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分析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分析

相关日志

杂说“斤”
热度 6 fdc1947 2020-9-2 08:29
杂说“斤” 去年说过“钱”,前几天说了“两”,今天说说“斤”。 钱、两、斤都是我国传统的衡器单位,历史上一两是十钱,一斤是十六两。半斤就是八两,所以半斤八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两个事物差不多,几乎一样。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一斤改成了十两,一斤的量没有变,仍然是民国时期规定的500克,这样一两就从民国时期的31.25克增加到50克,与此相应,一钱也就从3.125克增加到5克。 关于斤、两、钱与其他衡量单位的关系及变化,我曾经在《说传统的计量(3)》(2015-11-27)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938954.html中说得比较清楚了。本文不再多说。 不过,钱、两、斤三个字的本义都并不是衡器的单位。钱字的本义是一种农具,后来作为货币,两字则表示成对的两个,而斤的本义是斧子。 斤是斧子,象形字,尤其指砍木头的斧子。 斧,从父,从斤。父字本来就是手执斧子的样子,后来假借为父亲的父。由于假借为父亲的父了,其本义即斧子意义上的父便再加上一个象形的斤,成为斧。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注释斧字说:“所以斫也(斧是用来砍的东西)”。《诗经·豳风·破斧》中有诗句“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既弄坏了我的斧,又把我的斨弄缺了口)”。 由于斤字后来多作衡量单位,本义就不大用了。只是有时候与斧字一起使用,形成一个词。如《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苏轼《石钟山记》:“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斧也用作动词,砍削。我们现在请别人修改(或者欣赏)自己的文章,常常说:敬请斧正。 由于斧用于砍削和截断,便引申出决断的意思。古代帝王认为善于决断是作为君主应有的好品质,因此把斧子画在屏风上,刺绣在衣服上。这种白与黑相间的斧形图案称为“黼(音fu3,斧)”,也称为斧藻。 上面引用《诗经》上的诗句中有一个“斨”字。斨,音qiang1,也是一种有方孔以安装木柄的斧子。《说文解字》:“斨,方銎斧也(銎,音qiong2, 斧头上装柄的孔 )。”斨与斧也常常在一起说,如《诗经·豳风·七月》:“取彼斧斨,以伐远扬(把斧子拿来,砍掉高高扬起的枝条)”。 斤 、 斧、斨的“功能”都是“斫”。斫,音zhuo2,本义用斧子砍、劈。《说文解字》:“斫,击也”。其实就是砍,用刀斧砍或击打,砍木头、打石头、砍人等,无论砍什么都可以称斫。司马光叙述道,赤壁之战前夕,孙权下决心联合刘备抗击曹操。于是“ 拔刀斫前奏案 ”。也有人认为斫是斧子的刃。《墨子》:“斧以金为斫”。不过实际使用时,斫大多做动词用,砍、击。 析是现在用得很多的一个字。这是一个会意字。从木,从斤,表示用斧子劈开木头。因此,析的本义就是劈,劈木头。《说文解字》:“析,破木也”。《诗经·齐风·南山》中有这样的诗句:“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没有斧子,当然无法砍柴。 把木头劈开,称为分析。引申为现代意义上的分析,也就是分开来、拆开来仔细辨认、观察研究。其实古人就这样引申了,《庄子·天下》篇中这样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是不是跟我们现在用的“分析”意义差不多? 斩,用斧子砍断,特别是指把人砍断,也就是杀人,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尔雅·释诂》说:“斩,杀也”。《释名》说:“斫头曰斩,斩腰曰腰斩”。我们看古典小说,里面动不动就推出斩首,实在残酷得很。有人认为,斩这个刑罚本来就与“车裂”(用牛马拉的车把人撕裂的酷刑)有关,所以斩字从车。 斩后来也用来说把别的东西截断。我们现在还经常用披荆斩棘、斩钉截铁这些成语。烹饪的书上也常常说,“把排骨斩成小段”。 斩也可以用于对抽象的事物的截断,或者抽象事物的断裂。《孟子·离娄》中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泽”是恩泽,在这里指君主的功名事业对后代的影响;“斩”,断了,无法延续了。后人常常用这句话来告诫人们,不能靠在祖先创下的功德上面,要依靠自己的努力。 古代的服丧等级中,最重的等级称斩衰(在此处音cui1)。服丧者要穿粗麻布所制的丧服(这就是衰),不缝边,就用刀剪断(这就是斩)。根据礼制的规定,儿子对父亲服丧,就是穿三年这样的丧服,称为斩衰三年(当然还有其他的内容)。孔子的学生宰我对此不大满意,孔子说宰我不仁。 斮,读音也是zhuo2。《说文解字》:“斮,斩也”。 斮字的用法与斫相似,但是用得很少。 春秋时期,齐国与晋国在济南发生了有名的“鞌之战”,齐顷公轻敌被战败,只因为逄丑父(姓逄名丑父,逄,音pang2)李代桃僵,假扮成齐顷公的模样,齐顷公才得以脱逃。而逄丑父则被抓。《公羊传》这样记载:“(晋军的主帅)郤克曰:‘欺三军者,其法奈何?’曰:‘法斮。’于是斮逄丑父。”(《左传》记载略有不同,逄丑父被赦免) 逄丑父被认为是“忠君”的典型,如今在济南华不注山下“华阳宫”内还有祭祀他的“忠祠”。 断字的斤旁容易理解,用斧子砍断。断是简化字,繁体字是斷。斷的左边是㡭,是繼(现在简化为继)的古文,是把丝接上的意思,引申为接续。加上右边的斤,整个字的意思是砍断了。其实,篆字斷的左边就是把“㡭”左右翻个儿,也就是把㡭左边的一竖移到右边,这个字是古文的“绝”,再加上右边的斤,因此就是斷的意思,后来在篆字变隶书的时候,就写为斷了。 新,这个字从斤,好像不容易看出来是什么意思。新字的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新字的本义是用斧子砍伐木材。《说文解字》:“新,取木也”。 有人说,伐木是为了造新房子,所以引申为新旧的新。其实,应当是新旧的新,抽象得很,难以表示,于是假借了伐木的新。因此,新旧的新,应当是一个假借字。 “取木”,也是为了砍柴烧火,但是新已经被“假借”为新旧的新了,于是,人们又造了一个“薪”字,用于代替砍柴烧火意义上的新。加一个草字头,又表示砍柴所用的只是小树枝或草。可以说,新就是“薪”的本字。汉字的发展就是这样越来越精密,细致。薪是柴火,在城里居家过日子,柴和水都是要花钱买的。这是家庭的重要花销。于是,发工资就被称为发薪水。 斯字,现在的意义上,也看不出与斧子有什么关系。但是在古代,斯就是砍的意思。《说文解字》说:“斯,析也(斯也是砍木头)”。看看《诗经·陈风·墓门》里的诗句:“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墓前有荆棘,用斧子砍掉它)。 斯,由砍,引申为分开 。《庄子 • 则阳》中这样说:“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 由分开,又引申为距离,离开 。《列子·黄帝》说:“华胥氏之国……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 现在我们常常用到的“斯”,是“此”的意思,是假借字,斯假借为“此”。“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斯人,就是此人。“ 天之将丧斯文也 ”,斯文,就是此文(文化、文献典章等),以后“斯文”引申为文人或文化或文雅。 折,是现在的常用字,弄断了的意思。看了上面的分析,千万不要望文生义认为折是斧子砍断了手。折的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思是用斧子砍断木头。后来右边的“断木”演变为“断草”。它的篆字字形,如“㪿”,左边是断开的草。 《说文解字》:“㪿,斷也。从斤斷艸”。 在隶书化的时候,“断草”上下连起来了,写成了“手”,于是成了提手旁的“折”。我们写篆字,左边不能写手。手是后来隶变后的产物。这个字的意思古今没有很大的变化,都是断。不过,现在的折往往是指用手折断,而不光是用刀斧砍断。普通话中,在弄断、弯曲、折叠等意义上,读zhe2。不过,在“断了”这个意义上,读she2。 听,这个字要多说几句。现在的听字是聽字的简化字。实际上,原来就有一个听字,也就是说,本来听和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 听字的意思是笑的样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听,笑貌也。司马相如赋:亡是公听然而笑。从口,斤聲。宜引切”。它的古音是ngin,现在读为yin2。上面引用的赋句是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里的句子。《广韵》和《集韵》两部古代字书都说听是张大嘴的样子。笑得嘴像斧子那么大,当然是大笑了。这是一个很少用到的字。 聽才是耳朵的功能,所以是耳朵旁。 表音的部分是壬(该字与壬不同,最下面一横最长,音ting3,是挺的本字)。聽字的古字是咡,其草字与听非常相近。民间把咡的草字楷化的过程中弄错成听,以后以讹传讹,也就俗成了听。在简化汉字时从俗,就把聽简化成了听。其实,当时把聽简化成咡就好了,但是,木已成舟,约定俗成,这么多年了,也就这样了。 还有几个以斤为音旁的字,如芹、近、靳、祈(据专家考察,它的古音也是“芹”)等。它们都是形声字,斤主要起表音的作用,当然也会与斧子有关的。比如近,是拿着斧子走去干活,自然不会远。又如祈,是请求祖先或神斫破困难或给予决断。这些虽然没有在古代的文献中明说,但是也还讲得通。 本文拉拉杂杂地说了斤字以及由斤作为“组分”的多个字的意义。汉字作为应用了两千多年的古老文字,虽然我们现在还能够看得懂古代文章的大致内容,但是许多字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往往从字形上不能一下子找到现在的字义。作为热爱自己母语的知识分子,简单地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有意义的。 相关博文 《 杂说 “ 钱 ”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168934.html 《 杂说 “ 两 ”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248190.html
个人分类: 汉语言|13541 次阅读|15 个评论
PLOS ONE:神刊?水刊?我不服
热度 1 isechina 2020-7-21 11:27
今天小编来聊一聊让国内,不,全球学者爱恨交加的一本综合性期刊 —— PLOS ONE 。作为发文量最大的几个OA期刊之一,如果有人不知道PLOS ONE的大名,小编会非常吃惊。同时,也有大量评论说它是“水刊”或者“神刊”。 今天我们来看看PLOS ONE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期刊? 背景介绍 PLOS的全称为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从字面看,它是要建立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科研图书馆。PLOS ONE是该出版社旗下的一本综合性期刊,它创刊于2006年。第一年只发文137篇。立志做一本超大型期刊(MEGA JOURNAL)的PLOS ONE,在接下来的几年不断突破人类的想象力,最巅峰的时候,一年发表量达到 31502篇 。 很多人提起PLOS ONE就认为是水刊,为什么? 小编总结了一下: 1, 同行评议不规范 例:2017年6月份出版的一篇文章中介绍了一种能够恢复健康肠道菌群的食谱,作者称,该食谱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健康和多样性。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就是,实验没有对照组!并且,连盲法都没做! 文章DOI: 10.1371/journal.pone.0179017 2, 奇葩、搞笑/脑洞大开文章巨多 •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DOI: 10.1371/journal.pone.0079147 • 茅台酒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形成。 DOI: 10.1371/journal.pone.0093599 • 男性收入越高越不喜欢大胸女子。 DOI: 10.1371/journal.pone.0057623 • 中年不得志,晚年更容易出现认知障碍。 DOI: 10.1371/journal.pone.0240261 • 女性生育可能会加速老化。 DOI: 10.1371/journal.pone.0145753 • 女性多生育可减缓衰老。 DOI: 10.1371/journal.pone.0146424 • 人类脸庞的进化方向竟然是猴子的屁股! DOI: 10.1371/journal.pone.0165357 3, 发文量太大 2013 和 2014年,PLOS ONE的发文量达到巅峰,每年平均达到31492篇! 4, 相对于影响因子,版面费太贵 很多人诟病PLOS ONE赚取了多少中国纳税人的钱,其实没有免费的期刊,作者不付APC的期刊,实际上也是让机构或图书馆出的。 触底反弹 PLOS ONE在最近几年的操作,逐渐让期刊回归了本源,人们讨论的不再是它的发文量和奇葩,而是实打实的严格同行评议和出版创新。 1,控制发文量 PLOS ONE近几年也收紧了期刊发文量的口子,PLOS ONE的主编Joerg Heber 认为,期刊规模萎缩受到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作者的论文提交数下降;另一方面,期刊接受率也越来越低。 从SCI数据库找到近几年PLOS ONE中国文章,发现其总占比一直低于20%。 2014年最大(19.52%),2015年跌到了18.19%,到了2019年更是只有9.6%,远低于美国。自2017年开始,它的老对手Scientific Reports的发文量就超过了PLOS ONE。(中国学者在Scientific Reports发文量近三年逐年下降) 2,投稿严格 2014年,PLOS对旗下所有期刊都制定了实验数据强制可用的政策,要求作者 “ 使其论文中描述发现的所有数据完全公开,没有限制,除了少数例外 ”。 所有PLOS手稿必须包含数据公开性声明,还强烈建议作者在出版前将其数据提供给公共数据库。 PLOS ONE这点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一方面,作者不敢伪造数据,另一方面,其它作者如果对某一篇文章感兴趣,可以直接下载数据,继续做下去。 PLOS ONE对伦理审核的要求极高,不仅涉及人体和动物实验的伦理声明,对非商业化的细胞系、潜在的生物安全和现场调查等都有自己严格的标准。 PLOS ONE数据可用性政策: 作者必须遵循数据存储在公开资源中的标准和实践,包括那些为基因序列、微阵列表达、结构研究等类型的数据创建的资源。不遵守数据可用性标准可能会导致拒稿。 3,大规模更正和撤稿 2014年,PLOS ONE,一年间发表论文更错说明1240篇。(之前该刊没有更错说明)。这或许说明该期刊对论文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2018年,PLOS ONE的撤稿数达到了53篇,占全年所有期刊撤稿的3%。审查这些文章需要PLOS投入资源,去年,他们新聘用了三名人员来专门处理这些问题。 4,OA出版创新 • 2019年5月22日,PLOS发文称:即日起,PLOS旗下所有期刊论文的作者可以选择将其论文同行评审历史与被录用原稿一起发布 • 2019年7月1日起,PLOS ONE要求所有作者提供Western blotting原始图片 • 2019年8月,PLOS系列,包括PLOS ONE成为第一批从medRxiv预印本服务器直接接收论文手稿服务的出版商 • 2020年1月,PLOS ONE接受和发表新的文章类型:Registered Reports 收录范围及发表文章种类 PLOS ONE欢迎来自自然科学、医学、工程学,以及相关的社会和人文学科方面的原创性研究稿件。 注意,PLOS ONE之前只发表一种题材,即Research Article后来增加两种,即Registered Report Protocol,Registered Report Article。 有关这两种题材的介绍,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报道。(PLOS ONE接受和发表新的文章类型:Registered Reports )PLOS ONE 不发表Reviews,Case reports,Study protocols,Hypothesis or proposal papers,Letters, commentaries, or essays。 编辑部政策和同行评审 PLOS ONE编辑根据科学有效性、严谨的方法和高学术伦理标准,而不管是否新颖来评估研究,目的是让所有执行良好的研究获得发表的机会。PLOS ONE的审稿速度虽然不如以往那么快,那么突出,那是因为现在的OA期刊都明白,抢占发表时间才是硬道理。在同行评议环节都在不停地加快再加快。 PLOS ONE 官方给出的2019年同行评议数据是: 初审周期13天 一审周期43天 终审周期84天 国际影响力 PLOS ONE自2004年以来,发表了来自207个国家,219个研究领域的超过20万篇学术论文。最近PLOS ONE再次进入热议:PLOS One力压多个顶刊,分别进谷歌学术指标健康医学及生命科学TOP10!排名第九 年度发文量 如前文所述,PLOS ONE近几年的发文量在控制,同时,来自中国的稿件量也缩水不少。 2019年PLOS ONE发文量前10的国家,还是美国居首(占到28%)。中国的发文量只占到10%都不到。 影响因子趋势 PLOS ONE这几年的影响因子不断下降,今年最新的影响因子为 2.74 。对此,PLOS系列前期刊总编Veronique Kiermer博士指出,影响因子报告目前仅通过引用次数这一单一指标评价期刊并不合理,很多时候,影响因子可被人为地操作,如“期刊强迫作者引用同一期刊的其他文章”,“这是不可接受的”。她期待学界,应该理性看待期刊的影响因子。 中科院分区 中科院SCI期刊分区( 2020年01月最新升级版),PLOS ONE属于综合性期刊3区 版面费 PLOS ONE原来版面费是1350美元,然后涨到1495美元。 最新的版面费是: Research Article $1,695 USD Registered Report Protocol $1,300 USD Registered Report Article $750 USD* ISE观点: 论文的价值需要一点时间检验。稿件质量有些不齐。不能用IF来简单衡量文章质量。PLOS ONE对投稿要求比较严格,peer review比较专业,在出版模式上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小编还是觉得这是值得信赖的期刊。同时,小编也发现,网上有很多,被拒或者没有投稿过的作者,在妄加评论。个人觉得这一个科研工作者最忌讳的东西,希望PLOS ONE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出版创新 。 参考文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87871-120710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87871do=blogid=122027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22140-9895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8109-1054291.html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s/editor-center https://mp.weixin.qq.com/s/vGyY9feHuJ8DwS-4TAPw_g
个人分类: 期刊数据库|14117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数刻度的简单运用:让你看清世界疫情趋势.------闲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疫情分析图
aries2012 2020-4-12 11:10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以来,约翰霍普金斯的 “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仪表盘 ” 已成为全球疫情数据网红,每天精确报道着世界各国疫情数据,最高的日访问量超过 20 亿。该系统由该校科学与工程中心( TheCenter for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 eering, CSSE ) 建立。 除了疫情仪表盘,最让人关注的是 CSSE 中心的一个叫 John Burn-Murdoch 年轻学者做的为英国《金融时报》做的疫情数据分析,简单的三张图(累计确诊案例曲线,累计死亡案例曲线和累计新增案例曲线)让人直观的看到,美国疫情发展极为迅速,确诊案例数三天翻一番;意大利用了多少天达到了顶点,正有所好转;西班牙和英国从一开始就紧追意大利,后来严重程度超过了意大利。虽然没有预测疫情,但的确是非常直观的展现了数据轨迹的趋势。 能做到上述效果,是因为作者用了对数刻度,而不是算数刻度。关于对数还是算数,网上争论非常热烈,大多数人不理解为什么不同时间,同样增加 10 个案例,曲线上升到幅度却不一样。 为此, John Burn-Murdoch 专门录制了视频,被英国《金融时报》转载,解释了对数坐标的事儿。我作为一个非统计专业的人就试着说说这个有趣的半对数坐标。 在具体解释之前, 我们以2020年4月10日的主要疫情数据分析图(选择其中4张),先有个直观感受,看看他是怎么分析的。 1.每日新增死亡人数: n 美国和英国的每日死亡人数仍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偶尔出现下降,但是总体上升趋势明显; n 印度每日死亡人数加速上升。 2.累计死亡人数 n 美国累计死亡人数仍在增加,今明两天将会成为世界死亡人数最多国家; n 澳大利亚在控制之中; n 印度死亡人数曲线在加速。 3.每日新增病例数 n 最近几天都表明,美国新增病例数可能达到顶峰; n 奥地利的新增病例数继续下降,他们计划下周放松封锁措施; n 瑞典和挪威出现两极分化。 4.累计病例数 n 美国将再次突破图表的纵轴数,50万例; n 土耳其正面对疫情的大爆发, 上述所有图都用了半对数刻度。所谓半对数坐标,就是横轴用算数刻度,纵轴用对数刻度。 横轴表示时间,用算数刻度,意味着时间均匀的分布在横轴上,比如 0 到 10 天, 10 到 20 天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纵轴表示案例数,用对数刻度,意味着相同的乘法差,而不是相同的绝对数差,即从 100 例增加到 1000 例的距离,和从 1000 例增加到 10000 例的距离相等。在这两个点之间花费的时间相同。(再普及下中学初等数学中对数的含义,对数是一种计算特殊多位数之间乘积的方法。若 a^n=b(a0 且 a ≠ 1) 则 n=log(a)(b) 如果 b^n=x ,则记 n=log(b)(x) 。其中, b 叫做“底数”, x 叫做“真数”, n 叫做“以 b 为底的 x 的对数) 半对数坐标在 excel 作图中很容易实现,根据数据插入折线图后,将纵坐标改为对数刻度就可以了。 采用半对数坐标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爆发呈现指数增加。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 John Burn-Murdoch 是怎么解释的。 1. 新冠初始爆发阶段,病毒以指数方式传播,而不是以算数方式传播,所以自然选择了对数刻度。你会发现,新冠病毒爆发,很多西方国家很快就面临了和意大利一样的处境,病例数每天增加约 33% ,英国、法国、德国都紧随意大利,只不过疫情从意大利最先开始。 2.如果我们以线性曲线来表达案例数,那么英国、美国和意大利的曲线很难明显区分,所有国家的曲线都是增长飞快。用算数刻度的缺点:第一,有用性降低,第二,引起恐慌。 3.用对数(log scales)可以处理数据增长过快的问题。首先,垂直距离代表乘法差,案例数位100和1000的国家之间的间隔与案例数为1000和10000的国家之间的间隔相同,因为在这两个里程碑之间花费的时间相同。 4.,现在读者只需要在脑海中画一条直线,看看两个国家是否在同一条通道上,就能判断趋势。 5.当你仔细看该图时,你会发现哪些国家是否在同一过程(course)之中。你会看到相同的时间内,病例数呈现指数增长,有一周翻一倍的线,两天翻倍的线,三天翻倍的线,还有每天翻倍的线。 6. Burn-Murdoch 也解释了与人口的关系。 关于人口是否影响疫情传播,他认为没有明显相关关系。但是,第一、人口密度会增加病毒传播速度;第二、拥有许多旅游及交通枢纽的国家可能会爆发多次疫情。 Burn-Murdoch 的分析还包含很多内容,对照各国不同的疫情防控政策,你会发现很多个或惨痛或欣慰且令人深思的故事, 全世界有很多人每天都在关注 每日疫情更新。 Burn-Murdoch 用数字讲述故事,无疑更具有说服力。 能做到如此工作,一方面是因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确实实力雄厚,它是全美获得联邦政府研究资助最多的大学,号称连续 30 年经费排名全美第一,此外,该校医学院排名靠前,素有 国际合作传统,其医学团队在 “ 霍普金斯国际组 ” 支持下参与全球多项国际性合作项目,有助于其收集全球数据。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要赞叹 Burn-Murdoch ,这位青年人的聪明才智和好的创意,充分运用了好平台和好数据,讲述了有意义的故事。 狄更斯的《双城记》曾有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以此文勉励我们所有人,尤其是年轻人,用好你现有的一切资源,韬光养晦,激发创意,打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时代。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J ohn Burn-Murdoch公开发布的数据图,感谢 Burn-Murdoch的 免费分享。
个人分类: 闲暇日记|0 个评论
梦惊9
Mech 2020-2-22 22:56
这段日子梦比较多,或许是精神压力比较大。疫情迄今止步于一里之外,没有现实而迫切的威胁。但疫情打乱了所有计划,个人的安排完全失控。这种不习惯也会导致焦虑。 梦里一伙人远足。有人开车,有人步行,也有人骑自行车。我骑自行车。开车的停下来,与步行的人说话,我也腿支着车在听,车里人说跟我没有关系。我骑车就走了。 我本来只是转转就回来,却发现转回来后队伍没有了。骑着车找来找去都不对。非常奇怪,就这么几条路,怎么就走错了? 骑着骑着,发现自己在河堤上。一边就是河水,另一边是沿河岸的大坝斜坡。我想掉河里太危险,就不管斜坡很陡,骑着车冲下去。那种坡度我在现实中不敢骑也没有骑过。梦里好像还犹豫一下,但想到推车下去也很不容易,还是骑下去了。 继续骑行,似乎还是离河不远,但不是在河岸大坝上,也没有大坝。遇见不少人。也许是我问路,反正与那些人说话了。说话听不太懂。猛然发现我们在武汉,那些都是被隔离的人。 大吃一惊之余,赶紧要走。但又不知道往哪里走。想到手机导航有发定位的功能,让找不到的人发个定位。然后不知道为什么就醒了。 梦里还有一个场景,我不知道与上面所述有什么关系。入住一个地方,可能是家也可以是宾馆。但是房间乱七八糟的。有些内部的门还有间壁都拆掉了。父亲跟我解释,说是为了搬出什么东西修理和使用。当时觉得很有道理。醒后想不起来到底为什么。 前一天也做梦。似乎整夜都在做梦,头绪很多,有七八个梦。结果都是左手的手掌中长出白色的绷带。这个与现实关系很明确。左手中指缠的创可贴脱落了,只有一段挂在上面。前一天夜里没有睡好,梦真是影响睡眠了。 梦惊 梦惊 2 梦惊 3 梦惊 4 梦惊 5 梦惊 6 梦惊 7 梦惊 8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代期末成绩分析
热度 2 zywsict 2020-1-10 08:02
这学期上了 2019 级三个班级的《高等代数》课,该课程在 2020 年 1 月 5 日进行期末考试,从考试结束就着手进行批改试卷工作,一直持续到 9 号才把试卷改完。这期间没有做其它事情,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批改试卷的工作时,连续高强度的工作,感到身心俱疲。 花费这么多精力在批改试卷中去,主要是怕出教学事故。批改、试卷上报成绩是比较容易出教学事故的环节,而教学事故对教师而言犹如被判死刑一样,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还实行连坐制对学院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不敢掉以轻心。 在这四天的时间里总共批改了 159 份卷子,一切都是简单的重复,不像去年那样有出人意外惊喜,一切似乎都很平常,和自己事先预料的情形一样。 1 班总共有 47 名学生,班级的卷面平均分 66.74 分,其中优秀 3 人,良好 9 人,中等 22 人,及格 7 人,补考 6 人,挂科率为 12.77% 。 2 班总共有 48 名学生,班级的卷面平均分 59.98 分,其中优秀 0 人,良好 11 人,中等 13 人,及格 14 人,补考 10 人,挂科率为 20.83% 。 3 班总共有 47 名学生,班级的卷面平均分 69.19 分,其中优秀 5 人,良好 13 人,中等 17 人,及格 10 人,补考 2 人,挂科率为 4.23% 。 重修人数总共 17 人,其中优秀 2 人,良好 2 人,中等 6 人,及格 2 人,补考 5 人,挂科率为 29.42% 。 这次试卷与去年相比,更简单一些;然而成绩与去年相比无论是优秀人数、良好人数都相差甚远,补考人数也远超去年。此外,重修的挂科率过高,而去年重修的 17 人无一人挂科,且成绩非常好。 虽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一样,但 3 个班级的成绩也相距甚远,这种结果也在意外之中。 因为从这三个班级上课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成绩好的班级同学的上课积极性高,完成作业也认真,而成绩差的班级,上课积极性差,作业应付的居多。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居然有同学没有交白卷,但考了 0 分,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通过试卷分析发现一种不容乐观的现象,也就是看起来认真的同学越来越多。 尽管通过严格的管理,课堂上几乎没有同学玩手机,但这些同学身在曹营心在汉,不知在课堂上做什么,反正无心听课,且课后的作业也都是抄袭的,造成一种用心学习的表象。 随着成绩的上报,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基本完成。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相处还算愉快,付出的努力,也得到了一些学生认可,希望在来年的教学中收获更多。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忆天下”或搜索ZYWHQU
个人分类: 教学|3504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9年陕西省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交流精彩呈现
jxz1963 2019-12-28 21:05
2019 年陕西省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 论文交流精彩呈现 2019 年12月28日,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格物楼学术交流大厅内举行的“2019年陕西省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上,陕西省农业工程界的学术大伽们的论文精彩纷呈,其中有: 1 、题目:设施农业发展新动态(农业机械化、水果采摘机器手、大棚蔬菜、物联网技术等) 报告人:陕西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邹志荣教授/博导; 2 、题目:我国核桃加工产业现状与前景 报告人:陕西省农业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张有林教授/博导; 3 、题目:大健康的科学主轴与食品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报告人:陕西省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西北大学食品工程与科学学院院长岳田利教授/博导; 4 、题目:转基因技术与国家粮食安全 报告人:陕西省毒理学会理事长、陕西省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西北大学尉亚辉教授/博导; 5 、题目:陕西石榴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报告人:西安市果业技术推广中心郭晓成高级工程师; 6 、题目:蜂产品保健食晶的研究与蜂蜜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报告人:西北大学食品工程与科学学院曹炜教授; 7 、题目:基于生物质谱技术的母乳寡糖分析研究 报告人:西北大学食品工程与科学学院王仲孚教授; 8 、题目:人工抗菌酶的微生物“智”选 报告人:陕西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科学学院龚国利教授; 9 、题目:基于光纤光谱的苹果脆性无损检测装置研制 报告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科学学院郭康权教授; 10 、题目:基于食品组学的陕西优势农产品(富硒茶、冷冻羊肉、羊乳蛋白、茯砖茶)资源高值化利用研究 报告人:陕西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科学学院贾玮副教授/博士; 11 、题目:融合作物需求模型的设施精准调控系统研发与应用推广 报告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胡瑾副教授/博士; 12 、题目:基于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的奶牛行为(呼吸、跛行、发情、反刍)智能监测方法 报告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学院秦立峰教授; 13 、题目:猫屎瓜籽油抑制TMAO形成及调控肝脂代谢的机制 报告人:陕西省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院长杨兴斌教授/博导(博士张向楠代读); 14 、题目:VELP在农产品营养检测中的分析与应用 报告人:意大利VELP公司中国西北销售代表张金丽; 15 、题目:罗氏分子生物全流程分享 报告人:罗氏珍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代表胡壮。
个人分类: 趣味人生|2415 次阅读|0 个评论
Hindawi编辑聚焦—《化学分析方法》期刊编辑Verónica Pino教授专访
Hindawi 2019-12-25 17:04
本文是我们“编辑聚焦系列(Editor Spotlight Series)”的一部分。我们的学术编辑将会分享他们对其职业的见解,给作者的建议,以及对其领域趋势的思考。 Verónica Pino博士是Journal of Analytical Methods in Chemistry(以下简称JAMC/JAMC-Hindawi)的学术编辑和董事会成员。她是拉古纳大学 (Universidad de la Laguna)的一位教授,其职业生涯遍布欧洲和美洲多个国家。她的研究成果曾获得过若干奖项,并在其领域的出版物上得到广泛引用。 您当前的研究领域是什么? 我的研究领域是分析化学,主要是分析样品制备,包括微型化(miniaturization)方案和具有环保特点的新材料的使用。 您是如何成为所在领域的科研人员的? 2002年,我获得了拉古纳大学(西班牙)的化学博士学位,随后(2003年)到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State University,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2004年,取得了特内里费岛的拉古纳大学(Tenerife,西班牙)研究员称号,然后在次年到法国继续开展博士后研究。2005-2008年间,我获得了拉古纳大学著名的“胡安·德·拉·谢尔瓦(Juan de la Cierva)”科研合同,并在期间(2006-2008年)前往托莱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ledo,美国)担任访问研究员职务。2010年,我获得了竞争非常激烈的“拉蒙-卡哈尔”(Ramón y Cajal)研究员称号。并在2015年成为了助理教授,三年之后取得副教授称号。 是什么吸引您到Journal of Analytical Methods in Chemistry以及Hindawi担任学术编辑一职? 任何出现在期刊引用报告(JCR: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上的分析化学类期刊都对其所在的专业领域以及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化学是社会和化学科学之间的重要桥梁,它是一门能够创造实际解决方案的学科。该期刊可以通过提高论文接受标准来提高其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作为一名分析化学师,我对待工作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论文必须以正确的方式呈现,因此作者需要对数据加以优化,想尽一切方法对论文进行校验,并在其中加入有趣的应用等。为了提高影响因子,我们必须确保作者的终稿可以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标准。因此,我会认真挑选具有相应研究知识且态度严谨的审稿人。如果审稿人推迟一两周提交审稿报告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而我更关心他们审稿是否足够认真。 就您目前的工作领域,您认为存在哪些紧迫问题?它们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您对其未来发展有何预测? 目前,分析化学论文所涉及的热门科目包括:绿色材料和质谱(MS)。 新型绿色材料 的应用是当今的主要趋势之一,与 质谱 分析并驾齐驱。这两个科目以及影响日盛的多学科研究是分析化学领域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就像是行业内触手可及的未来一样。此外, 微型化加上绿色化学分析是该领域当下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要素 。如果我们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小规模的操作,那么我们便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科研任务。我认为,人类正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挑战,这些问题正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未来。在分析化学领域,如果我们不在全方位的应用绿色化学的理念,并将所有的仪器和方法进行微型化处理,我们将难以有所作为,更难以为人类社会提供实际有效的帮助。 您对开放获取怎么看?开放获取对您的研究有何帮助? 我对认为放获取(Open Access)有助于 增加科研成果的传播途径 ,使之触及全球各地的每一名科学,其覆盖范围不仅局限于科研机构。优秀的编辑应该确保开放获取期刊的文章始终保持高质量。 对于尝试撰写第一篇论文的科研人员而言,您会向他们提供哪些建议? 我的建议是,首先要大量阅读,阅读之后重新组织你的观点。明确指出你的研究方向都有哪些新颖之处,并 强调研究方向的不同之处 。其次,论文的撰写要保持 条理清晰 。适当引用该领域早期的研究。最后,要 保持热忱 ,并将这份热忱带到自己的研究当中。我代表JAMC接受一篇论文的前提是,我认为这篇论文很有趣,并且将我的注意力贯穿行文的始终。 点击查看阅读原文 由查尔斯沃思集团(Charlesworth Group)统筹翻译。
2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础力学课程教材及教学体系分析(二)——国外理论力学教材及教学体系分析
Mech 2019-10-29 11:44
叶志明 * , 李俊峰 , 王世斌 , 吴志强 , 陈立群 , 杨骁 , 武建华 , 黄毅 . 基础力学课程教材及教学体系分析 ( 二 )-- 国外理论力学教材及教学体系分析 . 力学与实践 , 2019 , 41(5): 579-587 近些年来,国内各出版社启动了引进国外著名力学教材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具体引进情况可参考表 1 。 表 1 近几年来我国引进的有关力学教材 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了双语教学,引进的大多是经过考验的国外优秀教材,这些成功教材一般来说都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具有内容更新快,教学理念、方法先进,教辅资源丰富等优点。但是,客观现实也表明,引进版教材本身由西方的教学环境而来,与我国的教学方式有比较大的差异。 2 国外理论力学教材比较分析 2.1 引言 理论力学作为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之一,在工程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理论力学教材及资源建设相对滞后于科技的发展,且尚未形成具有标志性水平的新的力学教材体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引进了经过考验的国外优秀教材。尽管这些引进教材优点突出,但教材与我国的理论力学教学有比较大的差异。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需要,有必要研究、借鉴、吸收国外相关教材及其资源的建设经验。 这里针对我国工科理论力学教学内容,选择国外有代表性的工科院校,通过网上资源分析、网络交流、教学座谈与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国外相关课程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研究网络课程的特点及配套资源,涉及教学基本内容、组成体系、教学软件、软件类型、网络资源 ( 包括网上辅助教学资料、虚拟实验室 ) 。 调研发现,国外相关课程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设计较为合理,学时较长。能够较好地利用矢量矩阵等数学工具讲授理论力学内容,分析解决力学问题。考查形式多样,能够反映学生平时学习效果。鼓励小组讨论,提高团队合作意识解决工程问题。教学方式灵活,注重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力学问题。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学生的自主选择余地大,课外学习时间长。为本科生参与高水平研究项目提供机会。这些都是今后的理论教学改革实践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理论力学是学生首先接触的一门力学课程,它不仅为学生学习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振动力学、流体力学等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文“理论力学”这个名称是俄文的直译。西方国家对应的名称有很多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 Engineering Mechanics ( 工程力学 ) ,另一类是 Statics and Dynamics ( 静力学与动力学 ) 。在“工程力学”中,有些还包括部分材料力学内容。静力学和动力学有时分成两门课,在动力学中包含运动学内容,在静力学中包含材料力学内容。 2.2 北美静力学教材 “工程力学”是美国高校中机械、土木、航空、航天等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两部分。静力学的主要内容是质点和刚体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主要采用矢量方法,也简单介绍以虚功原理为代表的能量方法。 静力学的教材在美国也是汗牛充栋。本报告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本进行比较研究,包括多次重版而且被广泛采用的,如 Meriam JL 的 Engineering Mechanics: Statics(6th ed.) , Beer FP 的 Vector Mechanics for Engineers: Statics(9th ed.) , Hibbeler RC 的 Engineering Mechanics: Statics(12th ed.) ;有中译本或影印本而且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如 Ginsberg JH 的 Statics(2nd ed.) , Pytel A 的 Engineering Mechanics: Statics(2nd ed.) ,以及特色比较突出的,如 Soutas-Little RW 的 Engineering Mechanics: Statics , Ruina A 的 Introduction to Statics and Dynamics 等。 2.2.1 主要内容及其教学处理 美国静力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力学基本概念、力系的合力和平衡、结构和机构的受力分析、重心形心和惯性矩、内力分析、摩擦,以及虚功方法。还有相应的矢量运算等数学基础知识。 从教学体系上看,主流的教学体系大体是按照上述顺序展开。 Soutas-Little RW 的 Engineering Mechanics: Statics 对上述顺序做了调整,把重心和形心的内容置于平衡问题之前,这样突出了静力学力系简化和平衡的两个不同主题。 Ruina A 的 Introduction to Statics and Dynamics 建立了完全不同的教学体系,把力系简化和重心形心作为矢量计算的一部分紧随在引论之后,接着专章讲授受力图包括摩擦,然后按研究对象展开,依次为单刚体、桁架和框架、流体和变形固体内力。 这些教材都以导言部分作为全书开场。内容包括力学的学科特性、简要发展历史,以及时间、空间、质量、力、质点、刚体等基本概念,还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单位制,数值计算误差,解题的基本思路。 力系的合力和平衡是静力学的核心内容。一种处理方式是分别按平面问题和空间问题依次研究力系及其平衡。另一种处理方式是依次以质点和刚体为对象而研究汇交力系和一般力系,在研究平衡特别是刚体时分别考虑平面和空间情形,而计算合力时统一处理;或者基本上不区分平面和空间问题。 受力图是静力学分析的基础,而受力图的绘制必须掌握约束反力的特性。美国教材通常把受力图作为平衡问题特别是刚体平衡问题的前提,并归入相应的章节。各书均以图形和列表说明各种具体约束的反力特性,文字解释相对较少。约束反力的分析都区分平面和空间问题。 关于结构和机构平衡,主要是桁架,包括平面桁架和空间桁架,方法是节点法和截面法,也包括框架和机构。 重心和形心的内容各书也比较类似,都是作为分布力的例子。具体包括质心的概念,线、面积和体积的形心,复合体,近似方法,以及 Pappus--Guldinus 定理,并应用于分布载荷和流体压力。 摩擦也是静力学中的重点内容。通常包括摩擦的概念如干摩擦定律、摩擦系数、摩擦角和滚动摩阻,带摩擦问题的分析方法,以及带摩擦的具体机构如楔、螺旋、经向轴承、止推轴承等。 美国静力学教材包含虚功原理的内容。共同的核心内容有虚功、虚功原理、势能、有势力场中的平衡及其稳定性。多数教材在定义虚功之前先叙述力和力偶的元功和功,有些还介绍机械效率;也有教材则直接定义虚功。自由度的概念被引入,有很细致的解释。有的教材补充了刚体运动的知识,以便用运动分析的方法建立虚位移之间的关系。有些教材只是将虚位移用广义坐标表示等同于变分运算。用势能极值确定平衡的稳定性只给出结论,没有证明。多数教材的稳定性讨论局限于单自由度系统,也有些涉及两自由度系统。这些教材都没有引入理想约束的概念。 这些静力学教材包括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主要是矢量的运算和方程求解,包括矢量的分量表示、矢量和、矢量的点积、矢量的叉积等,有的还专门讨论矢量方程的解法。矢量之所以受到特别重视,主要是因为它不仅是数学求解的工具,更是数学建模的工具。矢量不仅应用于相关理论推导,而且也用于具体的解题计算,特别是空间问题。有大量用矢量求解的例题。例如,求解平衡问题不是采用国内教材常用的平衡方程的投影形式,而是计算主矢和主矩后令其为零求解。有些教材几乎所有力系简化和平衡的问题都是用矢量方法求解。还有些教材中包括方程求解的内容,具体有线性方程组的高斯消去法,非线性方程近似求解的牛顿法和切线法。 2.2.2 教学理念与教材特点 尽管不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处理方式有差别,但这些教材其实都有共同或接近的理念。那就是 Timoshenko 的工程力学教学理念,强调基本原理和方法,既要揭示基本观念及其内在关联,又要展示这些观念的广泛应用。有些教材在前言中强调,学习工程力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预测力和运动的能力,构建有意义的数学模型往往比求解更重要,研究问题是发展理论的目的,而不是说明理论的例子。他们认为,理论是真实世界的近似,而非真实世界是理论的近似。 尽管这些静力学教材的作者都强调重视基本原理,但与国内的主流教材相比,这些教材非常重视应用。不仅有基本的结构元件如杆、梁、缆索和典型的机构如螺旋、斜面等的讨论,而且大量的例题和系统都有实际的生活或工程背景。注重应用也意味着不追求理论的系统和严格。例如,关于力偶,多数教材都没有力偶等效与合成的论证。再例如,所有讨论力的功的教材都没有区分元功和功的微分,计算有限路程下的功时也没有考虑积分是否与路径相关。从应用的角度,研究的对象应该具体。因此,教材通常不提 约束 的概念,估计是因为该词比较抽象,普遍采用的是更直观更有工程意味的 支承 和 连接 。也不抽象地讨论刚体系的平衡,而是具体的桁架、框架和机构的平衡。 这些静力学教材的突出特点是非常注意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帮助。多次再版的教材在这方面尤为出色。每章前面都有一张与该章科学内容相关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章开始时有该章的纲要和导言,概述该章内容,以及与前面其他章的关系,或者有本章目标突出该章的核心内容。关键概念阐述部分给出明确提示,要点的总结和重要公式用不同背景颜色醒目提示。每章结束时有复习总结,习题经过精心组织。例如,每节的习题分为导引性习题和代表性习题两部分,前者比较简单,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后者多数具有平均难度,难度高的题目做出了标示;每章后面还有复习题,包括需要使用计算机的习题。还附有对学生参加美国工程师在与公众健康、安全和福利直接相关行业的执业资格考试 工程基本测试 的辅导材料或题目。这些教材每次修订再版时都有相当比例的习题更换。对学生的辅导材料包括大量的例题和习题是这些书篇幅庞大的主要原因。 数值计算及其计算机的应用也是这些教材值得注意的特点。尽管力学的基本原理没有变化,但力学在工程中应用的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显著变化,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反映这种变化。各种教材以不同的方式回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畅销教材都增加了需要计算机求解的内容。供学生使用的光盘中有方程求解的软件,可以避免繁琐的求解过程。 2.3 北美动力学教材 通常认为北美的“工程力学 ( 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 ) ”即是我国的“理论力学”课程,因此很难理解北美的静力学内容远比我们的理论力学中静力学部分丰富,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内容反而比较少。事实上,北美的“工程力学”并不完全等同我国的“理论力学”,因为机械、土木、航天、力学等专业的学生除学习“工程力学”外,还学习“中级动力学”,扩充和深化“工程力学”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内容。北美的“工程力学”和“中级动力学”的内容,总体上要与我国力学专业的“理论力学”和“高等动力学”的内容相当。 Ginsberg 的《高等工程动力学》 (Ginsberg JH.Advanced Engineering Dynamics(2nd ed). Cambridge Univ. Perss , 1998: 462) 是内容比较传统、适用性强的教材。全书共分 8 章。第 1 章复习物理概念和数学工具。随后 3 章是关于运动学,先是点的运动,主要是引入各种坐标,包括自然坐标、直角坐标、正交曲线坐标, 还有联合运动学描述;接着是相对运动,包括转动变换、有限转动、角速度、角加速度、用动参考系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相对运动的确定;最后是刚体运动学,包括一般方程、 Euler 角、连接刚体和滚动。其余 4 章是动力学。第 5 章为牛顿刚体动力学,包括动量、动量矩和动能概念、动量矩计算、惯性性质、动量矩变化率、运动方程、平面运动、冲量矩原理、功能原理和刚体系统;第 6 章为分析力学导论,包括广义坐标和自由度、完整和非完整约束、虚位移、广义力、 Hamilton 原理、拉氏方程;第 7 章继续讨论分析力学,包括受约束广义坐标、状态空间表述、 Hamilton 正则方程、初积分、准坐标和 Gibbs-Appell 方程和线性化;最后一章是陀螺效应,包括自由运动、自旋陀螺和用于惯性导航的陀螺仪。每章有参考文献和习题,附有半数习题的答案。该书的特点是取材精练,内容成熟,讲解通俗,例题丰富。部分内容比较有特色,例如,首章包括对运动学和动力学做出重要贡献学者的小传,对受约束刚体的运动学分析,非完整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Gibbs--Appell 方程在刚体动力学中的应用。 Moon 的《应用动力学》 (Moon FC. Applied Dynalnics. John Wiley Sons , 1998: 492) 是取材新颖、 特色鲜明的教材。该书共分 9 章。第 1 章介绍动力现象和动力失效。首先说明牛顿《原理》之后的 新 动力学,包括新发现 —— 混沌,新建模方法 —— 分析力学,新应用 —— 多体问题和机电学,新计算方法 —— 软件和平台,新实验工具 —— 传感测量、信号处理和系统识别;然后说明动态失效问题,包括疲劳、动力失稳和动态噪声,并简述避免动态失效的方法;接着叙述动力学的矢量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并应用于摆、线性受迫振动、陀螺运动、中心力场运动;随后列举工程问题中的耦合力场和复杂动力学现象,耦合力场包括流体力学和动力学、机电动力学、控制系统、轨道动力学、生物动力学、热和能量系统中的动力学,复杂动力学现象包括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非保守力、多体系统和柔性体大范围运动;最后简要讨论动力学与设计,以及动力学和引力的现代物理学。第 2 章是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运动及其约束的描述、平衡与虚功、质点系动量和能量原理、刚体角动量和欧拉方程、 D'Alembert 原理和 Jourdain 原理。第 3 章是运动学,包括运动学概述、角速度及其矩阵表示、相对运动、约束和 Jacobi 矩阵、有限运动、一般刚体运动的变换矩阵和机构运动分析。第 4 章是分析动力学,包括约束和自由度、 D'Alembert 原理、拉氏方程、虚功率方法 (Jourdain 和 Kane 方法 ) 、处理非完整约束的拉氏乘子法、以及 Hamilton 变分原理。第 5 章是刚体动力学,包括刚体动力学问题和方法概述、刚体的运动学、牛顿 -- 欧拉运动方程、刚体的拉氏方程、刚体的虚功率原理和非完整刚体运动问题。第 6 章是机器人学和多体动力学导论,包括概述、图学理论和关联矩阵、 Jacobi 矩阵、运动方程、逆问题和碰撞问题。第 7 章是轨道和卫星动力学,包括中心力场动力学、两体问题、刚体卫星动力学和绳系卫星。第 8 章为机电系统动力学,包括概述、电磁力、电磁物性、电磁学的动态原理、电磁系统的拉氏方程和控制动力学。第 9 章为非线性和混沌动力学的导论,包括概述、非线性共振、无阻尼摆的象空间运动、自激振动和极限环、 Poincare 映射、刚体应用中的复杂动力学。每章有习题,个别习题附有答案。全书附有参考文献。该书最大特点是从新的视角整合动力学,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多体系统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机器人学和航天器动力学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hat 和 Dukkipati 的《高等动力学》 (Bhat RB , Dukkipati RV. Advaneed Dynamies. AIPha Seienee , 2001: 395) 以刚体动力学和分析力学为主,也包括振动理论。前 3 章是动力学和分析动力学的基本内容,相当于工程力学的动力学部分。第 4 章用不同参考系描述运动,第 5 章是轨道运动,除基本中心力场运动外还讨论了扰动椭圆轨道。第 6 章是拉氏方程,包括冲击运动的情形和初积分。第 7 章是惯性矩和惯性积。第 8 章是刚体动力学,包括刚体运动学、刚体动量矩和动能的计算、欧拉角、刚体运动方程、自旋陀螺运动。第 9 章是变分原理,除 Hamilton 原理外还引入了 Hamilton 方程。第 10 章是正则变换和 Hamilton-Jacobi 理论。第 11 章为动力学系统振动,包括单自由度和有限多自由度系统的自由和受迫振动。第 12 章为动态响应的数值计算,包括有些差分法、 Runge-Kutta 法、 Houbolt 法、 Wilson-θθ 法、 Nermark-ββ 法、 Park 刚性稳定法,还通过例子讨论了非线性系统。每章有总结、习题和参考书目。该书均为很成熟而且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作者对教学需要的考虑也比较细致。因此,使用该书的教学难度应该比较小。 Silva 的《中级动力学》 (Silva MRM Crespo da. Inerme diate Dynamies. McGraw Hill , 2004: 567) 是一本强调数值方法的教材。第 1 章是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也包括线性化和稳定性分析。第 2 章是点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第 3 章是片面机构运动分析,包括 4 杆机构、 Geneva 轮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和止转棒轭机构。第 4 章为质点系动力学,包括质心运动定理、动量矩变化定理、牛顿定律和方程的积分形势、两体问题及其数值解、受限制三体问题。第 5 章是平面运动刚体动力学,包括刚体自由度、刚体位移的类型、平面刚体运动方程、刚体的滚动、刚体动力学的功能方法和机构中的力。第 6 章是刚体一般运动动力学的导论,包括并矢、刚体动力学的基本矢量方程、刚体一般运动的转动运动学、转动的欧拉方程、动能和功能方法、自旋稳定性、动平衡和对称陀螺、方向角和角速度。第 7 章是分析力学导论,包括基本概念、 D'Almbert 原理、 Huamilton 方程、拉氏方程及其初积分、有约束时的拉氏方程。第 8 章是动态系统的振动,包括线性系统对正弦激励的响应、多自由度线性系统、吸振器分析、 Foucault 摆分析。每章有习题,部分习题有答案。最后附有深入学习的参考书目。该书所涉及内容比较传统,也比较初等,仅是比动力学的初级课程稍深入,但该书的最大特点是数值仿真和动画显示贯穿始终的应用,所用 MATLAB 程序在随书的光盘中。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与工程的联系,对多种典型机构作了细致的讨论,还介绍了航天器受的引力矩及自旋镇定卫星。 Howland 的《中级动力学》 (Howland RA. Interme diate Dynamies. Spinger , 2006: 540) 特别强调线性代数的应用。该书第 1 部分用了近 1/3 的篇幅叙述线性代数,包括矢量空间、线性变换和方阵。第 2 部分是三维刚体运动学和动力学,运动学包括刚体的运动、欧拉角、运动坐标系、机械运动学;动力学包括质点和质点系的动力学、刚体运动方程、能量和动量积分。第 3 部分是分析动力学,包括约束的运动学分析、完整和非完整系统的拉氏方程、初积分、 Hamilton 动力学。每部分有引言和结束语,每章有小结,但该书没有习题。该书行文严谨,特别是在刚体动力学中,系统地应用线性代数。每部分的引言对从整体上把握该部分内容大有助益。 上述教材反映出北美高校“中级动力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刚体动力学和分析力学。有些教材也包含振动和其他内容。这些教材可供我们在“理论力学”和“高等动力学”的教材建设和教学时参考。 2.4 国外理论力学相关课程网络资源调研与分析 我们对美国有代表性的 12 所大学理论力学网络课程进行网上调查。这些大学都是综合排名前十位或者工科排名前十位的学校。此外还对澳大利亚的部分大学也进行了调研。调查主要针对相当于我国工科理论力学的课程展开,主要研究涉及网络课程的特点及配套资源,研究的内容有教学基本内容、组成体系、教学软件、软件类型、优缺点、网络资源等。 在所有的 12 所大学中,麻省理工学院或许是开创开放学习风气的先锋。早在 1999 年他们便开发了 MIT Open Course Ware (MIT OCW) 系统,把课程资源在网上完全公开,希望能在 21 世纪开拓一个远程 e 学习的环境。目前他们网上已有将近 2000 门课程的资源任公众自由浏览使用。相对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能够提供比较详细的资料,其他大学的课程一般很少对外开放,或者只是给出一些简单的信息,下面我们主要从麻省理工学院理论力学相关课程进行分析。 2.4.1 教学内容 国外的 12 所大学课程中,静力学作为最基本的力学知识,是大学阶段最先讲授的力学内容,主要涉及平衡力系和桁架等。运动学作为动力学课程的一部分进行讲授。动力学单独设课,讲述经典动力学内容和分析力学基础内容。众所周知,理论力学的内容是建立在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的基础上,为材料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力学专业课程或机械原理、机械振动、结构力学等工科各相关专业课提供基础。因此,国外大学尽可能利用学生已经建立的力学概念和已经掌握的高等数学工具,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同时也不忽视准确的数学力学描述和严密的逻辑论证过程,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国外课程注重引入科学研究前沿的内容,并给出简单的力学解释。例如,在讲授动量定理时,把太空行走 ( 图 1) 作为典型工程实例引入,并最终给出火箭推进的动力学方程,在讲授刚体定轴转动时,引入汽车中调速轮装置等。在讲授静力学力系简化时,涉及到民航客机 ( 图 2) 、战斗机 ( 图 3) 、航天飞机等飞行器受力简化的问题。虽然这些简化是非常简单理想化的,但这种实例的引入是学生先修课程没有遇到的,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体会科学问题由简单到复杂的研究过程。 图 1 太空行走 图 2 民航客机 ( 平行力系 ) 图 3 战斗机 ( 任意力系 ) 2.4.2 课程考查形式 国外课程普遍包含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占的分量大致与期末考试持平,甚至略为高出。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及时总结回顾所学内容,而且对于已学知识的巩固更为未学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把阶段性学习的信息反馈给教师,更利于教师调整教学进度。有些考试允许学生带一页写有重要公式 ( 或其他内容 ) 的纸进考场,是一种有限开卷的考试,这样有利于鼓励学生系统地归纳总结学到的知识,更有助于指导学生从记忆知识变为运用知识。 在作业方面,国外课程普遍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再由自己总结写出独立的作业,但是必须承诺是自己独立完成最后作业,否则会影响到自己的信誉度,甚至纳入到学术道德规范考查的范围内,后果严重。这样的小组讨论,不仅能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而且有利于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工程问题的解决需要团队合作,不可能由一个人完成全部工作。团队意识的早期建立有利于同学们各尽所能,精诚合作,对以后工作中完成实际工程问题大有裨益。 国外动力学课程中一般都有课程设计,一般是对于作业的再讨论和工程中动力学问题的计算机模拟。这个设计的分析方法可以是理论性的、纯实验性的或者是数值模拟性的。例如,学生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基本物理量测定的实验,这个实验必须是基于这门课程所学的知识,例如动量矩守恒的验证实验,重现牛顿和伽利略做的经典实验,物理概念的论证和复合摆运动的研究。还可以是作业问题的数值重现,或者对于一个复杂物理问题的数值模拟。还有部分涉及教师参与的科研项目。国外的学生有机会在本科阶段接触到科学研究,让学生了解如何综合应用力学原理和其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对其以后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当然,对于本科生来说,这样的课程设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程设计中学生也被要求分组讨论,最多不能超过 4 人一组,要求协作完成,并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请求老师指导,讨论完成后各自独立完成设计报告。老师最后根据学生提交的设计报告,从内容描述、实验的设计和执行、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结论的正确性等方面综合打分。 这样的多种考查形式,不仅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水平,综合评定学习效果,还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团队意识和发现工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 2.4.3 教学形式 在国外课程网上给出的教学视频中,主讲教师除了在课上讲授课程内容外,为活跃课堂气氛,还会在课上做一些趣味性的验证实验,调动大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比如图 4 是主讲教师在课上为学生做演示实验:机械能守恒实验和单摆周期与摆锤质量无关实验。 图 4MIT 开放课程 在教师讲课的同时,每周都要安排一次讨论课 (Recitation) ,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并将考勤成绩计入总成绩。在讨论课上,学生也是分组讨论,一般 3 人一组。讨论的内容可以涉及教师课堂讲授、教科书、作业、课程设计、工程实例等一切与课程相关的内容。讨论课上有教师答疑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而且同学也可以直接相互讨论,交流学习经验和体会。这种讨论课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及时解决了学生的困惑,还将教学效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2.4.4 计算机软件的使用 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在力学问题的分析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理论力学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软件,其目的是培养分析表达能力和工程计算的概念。国外课程选用了 MATLAB , MAPLE , MATHEMATICA 等数学软件,尤其 MATLAB 软件,被称为是演算纸式的计算机语言,其自身包含大量的数学计算语句,简单易学,用其分析解决理论力学问题时很容易掌握,能给学生以更直观的效果。这样对学生不能求得解析解的工程问题,可以在数值解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绘制各种复杂情况的运动图,不仅正确美观,而且更能反映实际的力学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国外大学在动力学课程讲授的同时,安排一定的学时穿插讲授 MATLAB 等软件,包括处理力学问题时用到的命令、语句和编程等。在各种运动学问题、动力学问题求得解析解后,教师以布置作业的形式,侧重点在如何使用 MATLAB 对其进行分析,要求学生用计算机绘出各种图线,如运动轨迹、能量的变化、振动曲线等。例如图 5 所示,对于半圆盘的小振动问题,要求学生写出运动微分方程,并在给定的初始条件 θ0θ0 下分析其运动,然后再分析初始角度 θ0θ0 较小和较大两种情况下 θ(t)θ(t) 的轨迹图,最后给出答案。 图 5 半圆振动模型 在初始角度较小的情况下,该半圆盘的运动微分方程是可以线性化的,这时用线性化的方程与用 Runge-Kutta 数值方法算出的结果非常吻合,如图 6 所示。 图 6 小角度摆动情形 在初始角度较大的情况下,该半圆盘的运动微分方程不能线性化,这时再用线性化的方程与用 Runge-Kutta 数值方法算出的结果相比,要稍微慢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当转动角度变大的时候,运动微分方程中的非线性项对其运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图 7 所示。 图 7 大角度摆动情形 在动力学中还包含了一些实验。如刚体动力学的实验,一个是关于通过质心平面对称的摆盘,另外一个是结构稍微复杂点的摆盘。让两个摆盘进行小角度摆动和大角度摆动,通过仪器记录下两个摆盘重心和初始地面接触点的振动,然后测出重心的速度和加速度,初始力矩,固有频率,与真实值进行比较,如图 8 所示。填写实验报告,完成实验。该实验摆盘的运动和前述 MATLAB 课程讲述的例子类似,这样不仅是从内容上举一反三,而且同样一个问题学生经历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测试的综合研究手段,而这三种研究方法恰恰是现在研究科学问题最主要的手段,这不仅能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还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 8 振动实验示意图 致谢 :感谢重庆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大学等方面对课题研究所提供的各方面支持 ; 感谢 2001-2006/2007-2011/2013-2017 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课题研究的指导和支持。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58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潜山市葎草分布动态调查与分析
zhguoqin 2019-9-2 09:59
潜山市葎草分布动态调查与分析 张国庆 (安徽省潜山市林业局,安徽潜山,246300) 摘要:采用文献学方法,对国内葎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以潜山市第2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为基点,连续开展了16a葎草分布动态调查。 在 2003 年至 2018 年 16a 间,葎草沿着潜山市县乡公路逐渐向山区扩散,主要分布在县乡主干公路两侧,乡村公路两侧分布较少,先传入的乡镇四旁也有少量分布。尽管葎草风险分析结果为中度危险性杂草,但对潜山而言,总体危害不大,而且治理容易,治理措施建议以人工割除为主。 关键词:潜山;葎草;分布;动态;分析 点击下载含图表原文: 06 潜山市葎草分布动态调查与分析.pdf 1. 国内葎草研究概述 葎草( 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 )又叫蛇割藤、割人藤、拉拉秧、拉拉藤、五爪龙、勒草、葛葎蔓等,是荨麻目( Urticales )桑科( Moraceae )大麻亚科( Subfam. CANNABIOIDEAE )葎草属( Humulus Linn. )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中国除新疆、青海外各省区均有分布,常生于沟边、荒地、废墟、林缘,可药用,加工后可作饲料,茎皮纤维可作造纸原料,种子油可制肥皂,果穗可代啤酒花用。同时,葎草也是中国农业有害生物信息系统收载的有害植物,扩散能力超强,蔓延速度快,主要危害是其茎缠绕在植株上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甚至绞杀果树或行道树,其倒刺对人皮肤易造成伤害,其花粉还是导致人们过敏的一个主要过敏源。 ( 1 )文献统计学分析 在中国知网( http://www.cnki.net/ ),使用“ ( ( 主题 = 葎草 或者 题名 = 葎草 或者 v_subject= 中英文扩展 ( 葎草 , 中英文对照 ) 或者 title= 中英文扩展 ( 葎草 , 中英文对照 )) 或者 ( 主题 = 拉拉秧 或者 题名 = 拉拉秧 或者 v_subject= 中英文扩展 ( 拉拉秧 , 中英文对照 ) 或者 title= 中英文扩展 ( 拉拉秧 , 中英文对照 )) ) ( 模糊匹配 ), 专辑导航:全部 ; 数据库:文献 跨库检索”对 2018 年以前的有关葎草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到 1960 年 ~ 2018 年研究文献 656 篇。 在时间分布上(时间分布如图 1 所示), 最早的研究文献为 1960 年高思华在《中国药学杂志》( 1960 年 06 期,页码: 325-326 )发表的《忽布、蛇麻和葎草》,徐杏甫在《江苏中医》( 1960 年 09 期,页码: 15 )发表的《用葎草治疗膀胱结石和癩病的探讨》,其次为 1961 年山东烟台专区人民医院徐子平、尹高志、王佩荣、柳菱菱在《山东医刊》( 1961 年 01 期,页码: 13 )发表的《拉拉秧治疗肺内炎症、上感及急性扁桃腺炎 21 例》,烟台专区人民医院张玉昆在《山东医刊》( 1961 年 10 期,页码: 41 )发表的《谈谈“拉拉秧”》, 4 篇均为葎草的药用研究。图 1 表明,在时间分布上,主要研究文献发表在 21 世纪之后,特别是 2012 年和 2017 年发表研究文献最多,均为 53 篇。在学科分布上, 656 篇研究文献分布在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科学、气功化工和其它学科上,其中以农业学科和医药卫生为主,共 445 篇,占比为多于三分之二(为 67.84% )。在主题分布上,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清热解毒药”、“变应原”、“变态反应原”等医药卫生主题上,相关文献篇数分别为 238 篇、 42 篇和 41 篇。 ( 2 )生物学研究 最早对葎草进行分类、形态及分布描述的有高思华,他引用《唐本草》、《 宋本草》中的药用描述(高思华,忽布、蛇麻和葎草,中国药学杂志, 1960 ( 06 ): 325-326 ),徐杏甫引用了《名医别录》、《千金翼方》、《图经本草》、《本草纲目》对葎草的分类(《本草纲目》将其列入“十八卷蔓草类”)、名称的由来(葛葎蔓、葛勒蔓、掳掳藤、勒草、葎草)和形态描述(徐杏甫,用葎草治疗膀胱结石和癩病的探讨,江苏中医, 1960 ( 09 ): 15 ),徐子平、尹高志、王佩荣、柳菱菱(徐子平、尹高志、王佩荣、柳菱菱,拉拉秧治疗肺内炎症、上感及急性扁桃腺炎 21 例,山东医刊, 1961 ( 01 ): 13 )和张玉昆(张玉昆,谈谈 “ 拉拉秧” 山东医刊, 1961 ( 10 ): 41 ),以及后来的张勤、张鲲、刘湘桂、曾详国、刘斌、许成坤、张全等,也对葎草的形态做了描述。 ( 3 )危害性研究 在对人类健康危害研究方面,李挚、何海娟、孙国强、汤蕊、顾建青、孙劲旅对北京市区,高星星、张续德、展波、刘凤霞对潍坊市,欧祖镇对重庆市主城区,班慧、银福、王东平、武静对乌海市,卢家美、孙秀珍、刘昀、李维、杨侠、王胜邑、冯向莉对西安市的过敏性气传花粉进行了调查,其中重庆市主城区葎草花粉 2017 年的致敏率为 14.74% ,在 2017 年 6 月到 2018 年 1 月之间,每月均超过了 10% ,其中 2017 年 10 月更是接近 30% 。 杨琼梁、欧阳婷、颜红、杨晶、李玲、夏新华,李海峰、朱晓明、魏庆宇、李静玫,李莹、肖小军、柴文戍、谢水祥、何韶衡、杨平常、刘志刚等对葎草花粉的致敏机理进行了研究。 在对农林业危害方面,付广芝、高晓萍,曹颖、倪希忠,毛志贵,于海英、郭宝军、杜淑芝、张宁对葎草对农林业的危害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指出葎草是一种传播快、生长快、危害性较大的危险性有害杂草。 ( 4 )防治研究 李孙荣、曹义山,甘欣勇、万友、吴福荣,查达球对葎草的风险评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化学防治措施和农业防治措施。 ( 5 )利用研究 王鹏,李俊婕、王晓静、付义成,曹运记、李天磊、潘卫东、梁光义、殷献华,曹莉,倪士峰、刘惠、魏博、仝瑛、赵桂仿,尹海波,屠婕红、陈伟光、盛静、敖雷,朱红林、段国峰,吕红英、李凤林、尉杰,赵凯,刘志华,雷青娟、刁治民、张正国、邓君、谢红民、冯欣、曹玲珍,孙跃春、徐彤宝、王艳玲对葎草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以及综合利用进行了研。 欧红梅、高永生、罗伟、张维维,代宇雨、王力超、王一帆、张震对采用替代法,用葎草控制喜旱莲子草(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 )进行了研究。 ( 6 )综述性研究 陈再兴、孟舒,高政权、孟春晓,李俊婕、王晓静,罗志毅、包国荣,尹海波、王颖、郑太坤、王冰在葎草的本草学考证、生药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生态危害和治理,以及葎草作为变态反应原的研究进展做了综合性阐述。 2. 潜山市葎草分布的连续调查 由于第 1 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没有将杂草列入调查对象,因此,潜山市葎草分布连续调查,以 2003 年 -2004 年第 2 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为基点,至 2018 年,共 16a 连续调查,这其中包括 2003 年 -2004 年第 2 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2014 年第 3 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试点和 2015 年 -2016 年第 3 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3. 潜山市葎草分布动态分析 ( 1 )分布动态分析 基于葎草的文献学分析,以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第 2 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时( 2003 年),葎草梅城镇、油坝乡、黄铺镇、王河镇、王河镇、黄泥镇就已经有分布,可以说,葎草是潜山本土杂草,或者说是在 2003 年以前就传入潜山,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区和圩畈区的四旁(宅旁、村旁、路旁、水旁),少数林缘也有分布。随后在 2003 年至 2018 年 16a 间,沿着县乡公路逐渐向山区扩散,但主要分布在县乡主干公路两侧,乡村公路两侧分布较少。目前,先传入的乡镇四旁也有少量分布。 由此可以推断,葎草在潜山的扩散,可能原因有以下 3 个: 随公路绿化大苗传播; 随交通工具传播,包括人畜传播; 自然传播。 ( 2 )风险分析 我县葎草适生面积 13.92 万 hm 2 (四旁,旱地,苗圃,园林,林地等),发生面积 10.2hm 2 ( 2018 年发生面积),按照葎草的特点,查 《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LY/T 2588-2016) 得到: 发生率 =10.2÷139200×100%≈0.0073% ,得 P 1 =3.0 P 21 =2.0, P 22 =3.0, P 23 =2.0, P 24 =3.0, 则: P 21 =2.0, P 22 =3.0, P 23 =2.0, P 24 =3.0, 则: P 2 =(2.0 × 3.0 × 2.0 × 3.0 )^0.25 ≈ 2.4495 P 3 =0.7×2.0+0.3×0=1.4 P 4 =Max ( 3.0,3.0,3.0 ) =3.0 P 5 = ( 0.0+0.0+1.5 ) ÷3=0.5 R =(3.0 × 2.4495 × 1.4 × 3.0 × 0.5 )^0.2 ≈ 1.7286 R≈1.7286 , 2.0 < R < 2.5 ,为中度危险有害生物。 4. 潜山市葎草治理对策 尽管目前葎草在潜山全市都有分布,且风险分析结果为中度危险性杂草,但对潜山而言,总体危害不大,而且治理容易,治理措施建议以人工割除为主: ( 1 )由于葎草 9 月份种子成熟,所有治理措施,应在 8 月份之前完成,以免种子成熟后,造成种子扩散。 ( 2 )发现有葎草,且可能对农林作物产生危害,或者妨碍人类生产生活,或者导致较多人群过敏时,在 8 月份之前人工割除。 ( 3 )面积较大时,除了割除之外,可以使用除草剂,在 8 月份之前进行防除。 参考文献 高思华 , 忽布、蛇麻和葎草 , 中国药学杂志 ,1960(06):325-326 徐杏甫 , 用葎草治疗膀胱结石和癩病的探讨 , 江苏中医 ,1960(09):15 徐子平 , 尹高志 , 王佩荣 , 柳菱菱 , 拉拉秧治疗肺内炎症、上感及急性扁桃腺炎 21 例 , 山东医刊 ,1961(01):13 张玉昆 , 谈谈 “ 拉拉秧 ” , 山东医刊 ,1961(10):41 张勤 , 张鲲 , 刘湘桂 , 曾详国 , 葎草的形态组织鉴定 , 中药材 ,1998(12):605-609 刘斌 , 许成坤 , 张全 , 葎草 , 吉林农业 ,1998(03):22 李挚 , 何海娟 , 孙国强 , 汤蕊 , 顾建青 , 孙劲旅 , 北京市区与过敏相关的气传花粉 ,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5(06):734-738 高星星 , 张续德 , 展波 , 刘凤霞 , 潍坊市夏秋季气传花粉的调查 , 免疫学杂志 ,2015(08):733-736 欧祖镇 , 重庆主城区葎草花粉的分布与致敏特点 , 重庆市 : 重庆医科大学 ,2018 班慧 , 银福 , 王东平 , 武静 , 乌海市气传花粉调查 ,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8(03):410-412 卢家美 , 孙秀珍 , 刘昀 , 李维 , 杨侠 , 王胜邑 , 冯向莉 , 西安市气传花粉调查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医学版 ),2010(04):472-474 杨琼梁 , 欧阳婷 , 颜红 , 杨晶 , 李玲 , 夏新华 , 花粉过敏的研究进展 , 中国农学通报 ,2015(24):163-167 李海峰 , 朱晓明 , 魏庆宇 , 葎草花粉变应性鼻炎与 HLA—DQA1 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议论文集 , 深圳 :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首届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第十届深圳呼吸论坛, 2016 李海峰 , 魏庆宇 , 李静玫 , 葎草花粉过敏性鼻炎与 HLA-DQA1 基因的相关性探讨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04):634-636 李莹 , 肖小军 , 柴文戍 , 谢水祥 , 何韶衡 , 杨平常 , 刘志刚 , 葎草花粉主要过敏原的分离鉴定与纯化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14(01):26-29 付广芝 , 高晓萍 , 外来园林危险性杂草 —— 葎草 ,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2(01):120 曹颖 , 倪希忠 , 对恶性杂草 —— 葎草的调查研究 , 生物学教学 ,2006(08):54-55 毛志贵 , 葎草不宜引种 , 蜜蜂杂志 ,2006(11):35 于海英 , 郭宝军 , 杜淑芝 , 张宁 , 葎草 —— 危险性园林杂草 , 辽宁农业科学 ,2004(06- 辽宁省昆虫学会会议论文集 ):91 李孙荣 , 曹义山 , 葎草 ( Humulus scandens ) 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除研究初报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1(03):45-46 甘欣勇 , 万友 , 吴福荣 , 菏泽市葎草风险评估与管理 , 乡村科技 ,2018(19):109-111 查达球 , 葎草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 现代农业科技 ,2015(23):116-117 王鹏 , 葎草的防除与综合利用 , 河南农业 ,2011(03):23 李俊婕 , 王晓静 , 付义成 , 葎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 食品与药品 ,2008(05):5-7 曹运记 , 李天磊 , 潘卫东 , 梁光义 , 葎草化学成分研究 , 中草药 ,2011(09):1692-1695 曹莉 , 葎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11):24-25 李天磊 , 殷献华 , 潘卫东 , 杨娟 , 梁光义 , 葎草化学成分研究 , 中药材 ,2010(01):55-57 倪士峰 , 刘惠 , 魏博 , 仝瑛 , 赵桂仿 , 葎草药学研究 , 吉林中医药 ,2009(02):162-163 尹海波 , 中国葎草属植物的生药学研究 , 沈阳 :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1 屠婕红 , 陈伟光 , 盛静 , 敖雷 , 葎草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组成性质研究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8):561-564 朱红林 , 段国峰 , 葎草多糖的含量分析 , 江西中医药 ,2011(08):59-61 吕红英 , 李凤林 , 尉杰 , 葎草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5(02):6-8 赵凯 , 葎草内含物积累规律及多酚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 长春 : 吉林农业大学 ,2012 刘志华 , 葎草的开发利用及防治措施 , 衡水学院学报 ,2008(04):64-66 雷青娟 , 刁治民 , 张正国 , 邓君 , 谢红民 , 葎草的开发利用及防除对策研究 , 杂草科学 ,2006(01):7-10 雷青娟 , 刁治民 , 张正国 , 邓君 , 谢红民 , 冯欣 , 曹玲珍 , 葎草的开发利用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 安徽农学通报 ,2005(S1):68-69 孙跃春 , 徐彤宝 , 王艳玲 , 葎草的综合开发利用 , 中国林副特产 ,2003(03):57 欧红梅 , 高永生 , 罗伟 , 张维维 , 葎草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5):8998-8999 代宇雨 , 王力超 , 王一帆 , 张震 , 不同替代程度对葎草控制喜旱莲子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2):123-126 代宇雨 , 葎草替代控制喜旱莲子草生态学机理 , 合肥 : 安徽农业大学 ,2018 陈再兴 , 孟舒 , 葎草研究进展 , 中国药事 ,2011(02):175-179 高政权 , 孟春晓 , 葎草研究进展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31):9982-9984 李俊婕 , 王晓静 , 葎草的研究进展 , 齐鲁药事 ,2007(06):353-355 罗志毅 , 包国荣 , 葎草研究进展 , 福建分析测试 ,2002(03):1614-1617 尹海波 , 王颖 , 郑太坤 , 王冰 , 中国葎草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1(01):60-61 扩展阅读: 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411931 发展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39086 系统法学:良法善治方法 http://blog.sciencenet.cn/data/attachment/home/201304/16/153824kl1yn6clk43444o9.attach 发展学基本理论 研究 http://bianke.cnki.net/home/corpus/9605.html 基于减商化提高财政投入效率途径研究 http://bianke.cnki.net/Home/Corpus/9602.html 信诉互补:当下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 http://bianke.cnki.net/Home/Corpus/9603.html 小康社会建设之降低生活成本途径研究 http://bianke.cnki.net/Home/Corpus/9599.html 减熵化理论研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417907 企业减商化研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417909 系统企业学:再生 进化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417908 生物灾害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21810 灾害学 概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18034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418292 有害生物主要防治技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418297 标准学概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7654 林业标准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8389 过度行政、过度应急与灾害科学治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422505 有害生物风险评价方法商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422504 有害生物风险管理(《生物灾害学概论》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416543 潜水河香樟溃疡病调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1195539.html 生态健康概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19323 基于神经网络的马尾松毛虫精细化预报Matlab 建模试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1099751.html 有害生物TIT 防治方法研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20389 生态系统管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19317 生态健康评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19316 生态环理论及其应用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1924
个人分类: 生物灾害学|2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每日翻译20190709
Bearjazz 2019-7-9 07:20
# 编者信息 熊荣川 明湖实验室 xiongrongchuan@126.com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rjazz Some caveat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results are in order. First, the nucleotide divergence statistics describe the average pattern of molecular evolution. Individual codons may, in many cases, deviate substantially from the norm. Second, for gene pairs with S 1, potentially large inaccuracies in the estimates of nucleotide divergence are expected to result from multiple substitutions per site. Nevertheless, as can be seen in Fig. 1, the patterns that we describe are fully apparent within the subset of gene duplicates with S 1. Third, although we have taken special precautions to avoid the inclusion of nonfunctional gene duplicates in our analyses (21), in the absence of actual expression pattern data, we cannot be certain that all of the genes we have included are functional. However, the fact that most of the pairs that we have identified have R/S 1 and that many pairs with small S have R/S 1.0 suggests that we have not inadvertently included many pseudogenes in our analyses. 对这些结果的解释有些警惕是合理的。首先,核苷酸分异统计描述了分子进化的一般模式。在许多情况下,个别密码子可能实质上会偏离正常。第二,对于 S1 的基因对,估计核苷酸差异的潜在大误差预计是由每个位点的多次替换引起的。然而,如图 1 所示,我们所描述的模式在 S1 的基因重复子集中是很明显的。第三,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特别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在我们的分析( 21 )中包含非功能基因重复,但在缺乏实际表达模式数据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确定我们所包含的所有基因都是功能性的。然而,我们发现的大多数重复基因的 R/S 1 ,极小重复基因的 R/S 1.0 表明我们在我们的分析并没有在无意中包含许多假基因。 Lynch, M. The Evolutionary Fate and Consequences of Duplicate Genes . Science, 2000, 290(5494):1151-1155.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1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习资料搜集] 时间序列(time series)学习书籍
zlyang 2019-6-8 13:36
时间序列(time series)学习书籍 大数据(big data)的主要形式是“时间序列”,当然也有别的形式。 大数据的5V特点(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 (1)应用时间序列分析,著者: 王燕编著,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5 (2)时间序列分析的工程应用,著者: 杨叔子, 吴雅, 轩建平等著,出版社: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7 (3)时间序列分析与动态数据建模,著者: 杨位钦,顾岚编著,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1988 (4)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与控制:第三版,著者: (美)George E.P.Box, (英)Gwilym M.Jenkins, (美)Gregory C.Reinsel著,出版社: 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日期: 1997 (5)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与控制:forecasting and control,著者: (美) 乔治 E. P. 博克斯, (英) 格威利姆 M. 詹金斯, (美) 格雷戈里 C. 莱因泽尔著,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1 (6)非线性时间序列:建模、预报及应用,著者: 范剑青, 姚琦伟著,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5 相关资料: 时间序列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7%B6%E9%97%B4%E5%BA%8F%E5%88%97/1389644?fr=aladdin Time series. I.A. Ibragimov (originator), Encyclopedia of Mathematics. https://www.encyclopediaofmath.org/index.php/Time_series Time series, In statistics: Time series and forecasting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statistics/Residual-analysis#ref367512 Time series, In automata theory: The automaton and its environment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automata-theory/Probabilistic-questions#ref383510 Time Serie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https://www.encyclopedia.com/science-and-technology/mathematics/mathematics/time-series Time Series Analysis,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https://www.encyclopedia.com/social-sciences/encyclopedias-almanacs-transcripts-and-maps/time-series-analysis 大数据相关资料: 大数据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7%E6%95%B0%E6%8D%AE/1356941?fr=aladdin IBM,Big data analytics https://www.ibm.com/analytics/hadoop/big-data-analytics SAS US,Big Data https://www.sas.com/en_us/insights/big-data/what-is-big-data.html Big Data Analytics - Time Series Analysis https://www.tutorialspoint.com/big_data_analytics/time_series_analysis.htm Encyclopedia of Big Data, Editors: Schintler, Laurie A., McNeely, Connie L. (Eds.) https://www.springer.com/us/book/9783319320090 相关链接: 2016-09-01,Crosswavelet and Wavelet Coherence 小波分析的程序网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00091.html 2016-09-01,支持向量机 Support Vector Machine 程序网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00087.html 2017-07-12,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 ECMWF 网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65890.html 2018-08-26,估计 Largest Lyapunov exponent 的 matlab 程序搜集(网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31215.html 2017-07-11,布拉德利·埃弗龙(Bradley Efron):2005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统计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65714.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个人分类: 风电功率预测|4158 次阅读|9 个评论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组学分会第一次学术会议暨代谢组学2019年国际研讨会”有感
dzrdez 2019-4-21 18:54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组学分会第一次学术会议暨代谢组学2019年国际研讨会”有感 赵秀举 一,大咖和才俊云集 英国Jules Griffin, 复旦金力(丁琛,代), 美国韩贤林, 加拿大厉良, 日本Masanori Arita, 大连化物所徐国旺, 十来个顶级期刊论文的通讯作者,首台(套)仪器发明人,重点/重大项目负责人, 二十来个顶级期刊论文的一作,一流期刊论文的通讯作者,重点/重大课题负责人。 二,代谢组学数据采集 核磁共振(NMR)代谢物浓度与氢原子浓度成线性关系【无偏】,但灵敏度低;色谱质谱(XC-MS)灵敏度高,但衍生化等效率不尽相同【有偏】,因此最好先做NMR,再做XC-MS。 初生代谢物和次生代谢物,同时测定,同时分析。 代谢物鉴定、浓度和流量,同时测定,同时分析。 代谢组学的数据是不充分的,最好有验证或者互补数据。 三,代谢组学数据分析 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化)偏最小二乘(O)PLS,需要同时满足①多重共线性②变量数>>样品数③多元正态分布;不满足以上条件,建议选用其他方法。 判别分析是定性的回归分析,建议优先使用回归分析,因变量可以定量,也可以定性;PLS(Y=class)就是PLS-DA;有多个组时,可以用PLS(Y=class)计算得分【此时不做载荷图】,但不用PLS-DA。 同时回归(相关)分析的自由度是Σ(求和)-2,不是min(最小值) - 1。使用t检验进行均值比较,自由度的确定依据样本量和方差来确定,详细见生物统计学 《生物统计学》教材提纲——试验设计数据分析、计量经济学与流行病学 有关教材。 有多个组时,先所有组定性PLS,再两个组的定性PLS。 跨学科和学科交叉,是新见识的增长点。但是,传统流行病学(人多、指标相对少),进入代谢组学(化合物信号多、样品相对少),容易出现问题;传统生物学,包括代谢组学,由于样品量少,不满足正态分布,又不会其他分布,因而不加验证或强行用正态分布的分析方法(例如t检验)。样本量,少了不行,多了也可能有问题。 四,疾病和药物代谢组学 疾病和药物代谢组学,需要明确研究的水平【生化、酶学、细胞、类器官、动物、一二三四期临床;肿瘤干预仅仅在细胞及之下水平有效果,意义甚微】;同时往往涉及人类遗传资源。 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保藏和国际合作,需要依照412号国务院令、国办办法和科技部通知,办理行政许可。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送审稿),规定设立收集保藏单位和国际合作中方机构,外资不得控股。伦理专家建议,外资不得参股。医药公司反对收集保藏单位设立行政许可。当年作者建议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免于办理收集保藏的行政许可。不同主体意见分歧严重,条例从2005年立项起草,至今没有出台。 根据立法法和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决定设立的行政许可,施行五年,国务院应当制定行政法规或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或者宣布设立决定失效。 参考文献 SIMCA-P 11 USER GUIDER Letter to JPR (unsubmitted)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PPT BRMI: 850802 李春喜,等。生物统计学(第五版),科学出版社。 “科普与通识”微信公众号DZRDEZ_NC
35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碳酸盐岩微相/第二版》高清图片选辑
热度 1 yazheng 2019-4-19 21:43
本书可能是我们这个星球上,详尽阐释碳酸盐岩的集大成权威工具书式著作,极具科研、教学及收藏价值!马永生院士及五位国际知名地质学家高度评价并推荐这部巨著! 《微相》书中详尽阐释了这些图片。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好书推荐|332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马永生院士及五位国际知名地质学家高度评价并推荐《碳酸盐岩微相:分析、解释及应用》这部巨著
yazheng 2019-4-19 09:03
马永生院士:本书堪称碳酸盐岩基础研究之百科全书,内容广博宏大,阐释细致入微。 本书由马永生、刘波、郭荣涛等译,全书205万字,大16开,864页,346幅精美插图(多为组合式),152个高清图版,100余个术语释义框表,亚光铜版纸彩印,圆脊精装。本书可能是这个星球上详尽阐释碳酸盐岩最为权威的一部工具书式著作,极具科研、教学及收藏价值! 译 者 的 话 2006 年,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碳酸盐岩微相:分析、解释及应用》(第一版) 中译本之际,恰逢我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期,对我国碳酸盐岩领域的油气勘探工作者深刻认识、分析和理解碳酸盐岩微相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该书全面和系统地阐释了碳酸盐岩岩石学、沉积学和成岩作用研究的理论体系,为从事相关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的研究人员提供了理论指导。 2010 年,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的该书英文版第二版,沿袭了第一版的篇章 结构,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图版分析(第20 章),并更新了部分参考文献。全书主要分为微相分析、微相解释和微相应用三大部分,对碳酸盐岩从沉积环境特征到成岩演化特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包括不同尺度、不同环境,现代沉积、古代实例,沉积作用、成岩演化,生物类型、识别标志,储层介绍、资源情况,等等。内容广博宏大、阐释细致入微,堪称碳酸盐岩基础研究之百科全书。 在本书英文版第二版面世之际,我们即开始筹划翻译并出版第二版中译本事宜。原因有三:一是本书第一版中译本出版后很受欢迎并已售罄;二是我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和基础研究虽继续取得重大突破,但仍需系统先进的理论指导和知识参考;三是在广泛收集专家意见和读者反馈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中译本,使其在忠实于英文原著基础上更加符合我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和基础研究的理论和知识表达体系。经与施普林格、Erik Flügel 家属以及地质出版社反复沟通,决定于2015 年初启动本书英文版第二版的翻译和中译本的出版工作。 本书英文版第二版中文翻译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碳酸盐岩研究组和中 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相关老师和学生完成(具体见各章节末标注),历时一年半,经过四个阶段三轮译、校、统、审,多人交叉检查和重点统稿等环节和程序,力求在准确把握原著理论体系基础上,忠实于原著,并以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方式进行翻译。第一阶段,根据译者知识背景择优分工,重点是理解原文,解决词汇、句子、段落的基础性翻译问题,达到“信”的阶段目标;第二阶段,通过分组互校,解决疑难词句、表述通达性和规范性问题,以求达到“达”的阶段目标;第三阶段,主要是统校,以郭荣涛为主对各个章节进行校订和初步统稿,实现查漏补缺、章节衔接、术语统一等要求;第四阶段,马永生和刘波对全部译稿进行统校审定,把握文风基调和学术问题,力求使中译本接近“信、达、雅”的要求。 该中译本在细节方面多有斟酌。第一,对于地名,按照中文表述习惯将其调整为 按辖区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第二,对于少量无法考证的地名和古生物词汇,保留英文原文;第三,对部分术语用词进行了规范,如将“泻湖”统一为“潟湖”“粘土”统一为“黏土”;第四,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将蓝绿藻归属到菌类(蓝细菌),而进一步将“蓝藻石”统一为“蓝菌石”;第五,对岩石分类术语中英文对照进行了统一,包括福克分类、邓哈姆分类、粒度分类和混积岩分类等,如邓哈姆分类中的术语“mudstone”,对应的中文有灰泥岩、泥晶灰岩、微晶灰岩、灰泥灰岩等,但是通过对其上下文含义进行对比分析后,我们认为译作“灰泥岩”更为贴切,并在全书中做了统一;第六,对原著中明显的错误进行注释、更正。 中译本中涉及年代地层(地质年代)处,尊重英文版(第二版)中的表述,未更 改为近年发表的国际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中的表述,如“第三系(纪)”未改为“古近系(纪)、新近系(纪)”;涉及单位名称“含量”处,依英文版(第二版),沿用“含量”,未更改为现用单位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 该中译本的顺利出版,得到原作者、出版机构、广大同行和亲朋好友的大力支持。 Erentraud Flügel-Kahler 女士和施普林格惠准该书英文版第二版翻译、出版中文简体字版。王成善院士对本次翻译工作一直非常关心,多次提出宝贵意见并给予重要指导。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范嘉松先生近年来对原著进行过细致研究,针对第8、9、10 章涉及的许多古生物学词汇的翻译有独到的见解,为该译本提供了重要参考;地质出版社王璞编审不辞辛苦,审阅了第10 章译稿,提出地层古生物方面的有益的修正建议和意见。地质出版社领导和刘亚军编审对该中译本的付梓付出了辛勤劳动。毫无疑问,翻译团队的精诚合作及其家属亲朋的大力支持对该译本的顺利出版都至关重要。在此,对他们及其他以各种方式给予关心和支持的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 前 言 本书旨在向读者提供一套应用于碳酸盐岩微相研究的综合方法,并展示微相研究 的应用在促进碳酸盐岩地质学新发展方面的贡献。相比于其他碳酸盐岩沉积学著作,本书的大量笔墨主要集中在反映碳酸盐岩沉积和成岩史并决定其实际用途的岩石组分和组构上。 本书的每一章均可单独作为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文本。书中的每个主题 也适用于科研人员和勘探地质学家,他们可从中了解到碳酸盐岩微相分析应用的当前进展。 因为碳酸盐岩微相研究是基于岩石薄片进行的,所以由配备详尽解释的薄片照片 组成的说明性图版成为本书的核心内容。所有图版都有一个简短的主题概要。“→”符号指示图版中的照片编号。显微照片的描述使用较小字体。通过仔细添加箭头和/或字母(通常为缩写),最大限度地突出照片信息。 《碳酸盐岩微相》与其说是《灰岩微相分析》(Flügel,1982)的修订版,不如 说是一本新书,因为它基于新的概念,并对微相资料的描述和解释及其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实用指导。与传统的沉积学方法相比,微相分析的优势在于学科交叉,它综合运用了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等学科知识。包括如下内容: 分析碳酸盐岩沉积史和成岩史; 描述不同海洋和非海洋环境碳酸盐沉积作用,讨论热带暖水碳酸盐和非热带冷 水碳酸盐; 介绍碳酸盐岩微相特征并强调其意义; 重点论述碳酸盐沉积作用的生物控制因素并概述灰岩薄片中的常见化石; 讨论成岩作用、孔隙度和白云石化作用之间的关系; 论述碳酸盐岩微相对建立和评价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模式的重要性; 强调碳酸盐岩微相在分析古气候变化和追踪台地- 盆地关系方面的潜在应用; 论述碳酸盐岩微相分析对储层和灰岩资源评价的价值及其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本书的编排 第1 章为绪论,第2 章是现代碳酸盐沉积作用概述,之后的17 章分为三大部分: 微相分析 (第3~10 章),总结了微相研究的方法,讨论了描述方式以及定性和 定量薄片鉴定的意义; 微相解释 (第11~16 章),论述了微相研究对评价古环境和沉积体系的意义; 微相应用 (第17~19 章),论述了微相研究对油气及其他矿产地质勘探的重要性, 提供了碳酸盐岩资源及其沉积相与岩石物性之间关系的实例,并阐述了微相研究对考古学家的价值。 在各章最后或“基础阅读材料”标题下面列出了本章的重要参考文献;以K字 开头的不同编号参考文献分别对应于不同关键词的特殊领域(参见CD光盘),例如 K021(冷水碳酸盐岩)、K078(泥晶)和K200(油气储层)。(本中文版因故未附 CD光盘—译者注) 本书附带的CD 光盘包含了按字母排列的约16000 条世界范围内有关碳酸盐岩的 参考文献(更新到2009 年4 月)(见附录),以及颗粒组分目估百分数对比图。 各章内容提要 第1 章:微相研究新进展。最初局限于薄片尺度的微相研究,为碳酸盐的沉积约 束和环境控制及碳酸盐岩的特性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来源。微相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层序地层样式,而且对碳酸盐岩储层研究和灰岩资源评价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第2 章: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认识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是研究古代碳酸盐岩的 前提。现代碳酸盐既形成于陆地也形成于海洋的不同环境,例如浅海和深海环境、热带和非热带地区等,但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不能完全与古代碳酸盐沉积环境类比。 微相分析 第3 章:研究方法。野外应该用哪种方法?应该用什么样的采样策略?需要多少 样品?在微相分析中何种实验技术是有用的?还有哪些其他技术应该与微相研究相结合? 第4 章:微相信息:基质和颗粒。本章就如何处理微相信息提供了实用指导,并 论述了如何对薄片特征进行描述和解释。根据基质和颗粒的鉴定特征、来源及其意义分别论述了基质类型和颗粒分类。 第5 章:微相信息:组构。灰岩中典型的沉积和成岩组构反映了成岩历史。指示 沉积间断和沉积变化(间断面)的微相特征对精细划分层序地层界面十分重要。岩石内不同大小的裂缝、微裂隙和角砾可用来解释岩石在同沉积期和沉积后所遭受的破坏作用。 第6 章:定量微相分析。前面各章以定性特征分析为主,本章则是定量数据分析, 包括粒度分析、频率分析、多元分析。特定颗粒类型的组分分析及其分布样式是重建古环境和沉积环境的重要工具。 第7 章:成岩作用、孔隙度和白云石化作用。对成岩作用及其产物的认识具有较 高的经济意义。岩石的成岩微相反映了沉积物在石化过程中经历的变化。本章主要讨论孔隙类型、碳酸盐胶结物、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形成的成岩结构、白云石化/ 去白云石化作用、白云岩结构等。本章最后一部分研究了变质碳酸盐岩和大理岩的薄片特征。 第8 章:碳酸盐岩分类与命名。分类只是一种组织信息的方法,而不是获得结论 的唯一途径。基于结构和成分的命名不能替代意义明确的微相类型,但岩石名称对样品分类很重要。在众多的碳酸盐岩分类方案中,邓哈姆和福克的结构分类方案最为实用。碳酸盐岩更细致的命名应分别在礁灰岩、非海相碳酸盐岩、重结晶碳酸盐岩和硅质碎屑—碳酸盐混积岩等大类下进行细分。 第9 章:灰岩是生物沉积物。不同于硅质碎屑岩,绝大多数灰岩的形成和破坏都 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生物的影响或控制。本章重点介绍了生物对碳酸盐沉积作用的控制。微生物、结壳生物、大型和小型钻孔生物均带有古环境、沉积条件和碳酸盐生产的信息。 第10 章:薄片中的化石。一旦掌握了主要类型生物的鉴定特征,特别是藻类、 有孔虫、固着无脊椎动物、壳体生物等,化石的识别就变得很容易了。本章介绍了灰岩薄片中的最常见化石,包括其鉴定标志、生存环境和分布年代以及化石的意义。文中的大量图版有助于读者识别和区分薄片中的骨骼颗粒。 微相解释 第11 章:微相标志概述:微相类型。如何将微相信息与实际的微相类型恰当地 联系起来?应当使用哪些鉴定标志?哪种颗粒类型尤其重要?有多少种微相类型是可靠的?本章通过实例的方式介绍了微相类型的建立。 第12 章:古环境条件识别。碳酸盐沉积物对环境变化响应特别敏感。微相和生 物是非常好的古环境标志,它们能很好地反映水动力条件、风暴的影响、海底条件、光照强度、含氧量、水温和盐度等。暖水和冷水环境骨骼颗粒组成上的重要差别是判断古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同时根据微相还可推测古水深。 第13 章:微相综合分析。认识碳酸盐岩的形成和成岩过程需要综合分析微相、 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资料。本章研究了碳酸盐岩中酸不溶物和自生矿物,探讨了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对追溯灰岩沉积史和成岩史的作用,探索了岩石有机质对微相分析的潜力。 第14 章:沉积模式、相带和标准微相。微相对建立沉积模式和划分相带十分重 要。沉积相模式有助于认识沉积史。过陆棚—斜坡—盆地剖面的沉积学和生物学变化,构成了碳酸盐台地、缓坡和陆棚的概括性相模式的基础。沉积相带反映在生物分带模式和标准微相(SMF)类型的分布上。标准微相类型是对具有统一鉴别特征的微相归类。哪些鉴别特征可用于区分台地和缓坡碳酸盐岩的标准微相类型?标准微相概念体系还有哪些问题?修订过的精细化标准微相类型是识别相带的有用工具,但使用时必须谨慎。碳酸盐缓坡常见微相(缓坡碳酸盐岩微相类型)仅部分对应于镶边台地碳酸盐岩的微相类型。 第15 章:盆地分析:沉积环境识别。哪些鉴别特征是不同碳酸盐岩体系中灰岩 所特有的?非海相和海相碳酸盐岩实例研究,阐明了如何根据微相推测古沉积环境。对于成土碳酸盐岩、古喀斯特碳酸盐岩、古溶洞碳酸盐岩、石灰华和湖相碳酸盐岩,根据其特有的微相类型可成功重建其非海洋沉积环境。海洋环境可分为环潮坪带、台地和缓坡、台地- 斜坡- 盆地过渡带、远洋深海盆地。颗粒成分测井对追踪台- 盆关系特别有效。 第16 章:沉积控制因素及沉积过程分析。选择一些具体研究实例来阐明微相信 息在解释沉积约束方面的价值。 在层序地层学中如何应用微相?微相信息记录的旋回性沉积样式和层序地层约 束有助于识别层序界面、准层序、高频海平面变化及体系域。 礁灰岩有哪些鉴别特征?大多数礁体类型通过生物、基质、沉积物和胶结物的 差别来区分。应当使用哪种方法来重建那些在斜坡和盆地沉积物中仅有侵蚀残余的早期台地和礁体?碎屑分析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古代冷水碳酸盐岩有哪些鉴别特征?古代冷水陆棚和礁碳酸盐岩有其特殊生物 类型、组分和成岩特征。 哪种相标志是古代冷泉和热泉碳酸盐岩的鉴别特征?通过实例研究加以说明。 如何研究碳酸盐- 硅质碎屑混积物并解释灰岩- 灰泥岩序列? 最后一部分探讨了碳酸盐沉积作用控制因素的长周期变化。 微相应用 第17 章:储层与容矿岩。碳酸盐岩是最重要的油气储层,也是许多固体矿产的 容矿岩。灰岩和白云岩储集了全球50% 以上的油气。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碳酸盐岩的储集性能存在差别,这取决于沉积过程和成岩历史的相互作用。岩心和切片的微相研究,有助于将岩性数据转化成岩石物理信息。基于微相的露头类比研究,可指示碳酸盐岩岩体内部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范围。微相分析还有助于以碳酸盐岩为容矿岩的相控金属矿床的成因解释。 第18 章:碳酸盐岩资源、相控因素及岩石性质。碳酸盐岩是化学和建筑工业的 重要原材料,无论是在数量和工业价值上,它都排在可采矿产资源的前列。由于沉积相和成岩相控制着与开采工艺有关的岩石化学、物理性质以及抗风化和抗腐蚀性能,因此,研究沉积相和成岩相的关系有助于提高碳酸盐岩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在保护和保存碳酸盐岩工艺品和建筑石材之前,应通过薄片研究其结构、成岩特征来反映材料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第19 章:微相与考古学。结合地球化学资料,微相分析在考古材料的来源分析 方面潜力巨大。薄片可揭示建筑石材、镶嵌工艺及其它艺术品的材料来源。古代陶器中回火颗粒的微相分析,有助于确定其来源和产地。另外,微相研究甚至可以为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的爱情故事研究提供新线索。 致谢(略)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好书推荐|32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马永生院士:本书堪称碳酸盐岩基础研究之百科全书,内容广博宏大,阐释细致入微
yazheng 2019-4-18 18:08
5位国际知名地质学家高度评价并推荐《碳酸盐岩微相:分析、解释及应用》这本巨著! http://t.cn/EXme2D8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好书推荐|1870 次阅读|4 个评论
20190322一道数学证明题
xialigang 2019-3-23 03:06
人生观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会刷数学题。 证明: 其中d|n表示d整除n(包括1和n在内)。我自己的证明方法较复杂 (见下面),如果你知道简单方法,不妨贴出来。
个人分类: FUN MATH|3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程蝶衣的痴
热度 1 fish1968 2019-2-25 17:21
陆放 “ 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 此境非君莫属,此貌非君莫有 (1) 。”这是小说中人物袁四爷用来形容程蝶衣表演虞姬的出神入化的语句。程蝶衣为什么能有如此成就?这是他对京剧的痴所造成的,程蝶衣的痴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痴迷,而是对他重视的一切的痴狂,比如对他师哥段小楼和他那种终其一生的从一而终理念,都是抱着一种极端痴狂的态度。我想分析的便是这痴狂的由来及对程蝶衣一生的影响。 “ 一个孩子,幼年时便被亲生父母抛弃,完全进入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这种孩子心中的阴影很可能会导致一种或多种极端的心理 (2) 。”程蝶衣便属于这类孩子,他心中的对母亲的不解与哀怨,间接导致了他的痴狂的形成.同样,他要融入的新环境是一个冰冷的世界,从早到晚便是不停的苦练与师傅的责骂,这对一个孩子来说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当一个人被压抑的过久,尤其是幼童,那心中被压制的情感便会发生扭曲,从而产生极端的心理 (3) 。”程蝶衣只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便经历了许多痛苦,他无法理解为什么师傅如此严厉,他还亲眼看到了小癞子的死,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大的震惊与无奈!他有许多疑问,可是没人来回答,他有的只是一天天的苦练和被压抑。在这种生活中,那种极端的痴狂心理便慢慢产生了。 程蝶衣的生活是一片黑暗,但也不是只有黑暗,他的师哥段小楼照顾他,保护他,使他感到温暖,这对他来说便好似一根救命稻草,他渐渐的对师哥产生了一种依恋心理,再由这种依恋心理发展为对师哥的爱,但这是在他完全入戏了之后的事了。对他同样影响深远的是京剧,他对京剧原本的态度应该是厌恶,因为他经常把“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4) 。”背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5) 。”并经常因此受到师傅责打,可习惯了逆来顺受的程蝶衣还是接受了京剧,并把它当作了自己的全部,这也是他唯一的出路,可又有谁知道,当这句话完全占据了他的潜意识时,他却再也没走出来,他将自己想成了她,虞姬,一个剧中的人物。“当一个人分不清梦幻与现实时,那他的人生就注定只是一场妖梦 (5) 。”程蝶衣悲剧的根源正是如此,他沉迷于剧中,将自己和小楼想象成虞姬和霸王,他的一生就是把自己放错了位置的一生。我们再往更深处想,是什么最根本的导致了他对自身价值观的错误理解?那便是他的那种痴狂,他重视的只有师哥和京剧,他那心中被压抑的情感便全部投入于小楼与京剧,他的人生中有价值的只有这两件事物,对此的痴狂便是注定的了。所以,由此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程蝶衣一生的悲剧都是由他内心的这种“不疯魔,不成佛 (6) 。”的痴狂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从一而终 (7) 。”是世人评论程蝶衣最常用的一句话,也是程蝶衣最让人感动的品性,但是却很少有人想过这种心理从何而来。程蝶衣对他的师哥和京剧都是一种迷恋到痴狂的态度,他的人生中只有这两件事物才是重要的,而其他的云云都是因为与这两件事物扯上关系才吸引程蝶衣的目光,“从一而终”的理念便是如此,简单的说,那便是“从一而终”的理念是从他对师哥和京剧的痴狂中引申出来的。师傅曾跟他说过做人要“从一而终”。他当时太小,肯定尚未完全理解这句话,只是将其记在心中,可当他发现师哥段小楼爱上了一个女人时,他便对此产生了足够的重视,因为小楼和京剧便是他的全部,而在他自己的人生剧中,虞姬怎可没有霸王?所以他的那种痴狂便转向了“从一而终”这个理念。“不行,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能算是一辈子! (8)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从一而终”的那种理念已经完全形成,这是他对一件新的事物的痴狂。同理可证,他对让菊仙离开小楼的坚持,其中一部分也是痴狂所导致的。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论证痴狂的心理对程蝶衣一生影响的深远,还可以发现这种痴狂使得程蝶衣异常的固执,很难改变自己的观点。 人生如戏,可是诺一个人真的将人生当作一部戏,那他的人生悲剧性就是不可避免的了。程蝶衣对京剧和小楼的痴狂伴随他终生,在法庭上,在文革中,他都尽全力去保护自己的戏中世界,毫不顾忌自己的个人利益。虽说这是一种痴狂,却带给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读者深深的感动,因为这种程度的痴在当今的金钱利益社会之中,显得那么纯真可贵。 我想说的是“做人不要太痴狂”。是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可是那些寻找桃花源的人却因为无法圆梦而郁郁而终。我们便好似伊卡洛斯,梦想便如天空的太阳,当我们过于接近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背上的翅膀便会熔化,那我们只能沉入冰冷的海水中去了。我们应该做的是保留一部分该有的,对正面事物的痴;而要避免的,是程蝶衣那种因痴狂而走入极端的悲剧。 (1)(4)(6)(7)(8)摘自李碧华的《霸王别姬》原文。 (2)(3)摘自王新宇的《幼童与极端心理》新版第113页。 (5)摘自网络署名“红色恋人”关于《霸王别姬》的评论。
个人分类: 陆放文章|3829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技英语写作基础(系列):分析一篇Summary
zuojun 2018-12-7 05:40
我的教材来自于已经发表的文章。我喜欢用牛刊。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2/6419/1091 For China, a CRISPR first goes too far 1. Dennis Normile See all authors and affiliations Science 07 Dec 2018: Vol. 362, Issue 6419, pp. 1091 DOI: 10.1126/science.362.6419.1091 Summary The report of the live birth of twin baby girls with genetically engineered genomes caused an uproar around the world. Some of the criticism focused on China's allegedly permissive research ethics. Chinese scientists resent that characterization, but the incident has set off debate within the country over its regulation of biomedical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He Jiankui of the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henzhen, China, allegedly violated a provision in a regulation that came into effect in 2003, long before gene editing became a common research tool. China's scientists and ethicists are now calling for new or revised regulations. But some researchers fear a backlash provoked by one group that deliberately ignored existing regulations could result in new rules that will burden even ethical scientists. 标题:主语= a CRISPR first。把For China放在句首,显然是“矛头”直指中国! [1] 主语= The report of the live birth of twin baby girls with genetically engineered genomes 我不喜欢长主语。我也不觉得“the report”是最好的选择。我觉得“live birth”的live是“蛇脚”(多余的)。这次birth如果是“死的”,我们现在不会“热血沸腾”。 [2] 学习一下 China's(比如 Zhang’s) [3] 学习一下 that characterization (not this, but that)和the incident。 [4] 学习一下 in Shenzhen, China, (两个逗号,都是我的朋友)。He Jiankui是姓在先,说明他足够出名了。学习用long before。 [5] 有意思,用China's, 而不是Chinese。用for new or revised(regulations), 说明作者不知道中国有没有regulations? [6] 我不喜欢用But开头,但是(but),历史的潮流不是我能阻挡的。 学习一下 could result in。 你也可以参加讨论。 如果你也想提高科技英语写作能力,请跟我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6792-1146577.html
个人分类: Scientific Writing|3640 次阅读|0 个评论
gromacs计算两个芳香环之间的夹角以及各种分析工具
richor 2018-11-7 15:42
\0gmx gangle命令: gmx_mpi gangle -f md.xtc -n index.ndx -g1 plane -g2 plane -group1 18 -group2 21 –oall –dt 1000 \0 gromacs分析工具的分类总结: https://wenku.baidu.com/view/0988ce1555270722192ef795.html \0
个人分类: 分子模拟|0 个评论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思路探讨
ghzcljz 2018-9-29 10:28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思路探讨 摘要 : 本文通过对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的分析,提出了符合本区实际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针.并列出了近期内急需立项开展的核心区禁牧及牧民扶持工程、森林资源恢复工程、野生动物资源恢复工程、湿地恢复工程、护林防火工程、草场恢复工程、资源调查、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人员培训、科技推广等发展项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地位分析 保护区发展战略 作者: 李俊臻 刘志勇 作者单位: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母体文献: 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 首届全国林业学术大会 会议时间: 2005-11-09 会议地点: 杭州 主办单位: 中国林学会 语 种: 中文 分类号: X361 在线出版日期: 2008年03月17日 页码: 534-537 阅读全文请点击 http://www.docin.com/p-1284126050.html 或者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conferenceid=6388856
1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尕海湖区湿地恢复工程生态效益的初步分析
ghzcljz 2018-9-21 13:22
尕海湖区湿地恢复工程生态效益的初步分析 作者 李俊臻 , 陈有顺 摘要 本文对尕海湖区湿地生态恶化后,通过采取筑坝引水、草场承包、围栏育草、生态保护等措施进行治理经过的描述,评价了尕海湖区湿地经过初步治理后在地下水位、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及草地盖度等生态方面的可喜变化,并提出了核心区移民、湿地禁牧、草场恢复工程、洄游渠建设及鱼类人工繁殖与放养等进一步搞好尕海湿地生态建设的对策. 出版源 全国林业学术大会 ,2005 阅读全文请点击 https://wenku.baidu.com/view/4ca88608fe4733687e21aafa.html 或者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conferenceid=6388762
15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话说宽容
jlpemail 2018-7-18 08:53
宽 容 有人笼统地讲:要宽容。这是需要辨析的。 1 对于无赖与流氓,我们要宽容吗?比如,一个不劳而获的人,把自己的所得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要宽容吗?比如一对儿男女关系暧昧(其中一个恰好属狗),在公开场合下秀“恩爱”,讲肉麻的话,互换暧昧的眼神、搞亲昵的小动作,我们需要宽容他们吗?对于一个有点权势,过分偏袒照顾嫡系、姘头的人,我们要宽容吗?人,可以有利己思想,可以有权欲、色欲、金钱欲,可是如果攫取起来,不择手段,运用了肮脏的、见不得人的措施,做事又不是完美地高明,露馅了。我们还要宽容他的丑陋演出吗? 宽容邪恶的,是他本家? 迁就无赖的,是他盟兄弟? 关照流氓的,是他搭档? 2 对于偶尔恶作剧的顽童、孤独无助的老者,我们要宽容。我们需要适当地帮助。倚老卖老的有,因为年纪小,就无限撒泼的,也有。宽容,也要有度。早年,遇见过一个不到十岁的男孩,经常躲在拐角处,往路过的比他大的学生脖颈处扔沙子,然后跑开。有人找他妈妈说理,答复是——小孩子吗,无非是淘气。后来,这个小孩子受到了同样的袭击。他妈妈却瞬间出现,主持正义说——你怎么欺负小孩子呢?小到人,大到国家。都有类似的事情出现。有些国家的行为,的确和这个顽童(之母),有些类似。 3 一个人,自己不做事,或者做事时耍滑头。专拣容易显示成果的便宜事做,还专门挑别人的刺,无限放大,到处宣讲,贬低他人,抬高自己。这样的人,我们要宽容吗?一个人,屡次得到谦让和照顾,不思感激、不思回报,却心安理得。甚至,认为,比TA大的谦让,是应该的,是无能的表现;比TA小的忍让是应该的,是弱者的天职;和TA不相上下的,关照还是应该的,平庸的就该让优秀的。这样的人,有了成功的速度,有了锦绣前程,也有了恬不知耻的心理素质。可是,人们就应该一直谦让、忍让和关照这样的人吗? 4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古人的话,有道理。如果一个人,毫无原则地、无休止地关照另一个人,没有企图就不可思议了。这和他们攫取最高利益的天性不相符。所以,从那些一贯被关照、被高看、被授予的人角度看,这些人也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既得或者将得利益,让一些聪明无比的人,迷了心窍。何况,眼光不如孔明的亮度大的一般人呢。 5 总之,一个貌似公正的人,言说要宽容。我们对其心理要具体分析。到底要宽容的是受了委屈的人,还是要宽容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如果是前者,宽容无措。如果是后者,宽容接近于邪恶。 6 “我们不依附别人,也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就个体的人而言,不依附、不掠夺,与人为善,不欺负老实人,不榨取老实人的利益;不惧怕、不迁就滑头的人,讲道理,不霸道,是难能可贵的。
个人分类: 思维秀场|1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梦惊
热度 1 Mech 2018-6-23 18:04
带一批学生出访韩国和日本。好像四个团在一起。我都是领队的副手,例如歌舞团副编导和拳击队副教练,还有两个别的团但忘记具体名目了。 在日本时,我指导的拳手在宾馆把一个遇到日本拳手打了,被打的人叫一帮人来报复。我正犹豫是否走出自己的房间去劝解。突然想到,出访这么风光的事,父母也不知道。父亲不在了,母亲在住院而且基本没有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我给姨父发个短信得瑟一下吧! 正要写短信时,听到有漏气的嗤嗤声。发现有个煤气管断了,正在往外冒气。我赶紧过去用手按住堵上,大喊快来人。应声来个人,可能是领班,我松手就跑了。领班叫了个人过去按上。 我跑出来,碰见两个日本女人。有一个说,炸弹是她放的,想炸死我。我说不知道自己怎么得罪她了。她说她母亲死在中国,战败后手榴弹炸死的。她在我母亲家看到张报纸,上面有她母亲等三人的合影。因此推断她母亲是我母亲害的。我真是莫名惊诧,这是什么逻辑呀! 那日本女人继续说,她一直暗中观察我们,要报仇,也看看我们怎么生活。我说炸死我,就无法继续观察,不知道 55 岁以后怎么生活了。她让我猜她多大了。我看最多也就 40 来岁。她说 59 了。我理解她的意思,不用继续看了,炸死我算了。一直没有吱声的另个日本女人突然插话说,用心的人老得慢。这似乎是向我解释,她同伴为什么显得如此年轻。 我突然想到,自己的电脑和移动硬盘等还在房间里。这时候,听人喊,有定时炸弹。我问了知道, 40 分钟后爆炸。就想到还有时间把东西拿出来。 本来是我的宾馆房间,现在变成个大教室。我进去整理书包。原先堵管子的人,见了我就松手出去了。怕我也走了不堵煤气管,在外面把教室门锁上了。管子旁边就是炸弹。 我估计煤气供气应该已经切断了,所以不用堵那个管子了。就拿着书包在离炸弹最远的后排趴下。还把随手拾到个屁股垫盖在腰上。双臂着地支撑,胸腹悬空以免被震坏。暗想那日本女人逻辑混乱,安放的炸弹想必不会太厉害。 等了很长时间,“轰”的一声爆炸了。翻起的士堆到教室中间。我安然无恙,甚至没有感受到强烈的震动。 后记 爆炸后我就醒了。发现只是个梦,很开心。当时夜里三点半。这个梦如此清晰完整而且有创意,我花了半小时,手写输入记在手机上。 先说情节破绽,炸弹出现的很很突兀,宾馆房间与大教室的转换也完全没有道理。另外时间线有些混乱,抗战在 1945 年就结束了。 在梦中,我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这真不是我的风格;出趟国还在亚洲,就觉得光宗耀祖,这也不是我的风格;舍命不舍财,这更不是我的风格。但相信逻辑不通的人,任何事情都做不好,这倒确实是我的偏见。 “用心的人老得慢。”堪称警句,想不起来出处,如果没有那就是我梦中原创。 至于最后的卧姿,到底是小时候“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的记忆,还是几年前跟女儿学健身操的一个动作,我实在分不清楚了。不管怎样,这似乎是梦与现实的一点联系。 煤气管嗤嗤漏气,或许与我办公室空调混沌地 ( 不可预测地时漏时不漏 ) 嗒嗒滴水有关。 至于出现两次,有人过去,原来堵管子的人走开,有些类似于古希腊神话中的经典情节,阿特拉斯和赫拉克勒斯交替背负青天。 这个梦的特点是情节比较完整,甚至有些引人入胜。但结构相对简单。我做过结构最复杂的梦有三重,与 Inception 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三重嵌套,以为醒了,其实还在梦中;又以为真醒了,仍是在梦中;而且后来能在三重梦中自主穿越。不过那个梦情节简单,开始是我发现自己会飞,梦醒后判断我到底会不会飞,发现判断是否会飞还是在梦中,又继续 判断 当时是否在梦中。得到一个充分 ( 但非必要 ) 条件,物理定律失效了就是在梦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346 次阅读|3 个评论
〖学术推广的多维视角〗自我诊断
Pauldu 2018-5-25 20:45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推广一定是要 推荐自身的优势而去尽量回避自身的不足 ,就好像没有哪个产品的广告是罗列自家产品的问题的。那也就意味着要在推广准备时,对自身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到底如何进行所谓的 “ 自我诊断 ” 呢,不是特别好向体检报告一下列出若干项一条条来看,但管理学上好自我分析时有 “ 资源 + 能力 ” 的框架 ,正好可以借鉴一下。 就推广而言,一本学术期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 “ 资源 ” 呢?比如( 1 )有在学术圈里有一提名字响当当的 主编、编委; ( 2 )背靠的科研机构、学校、学院或学会在业界具体很高的 学术声誉 ;( 3 ) 合作出版方 是全球知名的出版商或学会。那可以利用的 “ 能力 ” 又有哪些呢? 如( 1 )期刊自身的品牌与 学术声誉 ;( 2 )有能力组织学科内高水平的 稿源 ; ( 3 )近期发表了同学科里高引用或高影响力的 文章 ;( 4 ) 高效 的动作机制,发表速度远超业界平均水平( 5 )有推广策划能力人员,而且能利用数据分析帮助设计检索条件或直 接精准定准人群 ;( 5 )有能 从战略角度思考 市场推广的带头人等等等等。 对于机构 / 大学的学术推广,应该是完全类似的思路,分析自身的能力与资源,从战略角度思考如何有效的进行学术推广,一定是在内容策划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自我诊断,一定是一个让我们更好认识自身,并发掘可以利用闪光点的方式。不妨试试,并将其 融入到内容策划与细节设计之中 。
个人分类: 学术推广的多维视角|2775 次阅读|0 个评论
WEO分析:天然气对未来有好处吗?
mhchx 2018-5-18 10:59
根据2018年5月16日国际能源署(IEA)在其官网上发布信息,把世界能源展望中系统分析了 天然气对未来的作用。 “我们是否进入了天然气的黄金时代?” - 这是国际能源署(IEA))2011年在研究可能允许天然气在未来茁壮成长的市场动态和政策相结合时提出的问题。 图 1 天然气的前景将根据三个标准进行评估:是否负担得起、是否安全、是否干净? (照片: Shutterstock) “黄金时代”的想法建立在几个支柱之上。 在供应方面,主要论点是大量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将有助于降低供应成本,使天然气在世界范围内更具吸引力和可获得性。 在需求方面,主要因素是促进中国天然气使用的雄心勃勃的政策,核电增长减缓以及公路运输中更多使用天然气。 七年后,这些支柱大部分仍至少部分就位。今天的价格水平与 “黄金时代”分析的价格水平非常一致;中国在其天然气能源政策中保留了战略地位;核的前景确实有所减退;天然气没有成功的唯一领域是公路运输,电动汽车占据了领先地位。 然而,自那时以来,天然气行业的情绪至少在美国以外并不总是如此乐观。自 2011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内,需求大幅减缓,从2000年至2010年的平均每年2.8%减少到2011-2016年的每年1.4%,较低的价格挤压了收入;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受到质疑,没有人确定什么模式将取代他们的位置;而且竞争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因为传统的天然气的 陪练伙伴 —— 煤炭和少量的石油 ——已经被新 加入的不断上升的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的力量所取代。 天然气的长期前景如何? “世界能源展望”每年都会选择燃料进行深入分析。2017年的重点是天然气。分析的四章内容包括关于天然气前景的大量详细信息,并详细描述将来可能面临这种燃料的可能的长期机遇和限制。 “世界能源展望”和国际能源署五年预测中2017年全球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趋势的新数据中突出强调的 三大趋势也非常明显 。 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是未来的消费者 2017年,天然气需求反弹并增长了约3%。仅中国就占全球增长的近30%,其中总计近120亿立方米的产量中超过30亿立方米。这反映出中国经济从能源密集型工业部门转向结构性转变,并转向清洁能源,这两种趋势都对天然气有利。作为“让中国天空再次变蓝”的官方政策动力的一部分,强烈推动逐步淘汰工业锅炉(尤其是大城市及周边地区)燃煤的做法,并减少住宅 加热的用煤量。 在 2040年的新政策情景中,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到2040年平均每年增长1.6%,低于2017年的3%,但远高于石油(平均每年0.5%)和煤炭(基本上是平坦的)。增长率超过80%发生在 由中国、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领导的发展中国家。天然气行业面临的挑战是大部分天然气需要进口(因此运输成本很高)、基础设施往往还没有到位、决策者和消费者对负担能力问题非常敏感。 燃气发电不再是主要的增长机会 2017年的数据显示,大部分增长来自工业用气量和建筑用气量。在“世界能源展望”分析中,尽管 全球最大的发电量目前是天然气消费行业,但发电量已不再是主要的增长区域。来自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来源的竞争非常激烈。只有预计天然气价格非常低的国家(例如美国、俄罗斯和中东部分地区),天然气工厂才能在高利用率下运行并提供基础荷载能力,这在商业上是可行的。在大多数天然气进口地区,天然气工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中等负荷和高峰负荷的电力,这意味着利用率明显降低,因此燃气的燃烧更少。 在新政策情景中,天然气需求的增幅最大,而不是行业。如果有天然气,它非常适合满足工业需求。可再生能源的竞争更加有限,特别是对于提供高温热能。天然气价格通常比石油价格高,并且在便利性和排放量方面(特别是对于空气污染物而言,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政策考虑因素)击败了煤炭。便利性和环境优势的类似组合有助于天然气替代家庭煤炭消费以取暖和作为烹饪燃料。天然气在一些国家也有潜力成为运输石油的低排放替代品,特别是重型车辆。 竞争力是关键 天然气消费者在 2017年对 丰富且相对低成本的供应做出了回应,强调如果天然气要在新兴市场站稳脚跟,那么供应商保持替代燃料(包括太阳能和风能)尽可能窄的成本差距至关重要。预计供应方面的变化确实会对价格造成一定的下行压力,增加进口商对未来安全和供应多样性的感受。由于澳大利亚和美国新液化能力的推动,液化天然气供应充足的时期正在加深市场流动性和短期采购天然气的能力。新项目和出口商正在增加潜在供应商的范围和竞争客户。目的地灵活的美国出口正在降低液化天然气贸易的刚性。越来越多的天然气正在基于反映天然气供需平衡的基准而定价,而不是代用燃料的价格。一个新的、更全球化的天然气市场的轮廓正在变得可见。 对天然气规则手册的重新编写给一些生产商带来了不确定性,这些生产商声称,按照油价和其他贸易规则(特别是支付或付款条款)编制的长期合同对资本密集型上游和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至关重要。在世界能源展望 -2017中,我们认为,新的更灵活的天然气订单的出现,维持多元化的全球气源和市场地位组合的主要公司“聚合器”的兴起以及向LNG的显着转变是相互依存的发展。新供应投资短缺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但根据我们的判断,LNG业务的棕地扩建项目和规模较小,资本密集程度较低的项目有望在未来十年支持项目开发,并防止 面向 2020年的市场 硬着陆。由于天然气贸易在 2040年期间增长超过500亿立方米,LNG固有的灵活性使其在大多数新的跨境管道项目中具有优势,因此 到 2040年LNG在长途天然气贸易中增长中占据最大份额。虽然欧盟仍是天然气最大的进口国,但亚洲国家引领全球天然气贸易增长,整个亚太地区占净进口增长约80%。 关于我们在世界能源展望 -2017中关注的天然气的另一个关键讨论是它在正在进行的多重能源转换中的作用。这包括天然气在符合“巴黎协定”的情况下可能会有怎样的表现,以及全球平均温度上升到“远低于2度”所需的全球排放急剧减少以及如何改善世界空气质量。 在这次讨论中天然气的两个关键属性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是多功能性。天然气可以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发挥多种作用,其他燃料或技术无法匹配,从而产生功率、热量和流动性。其次是环境因素。天然气的燃烧产生氮氧化物( NOX),但空气质量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其他主要来源的排放量可忽略不计。气体的燃烧比煤的燃烧少释放大约40%的二氧化碳,比燃烧的石油少20%。考虑到将天然气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联合循环燃气轮机每千瓦小时排放大约350克二氧化碳,远低于超临界燃煤电厂 相同数量电力排放的一半。燃气发电厂也具有技术和经济特征,使其成为有利于扩大可变可再生能源的策略的非常合适的伙伴。 然而,行业认为环境论证不会对其有利,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情景等雄心勃勃的脱碳方案中。作为最清洁的燃烧化石燃料和排放少量当地空气污染物的天然气,可持续发展情景化石燃料中天然气价格最高, 2016年至2030年期间消费量增长近20%,然后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天然气对脱碳的贡献因地区、行业和时间而异。在目前严重依赖煤炭的能源系统中,特别是在中国和印度,天然气可以发挥持续的积极作用。尽管在美国和欧洲,天然气可以通过加速转向煤炭来帮助脱碳,但它在帮助更成熟的天然气市场减排方面的潜力要小得多。在这种情况下,随着低碳技术的快速增长,天然气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灵活性来支持可变可再生能源的整合。对于一些工业应用以及交通运输行业的某些部分来说,天然气的“桥梁”作用的时间要长得多,因为成本效益较低的可再生替代品不易获得。 其次,重要的是要记住,甲烷 - 天然气的主要组成部分 - 是一种有效的温室气体,石油和天然气价值链上的甲烷排放量(估计2015年约为7600万吨甲烷)可能会减少许多天然气所宣称的气候优势。在“2017年世界能源展望”中,我们介绍了石油和天然气业务的甲烷排放量的第一类边际减排成本曲线,这表明 当前石油和天然气部门排放量的 40-50%成本 可以避免,如今通过使用这种方法使其成本为零或负成本(因为捕获的甲烷可以出售)。在新政策情景中实施这些具有成本效益的减排措施与立即关闭中国所有现有的燃煤电厂,对于在 2100年全球平均温度上升的平均速度 将产生同样的影响。如果天然气在向脱碳能源系统过渡时发挥可靠作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行动机会。 最终,天然气的前景将取决于政策制定者和潜在消费者如何根据三个标准对其进行评估:是否负担得起、是否安全并且是否干净?在这些领域中,都有行业做功课,控制成本,确保充足和及时的投资,并解决甲烷排放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天然气可以为其在各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提供说服力,为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并为增长创造新的机遇。 国际能源署将在 2018年6月26日于华盛顿举行的世界天然气会议上发布下一个2018年天然气出版物,提供其最新的5年期天然气市场预测。 文献来源:https://www.iea.org/newsroom/news/2018/may/weo-analysis-is-natural-gas-in-good-shape-for-the-future.html
个人分类: 化石能源|3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大工程瓜分雅鲁藏布江之水
热度 1 fanxiaoyingz 2018-3-25 23:09
三大工程瓜分雅鲁藏布江之水 我在《天赐水源为何不用?》《藏水入疆比较理想的隧道路径》《 多卡水库超级重力坝初步设计方案 》等文章中忽略了易贡藏布江的河床高差问题,在以前提出的工程设想中修建的水坝可能太高。尤其是设计的多卡水库,虽然具有汇水面积大,一次完成的功效,但是这样的工程的确是有很大风险的。所以能不能设计由几个工程组合,调取藏南不同地区的水,最后把藏南的水充分利用的设计呢?经过在谷歌地球上艰难的勘察,最终找到了这样的地方,能够全程自流。我非常信赖谷歌地球,它比别人使用的地形图和遥感卫星准确很多,它是由多个卫星在不同的轨道上、不同的海拔上拍摄的实景照片的拼合,对于一个点的三维定位(经度、纬度和海拔)都非常准确,也可以在不同高度上、不同角度上查看地形,所以我非常信赖谷歌地球。而这一切研究都是在谷歌地球上完成的。 我对藏青超长隧洞的修改最终认同从尼洋河和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格则(北纬 29 ° 25 ′ 54 ″,东经 94 ° 28 ′ 29 ″海拔 2920 米)到格尔木(北纬 36 ° 28 ′ 47 ″,东经 95 ° 04 ′ 42 ″海拔 1780 米)的引水口。当然,进水口可以在格则附近变化,根据调水量的大小调整远近,一旦确定不能更改,可以在派镇附近修筑水库。而在易贡藏布江上的进水口只有一点,就是雄鸡村附近(北纬 30 ° 24 ′ 38 ″,东经 94 ° 20 ′ 44 ″海拔 2900 米),当然这一带可以修建多个隧洞。一个隧洞的调水量在 200 亿— 300 亿立方之间,冬季和夏季有很大不同。而两个隧洞则足够柴达木盆地使用了。 但是这样一来,不能完全利用帕隆藏布江的水资源,也不能把水调到陇东高原、甘南和宁夏等地。相信,几个工程联合行动,既互不干涉,又能够利用先前的经验,还能够有独立的利益体系,会充分利用水资源。所以我们划片调水。把派镇以上的水调到柴达木盆地;把帕隆藏布江的水调到怒江,组成红旗河的一部分;把察隅河的水调到长江。这样的设计是完全有可能的。 藏青隧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那么如何从帕隆藏布江调水到怒江呢?在帕隆藏布江上选择海拔合适,不漏水的地点非常重要。选择进水口的关键是选择帕隆藏布江的河床海拔和 2900 米海拔的交汇点,但是交汇点数量很少。符合条件的交汇点有些水量严重不足,有些在支叉上,有些汇水面积很少。为了能够弥补这些不足,往往需要附加一个水库抬升水位,但是水库的高程必须控制在技术可行范围内。所以,在帕隆藏布江上找到的符合要求的引水点不多。我对红旗河的修改如下:从帕隆藏布江和易贡藏布江的交汇点(北纬 30 ° 05 ′ 44 ″,东经 95 ° 03 ′ 49 ″海拔 2030 米)下的唐灯村附近(北纬 30 ° 00 ′ 48 ″,东经 95 ° 01 ′ 45 ″海拔 1998 米)修筑水坝,坝高 200 米,把高程提升到海拔 2200 米,从帕隆藏布江的干道卧削村(北纬 30 ° 24 ′ 38 ″,东经 94 ° 20 ′ 44 ″海拔 2900 米)附近修筑进水口,出口在云南得荣县(北纬 28 ° 42 ′ 47 ″,东经 99 ° 17 ′ 13 ″海拔 2405 米)以西 120 公里的怒江上(北纬 28 ° 51 ′ 16 ″,东经 98 ° 09 ′ 33 ″海拔 2036 米)。唐灯村进水口附近海拔 1998 米,怒江上海拔 2036 米,两者相差 38 米,但是水库抬升水头接近 200 米,所以水能够自流进入怒江。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隧洞长度 325 公里。然后,按照红旗河设计的路线修建,海拔恰好相合。也可以和我在博文《试探滇水入蒙路线 》设计的路线修建,路线也恰好相合。 为了更好地利用雅鲁藏布江的水,但是避免像多扎水库那样的巨无霸出现,我的设计是分海拔利用雅鲁藏布江的水。通过以上两个从帕隆藏布江到格尔木的隧洞(利用高程 2900 米),一个从帕隆藏布江到怒江的隧洞(利用高程 2200 米)已经引走了相当一部分水,但是许多水依然没有被利用。因此在海拔 1600 米处再设计一个隧洞,这个隧洞的开口在察隅河东支察隅河主流桑曲和西支贡日嘎布曲的交汇处(北纬 28 ° 27 ′ 26 ″,东经 97 ° 02 ′ 42 ″海拔 1553 米),流域面积 1.7827 万平方公里,这里都是雪山峡谷,向东横穿缅甸边境的地下(或者可以向东北到察隅县城(北纬 28 ° 39 ′ 43 ″,东经 97 ° 27 ′ 59 ″海拔 2387 米),然后由此向怒江)到怒江出水口,出水口选择在云南省和四川省交界处的怒江上的麻马洛(前后)(北纬 28 ° 08 ′ 42 ″,东经 98 ° 28 ′ 53 ″海拔 1665 米),从察隅河末到麻马洛的隧洞长度为 175 公里。水头落差 112 米,所以修建一座 150 米高的水库就可以调取全部察隅河的水到怒江。然后在怒江下游落差在 500 米处维独村附近(北纬 26 ° 48 ′ 08 ″,东经 98 ° 52 ′ 52 ″海拔 1156 米)开凿隧洞,向东方偏南穿过澜沧江的下面,再过鹤庆县(北纬 26 ° 32 ′ 52 ″,东经 100 ° 10 ′ 58 ″海拔 2211 米),在金沙江上的龙开口水库以南(北纬 26 ° 29 ′ 02 ″,东经 100 ° 24 ′ 59 ″海拔 1232 米)注入长江。注入长江的水通过三峡水库到丹江口水库的隧洞(进口在秭归市兴山县的高阳镇(北纬 31 ° 13’ 40 ” ,东经 110 ° 45 ’ 24 ”)的香溪河上,出口选择在丹江口市的浪河镇(北纬 32 ° 25 ’ 38 ”,东经 111 ° 14 ’ 53 ”,全长 125 公里)进入南水北调中线补充水分。而因为该隧洞入口和澜沧江的交汇处(北纬 26 ° 44 ′ 56 ″,东经 99 ° 09 ′ 01 ″海拔 1550 米)海拔相差 394 米,和金沙江上的出水口海拔相差 76 米,因此在维独村附近(北纬 26 ° 48 ′ 08 ″,东经 98 ° 52 ′ 52 ″海拔 1156 米)修建一座 100 米高程的水库就可以,但是水不能流入澜沧江,为了把澜沧江中游的水调入长江,只需要开凿一条深度为 300 米的垂直隧洞就可以。这样一个完美的调水路线就成功了!从察隅河到长江只需要两条隧洞,一个垂直隧洞,其它的都是天然河道,隧洞总长度为 175 公里 +157 公里 +300 米 =332.3 公里。这条路线的巧妙之处有两个,一个是从澜沧江的地下 300 米处穿过,不需要抬高降低;第二个是和遥远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连成一体,成为一个系统,可以保证有充足的水调到华北平原。而且,察隅河的交叉口海拔是 1458 米,而雅鲁藏布江和帕隆藏布江的交汇点(北纬 29 ° 52 ′ 30 ″,东经 95 ° 07 ′ 20 ″海拔 1566 米)的海拔是 1566 米,雅帕交汇点的海拔比察隅河的海拔高 108 米,如果沿着波密—察隅雪山修建隧洞,则不会漏水,全程自流,能够和我们设计的系统连接在一起,隧洞长度 242 公里。 这样我们就设计了三条引水隧洞,一条从雅鲁藏布江主干道通过林芝把水调到柴达木盆地,控制海拔是 2900 米;一条从帕隆藏布江和易贡藏布江附近把水引到怒江,注入设想的红旗河工程,控制海拔是 2000 米,另一条可以从雅鲁藏布江和帕隆藏布江的交汇处,先引水到察隅河的交叉口,再引入到怒江,又从怒江直接引水到金沙江,从地下穿过澜沧江,最后和丹江口水库连接,控制高程是1500米。这样设计出来的三条路线,分别把丰富的藏南水引到了青海、甘肃和北京。路线设计巧妙而且科学。
个人分类: 气候生态|5918 次阅读|3 个评论
Science:含1,300万人的世界最大家谱的定量分析
yanjx45 2018-3-11 13:29
该项家谱分析解答的遗传学和人类学问题: 1 , 环境和基因对人的寿命的不同影响。 2 , 家庭离散度和夫妻之间遗传相关性的变化趋势。 相关论文于 2018 年 3 月 1 日在线发表在专业杂志 Science 上,论文题目为 “ 含数百万亲属的群体规模家谱的定量分析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opulation-scale family trees with millions of relatives” ( J. Kaplanis et al., Science 10.1126/science.aam9309 (2018). 。 本文结尾处有原文全文下载链接。) 家谱在遗传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收集大型家庭的家谱资料常常是单调乏味的,通常所获得的资料的地理范围有限,且对数据的使用有复杂的限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生物学家 Yaniv Erlich 和他的同事们利用 网络交互平台的公开可用的在线数据库中 的 群体规模家谱 ( population-scale family trees ) 数据来进行遗传学和人类学分析。 在家 谱爱好者共享的网络交互平台 Geni.com ( 全球网络调研环境, Global Environment for Network Investigations) 上,已有超过 8,600 万家谱爱好者填写了家族关系数据。 该数据库包含的人数比 23and me 公司构建的顾客基因检测数据库中的人数还要多一个数量级。 该项研究从该数据库中收集了 8,600 万份档案,提取人口统计数据,建立和验证 群体规模家谱 。结果共 生成 530 万个没有关联的家谱 , 其中包括一个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家谱 , 含 1,300 万个成员,平均 跨越了 11 代。这个家谱是基于大约 3 百万家谱爱好者汇集的数据。 这些由庞大数据库构建的巨型家谱,可追溯到几百年前,能解答很多疑问。 此项研究初步解答了遗传学和人类学中的两个疑问: 1, 环境和基因对人的寿命的不同影响: 你的寿命分别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基因和环境? 作者讨论了长寿基因的传承,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是,以前的研究高估了寿命的遗传性,事实上 基因发挥的作用要比科学家们原来预想的更少。 因此,我们应该降低我们对于依据基因组数据预测寿命的能力的期望,并探索如何确定真正与长寿相关的基因变异。 作者 分析了这个家谱中的人的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并计算出如果个人之间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他们是否更有可能在相似的年龄死亡。 以往的一些研究,比如 Mitchell 团队在 2001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估计人们的寿命差异有约 25% 是由基因决定的。该团队得出结论是,在这些人中,遗传仅能解释大约 16 %的寿命差异。大部分差异都归因于其他的因素,比如人们在哪里生活和如何生活。 2, 家庭离散度和夫妻之间遗传相关性的变化趋势 ( 对家族成员扩散理论的评估 ): 在分析了家谱里的迁徙 和婚姻模式 后,研究人员发现:女性离开家乡的人数比男性多,但当男性迁徙时,他们往往搬到更加遥远的地方。这种模式一直在延续, 300 年前是这样, 300 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 此外,数据还被用来确定人们是什么时代停止与亲缘关系较近的人结婚的。研究人员发现,在 1750 年以前, 这个数据库中的大多数美国人和欧洲人都嫁给了离他们的出生地最多 10 公里的人。 在 1800 年和 1850 年之间,结婚对象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一倍 —— 这可能是因为在欧洲和美国的大部分地区,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铁路旅行成为可能。在这 50 年时间里,人们可以走得更远以寻找配偶。 1870 年工业革命后,这一距离迅速增加到约 100 公里。 到 1950 年,大多数美国人和欧洲人不得不到离他们的家乡至少 100 公里的地方才能找到配偶。 在 1650 年到 1850 年之间,已婚夫妇的平均遗传关系约为 4 代表亲。 1850 年以后,约为 7 代表亲。 综合起来看,这些数据显示,家庭离散度增加和夫妻之间遗传相关性下降之间存在大约 50 年的滞后。 在此期间,尽管距离增加,个人仍继续倾向于与较亲的人结婚。 根据这些结果,作者推测 19 世纪的交通运输变化并不是导致血缘关系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反,研究结果表明,转变的文化因素在西方社会近期夫妻遗传相关性的降低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借助以家谱为主题的网络交互平台来构建涵盖西方世界几乎每个国家的大规模人类家谱数据库。 多重验证程序表明,这样获得的 数据集 ( dataset )与采用传统方式收集的资料具有相似质量,但规模更大,成本更低。 作者设想此数据集和类似的大数据集可以解决人类家谱研究中的定量问题,包括遗传学、人类学、公共卫生和经济学方面的问题。 这些家谱和人口统计数据可以采用匿名格式,从而可以对 Geni ( 全球网络调研环境) 数据集进行静态分析。 作者还提供了一种动态方法,可以使用 Geni API 将参考数据库中的其他数据集与数据库进行整合。其他项目可以使用类似的策略为他们现有的数据库添加大量家谱资料。 推而广之,与以前的研究类似,此项研究还证明了在基础研究和遗传学家谱咨询数据集之间协作可能产生的协同作用。 随着人类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遗传学咨询行业的兴起,这种合作的努力可能是一条有价值的途径,以获取为解决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所需的大量信息。 原文全文下载: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opulation-scale family trees with millions of relatives.pdf
个人分类: 姓氏文化|46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濒湖脉学》序——心解濒湖脉学(之七)
罗非 2018-3-11 11:43
《濒湖脉学》有序云: 宋有俗子,杜撰脉诀,鄙陋讹谬,医学习诵,以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 【古代的作品,在阅读时都要有鉴别。某些书籍可能系杜撰,某些则是后人伪托之作,用现代白话来讲就是 “ 山寨 ” 作品。还有一些人,会在偶尔得到的古书中,掺杂一些自己的见解之后重新发行。如果读者不善于鉴别,就很可能会把这些内容误认为古人原本的观点加以接受。这些都是当代读者阅读古籍时需要注意之处。】 戴同父尝刊其误,先考月池翁著《四诊发明》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以便习读,为脉指南。 【李时珍的父亲李月池也是一代隐士级的明医。古代的医生,有 “ 名医 ” 和 “ 明医 ” 两种。前者名气很大,后者才是真正明白情况的医生。不用问,患者希望见到的肯定是后者。可惜李月池的作品《四诊发明》没有出版,今人也就不得而知其内容。但从李时珍的脉学,可以约略窥探其父的医学水准。】 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 【中医的诊断学,其实绝对不止脉诊。四诊必须综合,才能全面了解患者情况,进而做出最理想的治疗。以神奇的脉诊酷炫自己的技术,是沽名钓誉之举,真正的明医之所不为。】 明嘉靖甲子上元日,谨书于濒湖薖所。 《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学考证》,以上三书是明代李时珍所撰,都是有关「脉学」的论著,所以合订在一起,以便阅读。 【除了《本草纲目》这一药物学的旷世经典,李时珍在经络与脉诊上也有深厚的研究。这三篇文字就是他在这方面探索的记录。】 《濒湖脉学》是作者研究「脉学」的心得。他根据各家论脉的精华,列举了二十七种脉象。先以简明的字句,再以适当的比喻来叙述各种不同的脉象,以帮助读者理解。其中同类异脉的鉴别点和各种象的相应病证,都编成歌腑,以帮助读者诵记。最后所附删补宋、崔嘉彦所著的「四言举要」,也是以易诵、易记的词法,全面地叙述有关「脉学」的各种问题,所以本书是初学「脉学」的良好读物。 【作为易于了解的基本理论,《四言举要》显然比李时珍所著脉学正文还要有助于初步了解,因此,有人把它排到本书之前。我们也将首先讨论这一部分。】 《奇经八脉考》是研究「奇经八脉」的专论。「十二经脉」是中医论述生理,病理机制的一种学说,而「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以外的旁支,也就是中医《脉经》学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书不但详叙「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还结合所主病证,提出相应的治疗。同时也是凭脉诊断疾病的一种依据,所以对学习和研究「脉学」也有参考的必要。 【李时珍虽然对奇经八脉的路线、病症与治疗等作了考证,但他自己也承认,这些仅仅是考据之做,并非实证之论。所以书名也加了一个 “ 考 ” 字。李时珍如此命名,也是不希望此书限制了后人的实证性探索。】 《脉诀考证》的主题,是以考证和评论当时流行的脉学书《王叔和脉诀》为对象,其内容是集录明以前各家对该书的不同意见,结合作者自己的见解,作为一 种学术上的讨论,由于这里面接触到好些脉学上的实际问题,如「七表八里」、「男女脉位」等,所以对研究脉学来说,是能起到论证和解决部分存疑问题的作用。 【由于医界普遍认为,脉诀是山寨作品,而且其中多所错讹,因此李时珍做了此书。但他的主要贡献还是《濒湖脉学》。因此,我们的讨论也将限于《濒湖脉学》及其《四言举要》部分。】 《濒湖脉学》所例举的脉象共有二十七种,分别为: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滑脉、涩脉、虚脉、实脉、长脉、短脉、洪脉、微脉、紧脉、缓脉、芤脉、弦脉、革脉、牢脉、濡脉、弱脉、散脉、细脉、伏脉、动脉、促脉、结脉、代脉。每种脉象并附有歌决解释。 【这是李时珍对脉学的独特贡献。】
个人分类: 科普|29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亲力亲为深入实际的综合能力:分析、决断和执行
geneculture 2018-2-13 15:26
亲身经历与感知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阅历与认知是建基于其上的。再进一步,经历加阅历,感知加认知,升华出想象与创造,协同并进。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聚会到一起,形成了综合思维。-邹晓辉Geneculture 附录(知识与能力的区别对待是一个老话题): 【2017年9月19日,韦教授在浙江大学召开的“双清会议”上讲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脑与心智关系的两元论被摈弃。人们可以基于行为科学和神经科学来进行有关人智能发展的实证性研究。它可以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研究,为神经教育学提供科学基础。 “现在小学的孩子,他们未来60%从事的工作是什么?我们现在并不知道”,所以我们已经无法单纯沿袭旧有的分科教学模式,而要着重培养孩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依然按原有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知识教学,不鼓励孩子去探索、去体验、去自信地解决遇到的问题,那么三十年后孩子们可能找不到工作。”】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976 次阅读|1 个评论
Meta-分析研修班报名通知
lauccy 2018-2-7 17:49
近年来, Meta 分析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中 Meta 分析论文层出不穷,但 Meta 分析方法本身的复杂性却让很多科研人员感到望而却步,成为科研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基于 2016 年 4 月下旬 、 2017 年 5 月中旬 及 2017 年 11 月中旬 三次举办 meta 分析培训的经验,为继续推动 meta 分析在国内的应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联合北京凌云翼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定于 2018 年 4 月 14-15 日(周六、周日)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 88 号)举办第 3 期 Meta- 分析培训班。    详细培训信息及报名方式请访问 http://bjupclouddata.com/newsinfo/49339.html
个人分类: 资讯|2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各种调水方案的点评
热度 1 fanxiaoyingz 2017-12-25 00:12
对各种调水方案的点评 中国 目前存在二十多种调水 计划,而且许多计划是专家提出的 ,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或者地理原因,或者技术问题, 或者时代制约, 这些方案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现在,我就以我的观点来点评一下。 首先,这些方案有些是在高海拔地区运行,有些是在低海拔地区运行。中国科学院,水利勘察设计院的早期方案基本上都在高海拔地区运行,例如黄委会的 “一江两河”调水方案,中科院综考会调水方案,贵阳水电设计院自流为主的中线方案,长委会的自流与扬水相结合的低线方案,朔天运河方案,胡长顺“南水西调”方案等。但是高原调水有三个缺点,第一个高原冻融问题比较难以解决,冬季不能调水;第二个调水量比较小,因为这些方案都不在丰水区以内;第三,需要大量的电提升水头,尽管有“以当地水能提当地水源,水电互动,借水发电”这个科学思想,但是依然并不理想。所以最近提出的调水路线基本向下游,低海拔地区寻找。 第二, 调水方案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大发展有了根本性改变,向着实用性、科学性、便利性、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例如,近十年以来,中国的桥梁隧道技术逐渐成熟,大量的隧道成功修建,所以人们逐渐把引水思路向着长隧道,低海拔方向发展,以弥补以前的调水方案的高成本,施工难,维护难得缺点。例如,梁书民 “藏木 - 洮河调水”方案,刘里远博士藏水入疆隧道方案。还有我国目前已经有多个 300 米以上的超高水坝,水坝技术也在高歌猛进,所以使得调水相对简单了。我国三峡大坝的修建成功每年发电收入接近五百亿,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三年,这些成就和技术鼓舞了全国人民。在此情况下,黄委会和中科院等也在把调水方案向低海拔地区移动。 第三, 有些人企图建立大连通,多水域互联的大水网,我以为这种观点有可取之处,但是是错误的。这个很显然是不科学,不经济的。这种方案往往是民间人士提出,而不是科学院等专业机构或者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例如朔天运河和新大西线等。这些方案不符合 经济节省原则 , 实施起来需要大量资金,完工以后会有大量闲置浪费。有人提出许多隧道,企图用隧道水渠把各个河流联通起来,有这个必要吗? 第四, 过去的许多方案都企图一揽子解决三北干旱问题。例如有好几个方案既想把水调到新疆,又想把水调到甘南,还向把水调到内蒙古中西部沙漠的地带。这个可能吗?我认为不可能。原因是什么?调水的水量有多少?那么大面积,只有这么一点水,杯水车薪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已经通过计算塔里木盆地的天然径流量,发现塔里木盆地每年有 500 亿立方水从河流流到沙漠上蒸发了,你调那么一点点水,哪个地方都想给一点,每个地方都不够用。所以,很明显,一揽子解决方案是很错误的。 第五, 大家对调水很踊跃,但是对调水的目的很模糊。不仅民间人士很模糊,就是水利大专家都很模糊。这个首先表现在调水需求量的计算上面。有人说 300 亿立方就够了,有的说 1000 亿立方就够了,而且就一点点水,还企图搞水的配额,这里 100 亿立方,那里 50 亿立方,形同恩赐。到底调多少水就够了?这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几乎所有人会说“调水解决三北地区干旱问题,解决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问题”。那么,解决到什么程度呢?是不管农业,只管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吗?如果是生活用水这个标准,调水量就不大,三北地区大约 1.5 亿人,每人每年消费水 20 立方,也许 30 亿就够了,兼顾工业用水 300 亿立方就够了。是兼顾农业用水吗?农业用水需求量可是非常大的。截至 2015 年我国有 96.8 亿亩农业用地,每年需要用水 3826 亿立方水,平均每亩用水大约 40 立方水。如果使用节水技术每亩也需要 20 立方左右。新疆农业用地 9.46 亿亩,内蒙古农业用地 1.07 亿亩,甘肃农业用地 3.8 亿亩,青海农业用地 0.16 亿亩,四省合计 14.5 亿亩农业用地每年需水量为 300 亿立方,这个是农业最少用水量,不包括园林用水,畜牧用水和森林用水。如果按照普通用水量,那农业用水需要 600 亿立方。这个不包括新开垦的土地用水,不包括治理沙漠用水。调水量还有一个标准,就是达到水热平衡的时候需要的用水量,我用 400 毫米降水量和面积的乘积计算,这个数量很大的,雅鲁藏布江的水不能满足需求。其实,达到地区性水热平衡才是我们调水的最终目的。水热平衡是哪一种情况?例如伊犁河谷,例如青海湖畔,例如若尔盖草原,都是水热平衡的实例。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大专家也会有迷糊的时候,例如水利部在反对朔天运河方案的时候说:“对黄土高原来说,不是没有水,而是没有办法用水,不少土地在高坡上,用水靠抽水机从河边抽水,这样抽水费就比较贵,当地不少农民用不起这样的水”。大家都知道,民间有一句民谚“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这种现象不仅在江南,就是秦岭、大兴安岭、祁连山都是这样的。秦岭山顶的降雨量是渭河谷地降雨量的二倍,横断山区和江南有大量的山地水田,这些都说明在水热平衡以后,水可以通过水汽带到高山。黄土高原为什么还需要抽水,还不是缺水的原因嘛。所以,许多水利专家用一点点水量企图灌溉所有西北干旱地的想法无疑是错误的。 第六, 有些高海拔工程需要大幅度提升水头,但是这种方案我估计连提出方案的人心里也不踏实。例如陈传友和黄委会的都需要提升水头,而且是几十亿立方。当然,我也是支持提升水头这个做法的,但是我认为只有唯一的选择的时候才可以使用,有第二种选择就不要选择提升水头。例如海水西调方案,如果不使用提升水头措施,水上不了内蒙古高原啊,所以必须提升水头。或者在风电光电水电非常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提升水头,恰巧内蒙古高原上风电光电很充足,所以我很赞成。但是,陈传友企图把怒江澜沧江的水也提升到鄂陵湖,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我们有多种选择啊。 第七, 利用地图明显不够准确。例如朔天运河的引水点在一个叫朔玛滩的地方,但是在谷歌地图很难找到朔玛滩,据说郭开在构思 “朔天运河”的时候使用的是五万分之一军事地图,这个东西很显然远远没有目前的谷歌地图准确和细致。据说朔玛滩在桑日县( 北纬 29° 19 ′ 22 ″,东经9 2 ° 01 ′0 1 ″海拔 3570 米 )和加查县 (北纬 29° 08 ′ 28 ″,东经9 2 ° 3 5′ 33 ″海拔 3212 米) 之间的加查峡谷,而这个峡谷的河道海拔高度和他说的 3588米海拔也不相符,而且从这里引水,只有海拔优势,既没有天然河道可以利用,又没有丰富的径流量,还需要提升水头,即便是打通隧道也不经济。又例如好几个方案按照行政地图或者地形图规划,上面的地名很陌生,既不是县城名字,又没有具体经纬度坐标,让人很难查阅。 第八, 有几个调水方案有明显的路线错误。 例如有人提出从鄂陵湖打通隧道到格尔米。这个隧道落差大,投资大,有没有必要呢?实际上从鄂陵湖 (北纬 34 ° 54 ′ 25 ″,东经9 7 ° 43 ′ 00 ″海拔 4272 米) 到柴达木盆地有一条天然的明渠,花钱不多就可以贯通。鄂陵湖的北面有一个山,名字叫布青山,布青山中有一个湖叫冬给措纳湖,冬给措纳湖 (北纬 35 ° 17 ′ 18 ″,东经9 8 ° 32 ′ 14 ″海拔 4086 米) 是柴达木河的上游,而从 鄂陵湖冬给措纳湖只有 90公里,这90公里的落差不到100米,完全可以修明渠,而且恰好鄂陵湖比冬给措纳湖海拔高出100多米,可以发电。而且从鄂陵湖引水到冬给措纳湖西以后,水会沿着柴达木河自流到柴达木盆地内部,落差一千米,完全可以修建几个梯级水电站。陈传友提出把怒江澜沧江的水通过提升引到鄂陵湖,然后从鄂陵湖钻隧道到龙羊峡水库(北纬35°55′00″,东经100°37′48″海拔2573米),从鄂陵湖到龙羊峡水库直线距离290公里,获得1700米落差。我认为这样是不可取的。首先,从怒江澜沧江的水通过提升引到鄂陵湖是多此一举,没有必要性,而且要浪费巨大的电能。第二,从鄂陵湖钻隧道到龙羊峡水库避开了黄河天然水道,是违反自然法则的行为,因为我们认为,正是通过黄河在这一带的蜿蜒曲折,才造成了这一带水汽比较充足,农牧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稠密的现状。第三,只有290公里距离落差居然达到1700米,基本上不好利用。第四,这种落差完全可以通过修建梯级水库替代,而隧道费用可以节省。当然,类似的错误还有很多。 第九, 规划不够细致周到。这些方案有的还没有做到规划的程度,只是一个设想,非常粗燥,有的做到了规划的层次,但是每一个规划的设施还没有达到设计的层次。例如,在哪儿修隧洞,在哪儿建水坝,在哪儿建渡槽,哪儿需要搬迁等,搬迁多少人口,水坝要求多高等规划问题都很少涉及,所以还不能做好预算,距离实施还有很大距离。当然,一般专家和研究院的方案达到了规划程度,甚至到了设计层次。 第十, 许多方案没有利用现有的河床或者现成的低洼地,造成成本增加。实际上,在几千万年的板块挤压过程中,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经过了多次变化,也有过湿润多雨的时期,所以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存在许许多多的古代河床遗迹,存在许许多多的冰川滑动遗迹,利用这些天然的低洼地,平缓地就能够调水,这样能够节省大量资金,节省大量线路勘查资金。例如,许多人把朔玛滩(北纬 29°15′14″,东经92°12′34″海拔3580米)作为引水起点,就没有天然河道可以利用。但是我们发现如果从林芝所在的尼洋河逆流而上,或者沿着帕龙藏布江逆流而上,一直到林芝市正北130公里之外的一个叫“玉贡股村”(北纬30°43′15″,东经94°21′31″海拔3787米)的地方,这个地方距离怒江上游一个名字叫“郭玉村”(北纬31°04′13″,东经94°42′18″海拔3542米)的直线距离只有50公里,落差230米,“玉贡股村”距离怒江上游边坝县县城(北纬30°56′02″,东经94°42′19″海拔3655米)只有40公里。而且还可以沿着山谷钻隧洞。所以,如果从林芝修建梯级水库,只需要三个高度在250米左右的水库,两条长度为40公里的隧道,一条从尼洋河上游到帕龙藏布江上游,一条从帕龙藏布江上游“玉贡股村”距离怒江上游边坝县县城,就可以把水引到怒江,自流到云南,节省大量的资金。所以利用天然河谷能够节省资金,降低技术难度。实际上,这样的河谷很多,但是每一个人的视野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最后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是这些设计总是只有一个最合理。 第十一,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这么多的调水量,按照他们的路线,刘家峡水库和兰州城市安全吗?很显然是很不安全的。诸位知道,刘家峡水库大坝下面就是永靖县城,而一百公里之外就是兰州市区。所以巨量调水必然淹没这两个大城市,损失巨大。所以,通过若尔盖黄河大拐弯调水的方案是有危险的。相反,我以为从横断山区调水到渭河上游进入定西市,走祖厉河进入黄河比较安全。走洮河依然会经过兰州市,所以不安全。而且走祖厉河可以灌溉大片的陇西高原土地。 第十二, 从经济优化的角度考虑。这些藏水北调方案中刘里远博士藏水入疆隧道方案最为经济。原因在哪儿?建设费用低,因为不用架桥、渠道、水坝等,虽然开凿费用高,但是其他费用大量节省;营运费用低,全程自流,隧道基本不需要维护。另外王光谦院士提出的利用现有青藏铁路线的费用也低,因为这一条线是经过无数人优选过的先,沿线也有大量基础设施,但是这一条线运营成本并不低,需要提升水头,水量也少。胡长顺提出的方案也很经济科学,但是调水量少。 第十三, 研究院和专家提出的方案一般比较专业,他们往往把细节也考虑了进去,但是研究院和专家提出的方案一般来说并不是最佳方案。调水实际上是一个选优过程,民间人士由于数量多,视野开阔,从大尺度看问题,所以他们往往会选出最优方案,当然专家们在设计方面远远超过民间人士。例如黄委会和中科院的方案都有一个缺点,调水量有限。但是郭开提出的方案调水量很大,而且可以利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河流及其支流的 3200—3500段,能够实现水的自流,这个方案到现在依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十四, 其实选择方案就是在技术难度,投资成本,运行成本,预期收益、生态社会效益这几个中优选。有时候侧重于生态效益。例如我提出一个调水方案,从雅鲁藏布江上的日喀则市附近调水,沿着 203省道提升水头1200米到达青藏高原,调水量也不大,方案需要提升水头不算是经济的,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改善青藏高原内部的水资源环境,那么是完全可以的,因为它投资少,落差小,可以利用现有河床,设施简单。实际上技术、投资、效益、生态四大因素都有否决权,一个不合适都得暂停。对于以上四个因子综合分析,往往最后会把问题集中在一个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上面。例如海水西调把问题集中在大规模海水淡化上;藏水北调把问题集中在提升水头上,而提升水头这个拦路虎最后把技术转化为超高水坝和隧道技术上面。幸运的是,我国已经在隧道技术上进入成熟阶段,中铁隧道总工程师洪开荣2017年10月22日,在央视“开讲啦”的节目中说:中国隧道总长4万公里,等于绕地球一圈;我们在挖掘隧道的过程中,遇到所有难题都解决了。除了火山,所有地方都可挖掘隧道。这个消息无疑给了调水一个强心剂。 第十五, 通过反复比较权衡,我认为做调水规划,首先应该做调水区间规划,不能一点点水恩赐到新疆,也恩赐到河北,距离太大,面积太广,成本会大幅度提高,而效益却越来越低。所以我还是和别人的意见不同,我认为由于藏南水资源并不是很充足,所以藏南的水只需要解决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问题即可,不必要费时费事把藏水调到横断山区。而横断山区的水经过低海拔短距离调到甘南洮河和定西一带,然后从宁夏中卫进入腾格里沙漠。而河套平原以东则使用海水来灌溉。 当然,各种各样的方案问题很多,不是一次能够找到,也不是一次就能解决的。
个人分类: 气候生态|3344 次阅读|2 个评论
感觉和分析
wkwzydgjjx 2017-11-23 09:23
-- 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的说说 ( 13 ) 关于真理检验,网上有过集中于实践法和逻辑法的热烈争论。如果说逻辑思维过程的主体,是分析,是问题的为什么的解决。那么实践思维的主体,需要探索问题的是什么,首要的就是感觉,需要感觉的真实,需要对感觉进行分类,进行选择,就是相对的感觉了。微观上看,无论是逻辑还是实践,都需要感觉和分析。 又想学习研究平几了,我的脑子里产生的第一个意识就是:“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我的思考自然是从点线开始了。 脑子里想了:欧几里得为什么能说出点线的这样性质,应该是对大量几何图形的一个共性归纳。也就是说几何图形里的最微观的形状就是点和线,平几的由简到繁与这个点和线一点有着最根本的联系。 第一次的点线探究,我从一条直线一直罗列到了七条直线。嫌烦,就有了现在的如下图的平几图形的主线图。 v 在这个平几图形体系中:点→线→一线两点→两线一点→三线两点→三线三点→四线四点→四线五点等等。很显然,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标准就是直线的数量和直线数量下的交点的数量。 有了这个图形式的形象体系,才有了我的平几的体系教学,成就了减负提质的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 这样的探究过程,我的思维有灵感,有分析。肯定的是:分析后有灵感,灵感后有分析,两者都没有缺位;两者都是来自于自己的脑子,来自于自己的决定,是自己控制着自己。 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成年人的思维过程中,是感觉多,还是分析多,我说不出,统计局也不会去做这样的统计,大数据思维也无法操作。 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 灵感就是感觉。 爱迪生几乎是没有 什么 学历的发明家,创造发明竟有2000多项。他看书 的多少,几乎 多少是根据自己的发明需要 。他的看书有时是 一目十行 ,未必能说明他的 记忆力 很 强 , 是有选择 !可见 他的思考 很有特色,就是很 注重 对 感觉这个创新之源的积累。 我看小说等,几乎都是 一目十行 ,有时甚至是一 目 一书。我看《思维学》、《教育过程》等书时则是十 目 一 行 。这样的看书,可能大家都有吧。为什么,有感觉就多看几眼,没感觉就少看还是不看。 立足于知识看发现思维,就是对知识的感觉、记忆和同生异长之求同的思维活动。在这里,对知识的感觉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过程和结晶。发现创新的整个思维过程,不得不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走的本能,一直陪伴着文化文明的分析,走至全程的终点。 看布鲁纳 1959 年发表的《教育过程》可知,布鲁纳在发现法的旗帜下把结构做了统帅。布鲁纳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可见布鲁纳对结构的自定义已经说的很大了,如此结构显然是属于分析,也可以说布鲁纳是把分析当作了发现法的老大,统帅结构、准备、直觉、兴趣和辅助工具等。 1977 年版的新序中,布鲁纳又说《教育过程》是按照建构主义表达知识观,按照直觉主义表达研究认识过程。《教育过程》是人类 50 多年来最有共识的伟大教育理论,其表达过程竟然是直觉主义的研究认识过程,运用的是直觉性感觉的思维方式。 我认为,布鲁纳在 1959 年把如结构等的分析作为发现法的统帅,根据的就是我们成年人的体验,是与会专家学者们的亲身体验。如此体验,作为包括专家学者在内的成年人,如此认识,没有什么不可以。 我们成年人的行为、思维及控制力,都成熟了,熟透了,有的已经是烂熟了,发现创新思维无论是感觉还是分析,都是自己操作自己,都是自己做主,都是做自己的主,各有特色性格很正常。
个人分类: 数学思维教育|19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些意外的实验“现象”可能就是某个“结论”或“发现“
热度 4 wangxh 2017-11-19 22:28
现如今,许多研究生做实验,越来越不重视实验过程或实验现象观察和仔细分析,尤其是对自己没有“预测”到或意外的现象更是如此。有时甚至认为是错误的而被粗暴地“忽略不计”甚至“剔除”。当我们把这些“不想要的”现象或结果抛弃的时刻,也许就是扔掉了一个个重要的结论甚至发现。 实事求是地讲,如果认真对待某些意外的现象,也许就是研究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最佳机遇。既然是意外嘛,那么一般来说导师也是不知道的。 在科学探索的历史上,这种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结论性认识从而导致科学重大发现的例子还是很多的。(当然也有在常人看来似乎傻子式的“突发奇想”,比如像中学时期的爱因斯坦设想“一个跑得与光差不多快的人会看到什么呢?”这里不讨论这些天才) 比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者之一德国医生、物理学家迈尔(Mayer)就是这种观察仔细、分析认真从而得出重大发现的认识就是如此。以下是来自网络上关于迈尔这一发现简介: 1840年2月22日,他作为一名随船医生跟着一支船队来到印度尼西亚。一日,船队在加尔各达登陆,船员因水土不服都生起病来,于是迈尔依老办法给船员们放血治疗。在德国医治这种病时只需在病人静脉血管上扎一针,就会放出一股黑红的血来,可是在这里 他发现 从静脉里流出的仍然是鲜红的血。于是迈尔 开始思考 :人的血液所以是红的是因为里面含有氧,氧在人体内燃烧产生热量,维持人的体温。这里天气炎热,人要维持体温不需要燃烧那么多氧了,所以静脉里的血仍然是鲜红的。那么,人身上的热量到底是从哪来的?顶多500克的心脏,它的运动根本无法产生如此多的热,无法光靠它维持人的体温。那体温是靠全身血肉维持的了,而这又靠人吃的食物而来,不论吃肉吃菜,都一定是由植物而来,植物是靠太阳的光热而生长的。太阳的光热呢?太阳如果是一块煤,那么它能烧4600年,这当然不可能,那一定是别的原因了,是我们未知的“力”(能量)了。他大胆地推出,太阳中心约2750万度(我们知道是1500万度)。迈尔越想越多,最后归结到一点:能量如何转化(转移)?他一回到汉堡就写了一篇《论无机界的力》。 1842 年,迈尔发表《论无机自然界的力》,以自然界 “ 无不生有,有不变无 ” 及 “ 原因等于结果 ” 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坚持从事物联系、发展的因果链条中去考察具体的自然现象。首先从无机界各种能量形式中抽象出 “ 力 ” 概念,并进而指出在一系列因果关系中,某一原因 c 产生一个等于它的效应 e , e 作为一种原因又可产生一个等于它的原因 f…… 在这一系列关系中,不可能有任何一项化为乌有。这种不灭性是力的第一个性质。在这个过程中, c 变为 e , e 变为 f ,即原因可以取各种不同的形式,这就是力的第二性质。把这两个性质合并起来,可以说, “ 原因在量上是不灭的,且在质上是可以转化的 。”迈尔还分析了如下的经验事实:两块金属相互摩擦产生了热;用机械“力”使一定体积的空气压缩,结果气体温度升高;一个重物从高处落到地面,碰撞过程中会产生热;蒸汽机中蒸气失去部分热结果产生了机械运动。从这些经验事实中他断定“热”也是属于他的“力”或“原因”的范畴。在此基础上迈尔提出了“热功当量”概念,并根据落体的“力”全部转化为热作了初步估计:“重物从大约 365 米的高度下落(所产生的效应)对应于给相同质量的水从 0℃ 到 1℃ 所加的热 ” 。 如果把迈尔说的“力”“效应”“原因”等换为“能量”一词,基本等于现在“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说法: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如果迈尔不注意观察,就不会发现“ 血液颜色的不同 ”,如果不习惯于思考或分析,也不会产生那些“奇思妙想”,也就不会有《论无机自然界的力》中 能量守恒定律的雏形 。 这里请不要对其分析或推导合理性过分吹毛求疵,科学上许多重要发现是结果正确而推导或证明是不合理,这里就不纠缠了。
9246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未来简史(57)
罗非 2017-11-10 10:53
第 11 章 信数据得永生 数据主义认为,宇宙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 1 读者可能觉得这实在是胡言乱语,但事实上,大部分的科学机构都已经改信了数据主义。数据主义是由两大科学潮流爆炸性汇流而成。在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50 年后,生命科学已经认为生物体都是生化算法。此外,在图灵想出 “ 图灵机 ” ( Turing Machine )这个概念的 80 年后,信息科学家也已经学会写出越来越复杂的电子算法。数据主义指出,同样的数学定律同时适用于生化算法及电子算法,于是让两者合而为一,打破了动物和机器之间的隔阂,并期待电子算法终有一天能够解开甚至超越生化算法。 对于政府、企业或一般消费者来说,数据主义提供了突破性的技术和强大的全新力量。对于学者和知识分子来说,它也能提供几个世纪以来渴求的科学圣杯:从文学、音乐学、经济学到生物学,所有科学学科都能统一在单一理论之下。根据数据主义,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股市泡沫和流感病毒不过是数据流的三种不同模式,能够使用同样的基本概念和工具来分析。这个想法十分吸引人,可以让所有科学家讲一种共通的语言,在学术的鸿沟上搭起桥梁,并轻松让某种见解跨越不同学科。终于,音乐学家、经济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也能互相理解和沟通了。 在此过程中,数据主义将传统的学习金字塔彻底翻转。在这之前,大家认为数据只是智力活动这个漫长过程的第一步,我们要把数据转化为信息,信息转化为知识,最后把知识转化为智能。但数据主义者认为,数据的流动量已经大到非人所能处理,人类无法再将数据转化为信息,更不用说转化成知识或智能。于是,处理数据的工作应该交给能力远超人类大脑的电子算法。实际上,这也就代表着数据主义对人类知识和智能有所怀疑,而倾向于信任大数据和计算机算法。 最坚信数据主义的正是它的两个母学科: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学。两者之中,又以生物学更为重要。生物学拥抱了数据主义,才让计算机科学的小小突破撼动了整个世界,可能彻底改变生命的本质。要说所有生物都是算法,不管是长颈鹿、番茄或人类都只是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你可能并不以为然。但这里必须强调,现在的科学教条就是如此,而且对整个世界的改变难以想象。 今天,我们视为数据处理系统的不只是单一生物,还包括蜂箱、细菌的菌落( colony )、森林和人类城市之类的社会。经济学家也越来越常用数据处理系统的概念来诠释经济。一般人看来,经济就是有农民种小麦,有工人做衣服,有顾客买面包和衣服。但在专家眼中,经济机制就是收集关于欲望和能力的数据,再转化为决策。 根据这种观点,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和国家控制共产主义就不是意识形态、伦理教条或政治制度上的竞争,而根本是不同数据处理系统间的竞争。资本主义采用分散式处理,而苏联式共产主义则是集中式处理。资本主义让所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相连,并允许他们自由交换信息、独立做出决定来处理数据。自由市场上的面包价格如何确定?每家面包店爱做多少就做多少,价格爱定多高就定多高。而顾客只要能够负担,一样可以爱买多少就买多少,或是直接去其他面包店购买。一根法棍面包 1000 美元并不犯法,只是大概没人会买。 让我们把规模放大,假设投资者预测面包需求将增加,就会买入研发高产量转基因小麦的生物科技公司股份。资金流入,该公司就能加速研究,更快提供更多小麦,以避免面包短缺。就算哪家生物科技巨头半路夭折,也可能有竞争对手实现这项突破。因此,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是将分析数据和做决定的工作分发下去,交给许多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连接的处理器。正如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 · 哈耶克( Friedrich Hayek )所说: “ 在一个把相关事实的知识分散给许多人的系统中,可以靠价格协调不同人各自的独立行动。 ”2 根据这个观点,证券交易所正是人类迄今创立的最快、最有效的数据处理系统。每个人都可以直接加入,或是通过银行或退休基金加入。证券交易所推动着全球经济,在地球,甚至外太空发生的事情,无不纳入考虑。不管是科学实验成功、日本传出政治丑闻、冰岛火山喷发,甚至太阳表面有不规则活动,都会影响股价。而为了让系统运作顺畅,就需要让尽量多的信息尽可能地自由流动。如果全球有数百万人都能获取所有相关信息,就会通过买卖来决定石油、现代汽车股票或瑞典政府债券最准确的价格。据估计,证券交易所只要根据 15 分钟的交易信息,就能确定《纽约时报》某个头条对于大多数股价的影响。 3 这种数据处理的概念,也能够解释为何资本家喜欢降税。重税代表可用资本有一大部分都集中在单一地点(国库),也就有越来越多决策必须由单个处理器(政府)来决定。这样一来,整个数据处理系统就会过度集中。假设税收高到离谱,几乎所有资本都流到政府手中,一切由政府决定,包括面包的价格、面包店的位置,以及研发预算。在自由市场中,如果某个处理器做出错误的决定,立刻就会有人乘虚而入。但如果几乎所有决定都操纵在单一处理器手中,一犯错就可能是场大灾难。 这种所有数据都由单处理器来处理并决定的极端情况,就是苏联式共产主义。在苏联经济里,号称要让人人 “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 。换句话说,政府会把你的利润全部取走,再判断你有什么需求,并提供给你。虽然这种极端方案并没有真正实现,但苏联及东欧可说是尽力逼近。它们放弃了分布式数据处理的原则,转换为集中式数据处理,苏联各地的所有信息都流向莫斯科一处,也是由莫斯科做出所有重大决定。生产者和消费者无法直接沟通,而且必须服从政府的命令。 例如,苏联的经济部门可能会决定:所有店里的面包价格都是 2 卢布又 4 戈比( kopek );敖德萨州( Odessa Oblast )的某个集体农场本来种小麦,但现在要改成养鸡;另外,莫斯科的红色十月面包店每天要生产 350 万个面包,一个也不准多。与此同时,苏联的科学部门也会命令苏联所有生物科技实验室接受特罗菲姆 · 李森科( Trofim Lysenko )的理论。李森科素负恶名,执掌列宁农业科学院( Lenin Academy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s ),但他不相信当时主流的基因遗传理论。他坚信,如果某个生物这辈子得到了新的性状,就能直接传给后代。这种想法完全违背正统达尔文学说,却与苏联的教育原则十分吻合,意味着只要训练小麦承受寒冷的天气,后代的小麦也能够耐寒。于是,李森科把几十亿株 “ 反革命 ” 的小麦送到西伯利亚接受再教育;只不过,苏联很快就被迫从美国进口越来越多的面粉。 4 资本主义之所以胜出,并不是因为资本主义更符合伦理、个人自由神圣无比,又或者上帝对这些共产主义者降下怒火。资本主义能够赢得 “ 冷战 ” ,是因为至少在这个科技加速改变的时期,分散式数据处理的效果就是比集中式数据处理更好。 20 世纪末期的世界变化实在太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无法处理。像这样把所有数据都集中起来、所有重大决策都由一群官员决定,虽然能够生产出原子弹,却绝不可能打造出苹果或维基百科。 图49 1963年,在莫斯科的苏联领导层:集中式数据处理 图50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喧嚷:分散式数据处理 有一个故事(可能是假的,但精彩的故事多半都是假的),讲的是戈尔巴乔夫为了让苏联经济起死回生,派出一位主要副手到伦敦,想了解撒切尔主义( Thatcherism )是什么,资本主义制度又是如何实际运作的。东道主带着这位苏联来的贵宾参观伦敦,前往伦敦证券交易所和伦敦政经学院参观,与银行经理、企业家和教授长谈。这位苏联专家忽然忍不住说: “ 抱歉,请先停一下。先别管所有这些复杂的经济理论了。我们在伦敦来来回回一整天,有件事我一直不懂。在莫斯科,我们派了最聪明的人来研究面包供应制度,但每家面包店和杂货店还是大排长龙。而在伦敦,这里有数百万人口,我们今天经过了许多家店和超市,却没有一个地方需要排队。请带我去见一下在伦敦负责供应面包的人,我一定得学学他的秘招。 ” 东道主抓了抓头,想了一下,说道: “ 可是,没人负责供应面包给伦敦啊。 ” 这正是资本主义的成功秘诀。并没有中央处理单元垄断关于伦敦面包供应的所有数据,而是信息在几百万名消费者和生产者、面包师和企业家、农民和科学家之间自由流动,市场力量决定面包的价格、每天烘焙的数量,以及研发的顺序。如果市场力量做出不当的决定,也能很快自我修正。我们现在的重点并不在于这种资本主义理论是否正确,而在于用数据处理的概念来了解经济学。
个人分类: 科普|872 次阅读|0 个评论
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
热度 2 xuxfyuwp 2017-8-1 22:20
去过许多气象观测站,自己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了,从各类观测设备到业务运行显示平台等,见过很多,以沿用至今的温、压、湿、风等观测项目为主,应是比较熟悉了。每次看看,清楚这些观测信息是支撑气象业务正常运行的基础,会有一种亲切感,但看得多了,确实没有什么新鲜感了。 最近去了内蒙的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感觉确实很不一样,从观测环境、观测设备和种类,到业务平台上显示输出的内容,都与常规的气象台站有很大区别,今非昔比,令人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个观象台经过十年发展,科技内涵显著提升,能展示出相当丰富的观测内容,跳出了传统气象观测的格局。 锡林浩特气象站始建于1954年,2006年抓住了气象部门拓展规划综合观测业务的机遇,成为最早挂牌的五个气候观象台之一。宽阔的野外观测场占据了锡林浩特1000多公顷草原,这样规模的气象观测外场在全国也极少见。站里30名左右职工,多数都有本科以上学历,还有几名硕士和一位博士。 除常规的气象观测要素外,观测项目还包括了各种波段的辐射、大气成分、牧草长势、土壤肥力、植被覆盖、垂直梯度、通量分布等,在业务平台上,不但能看到原始观测的记录,还可以看到各类产品的图形图表分析,如三维风场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与通量特征、各种波段的辐射吸收、反射分布、土壤水分廓线、植被光谱特性、牧草发育程度等,这样的观测分析系统为天气、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具有长远的应用与科研价值。 站上的科技人员不但每天从事观测业务,也投入相当多的经历进行科研实验,包括观测设备的研发,观测场里一套天然牧草生长发育自动监测系统就是他们自己研发的。更多的是观测数据分析,看着台站分析的一张张图表,典型草原区生长季CO2通量特征分析、生长季大气CO2浓度特征与气象要素关系分析、典型草原生长季碳交换变化、不同波段辐射分布、能量平衡闭合分析、大气成分与气象要素对比分析、草原植被结构及光谱特征、水分条件对天然牧草生长高度和产量的影响、围封禁牧对草原植被恢复的影响分析等等,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或许,他们今天所为将会成为许多气象观测站未来的选择,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这类资料、信息的积累,将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奠定扎实的数据分析基础。
个人分类: 杂记|3870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7 年第7 期 汪秉宏论文
热度 1 bhwangustc 2017-7-14 21:07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7 年第7 期 汪秉宏论文 非常规突发事件下 恐慌群体行为 分析与疏导研究 附件: PDF原文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汪秉宏.pdf
个人分类: 应急管理研究|5614 次阅读|1 个评论
愿意当亡国奴的请举手
热度 1 yag195544 2017-7-3 19:09
愿意当亡国奴的请举手 这个标题初看也许挺不近情理,怎么会提出这样一个荒唐的问题?可事实上在我还未发出这个口令时,已经有一些人迫不及待地举手表示愿意当亡国奴了。因此说,我的这个提法是有根据的,绝不是空穴来风。 在某较为知名的网站上读过一篇题为《日本侵华期间有几个百姓主动抗战的》的文章。该文章本身没有太多夺人眼球之处,倒是后面的跟帖,阅后却令人大跌眼镜。在整个800多个跟帖中,愿意被他国侵略、甘愿受他国奴役、愿当亡国奴的竟不在少数,占到了所有跟帖总数的17%强。这个数字令人忧心忡忡。 以下是从众多跟帖中选取出来的几例有代表性的言语: “大多数老百姓只关心自己的肚子,当不当亡国奴不关心。” “人类社会的历史本来就是这样,对当前普通老百姓来说,只不过换了一个纳粮对象而已,其它又有什么呢?” “百姓凭什么主动抗战,人家日本人治理的比你国共两党都好,有能力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人理应得天下。” “说实话,现在就是请日本人来都不一定请得动了。” “可以想象他们当时在日本人手下当亡国奴肯定比在政府手下当老百姓过得好……” …… 不知各位读了以上的跟帖会生发出何种感想?虽然无法确知跟帖人的年龄,但起码跟帖者大都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 记得上小学时,邻班的一个同学被其他同学唤作“炮灰”,我不解地向该班我所认识的小朋友问询,他为什么被叫了这么个外号?小朋友回答,老师向全班同学提问,长大了想做什么?同学们纷纷报出了自己的愿望:工人、农民、解放军、警察等等,可突然那个同学站起来冒出一句:我长大了当炮灰。这一回答将大家逗得哈哈大笑。于是,他就得了个“炮灰”的外号。后来我分析,他可能是将炮灰与炮兵弄混淆了。 小孩子说了错话,是因为他还处在懵懂状态,对一些成年人的世界与事物还不熟悉,说错话也就是一笑了之。可成年人说话却是要自己为自己负责任的。 既然有人心甘情愿当亡国奴,那么就来讨论一下,一旦当了亡国奴,接下来该会是何种情形? 那我们就来假设一下吧:1945年,也许更早一些时日,中国战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成功。那些之前吃凉不管酸的老百姓发现,当亡国奴并不是一件好玩儿的事情,整天在“八格牙路”的叱骂声中讨生活,逆来顺受、低声下气地活在日本鬼子的淫威之下,如果敢于反抗就会被人家以不是理由的理由置于死地。从此,中国的国名被人家从地球上抹掉了,且所有的人都必须讲东洋语言。有人会说,这有什么不好,岂不是全国人民都多掌握了一门外语。你妄想吧去吧。俗话说,要想消灭一个民族,首先要灭掉你的文化,到那时,我们的母语将不被日本侵略者所接受,而是被坚决禁止,谁要是写中文、讲华语将被处死。这还只是在沦为亡国奴之后的表层现象。接下来,全中国人民都将被绑在日本好战分子的战车上,加入到太平洋战争,甚至更大规模的战争中去,为此,华人中所有的适龄青年都要被强征入伍,到前线与美军、英军、苏军及各东南亚国家的军队去作战。而年轻的女子们也不会清闲,有一技之长的将会去从事所专长的工作,为前线生产给养、装备;没有专长的也许会被征为慰安妇,派到前线去做军队的专职性奴。从此以后,中国人被长久地拖入到了无休止的战争之中,直到美国人向日本所辖的地域——广岛或是长崎、南京或是上海投掷了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如果真是如此,中国人的伤亡人数就不是因抗战并取得胜利之后的3500万了,也许是翻两番,甚至是更多。 以上图片都不用注明就能看出其中的端倪 好在历史不是按照那些喜好亡国者们的愿望与脉络发展的,中国没有亡国,中国人也没有像某些人所期望的那样沦为亡国奴。不仅如此,中国人昂首挺胸地站立起来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经济上的超越,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之一,被众多国家所仰视、所尊重。 对这样的一个结果,我们的敌人肯定是不愿意看到的。可不知为什么,竟有一些身在福中的国人也似乎很不愿意。有人将这些人的这样一种心态归结为“自虐心态”。而我却认为,真正愿意当亡国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有些人虽然口头上讲愿意当亡国奴,可一旦真的让他、让他们去给人家当奴隶,他们是绝不会答应的。 之所以有人讲一些口不对着心的言语,主要是由于社会的种种弊端、不够公平、生活幸福指数偏低等多种因素引发了某些人心态的扭曲。虽然我们的国家就像“复兴号”列车一样快速奔驰着,但也难免产生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毕竟我们是一个有着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即使在“两个百年”目标都实现了的那一天,社会上还会产生出新的矛盾、新的不平衡,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有人总是与国家、与党唱反调。这是一种社会病,需要采取综合的手段、全方位地进行治疗。从党和国家的层面来说,需要继续反腐,并持之以恒地惩办贪腐;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及治理为官不作为的现象,改变官员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逐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使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日益提升。而对于那些持有偏激想法的人们来说,建议采取比较的方式、换位思考的方式、全局角度思考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比如,从人口众多的角度可以与印度来做个比较;从国家地位的角度可以与俄罗斯来做个比较;从老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角度来与伊拉克等一些从前富裕、而今动荡的国家做个比较;从反恐等安全角度来与美、英、法等国家做个比较。总之,光说气话和一味地埋怨都是不顶用的,顶用的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共同面对国家的发展、国家的未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是硬道理。 叙利亚难民潮 伊拉克一个家族在流亡 2015年,一个倒毙在海滩上的难民娃娃 发生在英国议会大楼外的恐怖袭击 巴黎恐怖袭击 德国恐怖袭击 写于2017年7月3日
个人分类: 杂文|1574 次阅读|1 个评论
东水西调一期工程简要经济分析
热度 2 zzweijianhong 2017-5-18 23:33
2015年我曾经做个简要的一期工程经济分析,应檀成龙群友要求放在网上,它是15年材料的第五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一期工程效益很显著,农业水价可以控制在0.5元以下, 水价、电价、地价 工业生活口门水源水价 2.5 元 /m 3 ,农业水价 0.5 元 /m 3 ,平均水价 1.3 元 /m 3 。 上网电价取 0.35 元 /kW.h 。 土地出让金分摊取 10 元 /m 2 ,每亩土地价格 6667 元。 考虑税收不考虑贷款,财务内部收益率 ( 税后 ) 7.19% ,考虑贷款后指标会进一步提高。 5 一期工程经济分析 (东水西调一期简要材料2015年) 5.1 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角度,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静态投资计算值 1380-1550 亿元,暂取大值 1550 亿元计算,采用影子价格进行调整,扣除工程投资中属于国民经济内部转移支付的利润、税金等有关费用,调整后的投资为 1418.3 亿元。 年运行费。年运行费总计 34.54 亿元。 工程效益。具有环境、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环境效益难以量化,本次主要计算生活工业供水效益、农业供水效益、发电效益、土地出让效益等。 年供水 50 亿 m 3 ,农业 30 亿 m 3 ,工业生活 20 亿 m 3 ;发电量 301 亿 kW.h 。工业供水分摊系数按 2% 计算,万元产值取水量 25m 3 ,初步计算单方水效益 6.40 元 /m 3 ,年供水效益 128 亿元;农业供水效益很难量化,暂取每方水 0.5 元 /m 3 计,年供水效益 15 亿元。供水效益从工程建成后第 1 年至第 10 年逐步生效。 发电效益,按上网电价 0.35 元 /kW.h 计算 。 土地开发出让效益,从建设期的第 5 年起出让土地,每年出让 1000km 2 , 10 年时间总计出让 10000km 2 ,按照 10 元 /m 2 即每亩 6667 元计,每年出让金为 100 亿元。 按照工期 8 年,运行期 50 年,编制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计算得到:内部收益率为 12.86% ,远大于社会折现率;经济净现值 731.93 亿元大于 0 ;效益费用比 1.59 大于 1 。因此,项目国民经济上是可行的。 5.2 财务评价 投资及资金筹措 一期投资 1380--1550 亿元,取大值 1550 亿元计算,暂按全资自筹分析。 工程成本测算 成本费用:工资福利费、水资源费、工程维护费、管理费、折旧和其他费用等。 ①工资福利费:工程管理人员 2000 人,人均工资水平采用 10 万元 / 年,福利费率按职工工资总额的 63 %计算,人均工资及福利费 16.3 万元 / 年,职工工资及福利费每年总计 3.26 亿元; 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 14 %计算,工会经费按工资总额的 2 %计算,职工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的 1.5 %计算,养老保险按工资总额的 20 %计算,医疗保险按工资总额的 9 %计算,工伤保险按工资总额的 1.5 %计算,生育保险按工资总额的 1 %,失业保险按工资总额的 2 %,住房公积金按工资总额的 12 %计算,合计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 63 %。 ②工程维护费:取固定资产投资的 1.5 %计算,为 23.25 亿元; ③管理费:按工资福利费的 1.5 倍计算,合计为 4.89 亿元; ④固定资产折旧:工程运行年限 50 年,按平均年限法进行计算,折旧率采用 2% 计算,则工程每年折旧 31 亿元; ⑤其它费用:按①~②项之和的 10% 计算,则合计为 3.14 亿元; 正常运行期年总成本费用为 65.54 亿元,年运行费为 34.54 亿元。 财务收入、利润及税金 ( 1 )财务收入。本项工程的财务收入主要为供水,发电、土地出让收入。 ( 2 )税金。暂按经营税税率取 5% ,城市维护建设税率 5% ,所得税税率取 25% 。教育费附加费率 3% 。 说明:现在 2017 年税率变了,需部分调整。 ( 3 )利润。从税后利润中提取 10% 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后为企业所得到的未分配利润。 水价、电价、地价 工业生活水源水价 2.5 元 /m 3 ,农业水源水价 0.5 元 /m 3 ,平均水源水价 1.3 元 /m 3 。 上网电价取 0.35 元 /kW.h 。 土地出让金分摊取 10 元 /m 2 ,每亩土地价格 6667 元。 编制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进行财务评价:考虑税收不考虑贷款,财务内部收益率 ( 税后 ) 7.19% ,考虑贷款后指标会进一步提高。财务上可行。 说明:收益率7.19%贷款利率,贷款后,资本金(比如投资的30%)的收益率将大幅提升,同时,现金流中有大量税收,减税后,收益率也将大幅上扬。
2748 次阅读|2 个评论
【李白之44:“明确”是老子还是儿子,需要明确】
liwei999 2017-5-16 13:08
白: “北京大学率先明确入雄安路线图”。“明确”是副词还是动词,需要先明确。 李: 我觉得这不是问题的关键。pos 在抽象层面只规定非常宽泛的框框。关键还是语义之间的相谐。正确的问题不是pos,而是 “明确” 在这里是状语(儿子),还是谓词(老子)。在【明确+ vp】里面,pos 上它没有什么限制,所谓跨类词。跨类就是两可。 对于跨类 这是一个没啥意义的问题 或者说 这是一个 circular 的问题。 “明确”的最常见的 subcat 带的是 np,但是 在 “明确v” 出现时,这个 v 可能是 vp,因此 “明确”可能做其状语。也可能这个 v 是np内部的修饰语。 (1) 明确规定游泳违规 (2) 明确规定 严明纪律 这两条是整顿金融秩序的关键所在 (3) 我们要明确规定条例 大数据可以帮到 (1);(2) 是排比的力量 压住了大数据,把潜在的动宾可能激发出来。 但排比因素的形式化实现还需要探究(虽然形式特征在人看来是蛮明显的)。(3) 仍然歧义:“明确(地)规定(相关)条例”,还是 “明确(一下)(有关)规定(方面的)条例”?大数据似乎选择前一个解读,为什么我们仍然感觉得到后一种解读的可能性。设想 如果大数据中 “规定条例” 比例开始高到可以与 “明确规定” 相匹敌的时候,这就是大数据也搞不定的边界之争。 白: “北京大学率先明确入雄安路线图”这个例句中,“明确”只有一种走得通的词性,就是动词S/N,X。如果是副词,“入”就会过饱和。虽然过饱和也是能处理的,但放着正常饱和的不用却去用过饱和的,终究不妥。因为“入雄安”只剩下一个坑了。副词“S+”不会改变萝卜数和坑数。 李: “率先明确入雄安的是习大大吗?当年是毛主席率先明确入京的。虽然有人提议仍在南京建都。” 什么叫 入 的过饱和? 看样子 “明确” 的subcat 也有带 vp 的,虽然不如带np的 subcat 用得广。 另。假设 native speaker 的语感与大数据(作为语言共同体语言表现的代表)吻合(实际上当然不会总是吻合), 那么大数据搞不定的歧义就应该视为真歧义。大数据能搞定的就是伪歧义 尽管这个伪歧义以前被认为是句法真歧义。“以前”指的是没有大数据语义中间间或没有语义或常识消歧手段的句法分析器的那个时期。 【相关】 《李白之零:NLP 骨灰级砖家一席谈,关于伪歧义》 【语义计算:李白对话录系列】 【置顶:立委NLP博文一览】 《朝华午拾》总目录
个人分类: 立委科普|20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书速递】光合生物制氢...专著两本(张全国等著)
wzjeditor 2017-3-16 16:43
《光合生物制氢理论与技术》一书比较全面地从理论上和技术上解答了光合生物制氢研究过程 中常见的技术问题。书中分章节对光合生物制氢过程中的菌种选育、原料预处理、制氢工艺优化、反应器研发和制氢过程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的研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第 1 章中详细列举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该领域各问题的研究进展,指出本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高效光合产氢菌种的选育和光合细菌连续培养系统的研发在第 2 章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第 3 章则是对产氢过程中的产氢基质、光源、金属离子、反应器形态等对光合生物制氢过程的影响进行了阐释与工艺优化技术整合。第 4 章是对光合生物制氢过程中产氢原料预处理技术的整合,探讨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对产氢原料产氢潜力的影响。第 5 章对课题组自主研发和改进的光合生物制氢系统进行了介绍。 本书可供可再生能源领域有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及相关研究人员和工程 技术人员参考。 《光合生物制氢光热质传递理论与数值分析》一书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光合生物制氢研究过程中常见的工程热物理 问题,对光合生物制氢过程、反应器研发、制氢工艺优化过程中存在的能量传输过程、光谱耦合特性、传热传质特性、流场及温度场分布等问题进行了阐述。第 1 章中详细列举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该领域各问题的研究进展,指出本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第 2 章中对环流罐式反应器内的光热传递过程及能量传输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 3 章和第 4 章是对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过程中的光谱耦合特性和㶲 特性进行了研究。第 5 章列举了影响光合生物制氢系统产热速率的因素,分析了光合生物制氢热效应对光合细菌产氢能力的影响规律。第 6 章分析了光合生物制氢过程的温度场特性,并对系统内的能流关系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第 7 章对 连续制氢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进行了描述。第 8 章和第 9 章探讨了生物质多相流光合产 氢 体系的传质传热特性,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多相流 产 氢 体系 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 本书可供可再生能源领域有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及相关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科学出版社 农林专著 联系电话:010-62143239 或18600116527(微信号)
个人分类: 资讯|2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做事故原因分析的原因
Greg66 2017-2-27 17:03
关于做事故原因分析的原因 很多人都在做事故原因分析。对于尚没有《事故调查报告》、也无多少原因报道的事故,当然需要分析,不必说了。对于有官方、非官方事故调查报告的事故,调查报告就已经写清楚了事故原因,为什么还要分析呢?我想是以下方面。 《事故调查报告》,可能给出了一些原因,但是专业事故分析人员,还会搜集更多信息(含新闻报道中关于事故原因的信息等),综合分析、 给出更多原因 ,尤其是《事故调查报告》不是按照事故致因理论分析的时候。 专业事故分析还应该给出 事故原因的分类和原因间的逻辑关系 ,这样会有助于使事故原因分析得更加全面,使得各级相关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更加容易记忆、思考事故原因。事故原因实际上就是各类不安全行为或者物态,也即教训,记住的目的是为了不再重犯类似错误,以预防事故。 事故分析人员还会 给出统计信息 ,也即各类原因引起的各类事故的多少,以加深员工印象,重点防范。事故预防方法设计也会更有基础和根据。 分析事故时,各类原因都会有看得见线索的,也应该都会有合理推断的内容,但是推断必须有根据,否则就不对,也没有意义了。分析时,可以按照事故的时间-事件链分析,也可以按照各个人员来分析。当用前者时,事件的拆分与合并可能只能根据分析者的经验确定。 分析时,就现实情况而言,不主张直接挑战官方事故调查结果。不要妄想自己再去重新追踪事故的调查过程,条件所限,那基本上不可能。在谈事故预防策略时,补充、完善官方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是更加实用的。当然一起事故的原因,不是分析一次就结束了,可能很长时间后还会有新的发现。如果写成论文,那当然没有比《事故调查报告》更多的信息时发表不了的。
个人分类: 1|36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哲学是什么?(翻译)
热度 2 mayaoji 2017-2-23 00:07
作者: John Hospers 译者:马耀基 通常我们开始一门课程的学习时,都会被告知这门课是关于什么的,这门课程的名字是什么意思。生物学是关于活的有机体的研究,天文学是关于恒星和行星这些天体的研究,人类历史是研究人类在过去所做的事情。 那哲学呢?当我们打开一本名字为哲学的书时,我们期望从它学到什么呢? 不巧,“哲学”这个词不能明确让我们知道会学到什么。这个词经常用得很随意。比如有人问:“你的哲学是什么?”对这样的问题怎样的回答才是合适的呢?如果有人回答:“尽力从生活中获得一切,这就是我的哲学。”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回答吗?如果有人问:“太阳系有多少颗行星?”你说“八颗”。你的回答虽然不正确,但它确实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尽力从生活中获得一切”算是对“你的哲学是什么”的回答吗?(这句话甚至连含义都不清楚。它是否意味着一个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可以伤害他人呢?) 看起来所有人都同意这点,如果一个问题可以通过经验的方式解决,即通过感官的方式解决,比如看听触摸等方式,或者通过做实验解决,它就不是哲学问题。所以, 1 、日常知觉的陈述,例如,“房间有三张椅子”和“地球大部分表面都覆盖着水”不是哲学问题。 2 、科学能回答的问题不是哲学问题。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等都是经验科学,它们的发现是通过观察和使用显微镜、望远镜、分光仪等仪器的帮助下做实验得到的。如果实验能解决问题,那它就是科学问题,不是哲学问题。 3 、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这类问题不属于哲学问题。“林肯什么时候去世”,“一百万年前谁在地球上生活”,这些都是历史问题。通常我们只有通过查看历史文档或寻找隐藏在岩石中的其他证据,才有可能回答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和观察有关的问题,如果有人处于那个时代,他们能通过观看知道答案。有时确实有同时代的见证人(比如林肯的例子),有时并无见证人(比如数百万年前发生了什么)。关于未来的问题也是同样,大部分未来的问题我们都不知道答案,比如甚至不知道明天这个城市是否会下雨,但当日子来临的时候,我们通过感官知道这类问题的答案。 4、 算术、代数和其他数学分支中的问题不是哲学问题。“ 600+500 是多少”是个算术问题。“蜂巢中有三个蜜蜂吗”是一个经验问题,通过观察就能回答,而不是通过加减等方法。数学问题需要计算,而不是观察。 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剩下给哲学呢?关于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多种回答,尽管这些答案各不相同,但它们大部分都是关于思维的。这里是一些主要的看法: 1 、哲学是关于实体的研究——但不是已经被科学所研究的实体的那些方面。那些不是经验的又不是数学的问题,由哲学家来研究。不是所有人同意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我们仍然要研究是否有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开始的那个问题(“她为什么死了”)看起来就是这样的问题。 2 、哲学是关于 justification (理由、辩护)的研究。它关于我们如何辩护我们所做的判断。你怎么知道存在一个物理世界?而不只是我们的梦境?你怎么知道上帝存在于这些恒星后面的远方吗?你怎么知道善和美真的存在?你怎么知道心灵和身体是分离的?你怎么知道时间是无穷的? 3 、哲学是对我们思维中的那些核心概念的分析。例如,我们天天谈论原因,但什么是原因?我们使用数字,但数字是什么?我们谈论正义,但什么是正义?我们把形容一些事物是美丽的?但什么是美?我们谈论以前和以后,但时间是什么?我们形容事物真实,但什么是真实? 那些持最后一种观点的人,经常问“你用的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哲学分析这些词的含义。那些持第二种观点的人喜欢问“你怎么知道”。你怎么知道你说的是真的?(并且真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动物有意识?你怎么知道如果希特勒不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 这些问题互相之间有联系,所以我们不再进一步区分它们。但我们列出传统上的一些哲学分支,这些分支相互间有交叉:( 1 )逻辑学,研究正确推理;( 2 )认识论,关于知识论断的理由的研究(通常努力回答“你怎么知道”。)( 3 )形而上学,关于实在的研究,但又不同于经验科学和数学。(它也关注人类思维的分类范畴,例如物质、属性、数字,这些在后面会有更多的讨论。)( 4 )关于价值的研究,主要是善(伦理学)和美(美学)。在所有的这些分支中,“你这样说的意思是什么”和“你怎么知道”这两个问题都会频繁地出现。
个人分类: 哲学|12836 次阅读|4 个评论
Crosswavelet and Wavelet Coherence 小波分析的程序网址
zlyang 2016-9-1 10:08
Crosswavelet and Wavelet Coherence 小波分析的程序网址 http://noc.ac.uk/using-science/crosswavelet-wavelet-coherence 1. Theory Our paper describes the theory behind cross wavelet and wavelet coherence, starting from the basics of the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Application of the cross wavelet transform and wavelet coherence to geophysical time series. Th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section below contains some very good information, and we highly recommend the paper by Torrence and Compo, A practical guide to wavelet analysis, if you're completely new to wavelet analysis. (Also see Links for other resources.) 2. Example of how to use the package 3. Download the wavelet coherence package Copyright 2016 The National Oceanography Centre (NOC),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 (NERC) or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owns copyright of the material available at this site,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可下载程序!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个人分类: 风电功率预测|6493 次阅读|2 个评论
新鲜出炉: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数据分析
热度 27 科学网编辑部 2016-8-20 13:37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数据分析 2016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已经出炉。科学网在已有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数据, 对基金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分布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多角度探索科学基金分布特征 。 (一)按项目类别统计2015-2016年项目数量变化趋势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8月17日通告显示,共接收项目申请172843项,经初步审查受理169832项,决定资助其中的37409项,约占总数的22%。和2015年相比, 增加202项 。 表1 2015-2016年资助项目数量变化表 项目类型 项目数(项) 趋势(项) 面上项目 16934 ↑225 重点项目 612 ↓12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38 -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00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6112 ↓43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872 ↑42 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 135 ↓1 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105 -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85 ↑4 部分联合基金项目 116 ↓14 合计 37409 ↑202 由表可见,一方面,国家正加大力度提升较不发达地区科研机构完成项目的能力和动力,因此增加了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数量;另一方面,国家对青年科学项目的水平和要求已经提高。结合历史数据, 基金总项数和基金总金额依然呈正相关。地区科研基金项目多分布在甘肃、广西、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区,其原因来自制度保护;其他种类基金都分布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比较多的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 图 1 省市项目金额分配(单位:万元) 如图1所示, 北京市科研机构所获项目资金近38亿元,约占项目金额总数的20.8%,超过末尾18个省市区之和。分得项目资金10亿元以上的有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总数为86亿余元,约占总额的47.25%。 (二)大数据分类统计 1 .单项之最 本年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单项资助最多的数额是3500万元,该项目研究方向为地球科学,被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揽。 另外,单项资助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7项,总金额 42593 万元, 详情见表 2 。 表 2 单项资助金额1000万以上项目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学部 金额(万元)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地球科学 3500 2 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 管理科学 2393 3 北京大学 医学科学 1050 4 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 1050 5 北京工业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 1050 6 东北大学 信息科学 1050 7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数理科学 1050 8 湖南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 1050 9 华东理工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 1050 10 华东师范大学 数理科学 1050 11 华南理工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 1050 12 吉林大学 化学科学 1050 13 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 1050 14 清华大学 医学科学 1050 15 上海交通大学 数理科学 1050 16 四川大学 医学科学 1050 17 天津大学 化学科学 1050 18 同济大学 信息科学 1050 1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科学 1050 20 西北大学 地球科学 1050 21 浙江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 1050 22 浙江大学 信息科学 1050 23 浙江大学 化学科学 1050 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命科学 1050 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理科学 1050 2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球科学 1050 27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生命科学 1050 28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地球科学 1050 2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地球科学 1050 30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生命科学 1050 31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化学科学 1050 32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信息科学 1050 33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工程与材料科学 1050 34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生命科学 1050 3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医学科学 1050 36 中山大学 医学科学 1050 37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科学 1000 2 .数额之最 2016年的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最多的单位依然是上海交通大学, 总项目数901项,单项资助金额从4万元到1050万元不等,平均56.32万元。表 3 按学部对其项目进行分类,可见 上海交大在医学科学领域拥有较大优势 。 表 3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学部分类表 学部 项目数(项) 金额(万元) 数理科学 60 5083 化学科学 41 2266 生命科学 94 5343 地球科学 9 722 工程与材料科学 107 7269.9 信息科学 86 5597 管理科学 28 1833 医学科学 476 22174.6 3 .地区之最 从表 4 中单一机构获得千万元以上资助的地区分类来看,排在前五位的仍旧是北京、江苏、上海、广东、湖北, 与总体数据流一致。其中,青海和西藏没有单一机构获得千万以上资助,这和当地重点科研机构稀缺以及环境恶劣有关。 表 4 2016年单个机构获得千万元以上资助地区统计表(单位:个) 地区 亿级 五千万级 千万级 总计 北京 6 10 59 85 江苏 4 3 25 32 上海 4 4 17 25 广东 2 5 15 22 湖北 2 3 11 16 陕西 2 4 7 13 浙江 1 0 12 13 安徽 1 2 5 8 湖南 1 1 8 10 山东 1 1 13 15 黑龙江 1 2 4 7 四川 1 2 9 12 天津 1 2 4 7 吉林 1 1 4 6 福建 1 0 6 7 辽宁 1 1 5 7 重庆 1 3 1 5 河南 0 1 8 9 江西 0 1 6 7 甘肃 0 2 5 7 云南 0 0 9 9 广西 0 0 7 7 河北 0 0 7 7 新疆 0 0 6 6 山西 0 0 4 4 内蒙古 0 0 4 4 贵州 0 0 3 3 海南 0 0 2 2 宁夏 0 0 1 1 总计 31 48 271 371 4 .金字塔尖俱乐部 表 5 项目金额前20名统计表 依托 单位 总金额(万元) 排名 2016年 2015年 2016年 2015年 上海 交通大学 50796.63 48754.8 1 1 浙江 大学 45813.73 40328.2 2 ( ↑1 ) 3 北京大学 42055.43 45520.7 3 ( ↓ 1) 2 清华大学 39178.34 35104.2 4 4 中山大学 30759.40 28908.5 5 ( ↑2 ) 7 华中科技大学 29615.41 30365.1 6 6 复旦大学 28371.96 33959.4 7 ( ↓2 ) 5 南京大学 26960.14 21411.0 8 ( ↑2 ) 10 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 25235.15 22518.7 9 ( ↓ 1) 8 同济大学 22198.41 20750.5 10 ( ↑1 ) 11 西安交通大学 20398.47 17867.7 11 ( ↑5 ) 16 中南 大学 19771.73 18872.7 12 ( ↑2 ) 14 山东大学 19131.00 19045.7 13 13 哈尔滨 工业大学 19119.63 18160.1 14 ( ↑1 ) 15 四川大学 18530.92 20233.9 15 ( ↓ 3) 12 武汉大学 18444.40 21816.9 16 ( ↓ 7) 9 天津大学 17746.75 17844.1 17 17 吉林大学 16828.20 17409.6 18 18 东南 大学 16008.80 17144.9 19 19 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 15696.84 * 20 * (表注 :“*” 表示 未进前 20。) 表 6 项目数量前20名统计表 依托单位 项目 数量 (项) 排行 2016年 2015年 2016年 2015年 上海 交通大学 901 886 1 1 浙江大学 702 698 2 2 中山大学 638 533 3 ( ↑3 ) 6 华中科技大学 579 633 4 ( ↓1 ) 3 北京大学 552 554 5 5 复旦大学 551 577 6 ( ↓2 ) 4 清华大学 478 471 7 7 西安交通大学 435 375 8 ( ↑5 ) 13 同济大学 426 400 9 ( ↑3 ) 12 中南大学 409 406 10 ( ↓1 ) 9 山东大学 403 401 11 11 南京大学 396 356 12 ( ↑2 ) 14 武汉大学 368 414 13 ( ↓5 ) 8 四川大学 365 406 14 ( ↓5 ) 9 哈尔滨 工业大学 338 334 15 ( ↑1 ) 16 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 331 312 16 ( ↑1 ) 17 吉林 大学 308 337 17 ( ↓2 ) 15 东南 大学 293 304 18 18 天津 大学 288 294 19 ( ↑1 ) 20 苏州大学 286 297 20 ( ↓1 ) 19 除了 上海交通大学像金字塔顶的钻石一样屹立不倒,其他单位的 名次 更替频繁,但也 仅仅 是“ 俱乐部 ” 内部的 换位。 (三)按项目学部类别统计 表 7 2016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学部分类表 学科门类 项目数(项) 项目基金(万元) 数学 1089 39650 力学 741 41812.07 天文学 197 13410.49 物理学 1529 83726.98 NSFC(中物院联合基金) 50 4200 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 2 29 无机化学 480 23547.67 有机化学 606 29776.65 物理化学 653 33372.85 高分子科学 266 15164.86 分析化学 406 25067.3 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 636 33952.22 环境化学 416 20923.43 微生物学 390 18409.5 植物学 409 19918 生态学 411 18203 动物学 243 12391 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90 16227.55 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 286 13278 细胞生物学 208 12114 免疫学 148 8443 神经科学 158 9437.7 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学 172 9431.45 生理学与整合生物学 143 8182 发育生物学与生殖生物学 148 9290.6 农学基础与作物学 489 22883 植物保护学 321 15826 园艺学与植物营养学 347 15326.3 林学 391 17164 畜牧学与草地科学 298 13314 兽医学 281 12922 水产学 176 8029 食品科学 447 18313 心理学 132 5265.09 地理学 1341 66096.75 地质学 826 47544.73 地球化学 301 17018.85 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 375 23413.03 大气科学 320 21945.03 海洋科学 444 24900.8 金属材料 508 25971.41 无机非金属材料 744 34809.8999 有机高分子材料 501 23401.45 冶金与矿业 716 36361.4 机械工程 1137 54002.99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 494 24777.9 电气科学与工程 428 21410.2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 1252 56213.36 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 607 28585.9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1140 57475.26 计算机科学 1246 57605.99 自动化 927 45795.01 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 385 19023.21 光学和光电子学 555 35307.21 管理科学与工程 443 20150.8 工商管理 464 17758 宏观管理与政策 716 25931.21 呼吸系统 195 8519 循环系统 546 23659 消化系统 287 11998 生殖系统围生医学新生儿 293 12795.7 泌尿系统 195 7875.22 运动系统 254 10833 内分泌系统代谢和营养支持 257 10397 血液系统 244 11010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709 30487.02 医学免疫学 227 10952.75 皮肤及其附属器 111 4997.8 眼科学 177 7031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 95 4401 口腔颅颌面科学 209 8023 急重症医学创伤烧伤整形 190 8103 肿瘤学 1692 67907.6 康复医学 56 2046 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448 24538.58 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 225 10894.5 检验医学 98 3518 特种医学 13 525 放射医学 37 1560 法医学 34 1501 地方病学职业病学 32 1442 老年医学 64 2752.9 预防医学 399 15139.3 中医学 587 23446.15 中药学 468 17786.45 中西医结合 274 11104.05 药物学 314 14105.4 药理学 295 11099.5 将表 7 中的数据按八大学部归纳,得到图 2 。 图 2 项目数量与项目资金所占比例图 由此看来, 医学科学部投入资源最多,数量和金额均超过20%。而管理科学部的项目数量和金额均垫底,占比分别为4%和3%, 约为其他学部项目平均数量和平均金额的29%和21%,同时其单一项目平均赞助额亦为最低,见图 3 。由于自然科学基金的主要资助对象是自然科学研究,而管理科学部的社会科学属性突出,故受此冷落。 图 3 2016年自然科学基金各学部单个项目平均赞助额(单位:万元) (四 )项目类别举例统计 这部分将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最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进行分析。 1.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青年研究员的科研能力代表着一个机构乃至一个地区的科研潜力,青年研究员也将引领未来中国的科技走向。 在本年度杰出青年项目评审中,共有来自全国102所科研单位的200名科研人员获得项目资助。从性别构成看,173名为男性,27名为女性,性别比例约为6.41:1;从专业技能看,这200人均拥有博士学位,而拥有正高级职称的为196人,占比98%;从国籍看,199人为中国国籍,1人为加拿大籍;从所在科研机构类型看,150人来自高等院校,43人来自中国科学院,17人来自其他科研机构。 2.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领域的发展对整个科研领域有着晴雨表的作用,重要科研仪器的技术突破对相关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引领作用。所以这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总投资额 55381.73 万元,这块大蛋糕被85个项目瓜分,平均分得651.55万元。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中, 64个项目由高等院校掌控,18个属于中国科学院,另外3个被其他机构拿到,其中包括一所医院。 图 4 关联程度 根据图 4 所示的项目中学科关联程度可见,设备研发对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以及数理科学的运用最频繁。这些领域的进展将对未来的科研活动大有裨益。 图 5 仪器用途统计 从项目研究仪器的用途可预见,我国将在信息工程领域有所建树。 (—————本报告由科学网整理并独家发布,转载请务必注明本文原始出处链接————) 欢迎使用科学网基金频道查询分析2016年基金项目
个人分类: 通知公告|64592 次阅读|34 个评论
吉米多维奇的 《数学 分析 习题集》 启示录
热度 5 张能立 2016-8-19 21:36
80年代 初期的 大学生,没有 做过 苏联 数学家 吉米多维奇的 《数学 分析 习题集》的 人 恐怕 很少,现在的 大学生 做过 该 习题集的 人 恐怕 不多。 图1 吉米多维奇的 《数学 分析 习题集》 这本 苏联 数学家 编写的 习题集 在 中国 大陆 从 火爆 到 冷遇,其实,折射 社会 变化的 脉络。 80年代 火爆的 原因,就是 这本 习题集 确实 是 经典 之作,只要 认真 做其中的 习题,都会 加深 对 数学 知识的 理解。这本 习题集的 习题 是 比较 难的。80年代的 大学 文化 是 “攻坚克难”的 文化,因此,大学生 纷纷 自己 “加练” -- 做 这本 习题集,一般 是 大学生 自主 所为,老师 并没有 做出 要求。当时,无论 是 教材,还是 习题集,均是 出自 有真学问 人 之手。两个 因素 叠加的 效果,就 造成了 火爆的 局面。现在,这类 经典 名著 遭遇 当代 大学生 冷遇,也是 两个 原因 造成的。当下,无论 是 教材,还是 习题集,中国 各种 “学问家”的 著作 可以 说 是 汗牛充栋,异常 丰富。再加上 现在的 大学 文化 是 “回避 问题”的 文化,搞 “短平快” 效应的 快餐 文化。两种 因素的 叠加,就造就了 当代 大学生 几乎 很少人 会 “加练”,纷纷 选择 最简单的、立竿见影的 做法。 从 吉米多维奇的 《数学 分析 习题集》 这本 经典 著作 在 中国的 实际 遭遇,可以 看出: 中国人 牛 就 牛在 -- 洋人 出一个 册子,不管 多难,中国人 都可以 做出来;中国人 不牛 就 不牛在 -- 等 做完了 洋人的 册子,自己 彷徨了,不知道 再怎么搞;中国 乱就 乱在 -- 有了 一点 本钱,就翻翘,不再 按照 洋人的 “册子” 搞,自己 开始 胡乱 编写 “册子”。这种 “册子 效应” 现象,遍及 其它 各个 领域。就 经济 领域 而言,我们 自我 陶醉的 30年(客观地说,确实 了不起),就是 老老实实地 做 洋人的 “册子”。例如,股市,市场 经济,价格 改革 等等。可是,等 有本钱了,中国人 开始 自己 编写 “教材”。中国人 一动 心思 编写 “教材”,就开始 走向 乱为。中国 当下的 各种 现实 问题,很大 程度 就是:“一是 不愿意 按照 洋人的 ‘册子’ 搞,二是 按照 自己 喜欢的 搞,三是 按照 自己 错误的 认识 搞。”造成的。 如何 破除 “册子 效应”?
个人分类: 教育|3409 次阅读|9 个评论
几个标准中的危险源(hazard)定义及分析
热度 3 Greg66 2016-8-8 12:55
几个标准中的危险源(hazard)定义及分析 一、DEPARTMENTOF DEFENSE STANDARD PRACTICE-SYSTEM SAFETY(MIL-STD-882E,11 May 2012)对危险源的定义 ( 红色字体 为作者的注释) : 3.2.14 Hazard. A real or potentialcondition that could lead to an unplanned event or series of events (i.e.mishap) resulting in death, injury, occupational illness, damage to or loss of equipmentor property, or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 hazard是 现实明确存在或者潜在的导致事故的因素,即明确或者潜在的事故原因。在 这个 标准里hazard主要指物态,没提到人的行为因素,但也没有排除人的行为因素 ) 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 AQ/T1093-2011)根据GB/T28001-2001定义3.4]定义的危险源: 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而 GB/T28001-2001的更新版 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在3.6节已经将危险源的定义改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GB/T28001-2011仅仅是BS-OHSAS18001:2007的汉译而已,“根源”一词的使用并不恰当。 三、 OCCUPATIONALHEALTH AND SAFETY ASSESSMENT SERIES(BS-OHSAS18001:2007)关于危险源的定义: 3.6 hazard source, situation, or act with a potentialfor harm in terms of human injury or ill health (3.8), or a combination of these.( source 没有根源的意思,理解为“来源”更确切,事故的来源也就是事故原因 ) 四、 ISO/DIS45001:2016(E) 没有专门定义危险源,但是在危险源识别一节,说了在很多方面识别危险源,其实就是很多的事故原因,也就是说,事故原因就是危险源。详细列出: 6.1.2.1 Hazard identification Theorganization shall establish, implement and maintain a process for the on-goingproactive identification of hazards arising. The process shall take intoaccount but not be limited to: a) routine and non-routineactivities and situations, including consideration of: 1) infrastructure,equipment, materials, substances and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of the workplace; (物体或物质方面,即物方面) 2) hazards that arise asa result of product design including during research, development, testing, production,assembly, construction, service delivery, maintenance or disposal; ( 设计、研发、测试等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源,可以看作是管理程序或者技术管理程序(方案)缺欠。这些程序的结果是不安全 物态 或者 不安全的 操作方案,分别归为不安全物态和管理体系的缺欠) 3) human factors; (人的因素,归为 5 个习惯性不安全行为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不安全动作) 4) how the work isactually done; (归为某种个人行为) b) emergency situations; (紧急情况下的做法,属于个人行为或者组织行为或者物态) c) people, including considerationof: (归为行为或者物态) 1) those with access tothe workplace and their activities, including workers, contractors, visitors andother persons; 2) those in the vicinityof the workplace who can be affected by the activities of the organization; 3) workers at a locationnot under the direct control of the organization; d) other issues, includingconsideration of: (归为某种行为或者物态) 1) the design of workareas, processes, installations, machinery/equipment, operating procedures andwork organization, including their adaptation to human capabilities; 2) situations occurringin the vicinity of the workplace caused by work-related activities under the controlof the organization; 3) situations notcontrolled by the organization and occurring in the vicinity of the workplacethat can cause work-related injury and ill health to persons in the workplace; e) actual or proposed changes inthe organization, its operations, processes, activities and OHS managementsystem (see 8.2); 属于 管理体系缺欠 f) changes in knowledge of, andinformation about, hazards; 知识和信息(实际也是知识)危险源 g) past incidents, internal orexternal to the organization, including emergencies, and their causes; 属于识别方法 h) how work is organized and socialfactors, including workload, work hours, leadership and the culture in theorganization . 影响因素,归为某种行为或者物态 五、分析结论:( 1 )危险源 =事故来源= 事故原因;( 2 )事故的各种原因(各层面的不安全行为 + 不安全物态)都是危险源;( 3 )标准(国际范围内很多个人和组织的综合意见)的定义比有关学者的的定义(个人意见)更具有学术意义、实践意义。
个人分类: 1|14260 次阅读|3 个评论
关于举行分析技术哲学研讨会的通知
ssglwu 2016-6-23 07:55
关于举行分析技术哲学 研讨会的 通知 为促进和提高分析技术哲学的研究水平,搞清楚分析技术哲学的问题与难点,寻找未来的突破思路,增强学界的交流与合作,经有关专家研讨决定举办“分析技术哲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办。著名技术哲学家卡尔·米切姆应邀出席研讨会并做关于分析技术哲学的3场学术报告。 会议主题: 分析技术哲学 分议题: 技术人工物的实在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技术解释、技术陈述的真值问题、技术知识、技术的因果性、归纳技术推理、贝叶斯技术推理、技术进步、技术的系统分析、自然类等,以及相关的分析技术哲学问题,如大数据的技术推理问题。 正式会议: 2016年6月28日上午 9 : 0 0-下午6:00 会议地点: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5号楼学院会议室102A 会议语言 : 中文和英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2016 年 6 月 20 日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与讨论会|25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情感 与 问题
热度 1 张能立 2016-6-20 16:30
人 与 机器 之间 最大的 差异 是 人 有情感,而 机器 没有。人 为什么 具有 情感?情感的活动 规律 如何? 等等 这些 涉及 情感的 话题,一直 是 心理学 最为 关心 和 研究的 课题。 人的 智性(intelligence) 是 所有 生命体中 最高的。非常 令人 惊奇的 是,人的 情感(feeling) 也是 所有 生命体中 最为 复杂 和 细腻的。这是否 说明,人的 智性 和 人的 情感 彼此的 evolving(演化 和 进化) 具有 正相关的 关系? 也许,从 人类的 evolving history 这个 大尺度 来观察,人类的 智性 和 情感 彼此 之间,相得益彰。不过,具体 到 某个人,某个 时间段 来说,如果 对情感 问题 认知 不足,人的 情感 不仅 不能 帮助 智性的 发展,相反,成了 智性 发展的 绊脚石。我们 在 生活 和 工作 中,不难 发现,周围的 人 观察 和 分析 问题的 表现,有的 时候,非常 客观 和 冷静;有的 时候,非常 主观 和 情绪化。 事实上,能够 客观 和 冷静 分析 人 和 事情,往往 带来 好的 结果;与此相反,主观 和 情绪化 分析 人 和 事情,结果 往往 很糟糕 。 例如,当 我们 对 斜面 上的 物体 进行 受力 分析的 时候,我们 都可以 做到 客观 冷静。如图1 所示: 图1 斜面上的 物体的 受力 分析 可是,当 我们 分析的 对象 是 人的 时候,这个 时候,我们 很难 做到 像 受力 分析 那样,对待 待分析的 人 和 相应的 事情。这种 情感 效应,在分析 历史 人物 和 历史 事件的 时候,表现得 十分 明显。如图2 所示: 图2 文革中的 毛泽东 这种 情感 效应 表现 为 两个 方面:一方面 自己的 内心 和 言辞 都体现 出 他人 对 自己 认同的 人 和 事情 进行 分析 这种 行为的 反感;另外 一方面,自己 也不知不觉,对 自己 认同的 人 和 事情,采用 言辞 褒扬;对 自己 不认同的 人 和 事情,采用 言辞 诋毁。 回首 自己的 人生 之路,虽然 有的 时候 是 直路,但是,大多数 时候 是 弯路。这些 弯路的 形成,固然 存在 各种 因素 和 原因,但是,其中 一个 主要的 原因 是 我 自己 不能 采用 受力 分析 那种 客观 分析 态度 和 方法,对待 自己 和 周围的 人 及 事情。最终,主观 看法 占了 上风,导致 受到 客观 事实的 惩罚。于是,人生 弯路 就这样 一次次地 形成。 在上天的 “奇迹” 引领 之下,通过 与 孩子 一块 共同 成长,借助 她的 天真、无邪 和 善良,我 顿悟 到 分析 涉及 人 及 人的 事情的 时候,自己 掺杂了 大量的 个人 喜好,从而 无法 真正 看清 人 及 人的 事情 背后的 本质 原因。于是,为了 更好地 引导 孩子 健康 智性 成长,我 慢慢 采用 “克己 追理”(控制 个人 情感,追求 科学 真理) 的 方法 修炼 自己的 心理 能力 和 情绪 控制 能力。经过 数年的 自我 修炼,现在,包括 我 自己 在内,我的 父母 等亲人(孩子 除外,因为 未成年),我的 好朋友 等等 都可以 拿出来 被分析。虽然,对于 政治 人物,我 有自己的 看法 和 评价,但是,任何人 分析 政治 人物 再也不会 引起 我的 情绪式 反应。 总之,我 慢慢 明白了 “为人处世” 之道:像 受力 分析 那样,无情感地 分析 人 和 事情;在 科学 理性 分析的 基础 之上,像 对待 亲人 和 朋友 那样,处理 人 和 事情。
个人分类: 教育|167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信息咨询业发展现状分析
热度 2 luyuan2005 2016-3-21 23:06
在全国工商登记的中国咨询公司现在是 13 万家,其中做咨询的占 10% ~ 15% 。在当时这 10% ~ 15% 中,真正做咨询的公司还不到 5% ,其他大多是靠企业内部培训或公开课程培训在支撑着。其实 5% 这个数字仍然很大,真正出色的咨询公司,全国大约有 200 家。而且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一带其次。在 200 多家咨询公司中,真正能做战略咨询的公司还不到 10 家。自从 2002 年以来,中国咨询业的发展可以说势头非常迅猛,迎来了咨询的春天。但是中国咨询产业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目前,中国咨询行业与国外咨询行业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归结起来讲,这些劣势主要是:咨询业主缺乏准确的核心业务定位;资金实力有限、咨询质量不高、咨询队伍规模小且素质不高、整个行业组织管理较弱等。最真正的,也是最根本的还是中国企业的管理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在相当一段时期里,高端市场的 90% 以上还在国外公司手里,如大型企业、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并购、重组,以及大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和海外跨国经营运作的咨询服务,等等。另外他们有最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我们还缺乏长期积累的有关数据支持。人家一个项目就是几十万或上百万美元,国内咨询企业几个项目也挡不住他一个,因此,整个营业额国内咨询企业还占着相当大的比例。但是中端市场、低端市场,也就是中小企业,如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及事业单位转型的企业,国内咨询企业可以做。这一块是国内咨询企业的市场,国内咨询企业要关注这个市场,研究这个市场。 但是中国咨询业自有其优势。比如,中国的咨询业经营者们,对于中国的国情、历史与文化要比国外的咨询公司理解的深透、全面、具体;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低成本以及交易费用;对细分市场信息有着更多的了解;便于联系和保持更多的客户关系与营销渠道;更能够与客户沟通等等。中国咨询业的优势,麦肯锡兵败实达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咨询公司是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长期积累的经验帮助别人成功,这就要求咨询公司有足够的专家群体以及专家网络来满足咨询的需要。因此咨询专家也就构成了咨询企业的关键要素。但是由于我国咨询业发展历史短暂,并且发展过程之中缺乏人才的积聚,我国咨询业人才缺乏并由此引起的缺少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和经验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 大多数咨询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竞争要素。决定咨询行业竞争能力的要素很多,但价值观和市场定位至关重要,价值观是咨询公司的核心,比如麦肯锡公司的“客户利益高于一切”的职业道德观念。市场定位也非常重要,它代表了咨询企业提供的产品定位,又比如麦肯锡就是把客户群定位在 CEO 等领导决策层。纵观我国的咨询业,还没有那一家这方面有明显的趋向。 缺乏企业品牌。我国的咨询业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国有十大策划家,却没有让业内人士脱口而出的咨询企业,我国的咨询企业数以千计,却至今没有一家众望所归的咨询权威。 咨询公司的服务并不规范。与国外的大型咨询公司相比,国内的咨询公司还有一定的差距,没有成型的咨询体系,没有咨询案例数据库,并且动态信息源不够。这样至少有一点企业不能提供严谨、详实、规范的文体表达,那么咨询的需求方明显的感觉就是产品没有档次。 以上这种政策使得咨询业至今没有自己的行业组织,没有自己的运营规则,没有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与职业操守。也正是由于整个行业没有运营规则,企业的利益缺乏有效的保障同样企业也缺乏责任约束与道德约束,在这种情况之下,企业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也不能不断壮大,那没有知名的企业也就很正常了。中国信息咨询业发展信息资料: ( 1 ) http://www.gaoyizaixian.com/news/local/4247330.html ( 2 ) http://www.0769xww.com/zixun/2016-03-17/13456.html ( 3 ) http://www.xtlvwang.com/zixunxinxi/2016-03-17/9603.html ( 4 ) http://www.jzcool.com/news/it/3161059_2.htm ( 5 ) http://www.256h.com/news/show/?980a3d690102wds1.html ( 6 ) http://blogs.bnet.com.cn/?action-viewspace-itemid-30513 ( 7 ) http://blog.fang.com/43850274/18092542/articledetail.htm ( 8 ) http://blog.csdn.net/zwzyzx/article/details/50441956 ( 9 ) http://www.cnblogs.com/shidaifazhan/p/5228355.html ( 10 ) http://blog.fang.com/78151838/18092528/articledetail.htm ( 11 ) http://www.52yle.com/gundong/gd52r1x60310n439956283.html ( 12 ) http://www.baikezsw.com/shangyecaijing/12063.html ( 13 ) http://bbs1.people.com.cn/post/1/1/2/154971864.html ( 14 ) http://bbs.vsharing.com/Management/Consulting/1831968-1.html ( 15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05012190315734660.html ( 16 ) http://bbs1.people.com.cn/post/1/1/2/155023547.html ( 17 ) http://www.bjzq.com.cn/dpfx/ShowArticle.asp?ArticleID=762849 ( 18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226/22/21887918_523332474.shtml ( 19 ) http://www.czqq.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49303 ( 20 ) http://bbs.voc.com.cn/topic-7047354-1-1.html ( 21 ) http://blog.dqccc.com/s/articleprint_6191489.html ( 22 ) http://www.nxein.com/jingjidiaocha/2016/0309/17039.html ( 23 ) http://blog.dqccc.com/s/article_6193821.html ( 24 ) http://www.docin.com/p-1477075308.html ( 25 ) http://mt.sohu.com/20160305/n439503362.shtml ( 26 ) http://blog.dqccc.com/s/article_6191489.html ( 27 ) http://www.docin.com/p-1480249243.html ( 28 ) http://wwwNaNmo.cn/b/599316/808328.html ( 29 ) http://bbs.pinggu.org/thread-4458391-1-1.html ( 30 ) https://club.1688.com/article/60560133.html ( 31 ) http://www.700so.com/1640945_g1.html ( 32 ) http://mt.sohu.com/20160306/n439533468.shtml ( 33 ) https://club.1688.com/article/60565462.html ( 34 )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640945-1.shtml ( 35 ) http://blog.vsharing.com/nlqx2015100/A1831968.html ( 36 ) 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2124124-1.shtml ( 37 ) http://www.cnblogs.com/dihc/p/5227705.html ( 38 ) http://www.docin.com/p-1484640457.html ( 39 ) http://bbs1.people.com.cn/post/2/1/2/155023558.html ( 40 ) http://www.cnblogs.com/xxsdtk/p/5192263.html ( 41 ) http://blog.csdn.net/zhongwei2015/article/details/50469472 ( 42 ) http://www.cnblogs.com/zwzyzx/p/5092112.html ( 43 ) http://blog.csdn.net/zwzyzx/article/details/50442310 ( 44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41099519242723588.html ( 45 ) http://www.cnblogs.com/itxxsd/p/5222350.html ( 46 ) http://zwzyzx2114.blog.hexun.com/105078243_d.html ( 47 ) http://blog.csdn.net/zhongwei2015/article/details/50469147 ( 48 ) http://www.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printEntry.do?id=26717886 ( 49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101/23/20968612_524714573.shtml ( 50 ) http://blog.dqccc.com/s/article_6192627.html ( 51 ) http://life.bsyjrb.com/content/2016-03/16/content_90259.htm ( 52 ) http://www.jzcool.com/news/it/3161059.htm ( 53 ) http://27450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9258 ( 54 ) http://www.taixing.cn/content-35-75051-1.html ( 55 ) http://www.duohaode.com/hydt/201603/50359.html ( 56 ) http://www.aidn.com.cn/2016/0316/40894.html ( 57 ) http://blog.csdn.net/itxxsd/article/details/50753241 ( 58 ) http://blog.csdn.net/itxxsd/article/details/50753232 ( 59 ) http://zwzyzx2014.blog.hexun.com/105073559_d.html ( 60 ) http://www.657200.cn/news/local/4247304.html ( 61 ) http://www.cnblogs.com/zwzyzx/p/5092358.html ( 62 ) http://mt.sohu.com/20160321/n441411163.shtml ( 63 ) http://guba.eastmoney.com/news,dhcj,274722086.html ( 64 ) http://www.czqq.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50133 ( 65 ) http://blogs.bnet.com.cn/?uid-47299-action-viewspace-itemid-30521 ( 66 ) http://www.szlvwang.com/szxinwen/qitazixun/2016-03-17/15614.html ( 67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102/16/26395575_524836914.shtml ( 68 ) http://www.jrpengze.com/shenghuobiaoke/html/qita/2016/0316/5827.html 企业与咨询公司之间缺乏理解与共识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咨询业的发展。由于咨询服务所提供的是一种无形、动态的知识产品,而用户支付的咨询费用则是有形的、静态的,在买卖发、公平上须供需双方共同作出努力。对于提供咨询服务的一方来讲,需要尽可能的细化咨询方案,提高操作性,同时注意通过成功案例塑造,树立信誉增强需方的信心;对于需方来讲,必须以前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及创新的价值尺度评价咨询公司的工作。正确评价在新经济的条件下,创新策划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营销模式对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往往看的见有形的物质财富,对创新经营观念、科学管理模式、机制等知识性资产在企业有形物质财富创造过程中的全局性渗透和制约作用的认识尚有模糊之处。 咨询需求者与咨询服务提供者之间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差距。咨询需求者不知道自己需要咨询什么,选择谁来提供咨询服务,以及在咨询过程之中双方的不信任和在时间、费用、咨询目标等方面的背离使得咨询的成功性大大的降低。 因此,年是中国咨询行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经过十年的市场培育,咨询公司终于欣慰地看到咨询的春天已经来临。究其原因,既有中国企业咨询意识和资金实力的因素,也有国家政策环境的鼓动,同样与咨询从业者长期以来润物细无声的努力和积累密不可分。咨询终于走上了快车道,无论是对于咨询行业本身,还是对于中国的企业界以及我们的国家,都不能不说是一件大喜事。
1275 次阅读|2 个评论
天津大爆炸的科学探讨:巨量同步瞬间爆胎对爆炸威力的正反馈作用
热度 18 kiwaho 2015-8-17 10:45
在距离爆炸现场南侧不到400 米处,四五个约足球场大小的停车场上,停放的5000 多台新车,加上附近1 公里内的各种车辆,总计近万辆车在大爆炸中烧得只剩骨架,全爆的轮胎橡胶都气化掉不见踪影,连轮毂也溶化了,可见威力之强大! 各路专家们的技术分析文章不少,但没有人注意到集体同步爆胎对爆炸威力的正反馈作用。 日常生活中的爆胎也就一声闷响,如果车辆没失控的话,也没啥大不了的, 胎虽破但还在。但上万辆车在相对集中的地区同时爆胎,且轮胎本身还作为高能燃料霎那间焚化,胎内压缩空气中储存的氧气,还能补充或延缓燃烧的消耗,对爆炸冲击波的 放量 影响绝对不会属于摄动或微扰性质。 车辆胎压大约3 个大气压,单轮爆胎近距离声压大约100 分贝。1 万台车至少4 万只轮胎,同时爆胎的话,加上那个橡胶气化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气以及附加热辐射,引起的冲击波叠加部分有多大呢? 是否同步对爆炸威力的影响可大啦,只有同步才能获得强大的合力!然而读者可能会质疑:何以见得爆胎同步发生呢? 关键是新车的质量分布符合 6σ --这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质量管理标准。轮胎质量,尤其是极限承压参数的概率分布高度均衡,使得同步成为可能!四个胎如果质量参差不齐的话,或来自不同厂家, 或者是牌子混杂的二手车的话,是否同步也许有疑问。 轮胎公司出于成本考虑,不会将轮胎的极限承压设计得超过标称值2倍。即轮胎标准压力3个大气压,则极限是6个大气压。 根据等容理想气体方程P1/T1=P2/T2, P翻倍,则T翻倍,室温27度对应的T1=300K,则翻倍到600K的T2,只要求空气温度300摄氏度。这在大爆炸现场是最初毫微秒即可达到的温度! 轮胎在温度上升时将变软,极限承压力将急剧下降,也许不到200摄氏度就同步爆胎了。 正是基础爆炸反应为爆胎及之后的反应创造了条件。 那么基础爆炸到底是啥呢? 有人将爆炸原因引到金属钠与水的反应要么是不懂化学,要么是故意 搅浑水 !至今 没有证据说明单质金属钠的存在 ,而是作为化合元素存在于700吨 氰化钠 中。食盐里还有金属钠呢。 电石遇水生成乙炔当作主因也不靠谱。因为电石是固体的,固液反应仅在接触面上进行,乙炔产速快不到哪里。这个反应最多可为硝酸铵爆炸反应创造条件而已。这类爆炸只能称得上是“ 碳火” 。 一次爆炸,或称基础爆炸应该是更强力的“ 氮火 ”,氮火的产物是高速四溅的大量氮气分子、二氧化碳、水气! 硝酸铵的爆炸反应方程:4NH4NO3→3N2 ↑ +2NO2 ↑ +8H2O ↑ 每个反应物分子转换成13/4= 3.25个气体分子。相当于爆点急需3.25倍空间接纳逸出的分子,因而爆点至少3.25个大气压。因为反应物是固体到气体的急剧相变,阿伏加德罗的等分子数等体积不适用于固体,故而前述3.25个大气压放大100倍是可能的,即至少爆点325个大气压! 据称堆场里还有硝化棉,这个爆炸起来就更厉害了。 爆炸方程式: 2(C6H7O11N3)n→3nN2↑+7nH2O↑+3nCO2↑+9nCO↑ 单聚物固体分子理论上可产生(3+7+3+9)/2=11个气体分子,多聚则放大n倍11n。相当于爆点急需11倍空间接纳逸出的分子,因而虚拟爆点至少11个大气压,按上述同理放大100倍,则可达1100个大气压。这个压力下的空气温度将急剧上升到数千度! 硝酸铵也罢,硝化棉也罢,它们都是自带氧化剂的,且后者更是专业炸药。这类爆炸是“氮火”,而不是“碳火”。我上个月的博文已经探讨了两种火的区别。 “氮火”虽然反应物为固体,但其爆炸反应决不限于表面 ,而是从内至外大体同时发生的,因而爆速及其迅猛! “碳火”需要用到环境的氧气。从youtube视频来看,更多强烈的爆炸发生在高空--至少100米以上的高度。这个高度以上的火比地面的主流“氮火”滞后一点,但基本肯定是碳火,也许主要燃料地面闪蒸出的汽油等碳氢化合物分子。 我没有建数学模型搞仿真分析,很希望有人在我这个思路上深入研究。在此我不妨大胆推断:天津大爆炸的杀伤力,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集体同时瞬间爆胎,整个爆炸能量是“氮火”与“碳火”之和,暂时不考虑“核火”! 一览停车场布局,感觉很数学的规则布局,爆胎的气浪也许在相位上刚好互相增强。 估计新车的油箱都只象征性有点汽油,否则爆炸威力还要激增!油箱炸裂后要就地燃烧的话,需要大量氧气,因而仅少部分就地燃爆,大部分汽油蒸气,瞬间被爆胎助推的气浪推倒高空,直到遇到浓度合适的氧气,才在高空再次引爆。 作为防范措施,我建议:今后这类新车密集的中转站,油箱储油最好不要超过10升,轮胎最好只充纯氮气,且胎压20psi以下。 可见爆炸等级高到一定程度后,受影响环境内,很多平常正常物件一下子成为火上浇油的燃料了:储能的 压缩 空气、 轮胎、塑料、装饰件等日用高分子碳氢化合物,甚至活生生的人也成为高燃烧值燃料!
7246 次阅读|36 个评论
天津瑞海物流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原因猜测
热度 22 zhongshengjun 2015-8-16 00:26
天津港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已经过去3天, 各种事实逐渐明朗,涉事公司的危险品种类已经大致清楚。这里初步分析一下事故原因和过程。 不考虑人为破坏,火灾或爆炸的常见点燃源包括:(1) 明火;(2) 电气设备;(3) 机械碰撞和摩擦;(4) 静电;(5) 自燃;(6) 热表面。 由于发生火灾的初始位置不是危险品仓库,而是集装箱露天存放区域,因此电气设备的可以排除。晚上11时30分左右,没有进行作业,明火、机械碰撞和摩擦、静电和热表面都可以排除。因此自燃是最可能的点火源。 在瑞海物流的运抵区危险品中,硫化钠为易自燃固体(危险品类别为 4.2),硝化纤维素(即硝化棉)为易燃固体(危险品类别为4.1)。这些易于自燃的危险品在包装完好的密闭情况下不会自燃,包装破损时会因为不同的机理自燃。 硝化棉久储变质或润湿剂挥发干燥后易分解燃烧,在温度超过40℃时能加速其分解而自燃。硫化钠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自燃。 2006 年4 月25 日10时45 分,柳州市造漆厂一化工仓库发生火灾,2 吨多硝化棉爆炸起火,原因为硝化棉自燃。(《现代涂料资讯网》)。 2006 年08 月17 日,广东中山帝迈家私制造有限公司仓库内存放的硝化棉自燃引起火灾,直接财产损失估计约60 万元。( 《羊城晚报》) 猜测事故过程: (1) 硝化棉或者硫化钠自燃; (2) 自燃点燃了可燃液体,可燃体燃烧; (3) 港口消防队接警后赶到,但是他们没有被告知现场存在与水不相容的危险化学品。灭火过程中,火势未被控制。因为集装箱中的碱金属钾、钠、和硅化钙(硅钙合金)遇水燃烧爆炸更猛烈。 (4) 可燃液体火势未被控制,液体瞬间沸腾,形成 BLEVE (Boiling Liquid Evaporate Vapor Explosion), 或者 VCE (Vapor Cloud Explosion)。 (5) 硝酸铵(钝感炸药)爆炸,强氧化剂硝酸钾、硝酸钠、氯酸钠与可燃固体临时生成炸药发生爆炸。
个人分类: 乱弹琴|21905 次阅读|48 个评论
重修微积分9——泛函
热度 12 xying 2015-5-22 08:01
算术是从一个或几个具体的数计算另一个数的学问,在这儿,数是已知和不变的。代数等式中有些数虽然未知,但其所指,仍是一个固定的数。在几百年前,只在几何中表示数量的对应,运动则代表着变化。几千年中的算术、几何和运动的研究,人们在三者间交叉借用形象来类比推理,直到 1694 年莱布尼茨终于用了函数这名词,抽象地表达变动的已知数到答案数之间,算法所对应的映射。其后近百年间,由约翰·伯努里和他的学生欧拉的推崇,最后到维尔斯特拉斯,确认了必须用函数的概念,把微积分建立在代数而不是几何的基础上。 函数,是我们从小学算术到中学要理解的第一个抽象概念,没过这坎的人,与数理绝缘,后面的课就不能理解了,对数学的认知停留在中世纪。初等微积分是在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对变动数极限运算的数学,牛顿称之为“流数术”,在有穷的世界窥测无穷的彼岸。近代分析建立在无穷空间的映射概念上,研究抽象空间结构和算子性质。由此俯视分析理论,能更抽象地构造数学模型,解决微分方程解和函数推广等等难题。理科生在这里,必须再过一个坎,走进抽象无穷的世界,才能理解现在的数学,而不是停留在二百年前的旧时光里。 算术的眼界局限在数域中。函数表达了数域中变量与映射值的对应关系。经典微积分用函数和极限的概念从数域,跨进实数和欧几里德空间。其运算都基于这个空间的性质。泛函分析将函数作为变量,研究它所在的空间和算子。在这里,一个函数也只看成集合上的一个点。 将讨论的对象抽象成集合中的点,点与点之间的相邻关系和点间运算对应关系,是集合上设定了的性质。数学的空间是定义有这些性质的集合,在这些设定条件下来讨论数学问题,而不再借助任何其他背景。在我们介绍过的空间里,由粗到精的包含关系顺序是:拓扑空间, T2 空间,距离空间,赋范空间,巴拿赫空间,希尔伯特空间。这些空间都只是抽象的类,可在相应的各类里设定具体的拓扑、距离、范数或内积。 L 2 和 l 2 空间,欧几里德空间,实数空间则是常见具体化的希尔伯特空间。初等微积分局限在实数空间和欧几里德空间里,泛函分析研究抽象的空间,特别是赋范空间、巴拿赫空间和希尔伯特空间的结构和线性运算性质。下面带你领略这里的风光。 两个距离空间中的映射称为 算子 。这篇只讨论赋范空间的线性算子。回顾一下赋范空间定义,它是线性空间,是以向量长度为范数导出了距离的距离空间。在这距离定义下,如果它对收敛还是完备的,则称为巴拿赫空间( Banach space )。大家熟悉的欧几里德空间 $\mathbb{R}^n$ ,是有穷维的巴拿赫空间,其线性算子在基底下表示为矩阵。无穷维巴拿赫空间中线性算子的研究,是泛函分析的中心内容。 在分析中,函数是数与数的对应关系,是实数或复数间的映射,泛函则是以函数为自变量,对应于实数或复数值的映射。一般地说,从距离空间到数域的映射称为 泛函 。数域也是赋范空间,所以线性泛函也是一种线性算子。 例9.1:函数的定积分是个线性泛函。下面L(f)和K(f)都定义了$L^1 $空间上的一个泛函。(在 上绝对可积函数的空间上) $L(f)= \int_0^1f(t)dt \;\;\; \forall f \in L^1 $ $K(f)= \int_0^1f(t)e^{-t}dt \;\;\; \forall f \in L^1 $ 先介绍线性泛函的一些性质,以此来揭示赋范空间、巴拿赫空间和希尔伯特空间的结构。 对线性算子 T ,如果存在着一个正数 c ,对其定义域上所有的点都有 $\left\|Tx \right \| \le c\left\| x \right \|$ ,称这个算子是有界的,这个 c 的下确界称为 线性算子 T 的范数 。对于线性算子,连续性与有界性是等价的。有界的算子总是把微小的变化映射成微小的差异,把有界的集合映射成有界的像。 泛函的连续性在应用上很重要,例如用一个收敛的函数序列来计算泛函作用下极限值,只有对连续泛函这样的逼近才有意义。欧几里德空间的线性泛函,可以表示成一个内积,它总是连续和有界的。但在赋范空间,并非所有的线性泛函都是有界或连续的。 例9.2:闭区间 上连续可微函数集合C 1 ,以$\left\| x \right \| = \max_{0\le t \le 1}|x(t)|$ 为范数构成赋范空间。函数在0点的导数是这空间的一个线性泛函。它不是连续的。因为对函数序列$x_n(t)=\frac{1}{n}\sin(nt),\;n\ge 1$,有$\left\| x_n \right \|=\frac{1}{n} \rightarrow 0, \;\; n\rightarrow \infty$,即$x_n \rightarrow 0$,但是${x_n}'(0)=\cos(n0)=1, \;\; n\ge 1$ ,它并不趋于0。所以它不是连续的,也不是有界的。 在某些线性距离空间,甚至没有非零的有界线性泛函。但是对赋范空间,我们却有足够多的有界线性泛函。 Hahn-Banach 延拓定理 :如果赋范空间的线性子空间上,定义有一个有界线性泛函,那么可以把它延拓到全空间,延拓后的算子也是个有界线性泛函,在原来子空间的映射保持不变,而且它的范数与延拓前是一样的。 取 X 中任何一个非零点 x 0 ,它的数乘张成一维的线性子空间,在这子空间上定义一个有界线性泛函,使得 $f(x_0) = \left\| x_0 \right \|$ ,应用这个定理,可以将它延拓到全空间,并且有 $ \left\| f \right \|=1$ ,这说明对于任何一个赋范空间,都有不比它向量少的有界线性泛函。 记赋范空间 X 上所有的有界线性泛函的集合为 X* ,不难验证 X* 在算子的范数下是一个巴拿赫空间。 X* 叫做 X 的 对偶空间 ,也称为 共轭空间 。 X* 的对偶空间 X** ,自然也是个巴拿赫空间。那么 X** 与 X 是什么关系? 对于 X 上的点 x ,可以定义 X* 上的泛函: $ L_x(f) = \overline{f(x)},\;\; \forall f \in X^*$ 显然, $L_x$ 是线性的,而且 $\left\|L_x \right \| = \left\| x \right \|$ ,是有界的。这说明 X 到 X** 间有个一一的,线性的,并且保持范数相等的映射,即 X 等价于 X** 的一个线性子空间。如果这个映射还是满的,即 X 等价于 X** ,则称为 X 是 自反的 ,记为 X=X** ,自反的赋范空间必定是个巴拿赫空间。 例9.3:函数空间$L^p \;\; p 1$是自反的,它上面的线性泛函$f(\cdot)$表示为 $f(x)=\int_0^1 x(t)\overline{y(t)}dt, \;\;\; x\in L^p ,\; y \in L^q , \;\frac{1}{p}+\frac{1}{q}=1$ 它的对偶空间是$L^q \;\; \frac{1}{p}+\frac{1}{q}=1$ 自反巴拿赫空间与对偶空间互为有界线性泛函的关系,让我们联想起内积的关系。所以就用内积的符号来表示线性泛函, $f(x)= \left \langle x, f \right \rangle$ ,对它们间的线性性质与内积形式上完全一样,只不过这里左右矢量是在不同的空间。特别地,从线性算子范数的定义,有与内积完全相同的 Schwarz 不等式 $|\left \langle x, y \rangle \right | \le \left \| x \right \| \left \| y \right \| $ 希尔伯特空间 H 是定义了内积,并以此导出范数的巴拿赫空间。由上面巴拿赫空间与对偶空间的内积表示,及 Schwarz 不等式,很自然地会猜测: H 空间的对偶空间是否是它自己?确实如此。 H 中任何一点,都可以用内积定义 H 空间上的一个有界线性泛函,这说明 H 是 H* 的子集。 Riesz 表现定理 则证明, H 空间上,任何一个有界线性泛函 $f \in H^*$ ,都对应着空间中的一个点 $y \in H$ ,使得 $f(x)= \left \langle x, f \right \rangle, \;\;\; \forall x \in H$ ,而且 $ \left\|f \right \|= \left\| y \right \|$ ,这说明 H* 是 H 的子集。所以 H=H* 。 Hahn-Banach 延拓定理证明了每一个巴拿赫空间,它的有界线性泛函构成了它的对偶的巴拿赫空间,有界线性泛函算子间的作用可以用内积的式子来表示。 Riesz 表现定理则肯定了希尔伯特空间的对偶空间就是它自己。 Hahn-Banach 延拓定理可以放宽到,具有线性的距离空间附加上一些条件,泛函分析的教科书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距离空间中收敛的要求比较强,用泛函我们可以定义一种比较弱的“功能性”的收敛。 比如说,赋范空间 X 中的序列 ( x n ) 收敛于 x 0 ,指 $\lim_{n\rightarrow \infty}\left \|x_n - x_0 \right \|=0$ 这有时称为 强收敛 , 弱收敛 则定义为这序列对所有的有界线性泛函都有 $\lim_{n\rightarrow \infty}f(x_n) = f(x_0), \;\;\; \forall f \in X^*$ X* 中序列 ( f n ) 弱 * 收敛 于 f 0 ,则是满足 $\lim_{n\rightarrow \infty}f_n(x) = f_0(x), \;\;\; \forall x\in X$ 显然强收敛隐含着弱收敛,弱收敛未必能强收敛,下面是个例子。 例9.4:希尔伯特H的任何正交归一基{ e n },不难从向量在这个基上分解的无穷序列和中得到, $\lim_{n\rightarrow \infty}\left \langle x, e_n \right \rangle =0, \;\;\; \forall x\in H$ 由Riesz表现定理得知,这表明这基的序列弱收敛于0,但是所有基向量的范数都是1,所以它不可能强收敛于0. (待续) 【扩展阅读】 关肇直等,张恭庆,冯德兴,线性泛函分析入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 程代展,系统与控制中的近代数学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http://product.dangdang.com/9350967.html
个人分类: 科普|17345 次阅读|19 个评论
控制如何不死?--- 2. 网络控制
热度 5 zhuyucai1 2015-5-20 22:55
什么是网络控制? 第一种方法 是通过网络把控制计算机和传统的被控对象连接起来,然后开始搞控制。用网络代替了导线,于是有了所谓的“丢包问题”和“延迟问题”。于是有人就假设丢包是 20% ,延迟是时变的,把控制问题再研究一遍,文章再发一遍。 我一看就笑了,为什么有人喜欢把控制计算机放在地球的另一边来控制一个系统呢?别的不说,不怕网络安全吗?炼油厂 / 化工厂倒是有厂内无线网络可以用来控制,你知道丢包率是多少吗?小于 0.1%. 同时网络引起的延迟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因为搞通信和计算机的同行比我们搞控制的取得的技术进步多出几个数量级。你可以说总有例外吧。当然,那就接着搞吧。 下面是我的建议。 第二种方法 是把网络世界当作被控对象,对其进行建模、分析、预测、控制和优化。网络建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太容易也就没意思了,是吧?现在大数据叫得很火,但针对大数据进行动态系统建模的工作很少听说,搞控制的人应该可以有所作为。 第三种方法 ,用网络虚拟世界为工具来研究现实世界,比如说网络实验经济学,网络实验社会学,网络实验心里学,等等。怎么做?回答是:网络游戏。好玩吧?有谁做游戏拿手请来我这里报名,让我们玩出大学问。一不小心还有可能发大财。 你还可以想出第四种、第五种的网络控制方法。 网络控制是振兴控制的一个大好机会,当然不是指第一种方法。
5275 次阅读|14 个评论
尼泊尔地震,想到了嵇少丞
热度 4 splsd 2015-4-26 06:41
早上起来,想看看科学网博友有关尼泊尔8.1级强震主题的文章——似乎还没有。 想到了嵇少丞,不知道又会怎样的洋洋洒洒给你一通高论。
个人分类: 遐想|1460 次阅读|3 个评论
STARMA预测结果分析
wwh1295 2015-3-31 16:31
STARMA 预测结果分析 依据前 30 个月的样本数据和空间权重矩阵计算时空自相关函数和时空偏相关函数,结果如表 1 、表 2 、图 1 、图 2 所示: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 ST-ACF 值在时间延迟和空间延迟上都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偏相关函数在在 4 期时间延迟后基本在零值附近震荡,在 1 期时间延迟以后所有空间延迟表现出明显的截尾,因此可以认为数据为 1 期时间延迟和 2 阶空间的自回归过程,即 q = m k =0 、 p =1 、 λ k =2 ,方程为 STAR(1, 0) 。 以 2008 年 1 月至 2010 年 6 月间的数据为样本,对上式进行极大似然估计,得到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假设检验如表 3 所示: T 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P 都小于 0.05 ,满足假设检验,可以解释因变量的变化,即 95% 的概率拒绝系数与因变量不相关的假设,因此模型具体的方程表达式如下: 以各派出所辖区某月案事件统计值和某辖区案事件分月统计值为例,分别对比了时空序列( ARMA )的拟合结果,直观可以看出 ARMA 模型和 STARMA 模型的拟合精度都比较高,由于 STARMA 模型考虑了空间邻域的影响,拟合精度上略高于 ARMA 模型,与实际更加接近,拟合精度为 0.9135 。 进一步计算模型残差的时空自相关函数( ST-ACF ),函数图如图 5 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时空自相关函数在 p 9 时震荡趋近于 0 ,计算 -1 =0.00227 ,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0.0103 和 0.0061 ,说明残差是序列无关的,时空自相关函数接近随机误差,依据样本建立的拟合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样本数据的变异,可以用于时空预测。 根据建立的 STARMA 模型以 2010 年 7 月至 12 月的数据验证模型的预测性能,同样以各派出所辖区某月案事件统计值和某辖区案事件分月统计值为例,分别对比了 STARMA 的预测结果,如图 6 、图 7 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虽然预测精度略低于拟合的精度,但是仍然达到了不错的预测效果。为了全面评估预测性能,我们采用精度评价指标,从相关系数 R 、相对平方误差 RSE 、均方根误差 RMSE 、正态均方根误差 NMSE 和平均绝对误差 MAE 对模型的拟合、预测精度精细评估,如表 8 、表 9 所示: 从上表中同样可以看出,各月拟合和预测的 R 指标较高,体现出较高的拟合和预测性能,预测精度略低于拟合精度。通过对比 ARMA 模型的精度评估数据, STARMA 模型的 R 提高了 9.47% , RSE 、 RMSE 、 NMSE 和 MAE 分别下降了 12.52% 、 15.35% 、 11.83% 和 17.30% ,表明 STARMA 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 ARMA 模型,对于案事件的时空预测具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Cheng T, Wang J Q, Li X. Space-time seriesforecasting b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Earth Observation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ICEODPA),2008,7285:1-8. Wang JQ, Cheng T, Haworth J. Space-time kernels . //Proceedings of the Joint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y, Data Handling and Modelling in GeoSpatialInformation Science,2010:57-62. AggarwalC C. Re-designing distance functions and distance-based applications for highdimensional data . ACM SIGMOD Record, 2001, 30(1): 13-18. ShearerP M.Space-time clustering of seismicity in California and the distancedependence of earthquake triggering .Journal of GeophysicalResearch,2012(117):B10306. 杨波 . 时空同现模式的研究 . 上海 : 华东理工大学 ,2013. 罗昊 . 社会网络中的时空周期行为模式挖掘算法研究 . 长沙 : 湖南大学 ,2012.
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重网络分析工具
热度 2 whrsunny 2015-3-25 03:55
如果正在做多重网络的同志,需要显示或计算多重网络。 可以用这个工具,效果挺好的: http://muxviz.net/ 这个工具在Mac, Linux, Unix系统下工作都比较顺畅。 但是,如果你用的是Win8系统,可能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 在按照给出网页上做出相应配置后,需要做以下三点修改。 1. 在win8下,octave.exe是不能正常启动的(原因和如何启动见该网页 https://youneedtoprogram.wordpress.com/2013/10/12/installing-octave-3-6-4-on-windows-8/ ),在muxviz项目下,程序是直接invoke octave的,因此,这点需要修改。 如何修改:在你的octave安装目录bin下,创建一个octave.bat文件。在.bat文件里写入:start octave-3.6.4.exe -i --line-editing,保存即可(这就保证在Win8下能正常打开octave程序)。 2. muxOctaveconfig.m文件里,LayersList变量的里面值需要改为单引号引起来的。原muxViz程序中导出的LayersList是双引号,在Win8下会使得octave路径解析出错。 如何修改: 在server.R文件下,找到这一段 ####################################### ## Simple interface with octave ####################################### for(l in 1:LAYERS){ if(input$chkEdgeListLabel){ write(paste(LayersList{,l,}=\,normalizePath(paste(fileName ] ,.rel,sep=)),\;,sep=), file=octaveConfigFile,append=T) }else{ write(paste(LayersList{,l,}=\,normalizePath(fileName ] ),\;,sep=), file=octaveConfigFile,append=T) } } 并把这一段改为: for(l in 1:LAYERS){ if(input$chkEdgeListLabel){ write(paste(LayersList{,l,}=\',normalizePath(paste(fileName ] ,.rel,sep=)),\';,sep=);, file=octaveConfigFile,append=T) }else{ write(paste(LayersList{,l,}=\',normalizePath(fileName ] ),\';,sep=);,file=octaveConfigFile,append=T) } } 这样输出到muxOctaveconfig.m文件中的就是单引号引起来的变量值了。 3. 目录'octave'下的.m文件都是用于计算的。如果正常invoke octave程序后,但你不仍能做分析计算的话,可以这样做: 打开octave.exe,然后将直接在octave下命令行输入这些m文件的名字,然后再点击网页上的Diagnostics下的各个计算按钮就可以了。 计算结果如图:(都不能直接复制黏贴吗。。。。,不知道哪个地方上图啊。。) 就这么多了,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交流。或者直接给作者发邮件:。
7492 次阅读|8 个评论
算法分析与设计的读书笔记加个人总结
sdfgh2046 2014-11-6 20:42
本文只是自己的一些感想,无什营养。如耽误了您的时间,见谅。 最近从图书馆借书,无意间就借了一本《算法分析与设计》,看了几页就后悔了,感觉这本书就是高校的某些老师为了评职称而拼凑出来的一本书,无奈懒得去图书馆换书,就看了几天。看了大约一半左右,书里面有些不清楚的地方,就google了下,也算有点收获吧。过两天还得去图书馆换本写的好的书再学习下。 下面记录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以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免得回头一想,啥也没学到。 1、递推关系式可以使用特征方程的方法来解,以求得算法的运行时间效率。可以参考 这里 。 2、C++程序忘得差不多了,最近也需要复习一下。顺便可以做下练习题。参考 这里 。 3、最大子段和问题的几种解法。参考 这里 。 4、这个链接不错: 五大常用算法:分治、动态规划、贪心、回溯和分支界定 5、动态规划经典问题: 动态规划经典问题 6、回溯法经典问题: 回溯法 7、贪心法经典问题: 贪心算法详解 8、分支节点法经典问题: 见这里 。 上面的链接都还不错,推荐一看。
个人分类: 技术笔记|1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案事件数据分析
wwh1295 2014-10-31 09:37
现阶段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平台的建设和使用,使空间统计、数据挖掘等方法更多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其中对案件的时空分析属于系统的核心部分,可以大大提高警情分析和预报的效率。 案事件时空分析的总体流程:从公安部门积累的案事件及其他相关业务数据出发,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考虑。首先针对案事件的时间 / 空间属性,探测案事件时空集聚性,并利用可视化方法生成犯罪热点图;第二个是进行相关分析,结合人口、场所、环境等分析影响因素;第三个方面是进行犯罪变化趋势的预测。这三个分析目标又支撑起了决策层面的各项工作。在这个流程中聚类分析和预测分析是难点。 图 1 案事件时空分析的总体流程 针对案事件数据,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入手,围绕案件高发的特定时段、区域、类别,及时准确地研判各类信息,发出预警处置通报,指令和督导发案地派出所调整警力打防。从 时间 这个角度,我们可以通过例如雷达图、等值区域图来反映一天内犯罪数量和周内各天犯罪数量的变化。从 空间 这个角度,在 不同维度 下,可以将犯罪热点地图表示类型分为热点地点、热点街道、热点地区(均质、分级)。 不同空间单元 下案件点图、趋势椭圆图、行政单元统计图、格网统计图、 KED 密度图。从 时空综合 热点这个角度下,通过地图与数据图表联动分析、对时空立方体的切片、时空棱镜的投影获得犯罪热点的时空变化特征。 图 2 不同角度 / 维度 / 单元下的犯罪表达 参考文献: PorterM D, Reich B J. Evaluating temporally weighted kernel density methods forpredicting the next event location in a series . Annals of GIS, 2012, 18(3):225-240. Eck JE, Chainey S P, Cameron J, et al. Mapping Crime: Understanding hotspot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2005. JohnsonS D, Bernasco W,Bowers K J, et al. SpaceTime Patterns of Risk: A Cross NationalAssessment of Residential Burglary Victimization . Journal of QuantitativeCriminology,2007,23(3):201-219. ChaineyS,Tompson L,Uhlig S.The utility of hotspot mapping for predicting spatialpatterns of crime . Security Journal,2008,21(1-2):4-28. NakayaT, Yano K.Visualising Crime Clusters in a Space-time Cube: An ExploratoryData-analysis Approach Using Space-time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and ScanStatistics .Transactions in GIS,2010,14(3):223-239. TownsleyM. Visualising space time patterns in crime: the hotspot plot . Crimepatterns and analysis, 2008, 1(1): 61-74. Liu Q,Deng M, Shi Y, et al. A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algorithm consideringboth spatial proximity and attribute similarity . Computers Geosciences, 2012, 46: 296-309.
3 次阅读|0 个评论
参加中国专利信息年会(2014)有感
热度 3 yngcan 2014-9-12 23:53
刚参加完中国专利信息年会( 2014 ),有一些感悟,记录下来: 1. 专利数据来源 数据的同质性与差异性。本次参展的厂商中约有 20 多家,其中,大部分的数据服务商已经能够提供多达 90 个国家以上的专利数据,说明现阶段支撑全球专利数据分析的数据基础已经具备。但就数据本身的来源来看,还是比较十分同质的,大部分的数据库数据服务提供商的底层数据源都十分近似。本次参展中在数据的差异性上还是有一些亮点的。如 darts-ip 、 Paterra 、合享新创、知了网等机构都在数据方面展现了一些差异化的特色。但总体而言,这种差异化并不显著,像 DERWENT 这类全面的增值数据已经多年没有更新了。 2. 专利检索平台 检索平台的同质性现象也很明显。大部分的数据服务商所提供的检索平台中包含的检索项目、命令、导出、 ALERT 都是十分雷同的。稍有特点的可能算是 Patentics 吧,这也许说明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方法引入检索来改进检索效果也许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思路;近年来,针对号码检索方面的改进也有不少,如 TI 、智慧芽等;在机器翻译方面,似乎各个公司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评价。检索平台体现出的另一个问题是:像 TI 和 STN 这种提供多种复合数据来源的数据检索平台如何在数据检索的易用性和专业性中寻求平衡,至少目前的处理效果是不好的。最后,检索平台能不能其他思路呢? 3. 专利分析平台 分析平台是这些年专利数据服务商一致致力改进的地方,不同的机构在这个方面都极力想体现出差异化来,但真正的差异并没有多少,主要是一些细微的改进。这种细微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对于专利全景地图、功效矩阵、引证关系图的改头换面上(不能称之为改进);( 2 )文本挖掘与各种矩阵的集合:如英帕特克的 claimmap 、 Knowledgemap , Landon IP 的 problem/solution Matrix 以及连颖、 Patentics 基于文本挖掘的矩阵;( 3 )一系列的面向生命周期的指标评价体系,如 Questel 生命周期产品, RWS 预算制定等;( 4 )一系列专利价值评价指标,如东方灵顿指标组合、 Patentics 的特征指标、合享新创等,加上之前 Innography 的指标等(不评价)。分析平台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我们的思路被各种专利数据分析模板、报表给牵制了,这块的改进需要我们对于用户到底想要什么进行彻底反思后方能给出答案的问题。 4. 专利数据分享 数据分享意愿增强,但分享实践不够。本次会议上有一个突出的感觉是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数据共享方面的态度越来越明确,这一点对于改变中国专利数据画地为牢的现状是十分有益的,但实际上数据分享的脚步迈的并不迅速。中国引文数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反过来想,如果未来全球的专利数据都开放共享了(其实,专利数据本来就应该开放),那么,这些专利数据服务商还靠什么生存?为何不考虑通过分享数据、吸引人次、引领合作,来获得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呢? 5. 标准、联盟与专利 标准、联盟与专利的结合是本次会议中一个讨论极为集中的话题。 ONE-RED 、中国移动、 INTEL 等机构的演讲是很有启发的。知悉了一个概念“ FRAND 标准”。我关注的其实是标准、联盟中的信息揭示问题。标准、联盟对于专利信息具有强烈的揭示愿望,但目前这些信息的标准化( standardized )问题是需要考虑的。 6. 专利信息需求的反思 专利信息需求是专利信息服务的先导,十分重要。我本次会议的感受是,大家开始反思这个问题,或者说一致在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专知识产权出版社与华为公司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这恰恰说明目前专利信息服务商对于专利用户的信息需求是不清楚的,或者不太清楚的。如前所述,我们不能再被现有教科书上的所谓专利分析模板的思路所束缚,要真正的从用户需求出来重新来设定我们的专利分析流程。 7. 专利数据质量反思 专利数据质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数据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多阶段的东西。如有专利审查数据的指标、国家局专利数据质量、交换数据质量、增值专利数据质量、以及应用到分析场景中数据的质量等。本次会议中 WIPO 、 PDG 等机构都介绍了他们对于前段数据质量控制的经验。然而,在数据分析后端,专利数据质量控制还是较为粗放的,如刘化冰先生所说,国内缺乏第三方机构对于专利数据商提供的用于检索、分析的数据提供公正的评价,亦或者像曾经日本检索机构从事的专利检索比拼、翻译大赛,来推动专利数据质量的提升。 8. 专利商业化的反思 高智公司的讲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高智能够赚到钱呢?智力支持网络 + 合作盈利模式 + 专利组合构建 + 技术投资经验也许正是他们的特点。 9. 大数据时代的反思 知识产权出版社的雷总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大数据环境下的专利信息服务画卷。很美好,需要努力的地方很多。看来我又要多买几本书来恶补一下相关知识了。
个人分类: 会议|4778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著名气象专家张学文对新疆变湿假说的几点思考(最新)(6)
热度 1 zhgatcl 2014-8-24 18:05
各位老师: 我从2008年开始 研究向西北调水 ,我的研究结论是 每年向 西北超深盆地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调水 100 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 1000 多亿方;每年向超深盆地调水 200 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 2000 多亿方,即调水能起到 “四两拨千斤”、“以一当十” 的作用;每年向西北调水几百亿方最多 1000 亿方,若干年以后整个西北的年平均降水量就能达到甚至超过 500mm ,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为证明以上论点,我一共写了10篇预印本论文,详见我最初的9篇博客。 著名气象专家张学文研究员倡导创建《盆地气象学》和《盆地地理学》,对我的研究感兴趣。张学文老师对我以上论点半信半疑,前几年写了几篇“比较支持”我论点的博文,详见我前面转载的 5 篇博客(这 5 篇博文都是张学文老师 2011 年、 2012 年的作品)。最近他老人家又写了 1 篇新博文。 这篇博文侧重于提出问题,质疑多于支持,张学文老师与我之间展开了一些讨论。不同观点的碰撞是科学进步的重要环节,这些讨论对专家学者或许有启发作用。 现把张学文老师的这篇博文和相关评论做如下转载,供各位老师参考,希望各位老师参与讨论。 --------------------------------------------------------------------------------------------------------------------------------- 转载 : 大规模调水对降水的影响的旁例分析 张学文,2014-8-4 17:41 原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817053.html 最近科学网上出现了由魏剑宏教授领衔的东水西调群组,而关于此主题的不同认识也都列了一些观点、数据。我认为不同观点的讨论是科学进步的重要环节。只要这里没有人身攻击,大家心平气和地讨论就是科学健康发展的体现。 目前是一些人认为大规模新疆调水,就可以使当地的降水量明显增加,另外一些人认为这不可能。而每一个方面都提供了一些分析的思路。 我认为大家心平气和地分析如下一些现有的例子,可能对做出判断有好处。现在这里提供一些旁例,它们基本是对现有的水体对降水的影响能力的分析。这种分析的成本很低,只要你耐心去分析、理解,就帮助你完善你的认识。 这些旁例是 1. 咸海、里海对周围降水的影响如何估量?咸海的逐步消失对周围降水的影响如何? 2. 罗布泊的存在与消失是否伴随着同步的降水效应? 3. 冬季准格尔盆地大面积积雪是否与大规模调水等价? 4. 塔里木盆地大降水发生以后的气象条件是否与大规模调水的效果类似? 我们知道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而它附近有着大片的干旱区。我们可以把里海类比作是外部的水分被调到了干旱区。我们不可能为新疆调来里海水量的 1/10 的外来水,在里海的事例面前目前,我们敢于说新疆经过调水会降水量大量增加吗? 咸海、罗布泊是类似的例子。我们能说咸海、罗布泊存在时它周围的降水量比较多,它们消失或者逐步消失时,周围的降水量在大量减少吗?有正面或者反面的例证吗? 即便是调水进新疆,你也不能阻挡冬季的寒冷,于是调水在冬季就是结冰。而结冰可以改变冬季的降水量吗? 而我印象是准格尔冬季的积雪对近地面层的空气潮湿是有贡献的,它好像有一些使随后的降水增加的能力。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冬季出现积雪以后,再出现降雪的机会是比较大的。对此可以单独、进一步分析有关史料。 我的一个经验是塔里木盆地如果前期有降水,地面比较潮湿,随后的数日继续有一些降水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应当看做是支持局地水分小循环的依据。对此也应当利用过去的天气图资料做细致的对比。当然这个效应即便存在也仅是数日的后效。而不会是长期的效应。 我认为进一步分析上面考虑到的几个问题,花不了很多的投资,而其结果有利于我们对地面潮湿可以增加降水量的准确认识。 -------------------------------------------------------------------------------------------------------------------------------------------- 李学宽 2014-8-5 11:29 感觉克拉玛依调水后降雨增加生态变好 博主回复 (2014-8-5 11:48) : 檀成龙 2014-8-5 12:51 《新疆克拉玛依建市 50 多年来年降水量首超 200 毫米 》, http://www.chinanews.com/df/2014/03-14/5951741.shtml ,供参考。 博主回复 (2014-8-8 10:59) : 谢谢,我看了这个报道。 可才气象文献看,克拉玛依市的年降水量是 100 毫米的水平,而 200 毫米差得太多。 魏剑宏 2014-8-7 23:13 刚才檀成龙先生提到他文章提到您很早就提出,在山脚灌溉会增加降雨。 博主回复 (2014-8-8 10:47) : 对此,我的认识有两个: 1 :在灌溉位置比较靠近山区时,由于山区容易形成降水量,于是山区附近的蒸发的增雨效果比较大。我的推论是:罗布泊的水被上游抽去在靠近山区蒸发,从而使这些年一方面罗布泊消失,一方面新疆降水增加。 2. 咸海的逐步消失是因为苏联人工调水用于农业。而其农业区域靠近新疆,我估计新疆降水增加的一个因素是上游这种调水的结果。 以上认识在我的博客的水资源栏目中都有对应内容。 博主回复 (2014-8-8 10:38) : 是的。 檀成龙 2014-8-8 11:49 对 9 楼回复的看法,供参考。北疆情况复杂一些,我不谈,至少在南疆降水量的增加与前苏联的调水关系不大。我的理由是前苏联的调水工程与塔里木盆地之间隔着帕米尔高原,海拔高达 5000 米左右,即使帕米尔高原以西水汽增加,在西风环流翻山越岭时水分会在迎风坡脱水,按理想气体方程、干绝热过程、湿绝热过程的计算, 75% 左右的水分都会在迎风坡变成降水,到达塔里木盆地的水汽只有 25% 左右,南疆盆地降水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应该不是前苏联的调水工程。 近几十年来输入新疆的水汽减少能印证这个判断,退一步来说,只要近几十年输入新疆的水汽基本稳定、没有大幅增加,都能印证以上判断。 博主回复 (2014-8-10 20:49) : 中亚灌溉面积的增加,使得新疆上游地区的空中水有增加。而这些空中水在东移时,比较容易影响北疆的降水。 另外说它对塔里木盆地内部的降水影响不大,也是合情合理。 不过,南疆的一些河流主要依靠山区的降水,而南疆山区的降水不仅是冰川的水分补充来源,而且它因为高度高,也应当受中亚蒸发变化的影响。 檀成龙 2014-8-10 20:08 南疆降水量大幅增加与中亚调水工程的关系分析 近几十年来新疆的降水量大幅增加,与上世纪 60 年代相比,最近 10 年南疆的年降水量增加了 50% 左右,北疆的年降水量增加了 30% 左右,整个新疆的面雨量增加了 27.1% (天山山区的降水量大,权重大,但降水量增幅只有 14.7% ,从而拉低了整个新疆面雨量的增幅),详见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42215f22014619ac3b78036c 。 对南疆 50% 左右的降水增幅,目前有三种解释,其一是在山脚人造绿洲,借助山谷风增加了当地的降水量(张学文的假说,得到了气象界一定程度的公认);其二是前苏联的调水工程(简称为中亚调水工程)无意中增加了新疆的降水量,理由是蒸发的水汽靠近新疆因而对新疆的降水有利(张学文的假说);其三是近几十年来因气温上升,冰川超支融化 “ 跨时间调水 ” ,从而增加了新疆的降水量(檀成龙的假说)。我认为第一种解释是正确的,但不是新疆降水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第三种解释是新疆降水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详见我的论文,这里就不重复;下面着重分析第二种解释。 为利用锡尔河的水资源, 1937 年前苏联兴建了全长 220 公里的大费加拉运河,用来浇灌棉花田。为利用阿姆河的水资源,于 1954 年正式开工修建卡拉库姆列宁运河,该运河把阿姆河的水从上游截出,经过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向西延伸,总长达 1400 公里。这两大调水工程的兴建,使得水汽的蒸发区从咸海向东移到了用水地区、蒸发区接近于新疆;加之调水工程的投入使用与新疆降水量的增大几乎同时发生,所以,张学文研究员认为中亚调水工程无意中增加了新疆的降水量,张学文的这一假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不认可这一假说,理由如下: 1 、不能低估帕米尔高原对气候特别是对水汽运动的影响。高大山脉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如秦岭将我国气候分为南方气候和北方气候;天山将新疆分为南疆气候和北疆气候;南岭南北的气候也有很大区别;一山相隔纬度相当的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盆地,一个是干盆地,一个是湿盆地;青藏高原(含帕米尔高原)将北半球盛行西风撕裂为南支西风和北支西风,由此可见帕米尔高原对气候的影响很大,中亚调水工程和塔里木盆地不是一个地理单元,受帕米尔高原的影响,中亚调水工程对塔里木盆地的气候影响不会太大。 2 、据《全球变暖背景下中亚干旱区降水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的研究(中国科学 • 地球科学 (D 辑 ),2011,41(11):1647 ~ 1657 ),中亚调水工程所在区域降水量的增幅远小于南疆降水量的增幅,如果近几十年来新疆降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亚调水工程引起,那中亚调水工程所在区域降水量的增幅小于帕米尔高原以西塔里木盆地降水量的增幅就不合常理。 3 、北半球西风带除撕裂为南支西风和北支西风以外,还有少量跨越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越顶西风。据理想气体方程、干绝热过程、湿绝热过程的研究,跨越帕米尔高原的越顶西风,水汽在迎风坡以地形雨析出的比例高达 75% 左右,来到南疆的水汽只有 25% 左右,详见《补充、汇总和多重证据链网络的框图》的第 2 节,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42215f220146a554767d03f2 。中亚干旱区降水量增加不多,空中水汽含量的增量也不会太多,水汽含量的少量增量还要在迎风坡以地形雨的形式析出,越顶到达塔里木盆地的水汽增量非常有限。 4 、近几十年来输入新疆的外来水汽减少、新疆的高云减少,外来水汽减少与高云减少相互印证,详见《青藏高原和中蒙干旱区特别是新疆半个世纪气候变化的证据作用》的第 4.2 节,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42215f22014619ac3b78036c 。对近几十年来输入新疆的外来水汽,退一步只要它基本恒定;再退一步只要它是少量增加没有大幅增加,都不能做出新疆降水量大幅增加与中亚调水工程高度相关的结论。 综合以上 4 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近几十年来新疆降水量的大幅增加与中亚调水工程的关系不大,至少不是南疆降水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 檀成龙 2014-8-19 07:29 试答 5 个问题(对楼下第 1 个、第 3 个、第 4 个问题做了一些比较详细的补充) 尊敬的张老师:您好!这篇博客抛出了 5 个问题。不计算侧面参与讨论的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家学者正面参与这 5 个问题的讨论。我试着回答,谈一些个人看法,不对的地方,请您批评指正。 1 、咸海、里海对周围降水的影响如何估量?咸海的逐步消失对周围降水的影响如何? 我的观点是咸海、里海有利于周围降水。湖泊效应是《自然地理学》的公认常识,是科学原理,湖泊效应的原理和大量观测事实都证明湖泊确实能增加附近的降水量。一般来说,湖泊面积越大,湖泊效应的表现越明显,湖泊效应的作用范围越大;反之则相反。海洋可看作为面积很大很大的湖泊,其影响涉及整个地球。湖泊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2 个,其一是湖泊面积,其二是所处地理环境,在我的论文中有这方面的研究分析,详见预印本论文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42215f220146e25fac69043c 。 咸海、里海的面积较大,肯定能增加附近的降水量,至于定量评估,那要专门研究。湖泊效应只能影响局地大气环流,与全局性大气环流不是一个数量级,它的增雨作用有限。 如果咸海所在区域的其它条件都不变(例如灌溉面积不变),那咸海的逐步消失肯定会减少附近的降水量,但具体会减少多少不好说。前苏联的调水工程从内流河上游截取河水致使咸海面积逐步变小,虽然咸海逐步消失,但整个区域灌溉面积大幅上升,总体上是 “ 跨时间调水 ” (咸海水位下降,湖泊容量大幅减少),所以,近几十年来中亚干旱区的降水量还有少量上升,请参阅我的博客,网址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804493.html 。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吐尔逊 • 哈斯木等对咸海实地考察后,在 2002 年《咸海的变迁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中指出: “ 由于咸海的萎缩和荒漠的扩大,使周围的气候发生了变化,即冬天气温下降而夏天则气温上升了 2 ℃ ~ 3 ℃ 。据统计,穆依那克气象台 1961 ~ 1965 年期间 1 月的平均气温是零下 4.4 ℃ ,则 1980 ~ 1988 年下降到零下 4.8 ℃ ,昼夜温差也在不断加大。这表明,该地区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增加。从咸海地区气象台测定的结果来看,该地区空气的绝对和相对湿度也变化明显,如 1950 ~ 1959 年,穆依那克气象台的相对湿度在 7 月份为 61% ,而 1981 ~ 1988 年下降到 59.7% ,孔格拉提气象台相应的相对湿度为 64% 和 46% 。咸海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范围,其变化为:春天和秋天在北部减少到 50 ~ 70 km 、西部减少到 70 ~ 130 km 、东南部减少到 60 ~ 120 km ,上述地区在夏天则相应减少到 40 km 、 30 ~ 50 km 、 20 ~ 50 km ,在南部这种影响减少到 400 km 范围 ” 。详细情况请看文献《咸海的变迁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新疆大学学报, 2002 )。 2 、罗布泊的存在与消失是否伴随着同步的降水效应? 如果整个塔里木盆地的其它条件不变(如灌溉面积不变),罗布泊的存在附近的降水量会大一些,罗布泊的消失附近的降水量会小一些,这是湖泊效应的原理决定的,至于增加和减少的数量不好说,要专门研究。 近几十年来新疆人民从上中游引水灌溉人造绿洲,致使罗布泊消失,但人造绿洲的面积大幅上升、成倍上升(冰川超支融化 “ 跨时间调水 ” 和超深盆地极大的 “ 调水倍增效应 ” ,这样就有水灌溉人造绿洲、扩大人造绿洲面积),整个塔里木盆地不会因为罗布泊的消失降水量减少、反而大幅上升。这样的客观事实不能否定湖泊效应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按高利贷还本付息时,利息经常比本金大得多;向超深盆地调水类似于高利货,增加的降水量比当年的调水量大得多。调水倍增效益是客观存在的。 3 、冬季准格尔盆地大面积积雪是否与大规模调水等价? 固态水、液态水只要变成水汽就能在数天内变成降水;固态水、液态水只有变成水汽才能增加当地的降水量,这是显而易见的。冬季准噶尔盆地大面积积雪,吉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不是全部被积雪覆盖?现状条件下,如果吉尔班通古特沙漠冬季已经全覆盖,那调水以后冬季的情况与现在冬季的情况类似,调水以后冬季降水量基本不变;如果吉尔班通古特沙漠冬季没有被积雪全覆盖,那调水以后冬季的情况与现在冬季的情况就不同,调水以后积雪会全覆盖,冬季蒸发的水汽增多、冬季降水量会增大。沙漠变成绿洲以后,冬季以外的其它 3 个季节,能蒸发大量水汽,降水量会大幅增加。 据史玉光 , 孙照渤 , 杨青等《新疆区域面雨量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 “ 新疆面雨量的季节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夏季最大,为 1481.5 亿吨,占到整个年面雨量的 54.4% ,平均降水量为 90mm ,说明夏季是新疆全年降水最多的季节;春季次之为 642. 亿吨,占 23.6% ,平均降水量为 39.1mm ;秋季为 449.8 亿吨,占 16.5% ,平均降水量为 27.3mm ;冬季最少,面雨量仅有 150.4 亿吨,仅占全年面雨量的 5.5% ,冬季降水量平均只有 9.1mm ,是新疆降水最少的季节 ” 。 新疆冬季降水只占全年面雨量的 5.5% ,冬季降水量平均只有 9.1mm 。因为权重太小,冬季降雪比常年偏多只是次要矛盾,不是主要矛盾。这就象某个落后省区,既使去年当地 GDP 番了一番,因其占比小,它对全国 GDP 增幅的贡献也不会太大。按去年冬季降雪比常年偏多 1/3 ,也只是比常年偏多 3mm ,与夏季平均降水量 90mm 没法比;与春季平均降水量 39.1mm 也没法比。所以,冬季降雪稍稍多一点,很难引起到全年降水量的明显增多。 4 、塔里木盆地大降水发生以后的气象条件是否与大规模调水的效果类似? 塔里木盆地大降水以后,有水可供蒸发的面积有多大?有水可供蒸发的面积占盆地底部总面积的比例有多大?这些水又能维持多长时间的地表蒸发?如果有水可供蒸发的面积很大、占盆地底部总面积的比例很大,又能维持很长时间的蒸发,则大降水以后的气象条件与大规模调水的气象条件类似;如果有水可供蒸发的面积很大、占盆地底部总面积的比例很大,能维持蒸发的时间只有几天,那么,在维持蒸发的那几天,气象条件与大规模调水的气象条件类似;如果有水可供蒸发的面积远远小于塔里木盆地底部的面积,那大降水以后的气象条件与大规模调水的气象条件就不同,增加的降水量就小于大规模调水增加的降水量。总的来说,塔里木盆地大降水以后的气象条件与降水总量有关,降水总量越大,越接近大规模调水的效果。 按预印本论文《青藏高原和中蒙干旱区特别是新疆半个世纪气候变化的证据作用》的估算,因气温上升、冰川超支退缩,近几十年来塔里木盆地平均每年 “ 跨时间调水 ” 的规模大约是 32.5 亿方。魏剑宏教授东水西调方案,一期每年向塔里木盆地调水 50 亿方,二期扩大到每年 200 亿方。我设想的调水规模还要大一些。前期降水多,与常年相比,多多少?每年、每月或者每次多出的降水量,与 32.5 亿方、与 50 亿方相比,有没有可比性?这些数据最好估算一下(我没有能力估算)。 10 万平方公里面积,降水量 100mm 时的面雨量为 100 亿方。要比正常年份多出 32.5 亿方、 50 亿方,可能要一场很大的降水。 5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而它附近有着大片的干旱区。我们可以把里海类比作是外部的水分被调到了干旱区。我们不可能为新疆调来里海水量的 1/10 的外来水,在里海的事例面前目前,我们敢于说新疆经过调水会降水量大量增加吗? 我有这样一个观点,水体的年蒸发量在 1000mm 左右,绿洲的年蒸发量也在 1000mm 左右,水体的单位面积蒸发量与绿洲的单位面积蒸发量差不多。水体影响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体面积,绿洲影响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绿洲面积。如果绿洲面积与水体面积相等,那它们对降水的影响也差不多。 由百度百科可知,里海长 1200Km ,宽 320Km ,面积约 38.64 万平方公里。 “ 不可能为新疆调来里海水量的 1/10 的外来水 ” 的前提条件不能成立,在这里关键是面积、还有调水的 “ 利滚利效应 ” ,向新疆特大规模调水以后,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全部变成绿洲的话,那绿洲的面积比里海的面积还要大,我们就调来了比里海还要大的外来水。 里海周边是平原和丘陵,塔里木盆地周围是巨型山脉,这是最大不同,即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据研究,湖泊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2 个,其一是湖泊面积,其二是所处地理环境,详见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42215f220146e25fac69043c 。超深盆地四周的巨型山脉对水汽有极大的 “ 约束作用 ” ,塔里木盆地所处地理环境有利于本地水汽在本地变成降水。 湖泊效应和绿洲效应只能影响局地大气环流,与全局性大气环流不是一个数量级,增雨作用有限。但有例外,当湖泊和绿洲位于超深盆地内部时,湖泊和绿洲蒸散的水汽受到四周巨型山脉的 “ 强力约束 ” ,很难飘出超深盆地,大部分只能在盆地范围内成云致雨,湖泊效应、绿洲效应和 “ 深盆效应 ” 共同作用,其增雨作用就能成倍增加,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请参阅论文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42215f220146e25fac69043c 。湖泊效应、绿洲效应和 “ 深盆效应 ” 共同作用,类似于 “ 利滚利 ” ,向超深盆地调水有 “ 调水倍增效益 ” 。 根据以上分析,在里海的事例面前,我仍然认为:新疆经过调水降水量会大幅增加、成倍增加。每年冰川多融水 32.5 亿方,塔里木盆地降水量大约增加了 50% (详见预印本论文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42215f22014619ac3b78036c );每年向塔里木盆地调水 65 亿方,南疆的降水量就有望增加 1 倍;每年向塔里木盆地调水 130 亿方,南疆的降水量就有望增加 2 倍。 我对以上 5 个问题的看法,请张老师审查。盼望张老师的审查意见。
个人分类: 转载专家观点|1968 次阅读|5 个评论
写中期的感悟:清晰方向,实现构想,讨论提升
热度 3 zhuangwei 2014-8-19 06:57
最近在写中期。前面在尝试从大量的观测数据中,找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能画出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图,就很高兴了。哈,就是这个样子,清晰明了。导师也给了宝贵的意见,经常在讨论中给我不断鼓励我。 用R来画图,处理这些数据,是很有趣的事情。它总能忠实告诉我,这些量是如何变化的,是怎样的相互关系。有些点,有些时段的数据,会突然冒出来,和自己的预想不符。先排除观测的误差,再仔细看看是哪个要素有了变化。常常有些有趣的发现:哈,原来是这样! 分析数据,写论文,去分析这些自然过程,用心来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和老师、同学交流中打开思路,看着这一堆看似杂乱的数据发现简单的规律,不禁感叹自然的神奇:这一切安排地真是妥当,光温水的音符按照日月轮转的节奏排出一曲美妙的交响乐,花草树木是这个舞台的舞者,花开花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上演着一幕幕美妙的表演。 写中期时还有一个明显的感触,用我们的母语写更顺手,思路更连贯,很少像英文写作中那样因为语言和语法而中断思路。如果我们能提升母语期刊的Impact factor,或者我们有一套自己的科学公正的中文期刊的评价体系,发表中文的文章也能毕业,该是让我们多开心的事情! 图片 水运象台后侧视图 1:3比例复原的苏颂水运仪象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地点:国家天文台 大海航行靠舵手,精准定向很重要!
个人分类: 学习资料分享|4116 次阅读|5 个评论
第三届南方技术哲学论坛成功举行
热度 1 ssglwu 2014-6-11 23:34
吴国林 第三届南方技术哲学论坛成功举行 2014 年 6 月 7 日 ,在思想政治学院 102A 会议室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南方技术哲学论坛。来自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州行政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嘉应学院等院校的著名学者和我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分析的技术哲学”。 论坛由论坛发起者、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思想政治学院副院长吴国林教授致辞和主持。 首先由我国著名哲学家、中山大学张华夏教授做题为“波兰尼的技术哲学对我们的启示”的报告,主要从波兰尼首次提出“操作原理”、“波兰尼科学与技术的均衡论”、“波兰尼技术哲学为技术人工客体的二重性理论打下基础和新问题”进行深刻的阐述。张华夏提出了科学、人文与设计三分天下,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肖峰教授提出从分析哲学的视角看信息技术哲学。重点讲述信息技术的语义哲学。在对信息技术和质能技术的划界更倾向于从意向需求或消费目的来区分。他提出,信息是非物质的存在。吴国林提出,信息应当有本体论信息和认识论信息。张华夏认为,信息不守恒将冲击因果闭合性原理。 广州行政学院李三虎教授通过题为“中国技术哲学的历史和思想现状”的报告。指出要从哲学史中找深度,从关注西方到逐渐回到中国传统文化,更能有自己特色的东西。中国传统哲学有丰富的技术哲学资源。提出了中国现在的技术哲学的分类趋势。 嘉应学院沈健教授以生物技术哲学为主题,提出了生物技术概念界定混乱、生物技术设计上的逻辑研究、合成生物学的哲学问题、大数据视野下的生物技术哲学问题等问题。他提出了人工与自然的区别究竟是什么? 广东金融学院杨明教授以“余额宝”为例,讲述互联网金融满足人的需求,及其存在的技术风险问题,为金融技术哲学的研究打下基础。 华南理工大学陶建文副教授做了“技术世界中先验性的寻求——从胡塞尔的先验哲学思考伊德的他者关系”的报告。技术的“先验性”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林润燕做了技术知识的分类和逻辑的学术报告,该论文与吴国林教授共同完成,引起了激烈讨论。报告在已有重要的技术知识的分类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分类,并试图构建了一个逻辑演化的推理结构。 吴国林 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论技术哲学的逻辑经验转向”,首先对技术哲学研究传统的考察,包括对工程派技术哲学考察和人文派技术哲学的考察;然后考察技术哲学研究的技术推理、逻辑进路,包括张华夏等基于系统论提出的技术的结构—功能分析;最后提出技术哲学研究的逻辑经验转向。并简要提到目前正在研究的分析的技术哲学的几个前沿问题。 蔡肖兵等教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各位专家学者讨论热烈。 吴国林教授给予论坛高度评价,对于推进分析的技术哲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与讨论会|3069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开举行第三届南方技术哲学论坛的通知
ssglwu 2014-6-1 10:55
关于举行第三届南方技术哲学论坛的通知 The 3 rd Southern Forum on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为推动分析的技术哲学研究的深入,检验相关的研究成果,将于2014年6月7日举行第三届南方技术哲学论坛。 发言安排:每人讲20分钟,讨论10分钟。 主题: 分析的技术哲学A nalytical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具体内容包括:技术知识的分类、技术推理、技术的因果性、生物技术哲学、信息技术哲学、量子技术哲学等。 时间: 2014 年6月7日 周六下午 2:00-6:00 地点:天河区华南理工大学五号楼 102A 会议室 欢迎参加!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暨科技哲学研究中心 2014 年 6 月 1 日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与讨论会|21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实验数据分析中的相关系数与相关性
热度 2 odyssey 2014-4-28 11:24
导言 :前不久参加所里的本科毕设中期汇报会,期间一位学生提出:“一张XY二维图,如果我画在图上的是一条平行于X轴的横线,那说明Y值是不依赖于X的。不管X取什么值,Y都是这个值,怎么能说X和Y之间有关系呢?就算X轴取不同的参数,Y也是一样的值。只能说Y这个量自己的取值有规律,和X这个量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时略微做了一些评论,可能并没有阐述清楚,故在这里专门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摘要: 相关系数可用来衡量两个观测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相关系数本身也是一个随机变量,有一定的分布特征。当数据点位于一条平行于X轴的横线上时,相关系数没有意义。但具有这种特征的数据分布本身或许蕴含着一些重要的物理规律。 在数据分析工作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观测量:电压、电流、气压、体积、亮度、质量等等。观测量自身往往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还混杂着随机测量误差,在数学上可以当做一个随机变量。获得观测(实验)数据后,便要对其进行分析,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是将对应两个观测量的一系列数据点画在二维平面上,看看其分布有什么规律。一些分布是确定且相当有规律,背后通常隐藏着深刻的物理原理,例如黑体辐射谱,对其进行分析直接导致了量子概念的产生。由于物理现象的复杂性,再加上随机的测量误差,导致更多的分布较为弥散,没有很强的确定性,但对其运用相关分析同样能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例如,哈勃对星系的距离和红移(退行速度)进行分析,发现距离越远,红移越大,纵使误差很大,也还是能够明确得出宇宙在膨胀的结论(哈勃定律)。 我们普遍使用由Pearson引入的相关系数 来定量判断两个观测量(随机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相关系数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公式1) 其中 和 为两个不同的观测量, 是它们的平均值, 为各自的方差, 为两个观测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图1:数据点的分布形状和对应的相关系数。 (图片来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rrelation_and_dependence 。) 相关系数的一些特性可以从 图1 所列的示例看出来。第一排图形体现了数据点分布的弥散程度 和相关系数大小的关系。 数据的弥散度越小,线性度越高,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就越大;反之,数据的弥散度越大,相关系数就越接近于0。 第二排图形表 明完全线性的数据分布对应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1,与斜率无关。但是当数据点平行于X轴时,其相关系数是没有意义的(下面我们还会展开讨论。)。第三排图形说明即使数据点对应的相关系数为0,也不能说两个观测量之间没有关系,因为相关系数仅仅反映两个观测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而在现实世界中观测量之间更有可能是一种非线性关系。 利用公式1不难验证,对变量 或 作线性变换,相关系数的大小维持不变。同样一批数据,选择不同的显示比例尺,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Y方向的比例尺大,数据在这个方向就会被压缩,看起来相对集中些;选择小的比例尺,数据就被扩散开来,给人感觉数据似乎更加弥散,更加不相关了。实际上,不管选用什么样的比例尺,数据背后的相关系数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在寻找数据的相关性时,不能过分依赖自己的直觉,还是要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判断。 相关系数本身也是一个随机变量 。我们假定有两个相互独立的观测量。理论上,这两个观测量对应的相关系数的期望值为0。然而对于实际测量据来说,由于数据量有限,相关系数在区间 之间有一个分布。蒙卡模拟表明这些分布近似为高斯型函数。数据量越大,分布函数越倾向于向0集中( 见图2 )。当数据量比较小时(例如样本量 ),即使是高的相关系数(例如0.8)也不见得观测量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而数据量比较大时(例如样本量 ),很小的相关系数(例如0.2)也可能说明观测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严谨的做法是用假设检验来定量判断相关的显著性。 图2:相关系数的分布。两个互相独立的随机变量都满足泊松分布( )。在不同样 本量(N=10/100/1000)条件下,通过10万次蒙卡模拟,获得对应的相关系数分布图。 最后我们试着来回答那位学生的提问。当数据聚集于一条平行X轴的横线时(类似 图1 正中央示例的情形),变量 的标准差为0,此时计算相关系数已经没有意义。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实测数据不会严格分布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在该直线上下波动,因而相关系数会接近于0。但在该情形下,我们能说变量 和 没有关系没有吗?不见得! 我们用理想气体的物理特性来说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 (公式2) 其中 为压强, 为体积, 为质量, 为温度, 为一个常数。若固定质量和温度,那么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此时,我们去画压强(X轴)和温度(Y轴)数据的散点图,就会发现其分布近似平行X轴,压强和温度似乎毫无关系。让我们改变实验条件,将质量和体积限定在某一个固定值,再去画压强和温度的散点图时,将会发现他们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当出现数据分布平行于X轴(或Y轴)的情况时,我们首先要想一想:在实验中是不是由于设置的原因(在天文观测中对应的是仪器的选择效应),使得某个观测量被限定在一个特别小的区间内?正如上面所提到的理想气体实验。若不是,那么恭喜你,你的这批观测数据或许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因为这样的现象意味着该观测量存在一个特殊状态:例如,当温度下降到某一水平时,一些物体可以进入超导状态,电阻恒定为0,并且不再随温度的继续下降而变化;天文中,当白矮星吸积质量达到钱德拉塞卡极限时,可以引发Ia型超新星爆发,这个质量也是一个恒定的量。 这些特殊状态背后的物理原理值得去深究! 参考文献: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rrelation_and_dependence 谢明文,《关于协方差、相关系数与相关性的关系》,数理统计与管理,23卷第3期,2004年5月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22508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兰德公司为美国政府提供对中国现状的分析报告
liyapingbr 2014-4-2 23:46
以下是报告摘要:   如果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富裕和统一的国家,我们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就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第二次欧洲大战。   中国能够阻止日本侵略或者打败日本。美国在这些冲突上的花费从根本意义上会减少很多,因为珍珠港事件不会发生。   我们和整个世界,更不用说10亿中国人,一个多世纪以来,已经为中国的弱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世界需要一个健康的中国。   中国的需求对日本走出衰退起到了促进作用。日本状况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风险。关于这一点,怎么说都不夸张。   日本巨额的债务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逐渐波及到全世界。在中国有力的帮助下,危险似乎已经过去。中国全球化给美国带来了很多影响。最明显的是,中国成为美国商品最大的市场。   可口可乐早就完成了那个看上去像是神话的目标:卖10亿瓶可口可乐;曾经嘲笑中国梦的通用在中国卖了很多的别克汽车,在困难时期,中国带来的利润占通用利润的很大一部分;中国联想购买IBM个人电脑业务,挽救了这个垂死部门的工作岗位。   中国提供更低价的生活必需品给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对我们不是那么富裕的居民而言。有迹象表明由于能够购买中国低价的出口货物,低收入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可能提高了5%到10%。   目前,中国面临著巨大的挑战。中国的银行是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最糟糕的银行。中国每一代,都有相当于美国规模的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每年,都有1200-1300万新工人加入就业大军。在制造业,生产力对就业的影响比我们国家要严重得多。   到20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会使工作人口与不工作人口的比率成为世界上最糟糕的,比日本更甚。如果没有特效的新政策的话,中国的经济在那个时期就会狠狠地撞墙。到2020年,以我们的标准来看,它会是一个非常穷的国家。   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   他们现在最痴迷的就是男女之事。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   毫无疑问,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这种自私和冷酷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在中国,特别强调所谓的人脉,这正反映了中国不是以理性为标准而是以关系为标准的社会。   这种社会,导致制度无法遵守,诚信无法普及,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关系,关系之下,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这就导致了人们可以无视一切,只要有关系就行。   你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是中国目前社会乱象的最重要的根源之一。   由此可见,那些整天振振有词讲人脉的人,多么愚蠢可笑。殊不知,正是这种关系,帮助你达到了目的同时,也无时不刻在伤害他人与社会,并最终伤害到自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严的生活意义。中国人普遍不懂得如何为了个人和社会的福址去进行富有成效的生活。   潜意识里,中国人视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这样一来,一个人就会对保有面子这样微不足道的欲望感到满足。   面子是中国人心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难以克服的障碍,阻碍中国人接受真理并尝试富有意义的生活。这个应受谴责的习性使得中国人生来就具有无情和自私的特点,它已成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没有勇气追求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首先,他们没有从错误中筛选正确事物的能力,因为他们的思想被贪婪所占据。再有,就算他们有能力筛选出正确的事情,他们也缺乏勇气把真理化为实践。   中国人习惯接受廉价和免费的事物,他们总是梦想奇迹或者好运,因为他们不愿意付出努力,他们总想不劳而获。   很少有中国人明白一个事实,就是威望和成就是通过一步步努力的工作和牺牲实现的,不付出就没有所得。简单来说,如果是为了谋生,那一个人只有去索取;但如果是为了生活,一个人必须要去奉献。   由于在贫穷的环境下生长并且缺少应有的教育,大多数中国人不懂得优雅的举止和基本的礼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着装笨拙粗鄙却不感到害羞。他们在青少年时所受的教育就是如何说谎并从别人那里索取,而不是去与别人去分享自己的所有。   中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但无限制生育政策所带来恶果使得中国成为了无限廉价劳动力的输出国。这些输出也包括那些受过教育的劳力输出,除了他们的教育水平,实则和其他一般苦力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中国大规模生产的便宜产品降低了输入这些产品的地区的商业信用度。由于技术落后,管理失败,中国制造的单位能耗要比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高出很多。   因此,随着出口额的增加,中国在扩大生产的同时丧失着宝贵的能源。同时,这种行为也严重的污染了环境,使中国变为全世界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家。   目前,中国正在遭受着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邪恶的折磨,即环境的破坏与人性的丧失。   由于中国人天生的贪婪本性,它们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资本主义的阴暗面,即无止境的追求利润,而忽视人的尊严。   中国人对西方的技术与产品地狂热追求,却对西方管理文化所强调的坦率、直接、诚实这些品质漠不关心。   由于中国文化不鼓励敢于冒险这种优良品质,所以中国人极力避免冒险,他们也不想寻求机会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中国人对于生活的平衡性和意义性并不感兴趣,相反他们更执迷于对物质的索取,这点上要远远胜于西方人。   大多数中国人发现他们不懂得精神灵性、自由信仰以及心智健康这样的概念,因为他们的思想尚不能达到一个生命(补:即肉体和灵性的并存)存在的更高层次。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专注于动物本能对性和食物贪婪的那点可怜的欲望上。   在中国人的眼中,受教育不是为了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质量,而只是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和标志。   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别人那里得到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做过什么,而只是因为他们获得、占有了相当的知识。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只不过是一群仅仅通晓考试,却从不关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中国的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失败和耻辱。它已经不能够服务于教育本应所服务的对象:社会。   这个教育体系不能提供给社会许多有用的个体。它只是制造出一群投机分子,他们渴望能够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   中国可以培养出大批的高技能人才,但却很少可以培养出合格的、可以独立主持的管理级专家。   服务于一个公司或者社会,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勇气、胆量、正直和诚实的领导才能,这恰恰是大多数中国人所缺少的品性。   正如亚瑟·史密斯——一位著名的西方传教士在一个世纪前所指出的,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和正直的纯正品性。这个评价,虽然历经百年,如今依旧准确诊断出中国综合症的病因。   大多数中国毕业生对选择出国,并为外国工作不会感到内疚。事实上,他们首先欠下了中国人民在教育上为他们所做出的牺牲。   随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破坏和逐步衰弱,大多数的中国人,包括受过教育的人都徘徊在精神和内心世界的路口。
个人分类: 媒体观点|20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限项规定的分析与建议
热度 31 dwchen 2014-1-19 1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国内口碑最好的研究基金,以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和公平公正受到研究者的广泛赞誉。自然基金委也在与时俱进的修改各种管理规定,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不,2014年国家自然基金委推出了新版的限项规定,该规定共有6条8点,外加4个注意事项,共1246字(见正文后附件)。 可以说,规定很细致,考虑得也很全面。但是比较复杂,不容易理解和执行。 就类似于以前的反对三公消费的文件,既多又不容易执行。 现在新的规定既简单又容易执行,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 我的问题是一个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能同时承担 3 项自然基金研究项目吗? 一个不具备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能同时参加很多项自然基金项目吗? 对于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国家自然基金委限 3 项,科技部限 2 项,发改委限 2 项,其他部委限 2 项,横向项目再搞 1 项。看来,最多能承担 10 个项目。一年 360天 , 平均 36天 参与或者主持 1 项 。如果考虑上课,开会,度假等事情, 大概平均 1个月搞定 一个项目 。 所以说,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实在太辛苦了! 但是,1个月1个项目, 研究质量能保证吗?如果要保证研究质量,只能是多个项目大同小异,重复申请。 就算只承担3项自然基金,平均每个项目最多只能投入4个月时间,投入时间太少,研究质量难以保证。如果每个项目像申请书上说的投入6个月,那么牺牲所有的休息时间和节假日时间都很难以做到。人毕竟不是机器人,一个人如果工作强度太大,压力太大,创新力能不下降吗? 分析来分析去都是左右为难、进退失据。 对于一个不具备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包括研究生),可以参与的项目不限制, 3项5项很平常,8项10项也常有 。 这难道意味不具备高级职称的参与人可以敷衍了事,或者说鼓励大家随意挂名吗? 除非大家都是孙悟空,拔一根毫毛就能变成一个孙悟空,否则, 参与的项目越多,做的工作越浅,类似于蜻蜓点水,走走过场而已。 我个人认为, 方法越简单越容易执行,越复杂越不容易收到实效 。为了增加限项规定的可操作性,必须简单化, 必须以提高研究质量和确保研究人员身心健康为核心 。我建议的限项方法如下: 1) 对自然基金而言,对 所有人一律平等, 同时主持和参与的限项总数都是 2 项 (其中,同类项目只能主持或者参与 1 项,人才计划只能获得 1 次资助)。 2)对自然基金而言, 非高级职称或者博士后只能主持 1 项。 3) 从各种渠道获得的项目总数也要进行限项, 也是所有人一律平等,限项总数为 4 项。其中主持项目总数不能超过2项。 以上简单的 3 条规定,既容易执行,又可以避免学术腐败,又可以减轻评审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可以减轻科研人员的工作压力。 各位科学网友,不知道我的想法,合不合理,可不可行? 附:国家自然基金委限项规定 http://www.nsfc.gov.cn/nsfc/cen/2014sqsl/xxgd.html 1 .各类型项目限项申请规定   ( 1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 1 项同类型项目。   ( 2 )上年度获得面上项目(包括一年期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一年期项目)、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资助的项目负责人,本年度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同类型项目。 2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限为 3 项的规定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 3 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 1 年的委主任基金项目和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等。 3 .作为负责人限获得 1 次资助的项目类型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4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的限项申请规定   ( 1 )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的项目数合计限为 1 项;作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在结题当年可以申请面上项目。   ( 2 )在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项目研究工作的前提下,作为主要参与者申请或者承担各类型项目数量不限。 5 .不受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限制的项目类型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数学天元基金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国际(地区)学术会议项目、局(室)委托任务及软课题研究项目、资助期限 1 年及以下的其他类型项目,以及项目指南中特殊说明不限项的项目等。 6 .仪器类项目总数限 1 项   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含承担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以及科技部主管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总数限 1 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部门推荐项目获得资助后,项目负责人在结题前不得申请除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外的其他类型项目。    注意事项   ( 1 )处于评审阶段(自然科学基金委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的申请,计入本限项申请规定范围之内。   ( 2 )申请人即使受聘于多个依托单位,通过不同依托单位申请和承担项目,其申请和承担项目数量仍然适用于本限项申请规定。   ( 3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晋升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后,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的项目计入限项范围,作为参与者正在承担的项目不计入限项范围。   ( 4 )现行项目管理办法中,有关申请项目数量的要求与本限项申请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个人分类: 自然基金|26545 次阅读|70 个评论
陕西为什么到现在还很贫困
热度 14 fanxiaoyingz 2013-12-18 12:23
陕西为什么到现在还很贫困 李竞教授从杨凌往东到武功县的平原山区转了一圈有一个惊人的发现:陕西现在还很贫穷。 作为一个老陕,我承认陕西的确还比较贫穷。纵向比较,相比若干年前是好一些;横向比较比东部地区相差很大。区域比较城市现在好一些,农村不如三十年前;关中平原农业区一直在缓慢发展,相对好一些;秦巴山区和陕北山区相对差一些;有资源的陕北煤田石油产区和秦岭金矿铅锌矿地区相对好一些,汉中、商洛、安康和延安地区相对差一些。总体来说,陕西的经济水平还比较低。 陕西为什么依然比较贫穷。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仔细掂量。总的来说,陕西人虽然比较贫穷,但是陕西却是一个文化大省。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陕西是东西部的交汇之地,是中国的心脏,所以南来北往的人员和信息促使陕西人并不保守落后,但是事实上陕西人依然比较保守落后。在这种保守与不保守,落后和反落后中产生了陕西的文化。陕西是文化大省,从古迹上来说,远到黄帝炎帝周文王的遗留,到陕西十三朝古都、到法门寺、兵马俑、点将台等等遍布整个陕西;从戏曲上来说秦腔吼遍了西北五省、眉户剧堪称戏曲精华、皮影戏也很古老;陕北民歌传遍了大江南北九州塞外,安塞腰鼓、陕北秧歌使得全世界人民领略了中华文化;陕西的摇滚乐也比较有名气。还有近几十年来陕西生长的有思想大作家比较多,路遥、贾平凹、陈忠实、 高建群 都比较有名。在文化的生产上陕西没有落伍,但是陕西是文化大省,却不是文化强省,陕西的这些文化产生于这片雄厚、凝重、苍凉的大地,它的大多数文化表现的就是这种 雄厚、凝重、苍凉 ,大多数作品表现的就是贫穷以及战天斗地的精神。所以这对陕西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局限,而陕西大多数文化表现的就是这种斗争。当然,陕西也有大气磅礴的文化遗留,例如表现秦朝雄心勃勃,气吞山河席卷九州的秦朝兴亡历史的遗留;例如表现周文王精心谋划、周朝历代君主历心图志谋求发展的周文化;例如表现远古人类和自然做不屈不挠斗争的炎帝文化和黄帝文化;例如后来汉刘邦立足汉中,图谋中原的汉文化等等。还有一种文化就是中国特有的宗教文化在陕西也很有遗存,法门寺的佛教文化、张三丰和丘处机遗存的道教文化,以终南山、龙门洞、金台观、楼观台等地都有遗留,还有思想家张载的遗迹等。 但是,历史终究是历史,对于陕西人来说,贾平凹的《废都》代表了大多数陕西人的心声,陕西人的失落感历史悠久。陕西从宋朝以后衰落的事实不容否定。 到了现代,尤其是四川小个子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陕西成为人才输出大省,成为劳动力输出大省,陕西自身的发展动力一落千丈,这成为陕西目前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陕西是教育大省,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第四军医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北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长安大学 、 西安理工大学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等大学享誉全国,但是陕西培养的人才有 70% 以上走向了东南沿海地区,陕西的杰出学子都当了人家的上门女婿了,自己家不管不顾了!所以,陕西的人才外流是陕西目前还很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 陕西的人才为什么会外流?从外部原因讲,中国实施对外开放以后,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的沿海地区地域优势吸引了内陆人才,国家的倾向性政策导致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效益好 吸引了内陆人才 ,造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给文盲打工的奇特现象,象 赖昌星 这种文盲加流氓式的人物能够打造出自己的帝国也是邓时代的一大特色。而东南沿海地区不只有一个 赖昌星 式的人物。从内部讲,陕西本身经济落后,因此没有实施人才战略,没有给人才以应有的待遇、资金和政策,是导致陕西人才外流的一个根本原因。陕西的人才被埋没、被边缘化是经常性的事件。 在陕西,宗派主义思想根深蒂固,无可救药。例如各个地区市的爬梯派用人都用当地生产的人才。所谓的当地生产的人才指什么人呢?绝大多数是当地的师范学校、师范学院、农业学校、财金学校毕业的水平比高的半瓶子水的学生,可以说陕西的地级党政机关中 90% 以上的官员是出身于这类学校。相反, 90% 以上的大学本科以上学位的人基本被边缘化,这是陕西官场的一个奇特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宗派主义现象,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是熟人、同学、师生、亲友关系,甚至生意伙伴关系,官官相亲、官官相护、官官提携不足为奇。在这样的氛围中陕西能够发展起来那就成为奇迹了。中国有个副主席声称自己和美国副总统是朋友关系,但是正是他在掌控国家组织部的时候把国家弄得一团糟,人才严重奴才化。陕西的高官也一样,我一直就想不通象贾治邦这种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居然能够在人才济济的陕西冒充老大,小邓的用人技术也就是叹为观止了!毛主席时代讲究人才和官员的“又红又专”,这个策略作为一个标语贴在教室的墙上,我对此琢磨了三十年,现在算是琢磨出一点门道了,说是不能任人唯亲,实际上都是使用自己的秘书、亲人、伙伴、朋友,总之熟人。不熟悉怎么能用你哪?中国就是个熟人社会吗,因此也必然是个任人唯亲的社会,不管这个政府和党标榜得多么好,都一样。 这几年在用人上不是又红又专,而是又黑又灰。小邓上台后搞了个自己的黄埔军校,专门给自己培养官员,彻底否定了毛主席主张的从工农兵学中提拔群众领袖的用人机制,大多数官员把自己的亲信、秘书、亲友送到党校去深造学习,从而获得执政能力和合法性,然后委任到各个岗位。这些人知识是有了,但是人民群众总是在质疑这些人的人品、宗旨意识、天赋和才能,完全可以说从党校出来的这些官员的四大品性都不及格。更不要说群众威信和号召力了,那更加低下。没有号召力的政府实际上就是一个非法政府,只有群众认可的政府才是合法政府。反观毛主席时代,毛主席启用了大量的工农兵商学中的群众领袖和业务领袖,从而得到广大群众的衷心的热烈的拥护。小邓上台后把这些群众领袖一个个都打倒了,包括王洪文、陈永贵、吴桂贤、 王淑珍 等一大批人。小邓的用人之道只使用听话的、战争时代的老战友、建设时代的老部下,实际上是一个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陕西由于原本比较落后,所以事事跟着中央屁股,所以陕西的用人机制越来越僵化,越来越任人唯亲,导致现在陕西的各项工作都落在全国许多地区的后面,导致现在的陕西成为一个卖地皮、卖资源、卖人才的卖国大省,陕西省政府就是个三卖政府。而三千万人民依然贫穷,鸡的屁高了,生产力水平却在开倒车,农业经济更是十几年来都在倒退,许多企业半死不活。 陕西为什么贫困,为什么那么多人到外省去打工,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实业空心化”。实业空心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老牌名牌企业为例,陕西的双鸥洗衣机、黄河电视机、长岭冰箱等曾经的名牌都销声匿迹了;陕西过去的大中型企业,包括大部分国有企业有 85% 倒闭关门。陕西目前的民营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市场小、融资能力差、 死得快 。可以说县一级的企业全部倒闭,农业企业数量少技术差,机械企业很少有好的。在这种情况下陕西的人才不外流,陕西的劳动力不外出也没有办法。小邓上台后总是企图搞市场投机,总是想搞个绕开生产力的捷径,搞个开放,搞个企业性质的转变,其结果就是整个中国投机气氛浓厚,实实在在干事情的人减少,倒卖之风盛行,导致胡温上台后国企卖完了只能卖地皮,急剧热烈。现在的政府中王牌已经没有了,三卖之后怎么办? 陕西落后的另一个原因是城市的虚假繁荣。由于西北地区原来建设的企业大多数倒闭,按照道理城市应该萧条起来,但是城市反而非常发达为什么?城市的商人都在为别人做嫁衣裳,仅此而已。西北地区的各个城市在实业空心化以后,转向卖东南沿海地区生产的百货,成为广东上海企业的经销商。比如陕西西安的康复路,过去只有一个批发市场,现在周边地区都是市场,规模很大,其实都在卖 南沿海地区生产的百货 。以西安和兰州为中心辐射整个西北,基本上一样。所以西北地区,尤其的各个大城市之间的物流业发展很快。“经商致富”成为时代特点。由于是经商致富,我们拿什么去换取 东南沿海地区生产的百货 呢?钱从哪里来?只有一条卖地皮、卖企业、卖资源。农村人没有什么可以交换的,只能等待落后,等待死亡。 这种情况导致农业大县的政府财政收入急剧减少,几乎到了崩溃的境地。在本世纪初期,西北地区大多数农业县的政府人员发不出工资,工资拖欠有的长达一年多,有的长达六个月。这些政府人员没有办法,当起了白道的黑社会,那一段时间中国的黑社会势力急剧发展膨胀。工商税务人员在街上乱收各种费用,包括工商费、各种税、卫生费、摊位费等等;乡村政府的各种摊派、三提五统、计划生育超生费等等;公路执法人员上路“创收”,乱罚款屡见不鲜;包括林业大县,比如甘肃武都徽县等地区的政府人员组织砍树伐树卖木材,曾经一度失控;公安机关积累了大量案件,由于没有经费无法破案。只有到了 2003 年以后,中央收入大幅度增加给贫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以后,情况才好了一点,到了容许卖地皮之后各个地区的政府财政似乎突然都好起来了。其实是一种虚假繁荣,危机很大。由于农村人没有用来交换的商品,所以他们持续地贫穷化,造成西部地区农村越来越穷。 根据我的观察,西部农业近十五年来 GDP 是倒退的,倒退的幅度在 30% 左右。理由是这样:第一,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可以说陕西农村基本上都是老人、病人、懒人、妇女、儿童的天下,凡是有知识有能力、年轻力壮的人多数出外打工,甚至定居到了城市;第二,目前广大农村,尤其是山区的土地大量撂荒,无人耕种,这是一种普遍现象;第三,农业商品的价格一直很低,没有效益,目前出外打工一天可以挣到一亩土地一年的收益;第四,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非常低,有效组织自从 1980 年以后基本没有了;第五,由于没有效益,农村的金融服务非常落后,技术人才外流明显。第六,大量的人才被政府和外地企业招募,造成农业人才非常紧缺。 陕西为什么贫困 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挤出效应在发挥作用。一方面,政府中集中了大量农业人才,拥有而不使用造成农村人才匮乏。另一方面,政府大量补贴大量投资农业扰乱了农业市场,农业企业不敢投资农业,大量企业处在观望之中。第三,政府的政策,尤其是包产到户政策破坏了农业生产的有效组织,导致农业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小邓破坏了农业组织之后。 陕西为什么贫穷,不可否认有天然因素,陕西是一个土地贫瘠、降雨较少,水热资源不够丰富的地区。但是这不是主要原因,陕西相对于其他西北地区来说还是天府之国。陕西落后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为原因。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14234 次阅读|38 个评论
应用于政务大数据展现平台的智能分析方法及展示的思考
wwh1295 2013-12-2 16:11
图 1 政务智能分析框架 1 、建设内容及目标 电子政务不断深入的应用需求和管理模式转变的内在驱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不断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基于由各部门业务数据库和统计数据库构建的省情政务大数据集,通过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等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空间相关性分析、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挖掘省情政务大数据集中多元数据的内在关联、时间空间分布及演变规律,并通过可视化技术加以展现,实现跨部门数据的协同分析和更高层次的决策支持。 在管理层面上实现由数据管理向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转变;在实践层面上实现由业务处理、在线办公向协同业务和协同决策等高层应用的转变;在战略层面上实现政府部门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向通过电子政务实现政府部门管理模式的全新转变。 2 、功能实现 2.1 面向主题的信息协同分析 传统的电子政务系统往往是面向单一部门或者领域的,且开放性较低,而对于反映省情的各主题对象,需要交换与该主题相关的各部门业务、统计数据,这些数据纷繁复杂,且元数据定义、数据采集、处理与统计方法不尽相同,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协同分析比对。 ( 1 )关键数据比对(数据一致性检测 )方法设计 对于反映省情主题的某些 相同或相似统计指标,不同部门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源可能有所差异,造成了数据的不一致性,衡量差异程度、提取异常值以及分析对目标值的影响,通过图表形式直观地进行关键数据的分析比对,更加科学地把握该主题的省情。 方法 / 模型 衡量差异程度 输入 采用不同部门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源的相似统计指标 输出 指标差异 展示 折线图 示例 输入 税收收入月统计数据(财政、税务) 输出 税收输入统计差异 展示 折线图 说明 例如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由于统计口径不同发布的税收收入会有一定的差额,输入两个部门税收收入的月统计数据,通过折线图的形式直观展示、分析比对,有利于更加科学、全面地反映省情。 方法 / 模型 提取异常值 输入 不同部门相同业务的原始数据 输出 异常数据元 展示 高亮 示例 输入 养老保险数据表(人社部门、卫生部门) 输出 异常值 展示 高亮显示 说明 例如人社部门和卫生部门统计的基本医疗保险相关数据可能存在差异,将相同业务数据表根据主键比对具体数据记录,进行一致性检测,发现错误的数据元素,有助于发现在数据录入或者其他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方法 / 模型 分析对目标值的影响 输入 采用不同部门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源的相似统计指标 输出 指标差异 展示 折线图 示例 输入 税收收入月统计数据(财政、税务) 输出 不同统计口径的税收收入月统计数据对年增长率计算的影响 展示 柱状图 + 折线图 说明 例如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由于统计口径不同发布的税收收入会有一定的差额,这对于税收年增长率这个目标值的计算有一定的影响。输入两个部门税收收入的月统计数据,并分别计算年增长率,通过柱状图 + 折线图的形式直观展示、分析比对,反映不同统计结果对宏观数据计算的影响。 2.2 基于知识发现的辅助决策 面对海量、异构和快速更新的全量政务大数据,“数据丰富而知识贫乏”的问题尤为突出,这对于宏观、科学、全面、深层次地把握省情提出了挑战。政务智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机遇,从不断扩充的模型库、知识库、方法库中提取出适用元素,综合运用各类大数据分析技术,从跨部门多元大数据中提取出省情相关的隐含、潜在有用的隐式或显式的知识,以提供更高层次的决策支持。 ( 1 )多元政务对象关联分析方法设计 通过对多元政务对象的时间序列数据或空间分布数据的分析、挖掘,判断其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支持度、置信度和关联规则的可视化展现。 方法 / 模型 时间序列数据相关性分析 输入 可能存在相关关系的统计指标或实时监测数据 输出 指标相关性 展示 柱状图 + 折线图 示例 输入 全社会机动车拥有量月统计数据和 PM2.5 月平均值 输出 两者相关关系 展示 柱状图 + 折线图 说明 例如全社会机动车拥有量和 PM2.5 之间可能存在着正相关,同一时间段台风、暴雨、滑坡、泥石流灾害数之间也可能存在着正相关。对于同一类关注内容,可以根据先验知识选取若干可能存在相关性的指标,通过勾选多选框进行图表展现;也可以对其深度挖掘,找出关联性强的两个或多个指标。对于不同时间段相关性支持度的变化情况也可以看出一些宏观政策的成效,例如上面所说的全社会机动车拥有量和 PM2.5 ,由于扩大了黄标车限行区域,两个指标间的相关性可能会减弱。 方法 / 模型 空间数据相关性分析 输入 各空间单元(行政区划)某统计数据、地图矢量数据 输出 空间相关性 展示 散点图 示例 输入 福建省各县人口密度 输出 人口密度空间相关性 展示 散点图 说明 例如通过县域人口密度数据和地图数据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计算,并以散点图的形式呈现。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第三象限内分布的县域单元数量远多于第二、第四象限内单元数,表明各县域单元之间人口分布大多呈空间正相关性,即县域人口分布之间异质性表现并不突出。 方法 / 模型 关联规则挖掘 输入 关联对象数据 输出 关联规则及其支持度、置信度 展示 表格 示例 输入 案事件数据集 输出 案事件强关联规则 展示 表格 说明 例如通过公安部门统计的诈骗、抢劫、入室行窃类案件数据的关联规则挖掘,挖掘出犯罪类型、动机、手段之间的强关联规则,有利于公安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布防。 ( 2 )政务时空数据异常检测方法设计 综合考虑往年同期以及连续分布的政务主题数据,对数据的时间空间分布的异常值进行自动提取和地图可视化展示。 例如日刑事案件数量的的变化情况,通过日历图、时间环等可视化表现形式可以直观地反映案件高发时段(“离群值”),通过与往年同期数据的比对以排除犯罪的季节性影响,分析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异常值”);通过对案发地地理坐标的聚类分析,发现其在某一时段的高发区域。 方法 / 模型 时空异常值提取、展示 输入 政务对象时空数据 输出 异常值(或离群值) 展示 日历图、时间环等 示例 输入 环境质量检测数据 输出 环境质量时间分布及异常值 展示 日历图 说明 例如输入环保、气象部门每天发布的空气质量指数,通过日历图的形式将每天的空气质量分级显示,有助于发现空气质量时间分布的异常。 ( 3 )省情宏观数据预测方法设计 通过对直接反映或间接影响经济等主题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利用相关预测模型、方法,预测未来经济或其他省情指标的走势,从而制订出合理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方法 / 模型 省情宏观数据预测 输入 与省情主题相关的若干指标数据、预测模型 输出 省情宏观数据预测数据 展示 折线图 示例 输入 往期主要价格指数: CPI 、 PPI 、 P_I 、 P_GDP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GDP 平减指数) 输出 主要价格指数预测 展示 折线图 说明 例如对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宏观经济数据,可以选取影响该数据的若干指标,并输入相关预测模型进行计算,获得对未来该省情指标的预判。 ( 4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方法设计 通过多个图层的叠加和逻辑运算,联系多个数据层的属性,产生新的属性关系和空间关系,以获得空间隐含信息。综合运用缓冲区分析、连通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对省情对象空间分布状况提供直观展现,为用户分析其合理性提供辅助决策。 例如通过对避难场所数据层的缓冲区分析,并叠加重大危险源图层,分析避难场所的覆盖范围是否全面;通过对道路图层的连通分析,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道路阻断或无法连通的情况,为应急管理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 模型 图层叠置分析 输入 省情对象点、线、面图层 输出 新属性和空间关系 展示 地图、表格 示例 输入 高速公路分布、城市中心点位置 输出 城市中心与最近高速公路的距离 展示 地图、表格 说明 例如输入全省高速公路分布线图层和城市中心点图层,进行叠置分析,计算每个城市中心点距离最近的高速公路的距离,对于高速公路布局和交通状况有宏观的把握。 方法 / 模型 缓冲区分析 连通分析 输入 省情对象点、线、面图层 输出 新属性和空间关系 展示 地图 示例 输入 应急避难场所、主要道路图层 输出 应急避难场所覆盖范围及连通情况 展示 地图 说明 例如输入应急避难场所点图层和主要道路线图层,通过对避难场所的缓冲区分析以及道路的连通分析,直观展现避难场所分布的合理性、覆盖范围以及交通便捷程度。
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位心理谘询师对恐狂症的中肯分析
热度 12 yanjx45 2013-11-24 08:23
一位心理谘询师在本博客中留言,对恐狂症作了中肯的分析,对恐狂症患者提出了有益的忠告。 现将该留言和本博主的回复转载如下,希望对恐狂症患者们能有所帮助。   prinna 2013-11-23  19:32 刚刚发了问题后,阅览了这里一些网友的评论,觉得很有意思。 我本身是国家注册三级心理咨询师,平时也在所住社区承担一些免费的心理咨询。 在这里,大多数网友表现出明显的、典型的强迫症症状。小概率事件人人都有几率,正常人能够识别其发生概率并且自然忽略或转移注意力,而强迫症患者则无法摆脱强迫思考,痛苦不堪。 强迫症分为行为强迫和思维强迫,行为强迫的典型表现为反复洗手,反复确认开关阀门有没有关好,对一些声音和视觉现象强迫敏感...。思维强迫则表现为无法控制地去思考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担心一些小概率事件,恐艾症、恐狂症,都属于这一分支。也有单独将其划为疑病症的,但我认为其应该属于强迫范畴,和一般疑病症还是有所区别的。 其实,广大网友在这里反复咨询严教授,是希望能够排除小概率的可能,从严重的心理冲突所产生的巨大的压力中释放出来,但效果往往不好。正确的治疗方法是应该依照森田疗法,带着神经症状维持目前的工作和学习生活,该干什么干什么,慢慢的消除神经交互,从而好转以及康复。 强迫症在人群中发病率大概在5%,属于神经官能症。如果影响了正常生活,应该接受正规心理治疗。 希望大家能早日痊愈! 博主回复(2013-11-23  21:37) : 你讲的都是内行话。 我们单位设有狂犬病检测中心。其实绝大多数人接种狂犬病疫苗后都没有必要来检测抗体,迄今十余年来来我们这里检测抗体的人几乎100%都是抗体阳性。不听劝阻前来检测的人中,95%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应当寻求你这样的心理学专家的专业治疗,国内目前对此还认识不足,一般群众中更是普遍存在各种认识误区。 我们作为狂犬病方面的专业研究人员,对于恐狂症的治疗似只能发挥辅助作用。希望你们这些心理治疗的专家今后能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有趣的是,这位心理谘询师自己也会有关于狂犬病延迟接种方面的问题。由于他所提出的问题也有相当的代表性,所以在此将所提问题和我的回答一併转载如下: prinna 2013-11-23   23:01 严教授,我是19楼和17楼。谢谢您的回复,虽然只是半业余的,但如果有可能,我可以在网上为各网友做免费的心理疏导。但…您还没回答我自己提的问题呢。我自个儿也在今年过年的时候被狗伤了,具体问题见下……。学过点心理学也会被狗咬的呀。。见笑见笑。 prinna 2013-11-22 23:47 严老师您好,我在2013年2月3日被一只野狗咬伤手掌,伤口较深,有出血,至今约9个月。野狗之后逃窜,无法实施十日观察法。当时没当回事儿,就冲了冲,擦了红霉素,没有进行任何其他处理,也没有注射狂犬病疫苗。近日无意在网上获知狂犬病潜伏期最长为六年,心中有所顾虑,为了以防万一想去医院补打疫苗。我有三个问题: 1. 已经九个月了,现在去注射狂犬疫苗是否还有意义? 2.网上查到延迟注射,有两种注射意见,一个是常规的5针(0, 3, 7, 14, 28),而另一种说法说是延迟注射的话第一针剂量要加倍,那种意见正确呢? 3.注射疫苗同时还要不要在原伤口处(已愈合,无疤痕)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谢谢您的帮助! 博主回复(2013-11-24  07:10) : 我的一般建议是:超过一年的暴露可不予理睬,超过半年的可按预防性方案接种3针:第0、7、21(或28)天各接种1针。如心理负担重,超过一年的也可按超过半年的方案来处置。    超过半个月的通常不用接种免疫球蛋白,但接种可能有益而肯定无害。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32749 次阅读|29 个评论
以“广义事故观”解读医患暴力事件
热度 9 lanxum 2013-11-3 16:58
以“广义事故观”解读医患暴力事件 131103 李健 最近,10.25温岭杀医事件引起全社会关注,科学网上也有各种各样的讨论。医患暴力事件为何频频发生,如何有效避免? 这点应该肯定,发生医患暴力事件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包括医生,也包括后来成为杀手的患者(几乎没有患者一开始就想伤人或杀人),从这个角度看,医患暴力事件也可视为“事故”,因为“事故”是人们不期望发生的、造成了损失的意外事件。通常人们所认为的事故只局限于工厂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等等,这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属狭义的事故观,实际上,广义的事故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如刑事犯罪、如恐怖活动、如空气污染、如领导错误决策、如财务记错帐目、如忘记还钱造成彼此误会 等等,因为它们都具有“事故”的本质属性——不期望发生并且造成了损失,而无论这种损失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这样的广义事故观,是基于“大安全”理念和“行为安全”的行业共通性认识。 广义事故观和“大安全”理念有助于人们对各种各样的“事故”进行科学、理性地认识与判断,并以科学的事故分析方法,努力找到“事故”发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以及根源原因,从而做好未来的事故预防。 医患暴力事件(事故)分析 1 、事故源于事件的累积——医患矛盾日积月累、案发前苗头事件多次显现 按海因里希(Heinrich)事故法则,300起事件(未遂事故)导致29起轻伤、29起轻伤导致1起重伤或死亡事故。Heinrich强调的是要关注和管理好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accident)的事件(incident),否则,一旦事件累积到一定程度(量变),就会引发或可能引发人们不期望的质变(事故)。这里的“事件”可理解为虚惊事件(near-miss)、差点出事(close call)或危险事件(dangerous occurrence),尽管事件没有引发事故,但它已“暗地里”成为事故的导火索。 医患暴力事件何尝不是如此?10.25温岭杀医事件的凶手连恩青在案发前,因为一年前做了鼻中隔纠偏手术后,一直在说自己 “鼻子不通人难受”、“头疼”、“整晚睡不着觉” ,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 CT复查 ,但结果显示并无任何异常,去其他医院检查的结果也一样,而这时几乎可能的是,连恩青在脑子里形成了 “是因为手术出错才导致他有术后不适的感觉” 这样的思维, 后来和医院协调多次未果 (下划线为引发后来杀医“事故”的事件)后愤而选择了极端的手段来报复给他治疗的医生(“事故”发生了)。 连恩青的妹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哥哥最大的纠结就在于“鼻子难受,但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是好的, 没有人回答他的疑惑 ”;连父说,今年连恩青开始频繁到医院投诉,“ 至少有四五十次 ”;温岭医院院长助理称,“ 连恩青在投诉时多次掉泪、下跪请求复诊,偶尔言语激烈,院方曾建议家属带其看心理医生 ”;温岭医院一位匿名的医生也告诉记者,“ 一个月前,医院曾发生过一医生与患者纠纷事件 ,患者家属经常到医院辱骂,甚至动手拉扯医生,医生报警后,警察只是对闹事者口头警告,并认为这属医疗纠纷,何况没有发生实际的人身伤害,应由医院自行处理”,这位医生还称,“杀医案发生后,该患者家属再次到医院威胁主诊医生时,警察迅速赶到现场,对当事人采取了行政拘留”...... 从疑惑、抱怨到纠纷、投诉,从辱骂、拉扯到暴力伤害,这就是“事件”到“事故”渐进累积、演变的逻辑。如果我们的医院、我们的警察都能够关注并高度重视案发前的这些苗头“事件”,医院也能尽力和最大限度地给予连恩青“解决的出路”,或许杀医“事故”就不会发生了。 2 、再完备的应急措施也避免不了事故——安装门禁、增设警铃、保安升级、备辣椒水防身 灭火器、消火栓是为了当火灾事故时,灭火和减少火灾损失的消防应急设施,但光有这些设施解决不了火灾的发生,防范火灾得靠日常消除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检查。 温岭事件发生后,最近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公安部联合发文,要求医院“每20张床配一个保安”来应对频发的医患暴力事件,两年前曾发生过耳鼻喉主任被患者砍伤的北京同仁医院为了保护医生权益,在各诊室配备辣椒水用于防身。有了保安、门禁和警铃,杀医事件就不会发生了吗,备了辣椒水,把患者当成假想敌,医患之间矛盾就能缓解?十分理解卫生部等相关部门,也理解医院和医生,当下,此纯属无奈之举,但要提示的是,李克强总理“要求高度重视因医患矛盾引发的暴力事件”可不仅仅是“保安升级、备辣椒水”这样的简单问题。 3 、重视设备本质安全,也要重视人的行为安全——提高医疗技术、提高医生职业技能 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是工厂安全生产极为重视的防范事故发生的手段,本质安全的意思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设施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同样,我们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也存在“本质安全”的问题,比如温岭杀医案的凶手连恩青接受的是“双侧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微创切除术”,由于下鼻甲靠前靠内且体积较大, 容易被误伤导致患者术后得上“空鼻综合症” ( ENS,即 鼻甲过分切除 导致继发性鼻腔黏膜萎缩及一系列伴发症,是一种后果严重、难以医治的医源性并发症,来源: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 ),出现鼻咽干燥、肺部难受、鼻子堵塞、精神压抑感、睡不着觉(这些和连恩青所抱怨的感觉一样),而且有观点指出“涉及鼻甲黏膜破坏性的手术均须禁止,例如激光烧蚀、严重电灼等”,这些证明了现代医疗技术和设备并不是“本质安全”的,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这和工厂的本质安全是一样的道理。 根据事故统计分析,几乎90%以上的事故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从“大安全”范畴看,不仅包括工厂,也包括医院,医生出现误操作、误诊的事件比比皆是,如给病人打错吊瓶的、皮试青霉素阴性、阳性搞混的等等,尽管人出错难免,但对人命关天的医疗,应该更要引起重视。还说刚才的鼻甲切除,手术是医生在操作设备和使用工具进行的,目的是扩大鼻腔容积,但由于医学是门经验科学,每个操刀的医生技术、手法不同,会造成鼻腔扩容后的空间“度”不一样,而无限度地扩大(过分切除)或者误伤到鼻黏膜组织则是导致刚才说的术后“空鼻症”的直接原因,以事故的观点看,这样的医生操刀行为就是不安全的(这里主要是指责任心不强或技能水平不高的行为)。 所以说,杜绝医疗事故发生和工厂防范事故都存在两个方面的手段,即本质安全和行为安全,其广义的理解是一致的。 CT pictures depicting different types of abnormal nasal anatomy following turbinectomies that result in ENS. 4 、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源原因——医疗体制、医患关系 安全生产事故的致因因素一般可分类为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根源原因,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逻辑性很强的事故致因链,实践中,对事故越往后分析就越透彻,对事故预防就越有价值,遗憾的是,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对致因链最深处的根源原因“组织的安全文化、组织的管理体系”探讨得还十分欠缺,仍停留在直接原因的调查上和责任者的处罚,即使间接原因也分析得比较笼统和公式化(以前的博文我已做过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源原因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从众多事故现象中挖掘出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是为了从源头上进行防范和治理事故。 反观医患暴力事件的分析也如此,不找出根源原因、不逐渐解决根源问题,医患矛盾仍会逐渐加剧,杀医事件就停止不了。至于医患事件的根源已成老生常谈:医疗体制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专家号“白菜价”、医患之间被异化了的金钱关系、医患沟通、人性关怀等等。最近有分析提出的由于“医患间知识、信息不对称”,而提倡要大力医学科普,这个做法就是有价值的“源头”治理,科普要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医学的意义和局限,来改变一些患者错误的思维链条,从而减少医患悲剧,如‘治不好未必是医生的错’”…… 以 “广义事故观”的角度看,除了医患暴力事件,象近期发生的“复旦投毒案”、“小贩夏俊峰刺死城管案”等事件,都可视为“事故”,因为它们都符合事故发生的机理以及都不是人们期望发生的、并且造成了损失。 备注:本人非医学专业,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出错之处,请专家指正。 相关: 由 “ 复旦投毒案 ” 看安全观 复旦投毒案的“自身原因”:黄洋没有“读懂”林某 广义看,任何事故 100% 都与“人为因素”有关 参考: 80例医源性空鼻综合征原因分析.pdf (湖北荆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 姜义道) 医源性空鼻综合症(北京健宫医院 王先忠) 小心把人逼疯的空鼻症 从心身医学再思“温岭杀医”事件
个人分类: 广义安全观|3466 次阅读|25 个评论
案事件时空分析与预测研究现状
wwh1295 2013-11-1 19:49
案事件时空分析与预测研究现状 1 犯罪时空分布研究 地理学第一定律中所说的相近可以理解为空间距离或者时空邻近度,犯罪时空分析的相关研究也发现案事件的时空分布不是随机和平均分布的,而是存在一定的集聚性,倾向集中于某些热点区域 ( hotspots ) ,在空间意义上指一个可识别的边界里的犯罪聚集地点或区域,在时间意义上指犯罪高发的时间点或时间段。针对与犯罪数量分区统计呈现出的区域“统计数据”、案发位置在时间、空间上表现出的 “ 离散点” 和在此基础上的“时空轨迹”这几种形式,对于犯罪空间分布的研究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1 ) 基于区域统计数据的时空自相关分析 研究人员一般采用全局和局部相关性这两种指标来度量案事件的集聚程度。全局空间自相关 ( GlobalSpatial Autocorrelation ) 用于描述区域单元案事件的整体分布状况,以判断其在空间上是否存在聚集性, Moran’s I 、 Geary’sC 、 Getis-Ord’s G 和连接数是常用的检验统计量。局域空间自相关 ( Local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LISA ) ,包括 Local Moran’s I 和 the Getis-Ord’s Gi/Gi* 两种衡量指标,是以用来检验案事件局域平均值显著不同于全局平均值的指标。而这一指标的定义域犯罪热点的描述不谋而合,因而被普遍接受为描述研究区域内犯罪热点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指标。 上述方法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空间分析的方法,描述了案事件空间分布的静态或者时间序列特征,在反应案事件时空相关性方面的研究实际上只是扩展了一般意义上的空间自相关的概念,例如,局部空间 Moran’s I 系数可以扩展为局部时空相关度量: 其中, 为 t 时刻空间位置 i 属性值 的标准化形式, 为 t - τ 时刻空间位置 i 相邻位置 j 属性值 的标准化形式。局部空间 Moran’s I 反映了 t 时刻位置 i 属性值与 t - τ 时刻位置 i 相邻位置属性值的局部时空自相关程度,可以用于判断案事件局部时空热点或高发区域。自从剑桥大学的 Martin 和 Oeppen ( 1975 ) 首次提出时空自相关 ( Space-time Autocorrelation ) 函数的概念后,学者对模型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先后出现了时空自相关移动平均模型、时空多模式融合模型等。但是近年来相关理论、方法研究发展较为缓慢,目前在具体应用于案事件时空分析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 ( 2 ) 基于离散点的时空聚类分析 时空聚类分析是时空数据挖掘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也是计算机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领域交叉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在犯罪时空分析中反映案事件的聚集中心、聚集程度和时空分布趋势等特征。目前,时空聚类方法主要包括时空扫描统计、时空密度聚类以及时空混合距离等方法,如图 1 所示: 图 1 时空聚类分析方法 时空扫描统计的主要思想是预先定义一个由空间距离为半径、时间间隔为高度的圆柱体时空扫描窗口,以每个时空实体为中心进行扫描,借助统计检验的方法确定案事件发生的聚集区域。时空密度聚类是在 DBSCAN ( Density-Based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 算法的基础上考虑了时间维,发展成为基于密度的时空聚类方法 ST-DBSCAN ,定义相邻时间点为时间邻近或引入时间半径来对 DBSCAN 方法进行扩展。 Pei ( 2010 ) 还提出了一种基于 K 阶邻近距离时间窗,将时空点过程分解为聚集部分和噪声部分,再将聚集部分连接成时空簇实现时空聚类的方法,该方法对挖掘多种犯罪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时空混合距离目前主要用于地震聚集模式的提取,其融合了时间、空间以及相关地震参数,定义了用于描述时空事件的时空混合距离,并以此来进行时空聚类分析。 Nakaya ( 2010 ) 将日本京都地区两年的街头盗窃案数据置于时空立方体中,结合时空扫描统计和时空密度聚类两种分析方法进行时空聚类研究,很好的识别出研究区域内的犯罪热点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柳林 ( 2012 ) 基于 “ 时-空综合” 视角,结合 Kernel 密度估计发和 ISODATA 聚类算法,提出了一种对犯罪空间进行时空综合分类的新思路,并利用某市入室盗窃案数据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时空聚类方法对犯罪空间分布模式识别的有效性,对于犯罪地理理论研究和犯罪防控实践决策有重要意义。 ( 3 ) 基于时空轨迹的分布分析 时空轨迹 ( Trajectory ) 是移动对象的位置和时间的记录序列,在案事件时空分析中表现为一组或多组犯罪主体或客体的活动轨迹。这种分析方法主要适用于跨越多个地点、多个场所并且连续发生的刑事案件,包括系列案件、流窜案件、涉车案件和团伙案件等。在传统的案事件数据库中,通过数据清理、维规约和关联分析等方法可以获得上述部分案件的时空轨迹信息,随着卫星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车载传感器、实时视频监控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获得犯罪时空轨迹数据变得更加方便。时空轨迹数据的表达,即通过模型重构时空轨迹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基于全局回归模型的时空轨迹数据表达、基于局部插值模型的时空轨迹数据表达、基于领域知识模型的时空轨迹数据表达等。为了从海量的时空轨迹数据中提取出相似特征、识别出异常轨迹,发现其中有意义的模式,时空轨迹聚类分析被广泛应用与分子化学、气象学、体育学等领域。常用的时空轨迹聚类方法主要包括时间全区间相似聚类法、全区间变换对应相似聚类法、多子区间对应相似聚类法、时间聚焦聚类法、单点对应相似聚类法和无时间区间对应相似聚类法。这些聚类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在不同的时空维度和尺度下,通过定义相似的轨迹特征和轨迹间距离来对研究的时空轨迹数据进行聚类与特征提取。但是,将最新的时空轨迹分析方法应用到犯罪领域的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特别是对于多年份、大范围的海量案事件时空轨迹数据,传统的轨迹分析方法很难提取出隐含的有用信息和模式,对辅助侦查、犯罪预防和打击起很难起到实质性作用,这方面还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 2 犯罪时空演变与预测研究 研究表明,大部分案事件发生很小一部分地区或时段内,且与少数犯罪行为者有关,这个环境犯罪学领域的 “ 二八原则 ” 意味着我们可以根据案事件时空分布的模式中寻找演变规律并对中短期犯罪做出预测,从而为警力部署、调配和犯罪预防、打击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主要有以下几类方法: ( 1 ) 时空序列预测分析 时空序列预测是在对时空序列数据分析、建模的基础上做出的预测,是时间序列分析在空间上的扩展,依赖于模型的构建。 Cliff 等人 ( 1975 )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并纳入空间相关性的考虑,首次提出了时空序列建模的框架。 Martin 和 Oeppen ( 1975 )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时空相关性,并首次提出了时空自相关移动平均模型 ( spatio-temporal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STARMA ) ,该模型创造性地用时空延迟算子 ( space-timelag operator ) 的形式表达时空变量手时间延迟和空间延迟的共同影响,使其成为真正的时空一体化模型,也在犯罪预测方面有过很多成功的应用案例,例如缪丽娟等 ( 2010 ) 利用时空序列分析探索了如何对连环犯罪进行预测。在对非平稳、非线性的时空过程进行建模的研究方面,研究者结合层次贝叶斯模型、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等方法对传统的 STARMA 模型进行了改进,在具体应用中提出多种时空序列混合模型。随着案事件时空数据的迅速增长,探索基于数据驱动的时空序列建模的新方法,以满足新形势下对犯罪预测的要求显得很迫切,人工智能 ( ArtificialIntelligence, AI ) 领域的发展为时空序列建模、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时空序列神经网络模型 ( STANN ) 、时空序列支持向量机模型 ( STSVR ) 等相继被提出。王佳璆等 ( 2007 ) 提出基于动态回归神经网络的时空数据预测模型 ISTIFF ( Improved STIFF ),对森林火灾进行了准确有效的预测。该模型构建了一个随机的时间序列模型获得每一个空间上相互独立部分的时间预测,然后建立动态回归神经网络 ( DRNN ) 发现隐藏的空间关系,最后用统计回归方法把时间和空间预测整合起来,得到时空一体化的预测结果,从而实现时空和高维的耦合。 ( 2 ) 点模式时空预测分析 点、线、面构成空间模式的基本元素,其中点模式有具有构成线和替代面的最基本的空间意义和作用。利用点模式进行时空预测分析有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案事件的演变规律和变化过程,其基于离散点犯罪热点探测、距离衰减函数、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并结合了犯罪学中环境影响、主体理性选择等理论,建立犯罪时空选择模型, Xue ( 2006 ) 利用这一方法对系列犯罪的行为人居住地案事件发生的时空概率做出很好的预测。 Groff ( 2007 ) 依据日常活动理论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主体模拟 ( Agent ) 的犯罪时空模型,如图 2 所示: 图 2 基于 Agent 的抢劫犯罪模型 并运用于西雅图的抢劫犯罪预测,很好的再现了其空间犯罪热点的形成、变化过程。国内也有学者基于该模型进行改进,将模型中的主体设定为实施犯罪的罪犯 ( criminal ) 、容易成为受害目标的平民 ( people ) 和负责保持社会秩序的警察 ( police ) ,每一类主体均被赋予了移动、记忆和决策三类属性并进行各自的工作流程模拟,对模拟犯罪时空变化和预测犯罪热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趋势起到较好的效果。 3 数据可视化技术在犯罪领域的研究、应用 数据挖掘的算法本身非常复杂,挖掘过程较为抽象,结构通常难以理解。可视化技术可以从复杂的多维数据中产生图形展示客观事物及其内在的联系,从而丰富科学发现的过程。同样在犯罪领域,犯罪制图学 ( CrimeMapping ) 的兴起,让犯罪知识、关系、模式、特征和趋势描述变得清晰、直观、易于理解,在犯罪信息专题图、犯罪 “ 热点 ” 分析、案件侦破、指挥调度与决策、犯罪预防、目标跟踪等方面应用广泛,并且起到很好的效果。通过犯罪制图所呈现出的犯罪空间模式和犯罪形态的空间特征,可以进一步研究犯罪形成的地理空间环境、分析犯罪行为产生、蔓延的原因,确定空间盲区和犯罪热点。 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伯吉斯 ( Burgess,ErnestWatson ) 在研究城市犯罪过程中提出的犯罪生态学论、犯罪同心圆论和社会解体论成为犯罪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也为犯罪制图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空间维度上,犯罪热点的不同表现形式有其各自的理论描述和原因分析,对应在地图上有点状、空间椭圆、格网、缓冲区等几何展现形式,对于面状表面的犯罪表示方法,多采用以核密度为基础进行空间插值的方法,选择估计窗大小以控制表面的平滑程度。此外还有专题图、统计描述等传统方式。 对于犯罪制图在案事件时间维度表达方面,研究人员引入时间轴、时间环以及改进的专题图来展示犯罪热点时段;而在时空维度综合表达方面,通过格网分区分时段统计数据,采用时空立方体模型,实现犯罪热点时空互动表达。对于多元、多模式的复杂犯罪挖掘和可视化,郭殿升 ( 2006 ) 基于自组织映射 ( SOM ) 这个用于聚类和高维可视化的无监督学习算法,设计出一套用于多元时空可视化分析的开源系统 VIS-STAMP ,通过自组织映射图、平行坐标系、时空矩阵图和聚类图的联动分析,以发现犯罪的时空分布模式的差异性以及时空演变的规律性。 参考资料: 刘大有 , 陈慧灵 , 齐红 , 等 . 时空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3,50(2) : 225-239. 唐杰 , 梅俏竹 . 数据挖掘学科发展报告 . 北京:清华大学 ,2013. 王家耀 , 魏海平 , 成毅 , 等 . 时空 GIS 的研究与进展 . 海洋测绘 ,2004,24(5) : 1-4. 龚玺 , 裴韬 , 孙嘉 , 等 . 时空轨迹聚类方法研究进展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30(5) : 522-534. ChengT, Li Z. AMultiscale Approach for Spatio-Temporal Outlier Detection . Transactions in GIS ,2006,10(2) : 253-263. KulldorffM, Heffernan R, Hartman J, etal. A space-time permutation scan statistic for disease outbreak detection .PLoS Medicine,2005,2(3):216-224. BirantD, Kut A. ST-DBSCAN:An algorithm for clustering spatial–temporal data . Data and KnowledgeEngineering,2007,60(1):208-221. WangM, Wang A P, Li A B. MiningSpatial-temporal Clusters from Geo-databases .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Science,2006,4093:263-270. 唐建波 , 邓敏 , 刘启亮 . 时空事件聚类分析方法研究 . 地理信息世界 ,2013,11(1) : 38-45. 邓敏 , 刘启亮 , 王佳 , 等 . 时空聚类分析的普适性方法 . 中国科学 : 信息科学 ,2012,42 (1) : 111-124. Pei T,Zhou C H, Zhu A X, et al. Windowed nearest neighbour method for miningspatio-temporal clusters in the presence of noise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2010,24(6):925-948. 陆娟 , 汤国安 , 张宏 , 等 . 犯罪热点时空分布研究方法综述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4) : 419-425. 陈鹏 , 疏学明 , 袁宏永 , 等 . 时空犯罪热点预测模型研究 . 系统仿真学报 ,2011,23(9) : 1782-1786. Guo DS, Chen J, Maceachren A M, et al. A Visualization System for Space-Time andMultivariate Patterns (VIS-STAMP) .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IEEE Transactions on,2006,12(6):1461-1474.
5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遗传学时代
benlion 2013-9-27 11:02
- 系统医学意在何处?( 5 )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有仙则灵。 19 世纪达尔文进化论、孟德尔遗传学和贝尔纳实验医学,进入实验生物学的时期, 20 世纪生物物理学、分子遗传学和生物技术发展。 20 世纪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纳米科学和生物科学等同时发展, 60 年代系统生物学提出 – 系统论的生物系统研究,理论的数学、计算生物学建立, 90 年代技术的化学、纳米生物学发展和系统医学提出 – 结构论和遗传学、生物工程等 * 。 结构论,起源于心理物理学的格式达学派、进化与发育的形态发生场理论,而后,自组织系统和混沌、分维、耗散结构等理论,以及晶体、花卉等结构稳态分析和中医药理论的图论、网络和拓扑学模型方法等,进而,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的结构整合、动态调控和分层建构等理论。 系统科学和非线性数学,对生物系统网络的结构稳态与动力学、路径分析, 2003 年之后,已经成为系统生物学的关键方法。2004年A-L.Barabási提出网络生物学概念, 2007 年 DB.Kell 论及系统生物学的结构建模方法, 2008 年 S.Benner 论述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结构论机理。 世界生命科学,经历 20 世纪的发展,进入 21 世纪的系统生物学时期。 形成了领先的几个国际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 以色列 – 魏兹曼科学院等; 欧洲 – 瑞士 ETH 大学、德国 Rostock 大学、挪威整合遗传学中心、丹麦 DTU 大学等; 英国 – 牛津大学、曼切斯顿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 日本 – Keio 大学、东京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等; 美国 – 西保留地大学、 MIT 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贝克利大学和西雅图系统生物学、文特尔研究所等,以及 Jackson 实验室等。 注 * : “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 - 系统医学与生物工程 -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为对应关系。 - (待续 – 系统生物学人物) -
个人分类: 2013|18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标准题录数据在情报研究中的基本作用
热度 2 chenyp1985 2013-8-23 09:16
最近,博主和诸多图书情报的从业人员探讨、宣传标准情报分析在科技情报分析中的作用,很多业内人士表示十分认同,让我倍受鼓舞。因为,我自己始终认为标准作为重要的科技情报源,理应在科技情报、竞争情报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过,诸多科技情报人士对于标准数据获取不如科技期刊和专利数据的时候,博主觉得有必要和将了解的标准数据的情况和大家分享一下了。 相比,目前很多图书情报人员都能够普遍的使用TDA等工具开展基于国内外科技期刊题录、专利题录的情报计量分析了,事实上,基于标准题录数据的情报分析也是可以做的。这里讲几个问题。 第一,标准题录数据的获取问题。 整体性的标准题录获取可以通过国家标准馆获取,就像专利数据可以通过国家专利局获取一样。不同的是,目前专利数据还可以通过中间商获取,标准数据目前由于版权制约,尚不能实现。 但是无论如何,标准题录数据可以通过国家标准馆购买(010-58811337)获得。 第二,题录分析工具的问题。 目前标准情报分析确实没有TDA\CITESPACE等工具的辅助,但是事实上,工具只是分析的辅助手段和可视化显示手段,懂得基本的分析方法就可以开展基于标准题录数据的情报分析了。 第三,标准情报分析方法的问题。没有掌握标准情报分析方法恐怕是大家开展标准情报分析最大的障碍了。一方面,大家可以通过学习标准化知识来掌握,另一方面,也可以委托国家标准馆代为开展本项工作。 注:国家标准馆正筹备标准情报分析的培训工作,具体详情日后通知。
309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发招聘启事:国家标准馆长期招聘兼职科技信息分析人员
chenyp1985 2013-8-15 16:16
国家标准馆(national library of standards)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标准文献、图书、情报的服务机构,隶属于国家标准馆。现业务发展需要,招聘兼职科技信息分析人员数名。具体要求如下: 岗位:科技信息分析员 岗位职责:通过某专(行)业领域国内外各类科技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编译、整合、提炼、再挖掘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提供国内外产业、技术、市场、政策等最新信息动态。 招聘要求: 1. 硕士及以上学历,理工科、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管理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优先; 2. 英语六级以上,了解自身学科国内外专业前沿信息,掌握同所学专业领域相近的行业发展近况; 3. 对标准文献及标准化有一定了解者优先; 4. 掌握其他第二外语者优先; 5. 对生物医药、能源、物联网、智慧城市、风电等行业领域有了解者优先。 其他信息 : 本岗位不必坐班,但要求能按时完成工作要求。 有意者请发简历(简历中不必涉及学生会社团活动等信息)至 zhaopin20130815@126.com ,我们会不定期安排面试,择优录取。 联系人:陈先生 Email: zhaopin20130815@126.com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邮编: 100191
19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案事件数据仓库构建及分析笔记
jojo199084 2013-7-25 12:02
公安厅案事件数据的清洗包括:年份清洗(即只保留 2005-2012 年的数据) -- 案件类别和数据冗余清洗 -- 去除派出所为 null 的记录 ( 此时 x 、 y 坐标均也为 null) -- 只保留福州五区八县案件信息 -- 最后取 2005-2010 年数据分析。 注: 一、 案件类别和数据冗余清洗包括: 1、 案件类别清洗(多种类别变单类别); 2、 同一时间,同一 x 、 y ,同一类别冗余清洗; 3、 同一名称,同一时间且 x 为 null 的冗余清洗; 4、 同一时间,同一名称且名称非 null 的冗余清洗。 二、 去除派出所为 null 的记录的原因:此数据无区域维因此分析无意义。 三、 以上数据清洗时去除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数据,因此对后面的数据分析并不会产生影响。 数据清洗后,首先开始构建维度,对于案事件而言,此处构建了五个维度,分别是历史时间维、小时维、案件类别维、派出所维、行政区划维。 其中历史时间维分为年季月日,如下图所示: 小时维则对 24 小时按人类生活习惯及昼夜规律进行了归类整理,如下图所示: 案件类别维则根据案件情况进行了分级整理,如下图所示: 派出所维则分为市局、分局及分局所管辖的派出所,如下图所示: 行政区划维则包括福州市的五区八县,如下图所示: 维度建好后导入数据和表、并创建映射、构建立方体,由于存在部分数据有多种数据类别的情况,如:有些案件即是强奸案又是杀人案,因此此处的立方体有分类别分析和没分类别分析两种,且又将时间维分为年季月日和分时段两种,因此此处构建了四个立方体,分别为:福州市案事件分时段空间分析立方体、福州市案事件类型分时段空间分析立方体、福州市案事件历史空间分析立方体、福州市案事件分类别历史空间分析立方体。 下面,首先,来看一下 立方体一 :福州市案事件分时段空间分析立方体,此立方体 包括派出所维,行政区划维,小时维。如下图所示: 此立方体映射为: 注: JOINER 是联接器、 EXPRESSION 是表达式、 AGGREGATOR 是联集器、 DEDUPLICATOR 是消除冗余器。(其中联接器和联集器的差别在于联接器不能写表达式,输入什么字段输出就只能是什么字段,而联集器可以写表达式,比如其中的案件数量就是通过表达式: count(ingrp1. 案件类别代码 ) 得到的)。 其中 EXPRESSION 用表达式:行政区划用表达式: substr( INGRP1. 派出所编码 ,1,6) :表示从派出所编码中提取前六位进行区域匹配,提取出行政区划。 此立方体数据为: 通过以上立方体数据初步分析可以得出: 1、 发案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福清市( 40581 ) - 鼓楼区( 38073 ) - 台江区( 26439 ) - 仓山区( 25231 ) - 晋安区( 19891 ) - 长乐市( 18088 ) - 闽侯县( 16773 ) - 连江县( 8107 ) - 马尾区( 6509 ) - 平潭县( 6037 ) - 罗源县( 4874 ) - 闽清县( 3124 ) - 永泰县( 2956 ),由此可以看出:犯罪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呈正相关。 2、 白天( 06-18 点)和黑夜( 18-06 点)的犯罪数量差不多。分别为: 107416 、 109267 ,白天会相对更多一点。 3、 细分下去,凌晨( 00-06 )、上午( 06-12 )、下午( 12-18 )、晚上( 18-24 )的犯罪数量分别为: 44466 、 53972 、 55295 、 62950 ,因此可以看出,晚上的犯罪数量最多,凌晨时段的犯罪数量相对较少。 4、 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将时段再细分,可分为深夜( 00-03 )( 35740 )、黎明( 03-06 )( 8726 )、上班( 06-09 )( 22331 )、早班( 09-12 )( 31641 )、午休( 12-15 )( 29511 )、午班( 15-18 )( 25784 )、下班( 18-21 )( 35515 )、入睡( 21-24 )( 27435 ):由此可见,犯罪数量最多的时段是深夜 00-03 点以及下班 18-21 点,犯罪数量明显减少的时段是黎明: 8726. 5、 按小时分类有: 00-01 点: 21488 、 01-02 点: 8181 、 02-03 点: 6071 、 03-04 点: 4168 、 04-05 点: 2518 、 05-06 点: 2040 、 06-07 点: 3412 、 07-08 点: 6384 、 08-09 点: 12535 、 09-10 点: 10832 、 10-11 点: 11094 、 11-12 点: 9715 、 12-13 点: 11198 、 13-14 点: 9035 、 14-15 点: 9278 、 15-16 点: 8673 、 16-17 点: 7687 、 17-18 点: 9424 、 18-19 点: 12269 、 19-20 点: 11585 、 20-21 点: 11661 、 21-22 点: 9203 、 22-23 点: 9242 、 23-24 点: 8990 ,可见: 00-01 点的时候犯罪数量出奇的高,而在 04-06 点的时候犯罪数量达到最低点。 从图形上表示如下所示: 饼图 线形图 三维效果图 立方体二 :福州市案事件类型分时段空间分析立方体,此立方体 包括派出所维,行政区划维,小时维,案件类别维。如下图所示: 此立方体映射为: 此立方体数据为: 通过以上立方体数据初步分析可以得出: 1、 从不同案件类别的犯罪数量可以看出不论在白天黑夜任何时点侵犯财产案的犯罪数量都远远大于其他案件类别,尤其是侵犯财产案中的盗窃罪,其中盗窃案中最多的为入室盗窃案,其次为盗窃摩托车和盗窃自行车案。入室盗窃案多发于黑夜,特别是深夜 00-01 点的时段;而盗窃摩托车案和盗窃自行车案多发于白天,特别是午休 12-13 点时段。 2、 其次就是侵犯人身权利案,特别是其中的故意伤害罪,其多发于黑夜,特别是 20-22 点间;以及危害公共安全案的交通肇事案,其多发于白天。 从图形上表示如下所示: 条形图 帕累托图 三维效果图 立方体三 :福州市案事件历史空间分析立方体,此立方体 包括派出所维,行政区划维,历史时间维。如下图所示: 此立方体映射为: 此处与上文不同的地方时:在 EXPRESSION 中的案发时间里用表达式: substr(INGRP1. 发案时间 ,1,8) :表示从发案时间中提取前八位进行年季月日匹配。 此立方体数据为: 通过以上立方体数据初步分析可以得出: 1、 从图表上可以看出: 2005 年发案数量罪多的是鼓楼区,其次是台江区、福清市、仓山区,然而 2007 年以后鼓楼区的犯罪数量明显减少,而福清市仍是犯罪高发区,一下成为犯罪数量最多的区县,由此可以看出,福州市区的治安越来越好,而八县的治安令人担忧,尤其是福清市、马尾区及闽侯县,因此,对于八县应合理增强警力配置,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 2、 从月份分析可以看出, 2 月份的犯罪数量较其他月明显减少,且一般在过完年后犯罪数量会明显减少。 从图形上表示如下所示: 散点图 圆形图 三维效果图 立方体四 :福州市案事件分类别历史空间分析立方体,此立方体 包括案件类别维,派出所维,行政区划维,历史时间维。如下图所示: 此立方体映射为: 此立方体数据为: 通过以上立方体数据初步分析可以得出: 1、 从不同案件类别的犯罪数量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哪个年份哪一天侵犯财产案的犯罪数量都远远大于其他案件类别,尤其是侵犯财产案中的盗窃罪,其中盗窃案中最多的为入室盗窃案,其次为盗窃摩托车和盗窃自行车案。 2、 其次就是侵犯人身权利案,特别是其中的故意伤害罪以及危害公共安全案的交通肇事案,尽管不同年份的犯罪数量有一些差异,但大致比例基本相同。 从图形上表示如下所示: 三维饼图 股价图 注: 股价图:以特定顺序排列在工作表的列或行中的数据都可绘制到股价图中。股价图虽常用于股价波动的分析,但其也可用于科学分析,一般都一点有三种案件数量。 ​ 三维效果图
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7.24新疆降水/温度/湿度笼罩面积报告
zhangxw 2013-7-24 09:48
2013.7.24 新疆降水 / 温度 / 湿度笼罩面积报告 2013.7.24 北京时间 09 时新疆各地百叶箱(即距离地面 1.5 米高度的位置)平均温度 18.2 ℃。新疆各地百叶箱相对湿度面积平均值 =55% 。最近 1 小时 , 降水笼罩相对面积 4% 不同温度、相对湿度、降水(指最近 1 小时,单位 mm )笼罩的新疆相对面积见附表(表中的合计值是笼罩相对面积的合计,而平均值指温度或者相对湿度的全新疆的平均值)。 原始资料来源: http://www.xjtq.gov.cn/gzfw.asp 分析:张学文 参考认识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653012 温度中间值 笼罩面积% 相对湿度范围 笼罩面积% -12.5 0 0-10 0.34662 -7.5 0 10-20 1.386482 -2.5 0.287563 20-30 9.705373 2.5 1.581596 30-40 10.39861 7.5 5.104242 40-50 17.15771 12.5 14.7376 50-60 20.10399 17.5 37.45507 60-70 18.19757 22.5 37.02372 70-80 11.61179 27.5 3.522646 80-90 8.145581 32.5 0.287563 90-100 2.946274 % 合计值 100 100 平均温度 18.20453 平均相对湿度 55.32929 24 小时变化 0.836012 -8.52027
个人分类: 气象变量的笼罩面积分布|18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文化分析
热度 1 benlion 2013-7-7 09:56
何谓主流文化、核心文化,儒家文化的古代中国主流价值观,那就是仁,并以信或诚信为核心,但并不等于只有儒家文化;因此,当谈论中国文化的优劣时,不能一鼓脑儿将不属于儒家,甚至与儒家精神相反的思想也归责儒家。 这里,依然是教育的分析逻辑训练、客观事实考证的学术严谨问题。 即使儒家,如同西方基督教,在历史不同时期也有相应的诠释和形态,不能脱离历史,如同谈论人才,看和用的应该是长处,短板是由人才互补和社会机制来相嵌,文化也是在一个文化整体中发挥正面的功能。 常看到一类文字或文章,对于自己没有研究过的内容,人云亦云,不假思索套用惯常词句,却并没有深入考究内涵,这也许是名人名言语录的教育模式导致,并非古代中国的熟读唐诗 3 百首;因为,那是如同古代师傅带徒弟,在吟的过程中逐渐领悟的教育模式。 当论及历史上的文化时,一定也注意一个语境和背景,时代不同,同样的事物也就会不同,不但社会,而且文化,都是一个具有时代、地理和国际环境的系统,人才也是一样,软环境和硬环境不同,人才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会不同。 - ( 21 世纪的中国) -
个人分类: 历史|2342 次阅读|2 个评论
药物代谢分析(3)我需要一个放大镜
热度 4 wenjunapple 2013-6-5 21:22
我们已经知道药物吃下去之后,会在体内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会被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发挥治疗效果,也会在肝脏中被代谢成其他化学成分,会通过肾脏排泄出去。如果代谢太快,会造成血液中的浓度不够高,不足以去对抗产生疾病的那些问题,若是太高,又会对正常的机体、包括肝脏中的各种代谢酶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从而导致身体出现异常,所以药品包装上的一天吃几次,一次吃几片,并不是随意写的,而是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药物研究的早期去考察药物进入身体后,血液里面有多少?多少时间后血液中会有最高的浓度?多少时间后血液中又检测不到了?肝脏中的代谢怎么发生的?代谢太快还是太慢?一天应该吃几次才会有做好的治疗效果呢? 回答这些问题,可能就不能简单的从故事的叙述中寻找答案,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需要千万次的实验数据来说明问题,包括动物身上的实验和健康人、病患身上的数据(当然,这些实验会严格遵守伦理道德,必须经过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才可以实行,同时受试的动物应给予响应的动物人道,而参与实验的人则需要被告知相应的风险和后果,也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那究竟应该如何去了解?去实验?我需要一个放大镜。 我们可以把药物拿在手上,但是吃完后,抽出的血液或者排出的尿液中,我们却无法用肉眼去观察,这其中有多少是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又有多少变成了其他的形式,我们只会看到红红的鲜血被采集,以及尿液被搁置后慢慢沉淀。我们可以想一方面血液或者尿液这些生物样品中的其他成分掩盖了我们吃下去的药,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的吸收以及分布,在血液或者尿液中的存在的量变的极少,应该比吃下去的要小了3到4个数量级,毕竟我们的身体相对于小小的药片还是很庞大的。第三就是药物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的肉眼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这时候我们需要用的的仪器,叫做高效液相色谱仪。简单说来,就是将这些生物样品用这个仪器去区分出哪些是我们需要的药物,哪些是变化的药物,哪些是不需要的其他的体内基质成分。区分开了之后,就需要去计算这些我们需要检测的药物量是多少,一般用浓度表示,即每毫升血液或尿液中含有药物多少微克或者纳克。对于那些发生了变化的药物,我们就需要先知道他们变成了什么?经过肝脏中的战斗后,他们还有那些保留的结构存在。至于其他的基质成分,只要不去干扰了药物或者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我们就不必理会。 那这种分析就是色谱法,通过物理的方式将干扰——生物样品中的基质和药物分开,在根据药物的性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举个简单的例子,将二十粒黑豆扔进一袋米中,我们可以将他们分开,依靠的就是颜色和形状;将二十粒大西米扔进一代米中,我们也可以稍微花点功夫分开,依靠的主要是形状;如果将二十粒绿豆扔进一袋米中,我们可能得花些时间,因为绿豆太小了;如果将二十粒沙子扔进米里面呢?估计不论靠什么方法,这个时间一定很久。而我们的仪器,就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将血液中的药物和血液中的那些干扰成分分开,而且可以自动的根据他们不同的性质区分,归为一类,在仪器的结果中就是以一张图得形式表现,对于实验者来说,就很直观了。至于区分的原理,我们下次再说,这里就是告诉大家,通过这样的仪器分析,使得我们可以获得吃药以后血液或者尿液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量还有结构,这些数据就可以帮我我们来确定这些药如何给药才是正确合理的。而这些实验一般都需要经过一年多的动物实验,以及多次的人体实验后才能确定,并且还要和治疗效果相结合才可以。 药物代谢分析,其实是药物分析和药物代谢相结合的一个研究方向,需要用药物分析的手段去研究药物进入体内之后的过程,而这些过程在新药研究的过程中是非常必要而且耗时很久的,因为每一个结果都会影响到药物最终能否脱颖而出,这其中不仅需要对药物的研究过程、药物的药理机制、药物的体内处置等有所了解,还需要懂得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的相关知识,最终去解决实际问题。
6485 次阅读|7 个评论
事故分析结果的选用原则
热度 1 Greg66 2013-5-23 23:01
事故分析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使人们记住哪些不安全动作、哪些不安全状态引发了事故。这是事故分析结果筛选、精简、选用的比较实用的原则。事故的原因分析结果很多,不精简肯定不实用。 引发事故的动作和状态是开展安全培训,改善人们的安全知识、意识和习惯的重要基础。也是改善组织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文化的基础。 除了事故引发人的不安全动作以外,还有影响事故引发的不安全动作。培训,需要解决这两者的问题,即这两者的动作与行为。当然这是从个人行为层面上讲的,组织层面,培训也是行为改善的主要手段。
个人分类: 2|3663 次阅读|2 个评论
睡眠质量与睡觉时长有关系吗??
热度 3 soar1120 2013-5-20 20:06
声明: 1、本分析仅适用于自娱自乐,未证明其科学性; 2、本分析对象为本人,不具有普适性; 3、本分析时长仅为6天。 UP使用将近一周了,我准备用定量统计的方法来研究自己的睡眠质量。 人的睡眠分为浅度睡眠与深度睡眠,据说深度睡眠是最有效的。故本分析主要关注我的深度睡眠时间。 图1,图2给出的UP软件中记录的总睡眠时间,深度睡眠时间与步行数量。详细数据在表1中给出 。 图1 总睡眠时间与深度睡眠时间 图2 每天的步行数量 表1 每天运动及睡眠数据 由表1可以看出,深度睡眠时间具有较小的变异性,变异系数为0.13,而入睡时间变异性最大,变异系数为0.49。而卡路里消耗量的变异性最小,仅为0.07。考虑到步行数量的大变异性(0.33),认为因为人消耗的卡路里大部分是为了维持生命的基础消耗,故卡路里消耗每天变化不大。 由深度睡眠时间的变异性较小,我猜测,是不是其实其他参数都对深度睡眠时间没啥影响呢?于是图3做了相关性分析。 分析结果确实表明,深度睡眠时间与几个参数都不咋个显著相关,与总睡眠时间及其他居然都是负相关。 这个结果太有趣了,我将持续跟进。 图3 各参数与深度时间的相关系数
9538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矩阵与分析
haijunwang 2013-4-22 20:45
节选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4d52a9010158ka.html “分”的反义字是“和”,是我们熟悉的字。比如:2+3=5,从左往右运算,我们叫求和。那么“分”呢,既然是反义字,就把上面的等式反过来:5=2+3。 把一个对象表示成两个以至更多的对象的和,这个过程叫分析。 通常来说,分析对象应当与被分析对象一致。是数就都是数,是函数就都是函数,是向量就都是向量,是矩阵就都是矩阵。 求和是数学里最基本的运算,减、乘、除是从求和中衍生出来的。而更高级的幂、指、对、三角、微积分等,也是一层一层建立起来的, 最根本的还是这个求和。求和最简单,最容易计算,性质也最简单。所以成了分析的基本出发点。 分析的妙处在于,通过分析可以将较复杂的对象划分为较简单的对象。比如2和3就比5简单。单独研究2的性质,再单独研究3的性质,再通过简单的求和,就可以把握5的性质。把复杂的东西划分成若干简单对象的和,对各简单对象搞各个击破,再加起来,复杂的东西也就被掌握了。 分析是西方思想中一个根本性的东西。西方人认为,事物总是有因果的,看到了结果,要分析原因。所谓分析原因,就是找出一堆因素,说明这堆因素合起来导致了结果。西方人认为,事物总是可以分析的。看到了整体,就要把那些合成这个整体的局部一一分析出来。 现代科学很大一部分就是这么回事。 大学数学里,有很多内容就是在讲分析。数学里的分析还要把含义拓展,就是把一个数学对象合理地表示成若干更简单对象与实数系数之积的和。但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各有侧重。微积分研究的是无穷项求和。无穷项之和与有穷项之和是本质不同的。但是无穷项之和是无法运算的,至少不实际。所以要想办法通过一种办法用有穷项之和来近似的代替,这就是逼近。逼近成立的条件是收敛,就是说,只有从一个收敛的无穷项的开头截出一部分来求和,才能被认为是逼近。华人数学家项武义说,微积分就逼近这一板斧,但是无往而不利。 微积分主要研究函数,连续函数的因变量y会由于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也是要分析的。当x从 x0变成x1时,y是怎样从y0变到y1 的?按照上面的说法,“y的变化(y1-y0)”这一个数学对象,要用一系列比较简单的“变化”相加来表示。数学家找到了一个收敛的“变化”对象的序列,排在头一位的是一个线性的变化量,它的系数就是导数,它本身就是微分dy。数学家又发现,当x的变化量无穷小时,从这个无穷的、收敛的“变化”对象序列中,只要截出第一项,也就是微分dy,就无论如何可以精确描述y的变化了。曾在一本书上见过这样的说法,泰勒公式是数学分析的顶峰。不知道是不是有道理。我自己觉得是这么回事。有了泰勒公式,我们可以任意精确地算一个函数在某一点上的值。毕竟只是实数求和嘛。 但是为了表示泰勒公式,我们却用了一个挺复杂的连加代数式。代数式不能象实数那样简单加起来得到一个对象,它只能表示成和的形式。这是我们意识到,在这个连加式中各对象存在某些特别的不同,使它们没法简单地加到一起。 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把一些性质不同的东西加到一起所形成的这个对象有什么性质。 这就是向量。 微积分研究如何把一个对象分解为无穷项同质对象之和,线性代数研究“有限项异质对象之和”这个新对象的性质。一方面,上面说过,微积分到最后还是要化无穷为有穷,化精确为逼近;另一方面,异质对象经过某种处理可以转化为同质对象。比如不同次的幂函数是异质对象,但是一旦代入具体数值则都可以转化为实数,变成了同质对象。因此线性代数研究的问题对微积分很重要。故我认为大学里应先讲线性代数,后讲微积分。 我们的微积分教学,将重点过分倾注在微分和积分的运算上了,其实实践中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称为“级数”的那部分内容。即研究如何将一个量表达为一个数项级数,如何将一个函数表达为一个函数项级数。 线性代数把异质对象之和(向量)作为研究的基础,研究这些新定义的对象加起来又可以表示什么。其结论是,有限数量的向量连加起来,有可能具有这样的能力,即同维的全部向量都可以表示成这些向量的和。这样的一组具有充分表现能力的向量,是线性无关的向量,组成了一个向量空间,而它们自己构成了这个向量空间里的一组基。 回到分析的概念上,一个向量总可以表示为若干个同阶向量之和,这就是向量的分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这些分析都具有相同的价值。在某种运算中,某种特别的分析能够提供特别优越的性,从而大大简化运算。比如在大多数情况下,将一个向量表示成一组单位正交基向量的和,就能够在计算中获得特别的便利。面对某个问题,寻找一个最优越的分析形式,把要研究的对象合理地表示成具有特殊性质的基对象与实数系数之积的和,这是分析的重要步骤,也是成功的关键。在这种表示式中,系数称为坐标。 经典的方法都是以找到一组性质优良的基为开端的,例如: 傅立叶分析以正交函数系为基,因此具有优良性质,自1904年以来取代幂函数系,成为分析主流。 在曲线和曲面拟合中,正交多项式集构成了最佳基函数。 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具有一个特别的性质,即在本结点上为1,在其他结点上为0。 有限元中的形函数类似拉氏插值多项式。 结构动力学中的主振型迭加法,也是以相互正交的主振型为基,对多质点体系位移进行分析的。 举两个例子:说到采样,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一个词“2倍”(采样定理)。学得比较扎实的,可能还会把为什么是2倍解释清楚。但我对采样的理解是:采样实际上是在进行正交分解,采样值不过是在一组正交基下分解的系数。如果原信号属于该组正交基所张成的线性子空间,那么该信号就能无失真的恢复(满足采样定理)。学过信号处理的朋友,你知道这组正交基是什么吗?:)第二个例子是关于为什么傅里叶变换在线性系统理论中如此重要?答案可能五花八门,但我认为我的理解是比较深入的:原因是傅里叶基是所有线性时不变算子的特征向量(和本文联系起来了)。这句话解释起来比较费工夫,但是傅里叶变换能和特征向量联系起来,大家一定感觉很有趣吧。 特征向量确实有很明确的几何意义,矩阵(既然讨论特征向量的问题,当然是方阵,这里不讨论广义特征向量的概念,就是一般的特征向量)乘以一个向量的结果仍是同维数的一个向量,因此,矩阵乘法对应了一个变换,把一个向量变成同维数的另一个向量,那么变换的效果是什么呢?这当然与方阵的构造有密切关系,比如可以取适当的二维方阵,使得这个变换的效果就是将平面上的二维向量逆时针旋转30度,这时我们可以问一个问题,有没有向量在这个变换下不改变方向呢?可以想一下,除了零向量,没有其他向量可以在平面上旋转30度而不改变方向的,所以这个变换对应的矩阵(或者说这个变换自身)没有特征向量(注意:特征向量不能是零向量),所以一个变换的特征向量是这样一种向量,它经过这种特定的变换后保持方向不变,只是进行长度上的伸缩而已(再想想特征向量的原始定义Ax=cx,你就恍然大悟了,看到了吗?cx是方阵A对向量x进行变换后的结果,但显然cx和x的方向相同),而且x是特征向量的话,ax也是特征向量(a是标量且不为零),所以所谓的特征向量不是一个向量而是一个向量族,另外,特征值只不过反映了特征向量在变换时的伸缩倍数而已,对一个变换而言,特征向量指明的方向才是很重要的,特征值不是那么重要,虽然我们求这两个量时先求出特征值,但特征向量才是更本质的东西! 比如平面上的一个变换,把一个向量关于横轴做镜像对称变换,即保持一个向量的横坐标不变,但纵坐标取相反数,把这个变换表示为矩阵就是 ,其中分号表示换行,显然 * '= ',其中上标'表示取转置,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那么现在可以猜一下了,这个矩阵的特征向量是什么?想想什么向量在这个变换下保持方向不变,显然,横轴上的向量在这个变换下保持方向不变(记住这个变换是镜像对称变换,那镜子表面上(横轴上)的向量当然不会变化),所以可以直接猜测其特征向量是 '(a不为0),还有其他的吗?有,那就是纵轴上的向量,这时经过变换后,其方向反向,但仍在同一条轴上,所以也被认为是方向没有变化,所以 '(b不为0)也是其特征向量,去求求矩阵 的特征向量就知道对不对了!
个人分类: 数学原理|15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FlowJo中给数据添加注释及更改坐标标注
热度 1 FlowJo 2013-4-16 11:28
在 FlowJo中给数据添加注释及更改坐标标注 作者:蔡何青,FlowJo技术专员 在流式细胞仪上采集数据的时候,一般都会对数据添加一些注释以便于分析及实验的备注。如果由于疏忽而没有添加必要的注释,可以在FlowJo中进行添加。 一、修改荧光通道的标注: 采集数据时一般都会对各个通道的参数进行标注。比如在一个三色实验中(FITC, PE, PerCP),对应的通道可以被标注为FL1 -FITC-CD3, FL2-PE-CD4,FL3-PerCP-CD8。如果没有进行标注,在软件中分析时则不能显示各荧光参数所对应的抗原。在FlowJo中可以重新进行标注,使其对应到相应的抗原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下面的例子中,修改前图形窗口中显示情况如下图所示:X轴为APC-Ax700,Y轴为APC-H7 1. 到“Wrokspace”菜单栏中选择”Edit Columns”,打开如下窗口: 2. 在左侧的”All Column Values”列中向下拖动滚动条,找到对应的荧光参数。本例中CD4对应的是ACP-Ax700,CD8对应的是APC-H 3. 单击选中 ”Comp-APC-Ax700-A reagent” 和”Comp-APC-H7-A reagent” 4. 点击”Add Column”按钮将其添加到右侧的”Column To Play”列,点”OK”按钮确定, 5. 所选中的两个荧光参数及其标注被显示在工作台中,手动输入需要更改的标注,如下图所示: 修改后图形窗口中显示情况如下图所示:X轴为CD4,Y轴为CD8 另外 ,如果你想要完全自定义坐标轴的话,可以将图片拖到布局页,在布局页中进行编辑,步骤如下: 1.将需要输出的图片拖到布局页 2.双击图片,在打开的图形定义窗口中选择“Annotate”选项卡,在“XAxis Label”中输入CD4,在“YAxis Label”中输入CD8 3. 修改后图形的坐标轴如下图所示: 二、添加新的关键词对数据进行标注: 在下面的例子中,数据在采集时的命名是从A1-A9,而不是根据数据的用途命名的。在FlowJo中,可以添加一个新的关键词,并命名为”Sample Name”,然后再输入相关的值,比如:control_1, condition_A。具体步骤如下: 1. 到”Workspace”菜单栏中选择”Add Keyword”,并给新添加的关键词命名为” Sample Name” 2. 点”OK”按钮确定,”Sample Name”关键词显示在工作台中,手动在列中输入各个数据对应的值,如下图: 另外 ,你也可以删除任何添加的注释,其步骤如下: 1. 到“Wrokspace”菜单栏中选择”Edit Columns”,打开如下窗口: 2. 在右侧的“ColumnsTo Display”列中选中需要删除的“SampleName”关键词,点击“RemoveColumn”按钮,按“OK”键确认。工作台中的“SampleName”关键词列被删除,如下图所示: 关键词 还可以用于在布局页里面进行相对复杂的迭代批处理,一旦掌握这种使用方法,将会使你实验数据的批处理分析更加自动化,更加方便,为你节省大量的时间。这将在下一篇博文里详细讲解。
个人分类: FlowJo使用|50022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命周期评价与管理(3)- LCA的计算与分析
热度 2 wanght 2013-3-11 12:05
内容提要: 详细介绍了LCA建模、计算、分析的基本步骤和相关概念,包括LCA的模型与清单数据结构、计算与分析步骤等LCA案例研究的核心内容。 (因为最近在为UNEP准备LCA数据库培训资料,所以有几页PPT用了英文。) 作业: 1) 画出LCA的清单数据结构(第8页)、计算步骤(第14页) 2) 思考题:贡献分析、敏感度分析、改进潜力分析的对比 3) 思考题:以矩阵形式表达LCA计算与分析步骤 4) 手工完成电力模型的LCA计算,并与excel和eBalance中的示例进行对比 之前曾就这一节的内容有一些讨论,见 之前的博文 讲义下载: LCM3-calculation_analysis_v3.pdf 练习题excel文件: 电力系统LCA练习.xls 返回 课程大纲
个人分类: LCA/LCM|9052 次阅读|8 个评论
IT审计相关概念汇总与分析
weisman 2013-2-2 16:33
IT审计相关概念汇总与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应用的进展,在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出现了一系列相应的术语,一些典型的术语进行整理和分析如下: 1. IT 审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组织的运行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 IT ) 。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不但成为审计的工具,即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Computer Assisted Audit Technologies ,简称 CAATs ),同时也成为审计的对象。因此, IT 审计成为审计领域研究与应用的热点 , IT 审计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可简要归纳为如 1. 1 所示。 图 1.1 IT 审计的主要内容 2. 计算机审计 计算机审计在国内学术界有多种叫法,有时也被称为 EDP 审计、电算化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有的文献认为计算机审计包括:对计算机管理的数据进行检查;对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进行检查;有的文献认为:无论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审计还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都统称为计算机审计,或者说,计算机审计的涵义包括计算机系统作为审计的对象和作为审计的工具。根据国内对“计算机审计”一词的使用情况,可以把计算机审计的涵义总结如下: 计算机审计是与传统审计相对称的概念,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审计方式,其内容包括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和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由此可见,计算机审计的内涵和 IT 审计的内涵相似。 3. 电子数据审计 电子数据审计是目前审计实务界使用较多的一个术语,对于电子数据审计,目前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根据目前对该术语的使用情况,电子数据审计一般可以理解为“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中的电子数据进行采集、预处理以及分析,从而发现审计线索,获得审计证据的过程。” 4. 电子数据处理审计 电子数据 处理( 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 EDP )审计和 电子数据审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子数据处理审计是信息系统审计的初级阶段,它是指对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开发及其软件、硬件和运行环境进行测试,并评价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是否准确、真实、安全、可靠、高效,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对于电子数据审计和电子数据处理审计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加以区分。 5. 帐套式审计 帐套式审计是在信息化财务系统和计算机审计条件下产生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当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财务软件系统中导出相关电子数据后,将其整理转换为传统意义上的帐目系统,然后再进行检查的审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审计的重心依然是帐目系统,只不过是由纸质帐目系统转换为电子帐目系统。如果将电子帐目系统打印成纸质帐目系统,则审计就又变成了传统的帐目基础审计,这种审计模式只是审计手段的改进,而不是审计观念和审计方式的进步。 6. 数据式审计 数据式审计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审计模式,它不是将帐目或信息化环境下的电子帐套,而是将电子数据作为直接的审计对象,而不必将其转换成规定的电子帐套。数据式审计的概念类似于电子数据审计。 数据式审计模式是一个在现存审计理论框架中尚无处寻觅的全新概念。在审计实践中,帐套式审计和数据式审计都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可能是由于更容易被人所接受的缘故,帐套式审计的做法和观念似乎更加清晰,而且也已比较广泛地被采用。 7. 信息系统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 ( Information System Audit , ISA )也是 目前常常提到的概念,一般理解为对计算机系统的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国际权威组织——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协会给信息系统审计作了如下定义: 信息系统审计是收集和评估证据,以确定信息系统与相关资源能否适当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提供相关和可靠的信息、有效完成组织目标、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并且存在有效的内部控制,以确保满足业务、运作和控制目标,在发生非期望事件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地阻止、检测或更正的过程。 8. 持续审计 持续审 计( Continuous Audit , CA )是能在相关事件发生的同时,或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产生审计结果的一种审计类型。根据这一定义,把持续审计称为实时审计更为合适。此外,要实现持续审计,需要一个在线的计算机系统把审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连接起来,所以,持续审计也被称为持续在线审计( Continuous Online Auditing , COA )。 9. 联网审计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目前正在开展的所谓的联网审计( Online Auditing )也是持续审计的一种方式。在 2004 年召开的第二届计算机审计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多个多家和地区的专家就对联网审计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交流。印度总审计署认为,联网审计是一项技术,它可以在系统处理数据的同时,或者在处理结束后马上收集审计证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审计署认为联网审计就是在局域网环境下,以审计为目的的信息技术应用;波兰最高监察院认为联网审计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通过互联网实现访问被审计单位的公共数据库,并分析电子格式的文件、声明和解释。 在以上这些观点的基础上,联网审计可以归纳为:联网审计是由于网络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它使得审计信息交流、审计证据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审计项目管理等任务实现网络化、远程化,并且由于新的方法工具的应用,使审计任务的性质、目标发生局部变化。 10. 计算机辅助审计 如同 CAM (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计算机辅助制造)、 CAD ( Computer aided Design ,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概念一样,计算机在审计领域中的辅助应用被称为计算机辅助审计。中国国家审计署把计算机辅助审计理解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的工具,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 11.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简单地讲,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Computer Assisted Audit Techniques , CAATs )是指用来完成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技术。一些文献为了突出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工具,有时也会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与技术( Computer Assisted Audit Tools and Techniques , CAATTs )这一术语。一些文献给出了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定义: ( 1 )有的文献认为:广义上讲,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是指在帮助完成审计的过程中使用的任何技术。 ( 2 )由于多数关于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定义仅限于指用于审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以及用于抽取和分析电子数据的技术。因此,有的文献把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描述为:用来直接检测一个应用系统的内部逻辑以及通过检查被应用系统处理的数据来间接地评价一个应用系统逻辑的技术。 ( 3 )有的文献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它能帮助审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并能通过借助计算机的能力和速度提高收集审计证据的审计功能。 ( 4 )有的文献认为:简单地讲,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就是指能用来帮助以更有效的、高效的、及时的方式进行审计的技术。 综上所述,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可以概括为:为了满足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需要,基于计算机的用来对信息系统,或被信息系统处理的数据进行审计的技术。 资料来源: 计算机辅助审计原理及应用(第二版) .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2
个人分类: 科研交流|57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解决问题,请去现场
热度 1 lql0558 2013-1-26 08:46
现场,是问题的发生地。问题虽然有多种存在形式,但所有问题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实实在在地表现出来,关注现场实际就是盯住问题的源头。只要跟现场打成一片,你才能会发现问题所在。 一般人分析解决问题时,其实在心中已经有个潜在的合理的方案,有一定的逻辑。有些常规的事情,分析者可能认为这些事情,别人做的会和他想的一样,于是这些事情他便不会关心或注意到,到底是怎么做的,只有到了现场才知道。现场很重要,有些问题,绞尽脑汁想,都不一定想的出来,但看下现场就明白的。 谬论还是举例说明吧。 小型试验用管式炉,可以用作一些试验,比如材料退火、粉末冶金制品烧结等,比如 SK-G08143 ,真正的烧结区就中间一段,使用的时候,一般都在烧结区两端堵上刚玉堵,起到保温节能的作用。我司有个这种管式炉,由于里面的烧结样品要高温的时候取出,所以就一端堵了,一端没有堵。两端都堵住的话 ,高温的时候,打开以后,要先把刚玉堵勾出,再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不是很方便,一端不赌,加热完成以后,可以直接把样品从管式炉不堵的一端用钩子拉出来,便于操作,节省时间。 结果加热的时候发现,堵的一端,管子发红,不赌的一端,反而不发红,我们加热温度 约 1000 ℃ ,发红是因为温度高。按常理推断,堵住的一端,热量出不来,管子外部是不应该发红的,我当时怀疑炉内电热丝装偏了,可感觉温度也差不了那么多,电热丝不可能装的很偏的。当时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当时只能回答不知道。后来到现场去看,开始没有看到说明问题,把堵刚玉堵的一端打开看下,我当时才恍然大悟,放刚玉堵的人,没有把刚玉堵放在烧结区旁边,而是放在管口处,放在管口处,热量在管口位置散不了,管子就发红了;而另一端没有放置刚玉堵,温度散的比较快,温差不明显,所以就不发红了。为了验证此观点,把刚玉堵往里面推了一些,堵在了烧结区旁边,结果堵刚玉堵的一端渐渐的不发红了。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到现场去,让问题说话,不隐蔽问题;任何的语言描述,任何的图片视频,在现场面前都显示很不真实,都显的很无力。 解决问题,到现场去,你会看到一个新的世界,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博文为原创, 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或引用,但请注明来源,谢绝不注明来源的引用或转载,联系 QQ:375188549 。 作者简介:李其龙,男,硕士学历,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机械加工方面的研究。 Email : li-qilong@163.com
424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分析钓鱼岛危机升级风险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12-24 20:46
中国社会科学院分析钓鱼岛危机升级风险    12 月 24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 “ 2013 年《世界经济黄皮书》、《国际形势黄皮书》发布暨世界经济与国际形势报告会”在北京举行,正式发布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 2013 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和《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 (2013) 》。    2012 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 40 周年,中日两国本应以此为契机大力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然而,自 2012 年伊始,日本接连在钓鱼岛、历史问题上搞起小动作。 9 月 11 日,日本内阁无视中方的一再警告,决定从 2012 年度国家预算中拨出 20 亿 5 千万日元,“购买”钓鱼岛的主岛、南小岛以及北小岛。 黄皮书指出: 当前,钓鱼岛问题不断升级已导致中日关系陷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严重困境。中日间的很多友好交流活动受此影响被迫取消,两国民众的对立情绪在不断升温,这使得通过外交途径缓和紧张局势的政策灵活性大为缩减。   鉴于目前日方仍在争端中持顽固的强硬立场,而中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非常坚定,因此,不能排除钓鱼岛危机有进一步升级甚至爆发冲突的风险。   应该看到,此次中日钓鱼岛争端被激化、中日关系大幅恶化的直接根源在于野田政府对钓鱼岛所谓“国有化”决策的冒险和失误。然而,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不难发现,中日两国近年来在钓鱼岛问题上所爆发的一系列摩擦与对立,仅仅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陷入低迷,并难以走出困境的一个缩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中日在东亚权力格局中的位置转换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结构性因素   事实表明,向来习惯于“日强中弱”格局的日本至今无法接受和适应中国快速崛起的事实。日本对中国国力的大幅跃升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日益感到不安和担忧,这种焦虑感体现在对外战略上就是不断强化美日同盟,加强对中国的战略制衡;在军事上将中国定位成主要的防范对象和潜在威胁;在外交上积极打造围堵、牵制中国的制衡网络。 黄皮书分析称: 中日关系中的很多问题都与这种结构性矛盾密切相关,短期内这种状况很难改变。两国在经济上日益紧密的相互依赖,东日本大地震期间的良性互动都没有使这一局面得到有效缓解。   ——美国战略的调整一直是影响日本安全战略的首要外部因素 黄皮书认为: 目前来看,美国不断强化的“重返亚太”战略无疑激发了日本在地区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上的“脉冲式”反应。在一些日本人看来,美国的新战略显然向日方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即美国要想在亚太地区维持霸权,那么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还是外交上都需要日本的密切配合和帮助。   因此,美日同盟当前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变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并且不可替代,而日本则需要积极借助这一时机壮大自身实力,一方面要捆绑美国共同遏制中国,另一方面应大力促成一个由美日共同主导的亚太地区秩序。种种迹象表明,美国调整亚太战略后,右倾化日益严重的日本似乎在政治疏远、军事防范、外交围堵、战略遏制、经济利用中国的方向上走得太急、太远了。   ——中日关系逐渐恶化与日本日益严重的政治右倾化不无关联   当前,日本国内的政治精英面对中国崛起和经济超赶,反应几乎全面失衡。占据日本政治舞台中心、觊觎首相之位的各路政客,都主张利用美国重返亚太之机,加快日本走向普通国家和军政大国的步伐。 黄皮书指出: 日本的一系列行动充分暴露出,它不仅正在放弃“专守防卫”的国防指导思想,而且正在远离“和平信仰”。作为至今唯一未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行径做出深刻反省的国家,日本政治生态的嬗变值得外界高度警惕。   目前看来,钓鱼岛问题、中日关系日后的风险在于,如果日本政府或者右翼极端分子进一步做出加剧摩擦的动作,比如在岛上新建设施并实现人员常驻,借助“购岛”之机完善相关法律,迅速加强日本自卫队对相关岛屿的防卫力和威慑力,那么中日关系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势必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个人分类: 其它|24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FDI与贸易结构优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ems86 2012-12-21 08:29
[转载]FDI与贸易结构优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FDI与贸易结构优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投稿信箱: ems9586@163.com 编辑部:广告部:发行部: FDI与贸易结构优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以山东为例 宋秩宇 摘要:通过FDI流入与山东省贸易结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剖析山东省FDI流入与贸易结构优化的互动作用。得出结论:FDI流入对山东省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山东省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又促进了FDI更大规模的流入。山东省FDI流入与贸易结构优化形成了良性互动,两者互相促进,互为因果。 关键词:山东省FDI流入;贸易结构优化 An Empirical Analysis:FDI and optimizing trade structure ——take shandong as case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of the FDI inflows and the trad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wit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DI inflows and trade structure variables of Shandong province, unit root test, cointegration test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We can get the conclusion as follows. FDI inflows play a large role in trad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 export increase of manufactured goods have promoted the more massive inflows of FDI. FDI inflows and trad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form a positive interac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y promote each other, and reinforce each other. Keywords: FDI inflows of Shandong province; Trad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FDI与贸易结构优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以山东为例 一、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 本文采取的数据主要有:外商直接投资(FDI)、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额(FDIC)、出口总额(EX)、进口总额(IM)、初级产品出口额(EXP)、工业制成品出口额(EXM)、初级产品进口额(IMP)与工业制成品进口额(IMM)。考虑到各时间序列经过对数处理后不会改变其性质和关系,而且更容易得到平稳的时间序列消除异方差性,为了研究的方便,回归模型中的变量都将采用对数后的变量。由于汇率作为价格的一个指标,对进出口贸易结构起着关键性的影响,故而要考虑到汇率变量的作用。同时,还要考虑到政策变量的影响,引入虚拟变量 (ZC)。各变量定义如下: Ln FDI:外商直接投资取对数 Ln FDIC:累计外商直接投资取对数 Ln EX:山东省出口总额取对数 Ln IM:山东省进口总额取对数 Ln EXP:初级产品出口取对数 Ln EXM:工业制成品出口取对数 Ln IMP:初级产品进口取对数 Ln IMM:工业制成品进口取对数 Ln REET: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取对数 0 t﹤1993 ZCt= 1 t≧1993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格兰杰(Granger,1969,1988)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 1、对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 2、对个变量之间的协整性进行检验; 3、对变量之间进行格兰杰检验。 由于FDI进入山东省1979年-1984年FDI流入很少(1979-1983年FDI流入10万美元,1984年为40万美元),考虑到其他变量数据的可获得性,所以本文在选取实证分析数据时从1985年开始其中FDI采用的是每年实际利用的FDI金额。表5-1和表5-2,是本文进行实证分析的数据表。 表5-1 1985-2010年山东省出口贸易结构实证分析用表 单位(万美元) 年份 外商直接投资(FDI) 累计外商投资(FDIC) 出口总额(EX) 初级产品(EXP) 工业制成品(EXM) 名义汇率 1985 559 609 234652 168633 60184 2.94 1986 1939 2548 191926 197943 68726 3.45 1987 2381 4929 289938 126409 87098 3.72 1988 3908 8837 309773 180383 117119 3.72 1989 13132 21969 327015 162127 135892 3.77 1990 15084 37053 341719 149905 156407 4.78 1991 17950 55003 375230 174809 174863 5.32 1992 97335 152338 433752 170914 211990 5.51 1993 184319 336657 420360 177214 296185 5.76 1994 253566 590223 587011 190752 406812 8.62 1995 260719 850942 816101 206503 518674 8.35 1996 259041 1109983 918298 228310 689283 8.31 1997 250044 1360027 1085888 240118 847067 8.29 1998 222262 1582289 1034705 232500 802907 8.28 1999 246878 1829167 1157909 263667 893763 8.28 2000 297119 2126286 1552905 336715 1215493 8.28 2001 362093 2488379 1812899 429962 1382117 8.28 2002 558603 3046982 2111511 462078 1649051 8.28 2003 709371 3756353 2657285 536695 2120590 8.28 2004 870064 4626417 3587286 638864 2948422 8.28 2005 897072 5523489 4625113 778489 3846623 8.19 2006 1000069 6523558 5864717 885926 4978792 7.97 2007 1101159 7624717 7524374 —— —— 7.60 2008 820246 8444963 9317486 —— —— 6.94 2009 801007 9245970 7956530 —— —— 6.83 2010 916800 10162770 10424700 —— —— 6.77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山东省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到,汇率为年平均值。 表5-2 1998-2010年山东省进口贸易结构实证分析用表 单位(万美元) 年份 外商直接投资(FDI) 累计外商投资(FDIC) 进口总额(IM) 初级产品(IMP) 工业制成品(IMM) 名义汇率 1985 559 609 179796 —— —— 2.94 1986 1939 2548 190914 —— —— 3.45 1987 2381 4929 65356 —— —— 3.72 1988 3908 8837 263588 —— —— 3.72 1989 13132 21969 289496 —— —— 3.77 1990 15084 37053 86803 —— —— 4.78 1991 17950 55003 107790 —— —— 5.32 1992 97335 152338 344388 —— —— 5.51 1993 184319 336657 308226 —— —— 5.76 1994 253566 590223 375916 —— —— 8.62 1995 260719 850942 578906 —— —— 8.35 1996 259041 1109983 698096 —— —— 8.31 1997 250044 1360027 667743 —— —— 8.29 1998 222262 1582289 627035 160521 466514 8.28 1999 246878 1829167 669185 156589 512596 8.28 2000 297119 2126286 946093 254499 691594 8.28 2001 362093 2488379 1083414 290313 792945 8.28 2002 558603 3046982 1282664 347334 935104 8.28 2003 709371 3756353 1808467 602333 1206133 8.28 2004 870064 4626417 2490850 933863 1555991 8.28 2005 897072 5523489 3063763 1172544 1891220 8.19 2006 1000069 6523558 3664100 1536790 2127311 7.97 2007 1101159 7624717 4737424 —— —— 7.60 2008 820246 8444963 6496994 —— —— 6.94 2009 801007 9245970 5903848 —— —— 6.83 2010 916800 10162770 8470400 —— —— 6.77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山东省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到。 二、计量分析 (一)FDI与进出口贸易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一般的经验认为,FDI流入的增加并不会立即引起当年进出口贸易的增加。因为,FDI引入之后,要进行投资办厂等基本建设,从引进安装设备到培训员工再到生产产品,需要一个投资建设的生产过程。所以FDI对进出口会有一个滞后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EXCEL的相关性分析FDI、FDIC、FDI-1 、FDIC-1 与EX、EXM、EXP、IM、IMM和IMP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5-3。 从表5-3中可知,FDI与山东省进出口总额、工业制成品进出口额和初级产品进出口总额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说明FDI流入对山东省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有很大的作用。 表5-3 贸易结构相关系数表 FDI FDI-1 FDIC FDIC-1 出口总额(EX) 0.8706 0.9163 0.9848 0.9880 进口总额(IM) 0.8313 0.8751 0.9724 0.9791 工业制成品出口额(EXM) 0.9589 0.9705 0.9847 0.9849 初级产品出口额(EXP) 0.9631 0.9619 0.9856 0.9852 工业制成品进口额(IMM) 0.9745 0.9883 0.9979 0.9964 初级产品进口额(IMP) 0.9444 0.9787 0.9897 0.9928 从出口结构来看,FDI企业的出口结构与山东省出口商品结构变动趋势大致同步。从表5-3中分析可得,山东省出口总额与当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和累计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系数低于上一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和累计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系数,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额具有滞后性;山东省初级产品出口额与FDIC的相关系数最高,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与当年FDI相关性最低,为0.9589,小于其与上一年FDI的相关系数0.9705,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制成品的滞后效应比较明显;而初级产品与当年FDI相关系数高于其余上一年FDI相关系数,与工业制成品刚好相反。此外,无论从当年还是上一年来看,初级产品出口额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分别与累计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性要高于其分别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性,说明山东省累计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对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更大。 从进口商品结构来看,FDI企业进口商品结构与山东省进口商品结构存在一致性的特征。从表5-3中分析得出,山东省FDI流入与进口贸易结构变量之间存在很高的正相关性,并且外资与工业制成品进口的相关性要高于外资与初级产品进口的相关性,这说明FDI企业的进口结构对山东省进口商品结构有重要影响,FDI流入对优化山东省的进口商品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平稳性检验 变量的平稳性是计量经济学分析的基本要求之一。有关动态研究表明,很多宏观经济时间序列数据都是非平稳的,因此,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先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如果数据是非平稳的,要进行差分使数据得到平稳。 进行平稳性检验常用的方法是ADF和PP检验法。在本文中采用ADF(The Augmented Fuller Test)方法对山东省出口数据检验变量的平稳性。 利用Eviws6.0软件,对变量㏑EX、㏑EXP、㏑EXM、㏑FDI、㏑FDIC进行检验,结果发现㏑FDI和㏑FDIC在差分之间是平稳的时间数列,而其他变量在一阶差分之后是平稳序列,见表5-4。 表5-4 出口变量单位根检验的结果 变量 检验形式(C,T,L) ADF统计量 临界值 结论 ㏑EX (C,T,0) -2.0159 -3.6449 不平稳 ㏑EXP (C,T,0) -1.5513 -3.6449 不平稳 ㏑EXM (C,T,3) -3.3603 -3.6908 不平稳 ㏑FDI (C,T,0) -1.8921 -3.6449 不平稳 D㏑EX (C,0,0) -5.8265 -3.0207 平稳 D㏑EXP (C,0,0) -5.9267 -3.0207 平稳 D㏑EXM (C,0,0) -3.2294 -3.0207 平稳 D㏑ FDI (C,0,0) -3.9604 -3.0207 平稳 注:1、检验形式(C,T,L)中C,T,L分别表示ADF检验模型中的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阶数; 2、滞后期的选择标准是以经过修正的STC的值最小为准则; 3、临界值来自于Eviews6.0,采用5%的临界值。 (三)协整性检验 平稳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各变量满足协整检验的要求。为了避免伪回归,要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协整关系的估计检验,从而度量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本文采用E-G方法进行协整检验,也就是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从协整理论的思想来看,就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变量能够被自变量的线性组合所解释,故存在稳定均衡关系,因变量不能被自变量解释的部分构成残差序列,这个残差序列应为平稳的。所以检验一组变量的协整关系等价于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平稳。 (1)FDI与初级产品出口额的协整分析 选取初级产品出口(㏑EXP)为被解释变量,外商直接投资(㏑FDI)、政策性变量(ZC)与名义汇率(㏑REET)为解释变量。利用Eviws6.0软件,采用OLS回归方程法估计回归模型。 估计的回归模型为: ㏑EXPt=12.124-9.534ZCt+(0.066+0.806ZCt)㏑FDIt-0.488㏑REEETt ① (35.83) (-6.10) (7.04) (0.846) (-0.80) R2=0.945 估计方程的R2很显著,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度比较好,从方程①中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初级产品的出口额有很好的解释作用,FDI的估计系数达到了(0.066+0.806ZCt),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是山东省初级产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其经济含义为:1993年之前,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美元,初级产品出额将增加0.066美元;1993年之后,山东省FDI每增加1美元初级产品出口增加0.872美元。 对方程①的残差序列E进行AEG检验,结果为: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t的检验统计量为-3.652,小于相应的临界值-3.012和-2.646,从而拒绝原假设,即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性序列。所以初级产品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2)FDI与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协整分析 选取初级产品出口(㏑EXM)为被解释变量,外商直接投资(㏑FDI)、政策性变量(ZC)与名义汇率(㏑REET)为解释变量。利用Eviws6.0软件,采用OLS回归方程法估计回归模型。 估计的回归模型为: ㏑EXMt=9.3-11.00ZCt+(0.287+0.953ZCt)㏑FDIt-0.11㏑REETt ② (16.58) (-4.25) (5.02) (2.23) (-2.76) R2=0.973 从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方程②的R2非常显著,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度很好,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工业制成品出口有很好的解释作用,观察FDIC的回归系数发现,FDIC的估计系数为(0.287+0.953ZCt),表明FDIC是推动山东省工业制成品出口的重要动力。其经济含义为:1993年之前,山东省FDI每增长1美元,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加0.287美元;1993年之后,山东省FDI每增长1美元,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加1.24美元。 对方程②的残差序列E进行AEG检验,结果为: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t的检验统计量为-2.532,小于相应的临界值-1.9581和-1.6078,从而拒绝原假设,即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性序列。所以工业制成品产品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FDI对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贡献要大于对初级产品出口的贡献。 (四)格兰杰检验 从协整检验的结果来看,㏑EXP和㏑FDI,㏑EXM和㏑FDI这两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可以采用格兰杰检验两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判定准则:以输出结果P的值为检验的概率值,依据P值判定存在因果关系的概率。即:若统计量的P值小于0.1,表示因果关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也就是在90%的置信水平下接受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假设;若统计量P大于0.1,表示因果关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不成立,也就是在90%的置信水平下不能接受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假设。本文选择10%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检验。结果如表5-5所示。 表5-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检验 P值 结论 FDI不是EXP的格兰杰原因 0.0914 拒绝原假设 EXP不是FDI的格兰杰原因 0.1233 接受原假设 FDI不是EXM的格兰杰原因 0.0098 拒绝原假设 EXM不是FDI的格兰杰原因 0.0524 拒绝原假设 从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结果来看,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FDI是EXP的原因,而EXP不是FDI的原因;FDI是EXM的原因,同时EXM是FDI的原因,两者互为因果。也就是说,FDI的增长促进了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他们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FDI是因,出口是果。同时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反过来又能促进FDI的进一步增长,而初级产品的出口则没有这样的推动作用。 三、结论分析 FDI的大量流入,促使山东省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引起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通过前面的相关性分析、FDI与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的平稳性分析、协整检验,结果表明,FDI与各个贸易变量(EX、IM、EXP、EXM、IMP、IMM)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这说明FDI对山东省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增长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并且经过检验可知,FDI对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影响要大于对初级产品出口额的影响,这反映了FDI优化了山东省进出口贸易结构;根据格兰杰的因果检验得知,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反过来能够促进FDI的流入,两者之间存在互动作用。 参考文献: 刘恩专.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分析 .当代经济科学,1999 沈超海.FDI与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基于1980年~2006年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2008 王莉.FDI与我国出口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硕士论文,2009 张红霞,刘继生,马廷玉.山东省制造业FDI流入与贸易结构优化的互动作用 .2006 向铁梅.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及其中国情况的实证分析 .世界经济研究,2003(3) 沈超海.FDI与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基于1980年~2006年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2008 王莉.FDI与我国出口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硕士论文,2009 李荣林.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的替代性与互补性 .世界经济,2002 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上海三联书店,1995 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统计年鉴(2009) 詹晓宁,陈建国.出口竞争力与跨国公司FDI的作用 .世界经济,2002 姜征.外资企业对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 .国际贸易问题,1999 梁志成.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型关系——对芒德尔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的重新思考 .经济评论,2001 奚君羊,刘卫江.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 余东华,赵梦涵.关于山东半岛发展产业集群与建设制造业基地的思考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O4(1) 吕聪,徐鹏程.山东省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建议 .中国商界,2010 张为付,武齐.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2005(12) 张晓桐.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Hein. Trade Strategy and Dependency Hypothesis :A Comparison of Policy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atin America n and East Asi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2,40(3):P495一521 Mundell.R.A.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factor mobility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7 R.Vern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 Dunning.J.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Reading :Addison一Wesley Publ. co,1993 Lipsey R.E,M.Y Weiss. Foreign Production and Export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1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社 2012-12-20 22:54:53 作者:http://www.ems86.com/ 来源 佚名.FDI与贸易结构优化关系的实证分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http://www.ems86.com/lunwen/html/?15934.html
3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因组学研究的数据分析之五:Perl编程之数据排序
tiezhengyuan 2012-12-21 04:47
基因组学研究的数据分析之五: perl 之排序 在数据分析中经常会用到排序,使用 Perl 编程时,一个最简单的排序如下: @array= sort @array; 该语句等同于: @array= sort {$a cmp $b} @array; 假定数据储存在数组 @array 中,该语句表示对 @array 中元素执行字符串排序,就是按字母表顺序排序。如果希望按字母表顺序的倒序排序,则应该是: @array= sort {$b cmp $a} @array; 如果希望按数字顺序从小到大排序,则应该是: @array= sort {$a = $b} @array; 以上是一维数据,下面考虑复杂一点的情况,如何对二维数据进行排序。下面一组数据,第一列是 GI 号,第二列是序列长度,要求进行排序: GI:389886562 2536 GI:215277009 15009 GI:301173067 138 ................... 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方式就是使用散列一次吃进所有数据,然后根据你的要求进行排序,比如: my %hash; open my ($IN), "", $file or die; while ($IN){ chomp($_); my ($GI, $len)=split("\t", $_); $hash{$GI}=$len; } close($IN); foreach my $key(sort (keys %hash) ){ print "$key\t", "$hash{$key}\n"; # 根据 GI 号排序 } foreach my $key(sort {$hash{$a} = $hash{b}} (keys %hash) ){ print "$key\t", "$hash{$key}\n"; # 根据序列长度排序 } 生物学数据分析经常出现比上面更复杂的情况,即如何对多维数据进行排序,假定下面一组数据是你的高通量测序结果,第一列是 read counts ,第二列是测序获得的序列,第三列是该序列长度,第四列显示该序列可以在多少样本中可以检测到,要求先根据 read counts 从大到小进行排序,然后根据序列长度排序,最后再根据样本数量排序: 12334 ATGTCGTGACGT 12 5 334 ATGTCGTGACGTATGTCGTGACGT 24 3 194 ATGTCGTGAC 10 8 ................... 当然简单的办法就是放到 EXCEL 中处理,不过实际情况下数据可能有几万条,每一条有好几列信息,可能是字符串或数字,如果每一列信息长度相差很大,加上如果还要求进行其它操作,或者需要数据过滤或数据合并,那 EXCEL 就力不从心了。就需要 Perl 编程解决,于是需要把数组和散列结合起来使用,无论多复杂的数据结构都可以一次吃进,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或排序或分析或输出: my @array; open my ($IN), "", $file or die; while ($IN){ chomp($_); my ($read_counts, $seq, $len, $sample_num)=split("\t", $_); my %hash=(read_counts=$read_counts, seq=$seq, seq_len=$len, sample_num=$sample_num, ); push(@array, \%hash); } close($IN); foreach my $pointer (sort { $b-{read_counts} = $a-{read_counts} or $b-{seq_len} = $a-{seq_len} or $b-{sample_num} = $a-{sample_num} } @array){ print "$pointer-{read_counts}\t", "$pointer-{seq}\t", "$pointer-{seq_len}\t", "$pointer-{sample_num}\n"; }
54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析分类和定序数据的非参数检验
caozy06 2012-12-20 21:35
分析分类和定序数据的非参数检验 检验方法名称 何时使用 研究问题示例 分析分类数据 检验变化显著性的 McNemar 检验 检验变化的 “ 前 ” 和 “ 后 ” Fisher 精确检验 计算 2*2 列联表中每个结果的准确概率真 投掷 6 枚硬币得到 6 个正面的准确概率? 单样本卡方检验 确定不同分类的事件发生次数是随机分布的 在最近的销售品牌中, A 、 B 和 C 的销售量是否相同 分析定序数据 K-S 检验 分析一个样本的的数据是否来自特定的总体 符号检验和中位数检验 用于比较两个样本的中位数 投票给 A 的群体收入的中位数是否高于投票给 B 的群体收入的中位数 M-W U 检验 用于比较两个独立样本 群体 A 是否比群体 B 的学习转移速率快 — 以正确数量测量 Wilcoxon 等级检验 比较两个群体的差异的大小和方向 在帮助儿童语言技能方面学前教育带来的效果是否是没有学前教育的两倍? Kruskal- Wallis 一元立差分析 比较两个或多个独立样本的总体差异 四个地区办公室管理者的等级差异如何 费里德曼( Friedman )二元方差分析 比较两个或多外独立样本在不止一个维度上的总体差异 四个地区办公室管理者的性别和等级差异如何 斯皮尔曼( 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 计算等级相关系数 高中最后一年的名次和大学第一年的名次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 信度: ” 我怎么知道我每一次使用的检验、量表和工具等都能发挥作用 “ 效度: ” 我怎么知道我每一次使用的检验、量表和工具等都能够测量我想测量的内容 ” 测量尺度: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准确度定类最差。定比最高。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世界并不完美。
57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号称MIT最难逻辑题的分析及善科网宣传
热度 2 lookwei 2012-11-23 16:30
“善科”( http://www.mysanco.com/ )是一个数学在线教育的网站,其中有一个问答馆,聚集了很多数学专家和爱好者。由于劈砖事件,有幸认识了场馆的总馆主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和 理学院院长 汤涛老师,并被邀请开设一个工程数学的馆。在各位专家和高手面前,本人亚历山大。果然,很快就有来踢馆的,抛出一道号称最难的逻辑题。先把题目列出供大家参考,有兴趣的可以先自己玩玩再看分析(至于是否如题目宣传的出自 MIT 未考证过): 根据已故的麻省理工 ( MIT ) 哲学及逻辑家 George Boolos ,以下的趣味逻辑问题可算是全世界最难的一个。你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吗? 有甲、乙、丙三个精灵,其中一个只说真话,另外一个只说假话。还有一个随机地决定何时说真话,何时说假话。你可以向这三个精灵发问三条是非题,而你的任务是从他们的答案找出谁说真话,谁说假话,谁是随机答话。这 个难题困难的地方是这些精灵会以 “Da” 或 “Ja” 回答,但你并不知道它们的意思,只知道其中一个字代表 “ 对 ” ,另外一个字代表 “ 错 ” 。你应该问那三条问 题呢? 见: http://www.mysanco.com/wenda/index.php?class=discussaction=question_itemquestionid=973 ---------------------------------------------------------------------------------------------------------------- 一个搞笑的答案 看到这道题时正在等飞机,晚点已经是常事,于是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打发时间。当时没有完全解答,但是很快想到一个搞笑的答案,于是搞笑回答了一下: 楼主公布答案前,我来搞笑下,一个问题先让真假两精灵崩溃,无言以对 问:你的回答意思将是“错”吧? 该问题只有不靠谱精灵敢回答,找出他下面就太简单了!大家继续发挥 其实当时考虑不周全,因为假话精灵不会有压力,对该问题他回答任何答案都可以。后来仔细一想,这个搞笑回答不无道理。因为情况确实会发生,不知道当时出题者是否忽略了这种情况。当这种问题被允许时, 最少 只需要问两个问题就可以了,而且可能不需要知道 Da/Ja 的具体含义。分析如下: 第一个问题问: 你的回答意思将是“错”吧 ? 此时先看 真话精灵 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如果他回答“对”,那么他回答的意思就不是“错”,他说谎了;如果他回答“错”,那么他的回答应证了“ 你的回答意思将是“错” ”这一判断,他却判断为“错”,这跟他说真话的职责相悖。所以他只能选择沉默。 再看 假话精灵 ,如果他回答“对”,则他的回答有悖“ 你的回答意思将是“错” ” 这一判断,他说了谎,但这正是他的职责。反之,如果他回答“错”,则他 应证了判断却给出相反的判断也旅行了自己的职责。 最后看 不靠谱精灵 ,这里要分情况讨论下,因为根据题目他的职责是随机选择靠谱还是不靠谱的答案。这样,如果他需要先判断出答案的“对”“错”属性再随机选择,那么他会遇到跟真话精灵同样的困境而只有沉默。如果他不需要先判断,之需要提供一个随机的答案,那就简单,他只用随机提供一个答案。 第一个问题后的总结: 如果只有一个精灵保持沉默,那他一定是真话精灵。如果有两个精灵保持沉默,发言的必然是假话精灵。 那么第 2 个问题只需要让第一轮被识别出的精灵(那个真话或者假话精灵)去指认剩下的那两个精灵就可以了 ,思路与下面的正规回答类似。但是此时 Da/Ja 的意义还不明确,需要做一些推断。假设真话精灵被识别出,那么可以问: (指着其中一个未识别出的精灵)他是假话精灵么? 情况 A :如果指的那个确实是假话精灵,被指的那个的答案必然与真话精灵的答案不一样。反之, 如果被指的答案跟真话精灵一样,则被指的必然是不靠谱精灵 。情况 B :如果被指的不是假话精灵(而是那个不靠谱的随机精灵),则答案跟真话精灵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但是此时可以参考第三个精灵。 因为第 3 精灵在这种情况下为假话精灵,所以他此时必须与真话精灵的不同,如果相同,被指的必为假话精灵。 这样情况 AB 有一个交集,即:两个混淆的精灵的回答都与真话精灵不同。此时为最差情况,可能需要再多问一个问题。第3个提问的逻辑在下面正规回答里面讨论。当假话精灵被识别出来时,跟上面的假设是一个对称问题。不再讨论。 ------------------------------------------------------------------------------------------------------------------- 以下提供一个正规的回答,这个回答应该才是出题者所期待的 上飞机前发了个搞笑答案。起飞后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终有所获。问题虽小,但其解答过程很有趣。首先,看到题目可能很多童鞋被吓坏了,因为又是 MIT 又是号称最难的。其实,只要仔细分析,这个问题看着选择很多,其实解集非常小。 先说三个精灵 ,其实真假两个精灵无论回答什么,答案是确定性的,所以他们是靠谱精灵。另外一个随机回答的完全就是不靠谱,你别希望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既然这样,干脆先忽略他,集中精神来区分真假两精灵就可以了。 然后说要问的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是个普遍的真理或者其逆命题 ( 很多童鞋把功夫花这上面了 ) ,真假两精灵的回答必然相左。一直问这样的 问题不会有什么新的结果。因为 Da 和 Ja 的意义不明。所以,肯定要利用相对真理,即回答根据两精灵的情况答案是不同的,自然这个问题最好的就是精灵的自我 或者对其他精灵的身份认同。例如 “ 你是真精灵么? ” 这些问题会让真假两精灵的答案有两种:相同,或者相异。所以我们只需要先考虑所提出问题的期待答案是相 同或者相异就可以了。这样问题的解集就非常小,是个由 “ 同 ”“ 异 ” 构成的 3 元排列,如: { 同同异,同异同, …} 。解集大小只有 2^3=8 。够小吧? 最后,其实解集里面一些答案显然可以排除的 ,例如:同同同,异异同等等。另外,提问过程还可以充分利用对称性,排除或者避免去考察一些假设,因为是先找出真精灵和还是先找出假精灵并不重要。一个假设的对称假设只影响这种顺序。利用对称性,不用纠结过多的假设分支,尽快找到答案。 综上所述,这样一算下来,解集非常小 只有: { 同 XX ,异 XX} 了。 那么我们来考察第一个问题吧 。我们需要通过此题获取尽量多的信息。这里只需考察期待答案是 “ 同 ” 还是 “ 异 ” 。显然,如果是 “ 异 ” 你什 么都得不到。所以只能是 “ 同 ” ,这样三个精灵回答里面必有 2 个相同(不管是 Da 或者 Ja ),相当于帮你投票了。此时票数多的 Da/Ja 对应的就是那个问题 的答案 “ 对 / 错 ” 。例如此时问: “ 你是真话精灵吧? ” 真假精灵都必然回答 “ 对 ” 。这样的问题还可以是否定答案的,如 “ 你是假话精灵吧? ” 此时占优回答为 “ 错 ” 。不再列举,总之,第一轮只能问 “ 同 ” 的问题,之后你就明白 Da 和 Ja 的含义了。注意此时解集缩小为 { 同异异,同异同,同同异 } 了。 接着考察第 2 个问题 。此问题显然不能再为 “ 同 ” 了,因为这样无法区分出精灵来。所以必为 “ 异 ” 。这样,不靠谱精灵必然符合真假精灵其 中一个的答案。那个回答独树一帜的必然是真 / 假精灵。这个很容易判断,因为此时你已经知道 Da 和 Ja 的真实含义了。这个问题的可以是普遍真理或者其逆命 题,如: “1+1=2 吧? ” 。这里可能产生很多情况,但是不靠谱精灵必附和其中一个靠谱精灵造成其所选答案占优。假设其附和了真精灵,那必然假精灵的回答 独树一帜而被识别出来。利用对称性,如果其符合假精灵,真精灵被识别出来。 此时到第 3 个问题了 ,此时的问题时如何区分出靠谱精灵和被他附和的那个精灵。这里需要点小技巧,因为无论你问什么问题,无论问多少 次,不靠谱的精灵都可以继续附和先前那个跟他身份混淆的精灵。所以此时两个被混淆精灵的答案完全没有参考价值。解决方案很简单:我们只能寄希望于那个已经 被识别出来的靠谱精灵。此时,如果再问你知道答案的问题,他的答案必然也是可以预测的,毫无意义。所以必须问一个你不知道答案的问题 “ 被混淆的两个精灵 (假设为 B 和 C )谁是真(或者假)精灵? ” 转换成一个判断题就是 “B ( C )是真(假)精灵吧? ” 因为被识别出的靠谱精灵的答案是可预知的,所以可以根据他 的判断来 “ 指认 ” 出被混淆的真(或者假精灵)了。问题解决! 附可能的解答一个 : 1 ) 你是真精灵么? 假设答案 Da 占优,则 Da 为 “ 对 ” ,如果 Ja 占优为对称问题,类似。 2 ) 1+1=2 吧? 假设不靠谱精灵附和真话精灵,则他们的答案都为 “ 对 ” 。此时假话精灵的答案必为 “ 错 ” ,从而暴露自己身份。类似,对称假设不再列举。 3 ) B 为真话精灵么(此时假设混淆的两精灵为 B 和 C ) ?此时只用看 2 )中暴露身份的假话精灵的答案,若为 “ 错 ” ,则 B 是真话精灵,反正不是。对称假设不再列举。
个人分类: 蜀之驴|4762 次阅读|2 个评论
逻辑分析与直觉判断
热度 5 cutefay 2012-11-6 17:46
搞科研的人往往很注重逻辑分析,也因此,说一个人的观点“毫无逻辑”之类的话,是很伤害科研人员的自尊心的。 而在其他一些事情上,有时候直觉判断似乎比逻辑分析更为可靠。 在股票预测方面,似乎那些科学方法预测都不可靠,投资股票是否能赚到钱,似乎更多的是看投资人的个人直觉。 之前看《明朝那些事儿》,其中说到朱元璋打仗,很多部下认为应该怎么打,但朱元璋的观点和他们总是不同,但按朱元璋的观点总是能打胜仗。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3216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析日美军演“夺岛”又“取消”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11-2 12:07
分析日美军演“夺岛”又“取消” 2012 年 11 月 02 日 07:29:3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日美原定在冲绳以南岛屿举行的联合夺岛演习,近日,决定取消了。 今年以来,日本已经多次实施与岛屿争端相关的演习。 演习,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军事训练手段。但近年来,政治色彩越来越浓厚,有时明显带有外交意味。   今年夏天,日本陆上自卫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北马里亚纳群岛的天宁岛和关岛附近,举行了为期 37 天的联合演习。 10 月份,美日又在日本九州岛西南部再度举行联合军演,目的是强化“西南诸岛”的机动防卫,并明确以中国为假想敌。   除联合演习外,日本自卫队独立实施的演习也不在少数。 8 月 26 日,日本陆上自卫队在富士山下的东富士演习场举行“富士综合火力演习”,首次模拟海岛防御,假想距离日本本土偏远的海岛遭到攻击时,陆上自卫队联合海上、航空自卫队展开反击。    10 月 24 日,日本海上保安厅和日本海上自卫队在福井县若狭湾举行联合海上演习,主要演练对可疑船只的拦截。虽然日本防卫省此次没有提到钓鱼岛,但有分析认为这是针对近期中国海军与海监的联合演习而来的,牵制中国的意味很明显。 从上述军演的时机和内容来看: 首先,联合军演,特别是同大国的联合军演,更多的是借力造势,达到向对手施压的目的,而大国介入其中也有保持介入权的考虑; 其次,本国力量实施的军演,则更多的是实打实的练兵备战,侧重军事上的针对性; 最后,模拟演习的宣传效果可能不及实兵实弹演习,但模拟演习的课目和内容可能更广泛,效果甚至超过实兵实弹演习。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于 10 月 26 日召集防卫大臣森本敏和外务大臣玄叶光一郎,就夺岛演习进行了专门协商,最终作出中止演习计划的决定。给几乎达到沸点的钓鱼岛形势稍稍降了降温。 对于危机四伏的野田政府来说,此举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日关系。这反映出野田政府希望改善与邻国关系、减轻日本国际压力的心态。   从美国方面看,奥巴马在忙着大选,国务卿希拉里、国防部长帕内塔和副国务卿伯恩斯等数位官员先后到日本和中国访问,但并没有像日本翘首企盼的那样前来撑腰打气,而是摆出“调停人”的姿态,重申了“中立”的立场。   可以看出,出于亚太战略的通盘考虑,美国在日本战车几近失控之际,踩了刹车,它希望中日在钓鱼岛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这才是符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   对于欧盟来说,面对日方的奔走游说,各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冷漠的态度,这既有日本失道寡助的因素,也不排除暂时观望的心态。 与此同时,日本与俄、韩同样有着岛屿的争端。 俄罗斯派出军舰巡航俄日争端岛屿,日方派出侦察机全程跟踪。 继韩国总统李明博 8 月登岛宣示主权后, 10 月 30 日,韩国国防委员会的 15 名议员乘直升机登上韩日争端岛屿。日本政府面临着岛屿争端总爆发的局面。   毫无疑问,在钓鱼岛争端中,各方领导人的言行最为引人关注。因为,作为决策者或参与者,其态度直接影响了事态的发展走向。对于领导者来说,这种举世瞩目的事件,也是对其危机管理能力的考核。 在军演问题上的反复,实际上反映了日方矛盾复杂的心态。 面对中国上上下下的同仇敌忾,日本深切感受到内外交困和欲罢不能。日方在口出狂言的同时,其近期军演的内容却逐渐由岛屿防御转为岛屿进攻,反映出其对自身作战能力的不自信。 由此看来,日本政府宣布取消演习的原因,可概括为:中国严阵以待、美国重申“中立”、国内强烈反对、国际陷入孤立。 而直接的相关因素,还有美军士兵在冲绳的犯罪行为,这却算是给野田政府在尴尬中下台提供了一个台阶。 但军演总归是军演,历史上由双方军演升级而直接导致冲突和战争的先例并不多,更多的是突发事件引爆战争。从历史上看,外交与军事这一文一武的两手通常是互为表里的,军事与外交两者统一于政治需要。从现实来看,当前多个大国政坛面临换届,各国之间经济往来的互补性与依赖性日益明显,经济因素在地区安全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本着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的责任感来降低武力冲突爆发的可能性,同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回到面对现实、承认争端、寻求合理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才是各方应共同努力去做的。 但是,此次日美联合夺岛演习中止后,转而实施模拟海上联合演习仍值得关注。单纯地认为日本取消军演是示弱服软,从而放松警惕和戒备是不可取的,多手准备、未雨绸缪仍大有必要。
个人分类: 其它|1602 次阅读|2 个评论
航空事故分析也不是多难的问题
Greg66 2012-10-17 15:09
2012 年 10 月 9 日,由 32 名遇难者家属起诉的包头空难索赔案件在立案 3 年后、事故后 8 年后,终于在北京二中院开庭 审理,目前还没有宣判( 这篇报道 比较长,读者谨慎计算时间阅读)。这里不讨论赔付结果,只是想让大家知道, 2004 年 11 月 12 日发生的包头空难 和 2010 年 8 月 24 日发生的伊春空难,原因和一般企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基本是一样的,都是不按照规章来操作(习惯)或者缺乏安全意识造成的。 包头空难的原因。 2006 年 12 月 21 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察部举行新闻发布会 , 会上公布 了 包头 空难 的 原因 是,飞机在起飞过程中,由于机翼污染使机翼失速临界迎角减小。当飞机刚刚离地后,在没有出现警告的情况下飞机失速,飞行员未能从失速状态中改出,直至飞机坠毁。事故调查组认为,飞机在包头机场过夜时存在结霜的天气条件,机翼污染物最大可能是霜。飞机起飞前 没有进行除霜 工作。东航公司对这起事故的发生负有一定的领导和管理责任,东航云南公司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存在薄弱环节。 伊春空难的原因。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河南航空有限公司黑龙江伊春 “ 8 · 24 ” 特别重大飞机 坠毁事故调查报 告 》中指出:伊春空难的事故原因是:( 1 )着陆条件是能天气见度为 3600 米,而当时的能见度只有 2800 米,机长知道这些情况却 违章 着陆。( 2 )机长未见跑道、未作准备的情况下就人工驾驶飞机着陆。( 3 )在语音提示高度、扔未见跑道情况下,还依然实施着陆动作。这三点原因已经使这次空难成为必然。报告中还指出,机长 平时的工作习惯就不是很好的。 “除霜”,应该在作业规程中有规定,也许在作业规程没有规定,但是没有得到作业人员的重视。伊春空难的“违章”,和其他企业的违章现象就没多的区别了。
个人分类: 5|41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侧记
热度 1 ssglwu 2012-10-8 07:53
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侧记
“知识与论证”: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侧记 吴国林 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于 2012 年 8 月 25 - 26 在济南市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此次会议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会议的主题为 “ 知识与论证 ” 。会议包括两个半天的大会报告、六个分会场。会议进行两个全天,包括一个晚上的四个研究生分会场。六个分会场包括心灵哲学、知识论、认知科学哲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逻辑哲学、道德哲学、宗教哲学、来自分析哲学内外部的反思与批判、分析哲学的历史等分主题。来自美国与国内(包括台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阳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 150 多人参加会议。分析哲学著名学者 Saul Kripke 应邀出席会议,并做大会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的吴国林、闫坤如与齐磊磊三位老师参加了会议。吴国林教授主持分会场会议并做报告。三位老师的报告题目为: 吴国林:试论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 闫坤如:对技术风险的主体信念度分析 齐磊磊:“其他情况均同定律”不是一个悖论吗? 在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第二届洪谦优秀论文颁奖仪式。齐磊磊老师获得了第二届洪谦优秀论文二等奖。 原来全国分析哲学会议开始几届仅 20 人左右,从去年就扩展到 100 人以上,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这表明分析哲学受到了国内哲学界的高度重视。事实上,分析哲学是从事哲学研究的基本功。没有分析哲学这一个方法,做哲学研究那是较为浅薄的。 分析方法不仅对哲学重要,而且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同样重要,因为不分析,我们不可能理解科学与技术,更不可能创造和掌握核心的科学技术 。我自己提供的“试论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就是希望从分析方法角度对技术哲学展开研究,以纠正国内外过度重视技术哲学的伦理与批判研究,而不重视技术哲学的描述性主题。 尽管这次分析哲学会议论题广泛,来自分析哲学内外的学者都展现了新的研究视野,预示着分析哲学在中国有一个好的未来。我也希望中国的哲学研究者都有一个好的分析哲学的基础,包括从事中国哲学研究者。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与讨论会|5164 次阅读|1 个评论
测序分析注意事项(一)--小心已知注释Refseq中的暗雷
热度 1 bioseq 2012-9-25 14:08
测序分析注意事项(一)--小心已知注释Refseq中的暗雷
我是参照 第20120723期集结号-转录组测序分析中cufflinks的使用及问题 和 如何将几个不同的基因组注释文件合并起来 的方法进行转录组分析, 但我用中间产生的的gtf文件上传到UCSC,提示错误“ Error File 'slim.norandom.gtf' - GFF/GTF group NM_009362 on chr17-, this line is on chr5-, all group members must be on same seq and strand ” 此报错提示我的gtf格式出错了!! 于是我查看gtf文件,发现如下: 恍然大悟, 一个NM_009362号居然对应了多个位置 。 于是我又查看我的下载的refseq注释,发现其中居然有 4482重复的NM号。 这太坑人了。refseq居然提供的数据这么不人性化,既然NM_009362有两个duplicate,就应该加个标识NM_009362.1NM_009362.2 没办法,只能从来一摸子, 事先对下载的refseq进行了重命名操作 。命令如下: sort -t $'\t' -k 4,4 refseq.bed | awk -F "\t" '{if(it!=$4){i=0;it=$4;} else { i++;$4=$4"_dup"i;}OFS="\t" ;print $0; }' 这样再进行后序分析,一切OK!!
5595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关专家分析、解说,中国第一艘航母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9-25 11:44
有关专家分析、解说,中国第一艘航母 2012 年 9 月 23 日 16 时许,中国第一艘标志为“ 16 号”舰的航母平台,在大连举行升旗仪式, 16 号舰与相邻停泊的 88 号舰,全部挂满彩旗。 16 点 40 分, 16 号舰舰桥桅杆升起五星红旗,舰首升起八一军旗,舰尾升起海军军旗。 据某军事网站爆料称,中国第一艘航母当天举行了交付仪式并即将服役,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连日来全国上下热盼中国首个航母平台的正式服役。 中国航母将正式服役,无论是提升实战能力,还是加强威慑力量,都对中国海上维权相当有利。 而日前,“中船集团”新闻发言人曾表示,航母已服役传闻不实,交付时间需等待。 中国航母如何加强自己的维权能力,有关专家作如下分析: 悬念一:中国航母何时服役 ? 罗援:这个时间我想应该是尽快,网友这么热切关心航母,一方面反应群众的拳拳爱国之心和浓浓的国防之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非核心的机密很难保密,很多信息已经透露出去了。第一艘航母如果能服役,我认为第一个反映是:实现了零的突破,从无到有,圆了几代仁人志士的航母梦。一个大国没有航母有点说不过去。 杜文龙:航母服役意味着船变成舰产品变成装备 杜文龙:这个应该是一个含义。入列作为军人来讲有两种含义: 队列动作中的入列,指单个人进入队列形成一个非常整齐的排面。 对武器装备来讲,有这么几层含义: 第一,根据从厂家产品到最后的装备,由船到舰的转身,这个变化是本质性的;第二,是作为一个平台到一个体系。 悬念二:中国航母是何名称 ? 关于航母的名称,很多网友在热情地给航母起名,有叫“中山号”、“毛泽东号”、“郑和号”,这些猜测不知道有没有可能猜中,但是这个航母命名是不是也有中国的一套规则 ? 杜文龙:各国都有各国的规则。比如,美国就是为了表达对总统的尊敬,它的航母都是叫“艾森豪威尔号”、“华盛顿号”等,俄罗斯也是类似。 我们有我们的一种命名方法。我曾经提出一个建议,就是把航空母舰命名“钓鱼岛号”。就是为了提醒全国人民要有忧患意识,就是国土还未实现完全统一,除了台湾还有一些被占岛礁,另外,他有一个巨大的品牌效应。如果我们的航母叫“钓鱼岛号”,除了宣示主权,还可以吸引全世界的眼光,让他们都知道“钓鱼岛号”是中国的。 中国驱逐舰以大城市命名护卫舰以中小城市命名 我们有一个海军舰艇命名的条令,中国海军 1978 年曾经颁布《海军舰艇命名条例》,实际上规定了巡洋舰以上的大舰是以省份来命名或者以词组来命名。其实已经有这样的规定,像航空母舰是巡洋舰以上,按照条例规定是以省份和词组来命名,两个中选一个,和国外的舰艇有区别。现在我们的大舰命名比较少以人名命名,除了两艘训练舰是以人名命名。北海舰队的船舰命名有“东北”“西北”“华北”,东海舰队的命名主要以华东地区和新疆区域的大中城市命名。 舷号“ 16 ”有何玄机 ? 三位数舷号为作战舰两位数舷号为训练舰 舷号“ 16 ”说明航母主要用于训练科研 杜文龙:实际上,一条船,我们看到的是舷号,一般的作战舰艇都是三位数,小舰艇是四位数,训练舰使用的是两位数 ; 我想它作战和训练的功能,特别是训练的功能还是这艘航母平台入役后的主要功能。 悬念三:首个航母将服役于哪支舰队 ? 按照现在的形势,大家总希望航母在东海舰队或南海舰队,但按您刚才的序号排列又归在了北海舰队。是不是到东海军队更符合大家的期待 ? 罗援:但是不管归于哪支舰队,第一艘航母都应该直接隶属中央军委,直接由海军来掌管。 我想大家可能还是一种期待吧,但是它的部署还是要根据我们整个国防需要来确定。 沈飞歼 -31 就是航母舰载机 ? 杜文龙:首个航母将选择固定翼舰载机。   24 日上午,著名军事评论员、国家安全政策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空军少将乔良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中国首艘航母交付海军”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在谈到舰载机的问题时,乔良表示,这方面的信息不能透露太多,没有舰载机的航母就不能叫航母,航母就是一个活动的海上机场,它必定要配备舰载机才能算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母,但在舰载机方面,我能告诉大家的是,这些事情是大家所关心的,但却不是大家需要担心的。我们已经拥有自己的舰载机,而且性能良好。
个人分类: 其它|1940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事故分析方法
热度 1 Greg66 2012-9-23 14:22
在网络上,能找到不少事故案例。由于科学发展等原因,不可能把事故的真实原因都弄清楚、写出来,这对事故预防肯定极为不利,对这种没办法的现象,出于现实,必须设身处地多方考虑,不能一味责备,除了理解还得理解。一种折中的办法就是,事故单位在制定预防措施、加强今后的管理时,措施可以具体一些,可以不和调查报告上的事故原因完全对应,以便于讨论、执行,使之更有实效。 另一个问题是,现在大家好像对事故致因理论不那么重视了,事故调查、分析、责任划分,似乎没有依赖现有的事故致因理论,也没人对现有的事故致因理论提出什么质疑、缺欠及改进等等,这应该是不正常的。事实上,现在的事故致因理论,缺欠还是不少的,不能满足事故分析的需要,需要质疑和讨论的。但是这个基础研究已经很少有人做了,不应该。 此外,事故的发生,可能涉及一批人和物,建议一个人一个人、一种物一种物地分析,分析到底,最终在间接原因上可以归为某种安全知识、意识、习惯的缺欠,在根本原因上可以归为某个管理程序、某个安全理念的认识上的欠缺,这时主要对应分析出来的间接、根本原因,缺什么补什么,具体的预防办法就出来了(对应直接原因制定的预防办法由于距离事故太近已经而已经不多),执行之,效果就出来了。所以依据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事故的过程是最重要的事情。
4551 次阅读|2 个评论
R语言多元分析系列之:主成分分析
bioseq 2012-9-20 13:48
R语言多元分析系列之: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是一种分析、简化数据集的技术。它把原始数据变换到一个新的坐标系统中,使得任何数据投影的第一大方差在第一个坐标(称为第一主成分)上,第二大方差在第二个坐标(第二主成分)上,依次类推。主成分分析经常用减少数据集的维数,同时保持数据集的对方差贡献最大的特征。这是通过保留低阶主成分,忽略高阶主成分做到的。这样低阶成分往往能够保留住数据的最重要方面。但是在处理观测数目小于变量数目时无法发挥作用,例如基因数据。 R语 言中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采用基本的princomp函数,将结果输入到summary和plot函数中可分别得到分析结果和碎石图。但psych扩展包更具灵活性。 一、选择主成分个数 选择主成分个数通常有如下几种评判标准: 根据经验与理论进行选择 根据累积方差的门槛值,例如选择使累积方差达到80%的主成分个数。 根据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选择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 另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是 平行分析 (parallel analysis)。该方法首先生成若干组与原始数据结构相同的随机矩阵,求出其特征值并进行平均,然后和真实数据的特征值进行比对,根据交叉点的位置来选择主成分个数。我们选择 USJudgeRatings 数据集举例,首先加载psych包,然后使用fa.parallel函数绘制下图,从图中可见第一主成分位于红线上方,第二主成分位于红线下方,因此主成分数目选择1。 fa.parallel(USJudgeRatings , fa="pc", n.iter=100, show.legend=FALSE) 二、提取主成分 pc=principal(USJudgeRatings ,nfactors=1) PC1 h2 u21 0.92 0.84 0.15652 0.91 0.83 0.16633 0.97 0.94 0.06134 0.96 0.93 0.07205 0.96 0.92 0.07636 0.98 0.97 0.02997 0.98 0.95 0.04698 1.00 0.99 0.00919 0.99 0.98 0.019610 0.89 0.80 0.201311 0.99 0.97 0.0275 从上面的结果观察到,PC1即主成分负荷,是观测变量与主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h2是变量能被主成分解释的比例,u2则是不能解释的比例。(在中国测序论坛,有更多讨论。) 三、旋转主成分 旋转是将主成分负荷进行变换,以方便解释。可分为正交旋转和斜交旋转。正交旋转的流行方法是方差最大化,需要在principal中增加rotate='varimax'参数 四、计算主成分得分 主成分得分是各变量的线性组合,需在principal中增加 score参数 ,结果将存放在scores中。但注意如果输入数据不是原始数据时,则无法计算主成分得分。
62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果这样做,那么。。 1
icstu1 2012-9-13 13:59
如果这样做,那么。。   1
如果你将导师所有的个人及合作论文的第一作者,与所涉及的所有期刊(标准缩写)组合起来检索SCI会发生什么情况? (较大范围的引文检索式) 你必须挑选,也许,只能有10%的内容是导师个人所需要的。! 如果不这样做, 如果假定研究团队不变,专业期刊不变,而进行分析, (对全部的文献,包括后来的引用文献进行管理和分析 ) 那么,会发生什么? 你会看到什么? 原来的团队是不是扩大了? (新的研究团队的形成) 主流方向在哪里? (各个研究分支的热点 或真空点——也许是“屏蔽点”) 有没有反对的意见? (需要阅读和分析原文和相关引用文章) 深入“跟踪”会有结果么? 谁脱离了这个队伍?(如果是关键人物)为什么? 总之,你需要用一个好的管理和文献分析的工具了。 (待续)
个人分类: L 讲故事产生的启迪和激励|1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RNA-seq数据分析方法
bioseq 2012-9-7 13:47
一篇Nature Method上一篇关于RNA-seq数据分析的文章,觉得很不错,里面还介绍了一些关于可变剪接的问题。下面列上列上的基本信息: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transcriptome annot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using RNA-seq Manuel Garber, Manfred G Grabherr, Mitchell Guttman Cole Trapnell High-throughput RNA sequencing (RNA-seq) promises a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the transcriptome, allowing for the complete annot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all genes and their isoforms across samples. Realizing this promise requires increasingly complex computational methods. These computational challenges fall into three main categories: (i) read mapping, (ii) transcriptome reconstruction and (iii) expression quantification. Here we explain the major conceptual and practical challenges, and the general classes of solutions for each category. Finally, we highlight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these categories and discuss the benefits for different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全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nmeth/journal/v8/n6/full/nmeth.1613.html 复制代码 下面是在科学网上找到的一篇对该文章的点评和分析,附上全文,供大家参考阅读。 高通量RNA测序(RNA-seq)有望描绘出转录组的整体图像,实现样本内所有基因及其亚型的完整注释和定量。随着测序价格的不断下降,以及个人化测序仪的上市,更多的实验室有机会尝试这种新技术。 然而,测序之后的数据分析才是真正的挑战。在RNA-seq之后,还需要一些强大的计算工具,才能绘制出完整的转录组图谱。在这一期的《自然—方法学》(Nature Methods)上,来自MIT和哈佛Broad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综述,介绍了转录组注释和定量的计算方法。 首先,他们介绍了一些方法,将读数与参考转录组或基因组直接比对。之后,他们讨论了鉴定表达基因和亚型的方法。最后,他们还介绍了一些方法,来预计基因和亚型的丰度,以及分析样品间的差异表达。 由于RNA-seq数据生成的不断改善,现有计算工具的发展有着很大差异。在某些领域,如读数定位,有多种算法存在,但在差异表达分析上,解决方案才刚刚出现。作者们强调了这些方法的核心原理和每种方法的关键差异,以及它们在RNA-seq分析上的应用。他们还讨论了这些不同的方法如何影响结果以及数据的阐释。 为了方便读者参考,他们还将现有的方法列成了一张表,注明了它们的原理和用途。另外,他们精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方法,应用在已经发表的RNA-seq数据组中。此数据组包含了5800万个末端配对的读数。 数据比对是RNA-seq分析中的一项基本任务,然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数据量大,读数很短(36-125 bp),错误率可观,且许多读数跨越外显子-外显子交界。对于RNA-seq的比对方法,作者将其分成“unspliced read aligners”和“spliced aligners” 两类,并分别介绍。 转录组重建也是个很困难的任务,因为基因表达差异很大,且读数可能来源于成熟的mRNA,也可能来源于未完全剪接的前体RNA,这样就很难鉴定成熟的转录本。当然,读数短也为分析带来了困难。目前的转录组重建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因组指导的,另一类是不依赖于基因组的。作者比较了这两类方法,并具体介绍了每一类下面的几种方法。 至于转录组的图谱分析,DNA芯片一直是首选方法。在使用RNA-seq来估计基因表达时,需要将读数适当地标准化,才能提取出有意义的表达预测值。作者介绍了一些方法,来预计基因和亚型的丰度,以及分析样品间的差异表达。 作者还提到,随着测序技术的成熟,如读长不断增加,现有的计算工具需要发展,也能满足新的需求,同时新工具也会不断出现,满足新的应用。 http://seq.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43
7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Sexypic.exe后门程序分析之一
qinchuanq 2012-9-4 02:28
引子: 前面一篇博文《 一个部门的机器感染了美国人控制的木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528-608290.html 中提到了一个Sexypic.exe木马后门程序。虽然该程序早在2006年已经出现,到现在,很多杀毒软件已经能够很好查杀(但是仍有一些杀毒软件视之而不见),杀毒软件公司的反毒人员已经很好地分析过它了,但是我仍然想在这里再次分析分析它。 分析: Sexypic.exe实际上是一个WinRAR自解压文件,该压缩包总共包含17个文件,还有一个东西不能漏掉,那就是自解压自动运行的脚本,现粘帖如下, ;The comment below contains SFX script commands Path=C:\Windows\temp\mama SavePath setup=C:\Windows\temp\mama\alone.bat Presetup=close1.bat Silent=1 Overwrite=1 从这个脚本加上文件名Sexypic的诱惑性特点,可以推测此木马不能自动加载,需要服务器管理员点击触发,也就是让管理员点击运行这个Sexypic.exe自解压文件。 剩下的17个文件的文件名清单如下: aliases.ini // 别名,没有多大意义 alone.bat // 自解压自动运行命令,部署后门、木马 away.txt // mirc客户端离开文本,mirc客户端暂时没有研究,后续博文给出 baby.mir // mirc客户端脚本,后续研究 close1.bat // 解压之前运行的Windows脚本,比较给力的是,它居然试图先删除其他某些有害程序,黑客(骇客)之间内扛? close.bat // 关掉Explorer进程,并调用open.bat control.ini // 疑似mirc客户端控制设置,后续研究 fullname.txt // 英文部分为一首歌,歌名为Dead man walking,歌手 Smiley, 其他外语不认识,用途未知,后续研究,小黑喜欢歌。 hide.reg // 修改注册表,隐藏任务栏右下角所有程序图标(Tray icon)。 ident.txt // 一份单词表,用途未知,后续研究。 jumbo.ico // 空白图像,用途未知,后续研究。 mama.reg // 使后门自动运行,添加很多注册表项 mirc.exe // 国外的一个聊天客户端,如果设置不当,会变成后门。我在想,我们的QQ是否也被改造过?变成后门后…… mirc.ini // mirc客户端配置文件,后续研究。 open.bat // 配合open.bat重启Explorer进程,使之前的配置生效。 servers.ini // mirc客户端连接的一些服务器,后续研究。 users.ini // mirc客户端使用的账户 结论: 该木马后门需要欺骗管理员来部署,只要遇上一个安全敏感的管理员,应该可以免于感染并立刻被清除掉。所以,我们的广大用户安全意识提高后,的确可以降低被攻陷风险。 后续: mirc客户端、本木门连接的那些远程服务器和机器、其他。这些将在后续博文中给出。
个人分类: 网络安全|526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新对预防性免疫接种和PEP治疗进行成本效益比较分析
热度 1 yanjx45 2012-8-27 12:08
在采用新型疫苗的情况下重新对预防性免疫接种和PEP治疗进行成本效益比较分析 上面提到的新型疫苗中有些与已上市的狂犬病疫苗相比 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人们不禁会期盼只需接种一个剂量就可以产生达到保护水平的中和抗体的疫苗。上面提到的这些疫苗都还没有进行过临床实验,虽然动物实验表明至少腺病毒载体可以诱导稳定的免疫应答,但在人体是否也是这种情况还有待确认。单剂量方案与 3 剂量方案相比不仅省时方便,而且还可能更经济有效。任何接种过预防性疫苗的人暴露后仍然需要接受 PEP 。如果单剂量新型疫苗像三剂量已上市疫苗一样可以诱导产生稳定持续的 B 细胞记忆,疫苗接种后的个人在暴露后只需清洗伤口并补种一剂量或者两剂量的疫苗来诱导针对 G 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即可。为了评估在亚洲和非洲进行儿童狂犬病预防疫苗接种的成本效 / 益情况,我们做出了以下假设(表 1 )。目前世界人口是 70 亿;约 49 亿生活在非洲和亚洲。总人口中的 29% 年龄小于 15 岁,也就是说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在亚洲和非洲约有 14 亿。 PEP 加上 RIG 的平均费用假设为 150 美元。狗咬伤后注射的加强针费用假设为 18 美元。亚洲和非洲每年儿童被狗咬伤的概率为 1%-3% ,估算的 PEP 费用见表 2 。下面我们计算一下在亚洲和非洲的所有小于 15 岁的儿童接种预防性狂犬病疫苗的成本,这其中不考虑盈利情况。接种第一针狂犬病疫苗后,第二针于 1-2 岁时和其它疫苗一起进行接种。这中间没有附加的路费和工资损失。医疗成本局限于多加一个注射器的费用,外加占用护士给孩子注射和解说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等所需时间 ( 每个孩子平均 1-2 分钟 ) 的费用。假设每年 1% 的儿童被潜在患有狂犬病的狗咬伤,完整的 PEP 总共花费在 21 亿美元。为了使预防性疫苗接种与其达到成本平衡,每支用于接种的疫苗价格应不高于 1.32 美元。被狗咬伤发生概率提高到 2% 或 3% 时,疫苗价格可以相应地提高到 2.65 美元或者 3.96 美元。这些费用包括了具有潜在暴露风险儿童接受加强针的费用。 表 1. 预防性狂犬疫苗接种的目标人群 假设 亚洲和非洲儿童数量 14 亿 采用已上市的疫苗进行接种: PEP 平均花费 150 美元 两次加强针的平均费用 18 美元 表 2. 预防性疫苗接种的成本效益 预防性 疫苗接种 和 PEP 的成本比较分析 狗咬伤发生率 被咬的儿童数量 PEP 总费用 加强免疫费用 能达到成本平衡的疫苗价格 (每年) ( 美元 ) (美元) (美元) 1% 1.4-E+07 2.10E+09 2.52E+08 1.32 2% 2.8-E+07 4.20E+09 5.04E+08 2.64 3% 4.2-E+07 6.30E+09 7.56E+08 3.96 需要注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是每个儿童都接种了狂犬病疫苗,特别是在有些父母选择接种某些疫苗而不接种另一些疫苗的情况下,很难确定一个被患有狂犬病的狗咬伤的儿童是否接种过疫苗,接种过疫苗的儿童只需要接种一剂增强针,而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儿童就需要接种几个剂量的疫苗并同时注射 RIG 。治疗决定必须尽快做出,而且不能依赖于针对狂犬病疫苗的记忆免疫应答的检验,因为这种检测不仅会延误治疗而且增加治疗成本。全国或者地区的儿童免疫接种记录应该对医护人员开放,以便他们能够获得每个儿童接种历史的可靠信息。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6527 次阅读|6 个评论
关于基因组测序、拼接及其后续分析
fish2012 2012-8-16 14:55
1.样品的采集、DNA的提取、上机 这一部分就略去吧,体力+操作娴熟活,爆个小料,实验组的少堂兄刚和师姐去大理、丽江、临沧等好几个地方花费10天时间采回了一批样。。据说超累超累得活。。去之前还开玩笑说回来可能不认识他了。。或者极端情况是被野兽带走。。哈哈,可见样品的来之不易了吧?跳过。。此步骤过于血腥暴力。。不再展开:) 2.测序的原理 我们组采用 的是Illumina/Solexa 测序,它的基本原理是边合成变测序。在 Sanger 等测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四种不同的 dNTP ,当 DNA 聚合酶合成互补链时,每添加一种 dNTP 就会释放出不同的荧光,根据捕捉的荧光信号并经过特定的计算机软件处理,从而获得待测 DNA 的序列信息。 3. 操作流程 简要的表述一下上图测序的过程: 1) 测序文库的构建 准备基因组 DNA--- 随机变短化为几百碱基或更短的小片段 --- 两头加上特定的接头 若为转录组测序 RNA 片段 --- 反转录 ---cDNA---- 片段化 ---- 加街头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里片段的大小对于后面的数据分析有影响,可根据需要来选择。对于基因组测序来说,通常会选择几种不同的片段大小,以便在组装的时候获得更多的信息。 2) 锚定桥接 带接头的 DNA 片段 --- 变性 --- 与通道上的引物刑场桥状结构 --- 便于后续扩增 3 )预扩增 添加 dNTP 和 Taq 酶 ---- 固相桥式 PCR 扩增 --- 变性 --- 释放出互补的单链 -- 通过 -- 不断循环 --- 获得上百万条成簇分布的双链待测片段 4 )单碱基延伸测序 加入四种荧光标记的 dNTP 、 DNA 聚合酶以及接头引物进行扩增,在每一个测序簇延伸互补链时,每加入一个被荧光标记的 dNTP 就能释放出相对应的荧光,测序仪通过捕获荧光信号,并通过计算机软件将光信号转化为测序峰,从而获得待测片段的序列信息。 得出数据,实验组结束! ========================================华丽丽的分割线=============================== 在得到测序数据后 , 主要要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 1.组装 在这我们组主要采取的是华大开发的SOAPdenovo+GapCloser来进行组装 ,它的中心思想是采取图论的手段来进行拼接的,具体可以看我对于SOAPdenovo介绍的相关博文。 SOAPdenovo all -s XXX.lib -K 25 -p 16 -o output -d 1 -D 1 -M 3 -F GapCloser -o gapcloser_output_file -b XXX.lib -a output.scafSeq -p 25 -t 8 然后再进行Reference的Mapping等等后期一个过程,就不详细写了 最后得到组装后的序列,通常是很长得Scaffolds. 2.注释 对组装后得到的 Scaffold 进行全基因组基因注释 , 包括 : 基因组组分分析 ; 编码基因预测 ; 重复序列注释 ; Non-coding RNA 基因注释 ; Micro RNA 基因注释 ; tRNA 基因注释 ; 假基因 (Pseudogene) 注释等 . 附: 常用到的编码基因用到的软件有 : Augustus: http://augustus.gobics.de/ Fgenesh: http://www.softberry.com/ Genemark: http://exon.biology.gatech.edu/ 3.功能分析 对预测的基因进行功能 (Gene Ontology, 调控 Motif,Pathway 等 ) 注释 : 可以使用的软件有 : InterproScan , SignalP , SMURF 4.计较基因组和进化分析 如快速进化 (rapid evolution) 分析 , 共线性分析 (Synteny Block), 基因家族分析等 ; 常用的进化树分析软件 : MEGA: http://www.megasoftware.net /
126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实地录像:周克华倒地位置、民警对战位置和弹孔分析
daladala 2012-8-16 14:02
录像。 这段实地录像,同央视所公布的地形截然不同。央视的示意图 将对战地形描述为一个直筒巷子和一个电线杆。 充分说明了央视所公布的警匪对战动画示意图是完全捏造的。 下图为央视的对战示意图
个人分类: 中国纪实|3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分析类工具 2
icstu1 2012-8-13 10:33
[转载]分析类工具 2
续 公司业务组合矩阵1.doc 关系营销1.doc 决策七步法.doc 决策树.doc 雷达图.doc 利益相关者分析.doc
个人分类: D 种种最爱的知识(概念)列表|16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奥运会的“需求层次”分析
热度 9 boxcar 2012-8-10 19:22
后天第 30 届奥运会就要在“伦敦碗”闭幕了,到那时,我等熬晕多日的看客们也该闭目休息了。按理说,结束也该写篇总结报告了。在以往若干届奥运会期间,我看奥运、议奥运但没怎么写过奥运。这届不同,因为这两年我在科学网上玩博客玩得不亦乐乎,而此次对奥运会也看了不少、想了不少、甚至和人辩论了不少,所以决定认真地写一篇关于奥运会的东西,把自己对于奥运会的思考做一次比较系统的梳理和总结。题目嘛,这次不拆字、不撷英、不耍“标题党”,来个中规中矩的,就叫做《奥运会的“需求层次”分析》。 听说,有位叫做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一套“需求层次理论”【 1 】。“ 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按照老马哥的这套理论,我们也可以给奥运会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和事件做一次系统的需求层次分析,而围绕奥运会的许多事件的争议,似乎都可以在“需求层次”分析过后得以了解甚至平息。 这年头儿,看奥运会可以看得俺们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有时甚至感动得热泪盈眶;但当我们看媒体和网络上的某些评论以后,却可能让人变得义愤填膺甚至怒火中烧,总的感觉是让人感觉是言论信息和思想越来越多元化(这无疑是好事),却也越来越不可思议。其实,有这些矛盾的东西倒也不难理解,原因在于不同的人、不同的组织或集体(集团),所处的“需求层次”可能根本不同。下面我就试着做些分析: 1) 参赛选手的需求 奥运会参赛选手的需求层次无疑也是分档次的。对于那些有实力冲击奖牌甚至夺冠的运动员,他们的需求无疑是那面金灿灿的金牌。退一步讲,对于那些夺牌无望,甚至连决赛都进不了的运动员,他们的需求肯定要低一些,那就是取得一个更好的比赛成绩,或者至少要在赛场上多呆一会儿(尽可能晚被淘汰)。这两种运动员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同属于自我实现的需求层次。我估计,没有哪个运动员是大老远地道伦敦来“伦敦碗”里“打酱油”的,所说的“重在参与”(或者掺和),可能也首先是希望谋求自我实现的。因此,我很反感那种“消极比赛”、故意受伤退赛的“诛心之论”,因为干这些事的层次太低,绝非有冠军(无论是哪个级别比赛中夺冠)气质的运动员该有的心气。在认真、努力地完成一场比赛后,运动员会赢得观众以及对手的尊重。在赢得一个好成绩、夺得奖牌之后,在国旗升起、国歌响起的时刻,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会得到巨大的满足。对于那些以体育为职业,以这种很辛苦的方式谋生的职业运动员来说,也有养家糊口这个级别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当然,组委会预备的 15 万个 TT ,或许是充分考虑了满足运动员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2) 参赛国家代表团成员的需求 参赛各国代表团成员成分比较复杂,有运动员(这个已经分析过了)、教练员、体育官员等。对代表团整体来说,无一例外地都期望出好成绩、多拿奖牌、多升几次国旗,需求层次无疑是比较高的。不过,每个成员其实应该还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儿,他们也许会偷偷地在心里计算一下,如果得了金牌(无论是自己、自己指导的或管理的运动员),回去可以拿到多少奖金,能接到啥级别的广告订单,可以给自己或者父母换个啥样的房子,自己的行政级别和相应的工资是不是能再升一格之类东西。。。。。。不过,在比赛之中如果这些低层次需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级)的想法一多,难免分心走神,结果一枪打偏、奖牌变色的事儿是常有发生的。不过,尊重需求应该是有的,没有谁会太不拿荣誉和声望当回事儿。 3) 主办方的需求 主办方包括了国际奥委会、主办国的组委会以及他们属下的裁判员和工作人员。从国际奥委会的角度看,高层次的需求应该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换句话说,就是即使不能做到“更高、更快、更强”,起码也要“重在参与”。而实际上,稍低层次的追求,就是安全“别出事儿”,包括千万别整出“慕尼黑惨案”来,别有足球流氓啥的闹事儿,运动员和代表团也要“听话出活儿”,也就是尊重裁判判罚,不要过度维权(霸占场地啥的),不许小鸡比赛等等。至于主办奥运会的东道主,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让自己的奖牌总数特别是金牌数要创下历史新高,这是最好的自我实现,绝对是最给力最提气的。为此,主办国会动员尽可能多的群众去营造主场气氛,争取用助威声的气势,压服对手和裁判,让本国的运动员在本土作战以逸待劳的基础上,再接再利,抢到更多的金牌和奖牌,继而赢得世界的尊重并凝聚本国的人心士气,这在正经受经济寒冬的欧洲,尤为重要。在安全需求方面,奥委会和主办国应该想的一样。在“生理需求”方面,主办国和奥委会一定都希望多多赚钱,整的俺们在公开场合画圈,都得掰开手指头查查是不是正好五个,如果是,还得小心这些圈的排列方式。总之,啥都要尽可能地拿来赚钱,所以现如今 “竞技体育”被鼓捣成了“经济体育”,处处都在彰显“体育经济”的强大。 4) 观众的需求 如果说运动员、代表团和奥运会的主办方等几方面的需求层次还比较容易分析清楚,观众的需求层次的分析恐怕是最难做的。因为观众的人数众多,全球数以十亿计,而观众与体育运动的关注程度有很大的不同,观看比赛和评论战果时的心态自然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需求和层次的差异巨大,甚至水火难容。有一部分观众,本身就是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和爱好者,他们在欣赏比赛,享受奥运会,在议论中可以彰显其专业素养,或可有尊重需求甚至自我实现需求。也有一部分观众(包括我本人),并不是铁杆的体育迷,除了奥运会和少数项目的高水平比赛(例如世界杯、锦标赛啥的),平时自己不玩体育也不大关注体育,只会集中在奥运会和冬奥会期间看看比赛,了解一下体育知识,特别关注自己祖国运动员的表现,为他们取得好成绩而兴奋激动,为失误甚至受伤的运动员感到失望和惋惜,他们对奥运会的需求,基本是情感与归属层次的。还有一些观众,他们看奥运会和看足球联赛一样没啥区别,或许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带着某种“逆反心理”甚至“气”来的,看到中国的运动员拿了金牌,可能会不喜反怒。他们极具“批判精神”和“质疑态度”,往往对负面新闻情有独钟,即使没有负面报道也会自觉地去发掘素材,这些人通常乐于痛斥“举国体制”的败家、职业运动对选手个人健康的摧残等等,通常会把金钱 - 金牌 - 权力的关系看得很重。或许他们希望赢得别人对自己观点的认可和尊重,也或许,他们希望借助对奥运会的抨击,实现自己发泄怨气的需求(或可称为情感和反归属需求)。当然,很多观众还有对所谓真相的“求知需求”和对运动员的审美以及审丑需求。 5) 媒体的需求 开奥运会谁最忙?媒体!因为他们要从头忙到尾,中间也基本不能闲着。谁最乐?也是媒体!因为一届奥运会可以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就创造出无数的信息和话题,这在平时是无法想象的。可以说,借助奥运会制造出来的话题,解决了体育媒体在一定时段内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问题,其他媒体以及媒体的参与者们自然也不甘落后,也都希望分一杯“奥运之羹”。借着对奥运话题的炒作和对一些事件的争论,敢“放炮”的可能“一炮打响”,却不必去管这一炮打出去的后果如何。甚至,连“奶车”这样的刊物都来重在“掺和”了。在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和磨磨唧唧的评论中,不可避免地要夹杂着媒体参与者的情感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甚至不惜以牺牲长远的尊重为代价。 看完了我对奥运会需求层次的这些分析,相信很多读者就不难理解奥运会期间的许多言论和现象了。 参考: 【1】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690053.htm
个人分类: 社会|4889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管理类工具 1
icstu1 2012-7-24 15:21
[转载]管理类工具 1
希望您支持 补充 共享 谢谢 4P营销组合.doc PDCA循环图1.doc 访谈法(常用工具).doc 管理方格图.doc 绩效工具.doc 九型人格工具(常用工具).doc 矩阵图法.doc 4c营销组合.doc
个人分类: W 学生的生活指导|7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事故直接原因分析的研究进展
热度 2 Greg66 2012-7-11 22:12
事故的直接原因分析不能停留在不安全行为(不安全动作)层面上。我们要分析出来具体是什么不安全动作、什么不安全行为引起了事故。只有知道具体是什么不安全动作,才能让工人去避免这个动作,从而避免事故。不安全行为 / 动作引起多少事故,控制不安全行为 / 动作很重要这类的话,基本上已经是废话,大家早就知道这个事情了。 关于事故的原因研究,如果研究完成之后提出类似以下的结论和建议,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属于不经研究也已经知道的常识性结论):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控制违章十分重要 加强安全培训 加强安全投入 提高员工的守法意识 等等
4213 次阅读|2 个评论
所有的博士首先应该是懂一点哲学的人
热度 35 jiangjiping 2012-6-14 07:27
所有的博士首先应该是懂一点哲学的人 蒋继平 2012 年 6 月 14 日 博士的正式称谓是: Doctor of Philosophy , 简称为 Ph. D 。 Philosophy 的意思是哲学。 因而,我认为所有的博士都应该首先是懂哲学的人, 也就是首先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哲学家。 至于学的专业, 那是加在这个哲学后面的专门知识。 比如说,我的专业是植物病理, 所以,我的博士的全称是: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Plant Pathology ( 植物病理博士 ) 。 不过,我不知道读者中有多少人在读我这篇文章之前就感悟到这个意思。 凭我个人直觉, 现在好多读博士的人并没有领悟到这个意思, 也就是说,不懂得博士这个头衔的真正含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的证据是,社会上有一些人读博士只是为了一张文凭,而不在乎真才实学。 既然博士是有关哲学的东西。 那么,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哲学的含义。 根据辞典上的解释,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目,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按照这样的定义, 博士生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读书和读文献了,而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一种自然或者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上。这种观察和分析必须依据以往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做自己的学问。 简单地来说, 哲学就是观察, 思考,分析, 质疑, 推导, 概括和总结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方法和手段。这就需要一个人的积极主动性。 要是没有主动的好奇心, 没有主动的求知欲望, 而是被动地, 不情愿地去完成一个任务, 即使最后拿到了博士学位,在今后的科研中也很难有所建树。 鉴于此, 我认为在读博士生首先应该学习观察和分析的能力,然后是质疑和推导的本领, 最后是概括和总结的才能。 因而,我认为学校和导师对博士生的培养应该着重于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引导他们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 融会贯通地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在读博士生本身而言, 要学会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做自己的学问。 知识只是一种工具, 正像一把剑。 剑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工具, 可是,它在不同的人手里就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也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有的人用剑打天下, 结果争得天下; 有的人用剑自杀; 有的人舞剑仅是为了表演, 如此等等。 凭我的观察, 凡是有成就的科学家,大多数都是具有哲学思维的人。举个最现实的例子来说, 科学网上大漠孤魂吴飞鹏博主, 他虽然一向以老愤青自居,经常发一些针对社会时弊的博文, 言语虽然有些激烈,但是, 在讨论具体的问题时,他的许多观点富含哲理, 回答的非常机智巧妙。 最后, 我想说的是, 要对得起博士这个头衔, 首先要有一点儿哲学的头脑, 至于拿到博士学位后,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学家, 那要看个人的造化了。
个人分类: 万花镜|4522 次阅读|92 个评论
“烟草院士”谢剑平网络检索文献分析
lrx4444 2012-5-31 10:38
在 2011 年 6 期 的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表的文章《 我校校友及本刊编委谢剑平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文 中提到谢剑平 作为主持人和技术总负责人承担了国家 863 计划,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等资助的 20 多项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l 项,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特等奖 l 项、一等奖 3 项.获得专利授权 40 项 (20 项发明专利、 20 项实用新型专利 ) ,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4 项。主编出版了《卷烟危害性评价原理与方法》、《 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of l , 3—Butadiene and Crotonaldehyde 》、《烟草与烟气化学成分》、《烟草香料技术原理与应用》等著作 l0 本 (9 本中文、 l 本英文 ) ,主持制定烟草行业标准 11 项,在《 Toxicology Letter 》、《 J . Chromatography A 》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 80 余篇。主编《烟草科技》 ( 中文核心 ) 期刊。 本文就上述资料在互联网进行检索求证分析,以期让读者了解 谢剑平学术贡献。 第一部分:中文文献分析(万方平台) 截至到 2012 月 5 月 31 日 ,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http://www.wanfangdata.com.cn/ )以作者为关键字检索 “ 谢剑平 ” 和 “ 郑州烟草研究院 ” 后,出现 74 篇文献,打开第一篇 “ 卷烟烟气危害性指数研究 ” (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ckj200902001.aspx )点击作者 “ 谢剑平 ” ,即可进入 “ 谢剑平学术成果页 ” ( http://social.wanfangdata.com.cn/Auto/Achievement.aspx?name=%E8%B0%A2%E5%89%91%E5%B9%B3articleid=yckj200902001 )。可知发文 47 篇。其中第一作者 7 篇:分别是: ① 《烟草科技》 2009 年 2 期 的《 卷烟烟气危害性指数研究 》; ② 《中国烟草学报》 2008 年 4 期 的《 烟草化学学科发展年度报告 (2007) 》; ③ 《烟草科技》 2008 年 4 期 的《 单体香料在卷烟中作用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④ 《烟草科技》 - 2007 年 11 期 的 “ 《烟草科技》创刊 50 周年回顾与发展设想 —— 纪念《烟草科技》期刊创刊 50 周年 ” ; ⑤ 《中国烟草学报》 2007 年 2 期 的《 2006 年烟草化学学科研究发展报告 》; ⑥ 《中国烟草学报》 2006 年 1 期 的《 CORESTA 热点研究问题 》; ⑦ 《烟草科技》 2002 年 10 期 的《 白肋烟重要香味物质组成的研究 》。 第二作者 6 篇,分别是: ① 《分析测试学报》 2009 年 6 期 的《 尿液中 1,3- 丁二烯代谢产物的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检测 》; ② 《烟草科技》 2007 年 11 期 的《 主流烟气中碱性成分的 LPME/MALDI-FTMS 分析 》; ③ 《烟草科技》 2007 年 3 期 的《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技术研究进展 》; ④ 《中国烟草学报》 2005 年 6 期 的《 卷烟烟气 pH 与烟气总粒相物中游离烟碱的关系 》; ⑤ 《中国烟草学报》 2003 年 3 期 的《 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及应用 》; ⑥ 《烟草科技》 2003 年 6 期 的《 烟草中游离烟碱与其 pH 值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分析期刊可知 其期刊统计分别是: 《 烟草科技 》 28 篇; 《 中国烟草学报 》 14 篇; 《 香料香精化妆品 》 2 篇; 《 分析测试学报 》 1 篇;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1 篇; 《 化学学报 》 1 篇。分析其发表年份知年份统计分别是: 2011 年度 2 篇; 2010 年度 3 篇; 2009 年度 11 篇; 2008 年度 7 篇; 2007 年度 6 篇; 2006 年度 6 篇; 2005 年度 4 篇; 2004 年度 1 篇; 2003 年度 2 篇; 2002 年度 5 篇。 由上述数据可知:在 2006-2009 年度谢剑平共发表文章 30 篇,属于的著作高产年度。而跨此年度正是其申请院士的。 在《 我校校友及本刊编委谢剑平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文中这样描述: 谢剑平研究员自 l985 年以来一直从事烟草科学与工程研究工作,围绕卷烟减害降焦主攻方向,在烟草化学和 烟 草农业方面完成了多项开拓性的研究课题,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卷烟减害降焦研究新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烟草化学研究方面,承担科学技术部和国家 烟 草专卖局 “ 卷烟危害性指标体系研究 ” 项目,以烟气毒理学指标为判据,基于遗传算法和无信息变量删除法建立了烟气有害成分与毒理学指标之间的 量化数学模型,从数以千计的烟气成分中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 B P 、苯酚、 HCN 、 NNK 、 C0 、 NH1 、巴豆醛等 7 种有害成分,用以表征卷烟烟气的整体危害性。发展了以代表性有害成分表征卷烟烟气整体危害的评价理论.创立了卷烟危害性评价与控制技术体系、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主持国家技术创新重点项目 ( 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下达 )“ 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 ” ,建立了烟草复杂基质中微量有害成分分析方法体系,发现国产烤烟型卷烟烟气中 TSNAs 释放量显著低于混合型卷烟;开发了一系列减害降焦新技术,为全国卷烟焦油平均释放量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 20mg /支以上降至 2010 年的 ll . 9mg /支起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可知其代表性论著为, 《中国烟草学报》 2003 年 3 期 上的《 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及应用 》(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ycxb200303001.aspx )。 此研究的研究成果《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获得 2004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项目编号 J-211-2-03 ( http://www.most.gov.cn/ztzl/qgkjdh/qgkjdhbjzl/qgkjdhbjjldh/jldh2004/200601/P020060105557767811257.doc )。为进一步分析,我们下载原文如下(已经使用 Adobe Acrobat 8 Professional 软件把 PDF 文件转为 word 文件)。 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及应用 王彦亭 谢剑平 张虹 赵明月 王彦亭,张虹,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教育司,北京, 100053 谢剑平,赵明月,郑州烟草研究院,郑州, 450000 【摘要】 吸烟与健康为全世界所关注,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是烟草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是烟草大国,但降焦步伐明显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国家烟草专卖局将降焦减害作为应对 WTO 和 WHO 挑战,促使由 “ 烟草大国 ” 向 “ 烟草强国 ” 转变的重大战略任务。 “ 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 ” 项目开展了卷烟烟气中苯并 芘测定方法研究、卷烟烟气中亚硝胺测定方法研究、降低卷烟烟气中自由基含量的技术研究、应用纳米催化材料降低卷烟烟气中 CO 技术研究、降低卷烟侧流烟气的技术研究、应用神农萃取液降低卷烟危害的技术研究等多项研究。本文介绍了通过 3 年的研究工作,项目研究取得的重要结果和成果的应用情况。该项目的完成及各项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显著降低我国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提高卷烟的吸食安全性,增强国产卷烟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 卷烟烟气 烟草特有亚硝胺 苯并 芘 自由基 CO 焦油 侧流烟气 Studies on technologies of removal of harmfuI components in cigarette smoke Wang Yanting 1 Xie Jianping 2 Zhang Hong 1 Zhao Mingyue 2 1 State Tobacco Monopoly Administration , Beijing 100053 2 Zhengzhou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 Zhengzhou 450000 Smoking and health is always the focus topic in the world . Tobacco industry takes this topic on its obligatory duty all along . Reducing tar and removing harmful components of cigarette smok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of the State Tobacco Monopoly Administration(STMA)of China . In the research project “Studies on technologies of removal of harmful components in cigarette smoke” , some new technologies , methods and materials were developed . Several researches on technologies of reducing sidestream smoke of cigarettes , removing tar , CO , tobacco-specific N-nitrosoamines , benzo(α)pyrene , phenols and free radicals of mainstream smoke of cigarettes were explored . The methods of determination of Tobacco Specific N-nitrosoamines , benzo(α)pyrene , benzo(α)anthrane and cyrene in Total Particulate Matter , free radicals in cigarette smoke were systemically investigated . After three years research work , som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were attained and several cigarette products were developed .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the harmful constituents of cigirette smoke in China would be remarkably reduced in the future . Cigarette smoke Tobacco-specific N-nitrosoamines Benzo(α)pyrene Free radicals Carbon monoxide Tar Sidestream smoke 吸烟与健康是烟草行业在前进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烟草行业从 70 年代就开始重视吸烟与健康问题, 80 年代以后更是把降低焦油等有害成分作为主要研究课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技术攻关,获得了重大进展。现在我国卷烟平均焦油释放量已从过去的 30 mg /支以上降到 16 mg /支以下。但是,卷烟的降焦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尤其是我国卷烟消费者习惯吸食烤烟型卷烟,降焦工作的难度更显突出。因此,降低卷烟烟气中某些有害成分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行业内外有关科研单位、烟草公司和企业已逐步投人人力和物力开展降低卷烟烟气中某些有害成分的研究。 目前,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一般都是通过降低卷烟的焦油释放量来实现的。通常降低卷烟焦油释放量的方法有接装滤嘴和应用滤嘴通风稀释技术、使用高透气度和静燃速度快的卷烟纸、掺用烟草薄片、掺用膨胀烟丝和膨胀梗丝等。通过采用接装滤嘴可以选择性地降低卷烟烟气中的酚类成分,一般可达 80 %~ 90 %。滤嘴通风稀释技术则可以有效地降低卷烟烟气中的 CO 。对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如稠环芳烃类、亚硝胺类、氮氧化物和自由基等物质,上述的方法均不能有效地进行选择性滤除。 我国烟草行业开展的降焦工程,通过大力推广应用各项降焦技术,已使我国卷烟的平均焦油释放量有大幅度降低,而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也随之相应降低。但是当卷烟的焦油释放量降低到一定的水平后,卷烟的香味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是制约我们采用降焦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能够选择性地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而卷烟烟气中的香味成分又能够损失较小,必将大大地提高卷烟的吸食安全性,这是烟草行业解决 “ 吸烟与健康 ” 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2000 年,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有关单位向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提出了开展降低卷烟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项目申请,同年 7 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下达了技术创新项目《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 ( 国经贸技术 490 号 ) ,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教司下达了 “ 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下达 2000 年国家技术创新重点专项计划的通知 的通知》 ”( 国烟科技 第 69 号 ) ,并将《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列为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项目并给予资助,组织行业内外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及卷烟企业等有关单位联合攻关,进行重点技术的研究,旨在研究并提供一套全面降低我国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工作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教育司和郑州烟草研究院共同牵头,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教育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北京卷烟厂、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吉林省大方经贸有限公司、长沙卷烟厂、广东神农烟科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烟草 ( 集团 ) 公司和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担。整套技术研究在进行过程中划分为 7 个子项目。通过 3 年的各项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在卷烟烟气中苯并 芘的测定方法研究、卷烟烟气中亚硝胺的测定方法研究、降低卷烟烟气中自由基的技术研究、降低卷烟侧流烟气的技术研究、应用神农萃取液降低卷烟危害的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卷烟烟气中烟草特有亚硝胺、苯并 芘和自由基的测定方法,对国内外名牌卷烟中的烟草特有亚硝胺、苯并 芘和自由基进行了测定,对神农萃取液应用于卷烟中进行了系统的安全性毒理评价;研制开发了显著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卷烟产品,如低侧流 “ 白沙 ” 牌卷烟,低烟草特有亚硝胺、苯并 芘和自由基的绿 “ 双喜 ” 牌卷烟,低自由基 “ 中南海 ” 牌卷烟和低焦油、低 CO 的 “ 白沙 ”( 和 ) 牌卷烟;在应用纳米催化材料降低卷烟烟气中 CO 的技术研究和利用新型 NaY 分子筛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采用含纳米贵金属催化材料的复合滤嘴对卷烟烟气中的 CO 消除最高可达到 45 %左右,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采用改性 Y 型分子筛的复合滤嘴对卷烟烟气中的苯系物、苯并 芘和烟草特有亚硝胺达到 25 %以上,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沙卷烟厂研制了低侧流烤烟型卷烟 “ 白沙 ”( 低侧流 ) ,可降低侧流烟气 60 %;北京卷烟厂研制了低自由基混合型卷烟 “ 中南海 ”(5mg) ,自由基同比降低 40 %以上;广东神农烟科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神农萃取液,能显著降低卷烟危害;长沙卷烟厂应用含纳米贵金属催化材料研制了低焦油和低 CO 烤烟型 “ 和 ” 牌卷烟, CO 释放量为 9 . 1mg /支;上海烟草 ( 集团 ) 公司采用综合的降焦减害技术已使卷烟烟气中的苯并 芘、烟草特有亚硝胺和自由基同比降低 20 %左右,目前这些卷烟产品已经上市,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整个研究过程按两条思路进行。一是建立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分析测试技术,即建立卷烟烟气中苯并 芘、烟草特有亚硝胺和自由基的测定方法,为研究降低这些有害成分的技术奠定必要的基础;二是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研究降低卷烟烟气中上述有害成分及 CO 、焦油、酚类物质、挥发醛类物质、侧流烟气等的技术。研究内容分解到行业内外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攻关。在 “ 卷烟烟气中苯并 芘的测定方法研究 ” 中,由郑州烟草研究院负责系统研究卷烟烟气中苯并 芘的测定方法;对国内卷烟 ( 重点是名优卷烟及市场份额较大的卷烟 ) 及国外 ( 主要是欧美国家及日本 ) 名牌卷烟中的苯并 芘进行测定,分析比较我国卷烟产品与国外产品卷烟烟气中苯并 芘含量的差别;在 “ 卷烟烟气中亚硝胺的测定方法研究 ” 中,由郑州烟草研究院和上海烟草 ( 集团 ) 公司共同负责系统研究卷烟烟气中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测定方法;对国内卷烟 ( 重点是名优卷烟及市场份额较大的卷烟 ) 及国外 ( 主要是欧美国家及日本 ) 名牌卷烟中 4 种烟草特有亚硝胺进行测定,了解国内卷烟中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最高、最低和平均含量水平;分析国外主要产品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含量水平;分析比较我国卷烟产品与国外产品中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的差别,上海烟草 ( 集团 ) 公司负责研制开发低害卷烟产品;在 “ 降低卷烟烟气中自由基的技术研究 ” 中,由北京卷烟厂和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共同负责系统研究卷烟烟气中自由基含量的测定方法;对国内卷烟 ( 重点是名优卷烟及市场份额较大的卷烟 ) 及国外 ( 主要是欧美国家及日本 ) 名牌卷烟中的自由基进行测定,分析比较我国卷烟产品与国外产品卷烟烟气中自由基含量的差别;通过开展自由基清除剂的选择、自由基清除机理的研究、自由基清除剂对卷烟烟气中自由基清除效果的试验、自由基清除剂使用的方法研究及有关生物毒性试验等,开展降低卷烟烟气中自由基含量的技术研究,研制低自由基卷烟产品;在 “ 应用纳米催化材料降低卷烟烟气中 CO 的技术研究 ” 中,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郑州烟草研究院共同负责系统研究含纳米贵金属催化材料降低 CO 的技术,通过纳米颗粒的筛选与合成、含纳米贵金属催化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滤棒的成形及卷烟应用试验、卷烟焦油释放量和 CO 及其它有害成分的分析,建立利用载有含纳米贵金属催化材料的二元复合滤嘴降低卷烟烟气中 CO 的技术;在 “ 利用改性 Y 型分子筛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 ” 中,由吉林省大方经贸有限公司和郑州烟草研究院共同负责系统研究改性 Y 型分子筛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技术,通过 Y 型分子筛的筛选与改性、滤棒的成形及卷烟应用试验、卷烟焦油释放量、苯系物、亚硝胺、稠环芳烃、挥发醛类、酚类物质等有害成分的分析,建立利用载有改性 Y 型分子筛材料的二元复合滤嘴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在 “ 降低卷烟侧流烟气的技术研究 ” 中,长沙卷烟厂负责系统地研究卷烟纸中填料种类和含量、助燃剂和烟灰烧结剂种类及用量、卷烟纸定量和透气度对侧流烟气释放量的影响,形成一整套降低卷烟侧流烟气的技术,开发出低侧流卷烟产品,郑州烟草研究院负责对研制的低侧流卷烟进行卷烟侧流烟气测定、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对比分析;在 “ 应用神农萃取液降低卷烟危害的技术研究 ” 中,广东神农烟科技术有限公司负责研制神农萃取液,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负责用细胞生物学的方法系统地比较添加神农萃取液的 “ 五叶神 ” 卷烟与同品牌空白烟对外培养细胞的存活分数、膜结构与功能、基因突变、氧化应激和细胞转化的影响,评价神农萃取液在降低卷烟危害、提高卷烟安全性方面的作用。 2 研究成果 2 . 1 卷烟烟气中苯并 芘测定方法研究 2 . 1 . 1 建立了一套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卷烟烟气中苯并 芘的测定方法。对液相色谱法测定卷烟烟气中的苯并 芘与气 — 质联用法测定卷烟烟气中的苯并 芘在重复性、回收率、检测限、分析程序、测定结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气 — 质联用法较液相色谱法更适合于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稠环芳烃,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回收率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等特点。该方法是在综合考察国内外稠环芳烃测定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加以改进形成的。在 2002 年 7 月北京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受到行业外稠环芳烃方面研究专家的高度评价。该方法也符合 CORESTA 组织关于苯并 芘测定方法的最新提议,即希望在测定卷烟烟气中苯并 芘方面应研究采用 GC / MS(SIM) 方法,取代使用已久的 HPLC 方法。本项目建立的方法符合 CORESTA 组织的要求,并可以尽快向 CORESTA 组织提出方法建议,使我国在国际标准方面以更积极的姿态、更有利的地位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显示我国对国际烟草业所做的贡献。在项目的研究中,同时确定了最佳的分析卷烟烟气中苯并 芘、苯并 蒽和 ? 条件。 2 . 1 . 2 对国内外名牌卷烟烟气中苯并 芘、苯并 蒽和 ? 进行了测定,获得了国内外卷烟烟气中苯并 芘、苯并 蒽和 ? 含量的最新数据。采用气 — 质联用法对 79 个牌号不同类型的国内外商品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 3 种有代表性的稠环芳烃:苯并 芘、苯并 蒽和 ? 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定,其中国产烤烟型卷烟 54 种,混合型卷烟 13 种,进口烤烟型卷烟 2 种,混合型卷烟 10 种。分析结果表明:国内与国外混合型卷烟烟气中 3 种稠环芳烃的含量差异不大,国内烤烟型卷烟烟气中 3 种稠环芳烃的含量明显高于混合型卷烟,这主要是因为烤烟型卷烟的总粒相物和焦油较高的缘故。 2 . 1 . 3 发现了卷烟烟气中苯并 芘、苯并 葸和 ? 的相关关系。对 79 个牌号不同类型的国内外商品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 3 种有代表性的稠环芳烃:苯并 芘、苯并 蒽和 ? 进行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无论何种类型的卷烟,其烟气中苯并 芘、苯并 蒽和 ? 3 者含量之间总是存在着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即只要对卷烟烟气中的苯并 芘进行测定,便可预测卷烟烟气中苯并 蒽和 ? 的含量水平。 2 . 2 卷烟烟气中亚硝胺测定方法研究 2 . 2 . 1 建立了一套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卷烟烟气中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测定方法。对于现有的 TSNAs 的收集分析方法进行了全面评价和对比研究,对比了不同仪器设备、不同收集措施、不同预分离条件、不同色谱分析条件和不同 TEA 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对采用配有氮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法 (GC—NPD) 和气相色谱一热能分析联用仪法 (GC—TEA) 测定卷烟烟气中的 TSNAs 进行了比较。最终建立了使用经抗坏血酸处理的玻璃纤维滤片收集卷烟烟气总粒相物,用二氯甲烷萃取粒相物中的 TSNAs ,浓缩萃取液,经碱性氧化铝层析柱纯化,通过 GC—TEA 定量检测 TSNAs 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在综合考察国内外 TSNAs 测定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加以改进形成的。在 2002 年 7 月北京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受到行业外亚硝胺方面研究专家的高度评价。该检测方法设计合理,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准确性和精确性高,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本项目建立的方法符合 CORESTA 组织的要求,并可以尽快向 CORESTA 组织提出方法建议,使我国在国际标准方面以更积极的姿态、更有利的地位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显示我国对国际烟草业所做的贡献。 2 . 2 . 2 对国内外名牌卷烟烟气中 4 种烟草中特有的亚硝胺进行了测定,获得了国内外卷烟烟气中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的最新数据。对国内外不同类型 98 种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的 TSNAs 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型卷烟烟气中 TSNAs 的含量显著高于烤烟型卷烟烟气中 TSNAs ,国外混合型卷烟烟气中 NNK 的含量高于国内混合型卷烟。在卷烟配方中减少晾晒烟用量可以显著降低烟气中 TSNAs 的水平。这些研究结果为制定我国卷烟烟气中 TSNAs 含量的技术壁垒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2 . 2 . 3 发现了国内外混合型卷烟烟气中 NAT 与 NAB 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对国内外混合型卷烟烟气中 NAT 和 NAB 测定结果表明:混合型卷烟烟气中 NAT 与 NAB 含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形相关关系,而其它 TSNAs 之间没有这种明显的相关关系。即只要对混合型卷烟中卷烟烟气中的 NAT 进行测定,便可预测含量更低的 NAB 含量水平。 2 . 3 降低卷烟烟气中自由基含量的技术研究 2 . 3 . 1 建立了一套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卷烟烟气中自由基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气相自由基自旋捕捉剂的选择试验、自旋捕捉剂的溶剂选择试验、气相自由基自旋捕捉液的浓度和用量选择试验、 ESR 信号稳定性及控制方法试验、气相自由基检测标准样品的选择及自由基浓度的确定试验、气相自由基检测方法的评价试验、固相自由基 ESR 检测试验条件选择试验、低温冷凝法捕捉固相自由基 ESR 检测试验、用剑桥滤片直接收集固相自由基 ESR 检测试验、固相自由基检测标准样品的选择及自由基浓度的确定试验、固相自由基的稳定性试验、不同牌号不同批次滤片的自由基捕集率试验和固相自由基检测方法的评价试验等。建立了一套卷烟烟气中气相自由基和固相自由基的检测方法。 2 . 3 . 2 首次系统地研究了降低卷烟烟气中自由基含量的工艺和技术。确定了 SRM 为自由基清除剂,选用了不同浓度的 SRM 溶液处理活性炭,干燥后制成醋纤活性碳复合滤嘴再制成卷烟和将不同浓度的 SRM 溶液加入增塑剂制成醋纤活性炭复合滤嘴再制成卷烟 2 种工艺路线,对卷烟烟气自由基达到了有效的清除。研制的活性炭复合滤嘴卷烟烟气气相自由基较对照卷烟降低了 41 . 2 %,即卷烟烟气气相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 41 . 2 %,最高时可达 65 %;进行了优化自由基清除剂配方的工作,确定用 1 . 50 %的 SRM 溶液加入增塑剂制成醋纤活性炭复合滤嘴再制成卷烟的工艺方法生产低自由基低焦油 5mg 中南海卷烟,其烟气气相自由基清除率一般可稳定达到 41 . 2 %。 2 . 3 . 3 系统地进行了低自由基卷烟及其对照样品的生物学评价。进行了急性中毒试验、生殖毒性试验、免疫功能试验、致突变性试验等,所检测的各项功能性指标均表明,低自由基卷烟的毒性明显低于同品牌的普通卷烟。 2 . 4 应用纳米催化材料降低卷烟烟气中 CO 技术研究 2 . 4 . 1 系统地研究并制备了用于降低卷烟烟气 CO 的纳米催化材料,对研制的催化材料在模拟吸烟流量条件下的催化性能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尝试了多种材料制备方法如共沉淀法、沉积 — 沉淀法、浸渍法以及多种活性组分如 Au 、 Pt 制备催化剂。当纳米材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时,能够获得高分散的结果, Au 为较佳的活性组分。系统地研究了焙烧温度和活性组分担载量对纳米催化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佳的焙烧温度为 400 ℃ ,活性组分担载量为 1 . 8wt %。在合成、筛选纳米材料工作的基础上,对研制的催化材料在模拟吸烟流量条件下的催化性能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催化剂经过近 150h 的催化反应,仍然能够在室温条件下将模拟装置中 100 %的 CO 消除。 2 . 4 . 2 系统地研究了纳米催化材料工艺添加方式、工艺参数对降低卷烟烟气中 CO 的影响。尝试了将纳米催化材料添加到烟丝中、三元纳米催化材料复合滤棒和二元纳米催化材料复合滤棒 3 种工艺添加方式,确定了二元复合滤棒是适合于降低卷烟烟气中 CO 的工艺添加方式。研究了纳米催化材料粒度和添加量对降低卷烟烟气中 CO 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纳米催化材料工艺参数,较佳的纳米催化材料粒度为 50 ~ 80 目,添加量为 35mg / 10mm 。选择了一种助剂,应用于纳米催化材料中,对降低卷烟烟气中的 CO 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终确定的纳米催化材料使复合滤棒成形机在额定车速下能满负荷生产,制作的复合滤棒与醋酸纤维滤棒一样,在高速卷接机组上都具有良好的耐机械加工性能。 2 . 4 . 3 探索出了降低卷烟烟气中 CO 的一条新途径,采用的纳米催化材料降低卷烟烟气中 CO 的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最终确定了较佳的纳米催化材料。纳米催化材料制备的二元复合滤棒具有比较明显的降低 CO 的效果,普通试验卷烟烟气中 CO 释放量降低了 26 . 9 %,而对于高 CO 释放量的低侧流卷烟,试验卷烟烟气中 CO 释放量可降低 45 . 4 %,并且卷烟感官质量基本保持不变。 2 . 4 . 4 成功开发出了低焦油、低 CO 烤烟型卷烟。应用该技术,与长沙卷烟厂共同研制开发了 “ 和 ” 牌卷烟,焦油释放量为 10 . 0mg /支,烟碱释放量为 0 . 93mg /支, CO 释放量为 9 . 1mg /支,完全符合欧盟对低释放量卷烟的规定。 2 . 5 利用新型 NaY 分子筛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 2 . 5 . 1 首次将改性型沸石分子筛用于卷烟产品的降焦减害试验,并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按硅铝比 4 . 5 ~ 5 . 0 : 1 改性制作了 NaY 型分子筛,筛选出了一种优良的 NaY 型分子筛的机械强度改进剂,提高了 NaY 型分子筛的机械强度。进行了复合滤棒及卷烟的应用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NaY 型分子筛不仅能在保持卷烟风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显著降低卷烟烟气的焦油量,而且对卷烟烟气中的 PAHs 、酚类物质和 TSNAs 等有害成分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过滤作用。 2 . 5 . 2 成功地对 NaY 型分子筛进行了改性,解决了复合滤棒成型过程中 “ 扬尘 ” 等困扰工业化生产应用的难题。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研制了优良的 NaY 型分子筛的机械强度改性剂。当改性剂 2# 在分子筛中的使用量为 8 %左右时,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使复合滤棒成型机在额定车速下能满负荷生产,而且使 NaY 型分子筛仍保持较高的降焦减害效果,彻底解决了在该项目研究实施过程中,一直困扰我们的工业化生产应用难题。试验表明, NaY 型分子筛复合滤棒和常规的 CA 滤棒一样,在高速卷接机组上都具有良好的耐机械加工性能。 2 . 5 . 3 系统地研究了改性 Y 型分子筛制作的复合滤嘴卷烟对卷烟烟气 PAHs 、酚类物质和 TSNAs 等有害成分滤除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改性 Y 型分子筛不仅能在保持卷烟风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显著降低卷烟烟气的焦油量,而且对卷烟烟气中的 PAHs 、酚类物质和 TSNAs 等有害成分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过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卷烟相比,改性 Y 型分子筛不仅能在保持卷烟风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显著降低卷烟烟气的焦油量,而且对卷烟烟气中的 PAHs 、酚类物质和 TSNAs 等有害成分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过滤作用。 2 . 6 降低卷烟侧流烟气的技术研究 2 . 6 . 1 对传统卷烟纸进行改性,加入一种改变卷烟纸燃烧性的助剂,一种高比表面积的无机填料,提高定量,减少烟气的逸出。在卷烟纸中加入了一种可改变卷烟纸燃烧性的助剂,这种助剂由一个优选的配方构成,试验了这种有机助燃剂在卷烟纸中不同添加比例时的使用效果,当这种助剂的添加量为成品纸的 6 %时,侧流烟气的降低率达到 18 %;在卷烟纸中加入了几种其他类型的无机填料,如比表面积大的含镁物质,其中包括采用多种工艺手段制备而来的多种形态的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如氧化镁粉末,氢氧化镁粉末或新鲜制备的氢氧化镁。如当氢氧化镁的添加量为成品纸的 10 %时,侧流烟气的降低率则可达到 32 %。 2 . 6 . 2 对降低卷烟侧流烟气的其他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了卷烟纸有机助燃剂、卷烟纸的定量和透气度、烟灰烧结剂、膨胀烟丝、烟丝助燃剂等对卷烟侧流烟气的影响,这些技术手段对卷烟的侧流烟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2 . 6 . 3 在国内首次成功研制低侧流卷烟,与普通卷烟相比,研制的低侧流卷烟降低侧流烟气达 60 %,减少了卷烟燃烧过程中对环境的烟气释放量。在保证卷烟主流烟气烟香优雅,余味舒适等卷烟风格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添加一定量的烟丝助燃剂、在叶组配方中使用膨胀烟丝、在卷烟纸中加入一定量的有机助燃剂、大比表面积无机填料和烟灰烧结剂、适当提高卷烟纸定量、卷烟辅料和助剂的改变、调整叶组配方和香精香料配方等各项技术手段,成功研制出低侧流卷烟。该低侧流卷烟既能显著降低侧流烟气量,又具有吸味优雅的一流品质,烟灰连续完整呈筒状,侧流烟气可显著降低达 60 %以上,既可以满足吸烟者的嗜好,又大大减少了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 2 . 6 . 4 在国内首次对研制的低侧流卷烟中的重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定,分析对比了普通卷烟和低侧流卷烟中各种化学成分在卷烟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中的分配比率。对研制的卷烟主流烟气与侧流烟气中的半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定。卷烟主流烟气总粒相物采用标准方法捕集;卷烟侧流烟气总粒相物采用可收集卷烟侧流烟气的吸烟机和鱼尾瓶装置来收集。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分离方法和气相色谱、气 — 质联用分析技术对总粒相物中的半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定性分析了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中的 87 种组分;采用内标法对 45 种组分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定了 45 种组分在卷烟侧流烟气与主流烟气中的分配比,分析结果表明:卷烟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中半挥发性成分种类基本相同,普通卷烟侧流烟气中半挥发性成分的总量明显高于主流烟气,大多数半挥发性成分的侧流烟气含量高于主流烟气;低侧流卷烟中的侧流烟气半挥发性成分总量明显低于主流烟气,证实了低侧流卷烟能减少对环境的烟气释放量。 2 . 7 应用神农提取液降低卷烟危害的技术研究 2 . 7 . 1 运用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理论,结合现代先进的提取、分离技术,研制开发出了一种应用于卷烟工业的新型天然植物提取液 —— 神农萃取液,并将神农萃取液成功地应用于 “ 五叶神 ” 卷烟中。对具有清热平喘止咳以及具有抗诱变及自由基清除功能的中草药进行了筛选,其中有菊花、金银花、大青叶、穿心莲、大蒜、北杏、胡萝卜素、黄芩、熊果酸等中药提取物,最后确定了几种有效的中草药提取物,进行优化组合,配制成 “ 神农萃取液 ” 卷烟添加剂。神农萃取液的主要成分为草珊瑚、总香豆素以及多酚类化合物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物质。其有效成分的沸点在 150 ~ 280℃ 之间,容易气化随烟气进入呼吸道。在色香味方面能与烟丝充分协调,吸后余味舒适,有明显的回甜味。 2 . 7 . 2 神农萃取液添加在卷烟中,对有效成分的转移输送量和转移率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有效成分的转移输送量达到 5μg /支左右,转移率达到 28 %以上。利用 HPLC 方法对神农萃取液、添加神农萃取液的卷烟烟丝和卷烟烟气中有效成分总香豆素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卷烟烟丝总香豆素的含量为 18 . 55μg /支,卷烟烟气中总香豆素的含量为 5 . 22μg /支,转移率为 28 . 14 %。 2 . 7 . 3 对神农萃取液及添加神农萃取液卷烟的危害性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神农萃取液对挥发性亚硝胺及烟草特有亚硝胺合成有明显阻断作用,对苯并 芘的致突变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神农萃取液在高于应用浓度 1000 倍时,动物和体外细胞试验均未观察到毒性作用,表明神农萃取液安全无毒。在此基础上,对神农萃取液应用于卷烟产品及其降低卷烟危害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烟气化学分析和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神农萃取液的对照卷烟比较,能显著缓解吸烟所致咳嗽、气喘、瘀痰等不良反应,明显降低呼吸道的发病率;自由基水平减少 20 %以上;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明显减轻,表现在动物的活存时间延长 1 倍以上,致死吸烟量显著增加;显著抑制卷烟 TPM 所致姐妹染色体交换和骨髓微核发生率;使卷烟烟气所致 SHE 和 BEAS—2B 细胞半数死亡的剂量分别增加到 1 . 7 和 4 倍,诱发细胞产生的 ROS 的水平明显降低,表现在细胞内 H2O2 和 O2 水平显著减少;卷烟烟气诱发的细胞氧化、细胞膜损伤、染色体基因突变和细胞转化作用明显降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神农萃取液可显著降低卷烟危害性,明显提高卷烟的安全性。 3 研究成果的应用 利用降低卷烟烟气自由基技术研制生产的 5mg 中南海低自由基卷烟自 2000 年底上市以来,销售势头看好。 2001 年试销,就售出 2200 大箱,工业毛利达 890 余万元,商业毛利达 2700 余万元。今年, 5mg 中南海低自由基卷烟销售量大幅度增长,到 9 月底,销售了 2600 余大箱,工业毛利达 1000 余万元,商业毛利 3200 余万元。由于 SRM 价格不高,用量少,工艺添加简单,基本上不增加工艺成本, 5mg 中南海低自由基卷烟相对于不加 SRM 的 5mg 中南海卷烟每大箱成本只增加 28 元。 利用降低卷烟侧流烟气技术研制生产的低侧流烟气白沙卷烟, 2001 年和 2002 年销售近 4 万多大箱,创利税 4 亿多元。 上海烟草 ( 集团 ) 公司采用综合的降焦减害技术研制开发的绿 “ 双喜 ” 烤烟型卷烟, 2002 年 5 月 1 日 上市至 2002 年 10 月,共销售 3349 大箱,销售税金 1142 万元,销售利润 765 万元,销售利税合计 1907 万元,销售利润率达 24 %。 广东梅州卷烟厂应用神农萃取液于卷烟生产,研制开发出高档次的 “ 五叶神 ” 牌低危害卷烟, 2001 年,产品销售达 10000 大箱; 2002 年产品销售达 25000 大箱。 长沙卷烟厂利用含纳米贵金属催化材料降低 CO 的技术,研制开发出了低焦油、低 CO 的 “ 白沙 ”( 和 ) 牌卷烟。该产品是我国第一个低焦油、低 CO 烤烟型卷烟,焦油释放量和 CO 释放量均低于 10mg ,同时保持了烟香高雅、余味舒适的高档烟的品质。 2002 年将销售 300 箱,实现销售收入 513 万元,利税 397 万元, 2003 年计划生产超过 10000 箱,实现销售收入 2 亿元,利税 1 . 5 亿元。 4 结束语 吸烟与健康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是烟草行业必须面对并且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烟草行业的决策者正是出于这些考虑,从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大力支持、鼓励烟草卷烟生产企业不断采用新的降焦减害技术,提高吸烟的安全性。 本研究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卷烟烟气中苯并 芘、 TSNAs 和自由基分析检测方法,系统研究了降低卷烟烟气中自由基的技术、应用纳米催化材料降低卷烟烟气中 CO 的技术、利用新型 NaY 分子筛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技术、降低卷烟侧流烟气的技术和应用神农萃取液降低卷烟危害的技术,这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可以显著地降低卷烟烟气中的苯并 芘、 TSNAs 、自由基和 CO 等,而又保持卷烟的原有风格基本不变,使消费者既能满足消费,又尽量减少身体受到损害,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成为卷烟产品未来发展的趋势。 (全文完,无参考文献) 经过 阅览全文 分析,其获得院士资格的重大突出性贡献的 “ 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 ” ,涉及到的主要技术有: ① 降低卷烟烟气中自由基含量的技术研究 ,确定了 SRM 为自由基清除剂。 ② 应用纳米催化材料降低卷烟烟气中 CO 技术研究 ,确定了二元复合滤棒是适合于降低卷烟烟气中 CO 的工艺添加方式。 ③ 利用新型 NaY 分子筛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 ,研究结果表明改性 Y 型分子筛不仅能在保持卷烟风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显著降低卷烟烟气的焦油量,而且对卷烟烟气中的 PAHs 、酚类物质和 TSNAs 等有害成分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过滤作用。 ④ 降低卷烟侧流烟气的技术研究 ,成功研制出低侧流卷烟。该低侧流卷烟既能显著降低侧流烟气量,又具有吸味优雅的一流品质,烟灰连续完整呈筒状,侧流烟气可显著降低达 60 %以上,既可以满足吸烟者的嗜好,又大大减少了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 ⑤ 应用神农提取液降低卷烟危害的技术研究 ,配制成 “ 神农萃取液 ” 卷烟添加剂。神农萃取液的主要成分为草珊瑚、总香豆素以及多酚类化合物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物质。其有效成分的沸点在 150 ~ 280℃ 之间,容易气化随烟气进入呼吸道。在色香味方面能与烟丝充分协调,吸后余味舒适,有明显的回甜味。研究结果表明,神农萃取液对挥发性亚硝胺及烟草特有亚硝胺合成有明显阻断作用,对苯并 芘的致突变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烟气化学分析和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神农萃取液的对照卷烟比较,能显著缓解吸烟所致咳嗽、气喘、瘀痰等不良反应,明显降低呼吸道的发病率;自由基水平减少 20 %以上。 理论上应用改良工艺技术确实可以使部分污染物下降,但是这是任何一个行业均应该做好的份内工作,而不是用来出来自我吹擂,放大公众的关注度,或者沽名钓誉。此外如果 “ 神农萃取液 ” 真的这么有效果,为什么不马上用来治疗广受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呢,比如做成喷剂治疗哮喘或者 COPD 。 媒体报道( http://view.news.qq.com/zt2011/xjp/index.htm ):由于低焦卷烟口感与烟香较差,谢剑平的另一主攻方向是烟草香料,即通过技术手段,让低焦烟也能获得近似高焦烟的口感与香气,从而更容易提高销量。由此检索发现在谢剑平另一个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论著为 《烟草科技》 2002 年 10 期 的《 白肋烟重要香味物质组成的研究 》。 此研究成果 《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其在低焦油卷烟中的应用研究》 获得 2003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项目编号 J-211-2-03 ( http://www.most.gov.cn/ztzl/qgkjdh/qgkjdhbjzl/qgkjdhbjjldh/jldh2003/200601/P020060105556942507640.doc ) 对于烟草香料的质疑一直是存在的,因为烟草商业追求良好的口感进而保证充足的利益来源,至于这些受了资助的项目实际研究结果如何,是否经过系统的评价或者文献分析,均到目前不得而知。 此外谢剑平 第三个研究领域 “ 卷烟危害性指标体系研究 ” 的代表性论著为: 《烟草科技》 2009 年 2 期 的《 卷烟烟气危害性指数研究 》及 《烟草科技》 2008 年 4 期 的《 单体香料在卷烟中作用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其研究成果 《 卷烟危害性评价与控制体系建立及其应用》 获得, 2010 年度的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项目编号 J-211-2-01 ( http://www.most.gov.cn/cxfw/kjjlcx/kjjl2010/201101/t20110117_84334.htm ) 客观的讲,作为一个学者,对于谢剑平这项工作还是认可的。 注:上述 3 个国家科技进步奖致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许培扬 研究员的文章《 全国烟草行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名单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557392 ) 第二部分 中文著作分析(读秀平台) 截至到 2012 月 5 月 31 日 ,在读秀学术搜索( http://www.duxiu.com/ )体验版中按作者 “ 谢剑平 ” 搜索图书,分析检索结果可知检索到 6 部图书。分别是: ① 《 烟草与烟 气 化学成分 》( 谢剑平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01 出版, 1082 页); ② 《 内外烟用添加 剂 法律法规汇编 》 ( 谢剑平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09 出版, 1018 页); ③ 《 国内外 烟 用香精香料生产企业 》 ( 谢剑平 , 胡军 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03 出版, 154 页); ④ 《 烟草香料技术原理与应用 》 ( 谢剑平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03 出版, 376 页); ⑤ 《 烟草香原料 》 ( 谢剑平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05 出版, 511 页); ⑥ 《 卷烟危害性评价原理与方法 》 ( 谢剑平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05 版, 315 页)。 分析这些结果可知: 其中 2009 年 4 部, 2010 年 1 部, 2011 年 1 部。如果按照常规每页书 750 字,则 2009 年著作总字数超过 100 万字。 2010 年著作总字数超过 70 万字, 2011 年著作总字数超过 70 万字,实属高产作者。 第三部分 英文文献分析( Pubmed 平台) 截至到 2012 月 5 月 31 日 ,在 Pubmed 平台(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以 “ Zhengzhou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检索,分析后共有 5 篇文献,分别是: ① Li X, Shang P, Peng B, Nie C, Zhao L, Liu H, Xie J. Effects of smoking regimens and test material format on the cytotoxicity of mainstream cigarette smoke. Food Chem Toxicol . 2012 Mar;50(3-4):545-551. (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198610 ) 注: IF =2.602 ( 2011 年 JCR ),最后一位作者,不是通信作者。 ② Xie J, Marano KM, Wilson CL, Liu H, Gan H, Xie F, Naufal ZS. A 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 approach used to prioritize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mainstream smoke of cigarettes sold in China. Regul Toxicol Pharmacol . 2012 Mar;62(2):355-362. (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085590 ) 注: IF =2.162 ( 2011 年 JCR ),第一作者,不是通信作者。 ③ Ding L, Xie F, Xu G, Liu K, Wang S, Xie J.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of polar cuticular components from Oriental tobacco leaf by integration of normal-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ractionation with reversed-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J Sep Sci . 2010 Nov;33(21):3429-3436. (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1049525 ) 注: IF =2.631 ( 2011 年 JCR ),最后一位作者,不是通信作者。 ④ Sun SH, Xie JP, Xie FW, Zong YL.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acids in oriental tobacco by needle-based derivatization headspace liqu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to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J Chromatogr A . 2008 Feb 1;1179(2):89-95. (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8155225 ) 注: IF =4.194 ( 2011 年 JCR ),第二作者,通信作者。 ⑤ Xie JP, Sun SH, Wang HY, Zong YL, Nie C, Guo YL. Determination of nicotine in mainstream smoke on the single puff level by liqu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to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Fourier transform mass spectrometry.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 . 2006;20(17):2573-2578. (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6878339 ) 注: IF =2.846 ( 2011 年 JCR ),第一作者,不是通信作者。 (上述5篇英文文献因为网站问题,显示不全,可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即可完整显示) 此外还有一篇: ⑥ Liu XY, Yang ZH, Pan XJ, Zhu MX, Xie JP . Crotonaldehyde induces oxidative stress and caspase-dependent apoptosis i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Toxicol Lett . 2010 May 19;195(1):90-98. (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153411 ) 注: IF =3.581 ( 2011 年 JCR ),最后一位作者,并列通信作者。 分析可知,上述文章作者顺序分析:第一作者有 2 篇,第二作者有 1 篇,通信作者有 2 篇。发表年分析: 2012 年 2 篇( 截至到 2012 月 5 月 31 日 ); 2010 年 2 篇; 2008 年 1 篇; 2006 年 1 篇。内容分析,前 5 篇 为相关烟气检测技术。最后一篇为 “ 巴豆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和 caspase 介导的凋亡 ” 。所发期刊的 2011 年影响因子 IF 分别是( 2.602 、 2.162 、 2.631 、 4.194 、 2.846 、 3.581 )。 第四部分 英文著作分析( Amazon 平台) 截至到 2012 月 5 月 31 日 ,在 Amazon 平台( http://www.amazon.com/ )以 “ Jian-Ping Xie ” 检索, 分析检索结果可知检索到 1 部英文图书 : Jian-Ping Xie, Quanxin Meng, Xin-yu Liu. 1,3-Butadiene and Crotonaldehyde: 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of 1,3-Butadiene and Crotonaldehyde. Germany: 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2010:1-212. ( http://www.amazon.com/3-Butadiene-Crotonaldehyde-Toxicological-Assessment/dp/3843370885 ) 据媒体报道( http://view.news.qq.com/zt2011/xjp/index.htm ),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在 2007 年、 2009 年、 2011 年的三次工程院 “ 增选院士年 ” 中,谢剑平的名字都位列于有效候选人名单。历经三次竞选, 2011 年终于成功入选。分析上述文献可知,正是在 2006 年后,其发表 35 篇中文文章, 6 篇英文文章。在 2009 年到 2011 年度,出版 6 部中文著作, 1 部英文著作。是否可以质疑这种 快餐式写作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参考文献(略)
28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个数据差异分析咋就这么难
zexue1988 2012-5-17 13:46
做个数据差异分析咋就这么难
最近要处理数据,又要面对噪杂的数据,真是头疼。 有对照组吧,差异显著(P0.05),就标个星星,倒也简单。 没有对照组,两两比较,要用 a ab b来标,真是受不了啊。 难道就没有软件能直接做出这个a b么 记得之前处理数据,先用spss分析差异,先的到sig值,再求SSR, 然后在excel对数据从大到小排序,再代入SSR检验。 最后最后,再在word输入a ab b bc c 表示出来。 我就是嫌麻烦,可我就是在网上找不到一个“很明白很直接”得到数据差异的方法。 难道真没这么个软件吗? 为什么就不能直接点呢? 我要知道我的数据有木有显著差异,我不想spss后再excel再word,就是这样。 以上图为例,之前做数据时候,不是最高的柱子(最大数据)标a么。 为啥有的人不加选择在第一个柱子标a 是我糊涂了,还是目前的数据分析错综复杂呢
6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改评述之三:从法律上看,“中西医并重”提法不严谨,不全面
热度 12 xyysh2008 2012-4-26 18:18
医改评述之三:从法律上看, “ 中西医并重 ” 提法不严谨,不全面 严少华 2012 年 4 月 26 日18:18 发表 于科学 网 2012 年 1 月 10 日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医改中毫不动摇地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 4 月 24 日 李连达院士在科学网上发了《中药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博文,我对心血康作为第一个中药以合法身份进入欧盟表示热烈祝贺,又对文中“中医中药至今在世界各国未获得合法地位,未得到社会公认特别是学术界的公认” 感触颇深! 3 月 5 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国家中医药法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年内可能出台。那中医中药在中国现有的法律框架中处于什么地位呢?中医(药)、西医、中西医结合的法律含义是什么?中西医并重的来由?“中西医并重”的提法为什么说不严谨和不全面?读者或许在本文中可以找到答案。 今年 3 月公布的《 “ 十二五 ” 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重申了医改要坚持 “ 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 的方针,沿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 中发〔 2009 〕 6 号 ) 中的提法。笔者对 有21年历史的 “ 中西医并重 ” 的提法和不少媒体还将之作为新医改的亮点均 心存疑虑。 《宪法》第 21 条规定: “ 国家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 ” 。它既没有提到中医,也没有提到西医;不过大体可认为所谓的 “ 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 ” ,即是人们通常说的 “ 西医和中医 ” ,当然也包括民族医学(如藏医、蒙医、苗医等)。 近日查询了卫生部官方网上政务公开的规章以上的所有法律法规(涵盖现有卫生法律法规),包括 10 部法律、 39 条法规 ( 实际包括 38 个行政法规和 1 个卫生部文件 ) 和 136 条规章 ( 实际包括 129 个规章和 7 个卫生部文件 ) ,把包含有 “ 中医 ” 、 “ 中西医 ” 、 “ 西医 ” 为检索字符进行检索,进行统计分析,并找出相关法律定义或含义,希望对进一步认识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有所帮助。 由此得出结论: “ 中西医并重 ” 的提法从法律上看,既不严谨,也不全面。建议改为 “ 继续推进现代医学发展,大力扶持中国传统医学 ” 。 1 中医 1.1 以 “ 中医 ” 为检索字符 1.1.1 与 “ 中医 ” 相关卫生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八条提到 “ 中医药 ”1 次(如国家发展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等传统医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修订)》提到 “ 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 ”2 次(第三十一条和第四十七条)。其他 8 大卫生法律均未提及 “ 中医 ” 或 “ 中医药 ” 等包含 “ 中医 ” 字符的词或词组。 1.1.2 出现次数前五位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2003 年 10 月 1 日 起施行,下简称《中医药条例》)中 “ 中医 ” 两字符出现 129 次;《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 2000.7.10 )共出现 40 次,《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 2007.2.1 )共出现 32 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2009.5.1 )共出现 18 次,《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1994.8.29 )共出现 16 次。 1.1.3 与中医关系最为密切的前五个法律法规 《中医药条例》、《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1993.1.1 )(仅一次,即 “ 中医药 ”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 1999.7.16 )(出现 11 次)。 1.1.4 含 “ 中医 ” 字符的词组分析 经分析概括,将所有法律中含 “ 中医 ” 字符的词组分为宏观的概念、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医疗广告、专家、基本知识、技术、服务、临床和医师等十大类。其中宏观的概念包括中医药、中医学、中医医学体系、中医医疗机构服务体系等。 1.2 中医相关法律定义、含义 遍查上述所有卫生法律,均未发现 “ 中医 ” 、 “ 中医药 ” 、 “ 中医学 ” 、 “ 中医医学体系 ” 等中医有关词组的准确和完整的法律定义,相关概念或含义较为模糊,彼此交叉。 而《药品管理法(修订)》和《中医药条例》界定了中医药的两大领域。 《药品管理法(修订)》的第二条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遵守本法。后出台的《中医药条例》的第二条第二款对此进行了呼应,即中药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执行。而《中医药条例》的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和中医药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于是上述两法将中医药分成两大领域,即中药领域和非中药领域。而事实上《中医药条例》的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来看,更接近于通常意义上的中医领域,也包含了《药品管理法(修订)》第二条规定的部分内容(中药的研制可归入到中医药科研范畴,中药使用可归入到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范畴),但因为《药品管理法(修订)》的法律效率高于《中医药条例》,一旦碰到有交叉管理领域或管理有歧义时,应优先适用于《药品管理法(修订)》。 因此,本文把中医药中的 “ 非中药领域 ” 当成 “ 中医领域 ” 的主要部分, “ 中医领域 ” 的法律含义以《中医药条例》规定为准,即 “ 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和中医药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活动 ” 。而中医药中的 “ 中药领域 ” 法律含义以《药品管理法(修订)》规定为准,即 “ 中药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 ” 。 当然,《中医药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还指出, “ 民族医药的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 ” 。 2 中西医 2.1 以 “ 中西医 ” 作为一个词单独出现 而以 “ 中西医 ” 作为一个词单独出现的仅有二处,即上述的《中医药条例》第三条提到的 “ 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 ” 和 “ 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 ” 。这里 “ 中西医 ” 其实是中医、西医的合称。 2.2 “ 中西医结合 ” 作为一个词组出现 “ 中西医结合 ” 作为一个词组出现的地方较多。《中医药条例》 1 处、《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 3 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1994 年 8 月 29 日 ) 8 处、《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办法》( 2010 年 6 月 3 日 ) 1 处、《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 2 处、《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出现 1 处。卫生部文件《关于下发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 的通知》(卫医发 第 30 号) 18 处、《关于下发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 的通知》(卫医发 25 号) 2 处、《关于下发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 的通知》(卫医发 27 号) 1 处。 “ 中西医结合 ” 作为一个词组出现的特点: 1 、中西医结合的医院、门诊部和诊所均属于中医医疗机构。 2 、中西医结合医师的资格考试属于中医医师资格考试范畴,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 3 、中西医结合医师的执业类别也属于中医,中医医师执业类别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类别。 4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中, “ 中西医结合科 ” 的代码为 “52” , “ 中医科 ” 的代码为 “50” ,与之并列存在。 2.3 中西医相关法律定义或含义 2.3.1 “ 中西医 ” 及 “ 中西医结合 ” 遍查上述卫生部网站上的所有卫生法律和有关重要文件,均未查见 “ 中西医 ” 及 “ 中西医结合 ” 的法律定义或含义。 199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 “ 中西医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中西医结合 ” 。 2003 年 10 月 1 日 实施的《中医药条例》进一步规定, “ 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国中医药发〔 2003 〕 52 号)指出, “ 中西医结合是在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充分吸收两种医学特长,并使之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 2.3.2 中西医结合人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 2011 年版)》 ( 卫生部网站未列入,法律上属部门规章 ) 指出, “ 本《指南》中中西医结合人员特指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师执业资格。 2 .中西医结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 .临床类别医师,同时具有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历或学位;或系统学习中医(西学中班)一年以上并取得结业证书;或入选地市级以上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项目并结业。 4 .中医类别医师,同时具有中西医结合专业或临床专业的学历或学位。 ” 3 西医 3.1 以 “ 西医 ” 为检索字符, “ 西医 ” 单独出现仅有一处 “ 西医 ” 作为一个词单独出现地方仅有一处,即《中医药条例》第三条: “ 国家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推动中医、 西医 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 ” 此处的 “ 西医 ” 指中国医学体系之一的 “ 西医 ” 。 3.2 西医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术语 遍查上述卫生部网站上的所有卫生法律和有关重要文件,均未查见西医的法律定义或含义。而卫生部文件 《关于下发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 的通知》(卫医发 25 号)中指出, “ 建立医疗服务体系的框架 ” 之一, “ 建立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疗机构服务体系 ” , 但通篇只字未提 “ 西医 ” 或 “ 西医医疗机构服务体系 ” 。 正如,有某医科大学(医学院),也没有标明是西医大学(医学院),学习中也有中医学课程,见习和实习的综合性三级医院中也有中医(药)见习课, 实习的综合性医院中也有中医科,所以西医用不着特别注明的。倒是中医药(中医科)或者民族医(或者民族医药)、某中医药大学或学院(某中医大学或中医学院)总是特别注明的。 因此,除上述《中医药条例》外,卫生法律和卫生部文件均将 “ 西医 ” 等通于 “ 医学 ” 或 “ 现代医学 ” ,用 “ 医学体系 ” 代替 “ 西医医学体系 ” ,用 “ 医疗机构体系 ” 代替了 “ 西医医疗机构服务体系 ” 。因此可以说, “ 西医 ” 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术语。 4 中西医并重 4.1“ 中西医并重 ” 提法的由来 1985 年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指出: “ 要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中医、西医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 ” 1991 年 3 月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及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卫生工作方针是 “ 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 ” 中西医并重正式成为国家卫生工作的五大方针之一,并沿用至今。 4.2“ 中西医并重 ” 在法律上提出 如上所述, “ 中西医并重 ” 在卫生法律法规(法律效率在文件之上)上是由《中医药条例》首次提出,也是唯一的一次。 另一处出现在卫生部文件《关于下发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 的通知》(卫医发 25 号),它提到 “ 医疗机构设置遵循中西医并重原则 ” ,即 “ 遵循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中西医并重,保证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及资源配置 ” 。 5 结论 综上所述, 中医 (包括 “ 中医 ” 、 “ 中医药 ” 、 “ 中医学 ” 、 “ 中医医学体系 ” 等)没有一个准确和完整的法律定义,相关概念或含义较为模糊,彼此交叉。而 西医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术语。因此, “ 中西医并重 ” 的提法从法律上看,不严谨,不够全面。 结合目前中国国情, “ 中西医并重 ” 的提法,也与中医目前在中国所处地位与现状不符。它容易造成一个错觉,即 “ 中医与西医已经平起平坐 ” 。 其次,中医虽然大多情况下在法律上包含了民族医的概念,但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中,说法不一,容易造成混淆。而目前的 “ 中医发展不如西医发展,民族医发展不如中医发展 ” 的说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不能光强调发展中医,民族医的发展也不能忽视。 因此,除了应大力推进中医药立法进程外,为给普通老百姓一个清晰的说法,建议改为 “ 继续推进现代医学发展,大力扶持中国传统医学 ” 。 附件:1 、 卫生部网站信息公开的10部法律、39条法规和136条规章.xls 2、 医改评述之二:医改与个体尊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22531-553784.html ) 3、 医改评论之一:从新浪网友评论看《医改规划》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法律意识之淡薄,令人堪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22531-548398.html ) 5、 “中西医并重”方针出台前后 6、 医道与医术——关于中医未来走向的思索之一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22531-554605.html ) 7、 自然之子与自然之敌——关于中医未来走向的思索之二 8、 旧医,还是中医?——七十年前的废止中医风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22531-554565.html )
个人分类: 中医|6132 次阅读|34 个评论
整理恩师与同门发表论文的中文期刊有感
热度 1 toylondx 2012-4-17 21:28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111版)已经发行,现将恩师与同门师兄弟师姐妹们发表论文的中文期刊及相关期刊整理如下,表中对比了各期刊在2008版与2011版的收录情况。希望此表能为同门师兄弟师姐妹们日后发表中文论文选择期刊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 本文的几点分析思路与模式也可以为其他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 类 别 期刊名称 2011 版 2008 版 建筑科学类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33 2/33 岩土工程学报 2/33 1/33 岩土力学 4/33 4/33 土木工程学报 5/33 5/33 工业建筑 7/33 7/33 工程地质学报 10/33 18/33 世界地震工程 18/33 19/3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3/33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8/33 32/33 工程勘察 --- 23/33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 31/33 水利工程类 水利学报 1/14 1/13 水力发电学报 5/14 4/13 长江科学院院报 7/14 9/13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8/14 12/13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0/14 10/13 人民黄河 12/14 8/13 人民长江 13/14 13/13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3/38 4/38 农业基础科学类 水土保持通报 8/11 6/11 农业工程类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7/9 5/8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3/121 28/120 四川大学学报 ( 工程科学版 ) 25/121 43/120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120/121 109/120 地球物理学类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4/10 7/11 西北地震学报 9/10 10/11 地质学类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7/30 24/30 对比08版和11版期刊排名,有如下几点分析: 1. 大多数期刊排名较为稳定,如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水利学报等,依然处于该类期刊的首要地位,这些期刊水平较高,发表难度也大; 2. 有些08版的核心期刊在11版里已经不是核心期刊,如工程勘察和四川建筑科学研究,但如毕业时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要求,需要注意了,这两个期刊可能非常不错,但是不满足硬性要求; 3. 有些08版的非核心期刊,在11版里荣升核心期刊,如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有些期刊排名上升很快,如工程地质学报、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表明这些期刊水平也在提高,发表难度也可能会略有增加; 4. 有些期刊排名略有下降,如人民黄河,估计相对好发表,但是如果将比较好的研究成果在其上发表,可能就会像在AMR等类会议期刊上发表论文一样,有些浪费。 5. 有些期刊排名比较靠前,如武汉理工大学学报,其排名高于四川大学学报(工学版),但后者是EI来源期刊,前者却不是,如学校有发表EI期刊论文要求的话,需要权衡,很多时候排名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 2011版核心期刊名录来源于附件,感谢“君临天下”的全手工整理。 中文核心期刊2011.pdf
5459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态承载力分析
zhguoqin 2012-4-10 11:19
生态承载力分析 张国庆 (安徽省潜山县林业局 246300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的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分析方法,并逐一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生态承载力分析基本原理(分析依据原理、影响因子原理和分析原理),以及新的生态承载力分析方法与步骤。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分析;原理;方法 点击下载全文: 03生态承载力分析.pdf
个人分类: 发展学|25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减肥难的若干原因分析
热度 5 jiangjiping 2012-1-30 08:30
减肥难的若干原因分析 蒋继平 2012 年 1 月 29 日 春节假期已过, 上学的要上学, 上班的要上班了。 我估计在这刚刚过去的新春佳节中, 各位一定玩得开心, 吃的舒心, 其中一些人可能腰围又粗了, 体重又增加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体重偏高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因而, 许多人就要加入减肥的行列。 可是, 减肥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俗语云: 一天吃不成一个胖子。 这话很有道理, 同时也很适合于减肥。 不过, 话要换过来说: 一天不吃变不成一个瘦子。 实际上, 从胖子变成瘦子远比从瘦子变成胖子困难得多。 我想一些正在减肥的人一定有这样的切身体会。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下面是造成减肥难的若干原因。 一。 基因。 人体是由各种基因组成和控制的有机体, 每个人的基因有差异。 人体的各种生理生化活动都在基因的控制和调节下运行。 肥胖的人体内一些控制新陈代谢的基因的活力特别强, 特别制造脂肪的能力特别强。 具体地来说, 同样的两个人, 吃的是同样的食物,同样的量, 干的是同样的活, 结果一个人比另一个人长得胖。 这是由基因引起的差异。 长得胖的人体内有一些基因帮助他高效率地利用食物中的能量, 并且能够高效率地把其中一些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就很容易胖起来, 而有的人一辈子也很少能胖起来的原因所在。 二。 好吃。 人变得胖起来, 体重偏高, 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营养过剩, 人体吸收的能量高出消耗的能量, 这多余的能量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导致体内脂肪的积累。 患有肥胖症的人一般是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 家里的食物比较充足。 一般来说,肥胖的人胃口很好, 很喜欢吃, 而且他们喜欢吃高能量的食物。 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 要是没有坚强的意志力, 就很难做到吸收的能量低于或者等于消耗的能量, 因而, 体重就降不下来。 三。懒做。 一般来说好吃懒做是一对恋生子。 上面第二条已经说明了好吃是造成肥胖的一个原因,现在来说懒做这个原因。 懒做在这里是指不喜欢运动, 不喜欢体力劳动。 一个人要是每天没有足够的体力活动, 其每天消耗的能量是很少的。 同样的两个人, 吃的是一样的食物, 一个人坚持每天锻炼一个小时, 消耗 800 卡路里, 而另一个人没有任何体育锻炼, 很懒。 那么, 后者必然会比前者容易胖起来。 社会上, 肥胖的人一般都有这种懒堕的习性。 这种习性是一下子很难改变过来的。 四。 逆转。 肥胖的人, 长期以来已经在生理生化上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新成代谢途径, 那就是, 把多余的能量合成脂肪, 储存在身体的特殊部位。 这种新陈代谢是一系列的生化反应, 涉及到一些基因和由此产生的生物酶,这些生物酶就是脂肪合成酶。 肥胖的人体内的脂肪合成酶的量和活性要比正常体重的人高的多。 因而, 要减肥, 首先必须减少体内脂肪合成酶的量和抑制体内脂肪合成酶的活性。 与此同时, 必须增加体内脂肪分解酶的量和活性。 因为脂肪的合成和分解是一个互为相反的过程, 因而, 这是一个新陈代谢的逆转过程。 这个逆转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达到的, 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慢慢地转变。 要达到这个转变, 首先要严格地限制食物摄入量和增加身体的活动量, 使每天吸收的能量比消耗的能量少, 只有这样, 才能使体内的脂肪合成酶因为没有合成脂肪的原料而失去活性。 在这种情况下, 身体的指挥系统为了保证能量平衡, 就必须启动另外一些基因来制造脂肪分解酶, 用来分解储存在体内的脂肪, 以弥补体内能量的不足。 这个逆转过程是很缓慢的, 需要耐心, 而一般人是很难有这种耐心的。 这是减肥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 恶性循环。 一般来说,越是肥胖的人, 越是爱吃, 越是怕动。 爱吃是因为胃口好, 这是由上面第四条说明的科学道理作依据的。 怕动是由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 胖的人行动不方便, 蹲下去站起来都感到很吃力, 走起路来也比瘦的人费劲和累。 所以, 肥胖的人一般已经养成了爱吃怕动的习性。 这种习性使他们越来越胖, 越胖越好吃懒做, 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没有坚强的意志力是根本办不到的。 综上所述, 减肥是一件相当艰巨的任务。 首先在内因上由基因决定,在外因上由营养和个人的习性决定。 所以, 减肥不但需要正确的方法, 更需要坚强的意志和耐心。 借此机会,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 保持正常的体重!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3936 次阅读|12 个评论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benlion 2012-1-21 22:41
(总结) 人类理性的曙光 - 雅思贝尔斯提出轴心文化时代,即,希腊自然哲学、犹太律法精神、印度心灵哲学、中国仁道思想 - 这是构成人类完整人格和文化的四大要素,也是我 90 年代哲学思想的起点。 模仿、灌输型教育模式导致的是缺乏独立人格、独立思考,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在传统文化上缺乏客观研究精神,在国际社会上缺乏人格独立精神,在信仰上照搬教条,在科学上崇拜权威。 分析哲学、 逻辑实证 是科学方法的思想基础,人格精神的独立与组织协调的合作是民主社会的信仰和诚信根基。从精细分析到系统综合,理论思辩到实践验证,构成科学思维、社会行为模式的现代文化。 人类社会是相互学习,这是历史的事实,最明白不过的是中国采纳和发展了来自南亚的佛教,欧洲接受和建立了源于中东的基督教。东方与西方文明的融合,或综合创新,无疑形成的是全球化文明。 注: 80 年代上大学,李约瑟来厦门大学做学术报告,那时开始思考科学与伦理这两个问题,经历科学哲学、生物科学、人文哲学和生物工业的国内外探索时期。
20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墙壁之“黑”的观察与分析
热度 5 boxcar 2012-1-15 08:36
前些天写了篇题目为“天花板和墙壁是怎样被熏黑的?”【 1 】的科普博文,好像还挺受欢迎的。大家的点击、评论和推荐鼓舞着我我又趁热打铁,整理了一遍在科学网发表的科普博文以及含有部分科普字句的博文。【 2 】,居然多达 70 多篇,这让俺骄傲自豪得都产生了一丝成就感了,俺就还想再接再厉再整一篇科普博文出来。 不过,想归想,像俺这样的非专业写手要想写科普博文肯定不会手到擒来,选题还是费点儿周折的。于是,我就决定把上次的博文续下去,也就是接茬研究墙壁上那点儿灰尘,所以,我就继续“面壁”去了。还真别说,在上一篇博文后面和博友及读者几番争论过后,俺再去“面壁”的效果非常好,很快我就找到了新的话题——墙壁为何有的地方黑,有的地方却白? 关于这个现象,我不但对自己家里的墙壁、办公室的墙壁和实验室的墙壁进行了若干观察,而且还在前几天期末考试的时候,也对监考教室的墙壁做了粗略的观察(当然,这是用注视学生答题的双眼“余光”)。通过这些观察我发现,除了前文所述的暖气片上方出现下浓上轻的黑斑,屋角气流转向位置更黑以外;还发现冷山墙更黑,但在冷山墙的墙皮上那些细细的裂纹附近却是白色的;在墙外或墙内装设了保温板的墙壁,保温板接缝部位发黑。所有这些现象,基本都可以用温差对灰尘沉积的影响来解释。 当裹挟这灰尘的室内暖空气遇到温度低于气温的墙壁时,与墙壁接触的空气的温度会下降,这部分空气的分子平均速率必然会由于降温而下降,低于远离墙壁的空气中的分子平均速率,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与墙壁接触前的空气中的灰尘微粒的布朗运动会更剧烈(更活跃),而遇墙变冷后的空气中的微粒则会变得比较不活跃。空气与墙壁表面的温差越大,这种差异就会越大。被墙壁吸附的灰尘微粒中,那些“活跃的”微粒更容易摆脱墙表面微弱的束缚而离开,而“不活跃的”微粒则难以离开,这和气体分子在表面发生吸附时的现象与规律是非常类似的。当空气的温度与墙壁的温度相等时,这种吸附和脱附也可以达到平衡,即墙壁吸附的灰尘在达到一定量之后不会再迅速地增加,在一段时间里“来的”和“走的”灰尘差不多,但是如果空气和墙壁之间存在温差,情况就大不相同。空气的温度高,则入射微粒的“平均速率”更大,单位时间内入射到墙壁单位表面的微粒的数量更多,而空气在与墙壁换热后温度降低,出射微粒的“平均速率”变小,单位时间从单位面积墙表面离开微粒的数量会明显少于入射的量,结果是吸附作用占优势,灰尘会越积越多。基于这样的机理,我们可以解释墙壁变黑的种种现象: (1) 冷山墙比内墙更黑。这是因为建筑物的内墙两侧都与室内空气接触,墙表面容易与空气达到热平衡,可以具有几乎相同的温度。这样就不容易过多地吸附灰尘,先比之下,冷山墙(建筑物的外墙)的外面温度是大气温度,在我们这里,冬天室外气温低达 -20~-30 ° C ,而室内温度在 20 ° C 左右,巨大的温差导致冷山墙的表面温度明显低于室内气温,会产生巨大的温差,这就很容易造成灰尘的吸附。如果冷山墙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还会发生结露(“缓霜”)现象,使得粘附的灰尘微粒更不容易离开,加剧墙壁变黑。 (2) 冷山墙上的裂纹。冷山墙上的裂纹一般是由于缓霜吸水导致墙皮里面的水含量变化而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产生的。这些裂纹一旦出现,就不会再重新弥合,而且裂纹下面的墙皮会与墙体发生一定程度的剥离而形成小范围的断层,这种断层的存在,导致裂纹附近墙皮与墙体的热接触变差(热导下降),使得沿着裂纹的墙皮温度与室内气温相差无几,结果变得很不容易吸附灰尘,所以显得比较“白”。相比之下,远离裂纹的区域墙皮温度更低,容易吸附灰尘而显得很黑。 (3) 保温板的“潜影”。冷山墙贴没贴保温板,在哪里贴的保温板,在室内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因为冷山墙在粘贴了保温板以后,热导率明显下降,通过墙壁向外的漏热减少,内墙皮与室内空气温差下降,不容易吸附灰尘,显得比较白,但在保温板之间的接缝部位和射钉点,由于具有远高于保温板的热导率而产生显著的漏热,这些部位内墙皮与室内空气的温差大,就容易粘附灰尘,因而显得很黑。于是,就在原本光洁的墙壁上看到了保温板的“潜影”。 参考: 【 1 】吕喆:天花板和墙壁是怎样被熏黑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524673 【 2 】吕喆:我写过多少“科普”博文?请看目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524884
个人分类: 科普|4656 次阅读|10 个评论
2000-2010年安全行为学研究进展及其分析
热度 1 After50 2012-1-10 17:01
2000-2010 年安全行为学研究进展及其分析 事故的发生离不开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 其中人又是生产活动的主体。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控制生产活动中自由度极大的人 , 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 是安全生产关键所在 。 安全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应用分支 , 是建立在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基础上 , 分析、认识、研究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因素及模式 , 掌握人的行为规律 , 实现激励安全行为和抑制不安全行为的应用性学科 。 它在欧美的研究和应用较早,源于行为科学 , 最早由英国 Gene Earnest 和 Jim Palmer 在 1979 年第一次以 BBS ( Behavior Based Safety )的名称提出 。上世纪 70 年代末 ,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 行为科学引入我国 , 我国关于行为科学与企业安全管理关系的论述及其应用的报道日益增多。 1985 年 , 在探讨 “ 劳动保护工程学基础学科体系 ” 时 , 有专家将 “ 行为科学 ” 列为其中内容之一。 1987 年 , 在安全管理的学术讨论会上 , 有关专家在 “ 安全科学及其发展方向 ” 一文中 , 把 “ 安全行为科学 ” 列为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科学层次的一个学科内容 。之后有关安全行为学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 进入 21 世纪以来 , 随着安全学科的快速发展 , 安全行为学更是取得了很大成果。因此 , 分析总结近十年安全行为学的进展对该学科的研究及发展很有必要。 为了了解和掌握近年我国安全行为学的研究进展,作者运用文献统计的方法对 2000-2010 年 美国工程索 引 Ei 数据库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收录的关于安全行为学的论文进行检索,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对安全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及其研究进展、新动态进行了汇总、归类与相关分析。 1 2000-2010 年安全行为学研究成果的检索结果与分析 学术论文是反映某一科研领域发展动态的重要依据之一 , 且目前国内外关于安全行为学研究的学术论文已不少 , 但从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上还未见过相关统计。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近十年安全行为学的研究现状 , 作者以 Safety Behavior 为主题词 , 从 EI Compendex 数据库中搜索了 2000 年 -2010 年文献 7332 篇 , 按照论文的发表年份及文献作者国别分别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分析如下 : 1)2000-2010 年 , 世界范围内有关安全行为学的研究态势总体看来是呈增长的 , 其中 2010 年发表论文的数量最多。 2)2000-2010 年 , 发表安全行为学论文数量最多的 3 个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我国处在世界前列 , 这可能是由于行为科学在我国的起步较晚 ,近十年 刚好处在一个发展中的状态。再加上安全问题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 与安全的相关研究也就发展较快。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安全行为学的研究进展 , 以 检索式 : (题名或关键词 = 安全行为)或(题名或关键词 = 不安全行为)或(题名或关键词 = 行为安全)与(时间 =2000-2010 )与(范围 = 全部期刊) , 在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 对我国发表的安全行为学理论及应用方面中文文献进行了系统检索 , 检索出论文 747 篇 , 剔除部分无关论文 , 对检索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 近十年 国内安全行为学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理论上研究安全行为学 , 主要有: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及加强安全管理以规范安全行为 , 及基于安全行为的安全文化或安全管理模式;不安全行为的成因及预防控制等;安全心理与安全行为的相关性 ; 行为安全管理方法的引入及研究等 ; 安全态度、安全认知、安全意识、安全氛围等对安全行为的影响 ; 安全行为的模式、干预、评价、激励、模拟等。 然而该类文献很多以定性分析为主 , 缺乏关于行为与事故之间必然关联的定量分析 , 绝大部分文献属于介绍性质。另一类是实证研究 , 大多是将安全行为学理论应用于煤矿、建筑、石油化工、电力、交通运输等领域 , 揭示这些行业内不安全行为表现以及如何在这些行业内通过安全行为学降低事故风险。该类文献以 调查研究居多,运用行为安全管理方法较多 , 但对于该方法在具体行业和领域的适用条件、影响因素缺少深入剖析。两类研究对于安全行为学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2000-2010 年 , 理论研究中有关不安全行为的研究最多 , 主要 探讨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分类、识别、控制对策等 , 部分该类文献从人机工效学及行为科学视角出发 , 论述了人的行为与伤亡事故之间的关联性 , 及从人的行为入手 , 阐述其如何影响安全生产 , 并提出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途径与措施。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比较成熟也很全面 , 且已开始涉及到不同行业。 2000-2010 年间,先着重于不安全心理对工伤事故的影响 , 后开始注重安全心理对不安全行为的直接影响 , 对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人员进行心理分析 , 设计心理测量表等 , 更好的预防不安全行为 , 降低事故的发生。 3) 近十年 , 国内已开始研究安全行为的评价方法及模拟技术等。 从论文的应用领域来看 , 安全行为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矿山、建筑、石油化工等。由于中国是资源大国 , 矿山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 而诸多事故又是由不安全行为引起的 , 因此国内关于矿山的安全行为研究最多 , 尤其是涉及煤矿的 , 高达 98 篇。相比较而言 , 核工业有关安全行为的研究未检索到了一篇文献 ,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随着我国可再生资源愈加贫乏 , 国家愈加重视新能源的利用 , 大力支持开发核电能 , 而核能的开发非常危险 ,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 且事故后果极其严重 , 而很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通过总结 2000-2010 年我国安全行为学的研究进展 , 指出其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 主要有 : ① 国内的定性研究大都没有原始资料作为基础 , 更多的是研究者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发。 ② 定量研究的操作存在缺陷 , 主要表现为 部分安全心理与安全行为的研究 所采用的测验和量表未经实地考察编制或直接采用国外编制的 , 未考虑到国内外的特殊性 , 导致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的偏差。 ③ 部分研究仍缺乏系统性、创造性 , 重复性研究多。 总体来说 , 安全行为学研究在国内已迅速发展 , 并日益成熟、逐步涉及到国内的各行各业 。 文献 基于流程思想阐述了塑造矿工安全行为习惯的 5 个阶段 , 文本化、流程再造、制度化、物化、习惯化。文献 首次提出了矿山从业人员心理测试指标控制体系 , 确定了矿山从业人员安全行为规范 , 根据矿山井下的实际情况和人员的行为要求 , 把虚拟现实技术与煤炭安全生产相结合 , 设计了实现工人进行安全的行为模拟动作。 2 2000-2011 年 我国安全行为学主要研究内容及其进展 2.1 安全行为学基本原理 在安全领域的研究中 , 著名的有关人的安全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有 : Maslow 的需求层次理论 , F . Herzberg 的双因素理论 , Victor H . Vroom 的期望理论 , Lawler 和 Porter 的激励模式 , Petersen 的动机 - 报偿 - 满足模型 , Neal 与 Griffin 的安全绩效模型 等。 近十年 我国文献在原有安全行为学的基本原理上也提出了不少新看法。如文献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提出按照二八理论区分生产人群 , 依据生产人群的不同强势需求分别对他们提出独特的安全行为激励方法 , 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及安全生产水平。文献 对劳勒和波特的激励模式进行了改进 , 改进的系统激励模型将激励机制理解为激励要素、要素状态、要素互动的有机统一 , 要解决激励机制有效性问题 , 必须基于激励机制要素与其它要素间的关系 , 选择有针对性的激励方式 , 同时加强以监督为核心的约束。 2.2 行为安全管理 行为安全 (BBS , Behavior Based Safety ) 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 , 以安全行为为基准 , 通过确立不安全行为与安全行为之间的区别 , 在生产作业现场进行观察行动并处理员工行为 , 增进员工主动应对能力 , 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培训安全行为 , 促进安全氛围形成 , 提高安全绩效 。 BBS 是以零事故哲学、海因里希事故理论、冰山理论以及 ABC 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 其中 ABC 理论是 BBS 方案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 目前 , 国际上推行行为安全管理工具的企业有很多。 近十年 我国行为安全管理用到的方法有 ABC 行为安全分析 、博弈论分析 、扎根理论 和计划行为理论 的运用等。另外 , 我国也开始了基于行为安全对某一行业事故进行量化及实证研究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杜邦开展合作 , 为直线领导设计一种对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进行观察、沟通和干预的安全管理系统 , 推行安全观察与沟通 , 颁布了《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规范》( Q/SY1235-2009 ) 。 2.3 安全行为评价 21 世纪以来 , 有关人的安全信息系统、数学建模的研究日新月异 , 安全行为评价也得到了发展 : ① 在原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安全评价理论 , 如文献 为了更好地研究人的行为及失误机理 , 把硬件的故障模式、影响与严重度分析方法和人的行为特性结合起来 , 提出了一种新的人因失误分析方法 - 人因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HEMECA) 。 ② 结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安全评价法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 , 如文献 基于矿工对根据 PSFs 所编制心理测试量表的回答情况作为基础数据 , 采用灰色 - 模糊 - 改进动量 BP 算法对矿工安全行为状况进行评价 , 预测生产现场矿工不安全行为。 ③ 针对不同行业特征建立独特的综合评价模型 , 如文献 提出综合评价航海人员安全行为的指标体系 , 并探讨以各指标实测值经归一化处理后作为系统的输入 , 以评价结果作为系统的输出 , 应用 BP 神经网络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人的安全行为评价已被学术界公认为安全人因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 常见的安全评价法如灰色理论评价、模糊综合评价等基于专家经验进行风险评价 , 无法避免主观性 ; 而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智能算法基于样本信息的先验知识 , 克服了专家经验的主观性 , 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较高,但上述方法均没有给出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 最终导致评价结论为确定性结论 , 不能反映风险事件的随机特性 。此外 , 由于人的安全行为研究的庞大性和复杂性 , 现阶段有关人的安全行为的分析、评价还处于研发时期 , 许多理论及技术尚待解决 , 特别是对群体的不安全行为致因的分析归纳、定量评价方面 , 需要进一步完善。 3 安全行为学研究的新动态 3.1 相关学科的介入 1) 安全学科中的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系统学、安全评价、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等学科与安全行为学已互相交叉渗透。 2) 安全行为学的研究已涉及矿业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石油工业等学科 , 主要是用来分析这些学科中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此外 , 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 食品这一学科也开始研究安全行为学。职业卫生领域也在研究安全行为 , 这说明安全行为学已开始渗入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3) 一些应用研究性学科也已介入至安全行为学 , 如 : 力学中力学方法和模型应用到安全管理中 , 安全行为评价中数学理论的运用 , 安全行为模拟中计算机与自动化学科的使用等。 3.2 相关理论方法和模型的引入 1) 对行为科学相关的理论和规律进行研究 , 以丰富安全行为学的理论。灾变论已用于行为分析 ; 人的可靠性理论用于对人不安全行为的预测与控制 ;据 生理节律理论 , 掌握人的生理节律 , 合理安排工作 , 减少人的失误。如 将计划行为理论、威慑理论、事故原因模型、情境中介模型用于发展适用于我国的驾驶行为模型 。 2) 引入新方法 , 如图论表达方法用于安全管理 ; 新的统计分析方法的引用 , 如在煤矿企业鉴定不安全行为的复杂考核指标体系中引入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 简称 DEA ) ; 运用 SPSS (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 , “ 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 软件 , 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行为培训等。 3.3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1) 安全行为科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借助计算机来完成大量的数据及各种调查表的处理或整理 , 存储个人文件、档案等 , 如 : 建立事故人因数据库、人因事故诊断程序 ; 建立事故致因模型及相应控制对策的选择程序 ;建立 个人文件档案库和行为测量数据库等。 2) 安全行为管理预警系统 : 先提出安全行为管理预警技术体系 , 研制与之配套的、在局域网上运行的应用软件 - 安全行为管理预警系统 , 旨在及时准确地对有关人员进行预警 , 指导和规范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行为 , 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 确保安全生产。它的有效实施 , 需要在计算机局域网及该技术体系应用软件的支持下进行 , 同时还需 “ 安全管理动态监控系统 ” 的配合 。 3) 虚拟现实技术 : 又称灵境技术 , 是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 计算机 高级人机界面。近几年在安全行为学上有所运用 , 如把虚拟现实技术与煤炭安全生产相结合 , 通过电脑软硬件设备 , 根据煤矿地层数据、巷道数据和图像模拟出包括煤矿各种自然实体和人工实体在内的三维空间 , 使用户在其中可以自然地与各种虚拟实体进行交互 , 通过三维可视化的操作 , 使工人熟悉井下环境、了解危险源、掌握安全行为 , 最终实现行为的规范化 。还利用虚拟化平台研究车群的运动特征规律 。 4) 仿真技术 : 以控制论、系统论、相似原理和信息技术为基础 , 以计算机和专用设备为工具 , 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动态试验。如在构建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因素因果关系的基础上 , 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 , 对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关键因素进行动态预测 , 并通过仿真计算、对比分析安全投入增加对系统安全水平的影响 , 建立煤矿生产中人的安全行为指标水平模型 。面向对象的民航安全评价方法和仿真模型将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事件树分析方法和离散事件仿真模型相结合 , 有效地对具有行为不确定性和时间依赖性的系统进行安全性仿真和评价 。 3.4 不同观点的提出 近年,学者对安全行为也出现了不同观点。如美国工会认为行为安全项目是否 “ 管用 ” 取决于问的是谁 , 以及 “ 管用 ” 的含义。雇主有很多的理由去喜欢行为安全项目 , 伤害报告不被公开 , 工人的索赔申诉会减少 , 这会给雇主省下一大笔的钱。对于工人及工会来说 , 情况正好相反。行为安全项目将注意力从危险的工作场所引开 , 并阻挠危险的识别及控制 , 这会带来有害的及灾难性的后果。还会离间工人的关系 , 破坏团结 , 削弱工会的力量 。 国内有学者也提出 管理者与员工在不安全行为控制认识上存在差异 : 员工认为 , 工作环境设置与行为要求、激励沟通与奖惩这两方面因素对自己的不安全行为选择影响最大 ; 然而管理者却更加青睐于使用安全教育与培训、群体与组织行为影响这两种管理控制手段对员工实施不安全行为控制,还有管理者选择的控制行为与员工认为应该实施的控制行为之间也存在差异 。 4 总结 1) 统计了 2000-2010 年安全行为学研究的相关文献 , 结果表明其 发展迅速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 , 且研究 范围越来越广泛 , 总体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 理论居多。在实证研究中更侧重于煤矿 , 因此安全行为学的应用范围还应推广至核工业、军工业、冶金等领域。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 , 结合安全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 , 对目前我国安全行为学研究指出了三个问题。 2) 我国现有的安全行为学的基本原理、行为安全管理方法及安全行为评价法 , 大都是从国外引进 , 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乃至企业 , 其工作环境及人员素质都存在很大差异 , 因而有待进一步完善安全行为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 并使之适合我国国情和各行业。 3) 列举了近几年安全行为学发展的新动态,主要集中于相关学科的介入、相关理论方法和模型的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及 国内外学者对安全行为学提出的不同观点。 4) 综合安全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 分析现行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安全工作的需求 , 对安全行为学的发展提出四点看法。 ① 由表 2 可看出安全行为学的研究对各行各业的安全生产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再联系近年我国安全生产状况以及今后的安全工作需求 , 继续加强对安全行为学的重视程度很有必要。 ② 我国关于安全行为学的研究 : 基本原理可结合本国实情提出新的理论 ; 安全行为评价可依据各行各业不同特点合理选择、分配 ; 在行为安全管理方面 , 我国企业可学习国际知名企业 , 根据自身情况研究设计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法。 ③ 安全行为学的研究要继续加强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运用,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④ 运用安全科学比较方法 研究安全行为学 , 开拓比较安全行为学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刘晓东 . 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安全生产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1998 , 8( 增 ): 49-53. LIU Xiao-dong.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on unsafe human behavior and safe production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 1998 , 8(Supplement): 49-53. 栗继祖 . 安全行为学 . 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9: 1-5. LI Ji-zu. Safety behavior . Beijing: 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 , 2009: 1-5. John Austin .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based safety . Stone , Sand Gravel Review. 2006 , (2):38-39. 何旭洪 , 黄祥瑞 . 工业系统中人的可靠性分析 : 原理、方法与应用 .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7. HE Xu-hong , HUANG Xiang-rui. 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ystems : principles ,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 2007. 李乃文 , 马跃 . 基于流程思想的矿工安全行为习惯塑造研究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10 , 20(3): 120-124. LI Nai-wen , MA Yue. Custom molding of miners' safety behaviors based on process thought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 2010 , 20(3): 120-124. 栗继祖 . 矿山安全行为控制集成技术 . 太原理工大学 , 2010. LI Ji-zu. Control Integration of Safety Behavior in Mine .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2010. Neal .A , Griffin .M.A , Hart .P.M.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n safety climate and individual behavior . Safety Science , 34(1-3): 99-109. 张黎莉 , 温德新 .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安全行为激励 . 西部探矿工程 , 2009 , 21(7): 218-220. ZHANG Li-li , WEN De-xin. Motivation of safety behavior based on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 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 2009 , 21(7): 218-220. 陈光潮 , 邵红梅 . 波特 - 劳勒综合激励模型及其改进 . 学术研究 , 2004 , (12): 41-46. CHEN Guang-chao , SHAO Hong-mei. Porter-Lawler comprehensive incentive model and its improvement . Academic Research , 2004 , (12): 41-46 . Straub. Lana. Behavior-based safety . Water Well Journal , 2005 , 59(12): 30-32. 孙爱军 , 刘茂 . 行为安全管理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困境及其解决途径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09 , 19(9): 58-63. SUN Ai-jun , LIU Mao. The implementing predicament of behavior-based safety management theory and its solution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 2009 , 19(9): 58-63. 黄浩 , 王晶禹 , 黄敏 , 等 . 行为基础安全的理论探讨 . 煤矿安全 , 2007 , 38(4): 66-69. HUANG Hao , WANG Jing-shu , HUANG Ming , etal. Theory of behavior-based safety . SafetyinCoalMines , 2007 , 38(4): 66-69. 范广进 . 行为分析方法及其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北京交通大学 , 2008. FAN Guang-jin . Behavior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Railway Transport .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 2008 . 徐锐 , 刘素霞 , 陆玉梅 . 职工安全生产行为的博弈分析 .商业时代 , 2009 , (1):56-57 . XU Rui , LIU Su-xia , LU Yu-mei. Game Analysis of workers’ safety behavior . CommercialTime , 2009 , (1): 56-57. 张吉广 , 李德恭 , 张伶 . 企业安全文化评估与企业安全行为的质化研究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08 , 18(6): 55-63. ZHANG Ji-guang , LI De-gong , ZHANG Ling. Assessment of corporation safety cultur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of corporation safety behavior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 2008 , 18(6): 55-63. 袁庆宏 , 王双龙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员工发言行为决定模型构建 . 现代管理科学 , 2009 , (11): 6-9. YUAN Qing-hong , WANG Shuang-long. Modeling of behavioral decision of employees’ speech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 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 , 2009 , (11): 6-9. 张磊 , 任刚 , 王卫杰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自行车不安全行为模型研究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10 , 20(7): 43-48. ZHANG Lei , REN Gang , WANG Wei-jie. Unsafe behavior improved model for bicycle riding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 2010 , 20(7): 43-48. 陈大伟 , 田翰之 , 张江石 . 基于行为安全的建筑事故预防量化方法与实证研究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10 , 20(7): 96-102. CHEN Da-wei , TIAN Han-zhi , ZHANG Jiang-shi. A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accidents prevention based on behavior safety and its empirical study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 2010 , 20(7): 96-102. 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规范 (Q/SY1235-2009)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safety behavior observation and communication (Q/SY1235-2009) .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 周荣义 , 黎忠文 . 地铁工程建设施工危险辨识与施工坍塌事故应急预案的探讨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05 , 15(12): 93-96. ZHOU Rong-yi , LI Zhong-wen.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discussion oil emergency preparedness for collapse accident during metro construction by way of TBM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 2005 , 15(12): 93-96. 郑晶晶 , 张钦礼 , 王新民 , 等 . 充填管道系统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FMEA) 及失效影响模糊评估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09 , 19(6): 166-171. ZHENG Jing-jing , ZHANG Qin-li , WANG Xin-min , etal. FMEA analysis of backfilling pipeline system and fuzzy evaluation of failure effects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 2009 , 19(6): 166-171. 蔡卫 , 吴兵 . 层次分析法在矿井通风评价中的应用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5 , 24(2): 149-152. CAI Wei , WU Bing. Application of analytic hierarchical process in mine ventilation evaluation .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2005 , 24(2): 149-152. 刘涛 , 玉宇 , 童节娟 , 等 . 先进核电厂概率安全分析探讨 . 科技导报 , 2009 , 27(8): 35-38. LIU Tao , YU Yu , TONG Jie-juan , etal. Probabilistic safety analysis for advanced nuclear power plant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 2009 , 27(8): 35-38. 李春 , 张和林 . 概率安全分析的发展及应用展望 . 核安全 , 2007 , (1): 54-58. LI Chun , ZHANG He-li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PSA . Nuclear Safety , 2007 , (1): 54-58. 余铁军 .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 黄金 , 2007 , 28(5): 18-21. YU Tie-jun.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comprehensivejudgmentinsafetyassessmentofmineventilationsystem . Gold , 2007 , 28(5): 18-21. 秦书玉 , 孙平 . 矿井通风系统的模糊贴近度优化评价法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 2005 , 24(1): 23-25. QIN Shu-yu , SUN Ping. Fuzzy approach evaluations of mine ventilation system .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 2005 , 24(1): 23-25. 施泉生 , 钮庆红 , 陆庆云 . 灰色关联度 - 权变评价法在热电企业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 2009 , 23(3): 272-276. SHI Quan-sheng , NIU Qing-hong , LU Qing-yun. Degree of Grey Incidence and variable weight synthesizing applied in cogeneration safety assessment .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 2009 , 23(3):272-276. 胡翔 . 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在电网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 华东电力 , 2009 , 37(6): 1029-1032. HU Xiang. The application of gray incidence assessment method on safety assessment of grid .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 2009 , 37(6): 1029-1032. 程磊 , 杨运良 , 熊亚选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研究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05 , 15(5): 89-91. CHENG Lei , YANG Yun-liang , XIONG Ya-xuan. Study of mine ventilation system assessment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 2005 , 15(5):89-91. 陈君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 . 矿业安全与环保 , 2007 , 34(3): 60-61. CHEN Jun. Evaluation on safety reliability of mine ventilation systems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 Mining Safe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2007 , 34(3): 60-61. 张锦 , 张力 . 人因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 南华大学学报 ( 理工版 ) , 2003 , 17(2): 35-38. ZHANG Jin , ZHANG Li. Human error mode , 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 . 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Science Engineer Edition) , 2003 , 17(2): 35-38. 程卫民 , 周刚 , 王刚 , 等 . 基于灰色 - 模糊 - 改进动量 BP 算法的矿工安全行为评价方法 . 煤炭学报 , 2010 , 35(1): 101-104. CHENG Wei-min , ZHOU Gang , WANG Gang , etal. Evaluation method of miners’ safety behavior based on gray-fuzzy-improving momentum BP algorithm .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 2010 , 35(1): 101-104. 张锦朋 , 陈伟炯 , 杲庆林等 . 航海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分析与评价模型研究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05 , 15(10): 43-47. ZHANG Jin-peng , CHEN Wei-jiong , GAO Qing-1in , Etc. Analysis on unsafe behavior of seafarers and study on evaluation mode1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 2005 , 15(10): 43-47. 卢广文 , 石磊 . 人因管理与安全行为评价 . 电力安全技术 , 2010 , 12 (5): 45-47. LU Guang-wen , SHI Lei. Huma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afety behavior . ElectricSafetyTechnology , 2010 , 12(5): 45-47. 张进春 , 吴超 . 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 中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11 , 42(6): 1719-1724. ZHANG Jin-chun , WU Chao. 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 and its application .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11 , 42(6): 1719-1724. 许素睿 . 行为安全方法在我国职业卫生领域的应用 . 安全 , 2008 , (4): 11-14. XU Su-rui. The Application of behavior-based safety in occupational health in China . Safety , 2008 , (4):11-14. 孟娜 , 吴超 . 安全管理力学分析方法 (SMMA) 及其应用研究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09 , 19(4): 55-61. MENG Na , WU Chao. Innovationofsafetymanagementmechanicsanalysis(SMMA)anditsapplications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 2009 , 19(4): 55-61. 张凤 , 李永娟 , 蒋丽 . 驾驶行为理论模型研究概述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10 , 20(2): 23-28. ZHANG Feng , LI Yong-juan , JIANG Li. Overview on theoretical models of driving behaviors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 2010 , 20(2): 23-28. 吴超 , 董媛媛 . 安全管理系统的图论表达方法 (SMSGTE) 及其应用 . 重庆大学学报 , 2008 , 31( 专刊 ): 71-81. WU Chao , DONG Yuan-yua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graph theory expressions (SMSGTE) and its application .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 2008 , 31( Special issue ): 71-81. ZHAO Zhen , CUI Qing-an , WANG Jin-fen. DEA-based assessment model for identifying human unsafe behavior in coal mine enterprises . Proceddings-2010 IEE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 2010: 1038-1042. 曹庆贵 , 孙春江 , 张殿镇 . 安全行为管理预警技术研究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 2003 , 22(4): 555-558. CAO Qing-gui , SUN Chun-jiang , ZHANG Dian-zhen. Study on technology of safety action management and early warning .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 2003 , 22(4): 555-558. 高红森 , 栗继祖 . 基于 3D 和 VIRTOOLS 的煤矿安全行为模拟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 2010 , 41(1): 106-109. GAO Hong-sen , LI Ji-zu. Research on simulation of safety behavior in coal mines based on the 3D and Virtools technologies . 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2010 , 41(1): 106-109. 纪廷婷 , 陈少军 , 陈雨人 . 在虚拟环境下分析车群行为安全的方法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10 , 29(1): 125-132. JI Ting-ting , CHEN Shao-jun , CHEN Yu-ren. Method to analyze behavior safety of vehicle group in virtual condition .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 2010 , 29(1): 125-132. 何刚 , 张国枢 , 陈清华 , 等 . 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行为影响因子系统动力学 (SD) 仿真分析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08 , 18(9): 44-47. HE Gang , ZHANG Guo-shu , CHEN Qing-hua , etal. A system dynamics(SD) simulation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uman behavior in coalmine work safety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 2008 , 18(9): 44-47. 刘晓东 , 何元清 . 面向对象的民航安全评价方法和仿真模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2005 , 34(6): 809-812. LIU Xiao-dong , HE Yuan-qing. Object-oriented risk assessment methodology and simulation model .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2005 , 34(6): 809-812. 美国工会对行为安全的看法 . 本刊编辑部译自 www. ishn. com. 电力安全技术 , 2005 , 9-11(7). U.S. Union's Views on Behavior-Based Safety . Translated from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WWW.ISHN.COM. Electrical safety technology , 2005 , 9-11(7). 曹庆仁 . 管理者与员工在不安全行为控制认识上的差异研究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07 , 17(1): 22-28. CAO Qing-ren. Study on the cognitive diversities between managers and workers in controlling unsafe behavior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 2007 , 17(1): 22-28. 吴超 . 安全科学方法学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2011: 468-470. WU Chao. Methodology of safety science . China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Publishing House , 2011: 468-470. 注:本文发表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 年 12 月(删节了所有插图、表和部分内容)
个人分类: 安全科学理论|611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利用EXCEL做专利分析(六)——数据准备(三)——重复数据删除
yngcan 2011-11-24 00:03
做专利分析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重复专利的情况。 如果是一列中出现重复数据,可以直接用EXCEL的数据中——删除重复项来操作,但如果是行中出现的重复数据就复杂一些了。 第一行G02B G02C G06F G06F G06F G06F G06Q G09G 比如上述数据中第一行有8个数据,其中4个数据是重复的,如何删除呢? 利用 COUNTIF函数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具体思路是 =COUNTIF($A1:A1,A1) 结果是1 1 4 3 2 1 1 1 利用IF函数=if(COUNTIF($A1:A1,A1)1,FALSE,A1) 结果是G02B G02C FALSE FALSE FALSE G06F G06Q G09G 最后再删除FALSE想就得到一个非重复的数据行了。 可以向下拖动,实现批量数据的去重。 这个方法还是比较方便的。
个人分类: 专利|46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此功利非彼功利
tengyu2011 2011-11-23 23:53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听说某人很功利,带着功利与人交往。一直以来我所理解的这个功利就是带着一种目的去谋取现期利益或者为将来谋取利益做准备。概言之,我所理解的功利是一种势利心态,一种与人带有很强目的性的交往。这样理解的“功利”使我走向了一个思想误区,认为西方所说的功利主义无非是在分析功利世界的本质。只是看了穆勒写的经典之作《功利主义》改变了我的看法,有感此功利非彼功利也! 穆勒在《功利主义》的概论中就说到“笔者认为,普通大众对功利主义概念理解上的偏差,正是妨碍功利主义为人们所接受的罪魁祸首”。这个“普通大众”就包括我了,功利主义这个名字确实容易让人引起误会,不然怎么会是让“普通大众”都误解呢? 什么是功利主义?穆勒用了专门的一章阐述这个问题。 功利主义中的“幸福”的构成要素是宁静和兴奋。因为“当处于非常宁静的状态时,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知足于哪怕些许的快乐;而一旦变得高度兴奋时,很多人即使承受同样程度的痛苦也在所不惜”。同时,“幸福意味着预期的快乐,意味着痛苦的远离”。 最为重要的是功利主义的标准不是指行为者自身的最大幸福,而是指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人类发展的内在要求绝不是让人成为自私自利之徒,只专注于可怜的自我存在而对其他一切麻木不仁;而在于某种更高的追求,即充分体现人何以为人的实质。诚挚的私人感情和对公共利益切实的关心,于任何一个在正确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而言都是有可能具备的,充其量只是程度上有所差别而已。”功利主义一方面肯定“为了他人利益而牺牲自己最大利益这种行为的力量价值,只是拒绝承认牺牲本身是一种好事。如果一种牺牲没有增加或没有倾向于增加幸福的总量,那么它就被认为是一种浪费。功利主义唯一赞同的是自我牺牲就是完全为了他人的幸福或为了他人获得实现幸福的手段而作出的牺牲——这里的他人,既可以是人类这一整体,也可以是符合人类整体利益这一条件限制下的个人”。 根据上述内容,笔者认为功利主义奉行的是趋乐避苦,一方面追求幸福,另一方面远离痛苦。只是这个幸福不是指个人自身最大的幸福,而是谋求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如果牺牲自身利益来谋取大众幸福也是值得的。只是前提是这种牺牲是可以为大众谋取幸福的,否则牺牲无意义可言。从这里来说功利主义反而是伟大的,所崇尚和追求的是最大多数人的幸福。
个人分类: 学术成长|31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利用EXCEL做专利分析(六)——数据准备(二)——不规则数据统计
yngcan 2011-11-23 21:55
实例:专利分析过程中,有时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统计(如果没有工作帮助的情况下)。 比如以下是一个同族专利。WO2011106797-A1; US2011213664-A1; US2011214082-A1; US2011221656-A1; US2011221657-A1; US2011221658-A1; US2011221659-A1; US2011221668-A1; US2011221669-A1; US2011221670-A1; US2011221671-A1; US2011221672-A1; US2011221793-A1; US2011221896-A1; US2011221897-A1; US2011222745-A1; US2011225536-A1; US2011227812-A1; US2011227813-A1; US2011227820-A1; US2011231757-A1。我想了解其个数。在EXCEL中,实现的思路大约我想到了2种,一种是通过分类后统计非空单元格数量;另外一种是统计该项数据中“;”的数量N+1。 统计";"函数为:C2=IF(LEN(B2)-LEN(SUBSTITUTE(SUBSTITUTE(B2,";",""),";","")),LEN(B2)-LEN(SUBSTITUTE(SUBSTITUTE(B2,";",""),";","")),"") 1、两个英文的双引号“”表示空白符; 2、SUBSTITUTE(B2,";","")是将B2单元格中的英文“;"替换成“”,即把英文的分号“;”替换掉。 3、SUBSTITUTE(SUBSTITUTE(B2,";",""),";","")是将SUBSTITUTE(B2,";","")的结果的值再次替换,把中文的分号“;”也替换掉。 4、LEN(B2)是计算B2单元格中的值符个数。 LEN(SUBSTITUTE(SUBSTITUTE(B2,";",""),";",""))是计算B2单元格中”;“和”;"的分号被替换后的字符个数。 这两个数相减,就是中英文分号“;”和“;"的字符的个数。即: LEN(B2)-LEN(SUBSTITUTE(SUBSTITUTE(B2,";",""),";","")) 5、最后执行IF函数。如果B2中有英文分号个数LEN(B2)-LEN(SUBSTITUTE(SUBSTITUTE(B2,";",""),";",""))不为零,则显示其个数LEN(B2)-LEN(SUBSTITUTE(SUBSTITUTE(B2,";",""),";","")),否则为“”不显示。则公式为: =IF(LEN(B2)-LEN(SUBSTITUTE(SUBSTITUTE(B2,";",""),";","")),LEN(B2)-LEN(SUBSTITUTE(SUBSTITUTE(B2,";",""),";","")),"")
个人分类: 专利|4888 次阅读|0 个评论
驱动节点分析课题相关思考
夜雪5 2011-11-23 13:33
课题总是进入停滞期~ 很郁闷~ 不能消极怠工,不能期待别人来帮忙,你自己能做到的!!!!! 目前要做的是:弄懂hopcroft_karp的程序~写上输入和输出~ 输入:有向图列表 输出:匹配的边 问题1、有向图和无向图的问题,驱动节点寻找中用的图是有向图,而模块寻找中用到的图是无向图,怎么办? 问题2、驱动节点的分析:运行出多组驱动节点,分析驱动节点集合中节点的稳定性。分析那些出现频率高的节点的生物特性。 问题3、肝脏代谢中有哪些代谢物是重要的,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从生物统计下一代数据分析趋势说起
zt2730 2011-11-22 13:48
2009年,SAS公司在北美发布了全新的JMP/SAS CLINICAL产品,内部人士认为JMP/SAS Clinical产品是SAS针对生命科学领域的“下一代数据分析平台”。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数据分析和研发改善的领导者,SAS的这一举动毫无疑问将引领全球生物统计分析的方向,也令整个产业界重新思考,生物统计及其在药物、卫生等领域的应用将走向何方? SAS的生命科学领域新动向 前SAS生命科学资深科学家,现任JMP/SASCLINICAL产品经理的GEOFFREY MANN在今年年初举行的JMP/SAS CLINICAL新版本发布会上,展示了这一产品是如何改善临床试验和药物评审等各个环节数据分析的。在“探索临床试验数据背后的隐藏模式,来自 SAS——临床数据分析软件标准”这一话题下,他展示了新一代生物统计分析的方向和耐人寻味的诸多细节: JMP/SAS Clinical是全球首款全面支持CDISC数据标准的软件。而SAS作为CDISC的积极参与者,在推广CDISC应用上自然是不遗余力。JMP/SAS Clinical产品在功能全面性、先进性和易用性上配置丰富,其组成模块包括: SAS Clinical Standards Toolkit SAS BASE2 SAS ACCESS to PC Files SAS Genetics SAS GRAPH SAS IML SAS STAT JMP Life Sciences SAS components 12= SAS Integration Technologies SAS Enterprise Guide (此为可选项,仅仅适用于客户端而非服务器端) JMP JMP for Clinical 这一共十二个模块涵盖了生命科学领域所需的数据整理、数据分析、SAS编程、JMP数据可视化图形界面等全部内容。其安装模式与其他传统SAS模块一样,既可以单机安装,又可以客户端、服务器的模式安装。尽管SAS对这个打包产品的价格三缄其口,但一些迅速购买该产品包的客户透露“和以往相比,其价格令人惊喜”。对于价格敏感型客户来说,厂商这种为推广新策略而进行的促销的确是降低采购成本的好机会。 同时,SAS公司网站也宣称“JMP/SASClinical是JMP(药物评审员的不二之选)和SAS(制药业生物统计学家的标准分析与报告工具)的完美结合”。至此,SAS的策略可见一斑。 功能上,JMP/SAS Clinical能通过JMP菜单进行“point,click and discover”式数据分析,所有鼠标操作会在后台自动记录为JMP程序,以便反复调用;也可以直接沿用过往已经写好的SAS程序;对于SAS程序员来说,还可以继续编程。以前SAS给人的大致印象基本上是程序员和统计学家的工具,而其他业务人员(比如药物评审员、临床医生、流行病学家、生物测定小组成员,数据监察员和任何想理解临床研究结果的人)使用传统SAS软件的准入门槛教高,学习曲线相对陡峭而难于尽快熟练掌握。JMP/SAS CLINICAL的使命似乎不仅仅在于取悦传统用户,让分析和编程工作更简单和高效,其精美的图形也很有利于对统计结果的解释和沟通,还在于让大量非统计专业人员得以轻松使用SAS强大的统计分析性能而又不必经受漫长而痛苦的学习和培训过程。 下一代数据分析? 那么,所谓的“下一代数据分析平台”,其实就是以生物统计所常用的SAS模块为基础,对软件进行了改造和封装,辅之以行业标准和优化的分析能力,降低使用门槛,提升专业性,在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同时发力。笔者个人理解,“下一代”的提法应该和SAS基本模块多年来在用户友好、可视化、交互性分析等方面的进展较慢有关,而JMP在易用性,交互性、探索性数据分析(EDA)等方面与传统SAS模块(如SASGRAPH)相比可谓后来居上,正好在这些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补充。而这些方面多年来也一直是很多传统统计软件倍受用户抱怨的地方:难学,难用,展示效果也亟待提升。 比如,在临床试验的药审工作中,美国FDA要求对于受试对象的年龄、性别、种族等信息进行分析,并以如下图表的形式展示: 而在JMP/SAS CLINICAL中,既可以用上述图形/图表展示,交互式的数据分析又可以通过点击图形中SEX变量下的M或者F,被点击选中的这些数据的在其他变量维度(Age, Race等)中会自动变色,对应的数据行在后台也被同步选中,病人情况的展示也会很清晰和完全;若要进行下一步的子集化、分组以便进行进一步探索也很方便。 在“韦氏图”和“火山图”里,无论是考察个体之间的关系还是探索不良反应的程度,JMP/SASCLINICAL提供的图形都比传统图形手段更为清晰直观,交互性也更强,为在这些重要分析步骤有效地中“探索”和“发现”临床数据中的重要信息提供了可能。 据笔者了解,JMP作为SAS旗下主打数据分析可视化和交互性的软件部门,一直在走一条与传统SAS模块化策略不同的道路:敏捷计算+可视化+交互式。JMP继承了SAS在分析和建模领域的巨大优势,沿袭了SAS的数据挖掘和传统统计功能,在DOE(试验设计)等高级分析领域一直独占鳌头,近10年来在图形和交互式分析方面也有明显的进步。其运行性能(速度、稳定性等)堪称优秀,所处理的数据量也从原先的42亿行65535列升级到软件本身对数据无限制――也就是取决于内存大小。 那么,这一新动向能否给SAS带来预期的效果?其背后是否有更高层面的策略? 也许先看看其他行业会帮助我们理解这一动向。在对分析能力和数据吞吐量更高的银行业,SAS的数据挖掘平台长期以来一直是行业标准。2011年5月初,SAS总部宣布一项新的产品战略,在SAS ENTERPRISE MINDER(企业级数据挖掘平台)上加入JMP产品。并且,和这个产品策略相对应,推出了“探索性数据挖掘”的概念。 这个举动不由令人产生简单的联想:JMP/SAS Clinical 和SAS ENTERPRISE MINER两个SAS引以为傲的拳头产品和核心竞争力,都已经和JMP融合,除了这两款拳头产品,SAS旗下的一系列主打产品包括SAS VBI, SAS VDD,SAS MLA等,都是在传统SAS模块的基础上融合JMP而形成的新一代产品。这种把传统数据分析融入可视化交互式数据探索的举动,是不是SAS新的产品策略? 反观全球统计分析业界,商业智能新秀TIBCO并购了SPLUS和SPOTFIRE,IBM并购了SPSS和COGNOS,ORACLE并购了Hyperion――这些并购是否昭示着传统统计分析与图形、可视化能力的结合这一趋势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呢? 站在这样的角度,跳出“生物统计”的小圈子,不难发现,数据分析正走向一个全新的方向:分析可以是文本的,图形的,而不再只是数据表的。 就此,笔者相信,“下一代数据分析”这种提法,无论是否真正成为几大巨头的产品策略并不重要。事实是,在数据分析领导者JMP/SAS和传统IT巨头IBM, ORACLE等的推动下,大幕已经就此拉开。这一潮流的第一登陆点,似乎并非金融和电信,而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行业。 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分析的机会与挑战 和其他科技领域一样,我国的技术界习惯了“引进一流技术与设备”,或者“业界老大用什么,我们就用什么”。这种依赖国外同行的选择来降低决策风险的做法,一段时期曾经起到过相当积极的作用。只是在创新领域,永远模仿竞争对手的做法,只能产生跟随者,而不是创新。 我国药品新的注册管理办法的核心就是要保证药品质量,鼓励新药创新和遏制低水平的重复。生物制药的创新和自主研发,需要药企和研发机构在以临床医学(包括治疗、诊断、伦理等)为基础,并丰富以药学、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生物统计、现代生物技术、信息学等的各学科方面都有足够的积累和深入研究。在数据分析方面,先进的生物统计方法加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实现由工具层面的升级到生产/研究方法的革新。 反观国内大学的生物统计和其他类型的应用统计教学,基本上都是数学学科的延伸。阐述数理统计原理的要求,远远高于了应用数据分析方法的要求。这一特征使得我国培养的数据分析人员,在数据分析的应用和拓展方面,创新能力不够,思路课本化、程式化。在商业领域,无论是临床数据分析还是银行数据分析,都更倾向于: 1. 采用SAS编程的手段进行分析,过于强调编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分析过程仍然以“带着问题找结果”的逻辑展开 3. 在分析结果的沟通和展示上,以部分传统统计分析图形和数据表为主 4. 部分数据分析和对结果的解释存在普遍误用乃至于错误 创新的一大特征就是绕开模式思维的盲点。摆脱传统思路和模式,用全新的方法、手段、工具去开展工作,其本身就是创新的一部分。药物研发水平的升级和创新密不可分。在数据分析层面,在部分保留传统编程手段的同时,恰当引入可视化、交互式而又更加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方法,能否为我国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创新的源动力?我们拭目以待。
38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数据分析的后遗症
热度 3 LindaChina 2011-11-21 02:34
很久不写东西了,茫茫碌碌的生活总是会让人在疲于应付各种事件的时候忘记了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我一直没有养成写日记或者定期记录自己生活的习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学经常被语文老师逼着写日记的后遗症,当时总觉得生活每天都是一日三餐,上学放学回家吃饭做作业拉屎睡觉,想不明白每天重复的日子有什么可以记录的,导致后面为了应付老师,要体现自己每天过的是多么的丰富多彩生活滋润,我写故事的能力和想象能力与日俱增。 我不是一个善于记忆的人,潜意识里总是觉得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不管好坏,感觉已经深入脑海,事情只不过是对这种感觉的一个注释或者实体化,何必要浪费珍贵的大脑资源来存储这些?朋友都说我缺心少肺,这种抽象的感觉,如果没有强大的语言表达功力,还真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现在看来,也许是潜意识里一种逃避的自我防御机制在起作用。 都说女人是一种靠直觉生存的动物,我越发的觉得自己的灵魂投错了胎,竟然将一个从来不相信或者从来不愿意相信直觉的灵魂束缚在一个女人的躯壳上。从小就觉得自己没有身为男儿身,真是可惜可惜,不然必将有一番大作为,女儿身实在是限制太多。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复杂网络真是一门神奇的东西,它们通过科学的算法指导我们的生活、工作,实实在在的数据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那样,让人心里踏实,因为有数据在那里! 我从小缺乏安全感,觉得东西没有抓在手里或者没有实实在在的事物告诉我为什么如此,我会非常不安和焦躁,总觉得事情不靠谱,有了数据有了安全感,科学让人信服的力量不容忽视。 胡言乱语,深更半夜,做分析精神亢奋,来此发泄!
3437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
liujd 2011-11-19 09:58
http://www.dxyer.cn/sunnyhome873/article/i18720.htm 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 关键词: 核酸序列 蛋白质序列 分析 软件 在获得一个 基因 序列后,需要对其进行 生物 信息学分析,从中尽量发掘信息,从而指导进一步的 实验 研究 。通过染色体定位分析、内含子/外显子分析、ORF分析、表达谱分析等,能够阐明基因的基本信息。通过启动子预测、CpG岛分析和转录因子分析等,识别调控区的顺式作用元件,可以为基因的调控研究提供基础。通过蛋白质基本性质分析,疏水性分析,跨膜区预测,信号肽预测,亚 细胞 定位预测,抗原性位点预测,可以对基因编码蛋白的性质作出初步判断和预测。尤其通过疏水性分析和跨膜区预测可以预测基因是否为膜蛋白,这对确定实验研究方向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通过相似性搜索、功能位点分析、结构分析、查询基因表达谱聚簇数据库、基因敲除数据库、基因组上下游邻居等,尽量挖掘网络数据库中的信息,可以对基因功能作出推论。上述 技术 路线可为其它类似分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提供借鉴。本路线图及推荐网址已建立超级链接,放在 北京大学 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网站( http://gene.bjmu.edu.cn/science/bioinfomatics.htm ),可以直接点击进入检索网站。 下面介绍其中一些基本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序列进行分析时,首先应当明确序列的性质,是mRNA序列还是基因组序列?是计算机拼接得到还是经过 PCR 扩增测序得到?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这些决定了分析方法的选择和分析结果的解释。 (一)核酸序列分析 1、双序列比对(pairwise alignment) 双序列比对是指比较两条序列的相似性和寻找相似碱基及氨基酸的对应位置,它是用计算机进行序列分析的强大工具,分为全局比对和局部比对两类,各以Needleman-Wunsch算法和Smith-Waterman算法为代表。由于这些算法都是启发式(heuristic)的算法,因此并没有最优值。根据比对的需要,选用适当的比对工具,在比对时适当调整空格罚分(gap penalty)和空格延伸罚分(gap extension penalty),以获得更优的比对。 除了利用BLAST、FASTA等局部比对工具进行序列对数据库的搜索外,我们还推荐使用EMBOSS软件包中的Needle软件( http://bioinfo.pbi.nrc.ca:8090/EMBOSS/ ),和Pairwise BLAST ( http://www.ncbi.nlm.nih.gov/BLAST/ )。以上介绍的这些双序列比对工具的使用都比较简单,一般输入所比较的序列即可。 (1)BLAST和FASTA FASTA( http://www.ebi.ac.uk/fasta33/ )和BLAST( http://www.ncbi.nlm.nih.gov/BLAST/ )是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相似性搜索工具。这两个工具都采用局部比对的方法,选择计分矩阵对序列计分,通过分值的大小和统计学显著性分析确定有意义的局部比对。使用FASTA和BLAST,进行数据库搜索,找到与查询序列有一定相似性的序列。一般认为,如果蛋白的序列一致性为25-30%,则可认为序列同源。BLAST根据搜索序列和数据库的不同类型分为5种(表2),另外PSI-BLAST通过迭代搜索,可以搜索到与查询序列相似性较低的序列。其中BLASTN、BLASTP在实践中最为常用,TBLASTN在搜索相似序列进行新基因预测时特别有用。 使用BLAST时,先选择需要使用的BLAST程序,然后提供相应的查询序列,选择所比对的数据库即可。 (2)Needle和Pairwise BLAST:其中Needle适用于蛋白质和DNA序列,而Pairwise BLAST仅适用于DNA序列 (3)相似性和同源性:必须指出,相似性(similarity)和同源性( homology)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同源序列是指从某一共同祖先经过趋异进化而形成的不同序列。相似性是指序列比对过程中检测序列和目标序列之间相同碱基或氨基酸残基序列所占比例的大小。经过比对,当相似性高于一定程度,可以推测序列可能是同源序列,具有一定同源性。 2、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 在研究生物问题时,常常需要同时对两个以上的序列进行比对,这就是多序列比对。多序列比对可用于研究一组相关基因或蛋白,推断基因的进化关系,还可用于发现一组功能或结构相关基因之间的共有模式(pattern)。最常用的多序列比对工具为ClustalW( http://www.ebi.ac.uk/clustalw/ ),多用于比较蛋白序列。 ClustalW用法: (1)输入:序列以FastA格式输入。 (2)输出:除了以文本形式外,还可以通过JalView显示和编辑结果。此外,还可以另外使用GeneDoc(常见于 文献 )及DNAStar软件等显示结果。多序列比对的结果还用于进一步绘制进化树。 3、ORF(Open Reading Frame)分析 从核酸序列翻译得到蛋白质序列,需要进行ORF分析,每个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几乎都带有翻译功能。推荐使用NCBI的ORF Finder( http://www.ncbi.nlm.nih.gov/gorf/gorf.html )软件或EMBOSS中的getorf( http://bioinfo.pbi.nrc.ca:8090/EMBOSS/ )软件。ORF Finder 以图形方式,分为正链+1、+2、+3和反链+1、+2、+3六个相位预测ORF;Getorf可指定预测ORF的长度下限和指定预测正反链。进行ORF分析虽然比较简单,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序列的准确性:尤其是通过计算机拼接的序列,需要根据EST和基因组序列进行反复校正。 (2)ORF是否完整:看在ORF上游同一相位是否具有终止码,或者具有起始密码子。 (3)参考Kozak一致性规律,即起始密码子位点符合A/GCCATGG。 (4)不要忽略反义读框。 4、染色体定位 根据基因组图谱对序列进行染色体定位和浏览其基因组上下游基因。具体方法为:(1)进行Genomic BLAST搜索。(2)通过“Genome view”观察基因组结构。(3)点击相应染色体区域,通过表意图(ideogram)和相应区域上下游的基因进行精确定位。 5、基因结构分析 根据基因的mRNA序列及基因组序列,可以进行基因结构的分析。推荐使用BLAST或BLAT( http://genome.ucsc.edu/cgi-bin/hgBlat?command=start )进行分析。由于真核生物转录后内含子将被剪切,因此将mRNA和基因组进行比对以后,会发现mRNA的每个外显子与基因组序列片断匹配,根据这些片段可以判断外显子的数目和大小。外显子和内含子具体边界的确定,可以参考GT/AG一致性规则。BLAT的结果直接显示外显子数目、大小及边界。 6、基因上游调控区分析 (1)启动子预测:推荐使用冷泉港开发的FIRSTEF程序( http://rulai.cshl.org/tools/FirstEF/ )进行启动子预测。用RT-PCR等实验方法获得的mRNA往往缺少完整的5’端,采用FirstEF 程序可以对第一外显子(尤其是非编码的第一外显子)和CpG相关启动子进行预测。 方法:以FastA格式输入起始密码子上游序列。 (2)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推荐使用TFSEARCH程序( http://www.cbrc.jp/research/db/TFSEARCH.html )及MATCH程序 ( http://www.gene-regulation.com/pub/programs.html#match )对转录因子数据库TRANSFAC( http://transfac.gbf.de/TRANSFAC/ )进行搜索,寻找可能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方法:输入起始密码子上游序列。结果将给出很多可能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注意选择其中分值较高的位点。 (二) 蛋白质序列分析 1、跨膜区预测 各个物种的膜蛋白的比例差别不大,约四分之一的人类已知蛋白为膜蛋白。由于膜蛋白不溶于水,分离纯化困难,不容易生长晶体,很难确定其结构。因此,对膜蛋白的跨膜螺旋进行预测是生物信息学的重要应用。 推荐使用TMHMM软件( http://www.cbs.dtu.dk/services/TMHMM/ )对蛋白进行跨膜预测。TMHMM综合了跨膜区疏水性、电荷偏倚、螺旋长度和膜蛋白拓扑学限制等性质,采用隐马氏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s),对跨膜区及膜内外区进行整体的预测。TMHMM是目前最好的进行跨膜区预测的软件,它尤其长于区分可溶性蛋白和膜蛋白,因此首选它来判定一个蛋白是否为膜蛋白。所有跨膜区预测软件的准确性都不超过52%,但86%的跨膜区可以通过不同的软件进行正确预测。因此,综合分析不同的软件预测结果和疏水性图以获得更好的预测结果。 方法:输入待分析的蛋白序列即可。 2、信号肽预测 信号肽位于分泌蛋白的N端,当蛋白跨膜转移位置时被切掉。信号肽的特征是包括一个正电荷区域、一个疏水性区域和不带电荷但具有极性的区域。信号肽切割位点的-3和-1位为小而中性氨基酸。 推荐使用SignalP软件2.0版( http://www.cbs.dtu.dk/services/SignalP-2.0/ )对PDCD5N端序列进行信号肽分析。SignalP2.0根据信号肽序列特征,采用神经网络方法或隐马氏模型方法,根据物种的不同,分别选择用真核和原核序列进行训练,对信号肽位置及切割位点进行预测。信号肽切割位点预测用Y-score maximum来判断,对是否分泌蛋白用mean S-score来判断:如果mean S-score大于0.5,则预测为分泌蛋白,存在信号肽,但II型跨膜蛋白的N端序列可能被错误预测为分泌蛋白的信号肽。 方法:输入待分析的蛋白序列,如为原核基因选择原核训练集,否则选择真核训练集。 3、亚细胞定位预测 亚细胞定位与蛋白质的功能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亚细胞定位预测基于如 下原 理:(1)不同的细胞器往往具有不同的理化环境,它根据蛋白质的结构及表面理化特征,选择性容纳蛋白。(2)蛋白质表面直接暴露于细胞器环境中,它由序列折叠过程决定,而后者取决于氨基酸组成。因此可以通过氨基酸组成进行亚细胞定位的预测。 推荐使用PSORT( http://psort.nibb.ac.jp/ )II软件对PDCD5蛋白的细胞内定位进行预测。PSORT将动物蛋白质定位于10个细胞器:(1)细胞浆,(2)细胞骨架,(3)内质网,(4)胞外,(5)高尔基体,(6)溶酶体,(7)线粒体,(8)胞核,(9)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和(10)细胞膜。 DNA序列分析技术路线图 cDNA Featues AATAAA signal,Polyadenylation Electronic elongation(EST) ORFs(ORF Finder, getorf) Restriction site(DNASIS) Expression profile EST SAGEmap,SAGE Genie Microarray(WormBase) Genomic sequence Features chromosome location(Human Genome) MW, base compositon(DNAMAN) Exon-intron(SIM4) Repeats(RepeatMasker) SNPs(dbSNP, TSC) 5' flanking sequence Promoter, TATA box(FIRSTEF) CpG island(cpgplot)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ite(TFSEARCH, match) Novel gene prediction(EST, stackPACK) 蛋白序列分析技术路线图 Protein features MW,pi,AA composition(EMBOSS) Hydrophobicity(BioEdit) Transmembrane region(TMHMM) Signal peptide(Signal P) subcellular location(PSORT) Coiled coil(COILS) Antigenic site(DNAStar) Function inference Gene knockouts(WormBase) Similarity search Alignment(BLAST,FASTA,CLUSTALW) Phylogenic analysis(DNANAN) Genome context(COG) Motif,profile,domain(PROSITE,Pfam,SMART) Expression 'topology'(WormBase) Structure information Secondary structure prediction(PHP)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SCOP) Structure modeling(HOMOLOGY,DISCOVER) Binding site analysis(Binding site)
个人分类: 生物信息|171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好问题引出的问题(生物学)
linjun2010 2011-11-18 12:56
问: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变染色体,分裂后期染色体变回染色质,分裂开始和分裂结束都是染色质,它为什么变来变去,能不变吗? 分析:有丝分裂的意义在于亲代细胞将遗传物质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间期以染色质的状态进行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进入分裂期染色质盘旋折叠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有利于细胞将遗传物质(DNA)移动到细胞的两极。 问:分裂期染色质能不能不变成染色体? 分析:如果染色质不变成染色体,整个分裂期染色质以丝状存在,会发生混乱,甚至打结,细胞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用于防止染色质丝混乱,因此生物细胞精巧地设计了将染色质变成染色体再将它平均分开。 问:生物体开始进行有丝分裂增殖是什么时候?有丝分裂有什么样的进化路程?不同生物的有丝分裂有什么区别? 1989年第6期《生物学通报》上有一篇文章《细胞分裂的类型与进化》已部分解答了疑问。有丝分裂的起源有不同见解,细胞内共生起源学说的倡导者玛格利丝提出源自共生螺旋体分裂;李清炎(1919)提出真核细胞膜担当起原核生物质膜那种可使子染色体分离的功能从而产生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核膜始终完整、核膜半开放式、核膜完全消失。
22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空间群分析软件Isobyu基本命令操作说明
ywmucn 2011-11-17 18:46
转自 http://cyh.xjtu.edu.cn/bbs/viewthread.php?tid=706 采用 CASTEP 计算 声子 谱最后得到 声子 本征振动频率,这些正则振动模式分别对应不同的光学活性,如IR和Raman,采用 CASTEP 计算 声子 谱基本上可以得到 声子 本征位移矢量,本征振动频率以及Born有效电荷张量等等,当然对于正则振动频率具体是IR还Raman活性, CASTEP 计算 结果 里面也是有一定说明的,但还是不够的,一般试验测定的IR或者Ramna活性的振动模式是Brillouin区中性对称G(0,0,0)点的正则振动模式的不可约表示的分解,因此用 CASTEP 计算 声子 谱可以只计算G点的本征振动频率也就可以了,但为了了解整个固体结构的稳定性,还需要对全 声子 谱进行计算,即除了G点以外其他的Brillouin区对称性较高的那些(Special k point)k点也是要计算的,这样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晶格振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soft modes或者imaginary frequency,因为这些频率对应的振动模式的对称性可能没有Brillouin zone中心G点那么高,仅仅是G的一个子群而已,G点具有晶体空间群的所有对称操作元素,相当于E对称性。Brillouin对称性和晶体是空间对称性所包含的元素是完全相同的,但那些标记出来的special k point仅仅是G群的一个子群而已。包含了整个BZ对称性的部分元素,如对于Cubic晶体,除G点以外其他特殊k点包括,体对角线C3轴上的点,C2轴上面的点,镜面上的点等等,这些特殊k(q)点本身由于包含了倒易空间部分对称元素,因此其K star个数是有限的,对于最一般的对称性属于P1的k点,则k star个数和空间点群对称操作的个数相同。 首先介绍isobyu这个 软件 对不同晶体结构k点的一个对称性分解,我们选取Fm3m点群,225号为例子,关于isobyu 软件 的使用,在本论坛已经介绍过了。 输入命令如下:(每个输入后回车) statrt: cmd C; cd\ cd\ isobyu iso 进入isobyu中iso这个空间群软件 接下来输入: value parent 225 show parent display parent (显示225号空间群的国际标准符号) setting miller-love show kpoint (调用225号空间群k点命令,晶胞矢量这时候是默认的conventional cell vector) show kdegree display kpoint (输出结果,225号空间群所有BZ k点信心和符号,符号和一般固体物理中的不同,可以自己在 help 文件里面找对应的关系) cancel show all value kpoint X(X表示上面输出的k点的符号,根据自己需要查看的k点决定) showstar display kpoint(输出k star分数坐标形式,a,b和c是晶胞矢量) 下面对特殊k点的点群不可约表示形式做群的分解:以G, DT为例子: value kpoint GM show irrep display irrep show irrep pointgroup display irrep 或者直接 value kpoint GM show irrep show irrep pointgroup display irrep 从输出结果可以清楚的看到G点在立方Oh点群下的所有的irreducible representations和symbols。这个和无机化学中Oh点群character table里面的Irrep是完全相同的,如全对称不可约表示A1g,二维不可约表示Eg,三维不可约表示T2g等等。这样,对于G点的声子正则振动模式对称性必然属于上述不可约表示中的一种,如A1g则表示该简正振动模式对称性为A1g类型,并且是非简并的,相反如属于T2g类型,则该简正振动模式包含三个能量简并的振动类型。属于量子力学里面的简并情况了。 在图中需要注意的是GM+全部代表了中心对称模式的振动类型,而GM-则是u类型的。 对于DT也做了类似分解,对于FCC的BZ结构DT这个点对应的是Cubic群中的一个子群Td群,他有5个IRREP形式,如A1。A2,T1,T2 和E。因此计算的全声子谱在DT这个k点的IRREP必然属于上述的几个类型。 下来是利用isobyu中的smodes模块对特定k点的声子谱振动模式进行群分解: 跳入Smodes软件的路径和iso相同: start cmd C: cd\ cd isobyu smodes 进入一下界面: smodes操作和isobyu类似,输入命令要求具有一定的格式: 第一行:文件名称(可以不输入,直接enter); 第二行:空间群序号; 的三行:晶格常数和夹角; 第四行:原子位置的种类; 第五行:原子Wyckoff位置,原子类型; 第六行:输入需要分解振动模式的k点符号,如GM。DT等等; 上述操作每次输入完毕要回车。具体自己做作就知道了! 例子: 225 3.4 3.4 3.4 90 90 90 2 Cu a 0 0 0 Zn b 0.25 0.25 0.25 GM enter; 列举一个典型的结果: modes, version 1.2.4, January 1999 Harold T. Stokes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Sample input for smodes Space Group: 123 P4/mmm Lattice Parameters (a,b,c,alpha,beta,gamma) 7.46000 7.46000 6.4400090.0000090.0000090.00000 Wyckoff position of each type of atom Ca d Cu a Of *********************************************** k vector GM = (0,0,0) *********************************************** Irrep GM3- A2u Degeneracy:1 Total number of modes: 3 These include 1 translational modes IR active Vectors defining superlattice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6.44000 atomtype position 1 Ca 3.73000 3.73000 3.22000 2 Cu 0.00000 0.00000 0.00000 3 O 0.00000 3.73000 0.00000 4 O 3.73000 0.00000 0.00000 Symmetry modes: The following include 1 translational modes atomtype displacement ------------------------------------------ 1 Ca 0.00000 0.00000 1.00000 ------------------------------------------ 2 Cu 0.00000 0.00000 1.00000 ------------------------------------------ 3 O 0.00000 0.00000 1.00000 4 O 0.00000 0.00000 1.00000 *********************************************** Irrep GM4- B2u Degeneracy:1 Total number of modes: 1 Vectors defining superlattice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6.44000 atomtype position 1 Ca 3.73000 3.73000 3.22000 2 Cu 0.00000 0.00000 0.00000 3 O 0.00000 3.73000 0.00000 4 O 3.73000 0.00000 0.00000 Symmetry modes: atomtype displacement ------------------------------------------ 3 O 0.00000 0.00000 1.00000 4 O 0.00000 0.00000-1.00000 *********************************************** Irrep GM5- Eu Degeneracy:2 Total number of modes: 8 These include 2 translational modes IR active Vectors defining superlattice 0.00000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6.44000 7.46000 0.00000 0.00000 atomtype position 1 Ca 3.73000 3.73000 3.22000 2 Cu 0.00000 0.00000 0.00000 3 O 0.00000 3.73000 0.00000 4 O 3.73000 0.00000 0.00000 Symmetry modes: The following include 1 translational modes atomtype displacement ------------------------------------------ 1 Ca 1.00000 0.00000 0.00000 ------------------------------------------ 2 Cu 1.00000 0.00000 0.00000 ------------------------------------------ 3 O 1.00000 0.00000 0.00000 ------------------------------------------ 4 O 1.00000 0.00000 0.00000 *********************************************** k vector Z = (0,0,1/2) *********************************************** Irrep Z1+ Degeneracy:1 Total number of modes: 1 Vectors defining superlattice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12.88000 atomtype position 1 Ca 3.73000 3.73000 3.22000 2 Ca 3.73000 3.73000 9.66000 3 Cu 0.00000 0.00000 0.00000 4 Cu 0.00000 0.00000 6.44000 5 O 0.00000 3.73000 0.00000 6 O 0.00000 3.73000 6.44000 7 O 3.73000 0.00000 0.00000 8 O 3.73000 0.00000 6.44000 Symmetry modes: atomtype displacement ------------------------------------------ 1 Ca 0.00000 0.00000 1.00000 2 Ca 0.00000 0.00000-1.00000 *********************************************** Irrep Z5+ Degeneracy:2 Total number of modes: 2 Vectors defining superlattice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12.88000 atomtype position 1 Ca 3.73000 3.73000 3.22000 2 Ca 3.73000 3.73000 9.66000 3 Cu 0.00000 0.00000 0.00000 4 Cu 0.00000 0.00000 6.44000 5 O 0.00000 3.73000 0.00000 6 O 0.00000 3.73000 6.44000 7 O 3.73000 0.00000 0.00000 8 O 3.73000 0.00000 6.44000 Symmetry modes: atomtype displacement ------------------------------------------ 1 Ca 1.00000-1.00000 0.00000 2 Ca -1.00000 1.00000 0.00000 *********************************************** Irrep Z3- Degeneracy:1 Total number of modes: 2 Vectors defining superlattice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12.88000 atomtype position 1 Ca 3.73000 3.73000 3.22000 2 Ca 3.73000 3.73000 9.66000 3 Cu 0.00000 0.00000 0.00000 4 Cu 0.00000 0.00000 6.44000 5 O 0.00000 3.73000 0.00000 6 O 0.00000 3.73000 6.44000 7 O 3.73000 0.00000 0.00000 8 O 3.73000 0.00000 6.44000 Symmetry modes: atomtype displacement ------------------------------------------ 3 Cu 0.00000 0.00000 1.00000 4 Cu 0.00000 0.00000-1.00000 ------------------------------------------ 5 O 0.00000 0.00000 1.00000 6 O 0.00000 0.00000-1.00000 7 O 0.00000 0.00000 1.00000 8 O 0.00000 0.00000-1.00000 *********************************************** Irrep Z4- Degeneracy:1 Total number of modes: 1 Vectors defining superlattice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12.88000 atomtype position 1 Ca 3.73000 3.73000 3.22000 2 Ca 3.73000 3.73000 9.66000 3 Cu 0.00000 0.00000 0.00000 4 Cu 0.00000 0.00000 6.44000 5 O 0.00000 3.73000 0.00000 6 O 0.00000 3.73000 6.44000 7 O 3.73000 0.00000 0.00000 8 O 3.73000 0.00000 6.44000 Symmetry modes: atomtype displacement ------------------------------------------ 5 O 0.00000 0.00000 1.00000 6 O 0.00000 0.00000-1.00000 7 O 0.00000 0.00000-1.00000 8 O 0.00000 0.00000 1.00000 *********************************************** Irrep Z5- Degeneracy:2 Total number of modes: 6 Vectors defining superlattice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12.88000 atomtype position 1 Ca 3.73000 3.73000 3.22000 2 Ca 3.73000 3.73000 9.66000 3 Cu 0.00000 0.00000 0.00000 4 Cu 0.00000 0.00000 6.44000 5 O 0.00000 3.73000 0.00000 6 O 0.00000 3.73000 6.44000 7 O 3.73000 0.00000 0.00000 8 O 3.73000 0.00000 6.44000 Symmetry modes: atomtype displacement ------------------------------------------ 3 Cu 1.00000-1.00000 0.00000 4 Cu -1.00000 1.00000 0.00000 ------------------------------------------ 5 O 1.00000 0.00000 0.00000 6 O -1.00000 0.00000 0.00000 7 O 0.00000-1.00000 0.00000 8 O 0.00000 1.00000 0.00000 ------------------------------------------ 5 O 0.00000 1.00000 0.00000 6 O 0.00000-1.00000 0.00000 7 O -1.00000 0.00000 0.00000 8 O 1.00000 0.00000 0.00000 *********************************************** k vector DT = (0,1/4,0) *********************************************** Irrep DT1 Degeneracy:4 Total number of modes:16 Vectors defining superlattice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29.84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6.44000 atomtype position 1 Ca 3.73000 3.73000 3.22000 2 Ca 3.7300011.19000 3.22000 3 Ca 3.7300018.65000 3.22000 4 Ca 3.7300026.11000 3.22000 5 Cu 0.00000 0.00000 0.00000 6 Cu 0.00000 7.46000 0.00000 7 Cu 0.0000014.92000 0.00000 8 Cu 0.0000022.38000 0.00000 9 O 0.00000 3.73000 0.00000 10 O 0.0000011.19000 0.00000 11 O 0.0000018.65000 0.00000 12 O 0.0000026.11000 0.00000 13 O 3.73000 0.00000 0.00000 14 O 3.73000 7.46000 0.00000 15 O 3.7300014.92000 0.00000 16 O 3.7300022.38000 0.00000 Symmetry modes: atomtype displacement ------------------------------------------ 1 Ca 0.00000 1.00000 0.00000 2 Ca 0.00000 1.00000 0.00000 3 Ca 0.00000-1.00000 0.00000 4 Ca 0.00000-1.00000 0.00000 ------------------------------------------ 6 Cu 0.00000-1.00000 0.00000 8 Cu 0.00000 1.00000 0.00000 ------------------------------------------ 14 O 0.00000-1.00000 0.00000 16 O 0.00000 1.00000 0.00000 ------------------------------------------ 9 O 0.00000 1.00000 0.00000 10 O 0.00000 1.00000 0.00000 11 O 0.00000-1.00000 0.00000 12 O 0.00000-1.00000 0.00000 *********************************************** Irrep DT3 Degeneracy:4 Total number of modes:16 Vectors defining superlattice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29.84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6.44000 atomtype position 1 Ca 3.73000 3.73000 3.22000 2 Ca 3.7300011.19000 3.22000 3 Ca 3.7300018.65000 3.22000 4 Ca 3.7300026.11000 3.22000 5 Cu 0.00000 0.00000 0.00000 6 Cu 0.00000 7.46000 0.00000 7 Cu 0.0000014.92000 0.00000 8 Cu 0.0000022.38000 0.00000 9 O 0.00000 3.73000 0.00000 10 O 0.0000011.19000 0.00000 11 O 0.0000018.65000 0.00000 12 O 0.0000026.11000 0.00000 13 O 3.73000 0.00000 0.00000 14 O 3.73000 7.46000 0.00000 15 O 3.7300014.92000 0.00000 16 O 3.7300022.38000 0.00000 Symmetry modes: atomtype displacement ------------------------------------------ 1 Ca 0.00000 0.00000 1.00000 2 Ca 0.00000 0.00000 1.00000 3 Ca 0.00000 0.00000-1.00000 4 Ca 0.00000 0.00000-1.00000 ------------------------------------------ 6 Cu 0.00000 0.00000 1.00000 8 Cu 0.00000 0.00000-1.00000 ------------------------------------------ 9 O 0.00000 0.00000 1.00000 10 O 0.00000 0.00000 1.00000 11 O 0.00000 0.00000-1.00000 12 O 0.00000 0.00000-1.00000 ------------------------------------------ 14 O 0.00000 0.00000-1.00000 16 O 0.00000 0.00000 1.00000 *********************************************** Irrep DT4 Degeneracy:4 Total number of modes:16 Vectors defining superlattice 7.46000 0.00000 0.00000 0.0000029.84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6.44000 atomtype position 1 Ca 3.73000 3.73000 3.22000 2 Ca 3.7300011.19000 3.22000 3 Ca 3.7300018.65000 3.22000 4 Ca 3.7300026.11000 3.22000 5 Cu 0.00000 0.00000 0.00000 6 Cu 0.00000 7.46000 0.00000 7 Cu 0.0000014.92000 0.00000 8 Cu 0.0000022.38000 0.00000 9 O 0.00000 3.73000 0.00000 10 O 0.0000011.19000 0.00000 11 O 0.0000018.65000 0.00000 12 O 0.0000026.11000 0.00000 13 O 3.73000 0.00000 0.00000 14 O 3.73000 7.46000 0.00000 15 O 3.7300014.92000 0.00000 16 O 3.7300022.38000 0.00000 Symmetry modes: atomtype displacement ------------------------------------------ 1 Ca 1.00000 0.00000 0.00000 2 Ca -1.00000 0.00000 0.00000 3 Ca -1.00000 0.00000 0.00000 4 Ca 1.00000 0.00000 0.00000 ------------------------------------------ 5 Cu 1.00000 0.00000 0.00000 7 Cu -1.00000 0.00000 0.00000 ------------------------------------------ 9 O 1.00000 0.00000 0.00000 10 O -1.00000 0.00000 0.00000 11 O -1.00000 0.00000 0.00000 12 O 1.00000 0.00000 0.00000 ------------------------------------------ 13 O -1.00000 0.00000 0.00000 15 O 1.00000 0.00000 0.00000 *********************************************** End of output 分解结果看到一下信息: 原子位移矢量,位移原子种类,振动模式对应的不可约表示类型,IR活性,还是Raman活性等结果。 CASTEP计算Phonon结果如下: q-pt= 7 (0.0000000.0000000.000000) 0.071429 + + ----------------------------------------------------------------- + + + + 1 -1083.531819 a 0.0000000 + + 2 -1083.531819 a 0.0000000 + + 3 -1083.531819 a 0.0000000 + + 4 -985.231871 b 0.0000000 + + 5 -856.704006 c 4660.9823991 + + 6 -856.704006 c 4660.9823991 + + 7 -856.704006 c 4660.9823991 + + 8 -801.562195 d 0.0000000 + + 9 -801.562195 d 0.0000000 + + 10 -765.084013 e 0.0000000 + + 11 -765.084013 e 0.0000000 + + 12 -765.084013 e 0.0000000 + + 13 -730.521911 a 0.0000000 + + 14 -730.521911 a 0.0000000 + + 15 -730.521911 a 0.0000000 + + 16 -720.540178 f 0.0000000 + + 17 -720.540178 f 0.0000000 + + 18 -710.670132 g 0.0000000 + + 19 -710.670132 g 0.0000000 + + 20 -710.670132 g 0.0000000 + + 21 -673.188978 h 0.0000000 + + 22 -664.115948 c ************ + + 23 -664.115948 c ************ + + 24 -664.115948 c ************ + + 25 -398.907574 g 0.0000000 + + 26 -398.907574 g 0.0000000 + + 27 -398.907574 g 0.0000000 + + 28 -224.028221 d 0.0000000 + + 29 -224.028221 d 0.0000000 + + 30 -75.300722 c ************ + + 31 -75.300722 c ************ + + 32 -75.300722 c ************ + + 33 0.000152 i ************ + + 34 0.000165 j ************ + + 35 0.000204 k ************ + + 36 108.520593 a 0.0000000 + + 37 108.520593 a 0.0000000 + + 38 108.520593 a 0.0000000 + + 39 167.356553 g 0.0000000 + + 40 167.356553 g 0.0000000 + + 41 167.356553 g 0.0000000 + + 42 191.645881 b 0.0000000 + + 43 207.042464 c 1472.1919003 + + 44 207.042464 c 1472.1919003 + + 45 207.042464 c 1472.1919003 + + 46 265.667216 c ************ + + 47 265.667216 c ************ + + 48 265.667216 c ************ + + 49 421.093788 d 0.0000000 + + 50 421.093788 d 0.0000000 + + 51 434.766320 c 5014.3177679 + + 52 434.766320 c 5014.3177679 + + 53 434.766320 c 5014.3177679 + + 54 445.228161 b 0.0000000 + + 55 657.215880 a 0.0000000 + + 56 657.215880 a 0.0000000 + + 57 657.215880 a 0.0000000 + + 58 899.241716 e 0.0000000 + + 59 899.241716 e 0.0000000 + + 60 899.241716 e 0.0000000 + + 61 932.027288 c ************ + + 62 932.027288 c ************ + + 63 932.027288 c ************ + + 64 990.672361 g 0.0000000 + + 65 990.672361 g 0.0000000 + + 66 990.672361 g 0.0000000 + + 67 8597.508029 c 1462.0845944 + + 68 8597.508029 c 1462.0845944 + + 69 8597.508029 c 1462.0845944 + + 70 8597.600440 b 0.0000000 + + 71 8602.137167 d 0.0000000 + + 72 8602.137167 d 0.0000000 + + 73 8605.729807 g 0.0000000 + + 74 8605.729807 g 0.0000000 + + 75 8605.729807 g 0.0000000 + + 76 8606.754165 c 4683.6436916 + + 77 8606.754165 c 4683.6436916 + + 78 8606.754165 c 4683.6436916 + + 79 9516.184919 c 376.9969010 + + 80 9516.184919 c 376.9969010 + + 81 9516.184919 c 376.9969010 + + 82 9520.455617 b 0.0000000 + + 83 9522.551887 g 0.0000000 + + 84 9522.551887 g 0.0000000 + + 85 9522.551887 g 0.0000000 + + 86 9527.701380 d 0.0000000 + + 87 9527.701380 d 0.0000000 + + 88 9528.526335 c ************ + + 89 9528.526335 c ************ + + 90 9528.526335 c ************ + + ................................................................. + + Character table from group theory analysis of eigenvectors + + ................................................................. + + Rep Mul | E 2_1 2_1 3 3 3 3 2 2 4_2 4_1 4_2 + + |------------------------------------------------ + + a 4 | 3-1-1 0 0 0 0 1 1-1-1-1 + + b 5 | 1 1 1 1 1 1 1-1-1-1-1-1 + + c11 | 3-1-1 0 0 0 0-1-1 1 1 1 + + d 5 | 2 2 2-1-1-1-1 0 0 0 0 0 + + e 2 | 3-1-1 0 0 0 0-1-1 1 1 1 + + f 1 | 2 2 2-1-1-1-1 0 0 0 0 0 + + g 6 | 3-1-1 0 0 0 0 1 1-1-1-1 + + h 1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 i 1 | 1 0-1 0 0 0 1 0-1 0 0 0 + + j 1 | 1 0-1 0 1 0 0 0 0 0 0 1 + + k 1 | 1-1 1 0 0 1 0-1 0 0 0 0 + + . . . . . . . . . . . . continued . . . . . . . . . . . . . . . . + + Rep Mul | 2 2 4_1 4_1 2 4_2 2 I m m-3-3 + + |------------------------------------------------ + + a 4 | 1 1-1-1 1-1 1 3-1-1 0 0 + + b 5 |-1-1-1-1-1-1-1-1-1-1-1-1 + + c11 |-1-1 1 1-1 1-1-3 1 1 0 0 + + d 5 | 0 0 0 0 0 0 0-2-2-2 1 1 + + e 2 |-1-1 1 1-1 1-1 3-1-1 0 0 + + f 1 | 0 0 0 0 0 0 0 2 2 2-1-1 + + g 6 | 1 1-1-1 1-1 1-3 1 1 0 0 + + h 1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 i 1 |-1 0 0 0-1 0 1-1 0 1 0 0 + + j 1 |-1-1 1 0 1 0-1-1 0 1 0-1 + + k 1 | 1-1 0 1-1 1-1-1 1-1 0 0 + + . . . . . . . . . . . . continued . . . . . . . . . . . . . . . . + + Rep Mul |-3-3 m m-4-4 m m-4 m m + + |-------------------------------------------- + + a 4 | 0 0 1 1-1-1 1 1-1 1 1 + + b 5 |-1-1 1 1 1 1 1 1 1 1 1 + + c11 | 0 0 1 1-1-1 1 1-1 1 1 + + d 5 | 1 1 0 0 0 0 0 0 0 0 0 + + e 2 | 0 0-1-1 1 1-1-1 1-1-1 + + f 1 |-1-1 0 0 0 0 0 0 0 0 0 + + g 6 | 0 0-1-1 1 1-1-1 1-1-1 + + h 1 | 1 1 1 1 1 1 1 1 1 1 1 + + i 1 | 0-1 0 1 0 0 1 0 0 1-1 + + j 1 | 0 0 0 0 0-1 1 1 0-1 1 + + k 1 |-1 0 1 0 0 0-1 1-1 1 1 + 这个结果是G点的振动本征频率数值:后面给出了G点空间群表和不可约表示类型,这些不可约表示符号也标记标记在本征频率后面了,如a ,b,f以及g等等,本征频率下面这个表是G点对称群的特征表,G点由于具有晶体结构空间群点群的所有对称性,因此对于Fm3m结构,G点的点群就是Cubic Oh类型,在立方Oh类型里面有如下对称操作元素: E 8C3 6C2 6C4 3C2 i 6S 8S6 3h 6d (h 表示垂至于主轴的镜面,d表示和Cn轴重合的对角镜面) 上面的CASTEP给出的character table将8C3这些同类操作全部分开来写了,可以看到有C3操作四个,对应Cubic四个体对角线和四个C3(-)操作,对应另外四个反向,同样Oh群里面有6C4,在CASTEP结果里面也是分开写的,如C41,C42,等等,对于上述C3和C3-这些操作可以相互转换,因此属于同类操作(共轭类元素),在一般点群Character Table里面是放在一起的。 很明显h这个IRREP实际就是OH群里面的A1g全对称不可约表示,再如f就是Eg不可约表示; 这样子我们根据CASTEP计算得到的G点的本征振动频率和不可约表示,结合Smodes里面分解得到IR和Raman活性与IRREP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将声子谱振动模式的对称性和光学活性一一对应起来! 在计算全声子谱还涉及到其他的对称性较高的k点,如L (D3h),M(D4h),F(C3v),S(C2v) P(Td),R(和G相同)等等,他们对应的point group和不可约表示很容易可以在无机化学和量子化学书中找到,这样也可以把这些k点上的本征频率对应的不可约表示也解析出来。CASTEP计算已经给出了这些群分解结果,如: riting model to BZNT0_PhonDisp.check + ----------------------------------------------------------------- + +q-pt= 8 (0.1250000.0000000.125000) 0.071429 + + ----------------------------------------------------------------- + + + + 1 -2348.835042 a + + 2 -2311.594379 b + + 3 -2010.363096 c + + 4 -2010.363096 c + + 5 -1906.653578 d + + 6 -1858.250150 e + + 7 -1719.717797 c + + 8 -1719.717797 c + + 9 -1078.487610 b + + 10 -1043.294589 a + + 11 -965.682740 c + + 12 -965.682740 c + + 13 -950.383943 c + + 14 -950.383943 c + + 15 -882.406835 a + + 16 -882.324184 c + + 17 -882.324184 c + + 18 -862.393681 c + + 19 -862.393681 c + + 20 -857.807187 b + + 21 -849.899857 e + + 22 -812.616731 b + + 23 -801.285579 d + + 24 -791.404746 a + + 25 -785.423577 b + + 26 -769.259924 c + + 27 -769.259924 c + + 28 -686.159656 b + + 29 -662.113430 c + + 30 -662.113430 c + + 31 -610.093608 c + + 32 -610.093608 c + + 33 -600.694544 a + + 34 -561.930303 d + + 35 -544.944612 a + + 36 -482.907636 c + + 37 -482.907636 c + + 38 -453.558450 b + + 39 -440.699935 e + + 40 -366.042191 c + + 41 -366.042191 c + + 42 -249.534313 b + + 43 13.994954 c + + 44 13.994954 c + + 45 174.304807 a + + 46 268.136889 d + + 47 282.617749 c + + 48 282.617749 c + + 49 502.757298 e + + 50 677.976236 b + + 51 712.772563 a + + 52 717.609761 c + + 53 717.609761 c + + 54 764.842212 c + + 55 764.842212 c + + 56 784.802989 c + + 57 784.802989 c + + 58 831.152602 a + + 59 863.332209 e + + 60 904.310807 c + + 61 904.310807 c + + 62 940.996806 d + + 63 1146.727685 c + + 64 1146.727685 c + + 65 1351.555199 b + + 66 1625.107563 a + + 67 8168.297176 b + + 68 8181.236263 c + + 69 8181.236263 c + + 70 8201.623377 a + + 71 8281.528273 c + + 72 8281.528273 c + + 73 8302.957086 e + + 74 8311.255913 d + + 75 8563.009956 b + + 76 8569.278858 c + + 77 8569.278858 c + + 78 8584.563444 a + + 79 9513.877159 c + + 80 9513.877159 c + + 81 9519.861952 b + + 82 9523.861407 b + + 83 9528.773021 a + + 84 9529.732909 c + + 85 9529.732909 c + + 86 9533.909267 d + + 87 9537.996830 e + + 88 9538.846222 c + + 89 9538.846222 c + + 90 9539.955921 a + + ................................................................. + + Character table from group theory analysis of eigenvectors + + ................................................................. + + Rep Mul | E 2_1 4_1 4_2 m m + + |------------------------ + + a14 | 1 1 1 1 1 1 + + b14 | 1 1-1-1-1 1 + + c24 | 2-2 0 0 0 0 + d 7 | 1 1-1-1 1-1 + + e 7 | 1 1 1 1-1-1 这个k点的分数坐标(0。125 0 0.125) 其包含的对称操作包括E,C2 C4和m四个,属于C4v点群,C4v特征表为: C4vE C2 2C4 2v 2d A1 1 1 1 1 1 A2 1 1 1 -1 -1 B1 1 1 -1 1 -1 B2 1 1 -1 -1 1 E 2 -2 0 0 0 对应关系a=A1; b=B2; c=E; e=A2; d=B1; 因此这个k点的声子振动矢量就属于上述C4v点群中的某个不可约表示; 最后就是振动花样的标记: 很多文献在对声子频率进行群分解同时也给出了特定不可约表示下的声子振动patterns,这个对理解特定的振动模式对结构的影响是很只管的工具,CASTEP可以计算这个振动花样,但输出的结果为原子位移矢量 Phonon Eigenvectors Mode Ion X Y Z 1 1 -0.041518765753 -0.001325185238 -0.090964841307 -0.110568181562 -0.093985303212 -0.166736412137 1 20.305476389586 -0.143750440838 0.0393942689210.006390163808 -0.105564352458 -0.032829629905 1 30.0667599852810.052289712888 0.0328307554070.001397330130 0.0772064617340.168616986091 1 4 -0.125797729675 -0.024563998590 -0.2428445571130.111140062531 0.1779168447510.046034328881 1 50.013758379573 -0.058048804529 0.0272253179320.114446699249 0.008688010345 -0.000072144892 1 6 -0.217311113671 -0.052424492690 0.2313620821330.057393628494 -0.0626318324720.032610378307 1 70.045058292205 -0.119806598391 0.228205764060 -0.138736158477 -0.0565102947920.174999250763 1 80.0045834140470.086211118158 -0.0172545616650.027965892331 0.0975802322690.156870548965 1 9 -0.2866013133110.178436826479 -0.0201187668600.035107918493 0.033853185292 -0.105028523990 1100.021435016779 -0.035582356319 -0.044433579320 -0.135141878361 -0.087973333405 -0.170754841312 111 -0.053146652949 -0.021728670604 0.0833899193580.084543723154 -0.0041804551150.007616463988 1120.076629061652 -0.210107169256 -0.0789114774970.224835122381 0.058395549251 -0.039700668002 113 -0.045178154752 -0.025578958850 0.0355214545270.020613156864 0.0096567002250.004965801986 1140.003056806381 -0.051826679783 -0.0028537347800.040969893402 -0.0002030716010.010856786381 1150.0077939549840.014322809843 -0.006044695790 -0.011395065451 -0.001749259195 -0.002927744392 1160.0224796898280.000612286593 -0.019763515347 -0.000652932630 0.002882426691 -0.000043133909 1170.0193956545110.000445179702 0.0108959704340.000391075897 -0.009128140361 -0.000076660227 1180.007190525163 -0.011758470940 0.007139640774 -0.011294967836 -0.0003638497320.000214700365 1190.0154401062810.028374003528 -0.011974760647 -0.022574036160 -0.003465345635 -0.005799967368 120 -0.0084173885570.013033772851 0.015111311604 -0.025039332709 0.003377068048 -0.006056776020 1210.0048686194360.009744795395 0.0122907461360.023169711354 0.0194937291050.036181511871 122 -0.0172972536100.028285730082 -0.0131698553190.021939047703 -0.0211162422530.034128078520 1230.0186196771820.034217043356 -0.014440715207 -0.027222692535 -0.004178961975 -0.006994350822 124 -0.0100447436930.015517030928 0.018450217507 -0.030592259356 0.003754376483 -0.006733479198 1250.0064397113060.012826149348 0.0136639497910.025758385139 0.0241517791080.044842929072 126 -0.0192298174780.031445999403 -0.0167144825100.027820487862 -0.0263381330230.042582287614 1270.0134610543460.024737135648 -0.010439883049 -0.019680585225 -0.003021171297 -0.005056550423 1280.0393757636370.001068608978 -0.034445237210 -0.001142391559 0.004938115474 -0.000073896147 1290.0342420382700.000790440671 0.0186667575530.000669983367 -0.015603968363 -0.000121486955 1300.012318663190 -0.020144376085 0.012706129369 -0.020113417588 -0.0004063978800.000000000000 2 10.0072148779700.011956422313 -0.0898882214180.100625705975 0.0454538754160.002242105741 2 2 -0.096392846515 -0.059913256322 0.0705835091210.224415498346 -0.065948686238 -0.200913523560 2 3 -0.1030435149050.144555437490 0.0140817000170.025346976481 0.0031866772290.065594737112 2 40.0597219700920.192202803688 -0.195562670119 -0.131494648617 -0.051852996024 -0.143090160378 2 50.086701544188 -0.166220443088 0.057589639489 -0.146797543231 -0.021296577986 -0.037303398795 2 6 -0.018730513098 -0.081325337968 0.0062267161460.008710719872 0.2919555166330.191407904939 2 7 -0.1959128210380.046598134231 0.2095791921770.107759745569 0.149105426488 -0.029774332602 2 8 -0.0745197012080.160308451848 -0.028995775404 -0.000092199877 -0.0612909693440.028609376004 2 90.1027293757220.048247844576 -0.2296936479940.050404242141 0.207455710898 -0.041499268487 210 -0.0139571692380.000455988517 -0.0402983195690.129783378606 -0.021806891299 -0.036514195191 2110.101589288914 -0.158392754609 0.096326592508 -0.123794256657 0.042952944642 -0.000363788641 2120.080588221505 -0.020629909539 -0.011542889861 -0.005098865744 -0.312308567899 -0.156007590145 2130.0010407194480.017421977872 0.0008633687760.036228936491 -0.001904088224 -0.053650914363 214 -0.0151812267650.008610386973 -0.0321424375320.016737531313 0.047323664297 -0.025347918286 2150.002616499275 -0.004816917967 0.005787745722 -0.009800689715 -0.0084042449970.014617607681 216 -0.001392430842 -0.002019178335 -0.005343660498 -0.009599464935 -0.007148395513 -0.012329799764 217 -0.005963157171 -0.009988916463 0.0047281595880.008378732580 0.0104186066210.017884381658 218 -0.0046318425160.000120452202 0.0182527570030.000115704138 -0.022617444744 -0.000002199362 2190.005183379552 -0.009542488441 0.011465733284 -0.019415520250 -0.0166491128360.028958008691 220 -0.038500922990 -0.000133516224 -0.0294564907890.000256499572 -0.0342843515030.000062044803 221 -0.0201080952410.034642034810 -0.0117682867500.019927849711 -0.0032186499670.004858351492 2220.011142184036 -0.000289755232 0.032684142193 -0.000224740667 -0.010598439016 -0.000349603467 2230.006250789484 -0.011507566791 0.013826864175 -0.023413745527 -0.0200776536590.034921312317 224 -0.048143360430 -0.000158954387 -0.0371898975140.000313383009 -0.0381148265850.000068976859 225 -0.0248727194240.042835165276 -0.0130831177790.022154321217 -0.0044183770900.006764966127 2260.012387062718 -0.000322128608 0.040075539363 -0.000284989353 -0.012342803502 -0.000436207253 2270.004518994402 -0.008319369904 0.009996100806 -0.016926915429 -0.0145150952080.025246285333 228 -0.002661399701 -0.003921986087 -0.009566267040 -0.017168716327 -0.012246487519 -0.021123165143 229 -0.010269890294 -0.017188516002 0.0081001879760.014354276254 0.0183576296520.031520732164 230 -0.0079351795050.000206356292 0.0317493301910.000206039157 -0.0396723146680.000000000000 3 1 -0.0866796304340.161573786075 -0.0156388088740.025014136473 -0.0156388088740.025014136473 3 20.1527377120760.307837190965 0.019334155355 -0.009457891027 0.019334155355 -0.009457891027 3 3 -0.0156388088740.025014136473 -0.0866796304340.161573786075 -0.0156388088740.025014136473 3 40.019334155355 -0.009457891027 0.1527377120760.307837190965 0.019334155355 -0.009457891027 3 5 -0.0156388088740.025014136473 -0.0156388088740.025014136473 -0.0866796304340.161573786075 3 60.019334155355 -0.009457891027 0.019334155355 -0.009457891027 0.1527377120760.307837190965 3 7 -0.001476303782 -0.021472815211 -0.3429636836430.021643856709 -0.001476303782 -0.021472815211 3 8 -0.0138434732020.026050674007 -0.0965871881100.155853654984 -0.0138434732020.026050674006 3 9 -0.3429636836430.021643856709 -0.001476303782 -0.021472815211 -0.001476303782 -0.021472815211 310 -0.0965871881100.155853654984 -0.0138434732020.026050674006 -0.0138434732020.026050674006 311 -0.0138434732020.026050674006 -0.0138434732020.026050674006 -0.0965871881100.155853654984 312 -0.001476303782 -0.021472815211 -0.001476303782 -0.021472815211 -0.3429636836430.021643856709 3130.036791534781 -0.053378383294 0.036791534781 -0.053378383294 0.036791534781 -0.053378383294 3140.027831268555 -0.058551595412 0.027831268555 -0.058551595412 0.027831268555 -0.058551595412 3150.000501410275 -0.000868468072 0.000501410275 -0.000868468072 0.000501410275 -0.000868468072 3160.0047107416430.008159243866 0.0047107416430.008159243866 0.0012729742360.002204856053 3170.0047107416430.008159243866 0.0012729742360.002204856053 0.0047107416430.008159243866 318 -0.0025459484720.000000000000 -0.0094214832850.000000000000 -0.0094214832850.000000000000 3190.015247598445 -0.026409615199 0.015247598445 -0.026409615199 0.015247598445 -0.026409615199 320 -0.0525534267040.000000000000 -0.0525534267040.000000000000 0.0140447658600.000000000000 3210.026276713352 -0.045512602582 -0.0070223829300.012163124025 0.026276713352 -0.045512602582 3220.0140447658600.000000000000 -0.0525534267040.000000000000 -0.0525534267040.000000000000 3230.018139966825 -0.031419344189 0.018139966825 -0.031419344189 0.018139966825 -0.031419344189 324 -0.0600789870250.000000000000 -0.0600789870250.000000000000 0.0149767391800.000000000000 3250.030039493512 -0.052029928997 -0.0074883695900.012970236596 0.030039493512 -0.052029928997 3260.0149767391800.000000000000 -0.0600789870250.000000000000 -0.0600789870250.000000000000 3270.000611984011 -0.001059987400 0.000611984011 -0.001059987400 0.000611984011 -0.001059987400 3280.0083317183400.014430959479 0.0083317183400.014430959479 0.0020707553880.003586653543 3290.0083317183400.014430959479 0.0020707553880.003586653543 0.0083317183400.014430959479 330 -0.0041415107770.000000000000 -0.0166634366800.000000000000 -0.0166634366800.000000000000 给出了各个原子在特定振动模式下原子的位移矢量,可以根据这个来标定,但如果不是定量进行矢量标定,那么可以采用SModes里面的计算结果来标定。也是很方便的。 ISOTROPY http://stokes.byu.edu/isotropy.html
个人分类: 原理|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二代测序技术
cmcheng 2011-11-17 16:02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对传统测序一次革命性的改变,一次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因此在有些文献中称其为下一代测序技术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足见其划时代的改变,同时高通量测序使得对一个物种的转录组和基因组进行细致全貌的分析成为可能,所以又被称为深度测序(deep sequencing)。 自从2005年454LifeSciences公司(2007年该公司被Roche正式收购)推出了 454FLX焦磷酸测序平台(454FLXpyrosequencingplatform)以来,曾推出过3730xl DNA测序仪 (3730xlDNAAnalyzer) 的Applied BioSystem(ABI)这家一直占据着测序市场最大份额的公司的领先地位就开始动摇了,因为他们的拳头产品毛细管阵列电泳测序仪系列 (seriescapillaryarrayelectrophoresissequencingmachines)遇到了两个强有力的竞争对 手,一个就是罗氏公司(Roche)的454 测序仪(Roch GS FLX sequencer),,另一个就是2006年美国Illumina公司推出的Solexa基因组分析平台(GenomeAnalyzer platform),为此,2007年ABI公司推出了自主研发的SOLiD 测序仪(ABI SOLiD sequencer)。这三个测序平台即为目前高通量测序平台的代表。(见表一) 公司名称 技术原理 技术开发者 商业模式 Apply Biosystems(ABI) 基于磁珠的大规模并行克隆连接DNA测序法 美国Agencourt私人基因组学公司(APG) 上市公司: 销售设备和试剂获取利润 Illumina 合成测序法 英国Solexa公司首席科学家David Bentley 上市公司: 销售设备和试剂获取利润 Roche 大规模并行焦磷酸合成测序法 美国454 Life Sciences公司的创始人Jonathan Rothberg 上市公司: 销售设备和试剂获取利润 Helicos 大规模并行单分子合成测序法 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学家Stephen Quake 上市公司:2007年5月首次公开募股(IPO) Complete Genomics DNA纳米阵列与组合探针锚定连接测序法 美国Complete Genomics公司首席科学家radoje drmanac 私人公司:投资额为4650万美元 表一:主流测序平台一览 这些平台共同的特点是极高的测序通量,相对于传统测序的96道毛细管测序,高通量测序一次实验可以读取40万到 400万条序列。读取长度根据平台不同从25bp到450bp,不同的测序平台在一次实验中,可以读取1G到14G不等的碱基数,这样庞大的测序能力是传 统测序仪所不能比拟的。尽管如此,在这项新的划时代的测序技术刚出现的时候,科学界对这项新技术却并不热衷。许多习惯用桑格技术的科学家怀疑新技术的准确 度、阅读能力、成本消费、实用性。代理Sanger型测序硬件的经销商害怕其投资失败而首先提出了这些怀疑。 图一:在芯片上进行的测序:Illumina测序平台 然而大多数人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即桑格技术的普及最初也遇到同样的阻碍。桑格技术刚开发出来时,阅读能力很难超过 25bp,即使在Fred Sanger双脱氧终止法发明后也只达到80bp,如今却达到了750bp;而新发展的合成测序技术,应用焦磷酸测序方法,其阅读能力最初只有 100bp,推向市场16个月后增加至250bp,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目前已达到了400bp,很快就接近桑格技术目前的水平。除了阅读能力外,能否以 有限的成本用一台仪器产生足够数量的序列标记也是另一个需要改善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已经被Roche公司解决了,应用他们的系统,仅花费阅读35bp或 者更小片段的成本就能产生比35bp多10倍的序列标记。 图二:GS FLX 高通量测序方法原理示意图 一、高通量测序的应用 高通量测序可以帮助研究者跨过文库构建这一实验步骤,避免了亚克隆过程中引入的偏差。 依靠后期强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能力,对照一个参比基因组(reference genome)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非常轻松完成基因组重测序(re-sequence),2007年van Orsouw等人结合改进的AFLP 技术和454 测序技术对玉米基因组进行了重测序,该重测序实验发现的超过75%的SNP位点能够用SNPWave技术验证,提供了一条对复杂基因组特别是含有高度重复 序列的植物基因组进行多态性分析的技术路线。2008年Hillier对线虫CB4858 品系进行Solexa重测序,寻找线虫基因组中的SNP位点和单位点的缺失或扩增。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高通量测序读取长度的限制,使其在对未知基因组进 行从头测序(novo sequencing)的应用受到限制,这部分工作仍然需要传统测序(读取长度达到850 碱基)的协助。但是这并不影响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全基因组mRNA表达谱,microRNA表达谱,ChIP-chip以及DNA甲基化等方面的应用。 2008年Mortazavi等人对小鼠的大脑、肝脏和骨骼肌进行了RNA 深度测序,这项工作展示了深度测序在转录组研究上的两大进展,表达计数和序列分析。对测得的每条序列进行计数获得每个特定转录本的表达量,是一种数码化的 表达谱检测,能检测到丰度非常低的转录本。分析测得的序列,有大于90%的数据显示落在已知的外显子中,而那些在已知序列之外的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展示的是 从未被报道过的RNA剪切形式,3’端非翻译区,变动的启动子区域以及潜在的小RNA 前体,发现至少有3500个基因拥有不止一种剪切形式。而这些信息无论使用芯片技术还是SAGE文库测序都是无法被发现的。 高通量测序另一个被广泛应用的领域是小分子RNA或非编码RNA(ncRNA)研究。测序方法能轻易的解决芯片技术在检测小分子时遇到的技术难 题(短序列,高度同源), 而且小分子RNA的短序列正好配合了高通量测序的长度,使得数据“不浪费”,同时测序方法还能在实验中发现新的小分子RNA。在衣藻、斑马鱼、果蝇、线 虫、人和黑猩猩中都已经成功地找到了新的小分子RNA。在线虫中获得了40 万个序列,通过分析发现了18个新的小RNA分子和一类全新的小分子RNA。 在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上,染色质免疫沉淀—深度测序(ChIP-seq)实验也展示了其非常大的潜力。染色质免疫沉淀以后的DNA 直接进行测序,对比ref seq可以直接获得蛋白与DNA结合的位点信息,相比ChIP-chip,ChIP-seq可以检测更小的结合区段、未知的结合位点、结合位点内的突变情 况和蛋白亲合力较低的区段。 图三: Independent Flow Cells(SoLid TM System) 二、高通量测序的前景 目前,大多分析家都无法相信新一代测序技术能完全取代目前的芯片测序技术。不过,有些分析家也的确认为芯片测序技术正面临着挑战,他们认为到了2012年新一代的测序技术将会带来高达2。15亿美元的产值。 2006年,整个芯片测序市场大概价值8亿美元,其中65%的市场份额都是有关基因表达谱分析产品的,剩下35%的市场份额则由基因型分析芯片 占据。不过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University)遗传学教授George Church认为,这部分市场也会受到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冲击。重测序芯片(resequencingarrays)、单 核苷酸 多态性分析芯片以及基因拷贝数目变异分析芯(copynumbervariantarray)市场也会受到影响。也有分析家不赞同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即使新一代测序技术很便宜,还是有不少人会选择传统的测序仪的。 新一代测序技术相对传统芯片测序技术的优势,最终还得依靠广告和市场营销手段的推广才能获得大众的认可。去年夏天,由 FrostSullivan公司对学术科研机构和私人研究团体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应用领域,例如进行表达谱分析时,人们还 是倾向于选择传统的芯片产品,而并非青睐新一代的测序产品。 新一代测序仪推广困难可能由其价格昂贵导致。平均采购一台新一代测序仪大约要花费50万美元,除非该实验室测序的工作量非常大,否则是不会考虑 购买的。即使像Polonator这样的新一代测序仪也需要花费15万美元左右,这笔费用对于一个小实验室来说是无法承受的。这时,只需要150美元一块 的芯片就非常有竞争力了。以基因芯片产品享誉业界的美国Affymetrix公司市场部副总裁Jay Kaufman认为,新一代测序技术对于芯片市场来说的确会带来一定的冲击,不过要完全取代表达谱分析芯片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是,基因芯片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就在于它是一个“封闭系统”,它只能检测人们已知序列的特征(或有限的变异)。而高通量测序的强项, 就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系统”, 它的发现能力和寻找新的信息的能力,从本质上高于芯片技术。 研究者可以充分享受这两个平台的比较优势,在获取新信息的基础上,利用芯片的强项, 即对已知信息的高通量、低成本(相对)的检测能力, 对大量样品进行快速检测,短时间内获得有大量有效的数据。 作为两个高通量的基因组学研究技术,在应用的某些方面存在重叠和竞争,但是在更多方面是优势互补,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将解决以前的单种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结语 新一代测序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也正是因为科学的不断进步,在给测序技术提出新要求的时候,也给这项技术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2008年4月Helico BioScience公司的Timothy等人在Science上报道了他们开发的真正的单分子测序技术,也被称为第三代测序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对一个 M13病毒基因组进行重测序。这项技术之所以被称为真正的单分子测序,是因为它完全跨过了上述3种高通量测序依赖的基于PCR扩增的信号放大过程,真正达 到了读取单个荧光分子的能力,向1000美元测定一个人类基因组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个人分类: 测序|49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WMAP数据分析新结果所带来的困惑
pxdywjqw 2011-11-17 11:36
WMAP 数据分析新结果所带来的困惑 最近, SCIENCE 周刊在一篇关于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 WMAP )数据分析的焦点新闻中指出:我们只有一个宇宙,由于观察的范围有限,由于不可能进行可重复的实验,宇宙学家有时不得不面对进退两难的境地。 WMAP 于 2001 年夏发射升空,在经历一年多的巡天探测之后,第一批数据于 2003 年 2 月公布。来自全球的宇宙学家,认真地研究了这些数据,一大批重要的结果被陆续发表,这包括:证实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CMB )角功率谱的多峰结构符合暴胀(持续 10 — 33 秒)模型的预言;验证了宇宙空间几何的平直性;宇宙物质的组成:重子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分别占 4% , 23% 和 73% ;宇宙的年龄约为 137 亿岁;借助于 CMB 的偏振分析,宇宙第一批恒星形成的时间,被提前至大爆炸之后的 2 亿年(参见 陆琰,物理 36 ( 2007 ): 185 和 范祖辉,物理 34 ( 2005 ): 240 )。 然而, 6 个月之后,一些新奇的分析结果被揭示出来。有若干研究小组主张:在 CMB 温度分布不均匀的图像中,除了视角为 1 度的声振荡基波主峰以及视角更小谐波峰外,还有一根神秘的轴。将取自 WMAP 的全天球温度分布,做球谐函数 Y lm 展开,分解为不同尺度的涨落,研究者发现: l = 4 , 8 , 16 , 32 等多极项的角分布,均围绕着这根神秘的对称轴;并且此轴在宇宙空间中取向是固定的——它躺在太阳系的黄道面内,且贯穿“地—日”轨道的 “春分点”和 “秋分点” 。简直不可思议!如果这是真的,则意味着宇宙学原理(宇宙既没有中心,也没有特殊的方向)的失效。有怀疑者认为,这可能是由 WMAP 卫星运行中的未知偏差引起的;或者起因于数据处理的具体方法;或者是由于附近星系对 CMB 的吸收(发射)所产生的影响。但也有权威专家相信“存在这根轴”,提出:宇宙可能是圆环形的;或者宇宙整体可能绕着这根轴旋转。 (戴闻 编译自 SCIENCE 317 ( 2007 ): 1848 )
16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为什么啄木鸟头部连续撞击而不受损伤?
lysyxcs 2011-11-17 10:31
头部是中枢神经系统即大脑所在部位,交通、体育运动等领域事故及航空救生中损伤种类研究表明头部损伤是导致人体重伤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大自然中的啄木鸟,啄木时其瞬间加速度可高达1000~2000g,每次撞击频率18-22赫兹,每天可撞击12,000次,但在这过程中它却能“毫发无损”。在10月26日出版的网络版美国学术杂志《公共科学图书馆》上(PLoS ONE,6(10):e2649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樊瑜波教授的团队揭开了啄木鸟能够高速撞击树干而不受损伤的秘密(发表论文Why Do Woodpeckers Resist Head Impact Injury: A Biomechanical Investigation),该研究发表后立即引起国际科学技术媒体的广泛关注。   经过两年的研究,该课题组利用运动生物力学观测、解剖形态学、材料力学特性分析、有限元应力分析等方法全面分析了啄木鸟撞击树干的过程。该研究全面、深刻、系统地解释了啄木鸟在高速撞击下无损伤的科学原理。该研究比较了啄木鸟及具有类似啄食特点的其他鸟在啄物过程中头部运动方式的差异,发现啄木鸟头部不仅具有线性加速度,还伴有旋转加速度;通过形态学观测手段,发现啄木鸟上下喙部结构具有不等长的特点,其下喙坚硬承载部分比上喙长1.2毫米,这使得撞击时的应力可集中于下颚,从而避免了撞击力转递到脑部造成脑损伤。研究发现啄木鸟特殊的舌骨能够有效地减缓其颈椎受伤风险,啄木鸟舌骨自其鸟喙下侧开始、左右分叉绕到颅骨后侧、延伸到上方,并在前额前方再度交会。啄木鸟啄树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用力向前撞击,头部向后摆动时的速度、加速度也非常大,而特殊的舌骨此时就好像是“安全带”,有效地避免了颈椎向后折断。此外,Micro-CT扫描显示,啄木鸟颅骨有不同于其它鸟类的海绵状的骨小梁,可使颅骨更有“弹性”,啄木鸟头骨的特殊形态结构可以有效地缓冲撞击。对于啄木鸟头部抗冲击的生物力学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交通事故、航空救生等领域人体头部冲击性损伤机制的认识及防护措施、设备的改进。
27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摆脱童稚状态
inchgirl 2011-11-16 23:09
中国民间有一个“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说在这两个年龄上的人更容易去世。这个定律从直觉上就不太可能是对的。我们设想,应该是因为孔子和孟子分别死于这两个年龄,人们认为这是人生中的两道大关,然后每当听说有人在这个年龄去世都会进一步加深印象,以至于总结了这个纯粹是错觉的定律。但有人不满足于直觉分析。 一篇网上流传的文章 认为这是一个“科学家验证”了的规律:“科学家的回答是肯定的”。这篇文章说“科学家们经过了反复的研究”,发现“人的生命有一个周期性的规律,大致是7~8年为一个周期”,而73和84岁正是这个周期的低潮。我不知道这个周期学说是哪个科学家的理论,也许来自 某人解读的《黄帝内经》 罢。但问题不在这里。 问题是,这篇文章把“能找到一个理论解释”,当成判断一个学说是否科学的标准 — 如果能用理论解释,它就是科学验证了的么? 绝学与证据 不管你用来解释的理论对不对,这都是一个错误的判断标准。能用理论解释的结论未必正确,不能用理论解释的结论未必错误。古代文人的思维习惯,是遇到无法判断对错的局面就查经典,想获得理论上的指导。而科学家的方法则要朴素得多:你直接用事实验证一下不就行了么?我们根本不需要任何学派的任何医学知识,甚至不需要什么逻辑推理,只要随便找个 死亡年龄分布数据 就会发现73岁和84岁并不比其临近年龄更容易让人死亡。这个工作是如此简单, 据说 连北京电视台都做过。 古人说“为往圣继绝学”,很多现代人也追求用某种特定理论来指导实践,好像不用这个理论就对不起别人一样。科学家不从绝学出发,而选择从证据出发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科学尚未达到找到绝学的程度(物理学家仍未找到统一理论),更是因为就算有绝学也无法放之四海而皆准。就算我们完全知道人脑中每一个原子,进而到每一个大分子,进而到每一个细胞是怎么回事,也无法从中计算出心理学来 — 因为这是不同尺度上的问题,这种跨尺度的计算量大到了即使是科幻世界里也不可能的程度。 所以科学家强调事实。科学放弃了从一套最基本的哲学出发推导所有结论的尝试,改为在每一个领域内就事论事地搜集事实。有人指责科学家说你们相信现代科学理论难道不也是一种迷信么?但科学家其实不迷信任何理论 — 很多情况下他们完全用不上什么绝学,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把事实搜集在一起,就好像集邮一样。只要有证据,反驳一个理论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但是要想用证据建立一个理论,则要困难得多。只有运气好的时候,科学家才能在大量事实中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以至于可以向形成科学理论的目标前进一步。 相关性思维 最简单的规律叫做“相关性”。人是如此复杂的东西,我们根本没办法精密计算各种物质致癌的概率,比如说吸烟对肺癌的作用。科学家常用的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需要任何高科技仪器,更谈不上什么门派的办法:他们直接调查吸烟人群和不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 这种研究要把被调查的人分组,比如分成两组:得了这种病的患者一组(叫病例组,case),没有这种病的人一组(对照组,control)。然后考察这两 组人在生活习惯上和饮食、吃药方面有什么不同。如果你发现患有肺癌的人中烟民比例显著地高于没有肺癌的人,你就得到了肺癌与吸烟的一个正的“相关性”。这个方法很简单,得到的证据却是强硬的。 睡眠时间与判断力的关系 , 孕妇焦虑与小孩任性的关系 , 出生季节与平均寿命的关系 — 我们看到的大量科学新闻本质上都是相关性研究。 相关性研究只是科研的初级阶段。但就是这样它也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思维本能。某些人只要被某地区生产的产品坑过一次,就会认为这个地区的所有产品都不好,他们的发现连相关性都算不上。我们每天看到铺天盖地的各种营养品的广告往往都能找到几个用户出来现身说法,可就是没有一个疗效相关性的数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这种动物的最自然思维,而使用大规模统计发现实在的相关性这个最简单的科学方法,是我们摆脱童稚状态的第一步。 绝大多数人没有相关性思维。比如在 一篇讨伐网瘾的文章 中,作者援引“戒网专家”陶宏开的数据说, 中国80%的青少年犯罪与网瘾有关,中国20%的网瘾少年有违法犯罪行为。 在 另一篇文章 中则有人进一步指出 济南在押的1500名少年犯中,80%是“网瘾”造成的,北京更是有90%的青少年犯罪案与“网瘾”有关。 我们能否根据这些数字得出结论说网瘾人群比没有网瘾的人群更容易犯罪呢? 不能。我可以构建这么一个国家,这个国家80%以上的青少年有网瘾,而这个国家的所有青少年,不管有没有网瘾,都有20%的犯罪概率。这个虚拟国家完美符合以上数据,但是它的犯罪与网瘾完全无关。实际上,如果你把“网瘾”改成“钱”,甚至“空气”,那么我们可以说“中国xx%的青少年犯罪者都缺钱/需要空气,中国yy%的缺钱者/需要空气者有犯罪行为”,而缺钱和需要空气不是毛病。 这个错误就是没有建立对照组。我们缺少的关键数据是没有网瘾的青少年的犯罪率,以及没有犯罪的青少年的网瘾率。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错误。这就好比说列举再多“发达的民主国家”,也不能说明民主与发达的相关性,你还必须统计那些不发达的民主国家、不民主的发达国家、和既不发达也不民主的国家。 发现相关性,已经是一个足够发表的科学成就,但相关性结论并不能指导实际生活。假设我用无可质疑的统计事实告诉你“吸烟的人更容易得肺癌”,而你不想得肺癌,那么你是否能推论出应该因此戒烟呢? 怎样发现因果 还是不能。因为你无法从“吸烟的人更容易得肺癌”,和“肺癌患者大部分都爱吸烟”这两个统计得出“吸烟导致肺癌”这个因果。也可能肺癌导致吸烟,比如说也许癌变的肺会使人对烟产生需求。也可能存在某种基因,这种基因会使得一个人天生就容易得肺癌,而这种基因同时还让一个人天生就喜欢吸烟。也可能吸烟的人往往是喜欢深夜工作的人,是深夜工作导致肺癌。也可能吸烟的人往往是经济状况比较差的人,其居住环境和营养不行,是贫困导致肺癌。 有相关性未必说明有因果关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和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发布的 《2009年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 是一份值得发表的研究,因为其中给出了一些明确的相关性数据,比如: 自我评价学习成绩越不好的在校学生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越高。认为自己“成绩较差”的学生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达到28.7%,认为自己“成绩一般”的学生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为14.5%。而自我评价“成绩很好”和“成绩较好”的 学生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均在11%左右。 那么根据这份报告我们能否得出结论说网瘾是个坏东西呢? 不能。也许并不是因为网瘾导致青少年成绩差,而是那些成绩差的青少年更容易得网瘾。报告没有统计网瘾与犯罪率的关系,但就算真的是越有网瘾的人群越容易犯罪,我们仍然不能说网瘾导致犯罪。比如我可以提出这么一个假说: 我认为网瘾是个好东西,因为它可以减少青少年犯罪。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候,都一帮青少年对学习不感兴趣,整天无所事事。他们喜爱在街上游荡,都是潜在的犯罪者。因为网络游戏的出现,相当一部分这样的人被留在了家中和网吧里,他们的野性在游戏中得到了发泄,以至于减少了出去犯罪的欲望和时间。 报告和前面提到的所有统计数字都无法反驳我这个假说。我甚至可以用这份报告支持我的假说。报告中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统计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网瘾青少年的比例更高”,这正好可以说明无所事事的人更容易得网瘾。 想要明确证明吸烟导致肺癌,唯一的办法是做实验。找完全相同的两组健康的人,让其中一组吸烟另一组不吸,其它各方面生活都完全一致。20年之后如果吸烟组中的肺癌患者数高于不吸烟组,那么鉴于这两个组的 唯一区别 就是吸烟,我们就可以断定是吸烟导致了肺癌。 可是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组人,这种理想实验无法进行。好在科学家有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巧妙办法:找一群人,然后 完全随机地 把他们分为两组去做实验。在样本数足够大的情况下,随机性可以保证任何不同因素都可以大致均匀地分配到两个组里。这就是在关于人的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可靠的办法。然而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完美的随机实验,比如为了让实验结果具备推广价值,样本应该尽量多样化,男女老幼,各种收入状况,各个种族都有才好,但这其实很难做到。很多实验心理学家选择的样本全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的结果能推广到所有人么? 有人 对此讥讽说他们研究的心理学应该叫“大学生心理学”。 更大的困难在于,大多数情况下你不能拿人做试验,比如不能逼人吸烟。这时候就只能被动地集邮,而通过纯粹的被动调查来做研究的方法叫做 epidemiology(流行病学)。最容易的流行病学研究是所谓回顾性(retrospective)的问卷调查:先找到病人,然后询问并比较他们的生活方式。这种调查的难度在于病人对自己以往生活的回忆常常不准确,甚至是有偏见的。他们可能会自己推断一种病因,然后刻意地强调这种病因。就好像想要讨好医生一样,那些得了肺癌的人可能会夸大自己的吸烟史。一个更可靠的办法是前瞻性(prospective)调查。比如说科学家想知道核辐射对人体的损害,现在日本地震导致核泄漏之后哪些地区的哪些人受到了辐射是非常明确的,根本不用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自然也就没有偏见。有了干净的初始数据,科学家只要长期跟踪这些被打了核辐射标签的人群,再跟正常人对比,就可以知道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可是这里的困难就在于“长期”,核辐射的影响也许几十年才能看出来,那时候也许病人还没死科学家已经先死了。 比如“ 孕妇焦虑与小孩任性的关系 ”这个研究,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流行病学的调查,你不可能拿孕妇做实验。 一篇2008年的论文 是回顾性的,研究者找到一个治疗儿童多动症(ADHD)诊所的6-12岁的203个孩子,询问他们的妈妈怀孕的时候是否有过心理压力,结果发现怀孕时心理压力越大的妈妈,其孩子的症状更明显一点。这就是一个不太可靠的研究,有谁准确记得自己6年前的心态?多动症儿童的妈妈很可能会为了配合一个理论而高估自己当初的焦虑。 而 一篇2011年的论文 则是前瞻性的。研究者先锁定了澳大利亚某地的2900名孕妇,在怀孕的时候记录下离婚,搬家之类容易让人产生压力的事件。等她们的孩子长到2岁以后,再看其中哪些孩子有ADHD。这个研究就可靠得多了,而可靠的代价是研究要进行多年。 要想从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因果性,就必须尽可能的统计各种影响因素。怀孕压力与小孩多动症的相关性数据并不能直接说明压力导致多动症 — 也许那些在怀孕期间离婚的女人本身生活就不靠谱,是她们的不靠谱导致了孩子的多动症。所以这两篇论文都统计了一些其它的因素,比如孕妇是否吸烟喝酒啊,怀孕年龄啊,收入状况啊这些数字,然后使用统计方法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叫做 control),最后的结果才更有参考价值。可是你不可能统计所有的可能性,实际上两篇论文统计的项目就并不一致。这就需要把一系列论文放在一起综合分析。 不管调查到什么程度,都只是对真实世界的管中窥豹。科学研究的是有限的真理。当一篇论文说什么东西可能或者不可能导致什么疾病的时候,它说的其实是在这次研究所调查的这帮人里面有这么一个结论。这个结论能推广到所有人群么?记者一定比科学家更乐观。 科学的目标 得到因果性远远不是科学家的目标,科学不是一本写满什么东西会导致什么现象的菜谱。好的科学除了能证明因果关系之外,还必须有一个机制,得能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比如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其机制是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它能够吸收从地面反射回空中的红外线,再把这个能量辐射出去促使大气温度升高。 相关性思维和因果性思维只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真正的技术含量在于发现机制。你必须说明是吸烟导致肺变黑,而变黑的肺容易得癌症,还是烟草中有什么化学物质可以直接致癌(正确答案是后者)。机制提出来之后,这个机制中的每一步也必须是可以验证的,一个课题只有做到这个程度才算超越了集邮阶段。也只有到了这个程度,才真正谈得上把各种不同机制综合在一起建立模型去预测未来。 有时候这个过程会反过来,也就是用现有的机制理论推导一些现象,再去寻找证据证实。但探索未知最基本科学方法是证据第一,然后谋求建立因果关系,然后是提出机制。仅仅是对其中一步作出很小的贡献,就可以发论文。大部分这样的论文事后会被证明没有太大意思,甚至是错误的。比如研究孕妇焦虑与儿童ADHD的论文虽然有好几篇,但它们说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微弱的效应 — 也许将来我们会发现儿童多动症的真正原理根本就不是孕妇焦虑。但科学就是这么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每一篇论文都是我们从个人感觉到客观事实,从客观事实到因果关系,从因果关系到能推广使用的机制,这个过程中的一小步。这个过程的每一步都不是完美的,但只有这么做,我们才能摆脱童稚状态。 — 谨以此文标题纪念王小波。他曾经 在这个标题下 讲述过类似的道理。可惜大多数人只记住了他文章的结论和价值取向,而没有学会他使用的方法。比如据有识之士尼伯龙根·蜗藤指出, 李银河就应该重读那篇文章。 转自果壳网
1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MBA学习资源:做战略分析时的分析框架
duxingye 2011-11-16 11:12
战略是什么,其狭义的定义为:是企业长期的、全局的计划,从广义来看,它包括实现计划的途径。它的实质是把企业与环境结合起来,找到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匹配之处。 战略是企业高管的首要职责。 战略分析包括三个层面:公司层面,业务层面,职能层面 公司层面的分析,可用SWOT,PEST,五力模型等分析模型(此处若用五力模型,指公司为单业务情况),得出两维四分法里的增长、收缩或维持等发展战略。 业务层面的分析,可用五力模型(每个业务都有不同的五力模型),波士顿矩阵等,从而得出成本领先、差异化、聚焦战略等发展战略。 职能层面的分析,包括人力资源战略,市场营销战略等,又会细分为各自领域的诸多内涵。 关于战略理论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资源基础观——核心竞争力——动态能力理论。
46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科研:多思考本质问题
lyhong 2011-11-16 10:56
转载 stone1971111 博文   从事科研工作有十几年了,走了很多弯路。我原来做小波分析及其应用,整天想的是怎么发点文章,但是多年后发现,虽然垃圾文章发了一大堆,但是真正有意义的文章几乎没有几篇。这是怎么了?终于有一天想通了,做科研的路子只有一条,那就是多思考本质问题。那么什么是本质问题呢?怎么思考本质问题呢? 一、领域内工具的弱点是本质问题。 任何一个领域的课题都有冷热的时期,在热门的时候,往往做点修补性的,组合型的文章比较容易发表,但是这些文章最终都不会被记忆,有时候甚至连铺路石的资格都当不上。小波分析领域的发起者之一mallat的风格非常值得学习。他发表了著名的多尺度分析理论之后,并没有停留在多尺度分析的边角讨论上。实际上,围绕多尺度分析的各种细节讨论至少发表了几千篇高等级杂志的理论文章,但是mallat没有做任何的这样的工作。他很快就开始做Matching Pursuit,就是从小波的缺点出发,研究更具有灵活性的工具。虽然历史证明,他的新方法并不具有真正的优势。但是,当我96年读他的文章的时候,我还是为他的勇气和风格感到赞叹。当然,他的做法引起了Donoho的注意,后者把2范数改成了1范数,就提出了今天特别热门的所谓稀疏表示,这也算是Mallat做的贡献。 做科研,尤其是年轻人,非常希望多发点文章,很容易走入热门工具的细节讨论中,这作为科研训练是有意义的,但是作为长期的科研行为,却是非常有害的。因为一个工具的出现,往往是大的框架基本定型,剩下的仅仅是某个缝隙或者局部还不够美观,这样的科研做多了,就成了真正的小工人,好工作是出不来的。 如果想做大的工作,那就要停止做这些小工人的活。没见过天天砌砖头的人还能成为建筑大师的。 二、领域内的理论的缺陷是本质问题。 任何一个热门的领域都有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大家都感觉到有很多问题,但是在这些问题背后,只有几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比如,最近几年比较火热的Hilbert--huang变换(简称HHT)(当然主要在华人世界里),简单应用型的文章发表了上千篇,但是其本质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HHT的核心问题就是形式化问题,也就是需要一个完整的数学描述,而非靠经验。没有严谨数学描述的工具还不会得到很好的承认。可是,真正考虑这个问题的人往往会觉得这个问题太难。实际上,很多美国的很牛的一些数学家曾经努力过。Huang本人也去普林斯顿讲学多次,但是至今没有很好的数学表示。这样的问题就是本质问题。做点应用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只适合初学者做练习,对于已经成熟的科研人员来说,就是浪费精力。毕竟,做简单的应用,也就是多跑跑程序,看看数据。这不是最好的科研形式。在这个领域,我也做了8年了,虽然没有真正的解决好HHT的数学理论问题,但是也提出了一套新的方法:基于算子的信号自适应分析方法。如果我也是象以前一样,只考虑做点应用,估计也会一样没有什么收获。而且,由此出发,我还转向了和另外一类看似完全不相关的领域的结合部开始研究,最近似乎看到了点希望。 思考领域内的理论缺陷总能带来新的思想。 三、应用问题的彻底解决是本质问题。 做应用基础研究实际上很难做。 看似手边的理论或者算法工具很多,但是真正拿到应用中,才发现,那些看似很漂亮的工具大多数是花架子,不能真正实用。整天忙于思考无用的理论工具的探讨,还不如真正瞄准实际问题。 在机器学习领域,德国有个牛人,他研究机器学习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做一个实际应用。看看现有工具有什么毛病,如果有毛病,根据这个应用,提出一些很具体的本质的提高方法,过去十几年,他不断地在机器学习领域创造了很多有意义的算法,都要归功于他不依赖于工具,而是瞄准实际问题的解决。如果把实用问题作为首要的因素考虑,那么就不会很随意的思考花哨的工具。我们国家并不是理论研究不好,而是应用做的不好。大量的工程问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投入。可是这些工程问题本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解决起来并不是很容易。 通过认真思考这些很具体的应用问题,就能发现现有理论的大量不足,然后逐个开始思考,最终总能有真正的收获。 那么用什么方式思考本质问题呢?这个问题很复杂,我觉得如下两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一、思考本质问题要有持续性。 既然是本质问题,往往就不会是很容易就解决的特点,但是也不是那种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想做本质的问题,唯一的做法就是坚持不懈的思考,时刻都要去除内心那种随意做点文章的诱惑。这一点,法国人给我们做了很多的榜样。法国科学家有不少都是喜欢做本质问题的,而且是孤独的一个人做了十几年,最后终成正果。这些人从来都不会跟风,不做热门的课题,只做自己认为是好的问题。因为, 一个本质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不止一个思想上的提高,而是一整套的解决方案的提出,短暂的研究可能只想到了其中一个点,但是拿不出整体解决方案,也是半途而废。 二、思考本质问题要去除内心的暗示。 研究本质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障碍就是自信的不足。从别人,尤其是牛人那里会不断的得到一些口头表示,说某某问题不好解决。这时候,外界的干扰就会是个很大的难题。一旦我们没有信心去做这些问题,那么思考的效果就很差,因为很多路线就不能放开手脚思考。集体的暗示使我们裹足不前,真正做到去除这些暗示带来的影响,也许就离解决问题不远了。在一本书《集体意识的表象》中,详细探讨了人类心理,我们大多数人看似活得是自己,实际上并非如此,大都是按照集体意识在行事。 这种集体意识往往是中庸的,可是本质问题的解决不能靠集体意识,一定只能靠自己的特有的思想。 总的来说,个人以为,做科研少做点锦上添花的工作,多思考本质问题是有益无害的。有很多工作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我们就很容易看清楚其本质。假如我们不做某个小改进,是否会有别人来做,假如别人也很快就能做,那这个问题往往不是什么好问题。只有当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一系列的灵感之后,做出了让自己都非常满意的工作,往往才是真正本质的科研成果。 人的一生不需要很多这样的成果,有时候一个就足以安慰一生。在今天SCI非常流行的时候,我们正需要呼唤思考本质问题,而非做个PaperMaker。
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现实的社会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
热度 1 sdlyq914 2011-11-15 17:12
伯格和卢克曼认为知识社会学应当研究“现实”的社会建构,对其建构过程进行分析。 首先必须明确一下在这里什么才是现实,这里的界定是“一种独立于我们自己的现象之外的性质”;而把“知识”定义为一种真实的拥有特定特质的现象就足够了。 他们认为知识社会学必须关注社会中所有称为“知识”的不论什么样的事物 - 不论这样的“知识”是否具有通过不论什么样的标准判定的终极正当性和不正当性。因为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在社会情景中得到发展、传递和维持的,所以知识社会学必须寻求去理解这些过程,通过这些过程,被视作理当如此的“现实”在常人中被固定下来。 一、“知识社会学”术语的由来 这一术语是由德国哲学家马克斯·谢勒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创造的。所以这一术语是由哲学界引入社会学的,刚开始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知识社会学的性质和范围,一直都又不停的界定。但是,一个较基本的认识是孩子是社会学主要关注人类思想和其中产生的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 对这种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依赖的社会基础的认识,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的罗马时代。至少是启蒙时代。在帕斯卡有名的陈述中“在比利牛斯山的一边被视作真理的东西,在另一边就会被视作谬误”,就隐含着着类似的问题。 二、知识社会学的近代源头 19 世纪德国思想史上的三大发展:马克思主义、尼采哲学与历史主义可以说是知识社会学直接的近代源头。 知识社会学从马克思那里获得了它的基本观点:人的意志是由他的社会存在决定的。人的思想扎根于人类的活动及因这种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中。一些关键的概念也是从马克思那里借鉴过来的,如“意识形态”(服务于社会既得利益阶层称为后者统治工具的观念)和“虚假意识”(与思考者真实的社会存在相异化的思想) 尼采的思想观念在知识社会学中的影响力表现的并不明显,但它作为知识社会学兴起的思想背景而广泛存在。 历史主义可以说是知识社会学的前身。它强调人类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不可避免的历史性。历史主义者坚持认为,如果不依照特定的历史脉络并强调思想所产生的社会情景,就根本没法了解历史情景。 三、曼海姆对知识社会学的发展 曼海姆是将知识社会学从德国本土往外拓展的功臣。社会界流传最广的也都是曼海姆的作品。其主要著作《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对意识形态做了较细致的研究,认为任何人类思想都不能免于其社会背景意识形态化的影响。曼海姆相信,经管这种影响不能完全消除,但却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社会视角的分析,使其得到减轻或者缓和。也就是说“思想的对象随着关于它的不同视角的积累,会逐渐变得越来越清晰”。 他认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在超越其自身狭隘看法的能力上有这极大的差异。因此他将希望放在那些“能免于与社会现实利益挂钩的知识分子”身上,这些人存于层隙中,故能相对免受自身阶级利益的驱使。曼海姆也强调了“乌托邦”思想的重要性,它可以产生一种扭转既有社会现实的意象,与意识形态不同的是它还有动力将现实转变成乌托邦想象。 默顿也重塑了知识社会学的重要性。 四、现实是自成一体的 对社会的“现实是自成一体的”恰当理解,要求洞察社会被建构的方式。 构成社会学研究主题的现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将其作为一个事实展现出来,供人们进行诠释,并被人们在主管意义上认为是一个前后一致的世界。这是《现实的社会构建》所要进行分析的对象。 这本书分两个大部分作为客观现实的社会和作为主管现实的社会,进行分析。前部分分别从制度化和合法性两个角度着力;后部分从现实的内化过程、内化与社会结构、关于认同的理论、有机体与认同四大块进行解释性构建。 全书考察了知识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得到代表它的制度和拥护它的人的维持和修正;现实是怎样通过社会互动形成的,人与其共同体之间的符号、象征关系等。 对于我这种哲学白痴来说是有点艰涩难懂。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819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Elsevier《工程事故分析》SCI发文统计与投稿指南
jerrycueb 2011-11-15 00:02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工程事故分析》英国 ISSN:1350-6307 , 1994 年创刊,全年 6 期, Elsevier 出版集团( PERGAMON-ELSEVIER SCIENCE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KIDLINGTON, OXFORD OX5 1GB, ENGLAND )出版, SCI 、 EI 收录期刊, 入选 Web of Science 的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目前在 SCI 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 的 1995 年第 2 卷第 1 期到 2011 年的第 18 卷第 5 期共 1502 篇论文。 SCI 2005 年影响因子 0.410 , SCI 2006 年影响因子 0.428 , SCI 2007 年影响因子 0.565 , SCI 2008 年影响因子 0.441 , SCI 2009 年影响因子 0.945 , 2010 年影响因子 0.765 , 2010 年 5 年期影响因子 0.817 。 2010 年 JCR 机械工程排名第 48 位( 122 种)、 Q2 (二区),材料科学(表征与测试)排名第 12 位( 32 种)、 Q2 (二区)。 说明:影响因子的四分位区间是指将一个学科领域内所有期刊影响因子大小顺序排列后,将所有期刊分成四等份,从而形成四个区间并分别标记为 Q1 , Q2 , Q3 , Q4 。 该刊是 EI 收录期刊, EI 从 1994 年创刊号开始收录, EI 共收录了该刊 1994-2011 年 1575 篇论文。 SCI 收录该刊的 1502 篇文章包括学术论文 1464 篇、会议论文 171 篇、社论 17 篇、评论 13 篇、更正 3 篇、传记 3 篇等。 1502 篇文章的作者涉及 63 个国家与地区,主要国家与地区分布:中国 180 篇(其中台湾地区 13 篇),印度 160 篇,美国 143 篇,西班牙 137 篇,英国 134 篇,澳大利亚 70 篇,韩国 68 篇,巴西 61 篇,土耳其 56 篇,伊朗、意大利各 55 篇,南非 38 篇,葡萄牙 32 篇,加拿大 30 篇,日本 27 篇等。 《工程事故分析》(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年发文量 1502 篇文章的作者单位涉及 971 个研究机构,在该刊发表论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南非科技与工业研究会( CSIR ) 35 篇、印度国家冶金实验室( NATL MET LAB ) 34 篇、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MONASH UNIV ) 31 篇、西班牙坎塔布里亚大学( UNIV CANTABRIA ) 29 篇 。 1995-2011 年中国学者在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工程事故分析》 发文排名第一, 其中大连海事大学( DALIAN MARITIME UNIV ) 24 篇、华东理工大学( E CHINA UNIV SCI TECHNOL ) 16 篇、哈尔滨工业大学( HARBIN INST TECHNOL ) 16 篇。 中国学者在《工程事故分析》(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年发文量 1502 篇文章共被引用 3852 次(其中 2007 年被引用 369 次、 2008 年被引用 450 次、 2009 年被引用 762 次, 2010 年被引用 813 次, 2011 年被引用 679 次), 去除自引的被引 2959 次, 平均引用 2.52 次,年均引用次数 240.75 , H 指数为 20 (有 20 篇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 20 次以上)。 《工程事故分析》(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年引文量 中国学者在 《工程事故分析》(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 上发文 180 篇共被引用 252 次(其中 2007 年被引用 29 次、 2008 年被引用 30 次、 2009 年被引用 41 次、 2010 年被引用 49 次、 2011 年被引用 57 次), 去除自引的被引 217 次, 平均引用 1.40 次,年均引用次数 21.00 , H 指数为 7 (有 7 篇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 7 次以上)。 中国学者在《工程事故分析》(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年引文量 美国学者在 《工程事故分析》(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 上发文 143 篇共被引用 531 次(其中 2007 年被引用 54 次、 2008 年被引用 62 次、 2009 年被引用 82 次、 2010 年被引用 101 次、 2011 年被引用 89 次), 去除自引的被引 498 次, 平均引用 3.71 次,年均引用次数 35.40 , H 指数为 11 (有 11 篇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 11 次以上)。 印度学者在 《工程事故分析》(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 上发文 160 篇共被引用 401 次(其中 2007 年被引用 46 次、 2008 年被引用 40 次、 2009 年被引用 87 次、 2010 年被引用 66 次、 2011 年被引用 67 次), 去除自引的被引 364 次, 平均引用 2.51 次,年均引用次数 33.42 , H 指数为 10 (有 10 篇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 10 次以上)。 《工程事故分析》(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投稿指南: 该刊主要刊登 工程故障分析及相关研究高质量的研究论文、通讯、评论, 从材料、结构、组成、可靠性及设计等各个角度进行事故分析。 特别鼓励涉及详细的申请材料参数的工程结构、部件和设计中的问题的研究论文。除了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机械、制造、航空、土木、化学、耐腐蚀和工程设计的交互领域被认为是相关的。 该刊中国作者投稿较多, 平均 3 个月的审稿周期,投稿平均命中率为 80% 。 网址: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3506307 编委会: http://www.elsevier.com/wps/find/journaleditorialboard.cws_home/30190/editorialboard 作者指南: http://www.elsevier.com/wps/find/journaldescription.cws_home/30190/authorinstructions 在线投稿: http://ees.elsevier.com/efa/ 该刊在 SCI 数据库被引最多的 5 篇论文: 1. 标题 : Hot corrosion in gas turbine components 作者 : Eliaz N; Shemesh G; Latanision RM 来源出版物 :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卷 : 9 期 : 1 页 : 31-43 DOI: 10.1016/S1350-6307(00)00035-2 出版年 : FEB 2002 被引频次 : 54 ( 来自 Web of Science) 2. 标题 : MECHANICAL FAILURE OF THIN BRITTLE COATINGS 作者 : STRAWBRIDGE A; EVANS HE 来源出版物 :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卷 : 2 期 : 2 页 : 85-103 DOI: 10.1016/1350-6307(95)00014-H 出版年 : JUN 1995 被引频次 : 41 ( 来自 Web of Science) 3. 标题 : Hydrogen in metals 作者 : Carter TJ; Cornish LA 来源出版物 :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卷 : 8 期 : 2 页 : 113-121 DOI: 10.1016/S1350-6307(99)00040-0 出版年 : APR 2001 被引频次 : 35 ( 来自 Web of Science) 4. 标题 : Thermal cracking in disc brakes 作者 : Mackin TJ; Noe SC; Ball KJ; 等 . 来源出版物 :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卷 : 9 期 : 1 页 : 63-76 DOI: 10.1016/S1350-6307(00)00037-6 出版年 : FEB 2002 被引频次 : 34 ( 来自 Web of Science) 5. 标题 : Analysis of service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in a natural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active or dormant? 作者 : Wang J; Atrens A 来源出版物 :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卷 : 11 期 : 1 页 : 3-18 DOI: 10.1016/j.engfailanal.2003.08.001 出版年 : FEB 2004 被引频次 : 32 ( 来自 Web of Science) 中国学者以通讯作者在该刊发表论文被引最多的 3 篇论文: 1. 标题 : Damage assessment and maintenance strategy of hydrogen reformer furnace tubes 作者 : Gong JM; Tu ST; Yoon KB 来源出版物 :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卷 : 6 期 : 3 页 : 143-153 DOI: 10.1016/S1350-6307(98)00042-9 出版年 : JUN 1999 被引频次 : 18 ( 来自 Web of Science) Tu, ST ( 通讯作者 ),Nanjing Univ Chem Technol, Sch Mech Engn, High Temp Technol Div, Nanjing 210009, Peoples R China 2. 标题 :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for cracks emanating from a triangular or square hole in an infinite plate by boundary elements 作者 : Yan XQ 来源出版物 :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卷 : 12 期 : 3 页 : 362-375 DOI: 10.1016/j.engfailanal.2004.09.008 出版年 : JUN 2005 被引频次 : 10 ( 来自 Web of Science) Yan, XQ ( 通讯作者 ),Harbin Inst Technol, Composite Mat Res Lab, Harbin 150001, Peoples R China 3. 标题 : Failure investigation of blade and disk in first stage compressor 作者 : Xi NS; Zhong PD; Huang HQ; 等 . 来源出版物 :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卷 : 7 期 : 6 页 : 385-392 DOI: 10.1016/S1350-6307(99)00045-X 出版年 : DEC 2000 被引频次 : 9 ( 来自 Web of Science) Xi, NS ( 通讯作者 ),Inst Aeronaut Mat, Failure Anal Ctr AVIC, POB 81-4, Beijing 100095, Peoples R China , Peoples R China
个人分类: 期刊主题|20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常要用到的生物科研软件
hongri1130 2011-11-14 16:15
1.文献管理与分析: EndNote X1,文献管理软件,平时方便论文管理,写文章的时候插入文献也是相当的方便; RefViz 2.1,文献分析软件,与EndNote结合使用,分析文献,可以省掉大把自己看自己归纳的时间; ReferenceManager 似乎很久没有更新了,Thomoson看来以后可能只管EndNote了。 2.分子生物学综合软件: Vector NTI 10.3,分子生物学的综合软件,什么功能几乎都全了; BioEdit 7,杂七杂八的功能凑在一起的一个分子生物学软件,有些罕见的Vector NTI所没有的功能; DNAMAN 6,与Vector NTI类似的一个软件,但是图型化上做的很差,集成度和序列的管理功能比Vector NTI差的不是一点点,罕用,但有时候有些序列的格式非得要用它的样子排,没有办法; 3. 大分子二维/三维结构绘图软件: PyMol 0.99,有1.0,可惜要钱了,也没有P-J。蛋白质三维结构查看软件,神奇的就在于它可以编辑小范围内的结构; DeepViewer 3.7,PDB Viewer的换汤不换药升级版,在预测功能上有所突破,期待新版本的出现令其可与PyMol有的一拼,谁叫PyMol在Windows下开始收钱呢?为了一个PyMol装个Linux似乎还没有这样大的动力; RNADraw 1.1,RNA和DNA二级结构的分析软件,可以分析做PCR的时候的引物的二聚体,更直观一些; Accelery Insight II,Linux下的大型三维结构模拟软件,2.1 G!据称是非常强大。为了这个装个Linux似乎还说的过去。 4. 质粒绘图软件: Vector NTI和DNAMAN其实也可以画,但是不如下面这几个来的专业或方便: SimVector 4,与Primer Premier同一家公司的软件,画质粒的一个软件,效果还行,与VectorNTI画出来的风格不一样,有的杂志喜欢; WinPlas 2.7,很老的质粒绘图软件,很久没有升级了,画出来的质量非常差,可是小,比较快; Visual Cloning 3.2.4,一个界面豪华的质粒及克隆整个过程的画图软件,大而慢,选用。 5. 引物设计软件: Primer premier 5,引物设计软件,大家都用,我也用; Oligo 6.7包1,引物设计软件,大家都用,我还用,设计Fusion PCR和In-Fusion连接的引物的时候,比Primer premier直观一些; Allele ID 6.0/Beacon Designer 7.0,RT-PCR设计软件,与Primer Premier同一家公司的软件,软件界面非常相似,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两个有什么区别,不知道有什么意思,具体还需要试一下; 6. 办公软件: Microsoft WORD 2003,不说了; Microsoft Excel 2003,不说了; Microsoft PowerPoint 2003,不说了; 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 8.1,不说了; PDF2Office 2.0,把PDF转成WORD,中文支持大大的好,但页面格局往往破坏的一塌糊涂; Adult PDF Password Recovery 2.3,看名字就知道干什么的了,相当强大,加密的PDF往往不能取词不能打印; SolidPDFConverter 3.0,把PDF转成WORD,中文支持大大的不好; 7. 凝胶分析软件: QuantityOne 4.6.2,BioRad的凝胶成像仪自带的电泳图像软件,算很好上手的了; GelPro Analyzer 4.5,跑胶和杂交以及菌落的分析软件,已有6.0版,可惜我这里没有破解版; PDQuest 8.0.1 Advance,BioRad的二维电泳分析软件,算好用的,功能上没用过其它的,真的不好说; 代谢网络和信号传导分析软件 : CellNetAnalyzer 6.0,以前叫FluxAnalyzer,基于MatLab的代谢网络和信号传导网络分析模块,大部分论文中的代谢网络分析都是或明或暗的用这个分析的; PathwayStudio 5.0,蛋白质相互作用、细胞信号转导和代谢分析的软件; 8. 图片处理: 图片是用来表达思想最有力的工具了,所以在这里就多了一些。 Adobe Photoshop CS3 Extended,修改图片,可以做出以假乱真的效果,功能非常强大,但在画示意图上不是很方便,对线条和几何图形的支持尤为不便; Adobe Streamline 4,好久没有升级的一个软件,把位图转成矢量图的一个软件,很好用; Image-Pro Plus 6.0,对图象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到数据的软件,专业,相当的专业,已有6.2版,可惜我这里没有破解版; Adobe Fireworks CS3/Illustrator CS3,矢量图和位图工具二合一,可以画一些复杂的图,像GENE,MCB上面的很多图都可以很轻松的用Fireworks/Illustrator画出 来,流程图,细胞结构,各种复杂的示意图等等都没有问题,矢量工具非常好用。Fireworks更适合入门。Illustrator是纯粹的矢量软件,新 手用起来可能会有点不适应,特别是从Photoshop转过来的新手; ChemSketch 10,画分子结构式的,几乎可以胜任所有的化学结构式的任务了; SnagIt 8.5,抓图软件,同类软件里面最好用的一个了,连续截屏和延迟截屏是最大特色; 9. 流程图软件: Microsoft Visio 2003,画流程图和一些复杂的示意图,与SmartDraw类似,但是在PPT里面的显示效果远胜SmartDraw,因为与PPT是一家的,兼容性更好,更方便; SmartDraw 7.7,画流程图和一些复杂的示意图; ConceptDraw 7.5 Professional,SmartDraw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虽然SmartDraw 8 Professional进行了升级,但是却不再支持中文,相当让人失望,ConceptDraw这时候具有了天然的竞争优势了; 10. 数学统计软件: OriginPro 8.0 SP1,画各种各样的曲线图,兼做简单的数据处理; SigmaPlot 10.0,与Origin类似,画出来的图风格不大一样,OriginPro 8.0推出之后,SigmaPlot已经渐显颓势,期待新版本了; SigmaStat 3.5,分析为主的一个小统计软件,在SigmaPlot中可以调用它,如果不用SigmaPlot,个人感觉其没有任何意义; SPSS 16,大型的分析软件,几乎拥有所有的统计分析功能; MatLab 7.1,呵呵,这样说吧,数学里面的,几乎什么都可以; SAS JMP 7.0,SAS公司为了解决SAS难用而开发的一个软件,据一位专业级的统计分析人物推荐,觉得SPSS太不中用,还是SAS家的东西可靠些。 另外还有很多常见的分析软件如SAS 9.1,Statistica 7.0, SysStat 12.0等等,功能上都差不多,都很强大,但我们还是实验为主,能完成任务即可,实际上学精任何一个都足够用了。 其它: UltraEdit 13.10a,取代记事本的一个强大软件,很多时候会用到,比如把CNKI的数据导到EndNote,有些软件的16进制下的P-J; 这些软件目前而言,应该可以对付从科研到发文章的所有的事情了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4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六个国际先进的科学数据共享与信息分析平台
热度 1 xupeiyang 2011-11-14 11:13
科学数据共享与信息分析平台建设发展很快,数据、文献、信息资源更丰富、检索和分析功能更强的平台不断推出,科研工作者应该尽快熟悉,充分利用,支持自己的科研工作。 我向科学网朋友推荐五个信息平台,我觉得是国际最好的。 基于本体的医学信息检索平台 (Coremine Medica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506244 基于本体的医学信息检索平台(Coremine Medical) 请进 http://www.coremine.com/medical/?locale=zh_CN#search http://www.coremine.com/medical/#search?id=43311i=518629kb=summary 挪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等机构联合开发的国际上最先进的医学信息检索平台。 本体语言、语义网络、智能分析技术支持相关数据、文献、信息、知识资源的检索、分析和获取。 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平台技术先进、功能强大(ScienceDirect)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339449 ScienceDirect与NextBio将科学研究数据、信息、知识资源统一整合,采用强大的生命科学本体语义网络技术支持,生命科学、医学和化学研究人员在同一个平台上,既能分析ScienceDirect的内容,搜索其同行评审的文献,同时可以利用PubMed、临床试验、实验数据、新闻文章的公共数据,以提高研究的发现力和生产力,有效地检索、发现、共享科学数据,加快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化,促进科学知识创新。 这个科学知识创新平台的创建运行已经一年,受到全球科学界的关注与欢迎,是目前最先进的生命科学知识创新平台之一,我国科技人员应当充分利用。 请见: http://www.sciencedirect.com/ 请见: http://www.nextbio.com/b/nextbio.nb 中文版pubmed信息检索平台 http://pubmed.cn/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507556 中文版pubmed信息检索平台可用期刊影响因子分值过滤,可以任意选择你需要的期刊影响因子分值检索选择文献,还可按影响因子输出检索结果。这样的检索功能,可以更准确地选定高影响因子期刊论文,太好啦。其他检索系统还没有看到过这个检索功能,国内外其他检索系统也应该学习设置这个检索功能,我建议将H指数也作为一个检索过滤,互相配合起来使用,一定要很好的效果。 PubMed.CN 是一个实验性项目,旨在生命科学医药检索领域做一些探索,希望能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用户提供一些前所未有的应用。加入了大量MedLine数据库以外的数据,包括对 图库 全文 NSFC 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整合。 中文版pubmed信息检索平台 http://pubmed.cn/ 这个平台可以检索 文献 图库 全文 NSFC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医学信息智能语义检索平台 www.Quertle.info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09307 Need answers from PubMed? 如何访问PubMed? Semantic searching of PubMed and FULL-TEXT in an easy-to-use interface PubMed and FULL-TEXT全文语义检索,界面友好。 请进 www.Quertle.info 也可进 http://www.quertle.info/v2/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http://www.datatang.com/ 数据堂( http://www.datatang.com/ )是国内专业的科研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研发企业及相关科研人员提供科研数据支持。本着支撑科学研究,助力企业研发的宗旨,数据堂在严格遵守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始终以“专业、权威、开放、共赢”作为科研数据服务的核心。在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数据堂与国内著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研组织通力合作,凭借数据堂专业、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团队,对分散在各个领域的数据进行收集、加工、整理,积累了丰富的 数据资源,通过统一的平台提供服务,使得科研机构、企业、高校和个人之间实现充分的数据共享,满足用户在论文写作、科学实验、实验教学、项目及产品研发过程中对各种数据的需求,使得各类科研数据的使用价值发挥到最大。
个人分类: 数据共享|6711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0-09Linux内核分析方法
lcj2212916 2011-11-13 18:34
http://radarew.5d6d.com/thread-501-1-1.html
18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于变形分析的有限单元法
prjqtj 2011-11-13 12:57
基于变形分析的有限单元法.pdf
25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环境科学论文H指数与被引量 1996-2010年
xupeiyang 2011-11-10 15:19
根据SCOPUS数据库统计分析结果 文献计量学分析指标: H IndexH指数 Documents 文献总量 Citable Documents 可引文献量 Citations 文献被引量 Self Citations 文献自引量 Citations per Document 篇均引用量 Documents 文献总量 Citable Documents 可引文献量 Cites 被引量 Self Cites 自引量 Cites per Doc. 篇均引用量 Self Cites per Doc. 篇均自引量 Cited Docs. 已引文献量 Uncited Docs. 未引文献量 %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国际合作% % Region 地区% % World 世界% 中国环境科学论文H指数与被引量1996-2010年 1996-2010 H Index 108 Documents 56.140 Citable Documents 55.243 Citations 299.661 Self Citations 160.322 Citations per Document 5,34 Documents Citable Documents Cites Self Cites Cites per Doc. Self Cites per Doc. Cited Docs. Uncited Docs. %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 Region % World 1996 521 512 7.751 2.419 14,88 4,64 436 85 41,84 13,90 1,45 1997 585 583 9.130 3.476 15,61 5,94 495 90 36,41 13,37 1,54 1998 760 757 8.555 3.255 11,26 4,28 579 181 28,55 16,58 1,95 1999 1.038 1.028 12.677 5.877 12,21 5,66 770 268 24,18 20,27 2,47 2000 1.082 1.075 16.840 7.941 15,56 7,34 942 140 28,10 19,42 2,56 2001 1.369 1.364 16.905 8.332 12,35 6,09 1.123 246 23,74 20,72 2,95 2002 1.441 1.436 18.269 9.494 12,68 6,59 1.275 166 24,84 21,45 3,00 2003 2.038 2.026 27.076 13.802 13,29 6,77 1.823 215 32,19 25,55 4,01 2004 2.270 2.254 24.148 13.152 10,64 5,79 2.000 270 33,13 27,83 4,40 2005 4.435 4.420 32.246 18.996 7,27 4,28 3.511 924 20,34 39,31 7,64 2006 5.566 5.530 36.115 20.504 6,49 3,68 4.213 1.353 21,61 41,43 8,55 2007 6.474 6.425 36.050 20.871 5,57 3,22 4.720 1.754 22,83 43,47 9,26 2008 7.681 7.598 28.170 16.790 3,67 2,19 4.981 2.700 21,90 44,84 10,51 2009 10.314 10.138 20.723 12.362 2,01 1,20 5.486 4.828 21,95 50,24 13,29 2010 10.566 10.097 5.006 3.051 0,47 0,29 2.510 8.056 22,64 51,01 13,45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3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工程论文H指数与被引量 1996-2010年
xupeiyang 2011-11-10 15:05
根据SCOPUS数据库统计分析结果 文献计量学分析指标: H IndexH指数 Documents 文献总量 Citable Documents 可引文献量 Citations 文献被引量 Self Citations 文献自引量 Citations per Document 篇均引用量 Documents 文献总量 Citable Documents 可引文献量 Cites 被引量 Self Cites 自引量 Cites per Doc. 篇均引用量 Self Cites per Doc. 篇均自引量 Cited Docs. 已引文献量 Uncited Docs. 未引文献量 %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国际合作% % Region 地区% % World 世界% 中国工程论文H指数与被引量1996-2010年 1996-2010 H Index 151 Documents 420.592 Citable Documents 418.712 Citations 865.361 Self Citations 568.886 Citations per Document 2,06 Documents Citable Documents Cites Self Cites Cites per Doc. Self Cites per Doc. Cited Docs. Uncited Docs. %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 Region % World 1996 6.623 6.588 20.003 9.307 3,02 1,41 2.658 3.965 10,92 27,10 4,91 1997 7.365 7.365 23.387 10.614 3,18 1,44 3.192 4.173 12,07 27,83 5,49 1998 9.252 9.235 29.340 14.599 3,17 1,58 3.969 5.283 10,77 31,29 6,92 1999 7.569 7.567 30.358 16.348 4,01 2,16 3.914 3.655 11,36 25,38 5,85 2000 10.096 10.088 41.118 22.658 4,07 2,24 5.407 4.689 10,29 29,60 7,28 2001 14.932 14.884 48.037 30.318 3,22 2,03 7.390 7.542 6,36 38,17 8,31 2002 14.594 14.544 57.274 36.015 3,92 2,47 7.909 6.685 10,94 35,63 7,91 2003 16.605 16.534 71.085 44.756 4,28 2,70 8.766 7.839 14,33 36,73 8,96 2004 27.714 27.649 97.827 65.178 3,53 2,35 15.262 12.452 12,48 46,09 12,37 2005 40.254 40.193 107.549 76.092 2,67 1,89 20.511 19.743 10,15 56,88 17,88 2006 45.300 45.200 105.307 74.452 2,32 1,64 22.267 23.033 9,94 58,40 20,26 2007 49.076 48.968 97.613 69.741 1,99 1,42 22.979 26.097 9,68 59,43 21,21 2008 52.592 52.415 77.872 56.962 1,48 1,08 22.308 30.284 10,16 60,17 23,58 2009 58.230 57.908 47.465 34.075 0,82 0,59 17.849 40.381 10,75 61,36 26,19 2010 60.390 59.574 11.126 7.771 0,18 0,13 6.099 54.291 10,87 62,57 27,76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338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地球与行星科学论文H指数与被引量 1996-2010年
xupeiyang 2011-11-10 14:58
根据SCOPUS数据库统计分析结果 文献计量学分析指标: H IndexH指数 Documents 文献总量 Citable Documents 可引文献量 Citations 文献被引量 Self Citations 文献自引量 Citations per Document 篇均引用量 Documents 文献总量 Citable Documents 可引文献量 Cites 被引量 Self Cites 自引量 Cites per Doc. 篇均引用量 Self Cites per Doc. 篇均自引量 Cited Docs. 已引文献量 Uncited Docs. 未引文献量 %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国际合作% % Region 地区% % World 世界% 中国地球与行星科学论文H指数与被引量1996-2010年 1996-2010 H Index 132 Documents 95.325 Citable Documents 94.556 Citations 378.279 Self Citations 245.656 Citations per Document 3,97 Documents Citable Documents Cites Self Cites Cites per Doc. Self Cites per Doc. Cited Docs. Uncited Docs. %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 Region % World 1996 1.476 1.472 13.366 7.104 9,06 4,81 861 615 33,40 27,74 3,20 1997 1.589 1.582 12.433 5.884 7,82 3,70 970 619 24,98 27,76 3,36 1998 2.134 2.125 15.919 9.231 7,46 4,33 1.227 907 20,99 34,61 4,39 1999 2.220 2.215 18.055 11.030 8,13 4,97 1.432 788 21,08 33,77 4,61 2000 2.624 2.618 23.944 15.367 9,13 5,86 1.775 849 21,30 36,56 5,01 2001 4.148 4.115 26.607 16.884 6,41 4,07 2.375 1.773 13,77 45,95 7,29 2002 3.483 3.477 25.874 16.630 7,43 4,77 2.210 1.273 17,46 41,21 5,97 2003 4.445 4.427 35.547 22.611 8,00 5,09 3.018 1.427 25,51 45,33 7,35 2004 5.758 5.741 38.345 25.647 6,66 4,45 4.048 1.710 23,62 50,75 9,20 2005 9.064 9.046 40.074 27.349 4,42 3,02 5.546 3.518 17,08 60,29 13,45 2006 10.312 10.274 41.985 29.458 4,07 2,86 6.448 3.864 17,85 60,85 14,64 2007 11.027 10.963 37.071 25.347 3,36 2,30 6.687 4.340 18,95 62,84 15,26 2008 11.729 11.673 28.228 19.551 2,41 1,67 6.413 5.316 20,71 61,76 15,71 2009 12.176 12.032 16.325 10.860 1,34 0,89 5.057 7.119 20,93 62,16 16,52 2010 13.140 12.796 4.506 2.703 0,34 0,21 2.212 10.928 21,94 62,82 17,31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43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决策科学论文H指数与被引量 1996-2010年
xupeiyang 2011-11-10 14:51
根据SCOPUS数据库统计分析结果 文献计量学分析指标: H Index H指数 Documents 文献总量 Citable Documents 可引文献量 Citations 文献被引量 Self Citations 文献自引量 Citations per Document 篇均引用量 Documents 文献总量 Citable Documents 可引文献量 Cites 被引量 Self Cites 自引量 Cites per Doc. 篇均引用量 Self Cites per Doc. 篇均自引量 Cited Docs. 已引文献量 Uncited Docs. 未引文献量 %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国际合作% % Region 地区% % World 世界% 中国决策科学论文H指数与被引量 1996-2010年 1996-2010 H Index 65 Documents 7.476 Citable Documents 7.340 Citations 47.173 Self Citations 26.641 Citations per Document 6,31 Documents Citable Documents Cites Self Cites Cites per Doc. Self Cites per Doc. Cited Docs. Uncited Docs. %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 Region % World 1996 166 166 1.818 771 10,95 4,64 136 30 34,34 16,73 3,49 1997 179 179 1.626 756 9,08 4,22 152 27 43,02 16,59 3,71 1998 176 176 2.006 1.011 11,40 5,74 151 25 36,93 17,32 3,66 1999 236 236 3.471 1.615 14,71 6,84 206 30 43,22 21,85 4,86 2000 262 262 3.867 1.937 14,76 7,39 245 17 43,13 23,06 5,44 2001 282 281 2.933 1.635 10,40 5,80 249 33 40,78 24,08 5,78 2002 233 232 3.273 1.804 14,05 7,74 211 22 45,06 19,85 4,54 2003 277 275 3.224 1.961 11,64 7,08 245 32 48,01 23,51 5,43 2004 311 311 3.782 2.260 12,16 7,27 286 25 46,95 25,31 5,52 2005 415 408 4.721 2.919 11,38 7,03 380 35 55,90 29,50 6,42 2006 669 659 3.653 2.153 5,46 3,22 436 233 41,41 34,06 7,40 2007 676 670 4.916 2.934 7,27 4,34 583 93 40,68 32,18 7,27 2008 1.166 1.154 4.232 2.585 3,63 2,22 693 473 31,65 42,79 11,00 2009 1.150 1.121 2.885 1.798 2,51 1,56 744 406 39,91 41,17 11,00 2010 1.278 1.210 766 502 0,60 0,39 350 928 38,03 46,24 11,84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28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承式拱桥的缺点分析与补救措施/张师定
han08 2011-11-10 11:51
中承式拱桥的缺点分析与补救措施/张师定2011-07-15 22:23最近有好几座桥梁(钱塘江三桥引桥、武夷山公馆大桥、株洲高架桥、库尔勒孔雀河大桥、上虞立交桥、呼兰河大桥、凤凰大桥、綦江虹桥等,还有许多在建桥梁坍塌,许多桥梁建成后因内力及线形与设计预想差别较大而成危桥)接连坍塌,暴露出许多问题,而对于其中几座中承式拱桥的坍塌,出于对社会的负责,我做一些初步分析,供大家参考。 1、中承式拱桥的缺点 A 中承式拱桥缺纵梁,致使在轮载作用下,横梁顺桥向不断扭转; B 不断扭转致吊杆疲劳断裂; C 中承式拱桥“悬吊区”与“支撑区”过渡吊杆疲劳问题最严重; D 施工中很难保证吊杆轴线与锚固导管位于同一直线、且是铅垂线上,转折引起应力集中,疲劳问题更严重。 E 中承式拱桥悬吊桥面系顺桥向为几何可变体系,这是不允许的。 2、中承式拱桥的补救措施 A 设置纵梁,连接各横梁,可有效分散轮载,提高横梁的顺桥向抗扭能力,减少吊杆疲劳; B 设双吊杆(顺桥向),可提高横梁的顺桥向抗扭能力,减少吊杆疲劳,另外,方便吊杆更换; C 建议采用有钢管保护的吊杆(内填充水泥浆,保证饱满),形成刚性吊杆; D 对于已建成的桥梁,建议加设钢纵梁! E 为防止重型车辆对桥梁的伤害,建议桥面现浇层混凝土由现在的一层钢筋网改为设置两层钢筋网! F 加强施工控制,保证吊杆的垂直贯通! G 在措施未到位时,可实行禁止设计中承式拱桥! 另外,建议禁止设计砌体桥梁,禁止设计素混凝土桥梁!,避免采用大悬臂(因桥梁承受荷载大,避免潜在危险、维持稳定)!
个人分类: 土木与交通|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家分析中俄火星探测器未能按计划变轨原因和结果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1-11-10 11:29
专家分析中俄火星探测器未能按计划变轨原因和结果 北京时间昨日凌晨 4 时 16 分,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在俄罗斯“福布斯 - 土壤”探测器内部,由俄罗斯天顶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升空后,“福布斯 - 土壤”火星探测器未能按计划变轨,也致使中国的“萤火一号”未能入轨。 据俄罗斯航天署长弗拉基米尔·波波夫金介绍: 主发动机未启动 “福布斯 - 土壤”火星探测器飞往火星的轨道时,出现非正常状况。 按照计划,在“福布斯 - 土壤”火星探测器与火箭分离后主发动机应该两次启动,然后进入火星轨道。但是,“福布斯 - 土壤”探测器目前仍处于近地轨道,其主发动机一直没有启动,燃料箱也没有与探测器脱离。 仍有 3 天时间进行调整 “我们将重新设置该航天器的程序,它目前位于可支撑轨道,任何燃料箱都没有被抛开,燃料没有消耗。” 专家用 3 昼夜时间重启程序。波波夫金说,导致意外情况出现的原因显然在探测器的控制系统。俄航天部门应该还有 3 天时间对探测器的飞行状态进行调整。 俄方已经投保 12 亿卢布,包括毁掉的风险 俄罗斯保险中心董事会副主席维亚切斯拉夫·沙巴林昨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福布斯 - 土壤”已投保了 12 亿卢布,而且分别在俄罗斯和外国市场投保,涵盖所有种类的风险,包括完全毁掉的风险。他指出,目前情况还在监控之下,必须等待事态发展。 分析 探测器最坏结果是“消失”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朱毅麟昨日表示: 探测器若没有变轨的话,就飞不到火星的预定轨道上,最坏的结果是在茫茫宇宙中消失。 按现在的情况分析,俄方并非无计可施。 “主发动机对调整轨道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主发动机故障,有备用发动机的话也可以开启。此外,还可以利用姿态控制发动机进行调整。”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徐博明介绍: 火星阴影区无太阳能量,温度低于零下 200 ℃“萤火”最大风险是“冻死” 就算萤火一号能顺利抵达火星轨道,其挑战之一来自于 7 个长达 8.8 个小时的火星阴影,在此期间探测器将得不到太阳能量,环境温度低于零下 200 ℃,只能让部分部件进入休眠状态, “这种环境下,萤火一号随时面临“冻死”的危险”。萤火一号一旦冻死,即使通电也活不过来。不过,萤火一号已采取了相关应对措施。一是蓄电池容量较大,放电的能力足够使其在休眠时运行;二就是将耗电较大的单机关闭,进入休眠状态;三是材料方面,保证抵抗零下 200 ℃的低温。 其次,超远距离会带来信号衰减和传输延时等困难。即使和国外地面站联合起来,也只能下载萤火一号获取的 5% 到 10% 的数据。
个人分类: 其它|30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情报分析学的威力
热度 9 Wuyishan 2011-11-10 06:51
情报分析学的威力 武夷山 2002 年,美国佐治亚州大亚特兰大地区 Gwinnet 县的公立中小学系统出现了严重问题。学生成绩普遍一塌糊涂,黑人学生毕业率惨不忍睹。教育行政当局绞尽脑汁所做的一切努力无济于事。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幸好,学校多年来积累了很多学生学业数据,有数据就可以分析。分析结论是意想不到的:“几何 1 类”(在本地,几何 1 类大致是 9 到 10 年级阶段讲授的内容)课程的完成率是学生未来毕业率的最佳预测因子。可是,孩子们本来就对数学头疼,如何改善几何 1 类课程的水平呢?进一步的分析结论更令人震惊:对于学习几何 1 类之前就老是数学不及格的孩子,其 8 年级“创意写作”课程的成绩是其后来通过几何 1 类课程的最佳预测因子。 好了,解决方案呼之欲出。 Gwinnet 县教育当局倾全力加强 8 年级创意写作课的师资力量。结果,学生们这门功课的成绩更好了,后来通过几何 1 类课程的人数增加了,最终毕业率也提高了。 2010 年秋季,该县居然荣获布罗德奖( Broad Prize ),这是表彰学生平均成绩最好或进步最大、穷人后代与富人后代以及黑人后代与白人后代之间学习成绩差距明显缩小的学区的奖项,很难到手的。要知道,从规模上说, Gwinnet 县的公立中小学系统算是美国第 14 大的学区,教职员工有 23 , 000 人,该学区每天由校车运送的学生总人次比当地得尔塔航空公司运送的乘客还要多。这么大的学区,改善学生的平均成绩更加困难。 以上是情报分析学( Analytics )发挥威力的一个典型事例。对此感兴趣的可以阅读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杂志 2011 年冬季号,情报分析学是该期的主打专题。 顺便说一句,以上例子再次说明:语文、数学是基础,一个都不能少! 相关阅读:武夷山,简介一本书――《凭借情报分析学开展竞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504738 。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研究|7675 次阅读|16 个评论
基于GIS的公路横断面地温时空分析方法研究——以青藏公路为例
gisbase 2011-11-9 15:40
对gis应用于地温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欢迎拍砖! 张兴国,基于GIS的公路横断面地温时空分析方法研究——以青藏公路为例,2011年《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第5期发表。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LGT201105005.htm
26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好吧,我承认我以下内容是抄袭的,你敢承认你抄袭么?
热度 1 hulinhdlg 2011-11-9 14:38
五 南渡对宋词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家作品的分析. 第一节宋词发展的过渡期概述 从1127年到1160年左右的这段时间,是宋词发展史上由北宋词向南宋词的过渡期。两方面,从作家队伍来说,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多是由北宋入南宋的词人,如李清照、陈与义、朱敦儒、张元干等。另一方面,从创作来说,也鲜明地体现了过渡期的特点,即这一时期的词人虽然有一定的个性,但更多的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早期的词一般多是婉约词,这显然承接了北宋后期的特点,而后期的词则由于时代的动荡与战乱的影响,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如果说,前一时期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主要关注的是自身的生存方式与价值实现的话,那么这一时期的词则往往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结合在一起,忧伤与愤慨成为最普遍的情绪。而这又开启了下一时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辛派词人的创作。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称这一时期的词是下一时期词的准备阶段。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文学家,作品有词、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是词。 受生活境遇的影响,李清照的词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的词主要表现她作为少女和少妇的生活与情怀。在她的笔下,少女生活是充满欢乐的。有她的两首《如梦令》为证: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两首词均是李清照少女生活的反映,笔调轻松,充满诗意。而少妇之词,则主要抒写离别相思的感受,与少女之作相比,明显多了一分沉重。例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 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主要表现她作为寡妇的身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情调低沉,凄苦悲凉。例如《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等。 无论哪一时期的作品,李清照都能写得独具韵味、真切动人,因此,人们将李清照这种独特的风格称为易安体。易安体的独特之处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以往的婉约词,往往是代言体,即男作者代女子说话,因此,抒发的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女子的情感。李清照则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 李清照《声声慢》分析 寻寻觅觅(2),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3)。乍暖还寒时候(4),最难将息(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6)、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7)。   满地黄花堆积(8),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9)?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10)!梧桐更兼细雨(11),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12),怎一个愁字了得(13)! 这首词被称为词学上成功地动用双声叠韵的创格,这首秋词作于建炎三年,地点在建康。这时北宋已亡,赵明诚在南渡二年死于动乱。她孑然一身,饱经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上无儿无女,晚年块然独处,备尝孤独艰辛。在大难中,一切珍贵文物丧失,她痛定思痛,“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种忧愁已非前二首词那种淡淡的春愁、离愁所比,作者已把个人生活与民族灾难连结在一起了。一种凄苦难堪之情自肺腑中喷薄而出。境界比前期词扩大,情感比以前深沉,成就远远超出了一般女作家和她自己早期的以写“闺情”为主要内容的作品。 李清照《永遇乐 x 落日溶金》分析 【原作】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 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 儿,燃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作品分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流寓临安时所作。上阕写当时的元宵佳节。抒写了丧乱之后的愁苦寂寞的情怀。开头两句,从元霄节傍晚景色着笔,“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说夕阳映在水面上如熔金一般,晚云连成一片好似白璧相合。“落日”、“暮云”本是平常之景,但出之以“熔金”、“合璧”,就显得出日光之红火、云彩之鲜洁。这日光的妍丽,白云的洁净绘出了元霄佳节美景的物点,同时,也暗示了入夜后必然明月高悬,正好欢度佳节。“人在何处”,这一问句承接突然,这是由美景引起的感慨。“人”指词人丈夫赵明诚,此时早已谢世,“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已到,而物是人非,怎不会令人伤感!有人说“人”乃是词人自指,分明身在临安,却反而明知故问,更加反衬出她流落他乡、孤独寂寞之心情来,此可备一说,但终不及指她丈夫顺畅好解。 “染柳烟浓”即“烟染柳浓”之倒文,元霄节在江南已是春回大地的时光,这时细柳抽丝,经暮色烟雾渲染,本是嫩绿的柳丝,现在却绿意颇浓了。“吹笛怨”是说笛子吹出幽怨的《梅花落》曲。梅花开得最早,这时开始凋谢,而笛谱就有《梅花落》,李白就有《听黄鹤楼上吹笛》云: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作者流徙异乡,怀念旧京,见梅之凋落,而思之李诗,故曰“吹梅笛怨”。这句既扣住了江南的节令气候,又渲染了词人愁苦凄清的感情。 这样一来,是不是又有“多少游春意”呢?然而,也许年龄更老,忧患更深了吧,词人这回却产生了另外一种想法:正月十五元霄节,天气本来是好,应该出游;但是,难道天气没有瞬息之变吗,难道老天爷就不会下雨吗?(“次第”,在此是转眼之意,与前面“这次第”意思有别)。这就显示了作者历尽沧桑之后,对于一切都感到变幻莫测,因而顾虑重重的心理状态。作者从良辰美景到风雨凄迷,这一突然变化是由于词人的不幸遭遇引起的。这“风雨”不仅是自然界的风雨,也是政治大风雨,在国难深重之时,金人的笳鼓捣起的腥风血雨,加上南宋政府的不振抗政策,说不定还会招来更残酷的风雨呢,这怎不令词人悲痛万分呢?词人哪有兴致出游?因此,对于一些贵妇人来邀请她去游赏和赋诗饮酒,当然就只能婉言谢绝了。(作者晚年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大不如前,但仍和一些上层人物有交往,绍兴十三年即公元一一四三年,她还曾代亲戚中的一位贵妇人撰《端午帖子词》进献朝廷可证。)这几句,深刻地表现了词人忧时伤世、思念故土的愁苦情怀。 上片写今,写当前的景物和心情,下片从今昔对比中见出盛衰之感来。下片分两层:前六句忆昔,后五句伤今。 开头六句写靖康之耻,词人在闺门内的欢愉生活。“中州盛日”点明是回忆往日;“闺门多暇”是说自己生活闲适有趣。“闺门”本指妇女居住之地,代指妇女,此处自指。作者从上片眼前的景物和心情想到汴京陷落以前的繁华世界。那时,不但社会显得繁荣,自己也很空闲,据《李清照传》记载:“易安性强记,每饭罢,与明诚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几卷、几页、几行,以中否决胜负为饮茶之先后,中即举杯,往往大笑,茶倾覆杯中,反不得饮而起。”“记得偏重三五”是说在一切悠闲快乐的生活中,记得最重视元霄节,因为宋代元霄节是盛大节日。在《宣和遗事》中记载:宋时的灯节是“京师民有似雪浪”,可见人如潮涌的盛况。该书又记述“元夕节物:妇女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只知是一种妇女头饰,形制不详。“簇带”,插戴或装饰。“济楚”,漂亮。“铺翠冠儿”三句,写词人在南渡之前过元霄节的情况:那时她打扮得齐齐整整、漂漂亮亮,兴致勃勃地出游观赏。“铺翠冠儿”写她戴得极其华美,“拈金雪柳”,是当时妇女普遍佩带的过元霄节的装饰品,“簇带”句是说满头插戴得漂亮齐整,这是对前两句打扮的小结。词人在这里工笔刻划当年过节时的精心打扮的情况,表达了对往日和平安乐生活的怀恋之情。 可是如今过节怎样呢?“如今”几句,就对现在过节时的形貌、心情作了真实的描写。“如今憔悴,风鬟雾鬓。”写词人经过颠沛流离、重重忧患之后,已是脸色黄瘦、精神萎顿,头发散乱不堪;而且心情也极为不佳,“帕见夜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说自己懒得夜间出门看灯,只好躲在帘内,听街上人儿说说笑笑而已。从结句中,暗示了词人生活的每况愈下,在汴京住的是官员眷属的深宅大院,如今颠沛江南,丈夫故去,生活拮据,只好住在开门见街的浅门窄户之中,所以,在“帘儿底下”便听得见街上行人往来的欢声笑语。这一句不仅将现在的穷困潦倒与昔日欢乐富足相对比,而且也将自己的愁苦与他人的笑语相对照,更突出了词人的盛衰悲愁之感。 首词通过南渡前后元霄节两种情况的对比,展示生活的巨大变化,反映出作者忧患余生的寂寞心情,也流露出了词人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二)辛弃疾 辛弃疾不是传统的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而是真正具有军事、政治才干的人,因此,他的《稼轩词》也就不是传统的文人词,而是英雄之词。所以,有人评价他的词是"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辛词的特别之处在于,从内容来说,他的词表现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就宋词总体而言,始终是"剪红刻翠"的婉约词占主流,南宋也是如此。辛弃疾的词虽也写离愁别恨,但更多的是表现失路之悲、家国之忧、不平之气、愤懑之情。同时也不乏农村风光、自然景色的描写。与苏轼相比,题材之广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正做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尤其是他将词这种娱乐性的文体与国家、个人的命运紧密结合,使词成为一种抒发"英雄气"的庄重体裁,就比苏轼改革得更为全面、彻底。 从艺术来说,辛词表现了一种十足的大家风范。 首先,辛词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豪放无疑是辛词的主要风格,除此之外,他有的作品秾纤华丽似花间体,如《唐河传》;有的明白通俗如白乐天体,如《玉楼春》;有的轻巧尖新,如《丑奴儿》;有的婉丽清畅,如《念奴娇》;有的缠绵婉约,如《祝英台近》。更有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融合在一起的作品,如《摸鱼儿》。这表现了辛弃疾兼收并蓄的才情与胸怀。 其次,辛词的艺术境界阔大而充满流动感。这主要表现在豪放的情感、阔大的空间、久远的时间、富有力量和阳刚之气的意象等方面。辛弃疾的词往往是站在一个制高点上来描写空间和时间,选取的意象也决非婉约派的兰柳花草,而是富有阳刚之气的意象。例如"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水龙吟》)、"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摸鱼儿》)等。他对空间和时间的描绘使用的数量词往往是百、千、万之类的词语。如"千丈情虹"、"千里玉鸾飞"、"万斛琼粉盖玻璃"、"千古兴亡,百年悲笑"等。这就使辛词具有了一种非同寻常的雄阔之气。 再次,辛词在语言上融会贯通,既从古代各种文体的不同作家作品,如《诗经》、《史记》、《庄子》、《楚辞》、《世说新语》、陶诗、杜诗、韩柳散文中广泛地撷取精华,使词具有典雅之气;同时,又能大胆地吸取民间口语,使词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七八个星外天,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 总之,辛词在内容、风格以及艺术手法上,都能兼收并蓄,因而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辛弃疾是宋代词坛上,苏轼之后的又一座高峰。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字同甫)的一首词。陈亮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他一生不得志,五十多岁才状元及第,第二年就死了。他俩同是被南宋统治集团所排斥、打击的人物。宋淳熙十五年,陈亮与辛弃疾曾经在江西鹅湖商量恢复大计,但是后来他们的计划全都落空了。这首词可能是这次约会前后的作品。 这首词题是“壮词”,前面九句的确可称得上是壮词,但是最后一句使全首词的感情起了变化,使全首词成为悲壮的而不是雄壮的。前面九句是兴高采烈、雄姿英发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幻灭。这是辛弃疾一生政治身世的悲愤,也同样是陈亮的悲愤。 辛弃疾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宗师。在这首词中表现的艺术风格有两方面:一是内容感情的雄壮,它的声调、色彩与婉约派的作品完全不同。二是他这首词结构布局的奇变。一般词分片的作法,大抵是上下片分别写景和抒情,这个词调依谱式应在“沙场秋点兵”句分片。而这首词却把两片内容紧密连在一起,过变不变(过变是第二片的开头)。依它的文义看,这首词的前九句为一意,末了“可怜白发生”一句另为一意。全首词到末了才来一个大转折,并且一转折即结束,文笔很是矫健有力。前九句写军容写雄心都是想象之辞。末句却是现实情况,以末了一句否定了前面的九句,以末了五字否定前面的几十个字。前九句写的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样的结构不但宋词中少有,在古代诗文中也很少见。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但是辛弃疾运用这样的艺术手法,不是故意卖弄技巧、追求新奇,这种表达手法正密切结合他的生活感情、政治遭遇。由于他的恢复大志难以实现,心头百感喷薄而出,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规,这决不是一般只讲究文学形式的作家所能做到的。 六 红楼梦是不是作者自道身世的作品,请详细说明 1.是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辽宁辽阳(一说河北丰润),祖先原为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包衣”系满语音译,意思是家奴)。 曹雪芹上祖曹振彦,原是明代驻守辽东的下级军官,大约于天命六年后进攻下辽阳时归附的。曹振彦在明金战争以及入关后平姜壤之叛的战争中立过功,历任山西吉州知州、浙江盐法道等官职。曹家的发迹,实是从曹振彦开始的。 曹振彦之媳,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之妻孙氏,当了康熙皇帝的保姆。康熙二年,曹玺担任江宁织造之职,前后共21年,最后病故在江宁织造任上。曹玺死后,康熙命其子曹寅任苏州织造,后有继任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等职。曹寅和康熙自幼便有深厚的友谊,康熙五岁受书时,曹寅就是伴读,后曹寅又选授銮仪卫事,侍康熙左右,两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曹寅一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曹寅的两个女儿,都被选作王妃。康熙六次南巡,有五次都以曹家的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后四次是在曹寅任职期间内,可见当时曹家的显赫以及和康熙帝关系之亲密。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能诗善文,兼擅词曲,又是个有名的藏书家,曾主持《全唐诗》和《佩文韵府》的刊刻。这样的家庭传统对培养曹雪芹的文艺才能起了良好作用。曹寅死后,康熙命他儿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曹颙上任后三年后病故。康熙有特命曹寅胞弟曹荃之子曹頫过继曹寅并继任织造之职,曹家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江宁织造之职共60余年。 雍正上台后,先从曹頫舅舅李煦开刀,抄了他的家,接着又发落到黑龙江最荒远苦寒之地,冻饿折磨致死。雍正五年,曹頫因“骚扰驿站”被捕,复以“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以及“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企图隐蔽”被革职抄家。曹頫入狱,并被“枷号”,曹家遂移居北京。据史料记载,曹家半在京曾居住“蒜市口十七间半”房屋。 曹雪芹一说是曹颙的遗腹子,另有一说是曹頫的儿子。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四年已未(1715年),另说是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出生在南京,曹雪芹在全家被抄后,迁回北京时年纪尚幼,按生于已未说是13岁。曹家回北京后的具体情况,文献绝少记载,不过曹家自抄家后,家道急剧败落确是千真万确的。到了乾隆初年,曹家似乎又遭另一次更大祸变,从此就一败涂地了。 曹雪芹一生正好经历的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13岁前曾经在南京过了一段“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生活,13岁迁居北京以后,据红学家考证,初在宗学工作了工作了一个时期,这时他结识了敦敏敦城兄弟。乾隆十五年左右迁居北京西郊黄叶村(现为曹雪芹纪念馆),“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贫病无医,又加上幼子夭折,生活更加悲凉。他由贵族上层一下跌入社会底层的巨大变化中,饱尝了世态炎凉。生活上的困顿并没有消磨曹雪芹的志气,相反更促使他嗜酒狂狷,对现实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态度。 曹雪芹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的传世名著《红楼梦》,这本书创作过程十分艰苦。在小说第一回里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减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没有完成稿,就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就在贫病交迫中搁笔长逝了。曹雪芹逝世年份在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1763年);另有一说认为他死于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1764年),还有一说认为他死于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岁首(1764年初春)。曹雪芹死后,只留下“琴剑在壁”、“新妇飘零”,几个好友草草埋葬了这位伟大的作家。 曹雪芹《红楼梦》的未完成稿题名《石头记》,基本定稿只有八十回。八十回后一些稿子,不及整理便已“迷失”。这八十回开始在为数很少的朋友中传阅,凡三十年之久。到了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鹗第一次以活字版排印出版,已是一百二十回,书名亦由《石头记》改为《红楼梦》。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成的。 高鹗根据《石头记》线索,把宝、黛爱情写成悲剧结局,使小说成了一部结构完整、故事首尾齐全的文学巨著,从此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续作里,有的篇章和段落写得很精彩生动,如黛玉之死。但就总的思想艺术来说,和原著还有相当的距离。有些人物性格走了样,有些情节的处理显然背离了原著精神,如贾府复兴、兰桂齐芳的描写等。 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曹雪芹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称赞说:“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但他的诗仅存题敦诚《琵琶行传奇》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时。”可见他画石头时寄托了胸中郁积着的不平之气。曹雪芹的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曹雪芹的《红楼梦》世人皆知,而他的另一著作《废艺斋集稿》,是一部记载我国工艺技术的作品,故只在爱好技艺的圈内人中流传。曹雪芹在这部书中打破了中国文人对“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陈旧观念,详细记载了金石、风筝、编织、印染、烹调、园林设计等八项工艺艺程,目的是为了让残疾人能够以之养身,弥补先天、后天的不足。曹雪芹曾热心教会残疾人于叔度扎糊风筝,助他以此业养家。他在《南鸢北鹞考工志》自序中道:是岁除夕,老于冒雪而来,鸭酒鲜蔬,满载驴背,喜极而告日:“不想三五风筝,竟获重酬;所得共享之……”这不仅反映了曹雪芹与子叔度的友谊,更反映了曹雪芹扶弱济困、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怀。 《红楼梦》是曹雪芹的忧愤之作,呕心沥血之作。作者在自己生活体验的基础上,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中心,通过对一个典型的封建贵族大家庭日常生活的真实描绘和深刻解剖,揭示出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和丑恶的面貌,表现了深广的历史内容。《红楼梦》是时代的产物,它反映了时代的矛盾,时代的痛苦,时代的思考和憧憬。《红楼梦》又是曹雪芹天才的艺术创造,其间包孕着他在生活中产生的强烈的爱和恨,以及充满血肉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书中处处可见他把原生活提炼、构思、加工、创造为艺术精品的刻苦匠心。 2.确实作者“曹雪芹”存在其中,我总结以前的一些东西简单说下:一般认为:曹雪芹,姓曹,名沾,字梦阮,祖上任江宁织造,后曹家败落,曹雪芹著红楼梦一书。 据考证,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是当时的四个“织造府”,曹家是江宁织造,剩下是:苏州、杭州还个什么织造,共4个,世代联姻,其中根据李煦家谱,总结其他,总结:贾宝玉是曹雪芹,贾母即李氏,即李煦之妹,李煦有子一曰李鼎,二曰李鼐,红楼梦中史公(即李煦)之二子:史鼎与史鼐,有一女名曰李香玉,对应书中“史湘云”(李对史,香玉和湘云只差一个韵母),书中所写贾府是个武将世家,现实中曹家也是以武起家,曹雪芹父是过继给他爷爷的,书中家政与贾母之间可看出微妙关系,贾赫的原型早亡,所以虽然它是长子,但荣国府却是贾政管理,正是如此,按书中批注,元妃省亲是对应“接驾”(皇帝曾经到过江宁织造府)。脂砚斋多次夹批“实像阿凤”看出书中王熙凤确有其人,脂砚斋好像是18回有批注说作者写的就是他们小时候的事情,又一次证明,确实如此。 《甲戌脂砚斋抄阅再评石头记》即“甲戌本”红楼梦中《凡例》写到作者托言: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之女子……这里作者自己写了,是念及当日,定为自传,细读《凡例》还有别的证据,另外可看下《舒元炜序》和《戚廖生序》
3848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晚将要考试,先把资料贴上
hulinhdlg 2011-11-9 14:34
三 世说新语中最喜欢的人物是什么?结合其所处时代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 阮籍: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北朝时南朝宋宗室刘义庆聘请文士集体纂辑而成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这本书采集前代趣闻轶事,共分三十六门。其中所涉及到的重要人物不下五六百人,上至帝王卿相,达官贵人,下至士庶僧徒,平民百姓。因书中记叙的大多是上流士人的言行举止,所以此书被人们称为当时知识分子的教科书。在众多的士人中,名冠竹林七贤之首的阮籍,颇能代表当时部分士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 阮籍(公元210-263),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他生活的时代,正是魏晋易代之际。当时代表士族大地主利益的司马氏,在逐渐掌握魏国的军政大权之后,与曹魏集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政权的斗争。在这样的时代中,阮籍表现了一种特异的生活态度。世说新语中有关阮籍的条目共有28条,而归在任诞这一门的条目就有十条,占了他事迹的三分之一还要多。由此可大概看出世说新语对阮籍形象的描述是定位在任诞之上的。他的任诞表现为不拘礼法,饮酒昏酣。世说新语中说阮籍不愿当官,可听说了步兵校尉中藏有酒,于是就请求去当步兵校尉,近水楼台,痛快的饮酒,以致于被人在竹林七贤论中谣传为在步兵校尉厨中大醉而死。外表的任诞旷达,放浪形骸只是阮籍内心情感的一种异样外化。他绝非是一个快乐无忧,寻欢觅乐的浪子。仔细深入的挖掘,我们可以看出忧郁,痛苦时时在煎熬着他的心灵。阮籍是在借酒浇愁。在当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魏政权岌岌可危的形势下,文人们稍不小心就会招致杀身之祸。不长时间之前,孔融,杨修都已经以为持不同政见而被杀害,这些鲜红的血渍仍然使众多的文人们触目惊心。何去何从,如何选择政治生活道路是和各个政治派系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文人们面临的严峻考验。阮籍选择了远避政治,全身远祸。但是在阮籍的内心深处,一团炽热的火焰在燃烧。表面上的率意而为,不崇礼法,行为怪诞,而骨子里,他是多么的信儒重礼,至情至性!他所追求的是内在精神的真诚信仰,至高无上,而不是外在形式。这种从骨子里透露出真诚的人怎么可能在天下大乱之时对世事心如死灰,无动于衷呢?对于威势日上,炙手可热的司马氏政权,他其实是持不合作,甚至是反对的态度的。他的不愿做官,不愿和司马死联姻都很清楚的说明了这一点。不合作与对抗是必要地,然而大胆直露地和司马氏政权交锋,有无异于以卵击石,阮籍处于一种朝不保夕,如履薄冰的生活环境之中,横祸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飞来。为了保存实力,阮籍采取了小心谨慎的生活态度。阮籍说话模棱两可,从不议论别人的是非过失。这样无法,不能自由说话的谨慎生活给阮籍带来了多么大的内心痛苦。从他的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忧思独伤这样悲哀沉痛的文字。心中的痛苦是这样的如海洋沉郁广阔,无法排遣,阮籍常常独驾小车茫无目的出行,车子走到路的尽头无路可走,他就放声大哭,哭罢返回。这种口不能言的窒息生活使阮籍陷入了如此深重的痛苦之中,一个是非鲜明,情感饱满的人又满肚子话要说,却只能讲畅所欲言化作满胸块磊。长期抑郁的精神苦恼,如果不经发泄势必如洪水一样,蓄满则溢,酿成大祸。所以,放诞的行为就被阮籍所采取,一放诞古怪的行为作为不满情绪的发泄口和遮盖衣。这样对政治不满意的危险行为就被转换成一种弘人生活习性的放诞,而他这种放诞的行为方式又曲折的反应了他内心的反抗以及被压抑的痛苦。正因为内心有着那样强烈的痛苦,他才会呈现出那样放诞的外表。阮籍的形象是那个时代一部分士人的典型代表看,一个个性强烈,满溢真情真性而又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人生活得如此悲痛而无奈,欲呐喊而力渺,欲抗争而无奈,只能通过变相的方式曲折反映出来,这是那个特定时代中人生的悲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的狂狷,放达,任诞的形象才折射出光辉的异彩。 嵇康: 世说新语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较早而重要的笔记体小说,是一部反映魏晋风流的故事集。通过潇洒风流的名士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魏晋士人的狂狷,任诞等诸种骇俗之举,更是这其中浸渍的那个时代文人的无奈,悲哀,苦痛和血泪。嵇康是当时魏晋名士的代表。他们惊世骇俗,天马行空的思想,特立独行,自由奔放的个性,是对魏晋风度的最好诠释。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这种复杂的情形成就了后人所声誉和向往的魏晋风度。魏晋人士的狂傲任诞,落拓不羁不仅仅是一种风度,更是他们向假礼教和黑暗现实发出的愤激反抗。他们痛心于明教的堕落,从而对礼法采取了排斥的态度,喊出了礼岂为我辈设也越名教而任自然地响亮口号,转而追求情性之真。人在世间漂泊,生命无根却有八面来风,只有坚守对自我的期许,才能证明生命确认是高贵的。嵇康临死弹琴展现了一个优美的姿态,它表达了对世间的邪恶与强暴的藐视,对人格完美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一往情深。在嵇康身上,至始至终有一种优雅与从容。嵇康博极群书,尤喜老庄,并且公开宣称老子,庄周,吾之师也。这也是身处当时特定政治环境之下而采取的一种策略。他再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表白自己"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他为自己设计的人生道路则是“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新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显然是他对当时风波不定的政治气候的深刻认识之后,从老,庄哲学中汲取了向慕自由,不羡荣名思想营养之后而作出的人生选择。然而,我们又从他的养生论中认识到他热爱人生的另一面。他喜欢服用“五石散”,追求长生久视,因而主张的养生之法是静心怡性与服食良药的结合。他认为应当做到不营名位以保神,不贪厚味以全身,把心里修养和生理锻炼结合起来。但嵇康是一个锋芒难掩之士,任侠尚气,嫉恶如仇。而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自然石对儒家的礼法思想和伦理道德的挑战,加之嵇康缺乏阮籍那样的处世之法,有意无意的得罪司马死集团中的权贵,司马氏集团终于选择了吕安事件把嵇康逮捕下狱,予以迫害。当嵇康被捕之后,引起了朝野的广泛关注。当时京城太学生3000多人,集体上书请愿,请求宽免嵇康,并且要拜嵇康为师。更有不少的名士向朝廷表示抗议,愿意跟随嵇康入狱。朝野舆论的支持,原本是向司马氏集团施加影响,以免宽免嵇康,谁知适得其反,倒使司马氏进一步认识到嵇康的声望及危害。作为一代名流,魏晋风度之翘楚的嵇康,就这样惨死在司马氏的屠刀之下。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都有些接近的阮籍和嵇康,生活的时代也是大体重合的,两人的结局却有很大的差异。这原因当时是十分复杂的,鲁迅先生的一段话不乏真知灼见“后来阮籍竟做到口不臧否人物的地步,嵇康却全不改变。结果阮得终其天年,而嵇康竟丧于司马氏之手。这大概是因为吃药和吃酒之分的缘故吃药可以成仙,仙是可以骄视俗人的,饮酒不会成仙,所以敷衍人事”
33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我们悲痛地为儿子喊一声冤吧!
热度 19 Wuyishan 2011-11-7 22:26
让我们悲痛地为儿子喊一声冤吧! 陆明莹 王国裕 网友szgzh1954 2011-11-5 的跟帖击中了我们心底的痛楚:--------- “欣义生在中国长在英国,他不但长期接受英国法律法规的教育和浸染,也不断接受来自父母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灌输,他懂得为人要诚信,他遵守诚信待人的准则。正因为此,他死不瞑目:“泰州,父亲的故乡,怎么会这样?!我踏上泰州故土才3个小时,我进天德湖公园才不到一个小时就落入死亡陷阱,我满腹的惊恐、冤屈无法告诉父母,应该由诚信来帮我说话啊!怎么在这里见不到诚信了呢?” ---------------- 欣义遇难后,我们隐忍自己的悲伤,进行了反复的调查与分析,不为别的,只是想尽一切可能去解读他的离开,这是我们能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了。任何一个有良知、有血有肉的人都清楚,对深爱欣义的人而言,每一次的面对都是揪心的痛楚与牵动,可是我们除了坚持别无选择。 根据我们所了解的事实和相关分析,欣义——是被动地、无选择地被引导到危险境地而发生意外的,他死得很冤、他死不瞑目。在欣义5.7的日子里,让我们悲痛地为儿子喊一声冤吧! 欣义出事的黄石假山景点并不是他的目的地。这个假山隐藏在天德湖公园的镇江园内。 当天我们从公园东门进来,一路去过盐城园、泰州园、一直到镇江园门口并没有看到黄石假山。镇江园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农家小院的格调,其入口是传统的农家小院的两扇门,并没有任何有假山景点的提示和迹象,而游人进门后,往左唯一的小道引导游人到阶梯路,而这条阶梯路总长不过20米,高度上升约5米左右,但到顶部却是断路(必须原路返回),顶部几块平台面积不大,只能容纳几个人,没有围栏,没有警告提示,致命的是平台下是一个很深的沟,落差达9米以上,而沿阶梯路上来的游客是想不到有这样的危险等着他们的。 欣义就这样被引导到危险境地, 这时他想退回去已经不可能了! 当你了解了这个景点设计和路线安排, 你能够责怪欣义不小心吗?也许当时人多他还在努力避让别人,也许他还帮助了别人,或者他是被人碰撞落下…… 所有这一切我们仍不得而知,所有这一切如果平台上有护栏就能避免。 而这个景点和路线是人为安排的!我们不明白人工景点为何设计得如此凶险和诡蔽。这样的景点设计和路线是在引导着游客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危险。还要提及公园其它的障眼法:公园遍布紧急呼救机,包括在镇江园门外就有,而这些救命的紧急呼救机都是摆设、是不工作的。公园有医务室却没有医生。 弄虚作假,麻痹和欺骗游客的直接后果是使游客在不知不觉中面临危险而毫无觉察。 公园对游人的安全和生命极不尊重。而且欣义摔下后公园未有任何救治! 因此公园存在欺骗和故意致人于死地的成分,这比一般的意外事故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 - 期望懂法律的网友给以分析和指教。 在欣义5.7的日子里,让我们真诚地为儿子喊一声冤吧!请你原谅我一时的无力,让你等了那么久还没有得到应有的答复。但是我们必然不忍心就此罢休,让你的血白白地流去,我们仍在努力地期待着、呼吁着、奔走着——依然期待有知情的目击者勇敢地站出来为你说明真相;期待相关部门能够不违背良心与诚信,为你的不幸承担责任,也很期待有懂得法律的热心网友能够给我们一些意见和帮助,所有的一切我们都将不胜感激…… 相关阅读 1 、  26 岁的生命突然消逝了,不需要个说法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495068 ) 2 、有其子,必有其父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495631 ) 3 、我们为何要个说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495985 ) 4、陆欣义名字的来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497471 5、转发张红升博友的评论:为逝者和生者辩(标题是我加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499451 6、(代发)一个谜团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497784 ,
个人分类: 鼓与呼|6207 次阅读|23 个评论
[转载]完整版Ptraj分析脚本:一网打尽Protein-Protein/DNA/RNA氢键分析
momoqianxing 2011-11-7 18:45
http://www.mdbbs.org/viewthread.php?tid=34491amp;extra=page%3D1amp;page=1
个人分类: 分子模拟|35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时间与频率是什么关系呢?
热度 1 huozhenhua 2011-11-7 08:42
时间是一个什么概念? 个人认为从信号分析角度看,时间是一种特殊的连续一维信号。 而频率是对时间的一种转换 周期信号中通常认为时间与频率互为倒数关系,即单分量信号,可以用瞬时频率的描述, 。 一般认为周期信号本身不携带信息,只能作为载波为信号提供载体。而携带信息的信号,是随机的非平稳信号。 分析这种随机信号问题遇到了挑战,首先是时频关系如何确定,其次是时频变换方法的研究。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8479 次阅读|1 个评论
李光耀患周围感觉神经病 国际研究文献分析 1950-2011年
xupeiyang 2011-11-7 08:38
许博主原创博文 李光耀两年前患上外围感觉神经病变。 他的女儿国立脑神经医学院院长李玮玲医生也有这个疾病。 信息分析平坦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1xlirsd37cw45IcIlI0 分析用词 sensory peripheral neuropathy 分析结果 12,058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文献年代分布 1 2 3 Top Years Publications ‍ 2008 632 ‍ 2010 614 ‍ 2009 611 ‍ 2007 567 ‍ 2004 541 ‍ 2005 528 ‍ 2006 520 ‍ 2003 491 ‍ 2001 490 ‍ 2002 467 ‍ 1999 437 ‍ 1998 431 ‍ 2000 430 ‍ 2011 409 ‍ 1996 373 ‍ 1995 355 ‍ 1994 345 ‍ 1997 342 ‍ 1992 320 ‍ 1993 298 1 2 3 文献国家地区分布 1 2 3 ... 6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 USA 2,607 ‍ Japan 996 ‍ United Kingdom 811 ‍ Italy 636 ‍ Germany 544 ‍ France 528 ‍ Netherlands 346 ‍ Canada 310 ‍ Spain 239 ‍ Australia 213 ‍ Sweden 205 ‍ Turkey 170 ‍ China 163 ‍ India 140 ‍ Taiwan 131 ‍ Switzerland 128 ‍ Brazil 127 ‍ Israel 121 ‍ Denmark 117 ‍ Belgium 113 1 2 3 ... 6 文献城市分布 1 2 3 ... 53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 London 379 ‍ New York City 191 ‍ Paris 181 ‍ Boston 163 ‍ Baltimore 142 ‍ Tokyo 136 ‍ Milan 122 ‍ Rochester, MN, USA 121 ‍ Ann Arbor 101 ‍ Rome 97 ‍ Taipei 83 ‍ Sydney 81 ‍ Manchester, United Kingdom 72 ‍ Barcelona 71 ‍ Amsterdam 71 ‍ Philadelphia 70 ‍ Utrecht, Netherlands 66 ‍ Toronto 63 ‍ Montreal 61 ‍ San Diego 61 1 2 3 ... 53 文献期刊分布 1 2 3 ... 97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 Muscle Nerve 461 ‍ Neurology 422 ‍ J Neurol Neurosur Ps 246 ‍ Rinsho Shinkeigaku 243 ‍ J Neurol Sci 235 ‍ Pain 235 ‍ J Neurol 170 ‍ Brain 169 ‍ Rev Neurol-france 144 ‍ Electromyogr Clin Neurophysiol 137 ‍ Ann Neurol 136 ‍ Diabetes Care 135 ‍ Acta Neurol Scand 134 ‍ Arch Phys Med Rehab 131 ‍ Clin Neurophysiol 98 ‍ Arch Neurol-chicago 98 ‍ Acta Neuropathol 94 ‍ Exp Neurol 92 ‍ J Hand Surg-am 89 ‍ J Peripher Nerv Syst 86 1 2 3 ... 97 文献研究主题分布 1 2 3 ... 747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Humans 10,307 ‍ Patients 7,041 ‍ Adult 5,577 ‍ Middle Aged 5,183 ‍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4,306 ‍ Neural Conduction 3,566 ‍ Aged 3,206 ‍ Syndrome 2,940 ‍ Peripheral Nerves 2,656 ‍ Diagnosis 2,349 ‍ Axons 2,239 ‍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2,239 ‍ Animals 2,173 ‍ axon 2,141 ‍ Polyneuropathies 1,935 ‍ Muscles 1,889 ‍ Neurons 1,721 ‍ Adolescent 1,628 ‍ Diabetic Neuropathies 1,575 ‍ Neurons, Afferent 1,461 1 2 3 ... 747 文献作者分布 1 2 3 ... 1748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 Dyck P 84 ‍ Timmerman V 64 ‍ Sobue G 55 ‍ Ohnishi A 54 ‍ De Jonghe P 50 ‍ Thomas P 48 ‍ McArthur J 45 ‍ Van Broeckhoven C 45 ‍ Anand P 42 ‍ Cornblath D 42 ‍ Boulton A 41 ‍ Bouche P 41 ‍ Neundrfer B 40 ‍ Léger J 38 ‍ Dellon A 38 ‍ Low P 35 ‍ Nicholson G 34 ‍ King R 34 ‍ Zochodne D 33 ‍ Brice A 33 1 2 3 ... 1748 李光耀两年前患上外围感觉神经病变 国立脑神经医学院院长李玮玲医生今天在《星期天时报》个人专栏中透露,父亲李光耀两年前在86岁时被诊断患上外围感觉神经病变(sensory peripheral neuropathy),导致他走路不稳。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1/11/lhwb111106.shtml 身材高者外周感觉神经病变危险增加 本篇文章来自A href='http://www.100md.com'百拇医药网/a 原文链接: 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6/11/23/29/75/25.htm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71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经济物理还没形成一个系统理论和学科?
热度 4 yanghualei 2011-11-7 08:38
为什么经济物理还没有形成一个理论?类比二十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形成,首先社会经济学中变量的数据杂音太多,而 涉及经济学基本问题的变量的具体关系没有在理论上和经验上揭露出来。这源于经济物理学家缺乏对经济机制和经济变量的本质性考察,主要着眼唯象的经验的揭示和解释;经济学家主要着眼计量的回归和检验分析,缺乏数理分析 。并且其两有趋同的趋势,都放弃对经济学机制和基本概念的探究,而着眼对数据的挖掘。 但不论是经济学家还是经济物理学家的数据挖掘,所产生的命题,都会 因为在社会系统中获取的变量杂音太多,而有待于进一步推究,这源于黄吉平老师所说:“社会系统中缺乏可控的实验 ”。张翼成老师和汪秉宏老师所推崇的计算机模拟,是否能否解决黄老师的问题,还有待遇进一步验证。但从如今来来,至少数学和计算机语言没有人类的行为语言那么智能化,同时计算机模拟缺乏行为法则类集的扩充。故计算机和实验还只能逼近和拟合,还不能切合。 那怎么去除社会系统数据的噪音?首先想到就是斯坦利和周炜星老师所推崇的统计法则,因为平均可使得误差中和。但仔细想想,还是有点问题,因为人的行为好像又不完全随机,同时平均为什么不是使得误差放大呢?这就想起非线性科学,而 非线性科学在某种程度适应于大系统或者交互作用大于独立作用的系统,同时非线性科学,在理论上使得行为长期预测的失效。 总之,在构建经济物理学的过程中, 不但注重社会系统简单性(自然性), 利用靠自然科学发展起来的理论、工具以及方法(可控实验、统计物理、非线性科学以及近代数学等)。还要 注重社会系统自身的特性,即经济系统需要数学,但不一定是现代的数学 ; 经济系统需要实验,但不一定是现在的实验 ;故该是经济社会系统为数学和实验立法的时候了。
个人分类: 交叉科学|3684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维生素D摄入较少者大肠癌发病风险高
xuxiaxx 2011-11-7 08:3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马延磊博士在秦环龙教授指导下,发现了维生素D与结直肠癌风险间的关系,为维生素D在预防大肠癌发病风险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充足的证据。该研究论文日前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上。   上海六院普外科科研人员系统综述了18个前瞻性临床研究,共包含100万例病例,分别分析其维生素D的摄入水平、维生素D的血液转化物25(OH)D血液表达水平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维生素D摄入量较多或者血液中活性25(OH)D表达水平较高的人群,患大肠癌的概率比较低。维生素D摄入量较少的人群较维生素D摄入量较多的人群,大肠癌的发病率增加了67%。血液中25(OH)D表达水平较低的人群较血液中25(OH)D表达较高的人群,患大肠癌的风险增加了33%。据分析,血清中25(OH)D表达水平每增加10毫微克/毫升,大肠癌的相对发病风险将降低74%。   有资料表明,近1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成年人和许多儿童摄入维生素D的水平及循环血液中维生素D转化物25(OH)D表达水平存在严重不足。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肠外肠内营养研究室主任秦环龙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科研人员正在进一步探究维生素D在肠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可以使肠道肿瘤的数量减少和体积减小,潜在的分子机制可能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时DNA合成受抑制,致使肠上皮细胞一种保护性蛋白——β-儿茶素在细胞中的构建被破坏。   秦环龙教授提醒公众,日常饮食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等。维生素D可由人体合成制造,需多晒太阳,接受紫外线照射等。(记者胡德荣) 来源:健康报网
96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下人为什么劈腿
热度 6 pingcn 2011-11-6 09:26
人们所歌颂的“一心一意”“至死不渝”的爱情,通常只出现在文学作品里。 生活中,还是三心二意、“争二保一、发展三四五六七”的爱情,比较多些。 甚至连“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作者,都并不像他诗里写得那么专情。 那么,为什么?要么自己劈腿,要么被劈腿?为什么就不能专注一点、“好好的”呢?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下—— 1.个人对感情的期望很高,某一个人满足不了TA对感情的所有期待,于是只好在几个人身上“取长补短”“凑合”了。 2.个人没有安全感,需要时不时向不同的人去寻求安全感。或者需要的温暖太多,只好找多个热源。 3.个人自信不足。在事业方面努力又需要很多时间精力水平,而需要通过“征服”多个异性来证明自己的魅力,则相对容易些。 4.猎奇心理。生活好安逸呀,好无聊啊,于是通过劈腿,给生活找点乐子,增加点新鲜感、刺激的感觉。 5.报复心理。发现对方劈腿了,所以自己为了报复对方,也劈腿。 6.……暂时就想到以上这些…… 据说爱因斯坦有很多个情人,也有人说,因为人家智商高,所以才有那么多情人还能“安排好日程” 不知道现代社会里,是不是有些人,为了证明自己智商高,所以,向爱因斯坦他老人家看齐,玩劈腿? 以上纯属自娱自乐,属于健脑软体操,不专业,木有参考文献,不喜欢的请绕行。
96 次阅读|23 个评论
为什么EP 的研究总是着眼于复杂和定量数学?
热度 2 yanghualei 2011-11-6 08:44
为什么现代 经济物理研究总是忽视简单性( BertrandM.Roehner , 2010 ),而这种对简单性的偏好以及分析方法的采用,在历史上极大的促进了物理和化学的发展 ,这样是做事极其危险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经济和经济物理越走越远的原因之一。 Throughthisexamplewewishtopointoutthatifwegiveuptryingtodecomposecomplicatedphenomenaintosimplersub-moduleswelosemuchofourabilitytogetarealinsight.Anevenmoreseriousconsequenceisthatthemodelsofcomplicated phenomenacannolongerserveasbasicbricks.Suchcomplexmodelsarejusttoospecifictobetransposedelsewhere. Sowelosetheabilitytobuildscienceasamodularstructurewhichgrowsinacumulativeway. 为什么直接研究复杂,因为有计算机可以处理复杂,故不需要研究简单 ? 现在对复杂性的偏好,已经使得原本可以简单化的问题,还是采取复杂的处理方式,杀鸡用牛刀不说,更重要其影响学科基础的构建。并且 对于复杂性的研究对象,只能适合那些不能分解的现象,但是不是万物都能分解,这是哲学和数学上的问题。 Inshort,eventhoughcomputersarefantastictoolsinmanyfields(e.g.engineeringordataprocessing)theyleadphysicists toneglectthevitaltaskofsimplifyingthephenomenathattheywishtounderstand.Sadly,theprevailingimpressionisthat thisnewsoftmatterphysicsneglectedorthrewawaytherequirementofsimplicitywhichforcenturieshadbeen anessentialbeaconinphysicalresearch.Wewillexplainwhy.Beforewebeginthisreviewawordofcautionisinorder. 经济物理要在经济学中寻找社会逻辑这个维度 , 如 冯诺依曼( JohnvonNeumann )提倡社会经济学中要运用数学,但这种数学并不一定和以前的数学相同 。同时要考察在社会经济层次上所涌现的新法则。 Obviously,inthelimitsofafairlyshortpaperitwasimpossibletodojusticetothemanybooksandarticleswhichcontributed tothegrowthofeconophysics.Mostofthecitationswillservetoillustratespecificevents,attempts,trendsorideasthat Iwishtoexplain.Thisisafairlypersonalaccount.Ididnottrytogiveanobjectivenarrativeandapologizeinadvanceto alltheeconophysicistswhosework,howeverimportant,wasnotexplicitlymentioned. 寻找两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学科的发展趋势,这是肯定的。而经济物理学要从演化的角度研究,寻找事件在现象和法则上的统一,才有出路,否则无法寻找到两个学科共同的理论基础。总之, 我提倡对经济物理的研究,应该考虑社会系统的简单性(自然性)这个维度,同时用类似适合社会经济系统的非定量数学(社会性)之类的工具。
个人分类: 交叉科学|3136 次阅读|4 个评论
基于变形分析的有限单元法
热度 1 prjqtj 2011-11-6 00:41
有限 元法有坚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因此形成了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传统的有限元法是作为解弹性力学问题的数值方法。有限元法更可以作为固体 / 结构和流体的分析方法,针对一个具体的结构问题,而不是抽象成理想的弹性力学问题进行分析。 所以,在传统的有限元法的基础上,现给出基于变形分析的有限单元法 (Deformation base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DB FEM) 。 DB FEM 是根据弹塑性理论的结构变形分析、构造插值函数或扩展形式的基函数、构造单元的势能函数并按能量原理建立基本方程。 一般固体 / 结构因几何形状、边界条件和荷载类型总是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特殊情况下才处于简单应力状态,而简单应力状态是出于便于分析的一种假定。通常,梁、板、壳及结构的组合是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 如空间梁 - 柱体系,必存在着拉、压、弯、剪、扭转的影响,梁 - 柱中任意一点的响应 (a) 其中: 为在单向或平面或空间作用下产生的一维或二维或三维响应; 为在弯矩作用下产生的横向弯曲响应; 为因 横向剪切而影响截面抗弯模量而对弯曲响应的修正; 为 剪力 产生的响应; 为梁柱因轴向力二次效应产生的响应; 为圣维南扭转产生的响应; 为薄壁杆约束扭转引起的响应。 如果能给出式 (a) 所示的内力响应,那么可以建立平衡方程,但事实上是非常困难的,而给出任意一点的位移响应却是可能的。 在 DB FEM 中,根据梁 - 柱的应力状态并按照弹性阶段 Bernoulli -Euler 假定或塑性阶段的修正的 Bernoulli -Euler 假定,确定式 (a) 中梁 - 柱任意一点的因拉、压、弯、剪、扭转以及二阶效应而产生的位移,并对位移进行叠加。与此同时,建立梁 - 柱中任意一点位移与其中性轴所表示的弹性系之间的几何关系。接着,选择独立自由度和广义自由度,构造代表单元弹性系变形的位移插值函数或扩展形式的基函数,给出梁 - 柱单元中任意一点的应变及虚应变,按照势能驻值原理或虚功原理,即得考虑耦合效应的精确的有限元基本方程。 变形关系的建立和插值函数的选择就是固体和结构分析的 DB FEM 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同的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固体 / 结构或结构不同的性状,即可得到不同问题的单元刚度矩阵,实现复杂结构的精确分析。 毫无疑问,如果忽略一些效应影响,那么分析模型可以得到,最后简化为传统的梁 - 柱模型。在固体和结构分析理论及其有限单元法书中给出的分析模型和算法大部分在程序系统 AADS 中实现。 钱 若军 袁行飞 11-10-26
3125 次阅读|1 个评论
慢慢就变了
热度 8 pingcn 2011-11-5 14:55
大约10年前,我觉得,做研究是:感兴趣--查资料--申请课题--深入研究…… 在5年前到前不久,变成了:有个课题--去查资料--让自己感兴趣--深入研究…… 不久前,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太轻松”的地方,如果没啥追求,每天只要签到、混日子就行。 这么年纪轻轻的,就开始“养老”,心里,还是有点惴惴、恐慌的。 想做点什么。 想到了自己曾经的理想(or梦想),于是想,如果我想做科研,那么,应该是这样的吧—— 想个问题--查资料--分析--写申请--研究…… 给领导汇报时候,被温柔地打击—— “有想法是好的,但是,你要考虑一下条件、可行性。” 可是,某些东西,我还是感兴趣啊;可是,我还是不甘心不到30就开始过得像退休了的人啊。 于是,自顾自的查资料、整理想法。 心里暗暗想,也许说不定有可能,我可以这样—— 某个地方提供的条件不能让我尝试、实现想法,我向外看,找一个可以让我尝试、实现我想法的地方? 从前还想着,到一个地方了,就踏踏实实,好好干,怎样怎样。 可是,可是,可是,让那些好不容易才想好的想法夭折,我舍不得啊……、 昨天看了一个关于“忠诚”的电视剧。 心里有一些感慨。 从前,受到的教育是,要忠于**,忠于**,一旦认定,一生不变。 可是现在想的是,应该忠于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学会观察、思考、随机应变,否则,就是愚忠!
143 次阅读|15 个评论
简介一本书――《凭借情报分析学开展竞争》
热度 8 Wuyishan 2011-11-5 07:24
简介一本书――《凭借情报分析学开展竞争》 武夷山 2007 年 3 月,哈佛商学院出版社推出了著名学者 Thomas H. Davenport (其《信息技术的商业价值》已有中译本)和 Jeanne G. Harris 合写的著作 Competing on Analytics: The New Science of Winning ( 凭借情报分析学开展竞争:关于竞争制胜的新学科)。众多媒体都发表了对此书的好评。比如,澳大利亚《普罗米修斯》杂志 2007 年第 3 期就发表了英国开放大学商学院讲师 Caroline Emberson 女士的书评。 情报分析学的定义是:广泛利用数据、统计分析和定量分析、解释模型和预测模型以及基于事实的管理来驱动决策和行动的一门学问。 我个人觉得:情报分析学就是竞争情报学和信息计量学的交集。 该书目录如下: 序 ForewordGary Lovemanix 鸣谢 Acknowledgmentsxiii 第一部分 竞争情报分析的性质 The Nature of Analytical Competition 1. 竞争情报分析的性质:利用情报分析学打造独特的能力 The Nature of Analytical Competition: Using Analytics to Build a Distinctive Capability 2. 具有情报分析能力的竞争者是什么样子的:此类公司的共同关键特征 What Makes an Analytical Competitor?: Defining the Common Key Attributes of Such Companies 3. 情报分析学与企业绩效:将利用情报分析学开展竞争能的力转化为持久的竞争优势 Analytics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Transforming the Ability to Compete on Analytics into a Last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4. 将竞争情报分析学应用于内部过程:在财务、生产、研发和人事等方面的应用 Competing on Analytics with Internal Processes: Financial, Manufacturing, RD, and Human Resource Applications 5. 将竞争情报分析学应用于外部过程:在客户和供应商方面的应用 Competing on Analytics with External Processes: Customer and Supplier Applications 第二部分 打造情报分析能力 Building an Analytical Capability 6. 加强情报分析能力的路线图:通过 5 个步骤循序渐进 A Road Map to Enhanced Analytical Capabilities: Progressing Through the Five Stages of Development 7. (以下几章不列原文 -- 因为网上提供的目录原文就不全,只列中文译文)情报分析人才之管理:培育使情报分析学发挥作用的稀缺成分 8. 企业情报的构架:用稳健的技术环境支撑企业战略 9. 利用情报分析学开展竞争的未来:技术驱动、人本因素驱动和企业战略驱动的进路 这本书是立足于企业做文章的。其实,将之放大到国家层次上,情报分析学的基本构架不会有太大变化。 另外,博友 kafkasong 2011-11-17 11:17 告知: 这本书已经有中译本了,20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数据分析竞争法 = Competing on analytics 企业赢之道 (美) 托马斯·H.达文波特, 珍妮·G.哈里斯著 康蓉, 吴越译 eng 著者 达文波特 (Davenport, Thomas H.), 1954- 著 ISBN:9787100058759
个人分类: 书评书介|7601 次阅读|11 个评论
[J-2011] J-C本构参数对绝热剪切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melius 2011-11-4 21:25
刘战强,张克国, J-C 本构参数对绝热剪切影响的敏感性分析,航空学报, 2011,32(11):2140-2146 摘 要 : 综合考虑应变、应变率和温度对绝热剪切的影响,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基于 J-C 本构方程的绝热剪切失稳判据。以 45 钢、 TC4 钛合金和 7050 航空铝合金三种不同的金属晶格材料为例,计算得出了出现锯齿形切屑的临界切削速度,并以临界切削速度为参量,以敏感度作为衡量敏感性的统一标准,进行了本构参数对绝热剪切的敏感性分析,旨在说明 J-C 本构参数对绝热剪切的影响大小,为材料的本构研究和工程中绝热剪切的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材料中, TC4 钛合金对绝热剪切的敏感性最大; J-C 本构参数对锯齿形切屑的出现皆有影响,对绝热剪切的敏感性最大的是参数 A ,次大的是参数 n 。 关键词 : 绝热剪切;切削;应变率;本构方程;敏感性 J_C本构参数对绝热剪切影响的敏感性分析.pdf
个人分类: [Publications] 论文全文|4146 次阅读|0 个评论
[J-2011]高速面铣刀气动噪声计算与分析
melius 2011-11-4 21:17
吉春辉 , 刘战强 *, 刘鲁宁高速面铣刀气动噪声计算与分析,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 2011,41: 63-68 摘要 面铣削过程中的噪声大致上可以分为空转噪声和切削噪声, 空转噪声主要由铣刀气动噪声组成. 基于 Ffowcs Williams-Hawkings 方程建立高速面铣刀气动噪声数学模型, 进行高速面铣刀空转噪声测试, 噪声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模拟刀具参数(齿数、齿距)及测试观察点位置变化的情况下面铣刀气动噪声的变化情况, 研究表明面铣刀气动噪声具有方向性, 结合频谱分析, 发现不等距面铣刀旋转频率的峰值移到高频部分, 大大降低面铣刀旋转频率处噪声, 可为低噪声铣刀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高速面铣刀气动噪声计算与分析.pdf
个人分类: [Publications] 论文全文|2791 次阅读|0 个评论
[J-2011]高速面铣刀气动噪声及其频谱分析
melius 2011-11-4 21:08
刘战强,吉春辉,刘鲁宁,艾兴,高速面铣刀气动噪声及其频谱分析,机械工程学报, 2011 , 47 ( 11 ): 163-168 摘要: 高速面铣削过程中的噪声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 偶极子声源是气动噪声的主要声源, 基于Ffowcs Williams-Hawkings(FW-H)方程建立高速面铣刀气动噪声预测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的方法对气体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进行高速面铣刀空转噪声测试试验,噪声预测声压级比噪声测试声压级低4.0 dB左右。研究结果表明容屑槽区域和刀片前刀面是影响高速面铣刀气动噪声的主要因素,高速面铣刀气动噪声在轴向具有明显指向性。结合频谱分析发现紊流噪声分布在较广的频率段,决定了气动噪声的大小,但旋转频率上离散噪声的强度往往很大。高速面铣刀气动噪声预测模型可为低噪声高速面铣刀设计和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面铣刀 气动噪声 数值计算 频谱分析 高速面铣刀气动噪声及其频谱分析.pdf
个人分类: [Publications] 论文全文|28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matlab-聚类算法笔记(2)分步聚类 的例子
Sunteresa 2011-11-4 16:53
MATLAB的统计工具箱中的多元统计分析中提供了聚类分析的两种方法: 1.层次聚类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2.k-means聚类 这里用最简单的实例说明以下层次聚类原理和应用发法。 层次聚类是基于距离的聚类方法,MATLAB中通过pdist、linkage、dendrogram、cluster等函数 来完成。层次聚类的过程可以分这么几步: (1) 确定对象(实际上就是数据集中的每个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实际上就是定义一个表征对 象之间差异的距离,例如最简单的平面上点的聚类中,最经常使用的就是欧几里得距离。 这在MATLAB中可以通过Y=pdist(X)实现,例如 X=randn(6,2) X = -0.4326 1.1892 -1.6656 -0.0376 0.1253 0.3273 0.2877 0.1746 -1.1465 -0.1867 1.1909 0.7258 plot(X(:,1),X(:,2),'bo') %给个图,将来对照聚类结果把 ~~~~~~~~~~~~~~~~~~~~~~~~~~~~~~图1~~~~~~~~~~~~~~~~~~~~~~~~~~~~~~ Y=pdist(X) Y = Columns 1 through 14 1.7394 1.0267 1.2442 1.5501 1.6883 1.8277 1.9648 0.5401 2.9568 0.2228 1.3717 1.1377 1.4790 1.0581 Column 15 2.5092 (果真是m(m-1)/2个哈,6×5/2=15) 例子中X数据集可以看作包含6个平面数据点,pdist之后的Y是一个行向量,15个元素分别代表X 的第1点与2-6点、第2点与3-6点,......这样的距离。那么对于M个点的数据集X,pdist之后的Y 将是具有M*(M-1)/2个元素的行向量。Y这样的显示虽然节省了内存空间,但对用户来说不是很易 懂,如果需要对这些距离进行特定操作的话,也不太好索引。MATLAB中可以用squareform把Y转 换成方阵形式,方阵中i,j位置的数值就是X中第i和第j点之间的距离,显然这个方阵应该是 个对角元素为0的对称阵。 squareform(Y) ans = 0 1.7394 1.0267 1.2442 1.5501 1.6883 1.7394 0 1.8277 1.9648 0.5401 2.9568 1.0267 1.8277 0 0.2228 1.3717 1.1377 1.2442 1.9648 0.2228 0 1.4790 1.0581 1.5501 0.5401 1.3717 1.4790 0 2.5092 1.6883 2.9568 1.1377 1.0581 2.5092 0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pdist可以使用多种参数,指定不同的距离算法。help pdist把。 另外,当数据规模很大时,可以想象pdist产生的Y占用内存将是很吓人的,比如X有10k个数据点 ,那么X占10k*8*2Bytes=160K,这看起来不算啥,但是pdist后的Y会有10k*10k/2*8Bytes=400M 。怕了把,所以,废话说在前面,用MATLAB的层次聚类来处理大规模数据,大概是很不合适的。 (2) 确定好了对象间的差异度(距离)后,就可以用Z=linkage(Y)来产生层次聚类树了。 Z=linkage(Y) Z = 3.0000 4.0000 0.2228 2.0000 5.0000 0.5401 1.0000 7.0000 1.0267 6.0000 9.0000 1.0581 8.0000 10.0000 1.3717 对于M个元素的X,前面说了Y是1行M*(M-1)/2的行向量,Z则是(M-1)*3的矩阵。 Z数组的前两列是索引下标列,最后一列是距离列。例如上例中表示在产生聚类树的计算过程中 ,第3和第4点先聚成一类,他们之间的距离是0.2228,以此类推。要注意的是,为了标记每一个 节点,需要给新产生的聚类也安排一个标识,MATLAB中会将新产生的聚类依次用M+1,M+2,....依 次来标识。比如第3和第4点聚成的类以后就用7来标识,第2和第5点聚成的类用8来标识,依次类 推。 通过linkage函数计算之后,实际上二叉树式的聚类已经完成了。Z这个数据数组不太好看,可以 用dendrogram(Z)来可视化聚类树。 ~~~~~~~~~~~~~~~~~~~~~~~~~~~~~~图2~~~~~~~~~~~~~~~~~~~~~~~~~~~~~~ 可以看到,产生的聚类树的每一层都是一个倒置的U型(或者说是个n型,~~),纵轴高度代表了
个人分类: teresa学习笔记|5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matlab聚类
Sunteresa 2011-11-4 14:37
学习中。。。 不知道WEKA中是否有这样灵活的接口函数。。。 ----------------------------------------------- 转载一: MATLAB 提供了两种方法进行聚类分析: 1 、利用 clusterdata 函数对数据样本进行一次聚类,这个方法简洁方便,其特点是使用范围较窄,不能由用户根据自身需要来设定参数,更改距离计算方法; 2 、分步聚类:( 1 )用 pdist 函数计算变量之间的距离,找到数据集合中两辆变量之间的相似性和非相似性;( 2 )用 linkage 函数定义变量之间的连接;( 3 )用 cophenetic 函数评价聚类信息;( 4 )用 cluster 函数进行聚类。 下边详细介绍两种方法: 1 、一次聚类 Clusterdata 函数可以视为 pdist 、 linkage 与 cluster 的综合,一般比较简单。 【 clusterdata 函数: 调用格式: T=clusterdata(X,cutoff) 等价于Y=pdist(X,’euclid’); Z=linkage(Y,’single’); T=cluster(Z,cutoff) 】 2 、分步聚类 ( 1 )求出变量之间的相似性 用 pdist 函数计算出相似矩阵,有多种方法可以求距离,若此前数据还未无量纲化,则可用 zscore 函数对其标准化 【 pdist 函数: 调用格式: Y=pdist(X,’metric’) 说明: X 是 M*N 矩阵,为由 M 个样本组成,每个样本有 N 个字段的数据集 metirc 取值为:’ euclidean’ :欧氏距离(默认) ‘seuclidean’ :标准化欧氏距离; ‘mahalanobis’ :马氏距离 … 】 pdist 生成一个 M*(M-1)/2 个元素的行向量,分别表示 M 个样本两两间的距离。这样可以缩小保存空间,不过,对于读者来说却是不好操作,因此,若想简单直观的表示,可以用 squareform 函数将其转化为方阵,其中 x(i,j) 表示第 i 个样本与第 j 个样本之的距离,对角线均为 0. ( 2 )用 linkage 函数来产生聚类树 【 linkage 函数: 调用格式: Z=linkage(Y,’method’) 说明: Y 为 pdist 函数返回的 M*(M-1)/2 个元素的行向量, method 可取值: ‘single’ :最短距离法(默认); ’complete’ :最长距离法; ‘average’ :未加权平均距离法; ’weighted’: 加权平均法 ‘centroid’ : 质心距离法; ‘median’ :加权质心距离法; ‘ward’ :内平方距离法(最小方差算法) 】 返回的 Z 为一个 (M-1)*3 的矩阵,其中前两列为索引标识,表示哪两个序号的样本可以聚为同一类,第三列为这两个样本之间的距离。另外,除了 M 个样本以外,对于每次新产生的类,依次用 M+1 、 M+2 、 … 来标识。 为了表示 Z 矩阵,我们可以用更直观的聚类数来展示, 方法为: dendrogram(Z), 产生的聚类数是一个 n 型树,最下边表示样本,然后一级一级往上聚类,最终成为最顶端的一类。纵轴高度代表距离列。 另外,还可以设置聚类数最下端的样本数,默认为 30 ,可以根据修改 dendrogram(Z,n) 参数 n 来实现, 1nM 。 dendrogram(Z,0) 则表 n=M 的情况,显示所有叶节点。 ( 3 )用 cophenetic 函数评价聚类信息 【 cophenet 函数: 调用格式: c=cophenetic(Z,Y) 说明:利用 pdist 函数生成的 Y 和 linkage 函数生成的 Z 计算 cophenet 相关系数。】 cophene 检验一定算法下产生的二叉聚类树和实际情况的相符程度 , 就是检测二叉聚类树中各元素间的距离和 pdist 计算产生的实际的距离之间有多大的相关性,另外也可以用 inconsistent 表示量化某个层次的聚类上的节点间的差异性。 ( 4 )最后,用 cluster 进行聚类,返回聚类列。 转载二: Matlab 提供了两种方法进行聚类分析。 一种是利用 clusterdata 函数对样本数据进行一次聚类,其缺点为可供用户选择的面较窄,不能更改距离的计算方法; 另一种是分步聚类:( 1 )找到数据集合中变量两两之间的相似性和非相似性,用 pdist 函数计算变量之间的距离;( 2 )用 linkage 函数定义变量之间的连接;( 3 )用 cophenetic 函数评价聚类信息;( 4 )用 cluster 函数创建聚类。 1 . Matlab 中相关函数介绍 1.1 pdist 函数 调用格式: Y=pdist(X,’metric’) 说明:用 ‘metric’ 指定的方法计算 X 数据矩阵中对象之间的距离。 ’ X :一个 m × n 的矩阵,它是由 m 个对象组成的数据集,每个对象的大小为 n 。 metric’ 取值如下: ‘euclidean’ :欧氏距离(默认); ‘seuclidean’ :标准化欧氏距离; ‘mahalanobis’ :马氏距离; ‘cityblock’ :布洛克距离; ‘minkowski’ :明可夫斯基距离; ‘cosine’ : ‘correlation’ : ‘hamming’ : ‘jaccard’ : ‘chebychev’ : Chebychev 距离。 1.2 squareform 函数 调用格式: Z=squareform(Y,..) 说明: 强制将距离矩阵从上三角形式转化为方阵形式,或从方阵形式转化为上三角形式。 1.3 linkage 函数 调用格式: Z=linkage(Y,’method’) 说 明:用‘ method ’参数指定的算法计算系统聚类树。 Y : pdist 函数返回的距离向量; method :可取值如下: ‘single’ :最短距离法(默认); ‘complete’ :最长距离法; ‘ average ’:未加权平均距离法; ‘ weighted ’: 加权平均法; ‘centroid’ :质心距离法; ‘median’ :加权质心距离法; ‘ward’ :内平方距离法(最小方差算法) 返回: Z 为一个包含聚类树信息的( m-1 )× 3 的矩阵。 1.4 dendrogram 函数 调用格式: =dendrogram(Z,p , …) 说明:生成只有顶部 p 个节点的冰柱图(谱系图)。 1.5 cophenet 函数 调用格式: c=cophenetic(Z,Y) 说明:利用 pdist 函数生成的 Y 和 linkage 函数生成的 Z 计算 cophenet 相关系数。 1.6 cluster 函数 调用格式: T=cluster(Z,…) 说明:根据 linkage 函数的输出 Z 创建分类。 1.7 clusterdata 函数 调用格式: T=clusterdata(X,…) 说明:根据数据创建分类。 T=clusterdata(X,cutoff) 与下面的一组命令等价: Y=pdist(X,’euclid’); Z=linkage(Y,’single’); T=cluster(Z,cutoff); 2. Matlab 程序 2.1 一次聚类法 X= ; T=clusterdata(X,0.9) 2.2 分步聚类 Step1 寻找变量之间的相似性 用 pdist 函数计算相似矩阵,有多种方法可以计算距离,进行计算之前最好先将数据用 zscore 函数进行标准化。 X2=zscore(X); % 标准化数据 Y2=pdist(X2); % 计算距离 Step2 定义变量之间的连接 Z2=linkage(Y2); Step3 评价聚类信息 C2=cophenet(Z2,Y2); //0.94698 Step4 创建聚类,并作出谱系图 T=cluster(Z2,6); H=dendrogram(Z2);
个人分类: image process|42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如何发出第一篇SCI(科学网论坛)
qmolly 2011-11-4 11:12
http://bbs.sciencenet.cn/showtopic-104081.aspx 第一,合适的切入点:翻阅大量的文献后,往往会有很多灵感,于是不妨逐一写下来,根据实验室条件,再结合文献,猜测是否能发表,然后去有目的查资料,设计方案。有几点需要注意,也决定论文是否发表:创新点在哪里?有没有意义?创新点可以是材料,也可以是方法或者其它条件。总之,要有创新点,有意义。 第二 合理的实验设计:查阅大量文献后,参考外文文献实验设计,设计出符合自己的合理的实验方案。 第三 根据方案进行实验:做实验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坚持坚持再坚持。没有实验,文章是架不起来的。需要做详细的实验记录,以供后来数据分析参考。有些东西当时记住了,日子久了就记不起来了,往往导致很多东西没法分析,即使分析出来也是错误的。我经常犯这个毛病,现在有点进步了。 第四 英文写作:实验完成后,立即着手写作。英文写作对文章是否接受有至关重要的关系。第一篇SCI,最好能参考优秀的英文文章,一句一句的去写,哪怕一天写一句,也是一个进步。前一阵审了几篇国人的英文稿子(实在太垃圾了),这也是很多期刊要求,必须英语是母语国家的人过目的原因,一句话都说不明白,文章接受了,又有何用?一篇文章一共才几页,几乎没有一句是合理的,从Abstract 一直改到conclusion。想我这样英语垃圾的人看着都不舒服,老外能读下去就是对你最大的尊重了! (1)Title:精炼,能吸引人,体现出新意。拟好题目后,上数据库上搜,看有重复的没有?有相似的没有?然后在google上搜?多检查一下。 (2) Abstract:体现文章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数据。精炼和概括,主要数据和结果。一般为材料,通过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果和结论,有什么意义。 (3)Introduction: **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存在什么问题,目前研究到什么程度,还存在哪些不足(体现你的研究的重要性),因此本文采用什么方法,进行什么研究。 (4)材料与方法:具体,详细。可重复。 (5)结果和讨论:先列出结果,然后讨论对比,分析原因,引用文献证明分析可能的原因,并得出每个小标题下的主要结论。 (6)结论:全文的创新和价值所在。体现出重要结果和意义。 (7)致谢:项目资助。 (8)参考文献:根据投稿须知去整理,一篇一篇的去整理,书写,核对。 第五 多次反复修改。打印出再仔细修改。至少5次以上。 第六 选择合适的期刊。期刊选择合适与否,也对是否接受至关重要。 第七 根据期刊 再修改若干次。 第八 投稿。包括cover letter, 文稿,图,表。看邮箱是否确实投稿完成:一般有至少两个邮件。 第九 心态和运气。投完以后,该做实验就做实验,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无需过分焦灼。 第十 耐心等待。祝你好运!快则两周回信,慢则2月左右。如果是大修或小修,恭喜你,基本中了,仔细修改。如果是拒稿:认真总结,再投合适期刊。
19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两位专家Nature子刊解析癌症基因
xuxiaxx 2011-11-4 08:40
摘要: 来自deCODE生物学公司,冰岛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utations in BRIP1 confer high risk of ovarian cancer”的文章,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了一种新的与卵巢癌发生有关的遗传变异,这项研究将有助于预测罹患卵巢癌的高位人群,以及对于这种重要的疾病的治疗。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deCODE生物学公司,冰岛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utations in BRIP1 confer high risk of ovarian cancer”的文章,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了一种新的与卵巢癌发生有关的遗传变异,这项研究将有助于预测罹患卵巢癌的高位人群,以及对于这种重要的疾病的治疗。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领导这项研究的是deCODE生物学公司的Thorunn Rafnar和Kari Stefansson,前者获得过多项癌症研究重要成果,曾发现过多种与肺癌,皮肤癌,前列腺癌相关的遗传突变,而后者作为deCODE公司创始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但因卵巢癌致死者,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卵巢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其发病可能与年龄、生育、血型、精神因素及环境等有关。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了457个冰岛人的全基因组序列和冰岛族谱信息,对41.675位冰岛人进行了基因变异与卵巢癌相关性测试。结果发现一个名为BRIP1基因上的罕见突变会导致罹患卵巢癌的风险增加8倍,而且还会导致寿命的减少。 BRIP1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2006年来自英国的科学发现这一基因发生变异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而最新的这项又表明了这一基因发生突变与卵巢癌的关联。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基因筛查,可以找到高风险卵巢癌妇女,因为卵巢癌很难在早期被发现,一旦发现就是晚期,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就能增加90%的存活希望,因此这项研究将有助于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 除此之外,近期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卵巢癌中证实胃肠道的脂肪细胞为肿瘤提供营养,促进了卵巢癌的快速生长及转移。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机制可能不仅局限于卵巢癌,脂肪细胞可能还在其他脂肪组织丰富的器官如乳腺中充当了癌细胞的“帮凶”。(生物通:万纹) 来源:生物通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1-11/2011113111654798.htm
17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数据处理分析系统
dongyanqing 2011-11-3 10:01
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数据处理分析系统
吴昀昭 南京大学 21 世纪,人类掀起了新一轮的月球探测热潮,美、欧、俄、日、印、巴西等国都在组织实施月球探测计划。 2007 年 10 月 24 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CE-1) ”成功发射,至 2009 年 3 月 1 日受控撞击丰富海,圆满完成了其绕月探测使命,收集了海量科学数据。 图 1 IIM 成像示意图 ( 以 Aristarchus 地区为例 ) CE-1 携带的干涉成像光谱仪 (IIM) 首次将干涉光谱成像技术用于深空探测,它具有能量利用率高、采样超连续、数据量低、空间稳定性高、光谱不受卫星姿态影响等优势。 IIM 在对月表成像的同时获得每个像元的光谱信息,具有图谱合一的特点,是完成我国首次探月四大科学任务的必备仪器。目前国际上月球数据都是 PDS 格式,数据的各种辅助信息都放于头文件里面。我们针对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 IIM 数据开发了月球地球化学制图系统( LGMS v1.0 )。 系统界面 图 2 LGMS 系统功能和界面 嫦娥一号 IIM 数据处理结果: 1. 图像恢复 图3 IIM B31(918nm)、B25(776nm)、B18(658nm)R、G、B假彩色合成图像 图 4 平场校正后的假彩色合成图像 2. 月表吸收中心分布图 4. 月表 FeO 分布图 5. 月表 TiO 2 分布图
个人分类: IDL技术|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COM组件的调用返回了错误HRESULT E_FAIL”的错误分析
dongyanqing 2011-11-2 23:46
“对COM组件的调用返回了错误HRESULT E_FAIL”的错误分析
C# 与 ENVI/IDL 进行混合编程,通常的技术为 IDLDrawWidget 和 COM_IDL_CONNECT ,在具体调用时又经常出现“对 COM 组件的调用返 回了错误 HRESULT E_FAIL ”的错误。 常见原因如下: 1、 确定编译和加载正确; 利用 COM 组件调用 IDL 代码或 ENVI 二次开发代码时,需要编译代码或加载( Restore ) sav 文件,如果编译或加载失败则后续调用会出现如下问题。 如下面代码: 错误原因:目录本应为 ”c:\temp\CallingEnvi.pro” 错写为 ”c:\emp\CallingEnvi.pro” ,编译不成功导致后面调用 CallingENVI 出错。 2、 ENVI 二次开发代码中时不需要 ENVI_Batch_Exit 在 ENVI 二次开发的代码中, ENVI 退出的代码为“ ENVI_Batch_Exit ”,如需要 com 调用则无需加载该语句,只需最后对 com 进行 destroy 即可,否则会导致上面的异常。 3、 调用 ENVI 的 doit 类函数 经过测试和试验, pro 中调用 math_doit 、 envi_register_doit 、 fx_doit 等函数时,最后需要调用 * _record 函数,见下图。 如遇到该问题需要如下写法 ;- PRO math_doit_record , _extra=extra END PRO CALLINGENVI ENVI , /restore_base_save_files ENVI_BATCH_INIT ; .... ENVI_DOIT, 'math_doit', $ ;.... ; 注释这一行 ; ENVI_BATCH_EXIT END 总结:因混编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编程方式,可以在 IDL 的 pro 中打印 !ERROR_STATE.MSG 查看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和修正。 如调用 math_doit 的示例代码如下: PRO math_doit_record , _extra=extra END PRO CALLINGENVI COMPILE_OPT idl2 CATCH , Error_status ; 判断是否出现错误 IF Error_status NE 0 THEN BEGIN Void = DIALOG_MESSAGE (!ERROR_STATE. MSG ,title = ' 错误信息! ' ,/error) CATCH , /CANCEL RETURN ENDIF ENVI , /restore_base_save_files ENVI_BATCH_INIT ; ENVI_DOIT , 'math_doit' , $ ; ;.... ; ;ENVI_BATCH_EXIT void = DIALOG_MESSAGE (!ERROR_STATE. MSG ,/infor,title= ' 错误原因 ' ) END
279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位论文再次发表的版权与学术不端问题分析
热度 18 zhaodl 2011-11-2 16:13
此为根据校对稿修订版本,原文发表信息:张小强 , 赵大良 . 学位论文再次发表的版权与学术不端问题分析 . 编辑学报 ,2011,23(5):377-379. 引用请注明。 学位论文再次发表的版权与学术不端问题分析 * 张小强 1 , 2 ,赵大良 3 (1) 重庆大学法学院; 2 )重庆大学期刊社: 400030 ,重庆; 3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 710049 ,西安) 摘要:指出学位论文的传统利用方式不是正式出版,但被收录进网络数据库是正式的网络出版。分析了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再次发表可能存在的侵犯期刊版权、学位授予机构版权和数据库提供商版权的情况。以我国相关学术规范和国外期刊处理惯例为基础,分析了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再次发表涉及的学术不端问题及其例外。并给出了期刊编辑应对策略。 关键词:学位论文;学术期刊;再次发表;版权;学术不端 Issues of copyright and academic misconduct about duplicate public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Zhang Xiaoqiang,Zhao Daliang Abstract: The authors point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utilization mode of academic thesis is not publication,but academic thesis’s being published in database is formal publication —— internet publication. The risks of infringing copyright of journals,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database providers are proposed, which are brought by duplicate public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after its internet publication. The academic misconduct and its exception originated by duplicate public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after its internet publication are given basing China academic norms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s.The strategies used by editors to deal with above issue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academic thesis, academic journals, duplicate publication, copyright, academic misconduct Author’s address: Journals Department of Chongqing University,400030,Chongqing 1. 期刊对学位论文再次发表的传统处理方式 国内外学术期刊传统上并未将学位论文内容再次发表认定为重复发表,是因为早期的学位论文仅在答辩后收藏于学位授予单位和相关图书馆,学术期刊和司法界都将之视为未公开发表。例如:《自然》杂志指出其所能接受的学位论文的公开或出版( published ),并非商业出版,而是为了获得学位被学术机构所要求的“公开”,简言之仅指学位论文的传统利用或保存方式。美国的法官在相关判例中确认了学位论文的答辩和被图书馆收藏不是发表。 ] 很多学者认为学位论文更像考试而非论文,正是源于答辩过程的封闭性。我国学位论文作者起诉数据库提供商侵犯版权的案件中,法院判决明确了未经作者授权的网络出版侵犯了作者的发表权,也即确认了学位论文在答辩后被图书馆收藏(网络出版前)不是发表,因为根据著作权法规定和原理,侵犯发表权只能针对尚未公开发表过的作品或违背作者意愿被公开的作品。 因而,将学位论文内容发表在学术期刊成了作者的习惯做法。学术期刊界一直以“未公开出版”为标准,也乐观学位论文摘发期刊论文。国际上很多期刊不反对学位论文的再次发表。如《自然( Nature )》杂志在其网站上的“重复发表政策”中明确指出:“自然系列杂志乐于考虑包含了博士或其他学位论文部分内容的来稿… ] 。出版商爱思唯尔( Elsevier )在其公布的“发表伦理”中指出:“一篇论文的投稿视为该论文从未发表过(除了以摘要的形式发表或作为演讲稿和学位论文的一部分)…” ] 。还有期刊没有明确反对学位论文的再次发表,如《科学 (Science) 》杂志仅明确反对再次发表,并未指出学位论文是否例外 ] 。 2. 网络出版的挑战 随着我国大部分学位论文被收录进中国知网或万方等全文数据库,上述传统处理方式受到挑战。由于大多数学术期刊在收稿和发稿前都要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稿件与其他文献的重复率,导致学位论文中的内容投稿或发表时,会查出较高的重复率。部分期刊会以重复率过高为由直接退稿,部分期刊延续传统做法。更多期刊不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因为不能明确学位论文被收录进相关数据库是否属于出版。笔者认为,学位论文被收录进网络数据库属于正式出版——网络出版。 首先,数据库收录学位论文符合我国网络出版的规定。不论是中国知网还是万方数据库,均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从事的是互联网出版业务。我国《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第 5 条规定:“本规定所称互联网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数据库收录学位论文与上述规定完全吻合。 其次,近年来学位论文版权侵权的判决确认了数据库收录学位论文属于网络出版。 2007 年以来产生了大量博士和硕士起诉知网或万方的案例,无论侵权成立与否,原被告及法官对数据库收录学位论文是不是出版行为并无争议,对署名者是著作权主体也无争议。法官判决的事实依据是数据库提供商是否获得了合法授权,有授权则不构成侵权,无授权则构成侵权。判决的法律依据则是《著作权法》中第四十七条第(一)项、第四十八条的规定,也即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发表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 ,明确了数据库收录学位论文的行为是发表行为和网络出版。 因此,学术期刊传统的处理学位论文“再次”发表的方式是合理的,但不能适用于当前网络出版的情况。这里还要明确一个问题,就是图书馆数字化保存学位论文是否也是出版行为。笔者认为,图书馆数字化保存学术论文属于数字环境下合理使用的范畴,不是出版行为,应与商业性的数字出版区别开。 3. 学位论文网络出版与期刊的潜在版权纠纷 对于学位论文的版权归属,目前学界的认识并未统一。从上述司法实践来看,我国法院已经明确了学位论文版权属于署名作者而非学术机构。这也导致侵权诉讼发生后,学位论文中均包含了“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内容。授权书的内容五花八门,法律效力也不尽相同。而授权书的效力正是相关案例判决的主要依据。随着数据库提供商与学位论文作者、学术机构之间的不断博弈和相关案例的示范作用,当前混乱的学位论文版权授权现状会逐步明朗。因此,笔者在这里不详细讨论学位论文版权授权的具体问题,而重点关注在各种版权转让模式下可能存在的版权纠纷,具体可归纳为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学位论文网络出版侵犯学术期刊的版权。相当多的学位论文在答辩前,其中的部分内容已经在相关学术期刊发表。若论文作者在期刊发表时将论文的版权转让给了学术期刊,包含有学术论文内容的学位论文再次网络出版就侵犯了原发表期刊的版权。 第二种情况,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再次发表可能侵犯学位授予机构的版权。这里是指学位论文作者将版权转让给学位授予机构的情况——一般学位授予机构在学位论文答辩后与作者签订有版权使用或转让的协议。既然学位论文的版权被转让给学位授予机构,那么论文作者再次将其中部分内容发表,就会侵犯学位授予机构的版权。 第三种情况,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再次发表侵犯数据库提供商的版权。从授权书不同年份内容的变化看,为了避免版权纠纷,数据库提供商必然会逐步与论文作者签订版权转让协议。而为了与其他竞争对手竞争,不排除他们与作者签订独家使用协议的可能。若学位论文作者将版权转让给数据库提供商,又再次将其中的部分内容在学术期刊发表,就会侵犯数据库提供商的版权。 因此,从版权角度看,对于内容来自学位论文的投稿,应该让作者提供一份其与学位授予机构或数据库出版商签订的版权授权书副本,以避免上述可能存在的版权纠纷。 4. 网络出版后再次发表的学术不端问题及例外 学位论文无论是否网络出版,首先要明确的是,若学位论文再次发表署名作者不是原作者,例如:第一作者署名为导师、同一导师的学生等,这是一种典型的剽窃行为,学术期刊编辑应该直接退稿。 当前学术期刊编辑认识比较模糊的是,在作者是同一个人的情况下,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再次将部分内容在学术期刊发表是否属于学术不端。笔者认为,无论从国内的学术规范还是国外期刊的惯例来看,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其中部分内容的再次投稿,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应该禁止。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我国的相关学术规范虽然未明确规定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再次发表属于学术不端行为,但根据相关规定和规范的精神可推断出上述行为属于学术不端。目前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学术规范,影响范围较大且比较正式的是教育部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以下简称《社科学术规范指南》, 2009 年 6 月) ]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以下简称《科技学术规范指南》, 2010 年 6 月) ] ,和科学技术部的《科研活动诚信指南》(以下简称《诚信指南》, 2009 年 11 月) ] 。上述 3 个指南均未明确规定学位论文的再次发表是否属于学术不端,但从中可以推断的是网络出版后再次发表属于学术不端行为。《诚信指南》第 15 页关于“投稿与发表”的规定明确指出:作者“应当尊重学术期刊的首发权,在投稿后和正式发表前,应当对稿件内容保密。”那么将学位论文内容网络出版后再次投稿显然不符合这一规定的精神。《科技学术规范指南》明确了国际学术界对“一稿多投”的定义:“同样的信息、论文或论文的主要内容在编辑和读者未知的情况下,于两种或多种媒体(印刷或电子媒体)上同时或相继报道”。这就明确了网络出版也属于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从上述 3 个规范的制定精神看,只有未公开发表的作品(如:未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的再次发表不属于一稿多投,网络出版过的学位论文已算正式出版,若其中的部分内容再次发表则属于典型的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若作者不将学位论文标为参考文献,则是更加严重的自我剽窃行为。 第二,国外期刊多数反对网络出版后的论文再次投稿。虽然国外学术期刊对学位论文的再次投稿持欢迎态度,但对于网络出版均持保留态度。如:《自然( Nature )》在其网站上的“重复发表政策”中虽然欢迎学位论文的再次投稿,但严格限定学位论文的“公开( published )”只能在学位授予机构要求的范围,其旗下系列杂志欢迎已在科学共同体内发布过电子版的预印本或科学博客的部分内容再次投稿,但是这些内容再次投稿时不能公布于媒体或在科学共同体外公开,也即只有非正式且限于一定范围的网络公开才被接受。《科学 (Science) 》杂志则明确指出:“在 Internet 上发表会被认为是首次发表,且会影响到论文投给科学杂志时的原创性。 ” 爱思唯尔( Elsevier )在其公布的“发表伦理”中指出如果稿件被其旗下杂志采用,作者须保证该稿件未在其他地方发表,包含电子形式的出版 。 对于公开发表的论文再次发表,并非完全不能,需要满足一些例外条件 ] ,对于网络出版后的学位论文再次投稿也是如此。笔者根据我国学术规范和国外做法,将其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不存在版权纠纷,且明确告知投稿的期刊,并获得期刊允许。根据上述 3 个学术规范指南的精神,对于公开发表的内容再次发表若要成为一稿多投这类学术不端的例外情况,应该符合两个原则:第一是同意原则。也即正式发表的论文再次发表,需要征得原刊载期刊与再次发表期刊的同意。第二是发表信息公布原则,即再次发表不能隐瞒首次发表的相关信息 ] 。对于学位论文而言,其网络出版不是在学术期刊上,不存在征得原载期刊同意的情况,但是首先要保证没有上文所述的版权纠纷,也即在版权转让后要征得新权利人的同意。然后要告知投稿的期刊编辑部“这是学位论文的内容并已经网络出版”,且要获得期刊同意才能投稿。国外部分学术期刊也有类似规定,例如一些期刊允许其他语种发表过的论文再次以英文发表,但前提是满足上述两个原则。 第二,更新了一定程度的内容并向期刊编辑部做出说明。也即对于以学位论文为基础的进一步研究,应该允许发表,这样可以促进学位论文作者在答辩后继续从事相关研究。《科技学术规范指南》规定:“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 50% 或以上数据的学术论文,可以再次发表。但要引用(自引)上次发表的论文并向期刊编辑部说明。”虽然上述规范规定了更新比例为 50% 以上,笔者认为,不宜简单以比例来划分,更不能简单地通过学术不端检测软件检测的百分比来判断,而要根据更新的具体内容来判断。因为不同的学科、不同类型的论文判断标准是不同的。例如:一篇论文大量使用了作者网络出版过的学位论文中的材料、数据,但是作者使用了新的方法、得出了新的突破性结论,即使学术不端检测软件查出重复率较高,这样的稿件也应该可以接收。 但是,无论何种情况论文作者均有必要对其投稿与学位论文相比有何创新向编辑部做出说明。因为作者的说明有利于编辑部和评审专家判断论文的创新性,从而决定是否录用稿件。 5. 结 论 从学术伦理以及学术期刊办刊规律来看,应将网络出版过的学位论文再次发表视为学术不端,其理由如下:第一,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再次投稿,会导致期刊失去首发权。第二,学术出版资源的浪费。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读者能够方便地通过数据库获取相关内容,在学术出版资源紧张的情况下,相关内容再次发表的必要性降低。第三,影响期刊的被引频次等评价指标。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再次发表,读者引用学位论文后就不会再引用学术期刊,由于学术期刊的出版周期较长,学位论文一般会早于学术期刊被获取,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当然,与网络出版的学位论文相比,期刊论文经过评审、编辑加工,内容更可靠和可信,且学术规范或国际通行做法并无强制效力,期刊是否接受网络出版过的学位论文再次发表有自己的决定权。这就要根据期刊的自身情况来决定,对于稿源丰富的期刊,若网络出版后的学位论文再次投稿,应该严格限定论文的内容——应该有实质性更新;对于稿源不太丰富的期刊而言,可以适当放宽标准。但是,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作者投稿时应向编辑部做出说明且学位论文的版权未转让给学术机构或数据库提供商,即不存在版权纠纷的可能。 6 .参考文献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No.CDJSK10 00 04 资助;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资助项目( CSTC,2010BB2059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教外司留 1561 ) Tom Saunders.CASE COMMENT: The Limits on University Control of Graduate Student Speech . Yale Law Journal,2003,112:1295-1301. Nature journals' policy on duplicate publication .http://www.nature.com/authors/policies/duplicate.html . Submission declaration .http://www.elsevier.com/wps/find/journaldescription.cws_home/206/authorinstructions#5000 . General Information for Authors . http://www.sciencemag.org/site/feature/contribinfo/prep/gen_info.xhtml#prior . 宋海刚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侵犯著作权 (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8 )朝民初字第 18525 号 ) .http://202.202.12.34/claw/ApiSearch.dll?ShowRecordText?Db=fnlId=0Gid=117598533ShowLink=falsePreSelectId=1099967752Page=0PageSize=20orderby=1SubSelectID=undefined#m_font_0 .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 .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科学技术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 . 科研活动诚信指南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 赵大良 . 论文并行发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 中国研究生, 2008(7):38. 张小强,蔡珍红,吕赛英 ,等 . 教育部科技部学术规范视野下的一稿多投及其对编辑工作的启示 . 编辑学报, 2011,23 ( 1 ): 12-14. ( 2011-7-10 收稿; 2011-7-31 修回) 作者联系方式: 张小强 E-mail: zxqcqu@126.com ,zxq@cqu.edu.cn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22862 次阅读|40 个评论
癌症筛查研究国际文献分析报告 1946-2011
xupeiyang 2011-11-1 20:44
原创博文,请勿转载。 分析平台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19a4m6e9sdzxqIaIhI0 检索词 Cancer screening 分析结果 72,502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statistics 文献的年代分布 1 2 3 4 Top Years Publications ‍ 2010 6,055 ‍ 2011 5,658 ‍ 2009 5,395 ‍ 2008 4,904 ‍ 2007 4,275 ‍ 2006 3,984 ‍ 2005 3,733 ‍ 2004 3,492 ‍ 2003 3,166 ‍ 2002 2,867 ‍ 2001 2,601 ‍ 2000 2,588 ‍ 1999 2,288 ‍ 1998 2,067 ‍ 1997 1,964 ‍ 1996 1,858 ‍ 1995 1,695 ‍ 1994 1,628 ‍ 1993 1,436 ‍ 1992 1,393 1 2 3 4 文献的国家地区分布 1 2 3 ... 9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 USA 24,578 ‍ Japan 4,370 ‍ United Kingdom 4,296 ‍ Germany 2,872 ‍ China 2,260 ‍ Italy 2,245 ‍ France 2,119 ‍ Canada 2,112 ‍ Netherlands 1,878 ‍ Australia 1,426 ‍ South Korea 961 ‍ Spain 913 ‍ Sweden 797 ‍ Taiwan 747 ‍ India 738 ‍ Switzerland 555 ‍ Denmark 509 ‍ Belgium 488 ‍ Finland 484 ‍ Israel 479 1 2 3 ... 9 文献的城市分布 1 2 3 ... 124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 New York City 1,529 ‍ Bethesda 1,378 ‍ Boston 1,320 ‍ Houston 1,222 ‍ London 1,193 ‍ Tokyo 1,073 ‍ Seattle 837 ‍ Baltimore 813 ‍ Philadelphia 735 ‍ Toronto 660 ‍ Los Angeles 630 ‍ Chicago 607 ‍ San Francisco 585 ‍ Rotterdam 533 ‍ Atlanta 509 ‍ Seoul, South Korea 502 ‍ Amsterdam 486 ‍ Beijing, China 470 ‍ Heidelberg 453 ‍ Ann Arbor 418 1 2 3 ... 124 文献的期刊分布 1 2 3 ... 238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 Cancer 2,006 ‍ Cancer Res 980 ‍ Int J Cancer 856 ‍ J Med Chem 717 ‍ J Nat Prod 608 ‍ Anticancer Res 594 ‍ Brit J Cancer 586 ‍ Eur J Cancer 555 ‍ Cancer Epidem Biomar 519 ‍ Clin Cancer Res 479 ‍ Gynecol Oncol 462 ‍ J Clin Oncol 443 ‍ Lancet 427 ‍ J Natl Cancer I 410 ‍ J Urology 404 ‍ Prev Med 399 ‍ Bmj 394 ‍ Urology 384 ‍ Gan To Kagaku Ryoho 375 ‍ J Med Screen 363 1 2 3 ... 238 文献的研究主题分布 1 2 3 ... 1626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Humans 63,694 ‍ Patients 27,963 ‍ Middle Aged 26,483 ‍ Neoplasms 21,398 ‍ Adult 21,049 ‍ Mass Screening 20,568 ‍ Aged 20,342 ‍ Diagnosis 17,513 ‍ Breast Neoplasms 17,500 ‍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16,168 ‍ Women 15,657 ‍ Carcinoma 11,300 ‍ Risk Factors 9,293 ‍ Incidence 9,203 ‍ Colorectal Neoplasms 8,733 ‍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8,594 ‍ Genes 7,985 ‍ Mammography 7,982 ‍ Uterine Cervicitis 7,878 ‍ Mortality 7,763 1 2 3 ... 1626 参考文献 癌症筛检是把双刃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5071do=blogid=503555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0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大学教师乱象
热度 2 Education 2011-10-31 18:42
这里所说的中国大学就是中国大陆的大学。为了叙述简略起见,因此就笼统地简称“中国大学”。 许多时候,业外的朋友喜欢问我们高校教师的收入状况,每次我都面露难色,因为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逼问得急了,我会告诉他首先要看在什么地方的大学,然后还要看是什么样的教师。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大学就很难说,偏僻地方的大学会差一点。同在大城市,也有一个大概的范围:年收入从数千万到数百万再到数万元不等。朋友听了很疑惑,同样当大学的教师,怎么会差异这样大呢?我在高校已经有十四年的教育经验,也算是个中人,对此确实有一些体会。不过,还没有云南大学的尹晓冰副教授来得深刻而且直白。 最近云南大学的年轻副教授尹晓冰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他开价值 50 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手机号码有 7 个 8 ,是 3 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副教授尹晓冰昨日与同行交流时“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他还说,在目前的中国大学,他把大学教师分在“金字塔”的各个部分,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的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 我听到年纪轻轻的副教授尹晓冰如此一番宏论,除了惭愧之外,也很难再说出其他的道道了。因为,人家一个副教授就如此牛逼。让多少大学教授们汗颜。而最为汗颜的人中就有我一个。这个话虽然很刺耳,但是却道出了中国大学的乱象根源。因为,我就是他所说的只会死教学的那种。至今没有能够拿过任何一个课题,而且更没有任何一级的行政职务。自然就是只会在高校里穷受死的那种。之前北京师大已经有年轻教授严厉地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们到四十岁的时候,还没有四千万家产,你不要来见我,也不要对外人说是我的学生。后来教授解释说,这是在励志,意思是鼓励学生要奋发图强。老师敢说这个话,说明他作为大学教授的身价早已经不是四千万,而很可能是四亿。要不然不可能底气如此十足的。后来教授又解释说,他是房地产教授,挣钱是第一要务。我说中国的房产这么多年居高不下,原来是这些无良教授、奸商与官僚集团狼狈为奸的结果。中国有此乱象也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来看云南大学,也就是盛产马家爵悲剧人物的那间大学。旅游文化学的尹晓冰副教授的这个分析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当然是比较粗略的。而且划分有重叠的部分。更为精细的就是处于底端的自然是只有讲课份的。而中间会拿课题的与顶端的“学霸”其实是有重叠的,因为课题又分三六九等,拿什么课题,市厅一级的,还有省部级的,省部级的还有规划普通课题与规划重点课题。另外还有国家级的,国家又分普通与重点,重点又分一般重点与国家重点巨无霸型的。重不重点,主要是看这个课题经费有多少。能够拿这些课题,主要不是看你的学术水平与研究成果,而是看你的行政级别。所以,尹晓冰副教授所说的中间拿课题的教师,其实主要是指拿那些费用低下,类似鸡肋的那种课题,二三年做下来,有个几万、十几万,最多几十万的课题。真正数百万、上千万,甚至个别的上亿的课题,基本上是居于学霸地位的人拿走了。而且他们基本上是不研究的。最好的就是找一些研究生、博士生与年轻教师做一做交差。这些年轻学者只拿一点劳务费。还要看听不听话,老板看着是不是顺眼。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谈钱,学霸让你做,本身就是看得起你,要是不让你做,你真是要三天三夜也睡不着。因为自己的职称、以后的课题评审审批,甚至学位论文能否通过,都拿捏在人家手里。所以,在这样的问题上是不能够讨价还价的。 目前曝光获得经费最多的课题应该算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科技学院院长、长江学者陈进教授了。他发明的“汉芯一号”,仅国家就投入了一亿,从各类企业又混了三个亿,真是圈钱不用本钱,也不用人力。如果真能够发明中国自己的芯片,当然,理所当然。可惜,他的发明不是在科技上,而是江湖上的骗术。竟然拿人家美国先进的芯片,让几个农民工打磨刻上“汉芯一号”,就变成了他的发明创造。如果不是有海外华人科技工作者揭露,此事就也大功告成了。后来上海交大对此事低调处理,有如鬼子进村,悄悄地进行,打枪的不许。此事已经过去了五年,目前仍然没有官方的表态。 其实,陈进教授的“汉芯一号”只是揭开了中国大学里的虚假课题的冰山一角而已。类似的学术造假问题,如此低调处理的原因,其实就是害怕投鼠忌器,害怕物以类伤。而能够获得这样的课题经费的人,哪一个不是校长、院长、长江学者、院士等等级别的学霸式的大人物? 做个假课题,毕竟人家还装模作样地折腾了一翻,就算是假芯片,人家也请了农民工做过“水磨工夫”,也是下了一些本钱的。可是,更为离奇的是,前些年由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丘成桐先生曝光的北大、清华这些国内超一流大学,大量假引进海外教授专家学者,一个动辄也是数千万,人家只需要挂个名,人也不用来上班,就财源滚滚,由政府划拨的经费每名据说就数以千万计。海外学者挂个名,就有钱来,自然是乐此不疲。而假引进的大学自然是拿大头。同时,论起师资力量也是不用说的,论学术研究成果,世界三流,在国内却巨是无霸。 说实在的,我也接触过香港的一些大学的专家教授,他们真是老实巴交的教学。而且越是有水平的教授,越是喜欢登讲坛授课,与学生热烈探讨学术问题。因为只有做好教学工作与研究工作,你才有升迁的机会。也才会获得他人的尊敬与爱戴。但是中国大陆的大学教授,如果全心投入教学就是一种毁灭。因为,中国的大学首先不是大学,而是一个官僚衙门。所以,成功的奥秘,自然不是在教室里,不是在讲台上,甚至也不在实验室与图书馆里,而是在组织部那里。中国人常常说欲做什么什么,功夫在什么什么之外。比如,欲做诗功夫在诗外。甚至做教授更是如此。要成就学霸型的教授,功夫在教学之外,也在科研之外。只要你能够弄个官,就什么都有了。在中国的大学里,从来没有人靠把教学工作做得非常好,非常优秀,非常敬业,把科研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就能够成功的,而是先要把行政职务弄得高高的,学问自然就有了。课题也自然是拿大的。所以,中国的大学的学生真是可怜。平时老师上课大多只是应付。不应付,而是认真对待的,确实也只有穷到死。像几年前,同样是上海交通大学物理教师的晏宏才,讲课一流,把电学讲成“魔电”,听他课的学生,无不为之倾倒,多少人从此走上了研究电学之路。可是,晏宏才老师,得了癌症, 58 岁离退休还有两年,却还只是一个讲师。人家说,大学里的“讲师”就是“讲死”,就是说,压在大学里的最底层,一直“讲到死”。所以,尹晓冰副教授所说的完全是中国大学的事实。浸身于这样的大学,我也有十四年时间了,可以说每一点细微的体察都是心领神会了。不过,我还是比晏宏才讲师幸运一点点。我在四十岁不到时就摆脱了“讲死”的命运。不过,论教学能力却比晏宏才要逊色许多。可是,我自认为已经不错了。在中国的大学里,能够像我这样坚守讲台,一门课一门课地认真教,一届一届学生地苦心教,确实不是太多的。因为这只有一路——穷到死。都说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又说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得不到世界顶尖级研究成果。为什么中国顶尖级的大学,在世界上却连三流都很勉强?其实原因就在这里。中国的大学教授之多,真是多如牛毛,世界罕见,而中国大学里的教授水货之多,砖家之多,而又身价之低贱,社会弃之如敝履草芥,也是世界罕见。十年前,香港大学里的一个普通助教工资是广州高校教授工资的十倍,人们感叹着差距之大。然而接触过香港来的学者,这个差距其实并不大,而是价有所值。香港的大学里随便一个年轻学者都比大陆的许多教授要强得多,我甚至认为,中国大学要在教授群里重新倡导阅读、研究之风,因为中国的大学教授中几乎从不读书,也极少上课的实在是太多了。教授们需要重新进行文化启蒙。因为人家那里是真大学,中国大陆只是官僚衙门,人家论的是学问,我们拼的是权力与金钱。执行的规则不同,结果自然也不相同。此话说多了没有意思。就此打住。 许锡良 :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1511425.html
个人分类: 教育|2629 次阅读|4 个评论
俺今天的十五分钟报告:事件机理分析及应对机制设计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1-10-29 22:27
  今天,我在政策模拟的会议上进行了题为《事件机理分析及应对机制设计》学术报告,主要是从事件的机理分析方法开始,然后讨论了管理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框架,且给出了一个应用我们这套东西的具体例子。   报告没有超过16分钟,我保持了自己一贯的守时作风,让讲多久就讲多久,自我表扬一下。事后,来自浙江大学的尹教授做了几分钟的自发点评,认为我的这套玩意很是套玩意儿,问我有没有发表,有人欣赏,我还说啥,就抓紧说“有,书的一章都是写的这个东西,我回北京后就邮寄给您。”   我们的这套东西,优点是:   1,能够做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你只要有一个显著的问题,我们一定能够给出完整的完善的解决方案。   2,我们的方法不是存在性的,而是构造性的,它直接可以导向执行性很强的方案。   3,我们的理论与方法是基于机理分析基础的,可以认为是单因果性的,当设计出来后可以直接发生作用。   但是,目前这套方法还有以下弱点,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改正:   1,对于多目标的问题还不能很好地给出方案,对于各种机制之间存在的对冲或者相互激发的内在规律还没有阐述清晰。   2,对于链式作用,而不是直接作用的机制还没有一套好的思路。   3,对于一个管理机制的多个次生影响的冲减还没有做到更好。
个人分类: 专论—管理学论稿|4227 次阅读|9 个评论
今天两个报告给我了不少启示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1-10-29 22:17
  一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金老师的报告,他是研究人口问题的,在研究中应用了一个三角方法(其实是三维坐标变为一个三角形,然后将时间维度加上,来表达一个国家少年、成年以及老年人的变化趋势),来表达三个属性的变化,真是很简单但是又很奇妙,我以前怎么不知道这种方法呢?真是愚昧。正如风险矩阵一样,我想我们可以在方法上做一些扩展的研究,然后用在应急管理的突发事件分析方面。   第二个则是来自复旦大学的赵老师对于地沟油的对策研究,主要是从服务供给型、行为监管型、价格补贴、司法措施、行政处罚、自愿性工具以及自我检测等角度出发,虽然是对几个方法的总结,但是这些类型给了我设计管理机制的启发。   开学术会议的价值看来就在这里了。我回去好好和我的学生们讨论一下能促进我们研究思路开拓的这些内容。杭州,没有让我失望。
个人分类: 专论—管理学论稿|4230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构成宇宙的双螺旋结构分析(二)
jinkai719 2011-10-29 09:20
太阳磁场涡流 能量变化在我们整个太阳系 电磁 太阳系漩涡 1880年太阳蛇形涡 1太阳, 2水星, 3金星,4 地球, 5 火星, 6 木星, 7 土星, 8 天王星, 9海王星, 10 冥王星。 太阳系螺旋上升 螺旋-----一个动态的太阳系 月球绕地球螺旋路径 地球与行星可见光(晚)不存在尾巴和无形 太阳 地球 月球 太阳与地球真实轨迹 拍摄周期为十天一次,拍摄一年 行星地球与它的大气尾巴 天体运动 30 °弧 曝光,330 °夜空 迁移路线 玛雅和地球 在2012年12月21日穿越我们的银河系黄道 科学家仍然不明白土星北极的六边形漩涡是如何形成的 海王星极地漩涡 天王星 太阳和行星涡解释沃尔特罗素1927年 1953年 埃舍尔的浑天仪 地球行星涡流 行星涡 北极等离子漩涡 地球两极极地涡流 极光是电子漩涡形成的 我们的大气层电现像 地球的极光 地球的电场 飓风 水龙卷螺旋 河流涡 涡流量 我们的心脏涡型 Schauberger的木水管涡 自制的涡流
3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于右任 - 满清《亡国三恶因》,分析得透彻
liuyz1211 2011-10-28 17:26
民穷财尽,社会破产,国家破产。国有金,吝不与人,为他人藏。此其一。 善不能举,恶不能退,利不能兴,害不能除。化善而作贪,使学而为盗。此其二。 宫中、府中、梦中,此哭中、彼笑中,外人窥伺中、霄小拨弄中,国际侦探金钱运动中,一举一动,一黜一陟,堕其术中。此其三。
1 次阅读|0 个评论
过多的指导思想是不行的
热度 3 zhangxw 2011-10-28 13:18
过多的指导思想是不行的 最近网友倪老分析了胡锦涛 10 月 10 日讲话,胡在讲话中全面地提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理论贡献以及自己的科学发展观。 倪问: 我们的指导思想究竟是什么? 是呀共产党现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昨天有人给我寄了个高校出版基金委员会的文件,是今年 9 月写的,其中的套话里就没有毛泽东思想,而仅有邓三科。 我认为一个指导思想就是一个方向。提出过多的指导思想,就是有很多方向,最后人们问究竟让我们向东走还是向西走?要知道矢量的和可以 =0 ,毛泽东要阶级斗争天天讲,邓小平要摸着石头过河本身就是没有看到毛泽东指引的方向。说简单了就是毛泽东的东西至少已经过时了(其等价提法是中国是一个彻底的修正主义国家)。 我认为胡锦涛如果在当前的核心问题上(我认为它是腐败)无力表态,无力推进,而多背几个领导人过时的理论,是不能在推进社会进步上有什么突破的。而腐败雪球会自动越滚越大。 指导思想越多越乱。
个人分类: 生活滴点.2.|1926 次阅读|3 个评论
贵州平塘“藏字石”系列之四:照片分析
热度 6 mqr 2011-10-27 21:11
贵州平塘 “ 藏字石”系列之四:照片分析 第一幅照片 第一幅照片 照片上这五个字本身 , 是如何向我们展示,他们自己是怎样在水的作用下,被改造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也即这五个字自己的现身说法,更具说服力。 一是从整个照片宏观上看,上部给人一种烛泪轻滴的感觉,也好像骤雨过后,房檐仍在一滴一滴滴水,而这五个字的下半部则没有这种现象,这是他们在形成过程中自己留下的印迹;二是看横的上侧和下侧特征,横的上侧、下侧有着明显的差别:橫的上侧显得宽厚、肥实,举例来说,就像人带了带遮的帽子,下侧则正好相反,所以在照片上 , 下侧有较强的暗影。这是上侧碳酸钙沉积较多的缘故。这与一般的阳(凸)文的横完全不同,一般的阳(凸)文的横中脊在中间,上下对称,在照片上不会在下侧出现暗影;三是看竖的特征,在竖的下端,或交叉处或竖勾处,即凡水能够受阻处,笔画相对变粗;四是看笔画干扰,在石灰水写上去之后尚未完全固结之时,遇雨使熟石灰氢氧化钙在有的地方稍有位移或散乱,其停留在哪里,就在那里形成多余笔画 , 也可称其为 “ 赘笔 ” ,相反在被冲掉熟石灰氢氧化钙的地方,则使笔画不连续,而形成了 “ 断笔 ” ;五是附加笔画,在 “ 共 ” 字的下两笔之间,多出了重重的一笔,其原因是这里有一条岩石裂隙,这一条裂隙,呈弯曲状直通到照片的右上角,但上一段较平缓,水不沿裂隙流,下一段陡直了,水完全沿裂隙流,因此沉积了较多的碳酸钙,就这样在两笔之间多出了重重的一笔。在这五个大字当中 , 唯独这 “ 多余的 ” 、 “ 没用的 ” 一笔确确实实是大自然 “ 书写 ” 的,也即是 “ 天 ”“ 书 ” 的。假设那五个大字也是 “ 天 ”“ 书 ” 的,那 “ 天 ” 为何还要多加上 “ 没用的 ” 一笔?可见 “ 天 ” 不仅没写这五个字,而且还以多余的重重的一笔破坏了这五个字的总体形像。 第二幅照片 第二幅照片也很能说明问题:照片的上部是一块突出的巨石,巨石和一行 “ 外文 ” 字的顶部之间,形成一个水滴不到的死角,想像中巨石突出部分和水滴垂线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有字的岩石表面则是其斜边,水滴落在直角边和斜边的交点上之后,顺斜边下流,时间长了,就留下碳酸钙形成一个笔画(竖)。多股水流就形成多个笔画(竖),这行 “ 外文 ” 字就是这样由这块巨石滴水造成的,在死角部位,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再细看巨石右侧,向里凹进,与其对应的字也跟着显得单薄。这张照片上的字,真正是大自然 “ 书写 ” 的,也就是由 “ 天 ”“ 书写 ” 的。再经过若干年,字的笔划变粗,甚至会连在一起,也还会向下延伸更长。 综上所述,唯一的结论就是:巨石上的五个大字,不是 “ 化石堆积 ” 成的,而是人写上去的。在人写的基础上,大自然进行了加工和改造。所以这五个字才 “ 浑然天成,无人工雕琢、塑造、粘贴的痕迹 ”, 仅此而已。 以上是本人的结论,盼能得到各方专家学者特别是名家考察团诸位先生的教诲,不胜感激。
个人分类: 科普|7209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转发:关于小悦悦事件的精辟的分析
热度 1 cissyludai 2011-10-27 16:45
张成敏:“正当的冷漠”是法学的必需 http://002.fyfz.cn/art/1042754.htm 现在这篇博文讨论很热,由于题材重大,我欢迎博友发表回复,对于问题性回复(即非单纯肯定或否定的)我都一一回答,谢谢。 2011.10.22. 12:15 一、何谓“冷漠” 广东佛山悦悦被轧事件的关键词是“冷漠”。道德批评或更严重的声讨必然且必要,在价值倾向上,我没有不同态度。 但是,这个事件对于我正在讲授的证据学、刑事证据学课及听课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其主要意义不应当是道德批评,而是道德判断之前的道德事实观察——(另一个)“冷漠”是法学教育的重大目标,它仅仅稍次于良知之价值锻造,但这样说的语境是法理学的;在经验认识这个语境下,道理要颠倒过来:良知教育,要稍次于冷漠教育,因为 没有冷漠,良知之剑是双刃剑,道德批判之矛总是矛头不正 ,【注意】价值题材越重大,冷漠的缺失所导致的错误越大。“道德圣斗士”最佳的学术位置就是成为法学院牌坊下的牺牲,哦,现在早已香火缭绕啊,最伟大的一具牺牲是康德先生(而且是他的活体)。 Benjamin Constant质问康德,当一个追杀者走近康德问他“猎物”在哪里时,康德应当回答被追杀的人在他家里吗?康德直截了当地说“撒谎是绝对的错”。康德神人般地超越了经验世界,从而没有给“把人当做目的”留下任何“冷漠”空间,十分遗憾的是 Benjamin Constant 没有机会(因为不是当面辩论)追问,要是那个猎物是世界上剩下的最后一个可育女人,而追杀者是个太监,康德正年青着……没有悬念的是,答案不会改变。但接着登峰造极就会被超越,有人会说“即使为了拯救全人类,我也绝不……”(这是真的)。 与康德相反,拒绝做牺牲的是十八世纪维尔茨堡大学的贝林格教授,他被自己学生的恶作剧欺骗(就是 在其价值偏爱上投其所好 )……当他在一块他认为的“图案化岩石”上发现“ 贝林格”后,他竭尽其最大努力销毁了已经出版的《维尔茨堡平版画》,也就是说,他把教授专著变成了替代自己的牺牲品。 http://002.fyfz.cn/art/291462.htm 法学院只接受其他学科奉献的牺牲,它本不该在事实观察态度上被别人嘲笑。来自法学方面的社会评论应当先行具备 起码的冷漠,即冷静的、单纯认知的、不受道德和价值宣导诱惑的观察素质。 这一视角的具体表述,也就是我一贯主张的审查公共事件之基本认知 【原则1】“要建立态度,须先分离事实和观念。”【原则2】审查“观念≥事实”的偏离度。 http://002.fyfz.cn/art/444484.htm 起码的冷漠是不够的,深刻且有用的冷漠是一种符合题材的特殊观察能力。是另类眼光,它来自法学院的天眼——此即洞察。 法学院的责任是塑造具有这种眼光的人 ,可是,我们的教学努力最多接近(而不是达到)“起码的冷漠”。更遗憾的是,很多法学学者(及老师)是难以接近这种要求的不好典型,很多已经从法学院毕业的司法人员经常在表现他们所受教育的先天不足,这些客观情况导致的麻烦倾向是,观念情结者害怕冷漠——其实他们混淆了观念激情和冷静认知的界别。他们喜欢逃避,简单的说,他们在价值判断发出之后不喜欢再对“事实”多瞟一眼,价值表达的冲动还使得他们最初的一眼也是轻瞟, 很少言论者持有假说观念,很少真正“冷漠的”学者和老师。 但我期望我们有“冷漠的”后生,只要方法论和学习态度到位,没有不可能的事情。 二、辩护 “冷漠的”学者和学生并非是真正冷漠的人。 “冷漠”需要辩护,因为只有认真的辩护才会让我们的学生接受真正的“冷漠”和有意义的热心肠。 【辩护1】 其实我们在学习法理学时就应当意识到这是个棘手问题,绝然将事实与价值加以分离的人极易受到攻击,譬如奥斯丁,当他要求区分实在法和应然伦理时,他的干脆而决断的那些命题为浅薄者提供了歪曲丑化实证主义法学的机会,他也为哈特在扭曲的基础上成为大师提供了基础。可是奥斯丁是这么说的“ 良好而稳定的政府实在或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政治科学的基本原理已为大多数人知晓……在人民大众中传播这一科学,可以被列为造物主加在主权者身上的最重大的责任……他在哪里让他们陷入无知,他就要在哪里对他们违反义务的全部行为负责 ”。“ 与警察队伍相比,开明的人民是法官更好的帮手 ”。这些话本来就在奥斯丁的书里,它足以击溃所有法理学家认为其无视价值的误解。奥斯丁的"罪过"是他说得太过清楚:“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其优点和缺点是另一回事。它存在或不存在是一种探究,它符合或不符合某个假定的标准是另一种探究。”——这是他的方法,是现代方法,这也是我们区分道德事实与道德评判同样应当采用的方法。( 备注:奥斯丁的遗憾是,他真正想写的《法理学与伦理学的原理和关系》一书没有写出来 ) 【辩护2】 最冷漠的人莫过于那些一辈子不结婚,把全部精力放在一些枯燥符号上的逻辑学家,这也是更容易误解的事情,因为他们处理的不是奥斯丁的事实与价值的分离,而是人格情感抽离。但纠正这一误解非常有趣:卡罗尔.刘易斯终身未婚,他是一个数学家,逻辑学家,但是他并没有被抽离为一个无情无义的双脚圆规,世界各国的大人和小孩都很欣赏他的《爱丽丝奇境漫游记》,对啊,这是他为邻居小女孩写的,还有哪位法律学者如此做过?其实刘易斯还是一位儿童摄影家,所以哪位法学教授因自己会摄影听到学生两三声(呵,并不一定由衷的)赞扬,那种沾沾自喜的感觉是不是至少落后100年了。金岳霖先生也是终身未娶,他的枯燥抽离,使得西南联大的300学生只剩下2个(其中一个在国际逻辑学界成为最成功的华人学者),不过我确信他给了林徽因最好的情谊,他爱孩子的方式是“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比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学术上的“冷漠”跟情感冷漠没有必然联系。也许边沁的情感是一个更复杂的例子,他在50多岁和80多岁两次求婚,却难免光棍一生,我找到了他的情书,写得非常感人和雷人,感人的是他令人同情的暮年期待,雷人的是他对婚姻意向先抽离出功利,然后再附加明显有些撒谎成分的感情颜料,这种非原始的、加工的“爱情”只能说明老先生混淆了事物的范畴、混淆了智商和情商的边界,“冷漠”得不够彻底,他应当坚持功利是功利,爱情是爱情,或许结果要好些——毕竟我们不应当违背历史把边沁设想为一个情场大师,我们设想他保持原生态也多少有点虚幻。 【辩护3】 但这些都不是对“冷漠”与热心肠关系的最佳解释,最佳的事例应当去找侦探们的导师福尔摩斯,他是世界上最冷静的人,谁又能否认他善良的热心肠呢,或许称他为英国最伟大的人道主义绅士更好。但……是的,他不是真实的,因此他的事迹也就不是事例,真实的事例是福尔摩斯的原型Dr.Joseph E · Bell,贝尔博士是英国女王的私人医生,柯南道尔的老师。2002年我写《案史》的时候,认为柯南道尔受到近代假说主义的影响,除了《血字的研究》《希腊译员》的理论叙述,我唯一的旁征是他的校友西德尼.史密斯的真实个案……现在我可以确认,我的那个认为是绝对正确的,因为我发现了他们医学院共同的老师贝尔博士的原话,天啦,柯南道尔简直是抄袭,而且抄来的表述没有贝尔博士的原话直爽。这就是研究的乐趣,我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我对柯南道尔学术背景的推论,虽然资料略微缺乏,但结论是对的,发现贝尔博士的原话完成了我推论的印证。贝尔博士说: 先生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演绎推理,你们能够针对每个案件作出正确的诊断。不过,永远不要轻信自己的演绎推理,你们需要使用听诊器来证实自己的诊断,并且使用其他公认的、常用的诊断方法。 这段话被柯南道德拙劣地抄袭为福尔摩斯与华生的对话(参见《希腊译员》),但精彩地演绎出了两个不同类型的推理高手,福尔摩斯和他的哥哥迈克洛夫特,我一直认为,莫里亚教授只能算是与福尔摩斯知己知彼的对手,但在逻辑上,迈克洛夫特可能比福尔摩斯更胜一筹,只是他不是贝尔博士的理想马甲。以下这个故事真实且理想,是贝尔博士留给我们法学院学生的最好训诫,是“冷漠”与热心肠关系的【最佳示范】: 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的所有学生都非常怀念约瑟夫.E.贝尔博士,他们称其为“Joe Bell”。贝尔博士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始终勤奋地工作,没有什么能够逃过他那双敏锐的眼睛。他像阅读书籍一样“阅读”他的病人和学生。他的诊断几乎从未发生过错误。 “先生们”,贝尔教授指出,“这些物质包含着药效很强的药品。这种药品的味道非常苦,能够对人的嗅觉产生非常大的刺激。不过,我希望你们能够亲自进行嗅觉和味觉体验;同时, 我从不要求我的学生从事那些连我自己都不愿意进行的体验 。因此,在由各位同学轮流进行体验之前,我自己首先品尝一下。” 然后,他将自己的手指浸入液体之中,之后,又将手指放入口中。这个盛装液体的平底杯随即被依次传递给每个同学。在教授的带领下,同学们带着各种表情开始了亲身体验。同学们依次品尝了这种液体,随后又都露出了各种令人忍俊不禁的、痛苦的表情。在依次被传递给各位同学之后,平底杯再次回到教授手中。 “先生们”,贝尔教授笑着说,“ 我非常难过 地发现,你们所有人都没有培养自己的洞察能力,我此前曾经反复强调这种能力;如果你们仔细地观察我的行为,你们就会发现,我是先将自己的食指放入液体之中,随后 却将自己的中指放入口中 。” 贝尔博士利用了权威,假借了善良,还塑造了一种绝对不容置疑的高尚师德,但是他残酷地毁灭了这些东西。唉,非如此不能培养出冷峻理性的英国医生,非如此造不出冷酷理性的法律人(我以为, 后者在观察事实时受到道德诱惑的风险要比医生大10倍 )。贝尔博士的师德与那些最具表演性的真理人格,与那些我们最喜欢的教授的师德比较,不在一个档次呀。 贝尔教授,最冷漠但最好的老师 三、佛山傍晚的悲剧 这是推断10月13日事件的一张外景相片,其他相片都在 http://www.ttx.cn/read-htm-tid-3551596.html 铺垫这些背景知识,我想已经把那些搞不清楚东和西的“网络暴民”给厌烦死了,他们可能看了一小段就去砍其他人了,对,就去砍那个叫孔庆东或贺卫方的吧,北大很有名……能读到这一段的人,我相信其平静且有耐心,剩下的平台比较孤寂,但宜于讨论。 傍晚:17点-20点——来自广东省气象局 http://www.grmc.gov.cn/Article/2010/03/17/Article_3033.html 佛山小悦悦的悲剧,有一些冷峻的客观事实: 1.查询佛山“傍晚”的实指意义 佛山日没时刻:18时04分 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time/09zxss/0903.html 10月13日下午5时26分或5时30分(事件发生时间在各报道上略有差别),这个因素是可以真实感知的,根据我个人的体会,这段时间5点30分如果去打篮球已经很晚(过一会儿我只能期待稍后现代大道的强大路灯支光),苏州10月13日的日没时刻是17时29分,提前半个小时的室外情况光线是柔和的明亮,高楼挡住了落日,不是强烈的光照。 2. 但是, 查询佛山10月13日的天气预报 ,情况异常糟糕: 南海气象台13日16时46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未来2小时我区狮山、里水、丹灶、西樵、九江有强降雨,伴有雷暴和6级阵风。请按预案做好防御工作。 http://cctvnews.weather.com.cn/alarm/zhyj/10/1515454.shtml 3.查询天气实况,证明天气预报没有失准: 昨日傍晚时分,佛山多个地方暴雨。港口路处一家公司的保安说, 下午五点多港口路就开始出现暴雨 ,一直到晚上7点多才停下来。 ( 港口路就在南海区) 南方网讯 记者安小庆昨日傍晚的大雨一直下到深夜。覆盖五区的雨势,令禅城、三水挂出橙色预警,其他三区黄色预警。 佛山市气象台在昨日16时30分发布高明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7时15分发布禅城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其中 南海 狮山、和顺 1小时雨量达30到50毫米 。 以上信息的网址是 http://news.gd.sina.com.cn/news/20111014/1186235.html 12日8时至14日8时佛山南海区平洲水利所277.2毫米, http://www.fs0757.com/news/11/1015/2011101584437828.shtml 4.为了体会实况 ,我查到了当天的暴雨(间歇时的)相片: http://www.ttx.cn/read-htm-tid-3551596.html 这些相片的发表时间是2011-10-14 14:10,因此,有灯光的相片应当是13日的,如果是14日的,那则更说明问题了,白昼如夜晚。所有相片显示的光线状况都不好。这些相片是推断暴雨下光线感受的参照。 5.室内光线(1): 从事故视频里可以看见暴雨渗过铁皮 大量落水 的镜头……而且车辆来方正是从亮到黑的过渡,稍远是一个十字路口。 大家可以从后面“2号视频”的动态1:04分之处看见,暴雨导致五金市场大量漏雨(此抓图经我用软件加工,做了增光效果) 6.室内光线(2): 现在关键的问题出来了,呈现当时光线情况的视频和相片我看见了四种: 第一种 昏暗 1号视频 (酷6版)这个版本在其他地方也是增亮的。 第二种 较亮 2号视频 (上海电视台版) 2号视频 http://society.kankanews.com/vods/ff8080812a9521a7012aa3d264007146/ff80808132eb98ec01330a57daff1d5c/ 第三种 很亮,这是我关注这个问题后,18日晚在苏州电视台看到的,是经过高亮度增光的。如果我们只看电视,我们不会相信那些路人看不见小悦悦,但是电视台却没有告诉他们做了增光处理,电视太强悍了。 第四种 所有相片都比较亮,是软件加亮的,这个很容易,在软件里稍作亮度、对比度提高就行。 http://xiaoxiao83.fyfz.cn/art/1042915.htm 这种相片不知误导了多少人。也许加工者并无此意(但他们不知不觉也被自己的加工骗了),他们也许只是希望大家看清楚,但加工却强加给舆论一个意志:路人们必须看清楚。 7. 室内光线(3): 特别注意,五金市场没有开灯 ——如此天气和如此时间情况下, 这意味着民事责任 ,请五金市场的人原谅,我给你们找麻烦了——但没有办法回避,这样做是为了让法学院的学生搞懂事实调查的残酷性。以下图片来自3号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FntZ00z7NU 的抓屏,表现了开灯时的状况: 左边是没有灯光的情况(1号视频),右边是有灯光的情况(3号视频) 有灯光时很亮的市场(3号视频) 照明设备条件很好,顶上侧边都有灯(3号视频) 市场还有超好的大灯——可是,那个时候不用,什么时候用呢?(3号视频) 8.室内光线(4):注意卡车、摩托车(或电瓶车)大都打了灯光,证明市场确实昏暗。但这样做的效果是增加了交通环境的危险,车灯、商铺灯、各种反射物的反光,弄得汽车、摩托车(或电瓶车)及行人视觉空间的 上半部是光怪陆离的扰乱刺激,下半部在更强的光线对照下显得昏暗 …… 此时从明处开向暗处的感觉,从上往下看,需要的是先天的更好的视觉调节能力,必须定睛盯住特定视觉空间才能辨认事物,这种情况下调正视力适应的时间需要多少,每个人都会有经验体会,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马上适应的,但具体实验数据还是请视觉专家给答案吧。 上下阴阳两重天: 灯光对人上半身的扰乱效果(1号视频1:04稍后处) 9. 室内光线(5): 拾荒大妈的反应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她并没有马上发现情况(她需要一个外力),这就与明亮相片提供的现场视觉情况形成了很大的反应差别,对不起,我很不想这样说,但又必须说: 大妈的眼睛就是应当向下的,与别人不仔细看地面情况都为正常,因为大妈要找的就是地上的东西,“拾荒”这个概念过了很多人的大脑…… 得到的感觉都是钦佩,但是,“拾荒”的必然推理是往地上搜寻——这一点不玷污大妈的高尚人格和慈悲情怀,只是能比较合理地说明 大妈的反应有一部分就是她的注意 ,而要求其他人那样注意不那么公平,不客观,这尤其显得对那个(简直是)“视而不见”昂首前行的人的道德推断很不讲理。悲剧发生了, 迁怒来得好快 ,我们可能从来不觉得这种批评的冤枉有相当大的道德问题吧。道德圣战者,从来都是向外发箭的,绝不自省自责,我们将在后面3号视频的最后一段看见圣战者发扬了中华民族特别悠久的文化传统,他说,我就只有三个字“C-N-M”。 【观察训练】 想要好好学习观察的人,现在可以试一试,不要看我后面的分析,到此为止,我提供的东西还不能十分确定究竟是什么使得大妈 必然 发现小女孩,是声音吗,是熟悉环境吗,是伟大的人性之光吗(这句话有意思,算是一个提示)。请反复观看1号视频。 10. 室内光线(6):注意市场 开灯情况下的清晰人景 ,视觉环境大不一样。小悦悦的爸爸所处地方的光线已经非常好了,这会不会误导舆论者的观察印象呢,要谨慎啊…… 11. 注意交通环境:十分可怕——请看3号视频,我对这种情况的印象只能去回忆在福州时进入某大型电器商城外边露天停车场的情况,但是这里是室内……还是要感谢那位CNM先生,CNM试图还原实景的录像告诉了我们很多信息。很明显CNM还不是我应当严厉苛责的对象,他有还原事实的意愿,敬业,已经大大超越了现在法学院学生所受训练的水平,但是, 他的能力有限 , 他忘记了一个要命的事实——灯光 ,他的还原证明了市场在开灯时的视觉情况,但是他却忽略了小悦悦所处之实际光线环境,假设彼时他就这么专注的走着、串来串去、说着、还亢奋着,我不得不担心:要么他“操”了躲开的疾驰车辆,要么他倒下,留下对这个道德世界最伟大的遗言,“你-妈-的”。 3号视频,CNM摄制的事件还原视频 好了,CNM的悲剧并没有发生,他的录像可以抽离出几个事实: (1)市场是有公共照明的,而且还可以很亮。 (2)交通秩序很乱,CNM亲身感受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了。 (3)事故发生在一个十字路口拐弯附近。 (4) 到处是越出通行区界限的堆放物 。 (5) 地上还有各种遗落物、涂画物 等等。 (6)CNM没有还原出飘下来的大雨、刺眼混乱还忽明忽暗的车灯、没有还原出雨打铁皮的噪声,即使这样,噪声已经很大了。 CNM的危险环境:左边高速窜出一个电瓶车 CNM的危险环境:右边高速又窜出一个,我连抓屏也无法抓出清楚的图像 CNM的危险环境:后边高速窜出一个 交通秩序混乱,车速都很快,太快:以上每个视频抓图我都抓了5-6次才能成功 劳保店附近的越界堆放物 注意测量堆放物的越界宽度 事发现场的堆放情况,注意 左下角 的突出物:这可以解释行人和电瓶车拐弯不一定是避让悦悦,即使地面没有人,也必须避让突出堆放物,总之对“避让”的解释不能做循环证明:“你没有看见悦悦,那你为什么避让,你避让了,所以你看见了”。 开灯情况下的遗落物或涂画物 灯光下的黑色遗落物 灯下各种白色遗落物 又一处灯下白色遗落物 灯光下的地面迷乱(以上五张抓图可以说明,在没有良好照明、四处却闪闪烁烁的情况下,路人和司机可能无法辨认情况) 12. 我无法回避这个伤心事件的伤心之处:18日晚上我在电视上看了跟踪的新闻,我看到悦悦的妈妈是这样说的“对不起,是我没有照看好你”,这是事实。这太残酷,我希望各位父母都引以为戒,2岁的孩子应当在家里更安全,但连家里都不安全,我听到过一些悲剧,我的同事的女儿从三楼摔下去,她比悦悦还大一点,不幸离开了,另外一个孩子从比3楼更高的地方摔下去,他竟然奇迹般的毫发无损,他是我学生的孩子……第一个事件是极小概率事件,否则我们也不会对同事感到无言可慰,第二个事件与嫦娥卫星三个CPU同时失灵的概率差不多。但是 小悦悦处在一个大概率的因果关系中 ,我们没有必要告诉她的父母这个真相(加重痛苦是毫无意义的),但是我们应当告诉全国的父母,坚决不要这样的大概率事件。就算18个路人应当被唾沫淹灭,在轰轰烈烈的道德主义指责中千万不要忘记提取这一事实和教训,谁忘记了,谁就没有资格自认为很善良——我说过这样一句话“ 唯有心智与心灵完全适应,那种东西才叫良知 ”(《又寂寞又美好》——普罗塔哥拉学园的开篇)。还有一句话,是我经常对学生说的, 不要把你放在危险的处境,任何时候 。 道德圣斗士们除了亢奋之外,你们还能做什么,你们看见这个了吗:悦悦事件后五金城的一个景象 http://www.dc18.com/news/46745.htm 四、假说及其法律、道德、政治意义 良知要求我们建立以下适当的假说,请我们保持最大的冷漠,请相关责任调查者去检验这些假说: 1. 那18个路人可能有四种心理认知状况:(1)有的人根本没有看见小悦悦;(2)有的人视觉上看到了东西,但没有识别出是2岁的小孩,从心理学上讲,所谓的“看”和“看见”的区别就是器官物理接触(光和声)有没有成功转码为感觉;(3)有的人看见了,但并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情况;(4)至少有一人已经承认看见——超过一个人看见并意识到情况是完全合情理的,这是一个合理概率范围的事情——既然可能有这四种情况,因此当前媒体报道和网络批评的指向可能有观念>事实的偏离。而且这种偏离会不幸地影响到相关人的法律利益,可是,谁在担心这些呢? 那个看见的陈述 :“以为她像平常一样玩耍摔倒了。”“当时她口鼻流血,有 很小的哭声 ,我看着很害怕。我一手拉着女儿,担心救她的话我女儿会被摔倒,女儿还被吓哭了,所以赶紧离开。”“我想过去扶她,看到出血太多,我自己也有点害怕。如果当时旁边有人一起救,我一定会救。”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11021/20111021091834346.html 【问题】视频上这对母女经过的时间只有2秒钟(1号视频1:47-1:49),如果这位女士以这样的方式在法庭上作证,律师该问她些什么呢?当然中国不是美国,如果是美国的话,这个证词包含的内容可能性必然要受到最严厉的攻击……证人是否保持了客观陈述,而非事后道德压力不得不说的一些话。可以比较一下,拾荒大妈在1号视频的1:56(强光照到悦悦)-1:58(扭头看悦悦) 反应的时间也是2秒钟 ,而女士是没有强光指引的。 目前,人们不接受辩解。 几乎所有描述都带着毫不客气的态度,恨不得立即、咬牙、切齿地绞死路人, 道德批评所固定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 ,看看他们的用词: 一个一个的走过,竟然都……,冷血,冷漠、明明、大白天(来自法律博客的描述)、不可饶恕的错误、彭宇(很遗憾这件事跟彭宇案的联系方式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而是另一个方式,后面我写理由)、见死不救(这可能是最大的扭曲,但它目前竟成广东省政府行为)、道德沦陷、坚称(这个词的意思是,我们都知道事实,你TMD的偏偏不承认)、“竟然有人为18路人辩解?你的良心在那?”(来自百度“佛山吧”——这个“竟然”的阵容有多强大,2亿还是3亿人)、不要狡辩 、被指撒谎、哪怕打个报警电话(电视台主持的神圣命令)、贴上“冷血”道德标签(法博策划用语)… … 这就是我们看见的道德社会, 简直比见死不救还令人泄气 ——因为同样的思维正是彭宇案中那个被“塑造过”的老太的思维: 我说是你碰我,那你就碰了 ;同一个思维还演变为: 彭宇明明就是见义勇为,老太该死 ;其实彭宇案的真相我们不知道,这才必须引用那个“善人规则”,我唯一知道的事情是,法官错了。 什么是善人规则啊,呵呵,等会儿讲吧。 【政治结论】 ——这样的人民认识状态 是为民粹主义之基础 ,政治危险要远远大于小悦悦事件的道德偏执危险。可笑的是,这并不能证明中国老百姓水平低,因为专家学者也差不多如此论事,他们极专业地证明了老百姓跟学者的水平一样高——这是另一个社会悲剧。 于是,我不得不说,提高学者的事实认知水平是改革社会水平的关键。 2. 可以倾向性地认为第一个司机并不知道轧人了,他的主观过错不能因为一个恶作剧事件而加大。恶作剧已得到证明, http://news.ifeng.com/society/special/nianyanvtong/content-4/detail_2011_10/19/9959950_0.shtml CNM本人以为那人是司机——那人以最恶劣的方式伤害了小悦悦的父母和网民,也戏弄了CNM,此人当然是最坏的人,他躲在最强大的道德谴责后面居然成了网民亢奋的同谋者——道德多么悖谬啊。 一个重大概率因素,司机之归责证明:车没有开灯。另一个问题,悦悦有车灯高吗?(1号视频) 【道德焦虑症】 —— 为什么会这样。社会道德的状况已经令人烦躁、忧虑、愤懑,人们需要戏剧化的故事和戏剧化的发泄: 最好的人与最坏的人 , 最爽的批判需要最坏的故事 ,人们还需要给“冷漠”以最佳定义,18个人+2个司机还不够吗,不不,远远不够,人们相信其道德推理比福尔摩斯还精准,自然他们还希望像КГБ一样强大,他们最饥渴般的奢望是:当他们像海神波塞冬一样发怒后,大海就会平静。于是,CNM演绎出了社会渴望的最佳形象,他的中华文化传统导弹终于锁定了最佳敌人,那个C-N-M(草泥马)是多么解气啊,瞬间CNM的社会焦虑得以释放——那个恶作剧家伙正好满足了全民的需要。可怕的是,人人都是编剧,人人都是导演,人人都还想超越CNM,从来没有人担忧有人会受伤,或被导弹误炸…… 心理学解释:当一个人处于令人惊恐且存在潜在危险的情景中,他或她本人对此又毫无准备,信息性社会影响会以戏剧性的方式发挥它的作用(Killian,1964)。这个人也许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当个人的安危也受到威胁的时候,人们急切需要获得信息——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这种信息。(阿伦森等《社会心理学》p207) 佛山事件是这个规律更大规模的剧场化。 3. 以上关于第一个司机的假设并不保险,我们也应怀疑他可能知道轧人,不过目前的证据有利于他,剩下的听他的辩解,但,除非司机是傻瓜,我们无法证明他真实的认知,客观情况包含了减轻过错的大概率事件因素, 后轮故意轧人的怀疑是很严重的 ,因为这意味着严重的交通肇事+逃逸,认定一个故意就是一系列罪恶……但根据刑事证据规则,不利推定并不属于司机,犯罪与否还有待深入调查,每一个可能因果要素必须充分审慎,综合衡量比例构成……民事责任是绝对不可免了,但刑责要更严格的证明。 4. 第二辆车的司机(他的右灯间歇闪烁),更可能他没有辨认出倒下的小孩,加诸恶意推理很勉强,除非我自己变态,我才会去推论他故意轧人。他很倒霉,其刑责、民事责任的危险在网民看来似乎与第一个司机没有区别,这非常不幸。但网民并不是上帝,甚至有时候连人类的基本认知能力都不够,因为网民指责18人视而不见的道德追责是以这样的方式完成的,“要是他们中有一个人救助悦悦,那么第二辆车就不会轧了悦悦”,【注意】当第二个司机在法庭上拿网民的这个推理去辩解责任较轻时,他可能活像一个傻瓜,第二个司机比第一个司机更容易进入道德陷阱,法官要是昏的,他也许发现不了道德推理是自相矛盾的。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对第二个司机保持真正的公正呢——别忘了,我们仍处于全民盛怒之中。在这种盛怒中,我们不可能以第二个司机的反应去减轻对路人的怀疑。很多人会惊讶,啊,这倒能证明很多路人可能无辜吗……不只是这个令人惊讶,那个由妈妈牵着的小女孩难道不也是一个证明吗,看看这种图片该怎么解读: 小女孩,她是这个事件中反应最灵敏的一个,有两个相反的解释:(1)因为她没有成人的狡诈,所以童真表现反映了“应当看到事实”,其他人都是装的(但这得假定大家都知道“人在做,天在看(视频)”),(2)注意她的身高……这是整个事件中刚好躲过其他光扰的较低视角。我只能判断这两个解释哪一个更合理一点,我无法证实什么。 【关于道德推理的评价】在没有认知理性的控制的情况下,它如一张纸,珍贵时可以擦擦嘴唇,恶劣时不过是一张带病的手纸。 5. 五金市场(其实叫五金城)有明显的管理上的重大过失责任,它没有开灯(但这只是我根据网络资料做的观察,还请警察、律师、当事人认真对待,司法方面要认真核实,严格实验)。五金市场在9月13日傍晚大暴雨情况下没有开灯,这种疏失不能与平日的疏失相提并论,这个因素是小悦悦悲剧的较大概率因素…… 这就构成第一个司机和第二个司机适当减轻责任的理由,同样重要的是,这也构成对18个路人中大多数人的道德保护 ,伤害性道德讨伐文章是不管这个的,他们永远最正确,正确到莫名其妙地免除了五金城的法律责任。 五金城的责任不限于此,我还发现: 事后,黄岐广佛国际五金城在加装减速带 五金城在事后加装了车辆减速带……为此,前天傍晚我和周永坤老师比较充分地讨论了这个事实的意义,我对周老师说了两次“不”,同样的周老师也回应了两个“不”,我们各执己见,这是有意义的坚持。我的观点是:虽然加装减速带的新闻是我发现的,但我不主张以此作为归责五金城的证据,我的理由是 善人规则 ,这个问题的证据规则考虑跟彭宇案一模一样—— 无论彭宇撞没有撞老太,他去扶持老太都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善良行为,但是,如果法律上允许将扶持本身作为合规则的证据来看待,那么效果就是当前人们看到的那样,谁也不会去扶;同理,如果紧急加装车辆减速带的行为是五金市场管理交通不善的证据,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去做这个傻事 。周老师提出了另外一个原则术语和故事,他以美国议员在一个孩子交通事故上的证据排除案例论证了这个原则,其意完全与我所称的善人规则一样,但是这样的原则是否在中国可以适用,周老师提出了立法问题,我不太确定地但很快地回应这是一个证据法上的自然法问题,周老师终于亮出了他的立场,他须为事故的受害方利益着想……我无法让步,但我主张可以 从管理责任、交通环境、实际事故率方面去证明五金城的疏失…… 这一点周老师并不反对,但原则问题仍然没有退步。 为此我再次翻阅了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407条,我现在仍然坚持认为,决不能以加装车辆减速带的事后补救行为来证明五金市场有责,我并非主张在中国适用美国法,我引用美国法只是要证明这是一个理性的由法官可自由裁量的合理自然法规则。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将面临彭宇案后的同样效果。 【法律建议】希望司法方面坚持善人规则,不要对五金市场的补救行为适用推定归责,该项证据不能使用。 这是东吴6棵百年老树傍边两个教授的沟通。在此,我要回敬法律博客的不适当话语(虽然它肯定不是针对我们的,周老师太瘦,我太标准),界外人愤怒地说:“ 从时间上看,你这篇博文(指 http://lizard0520.fyfz.cn/art/1042660.htm 是法律博客的第一篇相关评论)发出来已经10个多小时了,但至今没见任何回应(评论)。也许是经常在这里出没的那些 喝了一肚子墨水儿,受过“高的教育”,衣冠楚楚,大腹便便,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上等人”生活的“法律人”们 被这比“悲惨世界”还要悲惨的天下丑闻给震惊了(震傻了,震痴呆了,震迷糊了),以至于无法思考,不会写字,也不能说话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中国将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百姓的生活该是多么的宁静,和谐,上帝,求求你把这一切都变成真的吧,阿门!!!!!!!!!!!!!!!!!!” ——你的猜测我不置可否,因为教授、博士、硕士多着呢。但你那急匆匆的态度,正是我要批评的对象。学法律的人应当做的事情是:宁愿不发声,要评论就绝不能有失去法学应有的本色和风格。 6. 拾荒大妈的注意最能说明路人对事件反应的原由。【解释一】大妈有其习惯原因,如前所述“大妈的眼睛就是应当向下的,与别人不仔细看地面情况都为正常,因为大妈要找的就是地上的东西”,她的感觉陈述很重要(听或者看),希望她客观叙事,不要受到表扬的丝毫影响,这样所有人的利益都相对能得到一个合理的旁证。【解释二】经过最详细的反复审查,我发现,大妈获得了当时事件现场的最强烈的一束光照提醒。【解释三】大妈和悦悦的妈妈其实都没有真正搞清楚状况,注意她们的可怕行为,那一拉两抱起,对悦悦具有致命的危险……没有办法,光线太暗,她们不是神。 【解释二的证据】 前述【观察训练】的解题:整个事件中最强烈的一束光照射在悦悦的身上,大妈正对着她。人性之光是伟大的,但是逻辑关系是,没有这一束恰好到位的强光,则未必能启发人性之光,大妈怕是要成第19个“冷血人”。大妈不需要被神话,先有“神光”(偶然照亮),后有人性之光,这是大妈行为的自然解释。相反的道德推理则应是,先有五金城的人性之光,才不需要什么神光——喂,开灯啊。 过程分解: 强光并没有立即启动大妈的人性之光,直角转身了,她需要反应时间。 过程分解: 人性终于开灯了,大妈用了2秒钟 (1号视频 1:56-1:58) 【解释三的证据】 可怕的救援 :大妈以为拉她一下悦悦就能站起来……不成功她又放下,此时恐怕悦悦已经散架,可是大妈怎么能够知道状况?接着悦悦妈妈让悦悦第二次散架…有什么办法避免呢,没有,因为没有神。这些行为与路人行为的道理差不多,但是前者却几乎是致命的——谁也不会去苛责,但对另外一些人就不会客气了。这就是道德推理的奇怪之处,“就不讲理!” 【纯粹民事法学术问题】我不用担心拾荒大妈不适当的施救行为会被舆论追究。但是这种情形可能在以后某个事件中再出现,希望大家明白,这个问题的处理应当有两个规则 :(1)救援与救助必须专业,好心人要冷静,拒绝鲁莽,要认真想想效果;(2)参照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的“好心人免责”规则 , 施救人无意造成了损害应在法律上免责 ,这在自然法上合理,但赋予立法保护是更好的保护。 7. 悦悦的妈妈有很大疏失。我很想点到为止,但是这篇博文的性质不允许。那么就这样吧,不希望和我继续“冷漠”下去的非专业人士,请不要打开这个链接,希望成为一个合格的法学院学生的人则必须要看。 http://news.ifeng.com/society/1/detail_2011_07/28/8013406_0.shtml 8. 第一位昂首而过的那位先生,要么是太坏(他竟然知道摄像头在捕捉他最微妙的表现,他装得真深啊),若是这样,他的冷漠就最合理地印证了道德批评绝对正确;要么他根本就没有看到什么,他的“没有装”恰能为其他17名路人之多数人的当时良心做一个证明。所以, 他是道德批评的关键 。但远离法律问题,谁又有耐心、闲心、手段、权力去证明很难证明的心理的现象呢。哦,道德才不管这些呢,谁粘上谁倒霉。 进入镜头的第一时间,他的视线就是这样的 在上图与此图之间,他就没有改变过视线的方向 这是他视线方向最靠近悦悦的时候,但他快走过了,唯一的解释是:他要绕开的不是悦悦,而是堆放物,因为他的视线从来没有向下 他脸上的光能说明司机、行人看不清地面的光扰乱原因 【道德评判程序问题】 道德评判不存在正当程序 ,也并非只有中国才如此。被评论的人可能觉得没有辩解的义务,也可能拙于辩解,评论的人却拥有帝王般权力,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只不过上午的你是帝王,下午的你可能是乞丐……仅仅因为你回味着上午的拥抱,深情的眼睛泛出甜蜜,碰巧你视线的延伸线上有一个可选项B,虽然你对她没有感觉也没有看见她,但是你的恋人A正好看到了那条直线,随后她就悄悄易主了——你说这得有个正当程序,不能进行“有罪推定”嘛,切,谁听你的,是非说得清楚吗。 9. 佛山市政府方面有管理好五金城交通的行政责任,佛山交警方面可能有管理疏失,这是最容易举证的事情,去查查交通事故情况就行。至少视频表象让我们感到担心,希望交警部门、交通部门和市场管理部门加强车辆准入制度、限速规则、标志及灯光方面的建设。市场管理部门亡羊补牢,应当建立 明确以能见度为标准的适时开灯制度 ,市场管理是收费的,节电不能以克扣商家和顾客的安全保险为代价。 10. 昨天才得到的假说。我一直搞不清楚的是,小孩发出叫声了吗。没有思路……但是现在总算有两个证据,请大家审查。(1)唯一承认“看见”的女士说 “有很小的哭声”;(2)邻近商铺的女士说那天暴雨,雨打铁皮的声音很大。 雨声很大,小孩的声音太小,这是一个假说,不可能没有验证就有结论。有结论的都是亢奋者或者圣斗士。 4号视频 http://society.kankanews.com/vods/ff80808129f4b1ca0129f60326450bb1/cf8514b6882c4a1cb7bc60a32e381c04/ 这个视频的问题差不多要成为后悦悦事件(今天写到这里我已经知道悦悦去世了)。(1)电视新闻对陈婆婆的过程有添油加醋,从陈婆婆发现到悦悦妈妈出现视频只有几秒,哪来的是非,陈婆婆也似乎进入状态了……“路人”就是哪来哪去都搞不清楚的人,他们哪来的闲心要说三道四,过了路摔句话在哪里,动机是什么?(2)另一个严重问题是,那对辩解的夫妇赌咒发誓也难获得道德舆论的原谅,但是坚决不接受他们解释的道德推理很荒谬啊:如果认为他们极端自私见死不救,那就意味那个女士连做妈妈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她要丈夫去找女儿,难道她知道一个女孩倒地,听到惨叫,却有神来告诉她“那不是你的女儿”,她不需要亲自察看——这合理吗?他的丈夫就更莫名其妙了,那么稀里糊涂的一出一进,难道他已躲在某个角落早就清楚看清那边,还要故意装着不看那边,免得让“天在看”知道什么,但如果是这样,那么他的女人要他找女儿,他瞎转个啥,他早该担心了,还用得着他老婆来提醒?如果他不是找女儿,他又在做什么呢……结论不是很清楚吗。他们要么是常人,要么是疯子。 11. 视频显示的光感觉应当是高于实况,因为视频录像一般都有增光和滤光效果,这需要专业验证。但我们还必须意识到,行人和司机的眼睛不是长在那个视频摄影头上,他们为着各自的功利目的在走路……他们没有义务像那个视频头一样盯着一个固定的地方,他们也没有义务必须看见。“切,看不见就是冷血动物”——这才是真正冷血动物的推理。 这是我的调查,我只能依靠网络做到这一步(但我们所处的时代已够贝尔教授十二分羡慕了),所有事实判断都是假说,我不肯定任何一个假说已经充分证实,除非我去了现场。我没有义务证明那些路人看见还是没有看见, 我的义务是提醒博友:“你看见了什么”。你有资格讨伐吗,你会说有? “在这些情况下最好就是跟着起哄的人起哄。” “但是,要是起哄的人只有两个呢?”斯诺德格拉斯先生问道。 “那就用最大的声音尖叫。”皮克威克先生答道。 ——《皮克威克外传》 一个文明的社会应当是讲理的社会,不要把自己当成道德批评的国王,尤其不要因为你缺乏言论权、话语权,就自认为语言的急迫、态度之强暴就是权利捍卫……先观察后激动;先道德事实,后道德批评;分清事实与价值。像一个真正长了完整大脑的人……而法律人要十分冷漠,“冷漠”是热情的最大动力,像液氢。 【注释】法学院应当生产液氢(LH2),不是法学院的但想跟法律人学习的也应当进入实验室好好沉静……氢气须在大约在20.268开尔文,-252.76℃才冷漠成液体,极端冷漠点是-259.1℃,极其冷漠才使液氢成为现代火箭的高能燃料,而且它的冷漠与热情确实很像社会中的理性人,据说,即使氢氧混合升温至2000°C也不会反应,在这个温度上还不反应的是纯粹理性人(缺水汽没有情感)……制造液氢需要极其冷漠的环境和工艺,保存、引燃、可控都是高技术问题——本来意义的法学院应当生产这种高能低温燃料,但是在我们的“现代导师”的引导下,全国N百所法学院、系,有极大的概率成为浏阳花炮厂,还没有销售出去它们就自爆,卖出去的也经常误炸,北京同仁眼科摘的眼球可不少。 --------------------------------------------------------------------------- 【新的发现】也许,那对发毒誓的夫妇可信,他们的小孩跟悦悦个头几乎一样,如此情形,他们的小孩不在身边(那男人好像也就是出去瞧一瞧),如果当时他们就发现有小孩出事或者听到惨叫,这种反应是不是太不近情理:在那种光线下,他们没有本能的害怕和关注,谁的孩子(而且两个孩子个头那么相近)不需要凑近搞清楚吗——把他们想象得那么镇静,太怪异。 这个抓图来自3号视频,碰巧录到了4号视频的那对夫妇,这个容易识别。现在小孩就在他们身边。 【这个资料是17日的,但我今天(22日)才看到,对我的推断和建议有证明】 http://www.fs0757.com/news/11/1017/2011101792425625.shtml?page=3 问题 我的推断和建议 南都报的调查 关于占道 ( 4 )到处是越出通行区界限的堆放物。 注意测量堆放物的越界宽度 昨日上午,南都记者来到事故地点,广佛(国际机电)五金城 20 座与 24 座之间的街巷,其周边场景与视频中并无显著差别。北面劳保店的物品占据了约 1.5 米宽的道路,南面两家五金店之间的阻隔墙伸出约 2 米,约 8 米宽的过道已经所剩无多。 南都记者注意到,这家五金城的管理有待改善,经销商货物占用路面的情况比比皆是,为交通事故埋下了隐患。 南都:我们注意到在事故地点,店主的货物占据了通道,同样情况也出现在五金城其他很多地方。请问五金城是否有规章制度对其管理? 五金城:当然有,你明天再来,我拿给你看。 南都:为什么有了制度没执行? 五金城:明天我们主要领导上班,你再来问他。 关于当天光线和没有开灯的情况 7. 室内光线( 3 ):特别注意,五金市场没有开灯 (假说) 5 ……五金市场在 9 月 13 日傍晚大暴雨情况下没有开灯,这种疏失不能与平日的疏失相提并论,这个因素是小悦悦悲剧的较大概率因素 南都:业主称当天傍晚下雨时,能见度极低,为何不开路灯? 关于开灯的责任标准 9. ……市场管理部门亡羊补牢,应当建立明确以能见度为标准的适时开灯制度,市场管理是收费的,节电不能以克扣商家和顾客的安全保险为代价。 五金城:我们开路灯的时间是固定的,每天下午 6 点。 南都:(业主称每天傍晚 7 时开灯)你确信是 6 点? 五金城:哦,这个需要问电工才知道。 关于车辆管理 9 ……至少视频表象让我们感到担心,希望交警部门、交通部门和市场管理部门加强车辆准入制度、限速规则、标志及灯光方面的建设。 11. 注意交通环境:十分可怕——请看 3 号视频, 南都:这里车来车往,看上去很乱,五金城有没有可行的管理措施? 五金城:谁说乱了?你看窗外停的车乱吗?我们要在保证经销商、采购商经营活动的前提下,逐步改善对车辆的管理情况。凡事要一步一步来,不能立即达到。
681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网博客信息资源组织现状分析及建议
热度 8 xupeiyang 2011-10-27 16:18
2011年10月18-21日在长沙召开的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 我所 池慧教授指导的 研究生 郭文姣 对科学网博客信息资源组织的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很好的建议。 我愿意推荐给科学网读者学习参考。 ----许培扬 科学网博客信息资源组织现状分析及建议 郭文姣 * 杜然然 郭柯磊 池慧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100020 1 概述 博客( Blog )是网络日志( WebBlog )的简称,最早出现于 1997 年,用来描述那些有评论和链接,而且持续更新的个人网站。关于博客比较严谨的一个定义为:一个 Blog 就是一个网页,通常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博客融合了信息交流和个人出版的双重功能,不仅受到普通民众追捧,也受到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青睐。 近年来博客数量日益增加,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 2010 年 12 月,中国博客的用户规模达 2.95 亿,年增用户 7310 万人,年增长率达 33% 。伴随着中国博客整体数量的增长,科研人员博客人数也在不断增多。科研人员的博客中包含大量与科学相关的信息,不仅在科研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 2 科学网博客及其信息组织分析 科学网博客成立于 2007 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管,科学时报社主办的科学网博客社区,是国内最为著名的科学技术类博客群之一,意在构建全球华人科学博客圈。成立 4 年时间,已吸引了众多的科研人员 “开博”,截止 2011 年 7 月 31 日,其用户数量已达 9102 位。科学网用户全部使用实名注册,保证了信息内容的可靠性。科研博客在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研交流、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科学网博客信息资源组织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促进科学网博客(以下简称科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部分首先介绍博客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然后详细分析科博首页及个人科博空间的信息组织形式。 2.1 博客资源的信息组织方式 Blog 资源属于网络信息,其组织方式可以分为树型目录浏览方式、搜索引擎方式和博客资源的自组织方式。博客资源的显著特点是个性化和独立的评论 ,其 自组织方式包括博客 (Blogger) 的自我组织、内容聚合方式和信息推送方式。 (1) 博客 (Blogger) 的自我组织。指用户自发地为文章添加标签 (Tag) ,或称为关键词,然后根据标签 / 关键词将文章归类的信息组织方式。标签用于描述文章的主题、类型及功能等特征,兼具分类、主题双重组织功能,既可包含文章的显性知识,也可包含文章的隐性知识。其中自由分类法即利用标签描述信息,并最终根据标签被使用的频次选用高频标签作为该类信息类名,典型应用如美味书签( delicious )和闪亮图片夹( flickr.com )等,科学网博客网站栏目设置上没有采用此方法,栏目名称比较固定,分为生命科学、医学科学、化学科学、工程材料、信息科学、地球科学、数理科学、管理综合。 (2) 内容聚合方式。是一种博客资源的自组织方式。信息内容聚合的基础是信息源使用通用的数据格式,最流行的格式为 RSS 。 RSS 的网络内容聚合解析机制包含内容提供者、 RSS 聚合器、内容学习者三个部分 , 通过聚合器可从多个信息源或 Blog 站点搜集最新动态,并在一个界面中提供给读者阅读。 (3) 信息推送方式。主要是通过引用通告的方式实现,即如果某篇文章是对他人博客中的文章做出的评论,或是与他人博客中的文章主题密切相关,希望关注该文章的群体也能关注自己的这篇文章,或希望加入该主题的探讨,那么在这篇文章尾部的引用地址栏输入对方文章的引用地址,通过这个地址来通告你针对那篇文章写了东西。引用通告可将网站之间对某个话题感兴趣而相互发表评论的博客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博客世界的无线互联。 2.2 博客首页的信息组织形式 科博首页板块设置包括:博客头条、精选博文、热门博文、最新博文、新博推荐、博文排行、博主名录、博文专题、博主排行、特别推荐、机构博客、公告栏、友情链接、栏目体系 14 个板块。本文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板块的信息资源组织情况: 2.2.1 博客头条 占据科博首页位置最突出的板块,头条文章的选择比较谨慎严格,每天由科学时报社编辑选择 1-3 篇文章,作为头条推荐,且严格按照编辑推荐的时间倒序排列。编辑推荐的依据有访问次数、当前推荐数、评论数等指标,最重要的依据是文章的内容特征,具体来说是根据作者赋予文章的标签或者关键词,没有标签或者关键词则依据作者对文章的栏目归类提取文章的内容特征。各项指标均为优秀的博文才会推荐给编辑,经编辑审核并推荐后的文章作为头条登载。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利用当前推荐数、评论数等指标来评价博文质量。访问者一般是浏览过博文内容后给出的推荐或者评论,既考虑到了文章内容的受欢迎度,又利用了文章的内容特征作为筛选依据。而且,经由编辑审核的文章才可作为头条,保证了博客头条文章的质量。可能存在的劣处是标签标新立异或者较为吸引人,但是内容质量不高的博文有可能访问量大,被作为优秀博文推荐给编辑,导致博客头条的文章质量欠佳。 2.2.2 精选博文 选择依据与“博客头条”类似,后按照文章发表的时间先后顺序倒序排列,不同之处在于缺少编辑审核。以上两个板块的共同点是,通过标签 / 关键词指标、访问次数、推荐数、评论数等指标在博文选择上既考虑访问者对文章的喜爱程度,又注重科学网博客系统内部对博文质量的评价。 2.2.3 热门博文 完全按照文章的 “当前推荐人数”多少来排序,推荐人数多的在前,为相对热门博文,分别提供 36 小时、 3 天、一周、半年内等不同时间段的热门博文。热门博文帮助访问者快速发现一段时间内最热门的话题,了解其他科研人员关注的热点及对热点问题的看法。该板块考虑了访问者对文章内容的评价因素,与前两个板块相比仅仅考虑了访问者的因素。 2.2.4 博文排行 按照文章的点击率,点击率高的排行靠前,分周排行和月排行两种。既可帮助用户发现最受欢迎的文章,也可帮助博主定位及改善自身博文。 2.2.5 博客排行 据博主发表的文章被访问的次数,按照由高到底的顺序对科学网注册的用户进行排行。“博客排行”有两个排行规则,博主所有文章的访问总量、篇均文章访问量,每个规则又可分周排行、月排行和平均点击排行。一般来说博文数量多,访问量相应较高,有助于发现高产及高质量博主。 博文排行和博客排行两个板块,特点是仅仅考虑访问者因素,且完全依据文章访问量对博文排行,可能会导致一些内容空洞但是比较吸引眼球的博文高居榜首。 2.2.6 博文专题 根据作者赋予文章的标签 / 关键词出现的总次数,出现频次最高的文章可成为这段时间的专题信息。点击进入某一专题后,可以看到很多围绕该专题的博文,这种专题文章的推送功能使用“引用通告”方式实现,使针对某一话题的博客 (Blogger) 的观点集中在一起。 2.2.7 最新文献 动态登载科博最新发表的 5 篇文献。这种数据组织方式是信息内容聚合,通过聚合工具可以从站点搜集最新动态,并在该栏目动态提供给读者。 2.2.8 栏目体系 分为“论文交流、科研笔记、观点书评、博客新闻、教学心得、人文社科、人物纪事、海外观察、科普集锦、图片百科、生活其他、诗词雅集” 12 个栏目,每个栏目依据文章的发布时间,选取最新的 6 篇文章登载。栏目结构是非等级的、平面的。每个栏目下不再设子栏目,采用的信息组织方法为自由分类法,栏目结构是非等级的、平面的。这种体系机构的优点是不必从根目录开始点击,不必经过几级目录才能找到需要的信息资源,而是直接将重要、最热门的信息放在页面上,直观简洁,使用方便。栏目名称兼具主体和分类双重功能。从栏目名称可以看出栏目的主要内容,具有关键词或者主题词的内容揭示功能。同时,以栏目名称为类,组织栏目体系,简洁直观,条理清晰。 2.3 科博个人客空间的信息组织形式 从科博首页“博客排行”周、月和平均点击量排行中分别选择排名靠前的几位博主,对比分析其个人博客的信息组织。 (1) 栏目设置基本一致,都有“用户入口、公告栏、栏目分类、最新日志、最新评论、留言吧、博主好友、统计数据、最近访客”栏目,多数有“友情链接”栏目。 (2) 网页正文均按发表文章时间顺序倒序排列。 (3) 大多数作者给发表的文章添加标签,部分添加关键词或者关键字,少数不添加标签和关键词,而是直接归入相应栏目下,并在文章突出位置标明归入的栏目名称。 3 问题分析及建议 3.1 栏目功能设置尚不完善 科学网博客具有很多栏目功能,可以使作者博文直接归类其中,然尚缺乏时间分类栏目。科学网中很多博主都是高产作者,例如许培扬老师的博客,每日发文都在 5 篇以上。博主发布的总文献量是很大的,而且今后会越来越多,但是没有建立文章的时间索引栏目,不利于作者和他人阅读利用文献。建议为每位博主增加时间分类栏目,以年为一级类目,以月为二级类目,按照时间倒序排列,由新到旧组织个人文章。 3.2 对标签功能认识有待提高 一些作者发表过文章后不给文章添加标签 / 关键词,虽然个人博客中都有不同的分类栏目,博主可以把文章归入相应栏目,但是对于博客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来说还是不利的。原因是,随着博主发文量的增加及博文内容的与时俱进,个人博客中栏目的多少及名称是不易更新的,会造成作者的一些创新性的或者非专业文章的错误归类,从而“埋没”该博文,不易被公众及时发现,并利用信息和知识。而博客 (Blogger) 若能为博文添加标签,则能动态灵活地对博客信息进行分类,使得相应栏目的组织方式较为合理。 3.3 文章评论的利用尚不规范 文后评论没有利用“引用通告功能”,多数是直接在文章后面对该文章发表评论或观点,而不是通过“引用通告”,在自己的博客中评论,告知被访问者地址的方式。这样导致一些很可能有意义的话题没有形成可为公众利用的成果。建议通过“引用通告”方式评论话题,有利于收集话题,形成完整的讨论成果,也便于 “博文专题”栏目收集关注度高的专题讨论,放到科学网博客首页。 3.4 标签标引质量仍需改进 通过为博文添加标签,可以更好地揭示博文内容特征,组织博客信息资源。然而,如果标签标引不合适,则会造成很多文献被错误归类到相应栏目和“相关文献”。建议科学网博客系统加强对博主标签添加质量的管理和系统内容分析功能的完善。只有添加且合理添加,标签的信息组织功能才能充分发挥,信息的价值才能被有效利用。标签质量不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大量使用动词、形容词,甚至用文章的整句话、整个标题作为标签,没有发挥标签描述、概括文章特征的功能,不利于文章的揭示。 (2) 使用泛化、无确切指向性的标签,或使用多个栏目的名称作为标签,管理员很难据标签将文章合理归类,增加了博文的漏检和误检风险。 (3) 使用纯粹个性化标签。例如“小可爱的书阁”、“我的欢乐谷”等这种类型的标签可能对博主自身来说是有效的,具有便利性和趣味性,但是从整个博客网站甚至是互联网信息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说是不利的,管理员无法据此将文章归类,降低了资源的利用价值。 (4) 滥用标签加注无关内容。某些博主有意或者无意,出于推广自己文章的目的,无论文章内容是否相关,均加一些吸引点击量的标签,以此提高受关注度。 4 结语 科学网博客在传播科学知识、促进科研交流和加强学科沟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学地组织其信息资源,为用户浏览、访问、共享和交流信息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要不断进行网络信息组织方法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 * 郭文姣( 1987- ),女,硕士研究生。 科学网博客信息资源组织现状分析及建议.doc
个人分类: 科学博客|3553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我们小组的Nature文章今天发了,转发一个相关新闻稿
热度 1 zswim 2011-10-27 12:31
今天的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刊登了香港大學物理系郭新教授和張泳博士有關複雜有機物質在宇宙中廣泛存在的報告。報告提出,複雜有機物質並不一定源自生物,而是可以在太空中自然合成。 郭新和張泳發現一種在宇宙普遍存在的有機物質,當中含有混合芳香族(環狀)和脂肪族(線狀)的成份,其在化學結構上的複雜程度猶如煤和石油。由於煤和石油都是古生物的殘骸,這類有機物質向來被認為只能源於生物。這次的發現表明,複雜的有機物質能夠在無生命的太空中自然合成。 以往的觀測顯示恆星、星際雲和星系光譜中存在着不明紅外線輻射(UIE)。郭新和張泳對這一長期未能解釋的現象進行了研究。二十年來,研究者普遍認為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份子很可能就是這些特徵譜線的載體。PAH是由碳和氫原子組成的簡單有機份子。然而郭新和張泳通過紅外線太空望遠鏡(Infrared Space Observatory)和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的觀測數據發現PAH份子並不能解釋UIE所有的特徵。他們因而建議發射出這些紅外線輻射的物質有極為複雜的化學結構。通過新星爆發的星塵光譜分析,他們發現恆星在數星期的極短時間內製造出這些複雜的有機物質。 研究發現,恆星不僅生產這些有機物質,更將它們抛射出星際空間,這與郭教授過往有關恆星是製造有機物質的份子工廠的說法脗合。對於他們的發現,郭教授指出:「恆星能在幾乎真空的情況下高效地製造出複雜的有機份子,理論上這是不可能的,但根據我們的觀測卻是發生了。 最令人感興趣的是,這些有機星塵在結構上,跟隕石中找到的複雜有機物質相類似。由於隕石是早期太陽系的殘餘物質,這些發現令人聯想到恆星可能曾經播送有機物質到早期太陽系。地球在遠古時曾遭受彗星和小行星的嚴重撞擊,有機星塵有可能因此而被運載至地球。這些從外太空傳來的有機物質,在地球生命的發展中扮演了甚麼角色,仍是一個未知之數。
2231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理中的量化分析方法:下载连接
热度 2 zhangzuocug 2011-10-27 11:40
1 – An Introduction to Markov Chain Analysis (Lyndhurst Collins) – 2 – Distance Decay in Spatial Interactions (Peter J. Taylor) – 3 – Understanding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D. Clark) – 4 – Some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Aspects of Spatial Interaction Shopping Models (Stan Openshaw) – 5 – An Introduction to Trend Surface Analysis (David Unwin) – 6 – Classification in Geography (R. J. Johnston) – 7 – An Introduction to Factor Analysis (J Goddard A Kirby) – 8 –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S. Daultrey) – 9 – Causal Inferences from Dichotomous Variables (N. Davidson) – 10 – Introduction to the Use of Logit Models in Geography (Neil Wrigley) – 11 – Linear Programming: Elementary Geograph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Transportation Problem (Alan Hay) – 12 – An Introduction to Quadrat Analysis (R. W. Thomas) – 13 – An Introduction to Time-Geography (Nigel Thrift) – 14 – An Introduction to Graph Theoretical Methods in Geography (K. J. Tinkler) – 15 – Linear Regression in Geography (R. Ferguson) – 16 – Probability Surface Mapping. An Introduction with Examples and Fortran Programmes (N. Wrigley) – 17 – Sampling Methods for Geographical Research (C. Dixon B. Leach) – 18 –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in Geographical Research (C. Dixon B. Leach) – 19 – Analysis of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V. Gardiner G. Gardiner) – 20 – Analysis of Covariance and Comparison of Regression Lines (J. Silk) – 21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Use of Simultaneous-Equa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in Geography (D. Todd) – 22 – Transfer Function Model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Series Variables (Pong-wai Lai) – 23 – Stochastic Processes in One Dimensional Series: an Introduction (K. S. Richards) – 24 – Linear Programming: The Simplex Method with Geographical Applications (James E. Killen) – 25 – Directional Statistics (Gary L. Gaile James E. Burt) – 26 – Potential Models in Human Geography (D. C. Rich) – 27 – Causal Modelling: The Simon-Blalock Approach (D. G. Pringle) – 28 – Statistical Forecasting (R. J. Bennett) – 29 – The British Census (J. C. Dewdney) – 30 –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J. Silk) – 31 – Information Statistics in Geography (R. W. Thomas) – 32 – Centrographic Measures in Geography (Aharon Kellerman) – 33 – An Introduction to Dimensional Analysis for Geographers (Robin Haynes) – 34 – An Introduction to Q-Analysis (J. R. Beaumont A.C. Gatrell) – 35 – The Agricultural Census – United Kingdom and United States (G. Clark) – 36 – Order-Neighbour Analysis (Graeme Aplin) – 37 – Classification Using Information Statistics (R. J. Johnston R. K. Semple) – 38 – The Modifiable Areal Unit Problem (S. Openshaw) – 39 – Survey Researc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Chris Dixon Bridget Leach) – 40 – Innovation Diffusion: Contemporary Geographical Approaches (G. Clark) – 41 – Choice in Field Surveying (Roger P.Kirby) – 42 – An Introduction to Likelihood Analysis (Andrew Pickles) – 43 – The UK Census of Population 1981 (J. C. Dewdney) – 44 – Geography and Humanism (John Pickles) – 45 – Voronoi (Thiessen) Polygons (B. N. Boots) – 46 – Goodness-of-Fit Statistics (A. S. Fotheringham D. C. Knudsen) – 47 –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ichael F. Goodchild) – 48 – Introductory Matrix Algebra (K. J. Tinkler) – 49 – Spatial Applications of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David Sibley) – 50 – The Application of Nonparametric Statistical Tests in Geography (John Coshall) – 51 –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ntingency Table Designs (L. G. O’Brien) – 52- A Classification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Literature and Applications (I. Bracken, G. Higgs,D. Martin C. Webster) – 53 – An Introduction to Market Analysis (John R. Beaumont) – 54 – Multi-Level Models for Geographical Research (K. Jones) – 55 – Causal and Simulation Modelling Using System Dynamics (Ian Moffatt) – 56 – The UK Census of Population 1991 (David Martin) – 57 – Dynamic Analysis of Spatial Population Systems (Jianfa Shen) – 58 – Doing Ethnographies (Ian Cook Phil Crang) – 59 -Area Cartograms: Their Use and Creation (Daniel Dorling) –
2879 次阅读|2 个评论
杂感
zhxfish 2011-10-26 22:25
看过迟菲的“科研新人的晋升发展途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071do=blogid=498520 )久久不能平静。 我选择了途径5,我很认同里面的分析,不妨摘来: 优势:如果毕业后去一个普通科研院所,那么晋升非常快,例如有些人博士毕业之后就可以到某些科研院所当副教授。在这种科研院所评教授也比好一些的科研院所容易得多。普通科研院所竞争没那么激烈,日子会比较舒服,待遇往往也不差。 劣势:一旦进了这样的科研院所,那么就有点远离科研中心的味道,如果没有牛人的帮忙,申请基金会难一些。由于日子过得比较安逸,很容易不思进取。 综合来看:适合不想搞科研搞得太累的人。 综合发展指数:★★☆☆☆ 不得不承认人和人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大学一同学经过辗转现在已经去yale读博了,高中一同学最近一篇Nat Chem出炉了,。。。 很早就明白了,科研其实可以不是生活的全部。之外可以有很多,面对褒奖其实内心很是忐忑。 但默默中还是愿意做点事情。最近选择了条很窄的路,希望如愿。 选择很重要,我单薄的经历觉得关键几步一定要走好,不一定专是科研。尽早的形成正反馈,走上有限而快乐人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主题词做文献计量分析要正确解释分析结果
热度 1 xupeiyang 2011-10-26 11:31
我在审阅医学文献计量分析的论文时,已经发现好几篇论文对主题词词频的高峰年,认为是科学研究的热点,这是不对的。科研研究一般需要1-5年,或更多年,论文写作到发表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或更长的时间,研究工作一般在文章发表的前1-3年。因此,在解释研究热点的时候,要注意这个时间,给予充分的说明,以免读者的误解。 例如: 2003年非典爆发,科研人员迅速展开科学研究,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请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docx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18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R语言为Hadoop集群数据统计分析带来革命性变化
tonia 2011-10-25 10:37
原文出处: http://cloud.csdn.net/a/20110928/305092.html R作为开源的数据统计分析语言正潜移默化的在企业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特有的扩展插件可提供免费扩展,并且允许R语言引擎运行在Hadoop集群之上。 R语言是主要用于统计分析、绘图的语言和操作环境。R本来是由来自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Ross Ihaka和Robert Gentleman开发。(也因此称为R)现在由“R开发核心团队”负责开发。R是基于S语言的一个GNU项目,所以也可以当作S语言的一种实现,通常用 S语言编写的代码都可以不作修改的在R环境下运行。R的语法是来自Scheme。 R的源代码可自由下载使用,亦有已编译的可执行文件版本可以下载,可在多种平台下运行,包括UNIX(也包括FreeBSD和Linux)、Windows和MacOS。R主要是以命令行操作,同时有人开发了几种图形用户界面。(此资源来自维基百科) 众所周知,Google开创了MapReduce,MapReduce是处理存储在存储区的非结构化数据的先驱。虽然Google不允许MapReduce被外部使用,但由于Google曾拿出MapReduce一部分相关信息与Nutch分享,以开发开源版本的Hadoop。结果Nutch被Yahoo收购,所以Yahoo也推出了Apache Hadoop项目。 MapReduce的工作原理是将非结构化数据打碎并分布到服务器的各个节点。MapReduce将并行化、容错、数据分布、负载均衡等放在库中,而将系统对数据的所有操作都归结为两个步骤,通过Map和Reduce两步来实现在大规模计算节点中人物的调度与分配。 R语言与Hadoop结合 现在,统计工作者可利用R语言,R语言擅长在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存储的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R现在还可以运行在HBase这种非关系型的数据库以及面向列的分布式数据存储之上。其主要模仿了Google的BigTable。这基本上等同于使用Hadoop来持有结构化数据的数据库。就像Apache软件基金会Hadoop项目的子项目HBase一样。 Revolution Analytics公司提供对开源R语言的商用软件扩充以及支援,这使得让统计分析师及科学家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从大量的重要资料中发现有意义的资讯。Revolution Analytics公司首席技术官David Champagne表示R引擎可部署在Hadoop集群中的每个节点上面。你可以在部署了R的工作组中设置R算法,而不是在Java编程中减少算法。它可解析Hadoop映射函数的节点,同时可并行的统计分析存储在HDFS的数据。 如果不使用MapReduce,然后提取数据并将数据返回给分析数据的工作组。但不要忘记你还需要消化集群中的数据,同时还要聚合它们。从本质说,R是使用Hadoop的一个网格控制器,其管理特定算法的运行并控制运行的数据。 R语言为企业提供更多商机 本周,Revolution Analytics与Cloudera成为新的合作伙伴。并宣布将Cloudera Distribution Apache Hadoop(CDH3)集成到Revolution Analytics的R企业平台上。新产品被称为“RevoConnectR for Apache Hadoop”。 其实Oracle早在去年就增加了对开源R语言的支持,据Oracle官方透露他们将在数据挖掘软件接口中更多使用R语言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同时一些主流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库厂商,如IBM、SAS也都已经开始支持R语言。 七款优秀的R语言图形用户界面 相关的R语言图形用户界面也应用而生,其可帮助初学者快速进入R语言环境。包括:集成开发环境RStudio、Gnome环境下的R语言数据挖据工具Rattle、图形编程界面Red-R、Deducer等。 现在,R与Hadoop的连接器已经可以在GitHub 下载 。
个人分类: R|3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像仙人掌一样活着
热度 3 pingcn 2011-10-23 21:17
听说有个博士自杀了 第一反应是,( ⊙ o ⊙ )啊! 哎,当年, 想不出来课题的时候; 写不出来开题报告的时候; 不知道怎么做实验的时候; 数据不知道该怎么分析的时候; 论文毫无头绪的时候; 四顾茫然,没人support、只有人批评、打击、奚落、指责咱的时候; 还真是想过,wtf,没法活了! 不过后来,向人诉苦求安慰时,被人冷冰冰恶狠狠地说—— 你以为别人是你爸妈啊?都要爱你、宠着你、让着你、对你好? 这个世界本来就这样!你身边的人也没错,你别那么娇气,别那么矫情! 那种感觉,就像是,大冬天,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的感觉。 从那以后,我就变“仙人掌型”了。 环境滋润了当然好,环境“沙漠化”非常“贫瘠”了,咱也还能生存。 后来,有些问题解决了,有些问题至今没解决。 然而我却再也不想“死去活来”的问题了。 遇见坎儿咱就使足劲儿跳过去,实在不行就绕过去。 被人批评了就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哪里不好。 心情不好了,就暂时把自己的理智suspend一下, 看看“憨豆先生”“蜡笔小新”“猫和老鼠”之类的 遇到憨豆、小新、Tom曾遇到过的尴尬时,可以会心一笑,嬉皮笑脸地面对…… 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大不了用出离心,跳出自己来,看看自己所处的窘境,想想清楚怎么办好…… 不过,这些话,说说轻松,真做到,真不容易。 总有一些人不理解另一些人的痛苦。 (比如,男人不理解女人生孩子的痛……) 如果有的人觉得,活着太没乐趣,甚至没尊严,那么,就让他们体面地结束吧…… PS: 据说,人的一生要撒8.8万个谎,最容易脱口而出的谎话是:“没事儿,我很好” 又据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变成真理了” 希望“没事儿,我很好”这个谎言说多了、变成现实了。 PPS: 转载刚才看到的一句话: 让一个人内心强大的最迅捷最有力的方式,是刺到他内心最痛处。 如果你真想帮助一个人,请让他首先正面自己的虚弱,而非逃避。----乐嘉
58 次阅读|8 个评论
专题学习—社会网络分析
热度 3 mafeicheng 2011-10-23 19:03
专题学习—社会网络分析
主讲:莫祖英 时间:2011年10月23号
5236 次阅读|2 个评论
说课(4)--(泛函分析)
热度 15 gfcao 2011-10-23 16:17
距离空间中的点集是研究空间上算子(或变换)的基础,我们在微积分中研究函数的性质时首先需要搞清楚函数的定义域。在单变量情形,函数的定义域常常是开区间、闭区间,而在实分析中,函数的定义域可以是任意的开集、闭集甚至可测集。对于函数的连续性研究来说,开集、闭集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这两个概念是建立在集合的内点、极限点(聚点)概念之上的。在一般的线性距离空间中,我们可以类似有限维空间定义“内点”、“极限点”、“开邻域”、“开集”、“闭集”、“稠密集”、“疏朗集”、“离散点集”、“孤立点集”等概念,他们的定义与有限维空间如出一辙,没有本质的差异,讲授者完全可以简略带过。 然而无限维空间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空间中的有界闭集不再具有有限维空间中有界闭集的美好特征,而这些特征是这些集合上函数或变换的许多重要性质得以成立的基础。如所周知,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具有很好的性质,“介质定理”、“最大最小值原理”为保证方程解的存在性甚至数值求解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定理的证明强烈依赖于闭区间的重要特征,这就是区间套定理、聚点原理或有限覆盖原理。在有限维空间中,这些定理是相互等价的。在无限维空间中这些定理是否依然成立呢?这是决定相应的算子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方程是否有解的关键。可以证明,闭球套定理在完备线性距离空间上是成立的,事实上空间的完备性与闭球套定理是等价的。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无限维空间中的有界闭集,在这个集合上,有限覆盖原理、聚点原理等不再成立。例如在 l 2 ={x={x n } n=1 ∞ | ∑ n |x n | 2 ∞ } 中定义距离为 : d(x,y)= 1/2 l 2 中的单位闭球指的是: B(0,1)= {x={x n } n=1 ∞ | ∑ n |x n | 2 ≤ 1} 显然它是一个有界闭集,取 B(0,1) 中特殊的点列 x (k) ={x n (k) } 为: X k (k) =1, x n (k) =0,(n ≠ k) ,不难验证 d(x (k) ,x (j) ) ≡ 2 1/2 (k ≠ j) 。显然 {x (k) } 没有聚点(或极限点)。如果以 B(0,1) 中每个点为球心, 1/3 为半径作开球,则可以得到 B(0,1) 的一个开覆盖,显而易见,从这个开覆盖中不可能找到 B(0,1) 的有限子覆盖。 有限覆盖原理与聚点原理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许多方程解的存在性强烈依赖于他们,而在无限维空间中的有界闭集上,这些定理是不成立的,我们考察有界闭集上的算子或方程就未见得有意义了。这就是说,我们需要定义一种新的集合,使得在这些集合上有限覆盖原理或聚点原理能够成立,于是紧集、列紧集、完全有界集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紧集即使得有限覆盖原理成立的集合,所谓列紧集即聚点原理成立的集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距离空间中,极限点与聚点是等价的概念,所以一般教科书中以序列的收敛性来定义列紧性,即:如果集合 M 中任何序列都有收敛的子列,则称 M 为列紧集,这也是这类集合之所以叫列紧集(序列紧)的原因。在开覆盖中,有一类特殊的覆盖,即用半径为ε的球覆盖某个集合,实际上在构造具体的开覆盖时常采用这种覆盖,假如对任意正数ε,存在有限个半径为ε的开球将某个集合覆盖住,则称该集合为完全有界集。 列紧集、完全有界集、紧集是什么关系?弄清楚它们的关系需要费一番功夫,由自列紧性证明紧性是其中最困难的一步,但证明的思想不仅不怪异,而且很值得借鉴,在很多重要定理的证明中都可以发现类似的思想,老师最好帮助学生对这个证明作详细的剖析。证明的第一步是如何根据列紧集的可分性从开覆盖中寻找可数的子覆盖,这是比较体现智慧的一步,但也是可分集合中常规的一步。第二步是证明可数开覆盖必有有限的子覆盖,证明这个结论的最好方法是反证法,限于篇幅,这里不对细节作详细分析。
个人分类: 教育点滴|13210 次阅读|28 个评论
求解释“one-way ANOVA”是怎么一回事,越简单越好啊,谢谢
热度 3 runrun 2011-10-23 12:26
看论文,看到这么一个玩意Kruskal-Wallis (nonparametric) one-way ANOVA test,不认识头疼啊头疼啊 one-way ANOVA 更不认识 单因素方差分析: http://wiki.mbalib.com/wiki/%E5%8D%95%E5%9B%A0%E7%B4%A0%E6%96%B9%E5%B7%AE%E5%88%86%E6%9E%90 一串东西,愣是没看懂,只要和数学,统计学有关的我都看不进去
285 次阅读|3 个评论
R语言与数据挖掘
tonia 2011-10-22 03:23
R语言是用于统计分析的开源计算机语言。 R语言是由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的Ross Ihaka和Robert Gentleman创立,现在已有可观的社区用户 。 目前整个市场,一些主流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库厂商,比如Oracle、IBM、SAS,已经开始支持R语言。 R语言被用于数据挖掘领域并不新鲜,这里 给出了Google和Facebook如何应用R进行数据挖掘的介绍。R本身包含了大量的package,其中不乏用于聚类分析的cluster包,用于关联规则的 arules包,还有很多其他诸如时间序列分析的包等等。 另外,rdatamining.com提供了R用于多种数据挖掘应用的实现,包括决策树、各种聚类算法及时间序列分析等。 Revolution analytics提出RHadoop项目 ,使得R用户进行Mapeduce编程成为可能 。 R的并行版本R/parallel ,通过简单的 runParallel 接口,提供并行支持。 参考链接: http://cran.r-project.or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463090100m8ex.html http://blog.revolutionanalytics.com/2011/09/mapreduce-hadoop-r.html?cid=6a010534b1db25970b015391f8d1e6970b https://github.com/RevolutionAnalytics/RHadoop http://www.rparallel.org/ 附件参考: R语言简介.pdf
个人分类: data mining|2 次阅读|0 个评论
vegan in R: 强大的生态分析包
ectomycorrhizae 2011-10-21 20:17
最近在学习vegan的使用,这个包太强大了。可以分析几乎我所能遇到的所有多元统计问题。包括: nmds,pca,ca,cca,rda,mantel test,anosim,mrm,pcnm...... 附上vegan今年新出的教程。
89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技术市场发展历史回顾及分析(二)
lgjszy 2011-10-21 15:21
(接上一篇) 二、北京技术市场在北京地区科技工作中的地位 北京是智力高度密集地区,众多享誉国内外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聚集了一大批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一流人才,加上多年国家对北京地区科学研究的投入,使首都的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国家开放技术市场,实行技术成果商品化,为释放首都的科技优势,解放科技生产力,促进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架起了一座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开放技术市场,实行科技成果商品化”,实现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四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各类技术交易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与评估机构、创业投资服务机构等为代表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迅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技术市场正在加速形成。 技术市场的诞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重大的体制创新,是我国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通过开放技术市场,一方面,促进了社会观念发生了深刻变革,推动了科研开发市场化、技术成果商品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使得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和贡献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 技术市场已成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成为技术成果进入生产领域的桥梁,成为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由潜在的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力杠杆。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技术市场|30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技术市场发展历史回顾及分析(一)
lgjszy 2011-10-21 15:17
作者:王洪强李明亮 林耕 程金香 张若然 http://www.cbtm.gov.cn/index_0module26id0.html 一、北京技术市场发展的历史阶段划分 技术市场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它的兴起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1980年5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学大会的感召下,北京市科协率先成立了北京地区第一个以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为目的的科技咨询机构—北京市科协科技咨询部。10月,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七名科技人员在市科协咨询部的支持下,成立了北京地区第一个民营科技贸易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在北京地区乃至全国产生重要影响。随之,一批勇于开拓的技术中介机构,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的双重作用下,破土而出,应运而生,形成了打破旧体制,实行技术商品化的巨大推动力量。以1981年12月北京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第一届北京地区科技成果交流交易会”为标志,北京技术市场在改革大潮中诞生。应该说,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1984年10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做出“技术也是商品,可以流通,可以交易”的实行技术商品化的重大决策,是北京技术市场萌芽和兴起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意义,是打破了长期禁锢人们头脑的旧观念,带来了社会观念的更新,为国家开放技术市场,实行技术商品化作了重要铺垫。以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国防科工委和北京市政府在北京展览馆举办“首届全国技术成果交易会”为标志,北京乃至全国的技术市场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从1987年7月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到1994年10月北京市人大颁布《北京市技术市场管理条例》,标志着北京技术市场进入了依法管理和健康发展的新阶段。2002年7月18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 《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可以说是北京技术市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说它是一个里程碑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是促进技术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北京技术市场已步入依法建设、依法发展和依法管理的法制化建设轨道。另一方面,随着人才市场、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技术市场的内容不断丰富,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产生,客观上要求不断地完善技术市场的法规体系和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政策环境的优化。重新修订并颁布实施的《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针对新的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正确分析放开市场与规范市场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科学有效地将创新性与继承性、前瞻性与实用性、民事调整与行政管理及法律规制等相结合,形成了强有力的放开、规范、促进的法律保障体系。 另外,新修订的《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针对近几年国家形势的变化,经济、科技工作在体制和制度方面的不断创新,全球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的发展之势,新修订的《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在保留原《北京市技术市场管理条例》中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内容基础上,大胆创新,增加了许多促进技术市场发展和规范技术交易行为的内容,使该条例不仅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更具操作性。可以说,新修订的《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是一部完整、全面、系统的地方性技术市场法律文件。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技术市场|41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文献:浅析加拿大IBIS系统及其分析原理
热度 2 runrun 2011-10-20 22:15
IBIS整合式 弹道 辨识系统 刚刚看《法证先锋3》里面提到IBIS技术,感兴趣,但是没找到相关资料。 《法证先锋》好看噻!
278 次阅读|3 个评论
废水处理微生物群落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Greatlion 2011-10-20 09:52
A diverse bacterial community in a n anoxic quinoline-degrading bioreactor determined by using pyrosequencing and clone library analysis Zhang X , Yue S , Zhong H, Hua W, Chen R, Cao Y, and Zhao L . A diverse bacterial community in a n anoxic quinoline-degrading bioreactor determined by using pyrosequencing and clone library analysis. Applied Microbial and Biotechnology , 2011, 91:425–434. Abstract There is a concern of whether the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a microbial community can be effectively revealed by short-length pyrosequencing reads. In this study, we performed a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 on a sample from a high-efficiency denitrifying quinolinedegrading bioreactor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generated by pyrosequencing with those generated by clone library technology. By both technologies, 16S rRNA gen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bacteria in the sample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for example, Proteobacteria, Actinobacteria, and Bacteroidetes. The sequences belonging to Rhodococcus were the most predominant, and Pseudomonas, Sphingomonas, Acidovorax, and Zoogloea were also abundant. Both methods revealed a similar overall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However, the 622 pyrosequencing reads of the hypervariable V3 region of the 16S rRNA gene revealed much higher bacterial diversity than the 130 sequences from the full-length 16S rRNA gene clone library. The 92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s) detected using pyrosequencing belonged to 45 families, whereas the 37 OTUs found in the clone library belonged to 25 families. Most sequences obtained from the clone library had equivalents in the pyrosequencing reads. However, 64 OTUs detected by pyrosequencing were not represented in the clone library.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yrosequencing of the V3 region of the 16S rRNA gene is not only a powerful tool for discovering low-abundance bacterial populations but is also reliable for dissecting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 wastewater environment. 原文链接: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c763h26l28541v38/ PDF 原文下载: Zhang2011-AMB.pdf
47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另一案例证明路人的冷漠
热度 1 YangFisher 2011-10-19 20:44
我的前一篇文章,对路人的冷漠的心理学解释摘抄了《影响力》里面的案例,有个老师指出了案例二的非真实性,具体博客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4do=blogid=498481 在这里,我要说句,我错了,没有进一步考究。 虽然,这个案例是有一定的偏差的,但是其中的分析并不无道理。很多读者说此类事情不会在美国发生,可是有则旧闻却无意中被我发现,也能证明 大众在多元无知的状态下能产生错误判断,从而不采取任何行动。那就是对一个紧急事件的受害者来说,在场的人越多越好的想法通常是大错特错。 这则案例来自《公益时报网》 http://www.gongyishibao.com/News/201110/139477.aspx 2008年5月30日,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市的公园街区,78岁的老汉托里斯成了老年版的“小悦悦”.一辆本田车从老人身上飞速碾过,来往的路人却无动于衷,甚至连那些平日里相处甚好的熟人也袖手旁观。随着事故视频迅速传遍全美,哈特福德“见死不救案”成了这个城市的耻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02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1-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预测报告
cyjjyjy 2011-10-19 16:33
2011-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预测报告(最新版) ------------------------------------------------- 〖出版时间〗 2011年10月 〖报告格式〗 纸质版:6500元 【电子版】: 6800元 【纸质+电子】: 7000元 〖报告编号〗 73657 〖交付方式〗 特快专递/E-MAIL 〖出版机构〗 产业经济研究院 〖订购电话〗 010-83928809  010-52876950 〖客服:Q Q〗 814212140 〖联 系 人〗 李 军 〖企业网址〗 http://www.cyjjyjy.com/dianzibaogao/dianzishebei/73657.html (点击查看正文) 【 目录 】 第一部分 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章 电子商务产业相关概述 1 第一节 电子商务基础概述 1 一、电子商务产业范围界定 1 二、电子商务起源及发展 2 三、电子商务分类 3 第二节 电子商务行业市场特征 10 一、电子商务的优势 10 二、电子商务的进入壁垒 11 三、跨国电子商务壁垒分析 13 四、B2B体系之上下游关系模型探讨 13 第二章 2010年全球电子商务产业运行状况分析 15 第一节 2010年全球电子商务产业运行环境分析 15 一、全球经济现状及影响分析 15 二、电子商务对世界经济促进作用分析 21 三、美国及欧盟电子商务立法现状分析 21 四、电子商务的新拐点分析 27 第二节 2010-2011年全球电子商务产业运行总况 30 一、全球电子商务的新特点分析 30 二、全球电子商务的知识产权分析 33 三、2010年世界电子商务市场分析 39 四、2011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预测 40 第三节 2010年全球部分 国家地区电子商务运行分析 40 一、美国 40 二、英国 41 三、其他国家 42 第三章 我国电子商务运行的环境分析 55 第一节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 55 一、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55 二、2011年我国经济走势分析 59 第二节 我国电子商务的政策法律环境分析 62 一、数据与隐私保护分析 62 二、竞争规则分析 62 三、“许可证”分析 63 四、知识产权保护分析 64 第三节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社会认知环境 64 第四章 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67 第一节 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综述 67 一、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大事盘点 67 二、国内电子商务发展阶段分析 74 三、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增长迅猛 75 四、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用户数量 76 五、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9 第二节 2010年电子商务网站发展分析 80 一、电子商务行业站点数量增长 80 二、电子商务网站访客行为分析 83 三、电子商务站点经营模式分析 84 第三节 2010年电子商务热点问题探讨 85 一、我国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及对策 85 二、我国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研究 88 三、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92 第五章 2010年中国网上支付产业市场运行透析 102 第一节 2010年我国网上支付现状及对策 102 一、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法律法规 102 二、建立富有效率的社会信用体系 102 三、建立统一的安全认证体系 103 四、实现网上支付工具多样化 104 五、网上支付行业洗牌分析 104 第二节 我国网上支付行业发展分析 109 一、我国网上支付发展状况分析 109 二、我国网络支付新时代分析 111 三、2010-2011年我国网上支付发展分析 113 四、我国网上支付国家标准分析 127 第三节 2010年中国网上银行分析 128 一、中国网上银行产业链结构 128 二、中国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 129 三、中国网上银行的特点 130 四、中国网上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131 五、未来中国网上银行发展预测 133 第六章 2010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分析 139 第一节 移动电子商务及其主要实现技术分析 139 一、移动电子商务 139 二、移动电子商务七大应用服务 141 三、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实现技术 142 第二节 2010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现状综述 146 一、2010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的规模分析 146 二、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商机分析 153 三、移动电子商务网站构建分析 156 四、移动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 159 五、未来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预测 161 第三节 2010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因素 162 一、3G手机的普及 163 二、产业模式的创新 164 三、传统企业营销模式的变革 164 第四节 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行业SWOT分析 165 一、优势 165 二、劣势 166 三、机遇 166 四、威胁 167 第二部分 经营模式分析 第七章 2010年中国B2B电子商务模式探讨 169 第一节 B2B电子商务相关概述 169 一、B2B流程 169 二、贸易主导主体类型分类 170 三、B2B行业影响因素 170 第二节 2010年中国B2B电子商务模式阐述 171 一、B2B网站的盈利模式 171 二、B2B平台盈利模式探讨 172 三、B2B盈利模式现状及走势 175 四、“B2B+搜索”竞争新模式探析 178 第三节 2010年中国B2B电子商务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81 一、综合类B2B企业所存在的问题 181 二、B2B电子商务网站优化中存在的问题 183 三、中国B2B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策略分析 185 四、B2B电子商务网站的优化策略 189 第八章 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其他经营模式运行分析 192 第一节 2010年中国B2C(企业对消费者)运行分析 192 一、B2C模式概述 192 二、B2C电子商务模式具体分类 192 三、B2C模式电子商务的顾客满意度解析 197 四、中国B2C电子商务迎来快速发展期 201 五、2010B2C电子商务经营状况分析 201 六、中国电子商务B2C市场发展趋势 202 第二节 2010年中国C2C(消费者对消费者)运行分析 205 一、C2C的概念 205 二、C2C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环境及特征解析 205 三、中国C2C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206 四、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C2C市场发展状况 207 五、中国C2C市场规模分析 208 六、中国C2C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210 七、盈利模式模糊给C2C产业发展带来压力 212 八、中国C2C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趋势解析 214 第三节 2010年中国C2B(消费者对企业)运行分析 215 一、C2B电子商务模式的概念 215 二、C2B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的背景 218 三、C2B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 219 四、电子商务C2B营销新模式发展探析 220 五、C2B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展望 223 第三部分 行业竞争格局 第九章 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市场竞争新格局分析 225 第一节 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竞争总况 225 一、国内电子商务竞争现状分析 225 二、传统零售行业的加入对电子商务竞争影响分析 228 三、网上支付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231 四、C2C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233 第二节 2010年中国B2B竞争格局分析 238 第三节 2010年中国B2B竞争力分析 239 一、电子商务核心竞争力 239 二、B2B电子商务竞争核心 241 第十章 2010年中国重点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力与关键性财务分析 247 第一节 环球资源 247 一、公司简介 247 二、公司核心业务 248 三、环球资源经营状况 248 第二节 亚马逊公司 254 一、公司简介 254 二、亚马逊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254 三、亚马逊经营销售 256 四、亚马逊产业链拓展分析 258 第三节 阿里巴巴 262 一、公司简介 262 二、阿里巴巴的经营特点分析 264 三、阿里巴巴SWOT分析 266 四、阿里巴巴经营状况 267 第四节 中国制造网 268 一、公司简介 268 二、中国制造网发展状况 270 三、2011年中国制造网发展目标 272 第五节 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 272 一、公司简介 272 二、生意宝经营状况 273 三、2011年生意宝业务分析 277 第六节 慧聪国际 278 一、公司简介 278 二、慧聪主营业务范围 279 三、慧聪B2B发展分析 281 第七节 淘宝网 282 一、公司简介 282 二、淘宝网的产品与服务 283 三、淘宝在国内零售业影响力分析 284 四、淘宝网运营情况 285 第八节 EBAY易趣 289 一、公司简介 289 二、eBay经营状况 290 三、易趣的商业模式 290 第九节 其他电子商务企业 292 一、万国商业网 292 二、铭万网 293 三、当当网 295 四、卓越(Joyo) 296 五、买麦网 297 第四部分 行业趋势及投资分析 第十一章 2011-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前景预测与趋势展望 301 第一节 2011-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产业新趋势探析 301 一、电子商务五大趋势分析 301 二、电子商务模式创新趋势 302 三、外贸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310 五、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方向预测 311 六、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趋势分析 313 第二节 2011-2015年中国B2B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314 一、我国网购市场前景分析 314 二、中国B2B市场前景探讨 329 三、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前景分析 331 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前景分析 332 五、电子商务+SaaS的发展空间分析 333 第十二章 2011-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投资机会战略研究 336 第一节 2010中国电子商务产业投资概况 336 一、中国电子商务投资状况分析 336 二、中国电子商务投资政策导向 339 三、电子商务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351 第二节 2011-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358 一、电子商务竞争优势与投资机会 358 二、跨国电子商务存在的投资机会 359 三、电子商务垂直细分投资机会 360 四、2011年电子商务投资机会 361 五、电子商务衍生业投资机会 363 第四节 2011-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产业投资风险分析 365 一、电子商务信息安全风险与防范 365 二、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风险控制 369 三、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与风险防范 373 四、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分析 375 五、软件电子商务质量风险的规制 380 第五节 专家建议 383 图表目录 图表;2009-2015年美国电子商务零售交易额及增长率 41 图表:2010年1月国民经济指标 55 图表:2010年2月国民经济指标 55 图表:2010年3月国民经济指标 55 图表:2010年4月国民经济指标 56 图表:2010年5月国民经济指标 56 图表:2010年6月国民经济指标 56 图表:2010年7月国民经济指标 57 图表:2010年8月国民经济指标 57 图表:2010年9月国民经济指标 57 图表:2010年10月国民经济指标 58 图表:2010年11月国民经济指标 58 图表:2010年12月国民经济指标 58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全国合计 116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北京市合计 116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天津市合计 116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辽宁省合计 116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黑龙江合计 116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上海市合计 116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江苏省合计 116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浙江省合计 116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安徽省合计 117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福建省合计 117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江西省合计 117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山东省合计 117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湖北省合计 117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湖南省合计 117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广东省合计 117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广西区合计 117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重庆市合计 118 图表:2010年1-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四川省合计 118 图表:2011年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全国合计 118 图表:2011年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北京市合计 118 图表:2011年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天津市合计 118 图表:2011年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辽宁省合计 118 图表:2011年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黑龙江合计 118 图表:2011年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上海市合计 118 图表:2011年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江苏省合计 119 图表:2011年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浙江省合计 119 图表:2011年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安徽省合计 119 图表:2011年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福建省合计 119 图表:2011年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江西省合计 119 图表:2011年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山东省合计 119 图表:2011年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湖北省合计 119 图表:2011年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湖南省合计 119 图表:2011年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广东省合计 120 图表:2011年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重庆市合计 120 图表:2011年1-2月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四川省合计 120 图表:2010年1-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全国合计 120 图表:2010年1-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北京市合计 120 图表:2010年1-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上海市合计 120 图表:2010年1-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江苏省合计 120 图表:2010年1-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浙江省合计 120 图表:2010年1-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安徽省合计 121 图表:2010年1-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福建省合计 121 图表:2010年1-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江西省合计 121 图表:2010年1-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山东省合计 121 图表:2010年1-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湖北省合计 121 图表:2010年1-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湖南省合计 121 图表:2010年1-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广东省合计 121 图表:2010年1-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重庆市合计 121 图表:2010年1-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四川省合计 122 图表:2011年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全国合计 122 图表:2011年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北京市合计 122 图表:2011年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上海市合计 122 图表:2011年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江苏省合计 122 图表:2011年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浙江省合计 122 图表:2011年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安徽省合计 122 图表:2011年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福建省合计 122 图表:2011年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江西省合计 123 图表:2011年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湖南省合计 123 图表:2011年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广东省合计 123 图表:2011年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重庆市合计 123 图表:2011年1-2月笔记本计算机产量四川省合计 123 图表:2010年1-12月显示器产量全国合计 123 图表:2010年1-12月显示器产量北京市合计 123 图表:2010年1-12月显示器产量天津市合计 123 图表:2010年1-12月显示器产量上海市合计 124 图表:2010年1-12月显示器产量江苏省合计 124 图表:2010年1-12月显示器产量浙江省合计 124 图表:2010年1-12月显示器产量安徽省合计 124 图表:2010年1-12月显示器产量福建省合计 124 图表:2010年1-12月显示器产量山东省合计 124 图表:2010年1-12月显示器产量湖北省合计 124 图表:2010年1-12月显示器产量湖南省合计 124 图表:2010年1-12月显示器产量广东省合计 125 图表:2010年1-12月显示器产量广西区合计 125 图表:2010年1-12月显示器产量重庆市合计 125 图表:2011年1-2月显示器产量全国合计 125 图表:2011年1-2月显示器产量北京市合计 125 图表:2011年1-2月显示器产量天津市合计 125 图表:2011年1-2月显示器产量上海市合计 125 图表:2011年1-2月显示器产量江苏省合计 125 图表:2011年1-2月显示器产量浙江省合计 126 图表:2011年1-2月显示器产量安徽省合计 126 图表:2011年1-2月显示器产量福建省合计 126 图表:2011年1-2月显示器产量山东省合计 126 图表:2011年1-2月显示器产量湖北省合计 126 图表:2011年1-2月显示器产量湖南省合计 126 图表:2011年1-2月显示器产量广东省合计 126 图表:2011年1-2月显示器产量广西区合计 126 图表:2011年1-2月显示器产量重庆市合计 127 图表:中国网上银行产业链结构 129 图表: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历程 135 图表:网上银行银行客户分层 136 图表:2007-2012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 147 图表:2010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手机门户)运营商市场份额 148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全国合计 148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北京市合计 148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天津市合计 149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内蒙古合计 149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辽宁省合计 149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吉林省合计 149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上海市合计 149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江苏省合计 149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浙江省合计 149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福建省合计 149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江西省合计 150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山东省合计 150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河南省合计 150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湖北省合计 150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广东省合计 150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重庆市合计 150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四川省合计 150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贵州省合计 150 图表:2010年1-12月手机产量陕西省合计 151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全国合计 151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北京市合计 151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天津市合计 151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辽宁省合计 151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吉林省合计 151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黑龙江省合计 151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上海市合计 151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江苏省合计 152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浙江省合计 152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福建省合计 152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江西省合计 152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山东省合计 152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河南省合计 152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湖北省合计 152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湖南省合计 152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广东省合计 153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重庆市合计 153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四川省合计 153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贵州省合计 153 图表:2011年1-2月手机产量陕西省合计 153 图表:B2B电子商务分类(按贸易主导主体类型) 170 图表:我国B2B电子商务发展因素分析 171 图表:2004-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B2C市场收入规模 203 图表:2004-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B2C用户规模 204 图表:2010年中国C2C平台网络购物交易市场份额占比图 208 图表:2006-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C2C市场交易额及增长 209 图表:2008年中国C2C电子商务服务市场品牌结构 209 图表:2009-2010年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 273 图表:2009-2010年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每股指标 274 图表:2009-2010年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 274 图表:2009-2010年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 275 图表:2009-2010年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 275 图表:2009-2010年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 275 图表:2009-2010年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 275 图表:2009-2010年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275 图表:2009-2010年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276 图表:2009-2010年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利润 276 图表:2009-2010年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 276 图表:2009-2010年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总额 277 图表:2009-2010年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 277 图表:2006-2010年货物运输量增长情况 353 图表:2006-2010年货物运输周转量增长率情况 353 图表:2006-2010年物流行业VC/PE投资情况 355 图表:2006-2010年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增长情况 356
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2015年中国STB(机顶盒)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cyjjyjy 2011-10-19 16:01
2011-2015年中国STB(机顶盒)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出版时间〗 2011年10月 〖报告格式〗 纸质版:6500元 【电子版】: 6800元 【纸质+电子】: 7000元 〖报告编号〗 73651 〖交付方式〗 特快专递/E-MAIL 〖出版机构〗 产业经济研究院 〖订购电话〗 010-83928809  010-52876950 〖客服:Q Q〗 814212140 〖联 系 人〗 李 军 〖企业网址〗 http://www.cyjjyjy.com/dianzibaogao/dianzishebei/73651.html (点击查看正文) 【 目录 】 第一章 STB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 机顶盒概念 一、机顶盒定义 二、机顶盒的功能 三、数字机顶盒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 各种机顶盒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一、上网机顶盒 二、数字卫星机顶盒 三、数字地面机顶盒 四、数字有线电视机顶盒 第三节 数字机顶盒的分类与应用 一、数字电视一体机 二、机卡分离 三、交互式STB 四、PVRSTB 五、双解码或多解码STB 六、DVB和IP合二为一 第四节 机顶盒与芯片解决方案 一、机顶盒的构成与功能 二、主要的机顶盒芯片解决方案 三、机顶盒核心芯片及解决方案举例 四、机顶盒发展趋势 第五节 机顶盒关键技术 一、有线电视数字机顶盒的关键技术 二、机顶盒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2010-2011年中国数字机顶盒市场与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2010-2011年全球数字机顶盒市场分析 一、全球主力厂商分析 二、全球数字电视发展特点 三、全球产业盈利状况分析 第二节2010-2011年中国数字机顶盒价格分析 一、STB价格情况 二、机顶盒价格及成本分析 三、STB价格发展趋势 第四节 2010-2011年中国数字机顶盒市场分析 一、机顶盒产品发展亮点 二、机顶盒内需市场分析 三、IP机顶盒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章2010-2011年中国数字机顶盒产业经济运行分析 第一节2010-2011年中国行业销售能力分析及预测 一、机顶盒行业销售情况 二、推动机顶盒销量猛增的因素 三、机顶盒销量分析 四、大陆数字机顶盒出货量预测 第二节2010-2011年中国STB运营商发展情况分析 一、中国STB厂商发展特点分析 二、中国STB的经营销售模式 三、年机顶盒企业运营商分析 第三节2010-2011年我国数字机顶盒产业进出口分析 第四章2010-2011年中国数字电视与IPTV市场分析 第一节2010-2011年中国数字电视业务发展分析 一、数字电视行业发展定义及优势 二、数字电视产业链发展分析 三、数字电视机卡分离的标准之争 四、机顶盒对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意义 五、2010-2011年数字电视用户数量分析 第二节2010-2011年中国IPTV业务发展分析 一、IPTV发展概况 二、中国IPTV发展模式分析 三、IPTV产业对有线机顶盒产业的影响 四、2010-2011年一季度IPTV市场发展分析 五、未来IPTV产业发展预测 第五章2010-2011年中国STB产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2010-2011年中国STB发展地区比较 一、长三角地区 二、珠三角地区 三、环渤海地区 四、西部地区 第二节2010-2011年中国STB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2010-2011年STB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数字电视一体机全球竞争情况 二、机顶盒厂商竞争格局分析 三、高清一体机市场全球竞争情况 四、2010-2011年市场竞争倾向分析 第四节2010-2011年中国ST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竞争策略分析 第六章 2010-2011年中国数字机顶盒芯片供应商发展分析 第一节ST 第二节IBM 第三节LSI 第四节NXP 第五节Fujitsu 第六节NEC 第七节Broadcom 第八节Conexant(科胜讯) 第九节CheerTek(其乐达) 第十节 三星电子 第十一节 北京海尔集成电路 第十二节 德州仪器 第十三节 Intel 第十四节 美国国家半导体(NS) 第十五节 海思半导体 第十六节 杭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 第七章 2010-2011年中国CA厂商发展分析 第一节NDS 第二节Nagravision 第三节Conax 第四节Motorola 第五节 天柏(DVN) 第六节 算通(CTI) 第七节 永新视博(STV) 第八节 三洲迅驰(ADT) 第九节 中视联(DTVIA) 第十节 朗视 第十一节 华诺 第八章 2010-2011年中国STB中间件供应商发展分析 第一节Opentv 第二节NDS 第三节Microsoft 第四节 北京中视联数字系统有限公司 第五节 天柏集团 第六节 上海高清 第七节 北京永新同方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第八节 上海全景数字技术有线公司 第九章 2010-2011年中国ODM厂商发展分析 第一节 华大电子 第二节 北京明新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节 上海丰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四节 亚迅科技 第五节 北天星国际有限公司 第六节 上海慧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第七节 深圳赛格高技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节 北京传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第十章2010-2011年中国主要机顶盒制造商发展分析 第一节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二节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三节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节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五节 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六节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七节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八节 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一章2011-2015年中国STB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2011-2015年中国STB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二、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2011-2015年中国STB市场趋势分析 一、有线机顶盒市场增长趋势 二、卫星数字机顶盒增长趋势 三、地面机顶盒市场增长趋势 四、IPTV机顶盒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2011-2015年中国STB产品及市场预测分析 一、机顶盒产品市场发展预测 二、下一代数字机顶盒设计的关键预测 三、2010-2011年双向机顶盒市场预测 四、2010-2015年机顶盒产业的发展 第十二章2011-2015年中国STB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分析 二、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六、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分析 第二节2010-2011年中国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一、IPTV与机顶盒互通标准进入报批阶段 二、“利好政策”助推地面数字电视产业 三、国家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第三节2010-2011年中国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二、教育环境分析 三、文化环境分析 四、生态环境分析 第四节 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 一、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细则 二、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三大任务 三、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六大工程 四、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十项措施 五、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的意义与作用 六、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对STB行业的影响 第十三章2011-2015年中国 STB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第一节2011-2015年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投资机会及风险 一、数字电视产业投资机会 二、投资风险分析 三、数字电视投资现状 第二节2011-2015年中国STB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一、STB行业投资概况 二、中国数字机顶盒产业投资热点及机会 三、运营商在机顶盒市场的风险分析 第三节 专家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2001-2005年有线机顶盒的产量和增长率 图表:机顶盒的硬件结构 图表:机顶盒的软件结构 图表:2005年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芯片市场产品结构 图表:基于STi5517的数字电视机顶盒系统框图 图表:基于杰得X900的高端IP机顶盒方案系统框图 图表:机顶盒和数字家庭发展方向 图表: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进展情况 图表: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完成时间表 图表:双向网络上开展的增值业务构成 图表:2004-2008年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销售量 图表:2004-2008年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销售额及预测 图表: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品牌销售量结构 图表:2004-2008年前3季度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销量产品类型结构变化 图表:2008年前3季度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区域市场销量结构 图表:2004-2008年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销售量及增长 图表:2003-2010年中国大陆机顶盒出口量增长预测 图表:2003-2010年中国大陆机顶盒出口额增长及预测 图表:2003年中国有线电视用户数位STB购买心理价位分析 图表:2004-2012年机顶盒的生产数量及预测 图表:2003-2010年中国大陆机顶盒出口量增长及预测 图表:2003-2010年中国大陆机顶盒出口额增长预测 图表:2003-2007年中国大陆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销量增长 图表:2003-2007年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销售额及增长 图表:2003-2010年中国大陆机顶盒产量增长及预测 图表:2003-2008年中国大陆数字电视机顶盒出货量占全球市场的份额 图表:中国STB销售通路比较 图表:2000-2011年中国有线电视用户结构发展及预测 图表:2004-2008年中国数字机顶盒出货量 图表:2008年中国有线机顶盒累计出货量市场份额 图表:2008年1-9月有线机顶盒厂商出货量市场份额 图表:数字电视分类 图表:2003-20110年中国数位电视终端产品市场(DTV及STB)规模成长趋势 图表:2002-2010年中国数位电视接收设备出货量及市场规模 图表:中国数位电视相关产品发展业者概况 图表:中国数位有线电视规划进程表 图表:中国数位电视标准发展概况 图表:中国发展数位电视产业三步走战略 图表:数位电视产业附加价值示意图 图表:中国有线电视倾向数位化过渡四阶段 图表: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消费功能比较 图表:我国数字电视产业链 图表:2004-2008年中国数字电视用户发展规模 图表:2009-2011年中国数字电视用户规模预测 图表:2006-2008年中国IPTV用户数量分布 图表:2004-2008年中国数字电视用户发展规模 图表:2009-2011年中国数字电视用户规模预测 图表:中国IPTV发展产业链示意图 图表:2009-2011年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发展规模趋势预测 图表:2008-2012年中国IPTV用户数 图表:2008年1-9月有线双向机顶盒主要地域流向 图表:2002-2008年我国第二台及以上机顶盒市场保有量示意图 图表:2002-2008年我国机顶盒市场保有量示意图 图表: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三产业增加值结构图 图表:2009-2010年中国CPI、PPI月度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1978-2009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表 图表:1978-2009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9-201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分季度增速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全社会固定投资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额对比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支出走势图 图表:2009年1月-2010年7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 图表:2010年10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照表 图表:2009-2010年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表 单位:亿元 图表:2009-2010年中国货币供应量月度增速走势图 图表:2001-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及增速变化图 图表:2010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币利率调整表 图表:我国历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201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就业人数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城镇就业人数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我国总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9年人口数量及其构成 图表:2005-2009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走势图 图表:2001-2009年我国广播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走势图 图表:数字机顶盒主要供应商概览 图表:2002-2008年数字机顶盒的年销售数量 图表:全球数字电视传输标准一览表 图表:略…………
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2015年中国风电轴承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趋势预测报告
cyjjyjy 2011-10-19 15:49
2011-2015年中国风电轴承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趋势预测报告 ------------------------------------------------- 〖出版时间〗 2011年10月 〖报告格式〗 纸质版:6500元 【电子版】: 6800元 【纸质+电子】: 7000元 〖报告编号〗 73648 〖交付方式〗 特快专递/E-MAIL 〖出版机构〗 产业经济研究院 〖订购电话〗 010-83928809  010-52876950 〖客服:Q Q〗 814212140 〖联 系 人〗 李 军 〖企业网址〗 http://www.cyjjyjy.com/jixiebaogao/qita/73648.html (点击查看正文) 【 目录 】 第一部分 风电轴承运行背景点评 第一章 风电轴承产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 轴承产业基础阐述 一、轴承业发展 二、轴承产业链分析 三、轴承产品分类及性能指标 四、轴承技术工艺 五、主要轴承产品介绍 第二节 风电轴承简述 一、风电轴承的类型及作用 二、风电轴承性能参数 三、风电轴承成本、寿命 四、风电轴承的应用及特点 第三节 风电轴承发展及意义 第二章 2011年国外轴承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第一节 2011年国外轴承行业概述 一、国外轴承市场的分类 二、国外轴承工业的变迁与特点 三、国外政府在轴承工业中的作用 四、国外主要轴承制造国家发展情况 第二节 2011年国外轴承工业区域市场分析 一、北美洲市场 二、欧洲市场 三、亚洲及大洋洲市场 四、拉丁美洲市场 五、中东及其它地区市场 第三章 2011年中国风电轴承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 第一节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季度更新) 二、消费价格指数CPI、PPI(按月度更新) 三、全国居民收入情况(季度更新) 四、恩格尔系数(年度更新) 五、工业发展形势(季度更新) 六、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季度更新) 七、财政收支状况(年度更新) 八、中国汇率调整(人民币升值) 九、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情况 十、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 十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十二、对外贸易进出口 第二节 2011年中国风电轴承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风电轴承产业政策分析 二、风电轴承相关产业政策解读 1、风电及风电设备产业政策分析 2、轴承产业政策分析 3、其它 三、风电轴承进出口贸易政策分析 第三节 2011年中国风电轴承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章2011年中国风电设备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2011年中国风电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将取消风电设备特许权 二、取消风电设备国产化率影响分析 三、风电设备在“过剩”中寻求突破 四、中国风电设备自主化率已达86% 五、中国风电设备制造迈向自主创新之路 六、风电设备行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第二节2011年中国风电设备产业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体系构建尚不健全 二、我国风电设备面临产业化难题 三、风电设备制造业引众公司折腰 第三节2011年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分析 一、风力发电现状 二、风电设备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风电机组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四节2011年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优势分析 第五节2011年中国风电设备国产化分析 一、国产风电设备突围 二、我国风电设备国产化发展之路 三、风电设备国产化前景看好 四、自主创新是国产化的必由之路 第五章 2011年中国轴承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第一节 2011年中国轴承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一、中国轴承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轴承工业的主要亮点 三、我国轴承工业发展规划 四、中国风电轴承发展迅猛 第二节 2011年中国轴承制造业深度透析 一、中国轴承工业亮点聚焦 二、我国轴承制造企业生存环境 三、我国轴承行业利润受挤压及影响分析 四、全球金融危机下轴承企业的应对措施 第三节 2011年中国部分地区轴承行业发展分析 一、浙江慈溪市轴承行业发展状况 二、河北临西轴承工业发展分析 三、浙江常山五大措施发展轴承产业 第四节 2011年中国轴承行业兼并重组分析 一、中国轴承行业兼并重组的类型 二、中国轴承行业兼并重组的环境 三、中国轴承行业兼并重组的动机 第六章 2007-2011年中国轴承制造行业数据监测分析(3919) 第一节 2007-2011年中国轴承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增长分析 二、从业人数增长分析 三、资产规模增长分析 第二节 2011年二季度中国轴承制造行业结构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二、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第三节 2007-2011年中国轴承制造行业产值分析 一、产成品增长分析 二、工业销售产值分析 三、出口交货值分析 第四节 2007-2011年中国轴承制造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一、销售成本统计 二、费用统计 第五节 2007-2011年中国轴承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一、主要盈利指标分析 二、主要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第七章 2007-2011年中国轴承产量统计分析 第一节 2007-2010年全国轴承产量分析 第二节 2011年1-8月全国及主要省份轴承产量分析 第三节 2011年1-8月轴承产量集中度分析 第二部分 风电轴承市场动态聚焦 第八章 2011年中国风电轴承市场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1年中国风电轴承市场运行动态 一、风电轴承市场繁荣 二、洛阳LYC公司风电轴承研制频频发力 三、成都天马风电轴承站市场份额 第二节 2011年中国风电轴承市场热点产品供需分析 一、偏航轴承 二、变桨轴承 三、传动系统Nsk轴承 第三节 2011年中国风电轴承进出口贸易热点分析 一、国内风电轴承企业即将实现进口替代 二、风电用轴承被剔除鼓励进口目录 将不再享受贴息 第九章 2006-2010年中国滚动轴承进出口数据监测分析(8482) 第一节 2006-2010年中国滚动轴承进口数据分析 一、进口数量分析 二、进口金额分析 第二节 2006-2010年中国滚动轴承出口数据分析 一、出口数量分析 二、出口金额分析 第三节 2006-2010年中国滚动轴承进出口平均单价分析 第四节 2006-2010年中国滚动轴承进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一、进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二、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第十章2011年中国风电轴承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2011年中国风电设备选型的技术经济分析 一、风电设备的选型技术 二、风电设备选型的主要经济指标 三、风电设备选型工程案例分析 第二节2011年中国轴承行业发展新技术分析 一、轴承热处理新技术 二、轴承磨削新技术 三、油膜轴承新技术 四、轴承套圈磨超加工新技术 第三节 2011年中国风电轴承技术分析 一、风电轴承技术概述 二、风电轴承加工工艺流程 三、风电轴承材料选择及精度等级 四、风电轴承的润滑及安装 五、风机轴承的类型选择 六、风机轴承损坏原因及对策 第三部分 风电轴承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十一章2011年中国风电轴承产业竞争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1年中国风电轴承业竞争总况 一、风电轴承产品竞争日趋激烈 二、风电轴承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三、西门子加速扩张步伐抢滩海上风电轴承 第二节 2011年中国风电轴承业集中度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生产企业的集中分布 第三节 2011-2015年中国风电轴承业竞争趋势分析 第十二章2011年全球风电轴承巨头企业运行透析 第一节 瑞典SKF公司(瑞典 进口) 第二节 日本NSK公司 第三节 日本NTN公司 第四节 美国TIMKEN公司(美国 进口 铁姆肯湘电主轴轴承在建项目) 第五节 FAG(德国 进口INA) 第十三章2011年中国风电轴承顶尖企业运行关键性财务指标分析(企业可自选) 第一节 瓦房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二节 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三节 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在建项目)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节 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拟建项目)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节 风电轴承其它企业运行分析 一、洛阳市冶金轴承厂(河南) 二、大连冶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大连 变浆、偏航轴承) 三、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 四、北京京冶轧机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第十四章 2011年国内风电变流器下游合作主机厂商分析 第一节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二节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600875)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三节 维斯塔斯风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节 商都牧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五节 沈阳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基地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部分 风电轴承产业前瞻 第十五章 2011-2015年中国风电轴承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11-2015年中国轴承行业的发展趋势展望 一、我国轴承产量预测分析 二、轴承需求量预测分析 三、轴承进出口预测分析 四、中国轴承专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第二节 2011-2015年中国风电轴承行业的发展趋势展望 一、风电轴承市场供需预测分析 二、风电轴承竞争格局预测分析 三、风电轴承技术发展方向分析 第三节 2011-2015年中国风电轴承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第十六章2011-2015年中国风电轴承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 2011年中国风电轴承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二节 2011-2015年中国风电轴承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风电轴承投资可行性分析 二、风电轴承投资吸引力分析 第三节 2011-2015年中国风电轴承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分析 二、技术风险分析 三、其它风险分析 第四节 专家建议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2005-2011年上半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9.04-2011.06年中国月度CPI、PPI指数走势图 图表:2005-2011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1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1978-2009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表 图表:1978-2009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 图表:2009-2011年一季度我国工业增加值分季度增速 图表:2005-2011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投资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11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支出走势图 图表:2011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图表:2009-2011年上半年中国货币供应量月度走势图 图表:2001-2011年8月中国外汇储备走势图 图表:1990-2011年央行存款利率调整统计表 图表:1990-2011年央行贷款利率调整统计表 图表:我国历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2011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1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11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我国总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9年人口数量及其构成 图表:2005-201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走势图 图表:2001-2010年我国广播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走势图 图表:主机中各种风电轴承使用数量(套)一览表 图表:风电轴承在主机中的应用位置图 图表:轴承的类型 特点 用途一览表 图表:风电轴承产业链结构图 图表:风电轴承厂商和主机厂商供货关系一览表 图表:变桨轴承加工工艺流程图 图表:偏航轴承加工工艺流程图 图表:轴承各零配件的加工工艺流程图 图表:风电轴承类型与适用精度等级一览表 图表:风电轴承润滑方式及效果一览 图表:风电轴承常用润滑剂一览表 图表:风电轴承安装方法一览 图表:风电轴承选择标准一览 图表:风电轴承结构选择一览 图表:轴承型号对照表 图表:风电机轴承损坏原因及解决措施一览 图表:中国第1、2、3、4、5期风电特许权项目中标结果一览表 图表:2005年中国26个风电场 风机提供商 安装容量(KW)数据一览表 图表:2006年中国52个风电场 风机提供商 安装容量(KW)数据一览表 图表:2007年中国104个风电场 业主 风机提供商 安装容量(KW)数据一览表 图表:2008年中国201个风电场 业主 风机提供商 安装容量(KW)数据一览表 图表:中国风力发电高速递增的7大原因分析 图表:中国风电 光伏 水电 火电 核电等能源发电成本及上网电价(元/千瓦时)对比分析 图表:中国政府扶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一览表 图表:2008年中国新增风机装机量(MW)及市场份额份额一览表 图表:2008年中国新增风机装机量前五位公司市场份额图 图表:2008年中国累计风机装机量(MW)及市场份额份额一览表 图表:2008年中国累计装机量前五位公司市场份额图 图表:西北轴承公司信息一览表(产品,收入,原料设备,客户,扩产计划等13项内容) 图表:西北轴承风电轴承项目可行性分析 图表:西北轴承风电轴承项目投资进度一览表 图表:西北轴承风电轴承项目工程实施进度一览表 图表:西北轴承风电轴承项目工艺装备一览表 图表:2007-2011年我国轴承制造行业企业数量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7-2011年我国轴承制造行业亏损企业数量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7-2011年我国轴承制造行业从业人数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7-2011年我国轴承制造行业资产规模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1年二季度我国轴承制造行业不同类型企业数量分布图 图表:2011年二季度我国轴承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量分布图 图表:2011年二季度我国轴承制造行业不同类型企业销售收入分布图 图表:2011年二季度我国轴承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分布图 图表:2007-2011年我国轴承制造行业产成品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7-2011年我国轴承制造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7-2011年我国轴承制造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7-2011年我国轴承制造行业销售成本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7-2011年我国轴承制造行业费用使用统计图 图表:2007-2011年我国轴承制造行业主要盈利指标统计图 图表:2007-2011年我国轴承制造行业主要盈利指标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7-2010年全国轴承产量分析 图表:2011年1-8月全国及主要省份轴承产量分析 图表:2011年1-8月轴承产量集中度分析 图表:2006-2010年中国滚动轴承进口数量分析 图表:2006-2010年中国滚动轴承进口金额分析 图表:2006-2010年中国滚动轴承出口数量分析 图表:2006-2010年中国滚动轴承出口金额分析 图表:2006-2010年中国滚动轴承进出口平均单价分析 图表:2006-2010年中国滚动轴承进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图表:2006-2010年中国滚动轴承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图表:瓦房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瓦房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瓦房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瓦房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瓦房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瓦房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瓦房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洛阳市冶金轴承厂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洛阳市冶金轴承厂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洛阳市冶金轴承厂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洛阳市冶金轴承厂负债情况图 图表:洛阳市冶金轴承厂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洛阳市冶金轴承厂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洛阳市冶金轴承厂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大连冶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大连冶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大连冶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大连冶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大连冶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大连冶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大连冶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北京京冶轧机轴承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北京京冶轧机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北京京冶轧机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北京京冶轧机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北京京冶轧机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北京京冶轧机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北京京冶轧机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维斯塔斯风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维斯塔斯风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维斯塔斯风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维斯塔斯风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维斯塔斯风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维斯塔斯风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维斯塔斯风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商都牧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商都牧机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商都牧机有限责任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商都牧机有限责任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商都牧机有限责任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商都牧机有限责任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商都牧机有限责任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沈阳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基地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沈阳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基地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沈阳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基地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沈阳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基地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沈阳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基地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沈阳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基地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沈阳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基地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国风电轴承项目机会风险一览表 图表:风电轴承项目收入 利润 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分析 图表:略……
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普随笔:“他走得风一样地快” 的详细语法结构分析》
liwei999 2011-10-19 14:21
《科普随笔:“他走得风一样地快” 的详细语法结构分析》
《立委随笔:“他走得风一样地快” 的详细语法结构分析》 (1564 bytes) Posted by: 立委 Date: June 07, 2008 05:18AM 有老友问如何分析句子“他走得风一样地快”。镜兄回答: 引用: “走/得快”是一个区分,不应该是“走/得/快”。 (157425)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y 30, 2008 07:51PM “他走得风一样地快”的分析是:“他走/得{风一样地}快”的结构。 镜子的分析很到位,层次清晰。句法分析是立委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最常做的一种练习了,差不多如数家珍了。 这个句子虽然短,结构还挺复杂,而且涉及现代汉语一些主要短语。更具体的层次分析法是: 首先在主语谓语中间切一刀:他|走得风一样地快 他:由代词构成的名词短语(NP)做主语。 走得风一样地快:是动词短语(VP)做谓语。 其中,得字短语(又叫得字结构)做动词“走”的补语。所以,第二刀切在“得”字前: 走|得风一样地快 得字短语通常做补语表示程度,其构成是:得+XP, XP 指几乎任何短语,由“得”字统率。在此句中,是形容词短语(AP)风一样地快。 形容词短语(AP)风一样地快内部的一刀应该切在做壮语的“地字短语”(又称地字结构)和主形容词“快”之间: 风一样地|快 地字短语通常做壮语表示性状,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其构成是:XP+地, XP 指几乎任何短语,由“地”字统率。在此句中,是后置词短语(PP: postpositional phrase)风一样。 后置词短语(英语也有少数后置词,譬如ago)与前置词(又称介词)短语句法功能类似,句法上由后置词统率,常常充当状语。现代汉语的一个常用结构是前置词和后置词配合使用,构成所谓框式结构:Prep+NP+Postp, 比如:象...一样(象风一样);在...内(在脚池内)。这样的框式结构常常省略前置词而意思不变,象风一样--风一样;在脚池内--脚池内,就是所谓后置词短语了。 总的结构层次如下: | |地]|快]]] 以上的句法结构分析是比较流行的层次分析方法的结果,当然还有别的分析法。 汉语句法树之美,不下于北美亚洲小姐 作者: 立委 日期: 10/31/2011 16:24:08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个人分类: 立委科普|69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清华北大2012招生新举措的比对分析 精选
dongzg101 2011-10-18 19:30
清华北大2012招生新举措的比对分析 精选 已有 1646 次阅读 2011-10-18 10:30 |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 | 系统分类: 人文社科 | 关键词:清华北大,2012招生 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中国中央电视台连续在《共同关注》和《新闻联播》播出了两条吸引国人眼球的报道:一条是关于清华的:2012年清华大学将在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投放更多的招生计划。同时,清华大学还将通过自主选拔的方式面向这些地区的县级中学和乡镇中学选拔学生。自主选拔的内容和方式将完全根据当地学生的特点进行,此项招生新政策将覆盖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另一条是关于北大的:北京大学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细则及入选中学校长名单公布。全国211所中学校长获推荐优秀毕业生资格,推荐名额共有260名。该细则加大了推荐生的优惠力度:面试合格的学生将在高考录取时,享受北大降至当地本科一批控制线录取的优惠,而往年,这类学生获得的优惠是在录取时获得降30分录取。同时,这些获得推荐的学生应该是标准成绩位居全年级前5%的学生。看罢这两条新闻,还真有点不写篇东西就感到感受的味道。北大清华作为全国大学的超一流大学,其一举一动必将对全国大学起着示范作用,也将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甚至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那么北大清华在此时推出的新政策有什么意义呢?二者之间有什么可以比对的呢? 价值取向:社会公平V创新人才 从报道看,清华此时推出新政策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清华大学农村生源,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生源逐年减少,已经影响了社会公平。根据清华大学调查的数据,2010级清华学生中,农村生源占总数的17%,而2010年农村参加高考学生所占全部考生的比例为62%。2010年入学的3349名大一新生中,县级及以下中学的学生不到500人,他们分别来自300余所县级及以下中学。对此,清华大学把此归因为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教育过程的不公平所致。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该校推出新政,力促清华大学农村生源达到一个合理的比例,以体现教育结果公平。 北京大学的新政策,力在进一步促进“偏才”、“怪才”的脱颖而出。以往北大录取的“校长推荐生”多为“全才”。2012年实施细则对校长推荐生的优惠力度大大增加,面试合格的学生将在高考录取时享受北大降至当地本科一批控制线录取的优惠。以河南为例,北大在河南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分别高出一本线77分和98分,比往年文理分别多优惠47分和58分。北大籍此希望具有推荐资格的中学校长,可以大胆地推荐“偏才”和“怪才”,以达到招到创新人才的目的。 实际效果:效果明显V收效甚微 从两校以往政策的实施来看,清华大学政策的实际效果明显。2011年清华大学就开始有针对性地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投放了更多的招生计划,在实际录取中,还在这些地区积极扩招。2011年全国有19所中学是近10年来首次有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其中有16所是中西部中学。清华大学2011年在河南招收的165名新生来自全省70所高中,其中四成以上的考生来自于县级或县级以下中学。2012年清华大学招生新政如果得到完全贯彻,一定会给贫困地区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进入清华大学带来希望,也将会给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提供新的经验。 反观北京大学,其政策设计的价值取向并未得到实现,甚至给别人留下“掐尖”的口舌。北京大学2011年有161名中学获得推荐资格,推荐生总名额为210名,实际录取182名学生。个个都是本校的前十名的学生,也都是各科全面发展的“全才”。今年虽然给校长更大的权力,给推荐生更大的优惠幅度,但一条“基础学业成绩位居(评估)全年级前5%以内(文理科类分列)”之规定,无疑张显了北大“掐尖”的目的。虽有“特长异禀者,报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审核后,可以放宽标准”的补充规定,但我相信没有那所中学的校长会这么大胆去浪费名额。由是观之,北大新政的目标仍是“掐尖”,所谓的选拔“偏才”、“怪才”只是幌子。 政策建议:明确比例V教育公平 虽然我比较认可清华大学的招生新政策,但我仍希望清华大学应该明确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投放的招生人数,或说这些招生人数占总招生数的比例。终归,清华大学是全国人民的大学,清华大学在注重教育过程公平的同时,也必须注重教育结果的公平。清华大学不能因为照顾了一个群体,而实事上对另外一些群体造成新的不公平。也即是说,清华大学向这些地区投放的招生人数应该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否则,必使另外地区的一些综合素质高、分数高的学生失去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的机会。 对北京大学来说,我还是建议北京大学应该切实履行全国超一流大学的社会责任,在注重招收拔尖人才、创新人才的同时,应该兼顾教育公平,照顾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从2012年获得推荐资格的211所学校来看,县级中学仍是占有较小比例。希望2013年能够看到更多的县级中学的名字,同时希望在优惠幅度增大的情况下,校长仍能秉公心为北大推荐优秀学子,也希望北大能在此方面增加监督力度。
821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师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热度 8 daodezhenjing 2011-10-18 15:26
  大师的培养问题是钱学森当年给总理提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已经一个甲子有余,人才的培养已经历经四五代,可培养出的大师呢?却不见真正一个。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就培养不出大师呢?让我们从大师的特征来详细地分析一下。   大师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有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其实就是活着的哲学,人为什么活着,又如何活。当然这个难题很大,历史上的无数哲学家都在为这个问题绞尽脑汁,却不见一个公认的标准。为什么这个问题那么难呢?原因很简单,每一个人在本性上与外在世界都是对立的,这使人们骨子里总有一种否定对立面或将自己凌驾在对立面之上的一种倾向,人一旦这种思想占据主导,那么人生哲学就完全变味了。   看看现在的学生,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追求的榜样是谁?我们再来看看那些大师的学生时代,他们在想什么?追求的榜样是谁?比较见真知,现在的学生小时候是分数至上,谁得分高就能考入重点大学,未来就能一生无忧,于是在学习的时候不注重能力的全面培养,而只关注分数,甚至上了大学还无法自立;学生大的时候则是金钱至上,谁挣到钱就是这个社会的老大,于是在选择大学和专业的时候不是看自己有什么兴趣,而是看什么大学毕业出来的工资高,什么专业最热门,有了这些思想,怎么可能成为大师。我们再来看看大师的学生时代,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出大师的时代主要集中于 “ 晚周 ” 和 “ 晚清 ” ,它们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学生们经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能有条件学习都是一种奢望,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们树立了强国富民的理想,他们追求的榜样就是那些建国立业的人。如周恩来十二岁就喊出了 “ 为中华之崛起 ” ,这是何等的豪迈!   自然界的道理是相通的,做人的道理与万物同,不明白做人的道理,要去领悟万物存在的道理那就是白日作梦。而那些大师们往往就是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磨砺了意志,领悟了人生之道理,进而一通百通,成为科学上的大师。而我们的教育呢?学生们都活在温室里,他们一门子的目的就是冲高分数,即使到了工作岗位或科研部门,他们也是旱涝保收,如此安逸的环境,如何能领悟做人的道理。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东西从书本上是学不来的,它是从人与社会或自然的关系中领悟出来的,自己没有吃过苦,怎么能体谅别人的苦,更不可能领悟到万物的苦,万物的活力。苦难磨砺人生,大师们往往就是从苦难中成长起来的。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今天之教育,学生为什么只关注分数,不合理的考试制度造成的,为什么只关注出路不关注爱好,同样是社会的制度造成的。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的人生观,是我们培养人才的模式造成的,我们只关注学习,而很少让学生们走上社会,去体谅形形色色的生活,而真正的东西就是从生活中悟出来的,你学再多的哲学也没有用。   大师的第二个特征就是执着的个性。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真理性的东西就存在于这些复杂的现象之下,如果你没有执着的个性,即使真理游了过来,你也不可能捕捉到。大师们就不一样,执着是他们共同的特征,正是这种执着,持之以恒的等待,才使他们抓住了机会。如伽里略对浮力定律的发现,如果不是经常想着这个问题,怎么可能从偶然的事件里获得答案。 现在我们这个社会,焦虑和浮躁是当今社会的总特征。或许是社会变化太快了,人们根本无从适应,更不要说去执着地追求那未知的东西。我们的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可这里同样是一个可怕的名利场,特别是一些不良的教授,他们想着都是如何让学生们给自己打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不是想着让学生如何青于蓝而胜于蓝,这样的环境学生们想的就是如何逃离,怎么可能执着如一。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大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造就人才,而教授则是学生科研环境的创造者,有一个自由发挥的小环境,学生们就能容易想自己不敢想的事。而我们的大学教授都们都在想着什么?他们一方面想着如何成名,另一方面想着如何得利。在大学如何成名?有权力就能成名,有头衔就能成名,如果得利,骗到国家的钱就能得利。如此的环境,让学生们在其中能学到什么?无非是一些沽名钓誉的技巧。大学无良才,却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中国大学的通病,看看以前的大学,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这些公认的大师,他们都没有大学的学历,可他们却被聘请为大学教授。而我们的学校呢?只有近亲繁殖,培养自己的关系,唯独不见的就是不拘一格。没有了大师,学生就没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自然就无法成就大师。 大师的第三个特征就是知识渊博。自然的道理是相通的,万物的发展也是相似的,因为在科研当中,类比就是科学发现最好的方法。可我们的学生,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少注重多方面特长的培养,只知道上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知识面窄带来的就是思维单一,不知道灵活地思考问题,这样的学生如何能够成就为大师?要改变这种现状,还是要从全民教育抓起,改变以分数定终身的考试机制。人才往往都是偏才,他英文不好,在现代很难考上大学,但英文不好并不见得他不是个人才。为什么偏要以英文做为中国人必学的课程呢?这只会浪费了无数人才大量的时间。如果真想培养出大师,就从我们的考试制度抓起吧! 大师的第四个特征就是敢想敢做。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度,它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直接跨越于社会主义国家,里面很多陈规漏习,特别是在制度建设上,一直起色不大,缺乏了制度,中国的社会就出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那就是人们习惯于舆论一边倒的阵势,哪怕是翻来覆去,也要在同一时间里保持论调统一。在这道风景中,政治至上和唯科学论给中国科学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不是中国没有人才,而是这些人才在这样的环境里根本无立足之地。 看看那些重点大学培养的学生都到哪里去了,自 1985 年以来,清华大学 高科技专业毕业生 80 %去了美国,北京大学这一比例则为 76 %。 2006 年,清华和北大还分别以 571 名与 507 名博士输送量 , 超过美国本土伯克利分校成为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两所院校。留学生出国深造是好事,然而问题是近九成的中国科学与工程博士都会选择留在美国工作,孜孜不倦地走着 “ 在美留学 - 找到工作 - 获得签证 - 申请绿卡 - 入籍成为美国人 ” 的模式 ,不怪乎 美国《科学杂志》把清华、北大比作 “ 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 。 真的是中国没有好的科研条件吗?肯定不是,中国目前的科研条件已经接近于西方发达国家,况且科研条件在科学发现中占的比重并不是那么大,它更需要的是思想。是中国缺乏创新的思想吗?自然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年的积淀是科学创新最好的思想来源。是什么让中国的人才纷纷到了发达国家,是科研环境!中国人才之间的竞争往往不是靠实力,而是靠关系,真正的人才执着于科研,哪里有精力来搞这些关系,他们在中国往往只能够成为牺牲品,为了自己,选择一个靠实力来证明自己的环境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并不是不爱国,而是口爱国有什么用,只有做出成绩才是真爱国,与其在国内做不出成绩,还不如跑到国外,有了发挥的环境,做出了成绩,还可以回哺中国,这是人才的真实想法。难道我们的国家就不能用一些客观的标准来对人才优胜劣汰吗? 历史上的中国从来不缺乏人才,今天同样也是,人才之所以无法成为大师,就是中国缺乏一个人才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环境,没有这个环境的创造,中国就永远没有大师的出现,即使这个人有大师的潜质,在这个环境中也成了庸才,为什么中国很多人到了国外就成了大师,是环境造就了他们。是啊,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我们国家应该好好考虑一下科研环境的创造了。
个人分类: 管理科学|614 次阅读|8 个评论
聚类分析 cluster analysis
eddy7777 2011-10-18 10:50
08 eddy cluster.ppt cluster analysis 原来很简单,看完我PPT 并且做完例题,你马上就掌握了聚类分析的方法,并且可以用来处理数据,发表在文章及报告中,一定会增色不少!我的PPT 非常详细,有每一步的SPSS-16 操作程序。
个人分类: 概论统计软件|7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等论坛博客类网络影响力分析(读李伟钢博士的精彩博文)
xupeiyang 2011-10-17 15:47
李伟钢 博士的博文,我拜读了。 他对科学网论坛博客与国内主要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科学网存在的主要问题、特色优势和今后发展方向。该研究报告对我们全面了解社交网络平台的现状和发展,特别是研究、改进科学网论坛博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建议大家读一读。 -----许博主 衷心感谢李伟钢博士的博文! 在社交网络高歌猛进的今天,上网写搏发贴,已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环。现代人,尤其是科技教育界人士,若没上上科学网等论坛博客,没准会被时代“OUT”了。然而在科技精英圈内颇有名气的科学网,在国内一些重要网络排行榜上难见芳影。究其原因在于这些排行榜主要关注访问流量,忽略网站内容和访问者的重要性等因素。本文基于论坛博客类社交网络平台,提出规范PageRank (Unified PageRank - UPR) 指标来反映网站的重要性,应用社交网熵指数(W-entropy Index),建立对该类平台影响力的分析模型,推出论坛博客类网络影响力TOP 10。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一些论坛博客的访问流量和在若干网络排行名次远超过科学网,但科学网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却是更胜一筹。 全文见 http://www.1000plan.org/superblog/2597/482
个人分类: 科学博客|1876 次阅读|0 个评论
review: 风险评估与决策 待续
jiangdm 2011-10-17 14:59
review: 风险评估与决策 待续
《风险评估与决策》,谭一泓 《 科学新闻 》,2010 英国决策思路 1)19世纪 .决策思路:“欧洲决策主义”(European Decisionism) 决策者事先自己判断利益与价值.并由此做出结论。 drawback: 决策者事先不咨询科学家.无法正确评估潜在风险:缺乏科学证据.决策者无法得出合理的“结论”.做出科学的决策。 2)“技术决策模型”(Technocratic Mode1)。 决策者依赖科学家提供的科学证据做决定。科学顾问为决策者提供他们所知道的所有信息.并为其分析某项政策采用与否的后果及提供其他备选的方案。换而言之.科学家们为决策者提供背景信息.但并不对整个政策做对症下药式的建议 drawback: 科学家们提供的科学证据可能是不完整、不确定的.这可能会导致决策的模糊与模棱两可 3)20世纪80年代.“红皮书模型” 科学家负责风险评估 利益相关方负责风险管理.社会科学的相关方面则负责风险交流 该模型是一个从风险评估到风险管理到风险交流的单向轮回.彼此之间不发生相互影响。 drawback: 将 科学置于一个真空管.完全不考虑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对科学决策的影响.从而忽略了非科学问题对风险评估的作用 4)2003年,“动态决策模型”(Co—dynamic Model) 在风险评估前.风险管理者就应该与风险评估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商量.采取一系列风险评估 政策( Risk Assessment Policy )。而在以前.风险评估政策一般是单纯地由“科学”风险评估者决定.关键的决策判断要么含蓄.要么晦涩不清。 风险评估与决策:以转基因为例.pdf
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深圳胰腺癌发病率10年增3.5倍 医生建议带瘤生存
xuxiaxx 2011-10-17 09:06
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因胰腺肿瘤癌细胞扩散导致呼吸停止病逝,引来一片惋惜声。有取代肝癌成为“癌王”的胰腺癌,再度引起全球关注。   深圳慢性病防治中心慢性病防治科主任彭绩15日表示,根据深圳恶性肿瘤监测系统资料分析,深圳胰腺癌发病率虽较全国低,但10年间增长3.5倍。而在中国,有数据显示,作为消化系统的主要癌症胰腺癌,近20年来的发病率增加约4倍,目前男性发病率达十万分之六,女性发病率达十万分之四。   彭绩表示,由于胰腺只有70到100克大小,加上早期表现症状主要为消化不良等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胃炎或肝胆疾病,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而晚期胰腺癌患者中,只有不足20%具有手术机会。患者总体的5年生存率只有5%,远低于甲状腺癌、乳腺癌、大肠癌、胃癌、食管癌,甚至有“癌王”之称的肝癌。   深圳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李明淑说,胰腺的位置位于胃的后方。胰腺癌的恶性化程度高,一般晚期患者仅有6个月的存活时间。   “乔布斯能够在2003年发现胰腺癌后存活了8年,是因为他早期发现并且于2004年实施了手术切除肿瘤。”李明淑表示,尽管乔布斯最后死于胰腺癌复发,但他的较长存活期证明了胰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还是必须的。“早期发现的胰腺癌第一选择是尽早手术切除肿瘤,随后进行化放疗或者靶向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   不能进行手术或者不适宜手术的胰腺癌患者也并不等于“死路一条”。深圳二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邓旭光表示,癌症并不等于死亡,只是一个复杂难治的慢性病,这类患者可以争取长期“带瘤生存”。来源: 中国新闻网
1535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校获得2012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分析及点评
热度 19 longtuteng 2011-10-17 08:54
科技部公布的2012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主要支持纳米、量子调控、蛋白质、发育与生殖、干细胞和全球变化的研究。作为分析的简化,将纳米、量子调控研究归为理,将蛋白质、发育与生殖、干细胞研究归为医,全球变化比较单一、特殊就不作统计。 以下就是二十二高校获得2012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中的理、医方面项目的数据。 学校 理类 医类 合计数 北京大学 3 2 5 复旦大学 1 3 4 清华大学 2 1 3 浙江大学 0 3 3 中国科技大学 2 0 2 南京大学 2 0 2 上海交通大学 0 2 2 南开大学 1 0 1 华中科技大学 1 0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1 0 1 兰州大学 1 0 1 中国人民大学 1 0 1 武汉大学 0 1 1 中山大学 0 1 1 同济大学 0 1 1 华东师范大学 0 1 1 华东理工大学 1 0 1 吉林大学 0 1 1 四川大学 0 1 1 山东大学 0 1 1 山西大学 1 0 1 杭州师范大学 0 1 1 点评 北大: 理科强劲,北医合并成功。 复旦: 理科保持优势,上医合并成功。 清华: 理科强劲,自己创立的医科起步不错。 浙大: 发展失衡,自身有优势的理(工)没有斩获,但浙江医大合并成功。 中科大:理科强校,名符其实,工如能发展成北大水平,将更强大。 南大: 理科强校,名符其实,如能合并南医,将更强大。 上交大:发展失衡,自身有优势的理(工)没有斩获,但上二医合并成功。 南开、华中科大、哈工大、兰大:各斩获一项理类项目,理工名校名符其实。 人大:斩获一项理类项目,理科起步不错,令人刮目相看。 武大、中山、同济:各斩获一项医类项目,名校名符其实。 华东师大、华东理工、吉大、川大、山东大学、山西大学、杭州师大:各斩获一个项目,可喜可贺。 西交大:传统名校光头,发展堪忧,应认真检讨自身发展的问题。 来自网友的评论及自己的看法,欢迎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大学关注|11854 次阅读|20 个评论
王斌:闲话抗震研究
cee512 2011-10-15 22:15
好久以来,自己喜欢去图书馆翻旧书看,大概是80年代的样子,大多都是集中在抗震领域的内容,有些书籍里面的插图直接是用黑白照片粘贴上去的。浏览了几次给我一个初步的印象就是:好像我们目前抗震的发展比以前没有进步多少。 翻到1984年同济大学朱伯龙教授和董振祥教授合著的那本混凝土非线性分析,要说当前非线性分析较这本书多出来的内容,那就是有限元计算这一块内容。 翻到1991年新西兰Paulay和美国Priestley写的那本《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时,感觉此书中的有些理念比我们当下的还先进,内容的深刻度方面优于我们当下的很多抗震书籍。 再翻到2008年为纪念清华大学沈聚敏教授而出版的《混凝土结构性能与抗震抗爆研究》论文集,里面收集的都是沈教授以前的研究成果,读完感觉:我们现在研究的东西和沈教授当年研究的内容基本差不多。 这转眼到了2011年,算起来又过了30年的时间,除了研究领域的拓宽之外,在基础研究方面好像进展不大,想起已故的周锡元先生曾来同济做报告时说过的一句话,目前的科学研究都是硬骨头,简单容易的早被研究完了。看来,这是一段漫长的过程,辛亥革命过去已有百年,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16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利用EXCEL做专利分析(七)——专利检索——基本检索类型
yngcan 2011-10-15 08:20
台湾的陈达仁、黄慕萱老师将专利的检索类型归纳为四种:可专利性检索、专利侵权检索、技术现状检索、专利权利检索。 我个人将专利的检索的基本类型划分为三个部分:技术检索、权利检索、战略检索。 下面分别论述一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一、技术检索: (一)检索目的:探索技术机会、规避重复技术、技术现状分析。 (二)专门检索字段: (51)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 (52) Domestic or national classification (54) Title of the invention (56) List of prior art documents (57) Abstract or claim (58) Field of search (三)检索程度 根据检索目的的区别,检索程度有一定的区别。如探索性的技术机会发掘、技术现状分析,则可以更广的去检索文献、专利资源,这种情况下,专利引文可以作为很好的线索,另现状分析中也关注查全率;而避免重复技术则可能更强调检索的精确性。这可以通过组合检索(关键词+专利分类)来实现。 二、权利检索 (一)检索目的:了解专利权是否存续、谁是专利权人、是否存在专利侵权 (二)专门检索字段:专利持续时间( Maintenance), 专利权利人(Assignor),专利权利受让人(Assignee). (三)检索程度:精细检索、检索范围一般为专利,不涉及文献,但检索字段要超出专利文献数据( BIBLIOGRAPHIC DATA )的范畴,会扩展到技术持续期,技术权利转移等字段内容。 三、战略检索 (一)检索目的:兼并与收购;竞争态势分析;竞争对手知识产权管理策略 (二)专门检索字段:技术优先权信息;专利发明人;专利专利人;专利受让人;专利分类号;专利家族信息等 (三)检索程度:检索范围最大,包括专利、文献、标准、商业、财务信息等。检索字段也超出专利文献数据范围。
个人分类: 专利|66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轻没有失败
zhangwysmile 2011-10-15 00:13
年轻没有失败,年轻有时间和精力的资本。 不要遇到挫折就灰心,年轻人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失败了,重来过;失去了,再争取别的。错过了,要分析,下次来,要把握;幼稚了,下次,成熟点。不要紧,会好的,哪怕到了极点,也不要放弃,相信一定可以挺过去。不要消极,会好的。曾经的错,过去了,总不能回味在过去。现在的,很好,累完了,很舒服。不要伤,总会有人在支撑你。 对于短暂而宝贵的青春,我们要付出努力,脚踏实地,让知识充实自己,让经历完善自己。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年轻没有失败。
5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高速铣削加工效率的计算与分析
dongzhaohui 2011-10-14 09:05
随着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高速铣削工艺的应用日益广泛,越来越受到制造企业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信息产业部某研究所自1999年7月从瑞士MIKRON公司购进第一台HSM-700型高速立式铣削中心后,2001年10月又购进三台HSM-700型高速铣床用于生产。笔者通过对这批先进高速铣床的加工效率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比了不同铣床的加工效率,推导了高速铣削加工效率的计算公式。? 1.加工效率的计算? 按照传统切削理论,切削加工效率Zw(cm3/min)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Zw=v×f×ap? (1) 式中:v——切削速度,f——进给量,ap——切削深度? 根据分析与研究,我们认为式(1)不适用于高速铣削加工效率的计算,原因主要有两点:①高速铣床的主轴转速相当高(如HSM-700型高速铣床最高转速达42000r/min,加工平面时转速也在35000r/min以上),如此高的转速使刀具并非每一转都在切削金属; ②在实际加工中,设定的转速和进给量只是最大转速和最大进给量,实际的刀具转速和进给量时刻都在变化(HSM-700机床的自测功能可以显示整个切削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切削过程中的实际转速和进给量总是从较低值迅速达到较高值又很快降到较低值,如此反复变化,这是铣削过程的客观反映,而不像车削过程中可以保持转速和进给量恒定不变。? 因此,我们提出用单位时间内的金属去除量Z(cm3/min)表示加工效率,即: Z=W/t? (2) 式中:W——切削过程总的金属去除量(cm3),t——切削时间(min)(>0) 式(2)更符合高速铣削的实际情况,用式(2)很容易实现对高速铣削加工效率的计算,同时也便于不同铣床加工效率的比较。? 例如,原来在普通铣床上加工某零件,为了缩短生产周期,一部分零件现采用高速铣床加工。这样,可通过该零件的加工来比较两种加工设备的加工效率。由于该零件的表面质量要求不高,高速铣削和普通铣削均能达到要求。事实上,高速铣削加工出的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比普通铣削加工低1~2个等级。 用单位时间内的金属去除量Z=W/t(cm3/min)表示加工效率。试验中取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几个时间段,记录加工时间,测量在各个时间段零件加工前后的体积差,通过式(2)计算得到Z值。通过多次测量计算取Z的平均值,该平均值即可视为较准确的Z值。 对于上述零件的高速铣削过程,由式(2)算得的Z值为: Z(高速)=W/t=25.296cm3/min 按照传统切削理论即按式(1)计算得: Zw=πDn/1000×100×vf/n×0.1×ap×0.1=376.8cm3/min 比较Z(高速)和Zw,显然Zw与该零件实际的高速铣削加工效率相差很大。? 2.不同铣床加工效率的比较? 某研究所目前用于生产的铣床除HSM-700型高速铣床外,还有国产的立式铣床和进口的铣削中心。国产铣床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购进的北京第一机床厂生产的XK5040-1型立式升降台铣床(以下简称国产普通铣床),目前主要用于零件粗加工及少量铸铁件和钢件的加工;进口铣削中心是美国产VF-0 HAAS型铣削中心(以下简称进口普通铣床),可用于粗加工和精加工。? 对于上述零件,在国产普通铣床上加工的切削效率为: Z(国普)=W/t=3.073cm3/min 在进口普通铣床上加工的切削效率为: Z(进普)=W/t=7.277cm3/min 将Z(高速)分别与Z(国普)和Z(进普)进行比较,有: Z(高速)/Z(国普)=8.232? Z(高速)/Z(进普)=3.476? 由上述计算和比较可以看出,在高速铣床上加工该零件的金属去除率相当高,与国产普通铣床相比其优势更为明显(据操作工人反映,甚至出现过高速铣床加工效率比国产普通铣床快10倍以上的情况)。当然,对于不同材质、不同形状和不同加工要求的零件,不同铣床的加工效率并不相同。对于加工面积较大的大型零件或形状特别复杂的零件,高速铣床具有更为显著的加工效率优势。高速铣床的效率优势主要体现为高的刀具转速n和高的进给速度vf。在实际加工中,进给速度vf对加工效率的影响往往更大。? 3.考虑成本因素的加工效率比较? 比较加工效率必须带有一定的约束条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加工效率与生产成本的关系。用式(2)求得的加工效率Z除以加工成本C来表示考虑了成本因素的加工效率E(cm3/min·万元),即: E=Z/C (3) 式(3)中,为计算简便,设加工成本C主要为制造费用(包括设备成本、设备维护费用、刀具损耗费用等),并假设高速铣床、国产普通铣床、进口普通铣床的日常维护费用相等。为了能客观地反映实际加工效率,对2001年1月到2002年5月这一较长时间段内的机床使用情况进行比较:? 瑞士MIKRON HSM-700型高速铣床每台价值人民币C0(高速)=200万元;由于机床零部件价格昂贵,用于机床非日常维护的费用(包括故障检修、更换零部件等)为C2(高速)=9.5万元;在高速铣床上使用的刀具均为进口铣刀,价格较为昂贵,再加上缺少针对不同刀具和零件材料的切削用量规范,使得高速铣刀的使用成本较高,因此,从去年初至今,高速铣刀损耗费用为C3(高速)=14548.13元。? 美国产VF-0 HAAS型铣削中心是1998年进口的普通铣削中心,当时价值人民币C0(进普)=80万元;机床使用性能较好,除日常维护外,至今没有出现需要维修的故障,C2(进普)=0.45万元;与高速铣床一样,所使用的刀具均为进口铣刀,除正常的刀具磨损外,很少出现刀具非正常损耗,铣刀损耗费用为C3(进普)=2195.26元。? 1992年从北京第一机床厂购进的XK5040-1型立式升降台铣床,当时价值人民币C0(国普)=60万元;目前主要用于零件粗加工,虽然精度不高,但性能还比较稳定,除日常维护外,未出现大故障。2000年对其操作系统进行了改造(换装了西门子操作系统),改造和检修的费用为C2(国普)=6.45万元;在此机床上既使用进口刀具也使用国产刀具,铣刀损耗费用为C3(国普)=1377.62元。? 设机床的使用年限为20年,按照直线折旧法,机床每年折旧5%,则到2002年,三种铣床的当前成本分别为:? C1(高速)=(1/4)C0(高速)[(1-5%×3)+3(1-5%)]=185(万元) C1(进普)=C0(进普)(1-5%×4)=64(万元)? C1(国普)=C0(国普)(1-5%×10)=30(万元) 由式(3)可求得考虑成本时三种不同铣床的加工效率分别为? E(高速)=Z(高速)/(C1(高速)+C2(高速)+C3(高速))=0.1291cm3/min·万元? E(进普)=Z(进普)/(C1(进普)+C2(进普)+C3(进普))=0.1125cm3/min·万元? E(国普)=Z(国普)/(C1(国普)+C2(国普)+C3(国普)=0.0840cm3/min·万元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考虑成本因素后,高速铣削不再具有显著的效率优势(与进口普通铣削中心的加工效率接近)。这一比较结果说明,目前高速铣削的使用成本还比较高(其设备成本、维护费用和刀具损耗费用都比普通机床高出很多)。? 尽管目前采用高速铣削还达不到经济的切削效率,但并不说明高速铣削不具优势。首先,上文对铣削效率经济性的分析仅考虑了生产成本,并没有考虑时间效益。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时间往往是更重要的经济因素。高速铣削加工在缩短加工工时方面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其次,上文所作加工效率比较是在高速铣床和普通铣床均能加工同一种零件的前提下进行的,事实上许多不适合(或不能)在普通铣床上加工的零件(如薄壁零件或对加工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零件)只能用高速铣床加工。第三,高速铣削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加工技术在我国正经历不断发展的过程,为了获得高速铣削的经济加工效率,必须深入研究高速铣削机理,加快进行高速铣削工艺的科研开发,同时加强生产管理,提高操作者素质。相信随着对高速铣削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加工的经济性等问题将得到很好解决。? 4.结论? (1)生产实践表明,高速铣床加工零件覆盖面广,特别适用于加工面积较大、形状复杂的精密零部件。零件加工精度高,废品率低。? (2)传统的切削加工效率公式不适用于高速铣削,用单位时间内的金属去除量来表述高速铣削的加工效率更为准确。? (3)单从机床的切削效率来看,高速铣床要高出普通铣床好几倍,但目前高速铣床的使用成本较高。在选择工艺方案时,可以考虑用普通铣床进行粗加工,用高速铣床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4)只有深入开展高速铣削技术的科研开发,才能充分发挥高速铣床的加工效率优势。? (摘自《工具技术》作者:南京理工大学制造工程学院 张雷)
22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泛函分析起源于什么?
热度 19 gfcao 2011-10-13 18:59
本来这个问题已经没必要再说了,因为在我过去的若干篇博文中已经或多或少提及,但有网友再三在我的泛函分析《说课》系列中提到了量子场论,认为泛函分析起源于量子场论,我只好旧事重提,说说此事。 先来说说量子场论吧,我对物理是门外汉,充其量知道一点简单的概念,科学网有很多物理大牛,他们对量子场论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见解,我这里只是说说它和数学的关系。量子场论产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海森堡与泡利建立了量子场论的普遍形式。量子场论是量子力学与经典的场论相结合的产物,其基本的思想是,相应于每种微观粒子存在着一种场,而各点的场量可以看着力学系统的无穷多个广义坐标,在力学中可以定义与这些广义坐标对应的正则动量。如果要问与量子场论相关的数学都有哪些,远远不是泛函分析所能概括的,与其说泛函分析与量子场论有关,还不如说它与量子力学有关。不过历史上量子力学与泛函的关系有点纠结,究竟是量子力学促使了泛函分析的产生还是泛函分析在量子力学中得到了重要应用?根据我不多的认识,两者是种殊途同归的关系。迄今为止,量子场论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数学基础,倒是指标理论,拓扑学等数学分支与之有着割舍不开的关系,例如指标理论与超对称量子力学有关。上个世纪 80 年代, E.Witten 利用 Dirac 代数的方法证明了广义相对论中的正质量猜想,这一猜想曾经为丘成桐先生首先证明。 Witten 还发展了拓扑量子场论,并应用 Chern-Simons 理论和共形场论得到了著名的 Jones 多项式。的确,量子场论对数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它却不是泛函分析的起源,这从两者形成的时间上也可以看出来。当然,量子力学与量子场论对泛函分析的发展同样发挥了推动作用,这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 泛函分析的起源其实与物理没有多少关系,早在上个世纪初叶,人们从 Fredholm 的著作中便已经发现了分析学一般化的萌芽,随之 Hilbert 建立了 Hilbert 空间,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已经形成了一般分析学即泛函分析的基本概念。由于众多数学分支中许多概念与方法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例如,代数方程、微分方程与积分方程无论是理论还是近似求解都有相似之处,大家从常微分方程课程中应该已经有所领悟。泛函分析理论的产生与此情况密切相关,正是分析学、代数学等学科中思想与方法的相似性促使数学家们企图从这些貌似迥异但方法相似的理论中发现本质的东西从而寻求一种统一的处理方法,这就是泛函分析。 非欧几何的出现使人们对空间的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维数概念的产生让数学家们发现了分析与几何之间的某种相似性,从而诱导他们探索几何的分析化,我们也可以说,泛函分析是无穷维空间中的解析几何。学过控制论的人都知道控制论中有个变分原理,它可以看着泛函分析在控制论中的重要应用之一,通俗地说,所谓变分就是在无穷维函数空间中求某种量(通常与积分、内积有关,物理上积分往往表示某种能量)的极值。 假如你还固执地认为泛函分析起源于量子场论,我只能表示遗憾!
个人分类: 数学常识|17469 次阅读|49 个评论
[转载]全球结核控制:流行病学、战略、供资
xuxiaxx 2011-10-13 07:46
本报告是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1997年以来发表的系列报告中第13份全球结核控制情况年度报告。其主要目的是,围绕2015年全球目标,就结核病流行以及全球、区域和国家各级在控制这一疾病上取得的进展作出全面的最新评估。 本报告主要依据的是各国2008年通过结核病数据标准报表向世卫组织通报的数据以及1996年至2007年期间每年收集的数据。2008年通报数据的196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结核病例估计总数的99.6%,占世界人口99.7%。 世卫组织全球衡量结核病影响专题小组就如何衡量在降低结核病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三大影响指标)方面的进展提出了多项建议。其中包括有系统地分析国家和地区通报的数据,改进发病率统计监测系统,2008年至2015年期间调查21个全球焦点国家中结核病流行状况,并加强生命登记系统以统计结核病死亡率以及其它死因。 来源:WHO网
13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杰克:中国调味品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
jackliupku 2011-10-12 20:56
刘杰克:中国调味品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 文 / 刘杰克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大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延伸出各地区各民族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制作风味,其中品类众多的调味品对人们的餐桌菜肴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影响和地位。随着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健康饮食观念的愈加深入人心,调味品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在餐桌文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根据 GB/T20903-2007 标准对调味品进行分类,调味品可以分为食用盐、食糖、酱油、食醋、味精等 17 个类别。 2001-2010 年调味品行业的销售额从 277.23 亿元猛增至 1516.22 亿元。 2010 年调味品销售收入排在所有食品细分子行业的第 5 位,但全年同比增速达到 32.36% ,居食品所有细分子行业第三位,这预示着我国调味品行业已步入快速发展期,并成为食品行业中增幅最快的子行业之一。调味品市场也由不饱合竞争转向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行业大企业开始逐步主导市场,而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则变得比以前激烈,整个调味品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竞争加剧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出准确的市场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对调味品企业就成了当务之急。作为消费品行业的专家和业内企业的培训师及顾问,刘杰克老师将在本文中跟读者一起来探讨当前中国调味品行业的市场状况及可行的竞争策略,希望帮助业内的企业抓住当前社会饮食结构升级换代良机,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迅速发展壮大。 一、中国调味品市场分析 1 、产品逐步向中高端方向发展 根据刘杰克老师原创培训课程《营销三维论》中的产品论,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在吃饱好逐步转向到吃好的方向上来,口味由“有味”向“好味”发展。调味品也表现出向中高档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中高档调味品市场容量在进一步扩大。消费者对调味品购买力增强,产品发展日益趋向中高档化,意味着居民消费进入高品质高要求生活阶段。不管是根据我们对目标消费者的一手数据调查研究,还是根据对商超货架陈列展现出来的产品种类发展分析,此趋势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当然,在消费者追求“好味”的同时,调味品的价格也不断上升。 2 、地方品牌泛滥造成区域市场格局 受地方风俗和个人口味喜好的差异性影响,调味业主要以地方品牌居多,虽然一些企业已逐步发展为大区域性品牌,产品已辐射到部分临近的省外市场,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品牌并不多,就“四大名醋”而言,也还主要是在各自的根据地呈主流消费。目前,国内调味品厂家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山东、北京、山西、四川等几个省市,如上海的太太乐、味好美,广州的致美斋、北京的王致和等都表现不俗。刘杰克老师认为,从品牌结构来看,能在全国市场叫响的品牌比例不到 1% ,这与产品的风味特色、品牌的号召力、地方的差异性都紧密相关,也与调味品企业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不重视现代营销体系的建设有直接的联系。因而,“长期局部作战、市场范围不广,品牌知名度弱”是调味品业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3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调味品企业大多是沿袭传统酿造工艺和手工作坊式生产发展起来的,普遍存在生产设备陈旧、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员工素质差及管理观念落后等现象。目前,在同类产品中,整个行业内各企业工艺特点不明显、生产技术偏低、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一味地跟风模仿和乱铺摊子,片面追求产值、产量、而忽略深化管理和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即使老字号与新品牌之间也无太大的差异,这样以来就造成了市场供求矛盾的加剧,企业间无序竞争、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大多数企业最后或是因自身产品市场逐步萎缩艰难度日,或是将彻底被市场淘汰出局。 4 、上游涨价导致下游的变局动荡 以前调味品市场渠道建设,主要是集中在批发流通渠道,依靠各地的副食品批发市场,偏重于批发流通。而想要在今天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调味品企业需要构筑起由批发渠道、传统零售渠道、现代零售渠道、餐饮、封闭渠道、工业渠道等组成的立体渠道体系。以调味品目前最为主要的销售渠道餐饮渠道为例,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调味品的发展,也使得调味品市场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受原材料上涨影响,调味品企业也只能顺应这股涨价风,相应调整价格,这种涨价对日常生活需求相对较小的老百姓家庭厨房虽没明显影响,但却引起了餐饮业的担忧。于是饭店只能转而寻求价格低的调味产品和少用佐料,但低价产品的低质量和佐料用量变化却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意。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种不良市场现象又反作用于调味品企业的发展。 二、中国调味品市场竞争策略 在这种市场背景下,业内的调味品企业如何制定适当的竞争策略,如何找准自身的战略定位,如何建设起高效的现代营销系统以及产品研发系统,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刘杰克老师认为,具体而言,调味品企业至少可采用以下几个竞争策略来有效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1 、确保质量及提升产品的品质 虽然市场上有少数企业为求短期利益,不惜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但越是这样,想要在市场上长久发展的企业越要保持自己的清醒,因为最终市场的竞争根本还在于产品的品质。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在饮食风味上已不满足于食品数量的增加,而更加注重营养健康、安全卫生及口感风味,调味品消费市场呈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趋势。注重优质品牌、新型风味的消费意识普遍增强,市场新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发出新型调味品、天然调味品、复合调料和方便调料,并通过提高产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及通过多区域、多风味发展方式才能不断增强企业整体实力。 调味品企业要改变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低下的现状,就必须努力把传统酿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把科技技术投入和内部管理相结合,通过“以管理抓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当然,在管理上首先要树立全员质量意识,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要彻底杜绝过去“观、等、靠”的陋习,要依靠“技术再发展”,让企业形成科技→质量→产量→规模→效益的良性循环,走优质、低耗、高效的质量效益发展之路。只有依靠科技与管理,才能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拉开与竞争品牌的档次。 2 、转变机制及更新观念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些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难免受到一定限制,所以,“转变机制,更新观念”是激活调味品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特别是一些国营企业,虽然过去产品畅销,品牌也有一定知名度,但因观念、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转变,过去的技术管理、人才优势也就发挥不出来,货款回笼难以保证、产品销售每况愈下。因而,只有紧紧围绕顾客需求不断强化市场观念、质量观念,人才观念,积极推行名牌战略,实施劳动优化组合、资本高效运作,并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风险机制、责任机制、竞争机制,才可能进行低成本扩张,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调动职工的向心力和加强企业的凝聚力。 3 、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 根据《营销三维论》,随着产品“同质化”,销售“同式化”现象的日益突出,针对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建立起与同类品牌之间的差异化策略变得日益重要,或者可以说,如何有效实施差异化策略是调味品厂家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所在。如优于同类产品或制作出同类产品不能达到的能满足特定顾客需要的产品口感;或是利用企业拥有的先进设备及技术条件而推行的竞争对手无法达到或短期内不能赶上本企业的技术条件差异。刘杰克老师认为,营销手段差异也是可行之策,企业可建立起一套先进可行性强的营销模式,建立起强大的销售网络、张开产品渠道,能比竞争对手抢先一步占领市场。或是进行目标市场差异化,企业可通过细分市场,找到一个少有或某种原因无竞争对手插足的新生存发展空间。其它如管理机制差异、品牌文化差异等都是可以思索的地方,总之只有赋予品牌独有的特色,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才能有效实施差异化策略,从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4 、构筑产品组合体系及塑造全国性品牌 调味产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消费根基,如山西的老陈醋、四川的郫县豆瓣等,但由于消费习惯和地域特征明显,从而产生了诸多以所在地为中心市场的地方品牌,其各自就近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般依靠本区域内的消费者作支撑。为促进大流通、活跃大市场,调味品企业必须转变思想、深化营销,努力强化全国性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培育,以突破区域市场的局限,在全国市场塑造成行业中的强势品牌,使自己在多个不同区域市场具有强大的号召力。目前,在调味品市场有不少是“中华老字号”品牌,大多是影响了几代人的信誉产品,但往往是到了外地市场就“水土不服”,其它地区的消费者完全不买帐。因而,调味品企业要创一个真正的“中国名牌”,就必须结合不同的消费市场,推出不同的适销产品,只有这样,品牌的声誉才能远播,才能建立更广的消费群体,从而在中国这个复杂的大市场生存。同样,只有认真挖掘和创造品牌的价值,才能有效提高调味产品的利润及附加值,从而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5 、构建现代高效营销体系 刘杰克老师认为,调味品企业要加快市场发展步伐,就必须转全面建设高效有力的现代化市场营销体系,并以此为龙头,全面整合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有利资源,尽力分解以往企业之“产供销”一手抓形成的超负荷压力,积极与商贸流通企业协同携手,共创“双赢”。在实施营销战略的工作中,要认真做好市场调研、新品开发、品牌传播等每一个行销细节,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推销,彻底瓦解企业→经销商→顾客的服务模式,认真锻造顾客→经销商→企业的反作用式的产业链,即一切围绕“顾客的满意度”为基础来深化改造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 在如今的调味品行业,很多企业还停留在“推销”阶段,没有把自己提升到“营销”这一深层次上来,多数厂家是在产品获利字后才谈营销,却不知一味跟风成功品牌以达到短期获利的目的,最终只会让企业自身的形象受损,产品发展道路越走越窄。企业只有提前布局,着眼于长远及早构建起现代高效营销体系在可能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到道路。 综上所述,刘杰克老师认为,不管是由于消费需求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中国市场的调味品行业的无限机遇,还是同时由于市场存在的所述问题使企业所面临的激烈竞争,都要求企业能从产品,观念,差异化,品牌和营销等角度制定出自己的竞争策略。只有正确把握产业上下游发展趋势,重视企业的营销管理体系建设和产品在技术与市场上的挖潜革新,才能让企业及时通过这一系列的策略构建起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让自己即使身处明天更残酷的竞争,也能比别的企业过得更好!
12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前国内外形势分析
热度 4 xupeiyang 2011-10-12 13:58
国际形势分析比较而言,中国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 今年,中国粮食又要大丰收啦,全国人民忙秋收。 内蒙土豆大丰收,市场销路解决了。 温州经济有点乱,国家用600亿救市,问题不大,无碍大局。 昨天,普京来了 越南人也来了 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95976 奥巴马完了,美国完了,华尔街完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94842 利比亚,大家知道的,就是找不到卡扎菲。
个人分类: 国际外交|2664 次阅读|3 个评论
说课(3)--(泛函分析)
热度 15 gfcao 2011-10-11 22:35
完备的内积空间称为 Hilbert 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内积空间貌似没有涉及到距离(或范数),那么这里的完备性相对于什么而言呢?回顾欧氏空间中内积与距离(或向量长度)的关系不难发现,在一般的内积空间中同样有一个与内积密切相关的范数,这就是 ||x||=(x, x) 1/2 不难验证这是个范数,由此可见内积可以诱导一个范数,换句话说,内积空间是赋范空间。 如前文所说,一般线性距离空间或线性赋范空间中的几何非常复杂,可否在赋范空间中引入适当的内积使之成为内积空间呢?这样的内积当然不能胡乱构造,它与空间原有的赋范结构得是相容的,也就是说,范数与内积应满足等式 ||x||=(x, x) 1/2 。 这就需要我们找出内积与范数之间的关系,或者说,能够用范数表示这个内积,揭示这一关系的是著名的极化恒等式 x, y=(1/4)(||x+y|| 2 - ||x-y|| 2 + i||x+iy|| 2 – i||x-iy|| 2 ) 。 由此看来,赋范空间也是内积空间了,只需按照极化恒等式炮制一个内积即可。且莫盲目乐观,假如果真如我们所愿,也就不会有 Banach 空间与 Hilbert 空间之别了。在欧氏几何中向量长度之间不仅满足三角不等式,还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直接计算不难发现由内积诱导的范数也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即 ||x+y|| 2 + ||x-y|| 2 =2(||x|| 2 + ||y|| 2 ) 它是说:“平行四边形对角线长度平方之和等于四个边的边长平方之和”。因此,如果范数可以诱导出一个内积的话,这个范数必须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范数都具有这个性质!你能举个例子吗?不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的范数不可能诱导一个内积,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的范数是否一定可以诱导一个内积?幸运的是,结论是肯定的。 内积空间蕴含了大量的特殊空间,最为广泛运用的是各种函数空间。回顾傅里叶分析中函数的三角级数展开,假设 f(x) 是 上的 Riemann 可积函数,则 f(x) 有傅里叶展开: f(x) ∽∑ n=- ∞ ∞ (a n cosnx+b n sinnx) 其中 a n =(1/ π ) ∫ - π π f(x)cosnxdx, b n =(1/ π ) ∫ - π π f(x)sinnxdx , n ≠ 0, a 0 =(1/2 π ) ∫ - π π f(x)dx 。如果用内积的语言来叙述,傅里叶系数 a n 、 b n 分别是函数 f(x) 与三角函数 cosnx 、 sinnx 的内积,即 a n =f(x), cosnx, b n =f(x), sinnx 。 如果我们的记忆没有问题,一定还记得微积分中几个积分式 cosnx , cosmx=0 , sinnx, sinmx=0,n ≠ m ; cosnx, sinmx=0 。 这就是说, {cosnx , sinnx} n=- ∞ ∞ 是相互直交的函数集合。 众所周知,即使 f(x) 是连续函数,其傅里叶级数也未必收敛到该函数,事实上,傅里叶级数的收敛性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一点专门的手段才能解决它,但如果限定在 L 2 ( ) 中考察,情况就简单多了,原因就在于 L 2 ( ) 是个 Hilbert 空间。 由于 Hilbert 空间中存在内积,所以研究 Hilbert 空间的一个基本想法是建立直角坐标系(在线性代数中叫正交基),在有限维欧氏空间中,只要找到一组最大线性无关组,就可以利用施密特正交化过程得到一个正交基。这个方法在一般的 Hilbert 空间中遇到了困难,因为空间中可能存在不可数多线性无关的向量,你如何将它们正交化?即使你找到了一组正交向量,如何判断它是否为正交基?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正交基,在有限维欧氏空间 R n 中,所谓正交基指的是一组满足下列条件的向量 {e i } i=1 n : (1) e i ⊥ e j , i ≠ j , ||e i ||=1; (2) 对任意 x ∈ R n ,存在 c 1 ,…,c n ∈ R ,使得 x=c 1 e 1 + … + c n e n 其中 c i 可以用内积来表示,即 c i =x,e i 。将这一概念推广到 Hilbert 空间的困难在于( 2 ),有人会说,这还不简单?大家都学过级数理论,用级数表示就是了。不要忘记微积分中讲的级数指的是最多可数个函数项之和,而在 Hilbert 空间中可能存在不可数个相互正交的向量,这就涉及到不可数个项之和的问题,即如果 M={e λ } λ∈Λ 是 Hilbert 空间中的正交向量构成的集合,级数∑ λ∈Λ c λ e λ 是什么意思(其中 c λ 是复数)?受有限维空间的启发,对任意 x ∈ H ,也可以令 c λ =x,e λ ,级数∑ λ∈Λ x,e λ e λ 有意义吗?它与 x 是什么关系?两者是否相等?有意思的是,可以证明在这个级数中,最多只有可数多个 x , e λ 不等于 0 。因此只需考察该级数的收敛性以及与 x 的关系,假如对 H 中的任意向量 x ,等式 x= ∑ λ∈Λ x,e λ e λ 皆成立,则可以称 M 为 H 的一个正交基,上述级数也称为 x 的傅里叶级数。这样的 M 是否存在?如何判断空间的一个正交集是否为正交基?证明任何 Hilbert 空间均有正交基需要利用所谓的超穷归纳法,在实变函数《说课》系列中介绍过这一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判断 Hilbert 空间中一个正交向量集 M 是否为正交基的基本方法是判断空间中是否有与该正交集中所有向量都正交的非零向量,如果有, M 显然不是正交基,如果没有, M 就是个正交基。还有一个方法是通过 Hilbert 空间中向量的范数与其“傅里叶系数”的关系来判断。在欧氏空间中,如果 x=c 1 e 1 + … +c n e n ,则 ||x||=(|c 1 | 2 + … +|c n | 2 ) 1/2 ,在 Hilbert 空间中是否有类似的等式?这就是著名的巴塞佛公式,即 M ={e λ } λ∈Λ 是正交基当且仅当对任意 x ∈ H ,巴塞佛公式: X=( ∑ λ∈Λ |x,e λ | 2 ) 1/2 成立。
个人分类: 教育点滴|14972 次阅读|43 个评论
结果分析:问卷调查:您愿意让您的小孩接触特殊小孩吗?
热度 2 runrun 2011-10-11 21:19
阅读人数:439 实际参与人数:23 简单分析: 由于参加人数太少了,很难下定论,但我觉得融合之路遥遥无期,融合,还是仅限于少数人的,大部分人还是遭受隔离。 融合是这些小孩习得一定社交技能的必然选择。融合不仅对所有类型的儿童都有积极作用,对于社会也有长期的益处,有机会与障碍儿童互动,一起成长的无障碍儿童,长大后会变得更宽容,他们成年后对社会中弱势人群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可是,现在的社会能为他们提供的条件实在是太有限了,很多特校、康复机构都建在一些穷乡僻壤或者远离才人群,这样其实是很不利于这些孩子的成长的,这无异于把他们排斥在正常人群之外。都说总向融合,实际还是在进行分离安置。 走向融合,关键还是要纠正正常人的观念,其实这些小孩都是很单纯的,只是他们没有得到适当的教育罢了,他们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自上行为,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别人理解不了他行为的含义,有时候孩子会攻击别人,或许是因为他想和这个人交朋友,而不是有意伤害别人的,而且他们也控制不住自己。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和自上行为,国内外都有研究,最近我也在看相关的文献,以后再写相关的博文。 正常发展的学前儿童在他们人生的最初的几年,无障碍儿童,除非是受到外界影响,他们很少会在接纳有发展差异的儿童方面存在困难,孩子们在形容有障碍的同学时可能都不会注意到孩子的障碍。 所以,外界的影响对于正常小孩接纳特殊小孩还是有很大影响的。改变孩子的观念,让其接触特殊小孩,首先要改变的是社会正常人群对这些人群的不恰当看法。 文章链接:问卷调查:您愿意让您的小孩接触特殊小孩吗?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02248do=blogid=494588
1033 次阅读|2 个评论
李楠,姚远:生物进化论经由《新青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kexuechuanbo 2011-10-11 17:53
李楠,姚远:生物进化论经由《新青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1).caj ——欢迎点击阅读全文 李楠,姚远:生物进化论经由《新青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180-184 生物进化论经由《新青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 李 楠,姚 远* (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西安 710069)   摘 要:厘清生物进化论经由《新青年》期刊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轨迹,为探索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提供新证据。采用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法。对创刊于1915年的《新青年》1-9卷涉及进化论者的16篇(自然科学角度传播进化论的文章共7篇,人文社会科学角度的共9篇)文章进行分析,发现五四时期以《新青年》期刊为传播媒介,进化论成为贯穿新文化运动初期各个思想领域的主线。《新青年》传播的生物进化论,最初尚且接近其科学本质,但不久即在陈独秀等人的笔下异化为社会进化论,并成为试图变革中国社会的利器。于是,在1919年前后,掀起了进化论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第三次高潮。 关键词:生物进化论;《新青年》;科学期刊;科学传播史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35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决定果实大小的基因
syfox 2011-10-10 21:24
番茄果实的发育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时期:座果期、细胞分裂期、细胞体积扩展期和成熟期。而前三个时期是决定果实最终大小和形状的关键时期。目前已克隆的几个控制番茄果实大小和形状的QTL位点中 fw2.2, ovate, fasciated 均在开花前决定了表型,最近克隆的 SUN 主要在开花后起作用 1, 3 。但这些基因的作用机理多不清楚。总的来说,我们对番茄早期果实生长和发育(细胞分裂期前后)的认识还非常缺乏。利用组学手段,我们鉴定出了大量在番茄果实早期发育过程中特异表达的基因 3 。我们拟通过功能分析,重点研究几个转录因子在番茄果实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增加对番茄果实早期发育的新认识。 Jiang N., Gao D., Xiao H. , van der Knaap E. (2009) Genome organization of the tomato sun locu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unusual retrotransposon Rider. Plant J . 60(1):181-193 Xiao H*. , Radovich C*., Welty N*., Hsu J., Li D. Meulia T., van der Knaap E. (2009) Integration of tomato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al landmarks and expression profiles, and the effect of SUN on fruit shape. BMC Plant Biology . 9:49. (*, co-first author) Xiao H*. , Tang J*., Li Y*., Wang W., Li X., Jin L., Xie R., Luo H., Zhao X., He G., Zhu L. (2009) STAMENLESS 1, encoding a zinc finger protein of C2H2 type, regulates rice floral organ identity. Plant J . 59(5):789-801. (*, co-first author) Xiao H. , Jiang N., Schaffner E., Stockinger EJ., van der Knaap E. (2008) A retrotransposon-mediated gene duplication underlies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of tomato fruit. Science . 319:1527-1530 (cover story)
个人分类: 测序|40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分析企业DNA
Babituo 2011-10-10 16:36
如今,我们经常耳闻的一种技术就是DNA。无论是OJ·辛普森(OJ Simpson)的血液、莫尼卡·莱温斯基(Monica Lewinsky)的衣服、或在美国电视连续剧《CSI:犯罪现场鉴证》的几乎每一集里,DNA无处不在。50年前,克里克 (Crick)、沃森 (Watson) 、威尔金斯(Wilkins)和富兰克林(Franklin)等人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现在,基因组项目和令人激动的医学进步的前景,标志着世界对DNA关注的最新阶段。 DNA 的无所不在,使其不可避免地成为商业及其它领域的比喻方式。现在,企业不再仅仅拥有独特的文化,而是拥有独特的DNA 。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就注定企业无法摆脱某种不可改变的基因定数。然而,这种想法并未遏制管理咨询业。加里·尼尔森(Gary Neilson)和布鲁斯·帕斯特纳克(Bruce Pasternack)在其新书中所主张:“好消息是,与人类DNA 不同,组织DNA 可以被改善。” 尼尔森是博思管理顾问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的高级副总裁,帕斯特纳克曾在该公司工作过30年,现任总部设于华盛顿的非营利组织“特奥会”(Special Olympics)首席执行官。 两位作者将组织DNA作为一种指引性比喻,并建立orgdna.com网站。管理人员和员工可在该网站接受一项包含19个问题的自我诊断测试,目的在于揭示他们所工作的组织类型。 自2003年12月以来,逾5万人完成了该项测试。尼尔森和帕斯特纳克在其发现的基础上,确定了7种不同的组织类型,其中4种是不健康的,2种存在弊病但基本健康,只有1种是完全健康。 此外,他们的数据显示,不健康组织的数量超过了健康组织,比例几乎为2比1:54%比31%。(其余15%归类为“不确定”)作者根据这一分析,试图确定改善企业DNA以及打造更健康企业所需的步骤。 那么,构建组织DNA 的“积木”是什么?两位作者称,与人类DNA包含4种核苷酸成分一样,组织同样由4大关键要素组成:决策权、信息、激励因素和组织结构。 决策权与个人作出决策的权限有关。共有多少人参与决策过程?谁来决策?决策什么? 信息是一个关于绩效衡量的问题:如何协调各种行为?知识如何转移?谁知道什么?谁又需要知道什么? 激励是关于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什么是财务回报和非财务回报?人们有哪些动力?而组织结构指的是组织结构图与组织层级。 这两位作者表示:“请注意,组织结构是最后一项。有时候它也会成为影响组织有效性的主要障碍,必须首先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如果不与其它3块“积木”进行统一变革的话,重组很少能产生持续的积极作用。” 该书用一章篇幅专门描述了从上述测试诊断得出的7种组织类型,并且提出处理其弊端的种种建议。不过,许多读者会发现,先在网上填写快速诊断的调查问卷,再转而阅读该章节,看看是否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这样会更有意思。 作者提出的7种组织类型是: ■ “消极—攻击型”:这是最为普遍的形式,27%的问卷得出这项诊断。在这些企业中,“人人微笑、点头、表示同意,但情况一成不变”。 ■ “间隙发作型” :一种“百花齐放” 的环境,混乱无章且最终不能持续。 ■ “已过巅峰型” :“过去的美好时光遭遇新世界的挑战”,最终表现欠佳。 ■ “过度管理型” :陷入“分析—瘫痪” 境地——“我们来自公司,在此提供帮助”。 以下两种类型属于基本健康型: ■ “恰好赶上型” :刚好取得成功——高度被动,不很具有战略。 ■ “军事化精确型” :“编队飞行”——扎实但反应迟缓。 所有组织中的最佳类型: ■ “强韧型” :“组织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能够适应变化、紧张、且不满足于现状。 起初,读者会非常怀疑这种明显简单化的组织分类法。那么,这种方法论在现实中是否可行呢? 正如作者所承认,一个人在回答这些诊断性问题的过程中,仅限于从个人角度对某种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所有答卷中,有1.5万份是在作者网站的客户专用版中作答,因此其结论所依赖的基础可能更具有可信度。) 但是,读者的怀疑情绪得到了消减,因为在该网站上,两种描述前雇主的不同尝试,得出了完全相符的诊断(“已过巅峰型”与“消极—攻击型”)。 作者表示,令人高兴的是,即便是不健康类型中的“重症”组织,也不一定会患上“不治之症”。过去10年左右,几家“不健康”的美国企业已经走出困境,作者列举了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赛门铁克(Symantec)、探索诊断公司(Quest Diagnostics)及嘉吉公司(Cargill)加以佐证。 此外,这本书并非什么“神奇子弹”,也不是管理及应对变革等复杂问题的简单解决方案。但是,该书可能提供一些洞见,知道消极—攻击型、过度管理型、已过巅峰型及间歇发作型企业,为什么如此难以管理。而且,在线测试仅需5分钟就可完成。 你的DNA(脱氧核糖核酸)还可能有什么更好用途吗?
个人分类: 基因软件开放实验室|20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利用EXCEL做专利分析(六)——数据准备——技术分类UPCL
yngcan 2011-10-9 22:36
利用EXCEL做专利分析(六)——数据准备——技术分类UPCL
美国专利分类体系是一个非常精细且发展多年的专利分类体系。 它由400多个大类和120000子类别构成,而且这个体系目前仍在不断更新。考虑到技术本身不断发展以及扩充,专利分类体系也随着时间按的发展而不断演化。而言对于宏观专利分析而言,过于细节的专利分类并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他们可能更关注由于技术类别存在差异,而导致专利其他属性的变化。比如,生命科学领域与电子领域的专利在专利引文,专利申请人战略,专利生命周期等各项因素上可能就存在重大差异。因此,需要有一种更为宏观的分类标准来辅助。 JAFFE教授提出了一个六级一类的分类标准和二级36类的分类标准:将所有的专利分为Chemical,Computers Communications,Drugs Medical,Electrical Electronic,Mechanical,Others六类,或是36类二级可以参见图表。 这个分类在做宏观分析时候是十分重要的,很多论文将6级一类作为一个虚拟变量,用于检验不同技术类别对于专利的影响。 1 2,3,4 5 6 美国专利数据分类标准 美国专利数据分类标准.xlsx
个人分类: 专利|59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汤森路透成功预测诺贝尔奖显示科学引文分析的强大力量
ningbi 2011-10-9 18:05
九位获得 2011 年诺贝尔科学及经济学奖项科学家均为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得主” —— 汤森路透成功预测诺贝尔奖显示科学引文分析的强大力量 诺贝尔奖委员会于 10 月相继宣布获得 2011 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和经济学奖的九位科学家,均为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 (Citation Laureates) 得主。 汤森路透成功预测诺贝尔奖彰显了科学引文分析的强大力量。 于 10 月 10 日晚颁布的 2011 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 ,纽约大学教授托马斯· J ·萨金特( Thomas J. Sargent )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 A ·西姆斯( Christopher A. Sims )获此殊荣。 这两位科学家也是 2008 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经济奖的获得者。 从 10 月 3 日至 10 日,伴随诺奖科学和经济类奖项的逐一揭晓,世人为引文桂冠奖的精准预测而惊叹不已。 10 月 3 日,获得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的科学家是布鲁斯 - 比尤特勒( Bruce A. Beutler )、朱尔斯 - 霍夫曼( Jules A. Hoffmann )和拉尔夫 - 斯坦曼( Ralph M. Steinman ),他们因为其在免疫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而获奖。 并非巧合的是,汤森路透曾经于 2008 及 2010 年即分别作出预测,他们将获得诺奖。 科学家 Bruce A. Beutler 及 Jules A. Hoffmann 曾在 2008 年入选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医学奖( Medicine ),而科学家 Ralph M. Steinman 于 2010 入选。 10 月 4 日,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美国、澳大利亚三位科学家 Saul Perlmutter 、 Brian P. Schmidt 和 Adam G. Riess 获奖。此三位科学家均获得 2010 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 10 月 5 日,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以色列科学家 Dan Shechtman 获奖,而该科学家名为 2008 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之列。 汤森路透是使用定量数据来分析和预测年度诺贝尔奖得主的唯一机构。每年,该机构都会根据来自权威的引文数据库 Web of Science 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诺贝尔奖学科领域中——包括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化学和经济学——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人员。根据其发表的研究成果的总被引频次,这些高影响力研究人员被授予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得主称号,预示着他们可能成为今年或不久将来的诺贝尔奖得主。自 2002 至 2010 年,已经有 21 位“引文桂冠”得主获得了诺贝尔奖。而今年这个数字又显著增加了,这无疑再次彰显了科学引文分析的强大力量。 · 敬请关注 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 新浪的官方微博获取资讯 http://weibo.com/2304618037/profile . · 访问汤森路透官方网站获得更多信息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cn/press/ · 访问汤森路透官方网站诺贝尔专题页面,了解更多背景故事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nobel/ 更多详情可以查阅诺贝尔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 http://www.nobelprize.org/ 关于预测七位诺奖得主的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网页: 生理及医学: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nobel/laureates/beutler-bruce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nobel/laureates/hoffmann-jules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nobel/laureates/steinman-ralph 物理: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nobel/laureates/perlmutter-saul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nobel/laureates/schmidt-brian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nobel/laureates/riess-adam 化学: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nobel/laureates/shechtman-dan 经济学: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nobel/laureates/sargent-thomas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nobel/laureates/sims-christopher 汤森路透简介 汤森路透集团是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我们将专业知识与创新科技相结合,为金融、法律、税务与财会、科学技术、知识产权、医疗保健和媒体等领域的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重要的信息。集团总部位于纽约,主要分支机构设于英国伦敦、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伊根等地。集团在 100 个国家 / 地区的机构共有 5 万 5 千多名员工。欢迎访问: http://thomsonreuters.com/ 。 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 汤森路透旗下的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集团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全球学术界与企业界的研发和创新提供强大的科技与知识产权信息解决方案。我们的智能研究平台和服务将权威、准确与及时的信息和强大的分析工具相结合:帮助科研人员迅速发现相关的学术文献,跟踪最新的科学成果;加速医药企业发现新的药物并更快地推向市场;助力企业迅速获取研发所需的关键信息,跟踪行业与竞争对手的动态,发展和优化企业的知识资产。 联系方式 北京海淀区科学院南路 2 号 融科资讯中心 C 座北楼 610 邮编: 100190 电话: +86-1057601251 , 57601259 欢迎访问: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cn/
个人分类: 文献情报|338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全国集对分析学术年会(2011年11月12日至13日安徽 合肥)
lyglxm 2011-10-9 17:26
2011年全国集对分析学术年会 ( 2011 年 11 月 12 日 至 13 日 ,安徽 合肥) 第二轮通知 主办机构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专业委员会筹备会 承办单位 : 合肥工业大学 项目资助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110)“水文水资源集对分析方法的科学基础及应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032)“基于CAS的区域农业水土资源配置系统复杂适应机理及 应用研究—以三江平原为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9132)“人水关系的博弈机理及理论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9037)“流域水资源系统脆弱性智能诊断评价与调控理论和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0909063 )“基于初始二维水权的流域水资源智能调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9070)“水文干旱时空特性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 一、背景与目的 赵克勤 先生于 1989 年提出的集对分析是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原始创新成果,有关研究和应用集对分析的论文已达 1400 余篇,发表集对分析的学术期刊有 450 多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得到了应用。为进一步促进集对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的持续发展,定于 2011 年 11 月 12 日 至 13 日 在安徽合肥举办 2011 年全国集对分析学术年会 ,会议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专业委员会筹备会主办、合肥工业大学承办。本届会议以 “ 变化环境下集对分析理论与应用最新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为主题,以六项在研国家级科研课题为集对分析的主要应用背景,着重探讨 “ 集对分析理论进展、集对分析最新应用、集对分析发展趋势 ” 三大专题问题,共同探索备受关注的集对分析理论与应用前沿科学问题,寻求项目合作,并集中力量探讨和促进这些问题的研究。为探索学术会议创新,本届会议在总结历届全国集对分析学术年会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在举办形式上做些改革,对 3 个专题采用 “ 简报、提问、回答、研讨、总结 ” 的方式进行。 二、会议举办形式与说明 1 、 举办形式 。 本次会议主要以 “ 阶段研究成果汇报交流、互动讨论、总结提高 ” 的方式进行,初步设想为 3 个专题: 集对分析理论进展专题 、 集对分析最新应用专题 、 集对分析发展趋势专题 。 2 、 有关说明 。 ( 1 )本次会议拟采用 “ 引导 式报告与讨论式发言相结合、相互激励、总结提高 ” 的形式,注重深入交流、促进研讨、提高认识。力争汇报简练、讨论 热烈、成果丰硕 。 ( 2 )坚持学术平等。学术讨论平等,体现学术俱乐部的特点。 三、会议日程 根据参加会议的回执返回信息,在后续会议通知中确定会议日程。 四、费用 会务费每人 600 元(研究生每人 200 元),与会者请自理来回路费,食宿统一按排,费用自理。 五、会议报到、住宿及说明 (1) 2011 年 11 月 11 日 :全天报到。会议秘书组安排接送,请提前告知到达和返程的时间和车次或航班号。 (2) 会议报到地点为合肥工业大学南校区怡园宾馆,参见 http://www.hfut.edu.cn/ch/script/hfut.hfut?hfut.info.gotohfut 。 (3) 合 肥市参加人员请填写回执后发到秘书组, 合 肥市研究生参加人员可以集体填写回执发到秘书组,以便统一安排用餐。 (4) 校外人员统一安排住宿;校内人员一般不安排住宿,请直接到达会场,统一安排用餐。 (5) 为统筹按排,请有意参会者于 2011 年 10 月 28 日前 把回执和拟报告 / 发言题目电传给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金菊良教授,邮政编码 230009 ,电话 13485607409 , 0551-2903357 , E-mail 为 JINJL66@126.com ; 把拟 报告 / 发言 题目 同时发送给赵克勤 研究员 zjzhaok@sohu.com 备案。 六、会议重要日程 2011 年 11 月 11 日 :全天报到; 2011 年 11 月 12 日 上午 9:00 ~ 12:00 :简短开幕式( 10 分钟)、照相( 20 分钟)、专题 1 研讨; 2011 年 11 月 12 日 下午 14:30 ~ 18:00 :专题 2 研讨; 2011 年 11 月 13 日 上午 9:00 ~ 12:00 :专题 3 研讨、简短闭幕式( 10 分钟)。 七、会议程序委员会 主 席 : 赵克勤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专业委员会筹备会 ) 金菊良 (合肥工业大学) 秘书组 : 张礼兵 (组 长,合肥工业大学) 周玉良 (副组长,合肥工业大学) 刘 丽 (副组长,合肥工业大学) 原晨阳 (合肥工业大学) 李金鑫 (合肥工业大学) 石 城(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专业委员会筹备会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代章) 2011 年 10 月 09 日 请有意参会者填好以下回执,于 2011 年 10 月 28 日前 E-mail 发至会务组: (金菊良信箱: JINJL66@126.com ;赵克勤信箱: zjzhaok@sohu.com ) 2011年全国集对分析学术年会 ( 2011 年 11 月 12 日 至 13 日 ,安徽 合肥) 回 执 姓名 性别 职称 单位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E-mail 报告 / 发言题目 到会时间 火车或航班次 返程时间 火车或航班次 返程票:火车票可由会务组帮助提前预订;飞机票自己预订
个人分类: 集对分析相关研究|1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斯特菌感染研究国际文献分析 1947 - 2011年
xupeiyang 2011-10-9 13:45
分析平台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1mOWEB10O00d000j10020001000h00100090000 检索词 Listeria Infections 分析结果 7,791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文献的年代分布 1 2 3 4 Top Years Publications ‍ 2008 289 ‍ 2009 286 ‍ 2010 271 ‍ 2006 262 ‍ 2007 256 ‍ 2005 231 ‍ 1989 227 ‍ 2004 223 ‍ 2001 220 ‍ 2002 217 ‍ 2003 217 ‍ 1997 205 ‍ 2000 191 ‍ 1988 186 ‍ 1994 181 ‍ 1992 175 ‍ 1999 173 ‍ 1990 169 ‍ 2011 165 ‍ 1995 164 1 2 3 4 文献国家地区分布 1 2 3 4 5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 USA 1,584 ‍ Germany 454 ‍ France 381 ‍ Japan 285 ‍ United Kingdom 211 ‍ Spain 154 ‍ Canada 121 ‍ Switzerland 110 ‍ Italy 110 ‍ Netherlands 94 ‍ Australia 68 ‍ Ireland 52 ‍ Austria 52 ‍ Denmark 49 ‍ Belgium 48 ‍ Sweden 46 ‍ Brazil 44 ‍ China 40 ‍ Finland 36 ‍ Norway 30 1 2 3 4 5 文献的城市分布 1 2 3 ... 38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 Paris 190 ‍ New York City 88 ‍ London 74 ‍ Ithaca 71 ‍ Philadelphia 70 ‍ Berlin, Germany 68 ‍ Madison 64 ‍ Atlanta 52 ‍ Iowa City 49 ‍ Würzburg 49 ‍ St. Louis 48 ‍ Zürich, Switzerland 46 ‍ Boston 46 ‍ New Haven 45 ‍ Fukuoka, Japan 45 ‍ Tokyo 43 ‍ Seattle 42 ‍ Cork, Ireland 40 ‍ Munich 38 ‍ Ulm 38 1 2 3 ... 38 文献的期刊分布 1 2 3 ... 74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 Infect Immun 414 ‍ J Immunol 373 ‍ Int J Food Microbiol 122 ‍ J Food Protect 101 ‍ J Exp Med 90 ‍ Zh Mikrobiol Epidemiol Immunobiol 88 ‍ J Infect Dis 86 ‍ Immunology 84 ‍ Appl Environ Microb 81 ‍ J Clin Microbiol 67 ‍ Clin Infect Dis 60 ‍ Lancet 60 ‍ Vet Rec 59 ‍ Veterinariia 54 ‍ Eur J Immunol 53 ‍ Antimicrob Agents Ch 47 ‍ Cell Immunol 46 ‍ Acta Microbiol Hung 46 ‍ Infection 43 ‍ Fems Immunol Med Mic 41 1 2 3 ... 74 文献的研究主题分布 1 2 3 ... 630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Listeria 5,630 ‍ Listeria monocytogenes 5,484 ‍ Animals 4,047 ‍ Humans 3,900 ‍ Mice 2,556 ‍ Virulence 1,833 ‍ Immunization 1,529 ‍ Immunity 1,525 ‍ Bacteria 1,215 ‍ Adult 1,169 ‍ T-Lymphocytes 1,102 ‍ Macrophages 1,046 ‍ Patients 1,041 ‍ Infant, Newborn 992 ‍ Pregnancy 991 ‍ Listeria Infections 990 ‍ intracellular 933 ‍ Anti-Bacterial Agents 882 ‍ Meningitis 864 ‍ Meninges 826 1 2 3 ... 630 文献的作者分布 1 2 3 ... 979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 Nomoto K 88 ‍ Kaufmann S 86 ‍ Wiedmann M 57 ‍ Cossart P 56 ‍ Czuprynski C 56 ‍ Berche P 56 ‍ Goebel W 49 ‍ Pamer E 44 ‍ Unanue E 44 ‍ Yoshikai Y 43 ‍ Nakane A 41 ‍ Mitsuyama M 41 ‍ Harty J 38 ‍ Hof H 38 ‍ Chakraborty T 37 ‍ Rocourt J 37 ‍ Wing E 37 ‍ Cheers C 37 ‍ North R 33 ‍ Zinkernagel R 29 1 2 3 ... 979 感染后大多为暂时带菌。儿童显性感染主要表现为脑膜炎及败血症,成人感染表现为各种脏器的实质性病变。   (一)妊娠感染 由于孕妇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故易感染本菌,出现畏寒、发热、头痛、肌痛等类似 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多发于妊娠26~30周。症状如果呈自限性,则不影响胎儿,但也可致早产、死产或新生儿脑膜炎而死亡。如果伴羊膜炎症,孕妇可持续发热,但感染后不会出现习惯性流产。   (二)新生儿感染 新生儿在胎内获得感染,分娩后发病。表现为肝、脾、肺、肾、脑等脏器内播散性脓肿或肉芽肿。早期常为败血症,后期为足月产后两周发生新生儿脑膜炎。常伴有结膜炎、咽炎,躯干及肢端皮肤红丘疹。患儿可出现呼吸或循环衰竭,病死率高达33~100%,早期治疗可提高存活率。   (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表现为脑膜脑炎或脑干脑炎。本菌居常见致病菌的第五位,社区获得性脑膜脑炎病原菌的第三位,为淋巴瘤、器官移植或激素使用者发生脑膜脑炎最常见的病原。典型的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共济失调等,很少有昏迷。脑干脑炎者均为成人,发病率低,但可出现脑神经性非对称性偏瘫、共济失调等,约40%的病人出现呼吸衰竭,病死率高。   (四)心内膜炎 多见于成人,病人可有心瓣膜病变或癌症等基础疾病。7.5%的本菌感染出现心内膜炎,且伴发败血症,死亡率可高达48%。   (五)局部感染 该菌引起的化脓性结膜炎及皮肤感染可为婴儿败血肉芽肿的一部分。淋巴结感染多见于颈部,可混合有结核性淋巴结感染。   (六)胃肠道感染 为自限性发热性胃肠炎,症状有腹泻、恶心、呕吐伴发热等。   本菌尚可引起肝炎、肝脓肿、胆囊炎、脾脓肿、关节炎、骨髓炎、脊髓炎、脑脓肿、眼内炎等。 李斯特菌感染在美蔓延 已致死21人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说,全美已有24个州报告了李斯特菌感染病例,死亡人数21人,感染人数升至109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3510.shtm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1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课(2)--(泛函分析)
热度 18 gfcao 2011-10-8 20:57
一般泛函分析教材通常是在介绍了线性距离空间后便介绍这些空间上的算子,然后再定义内积与内积空间,继而研究内积空间上的算子。我觉得将线性距离空间与内积空间放在同一章处理或许更自然一些。 有人说泛函分析是有限维线性空间及其线性变换在无限维空间的推广,从空间与变换的定义角度讲,此言不无道理。不过话说回头,任何抽象概念都非空中楼阁,就说这抽象代数,你要说“群运算”是小学生学过的加法运算的推广又有何不可?问题是两者可以相提并论吗?回到线性距离空间与线性赋范空间,线性空间(也称向量空间)是有限维向量空间的推广,然而两者有质的不同,其主要差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两者适用的对象不可同日而语,无限维线性赋范空间涵盖了非常广泛的各类数学与物理问题,微分方程、积分方程、傅里叶分析等均可纳入到泛函分析中。二是无限维空间中出现了许多与有限维空间不同的现象,例如欧氏空间中重要的聚点原理、有限覆盖原理等在无限维线性距离(赋范)空间中不再成立了。我们知道这些原理在函数及方程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离开了它们,很多问题寸步难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得不引入一些新的概念:“列紧集、紧集”等。 有了向量的范数与向量间的距离,可以像欧氏空间那样定义点列的收敛性、开集、闭集等概念(这些将在后面作介绍),但仅仅依靠距离或范数来研究几何是很艰难的。事实上, Banach 空间(完备的线性赋范空间)几何理论迄今为止也远没有完善,很多基本问题悬而未决。这些空间上的几何之所以困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像在有限维空间中可以借助基底(相当于几何上的坐标系)来研究。我们知道,解析几何之所以成功,得益于笛卡尔坐标系,而笛卡尔坐标系的出现得益于“角”的概念,正是在平面或空间中两个向量有夹角的概念,才可以定义直角坐标系。有了夹角概念,就可以定义向量间的许多运算:“内积、叉积、混合积”等。然而,将这些概念推广到高维欧氏空间却是反过来做的,因为在高维空间中没有角的概念,但我们从内积的定义可以看出,这个运算与两个向量的角度有关系,即: cos α =x, y/||x||||y|| 。 其中 α 表示向量 x 与 y 的夹角, x, y 是 x 与 y 的内积, ||x|| , ||y|| 分别是 x 与 y 的“长度”(模或范数)。虽然在高维空间中没有角度概念,但可以定义内积与向量的“长度”,从而利用上面的关系式来定义两个向量的“夹角”,可以看到 x 与 y 垂直(夹角为 π /2 )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内积等于 0 。利用施密特正交化过程可以将任意一组基底变成正交基(直角坐标系),通过这个正交基,空间中的几何问题可以代数化,这正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现在很多教材将解析几何与线性代数合二而一并不是什么创新,它们本来就是血脉相承的。 有了从平面与三维空间中角度概念到高维空间的推广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在更一般的向量空间中定义内积了。就内积定义本身而言,没有什么令人费解之处,我们只要将有限维空间中内积的概念抽象出来便可以得到一般空间中的内积概念,换句话说,完全可以通过公理化的方法来定义内积: 定义 :假设 X 是复数域(或实数域)上的线性空间, . , . 是 X × X 到复数域 C 的映射,如果它满足: ( 1 ) x, x ≥ 0 ,且 x, x=0 当且仅当 x=0 ; ( 2 ) x+y , z=x , z+y , z , x, y, z ∈ X ; ( 3 ) α x, y= α x, y , α∈ C , x , y ∈ X ; ( 4 ) x , y=\bar{y ,x } , x, y ∈ X ; 则称 . , . 为 X 上的内积,( X , . , . )称为复数域上的 内积空间 。 有了内积的概念,自然知道如何定义两个向量的直交与正交概念,不过事情远没有解决,内积空间是否完备?如何完备化?内积空间与赋范空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定义空间的正交基?是否每个内积空间中都能找到正交基?欲知答案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个人分类: 教育点滴|10972 次阅读|41 个评论
银屑病(牛皮癣)研究的国际文献分析报告 1842 - 2011年
xupeiyang 2011-10-8 13:24
分析平台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1mOWEB10O00d000j10020001000h00100090000 检索用词 psoriasis 分析结果 31,324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文献的年代分布 1 2 3 ... 6 Top Years Publications ‍ 2010 1,509 ‍ 2009 1,391 ‍ 2008 1,228 ‍ 2011 1,156 ‍ 2007 1,106 ‍ 2006 1,073 ‍ 2005 1,028 ‍ 2004 920 ‍ 2003 880 ‍ 2002 708 ‍ 2000 676 ‍ 1990 662 ‍ 1999 649 ‍ 1996 649 ‍ 1989 648 ‍ 2001 631 ‍ 1998 626 ‍ 1994 614 ‍ 1997 611 ‍ 1995 593 1 2 3 ... 6 文献的国家地区分布 1 2 3 ... 7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 USA 4,043 ‍ Germany 1,644 ‍ United Kingdom 1,512 ‍ Italy 1,081 ‍ Japan 928 ‍ France 706 ‍ Netherlands 640 ‍ Canada 547 ‍ Spain 415 ‍ Denmark 360 ‍ Sweden 328 ‍ China 326 ‍ India 282 ‍ Switzerland 252 ‍ Turkey 250 ‍ Israel 220 ‍ Poland 202 ‍ Australia 178 ‍ Austria 176 ‍ Finland 172 1 2 3 ... 7 文献的城市分布 1 2 3 ... 67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 New York City 436 ‍ London 391 ‍ Nijmegen 322 ‍ Boston 306 ‍ Rome 249 ‍ Ann Arbor 229 ‍ Toronto 205 ‍ Berlin, Germany 200 ‍ Tokyo 191 ‍ Aarhus 186 ‍ Paris 165 ‍ San Francisco 159 ‍ Manchester, United Kingdom 149 ‍ Munich 146 ‍ Winston-Salem 143 ‍ Kiel 140 ‍ Amsterdam 136 ‍ Houston 122 ‍ Dallas 121 ‍ Barcelona 119 1 2 3 ... 67 文献的期刊分布 1 2 3 ... 141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 Brit J Dermatol 1,782 ‍ J Invest Dermatol 1,239 ‍ J Am Acad Dermatol 1,131 ‍ Arch Dermatol 1,010 ‍ Acta Derm-venereol 821 ‍ Vestn Dermatol Venerol 771 ‍ Arch Dermatol Res 588 ‍ Int J Dermatol 513 ‍ Hautarzt 483 ‍ J Rheumatol 443 ‍ Clin Exp Dermatol 424 ‍ Dermatologica 394 ‍ Dermatology 362 ‍ Ann Rheum Dis 345 ‍ J Dermatol 331 ‍ Cutis 330 ‍ Ann Dermatol Vener 280 ‍ Br J Dermatol 279 ‍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58 ‍ Acta Derm Venereol Suppl (stockh) 247 1 2 3 ... 141 文献的研究主题分布 1 2 3 ... 1038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Psoriasis 29,319 ‍ Humans 26,486 ‍ Patients 13,459 ‍ Adult 11,377 ‍ Middle Aged 10,097 ‍ Aged 5,859 ‍ Arthritis 5,124 ‍ Skin Diseases 4,297 ‍ Skin 4,095 ‍ Adolescent 3,936 ‍ Arthritis, Psoriatic 3,776 ‍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3,057 ‍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2,760 ‍ Arthritis, Rheumatoid 2,559 ‍ Therapeutics 2,539 ‍ Animals 2,440 ‍ Child 2,405 ‍ Epidermis 2,301 ‍ Dermatitis 2,269 ‍ Proteins 2,190 1 2 3 ... 1038 最新研究进展: 科学家找到银屑病致病“元凶” 上海医学专家10月7日表示,首次发现银屑病——俗称“牛皮癣”的致病“元凶”——真皮内γδT淋巴细胞。该项研究可能为今后开发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提供“靶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与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免疫、肿瘤与生物医学中心严俊教授课题组合作的成果——“真皮γδT细胞是炎症性皮肤病IL-17的主要产生细胞”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医学顶级杂志——《免疫》( Immunity )杂志上。该文第一、第二作者为瑞金医院青年医师蔡怡华和沈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1108930638219757.shtm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说课(1)--(泛函分析)
crystalchu 2011-10-7 18:21
转载自: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247do=blogid=494168 这学期讲授“泛函分析”课程,顺便整理一下讲课笔记,不过我的笔记与标准的备课笔记有所不同。标准的备课笔记比标准的教材多了些“讲课内容、目的要求、难点重点、练习”等的罗列,如果有人想看我的备课笔记,一定会觉得我的备课笔记很不地道,有一次我对当时的教务处长说:“我的备课笔记都在脑袋里”。后来想想,还是多少记点下来吧,万一哪天突发老年痴呆,记不住了咋办?只是假如要进行备课笔记大检查的话,我大概需要重新写一个才成。我还有个习惯,教学过程中有时未必完全按备课笔记进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甚至有即兴发挥的时候。例如,如果学生对于曾经学过的某部分内容掌握得不好,我可能会借题发挥,围绕着本节课的主题作适当的扩展。当然,这么做的代价是可能完不成本节课预订的教学内容,只好在后续课堂上做调整。 言归正传,回到泛函分析,泛函分析不仅应该是大学数学专业必修的专业课,也是很多工科研究生的必修课,这里说应该是因为有些学校数学专业并未开设泛函分析,甚至连实变函数都未列入课程设置中,这是有点不可思议的。当然有些学校只讲泛函分析不讲实变函数,在我看来,这种做法好比用钢筋混凝土将房子的框架搭起来了,却没有屋顶与围墙,成了烂尾楼,无异于一副没血没肉的骨架。没有具体的空间与算子,泛泛的介绍抽象的泛函分析很难让学生掌握其本质并学会应用。 在进入具体的内容前,老师照例应该让学生了解泛函分析的前世今生,特别是它与傅里叶分析、实变函数、微分方程、控制论乃至量子力学的关系,虽说泛函分析与量子力学关系的发现多少有点偶然,但这是数学与自然科学殊途同归的一个绝好的例子,讲授者如何能放弃? 绝大多数泛函分析教材的第一章都是介绍线性距离空间(或者度量空间),定义虽然是抽象的,但由于有有限维空间的先例,通过类比的方法,学生对这个空间定义的理解并没有多少困难,距离三公理是很直观、自然的。但是在距离空间中有两类问题是要特别注意的,第一类问题是需要熟悉一些具体的空间,因为这些具体空间是真正有意义而且会经常涉及的。一般说来,在介绍了距离空间的定义后,紧接着会列举如下一些常见的函数空间: 1 、连续函数空间 C( ) ; 2 、序列空间 l p 、 l ∞ ; 3 、本性有界函数空间 L ∞ 及 p- 方 Lebesgue 可积函数空间 L p ; 4 、有界变差函数空间 V( ) 。 其中本性有界函数空间及 p- 方 Lebesgue 可积函数空间在很多实变函数教材中就已经有所介绍,这里可以视情况决定做简单介绍还是详细讲解。特别是这些空间中序列的收敛性与微积分或实变函数中通常的收敛性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是个相对复杂的问题。 第二类重要问题是抽象的距离空间中,许多在有限维空间中所熟悉的性质可能不复存在了,例如空间的完备性问题,大家在实数情形所熟悉的 Cauchy 原理在一般的空间中可能不再成立了。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在 C( ) 中引入两种距离,一种是 d 1 (f,g)=max|f(x)-g(x)| ,另一种是 d 2 (f,g)= ∫ a b |f(x)-g(x)|dx ,然后考察一下在这两种距离下空间的完备性,马上会发现,按前者,空间是完备的,按后者则不然。通过这两个距离,学生可以体会到空间完备性的重要(关于空间的完备性可以先从有理数与实数域的比较开始),事实上,在诸如利用逼近方法求解方程的时候大多要求空间具有完备性,否则,精确解可能不存在。 既然空间的完备性如此重要,空间的完备化自然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这里出现了一个在距离空间中第一个难度较大的定理:空间的完备化定理。我们可以从有理数的扩充开始,假定我们尚处于小学生水平,不知道实数是何物,只会玩分数,可我们在用圆规直尺时碰到了欧几里德时代的数学家们碰到的同样的问题:“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一个办法是利用数学分析中的确界理论来定义这些数,不过这一方法无法扩展到一般的距离空间,所以需要寻求新的方法。这里顺便提及,某些《数学分析》教材中在介绍实数理论时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书中证明经过分割所得到的数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是无理数,请问什么叫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严格定义是什么?中学阶段可以用这种直观的方法介绍,可既然讲到严格的实数理论,岂能如此不严谨?所谓完备性就是让 Cauchy 列都有极限,如果 Cauchy 列都有极限,而我们又不知道这个极限为何物,不妨把所有的由有理数构成的 Cauchy 列放在一起,构成一个集合,如果按通项对应作加法运算,不难看到这个集合构成一个线性空间,关键问题是如何在这个集合中定义距离,以及搞清楚原来的空间与这个空间之间的关系。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后,你会发现这个由 Cauchy 列构成的空间正是有理数的完备化空间。直观地讲,其实就是将有理数构成的每一个 Cauchy 列与一个实数相对应,换句话说,每个 Cauchy 列代表了一个实数,反之,每个实数可以对应一个有理数构成的 Cauchy 列,不过有个细节性的问题需要注意,不同的 Cauchy 列可能对应同一个实数,想一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将抽象距离空间的完备化方法运用到有理数的扩充比直接介绍一般空间的完备化要直观得多,当然,这里存在一个逻辑上的问题,两个 Cauchy 列之间的“距离”可能是个无理数,但是这不妨碍对思想方法的领悟。主讲者不妨试试这个方法,也许你的学生会觉得完备化的思想方法原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
个人分类: 数学|19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课(1)--(泛函分析)
热度 30 gfcao 2011-10-7 16:34
这学期讲授“泛函分析”课程,顺便整理一下讲课笔记,不过我的笔记与标准的备课笔记有所不同。标准的备课笔记比标准的教材多了些“讲课内容、目的要求、难点重点、练习”等的罗列,如果有人想看我的备课笔记,一定会觉得我的备课笔记很不地道,有一次我对当时的教务处长说:“我的备课笔记都在脑袋里”。后来想想,还是多少记点下来吧,万一哪天突发老年痴呆,记不住了咋办?只是假如要进行备课笔记大检查的话,我大概需要重新写一个才成。我还有个习惯,教学过程中有时未必完全按备课笔记进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甚至有即兴发挥的时候。例如,如果学生对于曾经学过的某部分内容掌握得不好,我可能会借题发挥,围绕着本节课的主题作适当的扩展。当然,这么做的代价是可能完不成本节课预定的教学内容,只好在后续课堂上做调整。 言归正传,回到泛函分析,泛函分析不仅应该是大学数学专业必修的专业课,也是很多工科研究生的必修课,这里说应该是因为有些学校数学专业并未开设泛函分析,甚至连实变函数都未列入课程设置中,这是有点不可思议的。当然有些学校只讲泛函分析不讲实变函数,在我看来,这种做法好比用钢筋混凝土将房子的框架搭起来了,却没有屋顶与围墙,成了烂尾楼,无异于一副没血没肉的骨架。没有具体的空间与算子,泛泛的介绍抽象的泛函分析很难让学生掌握其本质并学会应用。 在进入具体的内容前,老师照例应该让学生了解泛函分析的前世今生,特别是它与傅里叶分析、实变函数、微分方程、控制论乃至量子力学的关系,虽说泛函分析与量子力学关系的发现多少有点偶然,但这是数学与自然科学殊途同归的一个绝好的例子,讲授者如何能放弃? 绝大多数泛函分析教材的第一章都是介绍线性距离空间(或者度量空间),定义虽然是抽象的,但由于有有限维空间的先例,通过类比的方法,学生对这个空间定义的理解并没有多少困难,距离三公理是很直观、自然的。但是在距离空间中有两类问题是要特别注意的,第一类问题是需要熟悉一些具体的空间,因为这些具体空间是真正有意义而且会经常涉及的。一般说来,在介绍了距离空间的定义后,紧接着会列举如下一些常见的函数空间: 1 、连续函数空间 C( ) ; 2 、序列空间 l p 、 l ∞ ; 3 、本性有界函数空间 L ∞ 及 p- 方 Lebesgue 可积函数空间 L p ; 4 、有界变差函数空间 V( ) 。 其中本性有界函数空间及 p- 方 Lebesgue 可积函数空间在很多实变函数教材中就已经有所介绍,这里可以视情况决定做简单介绍还是详细讲解。特别是这些空间中序列的收敛性与微积分或实变函数中通常的收敛性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是个相对复杂的问题。 第二类重要问题是抽象的距离空间中,许多在有限维空间中所熟悉的性质可能不复存在了,例如空间的完备性问题,大家在实数情形所熟悉的 Cauchy 原理在一般的空间中可能不再成立了。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在 C( ) 中引入两种距离,一种是 d 1 (f,g)=max|f(x)-g(x)| ,另一种是 d 2 (f,g)= ∫ a b |f(x)-g(x)|dx ,然后考察一下在这两种距离下空间的完备性,马上会发现,按前者,空间是完备的,按后者则不然。通过这两个距离,学生可以体会到空间完备性的重要(关于空间的完备性可以先从有理数与实数域的比较开始),事实上,在诸如利用逼近方法求解方程的时候大多要求空间具有完备性,否则,精确解可能不存在。 既然空间的完备性如此重要,空间的完备化自然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这里出现了一个在距离空间中第一个难度较大的定理:空间的完备化定理。我们可以从有理数的扩充开始,假定我们尚处于小学生水平,不知道实数是何物,只会玩分数,可我们在用圆规直尺时碰到了欧几里德时代的数学家们碰到的同样的问题:“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一个办法是利用数学分析中的确界理论来定义这些数,不过这一方法无法扩展到一般的距离空间,所以需要寻求新的方法。这里顺便提及,某些《数学分析》教材中在介绍实数理论时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书中证明经过分割所得到的数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是无理数,请问什么叫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严格定义是什么?中学阶段可以用这种直观的方法介绍,可既然讲到严格的实数理论,岂能如此不严谨?所谓完备性就是让 Cauchy 列都有极限,如果 Cauchy 列都有极限,而我们又不知道这个极限为何物,不妨把所有的由有理数构成的 Cauchy 列放在一起,构成一个集合,如果按通项对应作加法运算,不难看到这个集合构成一个线性空间,关键问题是如何在这个集合中定义距离,以及搞清楚原来的空间与这个空间之间的关系。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后,你会发现这个由 Cauchy 列构成的空间正是有理数的完备化空间。直观地讲,其实就是将有理数构成的每一个 Cauchy 列与一个实数相对应,换句话说,每个 Cauchy 列代表了一个实数,反之,每个实数可以对应一个有理数构成的 Cauchy 列,不过有个细节性的问题需要注意,不同的 Cauchy 列可能对应同一个实数,想一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将抽象距离空间的完备化方法运用到有理数的扩充比直接介绍一般空间的完备化要直观得多,当然,这里存在一个逻辑上的问题,两个 Cauchy 列之间的“距离”可能是个无理数,但是这不妨碍对思想方法的领悟。主讲者不妨试试这个方法,也许你的学生会觉得完备化的思想方法原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
个人分类: 教育点滴|16827 次阅读|72 个评论
《老男孩》歌曲的声学分析
热度 3 jerrycueb 2011-10-6 01:19
《老男孩》歌曲的声学分析
闲来无事,用声学软件把现在比较流行《老男孩》歌曲分析了一下。现在分析结果在处理和分析科学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只作为娱乐。 等到一天这方面技术比较熟悉或者说自己在这方面技术比较娴熟的时候,准备分析一下排行前十的歌曲的特点。感觉做一些科学研究也是不错的。 视频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wMTEyNzU2.html FLASH地址: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EwMTEyNzU2/v.swf 视频截图仅供参考。
个人分类: 生活|4370 次阅读|6 个评论
2011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Toll-like receptor 研究文献分析
xupeiyang 2011-10-4 15:39
分析平台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WEB1kOWEB10O00h0010009000000h001000j100400.y 检索词 Toll-like receptor 分析结果 18,129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top author statistics 文献的年代分布 1 2 Top Years Publications ‍ 2010 2,734 ‍ 2009 2,503 ‍ 2008 2,299 ‍ 2011 2,281 ‍ 2007 2,098 ‍ 2006 1,774 ‍ 2005 1,390 ‍ 2004 1,097 ‍ 2003 786 ‍ 2002 465 ‍ 2001 301 ‍ 2000 163 ‍ 1999 49 ‍ 1998 27 ‍ 1994 13 ‍ 1995 12 ‍ 1997 10 ‍ 1996 8 ‍ 1992 7 ‍ 2012 4 1 2 文献的国家地区分布 1 2 3 ... 6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 USA 6,453 ‍ Japan 1,746 ‍ Germany 1,426 ‍ China 1,063 ‍ United Kingdom 834 ‍ Canada 619 ‍ France 616 ‍ Netherlands 482 ‍ Italy 463 ‍ South Korea 433 ‍ Australia 351 ‍ Switzerland 279 ‍ Sweden 255 ‍ Ireland 233 ‍ Spain 207 ‍ Brazil 201 ‍ Taiwan 172 ‍ Belgium 146 ‍ India 120 ‍ Norway 110 1 2 3 ... 6 文献的城市分布 1 2 3 ... 50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 Boston 463 ‍ Los Angeles 397 ‍ Tokyo 336 ‍ New York City 300 ‍ Munich 282 ‍ London 274 ‍ New Haven 244 ‍ Bethesda 234 ‍ Seattle 230 ‍ San Diego 210 ‍ Paris 206 ‍ Dublin, Ireland 203 ‍ Seoul, South Korea 189 ‍ Baltimore 173 ‍ Philadelphia 165 ‍ Shanghai, China 158 ‍ Houston 151 ‍ Berlin, Germany 148 ‍ Worcester 147 ‍ Cleveland 145 1 2 3 ... 50 文献的期刊分布 1 2 3 ... 98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 J Immunol 1,387 ‍ J Biol Chem 532 ‍ Infect Immun 472 ‍ Eur J Immunol 286 ‍ Blood 245 ‍ Plos One 215 ‍ Nat Immunol 204 ‍ J Exp Med 203 ‍ Mol Immunol 199 ‍ Immunology 177 ‍ J Leukocyte Biol 164 ‍ Immunity 157 ‍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47 ‍ J Virol 147 ‍ Vaccine 145 ‍ J Infect Dis 143 ‍ P Natl Acad Sci Usa 142 ‍ Clin Exp Immunol 123 ‍ Nature 122 ‍ Cell Microbiol 116 1 2 3 ... 98 文献的研究主题分布 1 2 3 ... 1116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Toll-Like Receptors 15,016 ‍ Animals 10,529 ‍ Immunization 10,234 ‍ Immunity 10,221 ‍ Humans 9,839 ‍ Mice 7,663 ‍ signal transduction 6,860 ‍ Cytokines 6,762 ‍ Toll-like receptor 4 6,644 ‍ Proteins 6,320 ‍ Putative adenylate cyclase regulatory protein 6,044 ‍ immune response 5,927 ‍ Toll-Like Receptor 4 5,782 ‍ Immunity, Natural 5,623 ‍ Signal Transduction 4,945 ‍ Lipopolysaccharides 4,518 ‍ Genes 4,491 ‍ Toll-like receptor 2 3,998 ‍ Inflammation 3,823 ‍ Macrophages 3,814 1 2 3 ... 1116 文献的著者分布 1 2 3 ... 2996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 Akira S 353 ‍ unknown 183 ‍ Golenbock D 106 ‍ Beutler B 83 ‍ Takeda K 77 ‍ Kirschning C 71 ‍ Medzhitov R 67 ‍ Uematsu S 67 ‍ O'Neill L 64 ‍ Vogel S 64 ‍ Wagner H 61 ‍ Takeuchi O 58 ‍ Miyake K 57 ‍ Netea M 56 ‍ Seya T 56 ‍ Matsumoto M 54 ‍ Krieg A 49 ‍ Van der Meer J 47 ‍ Takeuchi O 44 ‍ Lien E 43 1 2 3 ... 2996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2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共词分析中的CNKI下载题录格式标准化问题
热度 2 cqdoudou 2011-10-3 00:30
本人在进行CNKI数据进行共词分析的时候发现:在利用CNKI下载题录进行题录分析的时候,如果你完全相信其的权威性和正确性,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怎么我们明明知道某一个作者是该领域的权威,发表了很多文献,怎么我们利用文献题录分析工具如中国医科大学崔雷教授开发的BICOMB或浙江大学刘启元老师开发的SATI进行分析的时候,结果跟我们了解的数据有出入,比如我利用这两种工具进行分析的时候都发现人大的周晓英教授发表的文献应该有16篇左右,但是我利用工具工具进行分析结果只有6篇文献,究竟什么地方出错了?本人进行了探索,发现CNKI的题录信息并不是特别规范,有的记录的作者之间是用逗号(,)隔开,有的是用分号(;)隔开,有的关键词之间使用逗号(,)隔开,有的又是用分号(;)隔开,而绝大多数是用双分号(;;)隔开,所以,我对下载的数据完全采用人工判断其格式是否正确,进行人工修正,真的很累,眼睛都看花了。 进行这种格式标准化工作是必须的,这样可以保证我们的分析结果正确可信。 正确格式: 题名:第三代信息构建及其对情报学的影响 作者:王知津,蒋伟伟 关键词:信息构建;;信息管理;;网站设计;;情报学 单位: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图书馆学系,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图书馆学系 天津 300071,天津 300071 摘要:本文从信息构建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第三代信息构建的特点,并与第一代和第二代新型构建进行了比较,明确了信息构建在当代与信息设计、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管理构建概念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构建在网站建造方面的应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探讨了第三代信息构建对情报学的影响。 刊名:情报资料工作 年:2004 错误格式: 题名:第三代信息构建及其对情报学的影响 作者:王知津;蒋伟伟; 关键词:信息构建;信息管理;网站设计;情报学;; 单位: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图书馆学系,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图书馆学系 天津 300071,天津 300071 摘要:本文从信息构建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第三代信息构建的特点,并与第一代和第二代新型构建进行了比较,明确了信息构建在当代与信息设计、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管理构建概念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构建在网站建造方面的应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探讨了第三代信息构建对情报学的影响。 刊名:情报资料工作 年:2004 %0 Journal Article %A 肖振侠;马淑萍;(错误) %T 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巡回配合 %J 工企医刊 %D 2001 %N 05 %X 正 我院手术室对1998年1月~2000年6月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应用术前访视详细的健康教育,术中护理程序的应用,术后随访,使所有病人均安全度过手术期。 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8例,女7例,最大年龄84岁,最小年龄58岁,其中70岁~84岁12例,平均年龄72、73岁,外伤引起的 %@ 1001-814X %0 Journal Article %A 林忠宁,林育纯,郭维新,吴榕荣,庄良辉,张蕴如,王显宗(正确) %T 苏邦煤矿职工30年死因回顾性队列研究 %J 福建医学院学报 %D 1994 %N 02 %K 煤矿人群,死亡统计,死因 %X 对苏邦煤矿职工进行32年(1959~1990年)全死因回顾性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尘肺、脑血管病和高血压病为主要死因;以当地人群为参比,合计死因、损伤、肺癌、尘肺和高血压病等死亡率明显超出,井下工尤为明显。分析矿区人群死因谱和危险因素,认为改善生产条件、安全教育和加强预防保健是必要措施。 %@ 10002235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716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2010年山东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及数据统计分析
lysyxcs 2011-10-2 16:56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是自 1985 年以来由省教育厅、体育局、卫生厅、民委、科技厅、财政厅共同组织的第 6 次全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覆盖我省 16 个市( 其中济南、烟台、济宁、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为全国检测点,其他市为省级检测点)。检测项目涵盖了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共 4 个方面。全省共检测 45310 万名大、中、小学生(其中全国检测点共检测 10307 名)。本调研结果分两个方面:一是从我省 16 个市的汇总数据报告我省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二是从全国检测点的数据报告我省学生体质发展的趋势。 二、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 (一)全省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 2010 年我省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身体发育水平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发育水平较高,西部和南部地区发育水平相对较低。学生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小学低年级( 1-3 年级)、小学高年级( 4-6 年级)、初中、高中和大学男生近视率分别为 27.77% 、 47.22% 、 64.36% 、 82.57% 和 88.72% ,女生分别为 33.95% 、 54.85% 、 72.31% 、 87.77% 和 94.02% 。口腔卫生水平较差, 7 岁乳牙龋患率城市男生为 75.03% 、城市女生为 75.38% 、乡村男生为 91.14% 、乡村女生为 95.50% ; 12 岁恒牙龋患率城市男生为 41.13% 、城市女生为 42.51% 、乡村男生为 27.87% 、乡村女生为 32.06% 。超重、肥胖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7-18 岁中小学生超重率城市男生为 17.13% 、城市女生为 11.07% 、乡村男生为 13.66% 、乡村女生为 9.49% ;肥胖率城市男生为 14.46% 、城市女生为 6.70% 、乡村男生为 8.83% 、乡村女生为 5.14% 。 (二)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 1 .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我省汉族城乡学生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发育水平继续呈现增长趋势,与 2005 年相比, 7-18 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和乡村女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 0.61 厘米、 0.24 厘米、 0.73 厘米和 0.81 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 1.50 千克、 0.49 千克、 3.20 千克和 1.76 千克;胸围分别平均增长 0.41 厘米、 0.86 厘米、 0.51 厘米和 0.79 厘米。 2 .身体机能状况有所改善 我省学生肺活量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与 2005 年相比, 7-18 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和乡村女生肺活量分别平均增长 77 毫升、 22 毫升、 211 毫升、 106 毫升。握力分别平均增长 1.25 千克、 0.39 千克、 0.92 千克和 0.35 千克。 3 .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和耐力素质水平有升有降,不同指标呈现不同特点 ( 1 )速度素质( 50 米跑) 与 2005 年相比,中小学生变化不大, 7-18 岁城市男女生稍有提高(分别平均提高 0.2 秒和 0.3 秒),乡村中小学生稍有下降(平均下降 0.1 秒); 19-22 岁大学生的速度素质有所提高,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分别平均提高 0.2 秒、 0.3 秒、 0.2 秒、 0.3 秒。 ( 2 )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 与 2005 年相比, 7-18 岁城市男生变化不大(平均提高 0.2 厘米),城市女生平均下降 1 厘米,乡村男女生分别平均下降 3.2 厘米和 3.4 厘米;男女 19-22 岁大学生的爆发力素质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城市和乡村男生稍有下降,分别平均下降 0.8 厘米和 0.2 厘米,城市和乡村女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分别平均提高 5.5 厘米和 1.0 厘米。 ( 3 )力量耐力素质 7-12 岁男生测试斜身引体, 13-22 岁男生测试引体向上, 7-22 岁女生测试一分钟仰卧起坐。 与 2005 年相比, 7-12 岁斜身引体城市男生平均下降 11 次,乡村男生平均提高 4 次; 13-18 岁引体向上与 2005 年基本持平,城市男生平均下降 0.2 次,乡村男生平均提高 0.5 次。 7-18 岁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有所提高,城市女生平均提高 4.2 次,乡村女生平均提高 2.4 次。 19-22 岁大学男生引体向上有所下降,城市男生平均下降 2.7 次,乡村男生平均下降 2.4 次; 19-22 岁大学女生仰卧起坐稍有提高,城市女生平均提高 1 次,乡村女生平均提高 1.7 次。 ( 4 )耐力素质 7-12 岁测试 50 米× 8 往返跑, 13-22 岁男生测试 1000 米跑,女生测试 800 米跑。 与 2005 年相比, 7-12 岁小学生 50 米× 8 往返跑成绩有所提高,城市男女生分别平均提高 5.8 秒、 7.3 秒,乡村男女生分别平均提高 7.2 秒、 7 秒; 13-18 岁中学生耐力跑素质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城乡男生 1000 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 6.4 秒、 7.6 秒,城乡女生 800 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 6.6 秒、 6.9 秒; 19-22 岁大学生耐力素质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城乡男生 1000 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 9.1 秒、 10.3 秒,城乡女生 800 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 9.4 秒、 7.5 秒。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成为影响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 7-18 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由 2005 年的 17.54% 、 10.53% 、 11.08% 、 7.02% 上升到 2010 年的 19.32% 、 12.46% 、 15.23% 、 11.45% ;肥胖检出率分别由 2005 年的 14.49% 、 6.82% 、 6.83% 、 4.59% 上升到 2010 年的 17.21% 、 6.93% 、 14.36% 、 7.31% 。 2 .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低年龄化趋势明显 2010 年小学低年级( 1-3 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率为 44.24% ,比 2005 年上升了 14.7 个百分点;小学高年级( 4-6 年级)学生为 63.29%, 比 2005 年上升了 9.1 个百分点;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分别为 79.85% 、 91.00% 、 92.27% ,与 2005 年基本持平。 3 .口腔保健水平较低 2010 年 7 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 84.79% ,与 2005 年基本持平( 84.16% ),乳龋充填率为 18.12% ,比 2005 年上升了 1.3 个百分点。 12 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 30.53% ,比 2005 年上升了 3.5 个百分点,恒牙充填率为 5.76% ,比 2005 年上升了 1.8 个百分点。 文章来源 http://www.sdedu.gov.cn/
2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副总统发文"China’s Rise Isn’t Our Demise”
Liuxiangjun 2011-10-2 15:37
美國副總統拜登九月七日在美國《紐約時報》網站發表《中國的崛起並不是美國的覆滅》一文,細讀之下,有些常識性的分析令人振聾發聵。例如文中說:「二十一世紀一個國家的真正財富在於國民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我們的實力要歸功於我們的政治和經濟制度,以及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眼下看來,美國的強項就是中國的弱項。」確實如此,這種軟實力的巨大差距,隨著時間的推移,就要凸顯其真正的硬實力,使得中共在和平競爭中不戰自敗。 China’s Rise Isn’t Our Demise By JOSEPH R. BIDEN Jr. I FIRST visited China in 1979, a few months after our countries normalized relations. China was just beginning to remake its economy, and I was in the first Senate delegation to witness this evolution. Traveling through the country last month, I could see how much China had changed in 32 years — and yet the debate about its remarkable rise remains familiar. Then, as now, there were concerns about what a growing China meant to America and the world. Some here and in the region see China’s growth as a threat, entertaining visions of a cold-war-style rivalry or great-power confrontation. Some Chinese worry that our aim in the Asia-Pacific is to contain China’s rise. I reject these views. We are clear-eyed about concerns like China’s growing military abilities and intentions; that is why we are engaging with the Chinese military to understand and shape their thinking. It is why the president has directed the United States, with our allies, to keep a strong presence in the region. As I told China’s leaders and people, America is a Pacific power and will remain one. But, I remain convinced that a successful China can make our country more prosperous, not less. As trade and investment bind us together, we have a stake in each other’s success. On issues from global security to global economic growth, we share common challenges and responsibilities — and we have incentives to work together. That is why our administration has worked to put our relationship on a stable footing. I am convinced, from nearly a dozen hours spent with Vice President Xi Jinping, that China’s leadership agrees. We often focus on Chinese exports to America, but last year American companies exported more than $100 billion worth of goods and services to China, supporting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jobs here. In fact, our exports to China have been growing much faster than our export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 Chinese leaders I met with know their country must shift from an economy driven by exports, investment and heavy industry to one driven more by consumption and services. This includes continued steps to revalue their currency and to provide fair access to their markets. As Americans save more and Chinese buy more, this transition will accelerate, opening opportunities for us. Even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cooperate, we also compete. I strongly believ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can and will flourish from this competition. First, we need to keep China’s rising economic power in perspective.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merica’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lmost $15 trillion, is still more than twice as large as China’s; our per-capita G.D.P., above $47,000, is 11 times China’s. And while there is a lot of talk about China’s “owning” America’s debt, the truth is that Americans own America’s debt. China holds just 8 percent of outstanding Treasury securities. By comparison, Americans hold nearly 70 percent. Our unshakable commitment to honoring our financial obligations is for the sake of Americans, as well as for those overseas. It is why the United States has never defaulted on its obligations and never will. Maybe more important, the nature of 21st-century competition favors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20th century, we measured a nation’s wealth primarily by its natural resources, its land mass, its population and its army.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true wealth of a nation is found in the creative minds of its people and their ability to innovate. As I told students in Chengdu, the United States is hard-wired for innovation. Competition is in the very fabric of our society. It has enabled each generation of Americans to give life to world-changing ideas — from the cotton gin to the airplane, the microchip, the Internet. We owe our strength to our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and to the way we educate our children — not merely to accept established orthodoxy but to challenge and improve it. We not only tolerate but celebrate free expression and vigorous debate. The rule of law protects private property, lends predictability to investments, and ensures accountability for poor and wealthy alike. Our universities remain the ultimate destination for the world’s students and scholars. And we welcome immigrants with skill, ambition and the desire to better their lives. America’s strengths are, for now, China’s weaknesses. In China, I argued that for it to make the transition to an innovation economy, it will have to open its system, not least to human rights. Fundamental rights are universal, and China’s people aspire to them. Liberty unlocks a people’s full potential, while its absence breeds unrest. Open and free societies are best at promoting long-term growth, stability, prosperity and innovation. We have our own work to do. We need to ensure that any American willing to work can find a good job. We need to keep attracting the world’s top talent. We must continue to invest in the fundamental sources of our strength: educ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But our future is in our own hands. If we take bold steps, there is no reason America won’t emerge stronger than ever. As vice president, I’ve traveled half a million miles around the world. I always come home feeling the same confidence in our future. Some may warn of America’s demise, but I’m not among them. And let me reassure you: based on my time in China, neither are the Chinese. Joseph R. Biden Jr. is the vic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转载自:争鸣第408期,花崗岩的文章和 http://www.nytimes.com/2011/09/08/opinion/chinas-rise-isnt-our-demise.html?_r=1ref=opinion
个人分类: 转载|23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张恭庆--国内非线性泛函分析名家选介4
热度 2 ChinaAbel 2011-10-1 21:05
张恭庆院士是目前还活跃在学术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有幸听过他的几次报告,最近他又出了一本书《变分学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现代数学基础24. 虽然他的研究范围比较广,但考虑到张院士成名于非线性泛函分析领域,所以还是把此文归为:国内非线性泛函名家选介。很早就想写点关于张院士的东西,但一直为动笔,主要原因一是张先生的研究仍然很活跃,写以前的难免有点以偏概全!二是没有合适的材料,怕挂一漏万!前几天一个 朋友给我发了一份张院士的学术经历的一份材料,觉得写的挺不错的,后来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该材料来源于北大的网站人物传记,材料的权威性和正确性不容质疑了,信奉一下“拿来主义”吧,直接挂在这里,等以后再收集到新的材料后再更新(所以本文不代表博主观点,只是转帖过来而已!),同时也欢迎大家补充和更正有关张院士的一些材料。 人物简介: 张恭庆,男,1936年5月29日生,汉族,上海市人。北京大学教授,高校数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以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材料附录如下 :(原文见 http://people.pku.edu.cn/zhanggongqing/intro/intro_intro.php ) 他是“文革”后第一批走出国门的中国学者 他是同辈人中第一位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报告的大陆华人 他在动荡的岁月里上大学虽没有研究生学历却取得了同代人所翘楚的成就 他是国际数学界公认的临界点理论的领军人物 他担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期间为中国成功地申办了国际数学家大会 张恭庆:风檐展书一生读,古道颜色数学梦 “如果说此后在漫漫的长夜中良知没有泯灭,在无助的困境中希望没有放弃的话,那么在北大的大学生活中这一段心灵的历程是有一定影响的,正是对数学的执着理想与信念支撑着这个坚强的灵魂。” 一、兴趣与理想,走上数学之路 如果说一个人的事业总有一个起点的话,那么张恭庆数学生涯的起点就是南洋模范中学。这所创办于1901年的中学是上海市的一所名校,办学注重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发展,同时又实践着人格教育。这所学校风气正,学习气氛浓, 培养出了不少人才。 这位来自上海知识分子家庭的普通中学生骨子里透着祖辈的学养、气节和天资。张恭庆出生于1936年的上海,曾祖父是晚清主张爱国抗战、改革弊政的“清流党”主将、马尾海战时以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宜的张佩纶;他还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的外孙;堂姑张爱玲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才女作家,一生颇富传奇色彩。父亲张子美也有不少译著,如《苏联经济发展史》、《生存之路》等。张子美摘译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 以《科学与社会主义》为名于195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是我国较早介绍科学学的一本著作。他中、英文根底颇深,曾用乐府诗体翻译英文古体诗。 家学渊源的张恭庆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学前,张子美引导儿子学习古典文学,上学后还要求他利用假日背诵古典诗文名篇。张子美教导张恭庆,中国人最应重视的是“爱国”与“诚信”。 当时南洋模范中学的师资非常之强,特别是理化方面的不少老师同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教师。 他们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给张恭庆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张恭庆差不多对每一门功课都喜欢, 课外经常找各种参考书来阅读。特别是主讲中国近代史的沈起炜老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沈老师讲到帝国主义列强如何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昏庸腐败的清政府如何步步退让,祖国山河如何寸寸被割让的历史时,常常流露出按耐不住的愤怒与悲怆,语言凄婉但又充满着激励。这一切都深深地触动了张恭庆的心,他暗暗立下了朴实的要振兴中华的志愿。 中学生活丰富多彩,紧张而又愉快。白天利用课间休息把作业做完,放学后,和同学打几场篮球回家,晚上就成为张恭庆自由阅读的时间。求知欲旺盛的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种知识的营养。到了周日,逛书店成为张恭庆最有乐趣的事情。早上,要么从家里坐四分钱的电车,要么步行到位于福州路的中国图书发行公司(以前的商务印书馆)去看书。高中二年级的一天,张恭庆在书店看到了一期数学刊物《数学通报》,它的对象是中学数学教师。《数学通报》每期都有个“问题解答栏”,提五道数学难题,向读者征集解答,过几期后再把做对题的人的名单刊登出来。 第一次看到这本杂志,“问题解答栏” 就深深地吸引了张恭庆。他开始能做对三、四题, 不久就能五题全部做对了。 对于当时还是一个中学生的他,当在《数学通报》公布的名单中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时,心里很有一种成就感。 当时教张恭庆的数学老师叫赵宪初。 他是一位有丰富教学经验、有独特风格、勇于探索的老师,人称“赵三角”,是南洋模范中学的“一代名师”。赵老师注意到了《数学通报》答题榜上张恭庆的名字。 在毕业前夕,指导学生报考大学选择志愿的年级大会上,他说,“张恭庆很有数学才能,有些题目我做不出来,他却会做,他的本事比我大,应该报考数学系”。受到这样的鼓励,张恭庆就填报了北大数学力学系。 1954年8月下旬,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洪水泛滥,京沪铁路被淹中断,直到8月底才发几班客运。一辆载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的歌声的包车从上海火车北站出发驶向北京,南洋模范中学丁班的张恭庆和丙班的王选以及另外十几个考上北大的同学挤在闷热、潮湿的车厢里,登上了北上求学之路。沿途大水茫茫,车行缓慢,火车开了三天两夜共60多个小时才到达北京。 一路上, 年轻的人们不停地高唱着“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再见吧,亲爱的故乡……” 金秋的燕园收获了有史以来最多的新生。当载满新生的大卡车进入庄重古朴的北大西校门,越过层层金黄与翠绿叠加的未名湖时,张恭庆被燕园的美景震撼了,南方特有的柔婉与北方的刚遒交相辉映,这所深沉的学府在张恭庆的脑海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1952年院系调整后,原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者大师云集北大,师资力量空前雄厚。教授们绝大多数毕业于欧美著名大学。他们有真才实学,更有为新中国数学、力学培养人才的事业心。他们搞研究,开辟新方向;他们培养学生,鼓励后人超过前人。当年基础课的大课都是由一些著名教授讲授的,例如江泽涵教解析几何,周培源、王仁教理论力学,程民德教数学分析、徐献瑜教常微分方程等。 进入北大以后,张恭庆结识了很多好朋友,如陈天权、马希文等。陈天权一入学就表现出了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且能阅读英文和法文的数学参考书。他对数学有着自己的理解,看问题往往很深刻,在二年级时就发表了论文“非局凸拓扑向量空间上的黎曼可积性”。马希文被称为“北京神童”,他过目不忘,拥有非凡的才能,他很轻松地对付大学课程,余下的时间就按自己的爱好去发展。他掌握许多种文字,甚至蒙古文和世界语;他会多种乐器,有时还自己谱曲;他又有丰富的天文知识,常常面对夜空告诉别人怎样识别星座,宇宙有些什么奥秘……那时的张恭庆则喜爱北大图书馆里收藏的中外小说名著, 一本接一本地阅读。 这一批刚来北大的新生天资聪颖,课业对他们来说似乎是轻松了些。 这样“快乐”的日子过了大半个学期,老师们发现有几个学生有点“精力过剩”。一个冬天的晚上,三位老师程民德、丁石孙、裘光明把他们几个人叫到三院分析教研室,问他们课外都干些什么,几个年轻人很不好意思地低着头。程先生语重心长地说:“看些课外书当然也是好的,不过你们可以组织起来看些数学书嘛。要知道在大学和在中学,学数学的方法有很大不同;在中学,会做题就可以了,但在大学,会遇到许多新的概念,还有定理和证明,这些都需要加深理解。”老师的话让张恭庆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接下来的寒假,他借阅了不少数学分析的参考书,其中有苏联的,也有英美的著作。这些书拓宽了他的眼界,使他认识到了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并萌发了更多了解数学的强烈愿望。他开始从纯粹的做题转向加深理解,特别关注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理论和方法,而不再是只关心解题的技巧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为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所折服,朦胧地认为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在理性科学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爱上了数学,随着学得愈多,爱得也愈深。 一年级下学期,学校提出“因材施教”,老师们把班上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召集起来,组织科学小组。张恭庆担任程先生领导的“分析”小组组长。这个小组组织阅读课外参考书,并逐步在程先生指导下,阅读文献,互相报告,思考问题,开始习作。在第一年寒假里,张恭庆练习性地写了用双边有理序列建立实数的读书报告;第二个学期,又给出了不用测度论的黎曼可积性充要条件的初等证明。到了二、三年级,正值“向科学进军”时期,学校里学术气氛十分活跃,少年气盛、求成心切的张恭庆非常用功,开始急于做些小文章,每写成一篇就送去给程先生看。程先生一方面鼓励他, 肯定他“有冲劲”,另一方面又教导他,要把基础打宽、打深,功夫到了,自然“水到渠成”。张恭庆明确了学习方向,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如饥似渴地往前学。 张恭庆读到了数学史上的两段佳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群法国青年数学家为了振兴法国数学,他们组织起来,以高屋建瓴之势,用“构造”来统一数学研究的对象,重新审视整个数学。他们不断地讨论和争辩,批判再批判,最终以Bourbaki的集体笔名发表出研究成果。在这个Bourbaki群体里, 后来涌现出了一批世界闻名的优秀青年数学家,法国数学也复兴了。在波兰,一群有强烈爱国心的波兰青年数学家,在一间名为Scotch的咖啡馆里毫无保留地交流思想,探讨切磋,在纯粹数学的几个重要领域做出了举世震惊的贡献。爱国的热忱、独创的思想、合作的精神是法国和波兰这两个学派奇迹般崛起的共同经验,而这些又再一次激发了张恭庆血液里振兴祖国数学的热情。他意识到,我们中国可以借鉴这条道路。张恭庆和陈天权组织了一个以Banach代数为主题的读书小组,把一批有研究热情的同学组织到了这个方向来。 大学二、三年级时张恭庆参加了程民德先生领导的高年级的调和分析讨论班,后来他的兴趣逐渐转向泛函分析,程先生就将他介绍给了中科院的关肇直先生。 195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和以后几年不停顿的政治运动无情地打破了张恭庆这批年轻人的梦想。 二、对数学的信念与坚持 从1957年到1976年秋这二十多年中,北大经历了“整风”、“反右”、“双反”、“大跃进”、“教育大革命”、“反右倾”、“社会主义教育”、“农村四清”以及“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不断受到冲击甚至中断。 1957年的“整风反右运动”中,大批知识分子、党员干部、爱国民主人士和青年学生等被打成了“右派分子”。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张恭庆所在的年级,200名左右的同学中竟出了40名“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占了五分之一! 许多昔日的同窗转眼间变成了“敌人”。张恭庆心中的良知难以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他无奈、消极、沉默……。 1958年春的“双反运动”本来是“反保守、反浪费”的,但矛头一转,说:“培养白专就是最大的浪费。”于是,批判知识分子中的“白专道路”使这个运动成为“整风运动”的继续。张恭庆成了“白专典型”,他的“个人奋斗”和“成名成家”思想遭到了猛烈的批判。 紧接“双反”运动的是“教育大革命”,“纯粹数学”被认为“脱离实际”,是“无用”的“伪科学”。张恭庆所在的“泛函分析专门化”班也被解散,他被迫放弃正在钻研的“广义函数论”和“赋范环论”。临毕业前,他被分配到“近代物理”组,每周听张宗燧先生讲两次“量子场论”,这倒逼着张恭庆读了不少物理书。 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到“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中许多重要物理观念的形成都与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加深了对“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的理解。 1959年张恭庆大学毕业,“白专典型”是不能留校的,他也做好了去艰苦地方工作的思想准备。没想到,张恭庆的名字最后竟然出现在留校的名单上。但是报到以后,教研室领导明确地告诉他:“你的任务就是搞教学。”言外之意就是让他不要去考虑研究与进修。 事实就是这样,有一个学期张恭庆要同时教四个班的数学分析习题课,每个班一周两次(每次两小节),不但要和学生一起听两次大课,要改两次一百多个人的习题本, 晚上还要到学生宿舍去答疑,同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另行个别辅导。此外再要教一门高年级的课。 “反右”以后高压的政治气氛,“教育大革命”中无休止的批判,不断的劳动锻炼,以及这种超常的教学负担,使张恭庆很难有时间去系统地读书与研究。而教育革命中那些 “数学无用” 的论调,以及从Euclid, Newton,Gauss 到Hilbert等统统处于被打倒之列的气氛更使他异常苦闷。 然而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广泛深入的阅读,张恭庆更加坚定了对数学的信念。 他坚信“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数学绝对是有用的,做数学研究是没有错的,数学研究的成果对人类是有贡献的。 他一定要坚持做数学,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1960年秋,全国开始出现了“经济困难”的大形势, 它的阴影开始笼罩校园,粮食、副食品、燃料都严重匮乏。为了防止因营养不良造成的“浮肿病”蔓延,学校层层抓“热量挂帅”,让大家“少运动、少看书、躺床上、多休息”。那年冬天,住在18楼集体宿舍的张恭庆,每天傍晚到19楼去打一瓶开水,在茶杯里洒点茶叶末,一杯接一杯地冲热水,双手捂着杯子,让缕缕升腾的热气来维持在严冬秉烛夜读所需的能量。整晚整晚,他忍受着饥饿与寒冷,放弃休息和任何娱乐,挤出一切可挤出的时间,带着心中的理想坚持做数学研究。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生活虽苦,但“左”的空气略有淡化。1961年4月初,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钻研和积累,正是科研成果即将有所收获的季节,张恭庆却突然接到了一周以后去十三陵 “下放”劳动的通知。他赶忙把这个时期的研究心得写了下来,趁着去关肇直先生家辞行之机把文章交给了关先生。关先生和程民德先生联系后,将此文推荐到数学学报,后来按审稿人意见分成为两篇:《色散关系的广义函数证明》与《S型广义函数论与展论》,先后在1962年与1963年发表,这是张恭庆最早正式发表的两篇学术论文。第一篇文章对于因果关系和色散关系的等价性给出了一个严格的广义函数论的证明;第二篇文章研究了Gelfand Shilov S型广义函数的Hermite展开。这第二篇文章中的精确估计直到21世纪初还有国外数学家在引用。但又有谁能想到,它竟是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中写就的呢?张恭庆就像一棵小草,在政治运动的夹缝中寻求生存空间。 到十三陵农村下放劳动正值经济困难时期,短缺的口粮和恶劣的卫生条件使张恭庆倍受煎熬。有个时期生产大队派他统计各生产(小)队每天的出工情况,需要一个村一个村地实地调查,他经常饿得发慌,浑身出虚汗,还要拖着无力的双腿翻山越岭走十几里路去统计。有一次,在劳动中张恭庆右侧小腿被划伤,因为细菌感染,伤口迟迟不能愈合,终至留下了永久性的伤疤。但他并不在乎这些,在劳动的间隙,他总拿出悄悄带在裤兜里的数学书如饥似渴地阅读,为了这事他挨了不少批评。 1964年在长春召开第一届全国泛函分析会议,在会上,张恭庆宣读了他写的论文《高阶抛物型方程的L²估计》。 其时,吉林大学数学系王柔怀教授正在做“抛物型方程的LP估计”,他和张恭庆都使用了Foruier乘子,思路非常接近。于是他邀请张恭庆会后在长春多留一个星期,他们天天在招待所里讨论。就是在此期间,王柔怀巧妙地解决了这个LP估计问题,张恭庆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偏微分方程的知识。 那时正是“伪微分算子”理论将要破土而出的时候,他们讨论的思路已经非常接近于这一理论了。然而一回到学校,北大就开始了“社教运动”,接下来张恭庆被派到农村去参加了一年的“四清”运动。下乡以前,他抓紧一切机会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在那里他看到了美国的柯恩(J. Kohn)与尼伦伯格(L. Nirenberg)关于“伪微分算子”的第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刚一发表,就成了国际数学界的研究热点,但张恭庆与王柔怀受到当时政治运动的阻碍, 没有条件也没有时间继续他们的探索, 只能站在火热研究的门外,眼睁睁地看着,不能有所作为,他们内心的遗憾真是无以言表。 在“文化大革命”那个丧失理性的疯狂年代,一切秩序被打乱,平时在讲台上受人尊敬的老教授们被送上“斗鬼台”,人类千百年积累起来的文化宝库被宣告为要打倒的“毒草”、“四旧”,学术杂志被迫停刊,数学更被宣判为“脱离实际的伪科学”。 张恭庆不认同这种论调,但在那种形势下,他却不能轻易表明自己的想法。 他所能做的便是再次把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转到“地下”。除了1969-1970整整一年到江西鲤鱼洲农场劳动,住在大统铺的草棚里接触不到数学书外,每天他都要偷偷地翻翻数学书,想想数学问题。从鲤鱼洲回校后一天三段搞政治运动,他就在晚上开完会回到家,等孩子入睡以后,用报纸遮掩住灯光,阅读多年来想读而没有时间去读的数学书。他的妻子文丽,也是同系的教师,总是充分理解并完全支持他这样做。漫漫人生路途中,是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的妻子给了他前进的力量和做数学研究的空间。 张恭庆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数学有用”。“文革”后期,学校接受一些国家下达的计算任务。张恭庆因政治条件不够,没资格参加。当他偶然得知,那些做计算任务的人为了一条曲线的设计需要确定几十个参数,在计算机上耗时数月而毫无结果时,他经过思考,告诉他们可以把这个“逼近问题”改提成一个“极小极大问题”,化归“数学规划”问题来求解,再用标准程序去计算。果然,他们按此建议算出了满意的结果。几年后的一天,张恭庆接到通知,要他去某单位用半个月时间向科技人员介绍这个方法并对他们进行培训。 还有一次,某研究单位为了一个物理装置的设计,反反复复在计算机上算了一年多,结果都不稳定。他们来找张恭庆讨论,问这是怎么回事。张恭庆在弄清其数学模型后,发现这是一个偏微分方程中的非适定问题,建议他们采用非适定问题的算法,果然困难迎刃而解。 70年代初,在华罗庚先生的推动下,全国推广普及优选法,北大派张恭庆到工厂去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同时也参加优选法的推广工作。张恭庆便利用这个机会,应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以证明“数学有用”。在劳动之余,他不仅跑到北京许多工厂去推广优选法,还主动想办法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其它实际问题。他把优化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光学镜头和滤波器的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此应光学工厂的要求,在该厂举办了优化理论和Fourier光学的培训班。 然而,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一方面,工厂的领导和工人们感谢他,称赞他是“受工人阶级欢迎的知识分子”,“开门办学”的学生们也反映学到了有用的知识;但另一方面,他却被召回学校,安上“用业务冲击政治”的罪名横遭批判。在那个时期,研究数学得不到任何支持,不能写论文,不能署名,更谈不上奖励,反而随时要挨批判。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张恭庆继续研究呢?只能说是对数学的深切热爱与坚定信念! 在这挚爱与信念的驱使下,张恭庆终于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数学的悟性抓住了几次难得的机遇。1975年,他协助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解决受控热核装置中磁面平衡的计算问题;1976年,他到华北油田了解到石油勘探中有底水淹没油井出现的“水锥问题”。 张恭庆发现这两个问题和一大类自由边界问题都可以抽象为“带间断非线性项的偏微分方程”。 为了研究带间断非线性项的偏微分方程的理论和计算,他先把这类方程的求解问题化归为寻求一类集值映射的不动点问题,为此他与姜伯驹合作发展了集值映射的拓扑度理论。几年后他又从变分学的角度出发, 针对这类问题发展了“不可微泛函的临界点理论”。这两个理论成为“带间断非线性项的偏微分方程理论”的两个坚实的“泛函分析”支柱。这项成果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有创新, 于1982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至今还不断为各国数学家所广泛引用。 正是坚定的信念与顽强的坚持使张恭庆得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抽象出更高层次的数学理论,在数学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三、科学的春天,时代的使命 1978年,拨乱返正后的中国大地生机盎然。5月4日北大校庆大会上,周培源校长宣布张恭庆、姜伯驹、裘锡圭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这不但使张恭庆结束了长达二十年56元月薪的助教生涯,而且从此摆脱了沉重的“白专典型”的枷锁,同时他的关于“等离子体磁面方程的多重解”和“稳态水锥的自由边界问题”(与姜礼尚合作)的研究也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他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一样,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中国数学界也从十年浩劫的恶梦中醒来,但这时世界数学研究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出现了,不少热门研究课题都是国内所不熟悉的。我国数学与国际数学的先进水平在整体上的差距比“文革”前更加拉大了。老一辈数学家开始筹划将有潜质的年轻学者送往国外去学习。 为了填补学术上的真空, 78年底,张恭庆作为我国“文革”后第一批访问学者前往美国,经陈省身先生介绍到纽约的柯朗 (Courant)数学研究所进修。 1978年12月26日,当首批访美的中国学者到达纽约时,他们每个人都穿一身统一制做的黑大衣、戴一顶黑帽子,拎一只黑皮箱,被美国媒体形容为“来了52只黑乌鸦”。如果不是改革开放,那么张恭庆作为首批访问学者到他多年向往的世界研究中心去进修,是绝无可能的,也是完全无法想象的。走出国门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极不平静: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需要发展科学技术,需要大批的建设人才,他是从科技大军中被挑选出来冲锋的一名士兵,他要努力地完成好时代的这一使命。然而他也一直为数学界的一种普遍看法所困扰:30岁以前是做研究的黄金时期,若是到了40岁还没有成就的话,那么这辈子就很难有多大出息了。可是这时他已经过了42岁! 和其他访问学者一样,张恭庆不仅有一种使命感,而且还特别注意中国人在国外的形象。他从一个与外部世界隔绝了30年的社会中走出来,初到美国很不习惯,不懂的事情太多太多,加之囊中羞涩、语言不过关,生活上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始终小心谨慎,不卑不亢,刻苦自强,充分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的风度、素养与尊严。 他没有机会像其他公派赴美的访问学者那样在华盛顿参加3个月的英语培训, 而是直接去了纽约。为了弥补自己在口语和听力上的不足,张恭庆每天下午在研究所的喝茶时间都去茶室,从听人聊天,到参与其中,这使他的英语进步很快。 语言过关以后,张恭庆便向Courant研究所的L. Nirenberg教授介绍了自己关于带间断非线性项偏微分方程方面的工作。由于他的这项工作有着明显的实际背景,方法新颖且有特色,因而引起了Nirenberg 的兴趣,张恭庆被邀请在柯朗研究所作了一次学术报告,报告引起了同行们的注意。1979年夏天,适逢陈省身先生在Berkeley退休,为此,加州大学 Berkeley分校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了许多当代数学大家作报告。Nirenberg在大会报告中专门提到了张恭庆的这项研究工作,还在黑板上用大字写下了张恭庆的名字。会后,张恭庆受到美国、加拿大等10多所著名大学的邀请去作学术报告。这让张恭庆更多地接触到了北美数学界,特别是得以与许多过去只能在文献中读到的偏微分方程专家平等地交流。这使他的内心时常充满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张恭庆倍受关注、多处被邀请做报告的消息经由其他访美学者传到国内,北大校方多次要求宣传报道,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因为在张恭庆的心中还有着更高的目标。 张恭庆认为,中国数学落后不仅由于“文革”等政治运动使之中断了十多年,同时也有其先天不足之处。我们培养出来的人知识面比较窄,除了自己精通的分支外,对于数学全貌知之不多,这就难以做出真正原创的工作;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思路往往也很有局限。他要利用这次出国机会,对数学的全貌和发展前沿有所了解,寻找新的生长点和突破口;他必须使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些已经取得的成绩离开他的目标还很遥远。他不时想起小说《海鸥利文斯顿》中的情景: 利文斯顿,高飞,高飞,再上一个高度,海鸥利文斯顿展翅冲入云端,再也听不到耳边燕雀的聒噪。他常以此激励自己。 张恭庆在Courant研究所期间,白天如饥似渴地听课、听讲座、上讨论班,夜晚看书、读文献、做研究,经常通宵达旦。人们说,机会总是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此时的张恭庆还不知道,有一个对他日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机会正在向他走来。当时Wisconsin-Madison大学的Rabinowitz教授证明了一类Hamilton系统能量面上闭轨的存在性,成为Hamilton系统闭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突破, 所用的工具则是他和 Ambrosetti用极小极大原理发展出来的山路引理,这引理已经在偏微分方程的多重解问题中得到了应用, 成为拓扑变分理论的一个重要进展。1979年4月Rabinowitz应邀来所作四次系列讲座。张恭庆听后很感兴趣,因为他在出国前也研究过偏微分方程的多重解问题。经过交流,Rabinowitz邀请张恭庆下一年到Wisconsin-Madison数学研究中心(MRC)去访问。 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基于美国著名数学家G. D. Birkhoff在动力系统方面的研究,Morse与Ljusternik-Schnirelmann就分别提出了两种联系紧流形上函数临界点的行为与流形自身拓扑性质的理论, 即Morse理论与极小极大原理。通过这些联系用流形自身的拓扑不变量,可以估计出其上函数临界点的个数。但是这些理论在变分学中的应用非常局限。几十年来,几代数学家,其中不乏大数学家都做过许多尝试, 想要突破这种局限, 但都没有成功。Ambrosetti-Rabinowitz山路引理的出现, 启发了张恭庆去考虑怎样用Morse理论来研究偏微分方程问题。 然而要想做到这点, 总是有两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即临界点的非退化假设与泛函的下方有界性假设。 当时张恭庆对于非线性椭圆型方程已有相当的了解,问题是怎么能绕过那两个障碍把Morse理论应用到非线性椭圆型方程中去。他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特别是他有意识地补学了本来并不熟悉的代数拓扑学与微分拓扑学,运用这些知识, 他绕过了其中的一个障碍,也找到了另一个障碍的突破口,对于如何应用Morse理论于偏微分方程多重解问题找到了眉目。但这时他在柯朗数学研究所的访问就要到期了。 1979年底离开柯朗数学研究所之前, 张恭庆把他的研究进展和想法对Nirenberg谈了,Nirenberg本人尽管不做这方面的工作,但鼓励他继续尝试,并告诉他Morse 本人早年可能做过一些这方面的工作,可以去查查资料。 在离开柯朗数学研究所去到 Madison之前,张恭庆又应陈省身先生之邀先去Berkeley访问三个月。一到Berkeley,张恭庆就迫不及待地钻进图书馆查找Morse早年的文章。很快他就发现了一直想要找的东西, 并把它与困扰自己多日的问题症结联系了起来。经过精心而仔细的求证与核查,终于成功地把Morse理论应用到了渐近线性方程的多重解问题。这是关于微分方程多解问题的一个新视角,从这个角度看,许多前人复杂难懂的文章变得简单清晰,所得结论也更为广泛。 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 张恭庆立即打电话把这个进展报告给了柯朗数学研究所的Nirenberg教授。 1980年2月, Princeton高等研究院邀请Nirenberg主讲题为“关于非线性分析的拓扑与变分方法”的Weyl讲座,他在报告中特别介绍了张恭庆的这项成果。张的论文后来在一本十分有影响的数学刊物 “Communications o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上发表,这是Morse理论在非线性微分方程中崭新应用的第一篇论文,也是张恭庆的成名之作。它不断受到引用,引发了一系列的后继工作,并奠定了张恭庆在这领域的领先地位。 1980年张恭庆访问了Wisconsin-Madison的数学研究中心MRC, 当时MRC重点发展非线性分析,如果说当时作为偏微分方程世界中心的柯朗研究所拥有许多大牌教授的话,那么MRC则集中了一批年富力强、卓有成就的青年学者;每年还有世界各地很有实力的同行专家到这里访问、工作。除Rabinowitz外,张恭庆在这里结识了Brezis, Conley,Crandall等许多数学家,他们在一种平等的气氛中交流学术,自由地谈论数学,彼此成为了好朋友。出国两年,张恭庆已经活跃在非线性分析领域的前沿,他的研究工作别开生面,在同行中已有一些名气。归国前,他还受到法、德、意、瑞士等国同行的邀请,到欧洲去讲学3个月。 1981年,张恭庆回国,两年国外的经历施展了他的才能,增强了他的信心,也改变了他的学术命运。这时的张恭庆已经走出落后封闭的环境到过许多世界学术中心,已经大致了解到数学的发展趋势和动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张恭庆开始把临界点理论介绍到国内,并进一步发展Morse理论对偏微分方程解多重性的研究。1983年,加拿大Montreal大学高等数学讲习班召开非线性分析国际会议,邀请张恭庆去做十次演讲,系统介绍Morse理论及其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还提供了可以带一名助手去做笔记的费用,在那个年代受到这种待遇的中国数学家是不多的。这样,张恭庆的学生田刚就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走出国门的在读研究生随张恭庆去加拿大Montreal参加了会议。 多年后,他的这个学生站到了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最高讲台上。在回忆这一段经历时,田刚很感慨他的这个人生转折,正是这次出国的经历使他开阔了视野,有了更高的学术志向。 张恭庆在Montreal的十次演讲十分成功,他的工作不仅系统地发展了无穷维空间的Morse理论,而且还成功地将其应用于许多偏微分方程问题。演讲吸引了众多与会专家的注意。北大校刊为此刊出了一篇标题醒目的文章:《让五星红旗飘扬在国际讲坛上》。1985年他的讲义以 “Infinite Dimensional Mors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为书名被邀请在Montreal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这个领域内的第一部著作。1987年秋,张恭庆应Rabinowitz再次邀请访问Wisconsin-Madison大学,为该校开设研究生专题课程,系统讲授他发展的这套无穷维Morse理论。 此后张恭庆又用等变的Morse理论讨论了群作用下的指标理论和临界点理论中的主要结果,并利用相对同调群将各种极小极大定理,各种指标理论都纳入到这统一的框架之下。为此,他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大会上作大会报告,介绍这些新成果。瑞士Birkhauser出版的“非线性分析与偏微分方程”丛书的主编Brezis邀请张恭庆为这套丛书撰写一本专著,这就是现在已经成为从事临界点理论研究的数学家必读的著作“Infinite Dimensional Morse Theory and Multiple Solutions Problem”(1993).这本书系统地总结了张恭庆在Morse理论上所作的贡献:它把Morse理论从过去只适用于非退化临界点发展到允许可退化的临界点;通过将临界群与Gromall-Mayer对的联系,证明了临界群的同伦不变性;通过相对同调群的计算,把过去只能处理下方有界泛函的变分问题扩展到下方无界泛函;他统一处理了各种极小极大定理和指标理论;并总结了Morse理论在各种类型微分方程问题中的应用。据美国数学会Mathscinet统计,1997年以来该书已被引用350多次。此后他又与Ghoussoub把“孤立临界点”的理论推广到“孤立临界集”,进一步对于有变分结构的系统,建立了孤立临界集的临界群与Conley指标的关系。 至此张恭庆仍没有停步。早在八十年代中期,正当他系统发展无穷维Morse理论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偏微分方程与几何交叉的新的生长点──几何分析正在兴起。1984年,张恭庆受邀访问英国Warwick大学,该校J.Eells教授建议与他合作研究调和映射和极小曲面问题。 这次合作成为张恭庆进入几何分析的第一步。接着他还应用Morse理论对具有标准辛结构环面上辛同胚不动点的Arnold猜测给出了一个新的简单证明。 他一旦认识到几何分析是一块战略要地,便一边继续原有的工作,一边实行战略转移。特别是在讨论班上,他和丁伟岳一起努力把研究者和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几何分析中来。90年代,他与合作者丁伟岳、刘嘉荃、蒋美跃等人分别在调和映射的热流,极小曲面的Plateau问题,以及Lagrange子流形的相交数等问题上作出了很有影响的工作。 由于他对临界点理论的发展,特别是Morse理论所做贡献的广泛影响,张恭庆于1986年获首届陈省身数学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1994年在苏黎世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张恭庆应邀作题为“Morse Theory in differential equations” 的45分钟报告,这标志着张恭庆的这项工作已经得到国际数学界的公认,他也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此外, 他的数学研究成果还获得过何梁何利科学进步奖(1995)和华罗庚数学奖(2009)。 四、承上启下,培养年轻一代跻身世界数学研究主流 到2009年,张恭庆的教龄整整50年。在三尺讲台上,张恭庆殚精竭虑教好每一门课;讲台之下,教导学生为文为人之道。2007年,张恭庆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 北京大学数学系历来有重视教学的传统。张恭庆毕业留校时就被确定了主要任务是教学。因此他一直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天职。在老教师的影响下, 他十分重视教学效果。张恭庆讲课从来不只满足于把逻辑推理交待清楚。 他要学生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要把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讲课之前先要了解听课学生的基础, 每次课后也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 然后把备课的力气花在让学生易于接受上, 课后还要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在国外留学的时侯,张恭庆就意识到他们这代人的任务是承上启下,培养年轻一代跻身世界主流。所到之处他用心观察和研究国外数学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体制。四处讲学的过程中,他更是利用与同行交谈的机会深入了解许多人的成才经历。他不断思考并经常与国内学者探讨中国与发达国家在人才培养上的差异。 国外的经历让张恭庆认识到,国内本科数学教育的优点是基本功扎实,演算、推导能力都比较强,缺点是知识面窄、教得死板,各门课自成系统,把完整的知识弄得支离破碎、孤立割裂。“文革”前,张恭庆讲授过本科生的“泛函分析”课,他觉得指定的教材不讲背景,过于形式化,概念和定理都很抽象,又缺乏典型的例子与应用, 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学了也不会运用。 回国后,张恭庆决心编写一本既有理论又有典型例子与应用的泛函分析教材, 以此为试点,希望能打破不同课程自成的系统。 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编写了新教材。经过试用,修改,再试用,再修改……, 1987年,《泛函分析讲义》正式出版了(上册与林源渠合编, 下册与郭懋正合编)。 在这本书里,展示了这门课中若干重要的概念、理论的来源和背景,沟通了这些理论在其他分支中的应用,特别是介绍了泛函分析方法的特点:从分析学的具体问题出发,抽象出其中的代数、几何结构,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出内在的关系,从而得到更一般的结论。这套教材开始只在北大试用,不久陆续为许多大学所采用。1993年,这本教材获得了“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至2006年,上册已印60000册,下册36000册。2008年, 在Berkeley MSRI的学术专题活动上,现在美国自然基金会工作的林宗柱回忆起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从哈尔滨专程赶赴北大听张恭庆讲授的泛函分析这门课时的情形,还感叹是这门课将他带入了数学的殿堂。 国外的经历更让张恭庆认识到研究生的培养是国内数学教育的薄弱环节。最大的问题是研究生的知识面窄,不能适应当今数学发展的潮流。于是在回国后,张恭庆与姜伯驹等人在北大数学系大力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 比如,研究生第一年入学时不选导师,全面学习基础,一年后再选择研究方向等。 在柯朗研究所期间,张恭庆完整地听了三门专题课,分别是由三位数学大师Nirenberg、Lax、Moser 讲授的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和动力系统。他们有极高的学术水平,掌握着前沿学科的动向, 同时又对数学各个分支了如指掌。他们常常从一个并不很高的起点切入,用独特的方式, 较快地将听课人带到学科发展的前沿。他们讲授的基本内容虽然是经典的,但常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观点来处理, 理论的应用和例子则根据当下的热点与重要的进展经常予以更换, 给人一种生动活泼、不断发展的感觉。 张恭庆自己也是老师,听这些课不但拓宽了他的视野, 而且也使他对怎样讲课的理解有了焕然一新的认识。 他十分注意大师们引导的方向,材料的取舍以及处理的方式,下决心回国后也要开出这样的专题课。 当然他也知道,要讲好这样的课,老师本人必须对数学的全貌有基本的了解,自己也要有深入的研究工作, 还要站得更高,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 1982-2004年,这二十几年间, 每隔二、三年张恭庆都要在北大给研究生讲授一遍《非线性分析》课。这是一门面对全院研究生讲的、他心目中的专题课。有几年, 这门课的轰动效应连张恭庆自己也感到意外。经常是200多人的大教室坐得满满的,门口和过道也挤满了人。北大、清华、科学院、北京许多高等学校的学生都跑来听。大家反应,通过这门课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分支是有联系的。为了备好一堂课,张恭庆往往要从大量书籍和最新文献中吸收、消化许多资料和思想,要花费成倍的精力。 他笑言自己愿意像一只蜜蜂那样,采百花的精华酿成蜜来滋养学生。 教育部在陈省身先生倡议下,于1984年开始举办全国数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在几所重点大学每年轮流举办,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为来自全国的优秀数学研究生讲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头几届讲课的都是国外专家。1987年的暑期学校在吉林大学举办,张恭庆被邀请去讲《非线性分析》。他的课受到了极热烈的欢迎,同期讲课的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的李天岩教授自始至终坐在台下聆听,课程结束时,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心情跑到台上对学生激动地说:“这是一门世界水平的课!” 经过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张恭庆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体系,编写出了一本引导读者尽快进入研究前沿的教材“Methods in Nonlinear Analysis”, 于2005年由Springer出版。在这本书中,张恭庆将抽象的理论和方法与具体问题紧密结合,一方面有非线性泛函、变分学、偏微分方程、拓扑学等分支中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所研究的问题大都来自物理、力学、微分几何、动力系统、博弈论、图像处理等领域。另外,他还从方法论的角度整理了大量文献中的材料,既包含经典的理论,又介绍近年来在解决新的问题中发展出来的新方法和新技巧。书中内容反映了非线性分析当前发展的若干重要方面,介绍了这个领域的主要成就,同时也含有他本人的部分研究成果以及对一些问题的独特的处理方法。 1982年,张恭庆在北大创建“非线性分析”讨论班,90年代后与中科院数学所联合,改称“几何分析”讨论班。讨论班每周一次,根据研究主题,介绍国际研究前沿动态和有关重要文献。主要成员是在读研究生;在京高校、研究所的许多教师、研究生和研究人员也常来参加。“讨论班打破了上课、自学、读书这样的传统学习模式。学生们在一种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学术交流。”早期参加过这个讨论班,现在普林斯顿和北大任教的田刚回忆说,“大家将一段时间以来的研究心得在讨论班上报告,或者听别人讲,读别人的工作,然后讨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不再是读一本规范化的书,而是自己动脑筋去思考。”田刚最初就是从这个讨论班里了解到当时变分理论和偏微分方程理论中的一些需要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的,读了一些文献后,他很快就完成了第一篇论文《关于山路引理》。包括田刚在内,20多年来,这个讨论班培养了几代“几何分析”与“非线性分析”方面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和杰出人才。2003年,北大“几何分析”群体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为“优秀创新团队”。 张恭庆说:“我们这一代人所受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而现在的年轻人则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他们没有理由不超过我们!”他还常说:“不想超过老师的研究生不能说是好研究生!”在对学生的培养上,他从不希望学生只跟着自己做研究,而是希望他们独立并超越自己。田刚回忆说,“在先生门下最大的收获就是张老师一直都鼓励我独立思考,虽然他把国外接触到的前沿知识和做数学的方法告诉了我,他还是建议我自己去读一些书,看一些文章,他更鼓励学生去自己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他管得并不死。”就在那时,他鼓励田刚学习几何,而这正是田刚现在研究的重点。 “我的学生们应该驰骋在更广阔的天地。”这是张恭庆常说的另一句话,为了培养学生,他花了大量时间去学习自己本来不太熟悉的重要分支,并且密切注意数学研究主流方向上的动态,指导学生把握研究的动向。他的一些学生现在所做的课题许多都已经超出了他自己研究的方向。在他的学生和博士后中,田刚、刘嘉荃、王志强、张克威、王宏玉、蒋美跃、姜明、朱小华、史宇光、范辉军等人都在各自的方向上做出了不凡的成就。田刚早已经是几何分析与辛几何方向的国际领袖了,刘嘉荃和王志强在临界点理论和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领域都是很有国际影响的专家, 张克威在非线性弹性力学的数学理论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王宏玉是微分几何专家, 蒋美跃结合临界点理论与变换方法在常微分方程中独树一帜,姜明则在计算机生物医学成像方面做出了重要成果,博士后朱小华在复几何相关研究领域中作出了本质性的贡献, 博士后史宇光在广义相对论的正质量问题上取得了有意义的突破,更年轻的范辉军则在辛几何与数学物理方向构造了关于奇点的量子理论,……。其实,不论是不是他的学生,只要有志于数学的年轻人向他求教,张恭庆总是乐于帮助。 通过课堂讲授、编写新教材、举办讨论班、培养研究生、改革研究生教育、创建研究团队等环节,张恭庆把年轻人一个一个地推向世界研究前沿, 他始终记着 “承上启下”是历史赋予他们这代人的使命。 五、为振兴中国数学当好“值日生” 事实上,直到“文革”结束前,中国科学从来没有一个相对长久、稳定的发展时期。那些怀抱着科学梦想的探索者们只有以自己的信念和热忱来坚持理想。张恭庆就是这些人当中的一员,在他的身上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过去,他没有条件受到研究生教育,大学毕业后的助教生涯又持续了整整二十年。改革开放以后,张恭庆到过世界上不少著名的数学研究所和大学去工作和访问,这些机构的工作环境、计划安排和学术气氛使他目睹了一些重要成果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那就是:选择几个专题,把全世界同一方向上众多的活跃研究者集中在几个研究热点上。大家日以继夜地探索和研究,时而在黑板上热烈讨论,时而在讨论班上报告心得;一旦有了突破,就如同出现了强大的磁场一样把周围所有的研究者都吸引过来,爆发出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学科迅速发展。他对这样的环境无限向往。 1985年,陈省身先生在南开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借鉴国际先进数学研究机构模式的数学研究所。研究所第一个学术年是“偏微分方程年”,根据陈省身先生的提名,王柔怀和张恭庆成为这一年的学术组织者。他们考虑到当时世界上偏微分方程发展的动向以及我国偏微分方程界的实际状况,将全部学术活动分为四组进行。活动邀请了一些国际知名学者来系统讲学。 参加偏微分方程年活动的还有全国各地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 最后为总结该学术年的活动,又组织了第七次“双微”(微分方程与微分几何)会议,再邀请了一些前沿学者来参加。 尽管这一年的活动不能像理想中的国际数学研究中心那样成果累累,但它终究是在中国土地上举行的一次空前的学术交流活动。它把国内大多数的偏微分方程研究工作者集中到世界数学界共同关心的若干个热点上去。通过这一年的合作共事,密切了偏微分方程界同行的联系;一批年轻人也通过这一年的学习与研究,开阔了眼界,明确了前进的目标,面貌焕然一新。作为当事人的张恭庆从中学到了组织这类活动的经验,他更清楚了怎样做才能逐步实现自己所向往的研究环境。 1988年秋的一天,张恭庆刚从国外讲学回来,程民德先生突然找他谈话。先生说自己已经70岁了,将辞去北大数学所的所长职务,经系领导研究决定让张恭庆接任。对于从未当过任何“长”, 头脑里还有一大堆数学问题要研究的张恭庆来说,这简直是从未想过的、不可思议的事情,于是他竭力推辞。但在程先生和系领导的坚持下,这付沉重的担子还是硬压到了他的肩上。 既然无法推托,张恭庆只能承担,尽力当好这个“值日生”(他是这样理解所长职务的)。北大数学所是1980年由程民德先生创建的。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大学义不容辞地要担负起许多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而这些活动是原有的以教学活动为主的系行政框架所难以承受的,于是数学所应运而生。但当时的状况是:研究所没有活动经费,人手又不够,全系教师的教学负担都很重,研究所的成员照样要排课,与非研究所成员没有区别。 面对这个现实,张恭庆当然不能把理想中的研究所模式照搬过来,他能做的只能是挑选一批有能力又有实际需要的老师,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做出成绩,等待条件改善后再谋求研究所的发展。张恭庆提出了一种以科研流动编制为主、两年一轮换的制度。数学系的老师,平时既要教书又要做研究。当有人需要特别集中精力时,可以凭研究计划来申请进研究所工作。经院(系)所协商批准,可在一、二年内不教书,专门搞研究。两年以后,如有特殊需要,还可申请延长;一般情况,则是正常轮换出所。博士后由研究所管理。另外,全院教师都可以请国内外合作者来所工作。研究所除组织面向全院的日常学术活动外,还组织大小学术会议以及出版论文预印本等,为全院教师服务。这种体制使院、所工作相互配合,关系融洽,逐步被老师们所认可。 担任所长以后,张恭庆经常想的是怎样营造学术气氛,组织学术报告,创造宽松的环境,使大家安心工作。然而没有科研运行经费,要组织学术活动,就不得不每次向学校打报告临时申请。90年代初,一年最多也只能从学校得到一、二万元,完全不能应付需要。另一方面,数学系的工作条件极差,全系只占北大一院多半个小楼,一、二十人的教研室挤在一间十几平米的房间内,平时大家只能在家里工作。来系里交流的外宾,也只能到宾馆去讨论数学。80年代后期,学校还不断征用办公用房,数学系的生存空间日趋缩小,一度,整个数学所只剩下了一间办公室。 90年代初,中国经济步入转型期,国家的科教经费投入低,知识分子待遇差,教师队伍不稳定,有的研究人员以交流为名出国“打工”,不少有才华的年轻人出国后便“黄鹤一去不复返”。报考数学系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人数一度曾大幅下降。更严重的是,由于学校经费紧缺,连科研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原版图书和期刊都无钱订购,而书刊对于数学研究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实验室之于其它自然科学。 为了防止人心涣散,张恭庆不同意去搞“创收”,他不希望年轻一辈教师再把精力分散到别的方面去。但是,现实的困难又不能不解决,面对这样的境况张恭庆心急如焚,他害怕数学前辈的事业断送在自己手里。书生气十足的张恭庆也不得不去向有关领导部门争取科研经费并向私人筹款。在院、所党委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从科技部、教育部和香港企业家那里争取到了几笔款项,维持了研究所的正常运行。此外,张恭庆还和院、所领导一起,不断向校长打报告,陆续争取到了一、二百平米的办公用房,用来给居住条件较差的青年教师提供晚间看书的场所,也使校外来访者有了办公室。 数学所的情况逐步好转,成果一批批涌现。文兰、王诗窚、张继平等一批青年数学家也在数学研究所里成长了起来。 “985”项目启动后,他又向学校提出了在数学所设立“特别数学讲座”的建议,聘任已经斐声海外的田刚来主持。1999年冬,趁着第二届所长任期将满,他要求换届,并提名丁伟岳院士担任所长。 在经济转型期,全国的基础研究特别是数学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张恭庆认识到政府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数学取得的成绩就有可能付诸东流。于是,张恭庆积极参加科技部、教育部等各个部委关于科学技术政策的讨论,在各种场合宣传数学对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尽力为数学的发展寻找机会和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始至终考虑的是全中国数学界的大局。 六、数学大国之梦:将国际数学家大会带到中国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于出现了上面所说的情况,人们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学研究水平的估计不尽相同,张恭庆根据自己在“文革”前后的切身体会,坚定地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是我国数学事业空前发展的繁荣时期。”因为他看到了:研究队伍迅速扩大,论文和专著成倍地增长,研究领域和方向发生深刻了变化。中国数学家不仅在传统的领域内做出了成绩,而且在许多重要的世界研究前沿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世界各地许多大学的数学系里都有中国人任教;在许多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上都能见到做特邀报告的中国学者;在重要的数学期刊上,不仅中国人的论著屡见不鲜,而且在引文中,中国人的名字亦频频出现;在一些有影响的国际奖项中,中国人也开始崭露头角。 1993年6月,海外著名学者陈省身、丘成桐在受江泽民主席接见时,建 议中国争取在20世纪末或下个世纪初举办国际数学家大会 (即ICM )。 国际数学家大会是全世界数学家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盛会,每四年召开一次。 大会的主要内容是学术报告,但由于台湾问题,我国直到1986年才正式加入国际数学家联盟(即IMU)。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术界与外界交流很少,中国数学界处在边缘化的地位。国际数学家大会如能在中国本土召开,那将使中国数学界走向世界。 这项建议交由中国数学会讨论。当时数学会理事长杨乐院士人在香港,就委托副理事长张恭庆主持讨论。张恭庆把许多同志, 包括数学会前几任的正副理事长都邀请来参加,请大家畅所欲言, 讨论申办ICM的利弊。不少人认为条件尚不成熟,不主张申办,理由是:在经济上,当时中国正处于转型期,财力、物力都有困难;在学术上,那时我国的数学水平还不够高,如果在大会上没有中国人做邀请报告,那么影响会很不好,还不如不开。另一种意见是主张申办,理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学有了空前的发展,一批非常优秀的中青年数学家正在脱颖而出。然而国家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科、教经费投入低、知识分子待遇差、对他们的打击很大,如果提出申办,便能激发全国数学家的研究热情,引起政府和公众对数学的重视,还可能争取到国际数学界的广泛支持,使得正在兴起的良好势头得以保持和发展。经过充分交换意见之后,最终大家还是倾向于“申办”。后来理事长杨乐院士把讨论情况上报,得到了政府的批准。 确定“申办”以后,接下来就是一系列陌生而又艰巨的工作。1996年,张恭庆出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由于“申办”工作已经箭在弦上,这一届的理事会的中心工作就是“申办”大会。一方面是程序性的工作:如上报中国政府,请其对IMU作出必要的承诺,诸如资助大会的经费、办理与会者的入境签证等;还要向IMU提交举办ICM’2002的申请书,其中包括有关会场、周边设施、接待能力等等的说明,以及递交中国有关领导致IMU的邀请函;另一方面,也是更艰巨的工作,就是舆论准备,争取各国数学界的支持, 说得通俗些就是“拉票”。 从1996年6月正式提交申请书给IMU,到1997年IMU选址委员会要确定ICM’2002的会址, 这之间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由于我国刚加入IMU不久,国际数学界对中国还很陌生,许多人都在问:“中国为什么要申办ICM?”,“中国有没有能力办好这样的大会?”……怎样才能让各国同行尽快了解中国呢? 对于许多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中国数学会的张恭庆等人明确回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了一大批有能力的青年数学家,他们渴望对数学的前沿有更多的了解,愿意在数学主流中有所贡献,若能在中国开大会,那他们就能有机会参加。此外,在中国开大会,数学将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大的支持。”对于第二个问题,他们也不断跟国际数学界同行明确表达:中国政府已经作出了各种必要的承诺,有物质条件方面的保障,加上全中国数学家都会为办好大会而努力,所以我们一定能办好大会。中国数学会还将工作具体地分为两方面进行。一方面,邀请IMU的有关负责人,例如当时担任执行委员会的委员、 前几任的主席、以及有影响的国际数学界的头面人物,分别由国内一些单位(包括中科院,北大,南开,复旦,清华等)出面,请他们到中国来讲学,让他们有机会与中国数学家,特别是青年数学家直接接触,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数学发展的良好势头,以及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让他们明白,申办ICM是有着巨大潜力的中国数学家自己的强烈愿望,同时,中国数学界有能力办好这次大会。另一方面,张恭庆等人还发动全国数学界的同仁、留学生、海外学术界的朋友,请他们通过个人交往尽量多和一些学术界有影响的人物深入交谈,争取支持。国外的留学生听说中国申办数学家大会都很兴奋,并纷纷效力。在海外工作的学者也通过他们的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以及合作关系,向国际友人作耐心的解释与宣传。此时,国际上的反对势力则以“人权”、“台湾”、“西藏”等问题在网上责难中国,反对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 中国数学会首先得到了香港数学会和台湾数学会的支持。随后又争取到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新加坡等国数学会领导人的承诺。张恭庆和同事们通过更多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会议上宣传在中国举办这届大会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他还利用自己经常去意大利特利亚斯特市的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的机会和发展中国家的数学家交朋友,做他们的工作。1996年,欧洲数学家联盟代表大会在布达佩斯召开,张恭庆特意赶去介绍了中国数学会的现状,说明在中国现在已涌现出一批年轻数学家,他们有举办大会与国际数学界交流的迫切愿望。1997年IMU选址委员会开会前夕,张恭庆请陈省身先生和曾担任IMU主席的Moser教授利用他们在国际数学界的影响,打电话给IMU的朋友,表明他们对中国申办的支持。到了98年夏天的时候,中国数学会已与美、英、法、德、意、比、瑞士、加拿大等西欧、北美国家,印度、巴西、埃及等发展中大国的数学会以及非洲数学联盟的许多领导人建立了友谊。 1998年8月15日,德国的德累斯顿市晴空万里,气候宜人。位于易北河畔的白勒威旅馆里,来自59个国家与地区的129名数学会代表和30名观察员,云集大会议厅,举行IMU代表大会。 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确定将于2002年举行的下届ICM的会址。一年前,IMU选址委员会已经确定了推荐北京作为ICM’2002的会址,只剩下在代表大会上投票通过就行了。不料,当时已被淘汰的挪威又以纪念挪威数学家阿贝尔诞生200周年为由参与竞争。 在上午的大会辩论中,有人再次兴风作浪,借人权、西藏等政治问题对北京申办提出异议。张恭庆数次起身,从容作答,也有许多外国朋友挺身而出,反驳那些言论,支持中国申办。 到了午餐时间,大会临时休会。 张恭庆因为过度紧张,胃疼得一口饭也吃不下去,他得利用最后的机会再一次与IMU的代表们沟通,尽可能多地争取一些支持。接着就是下午的大会,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辩论,决定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在申办国中国和挪威之间作出选择。二点半,当大会主席宣布中国以99票比23票(6票弃权)的压倒多数取得在北京举行ICM的主办权时,会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张恭庆这才长嘘了一口气,持续紧张的心情已经使他精疲力竭。 申办成功的消息传来,全国数学界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接下来的任务是如何办好这次大会。一方面是物质的准备,另一方面则是学术上的准备。试想,如果在会上没有中国数学家做邀请报告, 那岂不相当于在北京召开奥运会而中国却没有拿到奖牌?这才是大会能否成功在中国举办的一个关键!张恭庆心里明白中国数学家中不是没有好的人才和工作,问题是如何将ICM的眼光引向中国。根据IMU的规定,举办国有权提名两位程序委员会委员,而程序委员会委员可以提名分组委员会的成员。中国提名的程序委员会委员除了要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以外,还要能十分了解中国数学家近年来的成就,这样才能正确地反映到程序委员会中去,为中国数学家争得一席之地。中国数学会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于1999年3月15日,由新成立的ICM’2002地区组织委员会全体11名委员对程序委员会委员的提名进行了讨论、投票,并将结果提交给了IMU。同年秋,中国数学会请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出面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了一次学术报告会,邀请国内那几年做出了好成绩的数十位中青年数学家介绍他们自己的工作。这是中国数学界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前的一次巡礼。2000年,中国数学会换届,马志明院士接任理事长,继续大会的筹备工作。 2002年8月21日,世界各地的数学家云集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参加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作大会报告(即一小时报告)的华人有3位,作分组报告(即45分钟报告)的有22位,其中11位在国内工作,这比历届中国作报告人数的总和还要多。而这25位中的大多数都是从中国大地上培养成长起来的。一批中青年数学家已经脱颖而出,登上了世界数学的舞台! 大会之后,张恭庆把注意力转向推动应用数学在中国的发展。他写文章、作报告,宣传数学在高新技术中的作用,宣传数学在国防、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在他担任天元数学基金领导小组组长的工作总结报告中提出了“要把数学的根深深地扎在中国的土地上”。 一直挚爱数学的张恭庆现已年过七十,他现在是“随心所欲不逾矩”。他仍然像以往一样认真备课、讲课,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指导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也到各类大学去作专题讲座和公众报告。 他始终信奉着自己几十年来一贯遵循的行为准则, 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心中的理想而不懈地努力奋斗。 从他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一个老北大人的风范。 有人希望了解张恭庆老师的生活现状。 张老师与妻子文丽, 从相识、 相知、结婚到现在, 已有50余年。他们育有一子一女。 子女均已立业、成家, 且已各自生儿育女。 祖孙三代人常有团聚, 其乐融融。 (执笔:郭俊玲)
个人分类: 数学天地|7862 次阅读|3 个评论
道德教育效果不好的原因分析
热度 3 tingyy 2011-9-30 18:01
道德教育效果不好的原因分析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学校、单位、社区都十分重视公民道德教育。 2001 中共中央就颁布了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十年过去了,但是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似乎非常有限。为什么道德教育的效果不好,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现在的道德教育系统的运行方式不妥有关。 中国现在社会人员如果按照道德 建设实施纲要要求的道德水平来分类,可能有如图 1 所示的分布。 而当前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目标是:“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 “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 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是立足于把社会人员的道德构成改造成为这样一种结构:(见图 2 ) 从上面的两个图形可以知道现在的道德教育体系与现实情况的差别,我觉得这正是道德教育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现行的道德教育体系十分重视先进模范人物的宣传,国家每年都进行各种先进模范人物的评选和表彰活动。学校德育教学的内容也是大力宣扬高尚的道德要求。这种道德教育体系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曾经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当年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活动的确开展得轰轰烈烈。全国也曾经几乎出现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环境。但是经过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发展到商品经济社会。人们以各式各样的方式取得社会财富和资源,但是思想却越来越混乱。社会经济上去了,道德水平却下来了。 现代社会学理论认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生活的人要成为能够为被社会接受的成员必须经过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中教育是最重要的手段,其中道德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最重要的内容。 现代社会对于社会成员的素质要求一般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基本要求、道德要求和模范要求(或者称为英雄、榜样)。 基本要求是作为一个能够稳定运行的社会对于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现代国家以公民社会运行,社会的基本要求就是公民身份的要求。在法治社会中,对于社会成员有一个起码的法律要求。这个要求一般是通过国家机器的法律、法令的执行来予以保证的。也就是说如果社会成员连这个基本要求都达不到,可能就会发生违法的行为而受到国家机器的强制性的处理。因为达不到基本法律要求的成员可能会对社会和其它社会成员造成伤害,所以社会对这一种人往往采取与社会隔离的处理办法。 道德要求是层次较高的社会性要求,简单地说是作为一个“好公民”的要求。如果公民有违背社会道德要求的行为,不一定就会受到国家机器的强制性的处理。但是,如果公民道德水平低下,就容易发生违背基本社会性的违法行为,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使得其它公民受到侵害。所以各个社会都希望维持较高的道德水平,道德要求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来实现,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其它各种文化教育。另外,社会各行各业也会有各自的行业规范要求。社会对于一些特殊行业,如律师、医生、教师、警察、公务员等可能有比较高的道德水平要求。 模范要求是高水平的社会道德要求,社会为了推动道德水平的提高,总会树立一些英雄模范人物。他们具有被社会认同的很高的道德水平,社会号召公众向他们学习。英雄模范人物是大众的学习榜样,努力的方向。宣扬英雄模范人物对于提高广大民众的道德水平,减少违背社会道德要求的行为,是有好处的。但是,也应该承认广大的社会成员是达不到他们的水平的,如果拿英雄模范人物的道德水平来要求广大民众是脱离实际的理想,可能会让人们失去努力的动力。 所以与社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道德教育体系应该是:以法律教育为底线;以公民意识教育为基础;以道德教育为方向;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而现在的道德教育体系基础教育不力,要求过高,脱离社会实际情况。所以花费不小,效果不好。
个人分类: 社会学学习心得|1934 次阅读|3 个评论
象棋与围棋异同分析
热度 2 LintaoLiu 2011-9-30 15:33
象棋与围棋的不同之处如下: 1 象棋等级森严,隶属儒家文化;围棋自由平等,隶属道家文化。古往今来,能够跨越儒道两家的杰出人物几乎没有。因此,很难有人既下得好象棋又下得好围棋。 2 象棋目的在于擒王,围棋目的在于掠地,因此象棋类似兵道,围棋类似商道。围棋之所以商业化程度高,主要原因是很多商界老板喜好围棋。不过,要是围棋届与象棋届打起来,围棋届一定干不过象棋届,因为很多将军喜爱象棋。听说最近围棋领袖聂卫平真得跟象棋领军徐天红干上了,这就是聂卫平的不明智了。 3 象棋过程是越下棋盘空间越大,自由度也增大,因而越下越难下;围棋过程是越下棋盘空间越小,自由度随之下降,因而越下越好下。 4 象棋结果有很大概率出现和棋,而围棋结果出现和棋的概率极低。 5 象棋子是动的,而围棋子是静的。 象棋与围棋的相同之处如下: 1 皆是建立于体力基础之上的智力较量,胜利建立在对手的能力不足或失误之上。 2 均可认输。 3 均是轮流下棋。 4 棋手都必须坐着。 5 皆源自中国。
6429 次阅读|11 个评论
2011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集对分析联系数学学术交流年会的通知
lyglxm 2011-9-29 23:23
2011年全国集对分析学术年会 (2011年11月5-6日,安徽 合肥) 第一号通知 主办机构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专业委员会筹备会 承办单位 : 合肥工业大学 项目资助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110)“水文水资源集对分析方法的科学基础及应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032)“基于CAS的区域农业水土资源配置系统复杂适应机理及 应用研究—以三江平原为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9132)“人水关系的博弈机理及理论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9037)“流域水资源系统脆弱性智能诊断评价与调控理论和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0909063 )“基于初始二维水权的流域水资源智能调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9070)“水文干旱时空特性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 一、背景与目的 赵克勤 先生于 1989 年提出的集对分析是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原始创新成果,有关研究和应用集对分析的论文已达 1400 余篇,发表集对分析的学术期刊有 450 多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得到了应用。为进一步促进集对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的持续发展,定于 2011 年 11 月 5-6 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2011 年全国集对分析学术年会 ,会议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专业委员会筹备会主办、合肥工业大学承办。本届会议以 “ 变化环境下集对分析理论与应用最新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为主题,以六项在研国家级科研课题为集对分析的主要应用背景,着重探讨 “ 集对分析理论进展、集对分析最新应用、集对分析发展趋势 ” 三大专题问题,共同探索备受关注的集对分析理论与应用前沿科学问题,寻求项目合作,并集中力量探讨和促进这些问题的研究。为探索学术会议创新,本届会议在总结历届全国集对分析学术年会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在举办形式上做些改革,对 3 个专题采用 “ 简报、提问、回答、研讨、总结 ” 的方式进行。 二、会议举办形式与说明 1 、 举办形式 。 本次会议主要以 “ 阶段研究成果汇报交流、互动讨论、总结提高 ” 的方式进行,初步设想为 3 个专题: 集对分析理论进展专题 、 集对分析最新应用专题 、 集对分析发展趋势专题 。 2 、 有关说明 。 ( 1 )本次会议拟采用 “ 引导 式报告与讨论式发言相结合、相互激励、总结提高 ” 的形式,注重深入交流、促进研讨、提高认识。力争汇报简练、讨论 热烈、成果丰硕 。 ( 2 )坚持学术平等。学术讨论平等,体现学术俱乐部的特点。 三、会议日程 根据参加会议的回执返回信息,在后续会议通知中确定会议日程。 四、费用 会务费每人 600 元(研究生每人 200 元),与会者请自理来回路费,食宿统一按排,费用自理。 五、会议报到、住宿及说明 (1) 2011 年 11 月 4 日 :全天报到。会议秘书组安排接送,请提前告知到达和返程的时间和车次或航班号。 (2) 会议报到地点为合肥工业大学南校区怡园宾馆,参见 http://www.hfut.edu.cn/ch/script/hfut.hfut?hfut.info.gotohfut 。 (3) 合 肥市参加人员请填写回执后发到秘书组, 合 肥市研究生参加人员可以集体填写回执发到秘书组,以便统一安排用餐。 (4) 校外人员统一安排住宿;校内人员一般不安排住宿,请直接到达会场,统一安排用餐。 (5) 为统筹按排,请有意参会者于 2011 年 10 月 28 日前 把回执和拟报告 / 发言题目电传给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金菊良教授,邮政编码 230009 ,电话 13485607409 , 0551-2903357 , E-mail 为 JINJL66@126.com ; 把拟 报告 / 发言 题目 同时发送给赵克勤 研究员 zjzhaok@sohu.com 备案。 六、会议重要日程 2011 年 11 月 4 日 :全天报到; 2011 年 11 月 5 日 上午 9:00 ~ 12:00 :简短开幕式( 10 分钟)、照相( 20 分钟)、专题 1 研讨; 2011 年 11 月 5 日 下午 14:30 ~ 18:00 :专题 2 研讨; 2011 年 11 月 6 日 上午 9:00 ~ 12:00 :专题 3 研讨、简短闭幕式( 10 分钟)。 七、会议程序委员会 主 席 : 赵克勤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专业委员会筹备会 ) 金菊良 (合肥工业大学) 秘书组 : 张礼兵 (组 长,合肥工业大学) 周玉良 (副组长,合肥工业大学) 刘 丽 (副组长,合肥工业大学) 原晨阳 (合肥工业大学) 李金鑫 (合肥工业大学) 石 城(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专业委员会筹备会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2011 年 9 月 30 日 请有意参会者填好以下回执,于 2011 年 10 月 28 日前 E-mail 发至会务组: (金菊良信箱: JINJL66@126.com ;赵克勤信箱: zjzhaok@sohu.com ) 2011年全国集对分析学术年会 (2011年11月5-6日,安徽 合肥) 回 执 姓名 性别 职称 单位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E-mail 报告 / 发言题目 到会时间 火车或航班次 返程时间 火车或航班次 火车票可由会务组帮助提前预订;飞机返程票自己预订
个人分类: 集对分析相关研究|21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系统分析-系统设计-需求分析的区别
Bellasx 2011-9-28 09:41
原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lhyong/archive/2009/01/05/1441241.html 需求分析 是软件定义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它的基本任务是 准确地回答 “系统必须做什么?”这个问题。需求分析所要做的工作是 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它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它有效性需求。----这都是从软件的业务功能角度来讲。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面向对象设计UML实践》: “ 分析模型不同于设计模型 ,它不涉及要开发系统的任何特性,而是力求捕捉“现实世界”中的业务的某些方面和特性。 通常,分析模型描述应用中处理的数据和处理数据的各种过程。在传统的分析方法中,这些模型用图表示,如逻辑数据模型和数据流图。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分析模型描述业务过程,早于并且独立于这种过程的计算机话,例如,组织结构图和说明特定生产过程的示意图在商业和工业中已经使用了相当长的时间。” 分析模型 是 捕捉“现实世界”中的业务的某些方面和特性。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 “ 一种观点 是坚持人们多年来在软件工程淋浴中形成的共识-分析着眼于系统“做什么”,不管它“怎么做”,不涉及细节;设计解决有关“怎么做”的问题,描述有关的细节。按照这种观点,关于对象属性与服务的细节都不在OOA中考虑,而且放到OOD阶段进行西湖,例如Berard方法和Rumbaugh方法都是采用这种分工的。 另一种观点 是分析只针对问题和系统责任,不考虑与实现有关的因素,建立一个独立于实现的OOA模型。这个OOA模型是问题域和系统责任的完整表达,包括对属性和服务的表达。设计则考虑与实现有关的问题(如选用的编程语言、数据库、图形用户节目等),认识与此有关的对象,建立一个针对具体实现的OOD模型,例如Coad/Yourdon方法就是采用这种分工的。” 一、Berard方法和Rumbaugh方法分工: 1、 分析( OOA阶段 ) :着眼于系统“做什么”,不管它“怎么做”,不涉及细节。 2、 设计( OOD阶段 ): 设计解决有关“怎么做”的问题,描述有关的细节。对象属性与服务的细节在此阶段考虑。 二、Coad/Yourdon方法分工: 1、 分析( OOA阶段 ) :是问题域和系统责任的完整表达,包括对属性和服务的表达。不考虑与实现有关的因素,建立一个独立于实现的OOA模型。 2、 设计( OOD阶段 ): 考虑与实现有关的问题(如选用的编程语言、数据库、图形用户节目等),认识与此有关的对象,建立一个针对具体实现的OOD模型。    《用UML构建WEB应用》: “在分析阶段,问题空间中重要的进程和对象被识别、命名和分类。 分析着重与系统的功能型需求 ,而忽略系统构架上的约束。重点是确保所有由用例和其他稳定表述的功能需求在系统的某处实现。” 可以看出“需求分析”与“系统分析”的出发点有所不同: 需求分析是专注于业务本身,从业务角度来准确的描述“系统必须做什么”。是产品规划的细化。(产品规划是创意的细化) 系统分析则是专注于,软件系统实现业务需求,必须提供什么样的功能。即也是“做什么”,但是从软件本身来讲的。他需求专业的技术知识及业务知识。 相关: IRP( 信息资源规划 )的需求分析包括对功能的需求分析和对数据的需求分析。 一般的计算机应用开发都要进行需求分析,在"软件工程"或"系统分析与设计"中都有涉及。那IRP的需求分析与其有何不同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的业务范围不同。IRP的需求分析是强调对全企业、企业的大部分或企业的主要部分进行分析,是全局性的分析,需要全局观点;而软件工程中的需求分析是一种局部性的分析,只需根据应用开发项目的范围进行调查分析,即使较大、涉及多个职能域,也是分散地进行以满足编程为需要的需求分析,不强调全局观点。 2)分析人员组成不同。IRP的需求分析要求企业业务人员参加,特别强调高层管理人员的直接参与。一般业务人员与系统分析人员组成"联合需求分析小组(Joint Requirement Planning,简称JRP)",且要求业务人员在分析阶段的主导作用,系统分析人员起协助辅导作用,整个需求分析过程就是业务人员间、业务人员与计算机人员间的研讨过程;而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主要是由系统分析人员完成,只向业务人员做一些调查,并没有组织业务人员广泛深入的参与。 3)数据标准化要求不同。IRP的 数据需求分析要建立全局的数据标准 ,是进行数据集成的基础准备工作。即全局性的数据标准化工作要提前开始并集中统一地进行,不是等到应用项目开发时再分散地进行,此时将无法控制;而 软件工程中的数据需求分析不做数据标准化的准备工作 ,由分析人员因人而异进行数据调查,一般收集完用户的单证报表就基本完成。 因此,应当说IRP的需求分析或者说信息工程IEM的需求分析,与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是统一的,或者说是高层方法论和低层方法论的关系。
个人分类: 数据库|3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智库深度分析中国国产大型 民用涡扇发动机
dongzg101 2011-9-27 04:51
美智库深度分析中国国产大型民用涡扇发动机 2011年09月26日 08:25 来源: 环球网 1528 人参与 56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北京航展上亮相的国产“长江1000A”大型民用涡扇发动机 据美智库“洞察中国”网站9月19日刊文对中国研发大型民用飞机涡扇发动机的前景,及其成功对飞机行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度分析。 值得关注的点 未来20年内,中国可能需要购买5000架商用飞机和2300架商务飞机;这些飞机大概需要配备16000台民用涡扇发动机,最差的情况也需13000台涡扇发动机。同时,中国军方的大型飞机可能也会需要500-1000台发动机。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商用航空发动机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每年将投资3亿美元进行喷气式发动机的研发;但这远远少于当前发动机市场的主制造商(罗尔斯罗伊斯、通用航空和普惠公司)的投资,它们2010年的研发支出介于14至20亿美元之间(占它们各自收益的8.3-13%)。 商用航空飞机发动机公司较低水平的投入,使之难以赶上当前的主要制造商,可能难以发展具备竞争力的商用(和军用)喷气式发动机制造能力。 民用飞机发动机的研发具有重大军事影响,民用飞机使用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在不经修改或稍微修改的情况下,便可用于装备包括空中加油机、运输机、空中预警机和其他大型军用飞机。 美国的重要重型运输机(C-17和C-5)、空中加油机(KC-10和KC135)、预警机和其他飞机(E-3A和P-8A)都可以使用与民用飞机所用发动机基本相同的发动机。 中国与通用公司等巨头建立的合资公司,可能让中国自己的航空工业大部分难题得到解决。为了遵守出口管制法律中的条款,通用保留了足够的技术。 但是事实上,一个崛起的军事大国可能以较低代价获得制造喷气式发动机所需要的技术。它们可以用这些技术研发出可装备空中加油机、预警机、反潜机、运输机和装备先进武器的亚音速轰炸机等关键军事力量投送平台的发动机。 而研发出这些军事力量投送平台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能够自己制造出配套的发动机将会消除一个重大障碍。 1 2 3 ... 12 13
1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二届“调和分析与微分方程”全国青年学者论坛在临沂大学举行
热度 1 lysyxcs 2011-9-26 16:18
2011 年 9 月 24-25 日,第二届“调和分析与微分方程”全国青年学者论坛在临沂大学举行。该论坛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针对国际学术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由著名数学家、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陆善镇担任主席。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燕敦验等出席相关活动。 陆善镇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指出临沂大学调和分析研究团队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更是学校重视数学学科,重视科研工作的重要表现。“调和分析与微分方程”青年学者论坛有助于增进学术交流,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等“软实力”。 科技处、理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和专业教师参加了论坛。
2134 次阅读|3 个评论
腺相关病毒2型(AAV2)研究进展与文献分析
热度 1 xupeiyang 2011-9-26 14:30
分析平台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1mOWEB10O00d000j10020001000h00100090000 检索用词 Adeno-associated virus type 2 分析结果 921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文献的年代分布 1 2 Top Years Publications ‍ 2010 73 ‍ 2006 68 ‍ 2007 65 ‍ 2005 64 ‍ 2008 63 ‍ 2011 58 ‍ 2003 58 ‍ 2009 52 ‍ 2004 50 ‍ 2000 50 ‍ 2002 48 ‍ 1999 43 ‍ 2001 40 ‍ 1997 38 ‍ 1998 22 ‍ 1996 19 ‍ 1995 18 ‍ 1994 14 ‍ 1992 9 ‍ 1990 8 1 2 文献的国家地区分布 1 2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 USA 531 ‍ Germany 101 ‍ China 51 ‍ Japan 42 ‍ France 38 ‍ United Kingdom 17 ‍ Italy 12 ‍ Switzerland 12 ‍ Taiwan 11 ‍ South Korea 10 ‍ Canada 8 ‍ Australia 6 ‍ Belgium 5 ‍ Ireland 4 ‍ Israel 4 ‍ Netherlands 3 ‍ Finland 3 ‍ Brazil 2 ‍ India 2 ‍ Hong Kong 2 1 2 文献的城市分布 1 2 3 ... 9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 Bethesda 65 ‍ Gainesville 60 ‍ Heidelberg 53 ‍ Chapel Hill 35 ‍ Little Rock 31 ‍ New York City 31 ‍ Philadelphia 30 ‍ Indianapolis 27 ‍ Iowa City 23 ‍ Beijing, China 17 ‍ Columbus 16 ‍ Nantes 15 ‍ Durham 14 ‍ Baltimore 14 ‍ Seattle 13 ‍ Tokyo 12 ‍ Tochigi, Japan 12 ‍ Columbia, MO, USA 10 ‍ Munich 10 ‍ San Francisco 10 1 2 3 ... 9 文献的期刊分布 1 2 3 ... 13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 J Virol 216 ‍ Mol Ther 74 ‍ Hum Gene Ther 62 ‍ Gene Ther 57 ‍ Virology 41 ‍ J Gen Virol 18 ‍ J Gene Med 14 ‍ P Natl Acad Sci Usa 14 ‍ J Virol Methods 13 ‍ Curr Gene Ther 9 ‍ J Biol Chem 9 ‍ Biochem Bioph Res Co 9 ‍ Cancer Gene Ther 7 ‍ Invest Ophth Vis Sci 7 ‍ Int J Cancer 7 ‍ J Neurosci 6 ‍ Mol Vis 6 ‍ Neuroscience 5 ‍ Int J Oncol 5 ‍ Virol J 4 1 2 3 ... 13 文献的研究主题分布 1 2 3 ... 319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Dependovirus 898 ‍ Viruses 878 ‍ Genes 661 ‍ Humans 580 ‍ Animals 523 ‍ Proteins 449 ‍ Genetic Vectors 422 ‍ Gene Therapy 405 ‍ viral transmission by vector 374 ‍ Mice 332 ‍ DNA 305 ‍ Cell Line 269 ‍ transduction 240 ‍ Genomics 226 ‍ Genome 226 ‍ Gene Expression 205 ‍ Transgenes 205 ‍ gene expression 198 ‍ Adenoviridae 187 ‍ Transducers 177 1 2 3 ... 319 文献的作者分布 1 2 3 ... 166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 Kleinschmidt J 34 ‍ Hermonat P 31 ‍ Samulski R 30 ‍ Srivastava A 27 ‍ Muzyczka N 22 ‍ Schlehofer J 22 ‍ Flotte T 21 ‍ Owens R 21 ‍ Kotin R 20 ‍ Chiorini J 19 ‍ Hauswirth W 17 ‍ Berns K 17 ‍ Ponnazhagan S 17 ‍ Qing K 16 ‍ Hallek M 15 ‍ Heilbronn R 14 ‍ Wang X 14 ‍ Liu Y 13 ‍ Linden R 13 ‍ Engelhardt J 13 1 2 3 ... 166 最新研究进展: 美科学家发现神奇病毒 可七天内杀死乳腺癌细胞 腺相关病毒2型(AAV2),约有80%的人携带这种病毒,它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但是不会致病。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医学院的研究人员2005年发现,该病毒可导致宫颈癌患者的癌变细胞死亡。随后他们针对不同阶段乳腺癌病变细胞进行试验,在使用AAV2对付癌变细胞后,所有癌变细胞在7天内都消失了。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3041.shtm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06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MS计算能带图分析
ywmucn 2011-9-26 09:28
能带图的横坐标是在模型对称性基础上取的K点。为什么要取K点呢?因为晶体的周期性使得薛定谔方程的解也具有了周期性。按照对称性取K点,可以保证以最小的计算量获得最全的能量特征解。能带图横坐标是K点,其实就是倒格空间中的几何点。其中最重要也最简单的就是gamma那个点,因为这个点在任何几何结构中都具有对称性,所以在castep里,有个最简单的K点选择,就是那个gamma选项。纵坐标是能量。那么能带图应该就是表示了研究体系中,各个具有对称性位置的点的能量。我们所得到的体系总能量,应该就是整个体系各个点能量的加和。 记得氢原子的能量线吧?能带图中的能量带就像是氢原子中的每条能量线都拉宽为一个带。通过能带图,能把价带和导带看出来。在castep里,分析能带结构的时候给定scissors这个选项某个值,就可以加大价带和导带之间的空隙,把绝缘体的价带和导带清楚地区分出来。 DOS叫态密度,也就是体系各个状态的密度,各个能量状态的密度。从DOS图也可以清晰地看出带隙、价带、导带的位置。要理解DOS,需要将能带图和DOS结合起来。分析的时候,如果选择了full,就会把体系的总态密度显示出来,如果选择了PDOS,就可以分别把体系的s、p、d、f状态的态密度分别显示出来。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分析的时候你选择了单个原子,那么显示出来的就是这个原子的态密度。否则显示的就是整个体系原子的态密度。要把周期性结构能量由于微扰裂分成各个能带这个概念印在脑袋里。 最后还有一点,这里所有的能带图和DOS的讨论都是针对体系中的所有电子展开的。研究的是体系中所有电子的能量状态。根据量子力学假设,由于原子核的质量远远大于电子,因此奥本海默假设原子核是静止不动的,电子围绕原子核以某一概率在某个时刻出现。我们经常提到的总能量,就是体系电子的总能量。 这些是我看书的体会,不一定准确,大家多多批评啊! 摘要:本文总结了对于第一原理计算工作的结果分析的三个重要方面,以及各自的若干要点用第一原理计算软件开展的工作,分析结果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定性/定量的讨论: 1、电荷密度图(charge density); 2、能带结构(Energy Band Structure); 3、态密度(Density of States,简称DOS)。 电荷密度图是以图的形式出现在文章中,非常直观,因此对于一般的入门级研究人员来讲不会有任何的疑问。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这种分析的种种衍生形式,比如差分电荷密图(def-ormation charge density)和二次差分图(difference charge density)等等,加自旋极化的工作还可能有自旋极化电荷密度图(spin-polarized charge density)。所谓“差分”是指原子组成体系(团簇)之后电荷的重新分布,“二次”是指同一个体系化学成分或者几何构型改变之后电荷的重新分布,因此通过这种差分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体系中个原子的成键情况。通过电荷聚集(accumulation)/损失(depletion)的具体空间分布,看成键的极性强弱;通过某格点附近的电荷分布形状判断成键的轨道(这个主要是对d轨道的分析,对于s或者p轨道的形状分析我还没有见过)。分析总电荷密度图的方法类似,不过相对而言,这种图所携带的信息量较小。 能带结构分析现在在各个领域的第一原理计算工作中用得非常普遍了。但是因为能带这个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对于能带的分析是让初学者最感头痛的地方。关于能带理论本身,我在这篇文章中不想涉及,这里只考虑已得到的能带,如何能从里面看出有用的信息。首先当然可以看出这个体系是金属、半导体还是绝缘体。判断的标准是看费米能级和导带(也即在高对称点附近近似成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状的能带)是否相交,若相交,则为金属,否则为半导体或者绝缘体。对于本征半导体,还可以看出是直接能隙还是间接能隙:如果导带的最低点和价带的最高点在同一个k点处,则为直接能隙,否则为间接能隙。在具体工作中,情况要复杂得多,而且各种领域中感兴趣的方面彼此相差很大,分析不可能像上述分析一样直观和普适。不过仍然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性的规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因为目前的计算大多采用超单胞(supercell)的形式,在一个单胞里有几十个原子以及上百个电子,所以得到的能带图往往在远低于费米能级处非常平坦,也非常密集。原则上讲,这个区域的能带并不具备多大的解说/阅读价值。因此,不要被这种现象吓住,一般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关心的还是费米能级附近的能带形状。 2) 能带的宽窄在能带的分析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能带越宽,也即在能带图中的起伏越大,说明处于这个带中的电子有效质量越小、非局域(non-local)的程度越大、组成这条能带的原子轨道扩展性越强。如果形状近似于抛物线形状,一般而言会被冠以类sp带(sp-like band)之名。反之,一条比较窄的能带表明对应于这条能带的本征态主要是由局域于某个格点的原子轨道组成,这条带上的电子局域性非常强,有效质量相对较大。 3) 如果体系为掺杂的非本征半导体,注意与本征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图进行对比,一般而言在能隙处会出现一条新的、比较窄的能带。这就是通常所谓的杂质态(doping state),或者按照掺杂半导体的类型称为受主态或者施主态。 4) 关于自旋极化的能带,一般是画出两幅图:majority spin和minority spin。经典的说,分别代表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轨道所组成的能带结构。注意它们在费米能级处的差异。如果费米能级与majority spin的能带图相交而处于minority spin的能隙中,则此体系具有明显的自旋极化现象,而该体系也可称之为半金属(half metal)。因为majority spin与费米能级相交的能带主要由杂质原子轨道组成,所以也可以此为出发点讨论杂质的磁性特征。 5) 做界面问题时,衬底材料的能带图显得非常重要,各高对称点之间有可能出现不同的情况。具体地说,在某两点之间,费米能级与能带相交;而在另外的k的区间上,费米能级正好处在导带和价带之间。这样,衬底材料就呈现出各项异性:对于前者,呈现金属性,而对于后者,呈现绝缘性。因此,有的工作是通过某种材料的能带图而选择不同的面作为生长面。具体的分析应该结合试验结果给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物理所薛其坤研究员曾经分析过$\beta$-Fe的(100)和(111)面对应的能带。有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查阅资料。) 原则上讲,态密度可以作为能带结构的一个可视化结果。很多分析和能带的分析结果可以一一对应,很多术语也和能带分析相通。但是因为它更直观,因此在结果讨论中用得比能带分析更广泛一些。简要总结分析要点如下: 1) 在整个能量区间之内分布较为平均、没有局域尖峰的DOS,对应的是类sp带,表明电子的非局域化性质很强。相反,对于一般的过渡金属而言,d轨道的DOS一般是一个很大的尖峰,说明d电子相对比较局域,相应的能带也比较窄。 2) 从DOS图也可分析能隙特性:若费米能级处于DOS值为零的区间中,说明该体系是半导体或绝缘体;若有分波DOS跨过费米能级,则该体系是金属。此外,可以画出分波(PDOS)和局域(LDOS)两种态密度,更加细致的研究在各点处的分波成键情况。 3) 从DOS图中还可引入“赝能隙”(pseudogap)的概念。也即在费米能级两侧分别有两个尖峰。而两个尖峰之间的DOS并不为零。赝能隙直接反映了该体系成键的共价性的强弱:越宽,说明共价性越强。如果分析的是局域态密度(LDOS),那么赝能隙反映的则是相邻两个原子成键的强弱:赝能隙越宽,说明两个原子成键越强。上述分析的理论基础可从紧束缚理论出发得到解释:实际上,可以认为赝能隙的宽度直接和Hamiltonian矩阵的非对角元相关,彼此间成单调递增的函数关系。 4) 对于自旋极化的体系,与能带分析类似,也应该将majority spin和minority spin分别画出,若费米能级与majority的DOS相交而处于minority的DOS的能隙之中,可以说明该体系的自旋极化。 5) 考虑LDOS,如果相邻原子的LDOS在同一个能量上同时出现了尖峰,则我们将其称之为杂化峰(hybridized peak),这个概念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相邻原子之间的作用强弱。 以上是本人基于文献调研所总结的一些关于第一原理工作的结果分析要点。期冀能对刚进入这个领域内的科研工作者有所启发。受本人的水平所限,文章的内容可能会有理论上的不足甚至错误之处,希望大家指出,共同发展第一原理计算物理的方法和研究内容。 smering是什么意思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由于金属的能带有可能穿越fermi能级,从而引起总能计算时的不连续变化(这个我不知道为什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引入分数的占据态。在castep中0k下的计算,是将单电子能级采用Gaussian函数展宽,展开宽度就是smearing width。然而,由于展宽了单电子能级相当于增加了有限的温度,所以必须修正以得到0k下的结果。另外,smearing的另一个作用是可以增加总能计算的收敛性。
个人分类: 原理|2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报告显示:高校专任教师二十年激增244%
热度 1 dongzg101 2011-9-25 23:44
报告显示:高校专任教师二十年激增244% 高端人才引进成趋势 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发布了《全国高校人才引进行业数据报告》。报告针对教育部从1991年—2010年公开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中国教育在线近年来在线下的市场活动中所作的调查数据,对整个高校教师行业近二十年的发展趋势和高校人才引进的情况做了详细研究。 《报告》显示:就目前中国高校教师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而言,无论是高端人才引进还是普通教师人才培养,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卓越的成绩。 2010年,中国普通高校新增教职工数创历年新低,只有4.51万人,分析认为,这和高校生源下降紧密相关。不过作为高校教学核心的专任教师数量一直稳步增加,2010年高校专任教师比例已达62.28%,二十年间增幅高达244%。同时也是中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比例连续第17年增加。 报告指出,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专任教师中,30岁及以下的教师占26.7%,36-50岁之间的教师占26.03%;而到2009年,30岁及以下的教师占27.29%,36-50岁之间的教师占41.93%。另外,56岁及以上教师所占比例也从1997年的13.2%,下降到2009年的4.69%。 在高校高端人才引进方面,“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自1998年至2009年共有119所高校分十一批聘任了1167位特聘教授、562位讲座教授,26位优秀学者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1729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中,98%的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均以142人的绝对优势并列全国高校长江学者第一名。另外,从“长江学者”地区分布来看,北京地区以515人的绝对优势位居长江学者总数第一名,上海地区以241人位居第二,江苏地区以147人列第三。 此外,据对中国教育在线“全国高校海外人才网络视频招聘会”连续10届参与的求职人才抽样调查显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就业最为关注的五大问题排行依次为:国内的产业环境(28%)、国家及地方的引才政策(占24%)、回国就业的待遇(占24%)、生活环境(占16%)、海外人才“水土不服”(占10%):如人际关系能否适应,回国职称能否与国外职称对等。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1116 次阅读|1 个评论
Worst-Case Execution Time and Energy Analysis 1
rrerre 2011-9-23 10:00
1. 时序可预测性对于硬实时嵌入式系统(比如刹车设备)极为重要。可调度性分析(schedulability analysis)能够检测一个运行多个并发任务的系统是否满足时序要求。但是,可调度性分析的一个关键假设,是并发的每个任务的最坏执行时间(worst-case execution time, WCET)为已知。 2. 一个任务的执行时间首先取决于程序的输入,然后取决于执行该任务的硬件平台。由于巨大的输入空间和硬件平台组合,通过排列组合验证一个系统是否满足时序要求是不可行的。采用样本模拟方法(measurement-based timing analysis),也不适合硬实时系统,但是适合 软实时系统 ,因为,软实时系统(比如在线视频)只要求满足平均最坏时间的限制。采用静态分析技术检测一个 硬实时系统 是否满足时序要求,是本文的重点。静态分析的结果具有安全、不精确的特点,即静态分析得到的结果,大于等于系统的实际WCET。 3. 除了时序要求,对于电池驱动的嵌入式设备,能耗限制也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相比WCET而言,计算最坏情况下的最大能耗的问题更为复杂。因为系统的能耗分成两个部分(静态能耗和动态能耗),其中静态能耗跟执行时间成线性比,而动态能耗则取决于电子机器的转换行为,跟执行时间没有简单的线性关系。 4. 系统的执行时间跟程序的执行路径以及硬件平台的微体系结构有关。因此,分析WCET的静态分析技术,需要进行路径分析(program path analysis)和体系结构建模(architecture modeling)。路径分析需要确定循环次数的边界(因此,不支持无边界循环、无边界递归调用以及动态函数调用),以及识别不可能的程序流;体系结构建模用来确定流水线、缓存、分支预测以及其它组件的行为边界。
个人分类: 学习笔记|4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差别(ZZ)
热度 2 health229 2011-9-22 22:51
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差别 产出: 学术界是论文,而工业界是产品; 人际关系: 学术界是金字塔型的关系,工业界是网络关系,矩阵关系; 工作风格: 学术界强调独立性,是假说导向的,特点是开初评审,强调自由,竞争求第一;而工业界强调团队性,是任务导向的,特点是最后评审,强调纪律,合作。 关注点: 学术界希望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强调好奇心,发现,机制,创新性。 而工业界则注重怎样做出向前-终止决定,强调将想法变成现时,开发,效果,可靠性。 对人才的要求: 学术界强调的是科学洞察力,技术天赋;工业界强调的是人际关系,语言沟通能力。 项目选择: 学术界强调的是想象力和逻辑分析力;工业界强调的是关键步骤 critical path 和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 影响力: 学术界主要影响智识生活;工业界影响物质生活。 原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00372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37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图像处理中的数学问题(连载1)
jiandanjinxin 2011-9-22 14:08
在图像处理的发展过程中,数学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渗透在图像处理的所有分支之中。 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止,以Fourier分析为代表的线性处理方法占据了几乎整个数字图像处理领域。在此期间,借助于随机过程理论,人们建立了图像模型通过概率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信息论建立了图像编码的框架;线性滤波(维纳滤波、卡尔曼滤波)方法为低层图像处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而FFT则被广泛使用在图像处理的几乎所有分支中。这些数学工具极大地促进了图像处理的发展和应用。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非线性科学开始逐渐渗透到图像处理方法之中,许多新颖的数学工具被引入到图像处理领域,使相关的理论变得多元化。尤其以小波和多尺度分析为代表的信息处理方法,继承和发展了Fourier分析,将函数论和逼近论的最新成果应用在工程应用中,建立起了完整的系统框架,在图像编码、图像分割、纹理识别、图像滤波、边缘检测、特征提取和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中,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果。目前,小波分析方法业已成为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之一 同时,其他非线性的数学工具的应用也取得丰硕的成果:如分形在图像编码和纹理识别中的应用,李群在动态图像弹性形变识别中的应用,多尺度分析在图像检索和识别中的应用,非线性规划在矢量量化和图像编码中的应用等等。另外,图像确定性模型(BV 模型)的建立、模糊数学对图像质量的评价体系、Meaningful理论对图像距离的研究是对图像本质的进一步刻划,使计算机可以更贴切地描述人类的视觉系统。 同时,其他非线性的数学工具的应用也取得丰硕的成果:如分形在图像编码和纹理识别中的应用,李群在动态图像弹性形变识别中的应用,多尺度分析在图像检索和识别中的应用,非线性规划在矢量量化和图像编码中的应用等等。另外,图像确定性模型(BV 模型)的建立、模糊数学对图像质量的评价体系、Meaningful理论对图像距离的研究是对图像本质的进一步刻划,使计算机可以更贴切地描述人类的视觉系统。 特别的,基于非线性发展(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处理方法成为近年来图像研究的一个热点。它从分析图像去噪的机理入手,结合数学形态学微分几何、射影几何等数学工具,建立了滤波和偏微分方程相关的公理体系。另外,它在图像重构、图像分割、图像识别、遥感图像处理、图像分析、边缘检测、图像插值、医学图像处理、动态图像修补、立体视觉深度检测、运动分析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在研究过程中,人们介绍了一些概念,如active coutour(snake),level set(level line)等,把数学和图像有机地联系起来。 另一方面,图像处理的实际需求和工程背景也刺激了一些数学分支的发展,如小波理论的研究动力来源于信号处理中对于时频局部化分析的需求,而且在理论体系建立起来之前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偏微分方程的粘性解概念的提出也是因为在图像处理的应用中应用条件不满足各种微分学中的假设;对于投影几何的研究也由于图像Moisaic的需求变得细致。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数学系设置了信息与科学计算专业,甚至如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信息科学系。作为一个近年快速发展的新学科,它运用近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信息科学领域中的问题,应用十分广泛。图像处理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许多学校都把图像处理作为一个重点发展方向。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数学系的研究人员对于图像发展以及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刻;另一方面,数学系中新建的专业和图像处理领域的交流沟通还不是很通畅,因而对于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的了解还不够及时和全面。 进入本世纪以后,随着计算机的和Internet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处理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飞跃阶段。同时,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工程应用中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为了进一步关注图像处理领域中涉及的数学问题,并使数学研究人员对相关数学问题的工程背景有所了解,1999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举办了相关的暑期班,2003年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举办了图像处理的数学问题研讨班,2004年在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举办“图像处理中的数学问题”讲习班,2004年,河南大学数学院举办了以"数学与图像处理"为主题的国际会议,2007年,偏微分方程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国际会议在广东韩山师范学院成功举办.(未完待续
1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泛函分析
jiandanjinxin 2011-9-22 13:54
本文转自中文百科在线 http://www.zwbk.org/zh-cn/Lemma_Show/68412.aspx ,根据自己学习实变和泛函的一些体会做了一些增补。 目录 1泛函分析的特点和内容 2泛函分析的起源 3泛函分析的形成 3.1度量空间和函数希尔伯特空间 3.2连续线性泛函 3.3巴拿赫空间 3.4算子谱论 4泛函分析的重要分支 4.1巴拿赫代数 4.2拓扑线性空间 4.3广义函数论 4.4非线性泛函 泛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现代 数学 的一个分支,是研究 拓扑线性空间 到拓扑线性空间之间满足各种 拓扑 和 代数 条件的映射的分支 学科 。泛函分析是由对 函数 的变换(如 傅立叶变换 等)的性质的研究和对 微分方程 以及 积分方程 的研究发展而来的。使用泛函作为表述源自变分法,代表作用于函数的函数。 巴拿赫 (Stefan Banach)是泛函分析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而 数学家 兼 物理学家 伏尔泰拉 (Vito Volterra)对泛函分析的广泛应用有重要贡献。   泛函分析是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从变分法、微分方程、积分方程、函数论以及量子物理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它运用几何学、代数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学的课题,可看作无限维的分析学。半个多世纪来,一方面它不断以其他众多学科所提供的素材来提取自己研究的对象和某些研究手段,并形成了自己的许多重要分支,例如算子谱理论、巴拿赫代数、拓扑线性空间(也称拓扑向量空间)理论、广义函数论等等;另一方面,它也强有力地推动着其他不少分析学科的发展。它在微分方程、概率论、函数论、连续介质力学、量子物理、计算数学、控制论、最优化理论等学科中都有重要的应用,还是建立群上调和分析理论的基本工具,也是研究无限个自由度物理系统的重要而自然的工具之一。今天,它的观点和方法已经渗入到不少工程技术性的学科之中,已成为近代分析的基础之一。    泛函分析的特点和内容   泛函分析的特点是它不但把古典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一般化了,而且还把这些概念和方法几何化了。比如,不同类型的函数可以看作是“函数空间”的点或矢量,这样最后得到了“抽象空间”这个一般的概念。它既包含了以前讨论过的几何对象,也包括了不同的函数空间。 泛函分析对于研究现代物理学是一个有力的工具。n维空间可以用来描述具有n个自由度的力学系统的运动,实际上需要有新的数学工具来描述具有无穷多自由度的力学系统。比如梁的震动问题就是无穷多自由度力学系统的例子。一般来说,从质点力学过渡到连续介质力学,就要由有穷自由度系统过渡到无穷自由度系统。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场理论就属于无穷自由度系统。 正如研究有穷自由度系统要求 n维空间的几何学和微积分学作为工具一样,研究无穷自由度的系统需要无穷维空间的几何学和分析学,这正是泛函分析的基本内容。因袭,泛函分析也可以通俗的叫做无穷维空间的几何学和微积分学。古典分析中的基本方法,也就是用线性的对象去逼近非线性的对象,完全可以运用到泛函分析这门学科中。 泛函分析是分析数学中最“年轻”的分支,它是古典分析观点的推广,它综合函数论、几何和代数的观点研究无穷维向量空间上的函数、算子、和极限理论。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到五十年代就已经成为一门理论完备、内容丰富的数学学科了。 半个多世纪来,泛函分析一方面以其他众多学科所提供的素材来提取自己研究的对象,和某些研究手段,并形成了自己的许多重要分支,例如算子谱理论、巴拿赫代数、拓扑线性空间理论、广义函数论等等;另一方面,它也强有力地推动着其他不少分析学科的发展。它在微分方程、概率论、函数论、连续介质力学、量子物理、计算数学、控制论、最优化理论等学科中都有重要的应用,还是建立群上调和分析理论的基本工具,也是研究无限个自由度物理系统的重要而自然的工具之一。今天,它的观点和方法已经渗入到不少工程技术性的学科之中,已成为近代分析的基础之一。 泛函分析在数学物理方程、概率论、计算数学、连续介质力学、量子物理学等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十几年来,泛函分析在工程技术方面有获得更为有效的应用。它还渗透到数学内部的各个分支中去,起着重要的作用。 泛函分析的起源     泛函分析的源头之一是变分法。18世纪形成的变分法的核心课题是研究形如    (或更复杂)的积分的极值。这里函数 y=y(x)是在某个集合Y上变动,例如Y可以是[α,b]上具有连续导函数(或再附加一定的约束条件,如y(α)=0,y(b)=1等)的函数的全体。如果说微积分是研究以数 x为自变元的函数ƒ(x),那么变分法就是研究以函数y为自变元的函数J 。函数y 在这里被视为“点”。19世纪末, J.(-S.)阿达马 首先给这种函数的函数J 冠以“泛函”的名称。在泛函J 的极值的研究中,需要考察与一个函数y 0 相“邻近”的一切函数,这就向人们暗示:Y 中的函数(“点”)与函数(“点”)之间有着某种衡量远近的几何度量,从而Y是具有某种度量的、由函数(“点”)构成的“空间”。但是,认识到要把函数视为点,把某些函数构成的集合视为空间(函数空间),还是在和其他学科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就连“泛函”一词的出现也并不是在变分法形成的18世纪,而是直到19世纪末。      泛函分析的另一个源头是 积分方程 。自从1823年 N.H.阿贝尔 从 力学 问题中提出并研究积分方程 ƒ(x)以后,19世纪末在微分方程,例如在狄利克雷等问题的研究中,出现了上述积分方程的推广形式,所谓沃尔泰拉型积分方程。 (E.)I.弗雷德霍姆 1900年又对积分方程 作了重要研究。后者引起了 D.希尔伯特 的极大兴趣。1904~1906年,希尔伯特在这方面完成了 6篇论文。他在实连续积分核K(x,y)是对称的(即K(x,y)=K(y,x))的条件下,获得许多比弗雷德霍姆更深入的结果。例如,证明特征值是实的,给出预解式的形式与特征展开等等,这些通常称为希尔伯特谱论。希尔伯特利用正交展开将积分方程求解问题化成无限阶的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无限维(实)欧几里得空间l 2 ,即满足 的实数列α=(α 1 ,α 2 ,…,α n ,…)全体。他提出了l 2 上有界双线性形式、有界线性形式(即所谓连续线性泛函)以及两种收敛(即所谓的强、弱收敛)等概念,给出了l 2 上的选择原理(即所谓的闭单位球的弱紧性),还发现连续谱的存在等等。这表明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分析中某些课题是很自然的。 泛函分析的形成     泛函分析作为学科的形成,以致它的整个发展,至今主要是围绕着对偶理论和算子谱论展开的。    度量空间和函数希尔伯特空间     几乎与 希尔伯特 同时, M.R.弗雷歇 就提出并研究了以具体函数类为主要背景的抽象度量空间(也称距离空间)以及度量空间中的紧性、完备性、可分性等泛函分析的基本概念。这里包含着一般拓扑学(又称点集拓扑学)的萌芽。另一方面,希尔伯特的学生E.施密特在积分方程的研究中发展了希尔伯特谱论。他在1908年的论文中已使用复l 2 、内积和范数的符号,给出了正交、闭集、向量子空间的定义,并证明在闭向量子空间上投影的存在性。这是基本的几何概念正式进入了泛函分析。1902年 H.L.勒贝格 的积分理论问世(似乎当时希尔伯特不知道),有力地加速泛函分析的形成。1906~1907年, E.菲舍尔 和 F.(F.)里斯 利用新积分工具相互独立地证明了里斯—菲舍尔定理。里斯在此基础上引入平方可积函数空间L 2 ,证明了它的完备性、可分性,并很自然地将弗雷德霍姆理论推广到K(x,y)是矩形 × 上平方可积函数的情形。    连续线性泛函     泛函分析的一个基本概念。围绕对它的研究形成的对偶理论至今仍是泛函分析中心课题之一。对它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 C.博莱特 (1897)提出要用连续性条件来刻画一定函数类上的连续线性映射T:E→F。1903年阿达马在E是C ( 上连续函数的全体),F是实数域,当{ƒ n }一致收敛于ƒ 时,Tƒ n →Tƒ的情况下,将T 表示成一列积分的极限的形式。但这种表示不惟一,并且有极大任意性。后来在实l 2 空间上,弗雷歇和里斯独立地在T 是所谓强连续假设下给出简单而惟一的表示,即希尔伯特空间l 2 上的连续线性泛函表示定理。里斯在1909~1910年又相继给出C 、L p 、l p (p1)上的表示定理。在这些表示定理的证明中实质上已蕴含线性子空间(又称向量子空间)上连续线性泛函必可延拓到全空间的事实。E.黑利从1912年开始(中间经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中断),直到1921年用“赋范数列空间”(他并未用这个名称)代替具体的C 、L p 、l p 等而考虑较抽象形态的延拓问题。他使用了凸性以及在有限维空间情况下早为 H.闵科夫斯基 用过的术语,如支撑超平面等。 巴拿赫空间     在许多具体的无限维空间以及它们上面相应的收敛性出现之后,抽象形态的线性空间(向量空间)以及按范数收敛的出现就成为自然的了。1922~1923年,E.哈恩和巴拿赫(同时还有N.维纳)独立地引入赋范线性空间。当时的讨论事实上都限于完备的赋范线性空间。1922年哈恩从当时分析数学许多分支已达到的成果和方法中提炼出了共鸣定理。1927年H.施坦豪斯和巴拿赫用完备度量空间的第二纲性代替原来所谓“滑动峰”证明方法,给出现今常见的证明。1922~1923年巴拿赫又得到了压缩映射的不动点定理、开映射定理。1927年哈恩完全解决了完备赋范线性空间上泛函延拓定理的证明,并第一次引入赋范线性空间E的对偶空间(共轭空间)K(当时称为极空间)。两年后,巴拿赫用同样方法也得到同样结果(后来,他承认哈恩的优先权),并看到这个定理可以推广。这个推广形式在后来的局部凸拓扑线性空间理论中起了重要作用。1931年巴拿赫将他1923~1929年的工作以及当时主要成果写成《线性算子理论》一书,书中大部分讨论他1929年开始研究的弱收敛,这又成为局部凸拓扑线性空间理论出现的先导。在同一书中还发表了完备赋范线性空间上连续线性算子值域不是第一纲集便是全空间以及闭图像定理等重要结果。这时,作为完备赋范线性空间理论的独立体系已基本形成,它的许多结果已成为泛函分析应用中的强有力工具。人们为纪念他的功绩,把完备赋范线性空间称为巴拿赫空间。近年来,人们特别感兴趣的一个领域是研究巴拿赫空间的几何学。    算子谱论     事实上,希尔伯特谱论已是泛函分析算子谱论的开始(虽就算子而言是具体的由核K(x,y)所确定的积分算子,可就观念和研究方法而言却是代数的)。      然而早在18世纪,人们已从数学的各个领域的经验中开始对算子有所意识,特别从种种方程的解具有叠加性中了解到许多重要运算,例如微分运算、积分运算等都具有线性。但作为谱论的直接源头是弗雷德霍姆理论,这个理论与有限阶线性方程组求解理论极其相似。人们自然会问:怎样的线性运算和熟知的有限维空间上线性变换的若尔当型与弗雷德霍姆理论有相似的性质?这个问题在里斯之前,有人探索过,但未解决。1916~1918年,里斯给出了完全的回答。他先限于l p ,后又考察C ,他未用希尔伯特的双线性形式,而直接用术语算子代替它,引入全连续算子概念。最终他又把讨论基本上推广到了巴拿赫空间上。其中涉及共轭算子的某些结果,后由J.P.绍德尔(1932)补充完成。通常称它为里斯—绍德尔理论。里斯受希尔伯特发现连续谱现象的启发,用与希尔伯特完全不同的但具有典型泛函分析意味的方法得到l 2 上有界自共轭算子A的谱分解: ,其中ƒ是 上的连续函数,{E λ }是l 2 上一族投影算子。这对希尔伯特发现的连续谱或说应是近似点谱做出了很好的解释。或说:非特征值的连续谱所相应的是广义特征向量。当然他当时的表达形式是较原始的。20世纪20年代是量子力学的大发展时期,不断出现的新思想要求寻找合适的数学工具。物理学家们最终发现,可观察量的性质与希尔伯特空间(当时还没有这个名称)上自共轭算子的性质具有不平常的一致性,而希尔伯特所提出的数学上的谱可以用来解释物理学上原子的谱,因此纷纷来找希尔伯特帮助。1926年,作为助手来到希尔伯特身边的 J.冯·诺伊曼 开始曾以 L 2 上积分算子进行尝试,发现物理学家所必须运用的狄喇克 δ-函数的概念中,从当时的数学看来,包含着矛盾。冯·诺伊曼为提供量子力学的严格数学基础,于1929~1932年,正式引入并定名抽象的(即现在的) 希尔伯特空间 概念。鉴于物理学上的可观察量以及奇异积分方程、微分方程中出现的重要算子都是无界的,冯·诺伊曼引入稠定闭算子概念。他做出系统的奠基性的工作:给出了无界自共轭算子的谱分解,发现对称算子和自共轭算子的区别,建立了对称算子亏指数理论,又给出了酉算子和正常算子谱分解,证明了量子力学中交换关系的表示在酉等价意义下是惟一的(即量子力学体系的数学描述本质上只有一种)等等。此后作为单个算子谱论,人们最主要兴趣是非正常算子谱论和巴拿赫空间算子谱论。巴拿赫的《线性算子理论》一书问世以及冯·诺伊曼的谱理论的出现,标志着泛函分析已作为独立的数学分科诞生。在形成过程中,它的每个重要结果都伴随着它在其他领域中的许多有价值的应用。    泛函分析的重要分支 巴拿赫代数     20世纪30年代初代数环论的重要进展以及它在群表示论上的应用,促使 冯·诺伊曼 于1935年开始以很大的兴趣研究了 希尔伯特空间 H上有界线性算子全体B(H)的(对称)弱闭子环,获得(部分与 F.J.默里 合作)完整而深入的结果。后人称这种算子环为冯·诺伊曼代数,也称W 代数。1941年又出现了 И.М.盖尔范德 在巴拿赫代数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将算子谱推广到巴拿赫代数中的元素。特别是他(部分与М.A.奈玛克等合作)完成系统而精美的C 代数(虽是特殊的,但重要的巴拿赫代数)理论。代数的方法在这里充分显示了威力。这些代数理论汇成了泛函分析的新分支─巴拿赫代数(包括W 代数)。它不仅成为建立局部紧群上调和分析以及后来50年代研究局部紧群的线性表示理论的重要工具,而且在研究经典分析某些课题中也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效果。 拓扑线性空间     泛函分析的另一重要分支是拓扑线性空间理论。在弗雷歇引入距离,并用它来统一过去分析学中的许多重要收敛时,就知道 上一列函数的“点点收敛”概念是不能用距离收敛来描述的。跨入30年代,泛函分析中大量使用弱收敛、弱拓扑。它们都不能用距离来描述,这就很自然地要把赋范线性空间理论发展成更一般的拓扑线性空间理论,其中最主要的成就是局部凸拓扑线性空间理论。这一分支的发展是与一般拓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拓扑学方法在这里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勒雷—绍德尔不动点定理是有力的例证之一。从1935年开始,经过十多年时间,这一分支终于形成,它的许多重要结果不仅在泛函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也为其他分析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和有力的工具。    广义函数论     泛函分析中具有广泛应用的又一重要分支。30年代开始,很多数学家研究微分方程的“弱解”,这自然地导致广义导(函)数概念。应注意的是点点不连续的函数可能有广义导数而仅在一点不连续的函数却可能没有广义导数。对一个具体的微分方程,所需的广义导数可以容纳在当时已形成的巴拿赫空间理论的框架之中。然而对物理学家P.A.M.狄喇克引入的“不存在的”函数δ,通过如下一些操作,例如 (这里g是n次连续可微函数), 等等,竟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这在那时候是使数学家们费解的。С.Л.索伯列夫(1936)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他除了引入了广义导数(后人称为索伯列夫导数),更重要的是将δ( n )(x-α)视为开集Ω上无限次可微且具紧支集的函数空间D(Ω)上的线性泛函,即 这在数学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他用这种方式处理δ、δ n ,在双曲型方程的柯西问题中取得了重要成功。但他对这种“函数”所规定的连续性概念尚不能容纳在当时形成的巴拿赫空间理论中。随着拓扑线性空间理论以及调和分析理论的发展,终于在1945年出现了L.施瓦尔茨的分布论(又称广义函数论),完全解决了广义函数(包括δ-函数)的傅里叶变换问题,并将这方面已有的种种重要观念汇成了统一和完整的理论。广义函数论把函数概念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它一出现就强有力地推动偏微分方程的发展。例如,50年代末出现L.赫尔曼德尔的叶理论,紧接着60年代又出现了伪微分算子理论和傅里叶算子理论。从此,偏微分方程的研究出现了新局面。    非线性泛函     上面所谈到的一些重要的成果和分支,除其中个别定理(如不动点定理)外,都属于泛函分析中的线性部分。就泛函分析的起源而言,变分法中所讨论的泛函J 就已经是非线性的了。然而就发展的现状来说,泛函分析中非线性理论远没有达到线性理论部分那样丰富多采的结果。这很可能是由于线性与非线性问题有本质区别,而线性问题要比非线性问题简单得多。对分析学各个领域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问题,只要本质上属于线性的问题,尽管是很复杂的问题,相对的说,人们是易于取得成功的。在丰富成果的基础上自然容易形成统一而漂亮的线性理论,获得广泛的应用。然而,现实中非线性问题远比线性问题多。由于处理上的困难,不少非线性问题就用线性的近似来代替。随着认识的深入,线性问题研究到一定阶段,人们自然就向非线性问题进军,这就为泛函分析非线性部分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围绕着非线性积分方程、非线性积分微分方程以及各种近似求解法等等,已逐渐形成了在应用上具有一定广泛性的泛函分析的非线性理论,例如近似解理论、单调算子理论、隐函数理论、拓扑度理论、分歧理论等等。随着近代微分几何、拓扑学和大范围分析的发展,今后非线性泛函分析定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附两篇介绍泛函分析的文章: 文一:泛 函 分 析 泛函分析是研究拓扑线性空间到拓扑线性空间之间满足各种拓扑和代数条件的映射的分支学科。它是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从变分法、微分方程、积分方程、函数论以及量子物理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它运用几何学、代数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学的课题,可看作无限维的分析学。 泛函分析的产生 十九世纪以来,数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由于对 欧几里得 第五公设的研究,引出了非欧几何这门新的学科;对于代数方程求解的一般思考,最后建立并发展了群论;对数学分析的研究又建立了集合论。这些新的理论都为用统一的观点把古典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一般化准备了条件。 本世纪初,瑞典数学家弗列特荷姆和法国数学家阿达玛发表的著作中,出现了把分析学一般化的萌芽。随后, 希尔伯特 和海令哲来创了“希尔伯特空间”的研究。到了二十年代,在数学界已经逐渐形成了一般分析学,也就是泛函分析的基本概念。 由于分析学中许多新部门的形成,揭示出分析、代数、集合的许多概念和方法常常存在相似的地方。比如,代数方程求根和微分方程求解都可以应用逐次逼近法,并且解的存在和唯一性条件也极其相似。这种相似在积分方程论中表现得就更为突出了。泛函分析的产生正是和这种情况有关,有些乍看起来很不相干的东西,都存在着类似的地方。因此它启发人们从这些类似的东西中探寻一般的真正属于本质的东西。 非欧几何的确立拓广了人们对空间的认知,n维空间几何的产生允许我们把多变函数用几何学的语言解释成多维空间的影响。这样,就显示出了分析和几何之间的相似的地方,同时存在着把分析几何化的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求把几何概念进一步推广,以至最后把欧氏空间扩充成无穷维数的空间。 这时候,函数概念被赋予了更为一般的意义,古典分析中的函数概念是指两个数集之间所建立的一种对应关系。现代数学的发展却是要求建立两个任意集合之间的某种对应关系。 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算子的概念。算子也叫算符,在数学上,把无限维空间到无限维空间的变换叫做算子。 研究无限维线性空间上的泛函数和算子理论,就产生了一门新的分析数学,叫做泛函分析。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泛函分析就已经成为数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了。 泛函分析的特点和内容 泛函分析的特点是它不但把古典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一般化了,而且还把这些概念和方法几何化了。比如,不同类型的函数可以看作是“函数空间”的点或矢量,这样最后得到了“抽象空间”这个一般的概念。它既包含了以前讨论过的几何对象,也包括了不同的函数空间。 泛函分析对于研究现代物理学是一个有力的工具。n维空间可以用来描述具有n个自由度的力学系统的运动,实际上需要有新的数学工具来描述具有无穷多自由度的力学系统。比如梁的震动问题就是无穷多自由度力学系统的例子。一般来说,从质点力学过渡到连续介质力学,就要由有穷自由度系统过渡到无穷自由度系统。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场理论就属于无穷自由度系统。 正如研究有穷自由度系统要求 n维空间的几何学和微积分学作为工具一样,研究无穷自由度的系统需要无穷维空间的几何学和分析学,这正是泛函分析的基本内容。因袭,泛函分析也可以通俗的叫做无穷维空间的几何学和微积分学。古典分析中的基本方法,也就是用线性的对象去逼近非线性的对象,完全可以运用到泛函分析这门学科中。 泛函分析是分析数学中最“年轻”的分支,它是古典分析观点的推广,它综合函数论、几何和代数的观点研究无穷维向量空间上的函数、算子、和极限理论。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到五十年代就已经成为一门理论完备、内容丰富的数学学科了。 半个多世纪来,泛函分析一方面以其他众多学科所提供的素材来提取自己研究的对象,和某些研究手段,并形成了自己的许多重要分支,例如算子谱理论、巴拿赫代数、拓扑线性空间理论、广义函数论等等;另一方面,它也强有力地推动着其他不少分析学科的发展。它在微分方程、概率论、函数论、连续介质力学、量子物理、计算数学、控制论、最优化理论等学科中都有重要的应用,还是建立群上调和分析理论的基本工具,也是研究无限个自由度物理系统的重要而自然的工具之一。今天,它的观点和方法已经渗入到不少工程技术性的学科之中,已成为近代分析的基础之一。 泛函分析在数学物理方程、概率论、计算数学、连续介质力学、量子物理学等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十几年来,泛函分析在工程技术方面有获得更为有效的应用。它还渗透到数学内部的各个分支中去,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二 : 泛函分析 什么是泛函分析 赋范线性空间 主要结果和定理 泛函分析与选择公理 泛函分析的研究现状 泛函分析的产生 泛函分析的特点和内容 目录 什么是泛函分析   泛函分析( Functional Analysis )是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隶属于分析学,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函数 构成的空间。泛函分析是由对变换(如傅立叶变换等)的性质的研究和对微分方程以及积分方程的研究发展而来的。使用泛函作为表述源自变分法,代表作用于函数的函数。 巴拿赫 ( Stefan Banach )是泛函分析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而数学家兼物理学家伏尔泰拉( Vito Volterra )对泛函分析的广泛应用有重要贡献。   泛函分析是 20 世纪 30 年代形成的数学分科。是从变分问题,积分方程和理论物理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它综合运用函数论, 几何学 , 代数学 的观点来研究无限维向量空间上的函数, 算子 和极限理论。它可以看作无限维向量空间的解析几何及数学分析。主要内容有拓扑线性空间等。泛函分析在数学物理方程,概率论,计算数学等分科中都有应用,也是研究具有无限个自由度的物理系统的数学工具。泛函分析是研究 拓扑线性空间 到拓扑线性空间之间满足各种拓扑和代数条件的映射的分支学科。 赋范线性空间   从现代观点来看,泛函分析研究的主要是实数域或复数域上的完备赋范线性空间。这类空间被称为巴拿赫空间,巴拿赫空间中最重要的特例被称为希尔伯特空间,其上的范数由一个内积导出。这类空间是 量子力学 数学描述的基础。更一般的泛函分析也研究 Fréchet 空间和拓扑向量空间等没有定义范数的空间。   泛函分析所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是巴拿赫空间和 希尔伯特空间 上的连续线性算子。这类算子可以导出 C* 代数和其他算子代数的基本概念。    1. 希尔伯特空间   希尔伯特空间可以利用以下结论完全分类,即对于任意两个希尔伯特空间,若其基的基数相等,则它们必彼此同构。对于有限维希尔伯特空间而言,其上的连续线性算子即是 线性代数 中所研究的线性变换。对于无穷维希尔伯特空间而言,其上的任何态射均可以分解为可数维度(基的基数为 50 )上的态射,所以泛函分析主要研究可数维度上的希尔伯特空间及其态射。希尔伯特空间中的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对于每个希尔伯特空间上的算子,都存在一个真不变子空间。该问题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答案是肯定的。    2. 巴拿赫空间   一般的巴拿赫空间比较复杂,例如没有通用的办法构造其上的一组基。   对于每个实数 p ,如果 p ≥ 1 ,一个巴拿赫空间的例子是 “ 所有绝对值的 p 次方的积分收敛的勒贝格可测函数 ” 所构成的空间。(参看 Lp 空间)   在巴拿赫空间中,相当部分的研究涉及到对偶空间的概念,即巴拿赫空间上所有连续线性泛函所构成的空间。对偶空间的对偶空间可能与原空间并不同构,但总可以构造一个从巴拿赫空间到其对偶空间的对偶空间的一个单同态。   微分的概念可以在巴拿赫空间中得到推广,微分算子作用于其上的所有函数,一个函数在给定点的微分是一个连续线性映射。 主要结果和定理   泛函分析的主要定理包括:    1. 一致有界定理(亦称共鸣定理),该定理描述一族有界算子的性质。    2. 谱定理包括一系列结果,其中最常用的结果给出了希尔伯特空间上正规算子的一个积分表达,该结果在量子力学的数学描述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3. 罕 - 巴拿赫定理( Hahn-Banach Theorem )研究了如何将一个算子保范数地从一个子空间延拓到整个空间。另一个相关结果是对偶空间的非平凡性。    4. 开映射定理和闭图像定理。 泛函分析与选择公理   泛函分析所研究的大部分空间都是无穷维的。为了证明无穷维向量空间存在一组基,必须要使用 佐恩引理 ( Zorn's Leema )。此外,泛函分析中大部分重要定理都构建与罕 - 巴拿赫定理的基础之上,而该定理本身就是选择公理( Axiom of Choice )弱于布伦素理想定理( Boolean prime ideal theorem )的一个形式。 泛函分析的研究现状   泛函分析目前包括以下分支:    1. 软分析( soft analysis ),其目标是将数学分析用拓扑群、拓扑环和拓扑向量空间的语言表述。    2. 巴拿赫空间的几何结构,以 Jean Bourgain 的一系列工作为代表。    3. 非交换几何,此方向的主要贡献者包括 Alain Connes ,其部分工作是以 George Mackey 的遍历论中的结果为基础的。    4. 与量子力学相关的理论,狭义上被称为 数学物理 ,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如按照 Israel Gelfand 所述,其包含表示论的大部分类型的问题。 泛函分析的产生   十九世纪以来,数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由于对欧几里得第五公设的研究,引出了非欧几何这门新的学科;对于代数方程求解的一般思考,最后建立并发展了群论;对数学分析的研究又建立了集合论。这些新的理论都为用统一的观点把古典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一般化准备了条件。   本世纪初,瑞典数学家弗列特荷姆和法国数学家 阿达玛 发表的著作中,出现了把分析学一般化的萌芽。随后,希尔伯特和海令哲来创了 “ 希尔伯特空间 ” 的研究。到了二十年代,在数学界已经逐渐形成了一般分析学,也就是泛函分析的基本概念。   由于分析学中许多新部门的形成,揭示出分析、代数、集合的许多概念和方法常常存在相似的地方。比如,代数方程求根和微分方程求解都可以应用逐次逼近法,并且解的存在和唯一性条件也极其相似。这种相似在积分方程论中表现得就更为突出了。泛函分析的产生正是和这种情况有关,有些乍看起来很不相干的东西,都存在着类似的地方。因此它启发人们从这些类似的东西中探寻一般的真正属于本质的东西。   非欧几何的确立拓广了人们对空间的认知, n 维空间几何的产生允许我们把多变函数用几何学的语言解释成多维空间的影响。这样,就显示出了分析和几何之间的相似的地方,同时存在着把分析几何化的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求把几何概念进一步推广,以至最后把欧氏空间扩充成无穷维数的空间。   这时候,函数概念被赋予了更为一般的意义,古典分析中的函数概念是指两个数集之间所建立的一种对应关系。现代数学的发展却是要求建立两个任意集合之间的某种对应关系。   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算子的概念。算子也叫算符,在数学上,把无限维空间到无限维空间的变换叫做算子。   研究无限维线性空间上的泛函数和算子理论,就产生了一门新的分析数学,叫做泛函分析。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泛函分析就已经成为数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了。 泛函分析的特点和内容   泛函分析的特点是它不但把古典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一般化了,而且还把这些概念和方法几何化了。比如,不同类型的函数可以看作是 “ 函数空间 ” 的点或矢量,这样最后得到了 “ 抽象空间 ” 这个一般的概念。它既包含了以前讨论过的几何对象,也包括了不同的函数空间。   泛函分析对于研究现代物理学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n 维空间可以用来描述具有 n 个自由度的力学系统的运动,实际上需要有新的数学工具来描述具有无穷多自由度的力学系统。比如梁的震动问题就是无穷多自由度力学系统的例子。一般来说,从质点力学过渡到连续介质力学,就要由有穷自由度系统过渡到无穷自由度系统。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场理论就属于无穷自由度系统。   正如研究有穷自由度系统要求 n 维空间的几何学和微积分学作为工具一样,研究无穷自由度的系统需要无穷维空间的几何学和分析学,这正是泛函分析的基本内容。因袭,泛函分析也可以通俗的叫做无穷维空间的几何学和微积分学。古典分析中的基本方法,也就是用线性的对象去逼近非线性的对象,完全可以运用到泛函分析这门学科中。   泛函分析是分析数学中最 “ 年轻 ” 的分支,它是古典分析观点的推广,它综合函数论、几何和代数的观点研究无穷维向量空间上的函数、算子、和极限理论。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到五十年代就已经成为一门理论完备、内容丰富的数学学科了。   半个多世纪来,泛函分析一方面以其他众多学科所提供的素材来提取自己研究的对象,和某些研究手段,并形成了自己的许多重要分支,例如算子谱理论、巴拿赫代数、拓扑线性空间理论、广义函数论等等;另一方面,它也强有力地推动着其他不少分析学科的发展。它在微分方程、概率论、函数论、连续介质力学、量子物理、计算数学、控制论、最优化理论等学科中都有重要的应用,还是建立群上调和分析理论的基本工具,也是研究无限个自由度物理系统的重要而自然的工具之一。今天,它的观点和方法已经渗入到不少工程技术性的学科之中,已成为近代分析的基础之一。   泛函分析在数学物理方程、 概率论 、 计算数学 、 连续介质力学 、 量子物理学 等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十几年来,泛函分析在工程技术方面有获得更为有效的应用。它还渗透到数学内部的各个分支中去,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实变和泛函分析的一些体会 : 周民强的《实变函数》几乎完全是分析的观点来讲授实变函数,基本上不涉及代数的观点,所以读起来直观一点,夏道行的《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上策则带有很多代数的观点,更加抽象一些。但这才是学实变最后应该道道的理解成都,所以可以放在最后看。还有中科大的徐森林的是《实变函数论》也不错,定理得证明很细致,不怎么跳跃,也适合自学阅读。这三本书就够了,其它书最多是某一小段写的好,泛函分析的书很多,有了很好的实变基础,泛函随便那本都不难看懂。当然内容最全的还是北大张恭庆的《泛函分析》。其实学习实变和泛函要转变我们以前的数学的思维方式。以前我们学中学数学也好,高数也好,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公式推导,登时变换和数字计算之类。而学实变和泛函主要是用“设计构造方法”来解决问题。
2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微分几何
jiandanjinxin 2011-9-22 13:52
目录 1微分几何的产生 2微分几何学的基本内容 3黎曼几何学的提出 4《埃尔朗根纲领》对微分几何的影响 5广义相对论的产生及其对几何学的影响 6曲线和曲面的整体性质 7整体微分几何的兴起   7.1外微分形式、德·拉姆定理与霍奇定理 7.2黎曼流形的完备性 7.3曲率与拓扑 7.4等距嵌入 7.5纤维丛 8微分几何和分析学新的结合 微分几何学, 数学 的一个分支 学科 ,主要是以分析方法来研究空间(微分流形)的几何性质。 微分几何的产生 微分几何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和数学分析密切相连的。在这方面第一个做出贡献的是瑞士数学家欧拉。1736年他首先引进了平面曲线的内在坐标这一概念,即以曲线弧长这以几何量作为曲线上点的坐标,从而开始了曲线的内在几何的研究。 十八世纪初,法国数学家蒙日首先把微积分应用到曲线和曲面的研究中去,并于1807年出版了它的《分析在几何学上的应用》一书,这是微分几何最早的一本著作。在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到力学、物理学与工业的日益增长的要求是促进微分几何发展的因素。 1827年,高斯发表了《关于曲面的一般研究》的著作,这在微分几何的历史上有重大的意义,它的理论奠定了现代形式曲面论的基础。微分几何发展经历了150年之后,高斯抓住了微分几何中最重要的概念和带根本性的内容,建立了曲面的内在几何学。其主要思想是强调了曲面上只依赖于第一基本形式的一些性质,例如曲面上曲面的长度、两条曲线的夹角、曲面上的一区域的面积、测地线、测地线曲率和总曲率等等。他的理论奠定了近代形式曲面论的基础。 1872年克莱因在德国埃尔朗根大学作就职演讲时,阐述了《埃尔朗根纲领》,用变换群对已有的几何学进行了分类。在《埃尔朗根纲领》发表后的半个世纪内,它成了几何学的指导原理,推动了几何学的发展,导致了射影微分几何、仿射微分几何、共形微分几何的建立。特别是射影微分几何起始于1878年阿尔方的学位论文,后来1906年起经以威尔辛斯基为代表的美国学派所发展,1916年起又经以富比尼为首的意大利学派所发展。 随后,由于黎曼几何的发展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建立,微分几何在黎曼几何学和广义相对论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在数学中成为独具特色、应用广泛的独立学科。 微分几何学的基本内容 微分几何学以光滑曲线(曲面)作为研究对象,所以整个微分几何学是由曲线的弧线长、曲线上一点的切线等概念展开的。既然微分几何是研究一般曲线和一般曲面的有关性质,则平面曲线在一点的曲率和空间的曲线在一点的曲率等,就是微分几何中重要的讨论内容,而要计算曲线或曲面上每一点的曲率就要用到微分的方法。 在曲面上有两条重要概念,就是曲面上的距离和角。比如,在曲面上由一点到另一点的路径是无数的,但这两点间最短的路径只有一条,叫做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测地线。在微分几何里,要讨论怎样判定曲面上一条曲线是这个曲面的一条测地线,还要讨论测地线的性质等。另外,讨论曲面在每一点的曲率也是微分几何的重要内容。 在微分几何中,为了讨论任意曲线上每一点邻域的性质,常常用所谓“活动标形的方法”。对任意曲线的“小范围”性质的研究,还可以用拓扑变换把这条曲线“转化”成初等曲线进行研究。 在微分几何中,由于运用数学分析的理论,就可以在无限小的范围内略去高阶无穷小,一些复杂的依赖关系可以变成线性的,不均匀的过程也可以变成均匀的,这些都是微分几何特有的研究方法。 近代由于对高维空间的微分几何和对曲线、曲面整体性质的研究,使微分几何学同黎曼几何、拓扑学、变分学、李群代数等有了密切的关系,这些数学部门和微分几何互相渗透,已成为现代数学的中心问题之一。 微分几何在力学和一些工程技术问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弹性薄壳结构方面,在机械的齿轮啮合理论应用方面,都充分应用了微分几何学的理论。 黎曼几何学的提出     在三维欧氏空间E 3 中,与曲线相比,曲面有着重要得多的性质。设x 1 ,x 2 ,x 3 为E 3 的笛氏坐标,则曲面S的参数方程为 (1) 曲面S的几何性质完全由被称为曲面的第一、第二基本形式的两个二次微分形式所决定。      1827年德国数学家C.F.高斯的论文《弯曲曲面的一般研究》在微分几何学的历史上有重大的意义。微分几何发展经历了150年之后,高斯抓住了微分几何中最重要的概念和带有根本性的内容,他在论文中建立了曲面的内在几何学,其主要思想是强调了曲面上只依赖于第一基本形式的一些性质,例如曲面上曲线的长度、两条曲线的夹角、曲面上一区域的面积、测地线、测地曲率和总曲率等等,称之为曲面的内在性质。      高斯之前的几何学家,在研究曲面时总是把曲面与外围空间E3相联系,找出曲面上一点的主方向,再计算两曲率线的法曲率的乘积,这是欧拉的研究。高斯证明了由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就确定了曲面的总曲率,这就是高斯方程,所以总曲率通常也称为高斯曲率,这是高斯的著名发现,被称为“极妙定理”。他说:“如果一个弯曲的曲面可展开到任何另外的曲面上去,则每点的曲率是保持不变的。”这里,“可展”表示了映射是1-1(一一)且保持距离的。高斯建立的内在几何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在微分几何上的一关键而重大的突破,但当时并未被人们所认识。      更重要的发展属于德国数学家(G.F.)B.黎曼。1854年他在格丁根大学发表了题为《论作为几何学基础的假设》的就职演讲,黎曼将曲面本身看成一个独立的几何实体,而不是把它仅仅看作欧氏空间中的一个几何实体。他发展了空间的概念,首先提出了n维流形(当时称为多重广延量)的概念,其中的点用n个实数(x 1 ,x 2 ,…,x n )作为坐标来描述,他定义了流形上无限邻近两点(x i )与(x i +dx i )(i=1,2,…,n)的距离 , (2) 并以此作为几何学的出发点。后来称(2)为黎曼度量,这里(g ij )是正定对称阵。黎曼认识到度量(2)是加到流形上去的一个结构,因此,同一流形可以有众多的黎曼度量。黎曼以前的几何学家只知道外围空间E 3 的度量赋予曲面S以诱导度量 ,  (3) 即第一基本形式,而并未认识到曲面S还可以独立于E 3 而定义,可以独立地赋予度量结构。黎曼意识到这件事是非凡的重要,他把诱导度量与独立的黎曼度量两者分开来,从而开创了以(2)为出发点的黎曼几何。这种几何以种种非欧几何作为其特例。例如,这时可以把  (α 是常数) (4) 作为两个无限邻近点的距离,当α0时,就是球面几何或椭圆几何(又称为正常曲率空间的几何),α=0时就是欧氏几何,α0时就是罗巴切夫斯基几何或双曲几何,又称负常曲率空间的几何。   黎曼几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微分形式的等价性问题。在两个不同坐标系x 1 ,x 2 ,…,x n 与x 1' ,x 2' ,…,x n' 中,给定两个二次微分形式 与 , 求存在坐标变换 (i=1,2,…,n)将一个微分形式变到另一个的条件,这个问题1869年由 E.B.克里斯托费尔 与 R.(O.S.)李普希茨 解决。克里斯托费尔的解包含了以他的名字定名的记号,即第一类克里斯托费尔记号 和第二类克里斯托费尔记号 : , (5) 及协变微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1887~1896年间G.里奇发展了张量分析方法,这在广义相对论中起了基本的作用。里奇和他的学生T.列维-齐维塔在研究报告《绝对微分法及其应用》(1901)中对里奇计算法作了详细的综述。    《埃尔朗根纲领》对微分几何的影响   比克里斯托费尔、李普希茨解决二次微分形式的相互转换问题稍迟一些,1872年(C.)F.克莱因在德国埃尔朗根大学作就职演讲时,阐述了《埃尔朗根纲领》,这就是把几何学定义为研究变换群所作用的空间,例如欧氏空间具有刚体运动群,所研究的对象是在刚体运动群下不变的性质。射影空间具有射影变换群,仿射空间与共形空间分别具有仿射变换群与共形变换群等等。这样就用变换群对已有的几何学进行了分类。这些几何学中所研究的对象是在相应变换群下不变的性质。这种用群论统一几何学的思想把几何学与李群结合起来了。在《埃尔朗根纲领》发表后的半个世纪内,它成了几何学的指导原理,推动了几何学的发展,导致了射影微分几何、仿射微分几何、共形微分几何的建立。特别是射影微分几何起始于1878年阿尔方的学位论文,后来1906年起为E.J.威尔辛斯基为代表的美国学派所发展,1916年起为以G.富比尼为首的意大利学派所发展。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苏步青及其学生们以及苏联С.∏.菲尼科夫等进一步发展了射影微分几何。      另一方面,克莱因的《埃尔朗根纲领》与狭义相对论完美地相配合,狭义相对论中的一个原理是洛伦茨群下场方程的不变性,这导致了克莱因成为狭义相对论的最早支持者之一。洛伦茨结构在相对论中起了基本的作用。      当克莱因制定《埃尔朗根纲领》时,已观察到黎曼几何并不包括在内,因为一般的黎曼空间,除恒等变换外,并不含有其他等长变换。经过W.K.J.基灵,é.(-J.)嘉当的努力,使得李群成为微分几何的有力工具,而李群本身也成为微分几何的研究对象,它的推广就是齐性流形即容有可迁变换群的微分流形,这就给出了埃尔朗根纲领中所设想的几何空间的最一般形式。在齐性流形中,具有正定黎曼度量的齐性黎曼流形,特别是对称空间,显得特别重要。    广义相对论的产生及其对几何学的影响     黎曼几何的建立对近代物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黎曼对引力论很有兴趣,曾对牛顿的引力论发生怀疑,牛顿的引力是一种超距作用,而黎曼认为引力作用应通过接触来传递,但他并没有把黎曼几何用于引力论。50年后,爱因斯坦创立了新的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黎曼几何(严格地说是洛伦茨几何,这时(2)中所定义的ds 2 是非正定的二次微分形式)及其运算方法(里奇计算法)成为广义相对论有效的数学工具。爱因斯坦引进了约定求和这一很有用的符号。广义相对论的产生对微分几何的影响是令人震动的。当时黎曼几何成为研究的中心课题,斯考顿、列维-齐维塔、.嘉当及艾森哈特等人的关于黎曼几何的权威著作几乎都出现在1924~1926年期间。      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把时间与空间作为相关的量一起来考虑,构成了一个四重广延量,这显示了时空概念的一个根本性变化。这时,时空中两点(x i ),(x i +dx i )(i=1,2,3,4)的距离由非正定的二次形式   (6) 所描述,其中x 4 =сt,с是光速,t是时间。这种具体形式是闵科夫斯基空间,或称闵科夫斯基四维时空,简称四维时空,它是洛伦茨流形中的一个特例。      广义相对论采用的是洛伦茨流形,这时ds 2 是非正定的,它的特点是在任何一点的小邻域中和闵科夫斯基时空性质相近似。引力论的基本问题是要说明质点在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轨线问题,在广义相对论中运动轨线为流形上类时(即“弧长”平方为负)的测地线,类时意味着质点的速度低于光速,测地线是变分   (7) 所得微分方程的解。   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是一个关于g ij 的二阶偏微分方程      (8) 式中R ij 称为里奇张量,是由g ij 的一、二阶导数构成的; ,其中 由 所确定;T ij 是描述物质分布的能量动量张量。特别,真空中的引力场方程由R ij =0所表述。如果弯曲空间化为平直空间,则表示引力场不存在,这时质点作匀速运动。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思想来自物理学的研究,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欧几里得几何学到黎曼几何学经历了二千多年时间,而从闵科夫斯基时空到洛伦茨流形只经过十年时间,这是因为黎曼几何学的张量分析已为此作了一切数学上的准备。爱因斯坦在建立广义相对论的过程中得益于数学家M.格罗斯曼,在发展广义相对论过程中他和é.嘉当进行了许多的讨论,D.希尔伯特也参加建立场方程的研究。      把黎曼几何应用于广义相对论时,列维-齐维塔平行移动的概念具有相当的重要性。(C.H.)H.外尔在1918年的名著《时间,空间,物质》中引进了仿射联络的概念,它是黎曼流形中列维-齐维塔平行移动的推广。在流形上可以用仿射联络作为出发点来定义平行移动和协变微分等结构,这样,仿射联络就不必从黎曼结构来得出。外尔所给出的联络是无挠率的(即对称的)。流形上定义了仿射联络,就得到仿射联络流形。      é.嘉当在他的主要论文《仿射联络流形及广义相对论理论》(1923~1924)中给出仿射联络的权威性论述,并将仿射联络这一概念推广到有挠率的情况。文中主要说明为什么爱因斯坦引力论是牛顿引力论的推广,后来他更进一步建立了各种联络理论,例如射影联络、共形联络等。      黎曼几何还有另外的推广,P.芬斯勒以一般的 出发建立了一种度量的几何学,F只是dx j 的正齐二次函数而不必要求它为二次型,也就是说g ij 除依赖于x之外,还是dx的正齐0次函数。对这种空间也引进了联络、曲率等等概念,从而得到芬斯勒几何。随后,还有很多的推广,得到的空间通称为一般空间。    曲线和曲面的整体性质     在古典的曲线论和曲面论中,人们所研究的问题已可分为两种类型:局部问题与整体问题。曲线或曲面在一点充分小邻近成立的性质是局部性质。例如,曲线在一点的切线、法平面、曲率、挠率,曲面的切平面、法线以及各种曲率的概念都是局部性质。整体性质则是考虑整个曲线或曲面上的性质,它与局部性质所得出的定理时常是极不相同的。例如,平面凸闭曲线成立四顶点定理,即它的曲率至少有四个极值点。又如,对任何曲面,局部来说,两邻近点之间有且仅有惟一的测地线弧相连结,但从整体来说,这个问题就相当复杂。例如,欧氏空间的测地线是直线,任意两点之间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段相连结,球面上的测地线是大圆弧,球面上任意两点A、B(如果不是对顶点),可有两条测地线弧(优弧与劣弧)相连结,A、B是对顶点时,它们之间则有无限条测地线弧相连结。如果考虑闭测地线,则可看到欧氏空间没有闭测地线,而球面上任何测地线(即大圆)都是闭的。至于一般曲面有可能存在闭测地线,也有可能不存在闭测地线,可有许多情况,讨论闭测地线的存在性就是一个整体性质。      又如,欧氏空间的曲面由第一、第二基本形式所决定。如果两个曲面小片S 1 ,S 2 ,它们的第一基本形式相同,第二基本形式不同,则称S 1 与S 2 是互为变形的。三维欧氏空间的一小曲面片总有无穷个曲面与它相变形,然而这个性质整体上是不成立的,例如球面以及一般的凸闭曲面不存在与之变形的曲面,这称为球面的刚性定理及凸闭曲面的刚性定理。讨论小曲面片的变形问题是局部性质,讨论曲面的变形问题则是整体性质。曲面上测地线弧的指标(它表示测地线弧的两端固定时,使其长度得到缩短的变形的维数)是一个整体的不变量。      曲面的整体性质的一个重要结果是高斯-博内定理,它指明,在闭曲面S上,总曲率K的积分 除以2π就是曲面的欧拉数 。 等于1减去曲面上洞的个数,是个拓扑不变量,因而这个定理建立了曲面的微分几何量与曲面的拓扑量之间的重要联系。      此外,希尔伯特还发现,双曲平面(二维的双曲几何)不能在三维欧氏空间中完整地实现,尽管它在三维欧氏空间中局部地实现对于双曲几何(即罗巴切夫斯基几何)的被承认起了重大的作用。      曲面和曲线的整体性质的研究激起了人们对整体微分几何的巨大兴趣。    整体微分几何的兴起     现代微分几何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微分流形,其上还配有附加的结构。例如,微分流形上引进黎曼度量、洛伦茨度量、辛尺度这些结构后,就分别成为黎曼流形、洛伦茨流形和辛流形,相应地也就丰富了几何内容。    外微分形式、德·拉姆定理与霍奇定理   微分流形上的外微分形式是一个微分几何量,对它可进行外微分运算,这在几何上十分重要。外微分形式实际上是多重积分的积分元。一个外微分形式的外微分如等于零,则称它为闭形式,微分流形上r次闭形式全体构成一个线性空间。一个r次外微分形式如果是另一个(r-1)次外微分形式的外微分,则称之为正合形式。正合形式是闭形式,它所构成的线性空间是闭形式所构成的线性空间的子空间。闭形式可以划分为一些类,称为上同调类,两个r次闭形式当且仅当它们之差是一个正合形式时属于同一个上同调类。这些上同调类全体构成一个线性空间──上同调空间H r 。以瑞士数学家德·拉姆而命名的著名定理说明:对于紧致流形,上同调类空间H r 必是有限维的,并且维数恰等于微分流形上第r个贝蒂数。贝蒂数是流形的拓扑不变量,它描述流形上有关连通的性质。在流形上引进了黎曼度量后,霍奇引进了调和形式的概念,并证明了著名的霍奇定理:在一个定向、紧致黎曼流形上,每一上同调类中有惟一的调和形式。这个定理是复变函数理论中紧致黎曼面的一些基本结果的一个重大的推广,它在代数几何中有重要作用。这两个定理提供了流形上局部性质与整体性质的联系,建立了流形上微分结构、拓扑结构及黎曼结构的深刻的制约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黎曼流形的完备性     在黎曼流形的研究中,完备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黎曼流形上,两点之间可以定义距离,因而可成为一个度量空间,这个度量空间在拓扑意义下的完备与任一测地线均可无限延伸(依弧长或仿射参数)这一性质相等价,从而形成了完备黎曼流形的概念。特别,紧致黎曼流形是完备的黎曼流形。霍普夫与里诺给出了下述结果:完备黎曼流形上每二点均可用一极小测地线相连结,其长度就等于二点的距离。      引进了完备性这一概念后,也推进了对三维欧氏空间曲面论的整体性质的研究。例如:对于曲率为常数的曲面的完备性的研究有:1959年P.哈特曼与L.尼伦伯格证明了完备的可展曲面必为柱面,迈尔斯与李卜曼证明了正常数曲率定向的完备曲面必为球面。    曲率与拓扑     黎曼流形的曲率是微分几何中最重要的几何量之一,曲率和流形的拓扑结构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美国数学家C.B.艾伦多弗和法国数学家A.韦伊与陈省身用不同的方法将紧致曲面上的高斯-博内公式扩充到高维曲面和紧致黎曼流形上去,这是微分几何上很重大的一项进展。另外,J.(-S.)阿达马和é.嘉当发现:单连通的、曲率非正的完备黎曼流形必同胚于欧氏空间Rn。这也是极富有启发性的成果。      对于黎曼流形来说,有三种不同层次的曲率,一种是截面曲率,它相应于在每点某一平面方向所相应的曲率。另一种是里奇曲率,它是由截面曲率以适当的形式作和而成。第三种是数量曲率,它是里奇曲率的迹。这三种曲率和流形的拓扑性质之间有很强的相互制约作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而且是微分几何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等距嵌入     嵌入问题是指一个具有某种结构的流形是否可以作为高维欧氏空间的子流形的问题。当只涉及微分结构时,惠特尼在1936年证明了每一个n维的微分流形均可以嵌入到一个2n+1维的欧氏空间中,美国另一数学家C.B.莫利证明了对紧致的实解析流形这个结果也成立。      等距嵌入是研究一黎曼流形是否能与高维欧氏空间的子流形成等距对应的问题。对于局部的等距嵌入,瑞士数学家L.施勒夫利很早就作了下述预测:n维的黎曼流形总可等距嵌入到 维欧氏空间中去。1926年法国数学家H.约尼和.嘉当在黎曼流形上添上解析这一条件时证明了这个预测。因此,作为特例,一个二维的解析黎曼度量总可局部地作为三维欧氏空间中某个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当流形非解析时,情况相当复杂,至今还是一个研究课题,当曲率K在曲面上变号时,任一个二维黎曼流形是否可局部地等距嵌入到三维欧氏空间,已经有若干结果。      黎曼流形的整体等距嵌入定理于1954~1956年由J.纳许等所给出:n 维黎曼流形总可等距嵌入到欧氏空间E ,如流形为紧致时,则可嵌入到E ;如果只考虑C 1 等距嵌入,则n维黎曼流形可嵌入于E ;如果M紧致则可嵌入到E 。纳许的方法后来对非线性分析和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求解产生了重要影响。    纤维丛     在整体微分几何发展中,纤维丛及其上的联络论的产生和发展,占有显著的地位。基本的纤维丛有向量丛和主丛,前者包括切丛、余切丛、张量丛及一般性的推广,后者是由标架丛抽象而成。在黎曼几何研究中所产生的列维-齐维塔联络被推广为仿射联络、射影联络、共形联络、……然后形成了一般向量丛或纤维丛上的联络论,它以优美的形式把几何学的群的结构和流形上的微分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陈省身-外尔映射用代数的方法通过联络和曲率作出了底流形上的一些上同调类,这种上同调类称为示性类包括陈示性类,欧拉示性类,庞特里亚金示性类等,它们都能表示纤维丛的拓扑性质。      纤维丛上的联络论成为理论物理学家的有力工具,杨振宁和米尔斯所提出的规范场理论是在物理学中形成的纤维丛上的联络论,不仅如此,他们对纤维丛上的联络提出了一个过去数学家没有想到过的偏微分方程(后称为杨-米尔斯方程),这个方程不仅对物理学,而且对纯粹数学发生了重大影响。此外,联络论中的一些示性类和示性数,也得到了物理学上的解释,成为物理学中的各种“粒子”数,如“磁单极”数、瞬子数等等。由于这些事实,微分几何和理论物理的关系就更其密切了,可以说是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后的一个新的高潮。    微分几何和分析学新的结合     微分几何的研究与发展离不开微分方程,达布的《曲面论》一书就包含了丰富的古典微分方程的内容。é.嘉当和凯勒所发展的外微分方程理论,对于解析函数领域的一大类局部微分几何问题,给出了一般的有效的方法。      整体微分几何的发展,需要运用更深入的,现代化的分析工具,特别是偏微分方程理论以及与之有关的非线性分析。      在线性理论中,一个突出的成果是阿蒂亚和辛格的指标定理,紧致微分流形上的一个线性椭圆算子的零空间的维数与象空间的维数都是有限数,其差称为指标,这个定理指出,这种指标可以表示为和流形(或纤维丛)及椭圆算子有关的拓扑不变量,而过去的黎曼-罗赫定理,希策布鲁赫的指标定理等都是它的特殊情形。这个定理对于确定杨-米尔斯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和其自由度,起了重要作用。此外,流形上的拉普拉斯算子的特征值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微分几何学所遇到的偏微分方程大多是非线性的,调和函数的概念被推广成黎曼流形间的调和映射,它联系于一个推广的狄利克雷积分的变分问题,其欧拉方程是非线性的椭圆型方程组,J.伊尔斯等人用了多种分析的技巧证明了各种存在性和不存在性定理,近年来,R.舍恩和K.K.乌伦贝克又对广义解的奇性作了深入的分析。极小曲面理论近年来得到更深入的发展,研究范围日趋广泛,而且对流形的拓扑以及广义相对论中的数学问题均有重要应用。在调和映射、极小曲面,以及其他许多微分几何问题上,大范围变分方法成了重要工具,非线性泛函的极小元素或临界元素的正则性和存在性起了很大作用。如果考虑洛伦茨流形到黎曼流形的调和映射,就归结为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的整体解的存在性问题,这方面成果国际上较少,谷超豪证明了闵科夫斯基平面到完备黎曼流形的调和映射的柯西问题的整体存在性定理,某些调和映射在物理学中称为非线性σ模型,是物理学家独立地提出的。      有些微分几何学问题还必须求解“真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这是比拟线性方程的非线性程度更高的偏微分方程,其难度更大,突出的事项是丘成桐解决了由卡拉皮所提出的一个猜想,证明了某种爱因斯坦-凯勒流形的存在定理,这需要求解复的蒙日-安培方程,它的非线性程度更高,需要有高度的分析技巧。丘成桐还解决了一系列的其他的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有关的几何问题。      具有复结构的微分流形特别是凯勒流形在多元复变函数和代数几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税负重不重,物价高不高,且听人民日报的分析
wj3235 2011-9-20 21:57
“中国税负痛苦指数”引发争议 http://news.163.com/11/0920/04/7EC9MVU100014AED.html 【该评论已关闭】 人民日报刊文:“中国税负世界第2”说法不实 http://news.163.com/11/0919/05/7E9R19O40001124J.html 【该评论已关闭】 人民日报对比中美物价 称国内价格总水平较低 http://money.163.com/11/0913/03/7DQ7OURC00253B0H.html
2085 次阅读|0 个评论
870万种生命居住的星球
kejidaobao 2011-9-19 14:40
杨书卷 地球上居住着种类繁多的生命,分类学家们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中孜孜不倦对它们进行着分门别类,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物种?”虽然我们知道肯定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但能准确无误地计算它的方法一直却没有找到,这堪称是地球上最大的“看得到、却摸不清”的秘密了。 不过最近,情况似乎开始乐观起来。根据科学家对全球物种的最新推断,地球上共存在大约870万个物种,虽然它的正负误差为130万,但已达到了迄今为止最准确的估算精度。 在此之前,对地球物种总数的最好估计为大约300万到1亿之间,但这个数字的差异是如此之大,又没有办法去验证,人们对它的怀疑显而易见。此次公布的数字,由美国夏威夷大学Camilo Mora博士领导的海洋生物普查小组基于一种新的经过验证的分析技术得到,不仅显著地缩小了此前估计的范围,其可信度也大为提高,英国皇家学会前任会长Robert May就称赞它是“极其富有想象力的新方法”。 Mora使用的方法确实既巧妙又科学,其诀窍在于量化分析物种以及它们所属的更大一级分类之间的关系(在分类系统中,生物群体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层次,级别从下到上分别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和域),以此推断一个门类下有多少物种,也就是说,“通过上一级种群数量,能够推断出下一级物种数量。”这种模式非常有效,一下就把估计的物种总数量细化到了870万,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一方法得到了实验的验证:用它来推断出几个已被人类充分研究的门类——比如哺乳动物、鱼类和鸟类,发现估计的数字和确定已知的数字惊人的一致。 在这870万种物种中(这一数字并不包括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种类),其中650万种在陆地上,220万种生活在海洋深处,目前已被正式确定的物种大约只有120万,仅不到15%。发现、描述地球生物并对其进行分类的分类学,被称为“了解地球生命的基石”的科学,Mora无疑为这门学科的发展又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在继续了解人类目前正与哪些生命一起共同分享地球中弥足珍贵(8月23日PLoS Biology)。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季强博士也为地球生物的发现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辽宁省建昌县,他发现了最古老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中华侏罗兽,地质年代距今1.6亿年,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胎盘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记录。据悉,目前地球上的哺乳动物超过90%为有胎盘类,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因此中华侏罗兽可谓是人类已知最原始的“老祖宗”。这个体重约13克的食虫类哺乳动物,把白垩纪中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记录的时间提前了3500万年,并为哺乳动物的演化历史建立了新的里程碑(8月30日新华网)。 在科学家尽可能准确计算地球生命物种数量和种类演化的同时,有关地球生命的起源也有了重大发现。英国Nature Earth Science杂志网站8月21日刊登研究报告,科学家们在澳大利亚西部发现了34亿年前的微生物化石,这有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整个生物学界立刻兴奋起来。 34亿年前的地球是什么样呢?这块化石“告诉”我们,当时的海水热到40—50℃,陆地刚刚形成,遍布各处的火山喷发出大量的气体和熔岩,月球距离地球更近,没有植物或藻类,没有光合作用,大气中也没有氧气。这些古老的微生物的生命非常简单,只有单个细胞和小链,尺寸在0.01—0.02毫米之间,与现代微生物极为类似,并以富含硫和铁的黄铁矿为食。参与研究的英国牛津大学教授Martin. Brasier解释说,此项研究不但有助于科学家对地球生命的最早状况作出详尽和真实的描述,更有意义的发现是,这些微生物证实,在没有氧气或氧气含量低的其他行星上也可能存在类似生命的形式,为寻找外星生命提供了新的依据。 找到地外生命——这是人类近一个世纪以来最渴望实现的梦想之一。不过,人类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有些人甚至会将梦想也向前推进一步——例如,Craig Vente,这位世界首例“人造生命”的始作俑者日前就对公众表示,他将在火星上制造出生命! 有了之前“人造生命”的铺垫,Vente的实验显得底气十足:他们正设法合成一种细胞体,它能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合成自身所需的食物,甚至燃料、塑料等。这一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地球,对于火星这样一个大气稀薄,且主要以二氧化碳为主的世界,显然可以更好更快地完成“地球化”改造,从而最终实现人类的“火星移民”。 在这位特立独行的基因学家的主持下,基于二氧化碳生存的人造生命体的培育工作已经在行进当中。看来,用“人造生命”体来帮助人类完成一些原本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已经并非是天方夜谭了。 科学家们正在用各种途径,来充分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地球上生活着什么?”它不仅能揭示我们最初从何而来,更能回答我们所在的蓝色星球是否是承载生命的唯一载体。而在这一描绘“生命之树”的过程中,撰写新物种的“生命软件”也在渐行渐近,使人类影响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大。不过,正如美国影片《超人》中所告诫的那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越来越强大的能力面前,人类如何才能同时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呢?■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工作大家谈|1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命基本分子源自太空?
kejidaobao 2011-9-19 14:18
李娜 一直有科学家认为地球无法提供原始生命形成及发展的所有基本分子,但 始终缺乏明确证据支持。近日,NASA Goddard太空中心Michael Callahan等研究人员宣布已找到证据,确信DNA的基本组成部分能够在太空中创造出来。 3种证据支持 科学家早在1960年代便在陨石中发现了DNA组成部分,但并不能确定它们是否来自太空。而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NASA的研究人员有了新的发现。研究人员选取了12个富碳陨石样本进行分析,其中9个来自南极洲。他们在陨石中发现了碱基组成部分腺嘌呤和鸟嘌呤,以及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此外他们还在两个陨石中首次发现了3个与碱基有关的分子:嘌呤;2,6-Diaminopurine;6,8-Diaminopurine,这几种分子几乎从未在地球生物中出现过。因为碱基是组成DNA和RNA的分子,它们的配对编码为地球生命提供了遗传信息。而陨石的母体主要是太阳系中的小行星,这可能说明地球生命起源时一些关键的原料是由陨石从小行星上带来的。 科学家认为他们排除了这些碱基类似物源于地球污染的可能。他们将在南极冰盖的一颗陨石与其周围环境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周围冰中发现的嘌呤含量远低于陨石中的,而且冰样本中没有检测到碱基类似物。此外,在非南极地区的陨石着陆地点附近收集的土壤样本也缺乏这种碱基类似物分子。 此外,研究者认为陨石中的碱基类似物是通过非生物过程形成的,他们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氰化氢、氨和水的化学反应可以模拟这一过程。这为它们在小行星上的形成提供了一个似乎合情合理的机制,也支持了它们来自于地外的看法。发现碱基类似物分子、证明上述分子并非源于地球污染、能在实验室模拟碱基类似物分子形成过程,这三项证据是NASA科学家们支持DNA成分是在太空中合成的关键依据。 陨石研究起伏半世纪 科学家对陨石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左右,但一直没有确切结果。 据《南方周末》科学版8月25日报道,早在1962年,就有科学家开始在陨石中寻找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而蛋白质又是地球生物体内重要的活性分子。科学家们很快就在陨石中发现了氨基酸的存在,但在确定这是不是地球环境中的氨基酸进入检测样本所致方面却历尽周折。 1970年,NASA、加利福尼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著名的默奇森陨石中不仅含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还含有在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这表明,这些氨基酸很有可能原本就存在于陨石内,并不是污染所致。 然而,1982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Michael Engel等在Nature报告说,默奇森陨石上发现的氨基酸存在L型氨基酸超量现象。自然界的氨基酸有L型和D型两种,地球上生物在制造氨基酸时,优先制造L型,而非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的则是制造等量的L型和D型。因此,人们怀疑默奇森陨石中的氨基酸是否来自周围环境中。 不过1997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John Cronin等人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发现,非生物反应也倾向于产生L型氨基酸。 《南方周末》指出,尽管曲折,但研究陨石中的氨基酸还是相对容易的。想要弄清楚陨石里所附着的碱基的来源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196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 Oro从富碳陨石水浸出液中发现了含氮环形化合物。而碱基中的嘌呤和嘧啶也都正是含氮环形化合物。不过,这项研究后来被证实实验过程受到了污染。 1979年,荷兰奈梅亨大学的Peter Stoks等人在陨石中发现了尿嘧啶(构成RNA的一种碱基)。之后,在1981年、1982年和2001年,科学家们陆陆续续又发现了其他的一些嘌呤和嘧啶,以及喹啉、益喹啉等含氮环状化合物。以上这些物质在生物界都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人们依然怀疑它们有可能是实验过程受到污染而产生的结果。 证据远不足以支持生命源于太空 NASA的研究结果很快被一些媒体解读为生命起源于外太空的证据。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与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李一良博士接受《科技导报》采访时表示,这项研究或许可以说明DNA的基本组成部分能够在太空中形成,这还远不足以说明生命起源于外太空。 李一良认为,此次发现的“地球上没有出现过的碱基类似物”的说法不具有绝对意义。太阳星云凝聚过程中会有一些特殊的环境可以合成不少有机分子,但那种环境太特殊,不应将其理解为生命起源的环境。地球上能找到更多、更好的环境,有更好的化学基础来合成有机分子。即便是有些分子在太空中被发现,其简单的碳-氧-氢比值仍与生命的地球化学演化所需物质有差异。生命本身的演化必须依靠地球所提供的物理化学环境。 对于Callahan等人排除样本污染的对比研究,李一良表示相信NASA的研究数据可靠,这可以代表陨石没有被污染,但并不能代表这些物质就是形成生命的源头。 对于能在实验室模拟碱基类似物分子形成过程,李一良认为这个观察只能说明合成碱基化合物的物理化要求比较低,这些物质在宇宙中有普遍性。“我想强调的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如代谢和遗传特性必须在地球上演化才能完成。从这个角度看,地球生命只能起源于地球。美国计划于2019年将火星样品带回地球。如果在火星上发现生物物质,如DNA,则可以真正地讲生命可以有多个起源。”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事件|28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引力问题的哲学分析
热度 3 zhaodeyu 2011-9-18 00:51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是从对引力的惊奇开始的,但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它可能也是以对的引力的科学解释而结束。因为在人们认识的所有自然力中,引力是人们了解最少的。就我们普通人对世界的经验而言,引力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一旦真要去摆弄它,无穷的难题便会报复性地缠住你不放。   在自然科学史上,似乎只有两个人对引力进行过深入的探讨,这两个人就是牛顿和爱因斯坦。首先是牛顿,他在其主要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证明,在整个宇宙中,同一个有关物质吸引的基本定律,同一个不变的万有引力常数在起着作用;每两个物质粒子间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无论是苹果落地,大海涨潮,还是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以及所有天体在宇宙中的运行,都是由这种普遍"重力"所引起的。最终确立了这一万有引力定律,并为此求出了一个无可争辩的数学公式,乃是牛顿的不朽功绩。这个死的数学公式在许多场合受到了大多数自然科学家的极大重视,可是它只是对理论提供了量的证明,丝毫没有触及现象的本质。直接的超距作用是由牛顿从其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来的,它后来变为物理学最重要和最有害的教条之一,而且对我们认识物质引力的真正原因没有任何启发;相反,却堵塞了我们去认识真正原因的道路。   牛顿是自然科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出人之处就在于他很早就认识到了自然界的统一性,这使他相信自然界存在一个和上帝等价的数学规则,是这个规则决定着自然界的一切发展。但是,从统一性的角度,引力必然是不存在的,可引力现象为什么会客观存在呢?这个难题可以说困扰了牛顿一生,他也寻找了许许多多的方案,如他曾设想用以太压力来解决引力问题,但最终受时代局限一无所获。不过牛顿对此是深有所悟的,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讲到:“假定引力是物体所固有的、天赋的和本质的,以致于一个物体可以通过真空超距作用于另一个物体而不需要任何中介物,不需要由于和通过这种中介物把它们的作用和力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对我来说,这是如此之不合理,使我相信凡在哲学方面具有思考才能的人都不会陷入这种荒谬之中。引力必须由一个经常按照一些确定的规则行动的主宰所造成,但这个主宰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我将留给我的读者去考虑”。   引力的不可思议是令人惊讶的,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人敢碰它,直到二百年后,爱因斯坦才有所领悟。首先,他发表了狭义相对论,用局域对称代替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然后苦思十年,才发表了广义相对论来解释万有引力。爱因斯坦指出: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之间根本不存在引力,引力是质量体引起的时空弯曲的结果。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惊人的,解释了大多数自然现象,并预言了引力红移、光线弯曲等,不久这些预言便得到了实验的验证。应该说,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更贴进了对自然真实的描述,我们也应该较为清楚地理解引力,但事实上却不然,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爱因斯坦对引力的解释,更没有几个人能够领悟那些弯曲时空的意义,因为物理学早已证实,宇宙间没有物质的媒介物,任意两个物体之间是不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这也是科学上的定论,而爱因斯坦却否定了以太观,把引力超越于物质之外,其唯象性是显而易见的。   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还是一个哲学家。从哲学角度,自然界是统一的,各种各样的力必然也是可以统一的,于是爱因斯坦类比电磁力对引力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力不是一种力,而是某质量体引起的时空弯曲,受到引力的物体只是沿着这一弯曲时空中的可能最短的路线运动。这样就避开了对引力的物质性解释。因此,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只能称得上是一种关于引力的几何理论。   尽管爱因斯坦并没有给我们指出引力问题的本质,但他的思考方法却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通向真理的途径。回顾牛顿的理论,一个有质量的物体在其周围产生一个引力场,这就是问题的全部。对于爱因斯坦,情况要复杂得多,因为根据爱因斯坦的早期论述,能量等价于质量,而引力场含有质量,因而它也可以产生一个引力场,此场又转而产生另一个引力场,以此类推,以致无穷。这样,爱因斯坦的理论就提供了一种非线性作用的模型,引力波的预言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模型之上。而牛顿的理论则是线性的,力产生于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之间便是问题的全部答案。   爱因斯坦所有工作的要点就是对自然力统一性的描述,但他的理论基础仍然是对称的观念,不过这种对称与牛顿的绝对对称是完全不同的。牛顿的对称空间是平坦的、死寂的、不变的;而爱因斯坦的对称空间却蕴藏着一种生命力,这集中表现在它倾向于围绕一个质心的对称,现在人们多把它称为局域对称。局域对称观念是洛伦兹变换的一个变体,也是爱因斯坦对电磁场理论的一种高度概括,它充满着忍耐、紧张和反抗的精神,弯弯曲曲的时空体现了这一点。爱因斯坦是深信电磁场和引力场之间的统一性的,因此,他把电磁场中那充满紧张与反抗的关系引入引力场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在经典的电磁场理论中,电磁波的传递是依赖于连续的以太空间的,而爱因斯坦却基于麦克尔逊-莫雷试验否定了以太观,由于空间中缺乏了传递力的媒介,绝大多数人对爱因斯坦的理论并不理解。   自然界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这是古往今来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始终争论不休的话题,但对于一个从统一性来把握自然的科学家和哲学家而言,显然这个问题是不难回答的。因为当我们把一切力学现象落实在物质的相互作用之上时,就必须排除任何形式的超距作用,这样,我们对力学现象的任何解释就不得不依赖自然界的连续性。爱因斯坦不愧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于是在广义相对论中又重新引入了以太,按照这种理论,空-时的任何部分的曲率都是由其中运动的物质量的大小引起的,曲率的不同也只可能反映了空间中物质量的不同。显然,如果真是这样,空间的物质只可能是在不对称运动中存在的,引力也只能是物质不对称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过,在爱因斯坦的观念中,自然界是统一的,时空必然也是对称的,因此,他并没有敢于去否定对称的时空观,最后只能把这种不对称归于虚幻的时空弯曲。   从哲学角度来理解引力现象,它恐怕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天赋的吸引力肯定是不存在的,但作为一种客观的物质现象,它必然是由连续物质的不对称运动表现出来的,否则怎么会出现重力现象呢?但这样又出现一个致命的难题,那就是我们不得不认为空间中存在着连续的物质,而且这种物质是在朝着引力中心不对称地运动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呢?    每一种现象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有一个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结构。对于地球而言,它并不象普通人所想像的那样是死寂的、不变的,而是有一个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过程。这一点可以从地质学中赖尔提出的地球缓慢演化学说得到验证,地球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和生物一样是有生命的,这一点得到了哲学家们的一致认同,用这种眼光来理解引力,不对称运动是客观的存在的,如果没有这种不对称的物质运动,地球的发展壮大就成了一句空话。遗憾的是,在自然科学史上,西方科学家受古希腊传统哲学的影响,绝对不敢想像地球也是有生命的,因为一旦地球有了生命,那么人类的高大形象马上就被这种巨大的生命比得渺小起来,为了心中那神圣的信仰,为了不破坏人类的高大形象,一些科学家杜撰了种种神话,不过目的只有一个,即人类是全部自然界的中心,自然界的一切存在都是为人类而创造的。用这种带有偏见的目光去审视自然界,不是秘密的生命之谜也成了秘密,引力也成了超越物质的天赋力。   一个伟大的科学家首先应该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因为只有哲学家才能真正地认识自我,踏踏实实地站在一个客观的自我之上,对自然的认识才是公正的。自然界是统一的,人和万物一样都是由同一种料子所组成,又都由同一个规则所支配,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自然界的奥秘才能迎刃而解。显然,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有生命的,紧张、反抗是它们存在的本性,也正是这种本性的存在,局部的物质才在反抗周围连续物质的压迫中组织起来,成为一个个有序的生命系统。生物是这样一个个生命系统,同样客观存在的一系列物质系统也是生命系统,如宇观的宇宙整体、星系、星体,宏观的丰富多样的实体,微观的原子、分子、粒子等,它们都和生物一样是一些生命系统,它们之所以外在力的表现不同,只是它们在自然界的层次不同,内部普遍联系的方式不同,而它们存在的最基本原理却是相同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待地球这个系统,那它必然像所有生物一样,可以不断地把空间中混沌的物质组织成自身有序的一部分,如各种各样的原子,并不断地向外耗散能量。由于物质的有序形式相比于混沌物质密度较大,因此,当混沌物质不断向有序转化的时候就会缩小物质占有的空间,地球的相空间压缩了,造成了一个低势点,无限宇宙空间的混沌物质就会被迫向地球的中心不对称运动,显然,这种不对称运动就是引力的本质,地球也正是在这种物质的不对称运动中成长起来的。   引力和物质的组织现象是分不开的,万物也正是有了组织才有了引力现象。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大家理解引力的本质。宇宙空间充满着连续的物质,这些物质并不是死寂不动的,而是充满着紧张、生命力,或者说一切存在物都是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正是这种充满生命力的反抗,才使局部的物质在反抗周围物质的运动中组织起来,成为一个个有序的实体。有序的实体是可以观察的,是它组成了我们丰富多样的世界,连续的统一物质是不可观察的,是它们的不断和有序实体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维持了一个个有序实体的稳定。由于存在的必然就是在不断的自组织中反抗、扩张,因此任意两个实体之间都存在着对空间中连续物质的竞争,自然这种竞争就会造成局部连续物质的减少和空间中的不平衡,引力就是这种不平衡引起的不对称物质运动的表象。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寄居地,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它看作是一个死寂的平台,这显然严重地影响了我们对引力本质的理解,因为地球一旦没有了生命,引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后不得不把我们对引力的理解引入神秘主义。尽管我们可能不愿意承认地球具有生命,但引力这个幽灵就会不断纠缠着你不放,直到我们承认了地球的生命为止。把地球看作是一个生命系统,引力的本质就可以理解了,对我们生存空间的物质描述也随之而来,这是一个充满运动的物质空间,一方面是统一的连续物质从无限空间源源而来,它几乎穿越了所有原子核以外的所有空间,并对空间中的有形物产生了一种向下的浮力,物体的称重质量便是这种浮力(向下)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由于地球内部的自组织,大量元素在内部形成,并在相互挤压之中趋向无限的空间,这里,物质密度小的东西由于受到的重力小而受到的向上的压迫力大更快地趋向空间。我们人类便生存在这样一个充满生命力和紧张的空间之中。   至于重力加速度的奇特性质,我们只需理解了空间中不同层次的物质特性就可以了。对由连续的物质组成的空间来说,它存在着某种对称性,光速不变实验和宇宙背景的微波辅射证实了这一点,但是,物质空间也有其不对称的一面,这表现在混沌运动的物质在茫茫之中还有一个方向,这就颇像水中的浮体一样,虽然在某一点的压强是各向同性的,但浮力的方向是唯一的。用这种眼光来看待自由落体,这些实体都是一些用原子核搭成的架子,它们都漂浮在连续的物质空间之中,受力大小应该正比于所有原子核的体积。另外从原子物理学我们还可以知道,原子是有一个极小的核和一个相对巨大的空间所组成,原子核虽小,但它却集中了几乎所有原子的质量,并且所有原子核的密度是一个常数。这样一来,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相等便是可理解的了,所有物体在空间中以同样的加速度下落,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核所受向下的浮力和它们的质量都正比于所有原子核的体积而出现的一种奇异现象。   显然,如果这个推论是正确的话,那么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的相等并非偶然,而是隐藏着两个先决条件。第一,引力质量体现的是物质所有原子核在混沌运动的物质空间中所受向下的浮力,但在实际的空间中,物体的受力不仅包括原子核所受向下的浮力,而且还有原子空间相互压迫而导致向上的一种浮力,我们通常的称重质量就是这两种力的合力大小的表现。如氢气球本身有质量,但它在空间中的称重质量却小于零。因此,自由落体实验所表现出的同样加速度是在忽略了空间中的大量分子对原子空间层次的作用力的情况下,一般都是在抽完了分子和原子的"真空管"中进行的。第二,引力质量的大小还取决于原子核排列的有序程度,因为地球空间中的混沌物质有一种向下运动的趋势,如果自由落体的原子核在运动方向上有序排列,那么混沌运动的物质对自由落体的浮力就相对较小一些,相反,如果自由落体的原子核很无序地排列,它受到的浮力就相对较大一些。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我们改变一些物体原子核排列的有序程度的时候,它的称重质量就可以改变。如在争论"热是否有质量"的时候,曾多次做过这样的实验,改变金属的温度后,它的质量有时变轻,有时变重,这显然不是热有质量的缘故,而是热运动改变了金属原子核排列的有序程度所致。   读到此,或许不少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引力,并不是由什么神秘的力量所牵动,而是自然界物质的不对称运动的压迫所引起的。事实上,聪明的牛顿曾在几百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只不过他的绝对时空观阻碍了他对引力的进一步认识。在现代物理学中,引力的不可理解是众所周知的,这一方面是因为科学家们始终迷信于他们的眼睛和观测仪器,不肯承认他们观测不到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则是科学家们对哲学的无知造成的。从哲学的角度看地球,地球是一个在发展中存在的生命系统,它的发展过程必然伴随着物质的不对称运动,否则地球怎么可能成长、壮大呢?然而,在实践中,科学家们唯恐自己生命价值变得渺小,于是否定地球的生命便是理所当然的了。地球失去了生命,引力现象便成了不可理解的奇迹。   地球和它的空间是一个整体,两者在物质分布上是连续的,机械地分开地球和它的空间无疑是可笑的,昔日牛顿把地球的运动想像成它在毫无阻力地穿过静止的、均匀分布的以太空间,最后迈克尔逊-莫雷试验证伪了它,新的运动的以太观势在必行,这里的以太不再是死寂的、静止的、均匀的,而是充满紧张和生命力的、在不对称运动中存在的。遗憾的是,畸形的对称观念根深蒂固地制约着科学家们的思维,以致于科学的以太观遭到否定。在现代物理学中,爱因斯坦是否定以太观的关键人物,但他同时也始终坚持自然界的连续性,这有时看起来是矛盾的,不过爱因斯坦却从这种矛盾之中领悟出了引力的一些本质,如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鲜明地指出了引力中的佯谬,即表面上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其实在本质上并没有吸引力,为此他还拿出一套时空弯曲的理论,固然,时空弯曲是不可理解的,但如果我们把时空弯曲物质化,引力的本质便显示出来,即时空弯曲程度的不同反映了物质分布和运动上的不对称。另外,他还为我们指出了引力问题中的一些关键,如星体系统之间的非线性联系方式--引力波,以及引力和旋转的关系问题,这些预言为我们真正解决引力问题指明了方向。   地球是一个生命系统,这种生命就体现在它是在不断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它和太阳系空间有着不停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首先,它通过自身的旋转所引起的物质层次相错运动,不断地把混沌的物质组成自身的一部分――即性质不同的原子(性质不同是由于生成环境的不同造成的),由于地球内部的所有原子是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存在的,因此不断有大量原子在竞争中沦于混沌,并突发地释放其内在的潜能,这种周期爆发的能量引起了连续在空间中的物质一连串的组织与离散,从而不断把自身内聚的能量耗散出去。从分析就可以知道,这种依赖连续物质周期性地组织与离散进行传递的能量就是引力波。   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许多科学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但这种普遍联系是怎样进行的,一直是科学上的难点。当然,这主要是混沌的物质和它所内在的能量是不可观察的,我们只能通过思辩的大脑去认识它,然而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都片面地强调了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性,却忽视了更深髓的认识自然的武器--哲学的指导,无疑是普遍联系得不到科学认识的更根本原因。要科学地认识普遍联系,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不可观察的连续物质存在,否则普遍联系就成了一句空话;其次,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内在于物质本性的生命,非线性联系就是通过连续物质周期性地组织与离散这种充满生命力活动进行的。   一类生命系统必对应着一种特殊的非线性联系方式,这种方式也可以称之为普遍联系方式,如与宇宙或星系这些巨系统对应的是引力波,与原子集合对应的电磁波,与生物这种特殊的生命形式对应的是"水波"――包络在无机离子周围的有序水层周期性地组织与离散,这些非线性联系方式的物质基础都是连续的,能量就是通过连续在系统中的某种物质周期性的组织与离散进行传递的。每一个系统都是一个统一的中心,这个中心通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竞争将整体的意志强加在每一个要素身上,从而形成系统的步调一致。与整体意志相违背的要素不断在这里被淘汰,而那些与整体意志相和拍的要素不断在这里产生,中心就是通过这种要素不断的产生与灭亡形成的非线性联系方式统一着整体。由此可见,非线性联系方式本质上就是整体意志的一种体现。   在我们生存的宇宙空间,科学家很早就发现,不管在宇宙空间什么位置,存在的分子和原子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至于为什么相同,科学家们并没有告诉我们明确的答案。事实上,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科学家们也不可能告诉我们最终的答案。因为宇宙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而在科学家那里却被分解为一个个没有必然联系的要素,更可悲的是,本身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宇宙整体在科学家眼里也成了单调走向灭亡的东西。在这样的宇宙里,我们不可能用任何真正的理由去认识某一个事物的存在。   宇宙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这种普遍联系是通过引力波来进行的。引力波由爱因斯坦预言,但同时他又指出,人们不可能通过任何仪器检测到这种波,这样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引力波是通过连续的统一物质周期性地组织与离散运动的,而统一物质是不可能在宏观层面上表现出来,我们只能通过理性的反思领悟出这种波。每一类生命系统必对应一种特殊的非线性联系方式,宇宙和组成它的各星系星团、星体都是一些秩序存在的生命系统,它的内部对应着一种普遍联系是可以预见得到的,而这种联系就是由引力波进行的。我们知道,星体做为一种秩序存在的结构,其微观基础就是较稳定的原子,原子的存在不是天赋的,它产生于星体内部物质的层次相错运动之中,由于原子的不断涡漩生成,各原子为了自身的生存,就会在有限的空间展开剧烈的生存竞争,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的准则,于是,不断有大量原子在竞争中沦于无序,并突发地释放其内在的潜能,这种周期爆发的能量引起了连续的物质空间一连串的组织与离散;然而,当大量原子在竞争中灭亡以后,环境开始变得无限起来,于是又有大量原子在星体内部涡漩生成,紧接着又是剧烈的生存竞争。引力波就是指这种通过原子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引起的、依赖连续在宇宙空间的混沌物质周期组织与离散进行传递的能量。   每一个系统都有一个中心,中心要素的性质决定着系统的性质,因此,引力波动是宇宙整体意志的一种体现,顺应这种意志的原子不断在星体空间产生,而那些与整体意志相违的原子不得不在竞争中灭亡,这就使组成宇宙的基本构件--原子出现了统一性。原子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由原子竞争所引起的引力波也对应着一能量的最小单位,即一个质子或中子内在的能量,其它能量都是它的整数倍。质子或中子的密度都是极大的,它潜在的能量也是相当大的,与这种比较大的能量突发对应,引力波的速度是极快的,从理论上应该远超越光速,从而把整体宇宙的发展同组成它的每一个原子联系起来。   宇宙是一个秩序存在的整体,这种秩序就体现在宇宙有一个密度极大的中心星团和一个围绕这个星团周期旋转的星系层次,我们所依赖生存的太阳系就是这个巨大的宇宙漩涡中银河系的一个小星团。宇宙空间的物质分布是不对称的,这集中表现在从宇宙中心到它的无限边界物质密度是连续变小的,显然,这种不对称分布的物质不会在静止中存在,必然它是运动的,其运动方向我们很容易从引力的方向中悟出,它总是从无限的边界趋向于系统中心。尽管宇宙的物质分布和运动是不对称的,但宇宙空间仍存在着一种对称,这种对称就是由引力波引起的一种物质在动量势上的对称,今天这种对称已经由检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辅射的各向同性所验证。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系统空间物质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因此电磁波在这样的空间传递是有规律性变形的,如我们得到的宇宙中心的星团信息都是发生过红移的,如果把这些红移认为是由星系高速远离我们的运动造成的,就会引起我们对宇宙秩序的怀疑。自然秩序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秩序存在于组成宇宙的每一个系统之中。我们的太阳系就是这样一个秩序存在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的密度是极大的,太阳的质量就占太阳系有形体总质量的99.9%以上,太阳系的空间物质密度是连续变小的,由于各行星都是在不断地反抗太阳系空间的不对称运动中存在的,因此,各星体的密度也随着远离太阳的距离而逐渐变小。太阳系空间中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它总是趋向于太阳系的中心,这里的行星系统也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毫无例外地在反抗这种不对称运动中存在,因此,九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既不会象普通圆周运动那样由于离心力而飞离出去,也不会由于不对称的物质运动的压迫而被吸到太阳的表面。   恒星的发光问题一直是科学的一个误区,物理学家们也只是简单地用核剧变反应来相当然地解释它巨大的能量释放。然而这里有一个明显的佯谬,如果我们把太阳看作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东西,即根据物质等价于能量的假说,太阳一直在燃烧它自己的质量,无私地向周围发光发热,那么太阳最初的质量从哪里来,它又是如何点燃的呢?难道最初的太阳是无中生有出来的?其实,略懂哲学的人都可以想到,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如果这个中心在走向毁灭,那么太阳系还会象现在这样秩序井然地运行吗?在现实的自然之中,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这样的事情,也不敢想像这样的事情。现在,根据引力产生的原理我们可以知道,在每一个系统之中,中心要素在周边要素看来都是闪闪发光的,不过,这种能量不是来自中心要素的无私奉献,而是协同各个要素在反抗更大范围的宇宙空间的不对称运动中获得的,简单地说,由于太阳的自组织,大量原子不断生成,由此引起了宇宙空间的混沌物质向太阳中心不断涌来,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量,为了保持自身的秩序存在,太阳就必须不断地向外耗散它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耗散是通过原子之间的剧烈竞争进行的,即不断有大量原子在竞争中周期灭亡,致使大量原子内在势能突发,并通过连续在宇宙空间的统一物质周期组织与离散向无限的空间耗散。太阳的质量约占太阳系有形体质量的99%以上,它所需要耗散的能量是巨大的,也正是这种巨大的能量释放造成了太阳闪闪发光。   显然,通过自组织反抗外在变化的自然,是一切有秩序的系统共同遵循的自然规则,它们的产生过程都是一样的,通过各要素的竞争,优选出一个顺应环境变化的中心,由于这个中心符合了各要素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以致于它有足够的力量协同其它各要素与它步调一致,共同反抗外在世界的压迫。从这些组织产生的过程来看,协同都是以各要素之间的竞争为先决条件的,只有各要素中竞争出一个中心,组织才有了统一的方向和目标,系统秩序才能够形成。观察自然界任何一个有秩序的系统,都有一个中心和秩序井然的层次。宇宙的秩序是明显的,它来源于宇宙这个漩涡中心不断的自组织,太阳系统的秩序是明显的,它来源于太阳这个中心不断的自组织,原子的秩序也是明显的,它来源于原子核不断的自组织,人类社会的秩序是明显的,它来源于一个善于自组织的领导中心。引力不会凭空而来,也不会强迫而至,它只能通过对自身的组织而实现。
个人分类: 自然科学|105 次阅读|6 个评论
经络的物质基础分析
热度 4 zhaodeyu 2011-9-16 23:13
关键词:微循环、氢键、自由氢质子、有序水层、组织与离散。 摘要: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概括了人整个机体和组成它的各个部分以及人体和外在世界之间的普遍联系。经络的客观性已经逐步得到证实,但它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本篇文章不仅从理论上推导出它的物质基础就是连续在体内的水环境,而且从水分子特有的性质说明了它传递生物能量和信息的机理,从而解决了横在中西医之间的关键问题。   现代经络研究作为一个科学研究领域,它的存在基于如下的两大事实。一是古典经络理论的存在以及在古典经络理论指导下的几千年中医临床实践的疗效;二是现代众多经络现象的发现。现代经络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对传统中医理论之一的经络学说作出科学的理解,从而解决中西医之间的矛盾,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   现代经络研究大约始于本世纪50年代,当时朝鲜医生金风汉宣称发现了"风汉管"和"风汉小体",为此人们纷纷进行各种实验研究和有针对性的临床观察,结果明显的循经结构"风汉管"没有发现,但却发现穴位上的组织中某些成分特别丰富,如结缔组织、特殊感受器、神经末梢、微血管,淋巴丛等,这些发现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经络提供了有用的素材。   从70年代,由于没能从解剖学上解决经络问题,我国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可感知经络现象的研究。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成千上万的科学工作者参加了这一项科学实验。他们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17万人次的人体观测。通过这些观测发现,循经感传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出现率较低,仅为4-13‰,但这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科学家们,他们继续努力,终于在1976年取得了较大突破。我国生物物理学家祝总骧等首次发现人类存在隐性感传线,这一发现是人类第一次揭示人体体表普遍存在十四条和古典经脉线相吻合的、连续而均一的、能够重复而确切定位的、高度敏感的线,其宽度仅为1-3mm,其位置稳定不变。令人惊奇的是,不仅这条隐性经络感传线几乎人人都有,而且几乎人人的位置都一样,并且是常年不变的。尤其令人兴奋的是十四条隐性经络感传线几乎和古典的经络描述完全重合。   研究者当然不会满足于用主观感知的方法去研究和证明经络的存在,而是千方百计地寻找用客观手段证明经络存在的方法。不过,最先取得成果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和法国人。中国的经络现代化研究是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开始的。一方面是中医赖以生存的基础――经络学说如得不到证实,就谈不上科学化。另一方面是西方早已利用现代化的科研手段进行经络研究了,而且获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果我们不能迎头赶上,那么中医又会出现象四大发明那?quot;墙内开花,墙外结果"的悲剧。   我们至今不能忘记,经络虽然是中国古代中医的精华,但首先使用电阻测量的物理学方法进行经络研究并发现"良导络"的是日本的中谷一雄(1950年),现在世界各国的学者都将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经络获得的首次突破的荣誉归功于日本人;第一个使用同位素示踪及Y照相机显像进行经络研究的是法国的De   Vernejoul P(1985年);第一个使用红外热像方法进行经络研究的是法国的J Borsarello(1970年);第一个用二氧化碳测定仪研究经络的是匈牙利的Eory(1984年);第一个提出系统的经络假说(1952年)并发表专著(1980年)的是日本的藤田六郎。在国外科学界的促进下,我国经络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到"八五"时期,经络的研究开始从各个角度广泛铺开,并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手段,从神经的逆行性标记、生物弱磁测量用的超导量子干涉仪到能够直接探测体内某种化学物质浓度的PEX,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1、 同位素示踪显示:利用法国学者建立的同位素(TC99)空位注射法,用γ照像机显象了十四经脉的同位素优势扩散线与古典经脉走行基本一致。而且进一步证明了它既非神经干,亦非淋巴或动静脉血管。   2、 声检测显示:发现沿经脉线皮下的低声阻传导通道,经线上检测到与以及同步的微波脉搏波。   3、 电特性检测显示:经络循行线与经穴表面呈低阻抗特性,其本质属非线性低电击穿阈值特性的沿经分布。   4、 红外热像仪检测显示:针刺经穴"得气"后,红外热像图呈现沿经脉方向增温,且同时伴有两侧扩散,形成沿经升温带。用毫米波辅照经穴,沿经穴位可同步升温。   5、 光检测显示:沿经线呈现串珠样冷光放射和高压高频电磁场下辉光放电。   过去科学的主流观点是从根本上否定经络的存在,一些人认为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运用人天观的哲学观点在人体上虚拟的产物,是客观上不存在的,是科学实验永远无法证实的;还有一些人认为它不过是复杂的神经反射而已,根本不值得研究,然而事情并不像普通人想像的那么简单,通过80年代以来众多的生物物理检测,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过去解剖学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终于成了一个可以用科学方法观测的客观事实,尽管这些经络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但却在人类身上普遍存在,即使在脱离了中枢神经、被截下的肢体上仍然可以用客观的生物物理方法毫不含糊地显示出这些奇妙的线,可见,中国古代的经络绝不可能只是现代神经的代名词而已。   经络至今已经没有多少人再怀疑它的存在,而且是一种既与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等有形结构有明显区别,同时又和它们有密切联系的一套系统。任何事物只要它客观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物质基础,这是不容置疑的。既然经络是客观的存在,但为什么近百年来的解剖学没有发现它的存在呢?它真正的物质基础到底是什么呢?   翻开西方生物医学历史可以粗略地看到:自十七世纪显微镜问世以来,经典生物医学便沿着大体解剖方向成功地逐步深入认识了人体的结构和部分功能,而这一研究方向的基本特征就是还原主义。诚然,人体的许多“零部件”是可以拆开并逐一研究认识的,它可以加强对许多基本生命活动的了解与掌握。但生命体毕竟不仅仅是这些"零部件"结构机械地组合,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总有一种普遍联系的机制,而这种机制必然是以连续在系统内部的某种物质为基础的,否则生命体这些众多的部件怎么可能按照整体的意志统一运动呢?   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巨系统,它有很多物质层次,如大的有功能系统、器官、组织,小的有细胞、生物大分子、分子等等;人体同时又是一个高度统一的巨系统,每一个运动都是整体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用任何一个子系统的运动能够描述的。对于这种普遍联系,西方医学只是在显微镜下总结了它的主干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但却把更为微观的一些普遍联系的通道忽视了,如十四经脉的存在就是一个最显明的例子。   人体的普遍联系有多个层次,最明显的就是维束管道系统,它包括神经管道和血液管道;其次是半通透管路,这就是淋巴管;再往下自然就是组织间隙,它没有明显的管路,但又有明显循行的路线,十四经脉恐怕就是指这些没有管道的循行路线了;如果继续往下探寻,只能是连续的水环境了,人体约含有70%的水份,所有的细胞都悬浮在组织液中,显然,如果人体确实存在普遍联系的物质基础的话,那么这种物质非连续的水环境莫属。   水是自然界中与生物的发展、进化关系最为密切的物质之一,也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多,而且最重要的成分。据统计,在两个月的胎儿中水的含量在95%以上,出生的婴儿的体内也含高达80%的水份,就是一个成年人,体内大约65%以上是水份。由此可以猜想,人体最初的普遍联系就是通过连续的水环境进行的,之后出现了组织间隙,接着在这些间隙的基础上分化成了神经和血管,应该说,人体众多层次的联系方式都是在组织间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这些层次以组织间隙获得各组织的信息,并把各种信息从组织间隙中输送到各个组织,正是人体有了这些不同层次的联系方式,才使生物整体的信息传递普遍而又有秩序性。   西方医学之所以观察不到十四经脉,原因已经很清楚了,并不是不存在十四经脉,而是人们在显微镜下把这些组织间隙忽视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实验逐渐证实了这一点。如1995年第一期《中国针灸》刊登了徐宇瑾等人对大鼠经脉循行线表皮结构特征的文章,他们发现,经络线上的每个表皮细胞膜上的缝隙连接面积为邻近对照表皮细胞的十二倍以上。1991年,王仲涛、祝总骧等人对循经低阻线皮肤的冷冻复型的定型现象也证明,低阻线处表皮的缝隙连接明显多于对照点。这就是说经络和穴位的表层是由丰富的缝隙连接起来的。另据国外学者进行的大量解剖试验表明:经络处神经、血管显得丰富并肥大,而且角质层很薄,细胞集中,缝隙连接紧密。特别是挪威生理学家对自由组织液通道的研究更加无可置疑地证明了人体确实存在更深层次的微循环,这些微循环通道以疏松的结缔组织为基础,孔隙相通,自成网络。由此可见,人体存在多种层次的普遍联系,十四经脉只不过是一种更加微观的循环通道而已。   水分子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分子之一,但它对生物的作用却不普通人想像的那样简单。我们知道,水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水在结冰状态时,分子之间以一种极为有序的结构排列着,而在气态时则完全与之相反,它是一种相当无序的结构,所有水分子都处在一种相当混乱的振动之中,那么,水在液态的情况下呢?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它可能是一种介于有序与无序之间的结构,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要认识这一点,我们必须从水分子的电子结构说起。   水分子由两个H原子和一个O原子组成,水分子中的O-H键角是104.5°,氢和氧原子平均间距是0.957nm。有高负电性的氧原子趋向于从氢原子撤回电子,导致共享电子的非对称分布。整个分子具有质子施主的能力,使之与其他水分子、离子或生物大分子的极性基团之间很容易形成氢键。通过对水的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水在结冰时,水分子之间是通过氢键连接的,一个水分子可以分别和另外四个水分子以氢键联系,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四面体结构。这是因为当两个水分子相互接近时,一个分子的氧原子与另一个分子的氢原子之间可以通过氢键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一种有序结构。氢键并不强,这使得当冰融化为水时,大部分氢键被破坏,但不可否认的是,相邻水分子之间仍有一定的氢键联系,另外衍射研究也可以表明,在10A范围内,水仍具有某种结构。这就说明,尽管水是液体,其中局部区域仍然存在着由部分分子连接而成的微小有序结构。   液态水的另一种重要的特性是,由于O-H键中一个电子基本上被氧占有,故氢质子有从与之共价的氧原子分离的趋势,而靠向与之以氢键结构的另一水分子的氧原子,这使得氢质子有可能在连续的水环境中快速跃迁,也就是说,当质子受到能量活化时,就从一个水分子中逸出,而当另一个水分子有了多余的质子和能量时,也可以把另一个氢质子推出去,被推出去的自由质子又可重复上述过程,质子转移的结果就是氢键的断裂,结构的重排,同时转移能量。由此可见,连续的水环境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传输的渠道。   水波动的本质一直是人们所不理解的,其实原因就在于水分子在液体中也是成团存在的,与冰不同的是,这里的分子集团不是稳定的,而是一旦有能量干忧,这些集团就会离散,成为无序状态的水,不过,这种无序状态并不会持久,因为从有序到无序的转换还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而这种能量又会促使新的有序结构产生,如此往复,真正液体的水是在有序与无序的周期变换中存在的,正是这种周期性的组织与离散,才使能量流转于连续的水环境之间,而氢质子在水分子中的周期递进是这些集团周期变化的原因。   理解了水的性质,我们对人体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就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在人体中,水分子显然不仅仅是一种溶质,起着运输生物大分子和无机离子的作用,而且还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不过,人体的信息传递并不象我们所描述的那样是水分子集团的周期组织与离散,因为尽管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但它的带电性并不强,吸引水分子的能力也较差,与之相比,溶解在体液环境中的无机离子带电性较强,所以水分子通常也是有序地聚集在无机离子周围,生物信息的传递也主要是通过围绕无机离子的有序水层周期组织与离散进行的,周期变化的频率的不同表征了信息的不同。   在近代科学的长期研究中,人们往往把生物体内与众不同的能量运动称之“生物电”。从字面上讲,"生物电"就是一种只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电流,它与物理学上的电流是有所不同的,但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电流呢?原来,在生物体内,连续的水环境中有大量无机离子,如钠、钾、氯或钙等,这些离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它们都根据自身的带电性在其周围包络着一个较厚的有序水层,有了这个巨大的包袱,离子的运动就受到了较大的阻碍,更不会象水分子那样自由地出入细胞膜,于是,造成了离子在细胞内外不对称地积聚。显然,细胞内在的环境是相对稳定的,而它所依赖存在的外在环境却有大量自由氢质子存在,这很容易使细胞内外形成一个内负外正的电位差。科学研究证实,这个电位差通常约为-70毫伏或-80毫伏。当然,这些离子如果一直停留在一个位置上而不能流动,从而不能产生真正的电流,那么,保持电位差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对于细胞来说,要想产生电信号,电荷就必须短暂地进出细胞膜,但离子是如何穿过那个不通透中间的脂肪层呢?   现代不少生物物理学家倾向于把这种离子的穿透看作是离子与细胞膜中的脂肪层的相互作用造成的,其实理性地想一想就可以知道,细胞膜是不会有意识地选择某一类离子定向穿透的,离子之所以能够穿透,唯一可能的原因就是这些离子包络的有序水层突然离散了,致使这些离子体积突然变小,于是产生了跨膜通透。离子包络的有序水层是通过氢键连接的,氢键并不强,如果细胞所处的体液环境中有能量激励,就有可能使一部分自由氢质子逸出,而这些氢质子破坏了有序水层的氢键联系,于是出现了这些现象。当然,这些包络在无机离子周围的有序水层并不是随意变化的,而是象任何一个有序结构一样,都有自己有限的反抗范围,只有外在环境的变化超过了它反抗的极限,它才会突然走向无序,从而使这些离子能够迅速通过细胞膜。   人体的信息传递有一条快速的传递渠道,这种渠道就是神经系统。负责传递信息的神经元。实验证明,去极化期间主要是大量Na+从胞外流向胞内。Na+的内流使膜内侧电位升高,更有利于Na+内流,这样一个正反馈过程,使膜电位快速上升到内正外负,直到Na+的平衡电位。随着去极化过程,膜对K+的通透性也逐渐增大,K+从胞内流向胞外,使膜电位下降。显然,在这个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中,只有细胞外环境中的自由氢质子数量达到一定阈值,Na+才能够由于包络在Na+周围的有序水层离散而实现跨膜通透。K+带电性较Na+强,它因此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只有当包络在Na+周围的有序水层离散并释放大量自由氢质子之后,它才会随之离散,并通过细胞膜向外通透,这样一个完整的神经冲动过程才得以完成。由此可见,生物电就是以氢质子的周期递进为基础、通过组织和离散包络在无机离子周围的有序水层进行的,它不仅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之中,而且还广泛存在人体的各个部分。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等相互关系的传统理论,它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气功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但经络的本质是什么?现代科学一直道不出个所以然。其实,它的本质早在形形色色的中医理论和气功理论中表现出来了,它不是别的,它指的就是人体这种普遍联系的基础――连续的水环境。如《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经,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经四布,五行并行"。又如在《钟吕传道集》中讲经络中的能量运输时也说:"人身之中,阴多阳少,言水之处甚众,车则取意搬运,河乃主象于多阴,故此河车,不行于地,而行于水,自下而上,或前或后……。"结合现代科学对水的研究,我们很容易知道经络的真正含义。   经络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经络包括神经、血管、淋巴和组织间隙;广义的经络可以说是“全身无处不经络”,因为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生存在连续的组织液环境中,这个环境不仅提供了运输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更重要是它还不断传递着来自全身各处的信息。正是有了这个贯穿全身的信息传递渠道,每一个细胞才和整体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需要指出的是,通常中医书上描述的十四经脉是指人体的微循环,它不是具体指某一种管道,而是包括了神经末梢、毛细血管、淋巴和组织间隙的混合体。神经血管负责信息和血管的快速传递,而微循环则负责联系把来自神经和血管的能量传递到局部的每一个细胞。显然,十四经脉的作用比神经血管的作用要大得多,这也是后来的中医只提十四经脉,而很少提神经和血管的原因。 现代不少人总是把经络等同于十四经脉,甚至把能够感传作为经络的依据。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完备的,对中医学发展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受一贯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影响,解剖学在我国古代还是比较发达的,就在《内经》中有关人体解剖的记载已经相当丰富,虽然尚不够达到理想的完整和系统,但当时的认识水平,确已远远超过了与之同期、甚至其后很多年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医学。所以人们不会相信神经、血管等这些显而易见的东西会观察不到,更不会对它们在人体的重要作用视而不见。只是中国的先哲们历来强调整体决定局部,微观决定宏观,因此,中医学家们很少注重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而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体现整体意志的普遍联系研究之上,特别是普遍联系方式中更为微观的十四经脉之上。当然,这并不是轻视宏观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而是这些医学家们早已理所当然地把它们视为经络系统的一部分,只是它们在人体的作用不及微观的十四经脉更加重要而已,这也正是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前经络问题并不存在的原因。   中医是一门关系医学,它着重研究的是无限的自然整体和局部的人之间以及生物整体和组成它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由于这些关系存在于微观,而且往往不可观察,因此,东方的医学家们特别注重哲学的思辩,经络与其说是观察的产物,不如说是思辩的产物。西医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它的特点就是观察不到就不承认它的存在。这虽然使我们对可观察的世界的认识达到极至,但同时也使深藏在表象背后的普遍联系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经络问题的出现与其说是中西医各种理论之间矛盾的一种具体体现,不如说是对现代医学提出的重大挑战,这不仅对它认识人体的方法论,而且对它治疗疾病的原则都提出了重大置疑。显然,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机遇,经络问题的解决无疑将成为东西方医学统一的突破口,而这种统一实质上就是现代医学的一次革命。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维波:《经络是什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版。 2、李志超、祝总禳等编:《千古之谜·经络物理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版。 3、林克椿等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生物物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版。 4、杨文修、李正明主编:《生物医学物理概论》,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3版
个人分类: 医学|113 次阅读|6 个评论
农药残留分析常用网站
热度 1 lfm2000 2011-9-16 22:11
农药分析常用网站.doc
个人分类: 农药学资料分享|3151 次阅读|1 个评论
屠呦呦拿诺贝尔奖的可能性分析
热度 8 xupeiyang 2011-9-16 12:57
这位网友在我的博文后贴的这份讨论资料,我认为分析的很有道理。供大家讨论参考。 ----许博主 发信人: lrpwd (lrpwd),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再讨论一些屠呦呦先生拿诺贝尔奖的可能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15 20:55:57 2011, 美东) 我在这里再讨论讨论屠呦呦先生拿奖的可能性,估计大家比较感兴趣,我们先对比一下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基础医学奖。 先从历史上整体看,拿到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一共只有11位拿到诺贝尔医学奖,由于拉斯克奖一共有79位最后拿到诺贝尔医学奖/化学奖,显然另外有68位基础医学奖得主最后拿到诺贝尔医学奖/化学奖。(人太多,没具体数, 大家有兴趣去数数),似乎临床医学奖要少很多, 只有基础医学奖的六分之一。 但显然我们应该看有多少届诺贝尔医学奖/化学奖发给了拉斯克临床/基础医学奖得主,而不是单纯以人数凑数, 因为奖是发给一个成就的,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两, 三个人。 另外近年的数据比20-30年前的数据显然更有意义, 因为现在的颁奖委员会和过去显然不一样,发奖的侧重点也会有不同。我们就来看看过去十年的诺贝尔医学奖(2001-2010),有4届获奖者是拉斯克基础医学奖获得者(2001,2002, 2007,2009), 同样有4届获奖者是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得者(2003,2005,2008,2010)。 具体如下: Leland H. Hartwell (2001 诺贝尔医学奖,1998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Sir Paul M. Nurse (2001 诺贝尔医学奖,1998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Syndey Brenner (2002诺贝尔医学奖,1971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Paul Lauterbur (2003 诺贝尔医学奖, 1984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Barry J. Marshall (2005 诺贝尔医学奖,1995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Oliver Smithies (2007 诺贝尔医学奖,2001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Mario R. Capecchi (2007 诺贝尔医学奖,2001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Martin J. Evans (2007 诺贝尔医学奖,2001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Luc Montagnier (2008 诺贝尔医学奖,1986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Elizabeth H. Blackburn (2009 诺贝尔医学奖,2006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Carol W. Greider (2009 诺贝尔医学奖,2006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Jack W. Szostak (2009 诺贝尔医学奖,2006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Robert G. Edwards (2010 诺贝尔医学奖,2001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还有三位化学奖得主 Roderick MacKinnon (2003诺贝尔化学奖, 1999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Aaron Ciechanover (2004诺贝尔化学奖, 2000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Avram Hershko (2004诺贝尔化学奖, 2000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可以看出虽然12位拉斯克基础医学奖得主最后拿了诺贝尔医学奖/化学奖,只有4位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得主最后拿了诺贝尔医学奖, 人数上看的确基础医学奖的多很多,但两方分别拿了六届/四届,差别不大,在医学奖上更可以说是平起平坐。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几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委员会并没有完全倾向于基础研究,他们对临床医学上的成就一样重视,所以从对比上看,屠呦呦先生虽然是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她拿奖几率并不比现在这些拉斯克基础医学奖得主低多少。 那么紧跟着的一点就是青蒿素的成就够不够格拿奖?这个本来不需要说什么,拿到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就足以说明它够格。拉斯克奖的评审委员会基本上都是学科大牛,你说一个可能看走眼,20多位盯着呢,评出来的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而且好几个诺奖得主,提名诺奖完全没问题。 我在原来那篇文章里面已经谈过,青蒿素完全不同于其他抗疟药,是全新的一类药物,更重要的是它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有人说这个成就比不上青霉素,所以不够格。这个说法就比较出格了,诺贝尔医学奖本来就有高有低,青霉素这种成就一百年来都没几个,如果每一届诺贝尔医学奖都按照青霉素, DNA双螺旋的标准,估计10-20年都难发一个奖。 青蒿素只需要对比现阶段诺贝尔医学奖的平均水平就好了,从这点上看,很多目前还没有什么医学价值的成果都拿了奖,而这个实实在在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的如果拿不到奖,我个人觉得是违背诺贝尔本人设立这个奖的初衷的。还有就是奎宁和青蒿素对比,首先,奎宁19世纪就出来了,那时候还没有诺贝尔奖,所以这个对比本身就是关公战秦琼。更重要的一点, 青蒿素结构上完全不同于奎宁/氯奎宁,是抗疟药一个里程碑的成就,新药和新类型的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这一点意义重大。 而且目前青蒿素没有耐药性, 不是每个新药都能有青蒿素的成就。另外还补充一点,抗菌药不光青霉素拿过奖,另外两个类型的磺胺类药物和链霉素也单独拿过,从这个例子看,青蒿素和奎宁没有任何冲突,完全可以单独拿。还有人说青蒿素的发现没理论和技术上原创的东西,这就比较扯了,请问青霉素有吗?医学奖的本来目的就是改善和提高人类医疗水平, 攻克疑难杂症,看重的首先就是贡献。 饶毅担心过屠呦呦先生的年龄,毕竟满80快81的人了,这也是我担心的,这估计是阻碍得奖的最大因素,诺贝尔奖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但不颁给过世的人。 现在关键就是屠呦呦先生能不能hold住, 等到拿奖那一天。今年估计很难,可以看看上面最近10年拿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之间明显有时间差。最快的拿拉斯克奖(06)后三年拿诺贝尔奖(09),慢的等了31年。如果是前者,还很有戏,如果后者,绝对没戏。如果单独看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也不乐观,快的等了9年,慢的等了22年。按照最快的,也要到2020年,都90高龄,希望还能hold住。不过也许不用等那么久。 至于其它什么政治,文化,中西医等等因素,我不想多讨论,我想诺贝尔奖一百多年来的名望还是靠的住的。(这里专指科学上的三个奖,其它的和平奖,文学奖, 经济学奖不在我讨论范围)。 最后还是那句话: 青蒿素的工作拿到拉斯克奖已经证明一切了,可以说已经不需要其它更多的什么证明了。 最后欢迎大家指正错误,也欢迎大家转载,让我们多多宣传中国自己的科研成果。不过那种转贴完全不提原作者名字的就不欢迎了。 屠呦呦的1971年10月4日: 让我们记住这一天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3765do=blogid=488108 方舟子: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856.shtm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6504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原载于《书屋》
luxq666666 2011-9-12 14:21
毛对知识分子、特别是大知识分子历来不抱好感,竭尽热嘲冷讽之能事。一九五七年鸣放期间,罗隆基说现在是马列主义的小知识分子领导资产阶级的大知识分子。后人分析,怎么估计罗这句话对毛的伤害也不过分,因为它触痛了毛的一个隐秘的创伤。一般认为,毛对知识分子的理解基于两个经验,一是在北京大学当图书管理员时受到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冷遇,二是三十年代他受到王明等一批留苏的列宁主义知识分子的轻视。   一九一九年,毛来到故都,由未来的岳父杨昌济介绍给李大钊,李让他担任图书馆的助理员:   由于我的职位低下,人们都不愿同我来往。我的职责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他们大多数不把我当人看待。在那些来看报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新文化运动的著名领导者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抱有强烈的兴趣。我曾经试图同他们交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讲南方土话。   毛和斯诺谈话时正处于困难时期,还没有一九四九年后天 南海 北任意发挥的潇洒,这段话基本上是陈述事实。尽管他对这一体验耿耿于怀,但到底承认了两个客观原因,一是这些名人们都很忙,二是毛的南方土话也妨碍了名人的兴致。只是刚好是这个小 人物 ,三十年后主宰了 中国 ,主宰了一大批名人的命运。在这个意义上,后来遭难的知识分子也许有理由责怪当时的那些名人:如果他们的态度谦和一些,如果他们屈尊与图书馆助理员多聊一下,哪怕是敷衍性的,毛对知识分子的观感可能就不是后来那样酷烈。   假设不是没有意义。引领时代潮流的名人傲慢自负,固然说明他们的境界还不够高、做人上还差一个等级,但一个苦斗成名的人,在未成名的人面前摆一点架子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梁漱溟先生的父亲梁济曾给当时的名人梁启超写信讨论时政,不获回音,梁济在日记中记下了此事,有失望之情而无怨恨之意。梁济自杀后,梁漱溟以此见告梁启超,引起梁启超深深的自责。   所以政治家如果主要根据自己对部分名人的印象就形成对知识分子的判断,显然就有点意气用事了。
1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歧视与非逻辑的情绪性语言攻击
liumengya 2011-9-9 11:59
歧视与非逻辑的情绪性语言攻击之习性和本能原因及其升华机制的分析 历史上最著名的歧视性事件是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先是妖魔化然后是大屠杀。形式与之相反的实质却相同的表现是种族优越和自我中心的“假民族主义”与“假爱国主义”。这种社会性悲剧的个体基础其实就是人的归属心理,但肯定是一种自我安慰性的错误移情。 大众最熟知的非逻辑的情绪性语言攻击是人身攻击以及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类似文字狱的恶语和妄语。形式与之相反的实质却相同的表现是自恋、自负以及对自己的护短、溺爱与极度敏感。这种个体性的语言攻击行为一旦变成“惊群”“炸场”“羊群行为”等群体性的“涌现”事件,必定带来巨大的破坏性的社会悲剧。例如:清朝一段时期的文字狱的泛滥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和孤魂野鬼。 那么,上面描述的这种非理性非正义的个体行为为什么会产生、它又为什么演变成“社会行为”呢?根据我的体验和内省式的求索,我认为:其根源在于人的习性的惯性与自我保护之本能的能量的结合。 我们小时候在父母姊妹和幼儿园的师生关系中习得的保护自己的习气长大后还会起作用,我们昨天学到的东西在今天也会起作用,我们刚刚看到的理念立刻会在心理上起作用,这 就是我所说的习气的惯性。由于成长和生存环境的不同(尤其是文化和制度环境),每一个人的每一种习气和信念(习气是成习惯的信念,信念是尚未习惯的习气)必定也不相同;此外,由于一个人的不同的信念和习性历练的时间长短以及投入资源多少不一样,其惯性力量和活力指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习得了只要攻击就能胜利的信念并在特定的自我经历“小环境”中获得了长久的“成功”,于是,特型性格就这么炼成了。但是,这种性格是可以随着形势和环境的需要而改变的,毕竟自我保护的本能才是人的根本动力----此所谓“成也本能、变也本能”,毕竟随着学习年龄的增长和人际阅历的丰富各种信念都会或愉快或痛苦的“植入”你的脑海和心地之中---种子多了、生态丰富了、不再固执一端了(这就是所谓的进步和超越自我)。 人 本能地追求自我保护和自我延续,这种本能和习气的结合就是情感反应。不合逻辑的语言攻击以及歧视性的恶语其实就是情感的过激反应。这种攻击方式的力量大小取决于攻击者与接受者的心理共鸣强度,即信源与信缩具有共同的编码器。例如,人身攻击其实没有意义(例如,白人骂某人“黑鬼”),但是,其中的消极暗示是真实信息(“黑鬼”的文化含义则是消极性的代名词的暗示),如果接受者能同频共振(如黑人听者心理也认同“黑人”的低人一等),则攻击者成功;反之,如果信息接收者不在这个频道上开启反应开关(例如,奥巴马就不觉得“黑人”低人一等),则可能解读为别的意思,于是攻击失败(例如,奥巴马可以将“黑鬼”理解为对方的妒忌,于是,微笑处之。) 情感反应其实也是人的智慧化生存的方式之一、甚至还是主要方式。人和智能机器的区别是情感智能,人和低智能动物的区别是学习能力更强---或者说人际关系更复杂。因此,小范围的个别的限于私生活领域的歧视与非逻辑的情绪性语言攻击不仅没有危害,而且还是社会人的个体进步和彼此学习的前提。例如,上例中奥巴马的反应会让骂“黑鬼”的人知道自己的妒忌是无用的、奥巴马的宽容是值得尊敬的。没有这种复杂的纠结的人际关系,人就很难培养情感智能---激情,人 没有这种激情就会缺乏爱。 爱的情感比较歧视与非逻辑的攻击性情绪而言其实二者是“同出而异名”:即同出于学习与本能。爱是习得的能保护自己以及自己以外的人的良好习气,是一种情绪智能的升级版,而且具有不断扩容、不断智能化以及越来越美感的升级趋势。那么,如何从不良情绪和恶性人际斗争中获得爱的智慧以及情的创造力呢,人和人类的升华机制在哪呢?我将自己的体会分享如下: 个体的情感智能的升华是人类社会和谐和进步的基础,而个体的人格升华可以通过个体之间的小矛盾、小纠结中的合作劳动的经历(所以,有人说:人是政治动物,劳动创造了人等)、感知榜样的体会(经济学家贝克尔证明了利他者的存在能让利己者做出利他行为---见《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内省体验的心得(儒家:求有不得反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等)、学习正知正见(学习大圣先贤的教导)以及追求正义的行为(儒家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革命”精神)等措施来实现。从社会环境来说,必须防范出现竞赛升级为竞争、竞争升级为斗争、斗争升级为战斗的局面,必须防范出现个人的纠结、个体间的纠纷演变为群体的对立、组织的对抗的氛围;但是,这种防范不能以牺牲任一个体的自由作前提,而应该是以保障任何人的自由发展来作终极之目的。(作者:南岳耕夫)
22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GO功能分析、功能分析、Pathway分析
wye112002 2011-9-7 21:40
来自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0920130.html Gene Ontology可分为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和细胞组成(cellular component)三个部分。蛋白质或者基因可以通过ID对应或者序列注释的方法找到与之对应的GO号,而GO号可对于到Term,即功能类别或者细胞定位。 功能富集分析: 功能富集需要有一个参考数据集,通过该项分析可以找出在统计上显著富集的GO Term。该功能或者定位有可能与研究的目前有关。 GO功能分类是在某一功能层次上统计蛋白或者基因的数目或组成,往往是在GO的第二层次。此外也有研究都挑选一些Term,而后统计直接对应到该Term的基因或蛋白数。结果一般以柱状图或者饼图表示。 1.GO分析 根据挑选出的差异基因,计算这些差异基因同GO 分类中某(几)个特定的分支的超几何分布关系,GO 分析会对每个有差异基因存在的GO 返回一个p-value,小的p 值表示差异基因在该GO 中出现了富集。 GO 分析对实验结果有提示的作用,通过差异基因的GO 分析,可以找到富集差异基因的GO分类条目,寻找不同样品的差异基因可能和哪些基因功能的改变有关。 2.Pathway分析 根据挑选出的差异基因,计算这些差异基因同Pathway 的超几何分布关系,Pathway 分析会对每个有差异基因存在的pathway 返回一个p-value,小的p 值表示差异基因在该pathway 中出现了富集。 Pathway 分析对实验结果有提示的作用,通过差异基因的Pathway 分析,可以找到富集差异基因的Pathway 条目,寻找不同样品的差异基因可能和哪些细胞通路的改变有关。与GO 分析不同,pathway 分析的结果更显得间接,这是因为,pathway 是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pathway 的变化可以由参与这条pathway 途径的蛋白的表达量或者蛋白的活性改变而引起。而通过芯片结果得到的是编码这些蛋白质的mRNA 表达量的变化。从mRNA 到蛋白表达还要经过microRNA 调控,翻译调控,翻译后修饰(如糖基化,磷酸化),蛋白运输等一系列的调控过程,mRNA 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之间往往不具有线性关系,因此mRNA 的改变不一定意味着蛋白表达量的改变。同时也应注意到,在某些pathway 中,如EGF/EGFR 通路,细胞可以在维持蛋白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蛋白磷酸化程度的改变(调节蛋白的活性)来调节这条通路。所以芯片数据pathway 分析的结果需要有后期蛋白质功能实验的支持,如Western blot/ELISA,IHC(免疫组化),over expression(过表达),RNAi(RNA 干扰),knockout(基因敲除),trans gene(转基因)等。 3.基因网络分析 目的:根据文献,数据库和已知的pathway 寻找基因编码的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超过1000 个基因)。 参考资料: http://fhqdddddd.blog.163.com/blog/static/186991542010824111830376/
个人分类: 芯片数据分析|0 个评论
[转载]微博应用布局及Twitter代表应用分析
seawan 2011-9-6 18:43
[转载]微博应用布局及Twitter代表应用分析
文章在 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2567.html 微博应用布局及Twitter代表应用分析   2011年无疑是个微博发力年,随着众多优秀开发者的涌入,微博开放平台将会涵盖包括客户端等基本工具、关系链管理、富媒体、社交游戏、生活类、商务类应用等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第三方应用。本文结合了Twitter现有应用类型对2011年国内微博开放平台第三方应用布局进行了预测,针对各种应用类型分析了Twitter较知名的代表应用。   由于目前国内微博应用尚在起步阶段,此列表涉及的很多领域尚无对应的“国产”应用。期待广大开发者齐心合力完善此表,在下次笔者更新时能替代twitter的应用。各位开发者可与笔者联系,提供此列表下对应的国内应用案例。   继上篇《 从 Twitter 应用布局看国内微博应用发展趋势 》发表后与一些开发者交流,大家对于国内微博开放平台都抱有一个共同的态度:对未知领域的密切关注及谨慎观望。往前看Twitter成功的应用不胜枚举,如Tweetdeck以3千万美元被收购、Seesmic三次融资1千6百万美元、HootSuite融资190万美元等,但在其开放平台巨大光环笼罩着的数量过7万的第三方应用中默默无闻的还是占大多数。 1 、 basic Twitter 代表应用 应用简介 应用点评 客户端 HootSuite 社交媒体管理平台,采用了 Klout 开发的计算互联网影响力的算法,帮助企业根据其关注者在 Twitter 上的影响力来分类这些关注者,更好地与关注者进行沟通。如果某品牌拥有大量关注者,有助于找出最有用的 Twitter 消息或是潜在客户 支持 iphone 、 andoid Tweetdeck 很好的与企业服务结合,进行多个帐号管理及提供有针对性的企业服务,该应用服务商已于 2 月初以 3000 万美元的现金和股票被 UberMedia 。类似应用还有 CoTweet 及 Salesforce 等整合 Twitter 的应用都值得尝试,这是一个拥有大量机会的领域。 支持 iPhone 、 iPod Touch , 最受欢迎的 20 个 Twitter 应用排名第 2 ,月独立访客 285,864 搜索 Twitscoop 提供趋势监控服务,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 Twitter 社区往往会领先传统媒体一大步。而 Twitscoop 这类服务即可收集任意时段最受欢迎的 Twitter 主题,然后将这些主题以 “ 文字云 ” 的方式组合起来,频率最高的主题会以最大的字号显示。 支持 iPhone 和 iPod Touch Twitturly 列出关于这个话题的所有 Tweets ,还包括过去 24 小时的 Tweest 数,上周总共的 tweets 数,过去一个月的 Tweets 数。用户可以据此来判断这个话题的热门程度。还有估算的此话题被阅览的次数(这个貌似是按照发布此 Twitter 用户的 Follow 用户数来估算的) 最受欢迎的 20 个 Twitter 应用排名第 6 ,月独立访客 88,793 Monitter Twitter 关键词实时监测服务,同时搜索 3 个关键词,并且无论何时一个拥有这些关键词的新文章发布,它都能够自动更新。 最受欢迎的 20 个 Twitter 应用排名第 17 ,月独立访客 25,433 皮肤 / 背景 TwitBacks 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背景服务,可作为一张个性化的名片,利用页面背景来展示自己的工作地点等信息。 2 、关系链 Twitter 代表应用 应用简介 应用点评 找人 Twibs 针对 twitter 上的企业、服务商和应用而收集的一个商家目录。 Twibs 皆在建造一个地方、分类及产品级别的权威平台,便于人们寻找、跟随甚至与 twitter 商家进行沟通 最受欢迎的 20 个 Twitter 应用排名第 18 ,月独立访客 17,168 Twitterholic 首页排行榜列出前 100 名最热门的用户,并长期汇总统计数据,通过它可以确切知道用户加入 Twitter 的时间以及自加入之日起他所积累的跟随者的数量。它还会列出跟随者最多的用户并建议其他用户跟随这些热门用户。 最受欢迎的 20 个 Twitter 应用排名第 5 ,月独立访客 147,164 Follower Wonk 显示多达 3 个用户的共同好友和追随者 Mr. Tweet 在寻找志趣相投的用户这方面, MrTweet 被誉为是最准确的工具之一。你只需在 Twitter 上跟随它即可。它会汇总你的各类信息,与其他用户的相比较,最后为你推荐合适的用户,且详细显示了其 Twitter 信息,包括该用户的个人基本信息、 Following 和 Followers 数量、更新频率以及同时 Follow 的 Twitter 用户等 Twellow 几乎每个公司都会有一本本行业的黄页, Twellow 就是 twitter 中的黄页,可以在里面很精准地找到你所关注行业的 twitter 帐号去 follow. Who should i Follow 是一个帮助你寻找新的 twitter 好友的工具 , 输入你的 Twitter 名称 , 它会根据你的 Twitter 好友们所关注的人来给出建议结果名单 , 比如某个人被你的 10 个 Twitter 好友所关注 , 就会被建议 . 在结果页面还有滑块选项 , 你可以通过拖动滑块来设置关注流行度和所在地域 , 粉丝管理 Tweepler Followers 管理服务,可以查看你的 Follow 了多少人,列出哪些人 Follow 你了而你还没有 Follow 他们的,你可以进行批量处理(选择 Follow ),可以批量忽略。 最受欢迎的 20 个 Twitter 应用排名第 11 ,月独立访客 51,304 WeFollow WeFollow 是一个 Twitter 用户目录网站,能动态创建类别,并且告诉你谁将自己归到哪一类中,你也可以查找任何领域内的专家或者在这些类别中寻找更多值得跟随的人。 名单管理 Listorious 根据给定的话题发现最好的 Twitter 列表,也可以帮助列表创建者发布他们的列表。 Listorious 有很多目录、主题、榜单、标签让你很容易就找到自己关注的人,你可以 follow 他们或是看看他们在哪些列表或是看看他们创建了哪些列表。 Twibs 针对 twitter 上的企业、服务商和应用而收集的一个商家目录。 Twibs 皆在建造一个地方、分类及产品级别的权威平台,便于人们寻找、跟随甚至与 twitter 商家进行沟通 最受欢迎的 20 个 Twitter 应用排名第 18 ,月独立访客 17,168 3 、富媒体 Twitter 代表应用 应用简介 应用点评 图片 Twitpic 基于 Twitter 的图片分享应用。该应用已于 2 月份宣布将核心产品扩大到图片以外的内容格式,支持用户通过 TwitPic 网站、移动和桌面客户端上传视频。 TwitPic 是一个基于 Twitter 的媒体内容共享平台,成立于 2008 年 2 月,目前拥有 1700 万美元,而且每天新增 3 万用户,该品牌已传播到全球,甚至出现在流行歌曲歌词中。 最受欢迎的 20 个 Twitter 应用排名第 1 ,月独立访客 1,236,828 音频 Blip.fm 一款专注于音乐分享的微博客服务,用户可以从 Blip.fm 提供的音乐库中搜索歌曲或者歌手,并且将喜欢的音乐加入列表并添加简短评论,还可查找品味相同的用户 视频 Screenr 基于 Web 的即时屏幕录制服务,够在线录制你的电脑屏幕大约长达 5 分钟左右的视频,类似的产品还包括 Screenjelly 、 Screencast-O-Matic 、 Jing 、 ScreenToaster 、 GoView 等等。 4 、社交游戏 Twitter 代表应用 应用简介 应用点评 Gowalla 一款结合 LBS 的应用,用户在实际生活中签到获得徽章、优惠,与朋友分享位置信息。 支持 iPhone Android, iPad ,最近很流行的 LBS 移动方向应用 Hot Potato 中文应该叫“烫手山芋”吧,这个小游戏我觉得很有意思,用户间可以通过转发的方式传递这个“烫手山芋”,每个用户只有 15 分钟的时间转发,如果某人时间过了没发出去就会自动被山芋砸在脸上。 140InABottle 漂流瓶 Tweefight 与姓名大作战( http://t.sina.com.cn/app/detail/1iCyKz )类似的应用 姓名大作战使用人数已达 120225 ,新浪微博最受欢迎的应用之一 5 、生活 Twitter 代表应用 应用简介 应用点评 位置 Twittervision 整合了 Twitter 与 Google Maps 两个网站的服务,它将 Twitter 网站上一堆网友们相互聊天的內容发布在 Google Maps 的世界地图上,几乎每隔两三秒就会更新一则最新的 Twitter 信息。 最受欢迎的 20 个 Twitter 应用排名第 15 ,月独立访客 30,708 趋势 Twitscoop 提供趋势监控服务,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 Twitter 社区往往会领先传统媒体一大步。而 Twitscoop 这类服务即可收集任意时段最受欢迎的 Twitter 主题,然后将这些主题以 “ 文字云 ” 的方式组合起来,频率最高的主题会以最大的字号显示。 支持 iPhone 和 iPod Touch Retweetist 可以看到最新的 Twitter 状态被 retweet 的实时排名。 最受欢迎的 20 个 Twitter 应用排名第 8 ,月独立访客 60,051 购物 TipJoy 10 年前, PayPal 的诞生使得在线支付蔚然成风。而 TipJoy 则希望进一步简化交易流程。在 TipJoy 中输入自己的信用卡信息和 PayPal 账户后,用户仅需在 Twitter 上发布一条带有简单代码的信息,即可将钱汇入到好友、企业或慈善机构的账户内。该公司最初由 Y Combinator 资助,最近又获得了 Betaworks 的支持。该服务会向用户收取 3% 的手续费,公司首席执行官阿比 - 克里金( Abby Kirigin ,见上图)预计, TipJoy 将于今年年底实现盈利。 旅行 Whrrl 结合 LBS 的可放到地图上的评价系统,令所有地图上的东西,包括地铁口、公园、停车场、站立的位置等等都可以被评价,兼具社区功能。结合手机定位系统,可以很方便的知道附近都有哪些朋友,并在手机地图上一一标出他们的位置。 支持 Iphone 、 android 移动方向的应用很值得关注 热门及公益事件 twebevent 通过 Twitter 举办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交流 twtvite 显示出上百个城市的聚会并且允许用户在它的界面上直接回复。 TwitCause 支持非营利性慈善事业,其每周推荐一个项目,通过用户捐款筹集慈善基金,有超 50 万粉丝。经验: 1 )简短的任务消息 2 )及时提供结果 3 )用户微薄投入和大量转发 4) 商家支持,如 eBay 、哈根达斯的合作 随着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受到关注,微博是否会出现类应用? 知识 Quora 最热门的问答型社交类网站, 代表了用兴趣图谱对用户的社交图谱进行分层的技术趋势。用户不仅可以用不同的人分类,还可以用话题和问题分类。它根据用户的兴趣来定义世界,而不仅仅是用户认识或崇拜的人来定义。已获八千六百万美金风投 与微博完美结合,用户自我展示需求得到满足 6 、商务 客户 Twitter 代表应用 应用简介 应用点评 统计分析 Klout Klout 是一家衡量 Twitter 用户影响力指数的创业公司,将把用户在 Facebook 和 Twitter 上的影响力合二为一。 Klout 根据 Twitter 用户有多少活跃关注者、用户所发布链接的点击次数、与其它用户的互动情况来衡量该用户在 Twitter 上的影响力。 重点领域值得关注 bit.ly 提供网址缩短服务及统计功能, bit.ly 占据了 twitter 所有网址的 33% ,可实时跟踪短链接每次点击,用户来自哪里的,从哪里点击了链接,分别有多少次等信息。 重点领域值得关注 Tweetburner 在 twitter 上发布的网址进行缩写服务,并对你发布的信息进行访问统计,如果你是市场推广人员的话,这个功能能够让你获得第一手的市场调查资料。 最受欢迎的 20 个 Twitter 应用排名第 13 ,月独立访客 41,754 Twistori 专门收集 twitter 客 ( 用户 ) 在 Twitter 上 tweet 时流露的情感,包括 6 种最常见的情感:爱 (I love) ,恨 (I hate) ,认为 (I think) ,信任 (I believe) ,觉得 (I feel) ,希望 (I wish)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这些感情都很真。而其数据,则来自于专门用于 twitter 的搜索引擎 summize 。 最受欢迎的 20 个 Twitter 应用排名第 19 ,月独立访客 16,229 My6sense 根据用户的喜好和兴趣来整理 Twitter 内容流,会根据和用户的相关性进行重新排列:排在上面的消息,是 My6sense 认为和用户的喜好和兴趣相关的消息 Chrome 浏览器扩展 TweetStats 在线统计分析工具,有点类似于网站统计,分析你 Twitter 在线的时间以及习惯,甚至会给出类似博客标签云的“ Tweet Cloud ”,用以了解你最热门的言论。 市场营销推广 TwitHawk 实时针对性的营销引擎,已为用户发出约 50 万 tweets 。这个工具允许任何企业向所有涉及特定关键词的 Twitter 用户自动发送信息。例如,企业可以向某一地理范围内的提到“咖啡”的用户发送广告。企业每发送一条 Twitter 信息,要向 TwitterHawk 支付 5 美分 支持 iphone 、 ipad ,让你无时无地不营销 Twitter Grader 出自 HubSpot 公司,是一种评估 Twitter 账户影响力和传播范围的工具。跟随者数量、你所跟随的用户数量、更新频率、账户信息完整度以及其他的因素构成了 Twitter Grader 评判分数的依据。它也会提供建议,给出应该跟随的用户的名称。 Offerpop Offerpop 帮助使用者建立有吸引力、品牌社交媒体营销活动(如团购、抽奖、竞赛、优惠、赠送等),并在 Facebook 、公司网站(集成了 Facebook Connect )和 Twitter 上同步推出。 Offerpop 的竞争对手 Wildfire 服务的客户名录,包括了百事、索尼、 CNN 、环球、 ATT 甚至 Facebook 本身。为企业提供平台,帮助其创建、运营在 Twitter 和 Facebook 上发起的广告活动,并衡量广告效果的联网营销公司。 Sprout Social 是个为小企业提供社交媒体管理工具的公司,各类公司都可以使用 Sprout Social 来管理、观察和跟踪他们的公司在 Twitter , Facebook , Foursquare , LinkedIn 和 Yelp 等社交网站上的表现。已获 1 千万美元融资。 Sprout Social 提供的是为小企业准备的低价月服务费计划,他们在这一领域里瞄准了中端市场。他们提供的服务对小企业小公司来说已经足够强壮,他们的模式有一点像 HootSuite ,但是又没有 Vitrue 或者 Buddy Media 那么昂贵。 Zendesk 是个帮助商家搜集 twitter 的各种抱怨信息的服务。 支持 iPad 品牌追踪 Monitter Twitter 关键词实时监测服务,同时搜索 3 个关键词,并且无论何时一个拥有这些关键词的新文章发布,它都能够自动更新。 最受欢迎的 20 个 Twitter 应用排名第 17 ,月独立访客 25,433 BrandTags 人们对于品牌的真实想法,每次它会闪出一个品牌的 Logo ,然后让你填一个你看到这个 logo 后第一个想到的标签 客户关系管理 HootSuite 社交媒体管理平台,采用了 Klout 开发的计算互联网影响力的算法,帮助企业根据其关注者在 Twitter 上的影响力来分类这些关注者,更好地与关注者进行沟通。如果某品牌拥有大量关注者,有助于找出最有用的 Twitter 消息或是潜在客户。 支持 iphone 、 andoid CoTweet CoTweet 是一个很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和内部商务管理平台,支持多人登录、多帐户协作;工作事项分配与管理;关键词与趋势跟踪;工作日程提醒等。 支持 iPhone 7 、博客、网站工具 8 、开发者工具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侯苏苏( 新浪微博 ), 原文链接 。
个人分类: 微博|271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为何不应发展航母(续)
热度 1 techne 2011-9-6 15:25
中国为何不应发展航母(续) (草稿,请勿引用) 王 键   在此前的7月份,笔者曾经就当时即将海试的海军新航母“瓦良格”号写过评论。事后的进程表明,海试并没有在随后的8月1号建军节进行,而是推迟了不少日子。在海试之后,又有源自海外媒体的新闻报道称:中国海军已制定了航母建造计划,大概已有四艘常规航母在建,而“瓦良格”号在试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则会在未来安装核动力系统(按前苏联的设计,瓦良格本来就应当是核动力驱动,只是因苏联解体而没有造完),成为中国的第一艘核航母。   涉及到航母的建造,在中国肯定要列入“国家机密”之类的领域。海外的报道可能有些信息来源,但真真假假虚实难辨,其内容经常也是不太靠谱的。关于多达4艘常规航母的建造计划,到底是不是这样,无法通过正式途径加以核实。然而,究竟要造几艘也许并不太重要。笔者以为,重要的是政策的趋势而不是报道的具体内容,看起来,接下来中国海军自造航母这个大的趋势,恐怕是已经确定了的决策。在前文的分析中,笔者回顾了印度、美国、苏俄等国的经验或历史教训,并对中国的历史和地缘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前文的最后,笔者还谈到了日本的教训,即政治元老中曾根康弘的反思:其一是当初明治维新时期形成的日本军政制度本身存在内在缺陷,其二则是后来日本对华路线方针存在重大决策失策。    东亚地缘格局的切换   若谈到日本的反思和教训,很多中国人会觉得不以为然。首先他们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日本人根本不会有反思也没有吸取教训,再加上一番日本侵占钓鱼岛以及“忘我之心不死”的日本威胁论观点。这样的论调,实际上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积贫积弱的羸弱心态的延续,但这些人没有看到在目前的形势下,东亚地缘格局发生的变化。现在真正的麻烦,恐怕已经不再是日本能够威胁中国本土,而是完全反了过来:中国的进一步强大越来越让日本感到担心。这也并不难理解:试想,中国地域非常辽阔,多山地和高原,并且很可能掌握着除美俄之外的全世界第三大核武库,又具备二次核打击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武装到牙齿,日本也绝不可能再有能力对中国本土进行入侵。而这也正是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认为日本应当确立“不发展核武器”国策的缘由。在中曾根康弘看来,日本国土狭小,缺乏战略纵深,即使发展核武器也缺乏抵抗核打击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应排除发展核武器的选项,转而依赖于强有力的美日同盟关系,来解决安全问题。   而且,二战后日本军事力量的增长也一直是非常克制的,日本的国土规模和地缘情况同英国有些类似,而且人口和经济实力都比英国有较大优势。但作为战败国,日本受到“和平宪法”的极大约束,军队也改成了“自卫队”,现如今日本的军事实力同英国差得很远,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从内部的舆论和民意来看,由于二战的惨痛教训,日本国内存在着极大的反战声音。此外,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规模迅速增长,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了日本。总之,作为东亚两强,中日之间的攻防关系早已发生了重大转换。与100年前非常不同,现在的格局不再是日本妄图向亚洲大陆腹地渗透,而是中国大陆地区随着实力的增长,不断试图将自己的势力伸出近海,穿越周围围绕的岛链,最终具备全球辐射能力。源自历史记忆的“日本威胁论”,早已脱离了现实。    中国的自我约束力?   当然,即使不考虑对日本的认知,还有很多中国人认为中国本身有着足够强大的内在自我约束力。他们认为:不同于日本和俄罗斯等在近代极具侵略扩张性的国家,在历史上中国并没有类似的对外扩张倾向,以中国为核心确立的中央朝贡体系,也不同于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制度下形成的殖民掠夺体系。自古以来,中国追求的是以文化或“礼”为核心的“天下”体系,而不是以民族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国家模式。   但很遗憾的是,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尽管中国的“天下主义者”描绘出了一幅非常理想充满浪漫色调的美丽蓝图,但人类历史中最残酷的血与火,往往是并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美好愿望的。即使真的存在“永久和平”的可能性,理论上最苛刻的检视和反驳,也还只是检验它的最低标准。刚好笔者最近读到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这一段历史,发现了一些与美丽蓝图非常不同的内容。不妨就在此借用表述一下。其一就是非常著名的怛罗斯之战。    怛罗斯之战   怛罗斯之战发生于公元751年。这次战役之前的历史背景是,经过李世民、武则天和李隆基等几任能力超群的皇帝,以著名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为代表,李唐王朝的实力和辉煌开始走向顶峰。当时唐朝的影响力空前强大,无论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乃至文化的影响力,都堪称世界之最。然而,在唐朝周边地区仍然存在不少不安定因素,西南部的吐蕃(今西藏)是唐朝的一大强邻,在唐朝走入顶峰之时,恰好吐蕃也越来越强大开始步入辉煌,作为近邻的这两大强国摩擦不断。怛罗斯之战的主角高仙芝,正是通过对吐蕃的战争走上历史舞台的。而此后大食(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促成东西两大帝国在中亚争夺势力范围,最终诱发怛罗斯战役。   在同吐蕃的一系列战争中,高仙芝战功卓著,在非常险恶的高原环境中,他带领军队历尽艰险,多次攻城拔寨击败吐蕃军队。高仙芝由此赢得了极大的声誉,被誉为“山地之王”,此后被唐室委以重用,成为统辖安西四镇的节度使。在对吐蕃的战争之后,中亚地区成为争夺的新焦点。由于大食的兴起,并向东扩张,它开始与唐朝不断争夺在中亚地区的势力范围,唐朝在中亚本来有很强的影响力,但此后由于诸多因素,很多中亚藩属小国态度摇摆,因而日益产生矛盾。   由于古代的通讯联系不像工业革命后那样方便快捷,再加上唐朝采用的是藩镇和节度使的军事管理模式,军事将领的个性作风和个人威望对唐朝的外政策有很大影响。高仙芝的确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名将,然而,他采用的对外政策也是相当残忍和粗暴的。此外,作为更大的背景因素:随着国力的空前强大,唐玄宗和朝中诸多大臣将领也越来越好大喜功,这是随后唐朝产生穷兵黩武行为的深层根源。   据历史记载,当时地处中亚的石国,富甲西方,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垂涎于石国力财富,想要掠为己有。公元750年,高仙芝诬告石国王“无蕃臣礼”,领兵前去讨伐。其实此前石国与唐朝关系还是不错的,石国国王那俱车鼻施对唐朝的态度也比较恭顺。唐军到来后,高仙芝假意要允诺和好,那俱车鼻施同意高仙芝的约和。高仙芝遣使者将那俱车鼻施骗到长安,然后趁乘其不备,违背承诺,出兵掩袭,俘虏石国部众。高仙芝纵兵杀掠,血洗石国城池:捋走男丁,格杀老人、妇女和儿童,搜取财物——残暴到连老弱病残都不肯放过。   石国并不是中亚唯一的受害者。突骑施也是当时西域各国中与唐朝关系亲密的国家之一,但同样未能免遭蹂躏。高仙芝从石国回军的途中,又声称突骑施反叛,攻打了突骑施,俘虏了移拨可汗。石国与突骑施的被攻打,引起当地民众的反抗,唐军因此大肆镇压。公元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献其所俘获的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石国王、朅师王。那俱车鼻和移拨可汗都被斩杀。唐玄宗以高仙芝功勋卓著,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大概是此后不长时间,唐玄宗可能识破了高仙芝西征的意图和底细,但仍然迁就了高仙芝,没有治他的罪。唐玄宗虽一度想将高仙芝调离西域,但却因有大臣反对和高仙芝部下力挺等种种因素干扰而未能实现,这也间接导致随后唐军在怛罗斯的惨败。   中亚一带存在众多小国和部落,地缘情况非常复杂。由于高仙芝和唐玄宗的一系列错误行为,唐朝在西域诸国的威望大大下降,“由是西域不服”。石国王子逃到诸胡部落,将高仙芝欺诱贪暴之事遍告诸胡昭武。诸胡部落大怒,就暗中联合大食国欲共攻安西四镇。大食遂以此为借口,实施其扩张计划。高仙芝感到西域四镇受到大食的威胁,决定干脆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大食,御敌于国门之外。于是他率领大唐联军长途奔袭,深入中亚腹地,最后在怛罗斯与大食军队遭遇。唐朝要在中亚树立霸权就必须击败大食阿拉伯,而大食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亚则必须击败唐朝的挑战。然而,由于手伸的太长,以及高仙芝此前的所作所为不得人心,破坏了中亚的地缘平衡,最终由于联军中的葛罗禄部临阵倒戈,高仙芝终于一败涂地,唐军几近全军覆没。(以上史料内容主要参考了百度百科)    安史之乱   如果说怛罗斯的失败有较大的偶然性,处于强盛势头的李唐王朝并未因此而伤筋动骨,甚至完全还有席卷重来复仇并击败大食的能力,这并不是自欺欺人或自我安慰的观点。在当时陆权尚是唯一争夺核心的情形下,此后如果没有发生安史之乱,唐朝仍然有足够的能力压倒大食主宰中亚。问题是,安史之乱随后于公元755年发生了,这令盛唐的百年基业在顷刻之间就毁于一旦。安史之乱前后持续了七年多,终于彻底拖垮了唐朝的帝国大厦。此后唐王朝无法挽回地开始走向衰落,甚至经常连国都长安城都保不住,至于说什么重返中亚?此后基本上再无这种可能。等到中原地区的中央政权的影响力再度进入西域和中亚一带,那几乎要到900年之后的清政府了。   那么,类似于中曾根康弘对于近代以来日本内政外交的反省,笔者也试图对安史之乱的产生做一下反省:不同于怛罗斯之战失败的偶然性,安史之乱的发生却可能具有较大的必然性。笔者在此也借用一下弗朗西斯·福山在他的新著《政治制度的起源》中的观点,来对安史之乱的产生做一下描述:这个产生根源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中国古今政治中贯穿始终却依旧未能很好解决的“坏皇帝”问题。   安史之乱的产生,其一是唐朝对藩镇和节度使的制度设计,因为唐朝的版图实在太大,而且存在众多少数民族,中央政府为了有效控制边疆地区,就重用胡人,并采用节度使率重兵统辖多个藩镇。待到安史之乱的前夕,节度使的权力之大实在有些夸张,譬如安禄山身兼三大节度使,手中兵权实在太重,这导致了地方和中央关系的畸形发展。但这种缺陷还只是隐患,尚并不足以诱发兵变。因为李唐王朝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强盛的根基相当牢固。尤其是唐玄宗卓越的个人威望,那是相当高的,安禄山的势力再大武功再高,也高不过唐玄宗,他也很清楚背叛唐室的后果会有多严重。问题在于,在皇帝(唐玄宗)、宰相(李林甫/杨国忠)、首席节度使(安禄山)这三大首脑之间的平衡,后来因为杨国忠的上台而被打破了。唐玄宗本来是很信任安禄山的,不然绝无可能让他身兼三大节度使,安禄山也是强人,不然不可能在人才辈出的情况下做到这个位子,问题出在无能之辈杨国忠身上。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哥哥,他不是靠个人能力,而是靠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幸上台的。也就是说,唐玄宗太迷恋杨贵妃,为了让她开心才让杨国忠当宰相。此前的李林甫虽然“口蜜腹剑”也是个奸佞之辈,但一来那个时候唐朝的家底实在太厚,经得起折腾,二来李林甫掌握局势的能力还是比杨国忠强。因此折腾半天没出什么大事,待到杨国忠上台,局势开始发生变化。   因为将相不和,矛盾逐渐无法调和,安禄山和杨国忠始终视对方为眼中钉肉中刺,而这时昔日英明神武的唐玄宗也越来越耳目闭塞老眼昏花,整天只知道沉迷于同杨贵妃“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不朽爱情故事。最初,唐玄宗也不是没想办法在将相之间进行协调,但无济于事。军事强人安禄山本来还是很效忠于唐玄宗的,但架不住杨国忠的再三挑拨,再加上唐玄宗和杨国忠是“一家亲”,弄到最后个性耿直的安禄山实在受不了,干脆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起兵造反。而这一折腾,唐朝历经一百多年才打造出的盛世辉煌就在顷刻间走向灰飞烟灭。   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要求古人超越历史,具备今人的知识和眼光。尽管唐朝在节度使的制度设计中存在缺陷,但诱发事变的决定性因素,毫无疑问只能是唐玄宗本人。他作为皇帝,在具备极高个人威望的情况下,却连续出错,昏招不断,最后导致了一个最坏的结果——大规模叛乱的发生,甚至于最后丢掉长安城落魄马嵬坡,连皇帝的卫队都发生了哗变:先是突然斩杀杨国忠,随后士兵集体下跪要求唐玄宗处死杨贵妃。此时唐玄宗唯有照办,否则连自身都难保。笔者以为,这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非常经典的“好皇帝”变作“坏皇帝”的案例。    “坏皇帝”的根源   按照弗朗西斯·福山的说法,中国的最后一位坏皇帝应当算是毛泽东。就在2011年的6月份,福山应邀在上海同另一位学者张维为就中国的发展前景问题展开了一次深入讨论,福山明确提出了中国当今的政治模式虽然有很多优势,比如效率高、执行力强,但从长远看却仍未能解决“坏皇帝”的经典难题。当然,张维为对此作了反驳,他认为中国目前强调集体领导的决策模式以及层层选拔干部的制度安排已经很好地解决了福山所谓的“坏皇帝”问题。但在福山看来,中国目前虽然看起来暂时解决了“坏皇帝”问题,但这更多地是经历了文革等悲惨经历的老一辈领导人的共同体验和记忆所形成的结果,是一种经验的、不成文的约束。然而,中国的老一辈领导人并未很成功地将这种共同的体验和记忆加以规则化和制度化。福山认为,如果不能以规则和制度的方式,将前人的共同体验和记忆有效内化于年轻一代所生存的社会情境之中,那么由于年轻一代缺乏同前人类似的生活体验和记忆,缺乏相应的理解力,因而缺乏对自我行为的必要约束,那么在此前曾经发生的悲剧和错误,就完全有可能在新一代人的经历中重现。   在他的新著《政治秩序的起源》中,福山也分析了中国产生“坏皇帝”问题的更深根源:这源于中国始终局限于一种世俗的生存状态,而缺乏超越性的宗教追求。福山认为,超越性的精神追求和宗教的存在,有助于建立一个以规则为导向的社会共同体,由此发展出独立的司法体系。而在中国,由于自古以来缺乏对超越性的追求,缺乏宗教的影响力,因而无法发展出规则导向的社会结构,最终表现在宏观政治层面,也就是“坏皇帝”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中国目前的人口基数非常庞大,尽管福山的批评非常到位,但若想在短期之内改变10多亿民众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同时确立某种新形式的社会规则,这恐怕是地球上任何国家都无力做到的事情,更没有人愿意为此而承担高额的风险和成本。因此,我们恐怕应当确立这样的基本共识:中国面临的“坏皇帝”问题,很可能将会长期存在,而在这一过程中,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可能是中国需要更多地认识到自我克制的问题。“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同样,中国也应当尽量避免军力的大幅增长,这是解决“坏皇帝”隐患的退而求其次的有效方式。   (未完)
个人分类: 思想文化|323 次阅读|1 个评论
数值分析(数值积分解法)------快乐的数学
热度 1 jinkai719 2011-9-6 01:31
实验室里,看着数学,喝着咖啡,听着刀郎的《十送红军》,真是开心啊 ~~~~~~~~~~~~~~~ 不是放假,胜似放假~~~~~~~~~~~~~~~~ 今天有心讲讲数值积分。。。。。。。 上过数值分析的人都知道,课怎么个难听,好像八股文,数不清的证明,看不明白的数 学符号,第一排更知道的时老师愤青般的吐沫星子和他的如雪般的头皮屑。。。。。。。。 上完课,一头雾水,只有老师那紧皱的眉头,和前排女生美丽背影,还有点印象。。。。。。。。 什么是数值计算? 其实她是一门可爱的小姑娘,就是比较害羞,不太喜欢和你讲话;但是真正的泡妞高手都 知道对付这种女人就是四个字:死缠烂打。绝对搞定!!! (也 有人说如果理论数学是淑女,那么应用数学就是荡妇,哈哈 !) 谈到微积分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到阿基米德大叔,就是那个洗澡出来不穿裤子的犀利大 叔,主要的贡献是用穷竭法求圆的面积(本质是pi),其实微积分的本质是穷竭法。 什么是穷竭法??? 古代最牛逼的职业就是土地丈量师,很有技术含量!工作的主要就是测量土地面积,那可 是收 税的标准啊!面积怎么求:图形要分了正方形边长(a): a*a; 然后转化为矩形:a*b;矩 形化 为两个正方形;矩形在变化为平行四边形,切割后成为一个矩形和三角,所有的正规直 线图 形包围的面积就全部转化为如何求一个三角形面积! 兄弟姐妹,也就是会了三角,你就能求所有直线包围的几何面积! 很多人都会以为够了,但是实际啊,实际啊,还有曲线,有了曲线,你可以不思考,但是 你家的地有个弧边,要是算不好,就要多收你的钱,你就不愿意了,妈的,就是再有钱,也 不愿意接受随便收钱。(俗话说的好: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所以,就产生了计算曲线下包围的面积的任务。 什么是曲线,最简单的曲线是什么? 曲线的定义:不是直线的就是曲线! 最简单的曲线:圆! 平面上最规则的图形,也就是最特殊的图形,就是圆和正方形。 用最基本的图形计算一般 的形状的面积,也就是微积分最为基本,最为朴实的思想,最为 深邃的思想。 那么圆怎么算? 18世纪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的本科毕业论文。 阿基米德很早就给了我们答案:最开始用正方形围,再用六边形,然后正多边形。。。。 直到正几千边形。。。。。。,n越大,正n变形的面积越接近圆(也就是收敛)(微积分课 上老师的顺口溜(求近似,取极限)-----------------微积分的源头思想 讲了那么多的废话 ,开始正式讲数值积分的求法。 牛顿哥哥费了很大劲的说: 积分与微分是逆计算。 其实很多的积分是求不出原函数的!!例如高斯函数。。。。。 那怎么计算积分啊? 回到积分的最基本定义:求曲线下的面积!(终于,我开始说的废话没有白说,好累啊) 这样所有的不可用逆计算求出来的积分就一下都有办法了! 怎么算有三种方法,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算法回到了几千年前,求曲线下的面积。 第一种是梯形算法,就是把曲线下面积划分为一个个梯形(矩形+三角),也是将曲线用直线替代;(公式:区间*函数值 值,端点是函数值的二分之一) 第二种是抛物线算法,曲线用抛物线替代,函数上的点用抛物线拟合,然后对抛物线下的 面积求解(公式:区间宽的1/3*(偶数点的四倍和基数点的两倍)) 既然上面是对函数进行替代,那么有一种更加不要脸的算法了:函数用无穷级数来 替代,也就有了第三种算法,无穷级数展开求数值积分了!(key:是否收敛和 数值计算是什么呢? 百度( 1. 数值计算的结果是离散的,并且一定有误差,这是数值计算方法区别与解析法的主要特征。 哈哈,讲完了,好开心啊!!!!!! 2. 注重计算的稳定性。控制误差的增长势头,保证计算过程稳定是数值计算方法的核心任务之一。   3. 注重快捷的计算速度和高计算精度是数值计算的重要特征。   4. 注重构造性证明。) 维基: (Numerical analysis is the study of algorithms that use numerical values (as opposed to general symbolic manipulations ) for the problems of continuous mathematics (as distinguished from discrete mathematics ). One of the earliest mathematical writings is the Babylonian tablet YBC 7289, which gives a sexagesimal numerical approximation of , the length of the diagonal in a unit square. Being able to compute the sides of a triangle (and hence, being able to compute square root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instance, in carpentry and construction. Numerical analysis continues this long tradition of practical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s. Much like the Babylonian approximation to , modern numerical analysis does not seek exact answers, because exact answers are often impossible to obtain in practice. Instead, much of numerical analysis is concerned with obtaining approximate solutions while maintaining reasonable bounds on errors. Numerical analysis naturally finds applications in all fields of engineering and the physical sciences, but in the 21 st century, the life sciences and even the arts have adopted elements of scientific computations.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ppear in the movement of heavenly bodies (planets, stars and galaxies) ; optimization occurs in portfolio management; numerical linear algebra is important for data analysis;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Markov chains are essential in simulating living cells for medicine and biology. Before the advent of modern computers numerical methods often depended on hand interpolation in large printed tables. Since the mid 20th century, computers calculate the required functions instead. The interpolation algorithms nevertheless may be used as part of the software for solv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
4233 次阅读|1 个评论
系统安全性评估过程模型(Safety Assessment Process Model)
热度 4 shxf 2011-9-3 09:51
系统安全性评估过程模型(Safety Assessment Process Model)
如下图1,民用航空产品研发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做相应的系统安全性分析工作 如下图2和图3, SAE ARP 4754 及其改版 SAE ARP 4754A 中分别提供如下民用飞机及系统安全性评估过程模型,但是我至今没有完全读懂其中每一条线、每一个箭头的含义,我问过很多人,他们都和我一样只能读个大概,也就是大方向是对的,但是细节含义过不去,也就是完整的流程顺不下去,而恰恰这点对于飞机系统研发和管理非常重要,是否有感兴趣的朋友,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SAE ARP 4754 FIGURE 4 - Safety Assessment Process Model SAE ARP 4754A FIGURE 7 - SAFETY ASSESSMENT PROCESS MODEL
个人分类: 技术讨论|13067 次阅读|14 个评论
求助:一个地震学的问题
热度 1 菲在路上 2011-9-1 12:28
背景 :我们查资料得到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E与震级M有如下经验关系式: lgE=2.4Mb-1.2……(1) lgE=1.5Ms+4.8……(2) lgE=1.5Mw+4.8……(3) 其中E为能量,单位是焦耳(J);Mb为体波震级,Ms为面波震级,Mw为矩震级。智利地震的矩震级Mw=8.8,代入(3),得出E= 10^18J 查阅相关资料,得到矩震级Mw(MomentMagnitude)公式由Hanks和Kanamori1979年提出: Mw=2/3 Log 10 Mo-6.07 M 0-- Seismicmoment地震矩 地震矩是个标量,是体变势和剪切模量的乘积。 问题 :体变势应该是通过布置在有效范围内的地震台网测得,但是这种通过测点反演分析地震事件位置、大小和时间的方法是否考虑了 地震波在传递过程中的衰减 ?即公式(3)得到的能量是否已经考虑了这种弹性波的衰减? 地震后,一部分能量应该是以热能、光能或其他形式就地被吸收,另外一部分以弹性能释放到有限范围内,从而被地震台网接收到。如果没有考虑地震波传递过程的衰减,那么计算得到的能量应该远远小于实际地震释放的能量吧?
个人分类: 学习路上|4303 次阅读|5 个评论
单颗粒锆石 U/Pb 和 U-Th/He 测年方面 研究生
热度 1 njs 2011-9-1 02:32
如果你喜欢这个方向,也可以联系我。目前我主要把这两个指标用于物源分析,我参与一项黄河演化的973项目利用U/Pb测年来追踪黄河泥沙的物源从而为黄河治理提供建议,此外,我也准备开展一些地层Lag time分析,需要结合磁性地层年代和热年代来推断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 Warming: 这两个指标需要很多的HF,HCL,和HNO3, 如果你不喜欢跟酸打交道,不要选这个方向。但是这个方向的一个好处是目前我的样品都是在国外测,因此你将有很多出国学习的机会。
6037 次阅读|1 个评论
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技术转移分析
lgjszy 2011-8-30 14:37
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技术转移分析
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技术转移分析 林 耕 张若然 陈 靖 冯 玥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2007年10月) 《科技指标研究》第二十五期(2007年10月出版) 来源:北京市科委网站转载 http://www.bjkw.gov.cn/n1143/n1240/n1435/n2021/5331684.html 2009年5月10日 摘要 :北京作为我国政治、科教文化中心,科技资源雄厚,拥有众多的科研院所和人才资源,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成为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的首选之地。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情况和特点是我们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现将研究分析情况做一简要报告。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推动了科技资源配置及技术研发的全球化,研发活动日益活跃,并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寻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其研发资源,力求在最大范围内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优秀科技人才,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获得竞争优势。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正在融入到世界发展进程当中,经济和科技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抢占中国市场和充分利用其科技资源,创造更大的发展机会,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 北京作为我国政治、科教文化中心,科技资源雄厚,拥有众多的科研院所和人才资源,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成为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的首选之地。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情况和特点是我们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现将研究分析情况做一简要报告。 一、技术转移现状与趋势 技术合同成交额呈显著增长态势。 2001-2006年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共成交技术合同625项,由2001年的42项增加到2006年的146项,增长2倍多;成交额101.96亿元,由2001年的3.77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43.11亿元,增长10倍多,年平均增长速度达62.80%。其中,流向本市技术198项,成交额1.92亿元,占总数的1.89%;流向外省市技术246项,成交额9.99亿元,占总数的9.80%;出口技术181项,成交额90.05亿元,占总数的88.32%。 “ 十五 ” 期间,成交技术合同479项;成交额58.85亿元。2006年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显著增长。成交技术合同146项,成交额43.11亿元,比上年增长95.957%。 由此看出,跨国公司通过在京设立研发机构,借助北京的科技资源优势和良好的投资与技术创新环境,实现技术转移,研发水平、规模不断提升,技术输出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 表 1 2001-2006年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技术交易情况 单位:项、亿元、% 年 份 合 计 流向本市 流向外省 技术出口 2001 项 数 42 17 9 16 成交额 3.77 0.23 0.14 3.40 2002 项 数 93 29 43 21 成交额 16.66 0.58 0.89 15.19 2003 项 数 76 23 29 24 成交额 1.72 0.21 0.28 1.23 2004 项 数 143 31 77 35 成交额 14.70 0.23 7.37 7.09 2005 项 数 125 45 46 34 成交额 22.00 0.19 0.57 21.23 2006 项 数 146 53 42 51 成交额 43.11 0.47 0.74 41.90 合计 项 数 625 198 246 181 成交额 101.96 1.92 9.99 90.05 占 比 100.00 1.89 9.80 88.32 二、技术转移特点 通过数据分析,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研发机构输出技术呈现以下特点: 1.技术流向呈现 “ 一九 ” 格局,近九成流向国外公司总部 2001-2006年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中,流向国内技术合同成交额11.91亿元,占总数的11.68%;流向国外技术合同成交额90.05亿元,占总数的88.32%。 流向国内技术中:流向北京1.89亿元,占流向国内的15.87%;流向外省市10.02亿元,占84.13%。关联交易6.46亿元,占流向国内的54.24%;非关联交易5.45亿元,占45.76%。 流向国外技术中,为总部研发技术合同140项,成交额89.91亿元,占总数的88.18%,占流向国外技术的99.84%。 由此看出,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研发项目多为总部下达的任务,总部提供研发经费,利用北京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付出比发达国家低很多的工资成本,研究开发出先进的技术;也体现了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和研发机构争夺人才的一面。 2.技术开发是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 2001-2006年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成交技术开发合同411项,成交额98.95亿元,成交额占总数的97.05%;技术转让合同137项,成交额2.35亿元,占2.31%;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占比不到1%。 由此看出,技术开发合同占绝对优势,说明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投资的主要方向是技术开发,也就是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材料及其系统进行研究开发,以获得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提升跨国公司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 3.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技术领域 2001-2006年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输出电子信息技术429项;成交额78.38亿元,占总数的76.87%。先进制造技术12项;成交额10.71亿元,占10.51%。 图1 2001-2006年在京跨国公司输出技术 由此看出,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的研发项目集中在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主要从事科技前沿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如: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技术、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新一代网络多媒体、新一代无线互联技术、半导体器件与工艺模拟技术、系统芯片的集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4.技术秘密作为主要知识产权保护形式 2001-2006年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成交技术秘密合同388项;成交额87.77亿元,占总数的86.08%。计算机软件165项;成交额12.63亿元,占12.39%。专利技术7项;成交额0.17亿元,占0.17%。 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为其总部研发项目,是以合同约定方式进行技术保密,形成的技术成果归跨国公司所有,由跨国公司申请专利或版权。 5.重大技术合同成交额占九成,关联交易占据主导地位 2001-2006年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成交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重大技术合同64项;成交额94.83亿元,占总数的93.01%。其中,按成交额排名前20位的重大技术合同成交额83.85亿元,占总数的82.24%。从前20个技术项目排行榜中看出,全部都是关联交易,除北京宝洁技术有限公司为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研发的一项5.88亿元项目外,其余都是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为其国外公司总部研发的项目。由此看出,绝大部分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国外公司总部的重大研发任务。 6.平均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600万元以上,总部研发合同平均额超过6000万元 2001-2006年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共成交技术合同625项,成交额101.96亿元,平均合同额达1631.43万元,是全市技术合同平均额的15倍。其中,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为其总部研发合同平均额达6422.14万元,是全市的近60倍。 这充分体现了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的研发实力、规模和水平,同时反映出国外公司总部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惜高额投入,以获得技术上竞争优势。 三、问题与建议 1.加强对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的研究和服务,为政策和管理提供有效支撑 通过对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和研发战略目标,研发活动类型、投资发展动向和最新特点,科技资源状况,技术转移的现状和特点,与我国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模式,对我国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知识产权情况,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我国科技战略安全和对我国经济及科技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的研究与分析。提出对外商研发投资政策体系的优化和建设、利用外资研发资源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和意见,为政府制定政策和管理提供有效支撑。 2.鼓励国内机构同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交流与合作,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溢出效率 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是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必然和有效途径。我国的科技发展正在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移,从研发单向技术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合作与交流。鼓励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同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合作研究,促进北京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提高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新水平,实现技术溢出最大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技术,促进技术转移。 3.引导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国内机构合作,共同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等措施和一些限制条件,引导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国内研发机构和企业联合承担一些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提高我们研发能力,形成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立项政府部门。 4.建立吸引优秀人才的新机制,提升国内机构的创新能力 跨国公司及外商投资者在京设立研发机构,推动了人才争夺战的升级。人力资源的竞争日趋显现和激烈。因此,应建立吸引优秀人才的新机制,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提供政策倾斜,适度增加研发费用,鼓励企业和研发机构引进人才,搭建一个发展自我、展示自我、施展个性和能力的平台,提升企业和研发机构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5.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制定促进国内研发机构专利生成与转移的政策与措施 从2001-2006年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情况分析看出,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北京的优秀人才,研发高端和前沿技术,有些甚至是5-10年后才投放市场的创新型产品。在京研发机构研发出的科技成果,绝大多数转移给国外公司总部,由其申报专利,知识产权全部归投资的国外公司总部所有。 跨国公司通过牢牢掌握知识产权,来占据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这一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6.研究制定新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跨国公司外部技术转移 北京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跨国公司在京进行研发性投资,切实提高了政府利用经济手段吸纳外商研发性投资的能力。数据分析显示,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承担总部研发项目居多,占研发项目总数的80%以上,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内部技术转移或称跨国公司与其在京研发机构的关联交易。 对于跨国公司和国内机构的内部技术转移和关联交易问题应认真研究,并制定新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外部技术转移或根据所持股份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7.重视吸引外国研发机构和大学到北京设立研发机构,同中国研发机构合作 通过营造、优化创新环境和政府出资等方式,吸引外国专业研发机构和外国大学到北京设立研发机构,同中国专业研发机构合作,使国内研发机构参与世界高端技术的研究,提高我们的研发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分享知识产权。 8.建立政府层面的国际技术转移管理机构,确保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安全 通过建立政府层面的国际技术转移管理机构,加强对外资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活动的统计分析和深入研究,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建立技术秘密审查制度,形成对核心技术转移的有效审查机制,防止对能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外溢。 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北京科技人才密集的优势吸引跨国公司纷纷在京设立研发机构,有将北京建成全球的研发基地及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迹象,这一方面能够吸引外商在京投资,弥补我市科技经费的严重不足,吸引优秀的科技人才,培养国际水平的创新、管理人员;另一方面也对北京的企业和研发机构提出了严峻挑战和激烈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优化发展环境,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全方位做好服务,制定吸引外商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导向政策,让北京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
4677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所了解的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开发过程
热度 9 jinwsapa 2011-8-27 12:47
看了最近饶毅教授写的有关中药砒霜和青蒿素的开发过程, 读来倍感亲切和熟悉. 因为自己曾经对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粒白血病的发现和开发曾作过长达一年的调研. 有点了解和发言权, 特意在此与大家分享.并对饶毅教授的文章作相应补充. 1998年至2001年间, 笔者先后走访哈医大一院十余次,调研访问了许多与三氧化二砷开发有关的医生, 还拜访了长期生存的患者, 对三氧化二砷的开发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根据我调研和回忆结果,总的印象和背景大致是: 1) 这是一个偶然的发现, 并通过二度开发做成的项目, 最初是在70年代早期, 因为626下乡送医, 哈医大一院医生在巡回医疗中发现被医院判"死刑" 而放弃治疗的癌症患者居然大难不死,了解真相后,方知有民间偏方治疗, 居然控制住病情, 让晚期癌症患者得以生存,并生活自理.于是带着惊喜和好奇,拿回偏方回院里分析, 终于发现"以毒攻毒" 妙方的奥秘. 2) 这是集体智慧和协作的结晶: 药方主要由是韩太云药师配制的, 研制分析过程中, 有病理, 药理, 药剂, 中医, 血液病方面的专家参与, 共同研制, 光从论文和报道署名看, 就会知道这里有许多人的参与. 张亭栋是其中主要一员, 但评功论奖, 并非绝对的第一功臣. 尽管专利是以他一人名义申报的. 3)偏方的组分分拆后所做的药理试验,研制成癌灵一号,癌灵二号和癌灵三号等药物, 有效成分主要是三种,***,氯化汞,和蟾蜍粉。癌灵一号在临床上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在临床上所做的适应症,开始比较杂,直到积累足够病例和细胞遗传学分型后,才逐渐知道APL- 急性早粒白血病是最有效的适应症,其他CML,MDS和MM也有效,那是后来的事,但效果远不如APL。这里病理诊断的医生功不可抹。 4) 制剂由最初的拴剂改成肌注, 再改成后来的静脉注射, 是一个逐步改型的过程, 以韩太云药师为首的医院制剂室为此立下汗马功劳. 可惜韩去世太早, 不然大部分功劳要算在他头上. 另一个惊喜是,中西医治疗过程中的偶然发现,最初注射量很低,对有的患者起效不显著. 一位儿童治疗不见好转, 医生配制了足够量的药送患儿回乡. 结果当地赤脚医生把3-5天的剂量按一天剂量注射, 结果歪打正着, 奇迹般地救活了该患儿,从此医生们知道有效安全剂量其实可以更高. Such A Powerful PK Study! 5) 大约在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医院制剂室由于临时缺货,在注射液中没有加入氯化汞,(轻粉)也有一说法是,该原料较难溶,故意忽略不加。 有几批制剂做出来的临床试用后,发现效果不便,副作用还减少。从此该制剂成了单一As2O3有效成分的西药注射液。 6)张亭栋医生所率领的中西医科室,在70-80年代治疗病人时,主要用癌灵一号,外以中药辅助治疗,而且案例不是非常统一,按GCP的原则,有严格的入选标准和治疗方案。但他们小组的前期研究的确在后来更规范的血液科系统研究中起了很好示范引导作用。血液科主任张鹏医生所领导的小组,在90年代初,系统地对100多位APL患者进行诊断和单一药物的治疗,结果发现80%以上患者经过30-45天注射后获得完全缓解(甚至分子水平上的缓解,这里有上海瑞金医院的帮助)所以95-96年在中华血液病杂志所发表的论文,是第一篇最接近规范化临床试验所取得的很有说服力的单药治疗及随访结果临床论文。 7)王振义教授所领导的瑞金医院研究小组,80年代发明了用维甲酸分化诱导治疗APL,取得国际瞩目的研究成果。让90%以上的患者获得CR,完全缓解,但在临床中发现,CR患者会有复发,长期服药还有RA综合症,或抗药性。到了这步,病人就无药可救,只能等死。当瑞金医院知道哈医大一院的成果后,分别邀请张亭栋和张鹏前往上海交流并开展合作,(据张鹏医生透露,不知何因,瑞金医院与他的合作灭有进行下去,瑞金只选择与张亭栋合作) 临床数据显示RA治疗无效或难治型APL用As2O3注射后,明显有效。瑞金医院和血液所接下来做了好多机理研究和人体PK研究,并用英文发表了重要的论文,从此中国医生的这一成果,从中国走向世界。 8)当国外同行通过国际会议和论文了解到这一成果后,引起极大的兴趣。因为王振义教授在RA分化诱导治疗的成就和地位,As2O3 治疗APL的临床论文在美国发表后,立刻吸引国外医药界和投资界的关注。由于APL适应症的患者数很少,大药厂无心对这一孤儿药进行代价昂贵的开发,国内药企也没有魄力购买这一具有世界水平的临床研究成果,所以这一药物最终还是以哈医大一院自己组建的药厂伊达药业名义报批研制和产业化。现在已经转移给双鹭药业接手。 9)笔者97年加入派拉蒙投资公司后不久,就接手三氧化二砷项目的开发,先后到中国10余趟,走访了当年开发这一药物的主要参与者,其中包括张亭栋医生,张鹏主任,金镇敬(病理)孙弘德(中医)胡晓晨等医生, 还有一位做了多例儿童APL治疗的医生。韩太云药师因为过早去世,没有碰面过. 但他的贡献得到多数人肯定. 通过上述走访, 看过一些骨髓片和病历, 大致了解了这一药物开发的历史过程和里程碑,深感这一成果来自不宜,很难用单一人士的科研和创造力能独立完成。即使到90年代以后,消息传开,有瑞金医院加盟合作,尤其有陈国强,陈赛娟,王振义,陈竺等重磅人物参与研究,使得这一成果更加完善和具有可看性及推广价值。 10)在这一成果的归属上,一直在哈医一院内部有很大争议。专利是以张庭栋作为发明人,但参与者有许多重要贡献者和设计者,所以严格意义上讲,把功劳和发现归于一人,并不合理。据说二张的专利权属纠纷一直闹到国家专利局和黑龙江省政府,至今或许都没有彻底解决。另外尽管这一专利早在1995年就已申请,并随后授权,但专利权利太窄,基本没有保护力度,所以国外接连申请了多项专利,制剂专利和给药方式(血药浓度范围(如如何达到Cmax)可以在不侵权的条件下,作出更好的制剂,这样的结局主要是国内缺乏专利保护意识和经验,70-80年代就大量披露试验结果所致,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11)正因为这一职务发明,内部纠纷根深蒂固,对外合作进展缓慢,让国外机构占了大便宜。Waxman基金会几乎不花什么代价就拿走了国外的开发权。帮助在美国申请了专利,在经历多年没能拿到专利,也没有取得任何临床研发进展的情况下,找到派拉蒙投资公司,此时后者已经投资500万美元以上,开发有自己特有配方和工艺的Trisenox制剂,做完一期临床 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处于十分被动的Waxman 基金会没有太多的谈判筹码,只能接受投资方设置的合作条件。最后改药中国专利在美国的申请经过三次Rejection之后,终于在美方投资者高价聘请的律师帮助下,获得了有限的保护,并归PoLaRx Biopharmaceutical在海外独家使用。 12)这个项目在海外的成功虚拟化运作和顺利退出,不在这里详述。但有一点可以说,中国人在APL治疗的创新研发和治疗手段的首创方面,创下了全球最有声望的贡献,APL最有效的治疗均为中国医生所发明。挽救了成千上万名APL患者的生命。至今罗氏和泰瓦分别在销售ATRA和Trisenox 药物,泰瓦今年60多亿美元收购Cephalon药业,后者从CellTherapeutic 公司手里买下Trisenox,最赚钱的是Paramount Capital, 只花了1000多万美元,在三年时间内, 就基本完成了三期临床试验,创下FDA批准新药历史上最快的纪录。赚了超过50倍的ROI, 这里当然有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巨大贡献和医生的集体智慧,在美国一期临床期间,美国医生通过越洋电话得到中国医生的详细指导,使得临床实验进行非常顺利,FDA高度重视和赞赏中美医生临床合作,也为此项目开下先河,在没有递交任何详细临床资料和GMP原料的情况下,就放行让我们快速启动一期临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快速度发表了临床论文,并加了高度评价的专家编辑评论。
11701 次阅读|9 个评论
翻起2011国基申请提交前记录的文字
热度 1 shmchen 2011-8-26 18:49
“从2011年1月11日开始构思今年申报的主题,到2011年3月7日定稿,这段时间所有的心思基本都在基金上,包括查文献,查近年来申报口上批准的项目标题,分析方案,做仿真进行比较分析,总算完成申报过程。 自我分析今年申报书的优点在于研究主题属多学科交叉,对于相关学科的评审人来看可能会觉得有些新意,而且自我感觉申报书组织排版的比较漂亮,因为一直以来的习惯都是严谨细致,在写作上不犯一点小错误;另外有主持青年基金,发表三十多篇论文,EI检索二十篇左右,这次申报的是地区基金,但恰恰也是这些研究基础部分让自己感觉希望不大,第一是今年年底青基才结题,对于地方小学校来说,很难连着主持第二项;第二是发表的论文主要以国内期刊为主(有些在国内排名还是比较靠前)...” 评审结果怎样都算正常,只是心里还是觉得堵的慌,两个月的辛劳,大年三十一个人在异乡对着电脑苦思冥想,就为了这个基金,上交之后大病一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好想让自己放下,心态放轻松一些,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做不到,把自己赶的像个骡子一样,失败,让自己经历又一场噩梦,但,成功,就能保证自己不再遭遇噩梦吗,希望自己能逐渐成熟起来,坦然面对成败得失。
238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罗茨真空泵试验方法的研究
chvacuum 2011-8-26 00:24
   罗茨泵 的抽气速率和极限压力是泵的主要性能,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前级泵的型式和性能,因此它并不是罗茨泵本身特有的性能。能代表罗茨泵特征性能,而又与前级泵无关的是 零流量压缩比 、 最大允许压差与溢流阀压差 、漏率和噪声,它们与罗茨泵的真空状态、抽气性能和运行质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文中对特征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装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有异于国内外现行标准的,更精粹、独特的见解。   抽气速率和极限压力是罗茨泵的主要性能参数,但它不是罗茨泵本身特有的性能参数,而是罗茨泵和各种 前级泵 所组成的机组的性能参数。真正能反映罗茨泵特征性能,而又与前级泵无关的性能参数是零流量压缩比、最大允许压差与溢流阀压差、漏率和噪声。它们能真实反映罗茨泵的真空状态、抽气性能和运转的可靠性、稳定性。   气冷式罗茨泵可以单台直排大气,这与普通罗茨泵有所区别,但由于消耗功率较大,一般均采用多台串联或以其它泵作前级,组成多级罗茨机组,此时气冷式罗茨泵成了机组的主泵,它的运转状态就与普通罗茨泵相同了。   目前国内外有关罗茨泵的试验(验收)标准尚有不少不明之处和不足之处,有望通过试验、对比和分析,提出新的见解。 1、零流量压缩比K0 测试和研究 1.1、测试装置对零流量压缩比K0 测试的影响 1.1.1、罗茨泵进口测试罩对K0 测试的影响   测试罩的作用是稳定压力,所以从理论上说测试罩的容积越大越好,但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即使国内外标准所规定的罩的容积至少应为泵腔有效容积的5 倍,这对中小型泵而言毫无疑议,但对5000 L/s 以上的大型泵则就显得太大了,这么重的罩压在中空的罗茨泵上,一不小心就可能把泵压变形了。测试罩究竟取多大为好,国际真空界对此也有争论。为此我们在ZJ-600 型罗茨泵上做了直径为400 mm 和200mm 的测试罩的对比试验,400 mm 测试罩的容积正好是标准所要求的5 倍,而200 mm 测试罩的容积只有0.56 倍。用这二种测试罩测试零流量压缩比K0 的对比数据见表1,测试仪器为 MKS 公司的626A 型电容压力传感器(0.1、10、100、1000) 和PDR2000 型双通道电源和显示仪。 表1 罗茨泵进口测试罩对K0 测试的影响   试验的对比数据表明,容积相差很大的二种测试罩所测得的零流量压缩比K0 值没有明显差别,对泵的极限压力的测量也没有影响。我们的看法是对中小型罗茨泵按罩的容积不小于5 倍泵腔容积的规定执行,对于5000 L/s 以上的大泵的测试罩容积可适当放宽至2~3 倍。 3、 漏率 的测试   漏率系指在规定条件下,一种特定气体通过漏孔的流量。   罗茨泵的漏率与极限压力有直接关系,在极限压力下运转的罗茨泵中,它的气体状态已接近分子流,气体的分子自由程较大,气体分子不易穿透转子与各相关零部件之间的间隙,也就是说此时间隙对极限压力的影响已极其微小,能影响极限压力的因素就只有漏率了。所谓罗茨泵达到了极限压力,就是渗漏进入罗茨泵的气体与罗茨泵抽出的气体达到了动态平衡,进入了相对稳定状态。   罗茨泵漏率的测试方法有关阀测漏法和 氦质谱测漏法 二种。 3.1、关闭测漏法 (a) 测试装置   测试装置由罗茨泵、测试罩、前级泵、 真空阀门 、管路和 真空计 组成。 (b) 测试步骤   关闭微调阀,打开挡板阀,启动前级泵和罗茨泵,达到极限压力后继续运转4 h,以使罗茨泵和测试罩充分除气。关闭罗茨泵与前级泵之间的挡板阀,当测试罩内压力上升到预定的压力P1时,记取时间t1,压力继续上升到P2(≤13 Pa)时,记取相应时间t2,按下式计算罗茨泵的漏率: 3.2、氦质谱测漏法   使用氦罩法,利用检漏罩将被试罗茨泵罩起来,检漏时将罗茨泵内和检漏罩内空气抽除,然后向罩内充入氦气,并使充入的氦气压力等于大气压,以检漏仪输出信号表征被试泵的漏率。 5、结束语   通过一系列试验和研究,对零流量压缩比和最大允许压差的试验和装置有了进一步认识,提出了罗茨泵漏率的试验方法,针对罗茨泵悬空安装和使用的特点,提出了测量表面采用双矩形六面体的新观点,据此我们认为罗茨泵试验方法的重新修订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徐成海.真空工程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GB/T21271- 2007,真空泵噪声测量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JB/T7674- 2005,罗茨真空泵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质量为零是否意味着能量也必定为零?
热度 2 lnwangjunli 2011-8-25 19:19
有的人可能误认为,根据质能方程就回答肯定的结果,其实不然。 在经典力学中,质量是物质存在的象征,没有就没有动量和能量,也没有任何其实可观测的性质,所以什么也没有。 在相对论中情形则不同,在相对论中,质量是动量____能量四维矢量的间隔不变量。在类光间隔的情形下质量等于零,但动量和能量都可以不等于零。跟据动质能关系,这类零质量的粒子的能量动量关系简化为E=pc,它表示零质量的粒子的能量与动量成正比,比例常数为光速c。所以,零质量粒子的能量完全是动能。早在相对论建立之前,对电磁辐射就已经发现了上述关系。 由于类光间隔的情形,零质量粒子总是以光速运动。在极端相对论情形下,能量动量关系与零质量粒子的一样。 上述分析得到了实验的支持,光子有动量与能量,并以光速运动,而从未测到静止的光子,所以光子质量为零,在放射性衰变中发现的中微子虽已有实验证明具有很小质量,但在许多问题中仍可近似认为是以光速运动的零质量粒子。引力子是理论上预言的一种传递万有引力相互作用的零质量粒子,在实验上还没有发现,因为引力太弱,单个引力子携带的能量太少,现有的实验技术还达不到这种精度。 零质量粒子没有静质能,意味着它没有内部结构,反过来说,有质量的粒子是不是一定有内部结构?这要靠粒子物理的发展来回答。 (原文地址: http://www.wkepu.com/article-4819389-1.html )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414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与迷信
lnwangjunli 2011-8-25 19:06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提及什么是科学的,什么是迷信的。那么,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迷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对此略微提上几句,以明确其内含。 “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英文Science的译文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 “迷信”是盲目的相信,人类对任何事物都可能存在着“迷信”的观念,即使是在科学领域,同样存在着“科学迷信”。但科学与迷信、信仰或宗教有着重要区别,科学在本质上要求怀疑,并在实践中公开倡导怀疑主义。怀疑主义要求分析型思维以及批评型思维,要求怀疑一切,即不相信任何未经证实的事物,对已经证实的事物,也要怀疑其时空的局限性及观察的准确性。 想要用科学来解释身边所发生的一切现象,这种出发点本身就是错的。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科学是通过观察、研究、试验得出的知识。科学研究的对象要具有可测性、重复性、被动性,科学对于主动的或独立性的事物则无法做出研究。因此,科学研究的范围是有限的,有其局限性。我们对于曾经只发生过一次的事是无法进行研究的,所以科学尚不能证明的事物并不表示它不存在,不符合科学规律的事物事件也不一定是不存在或错误的。如果我们盲目的偏执于某种科学知识,也很容易成为一个迷信者。 作为我们人类的三维生物由于受到认知极限的限制,对一些发生在我们周围和看不见的世界里的事件永远不可能作出任何科学解释。 有时候我们用科学来科学也是失败的,例如用科学来解释人的行为,无论你再怎么尝试也避免不了陷入逻辑二律背反泥潭的厄运。我想这也正是科学解释局限的实证吧!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v.s.技术:反思Project HindSight
热度 4 zhengchen0 2011-8-25 05:13
Project HindSight是美国国防部上世纪60年代所做的研究,用于 分析 其RD的投资收益 (Abelson, 1966; Hayes, 1966; Layton, 1971; Leiserson, 1967; Sherwin Isenson, 1966, 1967) 。该计划耗资庞大,覆盖了二战后到60年代13个最具影响力的军事技术系统。计划针对每个系统,指派专门的专家团队,追踪其科研报告,并对原始科研参与人员进行三角检验,上溯追踪引起该十三个技术系统发展的每一个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对 发现发明继续上溯 直至源头,共锁定七百余个发现发明---称为HindSight Events (Sherwin Isenson, 1966, 1967)。其研究结果惊奇的发现,这七百余个HindSight Events中只有8%属于科学发现(2%基础科学,6%应用科学),92%都是技术发明 (Sherwin Isenson, 1967) 。 该研究打破了大家对“基础科学将直接促进应用科学,应用科学将直接促进技术发明”这样线形知识生产的假想(参见Ehlers 1999的美国科技政策回顾)。“科学发现将引发更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将引发更多的技术发明,这正是Project HindSight的结论”(Layton, 1971)。 我的论文有小小的一部分涉及技术知识的特点和思维方式,以及如何借鉴到其他职业行业,并具体运用到我所在的这个小小的景观规划设计学科。 相关文献 Layton, E. T. (1971). Mirror-Image Twins: The Commun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19th-Century America. Technology and Culture, 12(4), 562-580. Sherwin, C. W., Isenson, R. S. (1967). Project Hindsight. Science, 156(3782), 1571-1577. Sherwin, C. W., Isenson, R. S. (1966). First interim report on Project Hindsight (summary).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The Director of Defense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Leiserson, L. (1967). Project Hindsight. Science, 157(3796), 1512. Abelson, P. H. (1966). Project Hindsight. Science, 154(3753), 1123. Hayes, H. L. (1966). Project Hindsight: Basic Research. Science, 154(3756), 1504. Ehlers, V. J. (1999). Unlocking Our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Yearbook: AAAS.
个人分类: 科技史|3968 次阅读|11 个评论
概念分析,列宁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是否成熟。目的和手段
yue 2011-8-8 11:13
毛泽东的思维方式是分析,他分析的对象客观事物和客观情况,可以把这一方法推广到概念分析,把概念本身分析为多个要素。 例如十月革命的时候,社会主义革命是否成熟?可以把社会主义革命这个概念分析为两个要素。即社会主义和革命。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是是革命。社会主义有社会主义的条件,革命有革命的条件。 从革命本身说,十月革命的条件是成熟的,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军事危机、生存危机,都已经出现了。这就是革命。 从社会主义来说,十月革命作为社会主义革命是不成熟的。 在革命后,也需要继续分析。把社会主义本身分析多个要素,有容易做的事情,有不容易做的事情。 对于容易做的事情,条件已经成熟了。对于不容易做的事情,条件还不成熟。 哲学对目的和手段的研究不是很充分。大概因为哲学自认为是研究世界的(自然界),和世界本身没有目的性,所以哲学好像不需要研究它。只有人类社会才有目的性。但是好像不是需要独立研究的对象。 所以哲学在辩证法或实践论部分应该加入目的和手段的论述。 大概可以这样说,目的是一切,手段是一切。 目的是一切,是说最终目的是固定的,其余都是可以灵活变化的。包括次级目的和手段。即最高目的统治其余的一切。 手段是一切,是说不可以把手段当做目的,任何目的都是具体的,往往不是最终的目的,只要具体的手段能够促进发展,就应该被肯定。(本段突然又出现了论述困难。)
个人分类: 普罗米修斯 哲学|20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玻璃常规性能来分析其配方和成分的变动
热度 1 smartdata 2011-6-9 22:28
用玻璃常规性能来分析其配方和成分的变动
用玻璃物理性质测量数据控制玻璃生产在世界许多先进国家已广泛采用,但在我国尚很少开展,基本上仍延用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调控生产 , 少数企业仅使用密度来进行玻璃成分监测。由于化学分析周期远远长于常规物理测试,往往因不能及时调整生产而造成较大的损失。 目前世界先进国家普遍通过玻璃的线热膨胀系数、密度、软化点 Ts 的测量结果通过电脑软件分析来控制玻璃生产,因此要求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精确可靠 . 我们 在厦门灵捷软件有限公司的 GE-SYSTEM 国际版 基础上 , 通过对玻璃的物理性能和对应的配方关系进行分析 , 判断玻璃配方的变动情况 , 用来指导控制玻璃生产 . 现针对国产 GG17 高硼硅玻璃 , 做分析如下 : 已知其标准性质和成分如下 : 项目 数据 成分 质量分数 100% 密度 (g/cm 3 ) 2.23 SiO2 80.5 80.444 膨胀系数 (/ ℃ ) 33*10 -7 B2O3 12.7 12.691 Tg( ℃ ) 520 Na2O 4 3.997 Ts( ℃ ) 820 Al2O3 2 1.999 K2O 0.4 0.399 CaO 0.35 0.35 MgO 0.12 0.12 日常生产时的配方 (100Kg 玻璃液 , 也可以使用湿基重量 ) 为 : 原料名称 设计值 (Kg) 石英砂 80.823 硼酸 22.558 碳酸钾 0.587 纯碱 6.838 氢氧化铝 3.058 白云石 0.556 方解石 0.323 企业生产时均按照上面的配方进行配料熔制 . 但由于原料加工以及实际生产会导致玻璃实际性能波动 , 由于 GG17 玻璃重点性能是膨胀系数 , 因此此次分析仅取样测量膨胀系数 . 3 次样品的膨胀系数数据分别是 : 序号 样品编号 膨胀系数 (*10 -7 / ℃ ) 1 No.20110602222417 33.083 2 No.20110522002420 32.612 3 No.20110304195609 33.000 现根据上述数据分析玻璃配方和成分的变动量 . 针对膨胀系数为 33.083 的样品 1, 分析结果如下 : 配方变动 成分变动 原料名称 设计 分析 差异 氧化物 设计 分析 差异 石英砂 80.823 80.662 -0.161 SiO2 80.444 80.327 -0.117 硼酸 22.558 22.551 -0.007 B2O3 12.691 12.694 0.003 碳酸钾 0.587 0.614 0.027 Na2O 3.997 3.992 -0.006 纯碱 6.838 6.824 -0.014 Al2O3 1.999 2.095 0.097 氢氧化铝 3.058 3.204 0.146 K2O 0.399 0.418 0.019 白云石 0.556 0.581 0.025 CaO 0.350 0.348 -0.001 方解石 0.323 0.307 -0.016 MgO 0.120 0.125 0.005 针对膨胀系数为 33.612 的样品 2, 分析结果如下 : 配方变动 成分变动 石英砂 80.823 80.395 -0.428 SiO2 80.444 80.171 -0.273 硼酸 22.558 22.881 0.323 B2O3 12.691 12.898 0.206 碳酸钾 0.587 0.598 0.011 Na2O 3.997 4.094 0.096 纯碱 6.838 6.989 0.151 Al2O3 1.999 1.937 -0.062 氢氧化铝 3.058 2.958 -0.100 K2O 0.399 0.408 0.008 白云石 0.556 0.594 0.038 CaO 0.350 0.365 0.015 方解石 0.323 0.328 0.005 MgO 0.120 0.129 0.009 针对膨胀系数为 33.000 的样品 3, 分析结果如下 : 配方变动 成分变动 石英砂 80.823 80.823 0.000 SiO2 80.444 80.444 0.000 硼酸 22.558 22.558 0.000 B2O3 12.691 12.691 0.000 碳酸钾 0.587 0.587 0.000 Na2O 3.997 3.997 0.000 纯碱 6.838 6.838 0.000 Al2O3 1.999 1.999 0.000 氢氧化铝 3.058 3.058 0.000 K2O 0.399 0.399 0.000 白云石 0.556 0.556 0.000 CaO 0.350 0.350 0.000 方解石 0.323 0.323 0.000 MgO 0.120 0.120 0.000 从上面的分析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出玻璃性能的变化反映出玻璃配方和成分的变动 , 且具有极高的灵敏性 (0.001%), 是化学分析方法所难以达到的 . 当实际性质和标准值相等时 , 配方和成分均无差异 . 通过该分析案例可知 , 该系统可方便且非常及时地对玻璃配方以及成分进行分析 , 当出现性质异常时可迅速知道实际生产配方中哪些原料有变动以及其变动量和玻璃成分的变动量 , 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 确保生产正常 . 虽然是针对 GG17 硼硅玻璃所做 , 对包括平板玻璃在内的其它任意类型的玻璃 , 只要知道其标准性质和成分即可进行相应的分析 .
个人分类: 玻璃生产控制|5524 次阅读|1 个评论
综合与分析--兼谈对科学的定义
热度 1 yanghualei 2011-5-18 12:33
国人在整体思维上表征为系统综合,整体宏观以及非线性的复杂思维,而西方表征为分析线性以及微观的简单思维。 又因近代科学是计算科学,是受控和层次分析的科学,通俗点近代是数学和逻辑的时代,这在某种程度部分解释文明分叉。 正是这种系统综合的复杂系统思维方当面对现实时,一下子进入了复杂多变量的境地,使得在没有受控和隔离的情况下,无所是从,最终制约着古代规范数学和逻辑的发展 。 而数学是在受控忽视以及剥离的条件理想简单的条件下发展进而建立起的,又因在数理逻辑和抽象方面的欠妥 ,这源于对做人处事的的过分强调,使得初始进入一个复杂的人类活动中,忽视对生产和实验的自然实践方式的探讨,使得数学前进的步伐蹒跚,即数学的裹足制约着近代科学的发端和发展。 实际上 数学模型对自然的模拟并不是完备的,但那为什么需要数学模型,特别是理想化的模型 。 那就类似在数学中为什么需要很简单的数字单位1一样, 这是因为在数学计算中需要参照和单位,对于没有参照和单位的系统,将无法认识或者认识将止步。 近代科学是定量和计算的科学, 但二十一世界是复杂系统科学的世纪,其表现为横断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兴起,就老三论中系统论,控制论以及信息论。还有表现为自组织理论的新三论:耗散结构,协同和突变论。 同时二十世纪后期前自然科学中已经开始孕育了复杂科学的端倪,不论是量子纠缠还是薛定谔的猫,不论是非线混沌以及分形,都显示出系统思维在学科发展和现实中的重要性。对于国人的系统思维,就追溯的较长远,使得行为和知识的构造体现在诸多方面:不论是做人和做学问上,还是处事上,最典型的就说中医理论了,都透射处复杂的系统思维。 做人文化实质上是一种集体的共性文化,讲究顺和同,故几千年文化围绕着做人和处事上,一开始就去接触表征为元素人的复杂社会系统。 当近代科学发端后,其就拿着做人方式去做近代的科学。事实上做人和做学问是应该分开,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其遵从不同的法则 ,譬如做人上要求存异求同,做学问上要求存同求异;做学问要求对权威要批判,对待初始创新要包容,而做人恰恰相反。 科学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人又不同的解读,而群殴认为科学首选是一种知识,一种以主观形式出现的知识,其是对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内在法则的反映,而 这种对客观反映的主观知识只有在某一具体历史时刻,能够近似的满足当时对现象解释和预测的需求,则此时这种主观知识才称为科学,此命题并不排除宗教是科学。
个人分类: 自然哲学|2878 次阅读|2 个评论
性格色彩分析 —— 以英王室成员为例
readnet 2011-4-29 02:28
凤凰网资讯 国际 威廉王子大婚 正文 性格色彩专家:威廉凯特性格互补 婚姻之路更长久 2011年04月28日 12:26 来源:凤凰网专稿 作者: 李杨 陈芳 字号: T | T 59 人参与 7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核心提示:4月29日,英国威廉王子将迎娶相恋8年的女友凯特。新一代“平民王妃”能否将自己的幸福进行到底?27日,凤凰网独家对话性格色彩专家邢宏伟,解读准王妃凯特在未来婚姻中的幸福指数。邢宏伟分析称威廉王子趋向于蓝色性格,而凯特趋向于红加黄的性格,这两种性格互相吸引、组成家庭的概率非常高。并认为威廉和凯特的婚姻幸福指数将高于查尔斯与戴妃,二人婚姻的持久性和忠诚度也要高得多。 性格分析 : 威廉凯特 威廉,趋向于蓝色性格。 蓝色性格特征:情感丰富,内敛,追求完美,做事执著,要么不做,要做一定要坚持做到最好。在情感方面,内心丰富、内敛、持久、专一,而且怀旧 。 凯特,趋向于红加黄性格,以红色为主。 红色性格特征:向外、直接、开放,内心渴望自由,不喜欢被束缚和压制。红色性格的人在成长中,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大,可塑性强。而黄色性格做事目的性很强,理性,注重结果。 凯特性格中红色为主,她还是以爱情为主。但因有黄色性格的成份介入,不排除她的目的性,具体体现在爱情中,就是说黄色性格的人不会轻易因为情感放弃原则,随波逐流,或者委曲求全。 结论:红色性格与蓝色性格的共同点是情感丰富。在恋爱中,红色和蓝色两种性格互相吸引的概率非常高;在生活中,这两种性格组成家庭的概率也很高。 查尔斯戴妃、卡米拉 查尔斯,红色性格。随性,但他一出生,就作为王储接受王室严格的礼仪、规则训练,对于天生喜好自由的红色性格而言,慢慢变成被压抑的红。骨子里渴望找到可依赖的、能够展示自己的人和物,形成了内心的矛盾体。 戴妃,红色性格。内心渴望自由,不喜欢被束缚和压制。但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是承担姐姐带弟弟(的责任),而较少得到父母对她的宠爱,骨子里充满忧郁,与凯特阳光张扬的红色性格相比,戴妃是充满压抑的红色性格。 卡米拉,黄色性格。目标性很强,同时非常灵活、能够伶俐地发现对方的核心需求是什么,从而决定其是否有利用价值。也喜欢被依赖,又是王储的依赖,卡米拉自己内心除了情感之外,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对话嘉宾:邢宏伟,中国性格色彩研究中心核心组员、FPA性格色彩训练课程资深导师、咨询师。北京大学、人民大学MBA特聘讲师、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 对话主持:李杨 以下为对话实录: 凤凰网:今天我们请到性格色彩专家邢宏伟先生,从性格色彩方面探讨威廉王子大婚。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下性格色彩学? 邢宏伟:性格色彩就是通过人的行为来区分不同的人,分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比如,威廉王子和凯特,他们为什么会走到一起?这两个不同性格的人,他们在恋爱婚姻过程中会有互相吸引的规律,通过这种规律来找到其中相处的奥妙。 威廉凯特:蓝、红性格极易相互吸引 凤凰网:威廉和凯特这对新人分别属于怎样的性格色彩呢? 邢宏伟:通过我了解的资讯,威廉王子可能更趋向于蓝色性格,而凯特趋向于一种红加黄性格。 蓝色性格的特征,是追求完美、情感丰富;但比较内敛,同时做事比较执著,要么不做,要做一定要坚持做到最好。在情感方面,内心丰富、内敛、持久、专一,而且比较怀旧。 凯特的性格是红加黄,以红色为主。红色性格与蓝色性格的共同点是情感丰富。但它是向外的、直接、开放,而蓝色是向内走。 红色和蓝色这两种性格在恋爱期间互相吸引的概率非常高;在生活中,这两种性格组成家庭的概率也很高。 凤凰网:威廉和凯特的性格色彩怎样影响各自的婚姻观? 邢宏伟:从性格色彩角度的规律来看,蓝色性格的婚姻观:第一讲究自己的原则,不会轻易去做出选择,选择的时候非常谨慎。 第二,即使选择了,还会有比较长的考察和验证过程,一旦经历了这个过程,蓝色就会执著的走下去,轻易不会动摇。 凯特嫁威廉,真爱与虚荣孰轻孰重 凤凰网:这是否能解释蓝色性格的威廉和红色性格的凯特,爱情长跑长达8年? 邢宏伟:有人采访凯特的时候,凯特说:不会轻易走入婚姻殿堂,(因为)这是给我们留下更多相互了解、考察和适应的机会。凯特骨子里有黄色成份。黄色性格的人,做事目的性非常强,所以凯特不仅仅情感丰富(红色的部分),同时还有另一面:做事做人理性,注重结果。 有人谈到凯特到底是为了爱情,还是为了追求王室的身份?实际上,(凯特)性格中还是红色为主,她是以爱情为主。但因为有黄色性格的成份介入,不排除她的目的性。 每个人其实都有目的,但具体体现在爱情中,就是说黄色性格的人不会轻易因为情感放弃原则,随波逐流,或者委曲求全。她会尽可能在自己掌控的情况下,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有人会说:你很幸运能和王子来恋爱,应该感觉到很荣幸。而凯特立刻回答说:王子和我恋爱是他的幸福。这其实从骨子里面传递出,我不仅要追求恋爱,同时也追求自我。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同时要突出自己的价值和主动性。这其实是性格中黄色的成份在产生作用。 戴妃与凯特,压抑之红与张扬之红 凤凰网:那戴安娜王妃属于哪种性格?与凯特有什么区别? 刑宏伟:与凯特形成对比的就是戴安娜。戴安娜是以红色性格为主的。回顾当时的历史背景,戴安娜与查尔斯恋爱结婚之时,她自己其实有自己的心上人。但红色性格的戴安娜,被当时王室绚丽的身份以及新奇吸引。所以她对自己跟密友说,“我是向往着成为王妃的”。 戴安娜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比起凯特来说,她的主动性、主控性、自我性就少很多。所以在她刚嫁入王室的时候,因为年龄小、王室规矩较多等等种种原因,她更多时候体现的是被动、甚至丧失自我。这也与她的经历也有关,其生活经历是属于压抑的红色。 凤凰网:压抑的红色,怎么理解? 邢宏伟:戴安娜从小父母离异,从小是被她父亲带大。她和弟弟的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是承担姐姐带弟弟(的责任),而较少得到父母对她的宠爱。 凯特的成长经历就要健康很多,而且非常顺利。红色性格在成长的时候,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特点就是可塑性强。最大的特点就是外界环境比较大。当外界环境对她特别有利,特别顺利的时候,她的状态就会变得特别好,会越来越自信。 红色性格在长期受到外界环境打压的时候,这种性格会变得越来越消沉,戴安娜恰属于此类性格。 戴安娜和凯特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因为她们同样是红色性格。看她们的很多照片,两者的表情、眼神,包括穿的服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是红色性格的共同点,内心骨子里面希望阳光、喜欢展示、喜欢成为众人焦点。但戴妃是压抑的红色性格,有一种忧郁;凯特则是充分的张扬和阳光的特质。 另外,她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内心渴望自由,不喜欢被束缚和压制。王室结婚时的新婚誓词应该是说“顺从王子”(I OBEY),但是戴妃不说“顺从”,而是说了“我愿意尊重他”;有媒体报道凯特在婚礼中。也很可能拒绝讲“I OBEY”。 戴妃阴影笼罩大婚,源于王子内心执念 凤凰网:我曾听过一句话,一个男人和他母亲相处的方式,很大程度是她和妻子相处的方式。有人提出疑问,威廉选择了凯特是不是因为他有很浓重的恋母情结? 邢宏伟:这个不能说百分之百。但是从这种性格规律来讲,都有这种倾向性。作为儿子,在和妈妈相处中,会有很多相处的记忆习惯性地流入自己的心中。 我们刚才讲到蓝色这种性格的人,他的最大特点就是情感特别丰富,而且向内走。他在内心里面有一种情感,会不断酝酿,让它更加丰富。看得出来,威廉王子对他的母亲非常怀念,比如订婚戒指一定要用当年母亲的蓝宝石戒指。威廉接受采访的时候,记者问他用母亲的戒指会否不吉利?威廉很肯定地说,我就是要母亲见证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同时让母亲能够看到我现在的幸福和快乐,并一起分享。 这就体现了蓝色性格的人,通过一个具体的戒指、一个象征性的物件来传递他长期以来蕴涵在内心中对母亲怀念的情感。 整个婚礼是否会笼罩在戴妃阴影下?关键是看主角,威廉王子在很多细节上已经传递出这种情感,以至于唤起人们对戴妃的回忆,人们习惯性地回述戴妃和凯特的种种对比。我认为像威廉王子这种蓝色性格的人,婚姻能否持久,更重要的与其内心的坚持息息相关。 王室及王室成员对威廉王子性格的影响 凤凰网:看一个人的性格难免离不开他的家庭背景和他的家庭成员。威廉王子蓝色性格的养成是否也受到了了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呢? 邢宏伟:王室的风格来,整体上体现的更多是黄色和蓝色性格。黄色体现权威性,蓝色体现规则性。接下来可以围绕与威廉王子最息息相关的几个人的性格,来探讨一下。 威廉王子的父亲查尔斯,其实也是一个红色性格的人。但他一出生,就作为王储接受王室严格的礼仪、规则训练,对于天生喜好自由的红色性格而言,慢慢就变成被压抑的红。被压抑的红——骨子里渴望自己能够找到可依赖的、能够展示自己的人和物,但客观环境又压制了自己,形成了内心的矛盾体。 查尔斯在结婚之前就有自己的情人卡米拉。为什么他对卡米拉有这么长时间的眷恋? 一般来说,被压抑的红色性格,在骨子里特别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够满足自己、让自己释放,同时又能让自己产生依赖、给自己力量的人。一旦满足这种需求,压抑的红色性格(的人)会持续眷恋下去。 卡米拉是黄色性格。第一,她的目标性很强;第二,她非常灵活、能够伶俐地发现对方的核心需求是什么,从而决定其是否有利用价值。也喜欢被依赖,又是王储的依赖,卡米拉自己内心除了情感之外,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查尔斯的性格,影响了他和戴妃婚姻相处的过程中的种种不合。查尔斯当初服从政治婚姻、迎娶戴妃,但是他内心里又对卡米拉念念不忘,在新婚的头一天晚上还和卡米拉同床共枕,到最后他还是迎娶了卡米拉,甚至可能会威胁到他继承王位。其实体现出红色性格内心的随性,也是中国人所说的“爱江山更爱美人”,这是红色性格的典型特征。 凯特是否比戴妃幸运 凤凰网:综合您刚才的分析,凯特是否比戴妃幸运? 邢宏伟:从时代来说,威廉和凯特就比查尔斯和戴妃幸运得多。威廉和凯特所处的现在这种社会条件,让他们相对于父母而言可以更充分的、自由地展示他们自己,按他们的天性去生活、恋爱、相处。 凤凰网:单纯就这两位王妃而言,您觉得英国人会更偏爱谁? 刑宏伟:从国家民众来说,王妃越平民化越能够赢得大众的认可和接纳。 戴妃在人生的后期,随着眼界的开阔、自己地位的稳固提升,她性格中的红色成份展示的越来越多。包括与查尔斯离婚、能够坚决的去追逐自己的自由快乐,以及后来广做慈善事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行为魅力,这也是民众欢迎的原因。 出身于平民的凯特,她天性中的红色性格也具备这样亲民的特点。但她性格中有黄色成份,所以她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主导性更强;更多的时候是她在坚持自己的基础上,再走入大众的视野和心里。 威廉和凯特的婚姻是否能走到最后 凤凰网:最后一个问题,也算是小八卦:能否预测这对新人,他们能否“执子之手,与子谐老”? 刑宏伟:这个可以和他的爸爸妈妈做一个对比。相对来说,我觉得威廉比他父母的幸福指数会高,婚姻的持久性和忠诚度应该都要高得多。 第一点,他们自由恋爱的成份要比查尔斯和戴安娜要高得多,从源头上结合的默契程度就要高。 第二点,戴安娜和查尔斯基本属于闪婚,从真正开始恋爱到步入婚姻殿堂,就几个月的时间。其实这也体现了红色性格的闪电性:草率和冲动。到今天为止,威廉和凯特经过了八年漫长的、反复的、多角度的、全方位的考察、磨合和理解,这是非常好的基础。 第三点,威廉和凯特能够更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本性。两个人都是高学历,能自己做主。比起查尔斯和戴安娜,他们即使当时有这样的想法,迫于当时的环境,要承担的舆论、社会压力要比现在大得多。 最后,两位王妃的成熟度。戴安娜当初进入王室的时候,是一个很幼稚的、天真的小姑娘。所以她后来遭受到媒体、狗仔队围追堵截的时候,表现得惶恐。相比较,今天的凯特,职业素养比较好,而且已经提前接受过非常专业的应付媒体的训练。她的自我保护、维护关系的能力会更强。 最后我们还是要祝福威廉和凯特,他们的婚姻也的确区别于普通人。王子伉俪婚姻中的忠诚度越来越强,持久性越来越好,也会给广大民众做一个很好的导向和楷模。
个人分类: 科学八卦|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有关网络定量分析的若干文章
Fangjinqin 2011-3-23 11:37
有关网络定量分析的若干文章 google和harvard的合作研究:见链接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1/6014/176 som较长,有八九十页 作者这两个月做了好几场报告了,反响热烈 Barabasi组在跟踪这个方向,认为有研究前景
个人分类: 学术文章|2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利用期刊引文数据库对图情方向专业研究的一些统计结果
leeshuqing 2011-2-3 20:17
因为该站点无法粘贴表格,因此发布在CSDN我的博客上 http://blog.csdn.net/leeshuqing/archive/2011/02/03/6172264.aspx 我们利用编写的网络爬虫程序和数据库资源,对万方和CSSCI两大中文期刊数据库就行了文献数据抓取,并对部分错误文献信息结合对“Google学术搜索”的数据抓取分析。由于文献数据量极为庞大,同时我们也想先针对我们所了解的学科领域研究趋势做出自己的分析结论,所以我们只抽取了“图书情报档案”方向的59种期刊,其中核心期刊共35种,时间跨度为2000到2009共十年,总共获得202843篇文献。每篇文献都抓取了除全文以外的诸如标题、作者和参考文献等信息。由于需要使用被引关系来分析,因此我们还专门对文献的参考引用关系进行了专项获取,共计339000个链接。因为图情方向的文献所引用的被引文献不一定都是图情方向的文献,甚至都不一定是中文文献,此类文献引用我们没有收录,数量为103255个,全部被去除。
28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如何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
douglee1986 2011-1-7 14:15
Dear Shirley , 你说:觉得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好,问题好像在于思维的逻辑性不够强,和别人谈话或者做陈述的时候很思维很跳跃,要怎样训练表达能力呢?我最近在看《语言的突破》,但是觉得看的效果也不怎么样,是不是我学习的方式有问题?顺便问一下, amy 姐姐是怎样学习这类书的? 回答:如何提高表达能力? 首先,我从来没有去读过《语言的突破》,不知道介绍了什么样的方法。你没有告诉我具体的内容和你实践的方式,我如何给你一个判断呢? 我想一般来说书是没有多少问题的, 关键 是 自己如何实践,是否真的根据自己的情况实践了 。我个人没有学习这类书籍。 其次,推荐你先读亲爱的糖《 如何提高表达和分析能力 》 我非常赞同 运用写作的方式去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但是, 首先 是 要 有意识地去理顺各种逻辑关系来进行写作 ,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写。 可以把自己当作一个老师,那么要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教给大家,一定要说的有条理。 其实, 平时在说话的时候 ,都可以有意识地这样做, 提醒自己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然后以我想说的有几点,第一,第二,第三这样去进行一个谈话 , 这是沟通很重要的方面 ,避免浪费他人时间,也可以 更好地阐明自己的观点 。 写 blog 和泡论坛, 写总结分享,都是一个很好训练表达能力的方式。 关于这个方面推荐看萧秋水姐姐的一篇文章: 把论坛和博客作为成长的平台 秋水姐姐说: 以别人的问题为契机去研究 ,这样, 自己的进步也非常快 。既助人,也助己,一举两得。 其实论坛真的是全方位的锻炼。我的文字能力基本上就是在论坛里面锻炼出来的。因为每天要写和回复很多贴子,所以想得要快,打字要快,久而久之,效率提高。 此外, 表达能力不够好 的一个 本质原因 在于 逻辑思维能力 ,那么 如何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呢 ? 我曾经 回答过这个问题 : 1. 关于思维 如何保持思维的活跃性? 如何培养逻辑的思维? 我是学国贸的,上宏观课时我总是感觉到思维跟不上,思路太混乱了。我是 左撇子 ,一些科学书有报道这样的人 形象思维比较好,逻辑比较差 。我自己也觉得自身思维的不足,那么, 在平时,我们应该注意怎么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呢? 2. 关于学习 李开复先生 提过 大学里应该学习举一反三,无师自通的能力 。怎么学习,对这句话,师姐你有什么见解呢 ? 学知识重要,可 在学习中,怎么去培养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与能力呢? 1. 如何保持思维的活跃性 ? 广泛阅读 , 阅读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东西 , 通过他人多样化的思考启发自己的思维。 比如我会读文学 , 心理学 , 金融 , 快消 , 网络营销的东西 , 不会只把自己限制在一个领域 , 否则就会只看到一个圈子的东西。 接触不同的人 , 进行广泛的交流沟通 。 我的朋友会保持在 公务员 , 学者 , 培训师 , 职业经理人 , 创业者 , 教师 , 医生 , 会计师 , 基金交易员 , 外贸业务员 , HR , 跟他们沟通 , 能够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 发现自己的缺陷 , 更懂得接受不同 , 更懂得学习。 这是 非常好的方式 , 但是 要懂得尊重他人 , 尊重不同的想法 , 更重要的是要真诚 , 这样别人才愿意跟你交流 , 愿意成为你的朋友。 2. 关于 如何培养逻辑的思维能力 ? 多读商业的评论&案例 看一些侦探 &律师行业的电视剧 , 美剧应该有很多 生活中 多从现象去思考为什么 , 寻求答案 也可以玩一些游戏 , 比如 killer, 或者其他 推理性的游戏 其实文字&数字都是属于逻辑思维 , 只是不同形式的逻辑思维 , 阅读&写作也是不错的 , 但是一定要写总结性的文字噢。 如果对数字感兴趣 , 就多研究跟数字相关的东西吧。 3. 关于学习 其实 开复老师的话 , 举一反三 , 无师自通的能力 , 就是 一种总结的能力 , 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一个共同的 , 可以在不同的时候运用的经验&方法。 就是钓鱼的技术 , 而不是钓到的那条鱼。 在大学的学习 , 学知识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了。 而且 , 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 , 才是真正的学习 , 那是实践的能力。 如何获取知识 , 我想学习在很多时候都是 沟通&实践 。 沟通 , 就是 获取知识的方式 , 无论是 通过个人的形式去阅读 , 查阅资料 , 研究问题 , 还是通过向他人请教 , 小组讨论 , 都是一种沟通 , 沟通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获取知识的能力。 实践 , 是获取知识非常有效的方式 , learning by doing 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举一反三 , 就是要学会总结实践中的经验。 我觉得现在这样说是很空的 , 关键 是 你自己去实践 , 去尝试做很多的事情 , 尝试运用你学到的东西 , 再在实践中学习 , 那个时候自然会有很多体会 , 那些体会是再怎么阅读了解他人的经验都得不到的。 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很像一个拓扑结构。 原文: 如何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
个人分类: 想法|30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三民族神话人类起源内涵分析
sheep021 2010-12-24 22:17
三民族神话人类起源内涵分析 作者:佚名文章发于: 文学 点击数: 2263更新时间:2006-11-26 热 荐 【字体: 小 大 】 http://www.wyzxsx.com 本文的目标是对三个文明古国古代关于人类起源神话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分析,它们是:希伯莱上帝造人神话,希腊普洛美修斯造人神话,中国女娲造人神话。为了分析之需,我们还将涉及与人类起源相关的某些神话,如大洪水神话和人类再生神话。 希腊和希伯来人类起源神话文本已很完整,无须梳理,而由于中国古代关于人类起源神话的有关材料比较零碎散漫,为了保证本文比较分析的可信性,在此有必要对有关资料进行简略的整理和勾勒: 中国上古有一位造人之神,她就是女娲: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接,乃引于泥中,举以为人。 这段文字所出虽稍晚(汉代),但它所述乃据俗说,即在民间流传的古代神话,因此实际产生的时间当要早得多。屈原在《天问》中有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一句,就从侧面透露出这个消息。这一问来得极突兀 ,它当有一个潜在的、没有明言的前提:人类有体,女娲所制,然后才会生发出穷根究底的追问:那么,女娲的身体又是谁创造的呢?据此,则有理由断定,女娲造人神话来源相当古远。 与造人神话相关,是否也有毁灭人类的大洪水神话?据已有资料看,确曾有过一场(或几场)大洪水及其相关灾难: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 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这段文字中灾难很多,但著名神话学者袁柯先生以为主要是洪水灾难。他说:女娲补天,其目的无非治水。积芦灰明言止淫水,其余三事,断鳌足、杀黑龙乃诛除水灾时兴风逐浪之水怪,而炼石补天所用之石,亦湮洪水必需之物。 尽管这段文字所述灾难为何多有歧见(如有人说是地震),但愚意以为袁先生的说法较为可信。可以补充的是,炼石补天,乃是因为天柱折,天破了,陷塌了,暴雨从破陷处倾泻而下(试想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句),于是引发大洪水。为要治水,必须补天,故女娲炼石补之。 那么,这场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洪水是什么神发动的呢?是最高天神吗?应该不是。据各种记载,古代发动洪水灾难的一个神是共工。共工在中国古代乃是一个水神: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这位共工曾多次发动大洪水,危害神界和人类,《尚书》和《淮南子》及其它许多典籍都载共工曾振滔洪水为害天下;另外不少资料还记载共工曾发动大水与祝融、颛顼等争斗。因而,尽管女娲故事没有明言洪水乃共工所作,但据其它古代神话资料,振滔洪水以害天下者均为共工及其属下(如相柳等),因此,女娲所治之洪水的发动者按理当为共工。宋罗泌就曾明言共工制造洪水当在女娲之时,且为女娲所制。 此说尽管稍晚,未必便不可信。 如果上述梳理尚属可信,则女娲造人及相关神话大体是这样的:女娲用黄土造了最早的人类,他们在大地上生活劳作,勤劳而善良(颛民即良善之民也),女娲帮助他们缔结婚姻,生息繁衍。 有一恶神共工,可能因为人类得罪了他(或是与人类的保护神争夺权力),故发动大洪水,要消灭人类, 但女娲以自己的神力制伏共工,战胜大洪水及其它灾害,保护了人类。 比较中国和两希(希伯莱、希腊)泥土造人神话母题,我们发现,两希神话的主要关目都相同或相似,只有极少的不同。 大体看来,下面这些关目基本相同:1、人类是一个神用泥土制造的,神赋予了泥人以生命和灵魂;2、人类曾经有过极乐时光(希腊黄金时代,希伯莱伊甸园中始祖的生活),但因人类的堕落的罪恶,他们失去了极乐世界;3、因人类本性卑劣,获罪于天神,导致天神的厌弃和惩罚;4、有一个小神帮助过人类,但因此而受到至高天神严厉的惩罚(希腊的普洛美修斯,希伯莱的蛇即所谓魔鬼撒旦,他帮助始祖获得智慧和辨识善恶的能力);5、最高天神用以毁灭人类的是大洪水;6、有一对夫妇逃过了大洪水灾难,幸存下来,他们成为再生人类之祖;两希泥土造人神话的差异性关目则主要在于:1、希腊造人、赋予人生命与灵魂、毁灭人类的是不同的神,而希伯莱神话中这些关目的承担者则是同一天神;2、希腊神话中帮助人类的是一个善神,希伯莱神话中人类的帮助者(蛇)则是一个魔鬼;3、希腊神话中再生人类是石头变的;希伯莱神话中再生人类是挪亚夫妇生的。 通过上面的大体比较,我们有理由认为,两希泥土造人神话尽管各有自己的远古源头,但应有一种传播学上的影响关系,它们的共同源头之一都是早它们而出现的古代苏美尔-巴比伦泥土造人及大洪水神话,比较文化史和神话史学者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这方面的成果已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苏美尔-巴比伦文化对两希文化的影响,两希人类起源和再生神话诸关目的大体相同相近,再一次证实了这种影响的存在。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人类起源神与两希神话诸关目,就是同少而异多 。在下面几个关目上,它们大体相同或相近:1、人类是用泥土所制造;2、创造人类的是一个神;3、人类都曾遭遇大洪水劫难。但在更多的关目上,中国与两希神话则是相异的:1、人类只是用泥土所创制,没有神吹气给泥人使之获得生命和灵魂; 2、创造人类的是女神而不是男神;3、人类没有居乐园的关目,也没有失乐园的关目;4、因而也没有人类堕落和与天神冲突及遭厌弃的关目;5、发动大洪水毁灭人类的是恶神而不是至上天神;6、有一个或众多天神帮助人类、保护人类;7、大洪水被战胜,危害人类的恶神受到惩罚。这一简单比较,使我们有理由断定,中国人类起源神话是独立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较少受到其它文化圈相关神话的影响,至少没有直接影响。 三个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密码和民族心理内涵,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它们的分析并从而获得不同的启示。本文的兴趣是:中国与两希人类起源神话中既然都有泥土造人的关目,那么,它们表现出对泥土(土地)的态度是否相同?又是什么原因决定了他们对土地的相同或相异的态度?与此相关的是,泥土造人的关目是否蕴含有三个民族文化对人类本性、命运的某种理解和认定?它们是否有异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作出这种相同或相异的理解和认定? 首先,三则人类起源神话表现出了一个共同的认识,即人类与土地的渊源关系:人类从根本上来自于土地。关于人类由来,综观世界各民族古代神话,众说不一。有的起源神话讲述,人类来自于某种图腾动物,乃它们所生(美洲印美安易洛魁部落神话讲述人类乃狼、海龟或鹰所生),或来自于某种植物,如某种树、竹、乃至瓜果,但中国、希伯莱、希腊三个民族古代神话却共同讲述着人类来自于泥土的故事。如果说人类起源神话中蕴含着各个民族古代先民对人类本质的某种认识,那么,我们可以说,泥土造人神话,确认的是人与土地的本质关联,即人的土地根性。土地,既是人类身体构成的质料,又是人类生息、繁衍、劳作和归宿之所在,无论是个体的一生,还是群体的起源与归宿,人从内到外都与土地息息相关。 如果说在图腾(动物、植物、无机物)生人的起源神话中,表现了创造它的民族对于图腾(人类或某种部落的血亲祖宗)的崇拜意识的话,那么,泥土造人神话是否也表现了对土地的崇拜意识?我们发现,事情远非这么简单。中国与两希神话泥土造人的故事,表现的竟是对土地完全对立的感情:一是崇拜,一是鄙弃。因而,土地也获得了完全对立的评价:一是崇高的,一是卑污的。 尽管两希人类起源神话在某些关目上略有差异,但主要关目都大体相同,因而,对土地的态度和评价也大体相同。就希伯莱神话而言,贯穿几乎《旧约》大部分神话传说故事的一个基本冲突是人类与上帝的冲突,这一冲突的开端和基型就在创世纪之中。上帝耶和华乃是至上天神,也是唯一的神,作为天空之神,他的对立面乃是土地以及土地的神性形式蛇。伊甸园中那条神蛇在天主教和基督教义中,常被解释为魔鬼的化身撒旦。在信奉一神教的希伯莱人那儿,除耶和华外,所有的神祗都被贬低为魔鬼。就创世纪中上帝与蛇这一对立角色结构而言,那条神蛇其实就是土地的神化形式。关于蛇与土地内在同一性,在西亚乃至世界各民族神话中都以各种方式被讲述着,在此不须我们赘复。天空与大地的对立性冲突,在后世欧洲文学中,形成了一个原型性形象结构,那就是天鹰与地蛇的冲突。那么,在天空/大地、上帝/魔鬼的对立冲突中,人类作出了什么选择?人类选择了大地。亚当夏娃听信了蛇的诱惑,违背耶和华的禁令偷吃智慧果,与蛇一起,被上帝谴罚到大地上受苦受难。人类听信蛇的诱惑和怂恿,其实是人类听信自己身上泥土根性的诱惑和怂恿,蛇是内在于人自身的一个成份,因为构成人的质料的是泥土。因而,在《旧约》中,上帝与蛇的对立和冲突,便转化为上帝与人类的对立和冲突。在创世纪以外各篇中,蛇这一形象基本消失,不再出现,人类则被置换到蛇的位置上,成了上帝的对立面。 当然,人类与蛇还不是完全同一的,人类身上还有天神的成份,上帝将气息吹进泥人的鼻孔,使之有了生命。在希伯莱语中,气息与灵魂同词同义,气息即是灵魂。故人类实际上是由两种成份泥土的血肉和天神的精神构成的,内在于人类的,不仅有土地的属性,还有天空的属性。这一人类本性的对立性构成,导致了人类永恒的冲突:灵与肉、精神与本能、理性与感性、光明与黑暗。在这些对立性构成中,与天神赋予人类的属性相比较,泥土赋予人的是肉体、本能、感性、欲望等黑暗的成份和属性。在上帝与蛇、即天空与大地的冲突中,人类选择了蛇,即选择了土地。耶和华把亚当夏娃谴罚到大地上,说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尘土,仍要归于尘土。便是对人类土地属性的确认。 由于古代希伯莱人信奉神教,只有上帝是唯一的神,是圣洁而崇高无比的神,因而,与这天空之神相对立的土地就是污秽的、卑贱的、乃至罪恶的。 由创世纪神话中生发出来的所谓原罪说,寻根究底,那原罪之源乃在于泥土之中,大地之中,人类的原罪来自于土地。 希伯莱创世纪神话中上帝对人类的诅咒和否定,也是对土地的诅咒和否定(亚当罚落大地时,耶和华明确对他说地必因你而受诅咒 )。 明确了希伯莱造人神话中对土地的贬低和卑视,我们就能理解与造人相关的洪水神话及其它神话。耶和华要用大洪水毁灭人类,据《旧约创世纪》叙述,乃是因为亚当夏娃的子孙们在大地上行恶,主要是指人类听凭自己本能的驱遣而行事,即被泥土根性所主宰。耶和华发动大洪水毁灭人类的神话,其实是造人神话中上帝与人类、天空与大地冲突发展的顶点和解决。 因而,在希伯莱泥土造人神话中,表达的是希伯莱人对土地的极度贬抑和否定性评价与态度。那么,希腊泥土造人神话呢?希腊泥土造人神话表达的对土地的态度与评价与希伯莱一样, 是贬抑性和否定性的。在希腊人类起源神话中,存在着与希伯莱神话相同的对立性角色结构:天神与地神、宙斯与普洛美修斯的对立。宙斯作为后起而居统治地位的俄林帕斯神系众神之王,是一位天神(宙斯在古印欧语中即天空),人类的创造者普洛美修斯乃堤坦神族之一员。堤坦神族是比俄林帕斯神族更古老的神族,是天神乌拉诺斯与地母盖娅的儿孙,他们是居住地上的巨人族。尽管堤坦神身上也有其父乌拉诺斯的基因,但乌拉诺斯作为希腊神话中三代神王中最早的一代神王,其属性不是光明之天,而是黑暗之天,与第三代光明之天的神王宙斯完全相反。这黑暗的天神与地母盖娅交合所生之堤坦诸神,大多为本性蛮野、力量过人而缺乏智慧光照的巨人,如果说光明天神代表的是智慧的话,那么,浑沌蛮野、本能强大的堤坦诸神则更接近于黑暗之地神,即其本性中土地根性更深沉而强大。人类乃堤坦之子普洛美修斯用泥土创造,实际上是说土地之神创造了土地之人。 与希伯莱创世神话一样,希腊神话中人类用泥土造好后,也有一个神朝他身上吹了一口气,使之获得了生命和灵魂,这个神就是雅典娜。在希腊神系中,雅典娜是后起的神祗,作为智慧的象征,雅典娜的出生十分独特:她是从天神宙斯脑袋里蹦出来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最集中而突出地体现了天神的内在品质,她的一个象征形象是鹰,神鹰代表的是天空。泥人因获得雅典娜的气息而具有生命与灵魂,意味着人类也是由两种对立的属性构成的:即泥土的本性与天空的本性。与希伯莱起源神话一样,人类身上泥土根性显然更深沉而强大,希腊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们也因其泥土本性而堕落,变得贪婪、放纵、冷酷而残暴,因而为天神宙斯所厌弃。宙斯与众天神开始危害人类,所谓潘多拉的匣子这一关目,实际上是一次人类的失乐园,因为在此之前,人类没有疾病、瘟疫、痛苦、不幸、灾厄,生活无忧无虑、无病无灾,但众神送给人类祸物潘多拉的匣子里飞出的疾病灾厄,却结束了人类的乐园时光,这极近希伯莱神话中人类始祖的失乐园。但天神宙斯对人类的厌弃和惩罚并不到此为止,地神之子普洛美修斯和人类与宙斯的对立冲突的最后解决,就是前者受到更严厉的谴罚:普洛美修斯被捆绑在高加索山上,被宙斯派遣的一只神鹰每天啄食他的肝脏,使其痛苦万分(请注意希腊神话中鹰与天空的关联),而人类则在一场大洪水中被消灭得一干二净,唯有丢卡利翁和皮拉夫妇死里逃生。 因而,希腊泥土造人神话所确认的,也是人的土地本性。不惟起源神话表达了这种确认,还有其它几则神话都在强化着这种确认。首先是人类再生神话。在帕耳那索斯山上幸免于大洪水厄难的丢卡利翁夫妇,得到堤坦女神忒弥斯(据希腊神话她乃普洛美修斯之母)的启示,将他们母亲(地神)的骨骼石头扔到身后,那些石头都变成了人。 在这个人类再生性神话中,石头乃丢卡利翁夫妇之母(地母)的骨骼,仍属地中之物,不妨说,这是泥土造人神话的变异形式。另一确认人类土地本性的故事,是所谓地生人的故事。这种故事在关于卡德摩斯和伊阿宋的传说中都出现过,其中,卡德摩斯与地生人的故事最有意味。卡德摩斯在寻找其妹欧罗巴的途中遇上一条毒龙,他杀死了毒龙,按雅典娜的吩咐将龙牙埋进土地中,土地中生出一群武士,这群武士自相残杀,死亡几尽,最后五个人停止互相屠杀,在卡德摩斯的带领下,在那儿筑石建城,此即忒拜城的来源。伊阿宋在寻取金羊毛的过程中,也经历过杀死毒龙、龙牙被埋入土中,长出一荐人,并被杀死的情节。 在这种故事中,天神与地神的冲突被置换成了天神之子英雄(英雄乃天神与人类交合所生)与毒龙及龙牙所生之人的冲突,后者与前者都具有结构上的对应性;毒龙在西方神话和文学中,往往由古代巨人所变异,乃土地之子或土地之神的贬损形式,代表的是黑暗、浑沌、蛮野、恐怖的大地之神,其毒牙入土生长出人来,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地生人神话可以看成是泥土造人神话的次生形态,其所确认的,都是人类的土地根性。当然,对卡德摩斯这个传说本身而言,地生人故事还具有某种宿命意味的象征性,即建于此地的忒拜城统治者后裔的悲剧命运与结局:俄狄浦斯的悲剧、其子孙互相残杀而最后城落他人之手的悲剧,都可以在 德摩斯与地生人的故事中寻找到其象征与隐喻性预示。而这些地生人所以愚蠢地自相残杀,其根本的原因乃在他们的土地本性。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希腊泥土造人及其相关神话,表达了希腊人对人类泥土本性的确认,这种确认中也表达了人类对土地的贬抑态度。但须要注意的是,希腊人对土地的贬抑远没有希伯莱人那么彻底和极端,希腊人在叙述人类起源故事时,对地神之子普洛美修斯并不持否定态度,反而带着赞美倾向;对天神宙斯也不是无保留地肯定,总体上看还带点批判态度。对人类因其本性而导致的堕落虽然也不认可,且带有明显否定倾向,但对宙斯用大洪水来毁灭他们也不会持肯定态度。总体上看,希腊泥土造人及其相关神话对土地的态度是贬抑的,但不及希伯莱神话那么极端和彻底。 与两希神话相比较,中国泥土造人神话就表达了对土地完全不同的态度和评价。首先,中国神话中没有赋灵关目,人完全是泥土构成的,并不需要另一个天神吹气赋予泥人以生命和灵魂,人类来自泥土,其生命和灵魂也自在泥土之中,而不来自泥土之外;其次,神是用造自己的材料来造人的,女娲乃地母,女娲地出典有明征。 人与神在根本上是同一的。希伯莱神话中造人的上帝不仅不是用泥土造成的,也不是由任何质料构成的,他从根本上说没有任何具体质料构成的身体,只是一种精神的存在。 在希伯莱神话中,人神是相对立的、分裂的,中国神话中,人神是同一的,一致的。人神的同一,决定了人自身本质构成的同一。中国神话中的人不是内在分裂的人,他没有精神与本能、灵与肉、感性与理性的固定分裂与冲突结构,而是浑融为一的。 中国泥土造人神话中,神用构造自身的材料创造人类,这表达出中国古代先民对土地的肯定和崇拜态度。在中国神话中,土地及其神化形式有极高的地位。当天空陷塌(天柱折)大雨倾盆,洪水泛滥时,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这五色石乃出自于土(石者,土之精),补天之五色石,实乃土地精华所聚之神物;又大洪水中,曾窃天帝之息壤以堙洪水,而这息壤,乃是一种能自己生长的土壤, 一种土地的神化形态。泥土是神祗们用以战胜灾害的神物,可见地位之高。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古代最高大神也具有土地属性。至迟到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形成了五方帝神系统,即按五行观念将古代诸主要大神重新组合成五位主神和五位佐神的五方十神系统。可以说,这是中国的俄林帕斯神系,这一神系的最高统治者乃是黄帝,其佐神为后土。 那么,这位黄帝是什么样的一位神帝呢?按古代典籍记载,黄帝作为五帝之首,位居中央土位,即无极之土,以君临其它四帝。其佐神乃后土,即土地神,社神。在五方帝神系统中,佐神与主神有内在的同一性,属性是一样的,后土作为土地神,则其主神黄帝事实上也是土地神。 中国最高大神的土地属性意味着他们在本质上与人类是同一的,因而,中国古代没有最高天神发动大洪水或什么其它灾难毁灭人类的神话理所当然。中国泥土造人神话表达的不是对土地的贬抑与否定,而是肯定与崇拜。土地在两希神话中是低贱的、卑污的,在中国神话中则是崇高的神圣的。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到了理性化时代,中国一些重要文化典籍(如《易经》)中开始有了天尊地卑的观念,但即使在这些典籍中,它们的尊卑区别只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中国文化更强调的是天地参合、阴阳交泰、互补互渗,而不是极端的尊天抑地。至于在原始神话中,这种尊天抑地的观念就更其淡薄。事实上,如果我们从精神上把握中国文化,将不难发现,中国文化本质上充满了土地精神,天空意识则相对淡薄。 与人类之来源相关的是人类本性之构成。三个民族泥土造人神话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各自先民对此的见解。 希伯莱神话中,人之来源是二元性的 ,即兼具泥土与天空两种对立属性。与天空相对比,土地总是黑暗、欲望、本能的象征,如果拿弗洛伊德的术语表达,则土地是本我人格的象征;而天空则代表着绝对真理、最高道德律令、最高智慧和理性,在弗洛依德人格理论术语中,这些属于超我人格内容。由泥土与上帝气息构成的人类,本质上是由这相反对立的两极构成的。希伯莱文化中,这对立二极在人身上不可能和谐统一,它们处于激烈的冲突对立之中,人在本质上是分裂的。 这种分裂型人性观希腊文化中也有相近表现。希腊神话中的人也是由泥土与天空两种因子构成。如同希伯莱文化一样,希腊文化中土地意象代表的也是一片黑暗的世界,强大的肉体本能、强烈的欲望与冲动,用尼采的术语表达,即所谓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而希腊神话中给人之肉体赋灵的是集中代表着天神之光明、智慧、理性、秩序和权威的雅典娜。人在本质上是由两种对立的因子构成的,他也是分裂型的。这种灵肉二元论看来深深地影响了希腊此后的文化发展,其最早的例子之一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对人的描述。 尽管二千多年后的尼采曾激烈地攻击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将他们看作是使希腊神话衰落、酒神精神消歇的罪魁祸首, 但他们在其哲学中对人的描述则是典型二元论的,这种人性二元观最突出地体现出他们的哲学与希腊神话内在的脉承关系。 不过,尽管希腊人类起源神话表现出的人性观也是二元性的,但这二元并非是绝对的分裂关系,神并非绝对只受理性、道德、智慧的控制而完全没有本能性情欲,大多数神或神性英雄倒是二者兼具,最高大神宙斯便是最典型的一个。正如他头脑(人之天)中蹦出雅典娜而大腿(人之地)中蹦出狄俄尼索斯,他同时兼具智慧与本能两大品性。在希腊神话中,普洛美修斯是按神的样子来造人的,人与神在本性上具有同一性,他也兼具土地之本能与天空之智慧。希腊神话中表现出的人性观也是二元性的,只是这种二元本性并非绝对分裂,它们也可能有均衡和谐的时候,希腊神话中黄金时代的人类正是这种人性均衡和谐状态的一个样板,那是希腊神话对人性与人类生活状态的理想设计。只是人类走出了黄金时代以后,他身上大地与天空二重本性均衡和谐的状态便慢慢发生了倾斜和被破坏,乃至到了黑铁时代,人类身上的土地根性得到恶性膨胀发展,而天空智性则被抛弃,并因此遭致宙斯的严厉惩罚。就是说,在希腊神话中越到后来,人类的本性越向土地倾斜堕落,与此相应的是,神的本性则愈向天空升腾纯化,人与以宙斯为代表的神因此作为对立二极而被突出,后者更突出了其智慧、理性、光明的属性,前者则更强调了其黑暗、本能、欲望、无理性的品性,因此,在人身上,大地与天空之属性处于分裂状态。尽管如此,这种人神属性分别向大地与天空的逆向运行在希腊神话中是有限度的,直到希腊神话开始消歇时,希腊神话中的天神也没有发展到只有单纯天空属性,其中的人类也没有堕落到只具有土地精神的地步。故而,希腊神话中人性二元构成的分裂与纯化程度相对有限,远不如希伯莱神话那么深巨和彻底,这一区别不可不察。 与两希神话表现的二元分裂性人性观相比,中国神话中体现出的人性观却是一元性的。 中国神话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中,只有赋形关目,而没有赋灵关目,人类的来源是一元性的,这意味着其本质也是一元性的。中国神话总体上看对人的本性构成这一问题处于无意识或意识相当淡薄状态,它引导人们注意的,更多是外在的生活情景,而不是内在的本性构成,这是它与两希人类起源神话中较为强烈的人本性意识的一个重要区别。曾有学者论及中国文化有一种将精神还原为身体即心灵的身体化特征,这不无道理,造人神话只有赋形而没有赋灵关目,大约是这种特征最早的表现。但另一方面, 中国人类起源神话没有特别的赋灵关目,也许与中国古人持守一种浑整统一的一元人性观有关,即人的肉体与灵魂不可分割,且它们都来自于土地,最终也归于土地,因而,地神给人类赋形与赋灵具有同一性。人类的血肉与灵魂都来自于土地。这是中国与两希神话(尤其是希伯莱神话)很不相同的地方。 由于对这一问题学者可能有歧见,在此有必要稍加展开。 希伯莱神话中人的身体来自泥土,所以死后身体归于泥土,一部《旧约》不厌其详地叙述以色列人的列祖列宗死后归葬某地的关目,反复在强化 这种意识。那么,人的灵魂归往何处呢?是否归自泥土?《旧约创世纪》中耶和华曾说,人既然是来自泥土的血肉之躯,那么我的灵就不永驻他身上,既然人的灵魂乃上帝所赋,自然人的肉体死亡后,灵魂应归于其所来自的天空,就象身体应归其所来自的土地一样。很多学者都注意到犹太教没有来世论,没有地狱观念。大多数游牧民族的宗教都如此。英国学者白德库克将其看成是犹太教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既然游牧民族视地为卑污所在,上帝所赋的人之灵魂在人死后自然也不能归于这卑污所在,所以,游牧的希伯莱人没有发展出地狱的观念是理所当然的。 而农耕民族的中国和埃及大不一样。中国人在汉以后的地狱及阎罗的观念来自于印度文化,对此学者已有确论,但汉以前中国文化中是否就没有地府及冥王的观念呢?学者们对此意见却有分歧。为节省篇幅在此不对之展开述评,只表达笔者的看法:中国汉以前早有地府及冥王的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鬼魂观念,所谓鬼就是人死后的魂魄(试看《楚辞国殇》中子魂魄兮为鬼雄的诗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司幽之国就是地府。那么,这地府的主宰是谁呢?他名叫司幽,或土伯、或后土,中国上古关于他们的资料较多,这已为人们熟知,兹不赘举;屈原曾在《招魂》中呼唤魂乎无下,因为土地下面有凶恶狰狞的土伯等待在那儿。另有学者研究说,昆仑山(泰山)在上古曾是中国神话中的地狱之山,人死后灵魂之归所。 不管地府在哪儿,地府的主宰究竟是谁,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上古有地府这个所在,它是人死后灵魂之归宿。这意味着,人不惟其形而且其灵都来自于土地。因而,不管形也罢,灵也罢,在中国上古神话中,它们都具有土地根性。 与中国相类似的是埃及文化。埃及神话中人死后其形归于土,其灵魂也归于土而不是升于天。埃及神话中最有名、最为埃及人敬爱的大神是奥息里斯,他身兼土地神、植物神、农业神和冥王多种职能,他主宰的地府是埃及人最重视的所在。埃及人十分关心死后的灵魂去向和来世问题,所以地府及冥王具有十分显赫的地位。 那么,中国和埃及这样的农业民族古代神话中有天神吗?他们与地神是什么关系?农业民族当然有天神,但他们与地神的关系主要不是冲突对立而是交合承沿的关系。埃及太阳城九大神共分四代,第一代大神是太阳神拉(至上天神),他之后每一代大神(拉的儿孙)都是兄妹配偶神,且分为天神与地神,最后一代大神伊西斯与奥息里斯兄妹是拉神的重孙,也是天地相配的夫妻神。从奥息里斯这个冥府之王的角度看,从最高天神、太阳神拉到他, 是一脉相传的关系;而横向的伊西斯(他的姐姐与妻子、具有天空属性的神)与他,则是一脉相通的关系。中国的情况也差不多。地神女娲与天神伏羲(太昊)就是夫妻关系,汉代画像砖上有他们人首蛇身而蛇尾相交的图画,那即天地交合的象征。另众多上古神祗间的谱系,都在强调天神与地神之间的脉承关系和转换关系,在此仅引二例以为证: 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士,不妻;思女,不夫。(《山海经大荒东经》)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 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山海经海内经》) 上两则神话资料中,帝俊乃商人至上天神,炎帝既是农神植物神(因而也是地神)亦是火神和太阳神(炎帝者,太阳也), 也是天神。而司幽之国当指地府,后土亦是地府之主宰,这两个地府之主宰均为至上天神的后裔,他们之间有血源上的脉承和转换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分裂关系。象这种神族谱系,中国古代神话中还能找出许多。中国神系更强调的是彼此属性的相互关联和渗透,而不是分裂对立,这是它与希伯莱神话乃至希腊神话很不相同的地方。希伯莱神话把天神与地神(蛇)的分裂冲突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希腊神话尽管没有这么极端,但天神与地神的关系中分裂对立是主导的。这不仅有宙斯与普洛美修斯的冲突,更有地母盖娅及堤坦神族与宙斯为代表的俄林帕斯神族持久的冲突,以及希腊英雄(天神之子)与各种怪兽毒龙(多为地神之子)及堤坦后裔持久的冲突为其证明。 由于中国神话中天神地祗在本质上是相互和合涵容的,有内在脉承关系的,因而,中国上古造人神话中人类形体与灵魂之来源和归所均为土地。但这不意味着人之本性就与天截然对立,通过土地,人的灵肉也与天神间接相通。中国神话中人类来源和本性的一元论意识是极具有涵容性而不是完全封闭性的。因而,中国神话中的土地就不象希伯莱神话中的土地,只是人类身上黑暗、欲望、冲动、非理性这些本我人格内涵的象征,它包涵有这些人格内容,也更有自我的人格内容。中国文化中,土地意味着现实世界,这现实世界内化于人的精神构成,主要形成了人的自我人格,以及某些超我的品性。因而,中国神话中的土地意象在以自我为主的前提下,涵容着本我和超我的内容,它具有一种浑整性和包容性特征,与希伯莱以及希腊神话中土地意象潜含的精神属性很不一样。 与人类来源、人类本性设定相关的是对人类命运和生存处境的设定。三个民族人类起源神话都有意无意地表达了对人类生存处境和命运的设定。在这方面,我们发现,两希神话的设定有较多的相似性和相同性,而中国神话的设定则大不一样。 在两希神话中,人类远古都曾有一个极乐世界,在希伯莱神话中,那些是始祖亚当夏娃曾居住的伊甸园,在希腊神话中,则是人类的黄金时代。由于人类身上土地根性的驱动,人类开始堕落了,犯罪了,远离了赋予其灵魂的天神的指引,堕落的人类因此受到代表智慧、道德、理性、秩序的最高天神的惩罚。这一惩罚有两个关目,先是失乐园,后是全体毁灭。在希腊神话中先是黄金时代的丧失,人类最后走向充满血腥、残酷、战争、暴力、疾病、痛苦、贪欲、情欲和权力欲的绝望的黑铁时代,并最终导致宙斯用大洪水来彻底毁灭人类;在希伯莱神话中,人类始祖被逐出伊甸园,被耶和华罚到土地上去经受劳作、生育和穷困劳累的无尽煎熬;由于人类在这种处境中仍然继续堕落,所以才导致了第二个惩罚关目的出现:天神发动大洪水消灭整个人类。因而,在两希人类起源神话中,贯穿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堕落与惩罚。最强烈地表达着这一主题的自然是希伯莱神话,人类的命运在上帝造人与灭人的神话中,走着一条因其始祖的原罪而永劫难归的堕落而苦难的漫漫长途,人类现实的生存处境是罪恶、痛苦、堕落、永恒的惩罚。 在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命运与处境被作了大不相同的设定。尽管中国神话也设定了一个人类始初的类似黄金时代的时代三皇五帝的时代,但却没有突出地强调人类以后的堕落以及由此而来的毁灭性惩罚。罪恶惩罚主题在中国神话中不被突出,因而,中国神话中人类也没有失乐园的关目,不曾有希伯莱式的永劫难归的命运;与此相关的是,中国神话人类现世的生存也不是一种必然堕落和充满罪恶的生存,尽管比起三皇五帝的黄金时代,以后人类的生存处境也许要糟糕得多,但那毕竟不是只当如此和必定如此的。导致中国神话对人类命运与处境作这种温和设定的直接原因之一,乃是中国神话中的神与人不是对立而是亲和的。中国造人之神与最高大神,均不是惩罚型天神,而是庇护型天神,他们是人类的护佑者而不是暴戾专横的惩罚者;中国神话以对待人的态度来判断神祗的善恶:护佑人的神是善神,敌视人的神是恶神。这种人神本质上的亲和同一性从根本上讲,乃是由他们身上共同的土地根性所决定的,这与两希神话中神人的本质属性根本对立恰恰相反。希伯来神话恰是以对待神的态度来判断人的善恶的:服从敬畏神的是善人,忤逆反抗神的是恶人。希腊神话在神人关系上也持大体相同的标准,只是没有希伯来那么绝对和极端。 因而,三个民族人类起源神话中对人类来源、本性、命运的描述和认识有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各自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说神话是一个民族文化史的源头,是这个民族集体潜意识的最初表达,那么,在它身上,就潜涵着对这个民族文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基型和基因,它们在相当程度上潜在地规约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型态和内在精神。比较文化学者的研究成果,已让我们了解并接受了这样一个基本结论:以古代希腊和希伯莱文化为源头的欧洲文化就其主导倾向而言,是一种分裂型文化,这种文化所设定的人、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二元对立分裂型的,乃至其文化构成和发展历史本身也是二元断裂式的;而中国文化则是一种从外到内都显现出强烈的浑整互融性特征的文化。那么,这种文化特征差异性的最早表达,便是在三个民族的人类起源神话中。 三个民族古代人类起源神话都确认了人类与土地的血缘关系,但对土地(因而也是对被土地属性主宰的人类)有着完全不同的态度和评价。希伯莱神话中,那是断然的否定和贬斥;希腊神话中,那些也基本是否定的;中国神话中,则是肯定和崇敬的。两希神话中,神是在用一种低贱卑污的物质造人,而中国神话中,神是在一种尊贵崇高的物质造人。同是土地,在不同民族神话中却有截然相反的评价,原因何在?这根本的原因,当在三个民族古代不同的经济生活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民族心理构成和价值观。是不同的经济生活类型以及由此导致的民族心理特征,决定着土地在不同民族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程度,以及人们对土地的不同评价。 就中国而言,考古发掘证明,至少到仰韶文化中晚期,中华民族的主体黄河流域的华夏先民就进入到以农耕为主的经济时代,这一时期各种陶器的大量被制造就是一个有力的侧证(各种陶器主要用之于储存谷物和食用谷物)。农耕经济与聚落方式都在强化人们对土地的感情和突出土地的重要性。先民生存之衣食主要来自于土地,因此,聚族而居,守住一方水土,就是普遍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土地,也就是失去了生存之依凭,土地崇拜意识自然由此而强烈起来。可以说, 农耕社会的人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情结恋土情结。 土地神(社神)是人们膜拜的最重要的神,象女娲、炎帝、黄帝、禹、尧等古代最显赫的大神,都曾是土地神或与土地联系紧密(经常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的植物神、农业神;迄今为止,在中国乡镇,还随处可见那祭祀土地神的所在社坛或社庙;在中国上古,最显赫的神是土地神或具有土地神性;最神圣的图腾龙(或蛇)是土地的神化意象;最隆重而盛大的祭仪不是祭天而是祭地以及与地关联的山川江河; 最高形式的政治共同体国家命称为社稷(土地与谷物)文化的方方面面,生活的角角落落,到处都弥漫着土地意象,这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意象。 中国古人当然也尊天,但天是与人们保持亲和性的天,与土地相生相克的天,或是被土地化了的天:土地神黄帝居然成了最高天神, 且衍化为以后的玉皇大帝;土地的神化意象龙居然腾跃九霄,最后竟至护日巡天(六龙回日即是也 );或是被世俗化、现实化了的天。 秦汉以降,中国文化确也发展出了尊天抑地的观点,但这尊抑的倾向从来也没有发展到极端,中国文化在最高层面倒是追求阴阳合壁、天地交泰、互渗互利、相辅相成的境界。 与对土地崇拜感情相结合的是对故乡的眷恋。故乡的观念与聚族定居的生活是联系在一块的,后者决定前者。没有聚族定居的聚落形态,人们便很难培养起极其深挚的故乡观念,在相当意义上,农业民族有着超过任何其它民族(如游牧、商业民族)的强烈的故乡观念,故乡与故土几乎成了同义词。我们可以说,故乡情结在很大程度上是土地情结的一种转换,二者有内在的同一性。农业民族对土地的崇拜总是与对故乡的眷恋结合在一块的。 对土地的崇拜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那是农业民族的衣食之源,所以农业民族在其精神文化中,总是把土地的地位抬到至高无上的程度。中国古代用以编组大千世界和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模式是五行模式,而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中,居于中央以控驭四方的是无极之土,其神为中央之帝黄帝,其佐神为后土;在埃及这个农业民族的神话中,最重要、最让埃及人崇拜的大神,是兼土地、植物、农业为一身的大神奥息里斯,其地位之崇高和为人们崇拜之程度,连太阳神拉也比不上;这情形与中国古代几乎差不多。 但两希文化却大不一样,它们都极端地尊天抑地(希伯莱尤其如此)。 据《旧约》及其它历史资料,古代希伯莱人主要从事畜牧业,过着一种逐水草而居的行无定踪、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 游牧民族的衣食之源不直接是土地而是动物,土地对游牧人的重要性远不如对农业民族的重要性。因而,游牧人没有强烈的土地崇拜意识和土地情结;由于居无定所,游牧人也培养不出农业民族人们那么深挚的故乡观念和情感,他们倒是容易培养出一种强烈的漂泊意识。游牧生活本质上没有故乡,只有永久的迁徙漂泊。希伯莱人类起源神话中极端的贬抑土地的态度,根本上来自于这种经济生产与聚落方式。 希伯莱神话中的上帝在本质上是游牧人的上帝 ,已有研究证明,耶和华在远古本是犹太人的动物保护神和部落保护神,到后来,随着犹太人的扩张活动,以及希腊罗马人入侵后的漂泊历史生活的出现,这个希伯莱人的部族保护神与动物保护神才慢慢升华为至上天神和全人类的上帝。尽管如此,尽管《旧约》中的上帝已成为全人类的上帝,但他在本质上仍是游牧人的上帝而不是农业民族的上帝。《旧约》中经常叙述希伯莱人敬祀上帝的活动,但所叙述的供品主要是牛羊等动物而不是农产品。《旧约》中人类弟兄之间第一次血腥谋杀的原因即与此有关。据《旧约创世纪》,亚当的两个儿子亚伯和该隐一个放牧,一个种地,祭祀上帝时,农人该隐拿来出自己土地里的出产,而牧人亚伯拿出自己牧羊群中头生的羊和羊的油脂,上帝悦纳亚伯的供品却不喜欢该隐的供品,这使得该隐十分恼恨嫉妒,竟因此而杀了亚伯,因而受到上帝的严厉谴责和诅咒。在《圣经》中,人类兄弟间这第一次仇杀,实际隐喻着两种经济生产方式的冲突,耶和华在这场冲突中选择了游牧的亚伯而拒绝了农耕的该隐,拒绝该隐也就是拒绝农业和土地。这一精神内涵如果考察这个神话故事的来源将会使人有更明确的认识。 该隐与亚伯冲突的故事源自更古老的苏美尔-巴比伦神话,在苏美尔-巴比伦神话中,有两则结构和内涵相近的故事与此相关。一则是伊米什与因梯恩的故事。这个故事说,大气神恩里尔在神灵的创造室造出伊米什和因梯恩兄弟,让他们分别负责主管大地上的农业生产和牧业生产,两弟兄各自尽职努力,都干得非常出色,得到众神的嘉赏。两兄弟后来骄傲起来,各自夸耀自己的功劳和贡献,并互相攻击,最后大神恩里尔出面裁决,他说牧神因梯恩的功劳比农神伊米什大,伊米什的劳动和贡献无法与因梯恩相比;伊米什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个裁决,两兄弟和好如初;另一个故事与此相仿:大神安启造出畜牧神拉哈尔和他的姐妹伊什南,让拉哈尔负责畜牧业,伊什南负责农业。他们非常负责努力,成绩出色,得到诸神的赞赏。后来他们骄傲起来,工作怠惰,且各自夸耀自己的功劳比对方大,经常争吵,结果由大神恩里尔出面调停,他责备他们居功自傲的错误,要他们各自反省。在恩里尔的调停下,拉哈尔和伊什南重归于好。 这两则神话故事也是关于兄弟或兄妹争端的,且反映的也是农业与畜牧业的矛盾,希伯来神话中该隐与亚伯的冲突与此有显而有易见的渊源关系。所不同的是,苏美尔-巴比伦神话中,最高大神尽管偏向畜牧神,但仍然在冲突双方之间起调停作用,且冲突双方最后重归于好。这个结局与苏美尔-巴比伦人的经济活动特点是有关系的。从有关资料看,古代苏美尔-巴比伦人最早都是游牧人,入主两河流域后,开始从事农业活动,畜牧业和农业对他们都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经济活动的历史和特征导致他们的神话在畜牧业和农业之间保持一种虽有偏向但不致走向极端的立场。而希伯来人则以一直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始终没有成为其主要经济活动,故而希伯来上帝在该隐与亚伯的冲突中完全偏爱游牧的亚伯就是理所当然的。 古希腊神话中土地的卑污地位也与希腊人经济生产方式有内在关联。古希腊人乃是远古雅丽安人的一支,而古雅丽安人的历史资料尽管已湮失难求,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古雅丽安人在公元前五千年前后大约居住于中亚一带,他们是游牧民族,这一推断应该大体可信。其后,雅丽安人开始分为两支,一支穿越阿富汗、波斯等,到达南亚次大陆,消灭了那儿的土著及其文化,成为现今所见之古印度文明的创造者:一支则向欧洲腹地进发,并一路分化,其中一个分支到达希腊半岛,消灭了先他们而存在的迈锡尼文化和克里特文化,而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创造了我们今天所知的古希腊文化。许多历史资料表明,进入希腊半岛的这一支雅丽安人曾放弃了游牧生活方式,而选择过农耕的经济生活方式。但希腊半岛的地理环境显然不大适合于农耕,在环境的压力下,希腊人开始走向大海,过起了以种植业、手工业和以环地中海诸民族为主要对象的商业贸易为主的经济生活方式。古代雅丽安人游牧的草原变成了大海,而游牧与商贸、草原与大海,实际上有着内在的相似性。对于这一点,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有过明确论述。汤因比在论及语言的传播时说,草原象未经耕种的海洋一样,为旅行、运输和语言传播提供着极大的便利。 事实上,草原与海洋,游牧与商贸生活的相似之处远不止于此,它们都与农业生产方式相对立,它们都使得人类过着一种流动性极大的、漂泊无定的生活方式,它们都对土地很淡漠。希腊人海上贸易为主的生产方式与雅丽安人的游牧生活方式在许多方面都有一致性,尤其是对土地的态度和评价。草原游牧与海上商贸,都难得培养起对土地的崇拜感情。因而,在希腊俄林帕斯十二神构成的神系中本没有土地神、农神的位置,集土地神、农神、植物神于一身的德墨忒耳在希腊诸神中的地位相当低。希腊第三代神王宙斯的出生地,不是陆地,而是海中的一个孤岛:瑞亚怀上他后,为了躲过她丈夫克雷诺斯对儿子的加害,到处逃避,但陆地上竟没有她藏身之所。最后,她只有逃到大海中的一个小岛,在那儿生下了宙斯神王宙斯的诞生地不是陆地而是海洋,这个神话表达了希腊人对土地的恐惧和贬抑态度,它对商贸民族是有代表性的。游牧民族和商贸民族在这一点上具有共同性:他们都贱视农业经济,贱视农人和土地,他们崇拜的是草原、大海和天空。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农耕经济取代游牧经济几乎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所以,汤因比曾不无形象和幽默地说:虽然上帝看得起亚伯和他的供物,而看不起该隐和他的供物,但还是没有力量避免不让亚伯死在该隐的手里。 而在农耕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商贸经济活动,最终又必定取代农耕经济。在这个意义上,商贸社会可以说是游牧社会的复仇者,代替后者报了仇:亚伯的报仇雪恨,似乎也并不是不可能的;汤因比在谈到这一历史进程时依然幽默风趣,看起来好象是一个垂死的牧民还可以苟延残喘到看见杀死了他的那个做工的人也精疲力竭地倒下去,走进坟墓。 从这个意义上讲,游牧与商贸都是农耕经济的对头,它们有内在的一致性。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两希泥土造人神话所表达的对土地的贬抑和否定态度的历史根源所在。 三个民族神话对土地的不同态度和评价的历史原因及文化内涵至此也许大体说清了,但仍有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等待解决:无论如何,三个民族神话的创造者均是人,为什么不同民族的人编织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却表达出对人与神大不相同的态度?很明显, 中国神话对人类没有任何否定的态度和评价,它甚至是以与人的关系为标准来评价神的:护佑人是善神,危害人的只是恶神(如对共工的评价);但希伯莱神神话几乎恰恰相反,他是以神为标准来衡量人的:服从神的是好人,违拗神的是坏人。《 旧约》人类起源神话中,人主要是违拗神的(只有挪亚是顺从神的,故未受惩罚),因而,人坏神好,人受到神的惩罚理所当然;希腊人类起源神话尽管还不这么绝对和极端,但基本的态度仍然是:因为人堕落、冷酷、自私,所以受到宙斯毁灭性惩罚实在也是必定的。其基本态度依然是神好(或较好)而人坏。为什么人在自己创造的神话里会如此贬低自己? 精神分析学也许能从某种角度揭示这种神话和文化中潜含的一种民族心理特征,即,它表现了不同民族相当不同的自恋性和自虐性心理倾向。弗洛依德在《摩西与一神教》这本引起颇多非议但又极具洞见的著作中已表达了这种看法,而英国学者白德库克则在此基础上运用精神分析法对人类文化演进的心理基础和特征进行了深入且是相当独到的剖析,这剖析对于我们理解本文上面的问题也许是有启发性的。我只概述白德库克先生这样一种基本见解:农耕经济是由妇女发明的,这种经济生产方式间接地满足了人的本我要求,因而这种生产方式中的人没有过度的自我压抑(人的攻击性性本能在农业的耕耘播种活动中释放了),他是平和、宽容、仁厚、自我肯定和自恋的;而游牧经济生产方式则是人对攻击性本能(本我)自我压抑和转移的产物,而要抑制这种强大的攻击性本能,必须有一种更为强大的民族属性的道德和理性产生且居主导地位,那就是超我人格。这种超我人格的纯化和神化,就导致了游牧民族惩罚性上帝的产生。游牧人的上帝,是人类超我力量的象征物,白德库克说:游牧神教的首要特征是一个父性神。他为道德而行使其父性权威即,他一般是为了抑制自我、自恋和本能满足游牧业与道德的创世神上帝有极大的相关。 上帝既然是超我的象征,按照精神分析学的观点,自然就具有专断、酷虐、严厉和高高在上的特征。既然天神上帝主要是超我的象征,则泥土所造之人就主要是本我的象征了,自然也就要接受上帝制裁和惩罚了。白德库克发现,信仰神教的人们具有特别强烈的自我强迫性倾向, 这种自我强迫性倾向特别表现为信仰者的自我压抑、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自虐性行为和心理特征,无论对个体还是群体,这种特征都具有普遍性。我们当然不能接受白德库克先生将精神分析意义上的性心理看成是人类经济生产方式产生与转换的动力和基础这样的基本思想,但他的论述使我们看到人的婚性方式与心理和人类经济生产方式有某种深刻的关联,这应该是极有启发性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许能接受他如下的研究结论: 我们已对游牧者的性格、经济和宗教之间的联系作了分析,可以归结说:在这些社会中人们的强迫性积习是由超我的惩罚性而来,而超我又隐含于唯一的上帝之中。无论对个体还是对群体而言,超我的报复性和攻击性实际上是转向自我的本我的攻击性本能,它被体验成压抑。正因为如此,游牧者与农耕者相比,神的惩罚性要强得多。 神话中积淀的民族心理自然远比白德库克揭示的要丰富复杂得多,但不管多么丰富复杂,我们也许可以相信,它们与创造者们的历史生活形态是有内在渊源的。在中国与两希人类起源神话中表现出的人类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截然不同心理倾向,确实与其创造者们所处的经济生活方式和历史生活特征有内在关联。 因而尽管本文分析的三个民族古代泥土造人神话表面看来与社会的经济生活、历史形态毫无关联,但在其深处,后者对前者的决定作用却无处不在,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 两希神话中那两个惩罚人类的至上神都专断暴戾,而中国的女娲以及黄帝等大神却温和仁厚 ;为什么 两希神话中人神是分裂对立的,而中国神话中人神是一致和谐的 ;为什么 前者贱视泥土而后者崇拜泥土;乃至,为什么两希造人之神均为男神而中国造人之神独为女神 ,那最终的答案均在由社会的经济生活为主体而构成的三个民族不同的历史生活之中。 注释: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著名学者袁柯认为,女娲泥土造人神话记载虽晚,起源当要早得多,其中可见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之影响。见袁柯著《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P44; 、《淮南子览冥训》; 、见袁柯《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P44; 、《左传昭公十七年》; 、宋罗泌《路史太昊纪》; 、《路史后纪 》罗苹注引《风俗通》云: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关于共工发动大洪水的原因,共工与之冲突的神祗为谁,多有异说,此处从其一; 、关于希伯莱人类起源神话及大洪水和人类再生神话均见《圣经旧约创世纪》;希腊有关神话见斯威布所编《希腊神话传说》(上)中人类的时代等有关章节(中译本由刘超云、艾英译,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 、关于造人神话,中国上古另有一异文: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淮南子说林训》),这段文字所述乃众神造人,但依然只有赋形而无赋灵关目。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只指《旧约》中的上帝。许多宗教学家和人文学者都指出,《旧约》中的上帝主要是专横、暴戾、酷虐、严厉的,是惩罚型上帝,其仁爱、护佑的特性是次要的,他是游牧民族的上帝,几乎所有游牧人的上帝都有这种惩罚特征,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天神,都贱视土地与农耕。但《新约》中的上帝则主要是仁爱、宽厚、护佑型的,与《旧约》中的上帝有很不相同的精神特征,而且,他也不再贱视土地与农耕。他的身体的象征变成了土地中生产的产品制成的面包和葡萄酒,这是受了埃及农业文化影响的结果。关于希伯莱上帝与埃及文化的关联,弗洛依德《摩西与-神教》一书提出了大胆的设想。英国学者白德库克则在《文化的精神分析》一书中展开了深入论证分析,所论极有新意,可参看。(《摩西与一神教》,中译本,三联书店,1987版;《人类文化演进之谜文化的精神分析》,中译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关于人类之原罪究竟为何,有二说。一是认为人类始祖在伊甸园听信蛇的诱惑违拗了上帝意旨,犯了罪,因而,所有人类始祖们先天地继承了这一份始源性罪恶;二是认为希伯莱英雄摩西乃上帝派来拯救苦难的希伯莱人的,但最后却被希伯莱人杀害,因而,所有希伯莱人(乃至人类)都承继了这份始源性罪恶。后说为基督教创始人圣保罗的观点。 、《圣约旧约创世纪》; 、见刘超之、艾英译《希腊神话传说》第三章,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P9-11; 、同上书,第七章,第十九章;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 、《圣经旧约》中从没有描述上帝的形貌,上帝只以声音或雷电显示自己的存在,他没有具体物质实体。而且在《旧约》中,耶和华多次晓谕以色列人不能崇拜偶像。在以后的基督教中,上帝也是无形的,抽象的; 、郭璞注《山海经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时云:息壤者,言土自生长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见《淮南子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 、关于黄帝的神性,多有歧见,有学者认其为皇天上帝,黄帝即皇帝;亦有学者认为其为地帝;笔者认为,黄帝与皇天上帝有别,详论见拙文《轩辕之谜》(《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4 期;与五帝相并列之黄帝其基本属性乃是土地神,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而兼有天空神性; 、见《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有关迷狂与灵魂回忆的论述; 、尼采这一观点见《悲剧的诞生》一书,其后在多部著作中都反复申述过; 、(英)白德库克《人类文化演进之谜文化的精神的精神分析》,P165166; 、见何新《诸神的起源》,第五章:《古昆仑天堂与地狱之山》,三联书店,1986年版; 、《白虎通五行》; 、这方面的研究见晁福林之《论殷代神权》,《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周易彖传》亦有: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此处大明即指太阳; 、可参看以色列历史学家阿巴埃班著《犹太史》第一、二章,阎瑞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见姬耘编《巴比伦神话故事》,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第一章;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曹未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P234; 、关于游牧民族与商贸民族在生活方式、心理特征、文化精神上的相同相近性,除汤因比《历史研究》有关章节外,英国学者白德库克《文化的精神分析》(中译本名为《人类文化演进之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一书亦有深论,可参看; 、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译本,P212; 、同上书,P215; 、CR白德库克《人类文明演进之谜文化的精神分析》,中译本,P164; 、同上书,P168; 、同上书,P176; 注: 有过这样比较的想法,没想到已经有人做过如此精细的比较。非常感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27 次阅读|0 个评论
熱烈歡迎美女哲學家郭鵬落戶科學網!
jiangjinsong 2010-11-29 14:03
在鄙人和丫頭道長陳國文的努力忽悠之下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美女哲學家 郭鵬 落戶科學網了 在 丫頭道長陳國文的博文 中已經介紹了她對郭鵬的初次印象 隨著交流的深入 大家會對郭鵬有更加全面的瞭解的 我就不多宣傳了 只是簡單說一下 郭鵬作為海龜哲學家 其分析哲學的功力和敏感性是蔣科學所望塵莫及的 而且還積極投身動物保護 蔣科學雖然也有貢獻 但基本上都是理性的分析和介紹 而郭鵬不僅有理論的貢獻 還有實際的救助 除此之外 我剛剛才知道 她老人家還積極投身於幫助殘疾人的事業 這一點可是老蔣我一點都沒做的 汗顏 郭鵬一來就已經開始參與科學網的討論了 为什么人造素食要取肉名? 郭同學的這種積極態度應該鼓勵 編輯部是否可以考慮給戴朵小紅花? 哈哈哈 另外: 美女哲學家還提供了一些 非常養眼的照片 千萬不要錯過啊!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5197 次阅读|64 个评论
[转载]3D图形芯片的算法原理分析
eaglezxw 2010-11-26 16:43
3D图形芯片的算法原理分析 2010-11-2415:56:33来源:微型计算机 关键字:3D图形芯片算法 三维图形处理已成了热门话题,一些报刊杂志连篇累牍地刊出有关文章,但综观其内容,似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在本期每月专题中,董社勤、石教英和陈爽三位专家的二篇文章,对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图形芯片结构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可为你今后理解3D图形处理和图形硬件打下基础。建议你认真阅读,一遍读不懂再读一遍,相信会有收获。 一、引言   3D芯片的处理对象是多边形表示的物体。用多边形表示物体有两个优点:首先是直接(尽管繁琐),多边形表示的物体其表面的分段线性特征除轮廓外可以通过明暗处理(shading)技术消除;其次是仅存储多边形顶点的几何信息,多边形内部每个象素的明暗颜色计算所需的信息由这些顶点信息插值而来,这正是易于用图形硬件支持的快速明暗处理技术。支持多边形绘制的图形硬件同样也可以绘制由双三次曲面片表示的物体,通过对这种物体的表面进行三角剖分,用逼近的三角形网格代替原物体的曲面表示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当然,用多边形表示物体也有其缺点,如增加了纹理映射和阴影生成的难度,当需要详细表示复杂物体时所需的三角形数量将变得非常庞大。   将多边形表示的物体显示到计算机屏幕上,这一过程涉及物体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方式即物体的数据结构,由物体组成的场景的组织结构,物体从场景到屏幕空间要经过的一系列变换,以及产生最终屏幕图象要经过的一系列光栅化处理。这些方面都涉及到特定的处理算法,相应的算法又有许多不同的变种。下面仅就3D芯片涉及的图形处理过程及相关算法做一简单分析介绍,这些是理解3D图形处理及图形硬件的基础。 二、3D物体的表示法   具有复杂外形的物体其表面可以由多边形面片来近似表示。以图1的圆柱为例,其柱面可以由2N个三角形近似,其两端可以由两个N边形来近似。多边形模型在其轮廓上的分段线性特征是这一表示法主要的视觉缺陷,改进的唯一途径是增加多边形的分辨率。对于一个复杂形体来说,为了充分表示其细节,常常要用到十万个以上的多边形。这将耗费许多数据库访问时间和绘制时间。当将多边形模型进行放大处理时,会产生连接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几何走样”。物体的多边形表示既可以通过交互设计人工提取,也可以通过激光扫描设备得到。总之,多边形表示的物体并不特别适合于交互操作或做自由的形状改变。当改变物体的形状时很难保证多边形表示的完整性得到保持。   对多边形明暗着色所需要的信息存储在一个分层的数据结构中,每一个物体表面由指向多边形表的指针定义,该多边形表包含了近似该表面的一组多边形,每一个多边形由指向顶点表的指针定义,顶点表包含了每个多边形的所有顶点。具体来说需要为每个多边形存储以下信息:   1)多边形的顶点表,每一个顶点是一个三维坐标,该坐标定义在创建该物体时的局部坐标系中。   2)顶点的法向量表,这是明暗处理算法所要求的信息。向量由同一局部坐标系中的三分量表示。   3)多边形的法向量,它是包含该多边形的平面的真正的几何法向量。这是背面删除操作所需要的信息。   绘制多边形物体的传统方法是将多边形作为独立的绘制实体,这样多边形之间的共享边就要被处理两次。为避免这种情况,可采用基于边的绘制方法,这时多边形的表示是基于多边形的边而不是多边形本身。基于边的方法意味着绘制过程的组织要采用基于扫描线的算法,基于扫描线的算法将同时处理与当前扫描线相交的所有多边形。这时存储器中能存储的可被同时处理的多边形的最大数目将成为可绘制的场景复杂度的上限。使用全屏Z-buffer并将扫描线算法局限在物体所包含的多边形上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三、坐标系统   绘制过程的几何处理部分可被看成应用一系列的坐标变换将物体数据库变换到一系列的坐标系下,这些坐标系对所有绘制系统都是公用的,是理解3D图形学的基础。用计算机生成图象的一系列基本操作与绘制过程要经历的一系列空间即坐标系有关。随着绘制过程的进行处理将从一个空间进入下一个空间。已完整地建立起描述这些变换的方法。在对物体实施变换时希望对顶点和顶点的法向量使用相同的变换矩阵。事实上,当变换在所有方向并不相同时,顶点法向量必须采用不同的变换矩阵。由于单位法向量经过变换之后其长度不一定仍保持不变,因而必须对其进行重新单位化处理(单位法向量是光照计算所要求的)。   1.局部坐标系(局部空间)   为了建模和进行局部变换的方便可选择被建模物体之内或附近的某一点作为局部坐标系的原点。例如可选择一个立方体的某一顶点作为坐标原点,三个坐标轴即是与该顶点相连的立方体的三条边。在局部坐标系选定之后,物体各顶点的局部坐标以及相对于该局部坐标系的各顶点的法向量和物体上多边形的法向量就可以被提取并存储起来。   2.世界坐标系(世界空间)   当每一个物体在其局部坐标系中被建立起来之后,就需要将其放置到将要绘制的场景之中。组成场景的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独立的局部坐标系。整个场景的坐标系就是所谓的世界坐标系。场景中的所有物体都必须从自己的局部坐标系中变换到世界坐标系中以定义场景中物体之间的空间相对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场景中被定义为运动的,则必须为该物体定义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变换序列以便在每一帧将该物体变换到世界坐标系中的不同位置。场景中的光源也在世界坐标系中定义。如果光照计算是在世界空间中进行,则对物体法向量的变换到此为止。对物体表面属性如纹理、颜色等的定义和调整也在世界空间中进行。   3.眼睛坐标系、相机坐标系或观察坐标系(眼睛空间)   眼睛坐标系统是用来建立对世界空间进行观察时的观察参数和观察范围的。在图形学中通常用假想的相机来辅助对观察系统的理解。一个假想的相机可以以任意方向放置在世界空间的任何位置,胶片平面在图形学中就是观察平面,也就是场景将投影到其上的平面。建立一个普遍适用的观察空间相当繁琐,在多数情况下是对眼睛坐标空间做许多限制。一个最小的实用系统可以这样建立,首先要求眼睛坐标系的原点和投影中心是世界坐标系中的同一个坐标点;其次要求观察平面的法向量和观察方向在眼睛空间中与Z坐标轴重合;最后,观察方向必须是这样的,当相机朝着Z轴的正向时Z值的增加将远离眼睛的位置,同时在左手坐标系的前提下,X轴指向右,Y轴向上。满足这一要求的系统就可以使假想的相机以任何观察方向放置在世界坐标空间中的任何位置。图2是有关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眼睛坐标系是最适宜做背面删除的空间。背面删除操作是将背对观察者的多边形全部剔除,在场景中这些多边形对于观察者来说是不可见的。如果对一个凸物体做背面删除,则可以完全解决其隐藏面问题。对于具有凹面的物体而言这一操作并不能解决隐藏面问题。背面删除操作是通过计算多边形所在平面的法向量与视线向量之间的夹角来决定该平面是否可见。如果这两个向量的点积大于0,意味着其夹角小于90o即该多边形是可见的,否则为不可见。视线向量是从多边形指向视点的向量。多边形平面的法向量可通过其不共线的三个顶点计算而得。多边形的法向量必须指向物体的外部,为保证这一点,多边形的顶点必须以反时针方向(从多边形外部看时)顺序存储。如图3所示。   4.屏幕坐标系(屏幕空间)   屏幕空间是比较难于靠直觉理解的一种空间概念。它是描述如何观察场景的方法的过程,与透视几何有关,也可以理解为怎样定义场景中能够到达眼睛(或相机)的光线的过程。将场景中的一个点投影到距离视点为D的观察平面或屏幕要用到的基本变换是透视变换,屏幕或观察平面的法向与观察方向一致。从图4可以看到,运用相似三角形原理,点P在屏幕上的投影P’(Xs=Dxe/Ze,ys=Dye/Ze)。屏幕与观察平面略有不同,屏幕是观察平面上的一块矩形区域,在经过一个与设备有关的变换之后,可以从观察平面坐标求得屏幕坐标。屏幕空间的定义使得其只对一个封闭空间中所包围的场景进行绘制处理,这个封闭的空间称作视锥台。它可以这样来描述:设想在距离视点D处的观察平面上有一尺寸为2h的正方形窗口,且该窗口关于观察方向是对称的,则平面 xe=±hze/Dye=±hze/D ze=Dze=F 将构成一个封闭的锥台。其中xe、ye、ze是指眼睛坐标系中的坐标,而平面ze=D和平面ze=F分别称作近处和远处的裁剪平面,它们垂直于观察方向,在此我们假设观察平面与近处的裁剪平面重合。如图4所示。对于透视投影而言,通过连接窗口角与投影中心就形成所谓的视锥体。   有了这个视锥体,就可以用它对已变换到眼睛坐标系下的场景进行选择。这不外有三种情况,对于那些完全落在视椎台之内的物体,直接通过透视变换将其变换到屏幕坐标系下;对于那些完全落在视椎台之外的物体不作进一步的处理而直接抛弃;对于那些与视椎台的面相交的物体则应作裁剪处理,裁取其位于锥台内的部分并用透视变换将它们变换到屏幕坐标系下。在屏幕坐标系下,Z坐标将作为判断物体面之间相互遮挡的唯一判据。 注意,场景中的每个物体的每个三角形都要经过以上处理过程。 四、象素处理   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变换之后,一个多边形已变换到屏幕坐标系下。将一个屏幕多边形在屏幕上绘制出来就是多边形的象素处理过程,它包括光栅化、隐藏面消除、明暗处理。光栅化、隐藏面消除、明暗处理是整个3D图形生成过程中最内层的处理。他们是三个二维插值过程。光栅化是用屏幕空间三角形的顶点坐标插值,以求得三角形的边所截取的三角形内扫描线段的端点坐标,并进而求得所截扫描线段上的象素坐标。隐藏面消除则是通过对屏幕空间三角形顶点的深度值(Z坐标)进行插值,从而获得三角形内扫描线段上每个象素的深度值。明暗处理是用同样的方法由顶点光强求得三角形内扫描段上每个象素的光强。这三种处理的算法具有相同的数学表示形式,只需将坐标、深度或光强代入该方程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结果。总之,场景的绘制过程可概括为:   对场景中的每个物体的每个多边形做几何变换将其变换到屏幕空间; 对多边形内的每一个扫描段求出其端点及其上每个象素的坐标; 对扫描段上的每个象素做隐藏面消除处理及明暗处理。   1.光栅化   光栅化处理通过插值求得三角形内扫描段的x坐标的起点和终点。问题是何处是终点和起点?当使用实数坐标时在象素之内的何处进行采样,屏幕坐标是取整数还是保留小数精度?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在多边形之间产生孔洞,产生重叠的多边形,这会在透明效果处理时产生严重问题。如果反走样处理不精确,则会在带有纹理的表面上产生纹理不连续现象。例如,如果对屏幕坐标取整,则屏幕多边形的顶点将延伸或缩回到离它最近的象素,这样多边形的大小将发生微小的变化,而且不能用密集采样进行反走样处理,动画中的“颤抖”现象便是由此而引起的。在象素内何处采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象素采样的处理必须一致。   2.隐藏面消除   全屏幕Z-Buffer(深度缓存器)算法已成为图形学事实上的标准隐藏面消除算法,他虽然简单但存储要求很高。Z-Buffer算法可看作是工作在三维屏幕空间。每一个象素有一个二维屏幕空间坐标(xs,ys)和由眼睛空间顶点的深度值插值而得到的z深度值。深度缓存器开始时被初始化为远处裁剪平面的深度,对每一个象素比较其插值得到的深度值与已存储在深度缓存中(xs,ys)处的值,如果该值小于存储值,则新计算的象素更靠近观察者。这时新计算的象素的明暗处理值将覆盖帧缓存中的旧值,深度存储器中的值也换成新计算的值。深度缓存器算法对场景数据库组织及场景复杂性没有限制。在处理复杂场景或物体时,应保证足够的深度精度。   3.明暗处理   首先计算多边形顶点的明暗参数,然后在多边形平面上进行插值。这样绘制出的物体不但具有很强的三维立体感,而且消除了用于近似曲面的多边形之间的公用边所形成的不连续特征。实现这一处理方式的算法有两种,一种称作Gouraud明暗处理,一种称作Phong明暗处理(均以发明者的名字命名)。这也是基于多边形的绘制日益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Gouraud明暗处理的速度快,但不能产生精确的高光效果,通常用在对速度要求高的场合,如飞行模拟、交互式CAD应用等。Phong明暗处理可以生成高质量的图像,但将耗费庞大的硬件资源。Gouraud明暗处理仅在多边形的顶点使用局部反射光照模型计算光强,然后使用顶点处的光强通过插值求出多边形内各象素的光强值。而Phong明暗处理则对顶点的法向量进行插值,并对多边形内的每一个象素用局部反射光照模型计算其光强。一般说来,多边形顶点的光强是顶点的法向量相对于光源和视点的方向的函数,这就是所谓的局部反射光照模型。顶点的法向量用来近似原物体表面在该点处的法向量,通过平均公用该顶点的所有多边形的法向量求得。   Gouraud明暗处理仅与局部光照模型中的漫反射分量一起使用,这是因为当高光点完全落在多边形之内时,其对多边形顶点处没有任何影响。该方法是目前3D图形硬件都支持的唯一的明暗处理方法。   4.特殊效果 纹理映射、透明以及雾化(大气效应)等真实感效果都是在象素处理阶段实现的。物体表面纹理的定义是在世界坐标系中进行的,通过预处理,每个带有纹理的多边形在其顶点数据中建立了与相应纹理图的映射关系。在绘制带有纹理的多边形时,其相应的纹理图也同时被加载到纹理存储器中,在求出物体上象素坐标的同时其相应的纹理坐标也被计算出来。用该纹理坐标从纹理存储器中读出相应纹理象素的值,将其与明暗处理的结果进行混合就得到要显示的象素值。雾化(大气效应)则是在计算出的象素值上乘上一个与深度有关的衰减因子。对落在同一屏幕位置的象素点的象素值按其所属物体的透明系数进行加权融合就可以产生透明效果。 五、结束语   3D图形应用对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巨大需求以及3D图形生成算法与传统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相适应产生了3D图形硬件。PC机上的3D图形硬件的出现只是最近几年的事,它是技术进步和市场推动的结果。目前,3D图形硬件既有高端的专用图形工作站也有入门级的图形加速卡,任何更好更快的图形效果的获得都需要付出巨大的硬件代价。
个人分类: 算法与数据结构|29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从idea到数据,再到文章
wrc218 2010-10-21 21:39
从 idea 到数据,再到文章 1. 实测数据重要,通过模型来提高深度 2. 不断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3. 多看文献,有 idea ,设计实验或者模型研究来验证 『转载』如何把你的想法写成文章 前段时间评论了李老师的一篇博文,李老师建议把我说的 想法和意识驱动 结合写文章再说说,今天赶了个早,说说自己的看法,有不妥的地方请大家多多评论,争取拿个小红花:) 看了很多关于数据和写文章的争论,个人觉得其实没有太大的冲突,我觉得除了 review 文章以外(有些 review 也要用了一些数据),绝大多数的文章还要以数据为基础(但数据并不一定是你自己实测的),毕竟你要让别人相信你的结论,信任你的模型,你需要把实际的数据运行结果给他看,不是说事实胜于雄辩嘛,尽管有些时候错误的 事实 会误导,纠正以后终究会有真正的事实。 实测数据的重要性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你不可能仅仅停留在大量的模拟实验,终究要回到自然,用模型解释数据,用数据验证模型。 但是,有数据就有文章吗?当然不是。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我们对 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处理能力 有待提高。举个例子,我写的一篇关于 GPP 的文章,通量数据的处理时一个非常需要体力和耐力的工作。尤其是 NEE (生态系统交换量)和 GPP (初级生产力)的 gap-filling ,在处理 Harvaed forest 的原始通量数据时,请教过很多用过通量数据的大牛、小牛、老牛。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完整的说出做法,没办法,只能自己根据文献来做,很是艰难。 数据处理是验证模型真实性的前提 ,如果对自己处理的数据都没有信心,又怎么敢说模型的潜力和精度?君不见 N 多数据躺在课题组用不上,没有说明,没有处理。很多大项目,如 973 :(,大量的数据因为没有专业的处理人员而静静地躺在硬盘里。偶尔有个人想用,钻研一下处理方法,用一下,这样的数据达不到真正的共享。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愿意共享,实在是别人给你共享了,他给你的数据也是最原始的(可能他也不会处理),你想用,自己学方法吧。这可能也是数据难以共享的原因之一吧。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还是 新的想法 ,就是我们老挂在嘴边的 idea 。我老觉得文章来源于想法,而不是数据,这话不能说的太绝对,偶尔有超人直接从数据看出规律,来个大理论也有可能。从我自身的经验出发, 写文章首先是根据已经有的知识(如读文献,看别人的结论和不足),从别人指出的不足出发,考虑自己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不足。 想想,能不能走通,要什么数据来解决,怎么设计实验,用什么样本,数据怎么分析,可能的误差来源是什么,如果有出入怎么解释,等等。首先是某一个想法驱动着去做实验,获取数据,验证想法,如果正确,可以去写文章了。如果不正确,大多数时候也能写一篇文章,就看你能不能把问题解释清楚,很多杂志都已开始注意失败实验的价值,应该说是一种进步吧。举个自己的例子,我最开始做 PRI 指数反演光能利用率时,一个日本人, Nakaji ( 06 , IJRS )的结果说 PRI 在反演整个森林一年中的 LUE 变化时存在不足,尤其是当叶片枯黄的时候, PRI 就不适用了。原因是 PRI 关注于叶黄素的循环,是一种间接反映光合作用的过程,当色素衰亡的时候, PRI 的作用机理就不存在了。在验证这个观点时,我们用了冬小麦,确实对于生长末期的情况不适用。对此,我想的办法是引入叶绿素含量的波段,因为有人( Inoue , 08 , RSE )说叶绿素的变化和 LUE 也有关系,因此想把叶绿素的信息引入进来。但是叶绿素有 N 多波段,到底用哪个呢?最开始用 670-680nm ,结果不好,尤其是对生长旺盛的小麦,后来改用 550nm ,结果有了点提高,怎么解释呢?从 PROSAIL 模拟分析是 670-680nm 容易饱合。最终用 550nm 的反射率改进了 PRI ,发表了自己的第二篇 SCI 文章。 李老师建议说说怎么有 GPP 那篇文章的,其实之前已经说过了,自己拿 Li-6400 做实验的结果不被认可,尽管结论很漂亮,想法没问题,但是审稿人认为方法不对,叶片尺度的测量不能和冠层尺度直接比较。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找冠层尺度的 LUE 数据,后来才知道原来只有通量数据测量冠层 LUE 。于是在 973 张掖实验时,整了一些盈科通量数据,可惜不太会数据处理,只能勉强整理出一个月的数据,用 MODIS 验证模型时,只能用每天的 MODIS 数据, 云检测 之后只有 16 天的数据能用。好在 JGR 的审稿人比较大度,可能是更关注想法吧,让我过了。但是自己不甘心,想用长期数据,于是 google 了半天,找来了 Harvard forest 的数据,跟 PI 交流了几次,说明数据的用途,得到了一些建议,最终把 JGR 的模型用在了 4 年的数据尺度上,就有了最近的 RSE 文章。 总结: 1 ) 关于数据共享 一方面我们提倡数据共享,一方面也要对自己共享出去的数据负责。对此,必须对自己的数据有信心,从测量到处理。 2 ) 关于积累想法 多看文献,看别人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想办法解决别人的小问题。当解决了很多人的小问题时,一些大问题可能就被你解决了。有些人似乎不屑于解决小问题,总想一下子弄个类似 SAIL 模型的东东出来,这太难了。可能不是一个人一个博士学位的时间能完成的:) 3 ) 关于写文章 多动手、不怕错、保持好被退稿的心态。借用老外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适用于文章和基金申请。 Believe me everyone was in your situation !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4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文献(孙学军)、综述(曾庆平)的博客妙文_自科学网
shuike 2010-10-17 11:29
孙学军 如何分析文献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3786 文献阅读和论文投稿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8648 曾庆平 写英文综述是最快速逼近学科前沿的捷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3174 常写综述就能写好讨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3455 写综述如同老师备课而不同于学生读书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3685 两位老师的精彩下文,值得期待。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孔玲研究:孔玲“遗作”之“请教:不爱珠宝爱石头的女人的提问”
readnet 2010-10-10 10:32
学者孔玲 发表于 2010-8-28 20:42:21 查看评论 : 24 │ 浏览: 390 打印 推荐给朋友 请教: 不爱珠宝 爱石头的女人 的提问 原来以为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女人是喜欢珠宝的,像 我这个傻瓜 的 不多 。我 可能是受束缚太多,总觉得有绳子捆着,总想着挣脱一些东西,所以什么也不戴 ,除非不得已参加考试时候,不能带手机看时间,于是带一只手表。但是一般也不带手腕上,而是拎着或者放在包里居多。 戴上任何东西都觉得捆得难受,特别是夏天,一出汗,总是很不舒服,于是基本什么都不戴。因为这个还老被姐姐说,每次回家她看我光溜溜的,很是寒碜,就想给买一些手链项链之类。但 我每次 被她拉着 去珠宝店都觉得很乏味,因为对这些东西毫无兴趣 ,她说什么我都嫌难看,于是 至今还是自由的,没有绳索牵绊 。 珠宝店里面, 我只对一样东西感兴趣,婚戒 。 感兴趣 的原因是源于其特殊意义 ,就像我对坟墓感兴趣一样道理, 但 总不能自己买给自己吧 ,就像也不能给自己挖个坑。 来到 CUHK ,终于 得一知己 , 室友 是 学心理学 的 , 87 年的川妹子,颇是可爱。 我 到了哪里,一般 喜欢 捡些 石头 回来 ,上次去塔门 捡了两个, 一个外形 像我的电脑鼠标 ,这个鼠标 感情很深 ,伴我多年 ,坏了还是 我自己修好的,剪断里面四条细线又连起来,自己对这项工作颇为得意,感觉做了回工程师。 另一块石头 像一个肾 , 握在手里感觉像是握着自己的心脏 。 对此二宝我颇为得意,谁来了都显摆显摆 。这个室友由于签证办的慢,上周才来报到,她可是相当了得。一个人拉了两个很大的行李袋,用拖车拉来,还有其他包裹,都不知道她是怎么倒腾来的,据她讲是路遇好心人把她从山底的校门口送来山腰的宿舍,看到她大汗淋漓还乐呵呵的样子,我很是佩服。 她来了我也不忘介绍一番我的石头,还 把石头放在最显眼处 。她一听也给我讲了一事,觉得这个女人比我还傻。她说是自己也不喜欢珠宝,一次去北京王府井甚是幸运,被抽中大奖,可以任选 10000 元的珠宝首饰,只需交 8% 的什么费用。但是她一是对珠宝没兴趣,二是不想花这 8% ,于是放弃大奖。 我虽不喜欢珠宝,但我爱财,可以买了换成钱啊 ?哎呀,颇为她惋惜。 今天中午她 给我出了道题,令我颇受难为 ,我对她讲,先让我想想,再给你答案。她的问题 男人和女人一天中最大的行为差异是什么? 我 和 隔壁室友 吃晚饭 的时候说了起来这个问题, 灵感 一来, 我说出了答案 。 隔壁室友 甚是同意,说是除此之外,想不出别的来了 。 不过 她 又提到是 生理行为 还是 社会行为 呢?又如何跟 心理行为 扯上关系? 这个问题很寛,是一个好大的坑 。于是 我把答案发回给 室友 ,看 她 如何反应,一直没收到短信回复,回到宿舍,她说手机关机了,打开 一看,哈哈大笑 跟我想的一样 啊! 大家很是开心! 大家伙知道我们 三个女人的答案是什么吗 ?还是 让你狂笑的答案 !哈哈哈哈哈哈!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7134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求教 珠宝 石头 相关文章: 当前推荐数: 4 推荐人: yaoyangxu WC101 tashaxing 赫英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本文(猜谜)故事还未结束 谁 在 说谎?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 孔小姐 有一 知己 室友 是 学 心理学 的, 她的问题 是 男人和女人一天中最大的行为差异是什么 ? 游客给出了答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chencaiyong ip:113.115.132.* 最大的行为差异是方(小)便时的动作!生理行为差异。 孔小姐的回复是: 猜中了!呵呵 ∴ 如果游客 生理学说 答案正确,并得到孔小姐认可 则 孔小姐的知己室友应该是学 生理学 的,而非 心理学 的,她提出的是有关生理学的问题,而非心理学的问题。 孔小姐说知己室友是学心理学的,这话当 真 吗? 还是 孔小姐的学心理学的知己室友给出的问题是生理学问题,但谎称为心理学问题? 孔小姐 和 知己室友 究竟 谁 说了 谎话? 标题: 发表评论人: chencaiyong ip:113.115.132.* 最大的行为差异是方(小)便时的动作!生理行为差异。 博主回复:猜中了!呵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男人和女人一天中最大的行为差异是什么? 男人想做爱,女人想被爱。 博主回复:我一定把您的见地转述给她, 让她好好研究一下, 文章出来了, 记你一功! 呵呵呵呵! =============================== 俺 就是 玩石头 顽石 滴哟,呵呵。 博主回复: 牛,顽石, 这也想得到! 网友都太有才, 俺都不敢说话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eadnet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男人和女人一天中最大的行为差异是什么? 男人想做爱,女人想被爱。 博主回复:我一定把您的见地转述给她, 让她好好研究一下, 文章出来了, 记你一功! 呵呵呵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000 ip:119.130.63.* 博主回复:还有麻雀给你唱歌听呢,今天还碰见一个德国帅哥,他太害羞了。 我话一出口,他脸就通红,也不知本来就那么红还是咋地。 ================================================ 麻雀就会吱吱咋咋 ! 唱歌的是相思画眉 , 还生物来着 , 哦 . 是生态学 , 可能上鸟类那节课时 , 两个鼻子掉涕 , 一个眼睛磕睡, 没啥根本区别 . 还分得清帅哥是德国 ? 能让德国人严谨地笑 , 想妞那容貌是了不得 . 小公鸡见了激动 , 当然会脸就通红 . 还会 喔 , 喔 , 喔 , 喔 , 喔 , 叫 . 叫了吗 ? 象咱这些抽八怪 , 心想美菜事都没份的 , 激动个啥 . 嘴巴吐吐象牙罢了 . 博主回复: 您这么有才,咋不出本诗集呢? 还是已经出了,推荐一下? 让俺瞧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000 ip:119.130.63.* 博主回复:活着没家,死了没坟?! ============================================ 竹草帽 , 是家 , 坟通吃 . 所以要各写各的 . 完事了让同袍盖上 , 魂魄就可以荣归故土了 . 也亏那蒋光鼐蔡廷锴想得到 , 蒋结石就想不到 , 毛泽东却是不信 . 日本鬼看了心里直发怵 . 所以呢人是要精神寄托的 . 一领草帽安平生 , 死而后鬼 . 有的人财富万千 , 却不安 . 爱因斯坦也不安 . 就是少了竹草帽 . 什么是 安 ? 宝贝下面的女人 , 也就是想家 , 坟 , 的女人 , 就是安 . 博主回复:啥是竹草帽? 标题: 发表评论人: 000 ip:119.130.68.* 我的评论怎么 ......50 秒就出一个 , 还一模一样 . 也太形容词了 . 删掉一个 ! 博主回复:你电脑中毒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000 ip:119.130.68.* 女人逛街咯 ! 象猪一样拱那些布头啊 , 会刺眼睛那些破铜烂铁啊 , 还有闻了打 嗄嚏 那些宝贝 . 还还有象下水渠那些 牛羊杂 . 10000 元的 8% 代价多开心呀 ? 回头在家路边小巷角那小铺底 , 发现就 180 ! 心虚了一下 , 喃喃的说那是流嘢 , 我的是明店里出 ...... 博主回复: 真理! 俺反正分不清珠宝的真假。 那得专家说了算!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xcar 》》可以任选 10000 元的珠宝首饰,只需交 8% 的什么费用 ~~~~~~~~~~~~~~~~~~~~~~~~~~~~~~~~~~~~~~~~~~~ 这个多半是骗子伎俩。 博主回复:女人多多被骗。 标题: 发表评论人: 000 ip:119.130.93.* 我老爹曾经是十九路军的将领 , 手上有一些旧相片 , 那全军上下每人背着一竹草帽 , 四角上歪歪扭扭的写作 : 十 . 九 . 路 . 军 . 每人自个写的毛笔字 , 不会字的自个请人写 . 从背后看那支军队 , 就象咸杂铺似的 . 虽是杂牌军 , 毕竟是国民革命的正规军啊 . 您猜那顶竹草帽是什么来的 ? 所以天下无敌 . ..... 坟墓 ! 博主回复: 我尚且不知您是哪方妖孽? 现在又多出一个老爹来? 他又是何方神圣呢? 标题: 发表评论人: 000 ip:119.130.93.* 我老爹曾经是十九路军的将领 , 手上有一些旧相片 , 那全军上下每人背着一竹草帽 , 四角上歪歪扭扭的写作 : 十 . 九 . 路 . 军 . 每人自个写的毛笔字 , 不会字的自个请人写 . 从背后看那支军队 , 就象咸杂铺似的 . 虽是杂牌军 , 毕竟是国民革命的正规军啊 . 您猜那顶竹草帽是什么来的 ? 所以天下无敌 . ..... 坟墓 ! 博主回复:活着没家,死了没坟?!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C101 我整天就想着坟在哪里?! ------------------------ 不可以,你无权这样想。你的亲人决不让你这样想。好好的优秀女孩,怎么想这个! 博主回复:活着可以不买房子,房价太高, 死了不能没坟啊。 你想让我死无葬身之地吗? 我可不想做孤魂野鬼啊!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霍霍 ! ip:60.171.124.* 小宝宝 : 刚查了医学书 , 书上说 : 男人向前撒尿 , 女人向后撒尿 ! 博主回复:那这跟心理有什么关系呢? 就因为这个男人看不起女人 小宝宝 : 此方面行为在心理学上表明 , 男人多思考挑战和憧憬未来 , 女人多考虑退路和归宿 ! 博主回复:有道理, 行为特征决定心理特征! 所以天下还是男人的! 我整天就想着坟在哪里?! 标题: 发表评论人: 以后千万别这样哦 ~ ip:60.171.124.* 不是害羞的红 , 那是窘迫的红 ! 别样红 ! 博主回复: 我说话什么时候能收敛一点呢? 死了以后?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呵呵 ! ip:60.171.124.* CUHK 就是干净 , 干净得像 SD 威海一样 ! 博主回复:烟台去年去天都不蓝了,好久没去威海,不知如何?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德国人皮肤本身就很红 ! ip:60.171.124.* 德国人平时很严谨 , 你一幽默 , 人家不红脸才怪呢 ! 博主回复:他问我百家超市开放时间,超市开放时间和游泳池是一样的。 我经常去游泳,就把推论过程也一起说了出来。 还说了几句 10 年前在烟大学的德语,没去过德国我却能忽悠出来几句德语,就说他怎么不会汉语, 一句都不会,能不红脸吗? 标题: 发表评论人: 海景 ip:60.171.124.* 坐在校餐厅的阳台上 , 一边就餐即便还可以浏览沙田小海湾美景 , 很惬意哦 ~ 博主回复:还有麻雀给你唱歌听呢,今天还碰见一个德国帅哥,他太害羞了。 我话一出口,他脸就通红,也不知本来就那么红还是咋地。 标题: 发表评论人: 还有校车接送上下山 , 真好 ! ip:60.171.124.* CUHK 在山上 , 夏天很凉快哦 ~ 博主回复:是啊,前两天还遇见一猴,对我呲牙咧嘴。 蛇也很多!老鼠麻雀别提了。 环境好动物也喜欢,这里还算和谐!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小宝宝我一脸害羞哦 ~ ip:60.171.124.* 小宝宝 : 刚查了医学书 , 书上说 : 男人向前撒尿 , 女人向后撒尿 ! 博主回复: 那这跟心理有什么关系呢? 就因为这个男人看不起女人? 标题: 发表评论人: 估计是不一样 ! ip:60.171.124.* 小宝宝 : 撒尿 ! 男人是站着 , 女人嘛 ......... 小宝宝我没见过哦 ! 哈哈哈 博主回复:女人也有站着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FL 猜生理差异造成的行为差异,这看来是正常人的思维。 O(_)O 博主回复:她是学心理的,还要扯到心理呢。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ingqing83 上厕所。 博主回复:哈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字糙理不糙 ip:60.171.124.* 小宝宝 : 撒尿 ! 哈哈哈 博主回复:是的,呵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不知道对不对 ? ip:60.171.124.* 小宝宝 : 男人和女人一天中最大的行为差异是什么? 是穿 ( 上内 ) 衣 ! 哈哈哈 博主回复:妙,还有更好玩的,继续, 也有很多女人不穿上衣的。 记录总数: 24 总页数: 3 当前页: 3 9 3 4: 学者赵明 发表于2010-10-9 8:20:56 查看评论 :5 │ 浏览:311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生活其他 科学网一门显学孔玲研究 刚看到的,有点意思啊^_^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1254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当前推荐数: 0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iaxiaoxue86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iaxiaoxue86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xcar 赵兄漏了一篇: 说出来和写出来之异同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7056 这篇算是给孔同学答疑的,也算是这门显学的相关内容。 博主回复:这不是我漏的,是科学网统计有误^_^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隔壁家的二傻子 普京也带项链?好! 博主回复:鲍兄眼睛真好。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陈安博士 你的牛仔是那个著名的美国西部牛仔不? 博主回复:哈哈,这是那个著名的俄罗斯牛仔Товарищ普京 记录总数: 5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学者曹振 发表于2010-3-17 21:02:23 查看评论 :0 │ 浏览:494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生活点滴 80后的80条幽默有哲理的语录 1.人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2.当裤子失去皮带,才懂得什麽叫做依赖。   3.烟不听话,所以我们抽烟。   4.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秒的幸福。   5.做与不做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拥有对前者的评论权。   6.当男人遇见女人,从此只有纪念日,没有独立日。   7.闭上眼睛,我看到了我的前途   8.路见不平一声吼,吼完继续往前走。   9.幸福是个比较级,要有东西垫底才感觉得到。   10.人生有时就像电脑,说死机就死机,没得商量。   11.海阔凭鱼跃,破鼓任人捶。   12.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回家取点钱来捧个钱场。   1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   14.一句拿着胜过两句我会给你的。   15.无理取闹,必有所图!   16.不能自拔的,除了爱情,还有别人地里的萝卜。   17.我以为隐身别人就找不到我了,没用的,像我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像漆黑夜里的萤火虫,够鲜明够出众。   18.有些事,明知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明知路没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19.钻石恒久远,一颗就破产!   20.铁公鸡还会留点铁锈呢,你根本就是个不锈钢公鸡!   21.还没来得及区沾花惹草,就被人拔光了。   22.女为悦己者容,男为悦己者穷。   23.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都成了盗版!   24.不要说别人脑子有病,脑子有病的前提是必须有个脑子。   25.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躺下。   26.浪漫是一袭美丽的晚礼服,但你不能一天到晚都穿着它。   27.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对即不简单。   28.我又不是王子,为什莫女孩遇见我总认为自己应该成为公主!   29.情侣间最矛盾的地方就是幻想彼此的未来,却惦记着对方的过去。   30.所谓缘分,就是爱情成功时的理由,失败时的借口;所谓婚礼,就是有情人终成家属的仪式;所谓分手,就是女人说了一百次也未必能做到,而男人说一次就能实现的事。   31.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32.问候不一定郑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33.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快乐。   34.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的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   35.生活就像呼吸,呼是为了出一口气,吸是为了争一口气。   36.我问过烦恼了,他根本不爱你,让我转告你不要自作多情;健康让我带封情书给你:他对你一生不变!   37.知识就像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   38.爱一个人好难,爱两个人好玩,爱三个人好烦,爱四个人翻船,爱五个人彻底玩儿完。   39.女人吻男人是一种幸福,男人吻女人是一种口福。   40.结婚就是给自由穿件棉衣,活动起来不方便,但会很温暖。   41.英雄难过美人关,我不是英雄,美人让我过了关。   42.玩命:要在有命的情况下才能玩,命都没了,拿什么玩啊!   43.别人一夸我,我就担心,担心别人夸得不够。   44.爱情永远比婚姻圣洁,婚姻永远比爱情实惠。   45.探索的旅程不在于发现新大陆,而在于培养新视角。   46.本无意与众不同,怎奈何品味出众。   47.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   48.叹气是最浪费时间的事情,哭泣是最浪费力气的行径。   49.男人的大脑喜欢女人的内心,但是眼睛喜欢女人的外表。   50.有钱就败家,没钱就拜神。   51.当初结婚是看上眼了,后来离婚是看走眼了。   52.咸鱼翻身,还是咸鱼。   53.我可以选择放弃,但不能放弃选择。   54.作为失败的典型,你实在是太成功了。   55.不是人人都能活的低调,可以低调的基础是随时都能高调。   56.女人喜欢长得坏坏的男人,不是喜欢长坏了的男人.   57.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其实应该是女为己悦者容.   58.我们的爱情在这天夭折了,只为了让彼此有重生的机会.   59.老板用你的时候你就是人才,不用你的时候就变成裁人!   60.一个成功的男人就是能够挣到比妻子花的钱更多的钱,一个成功的女人就是能够找到这样一个男人.   61.跌倒了,爬起来再哭.   62.婚姻的杀手有时不是外遇,而是时间.   63.一个月亮一个你,两个影子我和你,三生有幸认识你,四个西施不如你.   64.绝口不提不是因为忘记,而是因为铭记.   65.有人说爱情是上辈子欠下的情债这辈子来还,我上辈子一定俗不可耐,所以今生无债可还!   66.让未来到来,让过去过去.   67.微小的幸福就在身边,容易满足就是天堂.   68.个头大就一定厉害吗?恐龙不是照样灭绝了!   69.善意的谎言:就是给自己的欺骗找一个很好的借口。   70.父母忽悠孩子叫教育;孩子忽悠父母叫欺骗;互相忽悠叫代沟。   71.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72.别跟我谈感情,谈感情伤钱。   73.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   74.感觉不到痛苦的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感觉不到幸福的婚姻必是悲哀的婚姻。   75.一道幸福之门关闭时,另一道就会打开。我们经常盯着关闭的门,对开启的门却视若无睹。   76.咖啡苦与甜,不在于怎末搅拌,而在于是否放糖;一段伤痛,不在于怎末忘记,而在于是否有勇气重新开始。   77.人之所以活的累,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结。   78.爱是费尽心力地全身投入,然后再百转千回地抽身而出!   79.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之后去睡觉!   80.幽默就是一个人想哭的时候还有笑的兴致!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3891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开心一词,蕴含哲理 学者孔玲 发表于2010-12-14 10:59:31 查看评论 :4 │ 浏览:107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生活点滴 婚纱or博士服?婚纱博士服? 女博士: 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乎? 可以! 最是欣赏一个师姐, 前几天在沙田围一起吃火锅时再次遇见, 第一次见面时2008年奥运开幕之时, 时隔两年, 她的儿子一岁了, 博士答辩刚过了, 读博三年期间 结婚 生子 答辩 工作 全部搞定!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3402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女博士 相关文章: [转载]2009年美国国内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创历史新高 做个调查:多少人知道矿泉水瓶、肥皂和石油的关系 评:南工大女博士宣布从秸秆中找到石油 南工大女博士从秸秆中找到石油 女博士称从秸秆薯干等低廉植物中找到石油替代品 女博士找工作的烦恼 科学网的女教授和女博士中还真有唯心主义的 女博士,万千之间 重逢我的女博士后 女博士,万千之间 当前推荐数: 2 推荐人: boxcar jiangjinsong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angjinsong 哈哈哈,您老看上哪個傻小子啦? 現在有人總結過,女博士生最好的做法是先把博士論文寫差不多了,然後生孩子,最後找工作的時候身份已經是用人單位最歡迎的已婚已育的女博士。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ingqing83 牛人啊。 标题: 发表评论人: kongling814 在香港读书即使博士毕业不了,至少能生个儿子,公立医院还可以近乎免费, 回国还可以继续生孩子,也很划算!计划生育管得了吗? 这是老人家最关心的问题,老人不是最有智慧的? 博主回复:读博士生儿子=安身立命! 标题: 发表评论人: kongling814 看到很多人在教堂穿着婚纱拍照了,很是羡慕! 博主回复: 看到很多人在校园穿着博士服拍照了,很是羡慕! 记录总数: 4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学者孔玲 发表于2010-12-14 11:38:52 查看评论 :1 │ 浏览:60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生活点滴 全球和平婦女@HK 成都郫县安龙村高姐姐的生态农业 全球和平婦女@HK: http://www.1000peacewomen-hk.org/ 高姐姐是我2008年在四川认识的朋友,昨天下午我去香港大学嘉道理农场研究所见她,她参加了 香港主办的两岸三地的全球和平妇女活动 ,昨天是最后一天,我昨天下午过去嘉道理跟她道别,又认识了一些从事环保工作和生态农业的新朋友,很好。 http://www.1000peacewomen-hk.org/member_rongqi.html 高姐姐 高姐姐的儿子,高伟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3417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当前推荐数: 2 推荐人: 赫英 readnet 标题: 发表评论人: kongling814 上面都是老照片, 昨天忘记带相机, 要等高姐姐回到成都再传给我照片, 我才能把昨天的照片传上来, 说不定和平妇女网页更新更快! 记录总数: 1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个人分类: 孔玲研究|517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个不错的专利检索与分析平台
mayu 2010-9-4 22:39
佰腾网即将推出新版专利检索系统,目前为测试版( http://so.5ipatent.com/ )。个人感觉分析和检索功能较以前都有大幅改进,相对其他系统,也有不少特色。 有兴趣的博友,可以测试一下。
7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解读伊春飞机失事前气象报告
boxcar 2010-8-25 17:33
【转载说明】:本文是我从一位网名劳拉的女飞行员新浪博客转载过来的。文章从专业的角度阐述了气象条件和飞行安全的问题,读了以后让我觉得很长见识,希望大家也能喜欢。 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52464f0100ktvn.html?tj=1 伊春失事消息传来,除了震惊同悲伤,我很想为他们做些什么,这些盼着尽快回家与亲人团聚却永远回不去了的人们。 注:我绝对不是权威的事故分析专家,也谈不上资深飞行员,通过资料搜寻以及请教资深飞行员,作以下文字,聊表哀思 让我们尽力往前想吧,为逝者哀悼,为伤者祈祷,为生者祝福。 我们在这里,大家一起相互鼓励。希望我们可以共同度过这一个中国航空史上最为灰色的日子之一 ******************** 在这架Embrarer E190飞机降落前10分钟,伊春机场的整点例行气象观测器,自动采集并发布了这样的一组气象信息 METAR ZYLD 241400Z 15001MPS 1000 BR NSC 12/12 Q1014 = 这些字母同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到底同飞机能否安全着陆是否有联系呢? METAR ,最重要的降落航空气象信息 METAR,意思是航空气象定期观测报告,源自法语 MT orologique Aviation R guli re 的首字母。对于从事航空的专业人士来说,气象是飞行中紧关安全的重要部分。无论是做飞行计划、起飞或者降落,METAR是必须要检查的一项。 飞机在天上在地上,能够不撞到东西(例如高楼大树信号塔),不被电到砸到(例如闪电、云层中降下的冰雹),机翼不被冰层挂上包裹上,不被大风给吹翻;另外,起飞次数跟起飞时候的人数等于降落次数和降落时候机上人数,那么就是安全。 而航空气象,就是那个能让你看清飞机外头有些什么不随随便便往上蹭,让你能够预测会不会被砸到会不会挂冰,起飞了还能安安稳稳下来的,回家跟兄弟们接着吹牛聊天的保障你的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 METAR对于飞行员来说,是降落前决定是否降落,是否转飞其他机场,,也许也是伊春的悲剧中的那条生与死之间的那条线 林都的 METAR ,不妙不妙 让我们一点点分解林都的METAR,让那个晚上的空气那个晚上的风那个晚上的雾来告诉我们,那个曾经。 地点: ZYLD,Z是中国区机场的通用首代码,YLD是伊春林都机场的代码。 日期时间: 241400Z,24即当月的24日,也就是事故发生时间8月24日;1400Z,格林威治时间14时整,中国属于东八区,因此当地时间为22时,距离飞机着地起火只有十分钟。 风向强度: 15001MPS 风是从150度方向,也就是东南方向吹来的,风速是1米/秒,对于大飞机来说几乎是无风状态。特别,林都机场的跑道是120度-300度磁场方向,即使150度风的强度变大,使用 120度跑道的进近不会造成太大侧风角度,对降落没有影响。 横向能见度(依据机场绝大部分地区的能见度): 1000 能见度报告为1000米。通常目视飞行的能见度需要达到3英里,当能见度下降到1英里(1600米)以下,就必须进行仪表飞行。飞行员不能再仅仅依靠窗外的参照物进行飞行,而必须借助飞行仪器来确定自己的位置,飞机的飞行姿态等等。但即使仪表飞行,采用进近入场,依旧有其最低的能见度要求。 特殊天气: BR 我的老师玛莎-金同约翰.金,喜欢管BR叫Baby Rain,小宝宝雨,正确的英文是Mist,中文是薄雾。 飞机失事以后的接下来一个小时的气象报告里头,能见度降到600米,报告的特殊天气一栏,改写为FG(fog),雾。为什么厚此薄彼,那是因为能见度1000米刚好是个分界线,朝下的雾,就叫Fog,朝上的雾,则叫Mist。 NSC (no significant cloud) 英文字母直译是无明显云,其实是说1500米以下不需要担心云,云层高度对降落不构成任何问题。 气温同露点 12/12 观测点气温是12摄氏度,露点也是12摄氏度。 气温低,飞机不怕;露点低,飞机也不怕。气温同露点接近,差距只在4摄氏度以内,飞机怕怕,尤其晚上。不是怕虎姑婆晚上出来咬人,而是因为空气中的水汽开始饱和凝结成小露滴,能见度极具下降。目视飞行的朋友,尤其对这个问题关心:看不见往哪走。 仪表飞行的飞行员也担心,再怎么仪表,最后也得落地啊。先进的仪表可以为飞机安全的着陆做些贡献,但如果还是涉及手动飞行,一定要谨慎再三。 大气压 Q1014,这个简单,就是1014百帕。 大家都知道海平面标准气压是1013.2百帕(15摄氏度时)。也就是说伊春的大气压差不多跟那个海平面15度的压力接近。这个其实没多大问题,也就是所有来伊春的飞行员需要调整一下飞机的高度表上的设置,让它们显示同样的高度。这样才不会空管给一个高度,九架飞机十个高度说法。 航空气象与机场进近安全 通常飞行员起飞前,看过到达机场的气象趋势报告(TAF),要先确定一下机场的天气是否合适降落,如果气象报告在预计降落的前后一个小时里头,明确显示不合适降落,那飞行员一定要选择一个转飞的机场并注明在飞行报告里头。这样,万一飞到了那边机场,一看天气糟糕,就好飞去另外一个机场。(这个是美国的做法,国内的做法以国内航空法律法规为准) 同时,当飞行员做好准备可能需要转飞其他机场着陆,飞机上携带的燃料也需要更多一些,确保飞机不会因为燃料不足而无奈。 显然,这架E190飞机的机长确认了气象可以达到着陆要求,于是起飞了,而且到达了伊春机场上空的附近。 伊春机场120度跑道仪表飞行进近MDA (minimum descend altitude)最低下降高度的要求,能见度对于轻型飞机至少要在2000米以上,大型重型速度高的飞机的能见度高达3200米。 当时伊春机场自动气象报告中的1000米能见度,绝对不满足最低下降高度的能见度要求。伊春进近的规则是属于非精确进近(non-precision approach)中的VOR/DME进近,即使飞机具备自动降落系统(automatic landing system,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最低能见度的要求,也无法让这个系统起作用。机长必须手动飞行,进行降落。 不知道是不是各个国家规则不同,美国进近规则中是禁止低于进近最低能见度降落的,飞行员必须采取不降落,盘旋等待能见度提高,或者改道转飞其他满足降落条件的机场,进行安全的着陆。 显然这架飞机的机长决定强行降落。 伊春机场跑道可用着陆长度为2300米,应该说是长度上对E-190的1260米的着陆长度要求来说,相当宽裕。但根据气象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天气特别恶劣,能见度低,而且还在继续下降。 假使说,机长在下降到MDA高度以后,进入雾层,在寻找机场跑道时遇到困难,无法迅速确定跑道。而当他最于确认跑道时,却已经错过最佳下降时间。 假使机长继而拉回风门迫使飞机下降,就会让飞机的下降速率增大,同时飞机速度也大大增加。 再假使到最后达到机场上方,机长加大风门并且努力将飞机机身稳定抬高机头降落时,快速下降的飞机、动能提升的滞后几秒钟,造成飞机着陆时同跑道之间巨大的冲击,引发机身断裂,断裂处乘客被抛出舱外。其后燃料箱中剩余燃料的燃烧,增加了爆炸的危险。 不是谁谁的错 讲到这里,也许有朋友会很冲动,很想作判断说,这是不是说谁谁或者谁谁失责了,谁谁没有把气象报告做好,谁谁又说动飞行员在不能起飞的天气起飞,在不能降落的天气强行降落 请大家深呼吸。 我们只是在学着分析气象同飞行之间的联系。而飞行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不能简单地去责备一个人几个人或者一群人身上。归家心切的乘客、飞行管理系统、气象预测系统,飞行员的最后决策、飞行操作,甚至是我们国家航空发展的历史性进程。我们并不能看到所有信息的全貌,而只是看着冰山一角,做些自己的分析与学习。 为那些伤亡的朋友们祈祷,看看自己能从哪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责任调查与分析,我们托付给事故专家,让我们用信任与支持,一起前进。让我们飞得更安全,生命更加有保障! 最后,为伊春那架飞机上所有逝去的人默哀三分钟
个人分类: 科普|3847 次阅读|2 个评论
投资实验周报告(32)
TUGJAYZHAB 2010-8-15 00:13
上篇 “小议道琼斯”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1222 投资实验周报告(32) 使用系统动态趋势分析在ETF市场的投资实验报告 8/13/2010 自2009年12月31日, 用MDSM管 理的IRA从 $30,469.85 增/跌到$30,110.24。是原值的98.82%,净增/跌了 -1.18%。与市场平均(无为)相比,仍领先$588.73。 而同期的市场指数:SGI(商高),DIA(道琼斯),QQQQ(纳思达克),SPY(标准普尔),和"无为(市场标量平均)"分别净增/跌了1.59%,-0.69%,-2.25%,-2.81%,和-3.11% 。MDSM暂居第三。 详见表。 表:MDSM投资结果与其它几个指数(包括向量平均,标量平均)的比较: 12/31/2009 8/14/2010 初始值 当前值 净增率 SGI 526.52 534.88 1.59% DIA 104.07 103.35 -0.69% QQQQ 45.75 44.72 -2.25% SPY 111.44 108.31 -2.81% 无为投资 $30,470.00 $29,521.51 -3.11% MDSM $30,470.00 $30,110.24 -1.18% 下周报告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5739 年终报告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3331do=blogid=400732
19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特殊工时制劳动法分析
shenbinti 2010-7-31 23:14
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特殊工时制劳动法分析 ---- 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 工时制度(简称工时制),是指国家规定的有关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制度。我国目前施行的工时制是标准工时制,因 工作性质或者生产特点的限制,经批准可实行 特殊工时制 。实行特殊工时制,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备案,并经法 定程序进行公示,方可对劳动者施行。 我国目前主要有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公示制两种特殊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指采用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 不定时工作制是指因企业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安排工作或因工作时间不固定,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弹性工时制度。 法律法规对特殊工时制的适用范围及适用条件有明确规定,除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适用特殊工时制无需审批外,其他可用特殊工时制的岗位未经批准均不能直接适用。那么,用人单位如何才能适用特殊工时制?其有哪些法定程序?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适用特殊工时制时,又该如何维权?笔者在此将对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 特殊工时制的适用范围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适用于从事下列工种或者岗位的人员: 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 、食品加工、服装生产、宾馆餐厅和娱乐场所服务员等岗位; 因职工家庭距工作地点较远,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的;实行轮班作业的;可以定期集中安排休息、休假的。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适用于从事下列工种或者岗位的人员: 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 服务外包企业中软件设计人员、技术研发人员;长驻外埠的人员;非生产性值班人员;可以自主决定工作、休息时间的特殊工作岗位的其他人员。 二、 用人单位该如何才能适用特殊工时制? 对符合法律规定能够适用特殊工时制的岗位, 企业在选择特殊工时制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向相关部门报批。而符合法律规定的特殊工时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经 与工会、职工代表大会或劳动者协商,提出方案和意见; 第二步是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工作、休息时间; 第三步是将企业的工作、休息制度向职工公示;公示的方法包括 ( 1 )公司网站公布法;( 2 )电子邮件通知法;( 3 )公告栏张贴法;( 4 )合同约定告知法(适用于订立合同在审批之后的员工。而对于合同订立在前的员工,则需要双方对合同进行变更,否则,合同约定的工时制优先适用)。 第四步是向审批部门申报。如北京企业申报需提交下列材料: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对员工工作和休息安排的计划;工会或职工意见; 《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申报表》; 必要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相关的职工名册、考勤记录、工资表等其他材料 。 只有经过前述四个步骤,并最终经行政部门审批批准的岗位,才能与劳动者约定适用特殊工时制,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制的时限一般为 1-3 年。但对于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及国家和本市已规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不再履行审批手续。 如果企业名称变更、批准适用特殊公示的时限已满或是适用特殊工时制的岗位和工种发生变化的,需要重新进行审批。 三、 用人单位滥用适用特殊工时制,劳动者该如何维权? 除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可以直接约定适用不定时工作制外,其他岗位适用特殊工时制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但现实中,有些用人单位不懂或是没有获得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在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书、劳动合同中规定适用特殊工时制;又或是经批准后时限届满未及时进行重新申报。在这些情况下,劳动者该怎么做,才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 、约定的标准工时制优先。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适用特殊工时制的岗位,除非有法律法规特殊规定,否则只能和劳动者约定适用标准工时制。另外需要注意,用人单位报经劳动行政部门获批适用特殊工时制后,并不必然适用于所有相关岗位的员工,该批准只是可以与劳动者约定适用特殊工时制的前提。若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了标准工时制且没有书面变更为适用特殊工时制的,仍适用标准工时制。 2 、 如果企业出现名称变更、批准适用特殊工时制的时限已满或是适用特殊工时制的岗位和工种发生变化,应当重新申报而未重新申报的。不能继续适用原特殊工时制,应当依照标准工时制进行工作和休息安排,并依法支付加班工资。 3 、未依法公示特殊工时制前,不得适用。只有用人单位依法向劳动者进行了公示,才能适用。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约定适用何种工时制,也未依法向劳动者公示适用特殊工时制的岗位及期限等情况,依照法律规定适用标准工时制。 4 、救济措施,用人单位违反规定适用特殊工时制的,劳动者可以向所在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滥用特殊工时制,拒付加班费的情况,劳动者可以提起仲裁进行追索。 四、以案释法 案例摘要:刘某 2008 年入职北京某公司,岗位为电话销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刘某的岗位执行标准工时制。半年后,刘某由于工作出色,被安排兼顾其他岗位工作,经常需要加班,但在月底领工资时却发现没有了加班费。刘某找公司交涉,公司给出的理由是从上个月起,所有销售岗位已变更为不定时工作制,依法无需执行加班工资的规定。并且拿出了当地政府劳动部门的一个批复,批准该公司对销售等 3 个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申请。刘某不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其上月加班费 2000 余元。 仲裁委员会经过审理认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适用标准工时制,劳动部门批准该岗位适用不定时工作制不影响双方享有自由选择适用标准工时制的权利。本案中双方约定适用标准工时制在前,用人单位要改变为不定时工作制的,属于劳动合同条款的变更,需要进行书面变更,否则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因此,最终裁决支持了刘某的仲裁请求。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双方在劳动合同中关于刘某的岗位适用标准工时制符合法律规定,应受法律的保护。该公司虽经劳动部门审批适用不定时工作制,刘某所在岗位也符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相关条件。但是,劳动部门批准适用不定时工作制,只是用人单位获得与劳动者约定适用不定时工作制的条件,双方仍可以选择标准工时制。本案中,双方已经约定为标准工时制,用人单位要改变为不定时工作制的,属于劳动合同主要条款的变更。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仍需与劳动者协商,并以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不同意变更,只能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条款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 【本文作者简介】沈斌倜,女,丹宁律师事务所劳动人事部执业律师,厦门大学法律硕士,北京劳动法专家。沈斌倜律师主要从事劳资纠纷法律研究和企业人事制度风险防控法律研究及实务操作,专注于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及代为制定、修改、完善员工手册、竞业禁止、保密协议等人事管理制度,提供劳动法培训,担任劳动法专项法律顾问。沈斌倜律师执业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 MEN 财贸中心(昆泰大厦南侧) B 座 8 层 804 ;沈斌倜律师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shenbinti@yahoo.com.cn 业务电话 ( +86 ) 13661313967 ( +86 ) 15301115671 。更多详情登陆沈斌倜律师互动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henbinti 我的更多文章: 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行政 (2008-04-17 13:30:24) 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2008-04-18 11:41:12) 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沈斌倜系列文章 (2009-05-25 20:31:08) 什么是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沈斌倜系列文章二 (2009-05-31 19:53:38) 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及不定时工作制加班费计算 (2009-06-03 21:34:23) 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 (2010-01-23 22:12:20) 实行综合工时制劳动法分析 (2010-05-31 11:48:54) 特殊工时制法律问题分析 (2010-06-04 13:47:16)
个人分类: 北京劳动法律师沈斌倜劳动法文集|4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意大利数学—曾经辉煌
frickeliu 2010-6-8 17:53
提起意大利,我们会想到什么?文艺复兴?足球?被她围起来的教皇? 我们今天来说说她的数学。 17世纪的亚平宁半岛,诞生了伟大的科学家Galilei(1564-1642)。但真正的辉煌时期是在19世纪。 第一代分析学家: 代表人物有:Betti(1823-1892) Galois理论的引进,Riemann拓扑思想(代数拓扑中的Betti数),弹性理论 Brioschi(1824-1897) 椭圆模函数与群的关系 Casorati(1835-1890) 独立于Weierstrass获得一系列解析函数的定理 第二代分析学家: 代表人物有:Volterra(1860-1940) ,Pincherle(1853-1936),Dini(1845-1918),Ascoli(1843-1896),Arzela(1847-1912), Morera(1856-1909),Cesaro(1859-1906),Peano(1858-1932),他们在积分方程,泛函分析等分析邻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念过本科数学的人就学过他们的定理,成就最大的Volterra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过四次大会报告,困怕是后无来者了。 第三代分析学家: 代表人物有:Vitali(1875-1932),Fubini(1879-1943),Tornelli(1885-1885-1946),他们的成就虽不及上一代,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定理也已见诸于初等分析教材。 第一代几何学家: Cromona(1830-1603),Beltrami(1835-1903),Battaglini(1826-1894),他们是代数几何,微分几何的先驱 第二代几何学家: 代表人物:Ricci(1853-1925),绝对微分学的创始人,他的学生Levi-Civita(1873-1941),建立了平行移动的概念,预示了联络概念的诞生,Bianchi(1856-1928),著名的Bianchi恒等式就是以其名字命名的 第三代几何学家: 代表人物:代数几何三杰:Castelnovo(1865-1952),Enriques(1871-1946),Severi(1879-1961),他们的成就不用介绍,每一个懂点代数几何的都了解。 当代: 物理学大家Fermi(1901-1954)(杨振宁的导师),数学也是绝好; De Giorgi(1928-1996),1990年Wolf数学奖获得者,研究偏微分方程,变分法,几何测度论等邻域 Bombieri(1940-),1874年Fields奖获得者,研究邻域极广,从数论到变分法,偏微分方程等,目前在高等研究院工作,仍有优秀工作问世。 代数几何大家Zariski(1899-1986),1981年Wolf数学奖获得者,虽不是意大利人,但其曾在意大利留学,是意大利代数几何学派的传人。 Gallavetti,还比较年轻,研究动力系统(Arnold扩散),1998年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据说他的证明是错的),不过水平还是不错的 当代著名几何学家Galabi(1923-)(就是Yau前面的那个),也生长在意大利,16岁后去了美国求学,工作 1964年,在靠近克罗地亚的海滨小城Trieste成立的的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是世界著名的数学中心之一。 其他著名的学术中心有:比萨高师,罗马大学等 现在,在代数几何,微分几何,多复变函数,泛函分析等研究邻域,意大利学派仍在展示着她的辉煌。
个人分类: 数学史|9958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回复看博主性格
sheep021 2010-5-17 17:23
从博文的评论和回复,可以看出博主的性格。本文仅是随便一说,就一般而言,不针对任何个人,欢迎补充,千万不要对号入座。 1。匿名评论: 除了没注册的就是别有用心的,如攻击中医的人多用匿名 2。几乎不回复: 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 3。有回有不回:作事有原则 4。回复大多是只言片语。:吝啬 5. 几乎都回复,或回复多长篇大论:热心肠,爱奉献 6。遇到不讲理的恶意评论:1)对骂:休养不够,或火气大。2)删除:爱干净 3)漠视(视作不见):心胸宽广,肚大能容 7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驚:兩天三起惡性殺人案(原因初探)
sheep021 2010-5-12 12:58
三江 一男子疯狂砍人致3人死1人伤 被村民打死(图)_星岛环球网 (2010-5-11) 死者的小儿子小吴,悲痛地向记者介绍了事情的经过。 当日早上6时30分许 ,62岁的母亲一个人准备到小溪对面的山上劳作。行至案发现场时,碰到迎面而来的凶手杨庆明。当时杨身上带着一把柴刀、一把凿子和一根棍子。两人在错身刹那,杨庆明转身抽刀就往他母亲的头颈部砍。毫无防范的老人,很快就被砍倒在血泊中。 吴某某的侄子很快报警,此时是7时45分 。也差不多在这个时候,第一名被害人才被发现。 据村民们介绍,杨庆明今年37岁,未婚,除了年已七旬的父母,尚有一个在外打工的弟弟。平时杨非常内向,也很老实,在村里很本分,喜欢喝酒,但之前喝醉也没见发过酒疯。前段时间他喝醉后,摔了一跤,伤了头部。不过当时并没有任何异常。异常出现在10日晚上。当晚,杨突发精神病,胡言乱语,说有人要杀他,还扬言要将全村人全部杀光。 陕西 吴堡发生恶性持刀 杀人 案 一男连砍9人已有2人遇难-案件实录--... 2010年5月11日... 记者从陕西省榆林市检察机关获悉,今天 上午 ,榆林市吴堡县发生一起恶性持刀杀人案。一名男子因家庭矛盾纠纷,对周围人群产生仇恨心理,手执利器,连砍9... 陕西南郑一幼儿园发生砍杀幼儿事件:7死20余伤 (2010-5-12) 陕西省南郑县一幼儿园12日 上午8时 左右发生一起砍伤儿童事件,已造成7人死亡,20多人受伤。 其他相關案件: 重庆:男子提杀猪刀冲进幼儿园女教师挺身而出受伤 时间:2009年12月30日早上8时许   地点:(重庆)江津区蔡家镇青树子幼儿园 福建南平 特大凶杀案 _ 资讯 _ 凤凰网 2010年4月23 日 7 时 20 分左右 ,一男子在 福建南平 实验小学门口连砍 13 名小学生。目前证实已有 8 人死亡, 5 人受伤住院治疗。 江苏泰兴 发生 砍杀幼儿事件 _ 网易新闻 2010年 4 月 29 日 上午 9 时 40 分 , 江苏泰兴市泰兴 镇中心 幼儿 园发生一起伤人 事件 , 一名男子持刀冲入校园 , 砍伤 31 人 , 包括 28 名 幼儿 、 2 名教师、 1 名保安 , 其中 5 人伤势较重 , 有生命危 ... 本博評論: 如此大密度案發,恐怕已不是個人因素這麼簡單。需要并案調查,找出幕後真凶(氣候異常變化,還是別的什麽因素引起),疏而導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確保民眾安全,而不是簡單地把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就算完事。 今年氣候變化異常,自然界異常事情多有出現,蛇、蛤蟆等異常出現,狂風暴雨頻頻來襲,地上頻頻出現天坑,甚至地震不斷,這些天地人,宇宙萬物同病的罕見現象,似乎都有一些內在聯繫,如: 曹广福办公室的那个怪兽是向曹大侠报信的 ? 一文所述 張焱老師的: 很想给地球把把脉 一文也很能說明問題。 看問題需要宏觀一些,不能就事論事,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以為派駐幾個警察,放幾把鋼叉就能解決問題,恐怕是自欺欺人 大家注意到這些瘋子殺人事件的作案時間了沒有?辰时(一日的上午7-9时,一年的春季),胃经当令。當然,這也不排除8點左右是上學的高峰時段,但為何不是下午放學時間呢? 如果本文假設成立,那就是肝郁克土,胃實為病,此癥即: 大承气汤证 詳細分析,參見本博博文: 三月桃花癜 《 黃帝陰符經》說: 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乎心,施行乎天 ,所以,不要以為個人的身體和情緒與天(可以狹義地理解為自然環境或氣候)無關。人生天地間,怎能不受天氣和地氣的影響?這也是中醫天人合一理念的基礎 但願隨著春天的遠去,這一趨勢會有所下降,甚至徹底銷聲匿跡。 如此,則國人大幸! 发表评论人: yatou 想来有些怪异,其实情理之中。 博主回复: 世界真奇妙 萬事皆有道 不怕不明白 就怕裝鴕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65 次阅读|6 个评论
数据也需要分析
xuning001 2010-5-1 22:58
有不止一家媒体对我国的城市人口增量进行了估算,在估算的基础上,作者试图让读者自己去分析未来房价究竟是涨还是跌。 房屋供应: 2000 2008 年间,中国商品房销售总面积为 40 亿平方米,其中住宅为 35. 8 亿平方米 ,即便假定这些商品住宅都是 90 平方米 以下的商品房,那么总套数约为4000 万套,由此可推出,每年约 450 万套供应量。我国目前城市户均人口不足 3 人, 因此,这些商品住宅每年可多容纳约 1350 万人口。 需求计算: 2000 2008 年之间,中国城镇人口从 4.59 亿增长到 6.07 亿人,增加了 1.48 亿。大约每年增加城镇人口 1640 万人,至少 550 万户。与每年 450 万套供应增量相比,还有 100 万的缺口。而且未来,依据这样的城市化进程,未来 20 年,中国人口约 16 亿人,其中城市人口约达 9 亿,即使这样的规模,城市化率的水平依然不高。 依据这样的计算,商品房会长期处在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由此可推导出,房价应该是持续上涨的。 但是,我的疑问是,只是靠人口总体数量增量和房屋供应数量增量之比来推断房价走势是否完全合理。是不是还要考虑在每年新增的城市人口中,有多少是能够买得起房的,需要买房又买不起房的人口数量占城市人口增量的比例是多少? 毕竟现在二线城市商品房价格也在每平方米 4 、 5 千元以上,上百万元的房款或者说近 40 、 50 万元的首付是一般中低收入者难以想象的数字。 近些年,统计数据确实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公众应该重视的是,千万不要让数字给忽悠了。一方面,类似统计局 1.5% 的房价涨幅确实是对公众智力的严重低估,另一方面,有些数字是极其片面的。而预测的基础是数据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收入的人均增幅并不能代表多数人收入的增长幅度,还必须考虑收入的差距和收入水平的集中程度。房屋的需求是要考虑人口的增量,但人口的增量依赖于城市工商业和服务业的规模增长,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又与城市经营环境密切相关等等。因此,对于数据,我们也需要分析。 依据 80% 以上的中等偏低收入者人均年收入 3 万元计算,至少 15 年才能够负得起现在房价的首付,而且, 15 年期间,如果国家听任某些专家和极端主义者的亢奋言论,陷入全球经济上的恶性竞争和可能的局部灾难或者战争,长期经济低迷在所难免。因此,我的看法是,想想并比较一下日本曾经的兴盛和长期的低迷,我们的房价未来只有可能出现暂时的小幅度反弹,长期趋势应该是下跌,而且未来1-3年至少要跌下一半 。
个人分类: 论坛|3705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学生物学优质课课堂教学要素分析
xscjack 2010-4-20 08:53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 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师生互动的思维过程。而任何思维活动都有一个内在动力问题。其实激励和推动大学生在课堂教学这一活动中的内在动力就是学习兴趣 。教师如果只管照本宣科 , 埋头讲授 , 而不顾学生情趣和收益如何 , 那么他的课是不成功的。不少老师不仅讲课认真,粉笔字也很漂亮,阶梯教室里有四块上下推拉的黑板,一节课下来正好写满所有的黑板,或课件制作的亦很精彩,讲解也是有条有理,一丝不苟。在不少教师同行眼里,这样的课可能是他们心目中的好课。然而这样的课能否算得上真正的好课,却很值得探讨 。 如果大学课堂教学、特别是专业基础课只是知识的展现,而没有老师对问题的见解,不能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这样的课就不能算是一堂真正的好课。其实课堂教学与科研一样,很多方面是无法准确量化的。但是,大学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和精髓我们还是需要把握的。 优质课教学是近年来在中学课堂教学研究中经常被提到的一个概念。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优质课述及的不多,我认为大学优质课即是好课。就大学课堂教学而言,优质课的基本要素不外乎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 问题驱动 任何理论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至少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是这样的。教师应该通过合情推理回归科学的本来面目,帮助学生认识这种发展过程,在认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学会质疑、学会分析、学会猜测,这是日后进行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必备的基本能力。如果老师课堂教学不能围绕着问题进行、不能以问题为中心,这样的课就不能算成功。以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理论为例,如何恰当地引入基因的概念,恐怕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时代。 人类基因概念的确立,离不开遗传学的发展。众所周知,遗传学的基础是十九世纪生物学家孟德尔 (G.J.Mendel) 建立的,因此探索二十世纪的遗传学发展史应从他说起。从 1854 年到 1865 年间,孟德尔对豌豆的遗传性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他发现豌豆的很多性状如豆粒的颜色能够有规律地传给下一代,他就想:究竟是什么因素控制着这一遗传过程?于是他对这一控制因素进行了猜测,把它叫做遗传因子。他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遗传学三定律。其实孟德尔并没有真的观察到这一因子,但他坚信,在豌豆遗传现象的背后肯定有原因。用他的因子假设能够很好地解释他的豌豆的杂交实验结果,于是他写了 论文 《植物杂交实验》在奥地利的一个地方性杂志上发表,但是它的观点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1900 年初,三位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分别独立地得出了与孟德尔相同的结论,他们都去查阅前人的文献,并且都看到了孟德尔的文章,因此他们把这一发现的殊荣归之于孟德尔。随后,孟德尔的 理论 得到了诸多科学家的证实和承认。 1882 年,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 ( Flemish Walther ) 发现了染色体及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1883 年,比利时生物学家范贝尔登( E.van Beneden )发现了性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少一半,而在受精后又恢复正常。人们不禁要想:在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有人曾经设想染色体可能就是基因,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一种生物染色体是很少的(人有 23 对),但性状却多得多。因此生物学家们已经意识到,既然孟德尔定律已经被证实,就必须把孟德尔的基础概念基因加以实体化,弄清基因与细胞内部所发生的一系列过程的关系。 让遗传学走上细胞水平,形成二十世纪的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巨大成就,主要应归功于美国的遗传学家摩尔根 ( T.H.Morgan ) 。 1909 年,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对象,以显微镜观察和统计学的计算 方法 ,判定遗传基因就在染色体上以直线排列,并探明了基因的一系列遗传变异规律(如连锁互换等)。但此时的基因被认为只是一个交换、重组和突变时无法再分的单位,它的物理、化学性质仍然是个谜。要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进行控制,不弄清基因的结构看来是不行的。于是生物学家们纷纷踏上了寻找基因的征程。从 1930 年到 1952 年美国的噬菌体研究小组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确定: DNA 是遗传物质。 但 DNA 如何储存并表达遗传 信息 ,仍不得而知,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物理学家的兴趣, 1945 年,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 Erwin Schrodinger )出版了一本辉煌的著作《生命是什么》,书中提出了遗传密码的概念。 1953 年 4 月 25 日是遗传学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天,这一天,英国的《 Nature 》刊登了美国科学家沃森 (J.D.Watson) 和英国物理学家克立克( F. H. C. Crick )的合作成果,他们提出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天是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日。 1954 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 ( George Gamow ) 提出三联体密码的概念, 1961 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尼伦伯格( M.W.Nireberg )和马太( J.H.Matthaei )利用三联体密码合成了由苯丙氨酸组成的多肽长链,到 1963 年, 64 种遗传密码的含义全部得到了解答,形成了一部密码辞典。由此科学家们认为:基因是 DNA 分子的一个个片断。可是, DNA 只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什么东西把细胞核中的遗传 信息 转达到了细胞质中呢? 信息 RNA 和转运 RNA 的发现给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 1958 年克立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很快得到了证实。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DNA 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够搞清楚人类的基因序列图,搞清楚基因和生物性状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其遗传和变异进行控制。因此,基因测序 工作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步了,七十年代,科学家们已开发成功能每天拼出 50 万个碱基的自动化测序机械。 1985 年有人提出了一个让世界震惊的想法:给人类的全部基因列一个目录! 1990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我国也承担了破译人类全部基因序列( 30 亿个碱基) 1 %的 工作 。人类基因组序列一旦获得,接下来的 工作 便是弄清人类基因库中变异的频率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这些 工作 虽未完成,但它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喜悦与担忧,生命伦理学日益活跃。 基因的发现史,是从一个假设开始的,这个假设最初是为了解释客观现象而提出的,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这一假设因子的客观性不但得到了实验的证实,而且它的结构及在生命体中的作用也日益清楚。在这一过程中,基因发现的成就属于众多科学家而不可能是一个或几个,这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研究的集体性。这一发现模式在整个科学史上具有典型性。因此,了解基因发现的历程有助于提高我们分辨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 举出生物学史上类似于基因发现的这些具体事例,对于学生建立生物学知识概念,树立问题驱动意识,十分重要。 2. 充满趣味 很多理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如果老师不注意调节气氛,时间久了学生很可能会逐渐失去兴趣。让课堂吸引学生的方法之一就是老师幽默的语言与丰富的学识,有时侯,一位历史人物的三两件趣事可能就会调动起大家的情绪,老师激情饱满、铿锵有力的语言也会感染学生。例如,我们讲免疫学肯定回避不了传染病学发展史上的众多人物,为什么不可以将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简史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呢?问题是我们了解多少?因此,老师不能仅仅熟知某个理论,还应该了解相关生物学史及其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不仅开阔我们的眼界,提高我们的修养,也增强我们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问题本身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历史上这个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又是怎么解决的?学生对这些问题是比较有兴趣的。例如,众所周知,免疫学的产生源于如下几个问题的提出。 首先,所谓免疫就是生物一些个体或种群对某一类疾病的不感染性。免疫学产生于人类对诸多传染病的克服与认识。例如, 16 ~ 17 世纪,中 国人用接种 人痘痂皮预防天花。 到了 18 世纪末,英格兰乡村医生爱德华 . 琴纳( Edward Jenner )从挤奶女工多患牛痘(一种轻型的局部痘疹)、但不患天花的现象中得到启示,经过一系列实验后,于 1798 年成功地创制出牛痘苗,并公开推行牛痘苗接种法。这是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疫苗,为人类最终战胜天花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人类最终于 20 世纪 70 年代战胜了天花病毒。 其次,讲到免疫学,我们不得不述及 19 世纪末法国人路易斯 . 巴斯德( Louis Pasteur ),是他首先通过提高培养温度成功制备了炭疽杆菌减毒疫苗;通过绵羊脑多次传代制备成功人工减毒狂犬病疫苗,开创传染性疾病人工自动免疫时代。巴斯德的工作充满了传奇色彩。 再者,德国人冯 . 贝林( Emil von Behring )也是个免疫学史上重要人物,他发现抗白喉毒素血清,并研制白喉及破伤风类毒素,利用类毒素制备抗白喉及破伤风毒素血清,发明了人工被动免疫,也同时开创了人工被动免疫时代。 最后,就是在 19 ~ 20 世纪初,抗感染免疫得到充分发展,到现在免疫学科逐渐发展,人们逐步树立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观念。对于人和高等动物来说,免疫主要与白细胞的分化有关。年轻人白细胞分生分化能力强,所以抗病能力强。与抗传染病有关的诸多问题既然能成为免疫学发展的动力,它当然也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源泉,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结合历史上抗传染病发展的各种问题必将使我们的课堂更具吸引力。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伴随着一系列的人闻轶事,而这些人闻轶事往往闪耀着科学思想的光辉,只要我们注意挖掘,无疑会为我们的课堂增色添辉。 3. 难易恰当 我们经常说因材施教,这一点十分重要,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我 1990 年代教过参加奥赛班的学生,也教过现在 2000 年扩招后的大学本科生,还教过函授生,一个深切的感受是,对这些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讲授同样难度的内容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反应很重要,你可以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反应不断调整你的教学内容或方法。有人也许会问,难道教学内容可以随便更改?其实,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是有比较大的弹性的,我们的课堂既不能让学生象看电影那样轻松,也不能让学生象听天书般无法接受。 难与易除了内容本身的难易差别,还与我们如何表达有很大关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需要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否则效果不会好。我在给成人继续教育班学生讲细胞生物学时用得最多的是联系到社会生物学常识,因为对于那些有实际教学经验的中学生物教师,他们对细胞生物学的的概念一般都有深入的认识了,科学上的前沿进展他们适度了解即可,主要是帮助他们拓展知识面,增强这些中学教师讲解知识的表达能力和语言功底。事实证明,我的做法是切合实际的,完成继续教育后的中学生物教师们,都感到耳目一新。我觉得作为老师仅仅能适应一种层次的学生算不得一个好老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欢迎你才是真正的好老师。我认为从幼儿园的教师,到大学的博导都应做到这一点。 4. 信息饱满 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是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但以往许多人似乎把它等同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少,其实这两者差别很大。很多教师能够知道从一些熟悉的例子出发引入新的概念,却缺少知识的拓展。 譬如有些大学生物学教师现在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可以用分子细胞生物学取代经典细胞生物学,改革变成了内容的更新与难度的增加。我不认同这种做法。在我看来,改革的根本不是更新内容,而是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思想的展现而不是纯粹知识的灌输。 以细胞生物学为例,无论是细胞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还是生物大分子,细胞信号分子都对自然科学与现代生物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细胞基因组的本质是现实世界的各种生物遗传信息的物质载体,但它远远不能表达整个生命现象的含义。因此细胞生物学概念需要拓展。所以细胞系统生物学的思想在科学界已逐步被研究者所接受。例如,细胞虽小,但可以表现的形式均为开放性耗散系统。生命之所以存在,在于从环境中不断吸收负熵(新陈代谢),细胞表现出了生命现象的有序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细胞生命复杂系统通过各种途径来克服和减少过强的非线性作用,过弱的非线性作用也不合适。 生命的本质与人类社会的本质相似;生理平衡比复制重要;复杂比简单重要;细胞的适应力比基因的独裁重要;整体容忍误差的能力比每部分的精确重要。这些系统的观点,对于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细胞生物学思想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是要注意 度 的把握。这是我所理解的课堂信息。 5. 语言得体 课堂上的言谈举止是否得体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丰富多彩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一个出色的老师需要好的口才与文采。很难想象,说话枯燥乏味、有气无力能够抓住学生的心。同样的内容从不同的老师口中说出来往往效果不同,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有些老师讲课平铺直叙,从头到尾一个腔调,听得人昏昏欲睡,有些老师的语言抑扬顿锉、充满磁性,令人 赏心悦耳 ,学生听起来自然是精神十足。与其说课堂是否有趣还不如说教师是否有趣。 优雅得体的肢体语言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猥琐的动作会让学生产生抵抗心理,事实上,因老师而喜欢课程的现象在学生中并不鲜见。 6. 大学老师授课需要激情、爱心、信心和责任 在我看来,现代的大学教师讲课的时候除了要注意上述要素之外,至少还应该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质,换言之,必须具备以下一些素质方可称职。 大学老师授课要有激情 。教师拥有一份来自对生命热爱、对生活向往、对知识渴望的激情,是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和双向互动的充分保证。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能在课堂甚至课外赋予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难以想象,在一个没有激情教师的授课下,学生能发生对知识的兴趣,对问题的好奇,以及对生活的憧憬?生物学课给了我们充分展示激情的机会,自科学诞生以来,生物学大大加深了我们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急剧的改变着我们人类的生活。生物医学的发展使我们人类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老龄化社会,生物农业的发展彻底解决了国人几千年来的吃饭问题等等。 大学老师对学生要富有爱心 。教师拥有一份爱心,是出自对自己职业的责任,以及对大学生的责任。没有爱心,教师会对教学产生厌倦,对学生产生冷漠。一个对职业没有爱心,对学生没有爱心的老师,岂能去感染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呢?这关系到我们的产品即大批学生走向社会后是否合格的问题。大学是社会的良心,老师的爱心会像磁场一样感应学生,最终传递给社会,让我们的社会也充满爱心。而且,这爱心不光我们人有,甚至某些生物也具备。 大学老师应当具备强烈的时代和社会责任感。信息时代,让每一个人在网络里发现人性的美丽与丑恶,也能从信息里挖掘价值与垃圾,大学教师不能仅仅从经典里去追寻知识与理论的光辉,而且应该学会把握时代与现实,从纷繁芜杂的大社会里去挖掘潜在的现实素材,与学生共同去探讨其隐藏的知识信息与道德力量。结合现实去探讨理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讨论热情,激起学生的脑部思维。当代社会,网络信息改变着我们人类的生活,大学老师不仅要有时代感、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类社会如同多细胞的生物体一样,细胞只有通过相互协作来才能实现整体的功能,细胞之间是谁也离不开谁。当代文明社会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如果我们做了伤害社会的事、将来某一天我们在向社会索取的时候、就会受到社会的惩罚。我们要用社会责任心去感召学生。 大学老师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众所周知,社会的基本元素是人,好的社会是由人创造并建设的,坏的社会现象也是由人性之恶膨胀造成的。所以,改造坏的人,培育好的人,是许多教育家的基本认识。通过教育好人、改造坏人来促进国家的文明和进步,是教育界中的许多仁人志士曾经长期奋斗的目标。 教育要培养人,随着世界人权运动的发展,我们教育人的观念也在进步。要培养完整的人,首先我们不能把人看成坏人,我们要把人看成有缺陷的人、是需要改造的人、是可以改造的人。对于教育和改造人的努力,作为大学老师的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不管是生物学史的自身科学发展、还是生命现象的演化过程,都促使我们用哲学人类学的眼光看待我们人自身。 教育所要培育的人,应该是富而有礼、智而有德、力而有道、敏而有节,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有教养、有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的理性人、道德人,而不能是有文凭没知识、有知识没品格的工具人、技术人、功利人。这应该是当代教育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本目的,也应该是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念 。为此,教育应该反省自己,是否有实现这个价值观念的坚定信念,是否有实现这个目的的教育能力。只有我们对这些内容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上课才会有目标、有信心。 7. 总结与展望 教师要想上好课、站稳讲台敬业是最重要的。这不仅应该表现在传道授业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及学风等方面,而且就课堂教学的目标而言要勤于思索。大学课堂教学作为大学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探讨,如讲授知识与传输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问题,研究式教学问题等。总之,在理、术、艺诸多层面还有许多待深入研究的东西。特别在大学 这个层次,和基础教育不一样,自身的特殊性及其相互之间的特异性很多、很大,需要多方面的共同研究。这需要我们用系统的眼光来看待。
个人分类: 按类别|5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生物学优质课课堂教学要素分析
xscjack 2010-4-20 08:53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 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师生互动的思维过程。而任何思维活动都有一个内在动力问题。其实激励和推动大学生在课堂教学这一活动中的内在动力就是学习兴趣 。教师如果只管照本宣科 , 埋头讲授 , 而不顾学生情趣和收益如何 , 那么他的课是不成功的。不少老师不仅讲课认真,粉笔字也很漂亮,阶梯教室里有四块上下推拉的黑板,一节课下来正好写满所有的黑板,或课件制作的亦很精彩,讲解也是有条有理,一丝不苟。在不少教师同行眼里,这样的课可能是他们心目中的好课。然而这样的课能否算得上真正的好课,却很值得探讨 。 如果大学课堂教学、特别是专业基础课只是知识的展现,而没有老师对问题的见解,不能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这样的课就不能算是一堂真正的好课。其实课堂教学与科研一样,很多方面是无法准确量化的。但是,大学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和精髓我们还是需要把握的。 优质课教学是近年来在中学课堂教学研究中经常被提到的一个概念。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优质课述及的不多,我认为大学优质课即是好课。就大学课堂教学而言,优质课的基本要素不外乎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 问题驱动 任何理论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至少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是这样的。教师应该通过合情推理回归科学的本来面目,帮助学生认识这种发展过程,在认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学会质疑、学会分析、学会猜测,这是日后进行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必备的基本能力。如果老师课堂教学不能围绕着问题进行、不能以问题为中心,这样的课就不能算成功。以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理论为例,如何恰当地引入基因的概念,恐怕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时代。 人类基因概念的确立,离不开遗传学的发展。众所周知,遗传学的基础是十九世纪生物学家孟德尔 (G.J.Mendel) 建立的,因此探索二十世纪的遗传学发展史应从他说起。从 1854 年到 1865 年间,孟德尔对豌豆的遗传性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他发现豌豆的很多性状如豆粒的颜色能够有规律地传给下一代,他就想:究竟是什么因素控制着这一遗传过程?于是他对这一控制因素进行了猜测,把它叫做遗传因子。他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遗传学三定律。其实孟德尔并没有真的观察到这一因子,但他坚信,在豌豆遗传现象的背后肯定有原因。用他的因子假设能够很好地解释他的豌豆的杂交实验结果,于是他写了 论文 《植物杂交实验》在奥地利的一个地方性杂志上发表,但是它的观点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1900 年初,三位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分别独立地得出了与孟德尔相同的结论,他们都去查阅前人的文献,并且都看到了孟德尔的文章,因此他们把这一发现的殊荣归之于孟德尔。随后,孟德尔的 理论 得到了诸多科学家的证实和承认。 1882 年,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 ( Flemish Walther ) 发现了染色体及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1883 年,比利时生物学家范贝尔登( E.van Beneden )发现了性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少一半,而在受精后又恢复正常。人们不禁要想:在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有人曾经设想染色体可能就是基因,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一种生物染色体是很少的(人有 23 对),但性状却多得多。因此生物学家们已经意识到,既然孟德尔定律已经被证实,就必须把孟德尔的基础概念基因加以实体化,弄清基因与细胞内部所发生的一系列过程的关系。 让遗传学走上细胞水平,形成二十世纪的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巨大成就,主要应归功于美国的遗传学家摩尔根 ( T.H.Morgan ) 。 1909 年,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对象,以显微镜观察和统计学的计算 方法 ,判定遗传基因就在染色体上以直线排列,并探明了基因的一系列遗传变异规律(如连锁互换等)。但此时的基因被认为只是一个交换、重组和突变时无法再分的单位,它的物理、化学性质仍然是个谜。要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进行控制,不弄清基因的结构看来是不行的。于是生物学家们纷纷踏上了寻找基因的征程。从 1930 年到 1952 年美国的噬菌体研究小组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确定: DNA 是遗传物质。 但 DNA 如何储存并表达遗传 信息 ,仍不得而知,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物理学家的兴趣, 1945 年,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 Erwin Schrodinger )出版了一本辉煌的著作《生命是什么》,书中提出了遗传密码的概念。 1953 年 4 月 25 日是遗传学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天,这一天,英国的《 Nature 》刊登了美国科学家沃森 (J.D.Watson) 和英国物理学家克立克( F. H. C. Crick )的合作成果,他们提出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天是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日。 1954 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 ( George Gamow ) 提出三联体密码的概念, 1961 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尼伦伯格( M.W.Nireberg )和马太( J.H.Matthaei )利用三联体密码合成了由苯丙氨酸组成的多肽长链,到 1963 年, 64 种遗传密码的含义全部得到了解答,形成了一部密码辞典。由此科学家们认为:基因是 DNA 分子的一个个片断。可是, DNA 只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什么东西把细胞核中的遗传 信息 转达到了细胞质中呢? 信息 RNA 和转运 RNA 的发现给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 1958 年克立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很快得到了证实。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DNA 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够搞清楚人类的基因序列图,搞清楚基因和生物性状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其遗传和变异进行控制。因此,基因测序 工作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步了,七十年代,科学家们已开发成功能每天拼出 50 万个碱基的自动化测序机械。 1985 年有人提出了一个让世界震惊的想法:给人类的全部基因列一个目录! 1990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我国也承担了破译人类全部基因序列( 30 亿个碱基) 1 %的 工作 。人类基因组序列一旦获得,接下来的 工作 便是弄清人类基因库中变异的频率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这些 工作 虽未完成,但它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喜悦与担忧,生命伦理学日益活跃。 基因的发现史,是从一个假设开始的,这个假设最初是为了解释客观现象而提出的,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这一假设因子的客观性不但得到了实验的证实,而且它的结构及在生命体中的作用也日益清楚。在这一过程中,基因发现的成就属于众多科学家而不可能是一个或几个,这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研究的集体性。这一发现模式在整个科学史上具有典型性。因此,了解基因发现的历程有助于提高我们分辨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 举出生物学史上类似于基因发现的这些具体事例,对于学生建立生物学知识概念,树立问题驱动意识,十分重要。 2. 充满趣味 很多理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如果老师不注意调节气氛,时间久了学生很可能会逐渐失去兴趣。让课堂吸引学生的方法之一就是老师幽默的语言与丰富的学识,有时侯,一位历史人物的三两件趣事可能就会调动起大家的情绪,老师激情饱满、铿锵有力的语言也会感染学生。例如,我们讲免疫学肯定回避不了传染病学发展史上的众多人物,为什么不可以将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简史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呢?问题是我们了解多少?因此,老师不能仅仅熟知某个理论,还应该了解相关生物学史及其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不仅开阔我们的眼界,提高我们的修养,也增强我们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问题本身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历史上这个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又是怎么解决的?学生对这些问题是比较有兴趣的。例如,众所周知,免疫学的产生源于如下几个问题的提出。 首先,所谓免疫就是生物一些个体或种群对某一类疾病的不感染性。免疫学产生于人类对诸多传染病的克服与认识。例如, 16 ~ 17 世纪,中 国人用接种 人痘痂皮预防天花。 到了 18 世纪末,英格兰乡村医生爱德华 . 琴纳( Edward Jenner )从挤奶女工多患牛痘(一种轻型的局部痘疹)、但不患天花的现象中得到启示,经过一系列实验后,于 1798 年成功地创制出牛痘苗,并公开推行牛痘苗接种法。这是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疫苗,为人类最终战胜天花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人类最终于 20 世纪 70 年代战胜了天花病毒。 其次,讲到免疫学,我们不得不述及 19 世纪末法国人路易斯 . 巴斯德( Louis Pasteur ),是他首先通过提高培养温度成功制备了炭疽杆菌减毒疫苗;通过绵羊脑多次传代制备成功人工减毒狂犬病疫苗,开创传染性疾病人工自动免疫时代。巴斯德的工作充满了传奇色彩。 再者,德国人冯 . 贝林( Emil von Behring )也是个免疫学史上重要人物,他发现抗白喉毒素血清,并研制白喉及破伤风类毒素,利用类毒素制备抗白喉及破伤风毒素血清,发明了人工被动免疫,也同时开创了人工被动免疫时代。 最后,就是在 19 ~ 20 世纪初,抗感染免疫得到充分发展,到现在免疫学科逐渐发展,人们逐步树立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观念。对于人和高等动物来说,免疫主要与白细胞的分化有关。年轻人白细胞分生分化能力强,所以抗病能力强。与抗传染病有关的诸多问题既然能成为免疫学发展的动力,它当然也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源泉,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结合历史上抗传染病发展的各种问题必将使我们的课堂更具吸引力。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伴随着一系列的人闻轶事,而这些人闻轶事往往闪耀着科学思想的光辉,只要我们注意挖掘,无疑会为我们的课堂增色添辉。 3. 难易恰当 我们经常说因材施教,这一点十分重要,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我 1990 年代教过参加奥赛班的学生,也教过现在 2000 年扩招后的大学本科生,还教过函授生,一个深切的感受是,对这些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讲授同样难度的内容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反应很重要,你可以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反应不断调整你的教学内容或方法。有人也许会问,难道教学内容可以随便更改?其实,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是有比较大的弹性的,我们的课堂既不能让学生象看电影那样轻松,也不能让学生象听天书般无法接受。 难与易除了内容本身的难易差别,还与我们如何表达有很大关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需要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否则效果不会好。我在给成人继续教育班学生讲细胞生物学时用得最多的是联系到社会生物学常识,因为对于那些有实际教学经验的中学生物教师,他们对细胞生物学的的概念一般都有深入的认识了,科学上的前沿进展他们适度了解即可,主要是帮助他们拓展知识面,增强这些中学教师讲解知识的表达能力和语言功底。事实证明,我的做法是切合实际的,完成继续教育后的中学生物教师们,都感到耳目一新。我觉得作为老师仅仅能适应一种层次的学生算不得一个好老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欢迎你才是真正的好老师。我认为从幼儿园的教师,到大学的博导都应做到这一点。 4. 信息饱满 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是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但以往许多人似乎把它等同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少,其实这两者差别很大。很多教师能够知道从一些熟悉的例子出发引入新的概念,却缺少知识的拓展。 譬如有些大学生物学教师现在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可以用分子细胞生物学取代经典细胞生物学,改革变成了内容的更新与难度的增加。我不认同这种做法。在我看来,改革的根本不是更新内容,而是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思想的展现而不是纯粹知识的灌输。 以细胞生物学为例,无论是细胞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还是生物大分子,细胞信号分子都对自然科学与现代生物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细胞基因组的本质是现实世界的各种生物遗传信息的物质载体,但它远远不能表达整个生命现象的含义。因此细胞生物学概念需要拓展。所以细胞系统生物学的思想在科学界已逐步被研究者所接受。例如,细胞虽小,但可以表现的形式均为开放性耗散系统。生命之所以存在,在于从环境中不断吸收负熵(新陈代谢),细胞表现出了生命现象的有序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细胞生命复杂系统通过各种途径来克服和减少过强的非线性作用,过弱的非线性作用也不合适。 生命的本质与人类社会的本质相似;生理平衡比复制重要;复杂比简单重要;细胞的适应力比基因的独裁重要;整体容忍误差的能力比每部分的精确重要。这些系统的观点,对于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细胞生物学思想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是要注意 度 的把握。这是我所理解的课堂信息。 5. 语言得体 课堂上的言谈举止是否得体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丰富多彩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一个出色的老师需要好的口才与文采。很难想象,说话枯燥乏味、有气无力能够抓住学生的心。同样的内容从不同的老师口中说出来往往效果不同,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有些老师讲课平铺直叙,从头到尾一个腔调,听得人昏昏欲睡,有些老师的语言抑扬顿锉、充满磁性,令人 赏心悦耳 ,学生听起来自然是精神十足。与其说课堂是否有趣还不如说教师是否有趣。 优雅得体的肢体语言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猥琐的动作会让学生产生抵抗心理,事实上,因老师而喜欢课程的现象在学生中并不鲜见。 6. 大学老师授课需要激情、爱心、信心和责任 在我看来,现代的大学教师讲课的时候除了要注意上述要素之外,至少还应该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质,换言之,必须具备以下一些素质方可称职。 大学老师授课要有激情 。教师拥有一份来自对生命热爱、对生活向往、对知识渴望的激情,是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和双向互动的充分保证。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能在课堂甚至课外赋予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难以想象,在一个没有激情教师的授课下,学生能发生对知识的兴趣,对问题的好奇,以及对生活的憧憬?生物学课给了我们充分展示激情的机会,自科学诞生以来,生物学大大加深了我们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急剧的改变着我们人类的生活。生物医学的发展使我们人类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老龄化社会,生物农业的发展彻底解决了国人几千年来的吃饭问题等等。 大学老师对学生要富有爱心 。教师拥有一份爱心,是出自对自己职业的责任,以及对大学生的责任。没有爱心,教师会对教学产生厌倦,对学生产生冷漠。一个对职业没有爱心,对学生没有爱心的老师,岂能去感染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呢?这关系到我们的产品即大批学生走向社会后是否合格的问题。大学是社会的良心,老师的爱心会像磁场一样感应学生,最终传递给社会,让我们的社会也充满爱心。而且,这爱心不光我们人有,甚至某些生物也具备。 大学老师应当具备强烈的时代和社会责任感。信息时代,让每一个人在网络里发现人性的美丽与丑恶,也能从信息里挖掘价值与垃圾,大学教师不能仅仅从经典里去追寻知识与理论的光辉,而且应该学会把握时代与现实,从纷繁芜杂的大社会里去挖掘潜在的现实素材,与学生共同去探讨其隐藏的知识信息与道德力量。结合现实去探讨理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讨论热情,激起学生的脑部思维。当代社会,网络信息改变着我们人类的生活,大学老师不仅要有时代感、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类社会如同多细胞的生物体一样,细胞只有通过相互协作来才能实现整体的功能,细胞之间是谁也离不开谁。当代文明社会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如果我们做了伤害社会的事、将来某一天我们在向社会索取的时候、就会受到社会的惩罚。我们要用社会责任心去感召学生。 大学老师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众所周知,社会的基本元素是人,好的社会是由人创造并建设的,坏的社会现象也是由人性之恶膨胀造成的。所以,改造坏的人,培育好的人,是许多教育家的基本认识。通过教育好人、改造坏人来促进国家的文明和进步,是教育界中的许多仁人志士曾经长期奋斗的目标。 教育要培养人,随着世界人权运动的发展,我们教育人的观念也在进步。要培养完整的人,首先我们不能把人看成坏人,我们要把人看成有缺陷的人、是需要改造的人、是可以改造的人。对于教育和改造人的努力,作为大学老师的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不管是生物学史的自身科学发展、还是生命现象的演化过程,都促使我们用哲学人类学的眼光看待我们人自身。 教育所要培育的人,应该是富而有礼、智而有德、力而有道、敏而有节,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有教养、有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的理性人、道德人,而不能是有文凭没知识、有知识没品格的工具人、技术人、功利人。这应该是当代教育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本目的,也应该是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念 。为此,教育应该反省自己,是否有实现这个价值观念的坚定信念,是否有实现这个目的的教育能力。只有我们对这些内容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上课才会有目标、有信心。 7. 总结与展望 教师要想上好课、站稳讲台敬业是最重要的。这不仅应该表现在传道授业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及学风等方面,而且就课堂教学的目标而言要勤于思索。大学课堂教学作为大学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探讨,如讲授知识与传输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问题,研究式教学问题等。总之,在理、术、艺诸多层面还有许多待深入研究的东西。特别在大学 这个层次,和基础教育不一样,自身的特殊性及其相互之间的特异性很多、很大,需要多方面的共同研究。这需要我们用系统的眼光来看待。
个人分类: 按类别|5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生物学优质课课堂教学要素分析
xscjack 2010-4-20 08:50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 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师生互动的思维过程。而任何思维活动都有一个内在动力问题。其实激励和推动大学生在课堂教学这一活动中的内在动力就是学习兴趣 。教师如果只管照本宣科 , 埋头讲授 , 而不顾学生情趣和收益如何 , 那么他的课是不成功的。不少老师不仅讲课认真,粉笔字也很漂亮,阶梯教室里有四块上下推拉的黑板,一节课下来正好写满所有的黑板,或课件制作的亦很精彩,讲解也是有条有理,一丝不苟。在不少教师同行眼里,这样的课可能是他们心目中的好课。然而这样的课能否算得上真正的好课,却很值得探讨 。 如果大学课堂教学、特别是专业基础课只是知识的展现,而没有老师对问题的见解,不能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这样的课就不能算是一堂真正的好课。其实课堂教学与科研一样,很多方面是无法准确量化的。但是,大学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和精髓我们还是需要把握的。 优质课教学是近年来在中学课堂教学研究中经常被提到的一个概念。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优质课述及的不多,我认为大学优质课即是好课。就大学课堂教学而言,优质课的基本要素不外乎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 问题驱动 任何理论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至少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是这样的。教师应该通过合情推理回归科学的本来面目,帮助学生认识这种发展过程,在认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学会质疑、学会分析、学会猜测,这是日后进行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必备的基本能力。如果老师课堂教学不能围绕着问题进行、不能以问题为中心,这样的课就不能算成功。以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理论为例,如何恰当地引入基因的概念,恐怕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时代。 人类基因概念的确立,离不开遗传学的发展。众所周知,遗传学的基础是十九世纪生物学家孟德尔 (G.J.Mendel) 建立的,因此探索二十世纪的遗传学发展史应从他说起。从 1854 年到 1865 年间,孟德尔对豌豆的遗传性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他发现豌豆的很多性状如豆粒的颜色能够有规律地传给下一代,他就想:究竟是什么因素控制着这一遗传过程?于是他对这一控制因素进行了猜测,把它叫做遗传因子。他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遗传学三定律。其实孟德尔并没有真的观察到这一因子,但他坚信,在豌豆遗传现象的背后肯定有原因。用他的因子假设能够很好地解释他的豌豆的杂交实验结果,于是他写了 论文 《植物杂交实验》在奥地利的一个地方性杂志上发表,但是它的观点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1900 年初,三位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分别独立地得出了与孟德尔相同的结论,他们都去查阅前人的文献,并且都看到了孟德尔的文章,因此他们把这一发现的殊荣归之于孟德尔。随后,孟德尔的 理论 得到了诸多科学家的证实和承认。 1882 年,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 ( Flemish Walther ) 发现了染色体及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1883 年,比利时生物学家范贝尔登( E.van Beneden )发现了性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少一半,而在受精后又恢复正常。人们不禁要想:在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有人曾经设想染色体可能就是基因,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一种生物染色体是很少的(人有 23 对),但性状却多得多。因此生物学家们已经意识到,既然孟德尔定律已经被证实,就必须把孟德尔的基础概念基因加以实体化,弄清基因与细胞内部所发生的一系列过程的关系。 让遗传学走上细胞水平,形成二十世纪的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巨大成就,主要应归功于美国的遗传学家摩尔根 ( T.H.Morgan ) 。 1909 年,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对象,以显微镜观察和统计学的计算 方法 ,判定遗传基因就在染色体上以直线排列,并探明了基因的一系列遗传变异规律(如连锁互换等)。但此时的基因被认为只是一个交换、重组和突变时无法再分的单位,它的物理、化学性质仍然是个谜。要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进行控制,不弄清基因的结构看来是不行的。于是生物学家们纷纷踏上了寻找基因的征程。从 1930 年到 1952 年美国的噬菌体研究小组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确定: DNA 是遗传物质。 但 DNA 如何储存并表达遗传 信息 ,仍不得而知,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物理学家的兴趣, 1945 年,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 Erwin Schrodinger )出版了一本辉煌的著作《生命是什么》,书中提出了遗传密码的概念。 1953 年 4 月 25 日是遗传学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天,这一天,英国的《 Nature 》刊登了美国科学家沃森 (J.D.Watson) 和英国物理学家克立克( F. H. C. Crick )的合作成果,他们提出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天是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日。 1954 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 ( George Gamow ) 提出三联体密码的概念, 1961 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尼伦伯格( M.W.Nireberg )和马太( J.H.Matthaei )利用三联体密码合成了由苯丙氨酸组成的多肽长链,到 1963 年, 64 种遗传密码的含义全部得到了解答,形成了一部密码辞典。由此科学家们认为:基因是 DNA 分子的一个个片断。可是, DNA 只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什么东西把细胞核中的遗传 信息 转达到了细胞质中呢? 信息 RNA 和转运 RNA 的发现给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 1958 年克立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很快得到了证实。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DNA 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够搞清楚人类的基因序列图,搞清楚基因和生物性状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其遗传和变异进行控制。因此,基因测序 工作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步了,七十年代,科学家们已开发成功能每天拼出 50 万个碱基的自动化测序机械。 1985 年有人提出了一个让世界震惊的想法:给人类的全部基因列一个目录! 1990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我国也承担了破译人类全部基因序列( 30 亿个碱基) 1 %的 工作 。人类基因组序列一旦获得,接下来的 工作 便是弄清人类基因库中变异的频率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这些 工作 虽未完成,但它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喜悦与担忧,生命伦理学日益活跃。 基因的发现史,是从一个假设开始的,这个假设最初是为了解释客观现象而提出的,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这一假设因子的客观性不但得到了实验的证实,而且它的结构及在生命体中的作用也日益清楚。在这一过程中,基因发现的成就属于众多科学家而不可能是一个或几个,这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研究的集体性。这一发现模式在整个科学史上具有典型性。因此,了解基因发现的历程有助于提高我们分辨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 举出生物学史上类似于基因发现的这些具体事例,对于学生建立生物学知识概念,树立问题驱动意识,十分重要。 2. 充满趣味 很多理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如果老师不注意调节气氛,时间久了学生很可能会逐渐失去兴趣。让课堂吸引学生的方法之一就是老师幽默的语言与丰富的学识,有时侯,一位历史人物的三两件趣事可能就会调动起大家的情绪,老师激情饱满、铿锵有力的语言也会感染学生。例如,我们讲免疫学肯定回避不了传染病学发展史上的众多人物,为什么不可以将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简史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呢?问题是我们了解多少?因此,老师不能仅仅熟知某个理论,还应该了解相关生物学史及其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不仅开阔我们的眼界,提高我们的修养,也增强我们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问题本身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历史上这个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又是怎么解决的?学生对这些问题是比较有兴趣的。例如,众所周知,免疫学的产生源于如下几个问题的提出。 首先,所谓免疫就是生物一些个体或种群对某一类疾病的不感染性。免疫学产生于人类对诸多传染病的克服与认识。例如, 16 ~ 17 世纪,中 国人用接种 人痘痂皮预防天花。 到了 18 世纪末,英格兰乡村医生爱德华 . 琴纳( Edward Jenner )从挤奶女工多患牛痘(一种轻型的局部痘疹)、但不患天花的现象中得到启示,经过一系列实验后,于 1798 年成功地创制出牛痘苗,并公开推行牛痘苗接种法。这是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疫苗,为人类最终战胜天花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人类最终于 20 世纪 70 年代战胜了天花病毒。 其次,讲到免疫学,我们不得不述及 19 世纪末法国人路易斯 . 巴斯德( Louis Pasteur ),是他首先通过提高培养温度成功制备了炭疽杆菌减毒疫苗;通过绵羊脑多次传代制备成功人工减毒狂犬病疫苗,开创传染性疾病人工自动免疫时代。巴斯德的工作充满了传奇色彩。 再者,德国人冯 . 贝林( Emil von Behring )也是个免疫学史上重要人物,他发现抗白喉毒素血清,并研制白喉及破伤风类毒素,利用类毒素制备抗白喉及破伤风毒素血清,发明了人工被动免疫,也同时开创了人工被动免疫时代。 最后,就是在 19 ~ 20 世纪初,抗感染免疫得到充分发展,到现在免疫学科逐渐发展,人们逐步树立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观念。对于人和高等动物来说,免疫主要与白细胞的分化有关。年轻人白细胞分生分化能力强,所以抗病能力强。与抗传染病有关的诸多问题既然能成为免疫学发展的动力,它当然也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源泉,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结合历史上抗传染病发展的各种问题必将使我们的课堂更具吸引力。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伴随着一系列的人闻轶事,而这些人闻轶事往往闪耀着科学思想的光辉,只要我们注意挖掘,无疑会为我们的课堂增色添辉。 3. 难易恰当 我们经常说因材施教,这一点十分重要,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我 1990 年代教过参加奥赛班的学生,也教过现在 2000 年扩招后的大学本科生,还教过函授生,一个深切的感受是,对这些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讲授同样难度的内容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反应很重要,你可以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反应不断调整你的教学内容或方法。有人也许会问,难道教学内容可以随便更改?其实,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是有比较大的弹性的,我们的课堂既不能让学生象看电影那样轻松,也不能让学生象听天书般无法接受。 难与易除了内容本身的难易差别,还与我们如何表达有很大关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需要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否则效果不会好。我在给成人继续教育班学生讲细胞生物学时用得最多的是联系到社会生物学常识,因为对于那些有实际教学经验的中学生物教师,他们对细胞生物学的的概念一般都有深入的认识了,科学上的前沿进展他们适度了解即可,主要是帮助他们拓展知识面,增强这些中学教师讲解知识的表达能力和语言功底。事实证明,我的做法是切合实际的,完成继续教育后的中学生物教师们,都感到耳目一新。我觉得作为老师仅仅能适应一种层次的学生算不得一个好老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欢迎你才是真正的好老师。我认为从幼儿园的教师,到大学的博导都应做到这一点。 4. 信息饱满 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是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但以往许多人似乎把它等同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少,其实这两者差别很大。很多教师能够知道从一些熟悉的例子出发引入新的概念,却缺少知识的拓展。 譬如有些大学生物学教师现在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可以用分子细胞生物学取代经典细胞生物学,改革变成了内容的更新与难度的增加。我不认同这种做法。在我看来,改革的根本不是更新内容,而是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思想的展现而不是纯粹知识的灌输。 以细胞生物学为例,无论是细胞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还是生物大分子,细胞信号分子都对自然科学与现代生物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细胞基因组的本质是现实世界的各种生物遗传信息的物质载体,但它远远不能表达整个生命现象的含义。因此细胞生物学概念需要拓展。所以细胞系统生物学的思想在科学界已逐步被研究者所接受。例如,细胞虽小,但可以表现的形式均为开放性耗散系统。生命之所以存在,在于从环境中不断吸收负熵(新陈代谢),细胞表现出了生命现象的有序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细胞生命复杂系统通过各种途径来克服和减少过强的非线性作用,过弱的非线性作用也不合适。 生命的本质与人类社会的本质相似;生理平衡比复制重要;复杂比简单重要;细胞的适应力比基因的独裁重要;整体容忍误差的能力比每部分的精确重要。这些系统的观点,对于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细胞生物学思想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是要注意 度 的把握。这是我所理解的课堂信息。 5. 语言得体 课堂上的言谈举止是否得体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丰富多彩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一个出色的老师需要好的口才与文采。很难想象,说话枯燥乏味、有气无力能够抓住学生的心。同样的内容从不同的老师口中说出来往往效果不同,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有些老师讲课平铺直叙,从头到尾一个腔调,听得人昏昏欲睡,有些老师的语言抑扬顿锉、充满磁性,令人 赏心悦耳 ,学生听起来自然是精神十足。与其说课堂是否有趣还不如说教师是否有趣。 优雅得体的肢体语言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猥琐的动作会让学生产生抵抗心理,事实上,因老师而喜欢课程的现象在学生中并不鲜见。 6. 大学老师授课需要激情、爱心、信心和责任 在我看来,现代的大学教师讲课的时候除了要注意上述要素之外,至少还应该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质,换言之,必须具备以下一些素质方可称职。 大学老师授课要有激情 。教师拥有一份来自对生命热爱、对生活向往、对知识渴望的激情,是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和双向互动的充分保证。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能在课堂甚至课外赋予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难以想象,在一个没有激情教师的授课下,学生能发生对知识的兴趣,对问题的好奇,以及对生活的憧憬?生物学课给了我们充分展示激情的机会,自科学诞生以来,生物学大大加深了我们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急剧的改变着我们人类的生活。生物医学的发展使我们人类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老龄化社会,生物农业的发展彻底解决了国人几千年来的吃饭问题等等。 大学老师对学生要富有爱心 。教师拥有一份爱心,是出自对自己职业的责任,以及对大学生的责任。没有爱心,教师会对教学产生厌倦,对学生产生冷漠。一个对职业没有爱心,对学生没有爱心的老师,岂能去感染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呢?这关系到我们的产品即大批学生走向社会后是否合格的问题。大学是社会的良心,老师的爱心会像磁场一样感应学生,最终传递给社会,让我们的社会也充满爱心。而且,这爱心不光我们人有,甚至某些生物也具备。 大学老师应当具备强烈的时代和社会责任感。信息时代,让每一个人在网络里发现人性的美丽与丑恶,也能从信息里挖掘价值与垃圾,大学教师不能仅仅从经典里去追寻知识与理论的光辉,而且应该学会把握时代与现实,从纷繁芜杂的大社会里去挖掘潜在的现实素材,与学生共同去探讨其隐藏的知识信息与道德力量。结合现实去探讨理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讨论热情,激起学生的脑部思维。当代社会,网络信息改变着我们人类的生活,大学老师不仅要有时代感、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类社会如同多细胞的生物体一样,细胞只有通过相互协作来才能实现整体的功能,细胞之间是谁也离不开谁。当代文明社会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如果我们做了伤害社会的事、将来某一天我们在向社会索取的时候、就会受到社会的惩罚。我们要用社会责任心去感召学生。 大学老师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众所周知,社会的基本元素是人,好的社会是由人创造并建设的,坏的社会现象也是由人性之恶膨胀造成的。所以,改造坏的人,培育好的人,是许多教育家的基本认识。通过教育好人、改造坏人来促进国家的文明和进步,是教育界中的许多仁人志士曾经长期奋斗的目标。 教育要培养人,随着世界人权运动的发展,我们教育人的观念也在进步。要培养完整的人,首先我们不能把人看成坏人,我们要把人看成有缺陷的人、是需要改造的人、是可以改造的人。对于教育和改造人的努力,作为大学老师的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不管是生物学史的自身科学发展、还是生命现象的演化过程,都促使我们用哲学人类学的眼光看待我们人自身。 教育所要培育的人,应该是富而有礼、智而有德、力而有道、敏而有节,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有教养、有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的理性人、道德人,而不能是有文凭没知识、有知识没品格的工具人、技术人、功利人。这应该是当代教育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本目的,也应该是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念 。为此,教育应该反省自己,是否有实现这个价值观念的坚定信念,是否有实现这个目的的教育能力。只有我们对这些内容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上课才会有目标、有信心。 7. 总结与展望 教师要想上好课、站稳讲台敬业是最重要的。这不仅应该表现在传道授业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及学风等方面,而且就课堂教学的目标而言要勤于思索。大学课堂教学作为大学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探讨,如讲授知识与传输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问题,研究式教学问题等。总之,在理、术、艺诸多层面还有许多待深入研究的东西。特别在大学 这个层次,和基础教育不一样,自身的特殊性及其相互之间的特异性很多、很大,需要多方面的共同研究。这需要我们用系统的眼光来看待。
个人分类: 按类别|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只有无能将军没有无能士兵之合理性分析
chrujun 2010-4-16 13:15
为什么说只有无能的将军,没有无能的士兵? 从统计学角度可以证明这个论断。 虽然士兵的个体之间有差异,但士兵是一个庞大的整体,对士兵的分析只能看士兵的整体情况。在这里我只分析IQ(智商)和EQ(情商)。假设敌我双方各有10万士兵,各有一个将军,决定战场胜负的因素是双方的IQ和EQ,发生的战争是内战。 对于10万士兵来说,尽管敌我双方每个士兵的IQ和EQ有大的差别,但敌我双方10万士兵IQ和EQ的平均值却没有什么差别。 这是因为,敌我双方的士兵都是从一个庞大的样本空间抽取的,他们的统计平均值必定趋于相等。 如果全世界各民族人群的EQ和IQ没有显著差别,这个结果也可以应用到国家之间的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差别最大的可能性出在双方的将军身上。 因为双方各只有一个将军,两者IQ和EQ基本相等的可能几乎没有。假定样本空间是10亿人口,IQ和EQ有10万种取值组合,我们可以根据统计理论计算双方将军IQ和EQ相等的概率,这个概率是相当小的。 因此,必然是双方将军的EQ和IQ决定战争的胜负。 那些怪士兵不行的将军们,要好好反省自己了。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8805 次阅读|6 个评论
有些科学家为什么不愿炫耀其成果?
lihf 2010-4-13 10:49
----------------------------------科普----------------帮您认识科学家---------------------- 哪头牛愿意让大家知道: 原来这牛肚子里曾有这么大一颗牛黄?! 所以说在您享受科技成果及便利的时候,别忘了有科学家为此成果可能经历过巨大的痛苦! 成果来得并不容易! ----------------------------------科普----------------帮您认识科学家----------------------
个人分类: 科普园地|38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历届理事会组成成员(1979-2008)分析
黄安年 2010-3-26 11:12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历届理事会组成成员 (1979-2008) 分析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26 日发布 最近笔者对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历届理事会成员做了一个简要分析 , 颇有引人思考之处。 一 , 理事长 1979-1986 年为黄绍湘(女) 1979 年时 64 岁 1986-1996 年为张友伦 1986 年时 54 岁 1996-2002 年为时殷弘 1996 年时 45 岁 2002- 为李剑鸣 2002 年时 38 岁 四任理事长的当选年龄显示了年轻化趋势,第一任理事长现年 95 岁 , 第四任理事长现年 50 岁 , 两者相差 45 岁。 二 , 秘书长 刘绪贻, 1979-1986 年 李世洞, 1986-1990 年 黄安年 , 1990-1996 年 李剑鸣 1996-2002 年 王 旭 2002 三 , 副理事长人数 第一、二、三、四届, 3 人 第五届 , 3 人 第六、七、八届 , 5 人 第九、十届 ,8 人 这十届显示了增加趋势。 四 , 理事人数 第一届, 13 人 第二、三届 , 18 人 第四届 , 19 人 第五届 , 25 人 第六届 ,31 人 第七届 ,30 人 第八届 ,35 人 第九、十届 37 人 这十届理事人数显示了不断增加的趋势。 五 , 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来自地区 第一、二、三届( 1979-1986 ) , 北京、武汉、天津、长春 第四届( 1986-1990 ) , 天津、北京、武汉、成都 第五、六届( 1990-1996 ) , 天津、北京 第七、八届( 1996-2002 ),南京、北京、天津 第九、十届( 2002- ),天津、北京、厦门、济南、西安、长春 六 , 顾问 第一届( 1979 )宦乡、陈翰笙( 2004 年 3 月 13 日逝世)、陈翰伯( 1988 年 8 月 26 日逝世) 第四届( 1986-1990 )宦乡( 1989 年 2 月 28 日逝世)、黄绍湘、杨生茂、刘绪贻、邓蜀生 第五届( 1990-1993 ) 丁则民,邓蜀生、刘绪贻、杨生茂、张梦白、黄绍湘 第六届( 1993-1996 )丁则民、邓蜀生、刘祚昌、刘绪贻、杨生茂、张梦白、黄绍湘,顾学稼 第七届( 1996-1999 )丁则民 (2002 年 2 月逝世 ) 、方生、邓蜀生、齐文颖、华庆昭、刘祚昌、刘绪贻、严四光、杨生茂、张友伦、张梦白 (2002 年 7 月 26 日逝世 ) 、黄绍湘、顾学稼 第九届( 2002-2005 ) 方生、邓蜀生、刘祚昌、刘绪贻、齐文颖、华庆昭、李世洞、严四光、张友伦、武文军、杨生茂、顾学稼、黄绍湘 第十届( 2005-2010 ) 方生、邓蜀生、冯承柏 (2007 年 1 月 10 日逝世 ) 、刘祚昌 (2006 年 3 月 11 日逝世 ) 、刘绪贻、齐文颖、华庆昭、李世洞、苏格、余志森、时殷弘、严四光( 2008 年 8 月 19 日逝世)、张友伦、武文军、杨生茂、顾学稼、黄绍湘、 黄柯可( 2007 年 6 月起)、黄安年 (2008 年 5 月起 ) 。 在十届顾问中 , 第一届顾问 3 人;第四、五届顾问 5 、 6 人 ; 第六届顾问 8 人 ; 第七、九届 13 人 ; 第十届 19 人,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七 , 秘书处地址: 武汉大学 1979-1990 南开大学 1990-2002 厦门大学 2002 1979 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成立 30 年来 , 已经组成了十届理事会 , 笔者列席了研究会的筹备会 ,1984 年以来 , 当选理事 ,1986 年任副秘书长 ,1990 年任秘书长, 1990 年以来任常务理事, 1993-1996 当选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1996-2008 年任副理事长。 2008 年受聘为顾问。 以下转自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秘书处编制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历届理事会》,载《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9 年第 1 期第 45-49 页。 *********************************************8888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历届理事会 第一届理事会( 1979 年在武汉正式成立时选举产生) 理事长:黄绍湘;副理事长:杨生茂、刘绪贻、丁则民 秘书长:刘绪贻(兼) 理事(以姓氏笔划为序):丁则民、邓蜀生、刘祚昌、刘绪贻、齐文颖、苏更生、杨生茂、吴世民、张梦白、顾学稼、黄绍湘、颉普、靳文翰 顾问:宦乡、陈翰笙、陈翰伯 秘书处:武汉大学 第二届 理事会( 1982 年在苏州举行的第三届年会上选举产生) 理事长:黄绍湘 副理事长:杨生茂、刘绪贻、丁则民 秘书长:刘绪贻(兼);副秘书长:张友伦 理事:徐玮、丁则民、黄绍湘、邓蜀生、齐文颖、黄德禄、武文军、杨生茂、张友伦、刘祚昌、霍光汉、靳文翰、卢明华、刘绪贻、顾学稼、徐敏、梁碧莹、张梦白,台湾省一名(保留) 秘书处:武汉大学 第三届理事会( 1984 年在成都举行的第四届年会上选举产生) 理事长:黄绍湘 副理事长:杨生茂、刘绪贻、丁则民 秘书长:刘绪贻(兼) 副秘书长:张友伦(另由武汉大学美国史研究室再选出一人) 理事:丁则民、邓蜀生、卢明华、齐文颖、刘祚昌、刘绪贻、杨生茂、武文军、徐玮、顾学稼、张友伦、张梦白、梁碧莹、黄德禄、黄绍湘、黄安年、靳文翰、霍光汉,台湾省一名(保留) 秘书处:武汉大学 第四届理事会( 1986 年在兰州召开的第五届年会上选举产生) 理事长:张友伦 副理事长;顾学稼、齐文颖、 李世洞 秘书长:李世洞(兼);副秘书长:黄安年,谭君久 理事(以姓氏笔划为序):丁则民、王建辉、齐文颖、 李世洞、 刘祚昌、 张友伦、张红路、 张梦白、严四光、杨宇光、时殷弘、武文军、祝立明、顾学稼、梁碧莹、黄仁伟、黄安年、彭光谦、 谭君久 ,(台湾省保留一名) 顾问:宦乡、黄绍湘、杨生茂、刘绪贻、邓蜀生 秘书处:武汉大学 第五届理事会( 1990 年在开封和郑州召开第六届年会上选举产生) 理事 (以姓氏笔划为序) :万松玉,方生,王旭,王建华, 齐文颖、任东来,刘祚昌、 严四光、李世洞、 李剑鸣、苏格、余志森、时殷弘、杨立文、杨宇光、武文军、祝明、 张友伦、张兹署 、顾学稼、黄仁伟、黄安年、黄柯可、梁碧莹、彭光谦 常务理事 (以姓氏笔划为序) : 齐文颖、刘祚昌、 严四光、李世洞、 苏格、杨宇光、 张友伦、 顾学稼、黄安年 理事长:张友伦 副理事长:齐文颖、严四光、顾学稼 秘书长:黄安年;副秘书长:杨立文,李剑鸣 顾问 (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则民,邓蜀生、刘绪贻、杨生茂、张梦白、黄绍湘 秘书处由武汉大学美国史研究室迁至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 第六届理事会( 1993 年在威海召开的第七届年会上选举产生) 理事(以得票多少为序,得票相同者以姓氏笔划为序) : 黄安年、 王旭、 苏格、李剑鸣、 张友伦、 黄柯可、 严四光、李世洞、 时殷弘、 王建华、 祝明、杨宇光、杨玉圣、王树德、武文军、陈海宏、梁茂信、胡国成、姚波、张广智、彭光谦、余志森、 张兹署 、齐文颖、黄兆群、 万松玉、孙宝珊、方生、高鉴国、 黄仁伟、梁碧莹 常务理事(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旭、 齐文颖、苏格、 严四光、李世洞、 李剑鸣、时殷弘、武文军、祝明、杨宇光、 张友伦、 黄安年、黄柯可 聘黄华先生任名誉理事长 理事长:张友伦 副理事长:齐文颖、苏格、严四光、黄安年、黄柯可 秘书长:黄安年(兼);常务副秘书长:李剑鸣;副秘书长:杨玉圣;专职秘书:马梅秀 顾问(以姓氏笔划为序):丁则民、邓蜀生、刘祚昌、刘绪贻、杨生茂、张梦白、黄绍湘,顾学稼 秘书处:南开大学 常务理事会决定成立地区学术活动组 , 并聘任下列人员为负责人,京津、华北地区负责人为杨玉圣、张兹署;山东地区为高鉴国、黄兆群;中南华南地区为李世洞、严维明;东北地区为王旭;西南、西北地区为姚波(西南)、武文军(西北);上海、华东地区为杨宇光、时殷弘、金卫星。经研究,决定成立对外联络组,由苏格任组长,齐文颖、严四光、杨立文组成。 第七届理事会( 1996 年在长春举办的第八届年会上选举产生) 理事(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旭、王孝询、王建华、任东来、刘德斌、 苏格、李世洞、李剑鸣、何顺果、时殷弘、杨玉圣、杨宇光、陈海宏、武文军、金卫星、张广智、、 张兹署 、侯文蕙、郝克路、胡国成、祝立明、赵学功、 高鉴国、 黄仁伟、黄兆群、黄安年、黄柯可、梁茂信、彭光谦、彭顺生 常务理事(以姓氏笔划为序):王旭、苏格、李世洞、李剑鸣、时殷弘、武文军、赵学功、胡国成、黄仁伟、黄安年、黄柯可 理事长:时殷弘 副理事长:王旭、苏格、李剑鸣、黄安年、黄柯可 秘书长:李剑鸣(兼);常务副秘书长赵学功,副秘书长杨玉圣,专职秘书马梅秀,兼职学术秘书肖军 秘书处:南开大学 顾问(以姓氏笔划为序):丁则民、方生、邓蜀生、齐文颖、华庆昭、刘祚昌、刘绪贻、严四光、杨生茂、张友伦、张梦白、黄绍湘、顾学稼 《通讯》编委会主编:时殷弘,副主编李剑鸣、杨玉圣、赵学功 第八届理事会( 1999 年在 南京举办的第九届年会上 选举产生) 理事 31 名 常务理事 11 名 法人代表:黄柯可 理事长:时殷弘 副理事长:黄安年、黄柯可、苏格、王旭、李剑鸣 秘书长:李剑鸣(兼);常务副秘书长:赵学功;副秘书长:孟庆龙、肖军;专职秘书马梅秀;学术秘书:张聚国 顾问 : 秘书处:南开大学 第九届理事会( 2002 年在西安举办的 第十届年会上 选举产生) 法人代表:黄柯可 理事(以姓氏笔划为序): 孔庆山、王旭、王玮、王希、王琛、王立新、王春来、王建华、白建才、任东来、刘国柱、肖军、苏格、李剑鸣、余志森、何顺果、 时殷弘、 陈海宏、吴今平、 杨玉圣、孟庆龙、周祥森、胡国成、金卫星、 侯文蕙、胡锦山、祝立明、 赵学功、高春常、黄安年、黄柯可、黄贤全、梁茂信、董小川、潘迎春、熊伟民、戴超武。 常务理事 (以姓氏笔划为序) :孔庆山、王旭、王玮、白建才、任东来、何顺果、李剑鸣、余志森、杨玉圣、孟庆龙、胡国成、赵学功、黄安年、黄柯可、梁茂信 理事长:李剑鸣 副理事长:王旭、王玮、白建才、任东来、何顺果、黄安年、黄柯可、梁茂信 秘书长:王旭(兼);常务秘书长:胡锦山;副秘书长:赵学功、孟庆龙;兼职学术秘书:韩宇;兼职秘书:李莉 名誉理事长:前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黄华 顾问 (以姓氏笔划为序) :方生、邓蜀生、刘祚昌、刘绪贻、齐文颖、华庆昭、李世洞、严四光、张友伦、武文军、杨生茂、顾学稼、黄绍湘 《通讯》编委会主编:王旭;副主编:胡锦山,赵学功 第九届理事会决定,秘书处由南开大学迁至厦门大学 第十届理事会( 2005 年在苏州 举办的 第十一届年会上 选举产生) 理事 (以姓氏笔划为序) : 王旭、王玮、王希、王琛、王立新、王春来、王建华、孔庆山、白建才、石庆环、任东来、刘国柱、孙群郎、肖军、李剑鸣、何顺果、陈海宏、吴金平、杨玉圣、孟庆龙、周祥森、胡国成、金卫星、胡锦山、祝立明、赵学功、赵志辉、高国荣、黄安年、黄柯可、黄贤全、韩宇、梁茂信、董小川、潘迎春、翟晓敏、戴超武 说明:杨玉圣本人书面提出退会,并不再承担本届理事职务,本会同意其请求 常务理事 (以姓氏笔划为序):王旭、王玮、王春来、孔庆山、白建才、任东来、何顺果、李剑鸣、金卫星、孟庆龙、胡国成、赵学功、黄安年、黄柯可、梁茂信 名誉理事长:前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黄华 理事长:李剑鸣 副理事长(以姓氏笔划为序):王旭 王玮 白建才 任东来 何顺果 黄安年 黄柯可 梁茂信 秘书长:王旭(兼);常务秘书长:胡锦山;副秘书长:孟庆龙、韩宇; 兼职秘书:李莉 顾问:(以姓氏笔划为序)方生 邓蜀生 冯承柏 刘祚昌 刘绪贻 齐文颖 华庆昭 李世洞 苏格 余志森 时殷弘 严四光 张友伦 武文军 杨生茂 顾学稼 黄绍湘 《通讯》编委会主编:王旭;副主编:胡锦山 韩宇 秘书处:厦门大学 说明: 1 、 2007 年 6 月,理事会同意黄柯可因健康原因,不再担任我会法人代表、副理事长,改任我会顾问。同时,同意由孟庆龙研究员担任我会法人代表与副理事长。 2 、 2008 年 5 月,理事会讨论决定,由于年龄原因,黄安年教授不再担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改聘为我会顾问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5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介绍课件
smilesun 2010-3-4 22:05
课程 介绍 文件 我使用的是mindmanager 软件 ,考虑到有些 同学 没有安装该软件,故同时上传了一份pdf版本的 课件 。 欢迎查阅,并欢迎大家对课件内容作出评价,以便继续改进。 http://biotech.ustc.edu.cn/forum/attachment.php?aid=2689k=2b0cd8a8a6c7f9ee6b1070ced7f3d4b8t=1267711756fid=22sid=5932AYVEcAUQJfnfhqhyilK%2Bt359tVNUf8eQgMGVG1sg5ZM http://biotech.ustc.edu.cn/forum/attachment.php?aid=2690k=7dc03fe8ee00bf8fd657eb6e82b3942at=1267711756fid=22sid=5932AYVEcAUQJfnfhqhyilK%2Bt359tVNUf8eQgMGVG1sg5ZM
个人分类: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38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海地灾难告诫加强地震前兆研究和预报
yangxintie 2010-2-15 14:55
海地地震以二十万人牺牲的代价,把地震预测和震前异常的检测和分析问题又严肃的提到了人们面前。 同样地震, 为什么日本就做到了预告减灾? 其实日本那次地震就是充分利用了震前和先期到达的信号,日本就是抓了地震前兆,并充分利用了纵波和横波的时间差。做了通告和预防,减低了损失。 人们说: 屁波(p波)快, 屎波(s波)慢, 速度几乎差一半, 一秒快慢差三里, 就靠这个躲灾难! 除了p-s声波,另外还有 磁信号,电信号,特别是电波信号以及地声,地光 , 地应力 等多种检测手段,我们汶川地震震前物理课以及学生文具盒上的指南针也接受到很多的地磁异常扰动,甚至是在千里外的西安阎良,正在试飞的飞机都受到了强烈电磁信号的干扰,试飞不得不停了下来。 可惜我们的震后通告专业户们对这些测量在汶川灾难前几乎没有正眼瞧过,更谈不上用临震前兆为预报所做的分析了,有的地磁台就建在城市边上,新修的铁道擦肩而过,也不知道换个地方,还是这么混僵过日子。 地震预测现阶段行不通的看法也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出笼的。 中国国务院十五日在四川成都召开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强调,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要积极探索实践, 努力提升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大力推进全国地震监测台网建设。这个意见显然和地震界长期以来认为地震不可预报的断言是相反的,国家不仅需要预报,还要提高水平,检测台网不够就加强建设,可惜的是我国很多地震台的建设只是为了震后收集资料,或者仅仅依赖统计震前小震的密度和频度而获取临震先兆,很多过去用过的地应力测量台站都被取消了,很多非地震局单位自筹的检测台站也都被取消了,被灭绝了。然而除了地震仪和磁秤以外,难道这些群众自造的设备真的没用了吗?既然地震台的洋设备対预报没有用,为什么不能开一些新路子,让那些基层的技术人员开发一些新产品,广泛参与呢测量呢? 同样是搞地质的,当前地震局也有精英,但是他们的地震地质成像重建能力不见得比其他部的同志强!特别是算法上,对于p波等和地应力剪切应变信号的采样广泛程度和分析能力都不一定比其他方面的专业能力强,这些掌握现代测量和数据处理的研究者还不一定有发言权,汶川灾难给人的印象是,会商会是早期会使用地震仪记录小震信号和磁变化的水平的人在拍板。 所以所谓加强地震台站的首要任务是,要大胆提倡创新,把地质甚至找油找矿科研的新方法和观念也用到地震预报里来,队伍要更新,要把那些不关心预报只关心总结灾害程度的人换下去。 科学论坛以讨论和研究这种方式发表一些预警的探索是个好主意。但是对以作的预警缺少评估和分析不好,最好请个对头来评价一番。很多问号,相信最终能够得到打开阿里巴巴的大门的密码 抓前兆比理论更重要! 如果地震局能够开辟一块网上上载空间,自动对老百姓遇到的异常进行登记和核实,让全社会参与地震前兆有系统的收集和整理,那样确实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前面说的是从测量和分析角度解决地震预报的问题。对于前兆数据,还有一个如何用回归分析统计结果的问题,要把天文,气候因子和地质变化因素综合分析。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分利用震前异常的问题,有的省市区都建立了联络员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任务是收集异常情况,现在最大的困难是震前异常收集的少,收集以后汇总的更少,分析的就更不用提了,在过分零散的数据面前,有没有分析必要都是个问题了,何况这些数据还只是被极少数人掌握,其他人看不到,也不会关心和补充。其实这些结果最好有一个公开的资料汇集评级和整理公布链条,比如有个井里冒泡了,有可能地震局的小王小张去看了觉得没事,但是如果把全国的结果都公布在一张表上或者可以公开调用的数据库中,就可能会有些多事的人,去从更广阔的角度用最现代的计算机算法去分析这些异常的强度、密度以及频率,分析出中心所在。其实在这方面我们完全可以抛开那些断言地震不可预报也不愿意进行预报分析研究的砖家,甚至在政府许可的情况下依托一些其他单位、学会和组织以学术研究为名,筹建全国统一的异常报备网站,吸引更多的力量参加深入的学术研究。 我们欣喜的看到,还是有很多地震工作者默默无闻的在做着探索并得到了成绩,比如512汶川地震爆发前, 河南省鹤壁市地震局 池顺良便观测到位于四川省康定县境内姑咱台的钻孔应变仪连续一年多出现频繁的周期为分钟或小时的脉冲变化,在汶川地震过后的一年半中,姑咱台的钻孔应变观测数据又慢慢开始恢复平滑,脉冲、毛刺和畸变又逐渐消逝,固体潮曲线又开始恢复正常。据此,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邱泽华等尝试着用辨别固体潮异常超过均方差限度的办法来提取临震前兆,结果可喜,详细内容见附件。 最近同济大学天然地震研究组探讨p波的放大率或者衰减率研究也提出了一种分析地震发生可能的办法, 他们认为测量P波衰减值预报地震的主要原因是:某个地区在发生大地震前,其地底孕震区岩石可能会出现微小破裂情况,进而导致岩石孔隙发生变化,影响到岩石孔隙间流体的饱和度,而当地底流体的饱和度变化时,P波衰减值就会出现变化。将这种方法应用在Parkfield地震数据研究后果然得到了令人惊喜的结果。在2004年Parkfield地震前一年多,P波衰减值开始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一发现使科学家对地震孕震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然而这个空隙饱和度的解释有他致命的弱点,有空隙里面有流体的岩石到底是少数,到底是空隙率影响了p波的衰减呢还是剪切压缩比影响了p波的衰减? 从前面提到的前兆分析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不同的理论将导致不同的模式鉴别理论。数学模型建立还需要多费工夫。 地震实际是一种地质动力学的破裂机制,相对破裂而言,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岩石等固体,固体的裂纹,裂纹缝隙填充发展之类。但是如果宏观来看,即就是坚硬的像玻璃一样的岩石也在某种程度上是缓慢的流体,尤其是地幔和下面的壳层,把他按照非牛顿流体来看可能更合适,在流体里面,剪切层之间,剪切应力相当于压缩应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一段过程中,p波,s波的传播都会发生变化,在快破裂前的一刻,任何一个扰动就会变得越来越大,不但有放大机制,还有噪声声量子的发射机制,在固体里面这种现象研究的不多,但是越来越多证据显示,机理上很多共通性的,在流体里面把这种扰动信号越传越大的现象叫做失稳,失稳不断发展,最后咔嚓一下,二维的剪切失稳变成三维的扭曲突然剧烈变形,崩溃的这个过程,流体里面叫做转捩,那么流体发生转捩的判断办法对地震预报的探索者来说就不能不去了解,了解了它,我们就会追求对s波,p波传播过程的介质输运传导能力进行图像创建,从而对地震预报带来更好的考量。 类似的,地层岩石间的剪切能量在岩石缓慢流动中间是积累的,这个积累效果的量度牵涉到一个类似雷诺数的无量纲系数,这个系数一方面可以说就是剪切能量和压力能量的比例。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成是老太太搅鸡蛋或者蜂蜜,搅拌的距离和搅拌的速度与液体的稠稀程度的比例就是雷诺数,雷诺数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出现湍流斑,否则无论怎样都是平静的,各层之间剪切积累的能量都能够通过耗散机制平静的散发出去,地震也是这样,只有在耗散机制不能够把能量散发出去才能有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到质变,产生突变,就是地震。而且这种失稳在由于地引力潮汐和冷热产生的压缩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在释放或者减低压缩的时候容易发生。 所以研究这次海地地震, 除了强烈的挤压导致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8.5级以上强震频发的原因以外,是否可以关注剪切的积累造成的失稳效应,这个应当更普遍。特别是揭示了特大地震带来的旋转效应。 美国评价湍流斑的形成用了场内传播过程中放大率的积分的办法,有实际效果。是否可以这样说,地震发震模型实际也是可以考虑二维剪切变形能量积累,使得波动放大不仅仅以二维形式,而是以三维形式出现,这个时候p波的放大率是否可以由图像重建理论实现呢? 开始,从力学角度讨论地壳地幔稳定性的问题这个地震话题有很长的历史。后来,弹性波的 理论 又与地震波的研究有密切的关系。现在越来越明确地震孕育本身是一个稳定性问题,而地幔是粘弹性的流体也越来越明确.这样无论是流动板块移动的剪切流稳定性还是热对流稳定性都会和地震的预报有关,尤其这种剪切流动从二维到 三维 的发展,以及前期 信号 的测量和判定的 建模 将更引起力学家的关注,说来说去会导致力学家头疼的一个老问题,稳定和转捩,它的随机性和复杂性不应当把探索者难倒,也许各学科研究者可以联合起来在这方面利用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方法得到进展. 在地震预报这方面,我们并不相信声称地震不可预报的所谓地震科学家,这些人里面很多可以归纳为地震后科普教育家。他们嘲笑有些人观察鸟的举止,观察狗是否狂吠,蛇是否发狂,认为这不是科学,其实这种观察的人多了,资源多了,这也是科学里面的科学。 地震预报很难,其实分析股票的涨跌也很难,那也是让很多砖家难有所作为的领域,因此才有一所高校组织了该校近千个大学生数模竞赛小组,让他们来建立沪深股市的四只股票的预测模型,看看对这些深不可测的领域,大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数学建模理论中间能走到哪一步,事实结果也很有意思,老师做得并不一定都会比学生好。老师当得评审就可以了,学生里面人才辈出,方法叫绝!所以未来地震预测学术研究,倒不如公开测量资料,和异常发生的统计资料,越是算法的算法,越是没有路子的路子,新手不亚于老手,让年轻人来参与,初生牛犊,倒真不怕科学道路上的拦路虎呢 用超限率分析法研究汶川地震的前兆应变变化
个人分类: 交叉科学|981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0年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热度 2 smilesun 2010-1-2 21:56
今天在论坛上看到学生对我和其他几位老师一起开设的一门课程的评价。作为一名老师,看到学生对我的课程给予很高的评价,这让我感到无比荣幸,和发自心底的喜悦和幸福。 我认为这是我2010年收到的第一份最珍贵的礼物!转载到这里与大家共享。 原文链接: http://biotech.ustc.edu.cn/forum/viewthread.php?tid=4599extra=page%3D1 全文如下: 罗老师课程成功的总结 作为资深的学生,我就自己谈谈对罗 老师 课程 成功的看法。 XXXXXXX(此处省略N字,罗老师课堂情况大家知道了,在此再写有mp之嫌) 1.为学生着想,想学生所想 首先是课程选题,适应了科研主题的需要。长期以来,做科研被我们挂在嘴边,却 只能心里着急,缺乏有效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如何读 文献 ,如何做科研?难道只能在战争中 学习战争吗?罗老师课程的开始和成功,给出明确的否定答案!通过一个个 软件 的使用介绍、 注意事项,课程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全面的文献从阅读到分析、再到自己思维的提高的过程。 我不能代表别人,但是我想说,至少从我的角度看,这个课程开设是及时的,它不仅填补了咱们 学校相关课程的盲点,而且我想在国内高校中也属于走在前沿的。 其次是课程形式。整个课程灵活多样:有互动、有演讲、有课上交流、有课下复习,不仅有丰富的知识,更有校外不少辅导老师前来坐镇,在课程形式上。一改过去老师讲、学生睡、 考试 不会的形式,取之以活泼、灵动的形式,正如罗老师所言,这是个 Web 2.0的课程,它不压抑、不放纵,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 再次是考核方式。平常的课程,遇到 作业 ,都是抄抄看看。丝毫没有作用。而罗老师的课程作业,就是让你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总结,切实的把作业和课程结合在一起,不会有中小学那种负担的概念。因为你做的作业,就是你今后的技能,就是你的必须的 工具 。这样的作业形式,怎么会出现负担?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公平性提高(抄袭吗?一眼就看出来),而且实用性增强,并且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减负。 最后是各种细节真正为学生着想。南区学生 上课 不方便,老师就跑到南区授课;上课不一定能听懂,老师提供视频 录像 ,手把手教给你看(我觉得这个绝对应该推广,尤其是软件使用类、编程类课程);课下有问题,及时到 论坛 上发帖.....课程真真正正实现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做! 2.各种新思维的引入 本身这类课程就属于新事物,新事物怎么能没有新思维?操作演示、课程互动、论坛答疑、QQ群交流、校外讲师、百科...都无一不是新的思维模式。 课程截取了科研中各个方面,以文献检索和分析为切入点,凭借思维和实践两根枢轴,使得整个课程杂而不乱,繁而不难,有取有舍,亦张亦驰,这种组织形式,更 是新的集中体现。老师们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始终把握两根主线:如何阅读文献和如何提炼文献。课程细致到可以用冗长来修饰。这是体系新。 毫不夸张的说,通过仔细的学习,可以将一个不通文献检索的人引入文献阅读、分析的大门。这种收益将是终身性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门课,就是传授你结网的技巧,传授你渔的方法。这种课程开设理念,不正是我们追求多年的吗?这正是课程的内容新。 3.实事求是 没有一丝虚假 老师授课时候,都是自己亲手做给我们看。这里面没有任何水分,没有长期积累的经验,是绝对不敢这样的。对于各种问题,老师也是自己动手展示;软件注意 的要点、容易出现的Bug,也都是给我们重现。这样的教学,使得作为学生,感到十分舒服。达到了所学即所用的境界,中间丝毫没有所谓的学用脱节。老师讲课 时,也是尽自己所能,把小技巧小方法都给我们说,使得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这种课程,作为学生,我支持办下去!
个人分类: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5490 次阅读|5 个评论
计量,被遗忘的科学
lihf 2009-12-17 17:09
计量,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统一度量衡,可见古人对计量的认识.道理也很简单,交换商品,你说半斤,我说八两,无法交流啊.但计量也带有法制的成分.上述问题无法解决时,求助于官府,相当于第三方确认.国外也一样,一尺foot据说是某个国王脚的长度,细究一下,也算自然基准呢. 计量在科学中的作用巨大,许多元素,行星的发现得益于计量,往往是实验的数据与理论结论有千分之几或万分之几的差距时,有的人就能抓住这点机会不放手,终于有所成就.不能否认,严谨的态度是成功的要素之一,往往容易忽视的是,计量也是学科发展的推动力.现在,一般都认为计量是比较经典的学科,也往往把她放在应用学科,在课题申请时一般处在劣势,有点类似交叉学科的发展.因为计量涉及各个学科,又不同于各个学科.但另一方面,当说到科学发展的成果和评价时,由于缺乏标准品或计量的进入,又说不清.许多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实验结果无法比较,结论甚至截然相反.还有的实验室自己的数据也无法复现.没有计量的学科是不太保险的,举个例子,建立了一条杯子的生产线,没有验证,结果杯底有个小洞,全是残品.因此,计量学的发展是各个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计量学科的发展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内容又包括物理计量,化学计量,生物计量等,面临的问题又太多.总体看来,计量的发展会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相关领域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计量的发展.因此,对计量学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52 次阅读|1 个评论
竞争对手跟踪分析
icstu1 2009-12-8 13:37
竞争对手跟踪分析
个人分类: B 主题分类信息与解说|49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全国农药标准化委员会第五届一次年会 学术报告-农药产品分析的质量
canpingp2222 2009-12-2 19:43
农药产品分析的质量-潘灿平 2009-12 厦门, 厦门2009-潘灿平ppt 4391.pdf 4391.pdf QAQC 农药国家标准审查会议在厦门召开 来源: 中化新网 时间: 2009-12-21 13:49:49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   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暨2009年农药国家标准审查会议于2009年11月30日-12月 4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食品部、农标委及生产企业代表共102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叶纪明、祝建华、潘灿平和秘书长赵欣昕共同主持。叶纪明副主任委员致开幕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食品部刘小明向大会宣读了第五届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成方案的批复,农标委秘书处向大会报告了四届农标委五年来的工作情况及未来5年的工作计划,向大会通报了2008年农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复审结果和农标委换届改选的相关信息。农标委委员陈铁春、副主任委员祝建华和潘灿平分别向大会作了题为《农药质量管理与GLP》、《质谱技术在农药分析中的应用》和《农药分析实验室的数据质量保证》的学术报告。   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化工研究院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等单位向大会报告了吡虫啉原药、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溶液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赤霉酸原药、乳油、可溶粉剂;哒螨灵原药、乳油、可湿性粉剂;绿麦隆原药、可湿性粉剂;硫酰氟;氯磺隆原药、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杀虫单原药、可溶粉剂;溴氰菊酯原药、乳油;乙羧氟草醚原药、乳油;乙酰甲胺磷原药、乳油、可溶粉剂;农药酸(碱)度测定方法-指示剂等 29项国家标准的送审稿,对分析方法和技术指标的确立依据作了说明,会议还审查了18个农药暂定通用名。   经过28名与会委员的无记名投票,29项标准中有28项标准的赞成票超过3/4,通过了审查,有一项标准还需进一步补充完善并提供相应的实验数据。我所分析室参与制定的绿麦隆原药等5项标准全部通过审查。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09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岛-农药分析质量控制专题报告-200911
canpingp2222 2009-12-2 08:20
2009年11月26, 青岛, 农药分析质量控制报告 4391: 报告-潘灿平.ppt 报告 报告-潘灿平.ppt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97 次阅读|0 个评论
ExPASy数据库简介-蛋白质序列分析与预测(1)
coolwqq 2009-11-27 10:08
ExPASy 数据库简介 - 蛋白质序列分析与预测 (1) 口述:吕平江 老师 整理:林崇文、郑诗思、李佩真 ExPASy的蛋白质体分析工具 1.Proteinident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 2.DNA-Protein 3.Similaritysearches 4.Patternandprofilesearches 5.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prediction 6.Topologyprediction 7.Primarystructureanalysis 8.Secondarystructureprediction 9.Tertiarystructure 10.Sequencealignment 11.Biologicaltextanalysis ExPASy 的蛋白质体分析工具 1. Proteinident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 蛋白质鉴定及特性描述 2. DNA-Protein 将 DNA 序列转为蛋白质序列的工具 3. Similaritysearches 相似序列的搜寻 4. Patternandprofilesearches 模型及图表的搜寻 5. 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prediction 预测转译时的修饰 6. Topologyprediction 拓朴学的预测 7. Primarystructureanalysis 主要结构的分析 8. Secondarystructureprediction 次级结构预估 9. Tertiarystructure 三级结构 10. Sequencealignment 序列比对 11. Biologicaltextanalysis 生物学主题分析 说明: 蛋白质体分析的工具种类繁多,以下列出在 ExPASy 网站中所列出的的工具及其功能中译,以 灰底 标示者,代表之后将举例说明使用方法。 1.Proteinident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 蛋白质鉴定及特性描述 1-1 AACompIdent -Identifyaproteinbyitsaminoacidcomposition 以胺基酸成分鉴定蛋白质。 1-2 AACompSim -ComparetheaminoacidcompositionofaSwiss-Protentrywithallotherentries 比较 Swiss-Protentry 与其他 entries 胺基酸成分分析结果的差异。 1-3 MultiIdent -IdentifyproteinswithpI,Mw,aminoacidcomposition,sequencetagandpeptidemassfingerprintingdata 以等电点、分子量、胺基酸成分、序列尾端及胜 肽 质谱特征资料鉴定蛋白质。 1-4 PeptIdent -Identifyproteinswithpeptidemassfingerprintingdata,pIandMwExperimentallymeasured,user-specifiedpeptidemassesarecomparedwiththetheoreticalpeptidescalculatedforallproteinsinSwiss-Prot,makingextensiveuseofdatabaseannotations 以胜 肽 质谱特征资料、等电点、分子量、胺基酸成分、序列尾端来鉴定蛋白质,以 Swiss-Prot 中所有蛋白质的理论性胜 肽 来比较实验上的测量以及使用者指定的胜 肽 质谱,提供广泛的数据库注解功能。 1-5 TagIdent -IdentifyproteinswithpI,Mwandsequencetag,orgeneratealistofproteinsclosetoagivenpIandMw 以等电点、分子量、序列尾端来鉴定蛋白质,并产生与所给之等电点及分子量最接近的蛋白质列表。 1-6 FindMod -Predictpotentialprotein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sandpotentialsingleaminoacidsubstitutionsinpeptides.ExperimentallymeasuredpeptidemassesarecomparedwiththetheoreticalpeptidescalculatedfromaspecifiedSwiss-Protentryorfromauser-enteredsequence,andmassdifferencesareusedtobettercharacterizetheproteinofinterest. 预测可能的蛋白质转译修饰及单一胺基酸可能取代之胜 肽 。将实验上的胜 肽 质谱测量结果与指定的 Swiss-Prot 中的理论性胜 肽 或使用者所输入的序列作比较,集合其差异以作出更佳的蛋白质特性描述。 1-7 GlycoMod -Predictpossibleoligosaccharidestructuresthatoccuronproteinsfromtheirexperimentallydeterminedmasses(canbeusedforfreeorderivatizedoligosaccharidesandforglycopeptides) 以实验结果的质谱预测可能发生在蛋白质中的低级多糖结构。〈可免费使用并由糖蛋白中的低级多糖来加以引导〉 1-8 GlycanMass -Calculatethemassofanoligosaccharidestructure 由一低级多糖蛋白的结构预测其质谱。 1-9 FindPept -Identifypeptidesthatresultfromunspecificcleavageofproteinsfromtheirexperimentalmasses,takingintoaccountartefactualchemicalmodifications,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s(PTM)andproteaseautolyticcleavage 鉴定一由实验质谱结果所得的蛋白质胜 肽 ,并考虑到人工的化学修饰、转译修饰 (PTM) 及蛋白质自体溶解等因素。 1-10 PeptideMass -Calculatemassesofpeptidesandtheir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sforaSwiss-ProtorTrEMBLentryorforausersequence 以 Swiss-Prot 、 TrEMBLentry 或使用者所提供的序列来预测其胜 肽 质谱及转译时的修饰。 1-11 PeptideCutter -Predictspotentialproteaseandcleavagesitesandsitescleavedbychemicalsinagivenproteinsequence 由所提供的蛋白质序列来预测可能的蛋白质及其化学切开点。 1-12 PepMAPPER -PeptidemassfingerprintingtoolfromUMIST,UK 由 UMIST 及 UK 所提供的胜 肽 质谱鉴定工具。 1-13 Mascot -Peptidemassfingerprint,sequencequeryandMS/MSionsearchfromMatrixScienceLtd.,London 到 MatrixScienceLtd.,London 搜寻 MS/MS 离子及进行胜 肽 质谱鉴定。 1-14 PepSea -ProteinidentificationbypeptidemappingorpeptidesequencingfromProtana,Denmark 以胜 肽 绘图及胜 肽 排序来鉴定蛋白质,由 Protana,Denmark 提供。 1-15 PeptideSearch -PeptidemassfingerprinttoolfromEMBLHeidelberg 由 EMBLHeidelberg 所提供的胜 肽 质谱鉴定工具。 1-16 ProteinProspector -AvarietyoftoolsfromUCSF(MS-Fit,MS-Tag,MS-Digest,etc.)forminingsequencedatabasesinconjunctionwithmassspectrometryexperiments 一个由 UCSF 所提供的多样性质谱分析工具。 1-17 PROWL -ProteinchemistryandmassspectrometryresourcefromRockefellerandNYUniversities 由 RockefellerandNYUniversities 提供蛋白质化学性质及质谱仪资源。 1-18 PFMUTS -ShowsthepossiblesingleanddoublemutationsofapeptidefragmentfromMALDIpeptidemassfingerprinting 由 MALDI 提供,呈现一胜 肽 质谱鉴定及胜 肽 碎片可能的单一或双重变化。 1-19 CombSearch -Anexperimentalunifiedinterfacetoqueryseveralproteinidentificationtoolsaccessibleontheweb 一是试验性的蛋白质鉴定工具连结界面,相当容易在网上进入。 2.DNA-Protein 将 DNA 序列转为蛋白质序列的工具 2-1 Translate -Translatesanucleotidesequencetoaproteinsequence 将一 DNA 序列转为蛋白质序列。 2-2 Transeq -NucleotidetoproteintranslationfromtheEMBOSSpackage 使用 EMBOSSpackage 将核甘酸转为蛋白质 2-3 GraphicalCodonUsageAnalyser -Displaysthecodonbiasinagraphicalmanner 以写实方法呈现密码子偏差。 2-4 BCMsearchlauncher -Sixframetranslationofnucleotidesequence(s) 核甘酸序列的六种翻译结构。 2-5 Backtranslation -Translatesaproteinsequencebacktoanucleotidesequence 将一蛋白质序列翻译回核甘酸序列。 2-6 Genewise -ComparesaproteinsequencetoagenomicDNAsequence,allowingforintronsandframeshiftingerrors 将蛋白质的序列与基因组的 DNA 序列做比较,并考虑到 intron 及 frameshifting 的错误。 2-7 FSED -Frameshifterrordetection 侦测 frameshifting 的错误。 2-8 LabOnWeb -Elongation,expressionprofilesandsequenceanalysisofESTsusingCompugenLEADSclusters 使用 CompugenLEADSclusters 做延伸、展现图表及 ESTs 的序列分析。 2-9 Listofgeneidentificationsoftwaresites 列出基因鉴定的软件。 3.Similaritysearches 相似序列的搜寻 3-1 BLAST and WU-BLAST -InterfacestovariousversionsoftheBasicLocalAlignmentSearchTool BasicLocalAlignmentSearch 工具的不同翻译连结。 3-2 BLAST NetworkServiceonExPASy ExPASy 的 BLASTNetwork 服务器。 3-3 BLAST atEMBnet-CH/SIB(Switzerland) EMBnet-CH/SIB(Switzerland) 的 BLAST 。 3-4 BLAST atNCBI NCBI 的 BLAST 。 3-5 WU-BLAST atBork'sgroupinEMBL(Heidelberg) EMBL(Heidelberg)Bork'sgroup 的 WU-BLAST 。 3-6 WU-BLAST and BLAST attheEBI(Hinxton) EBI(Hinxton) 的 WU-BLAST 及 BLAST 。 3-7 BLAST atPBIL(Lyon) PBIL(Lyon) 的 BLAST 。 3-8 Bicultra -fastrigorous(Smith/Waterman)similaritysearchesusingtheBioccelerator 使用 Bioccelerator 的 Bicultra-fastrigorous(Smith/Waterman) 来精确搜寻相似的序列。 3-9 MPsrch -Smith/WatermansequencecomparisonatEBI 位于 EBI 的 Smith/Waterman 序列比对。 3-10 DeCypher -Smith/WatermanorFrameSearchsearchusingtheDeCypherhardwareaccelerator 使用 DeCypherhardwareaccelerator 的 Smith/Waterman 或 FrameSearch 序列搜寻。 3-11 Fasta3 -FASTAversion3attheEBI 位于 EBI 的 FASTAversion3 3-12 FDF -Smith/WatermantypesearchesonParacel'sFastDataFinder(FDF)atEMBnet-CH 位于 EMBnet-CH 中 Paracel'sFastDataFinder(FDF) 上的 Smith/Waterman 式搜寻。 3-13PropSearch;searchesforstructuralhomologsusinga'properties'approach 使用 EMBL 或 Montpellier 搜寻相近的结构。 3-14 SAMBA -SystolicAcceleratorforMolecularBiologicalApplications 心缩加速装置在分子生物学上的应用。 3-15 SAWTED -StructureAssignmentWithTextDescription 描述结构功能。 3-16 Scanps -SimilaritysearchesusingBarton'salgorithm 使用 Barton'salgorithm 搜寻相似序列。 4.Patternandprofilesearches 模型及图表的搜寻 4-1 InterProScan -IntegratedsearchinPROSITE,Pfam,PRINTSandotherfamilyanddomaindatabases 在 PROSITE,Pfam,PRINTS 及其他家族数据库中合并搜寻。 4-2 ScanProsite -ScansasequenceagainstPROSITEorapatternagainstSwiss-ProtandTrEMBL 扫描一段相对于 PROSITE 、 Swiss-Prot 和 TrEMBL 的序列及图表。 4-3 MotifScan -Scansasequenceagainstproteinprofiledatabases(includingPROSITE) 扫描一段相对于 proteinprofile 数据库的序列 ( 包括 PROSITE) 。 4-4 Frame-ProfileScan -ScansashortDNAsequenceagainstproteinprofiledatabases(includingPROSITE) 扫描一段相对于 proteinprofile 数据库的短链 DNA( 包括 PROSITE) 。 4-5PfamHMMsearch;scansasequenceagainstthePfamproteinfamiliesdb 在 WashingtonUniversity 及 SangerCentre 扫描一段相对于 Pfamproteinfamiliesdb 的序列 ( 包括 PROSITE) 。 4-6 FingerPRINTScan -ScansaproteinsequenceagainstthePRINTSProteinFingerprintDatabase 扫描一段相对于 PRINTSProteinFingerprint 数据库的蛋白质序列。 4-7 FPAT -Regularexpressionsearchesinproteindatabases 蛋白质数据库中的规律表现搜寻。 4-8 PRATT -Interactivelygeneratesconservedpatternsfromaseriesofunalignedproteins; 在 EBI 及 ExPASy 产生一 unaligned 蛋白质的图表。 4-9 PPSEARCH -ScansasequenceagainstPROSITE(allowsagraphicaloutput);atEBI 在 EBI 中扫描一段相对于 PROSITE 的序列 ( 允许产生图解 ) 。 4-10 PROSITEscan -ScansasequenceagainstPROSITE(allowsmismatches);atPBIL 在 PBIL 扫描一段相对于 PROSITE 的序列 ( 允许错误 ) 。 4-11 PATTINPROT -Scansaproteinsequenceoraproteindatabaseforoneorseveralpattern(s);atPBIL 在 PBIL 扫描一段蛋白质序列或蛋白质数据库的图表。 4-12 SMART -SimpleModularArchitectureResearchTool;atEMBL 位于 EMBL 的一个简单的分子结构搜寻工具。 4-13 TEIRESIAS -GeneratepatternsfromacollectionofunalignedproteinorDNAsequences;atIBM 于 IBM 产生一 unaligned 蛋白质或 DNA 序列的图表。 4-14 Hits -Relationshipsbetweenproteinsequencesandmotifs 蛋白质结构与 motifs 间的关系。 5.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prediction 预测转译时的修饰 5-1 SignalP -Predictionofsignalpeptidecleavagesites 预测信号胜 的切点。 5-2 ChloroP -Predictionofchloroplasttransitpeptides 叶绿体传送胜 肽 的预测。 5-3 MITOPROT -Predictionofmitochondrialtargetingsequences 预测粒腺体的目标序列。 5-4 Predotar -Predictionofmitochondrialandplastidtargetingsequences 预测粒腺体与质体的目标序列。 5-5 NetOGlyc -PredictionofO-GalNAc(mucintype)glycosylationsitesinmammalianproteins 预测哺乳动物体内黏蛋白型态的蛋白质糖化位置。 5-6 NetNGlyc -PredictionofN-glycosylationsitesinhumanproteins 预测人类体内的 N 型蛋白质糖化位置。 5-7 DictyOGlyc -PredictionofGlcNAcO-glycosylationsitesinDictyostelium 预测黏菌体内的 O 型蛋白质糖化位置。 5-8 YinOYang -O-beta-GlcNAcattachmentsitesineukaryoticproteinsequences 真核生物蛋白质序列上 O-beta-GlcNAc 的附着位置。 5-9 big-PIPredictor -GPIModificationSitePrediction 预测 GPI 的修饰位置。 5-10 DGPI -PredictionofGPI-anchorandcleavagesites(Mirrorsite) 预测 GPI 的切点与接点位置 ( 镜像站 ) 。 5-11 NetPhos -PredictionofSer,ThrandTyrphosphorylationsitesineukaryoticproteins 真核生物蛋白质上 Ser,Thr 及 Tyrphosphorylation 位置的预测。 5-12 NetPicoRNA -Predictionofproteasecleavagesitesinpicornaviralproteins picornaviralproteins 上切点的预测。 5-13 NMT -PredictionofN-terminalN-myristoylation N-terminalN-myristoylation 的预测。 5-14 Sulfinator -Predictionoftyrosinesulfationsites 酪胺酸硫化位置的预测。 5-15 SUMOplot -PredictionofSUMOproteinattachmentsites SUMO 蛋白质附着位置的预测。 6.Topologyprediction 拓朴学的预测 6-1 PSORT -Predictionofproteinsortingsignalsandlocalizationsites 预测蛋白质的 sorting 信号及 localizationsites 。 6-2 TargetP -Predictionofsubcellularlocation 预测次细胞的位置。 6-3 DAS -PredictionoftransmembraneregionsinprokaryotesusingtheDenseAlignmentSurfacemethod(StockholmUniversity) 使用 DenseAlignmentSurface 法预测原核生物的 transmembrane 区域。 6-4 HMMTOP -Predictionoftransmembranehelicesandtopologyofproteins(HungarianAcademyofSciences) 预测蛋白质的 transmembranehelices( 跨膜螺旋 ) 及 拓朴学。 6-5 PredictProtein -Predictionoftransmembranehelixlocationandtopology(ColumbiaUniversity) 预测蛋白质的 transmembranehelices( 跨膜螺旋 ) 及 拓朴学。 6-6 SOSUI -Predictionoftransmembraneregions(TUAT;TokyoUniv.ofAgricultureTechnology) 预测 transmembrane 区域。 6-7 TMAP -Transmembranedetectionbasedonmultiplesequencealignment(KarolinskaInstitut;Sweden) 以复合序列为基础侦测 Transmembrane 。 6-8 TMHMM -Predictionoftransmembranehelicesinproteins(CBS;Denmark) 预测蛋白质的 transmembranehelices( 跨膜螺旋 ) 6-9 TMpred -Predictionoftransmembraneregionsandproteinorientation(EMBnet-CH) 预测 transmembrane 区域及蛋白质方位。 6-10 TopPred2 -Topologypredictionofmembraneproteins(StockholmUniversity) 膜蛋白的拓朴学预测。 7.Primarystructureanalysis 主要结构的分析 7-1 ProtParam -Physico-chemicalparametersofaproteinsequence(amino-acidandatomiccompositions,pI,extinctioncoefficient,etc.) 蛋白质序列的物理及化学变量分析 ( 胺基酸、原子结构、等电点 . 等 ) 7-2 ComputepI/Mw -ComputethetheoreticalpIandMwfromaSwiss-ProtorTrEMBLentryorforausersequence 以 Swiss-ProtorTrEMBLentry 或使用者提供序列估算其等电点及分子量。 7-3 MW,pI,Titrationcurve -ComputespI,compositionandallowstoseeatitrationcurve 估算等电点及成分并可看见其滴定曲线图。 7-4 REP -Searchesaproteinsequenceforrepeats 搜寻重复的蛋白质序列。 7-5 REPRO -Denovorepeatdetectioninproteinsequences 重新侦测重复的蛋白质序列。 7-6 Radar -Denovorepeatdetectioninproteinsequences 重新侦测重复的蛋白质序列。 7-7 SAPS -StatisticalanalysisofproteinsequencesatEMBnet-CH EMBnet-CH 及 EBI 的蛋白质序列统计分析。 7-8 Coils -Predictionofcoiledcoilregionsinproteins(Lupas'smethod)atEMBnet-CH 于 EMBnet-CH 及 PBIL 预测蛋白质的卷曲螺旋区域。 7-9 Paircoil -Predictionofcoiledcoilregionsinproteins(Berger'smethod) 以 Berger's 法预测蛋白质的卷曲螺旋区域。 7-10 Multicoil -Predictionoftwo-andthree-strandedcoiledcoils 预测蛋白质二、三级结构的卷曲螺旋。 7-11 2ZIP -PredictionofLeucineZippers 亮氨酸拉鍊的预测。 7-12 PEST -IdentificationofPESTregions PEST 区域的鉴定。 7-13 PESTfind -IdentificationofPESTregionsatEMBnetAustria 以 EMBnetAustria 鉴定 PEST 的区域。 7-14 HLA_Bind -PredictionofMHCtypeI(HLA)peptidebinding 预测 MHCtypeI(HLA) 的 peptidebinding 。 7-15 SYFPEITHI -PredictionofMHCtypeIandIIpeptidebinding 预测 MHCtypeI 及 II 的 peptidebinding 。 7-16 ProtScale -Aminoacidscalerepresentation(Hydrophobicity,otherconformationalparameters,etc.) 胺基酸刻度图 ( 构造及其他参数等 ) 。 7-17 Drawhca -DrawanHCA(HydrophobicClusterAnalysis)plotofaproteinsequence 以 HydrophobicClusterAnalysis 绘出蛋白质序列。 7-18 ProteinColourer -Toolforcoloringyouraminoacidsequence 将您的胺基酸序列上色的工具。 7-19 ThreeToOne -Tooltoconvertathree-lettercodedaminoacidsequencetosinglelettercode 将三码的胺基酸序列转为单一密码的工具。 7-20 Colorseq -Tooltohighlight(inred)aselectedsetofresiduesinaproteinsequence 将所选择的蛋白质序列以红色加以强调的工具。 7-21 HelixWheel/HelixDraw -Representationsofaproteinfragmentasahelicalwheel 蛋白质片段的环状螺旋结构模型。 7-22 RandSeq -Randomproteinsequencegenerator 随机的蛋白质序列产生器。 8.Secondarystructureprediction 次级结构预估 8-1 AGADIR -Analgorithmtopredictthehelicalcontentofpeptides 一个预估胜 肽 链螺旋结构的算法。 8-2 BCMPSSP -BaylorCollegeofMedicine Baylor 药物学院。 8-3 Prof -CascadedMultipleClassifiersforSecondaryStructurePrediction 以 CascadedMultipleClassifiers 进行次级结构预估。 8-4 GORI (Garnieretal,1978) GORI 次级结构预估法 8-5 GORII (Gibratetal,1987) GORII 次级结构预估法 8-6 GORIV (Garnieretal,1996) GORIV 次级结构预估法 8-7 HNN -HierarchicalNeuralNetworkmethod(Guermeur,1997) HierarchicalNeuralNetwork 次级结构预估法 8-8 Jpred -AconsensusmethodforproteinsecondarystructurepredictionatUniversityofDundee Dundee 大学提供的一般性次级结构预估法。 8-9 nnPredict -UniversityofCaliforniaatSanFrancisco(UCSF) SanFrancisco 的 California 大学。 8-10 PredictProtein -PHDsec,PHDacc,PHDhtm,PHDtopology,PHDthreader,MaxHom,EvalSecfromColumbiaUniversity Columbia 大学的 PHDsec,PHDacc,PHDhtm,PHDtopology,PHDthreader,MaxHom,EvalSec 8-11 PSA -BioMolecular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BMERC)/Boston 波士顿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 8-12 PSIpred -VariousproteinstructurepredictionmethodsatBrunelUniversity Brunel 大学所提供之多种蛋白质结构预估法。 8-13 SOPM (GeourjonandDel 峄 ge,1994) SOPM 次级结构预估法。 8-14 SOPMA (GeourjonandDel 峄 ge,1995) SOPMA 次级结构预估法。 9.Tertiarystructure 三级结构 9-1 SWISS-MODEL -Anautomatedknowledge-basedproteinmodellingserver 能自动化产生蛋白质模型的服务器。 9-2 Geno3d -Automaticmodellingofproteinthree-dimensionalstructure 可自动产生蛋白质 3D 立体结构模型。 9-3 CPHmodels -Automatedneural-networkbasedproteinmodellingserver 能自动化产生蛋白质模型的服务器。 9-4 3D-PSSM -Proteinfoldrecognitionusing1Dand3Dsequenceprofilescoupledwithsecondarystructureinformation(Foldfit) 使用次要架构信息结合的蛋白质摺叠 1D 和 3D 的序列资料的识别 (Foldfit) 。 9-5 ProSup -Proteinstructuresuperimposition 蛋白质结构的叠合。 9-6 SWEET -Constructing3Dmodelsofsaccharidsfromtheirsequences 依照序列建立糖类的 3D 结构模型。 9-7 Swiss-PdbViewer -Aprogramtodisplay,analyseandsuperimposeprotein3Dstructures 可将蛋白质 3D 结构摺叠、分析并展示的程序。 10.Sequencealignment 序列比对 10-1Binary( 双重 ) 10-1-1 SIM+LALNVIEW -AlignmentoftwoproteinsequenceswithSIM,resultscanbeviewedwithLALNVIEW 以 SIM 比对二序列,其结果可以 LALNVIEW 观看。 10-1-2 LALIGN -Findsmultiplematchingsubsegmentsintwosequences 找到二序列多个相同的部分。 10-1-3 Dotlet -AJavaappletforsequencecomparisonsusingthedotmatrixmethod 使用 Javaapplet 呈现以 dotmatrixmethod 比较序列的结果。 10-2Multiple( 多重 ) 10-2-1CLUSTALW 以 EBI,PBIL 或 EMBnet-CH 比对序列。 10-2-2 T-Coffee 以 EMBnetSwitzerland 或 CMBI 比对序列。 10-2-3 ALIGN -atGenestream(IGH) 以 Genestream(IGH) 比对序列。 10-2-4 DIALIGN -Multiplesequencealignmentbasedonsegment-to-segmentcomparison,atUniversityofBielefeld,Germany 德国 Bielefeld 大学提供的复合序列比对。 10-2-5 Match-Box -atUniversityofNamur,Belgium 比利时 Namur 大学提供的复合序列比对。 10-2-6 MSA -atWashingtonUniversity Washington 大学提供的复合序列比对。 10-2-7 Multalin 在 INRA 或 PBIL 比对复数序列。 10-2-8 MUSCA -Multiplesequencealignmentusingpatterndiscovery,atIBM IBM 提供的 patterndiscovery 复合序列比对。 10-2-9 AMAS -AnalyseMultiplyAlignedSequences 用来分析复合序列。 10-2-10 Bork'salignmenttools -Varioustoolstoenhancetheresultsofmultiplealignments(includingconsensusbuilding). 提升一些联合结果 ( 包括一致结果 ) 的各种工具。 10-2-11 CINEMA -ColorInteractiveEditorforMultipleAlignments 为分析结果着色的工具。 10-2-12 ESPript -Tooltoprintamultiplealignment 复合序列比对结果打印工具。 10-2-13 plogo -SequencelogosatCBS/Denmark 丹麦 CBS 的 Sequencelogos 。 10-2-14 GENIO/logo -SequencelogosatStuttgart/Germany 德国 Stuttgart 的 Sequencelogos 。 10-2-15 WebLogo -SequencelogosatCambridge/UK 英国剑桥的 Sequencelogos 。 11.Biologicaltextanalysis 生物学主题分析 11-1 AcroMed -AcomputergenerateddatabaseofbiomedicalacronymsandtheassociatedlongformsextractedfromtherecentMedlineabstracts 生物医学缩写及结合字的电子数据库。 11-2 AbXtract -Aprototypesystemfortheautomaticannotationoffunctionalcharacteristicsinproteinfamilies 蛋白质家族功能性特征自动注解系统的原型。 11-3 MedMiner -Extractandorganizerelevantsentencesintheliteraturebasedonagene,gene-geneorgene-drugquery 提供有关 gene,gene-gene 或 gene-drug 的查询。 11-4 ProteinAnnotator'sAssistant -Asoftwaresystemwhichassistsproteinannotatorsinthetaskofassigningfunctionstonewlysequencedproteins 一个协助蛋白质注解的软件,可将最新的蛋白质序列加以分配功能。 11-5 XplorMed -ExploreasetofabstractsderivedfromabibliographicsearchinMEDLINE 由 MEDLINE 搜寻相关信息。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年会召开: 邀请报告
canpingp2222 2009-11-24 16:16
2009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年会召开 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的制定流程、最新的做法与MRL的应用,以及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前处理技术、取样系数、储藏稳定性、提取效率、食品加工因子、手性农药分析、不确定度等方面。 下面是报告内容, 请参考。 (其实很多内容和观点在我以前的几个报告中都有了) 报告内容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技竞争力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09)
icstu1 2009-11-23 13:40
{作用}学习材料 {链接} http://www.icandata.com/baogao/200901/0104493102009.html
个人分类: I 我们的服务通知和消息发布|9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论文中的分析与综合(090926)
ymin 2009-9-26 16:09
科技论文中的分析与综合 -----如何写好科技论文之我见(七) 闵应骅 分析与综合这两术语大家经常用。但是,真要说它们的定义,那可是哲学范围里的事。形式逻辑里面就有分析与综合。我在初中教几何的时候,就常常告诉学生如何分析和综合。为了求证某一个命题,你就必先证明什么,或作一根辅助线,然后你再证明什么,直到你达到了一个已知的命题,你就找到了证明的方法。这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就是分析。但你写证明的时候,恰恰与此过程相反,是从已知到未知,最后达到你要求证的结论。这个过程就是综合。 在科技论文中,你写的研究动机就是你欲达到的目的。为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最好)如何如何,只有做到如何如何,我们就可以如何如何,这就是你的新想法。举个例子吧!譬如,你写一篇无线路由算法的文章,你会说,在无线的环境下,路由有困难,因为节点可能是运动着的。过去通过基站的路由有什么什么问题。我现在要提出一个新的路由算法,可以克服此问题。主要原因是如何如何。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接着,你会用框图或类Pascal语言或其他的形式描述,列出该算法。再用实验数据说明你的程序正确,得到的数据达到预期效果。这个过程当然就是综合了。 科技论文中的分析与综合是缺一不可的。我看到一些同学投的论文,不讲算法的主要想法,上来就是程序框图,并且按框图的顺序,一个框一个框的解释。这就常常使人模不着头脑,不知你想干什么。有的是上来一大堆公式,用几个符号定义什么几元组。后面就与这些公式、这几元组、这个自动机不搭界了。这样看似综合,但无结果。当然也有另一个极端。大写我的想法如何如何,能解决什么什么问题。但是,没总结出任何结论,没有任何实验数据,缺少了综合过程。 科技论文中的分析和综合都是不可缺少的。
个人分类: 做学问|4870 次阅读|2 个评论
对科技期刊编辑角色转变的分析
jxz1963 2009-9-24 09:57
一、牛气的作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当期刊编辑的时候,经常因为手头没有好一些的稿件而发愁犯难,有时经常会给一些作者发约稿函,有时为了讨好作者竟登门向作者约稿,有时还要托一些人向一些学术大腕们约稿。 在一些学术会议期间看到一些学者的学术论文,当即就给一些学者约稿(其实是想把本次学术会议上的论文拿去发表),这些作者有时很牛气地说:拿去发吧!作者甚至连一个谢字都没有落下,但从心眼里编辑还是很感激作者给了面子。 编辑们终于有米下锅了。 当时由于条件所限,我们收到的基本上都是作者的手抄稿,经常会收到一些作者手写的、比较撩草的稿件,有时想让作者重新抄写一次,有些作者都不愿意,有时我们想让作者把论文中的图用描图纸描出来,作者都以没有时间予以拒绝,更有一些作者把我们寄出的稿件干脆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 记得 2001 年春天,我到无锡轻工业学院粮油系去约稿,一位热心的老师给了我一篇她的论文,我顺口说了一位副教授级大腕作者也答应给我们一篇论文,这位热心作者立即给他打去了电话,对方不客气地说:我没有答应给他们稿件呀! 对于一些大腕作者,经常还很牛气地给我说:没有时间写呀!之类的托辞,有时让我真的很为难。 在当时,我们的稿酬虽说并不高,但对于高水平的论文还是给了当时算是较高的稿费,我们当时的原则是优稿稿酬从优。 可以说,当时是我们整天撵在作者屁股后面讨要稿件,作者是科技期刊的上帝。 二、霸气的编辑 进入新世纪前后,由于国内大专院校的急速扩招,科技人员评职称需求的猛增,以及发表科技论文涉及教师队伍的年度考核、硕博士毕业对论文发表的要求,科技期刊基本上扭转了以前的追着作者要稿子的局面,时常会有一些作者写信催问稿件的审稿情况,以及是否需要审稿费和版面费之类的情况,期刊编辑再也不用为手头没有稿件而发愁犯难了,编辑有机会在许多稿件中择优选稿了,而约稿函也成了一种摆设,更别说登门约稿了,有时还要经常收到一些学术大腕们的电话,让给某某作者的论文先刊登出来,这位作者要毕业了,没有论文是没有办法通过答辩的,云云! 由于电脑的普及,现在的作者大都采用电子版通过伊妹儿投稿,论文大多都是在伊妹儿的附件里,在发信的同时,作者一般都要亲自给编辑写上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函,有时还让导师给编辑写上一推荐信或三番五次的电话,有时还盛邀编辑有机会到他们的实验室去参观做客! 让人不可思义的是,一些小编辑们到一些大学去,有的著名博导都亲自陪着参观吃饭,有时一些导师还把他们的博士们邀去共同给小编辑们敬酒。一时间,科技期刊编辑们身价徒增,大有洛阳纸贵的味道! 一些作者为了发表一篇论文要想尽办法、找后门、托人情,有时一些作者真还能找到期刊的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领导。 这时,一些作者不光要出所谓的审稿费和版面费,在更多时候还主动放弃了获得稿酬的权利。更无从与编辑谈稿酬的高低了,而一些期刊的编辑部有时竟给作者一篇论文五十元的稿费,优稿稿酬从优的原则从此只能成了编辑的口头禅。 更有甚者,编辑们有时还不买学者的帐,经常以各种借口,如学术水平不高、内容不新、这方面稿件太多、版面有限等各种借口拒作者于千里之外,有时一些作者托人送来的稿件,编辑在没有认真阅读之后就枉下结论:这方面的稿件太多,你还是投其他期刊吧! 还有一些编辑在处理稿件时,前后自相矛盾,一会儿说文章结构有问题,一会儿又说图表有问题,一会儿再说参考文献、英文摘要有问题,等作者三番五次地修改完成后,又说主编认为此文学术水平不高没法刊登。 难怪有些作者诉苦:真拿这些编辑没办法,折腾够了却说不刊登,真让人无奈呀! 我认识的一位作者,为了在核心期刊上刊登一篇自己在博士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让编辑给折腾了个够,末了还没有登出来,而且他的导师还是某大学的校长,面对导师的不时过问,把作者都快整神经衰弱了,这位作者曾对我说:真的不想当大学老师了,压力太大了,面对科研项目的立项、科研经费的争取、论文的发表这些压力来说,最难对付的就是期刊编辑了,特别是核心期刊的编辑了! 当然,有时一些作者会认为:只要掏版面费,论文就能及时刊出!虽然我现在已不从事编辑工作了,但我可以在此负责任地说:这是对科技期刊的一种偏见。 当然,这种类型的期刊一定有,但它不是主流期刊,只是期刊中的个案。在有些期刊编辑部,你就是拿上钱也不可能刊出你的论文。除非是一些假冒的期刊,或一些靠卖版面费过日子的期刊。 可以说,是现时的科研教育体系造就了目前编辑们的这种霸气。 三、科技期刊编辑角色的转变的社会原因 综上所述,科技期刊编辑角色的转变真可以说是此一时、彼一时,过去的孙子如今当了爷。 可以说,现时的科研教育体系造就了目前的现象,如研究生毕业对论文的要求、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对论文的要求、科技项目的验收对论文的要求、以及各种对技术人员考核指标中对论文的要求等等。 与此同时,目前的这种怪象也造成了两种腐败现象的即时诞生: 一种是学术腐败现象:一些斯文作者戴上假面具,以各种方式进行学术造假,学术论文大量抄袭成风,有些作者干脆顾用枪手,炮制大量的学术论文,至于说一稿两投三投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另一种是因为部分期刊见钱眼开的腐败现象:拿人作者的钱就要想法子刊出学术水平不高的论文,收人家的版面费就要按时刊登出论文,从而导致垃圾论文大量涌现。 可以说,这前一种是学术道德问题,后一种则是一种典型的学术腐败问题。两者如果长此以往,狼狈为奸,那我们的学术就即将灭亡了!
个人分类: 编辑感悟|4587 次阅读|6 个评论
对科学研究的体会
zhouwen62 2009-7-17 18:26
我是学石油工程和油气地质的,毕业后从事这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了。长期以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对油气领域的科学研究目前的现状和问题自己也十分清楚,想在此进行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相对论》及其发展 (56)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09-5-18 11:53
《相对论》及其发展 (56) 55 .实测检验本理论体系各普适公式的可行方案 ( 接 (55)) 对于迄今尚无其它理论给出结果的那些 普适公式,还可采用现今可行的技术 , 对本理论体系各普适公式中各不同牵引运动系 ( 例如分别在地球和不同航天器上建立的参考系 ) 的各相应有关物理量进行实测,分析,予以验证。 还可将按本理论体系具体计算一些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及其在近程和远程条件下的简化近似的结果 ( 当然 , 也包括强力和弱力 , 也能预言一些迄今尚无的结果 ) ,分别与相应的已有或专门设计的实验或实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予以验证。 ( 未完待续 )
个人分类: 物理|27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年多空要素析
xuehying 2009-2-3 10:38
牛年多空要素析 空方要素 : 1. 世界金融危机第二波:如果这一波趋缓,危害必小;如果猛烈, A 股必有一杀,极限在 1600 点。危害强弱,要看世界各国的救市力度。因此,要密切注意周边股市动向。 2. 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对中国经济、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速减缓,如果市场预期减幅大, A 股还有一杀, 1800 点难以支撑;如果 1 月和首季企稳回升,预期减幅很小, A 股将继续走自己的独立行情,但幅度不会太大, 300 点上涨空间足矣。 3. 大小非的减持:今年是解禁高峰, 6800 亿股大小非呼嚨涌出,不啻是 6800 亿猛虎出笼。如果减持规模过大,供求关系被颠覆,那么下跌的空间会相当大,但愿不会出现这一幕。否则,如果减持规模小,则 维稳 可能成行。关键是对大小非减持的规范。大小非减持是第一大利空。 4. 新股发行制度:新股发行制度的弊端太多,高股价、低流通、源源不断制造新的大小非、巨额利益暗箱输送,多得罄竹难书。可是管理者置市场惊天呼声于不顾,沉默不语,至今不作为,令人匪夷所思。如果说始作俑者未看到这些弊端,那么,不是弱智,就是渎职。呼吁改革,我已喊了多次,喊得累了,喊得气馁了。如果仍旧不改革,这是第二大利空。 多方要素 1. 政策向好:面对全球金融风暴和经济衰退,中国及时果断采取积极负责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效,年前关键数据都表明中国经济有企稳回升迹象,给投资者输入了信心。 2. 货币向宽:信贷放大,货币供应增加,流动性宽裕,为供求失衡的市场输入了资金。 3. 期待向好:市场对后市可能出台的措施有个向好的预期。 A 股跌幅惨烈,损失惨重,人心思涨;对平准基金、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创业板,特别是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对大小非减持的新规,真是早也盼,晚也盼,梦中笑醒几回回,期待着相信着 明天就会出台,所以今天坚持不做空。这些明天复明天的美好期待,正是股市稳定的基础。 4. 信号向好: 2 月 2 日早晨东方财富网挂出一条信息: 正在英国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归心似箭,因为他牵挂国内。温家宝说: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就问警卫员今天的股市是多少。他说今天是礼拜天不开市,这一点说明我操心哪! 温总理操心股市啦!这是多么好的信息!这或许是个转折点,中国管理层开始真正重视资本市场,真正还人民一个公正、公平、投资融资功能两齐全、真正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市场。 利好、利空两相权衡,我的天平倾向了利好。这便有了前一篇《牛年股市预测》中 A 股走向的谨慎乐观。 2009-2-2 晚
个人分类: 未分类|14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业:谁掌握了广告,谁就成功了一半(原创)
cwyjd 2009-1-14 20:52
创业,将是09年最热门的话题。而作为创业准备期而言,我认为每个人最需要锻炼的就是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及提炼的能力。每个想创业的人,我想首先应该学会的就是看广告、分析广告。现在的广告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时时刻刻学习锻炼的机会。对于身边形形色色的广告,你是否感觉很厌烦?但是,如果你把他们当成你学习的免费资源,或许,你就不那么认为了。每一个创业的人,必须抓好宣传这一关,无论你的服务、产品多好,只要你不安于现状,只要你想做大做强,一定要做好广告。看广告,首先应该学会辨别广告的真伪。在信息社会中,虚假广告的成分也很多,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在创业过程中不会轻易的上当。而我在这里想强调的,并非只停留在辨别真伪的基础上,我想我们应该在看到广告以后,能够做到深层分析每个广告,包括广告费用、预计广告的作用及收益,广告的成败、广告的投入产出比、广告中所列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定位高低等等,拿别人花钱做的广告,当做自己的学习案例。用身边的事物作案例,总是更容易接受些。通过分析,从而产生自己的想法:这个广告属于什么行业广告,面向的客户是什么,应该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做这个广告、通过什么形式来做、做多久,多少次、用什么样的广告语,如何设计广告版面最适合等等一系列问题。当自己进入创业实战的时候,能够有的放矢的去进行广告宣传。有个朋友突然放弃原来的生意,和我聊起来。我建议他在找工作期做无线网卡生意,总投资2、3千元即可开始。他没有实体店,所以最初建议他做当地网络宣传,可以说是免费做广告。起初效果不错,第二天就开始有了生意,每天赚个100、200多元,很快这个行业短时间内出现井喷,许多商家涌入,网络宣传铺天盖地,价格压得很低,几乎没有利润,而这种利润下,售后保障是个问题,朋友问我怎么办,我立即建议他转为小区宣传,印发宣传单,就近原则,可以立即上门安装,容易成交。我选择转为小区宣传的理由,相信大家也能看出来:第一,网络没有利润,恶性竞争没有意义,售后服务无法保障,毕竟产品有硬件保修;第二,凡是需要安装上网的,大多是目前没有网络的用户,信息相对闭塞,对价格不熟悉,保证他能够正常销售。而后再加上他通过一些同学朋友销售,每天业绩一直不错。(这里之所以提出保证正常销售,是因为之前我曾向朋友推荐过无线电话业务,朋友也为此赚了一笔钱,利润不错,产品也不错,可是后来经销商相互压价,有的甚至出现抛货、出局现象,造成上层经销商断线,售后无法保障。我一贯的原则是,要么不做事,要么一定做好售后,这是做人最起码的原则,不能因为一个产品,一件事,丢了一个人的最宝贵的、最无价信誉,当然,追求暴利也是没有信誉可言的,所以说保证正常销售。) 创业初期几乎没有多少人是直接盈利并从盈利中拿出资金进行宣传的,大多都是空投式宣传。如果不注意广告的投入产出比,不研究广告,很可能因为宣传不当,让自己的创业逐步走向失败。只有真正的吃透广告,才能活学活用,随机应变,不同时期,果断采取不同策略。 对广告的深层分析、加工提炼为我所用的能力,体现了一个人获取信息、加工提炼信息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充分体现了一个人的创新能力。这是创业,连续创业的源泉。 当然,这种信息的获得,并非只通过广告。对于其他各种形式的信息,我们都应该按照这种模式进行强化训练。例如一条新闻、一个场景、一条消息、朋友或者过路人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字等等,都可以作为分析加工的信息。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才可以逐步让自己养成快速获得并提炼信息的能力,长此以往,将这种能力转化为一种习惯。有许多同事及学生说我对信息的加工提炼的速度令他们吃惊。当一句广告词或者朋友不经意的一句话在我面前闪过的时候,我脑子中可以很快产生出能够为我所用的新的信息点、一个创业的新方向或者一个新商机。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是需要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提炼转化、论证等几个步骤的,而整个过程,我可能在不经意间完成了。如果你肯用心,你会发现几乎身边的每一个信息点,都可以给自己提供很多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只是你之前没有注意,没有深入思考而已。我之所以让大家注重锻炼这种快速转化能力,是因为在当今社会信息量太大,变化太快,所以信息的捕捉与提炼转化必须是快速完成的,这样才能提高效率,才能走在别人之前。或许就是这种信息获取直到提炼转化的快速完成过程,让许多朋友感觉到我的点子可能很多,来的也很快。而我想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这种能力,只是需要长期的锻炼养成。 朋友经常问为什么我看广告能看的津津有味,坐车的时候也是不放过每一个广告,他们很难知道我大脑的思考过程。我自身也在努力的成长,为了成长,我不应该放过身边每一个可以加工提炼的信息,每一个可以为我提供信息的场景,只有这样,我才能走在别人的前面。 让我们一起实战,让我们一起成长! (初稿于2009年1月14日19点左右截稿) 感谢一起关注我的创投圈: http://sns.wabei.com/?4336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wyjd
个人分类: 创业指导|349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可思议的现象:网络传播与被引频次的关联分析
zhaodl 2009-1-11 16:23
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网络传播与被引频次的关联分析 科技信息传播学包括大众传播学里一个公认的规律,那就是信息传播的范围影响到信息传播的深度,但是在学术信息的传播中是否确定存在这样的规律,我不得而知,我也没有见到相关的论述。以发行量的多少来评价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一直是人们质疑学术期刊的一个指标。通常行业内评价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的指标是被引用频次,那么文章的被引用频次是否与发行量或阅读频次相关或者说是正相关?无论是谁都会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文章被阅读的次数越多,被引用的可能性越大。这也只是一种可能,是否是被引用次数也越多,值得怀疑。对于单篇文章不一定是这样,但整体的趋势是不容质疑这是人们的通常认识!同样,在以网络传播为主要途径的今天,纸质版的阅读无法准确统计,但网络的 web 下载量、浏览量和二者之和的访问数是可以比较准确地获取。 我带着对这样一个司空见惯、人人公认结论的质疑,希望研究一下网络传播与被引用之间的相关性。在对《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的历史文献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分析,结果令人吃惊:网络访问量包括 web 下载量和网络浏览量与文章的被引频次存在着负相关!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网络上的用户浏览或下载的越多的文章不仅被引用的频次不增加反而是降低的,呈现降低的趋势。如图 1 所示。为了客观报道这一现象,我将基于的统计分析的资料交代如下。 1, 统计分析的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数据取自《中国知网》( cnki.net )的 《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V1.0)。选取样本期刊的1996年-2000年发表的论文,统计其在发表以后的被引用频次、网络访问量,包括web 下载次数和浏览次数。选取被引频次最多的前100篇文章与访问量最高的前100篇文章,找出之间重复的文章,也就是既包含在被引频次的百篇之内又包含在访问量的前百篇之内的文章,做网络访问量与被引频次的关联分析。 2, 几种代表性期刊的统计数据 ( 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的网络传播与被引用频次的关联情况如图 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同时包含在两个一百篇的文章共计 22 篇(如果只取前 50 篇这个数字只有 9 篇),也就是说在在网络访问量的前一百篇文章只有 22 篇文章的被引用次数能够排在前 100 名,其他的在 100 名之外甚至是零被引用。将这 22 篇文章的相关数据制成图标,并计算出各自的发展趋势,如图 1 所示。无论是 web 下载、网络浏览还是访问量的变化趋势都与文章的被引用的发展趋势相反,即成负相关性。 ( 2 )为了检验这种非正常现象,我们又选取了《振动工程学报》、《自然杂志》和《动物学报》,基于同一个数据库、以同样的方法、取同一时间段的数据,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结果见图 2 到图 4 。其中,在百名之内相互关联的文章,《振动工程学报》是 39 篇,《自然杂志》是 40 篇,《动物学报》是 51 篇。在此,我们不妨将这个指标定义为:学术论文被引用频次与网络传播的关联度,即前一百篇之中重复的文章数量。上述期刊的关联度分别是 22% 、 39% 、 40% 和 51% 。这个定义没有过多的为什么,就是这样定义以便于比较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关联度与相关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交大学报和自然杂志的被引用频次与网络传播之间呈负相关性,但关联度却是位居第二和第四,倒是可以认为相对较低。 3, 几点思考 本研究取用的数据库有一定的特殊性,选取的数据量也比较有限,因此所发现的现象并不一定是一种必然,但是这种随机选取的样刊,自我认为能够代表一定面的。 4 种学术期刊中有两种出现了负相关,这也不能认为是一种偶然!即使是《振动工程学报》和《动物学报》呈现出正相关性,后一种期刊的正向的相关也并不是十分明显,网络传播的线性增长斜率明显低于被引用频次增长的斜率。至少,这种现象的出现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思考。可能的、值得思考的问题有: ( 1 )学术期刊的读者范围对期刊的传播方式的依赖,影响到网络传播与被引频次的关联。如大学学报等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作者和读者的特定性,相对于专业期刊来讲,是否对网络的依赖度并不是十分强。 ( 2 )期刊的品牌影响力与网络的传播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微妙,在一定的情况下网络的传播可能存在一定的极限,在网络传播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网络的影响力是有限的。 ( 3 )学术期刊的文章的被引用频次可以通过加大传播力度来提高,但是根本的动力还是文章的学术水平。尽管是选题可以通过篇名的网络搜索中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但是并不一定会转换成作者的引用行为。 本文的研究,只是发现一种与人们通常认识不同的一种现象,进一步的研究有待深入。在此发布出来与你共享但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本文发布在科学网和网易的本人博客,地址如下: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636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636 ) 我的目的是计算二者的相关性,后续的统计会随时通报。 研究得出共性的规律,需要采用大样本。但是,抽样调查和统计,也是确定研究方向的一种方法。上面的现象可能是一个特例,否则也不会叫不可思议。发出来,就是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博友已经向我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在此表示谢谢。我研究的目的不是正负的问题,而是网络传播与被引用的相关性。我继续抽样统计,设计了一个度量相关性的指标,继续以一个样刊进行试验,结果是,网络对历史文献的被引用贡献明显,如图。这当然有时间差的问题,原来我想应该有个拐点,但是没有发现,后续的统计结果在看看会如何。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14752 次阅读|10 个评论
社会问题中的惯性参考系
考槃在涧 2008-11-21 10:07
阎建民 君在拙文《 不许质疑与擅长权变 》中说 看了来龙去脉,认为陈安与杨兄说的并不矛盾,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写了个帖子,有时候 -- 特别是乱世,人格取向与是非大义相互矛盾,做人就难了。目前某些政策取向上的摇摆也不无关系,好人未必好领导,李云龙是好领导,却最不喜欢同样的部下。是非大义标准是什么东西? 我先回答 阎 君的问题。我认为一个文明社会,是非大义不外是:所有公民享有同等生存、发展、安全、司法等权利;所有公民皆有言论自由和其他民主权利,社会中不存在绝对的、不可撼动的、可以为所欲为的特权阶层。若符合,再谈进一步的是非大义;若不符合,则非。 阎 君说认为陈安与杨兄说的并不矛盾,其实我认为我的一些观点和安哥的观点还是有区别的。联想到别的事情,我想有必要再去去魅。 社会科学很难有固定的判断标准,很多时候大家各执一词,达不成一致。有时候是因为争论的双方在定义上就没有达成一致,有时候是因为争论的双方选择了不同的参考系。 稍微有些物理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惯性参考系。坐在地球上的人没有动,这是指相对于地球这个参考系;而如果以太阳为惯性参考系的话,人实际上跟随地球一起以某个角速度围绕太阳转动。如果不选定惯性参考系谈运动,其实怎么谈都对,又怎么谈都错。 而社会问题中也存在这样的惯性参考系。举个例子。某小区发生命案,警察侦查。侦查时原则是怀疑一切,所有人都有犯罪的可能;但当焦点聚集到某个人身上,有十足的把握此人就是凶手,又找不到充足的证据时,只能对此人做无罪推定。侦查时的基调是怀疑一切,定罪的时候是无罪推定,假若两个不同的惯性参考系采用同一个标准,肯定会出大问题。 所以,社会问题中的惯性参考系就是现实的状况,就是我们面临的问题。问题的成因,对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家都可以各执一词,各抒己见;但问题本身,是唯一的,是完全能够也比较容易达成一致的。一切分析都应该是在针对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泛泛的谈道理,也就无所谓对错了。很多人自以为客观模棱两可的分析一番,比如我批评我们政治过多,有人就说适度的政治还是需要的,我怎么会不知道任何一个地方不可能消灭政治?其实这么说的人根本没有搞清楚状况。 我对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么认识的: 总的来说,目前的问题是经济激进,思想、文化、科学和政治保守。我同意政治应该保守,因为政治激进的结果是国家面临动荡;但我们的思想、文化和科学过于保守了。 我们的社会不会思考;我们的社会不同的声音太少,或者太微弱引不起注意;我们的文化思想的水平和经济水平已经不成比例,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极少;我们的创新能力严重不够。 这些问题使得我提出了《 不许质疑与擅长权变 》中的一些观点,因为只有鼓励质疑,才能鼓励思考,才能鼓励讨论,鼓励科学决策,激发整个社会一起理性思考,理智决策,迸发思想,科学创新。 我不认为有哪一种观点、方法是完全不会出问题的。当初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时候,我想他完全想到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但还是要改革开放。因为如果经济上不放开,就不可能在思想上放开,更不可能在政治上放开。现在经济已经激进了,轮到思想激进了。 另外,如果发现历史的车轮驶得太快或者驶错了方向,怎么办?很简单,施加一个反向的力刹车。如果使用折中或者曲线救国的方法,相当于给历史的车轮施加了一个切向的分力,由于惯性,要翻车的。曲线救国很少成功,就是此理。
个人分类: 求道|4071 次阅读|8 个评论
参赛感言及提前祝科学网博客大赛圆满成功
moxj 2008-11-18 19:15
图片资料: http://www.jfdaily.com/sports/pic/200809/t20080924_390416.htm 首先作点解释:我总把题目写的这么长,第一因为我凝练语言的能力实在太差;第二考虑到坚持比赛的人又减少了一点,我没有理由写一个内容空乏的帖让大家进来看.我们这些剩下的队员,除了自己坚持外,更大的责任是给别人鼓励和尽自己的努力维护这个赛场的水准. 正式说点参赛的感受.既然是比赛,那就一定要有点竞争的味道.谈到竞争没有激励是不会有气氛的.管理学讲激励的理论不少.著名的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不管哪个模式,里面有点东西是一样的,那就是一个人的工作需要得到认可,工作者要获得成就感才有继续工作的动力.显然科学网对这些基本的问题做的是非常好的,另外从比赛过程中对每位选手的照顾里也体现了这一点.这些理论里还能看到的一点就是一些保障的条件,有的理论中讲是不同层次的需求.我这里要聊的当然是基本的薪水和工作条件.这一点是最因该感谢科学网的.因为他给了每位选手一个域名.这就是比赛中的薪水,虽然我不知道这个域名能做什么,但我看到自己和别的选手一样有了自己的域名,能不坚持工作到比赛结束吗? 说完西方人的激励,不能不说说我们东方人的心态.我选了一张刘翔训练的照片放在上面. 提到这位优秀的运动员,大家都会为他在奥运会上的临时退赛感到惋惜.但后来每一个人都能理智的接受,因为只有当你心情平静的时候,你才能想起在那样的伤势下继续比赛只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博客比赛虽然不是体育比赛,但其中也有相同的道理.当激励过后的竞争让你非常疲劳的时候,不防停下来调整一下状态,并不是每天写作就是坚持. 前几天的一位选手闭关修炼同样是坚持.而且在一定的状态下是更重要和有意义的坚持. 博客比赛,你不用文章说话,难道使劲拔高的禾苗就只是对科学这位农民的伤害吗?自己的生命不也结束了吗?(或许在《 做自己的领导 》已经聊了相同的感受) 自己的感言不用再说了,聊一下这次大赛的成功之处.在我分析之前,首先说明一下,因为有朋友对我在 《 爸爸也是你的孩子 》 后面感言里推荐的博主有意见.为了不制造不和谐气愤,闭免一些选手看到后有过急言论,我把自己认为不错的这位博主先隐藏掉了. 另外在讲大赛成功之处前,我们觉得大家首先因该集体感谢 Neil 先生.因为他的大名就不再次链接了. 我为大赛胜利表示祝贺,最主要的是对大赛的规模很成功表示祝贺.大概这样的祝贺不只是读者,就连科学网也不喜欢听.所以我做一点解释.在一个做研究的人眼里.做一件陌生的事情时,如果你对它没有足够的把握.那么最好是事先有足够的调查.我在《 每位选手的博客都是科学网的一份调查问卷 》里已经提前祝贺了这一点.另外,对一个不确定的东西,我们最好是做一个模型模拟它的运作.这样对真实解决这个东西很有用处.对比赛来说,这次参赛的人数很不理想,但对于做模型来讲,这次比赛的人数非常合适.这些人已经能对科学网这个主题下的作者有一个代表.这些人在比赛过程中的状态已经能放大对更多人做一个代表.点击率是一个参数,评论是一个参数,那么他们的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如果再加投票数一个参数,那么他们三者之间就又有关系.将有更好的指标.比赛过程不是出现过对得票问题的讨论了吗?前一段中,我的偶像被质疑,我不得不去掉她的链接就是这些问题的反映.所以也许有些选手对点击计算有质疑,很正常,有的选手对得票有疑问,(比喻有的人在别的地方链接了,不公平)也很合理......这些有比赛前准备的关系,也有比赛中的关系.但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合适的人数,所以科学网对各种数值的分析有了可靠性,对今后的决策有了指导意义.(当然我早前的博文中可能提到信息网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不记得了.也没有专门分析网络,所以不去找了.) 前一段时间,我把一个目标写在我的公告栏里.那就是我要做一点努力希望评委看到我的文章.因为我的文章写的虽然不好,但里面都记录了自己的想法.很快我把这条删了.我发现虽然自己很多文章即使不到 50 的点击,也没有机会让评委看到.但在这些仅有的比赛读者中获得了共振,有了留言.而且有朋友收藏了它们.这就是我参加比赛最大的胜利.仅有的几个评委确实水平很高,但不见得和我有一样的兴趣,那么很多东西就没有必要抱着去评委那里找点感觉的想法. 最后,祝每位选手继续快乐的写作,快乐的比赛.
个人分类: 生活随记|3667 次阅读|5 个评论
地震资料的加工分析和公民的知情权
杨学祥 2008-9-10 09:49
在目前的条件下,准确的临震预测很困难,一旦错报或漏报,都将造成极大的损失。为了清除漏报造成的不信任阴云,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公布地震数据和震情分析,让公众了解震情,增加防震意识,为公众自己作出判断留有余地。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有些台站公布的地震数据不及时,大部分地震台站没有震情分析。数据仅仅是地震仪测量的结果,它不会直接告诉我们下一个地震会发生在哪里。地震台应该根据数据作异常分析和能量分析,给出直观的图表,让不同水准的公众一眼就能对震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旱涝异常、气温异常、海温异常的报告和预报是气象预报的重要内容,也是公众宏观掌握天气变化趋势的基本途径。地震频率异常、地震能量释放异常也是公众掌握地方震情的主要依据,做好相关分时应该是地方地震局和地震台站的重要任务。 加强地震预防不仅仅是增多地震观测仪器,更重要的是增多地震研究分析的高素质人才和把地震数据变为高层管理人员和公众看得懂的震情趋势分析和历史地震数据的规律性总结。增强分析力量和培训相关人员迫在眉睫。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 2008 年 1 月 10 日 开始的中国南方冰雪冻灾、 2008 年 5 月 2 日 登陆缅甸的热带风暴灾害、 2008 年 5 月 12 日 中国四川汶川 8 级地震,全球灾害频发呼唤灾害预警 。 四川汶川大地震拉开了中国地震活跃期的序幕,中国的地震预报预测战略战术应该有所改变 。 2000 年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 8.5 级以上强震进入频发期, 2004 年印尼地震海啸拉开了全球强震频发的序幕, 2008 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拉开了中国地震活跃期的序幕。 2008-2018 年是全球特大地震频发时期。地震预测落后将给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带来巨大的损失 。 我们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前给出 3 次中长期宏观预警,都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公众对预警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直到地震发生后,点击量才开始逐渐增多 。 3 次预警都是在地震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作出的。 第一次预警: 根据我国的统计资料, 1889-1978 年,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 拉马德雷 冷位相 发生 6 次,在 1925-1945 年 拉马德雷 暖位相 发生 1 次,在 1946-1977 年 拉马德雷 冷位相 及其边界发生 11 次,在 1978-1999 年 拉马德雷 暖位相 发生 0 次 。 根据国外的统计资料, 20 世纪以来 8.5 级地震在 1900-1924 年发生 2 次, 1925-1946 年发生 1 次, 1947-1976 年发生 7 次, 1977-2003 年发生 0 次 。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 2004-2007 年已发生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 2004-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 第二次预警: 2007 年 7 月 21 日 我们在《正在逼近的地震灾害:全球强震周期和中国地震周期》一文中指出,从 2007 年太阳黑子最低值到 2011 年太阳黑子最高值,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交替频繁发生,是中国地震平静幕与强震幕的转折时期,中国内陆有很高的强震发生几率,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按照地震专家马宗晋的划分,中国强震约有 20-30 年准周期,其中,中国强震幕持续时间为 11-17 年,平静幕持续时间为 8-11 年。 1991~2002 年为第五强震幕 ,按一般规律,中国第六强震幕将在 2010 年开始。全球强震高发期与中国强震幕重合时期是中国强震最强烈的爆发时期。在 1966-1976 年重合期,中国 7 级以上地震 11 年共发生 22 次,平均每年两次。在 1946-1957 年重合期的 12 年中共发生 23 次,平均每年近 2 次。 2010 年至 2020 年可能发生类似情况。在 1958-1965 年平静期的 8 年中 7 级以上地震共发生 6 次,平均每年不到 1 次。 2002-2009 年平静期的 8 年中, 7 级以上地震在 2006 年前只发生了 1 次。 2002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共 4 年没有发生 7 级以上强震。所以, 2007-2009 年平均每年发生 1 次 7 级以上地震的概率极大 。 第三次预警: 我们在汶川大震前两天 2008 年 5 月 10 日 指出, 2004-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2004 年 12 月 26 日 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 。 1952 年、 1957 年、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 17 年左右,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 2006 年, 2010 年, 2014 年, 2018 年)每一年及其前一年都是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 2004 年 12 月 26 日 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 1952 年 11 月 4 日 堪察加发生 9 级地震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 第四次预警:鉴于强震频发的紧迫形势,我们给出了短期趋势预警: 2008 年 5-6 月为强震高发期。 我在 2 月 21 日 和 22 日相继指出,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08 年 2 月 20 日 16 时 08 分 ,在印尼苏门答腊(北纬 2 . 8 度,东经 96 . 0 度)发生 7 . 7 级地震。这是 2008 年第二次 7 级以上强震。北京时间 2008 年 2 月 8 日 17 时 38 分 ,在中大西洋海岭 ( 北纬 10.7 度,西经 41.9 度 ) 发生 7.3 级地震。两次强震都发生在强潮汐时段。在经过 1 月的 7 级地震间歇后, 2 月 7 级地震开始增多。 2008 年 1-3 月为弱潮汐时期, 4-7 月为强潮汐时期。强震在 5-6 月将达到高潮 。 在总结 2008 年 2-3 月强潮汐与地震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在 4 月 14 日 指出, 从春分( 3 月 20-22 日)到夏至( 6 月 21-22 日),从秋分( 9 月 22-24 日)到冬至( 12 月 21-23 日),太阳潮高潮区由赤道移到南北回归线,潮汐南北震荡逐渐加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之叠加,易发生强震;从冬至到春分,,从夏至到秋分,太阳潮高潮区由南北回归线移到赤道,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之叠加,形成赤道潮汐高潮叠加区,易发生强震。 2008 年 5 月 8 日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27.62531 度。这意味着 5 月 8 日 附近中高纬度地区地震风险增强。 我在 2008 年 2 月 17 日 指出,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08 年 2 月 14 日 18 时 09 分 22.4 秒在希腊南部 ( 北纬 36.75, 东经 21.75) 发生 6.9 级地震。这一预测得到证实。希腊位于阿尔卑斯 - 喜马拉雅地震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正交,是世界第二大地震带。中国处于两地震带交叉地区,是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四川泸定县 ( 北纬 29.55, 东经 102.0) 发生 4.0 级地震 (2008-02-16 14:00:11) ,值得关注 。 我在 2008 年 2 月 22 日 再次强调,希腊位于阿尔卑斯 - 喜马拉雅地震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正交,是世界第二大地震带。中国处于两地震带交叉地区,是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四川泸定县 ( 北纬 29.55, 东经 102.0) 发生 4.0 级地震 (2008-02-16 14:00:11) ,值得关注。印尼苏门答腊发生7.7级地震是 2008 年第二次 7 级以上强震。北京时间 2008 年 2 月 8 日 17 时 38 分 ,在中大西洋海岭 ( 北纬 10.7 度,西经 41.9 度 ) 发生 7.3 级地震。两次强震都发生在强潮汐时段(见表 1 )。在经过 1 月的 7 级地震间歇后, 2 月 7 级地震开始增多。 2008 年 1-3 月为弱潮汐时期, 4-7 月为强潮汐时期。强震在 5-6 月将达到高潮。新一轮强震正在到来: 5-6 月达到高峰 。 我们在 5 月 9 日 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的时间定为 2008 年 5 月 6 日 至 10 日,正处于 2008 年 5-6 月全球地震高潮时期和 5 月 5-8 日强潮汐时期。日本是一个地震频繁的国家, 谁注意到了国家主席访日的地震安全 ? 就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的前三天,我们再次发出《全球特大灾害频发呼唤灾害预警》的呼吁 。    一些权威专家认为,在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类似地震这样的极端灾害事件会趋多,事前预警体系急待建立。目前对于各种灾害是否能够预测存在一些争议,但应做好预警工作得到业内人士一致认可。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表示,应急救灾是不够的,提前预警机制建立非常必要 。 滕吉文指出,要迅速实施与加强防震抗灾研究,也就是要不断地对地震预测的探索进程中,应强化防震抗灾这是当务之急。他表示,应当正视并改变地震预测实际上的封闭状态,广泛深入地开展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地震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促成资料共享,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便利条件,建立没有围墙的、虚拟的、分布式的联合研究中心,使得从事地震预测的研究人员,地不分南北东西,人不分专业机构内外,都能使用仪器设备,获取观测资料,使用计算设施和资料,方便与同行交流 。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 全球特大灾害频发呼唤灾害预警 . 刊发时间: 2008-05-09 15:55:46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5/09/content_771622.htm 2. 杨学祥 . 地震预报的战略战术应该有所改变 . 发表于 2008-5-23 7:14:0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369 3. 杨学祥 . 地震预报的战略战术应该有所改变 . 刊发时间: 2008-05-23 17:12:19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学术新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5/23/content_779600.htm 4. 杨学祥 . 预测灾害的曙光:灾害预警刻不容缓 . 刊发时间: 2008-05-29 09:42:53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学术新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5/29/content_782114.htm 5. 杨学祥,杨冬红 . 2004-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发表于 2008-5-10 11:08:2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736 6. 杨冬红,杨学祥。地震周期的数值估计。国际地震动态。 2005 ,( 12 ): 37-43 7.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8.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9. 杨学祥 . 全球变暖还是变冷 . 《科技潮》 2006 年 9 期: 20-22 http://www.bestinfo.net.cn/wcm/bjkw/ztrd/ztrd_wz.jsp?art_id=39833mag_id=153year=2006issue=9 10.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3 ): 1-8 。 11. 杨冬红 , 杨学祥 .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4 ): 5-12 。 12.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13. 杨学祥,杨冬红 . 正在逼近的地震灾害:全球强震周期和中国地震周期 . 2007-7-21 8:02: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id=1490 14. 杨学祥,杨冬红 . 正在逼近的地震灾害:全球强震周期和中国地震周期(重发) . 发表于 2008-6-2 20:52:0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575 15. 马宗晋 , 杜品仁 . 1995,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 10, 99-102. 16. 杨学祥 . 阿尔卑斯 - 喜马拉雅地震带:希腊南部发生 6.9 级地震 . 2008-2-17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209.htm 17. 杨学祥 . 新一轮强震正在到来: 5-6 月达到高峰 . 2008-2-22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224.htm 18. 杨学祥 . 谁注意到了国家主席访日的地震安全? 2008-5-9 7:25 :1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627 19. 定军,林美玉。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将出台 变被动研究为主动研究。 2008 年 05 月 29 日 01:16 21 世纪经济。 http://news.sina.com.cn/c/2008-05-29/011615638066.shtml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3415 次阅读|15 个评论
安得广厦千万间(二)
刘玉平 2008-8-13 10:2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开颜。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二) 刘玉平 虚高的房价 简单地说,房地产价格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土地费用,包括土地取得费用和土地开发费用,这部分占到总房价的 20% 左右;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这部分在总房价中约占 40% ;市政公共设施配套费用,这部分占到总房价的 20%~30% ;各种税费,这部分占总房价的 10%~15% 。除此之外,房价中还包括开发商的利润和房地产流通费等项目。 2006 年民间性的 我爱南京自建房网 上公布这样一则消息,土地成本是来自官方的数据,土建和安装成本、配套建设费用和开发商营运成本等三项成本均是由 开发企业里面的专家 提供,按照他们的调查和统计分析,他们认为所有南京河西楼盘的成本都不会超过 4000 元/ m 2 。尽管这是南京首次且由 民间 公布的商品房建筑成本,仍引起各方广泛关注。而当时河西楼盘的价格几乎都在 5500 元/ m 2 以上,最高的达到 9000 多元/ m 2 。 2006 年江苏省盐城出台了首个官方版房价构成清单,涉及该市 2004 年以来开盘的 97 个楼盘。土地费用 195.82 元 / 平方米、前期费用 37.58 元 / 平方米、建安费用 832.09 元 / 平方米、附属配套费 33.43 元 / 平方米、公共基础设施费用 255.41 元 / 平方米、管理销售财务费用 114.49 元 / 平方米、政府规费 157.1 元 / 平方米、土地增值利润税金 494.41 元 / 平方米。以此为标准,盐城市物价局核定上海某公司开发的普通住宅商品房基准销售价格为 2120 元 / 平方米,可在上浮不超过 8% 的幅度内确定具体价格。 2007 年,广州市一位包工头自曝其所承建的一宗商品房建筑成本仅为 697 元 /m 2 。这位包工头向记者公布了他在番禺承包的一项工程的明细账:建筑总面积大约是 11893 m 2 的商品房,合同上的交货价是 808 万元,这样算下来建筑均价为 679/ m 2 元,而该包工头的实际建筑成本是每平方米 572/ m 2 元,在 180 天的工程里,该包工头实际盈利近 80 万元。而当时该房子的销售价格是每平方米平均 4200/ m 2 元。 6 个月我能挣到 80 万元,我已经很满足了,我已经是暴利了,但是比这个暴利更大的是发展商啊,该包工头感慨地说:如果现在政府给一块地让我建楼,我卖的房价绝对不会卖过 3000 元 / m 2 。 供需矛盾突出 吗? 开发商、某些经济学家和部分官员说,甚至加上一些媒体在利益驱动下的推波助澜,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供需矛盾突出 造成的,商品房供应不足,房价自然上涨。民众只有怪自己 命 不好了。这些人自己住着豪宅,所以 站着说话不腰疼 ! 真的是供需矛盾突出吗?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7 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1 . 73亿 m 2 ,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为1 . 18亿 m 2 。可以看到,开发商圈地的速度明显高于土地开发速度。截至6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 . 24亿 m 2 。 开发商每年都会储备一定的闲置土地,尤其是大中城市热点地块,坐等地价上涨再开发,或者是干脆炒卖地皮。而商品房的闲置面积就更大了。 这些充分表明商品房的 供不应求 是开发商、部分官员和某些经济学家的谎言;或者说商品房的 供求矛盾 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目的就是哄抬房价。 某些地方官员和经济学家从房价狂飙中获取了非常 利益 ,自然愿意与开发商高声合唱同一首歌。 既然住房供不应求实际是一种恶意的炒作,那么,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居者有其屋吗? 建设部公布的 2005 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 ,其中两组数据备受关注。一是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升至 26.11 m 2 ;二是住宅私有率高达 81.62% ,超过西方国家。 这两组数据的表象,是 显示了我国城镇住房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但是, 统计方法的差异不仅让我国住宅私有率赶超了西方发达国家,同时,也使得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被高估。 在官方采用的统计方法里,住宅私有率是指报告期末,私有住宅的建筑面积占实有住宅建筑面积的比例。这一计算公式得出的我国住宅私有率,并不是 居者有其屋 的反映,而恰恰凸显了房地产业的结构性问题: 即 在贫富差距拉大的背景下,高收入人群拥有的住房越多,中低收入人群拥有的住房就越少。 而且,高收入人群强烈的购房需求,会进一步挤出更多中低收入人群购房的需求,使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结构问题更为严重。同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聚集了大量非当地户籍人口。如果考虑外来人口,则常住人口的人均住房面积将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现实中,一方面是社会保障住房制实施的举步维艰,另一方面是中高档商品房开发的持续高温! 图片来源: news.xinhuanet.com/.../ 15/content_6529844.htm 主要参考文献 广州包工头自曝商品房建筑成本,每平米 697 元 http://www.china.com.cn/city/txt/2007-04/10/content_8093937.htm 中国青年报 南京公布商品房建筑成本,开发商多不回应 转载自: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4562/3964462.html 房地产 供求矛盾 由何而来 http://www.hnsc.com.cn/news/2007/08/07/177691.html 房地产统计数据掩盖市场供求矛盾 http://chanye.finance.sina.com.cn/js/2006-07-07/293111.shtml
个人分类: 时评闲论|4691 次阅读|3 个评论
安得广厦千万间(一)
刘玉平 2008-8-11 21:26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开颜。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一) 刘玉平 居高不下的房价:以北京为例 奥运会申办成功及奥运会相关投资极大地刺激了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活动,一大批 奥 字楼盘在北京拔地而起。根据 21 世纪不动产对北京亚奥板块的 11 个楼盘进行的房价统计显示,短短几年间房价均呈现大幅上扬,其中最高涨幅达到 250% ,最低涨幅也有 75% 。例如: 水立方 西侧的公寓 盘古大观 ,均价高达 6.5 万元/米 2 ; 国奥村 的价格由开盘时的 16500 元/米 2 涨到了 27000 元/米 2 。从 2001 年开始,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被迅猛拉升至五成以上的高位运行, 2004 年创下了 58.27% 的历史新高,这远远超过了 10% 的国际警戒线,也大大高于全国 15% 左右的平均水平。更有甚者,整个北京的房价自 2006 年开始三级跳式飞跃, 2006 年初,三环内楼盘突破万元; 2006 年中,四环内楼盘紧跟着冲破万元;而 2007 年年中,五环内已难觅万元以下的楼盘。 房价收入比、住房消费比率 所谓 房价 收入比 ,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按照国际惯例,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房价收入比在 3~6 倍之间为合理区间,如考虑住房贷款因素,住房消费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应低于 30% 。 我国各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是不平衡的。据调查,小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多在六倍以下,属于房价不高的范畴;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 6 倍,其中北京、沈阳、贵阳、南京、广州、大连和西安的比率都超过了 10 。 一般认为,住房消费占总收入的比重应低于 30% 。对于普通家庭购房,如果首付 30% 、商业贷款 20 年,如果房价收入比为 1:8 ,需将年收入的 45% 用于还贷,将超过了 30% 的警戒线。如果还贷款额超过年收入的 50% , 就沦为 房奴 了。这样看来,国内大中城市的房价确实普遍偏高,特别是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 数字虽然比较枯燥,但是却很能说明问题,现以北京、贵阳两城市为例(表1、2)。由表1和表2可见,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滞后于住宅成交均价、房价收入比的增长,即买房是赔着老本的事情。特别是表1、2的最后一栏作为参考指标的话,对于象贵阳这样的收入一直处于中低水平的城市,61%的差率和43%的增长率,意味着可以把原有的积蓄也差不多洗白了。 表 1 2004 年 ~2007 年北京、贵阳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与住宅成交均价对比表 城市 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元) 住宅成交均价(元 /m 2 ) 差率( % ) 2004 年 2007 年 增长率 (%) ① 2004 年 2007 年 增长率 (%) ② 北 京 10963 21989 100.6 5053 11454 126.7 26.1 贵 阳 8989 12781 42.2 2158 4385 (两城区三级地段,中高层) 103.2 61 表 2 2004 年 ~2007 年北京、贵阳城市 房价收入比 (住房面积按 90m 2 计算,家庭平均人口按 3 人计算) 城市 2004 年 2007 年 增长率( % ) 北 京 13.83 15.63 13.02 贵 阳 7.20 10.29 42.92 图片来源: www.chnhr.cn/static/ 20080421/NE200804211011.html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新闻网:数据显示2007年北京商品房销售均价一年上涨46% http://www.chinanews.com.cn/estate/gdls/news/2008/01-25/1145880.shtml 去年北京商品房价格上涨6.7% http://news.yonghua.net.cn/htmldata/2005_05/2/15/article_391054_1.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http://www.stats.gov.cn/tjgb/ 百度百科,房价收入比 http://baike.baidu.com/view/865384.htm 2007年房价该跌25% 房价收入比脱离现实 http://tj.house.sina.com.cn/n/2007-01-25/165853595.html 贵阳经济适用房缘何价高 http://www.zxhouse.cn/manmess/news/view.asp?NewsID=235classID=3 贵阳市人民政府: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gygov.gov.cn/gycn/1009370400372555776/index.html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 2007年下半年贵阳市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的公告 http://www.gyfc.net.cn/2_estInfo/index/viewNews.aspx?id=2113
个人分类: 时评闲论|3401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