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脑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对蛛网膜的认识过程
热度 3 surgeonlv 2016-8-7 23:18
对蛛网膜的认识过程 吕健 关于蛛网膜( arachnoid membrane )的最早的文字可以追溯到 Herophilus ( 335 B.C.-280 B.C. ),一名古希腊解剖学家和外科医生。但是, Herophilus 的著作在公元 391 年 Alexandrian 图书馆的一场大火中全部化为灰烬,我们只能从后来一些著名学者(如 Galen )的著作的引文中对他的论述有所了解。 Herophilus 当时用 “ arachnoidem ” 这个词命名视网膜。他还描述了“覆盖脑室内表面的一层被膜”并称之为 “ choroid meninx ” ( “ 脉络膜 ” ),但后者其实可能是室管膜。文字记载中, Herophilus 从未对位于硬脑膜和软脑膜之间的真正的蛛网膜有过直接的论述。 Claudius Galen ( 131-192 )曾被认为是最早论及脑膜的作者,但这可能是个误会,因为 Galen 从未完成过任何人体解剖,他的解剖学研究结果都是来自牛和狒狒。 17 世纪之前,人们认为脑表面只有两层被膜:硬膜( dura mater )和软膜( pia mater )。 Gerardus Blasius ( 1626–1692 )是第一个描述位于硬膜和软膜之间的第三层膜的人,他于 1664 年将其命名为“ arachnoid ”( “ 蛛网膜 ”) 。继之, Humphrey Ridley ( 1653–1708 ) 在 1695 年也描述了这样一层膜。他证实了蛛网膜的存在,并且指出这层膜包裹脑血管和颅神经。他是第一个提出“ subarachnoid cistern ”(“蛛网膜下池”,也称作“脑池”)这一概念的人,并且描述了如今我们熟知的小脑延髓池( cerebellomedullary cistern )、四叠体池( quadrigeminal cistern )和嗅池( olfactory cistern )。 Frederick Ruysch ( 1638–1731 ) 在1699年发表论著确定蛛网膜是一层包裹脑的完整的膜。他大概是第一个描绘出此膜的蛛网状外观的人。此后, Govert Bidloo ( 1649–1713 ) 、 John Bohn ( 1640–1718 ) 、 Raymond Vieussens ( 1635–1715 ) 也肯定了蛛网膜的存在。1705年, Antonio Pacchioni ( 1665–1726 ) 发现了蛛网膜颗粒。1741年至1744年间, Emanuel Swedenborg ( 1688–1772 ) 发现了脑脊液。最早对蛛网膜进行详细研究的是 Xavier Bichat ( 1771–1802 ) ,他也是第二个介绍蛛网膜下池的人。 Francois Magendie ( 1783–1855 )在 1822 年对蛛网膜下腔做出了与现代的认识基本一致的论述,并且描述了基底池。 1875 年, Ernst Axel Henrik Key ( 1832–1901 ) 和 Magnus Gustaf Retzius ( 1842–1919 ) 发表了里程碑式的论著。他们通过注射蓝色染料证实了蛛网膜下腔的范围和界限,用示意图对蛛网膜下池和蛛网膜小梁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他们的工作为后人对蛛网膜和蛛网膜下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很多发现一直沿用至今。气脑造影的出现为了解蛛网膜下腔提供了新方法。 Bengt Liliequist 分别在1956年和1959年发表了对蛛网膜下池的解剖学和放射学研究结果,并且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那个蛛网膜结构( Liliequist 膜 )。 Lewtas 和 Jefferson 在1966年介绍了颈动脉池( carotid cistern )。 Lang 和 Nadjmi 也在 1973 年发表了对蛛网膜下池的放射学研究结果。 Yasargil 是第一个赋予蛛网膜下池以外科学意义的人。他在 1976 年将蛛网膜下池的概念引入脑外科手术,并提出了“颅脑手术应从一个脑池到另一个脑池”的理念。他在 1976 年和 1984 年发表了迄今为止对脑池的界限和内容最全面的研究。他的理论和发现给现代神经外科以及后来对蛛网膜下池的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Matsuno 和 Rhoton 也在 1988 年发表了他们对颅后窝蛛网膜下池和部分蛛网膜的观察结果。 Vinas 和 Dujovny 率先对蛛网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 1994 年和 1996 年发表了他们对小梁蛛网膜( trabecular membranes )和脑池显微解剖的观察结果。 Lu J 和 Zhu XL 在 2003 年至 2007 年间发表了对颅内蛛网膜的显微解剖的研究结果。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和现代神经影像学的发展,神经内镜技术和现代影像学技术也被用于蛛网膜和蛛网膜下池的研究。 Buxton 在 2003 年介绍了用 MRI 三维稳态构成干扰序列( 3D-CISS )对 Liliequist 膜的观察结果,这项技术对脑脊液环境中的微细结构高度敏感。 Inoue 和同事在 2009 年发表了对幕上蛛网膜内镜下解剖学特点的观察结果。 ( 在通用的人体解剖学教科书中,关于蛛网膜的介绍只有很小的篇幅,可是,恰恰是这一容易被忽略的膜结构,在现代神经外科手术理念和方法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Lu J. Arachnoid membrane: the first and probablythe last piece of the roadmap. Surg Radiol Anat. , 2015 , 37 ( 2 ): 127-138
8556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