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易感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余额宝的喷嚏到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叹息
热度 4 x0xu0008 2014-2-13 20:44
今天一条“余额宝昨天没收益”的新闻在百度搜索中排名非常靠前,很多评论接踵而起。比如“余额宝一打喷嚏,投资者集体感冒”。 余额宝是 2013 年 6 月到现在理财市场是一款发展非常迅猛的产品。截至今年 1 月 15 日,余额宝规模突破 2500 亿元,用户数超过 4900 万户,所属的天弘基金超越华夏基金,成为国内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 余额宝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不仅仅是因为高收益(年化收益率 6.298% , 2014-02-12 数据),最主要是低门槛,比如一元起卖,这是余额宝吸引大量用户的关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各种理财产品,动辄 5 万元起,高门槛限制了用户的进入。 尽管经济学家用各种理论来解释余额宝,比如长尾理论(下图),但是我准备只用一个词“薄利多销”来解释余额宝。银行之所以不能做到这种“薄利多销”,是因为管理小额存款的成本收益使薄利变无利,电子商务得天独厚的优势才能确保这种薄利。 银行的客户分为少数的有钱的(比如至少 5 万)和大多数的没钱的( 1 元到 5 万之间),相似的,同各种复杂疾病相关的易感基因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少数的能导致很高疾病易感几率的基因,另外则是大多数轻微增加疾病易感几率的基因。以乳腺癌为例, BRCA1 , BRCA2 就像有钱的少数,而其它成百上千的基因变异,通常是一个氨基酸的变异,则像没钱的大多数。传统上,疾病检测常常依赖这些重要的少数,就像实体银行依赖少数有钱客户一样。现在,电子商务处理大数据,降低成本的能力使没钱的大多数草根得到了更多的关注,那么,疾病检测是不是也能使多数的轻微增加疾病易感性的基因实现屌丝的逆袭呢? 要想使基于多数的轻微增加疾病易感性的基因的疾病检测变成现实,需要的条件和电子商务类似,那就是发现尽可能多的这样的基因,并且使针对这种基因的检测成本大大下降,因为很显然,检测一个或几个基因的成本相对较低,而检测成百上千的基因变异的成本则相对较高。幸运的是,后者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因为得益于技术进步,现在针对上百万个基因变异的芯片的成本也能大大下降。前者,也就是鉴定更多的同疾病易感性相关的轻微增加疾病易感性的基因,则成为现在疾病检测和预防领域的一个主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现在在疾病检测领域,还没有余额宝这样的产品,对于像乳腺癌这样的疾病的检测,还是微微的叹息。
个人分类: 科普|5820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