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雨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雨水到惊蛰
pingguo 2020-3-9 14:09
每年的这个时候, 在青城山, 下雨的概率非常高。 当雨落下来, 整齐划一, 微微有一点倾斜。 雨水打湿草木,玻璃, 打湿早晨的光线, 通往山顶的路。 此时,若是在撒哈拉沙漠, 下雨的概率非常小, 小到令人绝望。 三毛在那里写过日记, 用她的文字, 记录生命的轨迹与归属。 气象诸多偶然, 只有时间是必然的, 从黑夜的寂静到早晨的鸟鸣, 从雨水到惊蛰。 2020-03-02
个人分类: 诗歌|1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茕茕冬雪(打油诗 + 卡片机傻拍)
热度 2 zlyang 2019-12-16 16:46
茕茕冬雪 ( 打油诗 + 卡片机傻拍 ) 2019-12-16 中午,雨夹雪。主要是雨。 冬至前的雨水, 是荒唐的眼泪? 几片孤独的雪花, 飘落在雨的裹挟下。 这本是你们的季节, 却遭到雨的迫胁。 不速自来的雨, 如此轻易地将你们毁灭。 雨水全然不认你们。 不见了任何痕迹, 在地上,在水里,在树梢, 在天空,在雨里。 (1)2019-12-16 15:13 (1-2)上图拉曲线。 (2)2019-12-16 15:15 相关链接: 2018-03-17, 比胡适好多了的白话诗:小冰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06321.html 天上 不仅下着沥沥细雨, 还有 白色的小米。 小米欢快地在地面上蹦跳, 我想收集, 它们却很快地隐匿。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4984 次阅读|9 个评论
事实
pingguo 2019-3-3 20:07
今年元宵节恰好是雨水, 在雨中没有看见你。 看见几个背影, 与你神似。 这件事,还有别的一些事, 算不上事实。 对我而言,下雨是事实, 忘不掉下雨也是事实。 2019-02-19
个人分类: 诗歌|1891 次阅读|0 个评论
雨水节气的山茶花
pingguo 2019-2-23 16:46
花瓣上的雨水, 圆滚滚的雨水—— 随时可能滑落, 随时聚集。 雨中的山茶花, 让写诗,变得容易。 可是生活, 一点一滴也没有改变。 2019-02-19
个人分类: 诗歌|20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元宵节&雨水节气即景
热度 1 陈龙珠 2019-2-19 21:44
猪年元宵节恰逢雨水节气,江南阴天连绵,是夜坐于书房,拼接宋辛弃疾、明李梦阳、清郑板桥等古人对联、诗句,略改其中数字,再借用几张图片,即景之: 中山孺子倚新妆, 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无月霜。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77 次阅读|1 个评论
这些蘑菇真有一点生活的情趣
jiangjiping 2018-8-26 07:17
\0 \0这些蘑菇真有一点生活的情趣\0 \0 \0蒋继平\0 2018年8月26日 \0 \0 别惹我, 我是American Ninja. \0 \0 太热了, 一点儿风都没有,电风扇转起来! 太阳太厉害了, 来点云朵。 好无聊, 来一坛酒! 好口渴, 接点雨水! \0 \0 太冷了, 貂皮大衣一件! 真是想象力丰富!
个人分类: 万花镜|27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渔歌子·雨水
热度 3 hucs 2016-2-19 22:19
New P in Medical Model ( http://www.cmj.org/text.asp?2016/129/4/492/176074 ) -- 渔歌子·雨水 胡春松 风娇雨润把春催, 柳岸含烟脉脉随。 春色醉,雁将归, 草长莺飞燕燕回? 注: 作于南昌大学 2016年2月19日上午。 今日13:33:41雨水 农历丙申年正月十二星期五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1913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平日严重缺水暴雨泛滥成灾 城市如何利用好雨水
redtree 2014-8-17 16:27
平日严重缺水暴雨泛滥成灾 城市如何利用好雨水 作者:冯永锋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4-8-16 10:34:47 图为北京市西城区万寿寺公园的雨水收集回灌井安全井盖。该公园是全国首家节能型公园,每年节水万余吨。 李树贵/CFP 我们现在的城市都太‘坚硬’。如果像海绵那样,既能吸收水分,又能缓慢地释放水分,下大雨时就不会出现严重内涝,持续干旱时也不至于燥热炽人。”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青年汇举办的一场“雨水故事会”上,来自湖南省常德市江北水系综合治理办公室的项目协调员刘波如此感叹。 像北京这样的城市,一方面严重缺水,一方面又时常“泛滥成灾”,如何利用好雨水资源,是值得城市管理者思考的重大问题。 问题:雨水流不进绿地和公园 莲花桥是北京著名的“水淹大桥”,遇到暴雨时,常有车辆被淹没。 是什么妨碍了北京的雨水利用?中国圆明园协会专家杨春林指出,要想“就地挽留雨水”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多的绿地,二是绿地要比周边的硬地“低矮”,而目前这两个方面都做得不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蚕食了太多的绿地和洼地,导致所有的硬地面都成为“集雨面”。由于缺少把雨水引到低洼处湖泊的通道,造成了莲花桥周边的公园缺水、而莲花桥每逢暴雨就成灾的后果。 按照《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的要求,北京市将在2015年前修建89个地下蓄水池,重点解决下凹式立交桥的排水问题。但在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看来,或许有更好的办法。 李迪华说,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曾在2007年做过北京区域水系统分析,研究结果和规划建议交给了北京市规划部门,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重点地区的蓄、排水规划。“北京应当发挥农田、绿地、城市内湖水体等生态基础设施的功能,在适宜区域建设有利于雨水蓄滞和下渗的绿地,减少城市内湖不透水防渗层的铺装面积,实现雨水下渗、地下水补给、雨洪调节等生态功能。” 方案:对雨水进行“源头控制” 未名湖原来是北京“三山五园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它与圆明园已经中断了水路**。未名湖北边的万泉河早已干枯,河底也被封上了水泥。未名湖以及北京大学北边的整个水系,几乎只能靠抽地下水补充。 “如果能够做好雨水利用,通过万泉河让圆明园和北大的水系重新联通,会比抽地下水好得多”,刘波告诉记者,“2012年7月21日北京的那场暴雨,降水量是9.85亿立方米。这些雨水几乎全排走了,流走的水量相当于密云水库现在的蓄水量,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城市太‘坚硬’。一般的土地都不是完全平整的,会有一些小坑小洼,一旦下雨,周围的水就汇聚到这些坑洼里,慢慢下渗。这样的土地就像海绵,能吸收大量的雨水。” 刘波强调了“径流系数”的概念,“就是下雨之后,有多少水会形成地表径流,有多少会下渗到地下。像公园绿地这样的地方,应当有90%的水下渗到地底,剩下的10%左右形成径流。城市应当利用自然本身的能力,让城市‘松软’的地方足够宽广,那么,雨水就不会成为灾害。” 对此,李迪华指出,城市需要对雨水进行“源头控制”,进行统一规划,使每一处建筑、桥梁、道路都能进行雨水回用。一旦城市遭遇超常暴雨,每一个小区都能把本地的雨水储存下来。 拓展:让草地和林地参与截留 2007年以来,北京水务局志愿者张祥一直在考察北京水资源状况。据他介绍,北京过去有星罗棋布的坑塘,能留住大量的雨水,使之均衡渗入地下。现在,很多坑塘成了垃圾山,或者被填平盖楼。张祥说:“几天前我们去一个叫千亩槐林的地方,发现这里种树的方式,全是按照经济林的概念,横平竖直。这样的方式种树,三五年内,树只是抽水机,很难成为传说中的‘森林水库’。” 张祥发现,四棵树中间有一片裸地,“能不能在这里做个坑,把雨水留住,让雨水下渗?这个坑不单单能留住雨水,同时能留住枯叶和林地的其他有机物,日积月累起来就会成为一个腐殖土层。”张祥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内涝,净化空气,提升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湛东强调,城市应当发挥天然林地、天然草地拦截雨水、缓冲雨水的作用。“绿地和绿地其实是不一样的。如果一片绿地是由本土的各种草、树‘天然编织而成’,那这片绿地就像一层长在地面上的‘绿海绵’,有强大的截留雨水能力。如果绿地上面只有一棵移植来的孤树,下面只有一层‘园林景观草皮’,那它在雨季时的蓄水能力就会大幅度降低,在干旱时的耗水能力则会迅速提升。如果我们能够在建造城市绿地时,多考虑恢复天然生态系统,利用地形,让湖泊自然聚水,就有可能实现暴雨缓排、城市软化。”(原标题:水环境治理与饮用水安全·平时严重缺水,暴雨过后又泛滥成灾。许多城市遭遇到的类似问题,暴露出城市雨水涵养在设计层面的缺失——城市如何利用好雨水)
个人分类: 资源|1294 次阅读|0 个评论
绿意葱茏 2011-07-23 20:57
taodeng 2014-2-23 13:27
北京 海淀 望京楼 今年夏季北京的雨水特别充沛,尤其是最近的两周,几乎每天都有雷阵雨。山林滋润了,绿色不仅深浓,树木也更加郁郁葱葱。潮湿的空气孕育了林下的土地,一朵朵蘑菇竞相探出头来。草上晶莹的到底是露珠还是雨珠?让每一张叶片都变得愈发柔嫩。那丛苍翠中一支独放的黄花菜,不知本就属于这片原野,还是哪位登山客去年遗落的种子?
个人分类: 香山四季|21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七月二十八日登山 2007-07-28 14:07
taodeng 2014-2-5 23:33
北京 海淀 玉皇顶 古碑 宿雨 蜗牛 绿枝 照水 密径 粉星 黄伞 白箭 环抱
个人分类: 香山四季|2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畜牧业是利用边际土地和水资源的最好形式
热度 3 jiangming800403 2013-12-6 16:11
RT,多吃一些肉,反而可能更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粮食安全。 年降水量低于400mm的地区,没有灌溉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农业;降水量低于250(300)mm,旱农根本无法发展,而降水量200-400mm的地区却适合发展依靠天然降水的草地畜牧业。 同时,我国以猪禽为主的农村家庭养畜业虽然号称是“耗粮型”,但与欧美以牛为主的牧业模式相比,具有更高的种群效率 。另,我国家庭养畜业长期以来承担着消耗作物残余物与厨房垃圾的作用,更进一步降低了饲料粮消耗和养殖业成本,这也是畜牧业的生态效益 参加: 我国畜牧业的资源节约型特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671827.html
个人分类: 农业、食品与农村发展|3048 次阅读|14 个评论
六月的雨水
huweiwell 2013-6-29 22:11
伫立在马路上某个不知名的角落 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擦肩而过 听着发出地各种分贝的咆哮声 看着校园里各式各样的雨伞 听着雨水任拍打大地发出不知名的节奏 看到口袋里沉甸甸的期待 听着心里蹦咚蹦咚的跳 只知呼吸不由自主的加速 空中的密密雨水 打湿了行人的衣裳 模糊了眼角的视线 最终发现不是雨水 而是自己的泪水 PS:看完王德华老师的博文《贫穷激励我们更要坚强》有感。记录下自己瞬间的情愫,顺便也更新下自己的博文。
2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我科普:我国缺水吗?
huailu49 2012-9-9 10:49
自我科普:我国缺水吗?
目前地球上的淡水,绝大部分源于降雨和降雪。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我国大陆年降水61889亿吨,按我国2010年总人口13.40亿计,平摊到每个人头上的年降水量为4618吨。而在淡水消耗方面,2010年我国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为133吨,极而言之,位列全国之冠的广州市,这个数字为726吨。从理论上说,即便按广州的用水量计算,4618吨的降水平摊量也足够国人使用了。 然而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国人真正用得上的淡水会少很多。 这首先是因为,人类目前尚无能力影响和控制大气环流,只好听任老天爷随意降水,导致全国各地旱涝不均、苦乐不均。 如果有朝一日,谁发明和掌握了切实可行的牧云技术,定时定点,按需降水,那肯定是首功一件!获颁诺奖更不在话下。 尽管目前有了三条南水北调线路,尽管某些城市的某些小区建了一些雨水收集设施,然而从总体来看,全国各地的水务设施缺口很大,尤其是缺乏普遍的、大面积的、高效实用的雨水收集、净化、储存、转运系统。 大气降水的利用工程,潜力巨大,任重道远!
个人分类: 自我科普|3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Low impact development 低影响开发(二、北京7.21雨水)
sunderong 2012-8-12 09:04
推荐阅读: 1.《北京“7.21”特大暴雨全纪录 》《三联生活周刊》2012增刊(2012.7.26) 2.《北京雨灾的政府责任探讨》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5849
31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嵇少丞、苏德辰两位博主每人一百分
热度 18 famingkuang 2012-4-1 16:18
关于牛角岭上的这些石头上的凹穴,苏德辰老师说是“蹄窝”是古代 数百年间,无论商旅通行还是攻防征战,数不清的商人脚夫、马帮驼队无休无止地在这条古道上穿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至今在门头沟的牛角岭、石佛岭等地还可看见清晰的蹄窝。 嵇少丞却说是雨水冲刷,自然形成的。他说: 其实,这些所谓的“蹄窝”在地质上叫壶穴(Pothole),是水流中挟带砂、砾石刮擦、磨蚀不规则石面河床而产生的圆形、椭圆形、或近圆形的凹坑,然后,水流进入凹坑,形成涡流,盘旋冲击并转动坑内石子或砾石,不断磨蚀着坑壁,越磨越大,越磨越深,若在深部再遇到软弱岩层或薄弱面如节理或破裂等,冲蚀刮磨的速度就更快、效率更高,造成凹坑的侧向扩展、延长,使得一系列壶穴甚至在地下相互连通,形成地下河流。上述是机械作业,还有壶穴中水-岩之间存在的溶解等化学作用,对壶穴形成亦有贡献。 其实,我认为他俩的学说对于牛角岭上“蹄窝”(或壶穴)的成因都是有贡献的。 牛角岭既然是京西古道必经之处,那么这里一定一天到晚人来畜往,络绎不绝,也就是说这是一条官道,亦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公路,因而是有专人维修的,道路一出现坑洼不平就会有人用沙石填平,绝不象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样子,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它年久失修了的样子。 这样一来就具备了稽少丞老师所说的壶穴成因所需要的条件了。 首先订了铁掌的马蹄在石头上踩踏,出现了较浅的凹坑,为了人、马、牛、车等在上面好走些,就在浅坑里铺上一些沙石,下雨了,坑里就有了沙石和水,人、马、牛、车等在上面行走,给了这些沙石以动力去摩擦下面的岩层,周而复始,这些坑就会越来越深,最后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样子了。 这就是牛角岭处于高地势,虽然没有流水的冲刷也能形成壶穴(“蹄窝”)的真正原因了。 所以牛角岭上“蹄窝”的形成不仅仅是“蹄”的杰作,也是雨水和沙石的杰作。 “蹄”是原凶,沙石和雨水是帮凶。 所以嵇少丞和苏德辰两位博主每人一百分,发发也一百分。 哈哈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997 次阅读|41 个评论
家乡巨变:倔县“莱茵河”——天水的倩影
热度 4 wangxh 2011-9-28 20:25
家乡巨变:倔县“莱茵河”——天水的倩影
如果把建设大城市的资金,投放到10万人~50万人的中小城市,中国将会是一个什么景象? 贯穿家乡市中心南北向的河——天水,过去叫石渠。不知道什么时候更名为天水,这么有诗意的名字。由于没有一条河流经倔县县城,所以造出一条石渠。水基本上是来源于雨水,过去保护措施不当,留不住雨水,所以雨季过后,基本上总处于干涸状态。经过治理之后,石渠终于有了可爱的水——天水! 天水总长3公里多,以俺快走的速度,一个来回或转一圈大约一个小时。 这种花草挺有意思,我们叫墙头花,不知道学名是什么。记得小时候经常赤脚,夏天下过雨后就打起非常痒的水泡,把泡挑破,敷上这种叶子黏黏的汁,就好了。没想到它们竟然装扮起城市的容貌来了,上哪儿说理去? 天水到这里转弯了,下一张显示没有水的石渠旧貌。 下面六张是莱茵河的夜景 这是天水开始的地方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5744 次阅读|8 个评论
爱与感谢
pingguo 2009-8-17 11:14
透明的雨水 洒向花儿的时候 它们便悄悄交流 雨水歌唱:你真娇艳 花儿回应:我愿娇艳得更精彩 明媚的阳光 注视花儿的时候 它们便无声传递 阳光亲吻:你好芬芳 花儿回应:我愿芬芳得更纯粹 宽厚的泥土 轻抚种子的时候 它们便喜滋滋交谈 泥土鼓励:成为你自己 花儿回应:春兰秋菊夏莲冬梅 雨水歌唱了千万年 阳光亲吻了千万年 泥土鼓励了千万年 现在你该明白 美 芬芳 个性 多么深远
个人分类: 诗歌|2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雨来时并不冷
achust2008 2009-3-12 18:16
2009年的春天,武汉的雨水好像格外多一些, 2月整整下了一个月的雨,3月初晴了一个多星期, 今天又下起来了,俗话说:春雨贵于油!既然比油还要贵一些,那就多多下吧, 上个周末到汉口那边去看望小姨,看到江水都上涨了好多。 小姨的精神状态不是很稳定,总是有些挂心,希望小姨能够早日康复起来!◎ 最近,在对 H2最优控制的一个结论进行仿真验证,可是 \mu 工具箱编程总是出问题, 总是想求出 H2 最优控制器,调试总出错,H2syn啊,这个命令。。。 希望自己能够编出来吧。。。 加油 !
个人分类: 甜蜜生活|4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