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早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早春的山茶
huailu49 2019-2-14 09:27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桃红柳绿又一春
热度 1 张海霞 2017-3-15 12:1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83 次阅读|1 个评论
看图说话
热度 3 张海霞 2016-3-23 00:08
石舫侧畔桃花笑,三月未名柳枝新。岁岁此时歌当酒,年年祭奠海子魂,劈柴喂马暖世界,面朝大海总是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21 次阅读|3 个评论
未名早春三首
热度 1 张海霞 2016-3-21 16:24
这几天春色上好,很多朋友都在朋友圈里发图,我也不敢落后,贴图,还写几句小诗与朋友唱和: 未名早春之一 未名三月景色新,湖光塔影唤游人,鱼戏鸳鸯绕石舫,桃花樱姿笑迎春。 未名早春之二 碧桃深情吻博雅,翠柳婀娜拥红楼,鸳鸯细语小桥下,松上迎春敬校魂。 未名早春之三 喜鹊展翅穿花丛,红衣白首相伴行,石鱼石舫石岸边,未来未名未了情。 这组图片特别处理为铅笔素描,别样风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091 次阅读|1 个评论
早春唱和两首
热度 1 张海霞 2016-3-19 22:43
今天早上到湖边溜达,写下小诗一首: 未名三月景色新,湖光塔影唤游人,鱼戏鸳鸯绕石舫,桃花樱姿笑迎春。 苏州袁先生唱和:湖光塔影柳芽亲,曲径幽廊画舫新,又得一季好时光,创新实践正逢春。 无独有偶,今天老友鲁百年去襄阳隆中,也发了小诗一首: 躬耕隐读藏卧龙,隆中十载智孔明,如今圣地追灵气,樱花油菜桃竹情。 我也唱和一首: 去年冬日访隆中,茅舍初雪湖微冰,世人皆知南阳庐,不解原在襄阳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43 次阅读|1 个评论
早春唱和
张海霞 2016-3-19 22:40
今天早上到湖边溜达,写下小诗一首: 未名三月景色新,湖光塔影唤游人,鱼戏鸳鸯绕石舫,桃花樱姿笑迎春。 苏州袁先生唱和:湖光塔影柳芽亲,曲径幽廊画舫新,又得一季好时光,创新实践正逢春。 无独有偶,今天老友鲁百年去襄阳隆中,也发了小诗一首: 躬耕隐读藏卧龙,隆中十载智孔明,如今圣地追灵气,樱花油菜桃竹情。 我也唱和一首: 去年冬日访隆中,茅舍初雪湖微冰,世人皆知南阳庐,不解原在襄阳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早春二月
pingguo 2016-2-19 10:42
闹铃慢悠悠响起。 睁眼。 揿台灯。 光线缓缓移向脸。 挪去松软的被子, 第一件, 第二件。 趿上等待了一夜的棉拖。 冬日清晨, 天亮像老人的回忆。 我在一寸一寸的呼吸里, 一寸一寸地想你。 光一样轻灵的你。 你说在早春二月, 让我听见你咯咯咯的笑, 听见你的名。 像小鸟, 从春天的窗缝瞬间飞起。 2016-01-29
个人分类: 诗歌|15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月梨园
j6789 2014-3-13 11:13
三月梨园 周 健 春日里,又一个红日西下的时刻,我独自一人坐在中国大陆南海之滨的一座小城外的一个山坡的草地上。远处,西斜的太阳在无际的海面上投下一片片闪烁的金光。那金色的阳光,把遮挡她的云层的边缘照得透亮,并穿过云层的狭缝射向远方,形成一道道耀眼的光束。近处,花草嫩芽也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美好的景致触动了心底的思绪。转眼间,我从大陆的西南深处来到现在所处的海滨小城已经有十个年头了,故乡的记忆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一个早春三月的上午。 地处西南地区东南部乡间的一个小镇渐渐热闹了起来。在通往这个小镇的公路上,车比平常多了许多,附近城区的人们,或开车或搭车,不断地去到这个小镇。来自小镇四周的农民,则三五成群,或手拉着手或肩并着肩,带着一路的欢笑涌向小镇。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去观赏一次滑翔飞行表演。 小镇上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人来人往,喧闹嬉戏之声不绝于耳。喧闹中透出人们轻松的心情,嬉戏中飘荡着孩子们的欢笑。身居其间的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这些欢快情绪的感染,心境自然也变得开朗起来。我和几位朋友也来到这里,夹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间,时时走走、时时停停,感受着不断向四周弥漫着的热情和企盼。我们一行人对于滑翔飞行表演并没有什么兴趣,倒是对这个小镇上的一大片梨园情有独钟。 我们来到这片梨园。梨园很大,在这座近千米高的山坡上,除了山顶平地已成为小镇的街道,四周的大片坡地都种满了梨树。现正是阳春三月,大地把去年一冬蕴藏的温暖、能量和希望慢慢地释放出来,大大小小的梨树就像一群快乐的少年,急不可耐的飞奔在前,把其它的花草树木甩在身后,早早地来到三月里的新春时节,张开自己的双臂,紧紧地拥抱着自己的母亲,贪婪地吸吮着母亲的乳汁,使自己茁壮成长。你看,那一棵又一棵的梨树,棵棵枝繁叶茂,绿叶泛出一丝丝的亮光,正像那风华正茂的少年,显示出一种乐观向上。远处,一群小孩在梨园里欢笑着跑来跑去。近处,一个小女孩从地上捧起一丛雪白的梨花,用力抛向空中。然后,那一片一片的白色梨花,又在空中画出一条条美丽柔和的曲线慢慢飘落下来。小女孩望着飘落的梨花,幸福的欢笑从她的心中溢出,挂满了那张稚嫩的脸。也许是受到了小女孩的影响,我也仔细地端详起身旁这棵梨树上的梨花来:她,纯净、细腻、润泽、丰满,就像那矜持含蓄、含苞欲放的姑娘。我久久地盯着这雪白的花瓣出神……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同行的朋友一边用手拍了一下我的肩膀,一边对我说:“兄弟,我们走吧!”此刻,我才回过神来。忙应和着说:“好啊”。 后来,我们一行人又去小镇上转了一圈,西下的斜阳把我们的身影长长地投映在古老的街道上。于是,我们踏上了归途。 “呜 ….. ”,一声渔船的气笛鸣叫,惊醒了我。定睛一看,渔船正披着霞光驶向渔港码头。 作者联络 Email:zhou6789@21cn.com
个人分类: 回首觅踪|3014 次阅读|0 个评论
竹海神韵 2008-02-26 09:01
taodeng 2014-2-6 20:42
四川 长宁 万岭 蜀南竹海的浩渺烟波让人不能忘怀。四川盆地的冬天总是雾朦朦的,经常下起小雨,而今年南方的严寒天气也影响到这里,许多翠竹都被雪压折了。虽然不能像夏天那样拍到清晰辽远的照片,但几万余亩楠竹覆盖的座座山岭、条条沟壑依然绵延起伏、逶迤苍莽。走在盘旋弯曲的竹径上,听着水鸣鸟啾,看着竹摇花飞,悠然而生乘风归去之感。 水田银光 山花烂漫 翡翠千竿 绿浪翻腾 危崖古寺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19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月十七日登山 2007-03-17 11:17
taodeng 2014-2-4 23:22
北京 海淀 香山 花映阆风亭 早春的消息 汉白玉琉璃牌坊 宗镜大昭之庙虹台 远眺鬼见愁 香山饭店庭院
个人分类: 香山四季|20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月十日登山 2007-03-10 11:31
taodeng 2014-1-30 02:24
北京 海淀 玉皇顶 晓色迷苍茫 残月照残雪 松柏自葱茏 寂寞空山冷 雪径通幽处 鹫峰几重远 青松傲霜雪
个人分类: 香山四季|20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早春的黄昏
热度 1 陈小斌 2013-5-28 10:57
用iPad-mini在森林公园拍的,自己贴到QQ空间,又从QQ空间下载贴到这里。像素可能受损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37 次阅读|1 个评论
早春二月
等离子体科学 2013-3-3 16:04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正从合肥返京,一路但见江淮大地上荷塘水碧,麦田葱绿,春意盎然。 果然是“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个人分类: 燕园夜话|34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早春菜花黄
热度 2 huailu49 2013-2-14 08:20
早春菜花黄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996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年之计在于春
热度 2 wfli 2012-3-31 17:29
一年之计在于春
转眼间,自本科始与小蜜结识至今已近七年。不过真正独自照管它们还是从去年三月开始的,老板起初将实验蜂场的六、七箱蜂交与我照管,到后来整个蜂场(最多的时候有30余群,包括中蜂, Apis cerana cerana 和意蜂, 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全交与了我,对我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照顾好这些小家伙花了我不少心思、时间和精力,许多东西现学现用,管理经验一点点积累,没时间挤时间……其实我也不想这么紧张的,毕竟科研是主业,没办法,人手不够啊!回想在蜂场工作的情形,我俨然成了一名蜂农,只是没有参与一线生产而已, 。不过,这一年与小蜜的亲密接触也让我受益匪浅,这是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越发感觉书本知识不够用了,单就是这个小昆虫的世界仍有太多未知之处;认识提高了,越觉得它们的世界精彩,神奇,它们的确是可爱的小精灵,就像小时候动画片里描绘的那样……这些都汇于内心,感情愈发深厚,以至于现在都无法离开它们了。 话说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可今年这个春天似乎姗姗来迟,气温也较往年偏低,所以今年的春繁也推迟了些,至二月下旬才开始。二月底发现有一种茶花开放,还有中蜂采集花粉回巢,当天记录下气温只有摄氏10度,厉害!目前,陆陆续续有其他植物开花,而第一批新蜂也已加入蜂群大家庭,马上它们就是采集的主力军,想象一下即将到来的繁忙景象,一定会让你amazing! 下面这几张片子,聊以愉悦。 1、花丛中的小蜜(中蜂,咱土生土长的),紫色的小花是波斯婆婆纳(也叫阿拉伯婆婆纳, Veronica persica ) 2、这一张大点(意蜂,泊来的) 3、“不要拍我!!!”还害羞呢 4、“咦……谁在偷拍我?” 5、一种不知名的小花,家乡那边阴历三月三采它们煮鸡蛋,一种习俗,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看到有只小蜜上去采,可惜没抓到 6、这张貌似更清楚点儿 7、“累了,歇会儿再进屋吧!” 8、今天丰收了,哈哈 技术不好,各位见笑了啊啊……
4646 次阅读|8 个评论
早春催花开
黄安年 2012-3-31 07:35
早春催花开
早春催花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3 月 31 日 发布 连续几天在周边观察今年北京春来到的植物花开迹象 , 很有意思。(见附博文)人们常用转折点、节点来形容一种酝酿已久的事物往往在突然间出现的变化 , 这迎花春花、继而樱花、玉兰花等花开现象恰在笔者住地的三月底四月初时刻出现。气候变化和管理会影响花开的时间 , 但是花是要开的现象却不依人们意志而转移。今年春晚到 , 毕竟已来到,一年四季树木花草变化最多的季节到 , 勤于观察、记录观察 , 加以比照有收获。 照片6 张,昨天下午拍摄于天通东苑二区。 天通公园春到见端倪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3 月 29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53095 天通苑东一区迎春花开报春到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3 月 28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52683 了无春意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3 月 27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52208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23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味蕾上的春天 —— 早春野菜
热度 16 saraca 2012-3-13 13:25
图1:美味时鲜 — 金雀花,又名锦鸡儿(Caragana sinica)。 一年到头,大棚蔬菜和反季蔬菜充斥着老百姓的菜篮子,想从味觉上判断四季的韵律,品尝时令鲜蔬的原味,一个字:难。春天到了,山茅野菜逐渐上了餐桌,“久在樊笼”的人们兴许可以尝到春的味道。 最先唤醒味蕾的当数椿芽儿(Toona sinensis) 。光秃秃的枝干上,一个个嫩芽苞渐渐撑开,小小的羽状复叶渐次舒展,成为一束紫红的椿芽儿。 椿芽到了巧妇手中,可制成香椿饼、香椿煎蛋、香椿炒肉末,还有正宗的香椿卷儿。一盘香椿,满屋椿香,尝一口,唇齿也留香。 于我而言,喜欢母亲做的椿芽,简单、清爽,透着香椿的原味儿。她把椿芽先入沸水焯一下,待紫红褪去,变成浅绿,立即起锅,连椿带水一并盛入碗中,加适量盐即可食用或冷藏数月。上桌前,把香椿芽取出,切成细细的碎末,可为凉拌菜的调味品,也可细细品尝。 要是您觉得香椿味儿太浓了,那就来一盘清淡略甜的金雀花吧!金雀花Caragana sinica是豆科锦鸡儿属植物,为常绿小灌木,花色金黄略带红,盛开时如张开双翼的小鸟,故名金雀花。金雀花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每到春天,新鲜好看的金雀花就上市了。人们喜欢买一捧金雀花,洗净,放一两只鸡蛋调匀,“哧溜”一声滑入油锅,几分钟后,翻颠一次,两面金黄,即可出锅。咬一口,喷香的鸡蛋裹着鲜甜的金雀花,美好滋味尽在其中。有时,看着鲜嫩的花儿,忍不住尝一朵,竟也甜滋滋的,满心欢喜。 彩云之南的人们保留着传统的食花习俗。除了香椿和金雀花外,幼叶拳卷的蕨菜、素净洁白的棠梨花和杜鹃花、幼嫩翠绿的梁王茶等都是人们喜爱的早春美味。采摘于乡野,兜售于集市,烹调于百姓家,跳动于舌尖味蕾,春天的滋味,值得品尝。 图2:中国传统的时令野蔬:香椿(Toona sinensis) 图3:沸水焯过的香椿,可即时食用,味好美! 图4:盘中金雀花,太美,令人不忍下油锅。不过,油锅后的金雀花味道更美!
个人分类: 生活浪花|7122 次阅读|40 个评论
南国的早春
wosococo 2012-3-1 22:30
南国的早春
早春
个人分类: 生活|827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之印象:早春
热度 1 zjlcas 2011-3-25 15:26
洋水仙 洋水仙 铁筷子 铁筷子 冬青卫矛 土三七 金缕梅 金缕梅 金缕梅 远山 香荚蒾 西山 回廊 桃花
个人分类: 行摄匆匆|6672 次阅读|1 个评论
早 春
zxj368 2009-3-13 09:07
早 春 吐蕾展华迎春风, 返青分蘖抱细雨; 微笑祝福润心田, 勤政爱民厚大地。 郑秀娟 2009-03-13 再读习作,感到无韵无律,纯为字词堆积。 风雨田地,好像不仅韵律不对,还差点什么东西,前两者为自然现象,后两者为同一事物,尽管喻意不同。 望高手帮忙修改!谢谢!
个人分类: 诗歌散文|341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