 “ 研究动物与有机及无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三好学于 1895 年把 ecology 一词译为 “ 生态学 ” ,后经武汉大学张挺教授介绍到中国。 ② 作为名词的生态 通俗地理解,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重点考量生物与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其实,从物种进化与生存的角度来看,生物都是有智慧的,每一种生物都是在适应自然环境中不断进化的。因此,从这层意义上来看,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生存智慧的科学。生态学最早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 “ 生态 ” 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 物种构成丰富的多样性 一样 ( 生物多样性如今也变成了一个名词 ) ,在很多场合,生态是作为名词使用的。 譬如,我们 说某地有良好的生态,就是指这里的生态环境很好的意思;其次,诸如健康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学术生态等,都是延伸了生态固有的含义,分别指的是人体或社会健康,政治、社会、学术等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非常和谐并可持续。这里的生态都是用作名词的。 ③ 作为形容词的生态 当今社会,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几乎成了一种显学或哲学。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丽的、和谐的、生机勃勃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这里的生态显然是作为形容词使用的。同理,我们经过看到的 生态食品 、生态农场、 生态环境 、 生态文明 、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城镇、生态村 乃至生态 沟等等生态含义,也都是借用的其形容词性质。当然,生态作为形容词的滥用也造成了很多误解,一些严重违背生态规律的做法也打着生态的旗号,是应当抛弃的,如生态大棚、生态地膜、生态植物工厂、草原上的生态林等。 ④ 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含义 这里的生态因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就有其特殊的含义了。那么在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应当怎样理解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其一,生态环境要优美,即通常所说的“天蓝、地绿、水清,绿水青山”;远离环境污染;生态过程基本不排放 污染物。 其二,经济发展方式要尊重生态学规律,即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利用大自然的利息而不伤害其根本;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任何垃圾。 其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由一 定的自我修复力,对自然的利用不能超过其修复力,应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其四,维护生态平衡。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类不能轻易打乱这种平衡,否则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其五,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给我们提供 “ 衣、食、住 ” 条件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要存在 “ 怜悯之心 ” ,要善待生命;对不会说话的一草一木给予关注,不是简单地利用它们,而是呵护它们;对野生动物的态度不是吃掉它们,而是欣赏它们、关爱它们。 其六,守护健康的食物链。目前,在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中,人类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食物链上的成员,而是在制造甚至控制着食物链,并对其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施加前所未有的影响。人类虽部分解决了吃饭问题,但采取了大量化学物质,使用了太多的不可再生能源,且发明了转基因等严重违背生态规律的农业技术。长期下去,人类必将遭受大自然的报复,各种疾病重病的大量增加就是自然界本能的反馈作用。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204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蒋高明 2020-4-5 08:00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蒋高明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圈的稳态。生物圈虽然具有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人类活动在许多方面对生物圈造成的影响已经超过这种限度,对生物圈的稳态构成严重威胁。 人已经不是传统生物链上的成员,而是生物圈中占统治地位的物种,能大规模地改变生物圈。然而,人类毕竟是生物圈中的一个成员,必需依赖于生物圈提供一切生活资料。人类对生物圈的改造应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就会破坏生物圈的动态平衡,造成严重后果。在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后大约300万年的时期里,人类与其周围的生物和环境处于合理的平衡之中。 自从人类学会栽培植物,农业技术和贮存方法的改善,使人类生活不再局限于天天采集必需的食品,而能够从事更多的创造性活动。随着生产力提高,人口逐渐增加并向城市集中,制造商品的手工业日益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冲击也日益增加。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两三百年来,开矿、挖煤、采油、伐林、垦荒、捕捞等规模迅速扩大,生物圈面貌也发生了极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影响着其中的其他成员,也对人类自身产生巨大影响。 世界人口正以大约35年翻一番的速度猛增,但地球上可耕土地却是有限的,这必然造成全球范围的粮食问题。滥垦、滥牧、滥伐的日益严重,建设用地的高速扩展,都使全球植被减少。随之而来的后果是大范围的水土流失,耕地质量下降甚至发生荒漠化;失去了植被调节气候的作用,气温波动增大,水旱灾害增多;太阳辐射被反射散失的成分增加,绿色植物固定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的能力随植被减少而等比地丧失。水域捕捞也已接近极限,某些鱼类多次大规模减产。化石燃料是现代工业的基石之一,但它的蕴藏量毕竟是有限的。随着使用速度的日益增长,燃料危机不断加剧。大量开采地下能源和矿物,并焚烧或加工化工产物,造成了大量环境污染物,严重威胁了地球生物圈。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人类及其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类必须明白,人也是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一员,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整个生物圈的繁荣,但人类对地球生物圈的破坏超过所有的物种。当地球被人类破坏得不适应人类自身需求,而被淘汰出地球,即人类这个物种也灭绝的时候,一些更强适应力的物种将还会继续存在,生物圈会重新开始其慢吞吞的演化。因此,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 (本文节选自《生态文明关键词》,藜祖交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18) 《生态文明关键词》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原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黎祖交教授任主编。全书共收录251个关键词,分为12个分篇。各分篇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依次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高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余谋昌,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风,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廖福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德胜,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原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黎祖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春霞,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郇庆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建军,南京晓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国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云飞。《生态文明关键词》正文后面设有“附录:相关生态学名词解释”。正文和附录均附有“索引”,方便读者查找。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90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洛杉矶时报报道弘毅生态农场做法
蒋高明 2020-2-5 17:13
洛杉矶时报报道弘毅生态农场做法 蒋高明 美国《洛杉矶时报》2020年1月29日,发表著名环保作家Evagegelos Vallianatos文章《中国能在国内外建设生态丝绸之路吗?》。作者反思了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问题,并现场考察中国,高度赞扬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做法。原文的生态丝绸之路,定语是用solar而不是ecological。太阳能丝绸之路不符合汉语意境,经与作者好友王治河先生交流,已经从和本文中心思想判断,得知作者是希望人类用大自然免费给予的太阳能源来发展经济,引领人类进步,于是翻译成生态丝绸之路。 Evagegelos Vallianatos博士,在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动物学和历史,获得动物学学士学位和中世纪希腊历史硕士学位;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了欧洲希腊历史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做科学史博士后研究;他在美国国会工作了两年,在美国环境保护署工作了25年。他与麦凯·詹金斯合著了数百篇文章,出版了6本书,其中包括《毒化的春天》。由于文章较长,不能全部转载,摘录翻译如下: 中国能在国内外建设生态丝绸之路吗? 作者:Evagegelos Vallianatos 文章链接:https;/icon网页链接 王治河和樊美筠第三次开启了中国之旅的大门。加州克莱蒙特的中国后现代发展研究所由夫妻哲学家指导。他们一直在努力通过在这些文明之间建立桥梁,使美国和中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最大的希望是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仍能启迪世界。他们把我推荐给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我参加在中国山东济南举行的国际生态会议。 该学会给这次会议起了一个具有挑衅性和洞察力的标题:范式转变:走向生态文明:中国与世界。 讨论在2019年10月的最后两天进行。讲中文的学者显得很兴奋,他们把自己的生态梦想与庆祝中国革命70周年结合起来。 中国论坛的讲演者强调了他们的思想胜利,即在所有的挑战和复杂性中都有致力于探索生态文明的机构。在这样的开创性任务中,他们得到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祝福。论坛的一个部分考察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世界意义”。 理论 目前人类面临的景象一点也不美:世界是颠倒的。政治家、学者和科学家有时会激情地谈论如何使中国和世界变得更美好,特别是如何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一位前德国政客,汉斯约瑟夫下跌,警告我们存在的威胁,甚至灾难性后果的业务照常。跌倒是对的。美国和联合国的气候科学家给世界领导人不超过十年的时间来整顿他们的房子:主要是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并用可再生和无污染的能源取代它们。 美国、欧洲、中国和大多数其他国家的富裕阶层都欢迎种植一些精选作物的巨型农场。这些大片土地是2019年版的中世纪种植园和20世纪的国营农场。他们的公司、政府或私人所有者像工厂一样管理这些农场。他们使用机器、基因工程改良作物和神经毒性农药。 这种巨大的农业区和作物本身的有毒覆盖物往往对蜜蜂、其他昆虫、鸟类和野生动物授粉是致命的。毒药吸入土地,破坏了负责向作物输送营养物质的微生物。此外,被喷洒的神经毒素变成空气并随风传播。 实践活动 我访问济南的第二部分是实践。我花了一天时间拜访了一位名叫蒋高明的杰出的中国科学家。期间,恰好他在弘毅生态农场带学生实验,他的土地在给他儿时长大的村子里。 我和一位荷兰同事哈里斯·提登斯(Harris Tiddens)从济南来到曲阜,曲阜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故乡,孔子在公元前6世纪末和5世纪初兴盛一时。从曲阜出发,我们来到了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的蒋家庄。 蒋高明是一个对有机食品和生态文明有着丰富知识和热情的人。他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山东省人民政府资助他的研究。他是一位多产的植物学家,对公共健康和自然世界的健康感兴趣。他种植有机食品,测试植物的食物和药用价值。 蒋高明、他的两个研究生、农场经理、哈里斯·蒂登斯、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哲学研究生高媛,和我坐在一张圆桌上吃饭。桌上摆满美味的蔬菜、面条和米饭,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木筷用来从碗里取食物。此外,高明还不停地给我们的小杯子里添他们自酿的高粱酒和甜葡萄酒。 这次令人难忘的研讨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我听他描述他的工作,对他所拥有的广泛的兴趣和渊博的知识感到惊奇。他是植物生理生态学教授。换句话说,他正在创造历史,生命延续离开石化物质成为可能。生态学是他的使命。他和他的研究生们正在为中国进入生态文明的科学和政治领域铺平道路。 接下来的半天,高明带我们参观了他和他的研究生们正在试验工厂的各条土地。他的德国牧羊犬虎子到处跟着我们。我们还去了他村子的中心,那里有一家小店出售他的书。 我带着植物学教授的印象离开了中国。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0 个评论
洛杉矶时报发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章介绍了弘毅生态农场做法
蒋高明 2020-2-4 09:34
洛杉矶时报发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章介绍弘毅生态农场做法 蒋高明 2020 年 1 月 29 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著名环保作家 Evagegelos Vallianatos 文章《中国能在国内外建设生态丝绸之路吗?》,作者从生态文明视角反思了西方工业文明问题,并多次现场考察中国,高度赞扬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做法。原文的生态丝绸之路是用 solar 而不是 ecological ,太阳能丝绸之路不符合汉语意境,经与作者好友王治河先生沟通,以及依据本文的中心思想,得知作者是希望用免费的太阳能源来发展经济,引领人类进步,于是翻译成生态丝绸之路。 Evagegelos Vallianatos 博士, 在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动物学和历史,获得动物学学士学位和中世纪希腊历史硕士学位。他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了欧洲希腊历史博士学位。他在哈佛大学做科学史博士后研究。他在 美国 国会工作了两年,在美国环境保护署工作了 25 年。他与麦凯·詹金斯合著了数百篇文章和 6 本书,其中包括《 带毒的春天 》。 中国能在国内外建设 生态 丝绸之路吗? 作者: Evagegelos Vallianatos 文章链接: https;/www.pressreader.co/usa/los-angeles-ties/20200129/282621739692480 王 治河 和范美君第三次开启了中国之旅的大门。加州克莱蒙特的中国后现代发展研究所由夫妻哲学家指导。他们一直在努力通过在这些文明之间建立桥梁,使美国和中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最大的希望是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仍能启迪世界。他们把我推荐给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我参加在中国山东济南举行的国际生态会议 。 该学会给这次会议起了一个具有挑衅性和洞察力的标题:范式转变:走向生态文明:中国与世界。 我听取了几位中国和非中国专家就涉及当前世界危机的各种问题(政治、经济和生态)所作的发言 。 讨论在 2019 年 10 月的最后两天进行。 讲 中文的 学者显得很兴奋 , 他们把自己的生态梦想与庆祝中国革命 70 周年结合起来。 中国论坛的讲演者强调了他们的思想胜利,即在所有的挑战和复杂性中都有致力于探索生态文明的机构。在这样的开创性任务中,他们得到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祝福。论坛的一个部分考察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世界意义” 像我这样的西方与会者 , 提出了工业化文明对人类健康、对自然世界的健康和生存构成的威胁 的论调,另与会者刮目相看 。 理论 目前的景象一点也不美:世界是颠倒的。政治家、学者和科学家有时会激情地谈论如何使中国和世界变得更美好,特别是如何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一位前德国政客,汉斯约瑟夫下跌,警告我们存在的威胁,甚至灾难性后果的业务照常。跌倒是对的。美国和联合国的气候科学家给世界领导人不超过十年的时间来整顿他们的房子:主要是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并用可再生和无污染的能源取代它们。 把化石燃料留在地上会对人类和环境健康有好处。此外,停止燃烧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将缓解全球变暖。健康的替代品存在。我们可以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和风能、地热能、水等其他无污染能源中获得所需的能源。 毫无疑问,在我看来,我们最好现在(在未来十年内)采取行动,做出必要的根本性改变,以减缓正在觉醒的气候怪兽。是的,不再有石油、天然气和煤了。但我们也需要改变我们的心态:看世界的方式,包括地球和宇宙的方式。 古希腊人崇拜太阳神赫利俄斯几千年了。他们知道一些关于宇宙的事情,在我们的傲慢中,我们忽略了吗?太阳是永恒的?太阳给予生命和光明?希腊人称太阳为赫利俄斯,因为赫利俄斯意味着人们聚集在一起观察这颗壮丽恒星的升起和落下。 希腊人把地球(盖亚)置于宇宙的中心。我们把宇宙设计描述为地心宇宙。根据柏拉图的说法,这显示了希腊人对地球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物,甚至是最古老的神的极大尊重。但是在公元前三世纪,另一位自然哲学家,萨莫斯的阿里斯塔克斯,把太阳放在宇宙的中心。 Aristarchos 的日心宇宙学最好地解释了宇宙是如何工作的。这是我们的宇宙学。 然而,地球的统治者和大多数科学家把地球看作是资源的矿藏,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这就解释了猎杀野生动物和残酷对待我们的陆地家园的原因:森林的永无休止的燃烧和砍伐,海洋的开发和污染,以及将古老、温和和生态的粮食种植方式转变为毒害土地和人们所吃粮食的机械工厂。 我在济南会议上的发言重点是所谓的工业化农业。我试图传达这样一个事实:让农业成为一个机械工厂,与沉迷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一样,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我们一直在损害我们的健康,损害自然世界的健康和生存。 这就是我要撰写本文的原因。 美国、欧洲、中国和大多数其他国家的富裕阶层都欢迎种植一些精选作物的巨型农场。这些大片土地是 2019 年版的中世纪种植园和 20 世纪的国营农场。他们的公司、政府或私人所有者像工厂一样管理这些农场。他们使用机器、基因工程改良作物和神经毒性农药。 这种巨大的农业区和作物本身的有毒覆盖物往往对蜜蜂、其他昆虫、鸟类和野生动物授粉是致命的。毒药吸入土地,破坏了负责向作物输送营养物质的微生物。此外,被喷洒的神经毒素变成空气并随风传播。它们污染环境,包括有机农场。 森林向工业农场的转变以及成千上万的动物集中在大型动物工厂,对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敦促中国采取主动,发起一个世界环境组织,为世界经济从化石燃料过渡到其他国家开展集体国际活动。这些行动和政策必须与气候变化的可怕紧急情况以及农场和粮食生产的过度工业化相适应。 实践活动 我访问济南的第二部分是实践。我花了一天时间拜访了一位名叫蒋高明的杰出的中国科学家。 期间,恰好 他在弘毅 生态 农场 带学生实验 ,他的土地在给他 儿时长大 的村子里。 我和一位荷兰同事哈里斯 ·提登斯( Harris Tiddens )从济南来到曲阜,曲阜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故乡,孔子在公元前 6 世纪末和 5 世纪初兴盛一时。从曲阜出发,我们来到了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的 蒋 家村 蒋高明是一个对有机食品和生态文明有着丰富知识和热情的人。他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 , 山东省 人民政府 资助他的研究。他是一位多产的植物学家,对公共健康和自然世界的健康感兴趣。他种植有机食品,测试植物的食物和药用价值。 蒋高明 、 他的两个研究生 、 农场经理 、 哈里斯 ·蒂登斯 、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哲学研究生高 媛 ,和我坐在一张圆桌上吃饭。 桌上摆满 美味的蔬菜、面条和米饭 ,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木筷用来从碗里取食物。此外,高明还不停地给我们的小杯子里灌上高粱酒和甜 葡萄酒 。 这次令人难忘的研讨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我听他描述他的工作,对他所拥有的广泛的兴趣和渊博的知识感到惊奇。他是植物生理生态学教授。换句话说,他正在创造使生命成为可能的植物的自然历史 , 生态学是他的使命。他和他的研究生们正在为中国进入生态文明的科学和政治领域铺平道路。 接下来的半天,高明带我们参观了他和他的研究生们正在试验工厂的各条土地。他的德国牧羊犬 虎子 到处跟着我们。我们甚至去了他村子的中心,那里有一家小店出售他的书。 我带着植物学教授 的印象 离开了中国 。 中国怎么办? 谈生态文明是甜蜜的。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生态文明,也没有人知道它在人类中是否可能。但我们知道,希腊和中国的传统智慧和制度是最接近的生态文明模式 。 然而,有一天,像古希腊人和古中国人一样,将沉迷于石油和污染的半文盲和贪婪的人类转变为关爱地球的人,这是一个伟大的梦想。 这永远不会太晚,除了生存的基本问题必须在未来十年内解决。 2019 年 11 月 5 日,在《生物科学》杂志上,来自 150 个国家的 11000 名科学家向世界各国领导人发出警告: “尽管进行了 40 年的全球气候谈判,但除少数例外,我们总体上还是照常行事,基本上未能解决这一困境 ...... 气候危机已经到来,而且加速的速度超过了大多数科学家的预期。。。它比预期的更为严重,威胁着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命运 ......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潜在的不可逆转的气候转折点和大自然不断加强的反馈(大气、海洋和陆地)可能导致灾难性的 “温室地球”,远远超出人类的控制范围 ...... 这些气候连锁反应可能对生态系统、社会和经济造成重大破坏,有可能使地球上的大片地区无法居住。 ” 在中国和亚非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中国 应该坚持碳中和技术,特别是太阳能:在国内和中国与世界之间铺设一条 生态 “丝绸”之路。而在土地战线,如果开始与我们热情友好、机智的蒋高明教授对话,那就太好了。他正在培育一种新的生态文明 。 关于作者: Evaggelos Vallianatos 博士是一位历史学家和环境战略家。 在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动物学和历史,获得动物学学士学位和中世纪希腊历史硕士学位。他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了欧洲希腊历史博士学位。他在哈佛大学做科学史博士后研究。他在国会工作了两年,在美国环境保护署工作了 25 年。他与麦凯·詹金斯合著了数百篇文章和 6 本书,其中包括《 有毒的春天 》。 电子邮箱: evaggelosg@gmail.com http://vallianatos.blogspot.com 网站 地址: Evagegelos Vallianatos 博士。 西十街 675 号 加利福尼亚州克莱蒙特,邮编 91711 Can China Build a Solar Silk Road at Home and Abroad? By Evaggelos Vallianatos For the third time, Zhihe Wang and Meijun Fan opened the doors for another interesting trip to China. The husband-wife philosophers direct the Institute for Postmodern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Claremont, California. They have been striving to bring America and China closer together by building bridges between these civilizations. Their great hope is that ancient Chinese ecological wisdom can still enlighten the world. They recommended me to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which invited me to an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conference in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The Academy gave the conference a provocative and insightful title: a Paradigm Shift: Towa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hina and the World. I listened to several Chinese and non-Chinese experts talk about a variety of issue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touching on our present world crisis. The discussion took place during thelast two days of October 2019. Chinese speakers had reasons for being exuberant. They merged their ecological dreams with their celebration of the 70 th anniversa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Chinese forum speakers stressed their ideological victories of having institutions dedicated to the explor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all its challenges and complexity. In such pioneering task, they have the blessings of Xi Jinping, president of China. A section of the forum examined “the world significance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wisdom.” Western participants like me brought out the looming threats industrialized civilization poses to human health and the health and very survival of the natural world. Theory The picture that emerged was by no means pretty: the world is upside down. Politicians, scholars and scientists spoke, sometimes passionately, about how to make China and the world better places, especially how to avoid the worst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 former German politician, Hans-Josef Fell , warned us of existential threats, even cataclysmic consequences of business as usual. Fell is right. American and UN climate scientists give world leaders no more than ten years to get their house in order: primarily banning fossil fuels and replacing them with renewable and non-polluting energy. Leaving fossil fuels in the ground would be a boon to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Moreover, stopping burning petroleum, natural gas, and coal would put a break to global warming. Healthy alternatives exist. We can get the energy we need from the inexhaustible Sun and other non-polluting sources like wind, geothermal energy and water. There’s little doubt in my mind we better act now (in the next ten years) to make the fundamental changes necessary in slowing down the awakening climate monster. Yes, no more petroleum, natural gas and coal. But we also need to change our mentality: the ways of seeing the world, both that of the Earth and that of the cosmos. The ancient Greeks worshipped the Sun god Helios for millennia. Did they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cosmos that, in our hubris, we ignore? That the Sun is forever? That the Sun is life-giving and light-giving? The Greeks called the Sun Helios because Helios means the gathering of people observing the rise and setting of this magnificent star. The Greeks put the Earth (Gaia) at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We describe that cosmological design as the geocentric universe. This shows the immense respect Greeks had for the Earth as a living being, even the oldest of the gods, according to Plato. But then in the third century BCE, another natural philosopher, Aristarchos of Samos, put the Sun at the center of the cosmos. Aristarchos’ heliocentric cosmology best explains how the universe works. It’s our cosmology. However, the rulers of the planet and most scientists look at the Earth as a mine for resources, not a living world. That explains the hunting and killing of wildlife and the ruthless treatment of our terrestrial home: perpetual burning and clearcutting of forests, exploitation and pollution of the sea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ncient and gentle and ecological practices of growing food to mechanical factories that poison the land and the very food people eat. I focused my remarks at the Jinan conference on the so-called industrialized agriculture. I tried to convey the fact that making farming a mechanical factory was no less a grave error than becoming addicted to petroleum, natural gas, and coal: we have been undermining our health and the health and survival of the natural world. Here’s how it happens. America, Europe, China and the affluent classes of most other nations have embraced giant farms growing a few selected crops. These large pieces of land are the 2019 version of medieval plantations and state farm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ir corporate, state or private owners manage these farms like factories. They employ machines, genetic engineering for the modification of crops, and neurotoxic pesticides. The toxic cover of such large agricultural territories and the crops themselves are often fatal to pollinating honeybees, other insects, birds and wildlife. Poisons sip into the land and devastate microorganisms responsible for carrying nutrients to the crops. In addition, spayed neurotoxins become airborne and travel with the winds. They contaminate the environment, including organic farms. The conversion of forests to industrial farm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ousands of animals in gigantic animal factories make a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es warming the planet. I urged China to take the initiative in sponsoring a World Environment Organization for collective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for the transi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away from fossil fuels. Such actions and policies must be compatible to the awesome emergency of climate change and over-industrialization of farms and food production. Praxis The second part of my visit to Jinan was praxis. I spent a day visiting a distinguished Chinese scientist by the name of Jiang Gaoming . He works in the Hongyi Organic Farm, his land being in the village that gave him birth. A Dutch colleague, Harris Tiddens , and I went from Jinan to Qufu, the hometow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 Confucius who flourished in late sixth and early fifth centuries BCE. From Qufu we travelled to the Jiang Family Village located in Pingyi County,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Jiang Gaoming is a man of knowledge and passion for organic food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stitute of Botan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dong Province funds his research. He is a prolific botanist interested in public health and the health of the natural world. He grows organic food and tests plants for their food and medicinal virtues. Jiang Gaoming, his two graduate students, the farm manager, Harris Tiddens, Gao Yuan, a graduate student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I sat on a round wooden table for dinner. Five bowls included delicious vegetables, noodles, and rice. Each of us had two wooden chopsticks for taking food from the bowls. In addition, Gaoming kept filling our tiny glasses with a drink from sorghum and sweet wine. This memorable symposium led to extensive talk. I listened to him describing his work and marveled at the breadth of interest and deep knowledge he possesses. He is a professor of plant ecological physiology. In other words, he is inventing the natural history of plants that make life possible. Ecology is his mission. He and his graduate students are paving the path for China to enter the scientific and political realm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next half a day Gaoming gave us a tour of the various strips of land where he and his graduate students are testing plants. His German shepherd dog, Tiger, followed us everywhere. We even went to the center of his village where a small store holds his books for sale. I departed China with the botany professor in mind. In the court of Xi Jinping Talk abou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sweet. No one knows wha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as, is, or if it is possible among humans. But we know traditional Greek and Chinese wisdom and institutions are the closest possible model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Yet it’s great to have gigantic dreams of one day converting semi-literate and greedy humans hooked on petroleum and pollution to caring for the Earth like ancient Greeks and ancient Chinese did. It’s never too late, except basic questions for survival must be resolved in the next ten years. In November 5, 2019, in the journal BioScience, 11,000 scientists from 150 countries issued a warning to the leaders of the world: “Despite 40 years of global climate negotiations, with few exceptions, we have generally conducted business as usual and have largely failed to address this predicament... The climate crisis has arrived and is accelerating faster than most scientists expected... It is more severe than anticipated, threatening natural ecosystems and the fate of humanity... Especially worrisome are potential irreversible climate tipping points and nature's reinforcing feedbacks (atmospheric, marine, and terrestrial) that could lead to a catastrophic “hothouse Earth,” well beyond the control of humans... These climate chain reactions could cause significant disruptions to ecosystems, society, and economies, potentially making large areas of Earth uninhabitable.” President Xi Jinping would do well to heed climate science and the advice of these scientists and, dramatically, cut China’s gigantic carbon emissions. In building infrastructure throughout China and Asia and Africa, Xi Jinping should insist on carbon-neutral technologies, especially solar energy: paving a solar silk road at home and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And in the agrarian front, it would be great if Xi Jinping started a conversation with our hospitable, friendly, and ingenious professor Jiang Gaoming. He is growing a new speci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bout the author: Evaggelos Vallianatos , Ph.D, is a h istorian and environmental strategist . Educated in zoology and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receiving a BA in zoology and a MA in Medieval Greek history. He earned a doctorate in European-Greek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He did postdoctoral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t Harvard. He worked on Capitol Hill for 2 years and at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for 25 years. He is the author of hundreds of articles and 6 books, including Poison Spring, with Mckay Jenkings. evaggelosg@gmail.com http://vallianatos.blogspot.com Address : Evaggelos Vallianatos, Ph.D. 675 W. 10th Street Claremont, CA 91711 This article was published in Los Angels Times Jan.29, 2020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0 个评论
在雄安新区宣讲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
蒋高明 2019-6-5 06:54
本文链接:http://finance.ifeng.com/c/7nEbqBcV6wS “走遍雄安,我是行动者”宣讲会开讲 2019年06月04日 17:45:00 来源: 人民网 0 人参与 0 评论 人民网雄安6月4日电 (张娅喃)世界环境日前夕,雄安新区“走遍雄安”生态文明思想宣讲会暨世界环境日专题宣传活动在雄安召开。活动邀请了“绿色北京 绿色行动”宣讲团进行主题讲座,旨在加强北京与雄安学习交流,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携手共治,助力雄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 宣讲活动现场。张娅喃摄 此次宣讲活动主题是“走遍雄安,我是行动者”。宣讲现场,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高明和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分别以“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和“城乡大气污染网格化综合防治”为主题,为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三县生态环境局及企业代表200余人进行宣讲。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新区生态环境局将建立新区宣讲团、三县宣讲队、乡村宣讲员的宣讲组织架构,通过标语、条幅、广播、微信、明白纸、宣传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生态文明理论、环保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等进行宣讲宣传,并在媒体公开公布,全面展示新区“走遍雄安”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提升年活动成果。 现场参会人员告诉记者,“权威科学、生动活泼的宣讲让自己收获很大,提升了保护新区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意识和信心,今后要为建设绿色雄安做贡献。”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6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张行勇先生的“秦岭三部曲”
jxz1963 2019-5-30 11:24
最近一段时间,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张行勇等四位科学家联名撰写的三篇有关“秦岭生态保护”内容的大作在《中国科学报》上相继刊出,这让“中国龙脉”秦岭生态保护工作有了科学地元素,从而科学地指导着秦岭保护工作的措施落实,特别是秦岭国家公园的建立 ,正当其时。 三篇分别是: 1、陈怡平、张行勇. 大秦岭生态环境: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科学报》2019-03-07 第8版 专题; 2、陈怡平、金学林、张行勇. 建立秦岭国家公园的战略意义,《中国科学报》2019-04-30 第7版 专题; 3、陈怡平、刘万岗、张行勇. 科学推进秦岭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科学报》2019-05-29 第6版 专题。 在短短的不足一百天时间里,权威的中国科学院报纸《中国科学报》连续用三个专版刊出三篇有关秦岭的内容,实属罕见:这一方面说明国家对秦岭生态系统的重视,二方面说明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三方面说明四位科学家的思考正好与国家思路的“不谋而合”。 四位作者分别是: 张行勇 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科学传播高级业务主管、中国科学报社高级记者; 陈怡平 系陕西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中心核心骨干; 金学林 系陕西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刘万岗 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三篇文章的主题分别是: 1、 “ 大秦岭生态环境:过去、现在与未来 ” 一文,主要从秦岭的历史、现状、未来从发,着重阐述了秦岭保护的重要性,重申了大秦岭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需要跨省市、跨部门、跨学科,上下协同推进,方能使大秦岭的绿水青山万年永续。为此,建议从国家层面成立秦岭生态文明研究院,从事水、土、气、生态、矿产资源等方面综合研究,为秦岭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2、 “建立秦岭国家公园的战略意义” 一文,主要阐述了以下理念:秦岭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折不扣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批示精神。为此,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秦岭国家公园,搭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用系统论思想科学规划,协同推进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秦岭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增强人民福祉;提升秦岭水源涵养功能,支撑京津冀经济圈与关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有效保护秦岭生物多样性,履行全球生物多样性公约,在国际社会彰显大国形象。 3、 “科学推进秦岭生态文明建设” 一文,主要强调了以下主题: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都必须尊重科学规律,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滥杀乱猎野生动物不是生态文明;不尊重生态规律,滥放生动物也不是生态文明;过大的植被密度与过大的野生动物种群密度依然不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过程中遵循生态平衡这一自然法则,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未来秦岭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构建合理的植被结构、防控病虫害、科学管理秦岭生态环境、破解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维护秦岭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与秦岭地区乡村振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张行勇先生与陈怡平、金学林、刘万岗合作的“秦岭三部曲”,在短时间内在《中国科学报》上适时而隆重的发表,足以预见“秦岭生态系统保护”从科学上是可行的、有保障的,也是秦岭生态保护的必由之路!
个人分类: 我的评论|104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五个追求”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姜文来 2019-4-30 09:45
“五个追求”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姜文来 2019年04月29日08:46来源: 人民网-理论频道 “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我们应该追求热爱自然情怀”“ 我们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 ”“ 我们应该追求携手合作应对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笔者认为, 习近平 主席 提出的“五个追求”指出了生态文明 建设 的目标及其支撑的“四大支柱”,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南,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念支撑,贡献中国智慧。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 “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先哲的智慧,已经融入到中华文化之中,人与自然和谐包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在继承传统智慧的基础上赋予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内涵,将思想变成现实、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党全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形象地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并且在中国的实践中逐步得到贯彻和执行。“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更加清晰地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必将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追求绿色发展繁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支柱。 美好生活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这种发展和繁荣不是建立在掠夺大自然的基础上,而是需要绿色发展。中国非常重视绿色发展,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将绿色理念作为三大理念之一提出,绿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发展是否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绿色发展繁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支柱,绿色是繁荣的底色,要推动生产方式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追求热爱自然情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文支柱。 “追求热爱自然的情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文支柱。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入脑入心,并变成自觉行动。理念决定道路,情怀决定志向和干劲。追求热爱自然的情怀,就是建立珍爱自然的价值观,让生态环保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保护生态保护自然,树立“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观念,建立保护自然光荣、破坏自然可耻的自然观。关爱自然,珍惜自然,保护自然,将对自然的爱深入到心灵深处。 追求科学治理精神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支柱。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政治问题,也是科学问题,需要用科学办法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治理精神告诉我们,生态文明建设要用科学精神,切莫盲目蛮干,要尊重生命文明建设规律,不能搞“一刀切”,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既要只争朝夕地治理,更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 追求携手合作应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合作支柱。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共同面临生态环境的挑战,生活在美丽家园是全人类的梦想,共同应对环境问题才能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美丽的地球。世界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应对环境问题,建立美丽的家园,这是我们拯救受伤地球的重要途径,构建生命共同体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要和迫切,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不能靠一家单打独斗,必须携手共行,走合作共赢之路。 绿色、人文、科学和合作,是支撑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大厦四根支柱。“五个追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将有效地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智慧,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网址链接: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429/c40531-31056615.html (责编:任一林、谢磊)
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丽中国 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在路上
baocunkuan 2019-4-5 18:28
2018年11月,参加了上海电视台综合频道的《道·理》第143期,就改革开放四十年谈谈“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下面是节目谈话内容。我将主持人的问和我的答整理了一下,分享如下: 40 年的改革开放 , 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从农村到城市 , 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 ,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 与此同时 , 40 年的经济发展也累计起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 。 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 , 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 。 分析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 、 存在的问题 ,思考 及如何面向未来 实现 “ 绿色发展 ” 和 “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改革开放初期 , 全国 GDP 从 1978 年的 3645 亿元迅速增长 6 倍 , 达到 1991 年的 21781 亿元的时候 。 “ 九五 ” 期间 , 我国 GDP 年均增长 8.3% ,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 3.8% 的增速 , 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 。 但 是,当时社会各方 环保意识相对薄弱 ,污 染排放也在急速上升 , 毁林垦种 、 植被破坏也带来严重后果 —— 水 土流失 、 自然灾害频发 等等生态问题。 尤其是 2007 年的春夏之交 , 无锡太湖蓝藻污染大爆发 , 持续时间长 、影响 范围广 , 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 , 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令环境界、经济界尤其关注或尴尬的是,以无锡及其下属下级市、区,以及上海及太湖周边的其他城市如苏州、常州、嘉兴、湖州都是环保模范城市,这些地级市下属的县级市、区也都是环保模范城市(区),张家港还是全国第一个环保模范城。而且以太湖流域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还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就是在这么一个 “经济”“环保”双优地区,居然出现因污染导致“没水喝”的人类社会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 2013 年 1 月 ,中 国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 —— 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波及 25 个省 和 石家庄 、 唐山 、 邯郸 、 济南 、 天津 、 西安等全国 104 个城市重度 “ 沦陷 ” ; 当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 29.9 天 , 创 52 年之最 ; 多地橙色 、 红色预警不断 , PM2.5 增至每立方米 700 甚至 1000 微克 , 屡创爆表纪录 。据相关机构 的研究 , 这段时间雾霾事件造成的全国交通 、 健康方面的直接经济损失保守估计约 230 亿元 。 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 自然资源日渐枯竭 ; 过度开发和盲目发展令环境污染事件屡见不鲜 ; 频发的自然灾害 , 引发人们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经济增长 。 难道生存与生态 、 温饱与环保 ,是 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 只能二选一吗 ? 人们开始深刻反思 “GDP 至上 ” 的政绩观 。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 人口众多 、 资源短缺 ,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 改革开放初期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摆脱贫困 , 一直是党和国家的主要目标和百姓的迫切心愿 。 伴随经济发展而提出的生态文明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与人民的幸福感密切相关 , 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 。 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 绿色发展 ,为 后人 “ 乘凉 ” 而 “ 种树 ” , 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生态资源 。 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 , 发展速度 、 发展成就令世人震惊 。 但是 ,由于存在 重发展 、 轻环境的问题 ,也让我们付出了巨大的 环境代价 。 现在人们 也 已经意识到了破坏环境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 改革开放之初 , 我 国 经济 腾 飞 才刚刚开始, 并不意味着那个时候就没有环境问题 。 比如 , 那时候广大农村地区甚至有些城镇 , 可能 还 没有自来水 、 没有卫生厕所 等。 这一类环境问题 只是在 那时候 并 没有被我们所关注 。由于当时人们 更关注温饱问题 ,而 那个时候 这些 环境问题是被我们选择性地给忽略掉了 。 当然 随着改革开放 和 经济的 进一步发展, 发展中必然的环境问题逐渐显现 ——伴随 工业 迅速 发展 , 能源资源消耗 量大大 增加 ,也就意味着 污染排放 量的大大 增加 , 环境 质量随即 恶化 。 这 就 是第二类或者第三类环境问题 。也就是说, 在 人类社会与经济 发展的不同阶段 ,所须 面对的环境问题是不同的 。 回顾发现, 西方发达国家 在 工业化进程 和城镇化阶段,也 面临同样 甚至更为严重的 的 环境 问题 ,比如 90 年代里大学教科书里经常提及的 “ 八大公害事件 ” 。 美国、日本和欧洲 等 发达国家 和地区 的环境问题开始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并在 五六十年代 达到引发了 民众抗争 。 民众对环境 污染 的抗争 —— 要求改善环境 、 控制污染 , 倒逼政府立法 ,通过 建章立制 并 采取措施控制污染 。比如, 美国 在 1970 年 1 月 1 日生效的 《环境政策法》要求从改善人类环境质量高度 ,审视政府和企业的行为:不仅要求 企业要按照相关污染排放标准 要求控制 污染 、 环境信息公开 ,而且政府也要信息公开 ——包括 政府环境 监管 的信息 、 地方环境质量信息 以及以及 政府所监管的 需要 接受群众监督 的其他企业污染行为。西方国家对待环境问题的方式及纠错的态度,还是值称我国借鉴的。 1973 年 ,我国 召开首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 。那 个时候 , 且不说普通老百姓 ,即使政府及 知识界 , 很多人 或 还都不知道环保是 怎么回事儿。当 时 是党和 政府开启了我 国的 环保工作 ,并 且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边 由 政府主导 着我国的 环保工作 。 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和环境需求 明显 提升 ,差多 是 2000 年以后的事情 。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并非 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 一方面 , 环境 、 资源和生态是 社会经济 发展的基础 ,给 发展提供原材料 、 资源 能源, 消纳发展中排放 污染 物 ; 另一方面 ,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 , 美好环境 成为 人民 必然要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 良好的生态环境 , 对于现代社会来意味着 包括 能源 资源 消耗 在内 以单位环境成本 可能 换取更多的经济增长 。 换句话 说,实现 同样经济增长成就 付出的 环境代价 更低。 还有一个是发展的效率 , 就是经济增长 能够在 多大程度上转变成了人民的福祉 、 满足人民的需要 。因此,应在 发展经济的同时 , 保护好环境 , 让人和自然和谐共处 , 实现可持续发展 。 规划是发展的龙头,遏制发展的冲动,须管好规划这一龙头, 让扩张型规划回归理性 。 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除了要让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还 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 为人民提供最普惠安全的生态环境 , 实现人民对 “ 美好生活 ” 的向往 。这就需要坚持 生态优先 、实现 绿色发展 。 什么是绿色发展 ,以及 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 相对于传统 的高消耗、高排放的 发展 模式 来 说, 绿色发展就是怎么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 , 去换取发展成果 。 说到底 , 绿色发展是一种高质量的发展 ,是 一种高效率的发展 。 近年来, 长江经济带 就 强调了 “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 自古以来 , 长江经济带是一条黄金水道 , 也是一条重要的经济走廊 ,它 贯穿我国东中西部 , 覆盖九省两市 , 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 40% , 拥有门类齐全 、 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 , 在整个国家社会财富中占有重要地位 , 是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的主战场 。 分析各省多年统计数据发现 , 这些年来长江经济带并没有摆脱高投入 、 高消耗 、 高排放的发展模式 。 五大钢铁基地 、 七大炼油厂和一批石化基地 , 共计 40 余万家化工企业仍在低端经济活动中走不出老旧思路 。 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 , 新老环境问题交织 。 2017 年 , 五部委联合发布 《 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 指出 “ 要提高工业资源 、 能源的利用效率 , 全面推进绿色制造 , 发展绿色工业 , 实现绿色增长 ”。 长江经济带覆盖区域广 , 各地自然 条 件 与社会经济 发展的情况也 很大 不同 。在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 ,应 做到平衡好从上游到下游 的 各地差异 。 不同地区它在国民经济 和 社会发展 、 生态环境保护上的 定位不同,所 应该赋予的功能也是不同 。 上游地区 ,要 更多地做好保护 ; 下游地区又 往往 是经济发达地区 , 就要实现更好的 、 高质量的 、 高效率的发展 。这样, 不同地区 ,从其 自身定位 、 优势 和 差异性去 谋划其 未来发展 。这里,更需要以 自下而上的思路 去谋划不同地区的 差异性发展 ,要通过 市场 机制, 把民众的积极性 、 主动性和地方 或 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调动起来、 发挥出来 。 实现绿色发展, 就要做好加减法 ,这里需要从以下三个层面上推进:第一是从一个区域尺度上,一个地区、一个 国家 甚至 整个 地 球 就 包括 了 三个空间 —— 城镇空间 或 称 其 为发展空间 ,还有 农业 空间和 生态空间 。十八大报告强调 “要 给子孙留下更多的农田 , 给生态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 ”—— 意味着 农业和生态这 两个空间要做加法 。一共就有三个空间,农业和生态这两个空间要 做 加 法 , 发展空间 或者说 城镇空间 就必须得 做减法 ; 第二个层面的加减法是在经济结构 和产业结构上。 落后产能 及 高污染 、 高排放的行业要做减法 , 高新技术产业 、 对环境更友好的产业要做加法 ;第三个层面 是在居民消费层面上 ,比如 说奢侈 、 浪费的生活要做减法 , 绿色生活 包括 绿色出行 、 对精神 文化 生活的需要 和追求, 要做加法 。 划定 红线 , 事实上是给未来的发展去立规矩 。 如说水资源 、 化石能源 、 建设用地 等 资源消耗 或占用 的上线 , 环境质量不能再下降的底线 ,必须 要保护好的生态空间比如自然保护区 、 饮用水源 等 保护地划为生态保护红线 。 这三个 “ 线 ” 就 是给发展去立规矩 。立好规矩,接下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就是在规矩下面如何更好的去实现发展。 资源消耗的上线确定后 ,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高效率地去利用既定好的资源消耗总量 。 在这个环节上 , 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 , 提高 资源 效率 。 无论是绿色 发展的 加减法 , 还是上线 、 红线 、 底线 , 都是 给予 不平衡 、 不充分发展 及其所带来 环境问题 提供 解决方案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将重新界定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破解新时期环境与发展的矛盾。 已经被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能不能 被 人工修复 ; 荒山沙地能不能变回绿水青山 。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建设者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 。 1962 年秋天 , 369 名第一代建设者开始在沙地荒原上植树造林 ; 1982 年 , 林场超额完成建场时国家下达的任务 , 实现造林 96 万亩 , 总计 3.2 亿余株 , 保存率达 70.7% ; 2017 年 , 林场拥有林地面积 112 万亩 , 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 创造了新中国大规模人工生态修复的奇迹 。 如今 , 塞罕坝林场的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前的 11.4% 提高到了 80% , 林木总蓄积量达 1012 万立方米 , 林木价值 40 多亿元 , 塞罕坝资源总价值达到 200 多亿元 。 相比 55 年里国家累计投入和林场自筹资金共计约 10.2 亿元 , 林场的投入与产出比高达 1∶19.8 。 2016 年 , 在北京环境交易所 , 塞罕坝林场 18.3 万吨造林碳汇挂牌出售 475 吨碳汇 , 实现交易获益 1 亿多元 。 塞罕坝实践证明了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生态理念 , 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成功示范 。 十八大以来 , “ 建设美丽中国 ” 已经成 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 ,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 “ 千年大计 ” 。 十九大报告 更是 把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纳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双赢 , 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 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 ,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 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 人民的幸福生活里 , 有清新的空气 、 清洁的水源 , 有安全的食物 、 丰富的物产 , 也有优美的景观 、 碧水蓝天 ,从 空气清新 到 美丽中国 ,都 让人满怀期待 。 一个天蓝 、 地绿 、 水清的美丽中国在渐行渐近 。 我们的天更蓝了 —— 2017 年 , 全国 33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PM10 平均浓度较 2013 年下降 22.7 % ; 水更清了 —— 2017 年 , 全国地表水好于三类水质所占比例较 2012 年提高 6.3 个百分点 ; 山更绿了 —— 全国完成造林 5.08 亿亩 , 森林覆盖率达 21.63% , 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 优美的生态环境将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美丽名片 。 十九大以及 2018 年 5 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大会提出 “ 到 2035 年要基本建成美丽中国 ”。 从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 的 污染防治到 后面的 美丽中国 , 整个环保工作的思路上的一个革命 。 美丽中国 是一个 很具包容性的概念 , 凝聚政府 、 企业 、 民众 来形成 协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合力 。 但是 , 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 该如何衡量和判定? 过去对环境质量的 改变,我们 总是要考虑到 评价 指标 。 但 是,就 单个指标来看 , 实现好转和 所 说 生态 环境根本好转是有差距的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污染治理是基于 单个指标 逐步开展的。比如, 大气污染治理 在上个世纪的 80 年代 、 90 年代 主要 是治理烟尘和粉尘 ; 2000 年以后 ,重点 治理二氧化硫 ,后面是 治理氮氧化物 ; 进入到 “ 十 二 五 ”“ 十三五 ” 以来,才重点 治理雾霾 、 治理 PM2.5 ;未来,我们还将面临 光化学污染问题 。 也就说 , 我们在对治理污染方面 , 总是存在着单一指标改善和环境质量根本改善之间 的 差距 ,或者说不一致。相对于 过去强调的单个指标 改善, 2035 年要实现 生态环境质量 根本好转是一个系统的提升 , 是一个 彻底 变革 。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 政府 、 企业 、 社会组织 以及 公众 ,人人 都是参与者 。这就需要 协调好各方 以形成 合力 , 共同努力来保护环境 ,参与 生态文明建设 。 政府是基本公共物品的提供 者, 是制度的建设者 和 执行者 ; 按照污染者责任原则 , 企业是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 , 同时企业又 应 负有社会责任 、 环境责任 , 接受政府 监管,开展 污染治理 ; 对于 公 众来讲 ,则 负有督促政府 、 监督企业的责任 , 同 时公 众 也须对在 生活领域 因 生活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负责任 , 比如 对生活 垃圾 进行 分类 , 绿色出行 等。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 三方共建 、 共享 、 共治 , 形成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和 生态环境保护 的 合力 党的十九大 报告 提出 , 2020 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 2035 年要基本建成美丽中国 、实 现环境 生态 质量一个根本的好转 。 接下来的十四五 、 十五五 ,要 努力去推进建设美丽中国 。 在这个进程中 , 也不是说全国一刀切 、齐步走 共同 实现这一目标。 比如说 ,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 在环境治理 和 美丽中国 的 上海实践上 , 应该在全国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 绿色发展 、 可持续发展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争取 美丽中国的梦想早日实现 。
67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环境管理学:历史使命与学术话语
热度 1 baocunkuan 2019-3-5 10:42
面向生态文明的 中国环境管理 学 : 历史 使命与学术话语 摘要 :中国环境管理面临实践困境和学科认同危机的双重考验。本文在 回溯 中国环境管理的环境 学(即环境科学与工程,简称环境学,下同) 和公共管理的学科渊源基础上,分析了当下中国环境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归属、功能与定位,认为新时期 应基于 生态文明思想,重构中国环境管理学的规范价值、知识体系、政策工具与制度机制 , 提出重构中国环境管理学须注意环境管理的 回应性与前瞻性 、 学科专业 性 与跨学科协作 、创新环境管理学的知识生产方式、 搭建环境管理学 同 政治 与 大众对话 的 平台与机制 以及应 形成环境管理的理论、制度与实践相互转化的研究能力 等 5项建议 , 并认为应以 生态文明 思想为引领, 树立中国环境治理的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境管理学 学术话语 重构 一、问题提出 长期 以来, 中国 环境管理 面临着 学科认同 危机和 实践困境 的 “ 双重 考验 ”:环境管理学科从来 未能获得稳固的学科地位 , 没有形成其独有的研究范畴和话语体系 ,甚至存在着环境管理学科认同危机;中国环境管理实践日益 部门化 和专业化,导致 以问题为导向的环境管理 看似 针对了现实中 最为 紧迫的 和 直观的 、实则却是有些 片面的环境问题 ——即使 不 论 是否有效应对和解决了这些环境问题 ;缺乏 全面观察和深入剖析环境管理制度、经济发展制度本身的 缺陷及其导致的环境 问题,使得环境管理长期处于碎片化和空心化状态,难以应对当前环境问题 的 复杂性、综合性、不确定性 。甚至 环境管理学 在 多大程度上支撑了环境管理实践 也遭受到了质疑 。 为确立 中国环境管理的 合法性身份,改变 环境管理实践的 碎片化与空心化的现状,环境管理学科亟须立足于中国当前的社会语境,重新确定核心命题、界定研究边界、规范研究方法,建构中国环境管理学科 的 学术话语体系。 二、中国环境管理学的内涵与任务 (一)环境管理的概念与 内涵 环境管理,不妨从 “环境”和“管理”两个方面分别来解析 。环境具有 4种角色或功能:一是资源提供;二是纳污;三是舒适性,以及教育和文化价值;四是生命支持服务。其中,生命支持服务是环境最重要的功能,甚至无法包含在人类的经济体系之中,环境管理或许也只能针对前3类功能或角色。管理就是为了高效率实现某个目标,一个组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将资源整合运用起来。管理最重要的应该就是目标、组织和规则。因此,环境管理就是首先确定环境目标,然后高效率、低成本或低代价的去实现这一目标。 1、 确定环境目标 首先,环境目标具有前述的 多样性 特征或功能。这些功能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同一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或被关注的重点不同。比如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更着重环境作为资源提供者和纳污者的功能,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舒适性、愉悦人心的功能逐渐被关注,甚至成为人们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环境管理的 实践性 决定了环境目标设置应以 问题为导向 ,即 环境管理 就是为了 解决环境问题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环境管理须从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来审视 以下 4类 环境问题 : 一是 不发达或贫穷导致的环境题:由于欠发达而使市政设施(如公共卫生)不足导致的污染与疾病问题;越贫穷人们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越强,形成的生态压力也越大,最终导致生态系统退化、人与自然关系恶性循环,社会动荡和危机 ;二是 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环境问题,比如使用资源和化石燃料导致 CO 2 的排放,城市化占用土地等。属于是现有技术下发展的必然成本 ;三是 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错误和失误,包括重大决策比如发展战略失误(发展理念、战略目标、发展方式、项目选择、技术不当等)、制度因素(制度缺陷、体制机制失效,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也包括环境治理制度)造成的 ;四是 对奢靡生活方式的追求、对 GDP的过度迷恋、 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 低端经济普遍 性 大量存在,导致自然资源滥用, 其根源在于 发展理念 和消费理念 等 所谓 “三观”上 。由于 长期以来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以上 4类环境问题在 当代 中国并存。 最后,环境目标确立或环境问题建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 “多元化”过程。从环境问题到政策问题、政策目标的过程高度复杂,包含或交织了环境学的专业或技术过程、社会参与过程和政治过程。环保工作在中国的开端就是政治因素及过程主导的,标志着中国环保事业开端的1972年人类环境大会和1973年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就是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和直接指导下参加和举办的 ; 1981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确定北京、杭州、苏州、桂林作为污染治理重点城市并提出在大学开设环境专业、培养环保人才,也是根据邓小平指示做出的 。 2013年之后人民群众对灰霾的关注以及随后的大气污染治理,社会参与过程在环境政策制定与环境目标确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当然,基于科学技术的环境学为环境问题的发现、评估、解决等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2、高效实现环境目标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因此,当代 中国环境管理就是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 建设美丽中国 和 满足不断提高的人民对优美环境的需要为目标 。 如何高效率的实现 环境 目标 ,是环境管理所应承担的核心的任务。不仅 不同环境目标之间 —— 比如水环境目标与大气环境目标 , 污染控制目标与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 大气环境治理中脱硫与除尘、脱硝、 VOC治理之间 也 会发生冲突或矛盾, 实现各 环境目标在既定的、有限的 资源 配置上同样可能会出现顾此失彼 ,而且 环境目标 也会 与 社会 经济发展目标不一致或发生冲突时 。这些矛盾或冲突 如何协调 ,如何 通过合理的计划、组织、安排高效率的实现 上述环境 目标 ? 可以说,环境管理的组织和环境治理的 结构 即如何构建 政 府 社会企业共建共治共享 的环境治理体系是关键,而规则是保障 ——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 ,效率则是环境管理的 “生命线”。首先要构建 政 府 社会企业共建共治共享 的环境治理体系,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不同主体的职责定位,加强彼此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政府机制、社会机制的作用,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环境治理格局;其次要发挥制度的力量,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要以效率衡量环境管理的成败,既要注重 环境治理的 技术 效率 ——通过 科学与技术 进步降低污染治理的单位成本,又要注意通过完善的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提高资源利用和污染治理的 经济效率 ,更要关注 发展的效率 ——即 单位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 和 单位经济增长 所提高的 社会福 利水平。 3、 环境管理的 内涵 生态环境既是发展的基础条件,又是发展的目的。环境管理不应仅仅针对环境问题,还须聚焦于发展上尤其是聚焦在引起我国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 ——低质量和低效益的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不正确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的决策失误上。环境管理既包括高效的实现环境目标、解决环境问题( 即 传统的环境管理),还包括为 “环境”( 维护 环境的 4项功能 , 着眼于环境与发展关系界定的 4类环境问题)而管理(约束、引导)“发展” —— 正如十九大 所 提出 , 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 (二) 环境管理学的 历史 使命 与基本任务 1、新时期“环境管理”的 历史 使命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矛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隐患,生态产品成为当今中国最短缺的产品,生态差距成为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 。当今中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是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以及低质量、低效率发展继而导致的资源效率低、发展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不高与人民不断提高的对优美环境的需要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环境的需要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如何 实现 这一环境 目标 ,则 是环境管理实践与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动力机制,环境管理学 应 高度重视 ,即要 积极回应 又要前瞻性布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 是对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以来形成的传统中国环境管理模式的 深刻的反思和 实质性超越 。 环境管理学科 应基于 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年大计和根本大计 的 “基本面”,从 目标、任务、 制度 和机制等 ,积极服务于 近期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 以远期实现美丽中国 ,高效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高品质生态产品的需要。 2、环境管理学的 基本任务 或许与包括环境规划在内的规划学一样,环境管理学的研究也包括以下三个基本任务 。 ( 1)哲学任务 生态文明是一个 “元哲学”概念 ,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理解也应是动态的。生态文明不是终极状态,不同时期、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生态文明的内涵不同、内容与重点也不同,不断反思和追问 “什么是生态文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尤其是环境管理实践的实践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的原则与要求”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在不断的追问或反思中,建立在系统性绿色转型和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美丽中国的图景将逐渐清晰和逐步实现。 而且,关于 “生态文明是什么”的哲学命题,或其本身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其内涵的丰富性、多样性,也恰恰给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追问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和潜力。至少,或许我们一下子说不大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在价值上美好、政治上正确、科学上合理规约下却很容易识别出现实社会中不属于生态文明的行为或现象。生态文明建设何曾不是一方面要建设的生态文明内容的“增量”,另一方面,将不符合或背离生态文明的内容的“减量”?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理论或话语体系,应作为中国环境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为中国环境管理实践(制度与道路)提供支撑、规约与指导。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环境管理学则应担当起将抽象的、宏观的生态文明理念、战略、原则等 “转化”为生产生活行为规范、制度文本语言的“哲学任务”。 ( 2) 适应任务 环境管理 学 须对现实 环境 问题 进行 科学认识、准确把握, 这 关系到能否高效、充分、及时地解决 环境 问题 、实现环境目标 : 首先是 空间性,如全球性 环境 问题还是全国性、区域性或地方性 环境 问题,局部性 环境问题 还是全局性问题 ,个别的环境问题还是普遍性的环境问题等 ; 其次是 时代性,如中国当前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且二者交织在一起这一特定时期的复合型资源环境生态问题 ,临时性的或短暂的环境问题还是长期性甚至是永久性的环境问题(如物种灭绝) ; 最后是 复杂性,是指环境问题的 “ 源 -传播途径 ” 和 “ 演化机制 -受体 ” 及受体的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相关性。 ( 3) 转译任务 环境管理学负责将 环境学、公共管理以及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及其他 相关领域的理论和 学科 知识 “转译”为环境管理的学术话语,应用 到环境管理制度设计与实践领域,使这些 学科和领域的 理论和知识易于为政府、企业、社会获得并应用于其生产行为、生活行为和行政决策行为。 三、中国环境管理的学科归属与范式 ( 一 ) 环境管理的学科归属 国内不少高校设立环境管理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就学科归属来看,环境管理大多是归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这也是传统的或当下主流的环境管理学,侧重在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环境管理制度条款的解析、释义上。只有少数高校如复旦大学等在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环境管理二级学科,将环境问题视为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关注环境质量的公共物品属性,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包括优美环境在内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为高效实现环境目标而研究制度设计与政策工具选择。 总的来说,当下中国环境管理学缺乏学科的独立性,即作为二级学科尚不成熟。首先,传统的或主流的环境管理过于 强调 其环境学的 专业 属性 , 仅仅 局限于针对排污行为末端治理 的 “ 八项基本制度 ”,对于 环境污染最主要源头 的 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经济运行制度中缺陷 缺乏必要的、深刻的、学理的反思与批判;其次, 缺乏必要的理论厚度 , 环境管理不存在自身的核心理论(体系),其理论扎根于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领域 , 应学会使用与环境保护紧密相关的理论,在其逻辑体系中分析问题 ,但传统的或主流的环境管理 在吸纳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框架、分析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做得还远远不够, 尤其是 长期以来游离在公共管理 学科 之外,或者说是与公共管理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再次,在 高校和研究机构日益盛行的 “ 唯 SCI ”的 研究倾向下 , 各类定量化工具的引入环境管理的学术研究 , 成 为 脱离中国 环境管理 实际的 “精致而无用”的学术游戏 。 可以说,环境管理长期以来被环境学 “照顾”着。公共管理学很少关注环境管理。国家发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公共管理下尚且没有环境管理,相近的只有土地资源管理。公共管理之前也试图关注环境问题,却往往因为环境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而却步,即使关注了环境问题有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但其“输送”到环保部门和环保实践的渠道也并不畅通。而环境科学与工程下的环境管理即中国主流环境管理,长期以来忽略了环境管理的公共管理学属性及其“政治学-行政学-公共管理(公共行政)”的渊源 ,甚至是藐视政治学。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在与 环境管理 相关 的学科 甚至应该作为环境管理 “母学科” 的环境学、 公共管理或管理学 、 经济学、法学 的学科 内部,一旦沾上环境的边比如 环境学或公共管理中的环境管理、 经济学中的环境经济、法学中的环境法等就有被本学科或学科主流所 “边缘化”甚至被“抛弃”的风险。 笔者在 2013年 主持了 两场学术活动 —— 中国 环境保护 40年 论坛( 2013年1月,香港中文大学) 、 中国 环境规划 40年论坛 ( 2013年11月,复旦大学)上关于中国环境管理有效性的讨论——基于“没有环保中国环境质量或许更差”的假设尴尬了整个环保界 。 2016年以来的环保督察 可以说是 效果显著 ,一方面 反衬 出当下 环境管理 即 传统或主流 的 环境管理 学在实践上 的尴尬, 另一方面却也似乎在预示环境管理除环境学另外还有一条 “ 政治学 -行政学-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环境管理 ” 的学科脉络 。当下应在生态文明指引下,探寻中国环境管理学的公共管理和环境学两大学科起源,并以此重构环境管理学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公共管理、环境学、经济学等 “交汇”于环境管理,则可进一步促使中国环境管理实践走向科学。中国环境管理学应在公共管理、环境学以及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合力推动下,应加快形成特有的学科范式、发展新的方法论、形成独立的学术话语体系。 ( 二 )中国环境管理的学科范式 及学术话语 范式是 “某一成熟的科学共同体在某段时间内所认可的问题领域、解决标准和研究方法的本源” 。 范式就是科学共同体信念、学科基质和方法三者的有机统一 。应基于生态文明, 立足于中国当前语境,确定 环境管理的 核心命题、界定研究边界、规范研究方法, 建构中国环境管理学的学科范式,形成具有 中国特色 的 环境管理学话语体系。 1、科学共同体信念和规范性价值 科学共同体 须 树立生态文明 的 环境管理信念和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建设美丽中国的环境管理实践性共识 ,应明确中国当代 环境管理学 的规范性价值。 中国环境管理实践 “规范性价值的短缺”——并不是缺乏生态与环境理念,而是将这理念表面化、形式化、虚空化。中国环境管理学不能为环境管理实践承担起提供规范性价值的使命,在中国环境管理理论创立和实践指导上就难有作为。中国环境管理的规范性价值不是来自学者的主观设定,而是来自对现代政府原理、环境管理规律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的科学研究和准确把握 ,应在充分认识 人的环境相关行为及其可环境效应预测性 的基础 , 根据对环境管理 实践 深入剖析与深刻反思,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环境管理制度 有效性,并归纳总结出 某些超出国界的特殊历史经验的原则和一般原理。环境管理的 规范性 价值 的确实 须 从 两个 方向 :一是环境管理制度的理性基础和价值取向 ——环境学的技术理念,以技术理性追求技术效率、能效提高和排放的减少,以经济理性寻求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以同样的资源投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为环境管理的价值取向;二是环境管理中各方行为主体尤其是管理者的价值追求与行为规范。 2、特有的问题意识 确立中国环境管理学特有的问题意识:一是环境管理学的核心问题取向,污染控制、环境质量改善,问题导向到目标导向 ; 二是 对 1973年以来中国环境管理实践 进行 全面观察与科学透视。而环境管理学的学科边界,其真实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回答这个学科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环境管理学的核心问题,应围绕生态与环境这一公共物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产品与服务)的有效供给展开,包括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产品与服务的增殖,为实现生态环境目标所需公共资源的配置,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及危机应对,环境管理责权的纵向配置、横向协作及机构设置。 3、环境管理独特且完整的理论与方法学体系 一方面是环境管理的 学科基质 。 即 为 环境管理的科学共同体所普遍接受的逻辑体系、知识体系 。这需要从 公共管理、环境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性理论、概念、观点,为环境管理 的 实践活动和 制度设计、政策工具的选择等 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另一方面是 环境管理的主导性分析框架 、 研究方法及其独特性和适用性 。这是 判断一个学科成熟与否的标尺 ,建立 中国环境管理学主导型分析框架 ,需要在对 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环境管理实践和环境管理学科的现实批判 的基础上,进行 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到美丽中国愿景的勾画 ,以促进实现中国 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环境管理学在研究内容上也至少应包括反生态现实的批判性分析、绿色愿景的勾画、走向未来的转型战略等三个组成部分。甚至这一思路是否可以为中国当下环境治理及环境治理语境的环境管理如环评制度变革、环境规划制度的建章立制等,提供一个政策分析或政策建构的逻辑框架。 四、建议与展望 (一)建构中国环境管理学 从国家、地方、基层政府之间,不同地方之间以城乡之间,环境治理的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差异巨大,新时期对环境治理的需求也显著有别于之前,同时面临的环境问题(或环境压力)及其复杂性也有了极大的变化 ——以前的环境管理所面临仅仅是环境问题,而现在不仅要面临以前的环境问题,还须面临“公众对环境需求的迅速提高”。眼下的环境问题不仅仅经济发展的“副产物”,而且与经济发展的制度甚至环境管理的现行制度的“缺陷”密不可分。而当下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且造成的原因追溯也逐渐指向制度性、结构性因素上。 中国的环境管理在许多方面还不是现代管理。推进环境管理的现代化,首要前提是实现环境管理制度的理性化和管理者的理性化。当前中央环保督察下一些地方 “一刀切”“乱执法”、环境保护“政治正确”或将环保宗教化的趋势,不仅反应出地方尤其是基层环境治理能力不足,也是与环境管理现代化——环境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背道而驰的。环境管理的科学化,离不开环境学、管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经济学等及其给予的理性化。环境管理应及时、充分回应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理论或话语体系、政治意愿、公众需要。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与环境管理学科,应从目标、任务、举措、保障和机制等方面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生态文明这一治国理政方略。 1、回应性与前瞻性并重 回应性是指环境管理对现实环境问题、人民群众环境需要和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等政治意愿的回应性,显示了环境管理实践的有效性,这也是获得人民群众对环境管理认同和国家对环境管理认可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以对公众环境诉求的充分及时响应是其正当性的表现,也是获得民众支持及合法性的内在要求。前瞻性是指环境管理对未来环境问题或潜在环境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和预见性对应,预见性的开展环境诉求和政治愿意的研究,甚至是通过研究引导社会的环境需要和支撑未来政治愿意的形成。 2、基于学科的专业化与聚焦特定主题的跨学科协作并重 环境管理学本身是一个高度交叉的学科,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更进一步使之几乎涵盖了社会经济各领域。环境管理学应围绕生态环境与资源领域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关注、学术前沿、跨学科集成的重大问题和环境风险、生态安全、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等重大主题,基于学科与交叉、目标与问题的有机结合, “凝聚”相关学科、团队形成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团队,促进学科集群发展与跨学科解决重大问题的协同,为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揽子方案。中国环境管理学须整体性提升学术研究水平、政策影响力以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提高国际对话能力,扩大中国学者和中国思想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影响力。 3、创新知识生产的方式与渠道,完善环境管理的知识体系 中国环境管理学的成熟,应体现为具有积累性的知识体系、引领性的思想体系和独特的话语体系。中国环境管理学的发展,应积极创新知识生产方式、拓展知识来源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转化渠道,关注中国环境管理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和技术问题,从而把学科发展中的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中的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把价值设定与经验验证结合起来,把经验试验与模式归纳结合起来,把理论供给与制度供给、政策供给和技术供给结合起来。 4、搭建环境管理的学术话语、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的对话平台与对话机制 环境管理的相关概念、理念的最先提出,也许是缘自现实实践中的政治领导者及其政策创新,但它们的渐进形塑与意涵确定,却离不开或者说主要基于学界的学理性界定、辨析和阐发。不仅如此,环境管理实践也须满足或回应人民群众的需要。 环境管理一直以来回应能力不足, 既 不能满足或回应人民群众的需要 ,又对政治意志过于 “服从”或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功能上,对政治意志的形成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 环境管理学的任务之一,就将反映党和国家意志的政策文本内容理论化、逻辑化,不仅要向权力讲述真理,而且是将政策文本的理论化,绝不是对政策文件内容的重复,也是对政策文件内容进行非理论、逻辑化的扩张,而是其内部逻辑关系在理论深度上进行挖掘。而且环境管理学应进一步着眼于 搭建环境管理的学术话语、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的对话平台与对话机制 , 最终体现在民意认同上。 5、形成环境管理的理论、制度与实践相互转化的研究能力 环境管理学的发展,须对中国环境管理实践够提供的实际贡献。现实中,环境管理学、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实践三者之间相互脱节,互相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支撑或三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渠道并不通畅 。 环境管理的理论抽象与经验指导能够自由转化,即一般的原理能够转化为指导具体行动的原则;而经验的考察能够抽象为一般的原理与规则。 (二) 以生态文明 思想 树立中国环境治理的信心 自信是具有稳定性的社会意识,是一种积极、健康、进取、向上而富有生机活力的情感、意识、态度与能力。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无论是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是建设美丽中国, 应该 以生态文明 思想 为引领,牢固树立中国 环境治理 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1、环境治理的道路自信 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单纯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与科技等方面的系统性革命。中国 环境治理 道路,应是既有别于西方 “先污染后治理”,又超越中国传统环保模式的绿色发展道路。中国 环境治理的 道路自信,须以美丽中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标,以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强烈的环境关切与诉求、制约中国发展的资源环境与生态短板、急需应对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为着力点,体现为环境保护的治本有道、治标有效。 2、环境治理的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 环境治理 道路,需要创新 的 理论 予以指导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体现了中国环保理论的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是中国 环境治理 的理论自信,并 将 进一步转化为指导我国绿色发展、跨越西方 “先污染后治理” 传统 环保道路的理论自信。 3、环境治理的制度自信 没有制度保障,环境保护基本国策难以落实到微观行为主体上,难以落实到生产生活的行动上。生态文明为 环境治理 提供了强大、有力、持续、长效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密集出台一系列文件,顶层设计、谋篇布局、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渐完善,体现了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信心与决心,坚定了人们对于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支撑中国环保的制度自信。 4、环境治理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中国 环境治理 的根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依靠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的觉醒,依靠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共同行动。建设美丽中国,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是践行者。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将推动全社会形成更绿色、更环保的新风尚。 在当代中国环境治理体系中, 道路自信是 “用”,践行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发展道路,体现为环境资源与生态问题治本有道、治标有效; 环境治理的 理论自信是 “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和支撑重构中国 环境管理 制度和创新中国 环境治理实践 ; 环境治理的 制度自信是 “本”,体现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力量,促进从中央到地方、基层和各部门以及政府、社会和企业形成协同治理环境的制度合力,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效机制;环 境 文化自信是 “根”,是根植于五千年中华优秀文明、吸纳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中国 环境治理的 4个自信,源自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体现在环境质量持续性与整体性改善、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环境的获得感、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开创人类生态文明新时代、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为全世界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略) 此文刊于《中国环境管理》2019年第一期。
1041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空间规划体系
baocunkuan 2019-2-18 08:59
摘要 :空间规划作为引导空间资源分配和发展的指南,是 贯彻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 载体 、 “五位一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实践路径 。我国现行具有空间性质的规划包括主体功能区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多种类型,然而不同规划之间各自为政、功能定位与作用范围重叠 、 协调性较差 难以形成有效管控空间的制度合力 。本文 基于对生态文明概念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并梳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关于空间管制和空间规划的重要文件的相关精神 , 主要基于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 分析 出我国未来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方向、理念和功能定位等空间规划建章立制阶段需要着重思考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重点研究了从开发与保护,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空间规划与其他规划 、 国家 与 省、市县 三级空间规划 之间以及规划与评估之间的 5 大关系。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空间规划体系 一、 前言:从生态文明概念提出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 早在 2005 年,国务院在《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两次提到要“倡导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系,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党十八大报告则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把生态文明建设放置于“千年大计”的历史高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2018 年 5 月 18 日至 19 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系统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体现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体现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体现于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文明放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广阔视野里,对于生态文明与中国梦、生态文明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四个全面的关系都进行了系统阐释,明确了战略举措、方法论、实践论、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等关键问题 。 作为生态文明理念,需要通过包括空间规划在内的相关政策载体将生态文明从理念落实到行动;作为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则同样需要精心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实施 。本文以空间规划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文明的宏观视角和我国空间管控的制度安排,研究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空间规划体系,以及空间规划及其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如何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二、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空间规划体系:内涵与范畴 (一)当下空间规划的现状与困境 我国是世界上规划最多的国家,但多是计划经济留下来的产业规划、专项规划,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空间规划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首先,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各类规划也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 “扩张型”规划——各种“有条件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发展类规划、“跨越式增长”甚至长期成为各类规划的时髦词汇甚至是主题词,不仅资源类规划“开发”色彩远重于“保护”色彩,而且环境与生态保护规划也过于牵就甚至屡屡“让位”于经济和城镇发展规划。 其次,我国规划类型和数量繁多、规划之间关系复杂且冲突不断。比如 “环评法”规定的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就涉及设区的市级以上各级政府编制的“一地三域十专项”共计 14 类规划,再如“十五”期间,省、市、县政府编制的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和行业规划就有 7300 多个。规划相关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管理权限与时间空间范围重叠、规划目标矛盾、规划执行各自为政,这些都成为了试图协调各相关规划所面临的、几乎不可逾越的鸿沟 。 最 后, 城乡规划、国土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都带有空间规划性质,但总体上还没有完全脱离部门分割、指标管理的特征,各类空间还没有真正落地,且各类规划之间交叉重叠,都想当 “老大”,没有形成统一衔接的体系。尽管相关 部门和 学界在 “ 多规 合 一 ”上 形成共识 , 但 如何进行 “ 多规 合 一 ”不 同 部门 都有各自版本 的 “ 多规 合 一 ”方案 。 比如 2014 年 1 月 住房城乡建设部 发布《 关于开展县(市)城乡总体规划暨 “三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 》, 力图将 “多(三)规合一”统一在城乡总体规划上;当年 8 月发改委发文并由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将联合开展市县 “多规合一”试点工作 ,选择 28 个试点市县分别由上述 4 个部门分头负责。 甚至 可以说, 需要 “合一”的不仅仅是“多规”,而且是“多规合一”。 (二)十八大相关生态文明的重要文件及其对空间规划的相关要求 从十八大报告明确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再到 2015 年 9 月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进一步提出,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彰显了中央强化空间治理的毅志和决心;实践上,从 2014 年住建部和发改委先后启动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再到 2017 年 1 月由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进一步明确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全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即“三区三线”),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并要求在省级空间规划和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基础上,探索空间规划立法;在组织保障上, 2018 年 3 月开始的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新组建了自然资源部,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解决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除承担原国土资源部职责外,还并入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组织编制、城乡规划管理等职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成为自然资源部的主要职责之一。 十八大以来相关空间规划的重要文件及机构改革情况具体见表 1 。 表 1 十八 大以来发布相关空 间规划的重要 文件 时间 文件 发布机关 相关空间 及空间规划的内容 和 要求 2012.11.08 十八大报告 中共中央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 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2013.11.12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中共中央 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 。 2014.01.24 关于开展县(市)城乡总体规划暨“三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 按照城乡一体、全域管控、部门协作的要求,编制县(市)城乡总体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的“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逐步形成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的规划体系。 2014.03.16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 - 2020 年) 国务院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加快完善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开发管控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 2014.08.26 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改委 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的具体思路,研究提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多规合一”试点方案,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同时,探索完善市县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相关规划衔接协调机制 。 2014.10.23 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 党中央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 2015.04.25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党中央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多规合一”。 2015.09.21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党中央 到 2020 年,要构建起包括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空间规划分为国家、省、市县三级;市县空间规划要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明确开发边界和保护边界。 2016.10 .23 关于建立健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机制的意见 中办、国办 加快构建有利于国土空间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的空间规划体系。充分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加快研究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协调推动全国国土规划,协调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和省级空间规划改革。 201 7 .0 1 . 09 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 中办、国办 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全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简称“三区三线”),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 2017.0 2.07 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中办、国办 开展科学评估,按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与脆弱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编制空间规划的基础。空间规划编制要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重要基础,发挥生态保护红线对于国土空间开发的底线作用。 2017.9.20 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 中办、国办 编制空间规划,要先行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根据监测预警评价结论,科学划定空间格局、设定空间开发目标任务、设计空间管控措施,并注重开发强度管控和用途管制 。 2017.11 十九大报告 中共中央 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2018.3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中共中央 组建自然资源部 , …… 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 着力解决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将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 、 城乡规划管理 等 职责整合。主要职责是,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 2018 年 3 月开启的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对于“多规合一”“空间规划”意义重大:一方面,明确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推进“多规合一”,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至此多年以来争执不休的“多规合一”的“一”有了定论——即国土空间规划;另一方面,组建自然资源部,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提供了机构保障与组织保障。 (三)基于生态文明的空间规划:规划体系、功能定位、重要内容与管理程序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了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要整合各类具有空间性质的规划、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编制国家、省和市县三级规划,建立统一规范的空间规划编制机制,并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下未来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方向 。不同于现存各类具有空间性质的规划,空间规划的提出应体现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见表 2 。 表 2 现行具有空间属性的规划与未来空间规划体系 的 区别 关键要素 现行具有空间性质的规划 未来空间规划体系 理念 追求经济增长,以行政指令主导空间资源配置方式 空间均衡、保护和发展平衡、资源承载能力倒逼空间发展方式 功能 空间定位混乱、空间及 土地 资源等 无序、 过度开发 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空间规划为基础、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层次 对应行政区划层级,不同规划具有不同的层级,属于“自上而下”管理方式 三级规划,以实现管理层级扁平高效为目标;强调市县实践,体现行政管理重心下沉 内容 注重发展规模,对空间利用效率和空间布局考虑不足 三个空间、两个边界,实现规划全覆盖 程序 标准不统一、科学性不足、民主参与程度不够 技术规范、编制科学、体现民主 注 :当前具有空间性质的规划 是 指 国 民经济与 社会发展 规划 (尤其 是主体功能区 规划)、 城乡规划 、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与生态类规划( 尤其 是生态功能区 规划 、环境功能区规划) 首先,在理念上《总体方案》提出未来空间规划体系要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纠正当前相关规划长期忽视其资源环境影响的做法,将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作为决策的依据和规划编制的前提条件,通过资源环境条件前置并引导和约束空间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以空间规划 “倒逼”发展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形成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其次,在空间规划的功能性上,现行具有空间性质的规划侧重于追求经济增长和空间扩张,难以引导空间及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地开发和利用。《总体方案》中明确 “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需要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强调了空间规划的指南性定位及其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的基础性作用。规划的本质是对人类活动加以理性的约束和引导。将空间规划定位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与前提,符合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规划先行”的决策传统。 再次,空间规划应与行政区划层级和行政职能保持一致,体现行政管理重心下沉的行政体制改革大方向。我国当前多种具有空间性质的规划由于主管部门行政组织架构的不同,不同类型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层级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例如,主体功能区划分为国家和省二级,重心在省一级;城乡总体规划分为全国、省、市、县、乡 ( 镇 ) 、村庄六级,重心为城镇(地级市、县级市和镇); 土地利用规划 分为国家、省、市、县、乡 ( 镇 ) 五级,但从国家到县侧重于各类用地尤其是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保护指标的分解,而到了乡镇一级各类用地才“落地”。因这些规划均属于“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方式,这就导致不同规划之间层级混乱、重心不一,协调与衔接困难。《总体方案》提出空间规划国家、省、市县三级编制,减少了规划的行政层级,体现了管理层级扁平化改革。《总体方案》尤其强调了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并研究制定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指引和技术规范,意味着未来的空间规划的行政层级(即国家、省、市县)重在市县,体现了行政管理重心下沉。 同时,在空间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技术方法上,当前的规划之间存在冲突与矛盾,规划功能与范围上重叠与缺位并存,其背后是部门间的利益冲突。《总体方案》提出要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三个空间”,明确开发和保护“两个边界”。其中三个空间为软性要求,两个边界为刚性要求,管控开发活动的“不过界”。当前各规划编制过程中,还存在科学性与规范性不足,不同类型规划之间缺乏制度与机制上互相支撑、程序上互动、内容上衔接。《总体方案》提出要“研究建立统一规范的空间规划编制机制,统一土地分类标准;规划编制前应当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以评价结果作为规划的基本依据”,强调了空间规划编制程序规范性、编制方法的科学性。 最后,精英式的规划传统使得当前规划决策中的公众参与不足,多为形式上的参与,难以客观、及时反映社会公众的真实诉求,在规划执行中也尚未建立起公众监督的机制,这也是当下各类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体方案》中提出了社会参与规划编制、规划评议、规划监督的方式和途径,明确由人大负责规划的审议并对当地政府违反规划行为进行问责,体现了国家在健全国家民主制度、提升公共生活民主性和公共性的努力,也丰富了民主协商制度从宏观政治层面到微观治理层面的实践。 三、 构建空间规划体系须理顺五大关系 从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五位一体”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提明确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再到 2015 年 9 月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进一步提出,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国家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意志日益坚定、思路逐渐清晰。而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自然资源部,更是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提供了机构保障与组织保障。 可以说,空间规划理念、理论与方法、试点与实践、体制与组织保障等已经成熟或确立,空间规划立法时机成熟,以制定空间规划法为抓手,加快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以空间规划立法为抓手,加快建立空间规划体系,须着重算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以及建章立制、规划实施与监督管理、规划与评价等 5 个关系: (一)协调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协调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重在以生态环境优化、限制、引导开发模式、发展转型。国土空间开发的着力点应从不断扩张开发空间和建成区面积,转为调整和优化空间结构布局、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上来。尤其是生态空间国家和省级行政区尤其是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的面积占比应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空间应遵循高效集约的原则。既要防范生产生活空间对生态空间的 “挤压”和不良影响,又要增加生态空间对于提升生态空间品质、倒逼生产空间改善的积极作用。编制空间规划,要先行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根据评价结论,科学划定空间格局、设定空间开发目标任务、设计空间管控措施,并注重开发强度管控和用途管制。 (二)协调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 空间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或其本身也是自然资源;规划是从理论到实践、从理念到行动的政策载体。自然资源本身具有经济和生态的双重属性。因此,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针对资源的经济属性)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针对资源的生态属性)。无论是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还是空间规划的具体编制,都须协调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强化 部门 协 作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确定了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在空间规划方面的主导地位,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与实施,需要发改委、住建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协作。空间规划的研究与实践,也需要建立跨部门、跨学科的团队。 (三)协调好国家、省、市县三级空间规划的关系 不同层级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需要对应国家、省、市县各行政层级在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中的权力、义务以及按照不同资源种类的重要程度,实行三级代理行使所有权职责的体制,实现职能与责任、权力与义务、效率和公平相一致。在国家层面,既要理清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之间的功能定位,国家空间规划作为全社会行动纲领,应优化全国国土空间格局,并为下级空间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指明方向;省级空间规划承上以衔接国家空间规划,启下以安排市县空间规划的任务,并安排好省域空间整体性布局;市县级应着眼于本行政区,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国家、省、市县三级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为顶层设计和地方实践的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关系逻辑。 (四)自然资源部和其他部委之间的关系 组建自然资源部,一方面是将原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水、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要素管理责权进行了 “统一”“合并”;另一方面明确自然资源部主要职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将空间规划及其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等事权在自然资源部和其他部委之间、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分离,以避免“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且有助于各方形成制度合力。 (五)规划与评价的关系 出自不同目的、涵盖 规划 编制实施各环节的 评价 或评估 ,是提高规划科学性和有效性的 保障机制和政策工具 。 现行的规划评价或评估类型有很多,从规划编制实施过程看:首先是规划编制前的承载力评价。《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应是规划编制的基本依据,它通过对环境资源的综合调查和承载力评价,为空间规划尤其是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源环境依据;其次,是规划编制中的适宜性评价。适宜性评价考虑了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和社会公众等因素,从多角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再次,依据《环评法》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还需要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即规划环评,对规划方案可能产生的环境不利影响进行预测评估,提出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和规划方案的优化建议,从源头预防环境问题产生;最后,规划实施中还有若干类型规划评估,比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两后开展的中期评估、为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开展的规划评估,规划环评中发现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展的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等等。此外,与规划评价或评估相关或相似的还有绩效评价、有效性评价、绿色发展评价与生态文明考核等。 四、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未来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任务艰巨:一方面,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将对规划理念、学科、制度、模式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是从深度和广度上对现行规划体系的重构和优化,是一场规划革命,而这一过程无疑将受到过去很长时间以来形成的固有利益格局、路径和技术依赖的阻力;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正在被 “创制”出来的规划,空间规划能否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来,当下相关规划各自的管理制度、体制与机制如何改革以更好适应空间规划及规划体制机制的变革,当下的法律框架如何突破,以及未来的空间规划是否依然会像当前的规划那样经常失效,或者说如何防止未来的空间规划依然被“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及领导一句话”的窘境?既要防止空间规划太“空”,又要防止空间规划“无所不包”。这些,都是未来空间规划发展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应借建立自然资源部设立的 “东风”,以生态文明为指导,以制定《空间规划法》为核心,加快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相关空间规划的意志和思路、理念法治化,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建设“美丽中国”保驾护航。 (二)建议 《总体方案》确定了空间规划的指导性定位,也对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空间规划体系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也需要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共同协调发展。对尚处于建章立制阶段的空间规划,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发展。 首先,在实践探索时宜同步开展制度建设和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有利于保障规划理念合理、技术规范、内容科学;制度构建是规划得以切实落实的保障,再好的规划如果脱离了有效的制度,也难以具体落实。在实践探索时需要同步开展制度建设和理论研究,保障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其次,应明确不同层级相关政府部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尤其是权力的负面清单(即不可作为的事项)。明晰政府部门的权责界定是保障空间规划体系内相关规划管理部门之间平等沟通、形成共识的前提。列明权力清单即是确权的过程,有助于防止规划部门之间出现冲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在建立权力清单的同时厘清责任清单,保障规划内容从设计切实落到实践层面。此外空间规划应通过负面清单界定其他规划可自由作为的空间,上位规划编制时可以多采取列负面清单的方式,在约束下位规划的同时给予其充分的自由空间,这不仅有利于保障下位规划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有助于平衡中央和地方的利益,以及 “自下而上”地促进上位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再次,为保障空间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协调统一,空间规划应立足长远,防止短期规划行为。空间规划的编制时限应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但是不同层级的空间规划编制时限不应一刀切,同一空间规划内不同规划内容的时限也应有所差异。例如,空间规划中有关禁建区、生态红线等内容应该是长期有效的,其编制时限可以为 100 年甚至是永久;而空间规划中有关需要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应调整的内容,如农村居民区的规模等,其编制时限可以为短期有效。 最后,空间规划应与包括规划环评在内的各类评估形成联动机制,在空间规划同步开展包括环评、承载力评价、可持续性或生态文明评价在内的综合性评估,既包括开展预测型评价,对空间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和可持续性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最大程度上规避生态和环境风险,也包括开展跟踪评价,对空间规划的执行和实施后的环境效应进行实时监督,避免规划执行上的 “失真”或“失误”。 五、 参考文献 1. 包存宽 , 王 丽萍 . 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牢固树立环保四个自信 . 中 国环境报 . 2017-10-19 2. 包存宽 , 王金南 . 基于生态文明的环境 规划 理论架构 . 复 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14,53(3):75-84 3. 高明豪 , 包存宽 . 编制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几点建议 . 中 国环境报 . 2018- 01-11 4. 包存宽 : 多规合一 , 重生或消亡 ? 环境 经济 ,2015,1:19 5. 范露阳 , 包存宽 . 论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隔阂与合力 . 环境保护科学 ,2017 ,43(1):36-42,91 6. 余陈阳子 , 包存宽 . 论空间规划的 “ 三个空间 ” 与 “ 两个边界 ” . 环境保护科学 .2016,42(3) : 13-18 7. 李月寒 , 何佳 . 包存宽 . 我国现行空间规划的职责交叉与亟待正确处理的四大关系 —— 基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分析 . 上海城市管理 ,2016,1:10-14 8. 李月寒 , 包存宽 . 升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响应规划制度改革 —— 基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思考 . 中国环境管理 ,2016,8(5):70-74. 9. 李志林 , 包存宽 . 德国空间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法律界定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中国环境管理 ,2016(6):55-60 10. 郑欣璐 , 包存宽 . 评价让扩张型规划回归理性 . 中 国环境报 .201 8 - 08 - 0 8 11. 赵海君 , 包存宽 , 马蔚纯 , 王金南 , 许开鹏 , 葛察忠 . 基于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 多评融合 ” 路径初探 . 中国环境管理 ,2016(1):61-67 此文刊于《城乡规划》2018年第5期。
9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文明的种子与土壤
tian2009 2019-1-19 21:33
(本文为邱建生著《梦想像呼吸——新乡村建设工作手机》(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年 7 月第一版)所做的序言。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19 年 1 月 18 日星期五第七版) 新文明的种子与土壤 田松 读过建生的书稿,让我油然而生敬畏之心。书的副题是“新乡村建设手记”,其实是一本“新乡村建设手册”,每一位有志于乡建理论和实践的人都该读一读。 一 乡村建设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话题。一位名牌大学的博士,毕业后不在大城市工作,跑到农村,会让人深感困惑。很多人初闻“乡建”,可能联想到支教、扶贫、慈善,乃至上山下乡。不仅外人如此,甚至有些志愿者也会有这种想法。 社会实践没有恰当的理论指导,是盲目的,有时会适得其反,以为是帮忙,其实是添乱。建生的著作中,包含了大量的理论建设。 关于为什么乡建,建生追溯到晏阳初。实话说,我是在接触到乡建之后,才开始深入了解晏阳初的。这是一位世界伟人,是一位被严重忽视的先知。 建生用了很大篇幅介绍晏阳初先生。我这里稍稍转述一下: 1926 年以后,晏阳初以河北定县(今定州)为根据地,开始了史称“定县实验”的综合性社会改造。晏阳初把当时中国人的问题概括为“贫弱愚私”,并认为,其根本的解决方式在于教育。他提出以学校、社会、家庭“三大方式”,同时进行 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四大教育”。 因为农村的问题不是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全局的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必须谋求综合的解决之道。(第 4 页)这种“政治、经济、文化、卫生连环并进的农村综合改造”(第 12 页),在我看来,正是一种在文明层面上的社会改造。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巨变。中国这个社会存在问题,是当时知识分子的共识。但是问题的根源在哪儿,有人认为在于人,于是致力于“国民性改造”;有人认为在于制度,于是致力于革命,推翻旧政权,建立新社会。但是,两者常常是互相牵扯的,鸡生蛋,蛋生鸡。一方面,有了好的制度,制度本身会培养出好的公民;另一方面,没有“新民”,制度如何建立?即使革命成功,没有“新民”,制度如何维持? 晏阳初认为:只要大多数中国人民仍然是“聋、哑、瞎”,军阀们就会继续为非作歹。“瞎”指人民不能读书,“聋”指人民不知道国家或地方大事,“哑”指人民不敢指责和反抗压迫和腐败。(第 18 页) 他说: 我的观点是那些干革命的理想主义者,无论革命成败与否,最后他们注定要失望。因为即便是成功,胜利的曙光也从未照耀在他们所梦想的那个光辉灿烂的新世界上,也未能照亮人类所有卑劣自私的阴暗角落,而是照在了一个人们所熟悉的平庸的地方,仍然需要食品杂货店和污水处理系统。(第10页) 所以,晏阳初试图从教育入手,逐渐改造土壤、培育种子,最终改天换地。民国一代很多乡建先贤,都如胡适先生所说,“以渐进与改革的手段来实现一个极为激进的目的”(第 12 页)。文明的整体改造,这当然是一个激烈的目的。不过,激烈的目的也可以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建生自述:“我之所以能从一个革命的理想主义者转变为乡村建设的践行者,也是因了对教育的信仰。”(第 11 页) 建生的乡建理论上承民国的乡建运动,下接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历史深度,境界高远。 二 我们正处于一个文明转型时期,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这话现在非常政治正确。但是,如何转,怎样转,是个问题;乃至于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什么样的,也没有统一的理解。 我的工业文明批判常常被人质疑,没有给出一个可操作的方案。对此,我曾经采用尼尔·波兹曼的方式回答:作为哲学家,我只负责提供方向,不负责提供方案;但是,你不能因为我不能提出具体的方案,而否定我提出的问题。当然,我也在努力寻找方案。只不过,这些方案仍然是方向性的。所谓术业有专攻,文明转型这样的大问题,不可能由一两个人提供完整的可行的蓝图。 我接触乡建这个领域不算晚,早先是出于情感。作为农民的后代,我在农村一直生活到上小学,对于农民和农村有天然的感情,也一直通过家里的亲戚关心着农村的现状。所以李昌平对总理说实话,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共鸣。此后,我开始关注“三农问题”,了解温铁军先生的工作。再往后,与温铁军先生有了直接的接触,认识了温先生的几位高足,包括建生。 大约 2005 年之后,我批判的对象逐渐从科学主义扩展到工业文明。我从垃圾研究出发,得出一个很强的结论:由于垃圾问题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不可持续;如果不能在有限的时间,转向新的文明,人类文明将会崩溃。文明的整体转型,包括社会转型,又不仅仅是社会转型。不久前,在一次未来哲学的小型会议上,陈嘉映先生听过我和刘华杰的报告,形容我们的工作,说有一种老虎吃天的感觉,不知从何下口。这也是我最初考虑这个问题时的感觉。方方面面,千丝万缕,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哪儿都可以作为起点,从哪儿下手都发现难以操作。 经过几年的沉淀,与同行的交流,我慢慢地找到了两个切入点: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农业。前者关乎社会意识,后者关乎物质基础。教育这个点容易理解,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需要这个社会的主要成员,具有生态文明的基本观念。这需要通过教育,实现全社会缺省配置的重新建构。农业这个点可能会让人感到意外,但是很快就能想通。人总是要吃饭的,吃饭就需要农业,那么很简单,在一个工业化的农业之上,怎么可能建设起一个生态的文明!所以,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的前提和基础。从学理上,我从工业文明批判入手,转向生态文明建设,再转向生态农业建设。 但是,农业不可能脱离农民和农村而独立存在。建设生态农业,也需要重建农村、重塑农民。生态农业建设与乡村建设,就自然交汇到一起了。 中国的生态农业实践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有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思想资源。我关注较多,对我影响也比较大的有两支队伍。一个是蒋高明先生在 2006 年 7 月创办的弘毅生态农场;一个是温铁军先生在 2008 年创办的小毛驴市民农园。作为“三农问题”专家,从一开始,温铁军先生所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农业的生产方式问题,而是着眼于农村、农民和农业三个层面。小毛驴的命名大有深意。作为温铁军先生的弟子,建生的立足点在乡建之上。建生的博士学位论文《在地化知识与互助型社区建设》,就是一篇基于乡建实践的理论工作。作为生态学家,蒋高明的思路比较明确,就是以生态的方式进行农业实践。不过,很快,蒋高明也发现,生态的农业方式,也是在具体的社会意识中进行的。蒋高明同时变身为社会学家,开展农村调查。同时,也在对农民与基础官员进行生态教育。也在不知不觉中转向了“乡建”。 于是,在我看来,乡建,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最为恰当的可操作方案之一。 三 建生这本手记内容丰富,涉及理论、对策、操作多个层面,是一个全方位的乡建操作手册。 一个实践性的理论总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上,一个是对当下现实的判断,一个是对未来理想的预期。 在晏阳初的时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尚未发生。所以当下乡建所要面对的现实,要多一个生态和环境的维度。在对于未来理想的预期中,也需要多出这个维度。 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工业文明的全面冲击,中国农村的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都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晏阳初当年的问题依然存在,依然贫弱愚私,依然聋哑瞎,只是换了方式,换了形式。 当下的农村现实到底是什么样的?需要我们重新理解,重新认知。 多年前,看到有个地方,全村以拐、卖孩子为生,让我难以置信。去年,又看到新闻,农村的老年人自杀率大幅上升。一位在城里工作的孩子回到农村,问他的父亲:“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请了七天假!”让人想象不出,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在晏阳初的时代,农村的自组织力量还在,宗法制度还在,儒家伦理还在;今天,农民在自己的家乡失去了意义,青年人从小就习惯进城打工,与土地之间不再有天然的浓郁的感情,也失去了务农的能力。 草根已经开始烂了,草根下的土壤沙化了。与此同时,农村的自然环境也发生了巨变。在很多地方,几十年的工业化农业已经把农田变成了污染源。 在另一方面,农村不再有那么多的文盲,基础教育基本普及,村村通让大多数人家都有了电视,能够与城里人同步看新闻联播,看电视剧。大多数青年农民也都有手机,用微信;信息流动更快,更杂。但是,农民的基本信仰是什么?农民的基本愿望是什么?这需要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才能有所了解。 建生这一代乡建人士,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更加严峻。 让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里面建生本人的乡建经历和经验。他在投身乡建的过程中所亲身经历的种种事件,初闻匪夷所思,但又是当下农村的现实。不了解这些现实,就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对当下农村的判断,从外面来的志愿者,很快就会四处碰壁,不得不铩羽而归。我在康奈尔看过一个纪录片,讲述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在联合国某组织的安排下,来到泰国乡下的中小学支教的故事。影片中,这些志愿者很快就陷入迷茫。他们只有一个关于教育的抽象理念,他们对于未来的构想,都是基于工业文明的缺省配置的。同时,他们也不了解泰国农村的具体情况。我们现在有很多热情的青年,心怀善良的理想,愿意去农村支教,其实也常常属于这种情况。 我建议这些青年在去农村之前,能够读一读建生的书,自己先受到乡建教育,再去实践自己的理想主义。 建生在书中还有一些非常具体的经验,比如如何与乡村干部打交道,如何与农民打交道;如何建乡村图书馆,如何建乡村大学……。这些操作层面的经验对于其他的乡建人士,也会有借鉴和启发。 四 建生说:梦想像呼吸,行动是坚强的翅膀。话有诗意,很耐回味。 乡建人士大多是理想主义者,愿意为理想付出青春,付出终生。梦想像呼吸,须臾不可缺。梦想赋予生活以意义,梦想就是生活本身。建生不断追问,我们要去哪儿?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失去了梦想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但是只有梦想,没有行动,梦想就只是梦。行动是梦想的翅膀,能够让梦想飞得高,飞得远。 2018 年 2 月 9 日 观云塘 2018 年 3 月 3 日 Baker Lab Lounge 2018 年 3 月 4 日 2018 年 3 月 6 日 观云塘
个人分类: 工业文明批判|15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笔者参与撰写的《生态文明关键词》首发式在京举行
蒋高明 2018-12-20 18:29
2018年12月13日,《生态文明关键词》在林业出版社召开新闻发布会,笔者参与了本书撰写,同时参加的新书发布会,并在会上做了发言。 本文链接:http://www.forestry.gov.cn/lycb/1921/20181219/112304217578447.html “生态文明建设文库”专家研讨会暨《生态文明关键词》首发式在京举行 2018-12-14 15:39 来源: 人民论坛网 人 民论坛网 北京讯(刘让兴)由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任总主编的“生态文明建设文库”专家研讨会暨《生态文明关键词》首发式,12月1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参会。 会议由中国林业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刘东黎编审主持,并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文库”的编撰出版计划,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生态文明关键词》主编黎祖交教授介绍了《生态文明关键词》的编撰出版背景,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执行副会长李庆瑞受陈宗兴会长委托到会祝贺并致辞。李庆瑞首先代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对中国林业出版社组织权威专家编写“生态文明建设文库”给予高度赞扬,对《生态文明关键词》的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围绕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中国林业出版社组织权威专家编写“生态文明建设文库”,这是生态文明研究和出版领域的一项重要工程。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同志对此高度重视,应邀担任“生态文明建设文库”总主编,并批示“按照十九大精神,与出版社共同努力,保证出版质量”。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将按照陈宗兴会长的指示,积极配合出版社高质量完成“文库”编辑出版工作。李庆瑞特别指出,目前“生态文明建设文库”的编辑出版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今天首发的由我会常务理事黎祖交教授主编的《生态文明关键词》聚焦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的重点问题,深入解读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称得上是一部系统介绍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准工具书”。陈宗兴会长还亲自为此书撰写了序言,充分肯定了此书出版的重要意义。建议出版社和相关单位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的读者看到这部力作,特别是要努力让此书成为党政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必备读物。 获悉,“生态文明建设文库”将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组织编写,由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教授担任总主编。“文库”共分理论研究、建设实践和知识普及三大部分,计划在2019~2020年出版30个分册,期间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减。“文库”各分册的撰稿人均为国内长期从事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有突出成就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管理者,其中既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高等院校的知名教授,也有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 《生态文明关键词》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原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黎祖交教授任主编。全书共收录251个关键词,分为12个分篇。各分篇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依次为: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高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余谋昌,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风,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廖福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德胜,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原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黎祖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春霞,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郇庆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建军,南京晓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国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云飞。《生态文明关键词》正文后面设有“附录:相关生态学名词解释”。正文和附录均附有“索引”,很方便读者查找。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3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北回归线地区农耕文明起源探索(4)
lulingkxw 2018-5-27 07:35
五千至一万年前古苗人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初级文明 黄建中 百度百科认为:水稻起源于地处亚洲 亚热带地区 的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 4000 年的中国长江下游地区,后逐渐向西向南传播, 中世纪 引入欧洲南部。 本人认为:华南很可能是以稻作文明为标志的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时间可能超过公元前 4000 年。有四个依据: 5000-10000 年前中华民族的远古祖先古苗人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初级文明,古苗人所崇拜的五氏中的“神农氏”发明了农耕,“始教民播种五谷”(《淮南子》)稻为五谷之首。苗的造字为三个禾苗种在田里(两棵在田上,一棵在田里。) 在中国境内北回归线附近的县市,广州从化、广西隆安、云南墨江、台湾嘉义、南投等都是盛产稻米的地方。有化石、生产工具(石铲)以及民间传说(五羊、龙母等)和现今当地特产(紫米、米制品、米酒等)为证。可见稻米的起源与北回归线的自然条件有关。 本人认为 : 也不排除居住在北回归线的百越人(原住民)早于古苗人已有稻作文明存在,而且很可能不止一个发祥地。广东广西本古百粤(百越)地,合称“两粤”。粤字的造字与稻米有关。(古“越”“粤”通用) 根据中国科学院 2012 年研究成果,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表明广西很可能是最初的驯化地点,时间超过 8000 年。这是很可能是目前最新最权威的科学证明。 引用依据: 百度百科:“稻”字条 《中华民族通史论纲》第 23 、 29 、 39 页(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2 年 7 月出版)。作者杨娟、杨庆林、敖尔美,(三人中有两位是苗族人,一位是蒙古族人。) 根据北回归线各县的简介综合(资料来自网络及中国地图册 1992 年版) 广州从化发现的稻米化石有待鉴定。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 年版 55 页 广西新闻网 2012 年 11 月 21 日
个人分类: 中华文明起源|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英对照)连载之二十六:生态农场告别农业六害
蒋高明 2018-4-18 21:20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英对照)连载之二十六 生态农场告别农业六害 本书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教学课件光盘版) 作者 蒋高明 3.2.2 生态农场,告别农田六害 3.2.2 Ecological farm gets rid of the “6 curses” 2013 年中秋节,山东平邑县蒋家庄村,一群农民围着中科院的一些女研究生买苹果。 In the mid-autumn festival of 2013, a crowd of farmers are gathering around some female postgraduates to buy their apples in the village of Jiangjiazhuang in Shandong. 村民们互相转告:“研究生种的苹果,没有打农药的,快来买。” Villagers told each other: “Their apple trees use no pesticide, so come and buy some.” 蒋家庄村里有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吃了研究生的苹果后,再也不愿意吃普通的苹果了,整天闹着让爷爷到农场买好吃的苹果。 In the village, a five-year-old girl no longer wanted to eat other apples once she tried those apples sold by the postgraduates, telling her grandfather to buy only from this farm. 这些被农民们评价为“不好看,但好吃”的苹果,就来自于弘毅生态农场。 The apples (“not good-looking, but with good taste”—the comments by the local farmers) were from Hongyi ecological farm. 农场给当地带来的可不只是好吃的苹果,农场的整片土地甚至当地的生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This farm not only supplies delicious apples to the local people, but also brings great changes to the farmland and even the local ecology. 以生态农场为中心,小鸟多了起来,害虫少了。 In and around the ecological farm, birds have increased in number but pests are on the wane. 化肥用量少了,土壤变得又黑又湿润了。 As the amount of fertilizers used has dwindled, the soil has become dark and wet. 有机果园里 20 厘米土壤表层内每立方米蚯蚓近 2000 条,而农民的果园只有几十条甚至干脆灭绝了。农场的耕地生态恢复了。 In the organic orchard, there are nearly 2,000 earthworms per cubic meter in the top 20 centimeters of soil, while in the orchards of local farmers there are only dozens of earthworms or even none at all. The farmland has revitalized its ecology. 其实弘毅农场很小,是从 40 亩起步的,目前也只有 150 亩左右,投入的资金可以说大部分是我个人筹措的。 2006 年 7 月,它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弘毅生态农业科研团队的努力下成立了。经过几年的摸索,弘毅农场成为了中国首个真正实现生态循环农业,彻底告别“农业六害”的农场。农场的一切生产活动都遵循生态循环思路,摒弃农药、化肥、除草剂、农膜、添加剂、转基因 6 项不可持续技术,增加生物多样性,从秸秆、“害”虫、“杂”草综合开发利用入手,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实现了农田内的元素循环与能量流动,生产出了纯正有机食品,实现了耕地固碳。农场低投入、零污染、高产出,闯出了一条生态循环农业之路。 In fact, Hongyi Organic Farm is very small in scale. Its area has enlarged from 40 mu to only 150 mu. I raised the initial fund to invest in the farm. It was set up in July 2006 with the efforts of Hongyi research team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under the CAS Institute of Botany. After several years of research, it became the first farm in China to realize circular ecological farming and to get rid of the “6 curses on the farmland”, namely, pesticides, chemical fertilizers, herbicides, agricultural film, additives and GMO (gen modified organisms). They are all un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In fact, all farming activities hinge on the concept of circular ecology. We have increased biodiversity, and through comprehensively utilizing straw “pests” and “weeds” and combining planting, breeding and processing, we have brought about the biogeochemical cycle and energy flow. We have succeeded in producing pure organic food and achieving carbon sequestration. With low cost, zero pollutants, and high yield, we have found an effective way to circular ecological agriculture. 弘毅生态农场用秸秆和杂草养牛,充分利用了种植业的副产品(秸秆)和废物(杂草),牛吃了田地里的废物,产生的牛粪通过堆肥,形成优质有机肥,取代了化肥,解决了农田的化肥污染问题。 Hongyi Organic Farm feeds cattle with straw and weeds, the by-product of farming and the waste of the land respectively. Feeding on these wastes in the field, cows can produce a lot of dung which is turned into high-quality organic fertilizer. By using this type of organic fertilizer to replace chemical fertilizer, the pollution problem has been removed. 原来收获季节,蒋家庄农民们也烧秸秆,狼烟四起。现在, 农场给秸秆找到了出路,附近农民 会开上拖拉机,推上手推车,把自己的秸秆卖给生态农场。 通过畜牧业与农业结合,轻松解决了区域秸秆焚烧问题。 In previous harvest seasons, farmers in Jiangjiazhuang burned straw, thus producing heavy smoke. Now, Hongyi Organic Farm has found a way to recycle straw. The farmers nearby will come and sell their straw to our farm with the aid of their tractors and with trolley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farming, the problem of straw burning in the area has been easily solved. 农场综合利用物理方式和生物方式控制农田虫害。物理方式为利用脉冲式杀虫灯;生物方式包括 饲养鸭、鸡、鹅等家禽,以及培育健康生态,进而恢复了天敌昆虫和野生鸟类,从而使农场彻底摆脱了农田的农药危害。 Our farm controls the damage by pests through comprehensive use of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methods. The physical methods include the use of an impulse-type insecticidal lamp, while the biological methods are executed through the raising of poultry like ducks, chickens and gees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healthful ecology. The natural enemies of pests, like insects and wild birds, have returned to our farm, helping us get rid of harmful pesticides. 农场 通过秸秆过腹还田、堆肥等方式,避免了化肥对土地的伤害,加上摆脱农药、除草剂等农田毒药,使农田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农场的土地由最初的劣质土壤变为了肥沃土壤,由低产田 ( 600 公斤 / 亩 ) 变成吨粮田 ( 1028 公斤 / 亩 )。 玉米、小麦周年产量超过一吨。自 2009 年起, 农场已经全面实现盈利,每年能够盈利约 93 万元,涉及农业生产方面的投入已全部收回成本。 生态循环农业在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生产力超过化学农业,盈利状况良好,展现出生态循环农业的美好前景。 By manure fertilizer treatment, composting, etc, we managed to avoid the harm of chemical fertilizer done to the farm. Poisonous pesticides and herbicides have dropped out of use. These are all reasons why the biodiversity in the farmland has been enhanced and why the soil ecosystem restored. Infertile soil has regained life; grain production has increased from 600 kg/mu to 1,028 kg/mu. The annual production of corn and wheat exceeds 1 ton per mu. Since 2009, our farm has become profitable and all the costs have been recovered with an annual profit of 930,000 Yuan. Developing agriculture of ecological cycle improves the local ecology helps exceed chemical agriculture in productivity and promotes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farm. In a word, the agriculture of ecological cycle will have a beautiful future. 无论是化学农业还是生态农业,当然都是在优质的农田上收成更好。但是,生态农业能够在获得高产量的同时,改善耕地质量。中国有 18 亿亩耕地,如果拿出其中的 6 亿亩劣质农田,前期下决心投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有机种植,生态养殖,将获得很多好处:第一,优质的农产品,如果能够获得市场认可,获得足够的经济收入,就可以吸引农民回到农村,增加农村劳动力,从而挽救严重衰败的乡村经济和乡村文化。第二,农村劳动力充足,将更有利于中国告别“农业六害”,缓解日趋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第三,告别“农业六害”的乡村,会自然恢复为生活空间适宜的乡村生态,可以发展观光生态旅游和乡村养老产业,促进城乡和谐。第四,大量的生态农业可以为中国城乡居民提供健康的食品,改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支持中国的民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经过几年生态循环农业耕作的土地,会由劣质农田渐渐转化为优质耕地,土地资源可以获得长久的、持续的利用,这正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所要求的。 Either the chemical agriculture or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expected to reap a good harvest from high-quality farmland. Bu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an improve land quality as well as get a high yield. There are 1.8 billion mu of farmland in China. If the 600 million mu of infertile farmland are invested with organic planting and ecological breeding in earlier stage to develop agriculture of ecological cycle, many benefits will be gained. First, if high-quality agriculture products are accepted by the market and make enough profit, farmers will be attracted back to their villages instead of looking for jobs in the urban areas, so as to boost the declining rural economy and culture. Second, sufficient rural labor will help China get rid of the “six curses on the farmland”, and alleviate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of rural non-point pollution. Third, the villages that get rid of the “six curses on the farmland” will gradually restore the former habitable space, and ecological tourism and care of the aged in rural areas can be developed as an industry to improve the harmon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Fourth, develop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on a large-scale can provide healthy food for national wellbeing, and support China’s livelihood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re importantly, after years of develop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fertile farmland has gradually been changed into fertile farmland. Protracted and consistent use of farmland is wha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requires. 弘毅农场在生态循环农业上取得的成功,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 20 家新闻媒体,香港大公报、英国卫报、泰晤士报、中外对话、美国洛杉矶时报、德国明镜周刊、法国电视二台等境外媒体,以及绿色和平国际组织、乌有之乡网、大学网、互动百科网、搜狐网、北京绿牛农庄、绿家园等,都对生态农场进行过采访报道。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清华大学等近十所名牌科研院校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大学,德国亚申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海外高校的 40 多名中外研究人员,先后来到农场开展科学研究。农业部、科技部、环保部、山东省科技厅、农业厅、国务院参事等领导,多次组织专家现场考察指导。 Hongyi Organic Farm ’s success has exerted widespread influence. 20 Chinese media have covered it, such as People’s Daily, Xinhua News Agency, CCTV, China National Radio, etc. And foreign media have also shown interest, such as Ta Kung Pao in Hong Kong, the Guardian, The Times, Chinadialogue, Los Angeles Times, Der Spiegel and France 2. Some web-media reported the farm, too, such as Greenpeace, Wyzxsx.com, Haodaxue.net, Baike.com, Sohu.com, Beijing Green Cow Organic Farm and Green Earth. Nearly 10 famou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China lik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sent researchers there. More than 40 foreign researchers have come from foreign universities like Harvard, Princeton and Boston University in the US, RWTH Aachen in Germany, and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in Korea. What’s more, leaders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Depart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consultants of the State Council have organized experts for on-site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在弘毅生态农场的带动下,山东省平邑乡蒋家庄的很多农民,走上了生态循环农业的道路。其中,有10户农民开展秸秆养牛,达到160头,使当地秸秆持续资源化。在蒋家庄以及周围村镇,很多农民加入到立体循环养殖业中,其中,林下养鸡达30000只,养蛋鸭达300只,养笨猪达150头。在能源升级方面,带动蒋家庄建设户用沼气130户,整治文明村庄街道900米。 Inspired by Hongyi Organic Farm, many farmers in the village of Jiangjiazhuang (Pingyi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have embarked on the way of develop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mong the farmers, 10 families are using straw to raise 160 heads of cattle, thus marking straw a continuous resource of the local place. In and around the village, many farmers have begun to adopt methods of vertical circulation breeding. The number of chickens raised in the forest has reached 30,000; the numbers of laying ducks and pigs have amounted to 300 and 150 respectively. With the help of the ecological farm, 130 families have begun to use biogas, thus further upgrading the energy supply of the village. And 900 meters of village streets have been transformed under its guidance. 除此之外,农场的科研示范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弘毅生态农场的示范、带动和指导下,山东、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浙江、江苏、广东、辽宁等多地企业家、农民、军人,加入到有机农业产业队伍中,在全国累计推广有机农(草)业面积约14.5万亩。 In addition, the farm fully played its role as a research model by providing guidance and demonstration to other places. Many entrepreneurs, farmers, and veterans coming from the provinces of Shandong, Henan, Hebei, Inner Mongolia, Gansu, Zhejiang, Jiangsu, Guangdong, Liaoning provinces, etc. have joined the team to develop an organic agricultural industry, Hongyi Organic Farm has helped expand organic farmland or grassland to a total area of about 145,000 mu in China.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该撒手时要撒手——《警惕科学(完整版)》自序
tian2009 2018-4-17 17:42
【《警惕科学(完整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年。此书与《警惕科学》2014年版相比,只增加了一篇文章《警惕科学家》。这篇完整版的序言也只是略有增补——其实是把原序中删去的部分恢复了。】 \0 该撒手时要撒手 ——《警惕科学(完整版)》自序 田 松 2014 年年初,波士顿大雪频频,天寒地冻。图书馆里阳光明艳,温暖亮丽。忽然收到本书初版清样,意外之惊喜。阅读校样,如同穿越过去,与当年的自己相遇,重温思想行进的过程。 这是一本文集,同时也是一部专著。这部小书集中编选了我反思科学、批判科学的重要文章,尽管写作跨度长达十年,但全书是一个整体。各篇文章在思想上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在方法上屡屡出新,见招拆招;在对象上步步为营,攻城略地。各个基本概念没有因为时间跨度过长而前后不一,有细化和深化,但没有自相矛盾。最后,达成对科学和科学共同体总体评价的颠覆。 虽然,这个结局并不是我在开局时所能预料的。 第一篇文章写于 2003 年,此后差不多每一年,我都会打通一个关节,钻破一个牛角尖,留下一两篇文章。我充分地感受到了王小波所强调的思想的乐趣,也同样充分地享受了表达的乐趣。 十年来,中国的社会现实、思想氛围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年前,中国社会充满着高涨的发展之声,人们不相信环境问题已经恶化到不可逆的程度,还相信发展本身可以解决环境问题;而现在,江河污染、农田毒化,雾霾爆表,连呼吸都成了问题。十年前,大众媒体虽然已经接受了“双刃剑”的说法,科学依然是金光闪闪的神一般的形象;而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公然地提出“警惕科学”、“警惕科学家”了。 遗憾的是,这样的批判常常不能对现实世界产生及时的影响。即使雾霾如此严重,人们仍然在奢谈发展,妄言进步,指望更发达的科学和技术拯救人类。 就如华杰所说,“科学主义是我们的缺省配置”。尤其是作为物理系的学生,更是天然的强科学主义者。所以我对科学的批判,不是对外的,而是对内的。首先不是批判别人,而是自我反省,自我批判,批判头脑深处未经思考就接受为理所当然的那些东西。 回想起来,我对科学的价值产生怀疑,还是在 1986 年前后,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 1998 年,进入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这个领域之后,这类问题更是挥之不去。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我专业活动的重要部分,也是回答其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每个学者都面对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文本的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在哲学界,可能大多数学者更关注文本世界,甚至很多人的学术与现实无关。我的学术进路恰恰相反。所谓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我的学术,来自我对于现实世界的切肤之痛。我一面到文本中寻找理论资源,一面根据文本,以及我对世界的直接体验,建构理论。六经注我时多,我注六经时少。 在这部小书中,有新问题、新观点,也有新方法。为了解释、解决新的问题,我提出了新的想法,新的想法很快转化为新的方法,新的方法又迅速应用到下一个新问题之中,进而,再产生新的想法,新的方法。 反思一旦启动,纸里包着的火就烧起来了。关于科学、技术、社会、文明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逐渐有了新的解读方式和阐释方式。对于科学的批判逐步深入,逐渐增强。十年前,在完成了我的科学史博士论文之后,我对于工业文明产生了怀疑,并逐渐走向了整体上的否定。几年前,对于科学及其技术的价值也逐渐产生了整体上的怀疑。在我看来,科学和科学共同体已经成为一种危害社会的力量。我们对科学及其技术的总体评价,需要逆转了。 这本小书的思考过程及主要方法大致是这样的。 《好的归科学,坏得归魔鬼》以逻辑分析加上小部分词语分析揭示了一个小秘密:隐藏我们的意识深处的话语方式在逻辑上是不对称的。科学及科学家只接受荣誉,不接受责罚。好事儿来了说是自己的功劳,坏事儿来了说是别人的责任。比如宣称农药和化肥使地球多少人口免于饿死,被歌颂的是科学本身,而当农药与化肥导致全面的土地污染、河流污染、地下水污染之后,被批评的却是“科学技术的滥用”。这种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的行径,只因顶着科学的金字招牌,人们就视而不见,不予追究。 以逻辑对称为刀锋,科学主义的堡垒就被撬开一个裂缝。随后,本书进入第二章。 这一章包括三篇文章,逐步推进。 《中医为什么要有科学依据》首先用逻辑分析和词语分析,对“中医”、“西医”和“科学”等关键词进行梳理,然后引入话语权分析,重新解读中西医之争。这一部分工作我在另外一篇未收入本书的文章《科学话语权的争夺与策略》中有完整系统的阐释。此文在理论上的突破在于,为了与“科学依据”相对抗,我提出了两个新的依据:“经验依据”和“历史依据”,并把它们排在“科学依据”前面。此后,“历史依据”上升为我的基本方法之一——任何问题,都不妨把它放到历史之中,在长时段下加以考察。这个方法直接受到了董光璧先生的启发,并从人类学中获得了确证。这个方法在本书后面的文章中一直贯穿下来。 《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喝牛那种动物的奶》是我在 2007 年春节前完成的,当时我在伯克利访学,我曾把此文作为礼物,群发给国内的朋友们。这篇文章断断续续写了一年多。最初只想写个三四千字的轻松文章,没想到越写越长,牵涉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直到最后,当我把大型奶业公司这个利益因素挖出来的时候,顿时感到天清气爽,一个大牛角尖被钻破了。此后,“资本(立场)分析”也成为我的常规方法之一。 这是本书我最得意的部分。这篇文章综合了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学科上,动用了科学哲学、人类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方法上,采用了逻辑分析、词语分析、历史分析、立场分析;在文体上,有学术讨论、科学普及,甚至还有文学——文中煞有介事的万灵丹,完全是我虚构的。到后来,写作快感滚滚而来,不能自抑。 我一直有一种想法,超越学科界限,对我们当下的生活作一个宏观的全面的描述。此文部分满足了这个愿望。在很大意义上,牛奶可以作为所有工业化产品的代表。通过牛奶这个案例,可以看到一个工业化产品如何进入一个社会,如何从无到有、从意识形态产品到实体产品,也可以看到其中科学、技术、资本、社会政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同样,通过考察牛奶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从草场、奶牛、奶农、奶业公司到最终消费者,也可以对一切工业化产品从原料、生产、运输、消费,最终变成垃圾的全部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就是工业文明存在方式和运行方式。 《我们就是不需要蛋白质》紧接牛奶一文,延续、扩展前面的方法,将营养学作为分析和批判对象,通过对工业化食品的考察,讨论了科学、技术、资本、产业、社会政策等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讨论了工业文明对我们深层的意识形态的建构。这篇文章完成之后,我对于机械自然观的认识迅速清晰。这是我当下比较常用的一个概念,是我当下的主要批判对象。机械自然观是比科学主义藏得更深的缺省配置。这个概念对于工业文明中的诸多现象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第三章包括两篇文章,《天行有常,逆之不祥》和《太阳之光还是炼狱之火》。两篇文章结构相似,相当于把前面各篇文章对于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批判,统合起来应用到转基因和核电站这两个具体问题上来。前述各种方法,逻辑分析、历史分析、话语权分析、资本(立场)分析、自然观分析,都再次得到具体应用。相对新的内容是,提出了科学和科学共同体在工业社会中的角色和功能的问题,进入了科学社会学。 在分析了食品工业、转基因、核电等案例之后,对科学和科学家做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评价,就顺理成章了。本书的第四章,收官和结尾由两篇文章构成:《警惕科学》和《警惕科学家》,前者以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为立足点,后者则直接介入到科学社会学。 《警惕科学》是我第一篇对科学及其技术加以全面否定的文章。由于立论过于强悍,写了很长时间。文章讨论了数理科学、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及环境问题之间的深层关联,分析了当下社会中几个关于科学的流俗之见。指出,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从来没有被新的技术消除过,而基于数理科学的新技术,必然会导致更严重的“负面效应”。“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的;不是局部性的,而是全局性的;不是可以避免、可以解决的,而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 “双刃剑”的说法现在已经是常识了,很多人可会认为从来如此。实际上,中国媒体在 2000 年之后才小心翼翼地采用了这个说法。在漫长的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之下,国人长期把科学视为真理,视为绝对正确的神明,“双刃剑”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是一场思想解放。当然,这个说法非常符合辩证法,能够解释当时已经被承认的“负面效应”,即使科学的捍卫者也不得不接受,只能辩护说“科学不是完美的,但它是最好的”。“非完美但最好”,这个说法源自卡尔·萨根,我称之为“萨根命题”,并找到 N 种破解方式。不过,这本小书并未涉及,暂且放下不谈。可能让十年前的人们感到意外的是,一旦我们接受了“双刃剑”这个说法,在逻辑上,我们就已经接受了这样一种可能性:科学及其技术给人类带来的麻烦远远大于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所以总的来说,科学及其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是负面的。如果我们愿意在逻辑上承认这种可能性,那么,很自然地,就可以讨论它的现实性了。 在对科学及其技术的整体判断翻盘之后,对于科学共同体的一般态度自然要随之而变。《警惕科学家》从科学和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和功能入手,逐步深入。在工业革命之前,科学只有一种形而上的社会功能:提供一种解释世界的方案——这个方案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科学作为一种解释世界的方案,为各工业化国家所接受,乃至成为排他性的解释方案,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此外,科学获得了一个形而下的社会功能:作为技术的母体。科学与科学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不但是世界的阐释者,还是世界的改造者,甚至是世界的创造者——从来没有任何宗教和神职人员获得过如此地位。科学成为社会建制的一部分,成为一项职业,科学家从自由思想者变成了国家和社会的职员。于是,得出结论:在工业文明的社会中,科学共同体首先是利益共同体,然后才是知识共同体,从来不是道德共同体。一方面,科学共同体的利益会对其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以资本为核心的社会中,科学首先服务的是资本的增殖——资本为了使自己增殖,有时需要满足人的需求,有时需要刺激人的需求,有的时候需要剥夺一部分人的需求满足另一部分人的需求。这可以为“异化”现象提供一种解释。因而,那些能够满足资本增殖的科学和技术更容易被发明出来,也更容易得到应用;反之,则会被边缘化,如博物学,已经不在高校学科名录之中。作为利益共同体,科学共同体必然与资本结盟、与权力结盟,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科学共同体也一定会与社会进行博弈,谋求更高的社会结构地位。科学活动的动机,如果在工业革命之前是求真或者求善,此后则是求利。比较而言,那些基于机械自然观的科学和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为资本增殖服务,而按照《警惕科学》中的结论,这样的技术必然导致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技术越强大,问题越严重。 两篇文章结合起来,完成了对科学和科学共同体的全面否定。这同时也构成了全面否定工业文明的部分论证。解决方案同样水到渠成,停下工业文明的步伐,走向生态文明。 相比于学术文本,随笔更适合表达鲜活的思想。这些文章并没有发表在面孔严肃的学术期刊上,但是其中的思想性和学术性丝毫不弱。在我的思想历程中,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的《读书》杂志影响巨大,包括它的文体。这个集子里的每一篇文章,我在写作的时候,都是把《读书》作为预设媒体的。文章写得很兴奋,讲故事,举例子,打比方,不亦乐乎。不过很遗憾,只有《天行有常》、《警惕科学》与《警惕科学家》三篇成功地发表在《读书》上。 需要向读者表示歉意的是,本书中的前三篇文章都曾收入《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科学出版社, 2007 年),为了保证思考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依然收入本书。另外,某些内容在各篇文章之中可能会有重复,考虑到文章自身的完整性以及历史原貌,没有加以整合与删减。如果读者感到是一种时间的浪费,也预先表示歉意。 我们这个世界在工业文明的道路上又奔跑了十年。我从初入行的博士毕业生,变成了一位准资深教师。我总是很不幸地看到,我的悲观预言在逐一应验。 2009 年,垃圾问题在中国全面爆发,从此长驻报纸版面; 2013 年,雾霾降临北京,覆盖中国,挥之不去。在全球化的时代,不存在局域性的生态事件。所有的局域事件,都将变成全球性的事件。 所有这些,都是生态系统全面崩溃的前兆。这是工业文明内在的问题,也是科学及其技术全面应用的必然结果。大限将至,人类需要考虑的不是怎么样发展,而是怎么样停下来;不是继续攫取,而是学会放弃。 该撒手时,要撒手。 2014 年 1 月 23 日 Lamont Library, Harvard 2014 年 2 月 18 日 Upland, California 2014 年 2 月 21 日 DOE, U.C. Berkeley, 2014 年 2 月 28 日, Lamont Library , Harvard 2017 年 2 月 10 日 北京 向阳小院
个人分类: 书评|280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英对照)连载之十六:石漠化治理
蒋高明 2018-4-1 08:27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英对照)连载之十六 石漠化治理 本书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教学课件光盘版) 作者 蒋高明 2.3.4 石漠化治理 2.3.4 Ston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贵州有个黔东南州,州内有岑巩县,因为当地的喀斯特地貌,以及白云砂广泛覆盖的地质特点,该县石漠化面积高达 30.5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 13.7% 。 2007 年,岑巩县被列为贵州省重点石漠化综合治理防治试点县之一。此后,石漠化治理工程如火如荼。该县对石漠化土地,实行封山育林,补植补造,人工管护;对潜在石漠化的地块,采取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善耕作条件,阻止其向石漠化方向发展;在生态优质地区,协调草山改良,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兴修蓄水池、沉沙池、提灌站等,保证林草生长供水需要。该县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实施,促进了生态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的积极发展。 In Guizhou lies Southeast Qian Prefecture, within which there is Cengong County whose stony desertification area reaches 305,000 mu, accounting for 13.7% of the county’s total area. The stony desertification has come about because of the local Karst topography and a geological feature of extensive coverage by dolomitic sand. In 2007, Cengong County was listed as one of the pilot counties for ston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in Guizhou. From then on the project has been in full swing. The county sought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by closing hillsides to facilitate forestation, carrying out reforest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forests and sending rangers to maintain the area. As to lands with a potential for stony desertification, efforts were made to improve and fertilize the soil to increase its capacity, and to improve farming conditions. In areas with high-quality ecology, the focus was on improving pasturage, increasing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reducing soil erosion, as well as building reservoirs, expanding basins and promoting irrigation stations, etc., to ensure the water supply for pasturage and fores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nty’s ston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project has promote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featured agriculture, and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石漠化是怎么回事呢?这在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下,岩溶(石灰岩)极其发育的地质条件下,由于人为干扰等因素,造成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土壤严重流失,岩石大面积裸露或砾石裸露堆积。形象地说,石漠化就是山体的“皮肤”没有了,“骨头”漏了出来。中国人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土壤,植物就无法生存,动物群落就更难发展。这样的地表基本没有生产力和生态功能。同时,这样的地表稳定性极差,非常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经济发展和生命安全。 How does stony desertification happen? It occurs under humid or sub-humid conditions, in places with well-developed karst (limestone) formations, where human interference and other factors result i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vegetation and a serious loss of soil, leading to the accumulation of bare rock or bare gravel. Figuratively speaking, stony desertification means that the mountain has lost its “skin”, revealing its “bone”. As the Chinese saying goes, “With the skin gone, to what can the hair attach itself”? Plants cannot survive without soil, and it is more difficult for plants and animals to develop. This kind of surface has basically no productivity and ecological functions. Meanwhile, the topographical stability is low and often precipitates landslides, mudslides, floods and other ecological disasters, thus threate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safety. 要从根本上治理石漠化,造林绿化、恢复植被是首要措施。为此,各地进行了多种有益尝试。黔西南州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抚育森林植被相结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珠江防护林、速生丰产林、水土保持等工程,森林覆盖率从 2006 年的 40.6% 提高到 2011 年的 46.0% 。广西自 2001 年起,实施严格的退耕还林政策,累计完成建设任务 1452 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 349 万亩,荒山荒地造林 950.5 万亩,封山育林 152.5 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广西直接增加森林面积 1320 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 3.7% 。 To fundamentally control desertification, forest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vegetation are the number one priority. To this end, many regions have made a variety of useful attempts. Qianxinan Prefe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follows a combination of natural restoration and manual culture. Great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convert farmland to forests or grassland, to protect natural forest and the Pearl River Protection Forest, and to promote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plantations and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etc. The forest coverage rate increased from 40.6% in 2006 to 46.0% in 2011. Since 2001, Guangxi executed a strict policy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s in a total area of 14.52 million mu, of which the converted farmland amounted to 3.49 million mu, forested barren hills and wastelands to 9.505 million mu and fenced land to 1.525 million mu. The execution of the conversion project led to a direct increase of 13.2 million mu in the forest area in Guangxi and raised the forest coverage rate by 3.7%. 石漠化被称为“地球之癌”。癌症还有治吗?事实令人兴奋,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石漠化扩大趋势得到了遏制,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好转。 2012 年,国家林业局公布全国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与 2005 年第一次石漠化监测相比,全国石漠化面积减少 96 万公顷,净减少 7.4% ,其中广西石漠化面积减少 45.3 万公顷,净减少 19% 。 Stony desertification is called “the Cancer of the Earth”. Can cancer be cured? Achievements are exciting. Through years of efforts, China has curbed the expanding stony desertification and revitalized many places. In 2012, the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announced the result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Monitoring of Stony Desertification, which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2005 when the first monitoring was conducted, an affected area of 960,000 hectares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a net decrease of 7.4%, including a reduction of 453,000 hectares in Guangxi, a net reduction of 19%. 这个喜讯让我们看到,石漠化治理大有希望。石漠化来源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开发,只要人类控制自己的不当活动,再通过积极的努力,地球的癌症也能够得到遏制甚至好转。 This tells us that ston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is full of promise. The problem arises from improper human exploitation of nature. As long as human beings control their senseless activities and take a positive action, the earth’s cancer can be curbed or even cured. (图片来自网络) \0 \0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26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一健康报道: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生态农业复兴
蒋高明 2018-2-7 08:26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生态农业复兴 2018-02-06 17:21:15 阅读:10242 来源: 第一健康报道 第一健康报道以践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方针政策为纲领,专注于中国卫生与健康新闻发布与传播的全媒体——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 聚焦 健康中国 生态农业( 第一健康报道 北京 编辑部) 1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 “只要消费者觉醒,优质农产品走向餐桌是迟早的事情,并从此逆转医院人满为患、重大疾病年轻化、少龄化趋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蒋高明。 蒋高明解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说:一号文件强调了乡村振兴计划,提出的20字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与往年中央一号文不同的是,近年来生态农业首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 一号文件同时强调了农业生态文明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这一重大导向,对常年坚守在生态农业第一线的科研人员、企业与农民来讲,是巨大的鼓舞,也坚定全国县市领导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信心。二十字方针中,有12个字是与生态农业有关的,生态农业附件附加值高,可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农业尽量不使用或很少使用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智慧,环境优美,这样优美的乡村适合人类居住与养老,即生态宜居;生态农业附加值高。 蒋高明表示:从经济效益来看,我们通过11年研究发现,生态农业亩均经济效益是普通农田的5-10倍,是美国工业化农田的50-100倍,这一成果无疑对实现乡村生活富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责编 秋时雨) 本文出处:http://www.dyjkbd.cn/industry/2018-02-06/6174.html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业、生态文明、农耕文明三大理念首次同步写入中央一号文
蒋高明 2018-2-5 16:52
生态农业、生态文明、农耕文明三大核心理念首次同步写入中央一号文 蒋高明 昨天,中央一号文发布了。一号文强调了乡村振兴计划,提出的20字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与往年中央一号文不同的是,近年来生态农业首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一号文同时强调了农业生态文明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这一重大导向,对常年坚守在生态农业第一线的科研人员、企业与农民来讲,是巨大的鼓舞,也坚定全国县市领导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信心。 20字方针中,有12个字是与生态农业有关的,生态农业附件附加值高,可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农业尽量不使用或很少使用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智慧,环境优美,这样优美的乡村适合人类居住与养老,即生态宜居;生态农业附加值高。从经济效益来看,我们通过11年研究发现,生态农业亩均经济效益是普通农田的5-10倍,是美国工业化农田的50-100倍,这一成果无疑对实现乡村生活富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只要消费者觉醒,优质农产品走向餐桌是迟早的事情,并从此逆转医院人满为患、重大疾病年轻化、少龄化趋势。 下面的文字来自群友廉亮-天道学-和合为一在《弘毅生态农业研究群》的发言,感谢廉亮先生的辛勤劳动。 生态农业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 廉亮 周日,仔细研读了2月4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又对比了十九大报告,以及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发现有一个极大不同,那就是,“生态农业、生态文明、农耕文明”三大核心理念首次被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其中,生态农业一词出现1次,生态文明一词出现3次,农耕文明一词出现1次。 不禁让人兴奋,乡村振兴步入正途了。大家自己对比阅读原文。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http://hh.hljagri.gov.cn/detail/7686.html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十九大报告全文: 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7-10/18/content_41752399.htm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不是个“幌子”?
热度 6 ecoliugy 2018-1-20 12:57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不是个“幌子”? 从西双版纳回龙山电站建设说开来 作为一个从事自然保护的工作者,一个十足的愤青,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对中国的环境问题是极为不满的,专业知识告诉我现在中国的生态环境真的非常糟糕。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以及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告诉我,我们与其终日抱怨,不如真抓实干为环境保护事业做点什么。即便是通过教育培养一些积极向上的态度,让人充满希望,充满斗志,环境方能有所改善啊。不是吗? 年岁的增长让人务实,十九大的召开则令人鼓舞。从大学开始,真的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充满斗志,充满激情地想踏踏实实地位环境改善做点什么。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十九大上习大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让人激动不已,之后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搜集和研究生态文明的资料,甚至有了去读个博士研究生态文明的想法。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重拳出击破坏黄河源头的行为,创新的河长制河流管理等等,每一个新理念的出台都让人觉得这个国家肯定能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道路。 罗梭江鱼类保护区上游正在建设中的回龙山电站 然而,不久前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罗梭江鱼类自然保护区上游建回龙山电站的事情,彻底让我心疼让我打退堂鼓,逐渐产生了一个念头:“新时代的“生态文明”会不会是个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幌子?”。 有学者提出,2035年是检验中国生态文明成败的风口。作为一线的环境保护者,说实话我是没有那么大的自信的。固体废物、水污染、土壤污染、雾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恶化,每一个都是极难啃的问题。现阶段宣传中成功的点故事并不能掩盖全局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国在山河破的局面依然随处可见。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例。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幅员辽阔,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性,受威胁程度也堪称世界之最。西双版纳就是其中最典型的的例子之一。 西双版纳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树蜥、异型兰、金裳凤蝶、金线丹、河谷雨林)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最西南端,面积不过祖国的0.2%,但是却拥中国极为珍稀的热带雨林,里面生活着约5000种高等植物 (占全国16%)、102种哺乳动物占全国 (21.7%)、427种鸟类(36.2%)、98种两栖爬行动物(14.6%) 100种淡水鱼(2.6%),其中有153种本地种和56种珍稀濒危物种(1997年数据)。生物多样性之丰富,会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惊叹,为之着迷。然而,由于近代美国对中国橡胶资源的封锁,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人大量遗民入版纳,开垦森林种植战略资源橡胶。经济的发展,导致版纳环境极速恶化。1961年,周总理来云南会见缅甸总理的时候,看到到版纳处都在砍伐森林,就嘱咐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会说:“西双版纳地处回归沙漠带,却到处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要好心保护,合理开发,可不要任意破坏叫子孙后代骂我们呐”。 蔡希陶作为心系祖国的实战派科学家,一生心系利用植物改善国家。然而,作为一个科学家,他能做的也只有呼吁,呐喊和写写稿子,他又能做什么呢?版纳的橡胶种植最终还是像脱缰了的野马,肆意乱为,几乎把低海拔的热带雨林给蚕食干净了。蔡老晚年每每谈及此事,都是一把鼻子一把泪,死前两年还在病床上写下《关于加强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保护的建议》一文(链接: 蔡希陶的眼泪 )。后来,云南省和西双版纳州政府确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雨林保护、亚洲象保护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很多工作甚至扩展到了其它类群,如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在探索少数民族与森林保护的和谐共处,又如罗梭江鱼类自然保护区等等(链接: 罗梭江掠影: 从漫滩到健康的呼唤 )。2017年9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入选国家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州,成为云南仅入选的两家之一( 链接 )。 罗梭江两岸极好的热带雨林,右侧石头上生长的便是重点保护植物江边刺葵 几乎与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荣誉口号的同时,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有网友在微博上举报,罗梭江上游即将建设一个水电站:回龙山水电站,而且电站马上要堵坝了。相信版纳植物园很多生态学家和我一样一听都懵逼了,鱼类自然保护区上游怎么能建水电站? 生态文明示范难道就是这样的? 反对的声音山呼海啸,在微博上发酵,全国环境保护者强力反对( 开水哥微博 )。更加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回龙山电站堵坝当晚,本是旱季的版纳竟然暴雨如注,半夜时刻微信群里疯传来“大坝即将决堤”的“政府公告” ,通知下游人民赶紧疏散。半夜十二点多,洪水山呼海啸倾斜而来,两岸农田全部被毁。似乎是天意,但回龙山电站建设就是要逆流而上。 当然,回龙山电站建设可以如此大规模的展开,它们自然是已经获得许可的,至少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肯定已经得到了云南省林业厅的批复。可是,正如中科院版纳植物园终生教授许再富的举报信中所传达的那样,你在罗梭江搞水电站建设,连几公里之外的版纳植物园都没有来咨询,做出来的环境评估和保护承诺,那不是放狗屁吗。老许可是在这里做了一辈的热带雨林研究,并一手建立了中国最大的迁地保护植物园啊。 2005年6月10日村民在罗梭江捕到的长胡子鱼(巨魾)。 罗梭江是众多特有鱼类的洄游产卵之地。江里的很多鱼类习性其实并不被外人所了解。 一二十公里的江岸雨林被砍伐清理 回龙山电站库区被清理的两岸 回龙山电站上游两岸雨林清理情况(2017年11月拍摄) 罗梭江鱼类自然保护区上游建设水电站的环境影响必然是恶劣的,在此我稍微罗列一下:(回龙山电站航拍图: 上游 和 下游 ) 1. 回龙山电站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首先,罗梭江的鱼类特有性非常高,但调查很不全面。据有限的资料,罗梭江历史上有73种鱼类,2007年调查就只有46种,其中有几种是入侵物种,鱼类减少了27种之多。由于鱼类专家研究较少,事实上罗梭江鱼类减少情况比这个要严重。据我们和当地傣族的交流,他们觉得光是“像“鳅类”一样的鱼”就减少了一二十种。其次,罗梭江是澜沧江的主要支流,很多鱼类洄游产卵的重要场所。景洪电站的建立导致鱼类无法向上回游,那么罗梭江就成了唯一的回游支流。这就是为什么要建立罗梭江鱼类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原因。你在罗梭江上游建一大坝,很多激流型、底栖型的鱼类必受到极大影响。再次,景洪电站成功繁殖的不过几种鱼类而已,如胡子鱼,其它众多的种类景洪电站也根本没有成功繁殖,保护鱼类自然也无从谈起。最后,回龙山下游的勐仑镇政府,这些年确实做了一些鱼类保护工作,加强罗梭江管理和巡护,禁止炸毒鱼。在此背景下,部分鱼类有所增加,但有恢复潜力,依然很脆弱。电站的建设,必然使得这些年的保护工作荡然无存。 2. 回龙山电站建设对植物与生态的影响: 罗梭江两岸具有非常好的热带雨林分布,电站建设大量破坏两岸植被和热带景观。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热带雨林组合形成的河谷,是很多特有植物的独特生境、其中如江边刺葵,倒披针叶蒲桃、澜沧火棘、河岸鼠刺等等十几种都是国家重点保护名录里的植物。就拿江边刺葵来说,罗梭江江靠江水两岸的石头堆就是江边刺葵最好的野生群落,建坝必然将其淹没。如许再富老院长所言,回龙山电站环评报告中谈植物保护,竟然都不知道下游有个植物园。你这不是哄鬼吗? 3. 回龙山电站建设对国家级水文站的影响: 罗梭江下游有一个国家级的水文监测站:曼安水文站。该水文站地处曼安傣寨子对面,已有几十年历史。如果建设水电站的话,这个国家级站点的意义将不复存在。下游缓缓而流的水,国家级水文站还监测啥呢?几十年如一日的监测,难道就是为了提供给水电站建设而用的吗?令人费解。 4. 回龙山电站建设对勐仑镇及两岸人民影响: 回龙山的选址选择,可谓精妙。它刚好处于勐仑地界的边缘的象明乡境内,因此可以很好的避开“把电站建在鱼类保护区上”的问题。但电站对下游人民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河水的截留导致旱季水势较低,以后浇灌用水会日趋紧张,大量滩涂和岛屿外露,自然也会加剧土地纠纷。勐仑镇现在约两万人口,短期内根本没法建立污水处理系统,都是靠江水稀释,若河水大量减少,旱季必然导致河流污染极速加剧。 5. 对下游版纳植物园的影响: 版纳植物园是国家5A景区、国家十大科技旅游基地、中国迁地植物保护的重要场所。当年蔡希陶教授之所以选址勐仑葫芦岛,就是因为四面环江,安全且有充足的水源保障。建坝以后水面大大降低,植物园的安全和旱季浇水同样将成为大问题。 6. 对中国生态学家的影响: 中科院版纳植物园是中国从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每年无数国内外学者和专家云集版纳,交流学习。版纳植物园是中科院唯一一个地处边疆小镇的单位,拥有两三百位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和硕博士。回龙山电站在如此剧烈的反对声中,依然高速推进建设。这让中国生态学家的脸面何存? 60年3代人边疆求索的斯文,全他娘地被你霸王硬上弓了。如此这般侮辱生态学家,试问中国又怎么可能建设生态文明? 事实上,对于版纳乃至全云南省,不仅回龙山电站不该建设,其它中小型水电站都不该再建设。除了澜沧江之外的任何一条江河,都不应该再建设水电站。现如今仅澜沧江一条江上就建设了七八个大型水电站,而云南省很多州县一到旱季就有限区域性轮流性停电。云南人民真正所缺的不是电,是环境正义,是环境公平。水电站的建设,特别是很多中小型水电站的建设,在一些专家看来是“环保”之举,但从生物多样性保护上考虑实则是害处多于益处。 无奈,即便在此生态文明建设之关键节点,很多专家做环评报告也是昧着良心,胡乱编造,更多的生态专家则选择间歇性失聪隐忍。相信全国如回龙山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数不胜收,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个罢了。我等一介小书生,见此状况心中难免悲愤,只能提取手中之笔,以此为战了。真心希望西双版纳等各示范州千万别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口号,干着山西“天下第一巡抚”的事。最终只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了一个漂亮的“幌子”。
4890 次阅读|7 个评论
怎样理解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
蒋高明 2017-12-13 19:47
怎样理解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 蒋高明 2017 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该报告中指出的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呢? 一、生态系统质量 生态系统质量,指的是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这种状态表现为生态系统自我维持与抗干扰能力的大小。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结构即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有较高的生产力,能够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如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食物供应、气候调节、水循环等。高质量的生态系统中没有废物,元素循环与能量流动均能够正常进行。一般地,评价生态系统质量需要一些人为选择的指标,这些指标反映生态系统的内涵及特征。对于所有生态系统类型,通用的生态系统质量评估指标一般包括: ① 生物物种 : 即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及空间分布格局等。物种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成分,不同物种相互关联,有竞争也有合作,共同维护生态系统运作,即能量流动与元素循环。 ② 大气质量 : 包括大气背景值;降雨、降雪pH值、空气污染物浓度等。大气是生态系统的气体成分,可为光合作用与固氮作用提供原料,同时提供水、热等资源,大气清洁度与正常流动是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标志。全球气候变暖就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 ③ 土壤质量 : 土壤承载着植被;很多底栖物种在土壤中生存;生态系统中的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也重要发生在土壤圈内。土壤类型,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质量(肥力、水分、质地、厚度)等都是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 ④ 水分质量 : 生态系统中的水分包括淡水与海水(构成海洋生态系统的主体)两大类,一般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水以地表水状况、地下水状况为主,淡水中分布鱼类、两栖类,鸟兽类的饮用水也来自生态系统。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首先引起陆地水污染,质量严重下降,其次是造成海洋污染如赤潮、白色污染等。 ⑤ 气候要素 : 年降水量;降水分步均匀度;灾害性天气日数;无霜期;蒸发量;常年风速等构成生态系统的气候因素,这些指标均与生态系统质量有关。 ⑥ 环境质量 : 环境指标是针对人类利用生态系统资源而定义的,一般将绿色植被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资源和环境保护程度、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森林面积;草原面积;农田面积;可利用水域面积;可利用山地丘陵面积;可利用滩涂面积;可利用湿地面积;水资源总量、可利用水资源量等列为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质量指标。 除了上述自然生态系统质量,还有两大类生态系统质量出现了发展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它们均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 农业生态系统质量 :农业与城市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近一个世纪以来,农业生态系统由于大量采用工业化办法,出现了严重的耕地质量下降;农业生物多样性下降或消失,突出表现在天敌和授粉昆虫减少;人类培育了上万年的作物或动物优良遗传基因丧失;大量农药、化肥、地膜使用造成耕地污染,直接导致人类食物链污染。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到农业生态系统质量。针对我国农田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中央指示要 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 采取生态农业办法修复退化的农田生态系统,维持较高的生产力与健康安全的食物多样性,是农业生态系统质量研究的重要内容。 城市生态系统质量 : 城市生态系统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或农田基础上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如果没有人为因素,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脆弱。增加物种数量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可提高城市生态系统抵抗力与稳定性。当前,城市生态系统质量提升的重点在于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减少硬化空间,发展海绵城市,加大城市代谢途径研究。城市垃圾尤其可降解生活垃圾转变有机肥,可为农业生态系统提供大量的有机肥,从源头减少矿山开采压力。城市发展好了,可以提升自然生态系统恢复潜力,并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质量提升。 二、生态系统稳定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主要通过反馈(feedback)调节来完成。生态系统反馈条件又分为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和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两种。 负反馈 对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是必不可少的。正负反馈的相互作用和转化,保证了生态系统可以达到一定的稳态。譬如,如果草原上的 食草动物 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而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的数量,从而保证了 草原生态系统 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自然 生态系统 中 正反馈 的例子不多,但也客观存在着。例如,有一个湖泊受到了水生植物入侵,大量枯落物加速湖泊富营养化,增加的营养让陆地植物更容易生长,最终乔木物种进入,原来的湖泊变成了森林。 不同 生态系统的 自我调节 能力是不同的。一个生态系统的 物种组成 越复杂,结构越稳定,功能越健全,生产能力越高,它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就越高。因为物种的减少往往使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下降,抵抗自然灾害、 外来物种入侵 和其他干扰的能力下降。而在 物种多样性 高的生态系统中,拥有着生态功能相似而对环境反应不同的物种,并以此来保障整个 生态系统 可以因环境变化而调整自身以维持各项功能的发挥。因此,物种丰富的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要比物种单一的 农田生态系统 的自我调节能力强。 生态系统稳定性不仅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进化特征有关,而且与外界干扰的强度和特征有关,因此稳定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目前,生态学界公认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保持正常动态的能力,主要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是相关的,抵抗力稳定性高的 生态系统 ,其恢复力稳定性低。 但是,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也存在相反的情况。例如,热带雨林大都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稳定性,因为它们的 物种组成 十分丰富,结构比较复杂;在 热带雨林 受到一定强度的破坏后,恢复时间会十分漫长。相反,对于极地苔原( 冻原 ), 由于 其物种组分单一、结构简单,它的 抵抗力稳定性 很低,在遭到 过度放牧 、火灾等干扰后,就会很快恢复。因此,直接将抵抗力稳定性与 恢复力稳定性 比较,可能这种分析本身就不合适。如果要对一个 生态系统 的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则必须强调它们所处的具体环境条件。一般情况下,环境条件好,生态系统恢复力和稳定性较高,反之亦然。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德经》的生态文明启示之一:老子的三宝
热度 1 zhongmaoch 2017-11-22 08:27
老子的三宝与生态文明 钟茂初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原文: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本博的释义】 本章的关键词: 慈 (自然伦理) ;俭 (自然效率) ;不敢为天下先 (自然发展时序) 本章的主要意涵: “道”因为有三件宝物,才能够保证其不像一般之物那样不断萎缩,保证其系统稳定性。 知“慈”,实质上就是明确哪一类的行为是正当利益的追求,就懂得了每一世代当为则为、不当为则不为的担当(“勇”);知“俭”,就懂得了每一个体在无穷广阔世界的有限行动范围(“广”);知“不敢为天下先”,就懂得了每一主体都只能在“当下时空”完成当下的“使命”,不可超越时代去超前行为。 “ 慈故能勇 ”的含义是: 大自然的母性,能够保证各种合理范围内的竞争优位,即在合乎自然的竞争范围内的行为,总是有益的 。《说文解字》对“慈”的释义为“慈,爱也”,亦即相较于其他个体的偏爱。此处是指“大自然的偏爱”,大自然对于万物是无偏的,唯有的偏爱是对“母性”(亦即“物种的传承”)的偏向。 “ 俭故能广 ”的含义是: 对于有限资源的精打细算,亦即关注其效率,就能够顾及到系统整体各构成部分的需要。如果不关注效率的话,系统某一部分过多地占用了资源,那么,必然使得系统其他部分所需资源得不到满足,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转 。 “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的含义是: 只有顾及自然发展的时序(不追求“超越式”发展),才能够使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得到充分的实现,才能够使事物得以完全地发育成熟。否则,总是追求“超越式”发展,那么,事物就得不到完全的发育成熟,也就起不到其应具备的完全功能 。 “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的含义是: 没有一定自然伦理规则的竞争,不注重自然效率的粗放拓展,不顾及自然发展时序的“创新”,只会使事物畸形发展而最终导致矛盾无限累积而崩溃 。 “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的含义是: “慈”(物种的代代传承),是大自然的要义。因物种传承而进行的竞争必然能够取胜,因物种传承而进行的利益维护必然坚固。因为,物种的代代传承,是大自然必须给予最大保障的 。 【生态文明启示】 “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的可持续发展启示是:对可持续发展而言,最重要的“道”就是维护人类传承的“代际公平”,看上去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但正是因为它不是具体的规范,而是价值观的体现,所以,才对“可持续发展”有着其最为重要的意义。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之一,就是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能够永续性地生存传承,所以,要维护人类赖以生存传承的地球生态系统,不可使之不断劣化,不可使后代人的生存条件日益恶化。当代人不可超越当代的生态容量,去追求过当的发展;当代人的每一成员都不可超越个体的生态容量,否则加总累积起来就会是庞大的生态环境影响;当代人不可超越历代人的一般发展速度。 “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的可持续发展启示是:在涉及“代际公平”的问题上,不必作过多了论辩,也不必顾及过多,只要是符合“代际公平”原则的行为,大自然必然是“支持”的;只有对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利用精打细算,充分注重其效率,才能够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可使用额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才能够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得到良性运转;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追求“超越式”发展,或许能够获得短期可见的收益,但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损害经济社会系统本身,同时也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非效率使用而损害到自然生态系统。 “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的可持续发展启示是: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顾及自然伦理规则,即,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正当性;必须注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的效率性,不可粗放化发展;对于创新,应持谨慎态度,不能为解决一个矛盾而引致更多更大的生态环境风险。任何强大的科学技术进展,任何强权的强力推进,如果其行为将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危及人类的多样性,那么,“天之道”不会坐视任之的。
4296 次阅读|1 个评论
该撒手时要撒手(完整版)——《警惕科学》自序
热度 8 tian2009 2017-11-8 01:46
该撒手时要撒手(完整版) ——《警惕科学》自序 田 松 2014 年年初,波士顿大雪频频,天寒地冻。图书馆里阳光明艳,温暖亮丽。忽然收到本书初版清样,意外之惊喜。阅读校样,如同穿越过去,与当年的自己相遇,重温思想行进的过程。 这是一本文集,同时也是一部专著。这部小书集中编选了我反思科学、批判科学的重要文章,尽管写作跨度长达十年,但全书是一个整体。各篇文章在思想上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在方法上屡屡出新,见招拆招;在对象上步步为营,攻城略地。各个基本概念没有因为时间跨度过长而前后不一,有细化和深化,但没有自相矛盾。最后,达成对科学和科学共同体总体评价的颠覆。 虽然,这个结局并不是我在开局时所能预料的。 第一篇文章写于 2003 年,此后差不多每一年,我都会打通一个关节,钻破一个牛角尖,留下一两篇文章。我充分地感受到了王小波所强调的思想的乐趣,也同样充分地享受了表达的乐趣。 十年来,中国的社会现实、思想氛围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年前,中国社会充满着高涨的发展之声,人们不相信环境问题已经恶化到不可逆的程度,还相信发展本身可以解决环境问题;而现在,江河污染、农田毒化,雾霾爆表,连呼吸都成了问题。十年前,大众媒体虽然已经接受了“双刃剑”的说法,科学依然是金光闪闪的神一般的形象;而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公然地提出“警惕科学”、“警惕科学家”了。 遗憾的是,这样的批判常常不能对现实世界产生及时的影响。即使雾霾如此严重,人们仍然在奢谈发展,妄言进步,指望更发达的科学和技术拯救人类。 就如华杰所说,“科学主义是我们的缺省配置”。尤其是作为物理系的学生,更是天然的强科学主义者。所以我对科学的批判,不是对外的,而是对内的。首先不是批判别人,而是自我反省,自我批判,批判头脑深处未经思考就接受为理所当然的那些东西。 回想起来,我对科学的价值产生怀疑,还是在 1986 年前后,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 1998 年,进入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这个领域之后,这类问题更是挥之不去。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我专业活动的重要部分,也是回答其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每个学者都面对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文本的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在哲学界,可能大多数学者更关注文本世界,甚至很多人的学术与现实无关。我的学术进路恰恰相反。所谓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我的学术,来自我对于现实世界的切肤之痛。我一面到文本中寻找理论资源,一面根据文本,以及我对世界的直接体验,建构理论。六经注我时多,我注六经时少。 在这部小书中,有新问题、新观点,也有新方法。为了解释、解决新的问题,我提出了新的想法,新的想法很快转化为新的方法,新的方法又迅速应用到下一个新问题之中,进而,再产生新的想法,新的方法。 反思一旦启动,纸里包着的火就烧起来了。关于科学、技术、社会、文明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逐渐有了新的解读方式和阐释方式。对于科学的批判逐步深入,逐渐增强。十年前,在完成了我的科学史博士论文之后,我对于工业文明产生了怀疑,并逐渐走向了整体上的否定。几年前,对于科学及其技术的价值也逐渐产生了整体上的怀疑。在我看来,科学和科学共同体已经成为一种危害社会的力量。我们对科学及其技术的总体评价,需要逆转了。 这本小书的思考过程及主要方法大致是这样的。 《好的归科学,坏得归魔鬼》以逻辑分析加上小部分词语分析揭示了一个小秘密:隐藏我们的意识深处的话语方式在逻辑上是不对称的。科学及科学家只接受荣誉,不接受责罚。好事儿来了说是自己的功劳,坏事儿来了说是别人的责任。比如宣称农药和化肥使地球多少人口免于饿死,被歌颂的是科学本身,而当农药与化肥导致全面的土地污染、河流污染、地下水污染之后,被批评的却是“科学技术的滥用”。这种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的行径,只因顶着科学的金字招牌,人们就视而不见,不予追究。 以逻辑对称为刀锋,科学主义的堡垒就被撬开一个裂缝。随后,本书进入第二章。 这一章包括三篇文章,逐步推进。 《中医为什么要有科学依据》首先用逻辑分析和词语分析,对“中医”、“西医”和“科学”等关键词进行梳理,然后引入话语权分析,重新解读中西医之争。这一部分工作我在另外一篇未收入本书的文章《科学话语权的争夺与策略》中有完整系统的阐释。此文在理论上的突破在于,为了与“科学依据”相对抗,我提出了两个新的依据:“经验依据”和“历史依据”,并把它们排在“科学依据”前面。此后,“历史依据”上升为我的基本方法之一——任何问题,都不妨把它放到历史之中,在长时段下加以考察。这个方法直接受到了董光璧先生的启发,并从人类学中获得了确证。这个方法在本书后面的文章中一直贯穿下来。 《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喝牛那种动物的奶》是我在 2007 年春节前完成的,当时我在伯克利访学,我曾把此文作为礼物,群发给国内的朋友们。这篇文章断断续续写了一年多。最初只想写个三四千字的轻松文章,没想到越写越长,牵涉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直到最后,当我把大型奶业公司这个利益因素挖出来的时候,顿时感到天清气爽,一个大牛角尖被钻破了。此后,“资本(立场)分析”也成为我的常规方法之一。 这是本书我最得意的部分。这篇文章综合了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学科上,动用了科学哲学、人类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方法上,采用了逻辑分析、词语分析、历史分析、立场分析;在文体上,有学术讨论、科学普及,甚至还有文学——文中煞有介事的万灵丹,完全是我虚构的。到后来,写作快感滚滚而来,不能自抑。 我一直有一种想法,超越学科界限,对我们当下的生活作一个宏观的全面的描述。此文部分满足了这个愿望。在很大意义上,牛奶可以作为所有工业化产品的代表。通过牛奶这个案例,可以看到一个工业化产品如何进入一个社会,如何从无到有、从意识形态产品到实体产品,也可以看到其中科学、技术、资本、社会政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同样,通过考察牛奶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从草场、奶牛、奶农、奶业公司到最终消费者,也可以对一切工业化产品从原料、生产、运输、消费,最终变成垃圾的全部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就是工业文明存在方式和运行方式。 《我们就是不需要蛋白质》紧接牛奶一文,延续、扩展前面的方法,将营养学作为分析和批判对象,通过对工业化食品的考察,讨论了科学、技术、资本、产业、社会政策等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讨论了工业文明对我们深层的意识形态的建构。这篇文章完成之后,我对于机械自然观的认识迅速清晰。这是我当下比较常用的一个概念,是我当下的主要批判对象。机械自然观是比科学主义藏得更深的缺省配置。这个概念对于工业文明中的诸多现象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第三章包括两篇文章,《天行有常,逆之不祥》和《太阳之光还是炼狱之火》。两篇文章结构相似,相当于把前面各篇文章对于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批判,统合起来应用到转基因和核电站这两个具体问题上来。前述各种方法,逻辑分析、历史分析、话语权分析、资本(立场)分析、自然观分析,都再次得到具体应用。相对新的内容是,提出了科学和科学共同体在工业社会中的角色和功能的问题,进入了科学社会学。 在分析了食品工业、转基因、核电等案例之后,对科学和科学家做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评价,就顺理成章了。本书的第四章,收官和结尾由两篇文章构成:《警惕科学》和《警惕科学家》,前者以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为立足点,后者则直接介入到科学社会学。 《警惕科学》是我第一篇对科学及其技术加以全面否定的文章。由于立论过于强悍,写了很长时间。文章讨论了数理科学、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及环境问题之间的深层关联,分析了当下社会中几个关于科学的流俗之见。指出,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从来没有被新的技术消除过,而基于数理科学的新技术,必然会导致更严重的“负面效应”。“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的;不是局部性的,而是全局性的;不是可以避免、可以解决的,而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 “双刃剑”的说法现在已经是常识了,很多人可会认为从来如此。实际上,中国媒体在 2000 年之后才小心翼翼地采用了这个说法。在漫长的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之下,国人长期把科学视为真理,视为绝对正确的神明,“双刃剑”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是一场思想解放。当然,这个说法非常符合辩证法,能够解释当时已经被承认的“负面效应”,即使科学的捍卫者也不得不接受,只能辩护说“科学不是完美的,但它是最好的”。“非完美但最好”,这个说法源自卡尔·萨根,我称之为“萨根命题”,并找到 N 种破解方式。不过,这本小书并未涉及,暂且放下不谈。可能让十年前的人们感到意外的是,一旦我们接受了“双刃剑”这个说法,在逻辑上,我们就已经接受了这样一种可能性:科学及其技术给人类带来的麻烦远远大于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所以总的来说,科学及其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是负面的。如果我们愿意在逻辑上承认这种可能性,那么,很自然地,就可以讨论它的现实性了。 在对科学及其技术的整体判断翻盘之后,对于科学共同体的一般态度自然要随之而变。《警惕科学家》从科学和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和功能入手,逐步深入。在工业革命之前,科学只有一种形而上的社会功能:提供一种解释世界的方案——这个方案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科学作为一种解释世界的方案,为各工业化国家所接受,乃至成为排他性的解释方案,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此外,科学获得了一个形而下的社会功能:作为技术的母体。科学与科学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不但是世界的阐释者,还是世界的改造者,甚至是世界的创造者——从来没有任何宗教和神职人员获得过如此地位。科学成为社会建制的一部分,成为一项职业,科学家从自由思想者变成了国家和社会的职员。于是,得出结论:在工业文明的社会中,科学共同体首先是利益共同体,然后才是知识共同体,从来不是道德共同体。一方面,科学共同体的利益会对其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以资本为核心的社会中,科学首先服务的是资本的增殖——资本为了使自己增殖,有时需要满足人的需求,有时需要刺激人的需求,有的时候需要剥夺一部分人的需求满足另一部分人的需求。这可以为“异化”现象提供一种解释。因而,那些能够满足资本增殖的科学和技术更容易被发明出来,也更容易得到应用;反之,则会被边缘化,如博物学,已经不在高校学科名录之中。作为利益共同体,科学共同体必然与资本结盟、与权力结盟,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科学共同体也一定会与社会进行博弈,谋求更高的社会结构地位。科学活动的动机,如果在工业革命之前是求真或者求善,此后则是求利。比较而言,那些基于机械自然观的科学和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为资本增殖服务,而按照《警惕科学》中的结论,这样的技术必然导致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技术越强大,问题越严重。 两篇文章结合起来,完成了对科学和科学共同体的全面否定。这同时也构成了全面否定工业文明的部分论证。解决方案同样水到渠成,停下工业文明的步伐,走向生态文明。 相比于学术文本,随笔更适合表达鲜活的思想。这些文章并没有发表在面孔严肃的学术期刊上,但是其中的思想性和学术性丝毫不弱。在我的思想历程中,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的《读书》杂志影响巨大,包括它的文体。这个集子里的每一篇文章,我在写作的时候,都是把《读书》作为预设媒体的。文章写得很兴奋,讲故事,举例子,打比方,不亦乐乎。不过很遗憾,只有《天行有常》、《警惕科学》与《警惕科学家》三篇成功地发表在《读书》上。 需要向读者表示歉意的是,本书中的前三篇文章都曾收入《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科学出版社, 2007 年),为了保证思考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依然收入本书。另外,某些内容在各篇文章之中可能会有重复,考虑到文章自身的完整性以及历史原貌,没有加以整合与删减。如果读者感到是一种时间的浪费,也预先表示歉意。 我们这个世界在工业文明的道路上又奔跑了十年。我从初入行的博士毕业生,变成了一位准资深教师。我总是很不幸地看到,我的悲观预言在逐一应验。 2009 年,垃圾问题在中国全面爆发,从此长驻报纸版面; 2013 年,雾霾降临北京,覆盖中国,挥之不去。在全球化的时代,不存在局域性的生态事件。所有的局域事件,都将变成全球性的事件。 所有这些,都是生态系统全面崩溃的前兆。这是工业文明内在的问题,也是科学及其技术全面应用的必然结果。大限将至,人类需要考虑的不是怎么样发展,而是怎么样停下来;不是继续攫取,而是学会放弃。 该撒手时,要撒手。 2014 年 1 月 23 日 Lamont Library, Harvard 2014 年 2 月 18 日 Upland,California 2014 年 2 月 21 日 DOE, U.C.Berkeley, 2014 年 2 月 28 日, Lamont Library , Harvard 2017 年 2 月 10 日 北京 向阳小院
个人分类: 科学文化|6218 次阅读|18 个评论
建立国家公园须着眼生态文明建设的千年计
baocunkuan 2017-10-31 10:12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业内人士分析,形成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后,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公园应该很快会现身。   国家公园并不是一个新名词。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设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此后,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设立了上千处规模不等的国家公园。   就中国的来说,我们的国家公园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定位?此前,中央深改组会议强调,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可见,“国家代表性”和“全民公益性”表明了国家公园的公共产品特征。因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确定为中央事权。应依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对以国家公园功能为核心职能的主体功能区,建立系统匹配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构建以中央级政府财政为主的筹资机制,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进而实现国家公园的资金机制创新,确保其公益性。   事实上,从已有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情况来看,创新性、公益性特征尚显不足。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目的是理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各类保护地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问题,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已有三江源、神农架、武夷山、钱江源、南山、长城、香格里拉普达措、大熊猫和东北虎豹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涉及青海、湖北、福建、浙江、湖南、北京、云南、四川、陕西、甘肃、吉林和黑龙江等12个省份。但是,其中绝大多数以各种方式挂牌“国家公园”的遗产地,仍然沿袭现有其他类遗产地管理体系的体制机制,有的地方不当经营现象比较严重,试点情况既不规范也不公益,没能有效缓解和处理好保护、服务与经营之间的矛盾。   需要看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不单是建立一些国家公园实体,而是以整合建立国家公园为改革抓手,完善自然保护管理体制,在突出公益性的前提下进行统一、规范、公益的管理。为此,有必要对国家公园试点区内各类保护地的交叉重叠和碎片化区域进行清理规范、归并整合,对现有各类保护地的管理机构进行整合,实现“一个牌子、一个管理机构”的管理模式。同时,积极探索跨行政区保护管理的有效途径。国家公园宜作为自然资源产权独立单元由国土部门登记,由资源管理部门实施管理,由综合部门实施监督。   在国家公园体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国家公园的主体目标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而非大搞旅游等开发活动。当然,除了具备自然保护的主体功能外,大多数国家公园也兼有科学研究、游憩展示、环境教育和社区发展等辅助功能。由于国家公园大多数处于欠发达地区、发展需求较高,这就需要在发挥好保护主体功能的同时,适度开展资源非消耗性利用、非损伤性获取利益,以发挥国家公园的多功能复合效益。但务必牢记的是,国家公园的保护功能具有最高优先级,当其他功能的发挥影响到保护功能的实现时,就要服从、服务于“保护”这个根本目标。   与此同时,强调“保护第一”并非是要“绝对的保护”,更不是打造无人区式的国家公园。在满足国家公园生态效益的前提下,我们不能把国家公园完全封闭起来。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和生态保育区严格禁止人为活动; 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拿出一定比例的面积作为游憩展示区,进行最低限度的必要设施建设,并通过规范的管理引导民众进入,使游客能够感受自然之美、接受环境教育、培养爱国情怀。就此而言,国家公园的建设,着眼生态文明建设千年大计。 此文以《 建立国家公园 不是为了大搞旅游 》为题刊于今日《解放日报》: http://www.jfdaily.com/journal/2017-10-31/getArticle.htm?id=45354
24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十八大以来我国环境整体态势持续向好
热度 4 姜文来 2017-10-25 10:58
十八大以来我国环境整体态势持续向好 姜文来 环境是生物生存最基本支 撑要素,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优美的环境是人类的重要福祉,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我国环境态势,较早用“局部有所好转,整体正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来概括,党的十八大前夕,我国的环境态势用“局部有所好转,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增大” 四句话来总结。实际上后面四句话所展现出来情景和前三句话意涵非常相近,它们都是从环境局部、环境整体和环境前景三个角度进行描述。党的十八大以后,经过全党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的环境出现了“局部大有好转、整体向好和前景令人期待”的转变,实现了环境态势持续向好的根本性转折,这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战略定位路径清晰、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环境保护密不可分。立足现实和展望未来,我们还需要 继续进行环境保护新长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环境基础。 一、我国环境态势实现持续向好根本性转折 纵观党的十八大前后我国环境态势,出现了三大根本性转变: 首先,环境局部由有所好转向大有好转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采取重点治理策略,对于环境污染严重、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发展快速地区进行重点投入、重点治理,从整体来看,被治理地区逐步遏制住污染恶化的势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环境局部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呈现由局部有所好转向大有好 转转变。以我国重点湖泊(水库)为例, 2013 年我国重点湖泊(水库)水质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国控重点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 60.7% 、 26.2% 、 1.6% 和 11.5% , 2016 年,水质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比例分别为 66.0% 、 20.5% 、 5.4% 、 8.0% ,两两对比,呈现水质优良上升 6.0% 、轻度污染下降 5.7% 、重度污染下降 3.5% 可喜的变化。滇池是国家重点治理湖泊,虽然 2016 湖体为中度污染,但与 2015 年相比,中度污染水质断面比例上升 90.0% ,重度污染下降 90.0% 的变化。河北塞罕坝实现了从一棵树向一片 “海”的演变,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与 2013 年相比, 2016 年京津冀地区 PM 2.5 平均浓度下降了 33% 、长三角区域下降 31.3% 、珠三角区域下降 31.9% 。这些都是我国环境局部已经由有所好转向大有好转的生动例证。 其次,环境整体由正在恶化向整体向好转变 多少年来,学者对我国环境整体估计是正在恶化,也就是说环境变得日益变坏。党的十八大以后,经过多年的努力,环境整体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正在恶化向整体向好转变。近年来空气污染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我们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 74 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例进行说明。 2013 年 74 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 60.5% ,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 39.5% , 2016 年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 74.2% ,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 25.8% 。 2016 年比 2013 年平均达标天数提高了 13.7% ,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下降了 13.7% 。 2013 年 PM2.5 年均浓度范围为 26 ~ 160 微克 / 立方米,平均浓度为 72 微克 / 立方米, 2016 年 PM2.5 年均浓度范围为 21 ~ 99 微克 / 立方米,平均为 50 微克 / 立方米, 2016 年和 2013 年相比 PM2.5 平均浓度下降了 22 微克 / 立方米,即下降了 56.0% 。根据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天津等 7 个省市督察意见,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改善。环境整体由恶化向向好转变,改变了我国环境污染的态势,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既说明了我们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效,也说明了我国环境污染态势得到了遏制,实现了阶段性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 第三,环境前景由令人担忧向令人期待转变 环境前景是对环境未来的展望,是根据经济发展形式、环境承载力、环境治理等多种因素对未来环境的预判。长期以来,对我国环境前景处于悲观状态,用 “令人担忧”“ 依然严峻 ”来形容。党的十八大以后,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对环境前景悲观的估计需要改变,要对我国环境未来充满信心,我国的环境前景令人期待,呈现了乐观的态度。之所以做出如此判断,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此有很好的标注。根据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同 2015 年相比,到 2020 年,我国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的比重提升 3% ,森林覆盖率增长 1.3% ,地级以上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 80% 以上, PM2.5 未达标城市下降 18% ,达标或好于三类水体大于 70% ,重度污染小于 5% ,这些目标的实现对我国的环境质量将有较大提升。此外,随着绿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深入,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逐步推广,河长制、生态红线等逐步落实,都会实质提升环境质量。十九大报告将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定位为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我们看到了未来美好的生态环境,我们的环境前景不再是“令人担忧”,而是“充满了期待”。我国的环境 前景实现了由“令人担忧”向“令人期待”跨越性的转变。 上述三个环境局部、整体和前景的转变,构成了我国环境态势的根本性转折,即环境态势持续向好根本性转折。 二、我国环境态势持续向好根本性转折原因分析 分析我国环境态势持续向好根本性转折原因,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2013 年 9 月 7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 科学论断奠定了新时期中国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行动纲领。 2015 年 4 月,我国首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同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两份生态文明纲领性的文件,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制度体系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路径。进一步统一了全党认识,统一了全国步伐,全党全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不能吃祖宗饭造子孙孽和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全社会共识。目标明确,动力刚劲,意志坚强,路线正确,形成了全社会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气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这是我国环境态势得到根本性转折的保证。 其次,环境保护定位高且路径清晰 党的十八大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中的一位,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并驾齐驱,其战略地位之高,在我国环境保护历史上尚属首次。战略高定位,需要清晰路径和真抓实干去落实。国家先后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环境基本要素水、土、气污染防治进行系统规划,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加强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和维护生态功能为主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2015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引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都给出了明确地实现战略目标路径,是环境保护的顶层设计和路径图, 环境保护顶层设计和落地生根相结合,确保方向正确,行动准确,真抓实干,实效显著。 第三, 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环境保护 路径清晰, 需要制度保障才能落实到实处。我国环境之所以出现持续向好的格局,与最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是分不开的。主要表现在:一是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国家明确了环境保护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共同责任,“一岗双责”,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领导,实行终身追究其责任。 2016 年开展 16 个省(区)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共受理群众举报 3.3 万件,约谈 6307 人,问责 6454 人,有力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责任。 2017 年 7 月,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包括 3 名副省级干部在内的几十名领导干部被严肃问责,引发社会强烈震动。二是转变唯“ GDP ”政绩观,树立环境保护也是政绩观。长期以来追求“ GDP 至上”的政绩观得到逐步转变,环境保护也是政绩得到确立。 2016 年 12 月,国家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确定对各省区市实行年度评 价、五年考核机制,以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中央环保督查制度,推动地方建立环保的长效机制。中央环保督察是一项重要的制度性安排,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有效地 提升了地方党委政府的环保责任,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环境问题,有利于推动地方建立环保的长效机制。环境保护靠最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来推动和保障,是环境态势持续向好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经验。 三、维持环境持续好向好还需要继续进行新的长征 虽然我们环境保护取得了重大进展,扭转了环境恶化的趋势,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维护这得来不易的环境态势格局还需要继续进行环境保护新的长征。 根据第三批 7 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天津、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等省(市)督察意见, 2013 年以来, 7 省(市)制定实施一批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污染治理,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改善,环境保护责任得到进一步压实。督察组着重指出了重发展、轻保护情况依然多见,环保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比较突出,部分流域环境污染情况较为严重,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建设问题突出,一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解决不够有力等 6 个方面突出的问题。 第三批督查组督查的 7 个省份,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涵盖了我国东部、西部、中部三大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全覆盖;从流域的角度来看,包括松辽流域(辽宁)、海河流域(山西、天津)、长江流域(安徽、湖南、贵州)、黄河流域(山西)和珠江流域(福建)、淮河流域(安徽),南方和北方地区兼具,具有好的代表性,其可以整体上代表我国环境状况。我国环境保护压力依然存在,如果不持续努力改善,不排除环境污染反弹的可能。我们需要持续贯彻执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环境保护的战略和部署,继续进行环境保护新长征,将中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用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护航新时代!
6248 次阅读|4 个评论
反思消费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7-10-24 18:36
反思消费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改革开放以来,“消费主义”文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国际金融动荡的风暴面前,扩大内需也成为我们保增长、促发展的必然抉择。但是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切莫陷入“消费主义”陷阱。 扩大内需绝不是满足所有社会成员无休止的消费欲望,而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 。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还基本停留在必要需求和基本的舒适性和发展需求的层次,这种需求具有较高的边际价值,而且也可以缓解我国普通制造业产销不旺、出口受阻等方面的困难,这也是国家制定“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的原因。 但是在制定和执行扩大内需政策的同时,首先要在宣传和文化上反思消费主义思潮,使“以奢侈浪费为耻,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荣”重新深入人心,特别是牢牢扎根在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中。使人们认识到 消费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 need ),而不是无止境的欲望( desire ),幸福感不会来源于无穷的欲望,而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的“在于欲望的免除” 。 在保护老虎和鲨鱼的公益广告中,成龙与姚明都说过“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推而广之,没有消费就不会有污染和破坏。当然,没有谁反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使生活更舒适、更便利化,但是在一个越来越小的地球,个人的任何消费都有其外部性,我们要追求以最小的生态环境成本满足人的生活需求。鱼翅还是肉皮,别墅、豪宅还是公寓楼,豪华跑车还是公共交通、自行车或者安步当车(视情况而定),其效用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但其生态环境成本则不可同日而语,哪一种更文明,应是不言而喻的,绝不会是前者。 奢华和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民主、平等、进步的时代精神也是格格不入的。 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动荡与生态灾难,我们别无选择:只有 清算消费主义思潮,做到不把身心的愉悦建立在消费的感官刺激上,把消费看作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追求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做到基本消费适量,舒适性消费适度,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性消费、攀比性消费和实际效用很低的冲动、随意消费 ;国家也应该制定严格的自然资源阶梯式价格和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市场手段抑制人们非理性的消费冲动。 其次,经济发展应力求避免低层次重复建设,淘汰落后生产力。“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仅仅是指消费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需求层次和种类,尤其是精神需求,如发展需求、社交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等,在更高的需求层次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人的任何消费都会具有外部性。在生产、消费活动中必须坚持 3R 原则,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消费活动的负外部性。通过减量化( Reducing )提高资源利用率,用较少的资源投入达到同样的或更好的使用效果,如通过模块化设计和生产使不同电子产品的电池、充电器等部件互换,既方便了生活也可以减少电子垃圾,模块化设计还可以避免因易磨损的部分受到损害而使整个产品报废,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没有废物,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最大的金矿或许在垃圾堆中”,要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分类处置,对可以利用的部分进行资源化和再利用( Reusing );要对消费品的生命周期进行追踪,报废产品中有价值的部分要进行资源再生( Recycling ),而不要扔进垃圾堆一埋或一烧了之。总之,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这也是潜在的经济增长点。 此文发表于2012年《环境经济》第10期
个人分类: 环境政策与发展|438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上海须以生态文明树立中国环保“四个自信”
baocunkuan 2017-10-2 08:15
主要观点: 无论 “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还是“建设美丽中国”,都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树立中国环保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 环保道路自信是“用” ——既有别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又超越中国“工程主义、技术至上”的传统环保模式,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发展道路; 2、 环保理论自信是“魂” ——创新、完善中国环保理论,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和支撑中国环保制度重构和中国环保道路创新;3、 环保制度自信是 “本”——体现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力量,促进政府、社会和企业形成协同治理环境的制度合力,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效机制;4、 环保文化自信是 “根”——根植于五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吸纳学习世界优秀文化,并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上海须以生态文明树立中国环保 “四个自信” 自信是具有稳定性的社会意识,是一种积极、健康、进取、向上而富有生机活力的情感、意识、态度与能力。从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再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因此,无论“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还是“建设美丽中国”,都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树立中国环保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上 海 将 生态文明建设 和环境保护 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战略位置,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有力措施, 加快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 在人口、经济、能源消耗持续增 长 的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 大幅 削减明显, 环境质量持续 改善 , 率先以生态文明树立中国环保的 “四个自信” 。 一、环保道路自信是 “用”——既有别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又超越中国“工程主义、技术至上”的传统环保模式,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单纯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与科技等方面的系统性革命。中国环保道路自信,须以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为指导,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标,以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强烈的环境关切与诉求、制约中国发展的资源环境与生态短板、亟需应对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为着力点,体现在环境资源与生态问题治本有道、治标有效。 生态文明新局面已经开启,面向未来的美好图景正在呈现。然而,生态文明建设国内国外并没有现成经验。上海应率先探索创新环保新道路,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无论新型城镇化还是新农村建设,无论产业升级还是空间格局优化,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二、环保理论自信是 “魂”——创新、完善中国环保理论,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和支撑中国环保制度重构和中国环保道路创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体现了中国环保理论的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是中国环保理论自信的内容与体现。上海应率先创新环保理念,并将在今后进一步转化为指导绿色发展、增强人们超越西方传统环保道路和探索环保新道路的理论自信。 三、环保制度自信是 “本”——体现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力量,促进政府、社会和企业形成协同治理环境的制度合力,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效机制。 没有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和 绿色发展理念就是空中楼阁 ,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也难以落实到微观行为主体上、难以落实到生产生活的行动上 ;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环保提供了强大、有力、持续、长效的制度保障。十八大以来, 中央密集出台一系列文件, 顶层设计、 谋篇布局 、 整体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仅 2016年,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文件就超过20件。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渐完善 。 上海市 修订出台《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 , 完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方案,配套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和环境保护督察方案 , 体现了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信心与决心,坚定了人们对于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支撑环境保护的制度自信。 四、环保文化自信是 “根”——根植于五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吸纳学习世界优秀文化,并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国环保的核心和根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建设美丽中国,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是践行者。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依靠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的觉醒,依靠千百万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共同行动。 上海市大力推行环境社会治理,加大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力度,探索村居、社区环境自治;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将推动全社会形成更绿色、更环保的新风尚。 中国环保四个自信,源自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十三五”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深化绿色发展的重要阶段。 上海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以 “五违四必”为抓手,全面实施环境治理攻坚战;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与获得感。上海正率先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树立环保“四个自信”,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为全国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 全面建成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小康社会、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现代化,树立了标杆、创造了经验、提供了示范。 此文以《推动全社会形成更绿色、更环保新风尚》为题刊于今日《文汇报》: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7-10/02/content_599021.html
2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报:挖掘生态文明思想意涵
蒋高明 2017-8-1 09:01
挖掘生态文明思想意涵 2017年07月26日 07: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26日第1256期 作者:记者张清俐    本报泰安7月24日电 (记者张清俐) 7月23日,由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与农业生态文明高端论坛”在山东泰安举行。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叶平分析了工业化时代下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风险。他认为目前的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农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一种深度“绿化”或“向传统回归”。清华大学教授卢风表示,与目前主导性的现代化、工业化农业相比,我国传统小农经济的确有着明显的亲生态或环境友好特征,应该予以重新思考与评判。在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蒋高明看来,严格遵循符合生态农业标准的技术与管理要求,可以在获得较高经济收益的同时实现较好社会环境效益。他认为,要想生态农业创新实践获得更多农民热情支持和参与,并尽快使之成为一种更大范围内的农业甚或文明革新动力,仍面临诸多挑战。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阐释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农业生态文明高端论坛”在山东泰安举行 2017年07月25日 19: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张清俐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农业生态文明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的探索需要理论的支撑与指导。7月23日,在山东泰安举行的 “马克思主义与农业生态文明高端论坛”上,来自国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40余位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农业生态文明思想的意涵、我国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挑战等生态农业发展案例的理论意义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讨论与交流。   如何理解我国当前在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下的农业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其提供了思想资源。复旦大学教授陈学明从马克思“新陈代谢理论”的视角,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意涵,即克服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新陈代谢断裂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变革基础上的新陈代谢修复。也就是说,它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是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大规模农业与“硬技术”样态,以及作为其制度前提的资本主义城乡关系、一般社会经济关系,尤其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否定,二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型经济社会关系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农业形态及其技术体系的政治想象。   社会主义在社会关系上体现了较之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而这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政治哲学基础。北京大学教授郇庆治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用更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来改变或重塑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自然关系,因而它理应包含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释方法与批判态度和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替代这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视野下的生态农业发展,其核心应着眼于社会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制度化,而不只是一种经济管理方式与技术样态革新问题,比如,尤其需要关注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结构性条件,以及农业生态化尝试的生态文明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变革潜能。   通过对马克思“新陈代谢理论”的阐述,陈学明对推进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四点基本看法,其一,农业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应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其二,土地私有化以及资本化进路不应成为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性方向或思路,其三,我国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或“生态经济”,其四,要致力于创造符合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或“存在方式”,尤其是要政策鼓励这方面的企业创新与社会实践。   工业化时代下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伴随着经济、科技、政治、生态与生命等诸多风险。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叶平对此进行了分析,并由此认为,目前的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农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一种深度“绿化”或“向传统回归”,而在此转型过程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并在新时代语境的创新性拓展的生命伦理自觉将会发挥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从传统的农耕智慧中,当前的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获得哪些启示?清华大学教授卢风着重评论与阐发了一种基于“时、度、地、法”的农业伦理观。“农业活动中应综合考虑所受到的天时、地利、适度和自然生态规律等方面的伦理约束,它是我们通常所指的生态伦理或环境伦理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卢风认为,与目前主导性的现代化、工业化农业相比,我国传统小农经济的确有着明显的亲生态或环境友好特征,应该予以重新思考与评判,无论如何,时代新技术或绿色技术支撑下的相对分散化经济应该是未来绿色社会的一个积极性表征。然而,对传统农业社会或文明的生态化特征应该辩证看待,不应将传统社会农民的保守惰性意识等同于生态意识、将农村的社会文化相对稳定性等同于生态可持续性,尤其不能把生态农业发展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回归小农经济或自足自立社会。   不少与会学者在理论建设的同时,也着力参与实践的探索。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蒋高明近年来致力于建设推广生态农业创新实践,在实践中他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有深刻体会。“现代化、工业化农业体系的农业发展具有一系列不可持续性危机,发展生态农业需要注重元素循环、生态平衡、杂草综合防治、综合增产技术、环境与社会效益等原则。只要严格遵循符合生态农业标准的技术与管理要求,就可以在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的同时实现较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在具体实践中他也意识到,在如何使这种生态农业创新实践获得更多农民的热情支持参与以及尽快使之成为一种更大范围内的农业甚或文明革新动力方面,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次论坛由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山东泰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与会学者达成一些共识性看法,比如对现代化(工业化)农业发展及其不可持续后果的批评,对大力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主张。此外在如何更科学地,特别是借助当代生态学分析现代农业生态化或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性、可行性与路径多样性;如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阐述我国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或政策依据,尤其是农业劳动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意义上的多重复合价值;如何更好地把当代环境哲学与伦理的基本理念吸纳到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与贯彻落实,等问题上还有进一步理论探索的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清俐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12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于法周延、于事简便
baocunkuan 2017-6-6 07:54
近日 ,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早 在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简称 “决定”)也明确要“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 ” 这里, “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和“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就是生态文明的建章立制要于法周延,即 注重制度的系统性,使各项制度相互衔接、系统配套 ;而这一制度要在 实践中 真正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还要于事简便,即 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明确具体、实在管用 。 按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要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面向资源、环境与生态三大问题,涵盖政府、企业、社会三大主体,覆盖 “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三个环节,包括制度创制、体制改革与机制完善等三个层次。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是迫于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的:一方面,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要面对的,也是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解决的;另一方面,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能否有效解决或解决程度,应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成败或成效、绩效的标识。因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面向资源、环境、生态三大问题。比如,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最严格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标准。。 其次,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涵盖政府、企业、社会三大主体。 “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治理的主体则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乃至个人,是多元交互共治,尤其是明确了社会作为公共事务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因此,体现“治理”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是对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环境事件、群体性事件、社会稳定等公共问题有效的制度响应,以确保生态文明应成为引导和约束政府、企业、社会三大主体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 再次,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覆盖 “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三个环节。其中,源头严防应体现在以下 4 个 方面 : 一 是 地理 空间的源头, 包括人口集聚区的 上风向、流域 的上游 及源头地区 。比如当前中西部地区纷纷出台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设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伴随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的也往往是污染从下游向上游地区的转移;二 是污染发生的 “ 物 质性 ” 源头,比如对于空气污染控制的能源 消费(总量、结构、效率)、交通出行(交通量、出行方式等)以及 “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产业布局与产能 等 ;三 是从 “ 政策 - 计划 - 规划 - 项目 ” 决策链而言, 相对 于位于项目这一决策 链 末端而言的政策、计划与规划等决策源头 ,尤其是政府重大决策这一源头,而重大决策的源头性失误又往往在于政策与规划等重大决策的理念与目标上;四是 “考核评价体系”这一指挥棒的源头上,不仅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 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 ,而且要 “ 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的权重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最后,依据于法周延于是简便的原则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仅需要体现完整性,既包括形式上的完整性,又包括功能上的完整性;还要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来构造,这种逻辑结构既包括效力上的逻辑,也包括功能上的逻辑。在分析当前制度能否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上,研究需要创制、优化与完善的制度及其类别、方向和内容,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包括制度创制、体制改革与机制完善。生态文明的新制度建设与制度体系的完善,应反映政府、企业、社会对生态文明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即包括强制性也包括引导性制度,既包括正式形式也包括非正式形式制度,既包括根本性制度也包括基本制度和具体规章制度。生态文明的体制改革,将涉及理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尤其是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管理权限划分等。机制完善就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之间和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各有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内部组织和执行中的协作与协调,通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特定功能。制度、体制和机制都属于制度范畴,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制约体制,同时生态文明体制又对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生态文明的机制从属于制度且在制度体系运行中对制度体系的有效性(效率、效果等)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 通常讲,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其根源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缺失或失效,需要在制度建设与完善上下功夫,需要 “于法周延”;而导致或加剧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诸如产能过剩、承载力与生态红线屡屡被突破等反复出现、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应在执行上下功夫,需要“于事简便”。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 于法周延、于事简便 ”是 相互统一的 。生态文明的 建章立制 应 注重制度的延续性、系统性 ,尤其是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及个人之间、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协作,以形成全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合力。好的制度更需要好的执行,生态文明的制度 执行的,要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简便才易于严格;凡是复杂的,也往往漏洞也多,也容易被人 “钻空子”。 此文刊于“上观”:
1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雄安新区规划应打好“生态牌”
热度 1 baocunkuan 2017-5-31 08:35
雄安新区规划应该打好“生态牌”,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全过程融入发展规划的策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管与考核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形成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各类行为主体尤其是政府的公共决策要绿色化。 雄安新区的发展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设计建设,努力将雄安新区打造成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张高丽副总理调研雄安新区时强调,新区规划要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建设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区,着力打造生态城市标杆。可以看到,党和国家对于雄安新区建设的定位中,生态始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目前新区规划已经启动,生态文明、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五大理念应该全面、全过程融入发展规划的策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管与考核中,新区规划必须打好“生态牌”。 雄安新区的生态条件决定了必须主打“生态牌”。 众所周知,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素有“华北明珠”之称。无论是从水源供给、水产品提供的角度,还是从调节气候、涵养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白洋淀都发挥了巨大的生态作用。可以说,白洋淀是雄安新区最重要的生态优势。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持续开发,管理缺位,白洋淀面积不断萎缩,蓄水量持续减少,同时还面临水体污染(其水质长期处于IV类以下,治理需求迫切),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严峻的形势。此次国家建设雄安新区,对白洋淀的生态恢复来说是一个机遇,必须重点恢复白洋淀的生态优势,打出这张“生态名片”,以此来吸引非首都功能、人才、资本的集聚。从这个角度看,生态优先不是一句空话,而应真正成为新区建设效果评估的首要目标与考核指标。 从另一个角度看,国家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雄安这样一块“试验田”。 2016年,国家出台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以“凝聚改革合力、增添绿色发展动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模式”,这是新区建设的“天时”。雄安新区本身具备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良、资源承载力较强、开发程度低的“地利”。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应是“人和”。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雄安新区理应一马当先,勇于探索,担当起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提供示范经验的重任。 那么, 如何打好“生态牌” ?笔者认为,最为重要和关键是要形成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合力,各类行为主体尤其是政府的公共决策要“绿色化”,要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原则与要求。规划,是开发建设的龙头,是雄安新区现阶段最重要的公共决策,是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开发建设及各类行为的重要载体和政策工具。 如何更好地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编制好规划?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方面协调。 新区规划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发展规划,应是一个复合型规划,应充分整合经济发展规划、土地空间规划、城市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的内容,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全面开展,以生态规划来统筹各项规划。规划编制中应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在利益协调的基础上,达成生态优先的共识。同时,新区生态建设不能变成环保部门一家的事情,政府各相关部门间要密切配合, 建立完善多部门联动和综合协调机制,共同参与到规划编制中,确保生态优先的理念全面融入规划中,并且在执行中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二是多层次统筹。 从规划层次上看,新区规划上必须与国家相关规划、河北省相关规划相一致,落实上位规划中的生态要求。下还必须考虑到 雄县 、 容城 、 安新 三县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规划,确保规划能够层层有效落实。从空间上看,从新区整体规划到重点规划区、启动区,必须在生态优先的理念下进行有效统筹。从规划类型上看,从总体性规划到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也必须细致统筹。总的来说,新区规划是一个多层次的规划体系,生态优先的理念必须融入整个规划体系中。 三是全过程控制。 新区规划是一个长期战略规划,要贯彻生态优先理念,必须 从问题、目标、指标、内容到行动、评估、考核,体现全过程控制。在设定目标时,应体现出预见性,提出明确的生态环境目标,以此引领规划的编制。在规划实施中应体现出生态约束性,确定好“三个空间”,即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确定“两个边界”,即开发边界、保护边界, 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动放置在生态环境资源的“笼子”里,在规划中确保不突破生态环境的限制。最后的考核评价应该体现出生态导向,真正用生态指标去考核评价新区建设的成效。 四是用好规划评估尤其是战略环评工具。 战略环评在我国开展了十余年时间,其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实践中主要还是以规划环评为主,真正对国家大战略开展环评的实践并不多。此次新区规划作为一项国家重大战略,对战略环评的实践发展也是一个机遇。应充分用好战略环评工具,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及早介入规划编制中,对多层次、复合型的规划体系开展全过程的生态环境评估,确保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中全面、切实、有效体现生态文明的要求。 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必须下定决心打破传统GDP主导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切实打好生态这张牌,将新区建设变为我国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 本文刊于《中国环境报》(2017-05-31)第三版“观点”。
108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辽宁日报:生态农业的全息实践
蒋高明 2017-4-7 22:00
(发表于:《辽宁日报· 阅读》2017年03月26日。发表时题为《生态农业的全息实践》,发表时有改动,原文附后。) http://ent.lnd.com.cn/news/2017-03/30/content_4549823.htm 生态农业的全息实践 2017-03-30 09:16:02 来源: 辽宁日报 作者: 编辑:徐硕 对于生态农业的种植,存在多种方法,比如自然农法、生物动力学等等。而很多对生态农业感兴趣甚至想建生态农场的人,往往看了上面这些就一腔热血地扎进去,缺乏一个理性的规划。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的《生态农场纪实》则多了对于问题产生的分析和思考。 《生态农场纪实》 就是蒋高明对其生态农场的工作纪实。 我开始关注生态农业的问题源于我切实的个人体验。 数月前我患上了某种皮肤病,不知是湿疹、过敏抑或病毒性感染,久不得治。最终在北京某部队医院皮肤科得到了医生如此的解答:“这几年,看皮肤病的人越来越多,各种怪病我们医生都没见过,更别说治了。我就劝病人,与其花钱看病吃药,不如去买生态食品,结果有些人回去吃了一段儿,病就好了。” 自此,各生态农场的食品是我家餐桌的首选。而来自蒋高明弘毅农场的产品则是必备。 读罢此书,方知蒋高明究竟是何人。他是一个想要拯救中国农业的人,是一个意欲通过拯救中国农业进而拯救人类文明的人。他以农业和农民问题为原点来思索当下社会,以此找到现世问题的症结,并提出解决方案;然而他所做的还不止于此,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后,他用弘毅农场实践着其理念,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和修正其方案,并将实效呈现于世。他在以其生态农业的理念对抗现世的工业化农业,他在以“乌托邦”式的信念对抗这个以功名利禄为指标的社会。 一个坚毅的灵魂在坚守着,这是对一种文明的坚守。 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51%以上。然而,如蒋高明所阐释,当下农村面临着农村文化丧失、乡村生态失衡、农民癌症数量激增等等的严重问题。当一半以上国人的生存出现危机,一个社会将会面临动荡不安。当我们以提高利润、降低成本为操作指标,破坏的是人类的生存状态,削减的是我们文明的厚度。口粮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农业出了问题,是文明出了问题。一个文明出了问题,预示着一个民族将会出问题。 工业化农业侵蚀着整个地球,当人类的生存面临危机,蒋高明呈现给了我们另一个选择。这个选择是蒋高明及其团队的心血,是一种意欲承接文明的气节。 □徐秋石(作者为清华大学在读博士) 一种承接文明的气节 ——读蒋高明《生态农场纪实》 徐秋石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生态学家蒋高明的弘毅农场取名于此。其人之气节亦是如此。 我开始关注生态农业的问题源于我切实的个人体验。 数月前我患上了某种皮肤病,不知是湿疹、过敏抑或病毒性感染,久不得治。最终在北京某部队医院皮肤科得到了医生如此的解答:“这几年,看皮肤病的人越来越多,各种怪病我们医生都没见过,更别说治了。我就劝病人,与其花钱看病吃药,不如去买生态食品,结果有些人回去吃了一段儿,病就好了。” 自此,各生态农场的食品是我家餐桌的首选。而来自蒋高明弘毅农场的产品则是必备。原因很简单,其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和转基因技术的“六不用”原则所生产出的食品,我吃着安心。 此书是蒋高明对其生态农场的工作纪实。 读罢此书,方知蒋高明究竟是何人。他是一个想要拯救中国农业的人,是一个意欲通过拯救中国农业进而拯救人类文明的人。他以农业和农民问题为原点来思索当下社会,以此找到现世问题的症结,并提出解决方案;然而他所做的还不止于此,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后,他用弘毅农场实践着其理念,通过实操来验证和修正其方案,并将实效呈现于世。他在以其生态农业的理念对抗现世的工业化农业,他在以“乌托邦”式的信念对抗这个以功名利禄为指标的社会。 一个坚毅的灵魂在坚守着,这是对一种文明的坚守。 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51%以上。然而,如蒋高明所阐释,当下农村面临着农村文化丧失、乡村生态失衡、农民癌症数量激增等等的严重问题。当一半以上国人的生存出现危机,一个社会将会面临动荡不安。当我们以提高利润、降低成本为操作指标,破坏的是人类的生存状态,削减的是我们文明的厚度。 高晓松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然而,当眼前的苟且都过得满是不安,生存的危机如何支撑一个已不健康的身体去感悟文明的诗和远方。 口粮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农业出了问题,是文明出了问题。一个文明出了问题,预示着一个民族将会出问题。 自古“民以食为天”。当人民的“天”要倒塌,承接其恶果的是孰人? 是人民。 是我们。 工业化农业侵蚀着整个地球,当人类的生存面临危机,蒋高明呈现给了我们另一个选择。这个选择是蒋高明及其团队的心血,是一种意欲承接文明的气节。 蒋高明,《生态农场纪实》,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徐秋石,北京人,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方向: STS (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史,科学文化与传播。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14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怎样理解生态与生态系统?
蒋高明 2017-2-6 19:13
怎样理解生态与生态系统 蒋高明 生态与生态系统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经常讲其混淆,现在有必要将其二者的概念及其关系简要介绍如下: 一、 生态 生态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现代汉语词典》就将其定义为: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当前,生态这一概念主要指自然科学层面上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保护,及其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但随着社会进步,生态已经渗透到很多领域,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除了其固有的名词性质外,人们经常用生态做形容词,用其来修饰许多美好的事物。生态无疑是当今世界最时髦的概念。那么,怎样理解生态呢? ① 作为学术术语的生态 生态这个词汇是来自一门叫做生态学的学科。目前,我国已将生态学与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一样,并列为一级学科。在此之前,生态学( Ecology )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分支。之所以将生态学从生物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级学科,是因为生态学在国民经济及其人类可持续生存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生态( Eco- )一词,源于 古希腊 Oikos ,原意指 “ 住所 ” 或 “ 栖息地 ” 。经济学( Economy )的词头也是 Eco, 但其意义不同。经济学中的 eco 有居家过日子的意思,只管眼前不管长远;生态学中的 Eco 则有如何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意思,过日子不光管当地还要考虑后代。当今很多的生态问题来着经济,就是人们严重违背了生态规律造成的。 生态学一词,是 1865 年勒特( Reiter )合并两个希腊字 logos (研究)和 oikos (房屋、住所)构成的生态学( oikologie )一词。 1866 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 H.Haeckel )首次把生态学定义为 “ 研究动物与有机及无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三好学于 1895 年把 ecology 一词译为 “ 生态学 ” ,后经武汉大学张挺教授介绍到中国。 ② 作为名词的生态 通俗地理解,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重点考量生物与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其实,从物种进化与生存的角度来看,生物都是有智慧的,每一种生物都是在适应自然环境中不断进化的。因此,从这层意义上看,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生存智慧的科学。生态学最早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 “ 生态 ” 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 物种构成丰富的多样性 一样 ( 生物多样性如今也变成了一个名词 ) ,在很多场合,生态是作为名词使用的。碧如,我们说某地有良好的生态,就是指这里的生态环境很好的意思;其次,诸如健康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学术生态等,都是延伸了生态固有的含义,分别指的是人体或社会健康,政治、社会、学术等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非常和谐并可持续。这里的生态都是用作名词的。 ③ 作为形容词的生态 当今社会,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几乎成立一种显学或哲学。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丽的、和谐的、生机勃勃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这里的生态显然是作为形容词使用的。同理,我们经过看到的 生态食品 、生态农场、 生态环境 、 生态文明 、生态伦理、生态道德,乃至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城镇、生态村乃至生态沟等等生态含义,也都是借用的其形容词性质。当然,生态作为形容词的滥用也造成了很多误解,一些严重违背生态规律的做法也打着生态的旗号,是应当抛弃的,如生态大棚、生态地膜、生态植物工厂、草原上的生态林等。 ④ 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含义 今天,传统的生态已经上升到文明的高度,且有全球最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带领13亿人实施,将其上升到政治、 社会、 经济、文化的高度, 这就是 生态文明 ,生态也因此被赋予了 特殊的含义。那么,在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应当怎样理解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其一,生态环境要优美,即通常所说的“天蓝、地绿、水清,绿水青山”; 其二,经济发展方式要尊重生态学规律,即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利用大自然的利息而不伤害其根本; 其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由一定的自我修复力,对自然的利用不能超过其修复力,应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其四,维护生态平衡。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类不能轻易打乱这种平衡; 其五,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给我们提供 “ 衣、食、住 ” 条件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要存在 “ 怜悯之心 ” ,要善待生命;对不会说话的一草一木给予关注,不是简单地利用它们,而是呵护它们;对野生动物的态度不是吃掉它们,而是欣赏它们、关爱它们; 其六,守护健康的食物链。目前,在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中,人类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食物链上的成员,而是在制造甚至控制着食物链,并对其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施加前所未有的影响。人类在解决吃饭问题上采取了大量化学物质,使用了太多的不可再生能源,且发明了转基因等严重违背生态规律的农业技术。长期下去,人类必将遭受大自然的报复,各种疾病重病的大量增加就是自然界本能的反馈作用。 二、 生态系统 ① 生态系统提出的简要过程 英国 生态学家 ,阿瑟 · 乔治 · 坦斯勒爵士( SirArthur George Tansley )被公认为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者,以其提出的生态系统概念奠定了他在生态学界的不朽地位。坦氏兴趣广泛,早期对对植物生态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土壤、气候和动物对植物的分布和丰盛度有明显的影响,于是产生了一个概念,即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动植物与其环境是结合在一起的,生物与其特定的系统构成了地球表面上具有大小和类型的基本单位,这就是生态系统,其概念出现在《植物生态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Plant Ecology)(1946) 中。有学者认为, 坦斯勒提出 生态系统 的概念是受丹麦植物学家叶夫根 · 尼温( EugeniusWarming )影响,后者认为: “ 生态系统是一个的系统 ’ 整体。这个系统不仅 包括 有机 复合体 ,而且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子复合体。这种系统是地球表面上自然界的基本单位,它们有各种大小和种类 ” 。 上世纪 40 年代,美国 生态学家 R.L. 林德曼 ( R.L. Lindeman )在对赛达伯格湖( CedarBog Lake )进行生态系统的研究,他定量分析后发现了生态系统在 能量流动 上的基本特点: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不可逆转;能量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递减率为 10% ~ 20% ;这也就是著名的 林德曼定律 。 在生态系统概念形成过程中,前苏联地植物学家苏卡却夫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几乎是与坦斯勒同时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态系统的含义相似,他提出了 “ 生物地理群落 ” 概念 (1940-1945) ,即生物地理群落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地段,在这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群落和其所在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土壤圈都是相适应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同样的特征,即生物地理群落由生物群落 ( 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 ) 和所在生物环境 ( 土壤环境和气候环境 ) 。这一观点实质上就是生态系统的理论。 ② 生态系统的含义 一般理解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简单理解就是生物 + 环境。生态系统构成了地球表面上具有大小和类型的基本单元,它主要是功能上的单位,而不是生物分类学的单位,分类学的基本单位是物种。 如果更加全面一点理解生态系统,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共同栖居的所有生物因子(即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物理环境)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交换过程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由此可见,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有以下四方面的要素: a 由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组成; b 各要素间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功能; c 生态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有时间、空间概念的功能单位; d 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态系统的重要特点包括: a 生态系统一个开放的系统,因为任何一个能够维持自身机能正常运转的生态系统必须依赖外界环境提供输入(太阳辐射能和营养物质)和接受输出(热、排泄物等),其行为经常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b 生态系统和其他生命个体一样,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在一定限度内,生态系统自身的反馈机能能够使它进行自动调节,逐渐修复与调整因外界干扰而受到的损伤,维持正常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其相对平衡状态。因此,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控制系统或反馈系统; c 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成分大系统。一个完全的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其中生产者为主要成分,无机环境是基础,无机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又反作用于无机环境,生态系统各个成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③ 生态系统类型 生态系统 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又可分成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如海洋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包括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 全球共有十大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带针叶林、、稀树疏林、红树林、草原、高寒草甸、荒漠、苔原。我国唯一缺乏典型的非洲萨王那群落(稀树疏林草地生态系统),但是中国的四大沙地(浑善达克、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在健康状态下其结构与功能恰恰是 “ 萨王那 ” 类型的,如果成功恢复并保留该类如下,中国则具有全球所有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加上中国具有典型的海洋与湿地生态系统,中国是全球所有国家中陆地生态系统类型最丰富的。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3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贵州水电开发是生态文明建设成功典范
zbt92 2016-12-23 14:48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一切科学实验,科学的新发现、新规律,都是建立在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基础之上的。居里夫人的女儿曾把观察誉为“学者的第一美德”;巴甫洛夫一直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座右铭,并告诫学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能源革命时代的观察,是风口的眺望,是船头的弄潮;是思索,是智慧;是交锋,是碰撞…… 2016 年伊始,《能源新观察》全新推出“观察家”栏目,将不定期邀请能源行业的领军人物和权威专家,共同捕捉行业热点、解析行业现状、探讨行业动向、展望行业愿景。 观察家,能源权威话语圈,观点引领产业未来! 张博庭应邀出席2015年12月10日在贵阳召开的《能源新观察》理事会 张博庭:贵州水电开发是生态文明建设成功典范 核心观点: ◆贵州水电开发的经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成功典范。 ◆保护生态的口号,并不是错误,但是容易被误解。 ◆文明是人类进化的结晶,不文明的状态既包括野蛮,也包括愚昧。生态文明显然就是要强调,必须以人为本的积极的保护生态。 ◆“新常态”是指经济发展告别高速,且不是暂时的告别,是强调今后中速、中高速的发展将成为常态。 ◆能源革命是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不仅不是要革煤炭、石油的命,而恰恰是要给宝贵的煤炭、石油等资源保命、治病。 《能源新观察》: 2015 年是贵州大中型水电开发收官之年,作为中国水电行业的权威专家,您如何点评贵州这 50 多年来的水电建设历程? 张博庭: 我认为,贵州对于我国水电发展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首先,贵州是我国水电开发先锋,在全国第一个成立流域开发公司,滚动开发乌江水电。 第二,贵州是我国首先完成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省份。目前中国大的江河流域,只有乌江完完全全地完成了梯级开发,有效解决了水电的峰枯矛盾,而我们知道, 2013 年和 2014 年我国的四川、云南等水电大省都连续出现了水电的严重弃水,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形成梯级开发。 第三,贵州在我国水电开发的关键时刻起到过决定性的作用。 2005 年1月,环保部突然叫停了三峡的下地电站的施工引起了很大争议,但就在被叫停几天后,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却亲临贵州索风营水电站,对水电开发予以正面肯定。贵州水电项目展示出的良好形象,为不久后环保部重启三峡工程的地下厂房施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贵州水电开发的经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成功典范。 我个人认为,《能源新观察》正在筹备中的“ 黔 水秘境——贵州江河万里行”活动就能非常好地展示出贵州水电开发、生态建设的上述亮点。 在这里,我要特别讲一下“生态环境”和“生态建设”的问题。 《能源新观察》: 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张博庭: “生态环境”是一个中国特色的名词。这个术语最初是已故中科院院士黄秉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在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针对草案中“保护生态平衡”这一说法提出来的。他当时认为草案中的“保护生态平衡”的表述不够确切,建议改为“保护生态环境”。 他的建议在政府报告和宪法中都被采用后,“生态环境”似乎就成为了一个名词。但此后,黄秉维院士自己也发现这个提法不够妥当,并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明确地说明 :“顾名思义,生态环境就是环境,污染和其他的环境问题都应包括在内,不应该分开,所以我这个提法是错误的。我觉得我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它有权改变这个东西。” 虽然黄院士自己也意识到这个修辞上的疏忽,可能会造成某些概念混淆的问题,并已经建议过我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予以更正。但是,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宪法中出现的名词,即使国家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不予收录,它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此后,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 《土地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渔业法》、《防沙治沙法》、《水法》、《农业法》、《草原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 10 多部与生态和环境有关的法律中,沿用了这一“保护生态环境”的提法。 从此,“保护生态环境”就在我国广泛地流行起来了。尽管开创这个名词的黄院士的本意,是指要保护环境,但是,后来还是有不少人想当然地会把保护生态环境,不仅理解成为保护环境,有时也简化理解成“保护生态”。 然而“保护生态”的提法,虽然不是错的,但它确实能引起一些混乱。因为,与环境的主体是人不同,生态系统有很多层次,不同的生态层次对应着不同的主体。因此,针对不同主体,保护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肯定会存在着矛盾。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尽管迄今为止“生态环境”这个名词并未被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收录,但是,这个词在社会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和传播。由于社会上把生态与生态环境混淆使用,那么在我国的现实就出现了,人们在讨论某一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时候,所考虑的范畴常常是不同的。 《能源新观察》: 但是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提出了。 张博庭: 发展到现在,生态学界是如何看待生态保护呢? 2013 年 10 月英国生态学会理事长 GEORGINA.M 的一篇“生态必须进化”的演讲,非常有说服力(该文章被刊登在 2013 年 11 月的《 Natural 》杂志上)。在当今社会,不考虑人的基本需求的所谓生态保护,就是一种不尊重生态的进化规律的狭隘的生态保护,其后果很可能是事与愿违。 与生态学界的深刻反思相呼应的是,中国政府也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 文明是人类进化的结晶,不文明的状态既包括野蛮,也包括愚昧。生态文明显然就是要强调,必须以人为本的积极的保护生态。在任何情况下,我们所要保护的生态,绝不能把人排除在外。否则的话,我们的所谓保护,很可能就是对整个人类的巨大伤害。 因此, 2014 年我国新环保法的第一条,已经把生态保护的描述,改成了生态文明。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也首次提出了要建设生态的口号。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保护生态的口号,并不是错误,但是容易被误解。 例如,中国的某些环保组织,利用编造水电开发破坏怒江生态的谎言,搁置了中国怒江的水电开发。十余年来,怒江水电每年可替代煤炭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为此,中国每年必须多燃烧 5000 万吨煤炭,多排放一亿吨二氧化碳。不仅在中国国内造成了严重的雾霾污染,而且也极大地加剧了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威胁了整个地球。 与此同时,几十万人在怒江峡谷里的挣扎生存,又迫使他们不得不向自然界进行索取。毁林开荒、陡坡耕种、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频发等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迄今为止,很多当地百姓还处在极度贫困之中。 但是,在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上,工程技术人员和生态研究保护学者之间经常是各持己见、争议不断,甚至谁也说服不了谁。譬如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术界,对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历来都存在着分歧。 《能源新观察》: 是的,“三峡工程”一直是学术争论焦点,也是民众关心的热点。 张博庭: 在三峡论证的初期,中科院(生态学者)组织的一次论证结论曾经是“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弊大于利”。 后来经过更广泛、更充分的论证,最后正式的三峡工程论证的结论。虽然得到的结论是生态环境影响“利大于弊”,但是,中科院的一位院士,则公开拒绝在论证意见上签字。 为什么都是非常严谨的科技工作者,却得出了完全相悖的结论意见?其原因还是在于,大家对生态环境考虑的范畴不同。工程专家是从广义的生态环境上考虑问题,而生态学家们则是以狭义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得出的结论。当然,生态学者们也并不否认三峡工程在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不过,他们常常把这些作用解释成是社会和经济的效益,而不肯承认这也是生态效益。 一场大洪水可以让十几万人死于非命,一场大干旱可以让数以万计的河流、湖泊干涸,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威胁,同样也是干旱区域内任何珍稀动植物的生态灾难。 我要指出的是,和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论述《水利工程说到底是生态工程》一样,我们同样可以论证《水电工程说到底也是生态工程》。 《能源新观察》: “水电工程说到底也是生态工程”,如何来理解这一命题? 张博庭: 三峡的水力发电和航运虽然体现出巨大经济效益,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它同时具有更巨大的生态作用。众所周知,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是当代人类社会最大的生态难题,而三峡的发电每年可以替代 5000 万吨的煤炭,减少一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对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减排工程,我们能否认它的生态作用吗? 三峡工程建成后,由于航道平稳,通过船闸的货运量从每年一千余万吨上升到了亿吨。在长江航行的船舶的平均燃料消耗下降了约 40% 。这不仅节约了燃料成本,同时也减排了大量的温室气体。 从广义上看,水利、水电工程首先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我们当年的三峡论证中得到生态环境影响“利大于弊”的结论,其实也是基于这一前提的。然而,直到今天任何一篇对三峡的生态影响不够公正的文章,几乎无一例外地把三峡工程的防洪、供水说成是社会效益,把发电和航运说成是经济效益。而否认三峡工程的生态作用。 这种批评三峡(和水电工程)破坏生态的做法非常高明,那就是把你的生态效益,归类到社会、经济上去,而仅仅把必须要承受的生态损失,算作是生态环境的影响。 然而,即使是我国生态学术界的主流倾向也不能代表就是正确的。除了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怒江水电被保护生态的理由搁置后,我国每年要多燃烧 5000 多万吨煤炭,多排放一亿多吨二氧化碳和各种污染物之外。我国整体水电开发的程度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严重的不适应。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优先开发利用水电,水电的开发程度普遍在百分之七、八十,甚至九十多的情况相反,我国的水电开发程度,至今才刚刚超过百分之三十。 为此,按我国应有的水能资源测算,由于我们水电开发的滞后,每年至少多燃烧 5 到 8 亿吨煤炭,多排放 10 到 16 亿吨的二氧化碳和大量的污染物。这样在 2012 年,我国的煤炭消耗量已经超过了全世界的总和,占到 52% 。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盟的综合值和 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国家的人均平均值。在遭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批评的同时,我们国家也出现了大面积的雾霾污染。 《能源新观察》: 您上述的主要观点是不要简单地理解“生态环境保护”,而是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和领域来客观看待水电开发。那么,您如何理解“新常态”、“能源革命”这些热词? 张博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告别长期高速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电力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一些水电大省出现严重弃水。当前,一方面市场没有保障,另一方面政策还要求我们积极开发水电,因此,很多水电企业都对下一步水电的发展产生了困惑。通过几个月的调研,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做了一个关于“新常态下水电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的报告。 我们得出的结论之一是“新常态呼唤能源革命”。首先,“新常态”是指经济发展告别高速,且不是暂时的告别,是强调今后中速、中高速的发展将成为常态;同时,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速每下降一个百分点,电力需求的增速几乎要下降一倍;此外, 2014 年起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量,已经超过了用电需求的增长。当前我们已经具备了能源革命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解决新常态下的电力产能过剩,最根本的办法只能依靠能源革命。 《能源新观察》: 现在一个经济界讨论的焦点,就是“能源革命到底是革谁的命?” 张博庭: 我们认为,能源革命的本质是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不仅不是要革煤炭、石油的命,而恰恰是要给宝贵的煤炭、石油等资源保命、治病。 我们当前粗放发展的方式,其实是在要化石能源的命。我们把煤炭、石油简单烧掉的效率最多只有 40% 左右,绝对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如果我们能想办法把更多的化石能源尽可能多的留给我们的后代,让他们在更高的水平下,更好开发利用它,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总之,没有煤炭、石油工作者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能源革命很难成功。 此外,气候变化难题也呼唤能源革命。 有限的化石能源不可能支撑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工业化后各国的能源消耗的趋势,各种化石能源都将在今后一、两百年之内枯竭。用可再生的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来这个替代的过程,是可以像其他的人类文明的进化一样,自然而然的实现。然而,最近的科学研究已经发现,人类过量燃烧化石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并导致了气候异常、冰山融化、海面上涨等一系列的生态难题,严重地威胁到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要避免气候变化的生态灾难,人类社会必须在化石能源枯竭之前,就主动地、有意识地实现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而能源不革命的结果,只能是我们把化石能源消耗光了之后,再被迫实现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因此,从 20 年前的《京都议定书》开始,各个发达国家都已经先后开启了能源革命。今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其实也是全球“能源革命”的磋商大会、誓师大会。其目的也是要通过各国政府,去推进本国的能源革命。 《能源新观察》: 根据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的此次调研,是否得出了一些结论,譬如那种能源将可能成为未来能源革命的主力军? 张博庭: 我们认为,能源革命具有某些特点。一是电力是能源革命的主战场。因为,人类获取可再生能源的最主要方式是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二是水电是当前能源革命的主力军;风能是能源革命的第二梯队,太阳能是能源革命的决胜力量。 以上结论绝非空穴来风。在 2015 年举行的世界水电大会上,我们得知目前世界上 80% 的可再生能源来自水电(我国也是如此)。今后 30 年,世界的水电还可能要增加一倍。且今后世界电力需求的增长,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经济能力,也适合优先发展技术成熟的水电,同时,世界水电资源的潜力也在这些国家。所以,水电是能源革命主力军的局面,短期内还不可能改变。 除此之外,目前风能太阳能发电的间歇性、随机性的矛盾,还必须依靠水电和抽水蓄能来配合。今后当储能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之后,风能的作用会逐渐跟上来,但估计其总量可能会与水电相当,所以说它是第二梯队。但最终,能完全解决人类能源需求的,只有太阳能的直接开发利用。 《能源新观察》: 中央从生产、消费、技术、体制等方面,对推动能源革命提出了具体要求,怎么来理解这些内容呢? 张博庭: 生产革命是逐步利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近期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改变煤炭为主的现状,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远期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消费革命是 除了节约优先,控制能源消耗总量的宏观要求之外,具体的主要是以能够呼应能源的生产革命的措施为主。如:电能替代。只有推广了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才有可能实现可再生能源替代石油的目标;技术革命是一切能够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相关技术。如: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以及高效储能等技术。 我重点说一下体制革命。各国能源体制革命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必须要靠各国政府自上而下的推进。从各国能源革命的实践来看,无论是用市场还是行政的手段,都可以达到能源革命的目的。 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实现能源革命的方式主要是依靠市场手段,例如,采取碳排放税、规定碳排放指标和建立碳排放交易。而美国的能源革命,则更多地依靠的是行政手段,如在奥巴马总统的命令下, 2013 年美国颁布了严格的新建火电的碳排放标准。使得今后美国新建的煤电厂必须采取碳捕捉、碳封存措施才有可能满足标准。同时美国奥巴马总统还曾在 2011 年宣布从 2012 到 2016 年间美国要关闭 156 座燃煤电站,目前已经是实施了大半。 《能源新观察》: “新常态下水电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报告得出的最终结论是什么呢? 张博庭: 一是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具备了能源革命客观条件;二是当前我国能源革命的难点是能否抑制火电规模无序扩张的现状。不仅要控制火电的增量,还必须要逐步消化掉过剩的存量,通过能源革命,让煤炭、火电行业进入良性循环;三是电力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只是手段,实现能源革命才是目的;四是解决好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矛盾,需要政府的决心和能源行业的理解、配合。
1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江经济带应高举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大旗
热度 1 baocunkuan 2016-12-4 14:01
12月3日,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16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论坛由长江经济带(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共同主办,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前院长毕军,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诸大建,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水环境规划部主任王东,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区域合作处处长程建新,四川省南充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斌,上海康桥工业园区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舒廷飞,长江经济带相关地区、科研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复旦城市发展研究院的师生代表等近100人出席论坛。 刘承功在致辞中指出,长江经济带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之路对于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复旦大学应充分发挥环境相关学科优势,牵头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研究综合性平台,在生态文明、环境与健康、城乡环境治理、低碳经济与发展、环境正义与公众参与等重大议题上有所突破。 本次论坛围绕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布局优化、生态格局构建”展开。王东就长江经济带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进行了发言,对长江经济带的概念衍生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区保护与技术路线等展开了详细的介绍,指出了长江经济带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方针,解决流域整体保护不足、污染物排放量大等突出环境问题。他强调,水资源利用的上线约束和水电设施的生态调度,落实生态保护红线要求解决突出生态问题,兼顾多种环境要素,促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程建新在点评发言中介绍了上海市政府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思路和想法,指出上海要在长三角经济带中发挥引领作用,逐步实现“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经济带、服务全国”的目标。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基于“水平-进步-差距”的维度对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绩效评价作了报告。他指出,应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问题,紧扣生态文明,从目标、行为、结果三方面综合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建设以上海为中心的,跨院系、学科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学术与政策研究高地;创造性地运用绩效设定、绩效评估、绩效提升等工具和方法,形成从上到下、由内到外的强大激励和动力机制。 王斌在点评发言中强调,应提升理论知识,转化实践应用的范围和深度,实现理论和实践进行互动结合,产生最大的经济环境效益,同时各方共享成果,形成综合的长江经济带研究团队。 毕军阐述了长江经济带的风险管理问题,提出了优化风险空间分布、建设风险防控工程的目标,对长江经济带的环境风险链、风险场、风险管理策略和调控理论进行了剖析。他建议构建以“事前准备—应急响应—事后管理”为主线的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框架,建立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市的层级管理合作模式,制定综合性的环境风险管理战略,建立高效的环境风险公众参与模式,全面推进环境风险管理常态化。 舒廷飞在点评发言中以上海康桥工业园区实例,分享了环境风险管理的经验,提出早期风险评估介入,利用负面清单来解决发展问题。 下午,包存宽就复旦大学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关研究以及环境管理学科“双一流”发展思想进行了分享。环境管理将立足上海、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大河流域治理,紧扣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主题,围绕生态安全、绿色发展、社会稳定、人群健康等方向的学术前沿、社会关注重点开展跨学科集成研究,探索学科集群发展的制度设计,构建涵盖“学术影响力、政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的学术评价体系。诸大建、任远、毕军等专家对复旦环境管理“双一流”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12月1日,由复旦大学牵头倡议的“长江经济带智库合作联盟”签约启动。本次论坛正是借此契机,进一步对长江流域区域环境规划、现状、风险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全面反映和梳理。论坛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智慧合力,牵头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研究综合性平台,促进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开展,运用政策、市场、技术等多种手段来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44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远离蛮荒的文明为何要重新拥抱“荒野”
热度 1 baocunkuan 2016-11-3 10:04
近日( 2016年11月1日 ) 中央深改组通过《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这是 十 八大以来生态文明 建设中的 又一重要制度 。意见强调按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脆弱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并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编制空间规划的基础,确保生态功能不弱化、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文明是指人类远离荒蛮的状态 ,是一个与荒野相对的概念。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就是我们长期追捧经济 性、物质性 文明后明确要 转变 观念,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 甚至可以说 “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即 “原 生态的自然 ” 或荒野,生态文明 理念 就 体现在人类 社会对荒野 价值 的认识和对待荒野的态度 上 。 无论是贝尔荒野求生的电视节目,还是罗伯特 ·麦克法伦《荒野之境》的文学作品,都表现出人们对荒野的渴求。荒野,似乎弥漫着一种神秘的诱惑,蛮荒和原始,给人们带来对未知的恐惧,这恐惧又让人们隐隐激动不已。过去 很长一段暑期, 人们的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活动是通过对荒野的开发,产生了效益甚至缔造了人类文明; 类似 “一座新 城 在 荒滩 拔地而起 ” 新闻 报道屡见报端 ,就是 人们 习惯性 地沉醉 于对 荒野征服 的 成就感的真实写照 。无论对荒野还是对文明,人们似乎都有着渴求和恐惧。 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 “荒野”不可缺位,甚至生态文明内涵、理念、原则、建设内容之中就蕴含了“荒野观”或荒野保护。 这或许这是经济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经的一条路。从美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更为清晰的认识这一点。自新大陆殖民以来,人们对荒野的认识和态度从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的50余 年间 经历了两次转变,由恐惧和敌视荒野逐渐转为欣赏和珍爱荒野 , 再 由 承认荒野的审美和精神价值的浅表认识到基于生态思想对荒野多元价值的生态学认知的深刻转变。这个 时期 美国涌现了崇尚荒野的户外运动,人们 的 阅读和休闲情趣也倾向于野性,同时荒野保护运动也逐渐兴起,并 由此带动了美国相关荒野保护的立法 , 如 1890年的《约塞米蒂公园法》、1891年的《森林保护法》和1916年《国家公园管理局法》。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20年 间 ,生态学在美国迅速发展并赋予荒野以生态内涵。在审美和精神价值的基础上,荒野保护被融入了科学和伦理要素,强调土地共同体内部的有机关联及对自然的谦恭和尊重。 1964年的《荒野法》和1980年的《阿拉斯加国家利益土地资源保护法》强调要保护“完整的生态系统”,体现了要实现文明与荒野共存的梦想。 从十八大报告提出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到2015年 通过的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 “ 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明确城镇建设区、工业区、农村居民点等的开发边界,以及耕地、林地、草原、河流、湖泊、湿地等的保护边界 ” ( 简称 “ 三 个空间两 个 边界 ”) , 以及近日 通过的《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都 强调了 “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 ,体现了我们须 平衡 开发 与保护 、协调 文明与荒野 的 关系,不仅 对当今发展方式反思,也 体现了 对未来生态美好的期许。人类需要文明,也需要荒野,享有和感受荒野是当代人和子子孙孙应该得到保护的一项基本人权。之所以要保护荒野,从小视野来看是要保护荒野的多重价值,从大视野来看是要平衡文明与荒野的关系,破解文明过度扩张及由 此带来的 压缩荒野空间的问题。 在人类开发荒野的同时,人类的精神却反方向地走上了一条回归荒野的历程。因为正如荣格所言,人类精神史的全部历程,就是要唤醒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记忆而达到向完整的人的复归。历史地看,对于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不仅取决于官方的政策创新与立法智慧,更取决于思想观念和伦理上的革命。 本文刊于今日(2016-11-03)《解放日报》新闻客户端——上海观察。
318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生态文明建设六大理念的思想探源
lijushizao 2016-9-6 17:44
余池明 http://history.people.com.cn/n1/2016/0420/c393599-28291821.html 来源: 人民网-文史频道 2015 年 9 月 11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 的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理念,即 “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这六大理念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的概括,也是指导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美丽中国理想的思想基础。为加深对六大理念的理解,本文对六大理念的思想渊源作初步的梳理和探讨。 一、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实质上是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自然是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履行人类保护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责任。 《易经》是中国经典之祖,其天人合一思想奠定我国古代自然观的基础。《易经 ·系辞上传》描述了古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首次提出“自然”概念,《道德经》中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说:“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其中就蕴含着尊重顺应天地万物自身运行规律的理念。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经典《中庸》谈到: “ 唯天 下之 至诚,故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能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 论述了人类在认识万物基础上赞天地之化育的作用。 中国文化主流一直是尊重自然的,然而 “大跃进”和“文革”期间一度流行人定胜天的观念,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发展也存在忽视自然保护的问题,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西方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进程,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也认识到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十八世纪末以来兴起了资源保护和自然保护思潮。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环境危机的加深,相继诞生环境伦理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关于生态环境的新学科,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1982 年 10 月 28 目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自然宪章》确立了“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等五项一般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总体方案》在总结中外处理人与自然关 系 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树立了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 根本 理念 。 二、 发展和保护相统一 发展与保护相统一的理念主要针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和经济社会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来讲的。我国古代哲人是认识到不能过度开发利用的。在保护自然方面,孟子提出不违天时观念。《孟子。梁惠王》篇谈到如何实施王道政治时说过这样的话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人山林木,林木可胜用也。这些话虽然强调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但还是包含着明显的自然保护意识在内。 从全球视角来看,各国学者在不断探索发展与保护的平衡。 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国际建筑协会于 1977 年 12 月通过的《马丘比丘宪章》指出:“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址和古建筑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具有生命力 ② 。 ”生态经济学认为,要获得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一个办法是通过限制人口量及人造物品存量的增长,限制资源量,使之与保持人们合意的生活水平所需的物质资本价值相当。 习近平在主政浙江期间,就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在 2006 年发表的 《从 “两座山”看生态环境》一文中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两座山’之间是有矛盾的,但又可以辩证统一。” 2013 年 5 月 24 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2014 年 3 月 7 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按照发展与保护相统一的理念,就必须转变发展模式,走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就必须让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 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理念。早在 2005 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发表 的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中谈到 “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初步阐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含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际上是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形象表达。从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际上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身具有经济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全面的科学表达及其系统的定量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 1974 年 , Hold ren 和 Ehdich 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1997 年 , Robert Constanza 等在《 Nature 》杂志上的文章《世界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本的价值》,在总结过去几十年生态系统公益价值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归纳为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等 17 个种类。赫尔曼 · E · 戴利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应用》中指出 三类基本的生物资源值得注意:第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即为经济过程提供原材料的生态系统结构元素;第二类是生态系统服务,它既指生态系统对人类的价值功能,也指生态系统结构元素相互作用产生的自然现象;第三是废弃物吸收能力,即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有明显区别,有必要单独处理的一种生态系统服务。 四、 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 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概念来自环境伦理学和生态经济学。自然界对于人类具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如维持生存的价值、经济的价值、娱乐和审美的价值、历史文化的价值、科学研究的价值等。使用价值属于工具价值或者外在价值。环境伦理学者罗尔斯顿在工具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和整体价值。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都客观地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系统价值就是创生万物的大自然 ⑤ 。从生态经济学角度来看,强调自然的经济价值,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损害自然必须赔偿,使用自然应当付费。 1987 年,布伦特兰委员会报告认为环境和生物圈是一种最基本的资本。 1995 年,世界银行将资本划分为四种类型:人造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生态经济学家比较赞同希克斯对资本所下的定义,即“资本是能够为未来提供有用产品流和服务流的存量。”( Hicks , 1974) 。 生态经济学家戴利认为,自然资本是指能够在现在或未来提供有用的产品流或服务流的自然资源及环境资产的存量 (Daly , 1996) 。自然资本概念有利于重视对自然资本的投资,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维持可再生资源的持续性。将自然资本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有利于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改进核算。 五、 空间均衡 空间均衡原来是区域经济学的概念,从空间结构入手,分析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的均衡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之一的空间均衡理念,侧重于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匹配的问题。 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特别是风水理论的形势宗是一种寻找判断理想人居环境格局的理论,里面就蕴含空间均衡的理念。它追求的目标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在天、地、人三者之间,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又不偏废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注重天时、地理、人和之间的协和自然美,给人以安全的环境和安全感。 现代的空间均衡要求通过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各个市县的定位。区域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布局必须符合主体功能定位。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项目实行差别化市场准入政策,明确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准入事项,明确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构建平衡适宜的城乡建设空间体系,适当增加生活空间、生态用地,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 2006 年的《 从 “两座山”看生态环境》一文中就指出:“把这‘两座山’的道理延伸到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上,还启示我们,工业化不是到处都办工业,应当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开发则开发,宜保护则保护。”这段话体现了因地制宜、区域空间均衡发展的理念。 六、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一种生态整体论的思维。整体论思想古已有之,古代希腊和中国都提出了朴素整体论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易经》提供了天地人整体的思维模式,老子的朴素整体论的思想也十分丰富。 2013 年 11 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山、水、森林、农田、湖泊相互依存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不叫生态共同体而叫“生命共同体”进一步凸显了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对人类生存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总书记强调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生命共同体”概念是由美国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奥尔多·利奥波德( Aldo Leopold , 1887 —— 1948 年)在《沙乡年鉴》中提出的。他认为真正的文明“是人类与其它动物、植物、土壤互为依存的合作状态”,真正的伦理应当是大地伦理,是将人类视为“生物共同体中的一个成员”并自觉维护大地共同体的伦理。他提出了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准则:“有助于维持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事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我国宋代张载( 1020-1077 )的《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以天地为父母,视天地间万事万物皆与己同为一体 ,也蕴含着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的理念继承融合了西方整体论、大地伦理学和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精华。 作者单位: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对外合作与地方基层领导干部培训部主任
个人分类: 生态文明|1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五:绿色化发展是根本出路
蒋高明 2016-9-1 10:54
《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五: 绿色化发展是根本出路 蒋高明 本文载中国科技出版社《中国生态六讲》,2016出版 当前“新四化”的概念在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外,又加入了“绿色化”,并且将其定性为“政治任务”,“四化”变“五化”。 我感觉生态学的春天来到了。自1984年从生物系植物专业选择了生态学方向以后,30多年来,从没有改过行。生态学由原来不被看好,成为今天全社会的热门话题,且生态文明还成为执政党的执政理念,这与长期以来生态学和环境保护工作者的努力分不开。我国过去在生态治理上走过弯路,就是因为没有从战略高度思考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后果,没有“青山绿水也是生产力”这样的战略思维。 要发展绿色经济,农业必须首先考虑。自人类诞生以来,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觅食或生产食物上。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能够寻求温饱就不错了。第一次绿色革命让食物大大丰富,然而人类为之付出的代价也是异常沉重的,酸雨、温室气体升高、雾霾、病人增加、贫民窟出现等,这些无不与高度集约化、化学化、转基因化、市场化思维的农业模式有关。让少数人养活高度集中的城里人,土地承担不起污染之重;采取对抗的办法控制病虫草害,农田充满杀机;五大激素进入食物链,产量提高了,营养却下降了,而且污染出现了。懒人农业暴露的问题越来越明显,食物安全频频亮起红灯。如果从源头解决农业问题,从绿色化思维出发,让农业中的各项元素循环起来,农业完全是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生产健康食物的。我们做的八年极端实验充分说明,即使一点不使用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激素和转基因,低产田也能恢复成高产稳产的吨粮田,政府的农业补贴要向生态农业倾斜,而不是补贴农药、化肥、除草剂、地膜生产商,只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生态农业就能做到健康生产,而且还能高产,稳产。 其他生态系统如果采取绿色化思维管理,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要充分发挥自然的修复能力,恢复后的生态系统,会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服务,远远高于现在破坏后再治理的效益。有些宝贵的生物物种消失后是无法恢复的,大量宝贵的陆地土壤,因水土流失和沙尘暴而被带进太平洋也是难以回来的。 绿色化还可以解决荒漠化、石漠化等难题。绿色化不是简单的绿化,绿化也不是简单的树化,绿化祖国不是“树化”祖国。尽管树木有很高的生物量,能够释放更多的氧气,但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长树,否则地球上早就长满了森林。在绿色化新思维模式下,中国以植树造林为目的的生态化建设,必须进行调整了。 工业也可以走循环经济道路,减少源头排放。当前的经济模式必然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先污染、后治理”,是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可现在却在中国重演。采取绿色化工业思维,“零排放”在技术上也是行得通的,如造纸企业如果认真处理污水,达到能饮用的标准是没问题的。污染不出工厂,治理成本就低,否则,治理难度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可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理环境污染当然也不是比登天还难的事,就看是否重视环境保护,是真搞环保还是假搞环保。 比如遍布城乡的垃圾问题,必将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城市代谢受阻,加上来自农村的垃圾集中到城市里来,更加大了这一矛盾。其实,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我们在山东济宁考察,当地将农村与城市垃圾集中起来焚烧发电,吞吐量很大。据介绍,他们已解决了二噁英排放和异味问题。 日益严重的雾霾问题也是能够解决的,APEC蓝的出现就是明证。雾霾产生的社会原因是资本主导了的市场经济,是发达国家的污染悲剧在中国的重演。雾霾主要是人为的,产生的原因复杂,解决雾霾的出路不是简单的煤改油,而是发展路子要转变,要限制过度膨胀的私欲,限制过度产能。当然,技术上寻找替代能源尤其是清洁能源是必要的,但重新思考“雾霾经济”,适当恢复当年一些好的做法,走共同富裕道路更是必要的。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要靠人类的智慧解决,那些以强欺弱,以丛林法则思维转嫁污染、转嫁社会危机的做法,只能让我们获得短暂的喘息,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大自然对人类实施的种种惩罚无时不在提醒人们,走绿色发展道路,走和谐发展道路,走共同富裕道路,才是人类的根本道路。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9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示范,还是试验——生态文明应如何建设?
热度 2 baocunkuan 2016-8-24 12:06
近日(2016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 方案》,明确要“ 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以下简称试验区),将中 央顶层设计与地方具体实践相结合,集中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规范各类试点示范,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其是明确“ 自本意见印发之日 起,未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各部门不再自行设立、批复冠以“生态文明”字样的各类试点、示范、工程、基地等;已 自行开展的各类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到期一律结束,不再延期,最迟不晚于2020年结束。 ”算是对当前各类“示范、创建”活动过多、过杂的一个正式回应。 在2013年,我和同事、同学在《应用生态学报》发表一文《 生态示范创建回顾及 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初探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6CurRec=7recid=filename=YYSB201304043dbname=CJFD2013dbcode=CJFQpr=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TTGJhYlNPS3BkdUNOR2Zmd21kYzkvaTg3SjRKOWtydkQ=$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ggI8Fm4gTkoUKaID8j8gFw!!v=MTUyODFyQ1VSTHlmYitSckZ5amhVYnJCUERUWWJMRzRIOUxNcTQ5Qlo0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Y=),认识到“创建活动普遍存在建设目标缺乏针对性、建设主体混乱、建设过程有效性低和建设考核缺乏持续的激励机制”的问题,并“从建设目标、建设主体、建设过程和建设考核等方面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包括 根据区域特征确立建设 目标、 不同建设主体协同合作 、丰富公众参与途径、建立全面衡量“行为和结果”的绩效评价体系等。” 这里,也把全文发布一下,欢迎批判、建议! 生态示范创建回顾及 生态文明建设 模式初探 * 毛惠萍,何璇,何佳,牛冬杰,包存宽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092 上海) 摘要: 生态文明的目标是规范人类发展行为,以协同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本文 对环保部主导的生态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省、市、县创建等生态示范创建活动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这些创建活动普遍存在建设目标缺乏针对性、建设主体混乱、建设过程有效性低和建设考核缺乏持续的激励机制;同时,通过分析生态文明的内涵,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示范创建的关系,从建设目标、建设主体、建设过程和建设考核等方面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包括 根据区域特征确立建设 目标、 不同建设主体协同合作 、丰富公众参与途径、建立全面衡量“行为和结果”的绩效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 生态示范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1. 前言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已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开始付诸实践。自 1989 年全国爱卫会推行国家卫生城市以来,截至目前为止,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林业局等相关部委在全国推行了一系列创建活动,比较有影响的包括全国文明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市县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 生态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省、市、县创建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可视为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阶段,是推进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 。本文重点对国家环境保护部推行的生态示范创建活动进行分析,探讨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其他生态示范创建的关系,同时学习和借鉴其他部委推出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等创建活动 ,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开展和持续推进提供依据。 2. 生态示范创建回顾与分析 目前,经过自 1995 年以来共 7 批次的命名,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已达到 528 个;包括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江苏、广西、四川、辽宁、天津等在内的 1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500 多个市(县)开展了生态省、市、县的创建(见表 1 )。 表 1 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概况 Tab 1 Overview of eco-demonstration activities 生态示范创建 推出时间 主导部门 创建地区 生态示范区 1995 年 国家环境保护部 528 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国家环保模范城 1997 年 国家环境保护部 76 个城市(区):临安、广州、天津、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州、杭州、青岛等 生态省、市、县 2003 年 国家环境保护部 1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广西、四川、辽宁、天津、山西; 500 多个市、县:宁波、青岛、杭州、沈阳、成都等 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2007 年 国家环境保护部 46 个试点:延庆、承德、闵行、常熟、昆山、江阴、太仓、无锡、杭州、中山、洱源、贵阳等,其中 38 个由生态市(县、区)自动转化 尽管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实践中还是存在下列问题: 2.1. 建设目标缺乏针对性 各生态示范创建的建设目标确立基本采用国家统一设置的方式。只有在个别建设指标的设置上考虑了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以及经济发达区和经济欠发达区的差异,如 2001 年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指标“城镇单位 GDP 能耗”针对南方和北方两个不同地区设置了不同的标准,南方地区建设标准普遍较北方严格。 2008 年国家级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按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分别设置建设目标。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差异巨大,采取“一刀切”的刚性建设指标会降低创建活动的有效性。总体来看,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阶段,但具体到不同的区域,各地的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建设重点、难点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在建设目标的设置上需考虑地方特色。尤其是国家当前推动主体功能区规划,即 根据不同区域的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 4 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因此,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可在建设指标选取以及指标值设置上有所不同。 目标设置应与当地的发展状况相适应,使目标值能够通过努力实现,使原本基础较好的地区更加努力,促进基础较弱的地区能够进一步发展。否则,对生态创建的实践不利,目标值设置得过低不能起到持续推进的作用,设置过高则会降低建设的积极性。 2.2. 建设主体混乱 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中存在主导部门、地方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等主体。由于生态示范创建在国家层面的主导部门是国家环境保护部,通常地方的生态示范创建是由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直接负责或者地方政府委托环境保护部门具体负责。无论上述何种形式,生态示范创建在地方实际工作中经常被视为环境保护部门的事务,地方政府没有发挥建设主体的作用。同时,其他部门也推出一系列相关或类似的创建活动,如建设规划部门的园林城市、林业部门的森林城市等创建活动。各建设主体在生态示范创建中职责界定不清, 造成职能交叉或相互推卸的现象。 同时, 生态示范创建的建设重点通常是与主导部门的性质和职责直接相关。单一主导部门推动存在本位主义,利于本部门建设。国家环境保护部推动的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市、县建设以环境保护为建设重点领域。生态示范区环境类指标个数达到 73% ,经济类指标占比 12% ;生态市建设指标中区域环境保护相关指标个数占比 34% ,社会进步指标占 20% 。生态示范创建往往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因此环境保护部门等单一部门无论是从行政级别还是职能权限都无法有效地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所以应突破生态示范创建由单一主管部门推动的情形,围绕生态示范创建的目标,统筹规划,由多个部门、多个行政层级,以及政府、企业与公众协同推进。 2.3. 建设过程有效性低 建设过程以“运动式推进”为主,通常是基本符合或接近考核要求的地方政府,通过短期内集中式、高负荷、高速度来完成创建达标。这种“运动式”的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可以在短期内大力推进地方环境保护工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短期内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环境质量。但是,创建目标一旦实现或创建命名工作一旦完成,地方政府的兴趣又迅速转移到其他领域或其他创建活动中。运动式推进往往只追求一时一事建设的高效,不能收到长治久安的效果,甚至助长投机行为。“运动式”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创建效果及有效性难以提高。 同时,“ 自上而下”推进模式下,层层下达任务、落实目标,缺乏“自下而上”的灵活性,难以反映基层行政区(如县域)的特色与个性指标,不能有效调动基层持续推进生态示范创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4. 建设考核缺乏持续激励机制 各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均采用了打分制,通过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对比进行,考核重结果而轻过程,没有将由于投入和取得成效之间存在的滞后现象而导致的隐性绩效纳入考核。有效的建设考核应综合考虑包括行为和结果在内的建设全过程的绩效。 根据对考核步骤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各生态示范创建基本上采用 “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文件——自评——上级部门组织技术核查——验收并挂牌——复查”的考核程序(见图 2 )。考核结果只有“通过”和“不通过”两种,平行城市之间不存在排名考核,不能持续地引导创建活动的深入、完善、提升和扩展。 图 1 生态示范创建考核程序 Fig 1 Evaluation procedures of eco-demonstrationactivities 生态示范创建的考核过程中存在“民意调查”这一公众参与形式,属于政府倡导下的配合型参与,公众很难有自己独立的立场。同时“民意调查”仅仅将公众作为政府工作的评判者,没有充分发挥公众的能动作用,对生态示范创建的约束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 3. 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研究 3.1.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由于生态文明内涵的丰富性,以及研究者对问题所持的视角不同,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也不同: ( 1 )从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发展这一广义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指人类能够自觉地把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纳入地球生物圈系统的良性循环运动,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 。 ( 2 )从社会结构这一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四者共同构成了社会的文明系统 。生态文明渗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中,并与这三种文明形式相互依存、共生发展 。 ( 3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角度,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反对人类中心论,是天人关系的文明 。王奇等将生态文明内涵阐释如下: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基本准则,在自然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然和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成果总和 。许恒等认为生态文明注重环境—社会的相互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的和谐共存是其核心内容 。生态文明要求把人的一切活动内化于生态系统之中,从生态循环的角度看待工业化市场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使文明的进步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 。 本文认为生态文明是表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具体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 3 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其目标是规范人类发展行为,以协同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发展。而目前推行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定义的生态文明的内涵则更为狭窄: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以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为核心理念,以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途径。 3.2. 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示范创建的持续深化和提高,依据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目标、建设重点和建设过程上应和其他生态示范创建有所不同,具体包括: 在建设目标上,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他创建活动的提升与拓展。以往的相关创建活动侧重在工程性、物质性建设上,目标在于营造一个整洁、健康、安全的环境。生态文明创建目标是规范人类发展行为,关键是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触及意识形态、制度建设、行为方式等“软”的方面。 在建设重点上,以往的生态示范创建的建设重点可视为物质基础建设,以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为核心。而生态文明则可视为上层建筑,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采用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倡导生态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等为核心。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物质基础又受限于上层建筑,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和提升,会加速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在建设过程上,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其他创建活动的一个反思和丰富。以往创建活动的建设采取“自上而下”的过程,层层下达任务、落实目标。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互动过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要求统筹规划各创建活动,多个部门、多个行政层级,以及政府、企业与公众不同行为主体协同推进。 3.3. 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针对以往生态示范创建普遍存在建设目标缺乏针对性、建设主体混乱、建设过程有效性低、建设考核缺乏持续激励机制等问题,综合分析生态文明内涵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特点,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模式(见表 2 ): ( 1 )在建设目标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特殊性,确定不同的建设目标,实施差别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分别为: ①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在建设和考核中延续对资源环境的重视,推行污染治理; ② 实现了环境保护的全过程控制,通过源头控制,促进产业转型、循环经济、低碳产业等,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和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模式; ③ 提升到战略决策的控制,建立生态文化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乡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动态设置,形成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逐渐从以工程性、物质性建设为核心,转为以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规范人类的发展行为为核心,应触及意识形态、制度建设、行为方式等。 ( 2 )在建设主体上,应由政府、企业和公众三者协同推进生态文明。政府、企业和公众这三个不同的行为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和功能各不相同。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主要发挥引导和规范的作用,企业应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而公众则是从根本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持续增长的公众需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动力,公众也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不竭的智慧源泉。在完善政府部门政策指引和制度保障的职能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和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工厂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有效节能减排,公众积极参与、努力作为。 ( 3 )在推进机制上,以地方需求和群众需要为核心。可采取代表会议、投票等形式使群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性目标的设置工作中,这使得群众能主动、持续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但必须对群众采取科学的教育、引导,唤醒和提高正确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意识,这是生态文明持续推进的保障,也是目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 4 )在建设过程上,生态文明建设应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上下联动”的过程。上级在建设中主要起导向的作用,建设积极性的提高和具体措施的实施等须由基层完成。丰富公众参与的方式与渠道,加强公众参与的深度尤为重要。强调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的参与、决策和管理:在建设考核中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通过每年发布评估报告,使获得命名的地区也能进一步发展;发展民间环境保护机构,对建设全过程起监督作用,公众甚至可享有“一票否决”的权利。 ( 5 )在建设考核上,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的绩效考核,构建全面衡量建设行为和结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由衡量同级不同城市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差距指数,衡量同一城市不同时间生态文明建设程度的进步指数以及衡量同一城市一年间生态文明建设投入水平的投入指数组成的指标体系,综合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果、过程和目标。综合考核生态文明建设的显性绩效和隐性绩效,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尤其是对经济欠发达或自然禀赋较低的地方。 表 2 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生态示范创建模式对比 Tab 2 Modes comparison between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eco-demonstration activities 生态示范创建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建设目标 单一建设目标,仅在个别建设指标上考虑区域差异 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动态设置建设目标 建设主体 政府主导,单一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协作,企业和公众被动式参与 政府、企业和公众形成整体合力,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指引和制度保障,工厂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有效节能减排,公众积极参与 推进机制 基于上级压力或“争第一”、“拿牌子”的功利性需求,被动地、运动式推进实施 基于地方需求、群众需要,主动地、持续性推进实施 建设过程 自上而下,层层下达任务、落实目标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丰富公众参与的方式与渠道,加强公众参与的深度 建设考核 划线打分的评价体系 建立差距指数、进步指数、投入指数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 4. 结论和展望 4.1. 结论 生态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省、市、县创建等生态示范创建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恶化的趋势,甚至局部改善了环境质量。然而以往的生态示范创建普遍存在建设目标缺乏针对性、建设主体混乱、建设过程有效性低、建设考核缺乏持续激励机制等问题,使得各类创建活动有效性低,不能形成持续推动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其目标是规范人类发展行为,以协同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发展,具体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应基于对生态文明概念和内涵的正确理解,吸纳其他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并在建设目标确立、建设主体设置、建设过程和建设考核实施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包括根据不同地区、阶段特征有针对地设置建设目标,丰富公众参与的方式和途径,建立科学、全面、客观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体系等,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效性,将生态文明的理念不仅渗透到政府各部门工作中,还应促进企业、公众的积极参与,共同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合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4.2. 展望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也刚刚开始,指标体系、考核方法等研究将是下一步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加深对指标体系的研究,以提高其科学性、合理性。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不仅 为 生态文明建设提供 了有效的评价 工具, 而且能够引导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完善、提升和拓展。对考核方法的研究应集中在持续激励机制的建立,使得考核工作能真正意义上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略)
4977 次阅读|2 个评论
规划环评应体现生态文明价值规范
热度 2 baocunkuan 2016-8-8 13:14
当今被社会广泛关注的过度城镇化及伴生出来的大量“空城”、“鬼城”,想必其中也有在规划编制中开展了规划环评的。而即使开展过环评的“新城或新区”规划,也未能从环境与生态的角度有效阻止一味贪大的规划被“决策出来”。西部某新区应是中国当下规划环评实践的一个缩影,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或许是探索切实规划环评实践中提高其有效性的鲜活案例。 规划环评应体现生态文明价值规范 ——基于西部某新区规划环评的分析 “环评法”及其所规定的规划环评实施 10 多年,正值中国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的时期。与之同时,人们对环境质量改善的需要却持续提高的时期。 人们还是不仅要问,“环评法”及规划环评的效果或有效性如何? 尽管不能将环境质量恶化的“脏水”都泼在“环评法”或规划环评“身上”。规划环评作为预防性的政策工具,应具有预防环境问题发生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功能,因此规划环评的有效性面临置疑也在所难免。 当今被社会广泛关注的过度城镇化及伴生出来的大量“空城”、“鬼城”,想必其中也有在规划编制中开展了规划环评的。而即使开展过环评的“新城或新区”规划,也未能从环境与生态的角度有效阻止一味贪大的规划被“决策出来”。西部某新区也是近年涌现出来的“新区”、“新城”之一。西部某新区应是中国当下规划环评实践的一个缩影,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或许是探索切实规划环评实践中提高其有效性的鲜活案例。 一、规划环评有效性 首先,什么是规划环评的有效性? 规划环评的有效性可分为程序有效性和实质有效性。其中,实质有效性是指规划环评所实际发挥的作用。不仅体现为 规划环评的成果、结论被规划审批机关、规划编制机关及规划编制的技术咨询服务机构等相关部门的采纳情况,还体现为采纳规划环评成果、结论、建议之后的规划,在其实施中是否有效避免了重大环境问题的发生、尽可能降低了规划实施的不良环境影响上,以及最终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上 。 其次,规划环评实践中的有效性如何? 规划环评实践十余年来,实质有效性很低:一方面,规划环评实施率很低,问题的 源头在于规划编制机关和规划审批机关的普遍性违反“环评法”,即规划编制机关在没有开展环评或环评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报送规划草案,规划审批机关在没有看到环评文件的情况下批准了规划草案;另一方面,即使开展了规划环评,由于介入过晚,甚至是对已经批准或实施实施若干年的规划进行环评,难以对规划实施根本性或颠覆性的意见或建议,或提出此类意见或建议,也不会为规划编制机关所采纳——即使 国际经验也证明,如果规划部门或规划师对规划环评或 SEA 不 “ 领情 ” ,甚至视规划环评为 “ 累赘 ”的话,规划环评 只能干着急, 而补课式环评、隔靴挠痒式的结论与建议即便被规划所采纳,也难以对规划方案进行实质性的优化或改善。 最后,还需要审视当下规划环评的理论与方法是否满足现实的需要——对上助力形成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对下响应影响人群健康和生态安全或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生态、资源与环境问题,而且对于切实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的客观需要——至少,规划环评自身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前的规划环评, 过于依赖项目 环评模式 和技术方法,忽略了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长期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大多数基于环境要素(水、气、噪声等)开展的,基于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开展规划环评,缺乏充分融合城市 /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原则、框架与整体性要求, 甚至规划环评已经沦为了“大个头”的项目环评。规划环评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 不仅难以让规划部门和规划界信服 ,甚至环评界都存在认同危机。 二、西部某新区规划环评的有效性如何? 就西部某新区规划环评而言,其在优化新区空间布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在环评工作过程中发现新区主要风向(东北风)与规划所采用的风向(西北风)不一致 , 石化产业片区将位于新区规划城市中心的上风向,石化行业发展建设将对新区的规划城市中心产生较大污染,而且环境风险隐患非常突出。进一步论证石化园区选址和规划布局。环评单位多次组织专家对模拟结论的可靠性进行论证,并建议西部某新区于 2014 年 1 月份建立了气象区域站。 2014 年新区全年的气象观测结果与环评模拟结论较为一致。新区也因此于 2014 年 10 月启动了新区总体规划的修改工作。这算是一次 蛮难得的发现。 但是,在新区及其总体规划的若干重大问题上,规划环评没有切实发挥其应有作用。 首先,规划环评的介入时机上。且不说与新区规划密切相关的前续相关规划比如 2005 年编制的《新区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0 年编制的《新区概念规划》是否开展过规划环评。就是作为本次评价对象的《新区总体规划》,也是在 2010 年编制的,并在 2012 年进行了所谓的“规划优化”,而规划环评的启动时间尽管并不明确,但可以确定是在 2012 年 8 月 10 日国务院批复西部某新区为国家级新区之后才启动的。对于规划环评来讲,能否早期介入且在环评过程中与规划编制良好互相是发挥其有效的关键。因此,理想的规划环评,应在规划的早期介入,甚至在西部某新区策划阶段开始。比如, 2010 年 5 月 2 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某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10 〕 29 号),就明确提出积极推进西部某新区发展, 2010 年 11 月,该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西部某新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相关的规划环评甚至战略环境评价,应在此阶段就开始,才有可能、有机会从生态环境与资源可行性、合理性的角度,论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新区的性质与发展定位、新区的选址及替代方案等重大问题,真正从源头控制生态环境与资源问题的产生。并以此作为国务院批复西部某新区为国家级新区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次规划环评尽管在新区产业布局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体上仍是“事后诸葛亮”。 其次,在西部某新区规划的目标与规模上, 2010 年进行了首轮规划,仅仅两年即 2012 年就进行了所谓“规划优化”——即“石油炼制产业片区东移至段家川”,而所谓的“规划优化”也“捎带着”将新区规划范围由 806 平方公里扩大到 821 平方公里。而随后,因被视为本次规划环评一大亮点,即新区主导风向的重新确认及相应的石化园区选址和规划布局,西部某新区于 2014 年 10 月启动并于 2015 年 5 月完成了新区总体规划的修改工作——可视为因环评而再次修改规划,也在调整石化园区选址与规划布局的同时,将规划范围由原规划的 821 平方公里近乎“疯狂地”扩大至 1744 平方公里。而相应规模上(不含石油炼化产业园、飞地经济产业园及机场控制范围), 2020 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 60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128 平方公里, GDP 达到 1000 亿元左右; 2030 年,城市人口规模 100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 170 平方公里, GDP 达到 2700 亿元左右。显然,本次规划环评对于规划范围的合理性,建设用地规模、人口规模及经济规模( GDP )的可达性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缺乏必要的认识:单从建设用地与人口规模的关系看,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过高(且不说作为“人口导出型”的西部地区,如此大的人口聚焦能否实现);支撑新区经济总量主导产业比如石油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等属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天然的“反劳动力”性质,难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就 2014 年新区的实际情况相对于 2015 年规划目标而言: 2014 年西部某新区实际居住人口规模约 22 万人,与总体规划预测的到 2015 年达到 30 万人规模的目标相较尚有一定距离; 2014 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62.8 平方公里,提前实现 2015 年规划的 60 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在不可能实现 2015 年的人口规模目标的情况,建设用地面积却超过预期。这些,无疑也加大了西部某新区又将建成另一个“空城”、“鬼城”的风险。 再次,在西部某新区发展未来面临的资源与生态制约因素或重大的、关键的生态环境与资源问题上。本次规划环评尽管也“发现”新区发展面临水资源承载力的瓶颈、地下水污染严重,尤其是本区年蒸发量 1880 mm ,为降水量( 263.4mm )的 7.1 倍。规划区域属典型资源型缺水及水质型缺水地区。既然如此,不宜建议湿地公园,或人为增加水面。“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较差,植被覆盖较差,严重干旱少雨,物种较少,存在着明显限制人类生存的因素”且“ 2030 年生态环境状况 (EQI) 26.60 相比现状生态环境状况 (EQI) 27.83 ,减少了 1.23 ”而对西部某新区的“宜业宜居宜游”的定位及目标可达性缺乏充分论证。也 应尊 重“西部某新区生态环境结构脆弱、植被覆盖率低,沟壑纵横的地形地貌和干旱少雨的气候使得其生态环境条件”的事 实,不应将提高森林覆盖率至 40% 以上。 区空气质量现状中 PM 10 、 PM 2.5 、非甲烷总烃出现不同程度超标现象,在 新区未来的能源消耗将大幅增加、 SO2 、 NOX 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又如何能保证空气中此类污染物达标,以及如何保证空气质量的整体达标? 最后,就本次规划环评本身,也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指标体系的设置上,应 进一步密切环境影响识别、环境目标、评价指标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 指标的选取、指标值的设置务必尊重土地利用的现状、新区的气候、土壤与植被类型的现实,重新考虑森林覆盖率指标的合理性,鉴于新区地下水污染严重的现实宜补充地下水指标 ; 明确将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整个规划环评的依据;规划不确定性分析中,应强化新区区在范围、规模、空间形态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设置不同的规划情景,并进一步明确在不同的规划情景下,分别进行影响的预测与评价,以及考虑将指标体系用于对不同规划情景的综合评价;主导风向的确认上,仅依据中川机场气象站2014一年的资料确认主导风向,是否充分?水环境影响分析,好像只以预测了黄河水质的影响,缺乏对于新区区域内的河流影响分析,而且所使用的分析 软件 MIKE 软件模型开发者所在国家(丹麦)及这里提及的应用案例(上海、香港、重庆,长江、淮河等)都是降水充沛的地区或城市,对于干旱的西部某,是否适合? 三、相关政策建议 首先,应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建立规划环评的价值规范。 如果规划出了失误,大部分失误并不是由于具体规划方案、规划手法的问题,而是规划目标及尤其是规划理念出了问题。生态文明本身就一种理念与价值取向,应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尤其是政府重大决策的行为准则。将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相关的资源环境与生态学的知识转化为规划的价值规范和规划决策和执行的行为准则,是保证规划科学性与民主性的前提。而生态文明的哪些理念和知识需要转译到规划领域和评估领域?以及如何转译,谁来转译?这一过程又不能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转译”过程,还应在相关学科知识转译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转化、吸收、发展、提升”,促进规划环评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完善。并通过规划环评,建立以源头治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现实问题为约束、以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目标为导向的政府决策工具和激励与约束机制。 其次,促进规划环评制度改革。具体包括: 1 、梳理当前生态文明及相关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制度、规划制度、规划环评制度,分析、阐释、定位每项制度在制度体系中的层次和位置,理顺制度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能否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及其对规划环评制度的响应与协调程度,以及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未来规划环评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方向、内容。基于制度协作,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内涵、目标、建设内容与基本要求从规划制度、规划环评制度等落实在机制与操作层次上,实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 、对于区域开发或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导向性的公共政策,主要任务有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引导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应基于生态文明,建立起响应不同行政层级和空间特征、不同属性或规划类型、不同规划范式、不同时间特征的包容性、灵活性的规划环评模式。 3 、立足于从政策、规划等战略决策的源头解决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应能很好的衔接生态文明理念和规划,应基于规划环评整合其他规划评估,保证规划尤其是发展规划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满足改善环境质量的社会需求。 最后,对于当下依然“火热”的各类新区新城开发建设,应谨记“紧凑、适度”的原则,应超越理论上的所谓 “ 承载力 ” 或 “ 容量 ” 的计算,应在不同的空间尺度(比如整个行政区域、新区的规划控制区域、新区的建设区域及新区建设区域内的不同功能区)以生态红线不突破、污染总量不增加、环境质量不下降为最低要求,尤其是不可“盲目、贪大”。 此文略作修改后刊于《环境经济》2016年09-10期:92-95
3895 次阅读|2 个评论
An Impossible Ideal: The Use and Misuse of Zero Waste
tian2009 2016-7-25 05:18
An Impossible Ideal: The Use and Misuse of Zero Waste By Tian Song Our misplaced loyalty to economic growth and our focus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av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harm to the environment—something we desperately need to address. Yet many wonder if zero waste is a realistic goal or merely a pipe dream. Starting from an analysis of the laws of thermodynamic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it is an impossible ideal. But if zero waste is not the solution, what can we do? Tian Song proposes that, along with the principles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and reform of modern economic systems, the idea of zero waste can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how we could establish a futur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 Tian Song An Impossible Ideal: The Use and Misuse of Zero Waste In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public discourse, waste or garbage has always been seenas a technical or a management problem.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garbage is merely a wrongly placed resource, and thus the garbage problem could be solved with sufficien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s one organization puts it: Zero Waste (ZW) is a re-envisioning of how society relates to production, consump -tion and disposal of the products and materials we use every day. ... Its goal is toend the generation of toxic and unnecessarily wasteful products through systemicredesign, channeling remaining discards into reuse or recycling for the creation of new products, and using those materials as engines of local job growth. It requires coordination between engaged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governments and citi-zens, neighborhood activists and neighbors. 1 This understanding of zero waste pins its hope on two things: efficient technology andefficient social management. Simply put, the zero-waste movement is predicated on the idea that it is possible to have a society that does not produce any waste becauseeverything is recyclable and everything can be used again. However is this, in fact, areasonable assumption? If we look at the iss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rmal dynamics and ecology, achievinga truly zero-waste society is impossible. However, by examining the principles behindthe “circular economy” as well as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contemporary economicsystems, zero waste can offer us som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what we need in order tocreate the basis for a futur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Zero Waste as a Closed Cycle: Biosphere 2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zero-waste model can be illustrated by using the example ofBiosphere 2, an attempt to create a closed ecological system which failed dramaticallyduring two trials in 1991 and 1994. Constructed in Arizona in 1987, Biosphere 2 was supposed to be a rehearsal of the con-ditions in a space shuttle traveling to another galaxy. It is based on the ideal of a closedmaterial cycle, a complete recycling of matter. For example, humans breathe in O 2 andbreathe out CO 2 , plants take in CO 2 and release O 2 . Humans eat parts of plants and dis-charge fertilizer for them. This, after all, is how it works on “Biosphere 1”—the Earthitself. Biosphere 2 was supposed to be a smaller version of Biosphere 1 and imitate thebioprocesses of nature. If this works, a space shuttle supplied with the necessary basicmaterials, including water and soil, bacteria, plants, animals, and humans, may run as aself-sustained system; the astronauts living in this space shuttle could have food forever.This is the ultimate zero-waste system in which the matter inside, supported by solarenergy from outside, could be used again and again. In practice, however, this proved to be much more difficult. The first trial of Biosphere 2 began on 26 September 1991. Eight scientists were supposed to live inside indepen-dently for two years: they planted food and tried to recycle and reuse everything inside;the only thing from outside was to be the sunshine. Ultimately, the experiment lastedfor 21 months and the eight scientists had to leave on 26 June 1993. The experimentfailed because Biosphere 2 was not able to be maintained as a self-sustained system.Scientists tried one more time; the second experiment started in 1994 and only lastedfor 10 months. How do we explain this failure? Was it merely due to human error and the immense difficulty of recreating something as complex as an entire ecosystem? Or can it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other unavoidable problems inherent in the very concept of a self-sustaining, closed system? The laws of thermodynamics can shed some light on thismatter. ----以上是前两节---- 全文在此下载 ----------------- How to cite: Tian Song . “ An Impossible Ideal: The Use and Misuse of Zero Waste. ” In: “ A Futurewithout Waste? Zero Wast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 edited by ChristofMauch, RCC Perspectives: Transformations in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2016, no. 3, 15 – 25. RCC Perspectives: Transformations in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is an open-access publication. It is available online at www.environmentandsociety.org/perspectives . Articles may be downloaded, copied, and redistributed free of chargeand the text may be reprinted, provided that the author and source are attributed. Please include this cover sheet whenredistributing the article.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Rachel Carson Center for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please visit www.rachelcarsoncenter.org .Rachel Carson Center for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Leopoldstrasse 11a, 80802 Munich, GERMANY ISSN (print) 2190-5088ISSN (online) 2190-8087 © Copyright of the text is held by the Rachel Carson Center. Image copyright is retained by the individual artists; their permission may be required in case of reproduction.
个人分类: 工业文明批判|34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北农村观察:(1)富裕起来的农民
bqzhu 2016-5-15 20:38
浙北杭嘉湖地区农村是我国农村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农民住房条件普遍是 2-4 层的小别墅,而且建筑风格各具别格,十分美观。室内装修和家具也相当讲究。城市居民与这里农民相比是望尘莫及。贫富差距也不明显,村官、企业主与普通百姓之间住房上没有明显差别。少数贫困户在村里和政府的帮助下也能盖起标准户住房。人均住房面积在 70-90 平方米左右。家家户户有农用车和摩托车,部分有小轿车。农民能富裕起来的重要因素是摆脱了粮食生产的包袱。在没有交公粮、卖余粮任务后,他们可以从事多种经营。这里已没有网上所传的那种“家有四亩地种粮食年收入几千元,孩子考上大学没有钱上”的农民了。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有以下几方面: (1) 中小企业:近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办有自己的小企业,从事纺织业、建筑业、食品加工业等等。企业大小不同,收入差别也很大。小户年收入可在 10 万元发上。 (2) 园林种植: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小区与道路绿化需要大量林木花草,因此许多良田已被用于林木花草种植。大户不仅租赁土地种植,而且承包城镇的绿化,收益很高。 (3) 乡村旅游:相当部分地区利用乡村的青山绿水、果园花草、村落文化发展旅游业、开办农家乐往往是走在致富的前列。 (4) 副业入主:传统和新开发的副业包括竹林、茶叶、杨梅、葡萄、草莓,以及家禽、畜牧养殖业也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并且不断从副业转化为主业。部分农户已发展成特定作物种植和养殖的专业户。 (5) 打工经商:这里的农民工并没有去远乡,而是在家乡附近。有一定技能的打工者月收入在 6 千元发上,不一定比业主的收入差。无技能农余打另工者每天在 60-150 元不等。经商一簇在异地本地做小商品生意,收入不仅可在老家盖新房,而且还在异地购房。 (6) 粮油种植:水稻、油菜、小麦等粮油作物种植只是满足家庭需求,无商品粮油提供。种植者常为 60 岁以上老人,他们有种田的经验。但耕田、收割都有机械化,劳动强度不大。鱼米之乡已无商品粮提供,粮食安全有点让人担心。 这只是在农村短期生活的观察和亲朋好友的了解,没有深入的调查。 浙北,鱼米之乡(无商品粮提供)、丝绸之府(不养蚕)农民富裕起来了。 农民的别墅住房之一 农民的别墅住房之二 农民的别墅住房之三 农民的别墅住房之四 大唐贡茶园(陆羽阁):2015国际乡村旅游大会。 北川中国第一生态村 原生态山沟里的环保企业,瓶装水厂。 过去种油菜、小麦的大面积土地没有再种,被园林种植和家禽养殖取代。 耕地里的园林种植。
个人分类: 人文自然|57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应对“多评乱象”?
baocunkuan 2016-2-24 19:45
评估是一种权力。各类“评估”实际上都代表了其主管部门的权力和利益,甚至沦为各部门争夺话语权、攫取部门利益的一道关卡。 多种 评价 “ 混战 ” , 不仅 评价内容重复 、程序 繁琐 、浪费 人力 和 资源 ,同时评价背后代表其主管部门的利益和权利,评价的“混战”也 成为 各部门维护自身利益、争夺话语权的“混战” 。在我的《战略环境评价原理》课堂上,一个叫赵海君同学完成的一篇题为 《基于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多评融合”路径初探》课程论文,讨论了这一问 题,刊于《中国环境管理》2016年第一期上: 基于协同 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 的 “多评融合”路径初探 1 问题 提出: “多评 混战 ” 的 年 代 在新建建设项目管理中,现今是 一个 “ 多评混战 ” 的 年 代。 2015 年 4 月 21 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某水利工程项目时,严厉斥责了中介评估乱象:“现在要建一个项目评估环节实在太多了:环评(环境影响评价)、水评(水影响评价)、能评(能源或 节能 评估)、安评(安全评价)、震评(地震安全性评价)、交评(交通影响评价)、灾评(地质灾害评估)、文评(文物影响评估)、雷评(雷击风险评估)、气评(气象评估)”以及承担 评价业务的 中介机构“戴着政府的帽子,拿着市场的鞭子,收着企业的票子”。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评价呢?环 评 应该是众 多评价中 “资历” 最老的。 这里 , 不 妨以 环 评 为 例, 回顾一下其发展历程, 不难 看 出其中的端倪 。 1973 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之后就有 了环评 ,早年的环评主要是环境质量评价,以搞清特定区域或流域的环境质量现状或本底。直到 1978 年,江西永平铜矿开展我国第一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1979 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确定的所谓“老三项”环境管理制度之一就有环评。 1989 年《环境保护法》之后,包括环评、“三同时”、排污收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环境保护目标责任、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限期治理、污染集中控制在内的环境管理“八项制度”正式建立起来。随后的 1998 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02 年《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9 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出台,意味着我国环评“一法两条例”的法律体系基本完善起来。可以说,我国早在文革后期时期就引入环评,而环 评制 度的确立和发展贯穿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行政审批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最为显著特征之一。因此,环评及环 评 的 行政审批制度 ,是我国计划经济时间 的行政体制 的延续及其在环保领域的体现。 评估是一种权力。博伊斯将评估权与购买权、决策权、议程权、事件权并列为造成环境污染的 5 个权力维度。 环评作为建设项目立项过程中的一道审批权,就成 了 环保部门拥有的一道“关隘”。环 评甚至被认为是环保部门最大的权力。 对于 其他部门, 也 看到了评价 尤其 评价审批的 “ 好处 ” , 纷纷 在自己管辖领域设置 大大小小、 形 形色色的评价或评估。 因此,设置 了各类 评价或评估的同时,各部门也紧握了行政审批的权力以 及评价及审批过程潜在的利益 ,在经济 发展大潮 中的话语权、竞争力, 以及 在政府 序列、行政体制中 的“ 地位 ”。 每个评价背后都有相应的颁布部门,每个部门对于项目或规划决策 都试图拥有一项或一些权力。 “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各类 评价 的初衷和基本原则。根据 古德哈特定律 ( Charles Goodhart , 1975 ):某种评价一旦被选择用 于 决策,评价就失去了价值。 多种评价共同存在 ,势必诱发评价间的混乱。 各评价过度分割,是颁布、审批部门本位主义、保护内部利益的必然结果,但在失去互相监督的机制下,部门内部易滋生腐败,使评价名目变为权力寻租的工具。李克强总理提出很多部门并不具备完成相应评价的人力资源,所以很多评价实则外包给了中介机构,评价原本是保证公众利益的手段,却演变为部分政府与中介机构索取企业“过路费”的工具。多评共存、行政分割的结果就是,一个新建项目需要花费过长的时间跑窗口办事,这也与十八大所要求的简化行政审批相悖。 因此,有必要对多 评乱象 进行梳理和整合,通过顶层设计,构建 一个 合理、有效的涵盖政策、规划、 项目 等 重大决策 评价体系, 协调政府、市 场与 社会各方 、国家 和地方、 地 方 之间 以及 各 相关部门 之间关系 ,形成 协同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 本文在对 现有评价 制度、实施 情况、存在问题 的剖析的 基础上, 基于 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提出 横向 上协同相关部门 , 纵向上协同 国 家 和 地方、政府 和 市场 、 政策规划与项目 等重大决策, 对 各类“评价”或“评估”的内容、方法、流程及制度 进行 整合 ,构建 重大 决策评价体系与实施 机制 。 2 各类 评价现状 与 问题 2 .1 各类 评价 的制度 我国 现有评价 种类 较多, 这里选取实践中开展较多、也相对较为重要的几类。 具体 见表 1 。 表 1. 评价汇总表 主管 部门 评价 名称 评价 对象 设立时间及文件 发改委 《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 风险 评估》 重大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2012 年 8 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 固定 资产投资项目 1997 年 11 月 1 日《中国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6 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决定》 2010 年 9 月 17 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 发改委 、 住建部 《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建设 项目 1993 年《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 2006 年 7 月 3 日更新上述《规定》 住建部 《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建设 项目 2010 年 3 月 31 日住建部发布《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标准》( 2010 年 9 月 1 日施行) 环保部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 项目 1981 年《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998 年 11 月 18 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规划 2002 年 10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9 年 8 月 12 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新 修订的《环境保护法》 政策 、规划、 建设 项目 1989 年 12 月 26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 2014 年 4 月 24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 各类评价的目标、主管部门、评价对象、 实施时间和 法律 基础等 都存在较大差异,评价市场较为混乱,评价间的关系缺乏梳理和协调,因而造成多种评价混战的局面。 2 .1.1 评价种类多、程序复杂 评价种类繁多,评价 对象 范围 划分不清晰, 各 评价之间关系混乱, 未 形成 一个逻辑严谨 、衔接有序的评价架构。 评价 的颁布、审批、监管 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多个 办事窗口 ,沟通协商成本大, 工作 程序繁琐,执行效率低下。现在 ,评价 多 交予市场的第三方评价机构, 各 评价机构 所能承担的评价内容和等级均有差异 , 一个 项目 往往需要 委托多个评价 单位完成。 2 .1.2 评价体制不完善 有些评价实际操作多年,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评价体制相对完善。如 环境影响评价,不仅有立法 支持 ,同时 各 级环保 部门设立 环境影响评价司 、 处或科,单独处理 环境 影响评价相关工作, 针对 不同的评价对象, 出台 较为详细 的 项目分类目录和 具有 参考性的 环境 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指南,为环评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然而,有些评价停留 在 一纸文件,或单独一个部门颁布,没有 明确的评价标准 和技术方法,没有明确审批、监管的所属权,没有得到广泛关注,评估效果也参差不齐。 2 .1.3 评价内容交叠重复 部分评价的 引导目标和评价内容 交叠 重复, 但 因为 评价 独立性较强,难以 将 重复内容合并 ,也 难以利用已有评价的成果,大大 浪费 资源和人力。 如 很多项目中的交通影响评价 与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较多内容 重复 ,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中经济因素分析 也有 相交部分。 很多 评价,如经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属于较为基础的评价 , 而社会稳定性评价 这样 的综合评价多需要 在经济 评价与环评的成果 进行 分析。 2 .1.4 评价间的冲突 与矛盾 各 评价 与其 自身的评价目标 相 一致,因为对整个 项目 有着重考虑的 因素和其他 的 附属 因素, 没有 一个是 无偏颇 的站在全局来 进行 评价的 。各评价 结果 又 通过不同的评价方法 得出 , 彼此 之间 容易 产生冲突和矛盾 。 尤其 设置 在事前、事中、事后 不同程序 上的 各个 评价,由于时间间隔及评价方的不同,往往评价之间的衔接性较差,冲突性较强 ,难以 在一个时间序列上 对 项目进行完整连贯的科学评价,整体融合性较差 。 追其问题的根源,是评价目的的扭曲。如今的评价已经失去了企业维护自身利益所持有的主动性,而演变成为政府的一种“通关文牒”式的强硬行政措施。审批权关系到每一个部门在国家关键决策及地方各项目建设中的话语权,牢牢把握审批权才能维护部分的相关利益。强化审批的结果就是弱化事后的监管和执法,使企业评价的目的变为获取通行资格,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及对项目后期开展中的影响往往不受关注,相关违法、违规,与评价结果背道而驰的行为得不到有效和及时的惩治。 2.1.5 增加 了企业 前期 成本、降低了 行政 决策效率 ( 1 ) 业主投入精力大,占用时间长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评价评估有的多达十几项,涉及发改、住建、国土、环保、安监等 10 多个主管部门,项目建设业主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对接几个至 10 多个中介服务机构,从建设项目“合同签订”到“现场踏勘或检测—报告编制—报告评审—项目审批”,这一过程需要几个月甚至 1 年以上,导致“建设项目落地门槛”较多,影响项目建设和市场竞争力。 ( 2 ) 前期费用较高 前期相关评价评估间存在一定政策、技术关联性。但是由于不同类型评价评估由不同咨询机构完成,重复性的技术工作明显增加,咨询机构相应的成本(差旅费、检测费、报告编制费)较高,导致多项评价评估的总费用增加。一个项目前期评估费用通常在几十到几百万元,投资人苦不堪言。同时带来诸多负面效应:由于大部分建设单位都把投标价格放在重要位置,为了承接业务而进行恶意低价竞争,直接影响了咨询服务质量;为求“提速”,往往寻求行政主管部门“推荐”、“指定”,造成“地方保护”不良竞争行为;为求项目“好过”,首选“红顶中介”现象仍普遍,影响正常市场秩序,和中介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 3 ) 不适应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 2014 年 12 月 29 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精简审批事项规范中介服务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 2014 】 59 号),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服务环境。而 当前, 相关 评价所涉及 的行政审批部门间的责任、程序不够明确,审批互为前置、依法打架、相互推诿的现象依然较为突出。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常出现规划、建设、环保等部门间选址、环评、风景名胜区建设许可等互为前置的现象,政府部门有时也无所适从,评价中介机构、业主疲于应对,进一步增加了“建设项目落地”的艰难性。 2.2 实施 情况 及 有效性分析 —— 以环评为例 在 众多评价 中 ,无论 从理论与方法 学 体系、法律与 管理 制度的 成熟或完善程度, 不是 从 实践 经验、 专业化服务水平和咨询服务市场化程度等, 包括政策环评 、 规划环评、项目环评 在内整个环 评 是最为成熟和完善的。这 里,以环评为例 来 说明各类评价或评估 的 实施 情况 及 其 有效 性。虽然环评的重要性不断被公众熟知,同时作为环保部最大的权力备受重视,但现实中仍然难以阻挡污染洪流,探究其深层原因,须从环评的作用对象入手,梳理、分析环保部门、建设单位或规划编制机关、环评机构三者之间的关系。 2.2.1 环保部门与建设单位、规划编制相关的关系 建设项目环评中,根据环保部门和建设单位(或企业)的关系或建设单位对待环评的态度,可将企业分为四类:第一类企业投资大,对地方经济贡献显著,而当地政府常为提高业绩而与该类企业结为“同盟”;第二类企业则是先开工项目,后追认环评审批,而环保部门依照法律、条例等对其的处罚额度,较巨额工程项目来说“九牛一毛”;第三类企业则通过不正当手段来通过环评审批,如造假、贿赂等;第四类企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常常钻法律、监管的漏洞。总的来说,大型企业的管不动或不敢管,中等企业的管不好、管不住,差的企业又管不过来。 在规划环评中,责任主体是很多权力重大、资历较老的部门作为规划编制机关,而规划审批机关作为规划编制机关和环保部门的共同上级,规划环评的违法,在一定程度上环保部门都束手无策。 综上可见,环评这一环保部门的最大权力,实践上也就容易受到更大权力的干扰和干预。 2.2.2 环保部门和环评机构的关系 对下而言,各级的环保部门与各环评机构有着较为微妙的关系。例如环科院所与环保部门是上下级隶属关系,而环保部门还需对环评机构进行资质管理和环评文件的审批,对于环评机构获得丰厚利益也会乐见其成,使得本应作为第三方存在的环评机构具有很强的行业垄断色彩,并容易丧失必须的独立性。对于环保部门与环评机构的某种利益联系,建设单位或规划编制机关也十分清楚,因此,他们往往不会睁大眼睛选择提供环评技术服务的机构,而且环评出了问题,是由环保部自己承担责任。 2.2.3 环评机构和建设单位或规划编制机关的关系 建设单位、规划编制单位与环评机构之间应当是甲方和乙方的关系,前者委托后者提供环评服务,后者应对“评价结论负责”。在市场经济或契约精神的促使下,使业主方通过环评审批是环评机构的职责?还是规避企业建设、政府部门决策对生态与社会造成的风险?而在过去的30多年中,有效的公众参与与环境损害严格追责的缺失与环评及环评审批的持续强化,容易将环评扭曲为“通过行政审批”的“一纸通文”,而对于环评机构而言,也就容易沦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同伙”。 2.3 “多 评融合 ”地方 探索 与 经验总结 —— 四川省 “ 三并联 ”模式 2.3.1 具体流程 四川雅安首创 灾后重建项目 “ 三并联 ” 评审。 “ 三并联 ” 是 指并联评价、并联评审、并联审批 , 通过 一个 并联评价组完成原来需要多个技术咨询机构完成的评价评估,同时 通过 一场并联评审会而取代传统的多 场 评审会,通过一个中心 协调 各部门同步审批来取代 传统 的 逐个 逐项审批。 “三并联”中的并联评价包括环境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安全评价、水土保持评价、可行性研究、节能评价、地质灾害评估等。 2.3.2 主要特点 三并联模式中, 在 建设单位委 托 评价 机构时,政务中心通过政府各部门及 专家库 , 根据 现有政策规定 、 评价要求及对象分析,对该评价对象需要完成的评价给予委托意见 。 评价 单位接收 委托意见后 组建并联 评价小组。 归纳 下来, 三并联具有以下 特点 : ( 1 )同 时期多项 评价的 并联 操作,评审、审批与评价 在流程 上 融会贯通。三并联主要融汇 了事前 的 各项评价 和评审 、审批 ,为建设单位完成 各个评价及评审、审批提供更便捷的操作 路径 , 同时 有助于促进中国评价体制及政务办理 体制 的改革, 充分 发挥政府在协调、 主持 和监管中的重要作用 。 ( 2 ) 相比 传统评价模式, 三 并联 较好 地 协调 了 评价 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体现了十八 届三 中全会 强调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应当 利用 其 自身 优势,调动各方力量, 在并联评价 的 协调 、主持、监管 的 作用 ,服务企业决策 。 ( 3 ) 三 并联模式的核心,即 设立的 并联 “ 评价组 ”、“评 审组 ”实践上 成了 多 学科 的 专家、多领域 的 评价机构 、 多部门 及相互 之间进行 交流 、沟通的平台。 2.3. 3 不足 之 处 ( 1 ) 并联评价, 仅仅是并联了多个评价机构,将 原本分开 完成 的工作转变为同时 完成, 没有 较 深层次的 考虑多评 合一 的实质,即打破 现有评价种类范围的界限, 并联评价内容、评价要素、 评价方法 等 , 使 同期评价形成一个 完整 的 综合 评价。 ( 2 )三并联的 流程 在纵向上虽有 延伸, 也仅仅是将评价、评审、审批三个原本 顺承的 程序衔接在一起,甚至 重点不是评价的并联,而是多部门审批的并联,解决的问题是 多项 评价 繁琐 的审批流程, 而没有以多评 合一为主要目标,从项目 编制 及发展的 事前、事中、事后的 流程上考虑 评价 融合的问题 , 评价 仍 没有早期介入 并 全程参与 。 3 “多评融合”政策 建议 3 .1 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政策与规划、 重大项目决策 及 规划与项目评价 共 同遵循 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 依据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凝聚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各 类主体的共识 ,需要促进中央和地方、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以形成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当前政策 、 规划与重大 建设项目决策 的部门化和专业化,规划实施中的集体行动困境和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国家和地方以及不同地区之间规划实施的利益分配和风险 或 成本分担错位,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相互之间的合作 。 十 八届三中全会 强调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 是 尊重企业 作为市场主体的 地 位 ,而当前 过多 评价及 过于强化各类评价的行政审批 ,无疑 极大地削弱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而更好 发 挥政府 作用 关键 在于 “ 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 ”, 而规划环评及其他相关评价则是保障 政府 做好规划制 定 与实施的前提。 因此,应以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政策与规划、 重大项目决策 及 规划 与 项目评价 共同 遵循 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 决策依据 ,未来 应弱化项目评价、强化规划 评价。 3. 2 基于 环评 整合其他 评价, 从决策源头预防生态、资源和环境恶化 实施 一项政策或一个规划、 建设一个项目可能会产生多方面、复杂、显著影响,特别是可能产生的重大环境影响、生态与人群健康和社会稳定风险的项目和规划决策,须进行多 方面的评价 ,采取预防措施,这既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保障科学决策、防范 未来风险 、 降低决策 可能 带来的损失和损害 的要求。因此 , 包括环评在内各类“评估”,可能都是必要的。问题是从整体上掌握各类评价的“度”和“边界”。既要应防止各类“评”沦为部门利益化的工具,也要防止因实施或实践中的制度缺陷或机制失灵而归罪于评价或评估的本质。 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而且,无论从“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还是从理论与方法 学 体系、法律与 管理 制度的 成熟或完善程度, 以 及 实践 经验、 专业化服务水平和咨询服务市场化程度等, 包括政策环评 、 规划环评、项目环评 在内整个环 评 是最为成熟和完善的。因此,应基于环评整合其他相关评价,形成综合性的、覆盖了环境与 社会 风险 、水与能源、安全与 防灾等 各相关部门或领域 的评价体系,从决策的源头预防生态、资源和环境恶化。 还 应 针对 不同层次的 政策 、规划、项目 决策 类型 ,重 构 评价 的 逻辑起点和评价有效性的内涵,体现在至少三个方面:一是评价的成果、结论响应决策的需求,被决策采纳;二是响应人民 群众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的诉求;三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3.3 将发展 规划纳入评价范畴, 建立涵盖“价值规范—评价模式—技术方法—制度设计”完整的重大决策 评价 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仅仅着眼于解决具体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而是立足于解决 传统环 保 模式下 “环保看 似 很努力且 做了不少工作 ,但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依然长期得不到实质性有效解决”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制度性因素。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是我国规划 体系的龙头 和其他 规划编制依据 ,属“元政策”。建议以“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为契机,建立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响应当前 及未来面临的 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包容生态文明建设各 个 领域和具体内容,将发展 规划纳入评价范畴, 确保政策、 规划 、 项目 重大决策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涵盖“价值规范—评价模式—技术方法—制度设计”完整的重大决策 评价 体系。 发展规划应 纳入规划环评范畴 之 后,须注意以下 两 个 方面 问题 :一 方面, 对于发展 规划开展评价,不应是当下规划环评的模式与内容, 尤其 应基于 生态文明开展发展规划的评估;另 一方面,须 建立起响应不同行政层级和 空间特征 、不同属性或 规划类型 、不同规划范式、 不同时间特征 的包容 性、灵活性的 评价模式: 发展 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 等宏观 性、战略性规划,应着眼于 贯彻生态文明理念、 可持续发展 理论 和科学发展观 ,优化、 协调 国家 与地方之间、 政府 与市场之间 、部门之间 、地区之间 在环境 与生态保护上 协作与 合作(如 大气 污染的联防联控) ; 中观的、政策性层 面 的规划( 如 城市总体规划)着眼于承 上 启下 ,防止规划缺陷及防范生态风险、规避 邻避冲突 , 优化城市规划体系及 促进 规划间的 协同 与协调 ;微观 的、 操作层面 的规划 ( 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 和 重大 建设 项目,着眼于 减缓或最小化不良影响、响应 群众的环境诉求 、 改善 和美化 优化人居环境。 3.4 以环评制度改革撬动行政体制改革 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强调了全面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 即“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应以促进环评回归其本质作为环评制度改革的目标,按“环评脱钩→环评审批→环境违法严惩→维护公众环境权益”优先顺序,全面推进环评制度改革。 其中 , 环评脱钩是环评制度改革的切入点或起点;环评制度改革须抓住 行政 审批这一“牛鼻子”;以信息公开、社会监督确保事中有效监督,以确保公众环境权益强化污染者的损害担责倒逼环评回归其本质,以法治界定 环 评这 一 “ 权力 ” 的 “ 三个清单 ”—— 即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 和加大社会监督和人大 监督, 防止环评及干预环评的权力任性。 环评脱钩似乎只是表象,实则是利益关系的调整,是防止部门利益固化,打破利益藩篱。因此,应以环评机构脱钩作为环评制度改革的起点,撬动“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的大局;以环评审批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法治保障公民权益、以强化社会监督促进政府依法决策,全面促进行政决策的整体性、普遍性守法,促进环境管理转向环境治理;以环境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促进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以环境质量的改善化解环境与生态危机,并以环境与生态危机化解,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与安全。
1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贯彻生态文明理念须先解决生态学专业人员就业问题
热度 4 蒋高明 2016-1-31 17:58
要贯彻生态文明理念须先解决生态学专业人员就业问题 蒋高明 不久前,我到北京的一所著名高校开会,与几位多年不见的老友聊起了本科教育与就业的几个问题。我的几位朋友在这所学校做教授,主教生态学,他们反应的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关注。 据了解,这所著名的高校几年前开展招收生态学的本科生,但在选专业时,学生们的响应并不理想。很多本科生选择了就业相对容易的城市规划等专业,而学生态的寥寥无几。最难堪的一年,只有两个学生报这个专业,课还得开。 朋友介绍的情况在全国高校中绝对不是个案。与这名高校一墙之隔的另一名著名高校的生命学院里,清一色几乎都是学生物技术的。生态学的本科生方向不仅学生很少,连教生态学的一名正教授都没有。 35 年前,笔者报考专业时,学子们比较青睐生物学,当时流行这样的一句话,“ 21 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今天的现实,那句话变成了“ 21 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就业压力所致。笔者毕业的研究生,走向社会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除了进入高校和研究所或者出国继续深造的,还能够继续从事生态学相关的研究外,大部分要改行。或者从事园林绿化或者从事肥料或者干脆,而从事与该事业有关的行政岗位则非常少。 自从 2011 年国家将生态学定位为一级学科以后,高校里对应的生态系几乎没有,这与一级学科的身份是不符的。很多专业是为了市场服务的,而在就业方面,生态学的市场则太小了。这就像有人学会了屠龙技术,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相应的“龙”,让生态学学子去“屠”。 从专业角度来看,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生态学专业在高校中,有从生物系或生物学院划出的,有从农业大学农学院划出的,也有林业大学林学院划出来的,更有环境学院直接划出来的,学生来源涉及生物、农学、林学、土壤、大气、水文、环境、工程、海洋、医学、中医等等,专业背景十分复杂。实际上,从哲学高度来看,生态学是研究大自然中的生物包括人类生存智慧的一门学问,这样的学问有没有实际用处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而且非常急迫。 作为全球国家中最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将生态文明理念写进了党章,也将生态文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中。五位一体,绿色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都需要生态学知识的大学生或研究生干部骨干去落实。遗憾的是,一方面政府对生态文明唱的调子很高,另一方面学生态学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无法就业。毕业就改行,使得这个专业在高校中也快成了濒危专业了。 我们提倡绿色化发展,必须有生态学指导,与生态学直接有关的专业有环境保护、可持续农业、自然保护区、土地整治、食物安全、城市建设、乡村建设、循环工业等等。然而,当这些行业需要的人才,由于种种原因都是非生态学专业的人为主,要么造成了决策的失误,要么在决策执行过程中走样了。 生物学包括生态学的宏观方向,分子生物学的微观方向,还有个体生物学的中观方向。与中宏观形成强烈对照的是,在分子生物学的微观方向,国家投入的经费十分巨大,相应地一些企业,也间接从国家得到经费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或产品开发上来,再加上国际资本的投入,学分子生物学的毕业生就业机会就多,这就客观造成了分子生物学热、生态学冷的严酷现实,而社会经济发展做造成的环境问题,则因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就业机会就变少了。在一些大学生物系或生命学院、农学院、林学院、园艺学院、中医学院、医学院里,如果你不搞点分子生物学,都不好意思说你是搞生物的。但钱从哪里来呢?显然政府的科研经费导向在起作用。 为着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我们建议国家要加强对生态学学科支持,而最实质的支持就是要解决生态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首先要在领导干部中,配有生态学专业的毕业生,从乡镇干部,到县级领导,地市级,乃至省部级领导中要有懂生态的,干部队伍中至少要有足够多的生态学专业的公务人员;其次,政府购买公益服务的投入,如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环境修复、国土整治等,要优先考虑有生态学毕业生、懂生态学思维的企事业单位,多途径、全方位促进生态学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就业;第三,有了市场需求后,高校多开设生态学专业,有条件的高校可成立生态系或生态学院,为执政党培养生态学骨干人员,从战略高度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820 次阅读|5 个评论
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应用和实践:2015回顾与展望
蒋高明 2016-1-30 09:34
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应用和实践:2015回顾与展望 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3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从文化上看,西方工业文明的基础就是人类中心主义,即将人视为自然万物的主宰和中心,就是将自然视为不断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对象。向来追随工业文明脚步的中国,现在该反躬自省,不管是儒学的 “ 天人合一 ” 还是道家的 “ 道法自然 ” ,还是佛教的 “ 众生平等 ” ,都已经帮助中国文明延续了几千年,是阻止环境危机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文化支柱。下面就2015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话题,重点介绍生态文明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大好机遇 刚刚过去的 2015 年是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布局非常重要的一年。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专程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详细了解洱海湿地生态保护情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 60 多次谈生态文明,充分显示党中央对生态文明事业高度重视的程度。 2015 年 4 月 2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 发布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6 月 27 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阳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原国务委员戴秉国、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怀西、爱尔兰前总理伯蒂 · 埃亨 , 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 · 阿齐兹、瑞士联邦环境署署长布鲁诺 · 奥伯勒、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赐贵等先后发表演讲。会议通过了《 2015 贵阳共识》,该共识指出,大力推进绿色化,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必须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必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加强制度和法制保障,必须坚持加强国际合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 9 月 11 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 习近平 主持会议。其中,提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六个理念与六个坚持。这六个理念分别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 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 ; 空间均衡的理念;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六个坚持分别为: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 2015 年 10 月 29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其中,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理念提高了历史上很高的高度。 公报全文 5917 字,而涉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生态安全、农业结构转型、食品安全、低碳发展等有关描述共 14 处 842 字,占整个篇幅的 14% ,可见中央对生态环境与健康发展重视程度,达到了历史最高高度。从上述重大决策中不难看出,作为全球最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将引领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来,彻底扭转长期以来,以西方话语权为主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之资本逻辑下的人类自我毁灭的发展局面。 2015 年 12 月 19 日,中国生态文明 论坛 福州年会在福州拉开帷幕。作为今年的新增分论坛,环保部南京环境研究所和环保部 有机食品 发展中心承办的优化提升 - 农村农业论坛以 “ 发展有机农业,助推生态文明 ” 为主题,邀请了来自环保部、农业部、认监委、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委领导和专家学者就有机农业发展论剑榕城。 二、怎样理解生态文明 作为全球最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首次将生态文明提到了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同样的战略高度,实乃重大创举。那么,怎样理解生态文明呢? 第一,生态文明是最高的道德文明。现在,人们考虑利益多于道德,考虑个人多于别人,考虑家庭多于社会,考虑富人多于穷人,考虑人更多于其他生物。在发展过程中,人类很少对其他生命存在感恩心理,对于给我们提供 “ 衣、食、住 ” 条件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很少存在 “ 怜悯之心 ” ,很少崇尚自然、敬畏自然,更缺少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如果有一天,全社会能够对不会说话的一草一木给予关注,不是简单地利用它们,而是呵护它们;对野生动物的态度不是吃掉它们,而是欣赏它们、关爱它们,那么,人类社会就进入了一种高度道德文明的生态社会。 第二,这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甚至是挽救地球生态系统的最佳选择。人类走过了原始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目前正在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农业文明基本解决了 “ 吃饱穿暖 ” 问题,工业文明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 居适行捷 ” 问题,后工业文明或者信息革命带来的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便捷性,即进入 “ 信息爆炸 ” 时代。然而,工业文明以及近代人类技术能力进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突出表现在,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下降、荒漠化加剧、臭氧层消失、环境污染、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工业革命后短短两三百年以来,在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发展思路引导下,全球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了110 ppm ,全球温度上升了 0.74 摄氏度,南北极和高原的永冻冰川开始融化、物种面临第六次大灭绝。上述事实雄辩地证明,人类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必须考虑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发展与消费方式 第三,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近 30 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代价也是惨重的,这就是愈演愈烈的环境污染。城市空气污染、乡村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外来物种入侵、生态系统全面退化,都对我们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挑战。中国在扮演 “ 世界工厂 ” 角色的同时,环境污染也由境外转移到了境内;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又将污染从城市赶到乡村;现在又有污染企业 “ 北上西进 ” 的明显趋势。要遏制这种趋势,必须从战略高度上认识生态环境问题。 “ 先污染,后治理 ” ,等有了钱再来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发达国家尽管有了钱,空气质量也改善了,但是其单一的生态系统并不能留住动物。生态质量好不好,动物们最有发言权。日本的国鸟朱鸛选择的家不在日本本土而在中国的洋县就是明证。 第四,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准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象征。在目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中,人类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食物链上的成员,而是在制造甚至控制着食物链,并对其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施加前所未有的影响。原子武器、转基因技术的滥用足以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命系统毁灭;追求享乐的消费模式所制造的垃圾将覆盖这个星球,并提前透支了子孙后代的地下资源、空间资源甚至太空资源;日益升温的地球已为人类引以自豪的技术文明敲响了警钟。目前,发达国家人口不到 15% ,却占据了 85% 的资源和污染排放,如果全人类都这样发展,地球生命系统将变得更加脆弱。因此,没有生态文明指导的物质文明和技术文明是不可持续的文明,是人类不得不抛弃的文明。 第五,生态文明是一种行动。强调生态文明不是停步不前,简单机械地回归自然,而是用整体、协调、循环的原则和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和消费方式,从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谐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代际之间的公平性。那种以人类为中心或者以 “ 我 ” 为中心的狭隘的发展理念,甚至是为了发展 “ 可以适当破坏一下自然 ” 的做法都是很危险的。今后的发展首先要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如果那些生态破坏者成了人人喊打的 “ 过街老鼠 ” ,许多棘手的环境矛盾就容易解决。 三、生态文明与每个人都有关 谈起生态文明建设,不少人有这样一种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领导的事情,和百姓关系不大。其实,生态文明并不主要是领导的事,而是与老百姓的利益更密切。生态文明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行动,是发展的一种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首先是对国家、地区宏观经济发展进行指导,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让老百姓有个健康的生态环境,空气新鲜,水源清洁,食物安全,这些都是与老百姓实在利益相结合的。实际上,生态文明之对于老百姓的关系,比起领导来还要重要的,许多领导可能几年后就换工作岗位,或调离了某个地区,但老百姓却一直生长在 “ 生于斯,养于斯 ” 的故土。提倡生态文明,用生态文明引领社会进步,还可以约束一些领导因经济过热,牺牲生态环境的做法,这对于人民群众都是重大的事情。 在很多人眼中建设生态文明就是绿化、美化环境,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吗,这显然是片面理解了生态文明内涵。生态文明不是简单的绿化、美化环境,那仅仅是个形式。相反,如果在绿化、美化环境中一种做法违背了生态规律,如种植单一的物种,引进入侵物种,搞不适宜的 “ 大树进城 ” ,这样的绿化不仅不是建设生态文明,而是破坏生态文明。大搞爱国卫生运动,仅仅是对不尊重生态文明行为规范,乱扔乱放生活垃圾,制造环境污染行动的一种纠正,但是这个工作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自发的生态文明具体行动,那么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永远清洁不起来。如果国民自觉第用生态文明的行为规范自己的消费模式,如尽量使用耐久性的物品,避免使用 “ 一次性 ” 塑料袋、纸手巾、筷子、卫生用具等等,那么,我们的环境中就少了许多生活垃圾,少生产上述 “ 一次性 ” 的东西,则就少向我们的大气环境排放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工业还不发达的地区是否就不能建设生态文明?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目标是, “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 ,这并不是限制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是尊重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利用区域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和谐发展。须知道,所谓发达与不发达是相对的,工业发达都是有代价的。根据笔者的观察,所有所谓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要么牺牲了别人的生态环境,要么牺牲了自己的生态环境。那些先期 “ 发达 ” 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将环境危机转嫁到那些落后国家尤其是殖民地头上的,这完全是一种 “ 强盗文明 ” 。 在发展中的中国和印度,因为没有殖民地,环境污染是内部化的,国内爆发的一系列恶性环境污染事件都说明了这点。国内最早 “ 发达 ” 起来的太湖流域,创造了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10% 、财政收入 16% 的奇迹。但是,由于 “ 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 ” ,太湖生态系统结构已遭受空前破坏,连续多年发生了湖泊萎缩、功能衰退、水质污染、湿地减少。 2007 年,太湖蓝藻污染却使得几百万人守者太湖没水喝。上世纪 80 年代唱遍大江南北的《太湖美》再也无美可言。 贵州尽管工业经济相对不发达,但这个相对落后却造就的生态环境良好这一区域优势。笔者到贵州黔东南州讲课,沿途发现公路两旁还是山青水秀的,这在其它工业相对发达的地方是见不到的。贵州少数民族苗族侗族的村落非常有特色,与周围自然环境自成一体,本身就是很好的生态名片。在黔西南州,他们提出的建设 “ 人类灵魂的回归地 ” 口号很好,苗侗族人民群众对自然的崇拜,极高的自然保护意识,以及 “ 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 的生活态度,恰好说明他们的幸福指数是很高的,是贵州发展生态旅游工业的最好的生态与文化 “ 名片 ” ,贵州各级政府应抓住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大好机遇,全力打造生态品牌,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来旅游观光,体会少数民族生态文化,通过旅游将城里人或外国人的钱带到贵州。另外,贵州生态保护好了,国家的各种生态补偿费用也会向这里倾斜,这些都是因为贵州的生态优势。 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必须有生态学的内容,以前偏重的是建筑和交通等硬件,今后可能要偏重城市的生物多样性、生态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城市人群素质提高、社会公平等软件。用生态学的思想指导城市规划,具体包括利用本地物种,控制环境污染,提倡绿色消费,节约能源,建立城郊自然保护区等等。 四、生态文明建设重在行动 回顾过去一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不难看出,高层已经做出了战略布局,学界进行的理论探索多,而具体的实践存在缺位的尴尬局面。即使在那些所谓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内,也没有用心考虑什么是生态文明的做法。笔者实地考察过很多生态文明示范区,依然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许多指标依然停留在纸上,生态文明停留在口号中,污染依旧,对颁布了 7 年多的《循环经济法》很多政府部门和企业并不知道,生态学的原理并没有在工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许多地方领导并不知道生态文明到底怎么搞。很多地方还是奉行 GDP 挂帅原则,财富不断向少数人手里集中,污染由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承担,全社会维持付出的健康成本不断加大,医患矛盾等社会矛盾不断增加。 其实,所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帜下,都必须由口号落实到行动。在新的一年里,有关部门和全社会,能够对生态文明的一些理念,落实到实处,既要抓大,也要抓小,生态恢复、垃圾处理、餐饮与宾馆服务一次性塑料用品禁用、食物链中有害物质减量使用、禁止过度包装、农膜控制使用、污水净化、可再生能源开发等等,都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 生态文明不仅是环保领域的事情,还涉及到法律、金融、工业、交通、教育等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的部署,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要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 即三个转变 ) 。 二是在政策上,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抓紧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三是在产业发展上,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包括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 区域限批 ,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严惩。 四是在每个人的日常行动上,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 加强部门协作 , 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 ; 强化社会监督,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 ; 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 ;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 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推动环境公益诉讼。 五是抓好生态文明示范区,发挥文明 “ 窗口 ” 的展示作用。 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要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节能减排,碳强度指标下降;资源产出率、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城镇(乡)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处于前列;城镇水源地全面达标;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面积逐步增加,质量逐步提高,水土流失和沙化、荒漠化、石漠化土地面积明显减少,耕地质量稳步提高,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在承诺建设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内,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实现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五、大力提倡绿色化发展 “ 绿色化 ” 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这是十八大提出的 “ 新四化 ” 概念的提升 —— 在 “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 ” 之外,又加入了 “ 绿色化 ” ,并且将其定性为 “ 政治任务 ” 。换句话说,这是 “ 四化 ” 变 “ 五化 ” 。 看到中央高层重视绿色化,笔者第一反应是心情激动的,感觉生态学的春天来到了。自 1984 年笔者从所在的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分到生态学方向以来,从没有改过行,凡 31 年矣。生态学由原来不被人看好的专业,如今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且生态文明成为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无不与长期以来生态学和环境保护工作者的长期呼吁有密切的关系。我国过去在生态治理上走过的弯路,就是没有从战略高度上认真思考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后果,没有 “ 青山绿水也是生产力 ” 这样的战略思维。 要发展绿色化经济,农业首当其冲。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觅食或生产食物之中。古代生产力低下,能够寻求温饱就不错了。第一次绿色革命带来了食物极大丰富,然而人类为之付出的代价也是异常沉重的,酸雨、温室气体升高、雾霾、病人增加、贫民窟出现等,无不与高度集约化、化学化、转基因化、市场化思维的农业模式有关。让少数人养活高度集中的城里人,土地承担不起污染之重;采取对抗的办法控制病虫草害,农田充满的杀机;五大激素进入食物链,产量提高了,营养下降了,污染出现了。懒人农业暴露的问题越来越明显,食物安全频频亮起红灯。 如果从源头解决农业污染问题,从绿色化思维出发,让农业中的各项元素循环起来,农业完全是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生产健康的食物的。我们做了十年的极端实验充分说明,即使一点不使用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激素、转基因,低产田也能恢复成高产稳产的吨粮田,关键的关键是优质要有优价,政府的农业补贴要向生态农业倾斜,而不是补贴农药、化肥、除草剂、地膜生产商,变相鼓励农民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 我们坚持了 10 年生态农业科学实验 有利地证明 ,在严格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激素、地膜、转基因条件下,在低产田基础上实现了小麦玉米周年产量 2250 斤 / 亩,春花生实现807斤/亩,夏大豆433斤、苹果9126斤/亩。这从理论上证明,只要用地养地,恢复生态平衡,土地对人类的回报潜力是非常大的。尽管当前生态农业的声音还很微弱,但只要全社会对生态农业多看一眼,自觉消费健康安全的生态食品,政策上有所倾斜,措施上得当,中国人吃得饱与吃得好的矛盾是能够科学解决的。 森林生态系统采取绿色化思维管理,我们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人类采取停止与大自然对抗做法,充分发挥自然的修复能力,恢复后的生态系统人类提供的各种生态服务,远远高于现在破坏后再治理的效益。有些宝贵的生物物种消失后是无法恢复的,大量宝贵的陆地土壤,因水土流失和沙尘暴而被带进太平洋也是难以回来的。 绿色化同时还可以解决荒漠化、石漠化等难题。绿色化不是简单的绿化,绿化也不是简单的树化,绿化祖国不等于树化祖国。尽管树木有很高的生物量,能够释放更多的氧气,但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长树,否则地球上早就长满了森林。在绿色化新思维模式下,中国以植树造林为目的的生态化建设,必须进行调整了。 工业也可以走循环经济道路,减少源头排放。现在经济模式必然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 “ 先污染、后治理 ” 是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在中国重演。采取绿色化工业思维,即使做到 “ 零排放 ” 在技术上也是行得通的,如造纸企业如果认真处理污水,业界内能够做到出水口的水可以喝的水平。污染不出工厂,治理成本就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理环境污染不是什么比登天还难的事,就看你重视不重视环境保护,是真搞环保还是假搞环保。 强调绿色化发展,就必须对遍布城乡的垃圾宣战。未来限制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可能就是垃圾围城问题。城市代谢受阻,加上来自农村的垃圾集中到城市里来,更加大了这一矛盾。其实,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可以用来焚烧发电。笔者在山东济宁考察时发现,他们将农村与城市垃圾集中焚烧发电,垃圾吞吐量很大。据介绍他们已解决了二噁英排放和异味问题,这个经验很值得推广。即使如此,垃圾处理的最好办法还是要从源头控制,要实现减量化,一些塑料类物质必须从源头停止生产,叫停过度包装。 六、结语 中国当前面临的许多环境问题,需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解决。环境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导的市场经济的必然恶果,是发达国家走的弯路在中国重演了。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出路,是发展出路要转变,要限制过度膨胀的私欲,限制过度产能,从技术上寻找替代能源尤其是清洁能源是必要的。但执政党坚持 “ 五位一体 ” 执政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适度恢复当年一些好的做法,走共同富裕道路是必要的,所有这一切都需将生态文明的理论变成各项具体的行动。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要靠人类的智慧来解决,那些以强欺弱,以丛林法则思维转嫁污染、转嫁社会危机的做法,只能获得短暂的喘息。大自然对人类实施的种种惩罚无时不在提醒人们,走绿色发展道路,走和谐发展道路,走共同富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才是人类的根本道路。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15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生态文明论坛聚焦有机农业发展
蒋高明 2016-1-1 20:01
中国生态文明论坛聚焦有机农业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cnoa360.com/news/28947439.html 中国有机农业网 时间:2015.12.21 来源: 有机农业   2015年12月19日,中国生态文明 论坛 福州年会在福州拉开帷幕。作为今年的新增分论坛,环保部南京环境研究所和环保部 有机食品 发展中心承办的优化提升-农村农业论坛以“发展 有机农业 ,助推生态文明”为主题,邀请了来自环保部、农业部、认监委、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相关部委领导和专家学者就有机农业发展论剑榕城。   201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 发布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将有机农业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有机农业进入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政策支持和指导,更为中国有机农业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优化提升-农村农业论坛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以有机农业与生态文明为主题,就如何科学发展有机农业建言建策。   环保部作为中国有机事业的拓荒者,率先把有机农业作为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抓手,有力地促进中国有机农业发展。认监委作为 有机产品 的监管部门,多年来一直指导和支持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业从阳春白雪到飞入寻常百姓家,市场认知度和认可度与日俱增,离不开环保部和认监委的有力支持。本次论坛,环保部生态司沈学强副司长和认监委王大宁副主任指出,发展有机农业将作为有效手段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与会专家学者针对中国有机农业现状,为有机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环保部南京环科所高吉喜所长提出环水有机农业发展新思路,实现农业生产水质保护和谐发展;环保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肖兴基主任从1994年起一直从事有机农业的推广和发展工作,他深入浅出地阐明有机农业对 生态环境 保护的积极意义;黑龙江环境学会会长李北松以黑龙江为例,介绍黑龙江发展有机农业的经验,黑龙江在政府绿色发展战略指导下,将食品安全和农业生产相结合,搭建优质农产品营销平台,以销促产,推进有机农业区域化发展;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审核处李显军处长发展有机农业不仅符合食品安全和现代农业的要求,更顺应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趋势;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研究员和全国道德模范赵亚夫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从事有机农业研究和实践,他们现身说法,阐明了有机农业对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出发,为中国发展农业提供了宝贵意见和理论依据,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优化提升农村农业论坛从有机农业的实践发展出发,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有机农业20多年的历程,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有机农业的未来,提振有机农业从业者的信心,描绘了中国有机农业的美好蓝图。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2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王如松: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lulingkxw 2015-11-28 00:07
—— 今天。2015年11月28日,王如松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一周年。 岁月如梭,回想起来,我认识王老师至今也有20年了。。 1995年11月3日深圳市生态学会成立,我为该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副秘书长。一周后,学会秘书处在秘书长老罗(罗炳卢高工)的带领下,组团参加了11月11日~14日在珠海市召开的 中国生态学学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对王如松老师当选秘书长都投了赞成票,并表示祝贺,就这样认识了。 这次会议,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生态学年会,参会的论文是“ 刍议宇宙的生物统一性——广义生物生态学原理探索”,论文尽管引起了争议,但也受到一些专家的鼓励和指导,引起了部分专家的兴趣,收获还是很大的。在会后,在另一个场合,王老师跟我讨论过这篇论文的概念“生物”,他说你为什么要用“生物”这个概念呢?这很容易跟传统的“生物”概念混淆。 他的这一见解也是当时会议主持人提过的观点。 主持人很有意思,他的原话记不得了,但他的意思我特别清楚。他说,生物学关于生物的概念,是现代生物学的一块基石,它是好几代人奋斗奠定的,不是那么容易可以动摇的。因为会议安排的发言时间我是最后,前面的人延长了时间。主持人就直接宣布,没有时间安排讨论,散会。 我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其实,我从来没有设想过自己可以动摇生物的概念。只是把它延伸而已! 这次反而是王老师主动问我这个问题,我就向他解释,“广义生物”是从逻辑上推论出来的,“广义生物”跟“狭义生物”采用统一的生物概念是跟生态学基本逻辑统一定性的表达……其实我也是经过反复测试,换任何词都感到不妥,意思最接近的一个词是“以太”,但这是一个宗教词汇,跟“广义生物”相比更容易被误会,这毕竟是来自现代科学逻辑推理的。创造新词更让人不知所以然。于是,我只好幽默了一次:“借你们一个词(生物),还你们一个宇宙(宇宙的生物生态系统),还不上算么?” 我的意思是,请别担心我动了这块“基石”,我把它变得特别大,一开始大家感到意外而已。历史上,生物一词也在发展,从只有植物和动物,再到微生物、再到病毒的、对人类则从自然属性上纳入生物的范畴,从社会属性上还没有纳入。但我把它们都纳入了。还把生物派生和和构成生物的物质也都纳入了。这是为了统一科学的原理,这是通过科学逻辑推导的。前辈们,为了生物学的壮大,请见谅。王老师 并没有因为我的坚持而不高兴,反而表示欣赏这种执着、想象力、尊重作者的创新探索 —— 以后,在学术上若有新灵感,我也乐于向他汇报、请教,得到过许多真诚的鼓励和难忘的教诲。 ……我从此也了解到:王老师特别鼓励我们去创新,他自己正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严谨冶学的学者。他和他的导师马世骏先生联合提出了“ 社会_ 经济 _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与可持续发展 ” 的学说,他在马先生意外去世后,坚持把这一理论应用到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生态建设中,他率先主持的海南“生态省”建设战略发展规划,引动了全国各地生态省建设热潮。现在绝大多数省区,都提出了自己的生态发展战略、这是大势所趋,但他在这一领域走先一步的功劳历史将会铭记的。。 从珠海会议以后,我们深圳生态学会作为中国生态学会大家庭的一员,多次参加或参与组织中国生态学主办的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和活动,我的“新学科理论研究”也随着学会成长而成长。 这次会议,王如松老师当选中国生态学会秘书长。从此他在中国生态学会连任两届秘书长、一届理事长、两届名誉理事长(到终生)。 这一时期,回应着社会的热切需求,中国生态学会和中国生态学事业一样,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 提出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 的总依据、 “ 五位一体 ” 的总布局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被提到一个历史性的新高度。可以想象,这个报告,让王老师多么振奋,激动。 我感悟到,当我们个人的兴趣、研究方向和国家的需要联系一起,就可以获得强大的动力。读到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新定位的确鼓舞人心,我们的生态梦仿佛都写在这个报告里了! 现转载王如松老师,在十八大后所作的一个内涵深刻、内容丰富的生态学时政报告:“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以表对他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所作卓越贡献的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他在报告中,有一段话这样说的:“当今中国,许多快速城市化地区湿地、耕地、生态服务用地被大量占用,地表被柏油水泥硬化,水回不到地下去,热岛效应强烈,城市的氮磷等营养物流失到郊区水体去,导致大面积的水华。这些都是湿地肾功能衰竭,绿地肺功能退化,地表皮呼吸功能失调(硬化屋顶灰化),肠胃消化不良(污染物排放口循环再生能力弱)、血脉经络不畅(摊大饼格局、交通拥堵)造成的。”让我读起来感到特别亲切。他也把自然和社会视为“生物”了! ——陆玲 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王如松 发布时间: 2012-12-25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拟从四个方面来解读个人对 “ 十八大 ” 报告的认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 一是中国特色,世界风范。二是绿韵红脉,认识生态。三是五位一体,建设生态。四是小康大智,和谐生态。 一、中国特色,世界风范 1. 十八大报告的特色可用四个字来概括:民、生、和、信 听了锦涛主席的 “ 十八大 ” 报告,特别激动和振奋,我觉得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报告的特色:一是 “ 民 ” ,民生、民主、民心的 “ 民 ” ;二是 “ 生 ” ,生态、生产、生活的 “ 生 ” ;三是 “ 和 ” ,和政、和谐、和平的 “ 和 ” ;四是 “ 信 ” ,信心、信念、信实的 “ 信 ” ,报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科学发展的信心,以及对生态文明的信实。 2. 十八大报告的 “ 生态文明 ” 靓点 “ 十八大 ” 报告中有 29 次提到生态, 12 次提到生态文明(十七大报告分别只有 12 处和两处),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 “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 ,并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目标。 报告提出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 的总依据、 “ 五位一体 ” 的总布局、 “ 社会现代化、民族大复兴 ” 的总任务,以及 “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 ” 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体现了开拓、适应、反馈、整合的生态控制论机制。从十六大政治、经济、文化 “ 三位一体 ” ,到十七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 四位一体 ” ,到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深深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去的 “ 五位一体 ”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升华,复合生态系统的整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化。其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建设也不是平行的,生态文明是神态,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是形态,前者是纲,后者是常,需要将神融入形,纲贯穿常,合纵连横、潜移默化。锦涛主席在 7.23 讲话中特别提出了要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我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 十八大 ” 报告特别勾出了推进新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 四化 ” 同步发展的蓝图。指出我们要改革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与城乡关系,农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生态现代化建设必须在工业化主导下去系统推进。 “ 十八大 ” 报告把生态的内涵从过去只注意生物生态、污染生态上升到科学前沿的人类生态、社会生态,上升到生产关系、消费行为、体制机制、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的高度,上升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穿针引线、合纵连横的高度。 报告运用生态的、系统的、文化的视野和方法,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保育区域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四方面部署生态建设方略,体现了 “ 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 ” 的整体论思想。 报告提出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功能上解决环境问题,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体现了竞生、自生、共生、再生的生态控制论思想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育方略。 报告首次提出 “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 “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 ,以及 “ 美好世界 ” 、 “ 美好未来 ” 的生态建设目标 , 体现中国人民的生活已从基本物质需求,走向精神生活和生态真善美的追求,彰显了中国人类生态的进步和对建设富强、健康、文明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 报告提出了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生态建设目标、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政治生态建设目标,文化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生态建设目标,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社会生态建设目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自然生态建设目标。 报告特别强调了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报告还首次提出了全球生态安全,有八处提到全球问题,体现了中国以世界安全为己任的大国风范。当今世界,人类面临以气候变化、经济振荡和社会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区域生态服务问题;以及以环境病加剧、适应力降低、人口超集聚为诱因的人群生态健康问题等三大生态风险。 “ 大敌 ” 当前,传统农耕文明封闭保守、无能为力,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工业文明更是回天无术、望洋兴叹。市场经济依靠竞生,社会主义强调共生,小农经济依赖再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生。但任何单一的运行机制都解决不了复杂的人类生态问题,唯有四生合一、合纵连横、绿韵红脉、潜移默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景这边独好,才能 “ 把生态文明建设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 ,才有希望挑起全球生态安全的大梁。 但要真正把生态文明 “ 深深融入 ” 和 “ 全面贯穿 ” 到四大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去,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党全民都来融贯生态文明、锐意绿色发展、凝炼中国特色、推进小康建设。 二、绿韵红脉认识生态 1. 绿韵红脉 相反相成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社会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中华民族正从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田园社会走向城市社会,神本文化走向人本文化,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我们现在的这种经济,这种社会,这种文化还不是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我们需要从粗放型链式经济走向生态循环型经济,拥堵型城市社会走向生态统筹型社会,征服型物态文化走向和谐型生态文化。现在全社会都在讲生态。什么是生态?有人认为生态就是生物,有人说生态就是天蓝、地绿、水清,还有的说生态就是人,应该说都不准确。历史上,生态学的传统定义是生物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随着最近这半个多世纪人类对地球,对环境开发规模和速度的增大,生态学研究对象逐渐从生物向人渗透,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不能忽视了,人不再只是生态系统的外部影响因子,而是事关人类命运、影响每个人、每个家庭、单位、每座城镇、村庄、每个地区、部门的主要生态组分。 2. 生态的四种内涵 生态有耦合关系、整合学问、和谐状态和进化过程四种内涵: 一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命个体和整体之间,以及子系统和母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我们大家谈的生态不是生态学,而是一种关系,是生命,特别是人的生存发展、繁衍、进化所依存的各种必要条件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环境之间有机整合性的学问。首先它是人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自然哲学。在座很多听众都是理学博士,英文中理学博士就是哲学博士。你学习自然科学,不懂哲学,不懂生态学,就不能成为一个博士,所以我们的理学博士叫做哲学博士。生态学还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系统科学,是人类塑造环境、模拟自然的一门工程技术,也是我们养心悦目、陶冶情操的一门自然美学。以前在学校里我们受的教育是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但没有教我们怎样品味自然,享受自然,这也需要正确的方法论,就是生态美学的指导,我们说生态既是哲学,也是科学,也是工程,也是美学。 三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关系良性循环的和谐状态。实际上从刚才的定义,生态既然是一种关系,它就是中性的,不好也不坏,但人们经常把 “ 生态关系和谐的 ” , “ 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 ” 定语简称为生态,如生态城市、生态旅游、生态建筑、生态卫生等 , 是约定俗成后被社会所公认的用语,表示人和环境在时空演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然文脉、肌理、组织和秩序。 3. 生态文明的作用机理 生态学有很多规律,将其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发展,其最基本的原理有四条,可以用拓、适、馈、整四个字来概括: 一是 “ 拓 ” ,开拓的拓,每一种生物,每一个生命有机体都有其内秉增长率,都能千方百计拓展生态位,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更适宜的环境,为其生存、发展、繁衍和安全服务; 二是 “ 适 ” ,适应的适,具有强的顺应环境变化的生存发展机制和变异能力,既能不失时机地抓住一切发展机会,高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又能根据环境变化,通过多样化和灵活的结构调整和功能转型调整自己的生态位,创造有利其发展的生存环境; 三是 “ 馈 ” ,反馈的馈,包括物质循环和信息反馈,物质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最后回到大自然中去,使世间一切资源都能物尽其用、一切生物都能占据一定的生态位;任何生物的行为通过生态链网形成信息链,层级传递,最后反馈到它本身,进一步促进或者抑制其行为,实现一种螺旋式的系统进化; 四是 “ 整 ” ,整合的整,生命 - 环境系统遵循特有的整合机制和进化规律,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的协同进化功能,能扭转传统发展中条块分割、学科分离、技术单干、行为割据的还原论趋势,实现景观整合性、代谢闭合性、反馈灵敏性、技术交叉性、体制综合性和时空连续性;营建一种多样性高、适应性强、生命力活、能自我调节的生态关系。 三、五位一体,建设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是 “ 十八大 ” 提出的核心理念之一,要求全党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建设中去,五位一体建设生态。 1. 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 传统生态学强调回归自然、保护自然,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了解自然规律以后,可以顺应自然规律、调节生态关系、培育生命活力、建设生态环境,使人能得到更好的生态服务,这就是 “ 十八大 ” 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到人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建设中去,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持续发展的五位一体战略的精髓。生态文明的这种 “ 融 ” 和 “ 贯 ” 将自生、竞生、共生、再生的生态规律与开拓、适应、反馈、整合的创新精神根植于新型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之中,推进生产高效循环、生活幸福低碳、生态绿色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2. 人类社会是一类复合生态系统 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城市,一个农村,一个工厂,一个农场都是一类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经济活动,还有社会管理的社会 - 经济 -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首先,人类社会是以环境为体的,环境有五大生态因素:水、土、气、生、矿,水是水资源,水环境、土是土壤、土地,气包括气候资源、空气以及能源在使用过程中的热耗散导致的气候变化,大气运动等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等,矿就是人类从地球表层开发出来的大量冶金、化工建材等原材料,有宏量和微量元素,进入人类消费系统,为人所利用,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五个基本生态因子。 不过人不光是一种高级动物,他还有主观能动性和超级智慧,有生产、消费通、还原、调控能力,善于把地球上资源和环境利用起来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这就叫 “ 经济为用 ” 。 人类社会是以人的知识、体制、文化为主导来调控自然生态系统,通过长期人与环境磨合的文化演变,积累经验和智慧,从中获取资源,改变环境,调节生态,由低级走向高级,由必然走向自然。自由的发展加必然的约束成为生态文明的 “ 自然 ” ,我们叫它 “ 文化为常 ” 。 3. 五位一体的融入和贯穿 把生态文明融入和贯穿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切入点。传统工业文明形成的产业基本上是链式产业,一个企业只要能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资源,经过加工变成产品,排出废弃物、实现了利润,其生产过程就完成了。在这种产业生态关系中,每一个企业都设法获取最大的利润而不管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污染。但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结果是传统工业文明导致了很大的负面生态影响,特别是前面提及的三大生态危机。未来的生态文明要把传统的资源耗竭型工业变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新兴生态产业。这就要求我们从过程上、结构上、功能上去改变产业生态关系,促进增长方式的改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 “ 十八大 ” 提出的进一步推动经济改革,结构的改革和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用到生态学基本原理,比如说纵向闭合、横向联合、区域耦合、功能复合、软硬结合、人文亲和等等方法,有兴趣的听众可以参考产业生态的相关文献了解具体方法。 举一个例子,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有一个可持续发展顾问委员会,其主席叫安德森,曾是一个大企业家,生产和经销地毯。 90 年代初,他的地毯生意濒临破产。申请破产前,他进行了社会调研,发现之所以地毯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是因为僵化的产业体制缺乏创新性,用户不喜欢地毯花色的时候,还继续生产同样的花色。特别是大的展览中心和商场,地毯脏了很难洗,坏了很难换。他发现传统企业以产品为目标的经营理念错了,顾客要的是服务,不是要的地毯本身,就把卖地毯改为租地毯,用户需要什么花色就生产什么花色,脏了企业会定期上门清洗,坏了负责更换,但只更换容易受损部分,这在出厂时就量身定制了易损部分,换回来后循环再生再用回去。这样一来,租赁业务大大增加,最后不仅没有解雇员工,还增加了大量搞研究与开发、服务与培训的智力和体力劳动员工,增加了就业机会。由此他悟出一个道理:工厂不只是生产产品,更主要的是围绕产品提供社会服务,以及相关的软件、标准、技术、文化和人才。未来的生态产业,其经营目标应是产品、服务和文化三位一体,且后两项将逐渐代替产品成为企业的主导产出。 今年北京的 7.21 雨洪灾害,来了一场不是特大的雨洪,由于排水不畅,很多地方被淹,有 77 条生命丧失了。究其原因,是市政基础设施的生态整合不够,生态基础设施不健全,特别是涵养、缓冲雨洪和净化雨污的湿地大面积消失。城市是文化的积淀,要经过长期天灾人祸的生态磨合才能形成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经历了 600 多年风雨考验的北海团城和紫禁城地下集雨排水系统就是生态基础设施的案例。城市建设,楼很高,路很宽,车很多、街很亮、公园很绿只是形态建设,城市内在的生态品质、生态健康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才是深层次的神态建设。 当今中国,许多快速城市化地区湿地、耕地、生态服务用地被大量占用,地表被柏油水泥硬化,水回不到地下去,热岛效应强烈,城市的氮磷等营养物流失到郊区水体去,导致大面积的水华。这些都是湿地肾功能衰竭,绿地肺功能退化,地表皮呼吸功能失调(硬化屋顶灰化),肠胃消化不良(污染物排放口循环再生能力弱)、血脉经络不畅(摊大饼格局、交通拥堵)造成的。 把生态文明结合到城市生态建设中去,就要嵌入生态学的循环再生机制。传统市政基础设施,只能将垃圾清运到郊外,污水排放到区域水体就行了。以生态为纲的环境保护,需要形神合一、标本兼治,把末端污染防治、企业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园区、政区生态管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多途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又如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当今这个,可以说还没有哪一个城市完全解决了生活垃圾问题。垃圾处理的途径有堆肥、填埋、焚烧,有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的责任,但是光靠政府,光靠企业,光靠老百姓分类,或者光是焚烧,光是填埋,光是堆肥都解决不了问题。要开展适应性生态管理,比如说垃圾分类管理,多数居民现在还没有具备那样的生态意识,每家每户都自觉分类。这种情况下,只得请拾荒民工先简单分类,把生活垃圾分成干垃圾和湿垃圾,将湿垃圾中的塑料袋捡出来把水压掉后,进入社区堆肥池,或者家中备一个堆肥桶, 24 小时左右基本上变成肥料,让物业拿走。这样处理以后,垃圾减量化可达到 60% 左右。从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社会化,把这些结合起来,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可以综合社会、经济和环境管理的方法来解决生活垃圾问题。 再举一个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例子。传统城市道路绿化,其中央绿带一般高于路面,雨水经常把绿地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冲到路面,连同屋顶及其它硬化地表的径流一起通过下水道被冲到郊区水体中,相当于雨水给城市洗了澡后把脏垢都排到郊区去了。新型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将绿地下沉至低于路面,让路面的污水流到低洼绿带的土壤中,通过土壤生态工程的过滤后,变成干净的水回到地下,多余的渗滤过的干净水通过溢流管排到郊区水体,既大大减少了郊区污染的负荷,还能给城市绿地补充营养物,一举多得。 四、大智小康,文明生态 1. 人类文明形态的生态演变 未来社会是一种智慧型社会,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人均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比 2010 年都要翻一番。 原始文明以采摘狩猎为特征,以发明用火和金属工具为标志,是一种自生式的社会形态;农业文明以种植养殖为特征,以发明灌溉和施肥育种为标志,是一种再生式的社会形态;工业文明以市场经济为特征,以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和机械化工产品为标志,是一种竞生式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以社会公平与生态和谐为理想,以社会公德和行政管理为手段,是一种共生式的社会形态。但是,以上任何一种单一的机制都不是可持续的,生态文明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知识经济和生态技术为标志,集自生、共生、再生、竞生功能为一体的高级社会形态。其核心就是要把四个机制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建设中去。 2.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工业文明在推进物质生活的进步,认知能力的发展,资源的开发等能力强化了,但是从太阳能到化石能,从生物质链到矿物质链,从自生的人到寄生的人,社会的生态风险在增加,人群的适应能力在退化。 生态文明的文,指人(包括个体人与群体人)与环境(包括自然、经济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纹理、脉络或规律,是一种时间、空间的生态关联。日加月是明,指从暗向亮,愚昧向睿智的开化、教化和进化过程。生态文明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在自然、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经济建设中生产和消费的物态文明、政治建设中组织和管理的体制文明、文化建设中知识和智慧的认知文明、以及社会建设中道德和精神的心态文明,把这四个文明抓好,就把生态文明贯穿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中去了。 如体制文明建设,要实现从十六大提出的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社会与经济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对内与对外统筹等五个统筹,以及十七大补充提出的中央和地方、个人与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四类关系的协调。这九个统筹关系如果协调好了,体制条块分割、决策就事论事,管理还原论主导等不文明行为就能有所改善。 物态文明包括物质生产、流通、消费、还原、管理的生产文明和消费文明,特别是消费文明。针对当今社会一些不健康的消费文化,物态文明将推进社会上以金钱为中心的富裕生活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和谐生活转变,以数量多多为目标的占有型消费向以功效优化为目标的适宜型消费转变,以外显为中心的摩登消费向以内需为中心的科学消费转变,以利己为中心的物理型关爱向以爱它为中心的生态型关爱转变。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文明内涵 十八大报告重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24 字内涵。我认为前八个字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彰显的是一种物态文明, “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 是体制文明,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是心态文明,分别处理人和周围物、事、人的生态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生态文明从客观世界的四生要求出发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过来又必将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的水平。 4. 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融合 2020 年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走向是什么呢?从生态学视野预测,其经济过程将从物质生产主导型的物态产业向智能服务主导型的生态产业转型;空间格局将从大中城市集聚型向适度分散城乡一体新型城镇转型;生产工具从主要靠设备和技术向主要靠知识和智慧转型;生活导向将从物质财富存量型向健康幸福进化型转型;管理模式从树状自上而下管理型向网络合纵联横反馈型管理转型;社会诉求并将从公平性向和谐型转型。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小康社会转型,各类社会矛盾很多,大多由不公平性引起的。其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总有不公平的地方,比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是不公平的但却是和谐的,生态学追求的是和谐不是绝对公平。市场经济通过差异激励人们的创造力,实现新的增长,绝对公平和绝对均衡是不可行的,但差异过大必然会破坏和谐,所以我们要追求社会的和谐,降低宏观尺度的不公平,实现生态文明的大同小异、大智小康。 未来小康社会的测度指标不再只是 GDP 的总量和增量,还包括自然生态的健康,水、土、气、生、矿生态因子和生态过程的健康状态和生态资产的积累,还包括了生态服务,生态品质,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等。社会生态的发展包括健康品质、文化素质、殷实程度以及平均期望寿命等。 我国到 20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将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里面都需要生态文明的渗入。作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强国,我们和一些后工业化国家的最大差距就是生态文明的差距。我们坚信在十八大精神鼓舞下,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之年,国民生态文明素质能有一个很大的进步。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导院士)
12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10)
蒋高明 2015-11-26 17: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10) 蒋高明 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不只是简单粗暴的对抗、吃掉,而且要欣赏、关爱、敬畏,这样的话,就有很多的空间可以发展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西方的工业文明技术是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在人类中心主义里面又一个中心主义是资本中心主义,就是总会有几个少数的家族在控制这个世界,他们的欲望非常强,将人视为自然万物的主宰和中心,将自然视为不断满足人类欲望的对象。但是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整个的九大行星里只有地球适合人类居住,有生命迹象,其他的星球都没有。儒学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终生平等,这些传统的文化帮助中国文明延续了几千年,它阻止了环境危机和健康和谐强大的文化支柱。所以我认为,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提生态文明是有希望的,在技术上再突破。 我给大家放这张片子就是告诉大家你吃的鸡肉是怎么产出来的,是这么产出来的。一个平方米11只鸡,鸡从蛋壳里出来就天天吃药,尤其我建议你不要吃鸡翅膀,从鸡翅膀的地方打抗生素进去。一直到45天,现在更快了,42天就能长5斤左右。你们喜欢吃的快餐食品就是这样来的,这就是典型的垃圾食品。这样的鸡你春节放个鞭炮就能把它吓死,好多鸡长年连阳光都不见。我们知道,自由放养一只鸡,一年能产鸡蛋100来个就不错了,结果现在一只鸡两天下3个鸡蛋,标准的产蛋机器。你判断这个食物安不安全就进鸡圈、猪圈、牛圈闻一闻,粪便都是奇臭无比的。判断人也一样,如果你家厕所很臭,就说明你不健康了,说明你的食物就是不健康的。那我们搞生态的有没有办法让鸡有自由的空间?完全可以。 这是我做的另外一个试验,我把我的鸡放到大草原上去,这样鸡的经济效益也高,一只鸡就能赚十几块钱,相当于一亩地的收入,100来块钱。如果我们发展这样的产业,是不是重新洗牌了?干嘛非要这么快呢?让人长这么快你也死得快,对不对?这就是当年我们有一篇文章,养鸡场的死鸡到哪儿去,我印象中2007年7月19日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我,我说基本上都被人吃掉了。实际上当时我面临了很大的攻击,领导找我谈话,农业部门告到我们科学院,植物所党委书记找我谈话,说咱是搞植物的,别说动物的事,不让我说。不说怎么办?北京市平谷区也要把死鸡变成鲜鸡肉来卖了,这还是去年的事,所以我说产业链并没有斩断。最近大家知道,有段时间黄埔江漂死猪,为什么漂死猪?政府一监管,不让弄了,这些死猪、死鸡就冒出来了。原来死猪、死鸡、死牛都被人吃掉了,死猫、死狗都冒充羊肉被吃掉了。 蔬菜应该这么产,开阔的空间,不要把它装在笼子里。咱们把植物都笼养了,温室大棚不就是笼养植物么?以为有营养液植物就长,不对,植物生长的时候也需要有微生物、动物的帮助,土壤要疏松,结果他把膜底下放上药,放上除草剂,所以大蒜能不生病吗?生病了怎么办?生病了再给植物治病,抗生素就多了,植物吃的抗生素多,到人体抗生素也就多了。所以农民很聪明,放心的蔬菜放在家门口生产,这就叫“一家两制”,一块地双轨制,他自己吃的绝对不喷农药,不施化肥,而且质量口感是完全不一样,有的部门领导不下去看,听大资本家忽悠他,搞有机农业的一认证就是有机的,根本不对,多数都是假有机,他愣说吃不出来,测不出来,看不出来,完全错误,应该是吃得出来,看得出来,测得出来。时间关系,不展开讲了。(图)地沟油都弄回来吃了。 有段时间,一个重点大学,985的大学,我不点名了。挺漂亮的女孩子,开着高级的车,拿着机器在抽地沟油,餐馆上面浮着一层油,抽去干嘛?鬼知道她放在什么地方去了。(图)这就是黄瓜顶花带刺,笔直的。真正好的黄瓜有弯曲才对,有各种形状,光线不一样,结果用四种激素就把它变成顶花带刺的了。瓜熟蒂落,带着黄花的是不对的,不正常的,这个抹的药太多了,长个大疙瘩,长个瘤子出来了。一个真正的黄瓜不可能那么直。这就是因为城里人有这种需求,就有人满足你不正当的需求。所以消费者一定明白食物的天然本性。 生态文明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类走过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目前正进入生态文明阶段,也有人说是信息时代。实际上人类走过了吃得饱,穿得暖,住得舒服,跑得快的时代,现在到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需要反思了,不反思是不合适的。我们知道西方引领人类领跑了两三百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了100个ppm,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热带雨林不断被砍伐,种咖啡,巴西、阿根廷种转基因作物,有非常多的问题。冰川融化,青藏高原冰川也在融化,两极,北极熊将要失去家园。我们国家面临着很大的问题,空气污染、水体污染、水土流失、荒漠化、外来物种入侵,一直到生态系统的全面退化。所以我们这种世界加工厂是不光彩的,我们下次肯定不能再继续做中国制造了,而是要做中国创造,包括我们现在正在走的这条生态文明道路要引领人们回归自然,不能再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了,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生态环境问题。优美的生态环境钞票买不来,有的人说有钱了再来治理,再来买,很难,有些很难治理,重金属污染很难治理,河道的沙子没有了也很难治理,不可能把石头磨碎了再把沙子放回到河里去。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高象征。 大家一定要理解,科技是双刃剑,既有建设性的一面,也有破坏性的一面。比如破坏性,物理学家发明的最高武器就是原子武器,化学家发明的最高武器就是化学武器,生物学家发明的最高武器是转基因武器。转基因是能够杀人的,而且杀人不见血,灭绝性非常大,所以这也是我们担忧的,我们一定要确保食品安全,不能为了资本家的利益牺牲子孙后代的资源。发达国家用占据不到15%的人群占据了85%的资源排放量,如果全人类都用这种思路发展,地球生命系统将变得更加脆弱。另外,我们提倡生态文明,不是说要回到原始社会,不是停滞不前,而是从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谐型、恢复型、建设型去转变,是理念的转变。资本家不要那么贪婪,不要拿钱做假公益,没有用,贵州那些留守儿童,要找原因,为什么自杀,他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在身边,4岁、13岁的孩子,这是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文明,将来不能再继续破坏环境,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建立在牺牲环境基础上的GDP是不光彩的。所以现在我们面临很好的时机,全球最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走生态文明道路。尤其现在提倡的反腐倡廉,我觉得找到抓手了,一反腐,一倡廉,好多问题出来了,酒店该关门了,过度包装也卖不出去了。原来为什么那么好销?喝茅台的没有买茅台的,买茅台的没有喝茅台的。生态文明要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这样我们国家就非常有希望了。 我的报告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9)
蒋高明 2015-11-25 20: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9) 蒋高明 所以咱们要改变,从我们的行动,从我们城市人开始,拒绝这些有污染的东西。我不愿意吃这么光鲜的东西,干嘛吃面粉要吃白的,面粉怎么白也不可能这么白,增白剂,有的地方连滑石粉都加进去了。有的面粉加工厂买那么多滑石粉干嘛,那是刷墙的,每个礼拜进一大卡车,掺在里面让城里人吃,抹墙的东西搁在里面去了,因为你愿意吃白面馒头。真的面粉没有这么白。我们知道,这是环境退化付出的一些代价。过去30多年,癌症,尤其肺癌增加了465%,乳腺癌增加了96%。时间关系,我不详细展开讲。如果你崇尚和谐,食物是很重要的纽带。我想大家在城里待着,抽空的时候可以到农村看看,到一线看看,看看农民是怎么生存的,农村是非常衰败的。老人在种地,他们种地是用比较原始的方法,打农药,美国人打农药是用飞机打农药,大拖拉机,中国人打农药背在身上,打除草剂那几天窗户都要紧闭,不敢开门,除草剂飘过来都能把植物杀死。农民根本不用锄头给你锄地了,为什么不锄地了?费工,工钱就是钱,所以现在怎么办?必须好的产品有好的价位,以消费倒逼他转型。所以如果我们拒绝这种反季节的菜,农药超标的菜,那么那个市场就小了,你逼他转型。 四、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被写进新修改版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里边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刚才我讲了很多农业的问题、工业的问题、城市的问题、过度包装的问题,都是逆着自然来的,都是对抗的。像害虫,我们和害虫斗了一个世纪,最终也没赢过虫子,准备用转基因的办法再继续对抗,对抗的最终结果是什么?肯定是资本家赚钱,普通老百姓买单。所以要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其中自然恢复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里去了,我们非常高兴。最早提自然恢复的时候我们都是挨骂的,自然恢复都做好了,要科学家有什么用?在他们眼里你必须把简单问题搞复杂了才显得你有本事。今天我看北京师范大学田松老师一句气话很受感触,他说哲学家是什么,哲学家就是把明明白白的事要说得糊里糊涂的,你就成了哲学家了。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所以按照这个纲领,转基因其实是对抗自然的,分子育种也罢,转基因也罢,是违背自然、破坏自然的,是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宗旨相违背的。 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实际上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价值观,以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结构产业、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尤其消费,你消费什么,别人给你生产什么,而且让你永远满足不了你的欲望。大家知道,人的肚皮是有限的,但你的欲望是无限的,可以消费得非常多。实际上你回到家里清理一下,好多东西的功能我们没有实现,好多服装还是很好的,就扔掉了,手机的好多功能也没有开发出来。这种纯粹的消费是有问题的。引导人们走和谐发展道路文化理念的意识形态。所以生态文明是对人类传统文明,尤其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所以我说中国要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有一个自信,包括我作为科学院的人,我们搞科学的人实际上也是不自信的,我们在方方面面的领域完全是西化的,过去这30年把中国害苦了,包括我们的教育。高考一个指挥棒,好像考上重点大学就解决了问题,实际上早着呢,有的人到了就业又面临很大的问题,做人不会做,都有问题。 那生态文明是什么?是最高的道德文明,因为现在的人都考虑利益,全民都认钱不就完蛋了吗,医生也认钱,医生认钱就盼病人多,病人少他着急,他得到外面做广告,赶紧把病人弄过来。医院做广告就有问题了。我这能治不孕不育,我这能治癌症,治心血管,各种各样的广告,就是盼病人来。实际上很多病人可以挡在医院之外,比如说心情健康、环境健康、食物安全,可能80%的病人就不用进医院了。所以医疗应该是全民免单,全民免费的。这是举的一个例子。 整个生态环境就更不用说了,大家都要呼吸空气,都要喝水。考虑到个人就要考虑别人,考虑家庭也要考虑社会,考虑富人也要考虑穷人。以前的绿林好汉是劫富济贫,现在的模式是什么?劫穷人的钱给富人花。最近大家知道,股市一个星期就把9万亿老百姓的钱,那可能都是下层的钱截走了。实际上也是这个人贪,干嘛进入这个领域?赌博,你非要跟进去赌,谁把钱拿走了?越有钱的人钱越多。有的人经常说,你有个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你就输在起跑线了,他的孙子生下来就是亿万富翁,你的孩子生下来还得考北大,等他北大毕业可能找不着工作,给不识字的人打工去了。所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等等都是忽悠。实际上那个就是丛林法则,但是讲生态文明不是丛林法则。我们搞生态的都知道,即使狼要吃羊它也不吃强的,它吃强的要拼命,消耗体力,它吃老弱病残的,跑不动的,也是一种淘汰。我到非洲看河马、大象,河马和大象绝对不在一起打架,如果大象在这边游泳,河马就到那边去,它们尽量避免竞争。可是咱们现在的理念是什么?落后就要挨打,人家有枪我也得有枪,必须拼个你死我活。这是错误的。就像我当年的研究,我治害虫的办法不是对抗,反而害虫越来越少。实际上如果社会和谐,防盗门有用吗?没用了,弄了防盗门在里面,你觉得防盗了,等着火了都害怕,自己跑不出来了,门一变形跑不出来了。当年没有防盗门,当年我们孩子上学排着队就走了,哪有小车送?现在孩子上学农村竟然都接送,非常荒唐。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649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8)
蒋高明 2015-11-24 2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8) 蒋高明 还有城市的雾霾问题。雾霾让北京人很头疼。有一句话这么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街上牵着你的手看不见你的脸”,这是调侃雾霾。还有城市热岛。2013年酷暑,全国不少城市,杭州、合肥、武汉、北京出现了热死人现象,大街上有的环卫工人殉职,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为什么呢?热岛效益。热岛又怎么回事?空调家家往外排热量,太阳能吸收,本来绿色植物没问题,可以吸热,但是我们的建筑物面都是反射的,再加上绿色空间少了,热岛就多了。有水的地方人都泡到这里面去了。减少蒸发了,城市下垫面反射率降低,人工能量输出高,这就是各种空调,人工能量输入每平方米10瓦,城市总热量输入达到160瓦/平方米,就出现了热岛,很高的温度,天安门都50多度。 第五,清洁空气。北京市也不光是为了这次申冬奥,也是为了我们生态环境的改善,京津冀一体化,2013-2017年政府开始加大力度压缩煤炭的燃烧。我们知道很多污染来自于燃煤,能源的80%。从2300万吨减少到1000万吨以下,发展使用光伏、风能、电力,降低机动车的排放,实现国六标准等等,严格执行环保标准。首都还是力度大,列入名单关停并转的企业有1200家,这些企业怎么转型?前面讲了循环经济,其实像健康产业、优质农产品、旅游,这都可以带动很多的产业。到2017年,北京财政直接用治理大气污染的投资481亿人民币,带动相关社会总投资4600多亿。 举一些例子,太阳能、风能、电力,无机废弃物,钢铁肯定可以再炼钢,有机物没问题,有机物进入自然界生态系统能变成非常好的肥料。生态治理要从京津冀,把张家口、延庆,河北的一些地方,我在这讲是为了申冬奥和张家口的联动,共同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公众的富裕。建设清洁的小流域,合作建设官厅水库,白河堡水库周边的林带,实行绿色廊道,加大空气力度,还北京篮天,开展京津冀的水源保护等等。前段时间大家都不陌生,北京的蓝天多了,在6月份感觉到了特别多的蓝天,好多网友都在微信群里晒“北京蓝”,这就是人努力,天要帮忙,天什么时候帮忙?人努力了,天才帮你的忙。所以这也叫天人感应。实际上人在某种程度上是斗不过天的。比如前段时间长江翻船,一场雨就把那么重的轮船翻到底下去了。 二、 城乡和谐 我讲的这个话题可能大家都关心,就是吃出来的化学名词。三聚氰氨、瘦肉精、抗生素、黄曲霉、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等,一大堆名词,如果详细列,这个名单到底能列多长?我算了一下,得二三十页的A4纸,因为国家允许的有3000多种农药,每年向农业部申报的新农药种类几百种,你说化学家能耐不能耐?有人说化学改变生活,我说化学绝对是破坏生活。实际上我们的化肥从建国以来,从1949年到现在,我们的农药用量翻了100倍,从原来的4公斤左右,翻到现在的1公顷,434公斤,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安全上限的将近2倍。农药,一亩地平均施加了1.92斤农药。而且农药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政府加大了对农药的管控,有一些说剧毒的农药不准用,但实际上剧毒的农药白天不卖晚上也会卖,农民知道到哪买,是地下交易。前段时间刚曝光海南的毒西瓜把青岛市民给毒翻了。 其实,闹毒西瓜的头一天我还在海南开会,海南农业部门的领导很自豪,跟我们宣布他们对剧毒农药都加强了管理。海南很好了,生态海南,我表示不相信。结果第二天毒西瓜就出来了,恰恰从万宁弄过去。这说明什么?政府喊是没用的,地下利益链切不断。而且最核心的是,对农民来讲,种西瓜的不吃西瓜,他是卖给别人吃的,他希望农药越毒越好,因为越毒的农药越便宜,再加上非常怪的是政府竟然补贴农药化肥,使我们的环境增加了非常多的污染物。包括地膜,白色污染,地膜一开始也是农业部门极力推广的,很多地方农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我们的地膜,白色污染从南到北,从干旱区到湿润地区,一直到海南岛这种热带地区,海南岛也铺地膜,可以想像我们的白色污染已经加剧到什么程度了。实际上我们知道,地膜前期发挥了一些作用,到后期是逆境,有的地方,像山东的花生、大蒜病害多了,那就是地膜起了相反的作用。现在的粮食危机,粮食量不够,实际上一个最大原因是耕地撂荒,因为粮食太便宜了,严重压榨农民,所以江南农民就种地,一直撂荒到内蒙古的农民也不再种地了。 有个严重的现象大家可能没关心过,你在北京吃饭不愁,实际上你仔细想想,一个星期超市里没粮你就完了,你们在家里的储存粮食能够半个月吃的吗?老鼠还能考虑吃半年、一年呢,人类都不考虑。大家知道,地震的时候,家里最缺的是粮食,农民家里原有粮食缸,吃生的也饿不死,结果反而一地震就暴露出问题来了,没有粮,大家以为超市多方便,什么都有,真搁在中国,能够自给自足的省份只有那么七八个,北京之类的都是严重缺粮的。当年我们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结果我们现在需要美国人来喂养中国,我们从美国进转基因的粮,转基因的大豆,够两亿人吃,有些部门还在说我们的产量连年“十一连增”,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 衰败的乡村。这就是河南的农民,山东的农民,城市发展起来,农村衰败了,空心村现象异常严重,有6000万的留守儿童,实际上我们这种发展代价是非常大的,6000万留守儿童没人教育。前一段时间贵州爆发了四个孩子自杀,最小的4岁,最大的13岁。贵州的留守儿童自杀,说明我们发展的代价是非常大的,这是不和谐的,要讲和谐,怎么和谐?天经地义的,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把良好的食物卖给城里人,城里人合理的价位才能带动人家去发展好的食物。如果我们城里人吃的东西都是让人牵着鼻子走,你愿意吃瘦肉的,他就给你做瘦肉的,你愿意让这个黄瓜顶花带刺他就给你做顶花带刺的,你黄瓜要直的,他就给你拉直素给你拉直。黄瓜有四五种激素,是非常危险的。 大家注意,今天的科普很重要,大家也要聪明起来,要了解这个过程是怎么回事。(图)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数据,2010年的数据,估计现在这个数更大了。人均83斤化肥和我们有关,有5斤多的农药。大家知道抗生素越来越不管用了,青霉素不管用了,原因在哪?你吃肉的时候就已经吃了抗生素,我们人均三两二钱的抗生素。农膜人均3斤多,这些东西到环境中去都使我们的健康质量下降。(图)这就是我们的健康数据,2013年的时候,糖尿病有9700万人,高血压有6000万人,两亿多人患高血压,知晓率只有30%,不孕不育的妇女5000万,经济发展到今天,生孩子困难,大家都知道,不孕不育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城市不孕不育很火爆,有的地方病人太多了,挣钱多了再盖大楼,有的是不孕不育的人。先天性的儿童80-120万;大学生精子质量下降,合格率只有30%,最健康的是100%。所以,不孕不育的妇女再加上男人的精子质量下降造成生孩子困难。有220万的儿童出现了性早熟,第二性征3岁多就出现了,哪来的?动物长得快,人也长得快,而且性早熟的儿童都是不健康的,寿命都是很短的,这是很严重的健康问题。癌症的病人,这是正式的数据,6分钟一个确诊癌症,1天有8000多人成为癌症患者,每天都有这么多的人。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475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7)
热度 1 蒋高明 2015-11-23 20:3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7) 蒋高明 这个试验我们做的时候我主要想看看有多少废弃的东西能变成食物,这个食物是人类间接的食物,是肉、奶,如果是肥料,它也是粮食,肥料进入地里能够增产,是有机肥。所以发现了非常好的结果,每1.14公斤粮配合1公斤精料可以生产1公斤活牛,屠宰率是45%左右。玉米这部分粮食只占了不到20%,这是我派研究生把数据拿出来的,我就要考虑多少斤饲料能够变一斤肉,把80%左右的饲料变成肉。饲料中80%是秸秆,是废弃物,大量的牛粪替代了化肥,实现了吨良田,资源化利用了杂草和害虫。我给《寂静的春天》中文版写序,我把“杂草”和“害虫”都加了引号,杂草、害虫都是人类不喜欢的物种,用了很难听的名字,实际上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人才是“杂人”、“害人”,尤其那些资本家都是很坏的人,为了自己的贪婪,牺牲别人的利益,牺牲生态环境健康。 (图)这是我刚开始做试验,带我的研究生过来,这是农村,我在我的老家山东做的。这些秸秆都堆在这,有很大的隐患。农村脏乱差,三堆最出名,粪堆、柴火堆、土堆。这些秸秆因为养了接近300头牛,把这些已经资源化利用起来了,所以现在的村子已经非常干净了。那么农民怎么去治这些害虫呢?就是打农药,包括现在咱们吃的食物,尤其花生,上面附上一层塑料膜,下面就是杀地下害虫的药,绿英拌里面去了,然后再喷除草剂。所谓现在化学的东西特别多。 那我们怎么控制害虫?不是对抗,不是灭杀,一点农药不施,要用物理的方法来替代这种方法。通过这样,实际上害虫的数量反而少了,生态平衡了,害虫有天敌,有害虫也有益虫,也有益鸟,鸟类也是吃虫子的。2009年的时候,绝对量,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刚放这个灯的时候,一晚上能抓九斤虫,现在一晚上抓多少?每次也不会超过一两,三四十克,非常平衡,这个数据我们连年追踪,已经有六七年的数据了,今年还在往下延伸,这是最早的研究报告,2015年还有数据。(图)这是放的灯,也有太阳能的灯,也有发电的灯,带着农民做这个,我说你将来种地不用关心害虫,它能够平衡,每年抓非常多的虫子过来。 第四,向垃圾宣战。这个和我们每个人的关系更大了。如果我们遍地都是垃圾,这个国家让人看起来非常不爽,而且也非常有问题,健康没法保证。这个就是城市代谢受阻了,城市吃喝拉撒睡,很多物质运过来,怎么出去,再加上有的地方农村垃圾也向城里富集。现在农村垃圾是这么做的,农村转运站,从村里到镇里,镇里到县里,那县里怎么办?有地方埋,有发电厂,垃圾发电,这都可以做。但是最终的问题我觉得是要减量,从源头上就少用那么多垃圾,实现减量化,像塑料类的东西最难处理,大自然不能降解。如果是天然植物的编织物到自然界没问题,纸张都能降解,就是塑料不能降解,这就要从源头上解决,要叫停过度包装。我家里有人送我的礼品多少年没打开看,我以为是什么高级的东西,都是木头盒装的,很漂亮,我昨天打开了,撕了一层层包装,里边就两块茶叶,茶叶里面还有十几个小塑料袋,又包装,真正的茶叶很小,我想从价位来看茶叶连十分之一都占不了。 这样的过度包装应该没有市场才对,如果有市场,就促进了它们的污染。所以北京首都能不能在全国叫停一次性的塑料餐具,北京能不能在五星级酒店,甚至普通酒馆,把一次性牙膏、牙刷全停下来,不给提供了,出差自己带。注意,你们将来要出国的时候,你走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提供一次性的,连非洲都不提供,日本、韩国都没有,欧洲更不用说。所以我们出去就得自己带牙膏、牙刷。结果咱们到北京,只有两会期间给两会代表里面不给提供一次性牙膏、牙刷,就两天。为什么做不到?这背后又是一个隐形的利益链,去购买一次性牙膏、牙刷的铁定有很大的回扣在里面。那牺牲的是谁?生态环境,这些塑料的东西是用垃圾来做,你们扔的医用塑料布哪去了?有的就做塑料盆了,更恶心的是有的地方做了衣服之类的,人工在转化这个东西,一定要叫停。 全球200多个国家,只有中国,我没说等少数国家,我觉得等还没找到第二家呢,只有中国,我去了将近40个国家,只有我们这个国家有一次性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北京真的要认真做起来,申冬奥会能不能做到,全球的运动员到中国,看到一次性牙刷没有了,那北京做环保就真正开始了,到现在我不客气地讲,我们还是没做到,为什么不斩断这个利益链?就是为了那点回扣吗?为什么城市不能停掉朝树上喷农药呢?还是有利益链。那我们城市,我们北京每天产1.84万吨的垃圾,那么多垃圾,你很潇洒地把垃圾扔了,你关心过这个塑料瓶哪去了吗?水是公共资源,装着瓶子可以卖钱,你用什么办法帮这个塑料瓶子降解呢?要么大家不消费,要么对这个厂家进行严重的扣税,拿高高的税,因为不可能降解掉。所以我现在的习惯就是我自己带杯子。环保实际上也很简单,你自己做到就完了。比如我偶尔也抽烟,我的烟头都装到兜里去。咱们中国人我观察过,什么人能做到烟头不落地?到副部级了才做到烟头不落地。我观察我们的科学院副院长有一次抽烟,他本来想扔,可能看到我了,不好意思了,马上装兜里了,可能我不看他一眼他也扔地上了。我们的司局长,很潇洒,车门一开就扔外面去了,高速公路扔垃圾,都酿成车祸了。 我们有很多坏习惯,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孩子培养出来上北大、清华,可是我们很简单的习惯都没有养成。一出国各种毛病都暴露出来了,乱扔垃圾,再加上奢侈消费,大家也知道,有钱人就任性,什么都可以买,一定要想着,有钱人是对环境犯罪的,是你占据了穷人的资源,排放资源,穷人也都像你这么乱扔,这个地球上就全是垃圾了。所以北京五环、六环之间有400多个相当规模的垃圾排放点,这些垃圾排放点蚊蝇孳生,臭气冲天,有的奶牛还在那周围吃草。这有很多垃圾排放地。有一个业余的环保爱好者叫王良久,大家可能知道这个人,他反映了垃圾包围北京,垃圾围城问题。所以你想想,我们的垃圾不减量能行吗?虽然好多分类做得挺好,可是到了后期,这种分类又给你混在一起了,你在前面把电池分好,后期农民工一弄又弄到一起了。另外,确确实实有一些人以捡垃圾为生,北京大概10万人靠垃圾为生,专业分工很细,河北人专弄旧衣服,江苏人专弄地沟油,河南人专弄塑料膜之类的。这种产业很显然应该萎缩,而不是扩大。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720 次阅读|1 个评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6)
蒋高明 2015-11-22 10: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6) 蒋高明 我再放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北京市可以借鉴一下。(图)这是瑞典的城市森林。大家注意,这条道路并不是用水泥封的,为什么要用沙子地呢?大家知道城市人爱养狗,狗的粪便,排泄物弄在水泥上很脏,如果有沙子就渗下去了,如果下雨雨也能往下渗,拿水泥一封,拿石头一封,水就变成雨洪了,城市下个雨都能淹死人。北京淹死过,济南淹死过,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和大自然对抗的一种做法。巴黎埃菲尔铁塔周围的广场也没有拿水泥封上,我们西单广场封了多少,为什么不给自然界,给植物留点空间呢?(图)这是瑞典的湿地,城市的水非常干净,从飞机上往下看,是多湖的国家,北欧的生态条件显然没有北京的生态好,为什么我们的环境保护不如他们?就是因为我们的理念还是落后,没有考虑到自然,没有考虑到生态,只是以我为主,甚至我不客气地讲,就是长官意志,有的地方换了领导就换行道树,你喜欢这个,他喜欢那个,但是你不是生态学家,那个地方能长什么是树木说了算。 (图)这是巴黎的行道树,可以看到车从不同的方向开过来,像从树里面钻出来的,用树隔开,它这的树的多样性,不会像咱们整齐划一,非常单一。(图)这是比利时的根特市,共产国际的总部在这。这是小区的绿化。看这些老建筑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当年他们对这个的保护还是非常有意识的。这种城市景观给人感觉比较好,是用不老的建筑,有比较好的一些做法,生态的做法。 (图)这是美国纽约的城市森林。树木的层次感很强,有高大的,有低矮的,乔灌草结合。有常绿的,有落叶的。都是本地森林为主。美国城市园林的理念是从英国学的,它们搞大园林。中国园林也很发达,我们的行道树比它做得要好。 第三,在发展实体经济的时候,我们的工业污染怎么办?污染能不能治?这里面有一定的技术处理,也是可以做到的,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先污染、后治理”,这是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我们中国不幸也重演了一遍,资本主义玩的那一套中国也出现了。今年卡尔逊写的那本书中文版的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我帮他们写了序。要追溯原因,卡尔逊是一个海洋学家,第一个女生物学家呼吁环境保护的人,她对DDT产生了质疑,她写了《寂静的春天》,鸟少了。实际上,这个东西我们中国也出现了,包括雾霾,大家知道柴静前段时间拍的片子影响很大。假如我们用绿色化的理念,在工业上可行,农业是更容易做的,在农业上也能够做到零排放。像前面我放的一张片子,那些污水,放在你的工厂的时候有办法处理,释放到环境中怎么处理?把它收回来得多大成本?所以是能够做到零排放的。包括冶金,现在造黄金是用氰化钾的,氢化物是不能释放到环境中去的,要在里面反复循环利用,氰化钾就能持续发挥作用。技术上是行得通的;像造纸业,认真处理污水,水是能喝的,发达国家都能做到,如果你做不到就不让你开工厂,所以我们现在环境的门槛比较低,可能以后政府重视起来门槛也就不会那么低了。 污染不出工厂,治理成本就低,随着社会经济转型,环境问题有望解决。其中,循环经济是关键,绿色化发展是关键。这个循环经济实际上就是用生态学的原理。这个生态学原理说起来很神秘,实际上理解起来也不太复杂。如果你学过生态可能就很清楚了,没学过生态的我跟大家简单说一下,生态原理核心就是八个字,就是“元素循环、能量流动”。能量就是包括我在讲话的力气,包括汽车汽油,能量都是太阳能,这个太阳能从哪转化?是外边的植物,我在讲话的时候,绿色光合作用正在进行。但是植物的工厂是细胞,它是不排放污染物的,它也没有噪声,是常温常压下的酶促反应,生化反应,人工模拟不了。人工模拟就是高温高压,加催化剂,排放污染物,制造的物质也不能降解,植物制造的所有东西都是能够降解掉的,是微生物完成的。这就是元素循环。死的东西,碳氢氧氮这些物质还能重新循环,再利用。人也一样,人的尸体将来腐烂掉,碳氢氧氮也能回去,烧掉的东西都能回流,再利用。能量的流动是怎么回事?就是太阳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它截获,这个能量留下来,动物再吃植物,就进入到动物的体内,动植物死了微生物把它还原回去。煤炭、石油、天然气怎么回事?那是历史时期的植物制造的光合产物,所以咱们现在还是在利用光合作用,这个实际上就是可再生能源。 举一个例子,(图)这是生态工业园。假如你是种甘蔗的,是造蔗糖的,我们吃的糖是植物制造的,最早的时候,种甘蔗,甘蔗收获榨汁,榨完汁之后可能有一些渣叶,甘蔗的渣子,可以造纸,捡回去可以再利用。肥料再回到甘蔗园。前段时间劲酒的副总找我,劲酒在保健酒排第一,销量非常大,光跟地方交税就十几个亿,它产生了大量的药渣子,劲酒酿酒的时候还有一些酒糟。我说这都是很好的资源,你可以带动周围至少10万亩农田不用买化肥,直接比较有机农业。我说完了以后,他们很兴奋,回去策划去了。所以生态学能解决很多很多问题。这是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工业化只强调自己,那恐怕就不愿意这么干。比如有人觉得买有机肥不如化肥便宜,就直接买化肥,但是化肥板结不管,各管一段是有问题的。 再举一个农业的例子。这个例子跟大家也直接相关。我们吃的食物。有人说不用农药就减产、绝产,各种说法都有,所以他们也说要用转基因的办法来提高产量。我们做科学的人都比较较真,我做试验看不用转基因能不能产出来。这是我2005年开始的,也快10年了,结果现在发现效果非常好。首先就是已经实现了高产、稳产,把低产田变成了吨良田,2250多斤每亩,麦子前两天刚收获回来,达到1100斤,再加上玉米1150斤,2250多斤。这是在没有化肥农药的前提下,最关键的是我们产出的是优质的农产品,这样的农产品价位肯定比普通的高。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循环,各种物种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知道,现在的光合产物,我们理解就是粮食,玉米、小麦籽粒被城里人消耗,秸秆怎么办?好多农民在地里烧秸秆,这一烧就污染环境,实际上秸秆也是粮食,秸秆是牛的粮食,杂草是蚂蚱、鹅的食物。结果我们现在的农业单打一,我们产出6亿吨粮,其中有4亿吨被牲口吃了,什么牲口吃那么多粮?我们知道,我们喂猪、鸡、鸭、鹅、狗、马现在都吃玉米,王八也吃玉米,泥鳅、海参、螃蟹都在喂玉米面,能量饲料。实际上动物不吃这么多,有天然草原,没必要喂这么多精料。所以这样就扩大了食物来源。害虫也是食物,是谁的食物?鸡的食物。包括粪便气味难闻,但是它是蚯蚓的食物。这些食物在食物链中就能串起来,所以要利用这些物种。很多人说高科技很了不起,人类能上天入地,但是人到现在造不出最简单的物种,连个病毒也造不出来,造个苍蝇能造出来吗?所以物种就是高科技,我们一定要尊重、敬畏物种。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608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5)
蒋高明 2015-11-21 07: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5) 蒋高明 二、 如何发展绿色化的产业 通过绿色化的一个新的理念,生态文明,通过这个来指导我们的各种产业,这样可能会减少很多空气污染,减少很多病人,让城乡更加和谐。大家都清楚,(图)这是我们首都北京,这是申冬奥的时候的一个宣传材料。北京3000年的历史,850年的建都史,文化名城,我们已经成功举办过奥运会,7月31日在印尼要宣布和张家口连办冬季奥运会。作为首都北京,怎么发展绿色化,从专业的角度,我提了这么几个建议: 第一,发展高效的都市农业。北京人要吃饭,要喝水。现在舍近求远,自然界就降雨,所以有的地方卖水都比生产粮食值钱,但是从南方调水,成本有多高。但是我们如果发展一个不污染的产业,是不是很好?另外,北京也要吃菜,菜篮子干吗要从山东、内蒙古那么远的地方运菜过来?北京周边为什么不搞?所以我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要搞的话,北京人不要拒绝。有污染的东西不能吃,农药残留高的不能吃,周边我就可以搞一些附加值高的一种生态农业。现在我们知道,北京郊区土地都在发挥这些作用,但是离生态理念还有点远,还是工业化的东西,比如说你们在吃的鸡蛋、猪肉、牛肉都是快速长大的,能不能让它们慢慢长、能不能让生态发挥作用?可以,让北京带头,带头消费,带头布局这个产业,在政策上有意识地引导,我相信绿色农业可以打有作为。最近我们的科研成果,北京的顺义很感兴趣,我们研发出了一种“六不用”的技术,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农膜、不用除草剂、不用添加剂、不用转基因种子,产出来了,而且产量很高,不是说低产,而是高产、稳产,这样就可以在北京生产,也带动了很多就业,减缓了城市的压力。 第二,生态廊道的建设。我们现在可能强调的是绿地率,强调数量,但是质量上还有待提高。这个质量提高就要多用本地树种,形成自生自灭的系统,元素能够循环,稳定下来的群落。我对北京城市里面一些公园、街道老打农药的现象非常不理解。前段时间我们小区也在打,那个味道非常难闻。这个东西又不能产果子,有虫子怕什么,干吗要把赶尽杀绝?它不会爆发。我觉得可以做一些试验,不用打农药,城市的树长得会很好,为什么打农药?就是一个习惯性的东西,一个误区,大家以为虫子来了就要把树的叶子吃光,实际上这是人自己想象的,我们做过试验,不用农药,鸟就多。另外,我们有技术可以提前把虫子控制住,不会爆发。包括枯枝落叶,我们经常把它们扫走,烧掉,不让它到土里去。 真正自然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不需要打农药、不需要施肥,不需要浇水的。干旱区域有干旱区域的植物,它也能适应,北京是暖温带湿润地区,降水量500-700毫米,这个区域实际上是能够实现的。所以对森林、草原、荒漠、湿地这样的生态系统人不要对抗,我们现在采取的做法大部分都是对抗,虫子来了就杀,病来了也杀,菌来了也杀,草来了也用除草剂灭,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人类受害。有一部分人收益了,就是生产农药的,卖农药的,经营农药的。所以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北京的园林部门为什么热衷于买农药,我想这也是一个利益链。如果跟政府多申请点钱,少用点,最后就能余一点。但是小区打农药最终我们的身体受不了。 大家要理解,绿色化不是简单的绿化,绿化也不要理解成树化,我们要强调无处不在的自然力,要尊重生态平衡,尊重自然的原则。大家住在城市里,城市有十大环境特点,人口密集居住,人口密集活动,生活资料依赖于运输,吃喝拉撒睡,需求的消耗品都是从周围的农村运过来的,从很远的地方运过来的。日用品依赖于商店,但是现代的电商出来以后,也改变这种模式了,现在有东西可以直接送到家门口了。水集中处理,管网式的,能源集中供应,垃圾集中清运,路面以硬化为主,这是城市非常重要的特点。我们现在硬化的比例太高,好多应该给植物留的空间我们都用水泥封上了,草就没法长了。建筑以水泥材料为主,动植物种类数量少,是生态失衡的。 (图)这是我在美国纽约拍的片子,大家可以看到在下午四点来钟就开灯了,底下都是暗的,上面是亮的,高楼大厦,摩天大楼非常多。(图)这是我们上海。上海也是寸土寸金,绿色植物都挤在很狭隘的空间,有空间就建楼。实际上我们这几年发展房地产非常可笑的是,建了这么多楼不是给人住的,有的建筑从一出生就注定是建筑垃圾,北京也有很多建筑垃圾,楼还在那搁着,但是没人居住,有人叫它“鬼城”、“鬼屋”,这是对资源的一个极大的浪费,有的城市房地产已经崩盘了,从三四万掉到三四千,有的白给都没人要了,但是玻璃、钢铁、水泥、木材都是巨大的浪费,将来就算处理了也是巨大的浪费。所以以后城市发展一定要理智,不能为了资本的利益,让他赚钱,咱们成了房奴。 另外我也做了一个试验,我们北京发展本地森林能不能做出来,好多人说你不做试验总是感觉这也不长,那也不活,我1987年读研究生的时候,就跟园林部门建议要多种本地树。我和老师,我们的老一辈的专家王献溥先生,我们呼吁了很久种本地树,园林部门的人都反对,说北京树是不会活的,不能越冬,各种理由都有。实际上做了试验就能知道。这是我在山东做的试验,在这之前全是杨树,就相当于北京现在的平原造林,好多杨树林是一样的,我把地租过来,栽上本地树,有20多种本地树,尤其最重要的一种就是枫杨,它本来就是河两边的树,现在绝迹了,我从青岛把它引过来的。引进第一年的时候,草比树高,这是2009年。第二年我就引进了另外一种动物,特简单,鹅就把它吃掉了,动物吃草。到2012年,第三年,它基本上就初步有形状了。到了2015年森林的感觉全都出来了。所以在这么小的地方,大概8亩地左右,如果城市的公园或者城市的小区都是这种本地森林,才能达到自生自灭、落叶归根、不用打农药、不用施肥、不用浇水这种境界,所以在城市是完全能做到的。 我给大家放这张图片大家看看。我住中关村,在我家小区,1米宽的水泥缝,有三个物种,(图)这个是旱柳,这个是榆树,这个是构树,你看种子落错位置了,落在水泥缝里去萌发了,假如它落在土地里,它肯定能扎根下去变成树木。这个榆树落在冬青里面去了,从冬青帐里长出来,园林工人没舍得剪,就长这么大了。但是如果下来个领导说不能要树,要灌木整整齐齐,铁定这棵树活不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北京市跟榆树过不去,原来双榆树就叫榆树,榆林堡,慈禧太后逃跑的地方,说是北巡、西巡,实际上是英法联军把她赶跑的。榆林堡就是榆林,榆树是非常好的物种,不需要打农药,它的种子多得是,榆钱吗,度荒的时候还能吃。(图)这是臭椿,在北京大学东门,估计现在这个树肯定也活不了了。所以这是非常怪的一些做法。包括圆明园,到现在我看圆明园还有裸露的地面,荒唐不荒唐,什么都不管它,它也应该是非常丰茂的本地森林了。现在人类净给自然界帮倒忙。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所有的地上一个人都不存在了,那我们的城市植被照样能回来,到时候会爬满了植物,所以它的生命力确实非常旺盛。前两天网上有张片子,我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在浙江有一个小岛,那个岛上的人都撤走了,那些爬山虎爬得满满的,全是绿色的房子,都封闭起来了。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4)
蒋高明 2015-11-20 07:3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4) 蒋高明 还有一种生态破坏是生态入侵。我们搞生态的比较重视生态入侵,搞林的、搞农的觉得物种多了是好事,生物多样性丰富了,但是最关键的是看引来的物种能不能老老实实待着,如果不能老老实实待着,引起了破坏,那显然就是个大问题。所以入侵物种,从脊椎动物到无脊椎动物,从高等植物到低等植物,其中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入侵物种,一个就是水葫芦,凤眼莲,这是在江南。当时江南引进这个物种作为猪饲料,现在猪不吃了,因为猪都吃玉米面,这个东西就爆发了。再加上水体污染,氮磷营养物质高。另外,这个就是大米草,从英国引进,放在江苏盐城,现在入侵东部到辽东湾,南部到广西的北部湾,只要是泥质海滩全被它侵占,治理成本非常高。复旦大学李博教授带了一个团队在做这个工作,湿地修复工程,我问他治理成本多少,他说一平方公里一个亿,中国得拿多少钱治理这个问题?这个物种入侵之后,好多本土物种被它侵占。盐城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栖息地都被它侵占,丹顶鹤在要产卵的时候,不能都产到水里,要找到灌木之类的能支撑的,现在连灌木都比较少了,这是比较严重的。 农业和农村面临的污染问题。我们施用了大量的化肥,有一个说法就是中国用了7%的耕地养活了20%的世界人口,但是没有算代价,如果算代价就惨了,我们动用了全球35%的氮肥资源,动用了可利用淡水资源的70%。我们很多农业是大水漫灌,尤其到农村就知道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是比较落后的。70%的蔬菜大棚在中国生产,我想大概还有70%-80%的农药、除草剂用在我们的国土上。所以环境的代价非常大。另外,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已经占了全国的20%,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来自现代农业的排放,后面还要讲城乡和谐,怎么和谐?城市的消费不能再继续按照这个模式消费了,这样会毁坏我们的生态系统,也会毁坏城里人的健康。 以上大概介绍了中国生态环境的严峻的现实。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2)
蒋高明 2015-11-17 23: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2) 蒋高明 城市雾霾。这是这两年城市的居民能感觉到的。雾霾很显然是水汽多了,雾我们不怕,就是水,氢二氧一,学过化学都知道,不用害怕,关键是里面的霾,霾是什么?是有害的物质,污染物。北京的雾霾是伦敦的烟雾和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混合体。伦敦的烟雾是以硫污染为主,二氧化硫。洛杉矶的烟雾是氮化物的污染,是强刺激性的污染物,有严重的危害。我们知道,这样的雾霾很多专家也在分析,到底是哪来的,实际上天气变化原因也比较大,近两年风力明显小了,静风环境多了,污染排放多,湿气多,很难沉降下来。其中有汽车的原因,也有城市化的原因。我们搞生态农业,我感觉农业的原因也很大,就是在生产化肥的时候,燃烧大量的煤炭,释放了很多氮氧化物到空气中。还有一个原因,氮氧化物本来是应该被庄稼吸收的,但是庄稼并没有吸收,所以农田的化肥利用率很低,70%左右以氮氧化物的形式释放出来,这就是雾霾的前身物质,像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氧化亚氮等等这样的一些物质。另外还有焚烧秸秆都会产生污染物。国内还有固体废弃物,工业上每年会产生38亿吨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只有18亿吨,往年的储存量达到2124万吨,储存率只有4亿吨左右。大部分都是以堆放为主,有的有简单的处置,有的没有任何处置。北京也有,前几年的立水桥附近好多是垃圾填埋场,这几年经过人工改造,有的也变成了居住区,但是实际上处理不好的话,会给地下水造成污染。农业园中也释放了很多化学污染物,化学需氧量1324万吨,总氮270万吨,铜、锌,我把这两个元素打红,这两个在元素周期表里我们叫它重金属元素,人体里面比较少,那怎么到农业中去的呢?实际上人们吃的肉,好多人把重金属通过饲料添加进去,从动物的排泄物,从粪便里进入生态环境中去。种植业具体的数据我就不讲了,后面介绍我们工作的时候我可能再讲一下农业的一些问题。 所以我们的发展显然不能够杀鸡取卵,不能把所有的环境都牺牲掉,因为大自然的净化能力毕竟有限。实际上现在我们动用了后代的资源,有的是出生下来的小孩子,有的是还没有出生的,我们一定要给后代留下生存的空间。(图)这是淮河流域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小孩子上学戴口罩,老师给他们打标语,上街抗议,“救救我们,要喝清水”,而且那些孩子写作文的时候,经常把天空描写成“黑黑的天空”,老师给改过来,蓝蓝的天空,他们说没见过蓝蓝的天空。这个是非常惨的,里面有刺鼻的空气味。 除了空气污染,包括刚才说的固体废弃物以外,我们还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水污染,水危机,北京身受其害。在华北平原大约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塌陷区,实际上地面塌了一米左右了,显然就是采地下水采得太多了,地表有水皆污,水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量,总量少了。另一个是有水也被污染掉了。这个污染刚才讲了,有工业的问题,有农业的问题,有城市的污染问题。 (图)到南方看一看,长江,可以叫“一江毒水向东流”,沿着长江分布了五大钢铁基地,七大炼油厂,一万家化工企业,再仔细扒拉扒拉,这里面有多少外资,所以发达国家不要的企业都赶到我们中国。经济学家很高兴,沿着长江布局化工厂,污染物交给长江,带到海里去,处理成本很低,但是最终长江受不了,退化很严重。 把镜头拉到我们生存的环境,北京,在座的各位,大家都知道,你们喝的水原来是两盆水,现在还喝什么水,其中有一盆水不能喝了,就是我们的官厅水库,只能喝密云水库,密云水库政府加大力度保护,还好一些,能够作为饮水资源。所以北京面临着很严重的水危机,要从南方调水,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东线恰恰经过了工业化的一些地区,一些农田也面临着一些污染的问题。这是官厅上游洋河水库,大概十几年前,我和一些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来现场看,现在官厅水库已经是劣质水了,不能喝了,只能作为景观用水。再仔细追查一下,发现有一些排污口没有任何的处理,直接排污,可能一年小工厂挣个一二十万的利润,但是惹出的麻烦,再治理几百万也治不好。所以我们北京这块力度很大,我印象中在延庆造一亩地的林,3000块钱,但是上游河北、内蒙古、山西都很穷,拿不出这么多钱,所以北京下游治好了,上游又给污染了,最后混在一起,所以官厅水库就报废了,这个要恢复也得几百亿才能做到。 (图)这是非常严重的恶劣事件,向地下投毒。这是长江口的排毒,有的你到工厂去看,山清水秀,感觉空气很好,绿化也漂亮,但是找不到排污口,有的造纸厂在地下划一个设施,排污口在40公里之外。还有一种专业公司专干这事,污水不是老爱罚款吗,老盯着,我们给你处理,他怎么处理?说往地下投,渗水井、干的井之类的,人工打井,这绝对是犯罪。实际上这个地方都不敢承认,有一段时间曝光了,山东有一个城市,挖地三尺没有看到地下投毒的事。去年的会议上我问了一些搞水的专家,体制内的和体制外的声音不太一样,体制内的比较谨慎,他说地下投毒还没有证据,之前有一个北师大的教授说证据他都有,都已经报道了,我觉得这个不能掉以轻心,要重罚,这是环境犯罪,和杀人没有什么区别,因为重金属进入到地下水根本不可能降解掉。 (图)这是另外一个污染的事件。把外国的垃圾拿到中国来处理。广东广州市的饮用水源上游,贵屿那个地方是欧美的垃圾,英国人的垃圾,用豪华油轮运到中国来。大家可以想一想,运垃圾比运人都赚钱,这就是暴利,他赚两部分钱,那边英国人已经给了处理垃圾的钱,处理垃圾的公司不处理,倒手卖给中国人还卖一笔钱,弄得我们转不过来。大家知道用电脑很方便,电脑怎么处理?扔掉?可能咱们一扔就没人管下游了,实际上这些除了欧洲的垃圾以外,日韩的垃圾也到中国来了。离北京不太远,在白洋淀附近的文安、霸州就出现了。我发现这个事是2007年,七八年前了,我的学生博士生在谢菲尔德大学,她告诉我这个信息,我当时非常气愤,连续写了几篇文章,我说要旗帜鲜明地拒绝洋垃圾,外国人消费的垃圾凭什么拿到中国来?很简单,北京人消费的垃圾卖给美国人他要不要?给英国他要不要?给日本、给韩国要不要?所以这也是一个利益链,这是非常恶劣的事件,牺牲国家的生态环境,我们的健康,来处理洋人的垃圾,这种事情要坚决叫停,不能忍让。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3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考核应避免“测不准”
baocunkuan 2015-11-17 13:35
生态考核应避免“测不准”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可以预计,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将在全国迅速展开。考核制度是转变观念重要的指挥棒。指挥棒对了,生态文明的整体推进就有了动力。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应避免“测不准”。   “测不准原理”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一个微观粒子的两个相关物理量,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的确定性越大,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也就越大。如果说,量子物理学里的“测不准”是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属性决定的,那么社会经济考核中的“测不准”则大多是人的习惯性或主观性所导致的。比如考核目标和考核结果对于被考核者或考核对象“至关重要”,结果为了追求结果而忽视确定性,最终使得评价结论“偏离”初衷。   中国当今并不缺乏有关环境的考核评估,全国也在推行一系列创建、评比活动。它们在推动环保等相关领域工作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只为“拿牌子”、走过场、形式重于效果等问题。比如2007年太湖蓝绿藻污染事件发生时,太湖流域的城市有许多是环保模范城。 -   在“环保、绿色、生态、低碳”等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共识的今天,依然发生几乎覆盖全国1/3领土面积的雾霾、土壤和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各类考核普遍具有依靠“自上而下行政力层层下达指标和分解任务”以及“划线打分”的一刀切做法。比如前些年也出现了所谓“绿色GDP考核”和“环境政绩考核”。在政绩考核下,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完善不了的数据。而且往往表面越严格的考核,其扭曲的可能性和扭曲的程度往往也越高。   笔者认为,生态遵从的是自然规律,具有自己的周期,这一周期要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行政周期长得多。另外,文明产生于民间,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应在基层。因此要避免“测不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应注重以下4个方面: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考核要同等重视“顶层设计”与“基层参与”。除了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力和引导力之外,来自民间基层、自下而上的需求与驱动力,才是建设生态文明不竭、长久的动力之源。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的是为了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沟通、协商和互动,以达成生态文明价值共识,并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共同目标。考核的目的应是导向与约束并重。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内容是确定性的和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比如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不仅要反映考核对象的静态表现或绩效,还应反映其在可比较的范围内的水平,以及考评对象相对前一时期的进步和相对未来发展目标的差距。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应注意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分行政层次地实施。特别突出基层政府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方面的职能,同时切实掌握当地不期望出现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的实况。真正在基层落实与强化“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包存宽 徐曼 作者分别是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 本文刊于2013-08-09《 环球时报 》 : 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china/2013-08/4225611.html
2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1)
热度 1 蒋高明 2015-11-16 21: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1) 蒋高明 20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讲堂”60场讲座接近尾声,根据主办方领导指示,拟选择部分专家讲座的文字稿(根据录音整理)汇编。笔者作为北京市绿色宣讲团成员,在北京不同单位做了多场报告,这里转载笔者在东城区龙潭路街道的报告。因全部录音有2.4万字,文字出版限制在1万字之内,特在科学网陆续转载全部文字录音。感谢北京市社科联科普部录音整理。 主持人 :同志们,下午好。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着眼时代特征在新阶段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历史使命,更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特征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共同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课堂来到了我们街道。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高明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个话题。蒋教授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蒋老师为我们授课。 蒋高明 :各位领导,各位学员,非常高兴今天到东城区龙潭街道,讲一讲生态建设方面的有关内容。 我感觉到咱们中国发展非常快,硬件已经领先一些发达国家了,再加上我们一些软实力,我们国家还是欣欣向荣的。刚才薛主任简单介绍了一下,我是山东人,25年前在英国,20多年前在美国,这些发达国家我走过一些,他们也走过了一些弯路,我们也正在重复,不过,我们也可以避免一些。 我今天介绍四方面的内容,可能跟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跟北京的生态建设也直接相关。前段时间给北京申冬奥委员会写了一个建议,怎么样发展北京市的绿色经济。这跟今天我讲的内容有点关系。四方面内容:第一,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第二,如何发展绿色化的产业。我们知道现在中央提出了“新五化”,新兴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所以以后的发展不是玩命的发展了。今天我跟路上的司机聊,说医院人满为患,这是发展的代价,付出了健康。第三,城乡和谐。怎么和谐?城市和乡村要和谐,这个重要的纽带是什么?我想大家都关注的就是食物安全,通过抓食物安全,促进城乡和谐。第四,介绍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执政党十七大以后提出的。 一、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 发展经济大家都不陌生,过去30多年我们的经济是两位数的发展,10%左右,最近这两年要调速,减到7.5%,保7%。发展经济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全球都承认,全球到处都有我们的东西。有一段时间,有人说我们是世界的加工厂,经济学家很自豪。但是从我们搞生态的人角度来看,这种发展是有代价的,就是环境污染的加剧。自然生态系统,大家可能生在北京,内陆城市,离海边也不太远,不算海洋生态系统,有十大生态系统类型基本上破坏得已经差不多了。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国土流失。什么叫国土流失?举一个例子,大家知道珍宝岛事件吗?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交界的地方。我是60年代出生的,你们很多人比我小,那个时候有一个战斗英雄叫于向阳,冲锋不息,战斗不止,其实就是争一块地,所谓的珍宝岛不是一个岛,就是小到一个沙洲,没有岛,是平地,没有人住,苏军侵占过来,好多现代武器,坦克之类的,咱们没有这么好的武器,开始觉得打不过,但是那时候干劲足,后来至少没有让他们入侵成功。但是后来这块国土有一段时间就发现生态出了问题,不用争了,这块已经属于人家的了。还有咱们这边开发到了江边了,水土流失很严重,对方的生态很好,很显然,我们这边国土损失。所以当时新华社记者一个内参,发到中央去,国家很重视,派林业部长徐有芳担任黑龙江省的省委书记。实际上这是国土的一个例子,从国土上也不见得通过战争能保住,生态退化照样保不住。 还有一个更简单的例子,沙尘暴。这两年感觉少了,那是因为雾霾多了,静风环境多。沙尘暴的也是国土,刮地皮,风一阵一阵刮。这么多年发展的就是这种经济模式,三高一低,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低效率,“黑色经济”模式。这个词不是我创造的,是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大家知道他是一个经济学家,实际上他也是生态学家,他本来是我们科学院的,生态环境中心的研究员,他到清华以后成立了这个,他提出了“黑色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恰恰是当年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原始积累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一条路子,我是1985年来到北京的,大学毕业考研究生那年,1985年考研究生是非常激烈的,那时候我考的研究方向就叫环保组,1985年搞环保还比较早。环境保护部门是1978年成立的,那时候搞环境的人说中国没有什么环境好搞,所以十大环境污染事件基本上我们都是翻译国外的教材,那时候中国说污染真的不明显,我印象中特别深,小时候在家,水捧起来就喝。这么多年,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发生的污染没有专家有勇气把它写进教科书里,我觉得好多已经超过了十大环境污染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比利时列日市光化学烟雾事件以及日本的水俣病、骨痛病事件。恰恰是他们走过的路,中国重演了,可见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牺牲了环境,牺牲了更多人的健康利益。再加上自然灾害,所以这么多年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频发,再加上城镇化,当年我们不到20%的人在城市,现在一多半的人在城市,这是在中国的情况,可能还会继续发展,要把75%的人装进城市里去。 我们中国污染的一个环境现状是什么样的?环保部在全国作了一个调查。我对环境不是很乐观,我认为是加剧了,有的地方虽然有局部的改善,但是大体上看是加剧了。我们各类废水的排放总量是2092亿吨,废气排放是637203亿立方米。其中,浙江、广东、江苏、山东、河北这五个省占据了全国污染总数的前五位,浙江省接近20%,1/5的工业污染源在浙江这一个省,浙江的面积不大,10万平方公里左右,我老家山东排在第四,现在可能进入前三了,污染相当严重。这个污染的趋势是什么?我分析就是“上山下乡,北上西进”,首钢不是被撵到河北去了吗?城市干净了,乡村可能被污染了。重工业的污染都是哪些?非金属矿、通用设备制造、金属制品、纺织业、塑料制品、农副产品等等。实际上中国是世界加工厂是名副其实的,玻璃、钢铁、水泥、农药、塑料、除草剂都在我们中国产,产得非常多,服装更不用说了。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57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文明体制总体改革方案六个理念、六个坚持与八个制度
蒋高明 2015-11-13 12:36
生态文明体制总体改革方案中的六个理念、六个坚持与八个制度 蒋高明 中共中央政治局 9 月 11 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 习近平 主持会议。其中,提到生态文明建设的 六个理念与六个坚持。 这六个理念分别是: 1) 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 2) 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 ; 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4) 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 ; 5) 空间均衡的理念; 6)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六个坚持分别为: 1)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正确方向; 2) 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 3) 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 4) 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 5) 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 6) 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 http://news.ifeng.com/a/20150912/44636988_0.shtml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中还提到八个制度方面的内容,分别为: 1)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2)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3)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 4) 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 5)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6) 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 7) 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 8) 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50921/232823308596.shtml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14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有关表述有哪些?
热度 1 蒋高明 2015-10-30 07:49
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有关表述有哪些? 蒋高明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其中,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理念提高了历史上很高的高度。笔者整理有关表述如下: 1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2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3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4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 5 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6 坚持 绿色发展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的文明发展道路。 7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8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9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10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11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12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13 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二○三○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14 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 食品安全战略 。 公报全文5917字,而涉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生态安全、农业结构转型、食品安全、低碳发展等有关描述共14处842字,占整个篇幅的14%,可见中央对生态环境与健康发展重视程度,达到了历史最高高度。从上述重大决策中不难看出,作为全球最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将引领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来,彻底扭转长期以来,以西方话语权为主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之资本逻辑下的人类自我毁灭的发展局面。 公报全文链接:http://money.163.com/15/1029/19/B749BPVM00252G50.html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083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态文明的自然本原
热度 18 Wildbull 2015-10-19 07:12
本博文已正式发表在《湖泊科学》,电子版免费下载地 址: http://www.jlakes.org/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20160101year_id=2016quarter_id=1falg=1 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自拉丁文“Civis”,意指城市的居民,原意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在人类学中,人类文明常指有人居住并形成一定经济文化的地区,通俗地说,文明意味着从野蛮中的挣脱。“文明”一词如同“生态”一词一样被泛化,譬如,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文明、黄河文明……数不甚数。当两个泛化的词加在一起造出“生态文明”一词时,如何才能精确解读呢?它已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理念,被解读为“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可以发展,但自然只有缓慢的演化,因此,这多少有些瑕疵。解读“生态文明”的自然本原亦是生态学家义不容辞的职责…… 天地万物之道,唯有循环。我们人类寄居的这个自然界是由无数种大大小小的循环构成的一种极为错综复杂的地球系统。譬如,季节的更替是人人都容易理解的一种对称性循环: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它起因于地球绕太阳的周期运动。 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则是一种在生态系统水平的物质循环,它贯穿了一系列特定生源要素( C 、 N 、 P 、 S 等)的循环。 植物的 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是在生物个体水平的一种生活史循环。而细胞中的三羧酸循环、卡尔文循环等则是生化水平的代谢循环 …… 因此,大自然就是循环! 一、生命——相互嵌套的一系列循环 循环就规律、秩序和稳定性,没有它,生命将不复存在。或者说,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循环。 1. 生化水平的循环—艾根的超循环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艾根( Manfred Eigen , 1927 年-)在《超循环论》一书中将生化水平的循环分为三个层次—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 hypercycle )。 反应循环: 酶所催化的反应就是这一类,在这类反应循环中,反应物 S 通过催化剂 E 的作用,生成产物 P ,最后催化剂又返回到起始状态;这样,在一定的期限内,酶可以循环使用。 催化循环: 这一类反应循环中,至少有一步是自催化反应,即至少有一个中间产物是自催化剂(所谓自催化是指反应的产物本身又作为催化剂,加速或延缓反应物向产物变化),例如, DNA 的自我复制,就是一种催化循环。 超循环: 这是一类由循环构成的循环,或者说,由反应循环耦合起来的催化循环就称为超循环;这里主要是指功能上循环耦合联系起来的循环,即所谓的催化超循环;在超循环组织中,每一个组元既能自复制,又能催化下一个组元的自复制。超循环本身还可以再分为不同的等级,如基本的超循环、复合超循环等。 图 1 就是一个假想的催化超循环系统,含有两种大分子的,多核苷酸( I i )被多肽( E i )所催化,后者又是前者的转录产物。艾根的超循环理论认为,反应循环是一个自我再生的过程,催化剂经过一个循环又再生出来;催化循环是一个自我复制的过程,产物自身作为催化剂又指导反应物再生出产物;超循环不仅自我再生、自我复制,而且还能自我选择、自我优化,从而向更高级的复杂性进化;(沈晓峰和曾国屏 1989 )。 图 1 一个假想的超循环的示意图。每个红色的环表示单个的自催化系统。绿色的虚线表示一个自催化组分对另一个的放大效应(引自 Luiz Alexandre Silva ) 2. 组织水平的循环—血液循环 英国人哈维 ( William Harvey , 1578 年— 1657 年)是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医生,也是近代生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对数十种动物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血液循环的规律,即血液受心脏推动,沿着动脉血管流向全身各部,再沿着静脉血管流回心脏,这是一个(在有生之年)永不停息的循环过程。他于 1628 年出版了《心血液运动论》,公布了他的理论。 图 2 是一个血液循环的示意图。 图 2 血液循环的示意图(引自 www.tattoodonkey.com ) 3. 个体的生活史循环 霍尔巴赫( 1723 年- 1789 年)指出:“同一个动物,因为它的机体的性质,会连续不断地从简单的需要走向复杂的需要,而这些需要,同样也是它的本性的结果。譬如,我们所赞美的美丽的蝴蝶就是这样,最初,它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卵,热力从这卵中孵出一条虫来,虫变成蛹,接着它就变成一只我们看到的有着最鲜明的色彩的带翅的昆虫:达到这种形态之后,它便传种繁殖;最后完成自然交给它的任务,或者走完自然为它的族类划就的变化的圈子之后,它就是被剥去装饰,而必须消逝”(霍尔巴赫 1964 )。霍尔巴赫说,类似的变化存在于一切植物中,人的情形也是如此。 图 3 就是蝴蝶个体的生活史循环。诗人歌德在“人性的界限”一诗(创作于 1781 年)中形象地说道,“一个小小的圆圈圈住了我们一生,世世代代的人持久地排在我们的生存之无尽的链条上”。 图 3 蝴蝶的生活史(①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的循环)(来源: www.edplace.com ) 4. 生态系统/生物圈中的元素循环 在生态系统 / 生物圈中各种生源要素奔流不息,循环往复——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等等。以碳循环为例,大致可分为碳的生物循环和非生物循环两种基本过程。 碳的生物循环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基本过程: 光合作用:大气中的 CO 2 进入陆生和水生态系统( 图 4 ),绿色 植物(包括低等藻类)运用光合色素吸收和传输太阳能( E ),并通过光化学反应裂解水,放出氧的同时,将 CO 2 还原成简单的糖类,用于体内的一系列生物合成与代谢。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如下: 6CO 2 + 6H 2 O + E → C 6 H 12 O 6 + 6O 2 呼吸作用 : 光合作用所产生的一部分有机化合物在植物体内、或通过异养微生物、或通过牧食 / 腐食食物链在动物体内被分解产生生物能量、 CO 2 和水 : C 6 H 12 O 6 + 6O 2 → 6CO 2 + 6H 2 O + E 这是光合作用的逆反应。毫不夸张地说,在地球的生命圈层中,没有什么比这两个方程式反应的过程更为重要的了! 此外,碳还有一种非生物的循环过程。由地球内热驱动的构造过程不断地将海洋的沉积层冲入地幔中,其后又作为火成岩被火山过程流回。在这个过程中, CO 2 被火山释放到大气中,再被风化作用所消耗( 图 5 )。 图 4 碳的生物化学循环示意图。碳在环境(空气和水)与生物体之间往复循环。碳被植物和藻类捕获,流向牧食者、肉食者和分解者。在这些生物体内,为获取能量有机物被分解并释放出 CO 2 ,使碳的循环得以持续(引自 Chiras 1991 )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有机质的分解与消耗,地球表面早就被植物残骸厚厚地覆盖,生命自身或许早就不复存在了。但是这并未发生,而且分解者和消费者还能利用植物的“废物”— O 2 ,又将植物固定的基本元素( CO 2 )归还给大气,这真是自然界的神奇啊!这种关系演绎得如此淋漓致尽—使得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离开了植物的废弃物— O 2 便无法生存了!可以推测,在动物诞生之前,原始海洋的生命系统可能只被结构简单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所统治,随着动物的诞生和植物的登陆,生命才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扩张与繁荣。 需要指出的是,大自然虽然如此聪明,但也决非那样的尽善尽美。其实,看似平衡的循环实则并非如此。如果是平衡的,那为何地球诞生以来,大气圈的氧气会不断上升?为何有那么多的石油和煤炭在地下得以埋葬(虽然人类正一步步地将它们燃烧殆尽送返回大气圈)?很显然,这是一种通过短期的循环来推动长期缓慢变化的模式。当然,在自然界的历史长河之中,人类,作为动物界的一员(许多现代的人类似乎正在逐步淡忘这样的记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强悍,不断地改造着自然的进程,特别是不懈地强化自然界的整体呼吸作用而削弱整体光合作用,以满足人们的财富与享乐,但谁知未来的福兮祸兮! 图 5 碳的地球化学循环示意图。 CO 2 从与中洋脊带的岩浆室相通的火山口中逃逸到海洋和大气中。 CO 2 与土壤和岩石中的硅酸盐进行交换,置换出 Mg 和 Ca 离子,而 Mg 和 Ca 则通过河流进入海洋。在海洋, Mg 和 Ca 又以碳酸盐的形式沉淀,沉降到板块边界的上层地幔中。俯冲带的 CO 2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被释放,聚集在与火山相通的岩浆室中( Falkowaki2002 ) 总之,生命的存在与运行就是通过在各种不同生命层次(生化、组织、个体和生态系统)上的一系列循环来实现的,如在生态系统中元素的地化循环、个体的生活史循环、组织的物质循环和细胞中的生化反应循环(如三羧酸循环等)。因此,它们就是生命车轮中的车轮,“碾”出了尘世中的姹紫嫣红、万花掩映!连一些重要的生物分子(如苯环、吡咯环、嘌呤环、嘧啶环、吡嗪环等)也是环状的,没有这些象征着循环意义的有机化合物,所有的生命根本不会存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何生命要在各种花样中变幻着这种循环或环形的游戏呢? 莫非是为了去追逐一种永恒的象征?或者干脆承认,生命的本质就是循环,虽然它不是永恒,但它借用了这种永恒的法则,通过一个又一个卑微而短暂的循环向那宏伟的种族永恒不断延绵!就像一个永恒的圆圈是由无数的点所构成一样,个体恰似这渺小的点,而种族亦如那飞舞旋转的圈! 二、地貌与宇宙的循环往复 除了生命的循环往复之外,地球与宇宙亦可能如此。与短暂的人生相比,宇宙与地貌的显著变化是无与伦比的漫长自然过程,因此,宇宙循环只是一种假说,地貌循环则是一种根据知识进行的间接推理,虽然是极为可能的。 1. 地貌—隆升与侵蚀的轮回 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在《天象学》中指出,“地球的相同地区并非总是潮湿或干燥,而是依据河流的生成与干枯发生变化。因此,陆地与海洋也发生变化,并非一些始终是陆地,另一些始终是海,而是在曾为陆地的地方现在成了海,现在是海的地方又重新变成陆地。我们必须认为,这种变化依照某种次序,而且是循环的 …… 当河流在一个地方退落并消失时,就相应地在另外的地方生成 …… 既然时间是无限的,宇宙是永恒的,那么,塔奈斯河与尼罗河就都不会永远流淌,它们曾经流经的地方总有一天要干涸;因为它们的行为有界限,而时间却没有。同样的说法也适于一切其他河流”( 亚里士多德 1991c )。当然,这与赫拉克利特万物皆变的观念并无本质差别。 图 6 河流侵蚀轮回中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引自 www.staff.amu.edu.pl ) 十九世纪末,美国地理学家戴维斯( Davis1899 )提出了所谓“地貌轮回说”或“侵蚀轮回说”的学说:构造运动使地壳隆升成山地,之后不断经受流水的侵蚀,可区分为以河流下蚀作用为主的幼年期,以侧蚀作用为主的壮年期和侵蚀微弱地面降低为缓坡的老年期,到最后地面被夷平为 准平原 ( 图 6 )。然后 地壳 再次隆升,进入下一个轮回。这即所谓河流侵蚀轮回。类似地还有风蚀轮回、冰蚀轮回和海蚀轮回等。因此,地貌是构造、营力和时间的产物。当然,地貌的循环变化并非是一种绝对对称性的循环过程。 2. 宇宙—无始无终,循环 往复 天体物理学家提出了所谓循环宇宙模型理论,认为宇宙无始无终,即宇宙既没有“诞生”之日,也没有终结之时,只是在一次又一次大爆炸—大反冲之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最近 Frampton 等人提出了一种称为“小撕裂模型”来支持循环宇宙模型理论,它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推理,即所能观测到的“可见物质”仅占宇宙质量的很小一部分,而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暗能量,这种神秘物质的密度似乎是不随时间改变的,这就意味着,即便宇宙随时间推移不断膨胀,暗能量将不会随之被稀释。而且,随着宇宙的无限膨胀,物质连接物、原子和分子等基本粒子、甚至亚原子粒子都将被撕裂。既然所有的物质都被撕裂了,那么它们还能再次聚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恒星和星系,循环往复,这样就解决了传统的循环宇宙模型中面临的熵的悖论问题。其实,只有回到循环之上,宇宙之生灭的合理性才会更容易扎根于人类的心灵或认知之中。 三、哲学意境中的循环 二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就开始从事物的生成与消灭来探讨自然界中事物的循环。那时人们还缺乏关于物质构成的科学认识,哲学家只是提出了许多关于物质成分的假说。在他们看来,只要是物质性的存在,它的生成就不可能无中生有,而它的消灭也不是化为乌有。 1. 古希腊时代 对古希腊的哲学家来说,无论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单一的成分或是多种成分,他们都认为物质循环地生成与消灭,譬如,泰勒斯(约公元前 624 年—前 546 年)提出万物是从水产生的,最后又复归为水;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 540 年—前 480 年)说,“火生于土之死,气生于火之死,水生于气之死,土生于水之死”。伊壁鸠鲁( Epicurus ,约公元前 342 或 341 —前 270 年)在论人的死亡与痛苦时,也谈到了一种物质的循环,他说,死亡不会使任何人烦恼,因为只有活着的人才有痛苦或快乐的感觉,人死了之后,就没有感觉了。这是因为构成我们身体和心灵的原子散开了,也就是说不再有这个特殊的身体和心灵了,有的只是大量的各不相同的原子而已,这些原子回复到物质的原初存在,继续进行新的构成物的循环之中。 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 610 年-前 546 年)认为同时并存着许多世界和宇宙体系,它们全都会消灭,在它们的创生和毁灭之间有一种不断的交替,并相信这个循环的过程是有严格的必然性的:“万物由之所生的东西,万物毁灭后由于必然性复归于它;因为万物按照时间的秩序,为它们彼此间的不正义而受到惩罚并相互补偿”(斯通普夫和菲泽 2008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开端,而“无限”没有开端,世界自它而生,又复归于它。 汤姆逊在《古代哲学家》一书中说,在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 540 年—前 480 年)看来,“‘在这一循环的边缘上,开端和终结是相同的’。每一个终结就是一个开端,因此,既没有开端,又没有终结;世界是永恒的”(屈万山 1987 ) 亚里士多德在《论生成与消灭》中对事物的生成与消灭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与分析( 亚里士多德 1991b ),认为宇宙的生成不衰在于万物的循环生成与消灭。他说:“如果事物的生存是必然的,它的生存就是永恒的,而如果是永恒的,也就是必然的。因此,如果某物的生存是纯粹必然的,它就必定是循环的,即返回自身。因为生成必然要么有限度,要么无限度;如果无限度,它必定要么是直线式,要么是圆圈式。但是,如果生成是永恒的,就不可能是直线式,因为它没有开端,无论我们向下考虑(当作将发生的事)还是向上追溯(当作已出现过的事)。但生成必然有开端,虽然不是有限的,而是永恒的。因此它必然是圆圈式 …… 正是圆圈式的运动和生成中,才有纯粹的必然,也就是说,如果过程是圆圈式,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必然会生成或已经生成,如果过程是必然的,它们的生成就是圆圈式”( 亚里士多德 1991b )。这精彩地诠释了必然性—永恒性—无限性—循环性之间的辨证关系。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既然无限没有开端,也就不会有使其他环节必然生成的第一者”,他相信必然的生成必定是一种返回自身的循环方式。 2. 古罗马时代 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约前 99 年—约前 55 年)在《物性论》一书中说,“我将为你揭示事物的始基,自然用它来创造一些,用它来繁殖和养育一切,而当一件东西终于被颠覆的时候,她又使它分解为这些始基。在我的论说中我想把这些东西叫做质料、产生事物的物体、事物的种子或原初物体,因为万物以它们为起点而获得存在……任何东西都不绝对消灭,虽然看起来好像如此;因为自然永远以一物建造他物,从不让任何东西产生,除非有他物的死来作补偿”(卢克莱修 1981 )。卢克莱修说,“原初物体有坚实的单一性,否者它们就不能被保存着,经过亿万年,经过无限的时间,以备补充消竭了的许多个世界”。这与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以及伊壁鸠鲁等的原子学说一脉相承,这些与现代科学所揭示的元素的特性惊人地一致! 3. 近代 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 Paul-Henri Dietrich baron'd Holbach , 1723 年- 1789 年)在其于 1770 年匿名发表的专著《自然的体系》中描述道:“动物、植物和矿物,到了一定时期,就要把它们从自然借来的那些原素或原质,归还给自然,就是说,重新放在事物的总的堆积里面,重新放回万有的大仓库里去。那时候,土重新收回曾经作为物体之基础和坚固性的那一部分;空气则取得与它自己类似的部分以及最稀薄最轻的部分;水带走它所易于分解的那部分;火则断绝它和原有事物的联系,自由地去同其他物体配合。这样解组、解体、分化、分散了的动物的基础部分,将要形成新的配合;它们用来养活、保持、或是来毁灭新的事物,而在其他一些植物中,等到它们成熟了,便来养活和保持新的动物;这些新的动物,轮到它们,又来遭受和最初那些动物所遭受的同样的命运。这就是自然永恒不变的进程;这就是一切存在的事物必须循行的永恒的循环。就是这样,运动使宇宙的各部分这一些从那一些地产生出来、保存一些时候、然后又相继地被它们破坏掉,而存在物的总和却是永远一样的”(霍尔巴赫 1964 )。由于那时自然科学的知识十分有限,霍尔巴赫对一些现象描述在现在看来也已经不是十分准确了,但是他领悟到了自然(按现在的科学语言就是生态系统)中物质的永恒循环,甚至似乎已经朦胧地影射出了生产—消费—分解这一生态系统的核心循环过程。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1770 年 -1831 年)精辟地阐述了认识的无限循环过程,他在《逻辑学》一书中在解释哲学开端时指出:“开端的规定性,是一般直接的和抽象的东西,它的这种片面性,由于前进而失去了;开端将成为有中介的东西,于是科学向前运动的路线,便因此而成为了一个圆圈……那个造成开端的东西,因为它在那里还是未发展的、无内容的东西,在开端中将不会被真正认识到,只有在完全发展了的科学中,才有对它的完成了的、有内容的认识,并且那才是真正有了根据的认识”(黑格尔 1922 )。也就是说,他并不认为开端就是绝对真理,而需要一个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而接近绝对真理。在这里,黑格尔似乎是借用了赫拉克利特关于“在圆周上,起点和终点是同一的”的说法,并将其引申到了认识过程。黑格尔(还有赫拉克利特)的这种辩证思维被一些现代科学家所仿效。黑格尔在他的《自然哲学》一书中指出:“个体性把自身规定为特殊性或有限性,而又否定这种有限性,并向自身回归,在过程的终点使自己恢复为开端,这是一个无限的过程”(黑格尔 1986 )。 让我们欣赏哲学家叔本华对自然界之循环所作的精辟阐述吧,他说,“不论在哪里都无例外,自然的纯粹象征是圆形,因为圆形是循环的图示。这实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形式,上至天体的运行,下至有机体的生生死死,万物之中的所行所为,只有借这种图示,才可能在时间的流动中产生一种现实存在,即眼前的自然”。诗人歌德曾说,“让开端跟着结束紧紧地结合一处”,这循环的寓意恰如该诗(创作于约 1801 年)的题名—“变化中的持续”! 四、良性循环——生态文明的本原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一切皆流,无物常住,这似乎是在说世事瞬息万变。但是没有万物的相对稳定性,何以有万物之存在呢?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不可能永恒存在,就像生命,有生的那一刻,就必定会有死的那一刹。哲学家用了两个词—“生成”与“消灭”来形容这样的过程。而 唯有循环一词既可意味永恒的变化,也可意味永恒的存在 。 生态文明是一种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和持续繁荣的统一体,其中核心的是要维持好地球生命系统在一定平衡域附近震荡的良性循环,这才是生态文明的本原,因为它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持续繁荣提供基础 。 当然,和谐共存也是相对的,因为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已经消灭了无数的物种,而且还在继续使数不胜数的物种濒临灭绝。因此,我们只能在现在的情境下去使自身的行为更为文雅或友善一些。而何谓“持续繁荣”呢?如果繁荣等同于增长,那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增长速率总有一天会趋于零,这亦是可持续的必然前提。因此,持续繁荣必须是持续的良性循环,否则地球总有一天会走向崩溃。 生态文明的自然基础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 等等,而良性循环的标志—— ① 为人类提供清洁的水源、新鲜的空气、优质的农—牧—渔产品、舒心的休闲景观等,这些是我们身心健康的前提,没有它们的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将难以为继; ② 为珍惜濒危以及土著物种提供良好的栖息之地,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关系,增加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可塑性。 能够长期生活于良性生态循环中的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为此,需要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和社会大众等的精诚合作,联手去探索各式各样的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模式。在这里,生态学的专业知识至关重要,特别是由中央和部委的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等在各类生态系统中积累的长期监测与研究资料,这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因此,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应整合与建设一个全覆盖、可共享的系统的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并维持其长期稳定的运行,为生态文明社会的设计、建设与运行提供生态科技上的支撑。在此基础上,重整现行的农牧渔业、工业及其它产业模式,建设规模化的生态农业、生态渔业( 图 7 )、生态草业以及海绵城市( 图 8 )等新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当然,还需要去培育生态文明的伦理——善待自然,呵护自然,这亦是善待和呵护自身! 图 7 新型大湖生态模式——多样的物种,美丽的景色,清洁的水质,优质的渔产品 图 8 美丽的海绵城市——兼具蓄水与净水功能(来源:中国城市 - 中国城市资讯网) 请不要忘记,人本来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一种必须依赖于植物生产的有机物为生的“寄生者”(至少从目前来看,这种属性不大可能会被科技的进步所改变,因为人造光合作用的成功还遥遥无期,而实用就更是天方夜谭了),因此,对自然关系(循环)的过度改变或破坏总有一天会殃及自身。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人类的文明史其实是一部“蹂躏”与“毁灭”自然的历史,现在我们要将这两个对立面撮合成一个统一体,试图用生态的车轮来搭载人类的文明,有望实现传统文明的真正超越……! 主要参考资料: 《生命的起源—进化理论之扬弃与革新》(谢平著,科学出版社, 2014 年)(电子版免费下载地址: http://wetland.ihb.cas.cn/lwycbw/qt/ )
17278 次阅读|35 个评论
西双版纳生态发展的未来在哪?
热度 21 ecoliugy 2015-9-29 15:38
普通、宁静、异国风光的傣楼 前几天,一师兄突然 Q 我,与我探讨西双版纳重建橡胶人工群落的问题,问我可有什么推荐的物种? 没错,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在自己狭隘的生活轨迹里不断比较,即便没有任何实力和能力真正的改变什么,但还是想做个关心社会关注社区生态的孩纸。 西双版纳是中国不多的热带地区之一(另一是海南),也是最早农垦开发的地区。为了种植国家战略资源橡胶,毛主席曾动员他的老乡,以及众多的知青们投身橡胶种植,为国家做贡献。高速大规模的农垦,导致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迅速萎缩,大量珍稀动植物资源在尚未被了解的情况下就基本消失了。 “藤蘿缠绕、榛莽蔽翳”、“草木畅茂、山多巨材”的西双版纳热带森林被大量砍伐,到了 1961 年森林砍伐已经异常严峻。很难想象 50 年前,版纳还是那么的落后与原始的时候,森林砍伐已经触动了周总理的神经。 1961 年周总理在景洪直接要求会见一下植物学家蔡希陶。 其间, 周总理说:“这次来西双版纳,一路上看到大家都在开垦,干劲很大,只是一些陡坡上的树也砍伐了。这会造成水土流失,后果不堪设想。印度恒河、埃及尼罗河以及我国的敦煌,恐怕也是这样的结果。西双版纳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如果破坏了森林,将来也会变成沙漠。你在西双版纳做植物工作,你们一定要研究这个问题,要解决合理开垦,保护好自然资源,改造好大自然。要做人民的功臣,可不要做历史的罪人”。周总理早在 60 年前就已传达出保护和发展要协调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的愿景。 然而,协调发展终归不只是提出口号,做出重要指示那么简单。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到了 80 年代,西双版纳低海拔地区的热带雨林基本已经砍得差不多了,当著名的生态学 马世俊 (提出社会 - 经济 -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概念)访问蔡希陶的时候,二人谈及发展与保护的问题,蔡老几乎落泪, 不禁感慨:“没能保住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我们是历史的罪人呐!”(延伸阅读: 蔡希陶的眼泪 ) 现在我们有很多漂亮的词语来形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如经典的可持续发展,如生态承载力、生态弹性( Resilience ),绿色 GDP ,生态文明等等,但在蔡老那个时代,生态学还大多只是描述性的,量量长度,称称重量,连生物多样性、生态位、级联效应等等这些专业术语都还不为国人所知,更遑论像绿色 GDP 、生态足迹这种高大上的概念了。在那个时候,蔡老和云南大学的生态学家曲仲湘提出了“人造龙山林 ” 、 “ 热带经济植物群落 ” 的想法,并深入探究,干了 20 多年,最终以“人工群落”出版。认为,人类应该学习了解森林,探索森林如何高效,多层地生产,人应该努力学习并模仿森林的模式。针对西双版纳的情况,不少科学家可谓费尽心思,提出了不少方法,如经典的人工群落种植模式是,上面橡胶,中间萝芙木(抗癌药,灌木),下面千年健(止痛去风药,耐阴草本);又如上层橡胶,中层金鸡纳,下层砂仁;以及橡胶与茶叶混合种植等多种模式。旨在让老百姓能多增收一点,环境问题能得到缓解。 遗憾的是,人工群落的科学探索无论数据多么漂亮,成果多么重大,评价如何美好,它最终还是失败了。 西双版纳由于珍稀的热带雨林和宝贵的动植物资源,似乎一开始就与生态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不同的时期主题有所差异,但她的发展总是与生态保护牵绕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值此又引来新一轮的 “ 跨越式 ” 发展的时机,让我们再来梳理梳理历史,顺带思考一下现如今西双版纳未来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西双版纳有待开发利用的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四种茄科植物,从左到右依次是:红茄、金银茄、水茄和刺天茄) 橡胶失势 曾几何时,西双版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 正科,副科,不如橡胶树几棵 ” ,连牛哄哄的科长都不受待见。 忆往惜,西双版纳勐仑小镇罗梭江畔的烧烤一条街之上,从日日笙歌、纸醉金迷,到今天的慵懒无奈、重回平静。小镇周围的傣族基诺哈尼族同胞如同过山车一般,从日进斗金般的生活模式,一下又回到了曾经熟悉的缓慢生活。经历了近十年的好时光之后,近两年橡胶价格从最高时期的 30 多元一斤,下降到今天的 10 元左右。割胶是个苦差事,因半夜凉爽,橡胶容易滴出来,胶农需要半夜点着头灯,骑车到山上割胶,天亮之后又得再次上山将其收回家中。由于割胶缘故,胶农大多白天睡觉,晚上干活,生活日夜颠倒,异常辛苦。普通年轻人基本都觉得太苦了,不太乐意干。拜李中堂中泰高铁换橡胶政策所赐(当然也有经济不景气,人工合成技术提升,进口增加等其它原因),版纳橡胶价格一路狂跌,农民辛辛苦苦开垦种植的橡胶一下子变成了便宜货,甚至到了免费给外人收割都没人愿意割的光景。高度集中的国营胶场甚至都不好意思再去向割胶的职工收租。 在极为讲究公平的西双版纳,农民通常是别人咋干自己就咋干。今年,不少人开始砍伐橡胶树,把地出租给种植香蕉的外地人,或者把橡胶砍掉种植柚子、石斛等水果或药材。胶林被更为伤地的香蕉替代,大多没有其它出路的老百姓只能将就维持生计,胶地稍多者只能选择放弃割胶,或等待着新的出路。 在过去几年间大手笔投资橡胶业的老板则亏得一塌糊涂,割胶也不是,卖地也不成,直接把橡胶砍到的话又不甘心。西双版纳州与版纳植物园近几年精心策划半天,才推出来的“友好型胶园”生态建设理念,瞬间便化为泡影。伴随着一片片橡胶园被砍伐用作他用,胶园能否长存还尚不可知,就遑论环境友好不友好了。 以现在的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东南亚丝路和国家不明确的经济状况,泰国老挝橡胶大量涌入,以及老挝今年前种植大量橡胶开始收割,西双版纳的橡胶价格估计很难上去了。中国橡胶产量虽然尚不足需求的 1/4 ,但国家一味开放东南亚市场,对战略性资源缺乏保护保护。西双版纳政府,云南省乃或海南省政府则毫无缓冲应对市场机制能力,价格高时不仅科长,连县长都TM想干它一大片,价格低了则一筹莫展,种橡胶也如过山车一般玩心跳玩刺激。 所以西双版纳的橡胶种植产业肯定是需要新的出路的。橡胶产业的转型发展,不仅关系民生,人民脱贫,其健康发展更加关系着西双版纳的生态文明建设,再说大一点,西双版纳的橡胶产业发展,甚至关系着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版纳虽然面积很小,但生物多样性几乎占了中国的一半。然而,近几年的一些研究表明,西双版纳由于过去几十年的森林砍伐和橡胶种植给当地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009 年底版纳全境长臂猿消失了,亚洲象每年意外死亡好几头,森林中鸟类物种减少非常严重,罗梭江的鱼类减少了 30 多种,保护区盗猎依然严重,珍稀植物、名贵木材采挖一直没有减少。甚至版纳的野生动植物贸易市场逐步延伸至周边的缅甸和老挝境内,引发 国际媒体对中国的大批判 ,严重影响西双版纳的国际名声。版纳植物园有位研究鸟类的留学生毕业之时甚至以“西双版纳的第六次大灭绝”( the sixth extinction in Xishuangbanna )为题,在全园范围内做了学术报告。因此,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西双版纳的橡胶种植产业,是以巨大的环境牺牲换来的。 版纳橡胶林未来如何变化?生产如何提高?多样性能否在现有社会条件下维持?作为中国最好的热区,最具有民族风情的边疆,最伤人的支边垦殖之地(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妈妈),最具战略资源的橡胶产地,西双版纳的橡胶转型值得中国所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学者深思,更值得政府反思。 部分沟谷雨林林下残存的砂仁 失败的砂仁种植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作为科学院下属的边疆科研机构,或许是最想建言献策,找到可持续发展路子的单位之一。近几年尝试与州政府合作,搞“友好型胶园”,重新尝试在橡胶林下套种大叶千斤拔。这玩意生长快,可做药材,鲜叶还可喂养动物,根上还可以固氮,改善土壤。还有一些品种,如珍稀木材苗木,以及颇有潜力的可可树套种等等。可惜社会变化太快,橡胶种植随着价格一路陡降而崩塌,老百姓都无心种植橡胶了,那么还友好什么呢。 事实上,自老一辈来到版纳,他们便开始了对版纳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探索。版纳植物园创建人蔡希陶教授,曾与云南大学的生态学家曲仲湘合作开始探究森林群落,想模拟森林设计多层多种的种植模式,在这几十年的时间内提出过很多种方案,其中最为流行,最接近成功的当属林下种植“砂仁”的种植模式。 砂仁乃一种姜科植物,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喜林下弱光环境下生长。砂仁果实香气浓郁,有甜,酸,苦,辣等多种味道,不仅可以做佐料,而且可以广泛用于药用,可以健脾、消食。中医学里认为砂仁是“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肾虚、归气,砂仁是最好的。 西双版纳曾经疯狂在林下推广种植砂仁, 1963 年自引种广东阳春砂仁,到了 80 年代后期,产量已达全国产量的 70% 以上,很多家庭主要收入基本靠砂仁。砂仁种植曾经风风火火,红透西双版纳。但随着更为值钱的橡胶种植兴起,曾经一度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砂仁产业很快落幕,退出了西双版纳的大舞台。现在依稀在西双版纳残存的沟谷雨林中,方可以看到一些砂仁,但后人毕竟很想象当年砂仁种植的盛况了。若无人指点,后人基本无从知晓。从数据库里众多的研究文献看,当年砂仁也是经历了一个鼓吹种植,无序扩张,然后产生生态问题的过程。刚开始老百姓怕卖不掉不愿意种植,后来都种到保护区内部去了,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曾几何时,砂仁被认为是破坏热带雨林的头号杀手。为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家和政府研究来研究去讨论来讨论去,最后砂仁悄无声息地就消失殆尽,几年之间就彻底被老百姓放弃了。 今年橡胶不值钱,很快就在街边看到收整砂仁的场面。似乎曾经被丢弃的砂仁,又开始有了复苏迹象。不禁让人思考,为何以前砂仁种植没有起色?甚至广为推广的林下砂仁种植失败了呢?想来版纳的农业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背景之下,还是一种极为盲目的种植模式。在经济大发展的洪流之下,老百姓种植什么作物通常受到市场价格的引导。什么贵就种什么,土地不划算就干脆弃耕算求。以前没什么值钱的作物,砂仁相对好一点就种植砂仁,而曾经的 云南省药材市场,乃至全国的医药产业不如今天这么强大,种植砂仁只能是略微增收,并不能致富。因此,昔日砂仁种植的失败,无非只是版纳农林发展的一个插曲罢了。别说砂仁,就是西双版纳极为有名的香蕉、柚子、勐遮大米、版纳糯玉米等等在当地响当当的“品牌”都几乎消失殆尽。 曾经“失败的砂仁种植”,在橡胶失势的大背景下,又悄然复活,这提醒我们西双版纳该重新为版纳谋划新出路了。 南糯古茶园远看像森林,近看是茶园。 祖先为何就可建立复合的农林系统,而我们不能? 西双版纳的鬼神崇拜、原始崇拜和佛教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力促生态文明建设 (西双版纳的鬼神崇拜、原始崇拜和佛教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力促生态文明建设。西双版纳应该重新思考,定位宗教与民族的作用,找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点。) 西双版纳的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重大 胶林下的可可,据说可可是未来较有潜力的方向之一 版纳的未来 解放前的版纳,依托茶马古道,茶叶是山区的第一生产力。生活在山顶的布朗族和半山腰的哈尼族、基诺族、彝族等都是依托茶叶为生,依托山地农业;坝区傣族则基本是稻作农业,种稻过活,生活都异常艰苦。直到橡胶的引入,过去的这个十年,西双版纳人才迎来了第一个真正脱贫致富的“橡胶财富”时段。期间,或局部种植过棉花、砂仁、木薯、柚子、蔬菜等各种东西,终究比不过橡胶那么给力。橡胶带来财富之迅猛,让版纳焕然一新,家家户户盖新房,购家电开小车,羡煞旁人也。随着橡胶价格陡降,版纳人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西双版纳该如何才能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力,同时又能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呢? 首先,我们应该乐观地看到版纳具有雄厚的发展潜力。以后版纳农产业会很多元化,不会像现在这么单一,这么脆弱。一旦铁路修通,热区水果,药物,花卉还是很有竞争力的。西双版纳具有非常多的生物资源,品质绝对全国一流,农林业可趁机多元化发展,摆脱以往过于单一的情况。特别是此次西南大通道建设,铁路将打通西双版纳与内地的联系,西双版纳独特的农林产品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销路将更加广阔。版纳无论种植什么,菠萝、柚子、柠檬、糯米、 薏仁、芒果、以及各种特色蔬菜,土鸡刺猪竹鼠蜂蛹等,只要品质好,其市场肯定没问题。 其次,版纳应该建立一些自己的农业品牌,西双版纳资源众多,很多产品口感独特,但除了普洱茶几乎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品牌,除了种植生产之外,西双版纳特色的包装设计和加工理念全无。优质的品牌可帮助产品走得更远,如勐遮大米、瑶区小耳朵猪、各种小系列的产品(小糯玉米、小苦瓜、小米辣)、及热带水果,都需要包装,通过互联网卖到全国各地去。对此,版纳近几年物流企业发展迅猛,政府也应该积极作为,响应国家互联网 + 政策,或可以景洪直到乡镇,省去县城这一环节,加快物流速度,为热区物产赢得销售时间。 第三,药物种植潜力巨大。砂仁在版纳的重新崛起,我觉得并非只是胶价不行的一个替代行业,而是整个云南乃至全中国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云南省这几年药材、花卉、以及依托种植业的旅游发展迅猛。西双版纳应该着手尽快选择出一些能够在橡胶林下种植的好药材,特别是一年生,周期短,见效快的药物资源,尝试着先局部改善橡胶林的生产能力。一方面能增收,另一方面保住现有橡胶林,以等待橡胶价格的回涨机会。 第四,保护区乃最后壁垒。西双版纳现阶段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壁垒就是自然保护区,但蚕食保护区森林,盗伐珍贵木材、盗猎和采摘等破坏行为依然很严重。另外,通过调研有价值的都圈起来,作为州县级保护区。西双版纳由于地质山地等因素,不同地的动植物组成差异很大,现有的很多生态保护指标对于版纳都是苍白无力的,版纳的很多特有生态系统和物种都值得保护。另外,保护应该更加基于基础调查,野外种群少的应该优先, money 要花在点上,瞎迁地引种一大堆路边货起不到保护作用。真正成功保护一些有故事的物种,建立版纳当地人和全国人民保护版纳的信心。 第五,要建立基于民族文化、宗教和生态教育的示范。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版纳不同民族文化、饮食、与自然间的关系等,并在景洪建立示范点。生态文明本身并不只是生态建设,人对生物的关注 ,对环境的关注,本身是一种人类对文化和自然的高度认可,生态文明更是一种文化建设,是基于教育水平和个人素质的道德修养,生态文明的前提是人除了关注自己,关注金钱,还关注别人,关注阿猫阿狗,关注自然界的每一个生命。西双版纳无疑是中国这种博爱氛围最浓厚的地方之一,全民信佛的傣族更甚。西双版纳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与版纳浓厚的佛教文化应相结合,走一条像老挝或泰国那样生而平等,追求宁静、幸福的生态文明之路。少数民族也要鼓励教育、保持优秀传统,更要打击版纳肆虐的赌博之风,只有一个心态正常的地方,才有资格谈论生命平等,才有资格讲生态文明。
13449 次阅读|33 个评论
田畔:被绑架的“舌尖安全”
xingdt 2015-8-10 07:24
田畔:被绑架的“舌尖安全” 【摘要】 在无限发展的 GDP 与消费主义模式中,食物的生产与消费,完全背离人类健康生存的本来要求,陷入越演越烈的恶性循环怪圈,不仅危害食品安全、制造疾病,还大量耗费石化能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要 GDP 还是要生态,要享乐还是要健康!我们必须做出抉择。只有彻底批判与否定无限发展模式,建立天人合一、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模式,走生态文明之路,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被动局面,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一、GDP模式的悖论 民以食为天,舌尖安全是我们社会的头等大事。令人遗憾的是,针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尽管近年全社会特别是政府下了大力气,也收到一些实效,解决得却并不理想。问题就在于,目前做法缺乏整体观与应有高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人的健康是一个整体,食物是为人的健康服务的,为保证舌尖上的安全,就需要把生产、消费及结果放在统一框架中来考虑。但我们目前只顾及到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猪肉出了问题查猪肉,牛奶出了问题查牛奶,生产出了问题查生产,流通出了问题查流通,消费出了问题查消费,很少将各个相关环节联系起来,很少关注消费结果(食物与膳食结构以及疾病的关系,基本未予考虑),很少关注食品安全“数量”、“质量”、“可持续”三者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等。 而现实的诡异就在于,我们没有从人的健康角度来整体考虑,却在 GDP 链条中将各个环节整合以来。我们食物生产消费及相关的一系列产业,并不是为消费者健康,而是为 GDP 服务的。——耗费巨量不可再生石化能源生产化肥农药添加剂抗生素,是增加 GDP ;用这些化肥农药添加剂抗生素,制造出大量“物美”价廉却有着重大安全隐患的食物,是增加 GDP ;消费者食用这些有毒有害食物,还是增加 GDP ;吃出病来上医院,不治而亡送殡仪馆火葬进坟场,以及围绕以上各个环节的各种建设与服务,对随之而来的垃圾污染的治理……统统都是 GDP !在 GDP 这条恶性循环的死亡与疾病的魔链上,只要能够赚钱,无论贪污浪费,杀人放火,都是正能量,都是在创造财富! GDP (国内生产总值)曾被誉为“ 20 世纪最伟大发明”,是“国民财富增长”最为重要的指标。但现实中, GDP 的增长,竟然以牺牲国民健康为前提!这算是哪门子的“国民财富增长”! 这就是我们当前食物生产消费的悖论。用来保证人类健康生存繁衍的食物,在 GDP 链条中,变成了戕害人类的毒物!人民日报曾发文质疑“病人为什么越治越多”。当我们的食物生产消费纳入制造“毒食”、制造疾病、制造浪费、制造垃圾、制造污染、制造灾难、制造死亡的体系时,需要质疑的又岂止是“病人越治越多”! 二、荒谬至极消费主义 与 GDP 相配套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 GDP 的“狼狈孪生兄弟”、社会上广泛流行且备受推崇的消费主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追求更加美好生活口号的指引与诱惑之下,更高级别的物质享受,成为全社会最为热衷的目标。 按照健康的实际需要,目前我们的食物已经富富有余——暴殄天物与大量浪费就是明证——而按照消费主义的逻辑,则远远不够,而且永远没够!“永远没够”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状态,是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谋。专家学者推崇的营养方案,政府部门的食物发展规划,厂家商家的巨资美食广告,影视节目的盛宴场面等等,都在利用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条件,无所不用其极地诱导与刺激消费者的物质欲望,培养所谓符合“人性”的各种“现代”需求,告诉消费者怎样消费才算是高质量的体面生活。 消费主义所倡导的,是一种只顾眼前享乐不顾将来受罪,甚至不计当下恶果的生活方式。哪怕这种需求超出生理需要而危害健康,也在所不惜!——“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已超过国际平均水平,但是还不到美国的一半,因此尽管我国肥胖人口已达 3.25 亿,但是谁也动摇不了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在美食佳酿上赶英超美的决心……”(《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2-02-21 )——在消费主义的蛊惑之下,具有理性的人类,不仅理性,甚至连“饱食即止”的动物本能也丧失了!——可怜的消费者,上当受骗食毒遭罪,却以为自己真的成了“上帝”! 冠冕堂皇之高深理论( GDP ),穷奢极欲之物质追求(消费主义),由此而激发人们的无限贪欲。为了填满那永远也填不满的欲壑,人们已进入癫狂。“数量”、“质量”、“可持续”,是舌尖安全的三个不可分割要素,是人类健康生存的基本保证。在 GDP 与消费主义模式中,被完全割裂、彻底抛弃。这一“要钱不要命”的发展模式,既不能保证食物数量(无度挥霍),又不能保证食物质量(有毒有害),更不能保证食物可持续发展(破坏生态)。 2013 年,我国粮食取得“十连增”的好成绩,达到创纪录的全国粮食总产量 60193.5 万吨( 2014 年是 60709.9 万吨),还是不够, 2014 年又进口了 9000 万吨(谷物 1951 万吨、大豆 7140 万吨),才算是勉强实现了所谓“紧平衡”。但这些粮食究竟是在怎样消费又制造怎样的后果? 我国近年粮食消费,口粮仅占 30% , 40% 用作饲料,人畜争粮现象严重。由此导致我国动物性食物产量激增。 2013 年肉类总产量 8536 万吨,禽蛋 2876 万吨,牛奶 3531 万吨,水产品 4547 万吨。除牛奶外,其余都世界第一。 为生产食物特别是动物源性食物,我国付出巨大代价。在大量耗费石化能源(约占总耗能的 13% )和水资源(农业用水约占用水总量的 62% )等的同时,还严重污染环境(水污染四成以上来自农业,其中主要来自畜牧业;畜牧业还是碳排放大户与雾霾重要来源)。 肉蛋奶等动物源性食物,大大超过国民身体的实际需要。目前我国各种“富贵病”高发, 3 亿多人超重或肥胖, 2.6 亿人被确诊患有慢性病, 2012 年癌症死亡 220.5 万人,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 1/4 。除环境污染等因素外,过量食用不安全的动物性食物( 1978 年我国人均消费 7.7 公斤, 2013 年暴增至人均 63.8 公斤,远远超过《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确定的 2020 年目标——人均 29 公斤),是最重要原因。 暴饮暴食的同时,大肆铺张浪费。据有关调研保守测算,我国规模以上餐馆、集体食堂和家庭餐饮,每年最少倒掉 2.5 亿至 3 亿人的食物或口粮。此外,每年还有 3500 万吨粮食浪费在餐桌之外。 3500 万吨,按照年人均 160 公斤计,是 2 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餐桌餐外,我国每年浪费约 5 亿人的食物。 我国的粮食,究竟够还是不够!到底需不需要进口! 不仅粮食、肉类,蔬菜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国上世纪末就已蔬菜总量过剩,发展至今,人口占世界的 19% ,却生产了全球 67% 的蔬菜。按照《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14 — 2020 年)》, 2020 年的人均消费目标蔬菜是 140 公斤。但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蔬菜量 500 公斤,远远超过正常需要,不但在产销环节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还制造了大批垃圾(仅北京市每年蔬菜垃圾就有 230 万吨,占蔬菜消费量的 30% ),形成二次污染。 三、毁灭人类的发展观 很显然,是我们社会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 崇尚 GDP 与消费主义,把不断增长看成是天经地义,并在实践中全力以赴,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 GDP 与消费主义,被贴上了“进步”、“发展”、“创新”的美丽标签。如果有谁对其有所怀疑,那就是要开倒车,走回头路,就是否定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大逆不道!就是疯子,傻子! GDP 理所当然地成为评判世界各国政绩的首要指标。如果哪个国家 GDP 没有增长,没有提供更多的产品满足消费者不断膨胀的物质欲望,社会就要动荡,政府就会下台! GDP 与消费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无限发展观或曰线性发展观。无限发展观认为,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发展到最高阶段,物质极大丰富,想怎么消费就怎么消费,想怎么挥霍就怎么挥霍。无限发展观的荒谬就在于,它是建立在一个荒谬的假设之上。它错误地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可以无限开发的。遗憾的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现实残酷无情,批判的武器无法取代武器的批判,大自然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大自然不是一个可由人类任意摆布的小女孩。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毕竟有限,不可能任由人类无度开发与糟害。有限的环境资源与无限的发展欲求,构成无限发展模式的最大悖论。 人类历史上,农业长期以来都是生态正能量,变垃圾为肥料,不仅维持了农村地区生态的良性循环,还可将城市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改善乃至净化城市环境。 GDP 与消费主义模式中的现代农业,则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绿色革命,化肥代替了有机肥,工业化(集约化)养殖场迅速发展,人畜粪便变宝为废,农村也成为污染重地。食物生产不仅耗费巨量石化能源,还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危害食品安全。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绿色革命给人类带来的,除了虚假繁荣的 GDP 外,就是造就了巨量人口,环境的大面积污染与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大量食源性疾病。无限发展模式制造的现代社会三大灾难——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爆炸,在食物生产消费的恶性循环链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时至今日,尽管全球经济特别是食物及相关领域经济仍在高速增长,但已出现严重的生态赤字。 2007 年全球人均生态足迹 2.7 全球公顷,而同期人均生物承载力为 1.8 全球公顷。据世界自然基金会推算,按照现有发展速度,到 2030 年,需要两个地球才能够维持基本生态平衡。——地球不堪重负,生态无法支撑。 四、南辕北辙无底深渊 如何走出危局,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最迫切的头等大事,也是如何破解食品安全难题的头等大事。 对此,我们经常听到的就是,发展中的问题在发展中解决,科学技术可以解决污染问题、能源问题、垃圾问题……并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例。发达国家能够解决,我们为什么不能?言下之意,只要我们努力提高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就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 的确,从发达国家情况来看,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如果我们从发达与后发国家的关系来看,就会发现,并不是后发国家只要努力,就可以赶上并且超越发达国家。在全球化条件下,发达与后发是同一条轨道线上的火车,是传销链条的上下家,而非和平竞赛的平等伙伴。 近代以来,欧美列强一直是掠夺财富与转嫁危机并举。工业革命后的欧洲,污染非常严重,特别是城市,竟被喻为“敞开的坟墓”。到上世纪 50 年代,达到极限,出现了一系列严重污染事件,如英国“伦敦毒雾”、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欧洲大陆“莱茵河污染”、日本“水俣病”等,由此引发了轰轰烈烈的环保运动。发达国家在治理的同时,通过“产业转移”将很多污染产业“传销”给后发达国家,甚至直接出口垃圾。 我国改革开放,引进大批企业,建成世界工厂,产品廉价供应发达国家。 2007 年,我国生态足迹总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但其中 45% 是用于出口商品的制造及相关服务。很显然,我国是把好产品奉献给西方,把坏环境留给了自己。在发达与后发的零和游戏中,起作用的是马太效应,“最贫困最脆弱国家为富裕国家的生活方式买单”,是国际社会的“常态”。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发达国家不仅不可能放弃现有的高水平物质享受,而且还要不断加码,转嫁危机是必然的,以邻为壑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后发国家只能更加掠夺自然资源,制造更多的污染,不仅供发达国家享乐,同时还要满足本国人民的生存及不断高涨的物质欲求。如此下去,多少个地球才够! 无限发展模式中的垃圾问题,更是无解。按照 GDP 思维,垃圾不是垃圾,而是放错位置的财富,通过技术处理,完全可以变垃圾为金蛋。我国年产生活垃圾 3.6 亿吨,占世界 1/3 ,且以年均 8% 速度增长。为此,十二五规划垃圾处理总投资 2600 亿元,其中新增 1400 亿元的 1000 亿用于备受争议的焚烧项目。业内闻讯一片欢呼,发财的机会来了!——“ 2600 亿‘垃圾产业’谁掘金”(报刊标题)、“中国垃圾焚烧大跃进演绎千亿投资盛宴”(报刊标题)——这是典型的 GDP 思维,人类灾难就是发财大好机会。 但这里有三个问题无法解决,一是现代垃圾中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很难或根本无法降解,二是垃圾集中处理必然带来二次污染,三是垃圾增速远远大于处理速度。环保人士王久良调研发现,一切以“环境友好”为前提的垃圾回收,都是负增值产业。科学史学者田松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垃圾问题会超出能源、粮食,成为未来世界最主要最严重的问题;能源问题有可能解决,但输入能源越多垃圾就越多,地球将无法承受。 按照生态文明的思维,垃圾只能从源头解决。源头解决,主要并不是减少排放、分类等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这些只是救急的措施,所谓“急则治其标”。真正的治理,是按照生态平衡的原则,实现良性循环。特别是农业,一定要就地良性循环,任何大量垃圾比如工厂化养殖粪便转移集中处理,都会产生二次污染、三次污染,以至无穷。那种“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财富”的说法,是错误的。 发展方向错了,技术是无能为力的,甚至会起相反作用。科技是为模式服务的,不同模式下科技的作用不同,好模式下科技干好事,坏模式下科技干坏事。更重要的是,模式决定科技方向,好模式产生好科技,坏模式产生坏科技。田松指出:“在以资本为主导的社会模式中,那些能够满足资本增殖的科学和技术更容易被发明出来,更容易得到应用;而不能满足资本增殖的学科则被边缘化。”大量事实表明,在物欲贪婪的绑架之下,现代科技更多不是为人类造福,而是在制造罪恶。因此,现有无限发展模式下的任何解决方案,无论在技术资金人力上具有多大优势,都只能是南辕北辙,离生态文明的目标越来越远。 五、正本清源走生态之路 纵观人类历史,特别是重新审视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路线与发展道路,就会发现,无限发展观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并非人类所固有或曾经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不是什么历史必然产物,而是一个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的偶然结果。就像正常机体中的癌症一样,它没有任何普遍性,只是变异细胞在特殊条件下产生的一只潘多拉怪胎。它是通过近代以来一系列所谓“思想解放运动”建立起来并深入人心的。这套价值体系与发展模式,完全否定了人类必须天人和谐、社会和谐、身心和谐的基本理念与美德,以弱肉强食、杀人越货、劫掠自然、涂碳生灵、穷奢极欲、暴殄天物等正常社会所不齿者为时尚,以“进步”与“文明”的名义,癌症式的发展,破坏甚至毁灭人类赖以生存的两个“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将全人类推向万劫不复的无底深渊。 目前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正本清源,辨明形势,确立生态文明发展模式,走生态文明之路。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与自然和谐,所谓天人合一、生态平衡,才是根本之道。人类社会如果不想毁灭,还要生存下去,这是唯一可行之路。 生态文明是我们的最高追求目标,生态平衡是我们社会健康生存的底线。消费也好,生产也好,科研也好,无论怎样有利于创造 GDP ,无论怎样有利于更高水平的消费,都不能突破生态平衡的底线。也就是说,我们一切行为,归根到底,评判标准只有一个——是否有益于生态文明。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才能保证我们舌尖上的安全。 要享乐还是要健康,要生态还是要 GDP ,要生存还是要毁灭,我们必须做出抉择! 【说明】 本文为《绿叶》杂志(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主办)约稿(2015年第1-2期合刊),标题《舌尖安全问题的根源与出路》。笔者在原稿基础上作了修订。敬请指正。
个人分类: 生态文明|1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于生态文明的战略环境评价(SEA2.0)制度设计
baocunkuan 2015-6-17 22:01
“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的专章论述,使战略环境评价迎来了发展、升级的机遇期。要建立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价值规范,响应生态文明所关注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涵盖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及制度建设”四大领域,贯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确保包括政府重大决策在内的社会经济活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涵盖“价值规范—评价模式—技术方法—制度设计”的SEA体系,从当前的“SEA1.0版”到“SEA2.0版”的全面升级。 1 战略环境评价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中国 SEA 发展的三个阶段 以 2002 年《环境影响评价法》(简称 “ 环评法 ” )的发布、 2012 年十八大报告中专章论述生态文明为时间节点,可将中国战略环境评价( SEA )的发展分为以下 3 个阶段。 1.1.1 2002 年以前:引入、理论探索、尝试性实践 2002 年以前,国内研究主要有 SEA 基本概念与国外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介绍,分析中国开展 SEA 的必要性与意义,并就如何开展 SEA 进行了初步的、却具有开创性的 研究与实践,为环评法的制定尤其是纳入规划环评进行了必要的理论与方法学上的准备并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中国政府出台的相关 文件如 《中国 21 世纪议程 ―― 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等明确提出了开展 SEA 的要求或包含 SEA 相关内容, 1998 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 三定 ” 方案也明确涉及 SEA 。 1.1.2 2002-2012 年:规划环评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2002 年的“环评法”、 2009 年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简称“规划环评条例”)都规定了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共 14 类规划(简称“一地三域十专项”),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EIA ),即规划环评或规划层次的 SEA 。 为配合环评法的实施, 环保部(原环保总局) 制订 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HJ/T130-2003 )(以下简称 “2003 导则 ” ),规定了开展规划环评的一般原则、技术程序、方法、内容和要求。 2005 年起, 国家环保部或会同国土资源部、交通部、水利部等陆续启动了 包括 2003 导则修编暨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 (以下简称 “ 导则总纲 ” )编制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油(气)田总体开发、石油化工基地、流域建设开发、城市交通、煤炭矿区开采、林业等规划环评技术导则的编制与研究工作 。其中,导则总纲已经于 2014 年 6 月发布并于同年的 9 月 1 日正式生效。 各类规划环评也依据“环评法 ” 、规划环评条例、 2003 年导则逐步开展起来,但总得来说,规划环评实施率很低, 2008 年环评实施的头 5 年应不足 10% ; 2007 年以后,环保部开展了一系列规划环评试点,并于 2009 年以后陆续开展了五大区 、西部开发 SEA ,以及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 SEA 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 SEA 等。 SEA 的研究也多为规划环评的关键问题(如技术方法)、围绕如何指导开展各类规划环评或作为各相关技术导则支撑性基础研究、示范性案例研究等。 1.1.3 2012 年十八大以来:“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标志着 SEA 进入新阶段 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实现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并要求“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四中全会则进一步明确了法治,并要求“引入第三方评估”和“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中办、国办于 2015 年 5 月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则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所要面临也是亟需解决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是由于长期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决策价值观失衡、决策方式不当或决策执行失真使得城市或产业发展定位不准、规模过大、布局不合理和结构性问题突出等所导致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仅仅着眼于解决具体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而是立足于解决传统环保模式下“环保看似很努力且做了不少工作,但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依然长期得不到实质性有效解决”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制度性因素。因此,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一种决策分析和综合评价的政策工具,以保障生态文明作为一种价值规范,引导和约束一切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建设活动。 SEA 立足于从政策、规划等战略决策的源头解决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应能很好的衔接生态文明理念和以发展规划为核心的各类规划。 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中国化与时代化,是科学发展观的突破与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给包括规划环评在内 SEA 甚至整个环评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 然而,眼前的环评正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中央第三巡视组 2014 年底对环保部的专项巡视,结果显示环评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包括监管失职和腐败、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红顶中介”现象突出,以及把关不严、批而不管、越权审批不仅导致污染隐患; 环保部新上任部长在今年两会关于“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表态、3月30日央视《新闻周刊》播出了“环评变坏评?”的节目,尤其是2015年4月21日李克强总理斥责中介评估乱象:“现在要建一个项目评估环节实在太多了:环评、水评、能评、安评、震评、交评、灾评、文评、雷评、气评”、“有些中介机构戴着政府的帽子,拿着市场的鞭子,收着企业的票子”。不排除,眼下被关注和批评的是项目环评。不过, “多评乱象”、环评尤其是环评行政审批被舆论与群众诟病,以及“多规合一”等规划体制改革,也说明包括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在内的整个环评制度甚至规划与项目决策的评价评估制度、行政审批的体制机制 同样存在一系列问题或面临一系列挑战。 1.2 存在问题 1.2.1 理论研究 可以说,无论学术界还是实践者,都认为迄今 SEA 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学体系,而且理论与方法研究滞后且与现实需要的矛盾正在加大。 (1)基础研究薄弱,尤其缺少系统性的理论研究 当前关于SEA理论研究中同质型、碎片化的成果偏多,持续、深入、系统地开展SEA研究的学者并不多,而具有学术价值、实践意义的成果少,而开展创新性研究、能够引领际SEA发展方向的高质量成果更是稀少。所谓的决策优化也多是技术、措施层面的修补,是一种改良式、被动应对式的反思和调整。 生态文明则是对传统工业文明,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理念的深刻反思,是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突破性变革,从根源上解决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发生。生态文明需要SEA的理论研究能够对决策框架——从技术到体制、再到文化进行全方位审视与反思,而不仅仅是对决策技术层面上的支持。 (2)理论研究体现中国特色不够 当前的SEA研究多是受到国内政策形式和西方国家研究成果的影响,跟风式、模仿型的成果颇多。SEA研究缺乏独立性尤其是体现中国特色不够:结合中国国情和作为评价对象的政策规划编制与实施的体制机制,体现当前所处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历史时期的特点,响应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及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改善环境质量的需求,以及缓解邻避冲突和应对当前环境群体事件频发的现实需要。 (3)侧重于工具理性而忽视了价值理性 大多 SEA 研究着眼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工具理性上,侧重实证分析和具体评价技术方法的研究。缺乏对 SEA “应该是什么”(应然性)的“元问题”、规范性的深层次思考和系统研究。比如, SEA 应着眼地减缓不良环境影响,还是着眼于优化制度体制与机制、促进实现善治、防止规划缺陷和防范风险、缓解邻避冲突,或兼而有之?在不同行政层级、不同属性、不同类型政策或规划上的侧重不同? 对于SEA的本质属性、功能和价值取向等基本问题阐释不清,这种“不问价值”的研究倾向在本质上与SEA的评价对象——公共政策的基本属性是相违背的,缺乏对评价对象的特性研究,SEA也就失去了学科研究的独立性和存在价值,从而陷入学科与部门的认同危机。 (4)没有得到相关学科的有效支持 国内SEA研究与规划环评实践多是由环保系统单个部门主导和从环境学科的单个学科领域开展的,缺少从战略学、政策学、规划学的本体理论出发研究SEA 。比如,SEA研究与规划环评实践中普遍提及的承载力等基础性问题,规划部门与环保部门、规划学界与环境学界,甚至不同的规划环评机构或者说环评技术人员之间对承载力的理解分歧较大,导致承载力的分析计算的技术路线大相径庭,甚至有意或无意地曲解源承载力内涵或者没有清晰的承载力计算边界。 1.2.2 规划环评制度与实践 ( 1 )在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上 包括规划环评在内整个 SEA 的目的是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确保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实践上,规划环评过于牵就甚至无条件地服从于所谓“经济增长大局”,难以守住生态保护的红线、资源能源总量的上限和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底线。 我国规划环评虽然涵盖了 14 类规划,貌似很全面。但是,中国语境下的“政策”、“规划”不同于西方的政策、规划与计划( policy, plan, program, 即 PPPs )。规划在中国远远超出一个政策文本或一个封闭的政策过程,而是中央和地方多层次、多主体之间通过各种互动模式,不断协商、起草、试验、评估、调整政策的循环过程。通过规划机制,各个层级不同领域的政策主体相互链接成为一个庞大的网络,输出不计其数的政策文本,引导或干预经济主体的活动,塑造或制约各级政府的行为 。其中,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统领了我国规划体系,是我国规划体系(包括了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部门规划)的龙头和其他规划编制依据,是规划体系中的“元政策”。然而,当前的规划环评并未涵盖发展规划。 ( 2 ) 规划编制、规划环评及相关规划评估中的涉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博弈 首先是规划编制中的博弈。我国规划之多、类型之杂、层级之冗及由此带来了职责交叉、管理权限与时间空间范围重叠、规划目标矛盾、规划执行各自为政。规划之间冲突难免,其背后实则是地方和部门权利和利益博弈。当前规划的部门化和专业化,规划实施中的集体行动困境和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国家和地方以及不同地区之间规划实施的利益配置和成本分担错位,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相互之间的合作。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凝聚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合力,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因此,需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作为发展规划的价值取向和决策行为准则,通过整合、协调各类规划(即“多规合一”)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 其次是规划环评中的博弈。规划环评在中国的实施面临的最大挑战恐怕还是作为规划环评最终服务对象或称之为用户的规划部门与规划界并不 “ 领情 ” ,视规划环评无用甚至是 “ 累赘 ” 。相关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也不 “ 对接 ” 规划环评,环保部门与规划部门间的不信任甚至是抵触已经成为规划环评在中国开展普遍偏低的根源,成为开展规划环评的最大障碍。而且,规划环评中的委托方即规划编制机关,通常“位高权重”、资历比环保部门老的发改委、工信、住建、交通等部门,而当前上级批准下级规划下的规划审批机关则往往规划编制机关和环保部门的共同上级,规划环评的违法——规划编制机关不做规划环评就报批规划草案、规划审批机关没有环评文件批准规划草案。面对规划环评实施率低这一政府及相关部门普遍性的违法,环保部门面临执法难的尴尬。 最后,还有包括规划环评在内的各种评价、评估中的博弈。目前的规划评估在实践上,除规划环评以外,还有事社会稳定风险评价、经济评价等。但是,这些规划评估整体表现为类型繁多、过程复杂、互相之间交叉重叠,延长了规划编制和审批的周期,影响了规划决策的效率;而且各种类型的规划评估背后实际上都代表了其主管部门的利益,评估环节沦为了各部门争夺话语权、攫取部门利益的一道关卡。这显然与“五位一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林林总总、乱象丛生的规划评估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通过顶层设计以形成一个全面、合理、有效的规划评估(或评价)体系来全面反映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 3 )规划环评的有效性差,甚至会影响规划环评制度的正当性 规划环评的有效性,应首先体现为规划环评的成果、结论被相关部门在规划制定中采纳,最终应体现在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上。至少,“环评法”实施 12 年,正值中国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的时期,与之同时人们对环境质量改善的需要却持续提高的时期。尽管不能将环境质量恶化的“脏水”都泼在规划环评、 SEA 甚至整个环评“身上”。无论是从预防环境问题发生还是改善环境质量来看,作为预防性的政策工具,包括规划环评、 SEA 甚至整个环评面临置疑也并非偶然。对于规划编制机关或规划编制技术咨询机构,由于规划环评与规划所属学科、部门的“天然隔阂”,再加介入晚、补课式环评、隔靴挠痒式的结论与建议,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优化规划方案,或为规划决策提供及时、充分、有效、科学的依据?更遑论对“不良”规划进行“否决”了。规划环评甚至沦为规划审批的“敲门砖或通行证”。 公众对于改善环境质量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规划者改善和优化规划方案的愿望也没有得到实现。长此以往,无疑将影响规划环评制度的正当性。 ( 4 )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关系上 过于依赖项目 环评模式 和技术方法,忽略了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长期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基于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开展规划环评,过于强调定量方法的使用与定量化的成果表达,造成规划环评机构实施上的困难。大多数基于环境要素(水、气、噪声等)开展的,缺乏充分融合城市 /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原则、框架与整体性要求, 甚至规划环评已经沦为了“大个头”的项目环评。规划环评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 不仅难以让规划部门和规划界信服 ,甚至环评界都存在认同危机。 当前规划环评的执行率仍较低,却没有从执行率低的源头——规划编制机关和规划审批机关的普遍性违反“环评法”入手,而是从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的联动机制入手,采取一手胡罗卜——项目环评可以依据规划环评适当简化、一手“大棒”——没有规划及其规划环评的相关项目环评一律不予以审批,试图以法律上更强执行力的项目环评倒逼规划环评的实施,不仅有本末倒置,反而催生出 “为项目而规划”。可以说,试图通过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推进规划环评的实施无异于“头痛医脚”。这一做法,在当前各类规划层出不穷、“多规合一”呼声越来越高,尤其简化、弱化项目事前审批而强化事中监管和事后严惩的大背景下也显得 “格格不入”。 2 基于生态文明的战略环境评价制度设计 2.1 生态文明对 SEA 制度升级的要求 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目标,解决“三个核心问题”——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四个项重要任务”——优化国土空间、促进资源节约、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落实到实践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SEA的制度升级,应着力于解决以下问题: (1)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其他“四个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为避免建设生态文明的宏观战略目标被“虚化”、“表面化”,避免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价值目标”与规划建设等“微观实践行为”的错位和脱节,须将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目标、原则和内容等融入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行为源头,在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规划决策中考虑“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才能真正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到实践层面。如何将生态文明转化为开展SEA的“评价标准”准则或依据,以确保相关重大决策符合或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2)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仅仅着眼于解决具体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应是立足于解决导致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长期得不到实质性有效解决的根本性和制度性因素。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制度的力量体现在哪里?无论是作为SEA作用对象的政策和规划,还是SEA本身无疑都属公共政策范畴并具有制度特性,SEA如何发挥其促进“善治”的功能? (3)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凝聚政府、社会和市场合力,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如何通过SEA,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规划的价值取向和决策行为准则,形成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2.2 SEA2.0 制度的基本特征 要建立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价值规范,响应生态文明所关注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涵盖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及制度建设”四大领域,贯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确保包括政府重大决策在内的社会经济活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涵盖“价值规范—评价模式—技术方法—制度设计”的SEA体系,从当前的“SEA1.0版”到“SEA2.0版”的全面升级 。 2.2.1 评价目的 —— 评价的逻辑起点 重置SEA的逻辑起点——包容不良影响(Negative Impact)最小化、以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优化规划体制机制、防止规划缺陷及防范各类风险(Failure Risk)、规避邻避(Not In MyBackyard, NIMBY)冲突和环境群体事件。SEA侧重于价值理性,其技术方法是实现评价目(如达到价值共识)的手段;项目环评应侧重于技术分析,对评价对象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但也涉及价值理性等主观因素如邻避冲突,应寻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平衡。 就同一规划体系如城乡规划而言,宏观的、战略层面的规划如城镇体系规划、新型城镇化战略等,应着眼于贯彻以生态文明理念、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并优化城市规划的体制机制和协调城市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环境合作(如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中观的、政策性层面的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着眼于承上启下,防止规划缺陷及防范生态风险、规避邻避冲突,优化城市规划体系及促进规划间的协同与协调;微观的、操作层面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着眼于减缓或最小化不良影响、响应群众的环境诉求、改善和美化优化人居环境。 2.2.2 价值规范——基于生态文明理念 如果规划出了失误,大部分失误并不是由于具体规划方案、规划手法的问题,而是规划目标及尤其是规划理念出了问题。生态文明本身就一种理念与价值取向,应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尤其是政府重大决策的行为准则。将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相关的资源环境与生态学的知识转化为规划的价值规范和规划决策和执行的行为准则,是保证规划科学性与民主性的前提。而生态文明的哪些理念和知识需要转译到规划领域和评估领域?以及如何转译,谁来转译?这一过程又不能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转译”过程,还应在相关学科知识转译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转化、吸收、发展、提升”,促进规划评估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完善。 SEA应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以源头治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现实问题为约束、以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目标为导向,优化政府决策的政策工具和激励与约束机制。 2.2.3 评价模式——多样化、灵活的评价模式 SEA模式的灵活、包容、多样化发展:从单纯的物质性要素的评价到包含有利益关系,比如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从环境要素的表征性评价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性评价;战略从单纯的环境影响评价到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的整体性评价、可持续性评价;从重结果与结论的评价到融合了目标与结果、内容与方法、过程与程序的评价;从单一政策或规划方案到战略体系(如城市规划体系)的评价;从作为“预防性环境政策工具”的、“以优化某一决策方案为中心”为导向(社会经济决策未来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预防)的正向SEA,到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基于解决历史遗留和当前存在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如何协调、优化当前相关政策、规划)为导向的逆向SEA模式 。 尤其应建立起响应不同行政层级(国家、省或市县)、不同属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不同专业领域(专门或跨部门领域)、不同规划范式(综合理性规划、倡导式规划、参与式规划)的规划评估模式。研究包括评价“四要素”,即为什么评(评价目的与功能),谁来评和评谁(即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评什么(评价内容)和如何评(评价方法)。 模式的内容包括评估主体的资格确认、专业团队的结构组成、评价和否决标准的确定,以及社会影响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经济评价的权重分配等。应体现模式设计上相对于生态文明的于法周延、模式实施上相对于规划编制与实施和规划评估的实践于事简便。 2.2.4 评价方法——“分析—协调”的评价方法 梳理SEA方法、规划方法、规划与政策评估方法:按来源分为技术范式方法(以预测、分析和评价技术为基础,围绕规划的不良影响的评价方法),社会学范式方法(基于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社会调查方法)和公共管理范式方法(重视政府工具的听证会、座谈会等公众参与、民主协商)。重点研究在规划决策和评价过程中综合了技术理性与交流理性的“分析(analysis)—协商(deliberation)”(简称A-D)方法 ,在不同空间尺度(国家、省、市县)、不同规划类型(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同规划范式(综合理性规划、倡导式规划、参与式规划)SEA中的适用性,以及综合运用于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等过程或多个环节的方法(如专家咨询法、头脑风暴法、Delphy法),规划学及规划实践和评价学与评价实践中的共同方法(如情景分析法、趋势外推预测法等)。 2.3 SEA2.0 的制度设计 2.3.1 SEA2.0 制度的顶层设计 建构理性主义认为,制度的形成和演变是主体(主要是国家政府)精心设计和参与的结果,在建构理性主义视角下,制度的变迁与主体行为演变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研究的焦点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可通过SEA和规划环评,去影响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土资源规划、主体功能区划与重要生态功能区规划、空间规划,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规划、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水资源规划、能源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 SEA2.0制度应至少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三个方面。其中,正式制度要成为制度的内核,非正式制度要为正式制度引领方向,实施机制要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提供保障。SEA2.0制度的顶层设计,应基于SEA的体系重构,如何从传统模式转向新模式需要建设的内容。这是宏大、艰巨的任务,同时充满不确定性与风险。最终形成涵盖了强制性、选择性和引导性等不同制度形式,分析不同形式制度间的关系分析,确保制度框架内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重点确定规划环评制度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包括对确定规划环评制度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等文件的法律定位、内容、作用范围、编制要求等做出整体安排 。 2.3.2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互补 正式约束也称之为正式制度,主要包括界定经济主体的责任规则、惩罚规则和度量衡规则(评价规则)等;非正式约束也称之为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之间要实现相互匹配、相互磨合、相互适应 。 2.3.3 SEA2.0 实施的机制设计 SEA2.0实施的机制设计,应包括5个基本要素:机制实现的目标、机制的执行体、机制作用的对象、运行的环境条件、具体的方式方法。基于规划和规划环评,重点研究环境学和规划学的学科领域、环保与规划行政部门、咨询与技术服务机构在学科协同发展、建章立制的综合决策、规划与评价咨询的合作共享机制设计;分析SEA各主体的利益关系,从利益主体的协作与博弈、规划过程与SEA过程互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衔接性等角度,研究当前制度框架下城市规划部门与环保部门的协作机制。 基于生态文明的SEA2.0实施机制中,应建立、完善包括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规划决策机制,建立规划决策的合法性、符合生态文明相关要求的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还需从有效性的角度,识别出SEA2.0制度的驱动要素 ,包括关键主体、关键事件和关键环节等,构建政策执行过程模型,识别制度执行中需要改善的环节,提出提高执行力的措施,保障政府规划环评制度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 3 结论与建议 从围绕两个问题即:SEA如何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建构?如何以SEA2.0升级版为政策工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SEA研究,包括构建其价值规范、丰富其评价模式与评价方法,SEA制度优化与顶层设计。 (1)生态文明建设面对和所需要解决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SEA,以期从决策源头预防资源、环境和生态形势恶化。当前SEA价无论是在制度的价值取向、还是具体的实施模式和评价内容上,都无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需要建立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响应生态文明所关注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包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和具体内容,确保政府重大决策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涵盖“价值规范—评价模式—技术方法—制度设计”完整的SEA体系,尤其应厘清评价主体、评价对象与内容、评价目的与依据、评价模式与方法的关系。 (2)以生态文明建设面对且所需解决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三大问题为导向,开展多样化的SEA模式研究。针对不同层次的规划类型,重构SEA体系:一方面,重构SEA的逻辑起点:宏观的、战略层面的规划应着眼于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中观的、政策性层面的规划着眼于承上启下,防止规划缺陷、防范生态风险、规避邻避冲突,优化规划体系及促进规划协调,微观的、操作层面的规划着眼于减缓或最小化不良影响、响应群众的环境诉求、改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重构SEA有效性内涵,体现在至少三个方面:一是SEA的成果、结论响应规划需求,被规划采纳;二是SEA响应社会需求,如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三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3)梳理当前生态文明及相关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制度、规划制度、规划环评制度,分析、阐释、定位每项制度在制度体系中的层次和位置,理顺制度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能否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及其对SEA制度的响应与协调程度,以及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未来SEA2.0版发展趋势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方向、内容。基于制度协作,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内涵、目标、建设内容与基本要求从规划制度、规划环评制度等落实在机制与操作层次上,实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4)发展规划作为战略性、前瞻性、导向性的公共政策,主要任务有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引导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此,发展规划须纳入规划环评范畴:一方面,对于发展规划开展评价,不应是当下规划环评的模式与内容,尤其应基于生态文明开展发展规划的评估;另一方面,须建立起响应不同行政层级和空间特征、不同属性或规划类型、不同规划范式、不同时间特征的包容性、灵活性的SEA模式。 (5)建构主义范式与第四代评估的思路,为SEA建构提供了可行的现实路径,升级版的SEA2.0应体现在SEA与政策规划决策充分的融合与有效的协作上,包括形成价值共识、信息共享、制度协调与利益主体间的合作机制。 (6)在众多规划评价或评估中,规划环评在理论与方法学、制度建设、实践经验、咨询服务业的专业化和市场化程度等方面都相对成熟,且立足于从政策、规划等战略决策的源头解决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应能很好的衔接生态文明理念和规划,应基于包括规划环评在内的SEA,整合其他规划评估,保证规划尤其是发展规划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满足改善环境质量的社会需求。 此文作为《环境保护》杂志的约稿,刊于2015,第10期:17-2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PEIA 或规划环评),是指规划层次的 SEA 。在本文, SEA 与 PEIA 的关系类似于“水果”与“苹果”, SEA 更是倾向于理论性的术语, PEIA 通常特指中国当前依据“环评法”等实施的 SEA 制度与具体实践。二者在本课题申请中可视为同义或近义词,可互用。 如 2010 年 10 月于重庆召开的“ 2010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可视为规划界盛会,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规划界对规划环评的关注和兴趣。该会议论文集共收录了 774 篇论文,其中涉及规划环评的仅 7 、 8 篇,约占 1% 。
18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象退却之后的人类命运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5-5-30 08:12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 伊懋可著,梅雪芹、毛利霞、王玉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一版,68.00元 中国古代环境史的真实画面,与我们在主流文化典籍中所领会的深刻智慧之间,存在着令人难以想象的“言行不一”之处。当年中国古代水利技术的发展模式,可能给当时的官僚结构和水利工程专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构成了沉重的负担。 大象退却之后的人类命运 蒋劲松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5月27日 10 版)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历史学是一门纯粹文科的学问,主要围绕着帝王将相、宫廷政治展开,很少有人会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理解历史的变迁,很少有人会将人类的命运、族群的冲突、政治的纷扰放在环境演变的大背景下审视。这种视角的缺乏,折射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偏狭,严重地阻碍了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作为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迥然不同的中国历史画面,在这幅画面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与自然的命运密切相关,彼此缠绕,演绎出一幕幕动人心弦的悲喜剧。作者伊懋可教授,作为一位西方汉学家,以难以想象的博学和勤奋,从大量少有人问津的“非典型”资料中爬梳出隐秘的联系,从而对中国环境史给出令人极具启发性的洞见。作为一位外行,对于这样一部学术地位已有定评的学术名著,除了赞叹之外,也许最好的评论就是介绍一些自己的阅读心得。 正像评论一个人,不能只听他自我标榜的言论,而必须要将其言行放在一起考察,对于言行相悖之处必须严加审查一样;我们对于一个社会的评论,也不能只援引精英阶层的典籍文献,而必须要如实考察这个社会的实际状况,尤其是对于文献典籍所提倡的价倾向与实际情形的巨大反差必须细致研究深入思考。 中国古代儒释道典籍中充斥着关怀自然、“天人合一”的高论,直到今天,这些深刻的思想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我们可以不断汲取的思想源泉。然而,在中国环境史上却又存在着令人触目惊心的对环境的无情掠夺和摧残的历史事实。中国古代环境史的真实画面,与我们在主流文化典籍中所领会的深刻智慧之间,存在着令人难以想象的“言行不一”之处。《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以详细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言行不一”的普遍存在。这种巨大的张力,可以做多种层次和角度的阐释,有人因此而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观的不足;而我则主张,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论说,正是对当时丑陋现实的批判,这种张力正体现了批判并非无的放矢,正说明了思想的价值所在。从这种意义上看,这种“言行不一”的巨大张力,昭示了一种理解思想与实践关系的新视角。 因此,如何将传统文化中令人赞叹的环境观、自然观落实在具体实践中,而不至于沦为徒具虚文的陈词滥调,就成了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之一。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将传统文化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之外,应该结合环境史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影响环境问题“言行一致”的深层机制,分析在环境问题上,不同层次上意识观念的矛盾之处,改革掉影响人们将高尚、深刻的环境观念落实的种种制度障碍。那样一来,也许现代社会才是检验中国传统文化环境观合理性的真实现场。这听起来很诡异,但是,我们如果不把现代与传统割裂开来,不认为传统是博物馆中的陈列品,历史正是在跨越时空进行思想对话中不断前行的。 人们常常认为现代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代技术的使用造成的,也许是误用或者滥用。然而,中国古代水利技术的使用居然也有一个类似现代技术的异化现象。《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指出,水利技术在上古、中古曾经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后来却逐渐成为一种严重的束缚,最终则阻碍了经济结构的任何轻易的变革。最后,水文系统不断摆脱自诩为主人的人类的掌控,逐渐干涸、淤塞、抑或泛滥、改道,因此耗尽了用来控制和役使它们的资源。历史上没有哪个社会像中国古代那样不遗余力地大规模地重塑它的水利景观,但是长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却将从前的某种力量转化为虚弱之源。 我不知道别人如何解读这一现象,我不认为这专属于中国古代不发达不够“科学”的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基于实验科学发展出来的技术同样也无法逃脱这样异化的命运。中国古代水利技术的发展命运,正是现代技术发展命运的完美演示。比如,农药的发明曾被认为是解决虫害确保丰收的撒手锏。然后,昆虫巨大的适应能力,使得它们总是很迅速地获得了极强的抗药能力。杀死大量“害虫”的农药,为那些有抗药力的“害虫”的迅速繁殖清除了竞争对手,所以,很快田间到处都是有抗药性的“害虫”。结果农药与昆虫之间展开了永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在此过程中农药厂商和研发农药科学家、工程师赚得盆满钵满,而农民仍然要面对虫害的压力,除此之外他们购买农药的花费却节节攀升,而消费者则既要在食物的花费中支付农药的费用,又要吃进大量的农药残留。所有这一切,都源于这种人与昆虫争夺食物的战争模型! 今天,科学家们又在兜售转基因技术,这回农药残留却成了转基因技术使用的理由。其实,这个游戏和农药当年的游戏一模一样,毫无新鲜感。抗虫棉在成功地抵抗某种昆虫的同时,其他危害棉花虫害却加剧了。一种“害虫”在短期内被成功地抵抗,正好为其他“害虫”的迅速繁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种专注对抗的战争游戏,长期看注定是失败的游戏,虽然它为科学家、工程师、相关厂商带来了巨大商机,但是却消耗了大量宝贵的资源,破坏了环境。正如当年中国古代水利技术的发展模式,可能给当时的官僚结构和水利工程专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构成了沉重的负担。 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牺牲环境,奴役动物而实现的,正如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是建立在奴隶们的悲惨命运之上的。可是,我们今天要如何选择文明发展道路?我们不会继续拥抱奴隶制,废除奴隶制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就,这种成就应该在普世价值的层面上得到承认。同样的道理,我们不应该继续奴役动物,不应该继续奴役自然,这种转变应该作为超越具体文化价值被广泛认可。 大象退却之后的人类命运,取决于人类是否愿意克制自己的物欲,与自然和解。中国人向来提倡以史为鉴,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重读这本中国环境史的巨著,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思考呢?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5-05/27/nw.D110000zhdsb_20150527_1-10.htm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3032 次阅读|4 个评论
清华大学蒋劲松副教授作客“红谷之声”讲坛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5-5-28 08:41
文: 易安雯 图: 熊红秀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6 点击次数:60 【关闭窗口】 5月25日上午,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蒋劲松副教授应邀作客“红谷之声”讲坛,在红角洲校区4309教室作题为“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题讲座。 蒋劲松分析了科学技术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着重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配合”、“仅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足以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实验科学传统从根本上无法解决环境问题”等内容。蒋劲松还以人类主义的平等原则,阐释了动物歧视与动物保护的思想,强调了非人类动物奴隶制,强调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的重要性。蒋劲松提出,要从根本上实现生态文明就需要人类彻底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改变价值观,并倡导广大师生“生态文明建设从素食养生开始”。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人类主义、环保、素食与经济的关系等方面向蒋教授提问,蒋劲松耐心细致地解答。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环境与社会、社会与自然、自然与人的复杂关系,从自身做起,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http://cy.jxstnu.edu.cn/ShNav4/2015-05/27/NewsView-46005.html 【蒋劲松还以人类主义的平等原则,阐释了动物歧视与动物保护的思想,强调了非人类动物奴隶制,强调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应该改为: 蒋劲松还以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平等原则,阐释了反对物种歧视的动物保护思想,强调了必须彻底推翻非人类动物奴隶制,强调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255 次阅读|7 个评论
包存宽:推进生态文明须处理好四个关系——自《中国环境报》
baocunkuan 2015-5-22 11:27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如果说,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的全局性安排,那么,这一《意见》则是在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基础上的施工图。笔者认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须处理好以下4个关系。   一是总体部署和实现路径的关系。“五位一体”总体部署,集中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个建设”的关系上。“四个建设”既是生态文明作用对象或生态化、绿色化的对象,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没有了“四个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就变得或空泛、缺乏操作性,或被狭隘地理解为环境保护;没有了生态文明建设,“四个建设”就迷失了生态化方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上,应避免建设生态文明的宏观战略目标被虚化、表面化,须将生态文明理念、目标、原则和内容等落实到政府、社会、市场三方主体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行为源头上。在我国,规划是从理念到行动的中间环节,尤其是政府的重大规划决策须充分考虑生态文明,避免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价值目标与规划建设等微观实践行为的错位和脱节。   二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要全面推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和重点工作。近期要重点突破的领域和关键环节就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制度建设。2020年之前应将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出台相关改革方案,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三是治标与治本的关系。生态文明的建设进展应体现为治本有道、治标有效。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仅仅着眼于解决具体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而应立足于解决导致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长期得不到实质性有效解决的制度性、根源性、系统性因素;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最终应体现在生态与环境质量的改善上。治本有道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去抓环境保护的牛鼻子,而治标有效则应体现为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体现为能够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治标是否有效,应是对治本是否有道的实践性检验。二者之间不可偏颇。   四是全球视野和地方实践的关系。既要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举生态文明建设旗帜,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为推动世界绿色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又要推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变为现实,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全球视野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地方实践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   应该说,我们有了“五位一体”的总体部署,又有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施工图,接下来就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变为现实。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网络来源:http://www.cenews.com.cn/gd/ysyy/201505/t20150522_792723.html
2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蒋劲松来我校“红谷之声”讲坛!
热度 15 xcfcn 2015-5-21 16:09
“红谷之声”讲坛(第107讲) 主 题: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与生态文明建设 主讲人:清华大学副教授 蒋劲松先生 时 间: 2015年5月25日(星期一) 上午9:50 地 点: 红角洲校区43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蒋劲松,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动保网联合创始人,中国食文化研究会素食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兼职研究员。1996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科学技术哲学)。1996年起任教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科学哲学、科学传播、科学与宗教、工程伦理学、动物伦理学、素食文化。在清华大学主持“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系列讲座。主要著作有:《人天逍遥——从科学出发》、《素食男的一千零一夜》、《从自然之镜到信念之网——罗蒂哲学述评》等。成功策划并主持了全国大学生第一届、第二届动保营,成功策划了九江市第一届(2013年)、第二届(2014年)护生节专家主题论坛。 诚邀广大师生参加! 高等教育研究所、发展与改革办公室 宣传部、通信与电子学院 二 〇 一五年五月二十一 日 延伸阅读: 1、 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与生态文明建设 2、 清华大学蒋劲松副教授做客我校“翠英大讲坛” 3、 清华大学蒋劲松副教授作客“红谷之声”讲坛
个人分类: 杂论|2867 次阅读|21 个评论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baocunkuan 2015-5-5 20:34
如果说,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的全局性安排,那么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则是在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基础上的“施工图”。生态文明建设对上承载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重任,对下须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环境的新期待。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总体部署和实现路径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 的“五位一体”总体部署,集中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个建设”的关系上:其他“四个建设”既是生态文明作用对象或“生态化”、绿色化的对象,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没有了其他“四个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就变得或“空泛”,缺乏操作性,或被“狭隘”地理解为“环境保护”;没有了生态文明建设,其他“四个建设”就迷失了“生态化”方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上,应避免建设生态文明的宏观战略目标被 “ 虚化 ” 、 “ 表面化 ” ,须将生态文明理念、目标、原则和内容等落实到政府、社会、市场三方主体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行为源头上。在我国,规划是从理念到行动的中间环节,尤其是政府的重大规划决策须充分考虑生态文明,避免生态文明建设的 “ 宏观价值目标 ” 与规划建设等 “ 微观实践行为 ” 的错位和脱节。 二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要全面推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和重点工作。而近期要重点突破的领域和关键环节在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制度建设。 2020 年之前应将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出台相关改革方案,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三是治标与治本的关系。生态文明的建设进展应体现在治本有道、治本有效。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仅仅着眼于解决具体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应是立足于解决导致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长期得不到实质性有效解决的制度性、根源性、系统性因素;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最终应体现在生态与环境质量的改善上。治本有道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去抓环境保护的牛鼻子,而治标有效则应体现为“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体现为能够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治标是否有效,应是对治本是否有道的实践性检验。二者之间不可偏颇。 四是全球视野和地方实践的关系。既要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举生态文明建设旗帜,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为推动世界绿色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又要推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变为现实,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全球视野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地方实践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 应该说,我们有了“五位一体”的总体部署,又有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施工图”,接下来就要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变为现实。 附: 2015年05月05日 18:02:59 来源: 新华社: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5/05/c_1115187154.htm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文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 的意见》,新华社5日受权播发了意见全文。   文件共9个部分35条,包括总体要求;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意见明确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二是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三是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四是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五是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意见提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3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饮食、健康与生态文明
tian2009 2015-5-4 19:49
............... 2015.4 发表于《绿叶》2015年第四期 《绿叶》2015n4 36-44.pdf 饮食、健康与生态文明 ◎潘杰 刘健芝 田松 引 言 : 有 一 则 新 闻 :“ 全 民 补 碘 1 5 年 :碘 盐 致 病 疑 云 ”。1 9 9 0 年 ,中 国 向 世 界 承 诺 ,要在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为实现这个目标,1994年,《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正式通过并施行,全民食盐加碘作为一项国策,以法律形式就此 固 定 。但 据 中 国 健 康 教 育 中 心 2 0 1 3 年 的 数 据 显 示 ,已 有“ 5 省 区 碘 过 量 ,官 方 承认威胁健康”。营养学以健康之名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我们的饮食方式和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可让我们困惑的是:如今人们的营养意识越来越强了,但健康问题却越来越多了。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 潘杰,香港大学日本研究与人类学博士,中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秘书长。刘健芝,香港大学比较文学博士,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田松,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理学(科学史)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本文为中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系列对谈之一。 营养学与健康知识的困惑 潘杰: 从碘盐的例子看,现代营养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田松: 食盐加碘的理论是我们从小就熟知的,一向是作为科学造福人类的重要依据。但在从哲学的意义上否定了机械自然观之后,对于很大一部分科学我们都需要质疑,现代营养学正是其中之一。简而言之,现代营养学的认识论基础与几乎所有数理科学一样,是机械自然观。机械自然观包括三个层面:机械论、还原论和决定论。首先,自然被看成一个机器,自然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也都是机械的;其次,机器是由零件构成的,可以拆卸、可以替换、可以重新组装;最后,机械的运行遵循着物理规律,这些规律是决定性的,可以被人所掌握,写成可以计算的方程。营养学正是这样,它把食~~~ 全文请读PDF文件 《绿叶》2015n4 36-44.pdf
个人分类: 工业文明批判|33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把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行动
热度 2 蒋高明 2015-2-15 18:48
把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行动 蒋高明 刚刚过去的 2014 年是十八大以来重要的一年。“五位一体”执政理念不断在落实中:“八项规定”动真格了、反腐成为常态、文艺座谈会重提为人民服务等等,都让让人感觉到正能量在回升。而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事件。 去年5 月份,《生态文明建设》出版,该书由中宣部学习出版社发行。原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做序,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中宣部副部长黄坤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等 20 多位省部级领导同志亲自撰写署名文章。去年 9 月,全国政协人口资源与环境委员会主任贾治邦主编的《论生态文明》出版。众多省部级领导为生态文明建设献言建策,可谓重视程度之高。 2014年7 月份,贵阳召开国际生态文明论坛。联合国相关机构及国际组织、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大学校长、知名专家等 2000 余名海内外嘉宾到会。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并重,坚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并举,坚持污染控制与资源节约同步,明确各自责任,加强各利益方合作,维护区域与全球生态安全,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美丽家园,逐步变成了新时代的主流声音。 然而,生态文明毕竟不是喊口号就能够实现的。除了理论上重视,最关键的还是要付出行动,老百姓能够感觉到的,就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具体生活中引发的细微变化。为此,环保部发布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试图指导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什么是生态文明示范区呢?它是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经济社会示范区。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要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节能减排,碳强度指标下降;资源产出率、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城镇(乡)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处于前列;城镇水源地全面达标;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面积逐步增加,质量逐步提高,水土流失和沙化、荒漠化、石漠化土地面积明显减少,耕地质量稳步提高,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在承诺建设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内,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实现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提法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积极响应。首批试点涉及到贵州、云南、青海、宁夏等 4 个省,北京密云县、添加武清区、上海崇明县、山东临沂市等 42 个区、地级市,陕西芮城县、宁夏永宁县等 9 个县级单位,共 55 个省、市、区、县。 最值得一提的事件是, APEC 会议期间,中央采取了严格的环保措施,六省、市、自治区联动,果断关掉过度产能,严控机动车上路,即使在严重的雾霾天气条件下,没有出现让人失望的雾霾,反而出现了蓝色的天空,为 APEC 会议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挽回了国际影响。 APEC 蓝的出现,让国人增加了环保信心:只要狠下决心,真抓实干,雾霾是能够治理的。 过去的一年,生态农业也出现了一缕阳光。我们坚持了 8 年生态农业科学实验,在严格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激素、地膜、转基因条件下,在低产田基础上实现了小麦玉米周年产量 1250 公斤 / 亩。这从理论上证明,只要用地养地,恢复生态平衡,土地对人类的回报潜力是非常大的。尽管当前生态农业的声音还很微弱,但只要全社会对生态农业多看一眼,自觉消费健康安全的生态食品,政策上在有所倾斜,措施上得当,中国人吃得饱与吃得好的矛盾是能够解决的。 遗憾的是,上述科学的做法并没有形成主流,即使在那些所谓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内,也没有用心考虑什么是生态文明的做法。笔者实地考察过很多生态文明示范区,依然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许多指标依然停留在纸上,生态文明停留在口号中,污染依旧,对颁布了 5 年多的《循环经济法》很多政府部门和企业并不知道,生态学的原理并没有在工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许多地方领导并不知道生态文明到底怎么搞?虽有环保部下达的具体指标,但有些指标并没有可考量性,传统的过度产能难以一下子停下来,很多地方还是奉行 GDP 挂帅原则,财富不断向少数人手里集中,污染由原来越多的弱势群体承担,全社会维持付出的健康成本不断加大,医患矛盾等社会矛盾不断增加。 所有上述国民民生的大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帜下,都必须由口号落实到行动。在新的一年里,有关部门和全社会,能够对生态文明的一些理念,落实到实处,既要抓大,也要抓小,生态恢复、垃圾处理、餐饮与宾馆服务一次性塑料用品禁用、食物链中有害物质减量使用、农膜控制使用、污水净化、可再生能源开发等等,都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 希望未来的中国大地,至少在那些生态文明示范区内,通过全社会努力,我们能够看到天空出现更多的 APEC 蓝,水体污染得到控制,受伤的土地能够得到疗伤。生态文明建设重在落实,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关键在行动。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905 次阅读|3 个评论
敬请关注我的新著《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史》
热度 2 zhaoxinggen 2015-1-29 11:23
敬请关注我的新著《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史》,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11 月版, 441 千字,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亚马逊网上已经开始发售。谨向贵图书馆荐购!谢谢关注! 亚马逊等网上已经开始发售。请向各图书馆荐购!谢谢关注! “ 生态思想”的范围。大学生态学教科书上,对“生态学”概念的定义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全部相互关系的科学。这样大的研究范围,显然是我和我这个课题所无法胜任的,我这个课题也没有必要研究这么广大的范围。于是,我就把研究范围确定为: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这“自然”,主要包括天地和动植物。至于“古代”的范围,则是从先秦到清代。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先秦:人本生态思想之奠基 第一节 人与天、地、外物之关系 第二节 先秦儒家“节用”的内涵及其生态依据 第三节 利用生态资源的主要原则 第四节 生态资源的管理和控制 第五节 生态资源的分配 第二章 两汉之一:生态现象之政治化 第一节 灾异和“灾异说” 第二节 西汉理论形态的“灾异说” 第三节 西汉政治实践中的“灾异说” 第四节 东汉的“灾异说”、“祥瑞说”与生态现象之解读 第五节 从“灾异说”大行到“祥瑞说”大行过程与原因之探讨 第三章 两汉之二:务实的生态思想与举措 第一节 西汉关于生产与消费的思想及其对生态的潜在影响 第二节 西汉的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思想 第三节 东汉民生政论的生态阐说 第四节 东汉乡村农政中的生态思想 第五节 东汉的诗意栖居与生态伦理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研究 第一节 生态平衡理论的个案阐说 第二节 改变原来的生态格局以利民生的两种方式 第三节 山泽的归属和资源的保护 第四节 始兴的动植物学和人工化的生态 第五章 唐代:灾祥观和动物伦理观的新变 第一节 灾祥观的新变 第二节 动物保护实践及其思想意义 第三节 动物灾害的应对 第六章 宋代之一:自然资源开发及其经验和教训 第一节 山泽资源开发及其危机警示 第二节 水利事务中的生态思维 第三节 陈旉《农书》中的生态思想 第七章 宋代之二:动物保护及其全新的阐说 第一节 宋代的动物保护 第二节 放生和放生碑记等的生态思想 第三节 放生等动物保护实践的理学化阐说 第八章:宋代之三:蝗灾应对和灾异观之变化 第一节 蝗灾应对实践普遍突破“灾异说” 第二节 对“灾异说”从笃信到质疑 第三节 对“灾异说”的理论突破 第九章 元代:务实的生态思想及其实践 第一节 灾异观与蝗灾应对 第二节 关于人和动物关系的理论和政策 第三节 农业政策中的生态思想 第四节 三种农书中的生态思想 第十章 明代之一:动物伦理思想之大盛(上) 第一节 “节杀”与“戒杀” 第二节 “仁爱”之“爱”与“爱惜”之“爱” 第三节 “万物一体”与“大体”、“小体”之辨 第十一章 明代之二:动物伦理思想之大盛(下) 第一节 杀生与人类的感情和伦理 第二节 杀生是否具有合理性? 第三节 关于放生的争论 第十二章 明代之三:农林生态思想之发展 第一节 蝗灾应对 第二节 创建科学的农林生态系统 第三节 改造农林生态环境 第十三章 清代之一:动物伦理思想之发展 第一节 关于“用物”的正当性 第二节 动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第三节 应对有害动物诸策略 第四节 动物伦理与社会伦理之关系 第五节 几种主要的放生观 第十四章 清代之二:“灾祥说”与生物灾害应对 第一节 以“灾祥说”制约当道 第二节 清代“灾祥说”的两大特点 第三节“灾祥”的“理”和“数” 第四节 应对生物灾害之举措(上) 第五节 应对生物灾害之举措(下) 第十五章 清代之三:关于耕地、人口、粮食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 清代拓展耕地之必要性 第二节 海田之拓展 第三节 湖田之开发 第四节 山地之开垦 第五节 洪亮吉的人口思想 第六节 包世臣的粮食和人口思想 结语 后记 后记 做这个课题,在文献资料方面,无所依傍,我得从数量庞大的古籍之中,寻找有关的第一手资料。这样做,技术上的难度并不大, 因为我对古籍比较熟悉,毕竟在其中摸爬滚打 30 多年了, 但是,实际的困难是明显的。这工作量当然也是巨大的。辛辛苦苦翻阅一天,一无所获,这是常有的事。 近五 年中,除了教学工作外,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写这本书。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书中肯定存在着种种不足,我殷切期待专家、读者的批评指正。 此书初稿成,曾作绝句五首,录于此: 碧海分明鱼世界,深山本是虎狼家。会得尼山垂钓意,须将冷眼看奢华。 多少美声歌爱物,恩深禽兽忘生民。我家简子真仁者,杀却双骡救一人。 鱼蔬稻蟹万家厨,异鸟奇花耳目娱。祥瑞文章归俊杰,农林学问属真儒。 走笔偶然生态趋,天人之际觅通途。成章正值龙蛇会,持向椿萱作一珠。 自愧无情不护花,材庸偏爱树杈枒。柳枝插地听风雨,何处荒坡好种茶? 赵杏根 2013 年岁末于独墅湖畔 敬请关注我的新著《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史》,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11 月版, 441 千字。亚马逊网上已经开始发售。谨向贵图书馆荐购!谢谢关注! “ 生态思想”的范围。大学生态学教科书上,对“生态学”概念的定义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全部相互关系的科学。这样大的研究范围,显然是我和我这个课题所无法胜任的,我这个课题也没有必要研究这么广大的范围。于是,我就把研究范围确定为: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这“自然”,主要包括天地和动植物。至于“古代”的范围,则是从先秦到清代。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先秦:人本生态思想之奠基 第一节 人与天、地、外物之关系 第二节 先秦儒家“节用”的内涵及其生态依据 第三节 利用生态资源的主要原则 第四节 生态资源的管理和控制 第五节 生态资源的分配 第二章 两汉之一:生态现象之政治化 第一节 灾异和“灾异说” 第二节 西汉理论形态的“灾异说” 第三节 西汉政治实践中的“灾异说” 第四节 东汉的“灾异说”、“祥瑞说”与生态现象之解读 第五节 从“灾异说”大行到“祥瑞说”大行过程与原因之探讨 第三章 两汉之二:务实的生态思想与举措 第一节 西汉关于生产与消费的思想及其对生态的潜在影响 第二节 西汉的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思想 第三节 东汉民生政论的生态阐说 第四节 东汉乡村农政中的生态思想 第五节 东汉的诗意栖居与生态伦理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研究 第一节 生态平衡理论的个案阐说 第二节 改变原来的生态格局以利民生的两种方式 第三节 山泽的归属和资源的保护 第四节 始兴的动植物学和人工化的生态 第五章 唐代:灾祥观和动物伦理观的新变 第一节 灾祥观的新变 第二节 动物保护实践及其思想意义 第三节 动物灾害的应对 第六章 宋代之一:自然资源开发及其经验和教训 第一节 山泽资源开发及其危机警示 第二节 水利事务中的生态思维 第三节 陈旉《农书》中的生态思想 第七章 宋代之二:动物保护及其全新的阐说 第一节 宋代的动物保护 第二节 放生和放生碑记等的生态思想 第三节 放生等动物保护实践的理学化阐说 第八章:宋代之三:蝗灾应对和灾异观之变化 第一节 蝗灾应对实践普遍突破“灾异说” 第二节 对“灾异说”从笃信到质疑 第三节 对“灾异说”的理论突破 第九章 元代:务实的生态思想及其实践 第一节 灾异观与蝗灾应对 第二节 关于人和动物关系的理论和政策 第三节 农业政策中的生态思想 第四节 三种农书中的生态思想 第十章 明代之一:动物伦理思想之大盛(上) 第一节 “节杀”与“戒杀” 第二节 “仁爱”之“爱”与“爱惜”之“爱” 第三节 “万物一体”与“大体”、“小体”之辨 第十一章 明代之二:动物伦理思想之大盛(下) 第一节 杀生与人类的感情和伦理 第二节 杀生是否具有合理性? 第三节 关于放生的争论 第十二章 明代之三:农林生态思想之发展 第一节 蝗灾应对 第二节 创建科学的农林生态系统 第三节 改造农林生态环境 第十三章 清代之一:动物伦理思想之发展 第一节 关于“用物”的正当性 第二节 动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第三节 应对有害动物诸策略 第四节 动物伦理与社会伦理之关系 第五节 几种主要的放生观 第十四章 清代之二:“灾祥说”与生物灾害应对 第一节 以“灾祥说”制约当道 第二节 清代“灾祥说”的两大特点 第三节“灾祥”的“理”和“数” 第四节 应对生物灾害之举措(上) 第五节 应对生物灾害之举措(下) 第十五章 清代之三:关于耕地、人口、粮食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 清代拓展耕地之必要性 第二节 海田之拓展 第三节 湖田之开发 第四节 山地之开垦 第五节 洪亮吉的人口思想 第六节 包世臣的粮食和人口思想 结语 后记 后记 做这个课题,在文献资料方面,无所依傍,我得从数量庞大的古籍之中,寻找有关的第一手资料。这样做,技术上的难度并不大, 因为我对古籍比较熟悉,毕竟在其中摸爬滚打 30 多年了, 但是,实际的困难是明显的。这工作量当然也是巨大的。辛辛苦苦翻阅一天,一无所获,这是常有的事。 近五 年中,除了教学工作外,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写这本书。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书中肯定存在着种种不足,我殷切期待专家、读者的批评指正。 此书初稿成,曾作绝句五首,录于此: 碧海分明鱼世界,深山本是虎狼家。会得尼山垂钓意,须将冷眼看奢华。 多少美声歌爱物,恩深禽兽忘生民。我家简子真仁者,杀却双骡救一人。 鱼蔬稻蟹万家厨,异鸟奇花耳目娱。祥瑞文章归俊杰,农林学问属真儒。 走笔偶然生态趋,天人之际觅通途。成章正值龙蛇会,持向椿萱作一珠。 自愧无情不护花,材庸偏爱树杈枒。柳枝插地听风雨,何处荒坡好种茶? 赵杏根 2013 年岁末于独墅湖畔
3499 次阅读|2 个评论
远去的一缕茶香: 忆悼如松
热度 2 QuanDong 2014-12-5 17:32
远去的一缕茶香: 忆悼如松 董全 如松君驾鹤西归了。感恩节夜,消息传来,十分震惊与哀痛,因而夜难成寐。回忆断断续续、续续断断地梦现,点点滴滴。 就想记下些许,可是又从哪儿开始呢? 在米国住久了,就按照米国悼念人的方式,先从有关的一段糗事开始吧。当然,那是俺的一段糗事。 大约八、九年前,在长春开会。会上听说,长春是全国最著名的洗浴之都。于是,与会的一帮朋友就相约去洗浴。特别是听说俺洋插队 n 年,已经成了成了彻底的土老帽,国内的洗浴从未经历过后,朋友们便一定要拉上俺去,见见洗浴的大观园。 那是一个当地最出名的洗浴城。到了地方,俺一翻口袋,囊中银两无几,还不够买票付账。周围是一帮新结识的朋友,在笑,这就格外令俺窘迫。幸亏,业钢老兄来了,掏钱替俺解了围。以至于,俺现今还欠着业钢洗浴的票款。事后,有人笑称,俺那次是去“蹭”洗浴的。 后来,见到如松,便开玩笑地要把这笔帐算到如松头上。因为那天黄昏,如松来了,俺与如松在饮茶、闲侃。人们在外面等俺,催了几次。而俺们总是还有最后几句话说不完。催到最后一次,俺只好急急忙忙地赶过去。情急之中,忘了回房间取钱。 忆及此事,就在想,如松与俺的交情,难道就似当时所品的一缕茶烟? 俺与如松相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时候,至今已有三十多年。那时,我们是同一届研究生。如松的论文指导老师是马世骏博士,而马先生也是俺的三位指导委员会成员之一。另外,俺当时的研究也算是考虑社会 - 经济 - 生态复合系统。于是乎,我们也就算得上有几分学术渊源。毕业后,我们又同在动物所的院子里面工作,也都时不时地为生态学会跑跑腿,就熟了。后来,国内建立了生态学博士学位,开始时全国只有两个博士点。如松决定去攻读国内博士,俺则把目光投向了海外,来到米国读博。 虽然此后天各一方,我们还是保持了松松的联系,过个把年,通个 email 啥的。每隔几年,不期而然地,俺俩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如果有他的报告,俺总会去听;听了后总会击节赞赏。这些年,国内生态学大面积发展,水平迅速上升。一部分生态学家也可以同米国的优秀生态学家平等对话。但是,学术报告让俺击节赞赏的却还是不多。而如松的报告,文如其人,总是激情四射、华彩飞扬。 这时,我们也总会单独坐下聊聊。聊聊中国的事情,也聊聊米国的事情。主要内容还是聊生态学,特别是国内的生态学发展,包括侃些生态学和文化、及生态安全的话题。交谈中,如松总是高屋建瓴,纵横古今中外;而俺常是偏重细节或者局部,更多关注结构、机制和语义。常常不用几句话,就已知在说什么,就挺深入。这种探讨,直白、简单、轻松、会意、随性,又令人兴趣盎然。感恩上苍,让俺在人生经历中与如松有过多次这样的交流。经过这样的思想交流,学养便加了几丝厚重,生活便添了几纹彩蕴。回想起来,这种聊天常常就像饮一盏清明谷雨的新茶,清淡而淳润,同时也馥郁回绕,历久弥香。 我们的话题,有时也会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次,俺提到,国内当今的人际事物,越来越看不透,看不明白。如松当然比俺远为深知人际关系的复杂。但是他强调说,学者不应该放太多的精力在人际关系上,做人做事要有大智慧。的确,如松和一批国内生态学家都有大智慧。生态文明的话语框架便是科学家大智慧的体现。出于他们的努力,建立生态文明已经列入国家层面的战略纲领,生态安全也得到国家高层的关注。俺觉得,建立生态文明的话语框架,对这个国家、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意义非常重大。而如松是生态文明当之无愧的举旗人,也是这个话语框架的长期的积极的建言者。他多年来为此的大声呼号,辛勤劳作,功莫大焉。 俺知道,如松这几十年来,一直极为忙碌,一直在辛勤劳作,兢兢业业。这也是俺不愿过多地去见他的原因,怕浪费他的时间。俺也建议过他,多休息、放松些。但从未想到过,他会这么早地离去。有人说,饮茶是就那清明谷雨的水,品那人际游云聚散的天。好的茶,闻闻香都可,甚至无须辗转于唇齿。俺总是以为,总是期盼,过一阵子,又可以与如松相聚,重续那一注茶饮、共品的一缕茶烟。 而现如今,噩耗传来,这一柱历久弥新、清淳馥郁的茶香,无可再续, Gone with the wind 。 悲夫! 为中国生态学发展、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而辛劳一生的如松,安息吧! 30年前,如松与俺曾在同一杂志上发文。当年,俺也曾为生态文明鼓过、呼过。
个人分类: 写博|4211 次阅读|6 个评论
预告:谈谈【apec蓝】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4-11-15 10:14
· 【APEC蓝】仍在持续 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失去蓝天的社会成本有多高? “ APEC 蓝”正说明,北京常年雾霾和周边省市高污染行业疯狂发展及当地政府与企业对减排责任阳奉阴违关联很大,需要中央强力干预。少数人经济利益和京津冀地区 1 亿多人健康,哪个社会成本更高呢? “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失去蓝天的社会成本有多高?” 问得好! 究竟是把蓝天作为常态,还是把污染作为常态? 是那些污染空气的产业和企业应该向我们赔偿损失,还是我们为了呼吸一点新鲜空气而耽误他们发财而向他们赔偿损失? 过几天,准备也就【APEC蓝】写篇博文,虽然这个词现在已经被用烂了! 先预告一下,不是太自恋,而是现在太烂写博文,预告一下断了退路,逼着自己写篇博文。
个人分类: 科學哲學|2591 次阅读|7 个评论
明天兰州大学开讲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4-10-9 09:41
明天上午给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讲: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与生态文明建设,九点到十一点,天山堂C302。 下午在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碧野楼)四楼报告厅,讲:中华传统文化的动物保护观,两点半到四点十分。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711 次阅读|2 个评论
积极发展水电也是生态环境保护
zbt92 2014-9-10 07:18
积极发展水电也是生态环境保护 作者:张博庭 (本文节选内容已发表在《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09期) 2014 年 5 月 10 日 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落实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立河流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落实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切实做好水电开发环境保护工作。” 此前,早在 2012 年 1 月 6 日 环保部办公厅就发布过一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而在此 2 个多月前,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刚刚联合发布了《河流水电规划报告及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暂行办法》(下称《办法》)。随后,环保部又单独向自己下属的环保系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给人的感觉似乎是,环保部对自己与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办法》还不完全满意。 这次显然是经过了两年多的工作,并取得国家能源局的认可之后,环保部已经把当年办公厅的“通知”上升为环保部的法规再次正式发布。不过,即便是在这国家环保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文件中,人们也不难发现,文件的最开始,还是提到了“河流水电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应按照‘全面规划、综合利用、保护环境、讲求效益、统筹兼顾’的规划原则,以及‘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环境保护要求,协调水电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统筹流域环境保护工作。”。 同样作为水电开发的组成部分,规划的原则为什么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有所不同呢?对此,本文进行了专门的分析研究。 一、从保护环境、到保护生态的演变 事实上,在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上,环保部门和能源管理部门从来也没有实质性的分歧。然而,在对于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还是生态保护问题的具体理解上,确实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一般人看来,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还是生态保护之间似乎都是一个意思,但实际上,却有着较大差别。根据定义,环境的主体通常是指人,所以,环境保护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通常是不会有根本的矛盾冲突。但是,生态保护则有所不同,由于不同的生态层次对应着不同的生态主体(例如 ; 鱼的生态、草的生态、猴子的生态),所以,在某些情况下,生态保护是难免会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的。然而,把保护环境与保护生态等同起来的原因,则是“保护生态环境”一词的出现。 生态环境是一个中国特色的名词。据考证,这个术语最初是已故中科院院士黄秉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在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针对草案中 “ 保护生态平衡 ” 这一说法提出来的。他当时认为草案中的 “ 保护生态平衡 ” 的表述不够确切,建议改为 “ 保护生态环境 ” 。他的建议在政府报告和宪法中都被采用后, “ 生态环境 ” 似乎就成为了一个法定名词。但此后,黄秉维院士自己也发现这个提法不够妥当,并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明确地说明 “ 顾名思义,生态环境就是环境,污染和其他的环境问题都应包括在内,不应该分开,所以我这个提法是错误的。我觉得我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它有权改变这个东西。 ” 。 虽然黄院士自己后来也意识到这个修辞上疏忽,可能会造成某些概念混淆的问题,并已经建议过我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予以更正。但是,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宪法中出现的名词,即使国家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不予收录,但是,它还是不可避免的要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此后,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渔业法、防沙治沙法、水法、农业法、草原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 10 多部与生态和环境有关的法律中,沿用了这一保护生态环境的提法。 从此,保护生态环境的提法,就在我国广泛的流行起来了。尽管开创这个名词的黄院士的本意,是指要保护环境,但是,后来还是有不少人想当然地会把保护生态环境,有时理解成为保护环境,有时也简化理解成 “ 保护生态 ” 。然而“保护生态”的提法,虽然不能说是错的,但它确实能引起一些混乱。 因为,生态系统有很多层次,不同的生态层次对应着不同的主体。因此,针对不同主体保护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肯定会存在着难以化解的矛盾。例如,我国的怒江水电开发,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为目的被叫停的。但是,由于怒江水电不能发挥出应有清洁能源的作用,我国每年要多燃烧 5000 余万吨原煤,多排放一亿多吨二氧化碳,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也给整个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生态压力。总之,叫停了怒江水电,局部上看似乎是保护了鱼的生态、草的生态,但是,却明显的对整个人类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目前,这种由于片面地强调保护某种特定的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全球生态破坏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生态学界的高度重视。 2013 年 11 月,英国的生态学会理事长就在世界著名《自然( nature )》杂志上发表了他在英国生态学会百年庆典上的一篇题为 生态学必须进化 的演讲文章 。他指出生态学研究必须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必须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疾病传播、粮食安全等有关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他号召学者对各种动、植物生态的研究,不能只强调保护,而更要尊重其进化规律。也就是说,生态学者必须要有 以人为本 的保护生态的意识,必须要尊重人类文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的自然生态进化。 总之,把生态环境当成环境一样使用,在很多情况下是可行的。众所周知,环境科学中所指的环境通常都是以人类为主体的 ” 。因此,对于包括整个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来说,用生态环境表述与环境的差别是不大的。但是,当我们考虑某一个不包含人的子生态系统的时候,强调生态保护就可能要和 “ 以人为本 ” 的科学发展发生矛盾(如怒江)。英国的生态学会理事长则从生态系统必须进化的另外一个角度,提出了不赞同过分的强调人为对生态系统的干预(即保护)。 二、引进广义的生态保护与侠义的生态保护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尽管迄今为止“生态环境”这个名词并未被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收录,但是,这个词的社会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传播。同样,由此演变出来的“保护生态”一词,也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环保口号。此时此刻,不管谁站出来说“‘生态环境’一词不能用”,“‘保护生态’(或者说‘生态保护’)的提法不正确”,都将是徒劳的。 那么如何理清“生态保护”口号可能造成的混乱能?笔者建议引进“广义的生态”和“狭义的生态”的概念加以区分。广义的生态就是指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态,狭义的生态就是某一类(不包括人类的)生物研究领域所考虑的特定的生态。与之相对应的“广义的生态保护”一定是以人为本的,而“狭义的生态保护”则是不需考虑对人的影响的。非常巧合的是,这种划分恰恰与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不谋而合。 文明的反义词,并不是唯一的。 “ 野蛮 ” 和 “ 愚昧 ” 都是与文明相矛盾的状态。而广义的生态保护,解决的是生态愚昧问题,而狭义的生态保护,解决的则是生态野蛮的矛盾。众所周知,进入近代工业文明时期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的同时,人类对自然的干扰也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从而引起了一系列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党提出把 “ 生态文明 ”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一方面首先是要防止不科学发展所造成的生态野蛮、包括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但同时也是要强调,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态不文明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发展不足所造成的 “ 生态愚昧 ” ,而不是 “ 生态野蛮 ” 。 “ 生态愚昧 ” 同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环境难题。 1972 年发布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第四条就曾指出: “ 在发展中的国家中,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千百万人的生活仍然远远低于象样的生活所需要的最低水平。他们无法取得充足的食物和衣服、住房和教育、保健和卫生设备。因此,发展中的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牢记他们优先任务和保护及改善环境的必要。 ” 总之,党的十八大为什么提出了“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不是片面的强调加强生态保护,是有着深刻的科学寓意的。如果单纯的强调生态保护,在某些情况下完全可能会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产生矛盾。但是,如果我们强调的是同样“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则永远都不可能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发生冲突。为此,在十八大之后我国的《环保法》(这部与生态保护关系最密切法律)修订中,已经把第一条中“保护生态”的提法,改成了“生态文明”【 3 】。 三、用生态文明的理念理解通知中的矛盾 遗憾的是,用生态文明取代生态保护这一重要的变化,还没有被社会广泛的意识到。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性的文件中,保护生态的提法,仍然表现为重要的国家政策。例如,在我国“十二五”能源规划中,关于水电开发的描述就是“在保护生态和移民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 既然“十二五”规划已经要求是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环保部门把其简化为“生态优先”也自然是顺利成章的。如果是“以人为本”的强调生态优先,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也就是说,广义的生态优先是正确的,但如果强调狭义的生态优先,就难免会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产生矛盾。这也是通知中的水电规划与生态环保原则有所不同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积极发展水电”就是一种广义的生态保护(或者说生态优先)。因为,纵观历史,洪水和干旱历来都是人类社会最无情的生态灾难。而通过水电开发建造的大型水库对水资源进行调控,把汛期的洪水留在水库里,等到枯水季节再拿出来使用,显然是一种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态保护方式。不仅如此,当前人类世界面临的最大生态难题,无非是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气候变化难题。而水电是技术最成熟的、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当前人类社会替代化石能源的第一主力。毫无疑问,从这个意义上看,积极开发利用水电,当然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广义)生态保护措施之一了。 然而,愚昧和野蛮都是不文明的体现。显而易见,光强调广义的生态保护,不注重狭义的生态保护,同样不能算是生态文明。所以,在开发水电的进程中高度重视对狭义的生态保护,一直是我国水电开发中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就对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颁布了相应的规程规范,之后又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实行了非常严格的管理。目前,我国已实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评审制度,能对水电开发规划和水电站建设进行 “ 一票否决 ” 。 近年来,随着对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不断认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在水电开发中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的减免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 • 水库初次蓄水前严格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库底清理,防止水体污染; • 优化水库调度防止对下游产生重大影响;; • 对珍稀植物进行移栽或采取工程措施保护; • 调整工程建设方案避免对珍稀动物产生重大影响; • 重视对库岸稳定和诱发地震研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重大灾害; • 建设鱼类保护区、鱼类增殖站或过坝鱼道保护珍稀鱼类和特有鱼类; • 修建分层取水口解决水库低温水问题; • 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防止工程建设导致水土流失。 四、环保部的通知主要是规范狭义的生态保护工作 由于在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中,还未能引用更科学生态文明的理念。所以,按照政府部门的责任分工,环保部基本上不会主动的去考虑广义的生态保护问题,而特别的注重狭义的生态保护。因此,这次环保部所发的通知,基本上都是在规范水电开发中狭义的生态保护问题。 例如:在关于水电规划的第一章“一、河流水电规划应统筹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一)确定生态环境敏感保护对象。  (二)合理拟定栖息地保护范围。  (三)对涉及生态环境敏感保护对象的梯级,应根据规划开发时序研究提出保护措施。 (四)已明确作为栖息地保护的河流、区域不得再进行水电开发。 以及在关于水电建设的第二章“二、水电项目建设应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中的 (一)合理确定生态流量。 (二)充分论证水库下泄低温水影响,落实下泄低温水减缓措施。 (三)科学确定水生生态敏感保护对象,严格落实栖息地保护措施。 (四)充分论证过鱼方式,认真落实过鱼措施。 (五)论证鱼类增殖放流目标和规模。 (六)科学确定陆生生态敏感保护对象。 所有这些要求、生态保护措施的主体,都是没有考虑到人类社会需求的狭义生态问题。可见,环保部发布的本通知,似乎主要考虑和强调的,就是不包括人在内的狭义的生态保护。严格的说,狭义的生态保护,即不能称为是生态环境保护,更不能说是环境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这里并没有批评环保部的意思。因为,按照政府部门的分工,在我国负责保广义的生态保护工作的,主要是水利部门和能源部门,而环保部门则可能是为了避免与其它部门争权,则已经自觉的把自己的职责降格为只去保护除人以外其他物种。水利部门则是通过制定综合规划,并要求水电专业规划必须严格执行综合规划,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中调控水资源能力的建设,从而实现对社会生态的广义的保护。能源部门则是,通过要求所有的能源电力企业积极的发展水电,不断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例,来履行广义的生态保护职责。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积极发展水电本身,无疑就是一种广义的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 五、通知中的亮点和不足 根据本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十二五”能源规划中未能引进生态文明的理念,所以,人们还很难认识到积极发展水电也是一种最要的生态环境保护。然而,即便如此,这次环保部所颁布的《关于深化落实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通知》中也不乏有一些新亮点。例如,通知强调“在合理确定生态流量”的要求中,已明确“当天然来流量小于规定下泄最小生态流量时,电站下泄生态流量按坝址处天然实际来流量进行下放。”。这比以往千篇一律的强调生态流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用这种科学务实的态度,一方面说明通知的环保要求,是尊重客观,结合实际的,另一方方面也可以保障通知的要求,在实践中得以实施。不仅如此,通知中还进一步的要求“电网调度中应参照电站最小下泄生态流量进行生态调度。”。这一条意见,如果能够得到具体落实,不仅将是水电开发企业的巨大福音,而且保障生态流量的工作,基本上也不会再有任何问题。 如果说不足,笔者认为:在通知的第五部分“加强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监督管理”一章中的“(四)适时开展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和后评价”一段中。强调“对水电规划较早,未开展规划环评的主要河流,河流开发主体应编制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能源主管部门审查并联合印发审查意见;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审查的审查意见应报环境保护部备案。” 笔者认为,我国的水电开发虽然划归能源部门负责,但是,我们进行水电开发同时要实现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建造蓄水能力强的大型调蓄水库,解决水资源的调控问题。而在水电开发的现实中,真正对生态环境(包括移民)影响较大,往往就是大水库。因此,从降低移民数量和水电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来看,能源开发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都自然会倾向于不建设或者少建设大型水库。唯有水资源管理部门,则需要大水库拉来解决洪水、干旱等水资源调控的社会难题。所以,无论是评价至今尚未实施的早期水电规划,还是对已经建成的水电站的后评估,如果没有制定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水行政部门参与,恐怕难以准确的评价和保障水电开发的广义生态保护效益。 参考文献 : 【1】 钱正英 , 沈国舫 , 刘昌明 , 建议逐步改正 生态环境建设 一词的提法 , 科技术语研究 , 2005(2) 【2】 GEORGINA M. Ecology must evolve . nature. 2013,503(14),191-19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2014-04-25). http://npc.people.com.cn/n/2014/0425/c14576-24944726-4.html
4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篇刊于近期《复旦学报》关于”环境规划“的文章
热度 1 baocunkuan 2014-8-5 10:31
基于生态文明的环境规划 理论架构 包存宽 1 ,王金南 2 (1. 复旦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上海 200433 (2. 环境保护部 环境规划院 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重点实验室,100012) 摘 要: 中国环境规划40年来取得了一批理论成果和一些成功的经验,但还不能称其为一门学科尤其是不能算是一门独立学科,主要是没有形成独立的核心理论。本文将环境规划在中国40年 的 发展划分为“缓慢发展的头20年”、“短暂但快速发展的10年”、“表面繁荣、实则停滞的最近十年”三个阶段, 分析了 各阶段的特征及当前环境规划 的 存在问题与面临 的 挑战,重点探讨了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及其“三元辩证分析”、范畴与基本任务等环境规划及规划理论的实质性问题。基于生态文明分析了环境规划的理念、目标、任务,最后提出了包括“元理论、规范性理论和功能性理论”的环境规划理论架构。 关键词: 环境规划;理论架构;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Based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buildEnvironmental Planning Theory Structure and System BAOCunkuan 1 , Wang Jinnan 2 (1,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Engineering of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2, ChineseAcademy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Policy SimulationBeijing 100012) Abstract: Chines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hasgained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andsom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ver the past 40 years. However it can’t be calledas a discipline in particular can’t be regarded as an independent subject dueto the absence of the main independent core theory. This paper divides the environmentalplanning period into three stages, which are the first slow-developing-20 years,the brief but rapid-developing-10 years, as well as the superficial florescent butactually remain-stagnant -10 years. The analysis and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age and the current issues and challenges on environmentalplanning are discussed he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object of study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its “ three-waydialectic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substantive issues ofthe category and basic task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deas, goals and tasks of the environmental planning.And thus the paper finally hands out the theory structure and system of environmentalplanning including the meta-ideology theory, normative theory and functionaltheory.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lanning, TheoryStructure and System,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中国环境规划 40 年来取得了一批理论成果和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环境规划还不能称其为一门学科尤其是不能算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是没有形成独立的核心理论。 究其 原因是当前环境规划的大多数研究成果还是集中在完成一项规划所需的技术方法上,而 涉及 深层次的、核心层次的 关于 环境规划 方面 的理论性研究成果,诸如概念、范畴、功能定位、约束与调控的关系等并不多。为什么要研究环境规划理论? J. 福里斯特 (J. Forester) 给出需要研究(城市)规划理论的 4 个理由 :第一,为了反对、纠正传统规划行业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而对于环境规划,当前环境规划实践中同样存在 把 环境规划视作为一项专项规划等误区;第二,在学术层面讨论重要的规划实质性问题。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范畴和基本任务等依然是待研究的实质性问题;第三,进一步认识规划理论 – 实践的关系问题。这是包括环境规划在内所有应用学科发展的永恒动力;第四,为了更好地理解作为城市规划工作对象的城市及城市空间以改进规划理论。而对于环境规划,其工作对象到底是“环境”,还是“为了环境”而对“人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进行 安排?还是二者兼有? 一门独立学科尤其是成熟的学科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要有比较确定、边界清晰的研究对象和范畴;二是要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本文首先分析了环境规划发展的 4 个阶段及其特征、面临 的 挑战,重点探讨了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范畴与基本任务等环境规划及规划理论的实质性问题,基于生态文明提出了包括 “价值规范、元理论、规范性理论和功能性理论”的环境规划理论体系。 1. 环境规划发展及理论研究存在问题和面临挑战 1.1 环境规划发展 中国环境规划 40 年,本文归纳为以下 4 个阶段: ( 1 )缓慢发展的“头 20 年”: 1973-90 年代初。 1973 年的中国首次环保大会确定了环保“ 32 字方针”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明确了环境规划应在整个环保工作中处于主导性、引领性地位。 1983 年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地位,并从“七五”时期开始编制“环境保护规划”。但总得来说,环境规划仍属于缓慢发展阶段。 ( 2 )短暂但快速发展的 10 年:整个 90 年代。整个 20 世纪 90 年代, “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理论突破,比如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容量与生态承载力理论等被纳入环境规划理论研究,促进了我国环境规划理论的快速发展。 ( 3 ) “表面繁荣、实则停滞”的最近 10 年:即本世纪初至今。 2003 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并在“十八大”专章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规划虽然在实践上跟得紧,但环境规划理论研究“没跟上”,表现为理论研究与这些划时代的理念联系还仅限于表面化、肤浅性、口号型的,环境规划的理论缺乏、甚至这些理念没有真正落实,比如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地位在实践中尤其是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虚空化”、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被“口号化”、“生态”概念被“泛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与环境规划理论研究没有跟上有关。而且这一“表面繁荣”甚至会颠覆环境规划的基础、毁掉环境规划事业。 ( 4 ) 2013 年起,中国环境规划新“元年”: 2013 年是中国环境保护 40 年,也是中国环境规划 40 年。 2012 年党的十八大专章论述建设生态文明,尤其是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随着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 2050 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梦想”,民众对于包括“环境安全、食品安全、人群健康、事故性风险”在内的整个“安全需求”将成为“倒逼”政府、企业切实采取通过建章立制、政策性及技术性措施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不竭动力与压力之源。“自上而下行政力与制度优势 + 自下而上的民众需求与倒逼压力”,将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 2013 年是中国环境规划 40 年,也将成为借“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开启中国环境规划新 “元年”。 1.2 研究存在 的 问题 虽经 40 年发展,环境规划理论研究存在如下问题 : ( 1 )环境规划理论的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深入性的研究少,“碎片化”的环境规划研究成果和实践性经验总结多,尤其是环境规划的“规范性”理论研究缺乏,作为一门学科,环境规划理论体系尚未形成; ( 2 )规划方法学研究上,“功能性”的环境规划研究即规划编制中用得上的方法、技术手段研究得多,甚至大多聚集在具体技术手段、新技术方法(如空间分析技术、信息技术、数理模型)应用等方面; ( 3 )作为一门规范性实践,环境规划也仅仅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和专项规划、部门规划,或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篇章或专业规划,环境规划相对于社会经济类规划仍处于从属性、下位规划的地位; ( 4 )环境规划的管理制度建设严重不足,不仅体现为环境规划立法滞后、环境规划甚至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影响评价)之间缺乏协调与衔接,而且在实践上各类环境与生态规划 被编制出来,但规划编制不规范,环境规划类型、规划内容、章节安排、文本格式等各异。 ( 5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环境规划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基本都是环境学界和环保领域专业人士,缺乏规划学界和规划领域人士的参与; 一线环境规划人员理论基础薄弱;高校、科研机构从事环境规划研究的人员被“分流”——要么陷入“量大、钱多”的规划实践,要么在唯 SCI 论的学术环境下,没了地位而转向貌似环境规划实为“数字游戏”的实证性研究,甚至转向非环境规划领域。 总之,本应作为全面引领环保事业的环境规划,无论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应用与实践、立章建制等几乎所有方面都滞后于环境学的其他领域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与技术、规划学的其他领域如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不能不说,我国环保工作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甚至早在环保事业初期就誓言“避免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 40 年来实际上还是在走这一“老路”,在很大程度上与环境规划的这一“龙头”并未发挥其应有作用有关。其中尤其是应与环境规划理论(无论是环境规划的理论还是环境规划中的理论)都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有关。 1.3 面临机遇与挑战 1.3.1 机遇 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要求、建设目标等需要一个贯彻落实的实施载体。无论生态文明建设中要面对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一总体布局,都需要一项能统筹兼顾、远近结合、目标与措施相统一、经济与环境相平衡的综合性宏观调控的环境政策工具。无疑“环境规划”是合适的。环境规划的本质是为了引导区域和城市建设和发展,通过生态学原理、资源环境承载力,将宏观、抽象的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原则细化与具体化成可量化、可考核、可操作的环境规划目标与指标,促进区域和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健康、平稳、均衡、可持续地发展,在人与自然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部门之间进行综合性协调 。 1.3.2 挑战 张庭伟( 2012 )认为当代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发展面临 3 个挑战 。本文认为环境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也与城市规划相似。 1.3.2.1 规划不断扩张 实践层面上的环境规划不断扩张,具体表现为:由从传统的环境保护领域扩展到自然与人类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环境规划的类型繁多与表现形式多样,如环境规划、生态规划、生态示范与创建规划等;环境规划文本中满眼充斥着诸如“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生态”、“低碳”等新概念、新理念,而环境规划理论研究中却很少涉及如何将这些新概念、新理念作为制定环境规划目标、设计优化与比选规划方案的准则或依据;虽然有从不同学科视角对环境规划开展研究,但环境规划的理论体系性不强而显离散,致使环境规划理论的碎片化而非多元化。 这似乎应验了规划界的“经典名言”:“当规划无所不包的时候,规划也实际上什么也不是了”。长期从事环境规划实践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困惑“到底什么才是环境规划?” 1.3.2.2 环境规划的理论发展存在“脱节” ( 1 )环境规划与规划学、环境学的学科发展脱节 从字面上,环境规划无疑将涉及环境学和规划学。但环境规划的理论发展却与这两大学科的发展脱节: 张庭伟( 2012 )将西方规划理论可以分成 前现代规划时期、现代规划理论时期(第一代)、现代规划理论修正时期(第二代)、后现代规划理论时期(第三代)等 4 个时期并形成了“三代规划理论” :第一代理性规划( rational model ),过于注重规划成果的完美合理——工具理性而忽视规划过程的公平透明; 第二代倡导性规划( advocacy planning ),强调了规划过程的公平性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注意规划的程序理性或称之为程序主义;第三代协作性规划( communicative planning ),强调了规划过程的集体理性和新的价值理性 。而当前环境规划的理论依然强调“规划”的科学性,预测方法或模型的准确性、数据的客观性与充分性上,还基本上停留在第一代即理性规划阶段;而环境规划中的理论是基于系统理论、优化理论,以物质性环境要素(如水、气、声、自然生态、固体废物等)及其污染防治为主,基本上也是处于第一代规划理论。这显然与规划学的整体发展脱节。 环境规划理论甚至也与环境学、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理论发展脱节,具体表现为:一是环境规划未能起到统筹环境学科发展的龙头性、引导性地位与作用;二是环境规划作为一门应用科学,未能充分、及时将环境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转变成环境规划领域的知识并应用于环境保护规划的实践,也就没有得到环境学、生态学其他学科领域的有效支持。再加上环境学属交叉学科,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尤其是核心理论也并未建立起来,环境规划学科的发展也就难以得到整个环境学科的有效支持。 ( 2 )环境规划理论与现实脱节 首先是环境规划的整体理论研究 ,无论是环境规划的理论还是环境规划中的理论,都 脱离了中国过去 30 年快速城镇化、快速工业化、农村巨变形势下环境问题演变的现实和当前群众日益增长的环保意识与环境质量改善的迫切需求。环境规划应以解决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为导向,但这并不等于“环境规划跟着环境问题走”,环境规划起到预防性作用 。 其次,环境保护规划的实践过于“牵就”经济增长,让位于经济发展类规划。比如 2005 年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 明确规定“环境保护规划”属“专项规划”且“专项规划须服从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环境规划仅仅作为专项规划,在经济发展大潮下,难以守住环境底线与生态红线。 再次,环境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等实践中似乎用不上环境规划知识,或者说环境规划实践领域的进入门槛低。一线环境规划人员在大学或研究生期间甚至没有接触过“环境规划”类的课程。根据笔者在“ 2011 年全国环境规划学术年会暨环境规划院所长会议”上做的一次问卷调查,仅有36%的被调查者在大学或研究生期间上过“环境规划”类的课程,而且 即使上过“环境规划”类的课程 ,其 对所学环境规划方面的知识也往往印象不深,甚至认为所学环境规划知识现实中无用,造成“依葫芦画瓢”式的规划实践比比皆是。 最后,碎片式环境规划实践经验得不到理论上的升华与完善,也就难以形成对环境规划理论的有效、切实支撑,最终导致缺乏长期缺少创新性、突破性的环境规划理论成果。 ( 3 )环境规划与中国当前政治制度与体制、机制脱节 在 1973 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确立的“ 32 字”方针头四个字就涉及环境规划,当时仍处于“文革”时期,一直到 80 年代才开始出现环境规划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这一时段只是提出了“全面规划”的口号,但并没有实质性环境规划的出现,也就无从谈及环境规划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了。而随后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等经济社会背景变化,又多少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干扰或影响了环境规划?过去中国环境规划理论与实践中,通常将环境规划视为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工作,而忽视环境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尤其是忽视了与政治制度、体制机制结合。与中国当前政治制度与体制、机制脱节,再好的规划(这并不局限于环境规划)也难以切实落实与有效执行。因此,环境规划理论研究尤其是环境规划的功能性理论或环境规划中的理论,应结合并充分体现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制度与体制、机制要求。 1.3.2.3 中国环境规划的理论问题更加复杂 环境规划是一门应用科学,这里涉及“理论 - 实践”关系问题,无法在短时期内解决,甚至也许永远无法完全解决;环境规划是以环境问题为导向的,环境问题“源 - 途径 - 受体”之间的因果关系、“环境问题 - 规划目标 - 规划方案 - 措施对策”之间对应关系、“环境事故 - 环境损失 - 社会稳定”之间的演化机制、人与自然关系、社会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生态效应之间的压力、状态与响应关系等都是环境规划所应面对和解决的复杂问题。 中国当前的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交织在一起,城市带、城市群连绵不断,流域上下游之间排水口与取水口混杂,高度城镇化地区资源、人口、资本等高度集聚,这些也许并不局限于这些因素都应为中国当前面临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负责”,但各自又应该负多大责?这里并非去追究“谁”或“哪些方面”的责任,而是要切实、有效的解决某一特定环境问题需要“对症下药”,而这“药”应下给谁?下多大?似乎谁都说得出个“一二三”,但又没有谁能说清楚。 因此,中国环境规划除同样面临着理论—实践关系问题以外,还面临规划理论尤其是发展相对较成熟的城市规划理论在环境规划领域应用的可能性与局限性,吸纳环境学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时代特点及社会动态进行适用性、针对性的改造、完善与提升。 2. 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与范畴 单纯从字面上,可以把“环境规划”分解为“环境 + 规划”。类似于城市规划中,规划的对象是“城市”,这里环境规划的对象也似乎相应的就是“环境”;而规划则是“环境规划”的范畴。 环境规划是人类通过干预其自身的社会经济活动以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努力。环境规划理论不仅研究环境这个客体,更着重于研究如何通过规划手段引导、约束、规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安排,合理配置环境质量、生态服务、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等公共物品与服务,设置环境功能区,安排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来解决特定环境问题或实现特定环境目标。因此,环境规划非纯科学,应是一门应用科学;而 “ 环境保护规划 ” 是一门规范性 (normative) 的“实践”,主要是环境保护部门基于“解决特定区域、特定时期的特定环境问题”的实践工作。 2.1 研究对象及其属性——“环境” 2.1.1 规划对象的界定 如果环境规划的工作对象就是“环境”,而“环境”又是什么呢?环境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因此,相对于人类及人类社会这一中心事物来讲,环境既包括了以 空气 、 水 、 土地 、 植物 、 动物 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 生命 体形式;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环境”还通常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更多地还是从物质性和自然要素进行的界定,而忽视了“环境”的非物质性和社会要素,如人与自然的遵从关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机制,以及基于生态文明价值规范、环境目标、重大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约束与激励、在时间与空间上配置与安排人们经济与社会行为、系统性(比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功能性(比如环境要素改变继而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等)、政策性(比如环境质量这一公共产品和环境基础设施这一公共服务的空间布置、布局的公平性),甚至在实践中将环境规划等同于水、气、声等环境要素的保护与污染防治。 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环境规划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不同时期环境问题也不同。因此,我国环境规划的对象应与时俱进,关注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环境问题,关注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并将之列入环境规划的目标、内容、措施,尤其是应响应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群众需求发生层次性变化(比如从基本需求层次到安全需求层次,甚至到更高)。这里也包含对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的需求,也包括对生态服务价值、生物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存在价值等更高层次的环境需求,不同地区、时期、要素的环境规划应体现或者说响应群众的需求及需求的这些变化。因此,环境规划的工作对象应是环境质量——这一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配置、维持与改善。 2.1.2 环境规划对象的“三元辩证”分析 Edward Soja 提出了“存在的三元辨证” 的概念 ,即任何社会分析都必须同时考虑时间性 ( 历史性 ) 、社会性以及空间性。当前环境规划的工作对象仍以考虑其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属性为主。环境规划的工作对象环境质量这一公共产品同样具有空间、时间与社会属性三个方面的特征:空间特性一方面是作为行政区域特征(如各级环境保护规划),另一方面是涉及环境要素的空间特性,如大气的区域性、水的流域性、社会经济要素的政策性等);环境规划的时间属性目前还是以行政周期(如五年)或商业周期为主,很少考虑环境问题从确立到作为解决、再到显现环境效果的规律性与环境要素(水、气、生态系统等)的自然过程与周期;当前的环境规划极少考虑其工作对象的社会属性,而现在应该到了考虑其社会属性的时候了,比如各类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基础设施选址所导致的公平公正性与服务的均等化,社会发展阶段公众的环境质量需求与环境规划的响应等等。 2.2 研究范畴——规划 研究范畴反映了事物本质和普遍联系,没有范畴,意味着没有理性思维,也就没有了理论活动和理论表现。从其本质上讲,体现环境规划研究范畴的“规划”,具有多重属性,兼有工具理性、程序理性与价值理性,体现为技术性与政策性,具有问题导向型和目标导向型功能,包含有物质性的空间安排、资源配置和非物质性的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共同价值取向的达成。从“环境”和“规划”所包含的普遍联系来看,环境规划应关注或反映: ( 1 )人类认知(即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根源、演变过程、效果与结果的认知)过程的理论—实践(环境规划立足于环境问题的解决,而环境规划是否能有效解决所应对的环境问题,即环境规划的实践性)关系问题,这里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各子系统间普遍联系; ( 2 )环境系统内的联系:环境问题的“源 - 途径 - 受体 ” 有机联系; ( 3 )环境规划内部的联系,比如“环境压力 - 环境质量现状 - 环境规划”之间的联系和“规划目标 - 规划方案 - 规划措施”间的对应关系; ( 4 )环境规划外部的联系,比如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规划之间的联系; ( 5 )环境规划(作为一门学科)与环境保护规划(一项规范性实践)的联系; ( 6 )相关环境规划之间的联系,比如综合性环境规划与专项环境规划之间的联系,上下级(层位)之间环境规划的联系,本地区与相邻地区环境规划之间的联系,以及本规划与上一轮环境规划之间的联系。 其中,人类认知过程的理论—实践关系问题也许永远无法完全解决,这正是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生态效应之间的压力、状态与响应关系等既是环境规划所要首先应对的、也同样是环境规划所难以完全解决的问题。环境规划中的各种关系开展研究,是环境规划的理论与环境规划中的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和基础。其中,环境规划的理论应侧重于环境规划外部关系研究上,环境规划中的理论则应侧重于环境规划内部的关系研究上。 3. 环境规划理论研究的任务与理论体系 3.1 基于生态文明的环境规划理念、目标与“三元辩证分析 ” 3.1.1 环境规划理念、目标与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目标,解决“三个关键问题”——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四个项重要任务”——即优化国土空间、促进资源节约、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如图 1 所示),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落实到实践层面。 “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专章中提及的“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意味着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是“征服自然”而是试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环境规划的理论构成和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应充分体现、全面响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一方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应作为环境规划的价值取向和编制实施等行为的规范,体现在环境规划的目标建立、方案设计与优化的依据和准则上;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关键的是,环境规划不能仅仅作为从属于社会经济类规划(比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而应作为基础性规划,作为社会经济类规划的编制依据,以体现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布局。 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应是包括环境规划在内所有规划的共识,尤其需要通过环境规划来细化、具体化这一目标。环境规划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以问题为导向。环境规划应科学认识、准确把握和适当考虑并在实践中适应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关键问题尤其是“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的 尺度 (如全球性问题还是全国性、区域性或地方性环境问题,局部性还是全局性环境问题) 、复杂性 (是指环境问题的源 - 传播途径和演化机制 - 受体及受体的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相关性) 及时间的约束 (如中国当前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且二者交织在一起这一特定时期的复合型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发展不足的环境问题、过度发展的环境问题,特定环境问题中的自然规律或周期与行政周期、商业周期的协同等) ,才可能 高效、充分、及时地解决这些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环境规划应置身于中国当前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面临转型与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时代背景,积极响应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和生态服务等公共产品的需求显著提升的现实,应这一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任务。 为更好地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环境规划理论发展应是“包容”性的,应将在其他领域的理念和知识转化到环境规划领域,使这些理论和知识易于获得、并有益于环境规划理论发展及实践 。环境规划相关的其他领域如环境学与生态学,规划学与政策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社会学与伦理学等,这些学科领域的哪些理念和知识需要转译到环境规划领域?以及如何转译,谁来转译?比如由环境规划专业人士来转译,还是由所属学科领域的专家来转译,抑或由这两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协助完成?还有,就是如何来转译?是应该是环境规划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甚至这本身就是环境规划理论的研究。这一过程又不能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转译”过程,还应在相关学科知识转译为环境规划领域知识的基础上,并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转化、吸收、发展、提升”过程,促进环境规划的独立核心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完善。 3.1.2 环境规划的“三元辩证”分析 环境规划的“三元辩证”分析即环境规划的时间性、空间性与“社会关系”分析。基于生态文明要求,环境规划在时间尺度上应协调眼前利益(也往往是直接的经济利益)与长远利益(通常是长期的环境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平衡好当代人发展实效与后代人发展机会之间的关系;环境规划中的各类环境功能区划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核心,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要素功能区划等划定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协调,以及环境功能区划等与相关空间管制规划(如主体功能区划、四区五线控制、国土规划等)关系协调,是实现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的关键;环境规划与他相关领域规划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研究,即环境规划的功能与定位研究,应依据并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环境规划应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类规划的基础性规划而非专项规划,环境规划应为社会经济发展类规划提供依据与指导。 图 1 “十八大”报告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解读 Fig.1 Understanding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the Statement of18 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3.2 环境规划理论架构 这里借鉴城市规划理论分为“规划的理论” (Theories of Planning) 和“规划中的理论” (Theories in Planning) ,再加上规划、政策等未来指向型的应用学科及其实践所应共同遵循的“元理论”(生态文明理念、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应作为环境规划的“元理论”),以及环境与生态学理论基础,共同构成环境规划的理论体系(图 2 )。环境与生态学理论作为环境规划的理念基础在过去环境规划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多,本文主要从环境规划的元理论、规划的理论和规划中的理论 3 个方面。 图 2 环境规划的理论体系 Fig.2 Structure and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3.2.1 环境规划的“元理论” 环境规划的“元理论”,又称为“元意识形态” (meta—ideology) ,即最基层的、不能证明的信念。这里,包括环境规划、城市规划等公共政策至少应包括 : 一是相信未来的存在。规划或政策都是指向“未来的”,这应是任何规划、政策的“信仰”,环境规划也不例外。而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持续发展”无疑也是指向“未来的”。因此,环境规划相信未来的存在,这一“未来”就是实现“永续发展”。 二是相信未来的环境质量可以比现在好。也就是说,规划的导向都是朝向“好的”、“良性的”方向和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也应环境规划所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三是相信更好的环境质量可以通过人的力量达到。可以说,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是由于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不当所导致的,而要改善这一形势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应人在改善其环境质量中是可以作为且是应该作为的。 四是相信人的力量包括规划。环境规划就是通过协调、控制人类自身的活动,合理的配置空间、环境资源、生态功能、环境质量等公共产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技术、政策、法律等手段,以达到特定条件下的环境改善的环境目标。 综上,生态文明为环境规划确立的美好、良性的目标,而且“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目标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复兴的社会共识;环境规划则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与实施手段。 3.2.2 环境规划的规范性理论——环境规划的理论 “规划的理论” (Theories of Planning) ,又称为“规范性”的规划理论,是指环境规划本身运作的机制和规律的研究,是对环境规划本质问题的思考,可以认为是要解决环境规划的“认识论”问题,目的是在理性选择的框架内,为规划工作自身制定目标。规范性意味着“为规划制定目标”,或为提出制定规划目标应遵循和依据的价值导向与规范。城镇化或区域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是由规划目标和理念偏差所致,而规划的具体方法与技术等向来都不应是“问题”的主要原因 。“规划的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规划目标及价值观。 环境规划的价值取向可以是多元的,体现不同国家、地区、城市、要素或不同时代环境规划的特性;而环境规划的价值规范应是共同的、普遍性、一般性及相对稳定的。环境规划的功能定位,环境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等等应遵从这一“规范”。环境规划目标与理念上若出问题,则是根本性、源头性的问题。若要避免规划目标与理念上的偏差,则需要依赖环境规划的理论研究。环境规划的“纯理论”研究中,规划目标与价值观问题应基于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这一基础和前提。可以说,当前生态文明的提出,应是从目标和理念等方面根本性地重塑环境规划的时机了。 “规划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哲学及人文科学变化的影响 。环境规划的理论应受到哪些“哲学及人文科学”变化的影响,以及受这些“哲学及人文科学”领域哪些理论的影响?应该是环境规划的理论研究的永恒主题。而当今,环境规划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应遵循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3.2.3 环境规划的功能性理论——环境规划中的理论 “规划中的理论” (Theories in Planning) ,又称为“功能性”的规划理论,对于区域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环境演变规律的研究,属于规划“方法论”研究的范畴。这是基于规划目标已知、规划师基于既定目标研究“如何做规划”。对于环境规划,其目标在理论与实践中应由“谁”来确定?又应如何确定?当前,对于“如何做环境规划”研究得相对较多,主要是应用于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设计、功能区划、规划预测与情景分析、规划方案的设计与比选、规划方案决策与最优化、规划实施的有效性与规划评估等环节和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如承载力分析法、生态适宜性分析、空间分析、各类预测分析方法与技术、多目标决策分析、系统最优化等。 中国环境规划中的理论研究,应着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时代特征,并考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迫切需求,以及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具体特点。环境规划中的理论,其功能性是解决环境问题,尤其是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环境规划中的理论应体现其发展性、与时俱进、灵活性、针对性、时代性。 解决具体问题需要“规划中的理论”,而重构希望则依靠“规划的理论” 。环境规划中的理论,其功能或功用性目的是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当今中国而言,尤其是应解决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但是从我国环境规划 40 年的实践经验看,环境规划中的理论显然没有实现“解决环境问题”这一功能。而生态文明的提出,给了依靠环境规划的理论“重构希望”的信心,包括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地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两型社会和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等。 4. 结论 ( 1 ) 40 年来,中国环境规划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完成一项环境规划所需的技术方法上,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核心理论,环境规划还不能称其为一门学科尤其是不能算是一门独立学科;当前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地位在实践中尤其是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虚空化”、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被“口号化”、“生态”概念被“泛化”,中国环保依然在 “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很大程度上与环境规划的这一“龙头”并未发挥其应有作用尤其是与环境规划理论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有关。 ( 2 )环境规划是人类通过干预其自身社会经济活动以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努力。环境规划理论不仅研究“环境”这一客体,更需要研究如何通过规划手段引导、约束、规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安排,合理配置环境质量、生态服务、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等公共物品与服务,设置环境功能区,安排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来解决特定环境问题或实现特定环境目标。因此,环境规划非纯科学,应是一门应用科学;而 “ 环境保护规划 ” 是一门规范性 (normative) 的“实践”,主要是环境保护部门基于“解决特定区域、特定时期的特定环境问题”的实践工作。 ( 3 )规划理论只有响应了阶段性特点或时代的需求,才有其存在的理由。目前中国正面临着发展转型,意味着将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与内涵发展型、改善型的转变,这一转变也将给环境规划整体性的发展或转变提供了契机。环境规划理论尤其是环境规划中的理论应着力于解决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 ( 4 )我国环境规划的工作对象也应与时俱进,关注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环境问题,关注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并将之列入环境规划的目标、内容、措施,尤其是应响应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群众需求发生层次性变化,比如从基本需求层次到安全需求层次,甚至到更高。 ( 5 )生态文明的提出,给了依靠环境规划以理论“重构”的希望和信心,包括构建包括环境规划的“元理论”、环境规划的理论(规范性理论)与环境规划中的理论(功能性理论)的建立与完善,也包括环境规划实践上从部门规划、专项规划向基础性、综合性、协调性规划的转变,真正成为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地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两型社会和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 ( 6 )科学的精神在于“批判”,规划理论也往往以批评现有体制为其主要任务。当前环境规划研究人员(无论环境规划院所从事环境规划实践的专业技术人员,还是高校、科研机构从事环境规划教学与科研专业人士)大都身处现有体制并“享用”体制带给的利益,当然“享用”的前提条件或享用者所需付出的是对现有体制的顺从。试想,身处体制内又如何可能会质疑甚至挑战现有体制?中国环境规划界缺少“批评”,甚至只有“跟随”和“吹捧”。这也许是中国环境规划理论发展的最大障碍。 参考文献: 张庭伟. 梳理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规划作为一级学科的理论问题 .城市规划,2012,36(4):9-17,41 梁鹤年. 中国城市规划理论的开发:一些随想 .城市规划学刊,2009(1):14-17 包存宽.论以环境保护为价值取向的政策演变 .绿叶,2013,1/2:43-51 尚金城,包存宽,郭怀成.环境规划与管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 毛惠萍,何璇,何佳,等. 生态示范创建回顾及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初探 .应用生态学报.2013,23(4):1177-1182 何璇,毛惠萍,牛冬杰,包存宽.生态规划及其相关概念演变和关系辨析 .应用生态学报,2013,24(8):2360-2368 包存宽.从技术文件到公共政策的转变——《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解读 .环境保护.2012,6:69-72 Richard LeGates ,张庭伟.为中国规划师的西方城市规划文献导读 .城市规划学刊,2007(4):17-38 马武定.城市规划本质的回归 . 城市规划学刊.2005,2,(1):16-20 Edward Soja 著,刘佳林译.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John F. Planning in the Public Domain : From Knowledge to Action . 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87 收稿日期: 2013-12-02 基金项目: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 2012090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271508 ) 作者简介: 包存宽(1971-) ,男,教授.E-mail:baock@fudan.edu.cn.
265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生态系统与生态文明建设
蒋高明 2014-6-24 18:45
中国生态系统与生态文明建设 蒋高明 李彩虹 本文载陈宗兴、朱光耀主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卷),北京:学习出版社,pp134-141 一、中国生态系统类型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 。全球共有十大陆地生态系统,我国占其中九类,分别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红树林、草原、高寒草甸、荒漠、苔原,我国唯一缺乏典型的非洲萨王那群落(稀树疏林草地生态系统),但是中国的四大沙地(浑善达克、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在健康状态下其结构与功能恰恰是“萨王那”类型 。这样,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国度。简要介绍如下: (一)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是热带高温潮湿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生态系统,所需要的气候条件是年平均温度在 24 °C 以上 , 年平均降水量 通常高于 1800 毫米 。由热带种类组成的高大茂密、终年常绿的生态系统类型。我国的陆地南缘处于北热带,属印度 - 马来西亚的雨林大类,主要分布在广东和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及西藏东南部。雨林的特征是物种丰富,乔木高大、层次多,有老茎生花和板根等雨林的特有现象,藤本和附生植物丰富,一些藤本植物可以杀伤附主,成为雨林中的“绞杀者”,这也是雨林特有的。除了典型雨林外,我国还有山地沟谷雨林分布,具有一定的季风常绿阔叶林特点,樟科植物明显增加,茶科、壳斗科和裸子植物较常见。热带雨林里的主要动物,大家都不陌生,有亚洲象、长臂猿、犀鸟、鹦鹉、眼镜蛇等。 (二) 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年平均温度 15-18 °C, 年平均降水量 1000-2000 毫米 。中国的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最为典型,主要分布在我国广阔的亚热带地区,在丘陵、山地均有分布,所跨的纬度很宽。典型常绿阔叶林为中亚热带水平地带性类型,分布范围为北纬 23°40′-32° ,东经 99°-123° 之间的中亚热带地区,分布海拔在中亚热带东部为 1000-2000 米 以下,西部为 1500-2800 米 ,主要见于长江以南至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的北部。常绿阔叶林的显著特征是叶片革质、叶片排列方向与光线平行,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照叶林”。该生态系统类型的指示动物有绿孔雀、金丝猴、狗獾、豹猫、大熊猫等。 (三) 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是暖温带亚湿润大区的生态系统类型,一年中至少有 4 个月平均温度大于 10 °C , 年平均降水量 500-1000 毫米 。以落叶栎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 ( 或称杂木林 ) 为代表。中国的长江流域以北,在没有人为破坏之前,基本上为落叶林所覆盖。该类生态系统显著特征是,冬季落叶、季相分明、结构清楚、生物量较大;林子里分布有虎、野猪、鹿、锦鸡、腹蛇等指示动物。 (四) 针叶林 针叶林是中国境内分布最广的一种类型,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几乎均有分布,概由于纬度和高度造成温带降低有关。针叶林的北方界限,就是整个森林带的北方界限,是地球分布乔木的最北点,也是高山森林的分界线。这就是说,往北走,或向山上走上去,看不到针叶林,也就没有森林分布了。针叶林由松杉类植物,如云杉、冷杉、松、落叶松等所谓的“针叶”树木组成,叶的形状其实不都是针型的,也有条形叶、鳞型叶、针、鳞两型叶等。针叶林里,大家熟悉的动物有驼鹿、猞猁、紫貂、松鸡、松鼠等。 (五) 红树林 红树林是我国海岸湿地类型之一,发育该类型的气候条件是年平均温度大于 20 °C , 雨量大于 2000 毫米 ,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分布面积最小的一个类型。自然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现有面积约 1.5 万公顷 ,包括 26 种真红树 , 11 种半红树。中国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界为福建福鼎县,人工引种北界为浙江乐清县。 (六) 稀树疏林 中国境内目前没有发现真正的非洲类型的热带稀树疏林,但是,根据多年研究,我们认为中国的“四大沙地”,即浑善达克、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在健康的状况下 ,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恰好是典型的稀树疏林类型,其生产力略高于非洲的“萨王那”生态类型。在中国,该类型目前被混同为沙漠,或混同于草原,其重要生态价值尚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中国稀树疏林指示植物有沙地榆、白桦、山定子、沙柳、红柳、赖草、羊草、金莲花、红门兰,指示动物有狼、狍子、沙狐、草兔、鼢鼠等。 (七) 草原 中国内蒙古高原分布的草原是全球最为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东起东北平原,西至湟水河谷,东西绵延 2500 公里 ,南北跨越 16 个纬度,分布着广袤的温带草原。我国的温带草原是欧亚大草原的重要部分,具有广阔的生态地理代表性。草原的重要特征是以草为主间以灌木、基本无树、结构简单、生物量中等。黄羊、羚羊、野驴、骆驼、狍、狼、狐和多种啮齿动物是活动于该景观中最重要的野生动物。 (八) 高寒草甸 这种类型过去一直是笼统地被称为草原的,实际上这是与草原有明显区别的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是分布海拔最高、面积很大的生态系统。世界上海拔最高,温度最低,气候最寒冷,自然条件最为严酷的高寒草甸就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这类草地由于温度低,生长季节短,往往下面的冻土还没有融化,夏天就过去了,故有机物质分解很慢,土壤有机质含量很高,但有效养分常很缺乏。家畜也很具特色,牦牛、藏羊是其代表。除了这些家养动物,中国高寒草甸的指示动物还有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兀鹫等。 (九) 荒漠 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荒凉的大漠。其特征是气候极端干燥,降水极少,日照强烈,日夜温差很大,风力很强而且持久。根据不同成因以及地貌上的差异,荒漠又可分为沙漠 ( 沙质荒漠 ) 、戈壁 ( 砾质荒漠 ) 、岩漠、泥漠、盐漠等等。我国新疆、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宁夏等干旱区,如河西走廊、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等巨型内陆盆地,荒漠分布最广。荒漠生态系统的指示植物有骆驼刺、白刺、中间锦鸡儿、胡杨等,指示动物有骆驼、鹰、猫头鹰、沙鼠等。 (十) 苔原 地球上的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号称地球上的“三极”,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也有生命存在,也分布有生态系统,这样的生态系统发育的气候因素为,年平均温度小于 0 °C , 雨量 5-300 毫米 ,昼夜温差可达到 30 °C ,在这种环境下的生态系统特征是有永久冻层,生长季仅 2-3 月,群落简单,以藓类和地衣为主。我国虽不在南北极,但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的最高峰分布在我国,长白山虽然没有南北极的指示动物,但是却分布有苔原上的苔藓和地衣等优势植被,因此,中国境内也有该类生态系统分布。长白山之所以分布有苔原,主要是纬度偏北,加上高海拔而形成的。 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三者密切相关 。能量的单项流动和物质周而复始的循环是一切生命活动的齿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在生态系统中,种群与种群之间,同一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甚至生物与环境之间都可以表达、传递信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它们通过多种方式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 生态系统功能侧重于反应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而生态系统服务则基于人类的需要,反应了人类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利用 。生态系统不仅创造与维持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形成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环境条件,还为人类提供了生活与生产所必需的食品、医药、木材及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可以包括有机质的合成与生产、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调节气候、营养物质储存与循环、土壤肥力的更新与维持、环境净化与有害物质的降解、植物花粉的传播与种子的扩散、有害生物的控制、减轻自然灾害等许多方面 7 。 三、中国生态系统退化与治理 虽然生态系统具有很多服务功能,然而,非常不幸的是,我国的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中 。森林生态系统中, 500 年以上的老龄林现已凤毛鳞角,林龄 100-200 年以上也不很多,大面积分布的森林生态系统,都是中龄林或幼林 。除了众所周知的森林锐减、荒漠化扩大外,那些过去较少受到破坏或轻度破坏的高寒草甸、温带草原和红树林也出现了严重退化。如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而独特的生态系统类型,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之一。由于长期对草地的超载过牧和不合理利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退化非常严重,总体生产力极度下降 。 再以红树林为例,红树林是世界上公认的具有高生产力、高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之一。中国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福建沿岸以南,历史上最大面积曾达 25 万公顷, 50 年代约剩 5 万公顷,而现在仅剩 1.5 万公顷 。建国以来,特别是近 20 年来,由于受到掠夺性采掘、砍伐和违背科学的低效能利用,目前沿海红树木资源受到空前的破坏。 生态系统退化造成生态功能衰退,由此诱发各种生态灾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998 年仅长江和松嫩流域特大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 2000 亿人民币!造成 2150 多万 hm 2 农作物受灾。生态破坏加剧了贫困,影响了社会安定。在我国一些沙化严重的地区,当地农民被迫远走他乡,成为生态灾民。 针对生态系统退化的严酷现实,中国政府实施了具体的治理措施。如在半干旱区,合理安排农业、林业、牧业的比重;对弃耕地和退化草场实施封育,促使植被自然恢复;采取分区轮作或轮收,限制载畜量;在工程措施上,采用生物固沙为主、工程措施固沙为辅的固沙方法。在干旱区,以绿洲为中心,在绿洲外,建设围封沙育草带,在绿洲边缘,建设乔木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在绿洲内部,建立窄林带与小网格护田林网相结合的防护林系,等等。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荒漠化治理已取得明显成绩。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自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双缩小,整体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在这一大好形势下,国家林业局又申请启动了全国性防沙治沙计划,争取到 2030 年,在巩固前期治理成果的基础上,沙化土地总面积逐年减少;到 2050 年,能够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最终在沙区建成较为完备的生态体系。 “十二五”以来,我国湿地恢复与保护工作明显提速。按照新的规划,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重要湿地范围及其周边敏感区域内,强化保护区建设,从现有的 473 个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中,选择 222 个投资建设,另外建设 13 个野生稻保护小区,对 4 处严重退化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实施移民。 其次,针对森林退化与石漠化问题,国家采取了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如天然林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等,所有这些努力都已取得明显的治理效果。 2011 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更突出强调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这些具体措施将极大地促进生态恢复工作。 四、生态文明建设 2013 年 7 月 18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贺信中指出: “ 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 习总书记从战略高度上,再次肯定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发出了发展绿色 GDP 的政治信号。那么,怎样理解生态文明呢? 第一,生态文明是最高的道德文明。现在,人们考虑利益多于道德,考虑个人多于别人,考虑家庭多于社会,考虑富人多于穷人,考虑人更多于其他生物。在发展过程中,人类很少对其他生命存在感恩心理,对于给我们提供 “ 衣、食、住 ” 条件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很少存在 “ 怜悯之心 ” ,很少崇尚自然、敬畏自然,更缺少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如果有一天,全社会能够对不会说话的一草一木给予关注,不是简单地利用它们,而是呵护它们;对野生动物的态度不是吃掉它们,而是欣赏它们、关爱它们,那么,人类社会就进入了一种高度道德文明的生态社会。 第二,这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甚至是挽救地球生态系统的最佳选择。人类走过了原始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目前正在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农业文明基本解决了 “ 吃饱穿暖 ” 问题,工业文明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 居适行捷 ” 问题,后工业文明或者信息革命带来的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便捷性,即进入 “ 信息爆炸 ” 时代。然而,工业文明以及近代人类技术能力进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类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必须考虑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发展与消费方式。 第三,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近 30 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代价也是惨重的,这就是愈演愈烈的环境污染。中国在扮演 “ 世界工厂 ” 角色的同时,环境污染也由境外转移到了境内;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又将污染从城市赶到乡村;现在又有污染企业 “ 北上西进 ” 的明显趋势。要遏制这种趋势,必须从战略高度上认识生态环境问题。 “ 先污染,后治理 ” ,等有了钱再来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第四,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准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象征。在目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中,人类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食物链上的成员,而是在制造甚至控制着食物链,并对其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施加前所未有的影响。目前,发达国家人口不到 15% ,却占据了 85% 的资源和污染排放,如果全人类都这样发展,地球生命系统将变得更加脆弱。因此,没有生态文明指导的物质文明和技术文明是不可持续的文明,是人类不得不抛弃的文明。 第五,生态文明是一种行动。强调生态文明不是停步不前,简单机械地回归自然,而是用整体、协调、循环的原则和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和消费方式,从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谐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代际之间的公平性。那种以人类为中心或者以 “ 我 ” 为中心的狭隘的发展理念,甚至是为了发展 “ 可以适当破坏一下自然 ” 的做法都是很危险 的。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李彩虹,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李博 . 生态学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 . 生态学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蒋高明 . 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 .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张荣京,邢福武 . 热带雨林的生态特点 . 生物学通报, 2007,42 ( 4 ): 21~23 中国的四大沙地包括浑善达克、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总面积 15.6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 60% 英国的陆地面积。 戈峰 . 现代生态学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冯剑丰,李宇,朱琳 . 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辨析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 18(4) : 1599~1603 刘国华,傅伯杰,陈利顶,郭旭东 . 我国生态环境退化的类型、特点及其分布 . 生态学报, 2000,20: 15~21 陈灵芝 . 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成因 . 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研究 ( 陈灵芝、陈伟烈主编 ), 北京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 24~60. 兰玉蓉 .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地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 青海草业, 2004, 27~30 国家林业局 .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 北京 :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500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文明建设》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蒋高明 2014-5-30 22:13
看到下面的消息。作为作者之一,笔者被邀参加座谈会,但因出差在外,没有来得及参加本座谈会。按照原定计划,会议主办方邀请笔者介绍一下生态农业有关研究进展。 《生态文明建设》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http://gy.youth.cn/lyb/201405/t20140529_5284756.htm 发稿时间: 2014-05-29 20:4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   2014年5月29日,《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卷、实践卷)专著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祝光耀到会并讲话。   《生态文明建设》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组织编写,中宣部学习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分理论、实践两卷,系统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和目标要求,总结梳理了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九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总顾问姜春云作序,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任主编并撰写前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有关省委领导罗志军书记、赵克志书记、秦光荣书记等,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中宣部副部长黄坤明等二十多位省部级领导同志亲自撰写署名文章。   祝光耀常务副会长在座谈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都有了很大突破。为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生态文明理论基本问题和实践成果,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联系会内外生态文明相关各领域专家学者共同编写了《生态文明建设》一书。   出席《生态文明建设》专著出版座谈会的专家们认为,该书是当前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方面一部具有较强学术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著作,它的出版发行,对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推进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6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务院批转发改委2014年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强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蒋高明 2014-5-21 09:26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意见的通知 阅读全文:http://bbs.0513.org/thread-2273641-1-1.html 八、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加大主体功能区制度实施力度,研究制定国家主体功能区制度的综合政策体系。严格生态空间保护制度,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加大对自然价值较高的国土空间的保护力度,改变自然资源的粗放利用状态。推动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形成综合补偿与分类补偿相结合,转移支付、横向补偿和市场交易互为补充的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环境损害赔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制度,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健全评价考核、行为奖惩、责任追究等机制,加强资源环境领域法制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坚持铁腕治污、铁规治污。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管控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治污新机制。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继续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推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节能减排,加快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研究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和分解落实机制,研究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建立健全碳强度下降和节能目标责任制及评价考核体系。出台更为严格的节水管理办法和相关标准。 --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26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赖特建筑思想与徽派古村落生态设计思维的比较研究
qiananming 2014-5-20 12:37
引用本文: 钱安明,陆小彪 . 赖特建筑思想与徽派古村落生态设计思维的比较研究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 : 35-37. 赖特建筑思想与徽派古村落生态设计思维的比较研究.pdf 赖特建筑思想与徽派古村落生态设计思维的比较研究 * 钱安明 1,2 ,陆小彪 2 ( 1.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 ( 2.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6 ) 摘要 :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的“有机设计”作品中蕴含的生态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以“流水别墅”设计思想的解析为例,实地考察安徽古村落建筑群,以苏州古典园林和日本建筑为中介,比较赖特建筑设计与徽派民居的异同,分析其共有的徽州文化与建筑生长思想,阐明生态设计思维的基础和发展总趋势 。 关键词 : 赖特建筑;建筑思维;生态设计;徽派古村落;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TU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463(2014)02-0035-03 收稿日期: 2013-09-17 基金项目 :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立项项目(2011zxshzd1:《徽州传统聚落营造中的生态智慧及启示研究》);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2B168:《徽州古建筑的生态聚落观和发展的研究》) 作者简介 :钱安明(1980-),男,安徽天长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讲师。 陆小彪(1972-),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Comparative Study of Wright Architecturalthought and Huizhou Ancient Villages Ecological Design Thinking QIAN An-ming 1,2 ,LU Xiao-biao 2 ( 1. School of Art of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123, China ) (2. AnhuiAgriculture University,Hefei 230036, China ) Abstract: Modernist architectWright's organic design work are closely related Chinese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nherent in ecological thinking. To watervilla design ideas parsing, for example, field trips Ancient Villages inbuildings, Suzhou classical gardens and Japanese architecture as anintermediary to compare Huizhou houses and Wright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irshared cultural and architectural Huizhou growth ideology similarities anddifferences, to clarify the basis of eco-design thinking and the general trend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Wright Building; Architectural thinking; ecologicaldesign; Huizhou Ancient Village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年)的文章和演讲中经常出现《道德经》语句,在其“有机建筑”理论中也特别推崇老子的空间观念,中国建筑设计理论学者也对这位美国建筑师格外关注,将赖特和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视为同样重要的研究对象 。赖特基金会官方网站公布的年表证实,赖特曾经于1918年受辜鸿铭之邀,访问并参观了中国的历史古迹和艺术珍品。除却赖特提及并推崇的中国“器用”学说之外,其代表作流水别墅和草原式住宅设计思想上与中国建筑尤其与徽派古村落的民居生态观十分类似 。 一、流水别墅体现园林生态观 以流水别墅( Falling Water ) 为例,这栋建筑的中文名称在中国港台学者那里被直接翻译成“落水山庄”,其实这一翻译更为贴切,因为流水别墅所处的环境并非王羲之集会的兰亭那样的平原水塘,而是有着落差极大的瀑布和奇石林立的山地,周边是茂密的森林。委托方是美国富商,业主选择在这样一处人迹罕至却又充满野趣的山林里建立一栋私家庄园,原本就有中国陶渊明《归园田居》的退隐情绪。赖特在这种不符合西方建筑常规的地基上设计民宅,本身就极具挑战意味。因为当时大多数美国民居都是依路而建的庭院别墅,这种建筑形式有利于汽车的进出和停放。“食品加工厂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在汽车工厂的运用,成就了“福特主义” 的美国平民汽车时代,住宅为人、为车而建是那个时代理智而合理的设计与规划。在山林之中修建别墅,这项委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该项目不能是普通民宅的照搬,只能是因地制宜的全新设计。从设计的环境特点来看,这个项目更像是交到赖特手中的私家园林设计,当然他也乐于接受这项委托。赖特发表于1931年《给从事于建筑的青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作为建筑的房屋是从人的心中生长出来的,与地永远协调,和树作伴,是在他自已精神王国里人的忠实反映。” 不同于中国苏州平原地带造园,工匠们必须要借助人力叠山理水,赖特拥有的优势和面临的难题就是有现成的山林瀑布可用,如何让建筑“从山地里生长出来”才是赖特唯一需要考虑的要务。无论是失意返乡的京官,还是从皖南走出的徽商,他们一生辛苦积累的财富大多要买地置产留给子孙,花费半生积蓄建筑一栋光耀门庭的园林大宅是每一位生意发达之后的徽商和远离官场的退隐官员们集体的选择。在故乡或他乡的苏州城里的平原上造园,是为了能够再现中国文人意念中的诗意山林和徽商记忆里背山环水的皖南生态村落景象,他们不约而同甚至不惜代价引水入园,垒积奇峰怪石以作假山。苏州园林中可以直观地观照到微缩和人造的山林野趣,徽派民居的生态布局在临水而建的苏式建筑中展现无遗 。 二、赖特建筑中的中国风来源 赖特获取的中国建筑“密码”最初可能来自欧洲法国、英国王室“中国风” 盛行之后的西方国家主观臆想的中国园林样式,他对东方艺术的最初体验来自浮世绘卡片的收集,之后在对日本和中国建筑实地考察之后了解到东方建筑的总体风格与特色。在西方文化熏陶下的外国建筑师会误以为日本建筑就是中国建筑或东方建筑,但是日本建筑和中国建筑还是有很多差异的。中国唐代建筑传入东瀛之后已被日本设计师很大程度上“日本化”了,比如,日本建筑采取更平直的屋顶翘起,这是因为彼时日本国内相关建筑材料不完备,工匠的技术不精进的折中。除却技术条件的制约之外,岛国地理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也使得建筑设计务必坚固、实用,减少整体之外不必要的细节。 中国式建筑传入日本之后,在照搬、仿建、改建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现代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即,在整体造型类似于中国式建筑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斗拱的数量,避免彩绘与装饰的过分复杂。赖特设计中的东方建筑气质主要来自日本建筑中的简化品格,这种简化过的“中国建筑样式”类似于苏州寒山寺的仿唐塔和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总给人“日本味”十足的感觉,这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国木结构建筑在简化之后极有可能呈现出这种建筑形态。笔者试着在三维设计软件中用平直的材料,比如贝聿铭使用的灰色花岗岩建筑材料来虚拟搭建传统的木构建筑,结果无论是亭台楼阁还是小型民居都摆脱不了日本味和现代“中式”建筑中比较别扭的中国风格的扭曲形象 。 材料的替换会带来形象的脱胎换骨,环境的转换也会让整个建筑形态与建筑生态完全两样。比如,中国苏州园林经典之一的网师园被原样打包摆进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观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可以观看到等大的中国式亭子和石桌石凳,但是在室内观景缺少了天和地,脱离了外在的假山假水环境,网师园复制品就像家具模型一样摆放在博物馆的展厅里,观光客或许需要通过几张来自中国的现场实景照片,才能体会到“少即是多”,师法自然,宛如天成的中国园林建筑的生态环境之美和东方设计所追求的空灵意境。 三、建筑生长的生态思维基础 同样坐落于山水之间的“流水别墅”当然不能说是赖特先生只凭借博物馆印象就建造出来的中国风韵山林别墅,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赖特,要在建筑和环境的平衡中体现出“草原式”住宅的基本特征,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不破坏生态。“建筑物要像动植物一样在天然、自然、生态的环境中自由生长”,无论建造过程中还是业主入住之后,人、建筑、环境之间都能形成和谐的居住生态,这种“有机”而生态的建筑观和皖南古村落的生态美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唯一不同的是赖特的“流水别墅”和其他几个项目的“草原式住宅”的别墅设计大多数都是富豪的独栋楼房,项目规划之初的甲方意愿就是要保证其独立而个性的存在,建筑设计建造完成之后,仅有业主一家人生存其中,其建筑环境生态仅仅要考虑这一家人,这一栋别墅与周边空地和山水瀑布的共存、共生的生态关系。 中国徽派古村落的生态关系显然更为复杂,最初的几十户同姓大家庭逐渐扩展到百千户人家之后,整个村寨仍然可以悠然山水间的错综复杂与和谐完美,这种可见的事实可以直观地表明皖南的小村子一直处于人口与民宅增长过程中。村民的住宅在几百年间不断兴建,可是全村的风水依然良好,究其根源,这是中国古代无数无名建筑师在“相地”上慧眼独具以及预见性的系统规划。徽州古民居的空间规划与设计还反应着当时的社会意义与伦理位序观念 ,村落的兴建从中心核心地带开始,确定了水流走势和房屋朝向,村子的发展方向也基本确定下来,新建房屋按照枝干与叶脉的生长方式复制旧宅,新屋融合旧宅。水循环生态不被破坏的整个村落系统像一棵大树生长,虽然长高长大和增重了很多,但是基本机能运行依旧如初完美。 现代学者注意到,单个村落有其生态压力和生长极限。明清的皖人又是如何维持村落的健康,没有造成如今的“城市病”呢?一个地区散落的多个村落大致上给出了解决方案,即单个小村庄水塘和田地可以养活的人畜到达极限后,大家庭中的其中一支就会在另一处重新兴建新的村落,其设计方式未必是从零开始,而是尽可能搬用祖辈们智慧结晶的合理规划。 皖南的很多古村落布局略有差异,总体而言大同小异,有其植物异地重生的特质。事实上很多村子的村民之间确实沾亲带故,原本就是一个家族系统在发展膨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现今分散居住的态势。 赖特的“有机建筑设计思想”体现了独栋建筑与周遭环境的共生关系,这种生态设计的思维与方法和中国皖南徽派古村落相近且类似,但是赖特的建筑主要是基于单个建筑的设计思考,并没有成片的住宅和逐步增加建筑所造成的规划压力,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皖南古村落反而体现了赖特的现代建筑生长论。 参考文献 奚传绩 . 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 . 南京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02. 陈卓 . 传统徽派建筑文化浅析——从赖特的有机建筑到中国传统徽派建筑 . 家具与室内装饰 , 2008(9):24-25. 亨利·福特 , 祎旸译 . 亨利·福特自传 . 吉林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12. 陆小彪 .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生态文化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9(1):132-136. 袁宣萍 .17-18 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 . 苏州 :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 2005. 钱安明 . 艺术设计思维方法研究 . 合肥 :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2007. 钱安明 . 数码设计艺术思维与创意方法研究 . 上海 : 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 , 2009. 陆小彪 . 徽州古民居空间的社会意义与伦理位序观念探究——以黟县宏村的承志堂为例 . 江淮论坛 , 2010(2):150-152+160. 费孝通 . 乡土中国 . 上海 :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 1985.
个人分类: Architecture|4530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文明建设,中医大有作为
热度 1 sheep021 2014-4-14 21:45
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医,绝对是生态的医学,取自天然,用于天然,不带来一丝污染。而西医西药则依赖于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在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中医更大有作为。 全英中医药联合会主席马伯英 : 中医是自然哲学的医学;其认识论的方法论主体是朴素系统论的方法论。1985年至1988年我在剑桥大学工作并继续研究中医。1990年应上海人民出版社之约,撰写过一本63万字的《中国医学文化史》。我发现,中医理论的本质和科学内核,始终是一种生态医学适应理论。我在该书中写下的结论是:“中医学是以自然和社会生态状况及个体自身的心理变化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并从中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 此书出版至今十数年了,虽然用中文写,但在国外影响比国内大。后来我又陆续发表了一些进一步阐述的论文,但关于中医是生态医学的结论,并未引起当局和有关科学思想史研究者的注意。 中医是科学的,其生态医学适应理论比起西医来是超前的。西医也在近些年提出生态医学新观念,但远未形成理论,远未达到像中医那样可操作而付之临床应用的程度。不要民族虚无,唯西人马头是瞻。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1185 次阅读|1 个评论
清明节之“节”的传统含义与时代新解
ajygz 2014-4-5 19:19
传统含义:清明节为缅怀逝者的中国传统节日。 时代新解:在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态危机、十面“霾”伏、土地紧张、科技发达、物质文明极大丰富而精神文明有待提高 、生态文明“深入人心” …… 的 21 世纪,不妨这样理解清明节之“节”: 1、 节约、节省、节制的“节”:对于逝者,物质的东西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对于生者,精神的寄托哀思 更显重要。节约、节省、节制应是逝者与生者都愿意见到的,更是“生态文明”之要义! 2、 时间“节”点的尽孝“节”点:比如对于传统的“孝道”,生前尽孝与逝后尽孝,哪个为真正的孝道?可能每个人都不会认同后者为真正的“孝道”。 3、 清明节之“节”的物质“节”与精神“节”:还以“孝道”为例,物质上的尽孝与精神上的尽孝,我们更应该倡导哪个?无疑是后者,不然《常回家看看》也不会一唱走红,陈红也不会一夜成名。 4、 污染空气“节”:不要让清明节“空心化”为污染空气的节,如同端午节“空心化”成“吃粽子节”、中秋节成了“吃月饼节”、春节成了“放鞭炮节和收发压岁钱节”,那么传统文化节日之意义何在?除了关键词“吃喝玩乐、金钱、物质、奢侈”等,还有什么呢? 5、 时间“节”点的健康生存“节”点:清明节若成了污染空气的“节”,再加上春节、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等,我们还能再过多少个不依靠已经备受关注的“清洁空气罐头”而健康、快乐、长久地生活在这个美丽星球——人类的母亲家园呢? 6、 清明节之转变观念、身体力行、深入反思之“节”:没有人不希望生活、工作在青山绿水的良好环境中,没有人不知道生态优美的益处和生态危机的恶果,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知行合一”或者力争做到 “知行合一” ——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早日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因为“生态文明”关乎每个人,“清洁空气”、“健康饮用水”、“无污染土壤”等没有特供! 最后,向南京的“生态安葬”者致敬!因为这是 21 世纪清明节的趋势,尽管他们“羞”于见人。
个人分类: 传统节日|17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京:“生态安葬”为何羞于见人?
ajygz 2014-4-5 17:37
南京:“生态安葬”为何羞于见人? http://www.nbs.cn/tv/9/2/201404/t20140404_171590.htm “羞”于见人?还是“修”于美德?还是“修”复自然、生态?还是亟需“修”正观念——个人的、社会的“生态观念”?“生态观念”有了,更重要的是要“知行合一”,不然,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就要到猴年马月啦。
个人分类: 生态文明|22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郇庆治:打通生态文明“肠梗阻”
baocunkuan 2014-2-23 17:37
2014 年01月07日 09:2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郇庆治:http://www.cssn.cn/zx/zx_yw/zx_pl/201401/t20140107_937219.shtml 内容摘要: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作者简介: 惟有制度才能真正厘清权责,催生思想自觉和行动力,也惟有制度,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性、综合性和多维性的本质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可以预计, 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将成为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生态文明”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先后被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吸纳为重大执政方略,彰显出执政党在发展战略层面的重大阶段性调整。更重要的是,确立了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的重大民生政治目标。可以说, 执政党认可、尊重并保障公民的生态环境权益,在发展战略上的主动“绿化”,目标就是努力在更高水准上满足人民群众的权益需要 。这也是新时期执政党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一环。   无论是十八大确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总体目标,还是过去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先后打响生态“保卫战”的铿锵行动,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加速迈进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 如果体制与机制上不能及时跟进,就会成为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肠梗阻”。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现实所需,更有现实所困。    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传统条块分割式的政府架构无法适应综合性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比如“九龙治水”困境——地下水污染,就很难找到一个对应的行政主管部门;再如“诸神争空”——空气污染成分不同,隶属的行政主管部门也不同。 二是不少地方的干部考核指挥棒仍以GDP为重。 经济学上有个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指出污染在低收入水平上随人均GDP增加而上升,在高收入水平上随GDP增长而下降。然而, “GDP至上”的错误政绩观,无疑会使这根“倒U型曲线”很难回落。 比如2012年,河北省仅唐山和邯郸两个地方就有10多座高炉投产,新增钢铁产能2000万吨;而在山西,2012年焦化行业淘汰927万吨落后产能,但几乎被钢铁企业自建大型焦化企业所增加的产能相抵消。    生态文明建设贵在行动,这有赖中央“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的高压政策,有赖公众对碧水蓝天的殷殷期待,有赖日益严重的PM2.5等问题的倒逼,但放之长远来看,更为有效和持续的因素,还是来自制度建设 。 惟有制度才能真正厘清权责,催生思想自觉和行动力,也惟有制度,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性、综合性和多维性的本质要求 。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种新型制度构架,一套涵盖统筹协调、执行监督、责任追究等各个环节,囊括生态管理制度、生态经济制度、生态社会制度和生态文化制度在内的综合性制度体系。    用制度保护环境,是一种政治思维和行动上的转变。在环境污染治理阶段,必须有人唱主角,而这个主角,只能是政府而不是别人。不能指望生态环境有效管理可以单凭企业(行业)自治或公民自律来实现。 依此而言,三中全会后马上就会实施的新一轮“简政放权”和“市场化改革”,也应当首先将环境问题的敏感性、环境保护与市场发展的边界等问题考虑充分。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14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认识和评价水电的生态与环境作用?
热度 6 zbt92 2014-2-4 10:53
文 / 张博庭 引言: 最近由于在《 2013 长江上游联合考察》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有人语出惊人的宣布长江生态已经崩溃,并且把崩溃的原因明确的归于梯级水电开发,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水电开发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争论。来自各方面的学者,都纷纷在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然而,由于社会上大量的充斥着污蔑水电开发的谎言,所以,很多主观上不带任何偏见的环境学者的认识和观念,也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本来很想写一点东西与这些同志交流,但无意中发现了一篇旧文,也许还能派上用场。 2009 年有几位水电环境方面的研究人员,撰写了一本有关绿色水电的书。在出版之前,他们请钱正英和潘家铮院士为其作序,并写好了序言的内容。不知道是不是潘家铮(下称潘总)对序言的内容不够满意,于是就让我根据图书的内容帮助再写一个序言。我看过书的内容之后,感觉问题很多,于是就写了很长的一篇“评价该书”序言。潘总看过后认为“这简直是在批判,不可能作为图书的序言。”。然而,我却坚持认为鉴于潘总在水电界的学术地位,如果对这种误解水电的观点予以容忍,将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误导作用。此后,我再也没过问,潘总是如何具体的处理那篇序言的。直到最近,我发现很多水电环境方面的研究人员,对水电的生态和环境的理解,都存在该书作者的偏差。而我当年替潘总所写那篇序言,其中所介绍的一些情况,也许对这些同志全面的认识水电能有一定的帮助。为此,我特地把几年前所代写的“序言”,赋予“如何认识和评价水电的生态与环境作用?”的题目,一字未改的公开发表。 正文:如何认识和评价水电的生态与环境作用? 由于天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难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因此,通过蓄水和调水的水利工程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矛盾,防治洪涝灾害,提高供水保障,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依靠自然界有限的化石能源的发展显然是不可能持久的。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几乎都是首先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水能资源。 然而,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宏观的生态环境作用与微观的生态环境影响必然是同时存在的。从宏观上看,人与自然的和谐,一定是要建立在能动的改造自然基础上的和谐,而不是像原始的低等动植物那样,只能被动的适应自然的那种和谐。这是人类文明的本质属性。但是,人类文明活动向自然的索取必须掌握一定的度,不能让微观的生态环境受影响过大。就像盖房子、耕种土地、修建道路都是我们人类文明所必需的活动,但我们也都不能不顾周围环境、不加节制的到处乱修、乱建一样,适度的开发利用河流,也是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前提。而这个度首先就是要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类通过在河流上筑坝调节水资源、蓄水发电,为发展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提供了必要的水资源和能源。目前,蓄水调水是人类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最主要手段,同时水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可再生能源的领域中也已经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水力发电已经占世界全部发电量的 20% 以上。在水能开发利用较早的一些国家,水能资源的开发率普遍已经超过 70% 。不可否认,水资源开发利用为创造今天的文明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尽管从总体上宏观的看水利水电工程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环保措施,但是,它也会不可避免地在一些局部的微观的地方,表现出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冲突。例如,因为要调节水资源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来储存水;在河流上建造水坝阻挡了洄游性鱼类的通道。这些微观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必须要解决的。如何解决好这些微观的生态环境问题,保证我们的水电工程的生态环境作用的利大于弊,就是我们科学的确定水电工程宏观的度的具体标准。 由于各个国家的自然资源、环境、人口密度和社会发展水平阶段的不同,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主要矛盾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这个度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会是有较大差别的。例如,为适应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尽量减少能源需求的需要,在一些发达国家的豪华社区要求所建造的高档别墅,不能仅仅考虑通风、采光和豪华舒适的传统问题,必须还要达到一定的节能、环保的标准。但是,对一些贫穷和落后地区里住在濒临倒塌的危房里的居民,我们就绝不可能苛求他们,不建造出节能、环保的新房子就不能从危房里搬出来。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河流水资源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就有点像高档豪华别墅的装修问题与贫民窟的改造问题一样,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于已经比较充分的开发利用了河流水资源的发达国家对水电的改造,就如同对豪华别墅是需要锦上添花的进一步装修的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的河流开发,则有点像贫民窟的危房改造那样的迫切的生存和发展现实问题。两者绝不可能去使用完全相同的标准。 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欠发达国家,经济的贫困和人口的压力,不仅使得当地的水利水电资源长期得不到开发利用,而且因为缺乏电力和基本的卫生设备,他们连基本的饮用水和生存环境都难以到的保障。在世界银行 5 月份刚刚颁布的关于《水电发展方向》报告中强调:水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能为至今仍无法获得电力的 16 亿人口送去光和热(在一些非洲国家,无法获取电力资源的人口占该国总人口的比例高达 94% )。水电联结着水与能源,多功能水电工程还可通过加强全国范围的调水蓄水能力进行防洪抗旱,有利于应对日渐严峻的水文困境。由于缺乏水利水电工程的调控,目前世界上大约还有 10 亿人喝不上干净的饮用水。在我们这个很多人都要挖空心思刺激消费的后现代化的社会里,世界上每年还都有数以万计的贫困居民,死于水资源问题导致的疾病和饥饿。如果我们都必须要拿发达国家今天对水电改造的标准去衡量,就好像要求还盖不起豪华别墅的穷人,也不能住进能够遮风避雨的简易房一样的不人道。为此,联合国北京水电与可持续发展会议通过的《北京宣言》中的第 12 条特别强调;各国水电开发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要择善而从的选择自己国家的环境法律,不能用某种发达国家编制的国际统一的标准,限制发展中国家的水电开发。从这一点上看,本书非常遗憾的没有能涉及到有关发展中国家急需水电开发解决贫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的极为重要的内容。 本书的特点在于较为详细的列举了一些欧美发达国家解决水电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经验,介绍了一些发达国家关于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科学技术、政策和行政管理的情况,对我国当前的水电开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书中特别则侧重于国外水库水质、生态流量控制、水电站库区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珍稀鱼类以及栖息地的保护等方面的介绍。本书还以相当篇幅介绍了美国高度密集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哥伦比亚河流域和径流量高度受控(库容总量超过年均径流量的三倍)的科罗拉多河上水电站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新进展。 从书中所介绍内容来看,在水能开发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对于保护珍稀洄游鱼类的投入资金最多,虽然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仍不能保证水电站所有的鱼道都十分有效。不过这足以说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坝对洄游鱼类的阻隔作用,还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以解决的。对于引起争议最多的水电站水库水质问题,通过本书介绍的一些调查数据和历史资料也可以说明,水质问题完全都是由于污水排放和水库建成后不适当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水电站本身并不会污染河流的水质。这些实例中的数据和内容,对于澄清当前社会上水电开发将会恶化河流水质的误导宣传,具有积极的澄清作用。 然而,由于本书没有注意搜集发展中国家对于水利水电开的必要性和急迫性的资料,所以,作者在水电开发中“第一世界的价值与第三世界的现实”这对矛盾中,完全倾向于宣传“第一世界的价值”,而似乎忽视了如何解决“第三世界现实”的重要问题。因此,作者对于国外经验的评价也难免出现一些偏差。例如,本书关于美国低影响水电的评价和论述。 根据书中介绍的资料,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真正实行了低影响水电的项目主要是针对一些非国营的小水电,截止到 2008 年底,全部通过低影响水电认证的项目中大都是小水电,只有 10 个是大于 3 万千瓦的电站。认证的总装机容量还不到 220 万千瓦,总发电量只有 80 多亿。全部这些都加起来还不如我国最近被叫停的一个金安桥水电站。这一方面说明美国对那些对防洪、供水、航运、发电起着重要的作用的大型水电站的管理是较为严格的,一直到掌握在国家手里,其社会和生态环境作用是可以通过国家的管理得到保证的。而只有对那些松散的民营小水电,才需要通过引进低影响水电的认证的制度,进行改造和控制。另一方面也说明控制大江大河的关键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生态环境作用,是美国社会的文明发展的基本保障,即使已经建设了几十年上百年之后,仍然不可能因为其某些局部的微观环境影响,而对其重要作用产生任何的怀疑。无论是拆坝运动还是低影响水电的重新认证,都没有涉及到这些关键性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而我国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目前所欠缺和亟待开发的,恰恰是那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大型水利水电控制工程。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至今仍然没有因为水利水电控制性工程可能存在某种微观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而对其重要作用产生一丝一毫的怀疑。这恰恰说明我们急需建设的大型水利水电控制工程对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其可能存在某些局部的微观环境不良影响而过分担忧。发达国家的几十年的历史,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除此之外,本书对于世界水电的生态环境作用的总体评价也有失偏颇。例如,在前言中作者认为“几乎所有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都和生态环境保护成正比”的这一事实的原因,是由于“生态保护意识的高涨,促进了各国的水能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改善,在一些水能开发利用较早的国家,通过建立新的环保法律和行政依法管理与市场机制,以及水力发电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不断进步,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持续地解决或缓解以上问题”。这种因果关系的判断,并不符合实际。即便从本书的资料中,我们已经能够发现,美国的拆坝和低影响水电的重新认证的对象,几乎都是针对民营的和小水电,而且数量非常有限。这一方面可以说明,同我国的情况一样美国的大型水利水电从一开始的建设,就比较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那些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即使至今还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对局部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但是与其巨大的宏观生态环境作用相比,仍然是一种我们人类文明发展必须要承受的代价。 水利水电工程的文明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作用,是不能否认的。实际上,无论在世界上哪个国家,如果某个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宏观生态环境作用出现了弊大于利的情况,那么这个工程一般都不会被容许建造,即便就是错误的建造了之后,也不可能运行。就像我国早期的三门峡,不进行彻底的改造,我们根本就不能让它运行。因此,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上“水电开发程度越高,生态环境越好”的普遍的现实,决不是由于环境意识的高涨后,各国不断的进行改造后才得到的结果,而是由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其必然具有的宏观生态环境作用所决定的。 正如1972年联合国的《人类环境宣言》第四条指出“ 在发展中的国家中,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千百万人的生活仍然远远低于象样的生活所需要的最低水平。他们无法取得充足的食物和衣服、住房和教育、保健和卫生设备。因此,发展中的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牢记他们优先任务和保护及改善环境的必要。 ”。一个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就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所以, 世界上“水电开发程度越高,生态环境越好”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 最后,还应该指出作者在最后一张的结语中,对我国水电的某些评价也是不客观的。例如作者说“我国在‘十五’期间出现了水电投资热潮,各大电力公司‘跑马圈河’‘违规先建’,各种股份公司办电来世越来越猛”的说法是非常不合适的。如果作者批评一些民营企业有“跑马圈河”的现象,也许还勉强说得过去。但如果要说各大电力公司“跑马圈河”绝对是一种污蔑。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把电力部拆分成几个电力公司的目的,就是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调动各个电力公司的开发水电的积极性。然而,电力公司这种积极性的表示只能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各水电资源的开发权,最终还是要由政府决定的。可以说我国从来也没有一个电力公司曾经靠“跑马”圈来过什么河。此外,“违规先建”水电的现象,对于各大电力公司来说,也是不存在的。特别是在“十五”期间,全国还没有一个大电力公司的水电开发具有任何“违规先建”的行为。只有最近叫停的金沙江水电,因为出现了国家批准开展前期工作之后,又长期得不到环保部门批准的使工程的度汛遭遇到了巨大的安全风险的特殊情况。有关电力公司按照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意见,赶在雨季到来之前进行了大江截流。目前,这种地方政府决策导致的问题,是否应该属于“违规先建”的范畴,还有待于国家有关部门的进一步确定。作者不应该盲目的妄下结论。 另外作者关于我国“理论上都认为保护环境是重要的,但如果保护环境的措施和水电站的经济目标相矛盾,往往是牺牲的是长远利益”的说法,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在我国最大的三峡水电工程的建设中,我国政府就曾明确表态:不解决好生态环境和移民问题三峡决不能建设。这难道会是“但如果保护环境的措施和水电站的经济目标相矛盾,往往是牺牲的是长远利益”的表现吗?此外,作者关于“特别要注意 1988 年政府行政机构改革后,水力发电的管理职能从上到下都从水行政部门划出,造成水能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管理的缺位”的判断,也有问题。其实,即使至今水利电力部仍然存在,恐怕水电站的生态环境监管也要由环保部来负责,因此,作者的这种判断和言论是没有依据的。 当然,本书中列举的国外水电站运行中产生的某些环境影响问题 , 确实在我国一些地区也同样存在,只不过因为我国与这些发达国家处于社会经济背景和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所反映出的各种环境和社会影响的程度不同。因此,书中叙述的这些国家改善水力发电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技术,尽管在目前我国的发展阶段尚不能照搬照套,但通过了解这些信息、客观事实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环境法执行的力度,可以对于我国未来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一些市场化开发的较小型水电的生态环境改善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 XXX 2009 年 7 月 几条建议: 1、 前言中所引用的我国水资源数据,早已是多年前的旧数据。现在出版的图书,起码应该改为新的水能资源数据。否则,很难说作者是否真正了解水电这个行业。 2、 本书的 4 、 5 、 6 三章的内容都与已经出版的禹雪中的译著《国外绿色水电与低影响水电标准》一书的内容相近。因为,所占内容比例过高,是否会有版权的问题,请作者务必注意。最好在出版前与原译著的作者沟通一下,避免图书出版后出现版权问题。 3、 为了不使本书的读者受误导,序言中对作者的一些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如果作者愿意通过对话,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建议与水电学会的张博庭当面沟通),对前言和结语中不准确的叙述进行修改,本书序言中的一些批评意见,也可以进行相应的改变。
4673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之十九:新区建设须切实“生态”优先
baocunkuan 2014-1-10 11:48
刚刚看到一则新闻《 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陕西西咸、贵州贵安新区 》(见: http://news.sohu.com/20140110/n393282203.shtml )。有以下想法,提请批复者、规划者、建设者和管理者注意。 一、 从浦东新区(上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的,国家一定批复了多少个新区(我所能数得出来的,还有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再加上这个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重建“阿房宫”的西咸新区)?是否应对这些新区开展一次系统、全面、科学的回顾性评估?既要全面考察“新区”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要总结“新区”建设中的问题尤其是导致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 二、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 7 县 ( 区 )23 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 规划控制面积 882 平方公里。 如此大的面积。当时,规划等相关文件里会说,规划控制面积是那么大,建设用地面积要比这个小,到底要建多大?当然,在这之上还应有“是否需要建新区?”、“需要建的话在哪里建更合适?”等替代方案的考虑与论证是否充分? 三、 应警惕“生态文明”被口号化和“伪生态”,甚至打着“生态文明”的旗号,干着破坏生态的事。这样的“亏”我们在过去吃得并不少。让我说,就算要建设西咸新区当然这里应不限于西咸新区还应包括其他新区甚至中国正着力推进的“新型城镇化”,衡量成败的(不仅仅是结果或阶段性目标,而且包括规划、建设、管理的过程绩效)标志性指标应是“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是否得到明显的改善、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是否满意。生态文明建设,容不得再“扯虎皮做大旗”,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放心安全的食品“说不了谎”,生态红线、耕地红线、水资源红线容不得“践踏”。而真正实现资源生态与环境保护目标和在上述框框内,实现包括西咸新区在内所有新区发展目标以及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才是“硬道理”。 四、 西 咸新区未来要编制的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和镇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供求中长期规划等专项规划 。这些规划的关系上,应将环境、资源与生态类规划(简称为“保护类规划”)作为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其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规划(简称为“发展类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性规划。在遵从关系上,发展类规划应“听从”保护类规划;而保护类规划应明确对发展类规划的要求、约束、指导,并划清发展类规划的红线、底线。 五、该新区未来要“ 建立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与的 部省际联席会议制度 ” 。 这似乎是一个新机制,哪些部门会作为这一联席会议的成员?环保、水利、农林和国土部门不应“缺位”、不能“失语”,而且应加大这些部门相对于发改部门的话语权。甚至发改部门应一改传统方式,在决策之前“俯下身子”,听听这些部门的意见。 六、 按“环评法”,环评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篇章或说明)应在报批时与规划草案一并提交给审批机关。没有报送“环评文件”的,审批机会一律不得批准该规划草案。作为审批机关的国务院,是否注意了这一点?当然,国务院这里“批复”(当然,也许不是“批准”)的也许不是需要按“环评”及相关文件要求开展环评的规划范畴,或者说,国务院批复得就不属“规划”。但我要说得,这应该是真正的决策源头。要实现从源头控制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这一源头是千万不应被“错过”的。
20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复旦大学举办环境保护与美丽中国(2013)论坛
baocunkuan 2013-12-17 10:23
复旦大学举办环境保护与美丽中国(2013)论坛来源: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3-12-16小字体中字体大字体 新闻中心讯 12月14日,环境保护与美丽中国(2013)论坛暨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第11届年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论坛邀请了来自经济、社会、公共卫生、环境、能源以及政策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有关政府部门,共同商议“十八大”以来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和新趋势,共同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改革要略,共同讨论如何通过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加快推进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实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布局。 通过研讨,与会专家和学者一致认为: 第一,生态环境领域的发展正面临新情况、新挑战和新趋势。 自十八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首提“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设想,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加紧并加快了对资源环境领域的保护工作,但现在看起来,当前资源环境领域的发展形式仍然超出了当时的估计,尤其是在资源利用的效率提高以及环境污染的排放控制等两个方面,实际的进展显然不大,相反,随着“雾霾”等环境问题的爆发,愈加凸显社会经济运行背后的高昂环境成本,公众的意见和反响却越来越激烈,“雾霾”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与此同时,我们的经济全面转型也面临重要关口,如果不能在关切民生的环境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那么“经济转型”本身极有可能失去了其最大的人文关怀本义,因此,随着“结构转型”在各个领域的全面深化,资源环境领域的根本性变革也已经迫在眉睫。 第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明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改革要略,延续并强化有关“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制度发展理念。 在事关民生的资源环境保护上,除了必须对具体的管理领域和部门进行改革之外,首要的是统一思想,确立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在此问题上我们已经没有选择,也没有任何弹性可言,这也是十八大上创造性地提出“美丽中国”概念的缘由所在。 为此,从最初的环境信息公开,建立环境质量预警系统到“大气国十条”的颁布,再到环保法修订,资源环境领域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不仅更加接地气,而且还步步紧逼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一直到《决定》公布,我们可以发现,“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形态”,已经在中央的部署下基本完成了各项必要的前期动员工作,而《决定》则将在此基础上推动资源环境保护工作更上一层楼。 第三,通过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加快推进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实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布局,除了统一思想之外,还必须以制度为抓手,提高执行力,以制度破除资源环境保护的藩篱。 《决定》前所未有地提出了“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尽管具体的改革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明晰,但其背后的逻辑和未来的方向都是明确的,即要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逐步厘清当下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本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科学性。具体而言,一是加紧考核机制的调整,不仅要考核现任政府在资源环境保护上的生态政绩,而且还对负责人实行离任生态审计,这是前所未有的力度;二是确立生态红线制度,建立一个所有政商都不能碰的红线,其实这也正是民生的底线。有了这两条,便为后续的改革扫清了制度上的障碍。 最后,与会专家还认为,《决定》“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事实上,从资源环境保护关涉自然、民生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资源环境的保护也将越加呈现出与其他各个领域的交叉性。这一点也恰恰正是举办本次论坛的重要意义所在。
11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系统被破坏是人类文明的黑暗
热度 1 蒋高明 2013-12-10 10:56
看到一篇好文,特予以转载。笔者非常同意作者的观点,当前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建立在对生态系统掠夺基础之上的,这将是不可持续的。何去何从,取决于我们对自然的态度。要么人类在资源资源枯竭之前消亡,要么人类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很难有第三条路线可走。 生态系统被破坏是人类文明的黑暗 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ping/2013/12/310571.html 作者:穆光宗 发布时间:2013-12-10 来源:中国网 字体: 大 | 中 | 小   在全球化影响日趋深化的时代,文明的对话、尊重、和谐和共荣就成为最高层面的话题,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话题。   当今的地球文明是文明冲突升级的世纪,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大行其道的世纪。全球文明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全球文明是各种区域文明的地理拼盘,其中有融合和借鉴,也有对峙和冲突。早在1988年,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费孝通教授率先提出“文化自觉”观点,这就是在学术思想界倍受尊重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这是文明发展的全球理想。然而,事实与理想反差很大,我们看到的是:地区性武力冲突频乃,生命价值一再失落。例如,如果一种弱势文明掌握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如石油),那就往往成为强势文明觊觎的对象和征服的对手。   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的文明冲突从文明内部冲突扩张到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外部冲突,或者说强势文明和弱势文明的冲突,进入征服和掠夺的工业文明时代,一个在野蛮中生长文明、在殖民中扩张文明的时代。从洪荒年代走到武力拓展的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文明无法从根本上抹去“丛林法则”的野蛮和血腥。文明对话需要力量的均衡。力量悬殊的文明是无法对话的。   人类的文明从性质上讲包括了两种,即霸道文明与和道文明。在霸道文明的价值体系中,崇尚的是军事力量,是拳头和大棒。战争是文明野蛮对话的具体表现。在和道文明的价值体系中,崇尚的是和合和互补。文化交流是文明诗意对话的具体形式。   工业文明出现之后,人类的文明冲突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升级为人与自然的冲突。恩格斯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报告在制造业发达的南部中国重现。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抑制力量大大加强。其时,经济力量成为文明演进的主要推手。一直到20世纪60-70年代,人类的知识体系中才首次出现了“环境保护”的概念,有了《寂静的春天》的无奈,有了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的忠告,有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喊。   全球化时代的地球文明更多是经济-文化-社会的多重冲击和渗透、冲突和交融、挑战和应对,全球化是历史的潮流,是人类文明重建和的重要机制。文化力量成为新文明演进的主要推手。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力量来促进文明的和谐和共同繁荣?首先是“自觉”,每一种文化和文明都有它自己的优长。其次是“尊重”。尊重每一种文明的生存法则和生命价值,因为这是地球文明生态的多样性所需要的。弱势文明需要的是强势文明的帮助,而不是干预,这是文明尊重的起码准则。再次是“互助”。人类的文明冲突和文明对话只有在“生态文明”道德伦理的指引下才能走向光辉的未来。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提倡生态整体主义的理念,创造真善美的现代生态文明体系。   天地人和是文明的最高境界。天和、地和、人和的“天地人和”是最高的生态文明,也是人类不息的追求。人口与文明的关系若何?我对人口的朴素理解是:人口人口,一人一口,人决定口而决不是相反。可以以为——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是社会生存的基础,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是对人口在文明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的公理性认定。    在中国文化先驱打通古今、纵横捭阖的宽广视野中,天、地、人是人类生存系统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它们之间存在着“和而不同”的关系,虽然在复合的生态系统中它们各有各的位置和作用,表现出自身的差异性和系统的多样性,但是只有“和谐”达成了多样性的统一。 这就是我们对生态系统本来面貌的尊重。人口的繁衍和生息也呈现出一种生态的规律和秩序之美。   在追求天地人和“生态大美”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生态文明的一条根本法则:“各重其重”,或者说天地人都有自己的生态自觉和生存努力,“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属于原始生态,但在文明生态中我们都要明白各自的“生态位”,天地人和,自重其重,其中人和是关键。   多样性不仅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态风姿,而且是生态文明生生不息的根本动力。多样性是一个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天地之大德曰生,多样性是一件大好事,但多样性必然包含着差异性,事物总是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的差异构成矛盾的统一体而相辅相成,差异性同时潜伏着冲突和挑战,有差异就有竞争,如果差异性大到对立的程度就会爆发冲突甚至战争。自然的和谐可能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结果,社会文明的和谐也可以是“以文化之、和谐共荣”。文明的和谐正是对差异的尊重和对冲突的调和。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羁绊,树立“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当然,人乃天地之秀、万物之灵,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其“生态位”最高,但是人在天地之间而不是天地之外,受到天地的约束和局限。人类的生态自觉是指生态道德的自觉。人要清楚自己的位置和权重,要摆正自己的生态位,“各重其重”包含了“敬畏自然、感恩天地”的思想。地球的生态系统如果遭到巨大的破坏,人类的文明就可能进入黑暗时期。这就是为什么联合国要关心安全、发展、人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其实是相互关联的。“各重其重”的思想中包括了“自重其重”,就是尊重自己的领导者角色和地位并切实发挥好维护和建设生态系统的作用。   最后,我想以早年登临泰山之巅时写下的两句诗作为结尾:“古今多少事,成于我之外”。“道德之我”是“谦虚之我”和“自强之我”的结合,人类既要培育生态自觉,也要进行生态建设,相辅相成,方成大业。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750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生态建设亟待战略环评升级
baocunkuan 2013-12-5 11:20
来源于 财新《中国改革》 2013年第12期 出版日期 2013年12月01日 :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3-12-02/100612279_all.html#page2 财新《中国改革》 特约作者 包存宽 何佳 陆雍森 升级版战略环评须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回应生态文明建设所关注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包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和具体内容,确保政府重大决策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战略环境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alAssessment,SEA或战略环评)一直被视为连接宏观、抽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原则与具体可操作项目间的桥梁,被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工具。 中国战略环境评价发展的困境   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解决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是由于长期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决策价值观失衡、决策方式不当或决策执行失真使得城市或产业发展定位不准、规模过大、布局不合理和结构性问题突出等所导致的。战略环境评价无疑是当前最直接和有效的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等评价内容纳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战略,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的政策工具。   但是,当前中国战略环境评价研究和规划环境评价(PEIA或规划环评,是指规划层次的SEA)实践,无论是在制度的价值取向还是具体的实施模式和评价内容上,都无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具体面临如下困境:   (1)当前的SEA理论和实践研究是建立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工具理性范式和价值规范基础上,在评价中仍是以服从和支持经济增长为前提,所谓的决策优化也多是技术、措施层面的修补,是一种改良式、被动应对式的反思和调整。而生态文明则是对传统工业文明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理念的深刻反思,是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突破性变革,从根源上避免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发生。因此,生态文明需要战略环评能够对决策框架进行从技术到体制、再到文化的全方位反思和改变,而不仅仅是在决策技术层面上的支持。   (2)当前关于SEA理论研究的成果颇多,但是关于SEA的学科建设却始终不得其道,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的SEA研究中同质性成果偏多,而且侧重实证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学研究,缺乏对SEA“应该是什么”(应然性)的“元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系统研究。对于SEA的本质属性、功能和价值取向等基本问题阐释不清。这种“不问价值”的研究倾向在本质上与SEA的评价对象——公共政策的基本属性是相违背的。缺乏对评价对象的特性研究,SEA也就失去了学科研究的独立性和存在价值,从而陷入与其他学科和部门的认同危机。   (3)对SEA和政策规划决策的关系研究也基本限于操作层面,对于实施过程背后的制度和潜藏机制及其相互关系缺乏研究。也有学者担心由于PPP(Policy, Plan Program,即政策、规划及计划)制定和SEA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制度背景,过程的全面融合可能带来很多政治和社会问题。然而,部门制度层面的差异不应成为反对融合的理由。从制度分析角度研究SEA和PPP的关系,并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促进二者融合;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尤其是政府的重大决策,将包括战略环境评价的经济社会评价体系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是一个虽然很困难但又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4)当前的SEA研究多是受到国内政策形势和西方国家研究成果的影响,碎片式的、跟风式的成果颇多,持续、深入、系统地开展SEA研究的学者并不多,而具有学术价值、实践意义的很少。尤其是SEA研究者缺乏独立性,真正能够结合中国国情和体制机制、政策与规划作为学科特点开展创新性研究,从而能引领国际SEA发展方向的高质量成果更是稀少。 SEA2.0 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中国环境战略评价亟须由1.0版向2.0版升级。升级版SEA2.0的基本内涵是:结合生态文明理念、方针、目标、重点领域与任务等,对当前SEA系统(包括理论、模式、制度、实践方面)进行提升和建构,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和方针,确定战略环境评价的价值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评价模式和制度框架,建立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响应生态文明所关注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涵盖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和具体内容,确保包括政府重大决策在内的社会经济活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贯穿“价值规范—评价模式—技术方法—制度设计”的完整的战略环境评价体系。具体见图1和表1。   SEA2.0升级版,不是对原有战略环境评价SEA1.0版的否定,而是对原有SEA1.0版的继承、发展和升级。打造SEA2.0升级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和发展。 ​   1.价值规范——基于生态文明理念   战略环境评价应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以从源头治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实问题为约束,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为导向,优化政府决策的政策工具和激励约束机制。因此,需要探讨生态文明理念下,战略环境评价的应然性和实然性的价值取向,并构建价值调适机制,以协调应然性和实然性价值取向之间的差异。   2.评价模式——多样化、灵活的评价模式   从单纯的物质性要素的评价到包含利益关系的评价,比如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从对环境要素的表征性评价到对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性评价;从单纯的环境影响战略评价到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的整体性评价、可持续性评价;从重结果与结论的评价到融合了目标与结果、内容与方法、过程与程序的评价;从单一政策或规划方案评价到战略体系(如城市规划体系)评价;从作为“预防性环境政策工具”、“以优化某一决策方案为中心”的正向战略环境评价,到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基于解决历史遗留和当前存在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如何协调、优化当前相关政策、规划)为导向的逆向战略环境评价模式。   3.评价方法——“分析—协商”的评价方法   “分析(analysis)—协商(deliberation)”(简称A-D)决策模型,强调在决策和评价过程中,多方参与协商,能够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和建议。这里,“分析”指的是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决策科学、逻辑、数学和法律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各种各样的推理并得出具体的结论,尤其是不同背景的专家提供的专业分析,能够提高决策的质量;“协商”指的是参与主体之间进行讨论、谈判、反思、劝说以及其他形式的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不同背景的专家之间、专家与公众之间都能开展互动。两者的关系是“协商构建分析,分析指导协商”,这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SEA中采用A-D模型,是技术理性与交流理性的契合,重点研究在不同的规划决策情景下,分析阶段和协商阶段的具体功能和环节设置,关注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和每一个SEA环节与决策环节间的互动反馈关系。   4.制度设计——约束性制度与非约束性制度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三个最严格”制度,其抓手就是通过SEA和规划环评,去影响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土资源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与重要生态功能区规划、空间规划,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规划、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水资源规划、能源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SEA制度体系至少应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三个方面。正式约束也称为正式制度,主要包括界定经济主体的责任规则、惩罚规则和度量衡规则(评价规则)等;非正式约束亦称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之间要相互匹配、相互适应。SEA2.0版的正式制度要成为制度的内核,实施机制要为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保驾护航。 ​ SEA2.0 版的实现路径   1. 生态文明理念如何作为战略环境评价的价值规范,如何通过SEA融入社会经济的重大决策   在实践中,应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战略环境评价进行类比分析,包括建设目标与评价目标的比较、建设原则与评价原则的比较、建设任务与评价功能的比较、建设模式与评价对象内容的比较等,探究战略环境评价对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继承和包容之处;再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战略环评的公平和效益这两重基本价值取向中,细化战略环评核心价值,确定战略环评的应然性价值取向,并采用利益相关方分析及博弈论,分析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通过对博弈均衡解的分析,得到战略环评在实践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基于以上两种价值取向的不一致,应从战略环评系统自身及保障机制两方面构建战略环评的价值调适机制。   2.利益相关方之间如何通过SEA形成价值共识   SEA中的相关(各)方包括:委托方(客户、出资方)、主管方(行政管理者、代理人)、评估方、评估对象、标的掌控人、利害相关方、信息提供者、公众等。生态文明建设和公共政策的形成及实施最终都要依靠从中央到地方各行政层级以及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合作来推进。   建构是基于一个掌握一定信息的建构者个人或团队,在所处环境、背景和情景等条件下与其他建构者之间的互动。评估是以推进评估对象的建构进化、演变为目标的一个合作、协调过程,并非所有评估结果都会达成某种共识(不一定完全达成共识);要改变传统的“环评人员”或“环评和政策、规划制定人员”共同“依据”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遵循或参照领导意图、专家意见去工作,提出评价结论和建议,并作为决策依据。   3. 如何实现战略决策与SEA过程的信息整合   建构是由建构者基于最大可能获取的信息整合。建构由一定可获得的信息构成,这些信息形成某种整合的、系统化的合理模式,其性质取决于建构者掌握的信息及其思考的成熟程度。而且,建构的过程除了掌握信息,还扎根于建构者已积累的知识、经验,所持的价值观以及个人心理,如畏惧、偏见、希望、失望、成就感等。因此,建构产生于已知、可知及待认知的认知者之间(或建构者之间)的互动,建构是“创建的现实”,而不属于“独立于建构者之外的某种客观世界”。   4. 如何实现当前规划环评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间的协调和相关部门间的合作   建构理性主义认为,制度的形成和演变是主体(主要是国家政府)精心设计和参与的结果。在建构理性主义视角下,制度的变迁与主体行为演变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研究的焦点。以生态文明为导向,将对SEA提出许多新要求,包括对于中国规划环评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响应式聚焦的建构型SEA模式的方法学(合作和辩证解释)。如何从传统模式转向这种模式,这是宏大、艰巨的任务,同时充满不确定性与风险。为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当前的规划环评制度需要拓展内容:   首先,对现有规划环评制度予以梳理,分析当前SEA制度能否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其次,重大政策与规划涉及领域、部门或行业相关制度,数量多且散、系统性不够、整体性不强、缺乏有效响应规划环评相关制度,相互间甚至有矛盾。须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确定建立或完善这些制度的方向和基本内容。   再次,须对规划环评制度框架进行顶层设计。应基于SEA的理论体系重构中国规划环评制度体系,形成涵盖强制性、选择性和引导性等不同形式的规划环评制度框架,分析不同形式制度间的关系,确保制度框架内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应重点确立规划环评的法律法规体系。   最后,基于实效性分析和评估的结果识别出规划环评制度的驱动要素,包括关键主体、关键事件和关键环节等,构建政策执行过程模型,识别制度执行中需要改善的环节,提出增强执行力的措施,保障政府规划环评制度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解决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需要战略环境评价,以期从决策源头预防形势恶化。   (2)当前战略环境评价无论在制度的价值取向上,还是在具体的实施模式和评价内容上,都无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中国需要建立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回应生态文明所关注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包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和具体内容,确保政府重大决策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涵盖“价值规范—评价模式—技术方法—制度设计”的完整的战略环境评价体系。   (3)建构主义范式与第四代评估的思路,为战略环境评价建构提供了可行的现实路径,SEA2.0应体现在SEA与政策规划决策的充分融合与有效协作上,包括形成价值共识、信息共享、制度协调与利益主体间相互合作的机制。   2.建议   战略环评如何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建构?如何以SEA2.0为政策工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展战略环境评价研究,包括构建其价值规范、丰富其评价模式与评价方法,加强顶层设计,优化SEA制度。   (1)重构战略环境评价系统的核心是基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两大目标。应重构战略环境评价价值规范,重新调整战略环评系统尤其是评价主体、评价对象与内容、评价目的与依据、评价模式与方法的关系。   (3)以生态文明建设需解决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三大问题为导向,开展多样化的战略环境评价模式研究。比如,“基于空间分析—主体协商的战略环境评价模式”、“基于资源约束—面向决策群的战略环境评价模式”和“基于环境问题的逆向战略环境评价模式”。此三种模式也分别涉及“优化国土空间、资源节约、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等生态文明建设所涵盖的三个重要领域。   (4)基于生态文明,开展战略环境评价制度分析、评价与顶层设计。应将前述三种战略环境评价模式予以制度化,包括强制性制度、选择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尤其应当研究当前相关领域(如城镇化、工业化、资源利用与开发、交通、水电开发、流域与区域海洋开发)制度建设现状,分析其能否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及其对战略环评制度的响应与协调程度,探索SEA2.0版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方向和内容等。■  作者包存宽为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导,何佳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陆雍森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版面编辑:喻竹杨洋
2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应空气污染,只能戴口罩了?
热度 3 baocunkuan 2013-12-2 07:56
这些日子已经习惯了早晨起床后,先查看一下空气质量 AQI 指数。目前的上海 AQI 已经过 300 了( 338 ,美领馆的 313 ,严重污染),再看一下我的 Minipad 里收藏的近几个去过其他城市(出差之前也是习惯于先查看一下该市的 AQI 了):北京 128 (当下在这几个城市里算是好的,轻度污染,美使馆 172 ),我的家乡济宁 289 (重度污染),南宁 130 (轻度污染),贵阳 160 (中度污染)。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一线城市到所谓的二线、三线城市,让人似乎只能“一声叹息”了~ 昨天上海 AQI 也过两百了,甚至有人建议应取消当天的马拉松比赛。我也是从昨天起,戴了口罩。再上次戴口罩是 30 年前(当时我上第二个小学五年级)的那个冬天,在县城上学,要骑自行车,邻居二哥把他的口罩直接摘下来“赠”给我的~好像也没戴几次。昨天再次戴上口罩,这个别扭:首先是闷得慌,而且一呼气眼镜片上就上蒙上层水气,还有就是我爱出汗,等走到办公室里经常是大汗淋漓,冬天也差不多这样,再戴上口罩,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按照 9 月份国家发布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尤其是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 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是迫于“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的。因此,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要面对的,也是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解决的;同时,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解决程度尤其是环境质量应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成败或成效、绩效的标识。 作为个人,应对空气污染,我只能戴口罩了。而要真正取得与污染斗争的胜利,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齐努力,需要“制度”这个武器。
2944 次阅读|5 个评论
彻底解决污染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基于生态文明齐努力
baocunkuan 2013-11-22 03:27
一则消息《环保官员 8 年举报化工污染写信访件近 30 万字》( http://news.sohu.com/20131119/n390387378.shtml )看后,心里一阵唏嘘:一个既有技术(至少是环保业内人士)、又有一定的职权(环保局党组书记),更有一个不缺少决心的( 8 年时间,信访件过 30 万字)老人。新闻媒体而且是有影响力的中央新闻媒体也早在 2009 年就已经介入。据报道,老人连续 8 年向上级有关部门举报污染和问题,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部门的重视,解决了一些问题,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园区管委会甚至污染企业也不能说没有作为,两家污染企业先后追加投入 3500 多万元进行废气专项治理。为何就搬不倒这股 “ 废气 ” ?我看这不止是废气,甚至是一股 “ 邪气 ” 。 “ 邪气 ” 源自哪里?如何能从有效遏制到彻底解决污染问题更是值得人们深思。 首先,应该还是“ GDP 至上”经济发展“冲动”。据报道, 2012 年度该县级市工业企业自营出口十强中化工园区就有 3 家企业上榜,其中被老人投诉的两家化工企业之一就位列第一。在 GDP 至上甚至称其为 GDP 主义下,要想让地方政府割舍这一块大蛋糕,真得应是好难。从另一角度讲,企业当年进来也是政府招商引资的结果,在企业合法进来且排污达标情况下,政府要想撵走污染企业,还真得当心是否会摊上官司。我国正在努力建设“法治国家”,如果地方政府像当年招商引资时眼盯着企业可能带来巨额财政收入而依靠行政力就把污染企业引进是一个错误的话,现在如果一味地为了平息群众“怨气”和维稳需要而依靠行政力把污染企业撵走同样是一个错误。可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的权重”,有望从源头上遏制这股“邪气”。 其次, “ 邪气 ” 背后依稀仍有权力的影子。尽管化工园区地属该县级市,但该 化工园区的规划问题不属该县级市管辖范围。原因就在于化工园管委会是地级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化工园的行政级别与县级市一样高,而县级市环保局就成了化工园区管委会的下级单位,不仅管不了,更无权干涉。 这也是当前国有企业行政化“送给”环保工作的一个尴尬。国有企业行政级别高于地方政府,而且国有企业领导与地方政府领导、相关部门领导有轮岗的可能。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执行环境监管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了。而“十八届三中全会”一方面要“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另一方面要“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相信这“一增一减”,未来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进行权力角力机会不仅会越来越少、而且会越来越处于下风。 再次,规划执行屡屡“走偏”。国土资源部和省政府对该化工园批准的面积为 2.5 平方公里,而现在实际面积居然扩大 23 倍之多达到 59.97 平方公里。而且,按规定该化工园区周边要留足 1000 米空间防护距离,该距离内不得建设居住区、学校、医院等建筑。但据报道,在防护距离范围内分别有一个小学和一个近千户居民小区。现实中,各类开发区、园区的实际面积远远大于国家或省上级批准的面积几乎是常态,而能在 2006 年至今 7 年左右时间就扩大 23 倍。关键是,化工园区防护距离的规定和相关管理要求为什么没有执行?原因在哪里?是原有的居民和学校就没有搬迁?还是化工园区建成后又批准建设的?或者是化工园区面积扩张时靠近了小学和小区?无论是何种原因,有一条可以确定,规划形同虚设,规划执行屡屡“走偏”。“十八届三全会”也强调了“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未来“规划走偏”的机会与空间将被大大压缩。 第三,环境信息公开及环境标准制定应倾听群众声音。据报道,“对于该化工园和化工企业的污染的问题,市民不了解情况”,其背后是环境信息不对称:群众获得环境和污染信息的渠道、辨析环境与污染信息的能力、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觉悟和水平、化工园区和企业公开其环境信息等非常有限。污染企业定期对大气污染因子的监测均能达标排放但仍然难以解决废气扰民问题,矛盾的核心就在于达标排放的废气仍高于普通人的嗅觉阈值。这里就得说一下标准了。根据《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 , 第 1 部分:基本术语》 (GB/T3935.1-1996)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有关方面”到底是哪些方面?尤其是 “ 有关方面 ” 有没有普通公众?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关系到“环境质量 ” 这一公共物品,公众无疑是这一公共物品的用户,而作为“环境标准”这一制度供给方——政府同时还代表了公共利益的。因此,在环境标准制定中应有公众听证,不能以 “ 有关方面 ” 来搪塞甚至糊弄人。“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应“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而群众参与污染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和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以及参与包括环境标准在内的环境公共政策的制定,不仅是促进决策民主的重要体现,而且是确保群众环境权益的有效保障。 最后,要提醒一下:期待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污染问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我们要做好与污染长期“斗争”的准备。在与“污染”斗争的统一战线中,不仅要有群众与政府,企业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包括造成污染的那些企业。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可以说,我国当前面临的污染问题是长期“历史欠账”和中过度发展“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依赖型”产业等结构性问题、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源头性问题交织在一起所致。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应植根于更深层的社会改革,包括对经济增长目标、社会结构和民众意识的根本变革;需要整体提高从政府决策者到企业家到各级执行者、行动者以至公众在内的环境意识,需要基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理念到价值观、到知识和行动方式方法的全方位的二次“启蒙”;需政府、企业、社会(包括公众)三方基于生态文明齐努力。
17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十八大与生态文明(资料)
龚胜生 2013-11-20 22:28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十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51)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52)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53)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范围,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54)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个人分类: 时政经济|36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水电开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热度 4 zbt92 2013-11-5 08:31
2013 年 11 月 3 日在水库大坝与生态环境论坛(昆明)上的演讲 张博庭 引言 说到水电开发,没有人不会联想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为水电与生态环境有难以理清的不解之缘。很多人认为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其实不然,没有一种人类活动对生态没有影响。无论是种粮食、盖房子、修道路,开采矿藏,这些人类文明活动不仅对生态有影响,而且还对环境有很大的破坏。但是,正因为这些活动往往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反倒没有人关注它们对生态的影响了。 在发明水电建设的初期,人们曾高度的赞扬它是一种它是一种既美化环境又带来效益的完美工程,似乎是没有缺点的。不过,后来人们逐渐发现,水电开发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很多情况下它虽然能美化环境,但对生态的影响还是比较严重的。 到上个世纪后期,水电对生态影响的反思,就成了一种时髦的环保。以至于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极端的反水坝、反水电的投机群体。水电和生态的矛盾到底如何化解?最近,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给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 一、水电开发与生态文明的思辨 面对我国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党为什么不提倡 “ 加强生态保护 ” ,而提出了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呢?显然,生态文明要求必须要 “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 而不是简单的提倡保护生态。请注意,自然生态与环境是有区别的,我们提倡保护环境是毫无问题的,但是,当我们把保护环境,换成了保护生态,这种提法就有可能产生某种歧义了。 1.1 、必须注意生态与环境的区别 何为环境 :(根据孙儒泳先生编著的《动物生态学原理》,环境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周围的一切的总和,它包括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有机体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 人们在使用环境这个术语时,心目中总有一个主体或中心,如人类在谈论环境是,往往指的人类环境,以人作为主体的 。 实际上,环境科学中所指的环境都是以人类为主体的。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是指围绕人群周围的一切。这与生物学中的 “ 环境 ” ,和生态学中的 “ 环境 ” 内涵是不同的。所以, 离开了主体的环境是没有内容的,没有意义的 ,环境的概念是具体的、相对的。 环境包含了有机(生物)环境和无机(非生物)环境。 再看生态:它的原意是 “ 研究有机体与它的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 。不过,生态学研究的层次很多 , ,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子系统等等。在不同层次的子系统中,生态的内涵是大不相同的。当我们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个地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考虑问题时(相当于环境),与某研究人员针对具体某一研究目标的局部生态子系统时,生态的内涵和范畴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曾指出: “ 每一个有机体都不得不反抗其环境,而文化又强化了这种对抗。生活于文化中的人实现了对自然的统治。我们重新改变了地球,使之变成城市。但这个过程包含着某种辩证的真理:正题是自然,反题是文化,合题是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这两者构成了一个家园,一个住所( “ 生态学 ” 的希腊语词根 oikos 的含义就是住所)。 由此可见,从宏观上看对于人类来说,生态就是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反抗,创造一个适应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不是一味的强调要保存某种自然生态。这才是完整意义的生态。人类从制造和使用石器工具开始,到现在发明、制造和使用的高科技手段,都是为了同自然进行抗争,并在这场斗争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权,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发展。(改变自然生态)。因此,我们今天的地球,早已经不是原来的纯粹自然的地球,而是由人类活动改变了的 “ 人类学的地球 ” ,或者说是 “ 社会的地球 ” 。 这应该才是我们生态学意义上准确理解的生态。但是,对于某一生物专业的生态研究者来说,生态的含义则完全不同了。因为,它们也可以称为某种领域的生态学。所以,在人们的概念里,无论是生态,还是生态学都是多层次的。如,对于某一个体水平的研究,所研究的目标是个体周围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因素都是这个目标个体的环境; 对某个种群层次的研究,则不包含种群内部的个体了,其他物种的种群和非生物环境就构成了这个目标种群的环境了。 到了群落层次,研究的目标是群落内所有物种种群的集合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所以这个时候的环境就只有非生物环境了; 到了生态系统层次,研究目标是包含生物和非生物(群落加非生物环境)的一个大的系统。 可见,只有到了最高的(生态)层次才是哲学家罗尔斯顿所解释的 “ 生态 ” 。由于生态的范畴不同,常常会引出很多混乱。例如: 2013 年 8 月 15 日 ,一篇题为《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惊慌。 该报道称 “ 在《 2013 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发布会上,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 简称 ‘ 长渔办 ’) 主任赵依民心情沉重地表示,总体上看,长江生态已经崩溃,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干流鱼类自然资源也已濒临崩溃 ” 。 我们大家眼看着长江流域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和治理了长江的洪水威胁之后的突出变化,为什么鱼类研究人员得到的结论,却是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呢? 对于整个长江流域来说,包括人在内的生态环境,不仅没有崩溃,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例如,上世纪 30 年代的长江大洪水,吞噬了数十万人的生命。 1998 年的大洪水,百万军民不得不在长江大堤上严防死守。但是,当三峡工程建成后,去年长江出现的瞬时洪峰,已经超过 1998 年,然而下游的长江大堤和武汉等城市,不仅没有需要严防死守,反而有很多百姓在江边公园的洪水中嬉笑打闹,享受着洪水带来的清凉和乐趣。 对于鱼类的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的长江,人的感受如何呢?一位来自湖北荆州地区的年轻记者,曾用自己家庭的切身体会阐述了三峡工程所带来的变化。在她童年的记忆里,长江一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因为,为了避免长江泛滥,她的父母每年的冬、夏两季都要出 “ 义工 ” 。 冬天要去 “ 挑堤 ” ,因为长江的大堤每年都要修补、加高。夏天则要去大堤上抗洪。古老的长江带给他家庭的记忆,除了恐惧还有沉重的负担。但自从三峡建成后,这一切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出 “ 义工 ” 的惯例,已经成为历史。特别是去年汛期,虽然长江出现了超过 1998 年的特大洪峰,但是,江边的乡亲们仍然悠闲自得的度过每一天。 总之,对于长江中下游的广大民众来说,三峡大坝已经把昔日带来恐惧和负担的长江,变成了今天幸福和美景。这就是当地居民生存状态的变化。通过工程措施调控了长江的洪水,更适于人类的生存,这就是人类生存环境(即生态文明)的变化。 不过,令人有些遗憾的是,生态文明的进步常常是需要以某些物种退出历史舞台为前提的。这就是自然界的规律,就好像人类的出现,只能在恐龙灭绝之后一样的无情。和世界上的任何江河开发一样,长江生态系统的文明进化,也是难免会伴随着某些濒危的鱼类退出历史舞台作为代价的。不要悲伤,进化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不管你愿意与否,总是要有某些濒危的鱼类不断的退出历史舞台。 在 “ 长渔办 ” 主任赵依民的眼里,长江的生态系统就是他专业范围内的某些珍稀鱼类(个体)的子生态。所以,他从他个人专业的角度就理所当然的说出了 “ 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 ” 的危言耸听。但实际上,对于我们整个社会长江的生态系统不仅没有崩溃,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生了巨大的文明进化。然而,这种文明进步却被一位站在自己专业角度的人士,说成了崩溃。这些都是由于所考虑的 “ 生态 ” 的范畴不同,所引出的麻烦。 由此可见,对于保护生态的口号,当指向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生态系统时,当然毫无问题。但是,当我们把这个 “ 保护生态 ” 的口号,局限到了某一个子生态系统的时候,就可能出现了保护的结果与整个人类发展进化的大生态产生矛盾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水电的遭遇,就是因为我们缺乏整体的生态大局观念,把保护生态的理念,教条地用到了某一个子系统上。用保护某一条鱼、某一棵草的理由,反对整个的社会进化。 最终,以至于形成了,我们抱着保护生态的目的阻碍水电开发,却得到了破坏生态环境的效果。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二、保护生态的提法,来自保护环境 生态环境:这个术语具有极强的中国特色,在国际生态学词典里几乎找不到这个术语。所以,尽管国内很多学者经常使用这个术语,但至今在国家科技名词委员会发布的《生态学名词》中,还没有收录这个术语。 据考证,这个术语最初是已故中科院院士黄秉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在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针对草案中 “ 保护生态平衡 ” 这一说法提出来的。他当时认为 “ 保护生态平衡 ” 的表述不够确切,建议改为 “ 保护生态环境 ” 。他的建议在政府报告和宪法中都被采用后, “ 生态环境 ” 就成为一个法定名词。 但此后,黄秉维院士也发现这个提法不当,并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明确地说 “ 顾名思义,生态环境就是环境,污染和其他的环境问题都应包括在内,不应该分开,所以我这个提法是错误的。我觉得我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它有权改变这个东西。 ” (参见:《科技术语研究》 2005 钱正英等)。 笔者认为,当初黄院士对 “ 保护生态平衡 ” 提出的异议是有一定道理的。平衡不应该去保护,而应该是维持或者说维护,但是,环境是必须要保护的。所以,他建议把保护生态平衡,改为保护生态环境。实际上就是把生态环境等同于了环境。 这个把生态环境当成环境一样使用,在某些情况下是完全可行的。如前面《动物生态学原理》中所述 “ 人们在使用环境这个术语时,心目中总有一个主体或中心,如人类在谈论环境是,往往指的人类环境,以人作为主体的。实际上,环境科学中所指的环境都是以人类为主体的 ” 。可见,对于包括整个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体生态系统来说,生态环境的表述与环境的差别是不大的。但是,当我们考虑某一个不包含人的子生态系统的时候,(生态保护就可能要和科学发展观中的 “ 以人为本 ” 发生矛盾)。显然,保护生态的说法就不如 “ 维持子生态系统平衡 ” 的说法更为准确了。 虽然黄院士自己后来也意识到这个修辞上疏忽,可能会造成某些问题,并已经建议过我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予以更正。但是,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宪法中出现的名词,即使国家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不收录这个名词,但是,它还是不可避免的要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此后,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渔业法、防沙治沙法、水法、农业法、草原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 10 多部与生态和环境有关的法律中,沿用了这一保护生态环境的提法。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的提法,就在我国广泛的流行起来了。尽管开创这个名词的黄院士的本意,是指要保护环境,(而不是保护不包括人的生态)但是,后来还是有不少人想当然地会把保护生态环境,也简化理解成 “ 保护生态 ” 。此后,当人们把保护生态的口号,运用到某个子生态系统的时候,就产生了保护了小的生态系统,却不免破坏了大的生态系统的矛盾问题。 近年来我国水电发展的某些挫折和遭遇,可以说就是一部,为了保护局部的小生态,而破坏人类社会整体大生态的历史。 三、 “ 十一五 ” 期间我国的水电受阻的代价 我国 “ 十一五 ” 规划纲要中曾提出要 “ 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 ” ,这个提法乍看起来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经过 “ 十一五 ” 期间实践,结果却十分不理想。 十一五规划中计划开工建设的水电项目,很多都没有能完成。其中,还发生了在保护生态的口号下,金沙江水电被叫停,怒江的水电开发被搁置等极不正常的现象。这些行为似乎达到了对某些河流的中某些鱼类的暂时的保护目的,但是,却严重的影响了中国的水电发展,并最终破坏了生态和环境。 由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既不能被叫停,也不能被搁置。因此,一批大型水电开发被搁置、叫停的结果,必然刺激了我国火电建设和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速。以至于那些年我国的火电比重增速过快,能源结构严重恶化,并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在国内:有一段时间由于火电厂的增速过快,我国的煤炭供不应求、价格飞涨、矿难频发、煤电矛盾突出。由于能源结构严重恶化,我们国家煤炭的消耗量,早已大大超过了实际的开采和运输能力。特别是 08 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前的那一阶段,我国遭遇了严重的煤电危机。 在那一段时间,管制电价必然出现电荒,放开电价必然出现煤荒。在这种情况下, 08 年初的冰雪灾害期间国家曾一度鼓励遍布全国的小煤窑加紧生产,以渡过能源短缺的难关。在我国煤电矛盾最突出的时刻,我国小煤窑的生产事故也达到了顶峰。 据统计仅从 08 年 9 月 4 日 到 21 日短短的 17 天时间里,就发生了 9 次矿难。 372 人死亡, 50 多人失踪。 17 天中矿难的实际死亡人数达到四百多人。平均不到两天就发生一次矿难,一次矿难平均死人 40 到 50 人。很难想象,如果不是随后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我国这种煤炭供应极度紧张的局面,持续到了冬季与社会公众的冬季采暖问题交织在一起,还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四、水电发展滞后,造成严重的生态压力 在国内,我国燃烧的煤炭已经与全世界其它所有的国家总量相等。大面颊的雾霾污染,已经非常严重。在国际上:由于过多地发展火电排放了与我们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温室气体,哥本哈根我们遭遇到全球的批评。 以前由于受到经济能力的局限,我国水电的建设虽然进展缓慢。但是,那种由于整体经济能力不足无能开发利用水电的情况在全世界非常普遍。同时也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的能源需求量也限,因此,水电开发程度低的现象在欠发展国家中,似乎也并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但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腾飞以后,如果仍然不能及时地开发利用水电和其它清洁能源,那么其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必然要靠燃烧更多的化石能源来解决。难免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由于我国的水电在经济发展的腾飞时期严重受阻,所以,我们的水电开发利用程度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近几年在全球的发达国家都积极地致力于减排的时候,我们却以每年 2 、 3 亿吨绝对增量,不断刷新着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新纪录。 大量的煤炭开采和燃烧不仅引发了我国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也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矛盾要比其它发达国家尖锐得多。为适应国际社会的减排的要求,缓解国际压力,我国已经向世界做出自主减排的承诺。 减排是当前最重要的生态保护。据预测,今后若干年人类社会如果不能把温度上升的范围控制在 2 度之内,将有可能带来海平面上涨,气候异常等一系列危险的后果。特别是当地球的温升达到 6 度之后,科学家预计,地球上将有一半的物种濒临灭绝。总之,从大局上看,我们打着保护某局部子生态的旗号而反对水电开发的结果,不仅是破坏了全球的大生态,而且,最终也会反过来更严重地影响我们所要保护物种和生态。 五、十二五的修正,为何也效果不佳? 面对 “ 十一五 ” 期间我国水电开发受阻所带来的惨痛教训,很多有识之士纷纷意识到要特别重视和加速水电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就将 “ 十一五 ” 提出的 “ 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 ” ,改为 “ 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 ” 。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是十一五规划中的 “ 有序开发水电 ” 的提法不够科学,所以,造成了我国 “ 十一五 ” 期间的水电开发受阻,因此,才要把 “ 十二五 ” 规划中把 “ 有序开发水电 ” ,改成了 “ 积极发展水电 ” 。 然而,目前 “ 十二五 ” 已经过去了多一半,但是,我国 “ 十二五 ” 规划的水电开工目标还没有完成 1/3 。也就是说我国 “ 十二五 ” 水电规划的完成和执行情况,并没有比 “ 十一五 ” 有所好转。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觉得或许有序开发与积极发展之间的差别,可能不是最致命的。因为,要求有序开发水电其实并没有任何的问题。水电开发中最合法、最重要的序,当然是执行国家的 “ 十一五 ” 规划。然而,我们当年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结果,实际上恰恰也是违背了 “ 有序开发水电 ” 的最基本要求。所以,错的可能不是 “ 有序开发水电 ” ,而很可能是 “ 保护生态 ” 的提法不严谨。 六、保护生态的提法应该慎用 多年来,我国学术界一直都有关于 “ 生态环境 ” 和 “ 生态与环境 ” 的学术争论,但是,关于 “ 保护生态 ” 的这一不够严谨的提法,可能会带来的问题,却始终没能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的口号,用以取代以往 “ 保护生态 ” 的不准确、不严谨说法,无疑将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 客观地说,由于我们环境政策的失误,我们今天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严重的雾霾污染,正在威胁着每一个人。包括那些为了保护某种小生态,而破坏了大生态的极端环保人士。 尽管产生雾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专家学者在这方面也还没有一致的定论。但是,过量的煤炭燃烧,绝对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今年 10 月 21 日,哈尔滨供暖的第一天,由于赶上了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就发生了最严的雾霾。多处的 PM2.5 监测出现了暴表。 对于各城市的 PM2.5 监测结果显示;唐山、石家庄、邢台、保定、邯郸、等一些北京周边城市的雾霾情况,经常要比北京还严重的得多。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燃煤造成的污染,可能远远超过汽车的排放。北京的汽车无论是数量和密度都比周边城市高的多。但是,由于北京的燃煤控制的比周边城市好,所以污染反倒轻一些。结果只能说明,燃煤的污染影响要比汽车更严重。 国际上的情况也类似,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和密度都不是最高的。但是,目前我国燃烧的煤炭已经与全世界其它所有国家的总消耗量相等。所以,大面积的雾霾污染,已经非常严重。大家想想看,全世界的煤炭有一半都烧在了中国东部的狭小区域内,空气污染的问题能不严重吗? 怎么治理严重的污染?当然,必须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其中尤其要加速发展高效率的水电。目前,水电替代化石能源的作用和效率,比其它可再生能源高得多。水电的减排作用,无可取代。近十年来,我国政府投入了巨大精力和财力,积极促进风能的发展,并且目前也取得了全球第一的好成绩。但是,去年我国风电全年的发电量仅仅为 1004 亿。这个电量仅仅和我们由于听信的伪环保的怒江水电开发破坏生态的欺骗宣传,搁置怒江造成的损失相近。 这些年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水电开发呢?我们是否应反思 “ 十一五 ” 和 “ 十二五 ” 规划中的 “ 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 ” ,和 “ 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 ” 的提法不够科学?这种不科学的提法,既能够引起歧义,也非常容易被保有某种目的的极端环保人士所利用。还有人曾根据这种不科学的提法,提出了 “ 生态优先 ” 口号。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这绝对是与我们科学发展观中的最核心内容 “ 以人为本 ” 唱对台戏的口号。 在考虑鱼的生态系统中 “ 生态优先 ” ,显然就是以鱼为本。在考虑草的生态系统中 “ 生态优先 ” ,就是 “ 以草为本 ” 。在专门研究猴子的生态系统中 “ 生态优先 ” ,就是 “ 以猴为本 ” 。总之,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的这种提法显然已经造成了:只有中国水电是不容许科学发展的。既然要求水电必须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那还怎么可能做到 “ 以人为本 ” 的科学发展呢?多年来实际的结果,也说明事实的确如此。 目前,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用生态文明取代 “ 保护生态 ” 的进步,已经在我国的各行业出现。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作修改: 修改前: 第一条 为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修改后: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不再提保护生态)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七、生态文明才是保护与发展的统一 广义来看,生态文明水平就是指生态资源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其本质之一就是以更少的生态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产出。需要注意到,文明的反义词并不是唯一的。 “ 野蛮 ” 和 “ 愚昧 ” 都是与文明相矛盾的状态。对于人类来说,生态的文明首先就是要通过人对自然环境的反抗,创造一个适应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不能是一味的强调要保护原生态的 “ 保守 ” 。 进入近代工业文明时期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的同时,人类对自然的干扰也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引起了一系列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当前我们党提出把 “ 生态文明 ”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不仅是要防止不科学发展所造成的生态野蛮、包括治理污染、修复生态,而且也要注意到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态不文明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发展不足的 “ 生态愚昧 ” ,而不是 “ 生态野蛮 ” 。 1972 年发布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第四条就曾指出: “ 在发展中的国家中,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千百万人的生活仍然远远低于象样的生活所需要的最低水平。他们无法取得充足的食物和衣服、住房和教育、保健和卫生设备。因此,发展中的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牢记他们优先任务和保护及改善环境的必要。 ” 可见在有人生存的现实社会,一味的强调保护原生态并不代表生态文明,而极有可能还是一种生态愚昧。因为,只要有人生存,就要向周围的环境进行所取。如果你不能科学的、能动的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必然就会自发的、无序的、被动的影响和破坏自然生态。 例如在我国的怒江,如果我们无视怒江几十万人生存多年,砍伐林木、陡坡耕种,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河谷地带生态环境已经遭到极大破坏的现实。不让怒江人民发挥资源优势进行科学发展,决不是生态文明,而是一种在保护口号掩盖下的放纵无序的破坏自然的生态愚昧。 显而易见 “ 生态文明 ” 与传统的 “ 生态保护 ” 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提倡人们 “ 科学合理的改造、利用自然 ” 。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强调生态保护与科学发展的统一。 对于某些头脑简单的人来说,要保护河流中的水生生态,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阻止水电开发。但是,当我们把生态系统的范畴从河流的局部扩大到了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社会的进化,不仅必须要解决水资源调控的矛盾,而且也必须要解决好清洁能源的供应问题。因此,在开发利用水电的过程中对河流中鱼类生态系统的某些影响和改变,都是我们必须要接受的。只有接受改变并妥善的处理好种种矛盾,才能对包括人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的构成真正保护。 如果我们把生态保护的范畴仅仅局限到了河流中的某些水生生物,甚至是某种具体的鱼类的时候,水电开发与这种生态的保护,就难免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总之,环境必须要保护,但对自然和生态则不能只强调保护而更需要尊重、适应和维持其必要的平衡,包括适应生态系统的发展和进化。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当前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进入了后现代化,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的任务极为紧迫;但另一些地区还非常贫困,甚至还处在刀耕火种的半原始状态,亟待科学发展。因此在我国用生态文明理念,取代生态保护尤其紧迫必要。 不过,慎用 “ 保护生态 ” 的提法。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取代不科学、不严谨的 “ 保护生态 ” 的口号。在实际当中可能还有相当的难度。因为,保护生态往往是一种权利。因为生态的主体常常不包括人,所以,你去保护它,不保护它,一般都没有人会问责你。所以,保护生态往往只是体现权利,而没有责任问题。但是,环境的主体,一定是人。任何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都会有具体的受害者,所以,保护环境往往更多的是责任。因此,我们的一些官员往往热衷于 “ 保护生态 ” ,而对于 “ 保护环境 ” 则不是很积极。 当前我国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都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这不能不说与我们的一些部门,由于受到了 “ 保护生态 ” 一词不够科学的误导,只热衷于保护生态,而不重视保护环境有关。党中央提出的 “ 生态文明 ” 的目标,实际上也是对一些官员和部门以往只注重保护生态,不注重保护环境(也就是只注重行使权利,而经常是规避责任)的做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之,环境必须要保护,生态则必须要文明。
4613 次阅读|4 个评论
11月6日北京科技大学讲座: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与生态文明
jiangjinsong 2013-11-4 14:13
北京科技大学第44期博士生沙龙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青钢报告厅 2013年11月6日19:30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2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注疏“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超越资本逻辑”
baocunkuan 2013-9-13 10:57
【博主提示】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会有在某一特定时期对物质性增长有十分迫切需求。资本逐利的天性也不应仅仅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至少在社会主义的特定时期同样注重物质性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没有“阶级性”,只有“时代性”,或者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彻底反思之后的选择。【】内的“红字+黄色底”的部分,为本人阅读体会。 郭静, 来源: 2013 年06月24日 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24日第466期: http://www.cssn.cn/11/1102/201306/t20130627_375305.shtml   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 既然是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也就包括了无论资本主义国家或社会,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或社会了 】,政治是不可或缺的途径和机制;关涉人类文明根本和前景的生态问题,给政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着政治的发展和进步。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 而且既然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这一“新阶段”应大大超越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范畴 】。 实现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形成新的伦理价值观、生产和生活方式,需要超越当前资本主导【 当前资本主导是社会的主流模式,非资本主义国家或社会所独有,也应没有“姓资”、“姓社”之分 】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形态。    人类真正面临的生态危机,是近现代资本【 资本,也有自然资本、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分,这一理论或观点也是由所谓“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提出的 】主导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导致的 ,虽然在近现代之前的人类历史上,人类的不适当活动也曾经造成部分地方生态严重衰退【 这一现象或问题在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出现过,甚至可以说社会主义国家比如中国无论历史上还是当今,甚至更为严重 】。追求利润最大化【 提高了效率,而且这一目标追求有问题吗? 】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制造着不适当的消费需求,致使自然环境和资源广泛遭到毁灭性消耗、破坏。 解决生态危机,根本之道是改造资本主导的经济制度【 资本主导非资本主义所独有,社会主义中国同样存在着资本主导 】 。   在资本主义的发源地欧美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 中国则更多地出现在2005年以后】 ,一些有志之士深悟和痛感资本主导的工业化生产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毁灭性破坏,发起绿色社会运动【 国外是“精英即学术界、社会名流”+“民众”+“政府”的模式?既先“精英”发起,民众以“运动”、“街头政治”、“选票”的方式跟上,政府被迫“迫使”强化法制、采取措施。整体上讲,自下而上的模式。而中国呢?尤其是过去现代化的环境保护制度在中国开始以来的头40年里,是否可归纳为“学术”(更多地引入国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结合中国和地方实际进行针对性研究,这一研究通常是由政府主导或资助的,也就容易进入到“政府”的视野,纳入政府的决策)+“政府”+“群众”(通常是主动得少、被动得多地去接受环境污染或环境制度)这一模式在中国的独特性,尤其是结合到当今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但近年来,中国这一模式或格局悄悄地发生了些许变化:一方面,“政府+学术精英+资本”合谋的模式得到某种程度的强化,甚至演化为强势的政府+贪婪的资本+貌似科学或打了科学这一幌子的“学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助长了这一“利益共同体”(其核心是“资本”)的“利益最大化”,而受损的是环境与生态效益、长远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利益;另一方面,“民众”环境意识、维权意识的觉醒(在环保问题上,不再愿意再做沉默的大多数)、环境知识和能力的增加(想想看,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群体就有近800万),以及中等的收入群体的扩大尤其是广大群众需求层次的提升,对环境质量(改善)的需求已经成为其安全需求的核心内容,还有伴随民众这一变化而产生或导致的政府甚至专家公信力的下降或不信任,较为突出的表现就是环境群体事件(中国当前的说法,至少应属国外所说的绿色社会运动的一种形式)日益频发,当前无论环境管理制度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应对环境群体事件上缺失、乏力 】,试图改变这一状况。环保活动者广泛传播和强化人类的生态意识,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在阻止一些严重损害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工程项目和经济行为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社会变化,使他们从民间社会进入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空间,推进国家和国际政治议程的“政治生态化”,实现“生态政治化”的目标。有些国家的环保人士成立了自己的政治组织【 与之相比,我国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是执政党的“自觉”,这一“自觉”甚至可以通过最直接、高效的方式或途径传递给各级政府,成为政府的意志、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比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生态文明进行专章论述,提出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目标,生态文明建设要关注的“资源、环境与生态”三大问题,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领域“优化国土空间、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及制度建设”,以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政治权力机构中的一些成员成为环保倡议者和推行者,环保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 这些所谓的“有志之士”也是被迫提出的,类似的声音在当今中国也不并少,而且已经不限于“精英”了,也包括了广泛群众,比如今年年初以来对PM2.5的讨论,近年来屡屡出现的环境群体事件 】、积极活动。   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和根本利益的资本主义政治,可以容忍的“生态化改造”是有限的,改造和限制资本的措施不可能在资本主义政治中合力推行,更不会成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主流。这是发达国家的绿色政治组织始终强调基层、强调社群【 我国的优势在于,自上而下即从执政党到政府、从中央至地方各级政府、从政府至民众、从理论到实践的行政效率高与执行力强,而且有了自下而上的群众日益扩大和多元的环境质量(改善)的需求,群众诉求表达的途径与方式的高效、迅速,群众环境觉悟与维权觉悟的提升以及不愿意继续做“沉默的大多数”,尽管如何引导群众在环境维权方面的制度化的有序参与方面仍是一大挑战 】的背景条件。   相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政治可以成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制度动力和保障。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协调性。   一百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就是要探索建立克服资本主义弊病的公平、公正,实现人类解放的新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再以资本的逻辑为基础组织社会,因而能够极大地遵循人、社会、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人类进入生态文明阶段。   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使社会主义政治具有超越资本逻辑的潜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掌握着政治权力的政治组织,不是任何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表,而是全体人民的代表;不是要维护既有的利益格局,而是要实现富裕、公正、文明的社会主义目标。社会主义政治具有超越具体利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功能和作用,能够正确把握并自觉按照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方向和要求,团结、引导、带领最广泛的社会群体,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美好愿景。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的根本利益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政治将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充分表现其优越性,并将在这一进程中,获得自我发展和完善,形成人类政治文明的新形态。   就全球生态治理来看,保护生态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但是围绕保护的措施和责任的讨论,则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竞争博弈的政治空间。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张似乎是激进的生态保护措施,实质上具有维护现有资本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功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积极要求提高产品的生态标准,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量等。当前,自然资源和工业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实现了国际化,发达国家不再是世界工厂而成为巨额利润回流地和主要消费市场,这样的保护生态措施,实际作用是提高作为世界工厂的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成本,保持和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依赖性,提高他们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度,保持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剥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这些措施是维护而不是危及已经全球化了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   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维护经济发展权利,不是生态保护的落后派。生态文明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生态中心主义【 生态文明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 】,而是人类生存与生态之间的良性促进关系。人类首先要解决基本生存问题,为此而利用和改造生态环境是无可厚非的。当基本生存问题尚未解决的时候,能够带来就业的资本是无法抗拒的。经济发展使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类行为才受到更高层次需要的支配。因此,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解决发展问题,最终将有利于摆脱资本的控制,实现全球生态文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首要任务是在避免生态恶化的前提下实现发展。   就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而言,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融入到国家建设的全过程之中。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是调整现有利益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领域,即“优化国土空间、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及制度建设”,尤其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本身就是对这一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甚至是重构。 】 。能否在不引起社会剧烈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完成利益调整,形成更为合理的利益关系,是所有国家解决生态问题面临的政治难题。解决这一政治难题, 如果没有超越各种利益的政治领导力,生态文明建设将难以实现本质上的突破。   当前,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具有清醒的责任意识,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清晰的思路和有效措施。 各地政府积极将生态文明目标融入本地发展改革的各项工作中,协调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目标之间的矛盾,因地制宜引导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创立微观和宏观管理与服务制度,提供优化生态环境的公共服务,开创并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和基础【 习近平在2013年5月2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 。    摆脱被资本利益引导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最为艰巨的任务。 基层党组织协同政府,调动、激发、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全方位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活动,使与自然和谐共存、适度消费的观念,成为强大的社会公共舆论,引领全社会探索和推广新的生活方式。   新的利益关系、新的社会观念、新的生活方式,将为新的政治文明奠定经济和社会基础【 2013 年,环保界在香港举行“中国环境保护40年学术论坛”,以纪念开始于1973年的中国环保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将开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经过40年的历程之后,2013年将是中国环境保护的一个全新的“元年”!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13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房前屋后 有花有树 庭院优美 身畅心舒
zzllxx5168 2013-8-20 06:30
房前屋后 有花有树 庭院优美 身畅心舒 “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垃圾清扫靠风刮,污水排干靠蒸发”。这种垃圾遍地,村容脏乱的辽宁农村环境在以前是屡见不鲜。但随着辽宁省从2006年大力开展“绿化村屯,美化家园”活动以来,这样的情况已经是越来越少了。现如今,整洁的庭院,笔直的村路,盛开的鲜花,如荫的绿树,无不展现出村屯绿化建设取得的喜人成果。特别是2013年,辽宁省政府围绕辽河干流和大伙房、桓仁水源地的沈阳、鞍山、抚顺、本溪、铁岭、盘锦6个市20个县(市、区),开展省级村屯绿化示范村建设活动。记者近日走进乡村,在农民庭院里,在村民广场上,在树荫花丛中,近距离感受村屯绿化的变迁。 我的家就像住在画里 今年夏季,天气格外炎热。在大伙房水库上游的抚顺县上马乡,记者站在茂密的树荫下,迎着从大伙房水库吹来的清风,顿觉凉爽无比。行走在抚顺乡村,犹如步入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清清的河水湛蓝的天,公路两侧绵延的丘陵上绿衣婆娑,野花点点;山水之间一座座农家小院花木环绕,错落有致;太阳能路灯下,一条条整洁宽敞的柏油路连村入户。 “把道路建成风景线,把村庄建成景区,把庭院建成景点”。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上马乡坎木村村民王长多感慨的说,“这在以前想都没敢想的事就发生在我们村里,我现在天天就像在画里住一样啊。” 王长多家的大门上,挂着“生态文明标兵户”的牌子,他告诉记者,村里今年初下了大力气整治村容村貌,新铺了柏油路,粉刷了院墙,更是在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植了各色各样的景观树,有常绿树种云杉、油松,也有多颜色的金叶榆、金枝柳、红叶海棠、五角枫、丁香、红瑞木等。老王笑着说,现在没事最爱干的就是搬个板凳座在自家门口的大树下和乡亲们纳凉谈天。 在盘锦市盘山县高升镇边东村,看见记者在拍照,84岁的村民周乃文老人主动的和记者唠了起来。被问到对村里绿化有什么感受时,老人拍手笑着说,这村里可是太漂亮了。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柴堆粪堆满街乱放。现在你看看,边沟修上了,垃圾有人上门收,特别是满园子满街栽的花啊树啊的,看着就高兴。在树根儿底下坐一会,喝喝茶,看看花,真舒坦。我姑娘接我进城我都不去啊。 从绿到美的转变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农村绿化发展,已经不简单的满足于“一条路,两行树”的目标,而是通过对环村林带、村路两侧、居民庭院、河流沟渠、房前屋后、企事业单位等区域统一规划布局,点、线、面整体绿化,乔、灌、花、草合理配置,基本达到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实现村、路、水、林、田一体化,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农村风貌。这,就是一个从“绿”到“美”的转变。 目前,辽宁省11400余个行政村,已创建评选出580个绿化模范村、4570个绿化示范村。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对村旁、路旁、宅旁、水旁进行重点绿化美化,林木资源总量大幅度增加,村屯生态环境和人居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二是以城乡结合部、公路两侧村屯为重点,农村绿化美化水平明显提升,推进了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大连、盘锦等地已呈现农村绿化城市化态势;三是乡村公路绿化里程大幅度延伸,绿色通道建设又有新进展。绿化示范村基本做到了有路就有树,全省累计绿化乡村公路2万余公里,植树2000余万株;四是绿化美化对农民的思想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良好的绿化场所为群众文体活动提供了舒适的环境,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这是一个最好的历史发展时期 辽宁省林业厅国土绿化处处长崔巍一直关注村屯绿化建设,看到辽宁各地农村巨大的变化,他深有感触。崔巍对记者说,从“十一五”以来,全省的村屯绿化得到了迅猛发展,与以往相比,目前是我省村屯绿化规模最大、资金投入最多、领导重视空前、农民参与最广的历史发展时期。 为什么说是最好的历史发展时期?崔巍详细解释,论重视,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2011年两次把村屯绿化作为省政府民生工程项目。主要领导对村屯绿化情有独钟、多次对村屯绿化做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论投入,省政府对村屯绿化示范村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共投入资金7068万元。对省级绿化示范村,每个村补助2万元的苗木费。同时,各市也拿出资金进行扶持。论参与,村屯绿化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农民在关心,社会各界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在历年的村屯绿化投入中,农民及社会投入均占一半左右。各级团委和妇联积极参与,相继开展了“创建绿色青年家园”、“巾帼绿色庭院”活动。论效果,村屯绿化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旅顺口区铁山街道王家村依靠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来40余家企业,引进外资5000余万元,为该村90﹪的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凤城大梨树村、银州区七里河村等一大批村屯以绿色家园为依托,以生态促产业,自助采摘、乡村旅游、农家乐红红火火,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和谐共荣。 来源:(辽宁省林业厅宣传办 潘大为 报道 /摄影): http://www.lnly.gov.cn/lnly/lyxw/201308/t20130819_255573.html 博主简介: 张连翔(1959-),大学文化,学士学位,无党派人士,辽宁省喀左县人。现任北方林业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研发中心教授级高工(3级教授),学术委员会成员,兼任《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和《辽宁林业科技》两刊编委,《新农业》杂志园艺版编委,《中国林业网》和《新农村商网》林业科技(在线)咨询专家,中国林学会灌木分会委员,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曾任辽宁省林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成员(1993-1995年)。主要从事应用生态及种群生态和数学生态学、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抗旱保水造林、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林下经济、园林绿化、生物质能源林、经济林全生态经营和有机果业等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13项,发明专利3项(2项正在申请中),编制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翻译和发表日文林业科技资料数十万字,主编专著2部、参编著作1部、参编论文集1部。 联系方式: zzllxx5168@126.com;13942112010; http://hi.baidu.com/zzllxx5168/home ; http://blog.sciencenet.cn/u/zzllxx5168
个人分类: 重要新闻|18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飘泊的人生不飘泊
热度 1 Elephantd 2013-8-18 16:35
这里要说的是, 300 年前,你从哪里来, 300 年后,你到哪里去?没有这种意识,就请你赶快离开,不要在此浪费你宝贵的时间;有这种意识,就请你认真读下去,还盼望得到你的斧正。 2002 年,我第一次到腾冲和顺,有很多震撼,除了那庄重美丽的汉族古建筑,还有一个事实,就是管理这些古建筑的人多数不是古建筑的主人。早年间,腾冲虽是蛮野之地,但有着面向东南亚、西亚的巨大商机。来自江南的商人,把汉族建筑文化带到这里。社会风云突变,这些房屋的主人,一部分早已飘泊海外,一部分坚持下来,村落的房屋,有主,似无主。没有考究过,这些带有“旧社会”痕迹的古建筑,为什么会躲过 1970 年代“十年浩劫”的摧残。但是,人去楼空,凄惨悲凉。 我离开团队,在拐弯抹角的巷子里凭感觉前行。在李家祠堂,寸家祠堂,均遇到几位老人,了解到大致的梗概。这些古建筑都有主人,有的在国内、有的在国外。国外的部分房屋主人,舍不得祖业舍不得根,每年都拿出近千美元,给留在家乡的堂亲的堂亲,照看着这些房屋。据说,这些美元的付款人,从来没有到过腾冲,有的甚至中文都说不清楚了。就因为这种根的信念,沉淀出当今的腾冲和顺:中国十大魅力小镇之一。近日腾冲在腾飞,最大的根基,就是这些汉族古建筑及其飘逸出来的传统文化。 腾冲的汉族古建筑,仅仅是江南汉族古建筑的仿造品。在广大江南,定有更多汉族古建筑的真品。媒体报道,艺人成龙购买了不少被迫拆除的古建筑材料,想再建一个古建筑基地,存放在上海,有的被虫蛀了,无奈,部分移到新加坡去了。不知道这些古建筑的后人们在哪里,怎样看待在华人圈名望极高的成龙的这种行为?这种高品味的行为,我这样认为。 好多年了,无论步行,乘车,乘飞机,华夏大地上,伴随着推土机的轰鸣,一座座古建筑古村落倒下了,取而代之的是看似欣欣向荣的新城乡。建筑物传承文化的功能丧失殆尽,文明,生态文明,成了标榜文化涵养的新名词,听得见,看不着。自己的根在哪里?有会讲传说故事的父辈,我们会幸运地知道 50 年前、 100 年前……,我们的祖辈在哪里;没有会讲传说故事的父辈,我们仅仅是秋天飘移的落叶,有昨天没有前天,也没有明天,仅仅是吃饱喝足的行尸走肉。 现居中国西南的云南汉族,多数是元朝以后从东边迁移过来的。有的是犯事充配流放,有的是应征入伍,有的是边疆建设,有的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到云南来开发丰富的资源,最近 20 年,则是冲着七彩云南的美丽来享受生活的。另外,也还有一些人,在云南停留了 30 年, 50 年,皇城有高位、海外有清福,离开了。云南,成了一个飘泊人生的驿站。 如果把信念留在云南,把根留在云南,不管我们在地球的哪个角落,只要天地不拢合,夏季无冰雪,就有一个美丽的想念。 其实,到了 2010 年代,无论在地球的哪里,谈及中国,不少人想到云南:多山的景观,冬暖夏凉的气候,淳朴的土著民族…… 已经有很多高人这样做了。伍达观,有没有听说过?生于腾冲,长在昆明,成功于美国费城和中国香港,遵照母亲的教诲,以 “ 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 之信念,建立 “ 伍谢瑞芝文库 ” 、“伍达观教育基金”,促进中华文化振兴。那年,当接着伍达观先生亲手递过来的奖金时,我,除了感谢,却在想:这样的资本家怎么会如此慷慨地惠顾我个出身低微的穷人?现在知道了,腾冲的伍达观,还有很多很多的“伍达观”,把根留在华夏的某一块土地上,发芽长大,流芳千古。 来自穷乡僻壤的农村娃,没有那么大的财力和梦想,但在城镇辛苦大半生后,基本都发现,所有的财富均是逃生度日的附属物,属于自己的,唯有乡村。 我们家坐落在云南东部著名油菜花海罗平县的一个山间盆地里。威武的白腊山上,树木葱翠,山珍遍野,清澈的九龙河,草绿花艳,鱼虾欢跳。明朝末年,来自江西吉安的吴姓青年,不堪军营苦楚,悄悄遁走于此。一代又一代,长期定居,县太爷有要事,差大轿来请吴家贡爷……。迄今,村中吴姓后人数千,上百人学有所成,伸枝展叶,遍及海内外。祖先的走马转阁楼,还有雄壮阴森的墓碑,在“十年浩劫”中消失,唯有建于 1950 年代初期不沾染“旧社会”痕迹的土木老屋,还在火柴盒式的四不像水泥建筑里群中摇摇欲坠。 吴姓后人,在县城,在省城,安了家,买了房。大小节日,全家老小,开着便宜的、昂贵的车,回到那里,在烟熏火燎的院落里,大口吃肉,大腕喝酒,大声划拳,……,酒后,坐下来商量如何改造家乡。 原因只有一个,飘泊大半生,一旦物质富裕、精神空虚,才能领悟根基的重要。 真所谓,繁枝参天深巷小,落叶飘泊同归根。
231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站在文明的转折点上
热度 2 tian2009 2013-8-18 00:00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13 年 8 月 2 日,第 14 版】 “我想当我们每得到一个蓝天都要生出无尽赞美的时候,我们已不再需要论证生态文明的必需了。但生态文明还只是一个概括性极强的概念,如何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去完善和丰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田松的这句话是他和一批学者参与著作“生态文明决策者必读丛书”的目标。 近日,该丛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了前两本:清华大学卢风教授执笔的《生态文明新论》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研究员所著的《生态农场纪实》。 站在文明的转折点上 本报记者 李芸 实习生 马玥浩 《中国科学报》:你主编的这套丛书名为“生态文明决策者必读丛书”,目标读者是“决策者”,又言“必读”,为什么会起个这么“霸气”的丛书名? 田松:丛书名是出版社定的,大概是出于营销上的考虑,但我也比较认同这个定位。一方面,生态文明的顺利推行,需要由决策者自上而下地推进。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已写入了执政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为决策者需要对什么是生态文明、如何实现生态文明,有更清醒、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中国科学报》:参与这套丛书写作的作者队伍如何? 田松:这套丛书源自 2010 年和 2011 年我在北京社会科学联合会的支持下,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两届“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座”。讲座主讲人来自哲学、历史、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不同领域,有书斋里的学者,也有从事实践活动的社会活动家,包括中国环境史开拓者之一梅雪芹、中国早期从事环境哲学的学者卢风、具体从事生态农业实践的科学家蒋高明、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等等。 对生态文明的观点我们并不完全一致,但总体趋向是一致的,我们希望通过讲座和著书让生态文明的概念逐渐丰富和清晰。 丛书首先推出的两本是卢风的《生态文明新论》和蒋高明的《生态农场纪实》。另外,丛书会是开放的,会有更多关心生态文明问题的学者加入进来讨论。 《中国科学报》:你在丛书“总跋”中提到,“ 生态文明必是与工业文明迥然不同的一种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彻底批判,包括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都需要全方位地反思”。这是一种很激烈的观点,要实现生态文明,必须要和工业文明彻底决裂吗? 田松:有些人相信,保留工业文明的基本框架,在文明的内部做技术性的改造,比如用所谓的“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来替换传统技术,就可以把工业文明改造成生态文明。这也是当下最容易被接受的生态文明的建设方案。但是我们认为,这只是一个幻觉,非但不能解决既有的问题,还会产生新的隐患。这顶多是工业文明的最后阶段。 《中国科学报》:为什么工业文明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 田松:工业文明是单一的社会进步观,把获取物质作为考察指标。这导致上游掠夺下游,人类掠夺自然。大自然既为人类提供能源和资源,又要承担一切问题。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会首先恶化,然后扩展到上游,进而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地球环境遭到毁灭,全体人类面临灾难。 我们的生态早就不足以支撑当下的文明方式。今年上半年大量雾霾天的出现正说明了我们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如今,我们站在了文明的转折点上。 《中国科学报》:但是我们更倾向于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能解决目前的问题,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未来。 田松:这正是工业文明给人的一种假象,似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无限的,认为科技的无限可以突破地球的有限。但这是错误的。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有利就有弊。只是我们更容易看到科学技术的利,而忽略科学技术带来的弊。因为首先,科学技术带来的利是立竿见影的,弊却相对隐性而复杂。其次,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的人不一定会承担其带来的后果。再次,有些科学技术产生的负面后果的承担者不仅仅是人类,而是生态圈。第四,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通常在很多年以后才会出现。 《中国科学报》:那生态文明会是什么样的?该如何建设? 田松:生态文明是个概括性极强的概念,我们也没有完全达成共识。已出版的《生态文明新论》中,卢风提到的生态文明是这样的,人类生产和消费的物品应该是亲近环境、亲近自然的绿色物品;生态文明的制度不仅要鼓励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更要激励人们进行非物质消费和非商业交往;生态文明的科技将不再妄言征服自然,而是力图与自然对话,倾听自然的“言说”,尽力维护地球生物圈的健康,成为真正以人为本的科技;生态文明的主流观念应以生态学为基本知识背景,而力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其它学者可能会有自己的定义,在细节上一定会有所不同,但是整体理念我想是大致相同的。 在我看来,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对工业文明从技术支持方式、社会制度、对文明的理解以及整个意识形态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其次,要从传统的文明形态中汲取资源,传统文化一直延续着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未来的生态文明唯一可以借鉴的对象。 《中国科学报》: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实现生态文明的可能性又如何? 田松:丛书中蒋高明的《生态农场纪实》就是关于生态文明实践的一部著作。蒋高明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生态学家,他在家乡山东从事生态农业,不仅在理论上,也通过实践活动否定工业化农业。在他的实践中,工业农业的代价土壤盐碱化、土地板结、地下水污染等问题都得到了改善,而且用数据证明了生态农业产量高、成本低。 现在生态文明的实践在农业领域比较多,在中国还有相当数量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生态文明试验场所。这些实践活动,必定对更大范围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榜样与借鉴的作用。我们也会把这样实践成果纳入“生态文明决策者必读丛书”中。 *** 记者手记 *** 田松一直是悲观的。十年前他就有“未来世界是垃圾做的”的论调。 十年前这个说法当然少有人赞同。但 2009 年,中国的垃圾问题全面爆发,愈演愈烈。就在前段我们可能都看到了这样的新闻:住建部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田松的“危言耸听”正在变为现实。 可是当我们还在谈“我们要做好垃圾分类”、“垃圾焚烧如何监管到位”时,我想我们没有理解田松的本意。 在田松看来,垃圾问题正如污染问题、环境问题一样,是工业文明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垃圾问题是工业文明自带的,是在工业文明的形态下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也是他由此批判工业文明、批判现代化的原因。 他说,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无论把它们想象得多么严重,都不会比现实更加过分。工业文明就像一架轰隆隆的列车,越开越快,但是前方五十米,就是悬崖! 他说,这一轮的文明必将灭绝,就像曾经存在过且辉煌过的雅典、玛雅、吴哥等文明一样。不同的是,这一轮将更加惨烈。因为这一轮的毁灭,是整个生物圈作为陪葬。 听起来好像好莱坞的科幻灾难片。学物理出身的田松,其判断依据很基础:从能量守恒来看,用科技的无限永远不能突破地球的有限;从物质不灭看,工业文明创造的垃圾永远不会消失。 有解决办法吗?生态文明。但是,“我们享受工业文明的便利太多了,工业文明的惯性太大了。生态文明能否建设,取决于人类整体能否觉醒,能否及时转向”。实际上,田松对生态文明的实现并不乐观。 明知不可为,为何还要设坛著书立说?田松笑言,正如癌症患者明知自己已病入膏肓,但也不必终日以泪洗面一样,总可以做点有建设性的事。螳臂当车,不能让工业文明这架列车停下来,但或许能让它到悬崖的时间更长一点。 真心希望田松在杞人忧天。听听悲观主义论调也好,就像田松建议的,每个公民都应该去参观一次垃圾处理厂。只有在那如山的垃圾、刺鼻的气味下,我们才会对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生出更多的思考。 官网链接在此: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8/276155.shtm
个人分类: 工业文明批判|4715 次阅读|3 个评论
第七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侧记
热度 1 ssglwu 2013-5-17 19:23
吴国林 2013 年 4 月 26-27 日在美国加州克莱蒙( Claremont, CA, USA )召开了第七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 7 th Internationals Forum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主题是:生态文明,后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主办单位为:美国克莱蒙林肯大学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耶鲁大学环境研究学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未来哲学与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等。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70 余位学者和专家参加了会议。国内学者共组织两个代表团,近 100 人参加会议,其中吴国林教授为上海代表团团长。会议语言:英语。 美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带头人小约翰 · 柯布在题为“使生态文明国际化”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世界上不少地方都对 “ 生态文明” 感兴趣,但只有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获得了高度重视。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科技参赞张健在开幕式上致辞,生态文明对中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会议举行了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会议就中国生态文明如何建设进行了多次交锋。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取自于农业文明,其理由是农业文明是和自然结合的,而城市的产业文明有必要向生态文明调整。但更多的学者则持不同意见。吴国林教授在会议上指出,生态文明应当是建立在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而不是依赖于农业的那样一种乡村文明。 在论坛晚会上,第 6 届“柯布共同福祉奖”颁发给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温铁军教授 。 吴国林 教授作为会议闭幕式主席作大会总结发言,特别指出华南理工大学将分析的技术哲学作为重 要研究领域,将生态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反映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果的“新华影廊·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图片展也于会议期间展出 。 在主席台上 作分组报告 与柯布合影 大会会场 柯布接受采访 宴会 与克莱顿副校长(右一)合影 与王治河教授合影 与吉里布特(主张中草药)合影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与讨论会|4443 次阅读|2 个评论
环境问题还会持续存在下去?
热度 4 chenhuansheng 2013-4-26 01:01
中科院某研究员今天来我校做学术报告,主要从战略高度谈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和发展态势问题。较多的内容是基于本省的情况展开的。 老先生是严谨、诚实的人,很多大实话都说了出来。十年前我听过他的报告,当时很受鼓舞,于是立志要考研究生。今天听说他要来做报告,也很兴奋。 但是听完了却感觉情绪很低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老先生根据世界上多数大国的发展轨迹总结出一条规律,发现环境质量的恶化随工业文明的进程,呈现库兹列茨曲线的变化趋势(我不是很懂)。我们现在处于工业文明的早期-中期过度的阶段,环境问题在一定时间内将持续存在,而且会继续恶化。我们惟一能做的,就是通过有线的调节、协调,将其峰值而已。 这一条听了,我感觉很无奈! 二是当前从中央到地方,考核发展的指标、执政者的执政思路都是唯经济发展论的。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体趋势和我们当前面临的直接问题来看,经济的发展仍然是首要的。这样子,很多时候,环境建设让位于经济建设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这样子看,我们教材、舆论所主张的环境保护工作、环境文明的建设,实际上是很微弱无力的。 听完报告,与朋友交流,共同的感受是,老先生的观念有些悲观。但是考虑到老先生是省政府政策制定方面的顾问专家,很多东西是从事实出发的。所以这种悲观的感觉不是性情使然,而是现实使然。
1853 次阅读|8 个评论
看到那麼多馬克思主義者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很高興……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3-4-15 11:59
這是我在出席“ 全国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2013年中国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年会”發言時的開場白。 我接著說:作為一位佛教徒,對於大家努力挖掘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的思想資源來打造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體系,我感到十分欣慰。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環境倫理學的學術會議,認識了不少環境倫理學的學者,瞭解了他們的工作,收穫不小。我自己也有幸在大會上發言,報告的題目是“基於契約論進路的動物倫理學”,提出了一個設想,如果將羅爾斯老師的“無知之幕”的觀念擴展到包括動物在內,也許契約論倫理的思路也可以支持動物倫理學。這個報告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對我的啓發很大,非常感謝。 這次會議上提交的論文中,只有鄙人專門研究動物倫理學。南京林業大學的郭輝老師在論文中比較了環境倫理學和動物倫理學在國外的發展,指出動物倫理學更注意學理研究與動物保護運動的結合,產生的影響更大,而環境倫理學則有點關門自說自話的意思,這點表現不如動物倫理學。西方環境倫理學界對於動物倫理學的發展態勢估計有所不足。他提議應該將環境倫理學作為一門公共倫理學來推進,積極參與公共議題的主導、建構。他的論述給我以很大的啓發,我們要將動物倫理學注重理論建構與社會實踐結合的優點保持下去,同時也要充分借鑒、學習環境倫理學界注重基本理論研究的優點,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會議休息期間,多位環境倫理學的大佬,如葉平教授表達了對我們堅持動物倫理學研究和傳播的高度肯定,祝願我們取得更大的成績。 會議期間,我應瀋陽師範大學黑蘋果青年公益團隊的邀請,13日(週六)晚七點在瀋陽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101階梯教室做了一場講座:“動物保護與素食主義”,講演後回答了同學們十分踴躍的提問,感覺傳播效果不錯。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687 次阅读|2 个评论
某些环保官员的科学素养是生态文明的最大障碍
热度 2 zbt92 2013-4-9 11:14
文 / 水博 人类文明的领域非常广泛,任何一种人类文明活动都会有代价,然而,为什么在诸多社会发展都离不开的现代文明活动中,偏偏只有水坝和水电建设经历了这样巨大的反复和曲折呢?我觉得这里有一定的历史巧合因素。 人类利用、建造水利工程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工业化以后,特别是发明电以后,利用水力发电造福人类,更是成为人类现代文明进步的象征。到 20 世纪初,大型水电站几乎成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义词。 不过 20 世纪 90 年代,大坝、水电的发展开始变缓。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用现代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很多大型水坝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很多已经建成和在建的大坝和水电项目成为了敏感的话题,一些对环境和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的项目,遭遇到公众的强烈抵制以致于最终被迫停止。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水电的特点之一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一个国家的水电资源一般都会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开发殆尽。而水电的这种特点,又恰巧被当时的美、苏政治对立的国际局势所利用。这就是有关阿斯旺大坝的争论。当时,埃及人利用美苏矛盾,嫌美国人要价太高,就把工程交给了苏联人建造。出于攻击政治对手的目的,美国人就开始发动全世界的“专家”资源给阿斯旺大坝挑毛病。然而,要把攻击阿斯旺大坝的理由,编造得让人信服,就难免要对所有的水电和大坝都进行贬低。好在当时美国已经基本完成了自己国家的大型水电开发,所以,不必顾虑这种攻击会影响自己国家的发展。因此, 60 年代后国际上充斥着大量的反水坝、反水电的所谓 “ 科研成果 ” 。其实,当时的这些成果都有很强的政治动机,其科学性和可信性是值得怀疑的。不过这种政治斗争的产物,却给某些极端环保的投机者制造了机会。 例如,《寂静的河流》的作者卡麦利,就是一位利用(反水坝)投机环保而名利双收的人士。这本书曾多次在中国境内翻译出版。由于美苏争霸,作者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大量的“资料”来论证水坝、水电站的 “ 罪恶 ” 。因此,《寂静的河流》这本书本身和所引用的很多参考文献中,也难免充斥着大量的谎言。 例如,书中说全世界的水库拦截水的总量,相当于所有河流的 5 倍(实际上还不足 50% )。书中曾多次论证说储存在水库大坝下层的水,将会变成有毒的。然而,我国新安江千岛湖等大型水库的实践却证明,水库下层的水体不仅没有毒,而且还是一种富含矿物质和二氧化碳的“有点甜的矿泉水”。 特别是书中还引用了个别水电站的特殊数据,居然得出水电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竟然是燃煤的火电厂几倍的耸人听闻的结论。众所周知,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是全世界最大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如果水电的排放居然高于火电,那么水电的发展必须要受到严格的限制。由于这个致命谣言的传播,从根本上否定了水电的清洁能源地位,并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所以,在 1996 年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大型水电居然被明确排除在可再生能源的范围之外,只承认了小水电的可再生能源地位。国际社会的这个态度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各国,我国很多的政府部门和那一时期制定的政策、法规都有歧视、排斥大型水电的内容。例如,在世纪之交制定的的我国科技发展规划,就明确地把大水电排除在可再生内能源之外。这些歧视大型水电政策,至今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部分知识分子和官员头脑中,至今也难免还存在着水电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错误信息。 相对于国际社会关于水电与环境的争论,我国有一个滞后期。上世纪晚期,当国际上的反水坝运动最高潮的时候,我们国内的声音还很少。当时国家建设水电的态度也非常坚决。特别是我国三峡工程的上马和成功建成,一度让国际上很多反水坝、反水电的谣言在事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和民主化进程,在国际社会开始逐渐澄清和反思极端环保对水电的诬蔑之词之后,国内的一些炒作反水坝的极端人士却已经开始在国外极端组织的资助下活跃起来了,这些得到过资助的 NGO 通过各种关系成功的利用了某些环保官员对水电的误解和偏见,实施了一系列极端环保理念和谣言的传播。 什么欧美国家早就停止了大坝建设,什么美国已经进入了拆坝时代,等等谎言广泛传播。事实上,至今欧美都还有在建的大坝项目。美国的拆坝,不过是一些年久退役小水坝的废弃和更新。至今为止反映大坝功能的美国的水库蓄水总量和发电能力,不仅从来都没有降低过,而且还略有增加。从 2003 年起,我国国内反倒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水坝的高潮。例如,怒江水电开发被“最后一条生态江”的谣言所搁置; 2009 年我国金沙江水电的开发程度还是零,但却因为开发过度而一度被叫停。那一段时期什么“我国水电开发严重过度,已超过国际警戒线”的欺人之谈,经常会公开的见诸在代表国家环保部的报纸上。一边倒的舆论,让我国大型水电开发的审批完全陷于停顿。 然而,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不可能被人为改变的。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水能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水电被舆论妖魔化的那一段时间,水电的正常发展受阻,让我国煤炭的开采和使用量,不得不以每年 2 亿多吨的速度增长。能源结构也急剧恶化。以至于在我国的 GDP 还远低于美国的情况下,就已经超越美国成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冠军”。随之而来的遭遇,我们可想而知。在 2009 年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双重压力。 不管我们愿意承认与否,我们中国已经在减排责任这场全球最大的生态矛盾斗争中逐渐成为了主角。来自美国某官方网站的世界各国排放图显示,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已经在 2008 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我们为了缓解国际社会对我国排放第一的压力,曾经强调说我国的人口多,人均碳排放还不算高。但是,非常不幸的是,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人均碳排放,也已经超过的全球的平均值。最近,又有人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落后,希望以一种累积碳排放的方式计算,以便能补偿发展中国家更多的碳排放权。不过,非常令人担心的是,即使按照(从 1990 年算起)累积碳排放计算,我国也已经超越了除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成为世界第二。 前几年,美国的布什总统不肯签署《京都议定书》一直是全世界环保人士批评的目标,但是,自从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改变了态度也开始强调要承担减排义务,这样世界各国对排放问题的批评焦点,就自然而然的转向了我们。去年美国奥巴马政府还宣布将在 2012 年至 2016 年间陆续关闭 175 座燃煤发电机组,最终的目标将是彻底停止美国的煤炭产业。美国在减排问题上的积极态度,无疑将会给我们中国带来巨大的压力。不减排就不能兑现我们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国际承诺。 不能否认,前些年由于我们的环保官员对我国水电无可替代的巨大减排作用,认识不够深刻,由于我们的社会舆论遭遇到了国内外各种极端环保欺骗宣传的干扰,我国的水电开发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实际减排效果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这些年虽然我国政府对于减排的投入不能说不大,但实际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 例如,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补贴,我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自 2006 年起,我国的风能连续多年以翻番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的风电装机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然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的风能发电,再加上太阳能的发电量,去年一年的总量也只有一千多亿度电。但是,我们被极端环保谎言所搁置了近十年的怒江水电开发,每年的发电量也将是一千多亿度电。也就是说,我国每年投入数百亿的资金支持的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建设,还弥补不了我们由于搁置怒江水电开发,所不得不增加的碳排放量。 况且受到妖魔化影响的水电,决不仅仅是一个怒江。我国金沙江上的龙盘(原虎跳峡)已经例如了“十一五”的开工计划,但目前看来该工程的建设至少也要推迟十年。这个龙盘水电站是金沙江的龙头水库,它建成之后将大大增加下游以犀利电站的发电量,其节能减排的效果不会亚于怒江水电。可见,如果我们没有受极端环保舆论的干扰,正常的开发建设我国的水电资源,即使我们国家在风能、太阳能发电上一分钱都不投,我国所获得的实际减排效果也要比现在高几倍。 然而,正因为我国政府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方面的巨大投入,也让我们的环保官员头脑发昏。记得 2011 年在南非德班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的谈判代表谢振华曾理直气壮地认为我们中国在减排方面已经做得够多了,并拍着桌子质问某些发达国家在减排的方面,你们到底做什么了?对于这一激烈举动,很多国人曾经觉得非常痛快。然而,也有人觉得这也是无知的中国的官员在国际舞台上耍起文革的作风。仅从某些数据上看,尽管中国在减排上的投入确实是全球第一。但要是说替代化石能源的实际减排效果,中国确实差得太多了。目前,我国的单位 GDP 碳排放水平不要说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巨大,就是比起发展中的印度,我们也还要差很多。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中国政府的减排决心和投入虽然都很大,但是,由于掌权的环保官员的减排的方式和理念不够科学,所以,减排的实际效果十分差强人意。 特别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个拍桌子的中国政府的代表谢振华,居然就是当年阻碍怒江水电开发的主要官员。我觉得由这样一个缺乏科学素养的环保官员到国际舞台来宣称中国在减排方面已经做得够多了,而且还要质问西方发达国家到底做了什么,真是非常丢脸。标榜自己花钱多,决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我们为何不能反思一下,为什么中国政府花钱最多,但减排的效果却很差,而西方国家的投入虽然少,但减排的效果却比我要好呢? 答案很明确,因为,发达国家的主流环保理念是尊重科学的,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优先开发利用了最高效、最经济的清洁能源水电。而我们的一些环保官员,却因为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而鄙视水电的开发和利用。同样具有替代化石能源的作用,我们所制定的政策可以给风能、和太阳能巨额的补贴,却丝毫不肯给小水电合理的上网电价。容许一个大型水电工程的正常开工建设,就可以超过全国数年来的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全部投入,但是,我们的某些环保官员却宁可发展花钱多,效率低、不够成熟的新能源,却不肯让成熟的水电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事实上,由于水电开发受阻导致的排放问题,还不仅仅是温室气体。在去年当党的十八大提倡重视生态文明,并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理念的同时,我国又遭遇了大面积的严重雾霾污染。目前,社会各界对于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尽管还有认识上的分歧,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却是,我国目前的年煤炭消耗量,几乎已经等于全世界其它所有国家的总和。这恐怕才是最能合理解释,为何“全球的雾霾污染,只有中国最严重?”的答案。请注意,当年让伦敦成为“雾都”的主要原因,也不是汽车的排放,而是过量的煤炭燃烧。 目前,严酷的现实,逐渐让社会各界意识到,水电的减排作用,不仅体现在温室气体上,而且也包括各种空气污染。大量的煤炭消耗,不仅仅会有排放过量的温室气体构成的潜在威胁,而且也还会有现实的严重污染。水电的生态环保作用,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竟然是如此的直接和重要。面对煤炭的过量消耗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这一局面的出现,可能会让不少糊涂的环保人士如梦初醒。一些人原本以为炒作千里之外的怒江生态环境问题,无论如何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但是,他们没有料到,自己也将不得不深受损人不利己的“伪环保”之害。 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的举办一次题为“生态美、中国美”的政策论坛上,我们那位缺乏科学素养的环保官员谢振华居然还大言不惭地批评水电大坝把“河流生态,变成了湖泊生态”。他的这种说法虽然不能说完全错误,但确实是非常片面的和有欺骗性的。即使是某个流域的梯级水电开发完全结束之后,也只能让部分河流的生态,转变为湖泊生态。如果谁不相信,就不妨到欧洲的多瑙河、莱茵河以及美国的田纳西流域去看一看,看看那些已经完成了梯级开发的河流,是不是把河流生态都变成了湖泊生态。事实上,任何河流的梯级开发都只能改变极少部分河段的生态,任何一条河流的本质属性,都不可能被人为的改变。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即使我们把部分河流短的河流生态改变为湖泊生态,难道会有什么不好吗?在自然界的发展和进化过程中,把部分河流的河段变成湖泊的情况非常普遍。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就是大地震所形成的堰塞体,把部分的河流生态转化为湖泊生态的结果。我西南地区存在的众多的“人中海”,“木格措”,也都是大自然把部分河流生态转变为湖泊生态的杰作。我国新安江水库,著名的“千岛湖”也是把部分河段的河流生态,转变为湖泊生态的结果。我么即便不去说新安江水库的防洪、发电、供水效益有多么重要,就是仅从环境角度上看,“千岛湖”的出现,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生态效益吗? 此外,作为一名环保官员,难道不知道当前中国的生态难题之一,恰恰就是湿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因此,无论是通过自然的变迁还是人为的努力,把部分的河段的河流生态变为湖泊生态。都将是有利于自然进化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这一观点也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 根据 联合国 2007 年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除了极个别的极端情况的例外,每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都与该国的水库蓄水能力成正比。也就是说,全世界普遍的现实都是:水库蓄水能力越强的国家和地区不仅经济越发达,生态环境也越好。因为自然界中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一般都是极不均匀的,如果一个国家的水库蓄水能力不强,洪水和干旱的灾害不断的话,这个国家的经济和生态环境都不可能会好。因此, 从 2006 年起,联合国每三年发布一次的《世界水资源报告》几乎每次都要强调 “ 世界的水资源本来是够用的,只不过由于设施不足、管理不善 ” 而造成了水资源的危机。也就是说,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已经成为人类水资源问题的最主要矛盾。而目前我们人类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手段,除了建设水库大坝(调蓄水资源)之外,几乎还没有别的办法。 美国的国土面积和水资源总量,都与我国相似。目前中国虽然水坝数量名义上比美国还多,但是水库总库容仅为美国的一半﹐如果以人均水库蓄水量来比较﹐中美差距在十倍以上。由于缺乏水库的调蓄能力,我国一方面洪涝灾害频发﹐另一方面又是干旱严重﹐从本质上说﹐这些都是由于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相比之下,美国的绿水青山,自然灾害少,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他们的水库库容大,可以吸纳更多的洪水,抵御更大的干旱。我国生态环境上的巨大差距,恰恰体现在水库的蓄水能力上。 因此,去年 7 月,由国际大坝委员会联合国际灌排委员会、国际水资源协会和国际水电协会起草的《储水设施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宣言在日本京都隆重发布(下称《东京宣言》)。该宣言呼吁全世界共同努力,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和建设和保护储水基础设施。《东京宣言》表示: 21 世纪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人口增长对水、粮食和能源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我们需要加强现有储水设施的维护并进一步建设新的储水基础设施,这需要有充分的立法和充裕的资金,还必须通过发挥储水基础设施的综合作用,优化利用水资源,这包括洪水管理与抗旱、粮食生产灌溉、发电、饮用水和卫生、工业用水、航运、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比之下,我们的环保官员对生态环境和减排的认识,已经胡涂到了极点。我觉得,由这样一位缺乏科学素养的环保官员代表中国去参加联合国的气候谈判,我们的国家想要不丢脸几乎是不可能。目前看来,我国某些环保官员对水电的偏见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新的一届政府,如果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亟需提高环保官员的科徐素养。否则,光会空喊“决不走,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的官僚只能自欺欺人。 事实说明: 中国人不是不想保护好环境,中国人也不是没有钱来保护好环境,而是某些缺乏科学素养的环保官员,让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努力事倍功半。
4233 次阅读|3 个评论
成都讲座安排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3-3-29 07:24
成都讲座安排: 时间 地点 题目 27 号晚上 6:30 分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新津花源校区报告厅 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与生态文明 28 号晚上 6:30 分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高新校区软件大厦学术交流中心 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与生态文明 29 日晚上 7 点 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 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 网络直播: QT 房间: 31586330 动物权利与动物解放 30 上午 10 : 00 —— 12:00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4 教 A 区 102 实验科学传统与环境问题 30 日晚上 7 点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水上报告厅 为什么动物也有权利? 31 日晚上 19 : 00--20 : 30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新校区学术报告厅 ( 高新西区,郫县团结镇 ) 现代环境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360 次阅读|8 个评论
大气污染与“非典”比,哪个更可怕?
热度 4 baocunkuan 2013-3-27 22:56
还没有送走今年年初以来的大范围“灰霾”的大气污染(也许会像恶梦一样缠绕中国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又到了“非典”十周年的日子。前些天, 钟南山 院士说过 :“大气污染没人跑得掉 , 比非典可怕得多”( http://news.sohu.com/20130130/n365131255.shtml ) 。 今年年初开始“发作”的 雾霾 范围大( 130 万平方公里),覆盖区域且为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应有“一大半儿”的中国人受影响。 确实,“大气污染没人跑得掉” 。 环境质量尤其大气质量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即 具有消费上的非排地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 非排他性指 的是 某一经主体或个人没有支付相应的费用,也无法将其排除在对这一物品的消费之外;非竞争性 指 的 是 某一主体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主体对同一物品的消费。 “空气质量”和雾霾的公共物品属性,也会有不少受影响者也多少会有“天塌下来砸大伙或者有高个的顶着”的心态,听起来有些消极,也实为“无奈”的表现。 导致雾霾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天灾人祸”。“天灾”是指我国气候条件,如冬季寒冷需取暖,用能多且煤比例高、低静风频率高、逆温多发;“人祸”是指社会经济因素,快速城市化(土地财政下的建设用地增长远远大于城市化人口速度,城市蔓延成片)、工业化且重化(高污染、高排放和资源依赖型的“两高一资”型工业,比如钢铁、水泥、石油化工等)、汽车化( 2.4 亿机动车、百户家庭汽车拥有率达 20% )。而且,由于环保长期以来仍基本处于“末端治理”,末端治理中污染减排与“碳”减排往往是矛盾的,比如电厂脱硫设施耗电通常占电厂发电量的 3% (不一定准确),再加上“十二五”期间要求的“脱硝”,这一比例肯定还会增加。 而“非典”呢?许多人还记得,十年前的那场“非典”,把整个中国带入了一个“白色恐怖”的春天。其原因也似乎可归结为“天灾”和“人祸”两部分:作为“天灾”部分,医学界尚且有不同说法,我一“门外汉”就更说不清楚了;而作为“人祸”这部分因素,大抵归结为“不够重视”、“刻意隐瞒”、“处置不力”等等。当时也因此处分过一些领导干部甚至是高级干部。当然,很难讲被处分的领导干部应为“非典”肆虐负多大责任,反正处分一批干部之后,其他干部就当真了,全国总动员,最后打赢了抗击“非典”的战役。 “非典”与“灰霾”均为“天灾” + “人祸”所致,但又明显不同:“非典”的源自“天灾”,其传播是由于“人祸”;而“灰霾”却基本上是反过来,“灰霾”大部分是源自“人祸”(当然,也有自然因素如沙尘、水汽等所致的),即人们社会经济活动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而之所为成为“灰霾”却多是由于气象条件所致或风力将“灰霾”远距离输送,即“灰霾”的“传播”主是要由于“天灾”。 治理中,对于“天灾”部分,无论是“非典”还是“灰霾”,人们大抵都差不多,没有太多的办法,也许去主动“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来对应“天灾”,说不定会比试图通过“征服自然”来战胜“天灾”更“靠谱”。 对于人祸部分,却大大不同了。“非典”的“人祸”因素探究起来也相对简单,卫生部门和医院难逃其咎(也依然有被当作“替罪羊”的风险)。而“灰霾”呢,作为“人祸”的因素,城市化(住建部门)、工业化和“两高一资”产业(工信与发改部门)、汽车与交通(工信与交通部门)、能源结构(发改部门)、汽油品质(“三桶油”,别忘了,当年松花江污染事件,犯罪的是油老大,受罚的是环保局) ,也许还能列出更多条。为 请问上述这些部门,环保部门能“惹得起”谁?尤其是政府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概化为“以 GDP 为中心”,应对 “灰霾”的“人祸”,当前制度下环保部门真地难以作为。也许,从这个意义上讲,“灰霾”更可怕。 当然, 治理大气污染尤其是改善雾霾问题,要比防治非典要复杂得多 。但是,对于“人祸”,无论哪个方面的“人祸”,一旦真正地从其 “根”上入手, 就往往又不那么难了。治理“灰霾”中“人祸” 的“根” , 就是“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专章提到的“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 ,以及在 空间格局上要“ 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才可能“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
3013 次阅读|4 个评论
27日28日去成都做动保讲座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3-3-20 20:29
更正: 本月27号晚上6:30分在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新津花源校区的一号学术报告厅做讲座 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与生态文明 ; 28号晚上6:30分 在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高新校区软件大厦学术交流中心做第二场讲座 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与生态文明 ; 讲演人: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 http://www.dongbaowang.org/read.php?tid=3350ds=1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154 次阅读|5 个评论
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环评可大有作为
baocunkuan 2013-3-14 21:41
生态文明是一个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再到公众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战略环境评价是我从事了 17 年之久的研究领域。把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热门话题放在一起来谈,并非单纯的“本位主义”,而是确实觉得战略环评可以大有作为。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为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所迫。正如“十八大”报告所说的,“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中国人地关系紧张(无论资源问题,还是人均指标),而持续 30 年的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尤其是传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模式下,一方面资源更加,另一方面资源效率低、浪费严重;而环境保护 40 年来,更是仍基本处于政府各项工作的“边缘”,环保工作屡屡让位于经济发展,环境底线、红线屡屡被突破;自然生态退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扭转。而战略环境评价,突破了传统的、狭义的“环保”范畴,比如 2009 年开始实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明确规定,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五位一体”,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目标、原则、内容等应融入其他“四个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应形成对其他“四个建设”所涉及领域相关制度的约束与激励机制,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所需对应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需要应纳入其他“四个建设”尤其需尽早纳入“经济与社会建设”的各类重大决策。而 2003 年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 2009 年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都明确,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这“十四类”规划,基本涵盖了社会经济建设的各领域。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也是国际和学术界所说的可持续性或可持续发展。而战略环境评价通常被认为是连接宏观、抽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具体的、可操作建设项目(工程、活动)的桥梁,是实施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工具。 第五,不同于传统的、狭义的“环保”,生态文明建设就在于“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这里 应包括三个源头:一是地理空间的源头,比如上风向地区、流域上游及源头地区;二是污染发生的物理源头,比如对于空气污染控制的能源与交通、对于控制工业污染的落后产能与 “ 两高一资 ” 产业类型,对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种植业、养殖业等;三是从 “ 政策 - 计划 - 规划 - 项目 ” 决策链而言,相对于位于项目这一决策链末端而言的政策、计划与规划等决策源头。重点是指决策源头。而“尽早介入、预防为主”是战略环境评价的重要原则,是实现从决策源头控制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与重要政策工具。 第六,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其中: 1 、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重点体现在主体功能区划、城镇体系规划、生产力布局规划、国土资源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要生态功能区划等方面。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目标导向和问题约束下,可通过战略环评对上述规划等重大决策进行优化、调控、引导和约束。 2 、如何在当前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过程中,“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极为艰巨的任务,应从当今资源能源效率(或强度)控制扩展至资源与能源(尤其是不可更新能源与资源)总量控制,既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又要保住“生态用地”红线(传统上将此类用地视为“未利用地、荒地”),关键是要控制种类建设用地(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工业用地)的总体规模,划出城镇和工业用地的“终极边界”。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将能源与资源效率、总量等约束性目标,通过战略环评纳入相关发展规划,作为各类规划编制应遵从的环境红线和刚性的环境约束。 3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当务之急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以解决“ PM 2.5 治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重金属污染问题,饮用水安全与食品安全、避免环境群体事件”问题等导向,建立 的逆向战略环境评价的新模式与新机制,这也是战略环评在“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需要进一步完善、改革与提升的地方。 最后但尤其重要的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不同于以往的由环保部、建设部主导的诸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市县、生态城市及低碳生态城市等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最大之处。这里的制度建设,包括: 1 、评价体系,以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性与激励性; 2 、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四大制度建设,体现了生态文明 建设应先于其他“四大建设”,并对其他“四大建设”尤其是社会经济建设起到事先预防性与约束性作用; 3 、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补偿制度、种类环境权交易制度则体现充分利用市场规律和效率原则; 4 、监管、责任追究和损害赔偿制度,则体现了事后反应、事后治理与约束机制; 5 、全民参与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最终是为了谁?体现公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公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受益,公众为生态文明建设“出智出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这五个方面内容,既包括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公众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力,也体现了以满足或响应公众需求与利益的自下而上的驱动力。而一方面包括规划环评在内的整个战略环评,需要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进行提升、完善;另一方面,战略环评可作为这五个方面的制度建设的政策工具,比如战略环评应拓展目前的影响评价至可持续性评价,当前的规划环评本身就是环境保护制度之一;公众参与是战略环评的重点内容,通过战略环评及其公众参与,能促进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综上,一方面,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要求,战略环境评价需要全面提升、深化;另一方面,战略环境评价将作为“五位一体”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政策工具。
3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文明建设仅仅倚重“政绩考核”,难以持久
热度 1 baocunkuan 2013-3-10 09:29
刚刚看过一则新闻,“广东省环保厅副厅长:将生态文明纳入政绩考核( http://news.sohu.com/20130310/n368287368.shtml )”。 许多“事儿”一旦纳入政绩考核,就难以持久。政绩考核是基于“自上而下”的行政力来推动的一项制度,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是人治而非法治。政绩考核应用于一些领域,不排除是合适的或能立竿见影。但对于环保领域,实在不敢苟同。前些年也出现了所谓“绿色 GDP 考核”“环境政绩考核”什么的,我本人也参与过一些研究和讨论。总体感觉下来,如果说以前的 GDP 考核某种意义上“扭曲”成了对“统计部门、统计局长”的考核,而绿色 GDP 的考核,则变成了对“统计 + 环保”两个部门、两个局长的考核。政绩考核下,没有完不成了的任务,没有完善不了的数据。 一旦生态文明纳入政绩考核,就怕变得既不“生态”,又不“文明”: 首先,生态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尤其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遵从的是自然规律,具有其生态周期,这一周期要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行政周期长得多。 其次,生态系统具有其自然边界,与行政边界、“县官不如现管”、条块分割的传统官僚体系下,行政边界与自然边界如何协同? 还有,就文明而言,文明产生于民间。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在基层,智慧在民间~ 生态文明是中央提出来的,生态文明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受益主体也必须是人民群众。除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力和引导力之处,来自民间、基层而形成自下而上的需求与驱动力、智慧、自主参与投身于此项事业,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不竭的、长久的动力。
3057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讨论
热度 1 zuoqiting 2013-2-16 11:07
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讨论
水利部于 2013 年 1 月印发了《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 1 号文),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查看发表在《中国水利报》文章: 左其亭 . 水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生态文明的“水利”体现 . 中国水利报 , 2013-02-07: 第 5-6 版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5181 次阅读|2 个评论
兩會零皮草?這是一個好主意!
热度 7 jiangjinsong 2013-2-12 23:47
在博文 郭德纲讽刺皮草获好评,央视春晚“台上零皮草” 后,本壇著名 zzjtcm 2013-2-12 21:51 重大公共活动绝对应该零皮草,尤其是两会。。。。。 张媛媛表示:“我们期待晚会邀请函上注明请勿着皮草入场,这也无疑将是春晚传递爱的体现,彰显追求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哦。从现在开始期待2014年央视春晚的表现。 蔣科學: 我相信:谢绝穿着皮草者入内,将是一些高格调活动的标配! zzjtcm同學的倡議很好。既然貴黨和政府提倡建設生態文明,提倡尊重自然,反對浪費,反對破壞生態,反對虐待動物,我看以後官方組織的活動,不妨採取零皮草策略,謝絕皮草穿著者入內。 最新爆料:反皮草的動保人士準備要關注出席兩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是否穿著皮草,并及時公佈相關名單,提醒他們注意動物保護,哈哈哈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703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生态文明,大林业观;林业属性,贾治邦;湿地,生态安全
zzllxx5168 2013-2-2 16:43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大林业观建设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赵建军;国家行政学院 郝栋。 来源: http://www.lnly.gov.cn/xxdt/dndt/201301/t20130131_228229.html 树立21世纪的大林业观,用大林业观统领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对于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愿景和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林业必须大发展,是21世纪大林业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完成林业大发展,用以往的思维方式、工作思路是不够的,也是不可能的。必须对林业进行重新审视,树立大林业观理念,即对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给予充分肯定,对林业和农业、牧业、渔业等门类的关系给予重新界定,彻底摆脱过去把林业只作为农林牧副渔的一个门类的狭隘认识,这是保障林业大发展的关键,也是保障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走向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和坚实保障。   大林业观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提升林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人类步入21世纪,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唯有林业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任何破坏,反而能够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所以,大林业观应该把林业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作为我国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 二是确立林业是其他产业门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林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林业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物种、减少噪音、减轻光辐射、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等等,这些都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是突出林业是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软力量。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很大程度上与低碳经济联系在一起。作为碳汇的主力军,林业是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看不见的守护神。一方面,发展林业能够缓解我国减排压力,为经济发展尤其是城镇化留出空间;另一方面,减排压力大的发达国家在“巴厘岛路线图”后谈判中更强调“抵消排放”和“换取排放”方案,其比较好的选择方案就是经济实惠的森林碳汇方案,包括国内森林碳汇和国际购买的森林碳汇。发展林业为我们在今后同发达国家的合作,构建国际生态新秩序方面增加了筹码。   树立大林业观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早诞生的地方,是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森林文化推动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道德基础和重要内容,是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观点和看法,是处理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经济和生态、开发和保护、生产和生活、资源和环境等关系时应具备的观念和常识。   树立大林业观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在内的全面发展目标,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这四个文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反映了和谐社会的全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树立大林业观,加强林业建设是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   树立大林业观有利于推进绿色发展。良好的生态已经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成为实现绿色增长、科学发展的最主要标志,这既不能靠花钱买来,也不可能靠转移和进口得来。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求林业承担起生态建设的主要责任,真正发挥出林业对国家、对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放在一切林业工作的首位。   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要求我们构建大林业观建设体系,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思想观念的创新。我国林业建设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能否在战略机遇期完成我国林业建设的飞跃,首先需要在思想观念上进行创新。保护生态、改善民生是林业转型升级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职责。思想观念创新的重心在于科学认识并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协同推进,互动双赢。发展林业要贯彻抓生态就是抓民生的思想。真正把生态建设放在林业的核心位置,美丽中国的实现与否在于能否通过林业建设为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绿装,为科学发展提供生态保障,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大林业观的群众基础在于牢固树立服务民生抓生态、改善生态惠民生的思想。既要把改善民生作为林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林业建设成果,也要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林业生态建设的热情。   二是政策环境的创新。林业既是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的公益事业、公共部门,也是关系到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基础产业、重要领域,这不但成为了决策者的共识,也体现在国家各方面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上。1998年至今,我国林业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期”,具体表现在投入增加、立法加强、重大政策密集出台等方面。2005年以来开始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又给林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革红利”。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必将催生一批新的政策。林业要努力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法律法规、体制机制、重大改革等方面,进行政策环境的创新,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林业政策体系。   三是发展载体的创新。要围绕服务国家大局创新发展载体,拓展发展领域,创造发展优势。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增长、解决“三农”问题、开展扶贫攻坚等等,既是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是林业的发展机遇。要在主动融入和服务这些重大战略部署中,谋求林业的新发展、新提升,加强政策对接,搞好项目储备。这样才能把握好历史机遇,开辟林业发展的新空间。 把握林业基本属性,推动林业科学发展 贾治邦( http://www.forestpest.org/senfang/News/ldjh/2011-02-15/Article_5660.shtml )   林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具有特殊功能的公益事业,在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光荣使命。准确把握林业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两大基本属性,对于做好“十二五”期间林业的各项工作,推动现代林业科学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林业是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作用的基础产业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今天,林业的经济功能不断拓展,产业地位不断提升,在国家经济建设全局和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森林作为重要的资源库,能够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和林产品,对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依靠森林资源,可以生产出木材及其制品、工业原料、木本粮油、食品药材等一万多种林产品和原材料。我国人均GDP已跨上4000美元,社会消费不断升级,可再生、可降解、绿色养生的林产品越来越受到青睐。近年来,作为三大基础原材料之一的木材,在我国总消费量呈刚性增长,2005年为3.25亿立方米,2009年为4.21亿立方米,“十二五”期间年均将超过5亿立方米。野菜山珍、木本粮油等森林食品,成为人们改善膳食结构、应对“三高”疾病的新宠。茶油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品质甚至优于橄榄油,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健康型高级食用油。2020年我国茶油年产量将达到250万吨,占到食用植物油总产量的20%以上。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等森林食品,已成为提升国民营养健康水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森林作为重要的能源库,是生产生物质能源的“绿色油田”、“绿色电厂”,对实施替代能源战略意义重大。森林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资源。据预测,全世界煤炭可供开采年限为220-240年、石油为70-100年、天然气为50-60年。在后化石能源时代,发展以森林为主的生物质能源,成了各国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选择。一方面,森林是一座储量丰富的“绿色油田”,许多树木的果实富含油脂,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我国有果实含油量超过40%的树种150多种,总面积超过400万公顷,开发生物柴油的前景十分广阔。另一方面,森林是一座潜力巨大的“绿色电厂”,其木质纤维的发热量平均都在4000-5000千卡/千克,燃烧产生的热能可转化为电能。我国森林每年可产出枝桠剩余物约3亿吨,如能得到全部利用,可提供相当于我国每年化石能源消耗量1/10的能源。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实施林油、林电一体化战略,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森林作为自然循环经济体,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基础,对转变发展方式和扩大国内需求意义重大。发展林业,有利于逐步摆脱拼资源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绿色产业发展。很多地方通过大力发展林下产业和森林游憩业,变“砍树”为“看树”,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生产木材获得经济效益的林业传统发展方式,林业经济正在实现由“砍伐森林树木”向“利用森林环境”的转变。我国集体林区通过林权改革,27亿亩集体林地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新舞台,农业经济正在实现由“耕地为主”向“耕地林地并重”的转变。不少地方通过科学开发森林资源,使一根翠竹撑起一方经济,一个树种成就一个大产业,一处景观带来一片繁荣,区域经济正在实现由“传统发展”到“绿色发展”的转变。发展林业还能够有效解决农民就业增收问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惠及3亿多农民,受益农户平均获得森林资产近10万元,全国林地每亩产出从2003年的84元,增加到2010年的198元,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带动了农村社会消费提升,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   二、林业是对保障地球和人类健康长寿具有独特作用的公益事业    林业不但具有显著的经济功能,还有独特的生态、社会、文化功能。在生态危机不断挑战人类生存发展底线、改善生态成为人们迫切愿望的背景下,我国林业发展承担着建设和保护“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即森林、湿地、荒漠三个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直接关系到地球和人类的健康长寿。   “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建设和保护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所在,对于保障地球家园的健康长寿极端重要。科学家把森林喻为“地球之肺”,湿地喻为“地球之肾”,荒漠化喻为“地球之癌症”,生物多样性喻为地球的“免疫系统”。“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哪一个受到损害和破坏,都会影响地球的生态平衡和健康长寿。长期以来,由于对“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严重破坏,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一系列生态危机,如同病魔一样吞噬着地球的肌体,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等人类文明都是因为森林和湿地遭到严重破坏后,随着青山变成秃岭、沃野变成荒漠而衰落。科学家预言,如果森林和湿地从地球上消失,陆地90%的生物将灭绝,全球90%的淡水将流入大海,生物固氮、生物放氧将分别减少90%和60%,地球的健康将恶化到无法根治的地步,人类将彻底失去生存家园。   “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是生态产品的主要产地,对于保障每一个人的健康长寿极端重要。森林、湿地、荒漠和生物多样性通过自身功能的有效发挥,生产出维护人类生存发展和保障人们健康长寿的生态产品。主要包括: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附粉尘、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供淡水、净化水质,增加湿度、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减少噪声等。森林制造的负氧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健康长寿素”。四川九寨沟、福建武夷山等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超过1万个,高的达到8万个,因此成为闻名中外的休闲养生胜地。这些生态功能和生态产品,可以改善人的生存环境,调节人的生理机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在人的视野中,当绿色达到25%以上时,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劳,释放心理压力。全世界长寿地区,如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吉亚、厄瓜多尔的比尔卡旺区和我国的广西巴马、湖北钟祥,其共同特点就是青山绿水、生态优美。此外,“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森林药品和保健品等,这些都有利于人类健康长寿。   “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是构建人类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元素载体,对于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极端重要。森林是人类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一方面,森林是一部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教科书,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另一方面,森林以其独特的形态美、色调美、音韵美等,对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几千年来,人们从弘扬森林文化中体验和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便是生动的印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中,人们对以森林文化为主的生态文化更加渴求,对生态文化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十二五”期间,要大力繁荣林业生态文化,生产出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产品,为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三、正确处理好林业发展中的五个重要关系,推动林业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林业工作要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兴林富民为宗旨,以实现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的“双增”为目标,依靠人民群众,依靠科学技术,依靠深化改革,全面开创现代林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力争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蓄积量达到143亿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3.5万亿元。为此,要在准确把握林业两大基本属性的同时,正确处理好五个重要关系。   1、正确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生态是产业的根基,产业是生态的保障。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生态体系,形成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业产业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只有建立起发达的产业体系,积累雄厚的财富和充裕的资金,生态建设才有可靠的保障。要把生态与产业统筹起来、协调推进、良性互动,切实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2、正确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兴林与富民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只有林业兴旺发达,提供出更多就业机会和创业机遇,才能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只有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得到应有满足,他们才会自觉地投身林业建设,为林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真正将林业建设与百姓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   3、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与利用是充分发挥林业多种功能和效益的主要途径,单纯的保护和过度的利用都不可取。要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原则,在严格保护好现有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发展,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4、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森林的功能,是依靠大面积与高质量的森林来支撑的,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要在扩大面积的基础上,加强抚育经营和科技创新,提高林地生产力、资源利用率,提升森林整体功能。生态建设要改变过去“撒胡椒面”模式,着力构建国土生态屏障。产业发展要改变过去“小而全”模式,重点培育主导产业。   5、正确处理好党委、政府主导与依靠群众的关系。林业政策性强、周期长、群众参与度高。只有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林业地位才会更加巩固,生态建设和改革发展步伐才会更快。只有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实现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转变,林业发展才会动力无穷、生机无限。 保护森林和湿地,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林业局局长 贾治邦( http://www.forestpest.org/senfang/News/ldjh/2011-02-15/Article_5658.shtml )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迎来了第十五个“世界湿地日”及《湿地公约》成立40周年。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森林”,深刻揭示了两大生态系统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充分体现了湿地和森林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必将有力地引导人们更加关注这两大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生态支持系统。湿地是物种“基因库”,保存了大量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特有基因,孕育了世界上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没有湿地,许多珍贵的物种基因资源将不复存在。湿地是淡水的天然“储存库”,储存了我国96%以上的可利用淡水资源。湿地是“地球之肾”,其强大的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功能,对于保障人们永远能够喝上干净的水,维持多种生物的水环境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还是降低自然灾害风险的“缓冲器”,具有调洪蓄水、抵御风暴、预防侵蚀、抗御干旱、调节气候等重要功能,对于构建防灾减灾体系、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等发挥着十分独特的作用。    我国森林面积29.32亿亩,森林覆盖率20.36%,单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自然湿地面积5.43亿亩,自然湿地占国土面积的3.77%,森林和自然湿地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4.13%。被誉为“地球之肺”的森林和“地球之肾”的湿地,既互相依存,又互相作用,共同构筑了我国国家生态安全的强大屏障。森林是一座绿色“水库”,具有巨大的蓄水功能,可为湿地提供持续的水源保障。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森林也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陆地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湿地的固碳能力也不容忽视,特别是泥炭湿地在缓解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湿地国际的研究表明,占全球陆地面积6%的湿地储存了约7700亿吨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35%。湿地和森林对保持陆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无论损害和破坏哪一个系统,都会影响地球的生态平衡,影响地球的健康,危及人类生存的根基。有科学家断言,假如森林和湿地从地球上消失,全球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陆地90%的生物将灭绝,生物固氮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同时将产生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生态平衡就无法维持。因此,保护好湿地和森林,是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林业的重大历史使命。    管理和恢复好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部门承担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大力加强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有效发挥了两大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取得了许多新突破。一是以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为重点,有效遏制了湿地面积缩减的趋势。实施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完成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201个,建立了长江、黑龙江等流域湿地保护网络,湿地自然保护区达55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达140多处,地方湿地公园达12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达37处,有力推进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国每年新增湿地保护面积30多万公顷,恢复湿地1万多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从“十五”末的45%增加到“十一五”末的50.3%,平均每年增加1个多百分点。二是以完善湿地政策措施为保障,显著增强了湿地保护能力。国家出台了湿地保护政策,将湿地总面积、湿地保护面积纳入了中国资源环境指标体系,开展了湿地保护补助试点,设立了湿地保护补助中央专项资金。制定了湿地保护宏观战略规划,将湿地保护建设纳入了多个重大行业规划。加强了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建设,成立了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强化了湿地履约跨部门协调机制。开展了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和科研工作,建立了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三是以模范履约争当表率为目标,充分展示了良好的国家形象。认真实施《湿地公约》相关决议,连续两届当选为公约常委会成员国,在公约形成相关决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亚洲履约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加强了国际重要湿地管理,公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公报》。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维护国家形象和权益,受到公约秘书处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一致赞扬。四是以提升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为手段,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开展了中国湿地文化节、沿海湿地万里行等一系列重大宣传活动,为加强湿地保护营造了良好氛围。建立了世界上最大单一主题内容的国家湿地博物馆,在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建立了湿地宣教馆,扩大了湿地文化宣传阵地。树立了一批湿地保护好、增收致富好、生态观念好的湿地文明村、湿地文明户。中国湿地保护已经成为自然生态保护领域的热点之一,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之一。    虽然中国湿地保护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从全国总体情况来看,全社会对湿地保护的认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天然湿地数量减少、功能退化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保护湿地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对此,我们必须保持十分清醒的头脑,以全局观念、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谋划好“十二五”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湿地保护工作。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保护好湿地”的明确要求,为加强湿地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十二五”期间,我们按照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决定着力建设以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十大生态屏障”。其中,将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为主要目标,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严格保护自然湿地,科学修复退化湿地,积极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大力夯实基础工作,积极推动湿地立法工作,逐步理顺体制机制,继续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全面加强湿地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力争到2015年,使我国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初步缓解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趋势。    2011年,我们将大力推进湿地保护立法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继续谋划实施好国家湿地保护工程,加快构建湿地保护长效机制;促进湿地公园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建设;系统加强湿地保护科技支撑,研究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功能和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履行《湿地公约》,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重要湿地建设和管理,维护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切实发挥林业部门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作用,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动湿地保护再上新台阶。    让我们携手一道,积极行动,共同推进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努力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福祉,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博主简介: 张连翔(1959-),大学文化,学士学位,无党派人士,辽宁省喀左县人。现任北方林业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研发中心教授级高工(3级教授),学术委员会成员,兼任《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和《辽宁林业科技》两刊编委,《新农业》杂志园艺版编委,《中国林业网》和《新农村商网》林业科技(在线)咨询专家,中国林学会灌木分会委员,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曾任辽宁省林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成员(1993-1995年)。主要从事应用生态及种群生态和数学生态学、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抗旱保水造林、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林下经济、园林绿化、生物质能源林、经济林全生态经营和有机果业等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13项,发明专利3项(2项正在申请中),编制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翻译和发表日文林业科技资料数十万字,主编专著2部、参编著作1部、参编论文集1部。 联系方式: zzllxx5168@126.com;13942112010; http://hi.baidu.com/zzllxx5168/home ; http://blog.sciencenet.cn/u/zzllxx5168
个人分类: 学术论坛与争鸣|1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完当天《光明日报》的两则信息,我“如鲠在喉”
热度 2 baocunkuan 2013-2-1 01:29
刚才( 2013 年 1 月 31 日 11 : 50PM )看了当天《光明日报》上的两则消息,让我 “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一则是第 2 版上的 “光明时评”——《即使“一致赞同”也要经过环评》(作者:蔡闯;责任编辑 : 章丽鋆,也见: http://guancha.gmw.cn/2013-01/31/content_6572358.htm )。文中写有“近日,湖北省十堰市打出‘愚公移山,人造平原’的标语,大规模削山造城,且此投资巨大的项目未经环保测评便已上马。” 各位看官请注意,这里用得是“环保测评”,在文章后面又用了“环评”,显然这里将莫须有的“环保测评”简称为“环评”。相对于我这个“环评”专业人士,不排除“蔡闯”这个人对于“环评”专业知识的了解是有限的。但是,就在“环评”也经常为普通公众拿来作为捍卫其“环境权益”的今天,将“环评”误认作“环保测评”,实属不应该。正如“蔡闯”在该文中所言“是否知晓重大项目开工前必须经过环评这一硬性规定?如果不知,是否需要集体补课?”一样,建议“蔡闯”和“责任编辑——章丽鋆”也应补补“环评课”。如果需要,请直接联系我,我愿意无偿效劳。 另一则是第 12 版关于《“国家海岸”三亚湾海棠湾里的世界酒店群》的整版广告,这里:一、 22 公里的海岸线上 30 多家世界酒店,并称为“世界酒店业的一个奇迹”,我的解读是,也许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地方能这样“不理智”;二、“亚特兰蒂斯、梦幻不夜城、南中国影视城等大型主题公园”,我的疑问“中国或者不止中国所有已建的主题公园里,有几家不亏?三、“各式高尔夫球场”,以前就听说过“高尔夫球场中合法批准的也就 2% ”,而且据说“ 国家早在 2004 年就已注明令禁止修建新的高尔夫球场” ( http://news.chinaunix.net/blog/2011/0815/1558582.shtml ),不知广告所提及的高尓夫球场是否合法?四、有广告里满眼充斥着“奢华、豪华”,这与当前从中央倡导的“节俭”之风显然相悖。我查了一下,该报整版彩色广告报价 260000 元( http://www.gmw.cn/content/2011-03/07/content_1090699.htm )作为中央媒体,其网站又号称“知识分子网上精神家园、权威思想理论文化网站”,是否应响应起中央 “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承担起“社会责任”?如果需要,我也愿意为《光明日报》无偿地补上一堂“生态文明”与“社会责任”的课。
2093 次阅读|2 个评论
“环境政策的未来演变”——一篇即将发表在《绿叶》上的文章
热度 1 baocunkuan 2013-1-31 11:39
环境政策的未来演变 —— 从环境保护政策到以环境保护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政策 o 包存宽 摘要 未来十年,“自上而下行政力与制度优势 + 自下而上的民众需求与倒逼压力”,将是我们 “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的有力保障。为此,需要在生态文明视角下,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目标导向,探索 逆向战略环境评价 新模式,推动中国的环境政策超越传统的、部门性 “ 环境保护 ” ,将“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或至少是公共政策核心价值的组成部分,实现环保从“末端 ” 、 “ 结点 ” 治理转向“源头 ” 、 “ 各方面 ” 和 “ 全过程 ” 控制。 一、“公共性”是环境政策灵魂 环境政策是指国家和地方立法机构和政府部门制定的有关污染控制、自然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法律、行政法规(包括条例、规定、办法和规章)和规划、计划的总称,是国家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而对一切影响环境质量的人为活动所规定的行为准则。由于环境和政策都有广义与狭义上的不同理解,相应地环境政策也可从 4 个层次来理解 : 其一,狭义的环境政策,即通常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政策,仅指环境保护领域、环境保护部门为保护大气、水、噪声、土壤和自然生态等环境要素而出台的政策;其二,广义的环境政策,除包括狭义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外,还包括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但属于其他部门或领域的政策,比如,与空气质量关系密切的能源政策、交通政策和产业政策,与自然生态保护关系密切的林业政策、海洋政策等;其三,为全面实现某一环境目标(即目标导向的环境政策)或解决某一环境问题(问题导向的环境政策),需要采取的所有方法;其四,否有利于环境保护作为其价值取向或至少是其核心价值组成部分的公共政策。 可以说, 环境政策的演化过程,就是对环境和政策的理解,从狭义到广义的过程,就是对环境政策的上述 4 个层次的理解逐步深化和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是环境政策所具备的“公共性”。 环境政策具备两个方面的公共性: 一则,包括环境政策在内的所有政策都具有公共性,即政策是一种涉及到许多人利益的行为,因此它不是纯粹私人性的行为,而具有公共选择的本质。这里的“公共”一词,首先指向公共权力,也指向公共利益;其次,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再次,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调整和被中止或被替代是一个系统过程;继而,公共政策包含竞争和选择;最后,公共政策强调价值分配或利益调整。 二则,环境政策涉及公共物品的供给。任何一项环境政策都是为了实现或保护某一特定的环境目标、解决某一特定环境问题,这里涉及的环境质量与生态功能(产品与服务)等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即环境质量的恶化或改善、生态服务功能及生态产品的供给,都具有消费上的非排地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其中,非排他性指的是某一经主体或个人没有支付相应的费用,也无法将其排除在对这一物品的消费之外;非竞争性指的是某一主体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主体对同一物品的消费。 因此,“公共性 ” 是环境政策的灵魂,这与具体的环境政策制定方是谁无关,即使是一个企业的环境政策,由于涉及污染排放或资源使用而会影响或危及环境质量、生态服务与生态产品供给等,其也具有公共性。 二、中国环境政策评述 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开始于 1973 年的全国第一次环保工作大会。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三大政策”与“十项制度”、 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公共政策体系 。其中,三大政策是指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 主要通过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三同时 ” 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许可证制度、集中控制制度体现)、 “ 谁污染谁治理 ” (主要通过执行 “ 三同时 ” 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集中控制制度体现)、 “ 强化环境管理 ” (则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应该说,中国环境政策在 40 年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最近的十年时间里,正是由于这些政策和制度的落实和在这些制度框架下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在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减缓,部分流域污染治理初见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但是, 总得来说,当前中国环境政策仍局限于传统的环保领域,属于环境保护部门性政策,处于公共政策范畴的末端与边缘且经常让位于经济发展政策,并不能从根源上去防治环境问题,未能有效避免很多发达国家曾经的 “ 先污染后治理 ” 的老路。 对此,我们将以 前三轮环保规划(即九五、十五环保计划和十一五、十二五环保规划) 为例,说明环境政策执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标实现程度低 基于对某一轮规划中“当前环境形势”的描述同上一轮规划“目标”进行对比,可以定性分析该轮规划的执行情况。前三轮规划或计划目标中,均包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控制、环境质量改善”,但是其“口气”却依次趋缓,从“九五”规划的“基本控制”、“有所改善”,到“十五”规划的“有所减缓”、“初步遏制”和“得到改善”,再到“十一五”规划的“得到控制”(但仅限于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有所改善”(仅限于重点地区和城市)、“基本遏制”(遏制的也仅是“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口气”逐渐放缓意味着目标的“要求”逐渐降低。 尽管如此,环保目标仍未实现。比如,当前的“十二五”规划中把“当前( 2010 年)环境形势”仍描述为“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早在“九五”规划所确定的远景规划目标( 2010 年)是“基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状况,环境质量有比较明显的改善”。显然,要实现“九五”规划的远景目标仍“任重”而“道远”。这表明: 中国环保规划整体偏虚、可操作性偏弱、实施效果偏差及有效性偏低, 陷入“即使降低环保要求、环境目标仍未实现”的尴尬。 (二) 没有发挥“预防性功能” “预防为主”几乎是每一轮环保规划都遵循的原则,但环保规划又往往受制甚至是让位于发展类、经济类规划,环保规划也经常是应对已经产生且被广泛关注了的环境问题,而并非预防新的环境问题出现和防止“小的”环境问题“变大”。这里仅以先后出现的松花江污染事件( 2005 ,“十五”期间)和“重金属污染”事件(“十一五”期间)这两个热点环境问题为例,将与之关系密切的“风险” + “事故” + “应急”、“石油” + “石化”,“重金属”、“土壤” + “地下水”作为关键词,分别在“九五”、“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计划)文本中进行查找,统计其出现次数,具体见表 1 。 由表 1 可以看出,“十五”期间发生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和“十一五”后期全国多次发生的“重金属污染事件”,在随后的一轮环保规划编制中得到高度的响应。当然,这一方面反映了环保规划能及时响应群众关心的热点环境问题,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环保规划预见性不够,似乎沦为了“跟风式”的规划。甚至“十一五”规划还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作为规划原则。 表 1 相关环保规划部分关键词的统计结果 环保规划 关键词 “九五”计划 “十五”计划 “十一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 风险、事故、应急 3 10 39 56 石油、石化、化工 11 6 15 25 重金属 3 2 1 27 土壤、地下水 4 8 19 35 (三) 规划模式单一、规划执行主要靠自上而下指标分解 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环境规划目标、指标任务从中央分解到各级政府,从政府到基层排污单位,层层分解、落实。这种 自上而下的精英决策和执行模式下,过于强调中央的目标,忽视了地方政府、基层排污单位的目标适应策略,也忽视了政策行动的结果的不确定性,并且往往由于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中央政府“一方”对地方政府“多方 ” 、政府 “ 一方 ” 对企业 “ 多方 ” 的博弈,以及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政策作用对象三方之间的严重信息不对称,会造成环境政策脱离所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的实际,最终导致行政执行力在层层传递中不仅造成效用递减、效率低下。 (四) 环保投资水平“屡屡落空” “九五”期间全国环境保护累计投资 3600 亿元,为 GDP 的 0.93% ,虽然高于 “八五 ”期间 0.73% 的水平,但仍明显低于“九五”计划目标所规定的 1.3% 近 0.4 个百分点; “ 十五 ” 期间,全社会环境保护投资额比“九五”时期翻了一番,占 GDP 的比例首次超过 1% ,但依然低于“十五”计划规定的 1.3% 。更大大低于普遍认为的“发展中国家控制环境恶化趋势所需的占 GDP3% ”的水平。因投资计划“屡屡落空”而本来就有限的实际环保投资,其投资效率与改善环境的效果如何?也被广泛置疑。 (五) 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 尽管早在 1973 年全国首次环保大会确定的环保 32 字方针,即 “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 ,就包含了公众参与的意思。但是, 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公众参与才被引入我国,而环保领域的公众参与的正式化、制度化更是从 2003 年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生效起才开始。 缺乏公众参与的传统,造成环境政策 “ 脱离 ” 群众, 造成包括环境规划在内的环境政策远离基层和群众的环境需求,尤其是环境政策与规划目标忽视了民众的主观感受,最终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严重的甚至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 (六) 环境政策仍位于末端、属于非主流 我国的环保工作起源于 “ 三废 ” 治理,但至今仍未脱胎于“污染治理 ” 和 “ 水气声固废 ” 等要素的环境保护,缺乏系统观、全局观和整体观。 环境政策的重心仍是末端治理,比如 “ 三同时 ” 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作为典型的末端治理模式,属于 “ 有钱买棺材、无钱治病、更不愿花钱强身健体 ” 。 环境政策整体偏虚、可操作性偏弱、实施效果偏差及有效性偏低的问题仍较为普遍,环境政策被动地“遵从 ”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难以发挥环境政策的基础性、指导性作用 ,难以从区域、流域范围依据生态环境格局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角度预先确定发展的“红线”,往往受制甚至是让位于经济政策, 不能达到约束和引导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环境公共政策走向:基于 “ 十八大 ” 报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 “ 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 。环境政策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灵魂”和“核心”,应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实现以下转变。 (一) 环境公共政策属性:超越传统的、部门性的“环境保护” 中国环保工作开展了 40 年,目前面对的依然是 “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 ;环境政策效果评估的结论只能基于 “ 如果没有实施当前环境政策,中国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形势将更加严重 ” 这样的假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当前的环境保护政策无力、无法应对更不用说从根本上、彻底地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问题。而“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 ,意味着 中国未来的环境政策,将超越传统的、部门性 “ 环境保护 ”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基础性政策。 中国未来的环境公共政策,除包括通常意义上的 “ 环境保护政策 ” 以外,还将还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但属于其他部门或领域的能源与资源政策;其二,为全面实现某一环境目标(即目标导向的环境政策)或解决某一环境问题(问题导向的环境政策),所需要采取的所有方法;其三,将“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作为其价值取向或至少是核心价值组分的公共政策。真正实现正如欧盟所言的“绿色经济意味着环境政策将成为经济政策的核心”。 (二) 从“末端 ” 治理真正转向“源头 ” 控制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循环 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这里,尤其强 调了 环境政策应从“末端 ” 治理真正转向“源头 ” 控制,应包括三个源头:一是物理空间的源头,比如上风向地区、流域上游及源头地区;二是污染发生的人类“不良 ” 活动的源头,即 “ 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 ”4 个方面,哪怕看似最为简单的 PM 2.5 、温室气体减排、饮用水安全等环境问题也需要从上述 4 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才能得以有效控制和彻底解决;三是从 “ 政策 - 计划 - 规划 - 项目 ” 决策链而言,相对于位于项目这一决策链末端而言,应针对政策、计划与规划等决策开展战略环境评价,实现源头控制。 (三) 环境政策 “ 落地 ” 与实现 “ 空间 ” 引导 “十八大 ” 报告提出,“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 ” 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个 “ 空间 ” 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农业、生态安全三个 “ 格局 ” 。这一阐述,无疑将改变以环境规划为代表的环境政策 “ 增上挂挂、纸上画画 ” 而 “ 无法落地 ” 的尴尬,转而引导、优化、控制国土开发、城乡体系、产业布局等空间与格局。 (四) 资源节约从 “ 强度约束 ” 到 “ 总量控制 ” “十八大 ” 报告明确了 “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 ,以及从 “ 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 ” 到能源资源 “ 总量控制 ” 两个方面,来 “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 和 “ 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可以预期,能源与资源的总量控制是最终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 、不可更新资源与能源消耗 “ 零增长 ” 和可持续利用的必经之路。而当前正在实施的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 深化与拓展了总量控制内涵,实施 重点地区的重点行业(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造纸、印染、制革、农药、氮肥等行业)的产能总量控制,能源消费尤其是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探索调控特大型和大型城市机动车保有总量,以及面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等。 (五)突出“以问题为导向 ” 的综合治理 “十八大 ” 提出 “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 。需要我们 探索生态文明视角下,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目标导向,探索 逆向战略环境评价 新模式 ,即“基于解决某一突出环境问题,就可能导致或引发该问题的决策群(非一项具体的决策,而是一系列相关决策)进行针对性评价,最终提出从根本上解决的这一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协调性、统筹性方案”。 (六) 制度保障:控制命令型、经济刺激型、 激励 约束型并重 根据政策实施的基础,环境政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规章制度为基础的命令控制型政策,也叫做直接管制或规章制度,即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政策对象执行环境法规和标准;另一类是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刺激型政策,即以利用经济手段,激励政策对象改变环境行为的环境经济政策。而 “ 十八大 ” 报告中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包括了“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 、“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 等控制命令型政策,“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 的经济刺激型政策以外,还有 “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 、 “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 的激励约束型政策。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中,尤其是 “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 的要求,将会改变传统的以 “GDP” 为核心的考评、升迁体系,有利于树立、倡导和实现正确的政绩观,而且为 构建以“环境规划——社会经济类规划——规划环评”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的“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提供了契机。在“环境规划——社会经济类规划——规划环评”激励约束机制中,环境规划应当前置, 以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原则、要求细化和具体化 ,作为引导和约束社会经济规划 编制和实施的 环境准则;而规划环评用来检验各类规划是否真正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要求, 以及环境规划是否真正约束和引导了社会经济类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 四、 结语 公共性是环境政策的“灵魂 ” ,环境政策的公共性就在于公众参与,而公众参与的持续性动力就源于公众的需求。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 5 个层次。随着 2020 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 2050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 “ 梦想 ” 变成现实,将是公众将整体性地经历从 “ 生理需求 ” 到 “ 自我实现需求 ” 的各层次。尤其是今后不到 10 年里(即 2013 至 2020 年 ), 将是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众的需求将从 “ 生理需求 ” 上升至 “ 安全需求 ” ,甚至是更高的需求层次。这一时期,民众对于包括 “ 环境安全、食品安全、人群健康、事故性风险 ” 在内的整个 “ 安全需求 ” 迫切渴求,将成为 “ 倒逼 ” 政府、企业切实采取措施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不竭动力与压力之源。群众是善于学习的,发生了多起 PX 事件、垃圾焚烧项目事件、磁悬浮列车和高铁事件等环境群体性事件之后,公众环境意识与觉悟和维护其环境权益的能力在大幅度提升,网络时代民众维权和表达诉求的“渠道”多样化与便捷化,考验着各级政府执政的能力与智慧。 自下而上的民众力量 “ 逼迫 ” 政府、企业采取措施解决其污染问题,政府与企业的环境行为也从“被动”进化到“自觉”,才可能会有 “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 。这一局面在中国正在形成,而且中国还有 “ 自上而下 ” 这一大制度优势。可以说, “自上而下行政力与制度优势 + 自下而上的民众需求与倒逼压力”,将是我们 “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的有力保障。 2013 年不仅是中国环保工作 40 年,也将借“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东风,开启中国环境保护新的 “ 元年 ” 。 (责任编辑:刘芳)
2862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们要搞什么样的城镇化?
蒋高明 2013-1-16 00:50
蒋高明 目前全国一窝蜂似的城镇化,依然没有摆脱 “ 房地产 ” 的阴影。据笔者了解,山东某些县市搞的城镇化,已经进军农村,是以消灭农村为目的的。他们首先在老的村庄附近盖楼,也不管农民情愿不情愿,将原宅基地作价,在新楼没有盖好的前提下,每家补助 7000 元 / 年就将农民的房子强行拆除了。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得不到现金补助,其回报就是 100 -120 平方米 的回迁楼房 ( 至少 6 层 ) 。而新楼占据的是良田,农民平房腾出的土地被开发商出售了,或继续搞房地产。这样的城镇化继续加大了耕地压力,农民上楼后无法从事农业生产。 我们理解的城镇化是原位的,即政府可帮助农民统一解决自来水、污水、垃圾处理、燃气、网络、电力、电话、银行、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而农民不必上楼,既然节约了土地,又方便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稳定一支种粮大军,在源头保障粮食安全。 让更多的人口分布在食物生产的第一线,避免了 大城市化带来的让少数人养活多数人的现象。在食品生产、运输、加工、消费各个环节减少有害物质使用,从而使已有的城市化人口得到较为满意的食品。 要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政府必须重新审视依赖美国等国家廉价粮食(充满风险的转基因粮食)供应的做法,发展适度的合作化,将农业补贴资金直接与粮食产量挂钩,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并完善监管机制。在技术上,除保留少量的化肥外,抛弃或限制 “ 六大害 ” 技术的应用,应用生态农作技术提高粮食产量,让耕者有其利,从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农民是种地好手,进城谋生是舍本求末。 中国的粮食安全靠妇女、老人满足,长期下去是非常危险的。 大化肥、大农药、转基因是发达国家劳动力稀缺且昂贵逼出来的路子。我国的优势是人多,人民勤劳朴实。我们舍弃了自身优势,牺牲了乡村生态环境,换回来的是国民很难再吃上放心食品了。城里人想花高价钱买放心食品,但是,放心食品从哪里来呢? 正确的出路在于,让农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这些活就是为 13.6 亿人生产放心食品,农民职业化,享受城市居民一样的周末和假期,同时担任修复退化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重任,恢复日益衰败的乡村道德和乡村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农民做出的巨大贡献,理应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认可,并从经济上给予补偿。 在人的去留问题上,建议不要发展英美那样的大城市化,而发展就地城市化。将村落发展成为微型城市,农户散落在农田中,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这样的话,可以杜绝食物生产的多种危害,同时带动粮食生产、食品加工花卉、宠物生产、休闲、物流、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养老、保险、教育、金融、电信,等等产业的深入发展,带动大学生就业。 国家正在推进的城市化必须以农民为本,发展低成本的就地城镇化,将几百万的村庄整体提升现代化水平,解决农民教育、医疗、养老、生老病死等现实问题,将生态农业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产业来发展,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互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9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听院长报告,促绿色、循环、低碳转型发展
热度 1 mhchx 2012-12-18 09:58
昨天向大家先介绍了徐锭明参事的报告,下面把社科院李扬副院长的报告简要介绍一下。 李院长一开场就结合 2012 中国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论坛 的召开时机开始了报告。本次论坛的召开恰逢三个时间节点: 一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不久; 二是国务院刚刚通过《“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三是今明 2 天在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因此,论坛恰逢其时,有助于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家园与美丽中国。 随后李院长切入正题,首先提出“把经济发展新阶段必须放在‘稳中增效’中实现”。 2012 年以来,企业经济效益滑坡严重,各级财政收入增长放慢,而改善民生福祉要求不断增加政府支出,各方面压力都在上升。对此,明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工作中,要求我们必须创新经济工作思路,真正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放在第一位,既要应对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速度放缓问题,促进经济适度增长,又要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把“平稳较快”的指导方针转变到“稳速增效”上来。“稳速”就是将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潜在增长率区间并依据其趋势变化进行增速目标调整,绝不刻意追求超越潜在增长率。“增效”就是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并藉此改善收入分配,防范金融风险。降低发展的生态环境代价就是“增效”的重要环节之一。这要求把经济的重心放在创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上,放在对已有产能的绿色化瘀循环化技术改造升级上,放在发展生态修复与环保产业上。 其次,李院长提出“以绿色发展促进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就是加快存量经济的绿色化改造,新产业、新项目的绿色化建设。为此,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积极创新绿色工业生产技术体系,加速工业生产绿色化转型;二是积极创新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加速农业生产绿色化转型;三是创新绿色产品体系,加速消费绿色化转型;四是发展绿色社会基础设施体系与绿色建筑。 第三,李院长提出“建设循环型社会,协同绿色低碳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效益,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理念提升形成循环经济文化。因此,明年及整个“十二五”期间,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应在国家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指导下,在区域、工业园区、企业各个层面上加快典型模式、成功技术的推广应用,继续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整体循环化转型。具体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优化经济布局,降低循环经济成本;二是推动老园区循环化改造,循环化构建新产业集聚区;三是大力发展工农业符合循环经济;四是大力发展“城市矿山”和再制造等新兴循环经济产业。 总之,李院长的报告高屋建瓴,内容比较系统、全面,指导性强,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与落实“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并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把循环经济做足做实,真正促进绿色发展。
个人分类: 观点|255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CESPN讲座-中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和建筑生态文明-陆雍森老师
watersci 2012-12-9 12:20
主题:中国的 生态 城市规划和建筑生态文明 主讲人:陆雍森 教授 时间 : 北京 时间12月20日周四晚上9点30分 ( 美国 东部时间12月20日周四早8点30分) 报名方式: https://attendee.gotowebinar.com/register/1480889677276702976 Outline: #differentiation of building eco-city and eco-civi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in China; #overview on the eco-city planning and performance in the world; #indicator systems for building eco-city and eco-civilization, with comparison of the system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case studies. 详见: http://cespn.net/bbs/viewthread.php?tid=16822highlight =
25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对生态文明的体会
热度 1 mhchx 2012-12-7 09:13
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我觉得这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是中央对以往发展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与提升,更是指明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 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需要把能源技术与政策、创新驱动、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的相关研究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未来的研究方向、研发重点都应该向这方面侧重或转移。 更重要的是我想在此向同行们发起倡议: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科研作风,要运用系统思考与科学发展的理念,要采用多样化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手段,集成国内外同行的智慧,通过系统、深入、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切合实际的科学发展思路、对策与建议,为领导决策与美丽中国的建设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2860 次阅读|2 个评论
水利水电开发、大坝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
热度 1 zbt92 2012-12-1 07:59
作者:张博庭 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诠释了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提出五位一体的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增加了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然而,如何全面准确的理解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与我们所从事的水利水电开发以及大坝安全工作到底有何关系呢?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 一、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 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六大报告提的是 “ 三位一体 ”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到了十七大增加了社会建设,提出了 “ 四位一体 ” ,这次十八大进一步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拓展到 “ 五位一体 ” 。 不过,生态文明其实是在十七大就正式提出的,我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提出,要 “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 。只不过那时候,报告把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一起放到了务虚的部分。这次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调整到了一个层次上,这样的提法显然是更科学的。 关于生态文明,十八大指出 “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我们一般的同志对这句话的前半句都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后半句的 “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的 表述就不那么熟悉了。然而,从生态保护到生态文明的最根本的变化,恰恰就体现在这要 “ 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 ” 的部份。所以,本文不再赘述生态文明中关于 “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 ” 那部分内容,而集中探讨探讨如何 “ 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 ” 的问题。 二、如何准确、全面的理解生态文明 关于生态,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曾指出: “ 每一个有机体都不得不反抗其环境,而文化又强化了这种对抗。生活于文化中的人实现了对自然的统治。我们重新改变了地球,使之变成城市。但这个过程包含着某种辩证的真理:正题是自然,反题是文化,合题是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这两者构成了一个家园,一个住所( “ 生态学 ” 的希腊语词根 oikos 的含义就是住所)。 ” 人类文明从制造和使用石器工具开始,到现在发明和使用的一系列高科技手段,都是为了同自然进行抗争,并在这场斗争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权,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发展。由此可见,对于人类来说,生态的文明就是要通过人对自然环境的反抗,创造一个适应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不能是一味的强调要顺从自然生态的 “ 保守 ” 。 在国际上,生态文明水平即生态效率( Eco-efficiency, 缩写为 EEI ),其概念源自 20 世纪 90 年代 OECE( 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 ) 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的研究和政策中,通常作为企业和地区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广义来看,生态文明水平就是指生态资源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其本质就是以更少的生态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产出。需要注意到,文明的反义词并不是唯一的。 “ 野蛮 ” 和 “ 愚昧 ” 都是与文明相矛盾的状态。 大家知道,进入近代工业文明时期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但同时,人类对自然的干扰也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引起了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当前我们党提出把 “ 生态文明 ”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一方面是要防止不科学发展所造成的生态野蛮、包括治理污染、修复生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态不文明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发展不足的 “ 生态愚昧 ” ,而不是 “ 生态野蛮 ” 。 根据前两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文明水平排序来看,北京第一,而我们的一些原生态大省(例如云南、贵州)的生态文明却属于低水平。可见,生态文明与简单的生态保护的极大不同在于,必须通过科学发展来构建生态。生态文明一定是科学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不发展就没有文明,也就不可能有生态文明。与此同时,生态愚昧也能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1972 年发布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第四条就曾指出: “ 在发展中的国家中,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千百万人的生活仍然远远低于象样的生活所需要的最低水平。他们无法取得充足的食物和衣服、住房和教育、保健和卫生设备。因此,发展中的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牢记他们优先任务和保护及改善环境的必要。 ” 可见在有人生存的现实社会,一味的强调保存原生态并不能代表生态文明,而极有可能是一种生态愚昧。因为,只要有人生存,就要向周围的环境进行所取。如果你不能科学的、能动的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必然就会自发的、无序的、被动的影响和破坏自然生态。 例如怒江,如果我们无视怒江几十万人生存多年,砍伐林木、陡坡耕种,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河谷地带生态环境已经遭到极大破坏的现实,不让怒江人民发挥资源优势科学发展,决不是在搞生态文明,而是一种放纵无序的破坏自然的生态愚昧。显而易见 “ 生态文明 ” 与传统的 “ 生态保护 ” 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提倡人们 “ 科学合理的改造、利用自然 ” 。 总之,如果我们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仅仅局限在进行生态功能区划上,不仅过于狭隘了,而且也无法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我们的科学发展观统一起来。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当前一些地区已经进入了后现代化,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的任务极为紧迫;而另一些地区还非常贫困,甚至还处在刀耕火种的半原始状态,亟待科学发展。因此,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当前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创新。 三、加速水利建设是生态文明的当务之急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生活用水量的大幅度增加,天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最主要矛盾。过去以洪涝灾害为主要威胁的农耕社会,已经向洪涝与干旱交替出现,近年来由水资源短缺造成的干旱正在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从 2006 年起,联合国每三年发布一次的《世界水资源报告》几乎都要强调“世界的水资源本来是够用的,只不过由于设施不足、管理不善”而造成了水资源的危机。也就是说,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已经成为人类水资源问题的最主要矛盾。而目前我们人类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手段,除了建设水库大坝(调蓄水资源)之外,还没有别的办法。 根据联合国 2007 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除了极个别的特例, 50 个主要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都与该国的水库蓄水能力成正比。也就是说,全世界普遍的现实都是:水库蓄水能力越强的国家和地区不仅经济越发达,生态环境也越好。为此, 2012 年 7 月,国际大坝委员会联合国际灌排委员会、国际水资源协会和国际水电协会共同起草并发布了《储水设施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宣言。该宣言呼吁全世界共同努力,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加速建设和保护储水基础设施。《宣言》披露世界每年淡水资源总量约有 40 万亿立方米,目前人类可利用量每年只有 9 万亿立方米,其中大约 4 万亿是由储水设施调节的。《宣言》还强调: 21 世纪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人口增长对水、粮食和能源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我们非常需要加强储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四、人类发展遭遇到温室气体的生态难题 除了水资源的问题,还有能源问题。在人类的工业化之前,人们还没有能力大规模开采煤炭、石油。因此,人类活动对地球碳循环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但当我们学会了开采利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之后,大量的化石能源被燃烧,不断排放出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使得原来沉积在地下的碳元素,大量地被释放到空气中去。这必然会导致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升高,带来强烈的温室效应,最终可能会产生冰山融化、海水上涨、淹没大陆、气候环境变化异常等一系列可怕的后果。当前,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当前人类社会最大的生态难题。 为解决这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努力。然而,由于能源供应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减排责任上,各国又都表现出各种矛盾和斗争。目前,我国已经在这场全球最大的生态矛盾斗争中成为了主角。前几年,美国的布什总统不承认《京都议定书》一直是全世界环保人士批评的目标,但是,自从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改变了态度也开始强调承担减排义务,这样世界各国对排放问题的批评焦点,就自然而然的转向了中国。 几天前,( 11 月 26 日 )刚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开幕的联合国气候大会 正处在 胶着阶段 。当前发达国家内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歧和鸿沟,仍然难以弥合。截至目前,明确表示将履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的国家和地区仅有欧盟、挪威、瑞士,而美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均已表示不会承诺议定书第二期减排目标。 目前多哈会议最大的难题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需要四分之三的缔约方即 143 个确认参与才能生效。而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不承诺的借口,就是要求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国家也要承担强制减排义务。未来的结果到底是美国集团让步,还是新兴经济体妥协,或者是让《京都议定书》开始失效,目前还难以预料。不过,全球的气候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科学家预测,维系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就在于可再生能源。 这就是我们的生态文明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有大量的能源支撑,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考虑国际社会减排温室气体的强烈要求,起码要履行好我们已作出的减排承诺。显然,完成减排承诺也是我们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是我们国家的必然选择。而我们实现这一国际承诺的唯一途径,是加速开发我国水电。 五、开发利用水电是当前最有效的减排 工业化以来,全球水电的开发应用是减少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功臣。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水电资源几乎开发殆尽,已经进入大规模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阶段。国外各种媒体所宣传的可再生能源,也大都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主。但是,事实上由于受到技术水平和能量密度的局限,水电仍然是当前最有效率、最起作用的可再生能源。在发电领域内,目前全球可以利用的其它所有形式的新型可再生能源量的总和,恐怕还要与水电的减排作用相差一个数量级。这就是世界的现实,而且这种局面在短期内还不可能被改变。所以,国际上普遍的公认:水电、风电、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三部曲,缺一不可。水电是发展其它可再生能源的基础和保障。 幸运的是,我国水能资源世界第一开发潜力巨大。根据 2006 年颁布的普查结果我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 6.94 亿千瓦,年发电量 6.08 万亿千瓦时;技术可开发量 5.42 亿千瓦,年发电量 2.47 万亿千瓦时。目前,技术可开发量已修正为: 5.72 亿千瓦,年发电量 2.61 万亿千瓦时。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单站在 500kW 以下的小水电资源。我国理论水能资源大约相当于每年 30 亿吨原煤。可开发的水能大约每年 13 亿吨,而目前我们只开发利用了 3 亿多吨。总之,根据我国的资源禀赋和当前的科技水平,我们必须坚持积极发展水电,才能支撑风能、太阳能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我国减排的国际承诺。这也是构建我国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六、大坝不安全是最大的生态灾难(不文明) 水库大坝与水电开发密不可分。因为一方面大型的水库大坝在泄水的时候,将产生巨大能量。这种能量如果不能有效的利用、控制、消除,将会对水库大坝的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另一方面,迫于现代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人们几乎不可能不去利用水库泄水所产生的这一巨大能量。所以,水电开发往往是一种更科学的水库大坝建设方式。任何国家的水电开发都必须与水资源开发程度同步。我国当前的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也与水电开发程度不高有关。 前面我们虽然强调了水库大坝建设和水力发电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但如果不能保障大坝的安全,不仅它应有的防洪、抗旱,调节水资源和发电的作用都无法发挥。而且还将造成巨大的生态灾难。如 1975 年 我国 河南板桥水库垮坝 ,造成数以万计的人死于非命的巨大灾难。 七、大坝安全将直接影响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 大江大河上的水库大坝、水电站一旦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将会对公众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我们大坝安全工作的对象和目标,恰恰就是这些对国计民生极为重要的大型水库大坝和水电站。因此,尽管我们不直接参与水库大坝和水电站建设,但是,我们的工作做得好坏,将直接影响水库大坝和水电站的建设。因为,保障大坝安全是让公众接受水库大坝和水电的底线。 当前,民主决策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共识,任何不能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的项目,基本上已经没有被批准的可能。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以后,世界各国都对核电的发展持谨慎态度。我国即使有强烈的能源需求和巨大的减排压力,也还是做出了 “ 十二五 ” 期间不开工内陆核电的决定。所以,在我们的水利水电开发中,保障大坝安全是首位的。前几天,就在网上看到有位加拿大的地质学者发布消息说,他考察发现,云南龙江水电站建在活动断裂带上 。(我估计是指水库而不是大坝?)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搞大坝安全监测的同志应该关注。如果有大坝坐落在活动断层上的问题,一定要赶快想办法。大坝安全工作容不得半点的疏忽。没问题的话,就应该向公众解释清楚。 八、要保证大坝安全也要让公众放心 对于在座的水利水电和大坝安全方面的专家,我们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专业科技人员除了要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之外,还必须要做好信息公开和科普这样两方面的工作。否则的话,即使我们所建的水电站和大坝非常安全,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做到让社会理解,让百姓放心。 长期以来,故意制造大坝不安全的危言耸听,挑拨公众的反水坝情绪,以达到反对水利水电开发和水坝建设目的是极端环保组织的一贯策略。今年年初,就有一位自称 “ 首席科学家 ” 的先生多次通过媒体编造说 “ 金沙江的水电开发,连基本的地质情况都没搞清楚 ” 。胡说什么关于金沙江水电 “ 整个中国的地质权威集体失语。 ” 。这种谣言经过媒体的传播,不少公众还以为我们的金沙江水电,就是发电公司为了赚钱,在没有搞清楚地质环境的情况下就仓促开发建设了,存在着巨大风险和威胁。但事实上,我们搞专业人员当然知道,一个水电站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必须对地质环境做出深入细致的全面勘查。我们水利水电建设的前提就是要保障安全。 最近,还有个加拿大的《国际探索》杂志。刊发了一篇《中國西部的地震災害与水電大壩》的研究报告,说中国的水电开发存在着巨大的地震风险。也许是为了让我们无法去核对,这个国外杂志还故意要隐瞒报告作者的真实姓名。当我们根据这份报告的一些可笑说法,怀疑这位作者,不仅不是专家,而且很可能是一个根本就不懂工程的外行之后,一位中国的记者又在 2012 年 10 月的财新《新世纪》周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水库诱发地震隐忧》的辩解文章,称该报告的作者是位从业 40 多年的美国地质专家,曾经在中国考察过 130 座已建和待建的水电站坝址。但同时却仍然不肯披露作者的姓名。 这让人很奇怪。考察这个词现在经常被滥用。很多伪环保善于把组织游山玩水的活动也冠以河流考察的名义。这样既可以让他们过了旅游的瘾,也能让参与者的杜撰和编造更有说词。不过,这个蒙人的招术,对这位匿名作者似乎不大适用。因为,考察坝址与考察河流不同。如果没有当地的具体规划人员的带领,已建、在建的电站,不可能会让你去考察。而未建、待建电站的坝址,你根本就不可能找到其具体坝址的位置。所以,我们很多经常穿梭于各水电工地之间的专业工作者,一生也不可能考察过 130 多座坝址。真不知道,一个美国人怎么有这种可能?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国际探索》指责中国水电建设太冒险的理由,居然是水电站座落在地震的高风险区。世界上高地震风险的地区有很多,相比之下,中国还都排不上号。例如,日本和美洲多次发生过 9 级以上的特大地震。但是,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地方会因为那里的地震级别高,风险大,人们就不敢在那里生活了。因为当代的科学技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即使发生了大地震也不至于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科学界普遍认为,根据目前的科技水平,我们还无法准确的预报地震。然而,人们避免地震造成大伤亡的办法,就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科学抗震所依据的机理是,建筑物可以抗震、但不能抗断。所以,工程抗震的前提就是,必须躲开活动的地震断层。目前全世界的工程抗震,基本上都是基于这个原理得以实现的。然而,那个匿名的所谓的美国专家,却居然根据中国有多少个水电站大坝座落在地震高风险区,就炒作中国的水电开发,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如果这种说法能成立的话,那么在日本在东京、美国在洛杉矶建设的高楼大厦,岂不更是在玩命吗? 结语 1 、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诠释了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强调构建生态文明,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 这其实是给我们明确了科学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不仅是要用科学发展来治理污染、修复生态,而且还要用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建设,消除贫困,延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人类文明。 2 、当前无论是我国还是全世界,都存在着由水资源和能源资源引发的生态难题。而解决这些难题的出路,就是充分利用好可再生的资源,维系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提倡生态文明与以往的生态保护的最大区别,就体现在如何用科学发展来构建生态,也就是如何能把 “ 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 ” 中。 3 、加速我国的水利水电开发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和能源生态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我国 “ 十二五 ” 规划中制定的加快水利建设和积极发展水电的策略,就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措施。 4 、水利水电大坝安全工作是水利水电开发的前提和保证。对我们大坝安全工作者来说: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大坝的安全,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科普和信息公开,尽量做到让社会放心,让民众满意。这才是我们水利水电和大坝安全工作者落实十八大报告所要求的 “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 的具体体现。 (本文为作者在《大坝安全监测专委会 2012 年会》上的发言)
282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王如松院士:将生态文明融贯于美丽中国建设之中
zzllxx5168 2012-11-24 15:56
王如松院士:将生态文明融贯于美丽中国建设之中 王如松 陆琦摄 ■本报记者 陆琦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如松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五位一体”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不是平行的。 “生态文明是神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是形态。前者是纲,后者是常,我们需要将神融入形,纲贯穿常,合纵连横,潜移默化。”他说。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三大生态风险:以气候变化、经济震荡和社会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区域生态服务问题,以环境病加剧、适应力降低、人口集聚为诱因的人群生态健康问题。 在王如松看来,“大敌”当前,传统农耕文明封闭保守、无能为力,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文明更是回天无术、黔驴技穷。“市场经济依靠竞生,社会主义强调共生,小农经济依赖再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生,这其中任何单一的运行机制都解决不了复杂的人类生态问题,唯有‘四生’合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希望挑起全球生态安全的大梁。” 十八大报告29次提到“生态”、12次提到“生态文明”。 王如松对此的理解是:生态,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综合学科、和谐状态和进化过程;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知识经济和生态技术为标志,集自生、共生、再生、竞生功能为一体的高级社会形态。 他进一步解释说,生态文明的“生态”,实际上是人的生态,是“绿韵”与“红脉”之间的关联。 所谓“绿韵”,即光合作用赋予的生命力。自然的本色是绿,生命的活力表现在绿,人类活动的基础是绿。 而“红”则是生命的血脉、社会的基色。“我们要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景观,运筹绿色社会,传承绿色文化,其实就是要协调‘绿韵’与‘红脉’的耦合关系。”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王如松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经济建设中生产和消费的物态文明、政治建设中组织和管理的体制文明、文化建设中知识和智慧的认知文明、社会建设中道德和精神的心态文明。 他建议,应将自生、竞生、共生、再生的生态规律与开拓、适应、反馈、整合的创新精神根植于新型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之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产高效循环、生活幸福低碳、生态绿色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报》 (2012-11-24 第1版 要闻) 王如松院士:生态城建设须体制革新 ■萧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是从事城市生态建设的专家,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用复合生态学来指导城乡的可持续发展。6月20日,王如松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了我国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一些经验。 王如松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文化为经脉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该系统通过结构整合和功能整合,使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关系和谐有序,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间复合生态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实践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王如松和他的同事运用复合生态系统方法开展了我国第一个生态县——江苏盐城大丰,第一个生态省——海省,第一批地级生态市——扬州的生态规划与建设的长期跟踪研究,创建了以发展生态产业、保育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文化为特征,融污染防治、清洁生产、产业生态、生态社区和生态文明五位于一体的生态省、市、县建设模式。 据介绍,早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之前,我国就已经开始了生态示范地区的建设。“当时是大丰市政府首先找到中科院,要求我们帮助设计当地的经济规划与生态建设,然后我们找到了原国家科委(科技部)、原环保局(环保部)的一些专家,一起前往当地调查。”王如松说。 1987年起,王如松等人在大丰规划和建设了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规模化农业循环经济、链网型生态工业、生态社区和能力建设体系。创建了县级行政区强化生态资产保育和生态经济建设,寓环境保护于复合生态建设之中的大丰生态县建设模式。“大丰后来获得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等32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应该说很受肯定。”王如松说。 在大丰的生态建设获得成功后,王如松等人又接到了扬州市政府的邀请,参与到扬州生态规划与管理研究中。他们从区域水生态保育、乡村面源污染防治、城镇人居环境的生态改造和循环经济建设切入,形成生态绿地与河网湿地有机交融、疏密有致的组团式城市生态格局。2006年,扬州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成为我国地级生态市建设的典范。 “海南省也是这样,也是他们主动找到我们,要求合作。”王如松介绍,他们在规划中将海南全省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从中部山区的保护,到橡胶林的建设、热带农业,再到沿海城市的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通过多方努力,王如松等人创建了通过生态资产的优化、生态经济的整合和生态文明的提升,构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赢的省级行政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仍有体制障碍 据介绍,自1999年海南省生态省规划实施以来,全国已有13个省制定了生态省建设规划,233 个县(市)编制了生态县(市)规划,并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正在稳步向前,也在日益丰富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谈到未来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王如松坦承,现在的生态县、市(行政区域)建设与当地的行政体制等还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需要更新观念、革新体制、创新科技,这样才能推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王如松同时表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生态城市建设两者本质相同,都是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或途径。 《中国科学报》 (2012-06-23 A3 深度) 王如松院士:生态风险的焦点在城市 ■本报记者 陆琦 “当今世界有三大生态问题,包括以气候变化、金融危机、社会冲突为代表的全球生态安全,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境退化为代表的区域生态服务,以环境病加剧、适应力降低、心态脆弱为代表的人群生态健康。” 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王如松在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新当选院士报告会上表示,生态风险的焦点在城市。 城市生态健康面临很多问题,将城市比喻成人体:湿地消失、河道退化、水文失调、水质恶化等导致“肾功能衰竭”;绿地结构单调、布局失谐、生物多样性减退、碳氧代谢功能低下导致“肺功能退化”;地表硬化、河堤硬化、高楼林立、屋顶灰化导致“皮功能失调”;污水废气直排、垃圾固废乱扔、自然净化缺失导致“肠胃消化不良”;交通拥堵、景观破碎、热岛蔓延、条块分割导致“血脉经络不畅”。 王如松认为,其生态学根源是人、物、事三者的代谢失衡、系统无序和管理失调。“其中最关键的是管理破碎,环境与经济脱节、生产与消费分离、体制条块分割、认知支离破碎、科学还原论主导、决策就事论事。” “城市生态系统开拓有余,适应、反馈、整合却很弱。”王如松说,这正是城市生态系统问题的症结所在。“只注意城市的规模和表面发展,对城市生态品质关注不够。” 城市生态品质包括规划、工程、美学、管理、文化等多个方面。近年来,王如松在强化城市生态品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包括城市生态服务的正负功效评价、城市生态规划的泛目标规划法、城市土地利用的共轭生态管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五化生态工程、城市产业转型的九类生态方法等。 有人提出,生态服务的提法颇有些《圣经》中主张的人代表上帝主管世间一切生灵,而世间万物都是为人类服务的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嫌疑。 “其实,生态服务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兼有、双向服务。自然服务人类,人类也服务自然;人类破坏自然,自然也惩罚人类。”王如松说。 对于城市如何实现产业转型的问题,王如松提出要利用生态整合的方法。例如:纵向闭合,即第一、二、三产业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产品、废弃物、环境和文化在其从摇篮到坟墓再到摇篮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实施系统管理、循环提升。功能导向,即以企业对社会的服务功能而非产品或产值为经营目标。 “我国城市环境问题非常复杂。”王如松认为,必须从污染防治、清洁生产、产业生态、生态政区、生态文明等方面着手,通过污染最小化、过程优化、产业共生、区域统筹、文明提升一起推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报》 (2012-06-15 A2 院士大会特刊) 中国科研人员用古代智慧助解现代快速城市化危机 本报见习记者 甘晓 站在《清明上河图》前,今年刚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王如松仔细欣赏这幅闻名世界的画卷。 和艺术家的眼光不同,这位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最大的感受是——“当时的‘超大城市’开封人口密集、商业繁荣,但是人类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王如松对《科学时报》记者说:“八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城市人口比例已高达49%。城市化进程以每天建成250栋楼房和200公里高速公路的速度飞快地推进。大量证据表明,城市化进程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对于快速城市化的危机,我们已经认识得足够清楚。是时候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办了。” 古代智慧的力量 在《清明上河图》中,王如松发现,除了建筑、河流之外,绿化带是当时城市的“肺”,而湿地则是城市的“肾”。“这样,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自成一体,达到和谐的程度。” 这恰恰符合阴阳、五行、中庸、风水、无为等观念,折射出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因此,王如松提出,以“复合生态控制论”来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这套理论强调开发可持续资源,适应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建立物质的可再生机制,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及进行时间、空间的整体规划等观点。”王如松说。 其他科学家也从中国山水画中得到灵感。近日,在江苏召开的SCOPE—ZHONGYU环境论坛暨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会议上,英国兰卡斯特大学高级创新研究员李红告诉《科学时报》:“在山水画上,人永远很小,依靠着巨大的山和浩瀚的水。但现在的图景却与此大相径庭。” 李红指出,中国人讲究的“天人合一”自然观,对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农业大学加拿大访问学者Tony Fuller也提出,中国两千年来形成的农业文化遗产为我们今天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良好的案例。他认为,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系统至少持续了两千年,在这个过程中,人和自然都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Fuller说:“最重要的是,人们应当从这个案例中开始反思科学技术到底为人类带来了什么。” 借鉴,绝不是回到过去 早在几年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已经凸显出严重的“城市病”问题。由于交通拥堵带来的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城市空气遭到破坏。而工业集中则带来持久性的污染物,威胁人类健康。 尽管如此,学者们仍然认为,城市化是未来的趋势。 中科院生态中心研究员吕永龙向《科学时报》表示:“向过去学习绝不等于让我们回到过去!”他强调,过去的生产力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向过去学习的应当是理念。 在吕永龙看来,整体观就是古人留下的宝贵遗产。例如,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统大多参照风水和实际利用要求设计。而在城市快速扩张的今天,新建城区反而遇到自然灾害积水严重。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建筑耗能“霸占”了我国一半以上的碳排放,占全世界的40%。 “城市化不仅仅是修楼房。”吕永龙说,“在南方,许多城镇看起来修得很好。但是,高污染产业、混乱的市政管理让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非常坏,很快就将不再适合居住”。 对此,王如松也忧心忡忡。“太湖边上那些乡镇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远不足以弥补如今太湖治污的投入。” 而在城市生态受到极大关注的同时,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发东则提出,农村地区是城市化进程更大的受害者。 “在城市里,生态环境受到更多的监督和关注,有害物质排放却累积到下游,给农村地区造成很大的环境压力。”他指出,农村其实也应该纳入城市化的整体规划。 《科学时报》 (2011-12-12 A2 综合)
个人分类: 学习考察与学术交流|105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城市建设生态文明之后才能持续发展
热度 2 xbyang 2012-11-22 13:54
城市建设生态文明之后才能持续发展
目前,全世界不少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生活模式是吞并农村,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大城市向超级城市过渡,中小城市向大城市过渡,小城镇则在想方设法变成城市,而农村人的梦想就是变成城里人,不少经济发达的农村则在按城市的模式进行改建。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的确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享受。然而,无论是哪里的大城市,基本上都面临着生态遭到破坏的问题:野生动物难觅踪迹、树木遭到砍伐、垃圾堆积如山,这导致饮水、空气、土壤和食物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在一些超级大城市,儿童每天通过呼吸摄入的有害物质。在这样的大城市里生活,对健康造成的危害是不难想像的。大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正在不断下降。尽管如此,仍有越来越多的乡下居民涌入城市。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官员托普尔曾表示:“到 2015 年或是 2020 年的时候,全球至少有 30 座大城市人口超过 1000 万。其中亚洲就将有 18 座这样的城市。形成巨型城市的过程中,必然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这种趋势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生变化。对这类巨型城市来说,废水排放与净化、垃圾处理、城市绿化等遭遇困境,尤其是交通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空气污染等问题越来越难以得到解决。在大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幻想。”一个国家是否能得到发展,直接取决于该国是否有能力解决大城市问题。一旦大城市陷入瘫痪,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就停滞不前了。 有专家认为,城市化进程所遵循的模式是错误的。目前的城市化进程遵循的还是 20 世纪的模式,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从而提高消费能力,殊不知,这样也间接的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我们的燃料消耗同 20 世纪 50 年代相比增加了 5 倍,饮用水消耗同 20 世纪 60 年代相比翻了一番。因此,一些研究城市问题的专家都认为,今后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就应当将生态文明纳入计划书中。只有解决了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一个城市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216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类生态文明里程碑:新党章增加生态发展理念
热度 1 蒋高明 2012-11-19 10:22
蒋高明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有关于生态文明的精彩描述: http://www.gov.cn/jrzg/2012-11/18/content_2269219.htm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4147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丽中国——品味十八大报告中的中国智慧
sheep021 2012-11-17 20:27
学习十八大报告一得:面对2012年的热点——智慧中国,智慧城市等,十八大报告只字未提。多少有点让人振奋。不过更让人振奋的是,十八大报告已经悄然超越了智慧中国——提出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特征的美丽中国。而且,生态文明不是单一的,而是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 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目标宏伟! 胡锦涛: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建设美丽中国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 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胡锦涛说,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胜胜令*秋探
热度 2 王震洪 2012-11-16 21:47
胜胜令*秋探
胜胜令 * 秋探 (王震洪, 2012 年 11 月 16 日) 上周,研究生于俊峰的论文第二次野外植被调查和采样及马振、陈晨论文开题的前期调查开始。他们的论文主要是关于云贵高原石灰土、紫色土、黄壤和红壤 4 种典型土壤植被与土壤抗侵蚀性、典型河道形态结构与环境的关系。一行 5 人驱车从贵阳出发,到达关岭、晴龙、普安、盘县,云南的曲靖、富源等地进行野外工作。其中曲靖的珠江源是典型的红壤分布区,有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植被,能够采到很好的材料。在工作过程中,看到了这些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变化。柏油路已变成宽阔的高速公路,峡谷上架起了许多大桥。像盘县那样的县城会建成了重庆那样市中心区, 5 年没去,有点出乎预料。 2001 年,笔者也曾带领学生到珠江源地区实习,当时看到的植被除了中心地带是比较原始的森林外,其他地区都是比较小的灌木和疏幼林。这次看到整个珠江源地区已形成了茂密高大的森林植被。野外工作结束,有感于此作《胜胜令》一首。 秋高气爽,金粟飘香,看山影斜入清江 ( 1 ) 。关岭 ( 2 ) 坝谷 ( 3 ) ,跨彩虹,莽苍苍。笑颜细,源远流长。 禅寺 ( 4 ) 佛音 ( 5 ) ,霞客 ( 6 ) 渡,造物翔。曾几何时少株黄,今夕万顷,累眼眼,不思乡。问石公,新语 ( 7 ) 重镶。 注释: ( 1 )清江 : 北盘江,珠江支流。北盘江古称牂牁( zangke )江,珠江水系西江左岸支流。发源于云南省宣威马雄山西北麓,流经滇东、贵州西南部,于贵州省望谟县蔗香双江口与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干流长 449 公里,流域面积 2.583 万平方公里。 10 年以前,北盘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之后,生态环境明显恢复,除大洪水时,江水变得比较清澈了。 ( 2 )关岭:贵州重要的县。 关岭为关索岭之简称。相传三国时关羽之子关索随诸葛亮南征孟获曾屯兵于此,县以岭为名。关岭位于贵州省中部,隶属安顺市,坐落于云贵高原东部脊状斜坡南侧向广西丘陵倾斜的斜坡地带,是通往云南的咽喉要地。 ( 3 )坝谷:关岭县的 坝陵河大峡谷,是贵州向西进入云南的第一处关隘。 ( 4 ) 禅寺:即珠源禅寺,是建于珠江源头马雄山上的寺庙。有诗吟:“ 古寺深山处,山门踏回声;静坐清林下(妈祖莲台坐),呤听梵呗音;万流必有源,溯得可宁心;香火云雾绕,保佑珠江平。 ” ( 5 )佛音塔:建于马雄山上的佛塔。有诗描写佛音塔: “ 塔高镇地脉,佛灵佑人间。庄乔梦滇国,沾阳开锁钥。始皇修古路,武候踏征途。霞客再寻源,升奄状元赋。源头生继鲁,国史垂万古。一塔镇山川,英雄留其名。 ” ( 6 ) 霞客草堂:当年,徐霞客三度寻源(即珠江源),在珠江源地区做了调查,写成《滇游日记》,认为珠江源就在炎方附近。徐霞客的研究工作为后人研究古地理及地理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供了历史资料。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旅行家,就在马雄山上建造了霞客草堂。 ( 7 ) 新语: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新任务。 关岭坝岭河大桥向下看,据说这座桥是亚洲最高的,有450米高 坝岭河荒野 到昆明高速北盘江大桥下 北盘江岸荒野 北盘江大桥下 一个学生在大桥上 两个学生在桥上 珠江源常绿阔叶林 珠江源常绿阔叶林 珠江源常绿阔叶林 珠江源常绿阔叶林 珠江源常绿阔叶林 马雄山顶楼阁一角 两个学生在霞客草屋前 我老人家在霞客草屋前 佛音塔 珠源禅寺 珠源禅寺 珠江源头 珠江源头石碑 珠江源头吊桥 在珠江源马雄山顶前
3721 次阅读|4 个评论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聚焦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的绿色愿景
zzllxx5168 2012-11-12 14:02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绿色发展”、“美丽中国”……随着总书记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崭新的提法、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词语迅速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新高度—— 生态文明独立成篇,五位一体协调推进 “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专门用了二十分之一的篇幅,在第八个大问题中全面阐述了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非常非常多的新提法。美丽中国、珍爱自然,总书记在报告中把生态文明放在这么高的位置,作为一个来自基层的林业科技工作者,我心潮澎湃,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报告说出了担负着重要使命的林业战线的所有人的心声。”十八大代表、宁夏林业研究所股份公司董事长李健说。 这个在沙窝窝里与荒漠搏斗了大半辈子不掉泪、不屈服的女强人,像所有林业人一样,为报告中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提法自豪、激动。 从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并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再到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党的理论体系不断继承创新、科学发展的过程,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虽然十七大报告就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但在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独立成篇,作为单独的一个部分,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这是一个亮点。这个亮点就体现在,它完整、系统阐述了未来五年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什么、方针是什么、途径是什么、具体的目标是什么。 十八大代表、中国石化长岭炼化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侯勇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好,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 “‘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生的,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管理学院院长霍国庆则在新浪实名认证微博上表示:“未来中国五位一体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网友“河水上山来”说:“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原上海投资编辑部主编王耕也在微博上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新的概念,相当正确。我们的发展,不但要考虑当代人的生活水平,而且更应该考虑中华民族子子孙孙的生存问题。这是有战略远见的提法。” “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十八大代表、浙江省政协代秘书长孙文友说,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理应成为大家的责任和共识。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作为一名林业人,我在这里表个态,十八大结束后将在龙江森工系统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切实肩负起历史责任,履行好神圣使命,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毫不动摇地加快森工发展,为祖国山河披上美丽绿装,为科学发展提供生态屏障。”十八大代表、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党委书记高金芳告诉记者。 新概念——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什么是生态产品?单就提法本身,许多人就会觉得很新颖。对于生态产品的内涵、定义,每个人也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没有人会否认,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宜人的气候,这些都是生态产品。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十八大报告集中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这一表述新意十足,内涵丰富,引起会场内外广泛关注。 “生态产品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杨伟民说,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们国家提供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提高,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在减弱。“过去我们定义产品,都是从生产角度定义。把树砍了,是一种劳动,树变成了产品。但把树砍了以后,它提供清新空气的重要功能损失了,清新空气这种生态产品就没有了。” “生态产品”的概念让十八大代表、招商银行青岛分行营业部储蓄主管刘娟眼前一亮。“以前没有看到过这种表述,这一新提法反映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绿色食品,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会在周末赶到郊区农村呼吸清新的空气。” “一些重点水域出现水污染,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敲响了保护自然的警钟,需要我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十八大代表、长影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丽娟说。 十八大代表、广西贺州市委书记彭晓春说,生态文明是一种更高形式的文明,要想为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就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破解地方发展难题的出路所在。 十八大代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有德一辈子在做的事情就是治理沙化土地,进行生态修复。王友德说,现在国家对自然保护区越来越重视,实行了封山禁牧政策,对草原、植被进行恢复,并进行了大量的植树造林工作。现在在宁夏,风速明显降低了,水分蒸发量明显提高了,沙尘暴明显减少了,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这些就是我们多年来坚持植树造林、治理荒漠所产生的生态产品。 “生态文明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可持续发展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绿色发展是增加更多绿色投资,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当然,这些生态资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满足现代人生存需求、留给子孙后代的生态产品。 我们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十六大以来,通过大力植树造林、荒漠化治理以及湿地保护,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0年前的16.55%增加到现在的20.36%,森林面积达到1.96亿公顷,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生态差距已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作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的我国林业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肩负重要使命而又充满巨大挑战。 新目标——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真是个好决策,太有必要了!”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南伞镇红岩村党支部书记毕世华代表难掩内心的激动,在这个彝族汉子心里,天蓝、地绿、水净,勾画的就是他家乡的未来。 毕世华的家乡正在大力提倡种植经济作物,“要绿色的,比如核桃、金果、咖啡等,而且坚持退耕还林,效果很明显。只要下定决心,努力想合适的办法,就可以让山更绿、天更蓝、景更美。”毕世华说。 激动的不仅是毕世华,“美丽中国”,这个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上的新名词,这个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新目标,让大家津津乐道、兴奋不已。许多代表、专家认为,美丽中国将是构成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其实,从200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到2009年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四个新的历史定位,再到今年参加义务植树时,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林业建设要为祖国山河披上美丽绿装,为科学发展提供生态屏障,在这些对现代林业发展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的论断论述中,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为一个生态良好的美丽中国而谋划。同样在这些论断中,林业的使命越来越清晰,方向也越来越明确:向着建设美丽中国前进。 延安是我国第一个实行退耕还林措施的地区,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代表自豪地说:“从1999年到今天,绿色已向北部沙漠地区推进了400公里,形成了一道绿色走廊。正是按照中央的要求,延安市正在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老区的贡献。” 十八大代表、黑龙江省鸡西市委书记许兆君曾在“林都”伊春工作,至今他仍然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林业人。许兆君说,科学发展就要绿色发展,就是保护性发展,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要关注生态建设。只有生态建设做好了,树绿了,山青了,才能建设美丽中国。 来自邓小平故里的十八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委书记王建军掩饰不住参加这次盛会的兴奋之情,他说,广安是四川的农林大市,目前已锁定林业产业发展新目标,到2020年,全市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40万亩,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00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2500元,努力把广安建设成为四川林业产业强市,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 要赢得真正的富裕文明,必须守住“绿水青山”。十八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说,“报告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坚定了我们走绿水青山、民富市强道路的决心,我们要争取早日建成宜居宜业宜游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市,努力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绿色发展范式。” “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让我们感到无比振奋。”十八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委书记李静说,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更是每一位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 安徽省绿学会副会长、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潘国泰认为,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被写进十八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丽中国,每一个中国人无比向往、充满期待,每一个林业人使命光荣、任务艰巨。用一个用网友“长白寿水”在微博中的话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并行不悖的,应同步进行。可持续发展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支撑,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鸟更多,花更美,努力建成环境友好的美丽家园。国人期待,世人瞩目,目标既定,中国加油!” (作者: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 焦玉海 温雅莉 潘春芳 杨丽婷)(编辑: 施一凡) 来源: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news/zhuanti/zuofeng/2012-11/12/content_200721.htm 一是立足新起点,二是抓住难点,三是突破重点,四是应对热点,五是创造亮点。 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 总结过去,指导现在,谋划未来。 加快构建符合国情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个人分类: 重要新闻|23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听《十八大报告》
热度 3 龚胜生 2012-11-11 15:4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给人力量、给人信心,催人振作、催人奋进。听了这个报告,我更加坚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我们一定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们一定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听完这个报告,最令我心潮澎湃的关键词有这么三个: 一是“五位一体”。胡总书记报告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通过“五位一体”的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道路的具体诠释,也是对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贯彻。它铿锵有力地告诉世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是“生态文明”。胡总书记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促进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的宜居适度、生态空间的山清水秀,通过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说明我们正在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之路,是符合人类文明进程规律的先进发展之路。它雄辩庄严地告诉世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是“海洋强国”。胡总书记报告指出, 建设美丽中国,要优化国土空间的开发格局,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说明,“海洋强国”是“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领海主权和领土主权一样,神圣不可侵犯。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决心,是中国人民的心愿,也是历史的必然。建设美丽中国,不仅仅要在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陆疆,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而且要在我们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海疆,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维护海洋权益。蛰伏不会永久,睡狮总要醒来,指南针是中国的伟大发明,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尽人皆知。历史告诉世人:中国是和平崛起的大国,中国必将成为海洋强国,中国的领海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个人分类: 时事新闻|1617 次阅读|10 个评论
121109j举手的生态文明
shixiaoxin10 2012-11-9 11:51
十八大召开了,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提到生态文明建设,觉得应该重视举手投足之间的生态文明。平时看到没人教室的灯随手关掉,厕所冲洗的长流水关掉,办公室的电脑、空调不用的时候关闭,这些都是随手的生态文明,但结果是常常看到没人教室的长明灯,厕所冲洗的长流水等等,举手之劳,很多人没做。 有时看到长明灯、长流水,自己会去关掉,总想着总有一天大家都会这样的,事实是很多人基本视而不见。现在提倡建设生态文明,我们不需要喊口号,只需要从我们身边,从一点一滴做起即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62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带雨林呼唤生态文明
热度 5 Elephantd 2012-10-25 20:49
热带雨林呼唤生态文明
1. 困惑 在北回归线附件绕地球一圈,会有惊人的发现:绝大部分陆地都是沙漠,但东南亚半岛北部中国、老挝、缅甸接壤的澜沧江 - 湄公河区域,特别是中国一侧的西双版纳,却是郁郁葱葱的热带森林。这是自然的造化,更是人类文明的使然。 西双版纳是中国很少的热带区域,因为少就稀奇,因为稀奇,就人来人往。近来,地方政府把西双版纳的发展定位为 “ 热水边情 ” ,即蝶飞凤舞的热带风光,堵截穿城而过的滔滔澜沧江打造水的城市,发扬光大具有异国情调民族风情的泼水节和饱含浓厚田野习气的水稻耕作传统,与山水相连血脉相依的老挝、缅甸联手,建设现代化的边陲生态城乡。每天,四五十趟民用客机,近百辆长途大巴,数不清的卡车、自驾车,还有澜沧江里的轮船,把人、把物拉进西双版纳,又拉出西双版纳。这是繁荣昌盛的景致,这是美仑美奂的画卷。 可是,就在西双版纳土著苦聪人还没有彻底解决温饱问题的今天,就在西双版纳这幅美丽画卷刚要展开的时候,出现了诸多的不和谐。火柴盒式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像宇宙爆炸飘来的残骸,刺伤了婀娜多姿的傣家竹楼。橡胶种植蔓延,雨林不再那么潮湿,热带风光黯然失色,穿城而过的澜沧江露出了早年间的礁石,炎热干燥的春夏,居住山地的一些农民找不到起码的饮水。因此,世界顶级科学刊物《自然》杂志 2009 年 1 月刊登文章,细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因橡胶种植而岌岌可危,国内外科学工作者正在与地方政府协力遏制橡胶蔓延,保护西双版纳的生物多样性。现实是, 2009 年以来,西双版纳的橡胶种植面积一路飙升。哪里可以种橡胶,只要管理稍有松动,哪里就出现连片的橡胶种植园。 最糟糕的是,人与野生生物的冲突日趋白热化。野象致人死伤年年有报道,野象糟蹋庄稼毁坏农舍月月在发生。 2010 年, 7 月 7 日 ,两只野象创伤骑摩托的路人, 11 月 3 日 ,一群野象围攻弄死在自家地里摘辣椒的老人; 2011 年 8 月 16 日 ,一头幼象在公路上大摇大摆地弄坏了 1 辆卡车、 4 辆轿车、 5 辆摩托。印支虎曾经活动在西双版纳的热带丛林里,消声灭迹 15 年后偶然露面, 2009 年 2 月却被人残忍地杀害、分食。多年的科学研究,弄清楚西双版纳有不到 5000 种高等植物,可是,人们热衷引进物种,在某个数平方公里的园地里,已经栽种了上万种植物。众多的外来物种,可能储蓄了种质资源,但是飞机草、肿柄菊、矢车菊的入侵,已经给地方经济发展和土著物种繁衍造成巨大的障碍。 为什么如此不和谐?因为缺失生态文明。 2. 生态文明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延续 澜沧江 -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从高山峡谷到低山丘陵再到宽阔冲积平原。西双版纳位于其低山丘陵地段,山间盆地星罗棋布。平缓的盆地为傣族居住,起伏的山丘为布朗族、基诺族、哈尼族等山地民族的家园,莽莽的热带亚热带森林养活着多种多样的野生动植物,也为这里的土著民族带来丰富的资源和稳定的环境。这种人与人、人与野生生物,选择各自的 “ 领地 ” 分区域定居的格局,使西双版纳这块绿洲得以延续至今。 维系这种人与人、人与野生生物分区域定居格局的,是融合在现实生活中的朴素的生态文明。西双版纳朴素的生态文明,包括了森林神山文化、象文化、森林优先的生态观,以及把这些精神层次的东西融合在村寨景观结构中的社会实践。 首先是鬼神崇拜的龙山森林神山文化。按照土著民族的鬼神崇拜信仰,人生活在由无生命物质、生命物质、人和神组成的自然整体之中。神是威严的,保护着人和人的财产。因此,在建立村寨时,都要在附近选择一片生长较好的原始森林给神居住.即为龙山森林。而且认为,龙山森林里的所有物质都是神或神的伴侣.禁止在龙山森林里狩猎、采集和其它有损害的活动。被追猎的动物,如果逃进龙山森林,人们就放弃追猎。敬畏神的朴素文化和保护龙山森林的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使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和动植物得到有良好的维护。 其次是和平友爱勤劳向上的象文化。西双版纳傣族崇拜象和喜欢象,其独特象文化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象文化即是有关于象的神话、传说、雕塑、织锦、壁画、工艺美术、舞蹈和音乐的地方性文化。象是庞然大物,但性情温顺,心灵善良,从不主动攻击人,也不欺侮其他弱小动物。因而,象文化的核心是和平、友爱、勤劳、向上。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温和友善成了西双版纳世居民族共同的象征。 再次是森林优先的朴素生态观。西双版纳很早就有人类居住,为什么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还保存有大面积的热带森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土著民族有朴素的生态观。居住在盆地的傣族,以水稻农业为生,但一直没有大型水利工程。灌溉用水均来自附近的山林。人们在总结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凝练出森林优先的朴素生态观,其大意是 “ 有山才有树,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米 ” ,人要获得足够的粮食,首先必须保护好山林。这种朴素的生态观使人附于森林之中,也就自觉自愿的投身于森林保护。 崇拜自然、崇拜野象、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是土著民族生活的一个部分。这种传统的生态文明,在村寨景观结构上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位于澜沧江东侧骑马山的布朗族村寨最能代表山地民族的村寨景观结构。在骑马山海拔 1300-1400 米 的山头上,有上百年的昆洛、昆满、昆罕等布朗族村寨,村寨附近茂密的原始森林被制定为神山,比村寨略低的缓坡地开辟为板块状的轮歇地,散布在延绵的天然森林之间。人们穿梭在森林与耕地之间,村寨与村寨之间,以刀耕火种旱地农业、和采集狩猎野生动植物为生。 1970 年后,因政府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需要,这些村民搬迁到低地,但他们依旧维护和祭奠旧居的神山森林。 傣族居住在平缓的盆地和谷地以水稻农业为生,其村寨景观结构更具有地方特色。在建立村寨之前,人们基本根据四个标准选址。一是有广袤的平地可开垦为稻田,二是要有溪流可供取水和排遗,三是有天然森林作为神山和坟山,四是靠近山麓以避免洪涝。村寨内较高的地段建立佛寺,由竹楼和庭院组成的房舍,一家挨着一家,分布在佛寺前面,房舍外侧栽种龙竹以取竹笋和竹材,栽种铁刀木薪炭林以取柴薪,向外,有两片特殊的天然森林,一为供神灵居住的神山一为安葬亡人的村寨集体坟山,再向外,则是肥沃的水稻田和延绵不断的天然森林。于是,传统的傣族村寨.依山傍水,绿树成荫。 这种温和的地方生态文明,这种人与人、人与野生生物,分区域、分地段择地而居的景观格局,使人和野生动植物能够和平共处,持续发展。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与世无争,享受着与大自然的和谐。 3. 忽略和扬弃生态文明,使发展变成了掠夺 可是,畸形的发展,打破了西双版纳的和谐与宁静。 2011 年 3 月,我们在西双版纳勐养、勐腊、尚勇 3 个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与傣族、布朗族、彝族、基诺族、哈尼族的 60 岁以上的长者进行了座谈讨论。论及昔日的生活,当今的频繁,长者们意味深长地感叹 “ 是人的胆子大起来了,树林小了,野物少了。 ” 1957 年,科学工作者首次在西双版纳发现野象,撰文描述为 “ 象栖丛林中,几乎没有主动侵犯人的现象。换言之,即人不犯象,象亦不犯人。 ” 西双版纳有野象,震惊了全国,经过政府批准,一支捕象队伍,招募当地人引路,在解放军的保护下潜入密林深处。先后折腾了大半年,最后,捕获到 1 头小象运至上海动物园,在此过程中却杀死 5 头野象、打伤 4 头野象。这种在自然保护区里兴师动众的大规模捕杀行动,摧毁了当地居民长期崇信的 “ 不能猎杀神一样的野象 ” 的观念,人们怀疑神灵的威严,一些不法分子更是有恃无恐。此后,直到 2006 年,在西双版纳有 71 头野象被人为杀死,有 7 头受伤侥幸逃脱。尽管,西双版纳的野象,总共不到 200 头! 捕象过程中受伤残废的一头野象,在丛林里游荡,见人就攻击,先后弄死弄伤 9 人。存活的其他野象也学着与人类对抗,史无前例的人象冲突蔓延开了。 莽莽热带雨林是野象的家,而没有控制的橡胶种植却把野象的家扯得粉碎。天然橡胶是稀缺的工业原料,却只能在多湿高热的热带地区栽种。为了应对国际社会的经济封锁,中国政府倾力在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地发展橡胶。大量的外地移民进入西双版纳兴办橡胶农场,土著居民也紧跟其后。不少昔日的龙山森林也被破坏种了橡胶。不仅如此,经过数十年的研发试验,培育出了适应低温的抗寒橡胶品种,促使橡胶爬到了昔日不能生存的高地上。能够种橡胶的地方,基本是野象的天然分布地,野象栖息地自然减少了。为了生存,野象四处流窜,形成肇事。 2011 年 1 月 29 日 以来, 21 头野象离开勐腊保护区向西流窜,出没于近 30 年没有野象踪迹的勐腊县勐伴、瑶区一带,当地人诚惶诚恐,生活难安。 人们总在指责橡胶种植破坏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破坏野象的栖息地,总在论述橡胶种植是市场经济对一个温存、秀美区域的冲击和蹂躏。其实,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政府引导下运行的,并非无序的经济博弈。问题是为什么在有强大政府控制条件下,西双版纳的橡胶种植却陷入无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面对掠夺与利己意识在西双版纳的蔓延,缺乏生态文明层次上的认识。工业发展的天然橡胶需求催生西双版纳的橡胶种植,促进的是西双版纳本土和外域的 GDP 的增长,损伤的是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遭罪的是依赖热带森林生存发展的野生亚洲象及其他珍稀动植物。 人们热衷于用橡胶换金钱,用便捷交通和奇特景点吸引游客,其实,是一种掠夺。望天树、亚洲象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的标志。 20 世纪 90 年代初,得到国际组织的援助在参天大树之间建立空中走廊用于热带森林研究,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野象频繁出没的地方建立研究野象的树上观测小屋。在利益的驱使下,空中走廊被一再加固成为高价景点,望天树在五花大绑里挣扎,游客却在望天树上雀跃欢呼;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被转变为旅游区、树上观测小屋被修缮为高档宾馆,野象仍然在此频繁出没,野象肇事也就年年在此发生。为了最大的赢利,这些理应严格保护的地方,在商人之间倒来倒去,娱乐了游客,富裕了商人,蹂躏热带雨林,破坏了野象家园,摧残了地方生态文明。 4. 重塑朴素的生态文明 波涛翁 ( 老爷爷 ) 是西双版纳勐仑德高望重的傣族长者,论事都有自己的见解,总喜欢在自家宁静的竹篱阳台上接待客人。当得知我要向他请教传统文化时,他起身回屋和家人一道沏了一壶茶,笑盈盈地回到阳台上,边倒茶边说 “ 这是西双版纳的灯台树,傣话叫卖丁别,清凉止咳,喝喝看。 ” 围绕着环境和社会生活变化讨论了两个多小时,波涛翁语重心长地说: “ 西双版纳到了今天的地步,并不奇怪。因为这里忙着建大房子、修大公路、种橡胶赚大钱,老祖宗的东西被慢慢丢弃了,忘记了。村里的人不爱喝井水茶水,爱喝商店里卖的矿泉水。 ” 他停了停,用凝重的眼光看着我: “ 像你这样的科学家,我接待过不少,到农村调查,为了写文章吧?写文章与种橡胶一样,就是为了赚钱吧? ” 我疑惑了,他已经怀疑世间的诚信。他接着说 “ 你讲的生态文明,不应该仅仅写在纸上,不应该仅仅与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讨论,应该去与领导商量,与县里的、州里、省里的领导商量。我们傣族老祖宗说的、做的,不仅仅是为了我们傣族好,也是为了大象、野牛、红脉干 ( 番龙眼-笔者注 ) 好。 ” 我无语了。 是的,融会了朴素生态文明的人与人、人与野生生物,分区域、分地段择地而居的景观格局,使人和野生动植物能够和平共处。而今,人们把生态文明挂在嘴上,写在纸上,不仅没有落实到具体的生活生产中,却肆意侵犯野生动植物及其家园。重塑朴素的生态文明,是保护西双版纳这块中国最后的热带雨林的出路,最根本的出路。 ( 本文以 “ 重塑生态文明,保护最后的热带雨林 ” 为题 刊于《绿叶》 2012 年 10 期: 39-44)
5585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生态文明:时间指纹
crossludo 2012-10-25 01:21
生态文明:时间指纹   开栏的话   十年砥砺,十年奋进。回眸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一系列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相继提出并逐步落实,有的已收到明显实效,有的正不断拓展深化。从今天起,本报“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专栏推出“十年回眸·重大战略”系列述评,从新世纪新阶段的特点出发,展示各项重大战略的新进展、新突破、新成就,揭示辉煌背后的制度优势、不竭动力,凝聚起共同奋斗、继续前行的力量。   (一)   一段文明的零落成泥,有多少是自然之力的游戏?一段文明的风雨飘摇,有多少是自食苦果的悲歌?   工业革命烘焙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极点,却让生态环境付出惨重代价。一次次对大自然的索取之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留下了太多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印记。   这样的教训,中国也曾有过,并已深深记取:传统工业文明的局限,无法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更不是人类文明的最终归宿。几十年思索、十年探求,中国有了自己的破局抉择:建设生态文明。   “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的铿锵之辞,阐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用10年运笔:   10年间,“建设生态文明”第一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推进两型社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全面确立;   10年间,中国成为世界上投资清洁能源力度最大的国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   10年间,绿色GDP的政绩考核在这片土地如火如荼,生态补偿的体制机制在这个国度稳步推进。   从此,“生态文明”构成了定位中国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谈及的“两型社会”,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生态文明的概念也许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同样有价值。”对于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全球意义,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卡米拉·图尔明如此评述。   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所架起的坐标,早已超越中华大地,在全球视野中树起一座风向标,在历史长河里化为一座里程碑。   这是一次反思,对既有文明的是非功过客观审视。   这是一次超越,对西方国家的发展悖论重大突破。   这是一次抉择,对中国社会的何去何从确立方向。   这是一次回应,对人民群众的一枝一叶充分关情。   10年,不过人类历史的一瞬。但生态文明的中国运笔,即使一瞬,也浓墨重彩。   (二)    时间有重量吗?   时间本无重量,但十六大以来的10年,因我们坚持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因我们顺势有为、逆势前行、乘势而上的不懈努力,因我们这一份化解资源供需矛盾的精彩“中国答卷”,让这段时间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20世纪的最后20年间,中国经济高歌猛进,但“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模式,使资源难以支撑、发展难以为继。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万众一心、步步前行。   这10年的重量,在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担当上。   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10年下降了12.9%;而“十一五”期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2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感慨地说:“这10年,节能减排成效突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迅猛,能源科技装备水平显著提高,能源国际互利合作成绩斐然。”   这10年的重量,在推进资源集约利用的力度上。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   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欣慰地说:“10年来,我们坚持统筹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不放松,在支撑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红线没有动,秩序没有乱。”   这10年的重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上。   2007年,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第一个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十一五”期间,中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党的十八大代表、山西右玉县杨千河乡南崔家窑村农民余晓兰,20年如一日在荒山上植树播绿,把万余亩荒山变成绿色林地,成为保护环境的典型。   10年征程不寻常,10年分量沉甸甸。能交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中国答卷”,靠的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指针”的力量。   这力量,来自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   这力量,来自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厚度;   这力量,来自于淘汰落后产能、升级产业结构的实践深度;   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力量,驱动中国巨轮驶向一个光荣的梦想旅程。   (三)    时间有色彩吗?   时间本无色彩,但十六大以来的10年,因我们坚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我们勇于担当、敢于攻坚、善于创新的积极探索,因我们努力探索一条不牺牲环境也照样发展的独特“中国道路”,让这段时间有了绚烂的色彩。   世纪之交,环境的恶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于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众望所归、层层落实。   这10年的色彩,是涂抹在大地上的绿色。   全国森林面积由23.9亿亩增加到29.3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6.55%提高到20.36%;全国沙化土地面积逐年缩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自豪地说:“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情况下,我国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和生态治理成效最为明显的国家。”   这10年的色彩,是描绘在水系里的碧色。   2002年七大水系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29.1%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2011年提高到61.0%;2002年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49.7%,2011年提高到62.8%;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47.16万平方公里。   党的十八大代表、水利部部长陈雷强调:“过去10年,我国着力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10年的色彩,是喷洒在天空中的蓝色。   2002年,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的人口比例仅占统计城市人口总数的26.3%;2011年,3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比例为89.0%。   党的十八大代表、北京环卫集团一清分公司一线工人任晓云为首都“美容”16载,他见证了“10多年前,北京一年的蓝天数量只有100多个,而2011年增至286天”的历史。   10年征途不一般,10年色彩亮丽丽。能走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中国道路”,靠的是我们党领导下“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效率。   这效率,体现在“将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的制度安排中;   这效率,体现在“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的制度导向中;   这效率,体现在“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7亿多亩林地确权到户”的制度创新中;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领亿万人民合唱一曲动人的绿色赞歌。   (四)    时间有味道吗?   时间本无味道,但十六大以来的10年,因我们坚守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活理念,因我们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以和为贵的人文关怀,因我们这一则全民参与、上下同欲的宝贵“中国经验”,让这段时间有了丰富的味道。   一个文明的建立与成熟,不仅体现在执政理念的创新、生产方式的变革,它的终极生命力,还在于每一个个体的身体力行,把高屋建瓴的战略认知熔铸为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   这10年的味道,是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之鲜。   高污染、高耗能的生活观渐渐被扫入历史的角落,低碳生活、绿色理念日益彰显,重塑人们的一言一行,让他们尽情品尝生态生活的鲜美。   许多人懂得了拒绝,拒绝白色污染,拒绝灰霾空气,拒绝所有非环保的生活方式。更多人学会了接纳,接纳节能产品,接纳绿色出行,接纳所有更环保的生活方式。   党的十八大代表、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评价:“公众环保意识显著增强,绿色生活方式正在成为百姓日常生活行动。”   这10年的味道,是践行生态文明过程之咸。   越伟大的事业,越需要艰苦的付出。为了更加幸福的明天,无数人挥洒着咸咸的汗水。   一位普通农民,与沙共舞40年,在大漠中筑造了近100公里长的“绿色长城”,书写了荒沙变绿洲的传奇,带领上千人走上了致富路,“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他成了“沙漠大叔”,他是党的十八大代表石光银。   一位高山瞭望员,坚守深山34年,没能看到两个孩子的出生,没能替老父亲送终,但却准确报告火警近300次,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他成了“森林眼睛”,他是党的十八大代表余锦柱。   这10年的味道,是共享生态文明成果之甜。   污染的、耗能的选择还在,但越来越少;清洁的、节能的选择更多,且越来越多。   限塑令颁布短短4年,全国每年减少塑料购物袋240亿个以上,相当于节约石油480万吨,约占大庆油田年产量的1/8;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区区3年,5.2亿只节能灯、5000多万台节能空调、460多万辆节能汽车“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及人类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和解”,如今高悬于中国的国家战略层面,贯穿于神州大地的施政理念层面,更加融入在亿万民众的生活方式层面。三个层面由生态文明穿珠成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就是中国的10年嬗变:   生态文明,从顶层设计萌芽,根系已达每一位居民;两型社会,从政治报告滥觞,潮流已至每一寸土地。   这就是中国的绿色传奇:   一个将“天人合一”化入脊髓的文明,正在由一个“以人为本”的伟大政党改造和创新,缔建人类历史的又一个奇迹、又一幕盛景。
个人分类: 现实社会|10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缘何不应提倡绿党的“生态优先”理念?
热度 3 zbt92 2012-1-28 10:05
文 / 水博 人民日报 9 月 29 日 刊登的《我国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一文,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这篇文章恰巧发表在缅甸政府叫停我国承建的密松水电站的前一天,就更让人感到困惑。如果按照这篇《我国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文章的内容,缅甸政府叫停密松水电站,应该是正常的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因为这篇文章的前提就是把水电开发看成是一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开发水电不仅一直是国家大力提倡的利国利民的大事,而且也是联合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然而这篇文章却对国家的水电政策进行了错误的解读,完全违背了我们的科学发展理念。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 生态优先 ” 不严谨,应该提倡 “ 生态文明 ” 生态优先的说法虽然不能说绝对的不对,但是非常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因为,我们目前对生态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著名的生态学奠基人,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曾指出: “ 每一个有机体都不得不反抗其环境,而文化又强化了这种对抗。生活于文化中的人实现了对自然的统治。我们重新改变了地球,使之变成城市。但这个过程包含着某种辩证的真理:正题是自然,反题是文化,合题是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这两者构成了一个家园,一个住所。 ” 这就是广义的生态定义,是必须要包括人在内的 “ 以人为本 ” 的生态。这样的生态优先,当然没有问题的。但是,狭义的 “ 生态 ” 则常常是不考虑人的存在的局部生态,例如,河流生态,土地生态。所以,如果把生态优先的理念应用到了狭义的领域,就一定会与我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产生矛盾。 党中央之所以要提倡 “ 生态文明 ” 而不是 “ 生态优先 ” 就是要强调,我们国家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以人为本的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其中, “ 以人为本 ” 体现着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定位。而环保官员的 “ 生态优先 ” 一旦被应用到狭义的生态领域,所否定的恰恰就是 “ 科学发展观 ” 中非常重要的 “ 以人为本 ” 理念。 从客观效果上看 “ 生态文明 ” 不仅要反对 “ 生态野蛮 ” 的不科学的发展,同时也要避免 “ 生态愚昧 ” 的不发展。而 “ 生态优先 ” 往往只反会对 “ 生态野蛮 ” 的不科学的发展,却不能避免,甚至可能保持不文明的 “ 生态愚昧 ” 。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党中央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不应该宣传不够严谨的 “ 生态优先 ” 概念。 二、 “ 生态优先 ” 否定了 “ 发展是第一要务 ” 不言而喻, “ 生态优先 ” 应该是一个简要的缩写,比较全面的表述应该是 “ 生态保护优先 ” 。在很多情况下, “ 生态优先 ” 的实质,就是 “ 保护优先 ” 。然而,众所周知,我们的国策从来都是提倡 “ 开发与保护并重 ” 的科学发展。这也经常表示为 “ 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 。因此,提倡 “ 保护优先 ” 不仅改变了我们一贯提倡的 “ 开发与保护并重 ” 的科学发展理念,和 “ 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 方针政策,而且也是对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强调的 “ 发展是第一要务 ” 的公开否定。 三、 “ 生态优先 ” 的提法曲解 “ 十二五 ” 规划 我国的 “ 十二五 ” 规划纲要提出的 “ 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 ” 是一个整体的表述,不应把它割裂开来。文章只强调要 “ 做好生态保护 ” 的前提,而却忽视了规划要达到的 “ 积极发展水电 ” 的目的。 况且,大家都知道 “ 十一五 ” 规划中对水电的描述曾经是 “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 ” 。然而,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实践结果,我们发现这种表述非常容易引起环保官员和社会公众对我们国家和国际社会都要积极支持的水电开发产生误解。 由于对有序开发水电的误读,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型水电的开发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同时正是由于我国的水电在经济腾飞的关键时期严重受阻,以至于我国的水电开发水平已经严重的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矛盾,要比其它发达国家尖锐得多。最近几年,在全球各国都积极地致力于减排温室气体的时候,我们却不得不以每年 2 、 3 亿吨的增量加速煤炭的开采,不断刷新着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纪录。 面对经济强劲增长的能源需求,我国煤炭的产能不足、运力有限、矿难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煤电矛盾也不断升级。大量的煤炭开采和燃烧不仅引发了我国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让我们在 GDP 还远低于美国的情况下,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引来了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全不相符的批评和阻力。 为此,国家在 “ 十二五 ” 规划纲要中,充分吸取了 “ 十一五 ” 规划中表述的不够严谨的教训,把曾经引起了误解的 “ 有序开发水电 ” 的说法,明确地改为 “ 积极发展水电 ” 。然而,我们的环保官员在专门论证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文章中,却不仅有意隐瞒了 “ 十二五 ” 规划所作出的这一重要调整,而且还有故意窜改和误导公众之嫌。 如果按照环保官员提出的 “ 生态优先 ” 中的 “ 适度开发、确保底线 ” 水电开发原则。似乎我们的 “ 十二五 ” 规划纲要,非但不是把 “ 有序开发 ” 改成了 “ 积极发展 ” ,而是变成了更加严格控制的 “ 适度发展 ” ,甚至是要确保底线的 “ 限制发展 ” 。所以,强调 “ 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 ” 的水电开发原则,断章取义的篡改了现行的 “ 十二五 ” 规划中要求积极发展水电的精神。 四、 “ 生态优先 ” 的论证与水电开发现实不符 文章中关于 “ 受历史原因和认知水平的限制,水电开发在一定阶段存在 ‘ 保护让位于开发 ’ 、 ‘ 保护跟不上开发 ’ 的现象,对一些河流的水生生态、景观环境等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部分河段的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 ” 的说法,与我国水电开发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现状,是截然相反的。 关于水电的生态效果,我国水电开发最典型的失误就是三门峡。然而,即便是这个最失败的三门峡工程,经过我们的改造之后,也还是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改造后的三门峡水库由于环境优美,每年至少有数万只天鹅在那里栖息,已经变为当地有名的 “ 天鹅湖 ” 。三门峡都尚且如此,别的水电开发又会是怎样呢? 客观的说,社会上很多水电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传言,大多都是缺乏事实根据的炒作。众所周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炒作水电开发破坏生态问题最多的,恐怕要数我国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 三峡 ” 了。但是,三峡的生态环境效果到底如何,我们的环保官员当然心理应该很清楚。 相反,我国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大多是开发不足造成的。我国目前的水库总数虽然有 8 万多座,但是水库蓄水的总量还不足美国的一半。最近几年以来,水资源短缺、水利设施薄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更加突出。正是由于我们缺乏大江大河上龙头电站水库对河流水资源足够的控制能力﹐我国的社会﹑生态环境遭受自然灾害的冲击极大。一方面洪涝灾害频发﹐另一方面又是干旱严重﹐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从本质上说﹐这些都是由于我们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 正是由于我国的大型水电开发严重滞后,缺乏足够的水库调蓄能力。所以,我国去年的西南大旱和今年的长江中下游大旱,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河流、湖泊干涸。河流的生态遭受到了比修建任何水利水电项目都严重得多的毁灭性的打击。 这些惨痛的教训,已经深刻的说明,在河流生态的问题上,我们绝不能以局部的 “ 生态优先 ” 的底线来抗拒整体的 “ 生态文明 ” 。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有时候确实有可能会对局部的生态和环境造成某种不利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因此就不去开发,那么由洪水泛滥和严重干旱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非常可能会是更严重的。 至于环保官员所列举的国外提倡的 “ 绿色水电 ” 认证制度,恰恰能说明国外的水电开发也和中国一样,实行的是 “ 开发与保护并重 ” 的方针,否则,现在他们现在也就不需要再采用什么认证制度,对一些私营的水电站环境保护进行更规范的管理了。 五、水电 “ 吃干榨尽 ” 河流的指责不够客观 水电开发是人们在调控河流的同时利用水的势能的过程,它不会消耗一滴水。然而,很多对水坝有偏见的人却喜欢把 “ 吃干榨尽 ” 河流的责任推给了水电开发。其实,一条河流的水电开发程度的高低,就是人们对这条河流调控程度的反映。因此,对于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即水电开发程度)而言,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过度的问题,绝对是控制程度越高越有利。关键是要看你控制了以后,能不能管理好。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普遍现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尽管,现实当中却有很多水电开发后某一段河流的水资源被 “ 吃干榨尽 ” 的现象,但这绝不是水电开发的错误,而主要是水资源总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的问题。当然,也有可能是人们没有能科学的管理好水资源的问题。水电开发确有要科学合理的问题,但是 “ 吃干榨净 ” 的比喻则是一种贬义的污蔑。真正能 “ 吃干榨尽 ” 河流的不是水电开发,而是人们的用水需求。不仅如此,有很多河流被 “ 吃干榨尽 ” 的原因之一,恰恰是由于水电开发程度不足,天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矛盾无法调节。 事实上在一些水资源非常紧张的河流,通过有效的水电开发,具备了调控管理水资源的手段,从而管理好了河流水资源,反倒不会出现 “ 吃干榨尽 ” 的情况也非常普遍。例如,我国的黄河,自从小浪底水库建成之后,我们黄河上水库的总蓄水量已经达到了黄河年径流量的 150% 。基本具备了科学的调度和管理黄河水资源的能力。水利部也不失时机地对黄河实行了,全流域统一管理。所以,自从小浪底建成后至今,黄河就在也没有出现过被 “ 吃干榨尽 ” 断流。 相反,去年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等省份遭遇特大干旱,导致了很多河流被 “ 吃干榨尽 ” 的干涸。不仅河流的生态遭受到了比修建任何水利水电项目都严重得多的毁灭性的打击,而且连人的生存都受到了威胁。这难道是由于我国西南的水资源匮乏吗?是因为我们的水利水电开发不足,缺乏调控水资源的手段。 根据云南水利部门披露的信息,该省的水库蓄水能力还不足 7% 。也就是说云南省由于水利水电开发建设落后,有超过 93% 的水资源不得不在汛期被迅速的排到海里去,以免造成洪涝灾害。而这可以保留下来的 7% 的水资源,一旦遭遇到连续干旱,怎么可能够满足整个社会的用水需求呢?可见,西南大旱中河流、湖泊被 “ 吃干榨尽 ” 的原因,非但不是水电开发过度,而恰恰是水电开发的不足。 对比黄河与西南大旱,很能说明问题。水电开发程度与河流被 “ 吃干榨尽 ” 完全成反比。因此,对于水电不仅不应该去提什么 “ 要防止 “ 吃干榨尽 ” 式的开发 ” ,而且还要防止造成河流 “ 吃干榨尽 ” 的开发不足。 对这种带有贬低性的评价,我们一般人可能不会太注意。但是,谁也不知道将来它会带来什么麻烦。比如,以前有人诬蔑我国的电力企业积极开发水电的行为是“跑马圈水”。我们自己觉得没什么,也就默认了。结果,最后中央领导的批示里也批评“跑马圈水”了,以至于环保部门看到领导的批示之后,就叫停了金沙江的水电开发。叫停之后,才发现根本就下不了台。所谓“跑马圈水”的积极开发水电的态度是国家电力体制的目标和对电力企业的基本要求。水电的审批权一直在政府手里,电力企业自己怎么可能做到“跑马圈水”呢?然而,在金沙江被叫停之前,我们谁也没想到一个贬低性的词汇,竟会产生这么严重的后果。 目前,水电开发可能“吃干榨净”河流的说法,现在已经被很多我们自己行业的专家、领导引用,如果不能改变这种贬低性的评论,妖魔化水电的理念将在不知不觉中传播开来,一旦某一天再有哪个领导的批示里也用了这个词汇,可能又要给水电发展带来大麻烦。 六、对 “ 生态功能区划 ” 的作用不能过于迷信 文章中环保官员的严禁在 “ 国家和地方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等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域 ” 开发水电的措辞,虽然非常严厉。但是,却未必科学合理。划分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工作,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是,如果我们过于迷信这种划分,一定会在实践中碰壁。 我们知道,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三要素是人口、资源和环境。而我们目前的生态功能区划,并没有考虑人口和资源的问题。例如,在资源问题上。我国未来的能源资源规划,就是一个很大的欠缺。根据美国的能源工作者介绍,美国的能源规划,要具体到 400 以后的能源供应问题。据了解,英国的能源区划,也要明确百年以后该地区的能源来源。而我国目前,可能连 50 年以后的能源到底该怎么办?都还没有具体的规划。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考虑能源供应问题的生态功能的区划,在执行的过程中,难免要不断的进行调整。否则,这个社会就无法维系。 很多人曾经对环保部为了金沙江上溪洛渡水电站的建设调整了保护区的做法非常有意见。接下来,还要调整重庆小南海的保护区,更让很多环保组织难以理解。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要解决我们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要在人口、资源和环境上取得平衡。没有考虑能源资源的生态功能区划,必须要根据能源的需要做出调整。由于我们国家缺乏长期的能源整体规划,所以,我国目前的生态功能区划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要想维护生态功能区划的严肃性,随时调整是必然的。 除了能源的规划没有考虑之外,我国水资源的规划问题也还有巨大的差距。我国目前的水库总蓄水能力只有美国的一半,我们未来所需要的大量的水资源,到底应该储存在哪里?这些问题在我们制定生态功能区划的时候,一直都没有被考虑。所以,一旦当我们的社会意识到水资源的调蓄也需要有存储的空间,调整现有的生态功能区划也是在所难免的。另外,别说我们国家没有资源的规划需要不断的调整,即便就是像美国这样早就有了详尽的能源、水资源规划的国家,有时候也难免需要调整。例如, 2006 年美国国会就曾调整过保护区用于开采石油。 我们知道,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对全国按照生态功能区划严格管理是一件大好事。但是,我们且不能过于迷信这种生态功能的区划。更不能用划分生态功能区划来达到反对水电开发的目的。毕竟,我们目前的功能区划还不够全面,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制定资源的区划,人口的区划。因为,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决不应该是单纯的保护生态环境,而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七、不宜在 “ 生态优先 ” 中宣扬不科学的理念 环保官员在提倡 “ 生态优先 ” 的文章中,所宣扬的反对梯级水电开发和干支流同时开发等说法,是与全世界水电开发的现实相违背的伪科学、伪环保理念。 尽管最近几年以来,确有一些喜欢炒作环境问题的学者,认为水电的梯级开发和干支流的同时开发是一种过度开发。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现实是,全世界所有河流开发的成功的现实,几乎都是实行了梯级开发和干支流同时开发的。例如,欧洲的莱茵河、多瑙河以及美国的密西西比河等等。 我国包括我们在缅甸正在建设的伊洛瓦底江水电开发,也都是遵循着梯级开发的科学理念。毕业于水利水电专业的胡锦涛主席,在 2005 年视察乌江索丰营水电站的时候,也曾明确指示 “ 梯级、流域、滚动开发,这种形式好得很 ” 。 另外文章中的关于生态敏感区、影响物种的河段绝对禁止水电开发的说法,也有同样的问题。事实上,这种说法在我国根本就不可能成立。否则怎么会有当年的溪洛度水电站,调整了金沙江保护区的事情发生?必须承认,我国现有的水电开发,一直是遵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而不是什么生态保护优先。 如果我国的水电开发实行的真是生态保护优先原则,那么缅甸政府叫停我国的水电项目,就应该是生态保护优先的合理行为。因为被叫停的密松水电站,就是环保部文章中明确反对的首尾相接的梯级开发。那里也完全可以算得上是生态敏感区。人家完全可以根据人民日报的文章,质问中国政府,你们自己都不容许搞的梯级开发,生态敏感区的开发,为什么还要到我们国家来搞? 此外,文章中的“避免水电开发各梯级首尾相连”、“避免干流、支流水电项目遍地开花”以及“对于可能直接导致敏感目标消失或珍稀物种灭绝的梯级电站要坚决取消”等等不科学的说法,不仅完全不符合我国水电开发的客观现实,而且也可以作为极端环保攻击我国水电开发的依据,以及缅甸叫停我国建设的密松电站的理论根据。 由此可见,舆论宣传上的“生态优先”的错误理念,不仅在理论上与党和国家的政策有冲突、客观上与我国的现实有矛盾,而且,还有可能为国内外的伪环保和反华势力诬蔑中国在海外的投资提供理论根据。 密松电站被叫停之后据外媒披露 “ 中国企业及银行在 78 个国家开展了 300 多个海外大坝建设项目。密松大坝只是其中之一。这些大坝中包括在 缅甸萨尔温江 (怒江)、 湄公河 干流、 苏丹尼罗河 、以及 埃塞俄比亚的奥莫河 等主要河流上计划开展的大型项目。这些项目无一例外都遭到了来自社会及民间团体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些项目给社会及环境带来的损失太大。 ” 这就警醒我们如果不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理论上搞清楚水电的问题,反思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模糊概念,用科学的理念和客观事实来引导舆论,不仅中国的水电开发困难重重,而且全球的水电开发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可能受到严重的干扰。
1961 次阅读|3 个评论
环保部的“生态优先”是对“十二五”规划的误读
zbt92 2012-1-21 17:17
文 / 水博 最近,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刚刚联合发布了《河流水电规划报告及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暂行办法》(下称《办法》)之后不久。环保部又单独向自己下属的环保系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给人的感觉是,环保部对自己与发改委联合发布的《河流水电规划报告及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暂行办法》并不完全认同,所以,才会在联合发文之后不就特别要对本系统的官员们,单独明确一下水电的环境评价标准的不同态度。 如果我们稍加对比,就不难发现《办法》对水电规划和环评的精神是与环保部《通知》中对水电开发的“十六字方针”原则性规定是完全不同的。《办法》的第三条规定:“河流(河段)水电规划是水电开发建设的基本依据,必须贯彻全面协调、统筹兼顾、保护生态、发挥综合效益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河流(河段)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水电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给出明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可见,《办法》的水电开发原则分明是“全面协调、统筹兼顾、保护生态、发挥综合效益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环保部《通知》制定的水电开发原则却是 “ 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 ” 。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别,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出来。一个要“全面协调”一个却要“生态优先”;一个是“统筹兼顾”,一个却只是“统筹考虑”;一个强调水电开发“发挥综合效益”,一个则强调水电必须“适度开发”;一个认为水电开发必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个则要求水电开发先要“确保底线”。 追问难言之隐 让人感到有点难以理解的是,作为联合发文之一的一级国家部委,环保部对自己大力推崇的开发水电的“十六字方针”原则性规定,居然一点都不敢在《办法》中有所反映,而非要随后再单独发一个内部通知。这种部级政府机关不得不“言不由衷”的原因 , 到底何在呢?我们觉得最大的可能性是,环保部的理由糊弄一般人还可以,但要拿到正式的场合的时候,就摆不上台面了。所以,他们绝不敢在与国家发改委的联合发文中,强调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尤其是其中关于“生态优先”的提法,这与党中央的“生态文明”的要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环保部对自己《通知》中“生态优先”的解释是,因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所以,“积极发展水电要在 “ 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 ” 的原则指导下,全面落实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这种解释方式的最大问题,是环保官员从思想上已经把发展水电与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完全对立起来了。他们认为,发展水电与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之间是矛盾和对立的两件事。所以,按照“十二五”纲要的要求,他们认为,如果你不能满足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就不能去发展水电。在这里国家要求的“积极”发展,对他们来说,基本上是毫无意义的。积极不积极发展都只是在前提,满足之后的小问题。然而,我们水电工作者对“十二五”规划的理解,则是把积极发展水电看成是实现保护生态和安置移民的一种方式和机遇。这两种理解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如果用系统论的逻辑关系来表述,我们认为水电和生态之间应该是“与”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而环保官员认为水电和生态之间一定是“或”的对立、排斥关系。 如何理解水电与生态之间的关系? 关于水电与生态关系的这两种理解,哪一种更科学、合理一些呢?按照一般的原则,环保部是一级国家的政府部门,当然我们科技人员应该听它的。可是,环保部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办法》中,似乎又否认了自己。我们不难看出来:《办法》中要求积极发展水电的“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发挥综合效益”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等的一系列原则性要求,都只能是建立在认为水电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前提之上的。也就是说《办法》中的水电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不仅不应该是矛盾、对立的,而且,发展水电还是实现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办法》的这种态度,可以说是代表了我国政府的态度(因为环保部也是联合发文的部门之一)。那么中国政府为什么会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呢?因为这是国际社会的一致要求。 我们知道联合国的千年计划中,明确要求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水电,原因是发展水电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扶贫。众所周知,过量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生态难题,所以,我们不难发现;联合国要求积极发展水电的目的,恰恰就是为了实现保护生态和扶贫的目标。这可能也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的最根本原因。 了解中国水电的人一定还记得,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对水电发展的描述曾经是“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这种表述的确是一种能够让人产生“水电开发”与“保护生态”是相矛盾、相对立的误解。人们似乎也可以理解为,如果没有保护生态的基础,就不能够去开发水电。为此,我们也付出了一些(例如叫停按照“十一五”规划正常开工建设的金沙江水电)的惨痛教训。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水电的问题重现,我们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地把对水电的描述,改成了目前的“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一般来说,根据这种措辞修改的历史,我们已经不应该再产生“水电开发”与“保护生态”是相矛盾、相对立的误解了。 记得曾经有不少媒体的记者,反复推敲过这种表述上的变化。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认为“积极发展水电”是“十二五”的核心要求,而“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工作,是我们首先要保障的前提。特别是新加入的“移民安置”的表述,更能明确的说明,水电与生态和移民之间的逻辑关系,只能是“与”而不可能是“或”。因为,如果你不去开发水电的话,根本就没有“移民安置”工作可言。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从语言逻辑关系上分析,环保部把“十二五”规划中的叙述,理解成生态保护“或”发展水电是完全错误的。除此之外,环保官员把“水电开发”和“保护生态”视为对立的思想根源,还在于他们搞不清楚生态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 广义的大生态与侠义的小生态 生态学是一门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学科。目前,社会各界对生态的理解还不够十分的统一。生态这个词,既可以用来表示广义的大生态,也可以表示狭义的小生态。广义的大生态保罗万象,而侠义的小生态则可以是单指对某一种类植物或动物的影响和作用。 著名的生态学奠基人,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曾指出: “ 每一个有机体都不得不反抗其环境,而文化又强化了这种对抗。生活于文化中的人实现了对自然的统治。我们重新改变了地球,使之变成城市。但这个过程包含着某种辩证的真理:正题是自然,反题是文化,合题是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这两者构成了一个家园,一个住所。 (“生态学”的希腊语词根 oikos 的含义就是住所)。 ” 这就是广义的生态定义,是必须要包括人在内的社会生态。提倡这样广义的生态优先,当然没有问题的。但是,狭义的 “ 生态 ” 则常常是不考虑人的存在的某种局部生态。例如,河流生态,土地生态,甚至是我们在水电开发过程中某一条鱼、某一种草的生态问题。这样的侠义生态问题往往就不能谈什么优先,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众多的侠义小生态之间本身就是相矛盾的,无论你强调某一种生态的优先,都可能会造成对另外一种生态的不公平,甚至是破坏。然而,对狭义的小生态的排序,我们也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这就是我们的科学发展观中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原则。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提倡“生态优先”不是不可以,而是必须要强调只有广义的大生态才可能优先,否则,其他任何侠义的生态优先,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排序。为了避免“生态优先”提法的不严谨引起的歧义和混乱,我们已经有了一种更科学的“生态优先”表述的方式,那就是“生态文明”。可以说“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的“生态优先”。 生态优先不能取代生态文明 如果我们把生态优先的理念应用到了狭义的领域,就难免会与我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产生矛盾。 对于我们国家水电开发的“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原则规定的理解,就存在着这里的“生态”是指广义还是狭义的生态的问题。如果我们认为侠义的小生态也应该是水电开发的前提,那么,显然任何一条鱼、一棵草的生态问题都可以成为制约水电开发的理由。 然而,根据联合国和我国政府提倡要积极发展水电的“保护生态”和“扶贫”的初衷来看,国家水电政策中提到的生态保护前提,应该是指广义的大生态,而不可能是局限在某种狭义的小生态。对于大生态而言,防洪、供水和发电(替代化石能源减排)等目标,也都是它最重要的基本内容。所以,我们国家才强调必须要“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的原则。 一旦当我们把水电站的防洪、供水、清洁能源发电这些最重要的生态目标与生态保护割裂、对立起来的时候,一定是在特指某种狭义的小生态。而这种小生态,与人类社会的防洪、供水、替代化石能源等大生态问题相比,是不可能优先考虑的。在实际当中,我们也不难体会到这种大生态优先原则的合理性。例如,我国的三峡水电站的上马建设,曾经产生了巨大的争议。环境评价之后,我们的三峡工程的“生态影响有利有弊、利大于弊”的结论,一定是把它的防洪、供水、发电等生态作用都考虑进去之后,才能得出来的。否则,如果按照单独某种侠义的小生态也要优先来衡量,三峡工程绝对要算是一个违背了“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利益的前提下”发展水电的典型。 统筹考虑与统筹兼顾 此外,环保部对于的“统筹考虑”的解释是“坚持统筹考虑,就是要统筹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考虑干支流、上下游的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问题,统筹考虑单个电站的环境影响和流域水电开发的累积影响。” 这种统筹考虑的要求与《办法》中的统筹兼顾的表述是不是没有区别呢?不是的。因为国家发改委(包括联合国)之所以要提出的“积极发展水电”的号召,恰恰就是环保部所要求“统筹考虑”的之后结果。所以,他们对每座具体的水电建设的要求是做到“统筹兼顾”。而从思想上对水电是否应该发展,还存在着疑虑的环保部,则还谈不上“统筹兼顾”。在他们看来,每一个水电站在建设之前,都必须要先“统筹考虑”一下,他们所担心的这些问题。因此,很显然“统筹考虑”与“统筹兼顾”的根本差别,在于是否承认联合国和我国政府已经提出的“积极发展水电”的政策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水电的适度开发与积极发展 关于水电“适度开发”的要求,其实非常合理。迄今为止,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水电开发没有一个不是适度开发的。我国的水电开发也早就有了技术可开发和经济可开发的规划目标。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这种适度开发水电的目标始终难以实现。 截止到 2011 年底,我国水电的开发利用程度也只有“适度开发”水平的 27% ,大约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我国的水能资源总量大约相当于每年 30 多亿吨煤炭,其中可以适度开发利用的约 13 亿吨左右。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开发应用了 3 亿多吨。也就是说,我国每年还有近 10 亿吨煤炭的水能资源被浪费掉。 早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新中国水电的创始人李锐曾总结介绍说,当时世界上有 175 个国家,其中水电比重曾达到过 90% 以上的国家有 32 个,水电比重曾占到过 50% 以上的国家,共有 111 个(因为水能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这些国家随后其它能源的比重都已经逐步增加)。这说明,绝大多说国家都是优先开发利用水电。 然而,尽管我们国家的水能资源总量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的水电开发却严重的滞后,比重一直也没有达到过 30% 。如果我们真的能像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如法国、挪威等)那样,真的做到优先、大力开发水电,我国的水能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的话,那么我国今天的水电清洁能源发电量,仍然可以满足我国绝大部分的电力需求。我国现在的水电装机还应该能够超过火电,成为我国电力能源的绝对主力。如果那样的话,不仅我国当前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还不会成为世界第一,我国的人均碳排放也不会超过世界的平均值。而且,还有人算过一笔帐,与欧美发达国家优先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的发展结果相比,我国自第一座水电站开发建设的百年以来,流失掉的水能清洁能源总量,已经超过了我国有史以来开采出的全部煤炭。 正是因为我国水电开发的严重滞后,我国的经济腾飞消耗了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化石能源,也遭受到了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国际压力。也正是因为我国水能利用的滞后,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减排温室气体问题的重要焦点。为此,我国政府已经做出国际承诺,要在 2020 年把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提高到 15% 。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已经不得不把我国规划“十二五”水电项目的开工量,比“十一五”提高了两倍多。而且还把“十一五”期间引起了社会对水电开发严重误解的“有序开发水电”的提法,明确地在“十二五”规划中改成了“积极发展水电”。 实事求是的说,环保部的某些官员对我国“十二五”规划出现的这种变化,似乎是不大认同的。在环保部的《通知》中,除了为说明“生态优先”理由的时候,所引用的内容实在绕不开“积极发展水电”的表述之外,环保官员对国家积极发展水电的政策,一直是闭口不谈的。光闭口不谈,似乎还不解恨,他们还要拿出“适度开发”的废话,与你进行周旋。我们这里之所以要说“适度开发”水电是一句废话,是因为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言,你想不适度的(过度)开发水电绝对都是徒劳的。如果有人不同意我说的这种话,就请他给我们找出来一个不适度(过度)的开发了水电的例子,怎么样?因此,你们不是已经在“十二五”规划中把“有序开发水电”改成了积极发展水电了吗?我既然不便公开的否定你,那我就来一个“声东击西”的策略。你不让我再说有序开发,我就改成“适度开发”,反正就是不能赞同你们的积极发展水电的说法。 我们再看看环保官员所解释的“坚持适度开发,就是要把握好流域水电开发的强度、尺度和速度”。谁都不难发现,这种解释也完全可以用在“积极发展水电”的政策上。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强调积极发展水电?当然是在吸取我国过去的教训的基础上,要求我们今后要“把握好流域水电开发的强度、尺度和速度”。显然,我们环保官员故意强调适度开发,就是要表达一种对积极发展水电政策的不认同。至于环保官员所强调的“要为重要保护物种保留充足和必要的栖息环境”的理由,也同样可以作为积极发展水电的论据。因为,我们知道地球的气候变化是迄今为止对全球物种的最大威胁。根据全球主流科学家的预测,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的现状,加速发展水电等清洁能源利用,那么若干年之后全球将有一半的物种频临灭绝。因此,也正是因为要为“保护物种保留充足和必要的栖息环境”,所以,我们才需要积极发展水电。 “确保底线”的提法,值得探讨 关于“禁止开发法律法规明确保护的区域”水电的说法,我们都非常赞同。但这到底是不是属于要确保的“底线”却有待于商榷。例如,我国溪洛渡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就没有确保这个底线,而是调整了划定的不够科学保护区的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这种调整今后肯定还会不断的出现。所以,确保底线的提法并不科学。 关于“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获益权”的底线的提法,也有些问题。在“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获益权”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国家的制度设计上就存在着天然的缺陷。而非常善于应用舆论武器的国外极端环保组织,又特别喜欢利用“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获益权”的理由,来达到他们的某种目的。搁置怒江水电、叫停金沙江水电等事件,都是几个由国外资金操纵的极端环保组织,用谎言蒙蔽公众的炒作,取代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获益权”的教训。最近,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办法》中已经对此做出了更明确规定,其目的就要避免这种教训的重演。 根据我国当前的现实,在公众参与问题上我们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不仅是“知情权、参与权、获益权”能不能得到保障的问题,而更重要的问题,则是如何避免让一小撮极端环保组织,用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获益权”取代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获益权”的更严肃的问题。 关于“坚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底线”的说法,也有些不大符合实际。我们强调“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基本完整和稳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能否实现“坚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底线”却往往不是水电开发所能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北京的永定河干涸了很多年了,明显已经突破了河流健康的底线。但是你就是没有建设密云水电站(或者把它拆掉了),这个底线还是要突破的。 此外,我国 2010 年的西南大旱,导致当地很多河流干涸,湖泊见底的原因,非但不是水电开发过度的原因,反而是当地的水电开发和水资源开发严重不足的结果。根据当时的报道,西南地区(以云南为例)不足 7% 的水资源存储能力,迫使我们不得不把 93% 的水资源都在汛期当作洪水的威胁排到了海里。这样一旦遇到了连续不下雨的天气,我们能不遭遇干旱吗?所以,事实证明,对于我们当前的现状而言“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基本完整和稳定”的方式,同样离不开“积极发展水电”。 建议用生态文明取代生态优先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环保部的《通知》中关于水电开发的十六字方针,最好能改为“生态文明、统筹兼顾、积极开发、持续发展”。这样不仅能和国家发改委的《办法》要求统一起来,也真正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的原则和精神。 当然,如果环保官员不能从思想上改变对水电开发的歧视和偏见,他们是不可能接受这一建议的。连联合国的号召和国家发改委的文件他们都要想办法阳奉阴违的对抗,何况我们普通科技人员的意见?然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提,要让大家都看看,环保官员的《通知》里有什么硬伤。让大家对今后水电项目环评审批中,可能所存在的政策风险,有足够的警觉。也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措施,避免以往叫停金沙江等一类给国家发展造成巨大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损失的环境悲剧,不断重演。 附:环保部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 “ 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 ” ,突出强调了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对于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做好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为切实做好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面落实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积极发展水电要在 “ 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 ” 的原则指导下,全面落实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坚持生态优先,就是要在决策过程中牢固树立生态优化开发的理念,在制定开发规划时同步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执行过程中切实落实生态保护措施。   坚持统筹考虑,就是要统筹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考虑干支流、上下游的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问题,统筹考虑单个电站的环境影响和流域水电开发的累积影响。   坚持适度开发,就是要把握好流域水电开发的强度、尺度和速度,要为重要保护物种保留充足和必要的栖息环境。   坚持确保底线,就是要坚持法律政策的底线,禁止开发法律法规明确保护的区域;坚持公众环境权益的底线,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获益权;坚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底线,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基本完整和稳定。   二、做好流域水电开发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要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合理确定水电规划的梯级布局。对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可进行重点开发;对条件复杂、环境敏感的河流或河段,要考虑现阶段减缓不利环境影响的技术和能力,慎重开发;对部分生态脆弱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要根据功能定位,实行限制开发;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其他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原则上禁止开发水电资源。   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必须依法开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并作为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决策的依据;已经批准的水电开发规划在修订或开发规模、布局、方式、时序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已实施的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水电规划,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对水电开发历史较早,未开展水电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流域,应及时组织开展流域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研究。   要发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流域水电开发的指导作用,强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联动。受理、审批水电项目 “ 三通一平 ” 工程和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必须有发展改革部门同意水电建设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意见、流域水电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意见或流域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研究成果支持。   三、完善水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要规范水电项目 “ 三通一平 ”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水电项目筹建及准备期相关工程应作为一个整体项目纳入 “ 三通一平 ” 工程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水生生态保护的相关措施应列为水电项目筹建及准备期工作内容;围堰工程(包括分期围堰)和河床内导流工程作为主体工程内容,不纳入 “ 三通一平 ” 工程范围。在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有 “ 三通一平 ” 工程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内容。   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重点论证和落实生态流量、水温恢复、鱼类保护、陆生珍稀动植物保护等措施,明确流域生态保护对策措施的设计、建设、运行以及生态调度工作要求。要重视并做好移民安置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项目业主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责任。要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完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要加强小水电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防止不合理开发活动造成生态破坏,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四、加强水电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监管   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 “ 三同时 ” 制度,强化环境保护 “ 三同时 ” 的监督检查,督促水电建设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和投资。要监督项目业主同步开展环境保护总体设计、招标设计、技术施工设计并进行专项审查,加强对环境保护设计成果的管理;督促项目业主制定环境监理计划,开展 “ 三通一平 ” 工程和主体工程环境监理。要将环境监理报告作为批准试运行和环境保护验收的重要依据。   严把试运行和环境保护验收关。要开展 “ 三通一平 ” 工程环境保护验收,水库下闸蓄水前应完成蓄水阶段环境保护验收,工程竣工后必须按规定程序申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对主要环境保护措施未落实的水电项目,禁止投入试运行;在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并通过验收后,项目方能正式投入运行。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水电建设项目运行 3 至 5 年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五、深入开展水电开发环境管理的制度建设和基础研究   要完善水电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长效机制,加快制定水电开发环境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和建立 “ 绿色水电 ” 指标体系和认证制度。推进流域性的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和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流域生态基础调查和长期跟踪监测,逐步构建流域生态监测体系和流域生态环境数据库。   要开展流域水电开发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开展 “ 干流和支流开发与保护 ” 生态补偿试点。进一步开展高寒地区生态影响和恢复措施、珍稀特有鱼类人工驯养繁殖、导鱼过鱼设施、河流与水库生境修复等研究。建立健全流域水电开发环境保护统筹机制,优化梯级电站生态调度。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制约水电健康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强化水电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监管,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水电建设环境保护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促进水电开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 ○ 一二年一月六日
30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座2011年第四讲 温铁军 生态文明与战略调整
tian2009 2011-11-12 16:23
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座2011年第四讲 温铁军 生态文明与战略调整
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座2011年 第四讲 生态文明与战略调整 主讲人 温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主持人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时间 2011年11月14日(星期一)晚七点-九点 地点 北京师范大学主楼A809 温铁军教授讲座海报
个人分类: 广而告之|5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文明系列讲座之三 周立 从“谁来养活中国”到“怎样养活中国
tian2009 2011-10-18 04:41
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座2011年第三讲 从“谁来养活中国”到“怎样养活中国” 主讲人:周立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主持人:田松 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时间 2011年 10 月 20 日(星期四) 晚七点—九点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主楼 A809 感谢北京市社科联和中国科普出版社对本系列讲座的支持! 我与周立先生初见是在万圣之醒客,其大作《极化的发展》新书发布会上。该书与蒋高明兄《中国生态环境危机》同为海南出版社“天下士”丛书之一。参会之前,便精读此书,深为之击节赞叹。 该书以其农业问题、粮食问题的研究为案例,对发展、进步等概念提出了挑战,对科学主义、市场经济都进行了反思。其中对于粮食属性(基本生活资料、商品)的 分析,令我耳目一新,很受启发。其中对于转基因问题的批判,与我们从科学哲学角度的批判,可谓殊途同归。在关于工业文明批判等方面,有颇多切合之处,可以 相互印证。 非常期待与周立先生的再次相遇。
个人分类: 广而告之|3845 次阅读|0 个评论
狭隘的“生态优先”阻碍着我国的科学发展
热度 5 zbt92 2011-10-3 07:04
文 / 水博 提要: 党的十七大提倡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而最近以来我国的环保部门却在水电开发的问题上更喜欢提倡“生态优先”,看起来似乎这两种表述非常相似,然而,实际上两者之间差距,恰恰是最重要科学发展理念。记得早在几年以前,就有一位我国水资源管理部门的老领导,一针见血的指出: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影环境响是局部的,而它的生态环境效益却是全流域的,甚至是全球性的。遗憾的是,至今我们的各级政府对我国环保部门、环保官员的考核指标,还仅仅停留在当地的生态环境上。以至于我国当前极其严重的旱涝灾害频繁交替的生态困境,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上升的生态难题的最重要根源之一,很大程度上就是我国环保官员狭隘的、本位主义的生态观。 前言 最近,环保官员在一篇论述《我国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文章中,提出了环保部门将要实行“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水电开发原则。 作为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官员,为了让大家重视他们的工作,而提出“生态优先”的建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其实,“生态优先”只是一个简要的缩写,比较全面的表述应该是“生态环境保护优先”。众所周知,我们党和国家的国策从来都是提倡“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科学发展。这也经常表示为“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然而,在实践当中的有些环保官员对国家的这一政策当然是不满足的,认为国家现行的这种政策,有可能会导致大家不够重视环保部门的作用。所以,把“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国策,变为环保部门能说了算的“保护优先”一直是不少环保官员梦寐以求的。 现在,“环保优先”的动议终于被明确的提出来了,只不过表述的还比较隐晦。环保官员还不敢直接说“环境保护优先”,而是故意拐了个弯,变成了“生态优先”。当然,我们承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态优先”是应该提倡的,但是,前提一定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应该为了现实部门的权利。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我们发现环保官员所提出的“生态优先”,有较大的部门局限性,不仅非常不利于我国的科学发展,而且,也不会有利于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具体的理由如下: 一、“生态优先”的提出是对十二五规划的曲解 为了论证“生态优先”政策的合理性,环保官员在文章中列举了自己的理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突出强调了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对于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这种解释,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经过客观的、历史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解释,是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断章取义的曲解。 首先,我国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是一个整体的表述,我们不能把它割裂开来。文章只强调要“做好生态保护”的前提,而却忽视了规划要达到的“积极发展水电”的目的。这种片面的解释,已经篡改了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比如,我们假设“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表述是“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水电。”,而不是现在国家所要求的“积极发展水电”。那么,很显然环保官员所倡导的“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原则和解释,一定会更加理直气壮。然而,由于环保官员自己也知道他们所发明的“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水电开发原则。只能符合“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水电”的表述,而完全偏离了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积极发展水电”的目标。所以,他们在引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时候,故意采取了“只提前提,而不提目标”的断章取义方式。 其次,要准确理解“十二五”规划纲要,我们也不能割裂历史。大家都知道“十一五”规划中对水电的描述曾经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然而,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实践结果,我们发现这种表述非常容易引起环保官员和社会公众对我们国家和国际社会都要积极支持的水电开发的误解。 为什么我们国家和国际社会都要积极支持水电开发呢?因为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尽管世界各国的地理环境不同,各国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天然条件具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当前全世界一个非常明显的现实却是: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普遍都比较高,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电开发程度都普遍非常低。目前,全球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平均在 70% 以上,而欠发达的非洲地区的水电开发程度还不足 8% 。水电是当今世界上替代化石能源的第一主力。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人类替代化石能源的最有效、最可行的还是水电。目前世界上凡是水电资源丰富而且开发程度高的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十一五”期间,我们由于受到水电妖魔化的影响,我国很多重要的大型水电建设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本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清洁能源,却常常被伪环保组织和狭隘的环保官员宣传成为是破坏生态环境的罪魁。很长时间以来,社会上妖魔化水电的欺骗宣传不仅已经误导了社会公众,而且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某些政府部门。以至于我国的怒江水电开发已经被一些莫须有的谎言搁置了多年。我们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开工建设的金沙江中游水电被叫停审查之后,才发现所依据的一些理由竟然是误导宣传的传言,以至于我们至今也搞不清楚,谁应该对“叫停”金沙江所造成的国家利益的重大损失负责。 要知道,正是由于我国的水电在经济腾飞的关键时期严重受阻,以至于我国的水电开发水平已经严重的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矛盾,要比其它发达国家尖锐得多。最近几年,在全球各国都积极地致力于减排温室气体的时候,我们却不得不以每年 2 、 3 亿吨的增量加速煤炭的开采,不断刷新着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纪录。面对经济强劲增长的能源需求,我国煤炭的产能不足、运力有限、矿难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煤电矛盾也不断升级。大量的煤炭开采和燃烧不仅引发了我国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让我们在 GDP 还远低于美国的情况下,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引来了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全不相符的批评和阻力。 在 2009 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我国的处境与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绝对是不公平的。很多人至今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全世界都要跟中国过不去?客观地说正是由于我们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相对比其它发达国家,我们的发展,确实已经消耗了过多的化石能源,排放了与我们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温室气体。为此,我国政府已经向国际社会做出了承诺:要在 2020 年把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提高到 15% ,单位 GDP 能耗下降 40% 到 45%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资源禀赋,能否实现我们的这一承诺,在很大程度上就要取决于我国水电开发的进程。 为此,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充分吸取了“十一五”规划中表述的不够严谨的教训,把曾经引起了误解的“有序开发水电”的说法,明确地改为“积极发展水电”。遗憾的是,我们的环保官员在论证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时,不仅有意隐瞒了“十二五”规划所作出的这一重要调整,而且还有故意窜改和误导公众之嫌。按照环保官员提出的“生态优先”的水电开发原则中的“适度开发、确保底线”表述。似乎我们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非但不是把“有序开发”改成了“积极发展”,而是变成了更加严格控制的“适度发展”,甚至是要确保底线的“限制发展”。所以,强调“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水电开发原则,完全违背了现行的“十二五”规划的基本精神。 二、环保官员对我国水电开发现状的判断不够客观 从前面一章节的叙述,我们不难发现,环保官员引证十二五规划的表述,完全是一种断章取义。除了对国家政策的曲解,环保官员对我国现实的阐述也不够客观。文章中关于“受历史原因和认知水平的限制,水电开发在一定阶段存在‘保护让位于开发’、‘保护跟不上开发’的现象,对一些河流的水生生态、景观环境等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部分河段的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的说法,与我国水电开发的现状,几乎是截然相反的。 关于我国是否存在着“‘保护让位于开发’、‘保护跟不上开发’的现象,对一些河流的水生生态、景观环境等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的问题?我们非常希望环保官员能拿出证据说话。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水电开发最典型的失误就是三门峡。然而,即便是这个最失败的三门峡工程,经过我们的改造之后,也还是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改造后的三门峡水库由于环境优美,每年至少有数万只天鹅在那里栖息,已经变为当地有名的“天鹅湖”。也就是说,即便是全球公认的水电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典型,都没有出现“对一些河流的水生生态、景观环境等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部分河段的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的情况。 三门峡都尚且如此,别的水电开发又会是怎样呢?客观的说,社会上很多水电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传言,大多都是缺乏事实根据的炒作。众所周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炒作水电开发破坏生态问题最多的,恐怕要数我国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了。但是,三峡的生态环境效果到底如何,我们的环保官员心理应该很清楚。 相反,由于我国的水电开发落后于经济发展,以至于严重的影响了生态环境的情况,却是屡见不鲜。例如,我国的怒江水电开发,至今还被莫须有的谎言搁置着。本来早在 1995 年就已经在干流上建成了查龙等水电站的怒江,曾经被人抄作成世界上唯一没有建水坝的最后的生态江。在保护最后的原生态江的骗人旗号下,怒江几十万人口不得不在那里陡坡耕种,艰难生存。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每年光是为了维护基本生存的烧柴,就要砍烧掉 50 多万立方米的植被。不仅如此,由于怒江水电不能被开发利用,我国每年还要多开采、燃烧 5000 万吨煤炭,多向地球排放一亿吨二氧化碳。由此可见,环保官员所说的我国“保护让位于开发,保护跟不上开发吗”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不过那似乎不是我国水电的开发,而是我国煤炭的开采。而且,这些都是由于我们不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积极开发水电的必然后果。 实际上,与环保官员难以举出水电开发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具体实例完全相反,我们却很容易感受到由于我国水电开发严重受阻而带来的严重生态环境难题。因此,国家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时,为了吸取“十一五”规划中不够严谨的表述导致水电开发严重受阻的教训,特别把曾经引起社会误解的“有序开发水电”的说法,明确地改为“积极发展水电”。如果我国的现实情况,真的像环保官员所说的“水电开发在一定阶段存在‘保护让位于开发’、‘保护跟不上开发’的现象,对一些河流的水生生态、景观环境等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部分河段的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的话,那么,我们的“十二五”规划对水电的描述,真的应该改成环保官员希望的“适度发展”或者说“限制发展”,而不是现在的“积极发展”。难道不是吗?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环保官员提倡的 “ 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 ” 的水电开发原则,不仅是篡改“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精神的产物,而且也是建立在歪曲“我国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总体情况”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误导。应该予以澄清。 三、国外的发展现实并不能支持环保官员的“生态优先” 在这篇文章中环保官员不能客观、公正的列举实例,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情况,还远不止出现在我国国内。在文章中环保官员的关于“在开发理念上做到生态保护优先。世界各国在水电建设生态环境管理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的所说到的“如瑞典和欧盟建立了‘绿色水电’认证制度,美国开展了‘低影响水坝’评估,邻国不丹则为了保护森林植被而基本将水电站建在地下。”的例子,以及所得到了结论“总体来看,这些经验的核心就是坚持生态优先,对我国的水电开发具有重要指导和参考意义。”也都有很大的误导作用。 实际上“欧盟的‘绿色水电’认证和美国的‘低影响水坝’评估”都是他们利用经济手段提升老旧水电站环境标准的一种方式。一旦通过绿色水电的认证,经营者就可以享受绿色水电的待遇,提高上网电价。这恰恰说明以往国外的水电开发没有实施“生态优先”的要求,否则,他们今天也就用不着动用经济手段推行这种认证了。直到今天,很多国家的这种绿色水电的认证制度,也都不是强制性的。显然这种经济的手段对于管理那些以牟利为出发点的私营经济,特别有效,但是,往往难以适用于本来就是以社会公益为基本前提的、代表国家经营和管理大型水电站的机构。因此,美国的低影响水电的评估对象,从不包括国有独资的大型水电站。总之,这些事例恰恰说明国外的水电开发,不仅过去没有实行“生态优先”,而且现在也仍然没有实行,只不过正在想办法用经济手段提高民营水电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性。 此外,所谓“邻国不丹则为了保护森林植被而基本将水电站建在地下”的说法也不够准确。首先,要把水电站的水库、大坝建设在地下完全是不可能的。其次,倒是有很多国家的水电站的厂房经常会建在地下。不过这并不是为了保护森林植被,因为厂房的占地面积很小,即使建在地下也保护不了多少植被。相反,由于厂房被建造在地下,而增加的大量开挖工程和日后交通所增加的困难,绝对要比所保护的植被,增加成千上万倍的碳排放。所以,水电站厂房被建在地下的原因,一般都不是为了保护植被,而是出于地质条件和工程建设合理布局的需要。 只有水电站的一些必要的交通道路建设,从地面改到地下才具有减少植被破坏的意义。因为,地面的道路要想通过一座山峰,需要盘旋折返多次上山,然后再盘旋多次下山。道路总长度将大幅度增加,对植被的影响也较大。如果能在适当的部位开挖一条隧洞,则可以大量的减少对植被破坏。因此,所谓“基本将水电站建在地下”保护植被的说法是非常容易误导人的。如果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不丹的“经验”,就不难发现,能够具有保护植被作用的不是把水电站建在地下,而是把水电站的交通道路建在地下。这个经验,与其说是水电建设的经验,还不如说是山区交通道路建设的经验。也许有人觉得我们这样强调细节,有点过于较真。其实不然,因为水电建设需要淹没土地是土地生态向湿地生态的一种必然转换。绝不是根据人们重视不重视“生态”的主观意愿,就能改变的。 所以,环保官员在文章中列举的国外的例子,都不能得到他所说的“总体来看,这些经验的核心就是坚持生态优先”的结论。实事求是的说,环保官员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不可能找到他们所幻想的所谓“生态优先”的具体事例。倒是一些经济非常落后的非洲国家,由于没有钱开发水电,似乎正在不得不暂时地实践着环保官员所倡导的“生态优先”。这种“生态优先”带给它们的是贫困、落后和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四、“生态优先”与 “生态文明”存在着巨大差距    严格来讲,所谓的“生态优先”是一个非常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模糊概念。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生态保护工作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党的十七大提倡的“生态文明”或者说是“科学发展观”。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根据定义 , 我们对于科学发展观应解释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中,“以人为本”体现着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定位。而环保官员的“生态优先”与党中央的“生态文明”的最大差距,恰恰就是“科学发展观”中非常重要的“以人为本”理念。 生态文明水平即生态效率( Eco-efficiency, 缩写为 EEI ),其概念源自 20 世纪 90 年代 OECE( 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 ) 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的研究和政策中,通常作为企业和地区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广义来看,生态文明水平就是指生态资源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其本质就是以更少的生态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产出。根据最近两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文明水平排序来看,北京第一,而我们的一些生态大省(例如云南、贵州)的生态文明却属于低水平。 可见,在有人生存的现实中,一味的强调保存原生态并不代表生态文明,而还有可能是一种保护生态愚昧的愚蠢。因为,只要有人生存他就要向周围的环境进行所取,如果你不能科学的、积极的、能动的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必然就要自发的、无序的、被动的影响自然生态和破坏自然环境。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人们对社会自然资源的索取量必然要上升。“自发的、无序的、被动的影响自然生态和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只有及时地、主动的、科学的开发利用好生态资源,才是真正的保护生态环境。 党中央之所以要提倡“生态文明”而不是“生态优先”就是要强调,我们国家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要反对“生态野蛮”的不科学的发展,同时也要避免“生态愚昧”的不发展。而环保部门所发明的“生态优先”虽然也反对“生态野蛮”的不科学的发展,但是却不能避免不文明的“生态愚昧”。 具体到现实当中,人们判别生态环境的好坏,都应该是相对一定的主体而言的。例如腐烂的食物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可怕的污染,但是对于苍蝇却是其繁衍生息最好的生态环境;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是人类社会的环境难题,但是对于老鼠则可能是最好的栖息地。因此,评价生态环境的好坏,一定是相对于某个主题而言的。我们科学发展观所要保护的生态环境,应该是指以人为本的社会自然生态,并不是指原始的自然生态。特别是在我们人类的生活区域内,生态保护就应该是努力维护、创造一个适应人的存在的社会生态环境。 因此,“生态优先”的说法只能在承认科学发展的前提下成立,而不能把它与“以人为本”割裂开来,机械地用到每一个局部的、具体的地方。否则,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用保护某一条鱼、某一棵草的“生态优先”的理由,拒绝任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而“生态文明”的理念则不会出现这种漏洞。无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微观上我们都应该大力提倡“生态文明”。比如说,即便在某个自然保护区内,只要这个保护区内还有人在那里生活,我们就不能不顾人的死活的去强调什么某个物种的“生态优先”。否则,你就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中最重要的“以人为本”的原则,除非你有能力把保护区内的居民全部搬迁出去。 五、统筹兼顾的基础是“生态文明”还是“生态优先”? 在前面一章我们已经论述了“生态优先”与“生态文明”在理论上的差距是,缺乏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环保官员关于规划和决策过程中需要生态优先的论述,我们也不难发现“生态优先”的原则,常常是无法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在规划的生态优先问题上,环保官员认为“水电开发规划环评要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论证水电规划拟定的开发强度、开发方式、开发时序的环境合理性,提出规划的优化调整方案以及生态保护对策措施,要保留必要的生态空间,避让重要的生态敏感区。” 这种要求水电开发必须生态优先的“避让重要的生态敏感区”的原则,就是一种典型的忽视“以人为本”的产物。包括下面环保官员所提出的“在决策过程中体现生态优先”的理由,也都存在同样问题。 环保官员所说的“水电建设必须以水电开发规划和规划环评作为基本依据,科学、合理、有序地推进。对流域干支流开发与保护统筹考虑不够的不开发,对流域生态系统影响较大的不开发,对生态环保措施不落实的不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的不开发。要确保生态流量、生态措施和生态资金得到充分保障,干流水生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基本稳定,河流健康得到整体维护。”。所有这些论证,表面上似乎道理很充足,但是,却不仅丝毫没有考虑那些在生态敏感区生存着的人们的基本需求,而且,也无视着当地人类生存活动,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生态破坏。 例如,我国怒江的水电开发就面临着这样的选择,你如果忽视以人为本的去强调“生态优先”的原则,当然可以用生态保护优先的理由反对水电开发。但是如果你以生态文明的标准来衡量,就不难发现,无视几十万人的生存现状的提倡什么原始生态的保护优先,几乎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在怒江开发的问题上,我们的环保官员倒是实践了“对流域干支流开发与保护统筹考虑不够的不开发,对流域生态系统影响较大的不开发,对生态环保措施不落实的不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的不开发”的原则,但是实际结果如何呢?不准开发怒江水电,但是,现实中你却一天也不能阻止怒江的老百姓吃饭、烧柴。 所以,某一处的水电到底该不该开发的决策,不应该是取决于我们环保官员自己的认识水平,而是首先要“以人为本”的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群众生存需求。如果我们的环保官员不肯尊重现实,不容许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而是天真的以为,只要能利用权力的把某一个地区定义为“生态敏感区”,我们就能剥夺当地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话,那么,我们所得到实际结果,决不是什么“生态优先”,而是生态保护官员的权力优先。怒江今天的现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假设我们怒江开发的原则,不是依据环保官员发明的生态优先,而是用党中央所提倡的生态文明,那么,我们就决不会无视怒江沿岸几十万人的生存和发展现状,以及让怒江继续遭受着不准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所造成的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 六、环保官员“适度开发”的要求,是否科学合理? 环保官员对于水电的适度开发的具体要求是“一是把握好流域水电开发的强度。水电开发规划必须优先考虑流域生态保护的需求,充分保障生态用水,满足生物生存空间和通道等的要求。要避免水电开发超出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确保河流生态系统功能有效发挥。” 这种愿望如果能实现,当然是很好的,然而,环保官员却没有考虑到我们维持河流生态的前提,必须是“以人为本”的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例如,为了满足北京市的用水需求,北京的永定河已经被水库拦截干枯了十几年了。这倒不是说我们环保官员的愿望不好、不对,而是现实社会中我们河流的生态保护,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基础之上。在任何社会里,河流生态用水的保障,一定要放在人民生产生活之后考虑。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为了保障人的用水需求和基本的生存环境,常常必须要违背环保官员的“适度开发”的原则。 环保官员的适度开发还认为“二是把握好流域水电开发的尺度。水电开发要减少占用天然河道的长度,根据不同珍稀生物的生活习性以及人文自然景观特征,保留充足和必要的天然河段,要防止 “ 吃干榨尽 ” 式的开发,避免水电开发各梯级首尾相连、河流水体湖库化,尽最大努力来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 这种尽量要保持天然河道的观点,其实是把开发与保护完全对立起来的,国内外反水坝组织所提倡的伪科学。然而,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科学界都还是公认,梯级水电开发是最科学的开发方式。例如,如果梯级水电开发不能首尾相接,河流的航运功能就无法得到保障。所以,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重要河流,如欧洲的莱茵河、多瑙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等都是首尾相接的进行梯级开发。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像其它发达国家一样,在科学的发挥和利用河流的各种功能的同时,来实现“尽最大努力来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呢?可见,所有国外河流开发成功的经验,都是建立在“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理念之上的,而不是“生态优先”的产物。 环保官员的适度开发的“三是把握好流域水电开发的速度。要根据区域能源供给需求程度和生态环境的敏感程度,明确各水电梯级开发的先后顺序。要避免干流、支流水电项目遍地开花的现象,积极做好水电有序开发的文章。” 应该承认,关于什么是“有序开发水电 ” 一直存在着争议。以至于在“十一五”期间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水电的正常发展。为了避免这种不严谨的提法继续造成混乱,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已经否定了这种有序开发水电的说法。有序开发当然没有什么不好,可具体来说怎么才叫有序呢?例如,本文环保官员认为的“要避免干流、支流水电项目遍地开花的现象”的说法,就不能作为有序开发水电的标准。因为我国的电力发展政策就是“水火并重、大、中、小并举”,所以执行国家电力政策的结果,必然就是“干流、支流水电项目遍地开花”。此外,无论是从水电开发的科学理论上,还是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干流、支流水电项目遍地开花”的水电建设,都没有什么错误。如果我们环保官员的“适度开发”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基础之上,就绝对不会把伪环保的“避免干流、支流水电项目遍地开花”的口号,作为衡量有序开发水电的标准。 七、环保官员要确保的生态底线,能否实现? 根据环保官员的忽视以人为本的“生态优先”原则,环保官员断言要“严禁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的区域,国家和地方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等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域以及濒危、珍稀、特有保护动植物的重要生境等生态敏感区,布局水电梯级。对于可能直接导致敏感目标消失或珍稀物种灭绝的梯级电站要坚决取消。” 这种理由,听起来似乎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社会的水资源需求不断的增长。目前,世界上的天然水资源分布,几乎都是无法自然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因而,人们只能通过建立水坝和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才能解决我们人类生存用水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尖锐矛盾。而且,在目前科技水平下只有通过利用这些一系列的水利工程设施,我们才能实现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调配,在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护社会生态环境。这就是我们当前人类社会的普遍现实。 在当前社会的科技水平下,只有建造了具有足够的蓄水能力的水库,才能把汛期的洪水拦蓄下来,避免形成洪水灾害。同样,只有大型水库拦蓄和存储了足够的洪水,才能在枯水季节提供足够的水资源保证。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的水库蓄水能力都与该国家的现代化文明程度成正比。保障水资源的生态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水旱灾害频繁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已经暴露出我国的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目前的水库总数虽然有 8 万多座,但是水库蓄水的总量还不足美国的一半。最近几年以来,水资源短缺、水利设施薄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更加突出。 正是由于我们缺乏大江大河上龙头电站水库对河流水资源足够的控制能力﹐我国的社会﹑生态环境遭受自然灾害的冲击极大。一方面洪涝灾害频发﹐另一方面又是干旱严重﹐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从本质上说﹐这些都是由于我们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 5 倍,而按照我国现有的水电开发规划,全部开发之后,我国水库的蓄水总量也未必能赶上现在的美国。 然而,目前我国所划定的各种保护区,几乎囊括了我们水电开发规划的所有区域。我国未来调蓄水资源的水库建设与现行的各种保护区明显存在着冲突。其实,各种保护区未必就与存蓄水资源的水库建设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很多人造水库湿地照样可以成为各种功能的保护区。反之,如果我们非要把保护区与建立水库存蓄水资源对立起来,我们则可能会要承受更严重的生态灾难。 曾几何时,为了保护某条河流、某个河段的局部生态,我们的环保部门曾经以“生态优先”的理由搁置过很多大型水电项目。然而,正是由于我国的大型水电开发严重滞后,缺乏足够的水库调蓄能力。所以,我国去年的西南大旱和今年的长江中下游大旱,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河流、湖泊干涸。河流的生态遭受到了比修建任何水利水电项目都严重得多的毁灭性的打击。这些惨痛的教训,已经深刻的说明,在河流生态的问题上,我们绝不能以局部的“生态优先”的底线来代替整体的“生态文明”。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有时候确实有可能会对局部的生态和环境造成某种不利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因此就不去开发,那么由洪水泛滥和严重干旱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非常可能会是更严重的。 环保官员的确保底线认为“三是坚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底线。水电开发必须维护好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的整体性和河流健康稳定,减少梯级开发对生态系统的扰动和破坏,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发展的空间,确保河流水电开发的可持续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环保官员的这种认识,完全是基于把水电开发与河流生态的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看法。实际上,我们需要确保的生态底线,不仅不能依靠限制水电的开发来实现,而且还必须以满足我国社会水资源调控的需要为标准的积极地开发水电。因为现代社会的河流都会担负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所以,科学的水电开发不仅不是对生态系统的扰动和破坏,而且还是实现环保官员要确保底线所期望的“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发展的空间,确保河流水电开发的可持续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一条必由之路。 结语 记得早在几年以前,就有一位水资源管理部门的老领导,一针见血的指出: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影环境响是局部的,而它的生态环境效益却是全流域的,甚至是全球性的。遗憾的是,至今我们的各级政府对我国环保部门、环保官员的考核指标,还仅仅停留在当地的生态环境上。以至于我国当前极其严重的旱涝灾害频繁交替的生态困境,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上升的生态难题的最重要根源之一,很大程度上就是我国环保官员狭隘的、本位主义的生态观。 最后,如果我们套用文章中环保官员所提到的“统筹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说法,我们特别提醒环保官员能跳出行业的局限性,看待生态环境。我们不能仅仅强调“认真对待水电开发对地区历史文化”以及“干支流、上下游的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问题”,而更要从全国的生态、全社会甚至全球的生态“统筹考虑”水电开发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生态环境作用。 此时此刻,我们不知道环保官员是否能听得进去我们的建议 ? 也许环保官员继续坚持狭隘的环保理念,利用权力压制和刁难我国的水电开发。但是,我们可以断言,这种环保官员以保护局部生态的名义 , 破坏全球生态的做法不可能长久。早晚有一天,全球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和我国社会水资源调控的需求,一定会让环保官员认识到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积极发展水电”的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只不过,在此之前我们整个社会正在为环保官员狭隘的观念,付出惨痛的生态环境代价。 附:参考文章《我国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作者:吴晓青 来源 : 《人民日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 “ 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 ” ,突出强调了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对于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做好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近期,环境保护部组织了金沙江上游、澜沧江干流水电开发环境保护工作调研,进一步梳理了我国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总体情况,形成了 “ 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 ” 等原则共识,明确了我国水电开发环境管理的重点工作。    一、我国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总体情况   我国的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已建成水电的装机容量也居世界第一位,但是目前,火电在我国能源供给中占主导地位,水电年发电量只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 7 %。根据应对气候变化和污染减排要求,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了 “ 争取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5 %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 % —45 % ” 的承诺,水电作为技术成熟、供应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应当在改善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往往也是自然环境良好、生态功能重要、生物物种丰富和地质条件脆弱的地区,生态系统敏感度较高、稳定性相对较差。受历史原因和认知水平的限制,水电开发在一定阶段存在 “ 保护让位于开发 ” 、 “ 保护跟不上开发 ” 的现象,对一些河流的水生生态、景观环境等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部分河段的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将生态优先的原则贯穿到水电规划开发的全过程,维护好河流的生态系统健康和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    二、按照 “ 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 ” 的原则,全面落实水电开发的生态保护工作   生态优先。一是在开发理念上做到生态保护优先。世界各国在水电建设生态环境管理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如瑞典和欧盟建立了 “ 绿色水电 ” 认证制度,美国开展了 “ 低影响水坝 ” 评估,邻国不丹则为了保护森林植被而基本将水电站建在地下。总体来看,这些经验的核心就是坚持生态优先,对我国的水电开发具有重要指导和参考意义。   二是在制定开发规划时做到生态优先。河流水电开发规划应与流域综合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并同步开展规划环评工作。水电开发规划环评要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论证水电规划拟定的开发强度、开发方式、开发时序的环境合理性,提出规划的优化调整方案以及生态保护对策措施,要保留必要的生态空间,避让重要的生态敏感区。   三是在决策过程中体现生态优先。水电建设必须以水电开发规划和规划环评作为基本依据,科学、合理、有序地推进。对流域干支流开发与保护统筹考虑不够的不开发,对流域生态系统影响较大的不开发,对生态环保措施不落实的不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的不开发。要确保生态流量、生态措施和生态资金得到充分保障,干流水生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基本稳定,河流健康得到整体维护。   统筹考虑。一要统筹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要客观和系统评估水电开发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要认真对待水电开发对地区历史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带来的影响。要让水电开发建设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难得机遇。要确保流域生态安全和增强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要统筹考虑干支流、上下游的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问题。要做好干流开发和支流开发规划的有机衔接,尽快建立和完善水电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机制,积极开展 “ 干流开发、支流保护 ” 生态补偿试点。要根据当地生产、生活、生态以及景观需水的要求,科学确定水电站的下泄生态流量,研究制定优化运行方式,最大限度地减轻对下游水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三要统筹考虑单个电站环境影响和流域水电开发累积环境影响。要进一步深化对水电站分层取水、珍稀特有鱼类人工驯养繁殖和放流、河流生境修复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深入研究论证水电梯级开发对全流域的整体性、累积性生态环境影响,并从流域层面制定预防或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探索建立流域性的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和环境管理机制。   适度开发。一是把握好流域水电开发的强度。水电开发规划必须优先考虑流域生态保护的需求,充分保障生态用水,满足生物生存空间和通道等的要求。要避免水电开发超出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确保河流生态系统功能有效发挥。   二是把握好流域水电开发的尺度。水电开发要减少占用天然河道的长度,根据不同珍稀生物的生活习性以及人文自然景观特征,保留充足和必要的天然河段,要防止 “ 吃干榨尽 ” 式的开发,避免水电开发各梯级首尾相连、河流水体湖库化,尽最大努力来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   三是把握好流域水电开发的速度。要根据区域能源供给需求程度和生态环境的敏感程度,明确各水电梯级开发的先后顺序。要避免干流、支流水电项目遍地开花的现象,积极做好水电有序开发的文章。   确保底线。一是坚持法律政策的底线。严禁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的区域,国家和地方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等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域以及濒危、珍稀、特有保护动植物的重要生境等生态敏感区,布局水电梯级。对于可能直接导致敏感目标消失或珍稀物种灭绝的梯级电站要坚决取消。   二是坚持公众环境权益的底线。水电开发要重视公众参与,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尊重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受益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水电开发规划和水电项目,应当采取便于公众知悉的方式,公开有关信息,充分听取公众意见。   三是坚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底线。水电开发必须维护好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的整体性和河流健康稳定,减少梯级开发对生态系统的扰动和破坏,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发展的空间,确保河流水电开发的可持续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吴晓青 作者为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4020 次阅读|4 个评论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表生态文明理论文章引用弘毅农场案例
热度 1 蒋高明 2011-9-21 23:58
蒋高明 今天,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中国日报网、大众网等多家党的网站,发表了黄承梁理论文章《校研机构协同创新生态文明前沿理论范式研究》。文章在生态产业示范一节中介绍了我组在山东平邑县进行的生态农业实践,成为生态文明理论框架中的具体成功案例。这是中共高层官方网站首次次对本研究团队践行的生态农业从理论高度予以肯定。这个成绩的获得不仅给我们团队以鼓励,还对于我们继续开展生态农业提高产量的科学机理、生态农业在全国范围内规模化应用,指明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人民网链接: http://www.people.com.cn/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链接: http://theory.people.com.cn/GB/15720602.html 大众网链接: http://www.dzwww.com/rollnews/news/201109/t20110921_7279503.htm 中国日报网链接: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1-09-21/content_3852837.html 文章全文如下: 校研机构协同创新生态文明前沿理论范式研究 ——徐显明的生态文明理论评述 黄承梁 2011年09月21日16:45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黄承梁:校研机构协同创新生态文明前沿理论范式研究--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一、高校协同创新计划为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提供战略平台   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胡总书记的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对当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为大学与科研机构加强协同创新、走可持续发展创新之路指出了方向,贯穿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之中。   协同创新,指内外部组织各行为主体或资源主体基于共同目标、内在动力和有效沟通,通过构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和能力的共享平台和分享机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创造新生事物的过程和活动。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有利于探索建立适合于不同类型研究、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一批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有利于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与体制,重点突破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机制障碍,打破高校与其它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这既是高校真正成为知识创新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试验田、扩大开放桥头堡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与科研院所整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   高校与科研机构基于人类社会共有风险而进行的协同创新行为,是协同创新主观能动性的更高表现形式,也是协同创新主体更高的精神境界和科学的世界观。成立于2007年的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成立下,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 ,按照建设一所具有“大学”水平的“应用型”生态文明研究机构的准确定位,瞄准生态文明前沿理论阵地的重大需求,始终坚持并大力推进与山东大学的协同创新,吸收并创新了我国杰出的教育家、 法学家和生态文明理论家,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创性、标志性的理论成果,充分发挥山东大学哲社、经济、环境工程和法学等学院及其学科的综合优势,努力作为,经过数年探索,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上,完整架构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为全面构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雏形;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主体上,构建了“生态文明,匹夫有责”的现代生态公民责任观下的“政产学民四位一体生态文明创建及其运行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实践上,开始构筑中国生态产业自己的“卡伦堡”案例。    二、四个文明协同发展体现了构建生态文明的系统观和方法论   生态文明是党在十七大报告中确立的崭新的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创造性贡献。科学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文明构成体系的和谐性和统筹性。历史唯物论认为:一定的文明是建立在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及其基础上的:物质生产--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因而生态文明必然内含与之相对应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层面。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后,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部署,整体推进。当代中国社会文明体系的构成表明,“四个文明”的协调建设和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基此,在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上,不能就生态文明建设孤立地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整体观、系统观的方法论,在四个文明的和谐共生、相互统一中寻求突破。   2004年年初,在“生态文明”这一术语还令全社会相当陌生的背景下,全国人大代表、徐显明教授在全国两会上就呼吁“国家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同时,应加大力度建设第四种文明---生态文明。”徐显明说,物质文明主要解决人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精神文明主要解决人与文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政治文明主要解决人与国家权力的关系。而我们正着力建设的第四种文明--生态文明,则是解决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是一种更为高尚的发展目标,这四种文明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徐显明的这一论述,首次将生态文明提议为应当上升为第四种文明的国家战略;科学破解了生态文明的核心要义,认为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系统阐述了四个文明之间的内在逻辑,指出四个文明在整体上的目标就是要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2009年末,笔者与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文台上将、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理事长陈寿朋和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长徐伟新共同发起主编《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丛书。丛书开宗明义就是要按照四个文明的协同关系,破解“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个核心议题。张文台上将在丛书之一--《生态文明建设论---领导干部需要把握的十个基本体系》一书中,辩证分析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提出要从“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体系、完善的政策导向体系和完备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三大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政治文明的支撑;要从“绿色的生态经济体系、现代化的绿色科技支撑体系和规范的绿色企业运营体系”三大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物质文明的基础;要从“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体系、跨区域的交流合作体系和国际化的交流合作体系”四大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精神文明的动力。目前,十个体系的论述,基本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为怎样具体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战略支撑。   按照“四个文明”协同发展、相互给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方法论,在2010年出版、由笔者所在中心承担的环境保护部课题--《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首次从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入手,发表论点认为: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是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杂巨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与生物生长的规律为依据,进行经济活动的产业。它把国民经济的产业活动放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进行,形成了生态产业的结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这一论述,为未来人类迈步生态文明社会的巨系统提供了想象空间,使人们意识到,生态文明完全有可能以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出现在人类面前,并成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创造性贡献。    三、四位一体协同作为明确了由谁来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论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种人类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形态。但应当看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现代化发展新阶段的时代要求,更是现代化发展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巨大代价的幡然悔悟。我们用30年时间取得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成果,而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却在我国集中显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环境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一句话,在今日我国,不改变“挖地球”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不要说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就是当代人眼前最基本的利益也难以维系。在全国的绝大部分区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卫生的食品,已经成为奢望。从法理角度讲,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是源于环境权观念的缺乏;二是源于环境正义观念的缺失。从公正和从善的角度对待环境,人们不仅应当享有环境权,而且环境权应当是一种普遍权利和基本人权。作为一种权利,它更应关乎环境正义的更高命题。环境正义的法律要求就是环境义务。生态文明观在法律上的要求,落到实处也就意味着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   2008年底,《人民日报》撰文刊发了徐显明关于中国30年人权路的观点。徐显明说,只有制度上的人权才是根本性的人权。2004年3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人权入宪有三个意义:中国的人权保障有了空前的包容性和广泛性。人权主体,不再只针对公民,而是从公民扩展为人人;人权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人权入宪,人权体系发生变化,没有列举的也要保护;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国家的基本义务。这预示着国家的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化。徐显明建议说,未来修宪时,应重构我国的人权体系。十七大报告中已出现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监督 权、发展权等,也应列入。如把生态文明当作一种生活方式的话,还应增加环境权。   环境权是人的重要权利,高举生态文明旗帜,才能切实保护和捍卫自己的环境权利。正是在此思想的影响下,2009年初,笔者发表的《山东省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章,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匹夫有责”的现代公民生态责任观,并在此后的理论探索中逐步引入了“生态公民”和“生态人”的概念。在“生态人”的观念中,生态问题的解决是一种根本的生存原则,“生态人”除了具备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等生态意识外,还具有整体论世界观或生态世界观范式;与“经济人”只注重经济利益,无所顾忌地掠夺资源不同,“生态人”将生态安全放于首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没有生态文明,人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文明,任何细胞也难以独善其身。任何社会组织、单位、集体和个人,都必须守得住生态文明的道义底线;如在餐桌上肆意浪费的消费行为,就是极不文明的体现。按照“生态文明,匹夫有责”的现代生态公民责任观,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有行动的道义和行为的感召力,率先并连续在东部沿海大省山东举办了四届享有崇高声誉的“中国(山东)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受益听众数千人,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高度评价称“论坛宣传普及了生态文明知识,为我国社会各界生态文明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成功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取义为“生态中国”的“中圃”商标一枚,使之成为我国生态文明科研领域的首枚商标;中国铁建集团总裁赵广发和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积极参与由笔者所在中心承担的环境保护部课题的另一课题--《企业环境保护知识读本》的主编工作,提出了真知灼见;至为重要,就是确立了“政产学民”四大主体协同创新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的平台和机制。   党政机关、产业企业、学术团体和社会公众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建设生态文明,走好生态文明的路,需要“生态文明、匹夫有责”现代生态公民责任观下的协同创新,没有政产学民四大主体的协同创新,没有各个环节的密切合作,作为文明主体的社会公众既不可能意识到、也不可能享受到这样一种新型新近、文明健康的生存生活方式。基此:政府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要转变干部 政绩 观;企业必须考虑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善于承担社会责任,自主开展各种环境保护行为和社会公益活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要发扬学术团体的独立的学术精神,真正恢复学术团体应该具有的独立、求真、公正、引领先进文化的学术精神;民众需要培养生态公民的主体意识,改变不合理的消费意识和生活方式,倡导生态文明观念。    四、生态产业示范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观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示范效应”。建设生态文明,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可能要管数百年,但须臾不能止步,否则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生态文明观念于全社会尚需要大力普及的背景下,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最为紧迫课题的大背景下,通过生态产业示范的协同效应,可以促进生态产业的繁荣,进而形成生态产业的生态链条,最终引发生态产业的全行业革命,并基于生态产业的变革而引起人们一系列生产方式、发展方式和和消费模式的连锁式反应。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思想对我国科技创新和 改革开放 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84年底,钱学森发表了《建立农业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农业、林业、草业和沙业》的论文。在这篇文章里,钱学森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跨度上,将当时已经出现的以信息产业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界定为第五次产业革命,提出“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核心就是信息问题”,“我们不但要迎接第五次产业革命,而且要为第四次产业革命补课”,“要预见到第六次产业革命”;钱学森同时深入透彻地说清了关于第六次产业革命得以成立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将人类有史以来已经发生的产业革命划分为五次,并明确提出了在21世纪将要迎接第六次产业革命;二是明确界定第六次产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就是生物技术。他甚至非常明确地说:“科学研究中的又一大课题是发展新技术革命的生物工程技术,如细胞工程、酶工程、遗传工程等”。笔者认为,生态产业的发展也是这样,要迎来一场巨大的产业变革,它将直接敲响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大门。    蒋家庄是山东平邑县卞桥镇的一个中型行政村。以前,这个村以经营传统农业为主,信息封闭、经济落后。2005年以来,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德国、法国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落户蒋家庄村,成立了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与研究站联合成立了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农业专业委员会,并成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经过6年农业艰苦实践,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在彻底停止了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添加剂、转基因技术6中有害农业技术后,成功将低产田改造成了吨粮田,单位土地面积收入大幅度提高;村民不再仅靠种植创收,而是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作物秸秆发展肉牛养殖,促进种植业,逐步朝秸秆—养殖—沼气—农田良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生产出近20种有机粮食和蔬菜,在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得到了实惠。该成功案例预示着,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生态文明思路创新农业科技,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在全球率先实现在健康的环境下,用健康的办法生产健康的食品 。   中国共产党率先倡导建设生态文明,但生态产业的典型示范却不是中国的,它是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共生体,也就是被誉为世界生态工业园建设典范的卡伦堡生态园体系,它的产业共生模式包括:发电厂燃烧着炼油厂排放出来的废气;炼油厂将其冷却水分享给其它公司,如此可减少整体用水量达25%;水泥和填补道路的生产者利用当地清洁发电厂所排出的废物(石膏)。从发电厂产生的额外蒸汽用来供养鱼场、临近公司和镇内许多家庭加热之能源使用。制药厂所产生富含养份的软泥,被当地农场用来作为肥料。   这是一个被业界称为近乎完美的生态工业园。中国当然也有,但缺少一个以软文化形态走出去的平台。近期,徐显明发表演说,点评了邹平和邹平的西王集团。徐显明说,邹平这个地方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要高于在国内的知名度,邹平是世界上观察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一个窗口。20世纪30年代就取得了这样的地位,因为当时邹平有乡村建设运动。改革开放以来,美国政治家始终在关注着邹平的发展,包括美国的国会议员、前总统卡特。他们为什么要到邹平来观察农村的选举?因为他们通过观察邹平农村的选举来观察中国政治的变化,观察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所以邹平在世界上是一个有着很高知名度的县市。   徐显明同时说,什么是循环经济?西王集团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把玉米的原料用到穷尽,利用率达到了99%。玉米开始加工淀粉,淀粉变成了糖,各种各样的糖,食用糖、药用糖。玉米里面废弃的东西大概在最初的时候是玉米芽子,玉米芽子肯定有更高的价值,果然被他们发现了,用玉米芽子生产出食用油来。生产玉米油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水,要用水蒸气把玉米蒸开。水变成了废水?没有。他们将废水又用于冷却钢厂。冷却之后,水的沉淀物又拿来做成了肥料。这个农村使用的所有肥料都是自己生产的,不光自己用,现在每年还要大量地销售到外面去。    五、结语:推进协同创新,为人类生态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是新型成立的机构,发展时间还很短暂。全部在编人员尚不足6人。但是小中心却做出了大文章。新华社发表内参通讯指出:它积极探索“政产学民”四位一体建设生态文明运行机制,成功走上了生态文明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轨道,助推山东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通讯指出,中心积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战略联盟,通过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建立技术创新和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日臻完善,起到了积极的协同示范作用,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通讯指出,产学研结合催生的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使得“小基地”发挥出“大示范”的效果。这个小基地就是蒋家庄村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通讯最后总结指出: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的学术成果、产业示范,以及连续四年发起举办了高层次的中国(山东)生态文明建设论坛,使山东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走在了全国前列。从面向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建设论》到我国第一本面向全民的普及型读本《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从指导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生态文明城市》到产学研用在社会科学领域合作的典范读本《企业环境保护知识读本》,以及面向未来人类社会转型的《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中心的出版著作和学术成果稳居全国首位,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智囊平台。   上述这些成果的取得,法宝在于协同创新。正是小科研机构主动寻求与山东大学的协同创新,才使小机构有了大靠山;反过来,山东大学生态技术与环境工程、生态哲学与社会发展、生态产业与低碳经济、生态文明与中华文化、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生态旅游、生态艺术与生态美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在这一平台上,彰显了山东大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百年传统,使新时期的山东大学率先走上了绿色大学的发展之路。综观徐显明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调,就是原创性、标志性的创新性理论成果;纵观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更多体系丰富和完善了理论家所提出的原创性和标志性成果;他们协同创新共同丰富和完善着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建设和实践探索。   积极推动大学与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高等教育曾经为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不竭的知识动力。同样,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现代大学的不懈追求。大学不仅孕育了环境科学、生物性保护、城市规划等学科,以理性知识塑造和规范人类的行为,也为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仍然还处在发展初期的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仍将把与山东大学的协同创新作为首要战略要务,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宽阔的胸襟,以更高的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思路,围绕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环保、疾病防治等全球性问题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共性问题,深化国际合作研究,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努力创建并倡导一种人与自然、消费与生产、物质与精神、国家与国家、政治与文化之间和谐相生的新关系,并在这种新关系中建立一个生态化、智能化、低能耗的可以引领人类社会并为人类社会共享的新文明。(作者系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002 次阅读|2 个评论
探讨“生态优先”与“生态文明”的差异
zbt92 2011-9-10 12:53
探讨“生态优先”与“生态文明”的差异 文 / 水博 最近,《中国环境报》发表了一篇论述《我国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文章。文章提出了环保部门的“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水电开发的原则。我作为水电科技工作者,完全同意这个原则。因为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规定“要在保护生态和移民利益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水电”。所以,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我们说水电开发应该“生态优先”当然不会错。不过,严格来讲所谓的“生态优先”不仅不是一个严谨的说法,而且非常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水电开发的理论基础应该是提倡“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根据定义 , 我们对于科学发展观应解释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中,“以人为本”体现着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定位。 有研究认为,过去一万年以来,人类在农业、工业、科技以及文化上所取得的绝大多数成就都发生在一个十分温和的时期。在地球自然系统的调节下,这个时期的地质、气温以及环境都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范围内,没有太大的波动。较之此前的 “ 更新世 ” 和 “ 上新世 ” ,这一万年的 “ 平稳 ” 实属难得,因此,学者们将其称为地球的 “ 全新世 ” 。在这期间,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变化阶段。 从早期的崇拜自然,到农业文明改造自然,人类开始大规模地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和可靠,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18 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先后走上了工业化道路,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不断壮大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以惊人的速度提高。在这个阶段,人类被自己的巨大成功冲昏了头脑,一度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以征服自然为自豪。这一时期,虽然人类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与自然的关系却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在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缺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环境和发展问题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以联合国召开的一系列环境会议为契机,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不可能不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不能再走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唯发展的道路,必须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显然,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我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什么要强调生态文明呢?大家知道进入近代工业文明时期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但同时,人类对自然的干扰也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引起了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因而,我们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主要就是要防止这种生态不文明(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生态野蛮)的情况在中国泛滥。然而,如果我们对生态文明仅仅具有这种认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看到,文明的反义词并不是唯一的。“生态野蛮”和“生态愚昧”都是与生态文明相矛盾的状态。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生态不文明的威胁,往往主要来自于“生态愚昧”,而恰恰还不是“生态野蛮”。 1972 年发布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指出:“( 4 )在发展中的国家中,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千百万人的生活仍然远远低于象样的生活所需要的最低水平。他们无法取得充足的食物和衣服、住房和教育、保健和卫生设备。因此,发展中的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牢记他们优先任务和保护及改善环境的必要。” 生态文明水平即生态效率( Eco-efficiency, 缩写为 EEI ),其概念源自 20 世纪 90 年代 OECE( 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 ) 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的研究和政策中,通常作为企业和地区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广义来看,生态文明水平就是指生态资源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其本质就是以更少的生态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产出。根据最近两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文明水平排序来看,北京第一,而我们的一些生态大省(例如云南、贵州)的生态文明却属于低水平。 可见,在有人生存的现实中,一味的强调保存原生态并不代表生态文明,而还有可能是一种保护生态愚昧的愚蠢。因为,只要有人生存他就要向周围的环境进行所取,如果你不能科学的、积极的、能动的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必然就要自发的、无序的、被动的影响自然生态和破坏自然环境。显而易见“生态优先”与“生态文明”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应该提倡人们“科学的、积极的、能动的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凡是有人群生存的地方,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人们对社会自然资源的索取量必然要上升。“自发的、无序的、被动的影响自然生态和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而只有及时地、主动的、科学的开发利用好生态资源,才是真正的保护生态环境。党中央之所以提倡“生态文明”而不是“生态优先”就是要强调,我们国家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反对“生态野蛮”的不科学的发展,同时也要避免“生态愚昧”的不发展。而“生态优先”虽然也可以反对“生态野蛮”的不科学的发展,但是却不能避免不文明的“生态愚昧”。 因此,“生态优先”的说法只能用在宏观的概念上提倡,而不能随随便便的用在每一个局部的、具体的地方。而“生态文明”的理念则不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是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的。例如,即便在某个自然保护区内,只要这个保护区内还有人在那里生活,我们就不能轻易的说什么要“生态优先”,否则,你就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中最重要的“以人为本”的理念,除非你有能力把保护区内的居民全部搬迁出去。 任何物种的生存和发展都要对自然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生活的现代化,大量的城市建筑和耕种粮食总难免会砍伐森林、占用草场,带来湿地退化、水土流失甚至引起荒漠化等问题。但是,今天的人类社会如果不建造足够的房屋和耕种足够的土地就无法维持。再比如,拦蓄洪水、增加水资源,变水害为水利的水坝、水库建设,很多情况下都是维系我们今天社会生存的基本保障,但是,由水坝阻断河流造成的生物多样性的损失,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还有开采矿藏(包括提取地下水)无论如何都难以避免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然而,所有这些开采活动又是我们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 那么我们能否就此得出结论,说人类文明活动就是要破坏生态环境呢?当然不能。因为,所谓生态环境的好坏,都应该是相对一定的主体而言的。例如腐烂的食物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可怕的污染,但是对于苍蝇却是其繁衍生息最好的生态环境;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是人类社会的环境难题,但是对于老鼠则可能是最好的栖息地。因此,评价生态环境的好坏,一定是相对于某个主题而言的。我们所要保护的生态环境,应该是指以人为本的社会自然生态,并不是指原始的自然生态。特别是在我们人类的生活区域内,生态保护就应该是努力维护、创造一个适应人的存在的社会生态环境。 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曾指出:“每一个有机体都不得不反抗其环境,而文化又强化了这种对抗。生活于文化中的人实现了对自然的统治。我们重新改变了地球,使之变成城市。但这个过程包含着某种辩证的真理:正题是自然,反题是文化,合题是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这两者构成了一个家园,一个住所(“生态学”的希腊语词根 oikos 的含义就是住所)。”由此可见,对于人类来说,生态(保护)就是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反抗,创造一个适应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不是一味的强调要保存自然生态的“保守”。 人类从制造和使用石器工具开始,到现在发明、制造和使用的高科技手段,都是为了同自然进行抗争,并在这场斗争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权,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发展。因此,我们今天的地球,早已经不是原来的纯粹自然的地球,而是由人类活动改变了的“人类学的地球”,或者说是“社会的地球”。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也曾指出“自 18 世纪晚期开始,地球已进入最新地质时代―‘人类世’时期。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既不能脱离自然来看待历史事件,也不能脱离社会来看待自然事件,人、社会与自然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类生命共同体,要以人类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观点看待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自由流淌的河流、任意泛滥的洪水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和人烟稀少的无人区、生态保护区完全是应该提倡的,但是,对于现代人类社活动密集的社会来说,就完全就是一种灾难,一种极大的生态破坏。堤防、水坝就是人们在几千年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抵御洪水,保护社会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所以,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必要的水坝建设就是保护生态,而盲目地提倡让河流自由流淌、让洪水自由泛滥,决不是什么生态保护,而是十足的生态保守、生态愚昧。 一般来说,以人类为主的社会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要求是比较苛刻的。水少了(干旱)不行,水多了(洪涝)同样也不行。因此,纵观历史,我们人类几千年来的社会文明发展过程,几乎就是一部用水、治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控制、利用程度,就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社会的水资源需求不断的增长。目前,世界上的天然水资源分布,几乎都是无法自然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因而,人们只能通过建立水坝和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才能解决我们人类生存用水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尖锐矛盾。而且,在目前科技水平下只有通过利用这些一系列的水利工程设施,我们才能实现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调配,在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护社会生态环境。这就是我们当前人类社会的普遍现实。 尽管目前社会上经常流行着“水电开发不可避免地要破坏生态环境”的说法。但是,在实际当中,我们几乎谁也找不到一个真正能够说服人的有力证据。就连曾经被一些极端环保人士频频拿来宣传的埃及阿斯旺水坝,通过实地考察和埃及政府公布的资料,我们发现很多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炒作。在我们身边也不例外。例如,新安江的水电开发,让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而至今尚未开发的怒江,过度砍伐、陡坡耕种、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却十分的突出。 由于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尽管世界各国的地理环境不同,各国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天然条件具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现实却是: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普遍都比较高,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电开发程度都普遍非常低。目前,全球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平均在 70% 以上,而欠发达的非洲地区的水电开发程度还不足 8% 。水电是当今世界上替代化石能源的第一主力。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人类替代化石能源的最有效、最可行的还是水电。目前世界上凡是水电资源丰富而且开发程度高的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我们由于受到水电妖魔化的影响,前几年我国很多重要的大型水电建设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本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清洁能源,却被常常宣传成为是破坏生态环境的罪魁。目前,社会上妖魔化水电的欺骗宣传不仅已经误导了社会公众,而且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某些政府部门。以至于我国的怒江水电开发已经被一些莫须有的谎言搁置了多年。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开工建设的金沙江中游水电被叫停审查之后,才发现所依据的一些理由竟然是误导宣传的传言,以至于我们至今也搞不清楚,谁应该对国有资产的这一重大的损失负责。 同时,正是由于我国的水电在经济腾飞的关键时期严重受阻,以至于我国的水电开发已经严重的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矛盾,要比其它发达国家尖锐得多。最近几年,在全球各国都积极地致力于减排温室气体的时候,我们却不得不以每年 2 、 3 亿吨的增量加速煤炭的开采,不断刷新着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纪录。面对经济强劲增长的能源需求,我国煤炭的产能不足、运力有限、矿难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煤电矛盾也不断升级。大量的煤炭开采和燃烧不仅引发了我国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让我们在 GDP 还远低于美国的情况下,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引来了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全不相符的批评和阻力。 在 2009 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我国的处境与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绝对是不公平的。很多人至今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全世界都要跟中国过不去?客观地说正是由于我们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对比其它发达国家,我们的发展确实已经消耗了过多的化石能源,排放了与我们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温室气体。为此,我国政府已经向国际社会做出了承诺:要在 2020 年把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提高到 15% ,单位 GDP 能耗下降 40% 到 45%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资源禀赋,能否实现我们的这一承诺,在很大程度上就要取决于我国水电开发的进程。 与此同时,水电还是大型水库建设的副产品,人类社会应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手段是要建造大型水库,通过蓄水和调水解决问题。大型水库在存蓄水的同时也积蓄了大量的势能,在水库放水的过程中如果不把这些能量用来发电,就会对水库设施和下游边坡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任何大型的水资源调控水库一定都是大型水电站。同时,一个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的高低,与其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暨调控能力通常也是成正比的。 曾几何时,为了保护某条河流、某个河段的局部生态,我们的环保部门曾经以“生态优先”的理由搁置很多大型水电项目。然而,正是由于我国的大型水电开发严重滞后,缺乏足够的水库调蓄能力。所以,我国去年的西南大旱和今年的长江中下游大旱,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河流、湖泊干涸。河流的生态遭受到了比修建任何水利水电项目都严重得多的毁灭性的打击。这些惨痛的教训,已经深刻的说明,在河流生态的问题上,我们绝不能以局部的“生态优先”来代替整体的“生态优先”。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确实有可能对局部的生态和环境造成某种不利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因此就不去开发利用水资源,那么由洪水泛滥和严重干旱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一定会使更严重的。 总之,当前全世界的普遍现实是,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总是成正比。这说明在水电的环境总体关系上,水电开发不仅不是破坏生态环境的,而且还是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此外,如果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水电,为了要满足我们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我们就必须每年多开采、燃烧数亿吨的煤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其结果是:一方面,因为所谓害怕 “ 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 就放弃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后果,就是 “ 肯定 ” 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另一方面,如果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和评价水资源和水能开发的生态环境作用,我们也很可能做出为了保护局部的小环境,而破坏了全球大大环境的蠢事。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 因此,环保部门根据“十二五”规划中的“要在保护生态和移民利益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水电”的说法,提出水电开发的“生态优先”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切记要保证水电开发中“生态优先”的宏观意义,而不能机械地把它应用到具体的开发项目上去。否则,对于任何一个水电开发项目,环保部门都可以以“生态优先”的理由轻而易举地加以否定。因为,任何水电项目几乎都是要用局部的生态影响和损失,换取全局的生态效益。 回顾历史,我们的环保部门,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只要愿意,总可以找到“生态优先”的理由,对水电开发发动一次又一次的环境风暴,然而,我们最终所收获的,几乎没有一次不是令亲者痛、仇者快的惨痛教训。所以,我觉得环保部门发明的“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水电开发原则,并不是很高明。它只能作为一种宏观意义上的表述,不宜用来指导或评价具体的水电开发项目。 其实,即便是宏观意义上的口号,我们也不如使用更正规一些的说法。例如,用“生态文明、科学发展、加速开发、造福人类”作为水电开发的宏观原则,代替不宜在具体的实际中使用的“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水电开发原则,是不是更能体现出,我们想要达到的“生态优先”的目标呢?
3846 次阅读|0 个评论
週一晚上去中國最牛大學——北師大講:天人合一與生態文明
热度 5 jiangjinsong 2011-9-4 10:09
蒋劲松天人合一与生态文明讲座(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座第一讲) 科學網博友大鬍子田松博士主持 歡迎博友前往捧場并拍磚,謝謝
个人分类: 傳統國學|3445 次阅读|9 个评论
蒋劲松天人合一与生态文明讲座(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座第一讲)
热度 6 tian2009 2011-9-4 01:42
蒋劲松天人合一与生态文明讲座(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座第一讲)
3794 次阅读|6 个评论
生态文明是一种生活方式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1-8-21 18:30
生态文明是一种生活方式 返璞归真,把消费看作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追求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基本消费适量,舒适性消费适度,不把身心愉悦建立在消费的感官刺激上,反对奢华和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 资本和传媒娱乐的结合使消费主义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自由自在的消费活动中,新一代的西方大众体会到了一种他们的前辈从未有过的欲望的满足感,但是我不知道这是人性的解放还是悲哀,这实际上是消费异化,消费本来是满足人的需求,而不是生产的需求,在这里人不再是消费的主人,而成为了消费的奴隶. 满足精神愉悦的可能恰恰不是消费,而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罗梭所说的“人类的幸福感在于欲望的被免除”。 消费活动本来是满足自身的需要,是一种完全私人的东西,但是在现代商品经济下却成为了一种社会化的东西,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又成为人的新的焦虑的根源,往往造成了我们内心的不平衡,使我们的心情变坏,但是即使这一切我们都有了,我们的心情就会好吗?因为还会有新的比较,我们就是在这种追逐精神愉悦的过程中一次次失去精神的愉悦。 发表于《环境经济》2008年第四期
个人分类: 环境政策与发展|28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在山河破的忧思——《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读后
热度 7 jiangjinsong 2011-5-31 00:36
国在山河破的忧思 蒋劲松 蔣科學按: 此文目前只是草稿,貼出歡迎批評,隨時修改,請勿轉帖,歡迎鏈接。 蒋高明老师是中国科学院有影响的研究员,这不仅表现在他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上,更体现在他对公共问题的介入上,他是中国科学家中少有的一位公共知识分子。《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这本书,原先题为《国在山河破》,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改成了现在的名字,汇集了蒋高明老师对中国环境问题多方面的观察与思考。书中不仅揭示了中国触目惊心的环境现状,并且对环境恶化的深层原因进行了不懈的追问,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科学家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的爱。 环境问题,是工业文明的普遍特征,在中国大陆却又有其特殊的表现。事实上,由于中国大陆在全球化的经济秩序中处于低端位置,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技术低下、管理落后,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很难避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低成本优势。结果,中国大陆虽然没有充分享用全球化的成果,却要比上游承担更多的全球化代价。 中国大陆在环境问题上,先天不足,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资源量较少,而且分布不均衡;后天不足,大跃进时乱砍森林,计划经济时代围湖造田,工业布局错误,以及改革开放之后乡镇企业的无序发展等等。更不用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一样,同样也有法制建设不健全,环保意识低下等等问题,环境保护常常受到有意无意的漠视。这就是中国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 正因如此,与那些处于全球化链条上游,能充分享受利益,且有能力将环境压力有效转移的国家相比,中国不再墨守工业化道路的传统模式,寻找一条能确保生态环境的发展新道路,就更具有紧迫性。 许多人说,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来说比较好的环境状况,可以与富足的经济生活共存,说明我们的环境问题不是工业文明的内在问题,而是因为工业文明不够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不高,法制建设滞后,环保意识低下所致,一句话,是现代化程度不够高的缘故。只要我们努力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改善不足的环节,真正转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上,我们的环境问题就一定能够解决。 但是,依我看来,这样的努力,充其量只能使中国大陆在全球化体系中向上游移动位置,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却不可能改进整个体系的总体效果。因此,不能以此来否定对整个工业文明根本困境的反思。处于全球化链条上游的发达国家的相对优越的处境,永远不能作为整个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的代表,因为它总是以那些落后国家的糟糕境况作为代价的。就好像传销骗局中,上线的发财神话,从来都是以众多下线的巨大付出作为前提的。所以,永远不能相信随着传销链条的扩展,下线也能够像上线一样富足。而以中国大陆如此巨大的体量,到那儿找足够多的下线?很难设想它会超越到其他经济体,移到全球化的上游位置。 环境问题并非无解,只是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仅仅在技术进步上着眼,不愿意改变我们自身,不愿意改变我们的价值观念,不愿意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那就毫无希望。只有彻底告别现代的生活方式,抛弃人与自然分离、对立的世界观, 超越无限发展和进步的观念,改变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价值观,我们才能超越现代性陷阱,才能彻底解决工业文明根深蒂固的顽疾——环境问题。 而要实现这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前现代的传统观念以及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日益边缘化的宗教,其实就是非常值得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中国大陆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为什么环境迫害如此严重。那就是因为,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大陆的思想界始终被一种极端的反传统激进思潮所笼罩。现代化进程缺乏相拮抗的力量来予以平衡,这样的现代化自然就会不断陷入盲动、癫狂的境界,各种形式的大跃进不断重演。 不破不立,只有砸烂旧传统,才能建立新传统的文化拆迁,忽视了传统文化内在的变革力量,忽视了文化生态的平衡,忽视了传统的智慧,往往会以科学的名义陷入流行一时的短见和偏见。中国大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实是社会总体危机在环境上的反映,更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片面提倡现代化,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猖獗所导致的文化危机的环境恶果。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 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在西方触发了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环境保护运动,在高歌猛进的现代工业文明内部产生了一种质疑、批判的力量,也鼓励了适用技术、生态友好的科学研究。蒋高明老师所领导主持的内蒙草原的康复实验,在家乡山东的弘毅生态农场就是这种新文明转向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宝贵尝试。然而,这种科学技术的具体努力,如果没有更加广阔的社会文化转向的支撑是难以持续的。 所以,中国大陆深重的环境危机,反过来也是我们重新反思前现代的文化传统价值的良机,迫使我们重新思考现代性、全球化、科学技术的价值和意义,重新回味古人的生活理想和文化价值,重新拥抱中国古人的智慧。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从这层意义上讲,威胁我们生存的环境危机,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总结经验教训,重新起航的出发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重大问题。 我们直面这一问题了吗?我们会给出正确的回答吗? 蒋高明,《中国生态环境危急》,海南出版社, 2011 年 5 月版,定价: 32 元。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4032 次阅读|36 个评论
北仑的产业发展
slonethu 2011-4-20 14:23
在宁波北仑开展过“产业联动与生态化”和“生态文明规划”的项目,因此对于北仑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解,也结交了一帮朋友。在去年底完成的“生态文明规划”中,提到: ---------- 综合考虑北仑已有产业基础、发展前景、资源环境条件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北仑产业发展定位为:继续做大做强临港重化工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集聚新兴战略产业,加快提升生产服务业,顺应低碳发展的趋势,主动迎接海洋时代的来临。为此,北仑需要制定贯彻落实三大产业发展战略: 1) 重点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三大产业:石化及化学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海洋装备及相关支持产业; 2) 提升发展战略,提升发展五大产业:钢铁、造纸、电力、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行业; 3) 培育发展战略,培育发展六大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能源高端装备、化工高端装备、海洋高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 ----------- 前天到北仑来,了解到北仑的产业发展情况(有些信息不便写出,信息错误责任在本人)如下: 1)汽车,吉利汽车在北仑已有产能15万辆,将再建设20万辆;2)化工,逸盛产能将翻番,台塑有多个项目建设中;3)海工,多个项目在谈;原有的一家船厂被国企收购。北仑还将采用重典加大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其中钢铁、化工和电厂是重点。
个人分类: 产业观察|3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同父异母的兄弟:传统纳西族的署自然观及其现代意义
tian2009 2010-12-29 21:18
发表于《我们的科学文化》之第四辑《科学的算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7 月, pp3-39 【这里是本文的第一节,预读全文和浏览图片,请下载PDF文档 传统纳西族的署自然观 】 同父异母的兄弟 传统纳西族的署自然观 及其现代意义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 [内容提要] : 署自然观是纳西族的独特传统。在东巴神话中,署是自然精灵的总名,在人类世界之外,山川河流,署无处不在。从起源上,署是人的同父异母兄弟。因而,传统纳 西族的环境伦理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伦理。传统纳西人用对待兄弟的方式对待自然,处处尊重自然本身的权利,从而与其所生存的环境保持着协调的关系。一旦 这种自然观丧失,纳西人对自然的态度也会随之而变,曾经完好的生态便将难以为维系。在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署自然观对于所有民族都是一个有益的启 示。 关键词 :署自然观;纳西族,环境伦理,自然权利 身边的大地是人类所生存的现实环境,人类时刻与大自然打交道,需要对自然中的事物进行描述和解释。从现代的角度看,先民的描述既不系统又不准确,先民的解释也常常充满着神秘的事物。而在传统社会中,人类正是在这种自然观的主导下与自然相处。 在原始民族看来,大自然中充满着各种精灵。这些精灵与天空中的神祇和地下的鬼怪构成了传统人类的生存空间。人与天和地的关系,就转化成人与神祇和精灵之间的关系。而在纳西族的观念中,自然的精灵署,与人的关系更加特殊他们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兄弟关系是纳西族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这种独特的环境伦理使得纳西族能够与自然长久地和谐相处。 1 署自然的化身 署在汉文化中没有直接的对应物,意译有龙、龙王、孰龙等译法,音译有署、苏、术、斯等译法。中国纳西学的先驱李霖灿采用了龙王,但是,他又说: 麽些族所谓的龙王,其涵义远较汉人者为广,不但泉源湖沼有所谓的水龙王,山川亦有龙王,树木亦有龙王,甚至于有 巉 崖 龙王大、地龙王等名目。由麽些经典上的探讨,所谓的龙王等,简直就是渺小人类以外大自然的形形色色。举凡山林池沼源泉河流土地湖泊无一不有专掌其 事的龙王存在。甚而至于山精湖怪魑魅魍魉无一不是龙王的侍从下走,虎豹麂獐猿猴雉鸟无一不是龙王的家畜家禽站在地广人稀的边疆上来一看,人类的点滴成 就实在是渺小的可怜,一点点田园屋舍的建树和宏阔无际的大自然一比,真是可怜也可怕极了。所以很可能地麽些人也具有同样的感觉,因此只好企求于巫术魔力, 所以祭龙王与禳解纠纷的大批经典就形成了。因为人和龙王壤地相接,人类要伐木引水捕兽取鱼,难免有开罪龙王之处,这两者纠纷时起,所以故事传说独多, 这都是麽些朋友最爱听的传奇经典,实在是一部洪荒太古人类和大自然竞争生存的开展史,这里面包括了不少麽些族先民对环境奋斗的血汗史迹。 这段话虽然包含了汉文化 语境中的一些想象,不过总的来说,对人与署的关系做了很好的概括。署是人类之外大自然的形形色色,是大自然的化身。由于意译无法达意,现在纳西学者逐渐统 一到署这个音译上来,并把它解释为自然神司掌自然万物之神。但是,按照一般神话中天上、地上、地下的三重空间结构来划分,神的空间位置是在天上。 而署的空间位置是与人并列的,如李霖灿所说,是人类的邻居。白庚胜指出:到了最新神时代,空间已被一分为三,天界为神灵所居住,地界为人与署共有,地下 界为鬼怪所栖居。 人可以升格为神,降格为鬼,但并不意味着人等同于神或者鬼。署也有在天上代表他们利益的神格的署,也有位于地下的署鬼,同样不意味着署就是神或者鬼。美国学者孟彻理( C. F. McKhann ) 写道: 在神路图上,署被描绘为居住在人类世界上方(人类住在低的山谷里,署住在高的山上)。给我提供信息的祭司告诉我,人类和山神这两类在宇宙结构中所占据的区域实质上是同一个,只是他们分别控制着包含于这个区域内两个不同的领域(自然的和文化的)。 署在东巴字中的形象是蛙头人身蛇尾(如图 1 ),这是署类的总名。署是一个庞大的部族,有海里的署,山上的署,天上的署,水中的署,各有其名。还有分管四面八方的署,各有其名。这些署有的有具体的故事,有的只是一个抽象的名字。 自然空间中的东、西、南、北、中,分别由白署、黑署、绿署、黄署、花斑署所主宰。天上有九十九个署,地上有七十七个署,山上有五十五个署、峡谷有三十三个署、村寨有一十一个署。 东巴在唱诵祭署经典时,常常要念诵大段大段的四面八方的署的名字,描绘他们的形象,请他们来享用祭品。从下面的经文中,可以对署族的庞大略见一斑: 住在天上的署酋纽格敦乌,住在地上的署酋纽沙许罗,住在村寨中的里 母,云的里母,高原的里母,肥田的里母,山地的里母。在九棵岩树下,九个岩石下,九条细水下,九棵蕨枝下所住的里母。树上的绿蛇所睡之处,石上青蛙所睡之 处的里母。敦署酋住在岩上,尼署酋住在树上,署酋住在水中,刹道酋住在地上。美利达吉海里边,左边的鲁久,麻米朗注山上的署美拿布,住在天上的青龙,住在 高原白海螺般的狮子,住在密林中的巨掌红虎,住在岩间的黄猴,住在地上的金龟,住在海里墨玉般的蝌蚪。住在居那若罗山的飞蟒鲁久,所有这些都由能干的东巴 的手来偿还财物,署拿来所偿还的财物。 其中里母,洛克认为是源自藏语,指那吉(那伽女王)。 这段经文中谈到了署的一些种类,如:敦、尼、署和刹道,他们分别住在岩石上、树上、水中和地里。令人困惑的是,在署的总称下又出现了与敦、尼和刹道并列的署。洛克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根据他的研究,作为总类的署和作为分类的署虽然发音相同,但是对应着不同的东巴字。 本文所说的署当然是指作为总类的署。 洛克对署做过深入的研究,写下了一部两卷本的巨著 。洛克认为署的观念来自印度教神话中的巨蛇精灵 N ā ga (那伽),故直接把署译成 N ā ga 。那伽是印度教神话中的精灵,常以蛇的形象出现,可化身为人形。由于在地上繁衍过多,被梵天驱逐到地下,只许他们咬真正的恶人和注定夭折的人。它们也与河流、湖泊、海洋和水源有关,并能护卫财宝。后被佛教收为门神。艺术作品中,那伽常常是眼镜蛇的形象。 印度的那伽信仰对其周边地区产生过强烈的影响,如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印度文化圈内都存有其遗迹。 但是,署与印度的那伽、与本教中的 Klu (一般翻译为龙,洛克认为这是本教的那伽)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那伽神话在与纳西族本土神话结合之后,成为含意更加丰富的署。 署是纳西族自然观所独有的,在东巴文化中形成了系统的知识体系,有种类繁多的祭祀仪式和大量相关经典。 在东巴神话中,署是人的同父异母兄弟。因而东巴经典中的人署关系,仿佛是同一个物种的两个部落,两个家族。他们之间的矛盾类似于邻里之斗、兄弟之争,而不是现代人描述的人与野兽的敌对关系。然而,这个同父异母关系的由来,在东巴经中没有明确的线索。 洛克发现:在属于署古仪式(祭蛇精灵)的一本东巴经《肯杜古勒美》中说,里母和纳西人有一个共同的父亲,但里母的母亲叫肯杜古四美,而纳西人的母亲叫肯杜古勒美。父亲的名字没有写明。 另有一部《苏通苏贝》 专门讲署的来历,然而文中所述与东巴神话中的大多数事物的来历一样,是卵生说的泛化,讲述各种各样的蛋,生出各种各样的署。其中并没有提到人与署的同父异母关系,也无法从中看出这种关系。 稍微有一点线索的是著名 的《创世纪》。大洪水过后,唯一存活下来的人类始祖崇忍利恩先是娶回了竖眼的美丽天女,与之生下了松树和栗树,猴子和野鸡,狗熊和野猪,蛇与青蛙。后来历 尽千辛万苦,终于娶到天神孜劳阿普的女儿衬恒褒白,开始繁衍人类的后代。但是,这还不能解释人和署的同父异母关系。因为在东巴神话中,松树和栗树、猴子和 野鸡等自然物,都是署的财产,而不是署本身。所以,署与人的同父异母关系的来源,尚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这里是本文的第一节,预读全文和浏览图片,请下载PDF文档 传统纳西族的署自然观 】 田 松,吉林四平人,哲学(科学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人类学与科学传 播。在本文作者的科学史博士学位论文《纳西族传统宇宙观、自然观、传统技术及生存方式之变迁》中,有两个部分系统论述了署自然观及其变迁,本文是这两个部 分的整合。 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孟彻理为其中文名字,另有音译麦克汉。 J. F. Rock, The Na-khi N ā ga cult and Related Ceremonies (纳西族的那迦崇拜及其有关仪式) , Roma, Is. M. E. O. 1952. 全书分两个部分,对纳西族的祭署仪式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此书属于纳西学的专题研究,篇幅巨大。如译成中文,应该在 50 万字以上。其第一卷( Part I )又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第二部分为三十余部祭署类的东巴经典的英译;第三部分为相关图片。杨福泉已经将第一部分全文译出,题名为《论纳西人的那伽崇拜仪式》,收入《国际东巴文化集粹》中。本文所引基本采用了杨福泉的翻译。 李霖灿 . 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的麽些经典 . 麽些研究论文集 . 台北 : 国立故宫博物院 ,1984:131. 白庚胜 . 东巴神话研究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68. 孟彻理 . 纳西宗教综论(杨福泉译) . 国际东巴文化研究集粹 .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3:103 注 . 白庚胜 . 东巴神话研究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89-90. 李静生译 , 和即贵释读 . 祭署把署与猛鬼分开 . 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第 6 卷) . 本文所引为校样 . 洛克 . 论纳西人的那伽崇拜仪式 . 国际东巴文化研究集粹 .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3.63. 同上: 62. 参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 那伽条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白庚胜 . 东巴神话研究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350. 参见 : 丹珠昂奔 . 藏族神灵论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3-7. 洛克 . 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 . 云南美术出版社 ,1999:57. 和志武 . 苏通苏贝 . 东巴经典选译 .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166.
个人分类: 人类学及其他学术文本|6589 次阅读|2 个评论
环境保护,必须用科学发展的理念诠释生态文明
zbt92 2010-12-29 07:42
----- 舆论宣传对我国水电的影响和分析( 8 ) 张博庭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为什么要强调生态文明呢?大家知道进入近代工业文明时期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但同时,人类对自然的干扰也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引起了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因而,我们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主要就是要防止这种生态不文明(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生态野蛮)的情况在中国泛滥。然而,如果我们对生态文明仅仅具有这种认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看到,文明的反义词并不是唯一的。生态野蛮和生态愚昧都是与生态文明相矛盾的状态。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生态不文明的威胁,往往主要来自于生态愚昧,而恰恰还不是生态野蛮。 1972 年发布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指出:( 4 )在发展中的国家中,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千百万人的生活仍然远远低于象样的生活所需要的最低水平。他们无法取得充足的食物和衣服、住房和教育、保健和卫生设备。因此,发展中的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牢记他们优先任务和保护及改善环境的必要。这就说明欠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发展不足的生态愚昧。 生态文明水平即生态效率( Eco-efficiency, 缩写为 EEI ),其概念源自 20 世纪 90 年代 OECE( 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 ) 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的研究和政策中,通常作为企业和地区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广义来看,生态文明水平就是指生态资源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其本质就是以更少的生态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产出。根据最近两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文明水平排序来看,北京第一,而我们的一些生态大省(例如云南)的生态文明却属于低水平。 可见,在有人生存的现实中,一味的强调保存原生态并不代表生态文明,而可能是一种保护生态愚昧。因为,只要有人生存他就要向周围的环境进行所取,如果你不能科学的、积极的、能动的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必然就要自发的、无序的、被动的影响自然生态和破坏自然环境。 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曾指出:每一个有机体都不得不反抗其环境,而文化又强化了这种对抗。生活于文化中的人实现了对自然的统治。我们重新改变了地球,使之变成城市。但这个过程包含着某种辩证的真理:正题是自然,反题是文化,合题是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这两者构成了一个家园,一个住所(生态学的希腊语词根 oikos 的含义就是住所)。由此可见,对于人类来说,生态(保护)就是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反抗,创造一个适应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不是一味的强调要保存自然生态的保守。 我国环境伦理学的倡导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 余谋昌 教授,在关于怒江开发的生态保护问题上深刻地指出人类文化发展不断加速地球从自然性向社会性发展。这是客观的历史进程。有一种反对干预自然的观点,它认为人类干预自然过程,引起大自然平衡破坏,这是人类最大的错误。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人类干预自然过程,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它引起自然界变化,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自然生态系统对人而言不一定是最理想的。但是,人类改变自然,不一定要破坏自然,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劳动,按照生态规律,可以建设比自然生态系统有更高生产力的、更加合理和更加美好的人工生态系统。这里,人类破坏大自然的旧有平衡,建立有益于人类的新的自然平衡。这是世界的进步。 人类从制造和使用石器工具开始,到现在发明、制造和使用的高科技手段,都是为了同自然进行抗争,并在这场斗争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权,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发展。因此,我们今天的地球,早已经不是原来的纯粹自然的地球,而是由人类活动改变了的人类学的地球,或者说是社会的地球。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也曾指出自 18 世纪晚期开始,地球已进入最新地质时代―人类世时期。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既不能脱离自然来看待历史事件,也不能脱离社会来看待自然事件,人、社会与自然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类生命共同体,要以人类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观点看待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自由流淌的河流、任意泛滥的洪水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和人烟稀少的无人区、生态保护区完全是应该提倡的,但是,对于现代人类社活动密集的社会来说,就完全就是一种灾难,一种极大的生态破坏。堤防、水坝就是人们在几千年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抵御洪水,保护社会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所以,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必要的水坝建设就是保护生态,而盲目地提倡让河流自由流淌、让洪水自由泛滥,决不是什么生态保护,而是十足的生态保守、生态愚昧。 一般来说,以人类为主的社会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要求是比较苛刻的。水少了(干旱)不行,水多了(洪涝)同样也不行。因此,纵观历史,我们人类几千年来的社会文明发展过程,几乎就是一部用水、治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控制、利用程度,就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社会的水资源需求不断的增长。目前,世界上的天然水资源分布,几乎都是无法自然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因而,人们只能通过建立水坝和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才能解决我们人类生存用水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尖锐矛盾。而且,在目前科技水平下只有通过利用这些一系列的水利工程设施,我们才能实现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调配,在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护社会生态环境。这就是我们当前人类社会的普遍现实。 尽管目前社会上虽然流行着水电开发不可避免地要破坏生态环境的说法。但是,在实际当中,我们几乎谁也找不到一个真正能够说服人的有力证据。就连曾经被一些极端环保人士频频拿来宣传的埃及阿斯旺水坝,通过实地考察和埃及政府公布的资料,我们发现很多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片面炒作。走遍全世界我们所看到的现实都是,水电开发成都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越好。(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三峡|466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2010年《生态文明绿皮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mingmingde 2010-12-18 15:44
绿皮书指出,这些年,我国尽管采取了诸多措施来应对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1、资源短缺带来的挑战 在土地资源方面,2008年我国耕地总面积列世界第二位,而人均耕地只有1.37亩,排在世界第67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虽然实行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但2001~2007年,耕地面积还是减少了4.21%,2001~2008年,人均耕地面积下降了6.4%。 在水资源方面,我国水资源总量为每年28000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27000亿立方米,在世界上排名第六位。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2200立方米,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在能源方面,虽然总储量丰富,但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外,能源消耗量大,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利用水平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中国每万美元GDP的能耗为7.65吨标准油,相当于印度的1.15倍、德国的6.17倍、日本的6.54倍、全球平均水平的3.07倍。 总之,我国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资源消耗快速增长,再加之利用水平较低,从而导致资源相对短缺。 2、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 2008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9.0亿吨,比上年增加8.3%,虽然个别城市有所缓解,但总体形势严峻。 我国二氧化硫等废气排放量巨大,2008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21.2万吨,为全世界第一,导致我国出现大面积的酸雨现象。环境保护部《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在监测的477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有252个,占52.8%;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有164个,占34.4%;酸雨发生频率在75%以上的城市有55个,占11.5%。在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酸雨发生的频率超过90%。 2008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达571.7亿吨,比上年增加2.7%,我国几乎所有水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目前城市水污染状况难以根本改善,农村水污染却迅速加快,面源污染异军突起。2010年2月9日,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联合发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此次全国普查共调查了592.6万个污染源,其中工业源157.6万个、生活源144.6万个、农业源289.9万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790个。数据显示,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有四成以上来自农业污染源。 总之,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形势仍然严重。 3、生态恶化带来的挑战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2%,亟待治理的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全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个,其中82.04%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6%。工业排污带来的点源污染和农业生产带来的面源污染叠加,造成土壤物理结构的恶化和有毒物质的积累,导致土地生产力降低。90%的天然草原也不同程度地退化。 我国本来是物种比较丰富的国家,物种数约占世界总数的10%。中国生物物种的特有性高,拥有大量特有的物种和孑遗物种,如大熊猫、白鳍豚、水杉、银杉等。中国生物区系起源古老,如晚古生代的松杉类植物,中国占世界现存的7科中的6科。中国经济物种异常丰富,有药用植物11000多种,原产中国的重要观赏花卉超过2238种。 然而,由于开发活动不合理、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原因,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遭到了极大冲击,我国生物物种不断锐减。据环境保护部估计,我国已经有4000~5000种高等植物处于濒危或接近濒危状态,占我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经过确认的我国珍稀濒危重点保护动物达258种,濒危植物约354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和国际贸易公约》所列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我国有156个物种,约占其总数的25%。 总体来说,地球上濒危物种占全部物种的10%左右,中国要高出全世界5~10个百分点,占中国物种的15%~20%,形势十分严峻。 (本篇文章摘自《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个人分类: 人性科技|2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周三(22日)田松讲座:传统的价值——以纳西族的署自然观为例
tian2009 2010-12-18 10:32
海报的PDF文本在此 田松生态文明讲座海报 (内有本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之玉树临风照) 京师科学人文论坛 · 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第五讲 “ 传统的价值——以纳西族署自然观为例 ” 主讲人: 田 松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副教授 主持人: 严春友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教授 时间: 2010 年 1 2 月 22 日 星期三 1 9 : 00 ─ 21 : 0 0 地点 : 北京师范大学 主楼 B809 主办: 北京市哲学会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 环境史研究中心 本系列讲座获得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支持 联系电话: 58801058 内容提要: 在纳西族的东巴神话中,署是自然精灵的总名,是人的同父异母兄弟。 因而, 传统纳西族的环境伦理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伦理。传统纳西人用对待兄弟的方式对待自然,处处尊重自然本身的权利,从而与其所生存的环境保持着协调的关系。一旦这种自然观丧失,纳西人对自然的态度也会随之而变,曾经完好的生态便将难以为维系。 价值是相对的,取决于衡量价值的标准。在对传统的价值进行评判时,人们默认的标准就是现代。但是,现代文明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 传统的价值就在于传统自身。传统就是能够一代代传下来的某种生存方式,它能够流传,就意味着它能够与所在地的环境相适应,这本身就是价值。 相关文章: 1,话语权:传统的价值(链接在此: http://shc2000.sjtu.edu.cn/0710/huayuquan.htm ) 2,同父异母的兄弟:传统纳西族的署自然观及其现代意义。( http://sciencetimes.com.cn/m/user_content.aspx?id=398861 ) (两篇文章都发表在《我们的科学文化》上。) 田松 博士: 东北人,先后在吉林大学和南京大学物理系读本科和研究生,教过高校普通物理,做过报社文学编辑,在电视台做过节目策划,在社科院哲学所和中科院科学史所获得哲学博士( 2001 )和理学(科学史)博士( 2002 )。 曾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做博士后。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物理学哲学与科学哲学一般理论)、科学史、科学人类学、 环境哲学、科学传播等。近年来由批判科学主义而批判工业文明,从历史依据强调传统的价值,从垃圾研究而否定工业文明,并关注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 主要著作和译作: 1. 神灵世界的余韵——纳西族:一个古老民族的变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2. 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 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吗,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3. 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 —— 江湖中的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年。 4. 堂吉诃德的长矛,田松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5. 血液与土壤,田松著,鹭江出版社, 1998 年 8 月 6 ,宇宙逍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惠勒著,田松、南宫梅芳译, 2006 7 ,在理解与信赖之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田松等译, 2006 8. 魔镜 —— 埃舍尔 的不可能世界,恩斯特 · 布律诺著,田松、王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9. 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荣格、卫礼贤著,田松译(署名通山),东方出版社, 1993 年 本系列其它讲座: 第一讲 : 梅雪琴,北师大历史学院教授 “ 环境史与生态文明 ” 第二 讲 :卢风,清华哲学系教授 “ 生态文明建设与 ‘ 四个转变 ’” 10 月 29 日 主楼 B809 19 : 00 —— 21 : 00 第三讲: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 阿米什人 (the Amish) 的生存智慧 ” 第四讲: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 生态农业,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 以山东弘毅农场为例 ” 第五讲:田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 传统的价值 —— 以纳西族署自然观为例” 田松传统的价值与纳西族署自然观讲座海报
个人分类: 广而告之|5326 次阅读|2 个评论
蒋高明北师大讲座预告
antiscience 2010-12-4 11:31
京师科学人文论坛 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第四讲 生态农业,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山东弘毅农场为例 主讲人: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 田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时间: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19:00─21:00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主楼B809 主办:北京市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 环境史研究中心本 系列讲座获得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支持 联系电话:58801058 内容提要 在健康的环境下才能够生产健康的食品,遗憾的是,农药、化肥、工业排放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就使得我们耕地变得不干净起来,从而影响了粮食、蔬菜、水果树的生产。雪上加霜的是,有人在动物饲养和食品加工过程中继续添加污染物质。一些陌生的化工名词一遍又一遍地敲响了国人食品安全警钟。之所以会发生众多毒食品,概因为连续十几年来大量饲料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的泛滥使用,造成了食品不安全。生态农业或有机农业是破解上述难题的重要途径,本讲座将以山东弘毅生态农场具体实践为例,说明这一做法取得的成果及其产生的影响与社会意义。本讲座将包括问题的提出的背景、农村环保问题、有机农业概念、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国内生态农业实践、弘毅生态农场的运行模式等内容。 蒋高明教授简介: 1964 年9月19日出生于山东平邑县,198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人民政府泰山学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城市组委员、中国生态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植物学会常务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生物分中心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多伦恢复生态学试验示范定位研究站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浑善达克沙地草地定位研究站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1991-1992和1995-1996分别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恢复生态学与全球变化生态学合作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导,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植物生态学报》常务编委、《生态学报》编委、《植物学通报》副主编,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北京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治沙学会会员、中国社会公益协会创会会员、国家气象局气候委员会委员等。 著作:在恢复生态学领域,第一次提出了沙地草地生态恢复的以地养地模式(2001)、借助自然力恢复(2001)以及畜南下、禽北上(2006)新观点。沙地生态治理新观点被《中国科技创新网》作为2003年全国科技、经济、社会120余条重要观点之一;被《发明时空》誉为治沙人的创新,他提出的科学治沙理论,体现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精神。2000-2006年在内蒙古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与他人共同主持中国科学院退化沙地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试验示范重大项目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严重退化的沙地草地恢复到了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研究成果通过《人民日报内参》、《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北京日报内参》呈报中央领导和决策机构,引起高度重视。在国内最早倡导的自然力恢复论,逐步成为国家生态治理的主流模式。2007年7月20日《科学》(Science)科学新闻聚焦(News Focus) 以3页完整篇幅6幅图片报道了蒋高明研究员在内蒙古浑善达克生态恢复效果。    在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负责起草了《关于加大自然保护区投入力度》建议书,该建议以许智宏等22名院士联合签名后上报中央。2007年,围绕食品安全,在《南方周末》等媒体发表评论文章,直接促进了全国食品安全大检查和食品安全法的颁布。    围绕新农村建设,发表了大量理论文章,是由生态学唱主角的新绿色革命的倡导人。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专利名称为:新农业革命模型体(专利受理号200720035375.7)(发明人:蒋高明、温铁军、窦观一)。 发表论文产生广泛影响。 本系列其它讲座: 第一讲 梅雪琴,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环境史与生态文明,10月20日,主楼B809, 18:30-20:00 第二讲 卢风,清华哲学系教授, 生态文明建设与四个转变, 10月29日,主楼B809,19:00-21:00 , 第三讲 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阿米什人(the Amish)的生存智, 11月30日, 主楼B809,18:30-20:30 第四讲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生态农业,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山东弘毅农场为例,12月6日,主楼B809,19:00-21:00 第五讲:田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传统文化在生态文明中的价值以纳西族的署自然观为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
tarimriver 2010-11-29 00:11
(1) 易学与生态文明 《易经》以卦体和卦象的变化揭示了宇宙生成及自然演化规律,阐述天道运行的机理和原则,清晰地描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独成体系的较为完善的天人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系辞上,十一 ) ,这是《易经》描述的自然世界生成的过程。两仪就是阴阳,物质世界的产生和发展,是阴阳交互作用的结果。《易经》天人观主要表现为: 1 .尊天。尊天不是把天地自然当神祭拜,而是尊重天道 ( 即自然 ) 变化的规定性。 2 .顺天。遵循自然演变的规律,所谓后天而奉天时,不能够盲目地打破自然的进化过程,一切人事活动能站在全景的高度与自然合拍: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 乾,文言 ) 《易经》各卦都充分考虑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消长转化的天道运转规律,主张人不要打破或逾越。 《易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人观系统,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整体论构成,贯穿了法天用天的逻辑归纳体系,强调 生生不息的生态思想观念。《易经》的天人观可以帮助我们宏观上审视如何走中国式的生态文明之路。在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观、树立生态整体观思想、建设生态人文观等方面具有重大启示作用。 ( 2 )儒学与生态文明 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学思想家的一个基本哲学命题,也是中华文化奉献给全人类的生态智慧其核心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对这一超越世俗社会并具有普遍价值的精神资源进行创造性诠释和整合,在当前和今后的多元文化并存时代,将使儒学文化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建构中国乃至世界现代文明做出新的贡献。儒学 天人合一 的思想是人类最早和最重要的生态智慧的一部分古代中国以农耕文化为主靠天吃饭 人和天的关系甚为密切 . 所以中国古代哲人探究天人关系虽有不同的说法 , 但是它的基本思想是人与自然的统一 , 是在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上推崇天人合一的 . 儒家关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起源于周代,经先秦至明清这种思想在 200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为历代儒家学者所提倡、阐释、遵从和发展。汉代的董仲舒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说事物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但还没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儒家学说发展到宋代,不仅更趋成熟,而且吸收了墨家的兼爱,并借用佛道思想论证儒家哲学,使之上升到理学的高度,进一步发展了天人合一学说,张载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说: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正蒙乾称》),他强调认识客观世界规律的重要性,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宋代新儒家还发展了古典儒家关于仁者爱人和天道生生、仁爱万物的思想。特别是程颢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河南程氏遗书》)。朱熹提出了在天地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朱文公文集》),张载提出了人但物中之一物耳(《语录》)。这就是说,宇宙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整体,人自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间是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关系,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爱万物,才能与之共同生存和发展。到了明清之际,王夫之、戴震等学儒也都进一步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王夫之说: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周易外传》),戴震指出仁者,生生之德也,所以生生者,一人遂其生,推之而天下共遂其生,仁也(《孟子字义疏正仁义礼信》)。 ( 3 )道学与生态文明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其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的就是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即天道,人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自然规律,而应当无条件地顺从它。老子认为: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可见,老子把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也十分重视规律。他说: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 既然人的身体、性命、禀赋、子孙皆不为人类自身所拥有,而属于大自然,那么人类就应当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除此之外,庄子还站在具体事物的角度来说明物物各有其独特的本性,人应该尊重这种本性。他告诉人类要跳出自我中心主义的圈子,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对待自然物,那种出于人的主观偏好来理解和对待自然的方式是对自然的损害。因此.庄子发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叹息,这与当今我们倡导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不谋而合。 道生万物,万物平等是道家思想体系中的最高范畴。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已。也就是说,万物本来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高低之分。他反对人类以自己为中心,把大自然当成征服对象和统治对象,反对人类仅仅为了自己的需要而违反自然规律、掠夺自然、危害环境。同时,老子和庄子都主张把自然界的天然状况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理想模式,这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借鉴作用道家也主天人一体论,甚至道家比儒家更主张顺应天道,更热爱山水之美,更重视生态的保持,其哲学和美学带有自然主义的浓郁气味。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庄子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称为天乐。在庄子看来,万物齐一、天人相通,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的境界。道教视人、社会、自然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对于强化后代人的生态整体意识有很大的意义。一旦生态平衡失调,就会危害到生物圈中所有生命物种的整体利益,到头来也会危害人类自己生存的利益。在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带来经济增长的时候,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完善和健康,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吸取教训,摒弃西方的那种以征服自然为中心的主客二分的旧的生态观,推崇以道教思想为基础的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的新生态观。 ( 4 )佛学与生态文明 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与现代生态伦理思维相一致的思想颗粒,认真挖掘佛家思想中蕴含着的生态伦理观念。对于丰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要尊重生物的生存权利;要扩大对生态文化的宣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念。  佛教起源于古天竺,进人中土并获得发展大约 是在公元1世纪。随后在中国获得巨大发展,并与中国的玄学融合,因此形成了佛学的中国化。中国佛教作为世界著名宗教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佛家的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思想,这些思想虽带有朴素的直观性质,但却彰显了人类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不断在人类道德演进过程中被认同,进而铸就了人类生态伦理的智慧。 佛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主张万物一体,即人与自然之间是没有明显界限的,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佛家认为,生命主体和生存环境作为同一整体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切现象都处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果联系中,一切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自然界,生命就不可能存在。生命对人类和一切动物及植物都是同样宝贵的,人类因其具有思维和意识而成为生命界的主人,但并不能因此而伤害他物,小至尘埃,大到整个宇宙,同处于同一生命河流中。故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其差别都是虚无的、不真实的,一切现象都具都共同的本质。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即本性上的平等,所以,自然界一切生命都值得尊重。佛家的慈悲在强调保护自身生命的同时,更强调对其他生命体的关怀,甚至放弃自己的利益,保护其他生命体的权利。它从非人类中心和万物平等的立场出发,主张善待万物。佛家对生命的关怀,最为集中地体现在普度众 生的慈悲情怀上。佛家把世界万事万物看成是一个统一整体,人与自 然万物相辅相成、和谐相处,世界万事万物处于不断循环中。人对自然既要合理利用。又要积极保护,这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更有重大现实意义。  每一种生命形式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发挥其正常功能的权利,都有生存和繁殖的权利。生存权是生命体最基本的权利,这种生存权对于万事万物是平等的,而且这种平等要求生物之间彼此尊重。佛家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它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质来进行认知。万物统一于佛性,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这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的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客观上为人们去保护自然,发展生态文明,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界和睦相处提供了理论基础。佛家追求常、乐、我、静的境界,倡导清心寡欲的朴素生活方式,强调修行的戒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使人类的要求和欲望得以净化和控制,使人类不断适应环境和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基础,只有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人们才能更好的实践。现代生物学和生态学证明:人与自然是同质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其他生物一样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视角着眼,从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自然界,加强环境保护,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6165 次阅读|1 个评论
京师科学人文论坛:阿米什人(the Amish)的生存智慧
jiangjinsong 2010-11-28 08:47
京师科学人文论坛 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第四讲 阿米什人(the Amish)的生存智慧 主讲人: 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持人: 田 松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时间: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18:30─20:30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主楼B809 主办: 北京市哲学会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环境史研究中心 本系列讲座获得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支持 联系电话:58801058 内容提要 在高度现代化的美国国土上竟然生活着二十多万阿米什人(the Amish)。他们过着简 朴的农村生活,不读大学,不用交流电,规避高科技。他们真的愚昧落后吗?他们 有坚定的信仰,对于教育有着独特的理解,他们努力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他们自 在且好在着。 刘华杰教授简介: 东北人,1966年生,北京大学地质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博士,现为北京 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传播学和博物学史。 主要著作: 《浑沌学纵横谈》(苗东升、刘华杰著)、《浑沌之旅:科学与文化》、《浑沌语义 与哲学》、《分形艺术》、《以科学的名义》、《一点二阶立场:扫描科学》、《中 国类科学: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看》、《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等。 主要译作: 《湍鉴:浑沌与整体性科学导引》(与潘涛合译,商务印书馆)、《怎样当一名科学 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 社)、《事实、虚构和预测》(商务印书馆)、《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北京大 学出版社)等。 本系列其它讲座: 第一讲:梅雪琴,北师大历史学院教授 环境史与生态文明 第二讲:卢风,清华哲学系教授 生态文明建设与四个转变 10月29日 主楼B809 19:0021:00 第三讲: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阿米什人(the Amish)的生存智慧11月30日 主楼B809 18:3020:30 第四讲: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生态农业,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以山东弘毅农场为例 第五讲:田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传统的价值以纳西族署自 然观为例 ----------------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 主楼B806 Center for Science Humanity Studi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Website: www.scihum.com Email: scihum@bnu.edu.cn Tel: 86-10-58801058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4475 次阅读|3 个评论
宗教与生态文明
tarimriver 2010-11-26 22:20
宗教与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按照生态系统的观点,人和周围生物、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人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而不是主宰。按照生态系统食物链与食物网观点,人处在该链网的顶端,是依赖于处于食物网链低端的生物和支持食物网存在的非生物环境的。人们破坏环境就是在挖自己的根基,大规模生物消亡,就会使处在能量金字塔顶端的人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些就是在我们这些无神论者看来有些可笑的宗教看的都比我们清楚得多: ( 1 )基督教的生态伦理观。 《圣经》中早已记载了人类与自然界应有的正确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界的管理者,看守者。但是在人类历史上,很多人却都犯了错,以至于搞乱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圣经 创世纪》中体现的是 人类作为创造的管家 或 人类作为上帝的伙伴 的观念,而不是 人类作为造物之主 的观念,更不是作为生态学的敌人。创造的教义反而是肯定了人类对于环境和自然的责任。因而人类有责任像园丁一样保持和呵护所有的造物,这种创造的托管理论应当被解读为生态伦理学的基础。世界为上帝所造,那么世界仍为上帝的财产,人类无权提出要求,自然只能被当作信托财产来保管。 而人类对自然界的这种保管是要完全以神公义的标准,而不能根据人的价值观来处理。在《创世纪》中描述的人对动物的统治只能是和平的统治,而没有任何生杀予夺的权力,人应当充当和平正义权力的代言人。 上帝创造了人类生存的环境的同时,上帝也要求人类要善待大自然,大自然提供人类生活的一切所需,而人类不能无限制的索取,要给予大自然自我恢复、修养生息的时间,同时人在长时间的劳碌后自身也要休息,这就是上帝所设立的安息日与安息年。《出埃及记》记载安息日是在六天劳作之后停下所有工作予以休息的,安息日的安息有利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安息日与安息年是一致的,《利未记》记载当以色列人居住在 应许之地 后,他们要在这片地 为主守安息日 ,即土地耕作六年后第七年应得到休息,不可耕作。这种轮耕制度,为的是保持土壤的肥沃,以便有正常的收成。此外,借着休耕,不采摘第一年自长的果子,以及不收割田角的作物,以关怀孤儿寡妇与寄居者的生命,都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而这也是一种长远发展的眼光。反之,人类为了获取短暂的现时收益而榨干自然环境,则是及其愚蠢的短视行为,中国的成语涸泽而渔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现代社会人们已经开始反思这些短视行为,比如现在很多从事海洋捕捞的地方,政府开始设立禁渔期,以维持海洋生态的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利用。 安息日不仅是创造主的节日而且也是人类的节日,更是所有创造物包括自然的节日。 通过安息日整个生态都得到休整,使这一天成为彰显上帝创造与荣耀的节日,也成为创造物恢复的节日。 从环境保护和生态学意义来说,安息日为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 2 )犹太教生态伦理观。 犹太教与基督教一样都把上帝作为造物主,在上帝的眼里 , 所有的生物都是各有安排的 , 水里的鱼、空中的鸟 , 地上的昆虫走兽 , 上帝都赐予它们食物 , 上帝一直爱着他的创造物。这可以从上帝与人和自然所立的契约可以看出,人类和其他活物都是上帝立约的对象 , 处于平等的地位 , 人类只是替上帝看管这个世界 , 自然界的万物都应该受到人的敬重 , 敬畏生命 , 照顾好万物 , 保护好自然 , 就是爱上帝。 旧约对生态环境的态度是基于造物自然归谁所有和人在世界中的地位问题。如果说造物自然归创造者所有 , 上帝是造物的真正主人 , 而人类对造物的支配权是上帝授予的 , 旨在和他合作并与众生分享其产品 , 那么人类就没有随心所欲地处置造物自然的自由 , 却有对它们负有看护的义务。或者说人对自然的支配权不是统治权 , 更不是破坏权,人有义务来保持和呵护造物。 加尔文德威特经过仔细研究经典 , 最终在圣经的描述中归纳了四种基本的生态学原则。①地球保护原则 : 如同创造者保护和维持了人类一样 , 人类也必须保护和维持创造者的创造;②安息日原则 : 必须让创造能从人类对它的使用中得到恢复;③成效原则 : 创造的丰饶要被享用而不是被毁坏; ④实践及有限原则 : 人类在创造中的作用是有限的 , 那些设置的世界必须被尊重。通过这些对犹太教生态学的解释 , 可以看出保护自然生态是符合教义和经典的 , 是有上帝的启示。对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 3 )伊斯兰教的生态伦理观。伊斯兰教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方面的总原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依为命,共存共荣。伊斯兰历史上较早关注人与自然足系问题的学酱足动物学家扎黑祖、医学家拉齐、历史学家伊本赫尔东。扎黑祖论述人与环境、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反复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生存环境,否则空气污染会导致水的污染,而水污染又会导致土壤的污染,进而会危及人和动物的健康。拉齐用他环境知识和独特的方法为阿拔斯统治者选择了巴格达医院院址。他将几块动物的肉分别放在巴格达的不同区位,然后观察数天,最后以保鲜时间最长、肉质腐烂最慢的区位为建造医院的最佳位置,因为这说明这个区位空气最洁净.环境最佳,有利于病人康复。伊本赫尔东在其名著《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的历史殷鉴》绪论中,分析了气候和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并指出炎热地区可通过植树种草来降温,改善生活环境。而当代一些伊斯兰学者从《古兰经》和《圣训》的基本原则出发,联系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各国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时,必须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前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发展,不但害人,而且也害己,既不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也不符合本国本民族的长远利益。因为一国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必然会殃及邻国乃至全球。全人类都在同一条船上,必须同舟共济,共同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利人利己,共存共荣。有的学者强调,大自然是人类可爱可亲的家园,而非人类的敌人,人类不能也不应以征服自然为能事,而应该亲近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有计划有节制地开发自然、利用自然.在空间上要最大限度地兼顾地球上不同区域国家和民族对资源的多层次的需求;在时间上也要充分考虑子孙后代对资源的长久需求。为此,一要做到给苏特 ( 公正 ) ,二要做到麦瓦则奴 ( 均衡 ) 。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禁止人们对树木乱砍滥伐.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他首先下令将麦加、麦地纳和塔乙夫三城及其周围定为保护区,不允许人们砍伐树木,不允许人乱捕猎野生动物。在禁止人们乱砍滥伐的同时,号召人们多植树,多造林,绿化、美化、优化环境。穆罕默德热情地鼓励其弟子们说道:任何人若植一棵树,并精心培育,使其成长、结果,然后为人、鸟类和牲畜所食,等于施舍,必有报酬 。他甚至告诉他的弟子们说:任何人若手中拥有一棵树苗,即便末日来临,也要把这棵树种下去 对生命、对生物热爱之情达到如此高的程度。他还说:谁砍掉一棵酸枣树,真主就让他进火狱,第一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嘱咐远征军,与出征将士约法三章,说道:你们要切记:不要伐树毁林,不要砍伐果树.不要宰杀幼羔和牛犊。伊斯兰教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有关生态保护的言行对今天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4 ) 佛教起源于古天竺, 佛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思想,这些思想虽带有朴素的直观性质,但却彰显了人类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不断在人类道德演进过程中被认同,进而铸就了人类生态伦理的智慧。 佛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主张万物一体,即人与自然之间是没有明显界限的,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佛家认为,生命主体和生存环境作为同一整体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切现象都处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果联系中,一切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自然界,生命就不可能存在。生命对人类和一切动物及植物都是同样宝贵的,人类因其具有思维和意识而成为生命界的主人,但并不能因此而伤害他物,小至尘埃,大到整个宇宙,同处于同一生命河流中。故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其差别都是虚无的、不真实的,一切现象都具都共同的本质。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即本性上的平等,所以,自然界一切生命都值得尊重。佛家的慈悲在强调保护自身生命的同时,更强调对其他生命体的关怀,甚至放弃自己的利益,保护其他生命体的权利。它从非人类中心和万物平等的立场出发,主张善待万物。佛家对生命的关怀,最为集中地体现在普度众 生的慈悲情怀上。佛家把世界万事万物看成是一个统一整体,人与自 然万物相辅相成、和谐相处,世界万事万物处于不断循环中。人对自然既要合理利用。又要积极保护,这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更有重大现实意义。  每一种生命形式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发挥其正常功能的权利,都有生存和繁殖的权利。生存权是生命体最基本的权利,这种生存权对于万事万物是平等的,而且这种平等要求生物之间彼此尊重。佛家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它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质来进行认知。万物统一于佛性,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这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的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客观上为人们去保护自然,发展生态文明,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界和睦相处提供了理论基础。佛家追求常、乐、我、静的境界,倡导清心寡欲的朴素生活方式,强调修行的戒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使人类的要求和欲望得以净化和控制,使人类不断适应环境和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基础,只有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人们才能更好的实践。现代生物学和生态学证明:人与自然是同质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其他生物一样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视角着眼,从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自然界,加强环境保护,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27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zhaohaijun 2010-11-15 13:29
绿色发展沉寂了一段时间,如今又被重提,希望能够借生态文明的春风真正成为中国的发展动力。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 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李克强出席国合会2010年年会开幕式并讲话。他指出,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本次年会以生态系统管理与绿色发展为主题。在中外代表致辞后,李克强发表了讲话。他说,中国人口多,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不足,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趋强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见到实效,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是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否降低,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是生态环保的力度有多大。我们将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努力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李克强指出,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绿色发展,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也有利于培育发展新优势、拓宽发展新空间。我们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以节能环保为重点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构建有利于节约环保的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既为当代提供发展的支撑,又为未来留下发展的基础。   李克强强调,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是公众的强烈愿望和政府的重要责任。我们将顺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期待,加大污水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设施的建设力度,着力解决水、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李克强指出,生态系统安全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加强规划与管理,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实施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好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建设好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李克强说,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各国应加强对话与合作,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基础上,推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全面有效持续实施,推动坎昆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会前,李克强与加拿大国际发展署署长比格斯等参会的外方主要代表见了面。   开幕式由环境保护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周生贤主持。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是一个由中外环境领域高层人士和专家组成的、向中国政府提供政策建议的咨询机构。国合会中外委员、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驻华使节代表、国内外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会议。
个人分类: 未分类|17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卢风讲座:生态文明建设与“四个转变”
jiangjinsong 2010-10-28 08:01
京师科学人文论坛 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第二讲 生 态 文明建 设 与四个 转变 主讲人: 卢 风 清 华大学 哲学系教授 主持人: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时间: 2010 年 10 月 29 日 星期五 19 : 00─21 : 00 地点 : 北京师范大学 主楼 B809 主办: 北京市哲学会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 历 史学院 环境史研究中心 本系列讲座获得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支持 联系电话: 58801058 内容提要 现代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为走向生态文明必须实现四个转变:1、经济运行模式的转变,即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经济转变为生态经济(涵盖循环经济);2、科技的转变,即由无限追求征服力的科技转向维护地球生态健康的调适性科技;3、制度的转变,即由受制于资本的逻辑的政治、经济制度转变为受生态学指导的政治、经济制度;4、观念的转变,即由现代性思想转变为涵盖生态主义的新思想。从我做起即改变自我,改变自我即改变自己的观念。 卢风 教授简介: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政 协 委 员 ,北京市人民政府特 约监 察 员 ,民盟中央教育委 员 会委 员 ,北京市政 协 理 论 与 实 践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 应 用 伦 理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 员 ,清 华 大学 环 境、 资 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研究 员 ,全国科学 逻辑专业 委 员 会副主任委 员 ,《 伦 理学研究》 杂 志 编 委,《科学技 术 与 辩证 法》 杂 志 编 委。 发 表 论 文 100 余篇,已出版的著作有 : 《启蒙之后 近 现 代西方人价 值 追求的得与失》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享 乐 与生存 现 代人的生活方式与 环 境保 护 》(广 东 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人 类 的家园 现 代文化矛盾的哲学反思》(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 应 用 伦 理学与当代生活》(中央 编译 出版社出版, 2004 年)等。 主 编 出版教材《 应 用 伦 理学 导论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2 ),是 北京市 2001 年精品教材建 设项 目 。 本系列其它讲座: 第一 讲 : 梅雪琴,北 师 大 历 史学院 教授 环 境史与 生 态 文明 10月20日 第二 讲 : 卢风 ,清 华 哲学系教授 生 态 文明 建 设 与 四个 转变 10 月29 日 主楼B809 19:0021:00 第三 讲 :刘 华 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阿米什人(the Amish)的生存智慧 第四 讲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 员 生 态农业 ,未来 农业 的 发 展方向 以山 东 弘毅 农场为 例 第五 讲 :田松,北京 师 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传统的价值以纳西族署自然观为例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695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态文明建设与“四个转变”
tian2009 2010-10-26 11:47
京师科学人文论坛 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第二讲 生 态 文明建 设 与四个 转变 主讲人: 卢 风 清 华大学 哲学系教授 主持人: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时间: 2010 年 10 月 29 日 星期五 19 : 00─21 : 00 地点 : 北京师范大学 主楼 B809 主办: 北京市哲学会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 历 史学院 环境史研究中心 本系列讲座获得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支持 联系电话: 58801058 内容提要 现代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为走向生态文明必须实现四个转变: 1 、经济运行模式的转变,即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经济转变为生态经济(涵盖循环经济); 2 、科技的转变,即由无限追求征服力的科技转向维护地球生态健康的调适性科技; 3 、制度的转变,即由受制于资本的逻辑的政治、经济制度转变为受生态学指导的政治、经济制度; 4 、观念的转变,即由现代性思想转变为涵盖生态主义的新思想。从我做起即改变自我,改变自我即改变自己的观念。 卢风 教授简介: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政 协 委 员 ,北京市人民政府特 约监 察 员 ,民盟中央教育委 员 会委 员 ,北京市政 协 理 论 与 实 践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 应 用 伦 理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 员 ,清 华 大学 环 境、 资 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研究 员 ,全国科学 逻辑专业 委 员 会副主任委 员 ,《 伦 理学研究》 杂 志 编 委,《科学技 术 与 辩证 法》 杂 志 编 委。 发 表 论 文 100 余篇,已出版的著作有 : 《启蒙之后 近 现 代西方人价 值 追求的得与失》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享 乐 与生存 现 代人的生活方式与 环 境保 护 》(广 东 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人 类 的家园 现 代文化矛盾的哲学反思》(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 应 用 伦 理学与当代生活》(中央 编译 出版社出版, 2004 年)等。 主 编 出版教材《 应 用 伦 理学 导论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2 ),是 北京市 2001 年精品教材建 设项 目 。 本系列其它讲座: 第一 讲 : 梅雪琴,北 师 大 历 史学院 教授 环 境史与 生 态 文明 10 月 20 日 第二 讲 : 卢风 ,清 华 哲学系教授 生 态 文明 建 设 与 四个 转变 10 月29 日 主楼 B809 19 : 00 21 : 00 第三 讲 :刘 华 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阿米什人 (the Amish) 的生存智慧 第四 讲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 员 生 态农业 ,未来 农业 的 发 展方向 以山 东 弘毅 农场为 例 第五 讲 :田松,北京 师 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传统的价值以纳西族署自然观为例
个人分类: 广而告之|43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正确认识,科学管理,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zhguoqin 2010-9-10 08:57
正确认识,科学管理,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张国庆 林业生物灾害是由于极端的自然、人为因素或者它们的共同作用,使森林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的有序状态遭到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失衡,少数生物抢占生态位,森林资源遭到破坏,造成林业生物灾害。林业生物灾害包括森林植物感染病虫鼠害、有害植物侵入和野生动物感染疫病等。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是一个有效地组织协调可利用的一切资源,应对林业生物灾害事件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林业生物灾害进行系统的监测和分析,进一步改善灾害应急管理周期中减灾、准备、响应和重建等方面的措施,以尽最大可能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来保障生态安全,并将经济财产损失降到经济阈值内。具体内容包括包括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应急救灾,灾害发生前的各种计划、物资资金准备等备灾措施,灾害发生后的救灾工作和灾后恢复工作,以及避免和减少灾害发生的促进森林健康措施。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林业建设成果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之一。 1. 科学分析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的特点 (1)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 林业生物灾害属于自然灾害,除了具有一般自然灾害的共同点外,还具有周期性、突发性、扩散性、可控制性等特点: ①周期性。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群具有一定的消长周期,其危害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由于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有害生物、同一种有害生物在不同地区期表现的危害周期都不相同,因此,林业有害生物的周期性主要表现在单虫种的区域性上。 ②突发性。许多林业有害生物生命周期短,繁殖率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数量巨大的群体,危害森林,呈暴发态势。 ③隐蔽性。林业有害生物形态多变,测报防治难度大,害虫一般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不同虫态,病原微生物大多数则通过孢子繁殖,而且大多数林业有害生物个体小,隐蔽发生,甚至于隐藏在林木体内或地下,不易发现,防治困难。 ④扩散性。林业有害生物可以随气流、水流、动物迁徙、人为活动和本身的迁飞等而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在新的地域定居下来后,危害森林。有些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侵入到新的地域后,迅速繁殖,排挤本土生物,造成生态灾难。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16种外来物种在我国形成严重危害,仅这些外来物种每年入侵的林地面积已达150万公顷,农田面积超过140万公顷,由此造成的农林业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已达574亿元。 ⑤区域性。森林是以自然生产力为主导、受经济生产力影响的产物,森林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因此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再加上林业有害生物生活与危害行为与自然因子密切相关,林业有害生物的生命周期与灾害发生的周期、危害程度就具有强烈的区域性。 ⑥社会性。从灾害源来看,林业生物灾害是相对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失衡造成的。在理想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其能量交换、物质循环、信息传递都是处在有序状态,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由于人类对森林过度开发利用,打破了这种有序状态,造成森林生态系统抗逆能力下降,当有利于某种森林生物滋生的生态因子存在时(如气候变暖、营造纯林、广谱农药的使用等),该森林生物就可能泛滥危及生态安全而形成灾害;由于环境污染、森林火灾、冰冻等自然灾害,造成大部分森林生物衰弱,使少数抗性较强的森林生物抢占生态位,造成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由于人类频繁远距离活动,打破了地理区域限制,使一些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森林健康。 从灾害产生的危害来看,林业生物灾害危害面积大,损失严重。林业生物灾害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生态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于危及人类健康。例如松毛虫毒毛脱落,会引起松毛虫皮炎、松毛虫关节炎,并能引起耳廓炎、结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并发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危害性更大,如禽流感、艾滋病、肾综合征出血热、埃博拉等恶性传染病,均是人兽共患病,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广,主要分布于广大农村地区,可通过与畜禽直接接触传播疫源,加上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保障较为薄弱,野生动物还可以通过污染水源、粮食、作物等传播疫源,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危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⑦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林业有害生物的生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条件,其发生发展受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当环境有利于有害生物发展或森林衰弱时,有害生物就会迅速发展酿成生物灾害。 ⑧可监测预测、可控制性。林业有害生物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都有一定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长期监测和研究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可以建立预测模型,进行灾害预测。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可以对产生危害的林业有害生物进行人为干扰,将林业生物灾害损失降到经济阈值范围内。林业有害生物一般都有天敌,可以利用天敌实行生物防治,或者通过营林措施,改善林内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于天敌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控灾。 ⑨治理的艰巨性。林业生物灾害灾害源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害草、害鸟、害鼠等,以病、虫、草、鼠四类为主,我国现有林业有害生物8000余种,其中可造成危害的200余种,造成严重灾害的有20余种。林业生物灾害受灾体种类多,面积广大,包括分布在全球的森林植物、动物以及苗圃、贮木场等林业生产场所,其涉及范围包括人类所有生存的陆地空间,再加上林业有害生物形态多变,隐蔽发生,治理范围广,难度大。 (2)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的特点 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必须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进行科学管理,因此,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①科学性。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必须遵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照林业有害生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因地因时制宜,因害施策;按照生态健康原理,培育健康森林,或恢复受灾森林的健康。 ②系统性。无论从生态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林业都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具有自然系统、人造系统、概念系统、动态系统、开系统、目的系统、行动系统、对象系统等系统的形态和特点,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系统是林业这个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具有林业系统的所有特征,要进行高效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就必须运用系统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林业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 ③社会性。由于森林属于公共产品,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所有森林保护活动包括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所有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都必须融入到全社会发展中去,与国家建设紧密结合,使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公共化、社会化。 ④时间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时间性,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按照这一时间约束,才能实现林业生物灾害有效防控。 ⑤政策性。一方面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开展管理活动,另一方面,为了使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规范化,就必须制定相关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法律法规、技术规范、防治标准,实现林业生物灾害高效防控。 ⑥目标性。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要达到实现森林健康这一目标,以保护林业建设成果,维护生态健康和国家经济安全。 ⑦计划性。对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活动,按照不同的阶段目标,制定严密的管理计划,才能有效调配人、财、物,使管理活动有序进行。 ⑧层次性。在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中,国家、省、市、县乃至森林经营者,其所处层次不同,管理范围不同,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情况不尽相同,其管理内容也不相同,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2.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的战略地位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世界各国达成的共识。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是保护生物安全,维护我国政府国际贸易信誉,提高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1)林业生物灾害防治事业是国家基础性、科技性公益事业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事业是国家科技性事业。林业生物灾害防治事业具有跨行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是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基础,是林学、农学、生物学、生态学、灾害学、社会学、经济学、资源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事业在国家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林业自身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一项国家基础性的公益事业。第一,林业生物灾害也是一种自然灾害,其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并且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林业生物灾害同其他自然灾害一样,纳入国家灾害管理体系进行科学管理。第二,林业生物灾害是容经济灾害、生态灾害和社会灾害于一体的综合性灾害。林业生物灾害一旦发生,对森林的三大效益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第三,林业生物灾害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种人为灾害。作为一种生物灾害,林业生物灾害具有特有的传播途径,但对于一些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更主要的是表现为人为传播,从而成为一种人为灾害,如松材线虫病这种国际国内最为严重的森林病害,其最大的危险是来自人为传播。第四,林业生物灾害防治事业的目标是维护生态健康,使森林充分发挥多功能效益,为国家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林业自身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第五,对应施检疫的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检疫、防止检疫对象及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流行、加强林业生物灾害监测和预防,可以直接避免和减少因化学防治对农副产品及环境的污染,也对有益生物的种群起到自然的保护作用,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第六,加强对野生动物疫源疫情监测,及时控制野生动物疫情,可以有效消除人畜共患疾病传播疫源,防止人畜共患疾病流行,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安全,保障野生动物种群安全、维护生态平衡。 (2)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是集组织、政策、体制、经济、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在生态建设中,担负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在维护生态安全中,担负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着积极的先导作用。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战略与国家建设战略和林业发展战略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为生态安全、生态建设、生态文明为特征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为提高森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3)保护林业建设成果,促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林业建设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有效遏制林业生物灾害发生危害严重趋势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林业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减轻灾害损失,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林产品安全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国家利益,促进对外贸易,提高国际地位的战略措施。 3. 科学经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 培育健康森林,通过营林措施恢复森林健康,提高森林抵御灾害的能力,促进林业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 (1)营林为主,培育健康的森林 将林业有害生物管理工作贯穿于营林工作始终,也就是说,从种苗开始,一直到抚育管理、采伐更新,将培育健康森林作为营林主要目标:科学划分立地类型,实施标准化造林;以地带性植被为主,建立多类型植被;因地制宜,乔灌草结合,合理搭配;加强种子繁育和苗木培育工作,促进遗传多样性;加大现有林扶育力度,及时伐除病弱木,增强森林抗逆能力;提高低产林改造强度,更新老虫源地森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活力;改善现有林木采伐方式,禁止皆伐和拔大毛式采伐;对天然林减少人为干扰,以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为主,保护原生植被;加强检疫执法,防止林业有害生物扩散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2)以生态调控手段为主,对造成灾害的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适当干预 对已经造成灾害的林业有害生物,采取生态学调控手段,进行必要的防治;暴发成灾的,有必要时,选用针对性强的、不伤害非靶标生物的无公害药剂,采取先进的施药措施,进行人工防治,禁止使用广谱药剂,尽量不要采用全面布撒的施药方式,以免伤害非靶标生物,并造成面源污染;对一些危险性有害生物,加强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及时根除。 (3)精密监测,精确管理 精密监测、精确管理的目的就是对生态系统实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非健康生态系统,采取先进的生物管理措施,及时、快速地恢复患病生态系统的健康;或者对处在健康、亚健康状态的生态系统,采取一定的、合理的措施,维护生态系统保持在比较稳定的健康状态。 也就是说,生物灾害的双精管理(精密监测,精确管理),不仅仅是要克服被动防治和单种防治带来的弊端,更重要的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4. 建设高效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体系 (1)建设先进的监测预警体系 整合国家遥感、大地监测等先进监测技术,分层次完善国家、省、县(市)三级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部门的基础设施,重点加强县(市)级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机构监测预报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国家预测预报中心为龙头、以省测报中心为枢纽,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站点骨干的国家、省、县测报网络,形成地面数据采集和空中数据采集相结合的全方位监测预警系统,综合应用航空航天遥感、远程监控、电子勾绘等高新技术,以及中长期航天遥感信息、短期航空遥感信息和实时地面监测信息三位一体的监测预警信息处理和智能决策平台,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数据的立体采集、网络传输、自动处理、智能预报和科学决策。 (2)建设规范的检疫御灾体系 林业植物检疫工作是阻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的门户,是控制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从国外传入和国内传播,避免林业生物灾害严重发生的关键措施。检疫御灾体系建设,分层次完善国家、省、县(市)三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基础设施,通过检疫隔离试种苗圃、检疫检查站、区域性检疫除害设施和检疫执法专用车等功能性设施的建设,从引种、隔离试种、检疫检验、除害处理等环节有效防范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异地传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执法监督,全面提高执法水平。构建林产品标识及疫病溯源系统,打造融检疫、资源监测、灾害监测、环境监测、产品溯源于一体的检疫御灾网络。 (3)建设高效的防治减灾体系 减灾体系建设,以基层县级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机构为主,加大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加强常规性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快速防控和应急救灾能力建设,加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建设国家和省级应急防治指挥中心,建立国家、省、县上下贯通的应急信息体系和直达国务院救灾应急办公室的应急信息专报网络和智能决策指挥体系,完善防治作业系统、物资保障系统、技术支撑系统,组建应急专业队伍,提高应急防控能力。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和机制,积极开展灾情和防治效果评估,不断提高防治减灾管理工作决策水平。把应急防控管理工作纳入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应急防控管理工作指标体系,科学考核评价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应急防控管理工作绩效。 (4)促进防治服务社会化 为适应林权改革,从护林员、村干部、复转军人、科技致富带头人、林业大户中选拔林业赤脚医生,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技术水平,并给他们配备必要的防治药械,采取有偿服务加政府补贴的形式,确保林业赤脚医生待遇。通过上述形式建立、扩大林业赤脚医生队伍,让他们承担林业生物灾害日常监测和常规性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形成集监测、预防、除治于一体的县-乡-村防治服务网络,从而建立起国家-省-县-乡-村五级林业生物灾害监测防治体系,彻底解决我国目前的林业生物灾害防治体系中的头重脚轻问题,使林业生物灾害防早、防小,加速我国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社会化进程。 从林业赤脚医生中选拔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引导、鼓励和支持他们组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专业公司、专业队、专业户、森林医院、树木医生等多种形式的专业社会防治机构,开展承包防治、技术咨询等业务,形成多元化的防治格局。 建立防治组织市场准入制度、防治组织资质(防治设计、防治作业、防治监理、药剂药械经销、防效评估等资质)认定制度,制定社会化防治服务体系行为准则,规范防治市场,保证有序竞争,保障防治组织和林农的合法权益。 (5)整合防治资源,建立防治协作机制 在林业行业内部,与防火机构协作,建立有火扑火,无火防虫机制;与林政执法机构协作,共同进行林政、林业生物灾害联合执法;与营林部门协作,严把种苗关,加强森林抚育,培育健康森林。在行业外,主动与公路、交通、电力、电信、铁路、工商等部门以及涉林企业合作,通过防治指挥机构定期召开会议,通报疫情,对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及时实行封锁,避免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播扩散。在地区间,建立轮流值班、信息共享、跨区域联合防治等联合协作制度,在协作中,共同研究防治对策、交流技术经验、协调解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个人分类: 生物灾害学|2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炒作及自我炒作:讓我們停下來唱一支歌吧!
jiangjinsong 2010-9-5 09:22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语文在线 教案 北师大版 初三下 正文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教案 作者: 陈丽蓉 google_protectAndRun("render_ads.js::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760*90,创建于2010-6-24*/ var cpro_id = 'u75489'; - google_protectAndRun("ads_core.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 【 教学 目标】 在轻松的节奏中学习归谬法并运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本文文笔幽默,妙趣横生,逻辑巧妙的 语言 特点。 2 、关注归谬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 1 课时。 【预习要求】 1 、查找关于田松的资料。 2 、根据课文初拟贪吃蛇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很有趣的题目。 在学习紧张繁忙的时候,你们是否停下来唱一只歌儿呢?本文的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停下来唱一支歌的呢?你觉得这是一曲什么样的歌?我们应该从哪个角度来欣赏?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听听这首歌吧。 二、作者简介: 田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1965 年出生于吉林四平。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曾在吉林大学、南京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曾在北京印刷学院教物理,在《中国矿业报》做编辑,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读博士,在中央电视台做策划,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做博士后。现在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传播、科学史、科学人类学、科学与艺术。 〔附〕田松的著作和译作: 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田松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年 11 月。 堂吉诃德的长矛,田松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12 月。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恩斯特布律诺著,田松、王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10 月。 血液与土壤,田松著,鹭江出版社, 1998 年 8 月。 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荣格、卫礼贤著,通山(田松)译,东方出版社, 1993 年。 三、细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 、下面的话摘自原文题记,请从课文中找出与这段话意思紧密关联的关键段、比喻、关键语句。 非洲大陆十分平坦,处处都是荒野。在我看来,如果换一种衡量财富的方式,非洲是最富有的。 明确: 关键段:就如一条贪吃蛇,蛇过之处,矿藏、森林、河流,一律变成垃圾。蛇的食量越大,爬得越快,经济越发展,意味着我们消耗大自然的能力越强,制造垃圾的速度越快。所谓的现代文明,就建在垃圾山的旁边! 关键比喻:贪吃蛇,垃圾山 关键句:蛇的食量越大,爬得越快,经济越发展,意味着我们消耗大自然的能力越强,制造垃圾的速度越快。 2 、作者主张的是什么样的经济观点? 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3 、讨论:作者是不是主张建立象桃花源一样的社会? (学生答是或不是都可以。只要能自圆其说。) 4 、品味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说说它们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 1 )吴矿长卖矿给周厂主,赚了;周厂主卖玻璃给李批发,赚了;李批发卖玻璃给钱物业,赚了;钱物业卖玻璃给赵女士,赚了;孙工人付出劳动,赚了。除了最终的消费者赵女士,每一个环节都赚了。这倒也对,经济嘛,只要有一个环节不赚,整个链条就不转了。赵女士的私房十八元也要从别的链条赚来,比如她在业余时间锈了十九朵花,一元一朵,外送一朵,卖给了吴矿长也赚了!大家全赚了!自然就繁荣啦,发展啦, GDP 啦,看人家这窗户破的! 明确:一连串的口语词赚了把复杂的经济学原理通俗化,使抽象的原理有了感染力;看人家这窗户破的!看似赞叹实则包含讽刺! ( 2 )或许在这个奇妙的原理提出之时,无限地球的假设尚可成立。但是到了今天,如果有人依然相信这个贪吃链可以无休止地运转下去,直到地老天荒,那是因为他们把头埋在沙子里,不想看到,地会老,天会荒! 明确:巧妙运用成语,诙谐幽默中蕴涵强有力的冲击力! 5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贪吃蛇示意图: ( 1 )学生根据预习时画的示意图进行交流。 ( 2 )教师投影展示作者的手稿以参考。 作者手稿贪吃蛇示意图 四、拓展延伸: 有人认为作者的主张是错误的。下面是署名为辛普里的作者在《科学时报》上发表的一篇 文章 (印发给学生),请大家读后谈谈自己的观点。 你自己停下来唱歌了吗? 辛普里 号称科学文化人的田松,在其稻香园随笔系列中连篇累牍地批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抱怨在这种生活中无法日日欢歌,最后很煽情地忽悠大家: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吧! 这话听起来很美。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敬佩批评现代生活方式的梭罗、甘地,那是因为这些伟人们言行一致,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提炼感悟,很真诚,不虚伪。尽管可能有许多人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但好像从来人没有怀疑他们的真诚,所以他们得到了普遍的尊敬,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可是,田松博士却不然,天天熬夜晚睡,没完没了地写垃圾 文章 ,自己也成为了媒体和出版工业机器中一颗永不停息的敬业齿轮。昼夜颠倒,起居无时,累得像著名江湖医生胡万林一样。自己一溜小跑,呼哧带喘,五音不全,什么时候停下来踏踏实实唱过歌呢?这种只关心别人,不关心自己的手电筒精神,倒是颇有些科学主义者的神韵。他们也是只许用科学批判其他事物,科学自身是绝对不可以被其它思路分析批判的! 当然,拥有两个博士学位的田松自有一套狡辩的托词。他会说,高校考核制度如此,不得不应付啦;必须多在核心刊物上发表 文章 ,才能早日当上教授,从而才可以大展宏图,吸引粉丝,才可以更有效地传播自己的思想,才可以忽悠更多的人一起来唱歌啦等等。总之,作为现实文化与体制中的具体个人,田松自己也是凡夫俗子,也有七情六欲,也想发财拿课题升职称,也和大家一样受制于文化与体制的束缚。然而,作为学者的田松,则洞察了这种体制和文化的弊病,所以尽其所能地呼吁大家摆脱这种文化和体制。这种分裂的人格,不是田松个人的问题,而是文化和体制问题的表现。所以,田松个人生活作风上的污点,不但不能构成其观点的反证,甚至反而是他所描述的现代化生活之困境的现身说法:在个人层面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改变整个结构才有希望。 然而,这种辩解是无效的,实际上否定了自己的理论的可操作性。即使要去改变整体结构,也需要每个个人的具体行动。其他人也身处同样的文化和体制中,同样也受到各种现实的压力,都有其不得已的苦衷,许多人和田松一样都想在此体制中遵守规则,待获得较好的处境后,再依本心行事。每个人都会有目的和手段的矛盾。每个人都这么想,都想跑出这个圈子,却都想努力地加入游戏,结果自然是现代化的圈套越收越紧。就像一篓子螃蟹都想爬出小口的篓筐,结果彼此扯后腿,谁也出不去。 其实,田松所谓个人只能遵守规则的思想背后,有个深层的假定,那就是历史发展有铁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单向而不可逆。浩浩荡荡,不可阻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种社会必须整体设计彻底改造的思路,就是卡尔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一再批评的那种极权主义思路。而在对待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的情感和价值判断上,田松与科学主义者们势如水火,而在对于科学技术与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判断上,却若合符契,亲密无间。因此,我们可以说田松是反向的科学主义者。 其实,既然放弃了科学主义的观念,就不应该那么迷信那种单向度发展的力量。田松在这一点上也同样表现出科学主义尾巴没有割干净的现象。所以说,尾巴尚未割尽,同志仍需努力!田松及其同伙,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像超女的广告里说的那样,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载 2006 年 4 月 6 日《科学时报》) 五、作业: 1 、回答问题:归谬法是从一个判断推导出荒谬结论,从而否定这个判断的论述方法。简要说说本文是如何运用归谬法的? 2 、请你从其它 文章 中的例子说明你对归谬法的理解。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303 次阅读|2 个评论
笔者小组内蒙古生态恢复案例进入全民环境教育读本
蒋高明 2010-8-24 22:24
蒋高明 8月21日上午,笔者在第四届中国(山东)生态文明建设论坛上获悉,笔者研究小组内蒙古正蓝旗巴音胡 舒案例进入《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中国环境出版社),本次论坛为《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举办 了首发式。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原中共组织部长张全景为本次论坛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 护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张文台上将、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兆前为进入《 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的案例单位赠送了图书。 《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系国家环保部推出的全民环境教育系列读本之一,原中央组织部部长张全景 为该书做序。该读本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主要内涵和理论体系,阐述了什么是生 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全书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案例代表性强,是一 本很好的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宣传生态文明的科普读物。 笔者研究小组在巴音胡舒嘎查的生态恢复实践始于2000年,至今已有11年历史。通过科学家、当地政府 、牧民以及有关企业的多方努力,采取以地养地、借助自然力恢复、以禽代畜创新畜牧业 思维等做法,该嘎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实现了牧民增收、生态恢复、自然保护、植被固碳、野生动物 回归等多方面共赢。我们的实验曾于2007年被《Science》长篇报道。11年后,我们的实验结果能够进入 全民环境教育读本,说明社会各界对我们的生态恢复实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图1 《简明生态文明知识读本》封面 图2 关联案例介绍局部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7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干旱警示:水坝是社会生态文明的标志
zbt92 2010-5-18 06:48
张博庭 西南特大干旱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水资源问题的高度关注。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三要素,不管是植物、动物还是其它生命,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没有水都不能生存和延续。所以,我们所看到的现实世界也一定是:没有水,就没有生态。不言而喻,没有生态,当然也就谈不上任何生态文明。 尽管水资源对生态系统是致关重要的,但是,不同的生态系统对水的要求也是完全不同的。一般来说,以人类为主的社会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要求是比较苛刻的。水少了(干旱)不行,水多了(洪涝)同样也不行。因此,纵观历史,我们人类几千年来的社会文明发展过程,几乎就是一部用水、治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控制、利用程度,就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社会的水资源需求不断的增长。目前,世界上的天然水资源分布,几乎都是无法自然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因而,人们只能通过建立水坝和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才能解决我们人类生存用水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尖锐矛盾。而且,在目前科技水平下只有通过利用这些一系列的水利工程设施,我们才能实现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调配,在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护社会生态环境。这就是我们当前人类社会的普遍现实。 根据联合国的调查,一个国家拥有的大坝数量及人均水库库容量,与该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紧密联系。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被定义为一个介于 0 和 1 之间的数值。该数值越接近于 1 ,表示人类发展水平越高。如果我们以每个国家大坝指标(即:每百万人口水库数和人均库容这两个参数表示)与人类发展指数对比分析,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各国水资源开发状况与人类指数紧密相关。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评价结果,按发展水平可将国家分为三类:即高度发展 ( HDI 0.8 ) 、中度发展国家( HDI 0.5 )、低度发展( 0HDI0.5 )。调查数据表明,一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与该国的人均水坝数量和人均水库库容完全成正比。 图 1 是我国和世界一些典型国家人均水库库容比较的情况。由图可见,我国的人均库容,远远的落后于发达国家。不过,这个图表所反映出来的差距有点夸张。因为各国的人均水库库容实际上还要与这个国家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紧密相关。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球平均值的四分之一,所以人均的水库库容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我国 2007 年的水库总库容是 6345 亿 m 3 ,能受大坝和水库有效调节的水资源量不到 3000 亿 m 3 ,人均还不到 500m 3 。即使按照人均水资源的占有比例扩大四倍,也还是不到 2000 m 3 ,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库容约 3000 多 m 3 的水平。这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开发程度,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 总的来说,以上的图表和数据基本上还是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出,全球水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和生态环境越好的现实。尽管目前社会上有大量的反水坝宣传,总是强调拦河筑坝修建水库一定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他们也能列举出大量的所谓事实来加以证明。不过,如果仔细分析,这些论据和实例绝对都是局部的和微观的。从全局和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水坝建设水平绝对是这个国家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体现。 为什么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普遍的现实都是水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生态环境越好呢?因为以水坝、水库建设为标志的水资源开发,是解决人类水资源问题的关键。众所周知,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可以归纳为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目前,一些片面的宣传都认为解决水少问题的重要办法就只是节约用水,解决水多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防洪。但是,如果我们注意到水资源问题常常是水多和水少同时存在,其本质是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那么,用水库蓄水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矛盾,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国际社会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普遍共识。 2006 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水资源报告》明确指出: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均不足:地球淡水资源尽管分布不均,也还说得上充足。很显然,报告明确地提出了目前世界严峻的水资源问题,主要是由于设施不足、管理不善造成的。其中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就是指发展中国家还缺乏必要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设施建设是管理的前提,我国黄河上最重要的小浪底水库建成以前,黄河曾多次出现严重的断流。小浪底建成后,让黄河有了足够的调蓄库容,水利部加强了全流域的统一管理。通过统一调度合理分配,完全杜绝了黄河断流的现象。现在,除了黄河之外,对于一些尚未完成开发规划的河流,由于缺乏足够的调控水库,我们还缺乏统一管理的硬件条件,无法实施有效的统一调度。难免会出现一些由于个别水电站管理不善造成的水资源问题。但是,即便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水电站水库的存在,也还是能够发挥出一定的水资源调节功能的。例如, 2006 年四川发生严重旱灾,国家防总紧急调动嘉陵江、岷江上几座水电站增加泄水,保证了川渝地区的水资源供应。然而, 2008 年我国广西的漓江出现严重缺水,却因为上游没有调控水库,只能束手无策。 水库、大坝的生态环境功能,更多的会体现在它的防灾减灾作用上。去冬今春,我国西南地区的到特大干旱,因为该地区缺乏大型骨干水库的蓄水,使我们遭受到巨大的灾难和损失。目前,我国天然水资源极为丰富的云南省的水库蓄水能力,仅为水资源总量的百分之六。一旦遭遇长期不下雨的气候,就难以满足正常的水资源需求。在当前的社会发展水平下,人类社会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农耕社会。没有人工调解的水资源作保证,根本就就无法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需要。以前,社会上曾经有不少人喜欢强调修建水库的生态环境影响,然而,事实上缺乏必要的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将会更严重。 纵观历史,我国社会对于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深恶痛绝。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社会水资源需求的快速上升,让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干旱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可能更加触目惊心。最近我国云南等省遭遇特大干旱之后,让我们整个社会经历了一次干旱造所成的生态灾难。 由于没有足够的水库蓄水调节,去年秋天以来干旱少雨的气候造成众多河流和小水库的干涸。不仅农业生产遭受损失,人畜饮水困难,而且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根据云南省林业厅的初步统计,持续干旱已导致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受损严重。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 343.8 万亩,中度以上就达到 170.03 万亩。云南省林业厅的工作人员和生物学专家认为:由于生态系统整体性强,本次旱灾的损害影响在短期内根本就无法恢复,有的甚至具有不可逆转的破坏性。除了个体死亡和繁殖受损之外,动物感染疾病传播疫病的可能性也极大。 根据《云南信息报》的记者报道,省林业厅 10 年 4 月 28 日给出了一个评估。此次干旱使云南省约 750 万亩自然保护区受到影响,重旱面积约 10 万亩,导致部分面积较小、生态脆弱的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水源枯竭、湿地面积缩小,野生动植物生存和栖息环境受严重影响,野生动物生存所需的水源和食物匮乏。例如,昭通市巧家县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发现攀枝花苏铁大面积死亡;南华县有 156 株野生苏铁(国家Ⅰ级)死亡;白马雪山国家级保护区 237 株红豆杉、约 3000 株珙桐等重点保护植物零星死亡。此外,还发现大量两栖类动物死亡,候鸟提前北迁,野生或云南独有动物野牛、滇金丝猴、斑羚、黑熊和猕猴等饮水困难,体质有所下降、甚至出现患病和死亡等问题。 图 2, 是一条枯水后干死在龟裂的河道中的鱼。严重的干旱对鱼类的伤害与任何水库建设相比,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有这些惨烈的事实,都生动的向我们证明了,现代社会里调蓄水库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生态保护作用。虽然建设水库所形成的人工湿地,确实可能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包括鱼类)产生某种不利的影响,但是,相对洪涝灾害和特大干旱来说,水库的生态环境保障作用,绝对是更大、更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走遍全世界始终都能看到水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越好的根本原因。 我国大型水库的建设落后,也有体制上的原因。由于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中,大型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不属于水行政部门 管理。这就难免会让我们从政府分工管理和社会舆论上,忽视大型龙头水库的水资源调控作用。实际上从水资源调节对社会的重要性上看,即使大型水库不能发电,人们也必须要建造大量的水库来调控水资源。不过,由于水库大了以后,水位一定会比较高,向下放水的时候一定会有巨大的能量要释放出来。如果不能把这些能量用来发电,反倒会对水库的设施和下游的岸坡造成巨大的冲击和破坏。所以,目前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大型水库,不采用放水的同时发电的方式来消能的。因此,所有的大型的蓄水水库就必然都是大型水电站。我国的情况也不例外。 然而,根据我国的政府部门的分工,大型水电站不再属于水利部门管理,而且还必须采用市场化的手段进行开发建设,以便减轻政府对于水利设施的公共财政投入。不过,这样一来似乎我国的大型水资源调蓄(水电站)工程的建设,就出现了与水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相脱节的情况。一方面水利部门不能直接操控和掌握重要的大型蓄水工程建设。同时具有重要蓄水调控作用的大型水电站建设,也不能得到水行政部门的应有重视和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这种市场化的开发手段,也难免会让社会公众忽视大型龙头水电站调控水资源的作用和它的社会公益性。同时,也给国内外一些极端环保组织,留下了挑拨离间和造谣污蔑大型水库(电站)建设的可乘之机。 与此同时,具有重要的水资源调节作用的大型水电站的开发,往往又都是投资大,淹没范围广,生态损失严重和移民人数众多的难题。所以,在实际当中大水电建设的难度,往往确实都比较大。所以,我国目前的普遍问题的是,小水电和径流式水电站开发的比较多,这虽能够获得一定的清洁电力,但是却无法有效的帮助解决水资源调控的矛盾。 在改革开放前,因为我国经济能力有限,所以很少建设大型龙头水库。改革开放后,虽然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很快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就遭遇到了国内外反坝组织所制造舆论阻力。在国内外极端环保反坝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造谣宣传的影响下,我国的公众舆论甚至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和领导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误导宣传的影响。大型水电建设首当其冲的成为了误导宣传的受害者。怒江水电开发已经被谣言搁置了 8 年;金沙江上最重要的调节水电站虎跳峡,本应在十一五期间开工,现在还差几个几个月十一五都要结束了,而虎跳峡不仅一拖再拖,甚至正在考虑替代和取消。 然而,这些被搁置的水电站建设,恰恰就是我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蓄水工程。 最近几年以来,尽管我国的水电建设的绝对速度并不算太慢,然而,迄今为止我国的水能利用率也仅为发达国家的 1/3 左右。 正是由于我国的水电在经济发展的腾飞时期严重受阻,所以,我国的水电开发利用程度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近几年在全球的发达国家都积极地致力于温室气体减排的时候,我们却以每年 2 、 3 亿吨绝对增量的煤炭开采,不断刷新着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新纪录。大量的煤炭开采和燃烧不仅引发了我国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让我们在 GDP 还远低于美国的情况下,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 同样也是由于缺乏龙头水库对水资源的人为控制能力,我国的社会、生态环境遭到自然灾害的冲击极大,一方面洪涝灾害频发,另一方面又是干旱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严重。从本质上说﹐这些都是由于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只能通过建立具有调蓄功能的龙头水库﹐增加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 总之,中国当前很多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必要的龙头水库(水电站)建设。龙头水库存储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效益,是非常显著的。例如:美国目前建有大小水坝 8 万多座,水库总库容约为 1.35 万亿立方米。相比之下,理论上说我国水坝的数量比美国还要多,而我国的龙头水库的建设却要落后很多。目前我国水库总库容仅为六千多亿立方米,水库总蓄水量比美国小一倍多,如果以人均水库蓄水量来比较,差距在 10 倍以上。 我们与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缺乏具有调蓄能力的大型龙头水库。然而,正是这些大型龙头水库存在,保证了美国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水资源和清洁能源供应,造就了美国今天的绿水青山。而中国所存在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都是由于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还缺乏必要的大型水库建设。 可以断言,无论是历史还是国内外的普遍现实都已经证明,一个国家的水坝建设水平和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就是其社会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要实现中国的全面现代化,必须要加强必要的水利水电建设,加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才能保障我们社会的生态文明。
个人分类: 三峡|4117 次阅读|0 个评论
雨中护林人
尕海湿地 2010-4-9 11:18
雨中护林人 斜雨刺泪涟, 湿衣夺热寒。 高山把路挡, 暴溪追后面。 护林山中转, 林冠作雨伞。 树下是地毯, 惊雷震胆寒。 非法把林砍, 生态要遭难。 护林有艰险, 责任大与天。 山里乌云散, 阳光暖心田。 湿饼口中衔, 边把衣晾干。 四山叠翠现, 彩虹连与天。 雨水洗完澡, 踏歌把家还。 李军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有机农业之殇
jiangjinsong 2010-4-3 21:15
《法人》:有机 农业之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1日15:53 《法人》   在有机产业刚刚兴起的中国,尚没有形成促进有机产业健康 成长的积极土壤,低碳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注定只是理想   文 本刊记者 马丽   低碳、食品安全不久前闭幕的两会讨论最多的话题都和有机农业撞上了,国家大力支持低碳产业发展,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这些信息如果真能落实, 像明毅、张和平这些投身有机农业后苦闷了十年之久的商人们或者可以看到希望了。   再有前景的产业,如果连亏八年甚至十年,谁还愿意坚持?云南好宝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下称好宝箐)是云南第一家拿到国家环境保护部有机食品 发展中心(OFDC)认证的企业,从2002年进入有机行业起,好宝箐连亏八年,在它背后云南二十多家有机农场所剩无几。老总明毅很无奈,我坚持下来就 是兴趣。话虽如此,但是商人无利而不往,《法人》记者看到的明毅,脸上堆满了愤懑。   另一个有机商张和平是惠州市尚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在有机行业折腾的时间比明毅还长,几经腾挪,始终都没有离开有机行业。与明毅一脸 的不得志不同,张和平更喜欢自嘲,他形容自己是高处不胜寒。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张和平觉得自己做这行有点感觉了。   绿色、健康、无污染、低碳经济,《法人》记者不是故意要把这么美好的一个产业说得危言耸听。要把有机事业做好,从内来说,既要具备传统农业管理 经验,还要深谙商业营销之道;从外而言,需要净化的市场环境和政府的支持。在有机产业刚刚兴起的中国,尚没有形成促进有机产业健康成长的积极土壤。    最无奈的低碳产业   明毅和张和平有同样的苦恼,他们的有机农场都遭受过当地农民的嘲笑,看他们种菜,该除草时候不除草,该施肥时不施肥,还企业呢。   是的,这就是有机蔬菜。依照国际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生产,有机蔬菜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即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 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同时还必须经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全程质量控制和审查,以保证其无污染、富营养和高质量的特点。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蔬菜,按照质量标准体系分为普通蔬菜、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四类,质量安全要求逐级递增。   直到今天,很多中国消费者并不清楚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与有机蔬菜有什么区别。明毅告诉《法人》记者,无公害和绿色蔬菜是我国特有的蔬菜标准, 国际上并没有这种蔬菜类别,这两种蔬菜可以使用一定量的农药和化肥,只要不超过国家控制的范围即可。   无公害、绿色蔬菜重在对蔬菜本身的检测,而有机蔬菜重在过程控制。OFDC宣传培训部张爱国主任向《法人》记者介绍,蔬菜生产基地,只有在其产 地环境、缓冲带、种子种苗来源、栽培管理、土壤肥力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要素符合《有机产品》标准的情况下,并且经过了至少2 年的转换期,才能获得有机产品认证。   一句话,有机蔬菜的核心是尊重自然,它的低碳性体现在其循环经济模式中。   农业对碳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化肥上。现代农业对化肥的依赖性非常强,美国规定一公顷不得超过250公斤,而我们国家已经超过两三千公斤。农业对碳 的排放则主要体现在猪牛羊等牲畜的粪便上,有专家做过测算,一头牛的粪便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是人类的八十倍。   而有机农业的循环经济模式正好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杜绝化肥的使用,转而利用牲畜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机农业是非常完美的低碳 产业。   但是这个完美的产业成本相当高。因为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有机农业风险大、产量没有保证,而且产品品相甚至不如普通 农产品 ( 14.57 , -0.03 , -0.21% ) ,再加上有机施肥和人工除草等需要大量劳力,有机农业的成本会高出传统农业 2~3倍。   正是因为有机农业的高成本及其对环境的贡献,欧洲提出了有机农业与公平贸易的概念,对有机农业进行大力补贴。而我国对有机农业的支持制度还 没有真正建立,到目前为止明毅尚没有获得国家的一分补助,同时还要每年支付一万元的认证费用。   与此同时,由于国内消费者经济水平以及环保意识相对滞后,高价的有机蔬菜在国内市场还难以被接受。在云南,明毅的好宝有机菜只比普通蔬菜贵 一到两倍的价格,即使如此,明毅的菜还经常卖不出去。   惠州的张和平与明毅的状况类似。    农业和商业的两头摸索   一年几十万的亏损。明毅和张和平都开始摸索出路,只是两人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明毅认为失败的原因是不懂商业化操作,而张和平的思路是从传统 农业中吸取经验降低成本。两人的不同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明毅最初的营销思路主打超市和卖场,好宝有机蔬菜在云南家乐福、美辰百货、好又多、百盛等超市都有销售,但是云南的有机蔬菜价格上不去,超 市还要从中抽取至少十个点的利润,四五年下来,竟然无利可图。再加上好宝箐与部分超市的关系处理不好,经常出现摩擦,一气之下,明毅将超市所有蔬菜下架。   这么坚决的放弃超市渠道,还与明毅从成都的一位有机蔬菜经营者那得到的启示有关。成都这位搞有机蔬菜的经营者是位太极教练,他的农场是自称有 机,因为没有申请有机认证,也没有打商标,完全是凭自律做有机。每天有好多弟子去他的农场玩,这位教练就趁机给弟子们灌输有机理念,弟子们也非常认可教练 的蔬菜,纷纷向其他朋友推荐。靠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教练发展了60多位固定会员,每天从他的农场取菜,五十块钱一袋,而且从不讲价。   受此启发,明毅决定开发会员制销售模式,会员分成金卡、银卡不同级别,预先缴费,每天消费额从卡上划拨,目前好宝箐的固定会员发展到100多 个。   今年2月份,明毅到深圳考察,在一家沃尔玛超市了解到北京有机农庄和广东东升的有机蔬菜月营业额都达到30万,明毅又心动了,只要价格上来,超 市还是最可观的销售渠道。   张和平降低生产成本的思路来自于一对农民父子的启发。广东揭阳的一对搞有机农业的父子请张和平过去传授有机经验,而看到父子有机农场的张和平既 感动又很惭愧。   父子二人凭借传统的农业经验把有机茶厂、花卉厂、养猪场和鱼塘搞成了高循环经济的链条。建立沼气池,利用沼气燃烧发电,每个月省下的电费就有一 万多,电力用不完还买了冷柜,帮助当地的小商小贩储存蔬菜,一筐菜收个几块钱,沼渣沼液作为肥料使用,肥力好不说,还是非常好的病虫防治剂。   在养猪技术上,父子二人也很有一套。他们先把粮食转化成白酒,利用酒糟繁殖EM菌(一种有益微生物),把酒糟当成EM菌的载体掺到玉米粉、豆粕 中,比市面的饲料效果好,成本又低。此外父子二人很好地利用了当地资源,当地有一万亩的鱼塘,他们把其中的小杂鱼收购回来作为蛋白质饲料,省去了工业鱼粉 的高额开支。   靠这种循环经济,父子二人的猪肉品质好,成本低,别人亏的的时候他们可以不亏本,别人赚的时候,他们赚的更多。两个没有文化的人怎么能做的这么 好?   回来之后,张和平悟出了一个道理:做好有机农业就要向传统农业渗透,要尊重前人的积累,向传统农业学习。由此他相信,有机农业的成本不一定会比 传统农业高,产量也不一定比传统农业低。    良心耕种的代价   在明毅和张和平逐渐摆脱自身发展困惑的时候,他们试着用更为宽广的视野审视整个行业,这一看,却颇为心寒。   今年2月,明毅从昆明飞到珠海,当天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开庭审理好宝箐诉珠海市康捷农畜产品有限公司(下称康捷公司)和广东吉之 岛天贸百货有限公司侵权一案。   原告席上的明毅神色凝重,当听到康捷公司律师辩称的康捷公司之所以侵犯好宝有机蔬菜品牌,是因为向好宝箐购买有机蔬菜,好宝箐拒绝供应, 但是康捷与下游客户有合约必须履行时,明毅的脸色变得铁青。   2007年底,康捷公司向好宝箐订购了200公斤的有机蔬菜,此后两年多的时间一直没有再向好宝箐发出订货邀约,却一直以好宝名义给下游客 户供货,那个时候我正因为产品卖不动而发愁,恨不得他多买,怎么会拒绝供货。   像康捷公司这样的侵权行为很多,经常有公司跟好宝箐订购样品,一次买个三五斤,然后就没有了下文。明毅很清楚他们是拿着样品给下游的客户验货, 真正供货的时候还是假冒伪劣产品。   这不只是商标侵权的问题,而是食品安全问题,难道非要搞成像三鹿奶粉那样才能引起重视吗?明毅对食品监管部门在流通环节的监管非常失 望,在给超市供货的四五年间,没有任何执法部门对他们的产品进行检测,也就是说他们的有机蔬菜不管是真是假,甚至是海南毒豇豆也没有问题。   《食品安全法》已经实施一年了,明毅对这部法律的实际效果感到非常失望。   而在张和平看来,流通环节的假冒伪劣还不是最严重的,即使在流通环节加强了监管,也是治标不治本,包括有机蔬菜在内的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源头都在生产环节。   说句心里话,我见到的大部分获得有机认证的蔬菜操作都是违规的,而且是严重违规的,不用化肥农药根本做不到,做到了,菜就要完蛋;做不到,一 旦东窗事发,企业就完了。张和平坦言。   对于有机蔬菜来说,对生产源头违规的控制主要体现在认证上。目前市面上充斥着一些认证咨询机构,只要交钱就能帮助企业拿到有机认证。既然有机认 证非常严格,需要两年的转换期,而且每次认证只有一年有效期,他们是如何作假的呢?   明毅向《法人》记者解释,有机农业重在过程监控,对农药杀虫剂这一块并不检测,如果蔬菜生病使用抗生素、杀虫剂是检测不出来的,这是有机蔬菜监 管最难的一块。如果你坚持认证,就不能使用任何化学类药物,但是不用的话蔬菜风险很大,因此有机蔬菜也是良心耕种。   对于明毅的这一说法,张和平表示这是事实,但是也不能一竿子打死。目前全国享有有机认证资质的机构有20多家,其中OFDC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认 证机构,也是中国唯一获得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简称IFOAM)认可的有机认证机构。为了保持其IFOAM成员资格,OFDC的认证很难买通。   但是对于OFDC,明毅也颇为不满。在其起诉康捷公司侵犯有机商标权的诉讼中,明毅请求OFDC给予协助,共同加入诉讼,维护有机认证的权威 性。但是OFDC给予的回复是,这个事情很好,但是他们没有先例,而且工作繁忙。   我们坚持了半天,结果认证机构不支持。明毅觉得自己的坚持很荒唐,有时觉得在中国认认真真做事情就是死路一条。    等待春天   在中国搞有机一定亏损吗?当然不是,有一些主攻出口或贸易的也能赚钱,有的甚至很赚钱,他们或者产品不是投放在中国市场上,或者不需要自己亲自 去种植有机蔬菜,不必直接遭受良心蔬菜的拷问。   只是在中国市场环境下,搞真正的有机必然要经历一番高处不胜寒的痛苦。你说自己是搞有机的,同行业的人当着你的面都说假的假的。需要钱的 时候,没人理解你,没人看好你,消费者更会误会你,东西好没错,可是再好也不应该这么暴利。张和平如此感慨。   但是好在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和耕耘,明毅和张和平都看到了希望。2009年明毅减亏38万元,他希望今年可以走平,而张和平的月收支也逐渐实现了 平衡。   最近明毅从农业部门得到消息,政府对有机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通过有机认证以后按照单品给予补助,每个品种补助1万五千块,按照此算法明毅的四 十多个单品的补助将会非常可观。但是这个消息也只是听说而已,还没有最终文件出来。   根据官方统计,我国获得有机认证的有机产品种植面积已达到约100万公顷,有机产品出口总值超过4亿美元,国内销售总额超过40亿元。相比中国 的广大市场来说,这个数字可怜了些,但这也说明中国的有机蔬菜市场前景广阔。   郁闷了十几年,明毅和张和平的春天也该到了吧?明毅在洱海附近新开辟了100多亩的新农场,他打算在这里种植反季节蔬菜;张和平则在惠州开发了 一块1000亩的农场,已经有投资进来,甚至准备把这块农场打造上市。   两人眼下的困惑就是人才,明毅想要营销高手,张和平要找的是真正懂农业的人。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110 次阅读|6 个评论
生态文明排序好!
hhanb 2009-8-23 11:11
生态文明排序好! 这个暑期本人绕着黄海与渤海的海岸线走了一趟,既看到了美丽的都市风情也看到了壮阔的海景。不过 同时也感受到环境与生态危机的严重。比如,几乎所有到过的城市,灰霾都比较严重,尤其 是早上,尽管是晴天,太阳明明挂在东方,可从高处望过去,整个城市完全被灰霾所笼罩,眼前一片灰蒙蒙 的景象,头顶也难见那怕是一小块的蓝天。另外,流经市区的河涌与排污渠里的水大都严重污染,这些水 源源不断地注入大海,海面也不像想像的那么碧蓝。回来后,听人说谷歌上有中国海岸线与国外的对比图, 上去一看,这才发现我们的海岸线几乎整个都处于重度污染之中。 好在总有人要担当先知先觉者,日前我国首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排名出炉,就是有益尝试。依笔者 的看法,重要的不在其排名的先后,而在于如何唤起全体国民全新的环境、资源与生态意识的觉醒。 读过这则消息后,笔者有几点想法: 首先我们要真诚地感谢主持此项工作的杨开忠先生,他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其次,排序所揭示的GDP与生态文明指数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意味着片面追求GDP就是正确的。再次,即使 排名靠前的的地区也绝对没有可以自豪与骄傲的资本,因为即使是做的最好的,比起发达国家的生态 文明仍存在很大差距。最后,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究竟该怎么走,值得 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绝不能走经济发达地区走过的老路,更不能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记得,伴随改革开放一直有一种声音,呼吁人们不要被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所迷惑,一定吸取西方 发达国家曾经犯下的错误,可是我们的市场经济与城市开发的步伐,许多时候都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处于 无序状态。或者说是处于冒进状态。这些年来,我们的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可我们也付出了巨大 的环境资源与生态代价,有的甚至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最后,我想说得是这个生态文明排序的指标体系并不完善,比如蓝天指数就没被采纳。许多地方的环境 检测部门得出的数据说,空气质量好,可就在这样的空气条件下,人们却看不到蓝天。还有如果不下力气 治理城市急剧增长的汽车尾气排放,不适当扼制无限膨胀的汽车消费,再好的生态文明排序也无济于事。 近年来,恢复自行车道的呼声越来越高。笔者亲眼所见,就在几年前,所在城市大规模地拓宽机动 车道,原本完好的自行车道一夜之间,荡然无存。十几二十年的光景,愣是把一个自行车大国,变成机动 车大国。这样的社会结构是否适合中国国情,我们一定要算好这笔账:中国每个家庭都拥有一部轿车,每个 家庭都拥有自己的别墅,如果这要的话,我们还能指望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我们的国土还能承载得起吗?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潘岳先生的生态文明观
蒋高明 2009-7-21 10:25
蒋高明 最近,《第一财经日报》吴乐晋文章《环保部副部长潘岳中国传统文化促生态文明说引起东西方关注》,介绍了环保部潘岳副部长有关生态文明的观点。笔者和潘先生有过一面之交。那是三四年前,在环保部(当时还是环保总局)邀请的北京部分专家记者座谈会上,他是东道主。我与他做对面。按照惯例,每个人介绍自己从事的研究或者感兴趣的环保话题。当我介绍自己的工作时,他对我提出的中国秸秆为主的生物质资源比较感兴趣,还插话几次。记得他较关心的是如何操作,我提出的思路是过腹还田,引领农民做,政府适当补贴,因为生物质电厂是得到国家补助的。那次集会有很多在环保领域有影响的人物,如自然之友的粱从戒先生、绿家园的汪永晨女士、地球村的廖晓义女士等,学者方面,有北京大学的郑也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周孝正教授、清华大学的汪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郑易生研究员等。当时记得潘先生的一句话是,在环境保护方面,要清楚谁是我们的朋友,NGO就是我们的朋友。的确,许多环保声音是环保NGO发出的。 后来,读过潘先生寄来的大作《西风胡杨》,并在《绿叶》上多次看过他关于生态文明的文章,应当说,潘先生是中国生态问题的积极倡导者。笔者也曾经在《绿叶》上写过几篇文章,都是针对具体环境问题的评论文章。现在《绿叶》演变成专门发表著名学者关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政治改革方面的严肃话题的文章,近几年我没有在上面发表文章,甚为惭愧。潘先生的观点笔者是十分赞同的,险隘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发展观将带来人类文明的毁灭,人类必须和自然搞好关系,其中传统的道德文明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当然,西方对潘的观点,多少有些溢美之辞,如他们甚至认为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够让人类避免毁灭,对于这些,我们仅作参考而已。中国显然要发展,如果我们不发展,当然没有了环境污染,但凭什么西方人享受,让中国人受穷呢?世界上每5个人里有1个是中国人,中国发展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显然是举足轻重的。但如何发展,是门大学问。科学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是个美好的方向。 下面是记者对潘先生观点的报道。 环保部副部长潘岳中国传统文化促生态文明说引起东西方关注 2009年07月06日 04:19第一财经日报 吴乐晋 2500多年前的孔子、老子和印度来的释迦牟尼可能为我们今日正在变暖的气候和越来越糟糕的生态环境提供药方。 国外媒体近日高度评价了东方传统文化可能对世界生态文明所作出的贡献,而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正是这一话题的兴起者。 去年底,潘岳发表了一篇《中华传统与生态文明》的文章,今年1月,他在一次环保论坛上又一次引用了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事过半年,因美国等发达国家过度消费和无节制欲望而导致的金融危机,使得阴影中的西方人隐隐希望东方智慧能够对这个星球起到救助作用。 从文化上看,西方工业文明的基础就是人类中心主义,即将人视为自然万物的主宰和中心,就是将自然视为不断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对象。事实上,人的欲望可以无限,但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金融危机证明了这种文明的缺陷。潘岳认为,向来追随工业文明脚步的中国,现在该反躬自省,不管是儒学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还是佛教的众生平等,都已经帮助中国文明延续了几千年,是阻止环境危机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文化支柱。 对中国人而言,这些言论并不陌生,在民间或者学者范围内都有过讨论。但这个话题再次受到关注,不得不说与潘岳的中国环保风暴制造者的身份有一定的关系。 潘岳第一次以环保总局新闻发言人的身份出现,是在2003年8月13日清理整顿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他向社会通报了十大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情况。43岁的潘岳,开始正式成为环保系统的明星人物。 2005年1月18日,新闻发言人潘岳向媒体通报了全国30个严重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名单,并责令立即停建。三峡总公司、国电、华电和大唐,一系列显赫的名字悉数在列。2007年1月,环保总局又发动了第三次环保风暴。 遗憾的是,即使在原环保总局升格成环保部之后,国内的环保部门仍然未能摆脱相对弱势的尴尬处境。 向来敢于直言的潘岳说:我可以坦率地说,环保部门依然还不是一个强势部门。这位有责任心的环保部副部长近年又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探讨环保问题的解决之道。而他最新的这些文章和言论看来还得到了国外的喝彩。他很赞同前年戈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说的一句话:环境不是政治问题,而是一个道德问题。 潘岳又将中国的儒释道提炼为一个字:度。他说,度不仅是中国政治智慧,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更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 对度的理解和把握,又具体分化为中国的茶道、商道、剑道、酒道、弈道、医道、药道、江湖道等。潘岳期望,中国能够形成自己的生态文明生存发展之道。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127 次阅读|4 个评论
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理念的重大意义 转
edisonlou 2009-6-24 13:54
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理念的重大意义 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理念的重大意义    http://www.sina.com.cn 人民网   胡锦涛同志10月15日在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十七大作报告时,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被代表们认为有利于着力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10月16日新华社)   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导致这样严重的结果,是长期以来 ,GDP增长率是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不成文标准,导致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律。特别在经济利益面前,一些地方的环保概念常常弱不禁风,甚至不堪一击。于是,导致了这样情形的出现: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损害。   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确有问题,它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片面强调GDP增长会助长盲目消耗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社会失衡,反过来又使GDP的增长难以为继。所以,以牺牲能源消耗、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某种经济增长,带来的只是一时的经济数字的增高,留下的却是长远的危害和隐患。我们只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对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因此,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要求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一个指标性的问题,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某些区域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错误执政理念。   据悉。为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国家将实施危险废物处置、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九大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未来5年全国环保总投入预计将达到1.3万亿元。这样的目标设计,对于降低和杜绝环境污染有着举足轻重的重大意义。当然,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只是反映生态文明的一个方面,而要实现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不仅需要我们的各级政府和官员形成良好的环境政绩观,同时,还必须切实解决环境执法难题,构建起环境监管的长效机制。对于破坏环境的违法项目,都必须依法取缔,因为,我们的大好河山再经不起先污染,后治理的折腾了。   今日中国已跨过了人均2010美元这个经济成长门槛,正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经济有了一定能级和规模后,现代化建设更要突出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特别需要明确一种认识:社会层面的发展,其中包括人民生活质量、公共服务水平、民主法制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等,都应成为对各级政府评价的重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就透射着这样的内涵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个人分类: 相关论文|2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百家争鸣: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之间的思考
生态人 2009-4-17 14:40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之间的思考 引自: 诗哲魂: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之间的思考 /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64384.html 生态主义是关于未来的世界观,它是后现代文明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究竟是如何代表未来绿色文明,至今人们还看不到它的前景。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它不同于我们现代工业文明,更不同于农业文明社会,它是一个与当代社会完全不同的文明社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否仍旧是科学技术,这依然是一个未知数。也就是说,科技力量在生态文明中是否仍旧处在中心地位,这是未来绿色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 当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去选择一个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时,实际上,我们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科学技术是导致现代环境灾难的力量之一;坚持这样的科学发展观,是否仍旧坚持科学技术本身对自然继续破坏呢?在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天然矛盾性,讲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损害生态文明;尊重生态文明,自然要抑制科学盲目的发展。 不从过去旧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科学发展观自然是一种循环式的自我论证,继续维持着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继续破坏,只不过是改变了一些具体做法而已,从环境的破坏转向以人为主的自然,从粗放掠夺自然完成了到精细征服的过度。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放弃对环境掠夺与伤害,因为科学依旧把自然当作对象进行研究,因为发展依然是人类追求目标。在科学技术之上的发展,把人类与环境矛盾推向一个无法解决困境之中,这是不言而喻的。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学技术,能否自然产生一个生态文明社会呢?当科学技术仍旧把自然作为物质财富掠夺对象时,发展是否就意味着对环境的持续破坏呢?因为,人类对物质财富需求必须要通过对环境的征服获得,科学是人类征服自然环境最为有效手段和工具,自然作为人类永远占有、掠夺和研究的对象,发展就必然是为人类利益而存在;这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显现出现的必然趋势。科学技术能否以自身智慧和力量,完成生态文明和绿色技术选择,这实际上,就是与虎谋皮,你不改变科学发展观内涵,不改变人类对物质财富消费习惯,就根本改变不了科学发展对自然环境破坏,也就未能全面实现生态文明的社会转变。 如若仍旧在过去的科学发展观中,继续坚持科学技术进步,仍然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仍然坚持掠夺自然财富,忽略了在生态环境中并非是人的利益为主要,忽视了在人的发展中并非可以完全不考虑环境整体利益,或者说,完全将生态文明希望寄托于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上,这仍然是人类社会的悲哀;因为,这种科学发展观,仍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自然的、反人类的、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思想,人类不过是自欺欺人希望生态文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但实际上,不改变人类与环境之间交换关系,不改变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财富消费依存关系,不改变利用科学技术去征服自然和控制环境智慧,生态文明的社会仍然是一个虚幻的乌托邦。 当我们面对这个前提科学技术是造成自然危机原因,我们却仍旧要坚持在其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利用科学技术建构一个生态文明。在循环论证中我们陷入了一种困境:猫咬住自己尾巴,在原地转圈,丧失了生态文明选择方向。 我这里要质问的是:当代科学发展观明显地缺少对生态文明前提反思性,缺少对科学技术本身限制性思索,缺少对自然尊重,对其它生命与其它物种尊重,缺少对人文情怀自然关爱理解与推广;人们对生态文明社会渴望,是否可以在另外一种科学技术中完成呢?离开了科学技术选择人类,是否就没有了生态文明社会发展前景?这个科学发展观中究竟包含多少未来生态文明因素,或者说,科学发展观中是否具有未来生态文明选择可能性。 实际上,在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之间,明显地有着非常大的困惑在其中,这决定了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其一,如果继续坚持原有的科学技术发展观,这不可能达到生态文明,因为,科学技术本身是造成环境危机根本原因;其二,如果改变科学技术当代样式,探寻新的生态科学技术与绿色文明相结合的道路,那么,就有一个如何面对当今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其三,如何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观生成出一个绿色生态观,这自然是对当代科学技术进行反思基础上,改变科学技术原本模式,并且要加入许多绿色科学技术成份在其中,才可能满足未来生态文明社会需求。 因此,在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之间的确存在一个必须要辨明的问题:当科学技术带着前一个时代工业文明烙印和足迹,进入绿色文明社会之际,人们是否可以轻易地放弃先前固守那些理念呢?或者说,在科学发展观中如何生成出一个生态文明,生成出一个绿色科学技术呢?两者的悖论是显而易见的。你要不彻底放弃原先的科学技术,干脆重新寻找绿色科学技术;要么,你就从改良的科学技术中,寻找适合未来生态科学技术,两者必具其一;否则,谈生态文明,或者说绿色科学技术,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当科学技术本身是环境生态破坏的最大危险时,你无法摆脱这个悖论所设置下圈套;所以说,一方面谈科学发展观时,一方面还要说生态文明,这本身是理论上不彻底的表现。 人们不可能利用科学技术本身选择生态文明,如果可能,就必须要放弃那些显然不符合现实提法,因为,它违背了历史统一性,出现了逻辑上矛盾性,这种前后不一致性会影响人们认识判断;科学和技术是造成当前生态危机主要原因之一,科学技术中能否发展出一个生态科学支撑起未来的社会,人们也仍旧不清楚,或者说,就生态文明与科学本身发展关系来说,人们不会放弃科学,选择没有科学介入的生态社会,那无疑是返回到原始时代,这是不可取得。当我们提倡科学发展观时,我们自然是在否定先前工业文明,否定那个由科学技术带来的环境灾难,否定先前那社会文化制度带给自然破坏。 对这些问题质疑起因于,科学技术本身是造成环境破坏最大原因之一,在大力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人们如何对这个悖论中的问题,既要保持清醒头脑又能够清除由此引起的混乱意识。说白了,就是利用科学技术本身去建成一个生态文明社会,利用科学发展观去建设一个绿色未来,这是否可能?我们仍旧坚持科学发展观,这是否与生态文明冲突呢?生态文明出现在当代社会并非偶然,面对世界日益深陷环境灾难现状,人们才从反思现代工业文明中开始寻找新的人类发展方向,生态文明是这个新方向,但是,如何处理科学与生态之间关系和矛盾,是标志未来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关键。 如若不是科学技术本身带来强大力量,改变了整个自然面貌,改变了环境,改变了生态,人类恐怕永远都不会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危机;强大科技力量,让整个生态环境处在人类技术干预和破坏之下,科学发展观仍旧是这一最为重要思想来源;这就是说,人类科技力量超越了自然最初设定界线之后,科学的发展就是导致环境恶化的最终原因。在这样条件下,谈科学发展观,如果不清楚界定其内涵,容易造成思想的混乱,影响人们对生态文明理解,影响人们对未来社会判断。 科学技术在生态文明选择中究竟处在什么地位?什么样科学发展观能够满足人类生态文明需求?在科学技术前提下,是否具有生态文明选择性前提条件?把科学技术控制在何种范围之内,才能为人类造就一个绿色社会文明?一个借助现有的科学技术达到绿色文明、或者说生态社会时代,还是通过另外方式文明与技术的创造途径,用很少科学技术含量达到生态文明,其中,在如何确定科学技术对生态文明地位上,这仍然是一个不能够回避的问题。( 2007-10-31)
个人分类: 生态人生4:生态文明|44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技术创新与政策创新联动促进生态文明
pxyeco 2008-11-20 17:31
窥探人类文明发展史,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每一次演进,都是以生产工具改进和技术进步为原动力的。解构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技术创新是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 但是,政策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障,是构建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核心问题。一个事例是有关环境监测基础性研究的。环境管理者都希望研究者能开发出一种高效、低费用的环境监测技术,从而能实现单源全时监测,降低环境管理费用。但是,这种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必须基于化学传感器技术和纤维光学技术的大量基础性研究上进行。显然,这类基础性研究具有重要而广泛的意义,但是由于实用性不强、研发的风险投资巨大,而被许多研究者所忽略。研发的成本效益比过高,直接导致了此类基础性研究难以开展。 另一个事例是有关沼气技术推广应用的。在我国,沼气技术一直是作为农村生活能源和养殖污染治理的关键技术予以推广的,也是我国生态农业模式中的核心技术。中央财政安排了农村小型公益建设补助资金、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等许多项目予以资金补贴。理论上讲,农户建造沼气池能获得沼气、沼液和沼渣利用所带来的收入,建造成本还有政府分摊,应该是具有财务可行性的。但是,笔者在贵州、湖南等地调研发现,许多农户即使能获得政府补贴资金,也不愿意建造沼气池。一些经济上的考虑,如沼气池运行的劳动力成本过高等等,促使农户做出了不采纳沼气技术的决策。模型研究发现,农户采纳沼气技术的决策受到许多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单靠政府补贴这一经济激励手段,还难以实现沼气技术富有成效地推广应用的目标。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技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联动。换句话说,科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策保障。这种政策是多样性的,包括经济激励类政策、行政管制类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类政策和宣传教育类政策等等。其中,经济激励政策是科技促进生态文明的根本性保障。经济理论认为,无论是科技研发者还是科技应用者,都是追求最大化利润的理性经济人。经济主体做出技术研发或技术采纳的决策,都有内在经济原因,都受到成本效益规律的驱动。如无较强的经济政策作为保障,环境友好型技术从研究开发到采纳应用的每个阶段都将会困难重重。因此,要充分发挥经济激励类政策在环保技术推广与应用上的引导作用。 注:本文作者是博主彭新宇,文章思想已另行成文并在《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2期上发表。
个人分类: 环境经济理论|4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文明: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
pxyeco 2008-1-1 09:33
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从发展目标上看,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纯地进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而是要追求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一体化发展,它并不悖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发展途径上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形成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的产业结构是一种以环保产业为基础的绿色产业结构。这要求我们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生态转型。通过各种清洁生产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强现有产业的技术改造,关停并转一些重污染行业企业,优先加强节能、低耗、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要发展以环保产业为主体的逆向产业体系。逆向产业是指为人口再生产和环境再生产服务的产业。环保产业是专业化从事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逆向产业。发展环保产业应按照产业之间横向共生和纵向代谢的关系,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进行统一规划,从而实现环保产业和其他产业的生态和谐互动,发挥其“绿色屏障”作用。 生态文明的增长方式是一种环境优化增长的循环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操作原则,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手段,使之改善和促进经济增长,从而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这与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的目标,这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应有新举措。在原则层面,应提倡生态系统的“再修复”,重视对环境资源和自然财富的修复和维护;在操作层面上,应重点通过区域层面即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带动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实践;在技术层面上,应加强环境无害化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先进适用技术;在政策层面上,应建立消费拉动、政府采购、政策激励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 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是一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绿色消费模式在广大消费者中提倡绿色消费,既要减少消费环节的污染废弃物排放,追求消费品的节约及循环利用;又要使消费者增加对绿色消费品的消费偏好,诱导消费品生产者在生产环节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立绿色消费模式,在进行绿色优质消费品品牌化建设的同时,需要环境经济政策配套。对生产者的环境友好生产行为进行财政支持,如进行绿色补贴、减免税费、绿色信贷等,降低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成本,实现消费品的优质优价。对生产者的污染环境行为征收环境税费,使其产品成本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对消费者消费行为,如购买打印机墨盒,可以通过押金退还等经济手段,实现污染性产品的集中回收处理。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经济形态的全面革新,在宏观上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中观上要优化产业结构,在微观上要创新消费模式。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 注:本文作者系博主彭新宇,修改稿已发表于《大众科技报》 2008 年 2 月 26 日,并被收录入某省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学习资料汇编。
个人分类: 环境经济理论|647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